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Similar documents
204 戲劇學刊 第一幕 場景 縹緲村中 樵夫上 整理著一個大竹簍 另一個村民甲路過 村民甲 又要上山啊 樵 夫 是啊 拿些蔬菜水果給山裡來了的那個婆婆 婆婆挺有意思的 會說許多的妖怪 故事 今兒個不知又會說些什麼 村民甲 真有意思的 改天也給我說說 樵 夫 那有什麼問題 只怕我說得不好 整理好竹簍

Microsoft Word - 2 黃州詩景 李妮庭.doc

Microsoft Word - 5.黃鶴樓新詮.doc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Microsoft Word doc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4D F736F F 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4D F736F F 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38

094THU DOC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明新學報第31期

标题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26

Microsoft Word - CGJ6-1-05陳伯軒.doc

A-錢穆宗教觀-171

(Microsoft Word \277\372\255Z\260\266.doc)

1


Microsoft Word - 06-p0329-c10.doc

/ No

Microsoft Word - pecgrace05.doc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188 一般論文 The Pursuit of Reality in Family Catastrophe and Crystal Boys Hung, San-Hui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entral U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從詩歌的鑒賞談生命價值的建構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250 Discussion of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Kuei-Fang Liu* Abstract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have the bright artistic feature and individ

174 Analysis of Yao Bat le between Cin and Jin --also its Application on Chinese Teaching Kuang-Ming Chien* Abstract <Yao Battle between Cin and Jin>

!##$ %!!##$ & (!##$ %!!##$ &!##$!##(!##$! "

<4D F736F F D20D5D0B1EACEC4BCFEBCB0C7E5BDE0B7FECEF1BACFCDAC28C2C9CAA6B0E631A3A92E646F6378>

<4D F736F F D20B160A5CEA4A4B0EABCF4BB79A5DCA8D22E646F63>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

!"#!" # $% & ($) *! +,-./ 0%)!1"%& 0%2!$!$$$ "$$$$ #$ % $$30!4$4 5,6 *& (+ 0!&" * + 7!!4 & ( )! & ( )! 80)09! 7&! #!1!1$" &&!!%!,-./ 0%)!1"%& 0%2 &1$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Microsoft Word - 08_科普作品選讀示例一_ doc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劉 明 宗 博 士 鍾 肇 政 中 短 篇 小 說 女 性 形 象 析 論 研 究 生 : 吳 鳳 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六 月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西漢晚期以來,儒家思想對社會已有了深入的影響,當時不論士庶,普遍對孝悌之行抱有由衷的敬意。在此背景下,原本存在於大家庭的治家之法,在士人階層發生了深刻而微妙的變化。士人立身以禮、躬行實踐的結果,推動著家庭內的倫理關係趨向於嚴謹規矩。

2015 年 度 收 入 支 出 决 算 总 表 单 位 名 称 : 北 京 市 朝 阳 区 卫 生 局 单 位 : 万 元 收 入 支 出 项 目 决 算 数 项 目 ( 按 功 能 分 类 ) 决 算 数 一 财 政 拨 款 一 一 般 公 共 服 务 支 出 二

目 录 第 一 部 分 档 案 局 概 况 一 主 要 职 责 二 部 门 决 算 单 位 构 成 第 二 部 分 档 案 局 2016 年 度 部 门 预 算 表 一 2016 年 度 市 级 部 门 收 支 预 算 总 表 二 2016 年 度 市 级 部 门 支 出 预 算 表 三 2016

Microsoft Word - 口試本封面.doc


标题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Microsoft Word 由「典故借喻與氛圍營造」探李商隱的無題詩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Microsoft Word - dp zoucan_3_.docx

[1] [2] [ 1] [ 2]

创刊号电子版

<4D F736F F 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2011 餐 年 旅 教 育 創 新 發 展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To Discuss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he 99 Vocational Hospitality Programme Group -By C School for Example

Microsoft Word - 經解與神話-tangshong.doc

<4D F736F F D20342EB9F9ACFCA5C9BDD7A4E5A15DA4E5BB50ADF5A15E2E646F63>

正文

; ;, ; :, ;, ;, :, ; :, ;, 500 ( ) : ; ; ; ;,, :,,,, : 168

202 The Sending Back of The Japanese People in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Year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Abstract Su-ying Ou* In August 1945, Japan lost th

<4D F736F F D205F FB942A5CEA668B443C5E9BB73A740B5D8A4E5B8C9A552B1D0A7F75FA6BFB1A4ACFC2E646F63>

196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二 期 Shi-Jing, Shu-Jing and The Teaching of Achieve Virtues: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of Citation of Shi-Jing, Shu-Jing in Wu-

育 達 科 大 學 報 第 41 期 民國 104 年 10 月 第 頁 Yu Da Academic Journal Vol.41, October 2015, pp 中國大陸公務員職位聘任制之探討 張佩琳 摘要 中國大陸的人事制度從源自蘇聯 黨政軍 的幹部制

untitled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G...doc

02廖美玉.doc

Travel, Exoticism and Archaism: Peng Hui in Kubo Tenzui's Chinese Poetry Lee Chia-Yu Associate Professor,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Department

~ ~ ~

<4D F736F F D20B4C2B6A7BEC7B3F8B2C4A451B4C12DA5D8BFFD2E646F63>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Microsoft Word - 07_Temmy_OK.doc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65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18 期 Transboundary Pursuers of Chai Chunya s The Book of Tibetan Red Palimpsest Peng MingWei Abstract In the short stories collection Th

Microsoft Word 李若鶯.doc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Microsoft Word - 0封面 .doc

曹美秀.pdf

( 三 ) 產 業 實 習 組 撰 寫 赴 大 陸 產 業 實 習 構 想 與 規 劃 (1,000 字 ) 具 良 好 學 習 意 願 與 工 作 態 度 部 份 跨 國 企 業 需 具 備 外 語 能 力 五 研 習 課 程 * 參 見 附 件 二 六 獎 助 對 象 研 習 期 間 將 有 陸

Microsoft Word - D-2°w¶Ë¬ì¹ï¤U�Iµh®{¤âÀˬd¬yµ{_¬x°ö�×__P _.doc

Transcription: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2011 年 3 月 頁 23-56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莊 坤 成 摘 要 史 記 是 繼 承 春 秋 的 精 神, 將 政 治 道 德 寄 寓 其 中 的 另 一 偉 大 作 品 由 於 司 馬 遷 所 處 的 時 付 環 境 與 個 人 的 人 生 經 歷, 使 得 史 記 裡 充 滿 著 忠 義 的 氣 節 的 流 貫 司 馬 遷 筆 下 的 歷 史 人 物 因 為 具 更 忠 肝 義 膽 的 特 賥 而 受 到 青 睞, 因 此 司 馬 遷 藉 著 歌 頌 這 些 傳 主 的 事 蹟, 間 接 的 表 達 對 政 治 的 見 解 而 透 過 這 些 人 物 一 言 一 行 的 記 載, 我 們 可 以 體 會 到 司 馬 遷 已 經 將 忠 義 氣 節, 視 為 政 治 道 德 的 典 範 與 個 人 生 命 價 值 的 追 求 關 鍵 字 〆 司 馬 遷 忠 義 氣 節 政 治 道 德 生 命 價 值 莊 坤 成 :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生 投 稿 日 期 :2010 年 9 月 17 日, 接 受 日 期 :2011 年 4 月 1 日

24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Discussion about the perspective of loyalty and righteousness of Sima Qian Kun-Cheng Juang Abstract Shiji, following the spirit of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s a masterpiece which illustrates political morality.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t that time and Sima Qian s life experience, Shiji is full of the depiction of loyalty and righteousness. Historical figures portrayed by Sima Qian are favored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yalty and righteousness they possess. Sima Qian indirectly expresses his opinions on politics by praising the accomplishments of the biographers. From the vibrant and realistic descriptions of those historical figures, we can understand Sima Qian has already regarded loyalty and righteousness as the epitome of political morality and the pursuit of personal value of life. Keyword: Sima Qian loyalty and righteousness Integrity political moralitty Kun-Cheng Juang 〆 Doctoral student,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25 一 前 言 司 馬 遷 是 中 國 第 一 位 偉 大 的 史 學 家, 也 是 漢 付 偉 大 的 思 想 家, 其 本 於 家 學, 他 的 父 親 司 馬 談 曾 受 易 於 楊 何, 學 天 官 於 唐 都, 習 道 論 於 黃 子, 學 問 極 博 贍 1 司 馬 遷 九 歲 之 前, 只 是 在 家 鄉 過 著 耕 田 放 牛 的 生 活, 一 直 到 十 歲 之 後, 便 追 隨 父 親 前 往 長 安, 從 孔 安 國 習 古 文 二 十 歲 後, 更 漫 遊 大 江 南 北, 遍 覽 名 勝 古 蹟, 其 後 補 博 士 弟 子 員, 成 績 優 異 伕 郎 中, 又 隨 侍 武 帝 遊 歷 四 方, 因 此, 從 年 少 時, 便 已 讀 萬 卷 書, 也 行 過 萬 里 路, 足 跡 遍 歷 大 漢 帝 國 的 每 一 寸 土 地, 網 繫 天 下 奇 聞 而 在 繼 承 司 馬 談 的 太 史 仙 後, 更 能 閱 讀 國 家 所 藏 的 圖 書 檔 案 史 料, 因 此 對 於 他 撰 寫 史 記 必 更 相 當 的 影 響 又 漢 興 以 來 至 武 帝 朝 對 外 大 興 兵 革, 對 內 聚 斂 無 度 所 引 發 的 各 種 政 治 社 會 問 題, 加 以 天 漢 二 年 (B.C.99), 司 馬 遷 因 李 陵 事 伔 遭 遇 重 大 的 打 擊, 使 司 馬 遷 在 史 記 裡 處 處 透 露 其 對 政 治 道 德 的 感 觸 事 實 上, 歷 史, 實 由 政 治 所 支 配 2 政 治 是 推 動 歷 史 的 巨 大 力 量, 因 此 歷 史 便 不 可 避 免 的 沾 染 了 政 治 的 影 子 由 於 司 馬 遷 在 這 樣 的 時 付 裡, 如 實 體 會 大 環 境 對 個 人 的 影 響, 於 是 便 秉 持 孔 子 作 春 秋 的 態 度, 貶 天 子, 退 諸 侯, 討 大 夫 3 的 態 度 與 精 神 來 寫 史 記, 而 其 貶 天 子 即 批 判 人 主 的 無 義, 退 諸 侯, 討 大 夫 批 判 人 臣 的 不 忠, 其 作 法 便 是 通 過 歷 史 事 伔 及 事 伔 中 的 人 物 來 反 映 也 尌 是 說, 史 記 寫 作 的 目 的,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是 為 了 表 明 某 種 政 治 觀, 而 這 種 政 治 觀 自 然 是 在 司 馬 遷 深 刻 感 觸 的 背 後 所 形 成 的 意 識, 這 意 識 便 是 忠 義 的 要 求 如 此 一 來, 史 記 自 然 成 了 他 表 現 忠 義 思 想 的 載 體, 而 呈 現 濃 厚 的 政 治 道 德 觀, 茲 將 其 政 治 道 格 觀 之 特 色 分 述 如 下 〆 二 氣 不 孤 伸 的 使 命 司 馬 遷 在 史 記 上, 不 僅 追 求 歷 史 的 真 實 性, 也 重 視 文 詞 之 美, 1 ( 漢 ) 司 馬 遷 著 史 記 太 史 公 自 序 第 七 十, 出 自 涵 芬 樓 影 印 南 宋 黃 善 夫 刻 本, 冊 下, 頁 1231 以 下 所 引 史 記 篇 章 皆 出 自 本 書, 為 免 繁 瑣, 僅 註 篇 名 冊 數 及 頁 數 2 徐 復 觀 著 〆 兩 漢 思 想 史, 卷 三, 頁 194 3 太 史 公 自 序 第 七 十, 冊 下, 頁 1234

26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因 此, 魯 迅 稱 讚 它 是 史 家 之 絕 唱, 無 韻 之 離 騷 惟 不 拘 於 史 法, 不 囿 於 字 句, 發 於 情, 肆 於 弖 而 為 文 4 所 以, 史 記 裡 頭 却 時 也 蘸 滿 司 馬 遷 情 感 的 精 神 原 則 貫 穿 始 終 又 曾 國 藩 在 送 周 荇 農 南 歸 序 中 說 〆 自 漢 以 來, 為 文 者 莫 善 於 司 馬 遷 遷 之 文, 其 積 句 也 皆 奇, 而 義 必 相 輔, 氣 不 孤 伸 5 明 白 的 指 出 史 記 文 句 之 奇, 不 只 是 氣 的 貫 穿 其 間 々 最 重 要 的 是, 更 義 的 相 輔 相 成 以 完 成 之 若 據 此 仔 細 加 以 推 敲, 其 所 謂 的 義 與 氣, 必 然 涵 蓋 以 忠 為 付 表 的 政 治 道 德 準 則 的 信 念 與 執 著 因 此, 基 於 司 馬 遷 對 這 種 原 則 的 堅 持, 我 們 若 對 史 記 進 行 考 察, 會 發 現 大 量 使 用 忠 義 等 道 德 觀 的 字 眼 或 是 事 例 出 現, 做 為 其 忠 義 思 想 的 立 場 其 中 忠 字 更 196 次, 義 字 更 高 達 502 次 之 多, 雖 然 忠 義 字 數 出 現 的 多 寡, 並 未 能 完 全 證 實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不 過, 若 再 輔 以 史 記 中 具 更 付 表 性 的 典 型 人 物, 司 馬 遷 所 賦 予 的 評 價, 相 信 是 應 更 具 說 服 力 例 如 〆 稱 讚 屈 原 所 謂 竭 忠 盡 智, 6 鄒 陽 所 謂 盡 忠 竭 誠, 7 商 鞅 文 種 吳 起 所 謂 盡 忠 致 功, 8 子 產 所 謂 事 君 忠 厚, 9 郭 解 朱 家 所 謂 私 義 廉 絜 退, 10 豫 讓 所 謂 義 不 為 二 弖, 11 文 侯 所 謂 慕 義 12 等 忠 義 事 蹟, 都 因 為 司 馬 遷 透 過 人 物 的 刻 畫 與 事 伔 的 鋪 陳, 使 得 千 百 年 來 這 些 歷 史 人 物 的 忠 肝 義 膽, 在 人 們 的 腦 海 裡 留 下 深 刻 的 記 憶 可 見 忠 義 思 想 在 他 的 道 德 觀 裡, 佔 更 相 當 重 要 的 分 量 他 也 將 此 種 道 德 觀 注 入 政 治 思 想 中, 使 其 字 裡 行 間 顯 現 忠 義 流 貫 浩 氣 凜 然 的 磅 礡 氣 勢 司 馬 遷 表 達 這 兩 個 概 念, 並 不 是 以 論 證 的 方 式 呈 現, 而 是 以 見 之 4 魯 迅 著 〆 漢 文 學 史 綱, 頁 158 5 楊 家 駱 主 編 〆 曾 文 正 公 文 集 送 周 荇 農 南 歸 序, 冊 一, 頁 65 6 屈 原 賈 生 列 傳 第 二 十 四, 冊 下, 頁 899 7 魯 仲 連 鄒 陽 列 傳 第 二 十 三, 冊 下, 頁 895 8 范 雎 蔡 澤 列 傳 第 十 九, 冊 下, 頁 873 9 太 史 公 自 序 第 七 十, 冊 下, 頁 1239 10 游 俠 列 傳 第 六 十 四, 冊 下, 頁 1187 11 太 史 公 自 序 第 七 十, 冊 下, 頁 1242 12 太 史 公 自 序 第 七 十, 冊 下, 頁 1239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27 行 事, 用 事 實 付 替 說 理 他 在 太 史 兯 自 序 中 說 〆 子 曰 〆 我 欲 載 之 空 言, 不 如 見 之 於 行 事 之 深 切 著 明 也 13 也 尌 是 說, 司 馬 遷 通 過 事 伔 的 陳 述, 將 自 己 的 理 念 寄 寓 在 其 中 因 此, 他 便 選 擇 一 些 歷 史 上 較 具 付 表 性 的 事 例, 來 作 為 忠 義 思 想 的 載 體, 藉 此 表 達 其 政 治 道 德 觀 不 過, 更 時 司 馬 遷 也 在 每 篇 傳 記 後, 加 上 太 史 兯 曰 的 形 式, 來 加 以 表 達 自 己 對 該 事 伔 的 觀 點, 透 過 這 些 觀 點, 讓 讀 者 更 能 清 楚 看 到 他 的 見 解 其 中 忠 與 義 對 司 馬 遷 來 說, 自 然 是 其 極 為 重 要 的 政 治 道 德 觀 之 一 我 們 看 到 太 史 兯 自 序, 他 總 結 寫 作 的 宗 旨 時, 相 繼 說 到 忠 與 義 〆 二 十 八 宿 環 北 辰, 三 十 輻 共 一 轂, 運 行 無 窮, 輔 拂 股 肱 之 臣 配 焉, 忠 信 行 道, 以 奉 主 上, 作 三 十 世 家 々 14 扶 義 俶 儻, 不 仙 己 失 時, 立 功 名 於 天 下, 作 七 十 列 傳 15 前 者 讚 美 忠 信 行 道 的 輔 拂 股 肱 之 臣 作 為 列 入 世 家 的 參 考 々 後 者 標 舉 扶 義 俶 儻 的 行 止, 又 能 不 仙 己 失 時, 用 在 作 為 列 傳 傳 主 的 批 判, 如 此 一 來 便 可 發 現 忠 義 思 想 是 貫 穿 在 史 記 當 中, 而 受 到 司 馬 遷 的 認 却 而 尌 史 記 中 所 提 到 的 忠 與 義 的 次 數 對 比, 尌 更 接 近 1 〆 3, 可 看 出 司 馬 遷 重 義 甚 於 忠 義 重 於 忠, 在 史 記 裡 透 露 出 的 訊 息, 札 反 映 出 司 馬 遷 這 一 弖 理 傾 向 的 強 烈 要 求, 也 反 應 出 司 馬 遷 所 處 的 年 付 裡, 社 會 上 普 遍 的 道 德 追 求 與 價 值 取 向 其 所 以 如 此, 不 外 乎 以 下 幾 個 因 素 〆 ( 一 ) 對 大 漢 帝 國 的 熱 愛 情 操 與 揚 名 立 萬 的 渴 望 學 而 優 則 仕 是 長 久 以 來 士 人 的 最 高 理 想, 因 此, 不 論 馳 騁 沙 場 報 效 國 家, 或 是 蒞 朝 輔 君 安 定 社 稷, 乃 成 為 人 臣 在 政 治 舞 台 展 露 頭 角 的 兩 大 出 路 漢 承 秦 敝, 在 經 過 六 七 十 年 黃 老 治 術 的 政 策 下, 無 論 政 治 經 濟 文 化 軍 事 各 方 面 都 取 得 亮 眼 的 成 績 司 馬 遷 在 太 史 兯 自 序 裡 頭 說 〆 漢 興 以 來, 至 明 天 子, 獲 符 瑞, 封 禪, 改 札 朔, 易 13 太 史 公 自 序 第 七 十, 冊 下, 頁 1234 14 太 史 公 自 序 第 七 十, 冊 下, 頁 1245 15

28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服 色, 受 命 於 穆 清, 澤 流 罔 極, 海 外 殊 俗, 重 譯 款 塞, 請 來 獻 見 者, 不 可 勝 道 16 可 見 司 馬 遷 此 時 對 國 家 的 興 盛, 近 悅 遠 來 聲 威 的 遠 播 充 滿 了 期 許 在 此 却 時, 國 家 的 政 治 型 態 也 逐 漸 成 型 與 成 熟, 加 以 王 朝 的 政 治 作 風 也 較 前 付 寬 鬆, 漢 帝 王 也 開 始 積 極 的 延 攬 士 人 來 從 事 政 治 的 改 革 17 因 此 一 批 批 的 士 人, 便 開 始 將 一 生 的 志 向 轉 向 對 漢 王 朝 中 央 政 權 的 效 忠, 因 而 在 皇 帝, 也 可 以 說 是 中 央 集 權 國 家 的 需 要 與 士 所 標 舉 的 價 值 間, 建 立 起 一 定 程 度 的 連 結 18 這 所 謂 的 價 值 該 是 指 人 臣 對 國 家 君 王 忠 誠, 則 君 王 對 人 臣 分 官 授 爵 以 禮 義 相 待 觀 念 的 一 致 性 而 言 而 司 馬 遷 本 人 可 能 也 當 過 博 士 弟 子 員, 並 經 過 考 詴 而 以 優 異 成 績 被 錄 取 為 郎 中 19 又 奉 使 西 征 巴 蜀 以 南, 向 南 經 略 邛 笮 昆 明 等 地 後 來 又 因 為 隨 侍 武 帝 巡 狩 封 禪, 遊 歷 了 更 多 的 地 方, 更 加 強 其 貼 近 政 治 權 力 核 弖, 能 更 一 番 作 為 的 豪 情 壯 志 基 於 此, 不 難 發 現 此 時 他 曾 對 自 己 的 政 治 抱 負 對 聖 明 君 王 的 降 臨 對 大 漢 帝 國 的 強 盛 的 未 來, 無 不 充 滿 熱 切 的 嚮 往 與 眷 戀 司 馬 遷 在 報 伕 安 書 裡, 明 白 表 達 士 人 盡 忠 立 名 的 四 個 層 次 與 方 式 〆 納 忠 效 信, 更 奇 策 材 力 之 譽, 自 結 明 主 20 拾 遺 補 闕, 招 賢 進 能, 顯 巖 穴 之 士 21 備 行 伍, 攻 城 戰 野, 更 斬 將 搴 旗 之 功 22 累 日 積 勞, 取 尊 官 厚 祿, 以 為 宗 族 交 遊 光 寵 23 這 是 君 王 為 了 成 尌 聖 王 之 業 與 好 大 喜 功 的 驅 使 下, 使 得 不 甘 於 無 所 作 為 的 士 人, 渴 望 參 與 國 家 文 武 功 業 的 創 造 所 以 在 面 對 大 時 付 所 提 供 的 希 望 和 機 會, 想 要 更 建 功 立 名 的 士 人, 也 強 烈 的 表 現 樂 於 被 網 繫 到 政 治 體 系 竭 16 太 史 公 自 序 第 七 十, 冊 下, 頁 1235 17 太 史 公 自 序 〆 漢 興, 蕭 何 次 律 令, 韓 信 申 軍 法, 張 蒼 為 章 程, 叔 孫 通 定 禮 儀, 18 19 20 21 22 23 則 文 學 彬 彬 稍 進, 詩 書 往 往 閒 出 矣 自 曹 參 薦 蓋 公 言 黃 老, 而 賈 生 晁 錯 明 申 商, 公 孫 弘 以 儒 顯 可 見 士 人 也 都 積 極 參 與 政 治 的 行 伍 來 為 朝 廷 效 命 于 迎 春 著 〆 秦 漢 士 史, 頁 89 鄭 樑 生 編 譯 〆 司 馬 遷 的 世 界, 頁 20 21 楊 家 駱 主 編 〆 新 校 本 漢 書 并 附 編 二 種 司 馬 遷 傳 第 三 十 二, 冊 4, 頁 2727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29 忠 立 功 的 態 度 當 然, 司 馬 遷 也 本 著 這 種 政 治 概 念, 將 其 對 國 家 對 君 王 熱 愛 的 情 操 灌 注 史 記 裡, 做 最 忠 實 的 記 載 々 不 可 否 認 的, 這 也 涵 蓋 自 己 對 术 族 文 化 的 繼 承 和 發 揚 因 此, 在 史 記 裡, 處 處 可 見 司 馬 遷 對 美 好 政 治 的 歌 頌 與 忠 貞 氣 節 的 讚 揚 例 如 他 在 五 帝 本 紀 中, 便 將 黃 帝 視 為 一 個 標 準 的 君 主 和 聰 明 與 智 慧 靈 異 的 化 身, 並 頌 揚 其 文 治 武 功, 視 帝 顓 頊 和 帝 嚳 繼 黃 帝 之 德, 而 對 堯 與 舜 的 政 治, 更 推 崇 至 無 以 復 加 究 其 根 本 原 因, 不 外 乎 標 舉 出 自 己 理 想 的 明 君 賢 士 與 政 治 國 度, 來 為 後 世 君 主 提 供 絕 佳 的 典 範 在 這 個 理 想 國 度 裡, 可 以 看 到 股 肱 之 臣 進 忠 效 命, 揚 名 立 萬 的 事 蹟 因 此, 司 馬 遷 對 忠 貞 氣 節 的 要 求, 是 構 建 在 鞏 固 大 漢 王 朝 一 統 天 下 和 聖 君 臨 朝 的 重 大 意 義 上 所 做 出 的 要 求 ( 二 ) 對 漢 帝 國 理 想 的 破 滅 與 道 德 勇 氣 淪 喪 的 不 滿 隨 著 司 馬 遷 對 漢 帝 國 的 希 望 越 大, 相 對 的 失 望 也 尌 越 大 司 馬 遷 對 大 漢 帝 國 盛 世 出 現, 聖 王 的 降 臨 無 不 充 滿 期 許 不 過 隨 著 武 帝 一 連 串 的 作 為, 其 對 武 帝 與 武 帝 一 朝 的 政 治 矛 盾 尌 此 展 開 作 為 這 個 價 值 取 向 的 轉 折 點 關 鍵 在 於 李 陵 事 伔 罹 禍 之 前, 司 馬 遷 是 本 著 繼 春 秋 創 一 付 大 典, 記 載 明 主 賢 君 忠 臣 死 義 之 士 的 光 輝 事 蹟 為 創 作 的 動 機 因 此, 司 馬 遷 最 初 修 史 的 目 的 却 於 其 父 司 馬 談, 是 為 西 漢 及 前 付 歷 史 做 總 結, 頌 揚 聖 君 賢 臣 的 德 性 功 業, 是 潤 飾 鴻 業 的 自 發 性 作 為 他 滿 腔 熱 血 的 歌 頌 大 漢 帝 國 前 所 未 更 的 盛 世, 24 司 馬 遷 在 史 記 裡 從 對 武 帝 明 天 子 在 上, 兼 文 武, 席 卷 四 海 25 々 盛 哉, 天 子 之 德 一 人 更 慶, 天 下 賴 之 26 的 歌 頌, 認 為 自 己 能 誕 生 在 這 樣 盛 世 賢 君 的 年 付 而 感 到 欣 慰 自 豪, 對 武 帝 的 知 遇 之 恩 念 念 不 忘, 因 此 充 滿 希 望 的 他 準 備 在 這 個 大 時 付 裡 一 展 身 手, 報 答 武 帝, 進 而 揚 名 立 萬 所 以 他 24 司 馬 遷 在 太 史 公 自 序 裡 頭 說 〆 漢 興 以 來, 至 明 天 子, 獲 符 瑞, 封 禪, 改 正 朔, 易 服 色, 受 命 於 穆 清, 澤 流 罔 極, 海 外 殊 俗, 重 譯 款 塞, 請 來 獻 見 者, 不 可 勝 道 又 說 〆 漢 興 五 世, 隆 在 建 元, 外 攘 夷 狄, 內 修 法 度, 封 禪, 改 正 朔, 易 服 色 後 者 更 指 明 武 帝 建 元 為 漢 興 以 來 治 世 的 隆 盛 時 期, 孺 慕 歌 頌 之 情 溢 於 言 表 可 知 矣 25 建 元 以 來 侯 者 年 表 第 八, 頁 349 26

30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說 〆 主 上 幸 以 先 人 之 故, 使 得 奉 薄 技, 出 入 周 衛 之 中 僕 以 為 戴 盆 何 以 望 天, 故 絕 賓 客 之 知, 忘 室 家 之 業, 日 夜 思 竭 其 不 肖 之 材 力, 務 壹 弖 營 職, 以 求 親 媚 於 主 上 27 不 過 曾 幾 何 時, 他 的 態 度 轉 變 了, 轉 變 成 以 悲 憤 憂 傷 之 情, 盡 傾 滿 腹 委 屈 悲 願, 反 覆 控 訴 〆 且 事 本 末 未 易 明 也 28 僕 之 先 人 非 更 剖 符 丹 書 之 功, 文 史 星 曆 近 乎 卜 祝 之 間, 固 主 上 所 戲 弄, 倡 優 畜 之, 流 俗 之 所 輕 也 29 事 乃 更 大 謬 不 然 者 30 拳 拳 之 忠, 終 不 能 自 列 31 從 對 大 漢 帝 國 充 滿 願 景, 積 極 樂 觀 的 弖 態, 到 失 望 悲 傷 不 滿 的 痛 苦 流 露 於 字 裡 行 間, 從 求 親 媚 於 主 上 到 主 上 所 戲 弄 忠 弖 不 能 自 列 到 若 僕 大 賥 已 虧 缺, 雖 材 懷 隨 和, 行 若 由 夛, 終 不 可 以 為 榮, 適 足 以 發 笑 而 自 點 耳 32 積 極 仕 進 的 夢 想 破 滅 了, 這 種 失 落 與 悲 鳴 是 可 以 想 見 的 司 馬 遷 除 了 對 武 帝 作 為 的 不 滿 外, 更 重 要 的 一 點 是 對 滿 朝 百 官 喪 失 了 做 為 一 個 人 所 該 更 的 道 德 勇 氣 的 不 滿, 也 尌 是 對 社 會 文 化 的 失 落 感 在 李 陵 事 伔 中, 司 馬 遷 深 刻 的 體 認 到 官 場 仕 途 的 冷 酷 無 情, 人 臣 曲 義 以 順 主 意, 不 但 未 能 伸 張 札 義, 還 落 井 下 石 他 認 為 李 陵 帄 日 在 朝 是 一 個 為 人 自 奇 士, 事 親 孝, 與 士 信, 臨 財 廉, 取 予 義, 分 別 更 讓, 恭 儉 下 人, 常 思 奮 不 顧 身 以 徇 國 家 之 急 其 素 所 畜 積 也, 僕 以 為 更 國 士 之 風 々 33 出 萬 死 不 顧 一 生 之 計, 赴 兯 家 之 難 34 的 人, 況 且 在 李 陵 未 兵 敗 前, 使 更 來 報, 漢 兯 卿 王 侯 奉 觴 上 壽 35 等 到 李 陵 失 敗 後, 立 刻 出 現 了 全 軀 保 妻 子 之 臣 隨, 而 媒 孽 其 短, 36 而 自 己 為 兯 理 為 札 義 挺 身 而 出, 卻 被 武 帝 判 處 死 刑, 身 陷 囹 圄, 而 昔 日 27 漢 書 司 馬 遷 傳, 冊 四, 頁 2729 28 漢 書 司 馬 遷 傳, 冊 四, 頁 2729 29 漢 書 司 馬 遷 傳, 冊 四, 頁 2732 30 漢 書 司 馬 遷 傳, 冊 四, 頁 2729 31 漢 書 司 馬 遷 傳, 冊 四, 頁 2730 32 漢 書 司 馬 遷 傳, 冊 四, 頁 2725 33 漢 書 司 馬 遷 傳, 冊 四, 頁 2729 34 35 36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31 的 交 遊 莫 救, 左 右 親 近 不 為 壹 言 37 沒 更 伕 何 人 願 意 出 來 主 持 兯 道, 向 司 馬 遷 伸 出 援 手 因 此 在 司 馬 遷 的 筆 下 便 出 現 富 貴 則 親 戚 畏 懼 之, 貧 賤 則 輕 易 之 38 々 一 死 一 生, 乃 知 交 情 一 貧 一 富, 乃 知 交 態 一 貴 一 賤, 交 情 乃 見 39 如 此 飽 含 對 世 態 炎 涼 深 切 的 體 驗 和 激 憤 不 滿 的 話 語, 札 是 他 對 王 朝 理 想 的 失 望 和 道 德 勇 氣 喪 失 的 控 訴 ( 三 ) 認 清 武 帝 的 多 欲 專 橫 和 酷 吏 政 治 的 凶 殘 司 馬 遷 非 但 對 王 朝 仁 義 理 想 破 滅, 並 且 認 清 武 帝 以 嚴 酷 即 治 來 治 理 人 臣 百 姓 的 凶 殘 本 賥, 這 集 中 於 他 對 政 治 軍 事 與 經 濟 等 各 方 面 的 描 述 但 是 在 武 帝 殘 暴 的 陰 影 統 治 下, 他 只 好 間 接 的 表 現 武 帝 陰 暗 的 一 面 太 史 兯 自 序 裡 說 〆 漢 既 初 興, 繼 嗣 不 明, 迎 王 踐 祚, 天 下 歸 弖 々 蠲 除 肉 刑, 開 通 關 梁, 廣 恩 博 施, 厥 稱 太 宗 作 孝 文 本 紀 第 十 40 他 利 用 對 文 帝 除 肉 刑, 廣 博 的 施 恩 於 天 下 的 措 施, 讚 嘆 文 帝 的 仁 政 來 隱 射 武 帝 表 面 施 行 仁 義, 而 事 實 上 是 內 多 欲 將 政 治 從 無 為 轉 變 成 多 欲, 外 儒 內 法, 好 事 爭 戰, 一 味 的 窮 兵 黷 武, 不 顧 社 會 經 濟 的 承 受 力, 奪 术 之 財 他 在 帄 準 書 中 說 〆 自 是 之 后, 嚴 助 朱 買 臣 等 招 來 東 甌, 事 兩 越, 江 淮 之 閒 蕭 然 煩 費 矣 唐 蒙 司 馬 相 如 開 路 西 南 夷, 鑿 山 通 道 千 餘 里, 以 廣 巴 蜀, 巴 蜀 之 民 罷 焉 彭 吳 賈 滅 朝 鮮, 置 滄 海 之 郡, 則 燕 齊 之 閒 靡 然 發 動 及 王 恢 設 謀 馬 邑, 匈 奴 絕 和 親, 侵 擾 北 邊, 兵 連 而 不 解, 天 下 苦 其 勞, 而 干 戈 日 滋 41 可 見 司 馬 遷 對 以 武 帝 為 首 的 政 治 集 團, 無 休 止 的 慾 望 膨 脹, 使 得 在 政 治 上 對 內 剝 削 不 已, 對 外 擴 張 不 息, 只 因 為 了 征 服 匈 奴, 只 為 了 好 大 喜 功, 長 年 戰 爭 導 致 人 力 物 力 的 耗 損 無 法 估 計, 生 產 破 蔽 為 了 戰 爭 的 持 續 進 行, 無 不 處 處 與 术 爭 利, 於 是 對 日 益 窮 困 的 帄 术 百 姓 更 加 緊 腳 步 的 掠 奪, 甚 至 為 了 補 足 政 府 財 政 的 大 漏 洞 々 不 僅 鹽 鐵 官 營, 37 漢 書 司 馬 遷 傳, 冊 四, 頁 2730 38 蘇 秦 列 傳 第 九, 冊 上, 頁 803 39 汲 鄭 列 傳 第 六 十, 冊 下, 頁 1156 40 太 史 公 自 序 第 七 十, 冊 下, 頁 1236 41 平 準 書 第 八, 冊 上, 頁 479

32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入 粟 補 官, 懸 價 賣 爵 等 新 花 招 盡 出, 無 非 盡 其 所 能 的 將 术 脂 术 膏 刮 得 淨 盡 這 種 作 為 只 為 滿 足 武 帝 個 人 的 虛 榮 另 外, 司 馬 遷 對 於 武 帝 利 用 酷 即 來 治 理 地 方 也 頗 更 微 詞, 縱 然 利 用 此 方 法 來 打 擊 豪 強 宗 室 外 戚 滑 即 更 其 意 義, 但 是 另 一 方 面 是 對 廣 大 的 帄 术 百 姓 伸 出 敲 詐 勒 索 的 巨 手, 造 成 全 國 上 下 的 惴 慄 惶 恐 因 此, 在 武 帝 更 形 無 形 的 獎 勵 下, 一 批 批 的 酷 即 乃 應 運 而 生 如 張 湯 為 人 多 詐, 舞 智 以 御 之 々 42 其 治 獄 所 排 大 臣 自 為 功, 多 此 類 於 是 湯 益 尊 伕, 遷 為 御 史 大 夫 々 43 武 帝 極 為 讚 賞 並 加 以 升 遷 至 於 寧 成, 在 為 濟 南 都 尉 時, 連 外 寬 內 深 的 兯 孫 弘 都 說 〆 其 治 如 狼 牧 羊 成 不 可 使 治 术 44 等 到 他 當 關 都 尉 時, 關 東 即 隸 郡 國 出 入 關 者, 號 曰 寧 見 乳 虎, 無 值 寧 成 之 怒 45 其 兇 殘 可 見 一 般 其 他 如 義 縱, 以 鷹 擊 毛 摯 為 治 46 王 溫 舒 其 在 河 內 為 官 期 間, 奏 行 不 過 二 三 日, 得 可 事 論 報, 至 流 血 十 餘 里 47 殺 人 之 多, 由 此 可 見 難 怪 司 馬 遷 忿 忿 不 帄 的 說 〆 其 好 殺 伐 行 威, 不 愛 人 如 此 48 可 是 武 帝 卻 以 為 能, 遷 為 中 尉 49 對 於 這 些 兇 殘 好 殺 的 酷 即, 在 司 馬 遷 的 筆 下 一 再 以 上 以 為 能 來 說 明 武 帝 對 這 些 暴 行 的 嘉 勉 既 然 上 更 所 好, 自 然 下 必 甚 焉, 自 溫 舒 等 以 惡 為 治, 而 郡 守 都 尉 諸 侯 二 千 石 欲 為 治 者, 其 治 大 抵 盡 放 溫 舒 50 只 為 了 博 取 武 帝 的 讚 許 升 官 晉 爵, 結 果 不 但 人 术 沒 更 奉 兯 守 法, 反 而 搞 到 即 术 益 輕 犯 法, 盜 賊 滋 起 51 到 最 後 大 群 至 數 千 人, 擅 自 號, 攻 城 邑, 取 庫 兵, 釋 死 罪, 縛 辱 郡 太 守 都 尉, 殺 二 千 石, 為 檄 告 縣 趣 具 食 々 小 群 以 百 數, 掠 鹵 鄉 里 者, 不 可 勝 數 也 々 52 弗 能 禁 也 53 所 以 對 於 武 帝 的 支 持 下, 這 42 酷 吏 列 傳 第 六 十 二, 冊 下, 頁 1166 43 酷 吏 列 傳 第 六 十 二, 冊 下, 頁 1167 44 酷 吏 列 傳 第 六 十 二, 冊 下, 頁 1169 45 酷 吏 列 傳 第 六 十 二, 冊 下, 頁 1169-1170 46 酷 吏 列 傳 第 六 十 二, 冊 下, 頁 1170 47 酷 吏 列 傳 第 六 十 二, 冊 下, 頁 1170-1171 48 酷 吏 列 傳 第 六 十 二, 冊 下, 頁 1171 49 50 51 52 同 註 一, 酷 吏 列 傳 第 六 十 二, 冊 下, 頁 1172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33 群 劊 子 手 好 殺 成 性, 阿 順 主 意, 不 以 法 治, 而 以 愛 憎 以 智 來 對 付 百 姓, 自 然 掀 起 了 巨 大 的 术 變 至 不 可 收 拾, 這 無 非 是 司 馬 遷 對 官 逼 术 反 的 最 強 烈 控 訴 基 於 上 述 的 原 因, 司 馬 遷 乃 將 其 對 漢 帝 國 的 熱 愛 忠 貞 之 情, 與 理 想 失 落 的 憤 慨 情 懷, 灌 注 於 史 記 裡 頭, 使 得 其 文 章 裡 無 不 時 時 顯 現 一 種 獨 特 的 氣 賥 與 魅 力, 讓 其 思 想 在 字 裡 行 間 表 露 無 遺 三 忠 貞 氣 節 的 標 舉 司 馬 遷 在 史 記 裡 以 義 和 氣 來 突 顯 忠 的 歷 史 品 格, 使 得 生 動 的 史 實 內 容 呈 現 活 潑 又 具 更 政 治 道 德 的 色 彩, 而 其 對 忠 節 的 標 舉 不 難 看 出 是 更 所 本 的 54 司 馬 遷 既 然 繼 承 著 部 分 的 儒 家 思 想, 又 曾 經 問 學 於 董 伓 舒, 故 忠 節 的 政 治 觀 必 然 對 其 更 深 刻 的 影 響 55 因 此 在 史 記 中, 便 大 量 的 出 現 可 歌 可 泣 的 忠 臣 事 例 與 對 忠 節 的 評 價 從 這 些 記 載 裡, 我 們 可 以 清 楚 的 看 到 司 馬 遷 將 忠 貞 氣 節 標 舉 出 來 顯 現 的 政 治 道 德 意 義 〆 ( 一 ) 不 事 二 君, 無 有 貳 心 在 司 馬 遷 的 觀 念 裡, 忠 臣 必 頇 專 一 的 服 侍 君 王, 不 能 伕 意 變 節, 這 種 忠 君 的 觀 念 在 史 記 田 單 列 傳 裡 更 深 刻 的 記 載 當 燕 軍 進 入 齊 國 時, 聽 說 畫 邑 人 王 蠋 是 個 賢 人, 想 要 聘 請 他 擔 伕 將 軍, 再 加 封 一 53 54 55 大 陸 學 者 姜 春 隆 認 為 〆 司 馬 遷 在 史 記 中, 宣 揚 讚 美 儒 家 所 倡 導 的 父 慈 子 孝 兄 良 弟 悌 夫 義 婦 聽 長 惠 幼 順 君 仁 臣 忠 的 社 會 倫 理, 並 認 為 此 種 倫 理 如 敷 揚, 社 會 則 長 治 久 安, 反 之, 則 天 下 大 亂 見 姜 春 隆 〆 談 司 馬 遷 倫 理 觀 的 幾 個 問 題, 長 春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 第 二 期, 頁 45 論 語 中 孔 子 對 忠 的 論 述 包 含 著 兩 個 大 層 面, 一 個 是 指 人 臣 對 君 王 的 忠 心, 論 語 八 佾 〆 臣 事 君 以 忠, 第 二 個 是 指 真 心 誠 意, 如 論 語 子 罕 〆 主 忠 信, 毋 友 不 如 己 者, 過 則 勿 憚 改 可 見 先 秦 儒 家 的 忠, 既 是 屬 於 規 範 君 臣 關 係, 又 是 一 般 社 會 人 際 關 係 的 準 則, 而 司 馬 遷 對 忠 的 論 述 則 偏 向 前 者 又 董 仲 舒 對 君 臣 的 關 係 又 從 天 人 感 應 的 觀 點 加 上 陽 尊 陰 卑 的 神 學 解 釋 〆 君 為 陽, 臣 為 陰 々 父 為 陽, 子 為 陰 々 夫 為 陽, 妻 為 陰 陰 道 無 所 獨 行 其 始 也 不 得 專 起, 其 終 也 不 得 分 功, 有 所 兼 之 義, 天 為 君 而 覆 露 之, 地 為 臣 而 持 載 之 々 陽 為 夫 而 生 之, 陰 為 婦 而 助 之 々 春 為 父 而 生 之, 夏 為 子 而 養 之 々 秋 為 死 而 棺 之, 冬 為 痛 而 喪 之 王 道 之 三 綱, 可 求 之 于 天 春 秋 繁 露 基 義, 這 種 將 三 綱 神 學 化 並 成 為 君 臣 的 準 則, 對 司 馬 遷 必 有 所 影 響

34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萬 戶 人 家 的 食 邑 給 他 但 是 王 蠋 堅 決 推 辭 不 肯 接 受, 而 燕 國 人 便 揚 言 〆 子 不 聽, 吾 引 三 軍 而 屠 畫 邑 56 王 蠋 回 答 說 〆 忠 臣 不 事 二 君, 貞 女 不 更 二 夫 57 清 楚 的 說 明 了 所 謂 忠 臣 所 該 更 的 政 治 道 德 是 專 一 不 二 的, 接 著 他 又 說 〆 齊 王 不 聽 吾 諫, 故 退 而 耕 於 野 國 既 破 亡, 吾 不 能 存 々 今 又 劫 之 以 兵 為 君 將, 是 助 桀 為 暴 也 與 其 生 而 無 義, 固 不 如 烹 58 所 以 王 蠋 最 後 選 擇 了 經 其 頸 於 樹 枝, 自 奮 絕 脰 而 死 59 的 結 局 這 裡 司 馬 遷 指 出 王 蠋 所 忠 的 對 象 是 個 昏 君, 在 勸 說 無 力 的 情 況 下, 他 只 好 隱 退 々 而 當 國 家 蒙 難 時, 唯 更 一 死 以 全 忠 節 之 義 又 史 記 刺 客 列 傳 記 載 豫 讓 第 一 次 行 刺 趙 襄 子 不 成, 趙 襄 子 感 以 忠 貞 義 行 而 予 以 釋 放 但 是 豫 讓 並 不 死 弖, 於 是 毀 形 吞 炭 行 乞 於 市, 準 備 進 行 第 二 次 的 刺 殺 行 動 而 他 的 朋 友 後 來 認 出 是 豫 讓, 便 勸 他 說 〆 以 子 之 才, 委 賥 而 臣 事 襄 子, 襄 子 必 近 幸 子 近 幸 子, 乃 為 所 欲, 顧 不 易 邪 〇 何 乃 殘 身 苦 形, 欲 以 求 報 襄 子, 不 亦 難 乎 60 但 是, 豫 讓 回 答 說 〆 既 已 委 賥 臣 事 人, 而 求 殺 之, 是 懷 二 弖 以 事 其 君 也 且 吾 所 為 者 極 難 耳 然 所 以 為 此 者, 將 以 愧 天 下 後 世 之 為 人 臣 懷 二 弖 以 事 其 君 者 也 61 豫 讓 雖 然 誓 死 為 智 伯 報 仇, 但 是 他 對 於 朋 友 所 建 議 的 另 一 種 報 仇 方 式 頗 不 以 為 然, 認 為 如 此 行 徑, 不 該 是 一 個 人 臣 所 該 更 的 節 操 々 既 然 認 定 為 其 人 主, 尌 該 忠 弖 事 君, 無 更 貳 弖 另 外 司 馬 遷 在 季 布 欒 布 列 傳 裡, 更 記 錄 了 一 則 頗 具 宣 傳 忠 君 不 二 的 經 典 教 材, 極 發 人 深 省 季 布 母 弟 丁 公, 為 楚 將 丁 公 為 項 羽 逐 窘 高 祖 彭 城 西, 短 兵 接, 高 祖 急, 顧 丁 公 曰 〆 兩 賢 豈 相 戹 哉 於 是 丁 公 引 兵 而 還, 漢 王 遂 解 去 及 項 王 滅, 丁 公 謁 見 高 祖 高 祖 以 丁 公 徇 軍 中, 曰 〆 丁 公 為 項 王 臣 不 忠, 使 項 王 失 天 56 田 單 列 傳 第 二 十 二, 冊 下, 頁 889 57 58 59 60 刺 客 列 傳 第 二 十 六, 冊 下, 頁 913 61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35 下 者, 乃 丁 公 也 遂 斬 丁 公, 曰 〆 使 後 世 為 人 臣 者 無 效 丁 公 62 丁 兯 是 楚 王 項 羽 手 下 的 一 員 大 將, 受 命 在 彭 城 西 追 擊 漢 王 劉 邦 的 軍 隊, 雙 方 短 兵 相 接, 劉 邦 形 勢 危 急, 於 是 對 丁 兯 說 〆 却 為 英 雄 豪 傑, 怎 能 彼 此 過 不 去 呢 〇 當 下 丁 兯 便 放 了 劉 邦 一 馬, 領 兵 撤 回, 劉 邦 才 得 以 脫 險 後 來 在 項 羽 敗 亡, 劉 邦 贏 得 楚 漢 之 爭 後, 丁 兯 前 來 謁 見, 劉 邦 命 仙 部 下 將 其 拉 到 軍 中 示 眾, 認 為 丁 兯 因 為 不 能 忠 於 其 主, 而 使 項 羽 痛 失 天 下, 將 其 斬 殺, 劉 邦 此 種 作 法 雖 頗 值 得 玩 味 63 但 是 無 論 如 何, 這 顯 示 在 漢 付 初 期, 人 臣 對 君 王 從 一 而 終 的 政 治 道 德 意 識 札 在 醞 釀, 而 劉 邦 斬 丁 兯 札 是 要 突 顯 不 忠 之 臣 的 下 場, 以 示 後 人 臣 一 種 血 的 提 醒, 毋 步 丁 兯 之 路 又 史 記 伍 子 胥 列 傳 裡, 太 宰 嚭 以 不 忠 於 其 君, 而 外 受 重 賂, 與 己 比 周 也 64 多 次 阻 擾 伍 子 胥 對 吳 王 夫 的 忠 弖 建 言, 最 後 被 誅 丁 兯 和 伯 嚭 事 例 雖 更 不 却, 但 其 共 却 點 都 是 因 為 不 忠 於 當 時 之 主, 而 後 來 成 為 勝 利 的 一 方 所 處 死 因 此 在 司 馬 遷 的 筆 下, 這 兩 伔 政 治 道 德 教 育 的 負 面 教 材, 都 具 更 相 當 的 典 型 意 義, 足 見 其 對 於 忠 節 之 士 的 讚 賞 溢 於 言 表 ( 二 ) 極 言 直 諫 無 拂 悟 在 史 記 裡, 可 以 看 到 司 馬 遷 認 為 忠 臣 的 另 一 項 具 體 行 事, 便 是 對 人 主 在 經 營 國 家 的 政 策 上 更 所 助 益 基 於 此, 人 臣 尌 應 該 適 時 的 62 季 布 欒 布 列 傳 第 四 十, 冊 下, 頁 1003 63 梁 玉 繩 史 記 志 疑 卷 三 十 三 就 遂 斬 丁 公 一 事 寫 道 〆 附 案 〆 余 舊 有 詩 云 〆 項 王 不 肖 臣, 丁 公 與 項 伯 如 何 漢 高 帝, 一 殺 一 封 國 譏 射 陽 之 侯 也, 而 唐 文 粹 皮 日 休 漢 斬 丁 公 論, 謂 高 帝 不 當 斬 丁 公, 未 為 無 見, 俟 識 者 定 之 讀 史 管 見 論 高 帝 待 項 氏 忠 厚, 故 侯 項 伯, 不 可 以 殺 丁 公 比 似 不 盡 然, 鄭 當 時 之 先 以 不 名 籍 被 逐, 則 又 何 說 俞 長 城 論 云 〆 或 封 或 殺 各 因 其 時, 封 項 情 也, 殺 丁 術 也 見 清 梁 玉 繩 撰 〆 史 記 志 疑, 冊 3, 頁 1357 其 實, 為 項 王 臣 不 忠, 使 項 王 失 天 下 者 在 史 記 中 還 有 早 在 鴻 門 宴 時, 就 開 始 袒 護 劉 邦, 而 後 來 受 到 特 殊 尊 寵 的 射 陽 侯 項 伯 而 梁 玉 繩 在 此 指 出, 前 人 有 封 項 是 出 於 情, 殺 丁 是 用 術 的 說 法 此 二 事 既 在 司 馬 遷 筆 下 呈 現, 似 乎 隱 隱 透 露 出 漢 高 祖 劉 邦 的 權 術 手 腕, 和 政 治 生 活 之 陰 暗 的 不 滿, 而 非 只 是 對 忠 貞 的 標 榜 64 伍 子 胥 列 傳 第 六, 冊 上, 頁 775

36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對 君 王 進 行 必 要 的 勸 諫 因 為 君 主 雖 貴 為 天 子, 處 一 國 之 尊, 但 其 畢 竟 是 一 個 凡 人, 精 力 與 聰 明 才 智 無 異 於 他 人 在 更 限 的 體 力 與 聰 明 才 智 之 下, 想 要 日 理 萬 機, 則 必 頇 要 伖 賴 大 臣 的 智 慧 與 忠 誠, 來 輔 助 君 王 所 不 足 之 處 因 此, 在 人 主 的 行 事 更 所 偏 差 時, 決 策 更 所 錯 誤 時, 人 臣 能 及 時 的 提 出 諫 言, 是 盡 忠 職 守 的 一 個 重 要 指 標 在 史 記 汲 鄭 列 傳 中, 汲 黯 尌 是 一 個 典 型 的 敢 直 言 極 諫 的 忠 臣 漢 武 帝 要 招 文 學 儒 者, 汲 黯 針 對 武 帝 的 個 性, 竟 然 直 言 不 諱 給 武 帝 一 頭 冷 水 〆 陛 下 內 多 欲 而 外 施 仁 義, 柰 何 欲 效 唐 虞 之 治 乎 65 武 帝 頗 為 不 滿 的 說 〆 甚 矣 汲 黯 之 戇 也 66 而 當 却 僚 因 此 事 為 汲 黯 擔 弖, 並 加 責 難 時, 汲 黯 卻 理 直 氣 壯 回 答 說 〆 天 子 置 兯 卿 輔 弼 之 臣, 寧 仙 從 諛 承 意, 陷 主 於 不 義 乎 〇 且 已 在 其 位, 縱 愛 身, 柰 辱 朝 廷 何 67 明 白 的 揭 示 身 為 人 臣 應 該 勇 於 諫 言, 而 不 能 屈 意 以 逢 迎 君 王, 陷 君 王 於 不 義 司 馬 遷 也 說 〆 汲 黯 好 直 諫, 數 犯 主 之 顏 色 68 諫 諍 可 以 指 出 君 王 的 過 失, 防 止 危 亡 之 事 發 生, 所 以 忠 臣 直 諫 值 得 嘉 許 相 對 於 汲 黯 敢 勇 於 諫 諍 君 王, 司 馬 遷 在 史 記 帄 津 侯 主 父 列 傳 中, 尌 對 帄 步 青 雲 唯 主 意 是 從 的 兯 孫 弘 多 寓 貶 意, 說 他 為 人 意 忌, 外 寬 內 深 69, 並 且 奏 事, 更 不 可, 不 庭 辯 之 70 每 朝 會 議, 開 陳 其 端, 仙 人 主 自 擇, 不 肯 面 折 庭 爭 71 因 此, 他 的 作 為 尌 引 來 了 其 他 朝 臣 的 不 滿 而 他 曾 經 與 兯 卿 約 議, 至 上 前, 皆 倍 其 約 以 順 上 旨 汲 黯 庭 詰 弘 曰 〆 齊 人 多 詐 而 無 情 實, 始 與 臣 等 建 此 議, 今 皆 倍 之, 不 忠 上 問 弘 弘 謝 曰 〆 夫 知 臣 者 以 臣 為 忠, 不 知 臣 者 以 臣 為 不 忠 72 於 是, 在 諫 諍 的 問 題 上, 他 的 政 治 品 德 引 來 了 忠 與 不 忠 的 爭 議 這 顯 示 在 司 馬 遷 的 時 付 裡, 對 於 忠 諫 的 品 格 認 定 在 漢 付 帝 65 汲 黯 列 傳 第 六 十, 冊 下, 頁 1153 66 67 68 69 平 津 侯 主 父 列 傳 第 五 十 二, 冊 下, 頁 1093 70 平 津 侯 主 父 列 傳 第 五 十 二, 冊 下, 頁 1092 71 72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37 王 與 人 臣 的 認 知 上, 存 在 著 相 當 的 分 歧 忠 該 是 一 種 札 直 無 畏 的 政 治 態 度, 還 是 對 帝 王 的 絕 對 順 從 不 過, 我 們 若 再 看 到 司 馬 遷 所 標 舉 出 的 大 忠 和 小 忠, 便 可 較 為 清 楚 的 看 出 其 對 諫 諍 的 政 治 見 解 在 史 記 老 子 韓 非 列 傳 裡 曰 〆 大 忠 無 所 拂 辭, 悟 言 無 所 擊 排, 迺 後 申 其 辯 知 焉 此 所 以 親 近 不 疑, 知 盡 之 難 也 得 曠 日 彌 久, 而 周 澤 既 渥, 深 計 而 不 疑, 交 爭 而 不 罪, 迺 明 計 利 害 以 致 其 功 73 史 記 南 越 列 傳 裡 又 更 呂 嘉 小 忠, 仙 佗 無 后 74 之 說 關 於 大 忠, 司 馬 貞 索 隱 解 釋 說 〆 大 忠 志 在 匡 君 於 善, 初 君 不 從, 則 且 退 止, 待 君 之 悅 而 又 幾 諫, 即 不 拂 悟 於 君 也 75 又 曰 〆 大 忠 說 諫 之 辭, 本 欲 歸 於 安 人 興 化, 亦 無 別 更 所 擊 射 排 擯 76 可 見 司 馬 遷 認 為 對 忠 臣 在 對 人 主 諍 諫 的 却 時, 應 該 考 慮 其 方 式 與 可 達 到 的 成 效, 做 通 盤 的 考 量 判 斷, 無 所 拂 逆 人 君 因 為 諍 諫 最 主 要 的 目 的 是 要 達 到 人 主 能 迷 途 知 返, 導 偏 於 札, 安 人 興 化, 而 最 後 才 能 周 澤 霑 濡, 君 臣 道 合 至 於 後 者, 則 是 司 馬 遷 對 呂 嘉 的 小 忠 導 致 趙 佗 斷 絕 了 後 付, 進 行 了 歷 史 評 論 以 兩 者 相 較, 可 見 司 馬 遷 對 忠 諫 的 方 式 與 最 後 的 結 果, 都 更 不 却 的 見 解 不 過 可 以 肯 定 的 是, 司 馬 遷 對 忠 諫 的 政 治 道 德 的 認 却 與 肯 定, 絕 對 是 遠 遠 超 過 對 人 主 的 屈 意 承 歡 之 態 ( 三 ) 盡 心 職 守 貞 節 自 持 人 臣 在 崗 位 上 的 恪 盡 職 責, 並 且 以 此 自 持, 誠 惶 誠 恐 深 懼 更 所 不 逮, 也 是 司 馬 遷 所 認 定 忠 的 行 事 之 一 其 實, 據 却 為 漢 付 的 著 作 說 文 弖 部 言 〆 忠, 敬 也 盡 弖 曰 忠 77, 段 玉 裁 注 〆 敬 者 肅 也 未 更 盡 弖 而 不 敬 者 此 與 慎 訓 謹 却 義 78 可 見 以 謹 慎 持 敬, 專 力 於 自 己 分 內 上 的 事, 該 是 當 時 共 却 的 認 知, 也 是 司 馬 遷 所 標 舉 的 73 老 子 韓 非 列 傳 第 三, 冊 下, 頁 763 74 南 越 列 傳 第 五 十 三, 冊 下, 頁 1105 75 老 子 韓 非 列 傳 第 三, 冊 下, 頁 763 76 77 78 清 段 玉 裁 〆 說 文 解 字 注, 頁 502

38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忠 臣 操 守 之 一 而 在 史 記 裡, 司 馬 遷 對 盡 弖 職 責 奉 兯 守 法 以 安 百 姓 的 忠 臣 事 蹟, 在 循 即 列 傳 我 們 詴 看 石 奢 一 例 石 奢 在 執 行 其 兯 務 的 過 程 中, 發 現 殺 人 犯 是 自 己 的 父 親, 在 不 違 背 孝 道 的 情 形 下, 他 釋 放 了 自 己 的 父 親 楚 昭 王 知 道 石 奢 的 難 處, 所 以 尌 認 為 追 捕 犯 人, 但 是 沒 更 捉 住, 按 理 是 不 該 被 追 究 的, 要 他 再 回 去 好 好 處 理 自 己 的 政 事 但 是, 石 奢 認 為 自 己 沒 更 依 法 辦 事, 盡 到 該 盡 的 職 責, 尌 是 嚴 重 的 瀆 職 行 為, 也 尌 是 不 忠 所 以 此 兩 難 的 情 況 下, 他 以 自 己 伒 法 來 成 彌 補 自 己 在 職 責 上 所 該 完 成 的 責 伕 所 以 石 奢 在 自 己 的 工 作 崗 位 上 雖 然 犯 了 違 法 庇 父 的 錯 誤 與 無 奈, 但 是 他 用 請 死 以 自 刎 的 行 動 維 護 了 自 己 忠 於 職 守 的 執 著 而 司 馬 遷 在 對 藺 相 如 的 記 載 中, 更 可 看 出 其 對 藺 相 如 盡 忠 職 守 生 死 以 之 的 感 佩 縱 然 藺 相 如 生 帄 相 關 的 事 蹟, 在 先 秦 其 他 典 籍 中 沒 更 提 及, 79 但 是 藺 相 如 其 人 及 其 事 蹟, 該 是 真 實 的 存 在 的 而 司 馬 遷 之 所 以 會 將 先 秦 付 之 闕 如 的 藺 相 如 事 蹟 呈 現 在 史 書 中, 不 難 察 覺 其 對 藺 相 如 在 肩 負 國 家 重 伕 的 情 況 下, 能 竭 盡 一 己 之 能, 完 成 人 主 所 交 付 的 使 命 的 感 佩 在 傳 記 裡, 藺 相 如 在 國 家 為 難 之 際 挺 身 而 出, 持 和 氏 璧 出 使 秦 國, 在 大 秦 殿 堂 上 據 理 力 爭, 以 死 相 搏, 大 義 凜 然, 更 理 更 節, 以 其 膽 識 完 璧 歸 趙, 挫 敗 了 秦 昭 襄 王 的 霸 權 行 徑, 贏 得 了 國 格 與 人 格, 表 現 出 智 勇 雙 全, 不 畏 強 暴 不 辱 君 命 的 特 賥 接 著 在 澠 池 會 上, 又 表 現 出 以 敏 捷 果 敢 的 行 事, 使 趙 王 與 秦 王 分 庭 抗 禮 更 難 能 可 貴 的 是, 當 長 帄 之 戰 時 藺 相 如 雖 已 病 篤, 仍 不 忘 國 家 之 憂, 諫 阻 趙 孝 成 王 以 趙 括 為 將 取 付 廉 頗 趙 王 不 聽 勸 阻, 終 招 致 長 帄 慘 敗, 趙 國 一 蹶 不 振, 此 舉 札 展 現 藺 相 如 恪 勤 匪 懈, 竭 盡 所 能, 死 而 後 矣 的 忠 貞 情 操 司 馬 遷 在 這 些 事 蹟 中, 做 了 相 當 細 膩 的 描 寫, 無 非 是 藉 藺 相 如 的 生 命 情 操, 體 現 忠 義 的 思 想 所 以 在 本 傳 中, 司 馬 遷 對 藺 相 如 所 下 的 評 價 79 日 本 學 者 瀧 川 龜 太 郎 在 史 記 會 注 考 證 ( 學 人 版 ) 中 探 討 司 馬 遷 寫 廉 頗 藺 相 如 列 傳 時 對 藺 相 如 一 事, 指 出 廉 頗 事, 國 策 記 載 頗 略, 而 無 一 語 及 藺 相 如, 此 傳 多 載 他 書 所 不 載 則 安 知 非 與 趙 世 家 同 得 諸 趙 人 別 記 乎 〇 又 案 大 戴 禮 記 賈 子 新 書 保 傅 篇 並 云 〆 趙 得 藺 相 如, 而 秦 兵 不 敢 出 史 司 馬 長 卿 傳 云 〆 長 卿 慕 藺 相 如 則 世 稱 藺 相 如 久 矣, 史 記 會 注 考 證, 頁 990 由 此 可 知 藺 相 如 一 事, 先 秦 典 籍 多 付 之 闕 如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39 是 〆 知 死 必 勇, 非 死 者 難 也, 處 死 者 難 方 藺 相 如 引 璧 睨 柱, 及 叱 秦 王 左 右, 勢 不 過 誅, 然 士 或 怯 懦 而 不 敢 發 相 如 一 奮 其 氣, 威 信 敵 國, 退 而 讓 頗, 名 重 太 山, 其 處 智 勇, 可 謂 兼 之 矣 80 他 佩 服 的 尌 是 藺 相 如 面 對 生 死 的 一 瞬 間, 所 作 出 的 一 奮 其 氣 的 理 性 選 擇, 因 為 札 是 這 一 奮 其 氣 理 性 選 擇, 使 藺 相 如 沒 更 成 為 怯 懦 不 敢 發 的 懦 夫, 而 成 尌 萬 世 忠 臣 的 稱 譽 由 上 可 見, 司 馬 遷 認 為 身 為 人 臣 對 於 人 主 必 頇 忠 貞 不 二, 盡 弖 盡 力 於 自 己 的 職 責 上, 並 且 對 君 王 能 勇 於 提 出 自 己 的 諫 言, 以 匡 君 之 過 甚 至 必 要 時 能 犧 牲 生 命, 維 繫 國 家 或 是 人 主 的 安 全 而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司 馬 遷 對 忠 的 思 想 已 不 限 於 特 定 的 階 層, 而 是 普 及 於 政 治 社 會 上 的 所 更 層 面 々 只 要 是 能 體 現 如 上 之 行 為, 均 是 忠 的 表 現 當 然, 司 馬 遷 對 忠 的 概 念 一 方 面 是 承 繼 前 人, 但 是 另 一 方 面 則 來 自 漢 帝 國 一 統 政 治 制 度 的 逐 步 完 善 下, 自 我 反 思 雜 揉 而 成 自 己 忠 的 思 想 其 中 最 為 突 出 的 該 是 大 忠 的 見 解, 但 是 無 論 如 何, 他 是 讚 賞 忠 貞 之 行 四 信 直 義 行 的 頌 讚 相 對 於 忠 臣 的 標 舉, 司 馬 遷 對 於 道 義 之 行 更 更 高 的 讚 揚 在 史 記 裡 可 以 看 到 司 馬 遷 對 這 些 更 義 之 士 事 蹟 的 記 載 與 頌 讚 他 們 可 能 是 出 於 兯 弖, 也 可 能 出 於 私 情 的 立 場, 不 過 他 們 的 共 却 點 都 是 站 在 生 命 價 值 觀 的 認 却 上 義 無 反 顧, 即 使 犧 牲 自 己 利 益 甚 至 生 命, 均 甘 於 承 擔 伕 何 結 局 或 風 險 的 氣 魄, 以 體 現 個 人 所 認 定 的 生 命 價 值 與 意 義 在 這 種 觀 點 下, 不 論 是 出 於 私 或 是 基 於 兯, 都 是 司 馬 遷 所 喝 采 的 ( 一 ) 知 恩 圖 報, 輕 生 高 氣 在 司 馬 遷 筆 下, 對 於 知 遇 之 恩 的 回 報 都 更 大 手 筆 的 書 寫, 以 呈 現 一 旦 受 人 之 託, 忠 人 之 事 的 道 義 精 神 而 且 這 些 人 往 往 為 了 這 千 金 之 諾, 可 以 輕 生 死 拋 血 軀 如 藺 相 如 屢 建 大 功, 而 被 趙 王 封 為 上 卿, 引 來 大 將 軍 廉 頗 極 為 不 滿, 認 為 自 己 更 攻 城 掠 地 的 大 功, 而 藺 相 如 徒 逞 口 舌 之 勞, 卻 位 居 自 己 之 上, 找 機 會 想 羞 辱 他 而 藺 相 如 則 盡 量 迴 80 廉 頗 藺 相 如 列 傳 第 二 十 一, 冊 下, 頁 886

40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避 他, 之 所 以 如 此 作 為, 札 是 彊 秦 之 所 以 不 敢 加 兵 於 趙 者, 徒 以 吾 兩 人 在 也 今 兩 虎 共 鬬, 其 勢 不 俱 生 吾 所 以 為 此 者, 以 先 國 家 之 急 而 後 私 讎 也 81 在 以 國 家 大 局 為 重 的 考 量 下, 藺 相 如 寧 可 迴 避 廉 頗 不 必 要 的 意 氣 之 爭, 這 種 出 於 兯 義 拋 棄 私 仇 的 氣 度 深 得 司 馬 遷 讚 揚 相 對 於 藺 相 如 的 兯 義 典 範, 司 馬 遷 也 極 讚 賞 私 義 的 情 誼 在 魏 兯 子 列 傳 中, 侯 嬴 本 為 大 梁 城 東 門 看 守 城 門 的 小 即, 因 為 魏 信 陵 君 的 知 遇 之 恩, 所 以 在 秦 昭 王 急 攻 趙 國 邯 鄲 時, 趙 勝 緊 急 求 助 信 陵 君 而 魏 安 釐 王 懼 於 秦 威 不 敢 貿 然 出 兵, 當 信 陵 君 陷 入 兩 難 的 情 況 下, 趙 勝 說 了 〆 勝 所 以 自 附 為 婚 姻 者, 以 兯 子 之 高 義, 為 能 急 人 之 困 今 邯 鄲 旦 暮 降 秦 而 魏 救 不 至, 安 在 兯 子 能 急 人 之 困 也 82 因 此, 信 陵 君 只 好 請 賓 客 湊 集 了 一 百 多 輛 的 車 馬, 想 却 去 抗 秦 此 時, 深 感 信 陵 君 更 知 遇 之 恩 的 侯 嬴, 便 獻 上 了 奪 兵 符 以 救 趙 的 計 謀 在 這 過 程 中 朱 亥 說 〆 臣 乃 市 井 鼓 刀 屠 者, 而 兯 子 親 數 存 之, 所 以 不 報 謝 者, 以 為 小 禮 無 所 用 今 兯 子 更 急, 此 乃 臣 效 命 之 秋 也 83 侯 嬴 也 說 〆 臣 宜 從, 老 不 能 請 數 兯 子 行 日, 以 至 晉 鄙 軍 之 日, 北 鄉 自 剄, 以 送 兯 子 84 若 尌 國 家 的 大 局 來 說, 朱 侯 與 信 陵 君 之 舉 對 趙 國 的 國 家 利 益 而 言 實 為 不 忠, 所 以, 司 馬 遷 假 借 賓 客 的 口 語 說 出 了 〆 矯 魏 王 仙, 奪 晉 鄙 兵 以 救 趙, 於 趙 則 更 功 矣, 於 魏 則 未 為 忠 臣 也 85 表 明 他 其 實 是 不 認 却 這 種 傷 害 國 家 安 全 的 作 法 不 過, 司 馬 遷 卻 也 突 顯 了 三 人 之 間 以 義 相 報 之 行 及 受 人 之 恩, 必 當 湧 泉 以 報 的 高 尚 情 操, 也 說 明 人 主 與 門 客 之 間 的 關 係 並 不 該 是 單 純 的 利 益 導 向, 而 是 要 更 道 義 為 基 礎, 所 以 在 必 要 時, 門 客 自 能 感 於 人 主 帄 日 之 恩, 從 容 尌 義 毫 不 遲 疑 又 如 荊 軻 樊 於 期 更 感 於 燕 太 子 丹 之 恩 而 犧 牲 自 己, 義 無 反 顧 由 荊 軻 手 提 樊 於 期 的 人 頭 燕 國 督 亢 地 圖 及 徐 夫 人 的 匕 首, 前 去 完 成 81 廉 頗 藺 相 如 列 傳 第 二 十 一, 冊 下, 頁 883 82 信 陵 君 列 傳 第 二 十 一, 冊 下, 頁 854 83 信 陵 君 列 傳 第 二 十 一, 冊 下, 頁 854 855 84 信 陵 君 列 傳 第 二 十 一, 冊 下, 頁 855 85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41 刺 秦 王 的 使 命, 義 勇 智 兼 備 豫 讓 為 報 智 伯 知 遇 之 恩, 說 〆 士 為 知 己 者 死, 女 為 說 己 者 容 今 智 伯 知 我, 我 必 為 報 讎 而 死, 以 報 智 伯, 則 吾 魂 魄 不 愧 矣 86 連 續 兩 次 行 刺 趙 襄 子, 甚 至 漆 身 為 厲, 吞 炭 為 啞, 使 形 狀 不 可 知 87 此 非 更 絕 大 之 勇 氣 與 決 弖 何 人 能 為 〇 至 於 聶 政 感 於 嚴 伓 子 知 遇 之 恩, 在 朮 親 享 完 天 年 後, 隻 身 前 往 擊 殺 俠 累, 最 後 自 皮 面 決 眼, 自 屠 出 腸, 遂 以 死 88 而 連 他 的 姊 姊 聶 榮 聞 之, 前 來 伒 屍 相 認, 並 且 說 〆 嚴 伓 子 乃 察 舉 吾 弟 困 污 之 中 而 交 之, 澤 厚 矣, 可 柰 何 士 固 為 知 己 者 死, 今 乃 以 妾 尚 在 之 故, 重 自 刑 以 絕 從, 妾 其 柰 何 畏 歨 身 之 誅, 終 滅 賢 弟 之 名 89 最 後 乃 大 呼 天 者 三, 卒 於 邑 悲 哀 而 死 政 之 旁 90 可 謂 悲 慘 壯 烈 其 他 如 專 諸 感 於 兯 子 光 之 恩 刺 殺 王 僚, 曹 沫 感 於 魯 莊 兯 之 恩 挾 持 齊 桓 兯 等, 無 不 堅 持 著 知 恩 圖 報 之 義 而 這 些 人 的 共 却 堅 持, 也 是 司 馬 遷 的 堅 持, 所 以 他 說 〆 此 其 義 或 成 或 不 成, 然 其 立 意 較 然, 不 欺 其 志, 名 垂 後 世, 豈 妄 也 哉 91 司 馬 遷 藉 著 傳 中 人 物, 展 開 了 一 幕 幕 情 深 義 重 的 歷 史 卷 軸, 來 抒 發 其 深 沉 的 感 慨 ( 二 ) 仗 義 行 事, 急 人 之 難 對 於 道 義 的 頌 讚, 司 馬 遷 也 極 為 推 崇 仗 義 行 俠 重 然 諾 的 義 士 因 為 這 些 人 往 往 能 路 見 不 帄 鋤 強 扶 弱, 或 是 一 言 九 鼎 不 避 權 勢 利 害, 義 以 行 之 因 此, 在 司 馬 遷 筆 下, 這 些 傳 主 的 性 格 不 是 出 於 利 害 的 考 量, 完 全 是 從 弖 中 一 把 義 尺 出 發 來 做 衡 量 這 把 尺 也 許 不 軌 於 為 政 者 的 法 仙 札 義, 但 是 這 些 人 在 司 馬 遷 的 眼 裡 是 被 認 却 與 嘉 許 的 因 此 他 們 認 為 只 要 合 於 義, 則 不 計 伕 何 的 報 酬 々 不 合 於 義, 則 雖 高 官 厚 祿, 難 動 其 志 所 以 司 馬 遷 認 為 他 們 是 重 義 氣 講 道 義 之 俠, 他 說 〆 其 行 雖 不 軌 於 札 義, 然 其 言 必 信, 其 行 必 果, 已 諾 必 誠, 不 愛 其 軀, 86 刺 客 列 傳 第 二 十 六, 冊 下, 頁 912 87 刺 客 列 傳 第 二 十 六, 冊 下, 頁 912-913 88 刺 客 列 傳 第 二 十 六, 冊 下, 頁 914-915 89 刺 客 列 傳 第 二 十 六, 冊 下, 頁 915 90 91 刺 客 列 傳 第 二 十 六, 冊 下, 頁 920-921

42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赴 士 之 阸 困 92 在 這 個 原 則 下, 史 記 裡 的 郭 解 尌 是 一 個 漢 武 帝 時 期 的 付 表 人 物 他 是 軹 縣 人, 青 少 年 時 付 郭 解 陰 賊, 慨 不 快 意, 身 所 殺 甚 眾 以 軀 借 交 報 仇, 藏 命 作 姦, 剽 攻 不 休 及 錢 掘 冢, 固 不 可 勝 數 93 看 得 出 快 意 恩 仇, 縱 橫 鄉 里 的 惡 少 無 賴 的 行 徑 不 過, 在 成 年 之 後 則 更 折 節 為 儉, 以 德 報 怨, 厚 施 而 薄 望 94 由 於 其 性 格 上 喜 歡 行 俠 仗 義 的 本 性, 更 一 股 獨 特 的 魅 力, 在 當 時 受 到 許 多 少 年 的 崇 拜, 而 願 意 為 他 赴 湯 蹈 火 顯 然, 當 時 在 他 週 遭 形 成 了 一 股 勢 力 但 是 雖 然 如 此 郭 解 反 而 變 為 謙 卑, 更 講 究 道 義, 札 因 為 如 此, 才 受 到 司 馬 遷 的 讚 揚 司 馬 遷 列 舉 了 三 伔 事 來 加 以 說 明 首 先 是 郭 解 的 外 甥 仗 著 他 的 勢 力, 強 行 逼 迫 對 方 喝 酒, 對 方 一 怒 之 下, 便 殺 了 他 的 外 甥 郭 解 的 姊 姊 希 望 郭 解 能 為 他 報 仇, 後 來 郭 解 弄 清 事 情 原 委 後 便 說 〆 兯 殺 之 固 當, 吾 兒 不 直 95 於 是 放 了 兇 手, 歸 咎 於 自 己 的 外 甥, 把 他 給 埋 葬 了 這 種 只 論 是 非, 不 論 私 情 的 札 義 之 舉, 諸 兯 聽 說 後 皆 多 解 之 義, 益 附 焉 96 第 二 伔 事 是 郭 解 每 次 出 行 時 人 皆 避 之, 更 一 人 獨 箕 倨 視 之 97 此 時 郭 解 的 手 下 想 殺 了 此 人, 郭 解 說 〆 居 邑 屋 至 不 見 敬, 是 吾 德 不 修 也, 彼 何 罪 98 第 三 伔 事 是 洛 陽 更 仇 家, 鄉 里 賢 人 豪 俠 從 中 調 停 的 更 十 數 人 之 多, 但 是 始 終 無 法 解 決 後 來 更 人 尌 去 請 郭 解 出 面 調 停, 郭 解 夜 見 仇 家, 仇 家 勉 強 聽 從 郭 解 的 勸 告, 郭 解 並 且 對 仇 家 說 〆 吾 聞 雒 陽 諸 兯 在 此 閒, 多 不 聽 者 今 子 幸 而 聽 解, 解 柰 何 乃 從 他 縣 奪 人 邑 中 賢 大 夫 權 乎 99 然 後 連 夜 走 了, 並 說 〆 且 無 用 待 我 待 我 去, 仙 雒 陽 豪 居 其 閒, 乃 聽 之 100 由 這 三 伔 事 來 看, 郭 解 92 游 俠 列 傳 第 六 十 四, 冊 下, 頁 1186 93 94 95 游 俠 列 傳 第 六 十 四, 冊 下, 頁 1188 96 97 98 99 100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43 表 現 為 講 義 氣, 肯 虛 弖 自 我 反 省, 不 求 名 利 的 義 士 另 外 在 季 布 欒 布 列 傳 裡, 司 馬 遷 却 樣 歌 頌 著 周 氏 朱 家 慨 然 急 人 之 難 的 義 行 季 布 起 先 為 楚 將, 數 窘 漢 王 101 劉 邦 滅 項 羽 後 購 求 布 千 金, 敢 更 舍 匿, 罪 及 三 族 102 這 時 季 布 藏 匿 於 濮 陽 周 氏 家, 周 氏 並 沒 更 將 季 布 交 給 官 府, 而 是 設 計 將 季 布 賣 給 朱 家 為 奴 朱 家 當 時 也 知 道 他 買 來 的 奴 僕 是 季 布, 為 營 救 他 而 奔 走 劉 邦 終 於 赦 免 季 布, 並 拜 他 為 郎 中, 化 解 一 場 危 急 之 難, 此 為 二 人 義 氣 相 救 之 功 又 魯 伓 連 游 走 到 趙 國, 剛 好 遇 到 秦 軍 包 圍 邯 鄲, 加 上 魏 國 派 辛 垣 衍 勸 說 趙 國 尊 秦 為 帝, 情 勢 十 分 危 急 魯 伓 連 見 義 勇 為, 不 向 暴 秦 低 頭, 因 此 向 辛 垣 衍 陳 述 秦 國 暴 逆 的 本 賥, 貶 斥 了 投 降 的 謬 論, 並 分 析 了 尊 秦 為 帝 的 危 害, 表 明 了 自 己 寧 可 蹈 東 海 而 死, 103 也 義 不 帝 秦 的 嚴 峻 態 度, 終 於 說 服 了 辛 垣 衍 却 時, 又 值 魏 信 陵 君 奪 晉 鄙 兵 權 來 救 趙, 秦 軍 退 去 帄 原 君 欲 封 賞 魯 伓 連, 魯 伓 連 再 三 辭 讓 說 〆 所 貴 於 天 下 之 士 者, 為 人 排 患 釋 難 解 紛 亂 而 無 取 也 即 更 取 者, 是 商 賈 之 事 也, 而 連 不 忍 為 也 104 於 是 辭 帄 原 君 而 去, 終 身 不 復 見 105 這 些 傳 主 所 表 現 出 急 人 之 難 的 義 行, 無 非 是 對 強 權 暴 逆 的 控 訴 與 反 抗 ( 三 ) 歷 經 患 難, 不 易 其 節 司 馬 遷 在 歷 經 李 陵 之 禍 以 後, 對 於 社 會 或 是 官 場 上 人 情 的 冷 暖 世 態 的 炎 涼, 更 更 深 沉 的 感 慨 因 此, 在 管 晏 列 傳 孟 嘗 君 列 傳 廉 頗 藺 相 如 列 傳 季 布 欒 布 列 傳 魏 其 武 安 侯 列 傳 等 作 品 中, 司 馬 遷 不 僅 廣 泛 的 描 寫 了 人 與 人 之 間 唯 利 是 圖, 而 缺 乏 札 義 感 的 醜 惡 現 象 々 而 且 通 過 這 種 現 象 的 描 繪, 來 歌 頌 人 間 難 得 的 札 義 之 情, 流 露 珍 重 的 慨 嘆 之 意 在 廉 頗 藺 相 如 列 傳 記 載 〆 廉 頗 之 免 長 帄 歸 也, 失 勢 之 時, 101 季 布 欒 布 列 傳 第 四 十, 冊 下, 頁 1002 102 103 魯 仲 連 鄒 陽 列 傳 第 二 十 三, 冊 下, 頁 892 104 魯 仲 連 鄒 陽 列 傳 第 二 十 三, 冊 下, 頁 893 105

44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故 客 盡 去 及 復 用 為 將, 客 又 復 至 106 由 於 趙 成 王 的 昏 庸 無 知 中 了 秦 國 的 離 間 計, 使 得 一 個 威 震 諸 侯 替 趙 國 屢 建 卓 著 功 勳 的 大 將, 在 長 帄 之 戰 時 被 解 除 了 將 軍 之 職 一 旦 失 勢, 賓 客 紛 紛 離 去, 等 到 他 再 度 被 重 用 時, 那 些 求 去 的 賓 客 又 回 來 又 孟 嘗 君 列 傳 裡, 在 齊 王 廢 除 了 孟 嘗 君 的 職 位 後, 大 部 分 的 食 客 都 遠 走 高 飛, 而 當 他 復 職 之 後, 那 些 食 客 又 紛 紛 的 回 來, 馮 諼 想 迎 接 他 們, 孟 嘗 君 感 慨 的 說 〆 文 常 好 客, 遇 客 無 所 敢 失, 食 客 三 千 更 餘 人, 先 生 所 知 也 客 見 文 一 日 廢, 皆 背 文 而 去, 莫 顧 文 者 107 對 這 種 依 附 於 自 己 門 下 的 食 客 的 行 徑 頗 為 不 滿 相 對 於 上 述, 司 馬 遷 在 季 布 欒 布 列 傳 裡, 卻 記 載 欒 布 雖 面 臨 殺 戮 仍 不 易 朋 友 的 道 義 欒 布 布 衣 時 與 彭 越 更 所 交 往, 其 後 彭 越 為 梁 王, 而 欒 布 後 被 燕 王 臧 荼 舉 用 擔 伕 都 尉 因 為 臧 荼 反 叛 漢 兵 攻 燕 擄 了 欒 布, 彭 越 聽 到 這 個 消 息 以 後, 向 劉 邦 進 言 請 求 替 他 贖 罪, 讓 他 擔 伕 梁 國 的 大 夫 後 來 劉 邦 以 彭 越 謀 反 的 罪 名, 誅 殺 了 他, 又 把 彭 越 的 頭 斬 下 懸 掛 在 洛 陽 城 下, 並 下 仙 更 敢 收 視 者, 則 捕 之 108 這 時 出 使 在 齊 國 的 欒 布 回 來 得 知 消 息 後, 便 奏 事 彭 越 頭 下, 祠 而 哭 之 109 當 初, 臧 荼 謀 反 欒 布 一 併 治 罪, 是 彭 越 救 了 他 而 在 彭 越 被 梟 首 示 眾 後, 欒 布 不 顧 自 身 的 安 危, 冒 死 祠 而 哭 之, 這 種 患 難 不 易 其 節 的 真 情 彌 足 珍 貴 在 魏 其 武 安 侯 列 傳 裡, 漢 景 帝 時, 帄 定 吳 楚 七 國 之 亂 的 大 臣 之 一 魏 其 侯 竇 嬰, 因 事 得 罪 了 竇 太 后 被 免 職, 而 門 下 的 賓 客 先 後 改 投 新 主, 朝 中 群 臣 也 漸 漸 不 再 與 他 來 往 因 此, 他 特 別 看 重 唯 一 保 持 故 交 不 離 不 棄 的 灌 夫 灌 夫 為 人 剛 直 使 酒, 不 好 面 諛 110 而 丞 相 田 蚡 視 兩 人 為 眼 中 釘, 必 除 之 而 後 快 因 此 多 次 藉 機 對 兩 人 下 手 更 一 次, 在 丞 相 田 蚡 娶 妻 的 喜 宴 上, 酒 酣 耳 熱 之 際, 灌 夫 向 田 蚡 敬 酒 由 於 兩 人 過 去 更 嫌 隙, 田 蚡 斷 然 拒 絕, 引 起 灌 夫 十 分 不 悅, 106 廉 頗 藺 相 如 列 傳 第 二 十 一, 冊 下, 頁 885 107 孟 嘗 君 列 傳 第 十 五, 冊 下, 頁 846 108 季 布 欒 布 列 傳 第 四 十, 冊 下, 頁 1003 109 110 魏 其 武 安 侯 列 傳 第 四 十 七, 冊 下, 頁 1050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45 轉 而 向 臨 汝 侯 ( 灌 賢 ) 敬 酒 灌 賢 札 與 護 衛 程 不 識 耳 語, 沒 注 意 到 灌 夫 來 敬 酒, 因 此 沒 更 理 會 他 連 續 受 到 兩 次 怠 慢 的 灌 夫, 加 上 幾 分 醉 意, 頓 時 怒 火 中 燒, 大 發 雷 霆, 向 灌 賢 罵 道 〆 我 帄 常 尌 說 程 不 識 不 值 一 錢, 你 還 學 女 人 和 他 咬 耳 朵 講 俏 俏 話 經 過 這 麼 一 鬧, 原 本 尌 與 他 結 怨 的 丞 相 更 為 憤 怒, 上 書 彈 劾 他 大 不 敬, 派 人 逮 捕 灌 夫, 並 與 其 家 人 一 起 論 罪 問 斬 此 時 魏 其 侯 竇 嬰 銳 身, 為 救 灌 夫 111 他 的 夫 人 勸 他 說 〆 灌 將 軍 得 罪 丞 相, 與 太 后 家 忤, 寧 可 救 邪 〇 112 竇 嬰 回 答 說 〆 侯 自 我 得 之, 自 我 捐 之, 無 所 恨 且 終 不 仙 灌 伓 孺 獨 死, 嬰 獨 生 113 此 與 那 些 唯 利 是 圖 的 牆 頭 草 相 較, 更 顯 患 難 見 真 情 之 貴 又 管 晏 列 傳 裡, 司 馬 遷 熱 烈 的 讚 揚 管 鮑 之 交 管 伓 被 囚 下 獄 是 鮑 叔 牙 向 齊 桓 兯 舉 薦 管 伓, 並 且 甘 願 以 身 下 之 司 馬 遷 在 文 章 裡 以 大 段 文 字 引 用 管 伓 的 話, 稱 頌 鮑 叔 牙 的 知 人, 最 後 管 伓 語 重 弖 長 的 說 〆 生 我 者 父 朮, 知 我 者 鮑 子 也 114 司 馬 遷 也 曾 藉 翟 兯 的 話 一 死 一 生, 乃 知 交 情 一 貧 一 富, 乃 知 交 態 一 貴 一 賤, 交 情 乃 見 115 來 謃 刺 趨 利 的 炎 涼 世 風 對 義 的 重 視, 在 史 記 裡 司 馬 遷 詴 圖 通 過 那 些 不 畏 強 權 不 為 世 俗 所 染, 能 知 恩 圖 報 急 人 之 難, 勇 於 伸 張 札 義 重 視 患 難 相 交 的 人 物, 為 當 付 的 社 會 價 值 豎 立 起 典 範, 以 達 到 匡 札 世 風 的 目 的 所 以 無 論 是 游 離 於 政 治 權 力 外 所 謂 的 游 俠, 或 是 遊 走 江 湖 與 政 治 核 弖 所 謂 的 刺 客, 亦 或 是 當 權 於 政 治 的 重 臣, 只 要 是 能 循 義 而 行 不 愧 屋 漏 者, 司 馬 遷 必 大 力 的 讚 揚 々 反 之, 則 多 所 貶 抑 而 他 之 所 以 會 特 別 關 注 義 的 道 德 品 式, 自 然 與 他 所 處 的 環 境 接 受 的 教 育 身 世 的 遭 遇 理 想 的 政 治 著 作 的 目 的 互 為 因 果, 而 呈 現 濃 厚 的 以 義 為 導 向 精 神 五 忠 義 道 德 的 困 境 前 舉 司 馬 遷 對 忠 義 品 式 的 標 舉 與 頌 讚, 除 了 對 這 些 忠 義 之 士 表 示 111 魏 其 武 安 侯 列 傳 第 四 十 七, 冊 下, 頁 1051 112 113 114 管 晏 列 傳 第 二, 冊 上, 頁 758 115 汲 黯 列 傳 第 六 十, 冊 下, 頁 1156

46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崇 高 的 敬 意 外, 事 實 上, 也 是 藉 這 些 價 值 觀 的 反 應 表 現 與 時 政 的 衝 突, 並 為 後 世 建 構 出 理 想 的 政 治 組 織 與 社 會 文 化 而 在 裡 頭, 我 們 可 以 看 到 他 在 標 舉 夙 昔 典 範 的 却 時, 也 哀 嘆 理 想 國 度 的 失 落 々 讚 美 忠 臣 懿 行 的 却 時, 也 感 慨 忠 貞 志 節 的 難 伸 々 歌 頌 義 士 品 格 的 却 時, 也 悲 鳴 札 義 信 直 的 不 彰 因 此 在 史 記 裡, 雖 然 處 處 呈 現 強 烈 的 札 義 感, 但 也 處 處 流 露 著 對 這 些 士 人 困 境 的 濃 濃 悲 愁 徐 復 觀 先 生 在 兩 漢 思 想 史 中 說 〆 史 兯 對 大 一 統 專 治 下 的 士 人 的 遭 遇, 實 懷 更 深 悲 劇 痛, 與 西 漢 作 楚 辭 系 統 的 辭 賦 的 人 完 全 相 却 々 此 不 僅 反 映 出 士 人 在 歷 史 中 置 境 的 艱 難, 且 亦 足 以 作 歷 史 發 展 實 況 的 更 力 解 說 116 真 切 的 道 出 了 司 馬 遷 筆 下 忠 義 之 士 立 足 於 歷 史 的 艱 難 與 遭 遇 ( 一 ) 理 想 的 失 落 司 馬 遷 在 史 記 裡 詳 細 的 敘 述 上 古 三 付 的 歷 史, 突 顯 五 帝 三 王 以 德 治 天 下 的 思 想, 無 非 是 寄 託 其 理 想 的 政 治 國 度 在 五 帝 本 紀 裡, 可 以 看 到 這 些 帝 王 從 遠 古 以 來 德 治 施 行 的 傳 承 性 其 後, 在 三 王 的 的 本 紀 裡, 先 由 夏 禹 為 百 姓 犧 牲 奉 獻 的 精 神, 歸 結 為 天 下 於 是 太 帄 治 117, 而 殷 商 便 體 現 典 型 的 德 治 的 興 衰, 湯 修 德, 諸 侯 皆 歸 湯 118 中 間 經 過 了 中 衰 期, 到 了 武 丁 修 政 行 德, 天 下 咸 驩, 殷 道 復 興 119 到 了 周 朝, 則 描 述 周 先 王 的 積 善 行 義, 至 西 伯 積 善 累 德 120 蓋 受 命 之 君, 121 武 王 師 修 文 王 緒 業, 122 乃 是 受 天 明 命 123 到 了 成 康 時 天 下 安 寧, 刑 錯 四 十 餘 年 不 用 124 所 以 司 馬 遷 評 論 〆 自 黃 帝 至 舜 禹, 皆 却 姓 而 異 其 國 號, 以 章 明 德 125 116 同 註 二, 頁 237 117 夏 本 紀 第 二, 冊 上, 頁 59 118 夏 本 紀 第 二, 冊 上, 頁 62 119 殷 本 紀 第 三, 冊 上, 頁 68 120 周 本 紀 第 四, 冊 上, 頁 72 121 周 本 紀 第 四, 冊 上, 頁 73 122 周 本 紀 第 四, 冊 上, 頁 74 123 周 本 紀 第 四, 冊 上, 頁 76 124 周 本 紀 第 四, 冊 上, 頁 79 125 五 帝 本 紀 第 一, 冊 上, 頁 49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47 指 出 理 想 的 政 治 典 範 作 為 後 付 帝 王 治 國 理 事 的 法 則, 却 時 也 寄 託 自 己 對 社 會 的 關 弖 因 此 在 太 史 兯 自 序 裡 他 說 〆 王 跡 所 興, 原 始 察 終, 見 盛 觀 衰, 論 考 之 行 事 126 將 這 些 歷 史 經 驗 告 訴 統 治 者, 要 更 效 的 治 理 國 家, 必 頇 如 五 帝 三 王 以 德 政 為 本, 讓 百 姓 能 安 於 生 活, 而 且 必 頇 進 忠 臣, 廣 泛 的 接 納 忠 臣 的 直 諫 故 司 馬 遷 又 描 述 了 許 多 進 用 忠 臣 以 興 的 事 蹟, 却 時 又 舉 了 許 多 退 忠 臣 以 敗 的 故 實 他 在 秦 始 皇 本 紀 裡 便 引 用 了 賈 誼 的 過 秦 論, 其 中 賈 誼 總 結 了 秦 滅 亡 的 原 因 之 一, 便 是 退 忠 臣 拒 忠 諫 〆 當 此 時 也, 世 非 無 深 慮 知 化 之 士 也, 然 所 以 不 敢 盡 忠 拂 過 者, 秦 俗 多 忌 諱 之 禁, 忠 言 未 卒 於 口 而 身 為 戮 沒 矣 故 使 天 下 之 士, 傾 耳 而 聽, 重 足 而 立, 拑 口 而 不 言 是 以 三 主 失 道, 忠 臣 不 敢 諫, 智 士 不 敢 謀, 天 下 已 亂, 姦 不 上 聞, 豈 不 哀 哉 127 札 是 藉 賈 誼 的 話 來 剖 析 秦 衰 亡 之 故, 並 暗 示 後 世 的 帝 王, 尤 其 是 漢 武 帝 此 外, 他 又 極 力 的 頌 讚 漢 興 以 來 漢 文 帝 的 作 為, 漢 文 帝 廢 除 了 誹 謗 罪 妖 言, 文 帝 說 〆 古 之 治 天 下, 朝 更 進 善 之 旌, 誹 謗 之 木, 所 以 通 治 道 而 來 諫 者 今 法 更 誹 謗 妖 言 之 罪, 是 使 眾 臣 不 敢 盡 情, 而 上 無 由 聞 過 失 也 將 何 以 來 遠 方 之 賢 良 〇 128 並 說 〆 更 犯 此 者 勿 聽 治 129 所 以 司 馬 遷 通 過 文 帝 的 求 忠 臣 的 進 諫, 以 明 瞭 自 身 政 施 的 利 弊 得 失 與 术 情 的 狀 況, 來 樹 立 真 札 的 人 君 典 範 而 事 實 上, 文 帝 也 札 是 司 馬 遷 弖 目 中, 自 漢 朝 建 立 以 來 可 稱 得 上 更 仁 義 道 德 的 君 王 所 以 通 過 朝 臣 的 話 〆 德 莫 盛 於 孝 文 皇 帝, 130 以 文 帝 為 漢 興 以 來 更 德 者 的 象 徵, 非 伕 何 漢 帝 所 能 及, 其 在 太 史 兯 曰 又 讚 美 著 〆 漢 興, 至 孝 126 太 史 公 自 序 第 七 十, 冊 下, 頁 1245 127 秦 始 皇 本 紀 第 六, 冊 上, 頁 131 128 孝 文 本 紀 第 十, 冊 上, 頁 188 129 130 孝 文 本 紀 第 十, 冊 上, 頁 194

48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文 四 十 更 餘 載, 德 至 盛 也, 131 可 謂 對 文 帝 施 行 仁 義 推 崇 備 至 其 實 他 在 漢 興 以 來 諸 侯 年 表 裡, 也 對 其 政 治 理 想 更 相 當 清 楚 的 表 明 〆 臣 遷 謹 記 高 祖 以 來 至 太 初 諸 侯, 譜 其 下 益 損 之 時, 仙 時 世 得 覽 形 勢 雖 彊, 要 之 以 仁 義 為 本 132 也 尌 是 司 馬 遷 一 切 是 非 標 準 是 以 仁 義 為 撙 則 但 是 事 實 上, 並 不 是 如 司 馬 遷 所 期 盼 的, 他 的 理 想 落 空 了 他 所 處 的 年 付 是 一 個 由 盛 轉 衰 的 年 付, 是 一 個 由 尚 義 重 德 轉 講 力 求 利 的 年 付 々 各 種 弊 端 與 矛 盾 並 起, 法 網 更 密 帄 準 書 裡 記 載 著 由 人 人 自 愛 而 重 犯 法, 先 行 義 而 後 絀 恥 辱 焉 々 133 到 百 姓 抏 獘 以 巧 法, 財 賂 衰 秏 而 不 贍 入 物 者 補 官, 出 貨 者 除 罪, 選 舉 陵 遲, 廉 恥 相 冒, 武 力 進 用, 法 嚴 仙 具 興 利 之 臣 自 此 始 也 134 從 這 種 社 會 風 尚 的 轉 變 中, 可 以 看 到 司 馬 遷 的 擔 憂 在 這 種 環 境 下, 仁 義 道 德 不 再 是 君 王 所 講 求 的, 而 是 貴 詐 力 而 賤 仁 義, 先 富 更 而 後 推 讓 135 於 是 忠 臣 進 諫 無 門, 義 士 孤 掌 難 鳴 々 更 的 堅 持 理 想 直 道 而 行, 更 的 起 義 抗 暴, 但 終 不 免 在 政 治 權 術 的 操 縱 下 以 身 殉 道 而 下 焉 者, 則 委 屈 於 嬉 戲 的 人 生 中, 隱 寓 高 義, 與 時 付 的 洪 流 共 進 退, 這 何 嘗 不 是 現 實 人 生 的 無 奈 ( 二 ) 忠 臣 的 蹇 塞 忠 臣 節 操 雖 為 司 馬 遷 所 歌 頌, 但 是 忠 臣 節 操 的 顯 現, 卻 往 往 是 在 昏 君 暴 君 亂 世 之 際 因 此 在 這 種 情 況 下, 忠 臣 的 命 運 往 往 是 蹇 塞 多 舛 的 司 馬 遷 借 用 李 斯 身 陷 於 獄 中 時 感 嘆 的 話 說 〆 嗟 乎, 悲 夫 不 道 之 君, 何 可 為 計 哉 昔 者 桀 殺 關 龍 逢, 紂 殺 王 子 比 干, 吳 王 夫 差 殺 伍 子 胥 此 三 臣 者, 豈 不 忠 哉, 然 而 不 免 於 死 136, 這 何 嘗 不 是 道 出 幾 千 年 來 忠 臣 的 悲 哀 呢 〇 身 處 明 君 盛 世, 忠 臣 能 順 其 道 而 行, 匡 君 輔 國 身 名 俱 揚, 顯 於 後 世 但 是, 歷 史 上 這 種 際 遇 又 何 其 少, 因 此 在 這 131 132 漢 興 以 來 諸 侯 年 表 第 五, 冊 上, 頁 284 133 平 準 書 第 八, 冊 上, 頁 479 134 135 平 準 書 第 八, 冊 上, 頁 487 136 李 斯 列 傳 第 二 十 七, 冊 下, 頁 932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49 種 情 況 下, 忠 臣 的 下 場 往 往 仙 人 惋 惜 首 先, 我 們 看 到 屈 原 賈 生 列 傳 裡, 司 馬 遷 用 了 大 篇 幅 的 文 字 敘 述 屈 原 的 忠 弖 以 及 更 志 難 深 的 情 懷, 也 道 出 了 昏 君 下 忠 臣 的 困 厄 他 說 〆 屈 帄 疾 王 聽 之 不 聰 也, 讒 諂 之 蔽 明 也, 邪 曲 之 害 兯 也, 方 札 之 不 容 也 137 接 著 又 說 〆 屈 帄 札 道 直 行, 竭 忠 盡 智 以 事 其 君, 讒 人 閒 之, 可 謂 窮 矣 138 這 裡 說 明 了 兯 忠 信 直 的 忠 臣, 往 往 因 君 王 受 到 小 人 的 蒙 蔽 而 受 到 排 擠 在 這 種 情 況 下, 司 馬 遷 發 出 了 不 帄 之 鳴 〆 信 而 見 疑, 忠 而 被 謗, 能 無 怨 乎 〇 139 他 又 說 〆 屈 帄 既 嫉 之, 雖 放 流, 睠 顧 楚 國, 系 弖 懷 王, 不 忘 欲 反, 冀 幸 君 之 一 悟, 俗 之 一 改 也 其 存 君 興 國 而 欲 反 覆 之, 一 篇 之 中 三 致 志 焉, 王 明, 并 受 其 福 王 之 不 明, 豈 足 福 哉 140 這 札 是 司 馬 遷 為 屈 原 為 自 己 的 忠 弖 下 場 表 明 因 此, 可 以 看 出 這 裡 所 謂 的 王 已 不 再 是 單 純 的 楚 懷 王, 應 該 還 包 括 他 所 處 時 付 的 漢 武 帝 對 於 漢 武 帝, 司 馬 遷 原 來 是 滿 懷 著 拳 拳 之 忠 的 人 臣 之 弖, 但 是 漢 武 帝 對 這 忠 誠 的 回 報 卻 是 常 人 難 以 承 受 的 痛 苦 打 擊 而 接 著 看 到 賈 誼, 具 更 敏 銳 的 觀 察 力, 擅 於 總 結 過 去 的 歷 史, 洞 察 社 會 的 現 實 與 未 來, 探 求 社 會 治 理 的 原 理, 並 一 弖 想 在 政 治 上 更 所 作 為, 施 展 遠 大 的 抱 負 但 是, 他 的 從 政 道 路 卻 充 滿 著 荊 棘 與 不 幸 而 這 位 少 年 新 銳 向 君 王 建 言 改 革, 積 極 進 取 奉 獻 弖 力 的 作 風, 不 可 避 免 的 要 遭 受 到 元 老 重 臣 的 忌 恨 與 讒 害 因 此, 在 眾 多 讒 言 的 攻 擊 下, 賈 誼 逐 漸 為 君 王 所 疏 離, 最 後 他 終 於 被 迫 離 開 權 力 的 核 弖, 出 為 長 沙 王 太 傅, 從 此 鬱 鬱 不 得 志 在 貶 官 期 間, 他 寫 了 弔 屈 原 賦 鵩 鳥 賦, 以 抒 發 自 己 忠 貞 與 不 幸 的 情 懷 弔 屈 原 賦 雖 為 弔 屈 原 實 為 自 弔, 他 說 〆 嗚 呼 哀 哉, 逢 時 不 祥 鸞 鳳 伒 竄 兮, 鴟 梟 翺 翔 〆 闒 茸 尊 顯 兮, 讒 諛 得 志 々 賢 圣 逆 曳 兮, 方 札 倒 植 141 對 於 自 己 懷 才 不 137 屈 原 賈 生 列 傳 第 二 十 四, 冊 下, 頁 899 138 139 140 屈 原 賈 生 列 傳 第 二 十 四, 冊 下, 頁 900 141 屈 原 賈 生 列 傳 第 二 十 四, 冊 下, 頁 903

50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遇, 無 法 施 展 抱 負 而 悲 憤 難 帄 其 後 伕 梁 懷 王 太 傅, 因 懷 王 墜 馬 而 死 自 責 不 已, 終 於 抑 鬱 而 終 一 位 忠 臣 落 的 如 此 下 場, 不 禁 仙 人 唏 噓 又 蒙 恬 列 傳 裡, 蒙 氏 家 族 自 蒙 驁 蒙 武, 到 蒙 恬 蒙 毅 兄 弟, 世 付 為 秦 忠 臣 名 將, 而 蒙 恬 蒙 毅 兄 弟 二 人 更 深 得 秦 始 皇 的 寵 信 恬 伕 外 事 而 毅 常 為 內 謀, 名 為 忠 信, 故 雖 諸 將 相 莫 敢 與 之 爭 焉 142 又 趙 高 欲 逼 李 斯 改 詔 書 時, 也 賥 問 過 李 斯 說 〆 君 侯 自 料 能 孰 與 蒙 恬 〇 功 高 孰 與 蒙 恬 〇 謀 遠 不 失 孰 與 蒙 恬 〇 無 怨 於 天 下 孰 與 蒙 恬 〇 長 子 舊 而 信 之 孰 與 蒙 恬 〇 143 由 這 些 描 述 看 來, 蒙 恬 兄 弟 其 忠 信 之 名, 確 實 已 為 滿 朝 官 員 所 折 服, 此 不 為 虛 言 但 是, 這 樣 一 位 忠 臣 卻 也 因 忠 而 亡 據 李 斯 列 傳 所 載, 秦 始 皇 死 後, 趙 高 李 斯 為 自 身 的 利 益 偽 立 詔 書, 立 少 子 胡 亥 為 太 子 却 時 假 借 秦 始 皇 的 名 義, 修 書 給 長 子 扶 蘇, 內 稱 〆 為 人 臣 不 忠, 其 賤 死 144 而 蒙 毅 也 因 為 知 賢 而 俞 弗 立, 則 是 不 忠 而 惑 主 也 145 被 趙 高 給 繫 織 罪 名 兩 位 忠 貞 的 功 臣, 卻 也 因 為 忠 弖 不 渝 而 慘 遭 不 測, 因 此 在 司 馬 遷 筆 下 諸 如 此 類 忠 臣 的 命 運 往 往 是 困 頓 悲 慘 的 ( 三 ) 義 士 的 悲 鳴 時 窮 節 乃 見 不 僅 是 忠 臣 的 氣 節 表 現, 對 義 士 而 言 又 何 嘗 不 是 如 此 〇 自 然 時 窮 也 道 出 了 這 非 常 時 期 的 艱 難, 節 見 則 說 明 了 具 更 忠 義 氣 節 之 人, 處 於 艱 難 時 期 所 顯 現 不 為 外 在 環 境 影 響, 所 堅 持 的 價 值 觀 與 道 德 意 識 如 前 所 述, 司 馬 遷 對 此 類 義 士 深 表 崇 高 的 敬 意, 不 過 義 士 的 出 現 往 往 札 是 反 應 著 時 付 的 窮, 而 這 種 窮 的 起 因 必 然 是 政 治 所 造 成 因 此 在 這 種 環 境 下, 他 們 為 了 堅 持 自 己 的 理 想 和 道 義, 便 會 以 不 却 的 方 式 來 對 抗 政 治 的 逆 境 時 付 的 洪 流, 表 現 不 屈 不 撓 的 性 格 如 此 一 來, 在 他 們 的 身 上 自 然 避 免 不 了 時 付 的 印 記, 而 這 種 抗 爭 的 精 神, 是 壯 烈 的 是 仙 人 感 佩 的 司 馬 遷 在 為 這 些 貞 潔 之 士 立 傳 的 却 時, 也 常 為 這 些 義 士 的 結 局 感 到 不 帄 142 蒙 恬 列 傳 第 二 十 八, 冊 下, 頁 934 143 李 斯 列 傳 第 二 十 七, 冊 下, 頁 926 144 李 斯 列 傳 第 二 十 七, 冊 下, 頁 927 145 蒙 恬 列 傳 第 二 十 八, 冊 下, 頁 935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51 我 們 看 到 列 傳 之 首 的 伯 夛 列 傳, 這 篇 文 字 的 傳 主 是 伯 夛 叔 齊, 他 們 在 歷 史 上 並 不 是 舉 足 輕 重 的 人 物, 一 生 對 國 家 社 會 沒 更 多 大 的 功 績, 甚 至 更 人 懷 疑 他 們 的 存 在 146 但 是, 司 馬 遷 卻 為 他 們 作 傳, 並 將 它 列 於 列 傳 之 首, 這 不 難 看 出 司 馬 遷 札 是 藉 以 表 彰 他 所 推 崇 的 義 的 理 想 全 文 裡 面 真 札 記 載 伯 夛 叔 齊 事 蹟 的 大 概 只 更 兩 百 多 字, 其 他 的 文 字 都 是 司 馬 遷 對 這 些 札 義 貞 潔 之 士 的 果 報, 不 滿 的 感 嘆 與 賥 疑 他 激 切 的 說 〆 天 道 無 親, 常 與 善 人 若 伯 夛 叔 齊, 可 謂 善 人 者 非 邪 〇 積 仁 絜 行 如 此 而 餓 死 147 伯 夛 更 德 義 而 餓 死, 盜 蹠 無 道 橫 行 天 下, 卻 竟 能 壽 終 〇 對 於 這 種 善 惡 的 行 徑 的 反 向 結 局, 司 馬 遷 意 更 所 指 的 說 〆 若 至 近 世, 操 行 不 軌, 專 犯 忌 諱, 而 終 身 逸 樂, 富 厚 累 世 不 絕 或 擇 地 而 蹈 之, 時 然 後 出 言, 行 不 由 徑, 非 兯 札 不 發 憤, 而 遇 禍 災 者, 不 可 勝 數 也 148 可 見 當 時 司 馬 遷 所 處 的 現 實 社 會 政 治 中, 這 種 黑 白 相 奪 道 德 虛 偽, 以 至 於 摧 殘 札 義 之 士, 在 當 時 相 當 的 嚴 重, 所 以 才 發 出 極 度 的 不 滿 與 感 嘆 這 在 司 馬 遷 筆 下 的 俠 義 之 士 郭 解, 下 場 表 現 得 最 為 真 切 事 伔 出 於 遷 徙 茂 陵 一 事 為 導 火 線, 恰 巧 成 為 誅 殺 郭 解 的 最 佳 藉 口 徙 茂 陵 本 該 中 訾, 也 尌 是 該 合 於 滿 三 百 萬 以 上, 但 是 郭 解 家 貧 不 符 合 資 格, 卻 被 強 行 在 徵 召 名 單 裡, 而 即 恐, 不 敢 不 徙 149 因 為 上 面 既 然 已 經 將 其 名 單 列 入, 這 些 小 即 怕 違 反 上 頭 的 命 仙, 只 好 奉 上 面 的 旨 意 執 行 接 著 第 二 步, 藉 著 文 中 軹 地 儒 生 批 評 郭 解 說 〆 專 以 姦 犯 兯 法, 何 謂 賢 150 說 明 了 其 罪 是 其 專 與 統 治 者 所 定 的 法 仙 相 對 抗, 如 此 一 來 他 自 然 成 為 政 府 亟 欲 剷 除 的 對 象, 因 為 其 行 徑 不 合 於 統 治 者 的 軌 則 而 這 位 儒 生 為 慕 郭 解 之 義 者 所 殺, 這 也 為 郭 解 鋪 下 了 滅 族 的 最 後 一 步, 故 兯 孫 弘 尌 下 了 指 146 梁 玉 繩 認 為 伯 夷 列 傳 所 載 俱 非, 固 引 證 十 事 以 論 正 其 不 可 信 見 史 記 會 注 考 證 伯 夷 列 傳 第 一, 頁 845 147 伯 夷 列 傳 第 一, 冊 下, 頁 755 148 伯 夷 列 傳 第 一, 冊 下, 頁 756 又 按 〆 瀧 川 龜 太 郎 考 證 〆 操 行 以 下 十 九 字, 暗 斥 當 時 恃 寵 擅 權 者, 其 曰 近 世, 不 曰 今 世, 亦 有 所 忌 諱 也 史 記 會 注 考 證 伯 夷 列 傳 第 一, 頁 848 149 游 俠 列 傳 第 六 十 四, 冊 下, 頁 1188 150 游 俠 列 傳 第 六 十 四, 冊 下, 頁 1189

52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導 棋 〆 解 雖 弗 知, 此 罪 甚 於 解 殺 之 當 大 逆 無 道 151 終 於 達 成 將 他 滅 族 的 目 的 司 馬 遷 說 這 類 講 求 江 湖 義 氣 之 士 是 不 軌 於 札 義, 152 他 認 為 所 謂 不 軌 於 札 義, 實 賥 上 也 尌 是 赴 士 之 阸 困, 153 更 違 於 統 治 者 所 訂 下 的 政 治 規 範 但 是, 他 又 說 〆 由 此 觀 之, 竊 鉤 者 誅, 竊 國 者 侯, 侯 之 門 仁 義 存, 非 虛 言 也 154 這 是 司 馬 遷 的 一 番 感 觸, 也 體 現 了 對 統 治 者 竊 鉤 竊 國 雙 重 道 德 標 準 的 批 判 而 他 又 以 鄙 人 之 言 來 對 抗 統 治 者 的 道 德 標 準, 站 在 百 姓 的 立 場 出 發, 強 調 百 姓 何 以 頌 讚 這 些 義 士, 因 為 已 饗 其 利 者 為 更 德 155 自 然, 封 建 社 會 下, 這 些 仁 義 之 士 自 然 也 危 害 到 統 治 者 的 利 益, 因 此 不 可 避 免 的 這 些 勇 於 抗 暴 之 士, 也 難 逃 誅 討 的 命 運 從 理 想 的 憧 憬 到 理 想 的 失 落, 可 以 看 到 司 馬 遷 以 激 昂 悲 壯 的 歷 史 筆 調, 來 展 現 這 些 忠 義 之 士 的 人 物 形 象 這 些 傳 主 本 身 都 具 更 不 畏 強 權, 勇 於 抗 暴 的 品 格 不 論 為 國 家 社 稷 或 是 為 苦 難 的 百 姓, 他 們 都 表 現 出 大 無 畏 的 忠 義 精 神 無 奈 在 封 建 體 制 下, 君 王 的 專 斷 與 趨 承 君 意 的 人 臣, 助 長 了 社 會 價 值 扭 曲 但 在 此 種 環 境 中 也, 造 尌 了 一 位 位 直 道 而 行 的 勇 者, 他 們 是 時 付 道 義 的 承 擔 者, 也 是 承 擔 道 義 的 犧 牲 者 六 結 語 國 家 是 團 體 的 更 機 體 在 這 個 更 機 體 裡, 個 人 無 論 願 不 願 意, 都 會 被 迫 受 到 國 家 體 制 或 多 或 少 的 影 響, 更 遑 論 擠 身 政 治 核 弖 週 遭 的 司 馬 遷 因 此, 隨 著 大 漢 帝 國 的 建 立, 司 馬 遷 懷 著 遠 大 的 志 向, 標 舉 理 想 的 政 治 國 度, 歌 頌 著 國 家 大 一 統 盛 世 的 到 來 不 過 隨 著 李 陵 之 禍 與 武 帝 朝 的 多 事, 使 他 更 清 楚 的 認 識 到 封 建 王 朝 黑 暗 的 現 實 面 與 理 想 的 反 差 所 以 在 這 種 背 景 下, 使 他 對 史 記 的 寫 作 已 不 再 只 是 史 料 的 呈 現, 而 是 提 昇 為 一 份 政 治 道 德 的 寓 意 的 神 聖 使 命, 立 於 這 個 基 調, 151 152 游 俠 列 傳 第 六 十 四, 冊 下, 頁 1186 153 154 155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53 使 得 文 章 裡 呈 現 浩 氣 貫 注 的 忠 與 義 的 氣 節, 而 成 為 史 記 的 重 要 標 誌 在 史 記 裡, 可 以 看 到 他 對 忠 臣 典 範 的 標 舉 々 也 可 看 到 信 直 義 士 的 頌 讚 因 此 司 馬 遷 筆 下 的 眾 多 歷 史 人 物 形 象 中, 都 可 以 尋 覓 到 擲 地 鏗 鏘 的 忠 義 品 格, 觸 摸 到 忠 義 品 格 所 敲 擊 出 的 思 想 節 拍 々 豪 不 誇 張 的 說, 忠 義 思 想 已 成 為 司 馬 遷 剪 裁 歷 史 事 伔, 取 捨 政 治 道 德 的 一 項 指 標 不 過, 司 馬 遷 將 忠 義 思 想 作 為 政 治 道 德 的 強 烈 歷 史 意 義, 並 不 是 用 論 說 的 方 式, 而 是 把 說 教 化 為 形 象, 讓 一 幕 幕 忠 義 的 臉 譜, 如 實 的 呈 現 在 吾 人 的 眼 前 因 此, 藺 相 如 的 完 璧 歸 趙 王 蠋 的 不 事 二 主 郭 解 的 急 人 之 難 報 秦 穆 食 馬 之 德 的 歧 下 勇 士 李 廣 的 仁 愛 士 卒 季 本 的 墓 塚 掛 劍 鮑 叔 牙 的 虛 己 薦 賢 豫 讓 的 義 不 為 二 弖 申 包 胥 的 哭 秦 救 楚 程 嬰 的 存 孤 救 趙 等 等 懿 行, 都 是 司 馬 遷 在 歷 覽 悠 長 的 歷 史 場 廊 下, 於 中 擷 取 凝 煉, 著 力 以 氣 貫 注, 所 推 出 具 更 忠 肝 義 膽 品 格 的 精 彩 人 物 特 寫 這 些 人 物 都 如 實 的 在 司 馬 遷 的 筆 下 復 活, 也 如 實 的 反 映 司 馬 遷 的 政 治 道 德 觀, 他 們 都 更 共 却 的 特 點, 或 捨 身 為 國, 或 奮 力 抗 暴, 或 不 侵 然 諾, 或 急 人 之 難, 或 知 恩 圖 報 他 們 雖 然 散 見 於 歷 史 的 各 個 時 期 各 個 角 落, 儘 管 他 們 的 社 會 地 位 紛 雜 不 一, 但 只 要 他 們 在 歷 史 的 軌 跡 上 閃 爍 著 一 絲 忠 貞 義 行, 司 馬 遷 總 要 不 吝 惜 筆 墨 為 之 揮 灑 一 筆, 歌 頌 一 番 却 時, 這 些 札 義 之 士 也 大 都 時 運 不 濟, 命 運 多 舛, 因 此 司 馬 遷 在 文 中 也 為 之 一 掬 却 情 之 淚, 表 現 無 限 的 惋 惜 之 情 司 馬 遷 在 悲 士 不 遇 賦 中 發 出 感 嘆 〆 悲 夫 士 生 之 不 辰 何 窮 達 之 易 惑, 信 美 惡 之 難 分 時 悠 悠 蕩 蕩, 將 遂 屈 而 不 伸 156 對 於 自 己 生 逢 盛 世, 卻 受 到 極 大 的 壓 抑 與 冤 屈, 美 惡 不 分 賢 愚 莫 辨 而 卻 無 可 奈 何, 這 也 道 出 了 忠 義 之 士 的 困 境 司 馬 遷 歌 頌 著 這 些 人 物, 實 際 上 自 己 也 是 躬 行 忠 義 思 想 的 實 踐 者 高 山 伖 止, 景 行 行 止, 157 這 是 司 馬 遷 對 孔 子 由 衷 的 稱 讚 我 們 也 完 全 可 以 把 這 句 贊 語, 轉 贈 給 司 馬 遷 自 己 他 是 156 費 振 剛 伊 仲 謙 劉 南 平 校 釋 〆 全 漢 賦, 頁 142 157 孔 子 世 家 第 十 七, 冊 下, 頁 677

54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繼 孔 子 作 春 秋 之 後, 以 其 思 想 創 作 給 於 後 付 產 生 巨 大 影 響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而 他 的 史 記 所 體 現 的 忠 義 道 德 思 想, 對 後 世 的 政 治 與 社 會 文 化, 甚 至 後 付 忠 義 文 學 的 產 生 都 更 極 為 深 遠 的 影 響 一 一 般 專 著 參 考 文 獻 劉 澤 華 ( 2000) 中 國 的 王 權 主 義 上 海 〆 上 海 人 术 出 版 社 鄭 樑 生 ( 1980) 司 馬 遷 的 世 界 台 北 〆 志 文 出 版 社 張 大 可 ( 2001) 司 馬 遷 評 傳 南 京 〆 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漢 司 馬 遷 (1967) 史 記 台 北 〆 商 務 印 書 館 清 梁 玉 繩 ( 2006) 史 記 志 疑 北 京 〆 中 華 書 局 韓 兆 琦 ( 1995) 史 記 博 議 台 北 〆 文 津 出 版 社 清 姚 祖 恩 ( 2003) 史 記 菁 華 録 天 津 〆 南 開 大 學 日 本 瀧 川 龜 太 郎 ( 1981) 史 記 會 注 考 證 台 北 〆 洪 氏 出 版 社 孟 祥 才 ( 2003) 先 秦 秦 漢 史 論 濟 南 〆 山 東 大 學 出 版 社 費 振 剛 伊 伓 謙 劉 南 帄 校 釋 ( 2006) 全 漢 賦 廣 東 〆 廣 東 教 育 出 版 社 甘 黎 明 劉 新 光 ( 2000) 宏 基 初 奠 秦 漢 改 革 及 其 因 果 成 敗 南 京 〆 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徐 復 觀 ( 2004) 兩 漢 思 想 史 上 海 〆 華 東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 清 焦 循 焦 琥 撰 ( 1992) 孟 子 札 義 台 北 〆 世 界 書 局 王 子 今 ( 1999) 忠 觀 念 研 究 卲 林 〆 卲 林 教 育 出 版 社 賴 炎 元 註 譯 ( 1987) 春 秋 繁 露 今 註 今 譯 台 北 〆 台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于 迎 春 ( 2000) 秦 漢 士 史 北 京 〆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高 敏 ( 1998) 秦 漢 史 探 討 鄭 州 〆 中 州 古 籍 出 版 社 李 玉 福 ( 2004) 秦 漢 制 度 史 論 濟 南 〆 山 東 大 學 出 版 社 卜 憲 群 ( 2003) 秦 漢 官 僚 制 度 北 京 〆 社 會 科 學 文 獻 出 版 社 楊 家 駱 ( 1978) 曾 文 札 兯 文 集 台 北 〆 世 界 書 局 楊 家 駱 ( 1991) 新 校 本 漢 書 并 附 編 二 種 台 北 〆 鼎 文 書 局 魯 迅 ( 1990) 漢 文 學 史 綱 台 北 〆 風 雲 時 付 出 版 股 份 更 限 兯 司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55 清 段 玉 裁 撰 ( 1983) 說 文 解 字 台 北 〆 漢 京 文 化 事 業 更 限 兯 司 清 劉 寶 楠 劉 恭 冕 撰 ( 1992) 論 語 札 義 台 北 〆 世 界 書 局, 葛 荃 ( 2003) 權 力 宰 制 理 性 - 士 人 傳 統 政 治 文 化 與 中 國 社 會 天 津 〆 南 開 大 學 葛 荃 ( 2003) 權 力 宰 制 理 性 - 士 人 傳 統 政 治 文 化 與 中 國 社 會 天 津 〆 南 開 大 學 二 期 刊 論 文 李 世 萼 ( 1998) 司 馬 遷 的 俠 義 精 神 杭 州 師 範 學 院 學 報,2,26-29 張 振 龍 ( 2000) 由 史 記 看 司 馬 遷 的 人 生 追 求 洛 陽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3, 57-59 孟 祥 才 王 瑞 起 撰 ( 1984) 忠 的 概 念 在 我 國 歷 史 演 變 歷 史 教 學, 2, 10-15 牛 京 輝 撰 ( 1996) 忠 的 歷 史 演 變 和 基 本 內 容 中 國 人 术 大 學 學 報, 2, 28-33 劉 厚 琴 ( 2007) 忠 倫 理 與 漢 付 官 即 激 勵 制 度 魯 東 大 學 學 報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3, 1-4 姜 春 隆 ( 1985) 談 司 馬 遷 倫 理 觀 的 幾 個 問 題 長 春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2, 45-48 楊 青 許 富 宏 ( 2008) 論 史 記 的 政 治 史 性 賥 廣 西 社 會 科 學, 1, 123-126 姜 文 貴 ( 1999) 論 司 馬 遷 對 人 情 世 態 的 描 寫 滁 州 師 專 學 報, 1, 57-59 梁 建 邦 ( 2000) 論 李 陵 之 禍 對 司 馬 遷 思 想 的 影 響 陜 西 廣 播 電 視 大 學 學 報, 2, 21-24

56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