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釋疑*以書中九則詞語為例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中庸》釋疑*以書中九則詞語為例"

Transcription

1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2010 年 10 月 頁 95~114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經 學 研 究 所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黃 忠 天 摘 要 朱 熹 萃 聚 群 賢 之 論, 推 敲 注 釋, 傾 其 畢 生 心 血, 完 成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自 元 仁 宗 皇 慶 二 年 (1313 年 ) 以 降, 此 書 更 成 為 科 舉 考 試 之 定 本, 儒 者 對 四 書 之 解 釋, 幾 莫 不 以 朱 子 之 解 釋 為 典 範, 甚 至 視 朱 注 猶 經 近 世 以 來, 西 風 東 漸, 舊 學 經 典 地 位, 如 江 河 日 下, 然 經 典 絃 歌 不 輟, 四 書 傳 誦 未 絕, 而 朱 注 典 範 猶 存, 學 者 大 致 仍 沿 其 波 逐 其 流 惟 考 諸 朱 熹 中 庸 章 句, 其 中 引 而 未 發, 留 待 後 人 者 尚 多 ; 而 智 者 千 慮 一 失 者, 亦 不 能 曰 無 因 此, 本 文 不 揣 淺 陋, 試 圖 就 中 庸 諸 章 中 所 涉 詞 語, 如 慎 獨 天 地 位 焉 徼 幸 射 有 似 乎 君 子 正 鵠 無 憂 壹 戎 衣 於 乎 不 顯 屋 漏 等 九 則 為 例, 略 抒 管 窺 之 見, 冀 能 探 賾 索 隱, 顯 微 闡 幽, 以 契 合 中 庸 之 奧 旨 關 鍵 詞 : 中 庸 四 書 朱 熹 禮 記 經 學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經 學 研 究 所 教 授 95

2 96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Explanation o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Using Nine Terms Such as Shen Tu as Examples Chung-Tien Huang Abstract Chu His accomplished The Collected Commentaries of the Four Books by reviewing the scholars statements and deliberating the annotations. Since 1313 of Yuan Renzong, the book has become the textbook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Confucian scholars mostly interpreted The Four Books upon the explanation of Chu Hsi and they even treated The Collected Commentaries of the Four Books as the classic. In modern times, there has been the spread of Western influences to the East. Positions of ancient classics decline; however, the classical songs and The Four Books are still widely read. The Collected Commentaries of the Four Books remains as the paragon and is followed by the scholars. However, the sentences i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of Chu Hsi still rely on the following studies; the sage can also make mistakes. Therefo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reat the terms i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such as Shen Tu, Tien Ti Wei Yen, Chiao Hsin, She Yu Su Hu Chu Tzu, Cheng Gu, Wu Yu, Yi Jung Yi, Yu Hu Pu Hsien and Wu Lou, as examples to indicate the author s opinion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anings in order to meet the implication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Keywords: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Four Books Chu His The Book of Rites Confucian Classics Professor of the Institute of Confucian Classics,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3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97 一 前 言 自 一 九 七 七 年 入 天 德 黌 舍 修 習 中 華 傳 統 經 典 以 來, 四 書 始 終 為 案 頭 之 書, 於 治 學 根 柢 工 夫 之 培 養, 獲 益 匪 淺 後 藉 上 庠 講 授 學 庸 之 便, 更 得 溫 故 知 新 之 功 信 手 劄 記, 篇 幅 略 有 可 觀, 遂 欲 仿 顧 炎 武 日 知 錄, 將 一 愚 之 見, 統 整 鋪 寫, 近 年 來 復 藉 國 內 外 學 術 會 議 催 逼 助 力, 陸 續 寫 來, 積 久 成 帙 夫 中 庸 本 小 戴 禮 記 之 第 三 十 一 篇, 自 宋 儒 特 加 提 倡, 而 為 世 人 所 重, 至 朱 熹 作 中 庸 章 句, 乃 與 大 學 論 語 孟 子 並 列 為 四 子 書 迨 元 仁 宗 皇 慶 二 年 (1313 年 ) 下 詔 科 舉, 其 中 四 書 用 朱 子 注 從 此, 學 者 幾 靡 有 不 讀 是 書 者 明. 薛 瑄 云 : 四 書 集 註 章 句 或 問, 皆 朱 子 萃 群 賢 之 言 議, 而 折 衷 以 義 理 之 權 衡, 至 廣 至 大, 至 精 至 密, 發 揮 先 聖 賢 之 心, 殆 無 餘 蘊 1 惟 考 諸 其 中 庸 章 句 而 窮 研 之, 則 其 中 引 而 未 發, 留 待 後 人 者 尚 多 而 智 者 千 慮 一 失 者, 亦 不 能 曰 無 前 曾 就 前 人 於 中 庸 未 發 或 偶 失 者, 分 別 從 辨 疑 匡 謬 析 論 考 證 諸 方 面, 略 抒 管 窺 之 見 今 則 復 就 中 庸 首 章 十 四 章 十 八 章 廿 六 章 三 十 三 章 ( 依 朱 熹 章 句 所 分, 以 下 仿 此 ), 其 中 所 涉 九 事 為 例, 再 抒 一 愚 之 得, 冀 能 探 賾 索 隱, 顯 微 闡 幽, 以 契 合 中 庸 之 奧 旨, 並 藉 以 就 教 方 家, 以 收 切 磋 硺 磨 之 益, 於 是 而 有 斯 作 二 天 命 之 謂 性 章 釋 疑 中 庸 首 章 : 天 命 之 謂 性, 率 性 之 謂 道, 脩 道 之 謂 教 道 也 者, 不 可 須 臾 離 也 ; 可 離, 非 道 也 是 故, 君 子 戒 慎 乎 其 所 不 睹, 恐 懼 乎 其 所 不 聞 莫 見 乎 隱, 莫 顯 乎 微, 故 君 子 慎 其 獨 也 喜 怒 哀 樂 之 未 發, 謂 之 中 ; 發 而 皆 中 節, 謂 之 和 中 也 者, 天 下 之 大 本 也 ; 和 也 者, 天 下 之 達 道 也 致 中 和, 天 地 位 焉, 萬 物 育 焉 本 章 正 如 楊 時 所 言, 乃 為 中 庸 一 篇 之 體 要, 2 朱 熹 大 致 上 將 其 分 為 三 部 分, 其 一 為 道 的 本 原 出 於 天 ( 即 天 命 之 謂 性 ) 而 不 可 加 以 變 易 ( 即 率 性 之 謂 道 ), 而 道 體 備 於 己 而 不 可 離 ( 即 道 也 者, 不 可 須 臾 離 也 以 下 兩 句 ); 其 二 為 存 養 省 察 工 夫 的 重 要 ( 即 君 子 戒 慎 乎 其 所 不 睹 以 下 五 句 ); 其 三 為 論 述 聖 神 功 化 的 最 高 境 界 ( 即 致 中 和 天 地 位 焉, 萬 物 育 焉 ) 關 於 道 原 於 天 而 備 於 己 的 概 念, 在 中 庸 費 隱 章 與 道 不 遠 人 等 章 論 之 甚 詳, 前 人 之 述 備 矣, 暫 不 贅 述, 本 文 謹 就 其 下 兩 點, 略 抒 所 見 : ( 一 ) 慎 獨 1 2 參 見 明 薛 瑄 〆 薛 文 清 公 讀 書 錄 一 卷 之 二 ( 北 京 〆 中 華 書 局,1985 年 ) 參 見 宋 朱 熹 〆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中 庸 章 句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葉 3 97

4 98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本 節 旨 在 論 述 慎 獨 的 重 要, 惟 歷 來 學 者 每 每 以 大 學 一 書 所 說 的 慎 獨 來 詮 釋 中 庸 慎 獨 的 觀 點, 而 忽 略 了 兩 者 之 間 仍 存 有 若 干 的 差 異 如 蔣 伯 潛 中 庸 新 解 即 云 : 暗 得 看 不 見 的 地 方, 卻 是 最 現 露 的, 細 得 看 不 見 的 物 事, 卻 是 最 顯 著 的 這 就 是 大 學 所 說 的 誠 於 中 必 形 於 外, 人 之 視 己, 如 見 其 肺 肝 然 看 似 隱 微, 實 則 不 啻 十 目 所 視 十 手 所 指, 所 以 君 子 必 慎 獨, 雖 獨 居 也 不 敢 須 臾 離 道 大 學 中 所 云 : 人 之 視 己, 如 見 其 肺 肝 然 誠 於 中, 形 於 外, 所 強 調 者 是 慎 獨 的 外 在 效 驗, 而 中 庸 : 莫 見 乎 隱, 莫 顯 乎 微, 則 是 強 調 慎 獨 的 內 在 功 夫, 二 者 仍 有 體 用 本 末 先 後 的 不 同, 若 混 為 一 談, 恐 未 能 真 正 掌 握 中 庸 首 章 的 真 義, 是 以 仍 有 釐 清 說 明 的 必 要 若 以 大 學 慎 獨 之 說 來 解 讀 本 節, 則 君 子 於 不 睹 不 聞 之 處, 所 戒 慎 恐 懼 者, 無 非 是 不 誠 於 中 則 必 形 之 於 外 人 之 視 己, 如 見 肺 肝 十 目 所 視 十 手 所 指 等, 於 是 中 庸 莫 見 乎 隱, 莫 顯 乎 微 二 句, 有 如 為 若 要 人 不 知, 除 非 己 莫 為 說 教, 亦 成 為 上 述 現 象 的 判 語, 而 忽 略 中 庸 的 原 意, 本 欲 強 調 內 在 自 我 存 養 省 察 的 工 夫, 非 注 重 外 在 他 人 的 觀 點 或 表 現 上 正 如 朱 熹 所 云 : 言 幽 暗 之 中, 細 微 之 事, 跡 雖 未 形, 而 幾 則 已 動 人 雖 不 知, 而 己 獨 知 之, 則 是 天 下 之 事, 無 有 著 見 明 顯 而 過 於 此 者 是 以 君 子 既 常 戒 懼, 而 於 此 尤 加 謹 焉, 所 以 遏 人 欲 於 將 萌, 而 不 使 其 潛 滋 暗 長 於 隱 微 之 中, 以 至 離 道 之 遠 也 3 觀 其 注 文 中, 亦 著 重 在 個 人 存 養 省 察 的 工 夫, 後 儒 不 察, 遂 往 往 導 果 為 因, 本 末 倒 置, 忽 略 了 古 之 學 者 為 己 的 態 度 所 謂 莫 見 乎 隱, 莫 顯 乎 微 所 指 重 點, 不 在 他 人 對 我 們 個 人 隱 微 的 行 為 是 否 如 見 肺 肝, 無 所 遁 形, 而 是 在 透 過 個 人 獨 處, 他 人 所 不 睹 不 聞 之 際, 來 自 我 省 察 而 個 人 對 自 我 的 道 德 修 養, 更 能 藉 此 情 境 逼 顯 而 出, 是 以 善 惡 照 察, 洞 若 觀 火, 此 即 詩 經 小 雅 正 月 所 說 的 潛 雖 伏 矣, 亦 孔 之 炤 之 意, 4 而 君 子 所 不 可 及 者, 亦 唯 在 此 處 蓋 道 德 良 知 唯 有 通 過 自 我 的 檢 驗 省 察, 纔 是 真 正 的 道 德 此 亦 如 徐 復 觀 先 生 所 言 : 一 個 人 的 行 為 動 機, 到 底 是 率 性? 不 是 率 性? 一 定 要 通 過 慎 獨 的 工 夫, 才 可 得 到 保 證 的 5 因 此, 周 易 所 謂 夕 惕 若 厲 ( 乾 卦 九 三 ) 與 恐 懼 脩 省 ( 震 卦 大 象 ), 亦 即 中 庸 戒 慎 恐 懼 之 意, 均 指 個 人 自 我 的 脩 省 其 所 戒 懼 者, 唯 恐 離 道 失 德, 蓋 如 中 庸 本 章 所 說 的 道 也 者, 不 可 須 臾 離 也 因 此 吾 人 在 理 解 莫 見 乎 隱, 莫 顯 其 微, 不 宜 單 從 慎 獨 的 外 在 效 驗 ( 即 大 學 所 謂 誠 中 形 外 ) 來 理 解, 宜 更 進 一 步 從 慎 獨 的 內 在 工 夫 ( 即 道 德 的 逼 顯 ) 來 體 悟, 如 此 兩 相 配 合, 方 能 掌 握 本 章 的 真 諦 3 4 參 見 宋 朱 熹 〆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中 庸 章 句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葉 2 參 見 詩 經 小 雅 正 月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參 見 徐 復 觀 〆 中 國 人 性 論 史 ( 臺 北 〆 商 務 印 書 館,1990 年 12 月 ), 頁 124

5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99 ( 二 ) 天 地 位 焉 在 首 章 章 末 說 : 致 中 和, 天 地 位 焉, 萬 物 育 焉 惟 欲 論 天 地 位 焉 之 意, 須 先 瞭 解 中 和 二 字 的 概 念 中 庸 的 中 字, 依 鄭 玄 三 禮 目 錄 說 : 名 曰 中 庸 者, 以 其 記 中 和 之 為 用 也, 6 似 未 就 中 字 做 明 確 地 說 明, 朱 熹 則 引 程 頤 之 說 : 不 偏 之 謂 之 中, 並 在 中 庸 章 句 題 下 注 云 : 中 者, 不 偏 不 倚, 無 過 不 及 之 名 徐 復 觀 先 生 亦 謂 中 是 不 偏 於 一 邊 的 精 神 狀 態 而 不 是 性 7 由 於 程 朱 如 此 解 說, 導 致 學 者 於 此, 多 無 異 辭 然 細 究 程 朱 之 說, 若 援 之 以 論 此 心 尚 未 發 動 時, 一 切 無 所 偏 倚 的 狀 態, 大 體 無 誤, 亦 即 是 本 章 所 說 的 : 喜 怒 哀 樂 之 未 發, 謂 之 中 不 過, 倘 若 是 在 起 心 動 念 之 後, 言 行 舉 止 之 間, 則 容 有 語 病 存 焉 設 若 謂 不 偏 不 過 即 謂 之 中, 那 麼 就 人 子 對 父 母 的 孝 道 言, 是 否 亦 宜 處 乎 孝 與 不 孝 之 間? 而 父 母 疼 愛 子 女 是 否 亦 宜 處 乎 愛 與 不 愛 之 間? 程 朱 大 儒 於 中 字, 自 然 不 致 做 如 此 想, 然 不 偏 不 倚 之 說, 實 易 啟 學 者 執 一 之 病 8 然 中 字 究 應 如 何 解 說 為 宜? 竊 以 為 當 如 廣 韻 所 說 : 中, 宜 也 9 即 俗 語 所 說 的 恰 到 好 處 既 是 恰 到 好 處, 則 君 子 必 隨 時 地 調 整 權 衡, 方 能 處 其 中 道, 故 中 庸 又 云 : 君 子 而 時 中 而 中 庸 第 十 四 章 所 謂 素 富 貴 行 乎 富 貴, 素 貧 賤 行 乎 貧 賤, 素 夷 狄 行 乎 夷 狄, 素 患 難 行 乎 患 難, 亦 無 非 說 明 君 子 宜 在 其 所 處 之 位, 行 其 所 當 為 之 事, 如 此 方 能 合 於 中 道 所 謂 和 即 和 諧 和 平 之 謂 廣 雅 釋 詁 三 : 和, 諧 也 10 山 海 經 海 內 經 : 鳳 鳥 見, 則 天 下 和 注 : 和, 言 和 平 也 11 論 語 子 路 : 君 子 和 而 不 同 皇 疏 : 謂 心 不 爭 也 12 蓋 中 和, 非 二 事 也, 乃 一 體 之 兩 面, 朱 熹 亦 謂 : 察 其 一 體 一 用 之 實, 則 此 為 彼 體 ; 彼 為 此 用, 如 耳 目 之 能 視 聽, 視 聽 之 由 耳 目, 初 非 有 二 物 也 13 惟 中 而 後 能 和, 中 乃 和 的 前 提, 和 乃 中 的 實 效, 能 將 中 和 推 而 至 極, 故 天 地 位 焉, 萬 物 育 焉 天 地 位 焉, 萬 物 育 焉 二 句 涵 義 至 深, 朱 熹 說 : 位 者, 安 其 所 也 ; 育 者, 遂 其 生 也, 蓋 天 地 ( 大 自 然 ) 本 為 宇 宙 間 最 大 的 和 諧, 故 天 地 位 焉 有 天 地 在 其 位 安 其 所, 各 司 其 職 之 意 天 地 既 定 位, 則 雲 行 雨 施, 品 物 流 行, 萬 物 自 然 能 順 遂 發 育 其 間, 6 參 見 禮 記 中 庸 卷 五 十 二, 孔 穎 達 禮 記 正 義 序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參 見 中 國 人 性 論 史, 頁 參 見 孟 子 盡 心 篇 〆 子 莫 執 中, 執 中 為 近 之, 執 中 無 權, 猶 執 一 也 9 參 見 宋 陳 彭 年 等 重 修 〆 廣 韻 東 韻 ( 北 京 〆 中 華 書 局 小 學 名 著 六 種,1998 年 ), 葉 5 10 參 見 清 王 念 孫 〆 廣 雅 疏 證 釋 詁 卷 三 下 ( 北 京 〆 中 華 書 局,1985 年 ), 頁 參 見 晉 郭 璞 〆 山 海 經 海 內 經 卷 十 八 ( 北 京 〆 中 華 書 局,1985 年 ), 頁 參 見 梁 皇 侃 撰 〆 論 語 義 疏 子 路 卷 七 ( 臺 北 〆 成 文 出 版 社 無 求 備 齋 論 語 集 成,1966 年 ), 葉 參 見 宋 朱 熹 〆 中 庸 或 問 ( 上 海 〆 古 籍 出 版 社,2001 年 12 月 ), 頁 55 99

6 100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此 即 易 經 乾 卦 彖 傳 所 說 的 : 保 合 大 和 乃 利 貞 14 中 庸 本 章 舉 天 地 萬 物, 不 過 就 其 大 者 而 言, 其 實 此 天 地 一 詞, 可 觸 類 旁 通 而 為 陰 陽 君 臣 上 下 諸 名 詞, 例 如 君 臣 各 在 其 位, 則 萬 民 亦 可 順 遂 其 生 正 如 周 易 泰 卦 彖 傳 所 說 的 天 地 交 而 萬 物 通 也 ; 上 下 交 而 其 志 同 也 文 中 天 地 亦 陰 陽 之 代 稱, 蓋 天 地 不 可 能 相 交, 惟 藉 陰 陽 二 氣 以 相 交, 待 陰 陽 和 洽, 然 後 成 雨, 萬 物 於 是 生 機 通 暢, 蘊 育 其 間, 所 以 中 庸 所 說 的 天 地 位 焉 一 詞, 吾 人 自 不 必 拘 執 於 字 面 意 義, 亦 即 天 地 位 焉, 既 象 徵 天 地 由 於 能 致 中 ( 適 宜 ) 和 ( 和 諧 ), 故 能 使 萬 物 發 育 其 間 進 而 亦 可 觸 類 而 長 之, 象 徵 一 切 事 物, 若 能 達 於 適 宜 和 諧, 亦 能 使 其 順 遂 其 生 否 則, 千 萬 年 來, 天 地 久 已 各 在 其 位, 萬 物 亦 久 已 生 育 其 間, 此 道 理 為 童 稚 之 所 知, 又 何 必 在 此 多 費 筆 墨 三 素 位 而 行 章 釋 疑 中 庸 第 十 四 章 可 分 兩 節, 其 第 二 節 云 : 在 上 位, 不 陵 下 ; 在 下 位, 不 援 上 正 己 而 不 求 於 人, 則 無 怨 ; 上 不 怨 天, 下 不 尤 人 故 君 子 居 易 以 俟 命, 小 人 行 險 以 徼 幸 子 曰 : 射 有 似 乎 君 子 ; 失 諸 正 鵠, 反 求 諸 其 身 本 節 待 考 辨 者 有 三 : 茲 分 述 如 下 : ( 一 ) 徼 幸 說 文 : 徼, 循 也 段 注 : 古 堯 切, 以 今 音 讀 如 交 徼, 本 義 為 循, 即 巡 行 之 意 漢 書 百 官 公 卿 表 上 : 中 尉, 秦 官 掌 徼 循 京 師, 顏 師 古 注 曰 : 徼, 謂 遮 繞 也 15 漢 書 趙 敬 肅 王 彭 祖 傳 : 行 徼 邯 鄲 中, 師 古 曰 : 徼, 謂 巡 察 也 16 由 游 徼 循 禁 以 備 盜 賊, 遂 由 索 求 盜 賊 之 屬, 引 申 有 求 意, 如 左 傳 文 公 十 二 年 : 徼 福 於 周 公 魯 公, 杜 預 注 : 徼, 要 也 17 廣 韻 於 下 平 聲 蕭 韻 下 云 : 徼, 求 也 抄 也, 又 音 叫 於 去 聲 嘯 韻 又 云 : 徼, 循 也 並 作 古 弔 切, 即 今 音 叫 而 集 韻 云 : 邀, 遮 也, 或 從 ㄔ 並 作 伊 消 切, 即 今 音 邀 徼 字 讀 音 紛 歧 如 此, 惟 段 玉 裁 云 : 今 人 分 平 去, 古 無 是 也 竊 謂 徼 仍 依 說 文 讀 如 交 為 宜 至 於 今 人 多 讀 徼 幸 之 徼 為 皎 音, 或 受 徼 幸 亦 作 僥 倖 之 故 僥, 集 韻 作 吉 了 切, 讀 如 皎 徼 幸 一 詞, 非 有 貶 意 徼 者, 求 也 蓋 君 子 與 小 人 固 不 能 免 乎 求 子 曰 : 富 而 可 求 也, 雖 執 鞭 之 士, 吾 亦 為 之 ( 論 語 述 而 篇 ), 再 如 窈 窕 淑 女, 乃 君 子 之 好 求, 又 何 能 免 於 寤 寐? 孔 子 周 遊 列 國, 又 何 嘗 不 企 求 賢 主 以 事, 藉 茲 匡 濟 天 下? 惟 君 子 與 小 人 分 野, 端 意 謂 能 保 有 契 合 最 大 的 和 諧, 則 能 使 萬 物 各 得 其 宜, 彼 此 和 諧, 完 成 其 正 固 永 恆 的 生 命 所 謂 大 和 者, 乃 陰 陽 會 合 沖 和 之 氣, 亦 即 陰 陽 兩 相 遇 合 而 達 於 最 和 諧 的 狀 態 在 乾 卦 中, 即 指 天 道 言 參 見 唐 顏 師 古 注 〆 前 漢 書 卷 十 九 上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葉 12 參 見 唐 顏 師 古 注 〆 前 漢 書 卷 五 十 三 上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葉 9 參 見 晉 杜 預 注 〆 春 秋 左 傳 文 公 卷 十 九 下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330

7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101 在 君 子 不 枉 道 以 求 耳, 至 於 小 人 則 蹈 險 妄 求, 夤 緣 奔 競, 無 所 不 用 其 極, 胡 廣 中 庸 章 句 大 全 小 註 引 朱 熹 : 取 所 不 當 得, 18 恐 於 字 義 稍 疏 至 於 幸 字, 依 說 文 云 : 吉 而 免 凶 也 漢 書 伍 被 傳 : 不 可 以 徼 幸 邪, 師 古 注 : 幸, 非 望 之 福 也 19 論 語 述 而 篇 云 : 丘 也 幸, 苟 有 過, 人 必 知 之, 足 見 幸 亦 非 有 貶 意 朱 子 章 句 云 : 幸? 謂 所 不 當 得 而 得 者, 如 此 者, 述 而 篇 之 丘 也 幸, 亦 豈 孔 子 所 不 當 得? 是 故 徼 幸 一 詞, 若 解 為 求 取 分 外 之 得 或 求 取 非 望 之 福, 於 語 義 較 為 貼 切, 如 朱 熹 之 說, 只 是 奚 落 小 人, 於 義 終 略 欠 妥 當, 綜 論 本 章 所 云 君 子 居 易 以 俟 命, 小 人 行 險 以 徼 幸, 其 要 點 在 居 易 與 行 險 上 居 易 為 守 常, 即 上 文 所 謂 擇 乎 中 庸 而 能 守 之 ; 行 險 為 蹈 險, 即 上 文 所 謂 驅 而 納 諸 罟 擭 陷 阱 之 中 而 莫 之 知 辟, 此 亦 君 子 中 庸, 小 人 反 中 庸 之 意 也 ( 二 ) 射 有 似 乎 君 子 古 時 射 禮 有 四, 一 為 大 射 二 為 賓 射 三 為 燕 射 四 為 鄉 射 大 射 是 將 有 祭 祀 之 事, 與 其 群 臣 射, 以 觀 其 禮 數 中 者, 得 與 於 祭 ; 不 數 中 者, 不 得 與 於 祭, 此 為 擇 士 之 射 20 賓 射 是 諸 侯 來 朝 而 未 歸, 王 與 之 射 於 朝 者, 以 觀 邦 國 諸 侯 燕 射 是 燕 飲 畢 後 之 射, 古 者 天 子 燕 於 路 寢, 諸 侯 燕 於 小 寢 21 鄉 射 是 州 長 於 春 秋 二 季, 以 禮 會 民 而 射 於 州 序 之 禮 謂 之 鄉 者, 州 為 鄉 之 屬, 鄉 大 夫 或 在 焉 22 以 上 四 種 射 禮, 前 三 射, 天 子 諸 侯 大 夫 均 有 之, 士 則 無 大 射, 此 以 士 無 臣, 祭 無 所 擇 是 也 論 語 八 佾 篇 與 禮 記 射 義 篇 俱 引 孔 子 所 云 : 君 子 無 所 爭, 必 也 射 乎! 揖 讓 而 升, 下 而 飲, 其 爭 也 君 子 之 語, 與 中 庸 本 章 所 言 射 有 似 乎 君 子 ; 失 諸 正 鵠, 反 求 諸 其 身, 兩 處 皆 以 射 事 比 擬 君 子, 其 故 安 在? 欲 瞭 此 一 問 題, 首 先 宜 瞭 解 射 事 於 先 秦, 非 僅 止 於 狩 獵 攻 伐 戰 陣 之 事 而 已, 更 為 觀 德 取 士, 嫻 習 禮 樂 之 方 故 禮 記 射 義 云 : 是 故 古 者 天 子 以 射 選 諸 侯 卿 大 夫 士 射 者, 男 子 之 事 也 因 而 飾 之 以 禮 樂 也, 故 18 參 見 明 胡 廣 等 撰 〆 四 書 大 全 中 庸 章 句 大 全 上 卷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葉 參 見 唐 顏 師 古 注 〆 前 漢 書 卷 四 十 五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葉 參 見 禮 記 大 射 賈 公 彥 等 引 鄭 玄 目 錄 及 禮 記 射 義 孔 穎 達 正 義, 阮 元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卷 62, 葉 9 21 公 羊 傳 莊 公 三 二 年 〆 路 寢 者 何 〇 正 寢 也, 漢 何 休 注 〆 天 子 諸 侯 皆 有 三 寢 〆 一 曰 高 寢, 二 曰 路 寢, 三 曰 小 寢 父 居 高 寢, 子 居 路 寢, 孫 從 王 父 母 妻 從 夫 寢, 夫 人 居 小 寢 疏 〆 父 居 高 寢, 蓋 以 寢 中 最 尊 22 參 見 儀 禮 鄉 射 禮 賈 公 彥 等 引 鄭 玄 目 錄 所 云 惟 賈 公 彥 等 復 引 周 禮 大 司 徒 〆 五 州 為 鄉 之 說, 謂 是 州 屬 鄉 故 云 〆 州 鄉 之 屬, 云 〆 鄉 大 夫 或 在 焉 者, 一 鄉 管 五 州, 鄉 大 夫 或 宅 居 一 州 之 內, 則 鄭 注 禮 記 云 〆 或 則 鄉 之 所 居 州 黨, 而 鄉 大 夫 來 臨 此 射 禮, 是 為 鄉 大 夫 在 焉, 則 名 鄉 射 ( 鄭 注 禮 記 語, 見 鄉 飲 酒 禮, 阮 元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卷 61 葉

8 102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事 之 盡 禮 樂 而 可 數 為 以 立 德 行 者, 莫 若 射, 故 聖 王 務 焉 23 此 文 孔 穎 達 正 義 論 之 甚 詳, 概 謂 天 子 以 射 禮 簡 選 諸 侯 以 下 百 官 的 德 行, 諸 侯 雖 繼 世 而 立, 卿 大 夫 亦 有 功 乃 升, 非 專 以 射 而 選, 然 既 為 諸 侯 卿 大 夫, 當 考 其 德 行, 更 以 射 辨 其 才 藝 高 下, 非 謂 直 以 射 選 補 而 後 用 之 也 然 射 事 何 以 能 藉 茲 觀 德 取 士? 蓋 射 事 非 徒 以 射 為 務 而 已, 其 間 更 飾 以 禮 樂 在 禮 方 面 則 有 如 儀 禮 中 鄉 射 禮 大 射 諸 篇 所 備 載 有 關 揖 讓 進 退 受 爵 立 飲 之 屬 ; 在 樂 方 面 則 有 如 上 述 諸 篇 所 述 樂 正 樂 人 彈 奏 鼓 瑟 磬 絃 等, 並 歌 詩 三 百 諸 樂 章 之 屬, 如 禮 記 射 義 所 云 : 其 節 天 子 以 騶 虞 為 節, 諸 侯 以 貍 首 節, 卿 大 夫 以 采 蘋 為 節, 士 以 采 繁 為 節 騶 虞 者, 樂 官 備 也 貍 首 者, 樂 會 時 也 采 蘋 者, 樂 循 法 也 采 繁 者, 樂 不 失 職 也 是 故 天 子 以 備 官 為 節, 諸 侯 以 時 會 天 子 為 節, 卿 大 夫 以 循 法 為 節, 主 以 不 失 職 為 節 故 明 乎 其 節 之 志, 以 不 失 其 事, 則 功 成 而 德 行 立, 德 行 立, 則 無 暴 亂 之 禍 矣 功 成, 則 國 安, 故 曰 〆 射 者 所 以 觀 盛 德 也 24 由 上 文 可 見, 射 事 由 射 者 進 退 周 旋 之 中 禮, 並 藉 歌 詩 砥 礪 其 志, 以 毋 遺 隕 越, 可 見 射 事 已 非 單 純 一 較 高 下 而 已! 而 論 及 射 箭 之 法, 更 強 調 心 平 體 正 則 持 弓 矢 審 固 之 理, 其 論 射 已 由 術 而 進 乎 道 矣, 是 故 射 義 云 : 射 者, 仁 之 道 也, 射 求 正 諸 己, 己 正 而 後 發, 發 而 不 中, 則 不 怨 勝 己 者, 反 求 諸 己 而 已 矣 25 又 云 : 孔 子 曰 射 者 何 以 射? 何 以 聽? 循 聲 而 發, 發 而 不 失 正 鵠 者, 其 唯 賢 者 乎! 若 夫 不 肖 之 人, 則 彼 將 安 能 以 中? 26 而 鄭 玄 於 儀 禮 大 射 亦 曾 釋 正 鵠 為 正 者, 正 也 ; 鵠 者, 直 也 27 因 此, 儒 家 每 以 射 事 比 擬 君 子, 即 著 眼 於 心 正 則 矢 直 上, 故 君 子 雖 無 所 爭, 然 於 射 事 則 當 仁 不 讓, 況 射 事 所 涉 禮 樂, 亦 合 於 儒 家 以 禮 樂 教 化 之 精 神, 毋 怪 乎 孔 子 於 射 事, 多 所 稱 道 ( 三 ) 正 鵠 朱 熹 章 句 云 : 畫 布 曰 正, 棲 皮 曰 鵠, 皆 侯 之 中, 射 之 的 也 此 說 承 自 鄭 玄, 惟 簡 略 難 明, 故 四 書 大 全 又 引 朱 熹 詩 傳 而 細 論 之 云 : 侯, 張 布 而 射 之 者 也 正, 設 的 於 侯 中 而 射 之 者 也 大 射 則 張 皮 侯 而 設 鵠 ; 賓 射 則 張 布 侯 而 設 正 28 並 引 雙 峰 饒 魯 云 : 正 乃 是 鴊 字, 小 而 飛 最 疾, 最 難 射, 所 以 取 為 的 鵠 取 革 置 於 中, 正 則 畫 於 布 為 的 按 : 大 全 所 引 諸 說, 簡 明 可 從, 便 於 初 學, 惟 其 中 仍 有 待 釐 清 者, 茲 分 述 如 下 : 23 參 見 禮 記 注 疏 射 義 卷 六 十 二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騶 虞 采 蘋 采 蘩 皆 樂 章 名 貍 首 為 逸 詩 篇 名 25 參 見 禮 記 射 義 卷 六 十 二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參 見 禮 記 射 義 卷 六 十 二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參 見 禮 記 射 義 卷 六 十 二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參 見 明 胡 廣 等 撰 〆 四 書 大 全 詩 傳 大 全 卷 五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葉 16

9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設 鵠 無 論 設 鵠 設 正, 其 意 皆 指 設 置 侯 中 ( 靶 心 ) 之 謂 惟 兩 者 施 設 及 所 用 場 合 有 別 設 鵠 用 於 大 射, 其 施 設 之 法 如 周 禮 司 裘 所 云 : 王 大 射 則 共 虎 侯 熊 侯 豹 侯, 設 其 鵠 々 諸 侯 則 共 熊 侯 豹 侯 々 卿 大 夫 則 共 麋 侯, 皆 設 其 鵠 29 所 謂 共 ( 供 ) 侯 設 鵠 之 意, 鄭 玄 謂 以 虎 熊 豹 麋 之 皮 飾 其 側, 又 方 制 之, 謂 之 鵠, 著 于 侯 中 所 謂 皮 侯, 30 依 鄭 氏 之 說, 則 大 射 中 所 謂 張 皮 侯 而 設 鵠 者, 乃 用 虎 熊 豹 麋 皮 毛 為 飾, 而 其 所 飾 者 惟 侯 之 兩 側 耳, 其 上 下 又 各 有 布 一 幅 夾 之, 31 至 於 設 鵠, 依 聶 崇 義 三 禮 圖 云 : 虎 侯 者, 以 虎 皮 飾 其 布 侯 之 側, 其 鵠, 亦 以 虎 皮 方 制 之, 著 於 侯 中 32 其 餘 熊 豹 麋 各 侯, 亦 可 類 推 由 此 可 見, 所 謂 鵠 者, 是 以 皮 為 之, 方 型, 置 於 箭 靶 之 中, 於 射 時, 王 之 大 射, 虎 侯 為 王 所 自 射, 熊 侯 為 諸 侯 所 射, 豹 侯 為 卿 大 夫 以 下 所 射 諸 侯 之 大 射, 熊 侯 為 諸 侯 所 自 射, 豹 侯 為 群 臣 所 射 卿 大 夫 之 大 射, 麋 侯, 為 君 臣 所 共 射 至 於 名 為 鵠 者, 據 鄭 玄 云 : 謂 之 鵠 者, 取 名 於 鳱 鵠 33 鳱 鵠, 小 鳥 而 難 中, 是 以 中 之 為 雋 亦 取 鵠 之 較, 較 者, 直 也 射 所 以 直 己 志 用 虎 熊 豹 麋 之 皮, 示 服 猛 討 迷 惑 者, 射 者 大 禮, 故 取 義 眾 也 34 依 鄭 氏 之 說, 則 鵠 字 有 二 義, 一 取 鵠 為 小 鳥 而 難 射 者, 以 喻 射 中 靶 心 之 難 一 取 鵠 有 直 義 直 即 正 直 之 謂 周 易 坤 卦 文 言 : 直 其 正 也, 方 其 義 也 君 子 敬 以 直 內, 義 以 方 外, 擬 之 於 射 事, 正 如 禮 記 射 義 所 言 內 志 正, 外 體 直, 然 後 持 弓 矢 審 固, 持 弓 矢 審 固, 然 後 可 以 言 中, 故 鄭 玄 云 : 射 所 以 直 己 志 也 2 設 正 凡 侯 皆 以 布 為 之, 於 其 中 三 分 之 一, 以 皮 綴 之, 則 為 鵠, 是 為 皮 侯 ; 以 彩 畫 之, 則 為 布 侯, 鵠 用 於 大 射, 正 則 用 於 賓 射 燕 射 鄉 射 惟 古 今 學 者 混 正 鵠 為 一, 如 東 漢 鄭 眾 云 : 方 十 尺 曰 侯, 四 尺 曰 鵠, 二 尺 曰 正, 四 寸 曰 質, 35 而 陳 氏 禮 書 亦 謂 大 射 之 侯 用 虎 熊 豹 麋 之 皮 飾 其 側, 而 中 又 制 皮 為 鵠 賓 射 之 侯 亦 虎 熊 豹 麋 之 皮 傭 其 側, 而 中 畫 29 參 見 周 禮 司 裘 卷 七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參 見 周 禮 司 裘 卷 七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此 據 周 禮 司 裘 賈 公 彥 疏 〆 侯 中 上 下 俱 有 布 一 幅 夾 之 之 語 32 參 見 宋 聶 崇 義 〆 三 禮 圖 集 注 卷 六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葉 4 33 廣 雅 釋 鳥 〆 鳱 鵠, 鵲 也 疏 證 〆 鄭 注 大 射 儀 引 淮 南 子 曰 〆 鳱 鵠 知 來, 鳱 與 同, 鳱 鵠 為 山 鵲, 與 鵲 相 似, 非 即 是 鵲, 但 一 種 而 小 異, 稱 名 可 以 互 通 耳 參 見 周 禮 司 裘 卷 七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108 參 見 周 禮 司 裘 鄭 玄 注 引 今 人 陳 槃 亦 用 鄭 眾 之 說, 謂 古 人 學 射, 前 面 安 置 的 布, 叫 做 侯 侯 的 正 中 掛 一 皮 革, 叫 做 鵠 鵠 的 當 中, 畫 正 方 二 尺, 叫 做 正, 亦 是 混 正 鵠 為 一, 況 鵠 皮 之 上, 亦 難 以 施 畫 陳 氏 之 說, 見 大 學 中 庸 今 釋 ( 臺 北 〆 正 中 書 局,1984 年 10 月 ), 頁

10 104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五 色 為 正 燕 射 之 侯 則 畫 熊 麋 虎 豹 鹿 豕 之 形 以 象 鵠, 此 三 射 之 別 也, 36 鄭 玄 則 不 以 鄭 眾 之 說 為 是, 謂 侯 中 之 大 小, 取 數 於 侯 道 ( 即 射 箭 之 距 離 ), 鄉 射 記 曰 ( 侯 道 五 十 弓 ), 弓 二 寸 以 為 侯 中, 則 九 十 弓 者, 侯 中 廣 丈 八 尺 七 十 弓 者, 侯 中 廣 丈 四 尺 五 十 弓 者, 侯 中 廣 一 丈 ( 周 禮 司 裘 注 ), 而 鄭 玄 於 儀 禮 鄉 射 禮 : 凡 畫 者 丹 質 下 注 云 : 賓 射 之 侯, 燕 射 之 侯 皆 畫 雲 氣 於 側 以 為 飾, 37 並 未 論 兩 側 已 飾 之 以 皮 而 設 鵠 於 中 之 及 大 射 之 侯, 亦 間 接 說 明 於 侯 上 用 畫 者, 惟 賓 射 燕 射 之 侯 此 賓 射 燕 射 之 侯, 除 畫 雲 氣 為 飾 外, 自 亦 於 侯 中 畫 正 以 為 射 之 的 至 於 畫 正 之 法, 據 周 禮 儀 禮 大 扺 可 分 為 獸 侯 與 采 侯 兩 種 如 儀 禮 鄉 射 禮 云 : 凡 侯, 天 子 熊 侯 白 質 々 諸 侯 麋 侯 赤 質 々 大 夫 布 侯, 畫 以 虎 豹, 士 布 侯, 畫 以 鹿 豕 38 鄭 玄 注 曰 : 此 所 謂 獸 侯 也, 燕 射 則 張 之, 鄉 射 及 賓 射 當 張 采 侯, 此 即 周 禮 梓 人 : 張 獸 侯 則 王 以 息 燕 是 也 39 而 采 侯 者, 謂 以 五 采 畫 正 之 侯, 即 周 禮 梓 人 : 張 五 采 之 侯, 則 遠 國 屬, 40 遠 國 指 指 侯 來 朝 者, 王 於 賓 射 之 禮, 張 此 五 采 之 侯 與 之 共 射 而 五 采 之 侯, 依 周 禮 射 人 所 云 : 以 射 法 治 射 儀, 王 以 六 耦 射 三 侯 三 獲 三 容, 樂 以 騶 虞 九 節 五 正 諸 侯 以 四 耦 射 二 侯 二 獲 二 容, 樂 以 貍 首 七 節 三 正 孤 卿 大 夫 以 三 耦 射 一 侯 一 獲 一 容, 樂 以 采 蘋 五 節 三 正 士 以 三 耦 射 豻 侯 一 獲 一 容, 樂 以 采 蘩 五 節 二 正 41 文 中 所 謂 五 正 之 侯, 即 梓 人 之 五 采 之 侯 依 鄭 玄 之 說, 正 之 言 正 也, 射 者 內 志 正 則 能 中 焉 是 以 用 五 正 色 畫 五 正 之 侯, 其 侯 之 正 中 用 朱, 次 白 次 蒼 次 黃 而 玄 居 其 外 三 正, 則 損 去 玄 黃 色 ; 二 正 則 再 去 白 蒼 而 畫 以 朱 綠 明 乎 此, 或 能 識 章 句 所 云 : 畫 布 曰 正, 棲 皮 曰 鵠 之 理 至 於 名 為 正 者, 鄭 玄 云 : 正 者, 正 也, 亦 鳥 名 42 齊 魯 之 間, 名 題 肩 為 正, 正 鵠 皆 鳥 之 捷 黠 者 43 鄭 氏 之 說, 則 正 字 亦 有 二 義, 一 取 正 為 鳥 之 捷 黠 難 射, 以 喻 射 中 靶 心 之 難 一 取 正 有 正 直 之 意, 擬 之 於 射 首, 亦 如 鵠 之 言 直 也, 是 故 君 子 苟 體 於 此, 則 失 諸 正 鵠, 亦 必 知 反 求 36 參 見 清 陳 宏 謀 四 書 考 輯 要 引 ( 臺 北 〆 廣 文 書 局, 影 國 立 中 央 研 究 院 藏 乾 隆 三 十 六 年 培 遠 堂 藏 版, 1978 年 ) 卷 2 葉 周 禮 司 裘 鄭 玄 注 引, 卷 十 三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參 見 儀 禮 鄉 射 禮 第 五 卷 十 三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參 見 周 禮 梓 人 卷 四 十 一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參 見 周 禮 梓 人 卷 四 十 一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參 見 周 禮 梓 人 卷 四 十 一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據 三 才 圖 會 〆 正 即 鴟 鳥, 小 而 飛 疾, 最 難 射, 故 畫 於 布 侯 中, 以 為 射 之 的, 眼 明 千 聖, 最 知 幾 者 按 圖 會 謂 畫 於 布 侯 中, 似 指 畫 正 鳥 之 形 於 布 侯 中, 惟 考 諸 文 獻, 似 未 見 載, 難 考 其 詳, 惟 就 事 物 之 源 起, 侯 之 始 設 時, 或 不 無 可 能 43 參 見 儀 禮 大 射 卷 十 六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188

11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105 諸 己, 無 怨 無 尤 也 四 無 憂 章 釋 疑 中 庸 第 十 八 章 載 子 曰 : 無 憂 者, 其 惟 文 王 乎! 以 王 季 為 父, 以 武 王 為 子, 父 作 之, 子 述 之 武 王 纘 大 王 王 季 文 王 之 緒, 壹 戎 衣 而 有 天 下, 身 不 失 天 下 之 顯 名, 尊 為 天 子, 富 有 四 海, 宗 廟 饗 之, 子 孫 保 之 武 王 末 受 命, 周 公 成 文 武 之 德, 追 王 大 王 王 季, 上 祀 先 公 以 天 子 之 禮, 斯 禮 也 達 乎 諸 侯 大 夫, 及 士 庶 人 父 為 大 夫, 子 為 士, 葬 以 大 夫, 祭 以 士 ; 父 為 士, 子 為 大 夫, 葬 以 士, 祭 以 大 夫 期 之 喪 達 乎 大 夫, 三 年 之 喪, 達 乎 天 子, 父 母 之 喪, 無 貴 賤 一 也 本 文 擬 就 兩 處 疑 義, 說 明 如 下 : ( 一 ) 無 憂 人 為 感 情 動 物, 憂 之 為 物, 與 人 類 的 七 情 六 慾 同 是 情 感 表 達 的 方 式 之 一 因 此, 憂 若 從 情 感 言, 乃 人 之 常 情, 人 人 不 可 或 免 更 何 況 對 一 個 飽 受 憂 患 的 民 族, 憂 不 僅 是 一 種 情 感, 更 是 一 種 智 慧, 這 種 智 慧 表 現 於 先 秦 典 籍, 可 謂 俯 拾 即 是, 如 易 經 坤 卦 初 六 : 即 履 霜 堅 冰 至 說 明 了 防 微 杜 漸 的 憂 慮 ; 又 如 否 卦 九 五 : 其 亡 其 亡, 繫 于 苞 桑 即 說 明 了 深 思 遠 戒 的 憂 慮 ; 易 經 以 下, 儒 道 二 家 亦 有 類 似 的 思 想, 如 論 語 衛 靈 公 篇 云 : 人 無 遠 慮 必 有 近 憂, 而 老 子 亦 云 : 其 安 易 持, 其 未 兆 易 謀, 其 脆 易 泮, 其 微 易 散, 為 之 於 未 有, 治 之 於 未 亂 ( 六 十 四 章 ), 以 上 種 種 憂 患 意 識, 正 是 中 國 傳 統 民 族 精 神 的 寫 照 至 於 中 庸 本 章 所 說 文 王 的 無 憂, 主 要 是 就 繼 志 述 事 言, 這 種 針 對 特 定 事 物 的 無 憂, 自 然 不 同 於 前 述 憂 患 意 識 的 概 念, 兩 者 不 可 混 為 一 談 在 儒 家 經 典 中, 凡 論 及 無 憂 不 憂 者, 主 要 皆 指 精 神 價 值 的 體 悟 或 實 現, 如 論 語 子 罕 篇 言 仁 者 不 憂, 邢 昺 疏 云 : 仁 者 知 命, 故 無 憂 患 周 易 繫 辭 上 傳 云 : 樂 天 知 命, 故 不 憂, 孔 穎 達 正 義 亦 謂 順 天 施 化, 是 歡 樂 於 天 識 物 始 終, 是 自 知 性 命 順 天 道 之 常 數, 知 性 命 之 始 終, 任 自 然 之 理, 故 不 憂 也 44 由 此 可 見, 當 一 個 人 所 思 所 行, 能 契 合 於 天 道, 不 愧 不 祚, 樂 道 如 此, 甚 至 朝 聞 道, 夕 死 可 矣 ( 論 語 里 仁 篇 ), 死 且 不 懼, 又 何 憂 之 有? 君 子 念 茲 在 茲, 無 非 在 道, 苟 有 憂 者, 亦 無 非 道 之 不 行 無 非 修 己 以 安 百 姓 耳? 這 也 是 顏 回 在 陋 巷, 人 不 堪 其 憂, 回 也 不 改 其 樂 ( 雍 也 篇 ) 的 原 由, 此 正 是 孔 子 所 說 君 子 憂 道 不 憂 貧 的 寫 照 如 本 章 文 王 的 無 憂, 主 要 端 在 武 王 能 繼 志 述 事, 纘 繼 父 祖 之 業, 以 王 天 下 禮 記 祭 義 引 曾 子 曰 : 孝 有 三 : 大 孝 尊 親, 其 次 弗 辱, 其 下 能 養 45 由 此 可 知, 口 體 物 質 44 參 見 周 易 卷 七 繫 辭 上 孔 穎 達 疏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147 參 見 禮 記 祭 義 卷 四 十 八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 頁

12 106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的 奉 養, 祇 是 孝 道 最 基 本 的 要 求, 而 弗 辱 與 尊 親 二 者, 均 著 重 在 精 神 層 次 的 滿 足, 觀 中 庸 論 及 大 舜 與 武 王 周 公 之 大 孝 達 孝, 均 著 重 於 這 種 顯 親 揚 親, 順 意 承 志 的 行 為 相 46 較 於 堯 子 丹 朱 舜 子 商 均 的 不 肖, 舜 父 瞽 叟 的 不 慈, 禹 父 鯀 的 不 賢, 湯 孫 太 甲 的 昏 暴 文 王 有 父 子 如 此, 不 僅 可 以 無 憂, 亦 可 含 笑 九 泉 矣 ( 二 ) 壹 戎 衣 從 清 初 毛 奇 齡 中 庸 說 云 : 壹 戎 衣 即 康 誥 : 殪 戎 殷, 言 滅 大 殷 也 壹 殪 殷 衣, 聲 之 轉 也 47 自 茲 以 降, 將 中 庸 壹 戎 衣 解 為 滅 大 殷, 已 成 為 學 界 定 論 後 雖 有 進 一 步 闡 述 者, 大 抵 亦 踵 事 增 華 耳 不 過, 壹 戎 衣 曾 為 歷 來 研 究 中 庸 者 討 論 的 重 點, 故 在 此 仍 有 闡 述 的 必 要 茲 將 毛 奇 齡 之 前, 歷 代 重 要 注 家 對 於 壹 戎 衣 的 解 說, 臚 列 如 下 : 一 著 戎 服 而 滅 紂 ( 偽 孔 安 國 尚 書 武 成 傳 ) 壹 用 兵 伐 殷 也 ( 鄭 玄 禮 記 中 庸 注 ) 一 著 戎 衣 以 伐 紂 也 ( 朱 熹 中 庸 章 句 ) 以 上 三 說, 大 抵 皆 望 文 生 義 壹 戎 衣, 偽 古 文 尚 書. 武 成 作 一 戎 衣, 天 下 大 定 ; 偽 孔 傳 : 一 著 戎 服 而 滅 紂 由 於 孔 傳 訓 衣 為 服, 影 響 所 及, 竟 歷 千 年 之 久 如 朱 熹 中 庸 章 句 即 作 一 著 戎 衣 以 伐 紂 早 在 東 漢 鄭 玄 即 認 為 衣 應 解 為 殷, 如 其 禮 記. 中 庸 注 云 : 戎, 兵 也 衣 讀 如 殷, 聲 之 誤 也, 齊 人 言 殷 聲 如 衣 虞 夏 商 周, 氏 者 多 矣, 今 姓 有 衣 者, 殷 之 冑 與 壹 戎 殷 者, 壹 用 兵 伐 殷 也 48 其 實, 鄭 玄 解 衣 為 殷 是 正 確 的, 如 尚 書. 康 誥 說 : 天 乃 大 命 文 王, 殪 戎 殷, 誕 受 厥 命, 其 大 意 略 同 武 成, 可 知 一 戎 衣 即 殪 戎 殷 另 偽 孔 傳 於 殪 戎 殷 則 解 為 殺 兵 殷, 因 此, 以 殪 為 殺, 以 戎 為 兵, 便 成 為 後 世 訓 解 殪 戎 殷 一 辭 的 依 據 不 過, 禮 記. 中 庸 : 壹 戎 衣, 與 尚 書. 康 誥 : 殪 戎 殷, 始 終 未 被 相 提 並 論, 互 相 訓 解, 遲 至 明 代 楊 慎 方 併 而 言 之, 如 楊 氏 云 : 殷 有 天 下, 又 號 曰 〆 商 詩 云 〆 商 之 子 孫 又 曰 〆 宜 鑒 于 殷 書 云 〆 殪 戎 殷 又 曰 〆 伐 商 必 克, 皆 互 稱 也 中 庸 云 〆 壹 戎 衣, 壹 即 殪 46 丹 朱 商 均 事 見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々 鯀 之 事 見 史 記 夏 本 紀 々 太 甲 事 見 史 記 殷 本 紀 47 參 見 清 毛 奇 齡 〆 中 庸 說 卷 三 ( 臺 南 〆 莊 嚴 文 化 事 業 有 限 公 司 四 庫 全 書 存 目 叢 書 景 清 華 大 學 圖 書 館 藏 清 康 熙 刻 西 河 合 集 本,1997 年 ), 葉 1 48 參 見 明 楊 慎 〆 升 菴 全 集 卷 六 十 三 ( 台 北 〆 台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國 學 基 本 叢 書,1968 年 ), 頁

13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107 衣 即 殷 也 49 楊 慎 雖 知 中 庸 壹 戎 衣, 即 尚 書. 武 成 殪 戎 殷, 不 過, 戎 字 仍 未 加 以 訓 解 訓 戎 為 大, 謂 殪 戎 殷 即 滅 大 殷, 則 始 於 清 初 毛 奇 齡 如 毛 氏 云 : 中 庸 〆 壹 戎 衣 而 有 天 下 此 壹 字 是 殪 字 尚 書 康 誥 曰 〆 殪 戎 殷, 言 滅 大 殷 也 故 ( 鄭 玄 ) 中 庸 註 〆 衣 讀 如 殷, 齊 人 言 殷 聲 如 衣 今 有 衣 姓 者, 殷 之 裔 也, 若 戎 殷 則 與 泰 誓 稱 戎 商 正 同 自 註 武 成 者, 多 誤 解 作 一 著 戎 衣, 竟 以 壹 解 一 字, 而 朱 子 亦 即 以 一 著 戎 衣 為 註 夫 以 兵 衣 為 戎 衣, 如 甲 衣 甲 裳 等, 不 知 有 據 與 否 〇 若 一 著 戎 衣, 添 一 著 字, 便 是 難 通, 著 者, 附 也 衣 服 附 在 吾 身 曰 〆 著, 若 甲 則 但 貫 之 于 身, 故 左 傳 〆 躬 擐 甲 冑, 又 曰 〆 擐 甲 執 兵, 未 有 言 著 者 50 文 中 毛 氏 訓 戎 為 大, 並 舉 泰 誓 : 戎 商 必 克 為 例 證 51 其 實 卜 辭 中 屢 見 殷 人 常 自 稱 為 大 邑 商 或 天 邑 商, 天 邑 即 大 邑 是 故 自 稱 為 小 邦 周 ( 見 大 誥 ) 的 周 人 稱 殷 也 往 往 加 一 大 字 如 尚 書. 召 誥 : 茲 大 國 殷 之 命 天 既 遐 終 大 邦 殷 之 命, 康 王 之 誥 : 皇 天 改 大 邦 殷 之 命, 多 士 : 肆 予 敢 求 爾 於 天 邑 商 等 等 先 秦 典 籍 訓 戎 為 大 者, 頗 多 如 詩 經. 大 雅. 江 漢 : 肇 敏 戎 公, 傳 曰 : 戎, 大 也 ; 公, 事 也 52 周 頌. 烈 文 : 念 茲 戎 功 大 雅. 韓 奕 : 纘 戎 祖 考, 傳 並 曰 : 戎, 大 53 以 上 戎 字 均 訓 為 大, 可 知 戎 殷 亦 可 訓 為 大 殷, 所 以 殪 戎 殷 可 解 為 滅 大 殷 雖 然 訓 戎 為 大, 已 為 多 數 人 共 識, 不 過, 民 國 章 太 炎 則 訓 戎 為 拔, 如 其 古 文 尚 書 拾 遺 定 本 康 誥 篇 云 : 殪 戎 殷, 傳 言 殺 兵 殷, 文 不 可 通 春 秋 宣 公 傳 引 此, 杜 ( 預 ) 解 〆 殪, 盡 也 又 方 言 〆 戎, 拔 也 言 盡 拔 殷, 義 或 當 爾 ( 禮 ) 記 中 庸 〆 壹 戎 衣, 語 亦 本 此, 而 屬 諸 武 王 以 文 王 雖 宰 割 殷 畿, 未 盡 拔 殷, 至 武 王 乃 盡 拔 耳 逸 周 書 商 誓 篇 〆 上 帝 弗 顯, 乃 命 我 文 考 曰 〆 殪 商 之 多 罪 紂 肆 予 小 子 發 不 敢 忘 天 命 朕 考, 則 其 事 也 殪 亦 訓 盡, 猶 言 殲 也 參 見 禮 記 正 義 卷 五 十 二 ( 台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1976 年 ), 頁 參 見 清 毛 奇 齡 〆 四 書 賸 言 卷 二 ( 台 北 〆 台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景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本,1983 年 ), 葉 7-8 擐, 穿 也, 音 ㄏㄨㄢ 患 51 毛 奇 齡 舉 泰 誓 〆 戎 商 必 克 為 例, 並 不 夠 明 確 因 為, 戎 商 毛 氏 雖 解 為 大 商, 但 是 偽 孔 傳 仍 解 為 以 兵 誅 紂 參 見 詩 經 大 雅 江 漢 卷 十 八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1976 年 ), 頁 686 參 見 詩 經 大 雅 烝 民 卷 十 八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1976 年 ), 頁 參 見 制 言 半 月 刊 二 十 五 期 ( 蘇 州 〆 章 氏 國 學 講 習 會 編 印,1936 年 9 月 16 日 ), 頁

14 108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依 章 氏 之 說, 則 殪 戎 殷 解 為 完 全 殲 滅 拔 取 殷 商, 義 亦 可 通, 可 別 為 一 解 中 庸 : 壹 戎 衣 三 字 的 解 釋, 從 東 漢 鄭 玄 訓 衣 為 殷, 明. 楊 慎 訓 壹 為 殪, 迄 清 毛 奇 齡 訓 戎 為 大, 總 算 撥 雲 見 日, 真 相 大 白, 然 歲 月 攸 攸, 已 歷 一 千 八 百 年 之 久, 治 學 之 難, 由 此 可 見 五 至 誠 無 息 章 釋 疑 中 庸 二 十 六 章 引 詩 經 周 頌 維 天 之 命 以 做 結, 其 文 如 下 : 詩 云 : 維 天 之 命, 於 穆 不 已, 蓋 曰 : 天 之 所 以 為 天 也 於 乎 不 顯, 文 王 之 德 之 純, 蓋 曰 : 文 王 之 所 以 為 文 也, 純 亦 不 已 關 於 文 中 於 乎 不 顯 的 訓 解, 朱 熹 中 庸 章 句 承 孔 穎 達 禮 記 正 義 於 本 章 所 注 : 於 乎 不 光 明 乎? 言 光 明 矣 之 說, 亦 注 為 不 顯, 猶 言 豈 不 顯 也 由 上 述 可 見, 孔 朱 二 人 皆 把 不 字 訓 為 否 定 詞, 於 是 不 得 不 增 一 乎 字 於 句 末, 或 增 一 豈 句 於 句 首, 使 整 句 成 為 反 問 句 法, 以 免 違 離 文 意 殊 不 知 不 字 於 先 秦 經 傳 中, 音 義 多 同 丕 字, 置 於 句 首 或 句 中, 而 為 語 助 詞 之 用 如 尚 書 君 奭 篇 云 : 惟 文 王 德 丕 承, 無 疆 之 恤, 意 謂 只 有 繼 承 著 文 王 的 德 行, 並 無 窮 無 盡 地 憂 恤 ( 國 事 ), 句 中 丕 字, 即 為 語 詞, 無 義 丕 承, 即 承 也 又 如 尚 書 康 誥 云 : 惟 乃 丕 顯 考 文 王, 克 明 德 慎 罰, 55 句 中 丕 字, 亦 為 語 詞, 無 義 丕 顯, 即 顯 也 類 似 如 此 用 法 者 頗 多, 如 孟 子 滕 文 公 篇 引 書 曰 : 丕 顯 哉, 文 王 謨 ; 丕 承 哉, 武 王 烈, 意 謂 文 王 的 謀 略 是 多 麼 地 光 明, 武 王 的 功 業 是 多 麼 地 承 先 啟 後 王 引 之 經 傳 釋 詞 云 : 顯 哉 承 哉, 贊 美 之 詞 丕 則 發 聲 也, 字 通 作 不, 詩 清 廟 曰 : 不 顯 不 承, 傳 云 : 顯 於 天 矣, 見 承 於 人 矣, 則 不 為 發 聲 可 知 箋 乃 云 : 是 不 光 明 文 王 之 德 與! 是 不 承 順 文 王 志 意 與! 失 其 意 矣! 丕 顯 丕 承, 即 不 顯 不 承 56 由 上 述 例 證, 可 知 中 庸 二 十 六 章 所 說 的 於 乎 不 顯, 以 及 中 庸 三 十 三 章 所 引 詩 經 周 頌 烈 文 : 不 顯 維 德, 百 辟 其 刑 之, 文 中 不 顯 可 通 丕 顯 二 字 王 引 之 將 不 字 作 語 詞 而 無 義, 惟 依 說 文 : 丕, 大 也 爾 雅 釋 詁 : 丕, 大 也 可 見 丕 字 另 有 大 的 涵 意, 故 後 人 遂 承 此 大 義, 訓 丕 顯 為 大 顯, 如 左 傳 僖 公 廿 八 年 : 重 耳 敢 再 拜 稽 首, 奉 揚 天 子 之 不 顯 休 命, 左 傳 昭 公 三 年 : 昧 旦 丕 顯, 杜 預 均 注 云 : 丕, 大 也 語 言 文 字 雖 是 工 具, 然 約 定 可 以 成 俗, 甚 至 積 非 可 以 成 是, 惟 為 探 求 經 文 義 理, 還 原 本 義, 仍 宜 求 訓 詁 的 精 確 孔 穎 達 朱 熹 訓 不 顯 為 否 定 詞, 復 改 為 反 問 句 法 ; 杜 預 訓 丕 顯 為 大 顯, 王 引 之 以 不 為 語 詞 三 者 相 較, 個 人 以 為 不 字 視 為 通 丕, 大 也 為 佳, 王 引 之 之 說 稍 次 之, 孔 穎 達 朱 熹 之 說 略 見 牽 強, 又 其 次 也 意 謂 你 那 顯 赫 的 先 父 文 王, 能 夠 公 明 地 施 人 恩 惠, 謹 慎 地 執 行 懲 罰 參 見 王 引 之 〆 經 傳 釋 詞 ( 台 北 〆 商 務 印 書 館, 萬 有 文 庫 薈 要 本,1965 年 ), 卷 10, 頁 70-73

15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109 六 釋 屋 漏 中 庸 三 十 三 章 曾 引 詩 經. 大 雅. 抑 篇 : 相 在 爾 室, 尚 不 愧 于 屋 漏, 來 說 明 君 子 慎 獨 的 效 驗 朱 熹 中 庸 章 句 注 云 : 相, 視 也 屋 漏, 室 西 北 隅 也 承 上 文, 又 言 君 子 之 戒 謹 恐 懼, 無 時 不 然 鄭 玄 禮 記. 中 庸 則 注 云 : 言 君 子 雖 隱 居, 不 失 其 君 子 之 容 德 也 相, 視 也 室 西 北 隅 謂 之 屋 漏 視 女 ( 汝 ) 在 室 獨 居 者, 猶 不 愧 于 屋 漏 屋 漏, 非 有 人 也, 況 有 人 乎? 鄭 朱 以 降, 歷 來 諸 家 解 說 大 致 均 未 偏 離 本 文 慎 獨 要 旨 不 過, 對 於 屋 漏 二 字, 向 來 大 多 僅 以 室 西 北 隅 一 語 帶 過, 罕 有 深 入 而 明 確 的 解 釋 如 爾 雅. 釋 宮 僅 曰 : 西 北 隅 謂 之 屋 漏, 郭 璞 注 : 其 義 未 詳 前 賢 對 於 屋 漏 曾 予 以 闡 析 者, 主 要 有 三 說, 茲 分 別 論 述 如 下 : ( 一 ) 屋 漏 為 屋 內 隱 僻 可 施 幄 帳 之 處 如 鄭 玄 毛 詩 箋 即 云 : 屋, 小 帳 也 漏, 隱 也 57 鄭 玄 訓 屋 為 幄, 訓 漏 為 陋, 雖 亦 有 據, 如 小 爾 雅. 廣 服 : 幄, 帳 也 58 爾 雅. 釋 言 : 陋, 隱 也 59 帷 幄 陋 二 字 均 與 居 室 均 無 直 接 關 係 而 屋 與 漏 二 字 本 義, 據 說 文 解 字 云 : 屋, 凥 ( 居 ) 也 从 尸, 尸, 所 主 也 一 曰 尸, 象 屋 形 ; 从 至, 至, 所 止 也 屋 室 皆 从 至 60 至 於 漏 字, 說 文 解 字 作 屚, 謂 屋 穿 水 入 也 从 雨 在 尸 下, 尸 者, 屋 也 61 無 論 屋 與 屚 均 與 宫 室 有 關, 爾 雅 既 然 將 屋 漏 一 辭, 置 於 釋 宮 之 下, 因 此, 屋 漏 二 字, 自 不 宜 偏 離 宮 室 主 題, 另 作 別 解 為 宜 ( 二 ) 屋 漏 為 拆 屋 毀 廟 以 致 值 雨 則 漏 如 東 漢. 劉 熙 釋 名. 釋 宮 室 謂 西 北 隅 曰 : 屋 漏 禮 : 每 有 親 死 者, 輒 徹 屋 之 西 北 隅 薪 以 爨 竈 煑 沐, 供 諸 喪 用, 時 若 值 雨 則 漏, 遂 以 名 之 也 62 按 : 劉 熙 的 說 法, 或 受 禮 記. 喪 大 記 : 甸 人 取 所 徹 廟 之 西 北 厞 薪, 用 爨 之 的 影 響 63 其 意 依 北 朝 熊 安 生 說 法, 本 指 甸 人 參 見 毛 詩 正 義 大 雅 蕩 之 什 卷 第 十 八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 頁 647 參 見 清 胡 承 珙 撰 〆 小 爾 雅 義 證 廣 服 卷 六 ( 北 京 〆 中 華 書 局 小 學 名 著 六 種,1998 年 ), 頁 39 參 見 爾 雅 注 疏 卷 三 釋 言 第 二 ( 臺 北 〆 藝 文 印 書 館 ), 葉 參 見 漢 許 慎 撰 清 段 玉 裁 注 〆 說 文 解 字 八 篇 上, 尸 部 ( 高 雄 〆 高 雄 復 文 圖 書 出 版 社,2004 年 4 月 ), 頁 參 見 漢 許 慎 撰 清 段 玉 裁 注 〆 說 文 解 字 十 一 篇 下, 雨 部 ( 高 雄 〆 高 雄 復 文 圖 書 出 版 社,2004 年 4 月 ), 頁 參 見 漢 劉 熙 〆 釋 名 卷 五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葉 5 63 甸 人, 古 官 名, 掌 公 田 左 傳 成 公 十 年 〆 晉 侯 欲 麥, 使 甸 人 獻 麥 國 語 周 語 中 〆 虞 人 ( 掌 109

16 110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抽 取 西 北 隅 屋 外 隱 蔽 處 薪 材, 供 爨 煑 之 用 64 劉 熙 依 據 舊 說, 把 徹 取 西 北 隅 屋 外 的 薪 材 解 為 撤 毀 西 北 隅 屋 簷 的 屋 材, 如 此 拆 屋 毀 廟, 致 使 雨 水 漏 下, 故 曰 : 屋 漏, 此 說 實 不 合 情 理 何 況, 若 親 人 死 喪, 拆 屋 毀 廟 以 致 屋 漏, 遂 以 屋 漏 ( 究 非 美 事 ) 為 居 室 之 常 名, 豈 非 不 祥 之 至 ( 三 ) 屋 漏 為 日 光 從 閒 隙 穿 漏 而 入 如 三 國 時 代, 魏. 孫 炎 注 爾 雅 云 : 屋 漏 者, 當 室 之 白, 日 光 所 漏 入 65, 已 略 揭 其 意 可 惜, 唐. 孔 穎 達 禮 記 正 義 謹 守 疏 不 破 注 原 則, 以 其 不 合 鄭 注 之 說, 遂 不 取 至 清 代, 李 慈 銘 方 進 一 步 闡 述 云 : 古 人 牀 在 北 牖 居 室 之 西 北, 其 上 有 囱 ( 窗 ) 以 取 明, 故 曰 : 屋 漏 言 日 光 所 穿 屚, 故 曰 : 當 室 之 白 以 日 夕 寢 處 其 下, 故 曰 : 仰 不 愧 于 屋 漏, 即 獨 寢 不 愧 衾 之 意 66 上 述 三 說 以 第 三 說 為 最 優 至 於 何 以 用 漏 字 形 容 日 光 之 漏 入? 蓋 中 國 傳 統 居 室 以 坐 北 朝 南 為 正 向 旭 日 東 昇 夕 陽 西 下, 陽 光 均 能 逕 入 東 西 二 牖, 故 居 室 西 北 隅 相 對 為 暗, 雖 開 窗 取 明, 然 日 光 仍 難 以 逕 入 又 冬 月 苦 寒, 面 北 或 不 開 窗, 或 僅 開 小 窗, 其 名 為 向 67 詩 經. 豳 風. 七 月 : 塞 向 墐 戶, 即 說 明 冬 月 堵 塞 向 的 縫 隙 以 禦 北 風 之 寒 由 於 北 窗 既 小, 日 光 更 難 逕 入, 故 以 漏 字 形 容 之, 有 光 線 從 閒 隙 穿 漏 而 入 之 意 中 庸 引 詩 為 喻, 有 時 未 必 盡 符 詩 經 原 意 如 三 十 三 章 所 引 詩 經. 大 雅. 抑 篇, 其 原 詩 為 相 在 爾 室, 68 尚 不 愧 于 屋 漏 無 曰 不 顯, 莫 予 云 覯 神 之 格 思, 不 可 度 思, 矧 可 射 思 此 詩 本 指 諸 侯 及 卿 大 夫 參 與 君 王 宗 廟 助 祭, 在 奧 ( 室 西 南 隅 ) 祭 祀 完 畢 後, 接 下 來 設 饌 於 屋 漏 ( 室 西 北 隅 ), 此 時 因 處 於 祭 祀 尾 聲 69, 眾 人 或 漸 缺 乏 肅 敬 慚 愧 之 心, 須 知 即 使 處 在 屋 漏 ( 隱 暗 不 明 處 ), 別 說 神 明 是 看 不 見 我 ( 其 實 神 明 始 終 監 臨 在 上 ), 何 則? 因 為 神 的 降 臨, 是 不 可 揣 度 的, 何 況 是 厭 怠 不 敬 呢? 中 庸 引 此 詩, 由 隱 暗 的 屋 漏, 以 及 祭 祀 末 了 階 段, 可 能 產 生 的 厭 怠 不 敬, 引 申 為 君 子 即 使 處 在 隱 暗 不 明 處, 亦 能 不 愧 不 怍, 亦 即 由 祭 祀 之 誠, 引 申 為 個 人 行 事 作 為 之 誠, 藉 以 說 明 慎 獨 存 養 工 夫 的 重 要 與 效 驗, 並 隱 然 與 中 庸 山 林 之 官 ) 入 材, 甸 人 積 薪, 周 禮 天 官 則 作 甸 師, 蓋 掌 耕 耨, 王 藉 以 供 粢 盛, 又 帥 其 徒 以 薪 蒸, 役 外 內 饔 由 此 可 見, 甸 人 大 抵 掌 管 柴 米 之 事 甸, 音 ㄕㄥ 剩 厞, 西 北 隅 隱 蔽 之 處 也 音 ㄈㄟ 肥 64 參 見 禮 記 喪 大 記 孔 穎 達 正 義 〆 熊 氏 云 〆 厞, 謂 西 北 隅 厞 隱 之 處, 徹 取 屋 外 當 厞 隱 處 薪 65 參 見 毛 詩 正 義 所 引 所 謂 當 室 之 白 見 禮 記 曾 子 問, 意 指 室 的 西 北 隅, 陽 光 可 以 照 射 處 66 參 見 由 雲 龍 輯 〆 越 縵 堂 讀 書 記 經 類 ( 台 北 〆 世 界 書 局,1961 年 ), 頁 向, 北 窗 也, 較 窗 牖 為 小 68 相 字, 鄭 玄 禮 記 注 朱 熹 中 庸 章 句 均 作 視 唯 鄭 玄 毛 詩 箋 則 云 〆 相, 助 若 就 詩 經 大 雅 抑 一 詩 原 意 解 之, 似 以 作 助 為 妥 69 據 張 鵬 太 昊 廟 樂 曲 胡 纘 宗 太 昊 廟 樂 章, 明 嘉 靖 時 秦 州 伒 羲 廟 的 祭 祀 程 式 依 次 是 迎 神 初 獻 亞 獻 終 獻 徹 饌 送 神 望 燎 七 部 分 先 秦 祭 祀 與 明 代 雖 不 盡 相 同, 然 迎 神 應 為 最 為 肅 敬 虔 誠 階 段, 過 此, 每 下 愈 況, 此 或 正 如 孔 子 所 說 〆 禘 自 既 灌 ( 迎 神 階 段 ) 而 往 者, 吾 不 欲 觀 之 矣

17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111 首 章 慎 獨 的 要 旨, 前 後 遙 相 呼 應 七 結 語 中 庸 為 儒 家 修 養 哲 學, 藉 由 內 聖 心 法 以 實 現 其 外 王 之 理 想, 故 其 中 有 體 有 用, 有 顯 有 隱, 其 理 雖 一, 用 則 萬 殊, 正 如 朱 熹 引 程 頤 所 言 : 始 言 一 理, 中 散 為 萬 事, 末 復 合 為 一 理, 放 之 則 彌 六 合, 卷 之 則 退 藏 於 密, 其 味 無 窮 正 以 其 其 味 無 窮, 故 後 人 得 以 踵 繼 前 賢, 各 抒 己 見 本 文 中 於 中 庸 首 章 主 要 論 述 慎 獨 之 意, 蓋 歷 來 學 者 每 每 視 大 學 與 中 庸 之 慎 獨 為 一, 忽 略 了 兩 者 之 間 仍 存 有 若 干 差 異 蓋 前 者 : 誠 於 中, 形 於 外, 強 調 慎 獨 的 外 在 效 驗, 而 中 庸 : 莫 見 乎 隱, 莫 顯 乎 微, 則 是 強 調 慎 獨 的 內 在 功 夫, 二 者 仍 有 體 用 本 末 先 後 的 不 同, 若 混 為 一 談, 恐 未 能 真 正 掌 握 中 庸 首 章 欲 強 調 內 在 自 我 存 養 省 察 工 夫 的 真 義 至 於 天 地 位 焉 一 句, 為 天 地 安 位 所, 各 司 其 職 之 意 天 地 既 定 位, 萬 物 自 然 能 順 遂 發 育 其 間, 中 庸 本 章 舉 天 地 萬 物, 不 過 就 其 大 者 而 言, 天 地 一 詞, 自 可 觸 類 旁 通 而 為 陰 陽 君 臣 上 下 諸 名 詞, 吾 人 自 不 必 拘 執 於 字 面 意 義, 宜 觸 類 而 長 之, 以 象 徵 一 切 事 物 本 文 於 中 庸 第 十 四 章 主 要 就 徼 幸 射 有 似 乎 君 子 正 鵠 三 者 加 以 考 辨 文 中 對 徼 幸 除 辨 其 音, 亦 說 明 若 解 為 求 取 分 外 之 得 或 求 取 非 望 之 福, 於 語 義 較 為 貼 切, 若 依 朱 熹 之 說, 於 義 終 略 欠 妥 當 此 外 在 射 有 似 乎 君 子 一 文 中, 特 揭 射 事 與 君 子 的 關 係 蓋 射 事 於 先 秦 非 僅 止 於 狩 獵 攻 伐 戰 陣 之 事 而 已, 更 為 觀 德 取 士, 嫻 習 禮 樂 之 方 論 及 射 箭 之 法, 更 強 調 心 平 體 正 則 持 弓 矢 審 固 之 理, 毋 怪 乎 孔 子 於 射 事, 多 所 稱 道, 並 以 君 子 之 道 比 擬 之 此 外, 正 鵠 一 辭, 朱 熹 章 句 云 : 畫 布 曰 正, 棲 皮 曰 鵠, 皆 侯 之 中, 射 之 的 也 此 說 承 自 鄭 玄, 惟 簡 略 難 明 而 且 古 今 學 者 往 往 混 正 鵠 為 一, 故 本 文 中 特 分 別 就 正 鵠 二 字 本 義, 並 設 鵠 設 正 之 法 析 論 之 本 文 於 中 庸 第 十 八 章 主 要 就 無 憂 與 壹 戎 衣 兩 處 疑 義 析 論 蓋 憂 若 從 情 感 言, 乃 人 之 常 情, 惟 就 飽 受 憂 患 之 民 族, 憂 不 僅 是 一 種 情 感, 更 是 一 種 智 慧, 惟 中 庸 本 章 所 說 文 王 之 無 憂, 主 要 是 就 繼 志 述 事 言, 不 同 於 前 述 憂 患 意 識 的 概 念, 兩 者 不 可 混 為 一 談 儒 家 經 典 中, 凡 論 及 無 憂 不 憂 者, 主 要 皆 指 精 神 價 值 的 體 悟 或 實 現, 正 如 孔 子 所 言 君 子 憂 道 不 憂 貧 本 章 文 王 的 無 憂, 主 要 端 在 武 王 能 繼 志 述 事, 纘 繼 父 祖 之 業, 以 王 天 下 所 謂 : 大 孝 尊 親 中 庸 論 及 大 舜 與 武 王 周 公 之 大 孝 達 孝, 均 著 重 於 這 種 顯 親 揚 親, 順 意 承 志 的 行 為 相 較 於 堯 子 丹 朱 舜 子 商 均 的 不 肖, 舜 父 瞽 叟 的 不 慈, 禹 父 鯀 的 不 賢, 湯 孫 太 甲 的 昏 暴 文 王 有 父 子 如 此, 不 僅 可 以 無 憂, 亦 可 含 笑 九 泉 矣 至 於 壹 戎 衣 者, 從 清 初 毛 奇 齡 中 庸 說 云 : 壹 戎 衣 即 康 誥 : 殪 戎 殷, 言 滅 大 殷 也 壹 殪 殷 衣, 聲 之 轉 也 自 茲 以 降, 將 中 庸 壹 戎 衣 解 為 滅 大 殷, 已 成 為 學 界 定 論 後 雖 111

18 112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有 闡 述 者, 大 抵 亦 踵 事 增 華 耳 本 文 旨 在 歸 納 毛 奇 齡 之 前, 歷 代 重 要 注 家 對 於 壹 戎 衣 的 解 說, 藉 資 對 中 庸 : 壹 戎 衣 三 字 做 歷 時 性 之 瞭 解, 從 東 漢 鄭 玄 訓 衣 為 殷, 明. 楊 慎 訓 壹 為 殪, 迄 清 毛 奇 齡 訓 戎 為 大, 總 算 撥 雲 見 日, 真 相 大 白, 然 歲 月 攸 攸, 已 歷 一 千 八 百 年 之 久, 學 術 之 難, 由 此 可 見 本 文 於 中 庸 第 廿 六 章 主 要 就 於 乎 不 顯 的 訓 解 提 出 辨 疑, 蓋 朱 熹 中 庸 章 句 與 孔 穎 達 禮 記 正 義 於 本 章 所 注, 皆 把 不 字 訓 為 否 定 詞, 於 是 不 得 不 增 一 乎 字 於 句 末, 或 增 一 豈 句 於 句 首, 使 整 句 成 為 反 問 句 法, 以 免 違 離 文 意 殊 不 知 不 字 於 先 秦 經 傳 中, 音 義 多 同 丕 字, 或 作 語 詞 而 無 義, 或 依 說 文 等 訓 丕 為 大, 二 者 均 較 孔 穎 達 朱 熹 所 訓 為 佳 本 文 於 中 庸 第 三 十 三 章 主 要 就 屋 漏 提 出 說 明 對 於 屋 漏 二 字, 大 多 僅 以 室 西 北 隅 一 語 帶 過, 罕 有 深 入 而 明 確 的 解 釋, 文 中 除 歸 納 前 賢 對 於 屋 漏 主 要 三 說 : 其 一 屋 漏 為 屋 內 隱 僻 可 施 幄 帳 之 處 ; 其 二 屋 漏 為 拆 屋 毀 廟 以 致 值 雨 則 漏 ; 其 三 屋 漏 為 日 光 從 閒 隙 穿 漏 而 入, 分 別 就 其 是 非 曲 直, 提 出 辨 析 與 說 明 藉 由 上 述 中 庸 五 章 九 則 詞 語 之 闡 述, 或 有 助 於 學 者 對 於 前 人 於 中 庸 未 發 或 偶 失 之 處 重 新 思 考 與 辨 析, 如 此 於 中 庸 之 解 讀, 必 能 多 一 分 思 維 角 度, 俾 能 在 前 賢 之 基 礎 上, 將 中 庸 一 書 推 闡 發 明, 進 而 發 皇 光 大

19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113 參 考 書 目 ( 按 引 用 先 後 順 序 ) 明 薛 瑄 : 薛 文 清 公 讀 書 錄 一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5 年 宋 朱 熹 :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本 唐 孔 穎 達 : 毛 詩 正 義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民 徐 復 觀 : 中 國 人 性 論 史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90 年 唐 孔 穎 達 : 禮 記 正 義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宋 陳 彭 年 等 重 修 : 廣 韻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小 學 名 著 六 種,1998 年 清 王 念 孫 : 廣 雅 疏 證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5 年 晉 郭 璞 : 山 海 經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5 年 梁 皇 侃 撰 : 論 語 義 疏 臺 北 : 成 文 出 版 社 無 求 備 齋 論 語 集 成,1966 年 宋 朱 熹 : 中 庸 或 問 上 海 : 古 籍 出 版 社,2001 年 唐 顏 師 古 注 : 前 漢 書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唐 孔 穎 達 : 春 秋 左 氏 正 義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明 胡 廣 等 撰 : 四 書 大 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唐 孔 穎 達 : 禮 記 正 義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唐 徐 彦 : 公 羊 傳 注 疏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唐 賈 公 彥 : 儀 禮 注 疏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唐 賈 公 彥 : 周 禮 注 疏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宋 聶 崇 義 : 三 禮 圖 集 注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民 陳 槃 : 大 學 中 庸 今 釋 臺 北 : 正 中 書 局,1984 年 清 陳 宏 謀 : 四 書 考 輯 要 臺 北 : 廣 文 書 局 影 國 立 中 央 研 究 院 藏 乾 隆 三 十 六 年 培 遠 堂 藏 版 唐 孔 穎 達 : 周 易 正 義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漢 司 馬 遷 : 史 記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 標 點 本 二 十 五 史,1986 年 清 毛 奇 齡 : 中 庸 說 臺 南 : 莊 嚴 文 化 事 業 有 限 公 司 四 庫 全 書 存 目 叢 書 景 清 華 大 學 圖 書 館 藏 清 康 熙 刻 西 河 合 集 本 明 楊 慎 : 升 菴 全 集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國 學 基 本 叢 書,1968 年 清 毛 奇 齡 : 四 書 賸 言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制 言 半 月 刊 二 十 五 期 蘇 州 : 章 氏 國 學 講 習 會 編 印,1936 年 9 月 16 日 清 王 引 之 : 經 傳 釋 詞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萬 有 文 庫 薈 要 本,1965 年 清 胡 承 珙 撰 : 小 爾 雅 義 證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小 學 名 著 六 種,1998 宋 邢 昺 : 爾 雅 注 疏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十 三 經 注 疏 本 清 段 玉 裁 注 : 說 文 解 字 高 雄 : 高 雄 復 文 圖 書 出 版 社,2004 年 漢 劉 熙 : 釋 名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清 李 慈 銘 : 越 縵 堂 讀 書 記 臺 北 : 世 界 書 局,1961 年 113

20 114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2019 Chinese Taipei National High School Athletic Game Boxing Championship Junior Men Division Top 8 As of WED 24 APR 2019 Men s Mosquito(38-41Kg) Ran

2019 Chinese Taipei National High School Athletic Game Boxing Championship Junior Men Division Top 8 As of WED 24 APR 2019 Men s Mosquito(38-41Kg) Ran Junior Men Division Men s Mosquito(38-41Kg) 1 CHANG, CHI-EN TPE 2 HUANG, YU-CHEN TPE 3 YANG, MIN-SHUN TPE 3 CHIU, CHENG TPE 5 WU, CHIA-TING TPE 5 LIN, KUAN-YI TPE 7 TSAI, MING-FENG TPE 7 CHOU, MING-HSIEN

More information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2006 6 105 138 105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Fu-Yung Instructor, Center for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七 期 2011 年 9 月 頁 1-24 論 陶 淵 明 的 讀 史 述 九 章 黃 世 錦 摘 要 述 是 古 代 的 一 種 文 體 陶 淵 明 有 讀 史 述 九 章 之 作, 此 九 章 不 僅 詠 贊 先 賢, 且 兼 有 述 懷 之 意 歷 來 對 此 九 章 微 旨 之 探 索, 自 宋 蘇 東 坡 東 坡 題 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一 期 2012 年 6 月 頁 121 144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以 經 為 法 : 廖 燕 文 學 觀 的 另 一 個 面 向 * 張 政 偉 摘 要 學 界 對 清 初 文 人 廖 燕 的 文 學 創 作 與 理 論 的 研 究 逐 漸 展 開, 並 且 獲 致 一 定 的 成 果 然 而 目 前 似 乎 將 廖 燕 的 文 學 觀 點 歸 類 為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211-234 ¿ Ê£º˝

211-234 ¿ Ê£º˝ 2003 9 211 234 1 5 7 8-1 6 4 5 1 2 1 1 974 1998 2-211- 3 4 5 3 1 49-150 4 1980 17-19 5 1980 8-9 2000 12-16 39-42 -212- 6 7 8 6 1-22 7 1 9 9 7 7 47 8 8 149-213- 1 0 11 1 2 1 3 14 9 9 151 10 77 11 1955 15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中 文 系 一 四 年 度 碩 士 位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陳 睿 宏 教 授 鄭 玄 易 緯 注 及 其 詮 釋 述 評 研 究 生 : 邵 吉 辰 通 過 日 期 : 一 五 年 六 月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ore information

1 2 20 3 4 5 6 1 2006 1 2 3 21 2004 6 101 4 () () 5 ( ) 6 86 4 30 1( ) 166

1 2 20 3 4 5 6 1 2006 1 2 3 21 2004 6 101 4 () () 5 ( ) 6 86 4 30 1( ) 166 1 2 20 3 4 5 6 1 2006 1 2 3 21 2004 6 101 4 () () 5 ( ) 6 86 4 30 1( ) 166 167 7 8 7 21 8 3 9 10 11 12 168 169 13 14 13 66 14 15 16 17 15 66-67 16 34 17 37 1 6 170 18 19 20 18 34 19 79 8 5 20 37 1 6-7

More information

48 東華漢學 第20期 2014年12月 後 卿 由三軍將佐取代 此後 中大夫 極可能回歸原本職司 由 於重要性已然不再 故而此後便不見 中大夫 記載於 左傳 及 國 語 關鍵詞 左傳 中大夫 里克 丕鄭 卿

48 東華漢學 第20期 2014年12月 後 卿 由三軍將佐取代 此後 中大夫 極可能回歸原本職司 由 於重要性已然不再 故而此後便不見 中大夫 記載於 左傳 及 國 語 關鍵詞 左傳 中大夫 里克 丕鄭 卿 東華漢學 第 20 期 47-98 頁 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華文文學系 2014 年 12 月 春秋晉國 中大夫 考 黃聖松** 摘要 本文討論 左傳 國語 所載 中大夫 之含義及職司內容 認為 中大夫 不可與 上大夫 下大夫 排比 視為 大夫 等 第 左傳 所載 大夫 一詞前常冠以其他名詞 如 中軍大夫 上軍大夫 下軍大夫 七輿大夫 公族大夫 及 僕大 夫 筆者認為 冠諸 大夫 前名詞即是該大夫職司範圍

More information

[1] 350 [1] 1991

[1] 350 [1] 1991 BIBLID 1026-5279 (2001) 90:1 pp. 115-148 (2001.6) 1 1 5 1897-1960 Keywords Xiantang Wang Diary Documentary Science E-mail: ting6153@mail.scu.edu.tw 116 2001.6 [1] 350 [1] 1991 1 1 7 1897-1960 7 1918 10

More information

15

15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377-397 20 2 91 12 * 377 378 20 2 2001 11 8 8 1 1 2 2 2002.1 2 379 2 18 1 3 273 2 27 2001.12 120 2002.1.11 http://www.bamboosilk.org.index.htm 3 2002.1.11 380 20 2 251.1

More information

33-57

33-57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33-57 19 2 90 12 1465-1547 1 2 * 1 1990 4 2 1 4-5 33 34 19 2 3 4 3 1995 3 138 147-149 1990 7 400-407 1994 19 19 23 1980 34 162 177 1971 3 3 27 1961 78 3 1988.6 175-183 4

More information

< D333533B45FADECBB50B56FA9FA2DAAF7B0F6C5742E706466>

< D333533B45FADECBB50B56FA9FA2DAAF7B0F6C5742E706466> 2007 3 307 353 1 2 (NSC92-2420-H-224-005) 1 1978 4 2 1993 15-307- (1842-1917) (1842) (1856) (1868) (1875) (1879) (1884) (1893) (1895) 3 (1914) 3 1994 62 1983 1984-308- 4 5 6 (1890) (1895) (1903) 4 2002

More information

沈俊平 70 他工商業一樣急劇衰落 康熙二十年 1681 吳三桂 1612 1678 等三藩之亂平 定後清廷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社會生產力逐漸恢復書坊業才回復生機 4 清代書坊中心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不僅南京杭州遠不如明代建陽書坊也 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北京蘇州廣州取而代之成為三大書坊中心 新興的書坊 刻

沈俊平 70 他工商業一樣急劇衰落 康熙二十年 1681 吳三桂 1612 1678 等三藩之亂平 定後清廷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社會生產力逐漸恢復書坊業才回復生機 4 清代書坊中心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不僅南京杭州遠不如明代建陽書坊也 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北京蘇州廣州取而代之成為三大書坊中心 新興的書坊 刻 清代坊刻考試用書的影響與朝廷的回應 * 沈俊平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 緒言 1 考試用書早在唐代隨著科舉考試制度的確立便已開始出現 在宋元明三代迭有 2 出版 入清以後出版環境極為艱辛 其後坊刻考試用書出版漸多在嘉道年間 3 甚至出現了 如山如海 的繁盛局面 在這兩個多世紀期間坊間充斥著幫助士子了 解經書意旨的四書五經講章指導寫作四書文和五經文章法結構的制義考據訓詁 四書人物事物的參考書八股文選本試律詩選本等

More information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興大人文學報 第五十三期頁 167-192 二 一四年九月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李建德* 摘 要 三官信仰源於漢末古天師道歷經各朝的發展正一 靈寶 上清 樓觀 全 真等道教宗派及明代以來的新興民間秘密教派皆參與其發展使三官信仰產生極大 的變革進而影響當代臺灣社會對三官神的認知筆者透過文獻研究法先考證三 官神由漢末至宋 元的流變提出 正一發其端而靈寶成其大 的觀點 其次對 明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279-306 21 1 92 6 * 279 280 21 1 1 1130-1200 Ernst Cassirer, 1874-1945 Sprache und 1 1990 1 1 281 Mythos symbols organs 2 holy priority 3 2 1998 9-10 3 Karl Wilhelm von Humboldt,

More information

日照县志0903-.FIT)

日照县志0903-.FIT) 据 清 光 绪 十 二 年 版 市 档 案 局 ( 馆 ) 重 印 编 辑 委 员 会 名 誉 主 任 毛 继 春 徐 清 主 任 梁 作 芹 副 主 任 朱 世 国 傅 海 军 郑 昭 伟 孙 玉 生 刘 克 平 吴 建 华 成 员 张 传 满 张 传 鹏 田 伟 刘 祥 云 徐 田 霞 宋 莉 媛 主 编 梁 作 芹 副 主 编 朱 世 国 吴 建 华 吴 建 华 范 莉 莉 李 宛 荫 孙 晓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人 文 藝 術 學 院 語 文 與 創 作 學 系 語 文 教 學 碩 士 班 ( 暑 期 班 ) 碩 士 論 文 Master Program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 Summer Program)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Creative Writ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More information

13-4-Cover-1

13-4-Cover-1 106 13 4 385-409 1993 Hans Küng Global Ethic Declaration 1997 9 1997 4 Hans Küng 386 2005 Mahmoud Ahmadinejad 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 2005 12 8 1962-1965 1 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51 2 3

More information

高職教師教學成敗歸因之研究

高職教師教學成敗歸因之研究 論羊令野 貝葉 組詩的 象 與 意 21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高雄師大學報 2006,20,21-38 論羊令野 貝葉 組詩的 象 與 意 曾進豐 摘 要 本文首先透過鳥瞰 貝葉 詩集 宏觀整體取材與思想流動 釐清詩人 美感經驗及創作基調 其次 聚焦 貝葉 組詩 就 取象 與 鑄意 兩 大 面向來 開展 探討 貝葉 組詩 典故 意象之 運用 細分 為 佛 學典故 意象 神話 聖經典故意象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 ) ( ) 2006 ( C I P ) /. - :, 2002. 6 ( ) ISBN7-80176 - 020-4... - -. I207. 62 CIP ( 2002 ) 035654 ( ) : : : ( 100089) 1 : : : 8501168 1 /32 : 2, 030 : 78. 125 : 2002 6 1 : 2006 5 3 : ISBN7-80176 - 020-4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九 期 2010 年 07 月 頁 51-82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蒙 以 養 正 李 贄 九 正 易 因 之 蒙 卦 解 與 童 心 說 袁 光 儀 * 摘 要 本 論 文 主 要 藉 由 李 贄 的 九 正 易 因 一 書 中 對 蒙 卦 的 闡 釋, 與 其 眾 所 週 知 的 童 心 說 作 一 對 照 與 印 證 李 贄 長 期 被 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文 與 哲 第 二 十 期 2012 年 06 月 頁 205~238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論 蘇 軾 黃 州 紅 梅 詩 詞 的 書 寫 策 略 劉 昭 明. 彭 文 良 [ 摘 要 ] 蘇 軾 詠 梅 詩 詞 質 精 量 多, 廣 泛 流 播, 影 響 深 遠, 推 動 提 升 宋 代 詠 梅 詩 詞 的 發 展 與 地 位 蘇 軾 謫 居 黃 州, 作 紅 梅 三 首

More information

38

38 5 2007 6 37~50 37 38 5 羣 璂 璂 39 40 5 冲 41 42 5 峯 峯 峯 43 棅 竪 棅 譌 遡 棅 44 5 譌 45 咏 46 5 47 48 5 璂 49 Ch ing Scholars reconsideration of Yen Yu Poetics Hung-Chang Liao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肉 蒲 團 研 究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肉 蒲 團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Rou Pu Tuan 研 究 生 : 林 欣 穎

More information

文档 9

文档 9 : : :2001 5 10 :2001 6 10 : < > :Rudimental Studies on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o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 : :K2904.6 Yu Shaosong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More information

311121 xudajun@ 263. net 15ZDB074 14BZW066 Title The Play-text Forms of Early Zaju and Narrative Sanqu in the Jin and Yuan Dynasties Abstract The setting of the recitative protagonist is the core of Sanqu

More information

196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二 期 Shi-Jing, Shu-Jing and The Teaching of Achieve Virtues: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of Citation of Shi-Jing, Shu-Jing in Wu-

196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二 期 Shi-Jing, Shu-Jing and The Teaching of Achieve Virtues: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of Citation of Shi-Jing, Shu-Jing in Wu- 2012 年 5 月 頁 195 216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詩 書 與成德之教 郭店楚簡 五行 與 緇衣 引 詩 書 的儒學詮釋 謝君直 摘要 1993 年出土之郭店楚墓儒家竹簡文獻 其中 五行 與 緇衣 本文表現出引證 詩 書 之章法經由 五行 與 緇衣 所引 詩 書 文獻與相關詞章義理之對比 可知 五行 篇引 詩 乃證道德心與天人合德 緇衣 篇乃引 詩 書 證德政 刑罰之道 言行的道德性

More information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释 奠 礼 乐 之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金 圣 基 中 文 提 要 : 本 文 是 为 了 探 究 释 奠 祭 礼 之 乐 舞 的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释 奠 礼 指 在 文 庙 祭 奠 孔 子 等 先 圣 先 贤 的 仪 式 释 奠 是 自 古 以 来 本 着 儒 学 的 独 特 文 化 意 识, 从 学 校 奉 行 下 来, 而 备 受 关 注 本 文 主 要 对 形 成 释 奠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27-256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方 東 樹 昭 昧 詹 言 論 陶 詩 張 俐 盈 摘 要 方 東 樹 (1772-1851) 論 詩 名 著 昭 昧 詹 言, 係 就 王 士 禛 古 詩 選 與 姚 鼐 今 體 詩 鈔 所 選 名 家 之 作, 一 一 論 其 詩 法 而 成 全 書 凡 二 十 一 卷, 其 中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2007 4 131-170 prototype theory 131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More information

64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Andrew H. Plaks (2004.1):

64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Andrew H. Plaks (2004.1): BIBLID 0254-4466(2010)28:3 pp. 63-97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 民國 99 年 9 月 ) ** * 165 2009 5 11 2010 7 28 2010 8 11 * ** 2008 8 28 63 64 漢學研究第 28 卷第 3 期 1891-1962 1881-1936 1 2 3 4 5 1 2004 322-323 2 6 1983 170

More information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楊 祖 漢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43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教 授 摘 要 韓 儒 鄭 道 傳 (?~1398) 是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大 儒, 他 在 當 時 的 朝 代 更 迭 之 際, 有 極 大 的 影 響 力 由 於 他 得 到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的 信 任, 得 以 實 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詩經注釋.docx

Microsoft Word - 詩經注釋.docx 詩 經 注 釋 目 錄 詩 經 簡 介 關 雎 葛 覃 卷 耳 螽 斯 桃 夭 芣 苢 漢 廣 汝 墳 鵲 巢 采 蘩 草 蟲 甘 棠 行 露 摽 有 梅 小 星 江 有 汜 野 有 死 麕 騶 虞 柏 舟 綠 衣 燕 燕 日 月 擊 鼓 凱 風 雄 雉 匏 有 苦 葉 穀 風 式 微 簡 兮 泉 水 北 門 靜 女 二 子 乘 舟 柏 舟 牆 有 茨 相 鼠 載 馳 考 磐 碩 人 芄 蘭 氓 河

More informatio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对 外 汉 语 初 中 级 副 词 情 境 教 学 研 究 与 实 践 院 系 :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学 科 专 业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姓 名 : 顾 妍 指 导 教 师 : 缪 俊 2016 年 5 月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xi n j xi ng ni n w n d ng w x y sh n z f ng w i s m h xi n w i chu n w i w i sh y u x n s h u xi ng y ng z ng g ji m c u xi n r x n p ng q h w b ch ng sh w li xi n sh ng b ch y n bu sh b y n r n r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53-276 20 1 91 6 * 253 254 20 1 1724-1805 1 1729-1781 2 3 4 1 1980 6 3 2 1974 54 1967 223 3 1755 1980 106 4 1966 7 255 5 6 7 8 5 1325 4 7 6 1979 1933 7 19 7 8 4 2000.12

More information

A Critic of Archetype by Wen Yiduo s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Book of Songs Chu Meng-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

A Critic of Archetype by Wen Yiduo s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Book of Songs Chu Meng-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 2007 10 77-116 77 A Critic of Archetype by Wen Yiduo s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Book of Songs Chu Meng-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National Taipei

More information

中国帝王私生活未解之谜(三).doc

中国帝王私生活未解之谜(三).doc () ...1...7...13...23...31...35...40...45...50...58...65...71...80...90...98... 108... 116... 126... 130 I ... 137... 144... 149... 156... 161... 167... 177... 186... 192 II 1 (540 604 ) 581 604 ( ) (

More information

104王三慶.doc

104王三慶.doc 2005 12 95 120 4 2 437-464 On Establishment and Abolishment of 95 New Words made by Wu Tse-t ien, as well as Multiple Version of Written Languages Wang San-Ch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8986.doc

Microsoft Word - 8986.doc 中 国 美 学 与 解 释 学 札 记 胡 晓 明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中 文 系 ) 摘 要 : 这 篇 文 章 是 笔 者 读 书 心 得 之 汇 集, 虽 然 是 偶 成, 但 是 却 包 含 了 对 中 国 美 学 及 解 释 学 的 理 解 和 关 心 关 键 词 : 美 学 ; 解 释 学 中 图 分 类 号 :G0 文 献 标 识 码 : 一 中 国 美 学 中 的 身 体 日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13 卷 摇 第 2 期 2014 年 6 月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Vol. 13 摇 No. 2 Jun. 摇 2014 芍 药 作 为 中 国 爱 情 花 冶 之 史 考 于 晓 南 1,2, 苑 庆 磊 1 1, 郝 丽 红 (1. 北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820BDD7A848B171A4E5AABAA55FA8CAAED1BC6720B071C541B5BE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820BDD7A848B171A4E5AABAA55FA8CAAED1BC6720B071C541B5BE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57-284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論 沈 從 文 的 北 京 書 寫 郝 譽 翔 摘 要 在 沈 從 文 作 品 中, 以 都 市 為 題 材 的 小 說 份 量 幾 乎 與 鄉 土 相 當, 鄉 土 與 都 市 可 說 是 沈 從 文 同 時 擁 有 的 兩 副 臉 孔 兩 種 聲 音, 矛 盾 並 存 在 他 的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i Examinations have long been adopting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public officials and become an essential tradition in our country. For centuries, the examination system, incorporated with fairness, has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tu n) ( ), ( ), ( ),,, ( ),,,, ( ), : ; 1993, 15 400,, 1973, 3 ; 1977, 1, ;,, 1 ; 1995 12 6 :,,,,,,,,,,, :,,, :??,, S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49-276 19 1 90 6 ** * ** 88 I 2000 8 249 250 19 1 251 1873-1929 1900 1 1902 1 35 1900 1960 7-12 252 19 1 2 3 2 1900 1902 3 2000 129-197 253 4 5 6 4 1902 1962 103 5 Joseph

More information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2012 年 3 月 頁 205-234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陳 金 英 摘 要 宋 代, 是 一 個 茶 風 熾 盛 的 朝 代, 而 代 表 宋 代 的 文 學 體 裁 宋 詞, 正 是 蘊 含 大 量 飲 茶 風 俗 的 重 要 文 獻 然 而 歷 來 研 究 宋 詞 或 研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42DA950A9FABBF62DA56AA8E5A4E5BEC7A4A4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42DA950A9FABBF62DA56AA8E5A4E5BEC7A4A42E646F63> 台 南 科 大 學 報 第 26 期 人 文 管 理 頁 167-186 中 華 民 國 96 年 9 月 古 典 文 學 中 具 功 名 仕 宦 意 象 的 植 物 及 其 文 化 意 涵 探 討 以 槐 紫 薇 柏 桂 為 例 周 明 儀 台 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師 摘 要 在 科 舉 盛 行 於 中 國 的 一 千 三 百 年 中, 追 求 功 名 可 說 是 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xb1202-15 牛尚鹏.doc

Microsoft Word - xb1202-15 牛尚鹏.doc 68. 道 经 语 词 词 义 的 文 化 阐 释 举 隅 以 太 上 洞 渊 神 咒 经 为 例 牛 尚 鹏 [ 南 开 大 学 天 津 300071] [ 摘 要 ] 道 经 中 保 存 了 大 量 具 有 特 殊 的 道 教 文 化 蕴 涵 的 语 词, 为 此 用 文 化 求 义 的 方 法 考 释 了 其 中 的 乌 民 饮 丹 丹 水 本 行 原 蒙 云 刚 擢 质 等 文 化 语 词

More information

166 (2005.6) ( 1562 1 624 ) [1] [ 1 ] 1963 2095-2124

166 (2005.6) ( 1562 1 624 ) [1] [ 1 ] 1963 2095-2124 BIBLID 1026-5279 (2005) 94:1 p. 165-187 (2005.6) 165 1293 1288 1 298 1206 1 368 Keywords Lan Ts a i - h o Yuan Play The Work Age Te s t s The Edition Te s t s S a n Wang Ting Chen Lin Hu Tien 166 (2005.6)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3 4 2014 467 47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4 2014 030006 20 20 N092 O6-092 A 1000-1224 2014 04-0467-12 200 13 Roger Bacon 1214 ~ 1292 14 Berthold Schwarz 20 Luther Carrington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期 2013 年 12 月 頁 99-117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劉 師 培 三 傳 荀 子 相 通 考 * 探 析 * 吳 聲 佑 摘 要 筆 者 檢 視 劉 氏 文 本, 釐 清 待 議 問 題 者 有 三 首 探 劉 氏 尊 荀 為 經 之 因, 究 得 清 代 揚 荀 學 風 荀 子 從 祀 荀 子 升 經 三 端 次 就 三 傳 荀 子 相

More information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第 三 十 八 期 專 題 論 文 宋 朝 士 大 夫 的 仁 義 觀 為 紀 念 文 天 祥 誕 辰 七 百 七 十 週 年 而 作 王 德 毅 1 明 代 燒 荒 考 兼 論 其 生 態 影 響 邱 仲 麟 25 試 論 黃 宗 羲 政 治 思 想 的 歷 史 意 義 中 西 公 私 觀 演 變 的 一 個 比 較 王 遠 義 65 職 分 與 制 度 錢 賓 四 與 中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391-411 21 1 92 6 30 K. R. Popper 30 27-91 * 391 392 21 1 1 2 1 1990.2 4 1278 2 1278 393 3 4 5 3 1967.5 158 4 1979.9 2 601-602 5 394 21 1 6 7 8 9 1996.5 7 298 6 254 7 299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I II III The Study of Factors to the Failure or Success of Applying to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Abstract For years,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has been Taiwan s goal and we are on the way

More information

組合 1.pdf

組合 1.pdf 32 2016 12 1-29 2016-03-31 2016-10-26 DOI: 10.6183/NTUJP.2016.32.1 1257 2 32 Fofa Daming Lu Jing-huei Tsau Abstract Fofa Daming Lu consists of 20 volumes advocating the thought of the three teachings harmonious,

More information

CMRO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CMRO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1 5 16 ; ; [China Media Report Overseas. 2011; 7(4): 25-37] 2004 11 2010 10 322 369 691 96 () 2 8 5 2008 --2010 5 16 7 2 5 1 1 1 16 1 [] 08EXW001 2.[M].2005. http://www.chinamediaoverseas.com 25 editor@chinamediaoverseas.com

More information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On the Tea Culture in Verses of the Yuan Dynasty Shu-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 Tang poetry, Sung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On the Tea Culture in Verses of the Yuan Dynasty Shu-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 Tang poetry, Sung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頁 189-216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 NKUHT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Vol.6, pp.189-216, December 2010 也談元代散曲中的茶文化 莊淑紅 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摘要 在中國文學中 唐詩 宋詞 元曲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它們記錄並傳承著中 古時代的東方文化 記敘了那個時空下璀璨的中國歷史 在本論文中

More information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 呂 湘 瑜 龍 華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唐 彪 乃 清 初 浙 江 名 儒, 其 讀 書 作 文 譜 簡 潔 地 呈 現 了 對 於 讀 書 作 文 以 及 文 學 的 種 種 看 法 其 以 為 無 論 是 讀 書 或 者 作 文, 都 必 須 以 靜 凝 神 為 出 發 點, 先 求 得 放

More information

1-34

1-34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1-34 18 2 89 12 * 1 2 1 2 1 38 1981.6 854 2 11 1982.6 15-34 1992.4 232-250 3 3 3 1965.6 20 5 60 983-984 4 4 5 6 7 4 1980 20 1388 15005 5 1994.11 10 23 6 1980 11 387 8276

More information

02-14-孫青氏-Sim.indd

02-14-孫青氏-Sim.indd 作 为 表 达 方 式 的 周 礼 : 清 末 变 局 与 中 国 传 统 典 籍 孙 青 The Ritual of Chou: as an EXPRESSION under the Knowledge Crisis of Later Imperial China SUN Qing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19 th century China, changes in field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30期-B人文藝術類-前後.doc

Microsoft Word - 30期-B人文藝術類-前後.doc 高 雄 師 大 學 報 2011, 30, 23-42 傳 說 歷 史 與 集 體 意 識 - 從 草 屯 龍 德 廟 的 刑 期 無 刑 匾 談 起 謝 貴 文 1 摘 要 位 於 南 投 草 屯 之 龍 德 廟, 有 一 清 代 臺 灣 道 丁 曰 健 所 獻 刑 期 無 刑 匾 額, 其 背 後 並 流 傳 一 則 傳 說, 內 容 描 述 丁 曰 健 冒 領 殺 戴 潮 春 之 功 勞, 皇

More information

~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 CMMI

~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 CMMI 2008 11 331~350 1 2 3 1 2 3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 CMMI 360 037 381274 e-mail bcdefg@nuu.edu.tw 331 Interpreting the software-development framework stemming from the gradual hexagram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诗 经 简介 诗经 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 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 在先秦叫做 诗 或者取诗的 数目整数叫 诗三百 本来只是一本诗集 从汉代起 儒家学者把 诗 当作经典 尊称为 诗经 列入 五经 之中 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 变成了同政治 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

诗 经 简介 诗经 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 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 在先秦叫做 诗 或者取诗的 数目整数叫 诗三百 本来只是一本诗集 从汉代起 儒家学者把 诗 当作经典 尊称为 诗经 列入 五经 之中 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 变成了同政治 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 诗经 目录 诗经 简介 国风 关睢 葛覃 卷耳 螽斯 桃夭 阿芣苢 汉广 汝坟 鹊巢 采蘩 草虫 甘棠 行露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麕 驺虞 柏舟 绿衣 燕燕 日 月 击鼓 凯风 雄雉 匏有苦叶 谷风 式微 简兮 泉水 北门 静女 二子 乘舟 柏舟 墙有茨 相鼠 载驰 考磐 硕人 芄兰 氓 河广 有狐 木瓜 黍离 君子阳阳 葛蕉 采葛 大车 将仲子 叔于田 遵大路 女曰鸡鸣 有 女同车 狡童

More information

2013 6 Taiwan Literature Studies No. 4, June 2013. 167 198 Research Article Wú Xiāng Yìn Xiàng and Native Literatur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ú Chéng s Poetry in the 1970s 蔡明諺 Tsai, Ming-yen

More information

戲劇研究 第十期 京劇逐漸茁壯的同時 戲劇演出相關評論也隨之興起 這些評論除了出現在 3 傳統書籍形式的出版品以外 近代報刊 的興起 更是提供了京劇或是其他地方 劇種的評論極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是進入清末民初時期 這些評論主要以報刊為 媒介 散見於報刊雜誌的藝文版面 報刊劇評的流行與京劇的發展成為相輔

戲劇研究 第十期 京劇逐漸茁壯的同時 戲劇演出相關評論也隨之興起 這些評論除了出現在 3 傳統書籍形式的出版品以外 近代報刊 的興起 更是提供了京劇或是其他地方 劇種的評論極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是進入清末民初時期 這些評論主要以報刊為 媒介 散見於報刊雜誌的藝文版面 報刊劇評的流行與京劇的發展成為相輔 戲 劇 研 究 第 10 期 Journal of Theater Studies 2012 年 7 月 頁69-108 近代劇評的發生 順天時報 與辻聽花 1 吳宛怡 日本京都大學人間 環境學研究科博士 緒論 依據中國戲劇發展史 我們可以得知 清代道光 1782-1850 至咸豐 1831-1861 同治 1862-1874 年間 經歷了徽調 秦腔 漢調的合流 並 吸收了崑曲 京腔特長的新興劇種

More information

Printing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Grasp the Essence and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of Song publication Cha

Printing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Grasp the Essence and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of Song publication Cha 2007 4 1-44 着 1 Printing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Grasp the Essence and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of Song publication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ore information

臺 灣 圖 書 館 管 理 季 刊 第 五 卷 第 二 期 / 98 年 4 月 only a small part can be seen. Literature creation is just like iceberg floating on the sea, readers can only

臺 灣 圖 書 館 管 理 季 刊 第 五 卷 第 二 期 / 98 年 4 月 only a small part can be seen. Literature creation is just like iceberg floating on the sea, readers can only 冰 山 理 論 下 的 文 藝 創 作 觀 : 王 鼎 鈞 千 手 捕 蝶 析 論 ( 上 ) 頁 93~104 冰 山 理 論 下 的 文 藝 創 作 觀 : 王 鼎 鈞 千 手 捕 蝶 析 論 ( 上 ) Views of Literature Creation under Iceberg (Part I) 黃 雅 莉 Ya-Li Huang 新 竹 教 育 大 學 語 文 系 教 授 Professor,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f Poetry by Huang Tsung-Yi, Writer in Residence at Taiwan during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Reigns Lai Li-Gyan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A Study of Poetry by Huang Tsung-Yi, Writer in Residence at Taiwan during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Reigns Lai Li-Gyan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2006 6 139 170 1849 139 A Study of Poetry by Huang Tsung-Yi, Writer in Residence at Taiwan during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Reigns Lai Li-Gyan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4蔡孟珍.doc

Microsoft Word - 104蔡孟珍.doc 談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三 十 二 期 2011 年 3 月 頁 87-124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從 明 清 縮 編 版 到 現 代 演 出 版 牡 丹 亭 崑 劇 重 構 的 幾 個 關 鍵 蔡 孟 珍 * 摘 要 戲 劇 為 搬 演 而 設 格 高 調 雅 的 文 士 劇 本, 宜 於 案 頭 清 玩, 卻 未 必 適 合 場 上 表 演 玉 茗 四 夢, 曲 壇 向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1.doc

Microsoft Word - 1-1.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 期 第 1-16 頁 2000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律 賦 在 唐 代 典 律 化 之 考 察 簡 宗 梧 游 適 宏 * 摘 要 通 常 中 國 文 學 史 專 著 述 及 賦 時, 總 會 提 到 唐 代 的 律 賦 此 一 論 述 透 露 了 多 種 意 義 : 一 是 就 中 國 文 學 史 言, 唐 代 律 賦 可

More information

<322DB57BA5C9BBF DA4BAA4E52E706466>

<322DB57BA5C9BBF DA4BAA4E52E706466> 2009 9 47-94 1945-1947 1945-1947 42 15 228 15 15 15 34 1946 35 3 4 15 15 15 15 228 228 15-47- 21 The Sales of Tai-Sugar during 1945-1947: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150,000 Metric Ton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 立 臺 灣 藝 術 大 學 藝 術 與 人 文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本 論 文 獲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博 ( 碩 ) 士 論 文 研 究 獎 助 課 外 讀 物 對 於 國 小 低 年 級 國 語 科 教 科 書 輔 助 性 之 研 究 - 以 新 北 市 100 年 度 國 民 小 學 推 動 閱 讀 計 畫 優 良 圖 書 為 例 指 導 教 授 : 張 純

More information

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梁 漱 溟 對 陽 明 學 的 思 考 向 度 與 時 代 回 應 - 以 析 辨 大 學 暨 發 皇 心 學 為 雙 軸 王 汝 華 台 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以 當 代 新 孔 學 行 動 的 儒 者 等 封 譽 躋 身 民 初 學 術 之 林 的 梁 漱 溟, 其 回 歸 儒 學 的 主 要 思 想 進 路 即 是 陸 王 心 學, 本 文 緊 扣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2008 年 3 月 頁 165~192 165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與 聖 人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受 命 觀 李 宗 定 摘 要 葛 洪 以 抱 朴 子 內 篇 一 書 奠 定 道 教 史 上 承 先 啟 後 的 地 位, 書 中 講 神 仙 方 術 養 生 延 年, 又 繼 承 魏 伯 陽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李隆獻.doc

Microsoft Word - 101李隆獻.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四 期 2009 年 4 月 頁 1-28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日 本 復 仇 觀 管 窺 以 古 典 文 學 為 重 心 * 李 隆 獻 摘 要 本 文 延 續 筆 者 對 復 仇 / 復 仇 觀 的 歷 時 性 考 察, 以 日 本 古 典 文 學 為 重 心, 管 窺 日 本 復 仇 觀 的 淵 源 與 嬗 變 之 跡 要 點 如 下 : 一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南 大 學 人 文 與 社 會 研 究 學 報 第 44 卷 第 2 期 ( 民 國 99.10):1-24 山 海 經 校 注 與 袁 珂 的 神 話 研 究 鍾 佩 衿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研 究 所 碩 士 生 摘 要 作 為 中 國 神 話 研 究 的 重 要 學 者, 袁 珂 的 研 究 重 心 即 在 於 對 山 海 經 神 話 進 行 詮 釋 與 探 討 ; 研

More information

2

2 Zhouyi(Zhou Dynasty Book of Changes) and the Literature By ProfKangChuanCheng Far East College ABSTRACT Book of Changes is not only a book of divination but also a classic booksince its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More information

jiàn shí

jiàn shí jiàn shí hào x n càn w i huàng ji zhèn yù yàng chèn yù bì yuàn ji ng cóng (11) qiàn xué 1 yì bì èi zhé mó yù ù chái sè bá píng sh chài y l guàn ch n shì qí fú luè yáo d n zèn x yì yù jù zhèn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4 年 07 55-86 老 論 老 了 老 老 老 若 李 句 六 老 了 錄 老 行 類 老 見 老 連 不 老 錄 老 55 Discussion on Interpretation of Laoism by Zen Chiu, Min-chieh ABSTRACT Mutual linkage between Buddhism and Laoism has opened the way to

More information

曹美秀.pdf

曹美秀.pdf 2006 3 219 256 (1858-1927) (1846-1894) 1 2 3 1 1988 70 2 1998 51 3 5 1991 12 37-21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1998 5 1998 6 1988 7 1994 8 1995 725-732 9 1987 170 10 52 11 1994 121 12 2000 51 13

More information

bài bì

bài bì bài bì zhuò w n bìx, gòulì ch mèn què míng shuò chuán j jué qiú g o t oqián wù yú dí yìn hòu xì z ng zì chài yín qìng wù pí zh n t ng lí chéng lì z n y chóu k ngt ng mái kuì zhuó shuò píxi y ng

More information

105-132

105-132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105-132 21 1 92 6 * 105 106 21 1 1 12 2 1 1987 31 1980 2 1975 370-371 107 3 157-193 4 559 5 6 4 3 1959 46 1093 4 1112 5 1985 559 2527 6 1974 27 780 108 21 1 7 8 9 187 10

More information

2 黃 俊 傑 一 引 言 二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權 力 的 支 配 三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的 政 治 性 解 讀 四 結 論 一 引 言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的 重 大 特 徵 之 一, 在 於 經 典 解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間, 具 有 極

2 黃 俊 傑 一 引 言 二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權 力 的 支 配 三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的 政 治 性 解 讀 四 結 論 一 引 言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的 重 大 特 徵 之 一, 在 於 經 典 解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間, 具 有 極 臺 大 歷 史 學 報 第 40 期 BIBLID I0 I 2-8514(2007)40p. I -18 2007 年 12 月, 頁 1~18 2007.9.11 收 稿, 2007.1 1.1 9 通 過 刊 登 論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關 係 以 論 語 孟 子 為 例 黃 俊 傑 提 要 本 文 討 論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中 日 韓 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1-3 蘇全正教授.doc

Microsoft Word - 21-3 蘇全正教授.doc 霧 峰 林 家 的 女 性 學 佛 人 以 台 中 靈 山 寺 德 真 法 師 為 例 61 霧 峰 林 家 的 女 性 學 佛 人 以 台 中 靈 山 寺 德 真 法 師 為 例 蘇 全 正 摘 要 : 霧 峰 林 家 在 臺 的 發 跡 歷 程, 由 地 方 豪 強 經 歷 清 初 林 爽 文 抗 清 事 件 的 頓 挫 及 其 後 遷 徙 至 霧 峰 重 整 崛 起 沒 落, 家 勢 幾 度

More information

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

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第 二 十 五 期 2006 年 9 月 頁 327-358 鍾 理 和 疾 病 書 寫 探 析 洪 玉 梅 摘 要 鍾 理 和 一 生 坎 坷 多 舛 貧 病 交 迫, 然 而, 他 熱 愛 人 生 熱 愛 文 學, 始 終 以 溫 馨 敏 銳 的 筆 觸, 僕 僕 風 塵 於 創 作 之 途, 倒 在 血 泊 中 死 而 後 已 歷 來, 研 究 鍾 理 和 的

More information

( ) 001 ( CIP ) /. :,2005 ISBN CIP (2005) : : ( 147 : ) : : 850mm 1168mm : 333 :

( ) 001 ( CIP ) /. :,2005 ISBN CIP (2005) : : ( 147 : ) : : 850mm 1168mm : 333 : ( ) 001 ( CIP ) /. :,2005 ISBN 7-224 - 07274-5.......... 222 CIP (2005) 045547 : : ( 147 : 710003 ) : : 850mm 1168mm 32 15. 375 : 333 : 2005 7 1 2005 7 1 : 1-1000 : ISBN 7-224 - 07274-5/ I 1182 : 29. 00

More information

23-46

23-46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3-46 19 1 90 6 1 2 * 1 121 1982.11 3124-3125 2 1988.3 6 23 24 19 1 3 4 3 1986.12 4 1980.9 505 25 5 6 7 8 5 9 1993.10 425 6 579-580 7 552-554 8 26 19 1 9 10 11 12 Benedetto

More information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BIBLID 1026-5279 (2005) 94:2 p. 155-172 (2005.12) 155 1324 1254 1 330 1936 1747 [ 1 ] Keywords Ma Tuan-lin Wen-hsien T ng-k ao Catalog Edition E-mail: craacl@faculty. pccu.edu.tw [1] 1626 6 156 (2005.12)

More information

穨2-06.doc

穨2-06.doc CCMP91-RD-012 Clinical Consensus Manu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Therapeutics (ICD-9-CM) 516 Chang Gung University Jyh-Sheng Yo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is to edit the Clinical

More information

yòu xù 373 375 xiá : guà jué qi n mi o dú k ng tóng luán xié háng yè jiào k n z z n shèn chì x 1óng l n t n kuáng qi q ch qì yì yùn yo q w zhuàn sù yí qìng hé p suì x tán cuàn mi o jù yú qìng shì sh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ϲ ฯ र ቑ ጯ 高雄師大學報 2015, 38, 63-93 高雄港港史館歷史變遷之研究 李文環 1 楊晴惠 2 摘 要 古老的建築物往往承載許多回憶 也能追溯某些歷史發展的軌跡 位於高雄市蓬 萊路三號 現為高雄港港史館的紅磚式建築 在高雄港三號碼頭作業區旁的一片倉庫 群中 格外搶眼 這棟建築建成於西元 1917 年 至今已將近百年 不僅躲過二戰戰 火無情轟炸 並保存至今 十分可貴 本文透過歷史考證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n Folklore according to Five Village Regulation Books of Yi-An Province in Vietnam Nguyen Duc Toan Researcher, Viet Nam Sino - Nom Institute

A Study on Folklore according to Five Village Regulation Books of Yi-An Province in Vietnam Nguyen Duc Toan Researcher, Viet Nam Sino - Nom Institute 2007 7 207-218 1 1665 2 1806 3 1811 4 1852 5 1911 207 A Study on Folklore according to Five Village Regulation Books of Yi-An Province in Vietnam Nguyen Duc Toan Researcher, Viet Nam Sino - Nom Institute

More information

~-' 一 ~ U 百 陳 子 展 ( ), 本 名 炳 聾, 字 子 展, 以 字 行 於 世, 湖 南 長 沙 人 幼 時 曾 在 私 塾 求 學, 後 入 長 沙 縣 立 師 範 學 校, 再 入 東 南 大 學 教 育 系, 因 病 輯 學 回 湖 南, 寄 住 長 沙

~-' 一 ~ U 百 陳 子 展 ( ), 本 名 炳 聾, 字 子 展, 以 字 行 於 世, 湖 南 長 沙 人 幼 時 曾 在 私 塾 求 學, 後 入 長 沙 縣 立 師 範 學 校, 再 入 東 南 大 學 教 育 系, 因 病 輯 學 回 湖 南, 寄 住 長 沙 2 0 12 年 9 月 頁 1 65~ 19 0 臺 北 :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學 系 ISSN 1021-7 851 陳 子 展 研 究 詩 經 方 法 述 評 * 史 甄 陶 * * ( 收 稿 日 期 : 1 01 年 3 月 3 1 日 ; 接 受 刊 登 日 期 : 10 1 年 7 月 15 日 ) 提 要 本 文 探 討 陳 子 展 研 究 詩 經 的 方 法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Painting and poetry are comp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Painting and poetry are comp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2008 年 10 月 頁 23-6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蘇 軾 題 畫 詩 與 意 境 之 拓 展 * 張 高 評 提 要 繪 畫 之 局 限, 詩 歌 可 以 相 濟 ; 詩 歌 之 藝 術, 繪 畫 往 往 借 鏡 之 因 此, 詩 與 畫 由 於 同 趣, 故 會 通 較 易 ; 又 因 異 迹, 故 借 鏡 可 成 本 論 文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