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24-12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24-12"

Transcription

1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12 上海佛学书局印行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七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八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九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十二 ) 目 錄 卷二十九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一 卷三十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八 六三 卷三十一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九 一二三 卷三十二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 一八五 卷三十三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一 二二四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我今見聞得受持 百千萬劫難遭遇 願解如來眞實義

2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二十九 第七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等隨順一切衆生廻向 佛子 云何為菩薩摩訶薩等隨順一切衆生廻向 金剛幢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大弟子! 你們大家知不知道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平等隨順一切衆生廻向? 我現在為大衆解釋一番, 請你們注意地聽 佛子 此菩薩摩訶薩隨所積集一切善根 所謂小善根 大善根 廣善根 多善根 無量善根 種種善根 微塵數善根 阿僧祇善根 無邊際善根 不可思善根 不可量善根 佛境界善根 法境界善根 僧境界善根 善知識境界善根 一切衆生境界善根 方便善巧境界善根 修諸善心境界善根 內境界善根 外境界善根 無邊助道法境界善根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時時刻刻修行所積集的一切善根 有的是小善根, 有的是大善根 可是菩薩不會因為是小善根而不修行, 他不管大小的善根, 都去修行 菩薩又發大菩提心, 修廣大的善根, 修多種的善根, 修無量的善根, 修種種的善根 凡是屬於善的, 都去修行 就像微塵數那樣多的善根, 阿僧祇 ( 無量數 ) 那樣多的善根, 菩薩統統去修行 無邊際的善根, 不可思的善根, 不可量的善根, 菩薩都修行, 將此功德皆迴向給法界衆生 佛所有一切境界的善根, 法所有一切境界的善根, 僧所有一切境

3 界的善根, 善知識所有一切境界的善根, 衆生所有一切境界的善根 都去修行, 修行一切善巧方便境界的善根, 修行一切善心境界的善根 內境界的善根, 就是勤修戒定慧 ; 外境界的善根, 就是息滅貪瞋癡 貪瞋癡息滅了, 自然增長善根 又要修無邊助道法一切境界的善根, 助道法就是三十七道品的法門, 也就是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正道 勤修一切捨善根 立勝志究竟持淨戒善根 一切捨無不受堪忍善根 常精進心無退善根 以大方便入無量三昧善根 以智慧善觀察善根 知一切衆生心行差別善根 集無邊功德善根 勤修習菩薩業行善根 普覆育一切世間善根 菩薩又勤修一切捨的善根 就是布施波羅蜜, 能捨人所不能捨的物品, 來集聚善根 又勤修殊勝究競持清淨寳戒的善根, 就是持戒波羅蜜 在家持五戒, 出家持具足戒 又勤修一切皆捨, 沒有不受堪忍的善根, 就是忍辱波羅蜜 無論什麼不如意的事, 都能接受忍耐 又勤修常精進, 心無退轉的善根, 就是精進波羅蜜 晝精進 夜精進 身精進 心精進, 總之, 時時精進, 無有懈怠 又勤修大方便法門, 入無量三昧的善根, 就是禪定波羅蜜 又勤修智慧, 善觀察一切因 : 緣的善根, 就是般若波羅蜜 這是六度到彼岸的法門 菩薩知道一切衆生的思想和行為種種不同的善根 衆生所想的和所作的, 菩薩完全曉得 為什麼? 因為菩薩有他心通 ( 六神通之一 ) 的緣故 修行集聚無邊功德的善根, 勤修學習菩薩所修菩薩行的善根, 勤修普徧覆育一切世間的善根 菩薩修這些種種的善根, 為衆生

4 迴向 佛子 菩薩摩訶薩於此善根 修行 安住 趣入 攝受 積集 辨具 悟解 心淨 開示 發起時 得堪忍心 閉惡趣門 善攝諸根 威儀具足 遠離顚倒 正行圓滿 堪為一切諸佛法器 能作衆生福德良田 為佛所念 長佛善根 住諸佛願 行諸佛業 心得自在 等三世佛 趣佛道場 入如來力 具佛色相 超諸世間 不樂生天 不貪富樂 不著諸行 一切善根悉以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對於在前邊所說種種的善根, 都能修行 安住在善根中, 趣入在善根中, 攝受善根, 積集善根, 辨具善根, 悟解善根, 心淨善根, 開示善根 發起善根的時候, 得到堪能忍受的心, 關閉一切惡趣的門戶 善能攝受一切諸根, 一切威儀皆具足 遠離顚倒夢想, 也就是離開一切不正當的行為 修行正當的行門, 得到園滿 堪可作為一切諸佛的載法之器, 又能作為衆生種福德的良福田, 令一切衆生種無量的善根 為諸佛之所憶念, 增長諸佛的善根, 住在諸佛的大願, 能行諸佛的善業, 心中得到自在, 等於和三世一切諸佛一樣的快樂 常到十方諸佛道場去, 得到諸佛的十力, 具足諸佛的色相, 也就是三十二相, 八十種隨形好, 超出世間一切相好 不願生天去享天福, 不貪人間的富貴, 不著住一切行 而把所修集一切善根, 悉皆為衆生迴向, 令離苦得樂, 這才是菩薩的精神 為諸生功德之藏 住究竟道 普覆一切 於虛妄道中 拔出衆生 令其安住一切善法 徧諸境界 無斷無盡 開一切智菩提之門 建立智幢嚴淨大道 普能示現一切世間 令除垢染 心善調伏 生如來家

5 淨佛種性 功德具足 作大福田 為世所依 安立衆生 咸令清淨 常勤修習一切善根 菩薩作為一切衆生的功德寳藏, 住在究竟之道, 普徧覆護一切衆生 在虛妄道中, 拔出衆生, 令一切衆生安住在善法之中 徧滿一切境界, 沒有間斷, 沒有窮盡 開啟一切智菩提之門, 建立智慧之幢, 莊嚴清淨一切大道場 普徧能示現百千億化身在一切世間, 令衆生除掉一切塵垢和染汚的思想 心善調伏一切妄想, 能生在佛的家中, 請淨佛的種性 這種功德具足圓滿, 作為衆生最大的福田, 為世間衆生所依靠 令一切衆生平安而能自力, 令一切衆生的心皆清淨無染, 時常勤修學習所有一切的善根 佛子 菩薩摩訶薩以淨志願菩提心力 修諸善根時 作是念言 此諸善根 是菩提心之所積集 是菩提心之所思惟 是菩提心之所發起 是菩提心之所志樂 是菩提心之所增益 皆為憐愍一切衆生 皆為趣求一切種智 皆為成就如來十力 作是念時 善根增進 永不退轉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以清淨的志願和菩提心的力量, 修行一切善根的時候, 作這樣的觀想 : 這一切的善根, 都是由發菩提心所積集而有的, 都是由發菩提心所思惟而有的 這種種的善根, 是從菩提心所修的發起, 是從菩提心所立的志願和所求的快樂, 是從菩提心所增的利益 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因為憐愍衆生的苦, 拔救衆生的苦, 所以才發菩提心 ; 為趣求一切種智, 為成就諸佛的十力, 所以才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簡而言之, 就是上求佛道, 下化衆生 修行人不發菩提心, 等於開花不結果的樹, 無有用處

6 菩薩作這樣想念的時候, 善根又增加很多, 菩薩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苦艱難, 永遠不會退轉菩提心 菩提心堅固猶如金剛一般, 天魔外道無法可以破壞的 佛子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 願我以此善根果報 盡未來劫 修菩薩行 悉以惠施一切衆生 悉以廻向一切衆生 普徧無餘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又作這樣的想念 : 我願意用這種善根和果報, 窮盡未來劫, 修行菩薩的行門, 把所修得的善根, 統統惠施給一切衆生, 完全迴向給一切衆生, 普徧利益一切衆生, 令沒有一個衆生得不到這種善根迴向 所以說普徧無餘 願令阿僧祇世界珍寳充滿 阿僧祇世界衣服充滿 阿僧祇世界妙香充滿 阿僧祇世界莊嚴具充滿 阿僧祇世界無量摩尼寳充滿 阿僧祇世界妙華充滿 阿僧祇世界上味充滿 阿僧祇世界財貨充滿 阿僧祇世界牀座充滿 蓋以寳帳 敷以妙衣 阿僧祇世界種種莊嚴寳冠充滿 菩薩發願, 願意使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 在每個世界中, 都充滿奇珍異寳 又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 都充滿一切衣服 又願令阿僧祇世界, 充滿一切妙音 又願令阿僧祇世界充滿莊嚴具 又願令阿僧祇世界, 充滿一切妙華 又願令阿僧祇世界, 充滿一切上好美味 又願令阿增祇世界, 充滿一切財寳和貨物 又願令阿僧祇世界, 充滿一切寳牀和寳座 在寳牀上, 覆蓋寳帳 ; 在寳座上, 敷著妙衣 又願令阿僧祇世界, 充滿種種莊嚴寳冠 假使一人盡未來劫 常來求索 以此等物而惠施之 未曾厭倦而有休息 如於一人 於一切衆生悉亦如是

7 假設有個人, 從現在到盡未來劫的時候, 常來菩薩處求索 菩薩用前邊所說的物品來布施, 末曾有厭煩和疲倦的時候, 永不休息 對一個衆生是這樣的惠施, 乃至對於一切衆生, 也是這樣的惠施, 絕對不會有厭倦的心 佛子 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 無虛偽心 無希望心 無名譽心 無中悔心 無熱惱心 但發專求一切智道心 一切悉捨心 哀愍衆生心 教化成熟心 皆令安住一切智智心 佛子 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廻向 盡未來劫常行惠施 住一切智智心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像這樣布施的時候, 是用眞實心來布施 絕對沒有半點的虛偽心, 也不希望將來得到什麼好處, 才作布施, 也不是圖個好名譽, 才作布施 布施之後, 不生後悔心, 不生熱惱心, 永遠是快樂, 所謂 為善最樂 為什麼用善根來迴向? 因為專求一切智慧的道心, 一切布施的慈心, 哀愍一切衆生的心, 教化成熟衆生的心, 令一切衆生安住在一切智慧的智心 諸位佛的弟子! 菩薩中的大菩薩, 用種種的善根, 像這樣來迴向, 就是窮盡未來劫時, 也是常常慈惠的布施, 住在一切智慧沒一有其他一切的希求心 佛子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 我為一衆生故 欲令阿僧祇世界寳象充滿 七支具足 性極調順 上立金幢 金網彌覆 種種妙寳而為莊嚴 以用布施 願令阿僧祇世界寳馬充滿 如龍馬王 種種衆寳莊嚴之具而嚴飾之 持用布施 願令阿僧祇世界伎女充滿 悉能敷奏種種妙音 持用布施 願令阿僧祇世界男女充滿 持用布施

8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又作這樣的想念 : 我為一切衆生的緣故, 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 寳象皆充滿 這寳象的七支, 皆具足而圓滿, 性情非常柔和而調順 在寳象的背上, 安立金幢, 金網彌覆其上 用種種妙寳來莊嚴, 作為布施給一切衆生 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 寳馬皆充滿 寳馬猶如龍馬王那樣的猛勇 用種種妙寳作為莊嚴之具, 而嚴飾這匹寳馬, 作為布施給一切衆生 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 伎女皆充滿, 悉能演奏種種的妙音樂, 作為布施給一切衆生 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 男女皆充滿, 作為布施給一切衆生 菩薩為滿一切衆生的願, 所謂 先以欲勾牽, 後令入佛智 所以菩薩發願, 令所有的世界, 充滿寳象 寳馬 伎女 男女等 為什麼? 因為衆生本性有貪財好色的因素, 所以菩薩用一切財寳來滿衆生的貪財願, 又用美貌的伎女來滿衆生的好色願 為令衆生聽到微妙的音樂, 即刻發菩提心 令衆生雖見美貌少女表演歌舞, 但不生淫慾之心 菩薩用心之良苦, 而我們衆生不知感恩報德, 實在是件遺憾之事 願令阿僧祇世界己身充滿 發菩提心而用布施 願令阿僧祇世界己頭充滿 起不放逸心而用布施 願令阿僧祇世界己眼充滿 而用布施 願令阿僧祇世界己身血肉及以骨髓充滿其中 心無顧戀 持用布施 願令阿僧祇世界自在王位充滿其中 持用布施 願令阿僧祇世界奴僕作使充滿其中 持用布施 菩薩發願, 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 自己的身體皆充滿, 這種神通變化的身 發菩提心願將己身布施給需要的衆生 又願令阿僧祇

9 那樣多的世界, 自己的頭皆充滿了 生起不放逸的心, 也就是守規矩 願將己頭布施給所需要的衆生 又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 自己的眼皆充滿其中, 願將己眼布施給需要的衆生, 而不吝惜的布施 又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 自己的身 血 肉 骨 髓等充滿其中, 心不顧慮, 也不貪戀, 願將這一切布施給需要的衆生 又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 自在國王的位, 充滿其中, 願將王位布施給需要的衆生 又願令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 奴僕和作使, 充滿其中, 願將他們布施給需要的衆生 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種種諸物 盡未來劫 安住廣大一切施心 施一衆生 如一衆生 盡衆生界一切衆生 皆如是施 佛子 菩薩摩訶薩於一世界 盡未來劫 修菩薩行 以是等物施一衆生 如是給施一切衆生 皆令滿足 如於一世界 於盡虛空徧法界 一切世界中 悉亦如是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用這種種的諸物, 盡未來劫, 安住在廣大一切的布施心, 布施給一切衆生 如一個衆生是這樣的布施 ; 窮盡衆生界, 也是這樣的布施 菩薩盡心竭力來修菩薩道, 就是布施迴向的法門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在一個世界中, 盡未來劫, 修行菩薩所修的行門 用前邊所說種種的物品, 布施給一個衆生 像這樣的情形, 亦布施給一切衆生, 令他們皆得滿足 如在一個世界中, 是這樣的布施 ; 在盡虛空徧法界一切世界中, 也是這樣來布施 大悲普覆 終無間息 普加哀愍 隨其所須, 供給供養 不令施行

10 遇緣而息 乃至不於一彈指頃, 生疲倦心 菩薩用大悲心來普覆一切衆生 從開始到最後, 始終沒有停止的時候 普徧加持衆生, 哀愍衆生 隨順衆生之所需, 供給一切的供養 不會在布施的時候, 遇到特殊因緣而停止 換言之, 無論遇到什麼障礙, 還是照施不誤 乃至於不會在一彈指那樣短的時間內, 而生疲倦心 對於布施法門, 不會不去修行 菩薩修行菩薩道, 就是難行能行 譬如, 有些人做不到的事, 他好像也做不到, 可是他還要去做, 盡力而為 為什麼要這樣來說? 你們看看!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 為度衆生而捨身家性命, 在所不惜 為法忘軀, 只為度衆生離苦得樂 在三千大千世界中, 都是過去諸佛 現在諸佛 未來諸佛, 捨性命的地方 盡虛空徧法界, 十方諸佛國土, 沒有一粒微塵之處, 不是十方三世諸佛為一切衆生捨身家性命的地方 這種犧牲的精神, 多麼偉大呀! 我們衆生有種種執著, 放不下身, 放不下心 所行所作, 皆是自私自利 顚倒妄想, 一刻也不停止 這個妄想過去, 那個妄想又來, 好像走馬燈一樣 所以十方諸佛, 說我們衆生是可憐者 佛子 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 生於此心 所謂無著心 無縛心 解脫心 大力心 甚深心 善攝心 無執心 無壽者心 善調伏心 不散亂心 不妄計心 具種種寳性心 不求果報心 了達一切法心 住大廻向心 善決諸義心 令一切衆生住無上智心 生大法光明心 入一切智智心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用這種種諸物來布施的時

11 候, 生出十九種心 所說的 1 無著心 : 就是不著住於心 能把一切看空, 看破了, 而不執著 所謂 如鳥行空空無跡, 如刀斬水水無傷 空中沒有鳥飛的道路, 所以鳥在空中飛行, 沒有留下痕跡 又好像用刀斬水, 但水不會受傷 這種是自然的現象, 不可執著 2 無縛心 : 就是沒有束縛的心 縛, 就是自己把自己綁起來 這樣就不能空, 而有所依 四祖道信大師去拜見三祖僧璨禪師時, 開口便求解脫 三祖便問 : 是誰把你綁起來? 四祖聞言豁然大悟, 疾得解脫, 也就是明心見性 3 解脫心 : 就是自在的心, 也就是無縛心 解脫識根本不著住, 所謂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4 大力心 : 其力量能破一切迷惑 5 甚深心 : 就是菩提心 6 善攝心 : 善於攝受一切衆生的心 7 無執心 : 沒有一切執著的心 8 無壽者心 : 不會說我作了什麼功德, 有什麼壽者的果報? 菩薩沒有這種思想 只知為一切衆生利益著想, 而忘掉自己的存在 9 善調伏心 : 菩薩善於調伏自己的狂心野性 妄想一生, 馬上把它調伏, 令他不起作用, 不會興風作浪 降伏剛強心 瞋恨心, 不能忍耐的心 這時, 心中一點麻煩也沒有了, 循規蹈矩, 不犯一切戒律 善調伏心, 就是善忍耐心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 都要有一種忍耐心 這種忍耐心, 就是任勞任怨 怎叫任勞? 就是勞苦也要忍耐 怎叫任怨? 就是怨恨也要忍耐 例如有人惡意批評你, 吹毛求疵說這樣也不對, 那樣也不對 總之, 說你一言一行 一擧一動, 都是錯誤 這時候, 自己要迴光返照, 如果眞的錯了, 就要改過來 若是沒有錯, 就要忍耐, 不發脾氣 修行人必須有這種忍耐的功夫, 也是必經之路,

12 就是來考驗自己定力夠不夠, 能轉境界, 或被境界所轉 10 不散亂心 : 就是定心 如果散亂, 精神不集中, 妄想紛飛, 那就是沒有禪定的功夫 11 不妄計心 : 就是不妄求的心 所謂 勿貪意外之財, 凡是不合乎義的財, 不可貪取 假若為目的不擇手段將人的錢財, 拿到自己手中, 這就是妄計心 12 具種種寳性心 : 就是佛性 法性 僧性, 具足這些寳性的心 13 不求果報心 : 我現在布施, 將來應得什麼好果報? 不求這種心 14 了達一切法心 : 明瞭通達一切諸法實相的心 眞空妙有, 中道了義的道理 15 住大廻向心 : 常修大迴向的功德 16 善決諸義心 : 善能決了一切經義 無論什麼義理, 一看便知, 而能決定它的義理是怎回事 17 令一切衆生住無上智心 : 使令一切衆生, 都得到無上智慧的心 18 生大法光明心 : 生出一種根本大法, 就是智慧光明的心 19 入一切智智心 : 就是入到一切智慧之中的智慧心 佛子 菩薩摩訶薩以所集善根 於念念中 如是廻向 所謂願一切衆生財寳豐足 無所乏少 願一切衆生成就無盡大功德藏 願一切衆生具足一切安隱快樂 願一切衆生增長菩薩摩訶薩業 願一切衆生成滿無量第一勝法 願一切衆生得不退轉一切智乘 願一切衆生普見十方一切諸佛 願一切衆生永離世間諸惑塵垢 願一切衆生皆得清淨平等之心 願一切衆生離諸難處得一切智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用所集聚的善根, 在念念之中, 都是這樣來迴向給衆生 發這樣的十種願心, 就是所說的 1 願一切衆生, 都能得到財寳, 十分豐足, 誰也不會缺乏或短少 各位

13 想一想, 菩薩發這種願, 是不是能滿願? 是不容易滿願 你我他的財寳豐足嗎? 不豐足 菩薩發這種願, 雖然不能滿願, 可是他願意發這個願 為什麼? 為成就他的大菩提心的緣故 2 又願一切衆生, 成就無窮盡的大功德藏 3 又願一切衆生, 具足一切的安穩和快樂 4 又願一切衆生, 增長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種種的善業 5 又願一切衆生, 成就圓滿無量第一殊勝之法 6 又願一切衆生, 得到不退轉一切智慧之乘, 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譯為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 7 又願一切衆生, 普徧見到十方諸佛, 聆聽佛法, 供養於佛 8 又願一切衆生, 永遠離開世間的一切迷惑和塵垢 9 又願一切衆生, 皆得到清淨本源, 平等之心 10 又願一切衆生, 離開八難之處 八難就是地獄 餓鬼 畜生 北俱盧洲 長壽天 盲聾瘖啞 世智辯聰 佛前佛後 這八處之衆生, 不見佛, 不聞法, 不覩僧 但願他們都得一切種種的智慧 佛子 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時 發歡喜心 金剛幢菩薩, 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大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這樣迴向的時候, 發生歡喜心 為使令一切衆生歡喜, 而發一百一十個願心 前七十二句, 令成行布, 修因至果 行布就是按次第來修行, 也就是一步一步修到佛位 先從十信開始修行, 經過十住 十行 十迴向 十地 等覺而到妙覺 ( 佛位 ) 後三十八句, 令成圓融, 因圓果滿 圓融就是菩薩在初發心時, 便成正覺 也就是在初信地位發菩提心, 即到妙覺地位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在因地的時候, 已將十信等五十一個地位, 修成圓滿, 所以到果位時, 一證便成佛 因此, 行

14 布不礙圓融, 圓融不礙行布 此二無礙, 為迴向意 為令一切衆生得利益安樂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平等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能捨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一切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歡喜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永離貧窮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一切財寳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無數財寳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普施 無量施 一切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盡未來劫無斷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利益和安樂的緣故, 所以菩薩才行布施, 把所得到功德迴向給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平等心, 沒有分別心的緣故, 所以菩薩才行布施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能捨心的緣故, 也就是能布施的心, 所以菩薩才行布施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一切捨心, 一切都能布施, 沒有捨不得的心 因為這緣故, 菩薩行布施, 絕對沒有吝惜的思想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歡喜布施心的緣故, 所以才行布施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永離貧窮布施心的緣故, 所以才行布施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一切財寳布施心的緣故, 所以才行布施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無數財寳布施心的緣故, 所以才行布施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普徧施 無量施 一切施心的緣故, 所以才

15 行布施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盡未來劫無間斷施心的緣故, 所以才行布施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住一切悉捨無悔無惱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悉捨一切資生之物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隨順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攝取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廣大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捨無量莊嚴具供養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無著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平等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如金剛極大力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如日光明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攝如來智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一切悉捨的境界, 沒有後悔的布施心, 沒有煩惱的布施心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一切悉捨的境界, 將所有資生之物, 皆來布施 用生活必需品, 施與一切衆生, 例如飲食 衣服 湯藥 臥具等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隨順衆生施心 凡是有所求索, 都能布施, 沒有厭倦的時候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攝取施心, 也就是使令所有一切衆生都具有布施心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廣大施心, 也就是廣大心來布施, 不分種族 國籍, 一視同仁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捨無量莊嚴之具, 供養一切諸佛, 布施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無著施心 在布施的時候, 令心常存 三輪

16 體空 的思想 也沒有一個能捨, 也沒有一個所捨, 中間也沒有一個能受者和所受施物 這才是無執著的布施心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平等施心 可是衆生的心是很難平等, 而是有厚有薄, 有是有非, 有好有壞, 不能一律平等 菩薩為令衆生有平等布施之心, 乃不選擇富貴貧賤而行布施 凡是有人來乞求什麼? 菩薩就布施什麼, 不存親疏的觀念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金剛極大力施心 菩薩的施心, 如同金剛一般的堅固, 光明無比, 力量又特別大 菩薩有這種大力的布施心, 乃作為示範, 令衆生學習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如同太陽光明的智慧中, 來求布施法門 凡是陽光所照之處, 皆能布施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攝受如來的智慧中, 來求布施法門 凡是佛光普照之處, 皆能布施 因為這樣種種的緣敵, 所以菩薩才行布施, 令衆生得到安樂 菩薩積集種種善根, 來為衆生迴向, 這是為令所有衆生, 得到大利益 這就是菩薩的慈悲心腸 為令一切衆生善根眷屬具足故 為令一切衆生善根智慧常現在前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不可壞淨心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最勝清淨善根故 為令一切衆生於煩惱睡眠中得覺悟故 為令一切衆生滅除一切諸疑惑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平等智慧淨功德故 為令一切衆生功德圓滿無能壞者故 為令一切衆生具足清淨不動三昧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不可壞一切智智故

17 為令一切衆生, 善根眷屬具足的緣故, 家庭和順而快樂, 沒有爭爭吵吵的事件發生 為令一切衆生, 善根智慧常現前的緣故 有了智慧, 才能學習佛法 ; 否則, 無有成就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不可壞清淨心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成就最殊勝最清淨的善根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在煩惱睡眠中, 得到覺悟的緣故 愚癡的人, 常生煩惱 為什麼? 因為被無明所惑 如得到清淨的智慧, 覺悟無明是煩惱的導源, 而設法消滅無明, 便無煩惱 為令一切衆生, 滅除一切懷疑和迷惑的緣故 即是得到眞正的信心, 眞正的覺悟, 恢復本來面目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平等的智慧, 清淨的功德的緣故 換言之, 智慧和功德都要清淨, 都要平等, 才算完人, 合乎標準 為令一切衆生, 所有的功德皆圓滿, 沒有能破壞者的緣故為令一切衆生, 具足清淨不動定的緣故 清淨定由坐禪中獲得, 無論見到什麼境界也不動心 所謂 泰山崩前而不驚, 美女當前而不動 到這種程度, 便能轉境, 不為境所轉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不可壞一切智慧中之智慧的緣故, 所以菩薩修迴向的法門 為令一切衆生成滿菩薩無量清淨神通行故 為令一切衆生修集無著善根故 為令一切衆生念去來今一切諸佛心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出生清淨勝善根故 為令一切衆生滅除一切魔所作業障道法故 為令一切

18 衆生具足無礙清淨平等功德法故 為令一切衆生以廣大心常念諸佛 無懈廢故 為令一切衆生常近諸佛勤供養故 為令一切衆生廣開一切諸善根門 普能圓滿白淨法故 為令一切衆生無量心廣大心最勝心悉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 成就圓滿菩薩無量清淨神通行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修行集聚無所著住無量善根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念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一切諸佛心清淨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出身一切最清淨最殊勝這種善根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滅除一切魔所作的業力, 能障礙道法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具足圓滿無礙清淨平等功德法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以廣大的菩薩心, 常常憶念諸佛, 沒有懈廢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常常親近十方諸佛, 勤加供養十方諸佛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廣開一切善根之門, 普徧能圓滿清淨無染汚法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有無量心 廣大心 殊勝心, 都得到清淨的緣故 菩薩所修種種善根, 都是為著衆生 我們衆生的一擧一動, 一言一行, 沒有為著菩薩著想過 沒有想菩薩對我們這樣好, 我們應該怎樣發菩提心? 沒有一個人能這樣想過 好像父母對子女, 盡心竭力來養育, 令他們長大成人 可是多數子女沒有對父母盡孝心, 連百分之一那樣誠心也沒有, 甚至認為父母對自己是應該這樣的盡義務, 而自己對父母則不應該有什麼表現 衆生就是這樣子, 不管菩薩發什麼

19 願, 與我沒有關係 衆生所以為衆生, 關鍵就在這個地方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清淨等施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奉持諸佛尸波羅蜜等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大堪忍波羅蜜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精進波羅蜜常無懈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無量定能起種種神通智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知一切法無體性般若波羅蜜故 為令一切衆生圓滿無邊淨法界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滿一切神通清淨善根故 為令一切衆生住平等行積集善法悉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善入一切諸佛境界悉周徧故 為令一切衆生, 成就清淨等施心的緣敵 一切布施都得清淨, 便到彼岸 為令一切衆生, 奉持諸佛清淨戒的緣故 一切戒律都得清淨, 便到彼岸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大堪忍的緣故 一切忍辱都能圓滿, 便到彼岸 堪忍什麼? 就是他人對我不好, 甚至虐待我, 也要忍可於心 菩薩對待我們衆生如同子女一樣的慈愛, 而我們若無其事 認為菩薩這樣做是應該的, 而我們對菩薩則不必有所表示, 不必有所報答, 這是衆生的思想 菩薩願意衆生得到堪忍波羅蜜 可是衆生不聽這個, 你教我忍, 我偏不忍 衆生就這樣古怪, 你看多麼厲害!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精進波羅蜜, 不懈怠, 不放逸 如果晝夜六時常精進, 便到彼岸 菩薩悲心切切, 苦口婆心的規勸, 令衆生改過向善 所謂 苦海無邊, 回頭是岸 雖然發這種大願, 可是我們不理不睬, 我行我素, 辜負菩薩一片至誠之心 好像我們現在雖然在聽大方廣佛華嚴經, 可

20 是不經過大腦, 當作耳邊風 我們就是懶惰不精進, 始終不聽菩薩的忠告, 這多麼可憐!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無量禪定中, 能生種種神通變化, 有種種智慧現前 求智慧有兩種法門 一為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二為參禪打坐基本智慧現前, 也就是智慧解脫, 而到彼岸 為令一切衆生, 得知一切法, 沒有自己的本性, 常自寂滅相 得到般若智慧, 不是世智辯聽的智慧, 才能照了諸法實法, 到達般若彼岸 為令一切衆生, 能圓滿無量無邊法界, 都得到清淨的緣故 我們在法界之中, 猶如一粒微塵那樣渺小 不但人像微塵, 就是世界也是這樣 法界有成住壞空四相 成的時候, 是一點一點的成就 住的時候, 人類一天比一天進化, 一天比一天文明 可是要知道, 進化和文明達到極點, 世界就要毀壞 為什麼? 那時的人, 不需要飛機, 人人有神通, 可以在虛空中飛行, 而無障礙 在人的身上所有毛孔, 都會講話, 又會聽各種聲音, 不需要電話 二人無論相離多遠, 彼此能互相談話, 如同在面前 到了這種程度時, 世界 ( 地球 ) 自然會沒有了, 這是什麼道理? 因為宇宙的秘密被揭開, 無法生存, 所以會毁滅 淺言之, 我們人類彼此之間, 互相有貪瞋癡的三毒, 因為有了三毒, 所以製造戾氣, 充滿虛空 虛空被染汚而不清潔, 人類吸之, 便慢性中毒, 自然而然使人類絕種 這等於地球毁滅一樣 因為有貪瞋癡的關係, 人與人互相鬥爭, 家與家互相鬥爭, 國與國互相戰爭, 地球與星球互相戰爭 搞得宇宙烏煙瘴氣, 同歸於盡,

21 等於三大災降臨一樣的危險 再擧一例, 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成為電鈕戰爭 彼此的殺人武器, 同時出發 例如原子彈 核子彈 死光等, 這些厲害的武器, 可以把地毁滅 這時, 地球變成火焰, 將一切有情和無情的衆生, 統統燒光 尤其是 死光 這種武器, 十分厲害, 殺人不見血, 被其光所輻射, 死了也不知道為何而亡 因為這種關係, 所以法界不清淨 幸虧有菩薩發願, 令法界不會毀壞, 而且又圓滿又清淨, 把一切戾氣化為吉祥 又為令一切衆生, 成就圓滿一切的神通 怎能有神通? 首先要勤修戒定慧, 修到圓滿的時候, 就息滅了貪瞋癡 這時候, 便具足六神通的境界 當知神通是由清淨善根所成就的 為令一切衆生, 住在平等的行為, 修行種種善根, 積集圓滿, 迴向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 善能入到十方諸佛的境界之中, 悉皆周徧 入一佛境界, 即入一切佛境界 所謂 一為無量, 無量為一, 這就是華嚴經的圓融無礙之境界 為令一切衆生身口意業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善業果報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了達諸法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了達實義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修諸勝行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一切菩薩大願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證得一切功德智慧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一切同體善根 廻向出生一切智乘, 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嚴淨一切諸佛國土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見一切佛而無所著 普圓滿故

22 為令一切衆生, 身口意三業都得到清淨的緣故 身業清淨, 沒有殺盜淫 口業清淨, 沒有妄言 綺語 惡口 兩舌 意業清淨, 沒有貪瞋癡 總之, 三業淸淨, 就是十善 ; 三業汚濁, 就是十惡 為令一切衆生, 善業清淨, 果報圓滿 也就是不起惑 不造業 不受報, 沒有因果報應 學佛法要相信因果, 不可錯因果, 更不可撥無因果 為令一切衆生, 明瞭通達一切諸法實相的義理, 普徧得到清淨的緣故 各位注意! 學習佛法, 目的為求智慧 要一天比一天聰明, 不可一天比一天糊塗 有的人, 越學越貢高, 越修越我慢 對於同參道友表示不可一世, 誰也不如我高明 這種思想要不得, 如有這種想法, 趕緊改過來, 否則, 墮地犾定有你一份 甚至有的人, 聽師父講經, 越聽越煩 天天這樣的囉嗦, 講來講去講不出所以然來, 越聽越不耐煩 若是不來聽經, 又不好意思, 故勉強來聽經 可是身在佛堂, 心在市場, 妄想紛飛, 收不住心, 所謂 心猿意馬 天天聽 為令一切衆生, 越聽越沒有意思 布施! 布施! 總是不離這幾句話 如果有這種思想的人, 應該迴光返照, 反看自己的善根是否具足 佛法是百萬劫難遭難遇, 我現在很幸運遇到佛法, 為什麼不實實在在去學習, 競打些沒有意思的妄想? 有人說 : 華嚴經的經文, 重複來重複去, 實在無意思 這是你的德行不夠, 善根不深的緣故, 才有這種思想 若是業障清淨, 時時聽法, 如飲甘露 總而言之, 聽經睡覺的人, 自己要迴光返照, 審

23 察為什麼? 必有原因 菩薩的行為和思想, 與我們凡夫不同 凡夫只知有自己, 不知有他人 可是菩薩只知利益衆生, 不知利益自己 凡夫認為菩薩很笨, 是天字第一號大傻瓜 有人說 : 人不自私, 天誅地滅 這才是沒有慈悲心的表現 眞正學佛法的人, 能為法忘軀, 有無畏施的精神 為令一切衆生, 瞭解通達一切眞實的義理, 普徧得到清淨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修行一切殊勝的行為, 普徧得到清淨的緣故 我們的行為, 有時合理, 就是清淨 有時不合理, 就是不清淨 清淨屬於白淨法, 不清淨屬於染汚法 菩薩的行為, 清淨無染 為什麼? 因為菩薩所修的是清淨行 為令一切衆生, 成就菩薩所發的大願, 就是利益衆生, 令離苦海 好像四宏誓願 : 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邊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略釋之, 衆生雖然無邊, 可是菩薩發願要度, 度不完也要度 煩惱是無窮無盡, 人人都有煩惱 有多少呢? 有八萬四千之多, 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 可是菩薩願意斷盡了它 佛法之門, 有無量那樣多, 菩薩誓願都要學習 佛的果位是無上的, 菩薩誓願成就佛位 菩薩的大願, 普徧清淨 為令一切衆生, 證得一切功德, 一切智慧, 普徧得到清淨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成就一切同體善根, 也就是同體大悲, 視人如己, 彼此沒有分別 將此功德, 迴向實際, 迴向菩提, 迴向衆生 生出一切智慧之乘, 普徧得到圓滿的緣故

24 為令一切衆生, 莊嚴清淨一切諸佛國土, 普徧得到圓滿的程度 為令一切衆生, 見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也不著住於佛, 普徧得到圓滿的境界 為令一切衆生具諸相好 功德莊嚴 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六十種音聲 發言誠諦 皆可信受 百千種法而以莊嚴 如來無礙功德妙音 悉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十力莊嚴無礙平等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一切佛無盡法明 一切辯才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無上無畏人中之雄 師子吼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一切智 轉不退轉無盡法輪故 為令一切衆生了一切法 開示演說 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以時修習清淨善法 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導師無上法寳 等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於一莊嚴 無量莊嚴 大莊嚴 諸佛莊嚴 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等入三世所有境界 悉周徧故 為令一切衆生, 具足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用無量功德來莊嚴, 普徧得到圓滿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如來六十種音聲 說出的話, 十分誠諦, 眞實不虛, 令人相信, 令人接受 用百千種妙法來莊嚴一切妙音, 以及如來沒有障礙之功德妙音, 都得到圓滿 何為六十種音聲? 就是流澤聲 柔軟聲 悅意聲 可樂聲 清淨聲 離垢聲 明亮聲 甘美聲 樂聞聲 無劣聲 圓具聲 調順聲 無澁聲 無惡聲 善柔聲 悅耳聲 適身聲 心生勇銳聲 心喜聲 悅樂聲 無熱惱聲 如教令聲 善了知聲 分明聲 善愛聲 令生歡喜聲 使他如教令聲 令他善了知聲 如理聲 利益聲 離重復過失

25 聲 如師子音聲 如龍音聲 如雲雷吼聲 如龍王聲 如緊那羅妙歌聲 如迦陵頻伽聲 如梵王聲 如共命鳥聲 如帝釋美妙聲 如振鼓聲 不高聲 不下聲 隨入一切音聲 無缺減聲 無破壞聲 無染汚聲 無希取聲 具足聲 莊嚴聲 顯示聲 圓滿一切音聲 諸根適悅聲 無譏毀聲 無輕轉聲 無搖動聲 隨入一切衆會聲 諸相具足聲 令衆生心意惟喜聲 說衆生心行聲 入衆生心喜聲 隨衆生信解聲 在世界上的一切法, 都是對待法 出世法是絕對的, 世間法是相對的 相對者 : 善與惡對, 是與非對, 陰與陽對, 明與暗對, 晝與夜對 總之一切與一切, 都是相對 所謂 無善不顯惡, 無逆不顯孝, 無陰不顯陽, 無是不顯非 世間法都是相對法 修出世法的人, 要超出相對法 所以六祖大師說 : 不思善, 不思惡, 正在這個時候, 才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 這是超出對待法 在無善無惡的時候, 便是絕對法 我們都在相對法中轉 前一念生善念, 後一念生惡念 ; 前一念生是念, 後一念生非念 ; 前一念生陽念, 後一念生陰念 ; 前一念生正念, 後一念生邪念 就在對待法中循環無端, 未能超出這個數之外 可是善到極點便生惡念, 惡到極點便生善念 是到極點又該非, 非到極點又該是 陽到極點又該陰, 陰到極點又該陽 明極生暗, 暗極生明 都是在相待法中變化, 萬事萬物都在演說妙法 不過, 我們被無明所遮蓋著, 認識不清楚這種境界 始終在這裏邊浮沈著, 漂流著, 不能停止 若想停止這種對待業果報應, 那就要修不思善 不思惡的行門

26 在佛法中有不可思議的境界出現 若是離開對待法, 沒有法子可以明白它是怎囘事? 最近住在洛杉磯, 有位胡果相太太, 她的丈夫是醫生 她生一種奇怪的病症, 在皮內肉外長些疙瘩, 徧滿全身 早晨起牀時, 必須活動一番, 然後才能起牀 她的丈夫也醫治不好, 在無可奈何之情況下, 她便到台灣求醫 經名醫診斷, 乃屬於奇異雜症, 使用針炙治療, 也得一段時期, 否則難得痊瘉 最低限度需要一年, 才能恢復健康 她在台灣接受針炙治療, 已有三個多月, 但不見效果, 於是又回到美國 可是行動不方便, 擬坐輪椅代步 這時候, 有位友人介紹, 皈依三寳, 奇跡立刻出現 她來到三藩市金山寺參加禪七, 在禪堂打坐時, 感覺有百千萬燈光射照身上, 有一股熱力從頭透到足, 十分舒服 從禪堂到廚房時, 這種熱力就沒有了 回到禪堂時, 又有了熱力, 很多次都是這種境界 結果她的病不藥而瘉, 眞是不可思議, 妙不可言 因此, 人不可用凡夫的思想來研究佛法的眞實義 為令一切衆生, 成就佛的十力, 來莊嚴清淨, 圓滿無礙這種大慈悲大喜捨平等心的緣故, 所以菩薩要修菩薩道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諸佛無盡法之光明藏, 一切辯才無礙, 普徧得到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無上的果位, 一切無所畏, 在人中是大英雄, 登師子寳座, 作大師子吼演說妙法, 教化衆生 令其覺悟世間一切的一切, 皆是苦 空 無常 無我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一切的智慧, 常轉不退轉無盡大法輪的緣故

27 為令一切衆生, 明瞭一切佛法, 開示一切佛法, 演說一切佛法, 普徧得到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用一切時來修習清淨的善法, 普徧得到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成就導師 ( 佛 ) 無上法寳, 又平等又清淨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或在一種莊嚴, 或在無量種莊嚴, 或在最大莊嚴, 或在諸佛道場清淨莊嚴, 普徧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平等入三世一切所有的境界, 都周徧而圓滿 菩薩的願心是平等, 愛人如己, 所修的一切善根, 為一切衆生迴向, 而自己不保留 這種精神, 我們應該學習, 向菩薩看齊 為令一切衆生悉能往詣一切佛剎 聽受正法 無不徧故 為令一切衆生智慧利益 為世所宗 與佛等故 為令一切衆生以一切智 知一切法 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行不動業 得無礙果 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所有諸根 咸得神通 能知一切衆生根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無差別平等智慧 於一相法 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與理無違 一切善根悉具足故 為令一切衆生於一切菩薩自在神通 悉明達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一切佛無盡功德 若福若智 悉平等故 為令一切衆生發菩提心 解一切法 平等一相 無遺缺故 為令一切衆生, 都能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刹土去, 聽受一切正法, 沒有不周徧加入禮敬諸佛法會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有智慧能利益衆生, 為世間衆生所仰望, 與佛一樣, 受人的尊敬

28 為令一切衆生, 使用一切智慧, 知道一切佛法, 普徧得到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修行定業, 不為一切境界所搖動, 得到無障礙的果位, 普徧圓滿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所有的諸根 ( 眼耳鼻舌身意 ) 各有各的神通妙用, 能知一切衆生的根性的緣故 知了之後, 便用通常的法門來對治, 所謂 對症下藥, 藥到病除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沒有分別平等的智慧, 在一相法, 普徧清淨的緣故 就是在每一種相法, 也都得到清淨 為令一切衆生, 對於眞理沒有違背, 也就是實相理體 所有一切善根, 悉皆具足圓滿和清淨 為令一切衆生, 對於一切菩薩的自在神通, 統統明瞭通達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一切諸佛的無盡功德法藏 福也具足, 慧也具足, 悉皆平等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發菩提心, 瞭解一切法, 平等一相, 沒有餘相, 沒有不圓滿的地方 為令一切衆生了達正法 為世最上福德田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平等清淨大悲 為諸施者大力田故 為令一切衆生堅固第一 無能沮壞故 為令一切衆生見必蒙益 無能摧伏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滿最勝平等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善能了達一切諸法 得大無畏故 為令一切衆生放一光明 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故 為令一切衆生普修一切菩薩精進行無懈退故 為令一切衆生以一行願 普滿一切諸行願故 為令一切衆生

29 以一妙音 普使聞者皆得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明瞭通達正法眼藏, 作為世間最上的福田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成就平等清淨的大悲心, 為一切布施的人, 作為大力福田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信心堅固第一 這種信心, 不能被沮壞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無論見到什麼? 必定獲得大益處 這種益處, 無能摧伏的緣故 學佛法, 聽佛法, 還要行持佛法 如果只是學和聽, 不去躬行實踐, 等於說食和數寳一樣, 無有是處 所謂 終日數他寳, 自無半錢分 於法不修行, 其過亦如是 在佛法中, 最注重躬行實踐 例如學布施的法門, 就要布施 學持戒的法門就要持戒 學忍辱的法門, 就要忍辱 學精進的法門, 就應該勤精進 學禪定的法門, 就該修禪定 學般若的法門, 就應該有智慧 這一切的一切, 要躬行實踐, 不是學而不行 行還要眞行, 不可有絲毫的馬虎, 這樣的用功, 才能得到受用 我常對你們說 : 一切是考驗, 看爾怎樣辦, 對境若不識, 須再從頭練 學佛法就是要去實行, 不是單單說的 所謂 說的有一丈, 不如行一尺 各位! 留意這一點為要為切! 要有信解行證的功夫! 還要有慈悲喜捨的精神, 才算是眞正學佛法的人 為令一切衆生, 成就圓滿最殊勝平等布施心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善能明瞭通達一切諸法的義理, 得到大無畏的緣故

30 為令一切衆生, 放出一種大光明, 能普照十方世界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普修一切菩薩精進行, 沒有懈退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以一種行願圓滿, 一切行願皆圓滿 因為這種關係, 所以菩薩修集種種善根, 皆廻向給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 以一種妙音, 普徧使令聞到妙音的衆生, 皆得到瞭解一切諸法眞實義 為令一切衆生悉能具足一切菩薩清淨心故 為令一切衆生普得值遇諸善知識 咸承事故 為令一切衆生修菩薩行 調伏衆生 不休息故 為令一切衆生以妙辯才 具一切音 隨機廣演無斷盡故 為令一切衆生能以一心 知一切心 以一切善根 等廻向故 為令一切衆生常樂積集一切善根 安立衆生於淨智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一切智福德智慧清淨身故 為令一切衆生善知一切衆生善根 觀察廻向 普成就故 為令一切衆生, 悉能具足圓滿一切菩薩的清淨心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普徧能遇所喜願的善知識, 完全承事而供養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修行菩薩所修的行門, 調伏一切衆生, 永不休息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以微妙的辨才, 具足一切的音聲, 隨順衆生的機宜, 所謂 觀機逗教, 因人說法 廣泛演說無盡的義理 義理猶如大海的波浪, 沒有斷盡的時候 一音具足一切音, 一法具足一切法, 一義具足一切義! 這是華嚴大法圓融無礙的境界

31 為令一切衆生, 能以一個衆生心, 能知一切衆生心 用所集聚的種種善根, 平等為衆生迴向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常常歡喜集聚一切善根, 安立衆生, 在清淨智慧之中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一切智慧, 一切福德, 得到智慧清淨身 為令一切衆生, 善於知道一切衆生的善根, 觀察為衆生迴向, 普徧得到成就圓滿 為令一切衆生得一切智 成等正覺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具足神通智 於一處出興 一切諸處皆出興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普莊嚴智 嚴淨一衆會 一切衆會皆嚴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於一佛國土普見一切佛國土故 為令一切衆生以一切莊嚴具 不可說莊嚴具 無量莊嚴具 無盡莊嚴具 莊嚴一切諸佛國土 普周徧故 為令一切衆生於一切法 悉能決了甚深義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諸如來最上第一自在神通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非一非異一切功德自在神通故 為令一切衆生具足一切平等善根 普為諸佛灌其頂故 為令一切衆生悉得成滿清淨智身 於諸有中最尊勝故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一切智慧, 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普徧圓滿而成佛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具足神通的智慧 在一處出興於世, 一切世界同時出興於世 這種神通是任運自在, 不可思議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普徧莊嚴的智慧 莊嚴清淨一個大衆法會, 一切大衆法會, 皆能清淨莊嚴的緣故

32 為令一切衆生, 生在一位佛的國土, 就能普徧見到一切諸佛的國土 能親近一位佛, 等於親近一切諸佛 供養一位佛, 也就是供養一切諸佛 為什麼? 因為諸佛共同一法身 為令一切衆生, 用一切莊嚴之具, 用不可說莊嚴之具, 用無量無盡莊嚴之具, 來莊嚴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國土, 令其周徧而無遺漏 為令一切衆生, 對於一切諸佛所說的法門, 悉能決定明瞭法的甚深義理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一切諸佛最上第一自在神通妙用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非一非異一切的功德, 而有自在神通妙用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具足一切平等善根, 普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來灌頂, 授記將來在何世界成佛? 佛號是什麼? 壽命有多少劫 為令一切衆生, 悉得成就圓滿清淨的智慧身, 在三界二十五有中, 最尊貴最殊勝的緣故 佛子 菩薩摩訶薩如是悲愍利益安樂一切衆生 咸令清淨 遠離慳嫉 受勝妙樂 具大威德 生大信解 永離瞋恚及諸翳濁 其心清淨 質直柔軟 無有諂曲迷惑愚癡 行出離行 堅固不壞 平等之心 永無退轉 白淨法力 具足成就 無惱無失 善巧廻向 常修正行 調伏衆生 滅除一切諸不善業 修行苦行一切善根 金剛幢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大弟子! 修菩薩道的大菩薩, 像前邊所說悲愍一切衆生, 願一切衆生離苦得樂 利益一切衆生, 安樂一切衆生 令一切衆生, 都得到清淨, 遠離慳貪妒嫉的思想, 將來定能

33 受到殊勝微妙的快樂 具足大威德力, 生出大信解心, 永遠離開一切的瞋恚和一切的翳濁 其心清淨而無妄想, 又很質直 很柔軟 : 沒有剛強的心, 沒有諂媚的心, 沒有彎曲的心, 沒有迷惑的心, 沒有愚癡的心 智慧光明, 常常現前 修行出離三界的行門, 堅固如金剛, 不會被破壞 平等之心, 永遠不會退轉 修行白淨法的力量, 具足成就, 圓融無礙 沒有煩惱, 沒有損失, 用善巧方便法門來為衆生迴向 為令一切衆生, 常修正行的法門, 也就是正法 菩薩用善巧方便法門, 來調伏一切剛強的衆生, 滅除衆生一切不善業, 令善業增長 修行一切苦行, 才能得一切善根 善業就是十善, 身口意三業清淨, 就具足十善, 身口意三業染汚, 就具足十惡 一般所說的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言 不綺語 不惡口 不兩舌 不貪 不瞋 不癡, 反過來就是十惡 這是佛法的基本 在家的居士, 要修 諸惡莫作, 衆善奉行 出家的法師, 要修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癡 又勸衆生 令其修集 普為含識 具受衆苦 以大智眼觀諸善根 知其悉以智慧為性 方便廻向一切衆生 為令一切衆生悉得安住一切清淨功德處故 為令一切衆生悉能攝受一切善根 知諸功德性及義故 為令一切衆生普淨一切諸善根故 為令一切衆生於福田境界中 種諸善法 心無悔故 為令一切衆生普能攝受一切衆生 一一皆令趣一切智故 為令一切衆生普攝一切所有善根 一一皆與平等廻向而相應故 菩薩又勸告一切衆生, 令衆生修集正法 普徧為一切蠢動含識的衆生, 代替他們具受一切苦惱 用大智慧之眼, 觀察衆生的善根, 知

34 道一切衆生以本有般若智慧為性, 而用善巧方便法門來為衆生迴向 為令一切衆生, 悉得安全住在一切清淨功德之處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能積集 攝受 愛惜一切善根, 知道一切功德性和一切義理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普徧清淨所有種種善根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在於福田, 種植一切善法, 就是布施一切內財和外財, 心無後悔之時 我們為什麼沒有福報? 就因為在往昔沒有種福田的緣故 如果曾種下善根, 今生就有福報 為令一切衆生, 普能攝受一切衆生, 每個衆生, 都能得到一切智慧的緣故 為令一切衆生, 普徧攝受一切所有的善根 每一個善根, 都用平等心迴向給衆生 不分彼此, 一律平等, 互能相應, 就是感應道交的力量 又以諸善根如是廻向 所謂願一切衆生究竟安隱 願一切衆生究竟清淨 願一切衆生究竟安樂 願一切衆生究竟解脫 願一切衆生究竟平等 願一切衆生究竟了達 願一切衆生究竟安住諸白淨法 願一切衆生得無礙眼 願一切衆生善調其心 願一切衆生具足十力, 調伏衆生 菩薩又以所修種種善根, 如是為衆生迴向, 而發十個大願, 願一切衆生都能得到大利益 所說的 1 願一切衆生, 得到究竟的安隱 2 願一切衆生, 得到究竟的清淨 3 願一切衆生, 得到究竟的安樂 4 願一切衆生, 得到究竟的解脫 5 願一切衆生, 得到究竟的平等 6 願一切衆生, 得到究竟的了達 也就是了達境界, 人能轉境界, 境界

35 不能轉人 所謂 性定魔伏朝朝樂, 妄念不起處處安 7 願一切衆生, 得到究竟安住在白淨法, 也就是清淨法 8 願一切衆生, 得到無障礙的智慧眼, 能明白眞理 9 願一切衆生, 善能調伏其心而無煩惱 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 什麼地方? 都會生煩惱 為什麼? 因為沒有調伏其心的緣故 若能把心調伏, 一切煩惱都沒有了 修行最要緊的地方, 就是調伏其心 打禪七或打佛七, 就是調心調身, 令心沒有貪瞋癡, 令身沒有殺盜淫 這是最好修行的方法 10 願一切衆生, 具足佛的十力, 調伏九法界的衆生 佛子 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時 不著業不著報 不著身 不著物 不著剎 不著方 不著衆生 不著無衆生 不著一切法 不著無一切法 諸位佛的弟子! 修菩薩道的大菩薩, 如是迴向的時候, 不著住善業或惡業, 不著住善報或惡報 終而言之, 一切不著住 為什麼? 菩薩看業性及報性皆空, 所以不著住 也不著身, 也不著物 所謂 內不著於身心, 外不著於事物 也不著於刹, 也不著於方 換言之, 不著住十方刹土, 不著住一切的方 也不著住一切衆生 也不著住沒有衆生 也不著住有一切法, 也不著住沒有一切法 這就是菩薩無著的境界 佛子 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時 以此善根 普施世間 願一切衆生成滿佛智 得清淨心 智慧明了 內心寂靜 外緣不動 增長成就三世佛種 諸位佛的弟子! 修菩薩道的大菩薩, 如是迴向的時候, 用這種修行所積集的善根, 普徧布施給世間所有的衆生 願一切衆生, 成就圓

36 滿一切諸佛的智慧, 得到清淨無垢的心 有了智慧, 才能明瞭諸法實相的眞諦 內心清淨而寂靜, 遇到外境而不動心, 處之泰然 增長成就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種性 佛子 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廻向之時 超出一切 無能過者 一切世間所有言辭 悉共稱讚 亦不可盡 普修一切菩薩諸行 悉能往詣一切佛土 普見諸佛 無所障礙 又能普見一切世界菩薩所行 以善方便 為諸衆生 分別諸法甚深句義 得陀羅尼 演說妙法 盡未來劫 無有斷絕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修行如是迴向法門的時候, 超過出世間一切的功德, 再沒有比它再大的 一切世間所有的言辭, 統統共同來稱揚讚歎菩薩所修迴向的功德, 不但用一種言辭和文字來稱讚而不能窮盡, 就是所有種種的言辭和種種的文字來稱讚, 也是不能窮盡 普徧修行菩薩所修六度萬行的行門 又能往十方一切諸佛國土去, 普徧見到無量諸佛, 而無一切障礙 又能普徧見到一切世界諸大菩薩所修行的行門 以善巧方便為一切衆生, 分別色法 心法 心所法 不相應法 無為法這五種法的義理 每一句的義理是什麼? 每一字的義理是什麼? 詳詳細細的解釋 得到陀羅尼的義理, 為一切衆生演說妙法, 窮盡未來諸劫, 常常演說而不斷絕 為衆生轉大法輪, 不怕困苦艱難, 終不休息 為衆生故 念念於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猶如影像 普現其身 供養諸佛 念念嚴淨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 悉令周徧 修行嚴淨佛剎智慧 而無厭足 念念令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衆生 清淨成就 平等

37 滿足 菩薩為一切衆生的緣故, 在每一念之中, 於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 猶如影像一樣, 普徧示現其身, 供養一切諸佛 在念念之中, 莊嚴清淨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諸佛國土, 完全令其周徧 修行莊嚴清淨諸佛刹土, 增加一切智慧, 沒有厭足的時候 在念念之中, 令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衆生, 都能得到清淨 成就 平等 滿足, 統統圓滿 於彼一切諸國土中 勤修一切諸波羅蜜 攝取衆生, 成就淨業 得無礙耳 於不可說不可說諸佛世界 一一如來所轉法輪 聽聞受持 精勤修習 不生一念捨離之心 住無所得 無依止 無作無著菩薩神通 於一剎那一彈指頃 分身普詣不可說諸佛世界 與諸菩薩等同一見 在所有一切諸佛國土中, 勤修一切到彼岸的法門 攝取一切衆生, 都能成就清淨的道業 得到無所障礙的耳根, 在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諸佛世界中, 於諸佛所轉的妙法輪, 聽聞這種法, 能受持這種法, 精勤修習這種法 什麼法? 就是六度萬行 就在一念之中, 也不捨離一切妙法之心 菩薩雖然修行, 可是沒有一切執著, 沒有所依靠, 也沒有一個所作者, 也沒有一個所著住 菩薩的神通, 在一刹那之間, 或一彈指的時間, 能分身到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諸佛世界去教化衆生, 能和十方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大菩薩, 都有同一樣的見解 佛子 菩薩摩訶薩如是修習菩薩行時 尚能成滿無量不可說不可說清淨功德 憶念稱讚所不能盡 況復得成無上菩提 一切佛剎平等清淨 一切衆生平等清淨 一切身平等清淨 一切根平等清淨 一切業果平

38 等清淨 一切衆會道場平等清淨 一切圓滿行平等清淨 一切法方便智平等清淨 一切如來諸願廻向平等清淨 一切諸佛神通境界平等清淨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如是修習菩薩行的時候, 尚且還能成就圓滿無量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清淨功德, 憶念稱讚諸佛的功德, 就是窮盡未來劫, 也稱讚不盡 何況菩薩又得到成就無上覺道, 成就佛的果位呢! 菩薩令十方一切佛刹, 統統平等的清淨, 平等的莊嚴 一切衆生, 也得到平等清淨 一切身也得到平等清淨 一切根也得到平等清淨 一切業果也得到平等清淨 一切佛的道場及一切衆會, 也得到平等清淨 一切圓滿行門, 也是平等清淨 一切法的方便智, 也是平等清淨 一切諸佛所發的一切大願, 迴向衆生的法門, 也是平等清淨 一切諸佛所有的神通境界, 也是平等清淨 佛子 菩薩摩訶薩如是廻向時 得一切功德清淨歡喜法門 無量功德 圓滿莊嚴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如是迴向的時候, 得到一切功德清淨歡喜的法門 所得無量的功德, 又圓滿又莊嚴 如是廻向時 衆生不違一切剎 剎不違一切衆生 剎衆生不違業 業不違剎衆生 思不違心 心不違思 思心不違境界 境界不違思心 業不違報 報不違業 業不違業道 業道不違業 法性不違相 法相不違性 法生不違性 法性不違生 剎平等不違衆生平等 衆生平等不違剎平等 一切衆生平等不違一切法平等 一切法平等不違一切衆

39 生平等 離欲際平等不違一切衆生安住平等 一切衆生安住平等不違離欲際平等 菩薩修這迴向的時候, 刹土也是空, 衆生也是空 沒有執著, 所以沒有相違背 衆生不違背一切刹, 刹也不違背一切衆生 一切諸佛的刹土, 一切衆生的業果, 互相不違背業, 業也不違背佛刹和衆生 衆生的思想不違背心, 心也不違背思想 思心不違背境界, 境界不違背思心 一切遂心所欲, 互相不違背, 各不障礙 這是理事無礙, 事事無礙的境界 衆生因為迷惑, 便造種種的業 有了種種的業, 便受種種的果報 所造什麼業, 便受什麼報, 不會相違背 所造的業, 不會違背所受的報 ; 所受的報, 不會違背所造的業 這都有連帶的關係 業不會違背業道, 業道不會違背業 所謂 如是因, 如是果 也就是種善因結善果, 種惡因結惡果的道理, 一切不相違背 法的性不違背法的相, 法的相不違背法的性, 互相隨順, 互相幫助 法的生起不違背法的性, 法的性不違背法的生起 佛刹平等不違背衆生平等, 衆生平等不違背佛刹平等, 互相不違背 一切衆生的平等, 不違背一切法的平等 ; 一切法的平等, 不違背一切衆生的平等 離欲際 ( 超出三界 ) 平等, 不違背一切衆生安住平等 ; 一切衆生安住平等, 不違背離欲際平等 過去不違未來 未來不違過去 過去未來不違現在 現在不違過去未來 世平等不違佛平等 佛平等不違世平等 菩薩行不違一切智 一切智不違菩薩行

40 過去不違背未來, 未來不違背過去 過去未來不違背現在, 現在不違背過去未來, 互相不違背 世間平等不違背佛平等, 佛平等不違背世間平等 菩薩所修的法門, 不違背一切智慧, 一切智慧, 不違背菩薩所修的行門 互相幫助, 互不違背 佛子 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 得業平等 得報平等 得身平等 得方便平等 得願平等 得一切衆生平等 得一切剎平等 得一切行平等 得一切智平等 得三世諸佛平等 得承事一切諸佛 得供養一切菩薩 得種一切善根 得滿一切大願 得教化一切衆生 得了知一切業 得承事供養一切善知識 得入一切清淨衆會道場 得通達一切正教 得成滿一切白法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如是迴向的時候, 得到所造的業, 也是平等 得到所受的果報, 也是平等 得到衆生的身, 也是平等 得到善巧方便的平等 得到所發願的平等 得到一切衆生的平等 得到一切刹土的平等 得到一切行門的平等 得到一切智慧的平等 得到三世諸佛平等 得到承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得到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菩薩 得到種植一切善根 得到圓滿一切大願 得到教化一切衆生 得到了知一切所造的業 得到承事供養一切善知識 得到入於一切清淨衆會道場 得到通達一切正教 ( 正法眼藏 ) 得到成滿一切白法( 清淨無染 ) 總之, 一切的一切, 都得到平等 佛子 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七等隨順一切衆生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 在前邊所說的道理, 就是修菩薩道的大菩薩所修

41 的第七種迴向 名叫平等隨順一切衆生迴向的法門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廻向 則能摧滅一切魔怨 拔諸欲刺 得出離樂 住無二性 具大威德 救護衆生 為功德王 神足無礙 往一切剎 入寂滅處 具一切身 成菩薩行 於諸行願 心得自在 分別了知一切諸法 悉能徧生一切佛剎 得無礙耳 聞一切剎所有音聲 得淨慧眼 見一切佛 未嘗暫捨 於一切境界 成就善根 心無高下 於一切法 得無所得 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 等隨順一切衆生如是廻向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成就這種迴向, 則能摧滅所有天魔外道的怨恨, 拔出一切欲念的毒刺 得到出離欲界 色界 無色界的快樂, 住在唯一實性, 沒有二性 具足大威德, 救護一切衆生 為功德中之王, 有神足通, 圓滿無障礙 能往一切諸佛刹土去, 入到寂滅之處, 也就是寂滅快樂之境界 具足一切的身, 就是法身 報身 應身 化身, 成就菩薩所修的行門 對於一切行願, 心得到自在 分別明瞭一切諸法實相的道理, 完全能普徧生在一切佛刹 得到無所障礙的耳根, 能聽到一切佛刹所有的音聲 得到清淨智慧之眼根, 能見到十方一切諸佛, 一時一刻也捨不得離開佛 對於一切的境界, 成就一切的善根, 心是平等, 沒有高下的分別 對於一切法, 都是得無所得 所謂 無智亦無得 的境界 菩薩中的大菩薩, 用所修集的一切善根, 平等隨順一切衆生的根性, 這樣迴向給衆生 所以修持一切布施的法門 爾時金剛幢菩薩 承佛神力 普觀十方 而說頌言 在這個時候, 金剛幢菩薩, 仰承著釋迦牟尼佛大威神力, 普徧觀

42 察十方一切衆生的機緣, 而說出下邊二十一首偈頌, 把前邊經文的義 理再說一遍, 令在華嚴法會中的大衆, 能更進一步的瞭解 也是為著 未來的你我他著想, 希望都能明白這種甚深微妙法 菩薩所作諸功德 乃至一念而修行 微妙廣大甚深遠 悉能廻向無邊際 佛是怎樣成佛的? 是不是本來就是佛? 不是的 佛當初和我們一樣是凡夫, 不但和所有人一樣, 而且也和所有一切衆生一樣 佛做過種種的衆生, 做過餓鬼, 做過畜生, 也在地獄中受過苦, 做過善良的修羅, 做過仁慈的善人, 也在諸天中受過樂 然而他能一心修行, 發菩提心, 求無上果位, 然後成佛 我們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成佛? 就因為不願意把 無明 打破, 不願意把 煩惱 斷絕 雖然在往昔的時候, 曾經和佛作為朋友, 曾經和佛作為同類的衆生 可是佛努力破 無明, 故現出本有的智慧, 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 菩薩和我們更是一樣, 菩薩做人的時候, 專行菩薩道 就是能自利利他, 自覺覺他, 自度度他 他雖然是上求佛道, 但是他也下化衆生 因之, 才發大菩提心, 修一切智慧, 破一切無明 希望現出大光明藏, 成就無上佛果 所以行人所不能行的, 做人所不能做的, 忍人所不能忍的, 受人所不能受的, 讓人所不能讓的, 捨人所不能捨的 總之, 人不能放下的他能放下, 人不能看破的他能看破 因為這個緣故, 菩薩上求佛道, 念念發菩提心 ; 下化衆生, 處處利益衆生 所修種種的善根, 所集種種功德, 自己不留著, 完全迴向給法界衆生

43 菩薩是衆生之中一位有大智慧者, 我們捨不得的東西, 他能捨得布施於人 菩薩所行所作, 都是功德 他不捨少善而不為, 也不行少惡而造罪 菩薩所作的功德, 都是很微妙, 很廣大 很深遠, 不是我們凡夫所能瞭解 乃至於在一念之中, 所修行的功德, 完全迴向給無邊際的衆生 菩薩所有資生具 香象寳馬以駕車 種種豐盈無限億 衣服珍財悉殊妙 菩薩所有一切的資生之物品, 有很多的種類, 皆已豐盈, 沒有數量之限 他用香象或寳馬來駕車, 這種名貴的寳車, 可以布施 所有的衣服, 所有的珍財, 都是特別殊勝, 莊嚴而妙好, 菩薩皆能布施予衆生 或以頭目並手足 悉徧十方無量剎 或持身肉及骨髓 普施一切令充徧 菩薩為救度衆生, 如有人需要他的頭目, 或者需要他的手足 他絕不吝惜的布施 或者有人需要他的身和肉, 需要他的骨和髓, 無論什麼人? 只向他索取, 他一定滿這個人的心願, 不會令索求的人失望 各位注意! 我們衆生天天吃菩薩的肉, 天天喝菩薩的血 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菩薩行菩薩道, 把身體變化為山河大地, 生長萬物, 供養衆生, 故等於間接吃菩薩的肉, 喝菩薩的血 可是我們不知菩薩對我們有這樣的恩惠 菩薩將所有的內財布施與衆生, 又將所有的外財布施與衆生 在十方無量刹土, 都能如是的布施 普徧布施一切, 令布施法門充滿一

44 切刹土, 周徧一切法界 無量劫中所修習 為欲救度諸群生 一切功德盡廻向 其心畢竟不退轉 菩薩在無量劫中所修習一切的功德, 統統迴向實際, 迴向菩提, 迴向衆生 菩薩時時刻刻不忘救衆生, 念茲在茲不忘度衆生, 菩薩的 心永遠是慈悲喜捨, 絕對不向後退轉 菩薩為度衆生故 普令三界得安樂 常修最勝廻向業 悉使當成無上果 菩薩一擧一動, 一言一行, 都是為度化衆生的緣故 所以常常修習最殊勝迴向的德業 普徧使令三界的衆生, 皆得安樂 所謂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菩薩能令三界衆生得到清涼, 將來成就無上之覺果 菩薩普興平等願 悉以廻施諸群生 隨其所集清淨業 如是大誓終無捨 菩薩普徧同起平等的願, 隨其所集聚清淨業, 也就是善功德, 皆迴向給一切衆生 這樣的大誓願, 始終不捨棄 菩薩將所作的功德, 迴向衆生, 而自己不居功 菩薩好像是水, 水對於一切衆生及一切生物都有利益 為什麼其他星球沒有生物? 就因為沒有水的緣故, 所以不生長一切生物 為什麼沒有水? 因為當初文明特別發達, 科學發達到極點, 反而發生毁滅 菩薩發願, 希望衆生沒有這種不幸的災難 但是衆生的業力太大, 勝過菩薩的願力 菩薩悲心切切 苦口婆心的勸導, 令衆生改惡

45 向善, 消滅貪瞋癡 衆生不聽話! 要起惑, 要造業, 結果要受果報, 菩薩也無可奈何 菩薩願力無限礙 如是廻向諸群生 一切世間咸攝受 未曾暫起分別心 菩薩所發的願力, 沒有限度, 沒有障礙 菩薩所發的願力, 不但能攝受一個世界的衆生, 同時也能攝受一切世界的衆生 將這種功德, 迴向一切衆生, 未曾在一念之中, 而生分別心 你是衆生, 我是菩薩, 我們之間, 沒有什麼關係 他沒有這種思想, 一視同仁, 平等布施, 平等迴向, 不分彼此, 這就是菩薩的思想境界 普願衆生智明了 精進修行不懈廢 布施持戒悉清淨 如是大誓無休息 菩薩發願, 普願一切衆生, 都得到清淨的智慧 有了智慧, 才能明瞭一切法門, 應該怎樣修行 不但令一個衆生明瞭一切法, 也令九法界中的一切衆生也明瞭一切法, 更令三世的衆生也明瞭一切法 過去的衆生, 已經修行了 未來的生, 將來會修行 現在的衆生, 正在修行 現在的衆生, 包捨你我他在內 不要以為經上所說的法, 為三千年前的衆生所說的, 不是對我們所說的 若是這樣想, 那就不對了, 辜負諸佛菩薩的慈悲心, 也辜負一切護法善神一片慈悲心 他們擁護經典, 受持經典, 此功德無可限量 我們雖然生在佛後, 可是有機會聽到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法, 等於釋迦牟尼佛親口對我們說的 若有這樣的感覺, 當下就會得到利益 希望大家至誠懇切來聽經, 所謂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46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眞實義 菩薩修布施的法門, 非常清淨 布施有財施 法施 無畏施三種 又有內施和外施 財施就是所有的財產都能布施, 不是教人布施給我, 而是我要布施給人 能布施就到彼岸 如果受人的布施, 自己不布施, 人家能到波羅蜜的彼岸, 而自己却到不了波羅蜜的彼岸 所以布施是向外施, 不是向內施 這一點, 大家要瞭解, 要清楚 法施就是講經說法, 循循善誘, 教導衆生, 令其聞法開悟, 早成佛道 所謂 諸供養中, 法供養最 一切供養, 以法供養為最殊勝, 為最第一 無畏施就是人在困難危險中, 要安慰他, 令他不生恐懼心 或者有冒險犯難的精神, 去救他出危境, 可是要知道拯救的方法, 否則, 同歸於盡, 無謂犧牲, 成為匹夫之勇, 那是於事無益 內施就是自己的頭目腦髓, 外施就是自己的國城妻子 都可布施於所求者, 絕對沒有捨不得的思想 能布施就沒有貪心, 貪是萬惡之首, 無論什麼罪惡? 都由貪而起 持戒的法門, 修到圓滿清淨, 能到波羅蜜的彼岸 我們現在修禪, 坐在禪堂中, 就是持戒 這是不持之持, 不戒之戒 為什麼? 我們每天跑香坐香, 跑香是運動身體, 坐香是安定心念 運動能令血氣調和, 百病不生 安定能令妄想不生, 智慧現前 所以修行人要調身調心, 雙管齊下, 才有效果 由戒生定, 由定發慧 在禪堂打禪七, 就是修行第一法門, 也就是用功的法門 可是沒

47 有善根的人, 在禪堂覺得受不了, 甚至坐一支香, 覺得周身不自在, 不是腿痛, 便是腰痛 要知道不受苦中苦, 難為人上人 萬丈高樓是從平地建築起來, 萬德圓滿是從基本戒建立起來 我們打禪七, 就是建築堅固的基礎 好像蓋房子, 一定要把地基打好, 否則, 便有傾斜的危險 參禪打坐, 就是建立基礎 如何能建立堅固呢? 首先要持戒, 持戒要從身口意三業作起 身不犯殺盜淫, 口不犯妄言 綺語 惡口 兩舌, 意不犯貪瞋癡 三業清淨, 戒定慧自然圓滿, 這就是持戒的要訣 精進修行就是不懈廢 若是不精進修行, 無論什麼法, 也不會有所成就 精進有多種, 有身精進, 心精進, 有晝精進, 夜精進 總而言之, 時時刻刻都精進, 不懈怠 不荒廢 在精進之內, 包括忍辱 用功要有忍耐心, 若是不能忍苦耐勞, 一用功便覺不舒服, 忍受不了 ; 不能忍耐, 就不能精進 ; 不能精進, 就沒有禪定的功夫 ; 沒有禪定的功夫, 就不會有智慧 這六度法有連帶的關係, 布施 持戒 忍辱, 這是屬於身的修行法 ; 精進 禪定 般若, 這是屬於心的修行法 六度是菩薩所修的法門 我們所學大乘法, 一定要修六度法門 像在前邊所說的大誓大願, 只有精進, 沒有休息 這樣才是眞正佛的弟子! 眞正修行人, 精進又精進, 絕不懈廢 那有時間去打閑岔, 障礙他人修道 好吃懶做的人, 他的基礎可想而知, 不會堅固 所蓋的房子, 經不得風吹, 經不得雨淋, 不能持久, 就會坍塌

48 我們修道人, 一定把基礎打好 基礎打好, 可以建築高樓大廈, 無論多高, 不會出問題 不然的話, 等於混光陰, 依佛穿衣 賴佛吃 飯, 始終一無所得, 辜負修道一番的心意 菩薩廻向到彼岸 智慧同於兩足尊 普開清淨妙法門 分別實義得究竟 菩薩二字是簡稱, 具足是菩提薩埵 菩提譯為覺 薩埵譯為有情 就是覺有情, 或為有情覺 意思大同小異 覺有情, 就是覺悟中的有情者 有情覺, 就是有情中的覺悟者 無論是覺有情, 或有情覺, 總之他在我們人類之中, 是一位覺悟者 在一切衆生之中, 是一位先覺者 我們衆生是沒有覺悟的菩薩, 菩薩是已經覺悟的衆生 因為已經覺悟的衆生, 故菩薩所行所作, 都存大道心, 所以又叫大道心的衆生 菩薩是自利利他, 自覺覺他, 自度度他的賢聖人, 所以將所修的種種善根, 迴向給衆生 有此功德圓滿, 而到達涅槃彼岸 菩薩普徧開演無上清淨妙法門 菩薩的智慧, 等於佛的智慧 兩足尊就是佛, 佛的福也具足, 佛的慧也具足, 福慧雙圓 菩薩分別諸法實相的義理, 得到究竟圓滿的答案 菩薩言辭已通達 說法如理無障礙 種種智慧亦如是 而於其中心不著 菩薩有大智慧, 能通達世間各國的言辭和文字, 各類衆生的言語, 亦皆明瞭 對於一切的義理, 通達無礙 種種衆生的智慧, 種種衆生的思想, 種種衆生的行為, 菩薩通達到圓滿的境界 菩薩所說的一切法, 如理不虛, 無有障礙 菩薩對一切法, 心無所著, 也就是離

49 開法執 菩薩二執皆空 二執就是我執和法執 二乘人, 已無我執, 但仍有法執, 菩薩是我法二執俱遣 常於諸法不作二 於二不二並皆離 亦復不作於不二 知其悉是語言道 菩薩明白一切法, 本來是寂滅的 所謂 諸法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 凡是能說出來的法, 都是從因緣所生出來的 所以才說 : 諸法從緣生, 諸法從緣滅, 我佛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菩薩常對一切諸法, 不作第二想 所為一切法, 都是第一義諦 因為這個緣故, 所以我常說 :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 門門都是第一, 沒有第二 為什麼要這樣的說? 因為每一種法, 是對每一類衆生的機而說的 只要對機, 就是第一 ; 若是不對機, 就談不到第一, 但它也不是第二 它在它的法本身的作用上, 還是第一 所以說八萬四千法門, 每個法門, 都是第一 菩薩對於諸法不作二想, 是不是作一想? 也不是 因為諸法從緣生, 諸法從緣滅 所以沒有第一, 也沒有第二 本體是空的, 離開二和不二這兩種思想 為什麼? 因為知道二和不二, 都是能說出來的法 凡是能說出來的法, 都是屬於語言範圍之內 說不出來的法, 那是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的境界 把言語的道路已經斷了, 心裏所想那個地方也沒有了 這是無上甚深微妙法門, 也是不可思議法門 因此之故, 才說 : 不作二想, 也不作不二想 知諸世間悉平等 衆生幻化無有實 莫非心語一切業 所有果報從茲起

50 菩薩知道一切世間的衆生, 自性完全平等, 都有佛性 但因為無明不覺, 生出三種細的業相 就是業相 現相 轉相 這三種相是由衆生心所造出來的, 由衆生語所造出來的, 一切業都是由身口意所造出來的 若能將身口意三業清淨, 那麼, 一切業都沒有了 衆生是虛妄而生, 虛妄而滅, 是幻化而不眞實 人的身體是由四大 ( 地 水 火 風 ) 和合而生, 等到四大分張時, 那就死了 人體堅硬的部分, 屬於地大 濕潤的部分, 屬於水大 溫暖的部分, 屬於火大 吸呼的部分, 屬於風大 等到臨死的時候, 四大各歸本位 地就歸於地大, 水就歸於水大, 火就歸於火大, 風就歸於風大, 各有所歸 所以說由虛妄幻化而成, 沒有眞實 所有的果報, 都是從緣而起 所謂 起惑, 造業, 受報 這就是因果的定律, 萬古不變的法則 所謂 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 種什麼得什麼! 一切世間之所有 莫不皆由業力成 種種果報各不同 若滅於業彼皆盡 一切世間所有各類的衆生, 各有各類的果報 所受果報各不相同 例如狗為何做狗? 因為往昔時, 盡做狗的事情, 造狗的業, 就受做狗的報應 猪為何做猪? 因為在往昔時, 盡做猪的事情, 造猪的業, 就受做猪的報應 無論那一類衆生的果報, 都是由自己的業力所造成的 由此觀之, 種善因結善果, 種惡因結惡果, 絲毫不爽 所謂 種麥得麥, 種稻得稻 這是自然的道理 古德雲 :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 欲知來世果, 今生作者是 所以菩薩畏因不畏果, 在種

51 因的時候, 十分謹慎, 深恐錯因果 等到受果報時, 無論是善報或惡報, 心安理得, 樂而受之 衆生怕果不怕因, 在因地的時候, 隨便造業, 什麼也不怕 等到受果報時, 才知駭怕, 甚至怨天尤人, 埋怨佛菩薩不加被, 埋怨護法善神不保佑 這是菩薩和衆生不同之處 我們要學習菩薩, 多種善因, 將來一定會結業果 若能把業力滅盡, 則不受諸苦, 而得衆樂 菩薩觀察諸世間 亦令衆生住平等 身口意業悉平等 猶如無等大聖尊 菩薩觀察一切世間所有的衆生, 皆是起惑 造業 受報 起惑 : 就是起了迷惑, 不明事理, 因無明而起 無明生出業相, 就是所作的業 無明生出現相, 就是惑的相 無明生出轉相, 就是轉變了 無明生出這三種細相, 然後成了惑 這個惑, 有粗惑 細惑 塵沙惑 粗惑就是見惑, 對境界起貪愛 細惑就是思惑, 迷理起分別 塵沙惑就是如塵沙之惑, 也就是很微細的惑 造業 : 衆生為什麼造業? 因為身口意三業不清淨而造業 愛殺生便造殺生的業 愛偷盜便造偷盜的業 愛邪淫便造邪淫的業 愛妄言便造妄言的業 愛綺語便造綺語的業 愛惡口便造惡口的業 愛兩舌便造兩舌的業 愛貪的人, 貪而無厭, 無論什麼東西, 越多越好 所謂 出家人不愛財的越多越好 愛瞋的人, 無論在什麼時候, 都有瞋恚心 對所有的人都不滿意 愛癡的人, 自覺有智慧, 可是做事顚倒, 是非不明, 黑白不分, 愚癡到了這種程度 愛觀花的人說 : 好花常令朝朝艶 愛賞月的人說: 明月何妨夜夜圓 愛喝灑的人說 : 大地有泉皆化酒 愛金錢的人說:

52 長林無樹不搖錢 這就是愚癡幻想曲! 還有愚癡人的想法, 在春天不到田中播種, 到了秋天, 坐在家中想收割五穀, 眞是癡人妄想 又有愚癡人的想法, 根本沒有讀書, 就想得愽士學位 多麼可笑呀! 又有愚癡人的想法, 沒有錢去買馬票, 竟想中了頭獎 這是辦不到的事, 簡直異想天開 受報 : 就是作何種業, 受何種業報 有貪心的人, 死後變餓鬼 有瞋心的人, 死後轉畜生 有癡心的人, 死後墮地獄 這是自作自受的果報 身口意三業清淨, 就是平等 三業平等, 就是空 空能消滅十惡 菩薩也令一切衆生皆清淨? 住在平等境界上, 猶如無等大聖尊, 也就是佛 菩薩善業悉廻向 福德方便皆具足 普令衆生色清淨 同於無上調御士 菩薩所作種種的功德, 所修種種的善業, 自己不保留, 完全迴向衆生 普令一切衆生的色身清淨 菩薩自己有種種福德, 有種種方便, 皆具足而圓滿 也希望一切衆生, 福德具足, 方便具足, 智慧具足, 同於無上調御師 ( 佛 ) 一樣 佛能調御三界衆生, 為三界調御師 菩薩為令一切衆生, 得到大利益, 所以為衆生而修行, 為衆生而修功德, 為衆生而修善業 總之, 一切為衆生而不為己 菩薩有相好莊嚴和圓滿功德 普令一切衆生, 也有相好莊嚴, 也有圓滿功德 是不是能這樣? 菩薩不管這個問題 只願一切衆生好, 就大歡喜 用大慈心和大悲心來教化衆生, 對待衆生 衆生的過錯是菩薩的, 菩薩的

53 功德是衆生的 菩薩這種悲天憫人的精神, 令人敬仰 菩薩不捨棄一個惡衆生, 非常愛護他, 用慈悲心, 善良心來感化他, 將他攝受過來, 轉為善的衆生 菩薩用誠懇的眞心, 來教化一切衆生, 來調伏一切衆生 可惜難調難伏的剛強衆生, 誤認菩薩多管閒事, 說菩薩太愚癡, 無事找事幹 可是菩薩願做愚癡的事 衆生不願做的事, 菩薩來做 ; 衆生願做的事, 菩薩就不做 菩薩的思想多麼高尚, 我們應當見賢思齊 菩薩利益諸群生 願使威光特超世 功德大海盡廻向 得成勇猛大力身 菩薩向來沒有為自己著想, 一擧一動皆為衆生設想 為令衆生了生脫死, 倒駕慈航來到娑婆世界度衆生, 令能離苦得樂 菩薩為利益衆生, 乃將大海一樣的功德, 盡量迴向給一切衆生, 自己一點也不要 菩薩對我們太慈悲啦! 簡直沒有法子報答菩薩的恩德 唯一報答的方法, 就是努力參禪, 明心見性, 就是報萬分之一的恩 菩薩又發願, 願一切衆生, 皆得大威德大智慧的光明, 特別超出世間一切人, 得到大英雄大勇猛大丈夫大金剛不壞身 凡所修習諸功德 諸佛清淨無倫匹 願使世間普清淨 衆生清淨亦如是 菩薩凡是所修習一切諸功德, 願使一切世間普徧清淨, 沒有一切 惡濁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都有圓滿清淨的法身, 沒有可以比擬的 菩薩發願, 願一切衆生的色身皆清淨, 如同佛的法身一樣的無二無別 菩薩於義得善巧 能知諸佛最勝法

54 以衆善業等廻向 願令庶品同如來 菩薩得到辯才無礙的智慧, 善巧方便來教化衆生 所有經中的一切義理, 菩薩能明白其所以然 教義通達無礙, 教理圓融無礙 從一種道理能生無量種道理 ; 無量種道理仍歸一種道理 所謂 一為無量, 無量為一 這就是華嚴妙法的境界! 善巧方便的法門, 就是對那一種的衆生, 便說那一種的法 例如對多貪的衆生, 教他修不淨觀的法門 不淨觀就是九孔常流不淨 眼有眼屎, 耳有耳垢, 鼻有濃涕, 口有涎痰, 這都是不淨之物, 再加上大小便, 更是不淨之物 凡是貪愛身體的人, 則對他說不淨觀的法門 : 身體是個臭皮囊, 在裏邊裝滿了膿血和屎尿 作如是觀, 就覺得身體不可愛了 貪漸轉淡, 但是要借假修眞, 不可故意糟蹋身體, 就是不要過份執著它, 把它當作什麼寳貝 對多瞋的人, 教他修慈悲觀 對一切衆生要有慈悲心 ; 也就是憐愍一切衆生, 所謂有 人溺己溺, 人饑己饑 的同情心 凡是修行人, 要有 慈悲為懷, 方便為門 的心腸, 否則, 一切枉然, 沒有成就 對多癡的人, 教他修因緣觀 觀十二因緣的道理, 而能悟生死流轉的道理 知道前因後果的道理 相信因果, 不錯因果 菩薩能知諸佛所說最殊勝法的義理, 以積功累德的善根, 平等廻向衆生, 願令庶品 ( 衆生 ) 得到同佛一樣智慧和果位 菩薩了知諸法空 無有造作及作者 一切世間無所有 衆生業報亦不失 菩薩明瞭知道一切諸法, 本來是寂滅的, 所謂 諸法從本來, 常

55 自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 諸法本體是寂滅的根本, 說不出來 一切世間無所有, 因為是空的 沒有造作世間的神, 或者作世間的衆生 雖然沒有一個造作者, 沒有一個所作者, 可是外道主張宇宙有主宰的神 上帝 在佛教否認有主宰的神, 認為萬事萬物是由因緣而生滅, 是自然的現象 淺言之, 沒有人教你去造善或造惡, 乃是你自己選擇為善或造惡, 與他人無關 自己種善因, 將來結善果 ; 自己種惡因, 將來結惡果 善惡不是神給的, 而是自作自受 因此, 要擇善而從, 不善而改 如果不是這樣的情形, 則可以隨便造惡業, 反正不受果報嘛! 就因為有果報, 所以要做善事, 不做損人利己的惡事 衆生的果報雖然是有, 但並不是旁人來主宰, 乃是自己種因結果的報應, 而受報時亦無人來代替 諸法寂滅非寂滅 知諸分別是世見 遠離此二分別心 入於正位分別盡 諸法的本體, 雖然是寂滅, 但是由因緣所生 如果明白諸法實相的道理, 就把寂滅和非寂滅的思想都消滅了 為什麼有分別心? 因為分別世間的知見 分別這個, 分別那個 ; 分別是, 分別非 ; 分別黑, 分別白 ; 分別善, 分別惡 到了菩薩的境界, 就遠離寂滅非寂滅的分別心 知道一切分別都是世間的知見, 而入到眞正智慧之位, 就是成佛之果位 一切分別心就沒有了 如是眞實諸佛子 彼能如是善廻向 從於如來法化生 世間疑惑悉除滅 能這樣來思惟一切諸法, 才是眞正佛的弟子 這是從佛法中化

56 生 菩薩能如是將所集聚的善根和所有的功德, 統統迴向法界衆生 使世間的疑惑, 都除滅無餘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三十 第八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八 眞如相廻向 佛子 何者是菩薩摩訶薩眞如相廻向 金剛幢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大弟子! 你們知道不知道什麼是修菩薩道大菩薩的眞如相迴向? 如果不知道的話, 請大家注意的聽, 我現在為大家解釋一番 佛子 此菩薩摩訶薩正念明了 其心堅住 遠離迷惑 專意修行 深心不動 成不壞業 趣一切智 終不退轉 志求大乘 勇猛無畏 植諸德本 普安世間 生勝善根 修白淨法 大悲增長 心寳成就 常念諸佛 護持正法 於菩薩道 信樂堅固 成就無量淨妙善根 勤修一切功德智慧 為調御師 生衆善法 以智方便 而為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他常有正念, 沒有邪念 他有大智慧, 明瞭一切因果的報應 他的心非常堅固, 住在一切佛法上, 遠離一切無明, 一切迷惑, 專一其心來修行佛法 心常在定中, 不為外境所動搖 成就一切定業, 也就是不壞之業 趣向一切智慧, 無論在什麼時候, 始終不退轉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也就是不退轉無

57 上正等正覺 他的志願, 專門求大乘佛法, 勇猛向前精進, 不畏懼一切困苦艱難 種植一切德行之根本, 普令世間的衆生, 得到安寧, 沒有一切災難, 生出最殊勝的善根, 修行最清淨的白法, 也就是沒有染汚的法門 他的大悲心時常增長, 悲能拔苦, 把衆生所有的苦, 都能拔除乾淨, 令衆生沒有煩惱, 沒有妄想 心寳成就, 能生一切智慧 菩薩又常常憶念十方諸佛, 又常常護持正法眼藏, 對於一切菩薩所修的菩薩道, 又信受又快樂, 其心堅固如金剛, 不會被天魔外道所破壞 成就無量清淨而微妙的善根, 才能離開一切的染汚心, 才能得到一切的妙智慧, 這種善根是成就佛果的基礎 修行菩薩道要勤修, 時時刻刻不懶惰 ; 若是不勤修, 則不能成就一切功德和智慧 ; 若想有圓滿的功德和無上智慧, 必須勤修 勤修是學佛法唯一的法寳 擧出一個譬喩, 好像學生讀書, 若想成績優良, 一定要勤加學習, 用功研究 如果懶惰, 不求上進, 或者不求甚解, 等到考試的時候, 就手忙腳亂, 所答非所問, 一定不會及格 我們修道也是這樣, 要勤修一切功德和智慧 所謂 毋以善小而不為, 毋以惡小而為之 善事雖然小, 也去作功德 ; 惡事雖然小, 也不造罪孽 古人說 : 泰山不攘土壤, 故能成其高 ; 江海不擇細流, 故能成其深 修功德學智慧, 乃是一點一點集少成多, 慢慢成就的 我們要用內邊的功, 就是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時時刻刻把心地掃乾淨, 也就是沒有妄想 心如同明鏡, 能照萬事萬物 妄想如同塵埃, 能將鏡中的光明遮住 如果不時時拂拭, 久而久之, 鏡子便失去光明, 沒有什麼作用 所以要勤拂拭, 不要有塵埃 我們的心, 有了塵埃, 將本來的智慧遮

58 障了, 現不出大光明藏 若能勤修一切功德, 勤學一切智慧, 就能作為衆生的調御師 調是調和, 御是駕御 古時趕馬車的人, 現在駕駛汽車的人, 都叫做御 總而言之, 凡是能令車前進者, 皆為御 調御是三界一切衆生的導師 也就是佛的十種名號之一 十號就是如來 應供 正徧知 明行足 善逝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佛 世尊 為調御師, 生出一切善法, 遠離一切惡法, 用大智大慧善巧方便的法門, 來教化一切衆生, 而為迴向 菩薩不自私, 將所修集的善根, 自己不保留, 迴向衆生, 迴向菩提, 迴向實際 菩薩爾時 慧眼普觀 所有善根 無量無邊 其諸善根 修集之時 若求緣 若辨具 若治淨 若趣入 若專勵 若起行 若明達 若精審 若開示 如是一切有種種門 種種境 種種相 種種事 種種分 種種行 種種名字 種種分別 種種出生 種種修習 其中所有一切善根 悉是趣向十力乘心之所建立 皆悉廻向一切種智 唯一無二 菩薩在這個時候, 用他的智慧眼來觀察三世一切衆生的因緣 看看這個衆生與他有什麼關係? 再看看那個衆生與他有什麼關係? 觀察的結果, 這個衆生是他無量劫以前的父親, 那個衆生是他無量劫以前的母親, 乃至六親眷屬, 他們在受罪, 為救他們出苦海, 菩薩發願 : 凡是見我面, 或聞我名, 皆發菩提心, 皆成無上道 菩薩的職業, 專為衆生工作, 將一切衆生救到彼岸, 離開三界六道之苦 雖然衆生度也度不完, 化也化不盡, 可是菩薩不灰心, 再接再厲來度化衆生, 好像地藏菩薩, 悲心切切, 為拯救地獄衆生, 犧牲自己 他發願

59 : 衆生度盡, 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 誓不或佛 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的精神, 多麼偉大呀! 我們應該見賢思齊, 向菩薩學習, 向菩薩看齊, 不要再自私了 菩薩用智慧眼觀察衆生的善根, 有無量無邊之多 所有的善根, 在修集的時候, 或者求一切的因緣, 所種的善根, 或者辦具很圓滿 ; 所種一切善根, 或者好像治病一樣, 令習氣毛病一點一點清淨, 令貪欲心 瞋恚心 愚癡心, 完全沒有了 ; 所種一切善根, 或者趣入一切智慧之中 ; 所種一切善根, 或者專一勉勵自己, 令自己發菩提心 ; 或者生起修行善根的心, 或者明瞭通達一切義理 ; 所種的善根, 或者精密審查這件事, 如何辦理? 所種的善根, 或者開示衆生, 如何種善根 如是提倡為衆生種善根, 有種種的法門 有種種的境界 有種種的相貌 有種種的事務 有種種的分數 有種種的修行 有種種的名字 有種種的分別 有種種出生 有種種修習, 在其中所有一切的善根, 完全是趣向於佛的十力大乘心之所建立, 皆悉迴向于一切種智 也就是唯有一乘, 沒有二乘 以諸善根如是迴向 所謂願得圓滿無礙身業 修菩薩行 願得清淨無礙口業 修菩薩行 願得成就無礙意業 安住大乘 願得圓滿無障礙心 淨修一切諸菩薩行 願起無量廣大施心 周給無邊一切衆生 願於諸法心得自在 演大法明 無能障蔽 願得明達一切智處 發菩提心 普照世間 願常正念三世諸佛 諦想如來常現在前 願住圓滿增上志樂 遠離一切諸魔怨敵 願得安住佛十力智 普攝衆生無有休息 菩薩用種種的善根, 這樣迴向給衆生 並且又發二十個大願, 不

60 但願自己是這樣, 而且也願一切衆生這樣 就是所說的 1 願得到一切圓滿沒有障礙的身業 有障礙就是染汚, 沒有障礙就是清淨, 身業清淨, 就不會犯殺 盜 淫這三種惡業 常常修行菩薩所修行的行門 2 願得到一切清淨沒有障礙的口業 口業清淨, 就是不會有妄言 綺語 惡口 兩舌這四種惡業 修行菩薩行的人, 不可說謊話, 不可談論男女之間不正當的事, 不可挑撥是非, 不可出口傷人 3 願得到一切成就沒有障礙的意業 意業清淨, 就是不會生貪 瞋 癡這三種惡業, 安隱住在大乘佛法中 菩薩不貪財, 不貪色, 不貪名, 不貪食, 不貪睡, 總之, 不貪一切的享受, 又不生瞋恨的心 無論誰對他不好, 他會原諒, 而去反省自己, 檢討自己 : 呃! 因為我在往昔的時候, 對他不好, 所以他現在對我不好 ; 如果我對他好的話, 現在他就不會對我不好! 菩薩是有慈悲心腸的人, 絕對沒有報復的心理, 時時迴光返照, 常常反求諸己, 不怨天 不尤人 一切不如意的事, 自己承當, 心安理得, 處之泰然 菩薩是有大智慧的人, 對事對理分析清清楚楚, 不會被境界所轉, 而做愚癡的顚倒事 ; 愚癡的人, 只知自私, 不知利人, 見利忘義, 為達私人目的不擇手段, 奪為己有 4 願得到圓滿無障的心, 清淨修行菩薩行 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逆境, 不退轉菩提心 5 願生起無量廣大的布施心 能將內財 ( 頭目腦髓 ) 和外財 ( 國城妻子 ) 統統布施給需要的人 總之, 將所有財物布施一切衆生 換言之, 衆生需要什麼? 菩薩就布施什麼 菩薩發大心, 周徧供給一切衆生, 凡是來索求的衆生, 皆大歡喜 6 願對一切諸法皆明白瞭解, 心得自在, 演說大乘妙法, 令一切衆生明白 天魔外道無有能力來障

61 礙, 或者來遮蔽 7 願得到明瞭通達一切智慧之處, 發大菩提心, 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世間 8 願常常正念三世諸佛, 審諦憶念如來, 若常對自己作這種觀想, 諸佛自然現前 9 願住在圓滿法門中, 增加無上的志願, 遠離一切諸魔怨敵 諸魔有天魔 地魔 人魔 鬼魔 魔就是令你心亂, 沒有定性 又有煩惱魔, 令你妄想紛飛, 自找苦惱 又有自心魔, 自己心中生愚癡, 不明事理, 不辨善惡, 愛做顚倒事, 也就是自造麻煩 又有病魔, 令你周身不自在, 行動不方便 總而言之, 令你心煩意亂, 就是魔 怨敵就是怨恨的仇敵 10 願得到安住在佛的十種力量智慧之中, 就是知覺處非處智力, 知三世業報智力 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知諸根勝劣智力 知種種解智力 知種種界智力 知一切至處道智力 知天眼無礙智力 知宿命無漏智力 知永斷習氣智力 有了這十種智慧, 普徧攝受一切衆生, 沒有休息的時候 菩薩是乘願再來的人, 為救衆生出離苦海, 倒駕慈航來到娑婆世界 願得三昧 遊諸世界 而於世間無所染著 願住諸世界 無有疲厭, 教化衆生 恒不休息 願起無量思慧方便, 成就菩薩不思議道 願得諸方不迷惑智 悉能分別一切世間 願得自在神通智力 於一念中 悉能嚴淨一切國土 願得普入諸法自性 見一切世間 悉皆清淨 願得生起無差別智 於一剎中 入一切剎 願以一切剎莊嚴之事 顯示一切 教化無量無邊衆生 願於一佛剎中示無邊法界 一切佛剎 悉亦如是 願得自在大神通智 普能往詣一切佛土 菩薩又發願 11 願得到三昧 ( 正定正受 ), 在定中徧遊一切世界 可是對於世間的財色名食睡的五欲, 無所染著 不會被色聲香味觸的

62 境界所迷惑 12 願住在一切世界 為什麼? 因為要教化衆生 沒有疲倦, 沒有厭煩的時候 令衆生返本還原, 早成佛道, 因為衆生是從佛處而來, 還要歸佛的性中 為教化衆生, 晝夜不休息 13 願生起無量思惟之慧 慧有聞慧 思慧 修慧三種 聞到佛法之後, 便生智慧 ; 自己要思惟, 便生智慧 ; 再要修行, 便生智慧 有了聞 思 修三慧之後, 再用善巧方便法門來教化衆生, 成就菩薩所修的不可思議的菩薩道 14 願得到諸方不迷惑的智慧 對於一切法門, 明瞭通達而無障礙 悉能分別一切世間衆生的善根, 或深或淺, 或成熟或不成熟 15 願得到任運自在神通的智慧之力 神通分為有形和無形 有形的神通, 是人為的 ; 無形的神通, 是自然的 例如火箭 飛機 雷達 電視 電話等等, 這是人所造的, 可以看到的物資, 這是有形相的神通 ; 至於無形相的神通, 人人具足這種條件, 只要努力修行, 用功參禪, 就會得到五眼六通的境界 五眼就是天眼 肉眼 法眼 慧眼 佛眼 六通就是天眼通 天耳通 宿命通 他心通 神足通 漏盡通 外道可得五通, 而得不到漏盡通 只有佛教精進修行者, 才能得到漏盡通 有了神通, 在一念之間, 悉能莊嚴清淨十方一切諸佛國土 16 願能普入一切諸法自性之中, 能見一切世間, 悉皆清淨 所謂 一世界即是一切世界, 一切世界即是一世界 看見一個世界, 便見一切世界 ; 看見一切世界, 仍歸一世界 這就是華嚴的境界 17 願得到沒有分別的智慧 在一刹中, 能入一切刹 ; 在一切刹中, 能歸一刹 這是圓融無礙的境界 18 願用一切佛刹所莊嚴之事, 顯示一切, 教化無量無邊衆生 19 願在一個佛刹中, 示現無邊法界 在一切佛刹中, 也是示現

63 無邊法界 20 願得到任運自在大神通的智慧, 普徧到十方諸佛刹土, 親近諸佛, 供養諸佛 ; 教化衆生, 度化衆生 以上是菩薩所發二十個大願 佛子 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 願得莊嚴一切佛國 願得周徧一切世界 願得成就智慧觀察 如為己身 如是廻向 如是而為一切衆生 所謂願一切衆生永離一切地獄畜生閻羅王趣 願一切衆生除滅一切障礙之業 願一切衆生得周普心平等智慧 願一切衆生於怨於親 等心攝受 皆令安樂智慧清淨 願一切衆生智慧圓滿 淨光普照 願一切衆生思慧成滿 了眞實義 願一切衆生以淨志樂 趣求菩提 獲無量智 願一切衆生普能顯示安隱住處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用他所修集的善根的力量來迴向 願得莊嚴十方諸佛國土, 悉皆清淨 ; 願得周徧到十方世界 ; 願得成就智慧的觀察, 如同為自己的身, 這樣來迴向, 也像這樣的情形, 來為法界衆生迴向 令一切衆生, 能得到八種利益 就是所說的 1 願一切衆生, 永遠離開一切地獄 畜生 餓鬼三惡道 地獄的苦, 不堪設想 上刀山下油鍋, 苦不堪言 畜生的苦, 更不用說, 互相殘殺, 弱肉強食, 不能和平相處 食肉的畜生, 其性殘暴 ; 食草的畜生, 其性溫順 人類亦復如是 食葷者愛鬥爭, 食素者較仁慈, 雖然不能一概而論, 但是相差不遠 閻羅王所管的餓鬼, 有想不到的苦, 肚大如鼓, 咽細如針, 食物到口中之時, 變成火炭, 不能咽下, 始終吃不到食物, 所以叫做餓鬼 2 願一切衆生, 除滅一切障礙道的業果, 沒有惡業, 只有善業 3 願一切衆生, 得到周徧法界的普心, 凡是普心

64 所在, 智慧平等, 也就是和佛的智慧一樣平等 4 願一切衆生, 怨親平等, 對怨恨的人, 對親愛的人, 一視同仁, 不分彼此 用平等心來攝受, 令他們得到輕安快樂, 沒有一切危險 令他們得到清淨智慧, 沒有一切妄想 這種智慧, 好像鏡子, 事來則映, 事去則淨 ; 物來則照, 物去則無 5 願一切衆生, 得到圓滿無礙的智慧, 無所不知, 無所不曉 清淨智慧的光明, 普照一切處, 所謂 盡虛空, 徧法界, 都有這種智慧光明 6 願一切衆生, 思惟的智慧, 又成就又圓滿, 瞭解眞實義的道理, 也就是第一義諦 7 願一切衆生, 以清淨的志願和樂趣, 而求無上菩提, 獲得無量的智慧 8 願一切衆生, 普徧顯示安隱的住處 以上八願, 菩薩為衆生而發的 菩薩不但為自己發願, 而且又為衆生發願 為什麼? 菩薩希望衆生共同得到善根迴向的利益 佛子 菩薩摩訶薩恒以善心如是廻向 為令一切衆生遇清涼雲 霔法雨故 為令一切衆生常值福田 勝境界故 為令一切衆生皆能善入菩提心藏 自護持故 為令一切衆生離諸蓋纒 善安住故 為令一切衆生皆獲無礙神通智故 為令一切衆生得自在身 普示現故 為令一切衆生成就最勝一切種智 普興利益 無空過故 為令一切衆生普攝群品 令清淨故 為令一切衆生皆能究竟一切智故 為令一切衆生心不動搖 無障礙故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常常用善心的思想, 這樣為衆生迴向 為什麼? 因為想令一切衆生得到大利益 為令一切衆生, 遇到清涼的雲, 降霔廣大法雨, 滋潤一切衆生的菩提心苗

65 為令一切衆生, 常植福田 衆生為什麼沒有福田? 因為不種福田的緣故 那麼, 到什麼地方去種福呢? 就在佛法僧三寳面前種 在佛的面前供養佛, 在法的面前供養法, 在僧的面前供養僧 總而言之, 供養三寳, 就是種福 供養三寳, 有殊勝不可思議的境界 為令一切衆生, 皆能入到菩提心藏, 自己護持自己的菩提心 為令一切衆生, 能脫離五蓋和十纒 五蓋就是貪欲 瞋恚 睡眠 掉悔 疑法, 這五法能複蓋心性, 而不生善法 十纏就是無慚 無愧 嫉妒 慳貪 悔 睡眠 掉擧 昏沉 瞋恚 覆, 這十種妄惑, 纏縛衆生, 不使出生死, 不使證湼槃 五蓋十纏這種種不正當的思想, 遮蓋你的智慧, 纏縛你的法身 ; 如果離開蓋縛, 善能安隱住在菩提道上 為令一切衆生, 獲得沒有障礙神通的智慧 何為神通? 不測為神, 無礙為通 有了神通, 可以任運自在, 沒有一切的阻礙 為令一切衆生, 都能得到自在身, 願到何處去, 便到何處去, 不受任何的限制, 十分方便 也就是有神通, 能普徧示現到十方世界 為令一切衆生, 成就最殊勝一切種的智慧 普徧興起利益衆生, 無論那個衆生, 皆得利益, 沒有一個衆生而得不到利益, 所以說, 無空過 為令一切衆生, 能普徧攝受群品 ( 衆生 ), 令一切衆生, 恢復清淨本源, 妙眞如性 為令一切衆生, 皆得到究竟的智慧, 也就是佛的智慧 二乘人有一切智, 菩薩有道種智, 佛有一切種智 為令一切衆生, 常有定力, 心不搖動 住在三摩地的境界上, 為

66 什麼心不動搖? 因為得到圓滿菩提, 到了沒有障礙的程度 佛子 菩薩摩訶薩見可愛樂國土園林草木華果 名香上服 珍寳財物 諸莊嚴具 或見可樂村邑聚落 或見帝王 威德自在 或見住處 離諸諠雜 見是事已 以方便智 精勤修習 出生無量勝妙功德 為諸衆生勤求善法 心無放逸 廣集衆善 猶如大海 以無盡善 普覆一切 為衆善法所依之處 以諸善根方便廻向 而無分別 開示無量種種善根 智常觀察一切衆生 心恒憶念善根境界 以等眞如平等善根 廻向衆生 無有休息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有時候, 見到非常可愛, 十分歡喜的國土 園林 草木 華果 名香 上衣 珍寳 財寳, 以及最莊嚴一切的物資 ; 或者見到可喜樂的村邑 聚落 ; 或者見到帝王有大威德大自在 或者見到人所居之處, 非常清淨, 沒有一切喧嘩之雜聲 菩薩見到這樣種種境界之後, 以權巧方便的智慧, 精勤的修習一切佛法, 出生無量無邊最殊勝最微妙的功德 菩薩為一切衆生, 殷勤誠懇來求最佳的善法, 心不放逸, 廣集一切的善, 猶如大海一樣之多, 以無窮盡的善業, 普徧覆護一切衆生, 為一切善法所依靠之處 菩薩為一切衆生, 得到眞實的智慧, 得到圓滿的佛果, 所以心甘情願受一切苦, 修一切難修的法門, 所集聚種種的善根, 方便迴向衆生, 而沒有分別, 一律平等 以一種善根開示無量種善根 在無量種善根中, 再生無量種善根 無量無量! 重重無盡, 開示一切衆生, 令發菩提心 菩薩用妙觀察智來觀察一切衆生的因緣, 心中常憶念一切衆生的善根境界, 以平等眞如的善根, 為衆生迴向, 沒有休息的時候,

67 為什麼? 因為令一切衆生, 早日離苦得樂, 了生脫死 菩薩爾時 以諸善根如是廻向 所謂願一切衆生得諸如來可愛樂見 見法眞性平等平等 無所取著 圓滿清淨 願一切衆生見諸如來甚可愛樂圓滿供養 願一切衆生往生一切無諸煩惱甚可愛樂清淨佛剎 願一切衆生得見諸佛可愛樂法 願一切衆生常樂護持一切菩薩可愛樂行 願一切衆生得善知識可愛樂眼 見無所礙 願一切衆生常見一切可愛樂物 無有違逆 願一切衆生證得一切可愛樂法 而勤護持 願一切衆生於一切佛可樂法中 得淨光明 願一切衆生修諸菩薩一切能捨可愛樂心 什麼是菩薩? 菩薩是半梵語, 具足叫菩提薩埵 譯為中文, 就叫做覺有情, 或叫做有情覺, 又譯為大道心的衆生 怎叫覺有情? 就是覺悟一切有情的衆生 怎叫有情覺? 因為在有情衆生中是位覺悟者 也可以說, 他是我們衆生中一位明白的人 明白人不做顚倒事, 所行所作, 合理合法 這是菩薩第一個意思 還有第二個意思, 就是大道心的衆生 他的道心非常大, 難捨他能捨, 難行他能行 他能捨內財, 就是頭目腦髓和皮血肉筋骨 只要衆生需要什麼, 菩薩就布施什麼, 絕對沒有捨不得的思想 菩薩為救護衆生, 而忘掉自己, 所謂 只知有衆生, 不知有自己, 所以才叫菩薩 他又能捨外財, 就是國城妻子和金銀財寳 無論什麼物品, 衆生來索求時, 菩薩一定滿衆生的心願, 統統布施, 為什麼能這樣不吝惜的布施? 因為菩薩無所執著, 一切皆空, 所謂 看破放下, 得到自在, 這是菩薩發菩提心的表現 菩薩在這個時候, 用他所修集種種的善根, 如是迴向 菩薩念念

68 不捨衆生, 念念關懷衆生 所以又發三十一個大願, 皆願一切衆生得到可愛樂的利益, 見到可愛樂的境界, 生起可愛樂的善根, 究竟是那些天願呢? 就是所說的 1 但願一切衆生, 得到十方諸佛可愛樂的見解, 見到一切諸法的眞如自性, 一切法的本體, 都是平等 對於一切法, 也不取著, 也不執著, 不但對法無取著, 而且對我也無取著, 我執也空, 法執也空, 只剩下圓滿清淨的大智大慧 2 但願一切衆生, 見到十方諸佛, 都生出可愛樂的心, 圓滿供養一切諸佛 3 但願一切衆生, 皆能往生到沒有一切煩惱的世界, 也就是甚可愛清淨諸佛刹土 諸佛刹土, 只有衆樂, 沒有諸苦 4 但願一切衆生, 得見十方諸佛, 聆聽可愛樂的法音 5 但願一切衆生, 常歡喜護持一切菩薩, 學習菩薩可愛樂的行門 6 願一切衆生, 常親近善知識, 恭敬善知識, 供養善知識, 跟著善知識學習可愛樂的佛法, 證得可愛樂的法眼, 無論見到什麼? 都是無所障礙 7 但願一切衆生, 常見一切可愛樂的物資, 沒有違逆自己心的時候 8 但願一切衆生, 證得一切可愛樂的佛法, 勤加護持佛法, 績佛慧命 9 但願一切衆生, 在一切諸佛可愛樂法中, 得到清淨智慧的大光明 10 但願一切衆生, 修習菩薩一切能捨可愛樂的心 願一切衆生得無所畏 能說一切可愛樂法 願一切衆生得諸菩薩極可愛樂甚深三昧 願一切衆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陀羅尼門 願一切衆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善觀察智 願一切衆生能現菩薩甚可愛樂自在神通 願一切衆生能於諸佛大衆會中 說可愛樂甚深妙法 願一切衆生能以方便開示演說甚可愛樂差別之句 願一切衆生常能發起甚可愛樂

69 平等大悲 願一切衆生念念發起甚可愛樂大菩提心 常令諸根歡喜悅豫 願一切衆生能入一切甚可愛樂諸如來家 11 但願一切衆生, 得到無所畏的力量, 能為一切衆生演說可愛樂的佛法 12 但願一切衆生, 得到一切菩薩極可愛樂甚深的定力, 常在定中 13 但願一切衆生, 得到一切菩薩甚可愛樂的陀羅尼的法門 陀羅尼譯為總持 : 總一切法, 持無量義 得到這種智慧之門 14 但願一切衆生, 得到一切菩薩甚可愛樂的妙觀察智, 能觀察一切諸法實相的道理 15 但願一切衆生, 能現出菩薩甚可愛樂的自在神通妙用 16 但願一切衆生, 能在十方諸佛大衆法會中, 演說可愛樂甚深微妙法 17 但願一切衆生, 能以方便法開示演說甚可愛樂差別的句義 18 但願一切衆生, 常能發起甚可愛樂平等大悲心, 也就是 怨親平等 的意思 19 但願一切衆生, 在念念之中, 發起甚可愛樂的大菩提心, 常令諸根歡喜和悅豫 20 但願一切衆生 ( 包括九法界的衆生 ), 能入一切甚可愛樂諸佛家中 換言之, 已成就佛位 九法界就是菩薩法界 緣覺法界 聲聞法界 天法界 人法界 阿修羅法界 畜生法界 餓鬼法界 地獄法界 願一切衆生得可愛樂能調伏行 調伏衆生 無有休息 願一切衆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無盡辯才 演說諸法 願一切衆生於不可說不可說劫 住於一切可樂世界 教化衆生 心無厭倦 願一切衆生以無量方便 普能悟入甚可愛樂諸佛法門 願一切衆生得可愛樂無礙方便 知一切法無有根本 願一切衆生得可愛樂離貪欲際 知一切法畢竟無二 斷一切障 願一切衆生得可愛樂離貪欲際 知一切法平等眞實

70 願一切衆生 具足成滿一切菩薩甚可愛樂無戲論法 願一切衆生得金剛藏精進之心 成可愛樂一切智道 願一切衆生具可愛樂無礙善根 摧伏一切煩惱怨敵 願一切衆生得可愛樂一切智門 普於世間現成正覺 菩薩悲心切切, 不怕麻煩 發了一願, 又發一願, 願願都為衆生好 發一個願, 覺得不理想, 衆生得不到圓滿的利益 再發一個願, 什麼時候覺得功德圓滿, 便算是成就發願之心 21 但願一切衆生, 得到可愛樂調伏衆生的行門 娑婆世界的衆生十分剛強, 實在難調難伏 對他們講眞實法, 他們反生懷疑心 對他們講眞正法, 他們不相信 菩薩為調伏剛強的衆生, 為感化他們的思想, 故晝夜不休息 22 但願一切衆, 得到一切菩薩甚可愛樂辯才無礙的智慧, 演說一切諸法 菩薩說法, 有四種無礙, 就是法無礙 義無礙 辭無礙 樂說無礙 23 但願一切衆生, 在可說不可說那樣長的劫中, 住在一切可愛樂的世界, 教化一切衆生, 心無厭倦 也不討厭衆生, 也不疲倦工作 24 但願一切衆生, 以無量方便, 普能悟入甚可愛樂十方諸佛的法門 25 但願一切衆生, 得到可愛樂沒有障礙的方便, 知道一切法是空的, 本來沒有根本, 不需要有所執著 26 但願一切衆生, 得到可愛樂離開貪欲的邊際, 知道一切法, 畢竟無二, 都是第一義諦, 斷了一切的障礙 27 但願一切衆生, 得到可愛樂離開貪欲的邊際, 知道一切法平等眞實, 沒有虛妄, 沒有假造 28 但願一切衆生, 具足成就一切菩薩甚可愛樂的無戲論之法 凡是說出來的法, 皆是眞實不虛之法, 是實法而不是權法 何謂戲論? 非理 無義之言論 戲

71 論有六種 : 顚倒戲論 唐捐戲論 諍兢戲論 與他人分別優劣戲論 分別工巧養命戲論 耽著世間財食戲論, 能對佛法不起疑惑, 修戒修定修慧, 便能永斷一切戲論 我們修道人, 一定要離開戲論 29 但願一切衆生, 得到金剛堅固的心, 精進之心, 成就可愛樂一切智慧之道 30 但願一切衆生, 具足可愛樂沒有障礙的善根, 能摧伏一切煩惱和怨敵, 也就是永遠沒有脾氣, 也沒有無明, 瞋恚, 心平氣和, 笑臉常開 31 但願一切衆生, 得到可愛樂一切智慧之門, 普於十方世界示現成佛 佛子 菩薩摩訶薩修習如是諸善根時 得智慧明 為善知識之所攝受 如來慧日 明照其心 永滅癡冥 勤修正法 入諸智業 善學智地 流布善根 充滿法界 以智廻向 盡諸菩薩善根源底 以智深入大方便海 成就無量廣大善根 諸位佛的弟子! 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他修習這種善根的時候, 得到眞正的智慧, 放出大光明, 為善知識所攝受 佛的智慧光, 如同千日之光, 佛光普照衆生之心, 永遠把無明 煩惱 愚癡等, 完全消滅無餘 勤修正法, 勇猛精進, 而不懈怠, 入一切智慧之業, 善學智慧之地 善根流布到十方, 甚至盡虛空徧法界, 都是善根所流布之處, 以智慧迴向, 能窮盡一切菩薩善根源底 以智慧深入大方便法門, 猶如大海一般的廣闊, 成就無量廣大的善根 修迴向的法, 要有大智慧, 不存自私心 ; 若無大智慧, 便生自私心, 有了自私心, 不會為衆生迴向, 為什麼? 捨不得, 留著自己用 如果心無染著, 才能得到解脫智慧, 才能為衆生迴向 菩薩的思想 : 不為自己求安樂, 但願衆生得離苦

72 佛子 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如是廻向 所謂不著世間 不取衆生 其心清淨 無所依止 正念諸法 離分別見 不捨一切佛自在慧 不違三世一切諸佛正廻向門 隨順一切平等正法 不壞如來眞實之相 等觀三世 無衆生相 善順佛道 善說於法 深了其義 入最勝地 悟眞實法 智慧圓滿 信樂堅固 諸位佛的弟子! 修菩薩道的大菩薩, 以此善根如是迴向 怎樣迴向呢? 所謂不著在世間一切衆生, 也不取一切衆生的相 菩薩的心, 不著在一念, 所以清淨 菩薩不會說 : 我所有的善根, 迴向衆生 我對衆生有什麼功德? 如果執著住這種功德, 那就是依止 菩薩無所依止, 菩薩是正念諸佛所說一切法, 離開分別的見解, 也就是凡夫一切的妄見 不捨棄一切佛的自在慧, 不違背三世諸佛正迴向門, 隨順八萬四千平等的正法, 不破壞佛的眞實之相 平等觀察三世, 沒有執著衆生的相, 善於隨順佛道而修行, 善於演說一切諸法實相的法門, 甚深明瞭諸法之眞實義, 入到最殊勝地位, 覺悟一切眞實的佛法, 智慧也圓滿, 信樂也堅固 雖善修正業 而知業性空 了一切法皆如幻化 知一切法無有自性 觀一切義及種種行 隨世言說而無所著 除滅一切執著因緣 知如實理 觀諸法性皆悉寂滅 了一切法同一實相 知諸法相不相違背 與諸菩薩而共同止 修行其道 善攝衆生 入去來今一切菩薩廻向之門 菩薩雖然善於修行一切正業, 知道一切業性本空 了知一切法, 如幻如化, 知道一切法, 沒有自性 觀察一切諸法的義理, 對於一切法, 及應修種種行門, 隨順世間的言說, 可是不著住世間法, 所謂 見

73 事省事出世間, 見事迷事墮沉淪, 除滅所有執著的因緣, 也就是看不破 放不下的境界 知道眞如理體是眞實不虛, 觀察諸法的自性, 都是空寂 明瞭一切法, 都是同一實相, 由一實相, 而生無量法 知道一切諸法的相, 互相不違背, 與一切菩薩而共同止, 修行其道, 善於攝受十方衆生, 深入過去 未來 現在一切菩薩迴向之門 於諸佛法 心無驚怖 以無量心 令諸衆生普得清淨 於十方世界 不起執取我我所心 於諸世間 無所分別 於一切境界 不生染著 勤修一切出世間法 於諸世間 無取無依 於深妙道 正見牢固 離諸妄見 了眞實法 菩薩對於一切諸佛所說法, 心中沒有驚慌恐怖 為什麼? 因為明瞭諸法實相的道理 以無量無邊廣大心, 令一切衆生, 普得清淨本源, 妙眞如性 對於十方世界, 不起執著心, 不會說這個世界是我的, 那個世界是我所有的 菩薩對於一切世間, 為什麼沒有執取呢? 因為無所分別的緣故, 對於十方世界的一切境界, 不生染著的心, 勤修一切出世間的法, 對於一切世間, 無取無依, 也就是沒有取著心, 也沒有依賴心, 對於甚深不可思漢的菩提妙道, 有正知正見, 非常堅固, 牢不可破 離開一切妄見 ( 就是邪知邪見 ), 就能明白通達眞實的義理, 若有一切妄見, 則不能明瞭眞實之法 修行就要修出世間法, 在世間的人, 染苦為樂, 流連往返, 不知超出三界的妙處, 也不願意出離欲界 色界 無色界 為什麼? 因為受無明所累贅, 在三界六道輪迴中, 流轉不息 六道就是天道 人道 修羅道 這是三善道 ; 畜生 餓鬼 地獄, 這是三惡道 我們修道的

74 目的, 就是離開輪回之苦, 得到湼槃之樂, 也就是為了生脫死 我們衆生在輪迴中轉來轉去, 頭出頭沒, 永不休息, 忽然而天, 忽然而人, 忽然而修羅, 忽然而畜生, 忽然而餓鬼, 忽然而地獄, 這是隨業受報, 沒有一定的規則 欲想出離三界, 必須修出世法, 以禪定法門, 最為直截了當 修行一定要斷欲去愛, 否則, 修十萬大劫, 也通不過三關, 仍是凡夫俗子! 必須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癡, 這是修行人的目標, 要從基本法修起, 就是三十七助道品 1 四念處 :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2 四正勤 : 已生惡令斷 未生惡令不生 未生善令生 已生善令增長 3 四如意足 : 欲如意足 心如意足 勤如意足 慧如意足 4 五根 : 信根 進根 念根 定根 慧根 5 五力 : 信力 進力 念力 定力 慧力 6 七菩提分 : 擇法 精進 喜 輕安 捨 定 念 7 八正道 : 正見 正語 正思惟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以上是出世法, 無論大乘和小乘, 必修之法, 乃是佛法之基礎 譬如眞如 徧一切處 無有邊際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徧一切處 無有邊際 譬如眞如 眞實為性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了一切法眞實為性 譬如眞如 恒守本性 無有改變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守其本性 始終不改 譬如眞如 以一切法無性為性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了一切法無性為性 譬如眞如 無相為相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了一切法無相為相 何謂眞如? 眞是眞實, 如是如如 諸法本性, 眞實不變, 如如不變 眞如就是自性, 不需要去修行, 而是本來具有的, 若是明白眞如

75 妙法, 就明白一切佛法 為什麼不明白眞如妙法? 因為被無明所遮障, 如果破了無明, 眞如自然現前 換言之, 眞如是菩提的根本 ; 無明是煩惱的根本 菩提是覺悟, 煩惱是不覺悟 不覺悟就執著, 執著就想不開, 放不下 覺悟就解脫, 無束無縛, 任運自在 金剛幢菩薩, 悲心切切, 深恐在大衆會中, 有不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不厭其煩擧出一百個例子 用眞如來比喻善根, 說明它的功能和作用 在下邊一連串說出一百個譬如, 每一譬如都能說明眞理 所謂 譬如雖然不是眞理, 可是它能說明眞理 1 譬如眞如, 眞如的自性, 如如不動, 了了常明 眞如實相的理體, 能徧滿一切處, 沒有邊際 菩薩所修集的善根, 迴向衆生, 也是這樣, 徧滿一切處, 無有邊際 2 譬如眞如, 眞如以眞實為性, 沒有虛妄的相 菩薩所修集的善根, 迴向衆生, 也是這樣, 明瞭一切法, 皆以眞實為本性 3 譬如眞如, 它常不離自性, 無論在什麼時候, 眞如不會改變的 ; 天地能改變, 世界能改變, 人類能改變, 唯獨眞如自性, 始終不改變 菩薩所修集的善根, 迴向衆生, 也是這樣, 守其本性, 始終不會改變 4 譬如眞如, 它以一切法無性為性, 就是遠離自性, 沒有自己的一個體性 菩薩所修集的善根, 迴向衆生, 也是這樣, 了知一切法, 沒有自己體性為體性 5 譬如眞如, 它沒有自己的相為相 菩薩所修集的善根, 迴向衆生, 也是這樣, 明瞭一切諸法, 沒有自己體相為它的體相 譬如眞如 若有得者 終無退轉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若有得者 於諸佛法 永不退轉 譬如眞如 一切諸佛之所行處 善根廻向 亦

76 復如是 一切如來所行之處 譬如眞如 離境界相 而為境界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離境界相 而為三世一切諸佛圓滿境界 譬如眞如 能有安立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悉能安立一切衆生 譬如眞如 性常隨順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盡未來劫 隨順不斷 6 譬如眞如, 若有所得者, 只有向前進, 始終不會退轉 善根迴向, 也是這樣的情形 若有得到的人, 對一切諸佛所說的法, 永不退轉 7 譬如眞如, 它是一切諸佛所行之處 善根迴向, 也是這樣的情形, 眞如善根是一切諸佛所到的地方 8 譬如眞如, 眞如是實相無相的理體, 因為離開境界相, 所以沒有一切境界可表達 ; 雖然離開境界相, 可是又現境界, 眞是妙不可言的境界 善根迴向, 也是這樣的情形 離開一切境界, 而現出一切境界, 這是圓融無礙的境界 已經離開境界相 又為三世一切諸佛圓滿的境界 9 譬如眞如, 能有安立在世間一切的一切 善根迴向, 也是這樣的情形, 悉能安立一切衆生 10 譬如眞如, 它的性能常隨順一切境界 善根迴向, 也是這樣的情形, 窮盡未來劫, 這種善根隨順衆生, 不會斷絕 譬如眞如 無能測量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等虛空界 盡衆生心 無能測量 譬如眞如 充滿一切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一剎那中 普周法界 譬如眞如 常住無盡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究竟無盡 譬如眞如 無有比對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普能圓滿一切佛法 無有比對 譬如眞如 體性堅固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體性堅固 非諸惑惱之所能沮 眞如是沒有相, 和實相是一樣 不過, 名詞不同而已 但是意思

77 相同, 沒有分別 眞如是離一切相, 即一切法 實相是無相, 無所不相, 一切的一切, 都包括在實相之內, 沒有什麼不是實相, 也沒有什麼不是眞如 眞如是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 ; 常隨緣而常不變, 常不變又常隨緣 因此之故, 所以叫眞如, 也有自在的意思, 所以眞如是法的本體 11 譬如眞如, 它究竟是什麼樣子? 沒有人能測量出它的相貌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等虛空界, 窮盡衆生的心, 也沒有法子可以測量 12 譬如眞如, 它能盡虛空徧法界, 充滿一切處,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在一刹那之中, 能普徧周滿法界 13 譬如眞如, 因為眞如是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的緣故, 所以常住無盡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無窮無盡 14 譬如眞如,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和它比較, 它是絕對而又相對 ; 出世法是絕對的, 世間法是相對的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普徧圓滿一切佛法, 沒有可比對 15 譬如眞如, 它的體性, 非常堅固 猶如金剛, 無法破壞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善根的體性, 也很堅牢, 不是一切惑惱所能沮遏 譬如眞如 不可破壞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一切衆生 不能損壞 譬如眞如 照明為體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以普照明而為其性 譬如眞如 無所不在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於一切處 悉無不在 譬如眞如 徧一切時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徧一切時 譬如眞如 性常清淨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住於世間 而體清淨 16 譬如眞如, 它是無體無相, 雖然它是無所不在, 可是不可破壞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一切衆生, 沒有辦法可以破壞眞如和善根 17

78 譬如眞如, 它以光明照耀三千大千世界作為體相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以普徧照明, 為它的體相 18 譬如眞如, 它是無在無所不在 ; 換言之, 沒有一個地方不是眞如所在處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在一切處, 都有眞如的存在 19 譬如眞如, 它能徧一切時, 無論空間和時間, 都能充滿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徧一切時, 徧一切處 20 譬如眞如, 它的本性是清淨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住在世間, 而本體是清淨, 又無染汚 華嚴經擧出眞如作種種譬如, 為令衆生明白善根迴向的道理 可是有人說 : 這些譬如的道理, 非常淺顯, 不用講解, 我已經都明白了 也可以這樣說, 不講你也明白, 因為眞如就是你的自性 本來不用講, 但是衆生被無明所遮蓋太深, 眞心明鏡不發光 若是講了, 比較能懂一點, 實際沒有眞正明白 若是眞明白, 證得眞如自性的本性, 就能豁然貫通, 照天照地 這些譬如, 沒有超出自己的自性, 這是教我們把本有的智慧恢復出來, 令其現前, 也就是智慧解脫 開悟 譬如眞如 於法無礙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周行一切而無所礙 譬如眞如 為衆法眼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能為一切衆生作眼 譬如眞如 性無勞倦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修行一切菩薩諸行 恒無勞倦 譬如眞如 體性甚深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其性甚深 譬如眞如 無有一物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了知其性無有一物 21 譬如眞如, 它對於一切佛法, 沒有障礙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能周行一切處, 而無障礙 22 譬如眞如, 它能為衆生的法眼 善根迴

79 向, 亦復如是, 能為一切衆生作為眼睛, 令見光明之路, 直達彼岸 23 譬如眞如, 它沒有一個體性, 可是還能徧一切處, 沒有疲勞, 沒有倦怠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修行一切菩薩所修行的一切行門, 始終沒有勞倦 24 譬如眞如, 它的體性甚深, 不易明白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其性甚深, 不易瞭解 25 譬如眞如, 因為它具足一切, 不是單單某一物為眞如, 所以沒有一物在內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善根不過是名詞而已, 了知其性, 沒有一物, 為什麼? 因為沒有執著的緣故 譬如眞如 性非出現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其體微妙 難可得見 譬如眞如 離衆垢翳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慧眼清淨 離諸癡翳 譬如眞如 性無與等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成就一切諸菩薩行 最上無等 譬如眞如 體性寂靜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善能隨順寂靜之法 譬如眞如 無有根本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能入一切無根本法 26 譬如眞如, 它的性是無出無入, 不會出現一個眞如來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善根的本體, 很微妙很難見, 因為它是無體無相, 根本就看不到 27 譬如眞如, 它的體性是清淨, 離開一切塵垢, 沒有眼翳,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智慧眼是清淨, 沒有眼翳 28 譬如眞如, 它的自性, 無能可比, 無能可等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能成就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門, 最為上乘, 無法可比擬 29 譬如眞如, 它的體性, 寂然不動, 靜而不震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善根隨順寂靜之法, 沒有什麼表現 30 譬如眞如, 它沒有根本, 因為徧一切處, 不能說定那個地方是眞如的根本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能入一切無根本之法

80 譬如眞如 體性無邊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淨諸衆生 其數無邊 譬如眞如 體性無著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畢竟遠離一切諸著 譬如眞如 無有障礙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除滅一切世間障礙 譬如眞如 非世所行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非諸世間之所能行 譬如眞如 體性無住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一切生死 皆非所住 31 譬如眞如, 它的體性是沒有邊際,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令衆生得到清淨, 其數量沒有邊際 32 譬如眞如, 它的體性, 沒有一切的執著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畢竟遠離所有的執著 33 譬如眞如, 沒有一切的障礙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能除滅一切世間的障礙 34 譬如眞如, 不是世間一般人所能行的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不是一般衆生所能作得到的 35 譬如眞如, 它的體性無所住, 不住生死, 不住湼槃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一切生死, 皆無所住 譬如眞如 性無所作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一切所作 悉皆捨離 譬如眞如 體性安住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安住眞實 譬如眞如 與一切法而共相應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與諸菩薩聽聞修習而共相應 譬如眞如 一切法中 性常平等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於諸世間 修平等行 譬如眞如 不離諸法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盡未來際 不捨世間 36 譬如眞如, 它的本性, 無所造作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凡是一切有所造作, 完全捨離 37 譬如眞如, 它的體性, 安住於眞實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 安住在眞實 38 譬如眞如, 它和一切法共同相應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與一切菩薩聽聞修習,

81 而共相應 39 譬如眞如, 於一切法之中, 其性常平等, 不偏不倚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在一切世間, 修行平等的行門 40 譬如眞如, 不離一切法, 一切法都是眞如的表現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盡未來際, 不捨離開世間一切法 譬如眞如 一切法中 畢竟無盡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於諸衆生 廻向無盡 譬如眞如 與一切法無有相違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不違三世一切佛法 譬如眞如 普攝諸法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盡攝一切衆生善根 譬如眞如 與一切法同其體性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與三世佛同一體性 譬如眞如 與一切法不相捨離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攝持一切世出世法 41 譬如眞如, 在一切法中, 重重無盡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在一切衆生中, 迴向無盡 42 譬如眞如, 它和一切法, 沒有相違背, 因為眞如能生一切法, 能圓滿一切法的關係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不違背三世諸佛所說的法 43 譬如眞如, 它能普攝一切法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能盡攝一切衆生的善根 44 譬如眞如, 它和一切法, 共同一個體性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與三世諸佛, 共同一體性 45 譬如眞如, 它和一切法, 互相不捨離 善根迴向, 亦復如是, 能攝持一切世出世間的諸法 譬如眞如 無能映蔽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一切世間無能映蔽 譬如眞如 不可動搖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一切魔業 無能動搖 譬如眞如 性無垢濁 善根廻向 亦復如是 修菩薩行 無有垢濁 譬如眞如 無有變易 善根廻向亦復如是 湣念衆生 心無變易 譬如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寧靜致遠 21 淺談 POP 潛能心理學理論架構的由來 飛吧! 宇宙先鋒 海星的故事 我是漁夫 POP 2011/10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urna Maitrayanip u t r a 耶穌基督誕生在仇恨之地 1-13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的地藏王 POP 2011/10 10 (551-479B.C.E.)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6 2012 8476你猜得到它是什麼嗎 它就是 高分子! 生活中的高分子 有種物質的重要性不亞於我們所呼吸的空氣, 不管身在何處, 都有它的存在, 它甚至就隱藏在人體裡面! 人類若失去了它, 就得回到遠古時代, 甚至可能終止生命 高分子是什麼 高分子是由千個 甚至萬個以上的原子所組成, 呈現柔軟的特性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膠袋就是由高分子製造的, 人體組成中的 DNA 也是一種高分子 2012 8476

More information

愛上傲嬌老師目次第十七課男人的恢復力是很好的004 第十八課喝酒,是最容易喝出感情的012 第十九課男人急起來,是可以不擇手段的055 第二十課到底,他是可以被打敗的111 第二十一課結果,他才是最後的那個人143 第二十二課這個人,從來都是屬禽獸的162 尾聲好一隻占有慾強大的獸181 屈雲番外愛上甜味棉花糖183 2 古承遠番外 新黑夜裡總會有顆星199 李悠然番外 新週而復始的一天205 屈雲番外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 03... 10 2... 15...20... 26... 30... 34

... 03... 10 2... 15...20... 26... 30... 34 99 ... 03... 10 2... 15...20... 26... 30... 34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概念類 1. 理解概念 2. 空間概念 3. 速度概念 4. 專注力 5. 記憶力 6. 數概念 理解概念 空間概念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More information

在餐點設計時, 往往會運用不同的質地做搭配, 以達到食用者口感的最佳平衡與變化

在餐點設計時, 往往會運用不同的質地做搭配, 以達到食用者口感的最佳平衡與變化 百變的 廚房世界 廚藝與感官的饗宴 5 26 2014 2 494 在餐點設計時, 往往會運用不同的質地做搭配, 以達到食用者口感的最佳平衡與變化 2014 2 494 27 28 2014 2 494 食物的物理變化 5 廚房好比是一個食物實驗室, 運作時, 都在進行無數的物理與化學變化, 才能把樸實的原料食材轉為一道道令人驚嘆的美味 食物的化學變化 C 2014 2 494 29 62 65 廚房的魔術秀

More information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4 素人頭家圓夢 65 圓夢 桃城食在好味道 3 5 2000 9 6 5 11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8 素人頭家圓夢 69 透過臉書分享, 用美食料理和粉絲搏感情 3 好手藝 講究的製程, 這些店家習以為常 的事, 對消費者來說卻是最難得的堅持, 3 消費者在找的不就是這樣的好東西? 2000 1500 1000 8 70 素人頭家圓夢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Session 15-Col-1.pdf

Session 15-Col-1.pdf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5 15 1 5 15 2 5 15 3 5 15 5 5 15 6 167 1 5 15 1 2 3 4 5 15 2 5 15 3 5 6 5 15 5 168 7 5 15 6 8 1 2 3 4 1 2 3 169 3 --- 4 170 171 5 15 1 5 15 1 172 5 15 1 1 2 3 4 5 173 5 15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抓到重點 + 專注力, 做事有效率 GPS You Can Change Your Way of Working Just by Changing Your Way of Thinking 高橋政史 著 黃玉寧 譯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8 12 1930 60 3 Steve Jobs 你所需要的是技巧? 還是思考方法?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 The Checklist Manifesto The.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4 5 6 clinic Harvard Vanguard Medical Associates 7 8 Li-Fraumeni syndrome 9 intensive carelife suppor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1 2 3 4 5 6 7 8 公式 2 4 2 1 能 整除 因此後玩 者贏 且關鍵數 字為3 的倍數 3 0 3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數字是 4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4 0 4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 5 的倍數 5 0 5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 數字是 6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7 0 6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7

More information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目錄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2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8 三 皈依三寶的方法 19 四 皈依三寶的利益 29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10 皈依三寶的意義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11 12 皈依三寶的意義 1. 2. (1) (2)

More information

8 3C 3C 4 1 2 3

8 3C 3C 4 1 2 3 8 3C 3C 4 1 2 3 01 05 06 08 10 11 14 17 21 25 職業性下背痛防治手冊 腰好酸噢 志明和春嬌是一 對恩愛的夫妻 我也是 我們一起 去看醫師吧 01 我的腰還是不舒服耶 職業性下背痛防治手冊 下背痛小故事 02 老婆 我幫你按摩 診斷出是腰椎椎間盤突出 必須接受物理 治療 由物理治療師教導如何做運動 並 注意正確的姿勢動作 讓病症緩解 否則 症狀持續惡化 可能需要手術

More information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慈悲的力量 目錄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3 二 世界的希望在教育 9 三 奉獻他人完成自我的人生旅程 16 四 根與芽 與 心六倫 一條相同的道路 20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3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主持人 ( 以下稱主 ): 珍古德 ( 以下稱珍 ): 4 慈悲的力量 聖嚴法師 ( 以下稱師 ):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5 主 : 珍 : 6 慈悲的力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種都是智通, 表示以大智慧為體性 而菩薩有他心智通, 知道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眾生心的差別, 什麼樣的差別呢, 如經文描述的, 善不善心, 心大, 或心狹窄, 大心, 小心, 順或逆生死心, 二乘人的心, 二乘行的心, 菩薩的心, 行菩薩道的心, 天龍八部的心, 人心, 不是人的心, 三惡道的心,

種都是智通, 表示以大智慧為體性 而菩薩有他心智通, 知道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眾生心的差別, 什麼樣的差別呢, 如經文描述的, 善不善心, 心大, 或心狹窄, 大心, 小心, 順或逆生死心, 二乘人的心, 二乘行的心, 菩薩的心, 行菩薩道的心, 天龍八部的心, 人心, 不是人的心, 三惡道的心, 新加坡華嚴禪寺網路白話華嚴經淺釋 十通品 第二十八 釋法欣整理 一 來意 此品經文的來意, 為了要回答第二會中有十通的問題 此通字, 表示依 禪定引發的神通 二 釋名通, 即神通, 意思它的作用殊妙而且難以測量稱為 神, 展現出來又自在無礙, 稱為 通 開顯的妙用而沒有極限, 以十這個數字表現圓滿 六十華嚴 瓔珞本業經 及都稱為 十明, 表示觀照到無有遺漏 但是通和明, 經和論都不同 在 大智度論

More information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6 20114460台灣綠建築政策的成就 台灣的建築產業消耗了大量的水泥, 也排放了很多的營建廢棄物, 建築物的壽命卻嚴重偏低 建築的環保時代已來臨 1992 199212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1998 1996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27.22 34 1 6 20114460 7 8 201144604

More information

CU0594.pdf

CU0594.pdf 8 SOHO 1 3 003 SOHO SOHO Coder Programmer HTML CSS PHP JavaScrip 009 LECTURE 1-1 1 048 PART 2 LECTURE 1-1 1 049 SOHO Landing Page Landing 050 PART 2 LECTURE 1-1 1 SEO SEO P.093 SEO SEO SEO SEO SEO 051

More information

POINT 1 配合不同症狀或目的, 有效地攝取最需要的五種營養素! POINT 不須進行複雜的營養計算和熱量計算工作! 第一類穀類 第二類肉 魚 蛋 乳製品 第三類蔬菜 海藻 水果

POINT 1 配合不同症狀或目的, 有效地攝取最需要的五種營養素! POINT 不須進行複雜的營養計算和熱量計算工作! 第一類穀類 第二類肉 魚 蛋 乳製品 第三類蔬菜 海藻 水果 須崎動物醫院院長 須崎恭彥 著 高慧芳 譯 POINT 1 配合不同症狀或目的, 有效地攝取最需要的五種營養素! POINT 不須進行複雜的營養計算和熱量計算工作! 第一類穀類 第二類肉 魚 蛋 乳製品 第三類蔬菜 海藻 水果 五大有效營養素 BEST1 BEST BEST3 BEST4 BEST5 6 - BEST1 BEST BEST3 BEST4 BEST5 1 6 6 1-1 1 1 1 1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四年十一月 放眼二十一世紀的大世界 核武 擴散 戰亂依然 環境污染 溫 室效應加劇 惡疾 空難 以及 自 然 災 害 頻 生 火 宅 中 人 苦不堪言 傳統的人生觀 價值觀逐漸剝離 網絡社會的虛 擬現實 真偽難辨 是非難決 令本來精神貧乏 心靈空虛的人 更加惶惑不安 環顧我們身處的 香港 政制 經濟 以至民生都 不得安穩 怨氣沖天 暴戾詛咒 抑鬱苦悶湧現 再加上自身的人 事感情 學業工作 可謂無一

More information

C o n t e n t s 002 004 005 Part 1 概 念 NO.1 012 概 念 NO.2 014 概 念 NO.3 018 概 念 NO.4 024 概 念 NO.5 030 概 念 NO.6 033 概 念 NO.7 035 Part 2 & 玄 關 PREVIEW Cas

C o n t e n t s 002 004 005 Part 1 概 念 NO.1 012 概 念 NO.2 014 概 念 NO.3 018 概 念 NO.4 024 概 念 NO.5 030 概 念 NO.6 033 概 念 NO.7 035 Part 2 & 玄 關 PREVIEW Cas C o n t e n t s 002 004 005 Part 1 概 念 NO.1 012 概 念 NO.2 014 概 念 NO.3 018 概 念 NO.4 024 概 念 NO.5 030 概 念 NO.6 033 概 念 NO.7 035 Part 2 & 玄 關 PREVIEW Case. 1 041 Case. 2 048 Part 3 & 客 廳 PREVIEW Case. 3 057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本章大綱 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定義人體組成的層次身體系統介紹恆定 正回饋 負回饋恆定正回饋機轉負回饋機轉解剖語言解剖學姿勢身體剖面體腔背側體腔腹側體腔腹部四象限分法與九分法四象限分法九分法 學習目標 1. 能了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定義及範圍 2. 能了解人體組成的各個階層 3. 能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 4.

本章大綱 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定義人體組成的層次身體系統介紹恆定 正回饋 負回饋恆定正回饋機轉負回饋機轉解剖語言解剖學姿勢身體剖面體腔背側體腔腹側體腔腹部四象限分法與九分法四象限分法九分法 學習目標 1. 能了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定義及範圍 2. 能了解人體組成的各個階層 3. 能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 4. 第一章 本章大綱 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定義人體組成的層次身體系統介紹恆定 正回饋 負回饋恆定正回饋機轉負回饋機轉解剖語言解剖學姿勢身體剖面體腔背側體腔腹側體腔腹部四象限分法與九分法四象限分法九分法 學習目標 1. 能了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定義及範圍 2. 能了解人體組成的各個階層 3. 能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 4. 能了解人體恆定的機轉 5. 知道人體的解剖語言 6. 能明白人體各項解剖面的定義 7. 能清楚了解人體的主要體腔及重要器官位置的敘述方式

More information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1 圓方程式 第 章 二次曲線 38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線合稱為圓錐曲線 因為在平面坐標 系中 其對應的方程式均為二元二次式

More information

青少年家庭教育手冊父母版 The Power of Yet Youtube TED The Power of Yet Dr. Carol Dweck 04 / 05 ...52...04 PART 1... 08 PART 2...12 PART 3...14...14!...22...26 SOP...32...38...44...51 PART1 PART1 1. 2. Family Life

More information

當無人飛行器越做越小時, 拍翅型的飛行方式應該是人類要參考及學習的 MAV P V 2 b P V b 0.96 P V 2 b L b 4 L b 4 W b 3 W b 3 2 向自然學習 MAV 3 升力與推力共生的拍翅運動 拍翅頻率的尺度變化

當無人飛行器越做越小時, 拍翅型的飛行方式應該是人類要參考及學習的 MAV P V 2 b P V b 0.96 P V 2 b L b 4 L b 4 W b 3 W b 3 2 向自然學習 MAV 3 升力與推力共生的拍翅運動 拍翅頻率的尺度變化 54 204 0 502 仿生飛行 從人類飛行器談起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UAV micro aerial vehicle, MAV 5 cm 0.5 0 log 0.5 (P V 2 ).5 2.5 2 log (b) P V 2 b b 希望製作一架微型飛機像鳥類或蝴蝶那麼小, 就得向會飛的動物學習飛行技巧了 當無人飛行器越做越小時, 拍翅型的飛行方式應該是人類要參考及學習的

More information

2013年6月份會訊

2013年6月份會訊 這是全 體 共同努 力 的 結果 感謝能 有 這樣的 團 隊 感恩有 幸 與大家 一 起 完成美 好 事物 要特別 感 謝洪老 師 藝術成 就 是我們 獲 獎 的根本 也由於 老 師廣泛 的 影 響力 大地才 能 有比別 人 更 多更高 階 的演出 機 會 才會得 到 評審青 睞 感恩大 家 祝 福滿心 團長 王 先灝 6 音 活 動特報 No.23 大 地 藝術 文化協 會 月 2013.06.20

More information

<B8D5C5AAA5BB2E706466>

<B8D5C5AAA5BB2E706466> 5 2 LION TEL 0136 43 2882 http://hokkaido.lion-adventure.com/ 3 3 5.5 4 5 34 35 PART 1 P110 15 15 20 27 42 PART 1 43 24 44 PART 1 45 KONG P97 50 P43 PART 2 90 30 51 52 3 4 2 3 P43 3 4 56 7 2 1 57 PART

More information

善知識的追尋 目錄 壹 成一切智最初因緣 貳 菩薩有十種善知識 一 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 二 令出生諸善帳善知識 三 令行諸波羅蜜善知識 四 令解說 切法善知識 五 令成熟諸眾生善知識 六 令得無礙辯才善知識 七 令不著於世間善知識 八 令修行無厭倦善知識 九 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 十 令入佛智所入善知

善知識的追尋 目錄 壹 成一切智最初因緣 貳 菩薩有十種善知識 一 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 二 令出生諸善帳善知識 三 令行諸波羅蜜善知識 四 令解說 切法善知識 五 令成熟諸眾生善知識 六 令得無礙辯才善知識 七 令不著於世間善知識 八 令修行無厭倦善知識 九 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 十 令入佛智所入善知 華嚴系列 釋普獻 講述 善知識的追尋 LOKEYA] 善知識的追尋 目錄 壹 成一切智最初因緣 貳 菩薩有十種善知識 一 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 二 令出生諸善帳善知識 三 令行諸波羅蜜善知識 四 令解說 切法善知識 五 令成熟諸眾生善知識 六 令得無礙辯才善知識 七 令不著於世間善知識 八 令修行無厭倦善知識 九 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 十 令入佛智所入善知識 參 於善知識生何種心 一 與善知識同一志趣

More information

<A175B752A662A440B05FA176A4BDAF71B971B5F8B74FB5BDB860A5D8C3D9A755A5D3BDD0AED12E706466>

<A175B752A662A440B05FA176A4BDAF71B971B5F8B74FB5BDB860A5D8C3D9A755A5D3BDD0AED12E706466> 先睹為快 蓮生活佛最新文章 華光佛的神通第一 詳細內容請看第3版 2012 國內郵資已付 台 許 北 郵 可 局 證 台北字第4222號 台灣郵政台北雜字第1121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華光 龍開新局 傳承 聖尊蓮生活佛慈悲願行 2012年華光功德會 公益電視慈善節目 愛在一起 開播 歡迎十方大眾踴躍贊助 華光功德會公益電視慈善節目 即贈送獨一無二的 蓮生活佛加持開運印鑑 開創真佛宗電視媒體新紀元

More information

Hella LED 前燈 日行燈 Hella

Hella LED 前燈 日行燈 Hella 38 2012 4 472 汽車安全的人因工程 汽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但在便利的背後, 也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 運用人因工程可以發展有效的安全對策, 減少車禍的發生與降低其嚴重性 1885 1908 1302,000 5,000 亮不亮有關係 daytime running light, DRL Hella 1977 20082011 LED 前燈 日行燈 Hella 2012 4 472 39 40

More information

96030_catering.ai

96030_catering.ai 第45期 2009年6月 引言 體力處理操作 即人力提舉及搬運 在日常工作中是在所難免的 而不正確 的體力處理操作 容易導致肌肉筋骨勞損甚至身體受傷 2008年在飲食業 及旅遊業因提舉及搬運而受傷的意外數字佔整體約14%及20% 而業內一 些工作崗位經常涉及體力處理操作 例如 食肆的樓面和廚房員工 酒店的行李 員和房務員 領隊 導遊或司機 亦時常會協助旅客以人力提舉及搬運行李等 所以他們要緊記有關的危害控制方法和安全要點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校訓與院訓僧林悟語聖嚴法師著1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菩提心與出離心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6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7 放眼全世界, 處處為佛教 8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9 10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11 實踐創校的精神 12 校訓與院訓

More information

Hz 1 k ,186 Hz k 4 k 8 k 2 k

Hz 1 k ,186 Hz k 4 k 8 k 2 k 樂音或噪音! 頻率與音高 6 215 2 56 44 16 25, Hz 2 2 K Hz 27.5 4,186 Hz 2196.16 47 13289.75 9397.27 77 8372.2 5587.65 4186.1 3729.31 44. 261.63 41.2 32.7 27.5 18.35 16.35 2 25 5 Hz 1 k 27.5 4,186 Hz 63 125 2 k 4 k

More information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高雄市立茄萣國中國中 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 英文補救教學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表 一 教材來源 : 二 教學節數 : 每週 (1) 節, 學期共 ( 20 ) 節 三 各單元內涵分析 : 週次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9/1 9/5 9/8 9/12 9/15 9/19 9/22 9/26 Lesson1 ( 一 ) Lesson1 ( 一 ) Lesson2 ( 二 ) Lesson2

More information

1,000 kb 100 六方體鑽石形成 Km ,000 1,500 2, Kb 5 1, Kb a 0 a 0 = nm 4 : Steve Sque, com/ :

1,000 kb 100 六方體鑽石形成 Km ,000 1,500 2, Kb 5 1, Kb a 0 a 0 = nm 4 : Steve Sque,  com/ : 54 2014 1 493 天然鑽石的誕生 3,500 10 2012 9 10 2 Popigaikimberlite 1960 鑽石的真面目及變形 1915 W.H. Bragg W.L. Bragg X unit cell 18 8 8 6 6 4 1,000 kb 100 六方體鑽石形成 200 150 Km 50 10 1 0 500 1,000 1,500 2,000 4 50 Kb 5

More information

淨空法師 講述 戒律的精神是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諸惡莫作 是小乘戒 眾善奉行 是菩薩 戒 一切戒律都不外乎這兩句 序 無量壽經 乃是淨宗法門之根本所依 經中詳明 西方淨土依正主伴 種種殊勝微妙不思議之莊嚴 阿彌陀 佛因地發願修行 勇猛精進 專志莊嚴淨土之因果 以及 勸令十方世界 一切眾生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求生淨 土 理事雙彰之妙旨 令有緣者慕西方極樂世界之嚴淨光麗 形色殊妙 進 而發趣道心

More information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40 2014 2 494 台灣食蛇龜生存的挑戰 失落的龜樂園 20 台灣的食蛇龜 J. E. Gray 1863 R. Swinhoe J. Reeve 台灣原來還算普遍的食蛇龜, 也名列投機者高價競逐的少數物種之一, 前景令人擔憂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0.07 8.25 2 40 5 16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2014 2 494

More information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編撰教育部出版中華民國 96 年 9 月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林育瑋 3 目錄 幸福拼圖 序文...p.2 引言 能和心愛的人共度一生, 就是最大的幸福!...p.6 幸福方程式 : 我 + 你 = 幸福關鍵一 我...p.10 關鍵一 你...p.20 關鍵一 +...p.28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撇步 附錄一...p.48

More information

- ( 青少年篇 ) ( ) 40043 32 12 10 (04)2229-1661 40043 32 12 11 (04) 2229-5550 (04) 2229-5607 10041 2 2 203 (02) 2371-1406 (02) 2371-1478 lourdes@ms42.hinet.net www.lourdes.org.tw 2015 9 2 台灣露德協會 6 8 9 12 16

More information

< 1.3 < 2.1 < 3.3 < 5.8 < 18.7 From the website of GLOBOCAN 如何早期診斷食道癌

< 1.3 < 2.1 < 3.3 < 5.8 < 18.7 From the website of GLOBOCAN 如何早期診斷食道癌 46 2013 11 491 5 20 食道癌現況 78 9 9 6 5 20 哪些人容易得到食道癌 50 70 9 30 40 < 1.3 < 2.1 < 3.3 < 5.8 < 18.7 From the website of GLOBOCAN2008 3 200 2 如何早期診斷食道癌 7 2013 11 491 47 48 2013 11 491 利用內視鏡結合化學及光學技術, 就可以把早期

More information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 ) 孩子的另一扇門 ( 特生 / 郁絜爸爸 ) 3 82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 ) 孩子的另一扇門 ( 特生 / 郁絜爸爸 ) 3 82 (4) 屬於家長的感動 回首來時路點點滴滴 ( 特生 / 禮綸爸爸 ) 81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 ) 孩子的另一扇門 ( 特生 / 郁絜爸爸 ) 3 82 儲存愛的能量 ~ 為 1 比 1 特教加油 ( 特生 / 承恩爸爸 ) 9 4 7 5 83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ADHD( ) 4 4 2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84 28 1 28 1 1 1 1

More information

42Contents

42Contents 42Contents 06 12 14 22 08 10 04 5 - 5 Preface WHO 101 102 29.8 33.7 25.6 29.5 34.3 24.3WHO 2000 2004 The Global Strategy on Diet,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WHO 9 2025 邱淑媞 103 6 4 9 2012 29.8% 7.1%

More information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3 家庭變遷對健康的影響 在經濟起伏時 家庭支持十分重要 在 兩地三岸社會政策 一書中 魏雁濱 曾群 在 社會排斥 一文提及一項研究發現 在北歐六國和蘇格蘭 家人支持對防止失業 青年陷入貧窮發揮重要作用 在福利制度相對比北歐較弱的南歐國家如意大利 家庭 和社會網絡對失業者起較大的支持和保護作用 在中國人社會 家庭支持也十分重要 根據本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補充教材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2 Anne Boleyn

補充教材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2 Anne Boleyn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補充教材 394 99 第 4 章第 3 節 伊莉莎白一世婚姻外交的智慧 / 一 前言 1998 Elizabeth 1 1558 1603 17 二 貞女女王的婚姻與外交策略 100 394 補充教材 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歐洲史 2 Anne Boleyn 6 1547 10 1558 5 1558 25 45 3 400 40 3 4 101 5 6 7 1577 6 8

More information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WHO Qatar 2013 MERS MERS 耗費巨大的社會成本 MERS V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WHO Qatar 2013 MERS MERS 耗費巨大的社會成本 MERS V 54 2015 1 505 新興的中東呼吸症候群 冠狀病毒 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忘記過去的人, 注定要重蹈覆轍 2012 4 Zarqa 13 2 2012 9 WHO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 11 MERS 9 2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1230-booklet-13-14

1230-booklet-13-14 CHUNG FUNG CHARITABLE FOUNDATION LIMITED www.chungfung.org.hk 02 03 04 中國健康工程 05 團友吳偉明更即興詠詩二首, 以誌此行 : 06 中國健康工程 07 08 中國健康工程 我們計劃在江西 貴州等貧困鄉鎮選擇適合地點 祈望有其他善長願意捐建, 多多益善 感謝所有善長, 松峰之友的捐獻與支持 各位的善心, 愛心與熱心令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More information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24-1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24-1 大 方 广 佛 华 严 经 浅 释 1 美 国 万 佛 圣 城 宣 化 上 人 讲 述 上 海 佛 学 书 局 印 行 卷 一 卷 二 世 主 妙 严 品 第 一 之 一 世 主 妙 严 品 第 一 之 二 大 方 广 佛 华 严 经 浅 释 ( 一 ) 上 海 佛 学 书 局 印 行 目 录 大 方 广 佛 华 严 经 品 目 华 严 大 经 处 会 品 目 卷 帙 总 要 之 图 序 前 言 一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本 文 分 析 歸 納 勇 猛 一 詞 的 意 含 為 : 勇 敢 強 健 堅 毅 剛 決 堅 固 無 所 怯 劣 有 大 勢 力 不 退 無 畏 自 在 精 進 在 比 對 數 段 由 Vaidya 所 校 現 存 尼 泊 爾 之 梵 本 Gaṇḍavyūhasūtra 與 漢 譯 華 嚴

摘 要 本 文 分 析 歸 納 勇 猛 一 詞 的 意 含 為 : 勇 敢 強 健 堅 毅 剛 決 堅 固 無 所 怯 劣 有 大 勢 力 不 退 無 畏 自 在 精 進 在 比 對 數 段 由 Vaidya 所 校 現 存 尼 泊 爾 之 梵 本 Gaṇḍavyūhasūtra 與 漢 譯 華 嚴 華 嚴 經 四 十 卷 本 中 的 勇 猛 菩 薩 行 兼 參 八 十 卷 本 離 世 間 品 張 文 玲 國 立 故 宮 博 物 院 副 研 究 員 法 鼓 佛 學 學 報 第 12 期 頁 85-143( 民 國 102 年 ), 新 北 市 : 法 鼓 佛 教 學 院 Dharma Drum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no. 12, pp. 85-143 (2013)

More information

中 台 禪 寺 一 百 零 五 年 度 臘 八 圍 爐 法 會

中 台 禪 寺 一 百 零 五 年 度 臘 八 圍 爐 法 會 54544 04929302151993 1 10 ISSN 1810-0929 22122941 194 2016 年 2 月 號 Chung Tai Shan Magazine http://www.ctworld.org 眾 生 歡 喜 諸 佛 歡 喜 中 台 禪 寺 一 百 零 五 年 度 臘 八 圍 爐 法 會 中 台 禪 寺 開 山 方 丈 上 惟 下 覺 大 和 尚 德 相 04 中

More information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目錄 3 7 13 26 22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Dronodana Amrtodana dan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odhi-sattva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rahman isvara karman 10

More information

3. ( 41 ) 1 ( ) ( ) ( ) 2 (a) (b) ( ) 1 2 負責人是指負責處理保險代理人的保險代理業務的人士 業務代表是指代表保險代理人銷售保險產品的人士 如保險代理人聘用上述人士 ( 例如該保險代理人是法人團體 ), 則其負責人及業務代表須向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登記 保險代理

3. ( 41 ) 1 ( ) ( ) ( ) 2 (a) (b) ( ) 1 2 負責人是指負責處理保險代理人的保險代理業務的人士 業務代表是指代表保險代理人銷售保險產品的人士 如保險代理人聘用上述人士 ( 例如該保險代理人是法人團體 ), 則其負責人及業務代表須向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登記 保險代理 CB(1)1919/04-05(05) ( ) 2. ( ) 40% 50% 3. ( 41 ) 1 ( ) ( ) ( ) 2 (a) (b) ( ) 1 2 負責人是指負責處理保險代理人的保險代理業務的人士 業務代表是指代表保險代理人銷售保險產品的人士 如保險代理人聘用上述人士 ( 例如該保險代理人是法人團體 ), 則其負責人及業務代表須向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登記 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在決定某人是否適當人選時,

More information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工作坊 年级 小五 小六 日期 3月28日 时间 7点正至8点30分 地点 嘉庚堂 1. 2. 3. 4. 5. 6. 1. 2. 3. 1 2 3 4. 1 2 / 3 1. 2. 3. 4. 5. 1 1 4 . 1 . (a) ( ) . (a) ( ) X . (a) ( ) . X X / . . 1 2 2 3 . . 1 2 2 . 5 6 ^

More information

4 8 3+1 8 1 15 15 8 1 2 8 1 2 " = " = " = " = " = " = 形容样貌 那个哥哥长得就像卡通 片里的大英雄一样高大 从台上望下去 观众 席就像一片皑皑白雪 写作技巧 照应式 评价式 疑问式 俗语式 助人为乐 照应式 这就是助人为乐 评价式 经过这件事后 我明白了助人为 乐这个道理 疑问式 帮助人原来是件 快乐的事 不是 吗 俗语式

More information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最後也終將成佛 佛的教導從口頭傳播, 到用梵文記錄下來, 一直到被翻譯成中國文言文, 已經經過了二千多年 這些佛經對想學佛的修行人來說, 是佛為眾生留下的珍貴寶藏 在經過中文長時間的演變後, 漢傳佛經已經逐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Diamond Sutra 由謝宏其 ( 台灣 ) 翻譯成白話中文和英文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nd oral Chinese by Gary Hsieh, Taiwan www.sutranet.org sutranet.org@gmail.com sutranet@sina.com 序 *** 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覺悟者, 後世想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若能追隨佛的教導,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ok翁志文、張佳音...doc

Microsoft Word - ok翁志文、張佳音...doc 1 壹 研究動機 一般而言 傳統大三弦琴碼的擺放位置 圖 1 大約在琴鼓下方 由下往 上三分之一的地方 約 8.5 公分 但是這種擺法 學生在初學大三弦時 左手 常伴隨著指距較大 音準較難以掌握的困擾 為解決這個技巧上的問題 必須不 斷練習將手指指距撐開 並在琴桿上做記號來加以輔助 圖 1 傳統琴碼三分之一的擺放位置 8.5 公分 目前 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談龍建教授 採取將琴碼位置 往上移至 五度音

More information

尋得旨之匠, 起自支安 支公之論無生, 以七住為道慧陰足, 十住則群方與能 在迹斯異, 語照則一 安公之辯異觀, 三乘者, 始簣之日稱 ; 定慧者, 終成之實錄 此謂始求可隨根而三, 入解則其慧不二 譬喻亦云, 大難既夷, 乃無有三 ; 險路既息, 其化即亡 此則名一為三, 非有三悟明矣 生公云,

尋得旨之匠, 起自支安 支公之論無生, 以七住為道慧陰足, 十住則群方與能 在迹斯異, 語照則一 安公之辯異觀, 三乘者, 始簣之日稱 ; 定慧者, 終成之實錄 此謂始求可隨根而三, 入解則其慧不二 譬喻亦云, 大難既夷, 乃無有三 ; 險路既息, 其化即亡 此則名一為三, 非有三悟明矣 生公云,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9, No. 0276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輸入, 曾國豐大德輸入,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 No. 276 無量義經序蕭齊荊州隱士劉虬作無量義經者, 取其無相一灋, 廣生眾教, 含義不貲,

More information

極樂密碼封面--繁1

極樂密碼封面--繁1 目 錄 前言... 4 緣起... 9 書名淺釋... 13 淺述十三題綱 一論一註一法語... 15 壹 極樂世界存在的真實性... 15 貳 極樂世界二十二殊勝莊嚴, 超越十方佛剎... 17 參 阿彌陀經 在經教中, 所佔的地位如何?.19 肆 為何要求生極樂淨土?... 21 伍 往生極樂世界之正因為何?... 23 陸 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之主因為何?... 67 柒 往生極樂世界之臨終助緣...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K 0.9K 05 () 0.9K 3.2K K 9.8K K 20.6K K 28.9K K 41K

contents K 0.9K 05 () 0.9K 3.2K K 9.8K K 20.6K K 28.9K K 41K contents 01 20 0K 0.9K 05 () 0.9K 3.2K 06 07 3.2K 9.8K 08 09 10 9.8K 20.6K 11 12 13 14 15 70801 6 06 299 1111 16 17 20.6K 28.9K 18 19 20 308 28.9K 41K 21 22 23 41K 52.5K 24 25 22 6 06 272 6988 fl jintainan@gmail.com

More information

極樂密碼封面--簡--OK

極樂密碼封面--簡--OK 目 錄 前言... 4 緣起... 9 書名淺釋... 13 淺述十三題綱 一論一註一法語... 15 壹 極樂世界存在的真實性... 15 貳 極樂世界二十二殊勝莊嚴, 超越十方佛剎... 17 參 阿彌陀經 在經教中, 所佔的地位如何?.19 肆 為何要求生極樂淨土?... 21 伍 往生極樂世界之正因為何?... 22 陸 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之主因為何?... 66 柒 往生極樂世界之臨終助緣...

More information

五戒修學述要 種願望來引導你的生命 那麽使令你的生命遠離錯誤 趨向于善法 這是第 一個 你心中有一個願望 第二個是遍該生境 也就是說你在沒有受戒之 前 你所修的善法是有期限的 不能够普遍一切衆生 比如說你以前也可能 不殺生 但是你不是說對所有的衆生都不殺生 可能你遇到了冤家你就會去 傷害他 遇到了去

五戒修學述要 種願望來引導你的生命 那麽使令你的生命遠離錯誤 趨向于善法 這是第 一個 你心中有一個願望 第二個是遍該生境 也就是說你在沒有受戒之 前 你所修的善法是有期限的 不能够普遍一切衆生 比如說你以前也可能 不殺生 但是你不是說對所有的衆生都不殺生 可能你遇到了冤家你就會去 傷害他 遇到了去 五戒修學述要 五戒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主講 第一卷 五戒修學述要 諸位法師慈悲 諸位居士 阿彌陀佛 請放掌 那麽我們從今天開始有四堂課的時間 要跟大家共同的來學習這個五戒 在修持上的一些重要的觀念跟方法 那麽在講這個主題之前 我們先簡單地說明 就是諸位在兩天之後就要 再受五戒了 當我們受了戒以後 這個時候我們在生命當中 到底有什麽差 別 跟我們沒有受戒之前有什麽差別 那麽這一點我們先做一個說明 那麽在我們受了戒以後

More information

要知道, 矮的, 也是由高的而到了矮的 ; 長的也是由短的開始, 到了長的 無 有, 都是由無到了有, 歸根下來以後都是空的 他們不會運用佛法, 正法裏邊的空, 空三眛這個空來, 所以就把由世間法上邊看得到的 摸得到的, 作為他們的標準 這些可以比較, 可以相對比的, 都是虛妄的 任何一個東西, 一

要知道, 矮的, 也是由高的而到了矮的 ; 長的也是由短的開始, 到了長的 無 有, 都是由無到了有, 歸根下來以後都是空的 他們不會運用佛法, 正法裏邊的空, 空三眛這個空來, 所以就把由世間法上邊看得到的 摸得到的, 作為他們的標準 這些可以比較, 可以相對比的, 都是虛妄的 任何一個東西, 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講次 :#200 講述日期 : 02/17/2000 講解 : 高老師先祿居士轉錄者 : 學生馬慧嫣 請各位合掌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復次, 大慧! 有二種覺, 謂觀察覺, 及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 大慧! 觀察覺者, 謂若覺性自性相, 選擇離四句不可得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45-134_\244\337\275\ )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45-134_\244\337\275\ )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45/134 編輯出版 : 淨願蘭若 / 釋心賢 請大家打開 講義 第 96 頁 : 辛七 明藏性即識大性 - 壬二 明大均在本經的 正宗分 開始的時候, 阿難尊者請佛陀開示 首楞嚴王三昧 的修學法門, 佛陀花了三卷的時間,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60 35 ä ü ä ü ß 單一立法 附屬立法 非行政類附屬刑法 非行政類之 特別刑法 ü ü 非行政類之附屬刑法 行政罰 非行政類刑法 ß ä 包含秩序違反法及普 通刑法 輔助刑法以 外附有行政罰處罰的 法律, 其法律效果主 要為罰鍰 行政犯 這塊領域在概念上不存 在, 究係刑事犯或行政 犯, 其歸屬問題乃本章 所欲探究者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華嚴-隆運法師-精進波羅蜜--論文

Microsoft Word - 華嚴-隆運法師-精進波羅蜜--論文 精進波羅蜜之研究 -- 以 華嚴經 焰慧地為主 釋隆運 華嚴專宗研究所二年級 0 精進波羅蜜之研究 以 華嚴經 燄慧地為主 壹 緒論 2 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2 二 研究範圍與進路 2 三 今人的研究成果 4 貳 精進波羅蜜之意涵 4 一 精進波羅蜜之定義 4 ( 一 ) 精進與波羅蜜 4 ( 二 ) 精進波羅蜜 5 二 大小乘中對於精進的詮釋 6 ( 一 ) 小乘中的 精進 之意涵及類別 7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淨 土 宗 宗 祖 善 導 大 師 畫 像

淨 土 宗 宗 祖 善 導 大 師 畫 像 宗 旨 信 受 彌 陀 救 度 專 稱 彌 陀 佛 名 願 生 彌 陀 淨 土 廣 度 十 方 眾 生 雙 月 刊 第 16 期 民 國 104 年 9 月 出 刊 贈 閱 淨 土 宗 宗 祖 善 導 大 師 畫 像 中 國 淨 土 宗 十 五 位 祖 師 初 祖 慧 遠 大 師 二 祖 曇 鸞 大 師 三 祖 道 綽 大 師 四 祖 善 導 大 師 ( 宗 祖 ) 五 祖 承 遠 大 師 六 祖

More information

082012 newsletter.indd

082012 newsletter.indd 1 3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17 17 18 20 21 22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2 3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724 424 24 25 26 27 28 29 30 填色比賽 ආ г 聖 經問 答 遊戲 1. 信心之父

More information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菩薩藏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1491 菩薩藏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91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及七萬二 千菩薩 是時長老舍利弗承佛神力 即從坐起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9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Assistant Police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s Regulation: Suzhou as an Example 陳銘聰

More information

THE GAME GUIDE WELCOME TO DARTSLIVE DARTSLIVE.com Ver.3.0 2013.05 HOW TO PLAY BEFORE YOU START THE GAME HOW TO PLAY THE GAME HOW TO COUNT THE SCORE AWARD MOVIE 自由設定AWARD! 讓飛鏢的樂趣多更多! AWARD MOVIE是甚麼? AWARD

More information

嚴菩薩 日光菩薩 月光菩薩 星光菩薩 火光菩薩 電光菩薩 能施念慧菩薩 破魔菩薩 勝魔菩薩 常精進菩薩 不休息菩薩不斷大願菩薩 大名稱菩薩 無礙辯才菩薩 無礙轉法輪菩薩 如是無垢菩薩摩訶薩等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復有億萬六欲天子 其名曰善住天子 威德天子 普光天子 清淨慧天子 吉祥天子 大吉祥天子 自

嚴菩薩 日光菩薩 月光菩薩 星光菩薩 火光菩薩 電光菩薩 能施念慧菩薩 破魔菩薩 勝魔菩薩 常精進菩薩 不休息菩薩不斷大願菩薩 大名稱菩薩 無礙辯才菩薩 無礙轉法輪菩薩 如是無垢菩薩摩訶薩等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復有億萬六欲天子 其名曰善住天子 威德天子 普光天子 清淨慧天子 吉祥天子 大吉祥天子 自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No. 159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一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 No. 159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三萬二千人 皆是阿羅漢 心善解脫

More information

意生身就是要以平等為基本, 自己平等, 眾生平等, 我 他都平等, 這個時間才能夠慢慢修意生身 思念 : 思 : 是善思, 是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念 : 是打破六識 六識不存, 五識不攀緣, 七識平等了, 這個時間才是起意生身的時間 意生身都是在平等性上面起的 意生身雖然是分別通相, 但不是真正的分別

意生身就是要以平等為基本, 自己平等, 眾生平等, 我 他都平等, 這個時間才能夠慢慢修意生身 思念 : 思 : 是善思, 是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念 : 是打破六識 六識不存, 五識不攀緣, 七識平等了, 這個時間才是起意生身的時間 意生身都是在平等性上面起的 意生身雖然是分別通相, 但不是真正的分別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請各位合掌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講次 :#217 講述日期 :06/15/2004 講者 : 高老師先祿居士轉錄者 : 學生薄海雷 卷三 ( 經文 )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 : 意生身分別通相, 我今當說 諦聽! 諦聽! 善思念之 (p237-1)

More information

2008.3

2008.3 26 2 0 0 8. 3 2 公 民 意 識 與 社 會 責 任 的 學 習 與 實 踐 6 社 區 婦 女 子 職 教 育 的 課 題 14 媽 媽 向 前 走 16 回 首 與 目 送 18 分 享 同 理 心 課 堂 筆 記 21 向 國 際 取 經 24 原 鄉 時 尚 新 思 維 27 培 育 成 長 與 永 續 發 展 29 心 靈 最 深 的 觸 動 31 送 給 父 親 的 感 恩

More information

序 釋厚觀 2009 年 7 月筆者應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邀請 於紐 澤西州同淨蘭若舉辦的 佛法度假 中講述 印順導師 佛學著作述要 此 佛法度假 是仁俊長老發起的 每年於美國國慶 7 月 4 日前後舉行一週 分成中文班及 英文班 有美國 加拿大各地法友雲集此地薰修佛法 2009 年的主題是 印順導師著作導讀 課程有仁 俊長老的開示 及超定長老的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開仁法師講 法之研究 圓波法師講

More information

黄 佛 法 無 多 子 黃 蘗 山 斷 際 禪 師 語 錄 目 錄 前言 上冊 傳心法要 原文 6 16 黃蘗山斷際禪師 傳心法要 34 黃蘗山 其來有自 34 法要緣起 裴休請益斷際禪師 37 無形相則無蹤跡 46 唯此一心即是佛 51 祖師禪的正知見 56 眾生與佛從緣起空上說無有差別 60 不著於相的修行 65 六度萬行 不假修添 66 遇緣即施 空而能現 69 佛教理論的演進 91 理行圓融

More information

為 何 久 遠 劫 來, 娑 婆 世 界 總 有 無 數 發 大 願 的 菩 薩, 願 意 捨 身 命 救 度 眾 生? 理 由 無 他, 只 因 為 眾 生 心 中 常 懷 貪 瞋 癡 三 毒, 念 念 之 中 無 非 是 業, 無 非 是 罪 無 量 劫 來 輾 轉 累 積, 業 果 之 深 重

為 何 久 遠 劫 來, 娑 婆 世 界 總 有 無 數 發 大 願 的 菩 薩, 願 意 捨 身 命 救 度 眾 生? 理 由 無 他, 只 因 為 眾 生 心 中 常 懷 貪 瞋 癡 三 毒, 念 念 之 中 無 非 是 業, 無 非 是 罪 無 量 劫 來 輾 轉 累 積, 業 果 之 深 重 為 何 久 遠 劫 來, 娑 婆 世 界 總 有 無 數 發 大 願 的 菩 薩, 願 意 捨 身 命 救 度 眾 生? 理 由 無 他, 只 因 為 眾 生 心 中 常 懷 貪 瞋 癡 三 毒, 念 念 之 中 無 非 是 業, 無 非 是 罪 無 量 劫 來 輾 轉 累 積, 業 果 之 深 重, 能 敵 須 彌, 能 深 巨 海 普 賢 行 願 品 云 : 若 此 惡 業 有 體 相 者, 盡

More information

The floor-to-floor height of each residential property on the 5th 12th, 15th 23rd, 25th & 26th Floor is 3.040m. The internal areas of the residential

The floor-to-floor height of each residential property on the 5th 12th, 15th 23rd, 25th & 26th Floor is 3.040m. The internal areas of the residential FLAT ROOF = 平台 U.P. ABOVE = Utility Platform Above 上層工作平台覆蓋部分 The floor-to-floor height of each residential property on the 3rd Floor is 3.040m. The internal areas of the residential properties on th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262b\244g\244Q\272\303\275\327\276\311\305\252.docx)

(Microsoft Word - 2.\262b\244g\244Q\272\303\275\327\276\311\305\252.docx) 淨土十疑論導讀 講記 講述者 : 上下淨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修改 增刪 販賣 - 1 - 簡要目錄.. 一 淨土十疑論 ( 原文 ) 3 ~ 25 頁 二 淨土十疑論導讀 ( 講記 ) 26~ 210 頁 - 2 - 淨土十疑論 原文..隋天臺智者大師第一疑問曰 : 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 若欲救度眾生, 祗應願生三界, 於五濁三塗中, 救苦眾生 因何求生淨土自安其身?

More information

摘要 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 明此十地法通因徹果, 不離如來根本智 十地品 在 華嚴經 六位行法結構中, 係屬菩薩修行的十聖位 華嚴經 中菩薩的修行階位須經歷 : 十信是外凡位, 十住 十行 十迴向為三賢位, 登地以上稱為十聖位 於成就佛果的三大阿僧祇劫中, 初地前完成一大阿僧祇劫, 初地到八地完成

摘要 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 明此十地法通因徹果, 不離如來根本智 十地品 在 華嚴經 六位行法結構中, 係屬菩薩修行的十聖位 華嚴經 中菩薩的修行階位須經歷 : 十信是外凡位, 十住 十行 十迴向為三賢位, 登地以上稱為十聖位 於成就佛果的三大阿僧祇劫中, 初地前完成一大阿僧祇劫, 初地到八地完成 華嚴專宗研究所第二十屆碩士論文 菩薩 信樂行成就 之研究 以 十地品 歡喜地 為主 指導教授 : 闞正宗老師 研究生 : 釋天起 中華民國一 O 四年五月十五日 摘要 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 明此十地法通因徹果, 不離如來根本智 十地品 在 華嚴經 六位行法結構中, 係屬菩薩修行的十聖位 華嚴經 中菩薩的修行階位須經歷 : 十信是外凡位, 十住 十行 十迴向為三賢位, 登地以上稱為十聖位 於成就佛果的三大阿僧祇劫中,

More information

,400, ,400, %2.0% ,200, / / , / /

,400, ,400, %2.0% ,200, / / , / / 2011 5 31 1514,336 200820092010 201010-11 10-11 2010 200820092010 6 302010 12 31 720,000780,000760,000250,000 309,400,000 360,400,000 353,200,000 123,700,000 19 15 33435 514 2010 IELTS TOEFL 2010 12 60%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讀 理 念 讀 讀 論 來 例 不 了 良 讀 讀 力 力 讀 不 力 更 力 讀 更 了 讀 略 力 讀 樂 讀 識 識 讀 理 識 力 力 了 讀 讀 勵 論 識 讀 讀 讀 立 讀 落 行 年 度 讀 讀 讀 年 度 領 讀 樂 念 識 度 良 讀 欄 讀 論 讀 度 利 讀 讀 六 勵 良 略 歷 略 歷 路 讀 利 連 讀 年 路 讀 讀 讀 理 更 讀 連 1 老 老 六 良 讀 讀 讀

More information

064-CS4.indd

064-CS4.indd 中華寶筏季刊 Precious Raft Quarterly 中華民國 76 年 9 月 10 日創刊 中華民國 104 年 07 月 10 日出刊 編輯室報告 由世佛會社會經濟發展委員會主辦 在台灣日月 潭玄奘寺舉行的 2015 第四屆世界佛教企業論壇 以 隨順圓覺 圓滿企業 為主題 六篇論文分別論述 發行所 中華佛教居士會 二個子題 一 企業文化與創新 以佛教戒定慧與 發行人 陳聲漢 慈悲喜捨的精神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K-16K K23.5K K29K fl 29K44K

contents K-16K K23.5K K29K fl 29K44K 172 悠活臺南旅遊別冊 NO.17 contents 01172 12.5K-16K 04 06 08 09 16K23.5K 10 12 1423.3 23.5K29K 15 16 17 18 19 708016 062991111 226 062726988 fl jitainan@gmail.com 29K44K 22 23 24172 24 25 本期改以臺南公路小旅行帶著大家認識大臺南各區景點,

More information

booklet_preview_v2

booklet_preview_v2 第十屆晞望獎學金頒獎典禮 日期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時間 下午三時至五時 地點 沙田 瀝源村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禮堂 晞望獎學金.01 為紀念愛兒林俊晞 1990-2008 從小受讀寫困難和腦腫瘤的困擾 但仍在學習路途表現堅毅不屈的精神 他的父母林植強伉儷成立了 晞望獎學金 化思念為助人的動力 表揚同受長期病患或特殊學 習困難影響 仍熱愛生命和努力學習的學生 獲獎者將獲頒發獎學金 港幣壹千元以作鼓勵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