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7AB6EA578C657A467A661A4BDAFABB9B3B455AB61B379A7CEACE3A8732E646F63>



Similar documents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symmetrical cutting patterns with various materials for visual designing; ii. This part combined costumes, bags and oilpaper umbrellas with the tradit

<4D F736F F 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4D F736F F D DA950A9FABBF62DA56AA8E5A4E5BEC7A4A42E646F63>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A Study of Postpartum Recuperation t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 08_76-93_¦ó³B¬O¡§Âk¡¨®a¡H.doc

砛 砛 砛 1990 槅 脚 澁

Microsoft Word - 第四組心得.doc

穨1-林聖欽.doc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M. A. S Dissertation Emotional Design of Home Textile Based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edding Bedding for Example Ca


<4D F736F F D203130BBB5BA71C16EA4A4ADFAAA5FAABAA7B5A46B5FBDB2AAF7B9A95F2E646F63>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On the Tea Culture in Verses of the Yuan Dynasty Shu-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 Tang poetry, Sung

從篤加有二「區」談當代平埔文化復振現相


13-4-Cover-1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 修.doc

59-81

<4D F736F F D D31332DA655B0CFB9EAAC49A5AEA8E0B942B0CAB943C0B8BDD2B57BB27BAA70A4C0AA522D2D2DBBB2A46A >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Microsoft Word - 02汪文政ok.doc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第五卷第一期 壹 引言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思想 對於傳統文化有過廣泛 而持久的影響 1 從商周至近代 縱觀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歷程 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內涵 表現出不同的特色 關於陰陽五行 的起源 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理論與見解 至今仍是見仁見智 2 古 代正史當中 以 五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icrosoft Word - 18.doc

250 Discussion of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Kuei-Fang Liu* Abstract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have the bright artistic feature and individ

清乾隆朝内务府的皮货买卖与京城时尚

中國飲食色彩初探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icrosoft Word - 台灣舞獅歷史發展脈絡之探析…全文

99 學年度班群總介紹 第 370 期 班群總導 陳怡靜 G45 班群總導 陳怡靜(河馬) A 家 惠如 家浩 T 格 宜蓁 小 霖 怡 家 M 璇 均 蓁 雴 家 數學領域 珈玲 國燈 英領域 Kent


第一章

The Study on the Contemporary Culture of Film Festivals in Taichung Area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iber

1

Microsoft Word - 1王志宇.doc

Microsoft Word - CMRO ??????????????? Luxiaoyan

Microsoft Word - 01-吳佳玲.doc

1 1. M J M M J M J M M J

第 3 期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石 摇 敏 : 从 稻 鱼 鸭 共 生 冶 看 侗 族 的 原 生 饮 食 77 居 [3] 虽 然 远 离 江 海, 但 仍 保 留 着 饭 稻 羹 鱼 冶 的 传 统 劳 作 方 式 及 生 活 习 俗 从 江 侗 族 家 家 户 户 都

Japan He Bin Professor,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daily life, the food on the table in the fa

Microsoft Word v...doc


54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藝 術 類 Abstract Temple crafts always made of best techniques and material. However the Hakka temple crafts in Pingtong Liodwei

<4D F736F F D205F FB942A5CEA668B443C5E9BB73A740B5D8A4E5B8C9A552B1D0A7F75FA6BFB1A4ACFC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論文獎助扉頁5份.doc

<4D F736F F 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Microsoft Word - 29期-B人文藝術類-前後.doc

第三期版面_3_

Microsoft Word 完整版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32 庶 民 文 化 研 究 第 11 期 圖 14 七 品 夏 朝 冠, 新 竹 李 錫 金 家 族 傳 世 文 物, 國 立 台 灣 歷 史 博 物 館 藏 ( 引 自 張 淑 卿 等 2013, 頁 ) 4 小 結 透 過 文 物 的 實 際 觀 察, 得 知 目 前 現 有 的

~ ~ ~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Cover

<4D F736F F D ED1EEBAEAC1D2A3A8BFECD1B6A3A93131A3A831B2CA2D A3A92DB9E3D6DDA1B0CAAEC8FDD0D0A1B1B5D8C3FBCEC4BBAFB5C4BFBCBEBFD3EBC0FBD3C32E646F63>

untitled

62 戲劇學刊 An Analysis of Cao-xie-gong Zhen in Tainan Abstract Te-yu Shih* Tainan is among the first areas that were developed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a

【摘要】

一 -50-

(Microsoft Word - 001\253\312\255\261.doc)

前 言 一 場 交 換 學 生 的 夢, 夢 想 不 只 是 敢 夢, 而 是 也 要 敢 去 實 踐 為 期 一 年 的 交 換 學 生 生 涯, 說 長 不 長, 說 短 不 短 再 長 的 路, 一 步 步 也 能 走 完 ; 再 短 的 路, 不 踏 出 起 步 就 無 法 到 達 這 次

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

17

标题

2013期刊V2_ch6-11_4-9 2.indd

广 州 市 花 都 区 公 务 员 培 训 需 求 分 析 的 研 究 A STUDY OF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ON CIVIL SERVANTS OF HUADU DISTRICT IN GUANGZHOU 作 者 姓 名 : 黄 宁 宁 领 域 ( 方 向 ): 公

Microsoft Word - 02-社 003--陳俐如

() () 5 ( ) ( ) 166

学者一周观察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人18 祝融神話傳說及其與火相關信仰研究.DOC

中 文 摘 要 : 我 國 工 會 法 自 有 強 制 入 會 相 關 規 定 以 來, 已 經 將 近 九 十 年 但 過 去 由 於 長 期 戒 嚴 下 工 會 運 動 處 處 受 到 管 控, 強 制 入 會 條 款 充 其 量 只 是 美 化 團 結 權 之 表 徵 而 已, 在 近 百 年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劉 明 宗 博 士 鍾 肇 政 中 短 篇 小 說 女 性 形 象 析 論 研 究 生 : 吳 鳳 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六 月

08清嘉慶年間海盜蔡牽犯臺始末_修_薛卜滋.doc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A-錢穆宗教觀-171

: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塗 畫 畫, 高 中 開 始 為 了 準 備 考 美 術 系 而 每 日 下 課 後 往 畫

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民间(社会)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4D F736F F D20342EB9F9ACFCA5C9BDD7A4E5A15DA4E5BB50ADF5A15E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Transcription:

美 學 與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學 刊 第 三 期 2007.07 頁 95~11 南 台 灣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造 形 研 究 A Study on the Form of Tu-Di-Gong s Headgear in Southal Taiwan 邵 于 婷 * 林 振 陽 ** * 南 華 大 學 應 用 藝 術 與 設 計 學 系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 南 華 大 學 應 用 藝 術 與 設 計 學 系 教 授 摘 要 島 國 臺 灣 以 農 立 國, 對 土 地 的 感 情 深 厚, 因 而 掌 管 土 地 之 神 祇 土 地 公 備 受 人 民 尊 崇, 供 奉 土 地 公 的 廟 宇 數 量, 為 全 臺 之 首 宗 教 的 發 展, 衍 生 出 各 式 宗 教 藝 術, 而 神 像 帽 冠 的 裝 飾 更 是 臺 灣 獨 特 的 文 化 表 現 本 研 究 中 利 用 文 獻 調 查 法 探 究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來 源, 實 地 至 台 灣 南 部 三 縣 市 ( 台 南 高 雄 屏 東 ) 進 行 田 野 調 查, 研 究 分 析 其 帽 冠 呈 現 的 形 式 上 之 異 同, 並 透 過 比 較 分 析 及 描 述 性 統 計 探 討 帽 冠 裝 飾 元 素 的 出 現 頻 率 研 究 發 現, 神 明 帽 冠 與 中 國 傳 統 戲 曲 帽 冠 相 似, 兩 者 皆 來 自 於 傳 統 帽 冠 改 良 並 誇 飾 而 成 土 地 公 帽 冠 為 傳 統 相 帽 造 形, 裝 飾 圖 案 多 以 九 龍 雙 鳳 雙 龍 搶 珠 雙 龍 護 塔 辟 邪 鏡 王 字 牌 等 吉 祥 圖 案 做 為 裝 飾, 雙 龍 護 塔 及 雙 龍 搶 珠 的 出 現 率 頻 繁, 佔 七 成 以 上 而 帽 冠 的 產 生 與 發 展 與 台 灣 當 時 社 會 關 係 密 切, 台 南 地 區 帽 冠 延 續 古 法 製 作, 種 類 樣 式 繁 多, 帽 冠 材 質 多 元, 而 高 雄 地 區 帽 冠 形 式 較 一 致, 變 化 不 多, 屏 東 地 區 帽 冠 樣 式 亦 多, 但 材 料 與 高 雄 帽 冠 材 料 皆 以 合 金 為 主 在 製 作 方 面, 合 金 材 質 逐 漸 取 代 傳 統 紙 材, 並 以 照 相 顯 影 技 術 為 多, 傳 統 凸 紋 技 法 漸 漸 消 失 裝 飾 華 麗 的 帽 冠 不 但 表 現 宗 教 上 的 意 涵, 更 含 括 了 戲 劇 中 國 傳 統 吉 祥 圖 案 及 皇 室 貴 族 的 帽 冠 形 式 關 鍵 詞 : 土 地 公 帽 冠 造 形 一 研 究 背 景 宗 教 信 仰 與 儀 式 行 為 的 持 續, 是 因 為 它 最 少 滿 足 了 三 種 慾 望 : 認 知 的 實 質 的 宣 洩 的 當 人 類 社 會 愈 進 步, 實 證 的 知 識 能 給 予 上 述 慾 望 滿 足 的 程 度 愈 大, 宗 教 所 擔 任 的 份 量 也 就 相 對 減 少 ( 李 亦 園,1988) 台 灣 以 農 立 國, 自 然 界 的 因 素 是 可 成 就 成 功 也 可 造 成 失 敗 的 主 因, 生 活 的 不 安 定 讓 宗 教 存 在 的 必 需 性 一 直 沒 有 改 變 過 除 此 之 外, 許 許 多 多 的 藝 術 作 品, 都 是 來 自 於 宗 教 的 虔 誠 崇 敬 心 理, 大 規 模 的 例 如 聞 名 遐 邇 的 世 界 遺 產 : 中 國 敦 煌 石 窟 南 韓 的 慶 州 石 窟 庵 與 佛 國 寺 越 南 的 美 松 聖 地 等 等 這 些 壯 觀 的 藝 術 品, 皆 是 源 自 於 崇 敬 的 宗 教 信 仰, 而 小 規 模 的 藝 術 品 又 如 寺 廟 彩 繪 神 像 雕 刻 宗 教 儀 95

南 台 灣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造 形 研 究 邵 于 婷 林 振 陽 式 的 陣 仗 畫 作 或 是 詩 詞 等, 都 與 生 活 切 息 相 關 在 神 明 雕 像 上, 工 匠 師 傅 也 用 崇 敬 的 信 仰 為 神 明 妝 點 美 麗 的 莊 敬 與 信 念, 其 他 包 括 神 衣 神 袍 神 明 帽 冠 上 也 有 非 常 突 出 的 表 現 從 宗 教 藝 術 作 品 上 得 知, 宗 教 與 生 活 密 不 可 分 的 關 係, 亦 可 發 現 社 會 變 遷 的 痕 跡 信 念 的 形 成 信 仰 的 興 盛 及 藝 術 形 式 的 轉 變 等 過 程 台 灣 地 區 屬 海 島 型 國 家, 神 廟 林 立, 供 奉 神 明 多 元 多 類, 其 中 土 地 公 福 德 正 神 之 信 奉 更 具 特 別 意 義, 農 業 立 國 的 台 灣, 能 保 佑 農 耕 民 眾 豐 衣 足 食, 祈 求 平 安 財 富, 神 像 塑 造 極 為 祥 和 莊 嚴, 神 像 之 神 袍 神 衣 帽 冠 裝 飾 華 麗 突 出, 引 發 個 人 對 其 模 型 形 式 極 具 樂 趣, 且 學 界 對 其 研 究 不 多, 因 此 藉 由 本 文 加 以 深 入 探 討 研 究 希 望 透 過 研 究 瞭 解 台 灣 最 普 及 的 土 地 公 信 仰 中 神 像 上 的 帽 冠 裝 飾, 探 究 於 不 同 地 域 上 的 差 異, 並 分 析 其 相 異 的 原 因 二 研 究 目 的 宗 教 藝 術 中, 以 土 地 公 的 帽 冠 做 為 討 論 的 議 題 尚 屬 少 見, 甚 至 連 土 地 公 的 相 關 著 論 都 極 為 稀 罕 相 較 於 觀 音 天 上 聖 母 等 神 明, 流 傳 度 廣 泛 且 為 眾 人 所 知 的 土 地 公, 尚 未 受 到 學 術 界 的 重 視, 僅 有 的 相 關 文 獻 方 面 有 王 婉 婷 的 神 明 帽 冠 文 化 研 究 以 臺 南 民 間 信 仰 主 要 神 明 所 佩 戴 帽 冠 為 例 以 及 王 健 旺 所 著 之 台 灣 土 地 神 信 仰 及 其 造 像 藝 術, 此 類 型 的 研 究 多 由 文 化 議 題 方 面 切 入, 往 往 忽 略 重 要 的 藝 術 層 面 表 現, 對 於 結 合 中 國 各 層 次 藝 術 表 現 的 神 明 帽 冠, 實 為 一 大 缺 憾 基 於 此 因 素, 希 望 能 透 過 本 研 究 探 討 土 地 公 帽 冠 的 圖 像 及 造 形, 分 析 土 地 公 帽 冠 元 素 帽 冠 裝 飾 特 點 及 裝 飾 間 之 相 關 性, 以 此 為 基 礎, 探 究 台 灣 社 會 之 演 變, 將 其 帽 冠 文 化 做 深 入 了 解, 並 藉 由 創 作 元 素 解 構 之 過 程, 可 供 吾 人 對 土 地 公 帽 冠 能 有 進 一 步 的 認 識, 以 便 往 後 設 計 及 學 術 研 究 之 用 本 研 究 之 目 的 可 歸 納 成 如 下 三 點 : 1. 探 討 土 地 公 帽 冠 與 台 灣 宗 教 經 濟 文 化 政 治 等 環 境 變 遷 之 關 係 演 變 2. 觀 察 探 索 土 地 公 帽 冠 造 形 元 素 緣 由. 分 析 比 較 土 地 公 帽 冠 形 式 元 素 及 帽 冠 裝 飾 特 性 三 文 獻 探 討 1. 臺 灣 宗 教 信 仰 宗 教 信 仰 被 大 多 數 人 視 為 一 種 力 量 與 寄 託, 台 灣 承 襲 了 中 國 的 歷 史 與 文 化, 亦 吸 收 外 來 的 信 仰, 各 種 不 同 的 宗 教 教 派 林 立 根 據 台 灣 地 區 社 會 變 遷 基 本 調 查 年 度 (1984-1985 年 ) 報 告 顯 示, 二 十 歲 到 七 十 歲 的 人 口 中, 有 65% 為 民 間 信 仰, 有 11% 為 佛 教,9% 為 無 宗 教 信 仰,7% 為 道 教 徒,5% 為 基 督 教, 另 外 % 為 其 他 的 宗 教 台 灣 文 化 自 己 衍 生 出 來 的 廣 泛 民 間 信 仰, 佔 了 百 分 之 六 十 五, 幾 乎 佔 據 人 民 生 活 的 絕 大 部 分 被 海 洋 環 抱 的 島 國 台 灣, 早 期 社 會 經 濟 基 礎 主 要 是 靠 著 農 耕 與 漁 獵, 圍 繞 著 靠 天 吃 飯 這 種 不 安 定 性 的 生 活 方 式, 使 得 台 灣 居 民 產 生 對 宗 教 信 仰 的 依 賴 寄 託 自 鄭 成 功 開 台 以 來, 大 陸 移 民 來 台 數 急 增, 但 海 上 交 通 危 險, 醫 療 設 備 缺 乏 96

美 學 與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學 刊 第 三 期 的 情 況 下, 先 民 為 保 護 生 命 安 全, 由 家 鄉 攜 帶 請 神 之 香 火, 在 台 建 廟 奉 祀 ( 黃 得 時,1995) 宗 教 信 仰 的 移 植, 由 大 陸 藉 著 移 民 台 灣 的 居 民 而 在 台 灣 落 地 生 根 但 是 這 樣 的 宗 教 移 植, 並 非 直 接 就 融 入 了 台 灣 社 會 裡, 而 是 先 經 過 了 社 會 需 求 的 挑 選 演 變, 在 島 國 文 化 一 書 裡 提 到, 大 陸 文 化 進 入 島 國 時, 為 了 適 應 當 地 自 然 環 境 與 原 有 的 社 會 文 化 條 件 必 須 有 所 改 變, 先 後 經 歷 大 陸 文 化 的 模 仿 期 與 消 化 期 ( 陳 偉,199) 2. 臺 灣 寺 廟 供 奉 主 神 島 國 文 化 的 性 質 使 得 台 灣 地 區 充 斥 著 各 種 不 同 類 型 的 宗 教, 並 且 包 容 性 的 接 受, 進 一 步 融 合 於 生 活 裡, 最 普 遍 的 信 仰 分 屬 道 教 與 佛 教 根 據 增 田 福 太 郎 在 台 灣 宗 教 調 查 報 告 書 第 一 卷 裡 指 出, 全 台 灣 寺 廟 主 神 調 查 表 裡, 依 數 量 多 寡 排 名, 依 序 為 福 德 正 神 王 爺 觀 音 ( 增 田 福 太 郎 原 著,2005) 而 根 據 台 灣 省 民 政 廳 八 十 一 年 出 版 的 台 灣 省 各 縣 市 寺 廟 座 數 及 信 徒 人 數 統 計, 台 灣 寺 廟 的 主 神 最 多 者 亦 為 福 德 正 神, 其 次 依 序 為 觀 世 音 玄 天 上 帝 ( 飛 雲 居 士,2000) 土 地 公 為 台 灣 宗 教 信 仰 裡 普 及 率 最 高 的 神 祇, 乃 因 其 信 仰 與 百 姓 生 活 接 觸 面 最 廣 泛 也 最 直 接 而 不 可 或 缺 抱 著 開 墾 台 灣 的 念 頭 來 這 裡 定 居 的 百 姓, 因 生 活 上 的 需 求, 將 信 仰 化 作 實 質 的 對 象 崇 拜, 既 是 人 像 崇 拜, 亦 是 對 自 然 界 的 尊 崇 與 畏 懼 喩 涵 五 穀 豐 收 的 土 地 公 在 移 民 後 的 部 落 構 成 階 段, 扮 演 的 角 色 絕 非 其 他 神 祇 能 取 代 的 在 台 灣 宗 教 信 仰 一 書 裡, 對 於 台 灣 土 地 公 崇 拜 的 因 素, 作 者 歸 納 於 如 下 七 點 : 1. 農 業 社 會 祈 求 農 作 物 的 豐 收 2. 台 灣 地 形 河 川 短 小 易 氾 濫 或 乾 涸, 祈 求 土 地 公 保 佑 排 水 順 暢 即 時 降 雨. 台 灣 內 亂 外 患 多, 祈 求 土 地 公 保 佑 平 安 4. 台 灣 氣 候 風 土 險 惡 5. 土 地 公 除 了 為 農 業 之 神 同 時 亦 是 財 富 之 神 6. 鎮 守 地 方, 保 佑 地 方 或 墓 地 的 平 安 7. 土 木 工 程 等 建 設 需 先 祭 拜 土 地 公, 祈 求 保 佑 無 病 無 傷, 殺 生 的 漁 業 及 屠 宰 業 亦 以 祭 祀 土 地 公 祭 祀 殺 生 之 靈 魂 ( 增 田 福 太 郎,2005) 鄭 成 功 時 期, 土 地 公 廟 仍 是 全 台 灣 民 間 信 仰 最 多 者, 但 在 那 之 後 城 鄉 交 流 經 濟 改 善, 大 型 廟 宇 不 斷 建 立, 又 由 於 工 業 建 設 起 飛, 原 先 賴 以 生 存 的 農 業 也 逐 漸 失 去 其 重 要 地 位, 土 地 神 的 信 仰 也 慢 慢 變 成 大 型 寺 廟 的 陪 祀 ( 蔡 相 輝,1995). 土 地 公 信 仰 起 源 中 國 古 代 對 於 土 地 的 崇 拜, 大 致 上 可 分 為 三 個 階 段, 依 序 為 : 自 然 神 人 格 神 及 社 會 化 功 能 ( 朱 天 順,1982) 探 究 土 地 神 的 起 源 甚 早, 可 追 究 到 左 傳, 句 龍 官 居 后 土 之 職, 平 九 州 有 功 而 祀 以 為 社, 封 為 上 公, 又 執 掌 土 地 之 職, 便 被 稱 之 為 土 地 公 ( 追 雲 燕,199), 此 時, 土 地 神 始 由 自 然 神 轉 變 為 人 格 神, 但 土 地 97

南 台 灣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造 形 研 究 邵 于 婷 林 振 陽 神 開 始 負 責 明 確 職 務 則 是 從 東 漢 之 後 土 地 公 的 形 象 除 了 一 般 在 廟 宇 所 見 的 財 神 土 地, 另 外 還 包 括 守 墓 的 后 土, 及 保 護 社 的 田 頭 田 尾 土 地 公, 這 樣 的 區 別 顯 示 地 神 的 專 職 化 這 三 者 的 功 能 上 具 備 差 異 性, 因 此 能 夠 就 其 供 奉 地 點, 供 奉 目 地 判 別 土 地 公 傳 說 眾 說 紛 紜, 其 原 為 自 然 崇 拜 裡 的 土 地 信 仰, 漸 漸 轉 變 為 一 種 單 純 區 域 觀 念 為 準 則 的 神 祇, 其 神 性 已 漸 漸 失 去 自 然 崇 拜 的 性 質, 而 轉 化 為 多 種 社 會 職 能 的 地 區 守 護 神 信 仰, 為 一 種 與 鄉 裏 村 社 結 合 的 社 會 性 神 明, 成 為 有 德 行 長 者 的 靈 魂 神 相 傳 這 一 類 守 護 神 也 與 陽 世 官 吏 相 同 需 世 代 更 換, 也 常 有 某 善 人 死 後 變 成 土 地 神 的 傳 說, 這 或 許 是 土 地 公 傳 說 眾 說 紛 紜 的 原 因 ( 鄭 志 明,1998) 4. 土 地 公 帽 冠 起 源 傳 統 神 像 雕 刻 裡, 神 像 的 服 飾 ( 包 括 帽 子 珠 冠 衣 服 褲 子 或 裙 子 鞋 子 ) 以 及 椅 子 都 是 一 起 由 雕 刻 師 傅 雕 刻 而 成 ( 劉 文 三,1980), 而 現 今 在 寺 廟 所 看 見 的 大 多 數 神 像 外 表, 層 層 披 掛 著 華 麗 的 神 衣 神 袍, 頭 頂 上 亦 佩 戴 著 華 麗 而 沈 重 的 帽 冠 道 教 裡, 根 據 所 屬 神 明 種 類 身 分 不 同, 除 了 衣 飾 上 的 差 異 性 外, 頭 上 所 戴 的 帽 冠 形 式 也 不 盡 相 同 所 謂 帽 指 的 是 以 帛 冒 首, 稱 之 帽, 一 般 多 以 頂 圓 者 為 帽 ; 戴 冠 者, 需 以 笄 橫 貫 髮 髻, 使 之 牢 之, 方 能 稱 冠 ( 周 錫 保,1996) 神 像 上 土 地 公 所 戴 的 帽 冠 多 為 員 外 帽, 這 主 要 是 由 於 土 地 公 傳 說 大 多 以 員 外 老 者 的 身 分 出 現, 外 加 式 的 土 地 公 神 明 帽 冠 則 將 員 外 帽 轉 變 為 相 帽 由 於 台 灣 經 濟 起 飛 時 期, 賭 博 風 氣 興 起, 部 分 信 徒 為 了 感 謝 神 明 的 顯 恩 掰 蹟, 替 神 像 披 掛 上 神 衣 神 袍 戴 上 帽 冠 推 測 在 臺 灣 早 期 社 會 就 已 存 在 這 種 答 謝 神 明 的 方 式, 卻 是 到 了 大 家 樂 時 期 達 到 所 謂 顛 峰 觀 察 神 明 所 佩 戴 的 帽 冠, 發 現 其 與 中 國 傳 統 戲 劇 裡 出 現 的 頭 盔 十 分 類 似, 無 論 是 京 劇 國 劇 歌 仔 戲 布 袋 戲 或 八 家 將 等 傳 統 民 俗 慶 典 禮 的 大 神 將 的 頭 盔 都 有 異 曲 同 工 之 妙 不 同 的 頭 盔 須 配 合 不 同 身 份 高 低 佩 戴, 一 般 而 言, 文 官 戴 帽 武 將 戴 盔 貴 族 戴 冠 ( 鍾 振 坤,2005) 土 地 公 隸 屬 於 基 層 性 的 神 祇, 神 格 不 高, 只 能 佩 戴 帽, 但 由 於 其 融 入 百 姓 生 活 甚 深, 許 多 神 蹟 的 發 生 甚 至 讓 土 地 公 受 到 歷 屆 朝 代 的 受 封 追 贈 全 台 灣 規 模 最 大 的 土 地 公 廟 - 車 城 的 福 安 宮, 相 傳 早 先 因 為 護 駕 有 功, 曾 受 在 位 者 策 封, 因 此 所 佩 戴 的 帽 冠 是 宰 相 階 級 所 佩 戴 的 相 帽 但 現 今 廟 宇 裡 所 侍 奉 大 多 數 的 土 地 公 佩 戴 的 卻 是 以 相 帽 為 主, 其 造 形 為 一 般 民 眾 熟 知 的 襆 頭, 是 仿 宋 朝 官 帽 而 來 ( 鍾 振 坤,2005 ) 中 國 戲 劇 的 服 飾, 考 究 明 代 日 常 生 活 的 服 裝 為 基 礎, 參 照 宋 元 服 飾, 並 吸 收 了 清 代 的 服 裝 ( 高 新,2001), 故 其 不 屬 於 任 何 一 個 朝 代 的 服 飾, 卻 又 有 中 國 宋 元 明 清 四 大 朝 代 服 裝 的 意 義 與 中 國 禮 教 的 概 念 於 其 中, 再 透 過 戲 劇 及 舞 臺 表 現, 誇 飾 過 後 的 呈 現 98

美 學 與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學 刊 第 三 期 相 帽 表.1 相 帽 種 類 分 析 神 明 帽 冠 戲 劇 用 帽 冠 應 用 神 明 基 本 元 素 戲 曲 布 袋 戲 土 地 公 財 帽 底 向 兩 旁 神 城 隍 突 出 的 帽 爺 魯 班 翅, 後 高 前 公 境 主 公 低 的 帽 冠 設 等 計 圖 1 圖 2 圖 資 料 來 源 : 圖 1 為 作 者 所 拍 攝 照 片, 圖 2 為 中 國 京 劇 衣 箱 5. 土 地 公 神 明 帽 冠 之 吉 祥 裝 飾 現 有 土 地 公 神 明 帽 冠 上, 裝 飾 著 各 種 吉 祥 圖 案, 至 尊 九 龍 雙 鳳 凰 牡 丹 花 吉 祥 寶 珠 塔 臺 南 神 冠 佛 帽 工 藝 社 表 示, 這 類 的 裝 飾 圖 案 並 無 一 定 的 要 求, 亦 無 對 錯, 就 像 廟 宇 裡 的 壁 畫 裝 飾, 大 多 是 為 了 填 滿 空 間, 表 現 華 麗 的 感 覺 而 存 在 中 國 傳 統 圖 案 出 於 三 處, 宗 教 皇 族 傳 說 ; 其 又 可 分 為 三 種 寓 意 方 式, 象 徵 諧 音 表 號 象 徵 為 藉 具 體 的 事 物, 以 其 外 形 特 點 或 性 質, 表 現 某 種 抽 象 的 概 念 或 思 想 情 感 諧 音 者 為 依 聲 託 事, 同 一 個 讀 音 的 不 同 事 物 相 互 借 用 或 轉 換, 這 是 最 常 使 用 的 手 法 表 號 者, 表 識 性 的 符 號, 只 表 現 具 有 特 徵 的 一 部 份 ( 吉 祥 如 意 論 述 篇,1990) 中 國 古 代 吉 祥 圖 騰 龍 本 來 只 有 萬 人 之 上 的 皇 帝 有 資 格 以 此 裝 飾, 龍 為 多 種 生 物 的 綜 合 體, 是 一 種 人 民 百 姓 對 自 然 界 生 物 的 敬 畏 之 心 的 表 現 塑 造, 而 用 上 了 九 龍 至 尊 的 土 地 公 帽 冠, 則 是 信 徒 表 達 對 土 地 公 的 敬 奉 之 心, 將 土 地 公 的 神 職 身 份 由 基 礎 性 質 的 神 祇 地 位, 往 上 拉 升 到 具 備 戴 有 九 龍 帽 冠 的 神 祇 6. 帽 冠 製 作 帽 冠 材 料 的 沿 革 為 : 最 早 期 的 紙 帽 鐵 皮 帽 ( 馬 口 鐵 ) 銅 電 鍍 鋅 ( 鉛 鋁 ) 合 金 銀 帽 金 帽 ( 銀 帽 與 金 帽 這 類 帽 冠, 由 於 材 料 價 格 的 高 昂, 數 量 上 並 不 多, 一 般 百 姓 也 消 費 不 起 ) 進 化 改 良 後 的 紙 帽 銅 帽 由 於 不 同 材 料 加 工 上 時 間 有 異, 以 及 帽 冠 大 小 精 細 度 的 因 素, 帽 冠 製 造 的 時 間 產 生 了 極 端 的 差 異 性 在 此 概 略 將 其 分 為 凹 紋 及 凸 紋 兩 種 : 圖.1 凹 紋 手 法 成 型 之 帽 冠 圖.2 凸 紋 手 法 成 型 之 帽 冠 資 料 來 源 : 台 南 神 冠 佛 帽 工 藝 社 提 供 作 者 拍 攝 表 面 手 法 為 凹 紋 者, 作 法 為 應 用 網 點 將 花 紋 表 現 於 透 明 版 上, 這 種 透 明 賽 璐 璐 片 上, 貼 有 許 多 不 同 花 紋 之 網 點, 而 一 片 賽 璐 璐 片 製 成 後, 便 可 反 覆 使 用, 不 99

南 台 灣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造 形 研 究 邵 于 婷 林 振 陽 太 有 損 壞 的 顧 慮, 是 頗 為 節 省 成 本 的 作 法 製 作 帽 冠 時, 根 據 帽 冠 實 際 大 小, 挑 選 具 所 需 大 小 網 點 圖 案 之 賽 璐 璐 片, 再 運 用 照 相 製 版 的 方 式, 顯 像 於 金 屬 板 上, 將 金 屬 板 浸 於 化 學 原 料 裡, 再 將 原 料 清 洗, 受 光 處 仍 呈 現 光 滑 的 金 屬 質 感, 未 受 光 面 ( 網 點 花 紋 部 分 ) 便 因 化 學 原 料 而 呈 現 霧 面 花 紋, 如 圖.1 這 種 現 代 的 作 法, 較 早 期 作 法 簡 易, 許 多 立 體 的 圖 案, 被 平 面 性 的 花 紋 所 取 代, 時 間 的 花 費 當 然 也 明 顯 的 減 少 許 多 另 一 種 表 面 手 法 為 凸 紋 者, 是 以 金 屬 線 條 將 圖 形 及 邊 框 框 圈 出, 使 得 線 條 立 體, 如 圖.2, 也 有 以 機 器 壓 紋 將 凹 凸 紋 展 現 出 再 進 行 組 裝 這 類 帽 冠 出 現 的 次 數 較 前 者 少, 也 較 為 珍 貴, 年 代 也 較 早, 只 有 少 數 廟 宇 的 土 地 公 是 佩 戴 這 種 技 法 製 成 的 帽 冠 圖. 傳 統 技 法 創 作 之 帽 冠 ( 正 面 ) 圖.4 傳 統 技 法 創 作 之 帽 冠 ( 背 面 ) 資 料 來 源 : 台 南 神 冠 佛 帽 工 藝 社 提 供 作 者 拍 攝 圖. 圖.4 為 難 得 一 見 之 傳 統 的 帽 冠, 其 底 材 為 厚 紙, 表 面 的 紋 路 為 凸 版, 由 於 材 料 的 關 係, 這 類 帽 冠 怕 摔, 十 分 脆 弱, 也 因 帽 冠 本 身 製 作 過 程 繁 複, 所 需 作 業 時 間 長, 故 價 格 昂 貴 製 作 時 得 先 裁 切 出 紙 板, 紙 板 上 以 傳 統 漆 線 繞 出 線 條 圖 案, 再 上 漆, 最 後 上 色 裝 飾 成 形, 步 驟 繁 雜, 極 強 調 人 工 的 精 細 四 研 究 方 法 1. 研 究 方 法 本 研 究 範 圍 為 台 灣 南 部 地 區 三 縣 市 ( 台 南 高 雄 屏 東 ) 所 供 奉 之 土 地 公 神 像 其 所 佩 戴 帽 冠, 並 透 過 以 下 方 法 進 行 研 究 : (1) 文 獻 調 查 法 : 本 研 究 蒐 集 書 籍 文 獻 與 相 關 論 文 集, 透 過 文 獻 裡 相 關 資 料 瞭 解 台 灣 信 仰 現 況 及 民 間 土 地 公 信 仰 深 植 原 因, 以 及 神 明 帽 冠 歷 史 與 演 化 (2) 田 野 調 查 法 : 本 研 究 透 過 田 野 調 查 法, 實 地 走 訪 台 灣 南 部 三 縣 市, 拍 攝 寺 廟 供 奉 之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並 至 台 南 佛 具 店, 訪 談 神 明 帽 冠 師 傅 瞭 解 土 地 公 帽 冠 的 造 形 元 素 緣 由 帽 冠 製 造 過 程 以 及 土 地 公 帽 冠 與 其 他 神 明 帽 冠 的 差 異 性 () 比 較 分 析 法 : 利 用 比 較 分 析 法, 就 調 查 結 果 進 一 步 分 析 不 同 區 域 對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形 式 與 特 徵 的 影 響, 以 及 神 像 帽 冠 彼 此 之 間 的 裝 飾 差 異 性 及 共 通 性 並 透 過 比 較 分 析 歸 納 整 理 土 地 公 帽 冠 裝 飾 特 性, 及 其 與 其 他 場 合 ( 如 戲 曲 上 的 土 地 公 帽 造 形 ) 出 現 的 土 地 公 帽 冠 上 有 何 差 異, 並 分 析 神 明 帽 冠 之 間 分 辨 的 規 則 為 何 100

美 學 與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學 刊 第 三 期 2. 研 究 範 圍 與 限 制 擁 有 廣 大 信 眾 的 土 地 公 廟 宇 遍 佈 全 臺, 早 期 更 有 家 家 戶 戶 皆 有 土 地 公 的 盛 況, 但 大 多 數 的 土 地 公 神 像 是 由 全 臺 灣 最 大 的 土 地 公 廟 屏 東 車 城 的 福 安 宮 請 神 過 來, 而 製 做 神 明 帽 冠 之 店 舖, 又 多 半 位 於 歷 史 及 宗 教 重 鎮 臺 南 縣 市 故 選 擇 研 究 對 象 時, 將 研 究 範 圍 之 重 心 置 於 臺 灣 南 部, 以 臺 灣 南 部 地 區 為 田 野 調 查 的 對 象, 包 括 屏 東 高 雄 臺 南 三 縣 市 並 將 調 查 對 象 限 定 於 南 部 三 縣 市 廟 宇 裡 實 際 供 奉 土 地 公 神 像 之 帽 冠, 排 除 墓 地 旁 的 后 土 以 及 田 頭 田 尾 土 地 公, 以 便 讓 研 究 能 了 解 的 更 為 深 入 本 研 究 調 查 對 象 為 台 灣 南 部 廟 宇 實 際 祭 奉 之 土 地 公 帽 冠, 包 含 臺 南 廟 宇 十 八 間, 帽 冠 三 十 一 頂, 高 雄 廟 宇 二 十 間, 帽 冠 二 十 一 頂, 屏 東 廟 宇 二 十 三 間, 帽 冠 二 十 四 頂, 總 計 六 十 一 間 廟 宇, 並 拍 得 七 十 六 頂 帽 冠 五 研 究 結 果 1. 帽 冠 整 體 造 形 本 研 究 中, 針 對 土 地 公 及 帽 冠 整 體 造 形 之 形 象 做 了 簡 略 的 問 卷 調 查 以 開 放 式 問 卷 收 集 土 地 公 及 帽 冠 之 語 彙, 問 卷 人 數 為 三 十 人, 皆 為 有 效 問 卷 結 果 得 知 大 多 數 填 答 者 對 於 現 有 的 土 地 公 神 明 帽 冠 感 受 認 為 其 太 過 華 麗, 且 神 明 帽 冠 之 間 差 異 性 過 小, 無 法 藉 由 帽 冠 聯 想 到 形 象 樸 質 和 藹 的 土 地 公 表 5.1 土 地 公 神 明 帽 冠 整 體 形 式 形 狀 範 例 說 明 三 角 形 這 類 型 的 帽 冠 大 多 是 因 為 帽 翅 延 伸 的 較 長, 拉 開 了 帽 冠 的 寬 度, 使 的 帽 冠 整 體 呈 現 上 左 右 三 端 突 出 的 等 邊 三 角 形 半 圓 形 相 較 於 上 者, 此 類 型 帽 冠 於 帽 翅 部 分 延 伸 較 短, 而 且 中 央 最 高 的 帽 花 並 不 特 別 明 顯, 因 而 顯 得 帽 冠 整 體 呈 半 圓 形 狀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拍 攝 彙 整 分 類 土 地 公 神 明 帽 冠 整 體 的 有 兩 種 較 顯 著 的 差 異, 其 一 為 帽 冠 整 體 向 左 右 延 伸 拉 長, 與 整 座 帽 冠 呈 現 等 腰 三 角 形, 另 外 一 種 為 向 上 延 伸, 形 成 半 圓 形 狀, 這 兩 種 造 形 上 的 不 同, 大 致 上 取 決 於 其 帽 翅 長 短 之 差 異 此 二 種 形 式 的 帽 冠 為 現 有 帽 冠 數 量 應 用 上 多 數 者, 重 心 低 且 帽 冠 對 稱 是 兩 者 共 通 的 特 性, 兩 者 帽 冠 發 展 狀 況 皆 為 向 上 延 伸, 寓 含 繁 榮 衍 生 之 意 據 訪 談, 三 角 形 帽 冠 較 顯 莊 重 威 嚴, 半 圓 形 帽 冠 雖 顯 笨 重 但 卻 較 為 溫 和 慈 藹, 前 者 使 用 明 顯 多 於 後 者, 顯 現 民 眾 對 於 三 角 形 帽 冠 的 喜 好 度 高 於 半 圓 形, 這 同 時 意 謂 著, 對 民 眾 而 言, 土 地 公 的 帽 冠 莊 重 的 形 象 較 優 於 溫 和 可 親 的 形 象 101

南 台 灣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造 形 研 究 邵 于 婷 林 振 陽 圖 5.1 臺 南 馬 公 廟 之 土 地 公 相 帽 資 料 來 源 : 筆 者 至 臺 南 廟 宇 拍 攝 圖 5.2 宋 代 硬 腳 襆 頭 圖 片 來 源 : 中 國 服 裝 史,P154 土 地 公 帽 冠 不 同 於 其 他 神 明, 其 帽 冠 背 後 的 帽 翅 形 狀, 如 左 圖 所 示, 自 帽 冠 背 後 中 間 底 下, 有 兩 個 分 別 向 左 右 延 伸 的 裝 飾, 是 古 代 官 帽 造 形, 且 其 造 形 為 宋 代 襆 頭 ( 右 圖 ), 後 大 前 小 的 方 形 連 接 兩 旁 的 帽 翅 土 地 公 帽 冠 由 簡 至 繁 種 類 皆 俱, 除 了 誇 張 的 大 紅 帽 花, 裝 飾 上 尚 有 以 珍 珠 取 代 紅 色 的 帽 花 之 例, 在 清 朝 珍 珠 代 表 著 身 份 地 位 的 象 徵, 最 高 貴 為 稀 罕 的 東 珠, 只 有 皇 族 可 以 佩 戴 皇 帝 冬 朝 冠 冠 頂 滿 花 金 座, 上 銜 大 珍 珠 一 顆, 皇 后 太 皇 太 后 皇 太 后 皇 貴 妃 皇 妃 妃 嬪 冠 帽 冠 頂 呈 寶 塔 形, 分 三 層, 每 層 貫 東 珠, ( 黃 能 福,1998) 而 帽 花 的 使 用, 或 許 是 製 作 者 在 製 作 帽 冠 時, 對 於 珍 珠 的 另 一 種 轉 換 誇 飾 法, 更 有 做 熱 鬧 的 意 涵 在 土 地 公 的 帽 冠 裝 飾 上, 並 無 一 定 的 規 範 與 限 制, 但 裝 飾 物 集 中 於 帽 冠 中 心 線 位 置, 左 右 對 稱, 成 縱 貫 性 裝 飾 排 列, 層 層 排 序, 前 後 順 序 分 明 以 下 將 就 這 幾 個 常 出 現 的 造 形 裝 飾, 分 析 其 吉 祥 意 涵 及 出 現 場 合 : 圖 5.1 土 地 公 帽 冠 各 種 吉 祥 圖 案 及 位 置 圖 片 來 源 : 作 者 至 臺 南 神 冠 佛 帽 工 藝 社 拍 攝 並 歸 納 繪 製 (1) 首 龍 右 拿 戢 左 拿 令 旗 : 戢 與 令 旗 取 其 諧 音 代 表 吉 祈, 又 龍 屬 水, 同 時 也 有 祈 求 風 調 雨 順 之 意 涵, 此 一 元 素 與 土 地 公 有 祈 求 收 成 豐 收 的 功 能 相 輔 相 成 (2) 九 龍 雙 鳳 : 根 據 臺 南 神 冠 佛 帽 工 藝 社 表 示, 基 本 上 只 要 是 具 有 神 格 的 神, 皆 有 九 龍 或 是 五 龍 圖 案 裝 飾 ( 取 九 五 至 尊 之 數 字 ), 但 帝 級 的 神 祇 則 無 雙 鳳 裝 飾 鳳 曾 長 期 為 中 國 封 建 社 會 帝 王 的 標 誌, 但 漢 唐 後, 由 於 龍 地 位 的 提 升, 鳳 便 由 帝 王 象 徵 演 變 為 皇 后 嬪 妃 的 代 表 ( 陳 建 勤,1996) () 雙 龍 搶 珠 : 中 間 之 火 珠 是 佛 教 經 典 中 之 寶 珠, 同 時 意 謂 著 太 陽, 雙 龍 搶 珠 在 102

美 學 與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學 刊 第 三 期 古 建 築 裡 面 是 被 安 放 在 建 築 的 屋 頂 正 脊 上, 帶 有 照 看 保 護 的 用 途 ( 陳 乾 朗, 200) (4) 雙 龍 拜 塔 : 或 稱 雙 龍 護 塔, 同 雙 龍 搶 珠, 因 古 代 建 築 多 為 木 造, 而 傳 說 中 龍 噬 火, 因 而 常 於 屋 脊 上 放 置 龍 以 保 護 建 築 物 不 受 火 舌 之 擾 ( 陳 乾 朗,200) (5) 明 鏡 ( 避 邪 鏡 ): 以 鏡 子 為 裝 飾 主 體, 周 圍 環 繞 著 花 紋, 擺 放 於 兩 條 龍 中 間, ( 或 將 其 當 作 垂 飾, 取 代 帽 冠 垂 飾 花 朵 的 部 分 ), 具 備 避 邪 功 能 (6) 祥 獅 獻 瑞 : 這 類 型 的 擺 飾 會 出 現 在 最 前 排, 獅 嘴 裡 放 置 著 一 塊 垂 下 的 王 字 盾 牌, 獅 本 身 為 祥 獸, 又 有 避 邪 之 意, 同 時 也 暗 示 其 為 國 之 重 臣 神 明 佩 戴 帽 冠, 蘊 含 著 驅 邪 納 福 的 用 意, 從 前 皇 族 戴 上 裝 飾 金 銀 珠 寶 的 帽 冠 是 為 了 彰 顯 身 分, 並 藉 由 不 同 材 質 的 帽 冠 裝 飾 區 別 階 級, 是 封 建 制 度 下 的 產 物 如 今 運 用 於 神 明 帽 冠 上, 區 別 的 是 神 與 人 的 關 係, 提 升 神 明 更 高 不 可 攀 的 身 分 2. 土 地 公 帽 冠 元 素 分 析 龍 形 表 5.2 常 見 的 土 地 公 帽 冠 龍 形 裝 飾 分 析 表 臺 南 仁 厚 境 高 雄 月 天 寺 福 德 祠 地 點 臺 南 北 極 殿 中 和 境 福 德 祠 臺 南 祀 典 武 廟 六 和 境 圖 片 說 明 凸 紋 技 巧 表 現 抽 象 龍 形, 線 條 簡 單 明 確, 龍 身 彎 曲 弧 度 小, 並 加 入 色 彩 元 素, 是 帽 冠 中 少 見 的 龍 造 形 正 常 的 龍 形 比 例, 少 見 的 龍 身 與 龍 頭 相 連, 造 形 寫 實 且 線 條 細 膩, 龍 身 鱗 片 也 被 清 楚 的 刻 劃 表 現 臺 南 開 基 武 廟 福 德 正 神 將 龍 頭 為 全 部 重 點 誇 飾 放 大, 龍 鬚 長 而 顯 著, 眼 睛 及 鼻 子 以 彩 色 珠 子 點 綴, 龍 身 鱗 片 鏤 空 處 理 臺 南 開 隆 宮 枋 橋 頭 龍 身 圓 弧 突 起, 龍 頭 亦 有 放 大 誇 飾 造 形, 龍 鰭 尖 銳 明 顯, 甚 至 比 龍 身 面 積 大 地 點 高 雄 月 天 寺 高 雄 慈 保 宮 圖 片 說 明 為 照 相 製 版 之 龍 形 表 現, 除 了 龍 頭 有 經 過 立 體 凹 折 處 理, 造 形 上 過 於 平 面, 龍 身 彎 曲 弧 度 明 顯 龍 身 鱗 片 鏤 空 雕 刻 且 線 條 細 緻, 身 軀 呈 立 體 弧 形 突 出, 眼 睛 與 鼻 子 有 彩 色 寶 石 妝 點 資 料 來 源.. 由 作 者 整 理 歸 納, 圖 片 為 作 者 至 南 部 三 縣 市 拍 攝 以 照 相 製 版 技 法 所 製 作 之 龍 形, 龍 形 身 軀 平 面, 沒 有 細 緻 的 線 條, 局 部 突 出 強 調 身 形, 眼 睛 以 彩 色 寶 石 裝 飾 龍 身 軀 突 出, 身 軀 細 長 但 彎 曲 弧 度 小, 頭 身 比 例 異 常, 在 帽 冠 整 體 比 例 上 較 小, 但 雕 法 細 膩 突 出 土 地 公 帽 冠 上 的 九 龍 造 形 佔 帽 冠 絕 大 部 分 面 積, 亦 為 帽 冠 極 為 重 要 的 元 素 之 一 龍 對 於 中 國 人 而 言 意 義 非 凡, 傳 說 我 們 為 龍 的 傳 人, 皇 帝 為 龍 的 化 身, 呼 風 喚 雨 的 龍 在 中 國 文 化 裡 是 種 自 然 神 的 存 在 龍 鳳 麒 麟 等 神 獸 本 是 虛 幻 之 物, 無 確 實 形 體, 是 對 於 動 物 的 集 體 崇 拜 綜 合 形 象 雖 然 龍 的 有 豐 富 的 傳 說 由 來, 但 龍 的 形 體 經 由 時 間 的 推 導 變 化 不 多 10

南 台 灣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造 形 研 究 邵 于 婷 林 振 陽 土 地 公 帽 冠 上 龍 形 的 形 體 大 體 上 變 化 甚 小, 基 本 上 可 分 解 為 幾 個 相 似 部 份 : (1) 彎 曲 的 龍 身 : 龍 身 長, 故 需 要 以 彎 曲 的 弧 度 增 加 其 面 積, 其 折 數 不 多, 多 以 兩 折 式 的 W 形 為 主, 尾 端 翹 起, 龍 身 粗 細 皆 有 (2) 高 昂 抬 起 的 龍 頭 : 龍 頭 抬 起 朝 向 前 方 或 天 空, 顯 現 出 王 者 風 範 () 突 出 的 龍 鬚 : 龍 鬚 上 部 份 直 接 飾 以 紅 色 大 帽 花 或 珍 珠 類 飾 品, 部 份 只 以 細 長 而 尾 端 捲 曲 的 線 條 處 理, 龍 鬚 多 為 向 身 後 延 伸 (4) 飄 然 敖 翔 的 身 形 : 龍 形 騰 駕 於 雲 上, 處 於 所 有 零 件 的 最 頂 端 位 置 經 由 上 表 發 現, 比 例 誇 示 的 龍 形 設 計 較 普 遍, 戲 劇 性 強, 立 體 身 形 的 龍 身 製 作 整 體 觀 感 上 顯 得 細 緻 且 活 潑, 製 作 手 法 較 為 繁 雜 平 面 性 的 龍 身 多 以 照 相 製 版 技 術 製 作 且 圖 案 較 粗 糙 難 以 辨 識 而 龍 形 裝 飾 位 置 變 異 性 不 大, 較 有 變 化 的 在 於 帽 翅 上 的 龍 形, 若 帽 翅 上 的 龍 形 以 其 他 裝 飾 代 替 原 先 位 置, 龍 形 便 順 移 至 帽 冠 底 端 左 右 兩 側 其 他 幾 處 的 龍 形 大 多 類 似, 多 為 首 龍 面 向 前 方, 中 間 部 位 龍 面 向 中 心, 底 部 雙 龍 面 向 外. 土 地 公 帽 冠 元 素 分 析 塔 裝 飾 雙 龍 拜 塔 的 吉 祥 裝 飾 被 大 量 運 用 在 土 地 公 帽 冠 上, 形 式 各 異, 又 因 塔 往 往 被 放 置 在 帽 冠 中 心 點 最 前 方, 使 得 視 覺 效 果 極 為 突 出, 幾 何 造 形 的 建 築 結 構 與 其 他 帽 冠 上 裝 飾 的 區 別 度 增 大, 是 很 重 要 的 元 素 之 一 表 5. 土 地 公 帽 冠 塔 裝 飾 分 析 表 種 類 範 例 圖 片 說 明 有 屋 簷 屬 於 最 常 見 的 裝 飾 手 法, 形 似 塔 狀 建 築, 層 級 安 排 而 上, 兩 層 建 築 下 大 上 小, 以 古 代 建 築 取 法 而 來 無 屋 簷 一 層 式 比 起 一 般 常 見 的 屋 簷, 顯 的 較 具 抽 象 意 涵, 省 略 的 屋 簷 精 緻 細 膩 之 處, 反 而 以 幾 何 的 圓 弧 或 簡 單 的 線 條 表 現, 而 這 類 型 的 塔 裝 飾 又 以 二 層 式 為 主 比 起 正 統 的 兩 層 式 塔 造 形, 此 類 宮 殿 反 而 較 形 似 中 國 古 代 涼 亭 式 建 築, 通 常 重 視 屋 簷 上 多 層 次 的 雕 琢, 而 下 方 則 較 為 精 簡 資 料 來 源.. 作 者 拍 攝 並 整 理 歸 納 塔 圖 形 與 陪 襯 兩 旁 的 龍 形 裝 飾 意 謂 者 雙 龍 拜 塔, 可 分 為 一 層 塔 與 兩 層 塔, 以 八 角 形 建 築 的 形 式 構 成, 狀 似 廟 宇 或 寶 塔, 各 邊 皆 開 有 門 戶, 尚 有 寶 珠 等 裝 飾 點 綴 部 分 塔 裝 飾 有 露 出 長 長 屋 簷, 屋 簷 長 而 外 翹, 此 形 式 較 符 合 傳 統 中 國 建 築 造 形, 而 部 分 無 長 屋 簷 伸 展 出, 感 覺 上 與 屋 壁 相 連 一 氣, 而 這 類 造 形 又 多 以 圓 弧 狀 為 設 計 重 點, 是 較 精 簡 省 略 作 法 的 造 形, 樣 式 創 新 且 類 似 異 域 建 築, 這 種 形 式 的 塔 建 築 物 往 往 搭 配 著 較 簡 易 的 帽 冠 造 形, 以 機 器 製 成 之 凹 紋 帽 冠 使 用 為 主 104

美 學 與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學 刊 第 三 期 雙 龍 護 塔 原 為 守 護 建 築 物 用, 但 守 護 屋 舍 的 責 任 並 不 屬 於 土 地 公, 其 他 亦 有 如 地 基 主 同 為 屋 舍 的 守 護 者, 帽 冠 上 卻 不 見 得 具 備 此 種 裝 飾 圖 案 雙 龍 護 塔 的 吉 祥 象 徵 的 運 用, 使 用 率 很 高, 如 屏 東 縣 市, 土 地 公 帽 冠 使 用 雙 龍 護 塔 造 形 裝 飾 者, 為 百 分 之 百 4. 土 地 公 帽 冠 元 素 分 析 花 卉 裝 飾 花 卉 頻 繁 被 用 於 裝 飾 用 途, 屬 自 然 元 素 吉 祥 化 在 帽 冠 上, 大 部 分 的 花 卉 並 未 指 特 定 的 花 種, 而 只 是 通 俗 的 花 統 稱, 其 裝 飾 意 義 大 過 於 實 質 意 義 帽 冠 上 這 類 垂 吊 的 花 卉 飾 品, 稱 之 為 挑 珠 牌, 傳 統 上, 使 用 其 裝 飾 者 以 女 冠 居 多 研 究 調 查 中, 將 帽 冠 垂 墜 裝 飾 分 成 幾 大 類, 一 為 仿 生 花 卉 形, 造 形 真 實 且 立 體, 花 朵 的 紋 路 細 緻, 有 時 以 多 層 次 花 瓣 強 調 花 朵 的 整 體 造 形 ; 一 為 寫 意 花 卉 形, 有 較 多 的 寶 石 點 綴, 且 製 作 手 法 較 為 簡 易, 狀 似 花 卉 亦 似 火 珠, 因 此 亦 被 運 用 在 帽 冠 中 心 線 的 裝 飾 上, 似 花 而 非 花 的 造 形, 使 用 於 男 冠 的 裝 飾 上, 可 減 去 帽 冠 產 生 柔 性 的 感 覺 此 兩 種 帽 冠 垂 飾 上 的 花 卉 又 有 寬 大 花 瓣 與 細 長 花 瓣 兩 種, 花 朵 中 心 以 紅 色 系 寶 石 最 為 常 見, 另 外 周 圍 的 寶 石 以 黑 色 藍 色 綠 色 使 用 率 最 高 表 5.4 土 地 公 帽 冠 花 卉 裝 飾 分 析 表 種 類 範 例 圖 片 說 明 仿 生 花 卉 形 寫 意 花 卉 形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拍 攝 並 整 理 歸 納 寶 石 數 較 少, 多 半 以 刻 工 見 長, 刻 工 較 為 繁 複 寫 實 但 也 較 具 古 法 意 涵 以 圓 形 寶 石 點 綴 花 卉, 多 以 放 射 狀 及 同 心 圓 式 排 列 方 式 這 類 型 的 花 卉 裝 飾 多 以 圓 形 為 基 座, 中 心 點 往 往 有 一 個 較 為 醒 目 的 珠 寶 裝 飾 其 中 帽 冠 上 花 卉 的 裝 飾 造 形 多 變, 但 裝 飾 類 型 不 多, 只 區 分 為 寫 實 與 寫 意 兩 種, 花 朵 的 形 成 多 半 以 對 稱 且 放 射 型 狀, 寫 實 花 卉 的 中 心 點 寶 石 面 積 較 小, 寫 實 花 卉 中 心 點 寶 石 面 積 顯 得 較 大 被 放 置 於 挑 珠 牌 的 位 置 的 花 卉, 在 視 覺 上 的 表 現 將 帽 冠 整 體 往 下 延 伸, 使 帽 冠 重 心 可 以 下 移, 避 免 虛 浮 不 夠 穩 重 5. 土 地 公 帽 冠 元 素 分 析 帽 翅 裝 飾 土 地 公 帽 冠 的 帽 翅 造 形 在 所 有 神 明 帽 冠 裡 也 是 獨 特 而 具 辨 識 性 的 存 在, 其 裝 飾 基 本 上 可 分 為 幾 種, 分 別 為 火 珠 龍 鳳 以 及 單 純 雲 朵 的 造 形 帽 翅 部 分, 以 龍 為 裝 飾 的 帽 冠 數 量 上 明 顯 較 鳳 多, 而 造 形 較 精 簡 的 帽 冠, 多 半 於 帽 翅 部 分 省 略 複 雜 的 龍 或 鳳 造 形, 而 以 雲 朵 取 代 之, 帽 翅 裝 飾 火 珠 的 帽 冠 數 量 不 多, 大 部 分 將 其 裝 飾 於 帽 冠 上 帽 翅 的 種 類 及 樣 式 跟 帽 冠 本 身 精 簡 度 有 相 當 的 關 係, 且 龍 形 的 圖 案 配 合 帽 冠 尾 端 雲 朵 造 形, 強 調 雲 從 龍, 風 從 虎 的 特 性 105

南 台 灣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造 形 研 究 邵 于 婷 林 振 陽 火 珠 龍 鳳 雲 圖 片 表 5.5 土 地 公 帽 冠 之 帽 翅 裝 飾 分 析 表 說 明 火 珠 的 運 用, 在 帽 冠 上 次 數 頻 繁, 但 出 現 在 帽 翅 的 次 數 不 多, 火 珠 也 往 往 不 會 單 獨 出 現, 多 半 是 伴 隨 著 龍 或 鳳 火 珠 的 造 形 為 火 焰 中 心 一 顆 珠 子 龍 被 擺 放 在 帽 翅 上 的 機 會 很 常 見, 帽 冠 本 身 就 是 以 龍 為 主 體 裝 飾, 使 用 量 大, 因 此 龍 造 形 的 變 化 也 是 最 多 樣 的, 大 多 數 時 候 伴 隨 著 火 珠, 有 時 是 以 花 朵 為 陪 襯, 沒 有 一 定 鳳 的 造 形 在 帽 翅 上 出 現 的 機 會 不 多, 但 具 有 九 龍 雙 鳳 的 帽 冠 造 形 裡, 雙 鳳 的 位 置 多 半 是 在 帽 翅 尾 端, 且 頭 朝 外 方 眺 望, 展 翅 欲 翔 的 造 形 較 精 簡 的 帽 冠 體 積 本 屬 小, 故 在 裝 飾 上 往 往 只 以 代 表 性 的 圖 案 裝 飾, 省 略 複 雜 的 結 構, 而 此 類 型 的 帽 冠, 雲 朵 的 造 形 會 單 獨 出 現 在 帽 翅, 但 一 般 而 言, 雲 朵 會 伴 隨 著 龍 與 鳳 一 同 出 現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拍 攝 並 彙 整 綜 觀 三 縣 市 的 帽 冠, 帽 翅 多 加 裝 細 長 金 屬 條 垂 掛 於 下, 狀 似 垂 簾, 隨 風 晃 動, 這 種 形 式 的 運 用 在 古 代 男 女 冠 上, 皆 未 曾 發 現, 但 帽 冠 上 早 有 習 慣 裝 飾 可 隨 意 擺 動 之 垂 墜 裝 飾, 如 鳳 冠 上 往 往 有 叼 銜 珠 滴 之 鳳 鳥, 帝 冠 上 亦 有 垂 簾 如 幕, 而 中 國 女 子 亦 喜 好 於 髮 上 插 刺 可 隨 步 搖 晃 之 簪 釵 裝 飾, 這 種 仿 若 有 生 命 之 裝 飾 品, 頗 受 百 姓 及 皇 族 喜 愛 研 究 發 現, 土 地 公 帽 冠 之 帽 翅 造 形, 不 同 於 宋 代 襆 頭 的 筆 直, 或 是 交 腳 襆 頭 的 完 全 上 翹, 帽 翅 尾 端 會 習 慣 性 的 上 翹, 表 現 出 一 個 微 微 的 勾 狀, 此 一 作 法, 可 避 免 帽 翅 因 重 量 下 垂 時, 而 給 人 抑 鬱 不 振 的 印 象, 往 上 翹 的 帽 翅 尾 端, 顯 得 整 體 較 為 神 氣 威 風 其 上 再 放 置 以 裝 飾 華 麗 的 吉 祥 物 品, 帽 翅 尾 端 更 會 有 曲 線 線 形 結 構, 其 狀 如 雲 霧 6. 帽 冠 元 素 應 用 統 計 分 析 配 合 上 述 土 地 公 帽 冠 上 之 裝 飾 元 素, 將 三 縣 市 之 帽 冠 特 徵 元 素 及 製 作 手 法 統 計 整 理, 從 表 得 知, 三 縣 市 帽 冠 特 徵 及 裝 飾 皆 相 近, 如 帽 花 色 彩 皆 以 紅 色 為 主 ; 帽 冠 色 彩 以 金 色 居 多 ; 創 作 時 採 凹 凸 花 紋 的 數 量 也 相 似, 以 凹 紋 居 多, 約 佔 每 縣 市 的 2/; 而 雙 龍 拜 塔 與 雙 龍 搶 珠 的 圖 案, 臺 南 與 屏 東 也 有 部 份 並 無 這 類 圖 案, 高 雄 這 兩 者 圖 案 皆 有, 可 見 這 些 圖 案 並 非 必 備 條 件, 可 有 可 無, 但 大 多 數 帽 冠 仍 是 會 以 此 裝 飾 ; 而 帽 翅 尾 部 以 火 珠 裝 飾 的 手 法, 對 於 三 個 地 區 都 不 為 常 見 手 法, 數 量 極 少 ; 而 避 邪 鏡 和 王 字 牌 的 運 用, 只 出 現 在 臺 南, 高 雄 與 屏 東 皆 無, 顯 現 出 臺 南 帽 冠 之 獨 特 性 與 創 造 性 從 表 5.6 得 知, 帽 冠 種 類 變 化 性 最 大 者, 為 帽 冠 主 要 創 作 縣 市 臺 南, 另 外 屏 東 的 帽 冠 種 類 也 有 許 多 不 一 致 之 處, 而 高 雄 的 土 地 公 帽 冠 造 形 較 臺 南 及 屏 東 一 致, 變 化 性 不 大, 多 採 類 似 的 帽 冠 造 形 裝 飾 元 素 在 材 料 方 面, 帽 冠 製 造 重 鎮 臺 南 保 留 傳 統 技 法 創 作 帽 冠, 如 做 工 費 時 的 銀 帽 紙 帽, 另 外 使 用 現 代 技 術 的 合 金 帽 冠, 亦 同 時 相 容, 在 材 料 的 使 用 上, 新 舊 皆 有, 顯 得 多 元 多 變 而 高 雄 屏 106

美 學 與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學 刊 第 三 期 帽 冠 色 彩 帽 花 顏 東 的 帽 冠 偏 向 合 金 創 作 之 帽 冠, 種 類 較 一 致, 顯 現 年 代 的 新 穎, 其 低 廉 價 格 應 是 其 普 及 率 高 的 原 因 之 一 表 5.6 南 部 三 縣 市 帽 冠 統 計 分 析 帽 花 色 彩 帽 冠 色 彩 凹 凸 花 紋 類 目 臺 南 高 雄 屏 東 訪 查 數 量 共 1 頂 共 21 頂 共 24 頂 紅 色 27 18 19 紅 白 色 2 1 1 橘 紅 色 0 1 1 黑 色 0 0 其 它 珍 珠 帽 花 有 2 頂 有 1 頂 無 法 辨 識 / 金 色 0 16 20 銀 色 1 4 2 其 它 / 1 頂 無 法 辨 識 2 頂 無 法 辨 識 凹 紋 20 14 16 凸 紋 11 7 8 帽 冠 形 狀 三 角 形 28 19 18 半 圓 形 2 6 雙 龍 拜 塔 有 :20, 無 :11 有 :21, 無 :0 有 :16, 無 :8 雙 龍 搶 珠 有 :27, 無 :4 有 :21, 無 :0 有 :17, 無 :7 雙 龍 中 有 花 有 :26, 無 :5 皆 有 有 :19, 無 :5 帽 翅 尾 部 有 火 珠 有 :2 頂 有 : 頂 有 : 頂, 但 火 珠 小, 不 甚 明 顯 有 避 邪 鏡 有 : 頂 皆 無 皆 無 有 王 字 牌 有 : 頂 皆 無 皆 無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統 計 彙 整 ( 數 據 統 計 表 顯 示 於 附 錄 中 ) 帽 冠 顏 色 金 銀 紅 帽 花 顏 色 紅 白 橘 紅 表 5.7 帽 冠 元 素 交 互 比 對 表 製 作 手 法 黑 凹 凸 帽 冠 形 狀 半 圓 三 角 雙 龍 拜 塔 雙 龍 搶 珠 中 有 花 火 珠 避 邪 鏡 王 字 牌 有 無 有 無 有 無 有 無 有 無 有 無 金 56 2 2 0 41 2 9 5 46 18 54 10 54 10 9 55 61 61 銀 5 1 0 2 5 1 7 8 0 8 0 0 8 1 7 0 8 0 8 紅 42 19 8 5 46 15 54 7 52 9 10 51 2 59 2 59 紅 白 1 2 2 4 0 4 0 4 0 0 4 0 4 0 4 橘 紅 2 0 0 2 2 0 2 0 2 0 0 2 0 2 0 2 色 黑 0 1 2 2 1 2 1 0 0 0 0 製 作 手 凹 凸 6 5 40 20 8 10 8 16 4 19 7 4 19 7 8 2 8 24 0 46 2 0 46 2 法 帽 冠 形 半 圓 三 角 9 45 2 15 9 5 2 7 8 54 6 2 8 9 52 0 11 57 0 11 57 狀 雙 龍 拜 有 無 54 8 0 10 52 10 2 8 9 1 45 17 0 54 14 0 54 14 塔 雙 龍 搶 有 無 59 7 9 1 5 9 1 2 61 8 1 2 16 8 珠 中 有 9 5 0 62 0 62 有 花 無 1 9 7 7 火 有 0 10 0 10 珠 無 59 59 107

南 台 灣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造 形 研 究 邵 于 婷 林 振 陽 避 邪 鏡 王 字 牌 有 0 無 0 68 有 無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統 計 彙 整 綜 觀 三 縣 市 帽 冠, 裝 飾 上 的 應 用 相 似 度 高, 時 代 變 化 僅 讓 材 料 轉 向 科 技 化 現 代 技 術, 卻 仍 舊 無 法 脫 離 人 工 製 作 的 過 程, 細 節 的 注 重 更 加 細 膩 進 一 步 觀 察 帽 冠 元 素 裝 飾 現 象 彼 此 之 間 的 關 係, 並 將 數 據 做 為 表 5.7 透 過 表 5.7 觀 察 顯 示 出 以 下 結 果 :( 研 究 調 查 中 所 觀 察 帽 冠 總 數 為 七 十 六 頂 ) (1) 帽 冠 裝 飾 元 素 同 時 具 備 雙 龍 搶 珠 雙 龍 拜 塔 帽 冠 中 間 裝 飾 有 花 者, 有 五 十 五 頂, 佔 72.%, 其 中 高 雄 縣 市 的 帽 冠 三 者 皆 具 備 的 為 100%, 不 具 備 上 述 三 項 元 素 者, 有 七 頂, 其 中 五 頂 位 於 屏 東, 兩 頂 位 於 臺 南 而 同 時 具 備 上 述 三 者 但 缺 少 帽 翅 尾 端 火 珠 避 邪 鏡 及 王 字 牌 者, 約 佔 59.2% (2) 帽 冠 為 金 色 帽 花 為 紅 色 者, 有 五 十 六 頂 之 多, 約 佔 7.7% 帽 冠 為 金 色 帽 花 為 紅 色 製 作 手 法 為 凹 紋 者, 佔 51.%, 其 中 帽 冠 形 狀 為 三 角 形 者 為 三 十 四 頂 () 帽 冠 為 金 色 帽 花 為 紅 色 製 作 手 法 為 凹 紋, 帽 冠 形 狀 為 三 角 形, 同 時 具 備 雙 龍 搶 珠 雙 龍 拜 塔 帽 冠 中 間 裝 飾 有 花, 而 不 具 備 帽 翅 尾 端 火 珠 避 邪 鏡 及 王 字 牌 者, 約 佔 所 有 帽 冠 的 27.6% 另 具 備 上 述 條 件, 唯 帽 冠 形 狀 為 半 圓 形 者 有 三 頂 而 具 備 上 述 條 件, 唯 製 作 手 法 為 凸 紋 者, 有 八 頂 (4) 帽 冠 同 時 具 備 雙 龍 拜 塔 及 雙 龍 搶 珠 者, 有 五 十 七 頂, 佔 75% 不 具 備 雙 龍 拜 塔, 但 具 備 雙 龍 搶 珠 者, 有 八 頂, 佔 10.5%, 反 之 則 無 而 同 時 缺 乏 兩 元 素 者, 屏 東 有 七 頂, 台 南 有 四 頂, 共 十 一 頂, 佔 14.5% (5) 無 雙 龍 拜 塔 及 雙 龍 搶 珠, 帽 冠 上 只 以 花 朵 裝 飾 者 有 四 頂, 屏 東 兩 頂, 臺 南 兩 頂 (6) 不 考 慮 帽 冠 及 帽 花 顏 色, 製 作 手 法 為 凹 紋, 帽 冠 形 狀 為 三 角 形, 且 同 時 具 備 有 雙 龍 搶 珠 雙 龍 拜 塔, 且 帽 冠 中 以 花 裝 飾 者, 佔 46.1% 製 作 手 法 為 凹 紋 時, 出 現 帽 翅 尾 端 以 火 珠 裝 飾 者, 比 例 上 高 於 以 凸 紋 製 作 者 而 凹 紋 時 火 珠 的 有 無 分 別 為 三 十 八 與 八, 凹 凸 紋 時 出 現 火 珠 的 比 例 為 21.1% 及 8.%, 可 見 使 用 凹 紋 時, 帽 翅 尾 端 以 火 珠 裝 飾 的 機 率 較 凸 紋 大 於 表 5.7 可 觀 察 出 帽 冠 製 作 時 使 用 元 素 的 現 象, 以 帽 冠 製 作 而 言, 帽 冠 顏 色 為 金 色 及 銀 色 時, 帽 花 顏 色 以 紅 色 居 多, 製 作 手 法 為 凹 紋, 帽 冠 形 狀 為 三 角 形, 且 多 半 具 備 雙 龍 拜 塔 雙 龍 搶 珠 帽 冠 中 間 裝 飾 有 花 卉, 並 以 無 火 珠 避 邪 鏡 王 字 牌 為 多 調 查 中 訪 查 到 之 三 頂 裝 飾 有 避 邪 鏡 及 王 字 牌 的 土 地 公 帽 冠 上, 避 邪 鏡 皆 伴 隨 著 王 字 牌 而 出 現, 未 有 單 獨 出 現 的 情 況 帽 冠 裡, 雙 龍 拜 塔 雙 龍 搶 珠 雙 龍 中 間 以 花 裝 飾 避 邪 鏡 王 字 牌 等 皆 為 大 項 裝 飾 且 面 積 大, 故 同 時 放 置 以 上 元 素 者 無, 也 易 顯 雜 亂 無 章, 以 三 項 重 點 裝 飾 土 地 公 帽 冠 者 最 多, 佔 六 成 以 上, 而 又 以 雙 龍 拜 塔 雙 龍 搶 珠 及 雙 龍 中 間 以 花 裝 飾 者 為 主 108

美 學 與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學 刊 第 三 期 土 地 公 帽 冠 裝 飾 數 量 的 運 用 多 半 維 持 在 三 項, 體 面 積 較 小 的 帽 冠, 數 量 則 減 少 裝 飾 物 的 挑 選 上, 無 嚴 格 的 限 制, 唯 臺 南 出 現 三 頂 帽 冠 的 製 作 手 法 較 不 同 於 其 他 帽 冠, 其 避 邪 鏡 與 王 字 牌 的 獨 特 運 用, 且 帽 花 裝 飾 也 有 以 珍 珠 等 代 替 的 方 案 而 高 雄 帽 冠 除 較 他 縣 市 一 致 性 外, 於 帽 冠 裝 飾 上 最 喜 好 之 裝 飾 手 法 為 具 備 雙 龍 拜 塔 雙 龍 搶 珠 雙 龍 中 有 花, 帽 翅 尾 端 有 19.04% 以 火 珠 裝 飾, 且 不 具 備 避 邪 鏡 及 王 字 牌, 帽 冠 以 三 角 形 為 主, 帽 花 以 紅 色 為 主, 帽 冠 色 彩 則 金 銀 各 有, 製 作 手 法 凹 凸 紋 皆 有 7. 帽 冠 的 構 成 表 5.8 帽 冠 元 素 構 成 表 類 型 範 例 說 明 高 雄 福 德 祠 此 類 帽 冠 為 最 常 見 之 帽 冠 排 列 形 式, 三 者 分 佈 面 積 相 等, 雙 龍 拜 塔 臺 南 開 基 武 廟 福 德 正 神 臺 南 北 極 殿 中 和 境 福 的 祠 臺 南 總 祿 境 下 土 地 廟 兩 者 同 時 出 現 的 機 率 很 多, 且 雙 龍 拜 塔 置 於 雙 龍 搶 珠 前 帽 冠 中 去 除 掉 過 多 的 元 素 而 只 放 置 王 字 牌 及 避 邪 鏡, 在 王 字 牌 與 避 邪 鏡 同 時 出 現 的 狀 況 之 下, 王 字 牌 通 常 被 放 置 於 第 一 排 位 置, 其 後 才 是 避 邪 鏡 此 為 王 字 牌 與 避 邪 鏡 同 時 出 現 時 的 另 一 種 狀 況, 三 層 式 設 計 加 上 點 綴 性 之 雙 龍 搶 珠 為 最 上 層 之 吉 祥 裝 飾 台 南 仁 厚 境 福 德 祠 帽 冠 裡 同 時 出 現 四 項 裝 飾 物 者 並 不 多 見, 但 排 列 狀 況 與 選 擇 元 素 多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拍 攝 並 歸 納 繪 製 由 上 表 得 知, 多 種 帽 冠 元 素 同 時 出 現, 排 列 順 序 因 習 慣 性 常 有 類 似 放 置 位 置 : (1) 雙 龍 拜 塔 與 雙 龍 搶 珠 同 時 出 現 時, 雙 龍 拜 塔 元 素 常 態 性 的 被 放 置 於 較 前 方 之 位 置, 在 造 形 上, 塔 建 築 屬 較 尖 銳 突 出 之 圖 形, 做 工 上 必 須 較 細 緻, 而 雙 龍 搶 珠 之 火 珠 造 形, 運 用 上 為 表 現 出 飄 浮 於 半 空 的 狀 態, 故 較 適 宜 放 置 於 後 方 (2) 王 字 牌 與 避 邪 鏡 同 時 出 現 時, 王 字 牌 常 被 放 置 於 前 方 位 置, 王 字 牌 上 頭 或 有 獅 頭 或 無, 兩 者 情 況 皆 有, 而 王 字 牌 的 位 置 較 明 鏡 低, 適 宜 放 於 前 方 () 雙 龍 拜 塔 雙 龍 中 有 花 與 雙 龍 搶 珠 三 者 同 時 出 現 時, 雙 龍 中 有 花 往 往 被 擺 放 於 兩 者 中 間, 花 的 意 象 被 放 置 於 帽 冠 中 心 時, 常 使 用 較 抽 象 的 形 象, 此 形 象 介 於 花 與 放 射 狀 寶 珠 間, 中 心 大 而 四 周 小 只 有 雙 龍 中 有 花 與 雙 龍 搶 珠 二 者 時, 雙 龍 搶 珠 位 於 後 方 的 情 況 較 多 109

南 台 灣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造 形 研 究 邵 于 婷 林 振 陽 圖 5.2 帽 冠 裝 飾 區 塊 示 意 圖 圖 片 來 源 : 作 者 邵 于 婷 於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五 月 繪 製 帽 冠 的 排 列 具 有 區 塊 性, 層 次 性 隔 開 每 一 元 素, 約 略 可 以 五 個 區 域 表 示 ( 如 圖 5.2) 最 底 端 為 左 右 帽 翅, 最 頂 端 為 右 拿 戢 左 拿 令 旗 之 首 龍, 中 間 區 段 則 分 別 平 分 為 三 層 級, 除 頂 端 首 龍 為 面 向 前 方 且 獨 身 一 隻, 其 餘 各 層 級 皆 具 備 兩 隻 龍, 而 裝 飾 元 素 則 放 置 於 雙 龍 中 央, 將 左 右 兩 龍 由 中 心 隔 開 為 左 右 對 稱, 因 此 在 裝 飾 元 素 的 放 置 上, 中 段 三 層 級 亦 限 制 帽 冠 裝 飾 元 素 數 量 不 超 過 三 項 8. 帽 冠 的 沒 落 臺 南 神 冠 佛 帽 工 藝 社 蘇 先 生 表 示, 大 陸 從 臺 灣 習 得 帽 冠 製 作 之 技 術 並 改 良, 以 便 宜 的 人 工 為 優 勢, 低 廉 的 價 格 取 得 市 場 上 佔 有 率, 使 臺 灣 帽 冠 製 作 漸 趨 沒 落 低 迷 其 底 材 質 為 厚 紙, 表 面 張 貼 不 同 顏 色 之 色 紙 及 各 式 各 樣 的 珠 子, 色 彩 異 常 鮮 豔, 大 量 使 用 的 珠 子 取 代 原 本 以 金 屬 線 纏 繞 而 成 的 裝 飾, 被 帽 冠 製 作 業 者 戲 稱 為 珠 子 帽 此 類 型 的 帽 子 使 用 者 以 嘉 義 以 北 較 多, 嘉 義 以 南 大 多 數 仍 是 使 用 臺 灣 傳 統 技 法 製 作 的 帽 冠, 但 品 質 低 劣 做 工 粗 糙, 與 臺 灣 傳 統 帽 冠 的 細 緻 相 比, 更 顯 不 夠 成 熟 帽 冠 的 創 作 上, 傳 統 的 造 形 延 伸 至 今 變 化 性 小, 加 以 帽 冠 應 用 於 宗 教 上, 也 減 少 了 改 變 的 需 求 相 似 的 元 素 裝 飾 出 現 在 三 縣 市 的 帽 冠 上, 相 似 的 造 形 及 技 法 使 帽 冠 於 場 地 的 關 聯 性 低, 辨 別 性 不 高 在 訪 問 調 查 中, 發 現 同 一 位 帽 冠 師 傅 在 製 作 帽 冠 時, 神 明 之 間 的 差 異 性 不 大, 除 了 大 方 向 的 帽 冠 造 形 上 的 變 化, 小 細 節 裝 飾 上, 如 龍 鳳 花 朵 等 造 形 多 是 通 用 的, 帽 冠 間 裝 飾 差 異 性 不 大 帽 冠 的 變 化 一 方 面 是 透 過 師 傅 的 主 動, 另 一 方 面 就 得 透 過 帽 冠 買 者 的 要 求 但 買 者 多 半 購 買 現 成 通 用 的 帽 冠, 雖 有 少 數 買 家 在 購 買 帽 冠 時 則 會 以 訂 製 的 方 式, 但 要 求 的 項 目 不 外 乎 為 帽 冠 顏 色 帽 花 顏 色 等 較 明 顯 的 裝 飾, 對 於 帽 冠 上 之 裝 飾, 卻 仍 是 以 早 期 流 傳 下 來 的 習 俗 為 主 另 外 帽 冠 差 異 性 小 的 另 一 原 因, 則 與 帽 冠 購 買 需 求 低 落 有 關, 大 陸 低 價 策 略 的 傾 銷, 帽 冠 的 創 作 者 意 願 變 少, 技 藝 傳 承 的 機 會 減 少, 帽 冠 師 傅 較 不 願 意 製 作 作 工 繁 複 的 傳 統 帽 冠, 低 價 而 短 時 之 帽 冠, 因 而 成 了 市 場 主 流 六 結 論 現 代 這 種 華 麗 帽 冠 存 在 的 價 值 為 何, 或 許 藝 術 上 的 層 面 更 大 於 其 實 質 效 果, 110

美 學 與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學 刊 第 三 期 原 先 沒 有 的 帽 冠, 現 在 卻 頻 繁 的 出 現 在 各 個 神 明 頭 上, 見 證 臺 灣 經 濟 的 一 個 重 點 項 目, 若 深 入 探 討 此 類 帽 冠 背 後 的 意 義, 表 現 的 是 中 國 文 物 吉 祥 化, 以 及 宗 教 文 物 戲 劇 化 帽 冠 是 臺 灣 早 期 社 會 發 展 出 的 酬 神 謝 禮, 裝 飾 上 表 現 了 中 國 傳 統 的 吉 祥 圖 案, 種 種 吉 祥 圖 案 皆 是 源 於 中 國 歷 代 圖 案 演 化 而 得 另 外, 從 材 質 上 的 運 用 上, 也 可 以 察 覺 到 工 藝 技 術 上 的 演 化, 從 最 初 的 厚 而 結 實 的 紙 類 帽 冠, 衍 伸 至 金 屬 帽 冠, 除 了 經 濟 層 面 與 新 材 料 取 得, 帽 冠 製 作 技 藝 有 了 很 大 的 突 破 從 這 類 外 加 式 神 明 帽 冠 產 生 的 起 源 探 討, 最 初 是 在 朝 廷 任 職 做 官 的 人 基 於 同 理 心, 亦 是 報 答 神 明 的 保 佑, 為 神 明 戴 上 帽 冠 穿 上 華 麗 的 外 袍, 希 望 幫 神 明 升 官, 這 時 候 神 明 和 人 類 之 間 是 建 立 起 生 命 共 同 體 的 關 連, 以 互 利 關 係 而 言, 是 很 明 顯 的 報 酬 條 件 臺 灣 早 期 社 會, 做 官 的 人 很 少, 因 此 這 類 帽 冠 的 數 量 很 稀 少 再 者, 日 據 時 期, 崇 道 滅 佛 的 影 響, 及 日 本 神 道 教 的 輸 入 外 來 技 術 的 引 進, 產 生 了 推 動 的 效 應 到 了 大 家 樂 時 期, 神 明 帽 冠 的 製 作 與 購 買 達 到 了 最 高 峰, 但 土 地 公 有 不 同 的 種 類 功 能, 而 神 明 帽 冠 只 有 財 神 土 地 有 資 格 佩 戴, 其 他 如 后 土, 或 田 頭 田 尾 土 地 公 並 無 佩 戴 的 帽 冠 因 現 實 層 面 中 只 有 錢 財 能 生 錢 財, 臺 灣 經 濟 起 飛 時 期, 帶 動 了 這 方 面 的 工 藝 技 術, 能 有 現 今 所 見 華 美 神 明 帽 冠 的 產 生, 可 見 當 時 社 會 背 後 的 經 濟 早 已 穩 定 發 展 神 明 帽 冠 為 台 灣 特 有 文 化, 大 陸 方 面 所 供 奉 的 神 明 並 沒 有 佩 戴 帽 冠 的 習 俗, 一 方 面 由 於 大 陸 文 革 時 期 對 於 寺 廟 宗 教 進 行 迫 害, 要 保 存 這 類 物 品 本 就 不 易, 二 來 共 產 社 會 體 制 下, 人 民 只 有 均 富, 沒 有 獨 富, 亦 無 回 饋 神 明 以 得 報 酬 之 行 為, 相 異 的 社 會 制 度, 造 就 兩 岸 神 明 不 同 的 處 境 臺 灣 發 展 的 特 有 帽 冠 文 化, 其 創 作 歷 史 並 不 長, 無 明 顯 流 派 之 分, 但 可 從 帽 冠 的 不 同 的 樣 式 裝 飾 技 法 的 不 同 雕 造 帽 冠 的 凹 或 凸 紋 等 等, 觀 察 師 傅 獨 特 的 表 現 手 法 這 樣 的 派 別 時 間 短, 分 化 也 不 夠 明 確, 就 其 地 域 性, 又 因 其 短 淺 的 歷 史, 其 技 法 常 有 混 雜 創 作 的 特 色, 每 頂 帽 冠 間 相 似 度 頗 高 帽 冠 師 傅 製 作 帽 冠 時, 遵 循 前 人 的 做 法, 卻 較 少 執 著 於 為 什 麼 而 裝 飾 真 正 意 涵 為 何, 少 有 人 關 注, 亦 無 文 獻 記 載, 無 法 仔 細 探 究 裝 飾 意 涵 的 由 來, 對 文 化 傳 承 而 言, 是 相 當 可 惜 的 本 研 究 在 探 討 相 關 文 獻 時, 資 料 缺 乏, 並 無 完 備 的 系 統 可 依 循, 大 部 份 為 口 述 歷 史, 但 每 位 師 傅 認 知 亦 有 差 異, 前 一 任 師 傅 傳 承 下 來 的 只 有 技 藝, 對 於 背 後 的 文 化, 顯 得 不 夠 重 視, 又 因 透 過 口 傳, 文 化 的 根 據 意 涵 容 易 因 為 記 憶 的 誤 導 重 組 而 有 所 出 入, 反 而 誤 導 後 人 想 要 了 解 帽 冠 歷 史 的 正 確 性 此 篇 南 台 灣 土 地 公 神 明 帽 冠 研 究, 提 供 後 續 研 究 帽 冠 歷 史 與 土 地 公 帽 冠 元 素 分 析 資 訊, 以 此 為 基 礎, 可 進 一 步 深 入 研 究 台 灣 帽 冠 使 用 上 南 北 的 差 異 性 與 經 濟 情 況 社 會 環 境 的 相 關 性 再 者, 延 伸 研 究 中 可 分 析 各 種 帽 冠 之 間 異 同 與 歷 史 承 接 手 法 與 各 文 化 之 間 的 相 關 性 等 等, 應 都 是 值 得 探 討 的 課 題 111

南 台 灣 土 地 公 神 像 帽 冠 造 形 研 究 邵 于 婷 林 振 陽 七 參 考 文 獻 1. ( 作 者 不 詳 ),1990, 吉 祥 如 意 論 述 篇, 臺 北 : 漢 聲 雜 誌 社,p50~55 2. 王 婉 婷,2001, 神 明 帽 冠 文 化 研 究 - 以 臺 南 民 間 信 仰 主 要 神 明 所 佩 戴 帽 冠 為 例, 國 立 台 南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朱 天 順,1982, 中 國 古 代 宗 教 初 探,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P62 4. 李 乾 朗,200, 臺 灣 古 建 築 圖 解 事 典, 臺 北 : 遠 流 出 版 社,P117-118 5. 周 錫 保,1996, 中 國 古 代 服 飾 史, 北 京 : 中 國 戲 劇 出 版 社,P264-265 P49 6. 飛 雲 居 士,2000, 細 說 台 灣 民 間 信 仰, 臺 北 : 益 群 書 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p-4 7. 高 新,2001, 中 國 京 劇 述 要, 濟 南 : 山 東 大 學 出 版 社,P100 P18-142 P140 8. 高 賢 治 主 編,1995, 台 灣 宗 教 福 德 正 神 ", 臺 北 : 眾 文 圖 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p468-470 9. 陳 建 勤,1996, 中 國 鳥 文 化, 上 海 : 學 林 出 版 社,P154-155 10. 陳 偉,199, 島 國 文 化, 臺 北 : 揚 智 文 化 事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p96-97 11. 黃 能 福 陳 娟 娟 鍾 漫 天 著,1998, 中 國 服 裝 史, 北 京 : 文 化 藝 術 出 版 社, P47 P6 P97-98 12. 黃 得 時 著 高 賢 治 主 編,1995, 台 灣 宗 教 台 灣 之 寺 廟 及 其 主 神 ", 臺 北 : 眾 文 圖 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p5 1. 劉 文 三,1980, 台 灣 宗 教 藝 術, 臺 北 : 雄 獅 圖 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P16-17 P45 14. 增 田 福 太 郎 原 著 黃 有 興 譯 江 燦 騰 主 編,2005, 台 灣 宗 教 信 仰, 臺 北 : 東 大 圖 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p108-111 p284-289 p296-297 15. 蔡 相 輝,1995, 台 灣 的 祭 祀 與 宗 教, 臺 北 : 臺 原 藝 術 文 化 基 金 會. 臺 原 出 版 社,p128-10 16. 鄭 志 明,1998, 神 明 的 由 來 台 灣 篇, 嘉 義 : 南 華 管 理 學 院,p117-118 17. 鍾 振 坤,2005, 蘆 洲 的 大 神 將, 臺 北 : 財 團 法 人 綠 色 旅 行 文 教 基 金 會,P54 112

美 學 與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學 刊 第 三 期 A Study on the Form of Tu-Di-Gong s Headgear in Southal Taiwan Abstract Taiwan is an island nation where people live on agriculture, and have deep emotion to this land. Therefore, Tu-di-gong who manages the land is respected by the followers, and followers build maximum temples in Taiwan.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varieties of religion s arts are derived, and the deity headgear decoration be the most unique symbolize in Taiwanese culture. This study is concluded the source of Tu-di-gong s headgear by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analysis-comparison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o compare the deference between three counties headgears of Tu-di-gong. After investigating I get some conclusions that the deity headgears are similar to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headgears, those both reform and exaggerate the ancient royal headgear. Tu-di-gong s headgear keeps traditional shape and decorates with nine dragons and a pair of phoenix, a pair of dragon with a pearl, a pair of dragon with a pagoda, a ward-off-evil mirror, a tablet of Wang, and so on. Especially pair of dragons with a pearl and a pair of dragons with a pagoda appear frequently; these occupy more than 70%.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adgear was related to Taiwan s society at that time. The making skills of headgears in Tainan follow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develop varieties of styles and materials. The forms of Kaohsiung s headgears are quite similar as Tainan s, and so are Pingtung s. However Pingtung s are used much alloy as the material. In making aspect, alloy is now often used in the place of traditional cardboard, and more headgears are used photoengraving instead of traditional skill. Nonetheless the headgear decorates with gorgeous adornments is not only a symbolic in religion, but also a combination of drama, traditional Chinese auspicious patterns and royal headgear s form. Keywords:Tu-di-gong, headgear, form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