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Similar documents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166 (2005.6) ( ) [1] [ 1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上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Microsoft Word - 1-黃東陽-演繹的風流.doc

专科疾病诊治(二十)

208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6 期 节 目 录 上 卷 一 所 载 篇 名, 乃 总 目 录 中 篇 名 之 误, 正 文 卷 一 收 录 篇 名 为 月 支 使 者 玄 觉 杜 凝 妻 灌 国 婴 女 独 狐 及 吕 卿 均 五 篇

中国帝王私生活未解之谜(三).doc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

untitled

<4D F736F F D20C3F7B4FACFB7C7FACEC4C8CBBBAFB5C4C1BDB8F6B7BDC3E6A1AAA1AAD6D8C6C0CCC0C9F2D6AED5F92E68746D6C>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180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1 期 乐 府 诗 集 相 和 歌 辞 相 和 曲 下 陌 上 桑 : 蚕 饥 妾 复 思, 拭 泪 且 提 筐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农 书 齐 民 要 术 中 拭 的 使 用 范 围 很 广, 不 但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第2期定稿.FIT)


Microsoft PowerPoint 頭肩頸穴位舒壓(meili講義)1206.pptx

Business Study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Master of International 52 53

<4D F736F F 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續論

33-57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绘本阅读手册 第3辑.indd

Integration of English-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 and Word Alignment

<4D F736F F 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捕捉儿童敏感期》

2 國 文 考 科 試 題 解 析 命 題 出 處 與 南 一 版 第 五 冊 第 二 課 幽 夢 影 選 課 程 內 涵 同 試 題 解 析 某 君 講 信 用, 重 然 諾, 行 事 穩 健, 工 作 負 責 較 符 合 謹 飭 友 謹 飭 友 指 的 是 言 行 謹 慎 而 有 節 制 的 朋

untitled

29 碳 酸 钙 D3 片 ( 别 名 维 生 素 D3 碳 酸 钙 ) 吉 林 省 第 一 批 低 价 药 30 炔 诺 酮 滴 丸 吉 林 省 第 一 批 低 价 药 31 去 氯 羟 嗪 片 吉 林 省 第 一 批 低 价 药 32 茶 苯 海 明 片 吉 林 省 第 一 批 低 价 药 33

穨飲食與養老_決定版_.PDF

untitled

untitled

~ ~

532

跨越文藝復興女性畫像的格局—

02

~ ~ ~

170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2 年 第 18 卷 第 4 期 周 末 九 鼎 沦, 必 以 亡. 者 为 神, 三 山 九 鼎 有 知 也? 或 时 吏 知 怨 家 之 谋, 窃 举 持 亡, 惧 怨 家 怨 己, 云 自 去 凡 人 能 亡., 足 能 步 行


Contexture and Decoration: Comparison on various verse constructions and narrative consciousness in different texts of Shui Hu Zhuan Hsu, Li-Fang Abst

自 我 評 鑑 報 告 書 檢 核 表 單 位 : 中 國 文 學 系 項 次 請 勾 選 項 目 1 報 告 書 內 容 業 經 本 單 位 執 行 委 員 會 及 院 級 會 議 確 認 通 過, 內 容 紀 錄 詳 實 無 誤 2 報 告 書 依 據 院 系 所 及 學 位 學 程 ( 含 通

小儿疾病防治(四).doc

204 戲劇學刊 第一幕 場景 縹緲村中 樵夫上 整理著一個大竹簍 另一個村民甲路過 村民甲 又要上山啊 樵 夫 是啊 拿些蔬菜水果給山裡來了的那個婆婆 婆婆挺有意思的 會說許多的妖怪 故事 今兒個不知又會說些什麼 村民甲 真有意思的 改天也給我說說 樵 夫 那有什麼問題 只怕我說得不好 整理好竹簍

合 情 合 理 即 是 好 法 # # # # 鸣 珂 劳 远 望 展 纸 托 情 深 世 乱 关 河 隔 旅 怀 岁 月 侵 家 珍 次 第 数 好 句 短 长 吟 清 越 东 山 志 流 风 自 可 钦! 理 要 层 层 觅 情 须 一 往 深 常 存 春 夏 意 不 让 雪 霜 侵 越 石 霄

目 录 一 重 要 提 示... 3 二 公 司 主 要 财 务 数 据 和 股 东 变 化... 3 三 重 要 事 项... 7 四 附 录 / 25

!!! #! #!!!!

年 第 期!! %! # # &! #! ( % & 余 牧 人 # 抗 战 八 年 来 的 中 国 教 会 # 基 督 教 丛 刊 第 期 年 月 第 页 参 见 刘 吉 西 等 编 # 四 川 基 督 教 巴 蜀 书 社 年 版 秦 和 平 # 基 督 宗 教 在 西 南 民 族 地 区 的 传

!!!!!!!

!!! #! #!

,,,,,,,,,,,, :?,,? ( )??,,??,,?,,? ( )?,?,,? ( ),? 阿 英 夜 半 的 尖 叫 已 经 持 续 了 一 个 月, 她 说 不 知 道 为 什 么 会 这 样, 也 控 制 不 了 听 到 人 家 的 谈 论, 我 很 不 开 心 我 根 本 不 知

!

沦 陷 时 期 北 平 日 伪 的 金 融 体 系 及 掠 夺 手 段!!

( 附 件 一 ) 中 華 民 國 兒 童 教 保 聯 合 總 會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第 十 八 條 修 正 草 案 建 議 對 照 教 育 部 版 條 文 教 保 服 務 人 員 條 例 第 19 條 草 案 本 法 施 行 前 已 於 私 立 托 兒 所 任 職, 於 本 法 施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年 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对 法 理 学 知 识 谱 系 的 一 种 考 察 一 追 求 作 为 客 观 实 体 的 法 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 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京农学院2014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欧 洲 研 究 年 第 期! # % # %! #

数 据 库!!

会 文 化 的 封 闭 隔 绝 政 治 的 对 立 与 社 会 制 度 的 差 异 迫 使 这 些 大 陆 迁 台 的 外 省 人 # 变 成 了 有 家 归 不 得 的 流 亡 者 与 故 乡 的 一 切 从 此 天 各 一 方 摆 荡 在 新 旧 环 境 的 焦 躁 中 这 些 跋 涉 过 动

# # # # # # #!# # 铏 描 写 的 这 个 故 事 当 然 是 出 于 想 象 # 和 傅 会 # 而 作 为 便 于 讨 论 相 关 问 题 我 们 有 必 要 先! %!! #!!!!!!!!!!!! #!! #! # # 鷟 的 游 仙 窟! 记 叙 其 与 崔 十 娘 五 嫂

Microsoft PowerPoint - 5-人事室-印手冊用

Microsoft Word - ¼¯±ô¤p«Ä.doc

壹 前 言 一. 研 究 動 機 學 者 指 出 轉 換 時 期 是 孩 子 飲 食 習 慣 建 立 的 關 鍵 時 期, 若 孩 子 累 積 不 好 得 經 驗, 到 兩 歲 時 可 能 會 出 現 偏 食 情 況 ( 張 雪 惠, ) 嬰 兒 的 副 食 品 是 邁 入 寶 寶

欧 洲 研 究 年 第 期!! # % & # ( ) ( ) % &

一 朝 鲜 人 移 居 中 国 东 北 的 过 程 及 主 要 政 治 因 素 关 于 朝 鲜 人 移 居 中 国 东 北 的 过 程 加 利 福 尼 亚 州 立 大 学 教 授 将 移 民 过 程 分 为 个 阶 段 即 第 一 阶 段 是 年 以 前 这 时 期 移 入 中 国 东 北 的 朝

近 代 史 研 究 % 年 第 期! # % # & % % % % % % % %

# % % 狥 名 已 矣 心 斋 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侵 略 性 是 我 们 称 之 为 自 恋 的 认 同 模 式 的 相 关 倾 向 而 这 种 认 同 模 式 决 定 了 人 的 自 我 以 及 人 的 世 界 特 有 的 实 体 域 的 形 式 结 构

社 会 学 研 究., ( 二 ) 社 会 的 生 产 作 为 独 特 的 转 型 问 题,, :,,,, :,, :,?,?,,, ( ),, (. ) (- ) ( ), (. ) ( )(, ), : +,? 1 ( 三 ) 转 型 社 会 与 转 型 社 会 学 的 使 命,,,,,,, 1

李 自 然 % 试 论 乾 隆 对 回 民 的 政 策 兼 评 李 普 曼 论 大 清 律 例 当 中 的 伊 斯 兰 教 和 穆 斯 林! # # # # #! # # & # # ( # # ) # # # # # & 清 高 宗 实 录 卷 清 高 宗 实 录 卷 ( 清 高 宗 实 录 卷

第十二課:出埃及記第三十二章

袁 华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西 京 医 院 琚 芬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西 京 医 院 段 强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西 京 医 院 张 盘 德 佛 山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潘 燕 霞 福 建 医 科 大 学 刘

( 六 ) 誰 該 做 佛 事? 50 ( 七 ) 誦 經 做 什 么? 53 ( 八 ) 拜 懺 做 什 么? 56 ( 九 ) 放 焰 口 做 什 么? 58 ( 十 ) 人 鬼 之 間 的 佛 事 60 兩 類 超 度 亡 與 存 ( 一 ) 前 言 64 ( 二 ) 超 度 亡 靈 64 (


Microsoft Word - 完整論文.docx

第53期内页.cdr

1406.indd

上图专刊2006-3AAA.doc

衡山靈學創始人 超越時代的靈學明師 許衡山 老師 許衡山老師 出生於西元 1942 年 於 1980 年代啟發先天眼竅 自證其道 了悟真理 許 老師首先發現 人人皆可開發出第三眼能力與靈性能量 並藉由系統化的研究 將種種 生命現象與宇宙真理做深入淺出的剖析 並為生命的最終意義指出一條明路 現代文明昌

슬로시티번역,더빙 등 보고서(중문)_두현.hwp

untitled


?



Transcription: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列 仙 傳 列 異 傳 神 仙 鬼 怪 方 術 研 究 A study of Lie Xian Zhuan and Lie Yi Zhuan 研 究 生 : 林 昀 佑 Yun-You Lin 指 導 教 授 : 龔 顯 宗 博 士 Dr. Xian-Zong Gong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2 月 Feb 2012

摘 要 列 仙 傳 可 作 為 仙 傳 類 故 事 早 期 代 表, 從 中 可 看 到 先 秦 至 漢 的 神 仙 思 想 與 方 仙 道 活 動 列 異 傳 則 為 魏 晉 六 朝 志 怪 早 期 代 表 作, 可 看 到 漢 至 魏 晉 方 術 巫 術 活 動 靈 冥 世 界 觀 精 怪 變 化 神 鬼 妖 與 人 之 間 的 互 動 關 係 第 二 章 討 論 列 仙 傳 列 異 傳 作 者 成 書 年 代 內 容 篇 目 第 三 章 討 論 成 書 背 景, 先 秦 至 魏 晉 自 然 崇 拜 ; 巫 師 與 方 士 之 間 地 位 的 升 降 及 方 仙 道 如 何 盛 行 ; 先 秦 至 漢 神 仙 觀 形 成 及 方 術 活 動 ; 列 異 傳 列 仙 傳 所 涉 及 的 方 術 的 區 別 第 四 章 專 論 列 仙 傳 中 出 現 的 方 仙 道 方 術 流 派 及 其 修 鍊 的 方 術 第 五 章 則 討 論 列 異 傳 中 精 怪 鬼 魂 類 故 事 及 厭 勝 之 法, 及 人 仙 鬼 妖 之 間 的 關 係, 產 生 異 類 姻 緣 及 冥 界 觀, 以 及 當 時 人 們 淫 祀 現 象 俠 義 觀 念 等 希 望 藉 由 列 仙 傳 列 異 傳 篇 目 的 討 論, 可 探 究 其 與 當 時 代 背 景 之 間 的 關 係, 及 列 仙 傳 與 列 異 傳 其 中 所 涉 及 的 方 術 的 區 別 關 鍵 詞 列 仙 傳 列 異 傳 自 然 崇 拜 巫 術 神 仙 觀 方 仙 道 魏 晉 志 怪 I

Abstract: Lie Xian Zhuan is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arly story of Immortals class; Lie Yi Zhuan is Wei-Jin and South & North Dynasties s early Zhiguai's Novels.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Research the books's author, Year of publication and table of contents,discuss about the witchcraft from Pre-Qin Dynasty to the Wei Jin Dynasty. By research Lie Xian Zhuan and Lie Yi Zhuan 's contents, can prob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s background and witchcraft. Keyword: Lie Xian Zhuan, Lie Yi Zhuan, worship of nature, witchcraft, The concept of god, Fangxian Tao, Wei-Jin Zhiguai II

列 仙 傳 列 異 傳 中 神 仙 鬼 怪 方 術 研 究 目 次 論 文 審 定 書 中 文 摘 要 i 英 文 摘 要 ii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1 第 二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步 驟 1 第 三 節 前 人 研 究 文 獻 回 顧 3 第 二 章 列 仙 傳 與 列 異 傳 相 關 考 證 7 第 一 節 列 仙 傳 作 者 及 成 書 時 代 考 證 7 第 二 節 列 異 傳 作 者 及 成 書 時 代 考 證 12 第 三 節 列 仙 傳 篇 目 考 證 18 第 四 節 列 異 傳 篇 目 考 證 19 第 三 章 先 秦 至 魏 晉 神 仙 鬼 怪 思 想 背 景 27 第 一 節 先 秦 兩 漢 的 自 然 崇 拜 27 第 二 節 先 秦 至 魏 晉 巫 術 方 術 溯 源 36 第 三 節 先 秦 至 漢 仙 觀 念 的 發 展 及 方 術 活 動 47 第 四 節 列 仙 傳 列 異 傳 方 術 之 別 54 第 四 章 列 仙 傳 神 仙 方 術 探 討 57 第 一 節 列 仙 傳 中 的 方 術 流 派 57 第 二 節 列 仙 傳 中 的 服 食 方 術 58 第 三 節 列 仙 傳 中 的 辟 穀 方 術 72 第 四 節 列 仙 傳 中 的 導 引 行 氣 方 術 79

第 五 節 列 仙 傳 中 的 房 中 術 86 第 六 節 列 仙 傳 中 的 乘 蹻 方 術 92 第 七 節 列 仙 傳 中 的 使 火 方 術 101 第 八 節 列 仙 傳 仙 鄉 經 歷 成 仙 故 事 111 第 五 章 列 異 傳 故 事 類 型 討 論 115 第 一 節 列 異 傳 精 怪 類 故 事 115 第 二 節 列 異 傳 中 厭 勝 精 怪 之 法 137 第 三 節 列 異 傳 冥 界 類 故 事 147 第 四 節 列 異 傳 鬼 魂 類 故 事 164 第 五 節 列 異 傳 異 類 姻 緣 故 事 169 第 六 節 列 異 傳 房 廟 信 仰 與 漢 末 至 魏 晉 淫 祀 情 況 174 第 七 節 列 異 傳 俠 義 復 仇 類 故 事 178 第 六 章 結 論 187 第 七 章 引 用 書 目 191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漢 朝 仙 傳 故 事 魏 晉 六 朝 志 怪, 在 當 朝 代 均 佔 了 重 要 部 份, 一 些 作 品 如 神 仙 傳 搜 神 記 幽 明 錄 等 也 多 有 論 文 討 論 列 異 傳 是 一 部 堪 稱 開 創 性 的 志 怪 書, 1 是 早 期 魏 晉 志 怪 代 表 作, 尚 未 沾 染 佛 教 氣 息, 可 窺 見 中 國 傳 統 信 仰 宗 教 鬼 魂 精 怪 冥 界 思 想 列 仙 傳 為 道 教 早 期 代 表 作, 可 見 到 漢 代 早 期 方 仙 道 方 術 與 方 士 活 動 然 此 兩 本 著 作 歷 年 以 來 甚 少 人 討 論, 本 論 文 將 以 漢 朝 神 仙 思 想 方 仙 道 活 動, 與 漢 魏 中 國 傳 統 民 間 信 仰 的 背 景 來 探 討 列 異 傳 列 仙 傳 中 的 文 本, 藉 此 深 入 研 究 漢 代 到 魏 晉 時 的 方 仙 道 與 受 到 傳 統 巫 教 影 響 的 民 間 信 仰 活 動 第 二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步 驟 一 研 究 範 圍 列 異 傳 因 原 文 已 散 佚, 故 以 魯 迅 古 小 說 鈎 沉 所 收 之 列 異 傳 為 底 本, 然 魯 迅 古 小 說 鈎 沉 為 未 定 本, 所 收 之 事 難 免 有 疏 漏, 故 參 考 王 國 良 的 考 證, 刪 除 誤 收 篇 目 黃 帝 葬 橋 山 鄱 陽 彭 姓 獵 人 兩 篇, 合 併 陳 寶 祠 怒 特 祠 則 費 長 房 長 沙 劉 卓 蔡 經 等 事, 另 外 加 上 魯 迅 失 收 的 張 遼 斫 殺 白 頭 翁 韓 憑 夫 婦 兩 則, 共 記 44 事, 以 此 作 為 依 據 來 討 論 列 仙 傳 今 1 侯 忠 義 著,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史, 瀋 陽 : 春 風 文 藝 出 版 社,1989 年 3 月 第 一 版 1

本 可 見, 以 王 叔 岷 校 箋 之 列 仙 傳 校 箋 為 底 本 討 論, 刪 去 羨 門 高 劉 安 兩 篇, 共 討 論 神 仙 70 位 至 於 時 代 背 景 上 溯 到 先 秦 時 期 至 魏 晉, 以 觀 完 整 的 時 代 背 景 變 化 二 研 究 步 驟 第 一 章 為 緒 論, 闡 明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討 論 前 賢 之 研 究 成 果, 及 界 定 研 究 範 圍 第 二 章 考 訂 列 仙 傳 與 列 異 傳 的 作 者 成 書 年 代, 與 版 本 篇 目 考 證 因 列 仙 傳 列 異 傳 作 者 歷 代 以 來 多 有 疑 異, 考 證 作 者 主 要 是 要 確 認 成 書 年 代, 依 其 時 代 背 景 討 論 書 中 內 容 另 外 列 仙 傳 有 今 古 本 之 分, 故 要 加 以 釐 清 古 今 本 之 別 列 異 傳 則 已 散 失, 後 經 魯 迅 校 輯, 得 以 重 見, 然 魯 迅 將 列 異 傳 輯 入 古 小 說 鈎 沉 一 書, 鈎 沉 本 為 未 定 本, 所 輯 列 異 傳 篇 目 上 不 免 有 所 疏 漏, 故 也 需 加 以 討 論 列 仙 傳 列 異 傳 兩 書 成 書 時 代 背 景, 大 約 是 漢 朝 到 魏 晉, 第 三 章 將 針 對 於 此 加 以 討 論 第 一 節 言 先 秦 到 兩 漢 的 自 然 崇 拜, 因 為 萬 物 有 靈 觀 念 產 生 宗 教 信 仰 第 二 節 探 討 中 國 傳 統 巫 教 與 方 仙 道 方 術 之 源 流 第 三 節 探 討 先 秦 至 漢 仙 觀 念 的 掘 起 與 發 展, 以 及 漢 代 方 士 方 術 活 動 內 容 第 四 節 討 論 充 滿 傳 統 巫 教 思 想 的 列 異 傳, 及 受 到 漢 代 長 生 思 想 影 響 而 成 的 列 仙 傳 其 中 的 區 別 第 四 章 針 對 列 仙 傳 一 書 的 神 仙 體 系 與 方 仙 道 以 長 生 為 主 的 方 術 來 探 討 一 到 八 節 分 別 探 討 列 仙 傳 中 方 術 的 南 北 分 派, 並 探 討 各 別 方 術 如 服 食 辟 穀 導 引 行 氣 房 中 術 乘 蹻 之 術, 火 術 等 發 展 進 程, 列 仙 傳 各 方 士 使 用 方 術 之 情 形 還 有 仙 鄉 故 事, 進 入 仙 鄉 是 不 需 經 過 修 煉 便 能 成 仙 的 方 法 第 五 章 針 對 列 異 傳 的 故 事 類 型 來 討 論, 第 一 節 言 精 怪 類 故 事 ; 第 二 節 言 厭 勝 精 怪 之 法 ; 第 三 節 言 冥 界 類 故 事, 並 討 論 先 秦 到 魏 晉 墓 葬 文 化 及 靈 冥 世 界 觀 從 墓 葬 方 式 的 改 變, 可 窺 知 時 人 對 於 靈 魂 觀 的 改 變 而 人 死 後 歸 處 從 先 秦 時 2

期 的 天 上 帝 廷 轉 移 到 地 下, 也 將 探 討 其 中 之 轉 變 原 因 ; 第 四 節 言 鬼 魂 類 故 事 ; 第 五 節 言 異 類 姻 緣 類 故 事 ; 第 六 節 言 列 異 傳 中 的 房 廟 信 仰 與 漢 末 至 魏 晉 淫 祀 情 況 ; 第 七 節 言 俠 義 復 仇 類 故 事, 以 當 時 的 時 代 背 景 來 分 析 各 類 型 故 事 第 六 章 結 論, 對 各 章 的 論 述 作 結 論 第 三 節 前 人 研 究 文 獻 回 顧 先 秦 至 魏 晉 對 於 神 仙 觀 念 與 靈 冥 世 界 觀 背 景 討 論 的 文 章, 有 龔 韻 蘅 兩 漢 靈 冥 世 界 觀 探 究, 2 著 重 於 兩 漢 靈 冥 世 界 之 探 討 對 於 中 國 先 秦 至 漢 的 魂 魄 觀 靈 冥 世 界 觀 產 生 的 背 景 過 程 與 演 變, 以 及 地 下 冥 職 部 份 都 有 一 番 論 述 另 外 還 論 及 冥 報 承 負 等 一 世 報 應 之 觀 念, 內 容 雖 未 涉 及 列 仙 傳 列 異 傳, 但 對 先 秦 至 漢 代 冥 界 觀 之 背 景 有 通 盤 的 說 解 王 孝 廉 試 論 中 國 仙 鄉 傳 說 的 一 些 問 題, 3 討 論 中 國 求 仙 熱 潮 及 神 仙 觀 念 的 興 起, 使 秦 漢 時 有 許 多 仙 鄉 傳 說, 分 為 二 系 統, 一 為 東 方 的 歸 墟, 為 眾 仙 居 所 ; 一 為 西 方 的 崑 崙, 為 眾 神 所 居 處, 以 及 後 來 所 產 生 的 凡 人 入 仙 鄉 的 故 事, 並 討 論 漢 代 時 東 西 方 仙 鄉 已 經 結 合 的 事 實 主 題 討 論 有 王 青 漢 朝 的 本 土 宗 教 與 神 話, 4 其 中 針 對 列 仙 傳 中 的 一 些 方 仙 道 活 動 有 詳 細 考 證, 如 使 火 方 術 之 來 源, 並 論 及 赤 松 子 寧 封 子 師 門 嘯 父 陶 安 公 等 神 仙 故 事 之 間 的 衍 變 登 蹻 涉 神 儀 式 則 提 到 王 子 喬 釣 魚 得 符 有 提 到 涓 子 寇 先 琴 高 陵 陽 子 明 呂 尚 彭 祖 等 人, 對 神 仙 來 歷 也 多 有 考 證 但 對 於 列 仙 傳 中 服 食 辟 谷 房 中 導 引 行 氣 等 部 份 便 無 論 及, 未 對 列 仙 傳 有 全 面 性 的 討 論 2 龔 韻 蘅 著, 兩 漢 靈 冥 世 界 觀 探 究,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2006 年 4 月 一 刷 3 王 孝 廉 著, 試 論 中 國 仙 鄉 傳 說 的 一 些 問 題, 中 興 大 學 文 史 學 報 第 12 期,1982 年 4 王 青 著, 漢 朝 的 本 土 宗 教 與 神 話, 臺 北 : 洪 葉 文 化,1998 年 8 月 初 版 一 刷 3

列 仙 傳 少 見 有 論 文 單 獨 討 論, 對 於 成 書 年 代 與 作 者, 則 有 多 位 學 者 討 論, 魯 迅 中 國 小 說 的 歷 史 的 變 遷 5 侯 忠 義 中 國 文 言 小 說 史 稿 6 李 劍 國 唐 前 志 怪 小 說 史 7 王 枝 忠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史 8 歐 陽 健 中 國 神 怪 小 說 通 史 9 另 外 還 有 單 篇 論 文, 王 青 列 仙 傳 成 書 年 代 考 10 陳 洪 列 仙 傳 成 書 時 代 考 11 對 於 列 仙 傳 作 者 與 成 書 年 代 多 有 爭 議, 本 文 將 統 整 之 討 論 列 異 傳 的 論 文 並 不 多, 較 多 見 到 也 是 針 對 成 書 年 代 已 及 作 者 的 考 證, 多 散 見 概 論 性 質 的 文 學 史 著 作 中, 對 於 列 異 傳 僅 稍 微 提 及, 如 魯 迅 中 國 小 說 史 略 12 徐 震 堮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選 注 13 孟 瑤 中 國 小 說 史 14 葉 慶 炳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選 15 王 國 良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16 周 次 吉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研 究 17 全 寅 初 魏 晉 南 北 朝 志 怪 小 說 研 究 等 書 18 或 是 單 篇 論 文 討 論, 傅 惜 華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之 存 逸 19 逯 耀 東 魏 晉 志 異 小 說 與 史 學 的 關 係 20 嚴 懋 垣 魏 晉 南 北 朝 志 怪 小 說 書 錄 附 考 證, 21 然 各 家 說 法 多 有 不 同, 本 文 梳 理 各 家 說 法, 做 個 統 整 王 國 良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中, 有 針 對 列 異 傳 作 研 究, 內 容 包 括 撰 者 考 卷 本 考 內 容 考 影 響 考 等, 成 果 頗 豐, 其 針 對 魯 迅 古 小 說 鈎 沉 所 收 列 異 傳 討 論, 指 出 魯 迅 失 收 篇 章, 以 及 應 要 合 併 刪 除 之 部 份 並 討 論 列 異 傳 5 魯 迅 著, 魯 迅 全 集 卷 九, 北 京 :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1981 年, 頁 305 6 侯 忠 義 著, 中 國 文 言 小 說 史 稿 上 冊, 頁 15 16 7 李 劍 國 著, 唐 前 志 怪 小 說 史, 天 津 : 南 開 大 學 出 版 社,1984 年, 頁 193 188 8 王 枝 忠 著,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史, 杭 州 : 浙 江 古 籍 出 版 社,1997 年, 頁 46 9 歐 陽 健 著, 中 國 神 怪 小 說 通 史, 南 京 : 江 蘇 教 育 出 版 社,1997 年, 頁 50 10 王 青, 列 仙 傳 成 書 年 代 考, 濱 州 學 院 學 報,2005 年 第 1 期, 第 42-44 頁 11 陳 洪, 列 仙 傳 成 書 時 代 考, 文 獻,2007 年 01 期, 頁 46 12 魯 迅 著, 中 國 小 說 史 略, 臺 北 : 谷 風 出 版 社, 出 版 年 月 未 著 錄 13 徐 震 堮 選 注,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選 注, 臺 北 : 洪 氏 出 版 社,1975 年 4 月 1 日 初 版 14 孟 瑤 著, 中 國 小 說 史, 臺 北 : 傳 記 文 學 出 版 社,1996 年 12 月 15 葉 慶 炳 著,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選, 臺 北 : 弘 道 文 化,1974 年 10 月, 頁 11-12 16 王 國 良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臺 北 : 文 史 哲 出 版 社,1988 年 11 月, 頁 45-51 17 周 次 吉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研 究,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1986 年 6 月, 頁 36-37 18 全 寅 初 著, 魏 晉 南 北 朝 志 怪 小 說 研 究, 臺 北 :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硏 究 所,1978 年 9 月, 頁 182 19 傅 惜 華,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之 存 逸, 漢 學 第 一 輯,1944 年 9 月, 頁 169-210 2020 逯 耀 東, 魏 晉 志 異 小 說 與 史 學 的 關 係, 食 貨 月 刊 ( 復 刊 ) 第 12 卷 第 4 5 期,1982 年 8 月, 頁 15 21 嚴 懋 垣, 魏 晉 南 北 朝 志 怪 小 說 書 錄 附 考 證, 文 學 年 報 第 六 期, 燕 京 大 學 國 文 學 會 出 版,1940 年 11 月 出 版, 頁 69-70 4

篇 目 與 漢 代 晉 代 書 籍 彼 此 間 傳 抄 關 係, 也 針 對 列 異 傳 內 容, 將 其 所 記 之 事 分 成 九 大 類, 惜 並 沒 有 將 全 部 篇 章 分 類 完 畢, 對 於 分 類 的 類 別 定 義 也 較 模 糊, 本 論 文 以 王 國 良 之 文 作 基 礎, 加 以 擴 充, 增 補 王 國 良 列 異 傳 研 究 為 最 早 一 篇 針 對 於 列 異 傳 做 全 面 考 證 之 論 文, 可 惜 之 後 再 也 沒 有 針 對 列 異 傳 討 論 的 論 文 都 僅 針 對 單 一 主 題 作 討 論, 如 王 國 良 韓 憑 夫 婦 故 事 的 來 源 與 流 傳 22 韓 憑 夫 婦 故 事 源 流 考, 23 有 提 及 列 異 傳 中 韓 憑 妻 一 事, 及 此 故 事 之 後 的 流 變 謝 明 勳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陳 寶 祠 簡 論 以 六 朝 至 唐 為 考 察 24 討 論 陳 寶 祠 故 事 從 史 記 到 列 異 傳 搜 神 記 等 的 流 傳 及 其 文 學 意 涵, 探 討 陳 寶 祠 傳 聞 的 由 來, 歷 來 有 許 多 不 同 說 法, 此 文 以 列 異 傳 中 陳 倉 人 這 一 系 統 為 主 其 將 列 異 傳 中 關 於 陳 寶 祠 的 兩 篇 併 為 一 篇 討 論, 認 為 文 中 內 容 以 雉 喻 秩, 以 君 權 神 授 方 式 來 解 說 天 命 與 歸 的 想 法, 並 對 柏 插 其 頭 之 內 容 思 想 加 以 探 討 對 於 列 異 傳 主 題 式 的 討 論 並 不 多 見, 多 散 見 於 論 文 中, 並 且 對 於 列 異 傳 內 容 也 只 是 略 為 論 及 或 是 做 為 例 子 舉 例 論 述 李 豐 楙 六 朝 精 怪 傳 說 與 道 教 法 術 思 想, 25 討 論 魏 晉 妖 怪 變 化 理 論, 乃 是 承 漢 代 氣 化 思 想 而 成 的 變 化 論, 另 外 一 種 則 是 因 為 物 老 成 精 其 將 六 朝 志 怪 中 精 怪 變 化 故 事 分 為 動 物 精 怪 植 物 精 怪 禽 鳥 精 怪 江 湖 精 怪 玉 石 精 怪 等, 其 中 也 提 及 厭 勝 精 怪 之 法 以 搜 神 記 搜 神 後 記 為 主, 亦 提 及 列 異 傳 鄱 陽 彭 姓 獵 人 魯 少 千 壽 光 侯 陳 寶 祠 怒 特 祠 江 嚴 等 條, 然 鄱 陽 彭 姓 獵 人 王 國 良 考 證 非 列 異 傳 中 事, 李 氏 應 為 誤 引 關 於 人 鬼 方 面 的 主 題 如 陳 怡 伶 鬼 與 人 的 交 涉 談 搜 神 記 中 鬼 故 事 類 型 及 其 意 涵 一 篇, 26 討 論 六 朝 至 怪 中 人 與 鬼 之 間 的 相 處 模 式, 22 王 國 良, 韓 憑 夫 婦 故 事 的 來 源 與 流 傳, 中 外 文 學, 第 8 卷, 第 11 期, 臺 北 : 中 外 文 學 月 刊 社,1980 年 4 月 號, 頁 132-135 23 王 國 良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227-247 24 謝 明 勳 著, 六 朝 小 說 本 事 考 索, 臺 北 : 里 仁 書 局,2003 年 1 月 20 日 初 版, 頁 105-137 25 李 豐 楙, 六 朝 鏡 劍 傳 說 與 道 教 法 術 思 想, 中 國 古 典 小 說 研 究 專 集 3, 臺 北 : 聯 經 出 版 社, 1980 年 26 陳 怡 伶, 鬼 與 人 的 交 涉 談 搜 神 記 中 鬼 故 事 類 型 及 其 意 涵, 興 大 中 文 研 究 生 論 文 集, 第 九 輯, 臺 中 : 中 興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2004 年 5 月, 頁 63-80 5

如 鬼 與 親 人 鬼 與 愛 人 鬼 與 仇 人 鬼 與 陌 生 人 之 間 的 關 係, 稍 有 論 及 蔣 濟 亡 兒 胡 母 班 等 篇 目, 但 非 以 列 異 傳 篇 目 作 為 討 論 對 像, 而 是 以 搜 神 記 為 主 題 來 討 論, 然 亦 不 脫 六 朝 志 怪 之 範 疇 徐 金 芬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中 的 情 欲 論 述 從 人 與 物 魅 的 邂 逅 談 起, 27 提 到 妖 化 人 型, 以 美 色 相 誘, 這 些 都 是 人 情 慾 的 想 像 因 門 閥 制 度 及 傳 統 禮 教 無 法 自 由 戀 愛 之 束 縛, 而 產 生 的 集 體 意 識 並 探 討 六 朝 志 怪 中 對 於 精 怪 之 揭 露 模 式, 多 為 老 人 智 者 或 得 道 之 人 亦 提 及 韓 憑 夫 妻 化 為 鴛 鴦, 乃 是 對 生 命 之 不 屈, 透 露 出 補 償 遂 願 之 訊 息 另 外 還 有 專 論 異 類 姻 緣, 如 顏 慧 琪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異 類 姻 緣 故 事 研 究, 28 闡 明 人 神 戀 人 仙 戀 人 鬼 戀 人 妖 戀 這 些 異 類 姻 緣 之 間 的 關 係 與 流 變 異 類 姻 緣 故 事 以 人 神 姻 緣 為 開 端, 人 鬼 人 妖 姻 緣 承 人 神 人 仙 姻 緣 而 來 其 以 六 朝 志 怪 搜 神 記 搜 神 後 記 幽 明 錄 異 苑 等 文 本 來 論 述, 本 論 文 中 關 於 異 類 姻 緣 的 一 些 觀 點 便 參 考 於 此 其 他 各 主 題 也 曾 有 他 人 討 論, 但 都 十 分 零 散, 或 只 是 略 為 提 及, 故 本 篇 論 文, 將 針 對 列 異 傳 各 篇 志 怪 記 事 加 以 討 論, 探 究 其 文 化 意 涵 27 徐 金 芬,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中 的 情 欲 論 述 -- 從 人 與 物 魅 的 邂 逅 談 起, 興 大 中 文 研 究 生 論 文 集, 第 八 輯, 臺 中 : 中 興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2003 年 5 月, 頁 1-9 28 顏 慧 琪 撰,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異 類 姻 緣 故 事 研 究,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1994 年 5 月 初 版 一 刷 6

第 二 章 列 仙 傳 與 列 異 傳 相 關 考 證 第 一 節 列 仙 傳 作 者 及 成 書 時 代 考 證 關 於 列 仙 傳 的 成 書 時 代, 現 代 學 者 有 不 少 討 論, 分 成 兩 種 說 法, 分 為 贊 同 列 仙 傳 為 劉 向 撰 與 質 疑 派 古 代 學 者 認 為 其 可 能 的 成 書 時 代 為 西 漢 東 漢 或 是 魏 晉 而 西 晉 到 北 宋 時, 大 多 認 為 列 仙 傳 出 自 西 漢 末 年 的 劉 向 以 下 針 對 不 同 看 法, 列 出 來 討 論 一 贊 同 列 仙 傳 為 西 漢 劉 向 作 ( 一 ) 古 書 中 所 引 晉 代 葛 洪 神 仙 傳 之 序 29 抱 朴 子 論 仙 30 極 言 篇 31 南 朝 宋 世 說 新 語 文 學 篇 32 北 魏 酈 道 元 水 經 注 洛 水 篇 33 北 齊 顏 之 推 顏 氏 家 訓 書 證 篇 34 隋 書 經 籍 志 35 後 晉 舊 唐 書 經 籍 志 36 宋 代 新 29 ( 晉 ) 葛 洪 著 ; 李 夢 蘇 主 編, 神 仙 傳 序 : 弟 子 滕 升 問 曰 : 古 之 得 仙 者, 豈 有 其 人 乎? 予 答 曰 : 秦 大 夫 阮 倉 所 記, 有 數 百 人, 劉 向 所 撰, 又 七 十 餘 人, 頁 4 ( 呼 和 浩 特 : 内 蒙 古 人 民 出 版 社,2003 年 6 月 1 版 ) 30 抱 朴 子 論 仙 : 劉 向 博 學 則 究 微 極 妙, 經 深 涉 遠, 思 理 則 清 澄 真 偽, 研 覈 有 無, 其 所 撰 列 仙 傳, 仙 人 七 十 有 餘, 誠 無 其 事, 妄 造 何 為 乎?, 頁 15 ( 王 明 著, 抱 朴 子 內 篇 校 釋, 台 北 : 里 仁 書 局,1981 年 ) 31 抱 朴 子 極 言 : 又 劉 向 所 記 列 仙 傳 亦 言 彭 祖 是 仙 人 也, 頁 220 ( 同 前 註 ) 32 南 朝 宋 世 說 新 語 文 學 : 殷 中 軍 見 佛 經 云 : 理 亦 應 阿 堵 上 劉 孝 標 注 : 劉 子 政 列 仙 傳 曰 : 歷 觀 百 家 之 中, 以 相 檢 驗, 得 仙 者 百 四 十 六 人, 其 七 十 四 人 已 在 佛 經, 故 撰 得 七 十, 頁 189 (( 南 朝 宋 ) 劉 義 慶 著 ;( 南 朝 梁 ) 劉 孝 標 注 ; 余 嘉 錫 箋 疏 ; 周 祖 謨 等 整 理, 世 說 新 語 箋 疏,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6 年 3 刷 ) 33 水 經 注 洛 水 : 劉 向 列 仙 傳 云 : 世 有 簫 管 之 聲 焉, 頁 266 ( 陳 橋 驛 著, 水 經 注 校 釋, 杭 州 : 杭 州 大 學 出 版 社,1999 年 ) 34 顏 氏 家 訓 書 證 : 列 仙 傳 劉 向 所 造, 而 贊 云 七 十 四 人 出 佛 經, 頁 373 (( 北 齊 ) 顏 之 推 撰 ; 王 利 器 集 解, 顏 氏 家 訓 集 解,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2 年 2 刷 ) 35 隋 書 經 籍 志 : 列 仙 傳 讚 三 卷 後 注 劉 向 撰, 鬷 續, 孫 綽 讚, 又 言 列 仙 傳 讚 二 卷 後 注 : 劉 向 撰, 晉 郭 元 祖 讚, 頁 979 又 言 漢 時, 阮 倉 作 列 仙 圖, 劉 向 典 校 經 籍, 始 作 列 7

唐 書 藝 文 志 37 等 古 籍 皆 言 列 仙 傳 為 西 漢 劉 向 所 作 ( 二 ) 現 代 贊 同 列 仙 傳 為 劉 向 作 之 學 者 38 39 40 41 贊 同 列 仙 傳 為 劉 向 作 的 學 者 有, 魯 迅 侯 忠 義 李 劍 國 王 枝 忠 42 歐 陽 健 等 人 引 證 不 外 乎 三 點, 東 漢 王 逸 楚 辭 天 問 注 應 劭 漢 書 音 義 皆 引 列 仙 傳 ; 今 本 列 仙 傳 中 有 佚 名 氏 序, 提 到 劉 向 著 列 仙 傳 之 過 程 ; 葛 洪 最 早 稱 列 仙 傳 作 者 為 劉 向, 兩 人 時 代 接 近, 葛 洪 之 說 法 必 有 其 依 據 二 質 疑 列 仙 傳 為 劉 向 作 ( 一 ) 質 疑 列 仙 傳 為 劉 向 作 之 古 書 南 宋 以 後 開 始 有 人 對 於 列 仙 傳 為 劉 向 這 說 法 感 到 質 疑 歷 代 古 籍 如 南 宋 陳 振 孫 直 齋 書 錄 解 題 43 明 代 胡 應 麟 少 室 山 房 筆 叢 44, 兩 人 皆 認 為 列 仙 傳 一 書 風 格 不 像 西 漢 人 作 又 胡 應 麟 言, 班 固 漢 書 藝 文 志 未 言 劉 向 作 列 仙 傳, 又 從 孫 綽 郭 元 祖 為 列 仙 傳 作 贊, 推 測 列 仙 傳 為 三 國 或 六 朝 時 之 作 品 紀 昀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則 認 為 列 仙 傳 應 該 有 新 舊 本 的 分 別 紀 昀 也 提 到 文 字 風 格 及 漢 書 藝 文 志 未 著 錄 這 兩 點, 又 認 為 列 仙 傳 中 有 涓 子 仙 列 士 列 女 之 傳, 頁 982 (( 唐 ) 魏 徵 等 撰 ; 楊 家 駱 主 編, 新 校 本 隋 書 附 索 引,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80 年 ) 36 舊 唐 書 經 籍 志 : 列 仙 傳 讚 二 卷, 劉 向 撰, 頁 2004 (( 後 晉 ) 劉 昫 撰 ; 楊 家 駱 主 編, 新 校 本 舊 唐 書 附 索 引,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81 年 ) 37 新 唐 書 藝 文 志 : 劉 向 列 仙 傳 二 卷, 頁 1520 (( 宋 ) 歐 陽 修 ; 宋 祈 撰 ; 楊 家 駱 主 編, 新 校 本 新 唐 書 附 索 引,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81 年 ) 38 魯 迅 著, 魯 迅 全 集 卷 九, 中 國 小 說 的 歷 史 的 變 遷, 頁 305 39 侯 忠 義 著, 中 國 文 言 小 說 史 稿 上 冊, 頁 15 16 40 李 劍 國 著, 唐 前 志 怪 小 說 史, 頁 193 188 41 王 枝 忠 著,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史, 頁 46 42 歐 陽 健 著, 中 國 神 怪 小 說 通 史, 頁 50 43 欽 定 四 庫 全 書 史 部 十 四 目 錄 類, 浙 江 大 學 圖 書 館 掃 描 本 44 欽 定 四 庫 全 書 子 部 十 雜 家 類, 浙 江 大 學 圖 書 館 掃 描 本 8

作 琴 心 3 篇, 漢 志 卻 記 為 蜎 子 13 篇 列 仙 傳 記 老 子 作 道 德 經 上 下, 漢 志 記 為 老 子, 兩 者 皆 不 合, 故 認 為 列 仙 傳 可 能 是 魏 晉 方 士 作, 託 名 劉 向 45 ( 二 ) 現 代 質 疑 列 仙 傳 為 劉 向 作 之 學 者 楊 守 敬 日 本 訪 書 志 卷 六 據 世 說 新 語 文 學 篇 注 引 仙 傳 序 稱 : 七 十 四 人 在 佛 經, 而 西 漢 劉 向 時 尚 無 佛 經 傳 入 列 仙 傳 中 多 有 東 漢 時 地 名 ( 如 太 邱 鉅 鹿 寧 ) 懷 疑 該 書 似 東 漢 人 所 作, 並 且 為 方 士 偽 托 余 嘉 錫 綜 合 諸 說, 認 為 此 書 已 盛 行 於 東 漢, 不 自 魏 晉 始 矣 此 書 蓋 明 帝 以 後 順 帝 以 前 人 之 所 作 也 46 王 青 則 從 列 仙 傳 所 載 東 漢 地 名 時 間 考 證, 認 為 該 書 是 在 流 傳 過 程 中 逐 漸 形 成 的, 可 能 是 先 秦 或 西 漢 人 所 做, 後 流 傳 下 來, 但 不 一 定 是 劉 向 做 故 有 古 本 與 今 本 的 差 別, 而 今 本 列 仙 傳 的 基 本 定 型 在 東 漢 永 和 5 年 (140) 至 西 晉 太 安 2 年 (303 年 ) 47 三 根 據 各 家 論 點 討 論 列 仙 傳 作 者 而 觀 以 上 各 家 論 點 討 論 仙 傳 成 書 時 代 問 題, 依 據 不 外 乎 四 點 : ( 一 ) 古 籍 是 否 著 錄, 如 漢 志 中 未 記 載 劉 向 作 列 仙 傳 隋 志 卻 言 明 列 仙 傳 作 者 為 劉 向 ( 二 ) 從 列 仙 傳 文 字 風 格 討 論 是 何 時 代 作 品 ( 三 ) 列 仙 傳 中 涉 及 到 的 東 漢 地 名, 並 據 此 可 以 推 算 出 的 東 漢 時 間 ( 四 ) 早 期 文 獻 注 引, 如 東 漢 楚 辭 章 句 漢 書 音 義 注 引 45 ( 清 ) 永 瑢 等 編 撰,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頁 3045-3046 46 余 嘉 錫 著, 四 庫 提 要 辨 證 子 部 十, 頁 1204-1207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0 年 5 月 一 版 ) 47 王 青, 列 仙 傳 成 書 年 代 考, 濱 州 學 院 學 報,2005 年 第 1 期, 頁 42-44 9

按 照 陳 洪 列 仙 傳 成 書 時 代 考 認 為 一 二 理 由 非 常 不 可 靠, 因 為 余 嘉 錫 姚 振 宗 等 對 漢 志 隋 志 所 漏 載 古 籍 多 有 補 充, 且 漢 書 劉 向 傳 載 劉 向 著 疾 讒 等 8 篇, 均 為 漢 志 不 載 所 以 漢 志 不 載 或 自 相 違 異, 不 能 視 為 此 書 是 偽 書 的 可 靠 證 據 而 從 文 字 風 格 判 斷 所 屬 年 代, 也 是 憑 個 人 感 覺, 沒 有 一 定 標 準 第 三 個 理 由, 因 為 很 多 古 書 有 後 來 增 補 現 象, 故 地 名 時 間 有 一 定 參 考 價 值, 但 以 此 判 斷 成 書 年 代 有 些 冒 險 48 而 第 四 方 面 依 據 可 靠 性 較 高, 可 用 王 逸 應 劭 引 用 列 仙 傳 之 引 文 來 考 證 王 逸 楚 辭 章 句 引 用 列 仙 傳 之 文, 可 能 是 後 代 羼 入 楚 辭 章 句 天 問 : 鼇 戴 山 抃, 何 以 安 之? 句 下 注 : 鼇, 大 龜 也 擊 手 曰 抃 列 仙 傳 曰 : 有 巨 靈 之 龜, 背 負 蓬 萊 之 山 而 抃 舞, 戲 滄 海 之 中 獨 何 以 安 之 乎? 49 諸 學 者 所 用 王 逸 的 此 條 證 據, 有 些 問 題 : ( 一 ) 該 注 釋 與 章 句 的 體 例 不 合 50 ( 二 ) 西 晉 到 唐 初 注 家 所 見 章 句 中, 都 看 不 出 有 列 仙 傳 曰 有 巨 靈 之 鰲 之 注 據 現 存 資 料 看, 最 早 引 用 仙 傳 注 釋 巨 鼇 抃 舞 典 故 的 是 西 漢 劉 淵 林, 然 後 是 唐 初 李 善 李 賢 51 陳 洪 從 三 條 注 文 中 來 看, 認 為 屈 原 的 鼇 戴 山 抃 句 被 用 仙 傳 故 事 注 釋, 並 羼 入 章 句, 此 時 代 應 該 在 李 善 以 後 48 陳 洪, 列 仙 傳 成 書 時 代 考, 文 獻,2007 年 01 期, 頁 46 49 王 逸 章 句 ; 洪 興 祖 補 注, 楚 辭, 臺 北 : 世 界 書 局,1936 年 3 月, 頁 59 50 章 句 引 仙 傳 全 書 僅 此 一 條, 且 鰲 背 負 蓬 萊 山 的 故 事 不 見 於 今 傳 本 仙 傳, 而 王 逸 在 天 問 遠 遊 七 諫 九 思 等 篇 中, 注 釋 過 王 子 喬 彭 祖 赤 松 子 黃 帝 等 人, 也 沒 有 引 用 過 列 仙 傳, 但 這 些 神 仙 事 蹟 可 見 於 今 本 列 仙 傳 章 句 體 例, 引 同 一 本 書 並 不 省 略 書 名, 如 其 離 騷 天 問 篇 注 引 淮 南 子 有 六 七 條, 都 注 明 書 名, 如 果 王 逸 真 見 過 劉 向 作 的 列 仙 傳, 不 可 能 只 在 一 處 注 明 出 處, 其 他 地 方 又 不 注 書 名 所 有 有 可 能 王 逸 並 沒 有 引 用 劉 向 之 列 仙 傳, 天 問 中 巨 鰲 條 注 是 後 人 注 文 羼 入 王 逸 章 句 中 的 ( 陳 洪, 列 仙 傳 成 書 時 代 考, 頁 47 ) 51 文 選 吳 都 賦 : 劉 淵 林 注 : 列 仙 傳 曰 : 鰲 負 蓬 萊 山, 而 抃 滄 海 之 中 ; 文 選 思 玄 賦 : 善 曰 : 列 仙 傳 曰 : 巨 鰲 負 蓬 萊 山 而 抃 於 滄 海 之 中 ; 後 漢 書 張 衡 列 傳 : 楚 辭 曰 : 鰲 戴 山 抃 ( 見 陳 洪, 列 仙 傳 成 書 時 代 考, 頁 47 ) 10

( 三 ) 湯 炳 正 指 出 : 王 逸 楚 辭 章 句 本 亟 待 整 理 52 ; 自 洪 氏 ( 興 祖 ) 補 注 考 異 行 世, 王 逸 章 句 本 則 幾 乎 絕 跡 53 有 些 書 坊, 似 將 補 注 文 中 之 洪 注 刪 去 以 冒 充 王 氏 章 句 本, 故 補 曰 前 之 洪 氏 考 異, 多 誤 為 王 注 而 被 保 留 ; 或 本 為 王 逸 說 而 誤 為 洪 注, 多 被 刪 落 並 且 洪 氏 補 注 問 世 之 前, 通 行 章 句 本 或 已 多 有 後 人 校 文 切 語 雜 其 中 楚 辭 章 句 王 逸 注 文 為 後 人 竄 改 或 傳 寫 脫 誤 者 很 多 54 由 此 可 見, 王 注 章 句 雖 為 最 古 本, 但 經 過 後 代 傳 鈔 失 落 這 些 過 程, 已 經 不 可 盡 信 所 以 王 逸 注 所 引 的 列 仙 傳 不 能 夠 完 全 作 為 依 據 而 應 劭 漢 書 音 義 有 引 列 仙 傳 兩 條 : 應 劭 曰 : 列 仙 傳 曰 崔 文 子 學 仙 于 王 子 喬,[ 王 子 喬 ] 化 為 白 蜺, 文 子 驚, 引 戈 擊 之, 俯 而 見 之, 為 王 子 喬 之 屍 也, 須 臾 則 為 大 鳥 飛 而 去 55 應 劭 曰 : 列 仙 傳 陵 陽 子 言 春 ( 朗 )[ 食 ] 朝 霞, 朝 霞 者, 日 始 欲 出, 赤 黃 氣 也 夏 食 沆 瀣, 沆 瀣, 北 方 夜 半 氣 耶 并 天 地 玄 黃 之 氣 為 六 氣 56 此 兩 條 引 文 來 自 王 逸 楚 辭 章 句 之 注 文, 但 應 劭 改 變 了 王 逸 注 文 出 處, 此 兩 條 注 文, 前 條 注 文 王 逸 未 交 代 出 處, 57 後 條 注 文, 王 逸 言 出 處 為 陵 陽 子 明 經, 58 且 應 劭 所 引 之 文, 與 李 善 注 文 選 卷 十 二 江 賦 卷 十 五 思 玄 賦 相 同, 但 李 善 卻 引 用 的 是 陵 陽 子 明 經 又 應 劭 引 之 文 字, 不 見 於 今 本 列 仙 傳 中 王 子 喬 崔 文 子 陵 陽 子 明 三 傳 中 陳 洪 據 此 認 為 應 劭 用 的 列 仙 傳 應 52 湯 炳 正 著, 楚 辭 類 稿 第 30 條 標 題, 成 都 : 巴 蜀 書 社,1988 年, 第 92 頁 53 同 前 註 54 同 前 註, 頁 93-94 55 漢 書 郊 祀 志, 頁 1203 (( 漢 ) 班 固 撰 ;( 唐 ) 顏 師 古 注 ; 楊 家 駱 主 編, 新 校 本 漢 書 集 注 并 附 編 二 種,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86 年 ) 56 漢 書 司 馬 相 如 傳 大 人 賦, 頁 2598 ( 同 前 註 ) 57 王 逸 章 句 ; 洪 興 祖 補 注, 楚 辭 天 問 : 安 得 夫 良 藥 不 能 固 臧 句 下 注, 頁 59 58 同 前 註, 楚 辭 遠 遊 : 漱 正 陽 而 含 朝 霞 句 下 注, 頁 98 11

該 是 王 逸 之 後 建 安 初 ( 約 165-204) 時 產 生 的 列 仙 傳, 59 或 是 誤 引 書 名 根 據 以 上 例 證, 陳 洪 推 斷 出 列 仙 傳 可 能 是 東 漢 末 ( 約 165-204) 年 間 的 產 物 又 列 仙 傳 有 古 今 本 之 別, 60 隋 書 經 籍 志 : 列 仙 傳 贊 三 卷, 劉 向 撰, 鬷 續, 孫 綽 贊 ; 列 仙 傳 贊 二 卷, 劉 向 撰, 晉 郭 元 祖 贊 這 裡 有 三 卷 二 卷 本 之 別, 還 有 續 作 與 無 續 作 本, 以 及 不 同 人 作 贊 這 可 能 是 列 仙 傳 在 成 書 之 後, 被 增 補 刪 改 所 造 成 故 可 推 論, 流 傳 到 唐 代 的 列 仙 傳 可 能 是 古 本 續 作 都 已 混 雜 在 一 起 的 本 子, 到 了 今 本 列 仙 傳 樣 貌 自 然 和 古 本 大 不 相 同 東 漢 末 年 時 的 列 仙 傳 應 已 近 於 今 本 列 仙 傳, 在 這 之 前 已 經 過 不 斷 的 增 補 傳 鈔, 故 已 和 古 本 面 貌 大 不 相 同 至 於 作 者, 劉 向 可 能 是 列 仙 傳 古 本 之 作 者, 否 則 不 可 能 有 那 麼 多 古 書 皆 記 載 作 者 為 劉 向, 在 沒 有 更 確 切 證 據 之 前, 還 是 將 列 仙 傳 最 早 的 作 者 歸 於 劉 向, 但 因 列 仙 傳 又 有 經 過 後 代 傳 鈔 增 補, 及 多 人 作 贊, 故 今 本 列 仙 傳 很 有 可 能 已 非 一 人 一 時 一 地 之 作 至 於 成 書 的 下 限, 王 青 認 為 不 會 超 過 西 晉 61 第 二 節 列 異 傳 作 者 及 成 書 時 代 考 證 一 列 異 傳 作 者 關 於 列 異 傳 的 成 書 年 代 以 及 作 者, 從 古 至 今 學 者 多 有 討 論, 但 持 有 許 多 59 陳 洪, 列 仙 傳 成 書 時 代 考, 頁 50 如 淳 注 漢 書 王 褒 傳 : 五 帝 記 彭 祖, 堯 舜 時 人 列 仙 傳, 彭 祖, 殷 大 夫 也, 歷 夏 至 商 末, 壽 年 七 百 其 所 引 文 字 已 十 分 近 今 本 列 仙 傳, 又 唐 代 顏 師 古 漢 書 敘 例 : 如 淳, 馮 翊 人, 魏 陳 郡 丞, 陳 洪 認 為 如 淳 應 是 與 應 劭 同 時 代 稍 後 之 注 家, 據 此 斷 定 應 劭 當 時 應 能 看 到 某 種 版 本 的 列 仙 傳 60 陳 洪, 列 仙 傳 成 書 時 代 考, 頁 50 61 王 青, 列 仙 傳 成 書 時 代 考, 濱 州 學 院 學 報 2005 年 2 月, 第 21 卷, 第 1 期, 頁 43 其 有 兩 點 依 據 :1 左 思 三 都 賦 所 引 之 仙 人, 皆 見 於 今 本 列 仙 傳, 三 都 賦 寫 成 於 西 晉 太 安 三 年 (AD303) 2 楊 守 敬 提 到 的 地 名 有 寧 地, 寧 地 在 魏 晉 時 已 取 消 12

不 同 意 見, 今 分 別 列 於 下 討 論 ( 一 ) 古 書 中 引 用 列 異 傳 但 未 提 撰 人 之 記 載 1 劉 宋 初 年 ( 西 元 420-479), 裴 松 之 注 三 國 志 華 歆 傳 62 蔣 濟 傳 63, 最 先 引 用 列 異 傳 華 歆 蔣 濟 亡 兒 二 事, 未 提 撰 人 2 北 魏 酈 道 元 水 經 注 渭 水, 引 用 列 異 傳 怒 特 祠, 未 題 撰 人 64 3 北 魏 賈 思 勰 齊 民 要 術 李, 引 用 列 異 傳 度 索 君, 亦 未 題 撰 人 65 裴 松 之 奏 上 三 國 志 注 表 時 間 是 元 嘉 六 年 (AD429)7 月 24 日, 66 可 知 在 南 北 朝 時 便 有 列 異 傳 相 關 記 載 ( 二 ) 列 異 傳 為 魏 文 帝 撰 ( 古 書 ) 唐 代 虞 世 南 北 堂 書 鈔 ; 67 唐 代 魏 徵 主 持 的 隋 書 經 籍 志 ; 68 唐 代 李 賢 注 後 漢 書 光 武 帝 劉 秀 紀 引 用 魏 文 帝 列 異 傳 怒 特 祠 一 事 ; 69 唐 代 徐 堅 等 初 學 記 器 物 部 引 用 列 異 傳 劉 卓 一 事, 果 木 部 引 用 列 異 傳 度 索 君 一 事 ; 70 宋 代 李 昉 等 太 平 御 覽 神 鬼 部 引 用 列 異 傳 度 索 62 ( 晉 ) 陳 壽 撰 ;( 宋 ) 裴 松 之 注 ; 楊 家 駱 主 編, 新 校 本 三 國 志 注 附 索 引,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80 年, 頁 404 63 同 前 註, 頁 454 64 陳 橋 驛 著, 水 經 注 校 釋, 頁 319 65 ( 後 魏 ) 賈 思 勰 原 著 ; 繆 啟 愉 校 釋 ; 繆 桂 龍 參 校, 齊 民 要 術 校 釋, 北 京 : 農 業 出 版 社,1982 年, 頁 577 66 裴 松 之 上 三 國 志 注 表, 廬 弼, 三 國 志 集 解, 臺 北 : 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1975 年 轉 引 逯 耀 東 著, 中 國 歷 史 論 文 集, 三 國 志 注 與 裴 松 之 三 國 志 自 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86 年 頁 257 67 ( 唐 ) 虞 世 南 撰, 北 堂 書 鈔, 板 橋 : 藝 文 圖 書 公 司,1968 年 68 ( 唐 ) 魏 徵 等 撰 ; 楊 家 駱 主 編, 隋 書 : 列 異 傳 三 卷 魏 文 帝 撰, 頁 980; 魏 文 帝 又 作 列 異, 以 序 鬼 物 奇 怪 之 事,, 頁 982,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80 年 69 ( 劉 宋 ) 范 曄 撰 ;( 唐 ) 李 賢 等 注 ;( 晉 ) 司 馬 彪 補 志 ; 楊 家 駱 主 編, 新 校 本 後 漢 書 并 附 編 十 三 種, 頁 79 70 ( 唐 ) 徐 堅 等 撰, 初 學 記, 臺 北 : 台 灣 商 務,1983 年 13

君 費 長 房 二 事 ; 71 鄭 樵 通 志 藝 文 略 72 等, 以 上 古 籍 皆 言 列 異 傳 為 魏 文 帝 作 ( 三 ) 列 異 傳 為 魏 文 帝 撰 ( 近 代 學 者 ) 林 辰 魯 迅 古 小 說 鈎 沉 的 輯 錄 年 代 及 所 收 各 書 作 者 ; 73 戴 望 舒 古 小 說 鈎 沉 校 讀 記 ; 74 李 劍 國 唐 前 志 怪 小 說 史 等 書 75 ( 四 ) 列 異 傳 為 張 華 撰 ( 古 書 ) 後 晉 舊 唐 書 經 籍 志 ; 76 北 宋 冊 府 元 龜 國 史 部 ; 77 北 宋 新 唐 書 藝 文 志 78 等 古 籍 言 列 異 傳 為 張 華 作 79 71 ( 宋 ) 李 昉 等 奉 敕 編, 太 平 御 覽,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5 年, 頁 4051-1 到 4051-2 72 ( 宋 ) 鄭 樵 撰, 通 志,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87 年, 頁 780-1 73 文 學 遺 產 選 集 三 輯,1960 年, 頁 385-407 ( 轉 引 自 王 國 良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67 ) 74 戴 望 舒 著, 小 說 戲 曲 論 集, 北 京 :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1958 年, 頁 32 75 李 劍 國, 唐 前 志 怪 小 說 史, 頁 244-245 李 劍 國 言 新 舊 唐 志 冊 府 元 龜 則 言 為 張 華 撰, 然 初 盛 唐 皆 無 列 異 傳 為 張 華 作 之 說 法, 故 為 以 訛 傳 訛 又 任 城 公 孫 達 漢 中 欒 侯 甘 露 年 間, 約 是 256-260 年, 王 臣 事 在 魏 明 帝 景 初 年 間, 約 在 西 元 237-239 年, 王 周 南 在 齊 王 曹 芳 正 始 年 間, 約 在 240 年 -249 年, 弦 超 事 在 嘉 平 年 間, 約 在 249-254 年 間, 曹 丕 生 存 年 代 約 在 西 元 187-226 年 間, 故 上 面 所 提 到 的 五 條 事 皆 在 曹 丕 之 後 但 李 劍 國 認 為 此 五 事 多 為 其 他 志 怪 書 所 記, 可 能 是 徵 引 書 目 時 寫 錯 書 名 造 成, 或 是 在 流 傳 過 程 中 他 文 混 入 其 中, 故 此 不 足 以 為 據, 故 李 劍 國 認 為 列 異 傳 為 魏 文 帝 作 較 妥 當, 其 說 完 全 否 認 列 異 傳 撰 者 為 張 華 的 說 法 然 王 國 良 則 認 為 李 劍 國 之 說 法 有 些 問 題, 該 五 條 在 曹 丕 之 後 的 事, 並 非 全 是 徵 引 時 題 錯 書 名, 而 是 志 怪 小 說 中 常 見 的 互 相 轉 錄 現 象, 尤 其 列 異 傳 與 搜 神 記, 常 出 現 此 情 況, 像 王 臣 王 周 南 二 事, 被 收 錄 在 搜 神 記 卷 18 另 外 其 又 言 : 舊 唐 書 經 籍 志 所 根 據 者, 唐 開 元 間 毋 煚 之 古 今 書 錄 ; 新 唐 書 藝 文 志, 亦 沿 用 自 唐 開 元 書 目, 是 盛 唐 時 期 已 有 張 華 撰 的 說 法 其 認 為 雖 然 列 異 傳 有 可 能 是 魏 文 帝 所 作, 但 在 盛 唐 時 期 已 有 張 華 作 的 說 法, 故 其 可 能 性 也 不 能 排 除 ( 王 國 良,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47 ) 76 ( 後 晉 ) 劉 昫 撰 ; 楊 家 駱 主 編, 新 校 本 舊 唐 書 附 索 引 : 列 異 傳 三 卷, 張 華 撰, 頁 2005 77 ( 北 宋 ) 王 欽 若 等 編, 冊 府 元 龜 : 張 華 撰 列 異 傳 三 卷, 頁 6666-2,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4 年 78 ( 宋 ) 歐 陽 修 ; 宋 祈 撰 ; 楊 家 駱 主 編, 新 校 本 新 唐 書 附 索 引 : 張 華 博 物 志 十 卷, 又 列 異 傳 一 卷, 頁 1539,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81 年 79 王 國 良 言, 舊 唐 書 經 籍 志 承 襲 的 是 毋 煚 的 古 今 書 錄, 新 唐 書 藝 文 志, 也 是 沿 用 自 唐 開 元 書 目, 故 新 舊 唐 書 中 記 載 的 其 實 是 盛 唐 時 期 之 說 法 ( 王 國 良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47 ) 14

( 五 ) 列 異 傳 為 張 華 撰 ( 近 代 學 者 ) 吳 曾 祺 編 舊 小 說, 錄 有 列 異 傳 七 則, 署 名 為 晉 張 華 撰, 可 能 是 承 襲 自 兩 唐 志 說 法 80 傅 惜 華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之 存 逸 認 為 列 異 傳 中 鬼 神 欒 侯 任 城 公 孫 達 等 事, 皆 在 魏 文 帝 之 後, 而 又 依 據 新 舊 唐 書 據 此 改 撰 者 為 張 華 而 斷 定 列 異 傳 之 作 者 為 張 華 但 為 何 新 舊 唐 書 改 列 異 傳 作 者 為 張 華 而 非 他 人, 傅 氏 未 提 81 ( 六 ) 列 異 傳 為 魏 文 帝 撰 張 華 續 ( 古 書 ) 清 代 姚 振 宗 隋 書 經 籍 志 考 證, 以 新 舊 唐 書 的 記 載, 認 為 列 異 傳 為 魏 文 帝 撰, 張 華 續 之, 但 未 提 出 理 由 82 ( 七 ) 列 異 傳 為 魏 文 帝 撰 張 華 續 ( 近 代 學 者 ) 逯 耀 東 魏 晉 志 異 小 說 與 史 學 的 關 係 認 為 列 異 傳 可 能 是 在 曹 丕 時 編 纂 的, 但 卻 不 是 親 撰 皇 覽 是 曹 丕 下 令 編 輯 的, 兩 晉 時 已 單 獨 成 篇, 荀 勗 據 鄭 默 中 經 而 編 的 新 簿, 就 著 錄 了 皇 覽 簿 皇 覽 簿 就 是 皇 覽 的 目 錄 既 然 目 錄 可 以 單 行, 皇 覽 其 他 各 篇 也 可 能 單 獨 成 篇, 列 異 傳 或 即 其 中 一 篇 兩 晉 鈔 書 風 氣 盛 行, 而 列 異 傳 又 經 張 華 鈔 錄 輯 補, 是 非 常 有 可 能 的 83 80 吳 曾 祺 編, 舊 小 說, 甲 集 一,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65 年 一 版, 頁 97 81 轉 引 自 王 國 良 之 書, 傅 氏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之 存 佚, 漢 學 第 一 輯,1944 年 9 月, 頁 169-210 傅 氏 說 法 實 襲 自 周 樹 人, 見 中 國 小 說 史 略 ( 明 倫 出 版 社,1969), 頁 47 王 國 良 提 出 兩 個 可 能, 一 是 晉 書 張 華 傳 提 到 張 華 圖 緯 方 技 之 書, 莫 不 詳 覽 ( 頁 1068) 雅 愛 書 籍, 天 下 奇 秘, 世 所 稀 有 者, 悉 在 華 所 ( 頁 1074)( ( 唐 ) 房 玄 齡 等 撰 ; 楊 家 駱 主 編, 新 校 本 晉 書 並 附 編 六 種, 臺 北 市 : 鼎 文 書 局,1980 年 ) 故 學 者 托 名 於 張 華, 另 外 可 能 是 當 時 的 列 異 傳 有 張 華 的 序 或 跋, 新 舊 唐 書 編 者 才 會 認 為 真 正 撰 者 是 張 華, 但 古 本 列 異 傳 已 亡 佚, 無 法 去 印 證 此 說 法 ( 王 國 良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47-48 ) 82 ( 淸 ) 姚 振 宗 撰, 隋 書 經 籍 志 考 證,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5 年 83 逯 耀 東, 魏 晉 志 異 小 說 與 史 學 的 關 係, 食 貨 月 刊 ( 復 刊 ) 第 12 卷 第 4 5 期 (1982 年 8 15

逯 耀 東 的 說 法, 有 其 道 理, 但 因 皇 覽 目 前 僅 存 皇 覽 逸 禮 及 冢 墓 志 兩 篇, 所 以 也 無 法 印 證 其 說 法 84 ( 八 ) 列 異 傳 為 魏 文 帝 撰 無 名 氏 續 ( 近 代 學 者 ) 魯 迅 中 國 小 說 史 略 看 法 較 為 保 守, 雖 然 兩 唐 志 皆 言 列 異 傳 為 張 華 撰, 文 中 也 多 記 文 帝 之 後 之 事, 但 無 更 明 確 之 證 據, 故 只 能 言 列 異 傳 為 魏 文 帝 撰, 又 經 後 人 增 補 或 假 托 85 嚴 懋 垣 認 為 列 異 傳 可 能 原 是 文 帝 作, 後 人 附 益 86 徐 震 堮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選 注 所 言 之 事 與 嚴 懋 垣 大 抵 相 同 孟 瑤 中 國 小 說 史 87 葉 慶 炳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選 88 全 寅 初 魏 晉 南 北 朝 志 怪 小 說 研 究 89 等 書 皆 認 為 列 異 傳 為 魏 文 帝 撰, 無 名 氏 續 作 ( 九 ) 言 列 異 傳 為 劉 劭 撰 無 名 氏 續 ( 近 代 學 者 ): 周 次 吉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研 究 90 綜 合 以 上 說 法, 列 異 傳 在 初 始 之 時 應 是 掛 名 為 魏 文 帝 作 又 兩 唐 志 中 言 列 異 傳 為 張 華 著 之 說, 王 國 良 認 為 是 承 襲 了 盛 唐 時 代 的 說 法 且 列 異 傳 月 ), 頁 15 84 王 國 良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48-49 言 : 六 朝 唐 宋 古 籍, 如 : 酈 道 元 水 經 注 劉 昭 續 漢 書 志 注 虞 世 南 北 堂 書 鈔 歐 陽 詢 等 藝 文 類 聚 李 善 文 選 注 司 馬 貞 史 記 索 隱 張 守 節 史 記 正 義 李 昉 等 太 平 御 覽 樂 史 太 平 寰 宇 記, 所 引 僅 有 皇 覽 逸 禮 及 冢 墓 志 兩 篇, 無 從 印 證 其 說 之 然 否, 殊 為 可 惜 85 魯 迅 著, 中 國 小 說 史 略 : 隋 志 有 列 異 傳 三 卷, 魏 文 帝 撰, 今 佚 文 中 有 甘 露 年 間 事, 在 文 帝 後, 或 後 人 有 增 益, 或 撰 人 是 假 託, 皆 不 可 知 兩 唐 志 皆 云 張 華 撰, 亦 別 無 佐 證, 殆 後 有 悟 其 牴 啎 者, 因 改 易 之 惟 宋 裴 松 之 三 國 志 注 後 魏 酈 道 元 水 經 注 皆 已 徵 引, 則 為 魏 晉 人 作 無 疑, 頁 45 86 嚴 懋 垣, 魏 晉 南 北 朝 志 怪 小 說 書 錄 附 考 證, 文 學 年 報 第 六 期, 燕 京 大 學 國 文 學 會 出 版,1940 年 11 月, 頁 69-70 87 孟 瑤 著, 中 國 小 說 史 88 葉 慶 炳 著,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選, 頁 11-12 89 全 寅 初 著, 魏 晉 南 北 朝 志 怪 小 說 研 究, 臺 北 :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硏 究 所,1978 年 9 月, 頁 182 90 詳 見 周 次 吉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研 究, 頁 36-37 16

中 有 數 條 為 魏 文 帝 死 後 之 事, 故 列 異 傳 應 是 在 魏 文 帝 完 成 之 後, 再 由 張 華 所 領 導 的 文 人 集 團 加 以 增 補 二 列 異 傳 成 書 時 代 關 於 列 異 傳 成 書 的 時 間, 三 國 志 文 帝 紀 記 : 初, 帝 好 文 學, 以 著 述 為 務, 自 所 勒 成 垂 百 篇 又 使 諸 儒 撰 集 經 傳, 隨 類 相 從, 凡 千 餘 篇, 號 曰 皇 覽 裴 松 之 注 引 魏 書 曰 : 帝 初 在 東 宮, 疫 癘 大 起, 時 人 彫 傷, 帝 深 感 歎, 與 素 所 敬 者 大 理 王 朗 書 曰 : 生 有 七 尺 之 形, 死 唯 一 棺 之 土, 唯 立 德 揚 名, 可 以 不 朽, 其 次 莫 如 著 篇 籍 疫 癘 數 起, 士 人 彫 落, 余 獨 何 人, 能 全 其 壽? 故 論 撰 所 著 典 論 詩 賦, 蓋 百 餘 篇, 集 諸 儒 於 肅 城 門 內 講 論 大 義, 侃 侃 無 倦 91 又 三 國 志 王 衛 二 劉 傅 傳 中 載 : 而 瑀 以 十 七 年 卒 幹 琳 瑒 楨 二 十 二 年 卒 文 帝 書 與 元 城 令 吳 質 曰 : 昔 年 疾 疫, 親 故 多 離 其 災, 徐 陳 應 劉, 一 時 俱 逝 92 建 安 22 年 ( 西 元 217 年 ), 曹 丕 被 立 為 魏 太 子, 當 年 有 大 瘟 疫, 徐 幹 陳 琳 應 瑒 劉 楨 等 知 名 文 士 皆 病 逝, 使 曹 丕 深 有 感 慨, 也 是 在 此 年, 著 書 立 說, 列 異 傳 故 以 此 推 測, 列 異 傳 最 早 出 現 的 時 間 有 可 能 在 東 漢 建 安 22 年 ( 西 元 217 年 ), 而 因 為 後 人 多 有 增 補, 故 完 成 時 間 最 晚 至 少 在 256 年 ( 甘 露 年 間 ) 以 後 91 陳 壽 撰 裴 松 之 注, 三 國 志 文 帝 紀,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64 年 10 月 上 海 第 四 次 印 刷, 頁 88 92 陳 壽 撰 裴 松 之 注, 三 國 志 王 衛 二 劉 傅 傳, 頁 602 ( 同 前 註 ) 17

第 三 節 列 仙 傳 篇 目 考 證 列 仙 傳 中 所 記 神 仙, 葛 洪 神 仙 傳 序 言 劉 向 所 撰, 又 七 十 餘 人 93 世 說 新 語 文 學 劉 孝 標 注 引 列 仙 傳 贊 言 : 歷 觀 百 家 之 中 以 相 檢 驗, 得 仙 者 一 百 四 十 六 人 其 七 十 四 人 已 在 佛 經, 故 撰 得 七 十, 可 以 多 聞 博 識 者 遐 觀 焉 但 146 人 扣 掉 74 人, 實 際 上 為 72 人, 故 世 說 新 語 中 言 70 人 大 概 是 取 概 略 之 數 隋 代 杜 臺 卿 玉 燭 寶 典 : 漢 成 帝 時, 劉 向 刪 列 仙 傳, 得 一 百 卌 六 人 其 七 十 四 人 已 見 佛 經, 餘 七 十 二 為 列 仙 傳 94 而 清 代 王 照 圓 列 仙 傳 校 正 卷 上 據 史 記 封 禪 書 史 記 索 隱 補 上 羨 門 高 卷 下 末 據 藝 文 類 聚 靈 異 部 補 上 劉 安, 共 得 72 人 95 而 王 叔 岷 則 認 為, 史 記 封 禪 書 羨 門 高 條 下, 索 隱 云 案 秦 始 皇 求 羨 門 子 高 是 也 史 記 秦 始 皇 本 紀 : 始 皇 之 碣 石, 使 燕 人 廬 生 求 羨 門 高 誓 之 中 並 未 提 及 羨 門 出 於 列 仙 傳, 故 刪 去 又 神 仙 傳 序 中 提 及 列 仙 傳 中 的 神 仙, 並 沒 有 提 到 劉 安, 又 此 劉 安 中 神 仙 傳 有 記, 王 照 圓 補 藝 文 類 聚 中 劉 安 之 語 皆 出 神 仙 傳, 故 王 照 圓 將 劉 安 記 入 列 仙 傳 中 應 為 誤 引, 當 歸 於 神 仙 傳 之 中 本 篇 論 文 以 王 叔 岷 撰 之 列 仙 傳 校 箋 為 參 考, 其 以 王 照 圓 列 仙 傳 校 正 為 底 本 而 羨 門 高 劉 安 兩 篇 雖 有 記, 但 刪 去 不 討 論, 故 共 餘 神 仙 70 人 做 為 本 論 文 的 討 論 內 容 93 ( 晉 ) 葛 洪 著 ; 李 夢 蘇 主 編, 神 仙 傳, 呼 和 浩 特 : 内 蒙 古 人 民 出 版 社,2003 年 6 月 第 1 版, 頁 4 葛 洪 列 出 寧 子 馬 皇 方 回 赤 將 涓 子 嘯 父 務 光 仇 生 邛 疏 琴 高 桂 父 女 丸 陵 陽 商 丘 雨 師 子 先 轡 周 晉 軒 轅 葛 由 陸 通 肅 史 東 方 犢 子 主 柱 阮 丘 英 氏 修 羊 馬 丹 鹿 翁 園 客 等 30 人 但 今 本 列 仙 傳 中 並 無 子 先 轡 之 人, 應 為 誤 引 94 藝 文 印 書 館 編, 歲 時 習 俗 資 料 彙 編 引 玉 燭 寶 典 卷 四 四 月 孟 夏, 頁 298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70 年 ) 95 王 叔 岷 撰, 列 仙 傳 校 箋, 頁 98 王 照 圓 云 : 史 記 封 禪 書 索 隱 不 云 出 列 仙 傳, 廣 韻 羨 字 注 云 : 又 姓, 列 仙 傳 有 羨 門 然 則 索 隱 所 說 即 本 傳 文, 但 其 詳 不 可 得 聞 耳 18

第 四 節 列 異 傳 篇 目 考 證 列 異 傳 一 書 原 已 亡 佚, 王 國 良 言 : 隋 書 經 籍 志 雜 傳 類 舊 唐 書 經 籍 志 雜 傳 類 冊 府 元 龜 國 史 部 通 志 藝 文 略 傳 記 類 並 著 錄 列 異 傳 三 卷, 新 唐 書 藝 文 志 小 說 類 則 云 一 卷 北 宋 太 平 興 國 年 間, 李 昉 等 編 纂 太 平 御 覽 太 平 廣 記 引 用 列 異 傳 之 後, 宋 仁 宗 慶 曆 初 王 堯 臣 歐 陽 脩 等 人 所 編 次 崇 文 總 目, 已 不 載 列 異 傳 此 後, 南 宋 蔡 夢 弼 草 堂 詩 箋 無 名 氏 古 今 合 璧 事 類 備 要 元 王 瑩 群 書 類 編 故 事 等, 僅 能 轉 錄 北 堂 書 鈔 藝 文 類 聚 初 學 記 及 御 覽 廣 記 諸 類 書 中 的 列 異 傳 文 字, 也 可 證 明 南 宋 以 後, 列 異 傳 已 散 佚 不 存 96 之 後 明 清 時 也 未 有 人 輯 錄, 直 到 近 代 吳 曾 祺 編 舊 小 說, 輯 有 列 異 傳 7 則, 分 別 是 太 山 黃 原 何 文 彭 城 男 子 欒 侯 談 生 宋 定 伯 公 孫 達, 97 其 中 太 山 黃 原 一 則 王 國 良 李 劍 國 皆 指 出 應 是 幽 明 錄 卷 二 之 文, 吳 氏 誤 引 98 而 在 這 之 後, 魯 迅 古 小 說 鈎 沉 問 世 99, 共 輯 有 漢 魏 六 朝 小 說 36 種, 其 中 列 異 傳 魯 迅 乃 是 根 據 三 國 志 注 水 經 注 北 堂 書 鈔 藝 文 類 聚 法 苑 珠 林 太 平 御 覽 太 平 廣 記 等 書, 共 輯 得 50 則, 為 目 前 現 存 最 完 整 之 列 異 傳 輯 本 100 本 論 文 中 所 用 列 異 傳 內 文, 乃 是 古 小 說 鈎 沉 本, 唯 此 書 為 未 定 本, 後 人 對 其 所 籍 篇 目 內 容 多 有 討 論 王 國 良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對 古 小 說 鈎 沉 中 所 收 之 列 異 傳 篇 目 有 96 王 國 良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50-51 97 吳 曾 祺 編, 舊 小 說, 頁 97-100 98 見 李 劍 國 著, 唐 前 志 怪 小 說 史, 頁 244 王 國 良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51 99 據 戴 望 舒 古 小 說 鈎 沉 校 讀 記 中 說 法, 魯 迅 古 小 說 鈎 沉 的 校 輯 工 作, 大 約 在 1909 年 到 1914 年 之 間 戴 望 舒 著 ; 吳 曉 鈴 編 小 說 戲 曲 論 集, 北 京 : 作 家 出 版 社,1958 年 一 版, 頁 29 而 林 辰 古 小 說 鈎 沉 的 輯 錄 年 代 及 所 收 各 書 作 者 一 文 之 考 證, 周 氏 古 小 說 鈎 沉 輯 錄 於 1909 年 6 月 歸 國, 至 1912 年 1 月 到 南 京 以 前 唯 周 氏 生 前 並 未 定 稿, 民 國 27 年, 魯 迅 全 集 出 版 社 始 據 周 氏 稿 本 排 印,30 年 正 式 出 版 問 世 ( 轉 引 自 王 國 良,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69, 註 19 ) 100 王 國 良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51 19

相 關 討 論, 刪 除 古 小 說 鈎 沉 誤 收 篇 目, 並 合 併 增 補 某 些 條 目 101 一 應 刪 的 篇 目 1 黃 帝 葬 橋 山 ;30 鄱 陽 彭 姓 獵 人 102 二 應 合 併 增 補 之 篇 目 2 3 則 陳 寶 祠 ;4 5 則 怒 特 祠 ;15 16 17 則 費 長 房 ;24 25 則 長 沙 劉 卓 ;36 37 則 蔡 經 共 11 則, 因 2 3 則 皆 言 陳 寶 祠 之 事, 併 為 一 則 103 4 5 則 皆 言 怒 特 祠 之 事, 可 併 為 一 則 104,15 16 17 則 皆 言 費 長 房 使 神 術 之 事, 也 可 併 為 一 事 105 24 25 則 主 角 皆 為 長 沙 劉 卓, 106 可 併 為 一 事 36 37 則 都 是 記 蔡 經 與 神 仙 交 往 一 事, 也 可 合 併 107 並 提 出 魯 迅 漏 收 的 兩 篇, 其 言 張 遼 斫 殺 白 頭 翁 太 平 御 覽 卷 八 八 六 九 五 二 有 引, 周 氏 失 收 108 韓 憑 夫 婦 101 以 下 討 論 應 刪 的 篇 目 應 合 併 增 補 之 篇 目 依 據 魯 迅 古 小 說 鈎 沉 的 條 目 順 序 做 討 論 102 王 國 良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52 王 國 良 : 黃 帝 葬 橋 山 一 則, 商 務 印 書 館 影 印 南 宋 蜀 刻 本 及 明 活 字 本 明 萬 曆 倪 氏 刻 本 太 平 御 覽 卷 六 九 七 引 之, 並 作 列 仙 傳, 此 事 亦 見 今 本 列 仙 傳 卷 上 周 氏 所 根 據 者 殆 為 清 代 刻 本 或 石 印 本 太 平 御 覽, 誤 題 列 異 傳, 因 而 輯 入, 宜 刪 除 鄱 陽 彭 姓 獵 人 一 則, 初 學 記 卷 廿 九 太 平 御 覽 卷 九 零 六 太 平 廣 記 卷 四 四 三 引, 並 作 異 苑, 且 明 言 其 事 發 生 於 晉 成 帝 咸 康 時, 似 無 出 自 列 異 傳 之 理, 應 刪 103 同 前 註 第 二 三 兩 則, 並 記 陳 寶 祠 事, 按 周 氏 輯 書 體 例, 應 該 併 為 一 則 ( 王 國 良 在 此 並 未 說 明 所 謂 周 氏 輯 書 體 例 為 何, 但 觀 其 內 容 同 樣 在 討 論 怒 特 祠, 故 合 為 一 篇 討 論 ) 104 王 國 良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52 第 四 五 兩 則, 並 記 武 都 郡 故 道 縣 南 山 大 梓 化 為 牛 之 事 唯 水 經 渭 水 注 引 文 重 點 在 立 怒 特 祠, 後 漢 書 光 武 紀 注 乃 側 重 旄 頭 騎 之 設 置, 各 有 所 偏, 原 係 一 事, 宜 合 併 105 同 前 註 第 十 五 十 六 十 七 等 三 則, 並 載 費 長 房 神 異 之 術, 其 事 亦 見 太 平 廣 紀 卷 十 二 引 葛 洪 神 仙 傳 及 後 漢 書 方 術 傳 下, 可 合 併 106 25 則 鈎 沉 本 輯 自 敦 煌 石 室 所 出 唐 人 寫 本 類 書 殘 卷, 頁 87, 乃 是 吳 時 長 沙 卓 一 句 王 國 良 言 : 敦 煌 唐 寫 本 類 書 作 卓, 係 筆 誤 ( 同 前 註, 頁 53) 107 同 前 註 第 卅 六 卅 七 兩 則, 並 載 蔡 經 與 神 仙 交 往 事, 亦 見 太 平 廣 記 卷 六 十 引 神 仙 傳, 可 合 併 108 太 平 御 覽 妖 異 部 二 : 列 異 傳 曰 : 桂 陽 太 守 張 叔 高, 家 居 鄢 陵 里, 中 有 樹 大 十 圍, 遣 客 斫 之, 樹 大 血 出, 客 驚 怖, 叔 高 曰 : 樹 老 汁 赤 耳 斫 之, 血 大 流 出, 空 處 有 一 白 頭 翁 出 走, 高 以 刀 斫 殺 之 所 謂 木 石 恠 夔 蝄 蜽 乎, 頁 4068-2; 太 平 御 覽 木 部 一 : 風 俗 通 曰 : 桂 陽 太 守 江 夏 張 遼, 字 叔 高 田 中 有 樹, 遣 客 伐 之, 六 七 十 下 血 出, 客 驚 怖 歸 以 其 事 白 叔 高, 叔 高 大 怒 曰 : 樹 木 汁 出, 此 何 言 血? 因 自 嚴 行 復 斫 之, 血 大 流, 叔 高 使 先 斫 其 枝 葉, 有 一 空 處, 白 頭 公 可 長 四 尺, 忽 出, 往 赴 叔 高, 叔 高 乃 逆 格 之, 如 此 凡 殺 四 頭, 左 右 皆 怖 伏 地, 而 叔 高 恬 如 也, 20

一 則, 藝 文 類 聚 卷 109 文 選 集 注 110 分 門 集 註 杜 工 部 詩 111 也 皆 引 為 列 異 傳 王 國 良 考 據 後, 經 刪 減 合 併 認 定 屬 列 異 傳 者 共 計 44 事 筆 者 依 魯 迅 古 小 說 鈎 沉 所 排 定 列 異 傳 所 記 之 事 順 序 為 依 據, 112 參 照 王 國 良 合 併 刪 增 之 內 容, 王 國 良 增 補 的 兩 篇 則 列 於 最 後, 重 新 編 次 如 下 : 1 陳 寶 祠 ;2 怒 特 祠 ;3 三 王 冢 ;4 魏 無 忌 ;5 魯 少 千 ;6 公 孫 達 ;7 欒 侯 ;8 鮮 于 冀 ;9 壽 光 侯 ;10 鵠 奔 亭 ;11 鮑 宣 ; 12 費 長 房 ;13 馮 夫 人 ;14 蔣 子 文 ;15 胡 母 班 ;16 度 索 君 ; 17 華 歆 ;18 蔣 濟 亡 兒 ;19 劉 卓 ;20 河 內 湯 蕤 ;21 何 文 ;22 宗 定 伯 ;23 傅 尚 書 小 女 ;24 北 海 營 陵 道 人 ;25 陳 留 史 均 ;26 弦 超 ;27 王 方 ;28 東 海 君 ;29 蔡 經 ;30 田 伯 ;31 石 侯 祠 ; 32 談 生 ;33 蔡 支 ;34 丁 伯 昭 ;35 劉 伯 夷 ;36 江 嚴 ;37 彭 城 男 子 ;38 王 臣 ;39 王 周 南 ;40 望 夫 石 ;41 廬 山 ;42 老 子 西 遊 ;43 張 遼 殺 白 頭 翁 ;44 韓 憑 夫 婦 另 外 王 國 良 也 針 對 古 小 說 鈎 沉 所 收 錄 的 列 異 傳 共 44 事 加 以 分 類, 共 分 為 九 大 類, 今 整 理 成 表 格 列 於 下 : 113 徐 熟 視, 非 人 也, 遂 伐 此 木 其 年 召 辟 侍 御 史, 後 為 兖 州 剌 史, 以 二 千 石 尊 過 鄉 里, 白 日 衣 綉 榮 美 如 此, 頁 4360-1 到 4360-2 (( 宋 ) 李 昉 等 奉 敕 編, 太 平 御 覽,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5 年 ) 109 見 ( 唐 ) 歐 陽 詢 撰 ; 汪 紹 楹 校, 藝 文 類 聚,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9 年 藝 文 類 聚 鳥 部 下 鴛 鴦 : 列 異 傳 曰 : 宋 康 王 埋 韓 馮 夫 妻, 宿 夕 文 梓 生, 有 鴛 鴦 雌 雄 各 一, 恒 栖 樹 上, 晨 夕 交 頸, 音 聲 感 人, 頁 1604 110 轉 引 自 王 國 良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53 111 分 門 集 註 杜 工 部 詩 佳 人 : 鴛 鴦 不 獨 宿 一 句, 注 引 列 異 傳 : 朱 康 文 埋 韓 馮 夫 妻, 宿 夕, 文 木 生 鴛 鴦 雄 雌 各 一, 常 栖 樹 上, 晨 嫣 夕 交 頸, 音 聲 感 人, 頁 71 ( 北 京 大 學 圖 書 館 掃 描 檔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02099504.cn) 112 顧 農, 關 於 古 小 說 鈎 沉 下, 魯 迅 研 究 月 刊,1991 年 第 1 期, 頁 31 最 後 不 妨 順 便 說 一 下 ( 古 小 說 鈎 沉 ) 每 種 小 說 內 各 則 的 排 列 順 序 問 題 從 許 多 跡 象 看 去, 魯 迅 大 抵 是 以 各 該 片 斷 所 涉 及 的 人 物, 依 時 間 先 後 為 序 來 排 列 的, 其 無 可 考 者 則 依 內 容 性 質 分 類, 單 文 孤 句 及 文 義 可 疑 不 似 該 書 者, 則 列 於 卷 末 這 自 然 不 失 為 一 種 好 辦 法, 因 為 各 該 小 說 原 先 排 列 的 順 序 既 已 無 從 考 見, 那 麼 用 這 一 類 辦 法 來 部 勒 整 齊 之, 是 切 實 可 行 的, 較 之 隨 意 亂 排, 肯 定 要 好 得 多 113 參 考 王 國 良 著,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考 論, 頁 58-65 21

分 類 條 目 備 註 ( 一 ) 祠 祀 類 2 3 陳 寶 祠 4 5 怒 特 祠 ( 二 ) 神 術 類 8 魯 少 千 15 16 17 費 長 房 36 37 蔡 經 ( 三 ) 冥 界 類 20 胡 母 班 23 蔣 濟 亡 兒 胡 母 班 一 則 搜 神 記 卷 四 載 本 事 甚 詳, 蓋 襲 自 列 異 傳 而 文 字 未 遭 刪 節 者 114 41 蔡 支 ( 四 ) 鬼 物 類 9 公 孫 達 11 鮮 于 冀 12 宗 定 伯 宗 定 伯 一 則 搜 神 記 卷 十 六 轉 錄 此 文, 藝 文 類 聚 卷 九 四 太 平 御 覽 卷 九 零 二 引 搜 神 記, 並 多 出 買 者 將 還, 繫 之, 明 視 之, 但 繩 在 一 段 情 節, 疑 原 本 列 異 傳 亦 當 如 此 115 ( 五 ) 精 怪 類 27 何 文 47 王 周 南 ( 六 ) 報 應 類 11 鮮 于 冀 ( 七 ) 幽 婚 類 33 弦 超 40 談 生 ( 八 ) 愛 情 類 48 望 夫 石 韓 憑 夫 妻 ( 九 ) 孝 義 類 6 三 王 冢 14 宣 鮑 * 表 格 中 的 篇 目 順 序 以 周 氏 所 輯 列 異 傳 內 容 順 序 為 依 據 同 前 註, 頁 60 同 前 註, 頁 61 114 115 22

從 上 面 的 分 類, 大 致 可 知 列 異 傳 所 收 錄 之 事 以 神 鬼 精 怪 方 術 之 事 為 主, 然 王 國 良 只 分 類 了 其 中 20 篇, 剩 下 約 有 24 篇 未 分 類, 可 能 是 認 為 剩 下 篇 目 難 以 歸 類, 故 不 分 類 在 分 類 篇 目 上, 每 類 別 僅 有 分 類 名 稱, 未 對 其 所 列 的 分 類 有 說 解, 以 致 無 法 得 知 分 類 依 據 列 異 傳 中 有 不 少 內 容 難 以 單 獨 分 類, 故 考 察 其 故 事 內 容 所 佔 篇 幅 最 大 的 部 份 來 分 類 某 些 難 以 分 類 的 篇 目, 則 將 同 時 分 於 二 或 三 類 中, 如 鵠 奔 亭 表 現 出 復 仇 思 想, 及 描 寫 鬼 魂 活 動 ; 三 王 冢 描 寫 了 俠 客 的 俠 義 精 神, 及 比 干 為 父 復 仇 之 內 容, 故 同 時 歸 於 報 應 復 仇 類 及 孝 義 類 兩 類 筆 者 今 依 據 王 國 良 之 分 類, 重 新 分 類 如 下, 共 9 類 44 篇 ( 一 ) 祠 祀 類 該 類 別 主 要 記 載 陳 寶 祠 怒 特 祠 立 祠 之 緣 由 陳 寶 祠 怒 特 祠 ( 二 ) 神 術 類 ( 包 含 神 仙 與 方 術 ) 該 類 別 主 要 載 神 仙 事 蹟 方 術 之 事, 因 神 仙 事 蹟 常 與 方 術 有 關, 故 筆 者 將 提 及 神 仙 之 篇 章, 與 行 使 方 術 之 篇 章 置 於 同 類, 人 神 戀 之 是 則 另 列 入 異 類 姻 緣 類 中 魯 少 千 欒 侯 壽 光 侯 費 長 房 蔣 子 文 度 索 君 劉 卓 河 內 湯 蕤 陳 留 史 均 王 方 東 海 君 石 侯 祠 老 子 西 遊 營 陵 道 人 ( 三 ) 鬼 魂 類 該 類 別 著 重 於 記 載 人 死 後 化 為 鬼 魂 不 含 人 鬼 戀 之 事, 人 鬼 戀 列 入 異 類 姻 緣 類 23

中 公 孫 達 鮮 于 冀 宗 定 伯 丁 伯 昭 田 伯 ( 四 ) 精 怪 類 該 類 別 主 要 記 載 物 老 成 精, 或 動 植 物 精 怪 之 事 蹟, 詳 細 分 類 見 第 五 章 第 一 節 列 異 傳 精 怪 類 故 事 討 論 何 文 王 周 南 傅 尚 書 小 女 劉 伯 夷 江 嚴 彭 城 男 子 王 臣 盧 山 望 夫 石 韓 憑 夫 妻 張 遼 斫 殺 白 頭 翁 ( 五 ) 冥 界 類 著 重 於 死 後 地 下 世 界 觀 與 制 度 之 內 容, 文 中 可 見 時 人 對 於 冥 界 觀 之 看 法 胡 母 班 華 歆 蔣 濟 亡 兒 營 陵 道 人 蔡 支 ( 六 ) 異 類 姻 緣 類 記 載 人 神 戀 與 人 鬼 戀 等 事 屬 人 神 戀 的 有 弦 超 蔡 經 等 條 ; 人 鬼 戀 有 談 生 營 陵 道 人 116 ( 七 ) 報 應 復 仇 類 該 類 別 記 載 因 果 報 應 之 事, 魏 晉 時 佛 教 雖 然 已 經 傳 入, 但 列 異 傳 中 僅 表 現 出 中 國 傳 統 的 復 仇 觀 念 營 陵 道 人 條 因 故 事 內 容 涉 及 當 時 冥 界 觀, 亦 被 分 入 冥 界 類 24 116

魏 無 忌 鵠 奔 亭 三 王 冢 ( 八 ) 孝 義 類 記 載 俠 義 之 事, 著 重 於 俠 義 行 為 表 現 之 描 寫, 鮑 宣 一 則, 太 平 廣 記 引 唐 代 獨 異 志 也 有 記 載 鮑 子 都 一 篇, 將 其 歸 入 氣 義 類 117 三 王 冢 鮑 宣 ( 九 ) 佚 事 類 : 記 載 歷 史 上 的 佚 事 馮 夫 人 117 李 昉 等 編, 太 平 廣 記 氣 義 : 魏 鮑 子 都 暮 行 於 野, 見 一 書 生, 卒 心 痛 子 都 下 馬, 為 摩 其 心, 有 頃, 書 生 卒 子 都 視 其 囊 中, 有 素 書 一 卷, 金 十 餅, 乃 賣 一 餅, 具 葬 書 生 其 餘 枕 之 頭 下, 置 素 書 於 腹 傍 後 數 年, 子 都 於 道 上, 有 乘 驄 馬 者 逐 之, 既 及, 以 子 都 為 盜, 固 問 兒 屍 所 在, 子 都 具 言, 於 是 相 隨 往 開 墓, 取 兒 屍 歸, 見 金 九 餅 在 頭 下, 素 書 在 腹 傍, 舉 家 感 子 都 之 德 義, 由 是 聲 名 大 振 出 獨 異 志, 頁 1212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5 年 第 6 次 印 刷 ) 25

26

第 三 章 先 秦 至 魏 晉 神 仙 鬼 怪 思 想 背 景 第 一 節 先 秦 兩 漢 的 自 然 崇 拜 壹 山 海 經 中 的 自 然 神 話 中 國 古 代 先 民 相 信 萬 物 皆 有 神 山 頂 洞 人 距 今 二 三 萬 年, 當 時 已 有 鬼 魂 迷 信 和 葬 禮, 而 自 然 崇 拜 的 發 生 比 鬼 魂 崇 拜 更 早 118 自 然 崇 拜 的 出 現, 因 為 原 始 時 期 人 們 對 於 自 然 界 中 的 現 象 無 法 理 解, 而 因 生 活 常 需 仰 賴 自 然, 故 對 其 產 生 依 賴 與 恐 懼, 並 相 信 太 陽 月 亮 星 辰 山 岳 風 雨 雷 電 彩 虹 等 自 然 現 象 皆 有 神 靈 的 存 在, 進 而 產 生 傳 說 神 話 較 早 的 記 載 如 山 海 經 記 有 不 少 關 於 自 然 現 象 的 神 話 傳 說, 山 海 經 中 的 自 然 神 話 大 概 可 分 為 天 體 運 行 神 話 自 然 現 象 神 話 山 岳 神 話 等 種 類, 本 節 將 從 其 中 挑 出 相 關 篇 目 討 論 : 一 天 體 運 行 神 話 ( 一 ) 太 陽 神 話 1 山 海 經 大 荒 南 經 : 東 南 海 之 外, 甘 水 之 閒, 有 羲 和 之 國, 有 女 子 名 曰 羲 和, 方 日 浴 於 甘 淵 羲 和 者, 帝 俊 之 妻, 生 十 日 119 朱 天 順 著, 中 國 古 代 宗 教 初 探, 臺 北 : 谷 風 出 版 社,1986 年 10 月, 頁 1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3 年 2 刷, 頁 381 27 118 119

2 山 海 經 海 外 東 經 : 下 有 湯 谷, 湯 谷 上 有 扶 桑, 十 日 所 浴 在 黑 齒 北, 居 水 中, 有 大 木, 九 日 居 下 枝, 一 日 居 上 枝 120 3 山 海 經 大 荒 東 經 : 大 荒 之 中, 有 山 名 曰 孽 搖 頵 羝, 上 有 扶 木, 柱 三 百 里, 其 葉 如 芥 有 谷 曰 溫 源 谷 湯 谷 上 有 扶 木 一 日 方 至, 一 日 方 出, 皆 載 於 烏 121 4 山 海 經 海 外 西 經 : 女 丑 之 尸, 生 而 十 日 炙 殺 之 在 丈 夫 北 以 右 手 鄣 其 面 十 日 居 上, 女 丑 居 山 之 上 122 第 1 則 方 日 浴 於 甘 淵, 孫 作 雲 認 為 羲 和 應 該 是 古 代 主 持 祭 日 儀 式 的 巫 師, 日 浴 於 甘 淵 是 古 代 拜 日 祭 典 的 儀 式, 屬 模 擬 巫 術 的 一 種 123 2 3 4 則 是 十 日 神 話, 只 是 2 3 則 是 關 於 十 日 迭 出 的 記 載, 第 4 則 郝 懿 行 注 : 十 日 並 出, 炙 殺 女 丑, 於 是 堯 乃 命 羿 射 殺 九 日 也 124 認 為 此 乃 十 日 並 出 神 話 袁 珂 認 為 : 炙 殺, 疑 乃 暴 巫 之 象, 女 丑 疑 即 女 巫 也 暴 巫 焚 巫 者, 非 暴 巫 焚 巫 也, 乃 以 女 巫 飾 為 旱 魃 而 暴 之 焚 之 以 禳 災 也, 暴 巫 即 暴 魃 也 女 丑 衣 青 ( 見 大 荒 西 經 ), 旱 魃 亦 衣 青 ( 見 大 荒 北 經, 是 女 丑 飾 為 旱 魃 而 被 暴 也 ( 女 同 前 註, 頁 260 同 前 註, 頁 354 同 前 註, 頁 218 孫 作 雲, 后 羿 傳 說 叢 考 中 國 古 代 神 話 傳 說 研 究, 開 封 : 河 南 大 學 出 版 社,2003 年, 頁 263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頁 218 28 120 121 122 123 124

丑 ) 以 右 手 鄣 其 面 十 日 居 上, 女 丑 居 山 之 上 語, 均 被 暴 而 不 勝 毒 楚 之 象 125 也 就 是 讓 女 巫 穿 青 衣, 扮 成 旱 魃 的 樣 子, 暴 曬 在 太 陽 之 下 並 表 現 出 被 暴 曬 不 勝 楚 毒 的 樣 子 而 國 光 紅 也 認 為 十 日 炙 殺 女 丑 是 反 映 古 代 暴 巫 求 雨 儀 式, 但 女 丑 居 山 之 上 一 語, 應 改 為 女 丑 居 ( 釋 作 舞 ) 火 之 上, 126 而 暴 巫 焚 巫 也 並 非 真 的 殺 死 巫 師, 可 能 只 是 做 樣 子, 女 巫 高 踩 於 巫 臺 之 上, 火 雖 燒 於 下, 但 實 際 上 燒 不 到 127 而 這 種 求 雨 儀 式 演 變 至 後 來 成 為 方 士 所 使 用 之 方 術, 如 列 仙 傳 中 赤 松 子 為 神 農 氏 的 雨 師, 以 入 火 自 燒 的 方 式 來 求 雨 ( 二 ) 月 亮 神 話 山 海 經 大 荒 西 經 : 有 女 子 方 浴 月, 帝 俊 妻 常 羲, 生 月 十 有 二, 此 始 浴 之 128 郭 璞 注 : 義 與 羲 和 浴 日 同, 浴 月 和 浴 日 皆 屬 於 古 代 祭 祀 儀 式, 所 以 常 羲 和 羲 和 都 是 古 代 的 巫 師, 常 羲 負 責 主 持 祭 月 儀 式, 羲 和 則 負 責 主 持 祭 日 儀 式 此 則 反 映 古 代 有 一 些 民 族 是 以 月 亮 作 為 圖 騰 崇 拜 朱 天 順 認 為 此 則 是 殷 人 用 十 二 個 月 記 年 的 反 映 129 ( 三 ) 日 月 出 入 的 記 載 125 同 前 註, 頁 218 126 其 言 居 當 釋 為 舞 甲 骨 文 中 山 和 火 形 似, 山 字 當 是 火 自 之 訛 國 光 紅, 關 於 古 代 的 祈 雨 兼 釋 有 關 的 幾 個 古 文 字, 四 川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1994 年 03 期, 頁 90-91 127 國 光 紅, 關 於 古 代 的 祈 雨 兼 釋 有 關 的 幾 個 古 文 字, 四 川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1994 年 第 03 期, 頁 91 128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頁 404 129 朱 天 順 著, 中 國 古 代 宗 教 初 探, 頁 24 29

大 荒 東 經 大 荒 西 經 中 有 日 月 出 入 的 記 載, 130 呂 子 方 中 國 科 學 技 術 史 論 文 集 讀 山 海 經 雜 記 一 文 中, 言 此 是 初 民 以 山 頭 測 日 月 出 沒 紀 歷 的 現 象, 也 是 關 於 天 文 知 識 在 神 話 方 面 的 折 映 131 二 自 然 現 象 神 話 ( 一 ) 風 神 話 1 山 海 經 大 荒 北 經 : 蚩 尤 作 兵 伐 黃 帝, 黃 帝 乃 令 應 龍 攻 之 冀 州 之 野 應 龍 畜 水, 蚩 尤 請 風 伯 雨 師, 縱 大 風 雨 132 2 山 海 經 西 次 三 經 : 又 西 二 百 里, 曰 符 愓 之 山 神 江 疑 居 之 是 山 也, 多 怪 雨, 風 雲 之 所 出 也 133 3 山 海 經 中 次 八 經 : 又 東 百 三 十 里, 曰 光 山 神 計 蒙 處 之, 其 狀 人 身 而 龍 首, 恆 遊 於 漳 淵, 130 大 荒 東 經 記 日 月 所 出 之 山 共 六 座, 為 大 言 山 (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頁 340 ) 合 虛 山 ( 頁 344) 明 星 山 ( 頁 346) 鞠 陵 於 天 山 ( 頁 348) 猗 天 蘇 門 山 ( 頁 356) 壑 明 俊 疾 山 ( 頁 357) 大 荒 西 經 記 日 月 所 入 之 山 共 六 座, 為 豐 沮 玉 門 山 ( 頁 396) 龍 山 ( 頁 400) 日 月 山 ( 頁 402) 鏖 鏊 鉅 山 ( 頁 406) 常 陽 山 ( 頁 409) 大 荒 之 山 ( 頁 413) 記 日 月 所 出 入 之 山 一 座, 為 方 山 ( 頁 394) 131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前 言, 頁 16 132 同 前 註, 頁 430 133 同 前 註, 頁 54 30

出 入 必 有 飄 風 暴 雨 134 4 山 海 經 中 次 十 二 經 : 又 東 南 一 百 二 十 里, 曰 洞 庭 之 山 帝 之 二 女 居 之, 是 常 遊 於 江 淵, 澧 沅 之 風, 交 瀟 湘 之 淵, 是 在 九 江 之 間, 出 入 必 以 飄 風 暴 雨 是 多 怪 神, 狀 如 人 而 載 蛇, 左 右 手 操 蛇 多 怪 鳥 135 5 山 海 經 大 荒 東 經 : ( 有 神 ) 名 曰 折 丹 東 方 曰 折, 來 風 曰 俊 處 東 極 以 出 入 風 136 6 山 海 經 大 荒 東 經 : 有 人 名 曰, 北 方 曰, 來 之 風 曰, 是 處 東 極 隅 以 止 日 月, 使 無 相 閒 出 沒, 司 其 短 長 137 7 山 海 經 大 荒 西 經 : 有 人 名 曰 石 夷, 來 風 曰 韋, 處 西 北 隅 以 司 日 月 之 長 短 138 第 一 則 提 到 風 伯 之 名, 應 是 具 有 興 風 本 領 之 巫 師 或 神 靈, 而 列 仙 傳 中 的 赤 松 子 便 曾 參 與 了 黃 帝 蚩 尤 一 戰, 擔 任 雨 師, 風 伯 雨 師 兩 者 互 相 搭 配, 縱 大 同 前 註, 頁 153 同 前 註, 頁 176 同 前 註, 頁 348 同 前 註, 頁 358 同 前 註, 頁 391 134 135 136 137 138 31

風 雨 139 2 3 4 則 提 到 能 操 縱 風 雨 的 神 靈, 其 名 為 江 疑 計 蒙 帝 之 二 女, 帝 ( 堯 ) 之 二 女 為 娥 皇 女 英, 也 為 湘 水 之 神 140 並 描 述 其 形 象 神 江 疑 居 之 是 山 也, 多 怪 雨, 風 雲 之 所 出 也 句 下 郝 懿 行 云 : 祭 法 云 : 山 林 川 谷 丘 陵 能 出 雲 為 風 雨 見 怪 物 者 皆 曰 神 即 斯 類 也 141 古 人 對 於 產 生 風 雨 的 原 因 不 理 解, 便 認 為 有 專 門 掌 管 風 與 之 神, 其 出 入 時 多 會 有 飄 風 暴 雨 之 類 的 事 發 生 又 如 古 人 相 信 龍 能 操 風 雨, 故 計 蒙 有 人 身 龍 首 的 形 象 出 現 5 至 7 則 提 到 四 方 風 神, 其 職 責 能 出 入 風 及 司 日 月 之 長 短 山 海 經 中 會 出 現 如 此 多 風 神 形 象 與 職 能, 原 因 可 能 是 我 國 地 域 廣 大, 各 民 族 對 於 風 的 現 象 觀 察 不 同, 便 產 生 不 同 信 仰, 朱 天 順 認 為 有 的 民 族 發 現 鳥 翼 展 搏 生 風 的 現 象 而 把 某 種 鳥 類 神 化 為 風 神 如 第 6 則 北 方 風 神 名 曰, 其 名 便 有 可 能 是 如 此 產 生, 有 的 民 族 經 驗 是 風 來 自 山 谷 和 洞 穴, 而 把 風 神 和 山 谷 與 洞 穴 聯 繫 起 來 ; 又 的 民 族 看 到 風 吹 雲 動, 星 辰 月 亮 時 隱 現 而 把 風 神 和 某 個 星 體 與 月 亮 聯 繫 起 來 142 可 能 因 此 產 生 風 神 能 司 日 月 之 神 性 ( 二 ) 雨 神 話 1 山 海 經 大 荒 北 經 : 蚩 尤 作 兵 伐 黃 帝, 黃 帝 乃 令 應 龍 攻 之 冀 州 之 野 應 龍 畜 水, 蚩 尤 請 風 伯 雨 師, 縱 大 風 雨 黃 帝 乃 下 天 女 曰 魃, 雨 止, 遂 殺 蚩 尤 143 2 山 海 經 大 荒 東 經 : 139 王 青 著, 漢 朝 的 本 土 宗 教 與 神 話, 頁 208-209 140 同 前 註, 頁 176 句 下 注, 汪 紱 云 : 帝 之 二 女, 謂 堯 之 二 女 以 妻 舜 者 娥 皇 女 英 也 相 傳 謂 舜 南 巡 狩, 崩 於 蒼 梧, 二 妃 奔 赴 哭 之, 隕 於 湘 江, 遂 為 湘 水 之 神, 屈 原 九 歌 所 稱 湘 君 湘 夫 人 是 也 141 同 前 註, 頁 54 142 朱 天 順 著, 中 國 古 代 宗 教 初 探, 頁 42-43 143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頁 430 32

大 荒 東 北 隅 中, 有 山 名 曰 凶 犁 土 丘 應 龍 處 南 極, 殺 蚩 尤 與 夸 父, 不 得 復 上, 故 下 數 旱 旱 而 為 應 龍 之 狀, 乃 得 大 雨 144 3 山 海 經 海 外 東 經 : 雨 師 妾 在 其 北, 其 為 人 黑, 兩 手 各 操 一 蛇, 左 耳 有 青 蛇, 右 耳 有 赤 蛇 一 曰 在 十 日 北, 為 人 黑 身 人 面, 各 操 一 龜 145 第 1 則 蚩 尤 請 到 雨 師 和 應 龍 對 抗, 兩 者 皆 能 操 縱 風 雨, 第 2 則 旱 而 為 應 龍 之 狀, 乃 得 大 雨 是 民 間 求 雨 祭 禮 的 一 種 作 法, 146 第 3 則 雖 未 明 確 說 明 雨 師 妾 有 操 縱 風 雨 之 能 力, 但 郭 璞 在 其 下 注 曰 : 雨 師 謂 屏 翳 也 認 為 其 為 雨 師 屏 翳 147 另 外 國 光 紅 認 為 此 則 可 能 表 示 出 巫 師 跳 舞 求 雨 之 形 象 148 古 代 女 巫 負 責 求 雨, 且 求 雨 時 常 配 以 舞 蹈 說 文 解 字 釋 巫 字 : 祝 也 女 能 事 無 形, 舞 降 神 者 也 149 周 禮 春 官 也 有 記 載 : 女 巫 : 巫 掌 歲 時 祓 除 釁 浴, 旱 暵, 則 舞 雩 150 周 禮 春 官 又 記 : 司 巫, 掌 群 巫 之 政 令 若 國 大 旱, 則 帥 巫 而 舞 雩 女 巫, 掌 歲 時 袚 除 釁 浴 旱 暵, 則 舞 雩 若 王 後 弔, 則 與 祝 前 凡 邦 之 大 災, 歌 哭 而 請 151 144 同 前 註, 頁 359 145 同 前 註, 頁 263 146 朱 天 順 著, 中 國 古 代 宗 教 初 探, 頁 42 147 但 郝 懿 行 則 持 不 同 看 法, 其 下 注 雨 師 妾 蓋 亦 國 名, 即 如 ( 周 書 ) 王 會 篇 有 姑 妹 國 矣 (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頁 263) 148 國 光 紅, 關 於 古 代 的 祈 雨 兼 釋 有 關 的 幾 個 古 文 字, 頁 86-90 149 ( 漢 ) 許 愼 撰 ;( 清 ) 段 玉 裁 注 ; 魯 實 先 正 補, 說 文 解 字 注 第 五 篇 巫 部, 頁 203 ( 臺 北 : 黎 明 文 化 事 業 公 司,1988 年 ) 150 重 刋 宋 本 十 三 經 注 疏 附 校 勘 記 : 重 栞 宋 本 周 禮 注 疏 附 挍 勘 記, 頁 400-2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1965 年 ) 151 同 前 註, 頁 265-2 33

雨 師 妾 為 女 巫, 其 所 操 之 蛇 為 女 陰 之 象 徵 說 文 解 字 : 也, 女 也, 象 形 152 故 可 知 雨 師 妾 各 操 一 蛇, 便 是 一 邊 跳 舞, 一 邊 以 象 徵 性 的 女 陰 誘 惑 雨 神 其 為 人 黑, 則 是 焚 巫 或 暴 巫 所 造 成 的 另 外 也 有 說 法 是 蛇 為 先 民 所 畏 懼, 因 其 神 秘 性 質, 故 被 巫 師 拿 來 做 為 溝 通 神 靈 時 的 媒 介 物 ( 三 ) 雷 神 話 海 內 東 經 與 大 荒 西 經 皆 有 雷 神 話 記 載 153 大 雨 中 常 有 雷 鳴, 故 雷 神 的 形 象 和 水 龍 結 合, 且 雷 聲 常 伴 隨 閃 電, 朱 天 順 認 為 閃 電 一 伸 一 屈 之 形 如 同 龍 形, 154 故 雷 神 便 和 龍 聯 繫 在 一 起, 變 成 龍 身 人 頭, 因 雷 鳴 響 類 似 鼓 聲, 故 雷 聲 就 被 聯 想 成 雷 獸 敲 打 其 腹 部 所 發 出 之 聲 音 ( 四 ) 其 他 自 然 現 象 其 它 自 然 現 象 如 燭 龍 神 話 虹 神 話 從 山 海 經 記 載 中, 可 看 到 先 民 對 其 賦 予 的 想 像, 如 虹 被 想 像 為 雙 頭 蛇 155 還 有 燭 龍 神 話, 海 外 北 經 與 大 荒 北 經 均 有 記 156 關 於 燭 龍 神 話, 諸 多 學 者 有 不 同 看 法, 楊 寬 以 為 152 ( 漢 ) 許 愼 撰 ;( 清 ) 段 玉 裁 注 ; 魯 實 先 正 補, 說 文 解 字 注 第 十 二 篇 乁 部, 頁 633-634 153 山 海 經 海 內 東 經 : 雷 澤 中 有 雷 神, 龍 身 而 人 頭, 鼓 其 腹 在 吳 西 (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頁 329 ) 山 海 經 大 荒 東 經 : 東 海 中 有 流 波 山, 入 海 七 十 里 其 上 有 獸, 狀 如 牛, 蒼 身 而 無 角, 一 足, 出 入 水 則 必 風 雨, 其 光 如 日 月, 其 聲 如 雷, 其 名 曰 夔 黃 帝 得 之, 以 其 皮 為 鼓, 卻 橛 以 雷 獸 之 骨, 聲 聞 五 百 里, 以 威 天 下 郭 璞 注 : 雷 獸 即 雷 神 也, 人 面 龍 身, 鼓 其 腹 者 橛 猶 擊 也 ( 頁 361) 154 朱 天 順 著, 中 國 古 代 宗 教 初 探, 頁 50 155 關 於 虹 神 話, 山 海 經 中 僅 一 則 山 海 經 海 外 東 經 : 在 其 北, 各 有 兩 首 (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頁 255 ) 甲 骨 文 中 的 虹 字, 狀 似 雙 頭 蛇, 說 文 解 字 注 第 十 三 篇 虫 部 : 虹, 螮 蝀 也, 狀 似 虫 从 虫, 工 聲 段 注 : 虫 者, 它 也 虹 似 它, 故 字 從 虫, 它 即 是 指 兩 頭 蛇 ; 說 文 解 字 注 第 十 三 篇 虫 部 : 螮, 螮 蝀, 虹 也, 頁 680 (( 漢 ) 許 愼 撰 ;( 清 ) 段 玉 裁 注 ; 魯 實 先 正 補, 說 文 解 字 注 ) 何 星 亮 : 龍 蛇 是 最 早 的 虹 神 形 象 ; 陳 夢 家 : 卜 辭 虹 字 像 兩 頭 蛇 之 形 ; 殷 康 : 虹 象 兩 頭 龍 蛇 之 類 根 據 上 面 的 說 法 可 知 早 期 的 虹 的 形 象 被 認 為 和 兩 頭 蛇 相 近 ( 可 見 葉 珠 紅 著, 絳 雲 集, 臺 北 : 秀 威 資 訊 科 技,2007 年 2 月 1 日, 頁 59-73, 有 詳 細 考 證 ) 156 山 海 經 海 外 北 經 : 鍾 山 之 神, 名 曰 燭 陰, 視 為 晝, 瞑 為 夜, 吹 為 冬, 呼 為 夏, 不 飲, 不 食, 不 息, 息 為 風 身 長 千 里 在 無 之 東, 其 為 物, 人 面, 蛇 身, 赤 色, 居 鍾 山 下 郭 璞 注 燭 陰 : 燭 龍 也, 是 燭 九 陰, 因 名 云 (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頁 230-231 ); 山 海 經 大 荒 北 經 : 西 北 海 之 外, 赤 水 之 北, 有 章 尾 山 有 神, 人 面 蛇 身 而 赤, 直 目 正 乘, 其 瞑 乃 晦, 34

燭 龍 即 古 書 中 的 祝 融, 王 孝 廉 則 以 為 燭 龍 是 指 古 書 上 的 句 龍 后 土 或 土 伯 日 本 神 田 選 吉 最 早 考 證 燭 龍 即 北 極 光 的 現 象 大 陸 張 明 華 何 新 也 持 一 樣 看 法, 其 他 還 有 一 些 零 星 看 法, 但 較 多 人 贊 同 燭 龍 即 是 北 極 光 現 象 之 看 法 157 三 山 岳 神 話 在 山 海 經 中 五 藏 山 經 記 載 了 各 山 山 神 的 形 象, 數 量 龐 大, 不 便 全 部 列 出, 僅 在 註 解 中 節 錄, 如 南 次 二 經 158 東 次 三 經 159 西 次 二 經 160 西 次 三 經 161 北 次 三 經 162 等 都 有 記 載 先 秦 便 有 山 岳 崇 拜, 人 們 敬 畏 於 山 的 神 秘 性 質, 如 禮 記 祭 法 : 山 林 川 谷 丘 陵, 能 出 雲, 為 風 雨 163, 顯 見 時 人 認 為 山 有 致 風 雨 的 能 力, 在 行 求 雨 之 術 時 也 時 常 入 山 林 中 求 雨, 或 是 山 海 經 中 記 有 山 中 有 許 多 奇 形 怪 狀, 特 殊 能 力 之 神 和 野 獸, 他 們 一 出 現 便 會 產 生 災 害, 或 是 致 福 於 人, 因 人 們 對 其 不 了 解, 便 有 所 敬 畏 164 此 便 是 後 來 泰 山 神 的 信 仰 的 基 礎, 泰 山 被 想 像 成 為 上 天 之 階 梯, 其 視 乃 明, 不 食 不 寢 不 息, 風 雨 是 謁 是 燭 九 陰, 是 為 燭 龍 袁 珂 言 : 海 外 北 經 作 鍾 山, 此 作 章 尾 山, 章 鍾 聲 近 而 轉 也 ( 頁 438) 從 郭 袁 兩 人 注 解 來 看, 海 外 北 經 與 大 荒 北 經 所 記 的 燭 龍 神 話 應 該 是 同 一 件 記 載 157 詳 見 蔡 哲 茂 燭 龍 神 話 的 研 究 -- 以 現 代 天 文 學 來 印 證,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 類 ) 第 68 期 上 册 (1994), 對 燭 龍 神 話 各 家 說 法 有 所 論 證 158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 自 柜 山 至 於 漆 吳 之 山, 凡 十 七 山, 千 二 百 里 其 神 狀 皆 龍 身 而 鳥 首, 頁 15 159 同 前 註 : 自 尸 胡 之 山 至 于 無 皋 之 山, 凡 九 山, 六 千 九 百 里 其 神 狀 皆 人 身 而 羊 角 是 神 也, 見 則 風 雨 水 為 敗, 頁 113 160 同 前 註 : 凡 西 次 二 經 之 首, 自 鈐 山 至 於 萊 山, 凡 十 七 山, 四 千 一 百 四 十 里 其 十 神 者, 皆 人 面 而 馬 身 其 七 神 皆 人 面 牛 身, 四 足 而 一 臂, 操 杖 以 行, 是 為 飛 獸 之 神, 頁 38 161 同 前 註 : 凡 西 次 三 經 之 首, 崇 吾 之 山 至 于 翼 望 之 山, 凡 二 十 三 山, 六 千 七 百 四 十 四 里 其 神 狀 皆 羊 身 人 面, 頁 58 162 同 前 註 : 凡 北 次 三 經 之 首, 自 太 行 之 山 以 至 于 無 逢 之 山, 凡 四 十 六 山, 萬 二 千 三 百 五 十 里 其 神 狀 皆 馬 身 而 人 面 者 廿 神 其 十 四 神, 狀 皆 彘 身 而 載 玉 其 十 神 狀 皆 彘 身 而 八 足 蛇 尾, 頁 99 163 臺 灣 開 明 書 店 斷 句, 斷 句 十 三 經 經 文, 臺 北 市 : 臺 灣 開 明 出 版 社,1991 年, 頁 89-90 164 例 子 太 多, 僅 以 袁 珂 所 舉 之 例 為 證, 如 中 次 十 六 經 豐 山 神 耕 父, 見 則 其 國 為 敗 東 次 二 經 姑 逢 之 山 的 獙 獙 獸, 見 則 天 下 大 旱, 西 次 山 經 章 峨 之 山 的 畢 方 鳥, 見 則 其 邑 有 訛 火 西 次 山 經 玉 山 的 勝 遇 獸 見 則 其 邑 大 水 等 等 (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略 論 山 海 經 的 神 話, 頁 528 ) 35

而 歷 代 帝 王 都 有 在 泰 山 上 封 禪 的 紀 錄, 重 要 性 提 高, 泰 山 信 仰 的 範 圍 就 不 斷 擴 大, 到 東 漢 開 始 更 有 泰 山 治 鬼 之 說 法, 列 異 傳 蔡 支 蔣 濟 亡 兒 胡 母 班, 搜 神 記 胡 母 班 等 都 有 類 似 記 載 165 從 山 海 經 對 自 然 神 話 的 記 載 可 看 到 古 人 對 自 然 現 象 之 想 像, 將 其 想 像, 附 加 在 神 靈 的 形 象 上 這 些 想 像 來 自 於 古 人 萬 物 有 靈 的 觀 念, 引 發 人 類 對 於 己 身 是 否 有 靈 魂 的 思 考, 進 而 發 展 出 對 於 天 神 地 祇 人 鬼 三 方 之 崇 拜 因 崇 拜 而 產 生 迷 信, 因 信 奉 而 產 生 了 巫 術, 後 又 漸 漸 發 展 出 方 術 巫 術 的 施 行 者 出 現, 後 來 分 化 職 能, 與 其 他 思 想 合 流, 巫 師 漸 轉 變 成 方 士 道 士 第 二 節 先 秦 至 魏 晉 巫 術 方 術 溯 源 一 先 秦 巫 覡 的 地 位 中 國 古 代 的 天 地 日 月 星 辰 山 岳 等 皆 有 神, 約 可 分 為 天 神 地 祇 人 鬼 三 系 統 166 在 上 古 時 代, 有 段 時 間 是 人 神 交 通 無 礙 的, 絕 地 天 通 前, 通 天 的 道 路 有 崑 崙 山 登 葆 山 靈 山 和 華 山 青 水 之 東 的 肇 山, 還 有 生 長 在 都 廣 之 野 的 建 木, 像 瑤 族 傳 述 的 伏 羲 女 媧 兄 妹 結 婚 的 神 話, 有 兄 妹 倆 從 天 梯 攀 登 到 天 庭 去 遊 玩 的 情 節 167 但 到 最 後 變 成 民 神 雜 揉 的 情 況, 國 語 楚 語 : 165 王 元 臣, 泰 山 神 信 仰 的 源 流 淺 說, 山 東 科 技 大 學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 版 ), 第 7 卷 第 4 期,2005 年 12 月 166 林 富 士 著, 漢 代 的 巫 者, 板 橋 : 稻 鄉 出 版 社,1999 年 1 月, 頁 1, 註 3 其 據 周 禮 記 載, 分 古 人 祭 祀 對 象 有 天 神 地 祇 人 鬼 天 神 有 昊 天 上 帝 日 月 星 辰 司 中 司 命 風 雨 ; 地 祇 有 社 稷 五 祀 五 嶽 山 川 林 澤 四 方 百 物 ; 人 鬼 則 是 先 王 又 據 禮 記 祭 法 來 看, 人 鬼 還 包 括 厲 陳 夢 家 還 將 卜 辭 中 殷 人 祭 祀 對 象 也 是 分 為 天 神 地 祇 人 鬼, 天 神 有 上 帝 日 東 母 西 母 雲 風 雨 雪 ; 地 祇 有 社 四 方 四 戈 四 巫 山 川 ; 人 鬼 有 先 王 先 公 先 妣 諸 子 諸 母 舊 臣 ( 陳 夢 家, 殷 墟 卜 辭 綜 述, 北 京 : 科 學 出 版 社,1956 年, 頁 562 ) 167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頁 530 36

及 少 皞 之 衰 也, 九 黎 亂 德, 民 神 雜 糅, 不 可 方 物 夫 人 作 享, 家 為 巫 史, 無 有 要 質 民 匱 於 祀, 而 不 知 其 福 烝 享 無 度, 民 神 同 位 民 瀆 齊 盟, 無 有 嚴 威 神 狎 民 則, 不 蠲 其 為 嘉 生 不 降, 無 物 以 享 禍 災 薦 臻, 莫 盡 其 氣 顓 頊 受 之, 乃 命 南 正 重 司 天 以 屬 神, 命 火 正 黎 司 地 以 屬 民, 使 復 舊 常, 無 相 侵 瀆, 是 謂 絕 地 天 通 168 因 為 人 神 過 於 混 雜, 人 民 祭 祀 頻 繁, 但 卻 得 不 到 神 的 恩 澤, 又 因 祭 祀 無 所 控 制, 使 人 民 在 祭 祀 時 不 夠 莊 重, 顓 頊 進 行 宗 教 改 革, 改 變 了 民 神 雜 揉 的 情 況, 絕 地 天 通 之 後, 一 般 人 便 不 能 隨 意 到 天 上 去, 人 神 之 間 溝 通 需 要 媒 介, 便 有 巫 覡 周 策 縱 言 : 巫 在 古 代 之 所 以 重 要, 固 然 由 於 與 神 權 有 關 連, 其 實 也 正 因 與 人 生 關 係 密 切 那 時 與 生 命 最 關 緊 要 的, 莫 過 於 生 死 疾 病 經 濟 生 產 以 至 於 戰 爭 巫 可 以 預 套 及 轉 變 與 這 些 有 關 的 天 災 人 禍 所 以 在 古 代 中 國 文 明 發 展 史 上, 地 位 十 分 重 要 169 因 為 一 般 人 民 無 法 和 神 溝 通, 便 無 法 預 知 和 預 防 災 難 治 療 疾 病, 突 顯 了 巫 師 介 於 人 神 溝 通 之 間 橋 樑 的 重 要 性 巫 覡 又 有 官 巫 和 民 巫 之 分, 官 巫 在 宗 教 儀 式 上 便 有 重 要 地 位, 國 家 的 祭 祀 儀 式 掌 握 在 他 手 中, 故 通 常 在 政 治 上 也 握 有 權 力 金 枝 中 有 一 段 話 便 說 明 統 治 者 常 具 巫 覡 身 份 : 168 國 語 楚 語 下, 頁 562 ( 上 海 師 范 大 學 古 籍 整 理 組 校 點,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78 年 ) 169 周 策 縱, 中 國 古 代 的 巫 醫 與 祭 祀 歷 史 樂 舞 及 詩 的 關 係, 清 華 學 報 新 12 卷 第 1 2 期 合 刊,1979 年 12 月, 頁 30 37

籠 罩 在 國 王 身 上 的 神 性 絕 非 是 空 洞 的 言 詞, 而 是 一 種 堅 定 的 信 仰 國 王 不 只 是 被 當 成 祭 司, 即 做 為 人 與 神 之 間 的 聯 繫 人 而 受 到 尊 崇, 而 是 被 當 作 神 靈 他 能 降 福 給 他 的 臣 民 和 崇 拜 者, 這 種 賜 福 通 常 被 認 為 是 凡 人 力 所 不 及 的, 只 有 像 超 人 或 神 靈 祈 求 並 貢 獻 祭 品 才 能 獲 得 因 而 國 王 們 又 經 常 被 期 望 著 能 賜 與 國 家 風 調 雨 順 五 穀 豐 登 等 等 在 早 期 社 會, 國 王 通 常 都 是 祭 司 又 是 巫 師 確 實, 他 經 常 被 人 們 想 像 為 精 通 某 種 法 術, 並 以 此 獲 得 權 力 170 史 書 中 所 記 的 商 巫 有 巫 彭 巫 賢 巫 咸 等, 都 具 有 高 政 治 地 位 171 巫 在 殷 商 時 有 崇 高 地 位 商 周 時 便 是 政 教 合 一 的 統 治, 陳 夢 家 李 宗 侗 張 光 直 等 學 者 都 認 為 殷 商 時 的 統 治 者 都 兼 有 巫 的 身 份 172 卜 辭 中 便 有 許 多 王 親 自 卜 問 的 記 載 173 呂 氏 春 秋 記 商 湯 欲 焚 身 祈 雨 ; 174 史 記 周 本 紀 中 也 提 到 周 公 欲 以 己 身 代 生 病 的 武 王 175 另 外 山 海 經 海 外 西 經 : 大 樂 之 野, 夏 后 啟 於 此 儛 九 代 ; 乘 兩 170 弗 雷 澤 著 ; 汪 培 基 譯 ; 陳 敏 慧 校 閱, 金 枝 上, 第 二 章 祭 司 兼 國 王, 頁 18-19 ( 臺 北 : 桂 冠 圖 書 公 司,1991 年 02 月 01 日 ) 171 如 史 記 殷 本 紀 : 伊 陟 贊 言 于 巫 咸, 巫 咸 治 王 家 有 成 帝 祖 乙 立, 殷 復 興, 巫 賢 任 職, 頁 100-101 ( 宋 ) 洪 興 祖 撰 ; 白 化 文 等 點 校, 楚 辭 補 注 : 彭 咸, 殷 賢 大 夫, 頁 13 172 張 光 直 著, 中 國 青 銅 時 代 : ( 商 代 ) 既 然 巫 是 智 者 聖 者, 巫 便 應 當 是 有 通 天 地 本 事 的 統 治 者 的 通 稱 殷 商 王 室 的 人 可 能 都 是 巫, 或 至 少 都 有 巫 的 本 事, 頁 44; 李 宗 侗 : 君 及 官 吏 皆 出 自 巫, 頁 118-125 ( 中 國 古 代 社 會 史, 臺 北 : 中 華 文 化 出 版 事 業 委 員 會,1954 年 ); 陳 夢 家 : 由 巫 而 史 而 為 王 者 的 行 政 官 吏, 王 者 自 己 雖 為 政 治 領 袖, 同 時 仍 為 群 巫 之 長 ( 陳 夢 家, 商 代 的 神 話 與 巫 術, 燕 京 學 報, 第 20 期,1935 年, 頁 534 173 陳 夢 家 言 : 卜 辭 中 常 有 王 卜 王 貞 之 辭, 乃 是 王 親 自 卜 問, 或 卜 風 雨 或 卜 祭 祀 征 伐 田 遊 又 有 王 固 曰 的 卜 辭, 固 即 是 稽, 其 所 稽 者 為 雨 啟 霾 煇 等 天 時 之 事, 邊 鄙 之 事 及 禍 疾 之 事, 卜 辭 惟 有 王 才 固 卜 辭 說 : 今 日 王 祝 ( 鐵 75.4), 是 王 親 祝 卜 辭 說 : 壬 子 卜, 何 貞, 王 舞 又 雨 ( 續 4.24.11) 是 王 親 舞 求 雨 卜 辭 說 : 丁 未 王 貞 : 多 畏 夢, 亡 來 鼓 庫 1213 是 王 親 占 所 夢 凡 此 王 兼 為 巫 之 所 事, 是 王 亦 巫 也 ( 詳 見 陳 夢 家, 商 代 的 神 話 與 巫 術, 燕 京 學 報, 第 20 期, 頁 535 ) 174 呂 氏 春 秋 季 秋 紀 記 載 有 成 湯 以 身 為 民 祈 雨 的 故 事, 其 文 曰 : 昔 者, 湯 克 夏 而 正 天 下, 天 大 旱, 五 年 不 收 湯 乃 以 身 禱 於 桑 林 曰 : 余 一 人 有 罪, 無 及 萬 夫 ; 萬 夫 有 罪, 在 余 一 人 無 以 一 人 之 不 敏, 使 上 帝 鬼 神 傷 民 之 命 於 是 翦 其 髮, 其 手, 以 身 為 犧 牲, 用 祈 福 於 上 帝 民 乃 甚 說, 雨 乃 大 至, 頁 86 (( 戰 國 ) 呂 不 韋 著 ;( 漢 ) 高 誘 注, 呂 氏 春 秋, 上 海 : 上 海 書 店,1985 年 ) 荀 子 大 略 : 湯 旱 而 禱 曰 : 政 不 節 與? 使 民 疾 與? 何 以 不 雨 至 斯 極 也! 宮 室 榮 與? 婦 謁 盛 與? 何 以 不 雨 至 斯 極 也! 苞 苴 行 與? 讒 夫 興 與? 何 以 不 雨 至 斯 極 也!, 頁 621 ( 李 滌 生 著, 荀 子 集 釋, 臺 北 : 臺 灣 學 生 書 局,1988 年 第 5 刷 ) 175 史 記 周 本 紀 : 武 王 病 天 下 未 集, 羣 公 懼, 穆 卜, 周 公 乃 祓 齋, 自 為 質, 欲 代 武 王, 武 王 有 瘳, 頁 131 (( 漢 ) 司 馬 遷 撰 ;( 劉 宋 ) 裴 駰 集 解 ;( 唐 ) 司 馬 貞 索 隱 ;( 唐 ) 張 守 節 正 義, 新 38

龍, 雲 蓋 三 層 左 手 操 翳, 右 手 操 環, 佩 玉 璜 在 大 運 山 北 176 山 海 經 大 荒 西 經 : 夏 后 開, 開 上 三 嬪 於 天, 得 九 辯 與 九 歌 以 下 177 記 載 夏 啟 能 夠 上 賓 於 天, 178 詩 經 大 雅 : 文 王 陟 降, 在 帝 左 右 179, 可 見 夏 啟 與 文 王 都 是 能 夠 陟 神 的 王, 兼 具 統 治 者 和 巫 覡 的 身 份 二 巫 者 的 職 能 說 文 解 字 : 覡, 能 齊 肅 事 神 明 者, 在 男 曰 覡, 在 女 曰 巫, 从 巫 見 180 巫 覡 為 鬼 神 的 代 言 人, 為 人 神 間 溝 通 的 橋 樑, 並 祭 祀 天 神, 指 導 國 家 政 治 與 國 王 行 動, 其 主 要 職 能 有 占 卜 預 言 降 神 祈 雨 解 夢 醫 病 等 等 ( 一 ) 禱 祝 巫 覡 在 行 祈 禱 時, 常 利 用 歌 舞 和 其 他 儀 式 說 文 解 字 : 巫, 巫 祝 也 女 能 事 無 形, 以 舞 降 神 者 也 象 人 兩 褎 舞 形 181 尚 書 伊 訓 說 : 敢 有 恆 舞 於 宮, 酣 歌 於 室, 時 謂 巫 風 孔 穎 達 疏 曰 : 巫 以 歌 舞 事 神 182 故 歌 舞 為 巫 覡 之 風 俗 也 楚 辭 九 歌 中, 女 巫 主 持 祭 祀 降 神 儀 式 時, 就 常 用 舞 蹈 樂 曲 來 迎 送 神 除 了 用 於 迎 送 神 外, 巫 師 跳 舞 還 用 於 求 雨 之 時, 關 於 舞 雩 求 雨, 可 校 本 史 記 三 家 注 并 附 編 二 種 ) 176 袁 珂 注 九 代 為 樂 名 (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頁 209 ) 177 袁 珂 校 注, 山 海 經 校 注 三 嬪 下, 郭 璞 注 : 嬪, 婦 也 ; 言 獻 美 女 於 天 帝 九 歌 九 辯 以 下, 郭 璞 云 : 皆 天 帝 樂 名 也, 開 登 天 而 竊 以 下 用 之 也 袁 珂 按 : 開 即 啟 也, 漢 人 漢 景 帝 諱 改 178 見 圖 說 山 海 經, 頁 176 郭 璞 引 歸 藏 鄭 母 經 : 夏 后 啟 筮 : 御 飛 龍 登 於 天, 吉 認 為 啟 亦 仙 人 也 郝 懿 行 言 太 平 御 覽 卷 八 二 引 史 記 : 昔 夏 后 啟 筮 : 乘 龍 以 登 於 天, 佔 於 皋 陶, 皋 陶 曰 : 吉 而 必 同, 與 神 交 通 ; 以 身 為 帝, 以 王 四 鄉 支 持 郭 璞 觀 點 179 開 明 書 局 斷 句, 斷 句 十 三 經 經 文 毛 詩, 臺 北 : 臺 灣 開 明 書 局,1991 年, 頁 65 180 ( 漢 ) 許 愼 撰 ;( 清 ) 段 玉 裁 注 ; 魯 實 先 正 補, 說 文 解 字 注 第 五 篇 巫 部, 頁 203-204 181 同 前 註, 頁 203 182 重 刋 宋 本 十 三 經 注 疏 附 校 勘 記 尚 書,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65 年, 頁 115-1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