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Similar documents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ca ca.834-ca th cent

Microsoft Word - 王明排版.doc

1 1. M J M M J M J M M J

目 录 一 2015 届 毕 业 生 就 业 基 本 情 况... 2 ( 一 ) 总 体 就 业 率 与 签 约 率... 2 ( 二 ) 各 专 业 就 业 率 签 约 率 情 况... 2 ( 三 ) 生 源 性 别 与 就 业 情 况... 4 ( 四 ) 生 源 地 与 就 业 情 况..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标题



/3 2/3 5 P P9 7 P P348 9 P P P P P P83 7 P397 86

18¾ÏºØ


西漢晚期以來,儒家思想對社會已有了深入的影響,當時不論士庶,普遍對孝悌之行抱有由衷的敬意。在此背景下,原本存在於大家庭的治家之法,在士人階層發生了深刻而微妙的變化。士人立身以禮、躬行實踐的結果,推動著家庭內的倫理關係趨向於嚴謹規矩。

08清嘉慶年間海盜蔡牽犯臺始末_修_薛卜滋.doc

西 出 永 昌 无 故 人

48 東華漢學 第20期 2014年12月 後 卿 由三軍將佐取代 此後 中大夫 極可能回歸原本職司 由 於重要性已然不再 故而此後便不見 中大夫 記載於 左傳 及 國 語 關鍵詞 左傳 中大夫 里克 丕鄭 卿

Microsoft Word - 刘平

Microsoft Word doc

中 正 歷 史 學 刊 第 十 五 期 The Real Prince Lanling Yan Hao * Abstract Prince Lanling, who is famous of the Battle of Mangshan, was an important general in th

untitled

戲劇研究 第二期 9 0 周育德 金水 中國戲史略 鄧濤 劉立文 中國古代戲劇文學史 張 庚 郭漢城 中國戲曲通史 廖奔 劉彥君 中國戲曲發展 12 史 等都或簡或繁地把它當作論題 就中後兩部著墨較多 自然也較富於參考 價值 而盧前之書成書較早 已將花雅爭衡分為三期 始於秦腔 繼以徽調

230 東華漢學 第18期 2013年12月 的瑞兆象徵 而乾隆皇帝的題詩跋語亦可視為其登基六十年的 時代 筆記 三希堂 位處全國政治權力中樞 但 三希堂 所藏不過是前代 所遺而與政治權力無關的三件歷史文物 亦因為如此 三希堂 的設 立本身便有混淆政治文化兩種面貌的可能性 而面對 快雪時晴帖 這位文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曹美秀.pdf

206 雜但總的來說陳維崧仍然受到肯定特別是陳廷焯 對陳維崧有了再 發現 侯雅文的文章試圖抽樣選取不同時期的清詞選本來探討陳維崧詞的經典化 內涵及其過程不過其中與本文有關係的只有王昶 國朝詞綜 一種雖然前後對 照多少揭示了其價值但對如何反映雍乾詞學傾向尚未能展開 李睿的文章全 面

< D333036B3AFBF432DB1E4ACFCA8712E706466>

天津娼业改造问题述论:1949-1957


/ 环 境 与 社 会 / 出 的 特 征 是 形 体 如 刀, 故 刀 凤 和 带 鱼 被 统 称 刀 鱼 ; 而 在 现 代 鱼 类 分 类 学 中, 刀 凤 属 鲱 形 目 鳀 科, 带 鱼 属 鲈 形 目 带 鱼 科, 分 属 两 科 鱼 类 根 据 古 代 民 众 和 现 代 鱼 类 学

(Microsoft Word - \277\357\262\325\252\272\246\322\266q.doc)

******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Microsoft Word - ~ doc

untitled

<4D F736F F D20B9A4D2F8B3C9B3A B0EBC4EAB1A82DC8ABCEC42E646F63>

C J. C. Caldwell 訛 輯 輥 訛 輰 輥 Victor Nee 1 輥 輱 訛 ~

: : : :1996,??,,,,,,,, :,,,,, Goldsmith (1969) 35,, Shaw(1973) Gurley Shaw(1960), Demirg c2 Kunt Levin (2001) 150 (1992)

,,,,,,,,,, ; (),,,,,,,, 1862,1864 8,,() () () () () () (), :,,,,,,,,,,,,,,,, 95 %,, 1.,,, 20 (1838 ) (1873 ), ( )

2008 3, (,1989, 135 ) 1869 (,1919) , ,,,, 20, (,1990) 1872,,,,,,1914, 1872,42 4,1918,,, 46,, 1872,,1880,40,, (,1998) 1914,,

经 济 高 速 增 长 和 其 后 又 比 其 他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更 为 顺 利 地 克 服 了 石 油 危 机 的 冲 击, 使 日 本 的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在 7 0 ~ 8 0 年 代 赢 得 了 国 际 社 会 的 广 泛 赞 誉 ( 其 间 虽 有 欧 美 国 家

2015 TB-1-06.indd

:,, 12 28,, 3 :,,,,,, ;,, 2,,,,,,, 1911,,,,,, 3, , 79, 69 69, 43, 5 4, 9, 4 4,,?, 1924 :,, :,,,,,, 6,,,,, :,, :,,, 2, :, 3 :, 2003,

排版稿.FIT)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組合 1.pdf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大专业考研必读信息(公共管理学院部分)

三、育明考博总结中共中央党校考博复习策略(育明教育考博课程中心)

标题

Microsoft Word - MCHA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蕭慧媛 doc

before them. Finally they freed themselves from KMT s encirclements in the region of the Jinsha River. This period of history demonstrates that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59 [1] [2] [3] A A ( 4 ) A A [4]

Japan He Bin Professor,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daily life, the food on the table in the fa

营养学于一身的著作 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膳专书 书中许多内容对今天人们的饮食 营养 食疗食补 养生避忌等有着指导性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问世之后进献元朝文宗皇帝 文宗批示 命中院使臣拜住刻梓而广传之 兹举也 意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 推 ①忽思慧又作和斯辉 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 恩泽之厚

Microsoft Word - z-ww386-劉恆妏

&writer=0 43

12-2-人文封面

124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4 年 第 20 卷 第 2 期 2. 专 门 惩 戒 法 1931 年 6 月 8 日, 国 民 政 府 颁 行 了 公 务 员 惩 戒 法 [6] 该 法 共 二 十 八 条, 六 章, 包 括 通 则 惩 戒 处 分 审 议 程

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On the Tea Culture in Verses of the Yuan Dynasty Shu-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 Tang poetry, Sung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Microsoft Word - 台灣舞獅歷史發展脈絡之探析…全文

張 佳 114 古改革目的在於塑造明政權 承古先聖王之統 的正統地位以期加強民眾對新政 權的認同 同時借助對胡漢服飾習俗的嚴格區分刻畫一個異於 中國 傳統的 胡 4 元 形象以此反襯自身政權的正統性明初通過對士庶日常服飾的嚴格規範細 緻地刻畫了各個群體和階層 君臣 官民 良賤 的身份界限建立起一套與

<4D F736F F 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 D313738B1F5A46CB5C4B773B1B42DB4BFA5C3B8712E706466>


,,,,,, (William Parish) , 2865, : (1966 ) 20,,, 20, :,, :,, (Destratification) (Parish,1984 :84-120), 1983 (N = 1774) (Xie &Lin, 1986) 19

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

2 决 (1) (2) (3) 408AD-537AD AD-509AD 2.66 ( 1990) 衆 ( ) 6.5 1) 1)

08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顏 鸝 慧 人 社 科 院 / 人 文 藝 術 教 學 中 心 摘 要 飲 茶 的 起 源, 歷 來 眾 說 紛 紜, 根 據 文 獻 資 料 顯 示, 在 唐 代 之 前, 飲 茶 只 是 一 種 區 域 性 的 生 活 風 俗 然 西 漢 時 已 有

A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Liu Zong-Yuan s Story of He-Jian : Also on Liu s Reflections and Writings on Human Desires Fang Jie * Abstract Both Liu

第四章 东正教 俄中关系之意义再被稀释的重要因素

Microsoft Word doc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23 期 Chiang Ching-kuo 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and Its Effects ( ) Abstract Wen-yuan Chu * Chiang Ching-kuo wa

台 灣 人 權 學 刊 第 三 卷 第 三 期 他 還 接 受 教 育 部 的 委 託, 長 年 擔 任 中 央 層 級 的 人 權 教 育 輔 善 團 的 指 導 教 授, 至 今 已 有 多 年 我 雖 然 不 是 很 了 解 為 什 麼 他 可 以 一 邊 承 擔 教 育 部 賦 予 的 任

%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idate:linan Adviser:Prof. Han Xinmin Nanjing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論文集29-1_前6P.indd

Microsoft Word 钟翠翠.doc

跨越文藝復興女性畫像的格局—


Transcription:

从 宣 押 入 内 到 独 班 奏 事 : 南 宋 韩 侂 胄 的 专 权 之 路 韩 冠 群 (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人 文 与 传 播 学 院, 上 海 200234) [ 摘 要 ] 韩 侂 胄 是 南 宋 政 治 史 上 的 重 要 人 物 考 察 韩 侂 胄 成 功 上 台 并 维 持 专 权 的 具 体 方 式, 发 现 宁 宗 对 韩 侂 胄 一 以 贯 之 的 信 任 与 倚 重 是 韩 侂 胄 专 权 形 成 的 首 要 原 因 开 禧 元 年 (1205) 七 月 之 前, 韩 侂 胄 没 有 担 任 实 职 差 遣, 却 每 日 宣 押 进 入 宫 中, 辅 佐 宁 宗 处 理 朝 政 他 主 要 通 过 控 制 御 笔 下 发 的 通 道 利 用 台 谏 官 言 论 等 手 段 实 现 一 己 之 私 担 任 平 章 军 国 事 之 后, 他 成 为 实 权 宰 相, 主 要 利 用 独 班 奏 事 留 身 独 对 等 既 有 制 度, 获 得 更 多 面 见 宁 宗 的 机 会, 借 机 影 响 宁 宗 的 决 策, 变 私 意 为 君 命 就 韩 侂 胄 的 个 人 经 历 而 言, 与 其 称 之 为 权 相, 不 如 称 之 为 权 臣 更 为 合 适 [ 关 键 词 ] 韩 侂 胄 ; 专 权 ; 宋 宁 宗 ; 权 臣 [ 中 图 分 类 号 ] K245 [ 文 章 编 号 ] 1002-3054 (2016) 04-0013-10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OI] 10 13262 / j bjsshkxy bjshkx 160402 韩 侂 胄 是 南 宋 宁 宗 朝 的 重 要 政 治 人 物, 后 来 被 称 为 权 相 或 者 权 臣 前 人 对 宁 宗 朝 政 治 史 的 研 究, 主 要 关 注 点 也 在 于 韩 侂 胄 与 史 弥 远 这 两 位 权 相 具 体 到 对 韩 侂 胄 的 研 究, 学 界 主 要 讨 论 的 是 其 在 绍 熙 内 禅 庆 元 党 禁 开 禧 北 伐 等 重 大 历 史 事 件 中 的 行 为 表 现 及 其 历 史 评 价 问 题 [1] 不 过 这 些 研 究 都 是 基 于 韩 侂 胄 专 权 已 然 成 立 展 开 的, 而 对 于 其 专 权 为 何 能 够 实 现 则 措 意 较 少 赵 冬 梅 较 早 地 指 出 韩 侂 胄 所 担 任 的 知 门 事 的 官 职 特 点 使 得 他 靠 近 皇 权, 受 到 皇 权 的 纵 容, 为 其 弄 权 干 政 提 供 了 机 会 [2] 小 林 晃 进 一 步 指 出 在 宁 宗 滞 留 重 华 宫 期 间, 担 任 知 门 事 的 韩 侂 胄 与 宁 宗 的 联 系 更 为 密 切, 使 其 在 与 赵 汝 愚 的 权 力 争 夺 中 占 据 上 风, 最 终 击 败 赵 汝 愚 一 派, 韩 侂 胄 专 权 由 此 得 以 确 立 [3] 两 人 探 讨 的 韩 侂 胄 上 台 过 程 即 专 权 的 成 立 很 有 价 值, 然 对 于 之 后 韩 侂 胄 如 何 维 持 其 专 权 以 及 当 时 的 中 枢 权 力 运 作 特 点 却 很 少 涉 及 特 别 是 自 绍 熙 五 年 (1194) 十 二 月, 韩 侂 胄 即 不 再 担 任 知 门 事, 被 授 予 宫 观 官, [4](P13772) 此 后 直 到 开 禧 元 年 (1205) 七 月, 韩 侂 胄 实 际 上 并 未 担 任 实 任 职 务, 那 么 在 这 十 余 年 时 间 里, 韩 侂 胄 是 如 何 实 现 个 人 专 权 的 呢? 其 专 权 的 方 式 究 竟 是 什 么? 在 担 任 平 章 军 国 事 后, 其 专 权 方 式 又 发 生 了 哪 些 新 变 化? 这 些 问 题 对 于 进 一 步 探 明 这 一 时 期 的 中 枢 政 治 的 运 作 特 点, 对 于 理 解 所 谓 的 权 相 政 治 都 有 一 定 的 学 术 意 义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宋 代 中 枢 权 力 的 运 作 始 终 是 以 皇 帝 为 中 心, 辅 以 宰 执 大 臣 台 谏 侍 从 等 官 僚 而 做 出 政 务 裁 决 韩 侂 胄 个 人 专 权 也 无 法 越 出 这 一 核 心 权 力 圈 若 要 完 整 地 呈 现 韩 侂 胄 专 权 的 中 枢 权 力 格 局, 除 了 [ 收 稿 日 期 ] 2015-12-20 [ 作 者 简 介 ] 韩 冠 群 (1986-), 男, 河 北 邯 郸 人,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人 文 与 传 播 学 院 博 士 后. [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西 部 项 目 (15XZS015) 13

北 京 社 会 科 学 2016 年 第 4 期 联 系 当 时 的 中 枢 制 度, 尤 需 考 察 韩 侂 胄 与 皇 帝, 与 宰 执 台 谏 侍 从 等 官 员 间 错 综 复 杂 的 关 系, 从 制 度 与 人 事 两 个 方 面 呈 现 专 权 的 权 力 形 态 限 于 篇 幅, 侧 重 从 韩 侂 胄 与 皇 帝 关 系 的 角 度, 结 合 排 班 奏 事 制 度, 对 以 上 问 题 试 作 一 探 讨, 在 此 基 础 上 回 应 学 者 通 常 所 论 及 的 韩 侂 胄 为 权 相 的 命 题 一 宁 宗 的 信 任 : 韩 侂 胄 专 权 形 成 的 首 要 原 因 韩 侂 胄 字 节 夫, 系 北 宋 著 名 宰 相 韩 琦 的 曾 孙 其 父 韩 诚, 娶 高 宗 吴 皇 后 女 弟, 侂 胄 因 此 得 以 恩 荫 入 官 淳 熙 末, 担 任 知 门 事 在 赵 汝 愚 为 首 的 外 朝 大 臣 谋 划 拥 立 宁 宗 的 过 程 中, 需 要 得 到 吴 太 后 的 旨 意 但 吴 太 后 居 住 在 重 华 宫, 外 朝 大 臣 不 得 入 内, 遂 物 色 进 入 重 华 宫 传 达 内 外 信 息 的 人 选 在 吴 太 后 侄 子 吴 琚 吴 环 相 继 拒 绝 传 达 之 后, 韩 侂 胄 作 为 吴 太 后 的 外 甥, 其 妻 又 是 吴 太 后 的 侄 女, 成 为 最 合 适 的 人 选 借 助 于 重 华 宫 提 举 内 侍 关 礼 的 帮 助, 韩 侂 胄 成 功 得 到 吴 太 后 的 旨 意, 拥 立 宁 宗 得 以 顺 利 进 行 第 二 天 宁 宗 即 位 于 重 华 宫 [5](P40-41) 在 此 过 程 中, 韩 侂 胄 实 际 上 立 有 大 功, 但 赵 汝 愚 认 为 我 与 赵 尚 书 皆 宗 臣, 而 韩 知 阁 乃 右 戚, 各 不 言 功, 惟 爪 牙 之 臣 所 当 推 赏 [6]( 卷 28P2263) 殿 前 副 都 指 挥 使 郭 杲 被 擢 为 武 康 军 节 度 使 韩 侂 胄 落 阶 官, 为 汝 州 防 御 使 在 拥 立 前 负 责 联 络 殿 帅 郭 杲 的 工 部 尚 书 赵 彦 逾 也 立 有 大 功, 赵 汝 愚 同 样 迟 迟 不 对 其 擢 升 封 赏 一 直 到 绍 熙 五 年 ( 1194) 闰 十 月, 赵 彦 逾 才 被 授 予 端 明 殿 学 士 知 建 康 府, 后 改 除 四 川 制 置 使 赵 彦 逾 原 本 希 望 赵 汝 愚 将 自 己 除 为 执 政, 现 在 竟 然 被 外 放 任 官, 彦 逾 怨 之, 遂 与 韩 侂 胄 合 两 人 愤 愤 不 平 地 说 : 此 事 皆 吾 二 人 之 力, 汝 愚 不 过 蒙 成 耳 今 自 相 位 以 专 其 功, 乃 置 我 辈 度 外 邪? 于 是 始 有 逐 汝 愚 之 谋 矣 汝 愚 虽 然 收 召 李 祥 杨 简 吕 祖 俭 等 道 学 士 人 以 自 壮, 然 宫 中 及 一 时 之 议, 皆 归 功 于 侂 胄, 自 是 出 入 宫 掖, 居 中 用 事 [5](P43) 这 里 的 宫 中 显 然 是 指 被 拥 立 即 位 的 宁 宗 可 知, 赵 汝 愚 虽 然 未 对 韩 侂 胄 封 赏, 但 在 宁 宗 看 来, 自 14 己 能 够 即 位 主 要 是 韩 侂 胄 的 功 劳 ( 事 实 上 也 确 是 如 此 ) 从 这 意 义 上 说, 他 任 用 韩 侂 胄 的 部 分 原 因 当 是 出 于 对 韩 侂 胄 的 感 激 宁 宗 任 用 韩 侂 胄 的 另 一 个 原 因 在 于 侂 胄 是 他 的 亲 戚, 是 可 以 信 赖 的 人 韩 侂 胄 既 是 吴 太 皇 太 后 ( 即 前 文 所 述 吴 太 后 ) 的 外 甥, 又 与 宁 宗 的 韩 皇 后 是 近 亲 韩 皇 后 的 父 亲 是 韩 同 卿, 而 同 卿 的 季 父 是 韩 侂 胄, 时 天 下 皆 知 侂 胄 为 后 族, 不 知 同 卿 乃 后 父 也 [4](P8656) 华 岳 也 说 : 侂 胄 以 后 族 之 亲, 位 居 极 品, 专 执 权 柄 [7] 可 见, 后 族 的 身 份 对 于 韩 侂 胄 个 人 权 势 的 膨 胀 很 有 影 响 当 然, 这 都 离 不 开 宁 宗 对 这 位 亲 戚 的 看 重 和 信 任 这 从 宁 宗 对 彭 龟 年 与 韩 侂 胄 冲 突 一 事 的 处 理 可 以 看 出 彭 龟 年 早 年 曾 经 兼 任 嘉 王 府 直 讲, 担 任 宁 宗 的 老 师 宁 宗 即 位 后, 彭 龟 年 升 为 吏 部 侍 郎 兼 任 经 筵 讲 读 官 彭 龟 年 看 到 韩 侂 胄 一 步 步 掌 控 了 台 谏 言 官 以 及 执 政 的 任 用, 遂 于 绍 熙 五 年 (1194) 十 二 月 九 日 上 奏 揭 发 其 擅 权 之 事 他 首 先 指 出 韩 侂 胄 与 太 皇 太 后 皇 后 的 亲 近 关 系, 在 拥 立 宁 宗 过 程 中 立 有 功 劳, 因 此 韩 侂 胄 受 到 士 大 夫 的 赞 赏, 之 后 着 重 陈 述 道 : 然 日 来 藉 藉, 皆 云 数 入 禁 近, 干 预 政 事 陛 下 进 退 大 臣, 更 易 言 路, 皆 初 政 最 关 大 体 者 其 所 以 进 退 之 由, 更 易 之 故, 大 臣 或 不 能 知, 而 侂 胄 能 知 之, 大 臣 或 不 能 言, 而 侂 胄 能 言 之, 不 知 侂 胄 何 以 得 此? 他 担 心 一 旦 外 戚 乃 得 阴 乘 其 机, 簧 鼓 于 外, 则 陛 下 总 揽 之 权, 恐 为 此 人 所 盗 矣 [8](P820) 可 知, 在 宁 宗 进 退 大 臣 更 换 言 路 官 之 时, 允 许 韩 侂 胄 参 与 其 事, 从 而 影 响 了 宁 宗 的 最 终 决 定 而 在 彭 龟 年 看 来, 这 是 对 祖 宗 家 法 的 破 坏, 是 外 戚 干 政 窃 取 皇 帝 大 权 他 请 求 宁 宗 罢 黜 韩 侂 胄, 以 解 天 下 之 疑 宁 宗 回 答 道 : 只 为 是 朕 亲 戚 用 之, 不 知 如 此 [8](P820) 按 照 宋 代 制 度, 门 官 员 通 常 都 是 由 外 戚 勋 贵 和 潜 邸 旧 臣 来 担 任 宁 宗 任 用 自 己 的 亲 戚 来 担 任 知 门 事, 在 制 度 上 没 有 什 么 特 异 之 处, 宁 宗 的 回 答 也 确 是 实 情, 所 以 他 并 不 认 同 韩 侂 胄 侵 权 的 说 法 彭 龟 年 奏 事 后 就 居 家 待 罪 第 二 天, 右 丞 相 赵 汝 愚 面 见 宁 宗, 请 示 如 何 处 分 宁 宗 言 : 韩

从 宣 押 入 内 到 独 班 奏 事 : 南 宋 韩 侂 胄 的 专 权 之 路 侂 胄 是 朕 亲 戚, 彭 龟 年 是 朕 旧 学, 诚 是 难 处 仍 然 强 调 韩 侂 胄 亲 戚 的 身 份 赵 汝 愚 建 议 同 时 留 两 人 在 京, 以 韩 侂 胄 奉 内 祠, 彭 龟 年 依 旧 任 职 宁 宗 云 : 甚 好 [8](P821) 但 宁 宗 所 下 御 批 却 是 : 韩 侂 胄 转 一 官, 依 所 乞 除 在 京 宫 观 彭 龟 年 除 焕 章 阁 待 制 与 郡 中 书 舍 人 楼 钥 林 大 中 缴 奏 曰 : 次 对 不 过 在 外 之 职, 序 位 反 下 于 贰 卿, 廉 车 之 升 留 务, 则 宠 之 已 至 况 一 去 一 留, 恩 意 不 同, 去 者 遂 远, 不 复 得 侍 左 右, 留 者 既 曰 内 祠, 则 召 见 无 时, 终 不 能 远 人 言 籍 籍, 尚 以 为 不 平 他 们 请 求 宁 宗, 或 者 仍 旧 留 龟 年 于 经 筵, 令 其 担 任 讲 读 官 或 者 命 侂 胄 以 外 祠, 或 外 出 任 职, 这 样 处 理 才 算 公 正 [9](P514) 次 对 是 指 彭 龟 年 所 授 的 焕 章 阁 待 制 贴 职, 虽 然 是 文 学 高 选, 但 就 实 际 职 事 而 言, 在 外 郡 守 的 序 位 低 于 吏 部 侍 郎 授 予 贴 职 名 为 优 异, 实 为 谪 降 廉 车 之 升 留 务 是 指 韩 侂 胄 的 阶 官 由 观 察 使 升 为 承 宣 使 承 宣 使 是 仅 次 于 节 度 使 的 武 官 高 阶, 且 韩 彭 所 获 新 职 一 内 一 外, 宁 宗 对 两 人 的 处 理 难 言 公 平, 故 受 到 中 书 舍 人 的 抵 制 为 此 宁 宗 再 下 御 批 : 彭 龟 年 除 职 与 郡, 已 是 优 异 ; 韩 侂 胄 初 无 过 尤, 屡 求 闲 退, 罢 职 奉 祠, 亦 不 为 过 并 依 已 降 指 挥 可 见, 宁 宗 坚 持 要 将 彭 龟 年 调 离 京 城, 并 且 为 韩 侂 胄 辩 护, 认 为 韩 侂 胄 的 行 事 并 无 大 的 过 错, 也 不 是 窃 弄 权 柄, 将 其 罢 职 予 祠 的 处 理 是 合 适 的 楼 钥 林 大 中 再 次 缴 奏, 他 们 认 为 既 然 将 彭 龟 年 决 然 外 任, 韩 侂 胄 也 难 以 独 留, 请 求 宁 宗 将 韩 侂 胄 外 任 或 者 奉 外 祠, 以 均 事 体, 以 慰 公 议 [9](P514) 宁 宗 对 此 置 之 不 理 最 终 的 结 果 是 : 韩 侂 胄 罢 任 知 门 事 兼 枢 密 都 承 旨, 进 保 宁 军 承 宣 使, 提 举 佑 神 观 ; [4](P13772) 宁 宗 的 旧 学 彭 龟 年 则 以 焕 章 阁 待 制 知 江 陵 府 湖 北 安 抚 使, 此 后 再 也 没 有 返 回 朝 廷 [4](P11998) 从 宁 宗 对 两 人 的 处 理 结 果 来 看, 韩 侂 胄 虽 然 罢 免 了 知 门 事 兼 枢 密 都 承 旨 的 实 职 差 遣, 却 被 授 予 宫 观 官 而 留 在 了 临 安, 宁 宗 显 然 是 更 加 偏 向 亲 戚 韩 侂 胄, 对 韩 侂 胄 的 处 理 也 留 有 余 地 尽 管 受 到 彭 龟 年 楼 钥 林 大 中 等 士 大 夫 的 反 对, 但 宁 宗 对 韩 侂 胄 的 信 任 没 有 变, 这 也 为 韩 侂 胄 个 人 专 权 的 形 成 维 持 提 供 了 机 会 如 果 说 拥 立 之 功 和 与 皇 室 的 姻 亲 关 系 只 是 构 成 了 宁 宗 信 任 韩 侂 胄 的 客 观 因 素, 那 么 韩 侂 胄 个 人 的 权 谋 和 政 治 手 腕 无 疑 使 得 他 比 赵 汝 愚 或 者 理 学 士 大 夫 更 容 易 讨 皇 帝 的 欢 心 在 是 否 支 持 宁 宗 罢 免 朱 熹 一 事 上, 韩 侂 胄 和 赵 汝 愚 的 表 现 就 迥 然 不 同 绍 熙 五 年 ( 1194) 十 月, 在 赵 汝 愚 的 大 力 推 荐 下, 六 十 五 岁 的 朱 熹 进 入 朝 廷, 被 宁 宗 授 以 焕 章 阁 待 制 兼 侍 讲, 即 担 任 皇 帝 的 经 筵 讲 读 官 但 由 于 朱 熹 处 处 以 帝 师 自 居, 事 事 过 问, 严 厉 督 责, 使 得 宁 宗 大 为 不 满 闰 十 月 二 十 一 日, 晚 讲 结 束, 宁 宗 忽 然 颁 下 内 批 : 朕 悯 卿 耆 艾, 方 此 隆 冬, 恐 难 立 讲, 已 除 卿 宫 观, 可 知 悉 丞 相 赵 汝 愚 见 到 御 笔 之 后 秘 而 不 宣, 也 没 有 告 知 其 他 宰 执, 独 自 袖 怀 御 笔 见 宁 宗, 请 求 宁 宗 收 回 御 笔, 甚 至 以 自 求 罢 政 来 谏 请 但 宁 宗 不 为 所 动 给 事 中 楼 钥 封 还 录 黄, 中 书 舍 人 邓 驲 面 奏 乞 留 朱 熹, 宁 宗 答 应 除 以 在 京 祠 禄 官, 实 际 没 有 行 下 起 居 郎 刘 光 祖 又 上 言, 中 书 舍 人 陈 傅 良 再 封 还 录 黄, 宁 宗 降 旨 : 除 熹 宝 文 阁 待 制, 与 郡 楼 钥 再 封 还 录 黄, 有 旨 : 依 已 降 指 挥 之 后, 工 部 侍 郎 兼 侍 讲 黄 艾 吏 部 侍 郎 兼 侍 讲 孙 逢 吉 监 察 御 史 吴 猎 等 相 继 上 疏 请 求 皇 帝 收 回 御 笔 让 朱 熹 留 京 任 职 但 是 宁 宗 始 终 不 改 初 衷 朱 熹 最 终 凄 惶 离 京 [6]( 卷 28P2275) 至 于 宁 宗 坚 持 贬 逐 朱 熹 的 原 因, 在 理 学 家 黄 艾 的 追 问 下, 宁 宗 才 说 道 : 始 除 熹 经 筵 尔! 今 乃 事 事 欲 与 闻 [10]( 卷 七 上 ) 可 知, 宁 宗 对 于 朱 熹 事 事 都 要 参 与 过 问 的 表 现 很 反 感 刘 光 祖 也 说 : 赵 汝 愚 本 为 爱 护 君 德, 存 全 国 体, 见 此 御 笔, 密 不 使 人 知 之, 虽 其 同 列 亦 不 以 告, 意 谓 天 意 终 回, 然 后 徐 令 熹 从 容 自 请, 遂 其 难 进 之 素 志 而 陛 下 未 察, 以 为 助 熹 而 不 行 人 主 之 命, 令 中 批 径 达 熹 所 观 此, 则 圣 怒 之 深 固 可 知 矣 [11]( 卷 147P1930) 可 知, 赵 汝 愚 的 做 法 是 执 意 请 求 宁 宗 收 回 御 笔, 然 后 由 朱 熹 主 动 上 疏 请 求 辞 官, 他 认 为 这 样 既 可 以 显 示 出 宁 宗 的 宽 仁 之 德, 也 照 顾 到 朱 熹 的 颜 面 然 而 赵 汝 愚 的 这 一 举 动 却 被 宁 宗 视 为 帮 助 朱 熹 而 不 执 行 君 命, 结 果 不 仅 朱 熹 没 能 被 挽 留, 宁 宗 对 赵 汝 愚 也 更 加 不 满 而 韩 侂 胄 则 观 察 到 了 宁 宗 对 朱 熹 的 厌 恶, 使 优 人 峨 冠 阔 袖 象 大 儒, 戏 于 上 15

北 京 社 会 科 学 2016 年 第 4 期 前, [4](P13772) 这 样 既 嘲 讽 了 朱 熹, 又 讨 得 宁 宗 的 欢 心 两 人 的 做 法 产 生 的 效 果 差 异 立 即 显 现 出 来, 罢 免 朱 熹 三 个 月 后, 赵 汝 愚 也 被 罢 相 离 京, 并 一 再 贬 逐 韩 侂 胄 则 一 直 留 在 京 城 当 然 这 只 是 韩 侂 胄 奉 承 君 主 以 牟 私 利 的 手 段 之 一 种, 此 后 的 掌 握 御 笔 利 用 台 谏 等 手 段 则 表 现 得 更 为 充 分 不 过 仅 此 即 可 窥 见 韩 侂 胄 政 治 权 谋 之 一 斑 宁 宗 对 韩 侂 胄 的 信 任 直 接 表 现 在 韩 侂 胄 官 阶 的 步 步 高 升 上 自 绍 熙 五 年 (1194) 十 二 月 罢 任 实 职, 到 开 禧 元 年 (1205) 七 月 担 任 平 章 军 国 事 之 前, 韩 侂 胄 并 没 有 被 授 予 实 际 差 遣, 他 的 官 阶 却 不 断 提 升 庆 元 元 年 ( 1195) 二 月, 赵 汝 愚 被 罢 相 六 月, 韩 侂 胄 被 授 予 保 宁 军 节 度 使 提 举 万 寿 观, 终 于 得 偿 所 愿 庆 元 二 年 (1196) 七 月, 晋 升 为 开 府 仪 同 三 司 万 寿 观 使 此 后, 本 是 武 官 的 韩 侂 胄 继 续 升 迁, 被 授 予 文 官 的 最 高 阶 四 年 (1198) 五 月, 开 府 仪 同 三 司 韩 侂 胄 为 少 傅, 赐 玉 带 五 年 (1199) 九 月, 少 傅 韩 侂 胄 为 少 师, 封 平 原 郡 王 六 年 (1200) 十 月, 少 师 韩 侂 胄 加 为 太 傅 嘉 泰 二 年 (1202) 十 二 月, 太 傅 韩 侂 冑 进 阶 为 太 师 [12](P59-114) 从 官 爵 来 看, 韩 侂 胄 已 经 位 极 人 臣 不 过 参 照 元 丰 改 制 后 的 宋 代 官 制, 无 论 是 保 宁 军 节 度 使 还 是 开 府 仪 同 三 司 少 师 太 师 等 官 职 都 只 是 寄 禄 官, 而 不 是 职 事 官 换 言 之, 韩 侂 胄 可 以 享 受 到 相 应 的 职 官 待 遇, 却 不 能 像 宰 执 大 臣 那 样 参 与 国 家 的 最 高 决 策 即 便 如 此, 从 宁 宗 对 其 十 分 频 繁 的 恩 赏 擢 升 中, 我 们 仍 可 看 出 皇 帝 对 他 的 恩 宠 信 任 与 倚 重 之 深 嘉 泰 元 年 ( 1201) 五 月, 监 太 平 惠 民 局 夏 允 中 请 求 效 仿 文 彦 博 故 事, 以 韩 侂 胄 为 平 章 军 国 重 事 侂 胄 上 书 拒 绝 并 自 请 致 仕 宁 宗 批 其 奏 章 云 : 卿 辅 翊 初 政, 累 岁 于 兹, 忠 诚 备 殚, 勋 绩 益 茂, 朕 方 得 所 倚 赖, 岂 容 远 嫌, 力 求 休 佚? [12](P111) 从 宁 宗 的 这 句 话 可 知, 自 即 位 之 初, 韩 侂 胄 就 一 直 辅 佐 宁 宗, 勋 绩 卓 著 宁 宗 视 其 为 可 以 倚 重 和 信 赖 的 人, 不 允 许 其 致 仕 从 此 意 义 上 讲, 无 论 在 罢 任 知 门 事 后, 还 是 之 前, 宁 宗 自 始 至 终 对 韩 侂 胄 的 高 度 信 任 与 倚 重 是 韩 侂 胄 专 权 形 成 维 持 的 最 重 要 原 因 16 二 宣 押 入 内, 密 赞 万 机 : 开 禧 元 年 前 的 专 权 方 式 尽 管 宁 宗 对 韩 侂 胄 一 直 恩 赏 有 加, 但 韩 侂 胄 毕 竟 没 有 担 任 实 职 差 遣, 那 么, 他 是 如 何 辅 佐 宁 宗 实 现 专 权 的 呢? 其 秘 密 就 在 于 楼 钥 所 说 的 召 见 无 时, 终 不 能 远, 即 宁 宗 可 以 随 时 召 见 韩 侂 胄, 侂 胄 借 此 来 实 现 一 人 专 权 魏 了 翁 也 说 : 韩 侂 胄 盗 权 之 始, 犹 分 其 责 于 宰 丞, 侂 胄 不 过 于 日 中 以 宣 押 入 内, 密 赞 万 机, 三 省 六 曹 之 统 体 未 尽 废 也 于 日 中 以 宣 押 入 内, 密 赞 万 机 可 谓 是 切 中 肯 綮 魏 了 翁 又 言 : 韩 侂 胄 既 盗 威 柄, 出 入 禁 中 [13] 可 见, 在 任 平 章 军 国 事 之 前, 韩 侂 胄 专 权 的 方 式 就 在 于 出 入 禁 中, 密 赞 万 机 在 开 禧 元 年 (1205) 七 月 颁 授 韩 侂 胄 平 章 军 国 事 的 制 书 中, 宁 宗 对 其 功 绩 大 加 赞 赏 : 以 谟 训 启 迪 上 心, 以 勤 劳 昭 示 臣 节 内 外 单 尽, 始 终 扶 持 凡 有 益 于 朕 躬, 居 必 关 于 卿 虑 [14](P1329) 虽 然 文 学 之 词 不 免 夸 张, 但 至 少 证 明 宁 宗 与 韩 侂 胄 的 联 系 交 流 是 十 分 频 繁 而 密 切 的 考 虑 到 在 韩 侂 胄 罢 任 知 门 事 之 前, 宁 宗 对 其 倚 重 已 经 达 到 每 事 询 访, 觊 有 俾 补 的 程 度, [15](P169) 那 么 之 后 对 其 更 加 依 赖 实 为 顺 理 成 章 韩 侂 胄 被 诛 杀 后, 朝 臣 纷 纷 上 章 批 判 韩 侂 胄 并 反 思 其 专 权 出 现 的 原 因, 其 中 也 透 露 出 其 专 权 的 一 些 途 径 如 蔡 幼 学 称 其 出 入 禁 掖, 肆 为 奸 欺 [16](P281) 卫 泾 言 : 臣 象 祖 等 惟 朝 殿 奏 事, 得 侍 清 光, 退 后 凡 有 事 件, 多 是 缴 入, 非 时 无 缘 可 得 通 达 内 外 之 意 所 以 向 来 韩 侂 胄 因 此 得 以 窃 弄 威 福, 稔 成 奸 恶, 几 危 国 家 [17](P626) 魏 了 翁 也 说 : 崇 陵 享 国 日 浅, 肆 开 皇 上, 克 念 厥 绍, 始 初 清 明, 率 吁 群 献, 将 有 志 于 庆 历 元 祐 之 盛 者 天 下 延 颈 企 踵 以 需 太 平, 而 韩 侂 胄 已 居 中 窃 弄 威 柄 矣 [13]( 卷 40) 韩 侂 冑 以 戚 畹 出 入 禁 中 阴 窃 国 柄 [18] ( 韩 侂 胄 ) 出 入 禁 庭, 了 无 顾 忌, 虽 孝 宗 皇 帝 畴 昔 燕 坐 思 政 之 所, 亦 偃 然 冒 居 [12](P186) 从 士 大 夫 的 批 判 性 言 论 也 可 反 证, 韩 侂 胄 充 分 利 用 了 宁 宗 对 他 的 信 任, 出 入 宫 廷, 辅 佐 宁 宗 处 理 政 务, 由 此 实 现 一 人 擅 权 那 么, 韩 侂 胄 具 体 运 用

从 宣 押 入 内 到 独 班 奏 事 : 南 宋 韩 侂 胄 的 专 权 之 路 了 哪 些 手 段 来 实 现 专 权 呢? 假 借 御 笔 行 事 是 最 主 要 的 方 法 韩 侂 胄 本 是 武 官, 并 不 擅 长 拉 拢 士 大 夫 史 载, 这 些 擅 权 排 斥 打 击 对 手 的 方 法 得 之 于 知 门 事 刘 弼 因 为 不 得 预 闻 绍 熙 内 禅 事, 刘 弼 对 赵 汝 愚 心 怀 不 满, 遂 党 附 韩 侂 胄 侂 胄 问 以 应 对 之 策 刘 弼 说 : 惟 有 用 台 谏 尔 侂 胄 仍 然 不 解 刘 弼 曰 : 御 笔 批 出 是 也 侂 胄 醒 悟 [4](P13772) 刘 弼 的 建 议 即 是 用 御 笔 除 授 台 谏 官, 再 利 用 台 谏 言 论 来 弹 劾 罢 免 对 手 虽 然 这 里 只 是 打 击 政 治 对 手 赵 汝 愚 的 方 法, 不 过 从 之 后 的 政 局 演 变 来 看, 韩 侂 胄 一 次 次 地 利 用 这 一 方 法 来 排 斥 异 己, 操 纵 权 柄, 实 可 视 为 个 人 专 权 的 通 用 手 段 但 这 里 有 两 个 环 节 需 要 打 通 第 一 个 是 下 发 传 达 御 笔 的 权 力 需 要 掌 握 在 韩 侂 胄 手 中, 这 样 他 才 可 以 上 下 其 手 门 司 虽 然 亲 近 皇 权, 负 责 排 班 引 班 宣 赞 辞 令 接 收 通 达 奏 状 递 送 诏 敕 [19] 等 事 务, 但 尚 有 更 加 亲 近 皇 帝 的 机 构, 即 内 侍 省 入 内 内 侍 省 等 内 廷 机 构, 特 别 是 后 者 所 谓 通 侍 禁 中 役 服 亵 近 者, 隶 入 内 内 侍 省 [4](P3939) 入 内 内 侍 省 设 有 都 都 知 都 知 副 都 知 押 班 等 官 职 神 宗 正 史 职 官 志 载 : 都 知 押 班, 掌 禁 中 供 奉 之 事 颁 诏 札 之 附 疾 置 者, 边 奏 或 机 速 文 字 则 受 而 通 进 [20]( 职 官 36 之 13,P3894) 李 心 传 言 : 今 入 内 内 侍 省, 旧 后 省 也 所 掌 内 殿 引 对 群 臣, 发 金 字 递, 收 接 边 奏 [21](P210) 可 知, 入 内 内 侍 省 负 责 内 殿 引 对 的 排 班 赞 导 收 接 边 奏, 特 别 是 机 速 文 字, 还 负 责 下 发 宋 代 文 书 传 递 最 高 级 别 的 金 字 牌 递 而 在 日 常 的 事 务 中, 皇 帝 的 御 笔 御 批 多 数 是 由 入 内 内 侍 省 的 宦 官 来 送 达, 并 不 全 由 门 官 员 来 传 达 如 周 必 大 思 陵 录 载, 宋 孝 宗 多 次 派 遣 入 内 内 侍 省 知 省 副 都 知 或 御 药 院 的 其 他 宦 官 来 送 达 皇 帝 的 御 笔 上 批 等 韩 侂 胄 最 初 就 是 以 导 达 中 外 之 言, 遂 见 宠 任 [4](P13777) 但 到 了 绍 熙 五 年 (1194) 十 二 月 罢 任 知 门 事 之 后, 门 官 员 的 人 选 便 不 为 其 所 掌 握 在 利 用 既 有 通 道 已 经 无 法 奏 效 的 情 况 下, 韩 侂 胄 试 图 加 强 对 入 内 内 侍 省 的 介 入 和 控 制 宁 宗 当 时 信 任 内 侍 王 德 谦, 绍 熙 五 年 (1194) 闰 十 月 罢 免 朱 熹 的 御 批 即 是 由 他 送 达 朱 熹 的 韩 侂 胄 遂 设 法 逐 去 王 德 谦 四 朝 闻 见 录 载 : 侂 胄 知 上 之 信 用 王 德 谦 也, 阳 与 之 为 义 兄 弟, 相 得 欢 甚 一 日 谓 德 谦 曰 : 哥 哥 有 大 勋 劳, 宜 建 节 钺 何 澹 时 为 中 丞, 侂 胄 密 谕 之 曰 : 德 谦 苦 要 节 钺, 上 重 违 之, 已 草 制 中 丞 宜 卷 班 以 出 翌 日 廷 播, 何 悉 如 所 教, 继 即 合 台 疏 德 谦 罪, 乞 行 窜 殛 德 谦 既 逐, 自 此 内 批 皆 侂 胄 自 为 之 矣 [15](P50) 可 知, 韩 侂 胄 利 用 台 谏 官, 特 别 是 御 史 中 丞 何 澹 的 力 量 逐 去 了 王 德 谦 这 件 事 也 见 于 宋 史 京 镗 传 : 后 宦 者 王 德 谦 除 节 度 使, 镗 乃 请 裂 其 麻, 上 曰 : 除 德 谦 一 人 而 止 可 乎? 镗 曰 : 此 门 不 可 启 节 钺 不 已, 必 及 三 孤 三 孤 不 已, 必 及 三 公 上 于 是 谪 德 谦 而 黜 词 臣 吴 宗 旦 或 曰, 亦 侂 胄 意 也 [4](P12038) 以 上 两 处 记 载 逐 去 王 德 谦 的 过 程 略 有 不 同, 但 相 同 的 是 何 澹 和 京 镗 都 是 奉 承 韩 侂 胄 的 旨 意 而 行 事 宋 史 全 文 续 资 治 通 鉴 载 : 庆 元 三 年 (1197) 二 月 丙 寅, 诏 以 昭 庆 军 承 宣 使 内 侍 省 押 班 王 德 谦 为 节 度 使, 台 谏 交 章 论 列, 宰 相 京 镗 亦 言 其 不 可, 遂 罢 三 月 丙 申, 王 德 谦 夺 三 官, 抚 州 安 置 [6]( 卷 29 上 P2304) 王 德 谦 被 逐 去 后, 内 批 皆 侂 胄 自 为 之 这 里 的 内 批 也 就 是 御 笔 御 批 [22] 自 此 之 后, 韩 侂 胄 更 加 专 擅, 凡 所 欲 为, 不 复 奏 禀, 伪 作 御 笔 批 出 同 列 惮 其 权 势, 不 敢 争 执 [20]( 刑 法 6 之 48,P8557) 在 开 禧 三 年 (1207) 被 诛 杀 的 时 候, 殿 帅 夏 震 的 下 属 对 韩 侂 胄 说 : 有 御 笔 押 平 章 出 国 门, 侂 胄 仓 忙 说 : 御 笔 我 所 为 也 [15](P91-92) 周 密 则 记 作 : ( 夏 震 ) 曰 : 有 旨, 太 师 罢 平 章 事, 日 下 出 国 门 ( 韩 侂 胄 ) 曰 : 有 旨, 吾 何 为 不 知, 必 伪 也 [5](P48) 叶 绍 翁 与 周 密 所 记 虽 略 有 不 同, 但 都 指 出 了 韩 侂 胄 对 御 笔 的 掌 握 与 专 擅 第 一 个 关 节 已 经 打 通 第 二 个 关 节 在 于 台 谏 官 的 言 论 需 要 得 到 宁 宗 17

北 京 社 会 科 学 2016 年 第 4 期 的 认 可, 然 后 再 下 发 诏 旨 罢 免 由 于 宁 宗 个 人 的 原 因, 这 一 环 节 很 容 易 实 现 宁 宗 本 身 天 资 不 高, 却 对 经 筵 讲 读 极 为 重 视 有 学 者 统 计, 宁 宗 在 位 的 30 年 间, 至 少 有 27 年 连 续 地 参 与 了 经 筵 学 习 [23](P61) 学 习 内 容 既 有 儒 家 经 典, 也 有 资 治 通 鉴 帝 学 续 帝 学 宝 训 圣 政 等 帝 王 书 籍 在 士 大 夫 多 年 的 灌 输 下, 特 别 是 对 宝 训 圣 政 的 不 断 讲 读, 宁 宗 已 经 接 受 了 士 大 夫 对 祖 宗 家 法 的 理 解, 即 祖 宗 家 法 不 可 违, 尊 重 台 谏 官 等 这 一 方 面 黄 裳 贡 献 良 多 黄 裳 曾 经 担 任 嘉 王 府 翊 善 长 达 五 年 多 他 对 宁 宗 的 教 导 也 耗 尽 心 力, 重 病 之 时, 还 不 忘 叮 嘱 宁 宗 道 : 委 任 大 臣, 政 出 中 书, 万 事 坐 理, 此 正 得 人 君 好 要 之 道 奖 用 台 谏, 每 有 弹 劾, 无 不 听 从 善 恶 区 分, 纲 纪 振 立, 此 正 得 祖 宗 设 官 之 意 并 告 诫 他 此 二 事 者, 朝 政 之 大 者 也 陛 下 虽 终 身 守 之 可 也 [9](P1832-1833) 宁 宗 初 临 大 政, 经 验 不 足, 却 记 得 黄 裳 对 他 说 的 话 : 奖 用 台 谏, 每 有 弹 劾, 无 不 听 从 从 之 后 的 实 际 作 为 来 看, 宁 宗 的 确 做 到 了 这 一 点 叶 绍 翁 也 记 载 : ( 宁 宗 ) 动 法 祖 宗, 每 对 左 右, 以 为 台 谏 者 公 论 之 自 出, 心 尝 畏 之 [15](P180) 在 宁 宗 看 来, 台 谏 言 论 代 表 着 士 大 夫 公 论, 内 心 有 着 几 分 敬 畏 所 以 除 了 即 位 之 初 罢 免 朱 熹 事 件 外, 对 台 谏 官 的 上 言, 宁 宗 基 本 都 会 听 从 四 朝 闻 见 录 记 载 的 一 事 可 以 作 为 宁 宗 听 从 台 谏 言 论 的 生 动 例 证 : 止 斋 实 为 宁 皇 旧 学, 上 尝 思 之, 语 韩 侂 胄 曰 : 陈 某 今 何 在, 却 是 好 人 侂 胄 对 上 曰 : 台 谏 曾 论 其 心 术 不 正, 恐 不 是 好 人 上 曰 : 心 术 不 正, 便 不 是 好 人 耶 遂 不 复 召 用 [15](P15) 可 见, 韩 侂 胄 假 托 台 谏 言 论 轻 松 地 将 陈 傅 良 ( 止 斋 ) 定 性 为 不 是 好 人 宁 宗 也 很 快 改 变 原 来 的 看 法, 对 其 表 示 认 同 可 以 想 见, 韩 侂 胄 借 助 于 台 谏 的 言 论 以 掌 控 宁 宗 的 意 志, 实 现 个 人 专 权 是 较 容 易 做 到 的 王 居 安 曾 言 韩 侂 胄 托 以 台 谏 大 臣 之 荐, 尽 取 军 国 之 权, 决 之 于 己 [24](P351) 卫 泾 也 说 韩 侂 胄 借 台 谏 以 钤 制 上 下, 除 授 之 际, 18 名 为 密 启, 实 出 己 私 [11]( 卷 184P2421) 都 可 以 证 明 韩 侂 胄 对 台 谏 官 言 论 的 利 用, 以 此 来 除 授 官 员 窃 取 军 国 大 权 第 二 个 关 节 已 然 打 通 三 独 班 奏 事 与 留 身 独 对 : 开 禧 元 年 后 的 专 权 方 式 开 禧 元 年 (1205) 七 月, 宁 宗 同 意 丞 相 陈 自 强 的 奏 请, 以 韩 侂 胄 担 任 平 章 军 国 事, 其 制 度 大 致 是 比 照 元 祐 时 期 的 文 彦 博 和 吕 公 著 而 定 韩 侂 胄 比 吕 公 著 所 拜 同 平 章 军 国 事 少 了 同 字, 则 其 体 尤 尊, 比 文 彦 博 所 拜 平 章 军 国 重 事 省 重 字, 则 其 参 与 之 事 更 广, 即 政 事 无 所 不 关, 第 省 其 常 程 细 务 而 已 又 诏 侂 胄 立 班 丞 相 上, 三 日 一 朝, 赴 都 堂 治 事 北 伐 战 事 起, 又 改 为 一 日 一 朝 尚 书 省 印 也 纳 于 其 府 邸, 宰 相 仅 比 参 知 政 事, 不 再 知 印 [21](P710-711) 至 此, 韩 侂 胄 完 全 从 幕 后 走 向 了 台 前, 宰 相 类 似 于 参 知 政 事, 他 成 为 拥 有 实 权 的 宰 相 短 短 数 年 之 间, 韩 侂 胄 便 位 极 三 公, 列 爵 为 王, 外 则 专 制 东 西 二 府 之 权, 内 则 窥 伺 宫 禁 之 严, [4](P12251) 已 然 处 于 权 势 的 最 顶 峰 他 对 朝 政 的 控 制 也 更 加 直 接 那 么 这 一 时 期, 韩 侂 胄 专 权 的 方 式 又 呈 现 哪 些 新 变 化 呢? 魏 了 翁 言 : 自 侂 胄 平 章 军 国, 然 后 二 府 属 官 益 重, 而 六 曹 长 贰 益 轻 然 是 时 方 谋 开 边, 事 有 期 程, 侂 胄 久 而 厌 之, 则 令 六 曹 凡 遇 勘 当, 即 据 事 指 定, 不 得 辄 称 取 听 朝 廷 指 挥 中 书 之 务, 由 是 稍 清 [13]( 卷 18) 这 表 明 韩 侂 胄 试 图 越 过 尚 书 六 曹, 令 二 府 的 属 官 直 接 指 挥 行 事, 但 因 为 正 当 谋 划 北 伐, 事 务 繁 杂 而 紧 迫, 侂 胄 就 令 六 曹 直 接 处 理 相 关 事 务, 不 得 事 事 向 其 请 示, 最 终 没 有 实 现 直 接 管 辖 在 担 任 平 章 军 国 事 之 前, 韩 侂 胄 更 多 地 是 依 仗 其 近 习 宠 臣 的 身 份, 借 助 宁 宗 对 其 信 任 倚 重, 绕 开 中 枢 士 大 夫 集 团, 以 非 常 规 的 手 段 实 现 他 的 专 权, 因 此 多 少 有 些 窃 取 皇 权 的 意 味 ; 在 担 任 平 章 军 国 事 后, 韩 侂 胄 便 可 以 利 用 既 有 制 度, 名 正 言 顺 地 密 赞 万 机 不 过 由 于 史 料 匮 乏, 其 具 体 的 运 作 已 不 可 能 完 全 澄 清, 笔 者 只 能 从 时 人 的 议 论 中 尽 量 钩 索

从 宣 押 入 内 到 独 班 奏 事 : 南 宋 韩 侂 胄 的 专 权 之 路 首 先, 韩 侂 胄 利 用 既 有 的 排 班 奏 事 制 度, 维 持 自 己 与 宁 宗 的 单 独 进 对 宁 宗 下 诏 平 章 军 国 事 立 班 在 宰 相 之 上, 这 固 然 表 明 韩 侂 胄 的 身 份 地 位 高 于 宰 相, 更 为 实 际 的 政 治 意 义 可 能 在 于 : 在 早 朝 排 班 之 时, 平 章 军 国 事 是 独 自 一 班, 排 在 宰 相 之 前 按 照 宋 代 的 奏 事 制 度, 在 元 祐 之 后, 基 本 上 实 行 的 是 三 省 枢 密 院 合 班 奏 事, 东 西 二 府 的 宰 执 大 臣 通 常 一 起 面 奏 皇 帝 进 呈 取 旨 [25](P138-141) 南 宋 时 期 也 延 续 这 一 制 度, 不 过 对 平 章 军 国 事 的 奏 事 制 度 并 无 明 确 的 规 定 [26] 虽 然 并 无 直 接 史 料 可 查 证, 但 嘉 定 元 年 (1208) 倪 思 的 言 论 却 可 以 为 我 们 提 供 一 个 旁 证 他 在 反 对 史 弥 远 独 班 奏 事 的 时 候 说 : 侂 胄 盗 权 擅 国, 专 行 执 奏, 所 称 圣 旨 类 杂 己 意, 今 弥 远 亦 独 班 奏 事 矣 [13]( 卷 85) 史 弥 远 时 任 知 枢 密 院 事, 独 掌 枢 密 军 务 [4](P12417) 这 里 他 将 史 弥 远 与 韩 侂 胄 擅 权 做 类 比, 并 且 指 出 韩 侂 胄 所 领 为 圣 旨, 则 必 然 是 在 韩 侂 胄 担 任 平 章 军 国 事 后, 因 为 在 此 之 前, 韩 侂 胄 没 有 任 何 实 际 差 遣, 无 法 在 早 朝 时 奏 事, 只 能 通 过 掌 握 宁 宗 的 御 笔 内 批 来 擅 权, 不 可 能 领 取 圣 旨 细 玩 其 语 意, 大 概 韩 侂 胄 此 时 是 独 班 奏 事 的, 这 样 便 可 以 径 直 绕 开 其 他 宰 执 大 臣, 单 独 和 皇 帝 商 议 政 事, 获 得 圣 旨, 在 单 独 取 旨 的 过 程 中 上 下 其 手 其 次, 留 身 独 对 也 是 韩 侂 胄 影 响 宁 宗 的 决 策, 进 而 实 现 个 人 擅 权 的 重 要 方 式 按 照 宋 代 的 视 朝 制 度, 皇 帝 在 坐 殿 听 取 群 臣 奏 事 后, 有 时 还 单 独 留 下 一 人 或 数 人 继 续 谈 话, 是 为 留 身, 留 身 一 般 是 一 名 大 臣 独 自 和 皇 帝 谈 话, 也 称 为 独 对 [27](P147) 熙 宁 年 间, 宋 神 宗 经 常 要 求 宰 相 王 安 石 留 身, 与 之 继 续 商 讨 军 国 大 事 这 一 奏 对 方 式 在 持 有 共 同 理 想 的 君 臣 二 人 合 力 推 动 变 法 事 业 中 发 挥 了 独 特 作 用 若 君 臣 之 间 并 无 此 理 想, 或 者 某 一 位 宰 执 过 多 地 留 身 奏 事 难 免 会 引 起 宰 执 之 间 的 猜 忌 与 不 和 哲 宗 元 符 二 年 (1099), 当 时 的 宰 相 章 惇 频 频 留 身, 排 斥 其 他 宰 执, 与 哲 宗 商 议 朝 政, 引 起 曾 布 的 不 满 和 种 种 猜 测 曾 布 在 日 记 中 写 道 : 自 乙 未 夔 连 日 留 身 奏 事 是 日, 有 三 札 子 留 御 榻 上 [28](P156) 夔 即 代 指 宰 相 章 惇 曾 布 对 他 的 这 一 举 措 颇 有 猜 度, 但 没 有 完 全 明 白 留 身 的 原 因 一 直 到 九 月 丁 未, 哲 宗 立 刘 贤 妃 为 皇 后, 是 日 宣 制, 惇 自 初 议, 凡 五 日 留 身, 众 皆 哂 之, 唯 恐 他 人 之 与 闻 也 [28](P162) 可 见, 章 惇 五 日 留 身, 实 际 上 是 单 独 和 哲 宗 商 议 立 皇 后 的 事 宜, 不 希 望 其 他 臣 僚 参 与 其 事, 以 便 独 揽 立 后 之 功 这 种 频 频 留 身 的 行 为 难 免 使 得 本 已 不 和 的 大 臣 间 更 加 猜 忌 和 相 互 防 范, 以 至 于 高 宗 绍 兴 初 年 的 侍 御 史 辛 炳 强 烈 反 对 大 臣 留 身 他 上 言 : 每 见 朝 殿 进 呈, 宰 执 有 留 身 奏 事 者, 然 而 天 下 有 大 利 害, 政 事 有 大 因 革, 人 才 的 黜 陟 等, 大 臣 们 相 与 敷 陈 于 陛 下 之 前, 盖 有 不 容 不 公 者 留 身 之 际, 何 所 不 有? 他 担 心 由 此 形 成 分 朋 植 党 之 渐, 为 害 滋 大 他 请 求 高 宗 降 旨, 自 今 三 省 枢 密 院 朝 殿 进 呈 讫, 不 得 留 身, 违 者 许 御 史 台 弹 奏 [29](P1320) 高 宗 下 诏 依 门 现 行 条 法 执 行 但 实 际 上 这 一 规 定 很 难 执 行, 特 别 是 在 国 家 初 建 战 事 紧 急 之 时 大 约 一 个 月 后, 高 宗 下 诏 : 自 今 允 许 执 政 官 按 照 宰 臣 例 留 身 奏 事 [29](P1332) 这 又 表 明 这 一 奏 对 方 式 对 于 皇 帝 与 宰 执 大 臣 之 间 商 议 朝 政 的 不 可 或 缺 韩 侂 胄 担 任 平 章 军 国 事 后, 相 当 于 宰 相 之 上 的 宰 相, 不 仅 可 以 独 班 奏 事, 有 时 候 也 会 请 求 留 身 独 对, 借 此 机 会 来 影 响 宁 宗 的 决 策 这 从 罢 免 苏 师 旦 一 事 便 可 看 出 : 韩 侂 胄 既 丧 师, 始 觉 为 苏 师 旦 所 误, 欲 去 之 李 壁 时 在 翰 林, 一 夕, 侂 胄 招 之 饮 壁 乃 悉 数 其 罪, 劝 之 斥 去 侂 胄 纳 其 言, 请 壁 代 己 草 奏 壁 抒 思 良 久, 奏 牍 遂 成 明 日 朝 退, 壁 坐 玉 堂, 遣 人 伺 其 事 或 报 平 章 奏 事 毕, 随 驾 入 内 矣 壁 闻 之, 且 惊 且 喜 少 顷 批 出, 师 旦 与 在 外 宫 观 [12](P166) 明 日 朝 退 是 指 早 朝 奏 事 后, 李 壁 退 回 学 士 院 处 理 本 司 事 务 平 章 奏 事 毕, 随 驾 入 内, 尤 其 不 可 忽 视, 是 指 韩 侂 胄 在 奏 事 完 毕 后, 被 宁 宗 带 入 内 殿 继 续 商 议 政 事 可 知, 韩 侂 胄 就 是 利 用 留 身 独 对 的 机 会 来 劾 罢 苏 师 旦 的 虽 然 史 籍 中 没 有 留 下 更 多 的 记 载, 但 可 以 想 见, 韩 侂 胄 既 然 拥 有 独 班 奏 事 与 留 身 独 对 两 种 单 独 面 奏 皇 帝 的 方 19

北 京 社 会 科 学 2016 年 第 4 期 式, 在 此 过 程 中 便 可 以 影 响 皇 帝 的 决 策, 甚 至 令 宁 宗 对 其 言 听 计 从 与 之 前 的 宣 押 入 内, 密 赞 万 机 相 比, 这 一 时 期, 韩 侂 胄 仍 然 保 持 着 与 宁 宗 的 密 切 联 系, 利 用 既 有 制 度 比 宰 执 大 臣 拥 有 了 更 多 面 见 皇 帝 的 机 会, 借 此 实 现 个 人 擅 权 [30] 当 然, 这 一 时 期 韩 侂 胄 对 既 有 制 度 的 利 用, 并 不 意 味 着 他 放 弃 了 假 借 御 笔 和 控 制 台 谏 官 的 固 有 方 式 韩 侂 胄 被 诛 杀 时 候, 他 自 言 御 笔 我 所 为 也, 表 明 他 对 御 笔 的 掌 握 依 然 如 初 只 不 过 担 任 平 章 军 国 事 之 后, 他 对 既 有 制 度 的 利 用 更 多 一 些, 不 需 要 完 全 依 赖 对 御 笔 的 专 擅 了 四 余 论 论 及 南 宋 政 治 史, 最 显 著 的 特 征 似 乎 在 于 宰 相 专 权 自 高 宗 朝 的 秦 桧 开 始, 韩 侂 胄 史 弥 远 贾 似 道 等 宰 相 相 继 出 现 在 政 治 舞 台 上, 通 常 被 称 为 权 相 权 相 专 权 擅 政 几 乎 成 为 我 们 对 南 宋 政 治 史 的 固 有 认 识 笼 统 地 将 四 人 称 其 为 权 相 或 者 权 臣 当 然 不 至 大 误, 但 具 体 到 宁 宗 朝 的 韩 侂 胄, 又 必 须 细 加 辨 析 所 谓 权 相 主 要 是 指 宰 相 个 人 权 力 超 过 了 中 枢 决 策 制 度 所 赋 予 的 限 度 对 臣 僚 而 言, 权 相 以 个 人 专 断 取 代 宰 臣 集 议 的 程 序 ; 对 皇 帝 而 言, 宰 相 通 过 各 种 手 段 影 响 君 主, 使 得 君 主 对 其 言 听 计 从, 变 私 意 而 为 君 命 [31] 如 屈 超 立 将 权 相 定 义 为 宰 相 利 用 掌 握 的 权 力, 专 立 己 威 ; 排 斥 政 敌, 网 罗 党 羽 ; 控 制 台 谏, 抑 制 言 路 ; 蒙 蔽 君 主, 专 擅 大 权 [32](P102) 也 即 权 相 成 立 的 前 提 必 须 是 身 为 宰 相 如 前 所 述, 自 绍 熙 五 年 (1194) 十 二 月 至 开 禧 元 年 (1205) 七 月 的 十 余 年 时 间 里, 韩 侂 胄 实 际 上 并 未 担 任 实 任 职 务, 只 是 作 为 皇 帝 的 宠 臣 而 被 允 许 进 入 宫 中, 辅 佐 宁 宗 理 政 这 一 时 期, 他 的 身 份 并 非 宰 相, 实 现 个 人 专 权 的 手 段 仍 在 于 凭 借 宁 宗 对 其 信 任, 趁 机 掌 握 御 笔 的 下 发 控 制 台 谏 官, 行 一 己 之 私 故 韩 侂 胄 专 权 之 所 以 形 成 与 其 是 否 官 居 宰 相 无 关, 关 键 在 于 宁 宗 的 信 任 以 及 韩 侂 胄 的 个 人 手 段 士 大 夫 常 常 批 评 其 居 中 窃 弄 威 柄 阴 窃 国 柄 等, 这 正 表 明 这 一 时 期 韩 侂 胄 始 终 处 于 幕 后, 位 于 政 务 前 台 的 则 是 皇 帝 宁 宗 直 到 开 禧 元 年 ( 1205) 七 月, 他 才 真 正 担 任 宰 相 之 职, 不 过 主 持 朝 政 的 时 间 只 有 两 年 ( 开 禧 元 年 七 月 至 开 禧 三 年 十 一 月 ) 在 此 期 间, 他 凭 借 着 平 章 军 国 事 的 官 职, 充 分 利 用 了 既 有 制 度, 使 得 宁 宗 继 续 对 其 言 听 计 从, 实 现 个 人 专 权 这 一 时 期 的 韩 侂 胄 才 可 以 称 之 为 权 相 就 此 意 义 而 言, 我 们 称 韩 侂 胄 为 权 相 似 乎 涵 盖 力 不 足, 称 其 为 权 臣 似 乎 更 为 恰 当 将 韩 侂 胄 定 性 为 权 相 或 者 权 臣, 看 似 只 是 两 个 名 词 的 辨 析, 不 过 对 于 细 致 剖 析 宁 宗 朝 中 枢 政 治 的 特 点 不 无 意 义, 甚 至 与 之 后 史 弥 远 主 政 时 期 中 枢 权 力 特 点 加 以 对 比 也 有 一 定 参 照 价 值, 故 略 加 阐 释 注 释 : [ 1 ] 代 表 性 的 研 究 如 : 陆 成 候 论 韩 侂 胄 ( 史 学 月 刊 1958 年 第 7 期 ) 郦 家 驹 试 论 关 于 韩 侂 胄 评 价 的 若 干 问 题 ( 中 国 史 研 究 1981 年 第 2 期 ) 冯 永 林 关 于 韩 侂 胄 评 价 的 几 点 看 法 ( 内 蒙 古 大 学 学 报 1983 年 第 1 期 ) 张 邦 炜 韩 侂 胄 平 议 ( 四 川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1991 年 第 1 期 ) 李 传 印 韩 侂 胄 与 开 禧 北 伐 ( 安 庆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00 年 第 4 期 ) 何 忠 礼 南 宋 政 治 史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 2008 年 ) P268-289 此 外, 研 究 宋 代 理 学 发 展 演 变 以 及 朱 熹 叶 适 辛 弃 疾 陆 游 等 著 名 人 物 的 论 著 也 对 此 有 所 涉 及, 因 过 于 20 繁 多, 不 再 一 一 列 举 [ 2 ] 赵 冬 梅. 试 论 宋 代 的 门 官 员 [ J]. 中 国 史 研 究, 2004 (4). 赵 文 本 是 针 对 门 官 员 群 体 的 整 体 性 研 究, 对 韩 侂 胄 专 权 实 现 的 论 述 并 不 多, 但 很 具 启 发 性 几 乎 与 之 同 时, 日 本 学 者 藤 本 猛 也 意 识 到 了 知 门 事 这 一 官 职 对 于 韩 侂 胄 专 权 成 立 的 重 要 作 用, 惜 未 展 开 论 述 见 氏 著. 武 臣 の 清 要 南 宋 孝 宗 朝 の 政 治 状 况 と 门 舍 人 [ J]. 东 洋 史 研 究, 2004, 63 (1). [ 3 ] [ 日 ] 小 林 晃. 南 宋 中 期 における 韓 侂 冑 専 権 の 確 立 過 程 寧 宗 即 位 直 後 の 政 治 抗 争 を 中 心 として

从 宣 押 入 内 到 独 班 奏 事 : 南 宋 韩 侂 胄 的 专 权 之 路 [J]. 史 学 雑 誌, 2006, 115 (8). [ 4 ] ( 元 ) 脱 脱. 宋 史 [M].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1977. [ 5 ] 拥 立 宁 宗 的 过 程, 详 见 ( 宋 ) 周 密 撰 张 茂 鹏 点 校. 齐 东 野 语 [M].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1983. [ 6 ] 佚 名. 宋 史 全 文 续 资 治 通 鉴 [ M]. 台 北 : 文 海 出 版 社 影 印 元 刻 本, 1969. [ 7 ] ( 宋 ) 华 岳. 上 皇 帝 书 [ C] / /. 翠 微 南 征 录 ( 卷 一 ). 四 部 丛 刊 初 编 本. 上 海 : 上 海 书 店, 1989. [ 8 ] ( 宋 ) 彭 龟 年. 论 韩 侂 胄 干 预 政 事 疏 [ C] / /. 止 堂 集 ( 卷 五 ).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 全 书 本 ( 第 1155 册 ). 台 北 : 台 湾 商 务 印 书 馆, 1986. [ 9 ] ( 宋 ) 楼 钥 撰, 顾 大 朋 点 校. 缴 韩 侂 胄 转 一 官 彭 龟 年 除 职 与 郡 [ C] / /. 楼 钥 集 ( 卷 二 九 ). 杭 州 : 浙 江 古 籍 出 版 社, 2010. [10] ( 宋 ) 李 心 传 辑. 道 命 录 [M]. 知 不 足 斋 丛 书 本. [11] ( 明 ) 黄 淮, 杨 士 奇. 历 代 名 臣 奏 议 [ M].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989. [12] 韩 侂 胄 官 阶 的 升 迁 过 程 详 见 佚 名 撰, 汝 企 和 点 校. 续 编 两 朝 纲 目 备 要 [M].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1985. [13] ( 宋 ) 魏 了 翁. 应 诏 封 事 [ C] / /. 重 校 鹤 山 先 生 大 全 文 集 ( 卷 一 八 ). 四 部 丛 刊 初 编 本. 上 海 : 上 海 书 店, 1989. [14] ( 宋 ) 徐 自 明 撰, 王 瑞 来 校 补. 宋 宰 辅 编 年 录 校 补 [M].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1986. [15] ( 宋 ) 叶 绍 翁 撰, 沈 锡 麟 冯 惠 民 点 校. 四 朝 闻 见 录 [M].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1989. 按 : 此 文 虽 然 完 成 于 韩 侂 胄 死 后, 不 过 雷 孝 友 的 这 句 话 无 意 中 透 露 出 在 韩 侂 胄 罢 任 知 门 事 之 前, 宁 宗 对 其 信 任 依 赖 程 度 之 深, 以 至 于 事 事 都 需 要 咨 访 于 韩 侂 胄 出 自 于 政 治 对 手 的 言 论 更 加 值 得 重 视 [16] ( 宋 ) 蔡 幼 学. 缴 韩 侂 胄 陈 自 强 与 在 外 宫 观 指 挥 状 [C] / /. 育 德 堂 奏 议 ( 卷 二 ), 收 入 曾 枣 庄 刘 琳 主 编. 全 宋 文 ( 第 289 册 ), 上 海 : 上 海 辞 书 出 版 社, 合 肥 : 安 徽 教 育 出 版 社, 2006. [17] ( 宋 ) 卫 泾. 缴 进 御 笔 札 子 [ C] / /. 后 乐 集 ( 卷 一 二 ).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 全 书 本 ( 第 1169 册 ). 台 北 : 台 湾 商 务 印 书 馆, 1986. [18] ( 宋 ) 真 德 秀. 宋 集 英 殿 修 撰 王 公 墓 志 铭 [ C] / /. 西 山 先 生 真 文 忠 公 文 集 ( 卷 四 六 ). 四 部 丛 刊 初 编 本. 上 海 : 上 海 书 店, 1989. [19] 赵 冬 梅. 试 论 宋 代 的 门 官 员 [ J]. 中 国 史 研 究, 2004 (4). [20] ( 清 ) 徐 松 辑, 刘 琳 等 点 校. 宋 会 要 辑 稿 [ M].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014. [21] ( 宋 ) 李 心 传 撰, 徐 规 点 校. 建 炎 以 来 朝 野 杂 记 [M].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2000. 点 校 本 所 采 用 的 底 本 适 园 丛 书 本 作 金 字 号, 殿 本 阁 本 作 金 字 递, 是 指 金 字 牌 递, 意 思 更 通 故 取 后 者 [22] 御 笔, 也 称 内 批 御 批, 在 处 理 朝 政 时 为 君 主 所 用, 径 由 禁 中 付 出 虽 然 仍 需 要 下 至 中 书, 由 中 书 拟 定 诏 令 实 行, 中 书 舍 人 给 事 中 也 可 以 封 驳, 言 官 可 以 论 谏, 但 因 为 是 皇 帝 意 志 的 最 直 接 表 达, 通 常 难 以 改 变 事 实 特 别 是 在 内 批 除 授 官 员 时 候, 更 加 难 以 封 驳 这 也 是 最 容 易 被 宦 官 权 臣 所 利 用 的 手 段 之 一 关 于 御 笔 内 批 御 批 的 研 究 详 见 方 诚 峰. 御 笔 御 笔 手 诏 与 北 宋 徽 宗 朝 的 统 治 方 式 [C] / /. 中 古 时 期 的 日 常 秩 序 国 际 青 年 学 术 研 讨 会 论 文 集. 2010; [ 日 ] 德 永 洋 介. 宋 代 の 御 笔 手 诏 [J]. 东 洋 史 研 究, 1998, 57 (3). [23] 邹 贺. 宋 朝 经 筵 制 度 研 究 [ D]. 西 安 :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论 文, 2010. [24] ( 宋 ) 王 居 安. 乞 诛 殛 韩 侂 胄 陈 自 强 疏 [ C] / /. 嘉 庆 太 平 县 志 ( 卷 一 六 艺 文 ). 中 国 地 方 志 集 成 浙 江 府 县 志 辑 ( 第 50 册 ). 上 海 : 上 海 书 店, 1993. [25] 方 诚 峰. 走 出 新 旧 : 北 宋 哲 宗 朝 政 治 史 研 究 [D]. 北 京 : 北 京 大 学 博 士 论 文, 2009; 王 化 雨. 北 宋 后 期 三 省 奏 事 班 次 考 [J].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2013 (2). [26] 笔 者 尝 试 考 察 北 宋 元 祐 时 期 担 任 平 章 军 国 重 事 的 文 彦 博 和 担 任 同 平 章 军 国 事 的 吕 公 著 的 奏 事 排 班 顺 序, 但 没 有 发 现 相 关 记 载 而 且 从 上 朝 和 议 事 的 频 率 上 讲, 他 们 二 人 也 不 及 韩 侂 胄 文 彦 博 是 六 日 一 入 朝, 因 至 都 堂 与 执 政 商 量 事 ( 见 ( 宋 ) 李 焘 撰,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古 籍 整 理 研 究 所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古 籍 整 理 研 究 所 点 校. 续 资 治 通 鉴 长 编 ( 卷 三 七 七 ) [ M].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2004, 页 9148.); 吕 公 著 是 二 日 一 朝, 因 至 都 堂 议 事 ( 同 前, 见 卷 四 〇 九, 页 9963.) 而 韩 侂 胄 最 初 是 三 日 一 朝, 至 都 堂 议 事, 后 来 改 为 一 日 一 朝 上 朝 议 事 的 频 率 都 高 于 二 人 [27] 朱 瑞 熙. 中 国 政 治 制 度 通 史 宋 代 卷 [ M].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 1998. [28] ( 宋 ) 曾 布 著, 程 郁 整 理. 曾 公 遗 录 [ M]. 全 宋 笔 记 第 一 编 ( 八 ). 郑 州 : 大 象 出 版 社, 2003. [29] ( 宋 ) 李 心 传 撰, 胡 坤 点 校. 建 炎 以 来 系 年 要 录 [M].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2013. [30] 平 田 茂 树 曾 以 议 和 对 为 线 索 来 考 察 宋 代 的 政 治 结 构, 其 中 列 举 了 转 对 召 对 引 对 入 见 入 谢 经 筵 留 身 等 多 种 奏 对 方 式 见 [ 日 ] 平 21

北 京 社 会 科 学 2016 年 第 4 期 田 茂 树 著, 林 松 涛 等 译. 宋 代 政 治 结 构 研 究 [ M].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010, 页 168-189. 但 这 只 是 针 对 中 低 级 官 僚 奏 对 的 一 般 性 归 纳 就 宰 执 大 臣 而 言, 独 对 的 实 际 意 义 更 为 重 大 [31] 权 相 这 一 名 词 的 产 生 与 意 义 变 迁 也 是 值 得 探 讨 的 话 题 在 北 宋 的 士 大 夫 言 论 中, 笔 者 尚 未 发 现 这 一 词 汇, 而 在 南 宋 中 后 期 逐 渐 增 多, 似 乎 可 作 为 士 大 夫 对 当 时 政 治 形 态 的 一 种 认 识 不 过 其 具 体 意 义 如 何 变 化 还 需 仔 细 辨 析 [32] 屈 超 立. 从 贾 似 道 专 权 看 南 宋 权 相 政 治 形 成 的 原 因 [C] / /. 四 川 大 学 古 籍 整 理 研 究 所 四 川 大 学 宋 文 化 研 究 中 心 编. 宋 代 文 化 研 究 ( 第 四 辑 ). 成 都 : 四 川 大 学 出 版 社, 1994. The Pattern of Han Tuozhou s Individual Autarchy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HAN Guan qun (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Abstract: Han Tuozhou was an important politician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Ningzong.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ses the process of Han Tuozhou s power grabbing and long term maintenance. It finds that Ningzong s trust and reliance is the first reason. Before the first year of KaiXi, Han Tuozhou could go into the court permitted by Ningzong and helped Ningzong deal with political affairs without any political post. He controlled the sending down of Yubi and the officials occupying the post of Taijian. After this year, he became the prime minister, which brought more convenience for him to visit Ningzong frequently and affected Ningzong s political decisions. He was a powerful chancellor rather than a powerful minister. Keywords: Han Tuozhou; individual autarchy; Emperor Ningzong; powerful chancellor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