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L"

Transcription

1 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 方剂学笔记 主编韩旭华副主编韩霞杨雷 北京

2 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的一本, 结构概括为 两栏三框 :1 板书与教案栏 : 针对中医各种考试参照教材不一的情况, 本书与近 20 年来国家统编的枟方剂学枠五版 六版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等教材配套, 综合浓缩教材精华, 省去记录及相互参照时间, 使学习效率倍增 ;2 测试与考研栏 : 分析许多中医院校 研究院所历年考研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真题及中医综合历年真题, 迅速提高考研应试技能, 帮助成就高分理想 ;3 考研导引框 : 介绍国内部分重点院校或重点方剂学科情况, 帮助指引考研方向 ;4 轻松一刻框 : 精选中外幽默笑话, 激活麻痹和沉默的神经 ;5 锦囊妙记框 : 留给您的私人空间, 边学边想边记, 真正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本书是各中医院校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 记忆及应考的必备书, 同时也可作为中医院校老师备课和教学的参考书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方剂学笔记 / 韩旭华主编.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 ) ISBN Ⅰ 方 Ⅱ 韩 Ⅲ 方剂学 - 医学院校 - 教学参考资料 Ⅳ R289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6) 第 号 责任编辑 : 曹丽英 / 责任校对 : 张怡君 责任印制 : 刘士平 / 封面设计 : 黄 超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 16 号邮政编码 : ie ncep.com 出版 科学出版社发行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2006 年 9 月第 一 版 开本 : / 年 9 月第一次印刷 印张 :9 1 /4 印数 : 字数 : 定价 :19 80 元 (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 我社负责调换枙科印枛 )

3 目 录 总论 (1) 各论 (8) 第一章 解表剂 (8) 概述 (8) 第一节 辛温解表 (9) 第二节 辛凉解表 (12) 第三节 扶正解表 (14) 第二章 泻下剂 (18) 概述 (18) 第一节 寒下 (19) 第二节 温下 (20) 第三节 润下 (21) 第四节 逐水 (22) 第五节 攻补兼施 (23) 第三章 和解剂 (26) 概述 (26) 第一节 和解少阳 (27) 第二节 调和肝脾 (28) 第三节 调和寒热 (30) 第四节 表里双解 (31) 第四章 清热剂 (35) 概述 (35) 第一节 清气分热 (36) 第二节 清营凉血 (37) 第三节 清热解毒 (38) 第四节 气血两清 (41) 第五节 清脏腑热 (41) 第六节 清虚热 (46) 第五章 祛暑剂 (50) 概述 (50) 第一节 祛暑解表 (51) 第二节 祛暑利湿 (51) 第三节清暑益气 (51) 第六章 温里剂 (53) 概述 (53) 第一节 温中祛寒 (54) 第二节 回阳救逆 (55) 第三节 温经散寒 (56) 第七章 补益剂 (60) 概述 (60) 第一节 补气 (61) 第二节 补血 (64) 第三节 气血双补 (66) 第四节 补阴 (67) 第五节 补阳 (70) 第六节 阴阳并补 (72) 第八章 固涩剂 (75) 概述 (75) 第一节 固表止汗 (76) 第二节 敛肺止咳 (76) 第三节 涩肠固脱 (77) 第四节 涩精止遗 (78) 第五节 固崩止带 (80) 第九章 安神剂 (83) 概述 (83) 第一节 重镇安神 (83) 第二节 补养安神 (84) 第十章 开窍剂 (86) 概述 (86) 第一节 凉开 (86) 第二节 温开 (88) 第十一章理气剂 (91) 概述 (91) 第一节行气 (91) ⅰ

4 ⅱ 方剂学笔记 第二节降气 (95) 第十二章 理血剂 (100) 概述 (100) 第一节 活血祛瘀 (101) 第二节 止血 (104) 第十三章 治风剂 (110) 概述 (110) 第一节 疏散外风 (110) 第二节 平息内风 (112) 第十四章 治燥剂 (117) 概述 (117) 第一节 轻宣外燥 (117) 第二节 滋阴润燥 (119) 第十五章 祛湿剂 (123) 概述 (123) 第一节 燥湿和胃 (124) 第二节 清热祛湿 (125) 第三节 利水渗湿 (127) 第四节 温化水湿 (128) 第五节 祛风胜湿 (129) 第十六章 祛痰剂 (133) 概述 (133) 第一节 燥湿化痰 (134) 第二节 清热化痰 (135) 第三节 润燥化痰 (135) 第四节 温化寒痰 (136) 第五节 化痰息风 (136) 第十七章 消食剂 (139) 概述 (139) 第一节 消食化滞 (139) 第二节 健脾消食 (141) 第十八章 驱虫剂 (143) 概述 (143) 代表方剂 (143)

5 总 论 板书与教案栏 浓缩教材精华, 打破听记矛盾 一 绪言 1 方剂 : 是由药物组成的, 是在辨证审因 确定治法后, 选择合适的药物, 按照组方原 ( 一 ) 方剂与方剂学则, 酌定用量 用法, 妥善配伍而成 2 方剂学 : 是研究和阐述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 二 ) 方剂学发展简史 时期著作与作者载方数意义 秦汉时期 枟五十二病方枠 283 首 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枟黄帝内经枠 13 首 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 ; 总结了有关辨证 治则治法 组方原则 组方体例 方制大小 剂型等理论, 为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并载有 内经十三方 枟伤寒杂病论枠东汉 张仲景 314 首 创造性地融理 法 方 药于一体, 被后世誉为 方书之祖 两晋南北朝时期 枟肘后备急方枠东晋 葛洪枟药对枠北齐 徐之才 收集民间单方 验方, 具有简 便 廉 验的特点 首先按 宣 通 补 泄 轻 重 涩 滑 燥 湿 十种功效分类药物 庸医误诊 一秃顶患者走进一诊所 听说您这儿可以诊断秃顶病因? 当然! 大夫, 能帮我瞧瞧吗? 哦! 我明白你的病因了 您的病是因为缺氧所致? 您的头在高处对吗? 珠穆朗玛峰顶上长毛吗? 没有 那是因为高山缺氧, 所以你的病情与它类似 此类病情即使华佗再世也回天无术, 恕我无能为力 1

6 2 方剂学笔记 续表 时期著作与作者载方数意义 隋唐时期 宋金元时期 枟备急千金要方枠 枟千金翼方枠 5300 余首 2000 余首 汇集唐代以前医药文献, 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 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 唐 孙思邈 枟外台秘要枠唐 王焘 6000 余首 保存了许多古代珍贵医籍 枟太平圣惠方枠 首 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方书 枟圣济总录枠 近 首 方剂文献的一次总结 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枠 原载 297 首, 后增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 补到 788 首 枟伤寒明理论 药方论枠 金 成无己 分析了 20 首枟伤寒论枠的方剂, 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 理的专著, 开后世方论之先河, 将方剂学理论推到了新的阶段 明清时期 枟普济方枠 首 明代朱 编纂, 是我国现存载方最多的方书 枟医方考枠明 吴崑 700 余首 分析了 700 余首方剂, 是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 枟医方集解枠清 汪昂 首先提出了综合分类法 二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一 ) 方剂与治法 1 治法 : 是在辨清证候, 审明病因 病机之后, 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 2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当治法由经验上升为理论之后, 就成为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 方剂是实施 体现和验证治法的重要手段 概括地说, 治法是组方的依据, 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招收方剂学专业研究生的院校 1 安徽中医学院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3 长春中医药大学 4 成都中医药大学 5 福建中医学院 6 广州中医药大学 7 河南中医学院 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9 湖南中医药大学 10 江西中医学院 11 辽宁中医药大学 12 南京中医药大学 13 山东中医药大学 14 陕西中医学院 15 上海中医药大学 16 新疆医科大学

7 总论 3 ( 二 ) 常用的治法八法 ( 清 程钟龄枟医学心悟 医门八法枠 ): 汗 吐 下 和 温 清 消 补 1 汗法 : 通过宣发肺气 调畅营卫 开泄肌腠等作用, 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病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2 吐法 : 通过宣壅开郁 涌吐的作用, 使停留在咽喉 胸膈 胃脘等部位的痰涎 宿食或有毒物质从口而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3 下法 : 通过荡涤肠胃, 使停留在肠中的宿食 燥屎 冷积 瘀血 积痰 停水等有形实邪从下窍而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4 和法 : 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5 温法 : 用温热药物祛除里寒的一种治疗方法 6 清法 : 用寒凉药物清解里热的一种治疗方法 7 消法 : 通过消食导滞或消坚散结的作用, 使气 血 痰 水 虫 食等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8 补法 : 通过补益 滋养人体气血阴阳, 或加强脏腑功能, 用于气血阴阳不足或脏腑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 三 方剂的分类 ( 一 ) 按病证分类按病证分类是最早使用的方剂分类法, 便于临床按病查方 代表著作 : 枟五十二病方枠, 汉 张仲景枟伤寒杂病论枠等 (1) 始于枟黄帝内经枠, 指 大 小 缓 急 奇 偶 重 ; 至金 成无己在枟伤寒明理论枠中明确提出 七方 的名称, 并将 重 改为 复 ; 后人将 1 七方 说 七方 引申为最早的方剂分类法 ( 二 ) 按组成分类 (2) 实质是根据病邪的微甚 病位的表里 病势的轻重 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的需要, 概括说明制方的方法, 并不是为了方剂分类而设 明 施沛枟祖剂枠 2 按祖方 ( 主方 ) 分类清 张璐枟张氏医通枠 1 始于 十剂 说 : 十剂 说源于北齐 徐之才枟药对枠, 是对药物的 十种 归类 ; 宋代赵佶在枟圣济经枠中将每种后加一剂字, 成为宣 通 补 泄 轻 重 滑 涩 燥 湿十剂 ; 至金 成无己在枟伤寒明理论枠中明确提出 十剂 的名称 2 八阵 是明 张景岳在枟景岳全书 新方八略引枠中提出的八种治疗疾病的 ( 三 ) 按功用 ( 治法 ) 分类方法, 包括补 和 攻 散 寒 热 固 因 3 清 程钟龄枟医学心悟枠 八法 4 综合分类法 : 是清代 汪昂在枟医方集解枠中提出的新的分类法, 包含治法分类 病因分类 专科分类 怕来不及 某市市长偶患小疾, 但却兴师动众, 让司机开车速去请正在主持一个学术会议的全市最著名的内科专家李教授来家里诊治 李教授诊断后急速开了一张处方, 并吩咐 : 快! 快去医院药房取药! 市长惊慌地问 : 李教授, 为何这么急? 慢了怕来不及! 啊? 李教授, 我得的这是啥急症? 没啥大病 我是怕慢了, 来不及把药取回来你的病就自愈了

8 4 方剂学笔记 四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 一 ) 组方原则 ( 二 ) 组成变化 1 君药 :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1)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2 臣药 (2) 直接治疗兼病或兼证的药物 1) 辅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 ( 主病或主证 ) 作用的药物 (1) 佐助药 2) 针对次要兼证的药物 3 佐药 (2) 佐制药 : 消减君臣药的毒烈性的药物 (3) 反佐药 : 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以防止药病格拒 (1) 引经药 : 引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4 使药 (2) 调和药 : 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1 药味增减的变化 2 药量增减的变化 3 剂型更换的变化 五 剂型 ( 一 ) 剂型的含义剂型是指方剂组成以后, 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 优点 : 吸收 作用快, 能迅速发挥药效 ; 便于加减变化 1 汤剂不足 : 不方便 服用量大, 不利于大生产和质量控制 优点 : 吸收较快 ; 节省药材, 不易变质, 制作简便, 服用 携带方便 2 散剂不足 : 易返潮 吸收较慢, 但药效持久 ; 节省药材, 服用 携带方便 ( 二 ) 主要剂型常用的丸剂有蜜丸 水丸 糊丸 浓缩丸等 蜜丸 : 作用缓和持久, 并有补益和矫味作用 3 丸剂水丸 : 吸收起效快, 易于吞服 常见种类糊丸 : 吸收缓慢, 可延长药效, 减轻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 浓缩丸 : 有效成分高 4 膏剂 :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内服膏剂有流浸膏 浸膏 煎膏三种, 外用膏剂有软膏 硬膏两种 六 煎药法与服药法 ( 一 ) 煎药法 1 煎药用具 : 以砂锅 瓦罐为好 应加盖, 容量宜大 忌铁 铜 锡 铝锅 2 煎药用水 : 水质纯净 ; 水量以漫过药面 2 3cm 为宜 3 煎药用火 : 一般先用武火, 沸腾后用文火 特殊火候 : 解表剂 泻下剂宜武火急煎, 补益剂宜文火久煎 4 煎药方法 : 常用特殊煎法有先煎 后下 包煎 单煎 溶化 ( 烊化 ) 冲服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简介 该学科 1978 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首批方剂专业硕士授权点,1986 年被批准为唯一的方剂学博士授权点, 是国家重点学科, 曾主编全国统编枟方剂学枠教材二至五版 专业方向上经历了历代名方的系统整理 方剂与治法关系 方剂功效现代机理 方剂效用物质基础 方剂 生物效应模式等不同层次上的定位与持续发展 主持国家和部市级重大科研项目, 并获得部 省 ( 市 ) 级科技进步奖五项

9 总论 5 ( 二 ) 服药法 一般情况 : 药物宜饭前 1 小时服,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 长期服药者宜饭后 1 小时服 特殊病定时服, 急重病不拘时服 (1) 病在上焦, 宜食后服 ; 病在下焦, 宜食前服 1 服药时间 (2) 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 特殊情况 (3) 安神药宜睡前服 (4)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食后服 2 服用方法 : 一般一日一剂, 分二至三次温服 3 药后调护 : 药后的调护影响着药效, 也关系到病体的康复 服药后的饮食宜忌包括疾病或药物对饮食的宜忌 测试与考研栏 驰骋考研战场, 成就高分能手 一 选择题 1 我国历史上最早从理论上剖析方剂的医家是 : A 张仲景 B 成无己 C 李时珍 D 汪昂 E 吴鹤杲 ( 中医综合 A 型题, 1997 年, 第 41 题 ) 2 方剂学发展史上第一部从理论上详细剖析方剂的专书是 : A 枟医方集解枠 B 枟金匮要略方论枠 C 枟医方考枠 D 枟成方便读枠 E 枟古今名医方论枠 ( 中医综合 A 型题,2000 年, 第 42 题 ) 3 治法是 : A 在辨证审因之后, 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 B 指导选药组方的原则 C 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 D 治疗一切疾病必须遵循的原则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6 年, 第 143 题 ) 4 八法 首见于 : A 枟备急千金要方枠 B 枟医学心悟枠 C 枟伤寒论枠 D 枟医方集解枠 E 枟景岳全书枠 ( 中医综合 B 型题,2002 年, 第 88 题 ) 5 属于 汗法 的方剂是 : A 杏苏散 B 川芎茶调散 C 香薷散 D 止嗽散 ( 中医综合 X 型题,2000 年, 第 143 题 ) 6 属于 和法 的方剂是 : A 保和丸 B 二陈汤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 中医综合 C 型题,2000 年, 第 112 题 ) 7 属于 消法 的方剂是 : A 保和丸 B 二陈汤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 中医综合 C 型题,2000 年, 第 111 题 ) 8 按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 : A 枟伤寒论枠 B 枟五十二病方枠 美容 妻子在美容院接受了最新化妆术, 她的嘴唇一片鲜红, 眼睛用眼线 眼影 睫毛膏抹得非常鲜艳 她不知一般人对这副装扮反应如何, 便戴上太阳镜回家了 3 岁的小儿子正在屋外玩耍, 他 5 岁的哥哥在屋里 妻子决定先试试大儿子的反应, 于是进了屋, 摘下太阳镜 大儿子看了后张口结舌, 过了一会儿才说 : 妈妈, 你已经不像妈妈了 妻子非常不安地问 : 我把它们统统洗掉好吗? 大儿子说 : 不要, 我们到外面去把弟弟吓一跳吧!

10 6 方剂学笔记 C 枟备急千金要方枠 D 枟肘后备急方枠 E 枟外台秘要枠 ( 中医综合 A 型题,2001 年, 第 41 题 ) 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十剂 内容的是 : A 轻 重 B 温 清 C 滑 涩 D 宣 通 E 补 泄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9 年, 第 41 题 ) 10 下述 十剂 的内容哪些是不确切的? A 通可去闭 B 宣可去壅 C 泄可去实 D 涩可固脱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6 年, 第 144 题 ) 11 轻可去实, 属于轻剂的是 : A 麻黄汤 B 大承气汤 C 定喘汤 D 瓜蒂散 E 枳实薤白桂枝汤 ( 中医综合 B 型题,1994 年, 第 88 题 ) 12 八阵 首见于 : A 枟备急千金要方枠 B 枟医学心悟枠 C 枟伤寒论枠 D 枟医方集解枠 E 枟景岳全书枠 ( 中医综合 B 型题,2002 年, 第 87 题 ) 1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枟景岳全书 古方八阵枠内容的是 : A 补 和 B 攻 散 C 滑 涩 D 寒 热 E 固 因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2 年 1997 年, 第 42 题 ) 14 临证遣药组方的基本要求是 : A 辨证审因, 决定治法, 依法制方 B 不一定君臣佐使俱全, 但君药不可缺少 C 君药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 D 方中必设一药专作引经之用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5 年, 第 145 题 ) 15 下述各类药物属于佐药范畴的是 : A 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B 用以消除或减低君臣药毒性的药物 C 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 D 制约君 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5 年, 第 146 题 ) 16 下列各项中, 属于 佐药 功用范畴的是 : A 配合君 臣药加强治疗作用 B 消除或减低君 臣药的毒性 C 针对某些症状发挥治疗作用 D 制约君 臣药的峻烈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9 年, 第 144 题 ) 17 可以直接影响方剂功用的因素是 : A 体质强弱 B 四时气候 C 年龄大小 D 剂型 服法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5 年, 第 147 题 ) 18 影响方剂功用 主治的因素有 : A 药物 B 配伍 C 剂量 D 剂型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8 年, 第 143 题 ) 19 由枟金匮要略枠枳术汤化裁为枳术丸 ( 张元素 方 ) 属于 : A 剂型更换的变化 B 药量增减和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 C 药味加减和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 D 药味加减和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 E 药味加减 药量增减和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 ( 中医综合 A 型题,2003 年, 第 41 题 ) 20 确定方剂剂型的主要依据是 : A 病情的轻重缓急 B 药物的性能特点 C 病证的寒热虚实 D 给药方式与途径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6 年, 第 145 题 ) 21 丸剂的特点是 : 上海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简介 该学科是国内首批开展方剂课程教学的学科, 主编的枟方剂学枠教材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教材三等奖 承担卫生部 教委研究项目, 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研项目枟中医方剂大辞典枠的编写, 获得了国家科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上海市卫生局等多项科技成果奖 在方剂文献 方剂网络教学 方剂配伍规律与作用机理研究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近年来注重交叉学科 临床各科对方剂学研究的影响和渗透

11 总论 7 A 吸收缓慢 B 药力持久 C 服用方便 D 多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病证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2 年, 第 144 题 ) 二 填空题 1 枟太平圣惠方枠是宋代由 ( ) 组织编著的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年 ) 2 创造性地融理 法 方 药于一体, 被后世誉为 方书之祖 的方书是 ( )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 年 ) 3 治法是组方的 ( ), 方剂是治法的 ( )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 年 ) 何谓八阵?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05 年 ) 三 简答题 说 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试题后括注某中医院校某年试题, 均指该校考研专业基础课试题或专业课试题 本书试题无论是哪年的, 其后括注的中医院校均用现在的名称, 各中医院校更名时间见下表 : 现名称 原名称 更名时间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学院 1993 年 12 月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学院 1993 年 12 月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学院 1995 年 2 月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学院 1995 年 2 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学院 1995 年 2 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学院 1996 年 4 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学院 1996 年 4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学院 2006 年 2 月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学院 2006 年 2 月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学院 2006 年 2 月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学院 2006 年 2 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学院 2006 年 2 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医研究院 2005 年 11 月 心安理得 在法庭上 被告, 法官问, 你是让这位医生镶的牙齿吗? 是的 你为什么付给医生的钱是假钞? 因为他给我镶的牙是假牙

12 各 论 第一章解表剂 板书与教案栏 浓缩教材精华, 打破听记矛盾 概 述 一 概念组成 : 解表药为主 作用 : 发汗 解肌 透疹 立法依据 : 因其轻而扬之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主治证 : 表证 ; 麻疹 痈疮 水肿初起等邪在肌表者 二 分类与适应证 ( 一 ) 辛温解表 ( 二 ) 辛凉解表 ( 三 ) 扶正解表 1 功用 : 辛温解表 2 主治证 : 表寒证 3 代表方 : 麻黄汤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小青龙汤等 1 功用 : 辛凉解表 2 主治证 : 表热证 3 代表方 : 银翘散 桑菊饮 麻杏甘石汤等 1 功用 : 扶正解表 2 主治证 : 表证兼虚证 (1) 气虚外感表寒证 : 败毒散 参苏饮 (2) 阳虚外感表寒证 : 再造散 3 代表方 (3) 阴虚外感表热证 : 加减葳蕤汤 (4) 血虚外感表寒证 : 葱白七味饮 8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简介 该学科 1986 年获准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 年获准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近年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 12 项 现有教授 3 名, 副教授 4 人, 讲师 2 名, 包括博士生导师 1 名, 硕士生导师 3 名 为校级重点学科,1995 年被大学评为优秀重点课程,1998 年获教学成果二等奖 ; 多次主编枟方剂学枠全国教材, 编写医学专著 30 多部, 发表论文 80 多篇 学科配备有科研实验室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 为教学及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3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 9 三 使用注意 (1) 邪已入里者 ( 麻疹已透 痈疮已溃 虚性水肿 吐泻伤津 ) 不宜应用 1 辨别表里 (2) 表里同病者, 宜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2 发汗适度 : 以全身微微汗出为佳 3 煎服法 : 不宜久煎 ; 宜热服 温服 ; 药后避风寒防重感 4 忌食生冷 油腻食物 第一节辛温解表 一 麻黄汤 ( 枟伤寒论枠 ) ( 一 ) 组成 : 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 二 ) 功用 :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1 发热恶寒, 苔薄白, 脉浮紧 : 风寒束表正邪相争 2 无汗 : 毛窍闭塞 ( 三 ) 主治 : 外感风寒表实证 ( 太阳病伤寒 ) 3 头痛身疼 : 经气不舒 4 气喘 咳嗽 : 肺气不宣 ( 四 ) 病机 : 外感风寒, 肺失宣降 君 : 麻黄 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麻 桂相须为用, 加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 臣 : 桂枝 解肌发表 ( 五 ) 方解佐 : 杏仁 宣降肺气, 止咳平喘 ; 麻 杏相配, 宣降肺气, 增强平喘之力 使 : 炙甘草 和中调药 1 麻黄配伍桂枝 : 相须为用, 发汗解表之功益彰 ( 六 ) 配伍特点 : 本方为发汗之峻剂 2 麻黄配伍杏仁 : 宣降相合, 宣肺平喘之效更强 1 辨证要点 : 恶寒发热, 无汗而喘, 脉浮紧 (1) 风寒较轻 : 可去桂枝, 加苏叶 荆芥 ( 七 ) 临床应用 2 临证加减 (2) 咳痰清稀 气急 : 加苏子 橘红 (3) 风寒夹湿 : 加白术或苍术 3 现代运用 : 流行性感冒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炎等属于风寒束表或犯肺者 二 桂枝汤 ( 枟伤寒论枠 ) ( 一 ) 组成 : 桂枝 芍药 大枣 生姜 炙甘草 ( 二 ) 功用 : 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 吃药 药剂师配好两种药片交给老李: 大的一天吃两片, 小的一天吃一片 老李回到家中, 把大儿子和小儿子都叫来如数分药, 一边还自言自语 : 真没见过, 大人看病, 小孩吃药

14 10 方剂学笔记 1 发热 恶风 头痛 苔白不渴 脉浮缓 : 风寒客表, 正邪相争 ( 三 ) 主治 : 外感风寒表虚证 ( 太阳病中风 ) 2 鼻鸣 干呕 : 邪犯肺胃 3 汗出 : 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 ( 四 ) 病机 : 外感风寒, 营卫不和 ( 或卫强营弱 ) 君 : 桂枝 散寒解肌发表, 温助卫阳 桂枝 芍药相配, 调和营卫 ; 散中有收, 使祛邪而不伤臣 : 白芍 滋养营阴, 收敛阴液 正, 养阴而不留邪 ( 五 ) 方解生姜 辛散风寒, 助君药以解表调卫 ; 温胃止呕 ; 生姜 大枣相配, 加强桂枝 芍药调和佐大枣 补益脾胃 ; 助白芍和营血 营卫之力 使 : 炙甘草 ( 兼 ) 调和诸药 1 桂枝配伍芍药 : 调和营卫 ( 六 ) 配伍特点 2 桂枝配伍炙甘草 : 辛甘化阳, 助阳实卫 3 芍药配伍炙甘草 : 酸甘化阴, 敛阴和营 1 辨证要点 : 发热头痛, 汗出恶风, 脉浮缓 (1) 啜热稀粥 : 补充谷气以助驱邪外出 2 用法 (2) 温覆 : 助汗祛邪 (1) 虚人自汗证 : 加黄芪 白术 ( 七 ) 临床应用 (2) 妊娠恶阻 : 加苏梗 砂仁 3 临证加减 (3) 低热证 : 加白薇 银柴胡 (4) 病后 产后体虚 : 加黄芪 当归 4 现代运用 : 感冒 流行性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属于风寒表虚者 ; 神经衰弱 神经性头痛 病毒性心肌炎 冻疮 冠心病等属于营卫 阴阳不和者 三 小青龙汤 ( 枟伤寒论枠 ) ( 一 ) 组成 :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半夏 桂枝 五味子 炙甘草 ( 二 ) 功用 : 散寒解表, 温肺蠲饮 1 恶寒发热, 无汗身痛, 脉浮 : 风寒束表 ( 三 ) 主治 : 外感风寒, 内停水饮证 2 喘咳, 痰多而清稀, 胸闷, 苔白滑 : 水饮停肺, 肺失宣降 ( 表里同病, 表证为主 ) 3 头面四肢浮肿, 体重 : 水饮溢于肌肤 ( 四 ) 病机 : 风寒外束, 水饮内停 麻黄 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君麻 桂相须为用, 发汗散寒解表力强 桂枝 散寒解肌以助解表 ; 温阳化气以化饮 ( 五 ) 方解臣 : 干姜 细辛 半夏 温肺散寒化饮 ; 燥湿化痰降浊 佐 : 五味子 芍药 敛肺气, 养阴血, 防发散太过损伤阴血 使 : 炙甘草 调和药性 1 散收并用, 祛邪而不伤正, 止咳而不留邪, 相反相成 ( 六 ) 配伍特点 2 表里双解, 治表为主 : 解表药与温肺药并用 1 辨证要点 : 恶寒发热, 无汗, 喘咳痰多清稀, 苔白滑 ( 七 ) 临床应用 2 临证加减 : 表证不明显者可去桂枝, 并改用炙麻黄 3 现代运用 :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合并感染等属于外寒内饮者 麻黄汤 : 干妈贵姓? ( 炙甘草 麻黄 桂枝 杏仁 )

15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 11 四 九味羌活汤 ( 枟此事难知枠 ) ( 一 ) 组成 : 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生地黄 黄芩 甘草 ( 二 ) 功用 : 发汗祛湿, 兼清里热 1 恶寒发热 无汗头痛 苔白脉浮 : 风寒束表 ( 三 ) 主治 : 外感风寒湿邪, 内有蕴热证 2 肢体酸楚疼痛 头项强痛 : 湿滞经络 3 口苦微渴 : 热蕴于里 ( 四 ) 病机 : 风寒湿邪外袭, 热蕴于里 ( 表里 寒热同病, 以表以寒为主 ) 君 : 羌活 散寒祛湿, 祛风止痛 臣 ( 五 ) 方解佐 ( 六 ) 配伍特点 ( 七 ) 临床应用 防风 祛风散寒, 胜湿止痛 ; 防风 苍术相配, 增强君药发散风寒湿邪之力 苍术 祛风除湿, 发汗解表 细辛 搜风散寒止痛 白芷 祛风散寒止痛 三药辛温香燥, 散寒祛风 宣痹止痛 川芎 祛风止痛, 活血行气 生地黄 清热养阴, 且防辛温之药伤津 黄芩 清泄里热 使 : 甘草 调和诸药 1 辛温升散药与寒凉清热药配伍, 升而不峻, 寒而不滞 2 药备六经, 体现了 分经论治 的思想通治四时, 权变活法 1 辨证要点 : 恶寒发热, 无汗头痛, 肢体酸痛, 口苦微渴, 脉浮 (1) 湿重者 : 重用苍术 羌活, 或加藿香 厚朴 2 临证加减 (2) 无内热者 : 去黄芩 生地 3 现代运用 : 感冒 流行性感冒 风湿性关节炎 坐骨神经痛 腰肌劳损等属外感风寒湿邪, 兼有里热者 五 香薷散 ( 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枠 ) ( 一 ) 组成 : 香薷 厚朴 白扁豆 ( 二 ) 功用 : 祛暑解表, 化湿和中 ( 三 ) 主治 : 阴暑 ( 四 ) 病机 : 夏月乘凉饮冷, 外感风寒, 内伤于湿 君 : 香薷 解表除寒, 祛暑化湿 臣 : 厚朴 行气除满, 化湿 ( 五 ) 方解佐 : 白扁豆 健脾和中, 渗湿消暑 使 : 酒 散寒通经 1 辨证要点 : 恶寒发热, 头重身痛, 无汗, 胸闷, 苔白腻, 脉浮 ( 六 ) 临床应用 2 新加香薷饮 : 香薷散中白扁豆改为鲜扁豆花, 加银花 连翘 治疗暑温初起, 感寒夹湿, 症见发热头痛, 恶寒无汗, 口渴面赤, 舌苔白腻, 脉浮数者 各就各位 医师: 这是补脑的药, 这是治心脏病的药, 这是治胃肠病的药 一共 3 包, 一天 3 次, 饭后各吃一粒 病人 : 按时吃药是没问题, 可是, 医师啊, 这些药它们都知道各自的去向吗?

16 12 方剂学笔记 六 止嗽散 ( 枟医学心悟枠 ) ( 一 ) 组成 : 紫菀 百部 桔梗 白前 荆芥 橘红 甘草 ( 二 ) 功用 : 宣利肺气, 疏风止咳 ( 三 ) 主治 : 风邪犯肺证 ( 四 ) 病机 : 风邪犯肺, 肺失清肃 君 : 紫菀 百部 止咳化痰 桔梗 开宣肺气 ; 臣两药合用, 复肺气之宣降, 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功 白前 降气化痰 ( 五 ) 方解荆芥 疏风解表 ; 佐橘红 理气健脾化痰 使 : 甘草 和中调药, 合桔梗利咽止咳 ( 六 ) 配伍特点 : 温而不燥, 润而不腻, 散寒不助热, 解表不伤正 ( 七 ) 临床应用 : 辨证要点 : 咳嗽咽痒, 微有恶风发热, 舌苔薄白 第二节辛凉解表 一 银翘散 ( 枟温病条辨枠 ) ( 一 ) 组成 : 连翘 银花 桔梗 薄荷 竹叶 生甘草 荆芥穗 淡豆豉 牛蒡子 芦根 ( 二 ) 功用 : 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 1 发热 微恶风寒 舌尖红苔薄黄, 脉浮数 : 风热袭表 ( 三 ) 主治 : 温病初起 ( 风热表证 ) 2 咽痛 咳嗽 : 风热邪毒上攻咽喉, 肺失清肃 3 口渴 : 热灼津伤 ( 四 ) 病机 : 风热袭表, 邪正交争 君 : 金银花 连翘 清热解毒, 芳香辟秽, 轻散透表 薄荷 牛蒡子 辛凉解表, 利咽解毒 ; 臣四味臣药助君药以加强疏散风热 透邪外出之力 荆芥穗 淡豆豉 辛散透邪 ( 五 ) 方解桔梗 宣肺化痰止咳 ; 佐竹叶 芦根 清热生津, 除烦止渴 使 : 甘草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 桔梗配伍甘草 ( 桔甘汤 ) 清利咽喉, 化痰止咳 1 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 具有外散风热 内清热毒之功, 构成疏清兼顾, 以疏为主之剂 ( 六 ) 配伍特点 2 辛凉药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 既有利于透邪, 又不悖辛凉之旨 荆芥 淡豆豉药性虽辛温, 但在大堆寒凉药中, 温性被制, 而存其发汗透邪之力, 故属 制性存用 之法 桑菊饮 : 荷花根巧接桑杏果 ( 薄荷 菊花 芦根 连翘 桔梗 桑叶 杏仁 国老即甘草 )

17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 13 ( 七 ) 临床应用 1 辨证要点 : 发热 微恶寒 咽痛 口渴 脉浮数 2 用法强调 杵为散, 每服六钱, 鲜苇根汤煎, 香气大出, 即取服, 勿过煮 (1) 流感 初起 : 加大青叶 蒲公英 板蓝根 (2) 扁桃腺炎 咽喉炎 : 加玄参 丹皮 3 临证加减 (3) 痈疮初起 : 加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4) 麻疹初起 : 加蝉蜕 葛根 升麻 二 桑菊饮 ( 枟温病条辨枠 ) ( 一 ) 组成 : 桑叶 菊花 杏仁 连翘 薄荷 桔梗 甘草 苇根 ( 二 ) 功用 :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 三 ) 主治 : 风温初起, 邪伤肺络证 ( 风热咳嗽轻证 ): 咳嗽, 身热不甚, 口微渴 : 风热犯肺, 肺气失宣, 邪气轻浅 ( 四 ) 病机 : 风热犯肺, 肺气失宣 ( 温病初起, 邪在肺卫 ) 君臣 ( 五 ) 方解佐 桑叶 清宣肺热而止咳, 疏散肺卫风热而透邪 ; 桑叶 菊花相须, 疏散风热, 宣肺止咳 菊花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 桔梗 宣肺化痰而止咳 ; 桔梗 杏仁相配, 宣降肺气, 化痰止咳 杏仁 宣降肺气而止咳 ; 薄荷 辛凉透表, 疏散风热 连翘 清热解毒, 轻透散邪 ; 芦根 清热生津, 除烦止渴 使 : 甘草 调和药性 ( 六 ) 配伍特点 : 桑叶配伍菊花, 疏散风热, 宣肺止咳 ; 桔梗配伍杏仁, 宣降肺气, 化痰止咳 1 辨证要点 : 咳嗽, 微热微渴, 脉浮而数 (1) 肺热盛 : 加黄芩 鱼腥草 石膏 ( 七 ) 临床应用 2 临证加减 (2) 痰黄稠 : 加浙贝母 瓜蒌皮 花粉 3 现代运用 : 流行性感冒 急性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等病证属于风热犯肺者 三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枟伤寒论枠 ) ( 一 ) 组成 : 麻黄 石膏 杏仁 炙甘草 ( 二 ) 功用 : 辛凉宣肺, 清热平喘 1 身热不解, 汗出, 口渴, 脉浮数 : 表邪化热, 迫津外泄, 灼伤津液 ( 三 ) 主治 : 表邪未解, 肺热喘咳证 2 无汗 : 热邪内壅, 毛窍闭塞 3 咳逆气急, 甚至鼻煽 : 热邪壅肺, 肺失宣降 ( 四 ) 病机 : 外感邪气化热 ; 热邪壅遏于肺, 肺失宣降 心病难医 有个精神病人多年来总说他胃里有个啤酒瓶 当他患盲肠炎要到医院开刀时, 外科医生和精神病医生商议, 借此机会消除他这个古怪的幻想 病人慢慢苏醒过来, 医生高举一个啤酒瓶说 : 我们总算把它拿出来了 你们拿错了, 病人尖声喊叫, 我肚子里的啤酒瓶不是这个牌子的

18 14 方剂学笔记 君 : 麻黄 宣肺平喘, 辛散透邪 麻黄 石膏相配 ( 比例为 1 2), 清宣肺热, 平喘止咳 臣 : 石膏 清泄肺热, 生津止渴 ( 五 ) 方解佐 : 杏仁 降利肺气, 止咳平喘 麻黄 杏仁配伍, 宣降肺气, 增强平喘之功 使 : 炙甘草 和中调药 ( 六 ) 配伍特点 : 本方平喘之力强, 是麻黄配伍石膏 麻黄配伍杏仁的双重作用 1 辨证要点 : 发热咳喘, 苔薄黄, 脉数 ( 七 ) 临床应用 2 现代运用 : 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 大叶性肺炎等属邪热壅肺, 表邪未解者 第三节扶正解表 一 败毒散 ( 枟小儿药证直诀枠 ) ( 一 ) 组成 :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 ( 二 ) 功用 : 散寒祛湿, 益气解表 ( 逆流挽舟 痢疾初起证 ) 1 憎寒壮热, 无汗, 脉浮 : 风寒客表, 正邪交争 2 咳嗽有痰, 鼻塞声重 : 风寒犯肺 ( 三 ) 主治 : 气虚外感风寒湿邪 3 肢体酸痛, 头项强痛 : 湿滞经络 4 脉浮而重取无力 : 风寒客表, 正气虚弱 ( 四 ) 病机 : 风寒湿邪外袭肌表 ; 正气虚弱 君 : 羌活 独活 发散风寒, 祛湿止痛 两药祛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而止痛 川芎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 臣二药助君散邪透表, 通痹止痛 柴胡 解肌发表 桔梗 宣通肺气, 化痰止咳 ; ( 五 ) 方解前胡 宣利肺气, 化痰止咳 ; 枳壳 行气宽胸, 消痰除满 ; 佐生姜 薄荷 辛散解表而和中 茯苓 健脾渗湿, 治生痰之源 人参 益气扶正以驱邪外出 ; 散中有补, 不致耗伤真元 使 : 甘草 调和药性 1 寓补于散 : 解表药中配伍人参, 扶正以助祛邪 ( 六 ) 配伍特点 2 内外并调 : 散寒祛湿解表配伍健脾渗湿 理气化痰 1 辨证要点 : 憎寒壮热, 无汗, 头身重痛, 脉浮而重取无力 ( 七 ) 临床应用 2 现代运用 : 感冒 过敏性皮炎 荨麻疹 湿疹 痈疮初起 时疫疟疾等属于气虚而外感风寒湿邪者 败毒散 : 独熊身伏草埂, 二虎只可强 ( 攻 ) ( 独活 川芎 人参 茯苓 甘草 桔梗, 柴胡 前胡 枳壳 羌活 )

19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 15 二 参苏饮 ( 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枠 ) ( 一 ) 组成 : 人参 紫苏叶 葛根 半夏 前胡 茯苓 枳壳 木香 陈皮 桔梗 甘草 ( 二 ) 功用 : 益气解表, 理气化痰 1 恶寒发热, 无汗头痛, 苔白 : 风寒束表 ( 三 ) 主治 : 正气虚弱, 外感风寒, 内有痰湿证 2 咳嗽痰白, 胸膈满闷 : 肺气不宣, 痰阻气滞 3 倦怠乏力, 气短, 脉弱 : 体虚气弱 ( 四 ) 病机 : 风寒束表, 痰湿阻滞 ; 表里同病, 正虚邪实 君 苏叶 发表散寒 ; 宣肺消痰 ; 行气宽中, 和胃止呕 葛根 解肌发表 重用苏叶 葛根以发散风寒, 解肌透邪 臣 前胡 桔梗 宣利肺气, 化痰止咳 ; 半夏 燥湿化痰, 散结和中 ; 陈皮 燥湿化痰 ; 理气和中 ( 五 ) 方解 人参 益气扶正以祛邪外出 ; 茯苓 健脾渗湿以治生痰之源 ; 佐 木香 行气调中, 芳香醒脾 ; 生姜 大枣 调和脾胃 使 : 炙甘草 益气, 和中, 调药 ( 六 ) 配伍特点 : 本方汇集解表 祛痰 调气 补虚于一体 1 辨证要点 : 恶寒发热, 无汗, 咳嗽痰白, 胸闷, 体倦脉弱 ( 七 ) 临床应用 2 现代运用 : 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合并感染等属于气虚外感风寒 内 有痰湿者 测试与考研栏 驰骋考研战场, 成就高分能手 一 选择题 1 轻可去实, 属于轻剂的是 : A 麻黄汤 B 大承气汤 C 定喘汤 D 瓜蒂散 E 枳实薤白桂枝汤 ( 中医综合 B 型题,1994 年, 第 88 题 ) 2 麻黄汤中配伍炙甘草的用意是 : A 扶正以助祛邪 B 缓峻以防伤正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 中医综合 C 型题,1996 年, 第 113 题 ) 3 麻黄汤中配伍炙甘草的用意是 : A 扶正以助祛邪 B 缓峻以防伤正 C 缓急而止头身疼痛 D 调和诸药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8 年, 第 145 题 ) 4 桂枝汤原方服法要求 服已须臾, 啜热稀粥一升 安慰 精神医生正安慰着一位极度痛苦的病人 镇静下来吧! 先生 我治好过许多比你更糟的病人 你说当你受到精神上的压力时, 便发觉自己是一只哈巴狗? 是的, 医生 病人沮丧地说, 是一只有棕黑色斑点的小哈巴狗, 医生您必须帮助我, 长久下去, 我真不知怎么办 现在, 医生指着诊疗台 : 你必须先躺下来, 我们好好研究你的错觉根源 噢! 医生, 我实在不能, 病人痛苦地说, 我是不准爬到家具上的

20 16 方剂学笔记 余, 其意在于 : A 护中以防伤胃 B 助汗以去外邪 C 防止过汗伤阴 D 防止过汗亡阳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2 年, 第 148 题 ) 5 服桂枝汤后, 遍身, 微似有汗 标志 : A 胃气已和 B 津液得通 C 营卫和谐 D 表邪欲解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4 年, 第 150 题 ) 6 桂枝汤中配伍炙甘草的用意是 : A 扶正以助祛邪 B 缓峻以防伤正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 中医综合 C 型题,1996 年 1997 年, 第 114 题 ) 7 下列方剂中, 组成药物含有人参的是 : A 小柴胡汤 B 大建中汤 C 小青龙汤 D 小陷胸汤 ( 中医综合 C 型题,2003 年, 第 132 题 ) 8 九味羌活汤的功用是 : A 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B 发汗解表, 清热除烦 C 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 D 解表蠲饮, 止咳平喘 E 发汗祛湿, 兼清里热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8 年, 第 45 题 ) 9 外感风寒湿邪, 症见恶寒发热, 无汗, 头痛项强, 肢体酸楚疼痛, 口苦而渴者, 治宜选用 : A 麻黄汤 B 荆防败毒散 C 九味羌活汤 D 藿香正气散 E 羌活胜湿汤 ( 中医综合 A 型题,2000 年, 第 51 题 ) 10 暑令感寒夹湿, 症见发热头痛, 恶寒无汗, 胸闷泛恶, 舌苔白腻, 脉浮者, 治宜选用 : A 香薷散 B 加味香薷饮 C 香苏散 D 加味香苏散 E 藿香正气散 ( 中医综合 B 型题,1993 年, 第 89 题 ) 11 风邪犯肺, 咳嗽咽痒, 微有恶寒发热, 舌苔薄白者, 治宜选用 : A 泻白散 B 桑菊饮 C 杏苏散 D 止嗽散 E 小青龙汤 ( 中医综合 A 型题,2000 年, 第 52 题 ) 12 属于汗法的方剂是 : A 杏苏散 B 川芎茶调散 C 香薷散 D 止嗽散 ( 中医综合 X 型题,2000 年, 第 143 题 ) 13 暑温初起, 感寒夹湿, 症见发热头痛, 恶寒无 汗, 口渴面赤, 舌苔白腻, 脉浮数者, 治宜选用 : A 香薷散 B 新加香薷饮 C 香苏散 D 加味香苏散 E 藿香正气散 ( 中医综合 B 型题,1993 年, 第 90 题 ) 14 新加香薷饮主治病证的临床表现有 : A 发热头痛 B 恶寒无汗 C 口渴面赤 D 胸闷不舒 ( 中医综合 X 型题,2001 年, 第 150 题 ) 15 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 A 连翘 杏仁 桔梗 B 银花 杏仁 桔梗 C 连翘 薄荷 芦根 D 银花 薄荷 芦根 E 杏仁 甘草 芦根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7 年, 第 45 题 ) 16 风温犯肺, 但咳, 身热不甚, 口微渴者, 治宜 选用 : A 杏苏散 B 桑杏汤 C 银翘散 D 桑菊饮 E 止嗽散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2 年, 第 54 题 ) 17 升麻葛根汤中升麻的配伍意义是 : A 散风邪 B 升清阳 C 透疹 D 解毒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3 年, 第 145 题 ) 18 组成药物中含生地 白芍的方剂是 : A 杏苏散 B 败毒散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 中医综合 C 型题,2001 年, 第 111 题 ) 再造散 : 再造桂枝汤, 欺负穷人抢新房 ( 桂枝汤 :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黄芪 附子 川芎 人参 羌活 细辛 防风 )

21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 组成药物中含桔梗 枳壳的方剂是 : A 杏苏散 B 败毒散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 中医综合 C 型题,2001 年, 第 112 题 ) 20 败毒散的功用是 : A 峻下热结, 泻火解毒 B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C 疏散风邪, 清热解毒 D 解毒消痈, 化痰散结 E 以上都不是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2 年, 第 47 题 ) 21 败毒散的功用是 : A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B 疏风清热, 扶正败毒 C 解毒消痈, 化痰散结 D 扶正祛邪, 托毒透脓 E 益气解表, 散风祛湿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7 年, 第 47 题 ) 22 憎寒壮热, 头痛项强, 肢体酸痛, 无汗, 鼻塞声重, 咳嗽有痰, 胸膈痞闷, 舌苔白腻, 脉浮数而重取无力者, 治宜选用 : A 再造散 B 败毒散 C 三仁汤 D 羌活胜湿汤 E 九味羌活汤 ( 中医综合 B 型题,1993 年, 第 91 题 ) 23 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 意在 : A 益气补虚 B 扶正祛邪 C 益气固表 D 使祛邪不伤正 E 以上都不是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8 年, 第 51 题 ) 24 再造散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 A 熟地黄 怀牛膝 B 生附子 炮干姜 C 熟附子 煨生姜 D 怀牛膝 枸杞子 E 生地黄 川牛膝 ( 中医综合 A 型题,2003 年, 第 43 题 ) 25 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 无汗肢冷, 倦怠嗜卧, 舌淡苔白, 脉沉无力, 用辛温发表药后汗不出者, 治宜选用 : A 败毒散 B 再造散 C 参苏饮 D 四逆汤 E 以上都不适宜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9 年, 第 54 题 ) 二 填空题 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比例是 ( )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0 年 ) 2 桑菊饮减 ( ), 加 ( ) 为银翘散 ( 辽宁中医药大学,1997 年 ) 3 败毒散中人参用量宜 ( ), 目的是 ( ) ( 辽宁中医药大学,1997 年 ) 三 简答题 1 九味羌活汤病机是什么, 相应的症状及用药是什么? ( 辽宁中医药大学,1997 年 ) 2 银翘散何药为君? 为什么?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 年 ) 3 试述败毒散中人参的配伍意义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 年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2 年 ) 职业习惯 有好几次了, 当您一大笑的时候, 我总想请您到我那里去 是我笑起来很动人? 不, 是因为我是牙科医生

22 第二章泻下剂 板书与教案栏 浓缩教材精华, 打破听记矛盾 概 述 一 概念组成 : 以泻下药为主 作用 : 通导大便 泻下肠胃积滞 荡涤实热 攻逐水饮 立法依据 : 枟内经 素问枠 : 其下者, 引而竭之 留者攻之 其实者, 散而泻之 主治证 : 胃肠积滞, 大便秘结 ; 里实积滞 水饮内停证 : 胸腹积水 水肿 二 分类与适应证 ( 一 ) 寒下 ( 二 ) 温下 ( 三 ) 润下 ( 四 ) 逐水 1 功用 : 攻下积滞, 荡涤实热 2 主治证 : 里热积滞证 3 代表方 :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1 功用 : 温下寒积 2 主治证 : 里寒积滞证 3 代表方 : 温脾汤 1 功用 : 润燥滑肠, 缓下通便 2 主治证 : 津亏肠燥之便秘证 3 代表方 : 麻子仁丸 济川煎 1 功用 : 攻逐水饮, 消除水积 2 主治证 : 水饮壅积于里 ( 实证 ) 3 代表方 : 十枣汤 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简介 该学科方剂学教研室建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是最早建立的方剂学教研室之一, 方剂学课程是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课程, 承担了枟方剂学枠教材及其配套教学用书的副主编 编委, 主编枟方剂学枠 ( 十五 国家规划教材 ) 该学科是西南地区唯一的方剂学博士 硕士授位点, 有博士生导师 3 人, 硕士导师 4 人 研究方向包括复方配伍规律 疾病动物模型与中药复方药理 脏腑治法与方剂的研究等 18

23 各论第二章泻下剂 19 ( 五 ) 攻补兼施 1 功用 : 泻下通便, 扶助正气 2 主治证 : 里实积滞, 正气亏虚证 3 代表方 : 黄龙汤 增液承气汤 三 使用注意 1 表证未解, 里实积滞已成者, 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不宜单独使用下法 2 下法易伤及胃气, 故应得效即止, 慎勿过剂 3 年老体虚 妇女新产血亏 病后津伤而有里实积滞证, 治宜攻补兼施 4 妇女妊娠或月经期间, 慎用下法, 以免损伤胎元或致月经过多 第一节寒 下 一 大承气汤 ( 枟伤寒论枠 ) ( 一 ) 组成 :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 二 ) 功用 : 峻下热结 (1) 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厚而燥, 脉沉实 : 1 阳明腑实证 ( 热结阳明, 热邪与燥屎互结成实, 邪盛于里 气机壅滞 ) ( 体现 急 (2) 发热 口燥咽干 : 热结津伤 下存阴 釜底抽薪 法 ) (3) 脘腹痞满, 胀痛拒按 : 热结肠胃, 气机特征 : 燥 实 痞 满 ( 三 ) 主治不畅 ( 阳明腑实重证 ) 2 热结旁流证 ( 热邪与燥屎互结成实, 迫津从旁渗下 )( 体现 通因通用 法 ) 3 里热实积所致之热厥 痉病或发狂 ( 实热积滞, 闭遏阳气或伤津劫液或上扰心神 ) ( 四 ) 病机 : 实热积滞壅结肠胃, 热盛而津液大伤 君 : 大黄 苦寒泄热, 清泻肠胃积滞 ( 针对 实 ) 大黄 芒硝相须为用, 增强清泻热结之力 臣 : 芒硝 咸寒泻热, 软坚润燥通便 ( 针对 燥 ) ( 五 ) 方解枳实 破气散结, 消积除痞 ; ( 针对 痞 ) 枳实 厚朴相配, 助大黄 芒硝推荡积滞, 攻佐厚朴 宽肠下气, 消胀除满 ( 针对 满 ) 下热结 1 大黄配伍芒硝, 荡涤积滞, 软坚散结 ( 六 ) 配伍特点 2 泻下与行气并用, 增强泻下之功 1 辨证要点 : 燥 实 痞 满 2 现代运用 : 肠梗阻 肠麻痹 胆道感染 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等属于实热积滞壅 ( 七 ) 临床应用结者 (1) 小承气汤 ( 枟伤寒论枠 ): 大承气汤去芒硝 3 附方 (2) 调胃承气汤 ( 枟伤寒论枠 ): 大承气汤去枳实 厚朴, 加炙甘草 哭的代价 父亲带着小儿子去找牙科医生, 请他给儿子拔牙 拔过之后, 医生要他付五十美元 父亲奇怪地问 : 你不是告诉我, 拔掉一颗牙只付十美元吗? 医生 : 您说得不错, 可是您儿子的哭声已经赶走了我的四位患者

24 20 方剂学笔记 ( 八 ) 类方比较 :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 1 相同点 : 三方组成均有大黄, 均能泻下热结, 用治阳明实热积滞内结之腑实证 (1) 大承气汤中芒硝 大黄并用, 且大黄后下, 泻热攻积力强, 功善峻下热结, 主治痞 满 燥 实之阳明腑实重证 (2) 小承气汤中无芒硝, 枳实 厚朴用量减轻, 且大黄同煎, 故其泻热攻 2 不同点下之力较逊, 功善轻下热结, 主治痞 满 实之阳明热结轻证 (3) 调胃承气汤中无枳实 厚朴, 大黄同煎, 芒硝后下并加重其用量, 再加炙甘草和中调胃, 使下不伤正, 故泻热攻下之力较为缓和, 功善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之燥 实而无痞满者 二 大黄牡丹汤 ( 枟金匮要略枠 ) ( 一 ) 组成 : 大黄 牡丹 桃仁 冬瓜子 芒硝 1 右下腹疼痛拒按或右足屈而不伸, 伸则痛甚, 甚则局部肿痞 : 湿热郁蒸, 气血凝聚, 肠络不通 ( 二 ) 主治 : 肠痈初起 2 或时时发热, 自汗恶寒 : 湿热郁蒸, 营卫失和 3 舌苔薄腻而黄, 脉滑数 : 湿热之征 ( 三 ) 病机 : 湿热郁蒸, 气血凝聚, 肠络不通 大黄 泻热通便, 活血祛瘀 ; 君大黄 桃仁配伍, 泻热破瘀之力更强 桃仁 破血祛瘀 ( 四 ) 方解芒硝 泻热导滞, 软坚散结, 助大黄荡涤肠中湿热 ; 臣牡丹皮 凉血化瘀, 助桃仁活血祛瘀 佐使 : 冬瓜仁 清肠利湿, 排脓散结 1 辨证要点 : 少腹疼痛拒按, 右足屈而不伸, 舌苔黄, 脉滑数 (1) 热毒较重 : 加蒲公英 金银花 败酱草 2 临证加减 ( 五 ) 临床应用 (2) 血瘀较重 : 加赤芍 乳香 没药等 3 现代运用 : 常用于慢性阑尾炎 盆腔炎 慢性前列腺炎 肠梗阻 急性胆囊炎属湿热蕴结者 第二节温 下 温脾汤 ( 枟备急千金要方枠 ) ( 一 ) 组成 : 大黄 人参 甘草 干姜 附子 ( 二 ) 功用 : 攻下寒积, 温补脾阳 1 大便秘结, 苔白, 脉沉弦 : 脾阳不足, 传导失司 ( 三 ) 主治 : 脾阳不足, 寒积中阻之便秘证 2 腹痛, 脐下绞痛, 绕脐不止, 得温则减 : 寒积阻结肠中, 气机壅滞 3 手足不温 : 阳气不能达于四末 ( 四 ) 病机 : 素体脾阳不足或过食生冷, 损伤中阳, 阴寒内盛, 寒积内结 温脾汤 : 姜大人父子干 ( 杯 ) ( 干姜 大黄 人参 附子 甘草 )

25 各论第二章泻下剂 21 附子 温壮脾阳, 温散寒凝 ; 君附子 大黄相配, 温下冷积 大黄 泻下积滞 ( 制性存用 ) ( 五 ) 方解臣 : 干姜 助附子温中阳以散寒凝 佐 : 人参 补脾益气, 防大黄泻下伤中 使 : 甘草 和中调药 ( 六 ) 配伍特点 ( 七 ) 临床应用 1 附子配伍大黄温下寒积 2 本方是由四逆汤加人参 大黄而成, 温补下散发合施, 以温下为主 1 辨证要点 : 便秘腹痛, 手足不温, 脉沉弦 (1) 寒凝气滞腹痛 : 加肉桂 木香 2 临证加减 (2) 呕吐者 : 加半夏 砂仁 3 现代运用 : 肝硬化腹水 蛔虫性腹痛 幽门梗阻等属于脾阳不足, 寒积中阻者 第三节润 下 一 麻子仁丸 ( 枟伤寒论枠 ) ( 一 ) 组成 : 麻子仁 枳实 芍药 厚朴 大黄 杏仁 蜂蜜 ( 二 ) 功用 : 润肠泻热, 行气通便 ( 三 ) 主治 : 脾约证 ( 胃肠燥热, 津液不足之便秘证 ) 1 大便干结 : 胃有燥热, 脾津不足, 肠道失润 2 小便频数 : 胃强脾弱, 津液输布失调, 但输膀胱 ( 四 ) 病机 : 胃强脾弱, 脾的功能被胃约束, 津液输布失调 ( 五 ) 方解 君 :( 麻子仁 ) 火麻仁 滋脾润燥, 滑肠通便 臣 佐 ( 六 ) 配伍特点 ( 七 ) 临床应用 杏仁 苦泄降气, 润肠通便 ; 白芍 养阴以助润下 大黄 通便泄热 ; 枳实 厚朴 下气破气, 行滞消胀, 助麻子仁 大黄以降泄通便 蜂蜜 润燥滑肠 ; 调和诸药, 兼作使药 麻子仁 杏仁 白芍合用, 以养阴增液, 润肠通便为主 1 方中既滋液润肠, 又泻热导滞, 攻润相合 2 本方乃小承气汤加火麻仁 杏仁 白芍 蜂蜜而成, 泻下药与滋润药配伍 1 辨证要点 : 大便干结, 脘腹痞胀, 舌红苔黄而干 (1) 兼血虚 : 加熟地 当归 2 临证加减 (2) 兼气虚 : 加人参 白术 黄芪 (3) 便血 : 加槐花 地榆 3 现代运用 : 虚人及老人便秘 习惯性便秘 痔疮便秘等属胃肠燥热, 津液不足者 挣钱 小女儿: 爸爸, 我给您挣钱啦! 爸爸 : 好女儿, 等长大了再挣钱 小女儿 : 不, 我现在就挣钱了 您看, 我已经挣来了 爸爸 : 咦, 三分钱, 哪来的? 小女儿 : 是我卖牙膏皮挣来的 爸爸 : 牙膏呢? 小女儿 : 挤到垃圾箱里去了

26 22 方剂学笔记 二 济川煎 ( 枟景岳全书枠 ) ( 一 ) 组成 : 当归 牛膝 肉苁蓉 泽泻 升麻 枳壳 ( 二 ) 功用 : 温肾益精, 润肠通便 ( 三 ) 主治 : 肾虚精亏, 肠燥便秘证 ( 四 ) 病机 : 肾虚精亏, 肠道失润 君 : 肉苁蓉 温肾益精, 润肠通便 当归 养血和血, 润肠通便 ; 臣牛膝 补肝肾, 强筋骨 ( 五 ) 方解泽泻 渗湿以泄浊 ; 佐枳壳 下气宽肠以助通便 ; 泽泻 枳壳 升麻三药降浊气而升清阳, 以助通便 升麻 升清阳, 有利于降浊 1 肉苁蓉合当归益精养血, 润肠通便 ( 六 ) 配伍特点 2 治疗便秘用升麻, 升清阳以助降浊 1 辨证要点 : 大便秘结, 小便清长, 腰酸舌淡, 脉沉细 (1) 肾虚甚者 : 加熟地黄 锁阳 ( 七 ) 临床应用 2 临证加减 (2) 兼气虚者 : 加白术 人参 3 现代运用 : 习惯性便秘 老年人便秘属于肾虚精亏者 第四节逐 水 十枣汤 ( 枟伤寒论枠 ) ( 一 ) 组成 : 芫花 甘遂 大戟 大枣 ( 二 ) 功用 : 攻逐水饮 1 咳嗽痰唾, 短气, 甚则不得平卧 : 水饮上迫于肺, 肺失宣降 2 胸胁牵引作痛, 心下痞硬, 腹胀喘满, 二便不利 : 饮停胸胁, 气机阻滞 ( 三 ) 主治 : 水饮内停, 邪气壅 3 干呕 : 水饮犯胃, 胃气上逆 盛 ; 水肿腹胀之实证 4 头痛目眩 : 水饮上扰清阳 5 一身悉肿, 身半以下为甚 : 水饮外溢肌肤 6 苔滑, 脉沉弦 : 水饮内停 ( 四 ) 病机 : 水饮内停, 正邪俱盛 君 : 甘遂 善行攻逐经遂络脉中之水湿痰饮 大戟 善泻脏腑中之水湿痰饮 甘遂 大戟 芫花相须为用, 峻下逐水 ( 五 ) 方解臣芫花 善消胸胁间的伏饮痰癖 佐使 : 大枣 益气护胃 ; 缓和诸药峻烈之性 ; 制约诸药毒性, 使下不伤正 天津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简介 该校在方剂学教学基础上发展实验方剂学,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介绍方剂的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与研究成绩 ; 建立临床方剂学, 侧重介绍临床各科的特色方剂 ; 密切联系教学内容, 开展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 推广计算机教学方式

27 各论第二章泻下剂 23 ( 六 ) 配伍特点 ( 七 ) 临床应用 1 汇集逐水药于一方, 攻逐水饮之力强 2 配伍大枣益气护胃, 缓和诸药峻烈之性, 制约诸药毒性, 使下不伤正 1 辨证要点 : 咳唾胸胁引痛, 或水肿腹胀, 二便不利, 脉沉弦 2 本方逐水之力峻猛, 只宜暂用, 不宜久服 ; 孕妇忌用 ; 忌与甘草配伍 3 现代运用 : 渗出性胸膜炎 肝硬化 慢性肾炎所致之胸水 腹水或全身水肿属于邪盛而体实者 (1) 甘遂 大戟 芫花分别研成细末, 按照 的比例装入胶囊 (2) 剂量 : 成人每次 0 5 1g (3) 时间 : 清晨空腹服用 4 注意十枣汤的用法 (4) 大枣煎汤送服 (5) 若药后两小时不泻下, 可再服 (6) 若药后泻下不止, 可饮冷稀粥或冷开水以止之 第五节攻补兼施 黄龙汤 ( 枟伤寒六书枠 ) ( 一 ) 组成 :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甘草 当归 人参 ( 二 ) 功用 : 泻热通便, 益气养血 1 大便秘结, 脘腹胀满, 身热口渴, 苔焦黄 : 热结肠胃, 腑气不通 2 自利清水 : 热结旁流 ( 三 ) 主治 : 热结阳明, 气血不足证 3 神昏谵语, 肢厥, 循衣撮空 : 热邪耗灼, 神衰气脱 4 神倦少气, 脉虚 : 气血不足 ( 四 ) 病机 : 热结阳明, 气血不足 君 :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 大承气汤 ) 泻热通便, 行气除积 臣 : 人参 甘草 当归 益气养血, 且使下不伤正 ( 五 ) 方解佐 : 桔梗 宣肺以助通下 使 : 生姜 大枣 调补脾胃, 调和药性 ( 六 ) 配伍特点 : 泻热通便药与益气养血药同用, 攻补兼施 1 辨证要点 : 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 腹痛拒按, 身热口渴, 体倦少气, 舌苔焦黄, 脉虚数 (1) 热结里实, 气阴不足证 : 新加黄龙汤 ( 七 ) 临床应用 2 临证加减 (2) 新加黄龙汤 : 调胃承气汤 ( 大黄 芒硝 甘草 ) 合增液汤 ( 玄参 生地 麦冬 ), 加人参 海参 当归 生姜汁而成 3 现代运用 : 流行性脑脊髓炎 乙型脑炎 伤寒 副伤寒等证属阳明腑实, 兼气血不足者 不痛的 小李到医院做健康检查, 护士拿了针要替他抽血, 小李看着闪闪发亮的针头忍不住问 : 会不会痛啊? 我怕痛 护士说 : 放心好了, 我做了二十几年的护士 小李说 : 太好了, 我放心了 然后护士一针扎下, 只听到小李杀猪般的一声惨叫 护士才缓缓接道 : 没有一次不痛的

28 24 方剂学笔记 测试与考研栏 驰骋考研战场, 成就高分能手 一 选择题 1 临证煎煮时, 应后下大黄的方剂是 : A 大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新加黄龙汤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6 年, 第 146 题 ) 2 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是 : A 清热泻火, 导热下行 B 清泻瘀热, 分利二便 C 荡涤胃肠, 泄热泻结 D 泻热除湿, 通肠逐瘀 E 通肠泄热, 以下代清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7 年, 第 48 题 ) 3 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 : A 解毒消痈, 活血祛瘀 B 泻热散结, 逐瘀排脓 C 清热解毒, 消肿溃坚 D 泻热破瘀, 散结消肿 E 泻火解毒, 凉血止痢 ( 中医综合 A 型题,2003 年, 第 48 题 ) 4 组成药物中含有芍药的方剂是 : A 温脾汤 B 凉膈散 C 大柴胡汤 D 白头翁汤 E 新加黄龙汤 ( 中医综合 B 型题,2002 年, 第 89 题 ) 5 组成药物中含有薄荷的方剂是 : A 温脾汤 B 凉膈散 C 大柴胡汤 D 白头翁汤 E 新加黄龙汤 ( 中医综合 B 型题,2002 年, 第 90 题 ) 6 下列方剂中, 组成药物不含干姜的是 : A 温脾汤 B 四逆散 C 理中丸 D 健脾丸 ( 中医综合 C 型题,2003 年, 第 134 题 ) 7 温脾汤的功用是 : A 温阳健脾, 行气利水 B 温里散寒, 补气健脾 C 温中补虚, 降逆止呕 D 温中补虚, 止痛 E 温补脾阳, 攻下冷积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4 年 1995 年, 第 46 题 ) 8 下列方剂中具有温阳健脾作用的是 : A 温脾汤 B 健脾丸 C 实脾散 D 归脾汤 ( 中医综合 X 型题,2000 年, 第 148 题 ) 9 济川煎主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 大便秘结 B 头目眩晕 C 腰膝酸软 D 小便清长 ( 中医综合 X 型题,2000 年, 第 149 题 ) 10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A 枳实 厚朴 B 大黄 杏仁 C 芍药 当归 D 牛膝 桃仁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1 年, 第 140 题 ) 11 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 : A 枳实 B 厚朴 C 大黄 D 当归 E 芍药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8 年, 第 44 题 )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简介 该校 2005 年 9 月组建了以方剂现代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为主要目标的示范性功能实验室 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本重点实验室紧扣国家 十一五 中医药现代化关键问题, 集中医与中药 传统与现代 基础与应用的综合优势和多学科技术手段, 对药性与方剂配伍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有 : 方剂配伍规律及生物效应 方剂活性物质基础 新技术在方剂研究中的应用和方剂信息资源挖掘与利用

29 各论第二章泻下剂 下列方剂组成药物中不含大黄的是 : A 大陷胸汤 B 三物备急丸 C 麻子仁丸 D 舟车丸 E 泻黄散 ( 中医综合 A 型题,1993 年, 第 43 题 ) 13 枳实 厚朴同用的方剂是 : A 橘核丸 B 麻子仁丸 C 大柴胡汤 D 枳实消痞丸 ( 中医综合 X 型题,1997 年, 第 144 题 ) 14 黄龙汤与四逆散均含有的药物是 : A 厚朴 枳实 B 枳实 甘草 C 甘草 人参 D 人参 芍药 E 芍药 柴胡 ( 中医综合 B 型题,1999 年, 第 87 题 ) 15 新加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A 大黄 芒硝 甘草 B 厚朴 枳实 大枣 C 当归 人参 生姜汁 D 生地 麦冬 玄参 ( 中医综合 X 型题,2001 年, 第 144 题 ) 二 填空题 1 十枣汤功效是 ( ), 煎服法是 ( ) ( 辽宁中医药大学,1997 年 ) 2 麻子仁丸是 ( ) 承气汤加 ( ) 而成 ( 辽宁中医药大学,1997 年 ) 3 增液承气汤与大承气汤共有的药物是 ( ) ( 广州中医药大学,1999 年 ) 4 釜底抽薪 法的代表方剂是 ( )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年 ) 三 简答题 1 济川煎中泽泻 升麻的配伍意义 ( 长春中医药大学,1999 年 ) 2 十枣汤中大枣的配伍意义 (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年 ) 试比较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的异同 ( 云南中医学院,2001 年 ) 四 论述题 生意兴隆 拳击比赛当中一位选手的牙齿都被打掉了, 看的人都提心吊胆 唯有一位观众高兴得眉开眼笑, 手舞足蹈 坐在旁边的观众好奇地问 : 先生, 你是拳击教练吗? 不, 我是牙科医生

30 第三章和解剂 板书与教案栏 浓缩教材精华, 打破听记矛盾 概 述 一 概念功用 : 和解少阳 调和脏腑功能 调和寒热 ; 主治证 :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脏腑功能失调 寒热错杂等病证 二 分类与适应证 ( 一 ) 和解少阳 ( 二 ) 调和肝脾 ( 三 ) 调和寒热 ( 四 ) 表里双解 1 功用 : 和解少阳 2 主治证 : 少阳病 ( 半表半里证 ) 3 代表方 : 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1 功用 : 调和肝脾 2 主治证 : 肝脾不和证 3 代表方 : 四逆散 逍遥散 痛泻要方 1 功用 : 调和肠胃 2 主治证 : 肠胃不和, 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 3 代表方 : 半夏泻心汤 1 功用 : 解表治里 2 主治证 : 表里同病 3 代表方 : 大柴胡汤 葛根芩连汤等 三 使用注意 1 凡邪在肌表, 未入少阳, 或邪已入里, 阳明热盛者, 皆不宜使用和解少阳剂 2 劳倦内伤, 或气血虚损所致之寒热往来, 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26

FJXBQ

FJXBQ 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 ( 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 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 方剂学 闫润红 主编 2 0 0 1 内容简介本书是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 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的教材 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对中医方剂的基本理论, 如治法 君臣佐使 剂型 剂量等及其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各论部分对常用方剂的主治病证 配伍意义 临床应用 加减变化规律及现代研究概况等内容, 按分类进行了系统阐述 在保证方剂学学科知识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

More information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2017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 方剂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 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 : 剂型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More information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第一单元总论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 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 : 剂型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青龙汤 九味羌活汤 止嗽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More information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寒下要点 : 1.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黄牡丹汤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寒下要点 : 1.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黄牡丹汤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 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More information

例会抽查表

例会抽查表 206 年初级中药士 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中药学 单元细目要点 一 药性理论 ( 一 ) 四气 考试科目.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 五 ) 毒性 ( 一 ) 中药的配伍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三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 二 ) 中药的用药禁忌.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More information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 20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 三 ) 升降浮沉 2.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 义.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 四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 方剂学 第一单元总论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方剂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总论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More information

和解剂的适用范同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和解少阳要点 : 1.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 : 调和肝脾要点 : 1.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四逆散的组

和解剂的适用范同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和解少阳要点 : 1.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 : 调和肝脾要点 : 1.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四逆散的组 第一单元总论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青龙汤

More information

例会抽查表

例会抽查表 206 年初级中药师 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中 药 学 单元细目要点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三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 五 ) 毒性 ( 一 ) 中药的配伍 ( 二 ) 中药的用药禁忌.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More information

Slide 1

Slide 1 泻下剂 概念 : 组成 泻下药为主 ; 作用 通导大便 排除肠胃积滞 荡涤实热 攻逐水饮 ; 下法 立法依据 其下者, 引而竭之 留者攻之 其实者, 散而泻之 治证 里实积滞证 : 腹实便秘证 ; 水饮内停证 : 胸腹积水 水肿 二 分类与适应证 : 1. 寒下 攻下积滞, 荡涤实热 ; 用于里热积滞证 ; 代表方 : 大承气汤 ; 小承气汤 ; 调味承气汤 ; * 大黄牡丹汤 * 凉膈散 2. 温下

More information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清热的适应范围 4. 清热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的功效 7. 各类清热的适应范围 ( 二 ) 清热泻火 ( 三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清热的适应范围 4. 清热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的功效 7. 各类清热的适应范围 ( 二 ) 清热泻火 ( 三 9 年中学讨论群 :88655642,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9 初级中师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学科中学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科目 一 性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物的作用 论 2. 四气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 四 ) 归经.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More information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第四套 1. 不属于温里剂的方剂是 A. 小建中汤 B. 温胆汤 C. 四逆汤 D. 当归四逆汤 E. 理中丸 答案 :1.B 2. 与方剂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 无关的是 A. 药味用量 B. 主治证候 C. 药力大小 D. 药物的药性 E. 剂型 答案 :2.E 3. 慢性疾病的治疗宜选用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More information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三 ) 发散风热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 莉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的性 能 攻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及相似物功用异同点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三 ) 发散风热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 莉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的性 能 攻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及相似物功用异同点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9 年中学讨论群 :88655642,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9 主管中师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中学 考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 试 科目 学 科 中 一 性理论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学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3.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的指导意义

More information

泻下剂 适应证 为有形实邪内结而设, 凡因燥屎内结 冷积不化 瘀血内停 宿食不消 结痰停饮 虫积之脘腹胀满 腹痛拒按 大便秘结或泻利 苔厚 脉沉实等属里实证者, 均可用泻下剂治疗 2

泻下剂 适应证 为有形实邪内结而设, 凡因燥屎内结 冷积不化 瘀血内停 宿食不消 结痰停饮 虫积之脘腹胀满 腹痛拒按 大便秘结或泻利 苔厚 脉沉实等属里实证者, 均可用泻下剂治疗 2 泻下剂 泻下剂 定义 :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 具有通便 泻热 攻积 逐水等作用, 用以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统称为泻下剂 1 泻下剂 适应证 为有形实邪内结而设, 凡因燥屎内结 冷积不化 瘀血内停 宿食不消 结痰停饮 虫积之脘腹胀满 腹痛拒按 大便秘结或泻利 苔厚 脉沉实等属里实证者, 均可用泻下剂治疗 2 泻下剂 分类 : 热结者, 当寒下 ; 寒结者, 当温下 ; 燥结者, 当润下 ; 水结者,

More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阴火 为由内伤引起的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 邪气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阴火 为由内伤引起的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 邪气 名师汇讲 指导 严世芸 男 生 浙江宁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名中医 上海市教学名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 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 国家教育部及上海市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带头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More information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3.D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4.A 5~6 题 A. 橘皮竹茹汤 B. 吴茱萸汤 C. 左金丸 D. 逍遥散 E. 丁香柿蒂汤 5. 具有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作用的方剂是 答案 :5.D 6. 具有益气清热, 降逆止呃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3.D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4.A 5~6 题 A. 橘皮竹茹汤 B. 吴茱萸汤 C. 左金丸 D. 逍遥散 E. 丁香柿蒂汤 5. 具有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作用的方剂是 答案 :5.D 6. 具有益气清热, 降逆止呃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第套 1~2 题 A. 君药 B. 臣药 C. 佐助药 D. 佐制药 E. 使药 1. 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是 答案 :1.C 2. 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是 答案 :2.D 3~4 题 A. 助卫阳, 通经络, 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 B. 温中阳而祛虚寒 C. 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 D. 外解太阳之表, 内助膀胱气化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穴 CIP 雪数据做事细节全书 / 赵彦锋编著郾 北京 : 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 Ⅰ 郾做... Ⅱ 郾赵... Ⅲ 郾工作方法 通俗读物 Ⅳ 郾 B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号 书

图书在版编目穴 CIP 雪数据做事细节全书 / 赵彦锋编著郾 北京 : 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 Ⅰ 郾做... Ⅱ 郾赵... Ⅲ 郾工作方法 通俗读物 Ⅳ 郾 B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号 书 做事细节全书 赵彦锋著 企业管理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穴 CIP 雪数据做事细节全书 / 赵彦锋编著郾 北京 :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5.11 ISBN 7-80197-338-0 Ⅰ 郾做... Ⅱ 郾赵... Ⅲ 郾工作方法 通俗读物 Ⅳ 郾 B026-49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136676 号 书 名 : 做事细节全书 作 者 : 赵彦锋 责任编辑 : 吴太刚

More information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过红玲顾浩王耘 ** 乔延江 100102 目的 : 建立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揭示中药功效间的联系, 明确功效概念网络的应用途径方法 : 通过整理 2010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一部 ) 记载的中药功效, 对中药功效概念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系 统分析, 构建功效概念网络, 并从中抽提特定功效的子网络, 利用网络聚类算法发现连锁出现的功效群结 果 : 构建包含 422 个功效概念的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More information

Slide 1

Slide 1 第二讲 一 辛凉解表银翘散 ; 桑菊饮 ; 柴葛解肌汤 ; * 升麻葛根汤 ; 二 解表止头痛 开鼻窍 * 川芎茶调散 * 苍耳子散 三 解表轻剂 : * 葱豉汤 四 理气解表 : * 香苏散 银翘散 ( 温病条辨 ) 组成 连翘 30g(9~15g) 银花 30g(9~15g) 苦桔梗 18g(3~6g) 薄荷 18g(3~6g)( 最后 5 分钟加入 ) 淡竹叶 12g(3~6g) 生甘草 15g(3~6g)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满堂花醉 / 沈胜衣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沈郎文字 ) ISBN Ⅰ. 满... Ⅱ. 沈... Ⅲ. 作家 - 人物研究 - 世界 Ⅳ.K815.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041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满堂花醉 / 沈胜衣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沈郎文字 ) ISBN Ⅰ. 满... Ⅱ. 沈... Ⅲ. 作家 - 人物研究 - 世界 Ⅳ.K815.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041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满堂花醉 / 沈胜衣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4 ( 沈郎文字 ) ISBN 7-5343-6512-0 Ⅰ. 满... Ⅱ. 沈... Ⅲ. 作家 - 人物研究 - 世界 Ⅳ.K815.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041843 号 出版者社址网址出版人 南京市马家街 31 号邮编 :210009 http://www.1088.com.cn

More information

高频考点 6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连翘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肿散结, 利尿 疮家圣药 之称, 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大青叶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消肿 板蓝根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射干 功效 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散结消肿 白头翁 :

高频考点 6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连翘 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肿散结, 利尿 疮家圣药 之称, 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大青叶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消肿 板蓝根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射干 功效 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散结消肿 白头翁 : 2016 年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高频考点 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高频考点 1 辛温解表药麻黄 功效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 表实无汗证桂枝 功效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香薷 功效 发汗解表, 和中化湿, 利水消肿 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 素称 夏月麻黄 紫苏 功效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生姜 功效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荆芥 功效 散风解表,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文学与现代性批判 / 邵建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 Ⅰ. 文... Ⅱ. 邵... Ⅲ.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 Ⅳ.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 2005 ) 第 04185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文学与现代性批判 / 邵建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 Ⅰ. 文... Ⅱ. 邵... Ⅲ.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 Ⅳ.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 2005 ) 第 04185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文学与现代性批判 / 邵建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4 ISBN 7-5343-6528-7 Ⅰ. 文... Ⅱ. 邵... Ⅲ.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 Ⅳ.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 2005 ) 第 041850 号 出版者社址网址出版人 南京市马家街 31 号邮编 :210009 http://www.1088.com.cn

More information

2015 Vol.17 No.9 2 结 果 60 2.1 总 述 39 8 - Sunshine 1 44 31 Sunshine 191-2.2 不 同 层 次 Sunshine {8 16 15 18 2 23 25 59 118 1 183}={ - Sunshine } ( {} ) 2.

2015 Vol.17 No.9 2 结 果 60 2.1 总 述 39 8 - Sunshine 1 44 31 Sunshine 191-2.2 不 同 层 次 Sunshine {8 16 15 18 2 23 25 59 118 1 183}={ - Sunshine } ( {} ) 2. 基 于 多 层 次 复 杂 概 念 网 络 生 成 方 法 的 Sunshine * 图 发 现 伤 寒 论 小 便 相 关 方 证 知 识 1 1 1 1 1 2 (1.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广 州 510405;2. 燕 山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秦 皇 岛 066004) 摘 要 Sunshine 39 Sunshine - Sunshine 44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 : 是中医在辨证审机, 确立治法的基础上, 按照组方原则, 通过选择合适药物, 酌定适当剂量, 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 系列过程, 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 : 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 1 五十二病方 战国记载 52 病, 药物 247 种 意义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More information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 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 品名 规格 处方成分 功效和适应证 用法用量 禁忌 注意事项 生产批号 有效期等内容 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 中成药无需煎煮, 可直接使用, 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 且体积小, 有特定的包装, 存贮 携带方便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 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 品名 规格 处方成分 功效和适应证 用法用量 禁忌 注意事项 生产批号 有效期等内容 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 中成药无需煎煮, 可直接使用, 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 且体积小, 有特定的包装, 存贮 携带方便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前言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 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以下简称 指导原则 ) 指导原则 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 ; 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 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 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 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 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士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一 药性理论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More information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考前绝密押题! 扫码免费送! 每科 60 道题目, 每道都是必考点! 2018 年壹医考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知识点速记 1. 生姜 高良姜 姜黄 生姜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 鱼蟹 半夏及天南星毒 干姜温中, 回阳, 温肺化饮 ( 温里药 ) 炮姜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 ( 止血药 ) 高良姜 姜黄 散寒止痛, 温中止呕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2. 夏枯草 青葙子

More information

一解表药 ( 二 ) 辛温解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类的性能特点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3. 配伍与使用注意与使用注意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1. 麻黄 桂枝 紫苏 (2) 细辛的用量生姜 荆介 防风 (3)

一解表药 ( 二 ) 辛温解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类的性能特点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3. 配伍与使用注意与使用注意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1. 麻黄 桂枝 紫苏 (2) 细辛的用量生姜 荆介 防风 (3) 2018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专业知识二 2018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文都医考小编整理了与 2017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不同之处,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More information

和 解 剂

和 解 剂 解表药 概述 一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 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 称解表药, 又叫发表药 何谓表邪?--- 六淫之邪 ( 风 ) 何谓表证?--- 恶寒 发热 脉浮 风邪 1 风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 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 称为风邪 2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 轻扬开泄, 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 动 风为百病之长 性质 轻扬开泄 致病特点 病位在上 主要病症头痛 鼻塞 咽痒

More information

云南中医学院 701 中药学综合 1 全套考研资料 <2016 年最新考研资料 > 1-1 本套资料没有真题注 : 若考前收集到最新考研真题, 我们将免费邮件发送给购买资料的考生, 若考生自己购买到的话, 本店以市场价格报销购买真题的费用! 2-2 中药学 笔记, 此笔记为高分研究生复习所用, 借助

云南中医学院 701 中药学综合 1 全套考研资料 <2016 年最新考研资料 > 1-1 本套资料没有真题注 : 若考前收集到最新考研真题, 我们将免费邮件发送给购买资料的考生, 若考生自己购买到的话, 本店以市场价格报销购买真题的费用! 2-2 中药学 笔记, 此笔记为高分研究生复习所用, 借助 云南中医学院 701 中药学综合 1 全套考研资料 ......2 云南中医学院 350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全套考研资料 ......2 云南中医学院 350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全套考研资料 ......3 1 云南中医学院 701 中药学综合 1 全套考研资料 1-1 本套资料没有真题注

More information

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芍, 细辛配干姜 五味子的意义各药的药性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 2. 香薷 藁本 苍耳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子 辛夷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 3. 西河柳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

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芍, 细辛配干姜 五味子的意义各药的药性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 2. 香薷 藁本 苍耳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子 辛夷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 3. 西河柳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 2017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专业知识二 2017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小编整理了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More information

( 二 ) 辛温解表药 3. 西河柳 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 异同 解 表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 二 ) 辛温解表药 3. 西河柳 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 异同 解 表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http://www.cyikao.com/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 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 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 中成药学 方剂学等内容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精简版白皮书 第一篇 常用单味中药 一 解表药 1. 麻黄 :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平喘蜜炙, 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 2. 香薷 : 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主治阴暑证 水煎凉服 夏月麻黄 3. 桂枝 :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既走表, 又走里 4. 紫苏 :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5. 生姜 :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方剂学各论 台州医院中医科 陈宝军 添加标题 第一章 解表剂 [ 含义 ]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 解肌 透疹等作用, 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 统称解表剂 本类方剂是根据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因其轻而扬之 的理论立法, 属于 八法 中的 汗法 解表剂是为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 肺卫所致的表证而设 此时邪未深入, 病势轻浅, 可用辛散轻宣的药物使外邪从肌表而出 如果失时不治,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精简版白皮书 第一篇常用单味中药 一 解表药 1. 麻黄 :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平喘蜜炙, 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 2. 香薷 : 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主治阴暑证 水煎凉服 夏月麻黄 3. 桂枝 :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既走表, 又走里 4. 紫苏 :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5. 生姜 :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学各类 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方剂学理论体系具有基础和临床的双重属性 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 沟通 中医和中药 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 方剂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方剂与病证之间治法的关 系 揭示构成方剂的诸要素与功效之间的关

前 言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学各类 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方剂学理论体系具有基础和临床的双重属性 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 沟通 中医和中药 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 方剂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方剂与病证之间治法的关 系 揭示构成方剂的诸要素与功效之间的关 前 言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学各类 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方剂学理论体系具有基础和临床的双重属性 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 沟通 中医和中药 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 方剂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方剂与病证之间治法的关 系 揭示构成方剂的诸要素与功效之间的关系 本教材对选收的基础方 代表方及常用方的编写 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准确性原则 方剂的方名 方源 药物的用量或用量比例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内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More information

表 1 用药频次大于 10 次以上的药物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 频次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频次 甘草 69 前胡 17 陈皮 27 川芎 12 防风 53 麦门冬 17 紫苏 25 野菊花 12 连翘 52 芦根 16 桂枝 23 川贝母 11 薄荷 49 杏仁 16 黄芪 23 五味子 11 金银

表 1 用药频次大于 10 次以上的药物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 频次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频次 甘草 69 前胡 17 陈皮 27 川芎 12 防风 53 麦门冬 17 紫苏 25 野菊花 12 连翘 52 芦根 16 桂枝 23 川贝母 11 薄荷 49 杏仁 16 黄芪 23 五味子 11 金银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18.02.07 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分析 王天琪, 陈婷, 闫海峰, 王怡 (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93) 摘要 :[ 目的 ] 探讨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 [ 方法 ] 通过对国家专利网搜索, 筛选出关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组方共有 164 首, 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V2.5),

More information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 :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要点 :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要点 :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要点 :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 :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要点 :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要点 :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要点 : 2017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症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一 药性理论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西医医师考试大纲 - 中药学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症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 :

More information

CIP / ISBN Ⅰ. Ⅱ. Ⅲ. - Ⅳ. E CIP ISBN 7-8

CIP / ISBN Ⅰ. Ⅱ. Ⅲ. - Ⅳ. E CIP ISBN 7-8 2004 CIP /. - 1996. 3 ISBN 7-80023-968-3 Ⅰ. Ⅱ. Ⅲ. - Ⅳ. E297. 4 CIP 96 03988 8796 100080 6 1 18 010 82517246 880 1230 32 14 305 1996 4 1 2004 4 2 1 ISBN 7-80023-968-3 /K888 28. 00 1 1945 8 11 2 1932 1840

More information

(1) “肝火犯肺”是属于

(1)   “肝火犯肺”是属于 临床医学院基础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 (50 题, 每题 1 分 ) (1) 肝火犯肺 是属于 A. 子病犯母 B. 克 C. 乘 D. 侮 E. 母病及子 (2) 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 A. 津液 B. 精液 C. 宗气 D. 血液 E. 营气 (3) 阴阳偏胜形成 : A. 实证 B. 里证 C. 热证 D. 寒证 E. 表证 (4) 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 : A. 血管 B. 经络 C.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 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 核心, 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 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 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 中成药学 方剂学等内容 其中方剂学不另单列, 具体体现在各成药的方义简释中,

More information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方剂学 教学大纲 ( 供中医专业本科使用 ) 前 言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 是中医药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 方剂是中医理 法 方 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临床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 方剂的组成与运用正确与否, 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 课程目的 本课程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 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 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

More information

( 三 ) 辛凉解表药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柴胡的主要胡药理作用 (3) 柴胡配黄芩, 生葛根配黄芩 黄连, 菊花配枸杞子, 蝉蜕配胖大海, 桑

( 三 ) 辛凉解表药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柴胡的主要胡药理作用 (3) 柴胡配黄芩, 生葛根配黄芩 黄连, 菊花配枸杞子, 蝉蜕配胖大海, 桑 2017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考试大纲 2017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考试大纲已经顺利公布, 壹医考搜集整理如下, 请广大执业药师考生参考 :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常用单味中药 一 解表药 ( 一 ) 用知总要 ( 二 ) 辛温解表药 2. 分类 3. 配伍与使用注意 解表药的性能功效与适用范围 解表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解表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 (1) 各药的药性

More information

1. 中药的作用 2. 不良作用 细目二 : 中药的功效 1. 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2. 功效的分类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 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中药的

1. 中药的作用 2. 不良作用 细目二 : 中药的功效 1. 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2. 功效的分类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 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中药的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 细目五 : 毒性 1.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讲授 实践 第 1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 2 章 中药的产地 采集与贮藏 第 3 章 中药的炮制 第 4 章 药性理论 第 5 章 中药的配伍 第 6 章 中药的

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讲授 实践 第 1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 2 章 中药的产地 采集与贮藏 第 3 章 中药的炮制 第 4 章 药性理论 第 5 章 中药的配伍 第 6 章 中药的 中药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4301788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2 学时 32 课程英文名称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制药工程 药物化学 二 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本课程是本科的专业方向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 功效 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儿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More information

第六章 按摩与保健 205 图 6唱 17 常用穴位示意图 三 选穴原则 穴位按摩是针对穴位进行点 按 揉 推等多种手法的刺激 引起局部出现 酸 麻 胀 痛或温热感觉 一般每天按摩 1 2 次 每次可选用 3 6 个 对 穴 位交替进行按摩 同时 穴位的选择应根据人体的体质和病情 从全身的穴位中 选出一些对某种病症有效的穴位 也称配穴 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一 一般规律 虽然全身的穴位很多 每个穴位的主治功能又有不同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2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87 - 7 Ⅰ 全 Ⅱ 国 Ⅲ

More information

透疹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 生津 热病烦渴, 消渴证 升阳止泻 湿热泻痢初起, 脾虚泄泻 解表退热 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感冒高热 19 疏肝解郁 肝郁气结, 胁肋疼痛, 月经不调 升举阳气 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 ( 久泻脱肛 子宫脱垂 胃下垂 ) 柴胡 20 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升麻 2

透疹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 生津 热病烦渴, 消渴证 升阳止泻 湿热泻痢初起, 脾虚泄泻 解表退热 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感冒高热 19 疏肝解郁 肝郁气结, 胁肋疼痛, 月经不调 升举阳气 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 ( 久泻脱肛 子宫脱垂 胃下垂 ) 柴胡 20 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升麻 2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1 2 发汗解表 风寒表实无汗证宣肺平喘 肺气不宣的喘咳证利水消肿 水肿兼有表证发汗解肌 风寒表虚有汗, 风寒表实无汗温通经脉 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 痛经闭经 ; 风寒湿痹, 胸痹作痛助阳化气 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腹痛 阳虚心悸 水肿, 痰饮证 麻黄 桂枝 4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紫苏 5 散风解表, 透疹止痒, 止血 ( 炒炭用 ) 荆芥 6 7 8 发汗解表,

More information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甘 C. 苦 D. 酸 E. 咸 答案 :3.D 4. 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 大多是何味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 :4.A 5. 外感风热, 应选择何种性味的药物 A. 辛 温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甘 C. 苦 D. 酸 E. 咸 答案 :3.D 4. 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 大多是何味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 :4.A 5. 外感风热, 应选择何种性味的药物 A. 辛 温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 A1 型题 1. 药物寒热 温凉的依据是 A. 神农氏尝百草的体会 B. 素问 :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C. 本经 :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D. 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 E. 口尝的滋味 答案 :1.D 2. 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A. 咸 B. 酸 C. 苦 D. 辛 E. 甘 答案 :2.D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一 ) 整体观念 ( 二 )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的概念 2 整体观念的内容 症 证 病的概念 2 辨证论治的概念 3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儿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儿科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84 - 6 Ⅰ 全 Ⅱ 国 Ⅲ 中国医药学

More information

中药饮片与中药方剂编码规则 第2部分 中药方剂.doc

中药饮片与中药方剂编码规则 第2部分 中药方剂.doc ICS 11.120.10 C 25 SZJG 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 SZJG 38.2-2011 中药饮片与中药方剂编码规则 第 2 部分 : 中药方剂 2011-03 09 发布 2010 04-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编码原则...1 4 中药方剂编码规则...1 5 编码维护和管理...4 附录 A (

More information

1 辛温解表药 2 辛凉解表药 3 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干货 120 考点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香薷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西河柳 细辛 白芷 苍耳子 辛夷 薄荷 蔓荆子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升麻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知母 栀子 天

1 辛温解表药 2 辛凉解表药 3 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干货 120 考点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香薷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西河柳 细辛 白芷 苍耳子 辛夷 薄荷 蔓荆子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升麻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知母 栀子 天 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备考干货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1 辛温解表药 2 辛凉解表药 3 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干货 120 考点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香薷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西河柳 细辛 白芷 苍耳子 辛夷 薄荷 蔓荆子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升麻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知母 栀子 天花粉芦根竹叶淡竹叶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 发汗解表,

More information

2016 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 ( 执业医师综合笔 试满分为 600 分, 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满分为 300 分 ) 科目分数线科目分数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180 中西医执业 / 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 1. 基础医学科目 : 中医基础理论 ( 含中医

2016 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 ( 执业医师综合笔 试满分为 600 分, 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满分为 300 分 ) 科目分数线科目分数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180 中西医执业 / 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 1. 基础医学科目 : 中医基础理论 ( 含中医 2017 中西医执业医师 每日一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sks 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及习题 中公医考网考试交流 QQ 群 :609345652 2016 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 ( 执业医师综合笔 试满分为 600 分, 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满分为 300 分 ) 科目分数线科目分数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180 中西医执业 / 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 1.

More information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学重点学科 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学重点学科 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期 - 中成藥品質及安全檢測技術培訓班 中成药组方原则及方解 广东药科大学梁生旺 2016 年 9 月 30 日上午 方剂的分类 目 录 方剂的配伍目的 方剂的组方原则 方剂书写及结构介绍 实例 第一节方剂的分类 方剂分类法是研究古今成方的组成和临床运用规律的重要手段 历代医家对此进行过多种探讨和尝试, 主要以病症分类法 证候分类法 病因分类法 脏腑分类法 组成分类法 功效分类法 类方分类法 综合分类法等不同形式进行分类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74 - 0 Ⅰ 全 Ⅱ 国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5 年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考前密押提分精粹 ( 白皮书 ) 中药专业知识二 中公教育集团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 出品 2015 年 10 月 中国医考网独家研发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1 第一篇 常用单味中药 凉血止血 肺热燥咳 15. 菊花 功效 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 第一章 解表药 16. 葛根 特点 治项背强痛要药 功效 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 升阳止泻 1. 麻黄 功效 发汗解表,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90 - 7 Ⅰ 全 Ⅱ 国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皮肤与性病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More information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www.cyikao.com 2017 年中医助理医师 中药学 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 细目五 : 毒性 1.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一 ) 整体观念 ( 二 )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的概念 2 整体观念的内容 症 证 病的概念 2 辨证论治的概念 3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耳鼻喉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妇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妇科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709 - 6 Ⅰ 全 Ⅱ 国 Ⅲ 中国医药学

More information

(CIP) /. :,2004 ISBN7 5045 4425 6 Ⅰ Ⅱ Ⅲ 1 2 Ⅳ D922 519 CIP (2004) 007269 ( 1 :100029) : 787 960 32 1 625 30 2004 2 1 2004 2 1 : :4 00 :010 64929211 :0

(CIP) /. :,2004 ISBN7 5045 4425 6 Ⅰ Ⅱ Ⅲ 1 2 Ⅳ D922 519 CIP (2004) 007269 ( 1 :100029) : 787 960 32 1 625 30 2004 2 1 2004 2 1 : :4 00 :010 64929211 :0 (CIP) /. :,2004 ISBN7 5045 4425 6 Ⅰ Ⅱ Ⅲ 1 2 Ⅳ D922 519 CIP (2004) 007269 ( 1 :100029) : 787 960 32 1 625 30 2004 2 1 2004 2 1 : :4 00 :010 64929211 :010 64911190 :htp://www.clas.com.cn 010 64911344 ( )(1953

More information

!"! 赵国平 "! 王志文武密山柴茂山 "!( 按姓氏笔画排序 ) 王志文 ( 河北联合大学 ) 吕光耀 ( 新疆医科大学 ) 乔明 ( 扬州大学 ) 刘春慧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李恩庆 ( 暨南大学 ) 武密山 ( 河北中医学院 ) 郑彩慧 ( 河北联合大学 ) 赵国平 ( 暨南大学 ) 袁

!! 赵国平 ! 王志文武密山柴茂山 !( 按姓氏笔画排序 ) 王志文 ( 河北联合大学 ) 吕光耀 ( 新疆医科大学 ) 乔明 ( 扬州大学 ) 刘春慧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李恩庆 ( 暨南大学 ) 武密山 ( 河北中医学院 ) 郑彩慧 ( 河北联合大学 ) 赵国平 ( 暨南大学 ) 袁 哈木拉提 吾甫尔 吕志平 曹文富牛阳安冬青范利国王滨!( 按姓氏笔画排序 ) 王茹 ( 河北中医学院 ) 王滨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王四平 ( 河北中医学院 ) 牛阳 ( 宁夏医科大学 ) 方朝义 ( 河北中医学院 ) 卢勇 ( 新疆医科大学 ) 史宏灿 ( 扬州大学 ) 包巨太 ( 河北联合大学 ) 冯志成 ( 海南医学院 ) 吕志平 ( 南方医科大学 ) 刘晓伟 ( 南方医科大学 ) 安冬青

More information

大连医科大学 2018 年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代码 大连市友谊医院 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 13 青岛市市立医院 神经病学 00 不区分 神经内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5 大连市中心医院 4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3 辽宁省人民医院 3 38 泰州市人民

大连医科大学 2018 年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代码 大连市友谊医院 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 13 青岛市市立医院 神经病学 00 不区分 神经内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5 大连市中心医院 4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3 辽宁省人民医院 3 38 泰州市人民 大连医科大学 2018 年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代码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10 医院 3 大连市友谊医院 2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 50 青岛市市立医院 11 泰州市人民医院 10 105101 内科学 00 不区分 内科 2 大连市中心医院 8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6 辽宁省人民医院 3 沈阳军区总医院 4 82 泰州市人民医院 8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31 青岛市市立医院

More information

"hw001

hw001 上篇总论一 填空题 1. 五十二病方 普济方 2. 热者寒之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寒者热之 3. 方剂学的基本理论 ( 治法为主 ) 方剂的配伍规律 方剂的临床应用 4. 组方的依据 治法的具体体现 先有方剂后有治法 5. 引经 ; 调和 6. 药味增减的变化 ; 药量增减的变化 ; 剂型更换变化 7. 吸收快 迅速发挥药效 能根据病情变化而随证加减 8. 制作简便 吸收较快 节省药材 便于服用与携带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渊 CIP 冤数据速成财富课院成就富翁的圆缘条法则 / 石向前著援北京院蓝天出版社袁 2005 援员园 ISBN 愿怨 -1 玉援速... 域援石... 芋援商业经营要通俗读物郁援 F71 缘原源怨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渊 2005 冤第 0 愿怨猿猿员号

图书在版编目渊 CIP 冤数据速成财富课院成就富翁的圆缘条法则 / 石向前著援北京院蓝天出版社袁 2005 援员园 ISBN 愿怨 -1 玉援速... 域援石... 芋援商业经营要通俗读物郁援 F71 缘原源怨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渊 2005 冤第 0 愿怨猿猿员号 25 图书在版编目渊 CIP 冤数据速成财富课院成就富翁的圆缘条法则 / 石向前著援北京院蓝天出版社袁 2005 援员园 ISBN 7-80158-6 愿怨 -1 玉援速... 域援石... 芋援商业经营要通俗读物郁援 F71 缘原源怨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渊 2005 冤第 0 愿怨猿猿员号 蓝天出版社出版发行渊北京复兴路 14 号冤渊邮政编码院 100843 冤电话院 66983715

More information

专 业 最高分最低分一本线最高分最低分一本线最高分最低分一本线 临床医学 ( 5+3 一体化 ) 口腔医学 ( 5+3 一体化 )

专 业 最高分最低分一本线最高分最低分一本线最高分最低分一本线 临床医学 ( 5+3 一体化 ) 口腔医学 ( 5+3 一体化 ) 目 录 安徽省 1 北京市 2 福建省 3 甘肃省 4 广西壮族自治区 5 贵州省 6 海南省 7 河北省 8 河南省 9 黑龙江省 10 湖北省 11 湖南省 12 吉林省 13 江苏省 14 江西省 15 辽宁省 16 内蒙古自治区 17 宁夏回族自治区 18 山东省 19 山西省 20 陕西省 21 四川省 22 天津市 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4 云南省 25 浙江省 26 重庆市 27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执业药师考试模拟试卷 珍藏版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一 最佳选择题 ( 共 40 题, 每题 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1. 素称 夏月之麻黄 的药物是 A. 羌活 B. 麻黄 C. 白芷 D. 香薷 E. 辛夷 2. 善治温病气分高热的药物是 A. 栀子 B. 黄连 C. 连翘 D. 芦根 E. 石膏 3. 下列药物中, 能够泻下 清肝 杀虫的药物是 A. 芒硝

More information

绪言 1. 什么是方剂 方剂学 ( 掌握 ) 2. 方剂学的性质学习方剂学的目的与任务 ( 熟悉 ) 3. 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 熟悉 )

绪言 1. 什么是方剂 方剂学 ( 掌握 ) 2. 方剂学的性质学习方剂学的目的与任务 ( 熟悉 ) 3. 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 熟悉 ) 方剂学 十二五版 绪言 1. 什么是方剂 方剂学 ( 掌握 ) 2. 方剂学的性质学习方剂学的目的与任务 ( 熟悉 ) 3. 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 熟悉 ) 绪言 方剂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 确定治法后, 遵循组方原则 ( 规矩 ), 选择适宜的药物, 并明确其用量 用法的药物配伍组合 方 : 规定 规矩医方药方处方 剂 : 通 齐 排比而整齐参差而无杂 绪言 方剂学 是研究方剂组方原理 配伍规律及其临证运用的一门学科

More information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执业药师备考宝典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一 最佳选择题 ( 共 40 题, 每题 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1. 素称 夏月之麻黄 的药物是 A. 羌活 B. 麻黄 C. 白芷 D. 香薷 E. 辛夷 2. 善治温病气分高热的药物是 A. 栀子 B. 黄连 C. 连翘 D. 芦根 E. 石膏 3. 下列药物中, 能够泻下 清肝 杀虫的药物是 A. 芒硝 B. 大黄

More information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11) 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 阳邪致病 B. 阳气偏盛 C. 阳气亏虚 D. 阴液亏虚 E. 寒湿郁久 (12)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 ) A. 经常畏冷 B. 不渴不饮 C. 恶心呕吐 D. 腹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11) 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 阳邪致病 B. 阳气偏盛 C. 阳气亏虚 D. 阴液亏虚 E. 寒湿郁久 (12)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 ) A. 经常畏冷 B. 不渴不饮 C. 恶心呕吐 D. 腹 第五章 八纲辨证 [ 能力测试题 ] 一 选择题 1.A 型题 (1) 下述哪种理解最正确 :( ) A. 皮肤的病变均是表证 B. 表证的病位不在脏腑 C. 内脏的病变均无表证 D. 表证的病位均在皮毛 E. 符合表证特征为表证 (2) 下述哪种理解最正确 :( ) A. 表证的病位一般在皮毛 B. 皮肤的病变一般属表证 C. 表证的定位也可在内脏 D. 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 E. 内脏的病不会出现表证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家居美化中的巧 / 陈赞等编著.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4 ISBN 7-5038-3399-8 I. 家 II. 陈 III. 住宅 室内装饰 基本知识 IV.TU241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3) 第 022376 号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1 2002.10 1 ...1...1...2...2...3...4...5...6...7...8...8...10...10...11...12...12...13...13...15...15...16...17...18...19...20...20...20...21...22

More information

郑虎占-中医方剂组方规律

郑虎占-中医方剂组方规律 中医方剂组方规律 北京中医药大学 郑虎占 方剂的概念 方 : 一张处方 药名 用量 用法 等 一般言, 方是由多味药组合成 的 方剂的概念 剂 一是指剂型言 如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等 二是指方剂的功能言, 如解表剂 泻下剂 补益剂等 组方依据 治法 方剂分类 组方配伍规律 方剂变化规律 常用治法 理 - 法 - 方 - 药 法随证立, 方从法出, 方即是 法 法大而方小, 法统领方 常用治法 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

More information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课程教案 教研室 : 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 : 方剂学专业 ( 层次 ): 72 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 :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 章节 : 总论 ( 第一 ~ 三章 ) 学时 : 2 学时 (90 分钟 )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媒体 第一章掌握并理解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 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熟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工程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吉林大学 应用化学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四川大学 制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工程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吉林大学 应用化学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四川大学 制药 045700000787 东北大学 07030 分析化学 05 校外调剂 07030 无机化学 68 66 94 04 34 063700000004 沈阳药科大学 07030 分析化学 04 校内跨专业调剂 070303 有机化学 73 56 9 00 30 0007008903 北京大学 0780Z 药学类 05 校外调剂 070303 有机化学 75 67 09 8 4 085750830 苏州大学

More information

(16) 祛痰剂 : 二陈汤 温胆汤 贝母瓜蒌散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17) 消导化积剂 : 保和丸 枳术丸 健脾丸 (18) 驱虫剂 : 乌梅丸 10. 下列方剂的组成 功用 主治及配伍特点 (1) 解表剂 : 加味香苏散 升麻葛根汤 柴葛解肌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参苏饮 (2)

(16) 祛痰剂 : 二陈汤 温胆汤 贝母瓜蒌散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17) 消导化积剂 : 保和丸 枳术丸 健脾丸 (18) 驱虫剂 : 乌梅丸 10. 下列方剂的组成 功用 主治及配伍特点 (1) 解表剂 : 加味香苏散 升麻葛根汤 柴葛解肌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参苏饮 (2) 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一 考试 内容 1005 或 1006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698 中医综合 方剂学 部分 1. 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方剂学发展概况 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贡献及代表作 2. 治法的概念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常用治法 (" 八法 ") 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 七方 "

More information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 五行的生克 制化 胜复和乘侮 (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五脏与形体 官窍的关系, 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 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 五行的生克 制化 胜复和乘侮 (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五脏与形体 官窍的关系, 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 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1005 或 1006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 部分 ( 一 ) 绪论 698 中医综合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More information

6. 下列病证, 不宜使用消法治疗的是 A. 宿食燥屎 B. 气滞血瘀 C. 水湿内停 D. 痰饮不化 E. 疮疡痈肿正确 :A

6. 下列病证, 不宜使用消法治疗的是 A. 宿食燥屎 B. 气滞血瘀 C. 水湿内停 D. 痰饮不化 E. 疮疡痈肿正确 :A 概述 一 A1 型题 1. 下列各项, 属于 " 反佐药 " 范畴的是 A. 减低君臣药之毒 B. 缓和君臣药之峻 C. 监制君臣药之偏 D. 防止邪甚而拒药 E. 协助君臣药之力正确 :D 2. 由半夏泻心汤化裁为生姜泻心汤属于 A. 药味加减的变化 B. 药量增减的变化 C. 剂型更换的变化 D. 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 E. 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正确 :D 3. 祛湿剂属于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一 ) 整体观念 ( 二 )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的概念 2 整体观念的内容 症 证 病的概念 2 辨证论治的概念 3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十八期 谭杨 理气药 细目一概述一 性能特点 : 味多辛苦芳香, 性多温, 主归脾 胃 肝 肺经, 善于行散或泄降 二 功效 : 能理气健脾 疏肝解郁 理气宽胸 行气止痛 破气散结 三 适应范围 : 脾胃气滞, 肝气郁滞, 肺气壅滞 细目二具体药物一 脾 胃 肺 : 陈皮 木香 沉香二 肝 : 青皮 香附 川楝子 佛手三 心 : 薤白 枳实 檀香四 其他 : 荔枝核 大腹皮

More information

CIP / ISBN Ⅰ. Ⅱ. Ⅲ. - Ⅳ. C CIP / ISBN /C27

CIP / ISBN Ⅰ. Ⅱ. Ⅲ. - Ⅳ. C CIP / ISBN /C27 CIP /. - 2005. 6 ISBN 7-80171 - 638-8 Ⅰ. Ⅱ. Ⅲ. - Ⅳ. C933. 2 CIP 2005 032881 1 100007 787 1092 1 /16 2005 5 1 2005 5 1 1-3000 ISBN 7-80171 - 638-8 /C27 998. 00 1 1075 1075 1075 1076 1076 1077 1077 1078

More information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 2019 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 : 毒性 1.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2 / 27 ( 二 ) 清热泻火药 ( 三 ) 清热燥湿药 ( 四 ) 清热凉血药 ( 五 ) 清热解毒药 2. 分类清热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3. 配伍与使用注清热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意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 1. 石膏 知母 天病证的异同花粉

2 / 27 ( 二 ) 清热泻火药 ( 三 ) 清热燥湿药 ( 四 ) 清热凉血药 ( 五 ) 清热解毒药 2. 分类清热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3. 配伍与使用注清热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意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 1. 石膏 知母 天病证的异同花粉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大纲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常用单味中药 1. 性能主治 解表药的性能功效与适用范围 2. 分类解表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 一 ) 用知总要 3. 配伍与使用注解表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意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 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 1.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介 防风 宪活 细辛 白芷 病证的异同 (2) 细辛的用量 (3) 麻黄 桂枝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 三 ) 升降浮沉 2 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一 药性理论 3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四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骨伤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9 - 4 Ⅰ 全 Ⅱ

More information

19 年中西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

19 年中西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要点 :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眼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More information

润下方: 济川煎 攻补兼施: 黄龙汤 逐水方: 十枣汤

润下方:      济川煎 攻补兼施:   黄龙汤 逐水方:      十枣汤 和解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 调和脏腑功能 调和寒热等作用, 用以治疗少阳 病半表半里证 脏腑功能失调 寒热错杂等病证的一类方剂, 统称 为和解剂. 注意亊项 1. 凡外感疾病, 表邪未解, 或邪已入里, 阳明热甚者, 不宜使用和解剂 2. 凡由劳倦内伤, 饮食停滞, 气血不足而见寒热者, 不宜使用 3. 七情内伤, 肝脾不和, 治宜配合思想开导方法 范畴 和解剂原为治疗足少阳胆经病证而设 然而, 胆附于肝,

More information

(1) 风寒束表证 :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项强痛, 鼻塞声重, 鼻涕清稀, 或有咽痒咳嗽, 痰白稀, 口不渴, 肢节酸痛, 舌苔薄白, 脉浮紧 (2) 风热犯表证 : 发热重, 微恶风寒, 鼻塞流黄浊涕, 身热有汗或无汗, 头痛, 咽痛, 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 舌苔薄黄, 脉浮数 (3

(1) 风寒束表证 :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项强痛, 鼻塞声重, 鼻涕清稀, 或有咽痒咳嗽, 痰白稀, 口不渴, 肢节酸痛, 舌苔薄白, 脉浮紧 (2) 风热犯表证 : 发热重, 微恶风寒, 鼻塞流黄浊涕, 身热有汗或无汗, 头痛, 咽痛, 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 舌苔薄黄, 脉浮数 (3 (1) 风寒束表证 :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项强痛, 鼻塞声重, 鼻涕清稀, 或有咽痒咳嗽, 痰白稀, 口不渴, 肢节酸痛, 舌苔薄白, 脉浮紧 (2) 风热犯表证 : 发热重, 微恶风寒, 鼻塞流黄浊涕, 身热有汗或无汗, 头痛, 咽痛, 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 舌苔薄黄, 脉浮数 (3) 暑湿袭表证 : 恶寒发热, 头重, 胸腹闷胀, 恶呕腹泻, 肢倦神疲, 或口中黏腻, 渴不多饮,

More information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