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Transcription

1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2008 年 3 月 頁 165~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與 聖 人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受 命 觀 李 宗 定 摘 要 葛 洪 以 抱 朴 子 內 篇 一 書 奠 定 道 教 史 上 承 先 啟 後 的 地 位, 書 中 講 神 仙 方 術 養 生 延 年, 又 繼 承 魏 伯 陽 煉 丹 理 論, 發 揚 長 生 成 仙 之 說 關 於 其 仙 道 方 術 等 論 述, 討 論 已 多, 唯 其 理 論 建 構 及 論 證 上, 一 般 認 為 葛 洪 上 承 漢 代 宇 宙 氣 化 論, 與 魏 晉 玄 學 相 較 顯 得 較 為 粗 疏 然 而 葛 洪 提 出 了 道 本 儒 末 說, 將 忠 孝 仁 信 深 化 為 道 教 強 調 世 俗 道 德 的 道 教 倫 理 學, 並 藉 以 為 長 生 成 仙 的 條 件, 與 玄 學 在 會 通 儒 道 命 題 下 以 自 然 連 繫 名 教 的 諸 多 論 證 實 有 一 定 關 聯 甚 至 可 說 葛 洪 走 出 了 玄 學 在 自 然 範 疇 下 的 一 個 自 我 設 限, 而 更 有 效 地 解 決 了 名 教 如 何 落 實 的 問 題 本 文 以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為 主 要 對 象, 以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與 魏 晉 時 期 聖 人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命 題 比 較, 討 論 兩 者 涉 及 的 受 命 觀 以 及 解 決 的 方 法, 並 辨 析 葛 洪 如 何 突 破 氣 化 命 定 的 先 天 限 制, 發 揮 個 人 的 自 由 意 志 其 目 的 雖 是 為 了 成 仙, 但 所 採 取 的 實 踐 方 法 及 論 證 方 式, 在 魏 晉 時 期 實 有 重 要 意 義 關 鍵 詞 : 葛 洪 抱 朴 子 道 教 玄 學 神 仙 聖 人 會 通 儒 道 收 件 日 期 :2007/12/12, 修 改 日 期 :2008/03/07, 接 受 日 期 :2008/03/10 實 踐 大 學 應 用 中 文 系 助 理 教 授

2 166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Ge Hong s Bao-Pu Zi Nei-Pien and the Wei-Jin metaphysics: the destiny view of whether the Hsien-immortals can be learned and whether the sage can be learned Lee Tsung-Ting Abstract Ge Hong s Bao-Pu Zi Nei-Pien established the status which inherits from the past and carries in the future in Taoism s history. This book is about the deity alchemy, how to keep in good health and longevity, as well as inherits Wei Bo-Yang s hermetic art to refine his immortal theory. People think the system of immortal theory for Taoism established by Ge Hong is not refined, compared to the metaphysics in Wei-Jin dynasty. However Ge Hong proposed Taoism is primary while the Confucianism is secondary and emphasized the moral to become immortal. His proposal shows that there is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Even Ge Hong had transcended the metaphysics in Wei-Jin dynasty because he solved Confucianism s problem about how to carry out. This article takes Ge Hong s Bao-Pu Zi Nei-Pien as a target to compare whether the Hsien-immortals can be learned to whether the sage can be studied and discusses both of the destiny view as well as solutions. It also explains how Ge Hong broke the congenital limits of the Gasified Received:December12, 2007; Sent out for revision: March 7, 2008; Accepted: March 10, 2008 Assistant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inese, The Shih Chien University Kaohsiung Campus

3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167 Destiny Theory to display individual free will by the Condition Destiny Theory. Although what Ge Hong did is in order to become immortal, the practice methods and the ways to prove he adopted had the vital significance in Wei-Jin dynasty. Keywords:Ge Hong, Bao-Pu Zi Nei-Pien, Taoism, Wei-Jin Metaphysics, Hsien-immortals, sage

4 168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一 問 題 源 起 對 於 葛 洪 在 道 教 史 上 的 定 位, 學 界 多 肯 定 葛 洪 具 有 承 先 啟 後 的 重 要 意 義, 其 所 著 抱 朴 子 內 篇 更 建 構 了 神 仙 道 教 的 理 論 系 統, 對 後 世 有 深 遠 影 響 然 而, 對 於 道 教 發 展 史 的 不 同 認 知, 將 產 生 因 不 同 史 觀 造 成 相 異 的 歷 史 評 價 其 中 一 種 論 點 是 依 唯 物 史 觀 將 魏 晉 時 期 的 道 教 發 展 分 為 上 下 兩 層, 將 葛 洪 視 為 是 上 層 道 教 開 展 的 重 要 人 物, 並 進 而 為 帝 王 貴 族 服 務 如 王 明 稱 葛 洪 所 鼓 吹 的 道 教 是 封 建 帝 王 和 貴 族 官 僚 信 仰 的 道 教, 是 祈 求 長 生 不 死 的 神 仙 的 道 教, 是 反 映 了 門 閥 士 族 的 利 益 和 願 望 1 而 胡 孚 琛 認 為 魏 晉 是 早 期 道 教 產 生 化 分, 並 且 進 行 改 革, 出 現 上 層 神 仙 道 教 逐 步 形 成 的 時 期, 而 葛 洪 是 這 個 時 期 有 代 表 性 的 關 鍵 人 物, 他 鼓 吹 神 仙 道 教 反 對 民 間 道 教, 以 他 的 代 表 作 抱 朴 子 內 篇 奠 定 了 神 仙 道 教 的 理 論 基 礎, 促 進 了 道 教 的 士 族 化 2 將 魏 晉 道 教 發 展 分 為 上 層 神 仙 道 教 下 層 民 間 道 教 兩 個 不 同 層 次 的 區 別, 並 認 為 葛 洪 神 仙 道 教 理 論 代 表 封 建 貴 族 利 益 抨 擊 民 間 道 教, 這 種 觀 點 幾 乎 成 為 大 陸 道 教 學 界 的 共 識 3 當 然, 也 有 不 同 看 法, 如 湯 一 介 便 認 為 道 教 一 開 始 便 不 是 個 純 然 的 民 間 宗 教, 從 東 漢 末 到 東 晉 時 的 發 展 並 非 一 個 由 下 層 到 上 層 的 質 變 過 程, 而 只 是 一 個 發 展 和 完 善 的 過 程, 這 一 過 程 使 得 道 教 愈 來 愈 適 應 士 大 夫 的 需 要 因 此 他 不 說 葛 洪 是 為 統 治 階 層 服 務, 對 於 抱 朴 子 內 篇 之 所 以 在 道 教 史 上 佔 有 重 要 地 位, 僅 說 是 為 道 教 建 立 一 套 反 映 當 時 時 代 特 點 以 及 我 們 這 個 民 族 的 傳 統 民 族 文 化 與 民 族 心 理 特 徵 的 理 論 體 系 4 葛 洪 的 確 具 體 討 論 了 許 多 關 於 神 仙 是 否 存 在 成 仙 的 方 法 神 仙 世 界 等 諸 問 題, 為 道 教 提 供 學 理 基 礎 此 外, 葛 兆 光 也 曾 指 出, 成 熟 的 道 教 雖 也 有 一 套 儀 式 方 法, 但 和 原 始 巫 覡 方 士 不 同, 其 宗 教 理 論 體 系 必 待 士 大 夫 的 構 築 方 能 完 成 5 如 果 道 教 一 開 始 便 不 是 單 純 的 民 間 宗 教, 自 然 不 見 王 明 : 抱 朴 子 內 篇 校 釋. 序 言,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5.3, 頁 3 見 胡 浮 琛 : 魏 晉 神 仙 道 教 抱 朴 子 內 篇 研 究, 北 京 : 人 民, , 頁 47 如 卿 希 泰 主 編 的 中 國 道 教 史 ( 修 訂 本 ) ( 成 都 : 四 川 人 民, ) 任 繼 愈 主 編 的 中 國 道 教 史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1990.6) 以 及 唐 大 潮 編 著 的 中 國 道 教 簡 史 ( 北 京 : 宗 教 文 化,2001.6) 都 從 此 說 參 見 湯 一 介 : 早 期 道 教 史, 北 京 : 昆 倫,2006.3, 頁 82 參 見 葛 兆 光 : 道 教 與 中 國 文 化,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1987.9, 頁

5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169 存 在 分 化 的 過 程, 也 不 能 僅 以 簡 單 的 上 下 層 二 分 法 來 說 明 道 教 史 的 發 展 以 及 對 其 中 的 人 物 進 行 歷 史 評 斷 6 不 論 以 何 種 史 觀 看 待 道 教 發 展, 對 於 葛 洪 建 立 了 神 仙 道 教 的 理 論 體 系, 在 道 教 史 中 具 有 重 要 地 位, 則 是 一 致 認 同 的 但 是 這 樣 的 評 價 並 不 能 完 全 反 映 葛 洪 在 魏 晉 時 期 的 重 要 性, 一 般 思 想 史 或 玄 學 史 論 魏 晉 玄 學 分 期, 幾 乎 少 有 論 及 葛 洪, 也 多 半 不 談 道 教 7 然 而, 道 教 並 不 是 孤 立 於 整 個 魏 晉 思 潮 外, 且 葛 洪 的 從 學 交 遊 也 不 僅 限 於 道 教 神 仙 法 術, 而 是 自 正 經 諸 史 百 家 之 言, 下 至 短 雜 文 章, 8 無 不 涉 獵 且 自 敘 亦 表 明 : 其 內 篇 言 神 僊 方 藥 鬼 怪 變 化 養 生 禳 邪 怯 禍 之 事, 屬 道 家 ; 其 外 篇 言 人 閒 得 失, 世 事 臧 否, 屬 儒 家 9 這 一 段 文 字 很 清 楚 的 說 明 內 篇 與 外 篇 在 主 題 內 容 的 差 別, 一 般 也 都 認 為 葛 洪 思 想 兼 含 儒 道, 並 有 先 儒 後 道 及 儒 道 雙 修 兩 種 看 法 10 然 而, 不 論 葛 洪 是 否 在 儒 道 的 相 較 於 大 陸 學 界, 日 本 對 道 教 史 的 研 究 提 出 民 眾 道 教 的 概 念, 以 道 教 相 對 於 儒 家 的 官 方 宗 教 而 言, 更 強 調 民 為 主 體, 屬 於 民 眾 的 一 般 信 仰 ( 參 見 : 道 教 ( 第 一 卷 ),( 日 ) 福 井 康 順 等 監 修, 朱 越 利 譯,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1990.6, 頁 13-14; 吉 岡 義 豊 : 道 教 の 研 究, 吉 岡 義 豊 著 作 集, 東 京 : 五 月 書 房, ) 關 於 魏 晉 玄 學 的 分 期, 始 自 東 晉 袁 宏 名 士 傳 ( 世 說 新 語. 文 學 注 引 ), 袁 宏 分 為 正 始 竹 林 中 朝 三 個 時 期 湯 一 介 先 生 承 袁 宏 的 分 法, 將 中 朝 改 為 元 康, 並 加 上 東 晉 時 期, 而 成 正 始 竹 林 元 康 東 晉 四 時 期 ( 見 湯 一 介 : 郭 象 與 魏 晉 玄 學 第 二 章 魏 晉 玄 學 的 發 展 ( 上 ) 玄 學 發 展 的 階 段,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00.7, 頁 ) 各 時 期 的 代 表 人 物 為 正 始 時 期 以 夏 侯 玄 何 晏 王 弼 開 其 端, 有 名 教 出 於 自 然 的 調 和 論 ; 竹 林 時 期 則 以 阮 籍 嵇 康 詆 毀 名 教 為 代 表, 倡 言 越 名 教 而 任 自 然, 使 名 教 與 自 然 衝 突 日 增, 同 時 裴 頠 倡 崇 有 論, 力 主 名 教 與 之 抗 衡 ; 至 元 康 時 期, 郭 象 欲 以 玄 冥 獨 化 論 超 越 儒 道 對 立, 而 有 自 然 即 名 教 之 命 題 ; 至 東 晉 時 期, 張 湛 企 圖 結 合 王 弼 貴 無 與 郭 象 獨 化 之 論, 從 自 然 與 名 教 之 爭 轉 而 為 解 決 個 人 生 死 的 問 題 分 此 四 時 期 兼 具 玄 學 發 展 及 歷 史 演 變, 目 前 學 界 對 魏 晉 玄 學 的 分 期 討 論 多 於 此 為 基 礎, 幾 成 定 論 如 莊 耀 郎 分 為 創 始 分 裂 轉 變 及 衰 退 四 期, 各 期 代 表 人 物 與 湯 一 介 相 同, 僅 從 名 稱 上 突 顯 玄 學 義 理 的 轉 向 ( 莊 耀 郎 : 魏 晉 玄 學 釋 義 及 其 分 期 之 商 榷, 鵝 湖 學 誌 第 六 期,1991.6, 頁 42) 謝 大 寧 則 對 此 分 期 提 出 新 的 看 法, 認 為 何 晏 王 弼 為 兩 漢 思 朝 的 殿 軍, 玄 學 主 要 論 題 的 開 創 始 自 嵇 康 ( 見 謝 大 寧 : 歷 史 的 嵇 康 與 玄 學 的 嵇 康, 台 北 : 文 史 哲 出 版 社,1997) 見 葛 洪 : 抱 朴 子 外 篇. 自 敘, 抱 朴 子 外 篇 校 箋, 楊 明 照 撰,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 頁 698 同 上 註 葛 洪 此 處 所 自 陳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抱 朴 子 外 篇 的 不 同 屬 性, 可 看 出 葛 洪 的 用 心 所 在, 雖 其 所 云 之 道 家 顯 指 神 仙 方 術 之 學 而 非 彼 時 玄 學 所 論, 人 間 得 失, 世 事 臧 否 之 內 容 也 非 全 然 儒 家, 但 其 中 儒 道 兼 綜 的 意 含 卻 值 得 注 意 ( 可 參 考 林 麗 雪 : 抱 朴 子 內 外 篇 思 想 析 論, 台 北 : 臺 灣 學 生 書 局,1980.5) 王 明 稱 葛 洪 舍 儒 從 道 ( 王 明 : 論 葛 洪 ); 卿 希 泰 則 認 為 葛 洪 援 儒 入 道 ( 卿 希 泰 : 從 葛 洪 論 儒 道 關 係 看 神 仙 道 教 理 論 特 點 ); 熊 鐵 基 則 認 為 以 儒 道 雙 修

6 170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立 場 上 有 所 轉 向, 當 葛 洪 企 圖 在 儒 道 及 其 他 諸 子 學 說 中 建 立 一 套 道 教 神 仙 理 論 體 系, 勢 必 得 涉 及 如 何 會 通 的 方 法 論 問 題, 而 會 通 儒 道 正 是 魏 晉 時 期 玄 學 所 討 論 的 一 個 重 要 論 題, 甚 至 是 主 要 課 題 11 在 會 通 儒 道 論 題 所 主 導 的 時 代 思 潮, 葛 洪 很 難 不 受 其 影 響, 唯 影 響 的 程 度 有 多 深? 葛 洪 所 提 出 的 方 法 是 否 能 解 決 儒 道 思 想 的 歧 異? 如 果 葛 洪 在 會 通 儒 道 論 題 上 有 所 發 揮, 則 其 在 思 想 史 的 地 位 是 否 得 重 新 評 估? 湯 一 介 曾 直 言 葛 洪 生 活 於 兩 晉 時 期, 他 不 僅 受 到 傳 統 的 儒 家 和 道 家 思 想 的 影 響, 而 且 也 受 到 了 當 時 流 行 的 玄 學 思 潮 的 影 響 12 並 舉 出 成 仙 是 否 可 能 形 / 神 關 係, 以 及 玄 道 所 涉 及 宇 宙 本 源 的 問 題, 皆 與 玄 學 思 潮 所 討 論 的 內 容 有 關 然 而, 湯 先 生 的 論 述 著 重 於 說 明 葛 洪 思 想, 對 於 葛 洪 與 玄 學 的 比 較 著 墨 不 多, 也 沒 能 深 入 析 論 兩 者 的 關 係 不 過 湯 先 生 將 問 題 點 出, 這 是 個 值 得 重 視 的 起 點 我 們 可 依 此 前 進, 從 成 仙 是 否 可 能 來 考 察 葛 洪 與 玄 學 的 關 係 葛 洪 所 建 構 的 神 仙 思 想 體 系 有 一 個 根 本 的 關 鍵 問 題, 即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如 果 神 仙 可 藉 由 後 天 的 學 習 努 力 以 達 成, 操 之 在 我, 則 其 神 仙 學 說 中 依 金 丹 煉 養 為 主 的 各 種 成 仙 之 法 方 可 成 立 ; 若 神 仙 之 法 不 可 學, 成 仙 與 否 為 先 天 命 定, 13 則 依 宿 命 論, 任 何 後 天 學 習 努 力 均 屬 無 效, 此 先 天 宿 命 論 與 後 天 成 我 論 在 立 場 上 的 不 同 14 換 言 之, 如 果 是 否 能 成 為 或 雙 重 性 格 來 標 示 葛 洪 的 思 想 是 較 為 恰 當 ( 熊 鐵 基 : 論 葛 洪 在 中 國 文 化 史 上 的 地 位 ); 李 錦 全 亦 以 儒 道 兼 綜 來 指 稱 葛 洪 的 思 想 ( 李 錦 全 : 徜 徉 在 入 世 與 出 世 之 間 葛 洪 儒 道 兼 綜 思 想 剖 析 ) 以 上 所 引 論 文 皆 收 入 葛 洪 研 究 論 集, 劉 固 盛 劉 玲 娣 編, 武 漢 : 華 中 師 範 大 學, 如 牟 宗 三 先 生 便 直 指 會 通 孔 老 是 魏 晉 玄 學 的 主 要 課 題 ( 牟 宗 三 : 中 國 哲 學 十 九 講 第 十 一 講 魏 晉 玄 學 的 主 要 課 題 以 及 玄 理 之 內 容 與 價 值, 台 北 : 臺 灣 學 生 書 局, , 頁 230 ) 同 註 4, 頁 163 命 定 論 尚 可 細 分 為 命 定 及 定 命 命 定 具 有 決 定 性 的 意 味, 是 從 結 果 立 說, 指 人 生 的 遭 遇 已 然 前 定 ; 而 定 命 則 指 天 所 命, 人 所 受 命 者 為 一 先 天 的 自 然 決 定, 非 人 力 能 為 兩 者 都 指 命 無 可 改 異, 也 都 預 設 一 超 越 意 的 先 天 立 場 但 命 定 指 結 果 不 能 改 變, 但 定 命 則 僅 指 先 天 所 賦 予 者 葛 洪 所 論 傾 向 定 命, 詳 後 文 一 般 來 說, 命 是 否 可 知 可 改, 是 論 命 者 討 論 的 重 心, 也 是 分 類 的 依 據 傅 斯 年 先 生 將 命 分 為 五 類 : 命 定 論 命 正 論 命 運 論 非 命 論 及 俟 命 論 ( 傅 斯 年 : 性 命 古 訓 辨 正, 收 入 傅 斯 年 全 集 第 二 冊, 台 北 : 聯 經,1980.9, 頁 ) 其 中 命 定 論 與 命 運 論 皆 以 命 已 前 定, 有 其 必 然 而 不 可 改 易 命 定 論 有 一 人 格 神 主 宰 的 意 味, 民 間 多 從 此 說 以 釋 禍 福 ; 命 運 論 自 命 定 論

7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171 神 仙 在 初 生 之 時 已 註 定, 則 後 天 的 學 習 豈 非 枉 然? 葛 洪 在 抱 朴 子 內 篇 中 有 著 看 似 矛 盾 的 說 明 出 現, 他 一 方 面 說 仙 人 之 無 種 ( 至 理 ) 仙 之 可 學 致 ( 勤 求 ); 一 方 面 又 說 神 仙 皆 其 受 命 值 神 仙 之 氣, 自 然 所 稟 ( 辨 問 ) 此 兩 者 之 衝 突, 向 為 論 者 証 明 葛 洪 思 想 矛 盾 的 論 據 之 一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背 後 尚 有 一 層 神 仙 是 否 命 定 的 命 題, 前 者 是 對 於 命 採 取 的 行 動 方 式, 後 者 則 是 對 命 的 認 知 即 神 仙 若 是 命 定, 後 天 求 仙 方 法 的 努 力 與 否 便 顯 薄 弱, 甚 至 無 關 緊 要 ; 若 神 仙 並 非 先 天 命 定, 則 後 天 學 習 的 重 要 性 以 及 意 志 力 便 因 而 突 出 若 然, 葛 洪 一 方 面 承 認 先 天 命 定, 卻 又 強 調 後 天 學 習 重 要, 這 兩 者 如 何 能 同 時 並 存? 解 析 葛 洪 如 何 論 證 這 個 問 題 具 有 重 要 意 義, 除 了 這 個 問 題 的 答 案 是 否 成 立 關 係 著 葛 洪 思 想 體 系 的 建 立, 在 討 論 其 論 證 的 過 程 中, 還 可 進 一 步 關 聯 葛 洪 思 想 與 整 個 魏 晉 思 想 的 關 係 唯 有 透 過 這 個 角 度 觀 察, 才 不 會 局 限 於 道 教 史 或 玄 學 史 的 脈 絡, 方 能 給 葛 洪 一 個 新 的 歷 史 定 位 以 下 我 們 分 兩 個 方 向 來 討 論, 一 是 從 葛 洪 神 仙 思 想 中 對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命 題 的 討 論, 以 枹 朴 子 內 篇 為 主 ; 一 是 從 魏 晉 時 期 對 聖 人 是 否 可 學 致 命 題 的 論 述, 並 旁 及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討 論 再 進 一 步 從 整 個 魏 晉 時 期 儒 道 會 通 主 題 來 關 注 神 仙 ( 聖 人 ) 是 否 可 學 致 此 一 論 題 之 思 考 理 路 發 展 變 化 二 葛 洪 論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從 定 命 到 自 由 意 志 出, 以 命 之 轉 移 在 潛 移 默 化 中 有 一 必 然 之 公 式, 鄒 衍 五 德 終 始 說 為 其 發 展 而 命 正 論 與 俟 命 論 則 重 視 道 德 行 為, 前 者 為 周 人 思 想, 天 眷 無 常, 依 人 事 降 禍 福 ; 後 者 則 以 孟 子 修 身 以 俟 天 命 之 至 為 代 表 至 於 非 命 論 為 墨 子 所 主 張, 反 對 前 定 而 不 可 變 的 命 運 觀, 但 墨 子 卻 又 堅 信 天 與 鬼 神 能 賞 善 罰 惡 此 五 種 分 類 觸 及 命 觀 的 核 心 問 題 : 命 運 主 宰 是 否 有 人 格 性, 命 運 是 否 可 知, 知 後 是 否 可 改 陳 寧 便 依 此 標 準, 將 中 國 古 代 命 運 觀 分 為 道 德 命 定 論 (moral determinism) 和 道 德 中 性 的 命 運 前 定 論 (amoral pre-determinism) 兩 大 類, 後 者 又 再 分 為 可 預 知 可 改 變 可 預 知 不 可 改 及 不 可 預 知 不 可 改 變 三 類 ( 陳 寧 : 中 國 古 代 命 運 觀 的 現 代 詮 釋, 沈 陽 : 遼 寧 教 育 出 版 社,1999.1) 魏 晉 時 期 承 襲 先 秦 道 家 的 道 德 中 性 命 運 論, 認 為 命 運 不 可 知 不 可 改, 與 漢 代 天 人 感 應 屬 道 德 命 定 論 已 有 不 同 唯 不 論 從 何 種 角 度 分 析 命 運, 基 本 上 都 是 天 人 關 係 的 探 討, 人 事 ( 命 ) 若 已 為 天 所 定, 即 屬 先 天 宿 命 ; 而 人 如 有 能 力 改 變 或 創 造 自 己 的 未 來, 則 屬 後 天 成 我

8 172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關 於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問 題, 背 後 又 涉 及 了 神 仙 是 否 存 在 的 問 題 葛 洪 在 抱 朴 子. 內 篇 中 有 精 彩 的 論 辯 及 討 論 過 程, 他 大 量 使 用 演 繹 與 歸 納 論 證 法, 證 明 神 仙 是 存 在 的, 並 且 在 神 仙 可 確 信 存 在 的 基 礎 上, 進 一 步 論 證 成 為 神 仙 是 可 能 的 李 豐 楙 曾 整 理 葛 洪 神 仙 說 的 論 辯 方 法, 指 其 採 先 破 後 立, 懷 疑 眾 說 以 存 疑 ; 以 及 從 素 樸 的 科 學 觀 察 與 神 秘 的 巫 術 性 思 考 原 則, 博 徵 載 籍 以 定 論 兩 大 論 辯 過 程 15 葛 洪 的 論 辯 或 許 有 一 些 漏 洞, 他 舉 的 例 證 也 有 可 討 論 之 處, 但 是 葛 洪 主 張 神 仙 確 實 存 在, 並 且 可 透 過 努 力 學 習 以 成 仙 的 論 點 卻 是 清 楚 可 明 如 對 俗 中 設 一 問 難 者 謂 : 人 中 之 有 老 彭, 猶 木 中 之 有 松 柏, 稟 之 自 然, 何 可 學 得 乎? 16 依 命 定 論 的 觀 點, 稟 之 自 然 即 先 天 已 定, 則 後 天 學 習 亦 將 徒 然 葛 洪 辯 曰 : 仙 道 遲 成, 多 所 禁 忌 自 無 超 世 之 志, 強 力 之 才, 不 能 守 之 其 或 頗 好 心 疑, 中 道 而 廢, 使 謂 仙 道 長 生, 果 不 可 得 耳 批 評 懷 疑 神 仙 之 說 的 人 意 志 不 堅, 中 途 而 廢, 當 然 不 可 能 明 白 成 仙 之 道 因 此, 仙 之 可 學 致, 如 黍 稷 之 可 播 種 得, 甚 炳 然 耳 然 未 有 不 耕 而 獲 嘉 禾, 未 有 不 勤 而 獲 長 生 度 世 也 ( 勤 求 ) 仙 之 可 學 致 在 這 裡 似 乎 是 葛 洪 對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肯 定 答 案 17 如 神 仙 可 學, 具 體 實 行 的 方 法, 則 有 立 志 明 師 與 得 其 法 三 要 項 學 道 之 要, 首 在 立 志, 葛 洪 在 抱 朴 子 內 篇 中 多 所 論 及, 或 自 我 論 述, 或 以 論 難 形 式, 舉 例 說 明, 一 再 強 調 論 仙 篇 便 直 言 夫 求 長 生, 修 至 道, 訣 在 於 志, 不 在 於 富 貴 也 求 仙 不 是 權 貴 的 所 能 為, 意 味 高 位 厚 貨 反 而 造 成 求 仙 的 累 贅, 有 志 於 仙 者, 世 俗 富 貴 當 為 所 賤 極 言 篇 設 問 : 古 之 仙 人, 皆 由 學 以 得 之, 將 特 稟 異 氣 耶? 葛 洪 明 確 回 答 能 成 仙 者 莫 不 負 笈 隨 師, 積 其 功 勤 ; 釋 滯 篇 亦 設 問 人 道 多 端, 求 參 見 李 豐 楙 : 不 死 的 探 求 抱 朴 子 ( 上 ), 台 北 : 時 報 文 化, , 頁 本 文 所 引 抱 朴 子 內 篇, 皆 具 抱 朴 子 內 篇 校 釋 ( 增 訂 本 ), 王 明 撰,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第 2 版 以 下 皆 同, 僅 標 明 篇 名, 不 另 注 出 處 及 頁 碼 然 而, 應 注 意 葛 洪 在 仙 之 可 學 致 之 後 所 譬 喻 的 如 黍 稷 之 可 播 種 得, 如 果 沒 有 黍 稷 之 種, 將 無 可 播 之, 自 然 不 會 有 任 何 收 成 所 以 仙 之 可 學 致 並 非 全 然 否 定 先 天 命 定, 而 是 得 有 先 天 之 種, 後 天 之 勤 方 為 有 效 故 學 仙 道 者 雖 必 須 勤 勉 堅 定, 不 得 中 途 而 廢, 但 卻 得 視 其 是 否 有 仙 種 此 與 全 然 的 成 我 論 並 不 相 同, 詳 下 文

9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173 仙 至 難, 非 有 廢 也, 則 事 不 兼 濟 葛 洪 答 以 要 道 不 煩, 所 為 鮮 耳 但 患 志 之 不 立, 信 之 不 篤, 何 憂 於 人 理 之 廢? 強 調 立 志 之 重 要 而 立 志 為 仙 當 持 之 以 恆, 修 煉 得 勤 勉 不 懈, 故 極 言 篇 有 云 : 非 長 生 難 也, 聞 道 難 也 ; 非 聞 道 難 也, 行 之 難 也 ; 非 行 之 難 也, 終 之 難 也 復 云 : 凡 聚 小 所 以 就 大, 積 一 所 以 至 億 也 堅 定 求 仙 決 定, 不 容 三 心 兩 意 或 中 途 而 廢, 故 凡 學 道 當 階 淺 以 涉 深, 由 易 以 及 難, 志 誠 堅 果, 無 所 不 濟, 疑 則 無 功, 非 一 事 也 ( 微 旨 ) 學 道 有 一 自 淺 入 深 的 過 程, 立 志 堅 定 至 為 重 要, 而 意 志 是 否 堅 定 亦 為 明 師 撿 擇 弟 子 重 要 條 件, 抱 朴 子 內 篇 反 覆 申 述 其 理 除 了 立 志, 是 否 得 遇 明 師 以 及 是 否 學 到 正 確 的 方 法 也 是 學 仙 者 必 須 把 握 的, 釋 滯 篇 說 求 仙 至 要 之 寶 精 行 炁 與 服 大 藥 ( 金 丹 ) 的 修 煉 方 法, 復 有 深 淺, 不 值 明 師, 不 經 勤 苦, 亦 不 可 倉 卒 而 盡 知 也 18 遇 明 師 才 能 得 其 法, 立 志 明 師 與 得 法 是 一 組 連 環 關 係 的 條 件, 堅 守 其 志 才 能 得 師 之 傳 授, 得 遇 明 師 才 能 傳 授 金 丹 大 法, 成 仙 方 有 可 能 葛 洪 在 金 丹 篇 中 將 這 層 關 係 說 得 很 清 楚, 其 云 : 然 萬 一 時 偶 有 好 事 者, 而 復 不 見 此 法, 不 值 明 師, 無 由 聞 天 下 有 斯 妙 事 也 還 丹 金 液 為 仙 道 之 極, 至 為 隱 密 難 學, 非 真 正 得 道 之 士 不 傳 此 道, 故 葛 洪 批 評 許 多 偽 道 士 為 圖 名 聲 財 富, 誑 言 妄 語 以 欺 學 者, 19 亦 反 映 當 時 道 教 情 況 神 仙 如 果 可 學, 其 意 似 為 仙 人 無 種, 20 應 是 人 人 皆 可 學 成 仙, 然 葛 洪 以 金 丹 為 得 仙 之 至 要 方 法, 其 有 言 : 不 得 金 丹, 但 服 草 木 之 藥 及 修 小 術 者, 可 以 延 年 遲 死 耳, 不 得 仙 也 ( 極 言 ) 另 在 金 丹 黃 白 地 真 等 多 篇 中 皆 言 及 此 但 葛 洪 非 僅 守 金 丹 之 法, 而 是 在 比 較 各 種 成 仙 之 術 後, 以 金 丹 為 要, 但 並 不 盡 廢 其 他, 反 而 主 張 應 綜 合 各 家 微 旨 篇 云 : 九 丹 金 液, 最 是 仙 主 然 事 大 費 重, 不 可 卒 辦 也 寶 精 愛 炁, 最 其 急 也, 並 將 服 小 藥 以 延 命 年, 學 近 術 以 辟 邪 惡, 乃 可 漸 階 精 微 矣 此 即 藉 眾 術 之 共 長 生 也 因 此 在 抱 朴 子 中 不 但 述 及 避 穀 食 氣 導 引 吐 納 寶 精 行 氣 與 存 思 守 氣 各 種 長 生 成 仙 之 術, 甚 至 亦 論 及 各 種 除 妖 辟 邪 法 術 李 豐 楙 早 已 指 出 葛 洪 為 博 綜 主 義 者, 抱 朴 子 所 述 各 種 養 生 術 為 東 晉 以 前 神 仙 家 論 養 生 之 法 的 總 結, 並 一 一 加 以 詳 析, 可 參 見 其 著 不 死 的 探 求 抱 朴 子 ( 下 ), 台 北 : 時 報 文 化, 葛 洪 一 方 面 言 明 師 之 重 要, 一 方 面 嚴 詞 譴 責 偽 道 士 之 害, 勤 求 怯 惑 等 篇 描 述 偽 道 士 徒 具 虛 名 欺 瞞 詐 騙 的 醜 態, 並 警 告 偽 道 必 受 天 譴 葛 洪 於 至 理 篇 有 一 段 看 似 肯 定 人 人 皆 可 學 仙 的 論 述, 其 云 : 微 妙 難 識, 疑 惑 者 眾 吾 聰 明 豈 能 過 人 哉? 適 偶 有 所 偏 解, 猶 鶴 知 夜 半, 燕 知 戊 巳, 而 未 必 達 於 他 事 也 亦 有 以 校 驗, 知 長 生 之 可 得, 仙 人 之 無 種 耳 夫 道 之 妙 者, 不 可 盡 書, 而 其 近 者, 又 不 足 說 本 段 中 仙 人 之 無 種 看 似 否 定 先 天 命 定, 然 觀 全 文 可 知, 葛 洪 欲 描 述 神 仙 境 界 之 高 妙, 一 般 人 難 以 盡 見 全 貌, 故 此 處 的 種 與 其 解

10 174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抱 朴 子 內 篇 中 卻 有 多 處 論 及 仙 人 於 受 命 時 便 具 神 仙 之 氣, 而 有 命 定 論 的 意 義, 這 樣 一 來, 似 與 其 仙 人 可 學 致 之 說 相 抵 觸, 此 須 加 以 深 究 抱 朴 子 內 篇 中 最 具 命 定 論 意 義 的 論 述 在 辨 問 篇, 葛 洪 設 問 周 孔 為 聖 人 但 不 為 仙 道, 以 是 否 值 神 仙 之 氣 及 聖 人 與 仙 人 不 同 的 質 疑 其 文 答 曰 : 按 仙 經 以 為 諸 得 仙 者, 皆 受 命 偶 值 神 仙 之 氣, 自 然 所 稟 故 胞 胎 之 中, 已 含 信 道 之 性, 及 其 有 識, 則 心 好 其 事, 必 遭 明 師 而 得 其 法, 不 然, 則 不 信 不 求, 求 亦 不 得 也 玉 鈐 經 主 命 原 曰 : 人 之 吉 凶, 制 在 結 胎 受 氣 之 日, 皆 上 得 列 宿 之 精 其 值 聖 宿 則 聖, 值 賢 宿 則 賢, 值 壽 宿 則 壽, 值 仙 宿 則 仙 又 有 神 仙 聖 人 之 宿, 有 治 世 聖 人 之 宿, 有 兼 二 聖 之 宿, 如 此 不 可 具 載, 其 較 略 如 此 為 人 生 本 有 定 命, 張 車 子 之 說 是 也 苟 不 受 神 仙 之 命, 則 必 無 好 仙 之 心, 未 有 心 不 好 之 而 求 其 事 者 也, 未 有 不 求 而 得 之 者 也 自 古 至 今, 有 高 才 明 達, 而 不 信 有 仙 者, 有 平 平 許 人 學 而 得 仙 者, 甲 雖 多 所 鑒 識 而 或 蔽 於 仙, 乙 則 多 所 不 通 而 偏 達 其 理, 此 豈 非 天 命 之 所 使 然 乎? 本 段 論 述 說 明 是 否 可 成 神 仙 由 先 天 受 氣 而 成 其 命, 世 上 聖 賢 文 武, 富 貴 貧 賤 皆 於 結 胎 受 氣 時 得 列 宿 之 精, 在 生 命 的 氣 質 形 成 中 已 然 決 定 了 日 後 成 人 的 走 向 表 現 這 個 論 述 是 很 明 確 的 命 定 論, 但 在 這 段 論 述 中 卻 隱 然 有 些 曲 折 與 論 證 策 略 值 得 討 論 首 先, 本 段 徵 引 文 獻 與 仙 人 說 法 有 三 處, 一 是 引 不 知 為 何 的 仙 經 ; 二 是 引 玉 鈐 經. 主 命 原 ; 三 是 引 張 車 子 之 說 葛 洪 有 些 重 要 的 論 述 觀 點, 常 引 據 一 些 道 經 或 仙 人 師 說 等, 多 數 不 見 於 今 日, 無 從 對 照 ; 再 者, 為 根 源, 不 如 釋 為 類 別 即 能 成 仙 者 不 限 於 王 侯 貴 人, 各 個 階 層 都 有 可 能, 因 先 天 稟 受 神 仙 之 氣 是 隨 機 的, 凡 人 無 法 預 知, 故 成 仙 者 不 問 出 身, 端 看 是 否 努 力 求 道 因 此 下 文 引 庚 桑 楚 和 文 子 刻 苦 努 力, 方 得 以 修 道 成 仙, 並 批 評 時 人 未 能 信 仙, 亦 未 能 得 到 真 正 的 修 煉 方 法, 指 出 世 人 眼 光 淺 短 一 方 面 仙 學 微 妙, 難 以 盡 識 ; 一 方 面 修 道 者 意 志 不 堅 或 方 法 錯 誤, 但 亦 有 以 校 驗 能 知 長 生 神 仙 是 確 實 存 在 所 以, 仙 人 無 種 當 與 仙 人 稟 神 仙 之 氣 不 相 衝 突, 仙 人 固 稟 神 仙 之 氣, 但 不 知 是 哪 個 人 能 稟 具

11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175 抱 朴 子 中 許 多 可 查 之 歷 史 或 人 物 敘 述 皆 有 出 入, 徵 引 誤 植 之 處 多 21 若 不 論 這 些 道 經 原 文 如 何, 亦 不 妄 測 葛 洪 是 否 有 意 誤 用, 以 文 本 詮 釋 的 角 度 來 看, 這 些 徵 引 具 為 抱 朴 子 文 本 意 義 的 展 示, 可 視 為 葛 洪 思 想 的 一 部 份 本 段 第 一 處 引 一 不 知 名 的 仙 經 證 成 其 說, 此 段 文 字 不 見 於 其 他 道 經 ; 第 二 處 引 玉 鈐 經. 主 命 原, 玉 鈐 經 亦 亡 佚 ; 22 至 於 第 三 處 引 張 車 子 之 說, 張 車 子 並 無 任 何 言 論 傳 世, 23 這 三 段 引 證 都 清 楚 說 明 得 仙 者 稟 受 先 天 氣 命 然 除 此 之 外, 還 加 上 了 及 其 有 識, 因 其 先 天 受 命 自 然 會 興 起 求 仙 之 心, 且 必 遭 明 師, 命 中 注 定 得 遇 一 位 指 點 得 仙 之 法 的 明 師 這 裡 在 先 天 稟 氣 之 說 後, 復 增 心 好 其 事 遭 明 師 與 得 其 法 三 條 件 方 得 成 仙, 對 照 抱 朴 子 內 篇 中 多 處 強 調 立 志 勤 求, 得 訪 明 師 與 金 丹 大 道 之 法, 批 評 意 志 不 堅 及 各 種 方 術 偽 伎, 顯 見 除 先 天 稟 氣 之 外, 尚 得 後 天 條 件 俱 備 才 能 成 仙 唯 此 處 論 述 的 順 序 為 先 有 結 胎 受 氣 的 仙 命, 才 得 因 此 仙 命 在 後 天 相 信 神 仙 並 訪 求 其 道, 相 反 的, 無 仙 命 者 則 不 信 其 道, 不 信 之 則 不 求, 故 不 能 成 仙 故 本 段 小 結 云 不 受 神 仙 之 命, 則 必 無 好 仙 之 心, 未 有 心 不 好 之 而 求 其 事 者 也, 未 有 不 求 而 得 之 者 也 這 裡 有 一 個 很 重 要 的 區 分, 即 葛 洪 在 先 天 受 仙 命 的 論 述 之 下, 將 人 分 成 有 仙 命 及 無 仙 命 兩 種, 無 仙 命 的 人 則 必 無 好 仙 之 心, 故 無 求 21 徵 引 錯 誤 如 此 之 多, 除 了 葛 洪 著 述 時 缺 乏 資 料 查 考 或 行 文 較 不 嚴 謹 等 解 釋, 是 否 葛 洪 有 意 誤 用 以 為 其 說, 或 可 另 深 究 其 動 機 22 玉 鈐 經 在 抱 朴 子 內 篇 中 辨 問 登 涉 亦 有 徵 引, 然 此 經 不 見 各 道 藏 或 類 書 目 錄 著 錄 劉 向 列 仙 傳. 呂 尚 中 言 呂 尚 死 後, 唯 有 玉 鈐 六 篇 在 棺 中, 玉 鈐 經 託 為 太 公 所 作 然 據 史 記. 太 史 公 自 序 : 申 呂 肖 矣, 尚 父 側 微, 卒 歸 西 伯, 文 武 是 師, 功 冠 群 公, 繆 權 于 幽 正 義 注 云 : 繆, 音 武 彪 反 言 呂 尚 綢 繆 於 幽 權 之 策, 謂 六 韜 三 略 陰 符 七 術 之 屬 也 太 公 並 無 著 玉 鈐 經 或 以 為 玉 鈐 經 即 漢. 黃 石 公 傳 張 良 之 素 書, 唐. 趙 蕤 撰 長 短 經 中 引 有 素 書 之 文, 並 稱 其 為 玉 鈐 經, 然 今 日 所 見 之 素 書 並 無 葛 洪 所 引 玉 鈐 經 文 字 素 書 中 以 其 說 以 道 德 仁 義 禮 五 者 為 一 體, 言 積 善 立 功 正 道 守 德 之 理, 與 神 仙 之 說 無 關, 僅 抱 朴 子 內 篇 中 對 俗 引 玉 鈐 經. 中 篇 : 立 功 為 上, 除 過 次 之 之 語 似 有 關 聯, 但 葛 洪 所 謂 立 功 為 成 仙 之 條 件, 素 書 並 無 此 意, 故 葛 洪 所 引 之 玉 鈐 經 應 非 素 書, 又 遐 覽 篇 中 著 錄 之 道 經 並 無 玉 鈐 經, 故 此 經 已 亡 佚 不 可 考 23 張 車 子 之 事 見 干 寶 : 搜 神 記 卷 十 周 擥 嘖 條, 故 事 說 張 車 子 命 中 有 錢 千 萬, 於 其 未 生 之 時, 先 貸 予 貧 而 好 道 之 周 氏 夫 婦, 待 其 出 生 長 大, 財 富 歸 屬 之 王 明 認 為 葛 洪 於 此 不 言 張 車 子 事, 而 云 張 車 子 之 說 者, 蓋 車 子 之 事, 世 所 共 知 此 言 人 生 本 有 定 命, 若 俗 說 張 車 子 之 事 是 也 ( 同 註 16, 頁 233) 將 說 字 解 為 一 般 大 眾 所 說, 而 非 張 車 子 自 言, 亦 無 礙 於 對 本 段 理 解 不 論 是 張 車 子 說 或 世 俗 傳 說, 都 清 楚 指 出 人 生 本 有 定 命

12 176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仙 的 動 機, 沒 有 求 仙 的 行 動, 當 然 不 可 能 成 仙, 符 合 無 仙 命 的 先 天 命 定 ; 有 仙 命 的 人 則 信 仙, 但 又 分 成 求 與 不 求 兩 種, 雖 命 中 有 仙 氣, 但 若 後 天 不 求, 亦 無 法 成 仙 下 列 表 詳 之 : 有 仙 命 ( 信 ) 勤 求 明 師 得 法 得 仙 結 胎 受 氣 不 勤 求 無 明 師 非 得 法 不 得 仙 無 仙 命 ( 不 信 ) 不 求 不 得 仙 有 仙 命 的 人 相 信 神 仙 之 說, 無 仙 命 的 人 則 否 有 仙 命 者 在 相 信 神 仙 的 基 礎 上, 加 以 後 天 勤 求 遇 明 師 等 條 件, 便 能 成 仙 至 於 不 信 神 仙 的 人, 便 沒 有 稟 受 仙 命, 自 然 不 存 在 後 天 努 力 與 否 的 問 題 像 辨 問 中 這 一 段 話 便 是 解 釋 周 孔 雖 是 聖 人, 但 命 中 無 仙 氣, 故 無 緣 仙 道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有 仙 命 者 仍 可 能 無 法 成 仙, 因 為 後 天 的 諸 般 條 件 必 須 齊 備, 如 此 一 來, 葛 洪 便 能 依 此 解 釋 世 上 許 多 無 法 成 仙 的 例 子, 如 秦 皇 漢 武 雖 好 道, 但 徒 有 好 仙 之 名, 而 無 修 道 之 實 ( 論 仙 ) 先 天 命 定 說 在 後 天 條 件 的 影 響 下 出 現 了 變 化, 不 再 是 命 中 受 氣 便 決 定 了 一 切, 還 得 在 許 多 因 素 齊 備 下 方 能 成 仙, 如 果 後 天 努 力 的 程 度 與 條 件 可 以 使 先 天 稟 異 氣 者 無 法 成 仙, 則 命 定 就 不 再 是 先 天 了 因 此 在 這 裡 出 現 了 兩 個 問 題, 其 一, 所 謂 的 命 定 論 在 後 天 條 件 的 影 響 下, 已 非 命 中 註 定, 混 合 了 自 我 意 識 決 定 的 自 力 說 ; 其 二, 有 仙 命 者 信 仙, 無 仙 命 者 不 信 仙, 但 是 如 何 可 知 有 仙 命 與 否? 卻 是 由 是 否 堅 信 其 道 而 明 因 為 不 信 神 仙 者, 肯 定 無 仙 命, 相 信 神 仙 者 則 有 仙 命, 在 這 個 區 分 下, 出 現 了 循 環 論 證 的 問 題 從 第 一 個 問 題 來 看, 葛 洪 一 再 強 調 每 個 在 結 胎 受 氣 之 時 已 決 定 了 是 否 稟 受 仙 氣, 有 仙 氣 者 具 有 成 仙 的 本 質, 無 仙 氣 者 當 然 不 可 能 成 為 神 仙 而 受 仙 氣 與 否 是 隨 機 的, 不 是 自 己 所 能 決 定 但 是 為 了 使 後 天 求

13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177 仙 的 各 種 方 法 能 夠 成 立, 此 處 顯 然 只 有 定 命 的 意 味, 而 非 必 然 的 命 定 真 正 的 關 鍵 在 於 第 二 個 問 題, 有 仙 氣 者 不 保 證 一 定 成 仙, 因 為 後 天 如 果 不 努 力 將 稟 具 的 仙 氣 發 揮, 仙 氣 仍 只 能 是 一 團 混 沌 原 始 之 氣, 一 如 有 其 種, 但 不 能 成 其 果 可 是 沒 有 人 知 道 自 己 是 否 初 生 已 稟 受 仙 氣, 如 果 沒 有 稟 仙 氣, 則 後 天 的 努 力 豈 非 無 效? 葛 洪 排 除 了 這 個 可 能, 以 為 沒 有 稟 受 仙 氣 者 已 自 始 不 信 仙, 後 天 當 然 不 會 求 仙 會 求 仙 的 全 是 信 仙 者, 故 只 有 後 天 努 力 與 否 的 分 別 顯 然, 葛 洪 一 方 面 以 先 天 命 定 的 角 度 來 看 待 稟 受 仙 氣, 卻 又 以 信 仙 此 一 具 自 我 意 識 的 條 件 來 區 分 是 否 具 仙 氣, 而 成 其 結 論 : 稟 有 仙 氣 者 信 仙, 信 仙 者 必 稟 有 仙 氣 問 題 便 是 在 這 個 論 證 上 出 現, 而 非 一 般 論 者 謂 葛 洪 同 時 肯 定 先 天 與 後 天 有 所 矛 盾 但 是 論 證 上 雖 有 問 題, 卻 無 礙 理 解 葛 洪 的 主 張, 他 為 了 突 破 先 天 稟 氣 可 能 產 生 的 消 極 宿 命 觀, 故 將 先 天 稟 氣 視 為 定 命, 在 其 中 成 立 後 天 努 力 的 可 能, 故 堅 信 其 道, 依 正 確 之 法 修 煉, 神 仙 當 可 學 致 原 本 在 命 定 論 中 並 沒 有 的 個 人 自 由 意 志, 在 此 處 取 得 了 主 導 權, 只 要 肯 信, 就 有 仙 命, 就 能 成 為 神 仙 籠 罩 魏 晉 時 期 的 先 天 命 定 觀 在 這 裡 出 現 鬆 動, 畢 竟 長 生 成 仙 若 全 然 交 由 先 天 氣 命 所 決 定, 則 道 教 一 切 修 煉 之 法 將 完 全 掛 空, 再 無 任 何 努 力 的 理 由 由 此 可 看 出, 葛 洪 真 正 的 問 題 不 在 於 混 雜 儒 道 而 出 現 衝 突, 也 不 是 一 會 兒 主 張 命 定 論, 一 會 兒 否 定, 而 是 為 了 圓 滿 解 釋 成 仙 是 否 可 能 仙 術 是 否 可 學 仙 聖 如 何 區 別 等 諸 般 問 題, 在 論 證 上 採 取 一 些 曲 折 迂 迴 策 略, 才 有 看 似 矛 盾 衝 突 的 主 張 出 現 同 樣 看 似 主 張 宿 命 的 論 點, 在 塞 難 中 亦 有 一 段 清 楚 說 明 與 辨 問 篇 同, 質 疑 周 孔 為 聖 人 卻 不 能 久 壽, 何 以 王 子 喬 赤 松 子 等 卻 受 不 死 之 壽 葛 洪 答 曰 : 命 之 脩 短, 實 由 所 值, 受 氣 結 胎, 各 有 星 宿 天 道 無 為, 任 物 自 然, 無 親 無 疏, 無 彼 無 此 也 命 屬 生 星, 則 其 人 必 好 仙 道 好 仙 道 者, 求 之 亦 必 得 也 命 屬 死 星, 則 其 人 亦 不 信 仙 道 不 信 仙 道, 則 亦 不 自 修 其 事 也 所 樂 善 否, 判 於 所 稟, 移 易 予 奪, 非 天 所 能 譬 猶 金 石 之 消 於 爐 治, 瓦 器 之 甄 於 陶 竈, 雖 由 之 以 成 形, 而 銅 鐵 之 利 鈍, 罋 罌 之 邪 正, 適 遇 所 遭, 非 復 爐 竈 之 事 也

14 178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這 一 段 亦 多 為 論 者 引 證 葛 洪 思 想 為 先 天 命 定 之 論, 而 我 們 依 然 可 注 意 到 葛 洪 在 此 區 分 了 兩 種 先 天 受 命, 屬 生 星 或 死 星, 由 此 決 定 是 否 信 仙 道, 也 造 成 是 否 成 仙 的 結 果 但 是 好 仙 道 者 仍 得 求 之, 才 能 得 仙, 暗 指 若 不 求 之, 亦 無 所 得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葛 洪 於 此 論 天 道 無 為, 命 中 屬 生 星 或 死 星 純 任 自 然 的 氣 之 聚 化, 非 有 一 主 宰 的 天 神 為 之 這 種 觀 點 顯 有 先 秦 道 家 的 影 子, 同 時 兼 含 漢 代 宇 宙 氣 化 論 24 但 葛 洪 不 同 於 莊 子 將 道 視 為 一 具 普 遍 意 義 的 形 上 存 在, 亦 不 同 於 太 平 經 和 老 子 想 爾 注 中 將 道 神 性 化 為 一 具 意 志 的 神, 而 是 從 一 偶 然 命 定 論 的 角 度 論 天 道 論 難 者 於 下 續 問 天 之 神 明, 何 所 不 為, 故 人 生 所 值 當 由 上 天 決 定, 故 不 同 意 葛 洪 之 論 難 者 此 處 所 說, 有 一 超 自 然 的 神 明 決 定 人 世 一 切, 葛 洪 不 從 此 論, 復 以 上 天 無 所 為 答 之 從 此 處 問 難 來 看, 葛 洪 將 壽 命 長 短 歸 之 於 偶 然, 雖 是 為 回 答 問 難 者 對 周 公 孔 子 之 聖 為 何 不 能 長 壽 的 質 疑, 但 也 清 楚 說 明 了 他 對 人 有 先 天 稟 賦 的 差 異 的 肯 定 由 此 觀 之, 葛 洪 主 張 神 仙 於 先 天 稟 異 氣, 這 本 已 構 成 一 種 成 仙 的 條 件 或 障 礙, 但 他 又 進 一 步 論 述 稟 神 仙 之 氣 者 不 一 定 可 成 神 仙, 如 此 一 來, 先 天 命 定 實 已 被 其 瓦 解, 再 加 上 只 要 堅 信 神 仙 存 在 並 持 續 修 煉, 便 是 稟 神 仙 之 氣 之 人, 其 實 是 否 成 仙 的 決 定 權 仍 回 到 了 個 體 的 自 我 意 識 葛 洪 曾 藉 其 師 鄭 隱 之 口, 引 不 知 為 何 之 龜 甲 文 曰 : 我 命 在 我 不 在 天, 還 丹 成 金 億 萬 年 ( 黃 白 ) 以 證 金 丹 術 的 重 要 論 者 常 以 我 命 在 我 不 在 天 一 句, 謂 道 教 肯 定 人 人 皆 可 成 仙, 但 又 與 葛 洪 所 述 的 仙 人 稟 異 氣 相 矛 盾 單 就 我 命 在 我 不 在 天 此 句, 的 確 充 分 肯 定 了 後 天 修 24 東 漢 王 充 提 出 元 氣 自 然 論, 承 襲 老 子 荀 子 天 道 自 然 無 為 思 想, 以 氣 一 元 論 解 釋 萬 物 生 成, 其 言 : 天 地 合 氣, 萬 物 自 生 猶 夫 婦 合 氣, 子 自 生 矣 ( 論 衡. 自 然 ) 此 天 地 合 氣 復 形 成 有 生 死 夭 壽 之 命, 亦 有 貴 賤 貧 富 之 命, 又 云 : 人 生 性 命 當 富 貴 者, 初 稟 自 然 之 氣, 養 育 長 大, 富 貴 之 命 效 矣 ( 論 衡. 初 稟 氣 ) 至 魏 晉 時 期, 嵇 康 與 阮 籍 亦 持 相 同 觀 點, 如 阮 籍 便 云 : 天 地 生 於 自 然, 萬 物 生 於 天 地 自 然 者 無 外, 故 天 地 名 焉 天 地 者 有 內, 故 萬 物 生 焉 ( 達 莊 論 ) 葛 洪 的 自 然 主 義 命 定 論 與 王 充 相 似, 也 依 此 提 出 神 仙 稟 氣 之 說 日 本 學 者 大 淵 忍 爾 曾 比 較 葛 洪 抱 朴 子 與 王 充 論 衡 王 符 潛 夫 論, 發 現 葛 洪 著 作 不 但 在 結 構 篇 目 文 字 等 形 式 上 與 二 王 有 高 度 相 似, 內 容 亦 有 承 襲 之 處, 此 點 值 得 注 意 ( 參 見 大 淵 忍 爾 : 論 衡 潛 夫 論 と 抱 朴 子, 初 期 の 道 教 : 道 教 史 の 研 究 其 の 一, 東 京 都 : 創 文 社,1991)

15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179 煉 的 意 義, 直 接 訴 諸 自 我 意 識 的 決 定 權 葛 洪 引 龜 甲 文 欲 證 明 金 丹 大 藥 必 得 自 行 煉 成, 世 人 多 疑, 金 丹 當 無 法 煉 成 復 引 古 仙 經 : 金 銀 可 自 作, 自 然 之 性 也, 長 生 可 學 得 者 以 及 玉 牒 記 : 天 下 悠 悠, 皆 可 長 生 也, 患 於 猶 豫, 故 不 成 耳 ( 黃 白 ) 但 是 葛 洪 仍 不 忘 強 調 成 仙 仍 需 配 合 許 多 條 件, 本 篇 亦 云 : 又 黃 白 術 亦 如 合 神 丹, 皆 須 齋 潔 百 日 已 上, 又 當 得 閒 解 方 書, 意 合 者 乃 可 為 之, 非 濁 穢 之 人, 及 不 聰 明 人, 希 涉 術 數 者 所 辨 作 也 其 中 或 有 須 口 訣 者, 皆 宜 師 授 又 宜 入 於 深 山 之 中, 清 潔 之 地, 不 欲 令 凡 俗 愚 人 知 之 可 見 葛 洪 所 說 的 我 命 在 我 不 在 天, 並 非 人 人 皆 可 為 神 仙 的 肯 定, 是 否 能 修 煉 成 仙 仍 未 獲 得 一 個 普 通 性 的 保 證, 濁 穢 之 人, 不 聰 明 人 以 及 希 涉 術 數 者 都 不 具 有 修 煉 成 仙 的 可 能, 也 因 此 不 能 僅 以 我 命 在 我 不 在 天 一 句 便 對 葛 洪 下 定 論 至 於 約 當 晉 時 的 西 昇 經 亦 有 我 命 在 我, 不 屬 天 地 的 句 子, 25 與 抱 朴 子 引 文 相 較, 西 昇 經 所 指 天 地 具 有 不 生 不 滅 的 自 然 義, 人 之 修 煉 與 天 地 無 涉, 故 有 此 論 因 此 很 難 說 在 東 晉 之 時, 道 教 已 全 然 肯 定 無 條 件 的 眾 生 皆 能 成 仙 但 是 在 道 教 宣 教 發 展 的 需 要 以 及 與 佛 教 的 接 觸, 對 於 成 仙 的 肯 定 是 必 然 趨 勢 我 們 看 到 葛 洪 在 這 個 時 期 對 於 宿 命 論 所 造 成 的 階 級 分 別 已 有 所 轉 變, 他 雖 將 成 仙 與 否 歸 因 於 先 天 命 定, 但 又 巧 妙 地 從 信 / 不 信 連 結 有 / 無 仙 命, 將 先 天 命 定 的 決 定 權 移 轉 到 修 煉 者 的 手 上, 對 神 仙 是 否 深 信 不 移, 反 轉 成 是 否 具 備 仙 命 的 條 件 相 信 神 仙 即 具 仙 命, 懷 疑 神 仙 便 無 仙 命 如 此 一 來, 在 仙 人 是 受 天 稟 異 氣 的 命 定 論 包 裝 下, 葛 洪 其 實 肯 定 了 修 道 者 自 我 意 識 的 重 要, 唯 有 相 信 成 仙 的 可 能, 才 具 有 先 天 仙 命, 方 得 持 之 以 恆, 進 而 成 仙 葛 洪 此 論 與 我 命 在 我 不 在 天 表 面 上 看 似 相 反, 但 實 已 在 內 容 上 朝 此 命 題 傾 斜, 對 於 道 教 推 展 具 有 重 要 意 義 雖 然 葛 洪 並 不 直 接 說 出 人 人 皆 可 成 神 仙, 我 命 在 我 不 在 天 也 曲 折 引 用, 但 實 際 上 已 透 露 出 葛 洪 對 於 自 我 意 志 的 肯 定 而 25 見 西 昇 經 卷 下 我 命 章 第 二 十 六 : 老 君 曰 : 我 命 在 我, 不 屬 天 地 我 不 視 不 聽 不 知, 神 不 出 身, 與 道 同 久 吾 與 天 地 分 一 氣 而 治, 自 守 根 本 也 非 效 眾 人 行 善, 非 行 仁 義, 非 行 忠 信, 非 行 恭 敬, 非 行 愛 欲, 萬 物 即 利 來 常 淡 泊 無 為, 大 道 歸 也 故 神 人 無 光, 聖 人 無 名 ( 道 藏 第 11 冊, 上 海 書 店 天 津 古 籍 出 版 社 文 物 出 版 社,1988 年 影 印 本, 頁 507) 本 經 藉 老 子 西 行 印 度, 於 函 谷 關 為 尹 喜 說 道 德 經 為 引, 闡 述 淨 心 守 一 之 養 神 修 煉

16 180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其 仍 保 留 仙 人 稟 異 氣 之 說, 也 提 供 了 對 聖 / 仙 之 別, 以 及 成 仙 之 人 不 多 等 質 疑 的 一 個 解 釋 空 間 三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與 聖 人 是 否 可 學 致 聖 人 是 否 可 學 可 致 是 魏 晉 玄 談 的 重 要 論 題 之 一, 這 個 論 題 涉 及 萬 物 如 何 生 成 的 宇 宙 論, 生 命 如 何 安 頓 的 道 德 實 踐 論, 當 時 對 人 物 品 鑒 的 才 性 名 理 之 學, 以 及 背 後 還 關 聯 著 自 然 與 名 教 關 係 的 根 本 問 題 而 葛 洪 論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分 析 方 式 與 結 論, 不 但 與 玄 學 有 關, 也 展 現 了 屬 於 道 教 神 仙 論 的 獨 特 看 法 就 葛 洪 所 論, 神 仙 是 結 胎 受 氣 時 便 稟 賦 神 仙 之 氣, 即 人 還 未 出 生 之 時 便 已 決 定 是 否 具 有 此 氣 這 個 觀 點 可 上 溯 自 莊 子 的 氣 化 論, 26 漢 人 又 賦 予 讖 緯 之 說 而 成 一 帶 有 神 學 意 味 的 宇 宙 氣 化 觀, 強 調 天 人 感 應 之 目 的 論 27 唯 漢 代 雖 盛 行 陰 陽 讖 緯 之 神 學 氣 論, 卻 也 有 桓 譚 王 充 等 持 素 樸 自 然 氣 論 的 偶 然 論 反 對 之 28 但 不 論 是 目 的 論 或 偶 然 論, 都 認 為 人 之 初 生 在 結 胎 之 時 已 稟 受 了 富 貴 貧 賤 不 同 之 氣, 因 此 決 定 了 日 後 人 生 的 發 展, 均 如 莊 子. 知 北 遊 : 生 也 死 之 徒, 死 也 生 之 始 人 之 生, 氣 之 聚 也 聚 則 為 生, 散 則 為 死 以 氣 之 聚 散 為 人 之 生 死, 表 現 出 一 種 無 始 無 終 的 齊 萬 物 精 神 莊 子 的 氣 化 論 是 從 宇 宙 萬 物 生 成 的 角 度 立 說, 為 宇 宙 論, 與 氣 化 命 定 論 並 不 相 同, 但 此 氣 論 對 氣 化 命 定 論 的 形 成 當 有 一 定 影 響 漢 代 論 及 萬 物 來 源 的 氣 論 可 以 淮 南 子 和 春 秋 繁 露 為 代 表 前 者 以 為 人 和 萬 物 一 樣, 其 生 命 來 自 於 一 原 始 的 陰 陽 相 成 之 氣, 因 人 與 天 地 萬 物 本 同 一 氣, 故 得 天 人 相 應 ; 後 者 則 將 此 氣 稱 為 元 氣, 元 氣 化 生 萬 物, 也 流 佈 於 萬 物, 故 得 天 人 感 應 然 董 仲 舒 為 求 人 主 法 之 可 能, 因 而 將 自 然 之 天 賦 予 道 德 靈 性, 具 有 了 賞 罰 意 識 至 東 漢 讖 緯 之 說 大 盛, 結 合 各 種 祥 瑞 命 之 說, 構 成 東 漢 帶 有 神 學 及 神 秘 的 天 人 感 應 天 命 觀 ( 可 參 考 李 存 山 : 中 國 氣 論 探 源 與 發 微,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 自 西 漢 末 揚 雄 以 自 然 主 義 天 道 觀 反 對 天 人 感 應, 東 漢 桓 譚 及 王 充 繼 之, 反 對 有 意 志 的 天, 也 批 判 神 仙 不 死 之 論, 表 現 漢 代 讖 緯 風 氣 盛 行 下 的 另 一 種 聲 音 但 是 對 於 命 的 問 題, 卻 也 都 肯 定 有 先 天 命 定 如 揚 雄 於 法 言. 問 明 云 : 或 問 命? 曰 : 命 者 天 之 命 也, 非 人 為 也, 人 為 不 為 命 請 問 人 為? 曰 : 可 以 存 亡, 可 以 死 生, 非 命 也 命 不 可 避 也 死 生 非 人 為 所 能 控 制, 當 然 就 不 存 在 可 透 過 修 煉 延 長 生 命 的 方 法 王 充 對 於 命 運 非 常 關 切, 論 衡 中 有 多 篇 論 及, 總 的 來 說, 他 認 為 人 的 命 運 由 先 天 的 稟 賦 和 後 天 的 遭 遇 所 決 定, 然 兩 者 皆 由 自 然 隨 機 所 決 定 王 充 在 論 衡. 命 義 中 曾 指 出 人 稟 氣 而 生, 此 氣 即 天 上 眾 星 而 來, 故 於 受 氣 之 時 已 決 定 人 的 貧 富 貴 賤 和 生 命 長 短, 因 此 批 判 漢 人 所 論 之 隨 命, 以 行 為 善 惡 而 定 吉 凶 是 不 可 信 的 王 充 雖 然 認 為 人 的 命 運 受 自 然 性 的 原 則 支 配, 但 並 不 主 張 有 意 志 的 天 神 命 定 論, 是 典 型 的 自 然 主 義 命 定 論

17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181 是 一 種 命 定 論 的 看 法 魏 晉 人 論 聖 人 亦 從 漢 人 氣 論, 認 為 聖 人 受 天 命, 有 其 稟 氣 之 特 殊 性, 如 劉 劭 人 物 志 便 是 從 氣 質 之 性 詮 釋 聖 人, 他 所 言 的 聖 人 兼 有 中 和 之 質 與 聰 明 之 氣, 此 兼 材 氣 稟 屬 天 命 自 然, 非 人 力 所 及 29 既 然 聖 人 之 異 於 眾 人 在 於 其 資 質 稟 賦, 因 此 必 然 限 制 了 後 天 從 學 以 致 聖 的 可 能 王 弼 也 從 才 性 的 角 度 論 聖 人, 他 認 為 聖 人 茂 於 人 者, 神 明 也 同 於 人 者, 五 情 也 30 聖 人 與 無 同 體, 故 與 一 般 人 不 同 嵇 康 於 明 膽 論 中 與 呂 安 論 辯 明 ( 理 性 ) 與 膽 ( 勇 氣 ) 的 關 係, 便 提 到 : 夫 元 氣 陶 鑠, 眾 生 稟 焉 賦 受 有 多 少, 故 才 性 有 昏 明 唯 至 人 特 鍾 純 美, 兼 周 內 外, 無 不 畢 備 降 此 以 往, 蓋 闕 如 也 或 明 於 見 物, 或 勇 於 決 斷, 人 性 貪 廉, 各 有 所 止 31 嵇 康 於 此 欲 說 明 除 至 人 能 陰 陽 二 氣 存 一 體, 其 餘 諸 人 皆 有 所 欠 缺, 便 突 出 了 至 人 稟 賦 不 同, 而 眾 人 因 賦 受 有 所 偏, 故 表 現 出 各 種 不 同 性 情 至 郭 象 論 聖 人 亦 從 氣 稟 賦 受 的 角 度 言, 並 重 性 分 之 自 然 自 得 如 其 云 : 俱 食 五 穀 而 獨 為 神 人, 明 神 人 者 非 五 穀 所 為, 而 特 稟 自 然 之 妙 氣 32 神 人 即 聖 人, 其 所 以 為 神 人 的 條 件 不 在 五 穀, 而 於 先 天 所 稟 自 然 妙 氣 因 此 聖 人 既 是 先 天 命 定, 自 然 不 得 學 習 而 成, 故 其 云 : 故 世 之 所 謂 知 者, 豈 欲 知 而 知 哉? 所 謂 見 者, 豈 為 見 而 見 哉? 若 夫 知 見 可 以 欲 為 而 得 者, 則 欲 賢 可 以 得 賢, 為 聖 可 以 得 聖 乎? 固 劉 劭 : 人 物 志. 自 序 : 夫 聖 賢 之 所 美, 莫 美 乎 聰 明 九 徵 亦 云 : 凡 有 血 氣 者, 莫 不 含 元 一 以 為 質, 稟 陰 陽 以 立 性, 體 五 行 而 著 形 苟 有 形 質, 猶 可 即 而 求 之 凡 人 之 質 量, 中 和 最 貴 矣, 中 和 之 質, 必 平 淡 無 味, 故 能 調 成 五 材, 變 化 應 節, 是 故 觀 人 察 質, 必 先 察 其 平 淡, 而 後 求 其 聰 明 聰 明 者, 陰 陽 之 精, 陰 陽 清 和, 則 中 叡 外 明, 聖 人 淳 耀, 能 兼 二 美, 知 微 知 章, 自 非 聖 人, 莫 能 兩 遂 ( 劉 劭 : 人 物 志, 上 海 : 上 海 三 聯,2007.6) 見 三 國 志. 鍾 會 傳 引 何 劭 王 弼 傳, 三 國 志 集 解, 台 北 : 新 文 豐,1975.3, 頁 669 見 嵇 康 : 明 膽 論, 全 上 古 三 代 秦 漢 三 國 六 朝 文,( 清 ) 嚴 可 均 編,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58, 頁 見 莊 子. 逍 遙 遊 : 不 食 五 穀, 吸 風 飲 露 句 注 引 自 莊 子 集 釋,( 清 ) 郭 慶 藩 編 王 孝 魚 整 理,1993.3, 頁 29 下 引 郭 象 注 皆 同

18 182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不 可 矣! 而 世 不 知 知 之 自 知, 因 欲 為 知 以 知 之 ; 不 見 見 自 見, 因 欲 為 見 以 見 之 ; 不 知 生 之 自 生, 又 將 為 生 以 生 之 故 見 目 而 求 離 朱 之 明, 見 耳 而 責 師 曠 之 聰, 故 心 神 奔 馳 於 內, 耳 目 竭 喪 於 外, 處 身 不 適 而 與 物 不 冥 矣 33 聖 人 之 所 以 為 聖 人, 乃 出 於 自 然, 非 所 欲 者 即 能 成 之 即 從 氣 化 論 所 構 成 的 人 之 本 質 已 先 天 命 定, 聖 凡 互 不 相 通, 就 算 力 學 積 習 亦 無 法 成 為 聖 人 因 此 郭 象 云 : 法 聖 人 者, 法 其 跡 耳, 34 聖 人 遊 外 以 冥 內, 無 心 以 順 有, 35 世 人 但 見 聖 人 之 跡, 而 不 能 識 其 冥, 故 聖 人 跡 本 圓 融, 非 常 人 能 學 郭 象 雖 不 同 於 王 弼 貴 無 之 論, 但 是 在 對 聖 人 是 否 學 致 的 問 題 立 場 上 卻 與 王 弼 同 聖 人 不 可 學 致 已 暗 示 人 為 的 局 限, 郭 象 以 適 性 逍 遙 之 獨 化 論 試 圖 為 現 象 界 所 有 的 事 物 尋 求 一 相 因 相 與 的 和 諧 關 係, 並 由 此 保 證 適 性 的 可 能 36 因 此 郭 象 對 於 命 的 主 張 是 一 種 不 得 不 然 的 順 遂 安 命 態 度, 反 對 人 的 主 觀 意 志 性, 因 為 一 切 都 已 決 定 湯 一 介 認 為 葛 洪 既 從 偶 然 性 方 面 來 反 對 目 的 論, 又 從 命 定 論 方 面 來 反 對 目 的 論, 使 得 其 獨 化 於 玄 冥 之 境 的 逍 遙 放 達, 只 能 在 自 己 性 分 所 允 許 的 範 圍 之 內 實 現, 因 此 他 所 謂 的 能 動 性 是 一 種 虛 假 的 能 動 性 37 基 本 上, 玄 學 對 於 人 之 自 我 意 識 能 達 到 一 改 變 命 運 之 努 力 是 持 保 留 態 度 的, 不 論 是 33 人 間 世 : 是 萬 物 之 化 也, 禹 舜 之 所 紐 也, 伏 戲 几 蘧 之 所 行 終, 而 況 散 焉 者 乎 句 注, 頁 胠 篋 : 曷 嘗 不 法 聖 人 哉 句 注, 頁 344 另 秋 水 : 昔 者 堯 舜 讓 而 帝 句 下 注 : 尋 其 跡 者, 失 其 所 以 跡 矣 亦 說 明 跡 之 不 可 尋, 頁 大 宗 師 : 彼, 遊 方 之 外 者 也 ; 而 丘, 遊 方 之 內 者 也 句 注, 頁 關 於 郭 象 聖 人 論 獨 化 論 與 性 分 論 的 分 析, 可 參 見 莊 耀 郎 : 郭 象 玄 學, 台 北 : 里 仁, 見 湯 一 介 : 郭 象 與 魏 晉 玄 學 ( 增 訂 本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2000.7, 頁 285 湯 先 生 早 年 著 作 中 即 提 到 郭 象 自 性 逍 遙 的 限 制 性, 從 這 裡 理 解 郭 象 的 獨 化 論 較 為 合 理 王 葆 玹 卻 認 為 物 各 自 造, 而 無 所 侍 焉 之 語 肯 定 了 萬 有 個 體 自 己 決 定 自 己 自 己 創 造 自 己 的 權 利 其 物 各 自 造 實 際 上 是 人 各 自 造, 以 為 在 郭 象 哲 學 裡, 性 分 的 地 位 竟 低 於 個 體 存 在 的 自 由 意 志, 郭 象 竟 像 現 代 存 在 主 義 哲 學 家 那 樣, 認 為 我 們 可 以 選 擇 和 決 定 自 己 的 本 質! ( 王 葆 玹 : 玄 學 通 論, 台 北 : 五 南,1996.4, 頁 ) 依 此 解 釋, 郭 象 成 為 一 存 在 主 義 式 的 命 運 由 自 我 決 定 的 提 倡 者, 是 否 已 偏 離 了 獨 化 的 意 義, 有 待 商 榷 但 是 值 得 考 量 的 是, 不 論 是 郭 象 試 圖 以 獨 化 論 消 彌 人 在 命 定 論 下 的 無 可 奈 何, 或 其 他 認 同 氣 化 論 玄 學 家 所 提 出 的 各 種 主 張, 在 某 種 意 義 上 反 倒 是 對 命 定 論 所 造 成 人 生 限 制 的 一 種 反 抗

19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183 因 為 受 限 於 命 定 的 理 論 或 客 觀 環 境 的 壓 抑, 只 要 從 屬 於 氣 化 命 定 論, 都 已 造 成 一 種 自 我 設 限 葛 洪 認 為 萬 物 的 形 成 是 由 一 隨 機 性 的 清 ( 陽 ) 濁 ( 陰 ) 二 氣 組 合 而 成, 並 無 一 造 物 主 存 在, 38 而 能 否 成 仙 在 受 胎 結 氣 之 時 已 決 定 是 否 稟 受 神 仙 之 氣, 亦 是 一 偶 然 受 值 於 天 上 各 星 宿, 此 論 點 頗 近 於 漢 代 王 充 然 王 充 尚 論 及 時, 認 為 人 的 一 生 由 先 天 稟 賦 之 命 與 後 天 遭 遇 之 時 相 偶 會 而 成, 命 與 時 雖 一 為 必 然, 一 為 偶 然, 但 此 命 之 必 然 既 非 由 一 有 意 志 的 天 所 決 定, 實 為 偶 然 39 葛 洪 則 對 於 後 天 的 時 機 以 一 種 更 積 極 的 方 式 看 待, 即 雖 稟 受 仙 氣, 但 仍 得 努 力 地 勤 求 仙 法 尋 訪 明 師, 而 非 被 動 地 等 待 時 機 以 這 種 態 度 來 看 待 成 仙, 與 魏 晉 時 人 論 聖 人 不 可 學 致 的 角 度 自 然 有 所 差 異 就 氣 命 論 來 說, 葛 洪 的 先 天 稟 氣 是 一 偶 然 隨 機 式 的, 不 同 於 漢 代 天 人 感 應 的 氣 命 論, 近 於 王 充 以 及 嵇 康 郭 象 的 偶 然 氣 命 論 嵇 康 甚 至 曾 直 接 地 就 神 仙 是 否 存 在 與 是 否 可 學 提 出 說 明, 其 云 : 夫 神 仙 雖 不 目 見, 然 記 籍 所 載, 前 史 所 傳, 較 而 論 之, 其 必 有 矣 似 特 受 異 氣, 稟 之 自 然, 非 積 學 所 能 致 也 40 嵇 康 肯 定 了 神 仙 存 在, 也 從 氣 化 論 的 角 度 言 神 仙 稟 受 特 殊 之 氣, 非 積 學 所 能 致, 與 聖 人 不 可 學 致 的 論 點 是 一 致 的, 這 本 是 在 氣 化 論 的 前 題 下 所 導 至 的 必 然, 故 嵇 康 只 能 從 養 生 長 壽 之 法 入 手, 論 述 神 仙 不 可 學 但 養 生 可 學 而 葛 洪 站 在 道 教 修 煉 成 仙 的 立 場, 當 然 不 僅 止 於 養 生 之 法, 而 且 積 極 肯 定 神 仙 可 學 然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嵇 康 既 然 主 張 神 仙 特 受 異 氣, 非 積 學 能 致, 但 又 葛 洪 在 塞 難 篇 中 論 及 : 渾 茫 剖 判, 清 濁 以 陳, 或 升 而 動, 或 降 而 靜, 彼 天 地 猶 不 知 所 以 然 也 萬 物 感 氣, 並 亦 自 然, 與 彼 天 地, 各 為 一 物, 但 成 有 先 後, 體 有 巨 細 耳 天 地 雖 含 囊 萬 物, 而 萬 物 非 天 地 之 所 為 也 夭 壽 之 事, 果 不 在 天 地, 仙 與 不 仙, 決 在 所 值 也 王 充 主 張 先 天 偶 然 的 命 運 論, 也 認 為 天 上 眾 星 皆 有 不 同 之 氣, 人 稟 氣 而 生, 含 氣 而 長, 得 貴 則 貴, 得 賤 則 賤 貴 或 秩 有 高 下, 富 或 貲 有 多 少, 皆 星 位 尊 卑 大 小 之 所 授 也 ( 論 衡. 命 義 ) 但 是 除 了 先 天 所 稟 受 之 氣 命, 王 充 亦 云 時, 如 禍 虛 : 凡 人 窮 達, 禍 福 之 至, 大 之 則 命, 小 之 則 時 ; 命 祿 : 故 夫 臨 事 則 愚, 操 行 清 濁, 性 與 才 也 ; 仕 宦 貴 賤, 治 產 貧 富, 命 與 時 也 此 時 與 命 之 相 配 合, 構 成 了 人 一 生 之 命 運 是 故 在 此 命 運 觀 下, 人 之 命 運 已 然 注 定, 無 可 改 易 關 於 王 充 命 運 論, 可 參 考 林 麗 雪 : 王 充, 台 北 : 東 大,1991.9; 以 及 周 桂 鈿 : 虛 實 之 辨 王 充 哲 學 的 宗 旨, 北 京 : 人 民, 見 嵇 康 : 養 生 論, 同 註 31, 頁

20 184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不 是 全 然 的 命 定 論, 特 別 是 他 認 為 學 習 養 生 之 法 能 延 年 益 壽, 已 觸 及 到 壽 命 是 否 可 改 變 的 命 題 這 個 問 題 在 嵇 康 與 張 邈 針 對 宅 是 否 有 吉 凶 的 論 難 中 有 深 入 探 討, 41 張 邈 云 : 壽 夭 不 可 求 命 有 制, 對 於 時 人 依 各 種 方 術 妄 求 福 壽 加 以 批 判, 認 為 宅 無 吉 凶, 日 期 也 無 吉 凶, 凡 百 忌 崇, 皆 因 無 知, 因 為 命 中 早 已 注 定 ; 嵇 康 則 不 以 為 然, 認 為 宅 有 吉 凶, 但 是 單 有 吉 宅 尚 不 能 成 福, 還 得 有 居 住 者 的 賢 才 和 努 力 積 德 相 配 合 於 是 原 本 主 張 命 定 論 的 張 邈 也 提 出 了 夫 命 者 所 稟 之 分 也, 信 順 者 成 命 之 理 也 的 說 辭, 但 這 樣 一 來, 命 雖 前 定, 但 成 命 尚 須 修 德 嵇 康 抓 住 這 點 論 難, 言 : 必 若 所 言, 命 以 信 順 成, 亦 以 不 信 順 敗 矣 若 命 之 成 敗 取 足 於 信 順 安 得 有 性 命 自 然 也? 既 持 相 命, 復 惜 信 順, 欲 飾 二 論, 使 得 並 通, 恐 似 矛 盾 無 俱 立 之 勢, 非 辯 言 所 能 兩 濟 也 姑 不 論 兩 人 論 辯 技 巧 方 法, 嵇 康 於 此 點 出 一 重 要 問 題, 也 就 是 如 果 相 信 人 的 命 運 前 定 ( 相 命 ), 則 講 信 義 走 正 道 的 道 德 要 求 ( 信 順 ) 勢 必 落 空 所 以 嵇 康 的 解 決 方 法 是 宅 與 性 命, 雖 各 一 物 ; 猶 農 夫 良 田, 合 而 成 功, 這 個 結 論 雖 是 談 住 宅 有 無 吉 凶 的 問 題, 卻 顯 示 出 如 主 張 聖 人 不 可 學 神 仙 不 可 學, 乃 至 於 命 數 皆 已 前 定 等 觀 點, 仍 得 對 人 事 的 努 力 有 所 回 應 特 別 是 嵇 康 亦 引 到 : 積 善 之 家, 必 有 餘 慶 ( 易. 坤. 文 言 ) 履 信 思 順, 自 天 祐 之 ( 易. 繫 辭 傳 上 ) 的 說 法, 說 明 必 積 善 而 福 應, 信 著 而 後 祐 來 ; 猶 罪 之 招 罰, 功 之 致 賞 也, 涉 及 賞 善 罰 惡 的 宗 教 報 應 觀 可 見 得 嵇 康 思 想 中 的 神 仙 非 積 學 所 能 致, 受 氣 命 論 的 影 響, 但 是 在 站 在 養 生 的 角 度, 又 得 肯 定 一 些 積 極 的 修 煉 方 法 同 樣 的, 葛 洪 的 觀 點 與 嵇 康 近 似, 在 神 仙 稟 異 氣 的 說 法 上 也 是 承 襲 氣 化 論, 但 是 在 論 述 到 成 仙 之 法 時, 又 必 須 強 調 勤 求 訪 師 等 積 極 作 為, 可 見 得 純 然 的 命 定 說 在 實 踐 上 有 其 困 難, 於 是 葛 洪 在 定 命 的 前 提 下, 以 是 否 信 仙 及 求 仙 來 解 決 這 個 問 題 此 外, 依 道 家 氣 論 所 形 成 的 個 人 先 天 稟 氣 是 隨 機 的, 此 天 命 沒 有 一 定 法 則, 天 命 不 可 知, 有 偶 然 性 但 是 站 在 道 教 傳 教 的 立 場, 為 能 吸 引 教 眾 信 徒, 得 肯 定 有 一 上 天 之 41 張 邈 有 宅 無 吉 凶 攝 生 論 釋 嵇 叔 夜 難 宅 無 吉 凶 攝 生 論 兩 文, 嵇 康 則 以 難 張 遼 叔 宅 無 吉 凶 攝 生 論 答 張 遼 叔 釋 難 宅 無 吉 凶 攝 生 論 論 難 引 文 見 全 上 古 三 代 秦 漢 三 國 六 朝 文,( 清 ) 嚴 可 均 編,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58, 頁 ;

21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185 神, 中 國 傳 統 的 民 間 宗 教 觀 自 始 即 是 如 此, 而 此 具 有 人 格 意 志 的 神 能 賞 善 罰 惡, 並 且 能 創 造 萬 物 此 外, 為 給 予 教 眾 一 個 成 仙 修 煉 的 動 力, 也 必 須 保 證 所 有 修 仙 道 者 皆 有 成 仙 可 能 早 期 道 教 在 漢 代 天 人 感 應 思 潮 的 影 響 下, 不 但 以 天 為 至 高 神, 同 時 肯 定 積 極 修 煉 成 仙, 如 太 平 經 老 子 想 爾 注 中 便 反 映 了 這 些 思 想 42 但 是 言 神 仙 可 學, 必 然 會 出 現 兩 個 問 題, 一 是 與 天 人 感 應 氣 化 論 相 矛 盾 ; 另 一 個 則 是 實 現 成 仙 有 其 困 難, 對 道 教 而 言 是 個 極 須 解 決 的 難 題 然 而, 我 們 發 現, 就 這 兩 點 而 言, 葛 洪 並 不 同 於 早 期 道 教 一 是 沒 有 至 高 神, 神 仙 雖 稟 異 氣, 但 不 是 由 一 至 高 神 主 宰, 而 是 偶 然 隨 機 的 ; 二 是 在 仙 人 稟 異 氣 的 說 法 下 納 入 神 仙 可 學, 呈 現 試 圖 調 和 兩 者 的 努 力 黃 忠 慎 曾 指 出 葛 洪 肯 定 了 神 仙 命 定, 使 得 後 天 操 作 層 次 的 修 煉 方 法 價 值 無 法 獲 得 保 障, 降 低 了 後 天 努 力 的 重 要 性 ; 更 因 其 形 上 理 論 並 沒 有 一 個 有 意 識 的 神 性 出 現, 無 法 保 證 命 定 的 決 定 權, 故 形 成 其 神 仙 思 想 與 形 上 理 論 相 矛 盾 43 葛 洪 思 想 中 的 玄 道 並 非 一 有 意 識 的 至 高 神, 44 生 命 的 稟 氣 亦 是 自 然 非 強 制 性 的 形 成, 沒 有 至 高 神 決 定 命 之 所 在 看 似 與 命 定 說 之 宿 命 論 不 相 一 致, 但 葛 洪 卻 在 這 裡 找 到 了 一 個 神 仙 可 學 的 可 能 依 前 文 分 析 可 知, 葛 洪 既 然 將 先 天 受 命 視 為 定 命, 對 於 後 天 修 煉 的 重 要 性 不 但 不 因 此 降 低, 反 而 更 加 強 了 學 的 重 要 性 葛 洪 一 再 強 調 儘 管 稟 神 仙 之 氣, 若 無 後 天 勤 求 仍 無 法 成 仙, 就 在 這 裡 突 破 了 命 定 論 的 限 制, 而 出 現 仙 可 學 致 之 論 由 此 可 見, 我 們 實 難 將 葛 洪 歸 於 命 定 論 或 成 我 論, 可 說 其 是 以 命 定 論 為 基 礎, 但 是 加 入 成 我 論, 具 有 調 合 兩 者 的 意 味 這 樣 一 種 集 大 成 的 作 法, 不 僅 僅 是 因 為 葛 洪 兼 集 儒 道, 其 中 更 有 重 要 的 時 代 思 潮 意 義 四 行 善 積 德 的 積 極 意 義 會 通 儒 道 的 方 法 42 太 平 經 的 論 述 龐 雜, 有 關 其 中 修 煉 方 法 與 天 人 感 應 的 討 論, 可 參 考 王 平 : 太 平 經 研 究, 台 北 : 文 津, 參 見 黃 忠 慎 :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之 形 上 理 論 與 神 仙 思 想, 國 文 學 誌 第 七 期, , 頁 在 暢 玄 道 意 等 篇, 葛 洪 描 述 了 道 玄 一 神 妙 難 測 的 屬 性, 並 以 之 為 萬 物 的 本 源 或 本 體 概 念, 但 是 並 沒 有 將 其 視 為 具 意 識 的 至 高 神 意 味

22 186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關 於 葛 洪 如 何 看 待 儒 道 關 係, 一 般 皆 以 葛 洪 自 述 的 道 者, 儒 之 本 也 ; 儒 者, 道 之 末 也 ( 塞 難 ) 以 道 本 儒 末 做 為 葛 洪 調 合 儒 道 的 基 本 方 法 此 道 本 儒 末 表 現 在 抱 朴 子 中 許 多 地 方, 若 僅 就 成 仙 的 方 法 而 言, 除 了 前 述 的 勤 求 明 師 與 金 丹 道 法 等, 葛 洪 還 一 再 強 調 積 善 立 功 的 重 要 性 對 俗 篇 有 云 : 為 道 者 以 救 人 危 使 免 禍, 護 人 疾 病, 令 不 枉 死, 為 上 功 也 欲 求 仙 者, 要 當 以 忠 孝 和 順 仁 信 為 本 若 德 行 不 修, 而 但 務 方 術, 皆 不 得 長 生 也 這 是 一 段 著 名 的 文 獻, 常 被 指 為 葛 洪 將 儒 家 的 封 建 倫 理 觀 納 入 道 教 教 義, 為 了 迎 合 統 治 階 層 需 要 45 其 實, 自 漢 代 太 平 經 便 有 倡 導 行 善 之 說, 承 負 說 是 道 教 獨 特 的 勸 善 方 式, 將 長 生 與 積 善 相 連 結 而 成 為 修 道 的 重 要 原 則, 是 道 教 入 世 精 神 的 開 啟, 以 行 善 立 功 為 修 行 方 法 的 勸 善 成 仙, 一 直 在 道 教 修 煉 方 法 中 有 其 重 要 的 位 置 太 平 經 很 早 就 點 明 了 二 者 的 關 係 : 可 復 得 增 年, 精 華 潤 澤, 氣 力 康 強, 是 行 善 所 致, 惡 自 衰 落, 亦 何 所 疑 念 之 復 念, 不 順 作 逆, 而 求 久 生 46 老 子 想 爾 注 也 有 : 奉 道 誡, 積 善 成 功, 積 精 成 神, 神 成 仙 壽, 以 此 為 身 寶 矣 47 的 說 法, 救 人 濟 世 是 修 煉 成 仙 的 條 件 葛 洪 承 繼 了 道 教 入 世 精 神 的 脈 絡, 使 得 道 教 修 煉 不 是 孤 立 於 世 俗 之 外, 而 且 強 調 世 俗 的 倫 理 道 德, 本 有 其 宣 教 之 作 用, 更 何 況 積 善 立 功 是 否 就 是 指 儒 家 或 為 統 治 服 務, 值 得 商 榷 倒 是 我 們 看 到 將 救 人 危 使 免 禍, 護 人 疾 病, 令 不 枉 死 例 為 修 煉 成 仙 的 根 本 條 件, 顯 示 了 一 個 積 極 的 修 煉 精 神, 這 已 非 命 定 論 可 以 涵 蓋, 而 帶 有 宗 教 度 人 濟 世 的 情 懷 如 此 一 來, 先 天 命 定 說 的 局 限 性 在 這 裡 已 出 現 更 大 的 缺 口, 轉 而 為 一 更 具 自 我 意 志 的 行 動 力 量 從 葛 洪 對 於 成 仙 追 求 所 透 顯 的 自 我 努 力 精 神, 至 東 晉 時 期 道 教 更 加 確 立 了 可 憑 藉 各 種 修 煉 方 式 成 仙 的 可 能, 甚 至 由 自 我 成 仙 進 入 度 人 成 仙 的 教 義 宣 揚, 是 道 教 擴 大 影 響 力 的 一 大 進 展 日 本 學 者 小 南 一 郎 曾 比 較 葛 洪 抱 朴 子 與 陶 弘 景 真 誥, 提 出 從 自 力 本 願 到 他 力 本 願 的 神 仙 信 仰 發 展, 對 於 道 教 在 民 間 傳 播 有 重 要 影 響 如 胡 浮 琛 卿 希 泰 任 繼 愈 等 皆 如 此 說 參 見 其 著 作, 同 註 2 3 見 見 誡 不 觸 惡 訣 第 195, 太 平 經 合 校 ( 下 ) 卷 114, 王 明 編,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 頁 601 饒 宗 頤 : 老 子 想 爾 注 校 證,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頁 16

23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其 後 以 仙 道 貴 生, 無 量 度 人 思 想 的 靈 寶 派 興 起, 度 人 成 仙 思 想 在 道 教 傳 播 中 的 影 響 更 日 益 擴 大 49 魏 晉 時 期 對 於 名 教 與 自 然 的 關 係 之 所 以 是 玄 學 討 論 的 重 要 命 題, 與 政 治 因 素 造 成 的 理 想 與 現 實 脫 節 有 密 切 關 係 於 是 玄 學 家 們 紛 紛 提 出 不 同 的 看 法, 企 圖 解 決 這 個 差 異 化 的 問 題, 並 從 調 和 儒 道 尋 求 一 安 身 立 命 之 道 50 不 論 何 種 主 張, 基 本 上 皆 以 自 然 做 為 萬 物 的 本 質 狀 況, 人 世 間 的 道 德 亦 復 如 是, 於 是 道 德 便 以 順 自 然 與 否 區 分 成 真 道 德 與 假 道 德, 嵇 康 釋 私 論 中 的 公 / 私 之 別 如 從 這 個 角 度 觀 察, 方 能 顯 豁 越 名 教 而 任 自 然 之 意 葛 洪 以 金 丹 大 道 為 正 統 兼 融 其 他 修 煉 之 法, 並 引 入 積 善 修 德 的 作 用, 甚 至 視 之 為 成 仙 與 否 的 關 鍵, 不 但 是 一 種 解 決 神 仙 定 命 說 的 方 式, 也 在 調 和 儒 道 的 過 程 中 提 供 一 條 具 體 可 行 之 路 以 葛 洪 所 建 立 的 神 仙 道 教 理 論 言, 行 善 積 德 雖 是 對 成 仙 追 求 的 實 踐, 但 卻 是 延 續 玄 學 對 於 道 德 修 養 如 何 落 實 於 現 實 的 討 論 51 道 教 勸 人 為 善 的 基 本 教 義, 即 含 蘊 世 俗 道 德 倫 理 於 其 中, 故 不 似 玄 學 家 意 欲 從 有 48 見 小 南 一 郎 : 尋 薬 から 存 思 へ 神 仙 思 想 と 道 教 信 仰 との 閒, 收 入 中 國 古 道 教 史 研 究, 吉 川 忠 夫 編 著, 京 都 : 同 朋 舍,1993, 頁 3-54; 還 可 參 考 其 中 國 的 神 話 與 古 小 說, 孫 昌 武 譯,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3, 頁 自 度 度 人 的 思 想 在 東 晉 末 之 太 上 洞 玄 靈 寶 無 量 度 人 上 品 妙 經 中, 更 依 儒 家 祭 祀, 建 立 以 齋 醮 贊 頌 持 香 及 音 樂 為 主 的 道 教 宗 教 儀 式, 藉 由 儀 式 祈 求 神 明 庇 佑, 也 同 時 以 之 為 度 人 成 仙 的 方 法, 故 被 道 教 奉 為 萬 法 之 宗, 群 經 之 首, 正 統 道 藏 中 排 列 為 第 一 50 名 教 / 自 然 看 似 對 立 的 兩 極, 實 則 隱 含 一 個 因 社 會 價 值 異 化 所 造 成 人 們 於 自 我 意 識 與 精 神 境 界 的 疏 離 如 嵇 康 在 釋 私 論 中 提 出 越 名 教 而 任 自 然 的 口 號, 阮 籍 在 達 莊 論 和 大 人 先 生 傳 中 對 名 教 的 虛 妄 提 出 抨 擊, 表 面 上 加 深 名 教 / 自 然 的 差 異, 實 際 上 則 是 對 現 實 名 教 違 反 自 然 感 到 失 望, 即 合 乎 自 然 的 理 想 名 教 在 現 實 中 已 不 復 實 現 儘 管 嵇 阮 之 後 尚 有 裴 頠 倡 崇 有 論 與 郭 象 玄 冥 獨 化 論 企 圖 超 越 儒 道 對 立, 但 是 在 理 論 上 的 圓 融 並 沒 能 真 正 解 決 現 實 的 問 題, 理 想 與 現 實 的 兩 難 在 魏 晉 時 期 仍 是 無 法 超 越 相 關 論 述 可 參 見 余 敦 康 : 魏 晉 玄 學 史,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 蔡 忠 道, 魏 晉 儒 道 互 補 之 研 究, 文 津 出 版 社, 名 教 / 自 然 看 似 對 立 的 兩 極, 實 則 隱 含 一 個 因 社 會 價 值 異 化 所 造 成 人 們 於 自 我 意 識 與 精 神 境 界 的 疏 離 如 嵇 康 在 釋 私 論 中 提 出 越 名 教 而 任 自 然 的 口 號, 阮 籍 在 達 莊 論 和 大 人 先 生 傳 中 對 名 教 的 虛 妄 提 出 抨 擊, 表 面 上 加 深 名 教 / 自 然 的 差 異, 實 際 上 則 是 對 現 實 名 教 違 反 自 然 感 到 失 望, 即 合 乎 自 然 的 理 想 名 教 在 現 實 中 已 不 復 實 現 儘 管 嵇 阮 之 後 尚 有 裴 頠 倡 崇 有 論 與 郭 象 玄 冥 獨 化 論 企 圖 超 越 儒 道 對 立, 但 是 在 理 論 上 的 圓 融 並 沒 能 真 正 解 決 現 實 的 問 題, 理 想 與 現 實 的 兩 難 在 魏 晉 時 期 仍 是 無 法 超 越 相 關 論 述 可 參 見 余 敦 康 : 魏 晉 玄 學 史,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 蔡 忠 道, 魏 晉 儒 道 互 補 之 研 究, 文 津 出 版 社,2000.9

24 188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 無 言 / 意 等 各 個 層 面 溝 通 名 教 / 自 然 因 玄 學 家 們 從 自 身 的 實 存 感 體 會 到 理 想 與 現 實 斷 裂, 因 此 自 然 與 名 教 必 須 連 結, 並 試 圖 辨 明 名 教 的 真 與 假, 無 非 為 當 時 價 值 觀 混 亂 的 衝 突 尋 求 一 條 解 脫 之 路 道 教 雖 以 長 生 成 仙 為 修 道 目 標, 然 教 團 組 織 成 形 之 初 即 為 對 治 社 會 價 值 的 混 亂, 在 物 我 一 體 的 觀 念 下, 世 間 的 名 教 為 道 所 生, 儒 家 強 調 的 倫 理 德 行 亦 是 修 道 者 所 必 須 遵 循 成 仙 方 法 固 然 殊 異, 但 總 不 離 天 人 合 一 的 基 本 觀 念, 此 人 與 自 然 密 切 的 關 係, 即 已 含 藏 濟 世 度 人 的 實 踐 精 神, 於 此 而 體 現 一 自 度 度 人 的 宗 教 情 懷 而 此 自 度 度 人 的 思 想 在 東 晉 末 之 太 上 洞 玄 靈 寶 無 量 度 人 上 品 妙 經 中, 更 依 儒 家 祭 祀, 建 立 以 齋 醮 贊 頌 持 香 及 音 樂 為 主 的 道 教 宗 教 儀 式, 藉 由 儀 式 祈 求 神 明 庇 佑, 也 同 時 以 之 為 度 人 成 仙 的 方 法 此 度 人 成 仙 的 思 想 在 六 朝 後 日 益 擴 大, 陸 修 靜 所 編 洞 玄 靈 寶 齋 說 光 燭 戒 罰 燈 祝 願 儀 中, 便 稱 : 聖 人 傳 授 經 教, 教 於 世 人, 使 未 聞 者 聞, 未 知 者 知, 欲 以 此 法 橋, 普 度 一 切 人 也 52 普 度 一 切 人 漸 成 道 教 傳 教 之 理 想, 也 擴 大 道 教 的 影 響 力, 更 體 現 了 道 教 強 調 行 善 積 德 的 修 道 方 法, 如 此 一 來, 玄 學 會 通 儒 道 的 論 題 在 道 教 教 義 中 也 獲 得 了 具 體 實 踐 的 成 果 從 聖 人 不 可 學 致 到 神 仙 不 可 學 致, 背 後 都 隱 藏 著 一 個 在 先 天 氣 命 的 限 定 下 如 何 突 破 的 努 力, 玄 學 從 正 始 時 期 何 晏 王 弼 的 名 教 出 於 自 然, 竹 林 時 期 阮 籍 嵇 康 倡 言 越 名 教 而 任 自 然, 至 元 康 時 期, 郭 象 欲 以 玄 冥 獨 化 論 超 越 儒 道 對 立, 而 提 出 自 然 即 名 教, 都 試 圖 為 名 教 尋 得 一 實 踐 的 保 證, 但 是 這 些 努 力 都 受 限 於 各 自 理 論 的 困 難, 特 別 是 在 自 然 的 框 架 下 與 現 實 難 以 契 合 葛 洪 雖 也 承 襲 先 天 氣 化 論 而 有 仙 人 稟 氣 之 說, 但 又 從 我 命 在 我 不 在 天 的 個 人 自 由 意 志 突 破 氣 化 論 的 限 制, 特 別 是 引 入 積 善 立 功 的 實 踐 與 度 人 方 式, 讓 名 教 與 自 然 的 調 合 走 出 一 個 新 局 面, 在 這 個 意 義 上, 葛 洪 可 說 是 魏 晉 玄 學 發 展 過 程 中 一 個 重 要 的 轉 折 點, 甚 至 應 於 玄 學 中 給 予 葛 洪 一 個 新 定 位, 將 葛 洪 視 為 魏 晉 玄 學 發 展 的 殿 軍 52 見 道 藏 第 9 冊, 上 海 書 店 天 津 古 籍 出 版 社 文 物 出 版 社,1988 年 影 印 本, 頁 824 陸 修 靜 另 於 本 經 中 提 出 三 合 成 德 說, 謂 道 德 仁 三 者 合 而 為 一 方 得 道 也 陸 修 靜 吸 收 儒 佛 思 想, 制 定 齋 儀, 擴 大 靈 寶 派 的 內 容, 也 更 進 一 步 將 儒 家 倫 理 道 德 融 入 道 教 戒 律 之 中

25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189 這 樣 的 結 論 可 能 下 得 過 早, 至 少 在 本 文 有 限 的 篇 幅 中, 還 有 許 多 論 證 及 文 獻 待 補 足 除 了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命 題, 葛 洪 關 於 形 / 神 聚 散 相 依 關 係 的 討 論, 也 是 魏 晉 時 期 重 要 論 題, 其 中 還 渉 及 佛 教 與 道 教 的 論 爭, 是 討 論 魏 晉 思 潮 演 變 的 重 要 論 題 ; 另 外 葛 洪 大 力 提 倡 金 丹 大 道 的 修 煉 方 式 並 批 評 其 他 方 術, 與 魏 晉 時 期 各 種 養 生 理 論 相 互 參 照, 亦 是 觀 察 葛 洪 在 魏 晉 思 想 史 的 定 位 一 個 重 要 角 度 ; 此 外, 將 葛 洪 對 玄 道 一 的 看 法, 與 魏 晉 玄 學 對 道 的 定 義 討 論, 以 及 有 / 無 的 關 係, 都 可 以 進 一 步 深 入 比 較 當 然, 抱 朴 子 外 篇 也 是 了 解 葛 洪 思 想 的 重 要 材 料, 本 文 尚 未 及 於 此 或 許 經 過 更 仔 細 的 討 論 後, 葛 洪 便 不 僅 是 道 教 史 中 的 一 個 宗 教 理 論 建 構 者, 在 整 個 魏 晉 玄 學 的 發 展 中 亦 能 有 一 席 之 地

26 190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 一 ) 古 典 文 獻 ( 依 年 代 ) 參 考 文 獻 1. 莊 子 集 釋, 莊 子 著, 郭 慶 藩 編 王 孝 魚 整 理, 台 北 : 萬 卷 樓, 史 記 會 注 考 證, 司 馬 遷 著, 瀧 川 龜 太 郎 會 注, 台 北 : 洪 氏, 淮 南 子, 劉 安 等 編 著 高 誘 注,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春 秋 繁 露, 董 仲 舒 著,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法 言, 揚 雄 著, 北 京 : 中 華, 論 衡, 王 充 著,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搜 神 記, 干 寶 著, 北 京 : 中 華, 太 平 經 合 校, 王 明 編 校, 北 京 : 中 華, 老 子 想 爾 注 校 證, 饒 宗 頤 校 著,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列 仙 傳, 劉 向 撰 吳 琯 校, 台 北 : 臺 灣 商 務, 人 物 志, 劉 劭 著, 上 海 : 上 海 三 聯, 抱 朴 子 內 篇 校 釋 ( 增 訂 本 ), 王 明 撰,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第 2 版 13. 抱 朴 子 外 篇 校 箋, 楊 明 照 撰,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三 國 志 集 解, 陳 壽 撰 裴 松 之 注, 台 北 : 新 文 豐, 長 短 經, 趙 蕤 著, 北 京 : 中 華, 道 藏, 上 海 書 店 天 津 古 籍 出 版 社 文 物 出 版 社,1988 年 影 印 本 17. 全 上 古 三 代 秦 漢 三 國 六 朝 文, 嚴 可 均 編,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58 ( 二 ) 近 人 論 著 ( 依 作 者 筆 劃 ) 1. 王 平 : 太 平 經 研 究, 台 北 : 文 津, 王 葆 玹 : 玄 學 通 論, 台 北 : 五 南, 任 繼 愈 主 編, 中 國 道 教 史,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牟 宗 三 : 中 國 哲 學 十 九 講, 台 北 : 臺 灣 學 生 書 局, 余 敦 康 : 魏 晉 玄 學 史,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27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李 存 山 : 中 國 氣 論 探 源 與 發 微,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李 豐 楙 : 不 死 的 探 求 抱 朴 子 ( 上 ), 台 北 : 時 報 文 化, 不 死 的 探 求 抱 朴 子 ( 下 ), 台 北 : 時 報 文 化, 周 桂 鈿 : 虛 實 之 辨 王 充 哲 學 的 宗 旨, 北 京 : 人 民, 林 麗 雪 : 抱 朴 子 內 外 篇 思 想 析 論, 台 北 : 臺 灣 學 生 書 局, 王 充, 台 北 : 東 大, 胡 浮 琛 : 魏 晉 神 仙 道 教 抱 朴 子 內 篇 研 究, 北 京 : 人 民, 唐 大 潮 編, 中 國 道 教 簡 史, 北 京 : 宗 教 文 化, 卿 希 泰 主 編, 中 國 道 教 史 ( 修 訂 本 ), 成 都 : 四 川 人 民, 莊 耀 郎 : 郭 象 玄 學, 台 北 : 里 仁, 許 建 良 : 魏 晉 玄 學 倫 理 思 想 研 究, 北 京 : 人 民, 陳 寧 : 中 國 古 代 命 運 觀 的 現 代 詮 釋, 沈 陽 : 遼 寧 教 育, 傅 斯 年 : 性 命 古 訓 辨 正, 台 北 : 聯 經, 湯 一 介 : 早 期 道 教 史, 北 京 : 昆 倫, 郭 象 與 魏 晉 玄 學 ( 增 訂 本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葛 兆 光 : 道 教 與 中 國 文 化,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蔡 忠 道, 魏 晉 儒 道 互 補 之 研 究, 台 北 : 文 津, 謝 大 寧 : 歷 史 的 嵇 康 與 玄 學 的 嵇 康, 台 北 : 文 史 哲, 大 淵 忍 爾 : 論 衡 潛 夫 論 と 抱 朴 子, 初 期 の 道 教 : 道 教 史 の 研 究 其 の 一, 東 京 都 : 創 文 社, 小 南 一 郎 : 中 國 的 神 話 與 古 小 說, 孫 昌 武 譯,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尋 薬 から 存 思 へ 神 仙 思 想 と 道 教 信 仰 との 閒, 中 國 古 道 教 史 研 究, 吉 川 忠 夫 編 著, 京 都 : 同 朋 舍,1993, 頁 吉 岡 義 豊 : 道 教 の 研 究, 吉 岡 義 豊 著 作 集, 東 京 : 五 月 書 房, 道 教 ( 第 一 卷 ),( 日 ) 福 井 康 順 等 監 修, 朱 越 利 譯,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 三 ) 論 文 集

28 192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1. 葛 洪 研 究 論 集, 劉 固 盛 劉 玲 娣 編, 武 漢 : 華 中 師 範 大 學, ( 四 ) 論 文 1. 莊 耀 郎 : 魏 晉 玄 學 釋 義 及 其 分 期 之 商 榷, 鵝 湖 學 誌 第 六 期, , 頁 黃 忠 慎 :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之 形 上 理 論 與 神 仙 思 想, 國 文 學 誌 第 七 期, , 頁

9 41-60 2004 12 * * 42 9 1 2 1619-1692 3 1 1996 152 2 1981 95 198 2000 38-47 3 1998 13 499 2 1 241-242 43 4 5 6 7 4 1982 147 5 1986 700 5 25 6 701 75 38 7 1 5 1027 44 9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59 16 1114

More information

2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he revolt of Li Ch'iao "Spring of Lan cai xia" Li HuiRu Abstract "Spring of Lan cai xia " namely assumed appears the Taiwan prostit

2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he revolt of Li Ch'iao Spring of Lan cai xia Li HuiRu Abstract Spring of Lan cai xia  namely assumed appears the Taiwan prostit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104 年 9 月 頁 1 13 1 李喬 藍彩霞的春天 中的反抗哲學 李蕙如 摘 要 台灣文學作家李喬於一九八五年的著作 藍彩霞的春天 中 呈顯出一部 微縮的台灣妓女悲史 在金錢與暴力的制約中 貧窮與柔弱成了強權壓迫的對 象 小說中的主角 藍彩霞 無法抵抗貧窮的命運 被父親所賣 淪落風塵 作者所描繪的悲壯心聲 實乃意欲讀者能夠從一個充斥著 妓的世界 裡思考 某種社會倫理

More information

第2期定稿.FIT)

第2期定稿.FIT) 云梦学刊 第 37 卷 第 2 期 Vol.37袁 No.2 Journal of Yunmeng 2016 年 3 月 Mar. 2016 言意之辨 要要 要魏晋玄学的语言论 韩扬文 渊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袁 云南 昆明 650091冤 摘 要院野言意之辨冶为魏晋玄学崤函之固袁后世讲论此期文学袁多探及该题遥 在野言意之辨冶中袁欧阳建尧张韩主要论及野言冶 与野意冶的关系袁而荀粲尧王弼的界说则包含了对于野言冶野象冶野意冶三者的讨论遥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375-398 19 2 90 12 1763-1820 1911-1992 1 2 * 1 1962 11 2 1994 475-481 1994 539-546 375 376 19 2 3 4 5 6 7 8 9 3 1964 440-446 4 1967 10 18 1967 17 1 5 13 22 6 7 1936 452-46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01...v...doc

Microsoft Word - 001...v...doc 政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期 2005 年 12 月 59-78 頁 陸 游 評 價 的 系 譜 愛 國 詩 人 與 國 家 主 義 高 津 孝 摘 要 本 文 以 南 宋 詩 人 陸 游 為 檢 點 的 焦 點, 從 文 學 史 的 角 度 考 察 陸 游 的 評 價 歷 史, 探 討 文 學 研 究 所 隱 含 的 政 治 性 問 題 和 國 家 主 義 問 題 文 學 史 在 取 舍 評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 文 學 所 ) 碩 士 論 文 論 文 題 目 ( 陳 千 武 小 說 活 著 回 來 及 其 相 關 事 例 研 究 ) 論 文 題 目 (Chen Chien Wu Return Alive And Some Research About It) 研 究 生 : 朱 妍 淩 指 導 教 授 : 林 葉 連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6 月 8 日 陳 千 武 小 說

More information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2006 12 107-136 1661-107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高職教師教學成敗歸因之研究

高職教師教學成敗歸因之研究 論羊令野 貝葉 組詩的 象 與 意 21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高雄師大學報 2006,20,21-38 論羊令野 貝葉 組詩的 象 與 意 曾進豐 摘 要 本文首先透過鳥瞰 貝葉 詩集 宏觀整體取材與思想流動 釐清詩人 美感經驗及創作基調 其次 聚焦 貝葉 組詩 就 取象 與 鑄意 兩 大 面向來 開展 探討 貝葉 組詩 典故 意象之 運用 細分 為 佛 學典故 意象 神話 聖經典故意象

More information

05

05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109-140 20 2 91 12 ** 947 147-167 * ** 109 110 20 2 1 2 3 1 1995 1448 2 1449 1451-1452 3 111 4 5 6 1994 192 4 1450 5 6 1990 241-292 112 20 2 7 8 9 283-363 10 7 2001.6 7 171-221

More information

A Community Guide to Environmental Health

A Community Guide to Environmental Health 102 7 建 造 厕 所 本 章 内 容 宣 传 推 广 卫 生 设 施 104 人 们 需 要 什 么 样 的 厕 所 105 规 划 厕 所 106 男 女 对 厕 所 的 不 同 需 求 108 活 动 : 给 妇 女 带 来 方 便 110 让 厕 所 更 便 于 使 用 111 儿 童 厕 所 112 应 急 厕 所 113 城 镇 公 共 卫 生 设 施 114 故 事 : 城 市 社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南 大 學 人 文 與 社 會 研 究 學 報 第 44 卷 第 2 期 ( 民 國 99.10):1-24 山 海 經 校 注 與 袁 珂 的 神 話 研 究 鍾 佩 衿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研 究 所 碩 士 生 摘 要 作 為 中 國 神 話 研 究 的 重 要 學 者, 袁 珂 的 研 究 重 心 即 在 於 對 山 海 經 神 話 進 行 詮 釋 與 探 討 ; 研

More information

03邱敏捷_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刪註).doc

03邱敏捷_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刪註).doc 37 39 1 94 37 54 1 2 3 4 -- NSC92 2411 H 024 003 1 2 1988 27 3 17 257 4 2001 3 1 1652 38 5 1611 1693 6 7 1618 1683 8 9 1724 1805 10 11 12 13 14 5 6 1401 2002 143 7 8 1313 72 101 9 15 54 10 68 12 2901 11

More information

曹美秀.pdf

曹美秀.pdf 2006 3 219 256 (1858-1927) (1846-1894) 1 2 3 1 1988 70 2 1998 51 3 5 1991 12 37-21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1998 5 1998 6 1988 7 1994 8 1995 725-732 9 1987 170 10 52 11 1994 121 12 2000 51 13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期 2013 年 12 月 頁 99-117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劉 師 培 三 傳 荀 子 相 通 考 * 探 析 * 吳 聲 佑 摘 要 筆 者 檢 視 劉 氏 文 本, 釐 清 待 議 問 題 者 有 三 首 探 劉 氏 尊 荀 為 經 之 因, 究 得 清 代 揚 荀 學 風 荀 子 從 祀 荀 子 升 經 三 端 次 就 三 傳 荀 子 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九 期 2010 年 07 月 頁 51-82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蒙 以 養 正 李 贄 九 正 易 因 之 蒙 卦 解 與 童 心 說 袁 光 儀 * 摘 要 本 論 文 主 要 藉 由 李 贄 的 九 正 易 因 一 書 中 對 蒙 卦 的 闡 釋, 與 其 眾 所 週 知 的 童 心 說 作 一 對 照 與 印 證 李 贄 長 期 被 視

More information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 呂 湘 瑜 龍 華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唐 彪 乃 清 初 浙 江 名 儒, 其 讀 書 作 文 譜 簡 潔 地 呈 現 了 對 於 讀 書 作 文 以 及 文 學 的 種 種 看 法 其 以 為 無 論 是 讀 書 或 者 作 文, 都 必 須 以 靜 凝 神 為 出 發 點, 先 求 得 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一 期 2012 年 6 月 頁 121 144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以 經 為 法 : 廖 燕 文 學 觀 的 另 一 個 面 向 * 張 政 偉 摘 要 學 界 對 清 初 文 人 廖 燕 的 文 學 創 作 與 理 論 的 研 究 逐 漸 展 開, 並 且 獲 致 一 定 的 成 果 然 而 目 前 似 乎 將 廖 燕 的 文 學 觀 點 歸 類 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7-04-陳富容.doc

Microsoft Word - 07-04-陳富容.doc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7 期 2009 年 9 月 頁 93~112 93 不 見 玉 顏 空 死 處 長 生 殿 的 空 墳 世 界 陳 富 容 摘 要 唐 玄 宗 與 楊 玉 環 的 愛 情, 是 帝 王 故 事 中, 少 有 的 才 子 佳 人 典 型, 其 悲 劇 性 與 傳 奇 性, 增 添 了 故 事 的 美 感, 也 因 此 成 為 文 人 樂 於 發 展 的 題 材 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中 文 摘 要 王 充 (27-100) 的 人 性 論 本 於 世 碩 公 孫 尼 子, 主 張 人 性 先 天 上 有 善 有 惡, 進 而 批 評 在 其 之 前 諸 家 的 各 種 陳 言, 斷 其 優 劣, 在 中 國 人 性 論 發 展 史 上 十

More information

5 05 5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No. May 05 0087 I 07. A 000-599 05 0-07- 4 5 05-0-0 4 5 96 6 994 4 008 408 409 8 05 979 984 96 5 9 987 55 006 67 0 05 00 987 57

More information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38 93 43 59 43 44 1 2 1621 1645 1646 3 1647 1649 4 1 1996 12 121 2 1988 1 54---79 3 1990 2 39 4 1987 8 16 19 1649 27---28 45 1651 5 1656 1662 1664 1667 1668 6 1681 1683 7 13 1958 2 1651 2002 11 67 1961

More information

The Six Dynasties to Live in Seclusion the Culture Newly to Change Huang Wei-Lu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National Kaohsiung Nor

The Six Dynasties to Live in Seclusion the Culture Newly to Change Huang Wei-Lu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National Kaohsiung Nor 2007 12 1-26 1 The Six Dynasties to Live in Seclusion the Culture Newly to Change Huang Wei-Lu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article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5 年 01 1 34 林 逸 論 林 量 錄 歷 錄 數 行 行 行 類 理 林 便 老 林 行 來 論 1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 Zi s Sayings by Buddhism in Xi-Yi Lin s Verbal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 Zi Min-Chie Chiu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The Idea Changing of Father & Son between Two Dynasty Chou Wan-Yu Kao* Abstract Chinese is proud of its country with courtesy and justice. The courtes

The Idea Changing of Father & Son between Two Dynasty Chou Wan-Yu Kao* Abstract Chinese is proud of its country with courtesy and justice. The courtes * 92 2 14 92 6 3 * The Idea Changing of Father & Son between Two Dynasty Chou Wan-Yu Kao* Abstract Chinese is proud of its country with courtesy and justice. The courtesy means everyone s behavior should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27-256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方 東 樹 昭 昧 詹 言 論 陶 詩 張 俐 盈 摘 要 方 東 樹 (1772-1851) 論 詩 名 著 昭 昧 詹 言, 係 就 王 士 禛 古 詩 選 與 姚 鼐 今 體 詩 鈔 所 選 名 家 之 作, 一 一 論 其 詩 法 而 成 全 書 凡 二 十 一 卷, 其 中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03

03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57-80 20 2 91 12 vs. 1684-? * 57 58 20 2 1 2 3 4 5 transmission transformation 6 Whiggish interpretation 1 2000 8 559-563 539-558 1993 4 64-67 16 4 1995 3-7 2 1978 3 4 HPM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六 期 2014 年 12 月 頁 151-176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內 容 析 探 兼 論 蘇 李 軼 事 及 情 誼 許 雅 貴 * 摘 要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是 寫 給 門 生 李 廌 的 一 篇 書 信 文, 信 中 主 要 提 出 了 四 點 : 一 推 辭 薦 引 之 因 二 君 子 相 交 之 道 三

More informatio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对 外 汉 语 初 中 级 副 词 情 境 教 学 研 究 与 实 践 院 系 :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学 科 专 业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姓 名 : 顾 妍 指 导 教 师 : 缪 俊 2016 年 5 月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More information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DISSERTATION 学 院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专 业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硕 士 题 目 届 别 2010 届 学 生 陈 炜 导 师 张 艳 莉 副 教 授 日 期 2010 年 4 月 A VALIDATION STUDY

More information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興大人文學報 第五十三期頁 167-192 二 一四年九月 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 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 李建德* 摘 要 三官信仰源於漢末古天師道歷經各朝的發展正一 靈寶 上清 樓觀 全 真等道教宗派及明代以來的新興民間秘密教派皆參與其發展使三官信仰產生極大 的變革進而影響當代臺灣社會對三官神的認知筆者透過文獻研究法先考證三 官神由漢末至宋 元的流變提出 正一發其端而靈寶成其大 的觀點 其次對 明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CHA

Microsoft Word - MCHA 探 讨 曹 操 用 人 之 法 与 其 政 治 成 就 THE METHODS OF CAO CAO IN THE USE OF PERSONNEL AND HIS POLITICAL ACHIEVEMENTS 张 伟 隆 CHONG WEI LOONG MASTER OF ARTS ( CHINESE STUDIES ) 拉 曼 大 学 中 华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C3F7B4FACFB7C7FACEC4C8CBBBAFB5C4C1BDB8F6B7BDC3E6A1AAA1AAD6D8C6C0CCC0C9F2D6AED5F92E68746D6C>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C3F7B4FACFB7C7FACEC4C8CBBBAFB5C4C1BDB8F6B7BDC3E6A1AAA1AAD6D8C6C0CCC0C9F2D6AED5F92E68746D6C> 明 代 戏 曲 文 人 化 的 两 个 方 面 重 评 汤 沈 之 争 俞 为 民 - 内 容 提 要 本 文 对 明 代 中 叶 曲 坛 上 所 发 生 的 汤 沈 之 争 重 新 作 了 评 论, 认 为 这 场 争 论 是 在 明 代 戏 曲 文 人 化 的 过 程 中 发 生 的, 两 人 争 论 的 实 质 是 戏 曲 文 人 化 的 两 个 方 面 的 分 歧, 皆 是 为 了 追 求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 47 1 102 1~18 DOI 10.3966/207352192013044701001 年 行 六 兩 行 六 2 歷 更 歷 歷 列 2005 10,770 4.86% 523 令 靈 療 不 易 1 2 3 4 1 ( 歷 1997 12 ) 12 2 更 歷 3 4 歷 不 不 更 3 不 5 靈 靈 6 靈 異 7 靈 神 神 益 靈 神 益 不 切 靈 8 靈 句 靈 寧 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黃東陽-演繹的風流.doc

Microsoft Word - 1-黃東陽-演繹的風流.doc 興 大 人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八 期, 頁 1-26 二 一 二 年 三 月 演 繹 的 風 流 南 宋 笑 話 書 東 坡 問 答 錄 之 編 纂 基 調 與 敘 事 原 理 考 論 * 黃 東 陽 摘 要 本 文 以 專 門 纂 集 民 間 流 傳 東 坡 和 佛 印 對 答 為 戲 的 專 冊 東 坡 問 答 錄 ( 以 下 簡 稱 問 答 錄 ) 為 研 究 文 本, 考 察 是 書

More information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元 代 題 畫 女 性 詩 歌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Painting Poetries of Women Pictures in Yuan Dynasty 研 究 生 : 張 書 容 指 導 教 授 : 張 高 評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七 月 摘 要 元 代 題 畫 詩 在 唐 宋 完 善 的 基 礎

More information

¡È±m v

¡È±m v 2004 3 217 251 1 5 5 2 1 602 1 (1 5 2 5-1 6 0 4 2 3 9 1-2411 - H - 001-038 - A C 1 1 997 11 28 1 988 2 1976 458 3 1973 53 572-217- 4 5 3 2 38 4 1 969 4-13 1 995 2 72-310 1 995 1 03-116 2 6 2 002 1 2 1988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01封面.doc

Microsoft Word - 001封面.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三 期 2013 年 12 月 頁 87-126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論 歸 有 光 詩 中 的 海 戰 書 寫 兼 述 其 古 文 中 的 禦 寇 思 想 * 顏 智 英 摘 要 本 文 針 對 歸 有 光 24 首 與 抗 倭 海 戰 相 關 的 詩 篇 作 深 入 的 探 討, 以 溯 源 頭 觀 流 變 的 研 究 方 式, 具 體 見 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文 與 哲 第 二 十 期 2012 年 06 月 頁 205~238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論 蘇 軾 黃 州 紅 梅 詩 詞 的 書 寫 策 略 劉 昭 明. 彭 文 良 [ 摘 要 ] 蘇 軾 詠 梅 詩 詞 質 精 量 多, 廣 泛 流 播, 影 響 深 遠, 推 動 提 升 宋 代 詠 梅 詩 詞 的 發 展 與 地 位 蘇 軾 謫 居 黃 州, 作 紅 梅 三 首

More information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三 十 九 期 2015 年 01 月 頁 223~258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由 心 到 腦 從 腦 的 語 義 脈 絡 論 晚 清 民 初 的 文 化 轉 型 * 徐 瑞 鴻 提 要 傳 統 的 中 醫 理 論 以 心 為 神 明 之 主, 掌 管 思 維 記 憶 與 情 感, 此 一 觀 點 在 近 現 代 受 到 西 方 解 剖 學 的 巨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167-196 18 2 89 12 * 167 168 6 577 578 6 2 2 580 5 8 581 2 2 8 9 1 2 1 1 119 19 2 1977.6 1 1 22-23 Denis Twitchet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3, Sui and T ang

More information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楊 祖 漢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43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教 授 摘 要 韓 儒 鄭 道 傳 (?~1398) 是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大 儒, 他 在 當 時 的 朝 代 更 迭 之 際, 有 極 大 的 影 響 力 由 於 他 得 到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的 信 任, 得 以 實 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2\264\301\261\306\252\251970610\247\271\246\250.doc)

(Microsoft Word - 22\264\301\261\306\252\251970610\247\271\246\250.doc) 德 霖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民 國 97 年 6 月 物 業 管 理 產 業 證 照 所 需 知 識 之 系 所 學 門 歸 屬 剖 析 物 業 管 理 產 業 證 照 所 需 知 識 之 系 所 學 門 歸 屬 剖 析 凌 烽 生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營 建 科 技 系 副 教 授 兼 系 主 任 摘 要 本 文 主 要 剖 析 內 容, 是 以 大 陸 所 實 施 之 物 業 管 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東 海 中 文 學 報 第 26 期 頁 63-87 東 海 大 學 中 文 系 2013 年 12 月 曹 學 佺 湘 西 紀 行 的 探 究 許 建 崑 提 要 天 啟 二 年 (1622) 曹 學 佺 授 命 為 廣 西 布 政 使 司 右 參 議, 次 年 四 月 十 二 日 出 發, 自 福 建 福 州 啟 程, 取 道 江 西 廣 東, 再 到 廣 西 桂 林 七 月 四 日 抵 達 公

More information

096STUT DOC

096STUT DOC i YouTube was established in 2005 until now only more than 3 years. Although it was established just more than 3 years, it has already become the one of multitudinous video shares website that most peopl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v3n1.gjtm.docx

Microsoft Word - 2.v3n1.gjtm.docx Theory of carduonephric disharmony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Xia-min Lu 1, Min Lu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China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System, Jiangsu Integrated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Wang Lung-Hsi Wen-Shu Huang* Abstract Wang Lung-Hsi( ), the leader of the Wang School in the central Ch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Wang Lung-Hsi Wen-Shu Huang* Abstract Wang Lung-Hsi( ), the leader of the Wang School in the central Ch * 92 1 冃 3 92 5 30 *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Wang Lung-Hsi Wen-Shu Huang* Abstract Wang Lung-Hsi(1498-1583), the leader of the Wang School in the central Chekiang, who was very much concerned

More information

漢 代 辟 邪 神 獸 的 玉 文 化 黃 建 淳 提 要 有 漢 一 代, 巫 風 暢 行, 鬼 道 愈 盛 宮 廷 貴 族 篤 於 巫 祝, 求 於 譏 祥 ; 天 下 之 事, 或 以 仙 道 方 術 觀 察, 或 以 五 行 陰 陽 處 置, 凡 此 史 載, 斑 斑 可 考 在 漢 代 玉 器 發 展 上, 經 見 一 種 相 貌 兇 惡, 造 型 詭 譎 又 難 以 名 狀 的 動 物

More information

10384 X9908009 UDC Study On Causation Of Civil Tort Liability 2004 4 2004 2004 2004 4 [M] 1991476 [M] 1996635 ABSTRACT ABSTRACT Theory of causation, which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thorny of tort law,

More information

9 * B0-0 * 16ZD097 10 2018 5 3 11 117 2011 349 120 121 123 46 38-39 12 2018 5 23 92 939 536 2009 98 1844 13 1 25 926-927 3 304 305-306 1 23 95 14 2018 5 25 926-927 122 1 1 self-ownership 15 22 119 a b

More information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2006 12 137-178 The Various Viewpoints of Yao Ying s Jail-period Poems 137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More information

:

: A Study of Huangtao :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ext focuses on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Huangtao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Fukien, b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Huangtao s thought,

More information

1.第二卷第二期p1

1.第二卷第二期p1 通 識 學 刊 : 理 念 與 實 務,3(1),1-42 1 圖 解 思 考 法 在 申 論 題 寫 作 上 的 運 用 : 以 蕭 颯 死 了 一 個 國 中 女 生 之 後 為 例 馬 琇 芬 ( 投 稿 日 期 :2014/11/11; 修 正 日 期 :2015/01/21; 接 受 日 期 :2015/01/26) 摘 要 申 論 是 一 種 培 養 學 生 思 考 能 力 的 寫 作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53-276 20 1 91 6 * 253 254 20 1 1724-1805 1 1729-1781 2 3 4 1 1980 6 3 2 1974 54 1967 223 3 1755 1980 106 4 1966 7 255 5 6 7 8 5 1325 4 7 6 1979 1933 7 19 7 8 4 2000.1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興 大 人 文 學 報 第 三 十 九 期, 頁 167-188 1 二 七 年 九 月 誤 入 與 遊 歷 宋 傳 奇 王 榭 仙 鄉 變 型 例 探 究 黃 東 陽 摘 要 肇 興 六 朝 的 仙 鄉 傳 說 不 僅 騰 播 於 當 時, 後 世 亦 多 仿 摹 其 撰 寫 體 制 及 內 容, 嘗 為 小 說 及 戲 曲 的 重 要 命 題 惟 於 六 朝 所 奠 定 下 仙 鄉 的 基 本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2007 4 131-170 prototype theory 131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More information

00. - 0-000 0 10 0 00-0 0 11 12 13 14 15 b 16 17 18 19 0 - 20 0 0-0 0 21 22 H.Mead 0-0 - ( ) 23 ( ) 24 ( ) 25 ( ) 26 27 00 0 00 0 28 29 30 31 ( ) 0 0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 ) Northrop F.S.C.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洪淑苓--論黃得時對民間文學與古蹟文化之研究與貢獻.doc

Microsoft Word - 05洪淑苓--論黃得時對民間文學與古蹟文化之研究與貢獻.doc 論 黃 得 時 先 生 對 民 間 文 學 與 古 蹟 文 化 之 研 究 與 貢 獻 洪 淑 苓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臺 灣 文 學 所 暨 中 國 文 學 系 合 聘 教 授 109 論 黃 得 時 先 生 對 民 間 文 學 與 古 蹟 文 化 之 研 究 與 貢 獻 洪 淑 苓 摘 要 黃 得 時 先 生 (1909-1999) 為 臺 北 帝 國 大 學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前

More information

國立高雄大學數位論文典藏

國立高雄大學數位論文典藏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法 學 院 法 律 學 系 研 究 所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法 定 健 康 檢 查 之 法 律 問 題 研 究 The Research on Legal Issues in Statutory Health Examination 研 究 生 : 李 正 華 指 導 教 授 : 張 永 明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6 月 謝 詞 1977 至 1979

More information

335-365

335-365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335-365 21 1 92 6 * 335 336 21 1 1 2 3 4 5 6 7 1 1963 8 2 1978 250-251 3 1 7 4 3 2 5 1997 163 6 1984 7 1975 70 337 8 9 10 11 12 13 8 1992 331 333 9 1998 298 10 2001 187 1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_0目錄.doc

Microsoft Word - 6_0目錄.doc 博 物 館 與 文 化 第 6 期 頁 35~68(2013 年 12 月 ) Journal of Museum & Culture 6 : 35~68 (December, 2013) 臺 灣 地 方 文 化 館 政 策 呈 現 之 多 元 文 化 2 蘇 明 如 Multi-Culture Study on Project of Taiwan Local Cultural Museums Ming-Ju

More information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第 三 十 八 期 專 題 論 文 宋 朝 士 大 夫 的 仁 義 觀 為 紀 念 文 天 祥 誕 辰 七 百 七 十 週 年 而 作 王 德 毅 1 明 代 燒 荒 考 兼 論 其 生 態 影 響 邱 仲 麟 25 試 論 黃 宗 羲 政 治 思 想 的 歷 史 意 義 中 西 公 私 觀 演 變 的 一 個 比 較 王 遠 義 65 職 分 與 制 度 錢 賓 四 與 中

More information

1 * 1 *

1 * 1 * 1 * 1 * taka@unii.ac.jp 1992, p. 233 2013, p. 78 2. 1. 2014 1992, p. 233 1995, p. 134 2. 2. 3. 1. 2014 2011, 118 3. 2. Psathas 1995, p. 12 seen but unnoticed B B Psathas 1995, p. 23 2004 2006 2004 4 ah

More information

-- Hsu Ko s The Ghost of the Pretty Woma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ovie and the original book Hsin-Li Chiang Ching Kuo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nd

-- Hsu Ko s The Ghost of the Pretty Woma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ovie and the original book Hsin-Li Chiang Ching Kuo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nd -- -- 23 -- Hsu Ko s The Ghost of the Pretty Woma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ovie and the original book Hsin-Li Chiang Ching Kuo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nd Health Abstract With regard to the movie The

More information

*王心齋說得好:「天理者,」

*王心齋說得好:「天理者,」 樂 是 樂 此 學 學 是 學 此 樂 - 梁 漱 溟 對 泰 州 學 派 的 現 代 繼 承 與 改 造 王 汝 華 摘 要 以 發 皇 新 孔 學 為 畢 生 志 業 的 民 初 大 儒 梁 漱 溟, 其 由 佛 歸 儒 的 主 要 思 想 進 路 即 是 泰 州 學 派 本 文 乃 扣 緊 梁 漱 溟 與 泰 州 學 派 的 關 係 而 發, 參 稽 梁 漱 溟 的 系 列 著 作 ; 檢 視

More information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2007 9 17 3 China 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Sep12007 Vol117 No13 :,1964 : 1, 100006,20 20 40,,,, 1938 1941 1946 1997 1995 1 2007 3,, 1981 : :, :,,,, :,,, ( ) ;,, :, : 1981 4 :, :, 1984

More information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8-2008.6 Study of Emperor Qianlong as Manjusri Bodhisattva Lo Chung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2012 2 157 No. 2 2012 Jinan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57 100871 I127. 41 A 1000-5072 2012 02-0002 - 10 4 1 1 2 1540 1503 2 2011-06 - 27 1969 1 1985 19 2 3 1997 1998 3 2 34 2 3 154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doc

Microsoft Word - 24.doc 水 陸 畢 陳 晚 明 飲 食 風 尚 初 探 蕭 慧 媛 桃 園 創 新 技 術 學 院 觀 光 與 休 閒 事 業 管 理 系 摘 要 飲 食 是 人 類 維 持 與 發 展 生 命 的 基 礎 之 一, 飲 食 風 尚 會 隨 著 社 會 地 位 物 質 條 件 以 及 人 為 因 素 轉 移, 不 同 階 層 的 飲 食 方 式, 往 往 標 誌 著 他 們 的 社 會 身 分, 甚 至 反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2014 年 3 月 頁 255-29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論 老 殘 遊 記 中 的 身 體 隱 喻 許 暉 林 * 摘 要 晚 清 以 降, 以 身 體 譬 喻 國 體 成 為 理 解 國 民 與 國 家 關 係 的 重 要 方 式 藉 由 對 老 殘 遊 記 中 身 體 譬 喻 的 分 析, 我 試 圖 提 出 以 下 的 觀 察

More information

,,,, 1980,,,,, 1980, (, J,1980) (,,1980) (,,1982) (,1980) (,1982) (, 1983) (,1983) (, 1983) (,1983) (,1985) (, C,1985), 1981 1982,,, : (1980 ),,,,,, (

,,,, 1980,,,,, 1980, (, J,1980) (,,1980) (,,1982) (,1980) (,1982) (, 1983) (,1983) (, 1983) (,1983) (,1985) (, C,1985), 1981 1982,,, : (1980 ),,,,,, ( 2006 2 No. 2,2006 122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Serial No. 122 (, 100875 ;, 100006) [ ],, [ ] [ ] K092 [ ]A []100225332 (2006) 0220001211, :,,,,,,,,,,,,,,,,,,,,,, [] 2005212220 1924 ;,, ( :,,1924 ),,,,,,,,,

More information

《中庸》釋疑*以書中九則詞語為例

《中庸》釋疑*以書中九則詞語為例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2010 年 10 月 頁 95~114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經 學 研 究 所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黃 忠 天 摘 要 朱 熹 萃 聚 群 賢 之 論, 推 敲 注 釋, 傾 其 畢 生 心 血, 完 成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自 元 仁 宗 皇 慶 二 年 (1313 年 ) 以 降, 此 書 更 成 為 科 舉 考

More information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Scholars of all the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Scholars of all the 2007 12 183-210 The Chényù-Dùncuò (Profound and Forceful) Theory in Zhan-Tai Wu s 183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ore information

65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ransboundary Pursuers of Chai Chunya s The Book of Tibetan Red Palimpsest Peng MingWei Abstract In the short stories collection Th

65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ransboundary Pursuers of Chai Chunya s The Book of Tibetan Red Palimpsest Peng MingWei Abstract In the short stories collection Th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104 年 9 月 頁 64 80 64 越界的追尋 柴春芽 西藏紅羊皮書 初探 彭明偉 摘 要 從柴春芽一系列自傳性色彩濃厚的短篇作品來看或者可以說近百年來中 國歷史劇變過程中的漢藏矛盾問題在柴春芽個人身上矛盾統一起來具體而微地 則展現在信仰的危機與處理上 本文主要想討論他的小說集 西藏紅羊皮書 便 是這樣信仰危機的產物集子裡收錄有十五篇中短篇小說較為多樣地展現作者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生 死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吳 晟 詩 文 作 品 中 生 命 觀 之 研 究 A Study On Life Viewpoint Of Wu S heng's Poems and Essays 研 究 生 : 施 玉 修 指 導 教 授 : 廖 俊 裕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5 月 14 日 謝 誌 感 謝 我 的 父 母, 賦 予 我 一 個 圓 滿 的 生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D3620B3AFB24DA8712DB747AFE0AC46A9B2BB50A4BDB0C8ADDBB27AA4A7B1B4B0512E646F63>

<4D F736F F D D3620B3AFB24DA8712DB747AFE0AC46A9B2BB50A4BDB0C8ADDBB27AA4A7B1B4B0512E646F63> 文 官 制 度 季 刊 第 一 期 民 98 年 1 月 頁 115-137 廉 能 政 府 與 公 務 倫 理 之 探 討 * 陳 清 秀 摘 要 馬 總 統 在 就 職 演 說 明 確 宣 示, 新 政 府 重 要 任 務 之 一 就 是 要 樹 立 廉 能 政 治 的 新 典 範, 新 政 府 上 台 後, 廉 能 亦 為 行 政 院 施 政 方 針 之 一, 人 事 行 政 局 本 於 行

More information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1. (74)16 5-30 2. (61) 3. (84) : 4. (51) 5. (76) 6. (52) 7. (82) - : 267-276 :: 8. (86) 9. (84) 140 243-255 10. (88) 11. (86) 115-144 12. (51) 408-425 13. (6) 33-36 14. (67) 15. (19) 16. ( ) (72) 17. (75)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339-367 20 1 91 6 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 339 340 20 1 1 1854-1921 1881-1973 Dante Germino 1 2 1979 Marianne Bastid- Bruguière 1990 1991 6 1995 2 1995 2 1998 5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public corpor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this paper studies basic theories of public legal establishment, with our country s reality in the social transferring period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ϲ ฯ र ቑ ጯ 高雄師大學報 2015, 38, 63-93 高雄港港史館歷史變遷之研究 李文環 1 楊晴惠 2 摘 要 古老的建築物往往承載許多回憶 也能追溯某些歷史發展的軌跡 位於高雄市蓬 萊路三號 現為高雄港港史館的紅磚式建築 在高雄港三號碼頭作業區旁的一片倉庫 群中 格外搶眼 這棟建築建成於西元 1917 年 至今已將近百年 不僅躲過二戰戰 火無情轟炸 並保存至今 十分可貴 本文透過歷史考證

More information

2012 ( 2 ) ( )? ( )?????? ( ) 2 1 :http://book.163.com/special/pkhanhan/ :2

2012 ( 2 ) ( )? ( )?????? ( ) 2 1 :http://book.163.com/special/pkhanhan/ :2 216 Evidence Science Vol.20 No.2 2012 * ; ; D915.13 A 1674-1226(2011)02-0216-16 Analysis of Han Han Ghost Gate Ev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idence Law. Chen Wei School of Law Beihang University 10019.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EDBC9B3B3C9CBFEA1AAA1AAC9CCBDADBDCCD3FDCEC4BCAF20A3A8D6D0A3A9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EDBC9B3B3C9CBFEA1AAA1AAC9CCBDADBDCCD3FDCEC4BCAF20A3A8D6D0A3A92E646F63> 高 等 教 育 初 步 探 讨 高 等 学 校 党 委 书 记 和 校 长 的 岗 位 职 责 内 容 提 要 : 2003 年 出 版 的 高 等 教 育 杂 志, 几 乎 每 期 都 有 探 讨 高 等 学 校 党 委 领 导 下 的 校 长 分 工 负 责 制 的 文 章 我 以 为, 这 些 文 章 所 涉 及 的 中 心 问 题 是 高 等 学 校 党 委 书 记 和 校 长 谁 是 一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Mi-Fu, the master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Song Dynasty, is famous for his unique mist scenery in the Chinese painting world. According

Abstract Mi-Fu, the master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Song Dynasty, is famous for his unique mist scenery in the Chinese painting world. According 2005 12 161-198 The Immortal Ideal Condition Hidden in the Mi-Fu s Mist Scenery: Take Jinshan as an example * Hsiao Pai Fang * 161 Abstract Mi-Fu, the master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Song Dynasty,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101-129 20 1 91 6 1 * 1 1991 1039 101 102 20 1 2 3 4 5 6 2 1990 23 1 3 1012 4 1-5 1 2000 3 4 54-58 6 1 103 7 8 9 10 11 7 2 33 8 33-34 9 3 1013 10 1 11 1 13 104 20 1 12 13

More information

人10 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DOC

人10 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DOC 330 330340 CHIA-NAN ANNUAL BULLETIN VOL. 30, PP. 330 340, 2004 331 (1) (2) (3) (4) (5) (6) (7) 1. (8) 332 2. (9) (15) 333 3. (10) 4. 334 (11) 335 (12) (13) 1. 336 2. (14) 3. 337 4. 5. 6. 338 1. 69 2. 32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2-李若鶯.doc

Microsoft Word - 012-李若鶯.doc 論 莊 子 處 世 哲 學 的 基 本 功 忘 287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高 雄 師 大 學 報 2003,15,287-307 論 莊 子 處 世 哲 學 的 基 本 功 忘 ] 李 若 鶯 摘 要 莊 子 哲 學 不 是 理 論 的 思 維 哲 學, 而 是 實 用 的 生 活 哲 學, 是 經 由 觀 照 人 生, 思 考 存 在 本 質, 歸 納 出 的 性 命 對 應 莊 子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 新 學 報 31 期 pp.37-55 Volume 31, Ming Hsin Journal, October 2005 李 商 隱 審 美 觀 之 形 成 及 其 理 論 初 探 陳 靜 芬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摘 要 唐 代 詩 歌 雲 蒸 霞 蔚, 詩 人 各 擅 其 場, 李 商 隱 是 晚 唐 詩 壇 最 後 的 絕 響, 在 深 美 閎 約 的 詩 歌 花

More information

38 張 元 素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研 究 本 文 以 張 元 素 著 述 為 主 要 材 料, 采 用 上 海 涵 芬 樓 景 印 元 杜 思 敬 濟 生 拔 粹 刊 本 4 ; 醫 學 啟 源 為 任 應 秋 點 校 本, 任 本 以 明 成 化 八 年 刊 本 為 底 本, 旁 校 上

38 張 元 素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研 究 本 文 以 張 元 素 著 述 為 主 要 材 料, 采 用 上 海 涵 芬 樓 景 印 元 杜 思 敬 濟 生 拔 粹 刊 本 4 ; 醫 學 啟 源 為 任 應 秋 點 校 本, 任 本 以 明 成 化 八 年 刊 本 為 底 本, 旁 校 上 J Chin Med 24(1): 37-47, 2013 37 1 1,2, * 1,2 1,2 1 2 101 04 09 101 09 26 張 元 素, 字 潔 古, 金 代 易 州 ( 河 北 易 水 ) 人, 他 學 識 淵 博, 臨 證 經 驗 豐 富, 善 於 化 裁 古 方 他 建 立 了 以 臟 腑 辨 證 為 核 心 的 臨 床 證 治 體 系, 創 新 了 用 藥 理 論,

More information

094THU DOC

094THU DOC 1 Tunghai University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AdvisorProfessor Lee Li-shin Research into Tang Dynasty Poetry about Amusement Activities AuthorChen Cheng-ping July 3,2006 2 3

More information

01何寄澎.doc

01何寄澎.doc 1 * ** * ** 2003 11 1-36 Imitation and the 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non: Lu Chi s Nigushi Ho Chi-p e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su Ming-ch

More information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A Study of Postpartum Recuperation t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A Study of Postpartum Recuperation t 國 立 高 雄 餐 旅 學 院 台 灣 飲 食 文 化 產 業 研 究 所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碩 士 論 文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近 五 十 年 來 台 灣 閩 南 婦 女 產 後 月 內 飲 食 調 養 之 研

More information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释 奠 礼 乐 之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金 圣 基 中 文 提 要 : 本 文 是 为 了 探 究 释 奠 祭 礼 之 乐 舞 的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释 奠 礼 指 在 文 庙 祭 奠 孔 子 等 先 圣 先 贤 的 仪 式 释 奠 是 自 古 以 来 本 着 儒 学 的 独 特 文 化 意 识, 从 学 校 奉 行 下 来, 而 备 受 关 注 本 文 主 要 对 形 成 释 奠

More information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 1 61 146 167 374 36 14 2 2 1 1 9 1 3 2 3 1 7 1 1 3 1 1 3 28 4 104 35 5 22 3 3 2 1 2 1 11 5 10 2 3 1 1 2 2 1 1 2 1 2 1 1 3 1 3 2 1 3 3 2 1 5 1 600 166 77 50 6 5 8 2 22 5 1 1 2 6 1 3 1 3 5 1 1 3 17 1

More information

A Critic of Archetype by Wen Yiduo s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Book of Songs Chu Meng-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

A Critic of Archetype by Wen Yiduo s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Book of Songs Chu Meng-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 2007 10 77-116 77 A Critic of Archetype by Wen Yiduo s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Book of Songs Chu Meng-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National Taipei

More information

171-200

171-200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171-200 19 2 90 12 * 171 172 19 2 1 2 1 1979 232-233 2 1968 3 125 35 700 173 3 4 3 2000.4 4 1989 12 541-542 174 19 2 5 6 7 8 9 10 5 1987 9 432 6 5 17 539 7 1988 6477 8 4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