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 二零一三年修订版 / 二零一六年二印 ) ~~ 目录 ~~ 1.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 1 2. 身心的真相 五蕴法与名色法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定力的培育 安般念 四种正知的修习 经行 四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 二零一三年修订版 / 二零一六年二印 ) ~~ 目录 ~~ 1.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 1 2. 身心的真相 五蕴法与名色法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定力的培育 安般念 四种正知的修习 经行 四"

Transcription

1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法增法师指导

2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 二零一三年修订版 / 二零一六年二印 ) ~~ 目录 ~~ 1.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 1 2. 身心的真相 五蕴法与名色法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定力的培育 安般念 四种正知的修习 经行 四威仪与其他姿势的观照 三十二身分 念身之四界 九墓墟观 十六观智 150 愿众生安乐若欲翻印, 请先联絡作者, 请勿删改

3 编者 : 法增比丘出版者 : 中国法增尊者佛弟子众 Web: 南传上座部佛教 中华南传佛友协会 dhammavaro@qq.com Qzone: 法增法师的空间 Group: 学习佛法 Blog: 皈依三宝 学习南传佛法 学习南传佛法 愿众生安乐! 若欲翻印, 请先联絡作者, 请勿删改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二零一三年修订版, 由智印 ( 任 志远 ) 智护 ( 陈英念 ) 和智源 ( 王景源 ) 三位居士分别负责 初校 二校与三校, 智护完成四校终校及第二次印刷的校对

4 1.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 八关斋戒的修习 八关斋戒是在家人修习梵行的最好方法, 八是指八条戒, 关是指关闭根门, 斋是指过午不食, 戒是指受持八戒断恶修善 它是在家人的增上戒学, 尽一日一夜之中, 远离家居, 著白衣亲近三宝而住, 于每月在阴历的初八, 十四, 十五日, 廿三, 廿八, 廿九, 卅日 ( 小月廿八, 廿九, 大月廿九, 卅日 )(Pakkha-uposatha) 六斋日受持, 但八关斋戒也可以在其它的日子里持守 八戒内容有 :(1) 不杀生,(2) 不偷盗,(3) 不淫欲,(4) 不妄语,(5) 不饮酒,(6) 不非时进食,(7) 不唱歌 不歌舞 不奏乐 不观看娱乐, 不以鲜花 香水 及化妆品装饰美化身体,(8) 不坐睡高贵奢侈大床 求受八关斋戒时应在斋日早晨在一位比丘或比丘尼前受, 若没有, 则找一位沙弥或沙弥尼前受, 若不能, 可在佛前自受 行者可以自己的语言受戒 八关斋戒有三种 : 牧牛斋, 尼犍斋, 佛法斋 根据 斋经 所说 : 牧牛斋者 : 如牧牛人求善水草饮饲其牛, 暮归思念, 何野有丰饶, 须天明当复往 若族种男女已受斋戒, 意在家居, 利欲产业, 及念美饮食, 育养身者, 是为如彼牧牛人意, 不得大福, 非大明 尼犍斋者 : 当月十五日斋之时, 伏地受斋戒, 为十由延内诸神拜言 : 我今日斋不敢为恶, 不名有家, 彼我无亲, 妻子奴婢, 非是我有, 我非其主, 然其学贵文贱质, 无有正心, 至到明日相名有如故事 斋如彼者, 不得大福, 非大明 佛法斋者 : 道弟子月六斋之日受八戒 斋经 提到斋日应修习五念 : 念佛, 念法, 念僧, 念 1

5 戒, 念天 学习并受持这八戒能使行者速得成就佛道, 其福不可计量 所谓戒者, 息诸恶故 戒能成道, 令人欢喜, 戒缨络身, 现众好故 夫禁戒者, 犹吉祥瓶, 所愿便克 诸道品法, 皆由戒成 ( 增一阿含 卷二, 广演品第三 ) 对圣者之所乐不破 不穿 不杂 不秽 离脱 智者所赞, 不执取, 成就能发三摩地 (Samadhi) 之戒 ( 相应部 Samyutta Nikaya, 预流相应, 第一经 ) 在 律藏 的 附随 (12.2) 里提到 : 戒是为了防护, 防护是为了免于后悔, 免于后悔是为了喜悦, 喜悦是为了轻安, 轻安是为了心静, 心静是为了心乐, 心乐是为了心定, 心定是为了正知见, 正知见是为了厌离, 厌离是为了不爱染, 不爱染是为了解脱, 解脱是为了解脱知见, 解脱知见是为了完全无取无系缚 佛言 : 由戒生定, 由定生慧, 由慧得解脱 ( 长部 涅槃经 ) 因持戒心便得清净, 心清净便得不悔, 生起定力, 得定便得生起观照的智慧, 而能解脱于生老病死苦 根据 别译杂阿含经 ( 四六 ) 指出 : 尔时佛告诸比丘 : 月八日, 四天王遣使者案行天下 伺察世间, 有慈孝父母, 敬顺尊长, 奉事沙门 婆罗门, 修于善法, 及行恶者 是故宜应修行善法, 灭除众恶, 捡情守戒 至十四日, 四天王复遣太子案行天下 至十五日, 四天王自案行伺察, 亦复如是 时四天王, 既伺察已, 往帝释善法堂上, 启白帝释并语 : 诸天世间人中, 多有不孝父母, 不敬沙门 婆罗门者, 不奉事师及家尊长, 乃至无有多持戒者 尔时帝释, 及诸天众, 闻斯语已, 惨然不乐 诸天咸作是言 : 损诸天众, 益阿修罗 若世间中, 有人常能孝顺父母, 供养沙门 婆罗门, 乃至多能持戒 四天王上启帝释, 时诸天等, 极大欢喜, 咸作是言 : 世间人中, 修行善事, 极为贤善, 作所应作, 增益诸天, 损阿修罗 2

6 因此每月六斋日, 四天王会派使者 太子, 甚至亲自来人间巡察, 若人们布施 持戒 孝顺父母, 诸天就欢喜, 不然就不悦 因此, 佛陀要我们于六斋日持守这八戒 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的戒, 次日就舍 若有人半途要舍戒, 只要跟一个人说就成舍戒 根据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 卷一 ) 里说 : 若受斋已, 欲舍斋者, 不必从五众 ( 戒师 ) 而舍斋也, 若欲食时, 趣语一人, 斋即舍 有关经文 : 南传 八关斋戒经 (Uposatha Sutta)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 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世尊召集众比丘, 告诉他们说 : 诸比丘! 众比丘答言 : 世尊! 这时, 诸比丘从世尊受此八关斋戒教法 诸比丘! 八关斋戒包含八条梵行圣者应遵守之戒条, 能得光荣, 殊胜果报及无量功德 诸比丘! 何为梵行圣者应遵守之八关斋戒, 能得光荣, 殊胜果报及无量功德? (1) 诸比丘! 梵行圣者作是念 : 诸阿罗汉, 尽形寿, 无有杀意 不以刀杀, 无怨恨心, 常怀惭愧, 有慈心怜悯一切众生 汝等不杀生, 弃舍一切杀器, 无怨恨心常怀惭愧, 有慈心怜悯一切众生 如是尽一日一夜受持, 如阿罗汉之清净, 守持此第一斋戒 3

7 (2) 诸比丘! 梵行圣者作是念 : 诸阿罗汉, 尽形寿, 无贪取意, 离不与而取 仅受与取物, 作意为与取之物 彼等非盗贼, 行为无有瑕疵 汝等无贪取意, 离不与而取 仅受与取物, 作意为与取之物 汝等非盗贼, 行为无有瑕疵 如是尽一日一夜受持, 如阿罗汉之清净, 守持此第二斋戒 (3) 诸比丘! 梵行圣者作是念 : 诸阿罗汉, 尽形寿, 不做不净行 汝等所作如梵天 汝等远离世俗之淫欲 汝等不做不净行, 持清净梵行, 所作如梵天, 行远离淫欲 如是尽一日一夜受持, 如阿罗汉之清净, 守持此第三斋戒 (4) 诸比丘! 梵行圣者作是念 : 诸阿罗汉, 尽形寿, 不妄语 汝等唯真实语, 思念真实 汝等所言有理 汝等所言不离真实 汝等不妄语 汝等唯真实语, 思念真实 汝等所言有理 汝等所言不离真实 如是尽一日一夜受持, 如阿罗汉之清净, 守持此第四斋戒 (5) 诸比丘! 梵行圣者作是念 : 诸阿罗汉, 尽形寿, 不饮用酒品, 及一切乱性失智之麻醉品 汝等远离一切麻醉品 汝等不饮用酒品, 及一切乱性失智之麻醉品 如是尽一日一夜受持, 如阿罗汉之清净, 守持此第五斋戒 4

8 (6) 诸比丘! 梵行圣者作是念 : 诸阿罗汉, 尽形寿, 日中一食, 不于夜晚进食 汝等不非时食 汝等日中一食, 不于夜晚进食 不非时食 如是尽一日一夜受持, 如阿罗汉之清净, 守持此第六斋戒 (7) 诸比丘! 梵行圣者作是念 : 诸阿罗汉, 尽形寿, 不歌舞戏乐及往观听, 而自清净身心 不著纹饰 花鬘, 不香熏涂身 汝等不歌舞戏乐及往观听, 此乃善法之障 不著纹饰 花鬘, 不香熏涂身 如是尽一日一夜受持, 如阿罗汉之清净, 守持此第七斋戒 (8) 诸比丘! 梵行圣者作是念 : 诸阿罗汉尽形寿, 不坐卧高广大床 只用低床草席 汝等不坐卧高广大床, 只用低床草席 如是尽一日一夜受持, 如阿罗汉之清净, 守持此第八斋戒 诸比丘! 以上八关斋戒, 梵行圣者之所奉持, 能得光荣, 殊胜果报及无量功德 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欢喜踊跃, 信受奉行 北传 佛说八关斋经 (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 闻如是, 一时, 婆迦婆 (Bhagava) 在舍卫城, 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 我今当说圣八关斋, 谛听谛听, 善思念之 我今当说 对曰 : 如是, 世尊! 尔时, 彼比丘从佛受教 5

9 世尊告曰 : 於是比丘, 若信族姓子, 族姓女, 欲知圣八关斋 便教某甲当作是说 : (1) 犹如阿罗汉, 尽形寿不杀生, 亦不教人杀生, 无怨恨心, 当怀惭愧, 有慈心愍一切众生 我字某名某, 为阿罗汉所教, 自今日始, 随意所欲, 不复杀生, 无怨恨心, 常怀惭愧, 有慈心愍一切众生 (2) 犹如阿罗汉, 尽形寿不盗, 好施, 亦不教人盗, 常乐闲处 如是我字某名某, 为阿罗汉所教, 随意所欲, 不复盗窃, 常怀惠施, 乐闲居处 (3) 犹如阿罗汉, 尽形寿不习不净行, 常修梵行, 清净无秽, 而自娱乐 如是我字某名某, 为阿罗汉所教, 自今已后, 不复淫劮, 清净无秽 (4) 犹如阿罗汉, 尽形寿不妄语, 常行审谛, 最尊最贵, 诸尊长为世所贵 如是我字某名某, 为彼阿罗汉所教, 自今已后, 更不复妄语, 亦不教人使习妄语, 当行审谛, 为世尊长不行妄语 (5) 犹如阿罗汉, 亦不饮酒 如是我字某名某, 自今已后, 随意所欲, 亦不饮酒, 亦不教人使饮酒 (6) 犹如阿罗汉, 尽形寿不犯斋, 随时食 如是我字某名某, 今一日一夜, 随意所欲, 亦不犯斋, 亦不教人使犯斋, 随时食 (8) 犹如阿罗汉, 尽形寿不于高好床坐 如是我字某名某, 今一日一夜, 不于高广床坐, 亦不教人使坐 ( 此戒与下戒掉换 6

10 位置 ) (7) 犹如阿罗汉, 尽形寿不习歌舞戏乐, 亦不着纹饰香熏涂身, 今一日一夜, 不习歌舞戏乐, 亦不着纹饰香熏涂身 ( 此 戒与上戒掉换位置 ) 如是修行圣八关斋, 於是八关斋中, 功德不可限量 言有尔所福, 尔所功德, 尔所福报 如是众多福不可称计 诸比丘! 譬如五大流水皆同一处, 所谓 : 恒伽 (Ganga River) 谣婆奴 (Yamuna River) 新头 (Sarabhu River), 阿脂耶婆提 (Aciravati River), 摩弃 (Mahi River), 彼水所流处不可限量 言有尔所水, 有尔所瓶水, 有尔所千瓶百千瓶水 如是圣八关斋福不可称量 言有尔所福, 尔所功德, 尔所果报, 此大福不可称计 尔时,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戒条的持守 犯戒最重要的考虑是动机, 佛言 : 诸法心先导, 心主心所作, 若以意恶行, 恶语恶身行, 则苦必随彼, 如轮随兽足 ( 南传法句经 1 偈 ) 持戒波罗蜜是以思为主要因素, 它还包 括三离 ( 离身恶行, 离语恶行, 离邪见 ), 无贪, 无瞋, 无痴, 念, 慧, 精进, 诸心与心所 戒的相是防护人的身语业, 使之导向善处 ; 它的作用是防范 ; 它的现起是身语意之清净, 当智者省察戒时, 会知觉它是清净三业 ; 它的因是惭 ( 羞于作 恶 ) 与愧 ( 惧怕作恶 ), 听法是戒的远因 7

11 奉持此八关斋戒, 若犯前五戒, 是名犯世间罪 (Lokavajja) 为世间人所谴责 若犯后三条戒, 是名犯学处 (Pannativajja) 行者破后三条戒时, 必须是有心破戒 如无破戒之心, 则无罪业果报 破前五条戒中的任一条将给破戒者带来恶果报, 破五戒后的三条学处戒, 也有恶报 第一条戒不杀生, 我们应注意不要为了口腹之欲而去杀生, 但佛方便允许持戒比丘吃三净肉 ; 即可吃不眼见被杀的动物的肉 不耳听被杀的动物的肉 及不疑为我而被杀的动物的肉 在 经集 小品第二经 荤腥经 里佛说道 : 世人不克制欲望, 贪求美食, 过混杂不净的生活, 信奉虚无, 行为不正, 思想顽迷 ; 这才是荤腥而非肉食 佛陀禁止食用的肉类包括人肉, 象肉, 马肉, 狗肉, 蛇肉, 狮肉, 虎肉, 豹肉, 熊肉, 黑豹肉 ( 见 律藏 I ) 此外未经煮熟的肉也禁止食用 素食不是佛陀订的戒律, 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吃素 在汉传大乘佛教界里有许多佛教徒认为不杀生就是等于要素食, 这是错误的 一个人若奉行素食为戒律, 就妨碍了证悟初果 (Sotapanna) 的机会, 它是一种戒禁取见 (Silabbatam Paramasa) 佛陀禁止僧众吃三种肉, 凡是亲眼见到宰杀的动物的肉, 或是亲耳听到宰杀的动物的肉, 或怀疑是宰杀了用来供养比丘的肉类, 僧众皆不可食用 ( 见 律藏 I ) 这是因为如果比丘吃这三种见杀, 闻杀, 疑杀的肉就牵涉到杀生, 所以不能吃 这在 律藏 中提到 : 如果一个比丘看见, 听见, 和怀疑这肉是为他而杀的, 他则不能吃 又在 中部 耆婆迦经 里佛说 : 耆婆迦 (Jivaka)! 予又说三种状态可受用肉, 三种状态者 : 即不见 ( 不见杀 ) 不闻 ( 不闻杀 ) 无疑 ( 无 8

12 疑为予杀 ); 此三种状态可受用肉 佛允许比丘众吃三净肉, 因此南传佛教国家僧众没有吃素就是这个原因 在家众也可用这些作一个衡量的准则 佛陀在世时, 提婆达多为了分裂僧团而提出了要吃素的戒律, 但是为佛陀严正拒绝了 这个吃素的戒律违背了托钵乞食的原则, 而且对比丘的修行没有任何正面的意义 有些佛教徒提出若大家不吃肉的话, 因此就不会杀生或不帮助他人杀生,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如果吃肉就等于帮助屠夫杀生, 那么吃素菜, 农夫也要喷洒农药杀虫, 赶走动物等等 此外吃肉的人并没有杀动物的的念头, 至多是有贪吃肉的念头而已 要犯杀戒需具足五个条件 : 有生命的众生 ( 肉无生命 ), 知道是有生命的众生 ( 知道是肉 ), 杀生的动机 ( 没有 ), 杀生的行动 ( 没有 ), 造成有生命的众生死亡 ( 没有 ) 虽然有些人辩说若你不去买, 鸡农就不会养鸡, 鸡就不会被杀了 ; 但这种说法虽有道理, 从造业的观点来看买主并无杀业, 反而是鸡农与屠宰场犯杀业 上市场去买已经处理好的肉品, 或上餐厅吃已经处理好的肉食, 都是不成问题, 但是去餐厅点现宰的东西就是杀生了, 因为要亲自去指定宰杀某一只动物鱼虾等 如果一个人心地慈悲, 怜愍众生, 决定吃素, 这是很好的发心 至于为了身体健康而吃素,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现在的农场唯利是图, 常灌输给被饲养的动物大量激生素, 抗生素及其它对人体有害的药品和饲料, 因此肉品皆含有大量毒素, 实不宜食它, 蔬菜瓜果食品农人喷撒大量的有毒杀虫剂, 而制成的素食品也一样含有毒害的物质在内, 故此现 9

13 在人们消化系统的许多病症, 都是因为食用工业食品所造成的 从因果业报来看, 持不杀戒可得长寿, 无病, 无恶梦, 灭除怨结, 命终生天的果报 相反杀生的是短寿, 多病, 恶梦, 怨结, 命终生地狱的果报 第二不偷盗戒, 是指不是自己的财物, 若用任何手段弄到手, 都是犯偷盗戒 从因果业报来看, 偷盗的因会得到财物损失与贫穷的果报 第三不淫欲戒, 淫欲非梵行, 是不清净的行为, 在五戒中只戒不邪淫, 在家人仍然可以过夫妻正淫的生活, 而八关斋戒的不淫戒要求的是清净梵行, 那就是不淫 若欲与二十种女人中任何人交媾须具足四个条件 ( 孔道, 动机, 行动, 知道 ) 就犯, 这二十种女人是 : 由其母照料之女, 由其父照料之女, 由其父母照料之女, 由其兄弟照料之女, 由其姐妹照料之女, 由其亲属照料之女, 由其同族照料之女, 由同师门下修行佛法的弟子所照料之女, 由其丈夫照料之女, 被国王所罚的与男子有染之女, 男子购买其卖身契并娶为妻之女, 自愿与男子共同生活之女, 因男子的财产而为妻之女, 因希求如衣服之类的物品而为妻的赤贫之女, 已接受男子求婚并经过洗水仪式庄严宣誓之女, 男子解脱女子重负后娶其为妻之女, 与男子结婚的奴隶女, 与男子结婚的有工作之女, 男子在战斗中赢得并与结婚之女, 和男子生活一段时间并认其为妻之女 不淫戒要断除淫欲, 以种出世的因, 就是关闭生死轮回六道之门 不只是不能有淫欲的行为, 就连淫欲心都要降服它, 不淫欲者身体香洁 从因果业报来看, 犯淫欲者会下地狱继续轮回 第四不妄语戒, 妄语是欺骗他人, 说谎的动机是欺骗, 10

14 骗取财物或他人的信心 妄语 ( 虚诳语 ) 是指在公众场合, 做官为民, 在亲属之中, 在团体里面, 或作证人时说不诚实的话, 不见而说见, 见而说不见, 不闻而说闻, 闻而说不闻, 不知而说知, 知而说不知 ; 为自己, 或为他人, 或为了财利, 知而妄语而不肯坦白舍离 妄语的果报是口有恶臭, 无人信服 第五不饮酒戒, 酒能乱性, 酒及麻醉药品伤害身体, 酒醉后意念失控而造十不善业 酒和发酵品各有五种 : 面粉酒, 糖果酒, 谷米酒, 酵母酒, 混合成分酒 花发酵品, 果物发酵品, 蜂蜜发酵品, 甘蔗发酵品, 混合成分发酵品 它包括所有麻醉药品, 若医生配与的小剂量, 作药用不犯 佛在 中阿含 善生经 里说 : 居士子! 若人饮酒放逸者, 当知有六灾患 : 一者现财物失, 二者多有疾患, 三者增诸斗诤, 四者隐藏发露 ( 把秘密说出来 ), 五者不称不护 ( 人不称赞不爱护 ), 六者灭慧生痴 居士子! 人饮酒放逸者, 不经营作事, 作事不营, 则功业不成 ; 未得财物, 则不能得 ; 本有财物, 便转消耗 这是饮酒的过患 饮酒的果报是愚痴 第六不非时食戒, 也称过中不食, 或过午不食, 一点以后就不准进食, 这即是所谓斋戒 佛只一天吃一餐, 所以身体轻安便捷, 常保安乐 佛也要僧众不非时乞食, 少食知足, 不着于味, 以免被世人讥嫌 毗罗三昧经 里佛言天神晨食, 人午食, 畜生暮食, 饿鬼夜食, 因此若夜食应当作药食 若叫他人非时食, 于此斋戒则不清净 第七不歌舞戏乐及往观听, 不著纹饰 花鬘, 不香熏涂身戒 这是用来提醒我们这世间是苦, 所有的乐都是短暂的 愚痴的耽于跳舞唱歌, 弄得团团转, 沉迷的不亦乐乎, 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了 若叫他人观听歌舞娱乐, 虽不算破戒, 但于此斋戒则不清净 11

15 第八不坐睡高广大床戒, 指超过膝高 ( 一尺六寸 ) 之床, 双人床, 豪华床譬如金 银 象牙之高贵大床 这是用来提醒我们这世间是苦, 不要为了睡觉而过于奢侈, 忘了修行 以前论师列了十九条 : 用猛兽如虎, 鳄鱼等形象装饰的座位 ; 带长毛的皮 ( 毛长超过四英寸 ); 毛线铺盖, 由精致刺绣而成 ; 毛线铺盖, 上带精致的图案 ; 毛线铺盖, 带有花的图案 ; 毛线铺盖, 上带精致的各种动物图画 ; 毛线铺盖, 正反两面带毛发 ; 毛线铺盖, 正反两面其中一面带毛发 ; 虎皮铺盖 ; 红色的盖饰 ; 大象座垫 ; 马座垫 ; 马车座垫 ; 用黄金和丝绸编制, 黄金修饰的铺盖 ; 用丝绸编制, 黄金修饰的铺盖 ; 足够十六人在上面跳舞的毛线铺盖 ; 由麝猫皮制成的铺盖 ; 两端带有红色垫子的床 ; 完全由木棉填充的床垫 此戒是要我们少欲知足, 若叫他人坐睡高广大床, 于此斋戒则不清净 犯戒怎么办? 犯戒的对治是 :(1) 提高正念 (2) 思惟造业与犯戒的条件 (3) 在佛前忏悔或找一位法师询问和发露, 忏悔后就安乐 (4) 若破戒 ( 故意毁戒 ) 要重新拿三皈八戒 杀生须具备五个条件 : 对象 ( 有生命的众生 ), 看法 ( 知道是有生命的众生 ), 动机 ( 故意要杀 ), 行动 ( 自作或教人作 ), 结果 ( 受害者死亡 ) 偷盗须具备六个条件 : 物品 ( 有主物 ), 看法 ( 知为有主物 ), 动机 ( 盗心 ), 行动 ( 自手取或教他取 ), 物值 ( 过五钱 ), 结果 ( 取离原处 ) 淫欲根据 小部 小诵 (Khuddaka Nikaya, Khuddakapatha) 12

16 指出须具备四个条件 : 孔道 ( 男女性根, 口或便道 ), 动机 ( 意欲交媾 ), 行动 ( 性交 ), 知道 ( 清醒, 有淫乐 ) 梵网经 (Brahmajala Sutta) 只指出两个条件 : 动机 ( 意欲交媾 ), 行动 ( 性根, 口或便道交媾 ) 妄语须具足五个条件 : 对象 ( 人 ), 话题 ( 谎话 ), 看法 ( 说谎 ), 动机 ( 欺骗 ), 结果 ( 听者明白 ) 饮酒须具足四个条件 : 对象 ( 酒类或麻醉品 ), 看法 ( 知道 ), 动机 ( 意欲饮用 ), 行动 ( 饮用经喉而入, 或鼻吸, 或以针注射而入 ) 非时食须具足四个条件 : 对象 ( 固体食物 ), 看法 ( 知道食物 ), 时间 ( 日中到次日明相出 ), 行动 ( 咽下食物 ) 歌舞戏乐及往观听, 纹饰花鬘及香熏涂身须具足三个条件 : 前者 ; 对象 ( 歌舞戏乐及往观听 ), 看法 ( 知道是 ), 行动 ( 观听 ) 后者 : 对象 ( 纹饰花鬘及香熏 ), 看法 ( 知道是 ), 行动 ( 使用饰物 ) 坐卧高广大床须具足三个条件 : 对象 ( 高广华贵大床 ), 看法 ( 知道是 ), 行动 ( 坐卧其上 ) 若犯了一条戒的全部的条件, 即破了那条戒 若破了其中一条或多条戒, 那么行者应该重新受戒, 这总比以破戒的身份来舍戒要好 不论我们造什么业, 善的或是恶的, 我们都必将要承担 在根本说一切有部 毗奈耶 药事 里记载 : 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在 涅槃经 中佛言 :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三世因果, 循环不失, 此生空过, 后无追悔 但业力不是一切世间现象运作的全部原因, 它是二十四缘之一 若把一切现象的运作都说 13

17 成是业力的控制, 那就无望去修行, 去断恶修善了 犯戒有故意作业, 也有不故意或无心的 故意造作的罪业较重, 属于重业或定业 因此罪业的轻重取决于最初的动机, 若无意踩死一只蚂蚁, 它是不定业, 业报较轻 可以通过忏悔, 使这不定业变得很轻 此外通过日日皈依守戒, 修定修慧, 我们天天在增加善业, 恶业就会被淡化 八关斋戒传授方法 南传八关斋戒法 请求八戒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attha silāni yācāma. Dutiyampi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attha silāni yācāma. Tatiyampi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attha silāni yācāma. 求戒者念 : 尊者大德我 ( 们 ) 向您求授三皈八戒 第二次, 尊者大德我 ( 们 ) 向您求授三皈八戒 第三次, 尊者大德我 ( 们 ) 向您求授三皈八戒 比丘每念一条戒 ( 或一句 ), 受戒者跟著念 : 比丘先诵敬佛文 : Vandan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 Sambuddhassa (3x)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自觉者 ( 三遍 ) 14

18 TI-SARANA 三皈依 Buddham Saranam Gacchāmi. Dhammam Saranam Gacchāmi. Sangham Saranam Gacchāmi.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āmi.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āmi.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āmi.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rn Gacchāmi.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āmi.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āmi. 我皈依佛, 我皈依法, 我皈依僧伽 第二次我皈依佛, 第二次我皈依法, 第二次我皈依僧伽 第三次我皈依佛, 第三次我皈依法, 第三次我皈依僧伽 Bhikkhu : Tisarana gamanam nitthitam. Laity : Āma Bhante. 比丘说 : 三皈已授完毕 受戒者答 : 是的, 大德 15

19 传授八戒 1. Pānātipātā veramani sikkhāpadam samādiyāmi. 我愿意学习受持不杀生戒 2. Adinnādānā veramani sikkhāpadam samādiyāmi. 我愿意学习受持不偷盗戒 3. Abrahmacariya veramani sikkhāpadam samādiyāmi. 我愿意学习受持不淫戒 4. Musāvādā veramani sikkhāpadam samādiyāmi. 我愿意学习受持不妄语戒 5. Surā-meraya-majja-pamādatthānā veramani sikkhāpadam samādiyāmi. 我愿意学习受持不喝酒戒 6. Vikālabhojanā veramani sikkhāpadam samādiyāmi. 我愿意学习受持不非时食戒 7. Nacca-gita-vādita-visukadassanā mālā-gandha-vilepanadhāranamandana-vibhusanatthānā veramani sikkhāpadam samādiyāmi. 我愿学习受持不唱歌 不跳舞 不奏乐 不观看娱乐 不以鲜花 香水及化妆品装饰美化身体戒 8. Uccāsayana-mahāsayanā veramani sikkhāpadam samādiyāmi. 我愿学习受持不坐睡高贵奢侈大床戒 Imāni attha sikkhāpadani samādiyāmi. (3x) 这就是八项应该学习持守的戒律 ( 三遍 ) 16

20 比丘 : Silena sugatim yanti, silena bhogasampadā, silena nibbutim yanti, tasmā silam visudhaye. 因持戒将给你带来安乐, 因持戒将给你带来财富, 因持戒将使你达证涅槃, 故此, 你 ( 们 ) 应该严持此净戒 受戒者 : Sādhu. 善哉 受完戒后, 受戒者顶礼佛三拜, 及顶礼法师三拜 北传八关斋戒法 根据 增壹阿含经 经文 ( 卷第十六 ( 六 )) 所示如下 : 四部 ( 比丘, 比丘尼, 沙弥, 沙弥尼 ) 之众, 当教与说八关斋法, 先教作是语 : 善男子, 当自称名字, 彼已称名字, 便当与说八关斋法 忏悔 教授者当教前人作是语 : 我今奉持如来斋法, 至明日清旦, 修清净戒, 除去恶法, 若身恶行, 口吐恶语, 意生恶念, 身三, 口四, 意三, 诸有恶行, 已作 当作, 或能以贪欲故所造, 或能以瞋恚所造, 或能以愚痴所造, 或能以豪族故造, 或能因恶知识所造, 或能今身 后身 无数身, 或能不识佛 不识法, 或能斗比丘僧, 或能杀害父母诸尊师长, 我今自忏悔, 不自覆藏, 依戒 依法成其戒行, 受八关如来斋法 17

21 受八关斋戒 (1) 持心如真人, 尽形寿不杀, 无有害心, 于众生有慈心之念 我今字某, 持斋至明日清旦, 不杀, 无有害心, 有慈心于一切众生 (2) 如阿罗汉, 无有邪念, 尽形寿, 好喜布施 我今字某, 尽形寿不盗, 自今至明日持心 (3) 如是真人, 尽形寿, 不淫泆, 无有邪念, 恒修梵行, 身体香洁, 今日持不淫之戒, 亦不念己妻, 复不念他女人想, 至明日清旦, 无所触犯 (4) 如阿罗汉, 尽形寿不妄语, 恒知至诚, 不欺他人, 自今至明日不妄语, 我自今以后, 不复妄语 (5) 如阿罗汉, 不饮酒, 心意不乱, 持佛禁戒, 无所触犯, 我今亦当如是, 自今日至明旦, 不复饮酒, 持佛禁戒, 无所触犯 (6) 如阿罗汉, 尽形寿不坏斋法, 恒以时食, 少食知足, 不着于味 我今亦如是, 尽形寿不坏斋法, 恒以时食, 少食知足, 不着于味, 从今日至明旦 (8) 如阿罗汉, 恒不在高广之床上坐, 所谓高广之床, 金 银 象牙之床, 或角床 佛座 辟支佛座 阿罗汉座 诸尊师座 是时, 阿罗汉不在此八种座, 我亦上坐不犯此坐 ( 此 戒与下戒掉换位置 ) (7) 如阿罗汉,( 不歌舞倡乐,) 不着香华 脂粉之饰我今亦当如是, 尽形寿 ( 不歌舞倡乐,) 不着香华 脂粉之好 ( 此戒 与上戒掉换位置, 还缺了不唱歌 不跳舞 不奏乐 不观看娱乐的戒文 ) 18

22 我今字某, 离此八事, 奉持八关斋法 回向 拜 受完戒后, 诵回向, 受戒者顶礼佛三拜, 及顶礼法师三 持戒的功德 佛陀说 : 诸居士! 受持戒 成就戒者有五项功德 : 是哪五项呢? 诸居士! 此处受持戒 成就戒者因不放逸而得积聚大财富, 此乃受持戒 成就戒的第一功德 诸居士! 其次受持戒 成就戒者会得到美好的名声, 此乃受持戒 成就戒的第二功德 诸居士! 其次受持戒 成就戒者不论到哪一个集会的场所, 刹帝利众会 婆罗门众会 居士众会 或是到沙门众会, 都能无所畏惧无有羞惭, 此乃受持戒 成就戒的第三功德 诸居士! 其次受持戒 成就戒者不会迷乱而死, 此乃受持戒 成就戒的第四功德 诸居士! 其次受持戒 成就戒者在身坏命终之后, 转生于善趣 天界, 此乃受持戒 成就戒的第五功德 ( 巴利 律藏 大品 药犍度 和 长部 16 经, 长阿含 游行经 ) 因此持戒的直接功德有以下五点 : (1) 得大财富, 19

23 (2) 有好名声, (3) 处众无畏, (4) 死不迷乱, (5) 命终生天 受持八关斋戒可得无量的殊胜功德, 根据南北传各经文所载, 可以归纳为以下十项 : (1) 不堕恶道 : 优陂夷堕舍迦 (Visākhā) 经 里佛说 : 佛告堕舍迦 : 佛正斋法有八戒, 使人得度世道, 不复堕三恶处, 所生常有福佑, 亦从八戒本因缘致成佛 十善戒经 指出 : 持此 ( 八戒 ) 受斋功德, 不堕地狱, 不堕饿鬼, 不堕畜生, 不堕阿修罗, 常生人中, 正见出家, 得涅槃道 ; 若生天上, 恒生梵天, 值佛出世, 请转法轮 (2) 名闻有信 : 长阿含 游行经 指出 : 好名善誉, 周闻天下 十善业道经 指出 : 若离妄语, 得八天所赞法 : 一口常清净, 优钵华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 三发言成证, 人天敬爱, 四常以爱语, 安慰众生, 五得胜意乐, 三业清净, 六言无误失, 心常欢喜, 七发言尊重, 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胜, 无能制伏 (3) 相貌端正 : 佛说长者施报经 : 复次净意, 世间一类男子女人, 不起忿恨嗔恚之心, 不生过失, 由此因缘, 身坏命终, 得生善趣, 受天人身 天中报尽, 来生人间, 在在所生, 相貌端正 净意当知, 由不忿恚因, 感端正果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 复有十业, 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 一者, 不瞋 ; 二者, 施衣 ; 三者, 爱敬父母 ; 四者, 尊重贤圣 ; 五者, 涂饰佛塔 ; 六者, 扫洒堂宇 ; 七者, 扫洒僧地 ; 八者, 扫洒佛塔 ; 九者, 见丑陋者, 不生轻贱, 起恭敬心 ; 十者, 见端正者, 晓悟宿因 : 以是十业, 得端正报 20

24 (4) 无愿不获 : 长阿含 游行经 : 凡人持戒, 诸有所求, 辄得如愿 增一阿含经 24.6 佛言 : 若善男子! 善女人! 欲求作声闻 缘觉 佛乘者, 悉成其愿 吾今成佛由其持戒, 五戒 十善, 无愿不获 诸比丘! 若欲成其道者, 当作是学 优陂夷堕舍迦 (Visākhā) 经 里佛说 : 天下人多忧家事, 我用是故, 使一月六斋持八戒 若有贤善人, 欲急得阿罗汉道者, 若欲疾得佛道者, 若欲生天上者, 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 一月十五日斋亦善, 二十日斋亦善 (5) 命终生天 : 长阿含 游行经 指出 : 身坏命终, 必生天上 [ 长部 16 经 ]: 成就戒者在身坏命终之后, 转生於善趣 天界 (6) 财物增益 : 长阿含 游行经 指出 : 所有财产, 增益无损 佛在 中阿含 善生经 里说道 : 居士子! 若人饮酒放逸者, 当知有六灾患 : 一者现财物失, 二者多有疾患, 三者增诸斗诤, 四者隐藏发露 ( 把秘密说出来 ), 五者不称不护 ( 人不称赞不爱护 ), 六者灭慧生痴 居士子! 人饮酒放逸者, 不经营作事, 作事不营, 则功业不成 ; 未得财物, 则不能得 ; 本有财物, 便转消耗 这是饮酒的过患, 它实无利益 优陂夷堕舍迦 (Visākhā) 经 里佛说 : 佛告优陂夷堕舍迦 : 持八戒斋一日一夜不失者, 胜持金银珠玑施与比丘僧也 (7) 众人敬爱 : 长阿含 游行经 指出 : 所往之处, 众人敬爱 十善业道经 指出 : 若离偷盗, 得十可保信法 : 一资财盈集, 王贼水火及忌妒人不能散灭, 二多人爱念, 三人不欺负, 四十方赞美, 五不忧损害, 六善名流布, 七处众无畏, 八财 命 色 ( 身 ) 力 ( 体力 ) 安乐, 辩才具足无缺, 九常怀施意, 十命终生天 21

25 (8) 身健长寿 : 十善业道经 指出 : 若离杀生, 成就十离恼法 一于众生普施无畏, 二于众生起大慈心, 三永断瞋恚, 四身常无病, 五寿命长, 六非人常守护, 七常无恶梦, 寝觉快乐, 八灭除怨结, 九无恶道怖, 十命终生天 (9) 诸根调顺 : 十善业道经 指出 : 若离邪淫, 得四智 ( 者 ) 所赞法 : 一诸根调顺, 二永离喧 ( 吵 ) 掉 ( 悔 ), 三世所称叹, 四妻莫能侵 海龙王经 卷三 人不犯邪淫, 得四明智所叹之德, 何等四? 摄护诸根, 离诸调戏 ; 一切世间, 悉共称叹 ; 已离邪淫, 无敢轻眄其妻室者 ; 以是德本, 志愿无上, 正真之道, 得大人相, 马阴之藏 (10) 得福无量 : 优陂夷堕舍迦 (Visākhā) 经 : 与一月六斋 六日斋者, 譬如海水不可斛量, 其有斋戒一日一夜者, 其福不可计 优婆塞戒经 指出 : 凡是斋日, 悉断诸恶罚戮之事 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斋者, 是人得无量果报, 至无上乐 22

26 2. 身心的真相 真正的佛法不是寺庙 佛像 佛书 僧众 供养僧人四种物品或是宗教仪式 真正的佛法是在于教导我们找到并认清身心的真相或真实法 ( 色法 心 心所法 和涅槃 ), 观见迅速生灭的色法, 以及迅速生灭的心和心所法 从而厌离舍弃这些生灭的色法, 心与心所法, 觉悟而达到涅槃 我们不了解轮回的真相, 因此执着于有个 我 的实体或自性 [1], 生起 贪爱 与 无明, 所以产生轮回 但这 我 只是两个部份, 一份是身体, 一份是心 佛陀把它们拆开来, 称它们为 五蕴 [2] 这五蕴 (khanddha) 即是四圣谛的苦谛 (dukkha sacca) 它们皆是无常, 苦, 和无我的 阿毗达摩诸论把身心的现象分作色法与名法来探讨 做这个分析的工作, 我们必须培养起能够仔细观察的心, 这就是正念 念的巴利文是 Sati, 它是五根之一, 五力之一, 七觉支之一, 八正道之一, 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我们的身心是不断变化的物理与心理现象 三界里的一切存在 (Bhava), 欲有 色有与无色有, 就从心理的有变为物理的有 对身心的执取称为五执取蕴 (pancuppādānā khanddho) 为何称为取蕴呢? 因众生起了邪见, 执取五蕴是我 这 我 在 阿含经 里是依二十种情况产生 : 即执取 色是我 异我 我在色 色在我 ; 受想行识也如是 这执取 (upādānā) 有四种 : 欲取是对欲乐的渴爱, 及一切世间 23

27 物的渴爱 ; 邪见取是执取邪恶之见 ; 戒禁取是认为实行宗教仪式或苦行能导致解脱 ; 和我论取是执着身见 (sakkaya ditthi) 这五蕴是依普通无差别而说的, 至于 取蕴 是有漏的和是我们执取的对象 佛说 : 因它们的机件组合, 故名为 车 ; 同样的道理, 因五蕴的组合, 故名为 人 ( 相应部 5.10 ) 佛对五蕴比喻说 : 色如聚沫, 受如水泡, 想如阳焰, 行如芭蕉, 识如幻 ( 相应部 ) 何以故? 色如聚沫, 因为色不坚实不能捏成之不净物聚故 受如水泡, 因有暂时之苦乐故 想如阳焰, 因为日出而热故, 想生时就要做, 犹如日出 行如芭蕉之干, 因为行或造作是无真实的心髓故 识如幻, 因为识是变幻欺诈故 心理的执取就是欲取 (kamupādānā) 见取 (ditthupādānā) 戒禁取 (silabatupādānā) 和我语 ( 我论 attavādupādānā) 取 前一种是贪心所而后三种是与邪见心所相应 欲取是对色 声 香 味 触 法所生的渴爱 (tanhā) 而分欲爱 (kamatanhā) 有爱 (bhavatanhā) 无有爱 (vibhavatanhā) 欲爱是享受于眼前的所缘 ( 境 ), 有爱是对所缘 ( 境 ) 起恒常的常见, 无有爱是对所缘 ( 境 ) 起断灭的断见 有爱 无有爱也译作生存爱与繁荣爱 如此而细分为十八种爱欲取, 依内色外色而有三十六, 再依过去 现在 未来而详分为一百零八种欲取 执取于见是见取, 见即是取, 如我是常等见, 世间是常等见, 是见取 戒禁取是誓愿执取于某些戒法 ( 指非佛所订立的戒 ), 如牛戒 牛禁戒 素食戒 蓄长发戒 蹲踞戒 四肢爬行戒, 执着于诵梵文或巴利文的经文 修行仪式如拜火 杀牲畜来祭祀 或砍人的手指作指鬘的邪修行 ( 如鸯鸠摩罗 ) 等, 以及衣着的禁戒 禁食肉戒, 认为由执取邪戒而能净化自己, 或由于某些禁例而净, 由执取某些禁戒而净的种种颠倒执着 我语 ( 我论 ) 取是指愚痴无闻凡夫对五蕴的颠倒执取, 如色 24

28 是我 我有色 ( 受想行识是我, 而色是我所 ) 色在我中 我在色中的四种, 加上受 想 行 识共二十种的无智的执取 这种心理的执取与物理的有的关系, 佛以缘起法否定了自我的存在 ( 有 ) 是故若要断除 有, 就要断除无智的执取 佛说色法为四大及四大所造的说法 本意是指四大具有坚 湿 暖 动的性质 一切的色法本身都是无记, 没有所谓善或不善的性质 在 分别论 (Vibhanga) 和 法集论 (Dhammasangani) 都是这么认为 只有心 (citta) 心所 (cetasika) 才具有善 (kusala) 和不善 (akusala) 的性质 要达到解脱唯有 : 放弃 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 就是苦的止息 ( 舍利弗语, 中部 卷一 ) 学佛是为了厌离 (nibbidaya), 离欲 ( 贪 viragaya), 灭尽 (nirodhaya) 而修 厌离什么呢? 厌离五蕴! 离欲什么呢? 离由五执取蕴所起的欲贪! 灭尽什么呢? 灭尽对五执取蕴所起的欲贪! 其结果就是完全舍弃五蕴, 无执取而涅槃 这条解脱的道路即是八支圣道 (Ariya athāngika magga) 或八正道, 也即是戒 定 慧学, 或详细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由此而达到苦灭 涅槃 (Nibbana) 是出世间法, 是真实法, 它是籍由放下对五蕴的执取, 烦恼的断除, 八正道的圆满修习而达到的 涅槃不是三界里的任何处所, 它也不是心, 它是修行人的道所缘, 或心所缘 从向须陀洹道起, 由无我随观脱离坚固的我执, 故名 空随观解脱门 由无常随观脱离颠倒相 ( 想颠倒 心颠倒 见颠倒 ), 故名 无相随观解脱门 由苦随观脱离渴爱的愿望, 故名 无愿随观解脱门 观无我所得的道, 是 空解脱道 ; 从观无常所得的道, 是 无相解脱道 ; 从 25

29 观苦所得的道, 是 无愿解脱道 当阿罗汉道行者解除对剩余名法的执取时, 无尽轮回的苦被阿罗汉道所灭的刹那, 断除了有漏和无明漏, 阿罗汉的道心即缘取涅槃, 体验涅槃之乐后, 生起果心, 而生起解脱知见 佛陀在 转法轮经 (SN ) 里说道 : 应对此苦圣谛遍知 应遍知 已遍知, 于先前未闻之法, 我眼生 (cakkhum udapadi), 智生 (nanam udapadi) 慧生 (pañña udapadi) 明生 (vijja udapadi) 光明生 (aloko udapadi) 应对此苦集圣谛断 应断 已断, 于先前未闻之法, 我眼生 智生 慧生 明生 光明生 应对此苦灭圣谛现证 应现证 已现证, 于先前未闻之法, 我眼生 智生 慧生 明生 光明生 应对此顺苦灭道圣谛修习 应修习 已修习, 于先前未闻之法我眼生 智生 慧生 明生 光明生 为什么说眼生呢? 这是法眼的生起 为什么说智生呢? 这是出世间智的生起 为什么说慧生呢? 这是解脱的生起 为什么说明生呢? 这是愚痴无明的消灭 为什么说光明生呢? 这是解脱知见的住于心里 注释 : [1] 自性, 巴利文,sabhava [2] 五蕴, 即是色蕴 受蕴 想蕴 行蕴与识蕴 以前它是称为五阴 26

30 3. 五蕴法与名色法 我们身心的真相, 只有五蕴 (khanda), 即是色 (rupa) 受 (vedana) 想 (saññā) 行 (sankhara) 识 (viññānam) 这五蕴法 简单的说, 只有名 (nama) 和色 (rupa) 这两种法 名法指受想行识四蕴, 色法指色身 我们是五蕴吗? 若我们静下心来观察, 我们可以先从身体着手, 先确定身体是我 再找下去, 我们可以找到还有一个意识 这就是身与心 若要继续找, 我们必需再静下心, 观察我们是否有没有感受, 有人可能会说, 它是心的一部份, 不能从心分割出来 好, 既然如此, 那么有想吗? 有意识吗? 有时说话, 有时沉默, 有时醒着, 有时睡着, 有时在做梦, 有时在工作, 有时在休息, 有时在吃东西, 有时要大小便 若把它们归纳起来, 我们应该可以找到更深一层去, 确定我的感受 想念 造作 和意识活动 佛陀将它们归纳为受 想 行 识 若我们不同意, 可以自行继续静心找下去, 看看除了五蕴, 能再找到什么? 因为佛法是要靠自己来探究, 自己思考, 自己行道, 自己证果的 ; 没人会替我们做, 也没有神或佛菩萨会替我们做的 27

31 五蕴的定义 五蕴, 巴利文, 蕴 (khandha) 是指五个生命组合体, 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 (upādānakkhandha) 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 色 受 想 行 识 这些是愚痴无闻凡夫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个体的五部份 一切我们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诸 色, 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 不论是过去 现在 或未来的 色, 或从空间上来探究, 不论内 外 粗 细 美 ( 高贵 ) 丑 ( 低下 ) 远 近的 色, 若正确地观察它们, 皆是 色 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 那即是 色执取蕴, (rūpu-pādāna-kkhandha) 同样地, 对受 想 行 识, 一切我们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的诸受 想 行 识, 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 不论是过去 现在 未来的受 想 行 识, 或从空间上来探究, 不论内 外 粗 细 美 ( 高贵 ) 丑 ( 低下 ) 远 近的受 想 行 识, 若正确地观察它们, 皆是 受 想 行 识 若我们对诸受 想 行 识生起执取, 那即是 : 受执取蕴 (vedanu-pādāna-kkhandha), 想执取蕴 (saññu-pādāna-kkhandha), 行执取蕴 (sankharu-pādāna-kkhandha), 和 识执取蕴 (viññānu-pādāna-kkhandha) 在 相应部 佛对五蕴下定义说 : 诸比丘! 何为色蕴? 四大, 及四大所组成, 是为色蕴 诸比丘! 何为受蕴? 有六种, 对色相所生感受, 对声音所生感受, 对香味所生感受, 对味道所生感受, 对触觉所生 28

32 感受, 对意境所生感受 诸比丘! 何为想蕴? 有六种, 对色相所生想念, 对声音所生想念, 对香味所生想念, 对味道所生想念, 对触觉所生想念, 对意境所生想念 诸比丘! 何为行蕴? 有六种, 对色相所生造作, 对声音所生造作, 对香味所生造作, 对味道所生造作, 对触觉所生造作, 对意境所生造作 诸比丘! 何为识蕴? 有六种, 对色相的意识, 对声音的意识, 对香味的意识, 对味道的意识, 对触觉的意识, 对意境的意识 在 中部 43 记载 : 诸比丘! 诸受 想 识, 互为关连, 并非不关连, 难以分割, 难以分别 因为一个人在感受时, 同时有想念 ; 一个人在想念时, 同时有意识 ( 的活动 ) 色蕴的解析 观察身体四界的方法, 就如在 大象迹喻经 所指出的一样, 分开四界个别观察 兹列表如下 : 表 1. 四界分别表 ( 四十二身分 ) 地界显著的部分 ( 二十个 ): 1 发 2 毛 3 爪 4 齿 5 皮 6 肉 7 腱 8 骨 9 骨髓 10 肾 11 心脏 12 肝脏 13 膜 14 脾脏 15 肺脏 16 肠 17 肠间膜 18 胃中物 19 粪 20 脑 29

33 水界显著的部分 ( 十二个 ): 1 胆汁 2 痰 3 脓 4 血 5 汗 6 脂肪 7 泪 8 膏 9 唾 10 涕 11 关节滑液 12 尿 火界显著的部分 ( 四个 ): 1 间隔性发热之火 2 令成熟和老化之火 3 发烧之火 4 消化之火 风界显著的部分 ( 六个 ): 1 上行风 2 下行风 3 肠外风 4 肠内风 5 肢体循环风 6 入息与出息 ( 表参考 如实知见, 帕奥禅师著 ) 色法包括我们的身体根据 摄阿毗达摩义论 的分法, 可以分为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二大类色, 共有十一种, 总数共 28 种色法 : ( 一 ) 四大种 (mahā-bhūta) (1) 大种色 --- 地界 (pathaví-dhātu), 水界 (āpo-dhātu), 火界 (tejo- dhātu), 风界 (vāyo- dhātu) ( 二 ) 所造色 (upādāya-rūpa) (2) 净色 (pasāda-rūpa)--- 眼 耳 鼻 舌 身的净色 (3) 境色 (gocara-rūpa)--- 色 声 香 味的境色 (4) 性根色 (bhāvarūpa)--- 男性 ( 男根 purisindriya) 女性 ( 女根 itthindriya) 的性色 (5) 心所依处 (hadayavatthu)--- 也叫心色 (hadaya-rūpa) (6) 命根 (jīvitindriya)--- 也叫命色 (rūpa-jivita) (7) 段食 (kabalinkārāhāra)--- 也叫食色 30

34 以上七种也称为自性色, 有相色, 完成色, 真实色或观智所思惟色 (8) 虚空界 (ākāsadhātu)--- 也叫限界色 (rūpa-ākāsa) (9) 身表 语表的表色 (viññatti-rūpa) (10) 色轻快性 (rūpassa lahutā), 色柔软性 ((rūpassa mudutā) 和色适应性 ((rūpassa kammaññatā) 及身语二表也叫变化色 (vikāra-rūpa) (11) 色积集 (rūpassa upacaya) 色相续 (rūpassa santati) 色老性 (jarā) 和色无常性 (aniccatā) 也叫相色 (lakkhannarūpa) 积集和相续也叫生色 以上四种也称为不完成色, 因它们不是由色法生起之因所成, 这四因是 : 业 心 时节与食 ( 营养 ) 一切色是 有缘 的, 它是业生 心生 时节生和食生的, 也即它是由业 心 时节 与食四法而等起 业生色 (kamma samuţţhānarūpa) 有八不离色 八根色 心色与空界十八种 心生色 (citta samuţţhānarūpa) 有八不离色 五变化色 声音与空界十五种 食生色 (āhāra samuţţhānarūpa) 有八不离色 色轻快性 色柔软性 色适业性与空界十二种 时节生色 (utu samuţţhānarūpa) 有八不离色 色轻快性 色柔软性 色适业性 声音与空界十三种 有情众生依胎生 卵生 湿生和化生的方式, 从结生的那一刻开始 ; 胎卵生有情的色相续流依业生从结生那一刻开始 ; 心生从第二个心识刹那开始 ; 时节生的从结生心住时开始 ; 食生的从食素传到时开始 ; 有如油灯或河水之流似的不断相续, 直到生命结束 31

35 在死亡时, 在死亡心的第十七个心识刹那住时开始, 业生色不再生起, 业生色, 心生色与食生色会存在至死亡然后灭尽, 之后尸体内只有时节生色的色相续流 受蕴的解析 一切诸受可分别为二 : (1) 身受 (2) 心受 圣者可有身受, 但无心受, 见 杂阿含 470 经 诸受也可分别为三 : (1) 乐受 (sukha) (2) 苦受 (dukkha) (3) 中性受 (upekkhā) 诸受也可分别为五 : (1) 身乐受 (sukha, kāyikā sukhā vedanā) (2) 身苦受 (dukkha, kāyikā dukkhā vedanā) (3) 心乐受 (somanassa, cetasikā sukhā vedanā) (4) 心苦受 (domanassa, cetasikā dukkhā vedanā) (5) 中性受 (upekkhā, adukkham-asukhā vedanā) 受的生起是身心接触外境而起, 受蕴的生起依五个过去因, 即无明 爱 取 行与业 受的灭是离所接触外境, 当阿罗汉入涅槃时五蕴灭尽, 受也灭尽 32

36 想蕴的解析 诸想可分别为三 : (1) 善 (kusala) (2) 不善 (akusala) (3) 无记 (Abyakata) 诸想也可分别为六 : (1) 色想 (2) 声想 (3) 香想 (4) 味想 (5) 触想 (6) 法想 想的生是当根门触境后意门所起的认识与思 从阿毗达摩论的分析, 想的过去因也是无明 爱 取 业与行 它的现在因是触 目标 依处与相应名法 想也同样与受 行 识互为因果 比如想蕴是因, 则受 行 识蕴是果 ; 或受 想 行蕴是因, 识蕴是果 在 增支部 IV.189 经 里佛言 : 比丘! 此世间为 想 所引导, 此世间为 想 所牵 想 生之后, 此世间为 想 所支配而行 由此可见 见漏 的严重性, 这世间的一切都被 想 所支配控制着 想的灭是当境消失时或转去新的境时, 想就灭了 当阿罗汉入涅槃时五蕴灭尽, 想也灭尽 33

37 行蕴的解析 诸行可分别为三 : (1) 身行 (kāya) (2) 口行 (vacī) (3) 意行 (mano) 诸行也可分别为六 : (1) 依色起行 (2) 依声起行 (3) 依香起行 (4) 依味起行 (5) 依触起行 (6) 依法起行 诸行也可分别为五十 : (1) 善 (sobhana-cetasika)----- 有二十五 : 即是信 念 惭 愧 无贪 无瞋 无痴 中舍性 身轻安 心轻安 身轻快 心轻快 身柔软 心柔软 身适业 心适业 身练达 心练达 身正直 心正直 悲 随喜 正语 正业 正命 (2) 不善 (akusala-cetasika)----- 有十四 : 即是痴 无惭 无愧 掉举 贪 邪见 慢 瞋 嫉 悭 恶作 昏沉 睡眠 疑 (3) 无记 (aññasamānā) 有十一 : 即是触 思 定 命 作意 寻 伺 胜解 喜 精进 欲 行的产生是根门 ( 五门及意门 ) 触境所生的造作 ( 造业 ), 它的发生是几种不同的东西 ( 根 境 及意 ) 组合而生起的 行的灭尽唯有在阿罗汉果才能完成 34

38 识蕴的解析 诸识可分别为六 : (1) 眼识 (cakkhu-viññāna) (2) 耳识 (sota-viññāna) (3) 鼻识 (ghana-viññāna) (4) 舌识 (jivha-viññāna) (5) 身识 (kaya-viññāna) (6) 意识 (mano-viññāna) 诸识可分别为八十九心或更细的一百廿一心 : 表 2 八十九心 ( 或一百廿一心 ) 欲界心 (54) 不善心 (12) 贪根心 (8) 瞋根心 (2) 痴根心 (2) 无因心 (18) 不善果报 (7) 善果报 (8) 无因唯作 (3) 美心 ( 善心 )(24) 欲界善心 (8) 欲界果报心 (8) 欲界唯作心 (8) 色界心 (15) 色界善心 (5) 色界果报心 (5) 色界唯作心 (5) 无色界心 (12) 无色界善心 (4) 无色界果报心 (4) 无色界唯作心 (4) 出世间心 (8 或 40) 道心 (4 或 20) 果心 (4 或 20) ( 表源自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一章 ) 35

39 (1) 欲界心 (kāmāvacara citta): 欲是指 ( 一 ) 能欲, 即渴望享受欲乐 ;( 二 ) 所欲, 指境, 包括颜色 声音 气味 味道 触觉五欲对象 欲地是欲生存地, 有十一界, 即四恶道, 人间与六欲天 共有五十四心 :( 善心 )(24), 不善心 (12), 无因心 (18) (2) 色界心 (rūpāvacara citta): 这是指与色地相关的心, 或与色界禅相关的禅那 (jhāna) 心 色界禅是以专注于色法目标而得的, 比如安般念 ( 呼吸 ), 或白遍, 或地遍等, 依这些目标而证得的广大心是色界心 共有十五心 : 色界善心 (5), 色界果报心 (5), 色界唯作心 (5) (3) 无色界心 (arūpāvacara citta): 这是与无色地相关的心, 或与无色界禅相关的禅那心 无色界禅是以专注于无色法目标而得的, 比如无边虚空等, 依这些目标而证得的广大心是无色界心 共有十二心 : 无色界善心 (4), 无色界果报心 (4), 无色界唯作心 (4) (4) 出世间心 (lokuttara citta): 上面的三种是世间心 世间是指情世间 (sattaloka), 器 ( 物质 ) 世间 (okāsaloka) 和行法世间 (samkhāraloka)( 指名色法, 或五蕴 ); 超越这些有为的法界的心, 以涅槃为对象的是出世间心 共有八心, 若依寻 伺 喜 乐 舍心各分四道与四果, 就有四十心 : 道心 (4 或 20), 果心 (4 或 20) 识蕴生起的现在因是 名色, 名是指与识相应的受 想 行三蕴 ; 色是指依处色及目标 ( 内色与外色 ) 识蕴的灭是离所接触之境或触境不动心, 当阿罗汉入涅槃时五蕴灭尽, 识也灭尽 这样的观照识蕴的因缘生, 然后观照它的刹那生 ( 指在接触境时所生的识 ) 比如从眼识转去耳识时, 眼识是刹那 36

40 灭 表 3 八十九心 ( 依本性分 ) 不善心 善心 无记心 无记心 共计 果报心 唯作心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出世间 共计 ( 表源自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一章 ) 在 相应部 犍度篇 第二无常品 世尊说 : 识是无常, 以识所生起之因 缘亦是无常, 诸比丘! 依无常之因 缘所生起之识, 如何是有常耶? 相应部 犍度篇 第三重担品 世尊说 : 若识之灭 息 没者, 则苦灭 病息 老死没 正观五蕴 因它们的机件组合, 故名为 车 ; 同样的道理, 因五蕴的组合, 故名为 人 ( 相应部 5.10 ) 这五蕴法, 就只有名和色而已 佛比喻 : 色如聚沫, 受如水泡, 想如阳焰, 行如芭蕉, 识如幻 ( 相应部 ) 何以故? 色如聚沫, 因为色不坚实不能捏成之不净物聚故 受如水泡, 因有暂时之苦乐故 想如阳焰, 因为日出而热故 行如芭蕉之干, 因为无真实心髓故 识如幻, 因为变幻欺诈故 37

41 放弃 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 就是苦的止息 ( 舍利弗语, 中部 卷一 ) 此中没有地 水 火 风四大种, 长 宽 粗 细 善 恶 名 色 等等, 观念也一样摧破无遗, 无此世间, 亦无他世间, 无来无去, 亦无停留, 不死不生, 亦无根尘 ( 小部 感兴语 ) 诸比丘! 复有比丘, 是阿罗汉而诸漏已尽, 修行圆满, 所作已作, 已舍弃重担, 到达彼岸, 断存在之结, 正智而得解脱 彼亦从以地知地, 从地知地而不思惟地, 不思惟于地, 不从地而思惟, 即不思惟 此地是我所有, 随不喜悦地 其为云何? 我说 : 因彼熟知 [ 其 ] 故也 ; 关于水 乃至火 乃至涅槃, 亦如是 从涅槃以知涅槃, 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 不思惟于涅槃, 不从涅槃而思惟, 即不思惟 涅槃是我所有, 随不喜悦涅槃 其为云何? 我说 : 因彼熟知 [ 其 ] 故也 诸比丘! 复有比丘, 是阿罗汉而诸漏已尽, 修行圆满, 所作已作, 已舍弃重担, 到达彼岸, 断存在之结, 正智而解脱 彼亦从地以知地, 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 不思惟于地, 不从地而思惟, 即不思惟 地是我所有, 随不喜悦地 其为云何? 乃已灭尽贪欲 脱离贪欲故也 关于水 乃至 火 乃至涅槃, 亦如是 从涅槃以知涅槃, 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 不思惟于涅槃, 不从涅槃而思惟, 即不思惟 涅槃是我所有, 随不喜悦涅槃 其为云何? 乃灭尽贪欲 脱离贪欲故也 乃灭尽嗔恚 脱离嗔恚故也 乃灭尽愚痴, 脱离愚痴故也 因如来为熟知 [ 其 ] 故也 关于水 乃至 火 38

42 乃至 涅槃, 亦如是 从涅槃以知涅槃, 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 不思惟于涅槃, 不从涅槃而思惟, 即不思惟 此涅槃是我所有, 随不喜悦涅槃 其为云何? 我说 : 因如来熟知 其 故也 诸比丘! 又, 如来 应供 等正觉者, 从地以知地, 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 不思惟于地, 不从地而思惟, 即不思惟 此地是我所有, 随不喜悦地 其为云何? 因 [ 如来 ] 如是知 喜乃苦之根本, 知 从存在而有生 而有众生之老死也 是故, 诸比丘! 于此我说 如来断尽一切渴爱, 由离染 由灭 由舍 由弃, 而证觉无上正等正觉也 关于水 乃至 火 乃至 涅槃, 亦如是 从涅槃以知涅槃, 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 不思惟于涅槃, 不从涅槃而思惟, 即不思惟 此涅槃是我所有, 随不喜悦涅槃 其为云何? 因 [ 如来 ] 如是知 喜乃苦之根本 知 从存在而有生, 而有众生之老死 是故, 于此我说 : 因如来断尽一切渴爱, 由离染 由灭 由舍 由弃, 而证觉无上正等正觉也 ( 中部 1--- 根本法门经 ) 佛陀与阿罗汉熟知一切, 就连涅槃都已放下, 所以他们不再被五蕴所控制 39

43 4.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 我们所遇到的无非是两种法 (Dhamma) 第一个是色法 (rupa); 从天空到山河大地, 以及在这地上的一切, 动的和不动的, 见的到与见不到的, 和我们色身的色蕴, 过去 现在 未来, 内 外 ( 分别指依处色 ( 内色 ) 及目标 ( 外色 )), 粗 细, 美 丑, 远 近的种种色法, 无不是色法 第二个是名法 (nama); 我们的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 过去 现在 未来, 内 外, 粗 细, 美 丑, 远 近的种种四种名法, 以及涅槃 (nibbana), 共五名法, 无不是名法 如何分辨是真实或是不真实的呢? 可以这么说, 佛所宣示的五蕴四谛十二因缘法是真实的, 四究竟法是真实的, 涅槃是真实的, 而世间的一切, 即是世俗谛里的概念 (paññatti) 或观念 (paññatti), 都是不真实的, 为什么不是真实的呢? 因为这些现象可以被分解, 而不是不可分解的究竟的真实法 它们的存在是由我们的心的构想而生的, 它们是缺乏自性 (sabhāva) 的存在 我们所认知的人, 男人, 女人, 老人, 小孩, 都只是短暂的因缘和合法的时空变化, 没有一刻的常住性 因此就不是真实的 若是真实的, 佛说我们就能要它这样就这样, 要它那样就那样,( 相应部, 无我相经 SN. III, 22) 乃至要它永生, 不老, 不病, 与不死, 但还没有一个人做得到 所以我们面对着这许许多多的现象, 必须时时刻刻的如理作意 40

44 (yoniso manasi-kāra), 才能超越概念, 生起直觉智 ( 胜智 abhiññāya)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诸 色, 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 不论是过去 现在 或未来的 色, 或从空间上来探究, 不论内 外 粗 细 美 ( 高贵 ) 丑 ( 低下 ) 远 近的 色, 若正确地观察它们, 皆是 色 当一个男人见到一个美女时, 他不只是看, 他会欣赏她的美貌, 乃至生起非分之想, 这从缘起来分析, 就是六入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 那即是 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 佛说 : 痴之有情, 依痴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痴, 断于此世, 决不再来 ( 如是语, 十一经 ) 他无一法, 有覆群生, 日夜流转, 如为痴 ( 无明, 所 ) 覆, 然如舍痴, 破除闇聚, 更不流转, 亦无他因 ( 如是语, 十四经 ) 爱为第二, 长夜流转 生此生彼, 不超轮回, 知此轮回, 知此灾祸, 爱之生时, 无执爱心, 比丘游行 ( 如是语 Itivuttaka, 十五经 ) 众人所执着的身体只是二十八种色法的组合而已, 包括了四大种的元素色 五净色 ( 五根门 ) 四境色 二性根色 心所依处色 命根色 食素 ( 食色 ) 的十八种完成色 ; 以及十种不完成色, 包括了限制色 ( 空界 ) 二表色 三变化色及四相色, 这一切全是色蕴 只有当体悟到并没有真实存在的一个人, 或漂亮的女人, 心才会放下执取 同样的道理, 欲界的有情从天神到阿修罗, 到饿鬼, 畜生及地狱里的众生, 他们所执着的身体只是色法而已, 所以它们是真实的概念 佛陀说 :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 于身观为身而住, 恶魔 ( 烦恼魔与五阴魔 ) 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41

45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犹如丢一团棉线不能穿过木门一样, 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 于身观为身而住, 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犹如拿一块湿透的木材不能燃起火一样, 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 于身观为身而住, 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犹如一个盛满水的水盆不能再装入水一样, 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 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 中部, 身念处经 MN.119 经 ) 对色蕴的执取, 那是极平常的事, 凡夫没有接触到佛法, 不具足善根, 他是不会遇到善知识, 若是遇到也不会认识, 就算会听或会看佛书, 也不会明白 因为佛法只是给有善根的人听和修的, 而也只有智者才能证得 不能如实的了解色法, 我们久远以来一直执取自己的身体是我, 我所有, 以及执取自他的身体是真实的, 如是由内而向外执取, 就产生贪欲, 瞋恚, 痴与邪见等烦恼而造作众恶业, 结果为业所驱使在六道里轮回不能解脱 什么是概念 (paññatti)? 概念是我们的意识对名色法的定义 概念有两种 : 所知概念 (panna-piyatta paññatti), 和令知概念 (panna panato paññatti) 虽然概念是属于世俗谛, 而不是究竟谛, 但是我们若不对这概念认识清楚, 我们将会为概念长期所困, 不能脱离 所知概念也叫做意义概念 (attha- paññatti), 比如我们对人体与其特相的认识, 人有头, 头发眉毛眼耳鼻嘴, 身体 42

46 和两手两脚 令知概念也叫做名字概念 (nama- paññatti), 当我们见到人时即刻能生起人的概念, 这概念名为 人 当我们见到人时, 这两种概念是一起生起的, 眼一见, 意念马上就辨别 除非是从来没遇过的, 眼见到时, 那时只是形状概念, 没有名字概念, 等我们问清楚之后, 才有名字概念 人从小孩子开始, 就一直的在让翻滚变化的世界, 愚弄得神魂颠倒 当见到新奇的事物, 就会记存, 然后自己给它命名, 等得到正确的名字时就改正它, 你只要看小孩子游戏的态度就知 这好比电脑记存资料在硬碟一样, 记存资料在硬碟是意义概念, 位置也是意义概念 ( 方向概念 ), 给它命名的号码或名字是名字概念 所知或意义概念有以下六种 : 1. 山岳河川等被称为 形状概念 (santhana- paññatti), 因为它们与事物的形状相等 2. 屋子 车子 村落 人等被称为 组合概念 (samuhapaññatti), 因为它们同事物的组合相等 3. 东 西 南 北等方向被称为 方向概念 (disa- paññatti), 因为它们相等于方向 4. 早晨 中午 下午 星期 月等被称为 时间概念 (kalapaññatti), 因为它们相等于时间的单位 5. 井 山洞等被称为 空间概念 (akasa- paññatti), 因为它们相等于无可触及物的空间 6. 遍相等被称为 相概念 (nimitta- paññatti), 因为它们相等于通过禅修而获得的心之影相 令知或名字概念有以下六种 : 43

47 1. 真实 (vijjamana paññatti) 的 ( 直接 ) 概念 ; 比如当我们对五蕴以 色 受 想 行 识 等名词来说明究竟存在之法时, 这是 真实的直接概念 因为色 受 想 行 识等是究竟法, 因此命名它们的概念是真实的直接概念 2. 不真实 (avijjamana paññatti) 的 ( 直接 ) 概念 ; 比如当我们以 地 山岳 河川 等名词来说明在究竟上不存在之法时, 这是不真实的概念 因为 地 山岳 河川 等名词并不是究竟法, 而是由心所想象构成的世俗法 虽然这些概念是基于究竟法而有, 但它们所代表的东西本身不是究竟法, 因为它们不是真实的拥有自性地存在, 而是四大假合的因缘法 3. 通过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 vijjamanena avijjamana paññatti); 比如说 拥有六神通的人 是 通过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因为神通是究竟真实的, 但 拥有者 只是由心所想象构成 4. 通过不真实的真实概念 ( avijjamanena vijjamanapaññatti); 比如 女人的声音 是 通过不真实的真实概念, 因为声音是究竟存在的, 但女人则不是如此 她是三十二身分四大组合的因缘法 5. 通过真实的真实概念 ( vijjamanena vijjamana paññatti); 比如 眼识 是 通过真实的真实概念, 因为眼净色及依靠它而生起的识都是真实究竟存在的 6. 通过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avijjamanena avijjamana paññatti); 比如 国王的儿子 是 通过不真实的不真实概念, 因为国王及儿子两者都不是真实究竟存在的 44

48 如何破除概念? 破除概念的方法是先分辨它是意义概念与名字概念, 一 般上我们天天所接触的全是意义概念 要辨别名字概念还要 深入, 必须靠正念与正思惟 佛在 杂阿含 265 经 中将五蕴比喻为 : 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时燄, 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 为什么这样比喻呢? 佛说 : 譬如恒河大水暴起, 随流聚沫, 明目士夫, 谛观分別 谛观分別时, 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 所以者何? 彼聚沫中无坚实故 如是诸所有色, 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 若内 若外, 若粗 若细, 若好 若丑, 若远 若近 比丘! 谛观思惟分別, 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 ; 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杀 ; 无常 苦 空 非我 所以者何? 色无坚实故 这是通过认识种种不真实的概念, 即聚沫 水上泡 春时燄 芭蕉 幻等等, 来解释五蕴法是真实的概念 在 相应部 5.10 佛教导说 : 因它们是机件的组合, 故名为 车 ; 同样的道理, 因为是五蕴的组合, 故名为 人 这是通过车的比喻, 即是不真实的概念, 来解释 人 是不真实的 在观照的部分, 在 大念处经 ( 长部 22 经 ) 里佛开示说 : 诸比丘! 犹如两口之袋, 填进种种榖物, 即 : 稻 粳 绿豆 豆颗 胡麻 糙米, 具眼者解开之, 得观察 : 此是稻 此是粳 此是绿豆 此是豆颗 此是胡麻 此是糙米 ( 这是通过两口之袋的比喻, 也即是不真实的概念, 来解释身体的 45

49 三十二身分的不真实 ) 诸比丘! 如是比丘于皮覆包充满种种不净物之此身, 观察上至头发, 下至跖底,( 知 ): 于此身有发 毛 爪 齿 皮 肉 筋 骨 髓 肾脏 心脏 肝脏 肋膜 脾脏 肺 肠 肠间膜 胃物 排泄物 脑 胆汁 痰 脓 血 汗 脂肪 泪 膏 ( 淋巴液 ) 唾液 涕 ( 黏液 ) 关节滑液 尿 ( 这是通过列举不真实的种种三十二身分, 来显示身体的不真实 ) 佛以两口袋比喻这个身体, 有智慧者能看见它的三十二身分, 并且知道它们只是色法, 也知道色法是由四大元素组成的 在 大念处经 里佛指导观照内身, 是指自己身内的三十二身分, 观照外身是观别人身内的三十二身分, 如是交替观内外身, 来达到看到它只是身体而已 这是从看到凡夫所执著身体的不真实的概念, 以达到见到法的真实的概念 但这样观照法还是不能彻底的破除概念, 因此我们还要观照这身体的因缘生灭法 观生法是指观照这身体如何而生, 观灭法是指观照这身体如何死亡, 观生灭法是指观照身体一世的因缘生灭, 以及从 阿毗达摩论 所分析的刹那生灭 这样观禅后所得的结论会是 它只是一个身而已 ( 于身观为身而住 ), 一个行者才能粉碎身体是我的微细烦恼 ( 随眠 ), 这时该行者才是一个慧解脱的行者, 故此他独立而住, 不执着于世上的任何物 同样的, 除了于身观为身之外, 其次是要于受观为受, 于心观为心, 和于法观为法 因此在 大念处经 里佛说 : 如是, 或于内身, 观身而 46

50 住 : 于外身, 观身而住 ; 又于内外身, 观身而住 或于身, 观生法而住 ; 于身, 观灭法而住 : 又于身, 观生灭法而住 尚又智识所成, 及忆念所成, 皆会 有身 之思念现前 彼当无所依而住, 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 所以不只是观身, 内身, 外身, 和内外身 ; 还要观生法, 观灭法, 观生灭法 到这里还不能彻底的破除概念, 因此佛说 : 尚又智识所成, 及忆念所成, 皆会 有身 之思念现前 智识所成 是指意义概念, 而 忆念所成 是指名字概念, 在这两种概念之下, 都应该认识它只是 身, 而不是我的 身 在这阶段才算是破除概念 同样的, 用四界分别观是另一个破除色身是我的邪见的有效方法, 要修四界分别观, 首先要在全身各处个别部位辨识四界的十二种特相 ( 帕奥禅师 ): 地界的特相 : 硬 粗 重 软 滑 轻 水界的特相 : 流动 黏结 火界的特相 : 冷 热 风界的特相 : 支持 推动 对这些特性要先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辨识到它, 然后尝试在全身各部观察它 若从禅定的境界尤其是四禅定之后, 心光明清澈, 极容易观察到, 但是在其他的定境, 甚至是近行定也能观察的到, 问题只是在于观照的深浅 比如观察安般念的入出息, 入出息是风界 入息是推动, 住息是支持 ( 因为气息鼓涨在体内 ), 出息又是推动 因此一个行者能辨识到入出息在身体各部位的鼓涨与推动 修安般念久了, 心那时只跟着出息 入息 ; 不会起我在出息 或我在入息之念 ; 或出息 入息是我的邪思惟 这些念会被暂时切断, 但是出定之后, 我 的邪 47

51 思惟又起了 所以定的境界越高, 断烦恼的力量就越强 若观照时, 我见 仍坚持者, 就不能观照到无常 苦和无我 根据 相应部 IV.72 经 摩罗迦经 MalunkyaSutta ) 佛指出 : 在看 听 想时, 即刻观照, 连续的意门所引起的执著, 就无法生起 因为不能看到无常, 无我的觉知就不会生起 佛对弥醯说 : 弥醯! 一个已领悟无常者, 无我的知觉亦生起 ( 弥醯经 ) 当一个行者能在全身清楚地辨识到所有十二种特相之后, 应重复的有次第的观察, 直到能迅速的观察身体的各部位的十二种特相 然后普遍的观察四大的特相以达到近行定, 直到见到色聚 ( 犹如细胞 ), 以及色聚的生灭, 若能观察到色法的生灭, 这样的观禅直接见到真相, 去除概念的污染, 才能达到见清净 (Ditthi-visuddhi)[1] 这时我们对诸相的意义概念与名字概念才能被破除 根据佛陀的教导, 我们要对名色法生起如实的知见, 通过修定才能观照 观照不是想象, 不能以概念来观照, 因此需要有定的修习, 才能如实地见到名色法的真相 若是不能, 只要继续观察, 培育诸善根 然后观察六根门的四界, 以及色聚里的八法聚 --- 地 水 火 风 颜色 香 味与食素 ( 营养素 ) 以及色聚的生灭, 这样才是修观禅 佛说 当观色无常, 如是观者, 是为正观 正观者, 则生厌离 厌离者, 喜贪尽 喜贪尽者, 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 想 行 识无常, 如是观者, 則为正观 正观者, 則生厌离 厌离者, 喜贪尽 喜贪尽者, 说心解脱 如是, 比丘! 心解脱者, 若欲自证, 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 48

52 作, 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无常 苦 空 非我亦复如是 ( 杂阿含 1 经 ) 通过观照名色法的变迁 变易 无常, 再深化观照名色法的缘和生灭之法, 才能了知苦, 通过观照无常和苦, 才能达到无我与空 因为三相都必须加以观照, 才能证得道果 在 清净道论 Visuddhi Magga18 品 里觉音尊者解释说 : 如果那瑜伽者以诸门 ( 观察法 ) 把握了色, 而后去把握非色 ( 名法 ), 然因微细, 非色不能现起, 但他不可放弃重任 ( 修行 ), 必须把色数数思惟 作意 把握 确定 当他对于色次第澄清 去结 而极清净之时, 则以彼 ( 色 ) 为所缘的非色法亦自明了 先要对色法观照是无常 苦 空和无我, 然后对名法观照亦是无常 苦 空和无我 观照到五蕴是无常 苦 空和无我者, 对五蕴才会生厌离, 因为厌离故, 所以不会执取, 喜贪则断, 喜贪断故, 心则解脱, 心解脱者, 心解脱故, 则能逐步证取四个圣果 因此佛说 : 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 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 三相之一若被察觉, 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 ( 三菩提经 Sambodhi Sutta ) 这是从形相的破解深化到概念的破解 正如海底有着渐缓的浅滩 渐缓的坡度 渐缓的斜度, 长久一段之后才有一个陡降, 同样, 此法此律 (Dhamma-vinaya) 有着次第的修练 次第的成效 次第的进展, 长久一段之后才有直觉智 ( 胜智 abhiññāya) 的洞悉 ( 自说经 Udana V.5 ) 比丘们, 我不说直觉智的成就一日可得 反之, 直觉智成就于次第的训练 次第的行动 ( 业 ) 次第的修持 那么, 直觉智怎样成就于次第的训练 次第的行动 次第的修持? 有此情形, 当信心升起时, 他拜访 ( 导师 ); 访问之后, 他亲 49

53 近他 ; 亲近时, 他注意听 ; 注意听时, 他听见了法 ; 听见法, 他记住了法 ; 记住法, 他洞悉法义 ; 洞悉法义后, 他藉思索法义有了认同 ; 有认同, 他升起愿望 ; 升起愿望后, 他有了决心 ; 有决心, 他作辨析 ; 辨析时, 他精进 ; 精进之后, 他亲身体验法义 又以明辨亲眼洞见法义 ( 中部 MN 70 经 枳吒山邑经 ) 在 不遍知经 (Aparijanana Sutta), 佛陀在经中说 : 比丘们! 不证知 不遍知 不离贪 不舍断一切 ( 眼 色 眼识 眼触 眼触为缘生起的或乐 或苦 或不苦不乐受 耳 声 耳识 耳触 耳触为缘生起的或乐 或苦 或不苦不乐受 鼻 香 鼻识 鼻触 鼻触为缘生起的或乐 或苦 或不苦不乐受 舌 味 舍识 舌触 舌触为缘生起的或乐 或苦 或不苦不乐受 身 触 身识 身触 身触为缘生起的或乐 或苦 或不苦不乐受 意 法 意识 意触 意触为缘生起的或乐 或苦 或不苦不乐受 ) 不能有苦的灭尽 简言之, 如果不能以三种遍知来了知一切六根门的名色法或五蕴法, 就无法解脱生死轮回 从凡夫到圣人, 一个向须陀洹 ( 初果 Sotapanna) 道者是佛道的第一个圣者, 此道要破除五下分结的下三结, 即身见 戒禁取 ( 两者属邪见 ) 和疑 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 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 使七圣财 ( 信 戒 惭 愧 闻 舍 慧 ) 现前, 断除了四漏 (Asava) 的邪见漏, 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 息灭一切怖畏 ( 因为身见破除故 ), 于十四不善心所, 已断除了邪见 疑 悭和嫉心所, 并坚守他 ( 她 ) 的戒, 成为佛子, 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 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槃 斯陀含 ( 二果 Sakadagamin, 人天一来 ) 与阿那含 ( 三果 Anagamin, 人天不来, 上净居天 ) 只是建立在证初果的基础 50

54 上继续的净化心, 断除贪和嗔就能达到 ( 断除五下分结 ) 至于阿罗汉果 ( 四果 Arahant, 涅槃 ) 则要断除五上分结, 最难断除的是我慢 佛对阿难说 : 此色身由我慢而生成 然而该我慢之弃绝, 乃藉我慢 有此一说, 指哪方面而说? 姐妹 ( 听者为比丘尼 ), 有一比丘听闻他们说 : 名为某某的比丘, 经由终结心漏, 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 已进入 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 他想到 : 他们说, 名为某某的比丘, 经由终结心漏, 在即刻当下亲证自知, 已进入 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 何以我不能? 于是后来, 他藉此我慢, 得弃我慢 ( 增支部 Anguttara Nikaya ) 这我慢是通过跟他人比较之后, 生起精进激励自己求取涅槃的心 我慢的持续生起是因为正念不强的缘故, 正念强的人, 能常常看到通过五根门杂念的侵扰, 甚至是不在修定的时候, 通过随时观照, 就能放下它, 所以它是五上分结之一的掉举结, 是阿罗汉道的烦恼之一 观照是要保持正念, 定能使正念清晰, 並持续不断 正念与正定又能保护心念, 免除混乱, 散漫, 昏沉, 生起邪见及其他烦恼的入侵 当正念因正定而加强时, 观照者能把正念维持在当下 (paccuppanna)[2], 面对着境尘, 不起分别心, 正观现象境尘的生与灭, 精确有效地观照着, 并觉察 (Sikkhati) 和正知现象的真实性 当遇到障碍或心为烦恼入侵时, 观照者能安静地面对它, 正知现象的无常, 以及现象依赖众缘的和合的智慧才能生起 ( 缘摄受智 Paccaya-pariggaha-ñāna), 因此他过去的烦恼习气将不会起作用, 他的心柔软适业, 因此能放下或以中舍 (upekkha) 的态度来应对障碍或烦恼 我们应致力断除一切的不善心所, 心结, 烦恼等, 并思惟 51

55 应如何应用佛法去对治, 以及如何去灭除苦, 心一起粘着, 就修习观照 我们的感情作用和习气是根源于对人 事 物的错误观念, 执着而放不下, 所以应以无常观 不净观对治 ; 瞋念一起以慈心观对治 ; 害念一起以悲心对治 ; 妒忌心以喜心对治 ; 贡高我慢心以无常观 无我观对治 一直对境以舍念或舍想来对治 从十二缘起来看, 触灭故六入灭, 六入灭故名色灭, 名色灭故识灭, 识灭故行灭 要做到意行不生 ( 不想 ), 并要一直这样做 对名色法的观照能使我们对身心有正确的认识, 生起正见与智慧, 由于智慧我们才得脱离众苦 概念其实是在我们的识里, 不论是意义概念或是名字概念, 都与识有关, 离开不了识 在 杂阿含 80 经 里佛说 : 复作是观察, 若因 若缘而生识者, 彼识因缘为常, 为无常? 复作是思惟, 若因 若缘而生识者, 彼因 彼缘皆悉无常 复次, 彼因 彼缘皆悉无常, 彼所生识云何有常? 无常者, 是有为行, 从缘起, 是患法 灭法 离欲法 断知法, 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 在 相应部. 犍度篇. 第二无常品 佛说 : 识是无常, 以识所生起之因 缘亦是无常, 诸比丘! 依无常之因 缘所生起之识, 如何是有常耶? 在 相应部. 犍度篇. 第三重担品 世尊说 : 若识之灭 息 没者, 则苦灭 病息 老死没 当我们在修习观照时, 依靠对三宝的信心, 生起强烈要证取道果的意愿, 精勤地追循着正确的方法在圣道前进, 这就是戒定慧学, 或八正道, 或更细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 即四念处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觉支和八正道 在现在资讯便利的时代, 一个行者若听到某位法师或看到某些书籍所提到的新鲜课题或方法, 他可能想去尝试一下, 这是极为平常的事 无论如何, 依靠正思惟, 如理思惟检讨一下, 若如法则可以采用 但不要生起希求之心, 想得到更快速的证悟方法, 这是不切实际的 52

56 一切都得靠自己亲自修持和体证, 指导老师只是提供修行的方法的参考而已 要知道这世上是没有更快速的证果方法 声闻菩提的上首弟子 (agga savaka) 修习十波罗蜜, 需要一大阿僧祇劫加十万大劫的时间, 才会证菩提 声闻菩提的大弟子 (Maha savaka) 修习十波罗蜜, 需要十万大劫的时间, 才会证菩提 声闻菩提的普通圣弟子 (pakati savaka) 修习十波罗蜜, 没有时间的限制, 可长可短, 才会证菩提 因此思惟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的道理, 以及上述证悟的时期的长短, 声闻菩提的普通圣弟子所行的是一个易行道, 能够在短期之内解脱于生老病死苦 在 杂阿含 1025 经 甚至记载了一个完全没修过的年轻比丘在死前证阿罗汉果的故事 在 法句义疏 卷一里也记载一位名叫帝须的年青比丘, 在病床上听佛开示佛法后, 从凡夫直证阿罗汉果的真实故事 现在依最保守的估计, 一个精勤于要证初果者, 大概只要花上二十年吧 为何不能看到三相? 觉音尊者在 清净道论 里讨论 生灭随观智 时这么说 : 因为不忆念, 被什么所覆蔽而不现起三相的呢? 因为不忆念生灭, 为相续所覆蔽, 故不现起无常相 因为不忆念数数之逼恼, 为四威仪所覆蔽, 故不现起苦相 因为不忆念种种界的分别, 为坚实所覆蔽, 故不现起无我相 然而把握生灭破除相续之时, 则依如实的自性而现起无常相 53

57 觉音尊者在 清净道论 二十章讨论时说 : 世尊以此等分别随顺智的方法, 以 ( 四十行相的 ) 区别而说无常苦无我等的思惟, 亦即以此而思惟此等五蕴 怎样思惟呢? 即彼 ( 瑜伽者 ) 思惟一一蕴 : (1) 是无常 ---- 因为其结果不是常的, 而是初后 ( 生灭 ) 之故 (2) 是苦 ---- 因为给生灭所逼恼, 是苦的基地 (3) 是病 ---- 因为由于缘而得维持, 是病的根本 (4) 是痈 ---- 因为与苦痛相应, 常流烦恼之不净, 由生老死的膨胀, 成熟, 及破坏之故 (5) 是箭 ---- 因生逼恼, 刺击于内, 甚难取出之故 (6) 是恶 ---- 因为是可呵责, 使无增益, 为恶的基地之故 (7) 是疾 ---- 因为不生独立性, 是疾病的直接之因 (8) 是敌 ---- 因为无自由, 受支配之故 (9) 是毁 ---- 因为被病老死所毁坏之故 (10) 是难 ---- 因为招来的种种的不幸之故 (11) 是祸 ---- 因为招来意外的广大的不利, 是一切灾祸的基础 (12) 是怖畏 ---- 因为是一切怖畏的矿藏, 是称为苦之寂灭的最上入息 ( 圣果 ) 的对抗之故 (13) 是灾患 ---- 因为给种种的不利所追随, 为过恶所牵制, 如不值得忍受的危险之故 (14) 是动 ---- 因为被病老死及利等的世间法所动摇之故 (15) 是坏 ---- 因为被手段及自然的破坏所迫近之故 (16) 是不恒 ---- 因为这是可能落于一切地位的, 没有坚定性之故 (17) 是非保护所 ---- 因无救护, 不得安隐之故 54

58 (18) 是非避难所 ---- 因为不值得去隐藏, 不能对避难者尽避难的工作之故 (19) 是非皈依处 ---- 因为不能对依止者遣去怖畏之故 (20) 是无 ---- 因为无有如遍计的常 乐 我 净的状态之故 (21) 是虚 ---- 亦如无, 或者少故为虚, 如于世间说少为空虚 (22) 是空 ---- 因无有主 住者 作者 受者 决意者之故 (23) 是无我 ---- 因为非自非主等之故 (24) 是患 ---- 因起 ( 轮回之 ) 苦, 是苦的灾患之故 ; 或者因为进行至于悲惨故为灾患 ---- 与悲惨之人是一同义语, 诸蕴亦如悲惨者, 因为像悲惨者的悲惨, 故为灾患 (25) 是变易法 ---- 因为由于老死二种的自然的变易之故 (26) 是不实 ---- 因为力弱, 如树壳的易于坏之故 (27) 是恶之根 ---- 因为是恶的原因之故 (28) 是杀戮者 ---- 因为如朋友之间的敌人, 破坏友谊之故 (29) 是不利 ---- 因无吉利, 从非吉利 ( 爱见 ) 而生之故 (30) 是有漏 ---- 因为是漏的直接之因 (31) 是有为 ---- 因为是因缘所作 (32) 是魔食 ---- 因为是死魔及烦恼魔的食物 (33-36) 是生法 老 病 死法 ---- 因为有自然的生老病死之故 (37-39) 是愁 悲 恼法 ---- 因为是愁悲恼之因 (40) 是杂染法 ---- 因为是爱 见 恶 行 杂染的境法之故 如是以这样所说的 ( 四十行相的 ) 区别及以无常等的思惟而思惟 55

59 此 ( 四十行相之 ) 中, 是无常 毁 动 坏 不恒 变易法 不实 不利 有为 死法, 于一一蕴, 各有这十种思惟, 成为五十 无常随观 是敌 无 虚 空 无我 于一一蕴, 各有这五种思惟, 成为二十五 无我随观 其余的苦 痈 箭 恶 疾 难 祸 怖畏 灾患 非保护所 非避难所 非皈依处 患 恶之根 杀戮者 不利 有漏 魔食 生 老 病 愁 悲 恼 杂染法等, 于一一蕴, 各有这二十五思惟, 成为一百二十五 苦随观 以此无常等二百种思惟而思惟于五蕴者, 则他强化了称为方法观的无常 苦 无我的思惟 注释 : [1] 第三清净的见清净是以分辨四界, 三十二身分 ( 或四十二身分 ), 十二处 十八界及五蕴而能清楚的见到并确定名与色, 从而消除 我 的邪见, 所以叫做见清净 [2] 当下 (paccuppannarom) 身心的实相显現而不与我们的贪欲相应 的时刻 比如 坐的色身 站的色身 等等, 我们在修行时就会体 验当下 三心 : 热诚 (Atapi) 正知 (Sampajanna) 正念 (Satima) 配合在 一起, 将 我在坐 的妄执转变成 坐的色身, 这就是当下 56

60 5. 定力的培育 业处 (Kammatthana) 是指作业之地或工作之处 这是指止禅与观禅 止禅是培育定力来作为观禅的基础 四十业处所讨论的即是十遍 十不净 十随念 四梵住 四无色 一想 一差别 十遍中有地遍 水遍 火遍 风遍 青遍 黄遍 赤遍 白遍 光明遍和限定虚空遍 十不净有膨胀相 青瘀相 脓烂相 断坏相 食残相 散乱相 斩斫离散相 血涂相 虫聚相和骸骨相 十随念有佛随念 法随念 僧随念 戒随念 施随念 天随念 死随念 身至念 入出息随念 ( 安般念 ) 和寂止随念 ( 休息随念 ) 四梵住即是四无量 ; 有慈梵住 悲梵住 喜梵住和舍梵住 四无色有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 一想是食厌想 一差别是四界差别 修习, 巴利文 Bhavana 有三种 : 遍作修习 (Parikamma bhavana) 是从初修禅那到镇伏五盖, 到似相出现为止 ; 近行修习 (Upacara bhavana) 是在镇伏了五盖, 到似相出现, 直到种姓心的生起 ; 安止修习 (Appana bhavana) 是在种姓心生 57

61 后的色界禅与无色界禅的安止阶段 禅相 (Nimitta) 也有三种 : 遍作相 (Parikamma nimitta) 是从初修禅时用于培育定的目标 ; 取相 (Uggaha nimitta) 是修定时与肉眼所见的目标一模一样 ; 似相 (Patibhaga nimitta) 是在心里出现的影像, 无有瑕疵, 它比取相更为纯净百倍或千倍 取相显现是动摇的, 而似相则是静止不动的 安般念是从身至念抽出来的, 安般念是以呼吸作为目标來修习定的一个法门 它的修习是将我们的心导向宁静, 直到它到达安止定 (appana samadhi) 的阶段 安般念是最常用以证果的法门 修安般念必经的四个阶段是 : 入出息, 长短息, 全息, 和缓慢入出息 若无杂念干扰, 应可顺次进入初禅, 二 三 四禅 禅支 继续修下去, 行者就能进入安止定 (Appana samadhi) 初禅具有五禅支 ( 五支禅定的要素 ), 那即是寻 (vitakka) 伺 (vicāra) 喜 (piti) 乐 (sukha) 一心 (ekaggatā); 二禅具有喜 乐 一心 ; 三禅具有乐 一心 ; 四禅具有一心, 最后再修就是舍 这是因为心识一直被净化, 越来越细的关系, 所以维持禅定的因素 ( 禅支 ) 就一直减少 佛对止的用字意义是心的安祥宁静, 心的寂止 对定的用字意义为心的宁静和统一 止与定只是不同程度的心的宁静 在 阿含经 里几乎都是这样的意义 寻是对出入息的初歩认识, 一直将心从外面拉回到出入息, 当纷乱的心念以安般来逐步平息后, 正念就能随着出入息而心不旁鹜, 因此伺就生起, 伺是对安般的深一层的认知 寻和伺在有些经文翻译作觉与观 ( 不是观照 ), 寻或觉 58

62 是对出入息的正念的培育, 因为开始修止禅时, 心念纷乱, 正念不强, 常常不能对着目标 ( 出入息 ) 故此就像在 摸索 一般的修出入息 等到修了一段时间后, 正念强了, 能够跟着出入息, 那就是 伺或观 了 ; 就好像在 看顾 小孩子一样, 正念不会偏离出入息 行者也可用数息法, 即默念出入息的次数, 从一到十, 一吸一呼计为一次, 这是用来对治散漫的意念 这时心中对自己的奋斗感到喜悦欢欣, 那是喜禅支 ; 身体因为放松, 身心感到轻安, 那是乐禅支 ; 心中没有杂念, 只有正念跟着出入息, 那是一境性 ( 一心 ekaggata) 定禅支 这是修行者所认知的禅支 若是在修习出入息时出现禅相 (nimitta 勿须开眼看 ), 这禅相是因为定力而产生的, 这些亮光产生光明的禅相, 定力深时, 这禅相会从不稳定而稳定下来, 从灰 白到蓝的亮光 当能够认清五禅支后, 那时可修五自在 : 即是入定自在 (samapajjana vasi), 住定自在 (adhitthana vasi), 出定自在 (vutthana vasi), 转向自在 (avajjana vasi) 和审察自在 (paccavekkhana vasi) 因为这关系到修习第二 第三与第四禅 从初禅到四禅, 诸行会渐次止息和寂灭, 这在 杂阿含 474 经 里提到 初禅正受时, 言语止息, 言语寂灭 ; 二禅正受时, 觉观止息, 觉观寂灭 ; 三禅正受时, 喜心止息, 喜心寂灭 ; 四禅正受时, 出入息止息, 出入息寂灭 故此在初禅时声音是刺 ( 会使禅定退失 ), 二禅时觉观是刺, 三禅时喜悦是刺, 四禅时出入息是刺 在四禅时出入息的止息 ( 停止 ), 修定的人是不会死的 从身口意行来看, 入定先是口行止息, 然后身行止息, 然后意行止息 ; 出定时意行先动, 然后身行, 然后口行 59

63 当知如来不久亦当过去 是故, 阿难! 当作自洲而自依, 当作法洲而法依, 当作不异洲, 不异依 阿难白佛 : 世尊! 云何自洲而自依? 法洲而法依? 不异洲, 不异依? 佛告阿难 : 若比丘身身观念处, 精勤方便, 正智正念, 调伏世间贪忧 ; 如是外身, 内外身 ; 受 心 法法观念处, 亦如是说 ( 杂阿含 638 经 ) 修定功德 禅定的功德有五种 (1) 现法乐住 阿罗汉乐于入定, 修习安止定, 所以佛说这样做于圣者之律不会损减, 有四色界定增上心, 叫现法乐居 ( 住 ) ( 中阿含 周那问见经 ) (2) 毗钵舍那 (vipassana) 因为修习安止定是毗婆舍那 ( 观禅 ) 的近因, 故此有学人出定时以定心修观, 定能使心纯净脱离烦恼的障碍, 对诸名色法能如实观知 (3) 神通成就 修习安止定是成就神通 (abhiñña) 的近因 这些神通有神变 天耳 他心通 宿命通 天眼 ( 生死智 ) 及漏尽通 (4) 生于胜有 修习禅那的人, 若得初禅, 死后能生为梵众天的伴侣, 达近行定者, 能得欲界善趣的胜有 (5) 得灭尽定 灭尽定是指受想灭定, 修定者能得灭尽定的功德, 若已得八定 ( 八等至 ), 能入灭尽定, 于七日之中无有心念, 能于现法证灭尽涅槃, 以十六观智及九次第定得灭尽定之智 60

64 6. 安般念 (Anāpānasati) 安般念是从身至念抽出来的, 安般念是以呼吸作为目标來修习定的一个法门 它的修习是将我们的心导向宁静, 直到它到达安止定 (appana samadhi) 的阶段 止, 巴利文 samatha 奢摩他, 意义是止, 依业处修止而得住心, 不再散漫, 代表心的宁静 定, 巴利文 samadhi 三摩地, 三昧, 义为定, 等持 当心不再被烦恼占有时, 心达到心解脱, 这时心里没有丝毫的思惟, 我们才引导纯淨的心去观照身心的现象, 心才能通过观照而知道未修习前的愚痴和执著, 心意才会从旧的观念与邪见中解脱, 生起解脱和解脱知见 安般念的业处有十六部分 : ( 一 ) 出息长时, 知我出息长 入息长时, 知我入息长 ; ( 二 ) 出息短时, 知我出息短 入息短时, 知我入息短 ; ( 三 ) 觉知息全身我出息 觉知息全身我入息 ; ( 四 ) 安息身行我出息 安息身行我入息 ; ( 五 ) 觉知喜我出息 觉知喜我入息 ; ( 六 ) 觉知乐我出息 觉知乐我入息 ; ( 七 ) 觉知心行我出息 觉知心行我入息 ; ( 八 ) 觉知安息心行我出息 觉知安息心行我入息 ; ( 九 ) 觉知心我出息 觉知心我入息 ; ( 十 ) 念心喜悦我出息 念心喜悦我入息 ; ( 十一 ) 念心等持我出息 念心等持我入息 ; ( 十二 ) 令心解脱我出息 令心解脱我入息 ; 61

65 ( 十三 ) 观无常我出息 观无常我入息 ; ( 十四 ) 观离欲我出息 观离欲我入息 ; ( 十五 ) 观灭我出息 观灭我入息 ; ( 十六 ) 观舍遣我出息 观舍遣我入息 第一至四是对初学者的奢摩他业处而说的 ( 修身念处的止 ); 第五到十六各四法的三种是对已证禅那的行者观受 心 法念处的毗婆舍那业处而说的 身念处的奢摩他还有下列七法作意 :( 一 ) 数息, 不数过十, 以制散乱 ;( 二 ) 随逐, 以出息从脐至心至鼻, 入息由鼻至心至脐而作意以制散乱的身心 ;( 三 ) 触, 是出入息所触之处而作意 ;( 四 ) 安住, 依于出入息, 生起似相, 生起诸禅支而安住, 似相因人而异 ;( 五 ) 观察, 对出入息名色法的确定, 以上依七清净至度疑清净 ;( 六 ) 还灭, 对色聚的三相思惟, 断了十种观的随烦恼, 以上至七清净的道非道智见清净 ;( 七 ) 遍净, 于一切诸行解脱, 以上至七清净的行道智见清净 修习安般念能知自己的寿量, 事前准备就绪, 并清清楚楚自己的最后的出入息之灭 在 杂阿含 801 经 里佛提到修习安般念的五种条件 : (1) 住于波罗提木叉, 律仪威仪行处具足, 对微细戒亦有怖畏, 受持学戒 (2) 少欲, 少事, 少务 (3) 饮食知量, 对饮食不起欲想 (4) 初夜, 中夜不着睡眠, 精勤思惟 (5) 住空闲林中, 离诸愦闹 出家二众要做到这五项应该不难, 问题是在有否正见 正念和正智 肯身体力行吗? 从南传佛法的寺院情况來看, 这些条件都在那里 北传佛法的寺院情况稍为不同, 但这些 62

66 条件也在那里 在家众要得到这五个条件则一定要去寺院或禅修场所, 若家中人少或有静房那也可以进行安般念业处的修习 安般念的修习在 大念处经 里世尊这么教导 : 诸比丘! 于此, 比丘住森林, 住树下, 住空闲处, 而结跏趺坐, 身正直, 思念 ( 念住 ) 现前 ( 呼吸 ) 彼正念而入息, 正念而出息, (1) 或长入息, 而知 : 我在长入息, 又长出息者, 知 : 我在长出息 (2) 又短入息, 知 : 我在短入息, 又短出息者, 知 : 我在短出息 (3) 修习 : 我觉知 ( 息 ) 全身而入息, 修习 : 我觉知 ( 息 ) 全身而出息 (4) 修习 : 我止 ( 平静息 ) 身行而入息, 修习 : 我止 ( 平静息 ) 身行而出息 住森林, 住树下, 住空闲处 这段经文指禅修的场所必须是安静而不吵杂的, 故此森林, 树下或空闲处是最适宜的场所 除此之外, 在家中修持的人, 还要注意不要有收音机, 电视, 杂志, 手机或电话, 小孩以及小动物如猫狗等的骚扰 结跏趺坐, 身正直 其次是行者本身的姿势, 结跏趺坐是指盘腿而坐, 不论是散盘, 单盘或双盘都可以, 坐时要 63

67 正, 背部要直, 以免长久坐产生背痛, 这稳定的姿势有助于使心平静 思念 ( 念住 ) 现前 ( 呼吸 ) 这是把心安住在呼吸, 安般是止禅的法门 我们的心从无始以来常随六个根门奔驰不息, 当修安般时, 眼门 耳门 舌门与身门都已平静, 鼻门随着自然的呼吸, 不需加以控制, 意门因为常要配合六门, 常多散漫, 故以意门观察鼻门的出入息来修习培养正念 事实上, 在未达到安止定前, 就连有禅定经验的修行者都会被纷起的杂念牵走 正念而入息, 正念而出息 在注意出入息时, 集中正念在鼻孔或人中的部位 用出入息来使身平定以及心也平定, 这是要认识呼吸的第一步 长入息, 知我在长入息, 长出息, 知我在长出息 长呼吸会使息微细, 可以培养起定力 短入息, 知我在短入息, 短出息, 知我在短出息 以上是认识呼吸的第二步, 认识到呼吸就会认识它跟身体的密切关系 知道呼吸支配身体, 知道身体是 肉身, 呼吸是 风身, 故称内身观身 修习我觉知 ( 息 ) 全身而入息, 修习我觉知 ( 息 ) 全身而出息 这是认识呼吸的第三步 这是指正念觉知呼与吸气的整个过程 修习我止 ( 平静息 ) 身行而入息, 修习我止 ( 平静息 ) 身行而出息 这是认识呼吸的第四步 它指修习出入息一段时间后, 若正念不散漫, 气息会从开始时粗显有声到气息平静和微细的阶段, 修行的人只要注意呼吸就是了 64

68 佛的众多弟子中, 安般念是最常用以证果的法门 修习安般念有十六行相, 这在 清净道论 [8] 里有很详细的讨论, 这里只作简单的介绍 培育安般念 ( 出入息 ) 以对付散漫心 佛陀教导罗睺罗 (Rahula) 修习安般念的十六步骤 ( 大罗睺罗经 Maha-Rahulovada Sutta, 以下括号内的是从 大罗睺罗经 引的 ): (1) 正念入息, 正念出息 (2) 知长息, 知短息 (3) 知入息的全部过程, 知出息的全部过程 (4) 知缓慢入息, 知缓慢出息 ( 觉知寂止身行出息, 身行入息 ) 佛强调修习安般念要有正知正念, 正知是知道, 以心观察真相 正念是不胡涂, 不散乱 以这两种心的状态来观察我们的呼吸 修习的时候不要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 放松身心来修习 因为进入定的境界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崭新的领域, 很多人怕入定之后, 不能回来了 这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无聊恐慌 修习我觉知长出息和长入息, 短出息和短入息 并修习觉知一切身出息, 身入息 寂止身行是指心安定时无有热恼, 故身心寂静, 难辨出入息 这四相是给初学者修习观身念处而说的 (5) 体验喜入息, 体验喜出息 ( 知喜 ) (6) 知念生灭入息, 知念生灭出息 ( 知乐 ) (7) 知念止息入息, 知念止息出息 ( 知心行 ) (8) 有全知觉 ( 受与想 ) 入息, 有全知觉出息 ( 知寂止心行 ) 这喜是二禅的禅支, 必须出定, 观喜的特相, 就会知它是 65

69 会衰坏的, 因而心不痴, 而只知喜 乐是指身乐与心乐, 或身轻安与心轻安 心行是指觉知受 想二蕴 寂止心行是指粗的心行止息 这四相是给证得禅那的人修习观受念处, 佛陀教罗睺罗修安般念的方法加了观受的部分 (9) 知乐入息, 知乐出息 ( 知心我将出息, 我将入息 ) (10) 知定入息, 知定出息 ( 令心喜悦 ) (11) 知心解脱入息, 知心解脱出息 ( 令心等持 ) (12) 知幻化入息, 知幻化出息 ( 令心解脱 ) 知心是指从初禅至四禅而言 令心喜悦是指依止观而生喜悦, 观后以与禅相应的喜为所缘而生喜 令心等持是指令心住于禅那 令心解脱是指在初禅令心解脱于五盖, 在二禅令心解脱于寻与伺, 在三禅令心解脱于喜, 在四禅令心解脱于苦与乐 ; 或者在出定观时, 以无常观令心解脱于常想, 以苦观令心解脱于乐想, 以无我观令心解脱于我想, 以厌离观令心解脱于爱想, 以离欲观令心解脱于欲想, 以灭观令心解脱于集 ( 生起 ) 想, 以舍观令心解脱于执着 这四相是给证得禅那的人修习观心念处 (13) 知欲解脱入息, 知欲解脱出息 ( 观无常 ) (14) 知灭入息, 知灭出息 ( 观离欲 ) (15) 知寂灭入息, 知寂灭出息 ( 观灭 ) (16) 最后一息的入息, 最后一息的出息 ( 观舍 ) 观无常先知常, 再观五蕴的无常, 及它们的生 灭 变 易 观离欲这里有两种, 即灭尽离欲, 指诸行的刹那坏灭, 和究竟离欲 观灭指灭欲与涅槃 观舍有遍舍与慧舍, 遍舍是对诸蕴与诸行的舍, 慧舍是见到有为的过患而作抉择的舍 这四相是给证得禅那的人修习观法念处 66

70 佛陀指出培育安般念 ( 出入息 ), 常培育安般念, 常修习安般念, 可得大果大利益 佛说过应以法及四念处为自己的归依处, 如下段经文所示 : 当知如来不久亦当过去 是故, 阿难! 当作自洲而自依, 当作法洲而法依, 当作不异洲, 不异依 阿难白佛 : 世尊! 云何自洲而自依? 法洲而法依? 不异洲, 不异依? 佛告阿难 : 若比丘身身观念处, 精勤方便, 正智正念, 调伏世间贪忧 ; 如是外身, 内外身 ; 受 心 法法观念处, 亦如是说 ( 杂阿含 638 经 ) 五盖 (Nivarana) 修习安般念的障碍有五盖 (nivarana): 贪欲 (kāmachanda) 瞋恚 (vyāpāda) 掉悔 (uddhacca kukkucca) 睡眠 (thina middha) 疑惑 (vicikicchā) 世尊提到要断对世间的人 事 物的贪爱, 离欲而得清净 ; 对于我们过去的人 事 物不去忆念, 对于我们未来的人 事 物不生爱乐, 对于现在的人 事 物不生染着, 善用正确的方法将它们灭除 瞋恚是指对于我们内外的人 事 物的厌恶想, 也要用正确的方法将它们灭除 睡眠 掉悔 疑惑等都一样要设法断除 这五盖会使我们的心被蒙蔽住, 不趣向涅槃, 所以我们应注意远离, 坚决修习诸善法 世尊教导我们以七种方法断除 :(1) 以正知见的来断烦恼 ; (2) 以防护自心 收摄六根来断烦恼 ;(3) 以避离险恶环境来断烦恼 ;( 4) 对于所受用物品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们以断烦恼 ;(5) 以忍受恶境界的苦楚来断烦恼 ;(6) 以正确方法除去心中的欲念 瞋念 痴念来断烦恼 ;(7) 以修习七觉支的正念 择法 勤 喜 轻安 定 舍离来断烦恼 ( 中 67

71 阿含 漏尽经 ) 上述的五盖贪欲治以无常观或不净观 (asubhanussati); 瞋恚治以慈心观 (mettanussati); 掉悔以安般念对治 ; 睡眠治以光明想 (ālokasaññā) 及念死 (maranāussati); 疑惑以正思惟和对三宝的信心来调服 修习安般念依出入息念随顺而住的话, 则已生起的 未生起的恶法, 皆能速令平息, 有如下雨能使灰尘都能停止飞扬一般 ( 杂阿含 809 经 ) 四圣谛八正道 四圣谛是苦圣谛, 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 苦灭道圣谛 圣是如实, 并非不如实, 是真实不虚之义 对于四圣谛与八正道, 佛肯定说 : 若人皈依佛, 皈依法与僧, 依于正知见, 得见四真谛 苦谛苦集谛, 苦灭谛道谛 灭苦八正道, 导至苦寂灭 ( 南传法句经新译 190,191 偈 ) 苦圣谛是针对生是苦 老是苦 病是苦 死是苦 忧 悲 苦 恼 闷是苦 求不得是苦 五取蕴是苦 ( 对色 受 想 行 识的错误执取而生起的烦恼 ) 来说的 苦集圣谛是指爱, 此爱能引导再生, 有俱喜 贪, 到处为追求满足, 即欲爱 有爱 无有爱 苦灭圣谛是对爱于内六处 : 眼处 耳处 鼻处 舌处 身处 意处的解脱, 不染不着 断舍吐尽 无欲 灭 止没者, 是名苦灭 苦灭道谛即八支圣道 : 正见 正思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和正定 八正道是中道, 是导致苦息灭的道路 八正道也称为八支圣道 (Ariya atthāngika magga), 它是正道因为它不是偏激的 佛陀教导我们以避免走极端的方式来过生活, 不纵容自己去追求感官的欲乐享受, 或是以折磨身 68

72 心的方式来求净化自己, 而应是以中道的方式来净化自己 八支圣道是解脱轮回的方法 (1) 正见是对三有 轮回 佛 法 道 四谛 三法印 业果与道果智的正确的认识 接受修习安般念就是正见 (2) 正思惟是向灭之道实践无欲 无瞋 无害的身口意行 ; 修习礼敬与皈依三宝, 信 愿 行, 布施供养, 忏悔恶业, 忍辱 随喜, 慈 悲 喜 舍, 与回向功德等 这无瞋 无害的思惟接下来就能应用在正语 正业与正命上 安般念正思惟是念住呼吸 (3) 正语是口行朝向苦灭之道, 远离妄语, 恶口, 两舌和绮语 若在意上没有灭除害心, 怨恨和嫉妒等不善心, 正语是不可能圆满的 它的实践是真实语 爱语 关怀语 与和协语等 这是与五戒十善有关系的 安般念正语是保持沉默 (4) 正业是身行朝向苦灭之道, 远离杀 盗 邪淫 同样的, 若在意念上没有灭除害心, 怨恨 嫉妒 骄慢等烦恼, 正业是不可能圆满的 它的实践是不作一切恶行, 以正念正知贯彻于一切衣食住行, 言行举动, 待人接物中都能作出如法 合理的行动 这也是与五戒十善有关系的 安般念正业是修习它 (5) 正命是以正确的方式, 合理的方式来谋生活命, 以便实现单纯为了生存, 以合法的正当职业取得衣 食 住 行等必需物, 这里边也有禁欲的正命的精神, 使求取必需物符合道德化的正命之道 在 增支部 中说 : 在家众不应经营五邪命 : 买卖武器, 买卖人畜, 买卖肉类, 买卖酒品, 买卖毒药 这也是与五戒十善有关系的 安般念正命在家众与出家众是依正确的方式活命 69

73 (6) 正精进是以正见 正思惟配合来修习正语 正业 正命 因为专注于正见, 故培育起正念 又因为正念与正精进的缘故, 正定得以生起 正精进对其他七支圣道要密切配合以修习圆满 安般念正精进是常修习它 (7) 正念的详述是四念处的内容, 它是要配合其它七支以达到四念处修习圆满 从八正道的核心来看, 正念是对灭苦的忆念与专注 不忘于七觉支的修习 安般念正念是专注于出入息 (8) 正定是修习四色界禅定达到心一境性, 这正定是有助缘与有资具的 正见乃至正念是正定的助缘, 也是正定的修习资具 安般念正定是通过修习而达到四色界禅定 70

74 7. 四种正知的修习 正知 (Sampajanna) 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 以正念来修行 : 以正念来做一切事情, 对所有的活动保持正知 正念就是让心稳固地专注于目标, 不散乱 不飘浮 正知就是对当下进行的活动保持觉醒与清明的正确了知 佛陀在 大念处经 里提到正知 (sampajanna) 的修习 : 如何为四念处? 诸比丘! 比丘于此, 于身观身而住, 热诚, 正知正念, 舍离世间之欲贪 苦恼,--- 于受观受而住, 热诚, 正知正念, 舍离世间之欲贪 苦恼,--- 于心观心而住, 热诚, 正知正念, 舍离世间之欲贪 苦恼,--- 于法观法而住, 热诚, 正知正念, 舍离世间之欲贪 苦恼 这 大念处经 中所提到的四种念处, 佛陀教导我们要以热诚 (atapi) 正知 (sampajanno) 正念 (satima) 来修行 这三项是证悟涅槃的要素 大家都应当在所有的姿态中保持精进 清明的正知与敏锐的正念 佛陀又说 : 比丘不论行往归来, 亦由于正知而作 ; 彼观前 顾后, 亦由于正知而作 ; 彼于屈 于伸, 亦由正知而作 ; 彼于着僧伽梨 ( 袈裟 ) 衣 钵, 亦由于正知而作 ; 彼于食 饮 咀嚼 尝味亦由于正知而作 ; 彼于大 小便, 亦由于正知而作 : 彼于行 住 坐 卧 醒 语 默, 亦由于正知而作 ( 大念处经 ) 这是修习在一切的行动举止当中有清明的正知 在巴利注释与疏当中, 对这四种正知解释为 : 71

75 1. 宗旨正知 (Satthaka-sampajanna), 2. 适宜正知 (Sappaya- sampajanna), 3. 业处正知 (Gocara-sampajanna), 4. 不痴正知 (Asammoha-sampajanna) 1. 宗旨正知 巴利文 satthaka 指有意义, 有益的或符合宗旨的 它的意义是在分辨甚么是符合修行宗旨或是不符合修行宗旨的 禅修者最有意义最有益的事就是在生活当中努力培养正念正知, 看到真实法, 达到痛苦的止息 要达到它, 行者要从认知行动举止与感受的生起与灭去而了知无常 长部疏 里提到 : 从所有角度透过智慧完整正确了知 ( 显现的一切 ) 或清楚洞见的人有正知 (Samantato pakarehi pakattham va savisesam janati ti sampajano.) (Digha Nikaya Tika) 长部疏 宗旨正知就是在引导禅修者了知无常, 这是我们禅修的根本目的 佛陀在 大念处经 中的教导就要我们正知前进或后退 观前 顾后 屈伸 着袈裟 持钵出外乞食 食 饮 咀嚼 尝味 大便 小便, 行 住 坐 卧 醒 语 默等的一切活动中练习正知 这里以难陀 (Nanda) 尊者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难陀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出家做比丘, 出家后因为常常思念他的国美王妃子 (Janapadakalyani), 心常为贪欲 瞋恚 睡眠 掉悔和疑盖所缠, 不守护根门, 也不修行 佛陀知道难陀的波罗蜜就要成熟, 因此就运用神通带他去天界走走, 途中他们飞过一块森林地, 看到一只耳 鼻 尾被烧的老母猴坐在一块烧焦的树头上, 佛问难陀这母猴与他的王妃比较如何? 难陀回答那母猴太丑了 他们继续飞到仞利天时, 难陀看到了五百位粉红色脚的标 72

76 致仙女, 她们实在是太美了! 佛再问难陀这些仙女与他的王妃比较又如何? 难陀回答说王妃现在比起来就像老母猴一般 佛就对难陀说若是他愿意回去好好修行, 五百仙女就是他的! 难陀马上答应了 回到精舍后难陀开始做比丘的工作, 认真的照佛陀的开示修行, 但是不久其它比丘知道难陀是为了要得到仙女而修行, 因此就讥笑他, 他羞惭之下, 更加精进修行守护根门, 不久就证了阿罗汉果 佛称赞难陀是护根第一的弟子 难陀的守护根门就是最好的有益的或符合宗旨的正知 2. 适宜正知 巴利文 Sappaya 意思是适宜 对禅修者来说, 通过智慧瞭知符合自己利益的行为就是适宜正知 保持禅修就是最有利益的行为 不断的从身体的动作与感受上去体证无常是最适宜的方式, 因为只有通过客观, 持续观察动作与感受的生灭, 禅修者便可超越名色法, 达到解脱的境界 修不净观的行者以尸体为不净所缘来修行止禅时, 男性的禅修者是不适宜拿女性尸体来修的, 而同样的, 女性的禅修者是不适宜拿男性尸体来修的 但是佛陀教导弟子们对诗蕊玛 (Sirima) 的尸体修不净观时, 比丘 比丘尼 优婆塞 优婆夷四众弟子一起对诗蕊玛的尸体修行不净观是观禅的不净观 为什么异性的尸体不适合用来修行止禅呢? 因为专注尸体为不净而达到近行定时, 内心所见尸体的影像会转变成美丽的似相, 而不再是难看的影像 似相看起来就像一个人吃饱之后躺在那里熟睡一样 如果对异性的尸体修行不净观, 那时禅修者内心可能会生起贪欲 因此对于男性的禅修者来说, 女性尸体是不适宜的 ; 而对女性的禅修者来说, 男性的尸体是不适宜的 73

77 3. 行处正知 巴利文 Gocara 意思是田地, 有牛隻走动的田地, 它是指业处 ( 所缘 ) 在止禅中有四十种业处, 而在观禅中只有两种业处, 即色业处 ( rupa kammatthana ) 和名业处 ( nama kammatthana) 色业处是以色法作为观照的对象, 名业处是以名法作为观照的对象 此外四护卫禅 :( 一 ) 佛随念,( 二 ) 死随念,( 三 ) 不净观,( 四 ) 慈心观 这四个是每个都必须修的业处 行处正知有两个层面 : 一, 禅修者专注向内省察他的身体的举止, 行 住 坐 卧等业处以及名色法禅修的业处 ; 二, 在禅修时与生活中, 时时警觉的观照无常 阿难陀尊者 (Ananda) 在佛陀入大涅槃之后, 因为他还只是一个初果圣者, 而大迦叶尊者要在三个月后招开第一次的佛经结集, 因此阿难陀就很精进的日夜经行, 在三个月后第一次的佛经结集的前夕, 阿难陀彻夜经行, 快到天明时, 他觉得很累, 就走回他的寮房小歇, 他以正知正念躺下去时, 头还未触到枕头, 就直接证得阿罗汉果 在这里, 我们应当了解不舍离禅修业处就是行处正知 4. 不痴正知 巴利文 Asammoha 意思是不迷惑或不愚痴 不疑惑是指对身体内外的状况彻知无常, 了悟无常便是不愚痴 有了这无常的体验, 禅修者就能通过自己亲身的直接体验, 了知四种究竟法 (Paramattha dhamma) 中的三种 : 心 (Citta) 心所 (Cetasika) 及色 (Rupa) 等的有为法 ( 因缘所生 )(samkhata dhamma) 透过客观观察这些法 (dhamma) 的无常本质, 禅修者将能达到第四种究竟法 --- 涅槃 (nibbana) 法聚论 论里说 : 正确了知无常 苦及无我的人有智慧, 有正知 (Samma 74

78 pakarehi aniccadini janati ti sampajannam. ) (Dhammasangani Atthakatha) 法聚论 16 相应部疏 里提到 : 透过智慧正确完整了知是正知 (Samma samantato samanca pajananto sampajano.) (Samyutta Nikaya Tika) 相应部疏 当我们看东西的时候, 眼睛所看的物体的颜色会撞击眼门与意门 ( 有分心 ), 这时会有两个波动的有分心生灭, 过后有分心就停止, 然后次第生起转向心 眼识 领受心 推度心 确定心以及七个速行心 ( 眼门心路过程 ) 来执行看的作用 这样的观照就是不痴正知, 因它是通过对根门的正确认识 因缘法等来了解 看 当这些心一个接着一个坏灭后, 贪 瞋 痴的心就随着看后在意门心路过程里生起, 并且分别它是 这是我喜欢的 或 这是我不喜欢的 不痴正知在这时就用来把这些 我喜欢的 或 我不喜欢的 念头清除 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当以蕴 处 界 缘来修习不痴正知 在眼根看见物体时是属于色蕴 ; 视觉属于识蕴 ; 与视觉相应的感受属于受蕴 ; 对所缘的印象属于想蕴 ; 触 思 一境性 命根 作意这些心所属于行蕴 看物体只是这五蕴的运作 那里有一个我在看呢? 同样的道理, 眼根是眼处 ; 眼所缘是色处 ; 视觉是识处 ; 感受等相应心所是法处 看只是这四处的运作而已 因此, 那里有一个我在看呢? 同样的道理, 眼根是眼界 ; 眼所缘是色界 ; 视觉是眼识界 ; 受等相应心所是法界 看只是这四界的组合而已 因此, 那里有一个我在看呢? 75

79 同样的道理, 眼根是依止缘 (nissayapaccayo); 眼所缘是所缘缘 (arammanapaccayo ) ; 转向是无间缘 (anantarapaccayo) 等无间缘 (Samanatarapaccayo) 亲依止缘 (Upanissayapaccayo) 无有缘 (natthipaccayo) 离去缘 (vigatapaccayo); 光线是亲依止缘 (upanissayapaccayo); 受等相应心所是俱生缘 (sahajatapaccayo) 看只是这些缘的运作而已 因此, 那里有一个我在看呢? 所以没有一个人在看, 只有蕴 处 界 缘而已 因此, 我们应当如此的修习不痴正知 这就是通过修行这四种正知来证悟阿罗汉果, 达到解脱之道 76

80 8. 经行 佛陀最早以经行法 (Cankama) 度了给孤独长者须达多, 靠他的赞助并成立了祗园精舍 因此经行是很重要的一个法门 经行法 我们的姿态是不能长时间保持不变的, 坐久了我们想站起来走动, 走累了我们想坐下來歇一会, 疲倦了想躺下來休养一阵, 这是身体的状况 因此对一个修定者來说, 安般念坐禅和经行一样的重要 一个修习坐禅的行者, 若是被睡意所侵占, 就应警觉地选择经行 这对正念的培育, 以及提升用以观照的定力, 都是很重要的 经行是南传佛教常教的修定方法, 户内经行虽也行, 但户内杂物太多, 还有其它人与事易生分心 户外林下空气清凉, 选择一条直线约二十到三十步的平坦地面, 除去杂枝和树叶, 要能清楚看得到小径, 来回经行 让心平静安祥, 缓缓地走, 不论以右或左脚先起步, 维持不变, 转回原行路时以四或六步 ( 左右合计 ) 完成它, 右脚先开步右转, 左脚先开步左转 走的时候眼看前方约一公尺处, 注意足底接触地面的感觉 经行因为速度非常的缓慢, 需要有很强的正念, 很仔细地跟随每一个既定的步骤, 并细密地觉知经行的开展, 若是正念受到杂念的干扰, 不能进入下一个既定的步骤, 将会跌倒而受伤, 所以行者必需很仔细地行走, 以免发生意外 虽然经行的目标比安般念来得粗显, 但长时间经行可以使行者因为修习行禅而使心获得平静而产生 止 ( samatha), 然后因为心专注而产生禅定 ( 禅那 jhana), 经行可以达到三禅的境界 77

81 经行时应先起念 我要行 或 行走, 念三次才开始走, 若以右足先行, 应先念 右足 才走 ; 若以左足先行, 应先念 左足 才走 ; 停止 转弯 等也一样念三次 念是想, 属于名法, 身与动作是色法, 是四大组合 当经行的正念培育起来时, 步伐自然会放缓, 达到初禅或二禅或三禅时, 皆能进行观照, 心静时能观察到平时粗心大意行走所观察不到的细节, 行走只是一连串的不断变易与生灭的小步伐, 观照时能很仔细地观察到行走是物质与精神的名色法的组合, 及观照名色法的变易与生灭的性质 经行法的观照是 :(1) 观照我是名色法的组合 ;(2) 观照名色法的无常 ;(3) 观照名色法是苦 ;(4) 观照名色法无我 阿难陀就是以经行法, 整夜经行然后回房修观, 而从初果直证阿罗汉的 经行法四阶 经行法不论是进行那一阶的行走, 或者那一位法师所传的经行法, 它的目的是在培育起专注的正念与定力, 因此必须遵循一些固定的步骤, 依这些固定的步骤行走, 来培育正念与定力, 这样才能获得经行的成果 经行法初阶应先起念三次 我要行 或 行走, 才开始走, 若以右足先行, 应只念一次 右足 才走 ; 若以左足先行, 应只念一次 左足 才走, 然后走完预定的距离 其他步骤如 停止, 站立, 转弯 等也一样念三次才执行 经行法二阶是延续从初阶进入, 脚步缓慢以后, 改为每一步念一次 提起 放下 其他行走如 左足 右足 等也一样 其他步骤如 停止, 站立, 转弯 等也一样 78

82 念三次才执行 经行法三阶是延续从二阶进入, 脚步更加缓慢以后, 改为每一步念一次 提起 向前 放下 其他步骤如 停止, 站立, 转弯 等也一样念三次才执行 经行法四阶是延续从三阶进入, 脚步更加缓慢以后, 改为每一步念一次 提起 上升 向前 放下 触压 其他步骤如 停止, 站立, 转弯 等也一样念三次才执行 在经行时我们的心若是散漫的话, 杂念会切断我们的正念 这样子我们就不能连续的念 我要行 或 行走, 左足 右足, 停止, 站立, 转弯 等 若是我们有正念, 每一念都是念念分明的 经行法的观照 我们因为不能照见五蕴的生灭, 被色相续 (rūpassasantati) 的假相所覆蔽, 所以不现起无常相 又因为不能观照生灭的逼恼, 为四威仪所覆蔽, 故不现起苦相 又因为不能观照种种界的分别, 为坚实所覆蔽, 故不现起无我相 经行法的观照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 (1) 观照我是五蕴, 是名色法 ; 念是想, 和触, 受属于名法 ; 身与动作是色法, 是四大组合 观照时不论是在经行法四阶的那一阶, 仔细和敏锐的专注力 ( 正念 ) 当脚被 提起 时, 能明白的观照到是名法生灭后的色法的生灭 提起 涉及意门 身门与眼门 在意 79

83 门的心路过程的因缘条件是 : 心所依处, 法所缘和有分 心依不同的缘生起, 包括前生心, 所缘, 门及依处色, 在生起后执行了它的个别作用完毕后就坏灭, 然后成为下一个心的缘 在身门的心路过程的因缘条件是 : 身净色, 触所缘, 地界和作意 在眼门看经行道的心路过程的因缘条件是 : 眼净色, 色所缘, 光和作意 这 提起 的经行是一种混合的心路过程 从色法來看, 在经行的姿势 提起 上, 根据 阿毗达摩论 的分析, 它只是名法 ( 即意门的心路过程心 ) 所产生带动的色法 ( 即我要 提起 行走的心所带动的色法 ) 阿毗达摩论 分析色法有两种 : 即四大元素 (mahābhūta) 与四大元素所造色, 所造色 (upādāyarūpa) 共有二十四种 四大元素如大地, 所造色如树木依地而生长 四大元素, 有地界 水界 火界和风界 地界扩展, 相是硬, 它能作为其它元素立足处, 水界黏接同一色聚 (rūpakalāpa), 特相是流动或溢出, 它的作用是增长其它俱生色法, 火界特相是热或冷, 作用是使同一色聚里的其它色法成熟, 风界有移动与压力, 特相是支持, 作用是使其它色法移动 心能带动色聚里的八色法 ( 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颜色 香 味 食素 ), 这八色法中风界特强, 由风界而生身表, 即是身体的动作 提起 的行走 其它五门心路过程心 ( 眼 耳 鼻 舌 身 ) 与有分心不能产生带动的色法, 只能产生被带动的色法 ( 即业生色 (kamma samutthāna-rūpa) 心生色 (citta samutthānarūpa) 时节生色 (utu samutthānarūpa) 与食生色 (āhāra samutthāna-rūpa)) 这五门心路过程心与有分心都能生许多心生色聚, 也都会含有八色法, 但都是被带动色法 提起 的走动时, 带动的心生色法持续地生起, 被带动的四色法也跟着移动 因此身体的动作 提起 是地界的皮肉腱骨等粗的色法, 被特强的风界推动和支持而产生 提起 的动 80

84 作, 此外上升的过程是火界与风界的作用 而在 放下 或 触压 时, 则火界与风界的作用较劣而钝, 其它的二界地界与水界较优而强 (2) 观照名色法无常 ; 色法的步行一直在生灭, 故是无常 ; 名法的想念与脚步的触受也一直在变易, 故是无常 因为五蕴的名色法是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進行的, 所以必须仔細並经常地观照经行的名色法 当心念 行走 时, 左足 右足 等, 心念生了就灭, 站立, 停止, 转弯 等也一样, 心念生了就灭 跟随的是脚步的各种动作如 左足, 右足, 站立, 行走, 提起, 上升, 向前, 放下, 触压, 停止, 转弯 等等, 当 行走 时, 站立 已经坏灭 ; 当 停止 时, 行走 已经坏灭 ; 当 转弯 时, 站立 已经坏灭 ; 当 提起 时, 站立 已经坏灭 ; 当 上升 时, 提起 已经坏灭 ; 当 向前 时, 上升 已经坏灭 ; 当 放下 时, 向前 已经坏灭 ; 当 触压 时, 放下 已经坏灭 ; 当 停止 时, 触压 已经坏灭 ; 每一个动作都有 生, 住, 异, 灭 的四个过程 生 是新的动作的开始, 住 是动作住在某一特定的空间位置与刹那的时间, 异 是动作从某一特定的空间位置与刹那的时间移动的过程, 灭 是某一动作的消失 就像电影里的演员的动作, 它是由一系列许多小动作组成的, 每一个动作都是生了就灭 观照的结论是, 经行名色法只是缘生缘灭之法, 因此没有我 人 众生的存在, 心中的智慧就生起, 因此这样观照走路的过程, 只是一系列的名色法在生灭而已, 并没有一个 人 在走 这些名色法都是无常 苦 无我, 这样才能破除, 舍离, 放下, 和息灭对五蕴的邪见与执取 81

85 (3) 观照名色法是苦 ; 变易的名色法是苦 接下来观照每一个生灭的心念或经行的触受 ( 名法 ), 以及不停地在生灭的名法, 它们是完美吗? 圆满吗? 是快乐或是苦呢? 执取于这些不停地在生灭的名法有什么利益吗? 这数数逼恼的相是不是苦相呢? 然后观照每一个动作的生灭 ( 色法 ), 以及不停地在生灭的色法, 它们是完美吗? 圆满吗? 是快乐或是苦呢? 执取于这些不停地在生灭的色法有什么利益吗? 这数数逼恼的相是不是苦相呢? 犹如一位妇人有三个儿子犯了王法 国王下令斩他们的头 她的长子已被斩首 刽子手已开始斩她次子 她看见了长子的头已斩, 又看到次子的头被斩, 她便放弃对三子的爱着, 知道这个儿子必死无疑 修行者见到诸行的生灭, 知道未来生起的诸行也将破灭, 因为认知是变易法, 是苦, 不可乐 因为生灭的名色法是屡屡逼恼的, 是有苦的, 是苦的根基, 是病患, 是痈疮, 是箭伤, 是苦恼, 是疾病, 是祸害, 是怖畏, 是灾患, 不是救护所, 不是避难所, 不是皈依处, 是过患, 是痛苦之根, 是杀戮者, 是有漏, 是魔食, 是生法, 是老法, 是病法, 是愁法, 是悲法, 是恼法, 是杂染法等, 以此种种理由而观 苦 能作如是观照, 而生起怖畏现起智 (Bhanyañāņa), 这是对无常相 苦相和无我相的怖畏 因此观照生是苦, 不生是安乐, 不生是涅槃, 这是通向寂静涅槃之道智 (4) 观照名色法无我, 若名色法无常, 一直在变易, 是苦, 故是无我 在走动时, 是心法先生起, 然后色法跟着生起, 心生起 82

86 左足 的念, 然后左脚才动, 心生起 右足 的念, 然后右脚才动, 这是发生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 这走动只是心法与色法的共同作用 没有一个 我 在走 若是我们死时, 心法不再生起, 因此色法也不再生起, 由此可再次证明这走动不是 我, 或 我的 接下来观照诸名色法 ( 行 ), 以是他 是无 是虚 是空 无主 不自在 不自由等种种理由而观无我 (5) 观照的成果是远离 (vivekanissita) 对五蕴的执取, 这是心念处的 定心 和 心离贪 (6) 观照的成果是离贪 (virāganissita), 离於五蕴的执取, 这是心念处的 有上心 心离贪 和 心离痴 (7) 观照的成果是灭尽 (nirodhanissita), 灭尽对五蕴的执 取, 这是心念处的 心解脱 佛陀说 : 为对未生之善法令生, 起志欲, 精进, 发勤, 策心而持 为对已生之善法令住, 不忘失, 倍修习, 广修习, 令圆满, 起志欲, 精进, 发勤, 策心而持 ( 相应部 正勤相应 1 经 ) 修习的过程是不忘所修的善法 ( 经行 ), 不为恶法 ( 杂念 ) 所侵夺, 能念念不忘 然后令善法增长广进, 直到断舍尽恶法, 生出诸善法, 清白无垢染的法, 现世乐行, 能以知见智慧分别断除诸漏, 而达到灭苦的利益 这个舍离放下和息灭对五蕴的执取过程, 佛陀说 : 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 离无明者慧解脱 若彼比丘, 离贪欲心解脱, 得身作证, 离无明慧解脱, 是名比丘断爱 缚 结 慢 无间等, 究竟苦边 ( 杂阿含 710 经 ) 83

87 若是心有贪欲, 瞋恚, 愚痴垢, 烦恼垢, 障碍, 覆盖, 系缚, 等不善行垢, 障碍心, 覆盖心, 遮蔽心, 心则不开, 不明白, 不净 若是心无贪欲, 瞋恚, 愚痴垢等, 心则开, 明白, 清净, 因为无有覆盖, 故心开悟 阿难陀 (Ananda) 在佛涅槃后以三个月的时间, 精進经行, 并配合观照, 在证悟前夜, 他就是以经行法, 整夜经行然后再修观, 要天亮时, 他感到疲倦, 走回草寮, 坐在床上, 慢慢躺下时, 头还未触及枕头, 他的七觉支波罗蜜已臻圆满, 而从初果直证阿罗汉 观照走路的过程, 只是一系列的名色法在生灭而已, 并没有一个 人 在走, 这些名色法都是无常 苦 无我 阿难陀的例子说明一个修者在平常生活中持戒清净, 常作观照无常 苦 无我而达到解脱 84

88 9. 四威仪与其他姿势的观照 四威仪 大念处经 中的经文 : 复此, 诸比丘! 比丘于行者, 知 : 我在行, 又于住者, 知 : 我在住, 于坐者, 知 : 我在坐, 于卧者, 知 : 我在卧 又此身置于如何之状态, 亦如其状态而知之 在四威仪及其它的姿势中应只是努力培育强大的正念, 念念分明的知道在行走, 在站住, 在坐着或在卧着, 或其它的姿势 经文里观照的部分也与安般念相同, 即观内身, 观外身, 观内外身, 观生法, 观灭法以及观生灭之法 这里的 身 是指 色身 与 名身, 也就是色法的组合与名法的组合, 也就是五蕴 因此我们必须观照内在的五蕴 外在的五蕴以及在一次静坐修安般念中交替地观照内在与外在的五蕴 观照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只是在动的姿势上比如行走, 从阿毗达摩论的分析, 它只是因为心理的活动 ( 即意门的心路过程心 ) 而产生带动的色法 ( 即我要行走的心所带动的色法 ), 每一个心能生许许多多的色聚, 每一色聚里都有八色法 ( 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颜色 香 味 食素 ), 这八色法中风界特强, 由风界而生身表, 即是身体的动作行走 其它五门心路过程心 ( 眼 耳 鼻 舌 身 ) 与有分心不能生带动的色法, 只能生被带动的色法 ( 即业生色 心生色 时节生色与食生色 ), 这五门心路过程心与有分心都能生许多心生色聚, 也都会含有八色法, 但都是被带动色法 走动时, 85

89 带动的心生色法持续地生起, 被带动的四色法也跟着移动 因此这样观照走路的过程, 只是一系列的名色法在生灭而已, 并没有一个 人 在走, 这些名色法都是无常 苦 无我 在 舍利弗阿毗昙论 卷十四里 [1] 提到如何成就威仪行, 这里录下供为参考 : 云何成就威仪行? 一切身不善行, 一切口不善行, 一切意不善行, 是名非威仪行 身一切善行, 口一切善行, 意一切善行是名成就威仪行 复次恭敬和尚及和尚同学, 恭敬阿阇黎及阿阇黎同学恭敬上下座, 是名威仪行 故此在四威仪中常持正念, 离一切恶行, 奉一切善行, 就是成就威仪行 该论接着说 : 云何己行处? 有六非己行处 ; 若淫女处, 寡妇处, 大童女处, 不能男处 比丘尼处, 沽酒处是六非己行处 又如佛说, 比丘莫至他国非己行处, 若至他国非己行处, 魔得其便 比丘, 何谓他国非己行处? 谓五欲也, 是名五欲非己行处 云何己行处? 若彼非威仪行, 此非己行处舍离, 正舍离, 缘舍离 ; 不亲近, 正不亲近, 缘不亲近, 是名己行处 又如佛说行于自国己行处 若比丘自国己行处, 魔不得便 比丘, 何谓自国己行处? 谓四念处也 是自国己行处 若以此威仪行, 起正起, 受正受, 是谓威仪己行处成就 86

90 这里指出六处是我们不应去的场所, 当然现代社会不该去的场所不只这些 从佛法来看, 凡能生欲的地方都不该去, 那些地方就广了, 它就在我们的周围, 色 声 香 味 触的五欲生起处, 不去亲近它们, 如实的做到不亲近 ( 正不亲近 ), 以及注意产生会亲近这些生欲的缘, 并远离它们, 这样魔 ( 烦恼, 欲 ) 就没办法了 所以话说回来, 还是要维持正念, 那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这么做的话, 威仪行一定成就 正知其他的威仪 ( 明觉 ) 大念处经 里的经文 : 复此, 诸比丘! 比丘不论行往归来, 亦由于正智而作 ; 彼观前, 顾后, 亦由于正智而作 ; 彼于屈, 于伸, 亦由于正智而作 ; 彼于着僧伽梨 ( 袈裟 ) 衣 钵, 亦由于正智而作 ; 彼于食 饮 咀嚼 尝味, 亦由于正智而作 ; 彼于大 小便, 亦由于正智而作 ; 彼于行 住 坐 卧 醒 语 默, 亦由于正智而作 佛在这段经文中教导七种的正知 ( 正智 ) 修习法, 就是指对六根喜加守护, 住于律仪, 使恶不善法不漏于心, 一切时常护心, 持以正念, 正知 ( 智 ) 而住, 常随不放逸行 如以下经文所示 : 若诸比丘在学地者, 未得心意增上安稳, 向涅槃住, 如是像类比丘, 我为其说不放逸行, 所以者何? 以彼比丘习学诸根, 心乐随顺资生之具, 亲近善友, 彼眼识所可爱乐, 染着之色, 彼比丘见已, 不善 不赞叹 不染 不系着住 专精胜进, 身心止息, 心安极住不忘, 常定一心, 无量法喜 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 终不退减, 随于眼 ( 色 ), 于耳 ( 声 ), 鼻 87

91 ( 香 ), 舌 ( 味 ), 身 ( 触 ), 意识 法亦复如是 [2] 在修学过程, 要学护诸根, 念知心里 ( 识 ) 所爱乐染着的, 知它为不善 不赞叹它 不为所染 不为所缚而修念住 在下经中也有明白的开示 : 若族姓子, 族姓女, 从佛闻法, 得净信心, 如是修学 ; 见在家和合欲乐之过, 烦恼结缚, 乐居空闲, 出家学道, 不乐在家, 处于非家, 欲一向清净, 尽其形寿, 纯一满净, 鲜白梵行, 我当剃除发须, 着袈裟衣, 正信非家, 出家学道, 作是思惟已, 即便放舍钱财, 亲属, 剃除须发, 着袈裟衣, 正信非家, 出家学道, 正其身行, 护口四过, 正命清净, 习贤圣戒, 守诸根门, 护心正念 眼见色时, 不取形相, 若于眼根住不律仪, 世间贪忧 恶不善法常漏于心, 而今于眼起正律仪, 耳 鼻 舌 身 意起正律仪, 亦复如是 彼以贤圣戒律成就, 善摄根门, 来往, 周旋, 顾视, 屈伸, 坐卧, 眠觉 ( 醒 ), 语默, 住智正智 ( 知 ) 彼成就如此圣戒, 守护根门, 正智正念, 寂静远离, 空处树下, 闲房独坐, 正身正念, 系心安住, 断世贪忧, 离贪欲, 净除贪欲 ; 断世瞋恚, 睡眠 掉悔 疑盖 离瞋恚, 睡眠 掉悔 疑盖 净除瞋恚, 睡眠 掉悔 疑盖 [3] 杂阿含 636 经 中提到照顾根门, 离五盖 ; 即贪欲盖 瞋恚盖 睡眠盖 掉悔盖与疑盖 这五盖会使根门接触外头境界时产生烦恼, 故通过修习安般念, 培养止禅的禅支, 以及修观都有帮助, 使心在平常的生活中如前进 回返 看前 顾后 屈 伸 着衣 持钵 饮食 咀嚼 尝味 大 小便 行 住 坐 卧 睡 醒 语 默时都能维持正念与定力, 免除五盖的影响 88

92 我们來看看难陀 (Nanda) 尊者的故事, 难陀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出家做比丘, 出家后因为常常思念他的王妃子, 心常为贪欲 瞋恚 睡眠 掉悔和疑盖所缠, 不守护根门, 也不修行 佛陀知道难陀的波罗蜜就要成熟, 因此就运用神通带他去天界走走, 途中他们飞过一块森林地, 看到一只耳 鼻 尾被烧的老母猴坐在一块烧焦的树头上, 佛问难陀这母猴与他的王妃比较如何? 难陀回答那母猴太丑了 他们继续飞到仞利天时, 难陀看到了五百位粉红色脚的标致仙女, 她们实在是太美了! 佛再问难陀这些仙女与他的王妃比较又如何? 难陀回答说王妃现在比起来就像老母猴一般 佛就对难陀说若是他愿意回去好好修行, 五百仙女就是他的! 难陀马上答应了 回到精舍后难陀开始做比丘的工作, 认真的照佛陀的开示修行, 但是不久其它比丘知道难陀是为了要得到仙女而修行, 因此就讥笑他, 他羞惭之下, 更加精进修行守护根门, 不久就证了阿罗汉果 佛称赞难陀是护根第一的弟子 另一个佛陀的弟子叫婆酰 (Bāhiya Dārucīriya) 只听了佛简短的开示 : 婆酰, 对于你, 看时只是看, 听时只是听 他听完就证悟阿罗汉果 这是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不停修习正念正知的关系 佛的这一句话里就说明了没有 我 的存在, 婆酰是上上根的弟子, 一听完就证了 平常的人, 看了就起念头 想和思, 以及跟着而起的贪 瞋 痴等烦恼 关于培育衣 食方面的正念正知, 在南传佛教国家 ( 泰国 ) 的朝暮课诵本里有以下的省思章节 : 我正念省思, 所用诸衣物, 只为御寒冷, 只为除炎热, 只为挡恶风, 烈日及蚊虻, 及虫类侵扰, 以使覆盖身, 而得以遮羞 89

93 我正念省思, 所受用饮食, 不是为享受, 不是为玩乐, 不是为肥壮, 不是为美貌, 不是为庄严, 只为维持身, 令它能支延, 而生存下去, 令不有损伤, 以助修梵行 若如理常思, 我将能停止, 旧饥饿感受, 而不使产生, 新饱胀感受, 才不致受苦, 得无过安住 除了这些的正念正知的训练之外 ; 关系到衣的比丘戒有不得存放多余的衣, 不得没带足三衣过夜, 不得存非时衣过一月, 不得令非亲里的比丘尼洗 染 打故衣 ( 穿过的 ), 除了交换不得受非亲里的比丘尼衣, 除了失衣或被夺衣时不得向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乞衣, 被夺衣后不得向非亲里居士居士妇多取衣 ( 失三衣取二, 失二衣取一 ), 不得向出资的非亲里居士居士妇指示购好衣, 不得在雨季来临半月前求受雨衣, 不得施衣予别的比丘后忿怒而自夺回或令夺回, 于危险阿兰若不得离其衣过六夜, 不得穿着上衣不包裹全身, 不得穿着下衣不包裹全身, 前往居士家衣着不披覆整齐, 坐在居士家衣着不披覆整齐, 前往居士家缠头, 坐居士家缠头等等衣戒的修习 关于钵的戒有不得存放多余钵, 不得隐藏其它比丘的钵 衣或坐具 针筒 腰带, 不得将混有饭粒的洗钵水倒在居士家等戒条的修习 对于饮食我们应注意不杀生的戒条, 不要为了口腹之欲而去杀生, 但佛方便允许持戒比丘吃三净肉 ; 即可吃不眼见被杀的动物的肉 不耳听被杀的动物的肉 及不疑为我而被杀的动物的肉 在 经集 小品第二经 荤腥经 里佛说道 : 世人不克制欲望, 贪求美食, 过混杂不凈的生活, 信奉虚无, 行为不正, 思想顽迷 ; 这才是荤腥而非肉食 许多华人社会的佛教徒皈依之后开始持素, 这是很好的 90

94 美德, 但因为家人还习惯肉食, 不能一下子改过来, 因此这位新佛教徒就开始生起许多烦恼, 报怨家人不给他吃素, 又语言不清净批评家人没有慈悲, 吃死尸肉等等, 这一下子就激起家人对佛教的反感, 反而断了他们学佛的善缘, 而且若执着吃素能更快修得有成果是一种戒禁取见, 很多人都不知不觉的犯上见解上的执取, 实际上若去超市买已处理过的肉品是不犯戒的 为什么呢? 杀业须先有动机, 而且完整的杀业须具备下面五个条件 : 有杀害的意念, 对方为有情众生, 知道他是有情众生, 杀害的行为, 造成对方死亡 一个人去购物时, 见到鸡肉, 认为可食, 而买回家去当食物烹煮来吃, 买的人并没犯杀业, 况且买者只是在买鸡肉, 不是在买活鸡 ( 有情众生 ) 虽然有些人辩说若你不去买, 农夫就不去养鸡, 鸡就不会被杀了 但这种说法虽有道理, 从造业的观点来看买主并无杀业, 反而是鸡农与屠宰场犯杀业 不过现在的农场唯利是图, 常灌输给被饲养的动物大量激生素, 抗生素及其它对人体有害的药品和饲料, 因此肉品皆含有大量毒素, 实不宜食它, 蔬菜瓜果食品农人喷撒大量的有毒杀虫剂, 而制成的素食品也一样含有毒害的物质在内, 故此现在人们消化系统的许多病症, 都是因为食用工业食品所造成的关系 在比丘戒里还有许多有关饮食的戒条, 例如过午不食, 不可贮藏食物, 不可无病而要求供养酥 生酥 油 蜜 砂糖 鱼 肉 奶酪等食物, 不可贪吃, 不要接受多量食物, 吃时不能东张西望或注视别的比丘钵中食物, 不得吐舌 舔手 舔嘴 舔钵 散落饭粒, 将饭团咬成两半等, 不得含食物说话等等 这些都是对于求取食物与用餐的礼仪, 从注意这些戒而达到培养起强大的正念与正知 此外不得将食物施予外道, 不得在托 91

95 钵途中驱逐同门, 不得别众 ( 四人以上 ) 去受供养, 不得取用施主允给的煎饼超过二 三钵, 不得数数受供养 ( 去多家受供养 ), 不得饮酒等等饮食戒的修习 关于大小便的戒要注意无病时不得站立大小便, 无病时不得在青草上大小便及唾痰, 以及无病时不于水中 ( 指湖 溪流 ) 大小便及唾痰 关于乞食, 因为它是四缘 ( 衣 食 住 药 ) 之一, 这是安心修行的基本条件, 在 四分律 卷三十二里记载 : 世尊与三人说法, 二人乞食, 二人所得食, 足六人共食 若世尊五人中与二人说法, 三人乞食, 三人所得食, 足六人共食 这说明施主常供养大量的食物, 实不必每一个僧人都去乞食, 这种情况在今日的泰国还是如此, 僧人轮流去乞食, 而每日所剩食物还是很多, 都拿给动物吃 这也意味对食物不要贪得, 适可而止 关于说话, 佛陀在 大空经 里如是开示 :( 不作无义之论 ); 阿难, 彼比丘行此住处, 心若欲有所说者, 彼比丘若此论, 非圣论, 无义相应 ; 谓论 : 王论 贼论 斗诤论 饮食论 衣被论 妇人论 童女论 淫女论 世间论 邪道论 海中论 不论 如是种种畜生论 若论圣论, 与义相应, 令心柔和, 无诸阴盖 ; 谓论 : 施论 戒论 定论 慧论 解脱论 解脱知见论 渐损论 不会论 少欲论 知足论 无欲论 断论 灭论 燕坐论 缘起论 如是沙门所论 如是论已, 心中不生贪伺忧戚, 恶不善法, 是谓正知 佛建议独住远离, 避免哗说 : 若有比丘, 不欲哗说, 不乐哗说, 不合会哗说, 不欲于众, 不乐于众, 不合会 ( 于 ) 众, 欲离于众, 常乐独住远离处者, 谓有乐圣乐, 无欲之乐, 离乐, 息乐, 正觉之乐, 无食之乐, 非生死乐 [4] 92

96 在观照身的部分, 若从阿毗达摩的论点来讨论, 是谁在前行, 返回, 观前, 顾后, 屈 伸 着衣 持钵 饭食 咀嚼 尝味 大小便 行 住 坐 卧 睡 醒 语 默呢? 那就要观照整个动作的过程, 当比丘生起 我要前行 的念时, 就会有许多意门心路过程生起 因为这 向前行 涉及意门, 身门与眼门 在意门的心路过程的因缘条件是 : 心所依处, 法所缘和有分 在身门的心路过程的因缘条件是 : 身净色, 触所缘, 地界和作意 在眼门的心路过程的因缘条件是 : 眼净色, 色所缘, 光和作意 由于五门的心路过程须经有分而生起, 所以这 向前行 是一种混合心路过程 这 向前行 包含了名法与色法, 色法随名法生起后只维持十七个心识刹那 (cīttakhanā), 然后名色法一起坏灭 心与心所同时生起, 心所协助心去识知目标及拥有目标,( 心与心所有如国王与大臣 ), 这里的心所有触 受 想 思和作意 在 向前行 眼门的启动是由意门开始的, 因色法不会识知和执取目标, 它是被认知的目标 这识知过程有一个过去有分心的刹那, 加上十六个识知的心识刹那 在一眨眼间, 有数十亿个心识刹那生灭, 一个心生起, 执行其刹那间的作用后坏灭, 供予下一心生起的因缘条件, 如是心流不断生灭, 有如河流一般 如此眼门在 向前行 看路时, 其色所缘在经过一个心识刹那后 ( 过去有分 ), 即现于眼门, 有分波动了两个心识刹那后即中断 ( 有分波动, 有分断 ), 接着是五门转向心 ( 或译引发 ) 的生灭, 接着是该色所缘的眼识的生灭 ( 这是眼净色见到路, 所以 看 只是一个心识刹那 ), 紧接起的是领受该眼识看过目标的心, 即领受心 ( 或译等寻求, 只有一个心识刹那 ), 接着领受心是检查刚才眼识与领受心识知的目标, 即是推度心 ( 或译等贯彻, 只有一个心识刹那 ), 接下来是确定心 ( 或译 93

97 安立, 它是意门转向心在五门心路过程的名称, 即确定五识所辨别的目标 ), 在确定心之后有七个速行心 ( 或译势用, 指迅速地跑的心路过程, 跑向目标去识知它, 速行心阶段生起善与不善的心 ), 接着是两个彼所缘 ( 或译返缘, 意念取其所缘 ) 的生灭, 彼所缘一过就沉入有分 简单的说, 有分 (Bhavanga) 是意门或根本识或阿赖耶识 ; 五门转向是目标撞击眼门等五门时执行转向的作用, 从转向开始到速行心结束共十四个心路过程心, 境色或目标撞击眼净色时, 眼识即生起 ( 眼净色是门, 色所缘 ( 路 ) 是它的目标 ), 这十四心路过程心都是属于意识 因此在整个的心路过程 ( 毗提 Vithi) 中每一心虽然一个接着一个, 因为有不同的作用而有不同的名称, 它的发生只是一连串生灭的心, 追随着因果缘起的法则 每一心皆依心的定法生起, 依不同的缘生起, 包括前生心, 所缘, 门及依处色, 在生起后执行了它的个别作用完毕就坏灭, 然后成为下一个心的缘 这里边没有一个 我, 没有一个永远存在的 自我, 除了心路过程之外, 没有一个控制者或识知者, 这心路过程就是识知的作用 ( 名法 ) 有分 的名词不是佛陀给的, 阿毗达摩诸论从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 或作阿毗达摩义摄 ) 及 清净道论 开始才记载它 在七个速行心里每一速行心均有二十个名法, 即是十二不善心与八欲界善心, 不善心中最显著的是无明, 贪爱与执取, 这三心是十二缘起的第一支 第八 与第九支 因为这三心是烦恼轮转 ; 它能造业而有 行 与 有, 即十二缘起的第二支与第十支, 所以行与有是业轮转 ; 这就产生了果轮转的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 生 老死, 即是十二缘起的第三至七, 十一与十二支 ; 因而生死轮回不休 94

98 若是观照色法, 根据阿毗达摩论的分析, 色法有两种 : 即四大元素 (mahābhūta) 与四大元素所造色, 所造色 (upādāyarūpa) 共有二十四种 四大元素如大地, 所造色如树木依地而生长 四大元素, 有地界 水界 火界和风界 地界扩展, 相是硬, 它能作为其它元素立足处, 水界黏接同一色聚, 特相是流动或溢出, 它的作用是增长其它俱生色法, 火界特相是热或冷, 作用是使同一色聚里的其它色法成熟, 风界有移动与压力, 特相是支持, 作用是使其它色法移动 古论师曾说人身若地界可碎为微尘, 成一斛二升重, 与水和合增长为六升五合, 经火烧成熟, 再随风刮而起回转 地界为水所摄, 因火热成熟, 因风而持转, 如是地与其它三界和合 水界以地为住处, 常使成熟, 风吹散展转, 如是三界所熟 火界住于地处, 为水所摄, 风所持, 如是三界所持 风界也住于地处, 水所摄, 火所熟, 如是三界所持 故地是水 火 风住处 ; 水使地 火 风摄而不散 ; 火使地 水 风成熟不臭 ; 风使地 水 火转而不散, 如是四界互相依赖, 住而不散 [5] 色依处有五净色和心依处色, 依处 (vatthu) 是色法的生存地 色法不能单独生起, 必须组成色聚 (rūpakalāpa) 才能生起 依处是指所造色, 它 ( 指依处 ) 的色法有业生色聚, 心生色聚, 时节生色聚与食生色聚 业生色聚里有眼十法聚, 耳十法聚, 鼻十法聚, 舌十法聚, 身十法聚, 女性十法聚, 男性十法聚, 心所依处十法聚, 命根九法聚 眼十法聚有八不离色, 命根色与眼净色, 余可类推, 命根九法聚有八不离色与命根色 这四种所造色里共有二十一种色聚 八不离色即是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颜色 香 味与食素 ( 食色 ) 它们存在于每一个色聚里, 它们都拥有同一依处, 即是俱生的四大元素, 这四大元素是所造色的近因, 每一元素的近因又是依赖其它三大元素, 它们都是同生同灭, 故此 95

99 每一色聚里的色法都是同生同灭 从心法说, 当心不活跃时, 属于同一种心的有分心流会不断的产生, 只缘一个目标 当五所缘之一呈现在根门时, 一个有分心即过去而成过去有分, 随后两个由于目标的撞击 ( 或境色 gocararūpa 的撞击 ), 而起波动后就有分中断, 产生五门转向, 接着在根门 ( 五门 ) 的支助下, 五识生起, 而以撞击根门的色所缘为目标, 于是心路过程起领受, 推度, 确定心后而进入速行心 ( 造业 ), 最后两个彼所缘取速行心的所缘为其所缘 ( 造业后的回思 ) 从色法说, 心色或心所依处是意门和意识的依止处, 它位于心脏里的血, 受四大元素的支助而由命根色维持它 当境色 ( 五根所缘外境 ) 撞击五根净色, 意门转向后根净色即取色所缘为目标 ( 眼净色在视网膜里, 耳净色在耳洞里, 鼻净色在鼻孔里, 舌净色在舌头上, 身净色散在全身如棉花浸透了的液体 ), 在意门领受, 推度和确定后, 起速行而行动, 产生各种的姿势, 并且产生身表 (kāyaviññati) 及语表 (vacīviññati) 身表是心生 ( 心生色聚 ) 风界特强而使身体有动作, 不过如举脚时, 它是风界和火界偏盛的作用, 又如放下脚时, 则是水界和地界偏盛的作用 ; 语表是心生 ( 心生色聚 ) 地界特强, 口腔与舌能发出声音或者身体他部摩擦出声 色法不能识知目标, 它是依赖根识来识知目标 因此欲界众生在世间上色法以四种所造色即业生色, 心生色, 时节 ( 热 ) 生色和食 ( 消化 ) 生色而起色相续流 ( 生活, 或造善业, 或造恶业, 或者修行 ), 直到生命的结束为止 从心路过程看, 当一个名法生起只持续一个心识刹那就坏灭, 随著名法生起的色法会持续十七个心识刹那, 这色法会同 96

100 下一个生起的名法心识刹那一起坏灭 因此在走动时, 举脚的名法灭了, 举脚的色法才产生, 名法进行它的生灭过程, 而色法也进行它的生灭过程 从这样的分析, 所谓的 我 只是一组不同的名法与色法而已, 并没有一个 我 ; 再看名法与色法, 它们都在各自不停的生灭, 一个不停生灭的 心 名法, 会是我吗? 一个不停生灭的 身 色法, 会是我吗? 若果是 我, 我应是一, 不是二, 我不应在变, 不应在生灭 注释 : 1 大正大藏经,二十八卷 2 杂阿含,二一二经 3 杂阿含,六三六经 4 中阿含 大空经 5 解脱道论 (Vimuttimagga),行门品第八之五 97

101 10. 三十二身分 三十二身分完整修法 ( 身至念 kāyagatāsati) 在南传佛法中, 有念身之法门, 念身之三十二身分, 念身之四界, 及念身之不净 三十二身分之巴利文原文 ( 这出现在许多经文中 ) : Imam eva kayam (indeed this body 此身 ) uddham padatala (upwards from the toe 脚趾以上 ) adho kesamatthaka (downwards from the top of the crown 头顶以下 ) taca pariyantam (encased by the skin 为皮所包 ) puram nanappakarassa (full of various kinds 具有各种 ) asucino (of impurities 不净之物 ) paccavekkhati (one reflects 当一行者观察 ) atthi imasmin kaye (there are in this body 此身实有 ): 1. kesa ( hair on the head 发 ) 2. loma ( hair on the body 毛 ) 3.nakha ( nails 爪 ) 4.danta ( teeth 齿 ) 5.taco ( skin 皮 ) 6.mansam ( flesh 肉 ) 7.naharu ( tendons 筋 ) 8.atthi ( bones 骨 ) 9.atthiminjam ( bone marrow 髓 ) 10.vakkham ( kidney 肾 ) 11.hadayam ( heart 心 ) 98

102 12.yakanam ( liver 肝 ) 13.kilomakam ( pleura 肋膜 ) 14.pihakam ( spleen 脾 ) 15.papphasam ( lungs 肺 ) 16.antam ( intestines 肠 ) 17.antagunam ( messentry 肠间膜 ) 18.udariyam ( chyme 胃中糜 ) 19.karisam ( faeces 粪 ) 20.matthalungam ( brain 脑 ) 21.pittam ( bile 胆汁 ) 22.semham ( mucus 痰 ) 23.pubbo ( pus 脓 ) 24.lohitam ( blood 血 ) 25.sedo ( sweat 汗 ) 26.medo ( fat 脂肪 ) 27.assu ( tears 泪 ) 28.vasa ( grease 膏 ) 29.khelo ( saliva 唾 ) 30.singhanika ( snot 涕 ) 31.lasika ( synovial fluid 关节滑液 ) 32.muttam ( urine 尿 ) 现在让我们依 清净道论 的记载来学习佛陀出世前未曾听闻过的, 及非外道学习的 身至念 99

103 ( 本图另有彩图在 149 页 ) 100

104 清净道论 身至念的解释 世尊曾于诸经之中以种种的方法这样的赞叹 : 诸比丘! 兹有一法, 修习多作, 助成大悚惧, 助成大利益, 助成大瑜伽安稳, 助成大念正知, 助成智见的获得, 助成现法乐住, 助成 ( 三 ) 明 ( 八 ) 解脱 及 ( 沙门 ) 果的证得 一法云何? 身至念 诸比丘, 受用身至念者, 受用不死 ( 的涅槃 ) 诸比丘, 不受用身至念者, 不受用不死 ( 的涅槃 ) 诸比丘! 由受用身至念者而受用不死, 由不受用 ( 身至念 ) 者 ( 不受用不死 ), 舍者 不舍者 失者 不失者 由开始身至念者而得开始不死, 又云 : 诸比丘! 身至念云何修习? 云何多作, 有大果, 有大功德? 诸比丘! 兹有比丘至阿练若 等, 依此等 ( 一 ) 安般 ( 出入息 ) 节,( 二 ) 威仪节,( 三 ) 四正知节,( 四 ) 厌恶作意节,( 五 ) 界作意节,( 六至十四 ) 九种墓节等的十四节的指示, 来解释彼 ( 身至念 ) 的修习 此 ( 十四节 ) 中,( 二 ) 威仪节,( 三 ) 四正知节, 及 ( 五 ) 界作意节的三节依观说,( 六至十四 ) 九种墓节依 ( 第二十一品的九 ) 观智中的 ( 第四 ) 过患随观 ( 智 ) 说 又此 ( 九墓节 ) 已在膨胀相等定的修习的 ( 第六品之十 ) 不净的解释中说明 其次就 ( 一 ) 安般节与 ( 四 ) 厌恶作意节的二种定来说 然而这两种之中的安般节则另有念安般单独的业处说明 如云 : 复次, 诸比丘! 比丘于此足蹠以上, 发的顶端以下及以皮肤为周围的身体, 观察充满种种的不净 : 即此身有发, 毛 尿 如是以骨髓包摄于脑, 为厌恶作意而说的三十二行相业处, 便是这 身至念 的意义 释此 ( 身至念 ) 的修习 ( 法 ), 先释 ( 上面的 ) 圣典 ( 文句 ): ( 释身至念的圣典文句 ) 此身 是这四大种所成的污秽之身 足蹠以上 是从足蹠以上 发的顶端以下 是从发的尖端下面起 以皮肤为周围 是周围以皮肤为界限 101

105 观察充满种种的不净 是观见此身充满着种种发等的不净 如何观察? 即观 此身有发 乃至 尿 在彼 ( 此身有发 乃至 尿的文 ) 中, 有 是存在义 此 是指从足蹠以上, 发的顶端以下, 以皮肤为周围而充满种种的不净而说的, 身 即身体 因身体是不净的积聚故, 是厌恶的发身等 ( 的生处 ) 以及眼病等的数百种病的生处, 故称为身 发毛 即指发等的三十二种 上文中的 此身有发, 亦应作 此身有毛 这样的连贯各句 因以种种行相考察这足蹠以上发顶以下皮肤以内的一寻的身躯之中, 实不见有任何珍珠或摩尼 ( 宝石 ) 琉璃 沉香郁金香 龙脑香 香粉等一微尘的净性, 但见极臭厌恶不美观的种种发毛等臭的不净 是故说 : 此身有发, 毛 乃至 尿 这是依文理的解释 清净道论 身至念的修法 其次欲修 ( 身至念 ) 业处的初学善男子, 当如前面 ( 第三品 ) 所说的亲近善友, 而习业处 那善友亦应对学者说 七种把持善巧 及教以 十种作意善巧 (1)( 七种把持善巧 ) 此中当如是教他 (Ⅰ) 以语,(Ⅱ) 以意, (Ⅲ) 以色,(Ⅳ) 以形,(Ⅴ) 以方位,(Ⅵ) 以处所,(Ⅶ) 以界限的七种把持的善巧 (Ⅰ) 于此等恶作意业处中, 纵使他是三藏 ( 持 ) 者, 但作意时, 亦应第一 以语 读诵 或者有人亦能于读诵时得以明白业处, 例如去亲近住在 ( 锡兰中部 ) 马拉耶的大天长老的两 102

106 位长老相似 传说 : 那两人 ( 向大天 ) 长老请教业处, 长老教他们在四个月内读诵圣典 ( 所说的 ) 三十二种 ( 身 ) 他们虽然是精通二三部 ( 尼迦耶 ) 的人, 但亦依法善巧的在四个月中读诵三十二种身, 直至证得须陀洹果 所以教授业处的阿阇梨当对弟子说 : 第一以语读诵 那读诵者当先分发皮的五种来顺逆的读诵 即顺读 : 发 毛 爪 齿 皮 以后, 再逆诵 : 皮 齿 爪 毛 发 此后又顺读肾的五种 : 肉 腱 骨 骨髓 肾脏, 再逆诵 : 肾脏 骨髓 骨 腱 肉 皮 齿 爪 毛 发 自此又读肺的五种 : 心脏 肝脏 肋膜 脾脏 肺脏, 再逆诵 : 肺脏 脾脏 肋膜 肝脏 心脏 肾脏 骨髓 骨 腱 肉 皮 齿 爪 毛 发 此后又诵脑的五种 : 肠 肠间膜 胃中物 粪 脑, 再逆诵 : 脑 粪 胃中物 肠间膜 肠 肺脏 脾脏 肋膜 肝脏 心脏 肾脏 骨髓 骨 腱 肉 皮 齿 爪 毛 发 此后又诵脂肪的六种 : 胆汁 痰 脓 血 汗 脂肪, 再逆诵 : 脂肪 汗 血 脓 痰 胆汁 脑 粪 胃中物 肠间膜 肠 肺脏 脾脏 肋膜 肝脏 心脏 肾脏 骨髓 骨 腱 肉 皮 齿 爪 毛 发 此后又诵尿的六种 : 泪 膏 唾 涕 关节滑液 尿, 再逆诵 : 尿 关节滑液 涕 唾 膏 泪 脂肪 汗 血 脓 痰 胆汁 脑 粪 胃中物 肠间膜 肠 肺脏 脾脏 肋膜 肝脏 心脏 肾脏 骨髓 骨 腱 肉 皮 齿 爪 毛 发 当这样的百回 千回 百千回的以语读诵 因为以语读诵 ( 身至念 ) 业处的经典而纯熟, 则心不至于这里那里的散乱, ( 身的三十二 ) 部分亦得明白, 了如指掌, 亦如围栅行列的明显 103

107 (Ⅱ) 犹如 以语, 同样的亦当 以意 读诵 ( 即默诵 ) 以语读诵是为以意读诵之缘 ; 以意读诵是为通达 ( 特 ) 相之缘 (Ⅲ) 以色 是应当确定发等之色 (Ⅳ) 以形 即当确定它们 ( 发等 ) 的形 (Ⅴ) 以方位 于此身中, 自脐以上为上方,( 脐 ) 以下为下方 故 ( 三十二分中的 ) 此分是在此方 当如是确定方位 (Ⅵ) 以处所 这一部分是在此处 当如是各各确定其处所 (Ⅶ) 以界限 有自分界限与他分界限两种界限 此中每一部分的下 上 横的界限, 当知如是的 自分界限 ; 发不是毛, 毛不是发, 当知如是分别 他分界限 如是教授七种把持善巧者, 亦应教授他们知道这 ( 身至念 ) 业处, 在某经中是以厌恶说的, 在某经中是以界说的 即此 ( 身至念业处 ) 于大念处 ( 经 ) 中是以厌恶说的 ; 于大象迹喻 ( 经 ) 大教诫罗候罗 ( 经 ) 及界分别 ( 经 ) 中是以界说的 但在身至念经中则以关于那 ( 三十二分中每分的 ) 色的显现者而分别四禅的 此中以界说的是毗钵舍那 ( 观 ) 的业处, 以厌恶说的是奢摩他 ( 止 ) 的业处 于此 ( 厌恶作意节 ) 中是奢摩他 ( 止 ) 业处的意义 (2)( 十种作意善巧 ) 这样教过了七种把持善巧之后, 当再教 (Ⅰ) 以次第,(Ⅱ) 以不过急,(Ⅲ) 以不过缓,(Ⅳ) 以除去散乱,(Ⅴ) 以假名的超越,(Ⅵ) 以次第撤去,(Ⅶ) 以安止,(Ⅷ 104

108 -X) 以三经典的十种作意善巧 (Ⅰ) 以次第 于此 ( 三十二分身 ), 自读诵以后, 当次第的作意, 不要跳一个的作意 如果跳一个的作意, 则如无技巧的人, 登三十二级的阶梯, 以跳一步而登, 结果身体疲劳而失败, 不能完全登达, 如是他 ( 于三十二分中跳级作意者 ) 亦不能以完全的修习而得应得的意乐, 唯有其心疲劳而失败, 不能完成其修习 (Ⅱ) 以次第作意者亦应 不过急 作意 若过急作意者, 虽然他或许可得完成其业处的终点, 但 ( 对业处 ) 不明了, 不得至于殊胜 ( 之位 ); 譬如有人行三由旬的道路, 不观察其当进与当避 ( 之道 ), 即以速度的往返百回, 虽然到达终点 ( 亦不知是终点 ), 但是应问而后行 ( 才知终点 ) 是故不宜过急 (Ⅲ) 如不过急, 亦宜 不过缓 ( 作意 ), 若过缓作意者, 则不能到达业处的终点, 而证胜 ( 位 ) 之缘 ; 譬如欲于当日行三由旬之道的人, 若于途中的树 山 池等处处耽搁, 则不能到达终点 (Ⅳ) 以除去散乱 当除去即放弃业处而散乱于外部的种种所缘之心 若不除去 ( 散乱 ) 则忆念外部散乱之时, 而消失其业处 ; 譬如有人行于仅有一足宽的削壁之道, 不察其放足 ( 之处 ), 但左盼右顾, 错乱其步法, 则自百仞的削壁落下来了 是故应除去散乱而作意 (Ⅴ) 以假名的超越 即超越了发毛等的假名 ( 概念 ), 置心于厌恶中, 譬如大旱之时, 有人在林中发现了泉水, 即在那里结以多罗树叶等作标帜,( 初则 ) 依那标帜而来沐浴及饮, 但是因为常常来而到了其行迹明显之时, 则不需要那标帜, 在任何希望之时, 即可来浴与饮 ; 如是在初分, 以发毛 105

109 等的假名作意者, 到了获得厌恶明了之时, 则当超越发毛等的假名, 专置其心于厌恶之中 (Ⅵ) 以次第撤去 应撤去那些不 ( 于心中 ) 现起的部分, 为次第撤去作意 即初学者于发作意, 又撤去 ( 发的 ) 作意而至最后的尿的部分而止 ; 于尿作意, 又撤去 ( 尿的 ) 作意而至最初的发的部分而止 在他的数数作意中, 有些部分 ( 于心中 ) 现起, 有些则不现起 当于那些现起的部分中先作 ( 意 ) 业 如果二分同时现起之时, 亦必有一分现起比较好的, 如是当于那现起的部分数数作意, 而生起安止定 这是个有关的譬喻 ; 即譬如要捕捉住在三十二株多罗树所形成的多罗林中的猕猴的猎师, 最初以弓矢射穿那猕猴所居的多罗树叶及作呼喊之声, 此时那猕猴便顺次于多罗树上一一的跳去而至最后的多罗树 ; 猎师亦追至那里行其同样的方法, 而彼 ( 猕猴 ) 又以同样的方法逃回最初的多罗树 如是由于各处屡起喊声, 令彼 ( 猕猴 ) 数数次第奔跳, 终于停止一多罗树上, 坚持那中央最嫩的多罗叶, 纵使 ( 弓矢 ) 射去之时它也不起了 当知这 ( 与三十二分身的次第撤去 ) 是相似的 这譬喻 ( 与次第撤去 ) 对照如次 : 即三十二株多罗树的多罗林, 为此身的三十二部分 心如猕猴, 瑜伽行者如猎师 瑜伽行者的心环行于三十二部分的身中的所缘, 如猕猴住于三十二株多罗树的多罗林 瑜伽行者开始于发的作意, 顺次行去及置心于最后的部分, 如猎师最初以弓矢射穿那 ( 猕猴 ) 所居的多罗树叶及作呼喊之声的时候, 而猕猴顺次于多罗树上一一跳去而至最后的多罗树 再回来 ( 至最初部分及最初的多罗树 ) 的方法也是同样的 数数作意, 则有些 ( 部分于心中 ) 现起, 舍其未曾现起的 ( 部分 ), 而对现起的 ( 部分 ) 行遍作 ( 准备定 ), 如猕猴再再继续于喊声所发之处的上面起 ( 而他遁 ) 最后于二 ( 部分 ) 现起时, 于现起较好的 ( 部分 ) 数数作意, 而生 106

110 起安止, 如 ( 猕猴 ) 来至一多罗树而止, 坚持其中央最嫩的多罗树叶, 虽射之亦不起了 更有一譬喻 : 譬如一乞食的比丘, 住在三十二家的村落附近, 他于第一家获得了二 ( 家 ) 分的饮食, 便超越了其他的一家, 第二天 ( 于第一家 ) 获得三分, 便超越了其他的两家, 第三天于最初 ( 之家 ) 获得了满钵, 便 ( 不行乞他家 ) 回至坐堂 ( 住坐所 ) 食之 当知这亦 ( 与三十二分身的作意 ) 相似 三十二种 ( 部分 ) 如三十二家的村落 瑜伽行者如乞食者 瑜伽者于三十二种 ( 部分 ) 遍作 ( 准备定 ) 如彼 ( 乞食者 ) 的住于村落的附近 数数作意, 舍弃其未现起的 ( 部分 ) 于各各现起的 ( 部分 ) 中, 及于二部分中 ( 现起较好的 ) 遍作, 如于第一家获得了二 ( 家 ) 分的饮食, 便超越了其他的一家, 第二天 ( 于第一家 ) 获得三分, 便超越了其他的两家 于彼二 ( 部分 ) 中的现起较好的, 数数作意而生起安止, 如第三天于最初 ( 之家 ) 获得了满钵, 便回至坐堂 ( 住坐所 ) 坐而食之 (Ⅶ) 以安止 ( 三十二部分中 )( 于令生 ) 安止 ( 定 ) 的部分 ( 作意 ) 当知即于发等的各各部分而坐起安止 ( 定 ), 为 ( 安止定 ) 的意义 (Ⅷ-Ⅹ) 以三经典 即增上心, 清凉, 觉支善巧等三经, 当知精进与定的结合, 是这 ( 三经 ) 的意义 (Ⅷ) 此中 : 诸比丘! 勤策增上心的比丘, 当于三相时时作意 : 即时时于定相作意, 时时于策励相作意, 及时时于舍相作意 诸比丘! 勤策增上心的比丘, 如果专于定相作意, 则心趋懈怠 诸比丘! 勤策增上心的比丘, 如果专于策励相作意, 则心趋掉举 诸比丘! 勤策增上心的比丘, 如果专于舍相作意, 则他的心不为漏尽而正等持 诸比丘! 然而勤策增上心的比丘, 时时于定相 策励相及舍相作意, 则他的心 107

111 成为柔软, 适合作业与清净, 及不会破坏为漏尽而正等持 诸比丘! 亦如金匠或金匠的弟子造炉, 既造炉已, 于炉口点火, 既于炉口点火已, 以火钳挟金投入炉口, 时时吹风, 时时洒水, 时时放舍 诸比丘! 如果金匠或金匠的弟子专一对金吹风, 则金将烧掉 ; 诸比丘! 如果金匠或金匠的弟子专一对金洒水, 则金将冷却 ; 诸比丘! 如果金匠或金匠的弟子专一对金放舍, 则金不至正当的纯熟 诸比丘! 然而金匠或金匠的弟子, 对金时时吹风, 时时洒水, 时时放舍, 则金成为柔软, 适合作业, 净洁及不会破坏而成正当的作用 如欲用金制作金带 耳环 颈饰 金鬘等的种种装饰品, 都得完成他的目的 诸比丘! 如是勤策增上心的比丘 乃至 为漏尽而正等持 而彼 ( 比丘 ) 为了以通 ( 智 ) 证知而倾心于通 ( 智 ) 证知之法, 若有 ( 宿因等的 ) 原因, 得以现证彼法 当知此经是 增上心 (Ⅸ) 诸比丘! 具足六法的比丘, 得证无上清凉 云何为六? 诸比丘! 兹有比丘, 心当抑制之时, 即抑制其心 ; 心当策励之时, 即策励其心 ; 心当喜悦之时, 即喜悦其心 ; 心当放舍之时, 即放舍其心 ; 倾心于胜 ( 道与果 ), 及乐于涅槃 诸比丘! 具足此六法的比丘, 得证无上清凉 当知此经是 清凉 (X) 觉支善巧 如是诸比丘, 若心消沉之时, 不宜修习轻安觉支 此等已在 ( 第四品 ) 论安止善巧中说明 曾经善学七种把持善巧及深深地确定了十种作意善巧, 即瑜伽者当以二善巧善取业处 108

112 如果 ( 瑜伽者 ) 与阿阇梨 ( 师 ) 安住一寺, 则不必 ( 一时 ) 详细请教,( 确定业处后 ) 当以策励业处得进步已, 从此次第的向上请教 若欲住在他处的, 则当依照上述的 ( 七种把持善巧及十种作意善巧 ) 规定详细学习, 再三翻覆 ( 读诵 ), 了解一切困难之处, 如于 ( 第四品 ) 地遍的解释中所说的方法, 舍离不适当的住所, 而住适当的精舍, 断除小障碍, 当于厌恶作意中遍作 ( 准备定 ) (3)( 取三十二分身之相与厌恶性 )( 遍 ) 作者当先取发等之相 怎样取呢? 拔出一二根头发置于掌上, 当先确定其色 在剃发处看发亦可 或于水钵或于粥钵中看 ( 所落之发 ) 亦可 见黑 ( 发 ) 时, 当思惟 黑, 见白时, 思惟 白,( 黑白 ) 相间之时, 则从多数的思惟 犹如于发, 见一切 皮等五种 亦宜如是取相 如是取相已, 当确定一切 ( 三十二 ) 部分中的色 形 方位 处所与界限, 及确定色 形 香 所依与处所五种的厌恶性 关于这一切部分的确定法次第叙述如下 : (1)( 发 ) 先就发的自然之色是黑的, 象木槵子的 色 形 则长圆如称杆之形 方位 生在 ( 身的 ) 上方 处所 两侧以耳朵边, 前以额际, 后面以项为限 ; 封盖头颅的湿皮为发的处所 界限 如谷芒插入封盖头颅的皮中而住的发, 下以 ( 发 ) 根自己的面积, 上以虚空, 横以 ( 诸发 ) 相互 ( 之间 ) 为限, 决无二根头发 ( 长 ) 在一处的, 这是 ( 发的 ) 自分的界限 ; 发非毛, 毛非发, 如是不与其他 ( 发以外 ) 的三十一部分混同, 而发为单独的一部分, 这是 ( 发的 ) 他分的界限 这是发的色等的确定 其次确定 ( 此发的 ) 色等五种的厌恶 : 即依发的色是厌恶的, 依形, 依香, 依所依, 依处所也是厌恶的 如在一钵心爱的 109

113 粥或一钵饭中, 虽然只见少许象头发的色的东西, 也会厌恶地说 : 这里混杂着头发, 快拿开, 如是依发之 色 是厌恶的 如在夜间吃饭的人, 若触着象阿迦的纤维与曼迦羯的纤维的头发之形, 亦同样的厌恶, 如是依 形 是厌恶的 如果不使用涂油与花香等, 头发之香是极厌恶的 ; 若 ( 把头发 ) 投入火中,( 那气味 ) 就更讨厌了 依发的色与形, 或许不很厌恶, 但依 香 是实在厌恶的 譬如小孩子的粪的颜色象郁金色, 其形亦如郁金块 ; 又如弃于粪秽聚中而膨胀了的黑狗的尸体, 色如多罗的熟果, 其形滚转则如所弃的小鼓之形, 而 ( 犬 ) 牙亦如素馨的蓓蕾 依这两种的色与形看, 或许不很厌恶, 若依其香则厌恶了 同样的, 此发之色与形或许不甚厌恶, 但依其香则厌恶了 譬如在村中流出污物的不净之处而生的野菜, 为城市的人厌恶而不食, 同样的, 这头发是依于脓 血 尿 屎 胆汁 痰等所流之处而生, 故亦厌恶, 这是 ( 发 ) 的 所依 的厌恶 此发生于三十一部分的积聚中, 犹如生于粪堆之上的菌, 亦如生于冢墓与粪秽等处的野菜, 又如生于沟中的莲花与睡莲等的花, 于不净处生, 故甚厌恶 是故它们 ( 发 ) 的 处所 是厌恶的 犹如于发, 应如是确定一切部分的色 形 香 所依 处所的五种厌恶性 亦应确定一切部分各各的色 形 方位 处所与界限 ( 的五种 ) (2)( 毛 ) 毛的自然的 色, 不象发那样纯粹黑色, 却成黑褐色 形 尾端下垂, 如多罗树根的形状 方位 生在 ( 脐的上下 ) 两方 处所 除了生发的部分及手掌足蹠之外, 生在其他大部分盖覆身体的皮肤上 界限 生入盖覆身体的皮肤之内一虮下以 ( 毛 ) 根自己的面积, 上 110

114 以虚空, 横以 ( 诸毛 ) 相互之间为限, 没有二毛生在一处的 这是 ( 毛的 )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3)( 爪 ) 有二十枚名爪 它们都是白 色 形 如鱼鳞 方位 足的爪在下方, 手的爪在上方, 如是生在两方 处所 生在指 ( 趾 ) 端的背上 界限 两方以 ( 左右 ) 指端的肉, 内以指背的肉, 外与顶以虚空, 横以 ( 诸爪 ) 相互之间为限, 没有二爪长在一处的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4) 齿 齿长得完全的人, 有三十二个齿骨 他们的 色 也是白的 形 有种种的形状, 先就它们的下一排来说, 在中间的四齿, 好象次第插在一团粘土之上的葫芦瓜的子的形状 ; 在它们 ( 四个 ) 两边的每一个有一根及一尖端, 如曼莉迦 ( 素馨的一种 ) 的蓓蕾之形 ; 此外的一个 ( 小臼齿 ) 有一根二尖端, 如车的支柱之形 ; 再外边的二枚 ( 小臼齿和大臼齿 ) 有二根三尖端 ; 更外边的二枚 ( 大臼齿 ) 有四根四尖端 上面的一排也是同样的 方位 生在上方 处所 在 ( 上下 ) 二腭骨中 界限 下以在腭骨中的 ( 齿 ) 根自己的面积, 上以虚空, 横以 ( 诸齿 ) 相互为界, 二齿长在一处是没有的 这是它们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5)( 皮 ) 盖覆全身的皮 在上 ( 层 ) 的黑色 青色或深褐色 黄色等色的为肤 ( 外面的薄皮 ), 若把那全身的外皮共聚起来不过如枣核之量 皮的本 色 是白的, 这 ( 皮的 ) 白色, 若为火伤或打击等而脱去外皮之时则更明显了 形 略而言之, 与身形同 ; 详言之 : 则足趾的皮如蚕茧之形 ; 足背的皮如皮靴套足之形 ; 胫的皮如以多罗树叶包裹食物之形 ; 股的皮如装满米的长袋之形 ; 臀的皮如装满水的滤水囊之形 ; 背的皮如铺张在板上的皮革之形 ; 腹的皮如铺张在琵 111

115 琶的空穴的盖膜之形 ; 胸的皮略如四角形 ; 两臂的皮如套入箭筒的皮革之形 ; 手背的皮如剃刀鞘之形或栉袋之形 ; 手指的皮如钥袋之形 ; 颈的皮如包颈布之形 ; 面的皮如有大小孔的昆虫的窝的形状 ; 头皮如钵袋之形 取于皮的瑜伽行者, 当输送他的智于从上唇开始的上方的面部, 最先当确定盖覆面部的皮肤 其次 ( 确定 ) 额骨的皮肤 其次譬如伸手于放在袋内的钵与袋之间, 输送他的智于头骨及头皮之间, 分离其皮与骨的结合状态, 而确定其头皮 其次 ( 确定 ) 肩的皮 其次以顺与逆 ( 确定 ) 右手的皮 次以同样的方法 ( 确定 ) 左手的皮 次则 ( 确定 ) 背的皮 次以顺与逆 ( 确定 ) 右足的皮 次以同样的方法 ( 确定 ) 左足的皮 以后次第的确定生殖器官 腹 胸 颈的皮 在颈皮之后, 确定下腭的皮, 最后 ( 输送他的智 ) 到达下唇而 ( 确定 ) 完结 如是次第取了粗 ( 皮 ) 的人, 对于细 ( 皮 ) 亦得明白 方位 生于 ( 上下 ) 二方 处所 盖覆全身 界限 下面 ( 里面 ) 以骨的面积, 上面 ( 外面 ) 以虚空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而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6) 肉 有九百肉片 一切的颜 色 都是赤的, 与甄叔迦花相似 形 胫的肉团象多罗的叶包食物之形 ; 股 ( 大腿 ) 的肉象研石之形 ; 臀部的肉象灶的后边之形 ; 背的肉象多罗果汁所作的糖板之形, 两边的肋肉象仓库的 ( 壁 ) 孔涂以薄薄的粘土之形 ; 乳房的肉象投在地上的粘土团之形 ; 两臂的肉象两只剥了皮的大鼠之形 如是取了粗 ( 肉 ) 的人, 对于细 ( 肉 ) 亦得明白 方位 生在 ( 上下 ) 二方 处所 包住三百多骨 界限 下面 ( 里面 ) 以附着骨聚的面积, 上 ( 外面 ) 以皮肤, 横以相互 ( 的肉 ) 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而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7) 腱 有九百的腱 色 一切都是白的 形 112

116 有种种形 于此 ( 腱 ) 中 : 从颈的上部开始, 有五根大腱联络身体向前面下走, 有五根向 ( 身的 ) 后面, 五根向右, 五根向左 联络右手的, 亦于手的前面有五, 后面有五 联络左手的亦同样 联络右足的, 亦于足的前面有五, 后面有五 联络左足的亦同样 : 如是支持身体的有六十根大腱联络身体而向下走的 它们亦名为筋, 一切如百合的球茎之形 其他散在各处的 ( 腱 ) 较细的如绳之形, 更细的如臭蔓之形, 又细的如琵琶之弦的形, 又细的如粗线之形 手背与足背的腱如鸟足之形 头的腱如小儿的头缠 ( 帽子 ) 背的腱如展在日光之下的湿网之形 其他附着四肢五体各处的腱如网衣穿在身上的形状 方位 生在 ( 上下 ) 二方 处所 附结于全身的骨 界限 下以三百骨之上的面积, 上以皮肉接触之处, 横以相互 ( 之腱 ) 为界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而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8) 骨 是除了三十二颗齿骨之外, 其他的六十四根手骨, 六十四根足骨, 六十四根筋肉依止的软骨, 二根踵骨, 每一足各有二根的踝骨, 各有二根胫骨 ( 胫骨与腓骨 ), 各有一膝盖骨, 各一大腿骨, 二臀骨 ( 肠骨 ), 十八根脊椎骨, 二十四根肋骨, 十四根胸骨 ( 肋软骨 ), 一心骨 ( 胸骨 ), 二锁骨, 二肩 ( 胛 ) 骨, 二臂骨 ( 上膊骨 ), 各二前膊骨 ( 桡骨与尺骨 ), 七颈骨 ( 颈椎 ), 二腭骨, 一鼻骨 ( 鼻腔 ), 二眼骨 ( 眼窝 ), 二耳骨 ( 听腔 ), 一额骨 ( 前头骨 ), 一头骨 ( 后头骨 ), 九头盖骨 ( 颅顶骨 颞颥骨等 ), 即如是的大约三百骨 它们一切的 色 都是白的 形 有种种形 其中足趾的骨 ( 趾骨 ) 的前端象迦多迦 ( 马钱子 ) 的种子之形,( 自前端 ) 以后的中节的骨象巴纳萨 ( 波罗蜜 ) 的种子之形 : 元节骨如小鼓 ( 一种面大腰小的手鼓 ) 之形 足背的骨 ( 蹠骨 ) 如被压碎的百合的球根聚之形 踵的骨 ( 附骨 ) 如单核子的多罗果子 踝的骨如 ( 两个以线 ) 系往来游戏的球形 胫骨附着于踝骨之处如剥去了皮的圣提 ( 枣椰树?) 木的顶上嫩的部分的形状 小胫骨 ( 腓骨 ) 如小弓的弧 113

117 形 ; 大的 ( 胫骨 ) 如干了的蛇背之形 膝盖骨如缺灭了一部分的水泡形 而胫骨附着 ( 于膝盖骨 ) 之处, 其尖端如牛角形 大腿骨如没有削平的斧钺的柄的形状, 而彼 ( 大腿骨 ) 依附于臀骨之处如游戏的球形 而臀骨依附于 ( 腿骨 ) 之处如切去前端的大波那伽 ( 铁力木 ) 果的形状 两个臀骨的连成一起如陶师 ( 造土器 ) 的灶形 ; 若分开来一个则如铁匠的锤的革纽之形 在 ( 脊椎骨的 ) 尾端的尾闾骨 ( 及荐骨 ) 如倒捕的蛇头之形, 有七处的大小孔, 从脊椎骨的内部 ( 看 ) 重叠而上如头巾盘绕之形 ; 自外部 ( 看 ) 如一列的环形 在彼等 ( 脊椎 ) 之间处处有二三棘状 如锯齿形在二十四根肋骨之中, 不完全的 ( 四根 ) 如不完全的镰刀, 其完全的 ( 二十根 ) 如完全的镰刀形 ; 全部的 ( 肋骨 ) 则如白鸡的展翼状 十四根胸骨 ( 肋软骨 ) 如古老的战车的框架的形状 心骨 ( 胸骨 ) 如杓的头形 锁骨如小铜斧的柄形 肩 ( 胛 ) 骨如用缺了一部分的锡兰的锄头形 臂骨 ( 上膊骨 ) 如镜柄之形 前臂骨 ( 桡骨与尺骨 ) 如一对多罗树的球茎之形 连珠骨 ( 腕骨 ) 如头巾的盘绕之形 手背骨 ( 掌骨 ) 如彼压碎的百合的球茎聚之形 在手指骨中, 其元节骨如小鼓之形 ; 中节骨如未完全的巴纳萨的种子形 ; 前端的节骨如迦多迦 ( 马钱子 ) 的种子之形 七个颈骨如以棍贯成一串切为圆圈的竹笋的形状 下腭骨如铁匠的铁锤的革纽之形 ; 上腭骨如削 ( 甘蔗的 ) 皮的小刀之形 眼窝与鼻腔的骨如已取去果肉的嫩的多罗的核子形 额骨 ( 前头骨 ) 如倒置的贝壳的杯的形状 耳根骨 ( 听腔 ) 如剃匠的剃刀鞘之形 在前额及听腔之上的缠头巾之处的骨, 如一个充满 ( 乳酪的瓮 ) 的皱缩的乳酪的膜的形状 ( 后 ) 头骨如椰子切了倾斜的口的形状 头盖骨如缝纫起来的破葫芦的形状, 方位 在上下二方 处所 概言之在全身 ; 分别而言, 则头骨在颈骨之上, 颈骨在脊椎骨之上, 脊椎骨在臀骨之上, 臀骨在腿骨之上, 腿骨在膝骨之上, 膝骨在胫骨之上, 胫骨在踝骨之上, 踝骨在足背骨之上 界限 内以骨髓, 外以肉, 两端以相互 ( 之骨 ) 为界 这是它们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114

118 (9) 骨髓 是在各种骨的内部的髓 其 色 是白的 形 在种种大骨之内的 ( 髓 ), 如放入竹筒中蒸了的大笋的形状, 在各种小骨之内的 ( 髓 ), 如放入竹棍的节中蒸了的细笋的形状 方位 生在上下二方 处所 在各种骨的内部 界限 以各种骨的内部的面积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10) 肾脏 是连结一处的两个肉团 它的 色 为淡红色, 如巴利跋陀迦 ( 珊瑚树 ) 的种子之色 形 如小孩子所玩的一双球形, 或如结在一个蒂上的两只芒果之形 方位 处于上方 处所 从喉底由一根出发, 下行少许, 分为二支的粗筋连结 ( 肾脏 ), 并围于心脏肉而住 界限 以肾脏及肾脏的 ( 边际 ) 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11) 心脏 即肉心 其 色 红如莲的花瓣的背面之色 形 如除去外部的花瓣而倒置的莲蕾之形 外部光滑, 内如丝瓜的内部 智慧者的 ( 心脏 ) 略开少许 ( 如莲花 ), 无慧者的 ( 心脏 ) 仅如 ( 莲花的 ) 蕾 而 ( 心脏 ) 内空可放一波那伽 ( 铁力木 ) 的种子, 在那里有半掌握的血, 意界及意识界依彼而活动 贪行者的 ( 心脏 ) 是红的, 嗔行者的是黑色, 痴行者的如洗肉的水的颜色, 寻行者的如野豌豆的汁的颜色, 信行者的如迦尼迦罗 ( 一种开花的树 ) 花的色 ( 黄色 ), 慧行者的 ( 心脏 ) 犹如洁白清净无瑕而琢磨了的宝贵的摩尼珠的光辉 方位 生在上方 处所 在于两乳之间的身内 界限 以心脏及心脏的边际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12) 肝脏 是一对的肉膜 其颜 色 赤色, 淡赤色, 不甚浓赤色, 如白莲的花瓣的背部之色 形 根上是一, 115

119 到了顶端分为一双 ( 左右二叶 ) 如俱毗兰罗 ( 乌木?) 的叶形 愚痴者 ( 的肝脏 ) 仅一片叶, 而智者 ( 的肝脏 ) 则成二或三的小叶 方位 生在上位 处所 寄在二乳房的内部的右侧 界限 肝脏以肝脏的 ( 边际 ) 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13) 肋膜 是分为覆蔽 ( 膜 ) 与不覆蔽 ( 膜 ) 的两种盖覆肉 两者的 色 都是白的, 如陀拘罗的布片之色 形 即它自己所占的处所之形 方位 覆蔽肋膜在上方, 余者生在二方 处所 覆蔽肋膜盖覆心脏及肾脏, 不覆蔽肋膜则于全身的皮肤之下盖覆于筋肉 界限 下以筋肉, 上以皮肤, 横以肋膜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14) 脾脏 是象舌状的胃的肉 它的 色 是青的, 如尼均提花的颜色 形 有七指 ( 七寸 ) 大, 如黑犊的舌形 方位 寄于上方 处所 在心脏的左侧, 寄于胃膜的上侧 如果它被打击出来时, 有情的命便尽了 界限 以脾脏的 ( 边际 ) 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15) 肺脏 是分为三十二片肉的肺肉 它的 色 赤色, 如未甚熟的无花果的颜色 形 如一厚片没有切平的饼的 : 形状 如果 ( 身体 ) 内部因无饮食之时而发生业生的火热伤害 ( 肺脏 ) 之故, 则如食干草团的无味无生气的 方位 生于上方 处所 在两乳之间的身体的内部, 盖覆及悬挂于心脏及肝脏的上方 界限 以肺脏的 ( 边际 ) 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16) 肠 ( 这里指消化管食道及胃肠等的全体 ) 即男子 116

120 有三十二手 ( 尺 ), 妇人有二十八手 ( 尺 ), 及有二十八处曲折的内脏 它的 色 白色, 如白糖之色 形 象切了头而盘绕于血槽之中的蛇的形状 方位 生在二方 处所 上自喉底, 下连于大便道, 故在于喉底及大便道为边端的身体的内部 界限 以肠的 ( 边际 ) 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17) 肠间膜 是结于肠的曲折之处 它的 色 是白的, 如白睡莲的根的颜色 形 亦如白睡莲的根形 方位 生在二方 处所 如用锄与斧作事等的人牵引 ( 锄斧等 ) 器具的时候, 以器具的绳 ( 结住 ) 器具的板相似, 又如拭足的垫子, 于诸圆轮之间以线缝之 ( 令不脱离 ),( 肠间膜 ) 是结住肠的曲折之处令不脱离于一边, 在二十一个肠的曲折处之间 界限 以肠间膜的 ( 边缘 ) 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18) 胃中物 是胃中一切吃的饮的嚼的尝的东西 它们的 色 即如吃下的食物之色 形 如洒水囊装了米而没有结紧的形状 方位 据于上方 处所 在胃中 所谓胃, 是犹如压紧湿布的两方而中央生起气泡相似的内脏膜, 外滑, 而内则可说如腐烂的肉包, 如污秽的巴梵罗迦的花, 亦如腐烂了的巴纳萨果的皮的内部 在 ( 胃 ) 中, 有蛆虫 如蚯蚓虫 如多罗形虫 针口虫 如布丝虫与绦虫等三十二种的虫聚在蠢动, 当没有饮食的时候, 它的跳动叫唤, 侵害心脏之肉, 当饮食之时, 它们张口向上, 把最初吞下的二三口 ( 食物 ), 很快的便争夺去了 胃实为它们的生家 便所 病室与坟墓 这胃里面, 又譬如旃陀罗的村庄门口的污水池, 在暑热之时, 倾盆大雨, 因水而泛滥出来的尿 粪 皮 骨 腱等的碎片及唾 涕 血等的种种污物, 落于 ( 池 ) 117

121 中集合, 混杂泥水, 过了两三天之后, 便生蛆虫, 更由日光的热力蒸曛, 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水泡和气泡, 变成了青黑色, 极臭而极厌恶 ; 这时 ( 那些污物 ) 即走近去一看也无价值, 何况去嗅或去尝呢? 同样的, 种种的饮食, 用牙齿的杵来粉碎了它, 用舌的手来搅转它, 混杂以唾液, 在那一刹那, 便已失去了原来的色香及美味等, 然后如织者的浆, 如犬的吐泻之物, 落下 ( 胃中 ) 混杂以胆汁 痰与风等, 以及胃中的消化热的煮蒸, 杂以虫聚, 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水泡及气泡, 成为极污极臭而极厌恶的状态 ; 那样的 ( 胃中物 ), 即闻之而对饮食亦有不快之感, 何况以慧眼观察 又落下 ( 胃中 ) 的饮食被分为五分 : 一分给生物 ( 虫聚 ) 吃了, 一分给胃中的消化热烧了, 一分成尿, 一分成粪, 一分成液体即增长血肉等 界限 以胃膜及胃中物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19) 粪 即大便 它的 色 大部是吞下的食物之色 形 是粪的处所之形 方位 在于下方 处所 在熟脏 ( 结肠的 S 状部及直肠 ) 中 熟脏 的位置在脐之下及脊椎的根 ( 荐骨及尾闾骨 ) 之间, 是肠的最后部分, 高约八指 ( 约八寸 ) 如竹笋相似 犹如下雨于高地之上, 而水下流于低地储蓄 ; 如是饮食落到胃中, 以胃的泡沸的消化热煮烧, 如以磨石研碎而变软物, 然后经肠管而下, 如压入竹节中的黄色的粘土, 积集于 ( 熟脏 ) 中 界限 以熟脏膜及粪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20) 脑 是在头盖腔内的髓聚 它的 色 是白的, 如蛇菌团的颜色, 亦可说如未成于酪的状态而腐败了的牛乳之色 形 即如脑的处所之形 方位 居于上方 处所 在四缝合线所接合的头盖腔之内, 如结合的四 118

122 个麦粉团放在那里相似 界限 以头盖里面及脑髓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21) 胆汁 有停滞胆汁及流动胆汁两种胆汁 此中停滞胆汁的 色, 如浓的末头迦的油色 ; 流动胆汁, 如萎了的阿拘利花之色 形 两者都和它们的处所同形 方位 停滞胆汁生于上方 ; 余者生于二方 处所 流动胆汁除了发 毛 齿 爪 ( 等 ) 的无肉之处及坚硬干燥的皮肤之外, 弥漫于其他的全身, 犹如油滴 ( 弥漫 ) 于水上相似 ; 如果 ( 流动胆汁 ) 激动之时, 则两眼变黄而动摇, 以及四肢战动 停滞胆汁, 寄于心脏及肺之间, 依于肝的肉, 储藏于象丝瓜的囊的胆囊中 ; 如果 ( 停滞胆汁 ) 激动之时, 则有情发狂, 生颠倒心, 弃舍惭愧, 作不应作, 说不当说, 思不应思 界限 以胆汁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22) 痰 身体的内部约有一钵的痰 它的 色 是白的, 如那伽跋罗的叶的汁色 形 如它的处所之形 方位 生在上方 处所 在胃膜之中, 当吞下食物之时, 譬如水面上的苔及水草, 丢下一根木头或一块石子之时, 则分裂为二, 但展开而又合为一, 如是食物吞下 ( 胃中 ) 之时, 裂 ( 痰 ) 为二, 但展开而又合为一 ; 于 ( 痰 ) 衰弱之时, 则胃发生了如成熟了的脓疱坏了的鸡蛋极厌恶的坏尸一样的臭, 亦从那里上升有臭气的呃, 连口也臭得如坏尸一样 那样将使人对他说 : 走开些! 你吐出很臭的气 如果痰厚厚的增加, 则如厕所的盖板相似, 而得防止胃的内部的污秽之物的臭气 界限 以痰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23) 脓 是依坏了的血而起的脓 它的 色 如萎了的黄叶之色, 于尸体内 ( 的脓 ) 如坏了的浓粥的泡沫之色 形 119

123 象它的处的形 方位 生于二方 处所 在那里积集便在那里, 没有一定的处所可说 ; 在身上那些给树桩所击或棘或火焰等所伤的部分, 血被停止在那里而化了脓, 或者生成了脓疱或疮等,( 脓 ) 便在那些地方 界限 以脓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24) 血 有积聚血和循环血两种血 此中积聚血的 色 如煮了的浓的虫漆汁的色 ; 循环血则如清的虫漆汁的色 形 两者都如其所在的处所之形 方位 积聚血生在上方, 余者生在两方 处所 循环血, 除了发 毛 齿 爪等无肉之处及坚固干燥的皮肤之外, 随于静脉网而遍在全身 ; 积聚血约有一钵之量, 装满肝脏所在处的下方, 在心脏 肾脏 肺脏的上方, 一点一点的滴流下去而滋润于肾脏 心脏 肝脏及肺脏 如果肾脏及心脏等不得 ( 血 ) 滋润之时, 则有情成为渴了 界限 以血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25) 汗 是由毛孔渗出的水界 ( 液体 ) 它的 色 象清的胡麻油的色 形 如汗的处所之形 方位 居于二方 处所 汗的处所是没有固定的, 不象血的常在 如果因为火的热力 太阳的热力 气候的变化等而身体发热之时, 则自一切的发与毛孔流出 ( 汗 ) 来, 犹如一束从水里拔起来而没有切平的莲的须根及白睡莲的茎相似 ( 滴下水来 ) 是故 ( 汗的 ) 形亦得依发与毛的孔而知 取于汗的瑜伽者可对充满于发及毛的孔的汗而作忆念 界限 以汗的部分为界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26) 脂肪 是凝固的脂膏 它的 色 如分裂了的郁金之色 形 先就肥大的身体说, 在皮肤与筋肉之间, 如郁金色的 ( 纤细的 ) 陀拘罗的布片之形 ; 瘦小的身体则附著 120

124 在他的胫肉 腿肉 脊椎附近的背肉, 胃的周围之肉等处, 象折成二重三重的郁金色的陀拘罗的布片之形 方位 生于二方 处所 遍满肥大者的全身, 附着于瘦小者的胫肉等处 虽称为肪, 但也是非常厌恶的, 所以 ( 人们 ) 不拿 ( 脂肪 ) 作涂头的油, 也不用作鼻油的 界限 下以肉, 上以皮肤, 横以脂肪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27) 泪 是从眼中渗出的水界 ( 液体 ) 它的 色 如清的胡麻的油的色 形 如它的处所形 方位 生在上方 处所 在眼孔中 然而这泪并不是象胆汁在胆囊中那样常积集于眼孔之中的 当有情心生欢喜而大笑之时, 或生悲哀而哭泣之时, 或吃了特殊的食物之时, 或因烟及灰尘等侵入眼中之时, 则 ( 泪 ) 与喜 悲或特殊的食物及气候等共同生起而盈满眶或渗出眼孔之外 取于泪的瑜伽者当取充满于眼孔的泪 界限 以泪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28) 膏 是溶解的脂膏 它的 色 如椰子油的色 ; 亦可说象撒布于粥上面的油的颜色 形 如在沐浴之时, 脂膏之滴撒布于清净的水上浮动的形态 方位 生于二方 处所 大多在手掌 手背 足蹠 足背 鼻孔 额与肩等之处 然而膏在这些地方, 并非常是液状的 ; 当火热 太阳热 气候的变化,( 体内地水火风四 ) 界的变化之时, 而在此 ( 掌 ) 等之处也变化了, 此时则如沐浴之时的脂膏之滴撒布于水面上相似, 在各处浮出膏来 界限 以膏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29) 唾 是在口内混以泡沫的水界 ( 液体 ); 它的 色 白如泡沫色 形 如其处所之形, 亦可说如泡沫形 方 121

125 位 生于上方 处所 自两颊边下流于舌上 然而此 ( 唾 ) 并非常积聚在舌上的 ; 当有情看见或忆想某种食物之时, 或把任何热 苦 辛 咸 酸等味放到舌上之时, 或者心脏 ( 对某特殊食物 ) 厌倦及对任何种类而生厌恶之时, 则唾生自两颊之侧而下流止于舌上 在舌端的唾是淡的, 在舌根的是浓的 把磨了的米或饭或任何其他硬食放到口里的时候, 犹如在河堤的沙中掘的小穴, 不断的渗出水来,( 唾 ) 亦不尽的流来而得滋润 ( 食物 ) 界限 以唾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30) 涕 是从脑上流来的不净 它的 色 如嫩的多罗果 ( 椰子果 ) 内心的髓 ( 肉 ) 的颜色 形 一如其处所之形 方位 生在上方 处所 充满在鼻孔之内 然而涕亦不是常积聚在鼻孔内的 ; 譬如有人用荷叶包凝乳, 在下面用针刺穿一小孔, 凝乳的澄液便从小孔流落于外 如是当有情哭泣之时, 或因特殊的饮食及气候的变化而内界发生动乱 ( 四大不调 ) 之时, 则从头中的脑变成一种象腐败了的痰状的东西流下经过口盖的上部的开孔流入及充满于鼻孔, 或流出 ( 鼻孔 ) 之外 取于涕的瑜伽者, 当取充满在鼻孔的涕 界限 以涕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31) 关节滑液 是身体的关节内部的滑的污秽的东西 它的 色, 象迦尼迦罗的树脂之色 形 如它的处所之形 方位 生于二方 处所 在一百八十的关节之内, 行滑润骨节的工作 如果 ( 关节的滑液 ) 少者, 则起立, 坐下, 行走, 转身, 屈身与伸直之时, 它的骨都作 格答格答 之声, 如弹指声 ; 他纵使一二由旬的道路, 亦因风界激动而觉四肢疼痛 然而 ( 关节滑液 ) 多者, 则于起坐等时, 他的骨不会作 格答格答 之声, 虽走长路, 亦不会激动风界及不觉四肢疼痛 界限 以关节滑液的部分为限 这 122

126 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32) 尿 它的 色 如曼率豆的硷质性的汁的颜色 形 如倒置的水瓮内部流出来的水的形状 方位 生于下方 处所 在膀胱的内部 膀胱 即小便袋 譬如投入污池而无口的罗梵那瓮, 而污水进入 ( 瓮中 ), 然而看不出 ( 瓮水 ) 所入之道, 同样的从身体进入 ( 膀胱中 ) 的尿, 也看不出它的所入之道, 但放出之道是明白的, 当 ( 膀胱之中 ) 的尿充满之时, 有情便说 : 我要小便 而忙于小便了 界限 以膀胱的内部及尿的部分为限 这是它的 自分的界限 他分的界限 与发相似 如是于发等部分中, 确定了他们的色 形 方位 处所 界限之后, 依 ( 前说的 ) 次第, 不过急等 ( 十种作意善巧 ) 的方法, 以色 形 香 所依 处所的五种而作 厌恶! 厌恶! 的忆念者, 最后则超越 ( 发等的 ) 假名 ( 而修习 ), 譬如有眼的人, 看见有三十二种颜色的花而结在一根线上的花蔓, 一切的花是不分何始何终的同时显现, 如是作 此身有发毛 等的观身之人, 对于彼等 ( 三十二分 ) 的一切法亦不分何始何终的显现 所以在 ( 前面的 ) 作意善巧论中说 : 初学者于发作意, 去 ( 彼于发 ) 作意已, 至最后的尿的部分而止 如果 ( 瑜伽者 ) 对 ( 自身之 ) 外部 ( 的其他的身体 ) 专注作意, 以及如是于 ( 他人的 ) 一切部分都明了之时, 则对游行的人与畜等 ( 于瑜伽者的眼中 ) 舍了有情的行相, 只是现起一堆 ( 三十二 ) 部分的积聚而已 ; 若 ( 见 ) 彼等 ( 人或畜 ) 吞下饮食之时, 亦仅现起如投 ( 食物 ) 于 ( 三十二 ) 部分的积聚之中相似 ( 于三十二分 ) 以次第撤去等而作 厌恶! 厌恶! 的次第忆念者, 得以次第生起安止定 那里依发等的色 形 方位 处所 界限而得现起 取相 ; 依 ( 发等的色 形 香 所依 处所五种的 ) 一切行相的厌恶 ( 考察 ) 而得现起 似相 那 ( 似相 ) 的修习者, 依照如 ( 十 ) 不净业处中所说的方法而得生起初禅的安止 ( 定 ) 彼 ( 安止 ) 若人 123

127 于 ( 三十二身分的 ) 一部分明白了, 于一部分中证得安止, 不再修习其他的瑜伽者, 则他仅生起一 ( 安止定 ) 若人 ( 于三十二身分中 ) 多分明白了, 或于一 ( 部分 ) 而证 ( 安止 ) 禅, 更于其他部分而修瑜伽者, 则他得依部分的数目而生起初禅定, 犹如摩罗迦长者相似 据说 : 那尊者 ( 摩罗迦 ) 握住长部师无畏长老的手说 : 朋友无畏! 先研究这个问题 : 摩罗迦长老于三十二分中得三十二的初禅, 如果他夜入一禅, 日入一禅, 则以半月余而得成就 ; 若每日入一禅, 则以月余而得成就 如是此 ( 身至念 ) 业处虽依初禅而成, 但是由于忆念 ( 三十二分的 ) 色 形等之力而成, 故称为 身至念 ( 业处 ) 身至念的功德 精勤于身至念 ( 业处 ) 的比丘, 是战胜不乐与乐的, 不是为不乐及乐所战胜的 他是常常征服生起的不乐而住 他是战胜怖畏恐惧的, 不是为怖畏恐惧所战胜的 他是常常征服生起的怖畏恐惧而住 他是 忍辱者, 能忍寒 热 乃至能忍夺取其生命之苦 依发等的色一类 ( 青 黄 赤 白之遍 ), 得证四禅, 而达六通 真实的善慧者, 应对于如是有大威力的身至念, 常作不放逸之行 这是详论身至念一门 124

128 11. 念身之四界 在 大念处经 里佛陀提到 : 诸比丘! 比丘从界 ( 要素 ) 如存在 如志向而观察此身, 即知 : 此身中有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诸比丘! 犹如熟练之屠牛者, 或屠牛者弟子之杀牛, 于四衢道, 片片分解已犹如坐, 诸比丘! 如是比丘! 从界 如存在 如志向而观察此身, 知 : 此身有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如是, 或于内身, 观身而住 ; 于外身, 观身而住 ; 又于内外身, 观身而住 或于身, 观生法而住 ; 于身, 观灭法而住 ; 又于身, 观生灭法而住 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 皆会 有身 之思念现前 彼当无所依而住, 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 诸比丘! 比丘如是, 于身观身而住 四界是与三十二身分密切相关连的, 因此佛接着说 : 复此, 诸比丘! 比丘从界 ( 要素 ), 如 ( 何 ) 存在, 如 ( 何 ) 志向而观察此身, 即知 : 此身中有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诸比丘! 犹如熟练之屠牛者, 或屠牛者弟子之杀牛, 于四衢道, 片片分解已, 犹如坐, 诸比丘! 如是比丘! 从界, 如 ( 何 ) 存在, 如 ( 何 ) 志向而观察此身,( 知 ): 此身有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在前面分析过四界的十二相, 那即是地界有硬 粗 重 软 滑 轻相, 水界有流动与黏结相, 火界有热与冷相, 风界有支持与推动相, 每一特相都需从头到脚观察清楚 如何存在 指在色身中找到这四界 如何志向 指无论身体是在任何的姿态中找到这四界 比如用手按头颅知它是硬的, 用舌头在口腔内左右伸吐知它是滑的等, 小便时知道尿水流出, 125

129 发烧的时候知道身体会热, 肠胃里有风的时候知道风的推动或浮动 这些都是物质界的纯物理现象 在 大象迹喻经 (Mahāhatthi padūpama Sutta)[1] 中佛说 : 诸贤! 云何为内之地界? 内之自身之坚固态而被执取为 ( 我 我所 ) 者, 即发 毛 ( 爪 齿 皮 肉 腱 ( 筋 ) 骨 骨髓 ( 肾脏 ) 心脏 肝脏 肋膜 脾脏 肺脏 肠 肠间膜 胃中物 ) 粪 ( 脑 ), 又其它所有内之自身坚固态而被执取为 ( 我 我所 ), 诸贤! 此言内之地界也 其次, 诸贤! 云何为内之水界? 内自身之水, 水态被执取为 ( 我 我所 ) 者, 即胆汁 ( 痰 脓 血 汗 脂 泪 膏 唾 洟 ( 涕 ) 关节滑液 ) 尿, 又其它所有内自身之水, 水态而被执取为 ( 我 我所 ), 诸贤! 此言内之水界也 其次, 诸贤! 云何为内之火界? 内自身之火, 火态被执取为 ( 我 我所 ) 者, 即令热者, 令老, 令燃烧者, 令食 饮 噉 味等物善消化者, 又其它所有内自身之火, 火态而被执取为 ( 我 我所 ), 诸贤! 此言内之火界也 其次, 诸贤! 云何为内之风界耶? 内自身之风, 风态被执取为 ( 我 我所 ) 者, 即上行风 下行风 腹外风 腹内风 肢体循环风 入息 出息, 又其它所有内自身之风, 风态而被执取为 ( 我 我所 ), 诸贤! 此言内之风界也 在独居禅思时应该掌握观察四界的方法, 就能够冷静地看到身体的四界, 就只有四界, 找不到身体, 有情, 有生命的, 或有我 比如观察发时, 知道发生于头上, 这就好像一个蚁丘上生了草时, 蚁丘不知草生在我上边, 草也不知我生在蚁丘上, 同样的头也不知发生在我上边, 发也不知我生在头上 又如观察骨和肉时, 就好像路旁凉亭屋梁上的尘土, 126

130 屋梁不知我被尘土黏着, 尘土也不知我黏在屋梁上, 同样的, 骨骼不知被肉黏着, 肉也不知它黏在骨骼上 因此这样分析能够得到结论, 这些地界的毛 发 骨 肉等只是身体的某部分, 它无思念, 无记, 空, 非有情, 而应该只是观察它是坚硬的地界 在修习界分别观时, 若只是观地 水 火 风四界是不够的, 行者还需观二十部分的身分是地界, 十二部分的身分是水界, 四部分是火界, 六个部分是风界, 就如在 大象迹喻经 所指出的 列表如下 : 表 1 四界分别表 ( 四十二身分 ) 地界显著的部分 ( 二十个 ): 1 发 2 毛 3 爪 4 齿 5 皮 6 肉 7 腱 8 骨 9 骨髓 10 肾 11 心脏 12 肝脏 13 膜 14 脾脏 15 肺脏 16 肠 17 肠间膜 18 胃中物 19 粪 20 脑 水界显著的部分 ( 十二个 ): 1 胆汁 2 痰 3 脓 4 血 5 汗 6 脂肪 7 泪 8 膏 9 唾 10 涕 11 关节滑液 12 尿 火界显著的部分 ( 四个 ): 1 间隔性发热之火 2 令成熟和老化之火 3 发烧之火 4 消化之火 127

131 风界显著的部分 ( 六个 ): 1 上行风 2 下行风 3 肠外风 4 肠内风 5 肢体循环风 6 入息与出息 表参考 如实知见, 帕奥禅师著 还有一个比喻是屠夫杀牛的比喻 这是指屠夫在赶牛, 到了屠场, 绑牛杀牛时, 屠夫都有牛的概念 ; 到了把牛尸体支解后, 切成不同部分的肉块后, 牛的概念就消失了, 肉块的概念就生起 因此屠夫不会想 : 我在卖牛, 这些人带走牛 而会想 : 我在卖肉, 这些人带走肉 同样的, 当一个人还未能了解以界分别来观察身体前, 他心里有 人 的概念, 当他以界分别来观察身体后, 人 的概念就会消失, 而会有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的认识 若观察色聚里的色法, 发只是八法聚而已, 毛也一样, 因为地界增盛的缘故, 所以称为地界, 同样的比如胆汁乃是因为水界增盛的缘故, 故为水界 观察色聚里的地界, 只能观察到两组中的一组特相, 即是硬 粗 重, 或是软 滑 轻 ; 观察水界则能同时观察到黏结与流动 ; 观察火界只能个别观察到热或冷 ; 观察风界则能同时观察到推动 ( 浮动 ) 与支持 [2] 从俱生缘来看四界 ; 地界是为水所摄, 火所守护, 风所支持而住立 ; 水界则住立于地, 火所守护, 风所支持而令黏着 ; 火界则住立于地而为水所摄, 风所支持, 而令偏熟 ; 风界则住立于地, 为水所摄, 火所偏熟, 支持三大种 [3] 观察完色聚的四界就进一步观察色聚里的所造色, 即是颜色 香 味 食素等, 能观察到四界 ( 四大元素 ) 与所造色 ( 四大所造色 ), 就是照见究竟的色法, 就能破除密集 128

132 色法密集有三种 : 相续密集, 组合密集和作用密集 要破相续密集必须能见到色聚, 因为已把众人的相或想消除 要消除组合密集必须能见到色聚里的八法聚, 也就是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颜色 香 味与食素 要破除作用密集必须观察到每一色聚里至少的八种色法, 以及每一色法的不同作用 所以要观察每一色法的特相, 作用, 现起与近因 比如地界的特相是硬, 作用 ( 味 ) 是作为其它元素与所造色的立足处, 现起是接受, 近因 ( 足处 ) 是其它三大元素 能够彻底的观察到究竟色法, 就能把这三种密集破除 在观照内身 外身与内外身, 生法 灭法 生灭法的部分, 简单说是必须观照内外的名色法都是无常 苦和无我, 以及观照名色法的因与缘皆是无常 苦和无我, 然后观照行法的生灭, 及坏灭皆是无常 苦和无我, 最后因道智而得消灭烦恼, 再依果智以证悟涅槃 注释 : 1 中阿含 象迹喻经 2 详见 正念之道, 帕奥禅师着 3 详见 清净道论, 悟醒译 129

133 12. 九墓墟观 五蕴, 巴利文, 蕴 khandha, 以前它是称为五阴 是指五个生命的组合体, 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upādānakkhandha 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 色,rupa, 受,vedana, 想,saññā, 行, sankhara, 识,viññānam 这五蕴是愚痴无闻凡夫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个体的五部份 五蕴是我们所常执著的 色蕴的范围有眼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这五根皆是四大所造色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诸 色 ; 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 不论是过去 现在 或未来的 色, 或从空间上来探究, 不论内 外 粗 细 美 ( 高贵 ) 丑 ( 低下 ) 远 近的 色 ; 若正确地观察它们, 皆是 色, 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 那即是 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 对色蕴的执取, 那是极平常的事 佛法只是给有善根的人听和修的, 而也只有智者才能证知 由于不能如实的了解色法, 我们久远以来一直执取自己的身体为我, 我所有, 如是由内而向外执取, 就产生贪欲, 瞋恚, 痴与邪见等烦恼而造作恶业, 结果为业所驱使在六道轮回不能解脱 九种墓墟观是对死尸腐化的观想, 它是要彻底打破我们对色身的执着, 以及执着恒常的邪见 目前的环境要能看到死尸腐 130

134 化以致最后变为骸骨的阶段似乎有些困难, 但是有时从报章及杂志上, 甚至医学的刊物中也可以得到这些照片, 所以用照片来观想也一样有效 人的死亡是由于命尽, 或是福尽或是意外等原因 从另一方面来看, 当识与命根及业生暖气分离时, 有生命的肉体就变成了尸体, 当尸体不再得到循环系统的补给营养与免疫能力之后, 它成为细菌滋生处, 蛆虫繁殖地, 鸟兽噉食物, 这是必然的结果 当我们看到别人死亡时, 我们应作如是死随念思惟 ; 生命就像风下之灯, 随时它都会熄灭 一个享有大富贵的人亦都死去, 有一天我也将会死 凡是生下来的, 都会死去, 死魔就像斩首官一般, 等待着机会毁灭人 生命从生下来那一天起, 不曾停留过片刻, 像太阳升起后急急的走向日落 生命的现象犹如闪电 水中泡 叶上的朝露 水中痕 像死敌必定要执行杀人的任务一般, 没人能躲避的了死亡 若具有大福德 大智慧与大神通的佛陀都不免于死, 何况是我? 每一刻我都在逼近死亡, 或因吃错食物 或因身内的疾病 或因外来的创伤, 一眨眼而已, 生命就结束了 观看死尸是去除贪欲, 尤其是对治淫欲的最好方法, 也是去除身体是我的有身见 (sakkaya ditthi) 的有效方法 若是修止, 则不宜取异性的尸体来作业处 ( 所缘 ), 但修观则可以取异性的尸体来观察 若心中的邪念透过这方法有效地制止后, 可以进一步修四界分别观, 直到能清楚地看到色聚, 能够见到色聚就能见到色法的真相, 才能放下对色相的执取 这是对内外名色法的观照, 这观智叫名色分别智 (Namarupa 131

135 pariccheda ñāņa) 九种墓墟观 在 大念处经 里佛陀教导观照死尸败坏的九种过程如下 : 复此, 诸比丘! 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 死后经一日二日乃至三日, 膨胀成为青黑 腐烂, 彼注意此身,( 知 ): 此身 ( 自身 ) 不脱如是法 ( 性质 ), 而 ( 会 ) 成为如是者 (1) 膨胀青黑尸 ---- 第一种尸体的败坏过程 : 首先要观察是它膨胀起来 这是因为腐烂所产生的气体使腹部鼓胀 其次要观察是肌肉变色, 有些青, 指蓝色, 有些黑 做完这两点的观察后, 就转为观察自己的身体, 想自身也是有同样的性质, 它会 ( 将来 ) 变为这样的 132

136 佛说 : 如是, 或于内身, 观身而住 ; 于外身, 观身而住 ; 又于内外身, 观身而住 先观照外身, 再观照内身, 再观照内外身 观照的重点是要观照它们是无常 苦和无我 接下来, 佛说 : 于身, 观生法而住 ; 于身, 观灭法而住 ; 又于身, 观生灭法而住 先观照身体的生法, 再观照身体的灭法, 再观照身体的生灭法 这里是指观照身体生灭的缘 这里是观照身体的缘摄受智 (Paccayapariggaha-ñāņa), 思惟三相智 (Sammasana ñāņa) 以及生灭随观智 (Udayabbaya ñāņa)( 十六观智的三种 ) 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 皆会 有身 之思念现前, 彼当无所依而住, 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 诸比丘! 比丘如是, 于身观身而住 这里是观照身体的存在, 随缘而存在, 当对身体的正见通过正思惟生起后, 生活无所依而住, 且不执着于 133

137 世间的任何物体 因此这观智包括从坏灭随观智 (Bhanga-ñāņa), 怖畏现起智 (Bhanya ñāņa), 过患随观智 (Ādinava ñāņa), 厌离随观智 (Nibbidā ñāņa), 欲解脱智 (Muñcitukamyatā ñāņa), 审察随观智 (Patisankhā-ñāņa), 行舍智 (Sankhārupekkā ñāņa), 随顺智 (Anuloma ñāņa), 种姓智 (Gotrabhū cittā), 道智 (Magga cittā), 果智 (Phala citta) 和余漏智 (Paccavekkhaņa ñāņa) 当观智成熟时, 道智与果智才会出现, 当一个行者得究竟智时才会独立无依而住, 且不执着于世间的任何事物 (2) 鸟兽虫食尸 ---- 第二种尸体的败坏过程 : 复次, 诸比丘! 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 被鸟所啄 或鹰所啄 或鹫所啄 或犬所食 或豺所食, 乃至各种生类之所食 彼注视此身,( 知 ): 此身不脱如是法, 而成为如是者 134

138 再观尸身为鸟类, 狗 豺 虫类所食, 观将来自己死时身体与尸身无异, 终不能脱离这种过患 观智部分同前 135

139 (3) 血肉筋连尸 ---- 第三种尸体的败坏过程 : 复此, 诸比丘! 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 由于具有血肉而筋连结于骸骨 彼注视此身,( 知 ): 此身不脱如是法, 而成为如是者 此时尸身已去半, 恶臭污秽不堪, 还剩一些血肉黏在骨上, 尸骨依筋腱连在一起 观智部分同前 (4) 血涂筋连骨 ---- 第四种尸体的败坏过程 : 复次, 诸比丘! 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 无肉之附着血, 而筋连结骸骨 彼注视此身,( 知 ): 此身不脱如是法, 而成为如是者 此时尸身只剩骨架, 由筋连结着, 倘有一些干血涂在骨上 观智部分同前 136

140 (5) 筋连骸骨 ---- 第五种尸体的败坏过程 : 复次, 诸比丘! 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 无血 肉, 唯筋连结骸骨 彼注视此身,( 知 ): 此身不脱如是法, 而成为如是者 此时尸骨唯剩骨和筋 观智部分同前 137

141 (6) 解散骸骨 ---- 第六种尸体的败坏过程 : 复次, 诸比丘! 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 关节 ) 解散, 手骨于此处, 足骨于彼处, 髁骨于此处, 腿骨于彼处, 盘骨于此处, 背骨于彼处, 头盖骨在彼处, 骸骨散在四方八面 彼注视此身,( 知 ): 此身不脱如是法, 而成为如是者 此时骨块分散, 仍可见手骨, 脚骨, 腿骨, 上腿骨, 股骨, 脊椎, 和头盖骨等 观智部分同前 (7) 白骨 ---- 第七种尸体的败坏过程 : 复次, 诸比丘! 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 初如螺色之白骨 彼注视此身, ( 知 ): 此身不脱如是法, 而成为如是者 此时尸体已变成贝壳色的白骨 观察部分如前 138

142 (8) 一堆白骨 ---- 第八种尸体的败坏过程 : 复次, 诸比丘! 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 经过一年, 骸骨堆高 彼注视此身,( 知 ): 此身不脱如是法, 而成为如是者 此时尸体已变成一堆白骨, 有一年久了 观智部分如前 139

143 (9) 粉碎骸骨 ---- 第九种尸体的败坏过程 : 复次, 诸比丘! 比丘恰如得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 骸骨粉碎败坏 彼注视此身, ( 知 ): 此身不脱如是法, 而成为如是者 此时尸体已败坏到骸骨粉碎为尘 观智部分如前 140

144 每一种的尸体败坏的样子, 都能靠观想而达到心定 即近行定或安止定的境界, 如此每一种的墓墟观都能修到初禅 到达禅定后就修观禅 在禅定时观察五禅支, 在观禅时观名色, 以及生灭现象, 最后要得的结论是己身与外身皆无常及无我 修以上的法门的行者一定要配合修慈无量 不净观的修习必定要有对修习有经验的瑜珈士指导, 才适合进行 因为佛住在金刚聚落跋求摩河侧萨罗梨林中时 ( 杂阿含 809 经 ) 教比丘众修不净观, 过了一段时间, 有的比丘极厌患色身, 或以刀自杀, 或服毒药, 或以绳自绞, 或投岩自杀, 或令其它比丘杀 当时有一异比丘极厌患恶露不净之身, 到鹿杖梵志子住所对他说若肯杀他, 他可以将衣钵送给他, 这位鹿杖梵志子起了贪念, 就答应了 因此就把这位比丘杀了 鹿杖梵志子到跋求摩河边洗刀时, 有一土地神是魔王的伴党, 怂恿他说这么做功德无量, 能使释子沙门未度得度, 未脱得脱, 未安息得安息, 未涅槃得涅槃, 因此鹿杖梵志子再回来循着房舍, 禅室, 经行处说他能使释子沙门未度得度, 未脱得脱, 未安息得安息, 未涅槃得涅槃, 众多比丘求他度脱, 于是一日内杀了六十比丘 佛在布萨日发现比丘的数目少了, 问阿难陀后才知道原因 后来佛说修这法门的人要配合修安般念, 能令已生及未生的恶不善法速令停止, 并能导至涅槃 后世都教修习慈爱或慈无量, 修慈的人对自己与对别人心都很柔软, 不会产生厌世之想 修习不净观 佛在 五阴譬喻经 中将色蕴喻为聚沫, 这聚沫是沟里的水冲洗下来的各种不净物 ; 如油脂 膏 黏液 漂浮的渣滓 小枝杆 树叶 无数小水泡结合起来的, 是一团不定不同颜色的短暂聚合体 如理思惟它, 反观自身, 这色身正是这样, 就如佛所譬喻的 想想这色身跟随了我这么多年, 我怎么想都没去想过它竟然是这样子的情形 唉!苦啊!我应 141

145 怎么做才能快点开悟呢?佛教的方法是很多, 不需个个都用, 但结合不同方法来尽快证悟是绝对没错的 当心为贪欲所侵占, 为了断除贪欲, 就应修习不净观 修习不净观是根据佛说的十不净 ( 死尸 ) 相, 十不净相是四十业处的一部分 用来观修以灭除贪欲 ; 这十不净相是 : (1) 膨胀 ( 尸体 ) 相 ;( 新死想 ) (2) 青瘀 ( 尸体 ) 相 ;( 青瘀想 ) (3) 脓烂 ( 尸体 ) 相 ;( 脓血想 ) (4) 断坏 ( 尸体 ) 相 ;( 绛汁想 ) (5) 食残 ( 尸体 ) 相 ;( 筋缠想 ) (6) 散乱 ( 尸体 ) 相 ;( 散乱想 ) (7) 斩斫离散 ( 尸体 ) 相 ;( 骨散想 ) (8) 血涂相 ( 不一定是尸体 ):( 血涂想 ) (9) 虫聚 ( 蛆虫聚生尸体 ) 相 :( 虫噉想 ) (10) 骸骨 ( 尸体变为骸骨 ) 相 ( 枯骨想 ) (1) 膨胀相是指人体在死后, 腐化产生气体, 尸体鼓胀像吹饱风的皮囊 142

146 (2) 青瘀相是指尸体腐化, 肌肉肿处是红色, 脓聚处是白色, 其他地方则是呈青 ( 黑 ) 色 (3) 脓烂相是指皮肉因肿胀生脓, 在破烂处脓流出来 143

147 (4) 断坏相是指腹肌断裂, 或尸体从中破开, 可能是鸟兽啄食的结果 (5) 食残相是指尸体大半已去, 尸体为鸟兽食后零乱相 144

148 (6) 散乱相是指尸体还有一些肉黏着, 但骨块散乱, 手一处, 脚一处, 头一处 (7) 斩斫离散相是指尸肉为鸟兽所食, 骨被嚼断, 筋也已去, 不能连系骨, 因而骨块散乱于地 145

149 (8) 血涂相是指伤人流血或尸体血溢出涂在尸体上 (9) 虫聚相是指尸体腐烂生满蛆虫 146

150 (10) 骸骨相是指尸体皮 肉 内脏 脑浆被食尽后所剩骸骨 147

151 修不净观的行者是不适宜取异性的尸体来观察 ; 观察时应心念 厌恶的膨胀相, 厌恶的膨胀相 ; 若是在夜里也不心生恐怖, 并坚定心念 死尸是决不会站立起来或来追人的, 以消除心中的恐惧感 ; 在取相时应对尸体的相作珍宝或稀有想, 这是因为这种业处的相难得的缘故, 也因为由于这取相可以重复进行业处的修习 148

152 149

153 13. 十六观智 在南传佛法里有一个殊胜的法门, 名为十六观智, 它是观照的法门 它是法宝中之宝, 观照是一种渐次开发的慧学 慧学的范围有蕴 (khandha) 处 (ayatana) 界 (dhatu) 根 (mula) 谛 (sacca) 缘起 (paticcasamuppada) 我们在经过学习戒学一段日子之后, 就可以开始学习观照, 观照的要点是彻底的去观照五蕴的诸名 色法, 並且顺序从观照色法做起 观照它们是无常 苦 无我 然后进而观照名法的受 想 行 识也是无常 苦 无我 十六观智 这十六观智是 : 1. 名色分别智 (Namarupaparicchedañāņa) 是首先要作的工作, 用来破世人的 一个, 一体 的邪见 2. 缘摄受智 (Paccayapariggahañāņa) 是帮助我们观照名 色法个别的生起因缘 3. 三相思惟智 (Sammasanañāņa) 是断除我们对五蕴的执著 4. 生灭随观智 (Udayabbayañāņa) 是观照名 色法的生灭 5. 坏随观智 (Bhangañāņa) 是觉知名 色法的坏灭 6. 怖畏现起智 (Bhanyañāņa) 是生起对诸行法的怖畏 7. 过患随观智 (Ādinavañāņa) 是观照色法的过患与危厄 8. 厌离随观智 (Nibbidāñāņa) 是对诸行法的厌离 150

154 9. 欲解脱智 (Muñcitukamyatāñāņa) 是欲解脱出离于一切行 10. 审察随观智 (Paţisankhāñāņa) 是审察前面的六智, 它也是三相思惟智 11. 行舍智 (Sankhārupekkāñāņa) 是舍离诸行的智 12. 随顺智 (Anulomañāņa) 是随顺于前面的八智及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以行道而得其道果 13. 种姓智 (Gotrabhūcittā) 是超越凡夫种姓的智 14. 四道智 (Magga cittā) 是走向四位圣人的道智 15. 四果智 (Phala cittā) 是产生四位圣人的果智 16. 余漏智 (Paccavekkhaņañāņa) 是审察自己的剩余的烦恼, 而用择法去断除这些烦恼的智慧 现在分别给予介绍如下 : (1) 名色分别智 (Namarupaparicchedañāņa) 清净道论 指出有倾向之相的为名, 有恼坏之相的为色 [1] 名有倾向或面向于所缘, 它的功能是攀缘于色 依智慧观察色法而知, 一切色法都是恼坏的, 恼指恼乱众生之心, 坏指它本身只有有限的生命而会衰坏 一个修行者要常常以正念 (samma sati), 并依正见 (samma ditthi) 与正思惟 (samma sankappa) 观察当下的身心, 以便生起正确的名色分别智 如在修安般念 (anapanasati) 时, 出入息 鼻孔 肺 身体的运动都是色法, 专注的心是名法, 观察到禅支, 进入定境的心都是名法 名法有心 (citta) 和心所 (cetasika): 心有八十九种, 包括善心, 不善心, 果报心与唯作心 ; 心所有五十二种, 包括通一切心所, 不善心所, 和美心所 色法有二十八种, 包括四大种色与二十四种所造色 ; 它又分为业生色, 心生色, 时节生色, 和食生色四种 缘起法里的第四支, 识缘名色, 与这里所说的是一样 151

155 名色法可依以下几点观照 : (i) 四界 色法可分为四界, 修定或修观的修行者, 可用在 大念处经 里身念处章里第六节的四界差别的解释来观察身体内的四界 复次, 诸比丘! 比丘从界 ( 要素 ) 如存在 如志向而观察此身, 即知 : 此身中有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诸比丘! 犹如熟练之屠牛者, 或屠牛者弟子之杀牛, 于四衢道, 片片分解已犹如坐, 诸比丘! 如是比丘! 从界 如存在 如志向而观察此身, 知 : 此身有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2] 若把身体细分为三十二身分或四十二身分 ( 加上火与风界 ), 再详细分析每一身分里的四界 色 香 味 食素 命 净色等十色 ; 比如头发, 它有身十法, 又有性十法, 又有食生色八法, 时节生色八法和心生色八法, 如是共有四十四色 其它的三十一身分也同样有四十四色 若把每一色法这样细分的结果, 我 还存在吗? (ii) 十二处 眼界以眼净色确定为眼处, 同样的耳 鼻 舌 身, 也以个别净色确定其处, 它们的境有色 声 香 味 触处 世间的七识界是意处, 与它相应的触等及其余的色是法处, 这样有十处半是 色, 一处半是 名 这样分的结果, 我在那里呢? (iii) 十八界 眼界以眼净色而确知是眼界, 亦不确定眼净色以外的其它五十三色为眼界 ( 即身十法, 性十法的二十种业色, 加上食生色 心生色 时节生色各八的二十四无执受色加上命根的九种俱生色共五十三色 ) 其它的根门及它们的境的色 声 香 味 触共十色为十界, 其余诸色为法界 八十一世间心为七识界, 与诸识相应的触等是法界 如是十 152

156 八界中, 有十界半是 色, 七界半是 名 (iv) 五蕴 色蕴里有二十八种色, 包括了四大种的元素色 五净色 ( 五根门 ) 四境色 二性根色 心所依处色 命根色 食素 ( 食色 ) 的十八种完成色 ; 以及十种不完成色, 包括了限制色 ( 空界 ) 二表色 三变化色及四相色, 这一切都是色蕴 与八十一种世间心共生的受是受蕴 与这些心相应的 想 是想蕴 行蕴是除了 受 与 想 之外的五十心所 八十九心是识蕴 我们当知色蕴是 色, 四非色蕴是 名 或者也可以简单地把四大种及所造色确定为 色, 意处及法处的一部分的名法确定为 名 对五蕴的正确认识是培育起名色分别智的必经道路 (v) 把握非色的方法 非色是指 名, 因为微细, 不易现起, 但修行者必须精进, 不放弃修行, 重复的思惟 作意 分析 抉择以及确定这些 名, 譬如镜子有尘埃蔽盖着, 不能照清楚, 那就要把镜子擦得非常干净才能照清楚, 而不是把镜子丢掉 非色可由触 受和识三行相来观察 名从触观察 是先观自身四大, 地界有凝固之相等法而把握诸界, 最初观察到这些四大受境的冲击而有触, 与它相应的 受 是受蕴, 想 为想蕴, 与触俱的 思 为行蕴, 心是识蕴 如是来确定 名 名从受观察 是某些人以自身的地界, 接触到外境而生起享受彼所缘的地界的味的受是受蕴, 与它相应的 想 是想蕴, 与该境的触及 思 是行蕴, 与该境相应的心是识蕴 如是来确定 名 名从识观察 若某人以地界 ( 身体的二十个地身分 ) 有凝固之相而现起认识所缘 ( 地界 ) 的识是识蕴, 与它相应 153

157 的 受 是受蕴, 与它相应的 想 是想蕴, 与它相应的 触 与 思 是行蕴 这样从头发到出入息, 凡有凝固之相的都做同样观察 如是来确定心识对色相所立的 名 诸法心先导, 心主心所作 ( 南传法句经 1 偈 ) 说明心是先导和造作者, 心对外界色 声 香 味 触 法的识别称为 识 它有不断生灭连续的特性 再由认识之门, 即七识界的八十一种世间心, 及与此等心俱生的心所 ( 触 受 想 思 命 心止 作意七种 ) 而明了 名 把心细分的结果, 同样的所谓我的心, 我的想法, 也被粉碎无遗 (vii) 无有情 通过这样重复的观察 思惟, 把五蕴 十二处 十八界 三地 ( 欲 色 无色 ) 内的法确定为 名 及 色, 没有其它的有情 众生 天 梵或补特伽罗等, 这结论就是智慧 犹如车子是车轮 车轴 车厢 引掣 车辕 玻璃等机件组合而成, 名为 车 但仔细观察的结果, 它其实没有车 又如屋子, 于第一义中, 它其实没有屋, 但从世间法看, 它是以木材 铁枝 砖块 水泥 门 窗 屋顶等拼搭起来, 而名为 屋 世人执着于有 众生, 有 有情, 认为自己不灭, 是堕于常见 ; 这是 因为没有专注生灭, 为相续所覆蔽, 因此不现起无常相 ( 清净道论 21 品 ) 有些人认为死了就没了, 灭绝, 是堕于断见 正观的人, 如实的知道五蕴, 便精勤地厌离于贪, 为寂灭而努力行道, 佛称这种人为具眼者 (viii) 名色的相依关系 佛以芦束的譬喻来说明名色的关系, 犹如二束芦 ( 佛有时也说三束芦, 指精, 卵与识, 也即是名色 ), 相依而立, 此一是另一束的支持和依靠, 一束倒 154

158 时, 另一也倒 如是于五蕴的名与色当中 名与色相依止而存在 若一个倒了, 别一个也倒 如是名依色转起, 色依名而转起 由于名的欲食, 欲饮, 欲言, 欲行, 作种种威仪, 色就食之, 饮之, 言之, 行之, 作诸威仪 (2) 缘摄受智 (Paccayapariggahañāņa) 名色是从因缘而生, 并且相互为因缘, 它们不是无因而生, 也不能归于自在天的创造 观察名色的因缘有下列方法 : (i) 生缘 观察此身生时, 是在胎盘里, 处于胃与直肠间, 在腹膜后, 脊椎骨前, 围着肠与肠间膜, 臭秽而且狭窄, 犹如蛆虫生于腐尸一般 这样生起的色身以无明 爱 取 业作它的生因, 无明是亲依止缘, 业是生缘 食物是支持它的食缘, 这是色的缘 名即是缘胞胎与结生心的识及一生内不停产生的果报心及眼根缘色而生起眼识等 明了现在世名色的缘之后, 就可以继续观察过去世的名色是由缘而生起, 未来世也将会如此 这样就可以断除三世的十六疑, 达到度疑清净 这疑有前际的五种, 后际的五种, 与现在世的六种 : (1) 我于过去世存在吗? (2) 我于过去世不存在吗? (3) 我于过去世是什么? (4) 我于过去世是怎么样的状态? (5) 我于过去世从什么到什么? (6) 我于未来世存在吗? (7) 我于未来世不存在吗? (8) 我于未来世将是什么? (9) 我于未来世将是怎样的状态? (10) 我于未来世将从什么到什么? 155

159 (11) 我是存在吗? (12) 我是不存在吗? (13) 我是什么? (14) 我是怎样的状态? (15) 我从何处来? (16) 我将到何处去? 思惟这十六疑问的结果, 每一个答案都否定了我的存在, 只有名与色及它们的因缘罢了 在 增支部 IV.189 经 里佛言 : 比丘! 此世间为 想 所引导, 此世间为 想 所牽 想 生之后, 此世间为 想 所支配而行 上述的十六疑问皆是想 (ii) 共与不共缘 眼等六根门及六境 ( 或所缘 ) 是名生起的共缘, 作意是名的不共缘 ; 如理作意及听正法是善的缘, 相反的是不善的缘 ; 业是异熟的缘, 有分等是唯作的缘 色的缘有业生 心生 时节生和食生四种 ; 过去业是业生色的缘, 生出的心是心生色的缘, 时节和食是时节生色和食生色的缘 因为把握了这些名色的缘, 故此越过了三世的十六疑惑 (iii) 逆观十二缘起, 以断上述的十六疑 (iv) 顺观十二缘起, 以断上述的十六疑 (v) 业轮转与异熟轮转 [3] 观察过去业有的五法 ( 因 ) 是 : 痴是无明, 造作是行, 欲求是渴爱, 接近执取为取 思为有 由过去的五法作今世结生之缘 故只是业与业的异熟而已 今世的生有的五法是 : 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 此世的业有的五法 : 无明 行 爱 取 有, 又会是未来世的结生之缘, 而会出现生有的五法 : 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 故仍是业与业的异熟而已 这样观察只是业与异熟的转起与相续而已, 没有 156

160 所谓 有情 或 我 若观照时, 我見 仍坚持者, 就不能观照到无常 苦 无我 根据 相应部 IV.72 经 (Malunkya Sutta) 佛指出 : 在看 听 想时, 即刻观照, 连续的意门所引起的执著, 就无法生起 (vi) 只有因果没有作者与受者 依上述的观法来修习度疑清净, 对于一切的三有 四生 五趣 七识住和九有情居, 就能超越三世的十六种疑惑 ; 因为知道它的原因, 认识到只有因果的法则而转起名色, 观修者见到只有作业而无作者 ; 因为看见异熟的转起, 只有异熟报而无受者 因此就破除了一切的作者 受者, 有情的世俗概念 (vii) 法住智 (Paññavimutta) 杂阿含经 曾提到 : 先得法住智, 后得涅盘智 这法住智也即是如实智 正见 度疑清净的同义语 因为把握了对名色因缘的智, 断除了对佛 法 僧 修学 前际 后际 前后际 此缘性缘生法的八种疑惑, 并镇伏了六十二种邪见 又从缘生法能如实知见诸行无常, 是苦, 善见诸法无我, 断除了对彼等的疑惑 得此智的修行者觉得自在, 并确信死后能生善趣, 所以称证此智的人为 小须陀洹 在 长阿含. 梵动经 Brahmajala Sutta 中佛指出外道因为萨迦耶见 (Sakkaya ditthi) 故生起六十二邪见或恶见 : 即本劫本见十八, 是过去计有我 ; 末劫末见四十四, 是未来计有我 十八过去有我见 : 即常见论四, 亦常亦无常论四, 有边无边论四, 无因而有论二, 种种论四 四十四未来有我见 : 即有想论十六, 无想论八, 非有想非无想论八, 断灭论七, 现法涅槃论五 修习上述的观禅以破除这些邪见 名色分別智与缘摄受智, 因为能够清楚 明显及正确知道作为观禅目标的诸法, 此二智亦称为 知遍知 (Ñ ata 157

161 pariñña) (3) 三相思惟智 (Sammasanañāņa) 三相是无常 苦 无我, 以三相观察诸名色 如果我们不能观察名色法和它们的生起之因, 我们将不能观察到名色法的无常 无常对色来说, 不论过去 未来或现在, 内 外 粗 细 劣 胜 远 近的十一种情况, 确定一切色都是无常, 然后观察 比如呼吸, 一个人一天呼吸 17,280 次, 若活六十年的话, 一生呼吸 378,432,000 次, 呼吸是无常, 身体依赖呼吸, 因此也是无常 再确定它们是苦 ; 再观察确定它们是无我 然后再观察确定其它的受 想 行 识等五蕴法 观察完, 再观察六门 六所缘 ( 十二处 ) 加上六识 ( 十八界 ) 六触 六受 六想 六思 六爱 六寻 六伺 六界 十遍 三十二身分 二十二根 三界 九有 四禅 四无量 四无色定 以及十二缘起支 诸比丘! 过去未来之色皆是无常, 何况现在之 色 耶? 诸比丘! 有闻之圣弟子如是观, 不顾过去之色, 不悦未来之色, 对现在之色趣向厌离 离欲 灭尽 ( 蕴相应 9.9 ) 受 想 行 识也如是 无常者是以灭尽之义来观察, 苦者是以怖畏之义来观察, 无我者是以不实之义来观察上述十一种情况的诸法 在 济历曼南达经 ( 增支部 ) 佛教导说 : 阿难! 如何观修无常想 [4] 呢? 于此, 比丘前往林中, 树下, 闲房空地, 如是观修 : 色是无常, 受是无常, 想是无常, 行是无常, 识是无常 如此住于 [5] 观修五蕴是无常 阿难! 如是观修无常 158

162 在 济历曼南达经 ( 增支部 ) 佛教导说 : 阿难! 如何观修诸行无常想 [6] 呢? 于此, 阿难! 比丘对诸行生忧患, 惭耻, 厌恶心 [7] 阿难! 如是观修诸行无常 此外再以四十行相来观察 : 即无常 苦 病 痈 箭 恶 疾 敌 毁 难 祸 怖畏 灾患 动 坏 不恒 非保护所 非避难所 非归依处 无 虚 空 无我 患 变法 不实 恶之根 杀戮者 不利 有漏 有为 魔食 生法 老法 病法 死法 愁法 悲法 恼法 杂染法 这样的观察能得随顺忍, 而能决定五蕴之灭是涅槃 诸比丘! 过去未来之 色 皆是苦, 何况现在之 色 耶? 诸比丘! 多闻之圣弟子如是观, 不顾过去之 色, 不悦未来之 色, 对现在之 色 趣向厌离 离欲 灭尽 ( 蕴相应 ) 受 想 行 识也如是 诸比丘! 过去未来之 色 皆是无我, 何况现在之 色 耶? 诸比丘! 多闻之圣弟子如是观, 不顾过去之 色, 不悦未来之 色, 对现在之 色 趣向厌离 离欲 灭尽 ( 蕴相应 ) 受 想 行 识也如是 在 济历曼南达经 Girimananda Sutta ( 增支部 ) 佛教导说 : 阿难! 如何观修无我想 [8] 呢? 于此, 比丘前往林中, 树下, 闲房空地, 如是观修 : 眼是非我, 色相是非我 ; 耳是非我, 声是非我 ; 鼻是非我, 香是非我 ; 舌是非我, 味是非我 ; 身是非我, 触是非我 ; 意门是非我, 意境是非我 如此住于观修六内处与六外处是非我 阿难! 如是于 色 观修无我 上述的四十行相又分为三组 : 无常随观是观察无常 毁 动 坏 不恒 变异 不实 不利 有为 死法十种, 于五 159

163 蕴观察而有五十无常随观 无我随观是观察敌 无 虚 空 无我五种, 于五蕴观察而有二十五无我随观 其余的二十五种于五蕴观察而有一百二十五种苦随观 佛对弥醯说 : 弥醯! 一个已领悟无常者, 无我的知觉亦生起 ( 弥醯经 ) 佛又说 : 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 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 三相之一若被察觉, 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 ( 三菩提经 Sambodhi Sutta ) 诸比丘! 对色如理作意, 且如实以观色之无常性! 诸比丘! 比丘若对色如理作意, 如实以观色之无常性者, 则厌患于色 喜尽故贪尽, 贪尽故喜尽 喜贪尽故, 名为心解脱 善解脱 ( 蕴相应 ) 受 想 行 识也如是 若依上述方法修行不能成就者, 为了使诸根锐利 ( 指信 勤 念 定 慧五根 ), 应以九法促进诸根的平衡应用, 以达到修观的目的 :(1) 恭敬专心地做,(2) 时常的做,(3) 适当的做,(4) 取定之相,(5) 顺适七觉支,(6) 不偏于身,(7) 不偏于命,(8) 以出离来克服痛苦,(9) 不中途停止, 并加上参考修习安止定的方法 于名色法分开来观察, 色法依业生色, 心生色, 食生色和时节生色来思惟它们, 名法或非色法依八十一世间心于结生时与转起而思惟它们 然后再修十八随观以有效的断除世间的诸想 : (1) 修无常随观者断常想, (2) 修苦随观者断乐想, (3) 修无我随观者断我想 (4) 修厌离随观者断欢喜想, (5) 修离贪随观者断贪, (6) 修灭随观者断集, (7) 修舍随观者断取, 160

164 (8) 修灭随观断坚厚想, (9) 修衰灭随观者断增盛, (10) 修变易随观者断恒常想, (11) 修无相随观者断相, (12) 修无愿随观者断愿, (13) 修空随观者断执着, (14) 修增上慧法观者断执取为实的执着, (15) 修如实智见者断痴昧的住着, (16) 修过患随观者断执着, (17) 修省察随观者断不省察, (18) 修还灭随观断结缚执着 (4) 生灭随观智 (Udayabbayañāņa) 对五蕴的随观是正观名色的生起相是生, 变易相是灭, 随观即是智慧 对五蕴的生灭的认识是培育起生灭随观智的必经道路 (i) 五蕴的生灭五十行相 五蕴里每一蕴有五种生 ( 依无明 行 爱 取 业 ) 和五种灭 ( 依无明 行 爱 取 业 ), 如是十行相 由于无明生起, 五蕴生起 ; 由于无明灭, 五蕴灭 由于行生起, 五蕴生起, 由于行灭, 五蕴灭 由于爱生起, 五蕴生起, 由于爱灭, 五蕴灭 由于取生起, 五蕴生起, 由于取灭, 五蕴灭 由于业生起, 五蕴生起, 由于业灭, 五蕴灭 五蕴于是就有五十行相 色蕴由无明集而有色集, 以缘集而有色集, 由爱集而有色集, 由业集而有色集, 由食集而有色集 由无明灭而色灭, 以缘灭而色灭, 由爱灭而色灭, 由业灭而色灭, 由食灭而色灭 如是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也一样 (ii) 以因缘和刹那的生灭观 生灭随观智有两种, 因缘生灭随观智和刹那生灭随观智 以因缘和刹那这两种来观生 161

165 灭可以明了谛与缘起的种种理与相, 从四谛来看, 由于无明集而有蕴集, 由于无明灭而蕴灭, 这是因缘生灭观 然后见到生起的刹那为生起之相是蕴的生, 见到变易的刹那为变易之相是蕴的灭, 这是刹那生灭观 因此而得对苦谛与集谛修习观照, 由观照而培育起生灭随观智 用因缘及刹那两种观时, 以因缘而观生, 而觉知生因是集谛, 以刹那而观生, 觉知生苦, 是苦谛 以因缘而观灭, 觉知缘不生则果不生, 是灭谛 以刹那而观灭, 觉知死苦, 是苦谛 以生灭观而断除痴, 而觉知是道谛 其次从缘起来作种种理和相的观察 : 从缘的生觉知此有故彼有的顺缘起 从缘的灭觉知此灭故彼灭的逆缘起 从刹那生灭觉知有为及缘生的诸法 由观察因果的结合相续不断而觉知因果之真理而舍弃断见 从刹那生而觉知因果的变化而舍弃常见 从观缘的生灭而觉知无由造作之理而舍弃我见 从观缘的生而觉知依缘生果的法性之理而断无作者见 从观缘的生觉知非自作的无我相 从观刹那生灭而觉知既有而无, 及前后际的差别的无常相 从观刹那生灭而觉知生灭的逼恼的苦相 从观刹那生灭而觉知生灭的区限的自性相, 从觉知自性相而明了生的刹那无灭及灭的刹那无生的有为相的暂时性 十种观的染 初修观者会生起这十种观的染而被误导 这十种染是 (1) 光明 (2) 智 (3) 喜 (4) 轻安 (5) 乐 (6) 胜解 (7) 策励 (8) 现起 (9) 舍 (10) 欲 对这十种染 : 行者由观而见到光明, 并误以此光明为圣道及圣果, 这种光明染乃是因为得定而生起的 ; 智是观智锐利能迅速分辨名色法 ; 喜是观的五喜, 即小喜 刹那喜 继 162

166 起喜 踊跃喜及遍满喜 ; 轻安是观的轻安 身心轻安 轻快 柔软 适业 明净与正直 ; 乐是观的乐, 流贯全身胜妙之乐 ; 胜解是信, 与观相应, 信乐极强 ; 策励是精进, 与观相应善励的精进 ; 现起即念, 与观相应, 善现善住善安立于审观之处, 忆念不动 ; 舍即观舍与转向舍, 对诸行中立而有力的观舍, 并于意门生起转向舍 ; 欲是观的欲, 即执着于观的光明, 及其余九种的任何一种而起邪执乃至生起我慢 执着于我的光明是见执, 执着可爱的光明生起是慢执, 执着于享受光明是爱执, 如此可细分为三十种染 对治它们的方法是观它们是无常 有为 缘生 灭尽法 衰灭法 离贪法 灭法, 有生灭逼恼苦 非是我 非是我的 非我自己 就能破除这些染而走上正道 因为在道非道智见清净时, 它为十种观的杂染影响, 不能如实的观察三相, 所以在行道智见清净时, 再作观察以使三相现起 为何三相不现起呢? 因为不能照见五蕴的生灭, 被相续的假相所覆蔽, 所以不现起无常相 又因为不能观照生灭的逼恼, 为四威仪所覆蔽, 故不现起苦相 又因为不能观照种种界的分别, 为坚实相所覆蔽, 故不现起无我相 思惟智 (Sammasanañāņa) 与生灭随观智 (Udayabbayañāņa), 此二智亦被称为 审察遍知 或 度遍知 (tirana pariñña) (5) 坏随观智 (Bhangañāņa) 观智对三相的观察到这里已经非常的敏锐, 能观察到诸行轻快地生起, 到达生, 或住, 或转起就已灭尽 灭 破坏及灭去, 并依眼前所缘而确立过去的行已坏, 未来的也将坏, 两者同一自性, 并通过审察所缘而现起灭尽 衰灭和空三种随观而不为常见所动摇 它可以成就八种功德 : (1) 断除有见 (2) 遍舍对生命的欲 163

167 (3) 常如理的精进加行 (4) 活命遍净 (5) 除去劳忧 (6) 远离怖畏 (7) 获得忍辱和柔和 (8) 超越乐与不乐 (6) 怖畏现起智 (Bhanyañāņa) 观察过去的行已灭, 现在的行正灭, 未来的行将如是而灭, 而对一切三有 四生 五趣 七识住 九有情居的被破坏中的诸行起大怖畏 犹如一个母亲的三个儿子犯了王法而被国王下令斩首, 大儿子的头已被砍下, 二儿子的头已开始斩, 该妇人对幼儿的爱着已经放弃, 而知未来的诸行亦将被破坏 作如是观者, 即于该处生起怖畏现起智 这怖畏并非观者自己怖畏, 而是对无常相 苦相和无我相的怖畏 (7) 过患随观智 (Ādinavañāņa) 当一位修怖畏现起智的行者了知一切的有情居处无避难所 无救护处 无归处 无皈依处, 而三界像火坑, 四大如毒蛇, 五蕴如举剑的敌人, 诸行如痈, 疾 箭 痛 病, 无喜无乐, 只有一大堆的过患的现起 因此对生起 转起 相 造作与结生, 观此等为苦, 是过患的五患智, 随后又生起五种寂静的智, 不生起 不转起 无相 不造作与不结生, 是安稳的五智 如是善巧于这两种过患智与寂静智, 则于诸见不动摇 在 济历曼南达经 ( 增支部 ) 佛教导说 : 阿难! 如何观修危厄 ( 过患 ) 想 [9] 呢? 于此, 比丘前往林中, 树下, 闲房空地, 如是观修 : 此身诸多苦楚, 此身诸多危厄, 众多疾病由此身起, 诸如 : 眼视疾, 耳闻疾, 鼻疾, 舌疾, 身疾, 头疾, 耳疾, 口疾, 齿疾, 咳嗽, 哮喘, 支气管炎, 胃炎, 发热, 胃病, 昏晕, 腹泻, 红肿, 腹绞痛, 麻疯, 脓肿, 164

168 淋巴结核, 肺痨, 羊癫, 皮肤病, 痒, 疮痂, 涩疹, 疥疮, 内外出血与黄疸, 糖尿, 痔疮, 肿瘤, 溃疡 ; 疾病由胆汁所引起, 由痰所引起, 或由风所引起 ; 四大不调 ; 天气所引起 ; 自身举止不审所致 ; 他人加害 ; 业果成熟 [10]; 冷, 热, 饥, 渴, 大便, 小便等 如此住于观修此身危厄 阿难! 如是于色观修危厄 ( 过患 ) (8) 厌离随观智 (Nibbidāñāņa) 这是对诸行起厌离的随观智, 犹如金鹅王不喜不净的水池, 六牙象王不喜于城市 因见诸行的过患, 而厌离背弃于诸有及可被破坏的诸行, 心倾向于 不生起是安稳 的寂静之道 小部经典 6.6 里指出 : 贤者善慧, 于宫殿楼台之上, 盘足独坐静思 : 贤者! 来世受生, 实为苦痛, 每出生处, 身坏亦同 ; 予为生老病死之身, 予须求无生无老无病无苦无乐, 清凉不灭之涅槃 解脱生死, 趣涅槃者, 必同归此路 小部经典 6.34 里指出 : 出离波罗蜜 尔后彼思 : 成佛之基本法, 应非止此 彼更探寻, 发现第三之出离波罗蜜, 彼如是思惟 : 善慧 (Sumedha) 贤者, 汝此后须完成出离波罗蜜 恰如久住牢狱, 厌此无爱着心, 不欲思住其处 同此, 汝见一切生有亦与此牢狱相同 厌此一切生有, 望脱离之, 唯有向出离之道 如是汝将成佛 彼决心坚持第三出离波罗蜜 若欲得菩提, 次行第三度, 出离波罗蜜, 坚持达成满, 恰如久在狱, 苦痛起烦恼, 彼处无爱着, 唯欲力脱离 一切之生有, 视之如牢狱, 为由此脱出, 速向出离道 唯有思惟犹如久住于三界的牢狱, 才会生起出离心 在 杂阿含 1 经 中佛说 : 当观色无常, 如是观者, 是为正观 正观者, 則生厌离 厌离者, 喜贪尽 喜贪尽者, 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 想 行 识無常, 如是观者, 则为正 165

169 观 正观者, 则生厌离 厌离者, 喜贪尽 喜贪尽者, 说心解脱 因为正观无常, 才会生厌离 因为厌离的缘故, 心才会从贪与嗔解脱 渐次证取初果和二果 诸比丘! 过去未来之色皆是无常, 何况现在之 色 耶? 诸比丘! 有闻之圣弟子如是观, 不顾过去之色, 不悦未来之色, 对现在之色趣向厌离 离欲 灭尽 ( 蕴相应 9.9 ) 受 想 行 识也如是 (9) 欲解脱智 (Muñcitukamyatāñāņa) 前面的三智怖畏现起智, 过患随观智与厌离随观智的三法是同一意义, 因见诸行为怖畏, 而对诸行见其过患, 故对诸行生起厌离 在此对可被破坏的诸行, 连一行也不执取或缠缚, 唯欲解脱出离于一切行 犹如落网的鱼, 陷入泥沼的象, 或在牢中的犯人, 欲从彼而逃脱出离 (10) 审察随观智 (Paţisankhāñāņa) 这是对前面六智的再审察的随观三相智 对一切诸行, 是无常的 暂时的 限于生灭的 坏灭的 刹那的 动摇的 破坏的 非恒的 变易法的 不实的 非有的 有为的, 死法的种种理由而观无常 对诸行以是屡屡逼恼的 是有苦的 是苦之基 是病 是廱 是箭 是恼 是疾 是祸 是怖畏 是灾患 非救护所 非避难所 非皈依处, 是过患 是痛苦之根 是杀戮者 是有漏 是魔食 是生法 是老法 是病法 是愁法 是悲法 是忧法 是恼法 是杂染法等种种理由而观苦 对诸行以是非可爱的, 是恶臭的 是可厌的 是可恶的 不值得庄严的 是丑陋的 是弃舍的种种理由而观苦相是不净 对诸行以是他 是无 是虚 是空 无主 不自在 不自 166

170 由等种种理由而观无我 (11) 行舍智 (Sankhārupekkāñāņa) 它是与前二智密切关连, 是舍离诸行的智 它是审察随观一切诸行是空, 清净道论 列举了八十五种的观空法, 来把握我与我所皆空 由观空而提起三相, 对诸行舍断怖畏与欢喜, 对诸行无关心而中立, 不执为我或我所 犹如一个人有一美貌的妻子, 他极宠爱她, 对她片刻不离, 后来见她跟另一男子同立 同坐 或说或笑, 因此他生大烦恼与忧苦, 后来他思惟这女人的过失, 就欲放弃她 离开她, 不再执她为我的, 此后他见到她与任何男人在一起时或作任何事都不忧恼, 无关心而中立了 行舍智可由三相随观而转起三解脱门 随观无常而生起无相解脱门, 这种行者信根增盛, 胜解多 随观苦而生起无愿 ( 无作 ) 解脱门, 这种行者定根增盛, 轻安多 随观无我而生起空解脱门, 这种行者慧根增盛, 知多 (12) 随顺智 (Anulomañāņa) 它是随顺于前八智及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以行道而得其道果 犹如一个公正的大法官在听闻了他的八个裁判官的判决后, 舍其不合法而取公正的, 随顺他们的判决并且随顺已立之法 随顺判官的判决是随顺智, 随顺已立之法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13) 种姓智 (Gotrabhūcittā) 它是在随顺智之后生起以无相 不转起 离有为行 灭 涅槃为所缘的, 超越凡夫种姓, 而入于圣者的种姓 圣者的名称 圣者之地, 不再退转而克服生起 转起 有恼 有行而入于不生起 不转起 无恼 灭 涅盘的缘故而为圣人种姓 犹如一个由世间的此岸, 荡秋千过河而达出世间的彼岸, 随顺智是荡秋千过河的过程, 而种姓智像是达到彼岸, 脚步仍不稳的动摇着身体, 此后即以四道智而善住趋向涅槃 167

171 (14-16) 四道智, 四果智, 余漏智 这是指须陀洹道 斯陀含道 阿那含道及阿罗汉道的四道智 (magga cittā) 余漏智 (Paccavekkhaņañāņa) 是指四道向的圣人, 审察自己的剩余的烦恼而择法去断除这些烦恼的智慧 这里产生四位圣人的果智 (Phala cittā) (1a) 须陀洹道智 它即是须陀洹道智, 须陀洹义入流, 即必趣向涅盘之流 向须陀洹是第一圣者, 此道要破除五下分结的下三结, 即身见 戒禁取 ( 两者属邪见 ) 和疑 它是在行舍智之后, 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 而在种姓智之后生起须陀洹道及智 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 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 使七圣财 ( 信 戒 惭 愧 闻 舍 慧 ) 现前, 断除了四漏 (Asava) 的邪见漏, 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 息灭一切怖畏 ( 因身见破除故 ), 于十四不善心所, 已断除了邪见 疑 悭和嫉心所, 并坚守他 ( 她 ) 的戒, 成为佛子, 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 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 (Sotapanna) 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槃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提到还有两种须陀洹, 即家家 (Kolankola) 投生于良善家两三次即证阿罗汉果 ; 和一种 (Ekabījī) 投生一次即证阿罗汉果 佛对弥醯说 : 弥醯! 一个已领悟无常者, 无我的知觉亦生起 ( 弥醯经 ) 佛又说 : 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 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 三相之一若被察觉, 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 ( 三菩提经 Sambodhi sutta ) 因为观照无常, 一个向初果的圣人才会见到身体无我的真相 (1b) 须陀洹果智 须陀洹得果后会生起两三个刹那的果心, 在七个速行心里, 二个随顺心, 第三是种姓心, 第四是道心, 最后三个是果心, 但有些认为有三个随顺心, 第四是 168

172 种姓心, 第五是道心, 最后两个是果心 果智之后再以返照智 ( 思惟余漏智 ) 作五项观察 : 观察道 果 已断的烦恼 残余的烦恼及涅槃 他是第二圣者 (2a) 斯陀含道智 斯陀含道是向二果的第三圣者,义为一来或一还 (Sakadagami) 证者最多一次人天往返就灭尽苦而般涅槃 此道智是减轻清除较粗的欲 瞋与痴, 烦恼虽还会生起, 但困扰力弱 他集中五根 五力 七觉支, 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 苦 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 如是在行舍智后, 由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 并在种姓智后生起斯陀含道及智 (2b) 斯陀含果智 如前所说, 它有两三个果心 ( 速行心 ), 其思惟余漏智亦如前述有五种 斯陀含有五种, 三种在天界涅槃, 两种在人间涅槃 他是第四圣者 斯陀含圣者的贪 瞋 痴薄弱 (3a) 阿那含道智 阿那含义为不来 (Anagami), 即不再来欲界而在色界或净居天般涅槃 它的道智亦如上述 向阿那含是第五圣者, 以断除欲贪与瞋恚, 并反复思惟观察三相 行道者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 并在种姓智后生起阿那含道及智 它断了四漏的欲漏, 也断瞋与恶作两个不善心所 (3b) 阿那含果智 它也有两三个果心, 至此名为阿那含 其思惟余漏智亦如前述有五种 阿那含随其根性的胜劣而有五种 他是第六圣者 阿那含圣者已断除了瞋恚与欲界的贪爱, 因此他不会发怒, 忧愁和害怕, 他也不会执著感官的享乐, 他也会自然而然的放弃拥有金银钱财和宝物 (4a) 阿罗汉道智 阿那含圣弟子已断五下分结 169

173 ( Orambhagiyasam-yojana ), 但还有五上分结 Bhagiyasamyojana) 系缚他于生死轮回里, 这是要断色贪或色界生命之欲, 无色贪或无色界生命之欲, 掉举 我慢与无明, 为证得道果, 第七圣者向阿罗汉的行道智集中五根 五力 七觉支, 以三相反复思惟观察, 并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 而在种姓智后生起阿罗汉道及智 它断了四漏的有漏与无明漏 它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 : 痴 无惭 无愧 掉举 慢 昏沉与睡眠, 所以阿罗汉也被称为漏尽者 (Khinasava) 佛陀说 : 离贪欲者心解脱, 离无明者慧解脱 若彼比丘, 离贪欲心解脱, 得身作证, 离无明慧解脱, 是名比丘断爱 缚 结 慢 无间等, 究竟苦边 ( 杂阿含 710 经 ) (4b) 阿罗汉果智 它也有两三个果心, 因他烦恼已断尽故, 所以他是人天的应供者 阿罗汉有信解脱 身证 俱解脱 见到及慧解脱五种 他是第八圣者 阿罗汉巴利文是 Arahant, Ari 是敌, hata 是杀 意为杀贼, 杀烦恼贼 阿罗汉圣者烦恼已尽, 不会对生命有任何的爱恋, 诸根宁静, 不会对自己的成就有骄傲感, 能持续彻见行法的无常 苦 和无我的真相 阿罗汉圣者肩负了弘扬佛陀佛法的责任, 因此会不辞劳苦的去四处弘法 因此佛陀对来出家的比丘说 : 善来, 比丘! 法已善说, 坚持梵行以求究竟离苦 佛陀出现于世是为了对众生说法, 法就是说明 苦, 苦的因, 苦的灭, 与 灭苦之道 我们修行人无论在家或出家, 也就是实际修习梵行以求脱离苦, 没有别的目的 从 坏灭随观智 (Bhanga ñana) 以上的观智, 因为彻底断除名色法, 及其诸因的坏灭, 并完全观照这些法的无常 170

174 苦与无我三相, 所以它们被称为 断遍知 ( Pahana pariñña) 注释 : [1] 清净道论 第十八章 [2] 大念处经, 长部 22 经 Digha Nikaya22 第六节 界, 巴 dhātu 或 mahā-bhūta, 指四大界 : 地界, 巴 pathaví-dhātu, 水界, 巴 āpo-dhātu, 火界, 巴 tejo-dhātu, 风界, 巴 vāyo-dhātu [3] 详見 清净道论 第十九章 [4] Aniccasaññā, 无常想 五蕴是生灭法, 皆是无常 这是四念处的 法念处 [5] viharati, 住于 [6] sabbasankharesu aniccasaññā, 观修诸行无常想 这是四念处的法 念处 [7] attiyati, harayati; jigucchati, 忧患, 惭耻, 厌恶心 这是四念处的 法念处 [8] anattasaññā, 无我想 五蕴, 六内处与六外处皆是无常, 所以非我, 无我 这是四念处的法念处 [9] ādinavasaññā, 危厄想 身体常为众多疾病所危害 这是四念处的 身念处 [10] kamma-vipaka, 业果成熟 171

175 Idam me punnam asavakhaya vaham hotu Idam me punnam nibbanssa paccayo hotu Mama punnam sabba sattanam bhagam bhajemi Te sabbe me samam punna bhagam labhantu 愿以此功德, 导向诸漏尽, 愿以此功德, 为证涅槃缘, 我以此功德, 回向诸有情, 愿诸有情众, 同得此功德 Sadhu! Sadhu! Sadhu! 萨度! 萨度! 萨度! 172

176 法施胜众施, 法味胜众味, 法喜胜众乐, 愛尽灭众苦 失眠者夜长, 倦困者路长, 愚人不知法, 生死轮回长 南传法句经 354 偈 南传法句经 60 偈 世常燃烧中, 有何可喜乐? 汝常在暝暗, 何不求光明? 得生人道难, 人生长寿难, 听闻佛法难, 值佛出世难 法句经 146 偈 法句经 182 偈 内部资料免费结缘 --- 敬希恭敬礼拜法宝 中国法增尊者众佛弟子倡印 公历二零一六年三月

归命彼世尊, 应供, 正自觉 目录名色法身见四种执取身体的色法如何破除身见三十二身分四界差别观因缘生灭法经行法正念于当下厌离观照的成果 破身见的技巧和方法 澳洲蓝山佛宝寺, 法增法师 名色法我们不瞭解轮回的真相, 因此执着于有个 我 的实体或自性 [1], 生起 贪爱 与 无明, 所以产生轮回 但这

归命彼世尊, 应供, 正自觉 目录名色法身见四种执取身体的色法如何破除身见三十二身分四界差别观因缘生灭法经行法正念于当下厌离观照的成果 破身见的技巧和方法 澳洲蓝山佛宝寺, 法增法师 名色法我们不瞭解轮回的真相, 因此执着于有个 我 的实体或自性 [1], 生起 贪爱 与 无明, 所以产生轮回 但这 归命彼世尊, 应供, 正自觉 目录名色法身见四种执取身体的色法如何破除身见三十二身分四界差别观因缘生灭法经行法正念于当下厌离观照的成果 破身见的技巧和方法 澳洲蓝山佛宝寺, 法增法师 名色法我们不瞭解轮回的真相, 因此执着于有个 我 的实体或自性 [1], 生起 贪爱 与 无明, 所以产生轮回 但这 我 只是两个部份, 一份是身体, 一份是心 佛陀把它们拆开来, 称它们为 五蕴 [2] 这五蕴 (khanddha)

More information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TISARATANA VANDANA Salutation To The Triple Gems 禮敬三寶 求授三皈八戒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More information

和法 四念处的修持有三个重点 : 第一是维持正念 ; 第二是调伏贪忧等烦恼 ; 第三是精勤方便 念 念, 它有三个意义 ; 即强烈的以专注心投入目标, 急速地不带思考的投入目标, 以正念广布整个目标 正念的生起能紧系的深入于 ( 不漂浮 不肤浅 ) 目标的性质 正念的功能是未曾错过或忽略目标 正念的

和法 四念处的修持有三个重点 : 第一是维持正念 ; 第二是调伏贪忧等烦恼 ; 第三是精勤方便 念 念, 它有三个意义 ; 即强烈的以专注心投入目标, 急速地不带思考的投入目标, 以正念广布整个目标 正念的生起能紧系的深入于 ( 不漂浮 不肤浅 ) 目标的性质 正念的功能是未曾错过或忽略目标 正念的 安般念业処 法增比丘 安般念 (anāpānasati) 是以呼吸作为目标, 來修习定的一个法门 它的修习是将我们的心导向宁静, 直到它到达安止定 (appana samadhi) 的阶段 止, 巴利文 samatha 奢摩他, 意义是止, 依业处修止而得住心, 不再散漫, 代表心的宁静 定, 巴利文 samadhi 三摩地, 三昧, 义为定, 等持 当心不再被烦恼占有时, 心达到心解脱, 这时心里没有丝毫的思惟,

More information

Venerable Dhammavaro 釋法增

Venerable Dhammavaro 釋法增 破除概念的方法 礼敬世尊, 应供, 等正觉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什么是概念 (pabbatti)?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 我们所遇到的无非是两种法 (Dhamma), 第一个是色法 (rupa); 从天空到山河大地, 以及在这地上的一切, 动的和不动的, 见的到与见不到的, 和我们色身的色蕴, 过去, 现在, 未来, 内, 外, 粗, 细, 美, 丑, 远, 近的种种色法,

More information

转正法轮

转正法轮 去 尘 除 垢 转 正 法 轮 ( 转 法 轮 经 无 我 相 经 皮 带 束 缚 经 ) 禅 修 开 示 与 问 答 寻 法 比 丘 中 译 缅 甸 帕 奥 禅 师 讲 by Venerable Pa-Auk Sayadaw 1 帕 奥 禅 师 序 转 正 法 轮 目 录 帕 奥 禅 师 序 -----------------------------------------------------------------------------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诸 色 ; 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 不论是过去 现在 或未来的 色, 或从空间上来探究, 不论内 外 粗 细 美 ( 高贵 ) 丑 ( 低下 ) 远 近的 色 ; 若正确地观察它们, 皆是 色, 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 那即是 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诸 色 ; 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 不论是过去 现在 或未来的 色, 或从空间上来探究, 不论内 外 粗 细 美 ( 高贵 ) 丑 ( 低下 ) 远 近的 色 ; 若正确地观察它们, 皆是 色, 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 那即是 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 色蕴的生, 住, 味, 患与离弃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佛法对人的组成有极周详的分析, 人是由色身及精神两个部分组成的 再详细的分析是五蕴, 有色身 感受 想念 行为 及意识五个部分 五蕴, 巴利文, 蕴 khandha, 以前它是称为五阴 是指五个生命的组合体, 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upādānakkhandha 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 色,rupa,

More information

会变迁的现象, 都不具有永远存在的能力 我们身心的现象, 色受想行识五蕴, 都是不停在生灭的 色蕴的身体长大, 衰老, 死去, 这是不可怀疑的事实, 受想行识等四名蕴也是不停在生灭的, 现在的坏灭了, 就成为过去, 而未來的, 就進入现在, 它也会在不久之后灭去 故此这些现象是坏灭而无常 (anic

会变迁的现象, 都不具有永远存在的能力 我们身心的现象, 色受想行识五蕴, 都是不停在生灭的 色蕴的身体长大, 衰老, 死去, 这是不可怀疑的事实, 受想行识等四名蕴也是不停在生灭的, 现在的坏灭了, 就成为过去, 而未來的, 就進入现在, 它也会在不久之后灭去 故此这些现象是坏灭而无常 (anic 归命彼世尊, 应供, 等正觉 对四谛法的三遍知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佛说 无慧者无定, 无定者无慧, 具足定与慧, 彼近于涅盘 ( 南传法句经 372 偈 ) 要到达涅盘就须对四谛法三转十二行, 故此佛能适 当的被称为正等正觉者 (samma-sambuddho) 在 杂阿含 464 经 中上座答阿难说 : 尊者阿难! 修习於止, 終成於观 修习观已, 亦成於止 谓圣弟子止

More information

prayer2015slides

prayer2015slides Cultivation Vandanâ Homage Namô Tassa Bhagavatô Arahatô Sammâ- Sambuddhassa (3x) Homage to the Triple Gems Homage to Him, the Blessed One, the Exalted One, the Fully Enlightened One. Ti-Sarana The Three

More information

绗竴绡?鍓嶈

绗竴绡?鍓嶈 前行 男众 礼佛 双足跟竖立, 双手合十, 作孤括形, 如莲花瓣, 置於胸前 双手提至額前, 双拇指触至鼻梁 五体投地 ; 全身扑下, 双手平置地面, 置於額角, 双手距离不过五英寸, 双足竖立 ( 三拜 ) 1 女众 礼佛 双足跟平放, 双手合十, 作孤括形, 如莲花瓣, 置於胸前 双手提至額前, 双拇指触至鼻梁 五体投地 ; 全身扑下, 双手平置地面, 置於額角, 双手距离不过五英寸, 双足平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圆 觉 经 第 九 讲 最 尊 贵 的 净 莲 上 师 讲 解 经 文 善 男 子! 此 无 明 者 非 实 有 体, 如 梦 中 人 梦 时 非 无, 及 至 于 醒 了 无 所 得 ; 如 众 空 华 灭 于 虚 空, 不 可 说 言 有 定 灭 处, 何 以 故? 无 生 处 故 一 切 众 生 于 无 生 中 妄 见 生 灭, 是 故 说 名 轮 转 生 死 从 真 起 妄 一 念 不 觉

More information

(3) 无记 (abyākata) 诸想也可分别为六 : (1) 色想 (2) 声想 (3) 香想 (4) 味想 (5) 触想 (6) 法想 在 杂阿含 109 经 中舍利弗对六十位比丘的开示如下 : 云何见想即是我? 谓六想身 眼触生想, 耳 鼻 舌 身 意触生想, 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 是名想即

(3) 无记 (abyākata) 诸想也可分别为六 : (1) 色想 (2) 声想 (3) 香想 (4) 味想 (5) 触想 (6) 法想 在 杂阿含 109 经 中舍利弗对六十位比丘的开示如下 : 云何见想即是我? 谓六想身 眼触生想, 耳 鼻 舌 身 意触生想, 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 是名想即 观照想的生灭 法增比丘 我们若只是浅显的观察, 我们应该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那即是身体是我, 心也是我 若观察的更深一点, 除了确定色体是我之外, 还有我的感受 想念 造作 和意识活动 佛陀将它们归纳为色 受 想 行 识 若是不同意, 我们可以继续观察下去, 看看除了五蕴, 能再找到什么? 因为佛法是要靠自己来探究, 自己思考, 自己行道, 自己证果的 ; 没人会替我们做, 也没有神或佛菩萨会替我们做的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福报与功德

福报与功德 福报与功德礼敬世尊, 应供, 等正觉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世人日日求福, 而福却不至, 人但断却众恶, 福报自然临门 若再增上修慈, 慈悲於一切如母众生, 福报倍增, 功德无量, 众恶缘转减或消除, 邪魔远离, 事事如意 行善自得福报, 但会用的完 持戒修定观照自得功德, 越积越多, 乃至圆满解脱 福报指善业 (kusala) 的功德 (puñña) 所带來的善果报,

More information

骨头的故事

骨头的故事 头 1 图 206 33 7 12 5 5 4 12 2 54 10 200-400 3 500 图 类 图 图 动 节 4 5 图 发 图 节 180 Youtube 180 [1] 7 2 7 6 9 270 6 图 树懒 块颈 13-25 14 17 25 7 图 扭头 头鹰 鹅 8 图 红 为 关节 绿 为 关节 9 图 类 10 图 类 11 图 盘 动 类 图 阴 犸 艺 你可能会以为图

More information

《奉持八关斋戒》

《奉持八关斋戒》 奉 持 八 关 斋 戒 苏 达. 法 拉. 布 达 哥 斯 阿 阇 黎 ( 那 那 瓦 拉 上 座 ) 编 著 比 丘 康 塔 斯 罗 泰 译 英 第 一 版 :1992 年 8 月 12 日 第 二 版 :1993 年 10 月 3 日 由 僧 王 秘 书 办 公 室 出 版 自 由 出 版 社 出 品 电 话 :222-1928,225-0401 泰 国 H.N.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印 刷

More information

春 天 来 了 静 悄 悄 的 没 有 鸟 语 没 有 花 香 到 处 死 一 样 的 沉 寂 雷 切 尔 卡 森

春 天 来 了 静 悄 悄 的 没 有 鸟 语 没 有 花 香 到 处 死 一 样 的 沉 寂 雷 切 尔 卡 森 陈 小 红 加 里 斯 奈 德 被 深 层 生 态 学 家 视 为 他 们 的 桂 冠 诗 人 他 为 全 球 生 态 运 动 作 出 了 巨 大 的 贡 献 本 文 旨 在 研 究 其 诗 歌 中 所 体 现 出 的 独 特 的 生 态 观 主 要 从 四 方 面 来 阐 明 斯 奈 德 对 荒 野 的 热 爱 对 文 明 的 反 思 对 印 第 安 人 生 活 的 向 往 以 及 对 理 想 的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如是言 : 我欲诣某城, 某村, 某聚落, 当示我路 时, 知路者即示彼路, 语言 : 士夫, 从此道去, 前见二道, 舍左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如是言 : 我欲诣某城, 某村, 某聚落, 当示我路 时, 知路者即示彼路, 语言 : 士夫, 从此道去, 前见二道, 舍左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自觉者 证悟初果的方法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二零零三年 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成果 学佛的人要知道, 佛说我们就像病人, 既然病了那就要看医生, 医师有很多, 佛是所有医师中最好最精明的 好的医师诊断病人, 他会很仔细的观察病人, 马虎不得, 要找到正确的病因, 是季节变化? 是风寒? 是吃错食物? 是疲劳损身? 或外因伤害等等 然后问病人的一些生活的资料,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1 of 9 第 一 章 1:1 论 到 从 起 初 原 有 的 生 命 之 道, 就 是 我 们 所 听 见 所 看 见, 亲 眼 看 过, 亲 手 摸 过 的 2 ( 这 生 命 已 经 显 现 出 来, 我 们 也 看 见 过, 现 在 又 作 见 证, 将 原 与 父 同 在, 且 显 现 与 我 们 那 永 远 的 生 命, 传 给 你 们 ) 3 我

More information

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 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应 ( 供 ), 等正觉! 前二路者, 谓众生狐疑 左路者, 三不善法 贪, 恚, 害觉 其右路者, 谓三善觉 ; 出

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 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应 ( 供 ), 等正觉! 前二路者, 谓众生狐疑 左路者, 三不善法 贪, 恚, 害觉 其右路者, 谓三善觉 ; 出 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成果 证悟初果的方法 法增比丘 学佛的人要知道, 佛说我们就像病人, 既然病了那就要看医生, 医师有很多, 佛是所有医师中最好最精明的 好的医师诊断病人, 他会很仔细的观察病人, 马虎不得, 要找到正确的病因, 是季节变化? 是风寒? 是吃错食物? 是疲劳损身? 或外因伤害等等 然后问病人的一些生活的资料, 才能开正确的药剂给病人服用 ; 是要针炙? 要发汗? 要泻? 要吐? 或服药?

More information

IDEO_HCD_0716

IDEO_HCD_0716 IDEO HCD Toolkit Tencent CDC ...?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转正法轮 ( 转法轮经 无我相经 皮带束缚经 ) 禅修开示与问答 请用 Foreigs1 字型 III 转正法轮 回首页 转正法轮目录 帕奥禅师序 III 安般念简介 1 转法轮经 11 无我相经 101 五比丘 131 皮带束缚经 ( 一 ) 141 皮带束缚经 ( 二 ) 151 问答类编 239 克服障碍 239 戒学释疑 252 定学释疑 260 慧学释疑 277 学佛群疑 301 附录 323

More information

Disk02track19 now, let us go to clarification on page 282 我们来看第 282 页的说明 here of mindful, right mindfulness alone is implied 于此, 四念处可说为一正念, similarly

Disk02track19 now, let us go to clarification on page 282 我们来看第 282 页的说明 here of mindful, right mindfulness alone is implied 于此, 四念处可说为一正念, similarly 50 disk02track19 菩提分之概要, 一切之概要 51 disk02track20 一切之概要, 缘起法 52 disk02track21 缘起法 53 disk02track22 缘起法 54 disk02track23 发趣法 55 disk02track24 发趣法 56 disk02track25 发趣法 57 disk02track26 发趣法 58 disk02track27

More information

欲的出离与修断

欲的出离与修断 欲的出离与修断 法增比丘 攀缘四识住 贪欲的生起, 乃是因为五根接触五尘时, 心识对可爱之境产生的贪着 这在 杂阿含 七五二经里佛说: 佛告迦摩: 欲谓五欲功德, 何等为五? 谓眼识明色可爱 可意 可念, 长养欲乐, 如是, 耳 鼻 舌 身 识触可爱 可意 可念, 长养欲乐 ; 是名为欲 然彼非欲, 于彼贪著者, 是名为欲 因接触境之后心中所生的思念, 对这思念常去引欲是贪欲, 为何去思念它呢? 这是因为对所触境的爱乐

More information

disk01track18 so now we go on with the chart 我们现在来看图表 after hasituppāda you find kamavacara sobhana kusala sense-sphere wholesome 生笑心之后, 你们找到欲界善心 so s

disk01track18 so now we go on with the chart 我们现在来看图表 after hasituppāda you find kamavacara sobhana kusala sense-sphere wholesome 生笑心之后, 你们找到欲界善心 so s 18 disk01track18 复习前三章, 心路过程之概要 19 disk01track19 心路过程 20 disk01track20 解读 清净道论 一段, 问答 21 disk01track21 禅那与观智的关系 22 disk01track22 禅那与观智 ; 问答 23 disk01track23 复习前三章 24 disk01track24 眼门心路过程 25 disk01track25

More information

(1) 致善戒法师的感谢函 我想从内心里由衷地表达对善戒法师的感恩和谢意 在这七个月相处的日子里, 善戒法师 给我生命中带来很多的快乐 我过去时常参加善戒法师的禅修营和聆听法师的佛法光碟, 我也常常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身心感到无比的舒畅 不知怎么的, 我觉得我和法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 或许是

(1) 致善戒法师的感谢函 我想从内心里由衷地表达对善戒法师的感恩和谢意 在这七个月相处的日子里, 善戒法师 给我生命中带来很多的快乐 我过去时常参加善戒法师的禅修营和聆听法师的佛法光碟, 我也常常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身心感到无比的舒畅 不知怎么的, 我觉得我和法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 或许是 三 学 善戒法师 著 - 1 - (1) 致善戒法师的感谢函 我想从内心里由衷地表达对善戒法师的感恩和谢意 在这七个月相处的日子里, 善戒法师 给我生命中带来很多的快乐 我过去时常参加善戒法师的禅修营和聆听法师的佛法光碟, 我也常常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身心感到无比的舒畅 不知怎么的, 我觉得我和法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 或许是前世的因缘 ), 因为简单的佛法劝导, 只要经过法师的点醒, 就很容易地深入我的内心并带来无穷快乐,

More information

蔡 序

蔡 序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祇 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巿 26 27 28 29 30 巿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2 44 45 46 47

More information

图书馆 年第 期

图书馆 年第 期 年第 期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 北京大学校医院 北京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考察 认为许多心理学 生理学的原理不仅是阅读疗法的科学基础 而且是阅读疗法原理的组成部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 自发生之时就具有治疗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 净化 平衡 暗示 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又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 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

More information

智慧之光

智慧之光 智慧之光 帕奥尊者 Pak-Auk Sayadaw 缅甸帕奥禅师讲解 弟子合译 真正的佛法没有世人所谓的精彩 ; 深奥的佛法, 对于耽乐世俗的人来说是很沉闷 枯燥无味的 佛法向世人揭露了生死轮回的真面目 没有迷人的恋情 没有可爱的子女 没有骄人的虚名等等, 只有毫无意义 无常 苦 无我的五蕴 唯有那些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的人, 在走投无路 死路一条 ( 一条杀死贪 瞋 痴之路 ) 的情况之下, 逼不得已地研修这种佛法

More information

网 球 / 排 球 1 教 师 硕 士 四 级 男 性 诊 断 教 研 室 1 教 师 博 士 或 硕 士 六 级 本 科 阶 段 为 临 床 医 学 专 业, 男 士 温 病 教 研 室 2 教 师 博 士 或 硕 士 六 级 中 医 专 业 中 医 诊 断 教 研 室 诊 断 学 / 中 医 诊

网 球 / 排 球 1 教 师 硕 士 四 级 男 性 诊 断 教 研 室 1 教 师 博 士 或 硕 士 六 级 本 科 阶 段 为 临 床 医 学 专 业, 男 士 温 病 教 研 室 2 教 师 博 士 或 硕 士 六 级 中 医 专 业 中 医 诊 断 教 研 室 诊 断 学 / 中 医 诊 校 本 部 工 程 项 目 管 理 或 土 木 工 程 医 学 类 / 计 算 机 / 图 书 馆 专 业 1 专 技 硕 士 以 上 六 级 1 专 技 硕 士 以 上 六 级 1 年 以 上 工 程 造 价 管 理 或 现 场 施 工 管 理 经 验 的 ( 限 男 性 ) 中 医 药 类 专 业 1 编 辑 博 士 六 级 医 学 或 生 物 学 专 业 医 学 或 生 物 学 专 业 2 实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集圣谛第一节三种贪爱第二节缘起法一 缘无明有行二 缘行有识三 缘识有名色四 缘名色有六处五 缘六处有触六 缘触有受七 缘受有爱八 缘爱有取九 缘取有有十 缘有有生十一 缘生有老死等苦十二 缘起法的分析第四章灭圣谛第一节苦的止息第二节涅槃一 涅槃的定义二 涅槃的分类三 涅槃的特点第五章道圣谛

第三章集圣谛第一节三种贪爱第二节缘起法一 缘无明有行二 缘行有识三 缘识有名色四 缘名色有六处五 缘六处有触六 缘触有受七 缘受有爱八 缘爱有取九 缘取有有十 缘有有生十一 缘生有老死等苦十二 缘起法的分析第四章灭圣谛第一节苦的止息第二节涅槃一 涅槃的定义二 涅槃的分类三 涅槃的特点第五章道圣谛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毗耶达西法师 (Ven.Piyadassi) 目录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苦圣谛第一节苦的广说与略说一 苦的广说二 苦的略说第二节五取蕴一 色蕴二 受蕴三 想蕴四 行蕴五 识蕴六 五取蕴七 五取蕴的共相 第三章集圣谛第一节三种贪爱第二节缘起法一 缘无明有行二 缘行有识三 缘识有名色四 缘名色有六处五 缘六处有触六 缘触有受七 缘受有爱八 缘爱有取九 缘取有有十 缘有有生十一 缘生有老死等苦十二

More information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 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根据 乾隆大藏经 原文妙印法师校对 ~~~ 2019 年初春于武夷山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 给孤独 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 舍卫大城 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时, 长老须菩提, 在大众中, 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More information

对 当 前 小 说 艺 术 倾 向 的 分 析 陈 晓 明 人 民 性 是 一 个 现 代 性 概 念 近 年 来 艺 术 上 趋 于 成 熟 的 一 批 作 家 倾 向 于 表 现 底 层 民 众 苦 难 的 生 活 这 使 他 们 的 作 品 具 有 现 实 主 义 的 显 著 特 征 在 对 苦 难 生 活 的 把 握 中 对 人 物 性 格 和 命 运 的 展 示 中 这 些 小 说 在 人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抗 日 战 争 研 究 年 第 期 % & ( # #

抗 日 战 争 研 究 年 第 期 % & ( # # 张 生 汪 伪 投 敌 后 出 于 政 治 需 要 一 直 着 意 争 夺 国 民 党 政 治 符 号 并 加 以 运 用 为 此 它 与 重 庆 方 面 进 行 了 激 烈 的 交 锋 并 与 日 本 方 面 进 行 了 艰 苦 的 交 涉 应 该 说 汪 伪 的 努 力 是 多 方 面 的 但 由 于 重 庆 方 面 比 较 得 力 的 反 制 日 方 本 于 自 身 利 益 的 掣 肘 以 及

More information

,2003. 11 (CIP) /. - : ISBN 7-5364 - 5381-7... -.R657.1 CIP (2003) 102797 3 61 0012 880mm1230m m 1/ 32 10. 5 242 1 2003 11 2003 11 1-2 000 35.00 IS BN

,2003. 11 (CIP) /. - : ISBN 7-5364 - 5381-7... -.R657.1 CIP (2003) 102797 3 61 0012 880mm1230m m 1/ 32 10. 5 242 1 2003 11 2003 11 1-2 000 35.00 IS BN ,2003. 11 (CIP) /. - : ISBN 7-5364 - 5381-7... -.R657.1 CIP (2003) 102797 3 61 0012 880mm1230m m 1/ 32 10. 5 242 1 2003 11 2003 11 1-2 000 35.00 IS BN 7-5364 - 5381-7,, : 3 : 61001 2 : 866710 39 866728

More information

《聖道行跡》

《聖道行跡》 圣道行迹 法增尊者 (Bhikkhu Dhammavaro) 目录 一. 礼赞佛陀 3 二. 如理思惟 4 三. 皈依三宝 8 四. 布施, 持戒 10 布施的果报 10 五戒的传授 14 五戒分析 16 五戒的持守 18 五戒的违犯 22 犯戒的对治 25 持戒的功德 30 五. 禅定 32 经行法 32 经行法四阶 34 经行法的观照 35 静坐的方法 41 六. 观照 44 我们对身体的错误看法

More information

大念处经

大念处经 大念处经 邓殿臣赵桐译 [ 题解 ] 大念处经 是巴利三藏中经藏 长部尼伽耶 的第二十二经, 又名 四念处经 此经论述真修实证的修行法门, 即以修习四念住, 内观身 受 心 法, 了知 身不净 受是苦 心无常 法无我, 以对治净 乐 常 我等四颠倒想, 修得慧观 知见苦 无常 无我之三法印, 达至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漏断尽, 述于涅槃之境 在初期佛教经典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此经代表了佛教早期亲修实证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论 华 兹 华 斯 塌 毁 的 茅 舍 的 主 题 与 叙 事 技 巧 的 统 一 李 增 王 云 在 塌 毁 的 茅 舍 一 诗 中 华 兹 华 斯 综 合 运 用 了 指 涉 主 题 的 叙 事 行 动 以 及 控 制 读 者 情 感 发 展 的 叙 事 节 奏 有 条 不 紊 地 引 导 读 者 经 历 了 心 灵 之 旅 最 终 与 叙 述 者 一 道 得 到 心 灵 的 训 诫 因 此 只

More information

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斯里兰卡圣法大长老 Ven. Mahathera 简介 中间是缅甸帕奥西亚多 右边的是斯里兰卡的圣法长老 摄于 1997 年 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圣法大长老 斯里兰卡籍 生于 1937 年 4 月 24 日 出家

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斯里兰卡圣法大长老 Ven. Mahathera 简介 中间是缅甸帕奥西亚多 右边的是斯里兰卡的圣法长老 摄于 1997 年 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圣法大长老 斯里兰卡籍 生于 1937 年 4 月 24 日 出家 1999-2000 斯里兰卡 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圣法大长老 止观禅修开示 英译 : 圣喜尊者 (Ariyananda Bhikkhu) 中译 : 吉祥尊者 (Manggala Bhikkhu) 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圣法大长老 资料编辑 : 觉悟之路网站 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斯里兰卡圣法大长老 Ven.

More information

从 瓦 尔 登 湖 中 的 儒 学 语 录 看 梭 罗 的 儒 家 渊 源 刘 玉 宇 本 文 详 细 分 析 了 梭 罗 在 瓦 尔 登 湖 中 所 摘 引 的 儒 家 经 典 语 录 尝 试 论 证 儒 家 思 想 一 方 面 并 没 有 对 梭 罗 思 想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但 另 一 方 面 书 中 的 儒 家 经 典 语 录 也 不 像 有 些 学 者 认 为 的 那 样 与 梭 罗

More information

Access to the Breath

Access to the Breath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 asambuddhassa 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大念處經析解 在這次禪修營當中 我要為大家詳細地解說 大念處 經 這部經是佛陀住在 俱盧國 Kuru 的 劍磨瑟曇城 Kammasadhamma 時所開示的 據說 在劍磨瑟曇城 裡沒有適合世尊居住的處所 但在城外則有一處水源充 足 風景宜人的大樹林 世尊就住在那個樹林裡 並且以

More information

劳动保护与医疗保健 第 二 章 止标志共 23 个 劳 动 安 全 技 术 22 2 警告标志 由于三角形引人注目 故用作 警告 标志 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 三角的背景使用黄色 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描 绘 黄色是有警告含义的颜色 在对比色黑色的衬托下 绘成的 警告标志 就更引人注目 3 指令标志 在圆形内配上指令含义的颜色 蓝 色 并用白色绘制必须执行的图形符号 构成 指令标志

More information

禪修基本須知

禪修基本須知 禅修基本须知 及专用词汇手册 巴利 - 中文 - 英文 Ven. Dhammasiri 编 台湾法雨道场印行 1 禅修基本须知及专用词汇手册 巴利 - 中文 - 英文 目录 第一章 : 修行安般念到入禅... 3 Chapter 1: Develop Mindfulness-of-Breathing to Absorption... 3 第二章 : 其它修定的法门... 6 Chapter 2: Develop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1

未命名-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s a c y e vg 13 14 15 16 17 18 19 H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发现生命的螺旋 克里克在提出 中心法则 时曾指出 遗传信息是沿 D N A - R N A - 蛋白质的方向流动的 遗传信息不可能从 R N A 回到 D N

More information

<453A5CD6C7BBDBD6AECAF75CD0C2BDA8CEC4BCFEBCD05C323031344A756C7931715C323031344A756C7954755CB7E2C3E6BACDB0E6C8A8C9F9C3F72E646F63>

<453A5CD6C7BBDBD6AECAF75CD0C2BDA8CEC4BCFEBCD05C323031344A756C7931715C323031344A756C7954755CB7E2C3E6BACDB0E6C8A8C9F9C3F72E646F63> 智 慧 之 树, 不 返 之 流 观 禅 的 修 行 与 进 程 慈 济 瓦 禅 师 著 雷 叔 云 汤 华 俊 译 休 斯 顿 禅 修 中 心 主 持 出 版 2014 年 9 月 ( 更 新 信 息 请 查 阅 www.houstonmeditationc.com ) 版 权 声 明 一 本 书 版 权 属 休 斯 敦 禅 修 中 心 所 有, 只 要 不 擅 加 增 删, 欢 迎 任 何 单

More information

阿毗达摩讲要 ( 中集 ) 玛欣德尊者讲述 Mahinda Bhikkhu 云南省佛教协会印行

阿毗达摩讲要 ( 中集 ) 玛欣德尊者讲述 Mahinda Bhikkhu 云南省佛教协会印行 阿毗达摩讲要 ( 中集 ) 玛欣德尊者讲述 Mahinda Bhikkhu 云南省佛教协会印行 Mahinda 2010 1 只要不增删 修改本书的任何内容 ( 例如 : 不得把 比库 改为 比丘 等 ), 则任何单位及个人皆可无须经过编译者的同意而引用 复制 翻印 流通本书 2 不得以任何商业方式流通本书 3 若您希望获得本书, 以及其他佛法资料, 请访问 中国上座部佛教 网 : www.theravada.org.cn,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利 Ven. Dhammasiri ( foreign1 ) 利 錄 行 念 行 識 識 六 參 料 ~~ 行 1 2 錄 行 念 Chapter 1: Develop Mindfulness-of-Breathing to Absorption KAMMATTHANA MEDITATION SUBJECT Anapanassati 念 ( 念 )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More information

刘 继 业 在 严 歌 苓 的 小 说 创 作 中 经 常 将 个 人 的 人 生 体 验 改 头 换 面 融 入 不 同 作 品 心 理 医 生 在 吗 是 其 中 一 部 最 为 重 要 的 长 篇 小 说 它 处 理 的 是 少 女 成 长 之 中 最 为 隐 秘 的 经 验 以 往 的 解 读 偏 重 于 对 作 品 进 行 一 般 的 精 神 分 析 本 文 认 为 这 部 小 说 里 的

More information

徐天宏:《基因天堂》.doc

徐天宏:《基因天堂》.doc - 1 - 阅 读 说 明 您 现 在 所 阅 读 的 这 本 电 子 图 书 由 E 类 出 版 物 制 作 出 品 本 书 版 权 归 作 者 所 有, E 类 出 版 物 只 负 责 制 作 发 行 工 作 在 保 证 原 书 内 容 完 整 的 情 况 下, 您 可 以 对 本 书 进 行 转 载 如 果 您 愿 意, 我 们 很 乐 意 您 在 转 载 的 时 候 写 上 我 们 网 站

More information

《遗情书》

《遗情书》 木 子 美 文 集 性 城 市 私 写 作 Published by EPUBCN TM GROUP Website: http://www.epubcn.com Forum: http://www.epubcn.net 阅 读 声 明 您 现 在 所 阅 读 的 这 本 电 子 图 书 由 e 类 出 版 物 制 作 出 品 本 书 版 权 归 作 者 所 有, e 类 出 版 物 只 负 责 制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I. 安般念简介 静而且殊胜的, 它是精纯不杂的安乐住处, 能在邪恶不善念头 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 依据上座部佛法 (Theravada), 禅修的法门可概括地分为两大类, 即止禅与观禅 止禅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方法, 观禅则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方法 这两大类法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止禅是观禅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 相应部. 谛相应 (Sacca Samyutta) 里开示说 : 诸比丘,

More information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 SCHOOL GUIDE BOOK 2017 SOKEI ACADEMY OF FINE ART & DESIGN 关于创形美术学校? 创形美术学校是培育专业艺术家的摇篮 大家知道 : 用普通的教育课程来培育专业的艺术家是件困难的事 在我们创形, 从老师到办公人员, 大家全体都是专业的艺术家 在美术界, 设计界当中取得卓越成绩的艺术家们将为大家面对面地传授心得 我们重视的并不是通过指定的教学说明书来指导大家,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内观禅修手册

内观禅修手册 序 内观禅修手册 本书所介绍的是南传佛教大师阿姜达磨多罗所传的内观法 苏谛南法师 ( 般那无陀比丘 ) 早年依止阿姜达磨多罗五年, 尽得精髓, 而有 内观禅修手册 的著作传出 达磨多罗内观法的特色是透过肢体的动作来体验 心基 处感受的生灭, 进而超越感受而得到解脱 愿众生安详自在内观教育编译组 1999.4 作者序 本人甚为赞叹 内观教育基金会 推展依据 大念住经 的内观禅修法 本人曾写出一本泰国达磨多罗比丘所指导的培养

More information

不净观

不净观 不净观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南传的不净观课诵文 (Asubhānussati) 我们应当正观这身体, 是一组不圆满的名色混合物, 应正观它的不圆满的情况 (Aviññāna subha nibham, saviññāna subham imam, kāyam asubhato passam, asubham bhāvayye yatī.) 此身有三十二分不净物, 它们是四大

More information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 阿罗汉 圆满自觉者 观察缘起 如何灭除痛苦佛法开示与问答 帕奥禅师开示 简体版校印说明 本次简体版的校印, 是以 观察缘起 原书为底本, 同时考虑到单独成书篇幅过少, 因此在后面添加了 如何灭除痛苦 及 佛法开示与问答汇编 两个独立篇章 依据 观察缘起 原书, 帕奥禅师的缅文开示首先由净法比丘等

More information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Way to the end of suffering 八圣道 灭除烦恼之路 菩提长老 (Bhikkhu Bodhi) 释见芊林娟蒂朱怡康译 资料来源 : 香光庄严杂志 编辑 : 觉悟之路网站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Way to the end of suffering 八圣道 灭除烦恼之路 菩提长老 (Bhikkhu Bodhi) 释见芊林娟蒂朱怡康译 资料来源 : 香光庄严杂志 编辑 : 觉悟之路网站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Way to the end of suffering 八圣道 灭除烦恼之路 菩提长老 (Bhikkhu Bodhi) 释见芊林娟蒂朱怡康译 资料来源 : 香光庄严杂志 编辑 : 觉悟之路网站 八圣道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 目录 ) 1 菩提长老 (Bhikkhu Bodhi) 简介 ----------------------------------------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1 序言 2 致谢 3 树立正见, 实现和平与快乐 4 给禅修者的初步指导 5 正念的七项利益 6 清净的七个阶段 7 锐利五根的九种方法 8 禅修者的五精勤支 9 禅修指南 10 小参注意事项

目录 1 序言 2 致谢 3 树立正见, 实现和平与快乐 4 给禅修者的初步指导 5 正念的七项利益 6 清净的七个阶段 7 锐利五根的九种方法 8 禅修者的五精勤支 9 禅修指南 10 小参注意事项 观禅指导手册 恰宓尊者著 明慧译 2013 年 8 月 目录 1 序言 2 致谢 3 树立正见, 实现和平与快乐 4 给禅修者的初步指导 5 正念的七项利益 6 清净的七个阶段 7 锐利五根的九种方法 8 禅修者的五精勤支 9 禅修指南 10 小参注意事项 序言 易见他人过, 难见自己非 法句经 252 句这句话与禅修者密切相关 禅修者也许一直在犯同样的错误, 而全然不觉, 直到有一位锐利的 经验丰富的禅修者给他指出来才明白

More information

再 来 提 到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邪 识, 譬 如 执 取 黄 色 雪 山 的 眼 识 阳 焰 现 为 水 的 眼 识, 以 及 白 色 法 螺 看 成 黄 色 的 眼 识 等 等, 这 些 都 是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颠 倒 识 的 定 义 是 : 心 对

再 来 提 到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邪 识, 譬 如 执 取 黄 色 雪 山 的 眼 识 阳 焰 现 为 水 的 眼 识, 以 及 白 色 法 螺 看 成 黄 色 的 眼 识 等 等, 这 些 都 是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颠 倒 识 的 定 义 是 : 心 对 心 类 学 概 要 04 洛 桑 堪 苏 仁 波 切 教 授 法 音 法 师 翻 译 现 在 先 复 习 一 下, 我 们 以 眼 识 为 例 作 说 明, 其 它 的 根 识 也 可 以 依 此 模 拟 一 般 言 之, 眼 识 是 总 名, 有 量 心 的 眼 识 及 非 量 心 的 眼 识 ; 以 量 心 来 讲 就 是 眼 识 的 现 量 而 非 量 心 有 三 种 -- 眼 识 为 本 质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 晓 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100566035515613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571565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7615926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0357 101 思 想

100566035515613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571565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7615926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0357 101 思 想 2016 年 天 津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考 试 初 试 成 绩 复 核 结 果 公 示 考 生 编 号 科 目 码 科 目 名 称 复 核 结 果 10056600010085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1151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134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More information

985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排名.docx

985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排名.docx 985 高 校 国 家 级 重 点 学 科 排 名 985 工 程 是 我 国 政 府 为 建 设 若 干 所 世 界 一 流 大 学 和 一 批 国 际 知 名 的 高 水 平 研 究 型 大 学 而 实 施 的 高 等 教 育 建 设 工 程 985 好 大 学 哪 些 专 业 是 国 家 级 重 点 学 科 呢? 一 起 来 看 看 吧! 清 华 大 学 ( 前 10 门 总 分 946) 1.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5DAD2BBD5C22020D0C4D6AEB8C5D2AA>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5DAD2BBD5C22020D0C4D6AEB8C5D2A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 times) 禮敬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 1 阿毗達摩 佛教的權威性聖典 Abhidhamma abhi = 上等的, 殊勝的, 卓越的 dhamma = 法, 究竟真實的教法 4 極精確及有系統的把佛法耍義分門別類與詮釋 它在範圍与教導方式不同與經教 5 阿毗達摩非佛說?

More information

????????

???????? 深度学习 项目简介 葛丽丽 译 西蒙菲沙大学 教育学院 富有想像力的教育研究中心 电邮 ierg-ed@sfu.ca 网址: http://www.ierg.net 基本思想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每个学生都会接到一个任意布置的主题 从此将围绕这个主题 进行深度学习 这些主题可能包括 鸟 苹果 马戏团 火车 和 太阳系 等内容 在接下来的小学 初中以及高中阶段 除了基本课程以外 学 生将继续深入地学习指定的题目

More information

98

98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 /... 人本与物本 翻译 与 语义谱系分析比较 牛云平, 杨秀敏 (., ;., ) : 翻译 与 的语义谱系有着根本不同之处 : 前者的本义是语官及其解释活动, 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 ; 后者的本义则是物体搬移行为, 具有明显的物化特征 两词的语义谱系不同, 决定了各自理论发展形态有别, 证明了中西翻译学自然而然地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研究取向 因此, 中国学人强求与西人苟同乃是不智之举,

More information

其比伦, 实尔达摩 [11] 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佛陀所赞叹, 修定念相继, 净念无间断 [12],( 可证殊胜果 ), 实尔达摩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四双八辈 [13] 者, 贤者所称赞, 佛陀之弟子, 施彼得大果 [14], 唯诸僧伽中, 具足如

其比伦, 实尔达摩 [11] 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佛陀所赞叹, 修定念相继, 净念无间断 [12],( 可证殊胜果 ), 实尔达摩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四双八辈 [13] 者, 贤者所称赞, 佛陀之弟子, 施彼得大果 [14], 唯诸僧伽中, 具足如 三宝经 [1] (Ratana Sutta) ([ 宝经 ]-[ 小诵经 ]-[ 小部 ]-[ 南传大藏经 ]) 译者不详, 法增比丘 1999 年润饰及 2005 年注释 ) 天空或地上, 众生 [2] 来聚集, 愿众生安乐, 汝等应谛听, 如来 [3] 所说法,( 千万劫难遇 ) 天地诸神祗, 汝等应谛听, 人民日与夜, 献奉诸供品 [4], 应慈爱彼等, 精进施佑护 于此处他界, 或于诸天上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佛陀教导过智慧之光吗?

佛陀教导过智慧之光吗? 佛陀教导过智慧之光吗? 近年来, 随着缅甸帕奥禅师 (Ven.Pa-Auk Sayadaw) 奔走于世界各地指导禅修, 使愈来愈多的华人了解到流传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的止观禅法 帕奥禅师强调禅修者应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业处 (samatha kammaññhà na), 培育定力乃至证得禅那 (jhà na), 并藉由禅那的定力来观照诸行法的无常 苦 无我, 次第地培养观智 (vipassanà

More information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工作坊 年级 小五 小六 日期 3月28日 时间 7点正至8点30分 地点 嘉庚堂 1. 2. 3. 4. 5. 6. 1. 2. 3. 1 2 3 4. 1 2 / 3 1. 2. 3. 4. 5. 1 1 4 . 1 . (a) ( ) . (a) ( ) X . (a) ( ) . X X / . . 1 2 2 3 . . 1 2 2 . 5 6 ^

More information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巴思对阿拉伯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滑稽性改写 杨仁敬 王程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第一部分背井离乡都完成了 孕育和 出生也符合模式 格劳克斯死了 我有模式 中规定的伤疤 虽然它不在正经地方 但至少说明他要害我 我在一团漆黑中跨越 阈限 在圣林水井处得到了神人要我去旅 行的召唤

More information

长 安 侠 少 每 至 春 时 结 朋 联 党 各 置 矮 马 饰 以 锦 鞯 金 铃 并 辔 于 花 树 下 往 来 使 仆 人 执 酒 皿 而 随 之 遇 好 酒 则 驻 马 而 饮

长 安 侠 少 每 至 春 时 结 朋 联 党 各 置 矮 马 饰 以 锦 鞯 金 铃 并 辔 于 花 树 下 往 来 使 仆 人 执 酒 皿 而 随 之 遇 好 酒 则 驻 马 而 饮 李 白 咏 侠 诗 述 论 侯 长 生 唐 代 是 中 国 诗 歌 的 鼎 盛 时 期 诗 歌 的 思 想 内 容 得 到 了 极 大 的 丰 富 和 发 展 咏 侠 诗 在 唐 朝 也 成 为 众 多 诗 人 表 述 心 志 的 另 一 种 方 式 李 白 不 仅 有 任 侠 的 经 历 而 且 创 作 了 大 量 的 咏 侠 诗 通 过 对 这 些 诗 歌 的 分 析 对 于 理 解 李 白 的

More information

年 第 期 % %! & % % % % % % &

年 第 期 % %! & % % % % % % &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类 比 认 知 与 毛 泽 东 的 对 外 政 策 张 清 敏 潘 丽 君 人 的 认 识 过 程 经 常 受 到 认 知 能 力 有 限 决 策 环 境 不 确 定 以 及 信 息 过 量 等 问 题 的 制 约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人 们 经 常 借 用 类 比 从 历 史 中 寻 找 启 发 帮 助 认 知 环 境 和 制 定 政 策 作 者 依 据! 毛 泽 东

More information

张 荣 芳 中 山 大 学 历 史 系 广 东 广 州 张 荣 芳 男 广 东 廉 江 人 中 山 大 学 历 史 系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我 们 要 打 破 以 前 学 术 界 上 的 一 切 偶 像 以 前 学 术 界 的 一 切 成 见 屏 除 我 们 要 实 地 搜 罗 材 料 到 民 众 中 寻 方 言 到 古 文 化 的 遗 址 去 发 掘 到 各 种 的 人 间 社 会 去

More information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2016-5-30 沈 阳 豫 园 商 城 置 业 有 限 公 司 上 海 复 星 产 业 投 资 有 限 公 司 保 险 业 务 机 动 车 辆 保 险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2016-5-30 沈 阳 豫 园 商 城 置 业 有 限 公 司 上 海 复 星 产 业 投 资 有 限 公 司 保 险 业 务 机 动 车 辆 保 险 永 安 财 产 保 险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16 年 第 二 季 度 关 联 交 易 信 息 披 露 公 告 公 司 名 称 : 永 安 财 产 保 险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报 告 期 间 :2016 年 2 季 度 单 位 : 亿 元 序 关 联 交 易 内 容 期 间 交 易 时 间 交 易 对 象 关 联 关 系 说 明 交 易 金 额 号 类 型 交 易 概 述 1 2016-5-25

More information

引言 从古至今, 人们一直梦想着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 从来不乏这样的例子 人们都认为过时的 PC 电脑配件是积压废品, 迈克尔戴尔却低价收购改装升级后转手卖出, 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人们都认为免费聊天工具是赔本赚吆喝, 腾讯却从草根出身的 QQ 起家, 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人们都认为常旅客里程是航空公司的成本, 航空公司却通过常旅客里程销售获得超过 50% 的附加收入

More information

龚 亚 夫 在 重 新 思 考 基 础 教 育 英 语 教 学 的 理 念 一 文 中 援 引 的 观 点 认 为 当 跳 出 本 族 语 主 义 的 思 维 定 式 后 需 要 重 新 思 考 许 多 相 连 带 的 问 题 比 如 许 多 发 音 的 细 微 区 别 并 不 影 响 理 解 和

龚 亚 夫 在 重 新 思 考 基 础 教 育 英 语 教 学 的 理 念 一 文 中 援 引 的 观 点 认 为 当 跳 出 本 族 语 主 义 的 思 维 定 式 后 需 要 重 新 思 考 许 多 相 连 带 的 问 题 比 如 许 多 发 音 的 细 微 区 别 并 不 影 响 理 解 和 语 音 语 篇 语 感 语 域 林 大 津 毛 浩 然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的 英 语 热 引 发 了 大 中 小 学 英 语 教 育 整 体 规 划 问 题 在 充 分 考 虑 地 区 学 校 和 个 体 差 异 以 及 各 家 观 点 的 基 础 上 遵 循 实 事 求 是 逐 级 定 位 逐 层 分 流 因 材 施 教 的 原 则 本 研 究 所 倡 导 的 语 音 语 篇 语 感 语 域

More information

苦 这五蕴就是苦的种子, 它所带来的味只是苦 在 弥兰王问经 第三品第四经中, 龙军为国王解答行的生起时说 : 大王有眼与色即有眼识, 有眼识即有眼触, 有眼触即有受, 有受即有爱, 有爱即有取, 有取即有 ( 业 ) 有, 有 ( 业 ) 有即有生, 有生即有老 死 愁 悲 苦 忧 恼 如是为此全

苦 这五蕴就是苦的种子, 它所带来的味只是苦 在 弥兰王问经 第三品第四经中, 龙军为国王解答行的生起时说 : 大王有眼与色即有眼识, 有眼识即有眼触, 有眼触即有受, 有受即有爱, 有爱即有取, 有取即有 ( 业 ) 有, 有 ( 业 ) 有即有生, 有生即有老 死 愁 悲 苦 忧 恼 如是为此全 如何认识苦? 法增比丘 苦的认知 世间实在苦, 凡夫当乐处, 三宝实无价, 世人尽不知 在佛经里佛常把不知苦, 不懂生死的道理, 不知因果业报, 又不信三宝的人称作愚痴无闻凡夫 这些迷失的有情众生因为对上述的道理不能如实知道, 又不求取圣道, 灭寂诸行而清净解脱, 所以对圣道 该求的不求 因为见解根本错误的关系, 为诸苦所逼恼时, 不但不知断恶修善, 积集来世福德资粮, 卻反而纵欲, 乐于追逐世间八法

More information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善戒法师 Sayalay Susīlā 1963 年生于马来西亚 彭亨 获槟城理科大学大众传播媒介学士 大学时已开始 禅修 1991 年 法师在马来西亚槟城佛教禅修中心披剃出家 披剃后六个月 法师便前往缅甸 在著名的阿咤利 ācariya 班迪达西亚多 Sayadaw U Paṇḍita 指导之 下 精进密集修禅近三年 1994 年 法师依止著名的缅甸 阿咤利 帕奥西亚多 Pa-Auk Tawya

More information

正念之道

正念之道 正念之道 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 缅甸帕奥禅师讲 by Venerable Pa-Auk Sayadaw 帕奥禅师序帕奥禅师序 ----------------------------------------------------------------------------------------------- 3 译序 --------------------------------------------------------------------------------------------------------

More information

四 川 大 学 华 西 医 院 北 京 协 和 医 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 学 院 附 属 同 济 医 院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二 医 院 北 京 大 学 人 民 医 院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西 南 医 院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唐 都 医 院 重 庆 医 科

四 川 大 学 华 西 医 院 北 京 协 和 医 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 学 院 附 属 同 济 医 院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二 医 院 北 京 大 学 人 民 医 院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西 南 医 院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唐 都 医 院 重 庆 医 科 复 旦 版 2011 年 度 最 佳 专 科 医 院 排 行 榜 榜 单 病 理 科 医 院 平 均 声 誉 值 1 复 旦 大 学 附 属 肿 瘤 医 院 10.24 2 北 京 协 和 医 院 8.83 3 四 川 大 学 华 西 医 院 8.30 4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总 医 院 6.07 5 北 京 大 学 第 三 医 院 4.04 6 中 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2.70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2015-2016-2)-0004186-04205-1 140242 信 号 与 系 统 Ⅰ 学 科 基 础 必 修 课 37 37 1 教 203 17 周 2016 年 06 月 13 日 (08:00-09:35) (2015-2016-2)-0004186-04205-1 141011

(2015-2016-2)-0004186-04205-1 140242 信 号 与 系 统 Ⅰ 学 科 基 础 必 修 课 37 37 1 教 203 17 周 2016 年 06 月 13 日 (08:00-09:35) (2015-2016-2)-0004186-04205-1 141011 关 于 2015-2016 学 年 第 二 学 期 期 末 周 内 考 试 时 间 地 点 安 排 选 课 课 号 班 级 名 称 课 程 名 称 课 程 性 质 合 考 人 数 实 际 人 数 考 试 教 室 考 试 段 考 试 时 间 (2015-2016-2)-0006178-04247-1 130101 测 试 技 术 基 础 学 科 基 础 必 修 课 35 35 1 教 401 17 周

More information

我 内 心 凄 怆 令 人 困 盹 的 麻 木 刺 痛 我 的 感 官 如 同 饮 过 毒 渖 又 似 刚 刚 把 迷 魂 汤 吞 服 朝 着 忘 河 下 沉 这 里 耄 耄 老 者 几 丝 白 发 在 颤 动 青 春 少 年 目 光 苍 白 消 瘦 而 死 亡 哪 怕 稍 加 思 索 也 充 满

我 内 心 凄 怆 令 人 困 盹 的 麻 木 刺 痛 我 的 感 官 如 同 饮 过 毒 渖 又 似 刚 刚 把 迷 魂 汤 吞 服 朝 着 忘 河 下 沉 这 里 耄 耄 老 者 几 丝 白 发 在 颤 动 青 春 少 年 目 光 苍 白 消 瘦 而 死 亡 哪 怕 稍 加 思 索 也 充 满 济 慈 诗 歌 艺 术 风 格 散 论 刘 新 民 迎 来 欢 乐 迎 来 悲 酸 忘 河 边 的 草 赫 尔 墨 斯 的 翎 来 吧 今 天 来 吧 明 天 我 真 心 把 你 们 欢 迎 我 爱 在 和 风 丽 日 中 寻 觅 悲 哀 的 面 颜 在 电 闪 雷 鸣 中 倾 听 欢 乐 和 笑 声 美 与 丑 我 都 喜 欢 我 内 心 凄 怆 令 人 困 盹 的 麻 木 刺 痛 我 的 感 官

More information

百业经白话文

百业经白话文 百 业 经 白 话 文 法 王 晋 美 彭 措 金 刚 上 师 传 讲 堪 布 索 达 吉 译 梵 文 : 嘎 玛 夏 嘎 达 (Karma Xia Gatha) 藏 文 : 勒 呷 巴 汉 文 : 百 业 经 译 序 百 业 经 是 我 等 大 师 释 迦 牟 尼 佛 宣 说 因 果 不 虚 的 一 部 甚 深 经 典 共 有 一 百 多 个 公 案, 涉 及 到 比 丘 比 丘 尼 沙 弥 沙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实践 实践形态 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 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 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 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 它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 虚拟客体 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 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 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 虚拟实在性 即时交互性 自由开放性

More information

内观基础》2006年校译版+

内观基础》2006年校译版+ 1 内观基础 2006 年校译版 + 马哈希尊者著 2 内观基础 2006 年校译版 + 马哈希尊者著 目录一 英译序 / 茅塔诺二 简介三 止与观四 五蕴五 智慧与解脱六 正确的方法七 心八 为何和何时九 缘起十 执取如何生起十一 即刻观照十二 不断的修习十三 事物的分解十四 无常十五 重新发现十六 最终的安宁十七 进步十八 圣道十九 总结二十 年青的织工二一 适合根性的修法二二 布萨天女二三 圣谛二四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百法_5SC.doc

Microsoft Word - 百法_5SC.doc 大 乘 百 法 明 门 论 第 五 讲 最 尊 贵 的 净 莲 上 师 讲 解 各 位 居 士 大 德! 阿 弥 陀 佛! 我 们 现 在 是 心 所 有 法 的 第 四 类 心 所 有 法 的 第 四 类, 是 六 种 根 本 烦 恼 那 六 种 根 本 烦 恼 呢? 就 是 贪 瞋 痴 慢 疑 恶 见 ( 恶 见, 就 是 不 正 见 ) 为 什 么 称 这 六 种 为 根 本 烦 恼 呢? 因

More information

!!

!! 药学 实践 杂志 药理 年第 卷第 期 生 物 技 术 药 品 近年 来 的 发 展 杨玉 龙 任海 祥 南 京军 区 南京 总 医 院 南京 本 文 概 述 了 近 年 来 国 内 外 生 物 技 术 药 品 与 生 化 药 品 的 研 究 与 发 展 论 述 了生 物 技 术与 生 物 药 品 摘要 间 的 关 系 介 绍 了 近 代 生物 技 术 在某 些 生 物 药 品 生 产 中 的应 用

More information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 吉祥尊者主講 象涵記錄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己, 他要以眾生為心 有人說他嚴苛 有人說他溫柔 全看他覺得你需要什麽才能凈化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