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这五蕴就是苦的种子, 它所带来的味只是苦 在 弥兰王问经 第三品第四经中, 龙军为国王解答行的生起时说 : 大王有眼与色即有眼识, 有眼识即有眼触, 有眼触即有受, 有受即有爱, 有爱即有取, 有取即有 ( 业 ) 有, 有 ( 业 ) 有即有生, 有生即有老 死 愁 悲 苦 忧 恼 如是为此全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苦 这五蕴就是苦的种子, 它所带来的味只是苦 在 弥兰王问经 第三品第四经中, 龙军为国王解答行的生起时说 : 大王有眼与色即有眼识, 有眼识即有眼触, 有眼触即有受, 有受即有爱, 有爱即有取, 有取即有 ( 业 ) 有, 有 ( 业 ) 有即有生, 有生即有老 死 愁 悲 苦 忧 恼 如是为此全"

Transcription

1 如何认识苦? 法增比丘 苦的认知 世间实在苦, 凡夫当乐处, 三宝实无价, 世人尽不知 在佛经里佛常把不知苦, 不懂生死的道理, 不知因果业报, 又不信三宝的人称作愚痴无闻凡夫 这些迷失的有情众生因为对上述的道理不能如实知道, 又不求取圣道, 灭寂诸行而清净解脱, 所以对圣道 该求的不求 因为见解根本错误的关系, 为诸苦所逼恼时, 不但不知断恶修善, 积集来世福德资粮, 卻反而纵欲, 乐于追逐世间八法 ( 得失, 誉毁, 称讥, 苦乐 ), 造作众恶, 于佛法僧三宝及圣戒, 不乐希求, 纵有所接触, 亦不觉希有难逢, 所以对世间欲乐 不该希求的反而希求 佛说 : 须达长者往诣佛所, 稽首佛足, 于一面坐, 白佛言 : 世尊! 此四圣谛为渐次无间等, 为一顿无间等? 佛告长者 : 此四圣谛渐次无间, 非顿无间等 佛告长者 : 若有说言于苦圣谛未无间等, 而于彼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 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 此说不应 所以者何? 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 而欲于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 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 无有是处 ([ 杂阿含 435 经 ]) 不认识苦, 对苦未知, 对苦未透澈知者, 欲对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 苦灭道迹圣谛修习的是没有可能的 佛说 : 如有四登阶道, 升于殿堂 若有说言不登初阶, 而登第二 第三 第四阶升堂殿者, 无有是处 所以者何? 要由初阶, 然后次登第二 第三 第四阶得升殿堂, 如是, 比丘! 于苦圣谛未无间等, 而欲于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 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 无有是处 ([ 杂阿含 436 经 ]) 所以佛以登四阶来比喻, 要登了初阶, 才可能登二阶, 然后三阶, 四阶 这才是正确的 行 行的意义为造作 它是五蕴之一, 行蕴是除去受与想的五十个心所 它依身口意门分为身行, 口行, 及意行, 是十二缘起里的第二支, 亦即是思心所, 由它而造善恶之业 行也常用来指有为法或因缘和合而成之法 因为行法是无常的, 佛常说它是

2 苦 这五蕴就是苦的种子, 它所带来的味只是苦 在 弥兰王问经 第三品第四经中, 龙军为国王解答行的生起时说 : 大王有眼与色即有眼识, 有眼识即有眼触, 有眼触即有受, 有受即有爱, 有爱即有取, 有取即有 ( 业 ) 有, 有 ( 业 ) 有即有生, 有生即有老 死 愁 悲 苦 忧 恼 如是为此全部苦蕴的生起 ( 集 ) 由此可见为什么要守戒, 为什么要照顾六个根门 因为从这里产生行, 带来许多的苦 苦 我们的苦乃是不能如实明了世间的真相, 执着于身体是我, 再延伸到其它一切与我的身体有关的事物上, 心中斤斤计较, 忘怀不了 不然就是执着于心是我, 当接触到可爱或不可爱的境时, 执着感受是我, 想念是我 ( 我的想法, 我的意见 ), 心中还是斤斤计较, 忘怀不了 这种我慢, 我见, 我想, 我欲 使我们从无始以来被系缚住, 产生种种的烦恼, 有漏, 障碍, 炽燃, 忧, 悲, 恼, 苦 这就是五阴炽盛苦 在 杂阿含 133 经 里佛说 : 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 何所有故, 何所起, 何所系着, 何所见我, 令众生无明所盖, 爱系其首, 长道驱驰, 生死轮回, 生死流转, 不去 ( 知 ) 本际? 诸比丘白佛言 : 世尊是法根 法眼 法依 善哉世尊! 唯愿哀愍, 广说其义, 诸比丘闻已, 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 : 谛听善思, 当为汝说 诸比丘, 色有故, 色事起, 色系着, 色见我, 令众生无明所盖, 爱系其首, 长道驱驰, 生死轮回, 生死流转 ; 受 想 行 识亦复如是 一个人若不能感受到苦的话, 那么佛法对他来说将如隔靴抓痒一般, 不能相应 所以一个行者必须静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世间的苦, 才能入道 最容易观察的到的是病苦, 死苦 ; 心里肯定这些苦是存在之后, 再返回头肯定自己也会得病苦, 死苦 等到观察色相的苦肯定普遍之后, 再来观察心的苦, 这时从自己的心受到苦楚时去冷静地观察, 就会契入正道 佛在 杂阿含 6 经 中言 : 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 于色不知 不明 不离欲贪 心不解脱者, 则不能越生 老 病 死怖 如是受 想 行 识 不知 不明 不离欲贪 心不解脱者 则不能越生 老 病 死怖 诸比丘 于色若知 若明 若离欲贪 心解脱者 则能越生 老 病 死怖 如是受 想 行 识 若知 若明 若离欲贪 心解脱者 则能越生 老 病 死怖

3 又在 杂阿含 5 经 中佛言 : 于色爱喜者, 则于苦爱喜, 于苦爱喜者, 则于苦不得解脱, 不明, 不离欲 如是受 想 行 识爱喜者, 则爱喜苦, 爱喜苦者, 则于苦不得解脱 我们观察一下自已, 是不是对这色 受 想 行 识爱喜呢? 因为爱喜的缘故, 我们才于苦不得解脱 所以对苦, 自己的 他人的, 必须要能知道, 见得到, 明白它 世人因为都不明白它, 而且以颠倒心去做, 所以佛才说他们喜爱苦 若能修到知苦, 还要进一步离于苦的根源, 心中对色相不起欲贪, 要离于对色相的欲贪, 这即是所谓离于色执取蕴 ( 心中生起对色相的种种爱恋执取 ), 心才能解脱于贪 密宗的那洛巴 (Naropa ) 虽然学问高至班智达 (Pandita) 的程度, 又是那烂陀 (Nalanda) 佛教大学的住持, 但他只是一个依经解义的博学者, 他并没有领悟到苦及明了佛所说的苦谛, 更不用说证悟了 ; 正如帝洛巴后来对他所说的 书中所说的就像渗水的牛奶一样差劲 直到他遇到了一位又老又丑的老妇 ( 金刚亥母所化 ), 她揭露了那洛巴内心的苦恼以及对证悟的向往, 该老妇指导他去寻找他的师父帝洛巴 (Tilopa ) 他寻师时面临许多凡夫意念里执着的两种极端 : 有 无, 浄 垢, 善 恶, 实 虚等的考验, 以致见不到帝洛巴乃至濒临自杀的边沿, 后来他见到了帝洛巴, 并花了十二年的时间艰苦地修行, 在那十二年里他师父给了他十二项苦行来破除他的身见与我执, 使他从知苦入道 在 杂阿含 922 经 中佛以四种马的比喻来说明对生老病死苦的思惟 : 如是于正法律, 有四种善男子 ; 何等为四?谓善男子, 闻他聚落, 有男子女人, 疾病困苦乃至死, 闻已能生恐怖, 依正思惟 如彼良马, 顾影 ( 鞭的影子 ) 则调 ( 心就调服而领悟 ) 是名第一善男子, 于正法律, 能自调服 复次善男子, 不能闻他聚落, 若男若女, 老病死苦, 能生怖畏, 依正思惟, 见他聚落, 若男若女, 老病死苦, 则生怖畏, 依正思惟, 如彼良马, 触其毛尾, 能速调服, 随御者心 ( 随顺调御者的心意 ) 是名第二善男子, 于正法律, 能自调服 复次善男子, 不能闻见, 他聚落中, 男子女人, 老病死苦, 生怖畏心, 依正思惟, 然见聚落城邑, 有善知识及所亲近老病死苦, 则生怖畏, 依正思惟, 如彼良马, 触其肤肉, 然后调服, 随御者心 是名 ( 第三 ) 善男子, 于圣法律, 而自调服 复次善男子, 不能闻见, 他聚落中, 男子女人, 及所亲近, 老病死苦, 生怖畏心, 依正思惟, 然于自身, 老病死苦, 能生厌怖, 依正思惟, 如彼良马, 侵肌彻骨, 然后乃调, 随御者心 是名第四善男子, 于圣法律, 能自调服 读者您是属于那一种的马呢? 身苦

4 身的苦有生苦, 老苦, 病苦, 和死苦 一 : 生苦 人命终后, 若来人道, 见来世父母交合, 必须母满, 父精堪耐, 投胎者的识愿意 ( 香阴已至 ), 三事的和合, 方能成胎, 缺一不成 胚胎长大, 六七日之后, 始有感觉, 那时母食冷热, 胎儿都感受不舒服, 天天如此, 又食物逼身, 苦不堪言 母动作粗重, 胎儿都不安宁 待十月胎满, 头向产门, 如两山相夹, 极端痛苦 生出之时, 外边冷暖粗细的触觉, 犹如刀剌所触 幼儿长大, 幼稚无知, 饥寒难言, 细滑肌肤, 跌撞触伤 这是生苦 北传 法句经 里生死品的数偈说道 : 身四大为色, 识四阴曰名, 其情十八种 ( 指六根各三受 ), 所缘起十二 识神造三界, 善不善五处 ( 六道少了阿修罗道 ), 阴行而黙到, 所往如回应 ( 造业受报如回向 ) 欲 色 不色有, 一切因宿行, 如种随本像 ( 种什么就得同样果 ), 自然报如意 识神走五道, 无一处不更, 舍身复受身, 如轮转着地 如人一身居, 去其故室中, 神以形为庐, 形坏神不亡 精神居形躯, 犹雀藏器中, 器破雀飞去, 身坏神逝生 说的就是众生数数受生, 身死形散, 识 ( 以麻雀作比喻 ) 复去五道投生的情况 二 : 老苦 人长大后, 青春健壮, 执着于年青的相貌, 没几十年, 垂垂老迈, 发白齿落, 皮皱面黄, 耳聋眼花, 行步颤颤, 百病丛生, 子女不顾, 儿孙不肖, 无人照料, 事事看人脸色, 这苦的滋味, 唯有到老, 才能亲尝 这是老苦 三 : 病苦 身体从小到老, 常患诸病, 四大不调时, 生起四百零四种病 身体里的四种主要元素 地质 水质 火质和风质, 是一直在变化的, 健康的身体, 它们会维持平衡, 不健康的身体, 它们就会产生不平衡, 结果病苦就来了 地大失调时, 身体沉重 ; 水大失调时, 身体肿胀 ; 火大失调时, 身体发热 ; 风大失调时, 身体僵痛 身体失常, 肌肤失色, 五根混乱, 食不知味, 尿粪失禁, 身卧其上, 心中恼苦, 亲友围绕, 愁悲守护 这是病苦 四 : 死苦 人欲死时, 药石无效, 医生撒手, 四大分离 身苦加上心苦, 痛苦加剧 身体僵直, 口唇枯干, 遍体冰冷, 呼吸喘急 未死之时, 身体已经肿胀发臭 欲断气时, 爱离死别, 双目睁开, 心大恐慌, 不知死后将往何方

5 死后不用数日死尸肿烂, 污血脓水, 蛆虫遍生, 心识极为不舍, 但也唯有追随自己的业, 再去轮回 亳无自主之能力 以死来说, 它发生在世上的每一个地方, 不论老少, 已生或将生, 无一能幸免 这是死苦 对于死的思惟, 要知将来必会死, 男女老少无一能免 ; 只是时间上迟早的差别 ; 死时什么钱财都带不走, 只有业跟随着 ; 死的时候无人能幚得着, 只有自己对三宝的信念和修行能幚而已 法集要颂经 有为品第一中说道: 或有在胎殒, 或初诞亦亡, 盛壮不免死, 老耄甘心受, 或老或少年, 及与中年者, 恒被死来侵, 云何不怀怖 四大聚集身, 无常讵久留, 地种散坏时, 神识空何用? 1 死时神识随业而去, 就像被魔王牵去一般 父母与兄弟, 妻子并眷属, 无常来牵引, 无能救济者? 如是诸有情, 举动贪荣乐, 无常老病侵, 不觉生苦恼 2 在北传 法句经 生死品里的偈, 很深刻地道出众人对生死的邪见 : 自涂以三垢 ( 贪瞋痴 ), 无目 ( 无有智慧 ) 意妄见, 谓死如生时 ( 指人死后去到另一世界犹在生时, 是常见 ), 或谓死断灭 ( 死后就没了, 是断见 ) 三事 ( 命 暖 识 ) 断绝时, 知身无所直, 命气熅暖识, 舍身而转逝 当其死卧地, 犹草无所知, 观其状如是, 但幻而愚贪 死的时候, 谁能来帮我们呢?这唯有三宝 凡夫的生 老 病 死苦, 这些是身体的自然生理现象, 若不如实去认识它们, 就会带来身心的苦恼 但是一个圣者, 只要证悟须陀洹果 ( 初果 ), 就能够如实地去观照这生 老 病 死苦的真相 虽然他也受生 老 病 死的苦, 但他能以观照力, 排除心的苦 并能以依赖三宝的信力 ( 皈依与信 ), 知道能够回来人道继续修行, 他的心会平静坦然地面对死亡 多生轮回中, 探寻造屋者, 而未得见之, 再生实是苦 3 骨架为城廓, 血肉作涂饰, 蕴藏老病死, 憍慢与虚伪 4 有情一劫中, 积骨如须弥 ( 昆富罗山 ), 大觉如是语 5 我们在六道三界里轮转, 麻木地只是跟随自己的欲念造作各样的业, 从没有给自己一个机会, 冷静地来观察一下或思惟一下 这无休止的轮回本质是什么? 它只有 苦 我们的生命依赖于这身体, 它是多变的, 它是组合的, 它是依赖食物和水而存在的 它是一个碎弱的生命体, 它有出生, 成长 老 病和死亡! 虽然有的人会想他有选择食物与饮料以及行动与工作的自由 但是这身体要依赖于食物和水, 就表示我们没有自由选择, 而老 病 死却像魔鬼或敌人一般等待着, 你又怎能说是有自由, 有选择呢?

6 心苦 除了身苦之外, 我们还有恩爱别离苦, 怨憎相会苦, 求不得苦, 这些是心理对色相执着所生的苦 简单地说, 对于五蕴 ( 色 受 想 行 识, 也即是我们的身心或名色 ) 不如实了知, 产生执着的结果所带来悲伤, 惆怅, 痛苦, 愁恼与失望等等的苦 所以简略地说五执取蕴是苦 这是对五蕴的执取 : 色执取蕴, 即是对种种色相的执取 ; 受执取蕴, 即是对种种感受的执取 ; 想执取蕴, 即是对种种想念的执取 ; 行执取蕴, 即是对身行 口行与意行的种种执取 ; 以及识执取蕴, 即是对六识的种种无智的执取 一 : 爱别离苦 在人生的过程中, 父母死别, 兄弟姐妹离散, 妻儿恩爱旦夕分离, 亲友眷属生离死别, 家破人亡, 悲呼啼泣, 若无相见之期, 肝肠寸断 这是恩爱别离之苦 二 : 怨憎会苦 世人共居欲界, 六根恒随财 色 名 食, 睡五欲而转, 追逐私欲 若是富有, 心犹不足, 千方百计, 谋取多财, 伤害他人 ; 或为权势, 名誉地位, 与他相争 ; 或遇怨人, 横遭言语刀剑来伤害 ; 或行险路, 而为盗贼掠夺 种种怨憎之事, 不能尽述 这是怨憎相会之苦 我们遭遇种种不幸, 伤心流泪 佛言: 诸比丘! 轮回无始, 众生为无明所覆, 渴爱所缚, 不知流转轮回之本际 诸比丘! 汝等对此作如何思惟耶? 四大海之水, 与汝等怨憎相会, 喜爱之别离, 长时流转轮回, 悲叹时, 所流之泪, 何者为多耶? 大德! 我等知世尊所说法, 大德! 我等怨憎相会, 喜爱之别离, 长时流转轮回, 悲叹时所流之泪为多, 其非四大海水所能比拟 善哉, 善哉, 诸比丘, 汝等对我所说之法, 能如是知之矣 诸比丘, 汝等怨憎相会与喜爱别离, 长时流转轮回, 悲叹时所流之泪为多, 其非四大海水所能比拟 诸比丘, 汝等于长夜逢母之死, 逢子之死, 逢女儿之死, 逢眷属之失, 逢财宝之失, 诸比丘, 汝等于长夜, 逢病之失, 汝等逢此等之病失, 怨憎相会, 与喜爱者别离, 悲叹时所流注之泪为更多, 其非大海所能比拟 所以者何? 诸比丘, 轮回乃无始 诸比丘, 是人于诸行足厌, 足于厌离, 足于解脱 6 三 : 求不得苦 世人既得多财, 欲求更富 既为豪贵, 复求名誉 成天活在贪欲之中, 永远没有满足 生活过的去时, 心里却是穷困的很, 天天动脑筋, 不停地想许多法子发财 有些病的没救了, 还妄想病好 妄求那些不可能的事, 只有带来失望与恼苦

7 为什么不能见到苦呢?因为不去观察无常 佛陀常常为弟子们开示无常, 什么是无常呢? 意即不会常恒不变的 无常在那里呢? 佛说色是无常, 受 想 行 识是无常 还说五蕴是魔, 是魔法, 是苦, 是苦法 7 还说是集法, 是灭法, 应断对彼等之欲贪 在 杂阿含 64 经 里 ; 佛告比丘 : 愚痴无闻凡夫, 计色是我, 异我 ( 色不是我, 意指还有另一身 ), 相在 ( 我在色中 色在我中 ), 受 想 行 识是我, 异我 相在 多闻圣弟子, 不见色是我, 异我 相在, 不见受 想 行 识是我, 异我, 相在 亦非知者, 亦非见者 此色是无常, 受 想 行 识是无常 凡夫不知不见佛法, 不知无常, 所以把五蕴当成我 ; 或起种种极端的邪见, 并执持于己见 在 杂阿含 80 经 里 ; 佛告比丘 : 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 善观色无常, 磨灭离欲之法, 如是观察受 想 行 识无常, 磨灭离欲之法, 观察彼阴无常, 磨灭不坚固变易法, 心乐清净解脱, 是名为空 又说 : 无常者, 是有为法, 从缘起, 是患法, 灭法, 离欲法, 断知法, 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 佛子听闻佛法之后, 静处思惟, 知道五蕴不坚常变, 因而放弃它们 在 杂阿含 86 经 里 : 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 若无常色有常者, 彼色不应有病, 有苦, 亦不应于色有所求, 欲令如是, 不令如是 以色无常故, 于色有病, 有苦生, 亦得不欲令如是, 不令如是, 受 想 行 识, 亦复如是 比丘, 于意云何? 色为常? 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 : 无常, 世尊 ( 佛曰 ) : 比丘, 无常为是苦不? 比丘白佛 : 是苦, 世尊 ( 佛曰 ): 比丘, 若无常, 苦, 变易法, 多闻圣弟子, 于中宁见是我? 异我? 相在不? 比丘白佛 : 不也, 世尊 ( 佛曰 ) : 受 想 行 识, 亦复如是 从上经中的开示, 佛直截了当地道出若是无常的色身是常的话, 那它不应有病苦, 而且自己能作主, 也不需要对它要这样做, 不要那样做 ( 照顾色身 ) 就是因为它无常, 有病苦, 所以我们才作不了主, 所以才会对它要这样做, 不要那样做 这样思惟, 生起正见, 就知道这色身不是我, 不是属于我, 我不在色身中, 或色身不在我中 ( 相在不? ) 受 想 行 识也如是思惟 四 : 五执取蕴苦 ( 忧悲恼苦 ) 这忧悲恼苦是不认识五蕴的苦, 为什么呢?对色无智的执取, 对受 想 行 识无智的执取, 所带来的只有忧悲恼苦 有的人夭折, 糊里胡涂的来了, 又糊里胡涂的去了 有的人足寿, 但也不满百岁, 一半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了, 十五岁前幼童不

8 懂事, 七十岁后身体衰弱, 常与医生 医院及病床结不了缘 壮年时又为家庭忙碌, 剩余很少时间, 而又把这宝贵的时间, 花在应酬, 看无聊的电视节目, 旷时费日的小说, 或是闲话 一生就这样子过了 遇到上述的七种苦恼, 心中诸多悲苦 世界乱时忧苦, 天气旱时忧苦, 天气涝时忧苦, 小区不宁忧苦, 与亲朋不和忧苦, 与同事不和忧苦, 生意不顺忧苦, 无钱时忧苦, 有钱时恐人抢劫忧苦, 妻儿远去忧苦, 家人夜归忧苦, 农人为天气 牛 犁, 种子担忧, 商人为生意 顾客和货品担忧, 男人为工作担忧, 女人为家庭担忧 这种种的忧苦把头发都担忧白了, 常常愁眉苦脸 这是忧悲恼苦 苦的分类 苦除了上述的身苦与心苦的八苦之外, 还有三苦 : 即是苦苦, 坏苦, 行苦 苦苦即苦的本身就是苦, 或受苦时的苦 ; 坏苦是事物败坏消失之苦 ; 行苦是诸有为法造作之苦 苦的禅观 这是以念苦来修习 第一思惟身体的无常 ; 思惟自己身体的变异, 亲友的离散, 将来自己也会死, 无能避免 第二思惟思惟事物的无常 ; 自己勤劳所换得爱惜之物的败坏和消失 第三思惟今世所受的身苦 ; 生老病苦, 恶人伤害, 意外受伤, 健康衰退, 未来死苦, 如理思惟身体的脆弱性 第四思惟今世所受心灵的苦 ; 亲友死别, 怨人相聚, 受苦不得脱, 得不到所要, 自己犯错后的哀伤等 第五思惟长久以来轮回所受身苦与心苦的悲痛, 难以尽述 第六思惟未遇佛法时, 不知如何除苦 ; 如今能幸闻佛法, 当以正见正思惟寻求离苦 第七思惟自己不愿得苦, 别人也一样, 因此不要伤害别人, 所以有必要持守佛戒 离苦 若是我们知道是无常, 是苦, 心生出离,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说 : 诸比丘, 苦圣谛者, 即是此, 谓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愁悲恼苦, 遇怨憎者苦, 与所爱者别离苦, 所求不得苦, 略说为五取蕴苦

9 诸比丘, 苦集谛者, 即是此, 谓后有起, 喜贪俱行, 随处欢喜之渴爱, 谓欲爱, 有爱, 无有爱 ( 欲界, 色界, 无色界的渴爱 ) 是 诸比丘, 苦灭圣谛者, 即是此, 谓于此渴爱无余, 离灭弃舍, 定弃, 解脱而无执着 诸比丘, 顺苦灭道圣谛者, 即是此, 所谓八支圣道是 谓正见, 正见惟,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是 8 这离苦之道, 就是八支圣道, 从生活中实践它, 持戒就是正语, 正业和正命, 修定就是正念和正定, 修观慧就是正见和正思惟, 而正精进则贯通三学 详细的说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法 ; 四正念有戒定慧三学 ; 四正断是精进 ; 四神足有出离心与菩提心, 精进和定慧学 ; 五根五力是培育证果的五种根与五种力量, 里面含有信 精进 念 定 慧 ; 七菩提分有戒 定 慧三学 ; 八正道就如上说 注 : 1 法集要颂经,有为品第一 2 法集要颂经,有为品第一 3 南传法句经新译,一五三偈, 佛证道后所说的第一偈 4 南传法句经新译,一五零偈 5 如是语, 二四经 同 相应部, 无始相应, 薪草品第十, 人经 6 相应部, 无始相应, 薪草品第三, 泪水经 7 相应部, 罗陀相应, 第一至第六经 8 南传大藏经, 相应部,转法轮品 法增比丘, 澳洲雪梨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 请先联络作者 请勿删改 dhammavaro@163.com 中华南传上座部佛友协会 buddhism 学习佛法 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10 middle 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practice.blogspot.com 修习佛法

欲的出离与修断

欲的出离与修断 欲的出离与修断 法增比丘 攀缘四识住 贪欲的生起, 乃是因为五根接触五尘时, 心识对可爱之境产生的贪着 这在 杂阿含 七五二经里佛说: 佛告迦摩: 欲谓五欲功德, 何等为五? 谓眼识明色可爱 可意 可念, 长养欲乐, 如是, 耳 鼻 舌 身 识触可爱 可意 可念, 长养欲乐 ; 是名为欲 然彼非欲, 于彼贪著者, 是名为欲 因接触境之后心中所生的思念, 对这思念常去引欲是贪欲, 为何去思念它呢? 这是因为对所触境的爱乐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3) 无记 (abyākata) 诸想也可分别为六 : (1) 色想 (2) 声想 (3) 香想 (4) 味想 (5) 触想 (6) 法想 在 杂阿含 109 经 中舍利弗对六十位比丘的开示如下 : 云何见想即是我? 谓六想身 眼触生想, 耳 鼻 舌 身 意触生想, 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 是名想即

(3) 无记 (abyākata) 诸想也可分别为六 : (1) 色想 (2) 声想 (3) 香想 (4) 味想 (5) 触想 (6) 法想 在 杂阿含 109 经 中舍利弗对六十位比丘的开示如下 : 云何见想即是我? 谓六想身 眼触生想, 耳 鼻 舌 身 意触生想, 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 是名想即 观照想的生灭 法增比丘 我们若只是浅显的观察, 我们应该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那即是身体是我, 心也是我 若观察的更深一点, 除了确定色体是我之外, 还有我的感受 想念 造作 和意识活动 佛陀将它们归纳为色 受 想 行 识 若是不同意, 我们可以继续观察下去, 看看除了五蕴, 能再找到什么? 因为佛法是要靠自己来探究, 自己思考, 自己行道, 自己证果的 ; 没人会替我们做, 也没有神或佛菩萨会替我们做的

More information

Venerable Dhammavaro 釋法增

Venerable Dhammavaro 釋法增 破除概念的方法 礼敬世尊, 应供, 等正觉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什么是概念 (pabbatti)?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 我们所遇到的无非是两种法 (Dhamma), 第一个是色法 (rupa); 从天空到山河大地, 以及在这地上的一切, 动的和不动的, 见的到与见不到的, 和我们色身的色蕴, 过去, 现在, 未来, 内, 外, 粗, 细, 美, 丑, 远, 近的种种色法,

More information

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 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应 ( 供 ), 等正觉! 前二路者, 谓众生狐疑 左路者, 三不善法 贪, 恚, 害觉 其右路者, 谓三善觉 ; 出

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 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应 ( 供 ), 等正觉! 前二路者, 谓众生狐疑 左路者, 三不善法 贪, 恚, 害觉 其右路者, 谓三善觉 ; 出 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成果 证悟初果的方法 法增比丘 学佛的人要知道, 佛说我们就像病人, 既然病了那就要看医生, 医师有很多, 佛是所有医师中最好最精明的 好的医师诊断病人, 他会很仔细的观察病人, 马虎不得, 要找到正确的病因, 是季节变化? 是风寒? 是吃错食物? 是疲劳损身? 或外因伤害等等 然后问病人的一些生活的资料, 才能开正确的药剂给病人服用 ; 是要针炙? 要发汗? 要泻? 要吐? 或服药?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聖道行跡》

《聖道行跡》 圣道行迹 法增尊者 (Bhikkhu Dhammavaro) 目录 一. 礼赞佛陀 3 二. 如理思惟 4 三. 皈依三宝 8 四. 布施, 持戒 10 布施的果报 10 五戒的传授 14 五戒分析 16 五戒的持守 18 五戒的违犯 22 犯戒的对治 25 持戒的功德 30 五. 禅定 32 经行法 32 经行法四阶 34 经行法的观照 35 静坐的方法 41 六. 观照 44 我们对身体的错误看法

More information

图书馆 年第 期

图书馆 年第 期 年第 期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 北京大学校医院 北京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考察 认为许多心理学 生理学的原理不仅是阅读疗法的科学基础 而且是阅读疗法原理的组成部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 自发生之时就具有治疗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 净化 平衡 暗示 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又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 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其比伦, 实尔达摩 [11] 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佛陀所赞叹, 修定念相继, 净念无间断 [12],( 可证殊胜果 ), 实尔达摩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四双八辈 [13] 者, 贤者所称赞, 佛陀之弟子, 施彼得大果 [14], 唯诸僧伽中, 具足如

其比伦, 实尔达摩 [11] 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佛陀所赞叹, 修定念相继, 净念无间断 [12],( 可证殊胜果 ), 实尔达摩中, 具足如斯宝, 由此真谛故, 愿一切安乐 四双八辈 [13] 者, 贤者所称赞, 佛陀之弟子, 施彼得大果 [14], 唯诸僧伽中, 具足如 三宝经 [1] (Ratana Sutta) ([ 宝经 ]-[ 小诵经 ]-[ 小部 ]-[ 南传大藏经 ]) 译者不详, 法增比丘 1999 年润饰及 2005 年注释 ) 天空或地上, 众生 [2] 来聚集, 愿众生安乐, 汝等应谛听, 如来 [3] 所说法,( 千万劫难遇 ) 天地诸神祗, 汝等应谛听, 人民日与夜, 献奉诸供品 [4], 应慈爱彼等, 精进施佑护 于此处他界, 或于诸天上

More information

会变迁的现象, 都不具有永远存在的能力 我们身心的现象, 色受想行识五蕴, 都是不停在生灭的 色蕴的身体长大, 衰老, 死去, 这是不可怀疑的事实, 受想行识等四名蕴也是不停在生灭的, 现在的坏灭了, 就成为过去, 而未來的, 就進入现在, 它也会在不久之后灭去 故此这些现象是坏灭而无常 (anic

会变迁的现象, 都不具有永远存在的能力 我们身心的现象, 色受想行识五蕴, 都是不停在生灭的 色蕴的身体长大, 衰老, 死去, 这是不可怀疑的事实, 受想行识等四名蕴也是不停在生灭的, 现在的坏灭了, 就成为过去, 而未來的, 就進入现在, 它也会在不久之后灭去 故此这些现象是坏灭而无常 (anic 归命彼世尊, 应供, 等正觉 对四谛法的三遍知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佛说 无慧者无定, 无定者无慧, 具足定与慧, 彼近于涅盘 ( 南传法句经 372 偈 ) 要到达涅盘就须对四谛法三转十二行, 故此佛能适 当的被称为正等正觉者 (samma-sambuddho) 在 杂阿含 464 经 中上座答阿难说 : 尊者阿难! 修习於止, 終成於观 修习观已, 亦成於止 谓圣弟子止

More information

如是言 : 我欲诣某城, 某村, 某聚落, 当示我路 时, 知路者即示彼路, 语言 : 士夫, 从此道去, 前见二道, 舍左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如是言 : 我欲诣某城, 某村, 某聚落, 当示我路 时, 知路者即示彼路, 语言 : 士夫, 从此道去, 前见二道, 舍左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自觉者 证悟初果的方法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二零零三年 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成果 学佛的人要知道, 佛说我们就像病人, 既然病了那就要看医生, 医师有很多, 佛是所有医师中最好最精明的 好的医师诊断病人, 他会很仔细的观察病人, 马虎不得, 要找到正确的病因, 是季节变化? 是风寒? 是吃错食物? 是疲劳损身? 或外因伤害等等 然后问病人的一些生活的资料,

More information

蔡 序

蔡 序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祇 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巿 26 27 28 29 30 巿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2 44 45 46 47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诸 色 ; 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 不论是过去 现在 或未来的 色, 或从空间上来探究, 不论内 外 粗 细 美 ( 高贵 ) 丑 ( 低下 ) 远 近的 色 ; 若正确地观察它们, 皆是 色, 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 那即是 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 我 或 我的 诸 色 ; 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 不论是过去 现在 或未来的 色, 或从空间上来探究, 不论内 外 粗 细 美 ( 高贵 ) 丑 ( 低下 ) 远 近的 色 ; 若正确地观察它们, 皆是 色, 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 那即是 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 色蕴的生, 住, 味, 患与离弃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佛法对人的组成有极周详的分析, 人是由色身及精神两个部分组成的 再详细的分析是五蕴, 有色身 感受 想念 行为 及意识五个部分 五蕴, 巴利文, 蕴 khandha, 以前它是称为五阴 是指五个生命的组合体, 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upādānakkhandha 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 色,rupa,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十一月月刊.docx

Microsoft Word - 十一月月刊.docx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 1 孕前准, 需不需要? 2 3 Page 1 4 + more on 2 Lorem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Ipsum 2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Lorem Ipsum (continued) 3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Lorem Ipsum Etiam

More information

深信法宝, 如是念法住 ; 此法为佛善解, 自觉, 实时效应, 可寻思, 导引涅盘, 智者自明 [ 清净道论 ]: 希望修习法随念的人, 亦宜独居静处禅思 : 法是世尊 ( 一 ) 善说,( 二 ) 自见,( 三 ) 无时的,( 四 ) 来见的,( 五 ) 引导的,( 六 ) 智者各自证知的, 这样

深信法宝, 如是念法住 ; 此法为佛善解, 自觉, 实时效应, 可寻思, 导引涅盘, 智者自明 [ 清净道论 ]: 希望修习法随念的人, 亦宜独居静处禅思 : 法是世尊 ( 一 ) 善说,( 二 ) 自见,( 三 ) 无时的,( 四 ) 来见的,( 五 ) 引导的,( 六 ) 智者各自证知的, 这样 法的真义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敬法偈 Dhamma Vandana (PALI 原文 )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tt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ā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 大典尊经 ], 六 ) 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 是现见 即时 来见 诱导,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黄柯鑫博士 甘特图 A B C D E F G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甘特图的优点 : 直观明了 ( 图形化概要 ); 简单易懂 ( 易于理解 ); 应用广泛 ( 技术通用 ) 甘特图的缺点 : 不能清晰表示活动间的逻辑关系 WBS 责任分配矩阵 ( 负责〇审批

More information

16 全球职业规划师 GCDF 资格培训教程 图 1 4 舒伯的循环式发展任务 Super 1990 的时候 由于工作者角色的中断 个人又缺乏其他角色可以替代它满足个人 的心理需求 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乃至出现严重的适应不良状况 角色和显著角色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评估一个人在工作 学习 家庭 休 闲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投入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影响 从而帮助个人协 调平衡生活各部分的内容 丰富个人的生活空间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4 8 3+1 8 1 15 15 8 1 2 8 1 2 " = " = " = " = " = " = 形容样貌 那个哥哥长得就像卡通 片里的大英雄一样高大 从台上望下去 观众 席就像一片皑皑白雪 写作技巧 照应式 评价式 疑问式 俗语式 助人为乐 照应式 这就是助人为乐 评价式 经过这件事后 我明白了助人为 乐这个道理 疑问式 帮助人原来是件 快乐的事 不是 吗 俗语式

More information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转正法轮 ( 转法轮经 无我相经 皮带束缚经 ) 禅修开示与问答 请用 Foreigs1 字型 III 转正法轮 回首页 转正法轮目录 帕奥禅师序 III 安般念简介 1 转法轮经 11 无我相经 101 五比丘 131 皮带束缚经 ( 一 ) 141 皮带束缚经 ( 二 ) 151 问答类编 239 克服障碍 239 戒学释疑 252 定学释疑 260 慧学释疑 277 学佛群疑 301 附录 323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集圣谛第一节三种贪爱第二节缘起法一 缘无明有行二 缘行有识三 缘识有名色四 缘名色有六处五 缘六处有触六 缘触有受七 缘受有爱八 缘爱有取九 缘取有有十 缘有有生十一 缘生有老死等苦十二 缘起法的分析第四章灭圣谛第一节苦的止息第二节涅槃一 涅槃的定义二 涅槃的分类三 涅槃的特点第五章道圣谛

第三章集圣谛第一节三种贪爱第二节缘起法一 缘无明有行二 缘行有识三 缘识有名色四 缘名色有六处五 缘六处有触六 缘触有受七 缘受有爱八 缘爱有取九 缘取有有十 缘有有生十一 缘生有老死等苦十二 缘起法的分析第四章灭圣谛第一节苦的止息第二节涅槃一 涅槃的定义二 涅槃的分类三 涅槃的特点第五章道圣谛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毗耶达西法师 (Ven.Piyadassi) 目录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苦圣谛第一节苦的广说与略说一 苦的广说二 苦的略说第二节五取蕴一 色蕴二 受蕴三 想蕴四 行蕴五 识蕴六 五取蕴七 五取蕴的共相 第三章集圣谛第一节三种贪爱第二节缘起法一 缘无明有行二 缘行有识三 缘识有名色四 缘名色有六处五 缘六处有触六 缘触有受七 缘受有爱八 缘爱有取九 缘取有有十 缘有有生十一 缘生有老死等苦十二

More information

佛法的修习, 入流分为四个层次 : 即亲近善知识, 听闻佛法, 如理思惟, 及法次法向 一个人若欲修行, 最重要的是把这四个层次思惟清楚, 以免事倍功微, 或是毫无成绩 1. 亲近善知识 佛无尽及卓越的美德, 独自无师自证, 断除一切烦恼缠结, 意识完全净化, 无有任何污垢, 值得人天的崇敬 他完全

佛法的修习, 入流分为四个层次 : 即亲近善知识, 听闻佛法, 如理思惟, 及法次法向 一个人若欲修行, 最重要的是把这四个层次思惟清楚, 以免事倍功微, 或是毫无成绩 1. 亲近善知识 佛无尽及卓越的美德, 独自无师自证, 断除一切烦恼缠结, 意识完全净化, 无有任何污垢, 值得人天的崇敬 他完全 学佛的次第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认识苦 我们虽然遭受到苦, 但是我们却不会因此而认识苦, 所以在应用佛法时犹如隔靴抓痒, 对学佛者来说将很困难, 不能相应 就好比一个通晓经济学的未必会作生意一样 因为有了色身, 以及执著外在的色相 ; 所以才有各种的色相的事情生起 ; 产生种种的缠系 ; 错误的认为这些色身及色相是我或我所拥有的 如此的生起执著于苦或乐的感受, 并且混淤的把五蕴的色,

More information

Disk02track19 now, let us go to clarification on page 282 我们来看第 282 页的说明 here of mindful, right mindfulness alone is implied 于此, 四念处可说为一正念, similarly

Disk02track19 now, let us go to clarification on page 282 我们来看第 282 页的说明 here of mindful, right mindfulness alone is implied 于此, 四念处可说为一正念, similarly 50 disk02track19 菩提分之概要, 一切之概要 51 disk02track20 一切之概要, 缘起法 52 disk02track21 缘起法 53 disk02track22 缘起法 54 disk02track23 发趣法 55 disk02track24 发趣法 56 disk02track25 发趣法 57 disk02track26 发趣法 58 disk02track27

More information

http://www.klrs999.cn/bj.htm 内容简介 本书是韩国国民最喜爱的 KBS 医学健康栏目 生老病死的秘密 的图书版 是 韩国的 健康教科书 该节目由大韩医生协会推荐的各科最著名的主治医师 15 人 构成的咨询团做后盾 采访世界各地最有名望的专家 本书对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 的各种有关健康的问题都做了科学的解释 你会发现按照书中的独特的自然保健 法 吃饭 睡眠 行走 沐浴 每时每刻都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愈力

More information

在 杂阿含 279 经 中佛说 : 眼根不调伏 不关闭 不守护 不修习 不执持, 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耳 鼻 舌 身 意根亦复如是 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 执受相, 执受随形好, 任彼眼根趣向不律仪, 执受住, 世间贪 忧 恶不善法, 以漏其心 此等不能执持律仪, 防护眼根 耳 鼻 舌 身 意根, 亦

在 杂阿含 279 经 中佛说 : 眼根不调伏 不关闭 不守护 不修习 不执持, 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耳 鼻 舌 身 意根亦复如是 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 执受相, 执受随形好, 任彼眼根趣向不律仪, 执受住, 世间贪 忧 恶不善法, 以漏其心 此等不能执持律仪, 防护眼根 耳 鼻 舌 身 意根, 亦 厌离 离欲 与灭尽 -- 修行的次第 --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修行从凡夫到圣人有不同的层次, 佛陀在不同的地方对 不同根性的人说不同层次的修法 归纳有以下几种 : 1. 修习厌离 离欲 与灭尽 如在 杂阿含 28 经 中佛说 : 于色生厌, 离欲, 灭尽, 不起诸漏, 心正解脱, 是名比丘见法涅盘 先要认识三界和诸苦, 才能生厌离, 生起出离之心, 然后才去找苦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目錄 3 7 13 26 22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Dronodana Amrtodana dan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odhi-sattva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rahman isvara karman 10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谢清果 老子 道法自然 的养生智慧刍议

谢清果 老子 道法自然 的养生智慧刍议 道法自然 是老子提出的养生命题 老子认为养生有 道 养生之道就体现在 法 自然 上 养生不但要因顺身体的自然 而且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天时地利 从而展示了老子养生的科学价值 老子 道法自然 养生 谢清果 老子 道法自然 的养生智慧刍议 谢清果 老子 道法自然 的养生智慧刍议 谢清果 老子 / 道法自然 0 的养生智慧刍议 王伟 王恒 浅析老子的 / 养生思想 0 法制与社会 章安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More information

直剎那变化 但是我们偏偏一直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我 去找一个 真 我 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自性 所以印老就把这些解析出来 你如果没有 深入的法义闻思基础 很容易落入 真常唯心 那跟佛陀所讲的 无我 法印背 道而驰也不知道 因为这很深 大家要慢慢地去体会 慢慢地深入就可以体证到 如果真的能够体悟

直剎那变化 但是我们偏偏一直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我 去找一个 真 我 要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 自性 所以印老就把这些解析出来 你如果没有 深入的法义闻思基础 很容易落入 真常唯心 那跟佛陀所讲的 无我 法印背 道而驰也不知道 因为这很深 大家要慢慢地去体会 慢慢地深入就可以体证到 如果真的能够体悟 20 第十三章 三法印 大家都很认真 有的是空着肚子来听课 不错 真的要有这种精神 要有求法 之心 要有玄奘大师为法粉身碎骨而在所不惜的魄力 决心 如果你能够有这种决 心 魄力的话 成功就很快 今天 当然因缘是很好 中鼎有这样的地方 我们来 中鼎这里上课 大家可以听 但是今天是你们在这边 然后我过来上 如果你是真 的为解脱而来的话 那就没有距离 你真的为解脱的话 我们是超越时空的 也许 有一天不管我在哪里

More information

敬信三宝

敬信三宝 1 第一章敬信三宝 礼敬于世尊, 应供, 等正觉 ( 三次 ) 信 信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 大智度论 里说道 : 佛法大海, 信为能入 就是说这个 佛经里曾记载许多在家众, 在听完佛陀的说法后, 生起净信, 于是就礼拜佛足, 而自称从今日始归依三宝 : 归依佛, 归依法, 归依僧 并请佛听许他们成为清信男 ( 优婆塞 U p a s a k a ) 和清信女 ( 优婆夷 U p a s i k a ),

More information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巴思对阿拉伯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滑稽性改写 杨仁敬 王程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第一部分背井离乡都完成了 孕育和 出生也符合模式 格劳克斯死了 我有模式 中规定的伤疤 虽然它不在正经地方 但至少说明他要害我 我在一团漆黑中跨越 阈限 在圣林水井处得到了神人要我去旅 行的召唤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圆 觉 经 第 九 讲 最 尊 贵 的 净 莲 上 师 讲 解 经 文 善 男 子! 此 无 明 者 非 实 有 体, 如 梦 中 人 梦 时 非 无, 及 至 于 醒 了 无 所 得 ; 如 众 空 华 灭 于 虚 空, 不 可 说 言 有 定 灭 处, 何 以 故? 无 生 处 故 一 切 众 生 于 无 生 中 妄 见 生 灭, 是 故 说 名 轮 转 生 死 从 真 起 妄 一 念 不 觉

More information

大念处经

大念处经 大念处经 邓殿臣赵桐译 [ 题解 ] 大念处经 是巴利三藏中经藏 长部尼伽耶 的第二十二经, 又名 四念处经 此经论述真修实证的修行法门, 即以修习四念住, 内观身 受 心 法, 了知 身不净 受是苦 心无常 法无我, 以对治净 乐 常 我等四颠倒想, 修得慧观 知见苦 无常 无我之三法印, 达至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漏断尽, 述于涅槃之境 在初期佛教经典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此经代表了佛教早期亲修实证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归命彼世尊, 应供, 正自觉 目录名色法身见四种执取身体的色法如何破除身见三十二身分四界差别观因缘生灭法经行法正念于当下厌离观照的成果 破身见的技巧和方法 澳洲蓝山佛宝寺, 法增法师 名色法我们不瞭解轮回的真相, 因此执着于有个 我 的实体或自性 [1], 生起 贪爱 与 无明, 所以产生轮回 但这

归命彼世尊, 应供, 正自觉 目录名色法身见四种执取身体的色法如何破除身见三十二身分四界差别观因缘生灭法经行法正念于当下厌离观照的成果 破身见的技巧和方法 澳洲蓝山佛宝寺, 法增法师 名色法我们不瞭解轮回的真相, 因此执着于有个 我 的实体或自性 [1], 生起 贪爱 与 无明, 所以产生轮回 但这 归命彼世尊, 应供, 正自觉 目录名色法身见四种执取身体的色法如何破除身见三十二身分四界差别观因缘生灭法经行法正念于当下厌离观照的成果 破身见的技巧和方法 澳洲蓝山佛宝寺, 法增法师 名色法我们不瞭解轮回的真相, 因此执着于有个 我 的实体或自性 [1], 生起 贪爱 与 无明, 所以产生轮回 但这 我 只是两个部份, 一份是身体, 一份是心 佛陀把它们拆开来, 称它们为 五蕴 [2] 这五蕴 (khanddha)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于华 内容提要 : 从饮食这一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入手, 观察与理解文化的 变迁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视角 本文以对儿童食品与进食的调查分析, 探讨当前社 会代际之间文化传承的特点及变化 研究表明 :. 家庭中的三代人分别具有相对不同的关于食物的知识体系, 他们在选择食品和安排进食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 依据的 标准和观念是不同的, 孩子比其父辈 祖辈带有更明显的现代消费主义特征 ;. 代际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福报与功德

福报与功德 福报与功德礼敬世尊, 应供, 等正觉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世人日日求福, 而福却不至, 人但断却众恶, 福报自然临门 若再增上修慈, 慈悲於一切如母众生, 福报倍增, 功德无量, 众恶缘转减或消除, 邪魔远离, 事事如意 行善自得福报, 但会用的完 持戒修定观照自得功德, 越积越多, 乃至圆满解脱 福报指善业 (kusala) 的功德 (puñña) 所带來的善果报,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从无明至证悟——四圣谛 GB.txt

Microsoft Word - 从无明至证悟——四圣谛 GB.txt 从无明至证悟 四圣谛 有人邀请我给予有关四圣谛 (cattàri ariyasaccàni) 的开示 换言之, 那即是要求给予有关整体佛法的开示, 因为佛法即是四圣谛, 不多也不少 因此, 且让我们从头开始 ; 且让我们看一看佛陀对自己从一位菩萨的无明与迷惑转变成阿罗汉 佛陀的智慧与证悟的叙述, 过后再让我们看一看佛陀第一次给予有关四圣谛的开示 佛陀的第一堂开示 众所周知, 在成佛之后, 这一次佛法教化期里的佛陀是一位名为悉达多乔达摩

More information

文字作品二等奖 M

文字作品二等奖 M 为国开利甲 两弹裂长空 记 201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程开甲院士 经济日报社 佘惠敏 1918 年出生的程开 甲 在他 96 岁高龄时获 得 了 国 家 最 高 科 技 奖 这个奖 源于半个世纪 前新中国爆响的第一颗 原子弹 源于他为国奉 献的耿耿丹心 源于他 开拓进取的赫赫功勋 顽童的自尊 从那天起 我看到了 中国的希望 在文风繁盛的江苏 省吴江市出生成长的程 经济日报 第 7 版

More information

劳动保护与医疗保健 第 二 章 止标志共 23 个 劳 动 安 全 技 术 22 2 警告标志 由于三角形引人注目 故用作 警告 标志 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 三角的背景使用黄色 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描 绘 黄色是有警告含义的颜色 在对比色黑色的衬托下 绘成的 警告标志 就更引人注目 3 指令标志 在圆形内配上指令含义的颜色 蓝 色 并用白色绘制必须执行的图形符号 构成 指令标志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23_SC.doc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23_SC.doc 圆觉经第廿三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三十七助道品的第四品类, 是 五根 为什么称为 根 呢? 因为这五法, 就像植物的根一样, 植物都是先有种子发芽, 发芽之后, 如果根还没有生的话, 这个芽也很容易会烂坏掉 就是用这个来比喻, 前面虽然修四念处观, 能够使善芽萌发, 但是根还没有生, 因为根还没有生, 因此所萌的善芽也容易烂坏, 所以必须修习现在说的五法, 使善根生, 这就是为什么称为 根 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8SC.doc

Microsoft Word - 08SC.doc 大乘百法明门论第八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 第九十页 ) 好, 九十页开始 什么是 触? 根境识三缘和合而生 触 如果当下我们已经触境了, 已经取境了, 我们昨天讲嘛, 只要你一取境的话就进入 受, 除非我们可以保持现量境, 可是第六识一起分别心的话, 我们就由分别进入变异, 由现量进入比量, 马上感受就生起 那我们看, 什么叫 受 呢? ( 第九十一页 ) 九十一页, 五遍行的第三个是 受 受,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实践 实践形态 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 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 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 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 它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 虚拟客体 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 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 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 虚拟实在性 即时交互性 自由开放性

More information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赵 林 文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 原罪 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他明确地提出了自 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 本文探讨了奥古斯丁 原罪 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 了奥古斯丁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和内在矛盾 并简要地说明了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对于后世的影响 罪恶 自由意志 预定论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人由于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堕落 受到公正的谴责 生下有缺陷的 受谴责 的子女 我们所有人都在那一个人中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XinJing_sc_07.docx

Microsoft Word - XinJing_sc_07.docx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七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讲于新加坡 Orchid Country Club 二 一七年十一月八日 我们上次讲到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接下来 舍利子, 舍利是梵语, 是一种鸟的名称, 这种鸟叫做鹙鹭或者是春莺, 那鹙跟鹭不一样, 鹙 鹭是两种, 都是水鸟 那鹙牠形状长得有点像鹤, 大家都看过, 鹤就是那个颈子长长的 嘴巴扁扁的 眼睛红红的,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南传法师论著

南传法师论著 解脱心 尊者阿迦曼 Namo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者 解脱心 MUTTODAYA 公元 1929 年左右尊者阿迦曼在清迈为大众演说 渐进的修行系列 英译 : 佚名中译 : 曾银湖 ( 台湾 ) 一 修习才能保持正法的纯净 佛陀说过, 当他的正法放入凡夫的心中时, 必然会彻底地败坏无余 ; 但是如果放入圣弟子的心中,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I. 安般念简介 静而且殊胜的, 它是精纯不杂的安乐住处, 能在邪恶不善念头 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 依据上座部佛法 (Theravada), 禅修的法门可概括地分为两大类, 即止禅与观禅 止禅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方法, 观禅则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方法 这两大类法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止禅是观禅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 相应部. 谛相应 (Sacca Samyutta) 里开示说 : 诸比丘,

More information

内观基础》2006年校译版+

内观基础》2006年校译版+ 1 内观基础 2006 年校译版 + 马哈希尊者著 2 内观基础 2006 年校译版 + 马哈希尊者著 目录一 英译序 / 茅塔诺二 简介三 止与观四 五蕴五 智慧与解脱六 正确的方法七 心八 为何和何时九 缘起十 执取如何生起十一 即刻观照十二 不断的修习十三 事物的分解十四 无常十五 重新发现十六 最终的安宁十七 进步十八 圣道十九 总结二十 年青的织工二一 适合根性的修法二二 布萨天女二三 圣谛二四

More information

数字中海 CONTENT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数字中海 CONTENT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Sea level China Overseas 1 1 1 1 1 数字中海 CONTENT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Feature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Feature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Feature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余 Features

More information

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金刚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

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 金刚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More information

IDEO_HCD_0716

IDEO_HCD_0716 IDEO HCD Toolkit Tencent CDC ...?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More information

数字中海 CONTENT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数字中海 CONTENT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Sea level China Overseas 1 1 11 1 1 1 1 数字中海 CONTENT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Feature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Feature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Feature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More information

做个喜悦的人——念处新论

做个喜悦的人——念处新论 做个喜悦的人 念处新论 [ 台湾 ] 苟嘉陵 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念处今论 序一 念处今论 序二自序静心家园 -- 静心内在的一个小小的休息前言静心家园 -- 静心内在的一个小小的休息一 佛法的目的是什么...13 二 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吗?...16 三 为何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20 四 身 受 心 法 四个察觉的对象...27 五 人人皆可一试的方法...33 六 放下包袱的过程 苦 集 灭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广论 ( 四 ) 中士道 导读 广论的中士道, 是修解脱轮回之道, 内容共分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发起想要解脱三界轮回的心 ; 第二部分是检查出离心是否真正生起 ; 第三部分是除去对厌离心所有的分别执着 ; 第四部分是说明趋入解脱道的条件和方法 以下是根据这四个部分的次第, 作简单的介绍 : 礼敬弥勒菩萨 本论道前基础的 归敬颂 礼敬文殊菩萨, 代表智的传承 ; 此处礼敬弥勒菩萨, 代表悲的传承,

More information

须要有一个离心力出来所以 欲神足 就是你要离开滚滚红尘的吸引而必须有 的一个离心力 如果你没有相当的决心你是离不开欲界的吸引力的 所以不要一 看到别人精进修行就讲人家起心欲精进斯人行邪道认为这些都是有为法 都是画蛇添足 首先需要搞清楚解脱的次第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什么叫世间法和出 世间法的区别你知道的名

须要有一个离心力出来所以 欲神足 就是你要离开滚滚红尘的吸引而必须有 的一个离心力 如果你没有相当的决心你是离不开欲界的吸引力的 所以不要一 看到别人精进修行就讲人家起心欲精进斯人行邪道认为这些都是有为法 都是画蛇添足 首先需要搞清楚解脱的次第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什么叫世间法和出 世间法的区别你知道的名 25 第十八章 欲神足 正精进 第一节 不放逸者能修四禅 杂 五九四(八八 ) 世尊告诸比丘 譬如有人作世间建立彼一切皆依于地 如是比丘修习 禅法一切皆依不放逸为根本不放逸集 不放逸生 不放逸转 比丘不放逸 者能修四禅 第二节 一切善法皆依不放逸为根本 杂 五九六(八八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譬如百草药木皆依于地而得生长 如是种种善 法皆依不放逸为本 如上说 乃至涅槃 譬如水陆诸华优钵罗华为第一 如是一切善法皆不放逸为根本

More information

本 文 从 贫 困 概 念 及 演 化 提 出 新 贫 困 人 口 的 定 义 和 类 型 认 为 新 贫 困 人 口 是 我 国 计 划 经 济 向 市 场 经 济 制 度 转 轨 过 程 中 的 利 益 受 损 者 解 决 新 贫 困 人 口 的 生 存 权 和 发 展 权 问 题 是 政 府 的 基 本 责 任 由 此 从 社 会 保 障 的 内 涵 功 能 和 价 值 基 础 等 角 度 阐

More information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云丹法师现观听课记录 现观听课记录 2016.6.8( 星期三 ) 原创 2016-06-08 北塔云丹现观庄严论今天的课程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 依 心要庄严疏 讲解五根 五力 七觉支 八圣道支 五根 五根在 集论 中称为 现观方便道 这里的 方便 (prayoga, sbyor ba) 是 加行 的别译 五根 五力是谛现观的加行, 故称 现观方便道 根 (indriya, dbang po) 训

More information

基 于 实 践 的 地 方 艾 滋 病 立 法 研 究

基 于 实 践 的 地 方 艾 滋 病 立 法 研 究 姜 爱 林 年 以 来 中 国 地 方 艾 滋 病 立 法 取 得 了 一 定 成 绩 但 也 存 在 许 多 问 题 与 不 足 现 实 的 选 择 是 必 须 在 遵 循 立 法 的 指 导 思 想 和 坚 持 立 法 的 基 本 原 则 的 基 础 上 根 据 立 法 依 据 尽 快 制 定 符 合 本 地 特 色 的 防 治 条 例 立 法 的 总 思 路 是 转 变 观 念 正 视 现 实

More information

春 天 来 了 静 悄 悄 的 没 有 鸟 语 没 有 花 香 到 处 死 一 样 的 沉 寂 雷 切 尔 卡 森

春 天 来 了 静 悄 悄 的 没 有 鸟 语 没 有 花 香 到 处 死 一 样 的 沉 寂 雷 切 尔 卡 森 陈 小 红 加 里 斯 奈 德 被 深 层 生 态 学 家 视 为 他 们 的 桂 冠 诗 人 他 为 全 球 生 态 运 动 作 出 了 巨 大 的 贡 献 本 文 旨 在 研 究 其 诗 歌 中 所 体 现 出 的 独 特 的 生 态 观 主 要 从 四 方 面 来 阐 明 斯 奈 德 对 荒 野 的 热 爱 对 文 明 的 反 思 对 印 第 安 人 生 活 的 向 往 以 及 对 理 想 的

More information

佛言 : 善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

佛言 : 善哉, 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 :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香赞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三称 )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着衣持钵,

More information

100566035515613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571565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7615926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0357 101 思 想

100566035515613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571565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37615926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0357 101 思 想 2016 年 天 津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考 试 初 试 成 绩 复 核 结 果 公 示 考 生 编 号 科 目 码 科 目 名 称 复 核 结 果 10056600010085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1151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核 查 无 误 100566000101348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经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1& # "## 2 * "## 2 * #,0#334**1,33*2" #+,)0 #"0# #*%1### #*## % ( &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7F0CAB9B1C8C7F02DC8CBC0E0CAD6B2E12E747874>

<4D F736F F D20B7F0CAB9B1C8C7F02DC8CBC0E0CAD6B2E12E747874> 人类手册 从身心的学习认识佛教 佛使比丘 第一章 佛教的精神特色 ( 佛教指出 什么是什么 ) 第二章 三法印 ( 宇宙的本然性质 ) 第三章 四执取 ( 执取的驱使力 ) 第四章 三增上学 ( 修习的次第 ) 第五章 五蕴 ( 人类到底粘缚着什么?) 第六章 自然止观法门 ( 随缘开悟之道 ) 第七章 形式止观法门 ( 技术开悟之道 ) 第八章 圣者和熄灭烦恼 ( 逐渐地脱离世间 ) 第九章 佛教与人类

More information

2 17

2 17 1 学生能被赋予权能, 使用知识, 做出积极的改变 一个能够质疑各种想法, 并通过合作加深对全球问题理解的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将引领我们打 算在这个世界看到的变革 Whāia te iti kahurangi ki te tūohu koe me he maunga teitei. 瞄准最高的那片云彩, 即使你错过了目标, 也会击中一座高山 www.globalgoals.org/worldslargestlesson

More information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YANYUAN VOICE 本期导读 燕园组讯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永远的分配问题 为什么看重公平? 作为假设的公平 作为期望的公平 不要说应该公平 所谓公平 我眼中的猫 说 纭 卡丢了以后 : 卡奴 的悲哀 众里寻 Ta 你疯了吗? 失败恐惧吞钩现象 信任 濛濛 一眼就看见你, 水瓶 请找出右边两幅图中

More information

细说“执著”

细说“执著” 第十五届菩提静修营专题讲座 是什么困住了你? 透视 执著 戒幢佛学研究所 廖乐根 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一 执著的内涵及相关心理 二 执著的过患与危害 三 执著的对象与种类 四 执著的基本反应模式 五 执著的深层原因分析 六 如何放下执著 七 略说 远离四种执著 一 执著的内涵及相关心理 1 执著 (zhuo) 与执着 2 执著的基本内涵 3 与执著有关的心理 1 执著 与 执着 著 (zhuó) 是

More information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 国 航 天 科 工 集 团 公 司 大 众 创 业 万 众 创 新 示 范 基 地 建 设 工 作 方 案 二 一 六 年 七 月 1 2 目 录 一 认 识 与 现 有 基 础 3 4 5 6 7 8 二 建 设 原 则 目 标 与 总 体 思 路 9 10 11 12 13 三 主 要 任 务 图 1 航 天 科 工 双 创 示 范 基 地 建 设 总 体 思 路 14 图 2 内 部 双

More information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 二零一三年修订版 / 二零一六年二印 ) ~~ 目录 ~~ 1.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 1 2. 身心的真相 五蕴法与名色法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定力的培育 安般念 四种正知的修习 经行 四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 二零一三年修订版 / 二零一六年二印 ) ~~ 目录 ~~ 1.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 1 2. 身心的真相 五蕴法与名色法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定力的培育 安般念 四种正知的修习 经行 四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法增法师指导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 二零一三年修订版 / 二零一六年二印 ) ~~ 目录 ~~ 1.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 1 2. 身心的真相 23 3. 五蕴法与名色法 27 4.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40 5. 定力的培育 57 6. 安般念 61 7. 四种正知的修习 71 8. 经行 77 9. 四威仪与其他姿势的观照 85 10. 三十二身分 98 11. 念身之四界

More information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年以来 中国的医改决策经历了医疗卫生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医疗卫生公 益性衰减 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历程 为中国新时期医改决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要坚持正确的决策价值导向 要发扬决策民主 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 要不断增强政 府的环境回应能力和政策学习能力 年以来 医改决策 医疗卫生事业 一 年以来中国医改决策的基本历程 一 年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钟裕民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 ~ : ; [1] : 327

; ~ : ; [1] : 327 10 3 2013 3 ChineseJournalofManagement Vol.10No.3 Mar.2013 * 齐善鸿肖华 ( 南开大学商学院 ) : 通过对科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探讨 反思了管理科学在这 2 个方面的状态 探讨 了因人文性的缺失而导致的发展困境提出管理科学要在科学二重性的统一中寻找发展之 路 让管理回归本质 从管理的根源和核心入手 将管理主体的自我管理作为突破困境的支点

More information

: : 00 9 : : : : : : : : : : : :

: : 00 9 : : : : : : : : : : : : 0 ( ) JOURNALOFLITERATUREHISTORY ANDPHILOSOPHY No.0(SerialNo.) 陈 来 : 仁学本体论是以仁体统摄儒家传统的各种形上学观念 将仁发展为一本体的观念或发展为 一仁的本体论传统儒学 万物一体 的思想既是一种精神境界 也指万物关联共生的整体 这种整体就是 仁体仁体论把传统儒学的一体之仁与生生之仁作了有机结合仁本体与关联共生的万有是 全体是用 全用是体

More information

Cycling in NZ130305

Cycling in NZ130305 P 1 TOPIC CYCLING IN NZ P 2 P 3 1 新西兰元 /1.5L P 4 青春没有终点, 旅途永 无穷尽! P 5 穷游 网倡导的穷游精神, 是 一种背上 行囊, 清爽上路, 简朴 行 走, 自由 心灵, 穷尽天下美景的潇洒 生活 方式 P 6 尊重当地 人, 保持开放的 心态, 享受旅途中的 一切 旅途的每 一次等待, 每 一次迷路, 说不定都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P 7 不去穷游的借

More information

( 未定稿请勿翻印流通 )

( 未定稿请勿翻印流通 ) 第二法印 : 有漏皆苦 1 第二法印讲记 7 学习坏苦的方法论 43 坏苦事例观察 69 两种乐的差别 225 附录 : 两种乐的差别 293 有漏六门 296 思考题 299 ( 未定稿请勿翻印流通 ) 第二法印 : 有漏皆苦 第二法印 有漏皆苦/1 第二法印 有漏皆苦 属于造作或所作性的法也有有漏和无漏二 类 其中 诸无漏法不为苦的体性 因 果所 摄持故 并非是苦 而诸有漏法则都住于苦的 自性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7

未命名-7 贾平凹的 后院 生活 Jia PingAo De Houyuan Shenghuo 空手进去又空手出来 这时 门铃响了 志平也是按平凹指令 以最快速度过来 他不是从家里来的 他过来时也没有给平凹带吃的 平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给陈景民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儿 门铃又响 平凹让武梅去开门 还说 陈景民送来了吃食 客气点儿 的 可是 让来时送点吃食 人家给咱送吃的 平凹和武梅分而食之 第二天 平凹就带着他的贺礼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 _1__converted.doc

Microsoft Word - ???(?) _1__converted.doc 离苦得乐的妙法 ( 六 )2 苦圣谛(一)一 什么是苦圣谛?苦是指一切有为法,也就是五蕴,包括欲界五蕴 色界五蕴 无色界四蕴 圣是指四双八辈的声闻或辟支佛或佛陀 谛是指真实 苦圣谛是圣人所得 圣人所知 圣人所见 圣人所了 圣人所悟 圣人所等正觉,它不是凡夫的境界 如果能够知见苦圣谛是什么,就可以从凡夫超越到圣人的境界 圣者们(佛 辟支佛 阿罗汉)到底见到了什么?见到五蕴是无常 苦 空 无我 而凡夫不知不见

More information

離苦七-首頁-簡

離苦七-首頁-簡 离苦得乐的妙法 ( 七 ) 2 道圣谛(一)引言 为何在家 出家学佛多年仍未能见法?佛弟子初皈依三宝或剃度出家时,踊跃欢喜,布施持戒,精进闻法,希望见法,早日证得涅槃,了生脱死 但多年后,却发现不仅未得涅槃,也没见法,烦恼仍然不断现起,对来世轮回生起惶恐心 从阿含经中我们发现其中缘由,值得思考!例一:佛为有信心白衣弟子说法,必先说:布施 持戒 生天 欲不净法 漏为大患 出离为要 此时闻法者心净如白布,随染师染任意色

More information

近年来中共党史若干重大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李庆刚 中共党史 重大事件 研究新进展 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事件 一直是党史学界教学与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近年 来 党史学界围绕若干重大历史问题 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 或有新材料发现 或有 新观点提出 或有不同观点交锋 总体看来 对于诸多事件的看法 争论多于共识 这给研究者 提供了继续探索的方向和路径 鹍对此持不同意见 他认为 八年抗战 鹍指出 七七

More information

般若文库3 四法印讲记二:有漏皆苦讲记(一)

般若文库3 四法印讲记二:有漏皆苦讲记(一) 般若文库 3 四法印讲记 ( 二 ) 有漏皆苦 第一部分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智圆法师讲授 目录 第二法印 : 有漏皆苦...1 有漏皆苦讲记 ( 一 )...5 一 略说...6 二 广说...7 1 苦苦...7 2 坏苦... 13 附 :... 254 两种乐的差别... 254 有漏六门... 256 思考题... 258 第二法印 : 有漏皆苦 1 第二法印 : 有漏皆苦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论

More information

正法之光~第31期-簡體-加2頁

正法之光~第31期-簡體-加2頁 原始佛教會 Saddhammadīpa ORIGINAL BUDDHISM SOCIETY 佛陀正觉后 2445 年 2013 年 4 月 30 日 第 31 期 原始佛法 人間佛教 癸巳春节十日禅 回首向来而今我是谁 要懂得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并且作现前可以做的事 想要被别人接纳 就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事 一般人只想到做对自己有用的事 却没想到要将好处 放在别人身上 要懂得耕耘人际关系 让自己被别人正当的利用

More information

二 导 心 教 学 法 的 基 本 形 式

二 导 心 教 学 法 的 基 本 形 式 河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导 心 教 学 法 在 心 理 教 育 学 课 程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崔 景 贵 应 用 心 理 学 专 业 课 程 教 学 要 充 分 体 现 现 代 心 理 学 思 想 与 时 俱 进 锐 意 改 革 探 索 创 新 导 心 教 学 法 的 核 心 要 义 就 是 注 重 学 生 心 理 品 质 培 养 完 善 心 理 素 养 促 进 心 理 和 谐 发 展

More information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目錄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2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8 三 皈依三寶的方法 19 四 皈依三寶的利益 29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10 皈依三寶的意義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11 12 皈依三寶的意義 1. 2. (1) (2)

More information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 阿罗汉 圆满自觉者 观察缘起 如何灭除痛苦佛法开示与问答 帕奥禅师开示 简体版校印说明 本次简体版的校印, 是以 观察缘起 原书为底本, 同时考虑到单独成书篇幅过少, 因此在后面添加了 如何灭除痛苦 及 佛法开示与问答汇编 两个独立篇章 依据 观察缘起 原书, 帕奥禅师的缅文开示首先由净法比丘等

More information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1 of 9 第 一 章 1:1 论 到 从 起 初 原 有 的 生 命 之 道, 就 是 我 们 所 听 见 所 看 见, 亲 眼 看 过, 亲 手 摸 过 的 2 ( 这 生 命 已 经 显 现 出 来, 我 们 也 看 见 过, 现 在 又 作 见 证, 将 原 与 父 同 在, 且 显 现 与 我 们 那 永 远 的 生 命, 传 给 你 们 ) 3 我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6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6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中士道 希求解脱 1 发起求解脱心的方便 思惟苦谛 13 思惟集谛 139 十二缘起 253 附录 成唯识论 二十种随烦恼 324 思考题 329 中士道 希求解脱 中士道 希求解脱 辛二 于共中士道次修心分三 一 连接文 壬一 连接文分三 一 敬礼句 二 真实义 二 须修中士意乐 1 三 摄义 三 对于轮回圆 满不修厌离则无解脱 故应勤修 癸一 敬礼句 敬礼 胜尊 具大悲者 足 此处宗大师敬礼的目的

More information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云丹法师现观听课记录 现观听课记录 2016.6.8( 星期三 ) 原创 2016-06-08 北塔云丹现观庄严论今天的课程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 依 心要庄严疏 讲解五根 五力 七觉支 八圣道支 五根 五根在 集论 中称为 现观方便道 这里的 方便 (prayoga, sbyor ba) 是 加行 的别译 五根 五力是谛现观的加行, 故称 现观方便道 根 (indriya, dbang po) 训

More information

一日, 王子乘坐七宝轮车, 从东门出游, 看见一老人, 伛偻曲背, 手扶竹杖, 举步艰难, 有如蚁行 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 心生忧郁 又一日, 他从南门出游, 见一病人, 面色痿黄, 形容枯槁, 气喘呻吟, 痛苦万状 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 心自忧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 见一死者, 直挺僵卧

一日, 王子乘坐七宝轮车, 从东门出游, 看见一老人, 伛偻曲背, 手扶竹杖, 举步艰难, 有如蚁行 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 心生忧郁 又一日, 他从南门出游, 见一病人, 面色痿黄, 形容枯槁, 气喘呻吟, 痛苦万状 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 心自忧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 见一死者, 直挺僵卧 第一章走进佛教 2500 多年前的一个凌晨, 明星现于天上, 在一棵菩提树下, 有人忽然发出了一声赞叹 : 奇哉! 奇哉!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这个人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自这天以后, 释迦牟尼就四处传播他在菩提树下静悟出的关于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等道理 释迦牟尼, 姓乔达摩, 名悉达多 ( 公元前 566 年 ~ 公元前 486 年 ) 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 ( 今尼泊尔境内 )

More information

南传法师论著

南传法师论著 身念处禅观修法 Vipassana Bhavana ( 选编摘要 ) 阿姜念 摩诃尼拉难陀 ACHAAN NAEB MAHANIRANONDA Boonkanjanaram Meditation center 泰国布堪甲那南禅修中心 奢摩他 ( 止 ) 与毘婆奢那 ( 观 ) 修法的差别 有两种修法, 奢摩他和毘婆奢那修法 : 奢摩他修法 毘婆奢那修法 1) 真实的自性是定, 会产生平静的心态 1)

More information

Ⅰ Ⅱ Ⅲ1 2 Ⅳ1 2 1 2 3 1 2 1 2 12 34 1 2 3 4 (EKB ) (USP) USP CIS CIS CIS CIS 1 2 1 2 1 2 3 4 1 2 3 ~ 1 2 3 4 1 2 3 4 1 2 3 1 2 3 4 5 ~ ~ 1 2

More information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 吉祥尊者主講 象涵記錄 出版者要吉祥尊者的介紹, 於是尊者這麼寫自己 : 一個充滿傻氣的尋真者 ; 一個敢於夢想的修行人 ; 一個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他會犯錯, 卻勇於改過 面對挫折, 他總要快速地站起來 眾生太苦了, 他告訴自己 : 怎能有時間難過? 總在嚴格後心懷不忍, 他要給自己, 給別人, 給當下一個新生機 不願有己, 他要以眾生為心 有人說他嚴苛 有人說他溫柔 全看他覺得你需要什麽才能凈化

More information

从 瓦 尔 登 湖 中 的 儒 学 语 录 看 梭 罗 的 儒 家 渊 源 刘 玉 宇 本 文 详 细 分 析 了 梭 罗 在 瓦 尔 登 湖 中 所 摘 引 的 儒 家 经 典 语 录 尝 试 论 证 儒 家 思 想 一 方 面 并 没 有 对 梭 罗 思 想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但 另 一 方 面 书 中 的 儒 家 经 典 语 录 也 不 像 有 些 学 者 认 为 的 那 样 与 梭 罗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