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Similar documents
*王心齋說得好:「天理者,」

曹美秀.pdf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Wang Lung-Hsi Wen-Shu Huang* Abstract Wang Lung-Hsi( ), the leader of the Wang School in the central Ch



續論

<4D F736F F D D312DC2B2B4C2AB47A16DC5AAAED1B0F3B5AAB0DDA144A7B5B867A16EB2A4B1B4A277A548AED1A4A4BEC7A5CDB0DDC344ACB0A8D2>

内 容 提 要

A-錢穆宗教觀-171

民國初年小學國語課本的實用主義傾向──以黎錦暉編寫版本為主要分析對象

<4D F736F F 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 ~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藝 術 研 究 所 美 術 組 碩 士 論 文 現 代 女 性 體 態 美 初 探 此 論 文 為 藝 術 學 碩 士 學 位 之 部 分 要 求 指 導 教 授 : 歐 豪 年 研 究 生 : 賴 嚴 禾 中 華 民 國 98 年 06 月

/ / /

182 第 41 卷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留日物理学生是中 国近现代物理学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出身 并任翰林院编修 不久 云贵总督李经羲上 奏 要求调其回云南兴办新学 他欣然回滇办学宣 1 统二年( 1910) 他接任云南优级师范学堂监督 兼 专任理化教员 负责筹办云南工矿学堂 并担任第一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Microsoft Word - 10-朴庸鎮+徐真賢.doc

97 3 ヽ ヽ ヽ ヽ ヽ 10 ヽ

綠色產業、生活風格與健康論述:有機食品消費之社會文化分析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59-81


<4D F736F F 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Traversing Humanity sports arena Persevering-- Aanalyze writer's creation heart history based on Ting-Chiun Wang s Wen-Shiao-Chiang-Hu Abstract Ding-C

336 共分五節 首先爬梳傳統莊周試妻戲曲的淵源本事 從中溯源配角人物的原型 其次三節 依劇情節推展所出現之配角人物依序論述 夢境骷髏 乃試妻背景之 啟示者 搧墳寡婦 則是試妻動機直接的引發者 僮僕與紙人 則是試妻過程 中的參與者 每節再從原型論述到傳統諸作 第五節則綜合探討傳統莊周試妻戲 曲中配角




:

03邱敏捷_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刪註).doc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II

Microsoft Word - P79-P98桂紹貞 doc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Scholars of all the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tember, 2013, Vol. 8, No. 2, pp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nd the Mult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Education and Civil Service Exams: An Example of Constitution-Teaching. Shian-Mou Liau Abstract In 2010, the total nu

178 A Study of Chen Ting-zhuo s Chen-yu and Bi-xing Theory Based on Commentary on the Ci Poetry of Bi-shan in Bai-yu-zhai Ci- hua Ruo-Lan Hung Departm


380 朝 陽 學 報 第 十 三 期 前 言 莊 子 ( 約 B.C.) 於 齊 物 論 一 文 的 結 尾, 提 及 莊 周 夢 蝶 的 故 事, 最 後 以 周 與 蝴 蝶 則 必 有 分 矣, 此 之 謂 物 化 作 結 物 化 一 語, 不 僅 文 學 家 視 其 是 事

[1] 350 [1] 1991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32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藝 術 類 Abstract Ruan Ji seemed to be fond of molding ideal personalities. His works not only present various ideal personaliti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58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壹 研 究 動 機 與 背 景 教 育 成 敗, 繫 於 師 資 之 良 窳 教 育 部 於 2010 年 8 月 召 開 第 八 次 全 國 教 育 會 議 中, 師 資 培 育 與 專 業 發 展 為 一 項 重 要 的 討 論 議 題, 其 中 研 修

Microsoft Word doc

<4D F736F F D DA950A9FABBF62DA56AA8E5A4E5BEC7A4A4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001封面.doc

<4D F736F F D20B4C2B6A7BEC7B3F8B2C4A451B4C12DA5D8BFFD2E646F63>

<4D F736F F D D DA4E9AA76AEC9B4C1BB4FC657AAECB5A5BEC7AED5BDD2ABE1B8C9B2DFB867C5E7AAECB1B42E646F63>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

60,,,, ( ) ;,,,,,,,, ( ),, :,,,,,,,,,,,,,,,,,,,,,,,,, ;,,,,,, : :,,,,,,,,,,,,,,,,,, ( ),,( ) 11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附件1:

~ ~ ~



David Faure

96 7 () 124

Microsoft Word v...doc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Reform Strategies for China s Examination-based Civil Service Employment System Ding Huang* Tian Yunxiang** Abstract By me

10 Subjective Reality: Analyzing the Writing of Taiwan Writers in the Modernism Generation on the Chinese Civil War Huang Chi-Feng Assistant Professor


%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Microsoft Word - 封面.doc

180 漢 學 研 究 第 31 卷 第 4 期 一 前 言 河 豚 於 史 載 甚 早, 東 漢 王 充 ( 西 元 年 ) 在 論 衡 裡, 已 將 河 豚 視 為 毒 魚 1 南 北 朝 時 期, 開 始 有 人 把 河 豚 剁 成 魚 醬 供 給 日 常 食 用, 漸 成 老 饕

戲劇研究 第十期 京劇逐漸茁壯的同時 戲劇演出相關評論也隨之興起 這些評論除了出現在 3 傳統書籍形式的出版品以外 近代報刊 的興起 更是提供了京劇或是其他地方 劇種的評論極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是進入清末民初時期 這些評論主要以報刊為 媒介 散見於報刊雜誌的藝文版面 報刊劇評的流行與京劇的發展成為相輔

文档 9

WTO

<4D F736F F D D332DBBB7AA46B371C3D1BEC7B3F85F F32A8F731B4C15F30365FB2F8AEDBAD5EB169A9BEB4BC5FB3B0B4E5C3D8A7C7A4E5AA52BDD72E646F63>

1.第二卷第二期p1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1

從詩歌的鑒賞談生命價值的建構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1 科 学 谋 划, 有 序 促 进 扶 贫 工 作 的 持 续 发 展 1.1 科 学 定 位, 精 准 发 现 地 方 的 需 求 按 照 国 家 生 态 功 能 区 的 划 分, 库 伦 旗 属 重 点 生 态 保 护 开 发 区 这 里 生 态 环 境 优 良 特 色 作 物 资 源 优 势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中庸》釋疑*以書中九則詞語為例


EXCEL EXCEL

1邱敏捷-人文.indd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Transcription:

梁 漱 溟 對 陽 明 學 的 思 考 向 度 與 時 代 回 應 - 以 析 辨 大 學 暨 發 皇 心 學 為 雙 軸 王 汝 華 台 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以 當 代 新 孔 學 行 動 的 儒 者 等 封 譽 躋 身 民 初 學 術 之 林 的 梁 漱 溟, 其 回 歸 儒 學 的 主 要 思 想 進 路 即 是 陸 王 心 學, 本 文 緊 扣 梁 漱 溟 與 王 陽 明 的 關 係 而 發, 透 過 梁 漱 溟 諸 作 的 檢 視, 王 陽 明 原 典 的 披 露, 大 學 朱 子 伍 庸 伯 等 文 獻 資 料 的 勘 察, 後 學 觀 點 的 參 稽, 藉 茲 索 探 梁 漱 溟 對 陽 明 心 學 的 關 注 汲 取 評 騭 融 攝 與 轉 化 創 造 全 文 由 三 方 入 探 : 先 究 梁 漱 溟 陽 明 學 的 五 大 蔚 成 助 源, 由 是 得 見 其 歷 史 背 景 時 代 環 境 與 個 人 境 遇 之 梗 概 ; 次 索 梁 漱 溟 對 陽 明 學 的 定 位 與 評 騭, 由 此 見 知 陽 明 在 儒 學 學 脈 中 的 不 二 地 位, 以 及 透 過 朱 王 與 伍 庸 伯 對 大 學 的 詮 釋, 觀 察 梁 漱 溟 的 意 見 與 傾 向 ; 後 探 梁 漱 溟 對 陽 明 學 的 融 鑄 與 轉 化, 由 直 覺 理 性 宇 宙 大 生 命 三 概 念 的 發 展, 驗 證 梁 漱 溟 的 學 思 歷 程 係 步 步 趨 向 陽 明, 而 其 影 響 亦 未 得 小 覷 關 鍵 詞 : 梁 漱 溟 王 陽 明 大 學 直 覺 理 性 1

Liang Shu-Ming s explor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to the academic theories of Wang Yang-Min -A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Dai Hsueh and the exertion of conscience Zu-hua Wang Assistant Professo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University Technology. Abstract Liang Shu-Ming, taking part in the academic field in early Republican years, had been recognized as contemporary advocator of Confucianism and a Confucianist who preaches the doctrine with actual doings. Liang s returning back to his position in the Confucianists field was based on his studying of Lu Chiu-Yuan and Wang Yang-Ming s academic theories. This thesis aims to discuss the schola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Liang and Wang. In addition, analyzing the works of Liang, Wang, Da Hsueh, Chu His, and Wu Yung-Po, as well as the perspectives of modern scholars to discuss Liang s concerns, acquisition, comments and attitude change toward Wang s academic theories. Three main sections involved in the discussion are as the following. First, the discussion examines the possibilities for Liang to present Thoughts of Yang-Ming School by observing Liang s surroundings of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and his personal experiences. Secondly, the important standing of Wang in Confucianists field is revealed. Furthermore, Liang s comments on Wang s thoughts are illustrated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Da Hsueh by Chu, Wang and Wu. Thirdly, the three ideologies of intuition, conscience, and lives within the universe exemplify Liang s representation of Wang s thoughts as well as the fac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Liang s thoughts is building upon those of Wang. The impact of his thoughts should never be underestimated. Keywords: Liang Shu-Ming, Wang Yang-Ming, Da Hsueh, intuition, conscience 2

一 前 言 梁 漱 溟 對 陽 明 學 的 思 考 向 度 與 時 代 回 應 - 以 析 辨 大 學 暨 發 皇 心 學 為 雙 軸 值 處 外 來 學 說 高 揚 傳 統 價 值 崩 壞 自 我 信 心 淪 喪 的 民 國 初 年, 學 者 們 各 謀 因 應 之 道, 也 各 自 開 啟 獨 有 的 學 術 鷹 架, 其 間 與 熊 十 力 賀 麟 等 被 標 誌 為 當 代 新 儒 家 第 一 代 的 梁 漱 溟 (1893-1988), 透 過 席 不 暇 暖 孜 矻 以 赴 的 鄉 村 建 設 運 動, 讓 他 贏 得 行 動 的 儒 者 的 封 譽 ; 1 致 力 孔 學 精 神 與 內 涵 的 活 化, 奮 力 抗 衡 西 學 旗 幟 下 的 主 流 聲 音, 使 其 當 代 新 孔 學 的 稱 號 鮮 明 成 形 ; 再 者 思 維 取 向 與 學 術 內 涵 大 量 汲 攝 自 宋 明 理 學, 尤 以 陸 王 心 學 一 脈 為 豐, 遂 有 新 文 化 運 動 以 來, 倡 導 陸 王 之 學 最 有 力 量 的 人 的 稱 譽 ; 2 另 如 最 後 一 個 儒 家 當 代 新 儒 家 學 者 中 最 具 有 準 西 方 宗 教 的 聖 徒 人 格 等, 都 是 爲 其 量 身 專 設 的 評 語, 3 藉 此 得 以 突 顯 其 一 生 學 思 歷 程 的 路 徑 與 基 調 在 批 判 中 西 印 文 化 建 構 心 性 理 論 著 手 鄉 村 建 設 致 力 儒 學 重 建 的 同 時, 他 亦 縱 橫 來 去 於 孔 孟 陸 王 泰 州 學 派 呂 大 鈞 伍 庸 伯 嚴 立 三 唯 識 學 柏 格 森 叔 本 華 麥 獨 孤 克 魯 泡 特 金 羅 素 杜 威 之 間, 既 是 一 位 純 粹 的 儒 者, 亦 是 探 勘 西 方 心 理 學 最 著 力 的 學 者, 更 是 一 個 不 穿 袈 裟 的 和 尚 在 強 調 生 命 的 回 歸 心 靈 的 復 甦 價 值 的 重 覓 之 際, 梁 漱 溟 開 出 真 孔 學 此 一 帖 方 劑, 而 其 實 質 內 容 則 傾 向 宋 明 心 學, 其 間 又 以 王 陽 明 (1472-1528) 及 其 後 學 為 軸 自 孔 孟 奠 立 儒 學 根 柢, 及 至 陽 明 乃 蔚 為 高 峰, 一 首 箇 箇 人 心 有 仲 尼, 自 將 聞 見 苦 遮 迷 而 今 指 與 真 頭 面, 只 是 良 知 更 莫 疑 4 已 揭 出 其 良 知 之 教, 而 偌 多 豐 富 的 內 涵 更 吸 引 後 世 的 學 者 聞 芳 而 至 濡 沐 未 歇 本 文 乃 欲 圖 綰 合 王 陽 明 與 梁 漱 溟, 透 過 梁 漱 溟 作 品 的 檢 視 參 稽 陽 明 的 相 關 論 點 酌 採 大 學 朱 子 伍 庸 伯 及 其 他 歷 史 文 獻, 兼 及 後 學 觀 點, 藉 窺 梁 漱 溟 作 品 對 陽 明 心 學 的 援 引 運 用 回 應 評 騭 融 攝 及 創 造 轉 化, 全 文 分 由 三 面 入 探 : 一 以 時 代 背 景 與 個 人 經 歷 為 軸, 藉 茲 觀 察 梁 漱 溟 陽 明 學 的 形 成 原 因 ; 次 由 梁 對 儒 學 學 脈 的 發 展 與 論 評, 突 顯 陽 明 在 梁 漱 溟 心 中 的 特 出 地 位, 並 以 伍 說 大 學 為 媒 介, 考 察 梁 漱 溟 對 朱 王 論 點 的 取 捨 與 歸 屬 問 題 ; 末 以 直 覺 理 性 宇 宙 大 生 命 三 概 念, 藉 觀 梁 漱 溟 儒 學 思 想 的 發 展 進 境, 及 其 對 陽 明 心 學 的 現 代 回 應 與 改 造 1 2 3 4 景 海 峰 等 著 : 梁 漱 溟 評 傳 ( 天 津 : 百 花 文 藝 出 版 社,1995 年 5 月 ), 頁 84 賀 麟 : 梁 漱 溟 與 東 西 文 化 文 化 問 題, 梁 漱 溟 先 生 紀 念 文 集 ( 北 京 : 中 國 工 人 出 版 社,1993 年 10 月 ), 頁 199 艾 凱 著 王 宗 昱 冀 建 中 譯 : 中 文 版 序 言, 最 后 的 儒 家 - 梁 漱 溟 與 中 國 現 代 化 的 兩 難 ( 南 京 : 江 蘇 人 民 出 版 社,2004 年 9 月 ), 頁 3; 楊 儒 賓 : 新 儒 家 與 冥 契 主 義, 當 代 新 儒 家 的 關 懷 與 超 越 ( 台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1997 年 12 月 ), 頁 347 王 守 仁 : 詠 良 知 四 首 示 諸 生, 王 陽 明 全 集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2 年 12 月 ), 上 冊, 卷 二 十, 頁 790 3

二 梁 漱 溟 陽 明 學 的 蔚 成 動 源 梁 漱 溟 對 陽 明 學 的 關 注 回 應 與 改 造, 自 非 朝 夕 促 成, 而 有 其 多 方 助 緣, 如 由 縱 向 的 歷 史 背 景, 橫 向 的 時 代 環 境, 以 及 個 人 的 處 境 際 遇 合 併 考 察, 則 其 蔚 成 主 因 不 外 下 列 數 端 : 一 是 近 代 陽 明 學 術 的 重 振 與 續 成 : 因 應 時 代 的 風 潮 與 需 求, 朱 王 之 學 總 是 呈 現 此 消 彼 長 各 領 風 騷 的 態 勢 有 清 一 代, 由 於 陽 明 末 流 的 偏 頗 發 展 樸 學 實 證 風 潮 的 興 蔚 程 朱 理 學 的 抬 頭 等 因 素, 陸 王 心 學 乃 潛 隱 而 不 彰! 然 凡 屬 有 價 值 的 學 派, 若 已 成 立 而 且 風 行, 斷 無 驟 然 消 滅 之 理 及 至 晚 清 民 初 以 來, 在 強 調 人 的 主 體 意 識 認 肯 人 的 主 觀 能 動 性, 側 重 以 吾 心 良 知 為 主 宰 否 定 天 命 與 舊 有 權 威 的 歷 史 情 境 下, 黯 寂 已 久 的 陸 王 心 學 重 新 躍 立 舞 台 如 龔 自 珍 強 調 破 除 傳 統 天 命 論, 宣 揚 人 的 主 宰 力 量, 因 言 : 眾 人 之 宰, 非 道 非 極, 自 名 曰 我 強 調 我 光 造 日 月 我 力 造 山 川 我 氣 造 天 地, 5 此 與 陽 明 後 學 泰 州 學 派 造 命 卻 有 我 的 理 念 若 合 符 契 ; 如 康 有 為 於 戊 戌 變 法 期 間, 欲 藉 明 本 心 勵 氣 節 的 陸 王 之 學 作 為 激 發 人 心 解 除 束 縛 的 入 門 之 學 ; 如 章 太 炎 稱 譽 陽 明 心 學 特 點 乃 在 於 自 尊 無 畏, 進 而 提 出 依 自 不 依 他 的 口 號 ; 又 如 譚 嗣 同 強 調 心 力 的 影 響 匪 淺 : 心 之 力 量, 雖 天 地 不 能 比 擬, 雖 天 地 之 大, 可 以 由 心 成 之, 毀 之, 改 造 之, 無 不 如 意 6 欲 假 心 力 意 志 改 造 人 心, 至 於 仁 學 一 書 更 具 現 王 學 心 性 論 的 鮮 明 影 響 ; 另 如 梁 啟 超 則 褒 美 晚 明 志 士, 冠 前 絕 古 者, 王 學 之 功, 不 在 禹 之 下 也 及 王 學 之 激 揚 蹈 厲 7 續 如 孫 中 山 陳 天 華 汪 震 黃 子 通 梁 漱 溟 熊 十 力 馮 友 蘭 賀 麟 嵇 文 甫 呂 振 羽 方 文 瀾 等 亦 多 投 入 王 學 的 探 研 或 力 行, 8 若 由 思 想 文 化 的 演 進 趨 勢 觀 之, 梁 漱 溟 所 居 處 的 地 位 無 疑 是 晚 清 陸 王 心 學 復 興 的 重 要 接 續 者, 也 是 現 代 新 儒 家 中 較 早 結 合 西 學 以 發 皇 王 學 的 重 要 啟 鑰 人 二 是 西 方 思 潮 的 衝 激 與 因 應 : 民 初 西 學 東 漸 日 盛, 面 對 西 方 文 化 凌 厲 的 衝 激 與 撞 擊, 使 繫 於 葦 苕 之 勢 的 中 國 文 化 更 雪 上 加 霜, 如 何 取 捨 因 應, 成 為 考 驗 當 代 知 識 份 子 的 首 當 課 題 其 時 有 以 新 青 年 為 主 要 發 聲 利 器, 陣 營 龐 大 迴 響 熱 烈 的 激 進 派, 如 陳 獨 秀 李 大 釗 魯 迅 胡 適 錢 玄 同 周 作 人 傅 斯 年 蔡 元 培 等 主 張 棄 守 舊 有 全 盤 更 新 ; 有 以 東 方 雜 誌 為 主 要 表 意 媒 介, 如 杜 亞 泉 辜 鴻 銘 林 琴 南 劉 師 培 黃 侃 等 守 護 固 有 捍 衛 傳 統 的 保 守 派, 東 西 文 化 論 戰 於 焉 開 打, 唇 槍 舌 戰 沸 騰 一 時 面 對 此 等 歷 史 背 景 與 文 化 氛 圍, 梁 漱 溟 自 難 置 身 其 外, 值 處 進 退 維 谷 的 中 國 文 化 究 應 連 根 拔 除 或 趁 勢 翻 轉? 如 何 由 整 體 上 比 較 各 民 族 文 化 的 特 質 異 采, 掘 發 其 根 本 精 神, 進 而 替 東 西 文 化 于 總 關 係 中 求 個 位 置 5 6 7 8 龔 自 珍 : 壬 癸 之 際 胎 觀 第 一, 龔 自 珍 全 集 ( 台 北 : 遠 流 出 版 公 司,1983 年 7 月, 中 國 名 著 精 華 全 集 第 21 冊 ) 第 一 輯, 頁 16 譚 嗣 同 : 上 歐 陽 瓣 彊 師 書 22, 譚 嗣 同 全 集 ( 台 北 : 遠 流 出 版 公 司,1983 年 7 月, 中 國 名 著 精 華 全 集 第 16 冊 ) 卷 三, 頁 323 梁 啟 超 : 新 民 說, 飲 冰 室 專 集 ( 台 北 : 台 灣 中 華 書 局,1987 年 12 月 ) 第 三 冊, 頁 126 參 申 樂 利 : 民 國 王 學 研 究 ( 山 東 師 範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2002 年 4 月 ), 頁 4 49 4

所 在, 9 便 成 為 梁 漱 溟 的 首 務 透 過 1921 年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1932 年 中 國 民 族 自 救 運 動 之 最 後 覺 悟 1937 年 鄉 村 理 論 建 設,1949 年 中 國 文 化 要 義 1975 年 人 心 與 人 生 等 重 要 著 作, 梁 漱 溟 提 出 中 西 印 三 大 文 化 路 向 說 以 認 識 及 解 決 鄉 村 問 題 為 未 來 重 要 方 向 闡 述 中 國 文 化 的 十 四 大 特 徵 以 見 中 國 文 化 之 早 熟 由 心 理 學 角 度 以 論 述 儒 家 思 想, 究 其 目 的 均 在 爲 頓 失 方 向 的 中 國 尋 求 出 路 鑑 察 中 西 特 色, 梁 漱 溟 認 為 西 方 文 化 特 長, 一 是 科 學 的 方 法, 一 是 個 性 伸 展, 社 會 性 發 達 ; 中 國 則 崇 尚 藝 術 精 神, 缺 乏 對 外 在 自 然 世 界 征 服 的 意 識 與 激 情, 而 以 安 分 自 足 隨 遇 而 安 為 特 色 就 思 維 方 法 言, 西 方 見 長 於 理 智, 以 外 在 世 界 為 認 識 對 象, 側 重 思 考 分 析 綜 合 的 過 程, 目 的 在 求 真 ; 中 國 善 用 直 覺, 以 吾 人 的 道 德 本 性 與 事 物 美 感 為 認 識 對 象, 目 的 在 求 善 求 美 就 價 值 取 向 言, 西 方 趨 向 功 利 主 義 ; 中 國 傾 向 不 計 較 利 害 得 失 的 生 活 態 度 至 於 就 未 來 發 展 走 向 言, 以 意 欲 自 為 調 和 折 衷 為 根 本 精 神 的 中 國, 將 取 代 以 意 欲 向 前 要 求 為 根 本 精 神 的 西 方 他 一 面 主 張 全 盤 接 受 西 方 的 科 學 和 民 主, 一 面 重 新 提 出 儒 家 態 度, 欲 期 藉 老 根 上 發 新 芽, 以 闢 拓 中 國 文 化 的 新 出 路, 而 宋 明 理 學 正 是 其 重 建 儒 學 的 重 要 根 柢 三 是 個 人 生 命 歷 程 的 擺 盪 與 歸 趨 : 梁 漱 溟 的 治 學 歷 程 幾 經 遷 嬗, 透 過 如 下 自 我 剖 析 得 以 略 窺 梗 概 : 關 于 我 的 人 生 思 想 之 轉 變 或 是 哲 學 的 變 化, 可 分 為 三 期 第 一 時 期 為 實 用 主 義 時 期, 從 十 四 五 歲 起 至 十 九 歲 止, 以 受 先 父 之 影 響 為 多 第 二 時 期 即 為 上 文 所 講 之 出 世 思 想 歸 入 佛 家, 從 二 十 歲 起 至 二 十 八 九 歲 止, 在 此 時 期 中 一 心 想 出 家 做 和 尚 第 三 時 期 由 佛 家 思 想 轉 入 于 儒 家 思 想, 從 二 十 八 九 以 後, 即 發 表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一 書 之 際 10 我 常 常 說 我 一 生 思 想 轉 變 大 致 可 分 三 期, 其 第 一 期 便 是 近 代 西 洋 這 一 路 從 西 洋 功 利 派 的 人 生 思 想 後 來 折 反 到 古 印 度 人 的 出 世 思 想, 是 第 二 期 從 印 度 出 世 思 想 卒 又 轉 歸 到 中 國 儒 家 思 想, 便 是 第 三 期 11 在 繞 膝 趨 庭 朝 夕 濡 沐 下, 父 親 梁 濟 的 身 傳 言 教 蘊 為 其 評 判 事 物 的 潛 在 標 準, 而 當 下 社 會 的 種 種 情 勢 - 西 方 文 化 的 嚴 厲 衝 擊 亡 國 滅 族 的 憂 患 意 識 熾 烈 熱 誠 的 救 國 呼 聲 等, 亦 助 導 其 步 向 以 去 苦 滅 樂 趨 利 避 害 為 目 的 的 功 利 主 義, 此 為 梁 漱 溟 第 一 期 思 想 其 後 由 於 一 感 情 真 摯 易 多 感 傷 感 觸, 佛 家 所 謂 煩 惱 重 二 事 功 派 的 誇 大 心 理 易 反 動 而 消 極 三 用 思 太 過, 不 知 自 體, 以 致 神 經 衰 而 神 經 過 敏 等 因 素, 12 他 開 始 轉 向 閉 門 謝 客 潛 心 佛 法 茹 素 不 婚, 甚 且 企 圖 出 家 的 第 二 期 思 想, 透 過 否 定 生 命 消 解 欲 望, 欲 期 進 入 無 我 之 境, 達 至 佛 家 涅 盤 境 地 其 後 藉 1917 年 任 教 北 大 前 的 一 次 南 遊, 親 睹 軍 閥 混 戰 的 亂 局 ; 父 親 梁 濟 自 盡 殉 9 梁 漱 溟 :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梁 漱 溟 全 集 ( 濟 南 : 山 東 人 民 出 版 社,2005 年 5 月 ) 第 一 卷, 頁 353 10 梁 漱 溟 : 自 述,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二 卷, 頁 9 11 人 心 與 人 生 第 七 章,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三 卷, 頁 601; 另 可 參 自 述 早 年 思 想 之 再 轉 再 變,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七 卷, 頁 178-182 12 自 述, 頁 8 5

道 的 衝 擊 ; 以 及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對 傳 統 的 強 力 批 判 等, 始 重 回 現 實 人 生, 而 經 由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一 書 的 出 版, 則 正 式 完 成 其 回 歸 儒 學 的 路 徑 至 於 出 自 陽 明 後 學 的 泰 州 學 派, 更 是 梁 漱 溟 由 第 二 期 邁 入 第 三 期 思 想 的 一 大 推 手 透 過 他 的 自 白, 得 窺 泰 州 學 派 於 此 間 所 扮 演 的 轉 圜 角 色, 梁 曰 : 我 曾 有 一 個 時 期 致 力 過 佛 學, 然 后 轉 到 儒 家 于 初 轉 入 儒 家, 給 我 啟 發 最 大, 使 我 得 門 而 入 的, 是 明 儒 王 心 齋 先 生 ; 13 又 曰 : 機 會 是 在 1920 年 春 初, 我 應 少 年 中 國 學 會 邀 請 作 宗 教 問 題 演 講 后, 在 家 補 寫 其 講 詞 此 原 為 一 輕 易 事, 乃 不 料 下 筆 總 不 如 意, 寫 不 數 行, 塗 改 滿 紙, 思 路 窘 澀, 頭 腦 紊 亂, 自 己 不 禁 詫 訝, 擲 筆 嘆 息 即 靜 心 一 時, 隨 手 取 明 儒 學 案 翻 閱 之 其 中 泰 州 王 心 齋 一 派 素 所 熟 悉, 此 時 于 東 崖 語 錄 中 忽 看 到 百 慮 交 錮, 血 氣 靡 寧 " 八 個 字 驀 地 心 驚 : 這 不 是 恰 在 對 我 說 的 話 嗎? 這 不 是 恰 在 指 斥 現 時 的 我 嗎? 頓 時 頭 皮 冒 汗, 默 然 有 省 遂 由 此 決 然 放 棄 出 家 之 念 是 年 暑 假 應 邀 在 濟 南 講 演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一 題, 回 京 寫 定 付 印 出 版, 冬 十 一 月 尾 結 婚 14 東 崖 為 王 襞 之 號, 王 襞 即 泰 州 學 派 創 始 人 王 心 齋 次 子, 曾 師 事 龍 溪 緒 山, 心 齋 既 沒, 因 繼 父 講 席, 主 持 教 事, 其 主 張 心 性 至 善, 倡 言 直 下 便 是 不 須 旁 求 他 批 評 為 學 者 若 偏 好 計 量 打 算, 則 導 致 心 神 不 寧 情 緒 浮 躁 心 力 交 瘁, 此 等 倍 受 折 騰 的 景 況, 東 崖 以 百 慮 交 錮, 血 氣 靡 寧 八 字 具 體 形 容 其 時 梁 漱 溟 正 居 處 第 二 期 思 想, 在 逃 避 現 實 抑 遏 欲 念 崇 尚 出 世 的 同 時, 內 心 的 衝 突 矛 盾 卻 糾 纏 萬 端, 時 刻 未 寧 他 日 日 在 茹 素 獨 身 觀 照 自 我 的 佛 學 實 踐 者, 與 處 乎 人 世 關 懷 現 實 的 儒 者 間 拉 扯 競 拔 及 至 聞 得 東 崖 語 指 斥, 當 下 驀 地 心 驚 震 顫 不 已 也 透 過 東 崖 棒 喝 式 的 開 顯, 使 其 長 期 淤 塞 的 心 結 終 至 鬆 開, 決 定 重 返 孔 孟 親 向 人 世, 功 利 主 義 者 的 梁 漱 溟 與 佛 教 徒 的 梁 漱 溟 經 過 了 辯 證 的 發 展 以 後, 終 於 統 合 在 當 代 儒 者 的 梁 漱 溟 手 裡 15 由 此 觀 來, 泰 州 學 派 正 是 他 回 歸 孔 學 的 轉 圜 關 鍵 四 是 新 孔 學 路 線 下 的 助 能 與 輔 翼 : 十 九 世 紀 末 二 十 世 紀 初, 在 新 舊 交 銜 中 西 會 接 之 際, 孔 學 的 價 值 與 內 涵 亦 廣 受 討 論, 釋 孔 模 式 更 趨 向 多 元 : 或 採 宗 教 模 式 釋 孔 : 倡 導 最 力 者 為 康 有 為, 在 袁 世 凱 為 後 盾 下 推 動 尊 孔, 成 立 孔 教 會, 力 圖 使 傳 統 儒 學 宗 教 化, 以 昌 明 孔 教 救 濟 社 會 為 宗 旨, 展 開 各 項 尊 孔 活 動, 其 後 更 提 升 孔 教 為 國 教, 聲 稱 一 切 典 章 制 度 政 治 法 律, 均 以 孔 子 的 經 義 為 根 據, 其 極 力 尊 孔 的 背 後 目 的 則 在 配 合 保 皇 復 辟 等 政 治 主 張 或 採 批 判 模 式 釋 孔 : 代 表 者 多 為 主 張 全 盤 西 化 者, 如 陳 獨 秀 批 判 孔 子 三 綱 說 為 擁 護 君 主 統 治 的 巨 大 繩 索 ; 吳 虞 批 判 以 孔 為 主 的 儒 家 思 想, 其 流 毒 不 減 於 洪 水 猛 獸 ; 胡 適 認 為 二 千 年 來 吃 人 禮 教 都 懸 掛 孔 子 招 牌, 應 將 之 撞 碎 燒 去 ; 李 大 釗 認 為 孔 子 已 是 數 千 年 前 的 13 朝 話,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二 卷, 頁 126 14 回 到 世 間 來, 我 的 自 學 小 史,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二 卷, 頁 699 15 楊 儒 賓 : 梁 漱 溟 的 儒 家 將 興 說 之 檢 討, 清 華 學 報 第 23 卷 第 1 期 (1993 年 3 月 ), 頁 70 6

殘 骸 枯 骨, 卻 又 成 為 歷 代 帝 王 專 制 的 護 符 等 或 採 整 理 國 故 方 式 釋 孔 : 代 表 者 如 國 粹 派 之 劉 師 培 鄭 實 黃 節 等, 此 間 劉 師 培 即 主 張 孔 子 所 立 六 經, 均 為 周 史 所 藏 舊 典, 具 體 以 言, 易 為 哲 學 講 義 詩 書 為 國 文 教 科 書 春 秋 為 近 世 史 課 本, 樂 為 歌 唱 教 本 等, 將 孔 學 視 為 歷 史 上 已 然 僵 死 的 材 料, 而 孔 子 儒 學 在 當 時 亦 不 過 九 流 之 列 耳! 至 於 梁 漱 溟 張 君 邁 熊 十 力 等 第 一 代 新 儒 學 代 表 人, 則 在 辛 亥 五 四 以 來 的 中 國 現 實 和 學 術 土 壤 上, 強 調 以 孔 孟 程 朱 陸 王 作 為 中 國 的 根 本 精 神, 吸 收 改 造 西 方 精 神 以 謀 求 出 路 梁 漱 溟 亦 以 續 承 孔 學 自 期,1917 年 其 應 蔡 元 培 之 邀 赴 北 大 教 授 印 度 哲 學 時 即 表 示 : 我 此 來 除 替 釋 迦 孔 子 去 發 揮 外 更 不 做 旁 的 事, 16 此 正 是 其 處 身 第 二 期 轉 第 三 期 思 想 之 際 ;1918 接 踵 成 立 孔 子 哲 學 研 究 會 ;1921 年 東 方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出 版, 正 式 轉 趨 儒 家 ;1924 赴 武 昌 師 大 講 孔 子 人 生 哲 學 大 要 其 後 在 孔 家 思 想 史 中 提 出 仁 樂 訥 言 敏 行 看 自 己 看 當 下 反 宗 教 毋 意 必 固 我 非 功 利 非 刑 罰 禮 樂 孝 悌 不 遷 怒 不 貳 過 天 命 等 十 三 種 孔 子 人 生 態 度 及 至 1973 年 批 林 批 孔 運 動 登 場, 梁 漱 溟 仍 透 過 今 天 我 們 應 當 如 何 評 價 孔 子 來 詮 釋 孔 孟 思 想 與 一 己 見 地 1975 年 專 為 闡 揚 孔 孟 心 理 學 的 人 心 與 人 生 完 成, 而 其 心 跡 透 過 如 下 表 白 更 得 以 昭 然 : 孔 孟 之 學, 現 在 晦 塞 不 明, 或 許 有 人 能 明 白 其 旨 趣, 卻 無 人 能 深 見 其 係 基 於 人 類 生 命 的 認 識 而 來, 並 爲 之 先 建 立 他 的 心 理 學 而 后 乃 闡 明 其 倫 理 思 想 此 事 唯 我 能 做, 又 必 于 人 類 生 命 有 認 識, 乃 有 眼 光 可 以 判 眀 中 國 文 化 在 人 類 文 化 史 上 的 位 置, 而 指 證 其 得 失 此 除 我 外, 當 世 亦 無 人 能 做 前 人 云 : 為 往 聖 繼 絕 學, 為 萬 世 開 太 平, 此 正 是 我 一 生 的 使 命 17 在 狂 肆 的 發 語 中, 卻 流 溢 深 沉 的 憂 患 意 識 與 道 德 使 命 鑑 於 當 時 西 學 有 人 提 倡, 佛 學 有 人 提 倡, 只 有 談 到 孔 子 羞 澀 不 能 出 口, 18 因 此 梁 漱 溟 乃 挺 身 倡 導 過 孔 家 生 活, 以 周 孔 教 化 為 慰 勉 人 生 安 頓 人 心 的 方 帖 亦 由 於 其 對 現 代 孔 學 不 遺 餘 力 的 提 倡, 而 被 封 譽 為 新 孔 學 的 代 言 人, 然 當 知 之 者, 梁 漱 溟 所 謂 新 孔 學, 主 要 係 通 過 宋 明 儒 學, 藉 以 抉 發 闡 揚 孔 子 思 想 的 精 髓, 或 可 稱 陽 明 及 其 後 學 正 是 梁 倡 言 新 孔 學 的 最 力 助 能 五 是 時 人 好 友 的 論 學 與 開 廣 : 師 友 之 間 的 切 磋 交 流, 常 有 醍 醐 灌 頂 之 功, 甚 且 開 展 生 命 新 機 如 梁 漱 溟 年 十 六 結 識 郭 人 麟, 對 於 哲 學 始 知 尊 重 ; 年 十 八 識 熱 心 政 治 改 造 的 甄 元 熙, 梁 亦 漸 受 影 響 此 外 年 七 十 寫 略 記 當 年 師 友 會 聚 之 緣 一 文, 將 其 結 納 友 賢 及 引 進 青 年 學 子 分 為 三 階 段 : 一 是 發 表 究 元 决 疑 論 引 發 迴 響, 從 而 交 往 認 識 者, 如 熊 十 力 林 宰 平 伍 庸 伯 蔡 元 培 等 ; 二 為 在 北 大 演 講 及 出 版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所 引 進 交 識 者, 如 陳 亞 三 黃 艮 庸 朱 潛 之 王 平 叔 張 俶 知 雲 頌 天 等 ; 三 為 興 辦 學 校 而 聚 引 者, 如 徐 名 鴻 李 淵 庭 高 贊 非 等 此 間 對 梁 漱 溟 的 宋 明 儒 學 影 響 最 大 的 首 推 伍 庸 伯, 次 為 嚴 立 三 梁 漱 溟 於 16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第 一 章, 頁 344 17 處 險 境 中 我 的 心 理, 香 港 脫 險 寄 寬 恕 兩 兒, 我 的 努 力 與 反 省 ( 台 北 : 老 古 文 化 事 業 有 限 公 司,2002 年 4 月 ), 頁 296 18 自 序,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頁 544 7

1919 年 27 歲 時 識 伍 庸 伯 於 林 宰 平 家 中, 其 後 伍 成 為 梁 漱 溟 妻 兄 梁 漱 溟 說 論 大 學 即 深 受 伍 庸 伯 及 嚴 立 三 影 響, 晚 年 曾 就 伍 嚴 講 述 大 學 資 料 加 以 編 錄 出 版 成 禮 記 大 學 伍 嚴 兩 家 解 說, 梁 亦 就 兩 家 說 解 重 點 與 個 人 見 解 而 發 為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嚴 兩 家 解 說 合 印 敘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氏 學 說 綜 述 二 文 並 讚 其 二 人 曰 : 古 人 往 矣, 吾 不 及 見 ; 吾 所 見 及, 番 禺 伍 庸 伯 先 生 ( 觀 淇 ), 麻 城 嚴 立 三 先 生 ( 重 ), 真 近 世 之 醇 儒 也 兩 先 生 志 慮 真 切, 踐 履 篤 實, 不 后 古 人 ; 而 從 其 精 思 力 踐 之 所 詣, 乃 大 有 貢 獻 于 斯 學, 足 以 補 宋 儒 明 儒 之 所 未 及 此 即 指 能 其 以 最 切 近 平 妥 之 功 夫 道 路 昭 示 學 者, 救 正 朱 子 陽 明 過 去 解 釋 大 學 之 失, 實 為 近 八 百 年 來 未 有 之 創 獲 19 此 高 度 讚 譽 得 見 梁 漱 溟 對 伍 嚴 說 論 大 學 觀 點 的 認 同, 若 稱 梁 漱 溟 以 伍 為 師, 藉 伍 以 修 正 陽 明 朱 子 觀 點, 亦 不 為 過 三 陽 明 心 學 的 定 位 與 評 騭 ( 一 ) 儒 學 學 脈 突 出 陽 明 以 發 皇 新 孔 學 為 畢 生 職 志 的 梁 漱 溟, 其 對 歷 代 學 術 與 學 者 的 評 價, 即 是 以 孔 學 為 標 竿, 切 近 者 為 佳, 疏 離 者 則 差 孔 子 言 仁, 為 儒 家 心 性 論 提 供 一 基 本 的 思 維 模 式 與 發 展 方 向, 而 梁 漱 溟 則 以 仁 是 一 種 柔 嫩 篤 厚 之 情 仁 是 人 原 來 的 心 仁 就 是 從 本 心 裡 面 流 露 出 來 的 直 覺 等 具 體 說 明 之 20 其 後 孟 荀 各 有 所 承, 孟 子 提 出 心 性 合 一 的 道 德 主 體 論, 為 儒 家 的 心 性 論 奠 立 理 論 基 礎, 並 開 展 其 後 之 道 德 心 一 脈, 影 響 宋 明 諸 儒, 至 陽 明 則 達 至 高 峰 ; 荀 子 則 順 承 孔 子 外 王 一 脈, 彰 顯 禮 義 傳 統, 開 展 認 知 心 一 脈, 伊 川 朱 子 乃 此 間 大 家 21 梁 漱 溟 對 歷 代 學 術 的 關 注 與 評 騭 雖 屬 有 限, 然 著 力 點 顯 然 偏 向 孟 子 一 脈, 在 孔 家 思 想 史 中 曾 專 談 孟 子, 申 說 性 命 義 及 自 己 對 人 類 心 理 的 觀 察, 突 出 孟 子 的 良 知 良 能 仁 義 行 踐 形 盡 性 盡 心 等 概 念, 22 肯 定 孟 子 對 孔 子 仁 學 的 推 闡 至 於 荀 子 重 性 惡, 梁 漱 溟 認 為 其 得 于 外 面 者 多, 得 于 內 心 者 少 他 之 說 性 惡, 于 儒 家 為 獨 異, 此 固 由 孔 子 不 談 性 與 天 道, 但 實 由 其 未 得 孔 子 根 本 意 思, 而 其 所 傳 在 禮 - 外 面 - 所 致 也 ; 而 漢 人 傳 荀 卿 之 經, 孔 子 人 生 思 想 之 不 發 達 固 宜 ; 而 所 謂 通 經 者 所 得 悉 糟 粕 而 已 ; 再 往 下 至 三 國 魏 晉, 愈 看 見 其 時 人 思 想 之 淺 薄 而 无 著 落 ; 此 魏 晉 迄 南 北 朝 都 可 以 說 是 孔 子 思 想 不 但 不 實 現, 並 且 將 其 形 式 沖 破 了 的 時 代 ; 到 唐 時 佛 家 甚 盛, 禪 宗 遍 天 下 以 佛 家 態 度 與 孔 子 如 彼 其 異, 而 不 見 生 一 種 抵 抗, 可 見 孔 家 思 想, 凘 滅 殆 絕 ; 五 代 亂 世 更 无 可 說 ; 元 19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嚴 兩 家 解 說 合 印 敘,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嚴 兩 家 解 說,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四 卷, 頁 14 20 孔 家 思 想 史,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七 卷, 頁 888 889 895, 又 梁 漱 溟 言 仁 詳 參 頁 886-903 21 關 於 儒 家 心 性 論 的 思 維 模 式 與 發 展 方 向, 得 參 拙 作 心 學 脈 絡 的 遞 嬗 與 心 學 生 面 的 敞 開, 熊 十 力 學 術 思 想 中 的 一 聖 二 王 ( 台 南 : 漢 家 出 版 社,2005 年 6 月 ), 頁 69-76, 本 文 因 緊 扣 梁 漱 溟 與 王 陽 明 而 發, 故 本 節 採 捨 繁 就 簡 方 式 介 紹 相 關 各 家 22 參 孔 家 思 想 史, 頁 949-976 8

代 似 只 宋 人 之 遺, 无 甚 特 色 ; 到 清 代 實 只 有 講 經 的 一 派, 這 未 始 于 孔 學 无 好 處, 然 孔 家 的 人 生 无 人 講 究, 則 不 能 否 認 ; 此 后 講 經 家 中 有 所 謂 今 文 家 者 出, 到 康 長 素 梁 任 公 益 呈 特 彩 而 假 借 孔 經, 將 孔 子 精 神 喪 失 乾 淨, 歡 迎 了 反 乎 孔 子 的 人 生 態 度 思 想 進 來 中 國 人 數 千 年 來 成 了 人 生 態 度 混 亂 的 時 代 23 梁 漱 溟 透 過 對 歷 朝 各 代 學 術 的 簡 要 評 述, 慨 歎 數 千 年 來 鮮 能 採 用 孔 子 意 思 發 揚 孔 學 真 諦, 致 所 遺 多 為 呆 板 訓 條 或 貧 乏 糟 粕, 而 其 選 擇 以 新 孔 學 的 闡 揚 者 自 居, 欲 圖 重 新 啟 動 儒 學 的 生 命 能 量, 重 為 復 活 僵 死 的 傳 統 文 化, 實 即 立 足 於 此 歷 史 的 痛 心 反 省 與 時 代 的 深 沉 憂 患 而 發 若 用 孔 子 之 精 神 貫 注 起 來 便 通 是 活 的, 否 則 都 是 死 物 24 這 是 梁 漱 溟 衡 度 歷 代 學 術 價 值 的 量 尺, 在 此 等 嚴 格 準 則 下, 唯 一 例 外 尚 能 合 格 者, 即 為 宋 明 學 術, 梁 曰 : 宋 明 學 家 算 是 能 把 孔 子 的 人 生 重 新 提 出 來 的, 大 體 上 沒 有 十 分 的 不 對 宋 人 對 于 孔 家 的 人 生 確 是 想 法 去 尋 的, 所 尋 得 者 且 不 論 他 是 與 不 是, 即 此 想 法 去 尋, 也 已 經 是 千 年 未 有 的 創 舉 了 從 漢 唐 以 至 清 代, 其 代 表 儒 家 者 不 過 是 經 學 家 而 已 宋 儒 明 儒 比 較 能 在 身 心 性 命 上 理 會 孔 門 之 學 25 凡 此 均 可 看 出 宋 明 儒 學 的 心 性 內 涵 尚 能 引 發 其 共 鳴 雖 然 如 此, 他 仍 就 宋 明 學 術 發 出 若 干 批 判 : 他 們 把 一 個 道 理 認 成 天 經 地 義, 像 孔 子 那 無 可 無 不 可 的 話 不 敢 出 口 孔 家 不 走 單 的 路, 而 走 雙 的 路, 宋 明 大 儒 似 均 不 分 清 此 雙 條 的 路, 而 尤 忽 于 照 看 外 邊, 于 是 種 種 流 弊 毛 病, 遂 由 此 生 26 前 條 批 評 宋 明 儒 缺 乏 孔 子 不 認 定 不 表 示, 唯 變 所 適 的 調 和 精 神 與 人 生 態 度, 因 此 易 走 入 極 端 ; 後 條 承 前 說 明 孔 學 所 重 在 由 乎 內 而 兼 顧 外, 一 任 直 覺 而 兼 用 理 智, 而 宋 明 儒 家 常 偏 內 而 遺 外 至 於 在 宋 明 殊 多 學 者 中, 對 於 荀 子 認 知 心 一 脈, 梁 之 關 注 焦 點 僅 在 朱 子 一 人, 而 褒 貶 兼 而 有 之, 就 優 點 言, 認 為 朱 子 表 彰 中 庸 大 學, 合 論 語 孟 子 為 四 書 以 垂 教 後 人, 對 孔 門 之 學 深 具 傳 播 之 功, 缺 失 則 在 所 撰 章 句 注 解 多 有 錯 失, 且 朱 子 權 威 結 合 朝 廷 統 治 力 量, 鑄 造 出 三 綱 五 常 之 禮 教, 貽 害 亦 大 至 於 其 理 論 思 維 的 重 大 疏 失, 則 在 未 能 分 別 物 理 與 情 理, 換 言 之, 朱 子 側 重 察 識 物 理 離 開 自 家 生 命 而 向 外 用 心, 難 以 收 得 吾 心 之 全 體 大 用 無 不 明 的 成 效 27 此 亦 即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中 對 宋 儒 - 尤 其 專 對 朱 子 所 提 出 的 批 評 其 失 似 在 忽 于 照 看 外 邊 而 專 從 事 於 內 裡 生 活 ; 而 其 從 事 內 裡 生 活, 又 取 途 窮 理 於 外, 於 是 乃 更 失 矣! 28 至 於 孟 子 一 脈, 則 特 為 梁 漱 溟 所 獨 鍾, 如 程 明 道 以 識 仁 思 想 為 其 主 要 標 誌, 宋 元 學 案 讚 其 以 防 檢 窮 索 為 學 明 道 語 之 以 識 仁, 且 以 不 須 防 檢, 不 須 窮 索 開 之, 先 生 默 識 心 契, 豁 如 也 29 而 梁 漱 溟 亦 推 崇 識 仁 曰 : 此 篇 23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第 四 章, 頁 472-477 24 同 上, 第 四 章, 頁 473 25 同 上, 頁 450 475; 今 天 我 們 應 當 如 何 評 價 孔 子,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七 卷, 頁 296 26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第 四 章, 頁 450 471-472 27 參 試 論 宋 儒 朱 熹 氏 在 儒 家 學 術 上 的 貢 獻 及 其 理 論 思 維 上 的 疏 失,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七 卷, 頁 503-506 28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第 四 章, 頁 476 又 關 於 朱 子 思 想 的 討 論, 連 同 陽 明 於 下 節 並 見 29 黃 宗 羲 點 校 全 祖 望 補 修 : 正 字 呂 藍 田 先 生 大 臨, 呂 範 諸 儒 學 案, 宋 元 學 案 ( 台 北 : 華 世 出 版 社,1987 年 9 月 ) 第 二 冊, 卷 三 十 一, 頁 1105 9

寥 寥 二 百 餘 字, 所 以 指 示 學 者 如 何 識 仁 及 如 何 存 養, 簡 明 切 當, 至 可 寶 也 30 至 於 上 承 陸 象 山 下 開 王 陽 明 的 陳 白 沙, 在 遍 蒐 群 籍 而 終 無 所 獲 之 際, 乃 捨 繁 就 簡, 專 意 靜 坐, 由 靜 中 養 出 端 倪, 以 之 為 作 聖 之 功 的 基 礎, 梁 漱 溟 曾 就 靜 坐 一 事 表 達 其 觀 點 : 默 識 本 心 有 專 從 不 求 而 得 入 者 靜 坐 是 也 靜 坐 未 始 非 此 學 一 捷 徑 前 賢 借 此 得 入 者 多 矣, 非 第 緒 山 雙 江 念 庵 也 前 乎 此, 若 陳 白 沙, 非 曰 靜 中 養 出 端 倪 乎 又 前, 如 程 門 于 靜 坐 輒 稱 其 善 學, 皆 是 已 此 固 亦 陽 明 教 法 之 一 31 對 於 陳 白 沙 及 前 賢 藉 靜 坐 以 見 吾 此 心 之 體, 隱 然 呈 露, 雖 視 為 捷 徑, 甚 至 逕 予 稱 譽 : 陳 白 沙 所 謂 靜 中 養 出 端 倪 實 在 很 對 的, 32 但 仍 認 為 有 易 茲 迷 誤 之 失, 因 此 並 非 切 近 平 妥 之 路 若 專 就 陽 明 後 學 言 之, 則 梁 漱 溟 注 意 力 多 集 中 於 聶 雙 江 羅 念 庵 及 王 心 齋 等, 尤 以 後 者 為 最 聶 雙 江 的 為 學 宗 旨 不 外 歸 寂 二 字, 視 寂 體 是 心 的 本 來 面 目, 因 此 主 張 執 體 以 應 用 歸 寂 以 通 感, 修 養 功 夫 即 側 重 使 心 歸 返 本 體 之 寂 至 於 羅 念 庵 則 深 得 周 敦 頤 無 欲 故 靜 之 說, 以 歸 寂 主 靜 為 要 旨, 主 張 對 良 知 進 行 收 攝 保 聚 充 達 長 養 梁 漱 溟 因 言 : 聶 雙 江 在 王 門 中 不 避 同 學 朋 友 的 攻 擊, 一 力 主 張 歸 寂 以 通 天 下 之 感, 尤 為 確 有 所 見 雖 陽 明 已 故, 無 從 取 決, 然 羅 念 庵 獨 識 其 意 王 學 之 卓 卓 者 要 推 聶 雙 江 羅 念 庵, 其 聞 教 陽 明 皆 在 晚 年, 顧 其 所 得 力 皆 不 在 泛 泛 之 致 良 知, 而 在 其 所 謂 歸 寂 習 靜 功 夫 - 凡 此 皆 值 得 注 意 33 雖 評 述 有 限, 然 梁 自 早 期 迄 晚 期 作 品, 對 聶 羅 二 人 思 想 均 未 予 輕 忽 再 者 以 王 心 齋 為 首 的 泰 州 學 派, 其 對 梁 漱 溟 人 生 走 向 的 抉 擇 影 響 殊 深, 已 如 前 述, 又 其 思 想 內 涵 亦 多 為 梁 漱 溟 所 汲 攝, 例 如 心 齋 追 繼 孔 顏 樂 處 的 樂 學 思 想, 尤 其 樂 學 歌 中 的 樂 是 樂 此 學 學 是 學 此 樂, 34 認 為 真 樂 必 由 良 知 之 學 而 來, 而 學 的 目 的 則 在 求 復 吾 人 的 悅 樂 心 體, 為 梁 漱 溟 所 深 心 認 可, 因 贊 曰 : 前 人 最 喜 歡 說 孔 子 樂 的 意 思 的 王 心 齋, 他 有 四 句 話, 說 人 心 本 無 事, 有 事 心 不 樂, 有 事 行 無 事, 多 事 亦 不 錯 " 就 是 說, 人 原 來 只 此 生 命 之 理 流 行, 若 是 多 了 一 點 意 思 的 人, 通 統 不 流 暢 而 所 謂 仁 者, 則 雖 有 事 亦 行 所 無 事, 都 是 所 謂 隨 遇 而 應, 過 而 不 留, 安 和 自 在, 泰 然 無 事, 他 感 觸 變 化 只 隨 此 生 命 自 然 之 理, 所 以 他 時 時 是 調 和, 是 暢 達 快 樂 王 心 齋 說 樂 者 心 之 本 體 也 ", 誠 然 可 信 35 除 心 齋 此 種 強 調 人 心 本 自 樂 人 心 本 無 事, 重 在 啟 發 人 心 自 覺 的 精 神, 得 孔 學 真 髓 為 梁 所 稱 許 外 ; 其 次 是 心 齋 論 說 天 理 良 知, 強 調 良 知 即 是 天 理, 良 知 不 假 學 慮, 自 自 在 在, 現 現 成 成, 應 隨 順 良 知 本 體 的 自 然 天 則 此 等 強 調 人 性 自 30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嚴 兩 家 解 說 合 印 敘, 頁 11 31 同 上, 頁 19 32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第 四 章, 頁 456 33 分 見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第 四 章, 頁 456;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嚴 兩 家 解 說 合 印 敘, 頁 11 34 岡 田 武 彦 荒 木 見 悟 主 編 : 雜 著, 王 心 齋 全 集 ( 台 北 : 中 文 出 版 社 出 版, 廣 文 書 局,1975 年 5 月, 近 世 漢 籍 叢 刊 思 想 續 編 第 十 三 冊 ) 卷 四, 頁 100 35 孔 家 思 想 史, 頁 909 又 人 心 本 無 事 四 句 原 出 示 學 者, 雜 著, 王 心 齋 全 集 卷 四, 頁 117 10

然 天 成, 無 計 慮 無 著 意, 天 理 良 知 即 體 現 於 日 用 百 姓 之 間 的 的 思 想, 亦 為 梁 漱 溟 所 呼 應 及 認 同, 而 其 前 期 所 倡 直 覺 說 亦 多 與 心 齋 思 想 冥 契, 例 舉 如 下 : 人 的 本 性 不 是 貪 婪, 也 不 是 禁 欲, 不 是 馳 逐 於 外, 也 不 是 清 靜 自 守, 人 類 的 本 性 是 很 自 然 很 條 順 很 活 潑 如 活 水 似 的 流 了 前 去 所 以 他 們 一 定 要 把 好 動 的 做 到 靜 止, 一 定 要 遏 抑 諸 般 本 能 的 生 活, 一 定 要 弄 許 多 矯 揉 造 作 的 工 夫, 都 是 不 對 的, 都 不 是 合 理 的 人 生 態 度 36 這 自 然 流 行 日 用 不 知 的 法 則 就 是 天 理 ", 完 全 聽 憑 直 覺, 活 動 自 如, 他 自 能 不 失 規 矩, 就 謂 之 合 天 理 "; 于 這 個 之 外 自 己 要 打 量 計 算, 就 通 通 謂 之 私 心 " 私 欲 " 王 心 齋 說 的 好 : 天 理 者, 天 然 自 有 之 理 也, 才 欲 安 排 如 何, 便 是 人 欲 " 大 家 要 曉 得, 天 理 不 是 認 定 的 一 個 客 觀 道 理, 如 臣 當 忠, 子 當 孝 之 類 ; 是 我 自 己 生 命 自 然 變 化 流 行 之 理 37 他 如 王 心 齋 淮 南 格 物 論 與 尊 身 安 身 說, 也 提 供 梁 漱 溟 後 期 對 身 心 關 係 的 注 重, 然 而 二 者 均 仍 堅 持 心 對 身 的 主 宰 地 位 另 就 社 會 問 題 的 解 決 言 : 泰 州 學 派 入 世 化 通 俗 化 生 活 化, 有 教 無 類 深 入 民 間 的 講 學 活 動, 成 為 梁 漱 溟 再 創 講 學 之 風 的 效 習 典 範, 而 泰 州 學 派 的 鄉 會 組 織 建 構 運 作 推 動, 亦 是 梁 漱 溟 鄉 村 建 設 教 育 的 活 水 源 頭 38 回 觀 陽 明 之 心 學, 自 是 孔 孟 心 性 之 學 發 展 臻 至 高 峰 的 表 徵, 陽 明 曾 如 是 言 道 : 蓋 天 地 萬 物 與 人 原 是 一 體, 其 發 竅 之 最 精 處, 是 人 心 一 點 靈 明 39 僅 此 一 點 靈 明, 即 可 融 物 我 通 內 外 ; 僅 此 一 點 靈 明, 卻 能 充 分 彰 顯 人 之 所 以 為 人 的 價 值 與 意 義 陽 明 曾 遍 讀 朱 子 之 書, 循 朱 子 格 物 之 學 的 路 徑 索 探, 年 二 十 一, 曾 因 格 竹 沉 思 而 未 有 得, 遂 至 罹 疾, 但 仍 覺 物 理 與 吾 心, 判 若 為 二 及 貶 至 龍 場, 於 九 死 一 生 之 際 悟 出 心 即 理, 其 後 始 擺 脫 朱 子 陰 翳 而 樹 立 自 家 門 戶 ; 次 年 即 三 十 八 歲 時, 倡 知 行 合 一 說 ; 年 五 十 在 江 西 始 倡 致 良 知 教, 而 達 圓 熟 化 境 梁 漱 溟 除 對 陽 明 的 良 知 說 有 多 方 的 關 照 汲 取, 並 賦 以 時 代 的 嶄 新 生 命 外, 亦 屢 強 調 欲 使 吾 心 不 昏 失, 應 時 刻 戒 慎 恐 懼, 即 大 學 之 所 謂 慎 獨 者, 後 文 將 另 及 之 再 者 梁 亦 就 陽 明 的 知 行 合 一 思 想 提 出 見 地, 並 對 謝 幼 偉 以 知 為 理 想, 行 為 實 現 知 為 理 論, 行 為 實 際 等 觀 點 發 出 訾 議, 強 調 真 正 的 知 行 關 係 是 我 們 時 時 是 一 念, 在 此 一 念 上 從 其 有 所 感 發 趣 向 而 言 便 是 行, 更 質 言 之, 只 這 一 念 上 所 有 的 情 意 是 行 知 即 在 行 上, 行 即 在 知 上, 知 行 都 在 一 念 上, 此 即 是 陽 明 所 謂 的 知 之 真 切 篤 實 處 即 是 行, 行 之 明 覺 精 察 處 即 是 知 或 若 會 得 時 只 說 一 個 知 已 自 有 行 在, 只 說 一 個 行 已 自 有 知 在, 亦 即 王 龍 溪 所 謂 知 非 見 解 之 謂, 行 非 履 蹈 之 謂 40 以 上 除 駁 斥 謝 說 外, 亦 釐 清 知 行 關 係 乃 是 絕 對 不 離 36 合 理 的 人 生 態 度, 漱 溟 卅 前 文 錄 ( 上 海 : 上 海 書 店,1989 年 10 月, 民 國 叢 書 第 一 編 97), 頁 198 37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第 四 章, 頁 454 38 泰 州 學 派 對 梁 漱 溟 的 廣 泛 影 響 另 參 拙 作 : 樂 是 樂 此 學 學 是 學 此 樂 - 梁 漱 溟 對 泰 州 學 派 的 現 代 繼 承 與 改 造, 此 處 僅 略 及 之 39 傳 習 錄 下, 王 陽 明 全 集 卷 三, 頁 107 40 參 評 謝 著 陽 明 學 派,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四 卷, 頁 717-718 11

即 知 即 行 無 所 等 待 者, 因 此 未 可 知 而 不 見 有 行, 或 特 立 一 個 心 去 行, 否 則 將 失 卻 知 行 的 真 義 倘 就 陽 明 在 當 代 的 學 術 地 位 言, 梁 漱 溟 認 為 他 革 除 了 朱 子 窮 索 於 外 之 弊, 扭 轉 當 世 學 風, 功 不 可 沒, 因 言 及 明 代 而 陽 明 先 生 興, 始 祛 窮 理 于 外 之 弊, 而 歸 本 直 覺 - 他 叫 良 知 41 直 覺 是 梁 漱 溟 初 期 思 想 中 的 核 心 概 念, 除 心 齋 外, 亦 多 有 啟 蒙 於 陽 明 之 良 知 論 者 再 者 若 就 歷 代 心 學 的 傳 承 言, 陽 明 無 疑 是 孔 孟 精 神 的 續 成 者, 因 此 梁 漱 溟 又 曰 : 孔 子 而 后, 假 使 繼 起 無 人, 則 其 事 如 何, 仍 未 可 知 卻 恰 有 孟 子 出 來, 繼 承 孔 子, 他 是 最 能 切 實 指 點 出 理 性, 給 人 看 的 后 來 最 能 繼 承 孟 子 精 神 的, 為 王 陽 明, 他 就 說 只 好 惡, 便 盡 了 是 非 我 說 他 完 全 信 賴 人 類 自 己, 就 在 此 42, 於 此 梁 漱 溟 提 及 的 理 性, 亦 恰 為 其 後 期 思 想 的 重 要 觀 念, 可 稱 陽 明 良 知 觀 的 現 代 轉 化 最 後 則 稱 譽 陽 明 學 術 能 透 徹 並 出 入 於 儒 道 佛 三 家 : 昔 賢 有 悟 于 三 家 學 術 異 同, 各 予 以 適 當 位 置 者 獨 有 陽 明 王 子 耳! 43 對 於 陽 明 之 學 靈 活 通 契 於 各 家, 以 精 短 的 文 字 表 達 其 至 高 的 評 價 後 文 乃 依 此 處 所 及 之 直 覺 理 性 等 相 關 概 念 出 發, 一 索 梁 漱 溟 對 陽 明 心 學 的 現 代 融 鑄 與 轉 化 ( 二 ) 闡 論 大 學 兼 評 朱 王 自 二 程 開 始 特 為 表 彰 禮 記. 大 學 一 文, 其 後 朱 子 作 大 學 章 句, 樹 其 體 系 闡 其 大 義, 將 之 併 同 中 庸 置 於 四 書 之 列, 從 此 大 學 的 地 位 便 一 躍 而 起, 成 為 中 國 士 人 入 德 必 經 之 門 此 間 疏 解 其 義 理 探 論 其 內 涵 的 學 者 未 知 凡 幾, 而 以 朱 子 及 陽 明 最 為 大 家, 且 二 人 也 同 以 大 學 為 治 學 要 領 與 立 教 重 心, 至 於 今 人 闡 釋 大 學 亦 多 立 基 於 此 二 賢 而 更 予 推 擴 發 揮, 梁 漱 溟 熊 十 力 如 此, 唐 君 毅 牟 宗 三 及 殊 多 後 學 亦 復 如 此 1 闡 述 大 學, 伍 說 為 本 梁 漱 溟 論 述 大 學 除 關 注 陽 明 朱 子 立 說 要 義, 其 發 議 內 容 與 焦 點 多 受 襟 兄 伍 庸 伯 友 人 嚴 立 三 影 響, 尤 以 伍 說 為 最, 前 已 略 及 之, 因 此 宜 先 究 伍 之 禮 記 大 學 篇 解 說 重 點, 44 次 觀 梁 之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嚴 兩 家 解 說 合 印 敘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氏 學 說 綜 述 二 文, 始 能 梳 理 原 委, 毋 有 錯 置 至 於 伍 庸 伯 說 解 大 學 則 不 採 經 一 章 傳 十 章 的 朱 子 改 本, 而 採 行 漢 鄭 玄 所 注 之 古 本, 即 今 尚 保 留 於 十 三 經 注 疏 之 大 學 古 本, 分 全 文 為 六 大 段, 茲 試 為 歸 納 其 章 節 分 立 及 說 論 要 義 如 次 : 41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第 四 章, 頁 476 42 中 國 文 化 要 義,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三 卷, 頁 108-109 43 東 方 學 術 概 觀,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七 卷, 頁 349 44 比 較 伍 庸 伯 禮 記 大 學 篇 解 說 與 嚴 立 三 禮 記 大 學 篇 通 釋, 梁 曰 : 從 解 書 而 言, 必 無 兩 是 之 理, 有 一 是, 必 有 一 非 兩 家 相 較, 我 之 所 信 寧 在 伍 先 生 至 於 嚴 說, 亦 竊 好 之, 第 論 簡 捷 明 切, 則 嫌 不 足 矣 語 出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嚴 兩 家 解 說 合 印 敘, 頁 18 鑑 於 梁 論 大 學 以 伍 說 為 主, 本 文 少 取 嚴 說, 原 因 在 此 12

分 章 一 格 致 章 二 誠 意 章 節 次 內 容 伍 說 要 義 1 大 學 之 道, 在 明 明 德, 在 親 民, 1-1 大 學 功 夫 的 三 個 階 段, 即 三 在 止 於 至 善 綱 2 知 止 而 后 有 定, 定 而 后 能 靜, 靜 2-1 知 止 定 靜 安 慮 得 而 后 能 安, 安 而 后 能 慮, 慮 而 后 為 明 明 德 的 內 容 能 得 2-2 反 之 功 夫 的 進 境 3 物 有 本 末, 事 有 終 始, 知 所 先 3-1 由 知 本 末 終 始 先 後 說 近 後, 則 近 道 矣! 道, 能 得 其 本 末 先 後 即 近 道 4 古 之 欲 明 明 德 於 天 下 者, 先 治 其 4-1 八 條 目 國 ; 欲 治 其 國 者, 先 齊 其 家 ; 欲 4-2 身 為 家 國 天 下 之 本, 身 齊 其 家 者, 先 脩 其 身 ; 欲 脩 其 身 雖 為 本, 居 中 活 動 者 為 心 者, 先 正 其 心 ; 欲 正 其 心 者, 先 4-3 天 下 國 家 身 為 一 大 物 誠 其 意 ; 欲 誠 其 意 者, 先 致 其 4-4 近 道 之 落 實 知 致 知 在 格 物 物 格 而 后 知 至 國 治 而 后 天 下 平 5 自 天 子 以 至 於 庶 人 壹 是 皆 以 脩 5-1 修 身 為 本 為 全 章 旨 意 所 身 為 本, 其 本 亂 而 末 治 者 否 在 矣 此 謂 知 本, 此 謂 知 之 至 5-2 格 致 章 歸 結 在 知 本 也 1 所 謂 誠 其 意 者, 毋 自 欺 也 如 惡 1-1 提 出 誠 意 功 夫 的 要 領 誠 意 惡 臭, 如 好 好 色, 此 之 謂 自 謙, 即 刻 刻 留 心 自 己 故 君 子 必 慎 其 獨 也 1-2 誠 意 功 夫 所 在 - 慎 獨 2 小 人 閒 居 為 不 善, 無 所 不 至, 2-1 由 小 人 與 君 子 反 正 兩 面 以 故 君 子 必 慎 其 獨 也 曾 子 曰 : 十 說 明 誠 意 目 所 視, 故 君 子 必 誠 其 意 3 詩 云 : 如 切 如 磋 者, 道 學 3-1 慎 獨 功 夫 的 內 容 和 層 次 有 也 ; 如 琢 如 磨 者, 自 脩 也 ; 瑟 兮 六 : 道 學 自 修 恂 慄 威 僩 兮 者, 恂 慄 也 ; 赫 兮 喧 兮 者, 儀 盛 德 至 善 威 儀 也 ; 有 斐 君 子, 終 不 可 諠 兮 者, 道 盛 德 至 善, 民 之 不 能 忘 也 4 康 誥 曰 : 克 明 德 詩 4-1 分 引 古 訓 為 例 證, 以 言 明 云 : 與 國 人 交, 止 於 信 德 新 民 止 至 善 三 綱 5 子 曰 : 聽 訟, 吾 猶 人 也 必 也, 5-1 歸 結 於 知 本 使 無 訟 乎? 此 謂 知 本 45 近 道 之 認 識 ( 理 論 認 識 ) 近 道 之 實 踐 ( 功 夫 實 踐 ) 45 此 表 之 禮 記. 大 學 引 文 係 採 ( 漢 ) 鄭 玄 注 ( 唐 ) 孔 穎 達 正 義 : 禮 記 正 義 ( 台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1989 年 1 月 ) 又 伍 庸 伯 口 述 梁 漱 溟 編 錄 之 : 禮 記 大 學 篇 解 說, 梁 13

三 正 修 所 謂 脩 身 在 正 其 心 者, 身 有 所 忿 懥 則 不 得 其 正, 有 所 恐 懼 則 不 得 其 正, 有 所 好 樂 則 不 得 其 正, 有 所 憂 1-1 忿 懥 恐 懼 好 樂 憂 患 均 是 自 欺 的 意, 偏 向 身 外 走 去 1-2 強 調 身 心 一 致, 相 合 不 離 章 患 則 不 得 其 正, 此 謂 脩 身 在 正 其 心 四 修 齊 章 所 謂 齊 家 在 脩 其 身 者, 人 之 其 所 親 愛 而 辟 焉, 之 其 所 賤 惡 而 辟 焉, 之 其 所 畏 敬 而 辟 焉, 之 其 所 哀 矜 而 辟 焉, 之 其 所 敖 惰 而 辟 焉, 此 謂 身 1-1 言 身 與 家 的 關 係, 而 身 為 本 1-2 親 愛 賤 惡 畏 敬 哀 矜 傲 惰 不 能 偏 差 過 當, 欲 減 少 不 脩 不 可 以 齊 其 家 偏 差, 須 慎 其 獨 臨 1 所 謂 治 國 必 先 齊 其 家 者, 其 家 不 可 教, 而 能 教 人 者, 無 之 未 1-1 政 教 合 一 不 分, 國 政 亦 同 家 教 一 般 事 事 收 五 有 學 養 子 而 后 嫁 者 也 功 齊 治 章 2 一 家 仁, 一 國 興 仁 ; 一 家 讓, 一 國 興 讓 ; 一 人 貪 戾, 一 國 作 亂, 其 機 如 此 故 治 國 在 齊 其 家 3 詩 云 : 桃 之 夭 夭 其 為 父 子 兄 弟 足 法, 而 後 民 法 之 也 2-1 一 身 一 家 可 及 於 一 國, 其 機 如 此 3-1 在 上 者 以 身 作 則, 民 得 而 由 之 以 興 起 此 謂 治 國 在 齊 其 家 六 1 所 謂 平 天 下 在 治 其 國 者, 上 老 老 而 民 興 孝, 上 長 長 而 興 弟, 上 恤 孤 而 民 不 倍 是 以 君 子 有 絜 矩 之 道 也 所 惡 於 上, 毋 以 使 下 ; 所 惡 於 下, 毋 以 事 上, 此 之 謂 絜 使 天 下 人 皆 能 明 明 德, 在 於 己 所 不 欲, 勿 施 於 人, 此 即 忠 恕 之 道, 亦 即 絜 矩 之 道 積 極 面 在 於 孝 弟 慈 ; 消 極 面 在 所 惡 毋 施 治 平 章 矩 之 道 2 詩 云 : 樂 只 君 子, 民 之 父 母 是 故 君 子 有 大 道, 必 忠 信 以 得 之, 驕 泰 以 失 之 言 政 治 原 則, 即 君 子 有 大 道 者 三 : 一 是 好 惡 同 民, 二 是 舉 賢 而 先, 三 是 不 善 而 遠 3 生 財 有 大 道, 生 之 者 眾, 食 之 者 寡, 此 謂 國 不 以 利 為 利, 以 義 為 利 也 3-1 言 經 濟 原 則, 及 生 財 有 大 道 者 三 : 一 是 生 產 要 增 加, 二 是 消 費 要 節 約, 三 是 分 配 要 均 平 3-2 以 辨 義 利 作 結 2 說 解 大 學, 兼 論 朱 王 伍 庸 伯 除 講 述 大 學 本 文 外, 又 及 陽 明 朱 子 顏 李 學 派 之 解 大 學, 朱 子 解 錯 論 語 中 庸 之 處, 講 解 孟 子. 盡 心 及 不 同 意 見 之 討 論 等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四 卷, 頁 43, 於 此 謂 知 本 後 又 有 此 謂 知 本, 此 謂 知 之 至 也 二 句, 應 屬 贅 句 14

乃 就 此 而 發 為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氏 學 說 綜 述 一 文, 並 聚 焦 於 明 明 德 近 道 格 物 致 知 修 身 為 本 誠 意 慎 獨 功 夫 次 第 進 境 等 六 大 要 點, 茲 酌 參 朱 子 陽 明 原 有 觀 點, 並 彙 觀 梁 說 要 義, 以 窺 其 如 何 評 騭 朱 王 沿 承 伍 說 開 展 己 見 : (1) 明 明 德 與 近 道 程 明 道 識 仁 篇 有 仁 者, 以 天 地 萬 物 一 體 之 語, 46 宋 明 理 學 家 的 共 同 理 想 亦 在 於 此 而 陽 明 即 是 由 此 一 體 之 仁 來 表 述 明 德, 人 因 有 此 仁 心, 因 此 見 孺 子 入 井 見 鳥 獸 哀 鳴 見 草 木 摧 折 見 瓦 石 毀 壞 而 自 然 萌 生 怵 惕 惻 隱 憫 恤 顧 惜 之 心, 隨 機 而 起 的 盡 是 最 具 體 真 切 的 感 受, 此 一 體 之 仁 是 乃 根 於 天 命 之 性, 而 自 然 靈 昭 不 昧 者 也, 是 故 謂 之 明 德 47 但 此 人 人 本 具 的 仁 心, 一 旦 為 欲 所 動 為 私 所 蔽, 頓 時 間 斲 喪 殆 盡, 無 所 不 為, 因 此 明 明 德 著 重 在 去 除 私 欲, 以 圖 恢 復 此 天 地 萬 物 一 體 之 本 然 相 較 於 陽 明 以 復 其 本 心 之 明, 由 道 德 的 實 踐 強 調 明 明 德 而 言, 朱 子 則 由 明 德 者, 人 之 所 得 乎 天, 而 虛 靈 不 昧, 以 具 眾 理 而 應 萬 事 者 也 加 以 申 述 48 朱 子 強 調 的 是 秉 持 眾 理 而 後 得 以 應 萬 事, 先 求 知 理 再 予 以 落 實 至 於 梁 漱 溟 則 強 調, 明 德 即 是 吾 人 的 本 心, 亦 可 稱 之 為 性 體 或 本 體, 即 陽 明 所 指 之 良 知, 人 之 所 以 異 於 禽 獸 者, 即 在 禽 獸 僅 有 本 能, 而 人 則 具 有 此 自 覺 不 昧 的 明 德, 然 吾 心 倘 有 一 息 之 懈 便 會 流 於 不 仁, 明 德 的 作 用 便 會 隱 晦 不 明, 因 此 應 兢 兢 業 業 保 任 其 勿 失, 換 言 之, 大 學 所 重 在 於 如 何 明 明 德, 如 何 不 失 其 明 德 之 明, 如 何 得 以 復 其 明 德 之 明, 側 重 的 是 實 踐 的 功 夫 大 學 之 道 在 明 明 德, 明 德 即 道 即 本 體, 如 何 得 以 明 明 德 即 如 何 得 以 近 道, 梁 漱 溟 承 襲 伍 庸 伯 強 調 大 學 是 一 本 講 述 如 何 做 功 夫 的 書 - 即 如 何 近 道 的 書, 此 為 梁 伍 最 著 力 而 迥 異 於 前 賢 之 處 物 有 本 末, 事 有 終 始, 知 所 先 後, 則 近 道 矣! 伍 庸 伯 認 為 此 係 由 本 末 終 始 先 後 以 言 近 道, 若 能 得 其 本 末 先 後 即 能 近 道, 換 言 之, 由 身 而 家 而 國 而 天 下, 掌 握 其 間 的 修 齊 治 平 的 本 末 先 後 次 第, 依 此 規 律 而 循 由 之 以 行, 即 是 近 道 梁 漱 溟 則 曰 : 如 何 便 得 近 道 呢? 精 神 莫 逐 逐 于 外, 而 返 回 到 自 身 來, 不 離 當 下, 便 自 近 道 故 曰 反 之, 亦 曰 身 之 也 49 反 之, 即 是 強 調 功 夫, 功 夫 要 返 回 到 自 身 來, 以 吾 身 為 本, 其 餘 為 末 也 即 在 近 道 此 一 要 點 上, 梁 漱 溟 對 朱 熹 與 陽 明 各 提 出 批 評 : 就 朱 子 言, 強 調 即 物 窮 理, 這 樣 做 功 夫 缺 少 頭 腦, 不 能 歸 一, 而 大 學 補 傳 所 云, 實 不 為 近 道, 寧 說 它 是 迂 遠 于 道 的 50 至 於 陽 明 強 調 致 良 知, 雖 然 簡 潔 了 當, 但 忽 略 大 學 所 標 出 的 近 道 一 層 次, 直 教 人 們 一 步 踏 在 道 上, 只 談 性 46 程 顥 程 頤 : 元 豐 己 未 呂 與 叔 東 見 二 先 生 語, 河 南 程 氏 遺 書 卷 第 二 上, 二 程 集 ( 台 北 : 漢 京 文 化 事 業 有 限 公 司,1983 年 9 月 ) 第 一 冊, 頁 15 47 大 學 問, 王 陽 明 全 集 卷 二 十 六, 頁 968 48 朱 熹 : 大 學 章 句,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朱 子 全 書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2 年 12 月 ) 第 陸 冊, 頁 16 49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氏 學 說 綜 述,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嚴 兩 家 解 說, 頁 93 50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氏 學 說 綜 述, 頁 93 94 15

之, 不 談 反 之 51 此 等 作 功 夫 的 方 式, 僅 適 用 於 資 質 高 卓 者, 常 人 恐 難 以 領 略 (2) 格 物 與 致 知 如 上 所 申, 梁 漱 溟 特 為 表 彰 大 學 的 近 道 精 神, 對 於 朱 子 迂 遠 於 道 與 陽 明 一 步 即 踏 在 道 上 各 提 出 批 評, 此 等 批 評 係 由 朱 子 強 調 即 物 窮 理 與 陽 明 強 調 致 良 知 而 來, 若 詳 究 之, 則 在 於 朱 子 與 陽 明 之 釋 格 物 與 致 知 各 有 差 失 所 致 先 就 朱 子 以 言, 朱 子 訂 大 學 為 四 書 首 卷, 視 之 為 學 者 入 德 之 門, 承 伊 川 而 特 為 闡 論 格 物 窮 理 之 義, 並 緣 之 以 言 致 知 誠 意 正 心, 及 修 齊 治 平 之 事, 可 謂 以 格 物 為 教, 其 釋 格 物 致 知 曰 : 所 謂 致 知 在 格 物 者, 言 欲 致 吾 之 知, 在 即 物 而 窮 其 理 也 蓋 人 心 之 靈 莫 不 有 知, 而 天 下 之 物 莫 不 有 理, 惟 於 理 有 未 窮, 故 其 知 有 不 盡 也 是 以 大 學 始 教, 必 使 學 者 即 凡 天 下 之 物, 莫 不 因 其 已 知 之 理 而 益 窮 之, 以 求 至 乎 其 極 至 於 用 力 之 久, 而 一 旦 豁 然 貫 通 焉, 則 眾 物 之 表 裡 精 粗 無 不 到, 而 吾 心 之 全 體 大 用 無 不 明 矣 此 謂 物 格, 此 謂 知 之 至 也 52 朱 子 訓 格 為 至, 格 物 即 是 至 於 物 ( 即 物 ) 而 窮 其 理, 亦 即 認 為 凡 事 事 物 物 莫 不 有 理, 窮 理 至 於 極 致 自 能 豁 然 通 貫, 達 到 吾 心 全 體 大 用 皆 明 的 境 界 次 就 陽 明 言, 陽 明 由 吾 人 本 心 之 知 善 知 惡, 好 善 惡 惡 而 不 昧 處 以 言 良 知, 良 知 即 天 理 即 本 心, 陽 明 一 改 朱 子 之 重 格 物, 提 出 以 致 良 知 之 教 賅 攝 格 物 之 義, 標 宗 大 學 之 致 知 二 字 釋 致 知 格 物 曰 : 若 鄙 人 所 謂 致 知 格 物 者, 致 吾 心 之 良 知 於 事 事 物 物 也 吾 心 之 良 知, 即 所 謂 天 理 也 致 吾 心 良 知 之 天 理 於 事 事 物 物, 則 事 事 物 物 皆 得 其 理 矣 致 吾 心 之 良 知 者, 致 知 也 事 事 物 物 皆 得 其 理 者, 格 物 也 是 合 心 與 理 而 為 一 者 也 53 強 調 推 致 擴 充 吾 人 的 良 知 天 理 於 事 事 物 物, 使 事 事 物 物 均 能 正 其 不 正, 為 善 去 惡, 合 於 良 知 天 理, 此 即 是 格 物 又 曰 : 致 知 云 者, 非 若 後 儒 所 謂 充 廣 其 知 識 之 謂 也, 致 吾 心 之 良 知 焉 耳 良 知 者, 孟 子 所 謂 是 非 之 心, 人 皆 有 之 者 也 是 非 之 心, 不 待 慮 而 知, 不 待 學 而 能, 是 故 謂 之 良 知 是 乃 天 命 之 性, 吾 心 之 本 體, 自 然 靈 昭 明 覺 者 也 格 者 正 也 正 其 不 正 以 歸 於 正 之 謂 也 正 其 不 正 者, 去 惡 之 謂 也 歸 於 正 者, 為 善 之 謂 也 夫 是 之 謂 格 今 焉 於 其 良 知 所 知 之 善 者, 即 其 意 之 所 在 之 物 而 實 為 之, 無 有 乎 不 盡, 於 其 良 知 所 知 之 惡 者, 即 其 意 之 所 在 之 物 而 實 去 之, 無 有 乎 不 盡, 然 後 物 無 不 格, 而 吾 良 知 之 所 知 者 無 有 虧 缺 障 蔽, 而 得 以 極 其 至 矣 夫 然 後 吾 心 快 然 無 復 餘 憾 而 自 謙 矣 夫 然 後 意 之 所 發 者, 始 無 自 欺 而 可 以 謂 之 誠 矣 故 曰 : 物 格 而 後 知 致, 知 致 而 後 意 誠, 意 誠 而 後 心 正, 心 正 而 後 身 修 54 由 此 觀 來, 朱 王 言 致 知 格 物, 取 攝 焦 點 確 乎 各 異, 蔡 仁 厚 先 生 乃 言 : 在 朱 子, 是 步 步 逼 緊 而 集 中 於 格 物, 而 格 物 是 即 物 而 窮 其 理, 能 窮 理 則 知 自 致 意 自 誠 心 自 正 在 陽 明, 是 步 步 逼 緊 而 集 中 於 致 知, 而 致 知 是 致 良 知, 吾 心 良 知 之 天 理 一 旦 擴 充 出 來, 則 物 51 同 上, 頁 95 52 大 學 章 句, 頁 20 53 傳 習 錄 中, 王 陽 明 全 集 卷 二, 頁 45 54 大 學 問, 頁 971-972 16

自 格 意 自 誠 心 自 正, 故 工 夫 用 力 處 在 致 知 而 不 在 格 物 55 言 簡 意 賅 的 道 出 二 者 的 分 殊 與 重 心 所 在 大 抵 說 來, 朱 子 訓 格 物, 重 在 即 物 而 窮 其 理, 而 陽 明 則 訓 物 為 事, 並 以 事 為 意 之 所 在, 凡 意 之 所 在 皆 為 事 亦 為 物 ; 又 陽 明 訓 致 知 亦 異 於 朱 子, 強 調 致 知 即 致 良 知 二 人 雖 於 格 物 致 知 各 有 偏 重, 但 均 以 致 知 格 物 為 一 事, 並 視 格 物 致 知 為 大 學 功 夫 之 所 在 至 於 梁 漱 溟 則 不 如 是, 首 先, 與 朱 王 視 致 知 格 物 為 功 夫 之 所 在 不 同, 梁 漱 溟 承 伍 庸 伯 認 為 格 物 致 知 僅 是 大 學 功 夫 的 前 提, 誠 意 慎 獨 方 是 真 正 功 夫 之 所 在 其 次, 與 朱 王 釋 格 物 致 知 殊 別 者, 梁 釋 格 物 之 物 為 物 有 本 末 的 物 ; 致 知 為 知 所 先 後 之 知, 知 至 來 自 致 知, 而 知 至 與 知 本 同 意, 所 謂 本 即 以 修 身 為 本, 由 格 物 得 來 的 結 論 是 須 知 修 身 為 吾 人 之 本 至 於 在 句 法 上, 則 強 調 將 物 有 本 末, 事 有 終 始, 知 所 先 後, 則 近 道 矣 與 下 文 古 之 欲 明 明 德 於 天 下 者 先 治 其 國, 自 天 子 以 至 於 庶 人 壹 是 皆 以 修 身 為 本 相 互 承 接, 如 此 方 可 歸 結 至 修 身 為 本, 而 前 述 所 謂 近 道 者, 亦 必 落 實 至 修 身 而 後 可, 梁 漱 溟 強 調 通 過 格 物 致 知 理 清 事 物 的 本 末 關 係, 認 識 身 為 諸 事 之 本, 期 由 此 收 斂 身 心, 勿 使 精 神 外 弛, 為 明 明 德 做 好 準 備 功 夫 再 者, 梁 漱 溟 對 朱 王 各 有 評 議 : 就 朱 子 言, 優 點 在 於 即 物 窮 理, 為 科 學 精 神 所 必 備 ; 缺 點 則 在 務 外 而 遺 內, 與 儒 家 強 調 反 躬 修 己 的 精 神 不 相 契 合 就 陽 明 言, 優 點 在 於 能 揭 出 良 知 之 教, 切 合 孟 子 先 立 乎 其 大 之 旨, 得 其 頭 腦 之 所 在 ; 缺 點 在 於 欹 內 而 遺 乎 外, 細 言 之 則 陽 明 之 解 大 學 其 缺 失 有 三 : 一 是 解 書 太 曲 折, 如 釋 致 知 為 致 良 知, 雖 能 立 其 大, 然 良 知 實 本 出 孟 子, 孟 子 言 良 知 良 能, 其 意 非 必 即 切 于 大 學 之 知, 其 將 知 轉 為 良 知, 將 格 物 之 物 轉 為 事, 並 牽 入 意 等 均 有 過 度 轉 化 之 嫌, 二 是 功 夫 太 直 截, 未 有 先 後 層 次 及 條 理 順 序, 如 言 良 知 即 是 明 德, 致 良 知 即 等 同 明 明 德, 明 明 德 既 可 概 括 三 綱 八 條 目, 然 而 致 知 又 僅 是 八 條 目 之 一, 則 致 良 知 焉 可 等 同 於 致 知? 三 是 以 致 良 知 功 夫 說 解 全 文, 易 忽 略 誠 意 章 等 其 他 文 意 56 (3) 誠 意 與 慎 獨 朱 子 釋 誠 意 : 誠, 實 也 意 者, 心 之 所 發 也 實 其 心 之 所 發, 欲 其 一 於 善 而 無 自 欺 也 57 而 陽 明 則 言 : 蓋 心 之 本 體 本 無 不 正, 自 其 意 念 發 動, 而 後 有 不 正 故 欲 正 其 心 者, 必 就 其 意 念 之 所 發 而 正 之 凡 其 發 一 念 而 善 也, 好 之 真 如 好 好 色, 發 一 念 而 惡 也, 惡 之 真 如 惡 惡 臭 ; 則 意 無 不 誠, 而 心 可 正 矣 58 陽 明 由 正 心 之 教 推 向 誠 意 之 教 時, 已 於 字 間 明 確 傳 達 心 之 本 體 既 是 做 實 踐 功 夫 的 超 越 依 據, 本 無 不 正, 善 惡 正 邪 其 實 是 由 於 意 念 之 所 出, 因 此 應 順 著 意 念 之 誠 而 勇 往 做 去, 若 意 無 不 誠 則 心 可 正, 因 此 所 謂 正 其 心, 明 確 的 說 是 在 於 正 已 發 動 的 意 念 之 惡 55 蔡 仁 厚 : 王 陽 明 哲 學 ( 台 北 : 三 民 書 局,1974 年 10 月 ), 頁 41 56 參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氏 學 說 綜 述, 頁 100-101 57 大 學 章 句, 頁 17 58 大 學 問, 頁 971 17

梁 漱 溟 認 為 格 致 章 專 言 事 物 的 本 末 關 係, 誠 意 章 則 說 明 人 的 身 心 內 外 關 係 格 物 致 知 為 功 夫 的 前 提, 誠 意 慎 獨 才 是 功 夫 之 所 在 倘 就 誠 意 慎 獨 分 言 之, 則 誠 意 為 功 夫 的 目 的, 慎 獨 則 是 達 此 目 的 的 實 際 功 夫 先 就 誠 意 言, 誠 有 天 然 本 然 之 意, 人 的 身 心 內 外 表 裡, 原 具 有 如 影 隨 形 相 應 不 離 的 天 然 關 係, 能 順 此 天 然 關 係 即 是 誠, 否 則 即 是 偽 ; 意 即 是 意 向, 人 的 一 切 感 應 活 動 皆 是 意, 生 活 中 凡 有 所 受, 則 必 自 身 而 通 乎 心 ; 凡 有 所 施 則 必 自 心 而 通 乎 身, 身 心 之 間 時 時 有 往 復 聯 通, 即 時 時 有 意 向 的 活 動 又 就 身 與 心 言, 身 為 吾 人 生 活 的 工 具, 有 其 本 能 與 習 慣 在 內 ; 心 則 是 此 機 體 構 造 的 主 宰, 具 有 主 觀 能 動 性, 當 身 體 的 意 向 居 於 支 配 地 位, 吾 心 即 失 卻 主 宰 地 位, 失 去 其 主 觀 能 動 性, 變 得 隱 晦 不 明, 此 即 是 身 心 分 離, 亦 即 是 意 向 不 一, 所 謂 意 不 誠 者 換 言 之, 意 不 誠 常 是 因 意 之 偏 向 於 身 而 使 心 無 從 著 力 之 故, 此 時 本 心 被 掩 蔽, 失 去 原 有 明 覺, 人 的 活 動 常 從 乎 身 而 逐 於 外 物 反 之, 所 謂 意 誠 不 自 欺 即 是 吾 心 為 一 身 之 主 也 因 此 伍 梁 言 誠 意 均 強 調 身 心 一 致, 認 為 大 學 言 誠 意 功 夫 不 外 在 恢 復 身 心 合 一 的 本 然 而 已 次 及 慎 獨, 朱 子 釋 曰 : 獨 者, 人 所 不 知 而 己 所 獨 知 之 地 也 言 欲 自 脩 者 知 為 善 以 去 其 惡, 則 當 實 用 其 力, 而 禁 止 其 自 欺 使 其 惡 惡 則 如 惡 惡 臭, 好 善 則 如 好 好 色, 皆 務 决 去, 而 求 必 得 之, 以 自 快 足 於 己, 不 可 徒 苟 且 以 殉 外 而 為 人 也 然 其 實 與 不 實, 蓋 有 他 人 所 不 及 知 而 己 獨 知 之 者, 故 必 謹 之 於 此 以 審 其 機 焉! 59 他 強 調 慎 獨 必 須 由 他 人 所 不 及 知 而 己 獨 知 之 者, 此 一 隱 微 之 機 上 謹 慎 審 察, 使 吾 心 所 發 之 意 均 能 無 自 欺 另 朱 子 又 言 : 獨 者, 人 所 不 知 而 己 所 獨 知 之 地 也 言 幽 暗 之 中, 細 微 之 事, 迹 雖 未 形 而 幾 則 已 動, 人 雖 不 知 而 己 獨 知 之, 則 是 天 下 之 事 無 有 著 見 明 顯 而 過 於 此 者 是 以 君 子 既 常 戒 懼, 而 於 此 尤 加 慎 焉 60 此 與 前 意 大 抵 切 近, 所 謂 跡 雖 未 形, 幾 則 已 動, 指 事 跡 尚 未 成 形 前 於 內 心 所 萌 發 的 意 念, 此 乃 人 所 不 知 而 己 所 獨 知 之 地, 其 所 謂 地 乃 指 心 地, 而 非 所 居 處 之 地, 由 此 亦 可 見 朱 子 將 誠 意 與 慎 獨 緊 密 結 合, 唯 有 透 過 在 此 隱 微 之 幾 上 的 慎 察 功 夫, 方 真 能 達 到 誠 意 至 於 陽 明 則 曰 : 所 謂 人 雖 不 知, 而 己 所 獨 知 者, 此 正 是 吾 心 良 知 處 61 又 曰 : 無 事 時 固 是 獨 知, 有 事 時 亦 是 獨 知 人 若 不 知 於 此 獨 知 之 地 用 力, 只 在 人 所 共 知 處 用 功, 便 是 作 偽 62 其 所 謂 獨 知, 即 是 吾 人 的 良 知, 而 良 知 即 是 天 理 自 然 明 覺 發 見 處, 也 因 此 陽 明 強 調 存 天 理 去 人 欲 的 功 夫 即 在 致 良 知, 亦 即 須 由 慎 獨 入 手 對 於 朱 王 慎 獨 之 說, 梁 漱 溟 認 同 前 者 即 朱 子 說 法, 認 為 其 說 較 平 實 易 於 入 手, 陽 明 之 說 較 難 以 進 入, 梁 強 調 誠 意 功 夫 的 具 體 落 實 便 是 慎 其 獨, 並 釋 慎 為 留 心, 獨 為 自 己, 慎 獨 即 是 留 心 自 己, 進 而 指 出 慎 獨 的 三 大 要 點 : 59 大 學 章 句, 頁 21 60 朱 熹 : 中 庸 章 句,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朱 子 全 書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2 年 12 月 ) 第 陸 冊, 頁 32 61 傳 習 錄 下, 頁 119 62 傳 習 錄 上, 王 陽 明 全 集 卷 一, 頁 34 18

一 凡 意 念 之 萌 須 著 一 慎 字, 在 人 不 及 見 的 獨 處 之 時, 以 及 人 不 及 知 的 獨 念 當 下 去 慎 二 於 獨 中 用 功, 有 制 於 機 先 防 於 未 萌 克 於 方 萌 的 作 用, 且 功 夫 快 而 易 著 力 三 應 先 留 心 於 身 的 一 切 言 動 行 事, 再 留 心 於 隱 微 之 意, 即 言 事 行 動 的 先 導, 而 後 方 能 漸 趨 身 心 合 一 63 由 此 觀 來, 梁 之 釋 慎 獨 大 抵 係 本 於 朱 子, 擴 大 其 獨 字 意 涵 為 獨 處 與 獨 念, 並 提 出 留 心 自 己 的 簡 賅 解 釋, 留 心 自 己 即 是 不 鬆 懈 不 自 欺 時 時 自 反 時 時 保 持 心 的 自 覺 能 動 性, 使 心 不 致 受 到 身 等 習 慣 本 能 的 支 配, 而 達 身 心 一 致 在 梁 漱 溟 看 來, 慎 獨 正 是 大 學 的 機 捩 所 在, 而 儒 家 之 學 只 是 一 個 慎 獨 64 3 心 學 立 場, 歸 本 陽 明 綜 上 所 述, 梁 漱 溟 對 大 學 要 義 的 掌 握 與 發 揮, 與 朱 王 觀 點 的 異 同 已 然 可 見, 茲 以 表 列 方 式 呈 現 其 間 要 點 : 項 目 立 論 依 據 ( 朱 王 ) 梁 漱 溟 立 論 重 點 明 明 德 近 道 格 物 致 知 修 身 為 本 誠 意 陽 明 為 主 明 德 即 本 心 性 體 良 知, 自 識 本 心 保 任 勿 失 為 要, 即 所 謂 明 明 德 者, 大 學 側 重 實 踐 功 夫 突 顯 大 學 的 近 道 精 神, 近 道 方 法 在 精 神 勿 逐 朱 王 各 有 批 於 外, 返 回 自 身 評, 然 方 法 朱 子 強 調 即 物 窮 理, 缺 少 頭 腦, 迂 遠 於 道 較 趨 近 陽 明 陽 明 以 致 良 知 為 教, 欲 人 一 步 踏 在 道 上, 雖 簡 捷 了 當, 然 適 用 資 質 佳 者, 常 人 難 以 領 略 格 物 致 知 為 功 夫 的 前 提, 格 物 的 物 為 物 有 本 末 的 物, 致 知 為 知 所 先 後 的 知, 由 格 物 致 知 而 認 識 以 修 身 為 本 此 一 原 則 各 有 批 評 與 朱 王 誤 視 格 物 致 知 為 功 夫 所 在 取 益 朱 子 強 調 格 物, 優 點 為 具 有 科 學 精 神, 缺 失 為 務 外 而 遺 內 陽 明 揭 良 知 之 教, 得 頭 腦 所 在, 然 致 良 知 究 與 大 學 致 知 不 等 同, 又 有 欹 內 而 遺 外 之 失 修 身 為 大 學 與 儒 家 要 旨, 身 為 本, 天 下 國 家 各 有 批 評 為 末, 修 身 必 含 反 求 之 意 由 格 物 致 知 得 來 者 僅 是 修 身 為 本, 朱 王 捨 此 他 求, 尤 其 朱 子 於 修 身 認 識 不 真 抓 得 不 緊 誠 意 慎 獨 為 功 夫 所 在, 析 言 之 誠 意 為 功 夫 的 目 的, 慎 各 有 取 益 與 獨 方 為 實 際 功 夫, 慎 獨 功 夫 即 是 修 身 為 本 的 實 行 63 參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氏 學 說 綜 述, 頁 120-121 64 人 心 與 人 生 第 十 三 章, 頁 667 19

慎 獨 批 評 誠 為 本 然 天 然, 意 為 意 向, 強 調 勿 使 身 心 分 離 意 向 不 一, 心 應 為 主 宰 慎 獨 即 是 留 心 自 己, 獨 處 與 獨 念 均 應 不 鬆 懈 時 時 反 求 朱 子 以 人 所 不 知 而 己 所 獨 知 之 地 也 釋 獨 較 佳, 陽 明 以 慎 獨 之 獨 為 獨 知 即 良 知, 不 宜 功 夫 次 第 進 境 慎 獨 功 夫 的 內 容 次 第 進 境 : 第 一 階 段 為 道 學 自 修, 即 士 的 階 段 ; 第 二 階 段 為 恂 慄 威 儀, 即 賢 的 階 段 ; 第 三 階 段 為 盛 徳 至 善, 即 聖 的 階 段 由 上 表 可 見, 梁 漱 溟 於 朱 王 實 各 有 擷 取, 亦 各 有 批 評, 然 倘 就 根 柢 處 言, 梁 漱 溟 仍 係 歸 本 於 陽 明 的 心 學 立 場 由 其 屢 申 言 儒 家 之 學 不 外 踐 形 盡 性 人 之 所 以 為 人 者, 其 在 人 心 乎 內 一 面 是 自 覺 不 昧, 主 觀 能 動, 外 一 面 是 人 與 人 之 間 從 乎 身 則 分 而 隔, 從 乎 心 則 分 而 不 隔, 感 通 若 一 體 仁, 人 心 也 心 則 主 觀 能 動 者 也, 不 為 身 體 血 氣 所 主 使, 而 主 乎 血 氣 身 體 者 也 心 有 一 息 之 懈 便 流 於 不 仁 求 仁 之 學 即 在 自 識 其 本 心, 而 兢 兢 業 業 葆 任 勿 失 65 均 可 看 出 其 側 重 心 學 堅 守 以 心 為 主 強 調 保 任 吾 心 的 立 場 儒 家 之 學 重 在 求 仁, 自 孔 子 申 言 默 而 識 之, 學 而 不 厭, 孟 子 言 先 立 乎 其 大 者, 則 小 者 弗 能 奪 也, 迄 陽 明 則 逕 指 出 此 知 是 知 非 的 本 心, 言 為 學 須 得 個 頭 腦 功 夫, 方 有 著 落, 66 並 強 調 致 良 知 之 教 而 梁 漱 溟 也 沿 承 上 述 傳 統, 對 於 本 心 良 知 仁 性 體 明 德 的 認 識 基 本 上 與 之 無 二, 均 將 吾 人 的 本 心 良 知 視 為 頭 腦 與 主 體 所 在 而 對 於 朱 子 則 有 缺 少 頭 腦, 不 能 歸 一 之 議, 67 主 因 朱 子 強 調 即 物 窮 理, 不 循 自 識 本 心 之 路, 此 為 梁 與 朱 子 根 本 上 不 相 契 者 雖 然 梁 漱 溟 從 伍 庸 伯 在 詮 釋 大 學 時 強 調 修 身 近 道, 並 將 修 養 功 夫 的 重 心 落 在 慎 獨 上, 其 所 側 重 雖 與 陽 明 有 別, 然 而 其 強 調 誠 意 慎 獨, 主 張 身 心 一 致, 主 要 目 的 仍 在 革 除 私 欲, 即 陽 明 所 言 不 在 軀 殼 上 起 念 ; 其 強 調 反 之 的 功 夫, 亦 合 於 陽 明 吾 輩 用 功 只 求 日 減, 不 求 日 增 68 又 其 言 格 物 致 知 在 冺 滅 他 人 與 己 的 區 別 誠 意 慎 獨 在 泯 滅 己 與 物 之 別, 此 與 大 程 子 之 仁 者 渾 然 與 物 同 體 的 境 界 亦 頗 為 符 契, 如 是 觀 來, 言 梁 漱 溟 的 心 學 立 場 歸 本 陽 明, 應 屬 適 切 四 陽 明 心 學 的 融 鑄 與 轉 化 ( 一 ) 直 覺 說 的 多 方 涵 攝 在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等 早 期 作 品 中, 梁 漱 溟 主 以 直 覺 此 一 概 念 來 理 解 人 性, 替 代 傳 統 儒 家 的 仁 或 良 知, 而 以 理 智 的 計 算 考 量 來 指 稱 私 心 人 欲 65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嚴 兩 家 解 說 合 印 敘, 頁 3 4 11-12 66 分 別 語 出 述 而, 論 語 ; 告 子 上, 孟 子, 傳 習 錄 上, 頁 30 67 禮 記 大 學 篇 伍 氏 學 說 綜 述, 頁 93 68 傳 習 錄 上, 頁 28 20

就 仁 言, 敏 銳 的 直 覺, 就 是 孔 子 所 謂 仁 69 仁 就 是 當 下 易 感 的 直 覺, 而 直 覺 的 感 應 必 以 仁 為 其 體 梁 藉 由 聶 雙 江 的 寂 與 感 來 說 明 仁 的 特 質 所 謂 寂 - 像 是 頂 平 靜 而 默 默 生 息 的 樣 子 ; 所 謂 感 - 最 敏 銳 而 易 感 且 很 強, 70 而 仁 則 兼 括 二 者, 亦 即 是 敏 銳 易 感 極 具 活 氣 卻 又 穩 靜 平 衡 的 一 種 心 理 狀 態 就 陽 明 的 良 知 言, 在 其 評 謝 著 陽 明 學 派 一 文 中, 對 傳 習 錄 之 良 知 只 是 個 是 非 之 心, 是 非 只 是 個 好 惡, 只 好 惡 就 盡 了 是 非 提 出 評 論, 71 並 提 出 對 良 知 的 三 種 規 範 : 陽 明 他 為 此 語 原 是 本 于 孟 子 不 學 而 慮 的 兩 句 話 而 來 其 實 只 就 這 兩 句 話 分 剖 去, 所 謂 良 知 者 已 自 可 見 第 一 樁 一 切 後 天 知 識 俱 不 在 內, 這 是 很 明 的 某 為 天, 某 為 地, 某 為 黑, 某 為 白, 某 為 三, 某 為 四, 所 有 這 一 切 具 體 觀 念 或 抽 象 概 念 都 為 良 知 所 不 能 知, 良 知 上 根 本 沒 有 這 些 個 第 二 樁 其 能 知 這 些 個 之 知 非 是 良 知 這 就 是 說 先 天 所 有 能 創 造 能 傳 習 能 了 解 這 些 後 天 知 識 之 作 用, 即 所 謂 感 覺 作 用 和 概 念 作 用 ( 即 理 智 ) 者 都 非 良 知 第 三 樁 我 們 試 看 真 個 不 慮 而 知 的 是 哪 一 項? 則 只 有 痛 癢 好 惡 才 相 接 觸 即 時 覺 知 更 不 待 慮 即 此 痛 癢 好 惡 是 良 知 這 項 的 知 是 有 情 味 的 知 或 說 有 意 味 的 知, 和 知 識 知 解 的 知 不 同 知 識 知 解 的 知 是 靜 的 知, 亦 即 是 客 觀 性 的 知, 而 良 知 則 為 主 觀 性 的 知 試 看 孟 子 的 話 便 曉 得, 孟 子 說 的 人 之 四 端, 這 種 有 情 味 的 知, 或 有 意 味 的 知, 在 今 日 則 所 謂 直 覺 72 在 此 梁 漱 溟 將 其 直 覺 等 同 於 陽 明 的 良 知, 並 明 確 道 出 道 德 良 知 非 是 外 在 的 客 觀 知 識, 也 不 是 冷 靜 的 理 智 作 用, 而 係 一 種 有 情 味 意 味 主 觀 性 的 知, 如 孟 子 言 惻 隱 羞 惡 恭 敬 是 非 等 四 端, 陽 明 之 只 好 惡 便 盡 了 是 非 即 屬 之 梁 漱 溟 又 曰 : 人 自 然 會 走 對 的 路, 原 不 須 你 操 心 打 量 的 遇 事 他 便 當 下 隨 感 而 應, 這 隨 感 而 應, 通 是 對 的 儒 家 說 : 天 命 之 謂 性, 率 性 之 謂 道 只 要 你 率 性 就 好 了, 所 以 就 又 說 這 是 夫 婦 之 愚 可 以 與 知 與 能 的 這 個 知 和 能, 也 就 是 孟 子 的 不 慮 而 知 的 良 知, 不 學 而 能 的 良 能, 在 今 日 我 們 謂 之 直 覺, 這 種 求 對 求 善 的 本 能 直 覺, 是 人 人 都 有 的, 故 孟 子 曰 : 人 皆 有 不 忍 人 之 心, 這 種 直 覺 人 所 本 有, 並 且 原 非 常 敏 銳, 除 非 有 了 雜 染 習 慣 的 時 節 你 怎 樣 能 復 他 本 然 敏 銳, 他 就 可 以 活 動 自 如, 不 失 規 矩 73 由 此 觀 來, 梁 漱 溟 直 覺 觀 的 養 分 主 要 擷 取 自 傳 統 儒 家 的 經 典, 尤 其 是 孟 子 及 陽 明 的 良 知 論 等, 雖 然 直 覺 與 情 感 同 質 的 規 定 迥 異 於 傳 統 儒 家, 但 梁 漱 溟 進 一 步 說 明 它 是 一 種 不 計 私 利 無 有 計 慮 不 求 佔 有 的 情 感, 它 是 一 種 當 下 即 是 的 自 發 行 為, 一 種 求 善 求 對 的 良 知 良 能, 也 因 此 梁 漱 溟 鼓 勵 在 吾 人 日 常 生 活 與 行 為 中, 應 信 任 直 覺 率 性 而 行 69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第 四 章, 頁 453 70 同 上, 頁 455 71 傳 習 錄 下, 頁 111 72 評 謝 著 陽 明 學 派, 梁 漱 溟 全 集 第 四 卷, 頁 712-713 73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第 四 章, 頁 452 21

倘 就 直 覺 與 其 對 立 面 的 理 智 合 觀, 梁 認 為 二 者 的 判 別 之 處 在 於 : 就 認 識 對 象 言, 直 覺 的 認 識 對 象 為 人 的 道 德 本 性 與 事 物 美 感, 理 智 則 以 客 觀 世 界 的 外 在 事 物 為 主, 前 者 涉 及 主 觀 情 感, 重 在 求 善 求 美 後 者 在 於 求 真 ; 就 認 識 方 法 言, 直 覺 的 認 識 方 法 是 一 種 不 慮 而 知 不 學 而 能 的 認 識 形 式, 是 當 下 即 悟, 毋 需 對 認 識 結 果 進 行 累 積 與 分 析 等 過 程, 是 認 識 上 的 一 種 頓 悟 與 飛 躍, 而 理 智 為 認 識 對 象 與 認 識 主 體 相 互 對 立, 認 識 主 體 係 獨 立 於 認 識 對 象 之 外 來 進 行 客 觀 的 觀 察 ; 就 認 識 功 能 言, 直 覺 具 備 道 德 實 踐 的 功 能 與 藝 術 美 感 的 認 識 功 能, 理 智 則 係 對 零 散 具 體 事 物 進 行 區 別 歸 類 分 析 與 綜 合, 其 具 體 表 現 在 征 服 自 然 科 學 方 法 或 民 主 他 屢 次 強 調 唯 有 沿 循 直 覺 之 路, 才 能 走 出 對 的 路, 才 能 真 正 認 識 生 命 本 體 在 梁 漱 溟 的 發 揮 下, 直 覺 是 人 人 本 具 的 一 種 求 善 求 對 不 加 造 作 的 自 然 本 能 ; 它 是 認 識 內 在 生 命 的 道 德 本 體 的 唯 一 途 徑 ; 它 是 孟 子 的 良 知 良 能 ; 它 也 是 一 種 依 自 不 依 他 的 情 感 ; 更 是 人 的 生 命 主 宰 價 值 之 源 只 要 聽 憑 敏 銳 的 直 覺, 人 就 可 以 當 下 感 應, 活 動 自 如 不 失 規 矩 至 於 凡 事 打 量 計 較 利 弊 得 失 費 心 計 算 者 即 是 理 智, 當 直 覺 感 情 作 用 盛 時, 理 智 即 退 伏 隱 沒 ; 若 理 智 當 家 時, 直 覺 即 隱 晦, 人 生 即 置 身 於 此 直 覺 與 理 智 對 立 下 的 競 賽 拉 拔 大 抵 說 來, 梁 漱 溟 的 直 覺 是 一 個 廣 泛 融 攝 取 源 多 端 不 斷 遷 變, 頗 難 條 析 縷 分 的 概 念, 在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中, 它 相 當 於 與 理 智 對 立 的 求 善 本 能, 也 與 生 活 創 造 根 源 的 意 欲 一 詞 切 近 ; 直 覺 是 人 的 道 德 本 性, 一 種 無 私 情 感, 也 是 一 種 生 活 態 度 ; 直 覺 是 獲 取 知 識 的 三 種 工 具 - 現 量 比 量 非 量 ( 即 直 覺 ) 之 一 ; 直 覺 更 是 融 合 陽 明 心 齋 自 然 現 成 的 良 知 觀 及 孔 子 的 仁 中 庸 的 率 性 乃 至 易 經 的 生 等 多 重 概 念, 梁 欲 藉 由 道 德 上 的 直 覺 來 承 認 人 心 的 主 體 性, 強 調 我 欲 仁 斯 仁 至 矣, 藉 以 抬 高 人 的 自 主 地 位 除 此 之 外, 梁 漱 溟 直 覺 觀 亦 兼 有 取 益 於 外 國 學 者, 如 麥 獨 孤 社 會 心 理 學 緒 論 之 盛 談 本 能, 羅 素 社 會 改 造 原 理 之 盛 談 衝 動 等, 而 直 覺 一 詞 的 運 用 更 直 接 取 攝 自 法 國 柏 格 森 : 柏 格 森 以 其 獨 具 的 慧 眼 在 十 九 世 紀 後 半 期 實 證 風 潮 熾 盛 之 際, 提 出 其 生 命 哲 學, 強 調 直 覺 綿 延 創 造 進 化, 欲 期 重 新 尋 回 人 類 精 神 的 意 義, 尤 其 在 其 時 間 與 意 志 自 由 一 書 中, 主 張 自 覺 並 非 由 理 智 所 掌 控, 而 係 由 直 覺 所 催 生, 此 直 覺 即 是 一 種 生 命 衝 力 ; 而 物 質 與 記 憶 一 書 則 強 調 精 神 生 活 是 決 定 人 類 價 值 與 尊 嚴 的 基 礎 ; 另 創 造 進 化 論 旨 在 說 明 生 命 進 化 由 無 機 物 有 機 物 到 完 整 生 命, 此 間 動 物 發 展 主 要 表 現 在 本 能 人 類 則 表 現 在 智 力, 而 均 以 生 命 奮 進 生 命 衝 動 為 原 動 力 大 抵 以 言, 柏 格 森 係 採 直 觀 方 法, 發 現 生 命 具 有 衝 力, 而 此 生 命 衝 力, 所 表 現 出 的 特 質 即 為 延 續, 由 有 限 的 生 命, 演 變 為 無 限 的 延 續, 宇 宙 即 由 之 進 化 由 於 柏 格 森 的 唯 意 志 論 與 直 覺 主 義, 批 評 理 智 無 法 認 識 宇 宙 大 生 命 的 變 化 流 行 本 體, 無 法 通 達 內 在 生 命 的 真 實, 唯 有 直 覺 方 能 膺 任, 此 為 梁 漱 溟 所 欣 然 接 受, 因 乃 援 柏 格 森 以 入 儒, 除 直 覺 理 智 一 詞 的 直 接 沿 用 外, 並 將 宋 儒 的 天 理 流 行 萬 物 生 化, 易 經 生 生 之 謂 易 等, 與 柏 格 森 言 宇 宙 本 體 為 生 命 綿 延 加 以 銜 接 通 合 然 究 實 說 來, 柏 格 森 的 理 智 純 係 指 西 方 傳 統 的 邏 輯 推 理 思 辨 概 念, 而 梁 漱 溟 則 包 含 分 別 計 較 的 私 心 人 欲 向 外 逐 求 22

的 人 生 態 度 乃 至 科 學 主 義 等 ; 至 於 柏 格 森 的 直 覺 僅 是 一 種 別 於 理 智 的 認 識 方 法, 是 超 道 德 的 ; 而 梁 漱 溟 的 直 覺 卻 是 一 種 道 德 的 體 認 與 反 省 由 此 看 來, 梁 的 直 覺 與 理 智 雖 揉 入 柏 格 森 的 相 關 概 念, 卻 向 宋 明 儒 者 - 尤 其 是 陽 明 及 其 後 學 取 攝 自 更 多 的 養 分 ( 二 ) 理 性 觀 的 回 轉 修 正 自 中 國 文 化 要 義 起, 梁 漱 溟 提 出 理 性 一 詞, 藉 以 替 代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中 的 直 覺, 除 沿 用 原 有 概 念 外, 並 對 其 進 行 若 干 修 正 與 深 化 首 先, 前 期 之 直 覺 中 混 有 本 能 概 念 ; 後 期 之 理 性 則 剔 除 本 能 概 念 : 前 期 梁 漱 溟 承 接 泰 州 學 派 天 理 者, 天 然 自 有 之 理, 才 欲 安 排 如 何, 便 是 人 欲 的 思 想 路 徑 ; 74 柏 格 森 的 生 命 衝 動 學 說 以 及 克 魯 泡 特 金 互 助 論 的 道 德 本 能 說 等, 將 道 德 視 為 一 種 生 命 本 能, 一 種 自 然 而 然 的 本 能 衝 動, 因 言 : 這 一 個 生 字 是 最 重 要 的 觀 念, 知 道 這 個 就 可 以 知 道 所 有 孔 家 的 話 孔 家 沒 有 別 的, 就 是 要 順 著 自 然 道 理, 頂 活 潑 頂 流 暢 的 去 生 發, 他 以 為 宇 宙 總 是 向 前 生 發 的, 萬 物 欲 生, 即 任 其 生, 不 加 造 作 必 能 與 宇 宙 契 合, 使 全 宇 宙 充 滿 了 生 意 春 氣 75 孔 子 是 走 順 著 調 理 本 能 路 的 先 覺 76 等, 此 係 將 本 能 視 為 人 類 的 本 性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出 版 後, 漸 覺 原 有 觀 點 之 不 當, 因 本 能 實 有 三 種 : 一 是 動 物 式 的 本 能 ( 如 麥 獨 孤 弗 洛 伊 德 所 言 即 屬 之 ); 二 是 某 些 動 物 和 人 類 的 社 會 本 能 ( 如 克 魯 泡 特 金 所 言 即 屬 之 ); 三 為 人 類 的 本 能 ( 如 孟 子 所 云 不 學 而 能, 不 慮 而 知 即 屬 之 ), 77 倘 籠 統 以 言 本 能 是 人 類 的 本 性, 道 德 出 於 本 能, 則 勢 將 混 淆 上 述 三 種 本 能 因 此 他 乃 接 受 羅 素 社 會 改 造 原 理 一 書 中 的 本 能 理 智 靈 性 三 分 法, 並 以 理 性 一 詞 替 代 靈 性, 將 人 類 心 理 由 前 期 的 本 能 理 智 二 分 法 改 為 本 能 理 智 理 性 三 分 法, 將 原 歸 屬 於 本 能 的 人 類 無 私 感 情 改 納 入 理 性 之 中 其 次, 改 變 前 期 直 覺 理 智 之 對 立 關 係 而 為 密 切 相 繫 體 用 相 依 關 係, 如 就 彼 此 的 功 能 言 : 理 性 理 智 為 心 思 作 用 之 兩 面 : 知 的 一 面 曰 理 智, 情 的 一 面 曰 理 性, 二 者 本 來 密 切 相 聯 不 離 譬 如 計 算 數 目, 計 算 之 心 是 理 智, 而 求 正 確 之 心 便 是 理 性 分 析 計 算 假 設 推 理 理 智 之 用 無 窮, 而 獨 不 作 主 張, 作 主 張 的 是 理 性, 理 性 之 取 舍 不 一, 而 要 以 無 私 的 感 情 為 中 心 78 理 智 與 理 性 之 別 在 於 一 為 認 知 一 為 道 德, 理 智 具 有 認 識 客 觀 事 物 的 功 能, 而 理 性 則 為 人 心 之 主, 擔 任 支 配 及 指 導 理 智 的 角 色 又 就 二 者 的 體 用 關 係 言 : 理 智 者 人 心 之 妙 用 ; 理 性 者 人 心 之 美 德 后 者 為 體, 前 者 為 用 就 人 心 - 人 類 生 命 - 而 言 之, 理 性 為 體, 理 智 為 用 而 言 乎 人 類 文 化 文 明 之 創 造 也, 理 智 為 科 學 之 本, 理 性 為 道 德 74 黃 宗 羲 撰 沈 芝 盈 點 校 : 泰 州 學 案 一, 明 儒 學 案 ( 台 北 : 華 世 出 版 社,1987 年 2 月 ), 頁 715 75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第 四 章, 頁 448 76 同 上, 第 五 章, 頁 522 77 參 人 心 與 人 生 第 七 章, 頁 610 78 中 國 文 化 要 義, 頁 125 126 23

之 本 79 理 性 固 為 理 智 的 主 宰, 但 理 智 的 發 展 則 為 人 類 理 性 產 生 的 條 件, 藉 由 理 智 可 幫 助 人 類 脫 離 動 物 界 的 本 能 生 活 由 此 可 知, 梁 漱 溟 一 改 前 期 排 斥 理 智 的 態 度,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承 認 理 智 的 重 要 此 外 他 亦 再 三 強 調 人 類 特 徵 在 理 性 80, 由 於 理 性 在 人 必 漸 次 開 發, 因 此 中 西 各 有 所 偏, 西 洋 偏 於 理 智 而 短 於 理 性 ; 中 國 則 偏 於 理 性 短 於 理 智, 亦 即 西 洋 長 於 物 觀 上 的 理 - 物 理 ; 中 國 則 長 於 人 情 上 的 理 - 情 理 梁 漱 溟 於 後 期 提 出 理 性 概 念, 它 是 一 種 平 靜 通 達 的 心 理 狀 態, 不 偏 執 不 迷 信, 係 強 暴 與 愚 蔽 的 反 面 ; 它 是 一 種 清 明 自 覺 的 情 感 ; 它 是 情 感 上 隨 感 而 應 的 自 覺 判 斷 ; 它 是 先 天 具 有 的 合 理 人 性 等, 凡 此 均 與 前 期 直 覺 概 念 相 似 然 梁 漱 溟 於 早 期 的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中, 既 未 能 區 別 本 能 與 直 覺, 甚 且 明 言 仁 即 是 本 能 情 感 直 覺 後 期 論 良 知 本 心, 則 不 稱 直 覺 而 改 以 理 性 一 詞, 梁 曰 : 人 有 無 私 的 情 感 存 于 天 生 的 自 覺 中 此 自 覺 在 中 國 古 人 言 語 中, 即 所 謂 良 知 ( 見 孟 子 ) 亦 或 云 獨 知 ( 見 大 學 中 庸 ), 亦 或 云 本 心 ( 宋 儒 陸 象 山 楊 慈 湖 ) 者 是 已 良 知 既 是 人 人 現 有 的, 卻 又 往 往 迷 失 而 難 見, 不 是 現 成 的 事 情 孔 子 之 學 就 是 要 此 心 常 在 常 眀, 以 至 愈 來 愈 明 的 那 種 學 問 工 夫 81 所 謂 無 私 的 情 感 即 意 指 理 性, 它 雖 為 人 生 本 具, 然 仍 須 透 過 修 煉 修 為 功 夫 方 能 體 現 此 外 他 亦 強 調 論 語 一 書 一 面 極 力 避 免 宗 教 之 迷 信 與 獨 斷, 而 一 面 務 為 理 性 之 啟 發 82 孔 子 即 專 從 啟 發 人 類 的 理 性 作 工 夫, 處 處 教 人 用 心 回 省, 如 己 所 不 欲, 勿 施 於 人 君 子 有 九 思 : 視 思 眀, 聽 思 聰, 色 思 溫, 貌 思 恭, 言 思 忠, 事 思 敬, 疑 思 問, 忿 思 難, 見 得 思 義 等 均 在 教 人 自 我 省 察 培 養 辨 識 能 力 ; 至 於 孟 子 並 能 直 抉 出 理 性 以 示 人, 如 言 心 之 官 則 思 先 立 乎 其 大 者, 則 小 者 不 能 奪 及 怵 惕 惻 隱 等 說 均 直 截 了 當 以 言 ; 又 如 王 陽 明 之 只 好 惡, 便 盡 了 是 非 亦 屬 之, 83 在 梁 漱 溟 看 來, 上 自 孔 孟 下 迄 宋 明 諸 哲 的 理 學, 均 為 理 性 思 想 的 發 揮, 乃 至 中 國 文 化 重 視 禮 樂 揖 讓 安 排 倫 理 名 分 以 迄 組 織 社 會 等, 亦 是 理 性 文 化 的 呈 顯, 而 儒 家 之 特 色 即 在 此 理 性 至 上 主 義 由 上 可 知, 梁 漱 溟 早 期 融 攝 傳 統 心 學 與 泰 州 學 派 的 人 性 觀, 著 重 吾 人 自 覺 心 的 啟 迪, 並 加 添 柏 格 森 克 魯 泡 特 金 等 的 觀 點, 以 直 覺 為 主 要 觀 念 來 理 解 儒 家 思 想, 視 道 德 為 一 種 自 然 本 能 ; 後 期 則 將 本 能 與 道 德 分 離, 強 調 道 德 反 乎 本 能, 道 德 並 非 本 能 的 充 擴, 而 係 本 能 的 減 損, 而 理 性 即 是 解 放 減 損 本 能 的 關 鍵, 另 前 期 一 任 直 覺 寂 而 且 感 的 修 持 方 式, 至 後 期 乃 改 而 強 調 修 身 慎 獨 如 前 節 所 述 者, 然 不 論 前 期 或 後 期, 他 始 終 堅 持 良 知 本 心 的 主 宰 與 超 越 地 位 79 人 心 與 人 生 第 七 章, 頁 614 第 二 十 一 章, 頁 768 80 中 國 文 化 要 義, 頁 126 81 東 方 學 術 概 觀, 頁 334 82 中 國 文 化 要 義, 頁 107 83 參 中 國 文 化 要 義, 頁 107-109 132 24

( 三 ) 宇 宙 生 命 的 通 合 為 一 倘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重 在 討 論 人 生 問 題, 並 歸 結 至 孔 子 的 人 生 態 度, 則 中 國 文 化 要 義 呈 現 梁 漱 溟 對 中 國 的 歷 史 社 會 及 文 化 變 遷 自 成 一 家 的 演 繹, 堪 稱 為 歷 史 哲 學 著 作, 而 人 心 與 人 生 則 重 在 表 彰 孔 子 的 心 理 學, 其 實 質 內 涵 則 趨 近 陸 王 心 性 之 學 的 人 性 論, 藉 茲 推 翻 彼 時 的 主 流 心 理 學 再 者 倘 東 西 文 化 及 其 哲 學 以 直 覺 為 主 軸 觀 念, 中 國 文 化 要 義 正 式 提 出 理 性, 則 人 心 與 人 生 側 重 於 理 性 觀 念 的 圓 熟 發 展, 並 扣 合 吾 心 與 宇 宙 本 體 來 加 以 發 揮, 因 此 梁 漱 溟 曰 : 吾 書 言 人 心, 將 從 知 識 引 入 超 知 識 反 知 識, 亦 即 從 科 學 歸 到 形 而 上 學, 從 現 實 生 活 上 起 作 用 的 人 心 歸 到 宇 宙 本 體 84 說 人 心, 應 當 是 總 括 著 人 類 生 命 之 全 部 活 動 能 力 而 說 85 梁 漱 溟 言 人 心, 其 內 涵 極 其 寬 廣, 橫 跨 人 類 的 生 命 與 生 活, 乃 至 宇 宙 兼 森 然 萬 象 等, 由 是 可 見 說 人, 必 于 心 見 之 ; 說 心, 必 于 人 見 之 人 與 心, 心 與 人, 總 若 離 開 不 得 離 開 人 的 語 默 動 靜 一 切 生 活 則 無 以 見 之 矣 是 故 講 到 人 心 必 於 人 生 求 之 86 鑒 於 心 與 人 的 無 可 割 捨 與 分 離, 因 此 人 心 與 人 生 既 由 人 類 生 活 以 言 人 心 ; 亦 由 人 心 以 言 人 生 問 題 再 者 心 究 為 何 物, 梁 曰 : 何 謂 心? 心 非 一 物 也 ; 其 義 則 主 宰 之 義 也 主 謂 主 動 ; 宰 謂 宰 制 對 物 而 言, 則 曰 宰 制 ; 從 自 體 言 之, 則 曰 主 動, 其 實 一 義 也 87 就 主 字 之 義 言, 人 心 重 在 主 動, 其 義 即 近 於 梁 反 覆 使 用 的 自 覺 能 動 性 主 觀 能 動 性, 而 其 實 質 內 涵 則 涵 括 主 動 性 靈 活 性 計 畫 性 三 者, 其 間 尤 以 主 動 性 為 要, 在 梁 看 來 人 生 最 重 要 的 即 在 於 爭 取 主 動 而 已 就 宰 義 言, 則 強 調 心 是 包 括 身 在 內 所 有 物 的 主 宰, 梁 在 書 中 曾 以 極 大 篇 幅 索 探 身 心 關 係, 就 其 先 後 關 係 言, 既 可 言 身 在 心 之 先 : 從 生 物 進 化 史 看 去, 總 是 心 隨 身 而 發 展, 身 先 而 心 後, 有 其 身 而 后 有 其 心 88 若 就 本 原 處 以 言 心, 則 可 言 心 在 身 之 先, 因 為 人 心 恰 是 宇 宙 生 命 本 原 的 最 大 透 露 89 此 外 梁 亦 強 調 心 為 身 之 體 身 為 心 之 用 ; 心 為 主 宰 身 為 工 具, 二 者 具 主 從 關 係 卻 又 相 反 相 成, 身 固 然 可 能 遮 蔽 心 阻 礙 心, 但 身 的 發 展 亦 能 促 進 心 的 發 展, 心 必 然 要 通 過 身 方 能 發 展 與 彰 顯, 若 身 離 心 則 產 生 盲 動, 因 此 梁 漱 溟 再 三 提 醒 人 心 要 緣 人 身 乃 可 得 見, 是 必 然 的 ; 但 從 人 身 上 得 有 人 心 充 分 表 見 出 來, 卻 只 是 可 能 而 非 必 然 人 心 不 是 現 成 可 以 坐 享 的 90 在 面 對 西 方 身 的 文 化 的 衝 擊 下, 梁 漱 溟 發 出 其 身 心 一 致 的 思 考 與 回 應, 然 而 身 仍 究 未 能 取 代 心 的 主 宰 地 位, 他 仍 遵 循 宋 明 以 心 為 主 宰 心 即 理, 理 即 心 吾 心 即 宇 宙, 宇 宙 即 吾 心 的 心 學 路 線 承 前 所 述, 陽 明 視 良 知 本 心 為 自 家 寶 藏, 良 知 既 是 道 德 的 主 體, 亦 是 宇 宙 的 本 體 ; 是 道 德 實 踐 的 依 據, 也 是 天 理 的 所 在 陽 明 曰 : 人 的 良 知, 就 是 草 木 瓦 84 人 心 與 人 生 第 三 章, 頁 549-550 85 同 上, 頁 547 86 同 上, 第 一 章, 頁 538 87 同 上, 第 三 章, 頁 550 88 同 上, 第 十 章, 頁 630 89 同 上, 第 十 三 章, 頁 669 90 同 上, 第 十 章, 頁 637 25

石 的 良 知 若 草 木 瓦 石 無 人 的 良 知, 不 可 以 為 草 木 瓦 石 矣 豈 惟 草 木 瓦 石 為 然, 天 地 無 人 的 良 知, 亦 不 可 以 為 天 地 矣 天 沒 有 我 的 靈 明, 誰 去 仰 他 高? 地 沒 有 我 的 靈 明, 誰 去 俯 他 深? 鬼 神 沒 有 我 的 靈 明, 誰 去 辯 他 吉 凶 災 祥? 天 地 鬼 神 萬 物 離 卻 我 的 靈 明, 便 沒 有 天 地 鬼 神 萬 物 了 我 的 靈 明 離 卻 天 地 鬼 神 萬 物, 亦 沒 有 我 的 靈 明 如 此, 便 是 一 氣 流 通 的, 如 何 與 他 間 隔 得! 91 由 此 見 知 天 理 之 在 吾 心, 即 是 吾 人 的 良 知 ; 人 類 的 良 知 之 在 天 地 萬 物, 即 是 草 木 瓦 石 的 天 理, 倘 無 此 人 心 一 點 靈 明, 天 地 萬 物 即 不 成 為 天 地 萬 物, 反 之 如 我 的 靈 明 如 離 開 天 地 萬 物, 靈 明 即 失 卻 其 實 有 的 意 義 人 因 有 此 一 點 靈 明, 心 物 便 得 以 同 流 共 化, 得 以 與 天 地 萬 物 相 互 感 應 體 察, 彼 此 互 為 一 體, 所 謂 天 地 萬 物 一 體 之 仁 即 可 在 此 呈 顯 至 於 梁 漱 溟 在 後 期 人 心 與 人 生 作 品 中 論 及 心 的 問 題 或 理 性 概 念 時, 亦 是 貫 穿 道 德 與 宇 宙 本 體 以 言, 如 梁 曰 : 理 性 要 以 無 私 的 感 情 為 中 心, 即 以 不 自 欺 其 好 惡 而 判 斷 焉, 其 所 得 可 云 情 理 例 如 正 義 感, 即 對 於 正 義 欣 然 接 受 擁 護 之 情, 而 對 於 非 正 義 者 則 嫌 惡 拒 絕 之 也 離 開 此 情 感, 求 所 謂 正 義 其 可 得 乎? 92 所 謂 不 自 欺 其 好 惡, 即 是 能 善 善 惡 惡, 因 此 此 處 之 理 性 實 等 同 於 吾 人 的 道 德 良 知 又 如 生 命 本 性 就 是 莫 知 所 以 然 的 無 止 境 的 向 上 奮 進, 不 斷 翻 新 人 在 生 活 中 能 實 踐 乎 此 生 命 本 性 便 是 道 德 德 者, 得 也 ; 有 得 乎 道, 是 謂 道 德 ; 而 道 則 正 指 宇 宙 生 命 本 性 而 說 93 此 處 之 道 德 實 又 趨 近 於 陽 明 之 此 是 乾 坤 萬 有 基 的 概 念 在 梁 漱 溟 看 來, 人 與 宇 宙 自 然 實 息 息 相 通 痛 癢 相 關, 生 命 與 宇 宙 係 一 體 而 非 二, 因 此 強 調 : 生 命 本 性 要 通 不 要 隔, 事 實 上 本 來 亦 一 切 渾 然 為 一 體 而 非 二 吾 人 生 命 直 與 宇 宙 同 體, 空 間 時 間 俱 都 無 限 古 人 天 地 萬 物 一 體 之 觀 念, 蓋 本 于 其 親 切 體 認 及 此 而 來 94 此 等 人 心 自 覺 則 無 隔 於 宇 宙 大 生 命 的 觀 念 在 人 心 與 人 生 中 所 在 遍 是 徹 頭 貫 尾, 相 當 於 傳 統 哲 學 中 的 天 人 合 一, 亦 即 等 同 於 孟 子 之 萬 物 皆 備 於 我 莊 子 之 天 地 與 我 並 生, 萬 物 與 我 為 一 大 程 子 之 學 者 須 先 識 仁, 仁 者 渾 然 與 物 同 體 陸 象 山 之 萬 物 森 然 於 方 寸 之 間 陽 明 之 大 人 者, 以 天 地 萬 物 為 一 體 也 等 95 梁 又 進 層 曰 : 我 這 裡 所 說 人 心 內 蘊 的 自 覺, 其 在 中 國 古 人 即 所 謂 良 知 又 或 云 獨 知 者 是 已 良 知 一 詞 先 見 於 孟 子 書 中, 孟 子 嘗 以 不 學 而 能, 不 慮 而 知 指 示 給 人 後 來 明 儒 王 陽 明 大 力 闡 揚 致 良 知 之 說, 世 所 習 聞 獨 知 一 詞 則 涵 于 大 學 中 庸 兩 書 所 諄 諄 切 切 的 慎 獨 學 說 中 其 曰 獨 知 者, 內 心 默 默 炯 然, 不 與 物 對, 他 人 不 及 知 而 自 家 瞞 昧 不 得 也, 陽 明 詠 良 知 詩 云 無 聲 無 臭 獨 知 時, 此 是 乾 坤 萬 有 基 乾 坤 萬 有 基 者, 意 謂 宇 宙 本 體 宇 宙 本 體 渾 一 無 對 人 身 是 有 對 性 的, 妙 在 其 剔 透 玲 瓏 的 頭 腦 通 向 乎 無 91 傳 習 錄 下, 頁 107 124 92 人 心 與 人 生 第 七 章, 頁 614 93 同 上, 第 十 七 章, 頁 731 94 同 上, 第 六 章, 頁 583 95 分 見 盡 心, 孟 子 ; 齊 物, 莊 子 ; 元 豐 己 未 呂 與 叔 東 見 二 先 生 語, 河 南 程 氏 遺 書 卷 第 二 上, 二 程 集 第 一 冊, 頁 16; 象 山 先 生 全 集 二 ( 台 北 : 台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67 年 9 月, 四 部 叢 刊 初 編 縮 本, 第 247 冊 ), 卷 三 十 四, 頁 276; 大 學 問, 頁 968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