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果 業 報 的 理 性 信 仰 唐 太 宗 以 齋 會 懺 禮 禳 災 祈 福, 平 息 內 心 的 不 安 懺 悔 在 中 土 固 有 的 儒 道 文 化 根 基 上 發 展, 揉 合 儒 道 的 思 想 與 內 涵 後



Simila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d - chbj0106.doc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55-83


ºB€`¶p

mode of puzzle-solving

untitled

A-錢穆宗教觀-171

43 / / (Mohottivatte Gunananda) (Panadura) (H. S. Olcott) Buddhist Theosophical Society 1880 the 200 the Young Men's and Yo

33-57

Microsoft Word - 001封面.doc

17

35-55

Microsoft Word - 2 黃州詩景 李妮庭.doc

<4D F736F F 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20 Abstract Malaysia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conomic progress as a multi-ethnic n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ommunal riots of May 13, 1969, its

/ ( ),,,, ;,? ( 311 ),,, 25 9,, 1 2, [8 ] : ( 1637 ),, ( 1636 ), [6 ] 2 ( 8, 1651 ) [9 ],,, 1644 ( 22 ),,, ( ), 4 ( ) 6,,, ( 5 ),, :,,,,,,, ( 1

第三期版面_3_

59-81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西漢晚期以來,儒家思想對社會已有了深入的影響,當時不論士庶,普遍對孝悌之行抱有由衷的敬意。在此背景下,原本存在於大家庭的治家之法,在士人階層發生了深刻而微妙的變化。士人立身以禮、躬行實踐的結果,推動著家庭內的倫理關係趨向於嚴謹規矩。

BIBLID (2009)27:4 pp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 民國 98 年 12 月 ) * * 147


穨6街舞對抗中正紀念堂_林伯勳張金鶚_.PDF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 10_Anna Seo_setting

Microsoft Word 蘇全正教授.doc




Microsoft Word - 1王志宇.doc

83-112

˘ªF¶Î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4D F736F F D D3320B3B7C475ADABC5E3C149AE76A5CDA5ADBB50B3B7C475A443B6B0A4A7A6D2BFEB2E646F63>

262 舂音詞社和漚社都成立於上海 在這個新興的文化大都會各種思想的交匯促 進了文學社團的發展不同政治社會背景的文人亦多了交往的機會 加上出版業 的蓬勃人才的集中使得上海的文學社團格外多姿多彩在全國的新舊文壇帶領 5 風騷 在詞學方面龍榆生 便將上海視為民國時期的詞學中心 另一

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

<4D F736F F 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magic power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 () 5 ( ) ( ) 166

3 Why would Chen risk ending the recent dance of détente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 a dance he has helped choreograph? Political analysts say Chen in

Øfi ™‚

094THU DOC

马 大 华 人 文 学 与 文 化 学 刊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6 前 言 顾 城 曾 在 接 受 德 国 汉 学 家 顾 彬 及 张 穗 子 专 访 中, 将 其 诗 歌 创 作 分 为 四 个 时 期, 即 自 然 阶 段 文 化

104王三慶.doc

65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ransboundary Pursuers of Chai Chunya s The Book of Tibetan Red Palimpsest Peng MingWei Abstract In the short stories collection Th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Paul de Man, -) (a plurality of significations) (Murray Krieger, -000) (Roland Barthes, -0)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 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

曹美秀.pdf


093_114_Koh_khee_heong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14-2-人文封面

试卷

人18 祝融神話傳說及其與火相關信仰研究.DOC

普門學報 第 44 期 / 2008 年 3 月論文 / 安貝卡與其新佛教運動之研究 ( 下 ) ISSN: X 44 / / 普門學報社出版地址 :84049 台灣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普門學報社電話 : 轉 傳真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David Faure

32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藝 術 類 Abstract Ruan Ji seemed to be fond of molding ideal personalities. His works not only present various ideal personaliti

untitled

《红楼梦》中茗烟与李贵的对比分析

Microsoft Word doc

沈俊平 70 他工商業一樣急劇衰落 康熙二十年 1681 吳三桂 等三藩之亂平 定後清廷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社會生產力逐漸恢復書坊業才回復生機 4 清代書坊中心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不僅南京杭州遠不如明代建陽書坊也 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北京蘇州廣州取而代之成為三大書坊中心 新興的書坊 刻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9(3)人文封面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台 灣 人 權 學 刊 第 三 卷 第 三 期 他 還 接 受 教 育 部 的 委 託, 長 年 擔 任 中 央 層 級 的 人 權 教 育 輔 善 團 的 指 導 教 授, 至 今 已 有 多 年 我 雖 然 不 是 很 了 解 為 什 麼 他 可 以 一 邊 承 擔 教 育 部 賦 予 的 任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sacred mountains is an essential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The importance of mountain in Chinese t

untitled

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民间(社会)

A B A 18 A a 2007b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13-4-Cover-1

項, 且 持 續 兩 週 : 心 情 是 悲 傷 無 望 的 ; 對 平 日 熟 悉 的 活 動 缺 乏 興 趣 ; 食 慾 體 重 驟 增 或 驟 減 ; 失 眠 ; 失 去 活 力 及 感 到 勞 累 ; 精 神 運 動 性 活 動 遲 滯 ; 無 價 值 感 或 罪 惡 感 ; 專 注 力 決

明新學報第31期

<4D F736F F D203820BDD7A848B171A4E5AABAA55FA8CAAED1BC6720B071C541B5BE2E646F63>

<4D F736F F D20342EB9F9ACFCA5C9BDD7A4E5A15DA4E5BB50ADF5A15E2E646F63>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On the Tea Culture in Verses of the Yuan Dynasty Shu-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 Tang poetry, Sung

230 東華漢學 第18期 2013年12月 的瑞兆象徵 而乾隆皇帝的題詩跋語亦可視為其登基六十年的 時代 筆記 三希堂 位處全國政治權力中樞 但 三希堂 所藏不過是前代 所遺而與政治權力無關的三件歷史文物 亦因為如此 三希堂 的設 立本身便有混淆政治文化兩種面貌的可能性 而面對 快雪時晴帖 這位文

~ 10 2 P Y i t = my i t W Y i t 1000 PY i t Y t i W Y i t t i m Y i t t i 15 ~ 49 1 Y Y Y 15 ~ j j t j t = j P i t i = 15 P n i t n Y

3曇鸞的空觀思想-排後-3校.doc

Microsoft Word doc

Transcription: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頁 79-115( 民 國 一 三 年 ), 新 北 :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所 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 15, pp. 79-115 (2014) New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26-969X.79. 國 王 的 懺 悔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吳 芬 錦 政 治 大 學 宗 教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摘 要 本 文 主 要 以 阿 闍 世 王 阿 育 王 度 多 伽 摩 尼 王 及 唐 太 宗 為 比 較 與 討 論 的 對 象 探 究 這 些 國 王 面 臨 王 法 與 正 法 衝 突 時, 如 何 經 由 懺 悔 與 宗 教 師 的 協 助, 化 解 內 心 的 矛 盾? 經 由 懺 悔, 是 否 能 減 輕 自 己 的 罪 惡 感 與 罪 業? 同 樣 是 佛 教, 流 傳 至 不 同 地 區, 在 不 同 時 代 及 社 會 文 化 脈 絡 下, 其 中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會 有 什 麼 變 化? 首 先 探 討 業 的 起 源 演 變 及 對 今 生 輪 迴 與 解 脫 的 影 響 ; 然 後 闡 述 懺 悔 思 想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及 其 心 理 轉 化 過 程 與 對 業 力 的 影 響 ; 並 剖 析 因 果 懺 悔 與 救 度 之 間 的 關 係 進 一 步 分 析 比 較 四 位 國 王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發 現 在 佛 陀 時 代 的 阿 闍 世 王, 即 使 已 向 佛 懺 悔, 請 求 寬 恕, 並 且 改 過 向 善, 仍 會 受 惡 業 的 果 報 但 因 懺 悔 的 力 量 及 之 後 累 積 的 善 業 功 德, 會 先 短 暫 下 地 獄, 未 來 將 得 生 天 及 成 佛 果 報 阿 育 王 向 海 比 丘 誠 心 懺 悔 自 己 的 過 失, 施 行 仁 政, 依 法 得 安 樂 伽 摩 尼 王 犯 下 嚴 重 殺 業, 雖 然 良 知 覺 醒 卻 沒 有 真 正 懺 悔, 阿 羅 漢 認 為 伽 摩 尼 王 仍 可 生 天 此 時 教 法 之 延 續 與 安 住 已 超 越 因 收 稿 日 期 :2013.07.16, 通 過 審 查 日 期 :2014.03.11

.80.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果 業 報 的 理 性 信 仰 唐 太 宗 以 齋 會 懺 禮 禳 災 祈 福, 平 息 內 心 的 不 安 懺 悔 在 中 土 固 有 的 儒 道 文 化 根 基 上 發 展, 揉 合 儒 道 的 思 想 與 內 涵 後, 激 盪 出 更 多 懺 禮 與 懺 儀 由 於 國 王 在 世 間 角 色 的 兩 難, 常 陷 於 王 權 與 道 德 良 知 之 間 的 掙 扎 國 王 的 懺 悔 不 僅 是 個 人 的 除 罪 與 淨 化, 亦 是 一 種 象 徵 性 的 集 體 除 罪, 轉 變 個 人 別 業 亦 改 善 全 民 之 共 業 總 之 由 四 位 國 王 所 犯 的 罪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的 方 式, 可 發 現 在 不 同 的 時 空 背 景 與 社 會 文 化 脈 絡 下, 因 果 報 應 依 然 成 立 ; 懺 悔 則 由 原 始 佛 教 的 樸 素 本 質, 流 傳 至 不 同 的 區 域 與 文 化 背 景 後, 而 呈 現 多 樣 性 的 思 想 與 懺 悔 儀 式 ; 救 度 的 程 度 須 配 合 懺 悔 的 力 量 與 善 業 的 累 積, 以 此 轉 變 業 緣, 因 而 得 到 更 好 的 救 度 與 果 報 關 鍵 詞 : 懺 悔 阿 闍 世 王 阿 育 王 度 多 伽 摩 尼 王 唐 太 宗

國 王 的 懺 悔.81. 目 次 一 前 言 二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 一 ) 業 的 探 源 與 演 變 ( 二 ) 懺 悔 思 想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 三 ) 救 度 懺 悔 與 因 果 三 國 王 的 功 過 與 懺 悔 ( 一 ) 阿 闍 世 王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 二 ) 阿 育 王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 三 ) 伽 摩 尼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 四 ) 唐 太 宗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四 比 較 分 析 國 王 們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 一 ) 業 的 分 析 比 較 ( 二 ) 懺 悔 的 分 析 比 較 ( 三 ) 救 度 的 分 析 比 較 五 結 論

.82.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一 前 言 在 印 度 斯 里 蘭 卡 與 中 國 的 歷 史 上, 都 曾 出 現 一 統 天 下 的 普 世 王 權, 然 而 在 這 過 程 中 不 免 經 歷 各 種 大 小 戰 役, 使 得 敵 我 雙 方 傷 亡 慘 烈, 付 出 沉 痛 的 代 價 竊 鉤 者 誅, 竊 國 者 侯 ; 殺 一 個 人 是 殺 人 犯, 殺 成 千 上 萬 的 人 卻 成 為 國 王, 這 些 殺 戮 戰 場 的 國 王, 贏 得 戰 爭 卻 也 面 臨 內 心 道 德 與 良 知 的 掙 扎 1 本 文 主 要 以 印 度 早 期 佛 教 之 阿 闍 世 王 (King Ajātaśatu, 前?-461) 阿 育 王 (King Aśoka, 前 304-232); 斯 里 蘭 卡 上 座 部 佛 教 大 史 中 之 度 多 伽 摩 尼 王 (King Duṭṭhagāmaṇi, 簡 稱 伽 摩 尼 王, 前 101-77); 及 漢 傳 佛 教 的 皇 帝 唐 太 宗 (598-649) 為 比 較 與 討 論 的 對 象 探 究 這 些 國 王 在 擴 張 權 力 與 領 土, 或 者 為 了 保 衛 國 土 人 民 與 教 法 而 殺 害 敵 人, 但 卻 面 臨 道 德 與 良 知 的 考 驗, 國 王 在 世 間 角 色 的 兩 難, 如 何 經 由 宗 教 的 力 量 與 宗 教 師 的 協 助, 化 解 內 心 的 矛 盾 與 痛 苦? 首 先 是 這 些 國 王 的 良 知 如 何 被 喚 醒? 如 何 經 由 懺 悔, 而 減 輕 自 己 的 罪 惡 感 與 罪 業, 進 而 得 到 心 靈 的 救 度? 懺 悔 的 力 量 及 福 德 善 業, 是 否 能 轉 變 業 力, 改 變 業 果? 同 樣 是 佛 教, 流 傳 至 不 同 地 區, 在 不 同 時 代 及 社 會 文 化 脈 絡 下, 其 中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之 觀 念 如 何 演 變? 有 何 異 同 之 處? 以 上 是 本 文 所 要 探 討 的 主 要 議 題 二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業 的 想 法 源 於 古 印 度, 但 在 佛 教 與 印 度 教 不 同 的 脈 絡 下 發 展 出 不 盡 相 同 的 概 念 與 想 法, 經 過 懺 悔 是 否 會 改 變 業 力, 影 響 今 生 與 來 世 或 死 後 去 處? 在 印 度 斯 里 蘭 卡 與 中 國 的 諸 大 國 王, 雖 同 處 於 佛 教 流 傳 地 區, 但 在 不 同 的 時 代 與 社 會 文 化 脈 絡 下, 懺 悔 之 後 所 得 到 的 救 度 也 有 所 不 同 以 下 將 先 針 對 業 懺 悔 的 起 源 與 發 展 簡 單 的 介 紹 之 後, 再 探 討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之 間 的 關 連 性 與 因 果 關 係 1 釋 聖 嚴, 智 慧 之 劍, 頁 147

國 王 的 懺 悔.83. ( 一 ) 業 的 探 源 與 演 變 業 的 梵 文 是 karma, 巴 利 文 為 kamma, 意 指 行 為 活 動 動 作 之 意 是 一 種 帶 有 意 志 的 身 心 活 動, 若 與 因 果 連 結, 則 指 因 過 去 的 種 種 善 惡 行 為 之 延 續 力 量, 可 能 導 致 利 益 福 報 或 懲 罰 惡 果 2 業 最 早 出 現 於 印 度 聖 典 梨 俱 吠 陀 (Rg Veda, 約 編 定 於 公 元 前 1200), 單 純 指 一 般 行 為, 也 常 指 宗 教 上 的 祭 祀 行 為, 到 梵 書 時 期 ( 公 元 前 十 世 紀 ) 開 始 出 現 再 死 與 轉 生 的 概 念, 但 並 未 與 業 報 思 想 連 結, 一 直 到 奧 義 書 時 期 ( 公 元 前 六 世 紀 ) 才 開 始 出 現 業 與 轉 生 的 想 法, 業 與 善 惡 行 為 之 間 的 連 結 3 行 為 結 合 欲 望 而 產 生 業, 並 引 發 後 續 的 影 響, 4 根 據 善 惡 業 而 轉 生 至 善 惡 胎, 成 為 動 物 或 轉 生 成 不 同 的 種 姓 5 然 後 到 沙 門 宗 教 時 期 才 完 整 建 立 業 的 思 想 系 統, 以 下 將 分 述 業 在 現 世 輪 迴 與 解 脫 中 的 角 色 與 影 響 1. 業 在 現 世 角 色 古 印 度 婆 羅 門 教 在 種 姓 制 度 的 框 架 下, 強 調 現 世 的 作 為 須 忠 於 個 人 職 務, 不 應 執 著 於 行 動 的 後 果, 而 行 為 與 結 果 不 一 定 有 關 聯 性 6 佛 教 基 於 反 對 種 姓 制 度 的 立 場, 並 不 強 調 忠 於 個 人 職 務 之 重 要 性, 而 是 強 調 業 之 因 果 關 係, 如 是 因 得 如 是 果, 因 緣 的 配 合 也 是 業 果 成 熟 的 重 要 因 素, 因 此 種 下 業 因 之 後, 雖 有 餘 勢 力, 但 在 業 果 形 成 前, 仍 有 轉 變 業 的 可 能 性 現 世 的 善 行 如 修 身 修 心 懺 悔 持 戒 與 修 慧, 則 有 可 能 重 罪 輕 報 如 同 一 兩 鹽 只 加 少 許 水 則 苦 鹹 不 堪, 若 加 大 量 水 於 一 兩 鹽 中 則 不 覺 苦 鹹 不 堪 7 或 者 因 正 念 與 善 行 使 因 緣 無 法 成 熟 而 延 後 業 果 的 形 成 眾 生 同 2 葛 維 鈞, 試 談 業 報 理 論 的 產 生, 頁 48-49 3 大 林 間 奧 義 書 之 第 三 分, 第 二 婆 羅 門 書, 第 十 三 頌 ( 五 十 奧 義 書, 頁 538) 4 大 林 間 奧 義 書 之 第 四 分, 第 四 婆 羅 門 書, 第 六 頌 ( 五 十 奧 義 書, 頁 579) 5 唱 讚 奧 義 書 之 第 五 篇, 第 十 章, 第 七 頌 ( 五 十 奧 義 書, 頁 171) 6 在 薄 伽 梵 歌 中 奎 師 那 上 師 勸 說 猶 豫 不 決 的 阿 尊 拿 (Arjuna), 國 王 應 忠 於 職 守, 奮 勇 上 戰 場 殺 敵, 不 應 執 著 於 行 為 產 生 的 結 果 ( 頁 21-22) 7 中 阿 含 經 卷 3 業 相 應 品,CBETA, T01, no. 26, p. 433a21-b8

.84.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樣 生 在 人 間, 而 有 種 種 差 別, 同 樣 身 為 人 而 有 不 同 的 外 貌, 貧 賤 富 貴 等 差 別, 乃 是 因 現 世 的 處 境 與 過 去 所 造 的 業 有 關, 而 得 到 不 同 的 果 報, 但 也 和 現 生 的 行 為 及 種 種 因 緣 條 件 的 配 合 有 關 8 2. 業 與 輪 迴 眾 生 輪 迴 生 死 苦 海, 受 生 老 病 死 憂 愁 苦 惱 等 無 量 之 苦, 乃 是 由 業 力 所 感, 而 無 明 與 貪 愛 是 造 業 的 根 本 原 因, 如 同 狗 被 綁 在 柱 子 上, 只 能 順 著 柱 子 而 轉, 而 貪 愛 即 是 那 條 繩 子, 無 明 的 眾 生 在 行 住 坐 臥 間 不 知 要 離 貪 愛, 而 造 業 並 隨 業 力 生 死 流 轉 9 3. 業 與 解 脫 解 脫 輪 迴 之 苦 最 重 要 的 是 要 滅 無 明 父 貪 愛 母, 使 新 業 不 再 生, 舊 業 無 法 成 熟, 不 再 招 感 業 力, 即 不 會 受 生 死 輪 迴 之 苦 10 若 被 貪 愛 所 繫 縛, 則 須 順 著 因 緣 作 無 常 觀, 凡 事 生 滅 無 常, 心 不 住 著, 則 貪 愛 欲 念 不 生, 能 捨 則 貪 愛 滅, 接 著 種 種 大 苦 滅 如 同 種 樹 不 給 予 養 分 及 照 顧 則 無 法 成 長, 最 後 即 會 枯 死 貪 愛 滅 則 種 種 業 無 法 生 起, 無 法 成 熟, 才 有 解 脫 的 可 能 11 4. 轉 變 業 力 對 輪 迴 與 解 脫 之 影 響 阿 含 經 中 強 調 無 名 與 貪 愛 是 輪 迴 的 根 本 原 因, 業 是 帶 有 欲 望 意 志 的 行 為, 會 有 餘 勢 力 而 發 動 輪 迴 的 力 量 透 過 身 心 的 鍛 鍊 與 修 行 是 擺 脫 輪 迴 與 走 向 解 脫 的 正 確 行 為 修 持 戒 定 慧, 時 時 保 持 覺 照 的 心, 則 不 易 被 貪 念 欲 望 所 牽 制 而 造 種 種 業, 心 不 住 著, 則 能 捨 貪 愛, 不 造 新 業, 不 隨 業 轉, 不 受 業 力 招 感 而 輪 迴 12 另 外 阿 含 經 認 為 有 業 必 報, 不 善 業 如 重 石 投 入 水 中, 自 然 趣 下, 即 使 雙 手 合 十 祈 願 石 頭 浮 出 水 面, 石 頭 8 中 阿 含 經,CBETA, T01, no. 26, p. 704c19-27 9 雜 阿 含 經,CBETA, T02, no. 99, p. 69c3-8 10 雜 阿 含 經,CBETA, T02, no. 99, p. 94a27-29 11 雜 阿 含 經,CBETA, T02, no. 99, p. 79b5-11 12 長 阿 含 經,CBETA, T01, no. 1, p. 13a2-8

國 王 的 懺 悔.85. 並 不 會 往 上 浮 起 ; 而 善 業 如 酥 油, 會 自 然 浮 上 水 面 13 但 是 經 由 修 行, 時 時 維 持 在 正 念 上, 在 業 果 尚 未 形 成 以 前 是 有 可 能 轉 變 業 力, 如 雜 阿 含 經 說 : 正 見 增 上 者, 不 會 墮 於 惡 趣, 14 如 同 鐵 丸 置 於 器 皿 上, 則 不 會 沉 入 水 中 在 增 壹 阿 含 經 中 佛 陀 對 阿 闍 世 王 開 示, 經 由 修 善 悔 過 與 懺 罪, 雖 造 惡 業 是 有 可 能 生 天, 並 拔 除 其 罪 根 15 另 外 在 那 先 比 丘 經 上 記 載 彌 蘭 陀 王 問 那 先 比 丘 有 關 業 與 佛 力 救 度 之 可 能 性, 國 王 不 相 信 一 生 作 惡, 臨 終 前 念 佛, 死 後 可 生 天 那 先 比 丘 進 一 步 解 釋, 認 為 承 藉 佛 力, 死 後 可 不 下 地 獄 而 生 天, 如 大 石 置 於 船 上, 不 會 沒 入 水 中 16 ( 二 ) 懺 悔 思 想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懺 悔 一 詞, 源 自 梵 文 kṣama 與 āpatti-pratideśana 二 字 意 譯 而 來 一 般 將 kṣama 譯 為 懺 摩, 英 譯 為 enduring suffering 等, 即 容 忍 忍 耐 之 義, 或 引 伸 為 請 求 他 人 寬 容 自 己 所 犯 過 錯 漢 字 中 本 無 懺 字, 譯 經 者 在 翻 譯 時, 特 意 為 kṣama 這 個 音 而 造 懺 字 另 外 āpattipratideśana 可 譯 為 向 他 人 說 罪 過 之 意, 所 以 懺 悔 之 原 意, 即 是 請 求 寬 恕 原 諒, 及 說 己 罪 過 之 意, 這 是 在 僧 團 中 每 半 月 布 薩, 及 每 年 安 居 後 所 舉 行 的 懺 悔 儀 式 17 以 下 將 就 原 始 佛 教 及 大 乘 佛 教 的 懺 悔 內 涵 與 修 行 方 式 分 別 說 明 之 13 中 阿 含 經 卷 3 業 相 應 品,CBETA, T01, no. 26, p. 440a20-b24 14 雜 阿 含 經 : 假 使 有 世 間, 正 見 增 上 者, 雖 復 百 千 生, 終 不 墮 惡 趣 (CBETA, T02, no. 99, p. 204c11-12) 15 增 壹 阿 含 經 卷 39: 佛 告 王 曰 : 世 有 二 種 人 無 罪 而 命 終, 如 屈 伸 臂 頃, 得 生 天 上 云 何 為 二? 一 者 不 造 罪 本 而 修 其 善, 二 者 為 罪, 改 其 所 造 是 謂 二 人 而 取 命 終 生 於 天 上, 亦 無 流 滯 爾 時, 世 尊 便 說 此 偈 : 人 作 極 惡 行, 悔 過 轉 微 薄, 日 悔 無 懈 息, 罪 根 永 已 拔 (CBETA, T02, no. 125, p. 764a19-26) 16 那 先 比 丘 經,CBETA, T32, no. 1670B, p. 717b12-21 17 釋 大 睿, 中 國 佛 教 早 期 懺 罪 思 想 之 形 成 與 發 展, 頁 329

.86.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1. 原 始 佛 教 的 懺 悔 內 涵 與 修 行 方 式 懺 悔 的 儀 式, 原 是 指 僧 團 之 僧 眾 於 每 半 月 誦 戒 羯 摩 時, 所 行 之 懺 罪 悔 過 的 儀 式 因 此 在 原 始 佛 法 中 提 到 懺 悔 時, 是 指 比 丘 自 知 罪 自 見 過 不 敢 覆 藏, 而 對 釋 迦 牟 尼 佛, 或 大 眾 發 露 懺 悔 18 承 認 過 錯, 知 道 錯, 看 見 錯, 從 出 錯 的 地 方 回 到 正 軌, 遠 離 過 錯, 過 合 乎 戒 律 與 道 德 規 範 的 生 活, 心 得 清 淨 並 戒 慎 再 犯 19 此 作 法 懺 只 能 除 違 戒 之 罪, 不 能 除 所 造 之 業, 例 如 殺 生 依 法 懺 悔, 能 除 遮 罪, 但 不 能 除 性 罪, 業 果 成 熟 時 仍 須 受 報 2. 大 乘 佛 教 的 懺 悔 內 涵 與 修 行 方 式 大 乘 經 典 中, 談 到 懺 悔 時, 已 超 越 原 始 佛 法 所 談 之 對 象, 不 僅 指 釋 迦 佛 及 僧 眾, 尚 有 十 方 佛 三 十 五 佛 乃 至 三 世 千 佛, 以 及 一 切 菩 薩 摩 訶 薩 等, 另 外 也 強 調 罪 性 本 空 之 無 生 懺 而 大 乘 佛 教 修 持 懺 悔, 除 理 觀 的 通 達 外, 亦 重 視 事 相 之 修 法, 如 : 燒 香 供 花 酥 油 燃 燈 等 供 養, 或 莊 嚴 靜 室 澡 浴 清 淨 至 心 求 懺 等 此 外 於 經 典 中 常 見 的 修 法 為 : 懺 悔 請 佛 隨 喜 回 向 發 願 等 五 法 20 佛 名 經 提 到 懺 悔 應 興 七 種 心 以 為 方 便 : 慚 愧 恐 怖 厭 離 發 菩 提 心 怨 親 平 等 念 報 佛 恩 觀 罪 性 空 等 21 此 七 種 發 心, 被 融 入 後 世 的 許 多 懺 悔 儀 軌 中, 成 為 懺 罪 的 重 要 思 想 依 據 懺 悔 的 方 式 由 初 期 佛 教 樸 實 的 發 露 懺 悔, 發 展 至 大 乘 佛 教 則 有 念 佛 誦 經 持 咒 與 禮 拜 等 修 持 方 式 3. 懺 悔 的 心 理 轉 化 在 懺 悔 過 程 中, 罪 感 的 轉 化 首 先 須 意 識 到 自 己 的 過 失, 因 而 產 生 脫 離 犯 罪 過 失 的 心 理 需 求, 承 認 過 錯 且 願 意 說 出 來, 請 求 原 諒 並 且 發 願 不 再 犯, 清 除 心 中 的 罣 礙 而 得 清 淨 原 始 佛 教 的 懺 悔 含 意 主 要 著 重 在 發 露 不 18 釋 大 睿, 中 國 佛 教 早 期 懺 罪 思 想 之 形 成 與 發 展, 頁 325 19 Jayarava Michael Attwood, Did King Ajātaśatu Confess to Buddha, and did the Buddha Forgive Him? p. 292. 20 釋 大 睿, 中 國 佛 教 早 期 懺 罪 思 想 之 形 成 與 發 展, 頁 325-326 21 佛 說 佛 名 經,CBETA, T14, no. 441, p. 188b19-22

國 王 的 懺 悔.87. 再 犯 及 心 的 淨 化 (purify) 懺 悔 發 展 至 大 乘 佛 教 則 有 彌 補 過 失 的 想 法 與 作 為, 如 發 菩 提 心, 行 善 迴 向 所 有 眾 生, 以 求 減 輕 罪 業 智 者 大 師 在 釋 禪 波 羅 蜜 中 提 到 懺 悔, 即 包 含 知 道 過 錯 內 心 苛 責 不 覆 藏 哀 求 改 前 過 未 來 不 再 犯 行 善 感 恩 及 觀 法 空 等 心 理 轉 變 及 淨 化 的 過 程 請 見 下 文 : 懺 名 懺 謝 三 寶 及 一 切 眾 生, 悔 名 慚 愧 改 過 求 哀 我 今 此 罪 若 得 滅 者, 於 將 來 時, 寧 失 身 命, 終 不 更 造 如 斯 苦 業 復 次 懺 名 外 不 覆 藏, 悔 則 內 心 剋 責 ; 懺 名 知 罪 為 惡, 悔 則 恐 受 其 報 若 能 知 法 虛 妄, 永 息 惡 業, 修 行 善 道, 是 名 懺 悔 22 綜 合 以 上 之 論 述, 懺 悔 的 主 要 內 涵 與 精 神 即 是 破 惡 生 善, 已 作 罪 令 滅, 未 作 罪 令 不 造 及 勤 修 善 業 23 由 知 犯 錯 之 因 而 意 識 到 所 犯 之 罪, 然 後 坦 承 過 錯 而 不 隱 匿, 並 且 請 求 被 害 相 關 人 等 原 諒, 持 戒 清 淨, 並 深 知 業 報 之 苦 果, 而 心 生 厭 離, 誓 不 再 犯, 之 後 能 發 菩 提 心, 修 行 善 業, 利 益 大 眾, 以 自 力 懺 悔 與 佛 之 願 力, 再 加 上 所 積 累 之 福 德 善 業, 轉 變 業 緣, 改 變 業 果, 由 罪 惡 的 深 淵 而 得 救 度 以 下 將 詳 述 懺 悔 如 何 轉 變 業 力 與 果 報 4. 懺 悔 對 業 力 的 影 響 一 切 業 皆 可 轉, 即 使 是 無 間 業 也 可 令 轉, 懺 悔 即 是 轉 變 業 力 的 助 緣 之 一 24 再 者, 由 增 壹 阿 含 經 中 佛 陀 對 阿 闍 世 王 開 示, 可 知 懺 悔 能 滅 罪 障 罪 障 可 分 成 : 業 障 報 障 及 煩 惱 障 懺 悔 如 何 影 響 業 力 而 達 到 滅 22 釋 禪 波 羅 蜜 次 第 法 門,CBETA, T46, no. 1916, p. 485b16-24 23 四 分 律 刪 補 隨 機 羯 磨 疏 濟 緣 記 卷 4: 懺 謂 止 斷 未 來 非, 悔 謂 耻 心 於 往 犯 由 斯 善 故, 已 起 無 緣, 當 生 無 續, 雙 礙 緣 續, 說 名 行 除 ; 又 由 斯 善, 來 感 樂 報, 差 彼 苦 緣, 名 為 報 除 (CBETA, X41, no. 728, p. 331c3-5 // Z 1:64, p. 498b12-14 // R64, p. 995b12-14) 24 阿 毘 達 磨 大 毘 婆 沙 論 卷 114: 以 一 切 業 皆 可 轉 故, 乃 至 無 間 業 亦 可 令 轉 (CBETA, T27, no. 1545, p. 593b10-11)

.88.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此 三 罪 障 的 作 用? 以 下 將 分 成 轉 變 業 緣, 破 壞 業 果, 業 性 本 空 等 三 方 面 來 討 論 (1) 轉 變 業 緣 眾 生 所 造 的 業 如 同 種 子, 須 要 外 在 條 件 及 因 緣 的 配 合, 才 能 萌 芽 成 長, 結 成 業 果 基 於 業 種 不 滅 的 立 場, 可 在 業 種 成 熟 前, 改 變 因 緣, 令 種 子 無 法 發 芽 成 長 而 發 展 成 業 果 懺 悔 的 修 行 法 門 中 即 有 以 修 善 稀 釋 惡 業 苦 報 之 鹽 喻 說 ; 發 願 不 再 犯, 使 行 為 與 心 念 維 持 在 正 法 上, 而 延 後 業 果 的 成 熟, 業 力 則 因 請 求 原 諒 與 寬 恕, 勤 修 善 業 轉 變 因 緣 而 慢 慢 消 散 ; 再 者 則 是 藉 由 他 力 因 緣 而 改 變 果 報, 如 那 先 比 丘 經 之 大 船 喻, 以 念 佛 之 懺 悔 方 式, 承 藉 佛 力 而 不 墮 地 獄 轉 變 業 緣 可 轉 變 業 障 報 障 並 減 輕 煩 惱 障 (2) 破 壞 業 力 以 懺 悔 的 力 量, 直 接 破 壞 業 種 能 生 之 力, 毀 壞 業 本 身 的 餘 勢 力, 而 令 果 報 不 生 發 露 自 己 的 過 失, 心 不 覆 藏, 負 起 責 任, 願 意 接 受 懲 罰, 以 此 清 除 罪 障 而 心 得 清 淨, 即 可 破 壞 執 著 心 並 斷 除 煩 惱, 再 加 上 勤 修 善 法, 廣 積 功 德, 如 同 將 樹 根 或 種 子 暴 露 出 來 讓 太 陽 曬 死, 則 樹 木 無 法 再 成 長 而 枯 死 發 露 自 己 的 罪, 承 認 過 失, 起 慚 愧 悔 過 之 心, 而 斷 除 造 惡 心 念, 再 加 上 善 業 的 力 量, 則 不 會 再 感 業 果, 如 雪 遇 太 陽 而 融 化 破 壞 業 力 可 阻 礙 業 障 生 成 與 發 展, 阻 止 報 障 發 生, 斷 煩 惱 障 滋 長 (3) 業 性 本 空 以 般 若 空 觀 的 立 場, 觀 業 本 無 自 性, 否 認 業 的 實 體 性, 則 沒 有 惡 業 果 報 的 實 體 性 存 在, 以 空 性 智 慧 之 力 達 滅 罪 之 作 用, 此 即 以 理 契 入 之 懺 悔 法 門, 即 所 謂 無 生 懺 25 首 先 善 惡 業 本 身 沒 有 自 性, 也 就 是 空 性, 本 身 並 非 不 變, 而 是 暫 時 有 根 本 無, 暫 時 有 受 報 的 現 象, 而 受 報 之 罪 福 並 非 永 遠, 觀 空 業 之 罪 與 福 為 因 緣 和 合 之 假 有, 本 性 是 空 再 者, 貪 愛 執 著 為 造 罪 之 因 緣, 放 下 自 我 執 著, 以 智 慧 力 觀 自 我 煩 惱 罪 福 自 性 本 25 釋 惠 空, 懺 悔 析 義,http://www.fozang.org.tw/digest_1_1.htm, 2013.07.10

國 王 的 懺 悔.89. 空, 本 不 存 在, 心 無 所 求 地 懺 悔, 是 無 相 真 懺 悔 放 下 執 著 與 煩 惱 則 心 得 清 淨, 自 性 清 淨, 唯 心 所 現, 一 切 皆 是 清 淨, 罪 行 本 空 如 釋 禪 波 羅 蜜 次 第 法 門 所 言 如 下 : 復 次 一 切 萬 法, 悉 屬 於 心, 心 性 尚 空, 何 況 萬 法? 若 無 萬 法, 誰 是 罪 業? 若 不 得 罪, 不 得 不 罪 觀 罪 無 生, 破 一 切 罪, 以 一 切 諸 罪 根 本 性 空 常 清 淨 故 26 內 心 清 淨, 唯 心 所 現 萬 法 亦 是 清 淨, 何 況 罪 性 本 空, 沒 有 罪 生, 也 沒 有 罪 無 生 正 如 佛 說 觀 普 賢 菩 薩 行 法 經 所 云 : 一 切 業 障 都 是 妄 想 煩 惱 所 生, 想 要 懺 悔 者, 應 以 智 慧 洞 察 業 障 之 實 相, 眾 生 無 始 以 來 由 六 根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等 貪 著 外 境 之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等 六 塵, 而 造 成 諸 眾 罪, 然 罪 本 無 自 性, 自 心 清 淨 則 能 看 清 眾 罪 皆 為 因 緣 假 合, 暫 時 有, 根 本 無, 故 應 從 心 懺 悔, 詳 如 下 文 : 一 切 業 障 海, 皆 從 妄 想 生 若 欲 懺 悔 者, 端 坐 念 實 相 眾 罪 如 霜 露, 慧 日 能 消 除 是 故 應 至 心, 懺 悔 六 情 根 27 以 上 所 討 論 是 由 般 若 空 性 之 理 契 入, 說 明 業 性 本 空, 以 萬 法 唯 心 所 造 之 唯 心 理 論, 清 淨 如 來 藏 心 之 觀 點, 解 釋 從 心 懺 悔 罪 業 之 後, 則 心 亡 罪 滅 兩 俱 空, 是 名 真 懺 悔 28 因 此 由 業 性 本 空 之 理 契 入, 則 業 障 報 障 煩 惱 障 一 併 經 由 內 心 的 懺 悔, 觀 得 實 相 而 空 亡 26 釋 禪 波 羅 蜜 次 第 法 門,CBETA, T46, no. 1916, p. 486b9-12 27 佛 說 觀 普 賢 菩 薩 行 法 經,CBETA, T09, no. 277, p. 393b10-13 28 金 剛 三 昧 經 通 宗 記 : 罪 從 心 起 將 心 懺, 心 若 滅 時 罪 亦 亡 ; 罪 亡 心 滅 兩 俱 空, 此 則 是 名 真 懺 悔 (CBETA, X35, no. 652, p. 330a22-23 // Z 1:55, p. 297c4-5 // R55, p. 594a4-5)

.90.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 三 ) 救 度 懺 悔 與 因 果 經 由 懺 悔, 發 露 自 己 的 過 失, 請 求 別 人 原 諒, 改 過 向 善, 是 否 具 有 某 種 救 度 的 力 量, 以 解 除 罪 業 或 減 輕 業 報? 特 別 是 悔 過 認 罪 後, 及 之 後 所 做 的 善 業, 是 否 會 改 變 業 力 與 果 報, 影 響 今 世 來 生 及 死 後 的 去 處? 功 過 可 以 相 抵 互 補 嗎? 懺 悔 可 改 變 因 果 法 則, 使 眾 生 得 救 度 而 脫 離 苦 難 與 生 死 輪 迴 嗎? 1. 懺 悔 與 因 果 業 報 即 使 懺 悔 能 轉 變 業 緣, 影 響 業 果 之 生 成, 但 仍 基 於 因 果 法 則 而 運 作, 懺 悔 業 障, 並 不 能 消 除 所 做 之 業, 因 緣 成 熟 仍 會 承 受 果 報 29 而 懺 悔 的 力 量 卻 可 在 業 果 成 熟 前 轉 變 業 緣, 破 壞 業 力 的 發 展, 阻 斷 業 果 形 成 或 延 後 果 報 生 成 而 具 有 救 度 的 力 量, 因 緣 成 熟 即 使 成 佛 仍 會 受 果 報, 只 是 悟 者 內 心 清 淨, 業 報 來 臨 時 並 不 覺 苦, 亦 不 生 貪 瞋 癡 等 煩 惱 而 造 新 業 2. 救 度 與 懺 悔 懺 悔 罪 過, 改 過 向 善, 可 以 將 功 抵 罪 功 過 相 抵 而 得 到 救 度 嗎? 在 因 果 的 原 則 下, 修 福 並 不 能 抵 罪, 善 惡 業 有 各 自 的 果 報, 所 作 罪 有 其 應 受 報 之 因 果, 其 罪 業 仍 在 ; 若 執 著 修 福 滅 罪, 有 執 著 有 果 報, 有 所 求 地 修 福 則 有 另 外 的 世 間 果 報 30 不 過 善 業 的 力 量 會 使 業 報 的 惡 緣 不 易 形 成, 內 心 不 斷 維 持 無 漏 善 念, 身 口 意 不 招 感 惡 業, 則 惡 業 不 易 成 熟, 新 業 不 再 生 成, 因 此 懺 悔 加 上 行 善 修 福 具 有 自 力 的 救 度 力 量, 不 再 隨 惡 業 而 沉 淪 於 生 死 苦 海 另 外 透 過 懺 儀 之 誦 經 持 咒 念 佛 供 養 等 可 以 改 變 業 報 得 到 救 度 嗎? 儀 式 的 進 行 可 淨 化 內 心 的 罪 感, 生 起 慚 愧 懺 悔 心, 發 願 行 善 修 福, 而 改 變 業 緣 ; 另 外 在 儀 式 中 以 佛 法 幫 助 冤 親 債 主 心 開 意 解, 化 解 怨 恨, 亦 有 改 變 業 緣 與 削 弱 業 體 的 作 用, 而 達 到 減 輕 罪 業 或 延 緩 業 報 之 生 成 ; 再 者 念 29 大 寶 積 經 卷 57: 假 使 經 百 劫, 所 作 業 不 亡 ; 因 緣 會 遇 時, 果 報 還 自 受 (CBETA, T11, no. 310, p. 335b14-15) 30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 擬 將 修 福 欲 滅 罪, 後 世 得 福 罪 還 在, 但 向 心 中 除 罪 緣, 名 自 性 中 真 懺 悔 (CBETA, T48, no. 2008, p. 354c28-355a1)

國 王 的 懺 悔.91. 佛 可 與 佛 願 力 相 應, 乘 佛 力 而 到 救 度 因 此 懺 悔 儀 式 的 修 行 方 式 具 有 自 力 與 他 力 的 救 度 力 量, 但 並 非 透 過 儀 式 即 產 生 戲 劇 性 的 逆 轉 情 節 而 一 筆 勾 銷 所 有 惡 業, 即 得 到 超 度 而 解 脫 輪 迴 之 苦 懺 悔 本 身 具 有 防 非 止 過 之 作 用, 助 於 持 戒, 維 持 內 心 清 淨, 培 養 正 念, 修 定 而 發 慧, 由 智 慧 力 破 除 無 名 執 著, 洞 察 業 性 本 空, 以 理 契 入 無 生 懺, 由 內 心 真 正 的 懺 悔 而 得 到 救 度 總 之 懺 悔 的 救 度 力 量 是 與 戒 定 慧 的 修 行 相 應, 因 而 具 有 脫 離 生 死 輪 迴, 趣 向 解 脫 的 救 度 作 用 三 國 王 的 功 過 與 懺 悔 以 下 將 分 別 探 討 阿 闍 世 王 阿 育 王 伽 摩 尼 王 及 唐 太 宗, 四 位 國 王 一 生 所 造 的 罪 業, 經 由 宗 教 師 的 協 助 或 自 己 良 知 覺 醒, 而 懺 悔 自 己 的 罪 過, 改 過 遷 善, 並 透 過 宗 教 的 力 量 平 息 內 心 的 憂 慮 與 不 安, 最 後 在 今 生 來 世 與 命 終 後, 得 到 不 同 的 救 度 結 果 ( 一 ) 阿 闍 世 王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阿 闍 世 王 曾 是 逆 子 與 惡 王, 將 父 親 幽 禁 在 獄 中, 又 想 殺 害 母 親, 其 母 憂 愁 無 奈, 感 嘆 厭 惡 這 惡 濁 的 人 世 間, 因 而 心 生 厭 離, 請 佛 陀 教 導 往 生 無 憂 清 淨 之 地, 佛 為 其 母 韋 提 希 夫 人 開 示 之 內 容 即 是 佛 說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以 此 因 緣 而 成 就 此 著 名 淨 土 經 典 31 然 這 樣 作 惡 多 端 的 人 生, 如 何 遇 到 善 知 識 的 開 導 啟 發, 真 心 懺 悔, 逆 轉 惡 緣, 而 成 為 明 君 與 大 護 法, 以 下 將 詳 述 其 戲 劇 化 的 人 生, 及 其 所 造 之 諸 業, 經 由 懺 悔 而 得 救 度 之 歷 程 1. 阿 闍 世 王 的 功 過 摩 竭 陀 國 (Magadha) 頻 比 沙 羅 王 (King Bimbisara, 前 546?), 是 阿 闍 世 王 的 父 親 採 行 擴 張 政 策, 建 置 強 大 的 軍 隊, 獎 勵 通 商 貿 易, 保 護 傳 教 師, 國 力 強 大, 但 最 後 為 其 子 所 弒 阿 闍 世 王 本 身 具 雄 才 大 略, 受 提 婆 達 多 之 慫 恿, 將 父 王 監 禁 在 獄 中 餓 死 奪 取 王 位 後, 進 一 步 擴 張 領 土, 31 佛 說 觀 無 量 壽 佛 經,CBETA, T12, no. 365, p. 341a2-c1

.92.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在 國 內 消 除 異 己, 殺 害 舊 臣, 並 助 提 婆 達 多 迫 害 佛 陀 及 僧 團 和 合, 在 印 度 歷 史 上, 是 有 名 的 惡 王 32 但 後 來 皈 依 佛 教, 而 成 為 歷 史 明 君, 資 助 第 一 次 經 典 結 集, 成 為 佛 教 史 上 的 大 護 法 33 阿 闍 世 王 請 示 佛 法, 護 持 佛 教 的 行 誼, 被 集 結 或 記 錄 於 阿 闍 世 王 經 阿 闍 世 王 問 五 逆 經 大 般 涅 槃 經 等 在 佛 陀 善 巧 的 引 導 下 懺 悔 己 過, 皈 依 佛 法, 改 過 遷 善, 護 持 三 寶, 以 下 將 詳 述 其 懺 悔 與 救 度 的 過 程 2. 阿 闍 世 王 的 懺 悔 與 救 度 阿 闍 世 王 因 殺 害 父 王 良 心 不 安, 驚 恐 憂 慮, 抑 鬱 寡 歡, 由 心 病 而 積 累 出 身 病, 因 心 生 熱 悔 而 全 身 發 熱 長 瘡, 痛 苦 難 以 入 眠, 深 怕 自 己 即 將 墮 入 地 獄 良 醫 耆 婆 引 用 佛 之 開 示, 勸 王 懺 悔 可 免 地 獄 之 苦, 智 者 應 懺 悔, 則 所 作 之 惡, 如 濁 水 置 明 珠, 以 珠 之 威 力, 水 即 為 清 ; 懺 悔 即 能 除 罪, 回 復 原 本 的 清 淨 詳 如 下 文 : 智 者 有 二 : 一 者 不 造 諸 惡, 二 者 作 已 懺 悔 ; 愚 者 亦 二 : 一 者 作 罪, 二 者 覆 藏 雖 先 作 惡, 後 能 發 露, 悔 已 慚 愧, 更 不 敢 作 ; 猶 如 濁 水 置 之 明 珠, 以 珠 威 力, 水 即 為 清 ; 如 烟 雲 除, 月 則 清 明, 作 惡 能 悔 亦 復 如 是 王 若 懺 悔, 懷 慚 愧 者, 罪 即 除 滅, 清 淨 如 本 34 隨 後 佛 陀 以 月 愛 三 昧 先 治 其 身 病 而 後 治 其 心 病 如 大 般 涅 槃 經 之 敘 述 如 下 : 爾 時 世 尊 大 悲 導 師, 為 阿 闍 世 王 入 月 愛 三 昧, 入 三 昧 已, 放 大 光 明, 其 光 清 涼 往 照 王 身, 身 瘡 即 愈, 欝 蒸 除 滅, 王 覺 瘡 愈 身 體 清 32 李 志 夫, 從 佛 教 人 倫 理 精 神 對 中 國 當 代 社 會 之 反 省, 頁 293 33 大 智 度 論 : 是 時, 大 迦 葉 與 千 人 俱, 到 王 舍 城 耆 闍 崛 山 中 ; 告 語 阿 闍 世 王 : 給 我 等 食, 日 日 送 來, 今 我 曹 等 結 集 經 藏, 不 得 他 行 (CBETA, T25, no. 1509, pp. 67c25-68a3) 34 大 般 涅 槃 經,CBETA, T12, no. 374, p. 477c2-8

國 王 的 懺 悔.93. 涼 35 阿 闍 世 王 因 世 尊 大 悲 慈 愛, 以 月 愛 三 昧 治 癒 其 身, 並 開 啟 國 王 的 善 心 36 之 後 進 一 步 開 導 王, 一 切 法 皆 無 定 相, 殺 亦 無 定 相, 則 報 亦 不 定, 為 何 說 一 定 會 下 地 獄 呢? 37 接 著 解 釋 如 何 以 般 若 空 觀 懺 悔 而 滅 罪 : 就 像 涅 槃 非 有 非 無 而 亦 是 有 ; 殺 也 是 雖 非 有 非 無 而 亦 是 有, 有 慚 愧 心 之 人 則 為 非 有, 無 慚 愧 心 者 則 為 非 無 ; 受 果 報 之 苦 的 人 名 為 有, 空 見 之 人 心 不 受 果 報 之 影 響 則 為 非 有 38 所 以 雖 犯 下 殺 父 重 罪 若 能 以 般 若 智 慧 之 心 慚 愧 懺 悔, 則 不 一 定 會 受 地 獄 果 報 之 苦 在 佛 陀 悉 心 引 導 下, 王 懺 悔 其 殺 父 之 過, 進 而 皈 依 三 寶 長 阿 含 經 中 有 一 段 敘 述 阿 闍 世 王 向 佛 陀 懺 悔, 自 己 不 應 殺 害 父 王 的 經 過, 如 下 文 : 時, 王 手 自 斟 酌, 供 佛 及 僧, 食 訖 去 鉢, 行 澡 水 畢, 禮 世 尊 足, 白 言 : 我 今 再 三 悔 過, 我 為 狂 愚 癡 冥 無 識, 我 父 摩 竭 瓶 沙 王 以 法 治 化, 無 有 偏 抂, 而 我 迷 於 五 欲, 實 害 父 王, 唯 願 世 尊 加 哀 慈 愍, 受 我 悔 過 39 阿 闍 世 王 在 佛 陀 面 前 真 誠 告 白 與 悔 過, 佛 陀 授 予 國 王 五 戒 並 皈 依 三 寶, 表 示 其 重 罪 已 減, 若 不 弒 父 當 下 即 得 法 眼 淨 40 原 文 如 下 : 此 阿 闍 世 王 過 罪 損 減, 已 拔 重 咎 若 阿 闍 世 王 不 殺 父 者, 即 當 於 35 大 般 涅 槃 經,CBETA, T12, no. 374, pp. 480c27-481a1 36 大 般 涅 槃 經 : 王 即 問 言 : 何 等 名 為 月 愛 三 昧? 耆 婆 答 言 : 譬 如 月 光 能 令 一 切 優 鉢 羅 花 開 敷 鮮 明, 月 愛 三 昧 亦 復 如 是, 能 令 眾 生 善 心 開 敷, 是 故 名 為 月 愛 三 昧 (CBETA, T12, no. 374, p. 481a26-29) 37 大 般 涅 槃 經,CBETA, T12, no.374, p. 483b13-c2 38 大 般 涅 槃 經,CBETA, T12, no.374, p. 484b7-12 39 長 阿 含 經,CBETA, T01, no. 1, p. 109c7-12 40 長 阿 含 經,CBETA, T01, no. 1, p. 109b19-c1

.94.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此 坐 上 得 法 眼 淨 ; 而 阿 闍 世 王 今 自 悔 過, 罪 咎 損 減, 已 拔 重 咎 41 由 上 文 可 知 其 罪 業 似 乎 得 到 一 些 減 緩, 但 是 否 罪 報 仍 在, 來 生 或 死 後 將 會 有 何 果 報? 以 下 於 阿 闍 世 王 問 五 逆 經 中, 世 尊 認 為 阿 闍 世 王 所 犯 的 五 逆 罪, 受 報 有 定 處 : 世 尊 便 說 此 偈 : 愚 者 知 是 處, 言 殃 謂 無 報, 我 今 觀 當 來, 受 報 有 定 處 42 由 此 可 知 佛 陀 認 為 五 逆 重 罪 雖 然 誠 心 懺 悔 仍 會 有 果 報, 但 之 後 世 尊 又 詳 細 說 明, 阿 闍 世 王 死 後 會 如 拍 球 般 先 墮 地 獄, 然 後 彈 起 上 升 至 四 天 王 天 兜 術 天 自 在 化 天 等, 上 上 下 下, 然 後 轉 生 為 人, 以 信 堅 固, 出 家 學 道, 最 後 成 辟 支 佛, 名 無 穢 43 比 丘 們 認 為 阿 闍 世 王 犯 下 如 此 重 罪, 仍 可 生 天, 甚 至 成 佛, 令 人 不 可 思 議 世 尊 進 一 步 解 釋 : 世 尊 告 曰 : 摩 竭 國 王 阿 闍 世, 發 意 成 就, 眾 善 普 至 比 丘! 堪 任 發 意 成 就, 得 拔 濟 地 獄 ; 若 發 意 不 成 就 者, 因 緣 成 就, 雖 未 生 地 獄, 猶 可 設 方 便 不 至 地 獄 比 丘 白 言 : 若 彼 人 二 事 俱 成 就 者, 彼 當 生 何 處? 世 尊 告 曰 : 彼 二 事 成 就, 當 生 二 處 云 何 為 二? 生 天 人 間 44 世 尊 在 此 進 一 步 解 釋, 若 發 願 成 就 佛 道, 眾 善 普 至, 可 被 救 拔 不 墮 地 獄, 若 再 加 上 眾 因 緣 俱 足 成 就, 則 可 以 生 天 人 間 另 外 阿 闍 世 王 雖 犯 下 五 逆 重 罪, 但 經 由 誠 心 懺 悔, 並 在 毘 婆 尸 佛 時 初 發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心, 因 為 這 樣 的 因 緣 而 有 無 量 果 報, 消 滅 無 量 罪 惡 45 雖 然 罪 報 仍 在, 但 會 如 41 長 阿 含 經,CBETA, T01, no. 1, p. 109b27-c1 42 阿 闍 世 王 問 五 逆 經,CBETA, T14, no. 508, p. 776a1-3 43 阿 闍 世 王 問 五 逆 經,CBETA, T14, no. 508, p. 776b26-c6 44 阿 闍 世 王 問 五 逆 經,CBETA, T14, no. 508, p. 776a28-b5 45 大 般 涅 槃 經,CBETA, T12, no. 374, p. 485b3-10

國 王 的 懺 悔.95. 拍 球 般 短 暫 下 地 獄 然 後 再 上 升 於 天, 之 後 生 於 人 間, 至 心 求 道, 仍 可 成 佛 在 此 佛 陀 仍 強 調 因 果 業 報 法 則 的 重 要 性, 同 時 也 肯 定 至 心 悔 過 的 救 拔 力 量 另 外 懺 悔 本 身 可 減 輕 業 報, 若 以 宗 教 倫 理 觀 點 視 之, 則 承 認 犯 法 本 身 即 有 悔 過 並 回 到 倫 理 道 德 規 範 的 意 涵, 淨 化 倫 理 道 德, 意 識 到 其 存 在 並 付 諸 實 踐, 行 為 端 正, 則 業 的 惡 果 不 易 成 熟 或 將 延 後 發 生 46 發 露 己 過 則 能 破 壞 業 的 影 響 力, 時 時 意 識 到 法 並 付 諸 行 動, 再 加 上 善 業 的 力 量, 則 不 易 招 感 惡 業 果 報 成 熟 ( 二 ) 阿 育 王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阿 育 王 是 佛 教 歷 史 上 著 名 的 轉 輪 聖 王, 不 過 在 奪 取 王 位 的 過 程 中, 殺 人 無 數 ; 主 政 初 期 實 施 嚴 刑 峻 法, 是 當 時 惡 名 昭 彰 的 惡 王 在 人 生 的 轉 捩 點 上, 王 如 何 經 由 懺 悔, 改 變 自 己 的 人 生, 使 自 己 和 全 民 都 得 到 救 度? 1. 阿 育 王 的 功 過 阿 育 王 的 父 親 毗 陀 沙 羅 王 (Bindusāra), 所 統 治 的 孔 雀 王 朝 (Maurya Dynasty) 統 一 了 北 印 度 以 及 東 南 印 度 的 大 部 份 領 土, 僅 剩 下 迦 陵 伽 (Kalinga) 王 國 尚 未 被 征 服 毗 陀 沙 羅 王 原 本 要 傳 位 給 他 的 太 子 蘇 深 摩 為 王, 他 的 另 一 兒 子 即 阿 育 王, 在 其 親 信 羅 提 掘 多 的 協 助 下, 殺 害 其 兄 及 有 關 人 員, 奪 取 王 位, 氣 死 父 王 ; 甚 至 殺 害 忠 諫 之 臣 民 有 五 百 之 眾 阿 育 王 整 肅 內 部 以 後, 即 決 心 征 伐 迦 陵 伽 國, 由 於 受 到 強 烈 抵 抗, 雙 方 死 傷 慘 烈 47 迦 陵 伽 之 戰, 是 他 一 生 的 轉 捩 點, 得 到 空 前 的 勝 利, 同 時 也 領 悟 到 戰 爭 的 殘 酷, 百 姓 流 離, 士 兵 傷 亡, 引 起 他 內 心 的 不 安 與 深 切 的 悔 悟 以 暴 力 所 得 的 勝 利 並 非 真 正 的 勝 利, 唯 有 依 於 法 之 勝 利, 才 是 真 正 的 勝 利, 因 此 發 願 要 成 為 一 位 寬 厚 仁 慈 的 國 王, 從 此 以 仁 政 治 天 下, 並 皈 依 佛 法, 成 為 佛 陀 預 言 的 轉 輪 聖 王 48 阿 育 王 對 佛 教 最 大 的 貢 獻 之 一 為 經 典 結 集, 其 次 是 派 遣 傳 教 師 將 佛 教 普 遍 地 傳 佈 到 全 印 度, 甚 至 今 之 緬 46 Jayarava Michael Attwood, Did King Ajātaśatu Confess to Buddha, and did the Buddha Forgive Him? pp.296, 299. 47 李 志 夫, 從 佛 教 人 倫 理 精 神 對 中 國 當 代 社 會 之 反 省, 頁 294 48 H. C. Raychandhnri, 阿 育 王 評 鑑, 頁 23

.96.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甸 斯 里 蘭 卡 克 什 米 爾, 乃 至 阿 富 汗 以 西 等 地, 使 佛 教 成 為 國 際 性 宗 教 他 以 佛 法 倫 理 教 化 治 國, 放 棄 個 人 口 腹 之 欲, 奉 行 不 殺 生 ; 鼓 勵 后 妃 從 事 慈 善 工 作 ; 以 慈 悲 精 神 設 置 義 倉, 人 與 動 物 均 設 有 醫 院 等, 並 要 人 們 看 到 自 己 靈 性 深 處 49 2. 阿 育 王 的 懺 悔 與 救 度 一 場 慘 烈 的 戰 爭, 戲 劇 性 的 改 變 阿 育 王 的 性 格, 並 經 由 皈 依 佛 教 及 深 切 的 懺 悔 之 後, 自 己 精 進 修 行, 並 且 廣 種 福 田, 以 佛 法 教 化 百 姓, 然 而 阿 育 王 之 前 所 作 的 惡 業, 是 否 會 因 懺 悔 及 施 行 仁 政, 而 減 輕 其 罪 業? 而 得 到 救 度 呢? 以 下 是 阿 育 王 的 懺 悔 因 緣, 及 其 所 做 善 業 與 救 度 過 程 阿 育 王 未 皈 依 佛 法 以 前, 實 施 嚴 刑 峻 法, 一 位 名 為 海 的 比 丘, 因 乞 食 而 誤 入 地 獄 刑 場, 被 酷 吏 無 畏 山, 置 於 鐵 鍋 中 煮, 久 煮 不 死, 於 鍋 中 化 現 蓮 花 結 跏 趺 坐, 阿 育 王 聽 說 此 事 後 前 往 視 察, 海 比 丘 此 時 現 神 通, 由 鐵 鍋 中 飛 出, 如 鵝 王 飛 騰 空 中 現 十 八 變, 王 心 生 歡 喜, 希 望 成 為 其 弟 子 50 海 比 丘 說 偈 曰 : 是 故 大 人 王, 於 一 切 眾 生 ; 當 起 慈 悲 心, 施 與 無 怖 畏 ; 當 滿 世 尊 意, 廣 起 舍 利 塔 51 在 海 比 丘 的 勸 說 下, 阿 育 王 心 生 念 佛 心 而 懺 悔, 並 且 歸 依 佛 法, 護 持 三 寶 請 見 下 文 : 爾 時, 阿 育 王 生 念 佛 心, 合 掌 懺 悔 而 說 偈 言 : 我 歸 依 佛 法, 及 世 尊 弟 子 ; 汝 今 十 力 子, 當 起 忍 辱 心 ; 我 所 作 眾 惡, 悉 懺 悔 於 汝 ; 今 當 修 精 進, 深 生 恭 敬 心 ; 我 莊 嚴 此 地, 以 種 種 佛 塔 ; 其 白 49 李 志 夫, 從 佛 教 人 倫 理 精 神 對 中 國 當 代 社 會 之 反 省, 頁 295 50 阿 育 王 經,CBETA, T50, no. 2043, pp. 133c28-134b29 51 阿 育 王 經,CBETA, T50, no. 2043, p. 134c15-17

國 王 的 懺 悔.97. 如 珂 雪, 如 佛 之 所 說 52 由 上 文 可 知, 阿 育 王 心 生 念 佛 心, 真 心 誠 意 地 向 海 比 丘 懺 悔 自 己 的 罪 業, 並 且 發 願 精 進 修 行, 造 塔 修 福, 成 就 佛 道 之 後 又 聽 雞 園 寺 耶 舍 阿 羅 漢 之 開 示, 勸 說 布 施 之 功 德, 因 而 建 八 萬 四 千 佛 塔, 勸 導 全 民 布 施 貧 苦 與 沙 門 53 因 而 有 偈 頌 曰 : 大 聖 孔 雀 王, 知 法 大 饒 益 ; 以 塔 印 世 間, 捨 惡 名 於 地 ; 得 善 名 法 王, 依 法 得 安 樂 54 阿 育 王 統 治 期 間 ( 約 公 元 前 269-232) 施 行 善 政, 教 化 百 姓, 自 己 內 心 得 到 快 樂, 並 與 全 民 共 享 繁 榮 安 定 祥 和 的 太 平 盛 世, 轉 變 業 緣 讓 自 己 的 別 業 和 百 姓 之 共 業 在 現 世 都 得 改 善 55 阿 育 王 認 為 增 進 一 切 世 間 利 益 是 王 的 義 務, 一 切 的 努 力 是 為 了 使 人 們 於 此 世 得 安 樂, 於 後 世 能 升 天, 一 切 有 情 皆 是 我 之 子 56 晚 年 時 太 子 被 害 而 失 去 雙 眼, 無 法 治 國, 無 可 奈 何, 由 其 孫 繼 任, 最 後 病 魔 纏 身 亦 失 去 權 力 與 財 富, 一 天 的 食 物 只 有 半 顆 菴 摩 勒 果, 但 仍 決 定 將 此 供 養 給 僧 團 富 貴 權 位 如 浮 雲, 最 終 仍 脫 離 不 了 老 病 死 的 糾 纏, 擁 有 天 下 的 財 富 與 權 力, 臨 終 前 卻 窮 到 只 剩 半 顆 菴 摩 勒 果 可 支 配 57 ( 三 ) 伽 摩 尼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伽 摩 尼 王 的 事 蹟 記 載 於 僧 伽 羅 僧 人 所 寫 的 大 史 (The Mahāvaṃsa), 這 部 史 書 主 要 記 錄 公 元 前 三 至 公 元 四 世 紀 有 關 斯 里 蘭 卡 的 52 阿 育 王 經,CBETA, T50, no. 2043, p. 134c18-24 53 阿 育 王 經,CBETA, T50, no. 2043, p.135a22-27 54 阿 育 王 經,CBETA, T50, no. 2043, p. 135b1-3 55 R. C. Majumdar, H. C. Raychaudhuri and Kalikinkar Datta, 印 度 通 史 ( 上 ), 頁 153 155 56 平 川 彰, 印 度 佛 教 史, 頁 101 57 阿 育 王 傳,CBETA, T50, no. 2042, pp. 110b27-111a10

.98.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政 教 史, 伽 摩 尼 王 統 治 期 間 為 公 元 前 167-137 年, 其 相 關 功 業 主 要 記 載 於 第 二 十 一 章 至 三 十 二 章 58 伽 摩 尼 王 為 保 護 教 法, 殺 了 泰 米 爾 伊 羅 拉 國 王, 並 打 敗 三 十 二 位 泰 米 爾 國 王, 統 一 斯 里 蘭 卡 全 島, 但 這 過 程 中 導 致 傷 亡 慘 重, 也 殺 死 很 多 泰 米 爾 人, 引 起 國 王 內 心 的 不 安 與 煎 熬, 阿 羅 漢 們 的 安 慰 是 否 能 讓 國 王 因 此 得 到 內 心 的 平 靜 與 宗 教 上 的 救 度? 以 下 將 探 討 伽 摩 尼 王 的 功 過 與 救 度 1. 伽 摩 尼 王 的 業 根 據 大 史 記 載 伽 摩 尼 王 是 由 一 位 沙 門 而 轉 生 於 王 室, 出 生 時 帶 著 吉 兆 與 富 貴, 誕 生 那 天 來 了 載 滿 寶 物 的 船 與 六 牙 小 白 象, 牠 的 名 字 叫 Kaṇḍula 59 曾 與 弟 弟 為 了 爭 奪 母 親 與 大 象 Kaṇḍula 而 發 動 戰 爭, 但 最 後 在 比 丘 與 長 老 們 的 調 解 下 和 平 相 處, 共 同 治 理 國 家 60 另 外 在 大 史 中 將 其 描 述 為 一 位 有 理 想 精 進 不 懈 全 心 奉 獻 給 佛 教 的 國 王 為 了 確 保 佛 法 在 楞 伽 島 的 傳 承 與 延 續, 殺 害 泰 米 爾 正 義 之 王 伊 拉 羅 及 三 十 二 位 泰 米 爾 國 王 61 然 而 在 大 史 中 記 載 伽 摩 尼 王 的 一 切 作 為, 並 非 為 了 追 求 權 位 所 帶 來 的 歡 樂, 而 是 為 了 佛 法 教 義 的 安 住 與 存 亡, 這 是 身 為 僧 伽 羅 國 王 責 無 旁 貸 的 任 務 62 2. 伽 摩 尼 王 的 懺 悔 與 救 度 在 伽 摩 尼 王 贏 得 勝 利 之 後, 殺 死 所 有 的 泰 米 爾 人, 正 在 大 肆 慶 祝 這 光 榮 的 勝 利 時, 國 王 回 顧 這 偉 大 的 勝 利 背 後, 導 致 成 千 上 萬 的 生 靈 被 殺 害, 因 而 失 去 歡 樂 阿 羅 漢 們 安 慰 國 王, 這 樣 的 行 為 不 會 阻 礙 你 升 天, 你 只 殺 58 黃 柏 棋, 從 正 典 走 向 史 詩 大 史 與 僧 伽 羅 集 體 意 識 之 開 展, 頁 92 108 59 The Mahāvaṃsa, p. 151 60 The Mahāvaṃsa, pp. 165-169 61 The Mahāvaṃsa, p. 177 62 The Mahāvaṃsa, p. 171

國 王 的 懺 悔.99. 了 一 個 半 人 63 眾 生 之 中 或 已 皈 依 三 寶, 有 些 信 守 五 戒, 其 餘 那 些 邪 見 與 惡 行 者, 視 其 與 牲 畜 差 不 多 你 要 以 各 種 方 式 弘 揚 佛 法, 放 下 你 心 中 的 罣 礙 64 不 殺 生 非 暴 力 是 佛 教 的 基 本 精 神, 雖 然 國 王 深 受 良 心 的 譴 責, 然 而 已 達 解 脫 涅 槃 的 阿 羅 漢, 如 何 能 合 理 化 國 王 殺 生 的 行 為? 而 國 王 殺 人 無 數, 何 以 能 生 兜 率 天? 國 王 為 了 權 力 與 領 土 的 擴 張, 殺 害 泰 米 爾 王 並 造 成 無 辜 百 姓 喪 生, 引 起 內 心 不 安, 鬱 鬱 寡 歡 雖 然 沒 有 提 及 國 王 公 開 對 宗 教 師 懺 悔, 但 他 也 因 內 心 良 知 覺 醒 而 失 去 歡 樂, 是 一 種 自 我 反 省, 但 阿 羅 漢 們 的 安 慰 與 說 法 並 沒 有 協 助 國 王 至 誠 懇 切 地 懺 悔 甚 至 在 大 史 還 辯 解 這 樣 的 罪 行, 認 為 若 因 私 欲 而 殺 人 無 數, 只 要 能 牢 牢 記 住 過 錯, 便 能 很 快 從 痛 苦 中 解 脫 並 且 得 到 幸 福 快 樂 65 沒 有 誠 懇 懺 悔 的 伽 摩 尼 王, 真 的 可 以 如 阿 羅 漢 們 所 稱, 命 終 後 可 生 天 而 得 到 救 度 嗎? 3. 伽 摩 尼 王 的 良 知 與 救 度 在 此 首 先 須 釐 清 國 王 是 為 了 個 人 欲 念 而 殺 人, 還 是 為 了 保 護 教 法 不 得 已 而 殺 害 敵 人 有 學 者 認 為, 若 是 為 教 法 的 常 住 久 安 而 做 出 這 樣 的 決 定, 是 須 要 很 大 的 勇 氣, 不 應 過 度 苛 責 伽 摩 尼 王, 況 且 之 後 國 王 努 力 護 持 佛 法 僧 三 寶, 興 建 佛 塔 等 善 業, 命 終 之 後 是 有 可 能 升 天 66 不 過 這 歷 史 公 案 很 難 釐 清 純 粹 是 為 了 私 欲 或 是 為 了 教 法 在 大 史 中 也 記 錄 他 為 了 攻 打 泰 米 爾 人, 擴 張 領 土, 而 與 父 親 起 衝 突, 父 王 為 了 保 護 他, 而 阻 止 他 說 : 河 這 邊 的 地 區 就 夠 大 了 ; 還 很 生 氣 說 : 造 一 條 金 鍊, 我 要 把 63 本 書 作 者 進 一 步 解 釋 一 個 半 人 : 已 皈 依 三 寶 的 人 相 當 於 一 個 人, 已 信 守 五 戒 的 人 相 當 於 半 個 人, 其 餘 那 些 邪 見 與 惡 行 者 不 算 人 ( 摩 訶 那 摩 等 著, 大 史 斯 里 蘭 卡 佛 教 史 ( 上 ), 頁 196) 64 The Mahāvaṃsa, pp. 177-178 65 The Mahāvaṃsa, p.178 66 黃 柏 棋, 從 正 典 走 向 史 詩 大 史 與 僧 伽 羅 集 體 意 識 之 開 展, 頁 110

.100.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他 綁 住, 否 則 他 得 不 到 保 護 67 以 下 是 Obeysekere 於 論 文 中, 所 指 出 幾 位 僧 人 學 者 對 此 事 件 的 看 法, 分 述 如 下 : Walpola Rahula 認 為, 當 時 阿 羅 漢 果 位 定 義 不 清, 認 定 標 準 相 對 鬆 散, 殺 生 基 本 上 是 違 背 佛 陀 的 教 法 與 精 神, 不 論 是 為 了 護 教 或 傳 教 都 不 應 殺 生, 阿 羅 漢 的 陳 述 嚴 重 違 反 佛 教 教 義 Narada 在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 一 書 中 指 出 阿 羅 漢 的 過 失, 國 王 雖 犯 下 殺 業, 但 在 過 去 與 現 在 所 累 積 的 種 種 善 業, 是 有 可 能 克 服 惡 業 的 障 礙, 得 以 生 兜 率 天 Gombrich 訪 談 僧 侶 的 看 法 分 成 兩 派 : 有 人 認 為 國 王 可 除 罪 ; 有 人 認 為 他 須 為 自 己 的 罪 過 付 出 代 價 68 Obeyesekere 的 立 場 較 同 情 伽 摩 尼 王, 認 為 要 調 合 自 己 的 道 德 良 知 與 世 間 的 運 作 並 不 是 一 件 容 易 的 事 國 王 殺 死 敵 人 某 種 程 度 可 被 合 理 化, 而 譴 責 國 王 殺 生 行 為 的 人, 並 不 了 解 國 王 內 心 深 沉 磅 礡 的 道 德 與 良 知 要 仿 效 野 心 勃 勃 攻 佔 泰 米 爾 領 土 的 年 輕 伽 摩 尼 較 為 容 易, 但 是 要 效 法 成 熟 的 伽 摩 尼, 因 為 死 亡 與 殺 戮 而 良 知 備 受 煎 熬, 實 屬 不 易 69 綜 合 以 上 論 點, 王 為 佛 法 在 島 上 的 常 住 久 安 而 殺 人, 因 護 持 佛 法 而 成 為 僧 伽 羅 民 族 英 雄, 雖 然 國 王 的 角 色 在 世 間 有 其 調 和 之 難 處, 但 為 了 佛 法 的 弘 傳 而 殺 人 基 本 上 是 違 反 教 義, 阿 羅 漢 並 沒 有 協 助 國 王 起 慚 愧 懺 悔 心, 宣 稱 死 後 能 得 生 天 果 報, 這 樣 的 說 法 著 實 令 人 存 疑 無 論 如 何, 若 是 為 了 救 人 或 大 眾 利 益 而 殺 人, 須 要 有 大 慈 悲 心, 能 以 我 不 入 地 獄, 誰 入 地 獄 的 悲 心 與 膽 識, 勇 於 承 擔 下 地 獄 的 果 報, 而 成 就 大 眾 的 福 祉, 無 論 怎 樣 的 果 報 都 應 樂 於 承 擔, 則 其 勇 氣 是 令 人 佩 服 的 在 佛 說 興 起 行 經 中 記 載 佛 在 過 去 生 中, 曾 為 了 救 船 上 五 百 人 而 格 殺 一 位 商 主, 反 覆 多 次 受 地 獄 果 報 後, 即 使 成 佛 仍 有 餘 殃 而 受 木 槍 刺 腳 的 果 報 70 67 The Mahāvaṃsa, p.164 68 Gananath Obeysekere, Duṭṭhagāmaṇi and the Buddhist Conscience, pp. 140-141. 69 Gananath Obeysekere, Duṭṭhagāmaṇi and the Buddhist Conscience, p. 158. 70 佛 說 興 起 行 經,CBETA, T04, no. 197, pp. 169c28-170a28

國 王 的 懺 悔.101. ( 四 ) 唐 太 宗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是 中 國 歷 史 上 少 見 的 人 物, 文 治 發 達, 武 功 鼎 盛, 廣 納 諫 言, 勤 政 愛 民, 建 立 大 一 統 的 王 權, 造 就 歷 史 上 著 名 的 貞 觀 之 治 不 過 在 這 亮 麗 評 價 的 背 後, 卻 有 著 殘 酷 的 過 去, 太 宗 在 奪 取 王 位 的 過 程 中, 殺 害 自 己 的 親 兄 弟, 建 立 偉 大 帝 國 的 背 後, 卻 殺 人 無 數, 這 樣 的 兩 難 與 矛 盾 的 心 情, 該 如 何 化 解? 以 下 將 探 討 其 一 生 所 造 之 業, 如 何 經 由 懺 悔 而 平 復 內 心 的 矛 盾 與 衝 突 1. 唐 太 宗 的 業 以 下 將 唐 太 宗 一 生 分 為 四 個 時 期 探 討 其 崛 起 的 過 程, 政 治 版 圖 的 擴 張 及 其 宗 教 政 策, 並 分 析 他 一 生 的 功 過 與 信 仰 的 轉 折 (1) 第 一 期 在 公 元 617-626 年 間, 他 當 時 的 主 要 工 作 是 在 奪 取 權 力, 先 推 翻 隋 代 王 朝, 然 後 經 玄 武 門 之 變 後, 取 得 太 子 的 地 位 此 時 太 宗 忙 於 軍 務, 無 暇 親 近 宗 教, 雖 曾 受 寺 僧 協 助 作 戰, 但 宗 教 傾 向 不 清 楚 (2) 第 二 期 公 元 627-637 年, 是 他 勵 精 圖 治, 鞏 固 地 位, 增 強 信 心 的 時 期 登 基 後 尊 道 教 老 子 李 耳 為 李 氏 宗 祖, 將 道 教 奉 為 世 族 宗 教, 對 佛 教 一 方 面 展 開 清 肅 非 濫, 另 一 方 面 又 請 玄 琬 法 師 (562-636) 為 皇 子 受 菩 薩 戒 此 時 之 宗 教 政 策 為 佛 道 並 容 (3) 第 三 期 公 元 637-644 年, 這 時 他 的 功 績 卓 越, 帝 國 大 展 宏 圖, 一 連 串 的 成 功, 使 他 具 有 強 烈 的 權 力 欲 望 宗 教 方 面 則 延 續 之 前 佛 道 並 容 之 政 策 (4) 第 四 期 公 元 645-649 年, 是 太 宗 的 暮 年, 在 這 時 期, 個 人 悲 痛 不 安, 深 受 老 病 纏 身 與 死 亡 威 脅, 亟 需 宗 教 師 的 引 導, 並 由 宗 教 獲 得 內 心 的 慰 藉 貞 觀

.102.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十 九 年 (645), 玄 奘 大 師 (600-664) 由 天 竺 返 國, 接 引 太 宗 修 習 佛 法, 之 後 則 篤 信 佛 教 因 果 業 報 說, 向 玄 奘 大 師 懺 悔, 廣 興 佛 事, 修 習 善 業 71 唐 太 宗 崛 起 的 過 程 中, 首 先 是 腥 風 血 雨 的 玄 武 門 事 變, 由 於 兄 弟 鬩 牆, 殺 害 自 己 的 親 兄 弟, 而 取 得 太 子 地 位 之 後 為 擴 張 帝 國 版 圖 而 南 征 北 討, 死 傷 無 數, 心 中 留 下 深 刻 的 陰 影 與 恐 懼 不 安, 在 接 觸 佛 教 之 後, 相 信 因 果 報 應 之 說, 而 展 開 一 連 串 的 懺 悔 行 動 到 了 晚 年 時 期, 太 宗 對 佛 教 從 信 疑 參 半 轉 向 信 而 彌 堅, 玄 奘 大 師 扮 演 著 關 鍵 的 引 導 角 色 2. 唐 太 宗 的 懺 悔 與 救 度 唐 太 宗 自 知 殺 業 太 重, 感 覺 非 常 後 悔, 抱 著 愀 然 疚 懷 的 懺 悔 心 情, 經 常 寢 食 難 安, 心 神 不 寧 這 種 壓 力 和 恐 懼 感, 使 得 他 開 始 建 寺 安 頓 陣 亡 將 士, 並 且 以 設 齋 懺 悔 儀 式 與 法 會 的 方 式 尋 求 禳 解 自 己 手 誅 將 近 千 人, 深 懷 罪 惡 感, 彌 增 悔 懼, 以 建 齋 行 道 的 方 式, 竭 誠 禮 懺, 滅 怨 障 之 心, 趣 向 菩 提, 希 望 這 些 亡 魂 能 在 僧 侶 的 超 度 下 脫 離 苦 海 得 甘 露 72 除 了 這 些 戰 死 的 亡 魂 之 外, 玄 武 門 事 變 中, 其 兄 長 建 成 和 弟 弟 元 吉 被 殺 身 亡 一 事, 也 在 太 宗 的 心 中, 留 下 很 深 的 陰 影 與 傷 痕 雖 然 太 宗 自 認 志 在 拯 溺, 這 些 被 殺 害 的 人 是 逆 命 亂 常, 但 因 自 己 的 惻 隱 之 心, 而 對 受 害 生 靈 深 表 哀 矜, 心 懷 愧 疚, 日 夜 掛 念 心 中 佛 教 崇 尚 慈 悲 仁 愛, 禁 戒 殺 害, 理 解 這 樣 的 道 理, 而 彌 增 悔 懼 73 至 誠 懇 切 的 懺 悔 再 加 上 宗 教 師 的 開 導, 或 許 稍 能 解 開 太 宗 心 中 說 不 出 口 的 糾 結 在 晚 年 時 曾 感 慨 與 玄 奘 大 師 相 見 恨 晚, 不 得 廣 興 佛 事, 也 常 在 翠 微 宮 與 玄 奘 大 師 討 論 佛 法, 自 嘆 年 少 時 勞 於 兵 戎 爭 戰, 對 於 殺 生 一 事, 一 直 耿 耿 於 懷, 憂 慮 罣 礙, 遇 到 大 師 之 後, 留 心 八 正 道 與 五 乘 教 義, 漸 漸 感 到 寬 慰 並 且 平 息 內 心 種 種 不 安 另 外 在 玄 奘 的 建 議 下, 太 宗 下 令 由 官 方 主 導 規 模 最 大 的 寫 經 流 通 活 動, 廣 度 僧 尼 一 萬 八 千 五 百 餘 人, 建 弘 法 院 與 譯 經 院, 讓 玄 奘 與 其 徒 弟 得 以 安 心 在 慈 恩 寺 71 冉 雲 華, 玄 奘 大 師 與 唐 太 宗 及 其 政 治 理 想 探 微, 頁 137-138 72 佛 法 金 湯 編,CBETA, X87, no. 1628, p. 396b7-18 // Z 2B:21, p. 444a5-16 // R148, p. 887a5-16 73 廣 弘 明 集,CBETA, T52, no. 2103, p. 329a10-20

國 王 的 懺 悔.103. 譯 經, 使 得 唐 朝 的 譯 經 事 業, 在 國 家 力 量 的 支 持 下, 有 著 空 前 的 輝 煌 成 就 74 四 比 較 分 析 國 王 們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跨 越 時 空 與 地 理 疆 界, 以 下 將 比 較 分 析 這 四 位 國 王 所 造 的 種 種 業, 及 國 王 們 的 懺 悔 如 何 轉 變 自 己 與 全 民 的 業 報? 宗 教 師 所 給 與 的 提 點 與 協 助, 如 何 讓 國 王 們 得 到 救 度? 不 過 另 一 個 值 得 探 討 的 問 題 是 佛 教 在 不 同 的 時 空 與 社 會 文 化 脈 絡 下, 國 王 們 的 業 懺 悔 與 救 度, 會 有 什 麼 樣 的 演 變 與 差 異 性? ( 一 ) 業 的 分 析 比 較 從 印 度 早 期 佛 教 的 阿 闍 世 王, 然 後 是 阿 育 王, 斯 里 蘭 卡 的 伽 摩 尼 王, 到 中 國 唐 太 宗, 這 四 位 國 王 都 曾 在 當 時 建 立 大 一 統 的 王 國, 但 過 程 中 皆 殺 人 無 數 其 中 阿 闍 世 王 殺 害 自 己 的 父 親, 阿 育 王 與 唐 太 宗 在 爭 奪 王 位 的 過 程 中 殺 害 自 己 的 親 兄 弟, 而 這 四 位 國 王 皆 在 取 得 王 位, 光 榮 勝 利 後, 內 心 卻 備 受 煎 熬, 對 自 己 殺 人 如 麻 的 行 為, 憂 慮 不 安, 因 而 尋 求 宗 教 師 的 協 助 經 由 懺 悔 之 後 四 位 國 王 皆 立 下 偉 大 功 業, 一 念 之 差 由 殺 人 不 眨 眼 的 國 王, 成 為 人 人 稱 頌 的 聖 王, 其 中 曲 折 變 化, 將 分 述 如 下 1. 阿 闍 世 王 的 業 阿 闍 世 王 受 提 婆 達 多 之 影 響 犯 下 殺 父 出 佛 身 血 破 合 和 僧 等 五 逆 重 罪, 本 應 墮 阿 鼻 地 獄, 受 無 間 地 獄 之 苦 的 果 報 另 外 在 奪 取 王 位 後 發 動 戰 爭, 消 滅 中 印 度 諸 國, 死 傷 慘 烈, 殺 害 舊 臣 異 己 等 又 犯 下 嚴 重 殺 業 經 由 佛 陀 的 開 導, 開 啟 阿 闍 世 王 宿 世 善 根, 在 佛 教 發 展 初 期, 成 就 許 多 偉 大 的 功 業, 例 如 : 護 持 僧 團 發 展 建 佛 塔 資 助 經 典 第 一 次 結 集 等, 奠 定 佛 教 發 展 與 延 續 的 基 礎 74 冉 雲 華, 玄 奘 大 師 與 唐 太 宗 及 其 政 治 理 想 探 微, 頁 146

.104.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2. 阿 育 王 的 業 阿 育 王 在 奪 取 王 位 的 過 程 中 殺 害 兄 弟 及 臣 民 等 五 百 之 眾, 擴 張 領 土 的 過 程 中 血 洗 迦 陵 伽, 犯 下 重 大 殺 業, 初 期 統 治 期 間 又 實 施 嚴 刑 酷 吏, 成 為 人 民 眼 中 的 惡 阿 育 王 在 海 比 丘 及 耶 舍 阿 羅 漢 的 感 化 下, 布 施 僧 團 貧 苦 老 病, 實 施 仁 政, 以 佛 法 教 化 百 姓, 將 佛 法 傳 播 至 南 亞, 中 亞 等 地, 使 佛 教 成 為 國 際 性 宗 教, 建 佛 塔 立 石 柱 碑 銘, 為 佛 教 留 下 珍 貴 史 料, 促 成 經 典 第 三 次 集 結, 使 得 三 藏 經 典 得 以 流 傳 至 今 3. 伽 摩 尼 王 的 業 伽 摩 尼 王 為 了 教 法 的 延 續 與 傳 承, 滅 殺 楞 伽 島 上 的 泰 米 爾 人, 全 島 統 一 於 佛 法 的 教 化, 卻 造 成 傷 亡 無 數 之 後 伽 摩 尼 王 以 國 王 的 高 度 護 持 弘 傳 佛 教, 在 島 上 建 佛 塔, 建 設 寺 院, 支 持 僧 團 組 織, 致 力 於 佈 施 等 慈 善 事 業, 成 就 諸 多 善 業 4. 唐 太 宗 的 業 唐 太 宗 在 奪 取 王 位 的 過 程 中 殺 害 親 兄 弟, 擴 張 帝 國 版 圖 時 亦 造 成 死 傷 慘 重, 親 手 殺 死 近 千 人, 同 樣 造 下 殺 人 的 重 罪 但 他 在 位 期 間 文 治 武 功 發 達, 造 就 史 上 著 名 的 貞 觀 之 治 另 外 他 以 國 家 力 量 支 持 譯 經 事 業, 建 寺 院 廣 度 僧 尼, 對 漢 地 佛 教 的 發 展 與 深 耕, 有 卓 越 的 貢 獻 綜 合 上 述, 四 位 國 在 奪 取 王 位 與 擴 張 領 土 時 皆 犯 下 嚴 重 殺 業, 懺 悔 之 後 皆 立 下 偉 大 功 業 在 佛 教 發 展 初 期, 經 典 成 立 是 宗 教 永 續 發 展 的 基 礎, 阿 闍 世 王 與 阿 育 王, 分 別 資 助 與 促 成 的 第 一 次 與 第 三 次 經 典 集 結 阿 闍 世 王 阿 育 王 與 伽 摩 尼 王 皆 以 國 王 的 高 度 護 持 佛 教 事 業 的 發 展, 資 助 教 團 健 全 發 展 與 建 立 佛 塔 皆 有 助 於 教 法 的 弘 傳 與 穩 固 發 展 到 唐 太 宗 時 期, 佛 教 已 移 植 到 不 同 的 文 化 與 語 言 之 區 域, 支 持 譯 經 事 業 成 為 傳 播 教 法 的 重 要 一 環, 安 住 僧 眾 與 教 團 則 有 助 於 佛 教 在 中 土 的 壯 大 與 發 展 最 後, 四 位 國 王 都 以 其 財 力 與 政 治 影 響 力 致 力 於 布 施 等 慈 善 事 業 與 仁 政, 救 助 貧 苦, 讓 人 民 生 活 更 富 足 與 安 樂 國 王 的 一 念 之 差 可 能 犯 滔 天 大 罪 與 無 法 挽 回 的 傷 害, 也 可 能 造 就 全 民 的 福 祉 與 安 康, 身 為 國 王 應 無 時 無 刻 提 醒 自 己, 必 須 比 常 人 更 加 謹 言 慎 行, 才 是 全 民 之 福

國 王 的 懺 悔.105. ( 二 ) 懺 悔 的 分 析 比 較 礙 於 國 王 權 高 位 重, 身 份 尊 貴, 憍 慢 心 重, 個 性 剛 強 難 以 調 伏, 不 易 起 懺 悔 心, 宗 教 師 須 用 各 種 善 巧 方 便 啟 發 國 王 的 善 心 與 良 知 在 不 同 的 時 空 背 景 下, 國 王 們 以 不 同 的 懺 悔 方 式, 改 過 遷 善, 而 成 為 歷 史 明 君, 佛 教 史 上 的 大 護 法 以 下 將 比 較 分 析 國 王 們 的 懺 悔 方 式 及 宗 教 師 的 善 巧 引 導, 及 所 處 時 代 之 社 會 文 化 脈 絡 不 同, 而 發 展 出 不 同 的 懺 悔 方 式 1. 阿 闍 世 王 的 懺 悔 佛 陀 以 月 愛 三 昧 治 癒 阿 闍 世 王 之 毒 瘡 並 啟 發 其 善 心, 之 後 他 真 誠 地 對 佛 陀 懺 悔, 發 露 己 過, 並 且 誠 心 改 過, 請 求 原 諒, 發 大 菩 提 心, 信 心 堅 定 修 習 佛 法, 雖 然 仍 會 短 暫 墮 地 獄 但 未 來 會 成 佛, 其 中 蘊 含 因 果 業 報 的 理 性 信 仰, 但 也 強 調 致 心 懺 悔 的 修 行 與 善 業 可 以 轉 化 業 緣, 削 弱 業 力, 除 滅 罪 業, 回 復 內 心 清 淨, 因 而 遞 延 或 減 輕 惡 業 的 果 報 2. 阿 育 王 的 懺 悔 海 比 丘 示 現 神 通 攝 化 阿 育 王, 隨 後 王 心 生 念 佛 心, 向 海 比 丘 懺 悔 自 己 的 罪 過, 並 且 信 仰 佛 教, 護 持 三 寶, 建 八 萬 四 千 佛 塔, 廣 傳 佛 法, 實 施 仁 政, 帶 給 百 姓 繁 榮 與 安 樂 的 太 平 盛 世 但 臨 終 前 為 老 病 所 苦, 並 失 去 財 富 與 權 位, 最 後 只 剩 半 個 菴 摩 勒 果 供 養 僧 團, 命 終 之 後 經 典 沒 有 詳 細 記 載 阿 育 王 真 心 懺 悔, 發 露 過 去 的 罪 業, 心 生 念 佛, 親 自 實 踐 佛 法, 修 行 善 業, 以 自 力 與 他 力 的 懺 悔 力 量 轉 變 重 業 的 果 報, 但 現 世 仍 受 老 病 窮 苦 之 業 報, 不 過 仍 依 佛 所 留 下 的 教 法 而 使 自 己 與 百 姓 得 安 樂, 轉 變 自 己 的 惡 業, 也 改 善 全 民 之 共 業 3. 伽 摩 尼 王 的 良 知 覺 醒 伽 摩 尼 王 光 榮 勝 利, 卻 鬱 鬱 寡 歡, 對 殺 戮 戰 場 所 造 成 的 死 傷 有 所 罣 礙, 阿 羅 漢 的 安 慰 並 沒 有 協 助 國 王 真 心 的 懺 悔, 只 是 要 國 王 記 住 自 己 的 過 失, 合 理 化 國 王 的 殺 生 行 為, 並 聲 稱 國 王 仍 可 生 天 伽 摩 尼 王 良 知 覺 醒, 但 並 沒 有 認 錯, 請 求 原 諒 與 寬 恕, 卻 仍 可 得 到 救 度, 頗 具 爭 議 佛 教 在 當 時 斯 里 蘭 卡 的 社 會 文 化 脈 絡 下, 維 護 教 法 的 常 住 久 安 之 急 迫 性 已 凌 駕 懺 悔 除 罪 之 重 要 性, 懺 悔 思 想 與 儀 式 在 此 並 沒 有 得 到 很 好 的 發 展

.106.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4. 唐 太 宗 的 懺 悔 在 中 國 傳 統 文 化 中 即 有 恥 感 文 化 及 泛 罪 思 想, 而 發 展 出 悔 過 解 罪 的 觀 念 與 儀 式 儒 家 強 調 經 由 道 德 實 踐 而 成 為 完 美 人 格, 在 這 過 程 中 即 有 悔 過 自 省 的 思 想, 以 提 升 自 己 的 人 品, 如 知 過 能 改, 善 莫 大 焉 等 另 外 在 漢 書. 本 紀 災 異 詔 書 中 記 載 國 家 遭 逢 災 變 異 相, 藉 著 國 君 自 責 悔 過, 修 善 積 德, 可 感 應 上 天 的 護 佑, 而 降 福 息 災 道 教 在 東 漢 時 期 遇 到 災 難 疫 病 時, 即 有 以 米 糧 贖 罪 悔 謝 之 想 法, 並 有 齋 會 等 禮 拜 懺 悔 儀 式 75 唐 朝 在 儒 釋 道 並 重 的 社 會 環 境 下, 唐 太 宗 心 中 累 積 的 罪 感 與 糾 結, 自 然 有 除 罪 的 心 理 需 求, 因 而 尋 求 各 種 懺 悔 方 式, 平 息 內 心 不 安 建 立 寺 廟 安 頓 陣 亡 戰 士, 舉 辦 齋 會 懺 禮, 向 玄 奘 大 師 懺 悔 年 輕 時 殺 戮 戰 場 的 罪 過, 並 廣 興 佛 事, 護 持 三 寶 與 譯 經 事 業, 晚 年 時 雖 疾 病 纏 身 仍 努 力 修 習 佛 法, 內 心 的 憂 慮 也 漸 漸 得 到 平 息 太 宗 發 露 自 己 手 誅 千 人 的 罪 過, 並 透 過 懺 悔 儀 式 請 求 諒 解, 安 撫 亡 魂, 勤 修 善 業 轉 化 業 緣, 以 自 力 與 他 力 的 方 式 消 除 自 己 的 煩 惱 障 且 轉 變 改 善 自 己 的 別 業 與 全 民 的 共 業 綜 合 以 上 四 位 國 王 的 懺 悔, 可 分 成 三 方 面 比 較 懺 悔 過 程 與 方 式 之 異 同 首 先 是 引 導 的 宗 教 師 及 所 採 取 的 攝 化 方 式, 阿 闍 世 王 時 期 佛 仍 在 世 為 創 教 主, 具 有 圓 滿 功 德 力, 以 月 愛 三 昧 攝 化 面 臨 即 將 死 亡 的 國 王 ; 阿 育 王 時 期 佛 已 不 在 人 世, 但 仍 處 於 正 法 時 期, 高 僧 輩 出, 海 比 丘 以 神 通 力 震 撼 阿 育 王 狂 妄 憍 慢 之 心 ; 伽 摩 尼 王 時 則 有 阿 羅 漢, 以 生 天 說 安 撫 國 王 不 安 鬱 悶 之 心 ; 唐 太 宗 時 期, 為 像 法 時 期, 玄 奘 大 師 以 因 果 報 應 說 之 法 義, 幫 助 太 宗 深 切 懺 悔 自 己 的 罪 過 以 上 四 位 國 王 在 不 同 時 期 所 遇 到 的 宗 教 師 功 力 雖 不 同, 但 皆 是 當 時 的 高 僧 大 德, 才 有 能 耐 教 化 這 些 剛 強 憍 慢 的 國 王, 懺 悔 自 己 的 罪 業 其 次 以 懺 悔 方 式 而 言, 阿 闍 世 王 與 阿 育 王 的 懺 悔 皆 有 面 對 佛 或 比 丘 發 露 己 過, 請 求 原 諒, 與 不 再 犯 錯 的 心 理 轉 變 過 程, 以 淨 化 自 己 的 內 心 與 罪 業, 在 此 仍 保 有 初 期 佛 教 懺 悔 的 樸 素 本 質 ; 然 而 到 伽 摩 尼 王 時 期, 只 有 良 知 覺 醒, 並 沒 有 發 露 罪 過, 請 求 寬 恕 與 不 再 犯 的 心 理 轉 折 ; 而 唐 太 宗 向 玄 奘 大 師 懺 悔 訴 說 自 己 的 殺 業, 並 以 懺 儀 的 方 式 請 求 被 害 者 原 諒, 建 寺 院 安 頓 這 些 亡 魂, 平 息 其 怨 障 之 心, 並 深 信 因 果 報 應 之 說 而 不 敢 75 釋 大 睿, 中 國 佛 教 早 期 懺 罪 思 想 之 形 成 與 發 展, 頁 314-316

國 王 的 懺 悔.107. 再 犯 最 後, 這 四 位 國 王 都 廣 行 布 施 等 善 業, 轉 化 自 己 所 造 的 諸 多 惡 業, 幫 助 自 己 也 利 益 全 民, 改 善 集 體 的 共 業 ( 三 ) 救 度 的 分 析 比 較 四 位 國 王 在 奪 取 王 位, 擴 張 領 土 的 過 程 中, 皆 犯 下 嚴 重 的 殺 業 甚 至 是 五 逆 重 罪, 經 由 宗 教 師 的 引 導 懺 悔 罪 過, 以 不 同 的 懺 悔 方 式, 分 別 經 由 自 力 或 他 力 得 到 向 上 提 升 的 力 量, 再 加 上 行 善 布 施, 因 而 逆 轉 惡 業 的 果 報, 在 今 生 與 來 生 得 到 更 好 的 救 度 結 果, 以 下 將 分 析 國 王 們 如 何 將 惡 業 經 過 懺 悔 的 方 式 而 得 到 救 度? 1. 阿 闍 世 王 的 救 度 首 先 世 尊 為 阿 闍 世 王 入 月 愛 三 昧, 治 癒 其 瘡 毒, 身 體 得 安 樂, 之 後 又 為 其 演 說 妙 法, 勸 導 王 懺 悔 發 露 其 殺 父 之 過, 改 過 向 善 成 為 賢 明 聖 王 在 此 阿 闍 世 王 若 沒 有 聽 耆 婆 的 勸 告 而 詣 佛 所, 將 於 來 月 七 日 命 終 墮 阿 鼻 地 獄, 76 是 以 見 佛 之 功 德, 破 壞 煩 惱 惡 心 而 滅 其 罪, 免 受 地 獄 無 量 苦 之 罪, 以 佛 之 功 德 力 而 得 到 救 度 77 之 後 不 覆 藏 己 過, 破 壞 業 力, 內 心 清 淨 ; 修 諸 善 行, 改 變 業 緣, 維 持 善 念, 不 招 感 惡 業 生 成, 而 減 緩 其 惡 業 果 報 王 以 其 自 力 懺 悔 和 佛 之 功 德 力 而 得 救 度, 雖 重 罪 輕 報, 仍 須 受 拍 球 地 獄 的 果 報, 但 來 世 可 生 天, 最 後 成 佛 2. 阿 育 王 的 救 度 結 果 阿 育 王 因 海 比 丘 之 啟 發 心 生 念 佛, 皈 依 佛 法, 懺 悔 眾 惡, 廣 行 布 施, 實 施 善 政, 依 法 得 安 樂 在 阿 育 王 時 代 佛 已 不 在 人 世, 生 念 佛 心 有 念 佛 之 76 大 般 涅 槃 經,CBETA, T12, no. 374, p. 482b22-c7 77 大 般 涅 槃 經 : 我 若 不 遇 如 來 世 尊, 當 於 無 量 阿 僧 祇 劫 在 大 地 獄 受 無 量 苦 ; 我 今 見 佛, 以 是 見 佛 所 得 功 德, 破 壞 眾 生 所 有 一 切 煩 惱 惡 心 (CBETA, T12, no. 374, p. 484c12-15)

.108.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功 德, 憶 念 佛 所 說 法 之 意, 阿 含 經 中 記 載 : 念 佛 得 生 天, 不 墮 惡 道 ; 78 令 法 增 長 ; 79 離 怖 畏 苦 厄 之 作 用 80 阿 育 王 以 心 生 念 佛 之 力, 增 強 自 己 懺 悔 的 心 力 而 得 救 度, 是 有 可 能 生 天 而 不 墮 惡 趣 ; 再 者, 王 廣 修 福 德 之 善 緣, 有 轉 化 業 緣 之 作 用, 而 減 緩 或 延 後 惡 業 果 報, 王 由 修 心 修 身 修 慧 等 力 量, 增 長 福 德 智 慧 而 得 以 重 罪 輕 報 另 外 王 施 行 仁 政, 秉 持 全 民 之 利 益 與 安 樂 為 王 之 義 務, 以 此 轉 變 自 己 的 別 業 也 改 善 全 民 之 共 業, 使 自 己 和 人 民 依 法 得 安 樂, 於 此 生 拒 絕 沉 淪 而 一 起 得 救 度, 由 惡 阿 育 王 逆 轉 為 善 法 王 之 美 名 懺 悔 與 救 度 仍 須 依 因 果 法 則 而 運 作, 晚 年 時 部 分 惡 業 成 熟, 仍 受 老 病 窮 苦 之 果 報 3. 伽 摩 尼 王 的 救 度 結 果 伽 摩 尼 王 良 知 覺 醒, 有 自 省 卻 沒 有 發 露 己 過, 及 請 求 原 諒 之 懺 悔 過 程, 阿 羅 漢 卻 認 為 可 以 生 天, 雖 具 爭 議, 但 仍 有 討 論 空 間 首 先 阿 羅 漢 要 他 記 住 過 錯, 即 有 不 再 犯 錯 之 作 用, 使 惡 緣 不 易 形 成, 再 加 上 善 業 的 果 報 先 成 熟, 是 有 可 能 生 天 ; 若 再 加 上 念 佛 之 力, 如 阿 含 經 所 述, 是 可 能 生 天 而 不 墮 惡 道 但 另 一 方 面, 王 若 是 為 教 法 之 常 住 久 安 而 滅 殺 泰 米 爾 人, 且 具 大 悲 心, 勇 於 承 擔 下 地 獄 的 果 報, 則 王 如 此 磅 礡 與 深 遠 之 悲 心 與 膽 識, 是 由 衷 令 人 敬 佩 不 已! 4. 唐 太 宗 的 救 度 結 果 唐 太 宗 自 知 犯 下 嚴 重 殺 業, 抱 著 愧 疚 與 不 安 的 心 情, 以 建 寺 設 齋 及 各 種 懺 悔 儀 式 法 會 安 頓 陣 亡 將 士, 平 息 良 心 的 譴 責 與 不 安 懺 悔 儀 式 的 進 行 具 有 共 修 的 力 量, 有 承 認 過 失, 發 露 己 過, 請 求 原 諒 的 過 程, 可 淨 化 內 心 的 罪 感, 而 達 到 脫 離 犯 罪 的 心 理 作 用 儀 式 中 亦 可 令 人 生 起 慚 愧 心, 進 而 勤 修 善 業, 廣 興 佛 事, 因 而 改 變 業 緣, 阻 止 業 果 的 生 成 與 發 展, 而 達 78 長 阿 含 經 : 我 本 為 人 王, 於 如 來 法 中 為 優 婆 塞, 一 心 念 佛 而 取 命 終, 故 得 生 為 毘 沙 門 天 王 太 子 自 從 是 來, 常 照 明 諸 法, 得 須 陀 洹, 不 墮 惡 道, 於 七 生 中 常 名 闍 尼 沙 (CBETA, T01, no. 1, p. 34c16-19) 79 長 阿 含 經,CBETA, T01, no. 1, p. 12a12-16 80 雜 阿 含 經,CBETA, T02, no. 99, p. 254c18-24

國 王 的 懺 悔.109. 到 重 罪 輕 報 的 作 用 另 外 儀 式 中 誦 經 持 咒 念 佛 與 供 養 等, 是 以 佛 法 的 布 施, 開 導 冤 親 債 主 放 下 心 結 與 怨 恨, 平 息 怨 障 之 心, 消 解 惡 業 的 力 量, 破 壞 業 果 成 熟, 再 加 上 念 佛 持 咒 之 功 德 力, 而 具 有 自 力 與 他 力 的 救 度 力 量, 幫 助 太 宗 平 息 內 心 的 不 安, 也 有 助 於 所 有 受 害 者 心 開 意 解, 放 下 執 著 而 得 到 救 度 分 析 比 較 四 位 國 王 懺 悔 的 救 度 力 量 與 結 果, 首 先 阿 闍 世 王 因 見 佛 之 功 德 力 而 滅 其 罪 障, 再 加 上 自 力 懺 悔 與 善 業 的 力 量 而 改 變 自 己 今 生 與 來 世 的 命 運 ; 阿 育 王 以 念 佛 力 強 化 自 力 懺 悔 的 力 量, 再 加 上 善 業 的 力 量, 由 惡 王 逆 轉 成 善 法 王, 晚 年 仍 受 老 病 苦 之 果 報 ; 伽 摩 尼 王 以 自 省 力 提 醒 自 己 不 再 犯 錯, 以 正 念 加 上 善 業 的 力 量 得 救 度, 號 稱 可 生 天 但 仍 有 爭 議 ; 唐 太 宗 以 自 力 懺 悔 加 上 懺 儀 之 共 修 力 量, 念 佛 持 咒 之 功 德 及 善 業 的 力 量, 改 變 自 己 經 常 愧 疚 不 安 的 生 活, 而 平 靜 安 詳 的 走 完 人 生 最 後 階 段 有 關 國 王 的 功 過 懺 悔 與 救 度 的 比 較 分 析, 整 理 如 表 一 所 示 表 一 : 國 王 們 的 功 過 懺 悔 與 救 度 結 果 之 比 較 阿 闍 世 王 阿 育 王 伽 摩 尼 王 唐 太 宗 年 代 ( 公 元 ) 前 五 四 世 紀 前 四 三 世 紀 前 二 一 世 紀 六 七 世 紀 地 理 位 置 印 度 中 北 部 印 度 次 大 陸 至 中 亞 錫 蘭 等 楞 伽 島 中 國 王 朝 / 王 國 摩 揭 陀 王 國 孔 雀 王 朝 僧 伽 羅 王 國 大 唐 帝 國 主 要 殺 業 殺 父, 滅 中 印 度 諸 國 殺 兄 弟, 血 洗 迦 陵 伽 滅 殺 泰 米 爾 人 殺 兄 弟, 手 誅 千 人 宗 教 師 / 方 式 佛 陀 / 月 愛 三 昧 海 比 丘 / 現 神 通 阿 羅 漢 / 生 天 說 玄 奘 / 因 果 報 應 懺 悔 方 式 向 佛 陀 懺 悔, 發 露 己 過, 修 習 善 法 心 生 念 佛, 對 海 比 丘 懺 悔, 勤 修 善 法 良 知 覺 醒, 記 住 自 己 的 過 失 齋 會 禮 懺, 向 玄 奘 懺 悔, 安 頓 亡 靈

.110.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功 業 仁 政 護 持 三 寶, 布 施 僧 團, 建 佛 塔, 資 助 第 一 次 結 集 經 典 結 集, 佛 法 教 化 與 傳 播, 廣 種 福 田, 建 塔 立 碑 護 持 三 寶, 建 佛 塔, 慈 善 事 業, 鞏 固 教 法 常 住 久 安 廣 興 佛 事, 建 寺, 支 持 譯 經 事 業, 廣 度 僧 尼 ; 貞 觀 之 治 救 度 力 自 力 懺 悔, 善 業, 見 佛 之 功 德 力 念 佛 力, 自 力 懺 悔, 善 業 不 再 犯 錯 之 正 念, 善 業 共 修 力, 自 力 懺 悔, 持 咒 念 佛 力, 善 業 果 報 拍 球 地 獄 來 世 可 生 天 人 最 後 成 佛 依 法 得 安 樂 晚 年 受 老 病 窮 苦 之 果 報 聲 稱 可 生 天 ( 具 有 爭 議 ) 晚 年 痼 疾 纏 身, 但 平 息 憂 慮 五 結 論 以 上 所 探 討 的 四 位 國 王 皆 是 雄 才 大 略 的 君 王, 親 手 建 立 大 一 統 的 王 國, 卻 在 這 過 程 中 犯 下 嚴 重 的 殺 業, 內 心 的 不 安 與 矛 盾, 正 是 國 王 們 良 知 覺 醒 的 開 端 業 在 早 期 佛 教 認 為 是 一 種 帶 有 意 志 的 行 為, 會 有 餘 勢 力 的 影 響, 因 緣 成 孰 即 會 產 生 業 報 經 由 懺 悔 與 修 行 可 以 轉 化 業 果 的 形 成 而 重 罪 輕 報, 或 解 除 罪 業, 不 過 如 是 因 生 如 是 果, 業 報 的 因 果 規 則 依 然 成 立 這 樣 的 想 法 在 佛 陀 時 代 的 阿 闍 世 王, 即 使 已 向 佛 懺 悔, 請 求 寬 恕, 並 且 改 過 向 善, 修 習 佛 法, 仍 會 受 惡 業 的 果 報 ; 但 因 懺 悔 的 力 量 及 之 後 累 積 的 善 業 功 德 眾 善 因 緣, 再 加 上 自 己 的 善 根, 未 來 將 得 生 天 及 成 佛 的 善 業 果 報 經 過 約 二 百 年 後, 阿 育 王 一 樣 向 海 比 丘 誠 心 懺 悔 自 己 的 過 失, 洗 心 革 面, 施 行 仁 政, 以 佛 法 教 化 百 姓, 廣 種 福 田 等, 但 此 時 佛 已 不 在 人 世, 佛 所 留 下 的 教 法 幫 助 阿 育 王 內 心 平 靜 快 樂, 也 帶 給 人 民 安 定 的 太 平 盛 世 時 空 轉 移 至 佛 滅 後 約 三 百 年 的 楞 伽 島, 伽 摩 尼 王 為 護 教 也 好, 個 人 欲 望 也 罷, 犯 下 嚴 重 的 殺 業, 雖 然 良 知 覺 醒 卻 沒 有 真 心 懺 悔, 當 時 的 阿 羅 漢 要 國 王 記 住 自 己 的 過 失, 便 能 從 痛 苦 中 解 脫, 並 且 得 到 幸 福 快 樂, 認 為 伽 摩 尼 王 仍 可 生 天 此 時 阿 羅 漢 所 詮 釋 的 業 與 因 果 規 則 不 再 嚴 謹, 佛 法 的 延 續 與 常 住 久 安 已 超 越 因 果 業 報 的 理 性 信 仰, 懺 悔 的 過 程 也 失 去 承 認 過 錯, 發 露 罪 過 請 求 原 諒 的 過 程, 犯 下 殺 業 仍 可 生 天, 已 違 反 佛 陀 的 基 本 教 義 時 間 推 進

國 王 的 懺 悔.111. 至 六 七 世 紀 的 唐 朝, 大 乘 佛 教 已 在 中 土 固 有 的 儒 道 文 化 根 基 上 成 長 茁 壯, 業 的 因 果 報 應 規 則 依 然 成 立, 懺 悔 的 思 想 與 儀 式, 揉 合 儒 道 的 精 神 與 內 涵 後, 激 盪 出 更 多 懺 禮 與 懺 儀, 而 基 本 的 發 露 罪 過, 請 求 寬 恕, 改 過 遷 善 等 觀 念 則 更 加 牢 固 與 深 化 在 唐 太 宗 寢 食 難 安 之 際, 以 齋 會 懺 禮 禳 災 祈 福, 平 息 怨 障, 也 平 息 自 己 憂 慮 不 安 的 心 另 外 在 玄 奘 大 師 的 引 導 下 成 就 許 多 善 功 偉 業, 或 許 也 為 自 己 的 來 生 積 累 更 多 解 脫 救 度 的 善 業 不 論 四 位 國 王 是 否 真 心 悔 過, 尋 求 寬 恕 與 原 諒, 並 且 改 過 向 善 由 於 國 王 在 世 間 角 色 的 兩 難, 常 陷 於 王 權 與 道 德 良 知 之 間 的 掙 扎, 殺 一 人 是 殺 人 犯, 殺 千 人 卻 成 為 人 人 尊 崇 的 國 王, 逃 得 過 王 法, 畢 竟 逃 不 過 因 果 業 報 的 法 則 國 王 的 自 覺 與 懺 悔 不 僅 是 個 人 的 除 罪 與 淨 化, 亦 是 一 種 象 徵 性 的 集 體 除 罪, 請 求 所 有 受 害 者 寬 恕, 不 僅 涉 及 個 人 別 業 亦 涉 及 全 民 之 共 業 國 王 們 在 良 知 覺 醒 後, 皆 努 力 投 入 護 持 佛 法 僧, 廣 種 福 田, 建 立 安 定 繁 榮 的 太 平 盛 世, 或 許 這 樣 的 轉 變, 是 一 種 具 有 象 徵 性 與 具 體 內 涵 的 集 體 悔 過, 請 求 所 有 受 害 者 原 諒, 不 僅 轉 變 自 己 的 別 業 也 改 善 集 體 的 共 業 在 漢 書 中 記 載 : 國 君 自 責 悔 過, 修 善 積 德, 可 感 應 上 天 降 福 息 災 81, 國 王 願 意 真 心 懺 悔, 真 是 全 民 的 福 祉 啊! 總 之, 由 四 位 國 王 所 犯 的 罪 業, 懺 悔 的 方 式 與 所 得 到 的 救 度, 可 發 現 在 不 同 的 時 空 背 景 與 社 會 文 化 脈 絡 下, 業 的 基 本 因 果 關 係 是 持 續 存 在, 這 也 是 使 國 王 們 對 自 己 的 犯 行 感 到 憂 慮 不 安 的 來 源 ; 懺 悔 則 由 原 始 佛 教 的 樸 素 本 質, 流 傳 至 不 同 文 化 背 景 與 區 域 後, 呈 現 多 樣 性 的 懺 悔 思 想 與 懺 悔 儀 式 ; 救 度 的 程 度 須 配 合 懺 悔 的 力 量 與 善 業 的 累 積, 以 自 力 或 他 力 轉 變 業 緣, 改 變 業 體, 因 而 得 到 更 好 的 救 度 結 果 81 釋 大 睿, 中 國 佛 教 早 期 懺 罪 思 想 之 形 成 與 發 展, 頁 314-316

.112.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一 藏 經 典 籍 參 考 書 目 本 文 佛 典 引 用 主 要 是 採 用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 稱 CBETA) 的 電 子 佛 典 集 成 光 碟,2011 年 大 般 涅 槃 經,CBETA, T12, no. 374 大 智 度 論,CBETA, T25, no. 1509 大 寶 積 經,CBETA, T11, no. 310 中 阿 含 經,CBETA, T01, no. 26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CBETA, T48, no. 2008 四 分 律 刪 補 隨 機 羯 磨 疏 濟 緣 記,CBETA, X41, no. 728// Z1:64 // R64 佛 法 金 湯 編,CBETA, X87, no. 1628 // Z 2B:21 // R148 佛 說 佛 名 經,CBETA, T14, no. 441 佛 說 興 起 行 經,CBETA, T04, no. 197 佛 說 觀 普 賢 菩 薩 行 法 經,CBETA, T09, no. 277 佛 說 觀 無 量 壽 佛 經,CBETA, T12, no. 365 那 先 比 丘 經,CBETA, T32, no. 1670B 金 剛 三 昧 經 通 宗 記,CBETA, X35, no. 652// Z 1:55// R55 長 阿 含 經,CBETA, T01, no. 1 阿 育 王 傳,CBETA, T50, no. 2042 阿 育 王 經,CBETA, T50, no. 2043 阿 毘 達 磨 大 毘 婆 沙 論,CBETA, T27, no. 1545 阿 闍 世 王 問 五 逆 經,CBETA, T14, no. 508 增 壹 阿 含 經,CBETA, T02, no. 125 廣 弘 明 集,CBETA, T52, no. 2103 雜 阿 含 經,CBETA, T02, no. 99 釋 禪 波 羅 蜜 次 第 法 門,CBETA, T46, no. 1916 五 十 奧 義 書, 徐 梵 澄 譯, 臺 北 : 中 國 瑜 伽 出 版 社,1986 年 薄 伽 梵 歌, 楊 斐 華 中 譯 Perry Smith 英 譯, 臺 北 : 斐 華 出 版 社,1985 年 The Mahāvaṃsa. 大 史. Wilhelm Geiger trans,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2.

國 王 的 懺 悔.113. 二 中 日 文 專 書 論 文 Majumdar, R. C., H. C. Raychandhnri and Kalikinkar Datta 1981 印 度 通 史 ( 上 ), 李 志 夫 譯, 臺 北 : 國 立 編 譯 館 Raychandhnri, H. C. 1980 阿 育 王 評 鑑, 李 志 夫 譯, 中 國 佛 教 24.10, 頁 22-29 冉 雲 華 1980 玄 奘 大 師 與 唐 太 宗 及 其 政 治 理 想 探 微, 華 崗 佛 學 學 報 8, 頁 135-157 平 川 彰 2004 印 度 佛 教 史, 莊 崑 木 譯, 臺 北 : 商 周 出 版 李 志 夫 1996 從 佛 教 人 倫 理 精 神 對 中 國 當 代 社 會 之 反 省, 中 華 佛 學 學 報 9, 頁 291-308 黃 柏 棋 2009 從 聖 典 到 教 史 巴 利 佛 教 的 思 想 交 涉, 臺 中 : 明 目 文 化 葛 維 鈞 1998 試 談 業 報 理 論 的 產 生, 南 亞 研 究 1, 頁 48-51 摩 訶 那 摩 等 1996 大 史 斯 里 蘭 卡 佛 教 史 ( 上 ), 韓 延 傑 譯, 臺 北 : 佛 光 文 化 釋 大 睿 1998 中 國 佛 教 早 期 懺 罪 思 想 之 形 成 與 發 展,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2, 頁 313-337 釋 惠 空 1999 懺 悔 析 義, 一 九 九 九 年 佛 學 與 人 生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臺 中 :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佛 藏 山 慈 光 寺 網 站, http://www.fozang.org.tw/digest_1_1.htm,2013.7.10 釋 聖 嚴 2008 智 慧 之 劍, 莊 國 彬 譯, 臺 北 : 法 鼓 文 化 三 西 文 專 書 論 文 Attwood, Jayarava Michael. 2008 Did King Ajātaśatu Confess to Buddha, and did the Buddha Forgive Him? 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 15, pp. 278-307. Obeysekere, Gananath. 1992. Duṭṭhagāmaṇi and the Buddhist Conscience. In Religion and Political Conflict in South Asia. Edited by Douglas Allen.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1993 reprinted)

.114.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第 十 五 期 ( 民 國 一 三 年 ) Confessions of King: Karma, Repentance and Salvation Wu, Fen-Jin Doctoral Student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ligious Studies, National Chenchi University Abstract To kill one person is a murder, yet one has to kill thousands of people to become a king.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king Ajātaśatu, Aśoka, Duṭṭhagāmaṇi and Tang Tai-Zong in terms of inner conflict between political ambitions and guilty conscience. These four kings have to face this moral accusation courageously in their life after committing a senseless slaughter (patricide included). How could religieux help them overcome moral qualms? And is it possible to mitigate sense of guilt and evil deeds through confession? How do ideas of karma, confession, and salvation evolve in these Buddhist kingdoms in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fter comparing these four kings through the lens of karma, confession and salvation, we find that king Ajātaśatu still got bad consequences from previous deeds although he confessed candidly to Buddha. He would fall to hell temporarily, then reborn in heaven, and eventually became a future Buddha. King Aśoka confessed to Bhikkhṣu Sea and then adopted ruling policy of benevolence to become a dharma king. King Duṭṭhagāmaṇi committed killing of many Tamils, but he did not repent earnestly. However Arahat still thought his deeds were innocent and he would be reborn in heaven. Tang Tai-Zong released his profound anguish with the help of confession rituals.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confession in China eventually integrated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into versatile indigenous confession rituals.

國 王 的 懺 悔.115. It is often found that a king may fall into a terrific mental struggle between winning kingship and moral reproach. In Buddhism, king s confession not only alleviates personal sense of transgression but also become a symbol of communal purification, transforming personal karma and improving communal karma. In short, basing on the themes of kings karma, confession and salvation, this study finds that confession in Buddhism presents fruitful thoughts and rituals after its spreading to different areas with various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possibility of salvation depends on the power of confession and accumulation of merits, both of them may transform karma to get better result of salvation. Keywords: Confession, Ajātaśatu, Aśoka, Duṭṭhagāmaṇi, Tang Tai-Z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