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doc"

Transcription

1 論 東 亞 儒 者 理 解 經 典 的 途 徑 及 其 方 法 論 問 題 黃 俊 傑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特 聘 教 授 臺 大 東 亞 經 典 與 文 化 研 究 計 畫 總 主 持 人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所 合 聘 研 究 員 Website: 一 引 言 東 亞 儒 家 思 想 史 的 發 展 與 中 日 韓 各 地 儒 者 對 經 典 的 解 釋 密 切 相 關 而 且 互 為 因 果 在 二 千 年 來 東 亞 儒 家 解 釋 經 典 的 諸 多 途 徑 之 中, 最 為 常 見 而 且 最 為 突 出 的, 當 是 通 過 身 心 體 驗 以 理 解 經 典 這 種 解 經 途 徑 在 悠 久 的 讀 經 傳 統 之 中, 東 亞 儒 者 之 於 經 典, 不 僅 是 閱 讀 者 或 觀 察 者, 而 且 更 是 經 典 價 值 理 念 的 參 與 者 與 實 踐 者 在 東 亞 儒 學 傳 統 中, 經 典 研 讀 絕 不 是 一 種 與 個 人 生 命 無 關 的 客 觀 性 的 概 念 推 衍 活 動, 而 是 一 種 主 客 交 融 身 心 合 一 的 生 活 實 踐 活 動 東 亞 儒 家 的 經 典 詮 釋 可 以 說 是 一 種 具 有 實 踐 詮 釋 學 (praxis hermeneutics) 特 色 的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這 種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就 經 典 中 價 值 理 念 之 內 化 而 言, 必 落 實 在 讀 經 者 的 身 心 體 驗 體 知 與 體 現 ; 就 讀 經 者 與 外 在 世 界 之 互 動 而 言, 必 然 會 要 求 在 政 治 領 域 中 將 經 典 價 值 理 念 加 以 客 觀 化 這 種 讀 經 傳 統 是 一 種 內 外 交 輝 的 事 業 本 文 寫 作 的 目 的 在 於 探 討 這 種 以 身 心 體 驗 為 基 礎 的 解 經 途 徑 本 文 第 二 節 分 析 這 種 解 經 途 徑 既 浸 透 身 心, 又 知 行 合 一, 將 具 體 性 與 超 越 性 貫 通 為 一 本 文 第 三 節 檢 討 這 種 解 經 途 徑 可 能 出 現 的 方 法 論 問 題 第 四 節 則 提 出 若 干 結 論 二 作 為 體 驗 的 東 亞 儒 者 解 經 途 徑 ( 一 )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學 是 一 種 體 驗 之 學 遠 在 春 秋 時 代 ( B.C.) 孔 門 師 生 頌 讀 經 典, 就 訴 諸 生 活 實 踐, 孔 子 ( B.C.) 強 調 誦 詩 三 百, 是 為 了 授 之 以 政 使 於 四 方 ( 論 語 子 路 5 ), 使 經 典 能 落 實 於 社 會 政 治 實 踐 之 中 而 且, 孔 門 師 生 討 論 經 典 中 的 諸 多 價 值 規 範 時, 常 訴 諸 個 人 內 心 的 體 認, 論 語 陽 貨 21 記 載 孔 子 與 宰 我 討 論 三 年 之 喪 問 題 時, 孔 子 指 示 宰 我 應 反 省 是 否 心 安, 並 略 帶 責 備 的 言 外 之 意 說 女 安, 則 為 之 孟 子 公 孫 丑 上 2 載 公 孫 丑 與 孟 子 1

2 ( ?B.C.) 討 論 知 言 養 氣 的 工 夫, 朱 子 ( 晦 庵, ) 註 解 孟 子 公 孫 丑 上 2, 用 力 特 多 朱 子 語 類 卷 52 整 卷 討 論 知 言 養 氣 章, 朱 子 及 其 門 人 將 孟 子 知 言 養 氣 章 中 的 義 理 與 自 己 生 命 思 考 或 生 活 體 驗 互 相 印 證, 經 過 這 樣 主 客 交 融 的 解 經 過 程 之 後, 朱 子 滿 懷 信 心 地 說 他 解 釋 孟 子 浩 然 之 氣 一 段 話 若 與 孟 子 不 合 者, 天 厭 之! 天 厭 之! 1 從 孔 孟 到 朱 子 所 展 現 的 這 種 讀 經 方 法, 是 東 亞 儒 家 思 想 的 實 學 傳 統 的 一 種 表 現, 它 訴 諸 讀 者 身 心 的 體 驗 以 契 入 經 典 的 意 涵 這 種 作 為 體 驗 之 學 的 經 典 詮 釋 學, 是 以 解 經 者 的 身 體 體 驗 作 為 基 礎, 所 以 也 可 以 稱 為 一 種 體 知 2 之 學 所 謂 體 知 兼 攝 二 義 : 第 一 是 指 通 過 身 體 而 對 世 界 進 行 思 考, 第 二 是 身 體 及 其 器 官 本 身 進 行 思 考 前 者 可 稱 為 bodily thinking, 後 者 可 稱 為 body thinking 周 易 繫 辭 下 說 古 代 包 犧 氏 作 八 卦 近 取 諸 身, 遠 取 諸 物, 即 以 身 體 作 為 思 考 之 素 材, 這 是 前 者 所 代 表 的 體 知 類 型 孟 子 歷 舉 舜 傅 說 膠 鬲 管 夷 吾 孫 叔 敖 百 里 奚 所 經 歷 的 體 驗 而 指 出 : 故 天 將 降 大 任 於 是 人 也,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勞 其 筋 骨, 餓 其 體 膚, 空 乏 其 身, 行 拂 亂 其 行 為, 所 以 動 心 忍 性, 增 益 其 所 不 能 人 恆 過, 然 後 能 改 ; 困 於 心, 衡 於 慮, 而 後 作 ; 徵 於 色, 發 於 聲, 而 後 喻 ( 孟 子 告 子 下 15 ), 這 是 後 者 所 代 表 的 體 知 類 型 所 謂 體 知 亦 觸 及 不 論 是 作 為 認 知 語 言 的 知, 或 是 作 為 道 德 語 言 的 知, 實 以 身 體 之 經 驗 或 體 驗 作 為 基 礎 所 謂 體 知, 強 調 的 是 從 親 身 踐 履 的 實 際 經 驗 中 實 測 而 得 的 知 解 但 是, 因 為 身 體 之 存 在 有 其 時 間 與 空 間 之 條 件, 也 受 時 空 因 素 的 制 約, 所 以 體 知 是 一 種 具 體 性 的 思 維 方 式 3 體 知 從 身 體 出 發 思 考, 故 多 體 驗 與 擴 充 之 語 1 黎 靖 德 編 : 朱 子 語 類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6), 第 4 冊, 卷 52, 頁 體 知 一 語 不 見 於 先 秦 諸 子 如 荀 子 老 子 莊 子 列 子 墨 子 晏 子 春 秋 管 子 商 君 書 慎 子 韓 非 子 孫 子 吳 子 尹 文 子 呂 氏 春 秋 等 先 秦 典 籍, 亦 未 見 於 春 秋 繁 露 宋 元 學 案 明 儒 學 案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朱 子 語 類 白 沙 全 集 日 知 錄 等 書, 現 在 能 查 到 最 早 出 現 的 體 知 一 詞, 見 於 范 曄 ( ) 的 後 漢 書 後 漢 (25-220) 靈 帝 ( 在 位 於 ) 熹 平 6(177) 年 太 子 召 太 子 舍 人 張 光 等 人 問 音 律 問 題, 張 光 說 : 音 不 可 書 以 曉 人, 知 之 者 欲 教 而 無 從, 心 達 者 體 知 而 無 師, 故 史 官 能 辨 清 濁 者 遂 絕 ( 後 漢 書 志 第 1 律 曆 上 律 準 ) 自 此 之 後, 心 達 者 體 知 而 無 師 一 語, 就 廣 為 後 人 論 音 律 時 所 引 用, 如 晉 書 志 第 6 律 曆 上 宋 書 志 第 1 律 曆 上 文 獻 通 考 卷 131, 均 引 此 語, 茲 不 贅 述 莊 子 田 子 方 成 玄 英 疏 : 夫 服 以 象 德, 不 易 其 人, 莊 子 體 知, 故 譏 儒 少 ; 莊 子 集 釋 則 陽 成 玄 英 疏 : 綢 繆, 結 縛 也 夫 達 道 聖 人, 超 然 縣 解, 體 知 物 境 空 幻, 豈 為 塵 網 所 羈!, 用 體 知 一 詞 3 吳 光 明 論 述 中 國 的 具 體 性 思 維 方 式 以 具 體 性 的 理 解 與 具 體 性 的 論 證 展 開 所 謂 具 體 性 的 理 解 是 以 展 示 性 的 (demonstrative) 肯 定 性 的 (affirmative) 或 否 定 性 的 (negative) 方 式 理 解 概 念 ; 所 謂 具 體 性 的 論 證 則 是 以 隱 喻 的 精 簡 的 或 反 諷 的 方 式 進 行 論 證 他 指 出 中 國 的 身 體 思 維 提 煉 某 種 具 體 的 共 相 (concrete universals) 見 Kuang-ming Wu, On 2

3 ( 二 ) 以 體 驗 為 基 礎 的 經 典 詮 釋 學 之 特 徵 : 身 心 合 一 讀 經 者 經 由 體 知 的 實 踐 過 程, 就 可 以 對 經 典 中 的 義 理, 達 到 心 解 的 境 界 雖 然 直 到 11 世 紀 北 宋 大 儒 張 載 ( 橫 渠, ) 才 明 確 地 提 倡 以 心 解 之 方 式 解 經 說 : 心 解 則 求 義 自 明, 不 必 字 字 相 校 譬 之 目 明 者, 萬 物 紛 錯 於 前, 不 足 為 害 ; 4 其 實, 心 解 作 為 概 念 至 遲 已 出 現 在 詩 經 小 雅 巧 言 : 他 人 有 心, 予 忖 度 之 一 語 中 孟 子 梁 惠 王 上 7 梁 惠 王 ( 在 位 於 B.C.) 曾 引 用 這 句 詩 讚 賞 孟 子 之 善 解 其 意 南 宋 陸 象 山 ( 九 淵, ) 詩 云 斯 人 千 古 不 磨 心, 5 又 說 心 只 是 一 箇 心, 某 之 心, 吾 友 之 心, 上 而 千 百 載 聖 賢 之 心, 下 而 千 百 載 復 有 一 聖 賢, 其 心 亦 只 如 此 心 之 體 甚 大, 若 能 盡 我 之 心, 便 與 天 同, 6 均 闡 釋 以 讀 者 之 心 與 經 典 中 的 聖 人 之 心 相 印 證 的 讀 經 方 法 16 與 17 世 紀 之 交 的 日 本 朱 子 學 者 林 羅 山 ( ) 說 : 四 代 之 書 者, 聖 賢 之 心 畫 也 讀 者 能 得 其 心, 則 其 於 天 下 如 示 掌 乎? 謂 之 書 與 我 不 二 也 耶? 7 也 強 調 以 個 人 生 命 融 入 研 讀 經 典 之 中 17 世 紀 日 本 陽 明 學 者 中 江 藤 樹 ( ) 主 張 窮 經 之 法 以 自 虛 為 先, 而 後 當 得 聖 經 之 主 意, 而 體 忍 熟 察, 而 觀 吾 心, 吾 心 之 合 於 聖 經 者, 為 真 為 正, 吾 本 心 也 8 18 世 紀 德 川 日 本 陽 明 學 者 佐 藤 一 齋 ( 坦, 大 道, ) 主 張 以 心 解 經 說 : 經 書 文 字, 以 文 字 注 明 之 可 也 意 味 則 當 以 我 心 透 入 得 之, 畢 竟 不 能 著 文 字 9 又 說 : 窮 經 須 要 考 據 於 此 心, 引 證 於 此 心 如 徒 就 文 字 上 考 據 引 證, 輒 謂 窮 經 止 此, 則 陋 甚 10 佐 藤 一 齋 又 說 讀 書 之 法 當 以 心 讀 無 字 之 書, 乃 洞 有 自 得, 11 他 也 主 張 讀 書 亦 心 學 也 12 東 亞 地 區 儒 者 多 強 調 以 讀 者 之 心 遙 契 經 典 作 者 之 心, 讀 者 與 作 者 成 為 未 面 心 友, 冥 搜 密 察, 遠 承 玄 旨, 王 陽 明 ( 守 仁, ) 詩 云 : 無 聲 無 臭 獨 知 時, 此 是 乾 坤 萬 有 基, 13 所 描 繪 的 正 是 一 種 讀 者 與 經 典 作 者 心 心 相 印 的 超 越 經 驗 Chinese Body Thinking: A Cultural Hermeneutics (Leiden: E. J. Brill, 1997), pp 張 載 : 張 載 集 ( 臺 北 : 里 仁 書 局,1981), 經 學 理 窟, 義 理, 頁 276 陸 九 淵 : 象 山 全 集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2), 卷 34, 頁 276 同 上 書, 卷 2,35, 語 錄 下, 頁 444 林 羅 山 : 四 書 跋 : 論 語, 收 入 林 羅 山 文 集 ( 京 都 : 京 都 史 蹟 會,1979) 中 江 藤 樹 : 雜 著, 收 入 藤 樹 先 生 全 集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1940), 聖 經 條, 頁 佐 藤 一 齋 : 言 志 錄, 收 入 佐 藤 一 齋 大 鹽 中 齋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1980, 日 本 思 想 大 系 46), 頁 234, 第 235 條 同 上 書, 頁 234, 第 236 條 同 上 書, 言 志 後 錄, 頁 245, 第 138 條 同 上 書, 頁 245, 第 144 條 王 陽 明 : 王 陽 明 全 集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2), 上 冊, 卷 20, 詠 良 知 四 首 示 諸 生, 頁 790 3

4 王 陽 明 ( 守 仁, ) 在 尊 經 閣 記 中 強 調, 所 謂 經 典 就 是 人 心 的 不 同 面 向 之 具 體 化, 因 此, 研 讀 經 典 也 就 成 為 探 索 經 典 作 者 之 心 的 不 同 面 向 的 體 現 14 王 陽 明 所 提 倡 的 是 一 種 最 典 型 也 是 最 徹 底 訴 諸 讀 經 者 的 心 的 自 發 性 與 自 主 性 的 解 經 途 徑 但 是, 我 們 必 須 注 意 的 是, 在 王 陽 明 的 心 路 歷 程 之 中, 讀 經 與 解 經 是 一 種 浸 透 身 心 的 體 驗 體 知 之 學 我 們 看 以 下 這 段 記 載 : 15 蕭 惠 好 仙 釋 先 生 警 之 曰, 吾 亦 自 幼 篤 志 二 氏, 自 謂 既 有 所 得, 謂 儒 者 為 不 足 學 其 後 居 夷 三 載, 見 得 聖 人 之 學 若 是 其 簡 易 廣 大, 始 自 悔 錯 用 了 三 十 年 氣 力 大 抵 二 氏 之 學, 其 妙 與 聖 人 只 有 毫 釐 之 間 汝 今 所 學, 乃 其 土 苴, 輒 自 信 自 好 若 此, 真 鴟 鴞 竊 腐 鼠 耳 王 陽 明 自 述 在 優 入 聖 域 的 過 程 中 錯 用 了 三 十 年 氣 力, 是 指 他 從 明 孝 宗 ( 在 位 於 ) 弘 治 元 (1488) 年 17 歲 始 與 道 士 論 養 生, 至 弘 治 15(1502) 年 31 歲 漸 悟 道 釋 二 氏 之 非, 前 後 15 年 到 明 武 宗 正 德 3(1506) 年 2 月, 太 監 劉 瑾 (?-1510) 柄 政, 南 京 科 道 戴 銑 薄 彥 徽 等 以 諫 忤 旨 下 獄, 王 陽 明 上 疏 抗 救, 亦 下 詔 獄 後 廷 杖 四 十, 謫 貴 州 龍 場 驛 驛 丞, 翌 年 (1507) 春 至 龍 場 明 武 宗 正 德 5(1510) 年 陞 江 西 廬 陵 縣 知 府, 前 後 在 貴 州 3 年, 居 夷 處 困, 動 心 忍 性, 始 悟 致 良 知 之 教 這 一 段 困 勉 掙 扎 企 慕 聖 域 的 心 路 歷 程 約 30 年 王 陽 明 以 他 自 己 身 心 體 驗 的 歷 程 來 解 讀 經 典, 他 甚 至 以 百 死 千 難 四 字 描 述 他 良 知 之 學 的 摶 成 過 程, 他 說 : 16 某 于 良 知 之 說, 從 百 死 千 難 中 得 來, 非 是 容 易 見 得 到 此 此 本 是 學 者 究 竟 話 頭, 可 惜 此 理 淪 埋 已 久, 學 者 苦 于 聞 見 障 蔽, 無 入 頭 處, 不 得 已 與 人 一 口 說 盡 但 恐 學 者 得 之 容 易, 只 把 作 一 種 光 景 玩 弄, 孤 負 此 知 耳 王 陽 明 的 經 典 詮 釋, 與 他 這 一 段 百 死 千 難 的 身 心 體 驗 歷 程 不 可 分 割 他 說 : 古 人 言 語, 俱 是 自 家 經 歷 過 來, 所 以 說 得 親 切 遺 之 後 世, 曲 當 人 情 若 非 自 家 經 過, 如 何 得 他 許 多 苦 心 處? 17 王 陽 明 所 謂 從 百 死 千 難 中 得 來 所 謂 自 家 經 歷 過 來 等 話 語, 都 是 對 於 體 知 歷 程 的 描 述 王 陽 明 : 稽 山 書 院 尊 經 閣 記, 收 入 王 陽 明 全 集, 上 冊, 頁 陳 榮 捷 : 王 陽 明 傳 習 錄 詳 註 集 評 ( 臺 北 : 臺 灣 學 生 書 局,1983), 第 124 條, 頁 148; 以 下 引 用 簡 稱 傳 習 錄 16 傳 習 錄 拾 遺, 第 10 條, 頁 傳 習 錄, 第 296 條, 頁 關 於 王 陽 明 的 體 知, 參 考 橋 本 敬 司 : 中 國 思 想 におる 身 體 王 陽 明 の 身 體 知, 廣 4

5 18 世 紀 日 本 陽 明 學 者 佐 藤 一 齋 讀 經 完 全 循 王 陽 明 的 思 路 佐 藤 一 齋 在 八 十 高 齡 時 說 : 讀 經 書, 即 讀 我 心 也, 勿 認 做 外 物 讀 我 心, 即 讀 天 也, 勿 說 做 人 心, 19 又 說 : 讀 經, 宜 以 我 之 心 讀 經 之 心, 以 經 之 心 釋 我 之 心 不 然, 徒 爾 講 明 訓 詁 而 已, 便 是 終 身 不 曾 讀 20 但 是, 佐 藤 一 齋 也 同 時 強 調 讀 經 時 必 須 通 過 自 己 的 親 身 體 認 才 能 有 所 得, 他 說 : 21 方 讀 經 時, 把 我 所 遭 人 情 事 變 做 注 腳 臨 處 事 時, 則 須 倒 把 聖 賢 言 語 做 注 腳 庶 乎 事 理 融 會, 見 得 學 問 不 離 日 用 意 思 佐 藤 一 齋 主 張 應 以 我 所 遭 人 情 事 變 與 經 典 內 容 相 印 證, 以 親 身 體 驗 經 典 中 的 道 理, 這 是 一 種 體 知 的 讀 經 法 除 中 國 王 陽 明 與 日 本 佐 藤 一 齋 之 外,16 世 紀 朝 鮮 性 理 學 中 的 畿 湖 學 派 ( 亦 稱 栗 谷 學 派 ) 創 始 大 師 李 珥 ( 栗 谷, ) 在 所 著 擊 蒙 要 訣 ( 成 書 於 1577 年, 栗 谷 時 年 42 歲 ) 論 讀 書 之 方 說 : 22 凡 讀 書 者, 必 端 拱 危 坐, 敬 對 方 冊, 專 心 致 志, 精 思 涵 沫 ( 涵 沫 者, 熟 讀 深 思 之 謂 ) 深 解 義 趣, 而 每 句 必 求 踐 履 之 方 若 口 讀 而 心 不 體, 身 不 行, 則 書 自 書 我 自 我, 何 益 之 有 先 讀 小 學, 於 事 親 敬 兄 忠 君 弟 長 隆 師 親 友 之 道, 一 一 詳 玩 而 力 行 之 李 栗 谷 論 讀 書 除 心 的 熟 讀 深 思 之 外, 又 要 必 求 踐 履, 他 強 調 讀 書 必 須 心 體 身 行 從 王 陽 明 佐 藤 一 齋 與 李 栗 谷 的 論 點, 我 們 看 到 了 東 亞 儒 者 讀 經 與 修 養 工 夫 過 程 原 不 斷 為 兩 橛, 而 且 互 相 滲 透 交 互 影 響 質 言 之,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學 展 現 一 種 鮮 明 的 身 心 一 體 論 儒 家 思 想 傳 統 中 的 身 心 一 體 論 可 以 上 溯 到 先 秦 時 代, 楊 儒 賓 (1956-) 的 研 究 指 出 : 儒 家 身 體 觀 的 原 始 模 式 在 先 秦 時 期 業 已 建 立, 洎 乎 明 代 則 精 義 全 出 先 秦 時 期 形 成 的 身 體 觀 是 儒 家 身 體 觀 之 原 型, 孟 子 是 儒 家 身 體 觀 的 核 心, 既 綜 合 春 秋 時 期 的 威 儀 觀 氣 化 觀 及 公 孫 尼 子 學 說, 又 開 啟 孟 子 後 學 及 荀 子 的 觀 點 楊 儒 賓 主 張 傳 統 儒 家 理 想 的 身 體 觀 有 意 識 的 身 體 形 軀 的 身 體 自 然 氣 化 的 身 體 與 社 會 的 身 體 四 義 這 四 種 身 島 大 學 文 學 部 紀 要,Vol. 59 (December, 1999), 頁 佐 藤 一 齋 : 言 志 耋 錄, 收 入 佐 藤 一 齋, 頁 274, 第 3 條 同 上 書, 頁 258, 第 76 條 同 上 書, 頁 228, 第 140 條 李 珥 : 擊 蒙 要 訣, 收 入 魏 常 海 主 編 : 韓 國 哲 學 思 想 資 料 選 輯 ( 北 京 : 國 際 文 化 出 版 公 司,2000), 頁 494 5

6 體 不 可 分 割, 而 且 是 同 一 機 體 的 不 同 指 謂 由 於 這 四 體 相 互 參 差, 因 此, 每 一 體 可 以 說 都 有 心 氣 滲 入, 因 此, 任 何 一 體 皆 有 主 體 義, 可 以 稱 為 身 體 主 體 (body subject) 此 一 主 體 之 名 可 含 攝 意 識 主 體 代 表 形 軀 內 外 兩 面 的 形 氣 主 體 自 然 主 體 與 代 表 社 會 規 範 體 系 的 文 化 主 體 23 王 陽 明 所 繼 承 的 就 是 從 孟 子 以 降 以 身 心 一 體 論 為 基 礎 的 儒 家 身 體 哲 學 傳 統, 大 學 問 有 一 段 論 身 心 關 係 的 精 彩 言 論, 他 說 : 24 何 謂 身? 心 之 形 體 運 用 之 謂 也 何 謂 心? 身 之 靈 明 主 宰 之 謂 也 何 謂 修 身? 為 善 而 去 惡 之 謂 也 吾 身 自 能 為 善 而 去 惡 乎? 必 其 靈 明 主 宰 者 欲 為 善 而 去 惡, 然 後 其 形 體 運 用 者 始 能 為 善 而 去 惡 也 故 欲 修 其 身 者, 必 在 於 先 正 其 心 也 這 一 段 話 將 身 心 一 體 論 發 揮 得 淋 漓 盡 緻, 並 且 以 欲 之 一 字 點 出 意 志 力 之 取 向 與 自 覺 活 動 可 走 向 正 或 不 正 之 二 元 性 25 在 這 種 身 心 一 體 論 之 下, 身 體 不 只 是 生 理 的 身 體 (physical body), 而 是 身 心 一 如 的 身 體 (psycho-somatic body), 是 梅 洛 龐 蒂 (Maurice Merleau-Ponty, ) 所 謂 的 綜 合 體, 26 而 心 則 既 是 heart, 又 是 mind 所 以, 正 如 湯 淺 泰 雄 (1925-) 所 說, 東 方 的 形 而 上 學 並 不 等 同 於 西 方 的 metaphysics, 而 是 超 醫 學 性 的 心 理 學 (meta-medico-psychology), 也 就 是 以 身 心 關 係 之 研 究 為 基 礎 的 哲 學 由 於 中 國 的 形 而 上 學 不 是 以 單 純 的 觀 察 知 識 為 基 礎 的 理 論, 因 此, 可 以 稱 為 meta-praxis 這 是 一 種 能 夠 運 用 身 心 以 實 踐 修 行 的 體 驗 知 識, 並 以 這 種 體 驗 知 識 為 基 礎, 而 獲 得 超 乎 日 常 經 驗 之 上 的 高 層 次 知 識 27 中 國 思 想 ( 尤 其 是 儒 家 傳 統 ) 中 的 身 體 確 實 是 身 心 互 滲 的 身 體 28 正 因 為 如 此, 所 以 讀 經 必 然 是 一 種 滲 透 身 心 而 兼 具 知 性 與 感 性 的 活 動,19 世 紀 日 本 陽 明 學 者 山 田 方 谷 ( 名 球, ) 正 是 在 身 心 合 一 的 立 場 上, 質 疑 朱 子 說 : 朱 子 之 解 大 23 楊 儒 賓 : 儒 家 身 體 觀 (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所 籌 備 處,1998), 頁 2 及 王 陽 明 : 大 學 問, 收 入 王 陽 明 全 集, 下 冊, 頁 , 引 文 見 頁 參 考 勞 思 光 : 新 編 中 國 哲 學 史 ( 三 上 )( 臺 北 : 三 民 書 局,1983,2001), 頁 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2), pp 湯 淺 泰 雄 : 氣 之 身 體 觀 在 東 亞 哲 學 與 科 學 中 的 探 討, 收 入 楊 儒 賓 編 : 中 國 古 代 的 氣 論 與 身 體 觀 ( 臺 北 : 巨 流 圖 書 公 司,1993), 頁 67 並 參 考 湯 淺 泰 雄 : 身 體 東 洋 的 身 體 論 の 試 み ( 東 京 : 創 文 社,1977,1986) 此 書 有 中 譯 本 : 馬 超 等 譯 : 靈 肉 探 微 ( 北 京 : 中 國 友 誼 出 版 社,1990); 亦 有 英 譯 本 :Yasuo Yuasa, The Body: Toward an Eastern Mind-body Theory, edited by Thomas P. Kasulis; translated by Nagatomo Shigenori, Thomas P. Kasuli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28 參 看 Roger T. Ames, The Meaning of Body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omas P. Kasulis with Roger T. Ames and Wimal Dissanayake eds., Self as Body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p

7 學 也, 以 致 知 格 物 為 窮 理, 以 誠 意 以 上 為 力 行, 是 否 分 裁 心 身 以 為 二 物 ; 以 知 覺 運 動 為 二 項 工 夫 也 29 在 這 種 身 心 互 滲 論 的 哲 學 基 礎 上, 心 對 世 界 的 認 知 (perception), 必 有 其 身 體 之 基 礎 ; 身 與 心 密 切 互 動, 而 且 浸 潤 在 社 會 文 化 氛 圍 之 中, 身 對 外 界 的 感 知, 也 有 其 社 會 性 心 理 性 與 文 化 性 讀 經 活 動 正 是 荀 子 勸 學 所 說 : 君 子 之 學 也, 入 乎 耳, 箸 乎 心, 布 乎 四 體, 形 乎 動 靜, 因 此, 以 體 知 為 基 礎 的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學 正 是 以 身 心 融 為 一 體 為 其 特 徵 三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學 的 方 法 論 問 題 我 們 在 上 節 論 證 了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中, 身 心 融 貫 為 一, 不 可 分 割 的 特 質 王 陽 明 說 : 何 謂 身? 心 之 形 體 運 用 之 謂 也 何 謂 心? 身 之 靈 明 主 宰 之 謂 也, 世 紀 日 本 陽 明 學 者 大 塩 中 齋 ( 平 八 郎, ): 自 形 而 言, 則 身 裹 心, 心 在 身 內 焉 自 道 而 觀, 則 心 裹 身, 身 在 心 內 焉, 31 都 在 闡 述 身 心 合 身 一 內 外 交 輝 的 事 實 1993 年 出 土 的 郭 店 楚 簡 六 德 將 仁 字 寫 成 心, 32 似 隱 喻 心 身 之 合 一 徐 復 觀 ( ) 在 1975 年 順 著 易 傳 別 創 一 詞 曰 : 形 而 中 者 謂 之 心 他 強 調, 中 國 的 心 的 文 化 應 稱 為 形 而 中 學, 而 不 應 講 成 形 而 上 學 33 我 們 可 以 說, 在 東 亞 儒 者 誦 讀 經 典 優 入 聖 域 的 過 程 中, 身 與 心 兩 者 密 切 互 動, 內 外 交 輝, 缺 一 不 可 因 此, 東 亞 儒 家 詮 釋 學 實 在 是 一 種 以 人 格 為 中 心 而 不 是 以 文 字 解 讀 為 中 心 的 活 動 誠 如 范 佐 仁 (Steven Van Zoeren) 所 說, 儒 家 假 定 人 對 善 的 內 容 已 有 共 識, 因 此 強 調 讀 經 者 對 經 典 中 的 價 值 理 念 之 身 體 力 行, 中 國 式 詮 釋 學 的 中 心 問 題 也 不 在 於 如 何 瞭 解 文 本, 而 在 如 何 受 文 本 感 化, 從 而 轉 化 讀 經 者 的 生 命 34 但 是, 作 為 理 解 經 典 之 基 礎 的 體 知 在 實 際 運 作 過 程, 卻 可 能 面 臨 許 多 問 題, 其 中 較 具 有 方 法 論 意 趣 的 有 以 下 幾 項 : 山 田 球 : 孟 子 養 氣 章 或 向 圖 解 ( 大 阪 : 惟 明 堂 大 阪 支 店 據 東 京 弘 道 書 院 藏 版 刊 印,1902 年, 以 下 引 用 此 書 簡 稱 圖 解 ), 頁 12, 上 半 頁 王 陽 明 : 大 學 問, 收 入 王 陽 明 全 集, 下 冊, 頁 , 引 文 見 頁 971 大 塩 中 齋 : 洗 心 洞 劄 記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1983), 上, 第 6 條 荊 門 市 博 物 館 : 郭 店 楚 墓 竹 簡 ( 北 京 : 文 物 出 版 社,1998), 六 德, 頁 187 徐 復 觀 : 心 的 文 化, 收 入 氏 著 : 中 國 思 想 史 論 集 ( 臺 北 : 臺 灣 學 生 書 局,1975), 頁 , 尤 其 是 頁 243 參 考 Steven Van Zoeren, Poetry and Personality: Reading Exegesis, and Hermeneutics in Traditional Chin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並 參 看 Robert Eno, Towards a History of Confucian Classical Studies, Early China, No. 17 (1992), p.204,

8 (1) 因 身 體 的 社 會 文 化 特 質 而 導 致 的 體 知 經 驗 難 以 溝 通 或 傳 承 的 問 題 : 正 如 梅 洛 龐 蒂 (Maurice Merleau-Ponty, ) 所 指 出 的, 人 的 身 體 不 應 被 視 為 客 觀 的 身 體 (the objective body), 而 應 被 視 為 現 象 的 身 體 (the phenomenal body), 人 之 感 知 身 體 的 主 體 性 只 有 經 由 體 現 (embodiment) 才 能 彰 顯 35 梅 洛 龐 蒂 所 說 的 體 現, 在 東 亞 思 想 中 尤 為 重 要 我 最 近 曾 論 述, 東 亞 思 想 傳 統 中 的 身 體, 並 不 是 一 個 作 為 被 客 觀 認 知 之 對 象 的 實 體, 而 是 一 個 浸 潤 在 文 化 價 值 意 識 之 中, 與 具 體 的 社 會 政 治 經 濟 情 境 密 切 互 動 而 發 生 功 能 性 之 關 係 的 身 體 這 種 身 體 在 空 間 上 處 於 社 會 政 治 經 濟 脈 絡 之 中, 並 在 時 間 上 受 到 歷 史 經 驗 的 召 喚 與 洗 禮, 因 此 而 成 為 一 種 既 是 理 性 又 是 感 性 的 主 體 東 亞 思 想 傳 統 中 的 身 體 是 一 種 理 性 主 體, 因 為 身 體 接 受 理 性 的 指 導, 為 日 常 生 活 社 會 規 範 以 及 政 治 運 作 而 行 動, 因 而 身 體 有 其 社 會 性 與 政 治 性 東 亞 的 身 體 也 是 一 種 感 性 主 體, 因 為 身 體 處 於 社 會 文 化 情 境 之 中, 而 發 揮 功 能 性 的 作 用 36 經 由 這 種 深 深 浸 潤 在 社 會 文 化 價 值 傳 統 中 的 現 象 的 身 體 所 體 知 的 經 典 中 的 道, 37 就 不 可 避 免 地 帶 有 濃 烈 的 時 間 性 與 空 間 性, 並 且 受 時 間 與 空 間 條 件 所 制 約 換 言 之, 不 論 是 孟 子 口 中 舜 或 傅 說 等 古 聖 先 賢 動 心 忍 性 所 體 知 的 道 德 信 念, 或 是 王 陽 明 居 夷 處 困 自 家 經 歷 過 來 所 體 知 的 致 良 知 之 教, 都 不 免 成 為 某 種 意 義 下 的 具 體 的 共 相 (concrete universals) 朱 子 教 人 讀 書 須 要 切 已 體 驗, 須 反 來 就 自 家 身 上 推 究, 必 須 就 切 己 上 體 察, 38 但 是, 從 自 己 個 人 實 際 體 驗 所 體 知 而 得 的 心 得, 常 常 孤 明 先 發, 難 以 與 未 經 相 同 經 歷 或 身 心 路 程 的 人 所 共 享, 這 就 是 為 什 麼 莊 子 (399?-295?B.C.) 說 : 語 之 所 貴 者 意 也, 意 有 所 隨 意 之 所 隨 者, 不 可 以 言 傳 也 ( 莊 子 天 道 ), 也 就 是 為 什 麼 劉 勰 ( 彥 和, ) 要 感 嘆 : 知 音 其 難 哉! 音 實 難 知, 知 實 難 逢 逢 其 知 音, 千 載 其 一 ( 文 心 雕 龍 知 音 ), 也 就 是 為 什 麼 孔 子 ( B.C.) 兩 度 以 一 以 貫 之 形 容 他 所 抱 持 的 道 ( 論 語 里 仁 15; 衛 靈 公 3 ), 但 是, 千 百 年 來 東 亞 儒 者 眾 說 紛 紜, 卻 索 解 無 由, 明 代 文 學 家 賀 復 徵 (1600?-1646?) 說 : 吾 道 一 以 貫 之, 千 百 年 間 未 有 明 摘 其 蘊 者, 39 清 儒 35 參 看 Maurice Merleau-Ponty, tr. by Colin Smith,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pp 黃 俊 傑 : 東 亞 儒 家 思 想 傳 統 中 的 四 種 身 體 : 類 型 與 議 題, 原 刊 於 法 鼓 人 文 學 報 ( 臺 北 : 法 鼓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 第 2 號 (2006 年 ), 收 入 氏 著 : 東 亞 儒 學 : 經 典 與 詮 釋 的 辯 證 ( 臺 北 : 臺 大 出 版 中 心,2007), 第 5 章 37 荀 子 解 蔽 : 將 須 道 者, 虛 則 入 ; 將 事 道 者, 壹 則 盡 ; 將 思 道 者, 靜 則 察 知 道 察, 知 道 行, 體 道 者 也 ; 莊 子 外 篇 知 北 遊 : 夫 體 道 者, 天 下 之 君 子 所 繫 焉 38 朱 熹 : 朱 子 語 類, 卷 11, 學 五,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第 14 冊, 頁 賀 復 徵 : 文 章 辨 體 彙 選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83 年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本 ), 卷 8

9 劉 寶 楠 ( ) 說 此 語 自 漢 以 來 不 得 其 解, 40 蓋 因 後 人 未 經 一 番 風 霜 凜 洌 的 親 身 體 驗, 難 以 分 享 孔 子 的 心 路 歷 程 體 知 經 驗 之 易 於 斷 裂 而 難 以 傳 承 這 項 事 實, 以 19 世 紀 日 本 啟 蒙 思 想 家 福 澤 諭 吉 ( ) 的 一 身 兩 世 或 一 人 二 身 之 說 最 為 傳 神 福 澤 諭 吉 認 為 19 世 紀 日 本 學 者 身 處 從 傳 統 到 現 代 的 過 渡 時 代, 至 為 幸 運, 他 說 : 41 目 前 我 國 的 洋 學 家 們, 沒 有 一 個 不 是 以 往 研 究 漢 學 的, 也 沒 有 一 個 不 是 信 仰 神 佛 的 ; 他 們 不 是 出 身 於 封 建 士 族, 便 是 封 建 時 代 的 百 姓 這 好 像 是 一 身 經 歷 了 兩 世, 也 好 像 一 個 人 具 有 兩 個 身 體 福 澤 諭 吉 說 從 幕 末 到 維 新 的 日 本 知 識 份 子, 身 經 時 代 巨 變, 以 一 身 而 經 歷 兩 世, 並 以 一 人 而 兼 具 兩 身 他 所 謂 的 兩 個 身 體, 第 一 個 身 體 是 由 德 川 傳 統 漢 學 所 塑 造 的 舊 身 體, 第 二 個 身 體 則 是 維 新 洋 學 所 塑 造 的 新 身 體 這 兩 種 內 涵 互 異 的 身 體, 都 具 有 深 刻 的 社 會 文 化 意 涵, 由 於 時 代 變 遷 留 下 切 割 的 傷 痕, 所 以 前 後 兩 種 身 體 所 體 知 的 種 種 經 驗 或 知 解, 都 難 以 傳 承 給 不 同 時 代 的 人, 甚 至 也 在 同 一 個 人 的 身 上, 造 成 劇 烈 的 張 力 這 種 一 人 二 身 的 撕 裂 與 張 力, 不 僅 見 之 於 幕 末 維 新 的 日 本 知 識 份 子 如 福 澤 諭 吉 身 上, 也 見 之 於 宋 末 元 初 的 許 衡 ( ) 與 劉 因 ( 夢 吉 靜 修, ) 以 及 明 末 清 初 的 黃 宗 羲 ( 棃 州, ) 朱 舜 水 ( 之 瑜, ) 等 人 身 上, 更 見 之 於 1895 年 乙 未 割 臺 之 後 的 連 橫 ( 雅 堂, ) 以 及 1949 年 以 後 桴 海 來 臺 的 當 代 中 國 知 識 份 子 身 上 (2) 體 知 所 得 的 分 殊 如 何 提 煉 而 為 理 一 的 問 題 : 體 知 的 解 經 方 法 訴 諸 個 人 身 心 之 體 驗, 所 得 的 是 個 別 而 具 體 的 知, 王 陽 明 答 顧 東 橋 書 云 : 42 蓋 鄙 人 之 見, 則 謂 意 欲 溫 清, 意 欲 奉 養 者, 所 謂 意 也 而 未 可 謂 之 誠 意 必 實 行 其 溫 清 奉 養 之 意, 務 求 自 慊, 而 無 自 欺 然 後 謂 之 誠 意 知 如 何 而 為 溫 清 之 節, 知 如 何 而 為 奉 養 之 宜 者, 所 謂 知 也 而 未 可 謂 之 致 知 必 致 其 知 如 何 為 溫 清 之 節 者 之 知, 而 實 以 之 溫 清 致 其 知 如 何 為 奉 養 之 590, 頁 劉 寶 楠 : 論 語 正 義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0), 上 冊, 頁 福 澤 諭 吉 : 文 明 論 の 概 略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1997) 中 譯 本 : 北 京 編 譯 社 譯 : 文 明 論 概 略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1995), 序 言, 頁 3 福 澤 諭 吉 本 人 就 是 他 所 說 的 一 身 兩 世 一 人 兩 身 的 代 表 人 物, 參 看 福 澤 諭 吉 著, 馬 斌 譯 : 福 澤 諭 吉 自 傳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1995) 42 傳 習 錄, 第 138 條, 答 顧 東 橋 書, 頁

10 宜 者 之 知, 而 實 以 之 奉 養, 然 後 謂 之 致 知 王 陽 明 主 張 人 必 須 在 知 道 孝 順 父 母 的 溫 清 之 節 才 算 是 知, 但 必 須 在 實 際 實 行 實 之 以 奉 養 之 後, 才 能 算 是 致 知 這 一 段 說 法 以 陽 明 38 歲 時 所 悟 出 的 知 行 合 一 之 教 作 為 理 論 基 礎, 但 正 如 勞 思 光 所 說, 王 陽 明 的 知 行 合 一 說 中 的 知, 指 價 值 判 斷 而 言, 即 知 善 知 惡 之 良 知 ; 而 所 謂 行, 指 意 念 由 發 動 至 展 開 而 成 為 行 為 之 整 個 歷 程 言 43 王 陽 明 強 調 人 必 須 親 自 實 踐 某 一 價 值 判 斷, 才 能 對 此 一 價 值 判 斷 有 切 己 的 瞭 解, 這 是 很 徹 底 的 體 知 但 是, 作 為 認 知 方 法 的 體 知 在 這 裡 面 對 的 問 題 是 : 如 何 從 對 諸 多 具 體 而 特 殊 的 價 值 理 念 的 體 知 之 中, 掌 握 抽 象 而 普 遍 的 價 值 命 題? 這 是 多 與 一 的 問 題, 也 是 殊 相 與 共 相 的 問 題, 也 是 朱 子 學 中 分 殊 與 理 一 的 問 題 我 們 從 朱 子 的 論 點 開 始 朱 子 說 : 44 世 間 事 雖 千 頭 萬 緒, 其 實 只 一 箇 道 理, 理 一 分 殊 之 謂 也 到 感 通 處, 自 然 首 尾 相 應 或 自 此 發 出 而 感 於 外, 或 自 外 來 而 感 於 我, 皆 一 理 也 但 是, 理 一 與 分 殊 並 不 是 一 種 對 抗 的 關 係, 理 一 遍 在 於 作 為 分 殊 的 萬 事 萬 物 之 中 朱 子 說 : 45 其 所 謂 理 一 者, 貫 乎 分 殊 之 中, 而 未 始 相 離 耳 蓋 乾 之 為 父, 坤 之 為 母, 所 謂 理 一 者 也 然 乾 坤 者, 天 下 之 父 母 也 ; 父 母 者, 一 身 之 父 母 也 則 其 分 不 得 而 不 殊 矣 故 以 民 為 同 胞, 物 為 吾 與 者, 自 其 天 下 之 父 母 者 言 之, 所 謂 理 一 者 也 然 謂 之 民, 則 非 真 以 為 吾 之 同 胞 ; 謂 之 物, 則 非 真 以 為 我 之 同 類 矣 此 自 其 一 身 之 父 母 者 言 之, 所 謂 分 殊 者 也 在 朱 子 的 理 一 分 殊 論 中, 理 一 與 分 殊 並 不 相 離, 理 一 融 滲 於 分 殊 之 中 換 言 之, 只 有 從 具 體 而 特 殊 的 事 之 中, 才 能 觀 察 體 認 並 抽 離 出 抽 象 而 普 遍 的 理 也 就 是 說, 共 相 存 在 於 殊 相 之 中 如 果 從 作 為 工 夫 理 論 的 體 知 這 個 方 法 論 立 場 來 看, 如 何 從 分 殊 邁 向 理 一 確 實 是 一 個 問 題 這 種 從 多 到 一 的 過 程, 顯 然 不 能 通 過 積 勞 思 光 : 新 編 中 國 哲 學 史 ( 三 上 ), 頁 433 朱 熹 : 朱 子 語 類 (5),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第 18 冊, 卷 136 第, 頁 4222 朱 熹 :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第 12 冊, 卷 37, 與 郭 沖 晦, 頁 , 引 文 見 頁 1639 關 於 理 一 與 分 殊 的 關 係 的 討 論, 參 看 市 川 安 司 : 朱 晦 庵 の 理 一 分 殊 解, 收 入 氏 著 : 朱 子 哲 學 論 考 ( 東 京 : 汲 古 書 院,1985), 頁

11 累 的 方 式 而 完 成, 因 為 宇 宙 萬 物 如 恆 河 沙 數, 無 限 無 量, 難 以 窮 盡 ; 最 可 能 的 方 法 是 經 過 一 種 精 神 的 跳 躍, 朱 子 語 類 中 的 讀 書 法 引 導 讀 者 從 具 體 的 道 德 文 學 文 化 美 學 理 論 開 始 學 起, 最 終 目 的 是 理 解 抽 象 而 全 面 的 理 在 這 個 過 程 中, 讀 者 需 要 從 具 體 而 特 殊 的 事 物 跳 躍 到 抽 象 而 普 遍 的 原 則, 從 理 的 分 殊 表 現 跳 躍 到 理 的 整 體 特 質 46 這 也 許 就 是 朱 子 在 大 學 格 物 補 傳 中 所 說 從 今 日 格 一 物, 明 日 格 一 物 跳 躍 到 一 旦 豁 然 貫 通 焉, 則 眾 物 之 表 裡 精 粗 無 不 到, 而 吾 心 之 全 體 大 用 無 不 明 矣 的 境 界 四 結 論 本 文 探 討 東 亞 儒 者 透 過 生 活 體 驗 以 解 讀 經 典 途 徑 及 其 方 法 論 問 題 在 儒 者 讀 經 解 經 企 慕 聖 賢 的 過 程 中, 身 心 互 為 滲 透, 而 且 知 行 合 一 在 東 亞 儒 者 看 來, 心 通 過 氣 而 與 身 ( 或 曰 形 ) 融 貫 而 為 一 體 所 謂 心 解 之 境 界 雖 然 有 其 超 時 空 性, 但 讀 經 者 對 經 典 中 的 義 理 獲 得 心 解 乃 是 從 解 經 者 的 身 體 這 個 場 所 出 發, 被 身 體 的 時 空 條 件 所 制 約, 因 此, 我 們 不 妨 認 定, 心 解 之 境 界 實 以 體 知 為 其 基 礎 在 東 亞 儒 者 解 經 過 程 中, 涵 養 與 察 識 這 兩 種 修 養 工 夫 融 通 而 為 一 體, 並 互 為 因 果 朱 子 撰 語 孟 集 義 序 曾 說 : 論 語 之 言, 無 所 不 包, 而 其 所 以 示 人 者, 莫 非 操 存 涵 養 之 要 ; 七 篇 之 指, 無 所 不 究, 而 其 所 以 示 人 者, 類 多 體 驗 充 擴 之 端, 47 實 則 在 東 亞 儒 者 的 解 經 與 修 養 工 夫 中, 涵 養 與 體 驗 乃 一 體 之 兩 面, 如 車 之 二 輪 鳥 之 兩 翼, 不 可 分 割 48 正 因 為 讀 經 與 修 養 不 可 分 割, 所 以 不 論 是 以 涵 養 或 察 識 自 我 修 持, 都 不 能 脫 離 作 為 主 體 的 身 體 之 體 知 體 驗 體 現 經 典 中 的 義 理 浸 透 身 心, 身 心 也 被 經 典 中 之 義 理 所 轉 化 而 不 覺 足 之 舞 之 蹈 之, 表 現 在 形 體 上 的 則 是 相 貎 堂 堂 威 儀 幡 幡 這 是 經 由 體 知 而 完 成 的 體 現, 也 就 是 孟 子 所 謂 的 踐 形 參 考 Jonathan R. Herman, To Know the Sages Beter than They Knew Themselves: Chu Hsi's Romantic Hermeneutics, in Ching-I Tu ed., Classics and Interpretations: the Hermeneutic Traditions in Chinese Culture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0), pp 朱 熹 :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5),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第 24 冊, 卷 75, 語 孟 集 義 序, 頁 3630 參 考 戴 君 仁 : 涵 養 與 察 識, 收 入 氏 著 : 梅 園 論 學 集 ( 台 北 : 開 明 書 局,1970), 頁

12 從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史 之 經 驗 觀 之, 我 們 可 以 說, 體 知 是 一 種 手 段, 而 體 現 才 是 讀 經 的 目 的 因 此, 體 現 49 才 是 東 亞 儒 家 詮 釋 學 中 最 重 要 的 關 鍵 字 我 過 去 曾 說, 建 立 在 經 典 詮 釋 活 動 之 上 的 中 國 詮 釋 學 的 基 本 性 質 是 一 種 實 踐 活 動, 或 者 更 正 確 地 說, 中 國 詮 釋 學 是 以 認 知 活 動 為 手 段, 而 以 實 踐 活 動 為 其 目 的 認 知 活 動 只 是 中 國 詮 釋 學 的 外 部 形 式, 實 踐 活 動 才 是 它 的 實 際 本 質 50 中 國 詮 釋 學 實 以 經 世 為 其 目 的, 所 以, 作 為 認 知 方 法 的 體 知, 必 然 落 實 在 作 為 道 德 目 標 的 體 現 之 上 人 類 學 家 Andrew J. Strathern 曾 定 義 體 現 說 : 體 現 與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未 被 身 體 體 現 或 被 認 為 與 身 體 無 關 的 價 值 有 關, 換 句 話 說, 體 現 是 一 個 通 過 把 抽 象 與 具 體 結 合 起 來 掩 飾 它 自 身 的 一 個 術 語, 見 氏 著 :Body Thought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6), 引 文 見 中 譯 本 : 王 業 偉 趙 國 新 譯 : 身 體 思 想 ( 沈 陽 : 春 風 文 藝 出 版 社,1999), 頁 255 這 項 人 類 學 式 定 義, 也 完 全 可 以 適 用 於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學 關 於 體 現 作 為 人 類 學 的 新 研 究 典 範, 參 考 Thomas J. Csordas, Embodiment as a Paradigm for Anthropology, Ethos, Vol.18, No.1 (March, 1990), pp 並 參 考 Thomas J. Csordas, Introduction: the Body as Representation and Being-in-the-world, in Thomas J. Csordas ed., Embodiment and Experience: The Existential Ground of Culture and Sel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1-26 黃 俊 傑 : 孟 子 思 想 史 論 ( 卷 二 )(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所,1997,2001), 頁

13 論 東 亞 儒 者 理 解 經 典 的 途 徑 及 其 方 法 論 問 題 黃 俊 傑 中 文 提 要 本 文 之 中 心 課 題 在 於 : 東 亞 儒 者 經 由 何 種 途 徑 而 理 解 經 典? 此 種 解 經 途 徑 潛 藏 何 種 方 法 論 問 題 本 文 首 先 指 出 :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學 是 一 種 體 驗 之 學, 以 身 心 合 一 為 其 特 徵, 以 知 行 合 一 為 其 基 礎, 所 以,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學 可 說 是 一 種 實 踐 詮 釋 學 這 種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強 調 讀 經 者 親 身 實 踐 而 得 的 體 知 本 文 接 著 分 析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學 中 潛 藏 的 方 法 論 問 題 有 二 : 第 一 是 體 知 經 驗 因 具 有 其 特 定 的 時 空 性, 而 難 以 傳 承 的 問 題 第 二 是 體 知 所 得 的 分 殊 如 何 提 煉 為 理 一 的 問 題 本 文 最 後 指 出, 經 由 體 知 的 途 徑 而 理 解 經 典 中 的 價 值 理 念, 必 然 以 體 現 為 其 目 標 關 鍵 詞 :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學 身 心 合 一 知 行 合 一

14 On the Approaches to Comprehending Classics and Its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East Asian Confucianism Chun-chieh Hu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the classics and its related problems in East Asian Confucianism. We indicate that the East Asian Confucian hermeneutic tradition is an experimental learni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psycho-somatic continuum and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As the knowledge East Asian Confucianists gained is a kind of embodied knowledge, the Confucian hermeneutics is primarily praxis hermeneutics. We also discuss two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volved in the Confucian hermeneutic tradition in East Asia, namely, (a) the problem of transmission 0f the embodied knowledge which is tempro-spatially determined and (b) the problem of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one and the many. In the conclusion, we insist that embodiment of the Confucian values is the final goal of reading the classics in East Asian Confucianism. Keywords: East Asia, Confucianism, Classics, Hermeneutics, Mind-body Unity,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2 黃 俊 傑 一 引 言 二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權 力 的 支 配 三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的 政 治 性 解 讀 四 結 論 一 引 言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的 重 大 特 徵 之 一, 在 於 經 典 解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間, 具 有 極

2 黃 俊 傑 一 引 言 二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權 力 的 支 配 三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的 政 治 性 解 讀 四 結 論 一 引 言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的 重 大 特 徵 之 一, 在 於 經 典 解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間, 具 有 極 臺 大 歷 史 學 報 第 40 期 BIBLID I0 I 2-8514(2007)40p. I -18 2007 年 12 月, 頁 1~18 2007.9.11 收 稿, 2007.1 1.1 9 通 過 刊 登 論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關 係 以 論 語 孟 子 為 例 黃 俊 傑 提 要 本 文 討 論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中 日 韓 各

More information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 川 日 本 論 語 詮 釋 史 論 ( 增 訂 二 版 ) 目 次 自 序... i 導 論 第 壹 章 從 中 日 儒 家 思 想 史 脈 絡 論 經 典 性 的 涵 義... 1 一 引 言... 1 二 儒 家 思 想 脈 絡 中 經 典 性 的 三 個 面 向... 8 三 儒 家 的 經 典 性 三 個 面 向 間 之 關 係... 26 四 結 論... 36 第 貳 章 從 中 日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oncept-culture.doc

Microsoft Word - concept-culture.doc 概 念 革 命 所 導 致 的 文 化 變 革 : 以 戀 愛 文 化 為 例 * 華 梵 大 學 哲 學 系 冀 劍 制 摘 要 : 概 念 是 人 們 思 考 的 基 本 工 具, 依 據 不 同 的 概 念 就 會 產 生 不 同 的 思 考 而 文 化 則 是 由 一 群 人 所 組 成 的 社 群 藉 由 一 些 共 同 的 想 法 與 做 法 所 形 成 的 風 俗 習 慣 與 認 知

More information

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

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 2002 10 97-130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dea of Senses in Pre-Qin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Chen Chang-Mi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essay explores mainly the idea of senses in

More information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第 一 章 從 中 日 儒 家 思 想 史 脈 絡 論 經 典 性 的 涵 義 一 引 言 論 語 這 部 書 是 東 亞 文 明 的 偉 大 經 典, 記 載 二 千 年 前 孔 子 (551-479B.C.) 和 他 的 學 生 的 思 想 與 行 誼, 雖 多 是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布 帛 椒 菽 之 言, 但 孔 門 師 生 卻 常 常 體 神 化 不 測 之 妙 於 人 倫 日 用

More information

穨jender.PDF

穨jender.PDF 1 2 + 1 ( 2000 6 29-7 1 ) 70.2(1999): 439-481 Jen-der Lee, Wet Nurses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Nan N ü: Men, Women and Gender in Early and Imperial China 2.1(Leiden: Brill, 2000): 1-39. 2 23(1999): 123-156

More information

穨hair&sick

穨hair&sick "Medical Knowledge and Uses of Hair in Traditional China" 199777 The Taniguchi Foundation Medicine and the Expressive Body The 2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Medicine: East

More information

国 国 国

国 国 国 1 * 1995 1 3 1994 200 2 2 国 国 国 1979 1987 201 1. 3 2. 4 3. 5 4. 6 5. 7 3 15 586 1975-1981 4 19 704 5 24 833 6 80 2607 7 42 1481 202 6. 8 7. 儁 9 8. 効 10 9. 11 10. 12 11. 13 12. 8 58 1878 9 71 2311 60 2273

More information

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doc

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doc 33 BIBLID1012-8514(2004)33p.xx-xxx 20046xxx~xxx 2003.9.22 2003.12.12 2 1 1 3 ontological hermeneutic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2 3 4 2 2000.11.16~18. 2002 3 2000.11.16~18. 2002 4 20 21 1999~2000 4 5

More information

(Asian values) 1997 (Christopher Patten) 1997 1 2 1998 (Amartya Sen) (Orient) 3 4 1994 1 Christopher Patten: East and West: China, Power, and the Futu

(Asian values) 1997 (Christopher Patten) 1997 1 2 1998 (Amartya Sen) (Orient) 3 4 1994 1 Christopher Patten: East and West: China, Power, and the Futu * 1997 1 (Asian values) 1997 (Christopher Patten) 1997 1 2 1998 (Amartya Sen) (Orient) 3 4 1994 1 Christopher Patten: East and West: China, Power, and the Future of Asia (NewYork: Times Books, 1998), Caveat

More information

S.M.Shirokogorroff Robert Park Alfred R. Radcliffe-Brown LSE LSE Raymond Firth Bronislaw Malinowski

S.M.Shirokogorroff Robert Park Alfred R. Radcliffe-Brown LSE LSE Raymond Firth Bronislaw Malinowski 00-5558 208 03-0089- 207 3 7 C92.4 E 20 90 2 5 8 949 208-05-0 / 0087 Fei Xiaotong 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 edited by Brian H. Turner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207. DOI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49-276 19 1 90 6 ** * ** 88 I 2000 8 249 250 19 1 251 1873-1929 1900 1 1902 1 35 1900 1960 7-12 252 19 1 2 3 2 1900 1902 3 2000 129-197 253 4 5 6 4 1902 1962 103 5 Joseph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8986.doc

Microsoft Word - 8986.doc 中 国 美 学 与 解 释 学 札 记 胡 晓 明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中 文 系 ) 摘 要 : 这 篇 文 章 是 笔 者 读 书 心 得 之 汇 集, 虽 然 是 偶 成, 但 是 却 包 含 了 对 中 国 美 学 及 解 释 学 的 理 解 和 关 心 关 键 词 : 美 学 ; 解 释 学 中 图 分 类 号 :G0 文 献 标 识 码 : 一 中 国 美 学 中 的 身 体 日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9 樊學慶 final T.doc

Microsoft Word - 69 樊學慶 final T.doc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集 刊 第 69 期 ( 民 國 99 年 9 月 ),41-78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剪 髮 易 服 與 晚 清 立 憲 困 局 (1909-1910) * ** 樊 學 慶 摘 要 蓄 留 髮 辮 穿 著 滿 式 服 飾 是 清 朝 統 治 的 基 本 國 策 但 為 推 行 預 備 立 憲, 載 灃 攝 政 後 對 辮 服 禁

More information

,,,, (picture theory), [8 ] (spectator theory),, [9 ],,,, () [10 ],, (),,,,,,,, (),, (, ),,,,,,,,, [11 ], (),,,, : ; () :,,,, [12 ],, :, ( participato

,,,, (picture theory), [8 ] (spectator theory),, [9 ],,,, () [10 ],, (),,,,,,,, (),, (, ),,,,,,,,, [11 ], (),,,, : ; () :,,,, [12 ],, :, ( participato 2009 3 ( 260 ) GLOBAL EDUCATION Vol. 38 No3,2009 Ξ,, ;,, / ( 200062), :, [1 () ],, [2 ] () [3 ],,,, [4 ], 20 50, [5 ],,,,,, :, [6 ],, ;, ( ),,, [7 ],, Ξ 7 ,,,, (picture theory), [8 ] (spectator theory),,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緒論(定稿).doc

Microsoft Word - 緒論(定稿).doc 緒 論 一 研 究 動 機 清 光 緒 二 十 九 年 (1903), 有 中 國 女 界 之 盧 騷 之 稱 的 金 一 ( 即 金 天 翮, 1873-1947), 1 在 為 上 海 的 女 子 世 界 撰 寫 的 發 刊 詞 中, 曾 有 這 麼 一 段 話 : 女 子 者, 國 民 之 母 也 欲 新 中 國, 必 新 女 子 ; 欲 強 中 國, 必 強 女 子 ; 欲 文 明 中 國,

More information

093_114_Koh_khee_heong

093_114_Koh_khee_heong !"#$%!"#$%&'()*+,-.!"#$%&'!"#$%&'()1389 1464!"#$%&'()*+,-./01!"#$% &'()*+,!-.(/0123456789!"#$%&'()*+,-./01234567*8+,79:;!"#$%&'()*+,-./0/123(456789:;

More information

1 1956 5 28 2 11 Francis L. K. Hsu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3 1 2 1986 6 76-83 2-3 2003 298 3 Francis Hsu,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Chinese Cultu

1 1956 5 28 2 11 Francis L. K. Hsu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3 1 2 1986 6 76-83 2-3 2003 298 3 Francis Hsu,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Chinese Cultu SOCIOLOGY OF ETHNICITY 52 2009 5 10 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1 1956 5 28 2 11 Francis L. K. Hsu Under the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89 12 1 26 * ** * ** 2 1982: i-vii 1995 186-188 1993 1993 1995 195-198 1983 1994 1991:57-69 1995 26-29 89 12 3 1995 1995 1995 1995 1995 1995 1991 198-199 1991 220-223 1999 1996 1995 186 1994 4 1995 188

More information

龔卓軍:傳授生活經驗.doc

龔卓軍:傳授生活經驗.doc I. (Alfred North Whitehead) The Aims of Education (paralysis of thought) (romance) (precision) (generalisation) 13 14 14 18 18 22 2 (active wisdom) (interest) (use) 3 4 1 Alfred No rth WhiteheadThe aims

More information

穨NHIST.PDF

穨NHIST.PDF 2 theoretical concept dig around Grant s Dissector, 9ed. 1 1 1975 4145-4146 1944 280-306 1982 3 2 3 4 5 2 1983 784 1983 140 1955 649 1311 1943 1-29 1995 4 39-42 1991 427-492 Yamada Keiji, Anatometrics

More information

穨attitudes

穨attitudes NSC87-2411-001-036 NSC88-2411-H-001-025 NSC89-2411-H-001-034 1999929 2000514 20008 1937) 69-74 1978 20 1979 100-101 1982 121-126 1983 60 1983 68-6989 1984 33-55 1984 37 1986 5764-77 1988 3647-48 1989 118-119

More information

˘ªF¶Î

˘ªF¶Î 2004 3 129 153 1 2 NSC 92-2411 - H - 001-009 - A C 1 1 968 1 0 2 003 C. R. Boxer, The Christian C e n t u ry in Japan, 1549-165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Boxer 2 Helen J. Baroni,

More information

第 22 頁 繼 續 報 導 家 鄉 消 息, 溝 通 海 外 同 僑 聲 氣, 半 月 一 冊, 從 未 衍 期, 八 年 如 一 日 此 點 雖 不 敢 自 詡 為 難 能 可 貴, 然 也 誠 足 自 慰 本 刊 出 版 以 來, 銷 行 地 域 自 星 馬 以 至 暹 羅 越 南 北 婆 羅

第 22 頁 繼 續 報 導 家 鄉 消 息, 溝 通 海 外 同 僑 聲 氣, 半 月 一 冊, 從 未 衍 期, 八 年 如 一 日 此 點 雖 不 敢 自 詡 為 難 能 可 貴, 然 也 誠 足 自 慰 本 刊 出 版 以 來, 銷 行 地 域 自 星 馬 以 至 暹 羅 越 南 北 婆 羅 華 南 研 究 資 料 中 心 通 訊 第 21 頁 從 潮 州 鄉 訊 看 新 加 坡 潮 人 的 跨 國 想 像 1 張 慧 梅 新 加 坡 國 立 大 學 中 文 系 僑 刊 意 為 海 外 華 人 的 雜 誌 它 們 是 在 中 國 刊 印 並 且 發 行 到 世 界 各 地, 其 目 的 在 於 在 海 外 華 人 社 會 中 維 持 一 種 對 於 家 鄉 的 意 識 和 瞭 解 2 作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88 12 1 20 * ** * ** 2 anomie 1998 Abraham H. Maslow Maslow 1962 177-200 1990 37 self-interest 88 12 3 1998 1998 Jean Piaget genetic epistemology 4 1993 need-hierarchy theory Adam Smith (an invisible hand

More information

262 舂音詞社和漚社都成立於上海 在這個新興的文化大都會各種思想的交匯促 進了文學社團的發展不同政治社會背景的文人亦多了交往的機會 加上出版業 的蓬勃人才的集中使得上海的文學社團格外多姿多彩在全國的新舊文壇帶領 5 風騷 在詞學方面龍榆生 1902 1966 便將上海視為民國時期的詞學中心 另一

262 舂音詞社和漚社都成立於上海 在這個新興的文化大都會各種思想的交匯促 進了文學社團的發展不同政治社會背景的文人亦多了交往的機會 加上出版業 的蓬勃人才的集中使得上海的文學社團格外多姿多彩在全國的新舊文壇帶領 5 風騷 在詞學方面龍榆生 1902 1966 便將上海視為民國時期的詞學中心 另一 鄉邦傳統與遺民情結民初白雪詞社及其唱和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引言 清末詞人結社唱酬之風甚盛莫立民在 晚清詞研究 中列出由道光至清末的詞社 十三家 萬柳的 清代詞社研究 亦指出由光緒年間到清末最少有十個詞社組 1 朱祖謀 彊村1857 1931 等在北京倡立 成 其中著者有王鵬運 1848 1904 的咫村詞社鄭文焯 1856 1918 在蘇州主持的吳社和鷗隱詞社以及程頌萬 1865 1932 在長沙發起的湘社

More information

1896 3 28 1896 60 : 33 104 86 82 80 74 : 1896 : gλυ gλϖ 1900 14 15 3 1986 1 1980 10 10 12 23 1961 183 184 92 143 144 7 gλυ 1982 989 gλϖ 225 82 52

1896 3 28 1896 60 : 33 104 86 82 80 74 : 1896 : gλυ gλϖ 1900 14 15 3 1986 1 1980 10 10 12 23 1961 183 184 92 143 144 7 gλυ 1982 989 gλϖ 225 82 52 : : : : 51 1896 3 28 1896 60 : 33 104 86 82 80 74 : 1896 : gλυ gλϖ 1900 14 15 3 1986 1 1980 10 10 12 23 1961 183 184 92 143 144 7 gλυ 1982 989 gλϖ 225 82 52 1800 7000 ; 419 1959 725 103 132 133 638 48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王志宇.doc

Microsoft Word - 1王志宇.doc 通 識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五 期 2009 年 06 月 頁 01 ~ 24 開 南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臺 灣 寺 廟 碑 碣 與 村 莊 社 會 (1683-1945) 1 王 志 宇 摘 要 本 文 以 臺 灣 寺 廟 碑 記 為 對 象, 從 寺 廟 碑 碣 的 類 型 及 內 容 進 行 分 析, 以 此 來 觀 察 臺 灣 鄉 村 社 會 的 權 力 運 作 情 況 作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i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discuss the components, structures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as well in two kinds of arm forces, Tribe Arms and Emperor s Arms in the Sha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scope.

More information

,,,,, 1970,,, ( ), ( ),,, ( ) ( ),,, ( ) ( ),,,,,,,,,, ( ),,,,,, (, ),,, :,,,,,,,, 64, 1970,,

,,,,, 1970,,, ( ), ( ),,, ( ) ( ),,, ( ) ( ),,,,,,,,,, ( ),,,,,, (, ),,, :,,,,,,,, 64, 1970,, 2002 12 4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Dec., 2002 No. 4 (1980 2000) 3 1 2 (11 ; 21, 100007) [ ] ; ; ; ; [ ] 65, [ ] D634135 [ ] A [ ] 1002-5162 (2002) 04-0063 - 14 Chinese community associations in

More information

no.21Kent Lin a.pdf

no.21Kent Lin a.pdf (2, 2010), 1-27 * * 98 9 29 98 11 26 98 11 27 ** 2 (2, 2010) 1 2 (Chad Hansen) 3 4 1 (2003) 2 3 (the anti-language period) (conventional knowledge) (Hansen, 1983: 65-72; 1992: 196-230) 4 (1991: 178-17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odern China Studies 20-1→20120910.docx

Microsoft Word - Modern China Studies 20-1→20120910.docx 1966-1968 年 北 京 大 学 红 卫 兵 的 派 系 冲 突 * 魏 昂 德 斯 坦 福 大 学 [ 译 者 : 严 飞 ] 摘 要 : 在 1966 年 夏 天 之 后 的 两 年 间, 北 京 大 学 里 充 斥 着 派 系 斗 争 和 不 断 升 级 的 暴 力 冲 突 尽 管 派 系 对 抗 十 分 严 重, 但 两 派 的 对 立 并 未 涉 及 到 政 治 纲 领 或 政 治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穨yinmen.PDF

穨yinmen.PDF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Health and Beauty Women and War -- Confronting Cannons with Naked Women in Ming-Ching China 199961112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June 11-12, 1999 Taipei,

More information

Chap3Chinese

Chap3Chinese 第 三 章 北 京 大 学 : 引 领 文 化 的 旗 帜 许 美 德 查 强 闫 凤 桥 基 于 北 京 大 学 在 中 国 近 现 代 历 史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地 位, 描 述 中 国 高 校 的 大 众 化 进 程, 将 北 京 大 学 列 为 第 一 位 应 该 是 顺 理 成 章 的 在 与 北 京 大 学 领 导 教 师 和 学 生 的 交 谈 中, 我 们 能 够 感 受 到

More information

國 際 藝 術 教 育 學 刊 壹 緒 論 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兒 童 在 成 長 的 過 程 中, 是 藉 著 不 斷 的 活 動 與 探 索 來 學 習 並 促 進 生 理 的 成 長 為 了 達 到 生 理 發 展 的 平 衡, 兒 童 天 生 對 肢 體 活 動 有 所 渴 求,

國 際 藝 術 教 育 學 刊 壹 緒 論 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兒 童 在 成 長 的 過 程 中, 是 藉 著 不 斷 的 活 動 與 探 索 來 學 習 並 促 進 生 理 的 成 長 為 了 達 到 生 理 發 展 的 平 衡, 兒 童 天 生 對 肢 體 活 動 有 所 渴 求, 舞 蹈 教 學 之 應 用 廖 樞 陽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國 立 台 灣 藝 術 大 學 E-mail: chocgirl0330@hotmail.com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認 知 發 展 理 論 應 用 於 兒 童 舞 蹈 教 學 之 可 行 性 研 究 者 身 為 一 名 舞 蹈 教 師, 瞭 解 在 教 學 中, 面 對 不 同 年 齡 層 的 兒 童, 必 須 給 予

More information

051_072_Zhang_yi

051_072_Zhang_yi !"#$%&'()*+,-!"#$%&' *!"#$%& * 1 2!"#$%&'()*+,-./0!12345678("#$90!"#$%&'()*+,-.#/0123#45(6789:;#&!"#$%&'()*+(,-./0123456789:;2

More information

1 imagination 2 20 50 3 phantasia 4 5 1 Litz Walton and Christopher MacGowan eds.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Vol. 1 1909-1939 New

1 imagination 2 20 50 3 phantasia 4 5 1 Litz Walton and Christopher MacGowan eds.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Vol. 1 1909-1939 New * Spring and All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1883-1963 1923 1 Paul Rosenfeld 2 3 ** Y200909267 2010B29 1 chapter 2 Charles Doyle ed.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江陰之役1.37.doc

Microsoft Word - 江陰之役1.37.doc 正 史 與 野 史 史 實 與 傳 說 夾 縫 中 的 江 陰 之 變 (1645) 黃 一 農 * 摘 要 江 陰 之 役 (1645) 有 可 能 是 十 七 世 紀 前 半 葉 全 世 界 陸 地 上 規 模 最 大 的 砲 戰, 它 與 較 出 名 的 揚 州 十 日 和 嘉 定 三 屠 並 列 為 明 末 三 慘 然 而, 令 人 驚 訝 的 是, 除 了 一 些 主 要 由 邑 人 撰

More information

以经解影之《一代宗师》:《周易》作为华莱坞电影分析的新框架

以经解影之《一代宗师》:《周易》作为华莱坞电影分析的新框架 周 易 作 为 华 莱 坞 电 影 分 析 的 新 框 架 : 以 经 解 影 之 一 代 宗 师 1 姚 锦 云 ( 浙 江 大 学 传 播 研 究 所, 浙 江 杭 州 310028) [ 摘 要 ]: 华 莱 坞 电 影 分 析 的 最 大 问 题, 就 是 缺 乏 本 土 理 论 框 架, 言 必 称 西 方 本 文 尝 试 用 周 易 的 理 论 框 架, 来 解 读 王 家 卫 电 影

More information

儒家財富思想與經濟發展

儒家財富思想與經濟發展 * * Max Weber Abstract Max Weber and many modern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fucian ethic fervently. The present article examines their arguments

More information

一、研究目的

一、研究目的 1. Chapter III :Rules for the Distinction of the Normal from the Pathological, in Durkheim, Emile,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and Selected Texts on Sociology and its Method RSM,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More information

9 9 9-99 9 9 8 9 00 9 9 9 9 008 8 00 00 00 0 008 0 0 9 9 99 00 9 98

9 9 9-99 9 9 8 9 00 9 9 9 9 008 8 00 00 00 0 008 0 0 9 9 99 00 9 98 0 No. 0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Serial No. ( 南 京 大 学 历 史 系, 江 苏 南 京 009) 新 文 化 运 动 以 后, 中 国 的 文 史 学 术 界 大 致 分 为 南 北 两 大 系 统, 以 新 旧 为 重 要 分 野 其 中, 位 于 南 京 的 东 南 大 学 多 被 视 为 南 方 旧 学 的 重 镇 9 年 南 京 国 民 政

More information

pdf

pdf 2000 6 139-160 1 1 Ping-tzu Chu, "Tradition Building and Cultural Competition in Southern Song China (1160-1220): The Way, the Learning, and the Texts," (Ph.D., Harvard University, 1998) 238-277 140 (1133-1180)

More information

a b 11 16b a 106

a b 11 16b a 106 105 1 1 1984.10 244-252 251-252 2 3 4 5 6 7 2 2000.5.19-20 3 1967 7 17a 4 1967 15 13 5 1986 48 62 6 1967 2 24b 11 16b 7 1967 4 12a 106 8 9 10 11 12 13 14 8 1981 11 12-13 9 1967 14 17b-18a 10 1988.2 27

More information

pdf

pdf 2000 mental image 23 M e r l e a u - P o n t y, 1945 2003 Horta, 1992 1 992 s i g n i f i c a t i o n signifying fact signifying practices H o o p e r - Greenhill, 1991 Roland Barthes c o n n o t a t i

More information

1998 91 Goffman 1980 1980 2

1998 91 Goffman 1980 1980 2 * Hui-Ping Chen * phoebe714@pchome.com.tw 1998 91 Goffman 1980 1980 2 1 Susan R. Whyte Benedicte Ingstad 1995 9 1 11 3 2 3 1943 4 Claire H. Liachowitz 1998 28 1980 2 1992 840-841 1996 107 3 Susan Reynold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洪櫻芬本文0813.doc

Microsoft Word - 洪櫻芬本文0813.doc 淡 江 人 文 社 會 學 刊 第 三 十 期 壹 前 言 在 人 類 文 明 發 展 的 歷 程 中, 不 同 的 傳 統, 表 現 出 不 同 的 價 值 取 向 與 判 斷, 即 使 同 一 傳 統, 隨 著 朝 代 的 更 迭, 亦 有 其 各 自 獨 特 的 思 維 和 價 值 觀 在 中 西 倫 理 思 想 的 比 較 上, 強 調 倫 理 的 儒 家 哲 學, 對 人 的 價 值 討

More information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释 奠 礼 乐 之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金 圣 基 中 文 提 要 : 本 文 是 为 了 探 究 释 奠 祭 礼 之 乐 舞 的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释 奠 礼 指 在 文 庙 祭 奠 孔 子 等 先 圣 先 贤 的 仪 式 释 奠 是 自 古 以 来 本 着 儒 学 的 独 特 文 化 意 识, 从 学 校 奉 行 下 来, 而 备 受 关 注 本 文 主 要 对 形 成 释 奠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279-306 21 1 92 6 * 279 280 21 1 1 1130-1200 Ernst Cassirer, 1874-1945 Sprache und 1 1990 1 1 281 Mythos symbols organs 2 holy priority 3 2 1998 9-10 3 Karl Wilhelm von Humboldt,

More information

美 国 研 究

美 国 研 究 2 1994 1994 3 4 1994 1994 5 6 1994 1994 7 8 1994 1994 9 10 1994 1994 11 12 1994 1994 13 14 1994 1994 15 16 1994 1994 17 18 1994 1994 19 20 1994 1994 21 22 1994 1994 23 24 1994 1994 25 1994 26 1994 27 28

More information

0 000 00 70 7 80 000 % 90 00 7 80 0 7 000 000 7 9 0 0 7 7 8 Gorgoroon 000 8 8 7 8 9 99 7 7 008 9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0 000 00 70 7 80 000 % 90 00 7 80 0 7 000 000 7 9 0 0 7 7 8 Gorgoroon 000 8 8 7 8 9 99 7 7 008 9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0 7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No. Jul. 0 郭 卫 东 0087 K 0 A 000-99 0 0-0- 8 8 7 79 8 00 00 0 9 00 00 000 00 000 00 000 0 9 00 97 7 00 Nassau 7 000 0 08 000 00 Trumball

More information

tation but was also the new model's first important articulation and as such had tremendous literar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ation but was also the new model's first important articulation and as such had tremendous literar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2014 2 95 1 2 200234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the Wuse Colors of Things chapter of Liu Xie's Wenxin diaolong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an important change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77-307 20 1 91 6 1904 1920 20 1922 15 Phlip de Vargas Some Aspects of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1891-1962 1887-1936 Chinese * 277 278 20 1 Renaissance 1873-1929 1 2 3 1902

More information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 新 學 報 31 期 pp.37-55 Volume 31, Ming Hsin Journal, October 2005 李 商 隱 審 美 觀 之 形 成 及 其 理 論 初 探 陳 靜 芬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摘 要 唐 代 詩 歌 雲 蒸 霞 蔚, 詩 人 各 擅 其 場, 李 商 隱 是 晚 唐 詩 壇 最 後 的 絕 響, 在 深 美 閎 約 的 詩 歌 花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章:蘇維埃的政體與身體

第二章:蘇維埃的政體與身體 1928 1 2 ( ) 1980 1 1 Bryan S. Turner, The Body and Society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1996[1984] ; Mike Featherstone, Mike Hepworth, and Bryan S. Turner, The Body: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

More information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三 十 九 期 2015 年 01 月 頁 223~258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由 心 到 腦 從 腦 的 語 義 脈 絡 論 晚 清 民 初 的 文 化 轉 型 * 徐 瑞 鴻 提 要 傳 統 的 中 醫 理 論 以 心 為 神 明 之 主, 掌 管 思 維 記 憶 與 情 感, 此 一 觀 點 在 近 現 代 受 到 西 方 解 剖 學 的 巨

More information

1 2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Chinese folk/popular religion Richard Madsen,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pp.130~1

1 2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Chinese folk/popular religion Richard Madsen,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pp.130~1 1001-5558 2011 04-0059-19 C912.4 E Asia Trends * 2011 4 Asia Trends A Drama of the Concepts of Religion: Reflecting on Some of the Issues of Fai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N. W.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1

More information

political-legal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political-legal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1 / 2 / / 1 2 McCulloch v. State of Maryland Gibbons v. Ogden James C. F. Wang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all 2002 pp. 161-177 2009 1994 329 107 2012 1 3 1990 4 1956

More information

1

1 1 * Modernity, Religion, and Magic: Governmentalityof a Local Temple By Ding-tzann Lii and Jieh-min Wu Keywords: modernity, folk religion, magic, governmentality, body, Foucault, Durkheim * NSC 93-2412-H-007-001

More information

2015 1 330 GLOBAL EDUCATION Vol. 44 No1 2015 / 300387 / 300387 20 20 1926 20 1912 1912 1918 1919 34 1919 1921 1 1922 1923 1925 7 100 2 1922 3 1923 5 1923 1924 4 1927 1949 20 1. 20 5 35 2. 20 20 1927 1949

More information

/,,,,,,,,,,,,,,, ;,,,, ( ),,, ;,,, 1933,, ( ) ( ), 1988,,,, :,, ; :,,,,, 20,,,,,, :,,, 2001, 299 :, :, 2006, 35 :,, ( ( ), 1997, 74 ),

/,,,,,,,,,,,,,,, ;,,,, ( ),,, ;,,, 1933,, ( ) ( ), 1988,,,, :,, ; :,,,,, 20,,,,,, :,,, 2001, 299 :, :, 2006, 35 :,, ( ( ), 1997, 74 ), Ξ,,,, ;,,,,,,,,,,,,,,,,,,,,, ;,,,,,,, :,,, Ξ,,!,,,, 2005, 469,,,,,, :,, 2001, 440 443, 24, ( 22,2006 5 ),,,, /,,,,,,,,,,,,,,, ;,,,, ( ),,, ;,,, 1933,, ( ) ( ), 1988,,,, :,, ; :,,,,, 20,,,,,, :,,, 2001,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本論文獲 客家委員會 103 年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獎助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 碩 士 論 文 研 究 生 許宏勛 指導教授 黃菊芳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6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More information

中文篇吊

中文篇吊 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第三十二期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 167-222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呂氏春秋 與 淮南子 的感應思維 陳平坤 摘 要 呂氏春秋 與 淮南子 是秦漢時期以道家哲學為主軸的兩部 重要典籍 本文扣緊 感應 思維以及其所涉及的義理問題 嘗試 分析與探討呈現在這兩部著作中的感應論述 而希望能對這個議題展 開稍進一步的思索 本文首先解釋 感應 觀念之義涵 接著指出感應思維所關注的 哲學問題重點

More information

92005, 7,1-38 2 2005 7 1 1 1996 2117121 3 primordial line 2 3 2 Chou.Ju-His, In Quest of the Primordial Line, Ph.D.diss., Princeton Univ.,1969. 3 1989 4 2002 4547 5 1989 126139 424 2002 168173 1982.06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2014 年 3 月 頁 255-29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論 老 殘 遊 記 中 的 身 體 隱 喻 許 暉 林 * 摘 要 晚 清 以 降, 以 身 體 譬 喻 國 體 成 為 理 解 國 民 與 國 家 關 係 的 重 要 方 式 藉 由 對 老 殘 遊 記 中 身 體 譬 喻 的 分 析, 我 試 圖 提 出 以 下 的 觀 察

More information

33-57

33-57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33-57 19 2 90 12 1465-1547 1 2 * 1 1990 4 2 1 4-5 33 34 19 2 3 4 3 1995 3 138 147-149 1990 7 400-407 1994 19 19 23 1980 34 162 177 1971 3 3 27 1961 78 3 1988.6 175-183 4

More information

穨e235.PDF

穨e235.PDF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3,, 235-256 2003, 11(3), 235-256 1 2 1 2 90 12 26 91 6 3 92 4 11 () - () - (), 2000 = = = 48 = 2 24 48 2 = 24 2 48 24 48, 2001 236, 2002, 1995, 1995 1995 cooperative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

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建 築 與 城 鄉 研 究 學 報 第 十 六 期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十 二 月 研 究 論 文 第 17 頁 37 頁 Journal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cember 15, Dec. 2010, Research, pp.17-37 吳 園 : 邊 陲 內 地 富 庶 氣 勢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_0目錄.doc

Microsoft Word - 6_0目錄.doc 博 物 館 與 文 化 第 6 期 頁 35~68(2013 年 12 月 ) Journal of Museum & Culture 6 : 35~68 (December, 2013) 臺 灣 地 方 文 化 館 政 策 呈 現 之 多 元 文 化 2 蘇 明 如 Multi-Culture Study on Project of Taiwan Local Cultural Museums Ming-Ju

More information

(Paul de Man, -) (a plurality of significations) (Murray Krieger, -000) (Roland Barthes, -0)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 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

(Paul de Man, -) (a plurality of significations) (Murray Krieger, -000) (Roland Barthes, -0)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 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 00 三 國 志 通 俗 演 義 中 的 對 話 特 質 及 其 意 義 (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 1895-1975) (RGC) CUHK /0H M. M. Bakhtin,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ed. Michael Holquist,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More information

* CO3 A 1674-2486 2011 04-0005 - 18 P. 253 * 5 1. 1949 1991 1949 1991 6 2. 7 1 2001 2 2008 8 1 2 2008 11 http / /www. rnd. ncnu. edu. tw /hdcheng /method /ways. doc 2008 / 9 disciplinary matrix 1 1. 2001

More information

three regions or three strata 3 Seneca 4 ~ 65 Quaestiones naturales 4 Themon 1349 ~ 1361 Questions on the Four Books of Aristotle's Meteorolo

three regions or three strata 3 Seneca 4 ~ 65 Quaestiones naturales 4 Themon 1349 ~ 1361 Questions on the Four Books of Aristotle's Meteorolo 33 3 2014 259 271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3 2014 100190 N092 P1-092 A 1000-1224 2014 03-0259-13 exhalation vapour smoke 1 2 2014-02-18 2014-09-21 1977 260 33 1 three regions

More information

1

1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JournalVol. 8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2009! "#$%&'()*+=! A case study on students ability to express emotion in his Chinese composi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 longitudinal

More information

9 41-60 2004 12 * * 42 9 1 2 1619-1692 3 1 1996 152 2 1981 95 198 2000 38-47 3 1998 13 499 2 1 241-242 43 4 5 6 7 4 1982 147 5 1986 700 5 25 6 701 75 38 7 1 5 1027 44 9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59 16 1114

More information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從 經 史 八 股 到 政 藝 策 論 : 清 末 癸 卯 甲 辰 科 會 試 論 析 * 李 林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歷 史 系 引 言 清 光 緒 二 十 九 年 (1903), 歲 次 癸 卯 是 年 清 廷 補 行 辛 丑 壬 寅 恩 正 併 科 會 試, 1 因 京 師 貢 院 毀 於 拳 禍, 遂 借 闈 河 南 各 省 公 車 甘 冒 風 雪, 趨 之 若 鶩 翌 年 甲 辰 (1904),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2014 年 第 5 期 ( 总 第 225 期 ) 厦 门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 Social Sciences) No. 5 2014 General Serial No. 225 真 理 的 语 用 和 限 度 周 建 漳, 王 摇 展 ( 厦 门 大 学 哲 学 系, 福 建 厦 门 361005)

More information

中文版样板

中文版样板 第 17 卷 第 3 期 衡 水 学 院 学 报 Vol. 17, No. 3 2015 年 6 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Jun. 2015 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5.03.005 董 仲 舒 : 儒 学 发 展 史 上 的 一 座 丰 碑 钱 耕 森 ( 安 徽 大 学 哲 学 系, 安 徽 合 肥 230039)

More information

05

05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109-140 20 2 91 12 ** 947 147-167 * ** 109 110 20 2 1 2 3 1 1995 1448 2 1449 1451-1452 3 111 4 5 6 1994 192 4 1450 5 6 1990 241-292 112 20 2 7 8 9 283-363 10 7 2001.6 7 171-22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p0329-c10.doc

Microsoft Word - 06-p0329-c10.doc 第 14 卷 第 3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4 No3 2008 年 6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Jun 2008 儒 家 政 治 秩 序 建 构 的 合 法 性 基 础 胡 锐 军 ( 国 家 教 育 行 政 学 院 社 科 部, 北 京,102617) 摘 要 : 儒 学 是 一 个 以 全 面

More information

視覺智性與藝術教育

視覺智性與藝術教育 1 2 1 Wolfflin 1912 1987 2 Rudulf Arnheim Rudulf Arnheim 2001 Seeing comes before words. The child looks and recognizes before it can speak. 3 John Berger John Berger 4 5 6 3 John Berger, The ways of seeing,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檳隆客潮關係-海華會.docx

Microsoft Word - 檳隆客潮關係-海華會.docx 國 家 社 群 與 個 人 : 馬 來 西 亞 檳 城 與 吉 隆 坡 的 潮 客 會 館 分 合 之 研 究 利 亮 時 林 開 忠 ( 初 稿, 請 勿 引 用 ) 一, 前 言 吳 龍 雲 在 遭 遇 幫 群 : 檳 城 華 人 社 會 的 跨 幫 組 織 研 究 (2009) 一 書 中 ( 以 下 簡 稱 遭 遇 ), 以 平 章 會 館 及 中 華 總 商 會 來 探 討 於 1903-1920

More information

0 7 7 950 95 950 99 95 958 5 950 95 9 95 8 0 95 8 99 78 950 6

0 7 7 950 95 950 99 95 958 5 950 95 9 95 8 0 95 8 99 78 950 6 0 7 99 ~ 956 * K7 A 00-708 0 0-00 - 0 * 0 7 ~ Linda Grove Rebecca Nedostup Jennifer E. Altehenger Daniel Koss Michael J. Shapiro ed. Language and Politic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98 Igal Halfin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與金融體制

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與金融體制 1978 Naughton (1995)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Standard and Poor) 45 8500 (Holland and Lague, 2004) (quasi-market) (Oi, 1992; 1995; Walder, 1995) 1 WTO Naughton, 1995; Shirk, 1994; White, 1993; Goldstein,1995;,

More information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佛 教 与 中 国 士 大 夫 的 人 文 精 神 上 海 社 会 科 学 院 哲 学 所 夏 金 华 内 容 提 要 : 佛 教 自 东 汉 传 入 本 土 后, 一 直 与 中 国 的 封 建 士 大 夫 们 保 持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事 实 上, 他 们 在 有 意 无 意 中 充 当 了 吹 鼓 手 的 角 色 因 而 佛 教 对 他 们 的 影 响 也 是 全 方 位 的 本 文 仅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劉燕萍本文0514.doc

Microsoft Word - 劉燕萍本文0514.doc 淡 江 人 文 社 會 學 刊 第 二 十 九 期 壹 緒 論 聊 齋 誌 異 中 涉 及 人 神 仙 的 婚 戀 故 事, 約 有 十 六 篇 (1) 十 六 篇 中, 有 關 於 性 幻 想 將 愛 慾 投 射 在 異 類 女 子 身 上 之 篇, 如 嫦 娥 ( 卷 八 ) 和 霍 女 ( 卷 八 ) 亦 有 以 神 婚 補 償 生 活 上 欠 缺 之 作 如 羅 剎 海 市 ( 卷 四 )

More information

5 /04 0 0 4 0 0 70 5 6 50 7 4 5 6 7 985 7 990 9 99 5 99 5 996 004 07 7 949 ~ 00 4 9 50 005 005 980 005 006 5 0 95 7 96 96 948 00 96 0 96 98 97 98 98 4

5 /04 0 0 4 0 0 70 5 6 50 7 4 5 6 7 985 7 990 9 99 5 99 5 996 004 07 7 949 ~ 00 4 9 50 005 005 980 005 006 5 0 95 7 96 96 948 00 96 0 96 98 97 98 98 4 90 0 0 70 K45 A 007 87 04 05 069 0 4 5 0 0-0 80 0 6 99 994 4 006 986 006 008 008 6 009 4 006 986 006 008 4 007 4 5 99 6 Public History 007 69 5 /04 0 0 4 0 0 70 5 6 50 7 4 5 6 7 985 7 990 9 99 5 99 5 996

More information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2006 12 107-136 1661-107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53 Justinian the Great ~ 53 Procopius Kavad Ⅰ Iberian Theophanes Confessor Lazika Lazi 3 3 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A

53 Justinian the Great ~ 53 Procopius Kavad Ⅰ Iberian Theophanes Confessor Lazika Lazi 3 3 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A 06 4 * ** - * ** 4ZDB06 06 06H006 05 5JK7 3NW PR309 53 Justinian the Great 57-565 - 58 ~ 53 Procopius Kavad Ⅰ 488-497 499-53 Iberian Theophanes Confessor Lazika Lazi 3 3 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More information

2004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應徵論文摘要

2004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應徵論文摘要 2004 19461969 1970 1950 1969 1950 1 1969 1969 1963 1967,1975:13 1982:100, 2002 1 2 1970 1970 1970 2002;2003 1969 1 1969 1970 2 1969 2 1969 1950 19691970 1990 1970 1970 19471970 Barclay 1954, 1982, 1986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51-01-095¶À°ê¾±¼B²»³q.doc

Microsoft Word - 51-01-095¶À°ê¾±¼B²»³q.doc 黃 國 勳 劉 祥 通 撲 克 牌 融 入 因 數 教 學 之 創 意 教 學 行 動 研 究 95 教 育 研 究 集 刊 第 五 十 一 輯 第 一 期 2005 年 3 月 頁 95-129 撲 克 牌 融 入 因 數 教 學 之 創 意 教 學 行 動 研 究 黃 國 勳 劉 祥 通 摘 要 針 對 兒 童 因 數 概 念 的 學 習 困 難, 研 究 者 分 別 設 計 了 二 個 不 同

More information

196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二 期 Shi-Jing, Shu-Jing and The Teaching of Achieve Virtues: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of Citation of Shi-Jing, Shu-Jing in Wu-

196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二 期 Shi-Jing, Shu-Jing and The Teaching of Achieve Virtues: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of Citation of Shi-Jing, Shu-Jing in Wu- 2012 年 5 月 頁 195 216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詩 書 與成德之教 郭店楚簡 五行 與 緇衣 引 詩 書 的儒學詮釋 謝君直 摘要 1993 年出土之郭店楚墓儒家竹簡文獻 其中 五行 與 緇衣 本文表現出引證 詩 書 之章法經由 五行 與 緇衣 所引 詩 書 文獻與相關詞章義理之對比 可知 五行 篇引 詩 乃證道德心與天人合德 緇衣 篇乃引 詩 書 證德政 刑罰之道 言行的道德性

More information

沈俊平 70 他工商業一樣急劇衰落 康熙二十年 1681 吳三桂 1612 1678 等三藩之亂平 定後清廷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社會生產力逐漸恢復書坊業才回復生機 4 清代書坊中心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不僅南京杭州遠不如明代建陽書坊也 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北京蘇州廣州取而代之成為三大書坊中心 新興的書坊 刻

沈俊平 70 他工商業一樣急劇衰落 康熙二十年 1681 吳三桂 1612 1678 等三藩之亂平 定後清廷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社會生產力逐漸恢復書坊業才回復生機 4 清代書坊中心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不僅南京杭州遠不如明代建陽書坊也 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北京蘇州廣州取而代之成為三大書坊中心 新興的書坊 刻 清代坊刻考試用書的影響與朝廷的回應 * 沈俊平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 緒言 1 考試用書早在唐代隨著科舉考試制度的確立便已開始出現 在宋元明三代迭有 2 出版 入清以後出版環境極為艱辛 其後坊刻考試用書出版漸多在嘉道年間 3 甚至出現了 如山如海 的繁盛局面 在這兩個多世紀期間坊間充斥著幫助士子了 解經書意旨的四書五經講章指導寫作四書文和五經文章法結構的制義考據訓詁 四書人物事物的參考書八股文選本試律詩選本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No4_EJ12003_Yang_RE_ED_MS.docx

Microsoft Word - No4_EJ12003_Yang_RE_ED_MS.docx 教 育 學 報,2012 年, 第 40 卷 第 1 2 期, 頁 45 66 香 港 中 文 大 學,2012 台 灣 課 程 美 學 研 究 之 現 況 與 未 來 趨 勢 楊 宏 琪 台 北 教 育 大 學 課 程 與 教 學 研 究 所 在 台 灣, 近 年 課 程 美 學 一 詞 可 謂 掀 起 了 課 程 研 究 的 一 股 新 潮 流, 除 了 教 育 研 究 院 以 此 為 名 舉

More information

2013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2013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甲 部 : 總 論 2013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2013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第 一 章 辛 亥 革 命 研 究 的 整 體 性 桑 兵 廣 州 中 山 大 學 近 代 中 國 研 究 中 心 一 引 言 3,0 0 0 2013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共 和 維 新 : 辛 亥 革 命 百 年 紀 念 論 文 集 4 2013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第 一 章 辛 亥 革 命 研 究

More information

从语用的角度看口语水平测试

从语用的角度看口语水平测试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 语 用 为 纲 口 语 水 平 测 试 的 实 践 与 讨 论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吴 伟 平 本 文 在 语 用 为 纲 的 框 架 下 讨 论 大 规 模 汉 语 口 语 水 平 测 试 中 的 三 个 重 要 问 题 : 题 库 建 设 随 机 组 卷 和 考 后 评 核 纵 观 语 言 测 试 的 发 展,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其 重 点 随 着 语 言

More information

2010, spring, v12, n1

2010, spring, v12, n1 2010, spring, v12, n1 Confronting the Baby Blue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Reflects on Time Spent in a Behaviorist Infant Classroom 正 视 婴 儿 的 沮 丧 : 一 个 社 会 建 构 主 义 者 对 行 为 主 义 婴 儿 课 堂 的 反 思 Mary Benson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375-398 19 2 90 12 1763-1820 1911-1992 1 2 * 1 1962 11 2 1994 475-481 1994 539-546 375 376 19 2 3 4 5 6 7 8 9 3 1964 440-446 4 1967 10 18 1967 17 1 5 13 22 6 7 1936 452-465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