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Similar documents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icrosoft Word - 報告.doc

1. 血 液 對 身 體 細 胞 的 重 要 性 身 體 得 以 健 康 運 作, 最 主 要 靠 的 是 血 管 內 的 血 液 ; 它 帶 著 養 分 與 氧 給 細 胞, 並 帶 回 廢 雜 物 及 二 氧 化 碳 排 出 體 外, 若 此 血 管 阻 塞 導 致 運 作 不 順 時, 各 部

FEELING COMFORTABLE ABOUT SEX


~ ~ ~


<4D F736F F D20D6D0B9FABBB7BEB3CFD6D7B4D3EBD5FEB2DFC6C0C2DB2E646F63>

北 美 医 学 基 金 会 和 教 育 基 金 会 首 席 执 行 官 丁 文 京 来 我 院 访 问 交 流 韩 国 仁 丨 丨 医 疗 集 团 代 表 团 来 我 院 参 观 交 流 我 院 与 天 津 市 眼 科 医 院 签 署 友 好 合 作 医 院 协 议 书 " 首 届 甘 肃 省 萃

論 文 摘 要 本 文 乃 係 兩 岸 稅 務 爭 訟 制 度 之 研 究, 蓋 稅 務 爭 訟 在 行 訴 訟 中 一 直 占 有 相 當 高 的 比 例, 惟 其 勝 訴 率 一 直 偏 低, 民 87 年 10 月 28 日 行 訴 訟 法 經 幅 修 正 後, 審 級 部 分 由 一 級 一

untitled

104王三慶.doc

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XBRL标引规范第2号<半年度报告摘要>

最新文物管理执法全书(十一).doc

(Microsoft Word - outline for Genesis 18\243\2721\243\25519\243\27238.doc)

<4D F736F F D20BDD7A16DA5BCA5A1A4D1A16EAABAB871B27ABB50A448B1A1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Pac-R61_Chapter 3 _full_.doc

I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Microsoft Word - 發布版---規範_全文_.doc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鱼类丰产养殖技术(二).doc

疾病诊治实务(一)

名人养生.doc

<4D F736F F D2040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5FA7F5ABD8BFB3B9C5B871A661B0CFABC8AE61C2A7AB55ACE3A8732E646F63>


中老年保健必读(十).doc

27 i

% % ,542 12,336 14,53 16,165 18,934 22,698 25, ,557 7,48 8,877 11, 13,732 17,283 22,

海淀区、房山区(四)

穨ecr1_c.PDF

穨2005_-c.PDF

北京理工大学.doc

尲㐵.⸮⸮⸮⸮⸮

东城区(下)

果树高产栽培技术(一).doc

物质结构_二_.doc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i

水力发电(九)

中国古代文学家(八).doc

景观植物(一)

Microsoft Word - 目录.doc

园林植物卷(三).doc

19q indd

厨房小知识_一_

中南财经大学(七).doc


赵飞燕外传、四美艳史演义

厨房小知识(五)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十八).doc

园林植物卷(十二).doc

华东师范大学.doc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乳业竞争_一_

最新执法工作手册(十).doc

untitled

最新执法工作手册(十六)

中国政法大学(六).doc

胎儿健康成长.doc

bnbqw.PDF

1. 本文首段的主要作用是 A. 指出 異蛇 的藥用功效 說明 永之人爭奔走焉 的原因 B. 突出 異蛇 的毒性 為下文 幾死者數矣 作鋪墊 C. 交代以蛇賦稅的背景 引起下文蔣氏有關捕蛇的敘述 2. 本文首段從三方面突出蛇的 異 下列哪一項不屬其中之一 A. 顏色之異 B. 動作之異 C. 毒性之

nb.PDF

第三章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 edu-re~1.doc

Microsoft Word - 08 单元一儿童文学理论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icrosoft Word 一年級散文教案.doc

米食天地教案

第32回独立行政法人評価委員会日本貿易保険部会 資料1-1 平成22年度財務諸表等

項 訴 求 在 考 慮 到 整 體 的 財 政 承 擔 以 及 資 源 分 配 的 公 平 性 下, 政 府 採 取 了 較 簡 單 直 接 的 一 次 性 減 稅 和 增 加 免 稅 額 方 式, 以 回 應 中 產 家 庭 的 不 同 訴 求 ( 三 ) 取 消 外 傭 徵 費 6. 行 政 長

(f) (g) (h) (ii) (iii) (a) (b) (c) (d) 208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实务全书(一百七十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組合 1.pdf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Contents 1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生 代 表 大 会 章 程 2 2 优 秀 毕 业 生 评 选 细 则 7 3 议 事 规 则 8 i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has become a rarity. In other words, the water resources that supply the needs in Taiwan depend crucially on the reservoirs built at least more than t

_1_論文封面1.PDF

目 錄 CONTENT 02 社 論 佛 教 的 慈 悲 主 義 本 社 04 特 別 報 導 寒 冬 送 暖 見 溫 情 華 嚴 蓮 社 101 年 冬 令 慰 問 金 發 放 典 禮 特 別 報 導 編 輯 部 08 人 間 關 懷 慈 悲 濟 世 不 捨 眾 生 從 華 嚴 蓮 社 冬 令 慰

,,,, 1980,,,,, 1980, (, J,1980) (,,1980) (,,1982) (,1980) (,1982) (, 1983) (,1983) (, 1983) (,1983) (,1985) (, C,1985), ,,, : (1980 ),,,,,, (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東吳大學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4D F736F F D205F355FBDD7A16DA4E5A4DFC04AC073A16EA4A4AABAA175B74EB648A176BB50A175A4F1BFB3A176>

2005 5,,,,,,,,,,,,,,,,, , , 2174, 7014 %, % 4, 1961, ,30, 30,, 4,1976,627,,,,, 3 (1993,12 ),, 2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untitle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idate:linan Adviser:Prof. Han Xinmin Nanjing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Transcription:

南 華 大 學 宗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六 祖 壇 經 坐 禪 品 研 究 : 以 看 心 看 淨 之 辯 證 為 中 心 A Study of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 Patriarch Sitting Meditation Chapter 研 究 生 : 趙 朝 民 指 導 教 授 : 呂 凱 文 教 授 中 華 民 國 一 年 六 月 十 六 日

中 文 摘 要 禪 宗 北 宗 之 看 心 看 淨 是 不 究 竟 的, 是 被 南 宗 惠 能 大 師 批 評 指 摘 為 大 錯 的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的 經 文 用 著 心 著 淨, 只 合 乎 文 字 般 若, 卻 不 合 乎 禪 宗 禪 法 發 展 史 實, 應 改 為 看 心 看 淨 從 著 名 學 者 潘 重 規 等 人 的 研 究 發 現 : 唐 代 手 抄 本 用 字 本 來 就 是 看 心 看 淨, 只 是 傳 抄 過 程 因 字 形 極 相 近 而 誤 會 成 著 心 著 淨 了, 本 論 文 將 依 序 探 討 爬 梳 之 六 祖 壇 經 坐 禪 品 經 文 不 看 心 不 看 淨 才 是 符 合 義 理 辭 章 考 據 之 學 的, 而 大 正 藏 電 子 佛 典 使 用 不 著 心 不 著 淨, 是 受 到 少 數 學 者 誤 導 造 成 的 日 本 駒 澤 大 學 出 版 的 慧 能 研 究 一 書 第 一 章 六 祖 壇 經, 所 提 供 的 敦 煌 惠 昕 契 嵩 三 個 系 統 五 種 版 本 經 文 對 照, 可 證 明 經 文 改 變 是 從 惠 昕 本 系 統 開 始 的, 而 且 由 日 本 的 興 聖 寺 本 內 容 校 勘 附 註 及 更 改 的 部 分 可 以 得 到 佐 證 少 數 學 者 可 能 只 以 佛 法 義 理 來 直 接 判 斷 定 是 非, 而 未 能 對 北 宗 人 看 心 看 淨 禪 法 的 史 實 負 責 一 般 人 知 道 不 可 著 心 著 淨 也 算 是 不 違 背 佛 法 教 義 了, 也 許 將 來 有 心 深 入 研 究 時, 才 來 發 現 另 有 北 宗 禪 法 採 用 看 心 看 淨 的 時 空 背 景 吧! 關 鍵 字 : 禪 宗 六 祖 壇 經 北 宗 禪 法 看 心 看 淨 I

Abstract The Chan teaching of the Northern sect-- "seeing the heart and seeing the purity" was considered a serious error and hence not ultimate, being heavily criticized by Master Huineng of the Southern sect of Chan. Moreover, in Taisho Tripitaka, the scriptures attaching to the heart and attaching to the purity," rather than the correct scriptures "seeing the heart and seeing the purity," were adopted. Those scriptures are only in line with the "text with wonderful wisdom" ( 文 字 般 若 ), but not in line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han sect. The studies of famous scholars such as Pan Chonggu( 潘 重 規 ) show that "seeing the heart and seeing the purity" was actually used in the Tang manuscript. Jus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and copying it had been mistaken as attaching to the heart and attaching to the purity" due to the similarity in form between the Chinese character see ( 看 ) and attach ( 着 ). This paper will clarify this historical fact. Therefore, the line "not seeing the heart and not seeing the purity" as in the "Sitting Meditation Chapter" of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 Patriarch duly conforms to meanings and textual research. Taisho Tripitaka s "attaching to the heart and attaching to the purity" is clearly a wrong version in this regards as it is misled by a few previous scholars. The first chapter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 Patriarch" of the book A Study of Huineng published by Komazawa University in Japan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three sutric systems Dunhuang( 敦 煌 ), Huixin( 惠 昕 ), Qisong( 契 嵩 ), as well as five textual versions. The result testifies to the fact that the deliberate change from the use of the word "see" to "attach" starts from the Huixin system( 惠 昕 系 統 ). This view is supported by the collation, footnotes and modifications of another textual version called Xinsheng Temple version( 興 聖 寺 本 ). Scholars, though just a II

few, only made their straightforward judgement by referring to the Buddhist teachings only, without giving any consideration to the fact that "seeing the heart and seeing the purity" is historically founded -- though it should be said that "attaching to the heart and attaching to the purity" does not contradict too much with the Buddhist teaching. Keywords: the Chan sect,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 Patriarch, the Chan teachings of the Northern sect, "seeing the heart and seeing the purity III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2 第 三 節 研 究 方 法. 4 第 四 節 研 究 範 圍.6 第 五 節 研 究 限 制.9 第 六 節 本 文 結 構.9 第 二 章 六 祖 與 壇 經 相 關 研 究 回 顧... 12 第 一 節 文 獻 版 本 與 經 文 用 字 13 甲 文 獻 版 本 問 題 的 研 究..14 乙 經 文 用 字 問 題 的 研 究..26 第 二 節 問 題 查 證 與 兩 方 論 證 37 甲 出 版 品 經 文 用 字 實 況 查 證 與 兩 方 論 證..37 乙 學 者 論 述 所 採 用 的 相 關 典 籍 經 文 用 字 實 況..56 第 一 項 針 對 六 祖 壇 經 文 獻 資 料 來 探 討 58 第 二 項 針 對 禪 宗 專 集 典 籍 及 所 附 的 史 說 來 探 討 60 第 三 項 針 對 禪 藏 及 新 編 禪 藏 外 典 籍 來 探 討 70 第 四 項 針 對 大 正 藏 古 逸 部 疑 似 部 典 籍 來 探 討..72 第 三 節 結 論 73 第 三 章 註 解 家 對 著 心 著 淨 的 探 討 77 第 一 節 梁 乃 崇 教 授 所 謂 的 操 作 型 定 義 78 第 二 節 黃 連 忠 教 授 校 訂 壇 經 的 原 則....82 第 三 節 善 性 導 師 從 實 證 所 得 論 不 著 心 不 著 淨.. 83 第 四 節 心 淨 思 想 之 探 討 以 六 祖 壇 經 及 相 關 典 籍 為 中 心. 83 IV

第 一 項 契 嵩 大 師 的 見 解 以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為 主 84 第 二 項 黃 蘗 禪 師 論 心 以 傳 心 法 要 為 主 85 第 三 項 憨 山 大 師 論 禪 是 自 心 87 第 四 項 聖 嚴 法 師 的 見 解 88 第 五 項 林 崇 安 教 授 的 見 解 89 第 五 節 搜 尋 著 字 在 般 若 系 典 籍 與 禪 籍 出 現 的 情 形 90 第 六 節 結 論 93 第 四 章 分 析 看 心 看 淨 的 禪 法 問 題 96 第 一 節 東 山 法 門 看 心 看 淨 的 禪 法 96 第 二 節 六 祖 惠 能 超 越 看 心 看 淨 禪 法 的 論 點 112 第 三 節 南 宗 神 會 批 判 看 心 看 淨 禪 法 的 論 點 137 第 四 節 小 結.. 139 第 五 章 結 論.. 145 第 一 節 本 文 研 究 回 顧..145 第 二 節 六 祖 與 壇 經 歷 來 相 關 問 題 探 討 後 的 感 想..149 第 三 節 研 究 建 議..164 參 考 書 目 :( 參 考 中 央 研 究 院 文 哲 所 集 刊 的 撰 稿 格 式 )..167 附 錄 1:2010 年 4 月 21 日 研 究 六 祖 壇 經 經 文 用 字 與 校 勘 資 料 敦 煌 本 與 宗 寶 本 兩 個 版 本, 找 出 有 看 心 看 淨 內 容 的 過 程 紀 錄.178 V

第 一 章 緒 論 六 祖 壇 經 是 佛 教 禪 宗 典 籍, 亦 稱 壇 經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全 稱 南 宗 頓 教 最 上 大 乘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六 祖 惠 能 大 師 于 韶 州 大 梵 寺 施 法 壇 經 這 部 經 是 禪 宗 六 祖 惠 能 所 說, 由 弟 子 法 海 集 錄, 記 載 惠 能 一 生 得 法 傳 法 的 事 蹟 及 啟 導 門 徒 的 言 教, 內 容 豐 富, 文 字 通 俗, 是 研 究 禪 宗 思 想 淵 源 的 重 要 依 據 1 南 華 大 學 創 辦 人 星 雲 法 師 在 星 雲 文 集 提 到 : 六 祖 壇 經 和 孔 子 的 論 語 一 樣, 具 有 不 朽 的 歷 史 價 值 2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本 節 包 含 學 術 動 機 個 人 動 機 ( 個 人 信 仰 及 接 觸 壇 經 後 之 啟 發 ), 以 下 分 別 論 述 首 先, 學 術 動 機 方 面 現 存 六 祖 壇 經 有 多 種 版 本, 經 文 使 用 看 心 看 淨 或 著 心 著 淨, 在 電 子 佛 典 與 坊 間 所 見 典 籍 間 有 差 異, 需 加 以 澄 清, 本 文 即 針 對 此 事 深 入 研 究 之 因 為 大 正 藏 紙 本 及 CBETA 發 行 的 電 子 佛 典 與 網 站 資 源, 目 前 普 遍 獲 得 學 術 界 的 重 視, 而 且 底 本 是 依 據 北 宋 開 寶 藏 再 刻 的 高 麗 藏, 可 說 是 校 勘 比 較 精 良 的 版 本 與 資 源, 等 於 是 領 導 學 術 界, 其 影 響 之 廣 大 久 遠 可 想 而 知 但 這 並 不 等 於 完 美 無 缺, 想 必 世 界 各 國 佛 教 學 者 心 有 戚 戚 焉 不 過 就 算 發 現 有 問 題 也 未 必 能 得 高 人 指 點 迷 津, 或 是 找 到 負 責 單 位 的 承 辦 人 進 行 了 解 與 處 理 然 而 筆 者 從 事 佛 學 經 典 研 究, 自 認 為 有 責 任 將 所 得 靈 感 進 行 探 討, 使 之 形 成 學 術 論 文, 透 過 學 術 途 徑, 引 發 眾 多 高 人 大 德 們 共 同 來 關 心 佛 典 文 獻 的 完 美 呈 現 由 於 傳 統 或 數 位 出 版 品 的 六 祖 壇 經 坐 禪 品, 經 文 使 用 看 心 看 淨 或 著 心 著 淨, 背 後 牽 涉 到 壇 經 在 複 雜 的 歷 史 的 人 事 時 地 物 等 諸 多 因 素 的 變 遷, 更 涉 及 到 禪 學 禪 觀 經 文 詮 釋 看 法 等 等 的 差 異, 融 合 文 學 歷 史 哲 學 宗 教 1 張 曼 濤 主 編 : 六 祖 壇 經 研 究 論 集,( 臺 北 : 大 乘 文 化,1976 年 ), 頁 1 2 星 雲 法 師 : 六 祖 壇 經 講 話 ( 臺 北 市 : 香 海 文 化 公 司,2000 年 ), 序 文 1

於 一 爐, 實 是 值 得 深 入 探 討, 以 引 發 學 界 更 多 的 關 注 與 更 大 的 迴 響 以 上 是 簡 述 問 題 的 緣 起 問 題 的 重 要 性 與 嚴 重 性 問 題 處 理 的 困 難 度, 以 及 目 前 身 為 學 術 界 的 一 分 子 的 筆 者 所 能 做 的 其 次, 個 人 動 機 方 面, 當 然 與 多 年 來 接 觸 佛 道 道 場 與 從 事 宗 教 歷 史 文 化 網 站 經 營 有 關 聯 對 於 經 文 正 確 性 的 要 求, 態 度 可 說 是 嚴 謹 的 筆 者 認 為 經 文 採 用 看 心 看 淨 或 著 心 著 淨 將 會 產 生 截 然 不 同 的 理 解, 由 於 經 典 是 修 辦 道 的 指 南, 是 祈 求 離 苦 得 樂 的 心 路 路 標, 關 係 著 學 佛 大 眾 的 法 身 慧 命, 所 以 也 產 生 了 使 命 感, 想 一 探 究 竟 本 來 想 宏 觀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的, 實 在 是 不 想 碰 版 本 的 問 題, 因 為 那 並 非 筆 者 的 志 趣 與 專 長, 承 蒙 指 導 教 授 裁 示 縮 小 範 圍 而 研 究 坐 禪 品 第 五, 再 以 看 心 看 淨 或 是 著 心 著 淨 的 辯 證 為 中 心, 而 這 也 是 進 研 究 所 後, 配 合 道 場 研 習 六 祖 壇 經 才 有 的 靈 感 筆 者 早 期 看 到 的 六 祖 壇 經 經 文 是 用 看 心 看 淨 的, 後 來 由 於 電 腦 資 訊 網 路 的 快 速 發 展, 而 下 載 了 CBETA 網 站 電 子 版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或 其 它 網 站 的 電 子 佛 典, 去 年 進 一 步 比 對 紙 本 大 正 藏 第 2007 經 及 第 2008 經, 這 才 發 現 看 心 看 淨 或 著 心 著 淨 的 差 異, 而 有 了 問 題 意 識 以 上 是 筆 者 個 人 對 問 題 的 發 現 與 看 法, 以 及 對 自 我 的 期 許 做 一 個 簡 要 的 說 明 總 括 來 說, 研 究 動 機 這 一 節, 談 到 了 這 個 問 題 是 怎 麼 發 現 的? 為 什 麼 要 研 究 這 個 問 題? 研 究 這 個 問 題 將 會 有 什 麼 價 值 貢 獻 守 護 眾 生 慧 命 等 等 期 望 CBETA 及 相 關 學 術 單 位 有 相 應 的 學 者 專 家 們, 能 發 揮 捨 我 其 誰 的 高 度 責 任 感, 共 同 來 解 決 經 典 文 字 的 問 題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六 祖 壇 經 坐 禪 品 經 文 用 看 心 看 淨 或 著 心 著 淨, 其 背 後 可 能 牽 涉 到 印 度 與 中 國 佛 教 史, 還 關 係 到 禪 法 的 變 遷, 例 如 : 從 印 度 禪 到 中 華 禪, 以 及 中 國 禪 宗 北 宗 南 宗 禪 法, 其 中 涵 蓋 了 如 來 清 淨 禪 達 摩 禪 祖 師 禪 南 北 宗 禪 法 之 差 異, 但 是 本 文 側 重 上 述 有 關 問 題 議 題 義 理 的 探 討, 在 此 先 作 聲 明 本 文 是 試 著 在 現 今 時 代 中 找 問 題 而 在 過 去 歷 史 典 籍 中 找 答 案, 要 確 定 看 心 2

看 淨 是 問 題 之 所 在, 進 而 爬 梳 其 相 關 的 人 事 物 與 時 空 背 景 及 事 項, 提 供 學 術 界 進 階 後 續 研 究 之 資 助, 並 深 深 期 盼 以 後 出 版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時, 坐 禪 品 都 能 夠 採 用 看 心 看 淨, 以 符 合 中 國 禪 宗 發 展 成 果 的 史 實, 還 原 經 典 的 真 實 義 與 符 合 六 祖 的 教 誨 因 為 六 祖 壇 經 是 累 積 禪 宗 前 賢 們 心 血 及 時 代 發 展 環 境 與 人 事 諸 多 因 緣, 而 產 生 的 複 合 式 智 慧 結 晶 現 代 人 從 事 研 究 之 有 利 因 素 之 一 是 網 路 資 源 豐 富 方 便, 但 是 如 果 資 料 錯 誤 卻 廣 傳 後, 要 更 正 就 相 對 費 事 了 希 望 透 過 本 文 比 對 傳 統 與 數 位 出 版 品, 發 現 問 題 與 釐 清 問 題, 略 盡 一 份 棉 薄 之 力, 共 同 成 人 之 美, 使 網 路 弘 法 傳 播 大 藏 經 更 趨 完 美, 並 且 呼 籲 文 人 學 士 善 男 信 女 們 共 同 關 心 維 護 網 路 大 藏 經 資 源 之 正 確 性 本 論 文 預 期 的 研 究 成 果 如 下 : 1 認 識 六 祖 壇 經 : 版 本 與 經 文 用 字 的 問 題 探 討 算 是 外 圍 的 研 究, 而 研 究 核 心 是 涉 及 禪 法 心 性 論 的, 那 是 以 無 念 無 住 無 相 為 中 心 的, 是 般 若 學 的 範 疇 2 認 識 六 祖 惠 能 大 師 偉 大 行 誼, 是 依 照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十 品 內 容 的 行 由 品 頓 漸 品 護 法 品 咐 囑 品 所 得 的 條 目, 例 如 :1 艱 難 不 為 苦,2 受 侮 不 為 恥,3 卑 屈 不 為 賤,4 受 害 不 為 意,5 恩 寵 不 為 榮,6 度 眾 不 為 煩 六 祖 人 格 堪 為 典 範, 值 得 深 入 探 討 以 助 弘 法 利 生 3 認 識 唐 代 禪 宗 的 北 宗 禪 法 與 南 宗 禪 法, 及 其 注 重 之 相 關 經 論 與 禪 源 諸 銓 集 都 序 等 禪 宗 典 籍 4 認 識 中 國 禪 宗 發 展 史 及 其 相 關 論 著 等 研 究 成 果 的 後 續 工 作 如 下 : 1 論 文 研 究 成 果 版 權 開 放, 含 提 供 給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相 關 學 者 研 究 參 考 之 用, 期 盼 負 責 單 位 能 夠 仿 照 近 年 來 公 告 經 文 更 新 的 方 式, 將 此 研 究 成 果 顯 示 給 大 眾 看, 目 前 經 文 更 新 最 多 的 是 敦 煌 本 壇 經, 也 就 是 第 2007 經 2 提 醒 相 關 出 版 單 位 採 納 本 論 文 研 究 成 果, 透 過 電 子 郵 件 或 是 書 信 聯 絡 之 3 筆 者 自 行 成 立 網 站 發 表 研 究 成 果, 免 費 提 供 各 界 下 載 本 論 文 參 考 3

根 據 宗 寶 本 六 祖 壇 經 記 載 得 知 : 壇 經 是 開 悟 又 得 祖 位 的 禪 宗 六 祖 惠 能 大 師 自 己 取 名 的 3 因 為 他 聽 聞 五 祖 弘 忍 大 師 為 他 講 說 金 剛 經 時, 聽 到 應 無 所 住 而 生 其 心 時 當 下 就 悟 道 了, 接 著 還 說 出 道 的 體 用 的 五 句 名 言 呢! 這 是 六 祖 為 了 後 代 傳 法 者 有 所 依 據, 而 有 韋 刺 史 要 求 六 祖 的 弟 子 法 海 記 錄 的, 雖 經 歷 代 的 人 事 物 演 變, 但 是 還 是 受 到 大 藏 經 的 保 護 而 流 傳 後 世 簡 言 之, 本 論 文 目 的 在 探 討 看 心 看 淨 或 著 心 著 淨, 所 牽 涉 到 的 佛 學 體 系, 及 其 衍 生 的 義 理 優 劣, 從 而 抉 擇 合 乎 聖 教 量 的 詮 釋, 期 盼 研 究 成 果 能 得 到 學 術 界 與 出 版 界 的 採 用, 讓 六 祖 壇 經 經 文 得 到 應 有 的 面 貌 第 三 節 研 究 方 法 從 事 佛 學 研 究, 印 順 法 師 與 學 者 吳 汝 鈞 教 授 等, 都 有 著 作 表 示 他 們 的 主 張 與 看 法 或 是 傳 授 經 驗 等 等 4 學 術 界 使 用 的 研 究 方 法 很 多, 例 如 : 文 獻 學 方 法 考 據 學 方 法 思 想 史 方 法 哲 學 方 法 維 也 納 學 派 的 方 法 京 都 學 派 之 佛 學 研 究 方 5 法 實 踐 修 行 法 白 描 法 等 等 筆 者 將 運 用 文 獻 學 方 法 思 想 史 方 法, 來 探 討 六 祖 壇 經 經 文 用 字 的 現 況, 並 且 針 對 坐 禪 品 經 文 在 早 期 紙 本 與 資 訊 時 代 出 版 品 之 差 異 進 行 辯 證 何 照 清 在 壇 經 研 究 方 法 的 反 省 與 拓 展 從 壇 經 的 版 本 考 證 談 起 提 到 : 如 何 在 反 省 各 種 方 法 的 優 長 與 侷 限, 進 而 在 研 究 方 法 上 更 具 開 放 性 與 多 元 性, 就 成 為 我 們 新 世 紀 壇 經 研 究 的 一 種 新 風 貌 了 6 時 代 的 要 求 遠 勝 於 昔, 研 究 者 如 何 在 細 縫 中 求 生 存 呢? 當 然 首 先 要 善 用 網 路 3 4 5 6 宗 寶 編 :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 大 正 藏 48, no. 2008, 付 囑 流 通 第 十 ) 印 順 法 師 :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 ( 臺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2000 年 ) 參 見 吳 汝 鈞 : 佛 學 研 究 方 法 論 ( 臺 北 : 臺 灣 學 生 出 版 社,2006 年 ), 頁 91 至 180 何 照 清 : 壇 經 研 究 方 法 的 反 省 與 拓 展 從 壇 經 的 版 本 考 證 談 起, 收 在 中 國 禪 學 第 二 卷, 頁 97~111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3 年 ) 網 址 :http://www.fodian.net/hanchuan/tanjingyjff.pdf (2011/04/14) 4

科 技 以 便 快 速 了 解 研 究 成 果 概 況 再 來 要 多 利 用 電 腦 網 頁 程 式 html xml 與 分 析 軟 體 indexer.exe 來 分 析 文 獻 資 料, 進 行 詞 彙 分 析, 以 便 處 理 關 鍵 字 詞, 找 出 需 要 探 討 原 因 者, 進 一 步 從 壇 經 整 個 文 本 以 及 唐 代 禪 宗 發 展 歷 史, 來 判 斷 字 詞 的 正 確 性, 甚 至 嘗 試 跨 學 科 領 域 之 研 究, 期 望 能 見 所 未 見 或 是 解 決 爭 議 的 問 題 等 至 於 傳 統 的 義 理 詮 釋 文 字 訓 詁 歷 史 考 證 等 研 究 方 法 也 是 要 搭 配 使 用 的 本 篇 論 文 將 採 用 的 研 究 方 法 與 實 際 做 法 如 下 : ( 一 ) 文 獻 學 方 法 : 這 是 文 獻 資 料 研 究 必 用 的 方 法, 通 常 要 校 訂 整 理 資 料 的 原 典, 再 將 此 成 果 與 其 他 的 譯 本 作 一 文 字 上 的 比 較 研 究 西 方 佛 學 研 究 者 的 研 究 方 法 與 方 向, 基 本 上 是 依 循 出 版 校 訂 翻 譯 注 釋 字 彙 索 引, 這 一 條 文 獻 學 的 工 作 路 線 來 走 日 本 佛 學 界 採 用 文 獻 學 研 究 禪 學 與 禪 宗 語 錄 典 籍 是 集 體 合 作 的, 研 究 方 式 的 程 序 是 校 訂 原 文 訓 讀 現 代 日 語 翻 譯 解 題 注 釋 索 引 等, 他 們 所 編 的 佛 學 專 門 辭 典 就 是 代 表 文 獻 學 研 究 的 尖 端 發 展 7 筆 者 的 實 際 做 法 如 下 : 第 一 步 是 筆 者 先 依 據 CBETA2008 年 版 光 碟 內 容 製 作 資 料 庫 檔 案, 再 透 過 輸 入 看 心 看 淨 或 不 看 心 不 看 淨 著 靜 淨 字 等 進 行 搜 尋, 來 做 詞 彙 分 析 第 二 步 是 參 考 學 者 的 研 究 成 果 與 出 版 品, 儘 量 能 古 今 中 外 以 及 類 比 與 數 位 資 源 齊 用, 內 容 義 理 辭 章 考 據 學 俱 到, 所 以 要 找 出 大 正 藏 紙 本 第 四 十 八 冊 第 2007 2008 經 的 六 祖 壇 經, 來 比 對 坐 禪 品 部 份 的 內 容, 再 針 對 學 者 探 討 看 心 看 淨 或 著 心 著 淨 的 見 解, 來 分 辨 何 者 較 好 較 正 確? 第 三 步 是 把 與 六 祖 壇 經 相 關 的 新 舊 出 版 品 以 及 電 子 辭 典 的 內 容, 對 照 比 較 分 析, 再 找 出 含 有 看 心 看 淨 文 字 的 禪 宗 典 籍 來 印 證 利 用 文 獻 學 方 法 可 處 理 版 本 及 經 文 用 字 的 問 題, 有 關 版 本 的 問 題, 將 會 列 出 學 界 佛 教 界 及 外 國 學 者 與 現 今 國 內 宗 教 界 之 看 法 有 關 經 文 用 字 的 問 題, 將 要 處 理 古 代 通 假 字 古 代 罕 用 的 異 體 字 等, 以 求 文 字 般 若, 掌 握 最 基 本 的 義 理 7 參 見 吳 汝 鈞 : 佛 學 研 究 方 法 論 ( 臺 北 : 臺 灣 學 生 出 版 社,2006 年 ), 頁 97 至 102 5

( 二 ) 思 想 史 方 法 : 佛 教 學 者 認 為 思 想 史 研 究 範 圍 很 廣 泛, 幾 乎 無 所 不 包, 算 是 思 想 與 歷 史 的 結 合, 與 考 據 和 哲 學 都 有 關 係 如 果 把 重 點 放 在 歷 史 方 面, 就 成 為 考 據, 如 果 偏 重 哲 學 概 念, 就 成 為 哲 學 史, 或 是 哲 學 的 研 究 如 果 順 著 歷 史 發 展 的 脈 絡 來 描 述 其 思 想 流 變, 就 成 為 思 想 史 這 種 思 想 史 的 研 究, 其 實 難 有 方 法 可 言, 大 抵 文 獻 考 據 和 哲 學 各 方 面 都 要 懂 一 些, 但 合 起 來 卻 常 常 沒 有 固 定 的 型 態 8 筆 者 以 為 義 理 ( 詮 釋 學 ) 辭 章 ( 語 文 學 ) 考 據 學 都 要 懂 再 就 本 論 文 要 探 討 與 禪 法 有 關 的 看 心 看 淨 的 經 文 用 字 問 題 來 說, 上 述 三 種 知 識 是 免 不 了 的 因 為 處 理 觀 照 般 若 是 文 外 求 玄 的 工 作, 要 參 公 案 參 話 頭 或 是 默 照 禪 等 等, 但 是 筆 者 並 不 坐 禪 本 論 文 重 點 是 在 探 討 六 祖 惠 能 的 心 性 思 想, 尤 其 是 與 禪 法 有 關 的 三 無 思 想 無 念 為 宗 無 相 為 體 無 住 為 本, 以 求 趨 近 實 相 般 若, 不 違 六 祖 惠 能 大 師 的 旨 意 由 於 六 祖 壇 經 的 定 慧 品 坐 禪 品 頓 漸 品 付 囑 品, 在 本 論 文 探 討 中 有 相 關 聯, 也 牽 涉 到 般 若 系 經 典 的 金 剛 經 文 殊 說 般 若 經 淨 名 經 ( 又 名 維 摩 詰 經 ), 及 菩 薩 戒 經 梵 網 經 法 華 經 涅 槃 經 楞 嚴 經 楞 伽 經 等, 當 然 也 涉 及 到 禪 觀 及 禪 宗 發 展 歷 史 等 從 禪 宗 思 想 發 展 演 變 過 程 來 看, 筆 者 認 為 是 類 似 辯 證 法 的 正 反 合, 也 類 似 中 國 傳 統 醫 學 所 說 的 陽 氣 陰 氣 中 和 之 氣 的 運 作, 其 目 的 是 維 護 健 康, 而 禪 法 演 變 的 背 後 變 數 是 不 同 的 時 節 因 緣 綜 上 所 述, 可 知 此 項 工 作 確 實 是 一 種 挑 戰, 筆 者 的 實 際 做 法 是 : 探 討 丁 福 保 居 士 胡 適 的 著 作, 以 及 印 順 法 師 的 中 國 禪 宗 史 禪 與 淨 土, 與 顧 偉 康 教 授 的 禪 宗 六 變 禪 淨 合 一 流 略, 楊 惠 南 教 授 等 的 文 章, 找 出 討 論 看 心 看 淨 禪 法 的 相 關 內 容, 以 作 為 判 斷 對 錯 的 依 據 與 證 明 第 四 節 研 究 範 圍 佛 教 界 著 名 的 淨 空 法 師 學 養 俱 佳 貫 通 三 教 弘 揚 中 華 傳 統 文 化, 而 且 心 量 8 同 上 註, 頁 121 至 125 6

廣 大, 平 等 對 待 各 種 宗 教, 志 行 高 遠, 志 為 人 天 師 範, 晚 年 號 召 信 眾 在 屏 東 潮 州 創 建 中 華 傳 統 教 育 中 心, 要 拯 救 中 華 文 化 的 根, 令 筆 者 深 深 佩 服 在 淨 空 法 師 廣 播 弘 法 的 文 字 資 料 中, 對 六 祖 壇 經 的 研 究 鞭 辟 入 裡, 實 是 甚 為 可 取 淨 空 法 師 認 為 普 慧 大 藏 經 曹 溪 原 本 ( 契 嵩 本 的 再 刻 本 ) 最 善, 所 以 廣 播 宣 講 就 以 曹 溪 本 為 主, 再 參 考 流 通 本 ( 宗 寶 本, 即 大 正 藏 第 48 冊 第 2008 經 ) 及 敦 煌 本 ( 即 大 正 藏 第 48 冊 第 2007 經 ) 其 中 與 本 論 文 有 關 而 可 參 考 的 禪 法 部 分, 淨 空 法 師 的 看 法 如 下 : 1 中 國 佛 教 禪 宗 的 心 傳 大 本 定 慧 一 體 正 是 不 二 法 門, 是 本 性 頓 教 ( 定 慧 品 ) 2 宗 門 修 行 方 法 的 總 綱 領, 最 高 的 指 導 原 則 能 念 到 理 一 心 不 亂, 即 是 上 上 禪 一 切 法 門 欲 入 一 真 法 界, 無 不 以 此 為 總 綱 領 ( 坐 禪 品 ) 3 五 祖 忍 大 師 傳 出 兩 支, 南 方 是 六 祖 惠 能 大 師, 以 本 來 無 一 物 為 宗, 接 上 上 根 人, 是 名 頓 教 ; 北 方 是 神 秀 大 師, 以 時 時 勤 拂 拭 為 宗, 接 引 大 乘 人, 是 名 漸 教 ( 頓 漸 品 ) 4 一 相 三 昧 一 行 三 昧, 是 一 乘 佛 法 修 證 之 指 南 大 師 一 生 示 現, 也 就 是 一 相 一 行 的 修 學 榜 樣 ( 付 囑 品 ) 9 承 上 所 述, 可 知 研 究 宗 寶 本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的 禪 法, 一 定 要 看 定 慧 品 坐 禪 品 機 緣 品 付 囑 品, 這 些 是 有 關 北 宗 禪 法 看 心 看 淨 的 部 分, 所 以 在 本 論 文 的 文 獻 處 理 中 將 一 併 探 討 至 於 辯 證 看 心 看 淨 時, 文 字 內 容 將 會 參 考 日 本 駒 澤 大 學 出 版 的 慧 能 研 究 10 一 書, 該 書 提 供 了 壇 經 三 個 系 統 敦 煌 惠 昕 契 嵩 系 統, 五 個 版 本 敦 煌 本 大 乘 寺 本 興 聖 寺 本 德 異 本 宗 寶 本 的 對 照, 將 有 助 於 印 證 經 文 原 貌 另 外, 海 峽 兩 岸 學 者 對 於 新 發 現 的 敦 博 本 壇 經 及 其 校 釋 的 著 作, 甚 至 是 9 淨 空 法 師 講 述, 邱 淑 真 居 士 整 理 : 六 祖 壇 經 講 記 ( 第 一 集 ( 臺 北 市 : 中 華 華 藏 淨 宗 學 會,2010 年 ) 網 址 :http://www.bfnn.org/book/books2/1314.htm#a001(2010/04/14) 10 駒 澤 大 學 禪 宗 史 研 究 會 : 慧 能 研 究 ( 東 京 : 大 修 館 書 店,1978 年 ) 7

最 近 新 發 現 而 重 新 確 認 的 旅 博 本 都 是 很 值 得 參 考 的 有 關 大 藏 經 簡 介 及 其 版 本 研 究, 可 參 考 維 基 百 科 全 書 網 站, 最 好 加 註 日 期 以 利 日 後 選 取 檔 案, 及 再 次 上 網 下 載 最 新 資 料 之 參 考 此 外,CBETA 網 站 法 鼓 山 佛 教 研 修 學 院 圖 書 資 訊 館 網 站 佛 學 數 位 圖 書 館 暨 博 物 館 網 站, 對 佛 學 研 究 都 很 有 幫 助 以 下 是 筆 者 目 前 所 知 的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的 概 況 :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略 稱 大 正 藏 是 在 現 代 學 術 界 最 受 歡 迎 的 中 文 大 藏 經, 於 日 本 大 正 年 間 (1912~1925) 開 始 編 修, 故 稱 此 名 由 日 本 高 楠 順 次 郎 (1866~1945) 渡 邊 海 旭 (1872~1933) 監 修, 小 野 玄 妙 (1883~1939) 為 編 輯 主 任, 集 多 位 佛 教 學 者 的 努 力, 從 大 正 十 一 年 (1922) 到 昭 和 九 年 (1934)( 即 民 國 十 一 至 二 十 三 年 ) 共 費 時 十 三 年 乃 告 完 成 全 書 一 百 冊,...(2) 在 校 勘 方 面, 本 藏 以 高 麗 藏 為 底 本, 參 校 日 本 各 名 山 古 剎 所 藏 的 宋 元 明 版 及 日 本 版 大 藏 經, 和 大 學 圖 書 館 內 的 古 寫 本 古 刊 本 及 個 人 的 收 藏 本, 並 將 校 勘 表 列 於 每 頁 之 下 11 本 研 究 引 用 的 六 祖 壇 經 文 字, 是 以 學 界 普 遍 採 用 的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紙 本 ( 大 正 原 版 影 印 本 ), 及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提 供 的 光 碟 與 由 其 網 站 下 載 的 電 子 版 為 範 圍, 包 含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而 以 2008 及 2009 年 版 的 為 主, 附 加 CBETA 網 站 提 供 的 經 文 更 正 公 告 資 源 至 於 禪 宗 相 關 典 籍 則 採 用 美 國 佛 教 會 佛 教 電 腦 資 訊 庫 功 德 會 網 站 提 供 的 檔 案, 那 是 有 助 於 禪 宗 研 究 的 基 本 文 獻 與 工 具 書 電 子 檔 案, 該 專 集 提 供 了 經 論 集 語 錄 燈 錄, 但 是 缺 乏 了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 在 卍 續 藏 第 86 冊 ) 祖 堂 集 ( 收 在 高 麗 藏 ), 此 外 還 提 供 了 史 說, 包 含 胡 適 論 禪 宗 印 順 法 師 的 中 國 禪 宗 史 及 顧 偉 康 的 禪 宗 六 變 禪 淨 合 一 流 略, 筆 者 認 為 史 說 部 分 對 思 想 史 研 究 法 11 詳 見 藍 吉 富 主 編 : 中 華 佛 教 百 科 全 書 ( 臺 南 : 中 華 佛 教 百 科 文 獻 基 金 會,1994 年 ) ), 第 十 冊 其 他 之 2. 雜 語 -- 掌 故 數 量 等, 頁 781.2 8

很 有 幫 助 第 五 節 研 究 限 制 本 論 文 中 所 提 到 的 日 本 官 方 大 藏 經 古 文 物 資 料, 部 份 可 從 曹 洞 宗 最 著 名 的 駒 澤 大 學 禪 宗 史 研 究 會 所 發 行 的 慧 能 研 究 一 書 找 到 內 容, 另 外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提 供 的 數 位 檔 案 產 生 的 根 據 12, 也 提 供 了 研 究 參 考 資 源 但 是 限 於 時 間 精 力 財 力 外 語 能 力 熟 悉 度 等 諸 多 困 難 因 素, 筆 者 期 望 日 本 學 者 重 視 本 論 文 的 論 點, 善 用 地 利 之 便 及 盡 到 學 術 界 領 導 責 任 而 印 證 還 原 宗 寶 本 原 貌 筆 者 感 慨 現 代 的 研 究 要 處 理 的 資 料 是 相 對 加 倍 的, 但 是 人 類 生 命 力 與 一 天 的 時 間 並 未 相 對 加 倍 的, 倒 是 競 爭 是 全 球 化 的 礙 於 研 究 時 間 詮 釋 表 達 能 力 外 語 能 力 的 不 足, 所 以 筆 者 以 學 界 較 流 行 的 大 正 藏 紙 本 及 CBETA 提 供 的 電 子 佛 典 為 主, 針 對 壇 經 經 文 有 關 看 心 看 淨 或 是 著 心 著 淨 進 行 研 究 另 外, 要 附 帶 聲 明 的 是 筆 者 不 涉 及 禪 修, 也 不 坐 禪 本 文 以 教 義 探 討 為 主, 至 於 禪 修 的 理 論 與 實 踐 可 參 考 聖 嚴 法 師 們 的 著 作 13 第 六 節 本 文 結 構 本 論 文 由 指 導 教 授 衡 量 筆 者 各 方 面 的 狀 況 與 條 件 因 緣, 而 建 議 採 取 下 列 方 向 12 蕭 鎮 國 大 德 提 供, 佛 教 電 腦 資 訊 庫 功 德 會 提 供, 北 美 某 大 德 提 供, 西 蓮 淨 苑 提 供 新 式 標 點 English Chinese 20000914/11:10:23 CWed. Created initial TEI XML version with BASICX.BAT (00/01/24) No. 2008 原 增 上 寺 報 恩 藏 明 本, 宮 宮 內 省 圖 書 寮 藏 寫 本, 甲 萬 治 二 年 刊 大 谷 大 學 藏 本, 宮 本 甲 本 俱 目 錄 無 之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目 錄 ( 參 見 CBETA2009 年 版 電 子 佛 典 第 48 冊 第 2008 經 ) 13 參 見 釋 聖 嚴 : 法 鼓 全 集 第 四 輯 第 一 冊 禪 門 修 證 指 要 ( 臺 北 : 農 禪 寺,1984 年 ) ( 禪 門 修 證 指 要 等 諸 書, 乃 是 指 導 修 行 而 用 了 禪 觀 及 禪 門 的 若 干 方 法 )( 在 法 鼓 全 集 第 四 輯 第 二 冊 禪 門 驪 珠 集 的 自 序 提 到 : 因 緣 使 我 將 個 人 在 禪 修 方 面 的 心 得, 用 作 協 助 他 人 的 修 持 方 法 以 來, 已 經 有 八 個 年 頭 此 期 間, 也 在 國 內 出 版 了 禪 禪 的 體 驗 禪 的 開 示 禪 門 修 證 指 要 禪 門 囈 語 等 四 種 關 於 禪 修 的 書 但 在 禪 門 修 證 指 要 出 版 之 後, 就 想 再 編 一 冊 類 似 的 書, 用 以 介 紹 歷 來 傑 出 禪 者 們 的 修 持 過 程 及 其 實 證 的 經 驗, 以 之 作 為 後 進 禪 者 們 的 龜 鑑 ) 9

進 行 之, 僅 依 序 簡 述 之 第 一 章 緒 論, 包 含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第 三 節 研 究 方 法 第 四 節 研 究 範 圍 第 五 節 研 究 限 制 第 六 節 本 文 結 構, 是 將 本 論 文 全 部 五 章 依 序 簡 要 介 紹 第 二 章 六 祖 與 壇 經 相 關 研 究 回 顧, 本 章 探 討 的 主 題 如 下 : 第 一 節 版 本 與 經 文 用 字, 本 節 在 文 獻 版 本 問 題 方 面, 將 依 序 介 紹 法 師 或 學 者 們 的 主 張, 共 有 十 項, 其 內 容 含 胡 適 先 生 印 順 法 師 星 雲 法 師 聖 嚴 法 師 黃 連 忠 教 授 林 崇 安 教 授 何 照 清 教 授 林 光 明 教 授 黃 懺 華 教 授 楊 曾 文 教 授 的 研 究 成 果 等 在 經 文 用 字 問 題 方 面, 將 介 紹 國 內 外 法 師 或 學 者 們 的 主 張, 共 有 八 項, 依 序 是 丁 福 保 居 士 胡 適 先 生 印 順 法 師 潘 重 規 教 授 楊 惠 南 教 授 黃 連 忠 教 授 林 崇 安 教 授 日 本 學 者 的 研 究 成 果 第 二 節 查 證 與 兩 方 論 證, 依 序 是 甲 出 版 品 經 文 用 字 實 況 查 證 與 兩 方 論 證, 乙 學 者 論 述 所 採 用 的 相 關 典 籍 經 文 用 字 實 況, 又 分 為 第 一 項 針 對 六 祖 壇 經 文 獻 資 料 來 探 討, 第 二 項 針 對 禪 宗 專 集 典 籍 及 所 附 的 史 說 來 探 討, 第 三 項 針 對 禪 藏 及 新 編 禪 藏 外 典 籍 來 探 討, 第 四 項 針 對 大 正 藏 古 逸 部 疑 似 部 典 籍 來 探 討 以 上 內 容 將 會 呈 現 第 一 手 資 料 的 文 字 第 三 節 結 論 第 三 章 註 解 家 對 著 心 著 淨 的 分 析, 將 針 對 幾 本 六 祖 壇 經 直 解 書 註 解 書, 或 是 佛 典, 對 不 著 心 不 著 淨 表 示 看 法 的 內 容 做 探 討, 例 如 : 第 一 節 梁 乃 崇 教 授 所 謂 的 操 作 型 定 義, 是 從 詮 釋 學 來 指 出 不 著 心 不 著 淨 是 無 下 手 處 的 第 二 節 黃 連 忠 教 授 校 訂 壇 經 的 原 則, 是 從 校 訂 學 原 則 來 決 定 經 文, 他 是 根 據 金 剛 經 破 相 顯 性 而 不 執 著 第 三 節 善 性 導 師 從 實 證 所 得 論 不 著 心 不 著 淨, 是 從 佛 乘 宗 善 性 導 師 所 著 六 祖 壇 經 直 解 的 坐 禪 品, 得 知 他 是 採 用 不 著 心 不 著 淨 來 解 釋 經 文 的 第 四 節 心 淨 思 想 之 探 討 以 六 祖 壇 經 及 相 關 典 籍 為 中 心, 將 依 序 介 紹 第 一 項 契 嵩 大 師 的 見 解 以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為 主, 第 二 項 黃 蘗 禪 師 論 心 以 傳 心 法 要 為 主, 第 三 10

項 憨 山 大 師 論 禪 是 自 心, 第 四 項 聖 嚴 法 師 的 見 解, 對 六 祖 壇 經 的 思 想 涉 及 到 的 眾 多 大 乘 經 典 做 介 紹 第 五 項 林 崇 安 教 授 的 見 解, 進 行 壇 經 的 心 性 與 佛 性 略 探 第 五 節 搜 尋 著 字 在 般 若 系 典 籍 與 禪 籍 出 現 的 情 形, 並 附 加 搜 尋 電 子 佛 典 資 料 庫 所 得 資 料 的 螢 幕 取 圖 圖 片, 第 六 節 結 論, 對 心 法 淨 等 字 的 佛 法 義 理 的 探 討 做 回 顧 與 表 達 心 得 附 帶 要 補 充 說 明 的 是 丁 福 保 居 士 引 神 會 語 錄 談 流 通 本 ( 宗 寶 本 ) 經 文 著 心 著 淨 是 錯 誤 的 理 由, 以 及 胡 適 認 為 沒 有 人 會 教 人 著 心 著 淨 的, 而 筆 者 認 為 詮 釋 校 訂 的 結 果 都 要 配 合 北 宗 禪 法 看 心 看 淨 的 歷 史 事 實 第 四 章 分 析 看 心 看 淨 的 禪 法 問 題, 這 是 本 篇 論 文 重 心 所 在 將 探 討 如 下 的 主 題 : 這 是 本 篇 論 文 重 心 所 在 將 探 討 如 下 的 主 題 : 第 一 節 東 山 法 門 看 心 看 淨 的 禪 法, 第 二 節 六 祖 惠 能 超 越 看 心 看 淨 禪 法 的 論 點, 內 容 包 含 印 順 法 師 聖 嚴 法 師 聖 印 法 師 演 培 法 師 暨 丁 福 保 居 士 與 楊 惠 南 黃 連 忠 陳 平 坤 李 昌 頤 楊 曾 文 元 鍾 實 等 多 位 學 者 及 教 授 們 的 觀 點 第 三 節 南 宗 神 會 批 判 看 心 看 淨 禪 法 的 論 點 第 四 節 小 結 第 五 章 結 論, 本 章 是 要 深 化 學 習 的 心 得, 及 呼 籲 社 會 大 眾 共 同 來 維 護 佛 教 法 寶 在 傳 統 與 數 位 出 版 品 方 面 的 正 確 性 將 要 依 序 強 化 如 下 的 主 題 : 第 一 節 本 文 研 究 回 顧, 是 再 次 整 理 全 部 五 章 內 容 的 章 節 綱 要, 以 得 到 全 盤 的 了 解, 進 而 收 到 鳥 瞰 全 文 的 功 效 第 二 節 六 祖 與 壇 經 歷 來 相 關 問 題 探 討 後 的 感 想, 針 對 本 文 採 用 的 文 獻 處 理 的 方 法 義 理 思 想 詮 釋 的 方 法 來 談, 共 分 為 三 項, 依 序 是 第 一 項 版 本 與 經 文 用 字 研 究 後 的 感 想, 第 二 項 看 心 看 淨 的 禪 法 問 題 研 究 有 感, 第 三 項 六 祖 壇 經 坐 禪 品 的 啟 示 第 三 節 研 究 建 議, 這 是 希 望 後 續 研 究 者, 能 從 本 節 快 速 找 到 靈 感, 並 且 參 考 筆 者 提 供 的 研 究 項 目 與 構 想 等, 研 究 的 進 路 是 採 用 古 今 中 西 哲 學 中 印 佛 學 的 整 合, 期 望 能 配 合 現 代 高 科 技 網 路 資 源 與 資 料 庫 檢 索 的 功 能, 進 行 鉤 沉 探 玄 的 工 作, 以 便 得 到 更 完 整 的 成 果 而 趨 近 於 真 相 11

第 二 章 六 祖 與 壇 經 相 關 研 究 回 顧 六 祖 壇 經 因 為 胡 適 的 研 究 引 發 學 術 界 的 論 戰 14, 也 促 成 國 學 大 師 與 佛 學 泰 斗, 教 界 學 界, 甚 至 一 貫 道 道 場 都 很 重 視 六 祖 壇 經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研 究 環 境 拜 高 科 技 電 腦 網 路 之 賜, 可 從 谷 歌 (Google) 搜 尋 引 擎 輸 入 六 祖 壇 經 或 是 壇 經 惠 能 慧 能, 進 行 搜 尋 而 找 到 很 多 參 考 資 料, 這 對 了 解 學 界 或 是 教 界 先 進 前 輩 們 的 研 究 狀 況 與 成 果 是 很 便 利 的 通 常 搜 尋 結 果 的 資 料 網 頁 是 依 照 被 使 用 的 頻 率 排 序 的, 可 以 此 為 基 礎 再 進 一 步 搜 尋 佛 學 數 位 圖 書 館 暨 博 物 館 網 站 及 全 國 碩 博 士 論 文 網 站 從 現 今 時 代 中 找 問 題, 在 過 去 歷 史 中 找 答 案, 希 望 研 究 不 是 以 資 料 堆 積 為 務, 而 是 能 從 前 人 們 的 成 就 中 找 出 需 要 解 決 的 問 題, 進 而 完 成 新 時 代 接 棒 式 的 階 段 使 命, 筆 者 以 此 自 勉, 並 且 嘗 試 用 電 腦 程 式 來 分 析 佛 經 經 文 以 下 依 照 切 合 筆 者 論 文 研 究 範 圍 部 分 加 以 篩 選, 透 過 回 顧 歷 來 研 究 成 果, 找 出 當 代 研 究 需 要 注 意 的 面 向 搜 尋 國 家 與 佛 教 學 術 單 位 的 網 路 資 源 所 得 的 內 容 很 多, 筆 者 大 致 以 五 明 之 學 來 加 以 分 類, 這 個 靈 感 是 來 自 地 持 論 說 : 菩 薩 求 法, 當 於 何 求? 當 於 五 明 處 求 15 印 順 法 師 在 佛 法 概 論 一 書 也 推 崇 五 明, 他 認 為 : 五 明 中, 聲 明 是 文 字 音 韻 學 等 ; 因 明 是 論 理 學, 認 識 論 ; 醫 方 明 是 醫 藥, 衛 生 學 等 ; 工 巧 明 是 理 論 科 學, 實 用 科 學 ; 內 明 才 是 佛 法 如 不 能 這 樣, 怎 能 教 化 有 情? 菩 薩 的 自 利 利 他 行, 一 切 都 攝 在 這 六 度 中 16 五 明 之 學 當 然 屬 於 佛 學 內 明 的 最 多, 語 文 學 聲 明 的 次 之, 醫 學 醫 方 明 屬 於 教 育 輔 導 心 理 分 析 安 寧 療 護 的 再 次 之, 而 理 則 學 因 明 與 科 學 工 巧 明 的 算 是 比 較 不 相 關 而 難 尋 或 許 版 本 考 14 參 見 釋 印 順 : 無 諍 之 辯. 神 會 與 壇 經 ( 臺 北 市 : 正 聞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57 此 外, 1976 年 大 乘 文 化 出 版 社 出 版 的 六 祖 壇 經 研 究 論 集 有 收 集 1969 年 爭 論 之 文 章 15 法 雲 : 翻 譯 名 義 集 ( 大 正 藏 54, no. 2131), p.1066.2 16 參 見 釋 印 順 : 佛 法 概 論 ( 臺 北 市 : 正 聞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256 至 257 12

證 文 字 校 勘 與 筆 者 利 用 高 科 技 電 腦 程 式 分 析 經 文 之 類 就 可 屬 之 在 謝 清 俊 及 林 晰 合 撰 的 中 央 研 究 院 古 籍 全 文 資 料 庫 的 發 展 概 要 一 文 曾 提 到 : 資 料 匯 集 後 會 產 生 新 的 訊 息, 經 相 互 鉤 稽 參 照, 能 發 前 人 所 未 見, 對 研 究 工 作 非 常 重 要 再 加 上 可 以 用 計 算 機 做 高 速 的 檢 索 和 種 種 的 應 用 和 處 理, 古 籍 的 電 子 化 實 是 使 古 籍 活 出 現 代 風 貌 最 佳 也 是 唯 一 的 選 擇 17 法 鼓 佛 教 學 院 首 頁 提 供 了 一 篇 很 有 參 考 價 值 的 論 文 六 祖 壇 經 文 獻 考 察 之 淺 探 18, 其 中 文 章 短 評 提 供 了 646 項, 但 是 尚 未 分 類, 如 果 能 以 五 明 之 學 分 類, 則 更 有 助 於 後 續 研 究 者 快 速 確 定 研 究 方 向, 可 先 用 Word 程 式 功 能 加 以 著 色 以 助 分 類 因 為 六 祖 壇 經 的 經 文 看 心 看 淨 不 看 心 不 看 淨, 或 是 著 心 著 淨 不 著 心 不 著 淨, 牽 涉 到 文 獻 與 思 想 研 究 法, 所 以 筆 者 將 從 歷 史 文 獻 學 及 義 理 詮 釋 學 兩 方 面, 來 進 行 經 文 用 字 的 探 索 辯 證 第 一 節 文 獻 版 本 與 經 文 用 字 本 節 在 文 獻 版 本 問 題 方 面, 將 依 序 介 紹 法 師 或 學 者 們 的 主 張, 共 有 十 項, 其 內 容 含 印 順 法 師 聖 嚴 法 師 星 雲 法 師 胡 適 先 生 黃 連 忠 教 授 林 崇 安 教 授 楊 曾 文 教 授 黃 懺 華 教 授 林 光 明 教 授 何 照 清 教 授 的 主 張 研 究 成 果 等 在 經 文 用 字 問 題 方 面, 將 介 紹 國 內 外 法 師 或 學 者 們 的 主 張, 共 有 八 項, 依 序 是 胡 適 先 生 丁 福 保 居 士 印 順 法 師 潘 重 規 教 授 黃 連 忠 教 授 林 崇 安 教 授 楊 惠 南 教 授 日 本 學 者 的 研 究 成 果 上 述 項 目 原 則 上 是 依 照 古 代 現 代 本 國 外 國 法 師 或 學 者 的 順 序 排 列 的 17 網 址 :http://dbo.sinica.edu.tw/~tdbproj/handy/thesis.html(2011/04/14) 18 釋 性 禪 : 六 祖 壇 經 文 獻 考 察 之 淺 探, 網 址 : http://tw.myblog.yahoo.com/zen-ddm/article?mid=-2&prev=2&l=f&fid=10(2011/04/14) 13

甲 文 獻 版 本 問 題 的 研 究 有 關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所 依 據 的 底 本 高 麗 藏, 是 依 據 北 宋 太 祖 開 寶 年 間 所 開 刻 的 開 寶 藏 為 藍 本, 以 及 後 來 多 次 刻 印 的 情 形, 請 參 考 以 下 的 內 容 : 高 麗 國 成 宗 年 間, 向 宋 廷 求 開 寶 藏 ; 高 麗 王 得 宋 開 寶 藏 後, 即 以 此 為 藍 本 於 顯 宗 二 年 (1011) 刻 大 藏 經, 直 至 1025 年 完 工, 此 即 高 麗 大 藏 經 初 雕 本 其 後, 高 麗 國 文 宗 第 四 子 義 天 (1055-1101) 出 家 皈 佛, 先 後 廣 求 佛 典 於 宋 遼 及 日 本, 於 宣 宗 三 年 (1086) 刊 刻 大 藏 經 未 收 佛 典 共 四 千 餘 卷, 通 稱 為 高 麗 續 藏 本 惜 高 宗 十 九 年 (1232), 蒙 古 軍 入 侵 高 麗, 所 有 大 藏 經 版 均 於 戰 火 高 宗 二 十 三 年 (1236) 重 新 設 立 都 監 開 雕, 以 高 麗 初 雕 本 續 藏 本 及 文 宗 年 間 所 得 之 契 丹 本 互 校, 直 至 高 宗 三 十 八 年 (1251) 始 完 成 簡 言 之, 高 麗 藏 共 刻 造 三 次 ; 而 僅 存 的 再 雕 本, 在 古 來 各 藏 本 中 被 視 為 精 本 高 麗 藏 於 一 三 九 八 年 傳 入 日 本, 日 人 即 奉 為 圭 臬, 現 今 著 名 的 日 本 大 正 藏 即 以 此 為 底 本 19 現 有 明 清 諸 藏 本 房 山 石 經 本 及 元 代 僧 人 宗 寶 在 至 元 二 十 八 年 (1291 年 ) 校 讎 三 種 壇 經 異 本, 而 成 為 宗 寶 本 壇 經, 即 後 來 的 明 藏 本, 流 行 七 百 多 年, 故 又 稱 流 通 本 20 第 一 項 胡 適 先 生 的 研 究 所 得 美 國 佛 教 會 電 腦 資 訊 庫 功 德 會 網 站, 提 供 的 佛 學 辭 典 集 成, 包 含 了 佛 學 十 大 專 集, 其 中 第 三 個 是 禪 宗 專 集, 在 編 號 006 資 料 夾 的 第 一 個 檔 案 可 找 到 胡 適 19 參 考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圖 書 館 網 站 _ 高 麗 藏 簡 介, 網 址 : http://www.lib.cuhk.edu.hk/collections/dazangjing.htm(2011/04/14) 20 參 考 維 基 百 科 全 書 網 站, 網 址 : http://zh.wikipedia.org/zh/%e5%85%ad%e7%a5%96%e5%9d%9b%e7%bb%8f(2011/04/14) 14

論 禪 宗 的 文 章, 內 容 含 楞 伽 宗 考 楞 伽 師 資 記 序 荷 澤 大 師 神 會 傳 神 會 和 尚 遺 集 序 壇 經 考 之 一 ( 跋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壇 經 考 之 二 ( 記 北 宗 本 的 六 祖 壇 經 ) 等 在 壇 經 考 部 分 提 到 :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距 離 六 祖 惠 能 大 師 謝 世 不 遠, 可 說 是 實 錄, 而 與 諸 傳 及 壇 經 不 同 他 曾 細 細 校 勘 壇 經 各 本, 然 後 作 圖 來 表 示 壇 經 的 演 變 史 他 認 為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實 在 是 一 個 無 識 陋 僧 妄 作 的 一 部 偽 書, 其 書 本 身 毫 無 歷 史 價 值, 而 有 許 多 荒 謬 的 錯 誤 契 嵩 不 幸 上 了 當, 把 此 傳 認 作 曹 溪 古 本, 採 取 了 不 少 材 料 到 壇 經 裏 去, 遂 使 此 書 欺 騙 世 人 至 九 百 年 之 久 21 在 壇 經 考 之 二 ( 記 北 宗 本 的 六 祖 壇 經 )( 跋 日 本 京 都 堀 川 興 聖 寺 藏 北 宋 惠 昕 本 壇 經 印 本 ) 文 中, 他 提 到 鈴 木 大 拙 先 生 告 知 日 本 有 新 發 現 的 北 宗 本 六 祖 壇 經 又 說 契 嵩 的 曹 溪 古 本, 他 在 前 幾 年 就 已 經 證 明 是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壇 經 的 普 通 傳 本 都 是 契 嵩 以 後 又 經 後 人 增 改 過 的, 惠 昕 真 本 是 人 間 第 二 最 古 的 壇 經 22 承 上 所 述, 筆 者 附 帶 要 說 明 的 是 : 林 崇 安 教 授 曾 指 出 胡 適 誤 將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當 成 了 曹 溪 古 本, 但 是 其 實 應 該 是 六 祖 法 寶 記 才 對 23 第 二 項 印 順 法 師 的 研 究 所 得 印 順 法 師 佛 學 著 作 集 是 佛 學 研 究 很 重 要 的 資 源, 其 中 中 國 禪 宗 史 第 五 章 曹 溪 慧 能 大 師, 提 到 很 多 筆 者 沒 想 過 的 問 題 但 是 筆 者 注 重 的 是 禪 法 與 悟 法 解 義 以 及 依 法 修 行 另 外, 在 華 雨 集 第 一 冊 的 精 校 燉 煌 本 壇 經 屬 於 坐 禪 品 內 容 的 部 分, 可 提 供 本 論 文 看 心 看 淨 之 辯 證 的 參 考 他 認 為 明 藏 本 ( 宗 寶 本 ) 文 字 通 順, 雖 修 訂 的 時 代 遲 一 些, 次 第 廣 略 不 同, 然 相 同 的 部 分, 仍 可 以 用 來 改 21 22 23 胡 適 : 胡 適 論 禪 宗 (EBS_ 藏 經 閣 禪 宗 專 輯 部 分 )( 美 國 : 佛 教 電 腦 資 訊 庫 功 德 會,2003 年 ) 胡 適 : 胡 適 論 禪 宗 網 址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3/06-001.htm(2011/04/14) 林 崇 安 : 六 祖 壇 經 祖 本 ( 還 原 本 ), 收 在 六 祖 壇 經 選 集 ( 桃 園 : 中 壢 市 內 觀 教 育 基 金 會,2004 年 ) 15

正 敦 煌 本 之 脫 誤 24 至 於 在 經 文 校 正 方 面 舉 出 要 補 或 改 及 調 整 重 組, 甚 至 刪 去 等 四 個 主 張 他 強 調 是 依 明 本 補, 或 今 補 不 過 壇 經 原 本, 並 非 出 於 通 人 的 手 筆, 每 有 文 意 不 全 的 ; 有 的 似 乎 是 抄 寫 而 有 了 脫 落 不 能 確 定 的, 也 不 敢 臆 改 25 從 以 上 敘 述 可 知 不 同 版 本 的 壇 經 可 做 為 參 照 比 較 校 正 之 用, 而 校 正 工 作 可 說 茲 事 體 大, 關 係 世 人 法 身 慧 命, 不 可 不 慎 所 以 印 順 法 師 示 範 了 佛 教 學 者 的 謹 慎 態 度 與 風 範 佛 教 道 場 有 書 記 在 負 責 寺 內 外 交 通 往 來 文 書 的 工 作, 也 許 各 道 場 的 書 記 文 筆 造 詣 水 準 優 劣 不 齊, 經 過 不 同 時 空 的 禪 宗 發 展, 甚 至 可 能 與 佛 教 法 難 的 威 脅 避 諱 或 者 其 它 的 風 俗 等 因 素, 而 造 成 用 通 同 字 假 借 字 或 隱 藏 一 些 字 變 成 經 文 脫 落 的 事 了 印 順 法 師 的 成 名 著 作 中 國 禪 宗 史 第 六 章 壇 經 之 成 立 及 其 演 變, 對 於 壇 經 版 本 問 題 及 演 變 情 形, 做 了 詳 盡 的 介 紹, 很 值 得 參 考 提 到 德 異 本 ( 曹 溪 原 本 也 依 據 此 本 ) 與 宗 寶 本 的 關 係, 他 表 示 後 者 是 依 據 前 者 的 26 第 三 項 星 雲 法 師 的 研 究 所 得 佛 教 四 大 名 山 之 一 的 佛 光 山, 筆 者 參 訪 過 多 次, 也 曾 參 加 學 術 研 討 會 而 夜 宿 山 中 開 山 宗 長 星 雲 法 師 在 六 祖 壇 經 談 話 27 一 書 中 有 精 闢 的 見 解, 他 認 為 : 現 代 對 於 壇 經 版 本 的 考 據 和 研 究 者 相 當 多 他 提 到 宇 井 伯 壽 所 作 的 壇 經 考 關 口 真 大 所 作 的 禪 宗 思 想 史 ( 一 九 六 四 ) 柳 田 聖 山 所 作 的 初 期 禪 宗 史 書 之 研 究 ( 一 九 六 七 ) 及 我 國 學 者 胡 適 所 作 的 壇 經 考 ( 一 九 三 一 九 三 四 ) 與 24 釋 印 順 : 精 校 燉 煌 本 壇 經 校 刊 記 ( 華 雨 集 第 一 冊, 臺 北, 正 聞 出 版 社,1993 年 ), 頁 407 至 490 25 26 同 上 註, 頁 411 至 412 參 見 釋 印 順 : 中 國 禪 宗 史 ( 臺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2000 年 ), 第 275~276 頁 27 參 見 星 雲 大 師 : 六 祖 壇 經 講 話 ( 臺 北 市 : 香 海 文 化 公 司,2000 年 ) 16

禪 會 和 尚 遺 集 等 重 要 著 作 壇 經 的 版 本, 可 歸 納 為 五 種 : 敦 煌 本 惠 昕 本 契 嵩 本 德 異 本 宗 寶 本 其 中 據 郡 齋 讀 書 志 文 獻 通 考 所 載, 惠 昕 所 編 共 有 三 卷 十 六 門, 現 存 二 卷 十 一 門, 為 南 宋 晁 子 健 於 蘄 州 所 翻 刻, 流 傳 至 日 本, 由 京 都 堀 川 興 聖 寺 再 行 刻 印 而 現 在 所 說 的 惠 昕 本, 是 指 日 本 京 都 堀 川 興 聖 寺 藏 本 契 嵩 本 與 惠 昕 本 相 距 約 八 十 九 年 元 代 僧 德 異 深 感 壇 經 為 後 人 刪 略 太 多, 失 去 六 祖 禪 法 的 原 貌, 因 此 花 費 三 十 年 的 時 間, 遍 求 古 本 後 而 刊 印 此 古 本 ( 德 異 本 ) 廣 州 報 恩 寺 僧 宗 寶 將 三 本 合 校 成 一 本, 全 一 卷 十 品 明 太 祖 洪 武 五 年 至 成 祖 永 樂 初 年 頃, 刊 行 大 藏 經, 將 宗 寶 本 編 入 大 藏, 因 此 宗 寶 本 就 廣 泛 的 流 傳 下 來 至 今 對 於 壇 經 的 版 本 內 容 等, 雖 然 多 有 爭 論, 但 是 宗 寶 本 一 直 是 明 代 以 來 最 為 流 行 的 版 本 28 第 四 項 聖 嚴 法 師 的 研 究 所 得 具 有 博 士 學 位 又 兼 具 禪 宗 臨 濟 宗 與 曹 洞 宗 傳 承 的 聖 嚴 法 師, 在 其 名 著 禪 與 悟 一 書, 所 收 錄 的 二 十 七 篇 文 章 中, 可 找 到 六 祖 壇 經 的 思 想 一 文, 在 其 提 要 的 一 開 頭 就 表 明 : 壇 經 流 傳 的 版 本 甚 多, 本 文 不 作 考 訂 但 是 在 註 腳 第 一 項 就 有 提 到 壇 經 版 本 考 訂 的 學 術 資 料, 舉 出 有 關 壇 經 的 考 證, 最 早 有 日 本 的 宇 井 伯 壽 撰 第 二 禪 宗 史 研 究 第 一 篇 壇 經 考 ; 在 中 國 有 印 順 法 師 的 中 國 禪 宗 史 六 章 壇 經 之 成 立 及 其 演 變 此 外, 鈴 木 大 拙 柳 田 聖 山 等 日 本 學 者, 均 對 壇 經 作 過 考 證 的 工 作 29 有 關 壇 經 版 本 考 證 與 經 文 文 字 方 面, 聖 嚴 法 師 認 為 : 敦 煌 本 六 祖 壇 經 是 由 六 祖 的 弟 子 法 海 所 輯 看 起 來 敦 煌 本 的 應 該 比 較 可 靠, 而 且 宗 寶 編 的 六 祖 壇 經 在 文 字 上 也 比 較 通 順, 可 能 是 後 期 經 過 傳 抄 潤 飾 而 成 目 前 又 發 現 曹 28 詳 見 星 雲 文 集 - 經 典 - 六 祖 壇 經 講 話 ( 網 址 : 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sutra/sixth-huinang/preface.htm(2011/04/14) 29 參 見 釋 聖 嚴 : 法 鼓 全 集 第 四 輯 第 六 冊 禪 與 悟 ( 台 北 市 : 東 初 出 版 社,1991 年 ),P.281 29 同 上 註,P.264 17

溪 本, 其 實 就 是 宗 寶 本 的 另 一 種 抄 本 以 上 三 種, 文 字 各 有 出 入, 特 別 是 敦 煌 本, 其 段 落 次 第 的 銜 接 和 其 他 兩 種 版 本 都 不 一 樣 因 此 可 以 證 明, 這 三 種 版 本 屬 於 兩 個 系 統, 但 也 不 能 確 定 宗 寶 編 的 六 祖 壇 經 原 始 資 料, 比 敦 煌 本 更 晚 出 30 第 五 項 黃 連 忠 教 授 的 研 究 所 得 黃 連 忠 教 授 的 著 作 是 大 學 宗 教 所 教 授 推 薦 的 重 要 參 考 書, 也 是 大 陸 著 名 學 者 楊 曾 文 所 認 同 而 作 序 的 名 著, 可 知 其 成 就 不 凡 筆 者 針 對 著 字 找 其 俗 寫 文 字 代 用 字, 發 現 仍 有 必 要 進 一 步 參 照 印 順 法 師 華 雨 集 第 一 冊, 所 含 的 精 校 燉 煌 本 壇 經 來 研 究 之 處 作 者 在 網 路 上 的 文 章 表 示 : 敦 博 本 六 祖 壇 經 是 現 存 五 種 敦 煌 寫 本 壇 經 中 最 為 完 整 的 一 個 版 本, 也 是 壇 經 歷 代 各 種 版 本 中 最 古 與 最 早 的 版 本 作 者 參 酌 各 家 校 註 研 究 的 著 作, 重 新 細 密 的 考 察 該 版 本 的 各 項 資 料, 精 確 的 標 示 敦 博 本 六 祖 壇 經 版 本 的 各 項 數 據, 進 行 系 統 性 整 理 俗 寫 文 字 代 用 字 等 文 字 校 正 工 作 他 的 著 作 是 以 學 術 的 體 例, 將 兩 本 敦 煌 寫 本 壇 經 從 圖 版 對 照 錄 文 校 正 文 字 校 訂 說 明 專 有 名 詞 的 註 釋 白 話 解 釋 翻 譯 與 學 術 問 題 討 論 等 七 項 探 討 主 題 一 網 打 盡, 用 跨 頁 的 方 式 完 整 的 呈 現 給 當 代 的 讀 者, 所 以 在 文 獻 學 方 法 上 深 具 參 考 價 值 他 也 強 調 敦 博 本 壇 經 在 文 獻 學 上 的 五 項 學 術 價 值, 諸 如 敦 博 本 壇 經 是 最 古 最 完 整 的 一 個 寫 本, 具 有 樸 實 樣 貌 等 又 舉 楊 曾 文 的 著 作 : 敦 博 本 壇 經 及 其 學 術 價 值 指 出 敦 博 本 抄 漏 字 句 較 少 這 與 後 來 惠 昕 本 以 降 的 諸 本 壇 經 大 量 改 動 增 修 文 字, 甚 至 乖 離 了 壇 經 的 原 來 意 旨, 敦 博 本 在 文 獻 學 上 更 顯 其 意 義 非 凡 況 且, 透 過 俗 寫 文 字 的 辨 識 及 校 正, 可 以 讓 敦 煌 寫 本 從 抄 寫 訛 誤 及 鄙 劣 惡 本 的 錯 謬 印 象, 回 復 其 真 實 質 樸 的 原 貌 31 作 者 所 提 供 的 五 項 附 錄 對 學 術 研 究 與 校 勘 很 有 幫 助, 尤 其 是 研 究 倫 敦 博 物 館 30 31 同 上 註,P.264 黃 連 忠 : 百 年 來 敦 煌 寫 本 六 祖 壇 經 的 發 現 與 研 究 之 論 評 網 址 :http://www.kyu.edu.tw/93/95paper/v8/95-168.pdf(2011/04/14) 18

藏 的 敦 煌 寫 本 與 敦 博 本 六 祖 壇 經 的 俗 寫 字 與 通 用 字 代 用 字, 並 且 利 用 對 照 表 來 呈 現 的 設 計 此 外 還 可 找 到 兩 篇 很 重 要 的 論 文 : 敦 煌 寫 本 六 祖 壇 經 的 發 現 與 文 字 校 訂 方 法 芻 議 32 敦 博 本 六 祖 壇 經 文 字 校 正 與 白 話 譯 釋 的 方 法 論 33 前 者 提 到 現 存 五 種 敦 煌 寫 本 壇 經 的 文 字 與 內 容, 含 有 素 樸 的 原 型 或 是 流 傳 於 民 間 的 形 態, 甚 或 是 神 會 一 系 流 傳 的 抄 本, 這 在 文 獻 的 學 術 價 值 上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另 外, 還 列 舉 其 師 潘 重 規 教 授 所 著 敦 煌 壇 經 新 書 的 四 項 研 究 成 果, 並 表 示 以 敦 煌 本 壇 經 為 底 本 參 校 敦 博 本 的 思 考 進 路, 有 助 於 銜 接 過 去 近 八 十 年 來 的 壇 經 研 究 校 訂 的 工 作 成 績 34 第 六 項 林 崇 安 教 授 的 研 究 所 得 林 崇 安 教 授 在 其 所 著 的 六 祖 壇 經 選 集 一 書, 詳 細 探 討 六 祖 壇 經 的 祖 本 ( 還 原 本 ) 並 且 提 供 成 書 時 間 年 代, 例 如 : 曹 溪 本, 是 契 嵩 本 的 再 刊 本, 刊 印 時 間 是 公 元 1471 年, 相 當 於 明 朝 時 期 他 強 調 曹 溪 原 本 ( 與 宗 寶 本 相 近 的 德 異 本 ) 的 傳 法 次 第, 加 上 敦 煌 本 的 古 樸 文 句, 留 同 補 漏, 就 可 以 浮 現 出 六 祖 壇 經 祖 本 的 原 貌 了 林 教 授 在 文 中 指 出 : 第 二 系 統 的 幾 種 版 本 都 把 法 寶 記 的 書 名 改 為 法 寶 壇 經, 保 留 了 法 寶 二 字 壇 經 歷 經 三 個 階 段 的 演 變 後, 共 有 七 種 版 本 的 出 現 他 的 獨 到 見 解 是 : 法 海 改 動 祖 本 原 文, 例 如, 將 書 名 增 添 壇 經 一 詞, 並 強 調 壇 經 的 傳 法 地 位, 此 處 的 曹 溪 古 本, 就 是 第 二 階 段 所 傳 抄 的 舊 資 料 六 祖 法 寶 記, 而 不 是 胡 適 所 說 的 曹 溪 大 師 別 傳 而 壇 經 祖 本 = 六 祖 法 寶 記, 成 書 時 間 約 680-700 間 曹 溪 本, 是 契 嵩 本 的 再 刊 本, 刊 印 時 間 1471 敦 煌 本 是 第 一 系 統 的 代 表 作, 曹 溪 本 是 第 二 系 統 的 32 黃 連 忠 : 敦 煌 寫 本 六 祖 壇 經 的 發 現 與 文 字 校 訂 方 法 芻 議, 收 在 法 鼓 佛 學 學 報 第 一 期 頁 71 102,2007 年 網 址 :http://www.ddbc.edu.tw/zh/zhindex.php? option=com_docman;task=doc_download;gid=317(2011/04/14) 33 黃 連 忠 : 敦 博 本 六 祖 壇 經 文 字 校 正 與 白 話 譯 釋 的 方 法 論 網 址 :http://hk.plm.org.cn/e_book/xz-8374.pdf(2011/04/14) 34 同 上 註 29 19

代 表 作 他 也 詳 細 比 較 了 二 者 有 關 惠 能 傳 法 段 落 次 第 的 不 同 處, 並 且 強 調 比 較 曹 溪 本 和 敦 煌 本 這 二 版 本 的 段 落, 可 以 明 顯 看 出 曹 溪 本 中 惠 能 在 大 梵 寺 有 兩 天 的 開 示, 而 後 是 於 曹 溪 山 開 示 敦 煌 本 中 則 將 上 述 所 有 惠 能 的 開 示 都 併 入 大 梵 寺 的 第 一 天 開 示 中, 這 是 這 二 版 本 最 不 同 的 地 方 此 外, 對 於 德 異 本 學 者 看 法 不 同, 例 如 : 聖 嚴 法 師 認 為 新 發 現 的 曹 溪 原 本 其 實 是 宗 寶 本 的 另 一 抄 本, 而 筆 者 認 為 是 源 自 德 異 本 及 契 嵩 本 至 於 黃 懺 華 教 授 則 認 為 曹 溪 原 本 是 德 異 本, 而 林 崇 安 教 授 認 為 是 契 嵩 本 的 再 刻 本, 他 說 : 契 嵩 本 的 壇 經 在 明 憲 宗 成 化 七 年 (1471) 重 刻, 書 名 稱 為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曹 溪 原 本, 此 即 曹 溪 本, 改 為 一 卷 十 門, 使 段 落 分 明, 此 書 收 錄 於 明 嘉 興 大 藏 經 中 另 外, 僧 人 德 異 將 契 嵩 本 重 刊 而 成 德 異 本 (1290), 另 有 依 德 異 本 重 刊 的 高 麗 本 (1558), 都 將 契 嵩 本 改 為 一 卷 十 門 ( 原 內 容 並 無 改 動 ) 筆 者 所 知 現 今 大 正 藏 是 依 據 高 麗 藏 本 而 編 的 35 第 七 項 何 照 清 教 授 的 研 究 所 得 林 教 授 提 到 壇 經 文 本 與 作 者 和 權 力 的 關 係 是 非 常 密 切 的, 法 統 或 者 如 西 方 禪 學 研 究 者 所 說 的 正 統 性 的 欲 望 是 不 斷 通 過 製 造 改 寫 文 本 來 進 行 的, 這 是 關 鍵, 也 正 是 不 同 壇 經 版 本 研 究 中 非 常 有 意 思 的 方 面 這 一 攀 龍 附 鳳 式 的 運 動, 使 得 本 來 就 已 模 糊 不 清 的 壇 經 原 貌, 變 得 更 加 撲 朔 迷 離 此 外, 推 測 壇 經 是 集 體 產 品, 比 推 測 它 只 有 一 個 原 本 要 全 面 日 本 學 者 的 研 究 角 度, 是 敦 煌 本 與 其 他 諸 本 以 及 禪 學 流 派 的 關 係, 由 此 試 圖 重 新 檢 討 壇 經 版 本 的 演 化 歷 史 至 於 胡 適 對 壇 經 作 者 的 質 疑, 則 引 出 學 界 教 界 如 錢 穆 印 順 等 對 壇 經 乃 至 禪 宗 史 進 行 新 的 研 究 胡 適 認 為 壇 經 根 本 不 是 惠 能 的 法 語 紀 錄, 而 是 神 會 的 製 造 而 且 他 相 當 肯 定 地 說 : 敦 煌 本 壇 經 是 最 古 本 這 種 把 敦 煌 35 林 崇 安 : 六 祖 壇 經 祖 本 ( 還 原 本 ), 收 入 六 祖 壇 經 選 集 ( 桃 園 : 中 壢 市 內 觀 教 育 基 金 會, 2004 年 ) 20

本 視 為 古 本 壇 經 的 看 法, 雖 然 缺 乏 嚴 格 的 歷 史 學 論 證 和 充 分 的 資 料 說 明, 卻 也 促 成 在 後 出 的 壇 經 研 究 中 發 現 還 有 其 他 一 些 壇 經 傳 本, 這 或 許 能 解 釋 後 代 壇 經 歧 雜 多 樣 的 某 些 原 因 另 外, 潘 重 規 的 敦 煌 壇 經 新 書, 鄧 文 寬 榮 新 江 的 敦 博 本 禪 籍 錄 校 則 以 敦 煌 學 的 角 度 及 方 法 來 整 理 壇 經 ; 鄧 榮 經 由 敦 煌 出 土 的 壇 經 鈔 本 發 現 其 時 敦 煌 已 有 不 少 壇 經 鈔 本 流 行 不 同 時 期 的 壇 經 恰 恰 保 留 了 禪 學 發 展 的 歷 史 紀 錄, 這 正 是 反 映 出 禪 思 想 史 的 最 好 材 料 壇 經 各 種 版 本 的 傳 法 記 載, 都 是 禪 宗 後 代 學 人 逐 漸 增 補 的 壇 經 的 歷 史, 也 正 是 禪 學 發 展 的 一 個 縮 影 36 承 上 敘 述, 有 關 敦 煌 本 是 現 存 最 早 卻 非 壇 經 祖 本 的 說 法, 筆 者 發 現 黃 連 忠 教 授 是 主 張 敦 博 本 才 是 現 存 最 古 的 寫 本 第 八 項 林 光 明 教 授 的 研 究 所 得 號 稱 全 世 界 第 一 本 依 校 訂 過 的 敦 博 本 所 作 的 英 譯 本 敦 博 本 六 祖 壇 經 及 其 英 譯 37, 該 書 在 正 式 進 入 英 譯 之 前, 先 簡 單 說 明 了 敦 煌 系 統 壇 經 的 歷 史 與 現 狀, 並 介 紹 了 所 有 壇 經 的 英 譯 本 林 教 授 指 出 : 在 目 前 二 十 幾 本 英 譯 的 壇 經 中, 除 了 陳 榮 捷 教 授 本 與 閻 波 斯 基 教 授 本 是 敦 煌 本 以 外, 其 他 都 是 宗 寶 本 接 著, 他 對 六 祖 壇 經 的 各 種 版 本 作 比 較, 認 為 現 在 最 流 行 的 六 祖 壇 經 是 宗 寶 本, 它 大 約 定 型 於 西 元 1291 年, 共 有 19,978 字 目 前 學 界 推 論 : 現 存 的 最 原 始 也 最 接 近 原 型 的 壇 經, 應 該 是 敦 煌 系 統 本 敦 煌 系 統 本 有 二 種 : 一 是 36 何 照 清 : 壇 經 研 究 方 法 的 反 省 與 拓 展 從 壇 經 的 版 本 考 證 談 起, 收 在 中 國 禪 學 第 二 卷, 頁 97~111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3 年 ) 網 址 :http://www.fodian.net/hanchuan/tanjingyjff.pdf (2011/04/14) 37 參 考 林 光 明 蔡 坤 昌 林 怡 馨 編 譯 : 敦 博 本 六 祖 壇 經 及 其 英 譯 ( 臺 北 : 嘉 豐 出 版 社,2004 年 ) 網 址 :http://www.mantra.com.tw/e-new88/www/md/cgi-bin/detail.cgi?id=md040819000021 (2011/04/14) 21

敦 煌 本, 二 是 敦 博 本, 即 敦 煌 博 物 館 本 前 者 書 寫 較 差, 訛 略 字 較 多, 且 內 容 缺 了 不 少 字 ; 後 者 抄 寫 工 整, 訛 略 字 較 少, 且 內 容 較 完 整 因 此 後 者 的 可 以 解 讀 性 較 高 前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院 宗 教 所 長 楊 曾 文, 現 任 中 國 佛 教 文 化 研 究 所 所 長, 是 研 究 壇 經 多 年 的 世 界 知 名 學 者 他 在 取 得 敦 博 本 資 料 後, 參 考 所 有 壇 經 相 關 資 料, 校 對 出 一 本 敦 煌 博 物 館 本 六 祖 壇 經, 是 所 有 同 類 著 作 中, 最 早 出 版 且 內 容 最 好 的 版 本 之 一 楊 校 敦 博 本 只 有 11,566 字, 比 宗 寶 本 精 簡 很 多 38 第 九 項 黃 懺 華 教 授 的 研 究 所 得 黃 教 授 對 各 種 壇 經 版 本 的 介 紹, 主 要 是 提 到 四 種 敦 煌 本 惠 昕 本 德 異 本 宗 寶 本, 其 中 惠 昕 本 傳 到 日 本 後 產 生 了 興 聖 寺 本, 以 及 同 一 系 統 的 高 麗 刻 本 此 外, 他 認 為 德 異 本 就 是 曹 溪 原 本, 在 高 麗 也 有 翻 刻 本 至 於 宗 寶 本 則 提 到 是 將 三 種 版 本 校 訂 並 且 加 入 弟 子 機 緣 部 份 而 成, 但 是 機 緣 部 份 與 早 一 年 出 版 的 德 異 本 相 同 上 述 看 法 中 德 異 本 在 林 崇 安 教 授 的 研 究 成 果 裏, 顯 示 為 契 嵩 本 的 再 刻 本, 而 聖 嚴 法 師 認 為 其 實 是 宗 寶 本 的 另 一 抄 本 至 於 宗 寶 本 與 德 異 本 的 機 緣 品 部 份, 印 順 法 師 認 為 是 宗 寶 本 承 襲 自 德 異 本 的 對 照 上 述 幾 項 研 究 成 果, 黃 教 授 提 及 日 本 所 見 的 壇 經 版 本, 但 是 只 說 了 一 種, 就 筆 者 所 知 還 有 真 福 寺 本 天 寧 寺 本 大 乘 寺 本 此 外, 他 提 出 一 些 獨 到 的 見 解, 諸 如 : 特 別 如 針 對 神 秀 一 系 後 來 構 成 的 凝 心 入 定 住 心 看 淨 ( 觀 靜 ) 等 說 法, 那 樣 嚴 厲 的 指 責 以 為 大 錯, 以 為 障 道 因 緣, 這 似 乎 在 慧 能 當 時 還 不 可 能 但 是 這 種 看 法 與 印 順 法 師 的 看 法 不 同, 在 無 諍 之 辯 的 文 章 39, 就 認 為 六 祖 所 評 論 的 是 東 山 門 下 的 一 般 禪 風, 所 以 當 然 是 有 可 能 的 除 上 述 四 本 外, 黃 教 授 也 提 到 契 嵩 本, 內 容 如 下 : 據 舊 傳 有 關 壇 經 的 文 獻, 還 有 一 些 異 本, 如 宋 契 嵩 (1007~1072 ) 38 39 同 上 註 參 見 釋 印 順 : 無 諍 之 辯. 神 會 與 壇 經 ( 臺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73 至 76 四 評 最 重 要 的 證 據 22

自 稱 得 到 曹 溪 古 本 據 以 校 刻 的 三 卷 本 ( 已 佚 ), 即 其 一 種 總 之, 壇 經 是 屢 經 增 減 竄 改 的, 原 來 如 何, 已 難 推 想 40 有 關 還 原 壇 經 原 貌 的 做 法, 多 位 學 者 如 楊 曾 文 教 授 黃 連 忠 教 授 林 崇 安 教 授 何 照 清 教 授 等 以 及 印 順 法 師 都 有 表 示 看 法, 可 在 相 關 內 容 找 到 第 十 項 楊 曾 文 教 授 的 研 究 所 得 著 名 的 壇 經 研 究 者 楊 曾 文 教 授, 在 其 禪 宗 文 獻 研 究 在 日 本 41 一 文 中, 介 紹 壇 經 諸 本 的 研 究 和 校 訂 情 形, 他 認 為 現 在 日 本 除 了 有 中 國 明 代 以 後 流 行 的 元 代 宗 寶 本 六 祖 壇 經 以 外, 還 有 近 六 十 年 來 陸 續 發 現 的 敦 煌 本 壇 經 以 及 源 於 宋 本 的 興 聖 寺 本 大 乘 寺 本 真 福 寺 壇 經 從 朝 鮮 發 現 的 元 代 的 德 異 本 壇 經 等 日 本 學 者 對 這 些 不 同 版 本 的 壇 經, 作 了 不 同 程 度 的 研 究 前 文 所 提 到 的 宋 本 是 指 惠 昕 本 他 提 到 日 本 著 名 研 究 者, 例 如 : 矢 吹 慶 輝 鈴 木 大 拙 宇 井 伯 壽 柳 田 聖 山 中 川 孝 等 人 及 其 著 作 其 中 宇 井 伯 壽 提 到 的 敦 煌 本 壇 經 五 種 錯 別 字 含 有 相 似 之 誤... 看 著, 筆 者 認 為 現 今 CBETA 第 48 冊 第 2008 經 坐 禪 品 經 文, 採 用 不 著 心 不 著 淨 是 受 其 影 響 所 致 的 因 為 矢 吹 慶 輝 鈴 木 大 拙 的 校 訂 成 果 還 有 使 用 看 心 看 淨 的 字 樣 42, 至 於 松 本 文 三 郎 柳 田 聖 山 提 出 的 是 靜 淨 字 的 問 題 43, 與 禪 法 較 無 關 涉 以 下 論 述 可 為 證 : 40 詳 見 藍 吉 富 主 編 : 中 華 佛 教 百 科 全 書 ( 台 南 : 中 華 佛 教 百 科 文 獻 基 金 會,1994 年 ), 第 十 冊 其 他 之 2. 雜 語 -- 掌 故 數 量 等 41 參 見 藍 吉 富 主 編 : 中 華 佛 教 百 科 全 書 第 二 冊 中 華 佛 教 百 科 全 書 ( 臺 南 : 中 華 佛 教 百 科 文 獻 基 金 會,1994 年 ), 頁 1172~1179 42 矢 吹 慶 輝 的 校 訂 成 果 於 1928 年 收 入 大 正 藏, 請 參 考 : 法 海 集 記 : 南 宗 頓 教 最 上 大 乘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六 祖 惠 能 大 師 于 韶 州 大 梵 寺 施 法 壇 經 : 大 正 藏 48, no. 2007 鈴 木 大 拙 校 敦 煌 本, 請 參 考 : 林 光 明 蔡 坤 昌 林 怡 馨 編 譯 : 敦 博 本 六 祖 壇 經 及 其 英 譯 ( 楊 校 敦 博 本 ) ( 臺 北 : 嘉 豐 出 版 社,2004 年 ), 頁 122 43 參 見 藍 吉 富 主 編 : 中 華 佛 教 百 科 全 書 第 二 冊 ( 臺 南 : 中 華 佛 教 百 科 文 獻 基 金 會,1994 年 ), 頁 1176 23

楊 教 授 先 談 壇 經 的 作 者 和 它 的 形 成 問 題 的 研 究 方 面, 指 出 從 胡 適 (1891 ~1962) 首 先 論 證 是 神 會 或 其 門 下 編 造 以 來, 已 出 現 幾 種 代 表 性 的 看 法, 但 現 在 似 乎 以 下 述 看 法 逐 漸 被 更 多 的 人 接 受, 即.. 壇 經 原 本 為 慧 能 弟 子 法 海 集 記, 後 來 幾 經 改 編, 直 到 元 代 宗 寶 本 的 出 現 從 已 發 現 的 壇 經 來 說, 是 敦 煌 本 惠 昕 本 ( 包 括 興 聖 寺 本 大 乘 寺 本 真 福 寺 等 ) 德 異 本 和 宗 寶 本 ( 二 者 皆 屬 契 嵩 本 系 統 ) 儘 管 如 此, 在 壇 經 研 究 方 面 還 有 一 些 仍 需 繼 續 解 決 的 問 題 此 外, 他 又 舉 出 敦 博 本 壇 經 所 具 有 的 特 殊 價 值, 諸 如 : 他 提 到 敦 博 本 與 早 發 現 的 敦 煌 本 壇 經 的 題 目, 編 排 形 式 以 至 字 句 內 容, 幾 乎 完 全 相 同, 甚 至 某 些 明 顯 錯 誤 的 字 句 也 一 樣, 說 明 二 者 是 抄 自 同 本 壇 經 敦 博 本 抄 寫 工 整, 字 體 清 晰 秀 麗, 而 敦 煌 本 抄 寫 雜 亂, 錯 訛 字 句 很 多 如 果 以 敦 博 本 為 底 本, 校 之 以 敦 煌 本 和 惠 昕 本, 便 可 校 勘 出 現 存 最 古 本 六 祖 壇 經 的 善 本 接 著, 楊 教 授 在 其 敦 煌 本 壇 經 的 學 術 價 值 44 一 文 中, 詳 細 介 紹 日 本 與 中 國 大 陸 學 者 的 研 究 與 校 訂 成 果, 他 說 矢 吹 慶 輝 發 現 並 發 表 敦 煌 本 壇 經 之 後, 引 起 學 術 界 極 大 興 趣 鈴 木 大 拙 ( 貞 太 郎 ) 用 宋 初 惠 昕 本 壇 經 進 行 校 勘,1934 年 出 版 了 校 訂 本 敦 煌 出 土 六 祖 壇 經 這 個 校 本 被 學 術 界 認 為 較 好, 至 今 仍 被 使 用 1983 年 中 國 郭 朋 所 著 壇 經 校 釋 也 是 用 這 個 校 本 作 底 本 的 但 現 在 看 來, 這 個 校 本 仍 不 完 善, 不 僅 缺 行, 而 且 由 於 還 有 錯 字, 有 一 些 字 句 仍 難 讀 通, 標 點 斷 句 也 有 許 多 不 妥 當 之 處 之 所 以 有 這 種 情 況, 一 個 重 要 原 因 是 敦 煌 寫 本 錯 別 字 太 多, 無 怪 乎 有 人 稱 它 既 是 孤 本, 又 是 劣 本 最 後, 楊 教 授 利 用 日 本 學 者 的 研 究 成 果 略 加 說 明 敦 煌 本 的 錯 別 字 類 型, 其 中 與 筆 者 此 次 研 究 相 關 的 是 : (19)32 年 松 本 文 三 郎 (1869~1944) 發 表 的 六 祖 壇 經 的 書 誌 學 的 研 究 ( 日 本 禪 學 研 究 第 十 七 號 ) 指 出 敦 煌 本 壇 經 內 的 錯 別 字 有 如 下 幾 種 ( 括 弧 內 是 正 字 )... 淨 ( 靜 ) 此 後, 宇 井 伯 壽 (1882 ~1953) 在 第 二 禪 宗 史 研 究 (1942 年 岩 波 書 店 刊 ) 的 壇 經 考 的 一 文 中 指 44 同 上 註, 頁 1172~1179 24

出, 敦 煌 本 的 錯 別 字 有 五 類 (3) 相 似 之 誤.. 家 字, 宄 究, 看 著, 元 旡 此 外 還 有... 離 作 理, 立 作 律 的 同 音 或 近 音 互 用 的 情 況 ( 參 見 日 本 大 東 出 版 社 刊 敦 煌 佛 典 和 禪 1980 年 所 載 柳 田 聖 山 總 說 ) 應 當 指 出 的 是.. 其 中 不 少 錯 別 字 不 是 出 現 一 次 而 是 多 次, 如 性 姓, 迷 名 明, 依 於, 祖 福, 悟 吾, 坐 座, 知 之, 自 白, 待 持 等 等, 尤 其 如 此 承 上 所 述, 楊 教 授 指 出 : 敦 博 本 雖 然 也 有 上 面 指 出 的 一 些 錯 別 字, 但 數 目 和 出 現 的 次 數 都 少 多 了 敦 博 本 的 錯 別 字 有 如 下 三 種 情 況..(1) 音 同 或 相 近 而 被 誤 寫, 如.. 靜 淨... 性 姓... 智 知, 此 自, 坐 座... 頌 誦, 摩 磨, 報 保, 璩 據, 知 智, 密 蜜, 縣 懸 (2) 字 形 相 近 而 誤 寫 者, 如.. 蘄 新, 差 著... 彼 破, 元 无, 去 法... 少 小... 情 性... (3) 其 它 錯 訛 者.. 慧 事... 嗔 順, 本 大, 心 中... 心 身... 言 云 敦 煌 本 中 多 次 出 現 的 性 姓, 迷 名, 明, 祖 褐 等 錯 別 字, 在 敦 博 本 中 比 較 少 見 有 一 些 句 子 在 敦 煌 本 中 錯 別 字 太 多, 難 以 讀 通, 而 在 敦 博 本 中 沒 有 錯 誤 45 從 上 文 得 知, 對 敦 煌 本 壇 經 的 錯 別 字 來 說, 松 本 文 三 郎 指 出 的 淨 是 靜 之 誤, 宇 井 伯 壽 提 出 的 看 是 著 之 誤, 而 楊 曾 文 教 授 研 究 敦 博 本 後 指 出 的 淨 是 靜 之 誤, 則 與 前 者 相 同, 但 是 筆 者 從 坐 禪 品 部 份 經 文 出 現 的 人 性 本 淨 性 自 清 淨, 得 知 應 該 用 靜 字 而 非 淨 字 了 從 上 述 相 關 研 究 的 回 顧 筆 者 獲 得 的 心 得 以 圖 片 表 示 如 下 : 45 同 上 註, 頁 1177 25

附 圖 1 六 祖 壇 經 版 本 研 究, 採 用 類 似 祖 譜 的 方 式 記 錄 表 達 ( 雖 然 高 麗 藏 找 不 到 六 祖 壇 經, 但 是 可 參 考 祖 堂 集 ) 乙 經 文 用 字 問 題 的 研 究 第 一 項 丁 福 保 的 研 究 成 果 丁 福 保 六 祖 壇 經 箋 註 坐 禪 品 第 五 辯 證 俗 本 ( 指 流 通 本 宗 寶 本 ) 內 容 的 著 心 著 淨 之 非 時, 前 賢 丁 居 士 的 見 解 很 深 刻 及 鏗 鏘 有 力, 真 是 令 小 後 學 衷 心 佩 服 筆 者 謹 恭 錄 於 下 : 俗 本 皆 誤 作 著 心 著 淨, 敦 煌 唐 寫 本 神 會 語 錄, 問 : 何 不 看 心? 答 : 看 即 是 妄 無 妄 即 無 看 問 : 何 不 看 淨? 答 : 無 垢 即 無 淨, 淨 亦 是 相, 是 以 不 看 案 : 北 宗 人 皆 教 人 凝 心 入 定, 住 心 看 淨, 起 心 外 照, 26

攝 心 內 證 故 南 宗 以 不 看 心 不 看 淨 闢 之 46 ( 註 : 原 文 標 點 符 號 只 有 頓 號 與 句 號, 筆 者 依 照 新 式 標 點 符 號 改 之 ) 淨 空 法 師 在 其 廣 播 文 字 稿 六 祖 壇 經 講 記 第 一 集, 曾 提 到 : 丁 福 保 居 士 所 見 到 的 就 有 十 多 種, 其 中 被 後 人 所 篡 改 處 很 多 我 最 初 看 的 是 丁 福 保 箋 註 本 47 由 此 可 知 這 本 書 很 受 肯 定, 所 以 筆 者 認 為 上 述 有 關 北 宗 禪 法 看 心 看 淨 的 部 分, 可 用 來 證 明 六 祖 反 對 北 宗 屬 於 造 作 主 張 的 枯 坐 式 禪 法 丁 福 保 六 祖 壇 經 箋 註 箋 經 雜 記 十 四 第 十 三 到 十 四 頁, 有 專 門 討 論 看 心 看 淨 的 意 思, 也 可 以 做 為 六 祖 壇 經 坐 禪 品 經 文 應 該 是 看 心 看 淨 而 非 著 心 著 淨 的 最 有 力 證 明 內 容 如 下 : 問 北 宗 之 提 倡 看 心 看 淨 如 何 解 釋? 答 曰 : 宋 鄒 志 完 云 : 於 十 二 時 中, 看 自 家 一 念, 從 何 處 起? 即 檢 點 不 放 過, 便 見 工 夫, 此 即 看 心 之 說 也 神 秀 偈 : 時 時 勤 拂 拭, 此 句 屬 於 看 心 不 使 惹 塵 埃, 此 句 屬 於 看 淨 問 除 坐 禪 品 外 尚 有 看 心 看 淨 見 於 別 品 中 否? 答 曰 : 見 於 定 慧 品, 有 人 教 坐, 看 心 觀 靜 觀 之 與 看, 靜 之 與 淨, 皆 通 借 字 又 見 於 頓 漸 品, 師 曰 : 住 心 觀 淨, 是 病 非 禪 看 心 則 心 有 所 住, 觀 淨 即 看 淨 又 付 囑 品, 汝 等 慎 勿 觀 靜 凡 三 見 48 ( 案 : 原 書 標 點 符 號 大 都 使 用 句 號 與 頓 號, 今 依 新 式 標 點 符 號 改 正 之 ) 承 上 所 述, 可 知 前 賢 丁 福 保 居 士 國 學 造 詣 深 厚, 研 經 精 嚴, 表 示 除 了 坐 禪 品 出 現 的 看 心 看 淨 以 外, 還 可 從 定 慧 品 第 四 頓 漸 品 第 八 付 囑 品 第 十, 找 出 相 當 於 看 心 看 淨 的 文 字, 而 用 來 證 明 經 文 採 用 看 心 看 淨 才 是 正 確 的 46 丁 福 保 註 : 六 祖 壇 經 箋 註 ( 臺 南 : 大 千 世 界 出 版 社,1980 年 ), 頁 70 47 淨 空 法 師 講 述, 邱 淑 真 居 士 整 理 : 六 祖 壇 經 講 記 第 一 集 ( 臺 北 市 : 中 華 華 藏 淨 宗 學 會,2010 年 ) 網 址 :http://www.bfnn.org/book/books2/1314.htm#a001(2011/04/14) 48 丁 福 保 註 : 六 祖 壇 經 箋 註. 箋 經 雜 記 十 四 ( 臺 南 : 大 千 世 界 出 版 社,1980 年 ), 頁 19~20 27

第 二 項 胡 適 先 生 的 研 究 成 果 在 胡 適 論 禪 宗 的 神 會 與 六 祖 壇 經 一 文 中 提 到 定 慧 品 作 有 人 教 坐, 看 心 觀 靜, 不 動 不 起, 此 種 禪 出 自 北 宗 門 下 的 普 寂, 又 可 知 此 種 駁 議 不 會 出 於 慧 能 生 時, 乃 是 神 會 駁 斥 普 寂 的 話 至 於 經 文 文 字 辨 證, 令 筆 者 印 象 深 刻 的 是 談 論 看 心 看 淨 而 且 明 確 指 出 其 錯 誤, 內 容 如 下 : 明 藏 本 以 下 的 定 慧 品 作 有 人 教 坐, 看 心 觀 靜, 不 動 不 起 而 下 文 坐 禪 品 的 看 心 看 淨 都 誤 作 著 心 著 淨 著 是 執 著, 決 不 會 有 人 教 人 執 著 心, 執 著 淨 唐 人 寫 經, 淨 靜 不 分, 看 著 易 混, 故 上 文 看 心 觀 靜 不 誤, 而 下 文 著 心 著 淨 是 誤 寫 今 取 神 會 語 錄 校 之, 便 可 知 今 本 錯 誤 49 胡 適 論 禪 宗 錯 認 神 會 造 了 壇 經, 又 認 為 壇 經 中 對 北 宗 禪 法 的 駁 議 不 會 出 於 慧 能 生 時, 乃 是 神 會 駁 斥 普 寂 的 話 這 些 見 解 都 遭 到 印 順 法 師 在 中 國 禪 宗 史 50 及 無 諍 之 辯 51 兩 本 著 作 中 推 翻 其 謬 誤 但 是 對 於 坐 禪 品 的 看 心 看 淨 的 文 字 辯 證, 兩 人 的 看 法 卻 是 一 致 的, 因 為 印 順 法 師 佛 學 著 作 集 的 華 雨 集 第 一 冊 ; 在 第 五 項 的 精 校 燉 煌 本 壇 經 裡 面, 有 燉 煌 本 壇 經 校 刊 記, 也 是 更 改 著 心 著 淨 為 看 心 看 淨 的 第 三 項 印 順 法 師 的 研 究 成 果 印 順 法 師 佛 學 著 作 集 的 無 諍 之 辯. 神 會 與 壇 經, 內 容 是 評 論 胡 適 誤 認 壇 經 為 神 會 所 作, 提 到 看 心 看 淨 的 淵 源, 例 如 : 什 麼 是 看 心 看 淨? 這 也 是 淵 源 於 道 信, 經 五 祖 宏 忍 而 大 為 發 展 起 來 如 杜 朏 傳 法 寶 紀 說 : 自 忍 如 大 通 之 世, 則 法 門 大 啟, 根 機 不 擇, 齊 速 念 佛 名, 令 淨 心 自 宏 忍 以 來, 念 佛 淨 心 看 心 看 淨, 49 50 胡 適 : 胡 適 論 禪 宗 網 址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3/06-001.htm(2011/04/14) 參 見 釋 印 順 : 中 國 禪 宗 史 ( 臺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57~93 51 參 見 釋 印 順 : 無 諍 之 辯 ( 臺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69~72 28

成 為 東 山 門 下 最 一 般 的 禪 法 如 傳 為 宏 忍 所 說 的 修 心 要 論 ; 傳 為 神 秀 所 制 的 五 方 便 ( 第 一 離 念 門 ), 都 是 這 樣, 這 都 是 慧 能 生 前 的 事 52 在 上 面 的 引 文 中 很 清 楚 顯 示 了 看 心 看 淨 的 字 樣, 所 以 有 關 前 文 提 到 的 黃 懺 華 教 授 的 看 法 : 特 別 如 針 對 神 秀 一 系 後 來 構 成 的 凝 心 入 定 住 心 看 淨 ( 觀 靜 ) 等 說 法, 那 樣 嚴 厲 的 指 責 以 為 大 錯, 以 為 障 道 因 緣, 這 似 乎 在 慧 能 當 時 還 不 可 能 這 件 事, 印 順 法 師 就 引 用 杜 胐 所 撰 的 傳 法 寶 紀 53, 來 證 明 六 祖 所 評 論 的 是 東 山 門 下 的 一 般 禪 風, 所 以 當 然 是 有 可 能 的 又 認 為 在 神 會 語 錄 出 現 的 凝 心 入 定, 住 心 看 淨, 起 心 外 照, 攝 心 內 證 四 句 訣, 雖 然 是 神 會 一 再 反 對 的, 而 壇 經 卻 沒 有 批 評 這 四 句 但 是 慧 能 與 法 如 神 秀 同 門, 不 可 能 批 評 普 寂, 難 道 不 可 以 批 評 法 如 與 神 秀 時 代 的 禪 風 嗎? 就 算 是 神 會 抨 擊 北 宗 普 寂 的 話 語, 其 思 想 也 是 承 襲 自 六 祖 的 以 上 這 種 看 法 是 不 同 於 黃 懺 華 教 授 的, 而 筆 者 也 是 肯 定 有 看 心 看 淨 這 種 經 文 的 印 順 法 師 佛 學 著 作 集 是 佛 學 研 究 很 重 要 的 資 源, 其 中 中 國 禪 宗 史 第 一 二 四 八 章, 有 很 多 內 容 提 到 看 心 看 淨, 而 第 五 章 曹 溪 慧 能 大 師 有 很 多 筆 者 沒 想 過 的 問 題, 但 是 筆 者 注 重 的 是 禪 法 與 悟 法 解 義 以 及 依 法 修 行 其 它 著 作 有 提 到 看 心 看 淨 的, 還 可 在 淨 土 與 禪 一 書 找 到 : 壇 經 所 指 責 的, 正 是 五 方 便 中 的 前 二 門 看 心 看 淨, 是 離 念 門 ; 不 動 不 起, 是 不 動 門 這 是 北 宗 傳 授 修 持 的 法 門 看 心 看 淨, 只 是 離 念 門, 無 一 物 是 大 菩 提 樹 ( 依 此 開 花 成 果 ) 54 在 永 光 集 找 到 : 壇 經 所 批 評 的.. 教 人 坐 ( 原 文 作 座 ), 看 心 看 淨, 不 動 不 起, 正 是 這 一 行 三 昧 的 方 便 常 坐 念 佛 淨 心 55 另 外, 在 華 雨 集 第 一 冊 的 精 校 燉 煌 本 壇 經. 燉 煌 本 壇 經 校 52 參 見 釋 印 順 : 無 諍 之 辯. 神 會 與 壇 經 ( 臺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73 至 76 四 評 最 重 要 的 證 據 53 54 杜 胐 撰 : 傳 法 寶 紀 ( 大 正 藏 第 85 冊, no. 2838) 釋 印 順 : 淨 土 與 禪 ( 臺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189 55 釋 印 順 : 永 光 集 ( 臺 北 : 印 順 文 教 基 金 會,2004 年 ), 頁 131~132 29

刊 記 屬 於 坐 禪 品 內 容 的 部 分, 則 更 可 提 供 本 論 文 看 心 看 淨 之 辯 證 的 參 考 他 認 為 明 藏 本 ( 宗 寶 本 ) 可 以 用 來 改 正 燉 煌 本 之 脫 誤 書 中 要 點 如 下 : 通 行 的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 大 正 藏 編 號 二 八 ), 本 為 明 藏 本, 文 字 通 順, 雖 修 訂 的 時 代 遲 一 些, 次 第 廣 略 不 同, 然 相 同 的 部 分, 仍 可 以 用 來 改 正 燉 煌 本 之 脫 誤 的 56 在 經 文 校 正 方 面 舉 出 要 依 明 本 補 或 改 及 調 整 重 組, 甚 至 刪 去 等 四 個 主 張 原 書 內 容 如 下 : 校 正 的 有 四 : 壇 經 原 本, 並 非 出 於 通 人 的 手 筆, 每 有 文 意 不 全 的 ; 有 的 似 乎 是 抄 寫 而 有 了 脫 落 不 能 確 定 的, 也 不 敢 臆 改 字 形 相 近 而 誤 的, 如 須, 順 ; 傳, 縛 ; 元, 無 ( 旡 ) 等 都 依 據 意 義, 改 為 常 用 的 正 字, 注 明 依 明 本 改 或 今 改 在 同 一 章 內, 同 一 錯 字 的 改 正, 以 下 的 在 字 下 加 卍, 不 再 注 明 三 倒 亂 的, 並 注 明 依 明 本 改 正, 或 今 改 正 四 衍 文, 一 概 刪 去, 並 注 明 依 明 本 刪, 或 今 刪 57 從 上 敘 述 可 知 不 同 版 本 的 壇 經 可 做 為 參 照 比 較 校 正 之 用, 而 校 正 工 作 可 說 茲 事 體 大, 關 係 世 人 法 身 慧 命, 不 可 不 慎 所 以 印 順 法 師 也 示 範 了 佛 教 學 者 的 謹 慎 態 度 與 風 範, 從 書 中 這 段 話 可 知 : 不 過 壇 經 原 本, 並 非 出 於 通 人 的 手 筆, 每 有 文 意 不 全 的 ; 有 的 似 乎 是 抄 寫 而 有 了 脫 落 不 能 確 定 的, 也 不 敢 臆 改 58 佛 教 道 場 有 書 記 在 負 責 寺 內 外 交 通 往 來 文 書 的 工 作, 筆 者 以 為 也 許 各 道 場 的 書 記 文 筆 造 詣 水 準 優 劣 不 齊, 經 過 不 同 時 空 的 禪 宗 發 展, 甚 至 可 能 與 佛 教 法 難 的 威 脅 避 諱 或 者 其 它 的 風 俗 等 因 素, 而 造 成 用 通 同 字 假 借 字 或 隱 藏 一 些 字 變 成 經 文 脫 落 的 事 了 56 釋 印 順 : 精 校 燉 煌 本 壇 經. 燉 煌 本 壇 經 校 刊 記, 收 在 華 雨 集 第 一 冊 ( 臺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 1993 年 ), 頁 412 57 同 上 註, 頁 413 58 同 上 註, 頁 412 30

第 四 項 潘 重 規 教 授 的 研 究 成 果 潘 重 規 教 授 在 其 大 作 : 敦 煌 壇 經 新 書 的 緒 言 第 十 三 頁, 歸 納 經 文 字 體 規 則 提 到 : 我 把 敦 煌 文 字 俗 寫 的 習 慣 歸 納 成 字 形 無 定 偏 旁 無 定 繁 簡 無 定 行 草 無 定 通 假 無 定 標 點 無 定 等 等 條 例 59 該 書 在 第 六 十 七 頁 第 五 行 至 第 六 十 八 頁 第 七 行, 是 敦 煌 本 壇 經 校 記 有 關 坐 禪 品 的 部 分, 開 始 用 的 是 : 元 不 著 心 亦 不 著 淨, 但 是 後 面 都 未 出 現 著 字, 而 是 一 律 採 用 看 字, 如 果 依 照 讀 者 看 經 文 脈 絡 發 展 的 方 式 來 演 繹 敘 述, 則 該 品 應 統 一 採 用 著 字, 才 能 配 合 文 義, 結 果 這 竟 然 是 大 正 藏 第 2008 經 紙 本 與 網 路 版 所 做 的 這 也 許 是 受 了 日 本 學 者, 例 如 宇 井 伯 壽, 在 1942 年 發 表 的 研 究 成 果 第 二 禪 宗 史 研 究 壇 經 考 所 影 響 而 產 生 的, 他 影 響 到 的 是 看 字, 而 其 他 學 者 影 響 到 的 是 淨 字, 前 文 版 本 研 究 部 份 第 七 項 的 內 容 可 供 參 考, 稍 後 將 在 經 文 用 字 問 題 的 第 八 項 日 本 學 者 的 研 究 成 果 再 詳 論 因 為 臺 灣 的 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 發 行 大 正 藏 影 印 版 本, 時 間 大 約 是 在 臺 灣 光 復 後 的 民 國 三 十 八 年 了 筆 者 也 查 閱 了 第 2007 經 網 路 版, 這 是 CBETA 提 供 的 電 子 佛 典, 發 現 潘 教 授 是 遵 照 第 2007 經, 也 就 是 敦 煌 本 壇 經 的 內 容 因 為 潘 重 規 教 授 對 校 訂 經 文 的 原 則 做 了 如 下 的 表 明 : 關 於 校 訂 文 字 的 過 程, 我 以 大 正 藏 本 為 底 本, 寫 成 敦 煌 壇 經 校 記 一 篇, 說 明 校 訂 壇 經 的 根 據 60 從 上 述 內 容 可 知 大 正 藏 仍 有 需 研 究 校 訂 的 地 方, 如 果 再 參 考 楊 校 敦 博 本 壇 經 及 其 英 譯 本 文 第 一 百 二 十 二 頁 來 做 校 訂, 那 就 可 確 定 坐 禪 品 部 份 的 經 文 應 該 是 看 心 看 淨 了 因 為 2009 年 發 行 的 新 式 標 點 版 也 尚 未 更 正, 筆 者 論 文 即 針 對 此 處 做 追 蹤 研 究, 並 且 比 對 2009 年 版 CBETA 電 子 佛 典 及 大 正 藏 紙 本 第 四 十 八 59 參 見 潘 重 規 : 敦 煌 壇 經 新 書 ( 臺 北 : 佛 陀 教 育 基 金 會,1993 年 ), 緒 言 第 13 頁 60 同 上 註, 頁 38~39 31

冊 坐 禪 品, 詳 細 討 論 將 在 第 二 節 呈 現 潘 重 規 教 授 在 所 著 的 敦 煌 壇 經 新 書 的 緒 言 第 五 到 第 六 頁 提 到 : 過 去 讀 壇 經 的 人, 大 多 是 以 明 藏 本 為 唯 一 通 行 的 讀 本 到 了 近 代, 敦 煌 的 寫 本 發 現 了, 日 本 的 興 聖 寺 本 大 乘 寺 本 出 版 了, 壇 經 的 研 究 纔 進 入 了 一 新 的 階 段 談 到 敦 煌 寫 本 壇 經, 現 藏 倫 敦 不 列 顛 圖 書 館 的, 編 號 為 斯 五 四 七 五, 日 本 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經, 按 原 本 不 分 章 節 校 定, 編 入 第 四 十 八 冊 日 本 學 者 鈴 木 貞 太 郎 公 田 連 太 郎 分 章 節 的 校 定 本 刊 行 後, 並 收 入 民 國 普 慧 大 藏 經 流 通 行 世, 逾 數 十 年 此 外 尚 存 世 的 敦 煌 寫 本 : 一 為 北 京 圖 書 館 藏 八 二 四 號 寫 本, 首 尾 不 全 ; 一 為 敦 煌 市 博 物 館 所 藏 任 子 宜 本 ; 一 為 旅 順 博 物 館 原 藏 大 谷 光 瑞 本 大 谷 光 瑞 本 下 落 不 明, 但 日 本 龍 谷 大 學 藏 有 照 片 任 本 雖 尚 未 公 開 發 表, 我 手 邊 有 向 達 先 生 手 抄 本, 所 以 均 可 取 供 讎 校 由 於 敦 煌 寫 本 的 文 字, 與 後 世 的 書 寫 習 慣 頗 異, 歷 來 都 認 為 是 抄 寫 的 訛 誤 61 有 關 向 達 手 抄 本 那 是 北 京 大 學 歷 史 系 教 授 向 達 先 生, 到 敦 煌 考 察 古 寫 本 經 典 時, 向 任 子 宜 先 生 借 他 所 發 現 的 古 寫 本 來 抄 寫 所 得 的 筆 者 從 唯 基 百 科 全 書 網 站 找 到 相 關 的 令 人 欣 喜 的 資 訊, 就 是 周 紹 良 在 楊 曾 文 敦 煌 新 本 六 祖 壇 經 一 書 的 贈 序 中, 提 到 他 在 1986 年 發 現 敦 博 本 壇 經 任 子 宜 舊 藏 本 的 經 過, 還 說 到 他 將 倫 敦 藏 本 照 片 進 行 對 勘, 結 果 發 現 錯 落 衍 誤 的 地 方, 大 多 得 以 補 正 所 以, 過 去 研 究 者 依 據 倫 敦 藏 本 加 以 臆 測 考 證 訂 補 的 地 方, 都 因 此 而 清 楚 明 白 不 用 再 多 討 論 了 62 綜 上 所 述, 筆 者 認 為 結 合 敦 煌 本 敦 博 本 以 及 第 2007 2008 經 兩 經 而 得 的 坐 禪 品 經 文 較 佳, 都 採 用 看 字 以 配 合 較 古 樸 未 經 後 人 潤 飾 過 的 內 容 為 宜, 也 更 可 吻 合 南 北 宗 人 禪 法 差 異 的 史 實 61 62 同 上 註, 緒 言 第 5~6 頁 參 考 維 基 百 科 全 書 網 站, 網 址 : http://zh.wikipedia.org/zh/%e5%85%ad%e7%a5%96%e5%9d%9b%e7%bb%8f(2011/04/14) 32

第 五 項 楊 惠 南 教 授 的 研 究 成 果 楊 教 授 的 大 作 : 道 信 與 神 秀 之 禪 法 的 比 較 兼 論 惠 能 所 批 評 之 看 心 看 淨 的 禪 法 63, 是 目 前 筆 者 所 找 到 的 學 者 文 章 中 最 切 合 論 文 題 目 的, 他 引 用 很 多 原 典 的 第 一 手 資 料, 而 且 論 點 很 明 確, 實 在 是 筆 者 學 習 的 最 佳 典 範, 也 是 給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參 考 的 最 佳 文 章 有 關 論 述 的 詳 細 內 容 將 在 第 四 章 呈 現 大 正 藏 紙 本 及 據 以 產 生 的 網 路 電 子 佛 典, 長 期 以 來 領 導 著 學 術 界, 甚 至 影 響 出 版 界 及 E 世 代 的 學 佛 民 眾, 實 在 是 值 得 現 今 世 人 有 識 之 士 及 出 版 界 弘 法 者 共 同 來 重 視 這 件 事 的 第 六 項 黃 連 忠 教 授 的 研 究 所 得 黃 教 授 多 年 來 的 研 究 是 很 仔 細 很 辛 苦 的, 其 成 果 是 值 得 肯 定 的 例 如, 他 在 敦 煌 寫 本 六 祖 壇 經 的 發 現 與 文 字 校 訂 方 法 芻 議 文 中, 提 到 他 對 壇 經 現 存 或 已 知 版 本 的 觀 察, 發 現 從 惠 昕 本 以 後 的 文 字 部 份 大 多 沒 有 文 字 歧 異 的 問 題, 因 為 那 是 經 過 精 心 的 編 輯 修 改 與 增 補 的 過 程, 當 然 在 內 容 上 也 就 離 開 了 當 年 所 謂 法 海 和 尚 集 記 的 版 本, 特 別 是 在 宋 代 刻 版 印 刷 流 行 以 後, 版 本 的 差 異 已 經 不 大 64 有 關 經 文 用 字 校 訂 的 情 形, 黃 教 授 強 烈 表 示 他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為 了 釐 訂 敦 煌 兩 本 壇 經 中 各 種 字 體 的 使 用 情 況, 使 其 歸 入 於 適 合 現 代 閱 讀 與 流 通 的 體 系, 讓 今 後 敦 煌 寫 本 壇 經 的 閱 讀 者, 不 再 因 為 文 字 紛 雜 錯 繆 而 產 生 困 擾 所 以, 63 參 見 楊 惠 南 : 道 信 與 神 秀 之 禪 法 的 比 較 兼 論 惠 能 所 批 判 之 看 心 看 淨 的 禪 法, 收 在 臺 大 哲 學 論 評 ( 第 十 一 期 ),1988 年 64 黃 連 忠 : 敦 煌 寫 本 六 祖 壇 經 的 發 現 與 文 字 校 訂 方 法 芻 議, 法 鼓 佛 學 學 報 第 一 期 頁 71 102,2007 年 網 址 :http://www.ddbc.edu.tw/zh/zhindex.php? option=com_docman;task=doc_download;gid=317(2011/04/14) 33

他 辛 苦 製 作 了 敦 煌 兩 本 六 祖 壇 經 代 用 字 對 照 表, 裏 面 有 詳 細 的 歸 類 及 整 理, 包 括 敦 煌 寫 本 的 俗 字 古 今 字 通 借 ( 通 假 ) 字 異 體 字 同 義 字 等 65 另 外, 黃 連 忠 教 授 主 張 壇 經 坐 禪 品 經 文 應 該 使 用 不 著 心 不 著 淨 的 原 因, 筆 者 發 現 在 其 一 篇 重 要 文 章 敦 煌 寫 本 六 祖 壇 經 的 發 現 與 文 字 校 訂 方 法 芻 議 找 到 了 線 索, 將 在 第 三 章 詳 細 討 論 附 帶 要 介 紹 的 是 旅 博 本 壇 經 的 發 現 報 導, 相 信 將 來 的 研 究 成 果 對 本 文 的 後 續 研 究 必 大 有 助 益, 詳 細 內 容 如 下 : 中 評 社 北 京 (2010 年 )1 月 30 日 電 / 光 明 日 報 報 導 壇 經 寫 本 在 旅 順 博 物 館 收 藏 了 近 90 年, 但 學 術 界 一 直 以 為 其 佚 失 了 2009 年 12 月, 旅 順 博 物 館 在 全 國 善 本 普 查 中, 專 家 對 此 進 行 了 重 新 認 定, 確 認 旅 博 本 壇 經 就 是 學 術 界 認 為 佚 失 多 年 的, 由 大 谷 探 險 隊 得 自 敦 煌 藏 經 洞 的 敦 煌 壇 經 寫 本 之 一, 具 有 重 要 學 術 價 值 66 據 卷 尾 題 記 知 其 抄 寫 于 後 周 顯 德 五 年 己 未 年 ", 是 敦 煌 本 壇 經 中 唯 一 有 抄 寫 年 代 者, 且 旅 博 本 壇 經 還 保 留 了 完 整 的 縫 繢 裝 裝 幀 形 式 此 外, 旅 博 本 壇 經 經 文 中 有 朱 筆 畫 的 間 隔 符 號 和 斷 句 標 點, 這 在 散 存 于 世 界 各 地 僅 有 的 5 個 敦 煌 本 壇 經 寫 本 中 是 僅 見 的 因 此, 此 卷 的 發 現 具 有 重 要 學 術 價 值 67 從 上 述 報 導 的 原 文 全 文 得 知 顯 德 五 年 應 是 顯 德 六 年 " 之 誤, 顯 德 為 五 代 後 周 的 年 號, 顯 德 六 年 是 公 元 959 年, 距 離 六 祖 惠 能 入 涅 槃 已 兩 百 多 年 了, 但 旅 博 本 壇 經 還 保 留 了 完 整 的 縫 繢 裝 裝 禎 形 式 現 存 的 敦 煌 本 壇 經 5 個 寫 本 之 65 66 同 上 註 中 評 社 北 京 1 月 30 日 電 / 光 明 日 報 報 導 : 旅 順 博 物 館 公 開 敦 煌 本 佛 教 禪 宗 經 典 壇 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2/1/3/8/101213837.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1213837 (2011/04/14) 67 敦 煌 本 壇 經 的 前 世 今 生 _ 讀 書 頻 道 _ 新 華 網, 網 址 :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10-06/17/c_12229421.htm(2011/04/14)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