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

Transcription

1

2

3 史繹 第 38 期 2014 目次 i 編輯報告 研究論文 1 坐產招夫 論宋代接腳夫與重財婚之關係 吳倩宇 19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施厚羽 59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朱祉樂 87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陳禹仲 第一線學習 125 從 A Woman in Berlin 觀察柏林戰役中蘇聯紅軍的性暴力 廖容慈

4 史繹 第 38 期 2014 書介 151 書介 馮客 毛澤東的大饑荒 年的中國浩劫史 林明波 紀事 159 第 38 期 史繹 發表會會議紀要 張容兒 183 研究歷程 施厚羽

5 編輯報告 i 編輯報告 林宣瑋 * 第 38 期的 史繹 總算付梓了 從 2012 年接下主編的職位 到現在 已經過了整整兩年 人母懷胎十月生子 但 史繹 耗 時 20 個月 其中包含了各種酸甜苦辣 風風雨雨 從害喜到陣痛 途中一度難產 最好只好剖腹生產 種種經過 實在一言難盡 回顧 史繹 作為一本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的學生學術刊物 行之 有年 每一期的編輯 排版 稿源也因時代而有所不同 事實上 若以 史繹 為研究對象 相信是研究臺灣史學界 50 年來發展變 遷的絕佳素材 諸多學者曾在 史繹 上發表文章 史繹 的 重要性不言可喻 而我們也預計在近期內 與歷史系研究生刊物 史原 一同進行過刊回溯的工作 希望能數位典藏這些珍貴 的文章 收稿 本期 史繹 共收錄了四篇研究論文 一篇書介 而專欄 學 習第一線 則刊出一篇包括學習成果與研究歷程的報告 * 史繹 第 38 期主編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0 級生

6 ii 史繹 第 38 期 四篇研究論文 皆是作者就讀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大學部時的 作品 吳倩宇的 坐產招夫 論宋代接腳夫與重財婚之關係 回顧宋代 坐產招夫 的習俗 思索程朱理學下的宋代婚姻關係 施厚羽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 形塑 自 御纂朱子全書 的編纂 發行 和在地方上的流傳 討論清代思想傳播與印刷文化 朱祉樂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 識 除了綜述學者們對朝鮮天下圖的看法 更將之放在 17 世紀 東亞秩序變化中 探討其思想與文化意涵 陳禹仲 金融革命與 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回顧當今學 界對英格蘭金融革命的研究 同時也透過服裝 出版兩種行業 討論當時的商業文化 這期開創了 第一線學習 專欄 旨在收錄大學部學生學習 培育研究能力的相關訓練成果 我們相信 歷史的教與學 非單 向傳授 而是雙向交流 這一期收錄臺大外文系 雙主修歷史系 廖容慈的 從 A Woman in Berlin 觀察柏林戰役中蘇聯紅軍的性暴 力 本篇文章為臺大歷史系 99 學年度林維紅老師 數位資源與 史學研究 的課堂檢索練習與研究歷程回顧 作者經修改後投稿 本刊 除此之外 我們徵得林老師的同意 在文末附上當時的作 業說明 供讀者參考 本期收錄的書介 為畢業於臺大政治系 雙主修歷史 的林 明波 對馮客 Frank Dikötter 毛澤東的大饑荒 年 的中國浩劫史 Mao's Great Famine: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一書所撰寫的介紹 大躍進運 動及其後的大饑荒是目前學術界研究的熱門議題 隨著中共資料 的逐漸開放 益增研究的可能性

7 編輯報告 iii 本期的嘗試 在編輯過程中 第 38 期編輯委員會做了許多嘗試 我們於 2012 年時 申請了 ISSN 國際期刊編碼 讓 史繹 擁有一個專屬的國際期刊碼 期刊電子化已經成為學術界的必然 趨勢 本刊自此期開始 也將收錄於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華 藝線上圖書館 airiti Library Hyread ebook 電子書店 供讀者 下載 且也申請了數位物件識別碼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另建 立了自己的官方網站 shiyihistory.org 所有相關訊息 活動紀 實 過刊 目前回溯至第 36 期 皆可瀏覽 下載 此外 我們也重新修訂了新的稿約及撰稿格式 史繹 的 撰稿格式 整理了各種引用規範 如電影與網路資訊 同時也 提供書目管理軟體 EndNote 的格式檔 方便投稿者使用 而撰稿 格式 更為 102 學年度臺大歷史學系必修課程 史學導論 的課 程教材 第 38 期的 史繹 編委會 還舉辦了創刊 50 年來 首次的 史 繹 論文發表會 邀請投稿者向大學部同學分享研究 寫作經驗 以及安排授課老師 資料庫廠商 傳授 介紹研究歷程與資源 除了知識探討之外 當天會後並安排茶會 以收寓教於樂及學術 交流之效 本刊也收錄了這次發表會的紀實 難以言盡的感謝

8 iv 史繹 第 38 期 本刊之所以能夠順利出版 要感謝許多人的盡心盡力 首先謝謝臺大歷史系系辦的全力支持 甘懷真主任除了協助爭 取經費 始終關注 史繹 的編輯與出版 更給予我們鼓勵與期許 陳南之助教總是不厭其煩地分享編輯實務經驗 教導我們許多學 術出版的規範 無法言述這番感動 而林佳宜助教 呂怡燕助教 楊芷柔助教和黃俊豪助教 更在我們需要時 盡最大的努力協助 以上 均由衷地感謝 也感謝臺灣大學圖書館推廣組館員 李嫣紅老師 特別為 史 繹 設定 EndNote 的格式檔 而且總是親切 耐心地回答我們的 各種問題 衷心感激 史繹 雖為大學生的出版品 但目標定位為專業的學術刊 物 文章能否刊出 採取雙向匿名審查制 特別感謝參與審查的 專家學者 他們願意花費寶貴時間 投注精力 無私地替 史繹 審稿 並給予專業的指點 修改建議 讓後生晚輩得以學習 修 正錯誤 許多的感激 無以言表 也要感謝第 38 期編委會兩位編輯委員 李亞臻 陳靖叡的協 助 史繹 未改版前 身為第 44 屆歷史系系學會學術部部長的 亞臻 將 史繹 主編的棒子交給我 雖然可能辜負了她的期望 但仍相當感謝當初她的信任 靖叡除了是 史繹 的編輯委員 同 時亦是我的摯友 幾個深夜對談 至今仍歷歷在目 同為臺大杜 鵑花節歷史系攤位的負責人 與他和倩宇在 2013 年春節於 Skype 上的討論 是最難忘的經驗 第 44 屆的學術部只有亞臻 靖叡與 我 新生南路的麥當勞 羅斯福路的肯德基 是我們共同的回憶

9 編輯報告 v 身兼投稿者與美術編輯的吳倩宇 更是本刊最大的支持者 倩宇一肩擔下排版的責任 她未曾有怨言 還給我許多的驚豔 身為主編 除了汗顏 更多的是感激 本刊的排版顧問 臺灣藝 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研究所的韓豐年所長 景文科技大學的曾絲 宜老師 淇奧友善股份有限公司的劉柚佑 李主冠老師 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涂雅筑小姐 提供了許多的排版意見與技術 支援 尤甚感謝 也感謝淵明印刷廠的吳稚嫻小姐 幫忙處理本 刊的出版事務 筆墨難書的感恩 而第 38 期 史繹 的責任編輯 張容兒 除了協助編輯工作 更是第一屆 閱讀 寫作工作坊 的負責人 林維紅老師是本刊的指導老師 也是本刊得以順利出版的推 手 我們從一開始對編輯的毫無概念 到後來的逐漸上手 她扮 演了關鍵角色 林老師不僅替我們安排了許多編輯課程 請行家 分享實務經驗 同時也從旁協助我們 無法忘記在修訂撰稿格式 的那個晚上 剛結束課程的老師 與我和靖叡坐在麥當勞 逐條 討論著用字遣詞的妥善與否 要做 就要做得專業 做得好 是老師給我們的期許 無數次的對談 傳遞著她的關心與熱情 無法形容的感謝與感恩 還有更多 更多需要感謝的人 史繹 是大家的心血結晶 是我們的學術夢想 展望 作為大學生的專業學術刊物 史繹 的宗旨 除了成為學

10 vi 史繹 第 38 期 術論文的發表園地 更希望投稿者能從寫作 閱讀審查意見 修 改文章 發表論文的過程中成長 我們衷心地希望 透過嚴格審 查 投稿者皆能從中獲益 精益求精 學生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只要有專業的訓練 專家的指點 以及求真 上進的心 任何人 都是可造之材 史繹 願意提供一個平台 讓大家在此盡情發揮 我們也致力於成為 華文世界大學生的歷史學學術刊物 第 38 期取消了以往僅限臺大歷史系學生投稿的限制 改以全臺大 的大學部學生為徵稿對象 第 39 期開始 更擴展至 以中文書寫 的大學部學生 在可見的未來 我們會努力打造 史繹 讓它成為中文世 界歷史系大學生的交流平台 2014 年 6 月 8 日

11 史 繹 第 38 期 2014 年 6 月, 頁 1-18 DOI: / 坐 產 招 夫 : 論 宋 代 接 腳 夫 與 重 財 婚 之 關 係 * ** 吳 倩 宇 本 文 主 要 討 論 宋 代 守 節 觀 念 與 招 夫 行 為 的 關 係, 以 及 這 樣 的 行 為 與 婦 女 財 產 權 及 家 庭 勞 動 的 關 連 宋 代 社 會 對 於 女 性 專 心 守 節 的 爭 辯 尚 未 形 成 共 識 及 規 範, 程 朱 理 學 未 對 招 夫 行 為 造 成 顯 著 影 響, 夫 死 守 節 可 能 只 是 受 社 會 稱 讚 的 行 為 而 在 重 財 婚 的 風 氣 下, 無 論 是 招 接 腳 夫 或 為 接 腳 夫, 是 對 男 女 雙 方 都 有 利 益 的 選 擇 關 鍵 字 : 接 腳 夫 坐 產 招 夫 重 財 婚 財 產 權 名 公 書 判 清 明 集 2012 年 10 月 收 稿,2013 年 8 月 通 過 刊 登 * 致 謝 辭 : 本 文 原 為 101 學 年 度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衣 若 蘭 老 師 講 授 的 中 國 史 三 課 程 期 末 報 告 筆 者 修 改 後 投 稿 史 繹, 並 於 2013 年 12 月 第 38 期 史 繹 成 果 發 表 會 宣 讀 感 謝 衣 老 師 的 指 導, 與 兩 位 匿 名 審 查 人 的 寶 貴 建 議, 除 了 指 出 許 多 錯 誤, 更 讓 筆 者 學 習 到 嚴 謹 的 研 究 精 神 本 文 所 有 問 題 由 筆 者 負 責 **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100 級 生

12 2 吳倩宇 一 前言 二 研究回顧 三 宋代法律與士人對 守節 的看法 四 接腳夫與財產權 五 接腳夫與重財婚 六 結語 一 前言 本文將討論宋代守節觀念與招夫行為的關係 以及背後的行 為 制度及社會風氣 我們常聽到批評程朱理學如何禁錮婦女 但 招夫 這樣的 權力 是否反映出宋代婦女的主體性並不若我們所想般的低弱 在程朱理學的影響下 宋代的貞節觀似乎爭議不少 餓死事極 小 失節事極大 這樣的價值觀可能被後人放大解釋 但規範 畢竟只是一種理想 且士人對守節的看法並不是那麼一致 我們 很難斷言這些與貞節相關的價值觀造成多深的影響 但我們可以 從很多史料中看到 守節與否 女性其實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權 甚至女性為何不能單獨處理家務 而必須另外找個男性配偶進到 原生家庭 其背後原因為何 這些是值得深究的 本文以 名公書判清明集 為主要史料 探討宋代接腳夫與 家庭經濟的關係 1 1 宋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 名公書判清明 集 楊一凡 徐立志主編 歷代判例判牘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

13 坐產招夫 論宋代接腳夫與重財婚之關係 3 二 研究回顧 對於宋代接腳夫與財產權的關聯性 已有相當研究 包括游 惠遠 伊佩霞 Patricia Ebrey 滋賀秀三等學者 皆在著作中論 及接腳夫的現象 游惠遠從 附於夫亡無子的妻子財產權 來討論接腳夫 她 認為 接腳夫是 婦人於丈夫死亡後所招的男性同居人 沒有 正式的婚姻關係 只是代寡婦主持家計 所以寡婦仍為亡夫的族 人 可以繼續保有夫產直到改嫁或死亡 2 伊佩霞則是從再婚的角度討論招夫行為 並將之描述為 將 後夫接到前夫家 種前夫的田 養前夫的子女 她認為此類行 為在相對貧困的社會中較為常見 因為家庭勞動力的失去 可能 會影響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 她發現 寡婦的公婆常會為了自身 的晚年 而替媳婦招夫 作為富寡的接腳夫 也對男性本身有現 實上的好處 3 滋賀秀三對接腳夫及財產權的研究最為深入 除了對 接腳 夫 一詞有明確的定義 亦整理與接腳夫財產權相關的法令 他 認為 接腳夫是 寡婦再婚並以接腳夫之名將後夫招入前夫家之 對象 是對有財產但無勞動力家庭的一種寬容 若亡夫家仍有 未分產的兄弟 代表該家庭仍有勞動力 此時招夫便不被接受 2 游惠遠 宋代民婦的角色與地位 臺北 新文豐出版社 伊佩霞著 胡志宏譯 內闈 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 南京 江蘇人 民 出 版 社 2004 譯 自 Patricia Ebrey, The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ung Period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14 4 吳倩宇 在財產的相關法律上 也有特別的規定 後夫只能經營前夫的財 產 後夫之子亦不能繼承前夫的財產 但因為前夫財產可能經後 夫經營而增加 爭產糾紛便由是而生 以上三位學者對街接腳夫 的研究有相當啟發 但對於重財婚仍少提及 4 本文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 做進一步的史料分析 三 宋代法律與士人對 守節 的看法 大哉乾元 萬物資始 乃統天 5 至哉坤元 萬物資生 乃順承天 6 夫屬男 屬陽 屬乾卦 妻屬女 屬陰 屬坤卦 儀禮 7 或基於 周易 乾坤 陰陽的觀念 認為 夫者天也 其並延 伸出 天固不可逃 夫固不可離也 之觀念 8 禮記 亦有云 一 與之齊 終身不改 故夫死不嫁 9 一生只經歷一段婚姻 從一 而終的行為 被認為是女性一生所應該企求的目標 是在婚姻關 4 滋 賀 秀 三 著 張 建 國 等 譯 中 國 家 族 法 原 理 北 京 法 律 出 版 社 2003 頁 499 譯自 滋賀秀三 中国家族法の原理 東京 創文社 魏 王弼注 周易 彖傳 乾 四部叢刊景宋本 頁 5 6 魏 王弼注 周易 彖傳 坤 頁 13 7 儀禮 喪服 為父何以期也 婦人不貳斬也 婦人不貳斬者 何也 婦人有三從之義 無專用之道 故未嫁從父 既嫁從夫 夫死從子 故父者子 之天也 夫者妻之天也 婦人不貳斬者 猶曰不貳天也 婦人不能貳尊也 參見 漢 鄭玄注 儀禮 喪服 四部叢刊景明徐式翻宋刻本 卷 11 頁 8 8 劉宋 范曄著 唐 李賢等注 後漢書 列女傳 曹世叔妻條 見 楊家駱主編 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 臺北 鼎文書局 1981 卷 84 頁 漢 鄭玄注 清 阮元審定 清 盧宣旬校 禮記 郊特牲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65 年據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頁 506-1

15 坐產招夫 論宋代接腳夫與重財婚之關係 5 係中的最高理想 成為女子教育傳授的核心觀念 但以上所述 都是儒家脈絡下的價值觀 事實上存在著不同看法 如管子就曾 提倡女子再嫁 且以經濟補助鼓勵這樣的行為 10 學者張彬村認為 從先秦到宋代 中國的寡婦通常會再嫁 守節不嫁只是少數的 例外 11 士人的看法對社會有多大影響 其實不太一定 雖說 餓死 事極小 失節事極大 12 但僅以此認定宋朝為對婦女禁錮由寬轉 嚴的時代 恐怕說服力不足 這種道德性的訴求 能做到者幾希 生理是低層次需求 卻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 假若沒有 獨立自主的經濟能力 又沒有家族或政府協助 在維持生活基本 需要都有問題時 其實很難顧及高層次的 道德上的自我實踐 13 再者 當時提倡婦女守節者 以士大夫階層為主 不過士大夫之 間對此事尚未形成共識 並未擬出任何一套具體的規範或制度 14 許多學者的研究也指出 二程名言對兩宋的貞節觀並未形成巨大 影響 15 雖然程朱理學的發展可能是中國貞節觀由寬轉嚴的關鍵時 期 但並不意味宋代婦女的地位就此急轉直下 且程朱理學到南 10 管子 入國 曾提到 所謂合獨者 凡國都皆有掌媒 丈夫無妻曰鰥 婦人無夫曰寡 取鰥寡而合和之 予田宅而家室之 三年然後事之 此之謂合 獨 見 春秋戰國 管仲著 唐 房玄齡注 管子 上海景常熟瞿 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 頁 張彬村 明清時代寡婦守節的風氣 理性選擇 (rational choice) 的問題 新史學 10 卷 2 期 1999 臺北 頁 宋 程顥 二程全書 遺書 同治求我齋叢書 卷 22 下 頁 4 13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Maslow s hierarchy of needs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會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實現 參考 A. H. Maslow,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1943): 游惠遠 宋代民婦的角色與地位 頁 參見 張邦煒 宋代婦女再嫁問題探討 宋代婚姻家族史論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03 頁 賈貴榮 宋代婦女地位與二程貞節觀的 產生 山東社會科學 3 期 1992 濟南 頁 68-71

16 6 吳倩宇 宋中末期 都還不是官方哲學及主要統治思想 宋代婦女在婚姻 的締結和解除上 都保有一定的自主權 寡婦再嫁也相當普遍 另外 二程貞節觀不只要求女性守貞 也要求男性對婚姻專一 是兩性雙向的道德約束 並非單方面地限制女性的婚姻及性自由 事實上 宋代法律是允許婦女改嫁的 16 張邦煒 宋代婦女再 嫁問題探討 一文 根據 夷堅志 中相關史料的統計 發現宋 代婦女再嫁者仍不少 尤以南宋為多 並認為宋代婦女守節者勢 必較明清時期少 17 另外 由米芾對 婦義 的定義 婦義 謂感翁姑之恩 夫之義 夫沒不改嫁 不招接腳夫 只事翁婆 如夫在 18 可以看出 婦女的第二次婚姻 除了再婚 亦可選擇招接腳夫 可見在當時 招夫行為已是平常的社會現象 雖然政府褒獎守節 的寡婦 19 但並未如明清時期走向激烈化和極端化 袁采也曾討論 婦女再嫁 寡婦再嫁 或有孤女年未及嫁 如內外親戚有高義者 寧若 16 宋刑統 僅禁止婦女居喪改嫁 強迫改嫁 背夫改嫁或是嫁娶有夫之婦 並 無禁止婦女改嫁 參考 張邦煒 宋代婚姻家族史論 17 張邦煒 宋代婦女再嫁問題探討 宋代婚姻家族史論 頁 宋 米芾 六順曉示 寶晉英光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 8 頁 9 19 右是人間六順之事 能感召時和 歲豐人壽 長家道富子孫 多或遇朝廷恩 赦 則當給賜粟帛 或免身役 旌表門閭 參見 宋 米芾 六順曉示 寶晉英光集 卷 8 頁 9

17 坐產招夫 論宋代接腳夫與重財婚之關係 7 與之議親 使鞠養於舅姑之家 俟其長而成親 若隨母而歸 義父之家 則嫌疑之閒 多不自明 20 程頤本身亦曾主持甥女的再嫁 既而女兄之女又寡 公懼女兄之悲思 又取甥女以歸 嫁之 時小官祿薄 克己為義 人以為難 21 雖然並非所有人都同意再婚 但就連程頤都會根據實際情況 折衷自身觀點 由此可見 更多人是以實際層面為考量 替婦女 設想 士大夫的道德理想 若要真正落實於社會 必須依據現實 環境的考量 而婦女選擇守節或再嫁 也不單純是因為理學的影 響 而是社會 法律 經濟等等力量相互影響的結果 離婚再嫁 於當時似乎不是一件值得大肆批評的事 我們只能說 夫死守節 是一種受到社會稱讚的行為而已 四 接腳夫與財產權 在法有接腳夫 蓋為夫亡子幼 無人主家設也 22 接腳夫 為以異姓繼寡婦者 宋 袁采 孤女宜早議親 袁氏世範 合肥 黃山書社 2008 上卷 頁 宋 朱熹著 呂祖謙編纂 家道 近思錄集釋 長沙 嶽麓書社 2010 卷 6 頁 6 22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 已出嫁母賣其子物業 名公書判清明集 卷 9 頁 元 徐元瑞著 親姻 吏學指南 卷 5 收入 楊訥點校 吏學指南 外 三種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頁 91

18 8 吳倩宇 可能自唐末即有接腳夫 接腳 一詞最早出現於 舊唐 書 24 指 選人冒死人之名應選 25 接腳夫 一詞 頗有自 此延伸而來的味道 且相當具象地表達了寡婦前夫與後夫之間的 關係 根據 名公書判清明集 及 吏學指南 接腳夫是婦人 於丈夫死亡後 自外招來共同主持家計的男性同居人 當實際生 活失去了依靠 自己又沒有求生能力時 這些因家貧無法生存 打算改嫁的寡婦 可能會因為無法拋下年邁的公婆及幼小的子女 而招一位男子到前夫家 與其結為夫妻 這是一種為拯救家庭勞 動力喪失而造成生計困難的家庭 迫於無奈的折衷方式 其中有 招夫依靠 招夫養老 招夫養子 或 坐產招夫 等 等形式 26 這裡所要討論的 是 坐擁前夫遺產並招後夫協助管理 的 坐產招夫 婦人夫在日 已與兄弟伯叔分居 各立戶籍之後 夫亡 本 夫無親的子孫及有分骨肉 只有妻在者 召到後夫 同共供 輸 其前夫庄田且任本妻為主 即不得改立後夫戶名 候妻 亡 其庄田作戶絕施行 27 只有缺少勞動力的家庭才可以召接腳夫 因此 若亡夫與其 兄弟未分家 或是已不缺少維繫家庭生活必要的勞動力 寡婦是 不能招接腳夫的 甚至會被判定為 再嫁 而非 招夫 因此 24 舊唐書 列傳 韋陟 常病選人冒名接腳 正調者被擠 偽集者冒 進 此處所稱 最 早 是以 中研院漢籍電子全文資料庫 檢索而得 參見 中研院漢籍電子全文資料庫 檢索日期 2013 年 1 月 7 日 25 漢典 檢索日期 2013 年 1 月 7 日 26 滋賀秀三著 張建國等譯 中國家族法原理 頁 清 徐松輯 民塵雜錄 宋會要輯稿 食貨志 北平圖書館影印原 稿本影印 卷 頁 5902

19 坐產招夫 論宋代接腳夫與重財婚之關係 9 有寡婦和亡夫兄弟或繼子爭產的事例 今已改嫁劉有光 遂以接腳為名 鵲巢鳩居 豈能免魏景謨 等之詞乎 魏景宣非無子孫 且其屋係同居親共分 法不應招接腳夫 趙氏改嫁 於義已絕 不能更占前夫 屋業 趙氏不應占魏景宣前妻之業 合還其親男魏汝楫管 佃 28 徐氏今不能守志 而自出嫁與陳嘉謀 則是不為陳師言之妻 矣 不為陳師言之妻 則是不為紹祖兄弟之母矣 既非其人 之妻 又非其人之母 而輒欲賣其家之業 則其子之不孝 可乎 在法有接腳夫 蓋為夫亡子幼 無人主家設也 今陳 氏三子年幾三十 各能主家 亦何用陳嘉謀為哉 徐氏於子 壯年事陳嘉謀 是嫁之也 非接腳也 安得據人之屋 賣人 之業 豈是有理哉 29 根據宋代法律 若夫死而有子嗣 財產名義上為兒子所有 寡婦則作為兒子長大前的財產管理者 若無子嗣 則寡婦有立嗣 權 可以用過繼或收養的方式為夫家立嗣 30 但若寡婦改嫁 便不 再是前夫的族人 也就喪失任何管理前夫財產的權利 而 改嫁 與 招接腳夫 之別 在於前者不能承分任何前夫財產 即所謂 的 朝嫁則暮義絕 後者則因未改適人 仍為亡夫族人 依然 28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 已嫁妻欲據前夫屋業 名公書判清明集 卷 9 頁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 已出嫁母賣其子物業 名公書判清明集 卷 9 頁 參考 方儷璇 從 名公書判清明集 看宋代婦女的婚姻生活 收入宋代 官箴研讀會編 宋代社會與法律 名公書判清明集 討論 臺北 東大 2001 頁

20 10 吳倩宇 有權保有夫產直到改嫁或死亡 以接腳夫的立場而言 若寡婦無 子嗣 不須接腳夫負共同撫養之責 則接腳夫對寡婦家產只有使 用權而沒有所有權 簡而言之 接腳夫只能管理或經營前夫的財 產 而不能將之納入自己的名下 而接腳夫的子嗣 無論是否與 該寡婦所生 皆不能繼承財產 但若是後夫經營有成 寡婦的家產便會增值 這些增值的部 分 便是後夫和其子嗣可以自由運用的部分 而當這些增值遠大 過原本的家產時 便會產生後夫之子與前夫之子爭產的狀況 五 接腳夫與重財婚 納接腳夫 簡而言之 就是把新丈夫接到前夫和自己的家 種前夫的田 養前夫的子女 31 但是 把一個外姓男子接到前夫家 中 前夫的母親難道不會心生埋怨嗎 名公書判清明集 與 夷 堅志 有著這樣的案例 丘輔之曾祖名紹 娶阿張為妻 紹存日生二女 名四二娘 四四娘 遺腹生一男 名繼祖 是時阿張奉姑阿葉命 納胡 32 喆為接腳夫 撫養孤幼 都昌婦吳氏 為王乙妻 無子寡居 而事姑盡孝 姑老且病 目 憐吳孤貧 欲為招婿接腳 因以為義兒 吳泣告曰 女 不事二夫 新婦自能供奉 勿為此說 伊佩霞 內闈 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 頁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 爭田業 名公書判 清明集 卷 6 頁 宋 洪邁 都昌吳孝婦 夷堅志補 收入 筆記小說大觀 臺北 新興 1975 卷 1 頁 5

21 坐產招夫 論宋代接腳夫與重財婚之關係 11 以上為兩篇前夫母親要求兒媳婦納接腳夫之史料 我們可以 發現 婆婆非但沒有要求兒媳婦守節 反而要她納接腳夫 而再 觀看其納接腳夫的理由 更可以得出以下原因 第一 這戶人家 需要男丁 宋代 不立田制 不抑兼併 土地兼併情況嚴重 很多下層家庭沒有能力納稅 只能由自耕農轉為佃農 如果一位 佃農死了 他的地主可以因為他的妻小沒有能力耕田納租而趕走 他們 若這時 這位寡婦有了新丈夫 亦即多了一位男丁 這戶 人家就可能有能力繳納租稅 每個家戶有無可勞動者 對他們日 後能否有穩定的經濟收入 影響甚大 這兩段史料中的男子可能 皆為家中獨子 婆婆不希望兒媳婦改嫁 拋下孤幼造成自己的負 擔 又希望她可以照顧自己終老 卻擔心她可能沒有能力獨自撫 養 所以希望找一位男子到家中 幫忙 另外 人的需求確實有層次之別 家有恆產的寡婦親持家計 本已不太容易 家無恆產者更是困難 在無法維持生計的情況下 34 即使宋儒強調貞節 他們亦主張以實際需求作為優先考量 因此 我們可以發現 節婦 並非一個強烈 束縛的基本要求 女子 對守節與否其實有相當的自主權 納接腳夫也似乎稀鬆平常 為什麼一個家庭一定要有一名男性呢 很多例子說明了女性 如何主持家中經濟 撫育兒女 其治理家業的能力是無庸置疑的 她們也確實在夫亡後擔起家中家長的角色 但除非寡婦有著超人 的意志力及能力 能完全獨立經營家業並且有成 否則若一個家 庭沒有男性家長 似乎依然會受到種種困難及限制 中國婦女的 34 張彬村 明清時期寡婦守節的風氣 理性選擇 rational choice 的問題 新 史學 10 卷 2 期 頁 59

22 12 吳倩宇 生命意義是附屬於夫家之下的 她們所做的一切 或說道德標準 要求她們所做的一切 都是以夫家的利益為優先考量 包括招夫 行為 再論接腳夫與宋代重財婚的關係 宋代商業發達 不免帶動 社會上的重財風氣 使人們追求財富 甚至造成婚姻關係與現實 利益的密切關聯 蔡襄與司馬光 皆對此作出了批評 婚娶何謂 欲以傳嗣 豈為財也 觀今之俗 娶其妻不顧 門戶 直求資財 隨其貧富 35 今世俗之貪鄙者 將娶婦 先問資裝之厚薄 將嫁女 先 問聘財之多少 36 由上述二人的批評 可以知道當時社會將婚姻一事 商品化 的 陋習 直到南宋的士人群體 仍有這樣的現象 近年進士登科 娶妻論財 全乖禮義 衣冠之家 隨所厚薄 則遣媒妁往返 甚於乞丐 小不如意 棄而之它 市井駔儈 出捐千金 則貿貿然而來 安以就之 37 而我們可以說 接腳夫是重財婚的表現形式之一 成為接腳 35 宋 蔡襄 福州五戒文 端明集 卷 34 頁 8 參考與轉引自 方 儷璇 從 名公書判清明集 看宋代婦女的婚姻生活 收入 宋代官箴研 讀會編 宋代社會與法律 名公書判清明集 討論 頁 宋 司馬光著 親迎 司馬氏書儀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36 卷 3 頁 宋 呂祖謙編 請禁絕登科進士論財娶妻 皇朝文鑑 上海 商務 印書館 1936 年據常熟瞿氏藏宋本 卷 61 頁 697

23 坐產招夫 論宋代接腳夫與重財婚之關係 13 夫 或為了生存 或為了完成娶妻留嗣的人生大事 焦生 不知何許人 客於洛陽 久之 有同里民姓劉 家亦豐實 姓劉者忽暴亡 有二女一男 長者才十餘歲 劉之妻 以租稅且重 會無所依 夫即葬 村人不知禮教 欲納一人為夫 俚語謂之接腳 村之豪儒 以焦生愧然 命媒氏於劉之妻言之 劉妻知焦生於州縣熟 許之 未半 歲 納之為夫 焦久貧悴 一旦得劉之活業 幾為富家翁 自以為平生之大遇也 38 上述史料中 為焦生和寡婦婚姻牽線的 是村中的豪儒 寡 婦在前夫死亡不到半年 便納焦生為接腳夫 焦生因為做了劉家 寡婦的接腳夫 自此擁有富裕的生活 竟也感到自豪 絲毫不因 婚配對象及招夫身分而有任何負面情緒 此事發生於洛陽 是士 人聚集 城市發達的區域 社會的思想或較其他邊遠地區開放 也較具該時代的代表性 雖有士人批評他們 不知禮教 但似 乎也僅止於批評而已 納接腳夫在當時 應該不是一件要不得的 事 而這段史料代表 坐產招夫 的招夫形式 劉家寡婦以豐厚 家財招到貧困單身男子 進入其夫家成為替補的勞動力 坐產招夫 這樣的表現形式 適用於擁有耕地權或是財產 的寡婦 倒不是寡婦以此吸引男性成為其接腳夫 而是男性選擇 擁有這樣條件的寡婦為其妻 既不需支付聘禮費用 又可以坐享 其前夫之成 38 宋 張齊賢 焦生見亡妻 洛陽縉紳舊聞記 清知不足齋叢書本 卷 5

24 14 吳倩宇 六 結語 南宋的守節觀念 並未對寡婦招夫造成顯著的影響 因為士 人之間對此事尚未達成共識 也沒有法律或規範禁止這項行為 關於南宋寡婦對夫家財產的支配權 只要她們不改嫁 繼續留在 夫家扮演 母親 的角色 還是可以繼續保有夫產的使用權直到 逝世 即使擁有同居人也沒關係 以寡婦的家庭來說 招接腳夫 的最大目的 莫過於遞補因前夫死亡所失去的家庭勞動力 招夫 只是招來一個幫手 並不是另立家庭中的主人 然而 就接腳夫 而言 他們到寡婦家的最主要原因 多半是為了寡婦的家產 雖然尚未找到足以相佐證的史料 但我們或許可以較大膽地 假設 宋代士人反對招夫行為的原因 除了所謂 專心守節 的 價值觀以外 應還包括因招夫而引起的種種財產問題 我們很難 排除接腳夫對寡婦家產的目的 而在史料中也確實看到很多為了 39 財產對簿公堂的實例 有接腳夫任意揮霍寡婦家業者 有前夫 40 之子與後夫之子相爭田產者 有因為招夫而產生的立嗣問題 41 有後夫之子是否應奉養寡婦的問題 42 等等 袁氏世範 亦 提到 娶妻而有前夫之子 接腳夫而有前妻之子 欲撫養不欲撫 39 朱子語類 昔為浙東倉時 紹興有繼母 與夫之表弟通 遂為接腳夫 擅用其家業 恣意破蕩 其子不甘 來訴 初以其名分不便 卻之 後趕至 數十里外 其情甚切 遂與受理 引自 宋 黎靖德編 外任 浙東 朱子語類 卷 106 頁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 爭田業 名公書判 清明集 卷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 夫亡而有養子不得謂之 戶絕 名公書判清明集 卷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 背母無狀 名公書 判清明集 卷 8 255

25 坐產招夫 論宋代接腳夫與重財婚之關係 15 養 尤不可不早定 以息他日之爭 當質之於眾 明 之於官 以絕爭端 43 由是觀之 接腳夫與寡婦前夫家之間的爭執 是一項眾所周知而 且相當棘手的問題 而這些爭端所造成的社會衝突 其實都是可 以避免的 故士人或許亦基於這樣的立場而傾向反對 坐產招夫 的行為 最後 若從墓誌銘的紀錄來看寡婦再嫁的數量 其實不一定 準確 雖說夫死守節於宋代並非必要 但若當時士人的道德標準 傾向於守節 他們不一定願意直接寫出寡婦再嫁的事實 再嫁寡 婦的真實數量 可能較所記載為多 43 宋 袁采 收養義子當絕爭端 收入 王雲五主編 袁氏世範 四 庫全書珍本別輯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5 據清知不足齋叢書本 上卷 頁 22-23

26 16 吳倩宇 徵引書目 史料 春秋戰國 管仲著 唐 房玄齡注 管子 上海 景常熟瞿氏鐵琴 銅劍樓藏宋刊本 漢 鄭玄注 儀禮 上海 上海商務印書館 四部叢刊景明徐式翻宋 刻本 漢 鄭玄注 清 阮元審定 清 盧宣旬校 禮記 臺北 藝文 印書館 1965 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魏 王弼注 周易 上海 上海商務印書館 四部叢刊景宋本 劉宋 范曄著 唐 李賢等注 楊家駱主編 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 十三種 臺北 鼎文書局 1981 宋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 名公書判清明 集 楊一凡 徐立志主編 歷代判例判牘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 2005 宋 司馬光著 司馬氏書儀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36 宋 呂祖謙編 皇朝文鑑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7 宋 米芾 寶晉英光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 朱熹著 呂祖謙編纂 近思錄集釋 長沙 嶽麓書社 2010 宋 袁采 袁氏世範 合肥 黃山書社 2008 宋 袁采 袁氏世範 收入 王雲五主編 袁氏世範 四庫全 書珍本別輯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5 據清知不足齋叢書本 宋 洪邁 夷堅志 清十萬卷樓叢書本 宋 程顥 二程全書 同治求我齋叢書 宋 張齊賢 洛陽縉紳舊聞記 清知不足齋叢書本 元 徐元瑞著 吏學指南 收入 楊訥點校 吏學指南 外三種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清 徐松輯 宋會要輯稿 北平圖書館影印原稿本影印

27 坐產招夫 論宋代接腳夫與重財婚之關係 17 期刊論文 張邦煒 宋代婦女再嫁問題探討 宋代婚姻家族史論 北京 人民 出版社 2003 張彬村 明清時代寡婦守節的風氣 理性選擇 rational choice 的問題 新史學 10 卷 2 期 1999 臺北 頁 賈貴榮 宋代婦女地位與二程貞節觀的產生 山東社會科學 3 期 1992 濟南 頁 A. H. Maslow.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1943): 專書 宋代官箴研讀會編 宋代社會與法律 名公書判清明集 討論 臺北 東大 2001 伊佩霞著 胡志宏譯 內闈 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 南京 江蘇人 民出版社 2004 譯自 Patricia Ebrey, The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ung Period,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滋 賀 秀 三 著 張 建 國 等 譯 中 國 家 族 法 原 理 北 京 法 律 出 版 社 2003 譯 自 滋 賀 秀 三 中 国 家 族 法 の 原 理 東 京 創 文 社 1967 游惠遠 宋代民婦的角色與地位 臺北 新文豐出版社 1998 數位資源 中央研究院編漢籍電子全文資料庫 漢典

28 Zuochanzhaofu : A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ejiaofu and Zhongcaihun Chien-Yu Wu*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scribed that the scholars of the Song Dynasty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chastity among widowed women. Therefore, women in that era did not possess substantial subjectivity regarding their identities and assets. However, this argument is contradictory to the fact that women had to seek a jiejiaofu,or second husband, to maintain a sufficient household labor force. What options were chosen by women in the Song Dynasty torn between the culture of widow chastity and labor demands? How were the widow s assets allocated after remarrying someone with a different last name? How did Song Dynasty scholars contemplate this difficult contradiction? Based on the Ming gong shu pan qing ming ji and other historical records,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prevalence of seeking a second husband and determined that relevant arguments involving female chastity had not reached a consensus or formed a norm during Song Dynasty society. In addition, the Cheng-Zhu school did not exhibit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seeking a second husband. Nonetheless, widow chastity was celebrated by society. However, the popularity of fiscal remarriag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was beneficial for both widows and their remarriage partners. Keywords: Jiejiaofu 接腳夫 men who marry widows Zuochanzhaofu 坐產招夫 widow who seeks new partner using inheritance from late husband Zhongcaihun 重財婚 fiscal marriage property rights Ming gong shu pan qing ming ji ( 名公書判清明集 Collection of just verdicts by famous judges) * under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9 史 繹 第 38 期 2014 年 6 月, 頁 DOI: / 從 御 纂 朱 子 全 書 看 清 代 前 期 官 方 意 識 形 態 與 士 風 的 形 塑 * ** 施 厚 羽 本 文 以 清 聖 祖 御 纂 朱 子 全 書 為 核 心, 討 論 清 前 期 皇 帝 欲 宣 傳 的 政 治 文 化 意 識 形 態, 以 及 該 書 頒 布 後, 地 方 官 員 的 推 行 與 士 人 的 收 受 文 章 共 分 三 個 部 分 第 一 部 分 從 清 代 初 期 程 朱 理 學 與 政 治 文 化 政 策 的 關 係 著 手 第 二 部 分 述 說 殿 本 書 籍 印 刷 出 版 文 化, 梳 理 這 部 書 編 纂 刻 印 的 相 關 脈 絡 第 三 部 分 針 對 聖 祖 御 製 序 文 分 析 主 導 者 的 心 態, 並 以 高 宗 的 上 諭 及 地 方 大 吏 奏 章 說 明 流 佈 情 形, 使 用 地 方 學 校 所 藏 和 文 集 中 的 討 論, 說 明 參 與 形 塑 意 識 形 態 的 不 只 統 治 者, 也 包 括 一 般 士 人 時 間 上 以 康 熙 朝 和 乾 隆 朝 為 主, 但 部 分 內 容 亦 涉 及 清 代 中 葉 以 後 的 情 形 關 鍵 字 : 聖 祖 高 宗 御 纂 朱 子 全 書 意 識 形 態 書 籍 文 化 2014 年 2 月 收 稿,2014 年 5 月 通 過 刊 登 * 致 謝 辭 : 拙 文 原 為 2013 年 修 習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研 究 所 陳 熙 遠 老 師 開 設 之 明 清 檔 案 與 歷 史 研 究 期 末 課 程 報 告 撰 寫 期 間 承 蒙 陳 老 師 與 諸 位 師 長 學 長 姐 賜 予 寶 貴 意 見, 讓 文 章 得 以 順 利 完 成 報 告 繳 交 後, 深 知 文 章 尚 有 訛 誤 與 不 足 之 處, 然 而 未 得 暇 修 訂, 只 能 暫 且 擱 置 逢 此 次 投 稿 機 會 增 修 文 章, 修 訂 期 間 亦 獲 兩 位 匿 名 審 查 人 指 正 賜 教, 筆 者 受 惠 良 多, 於 此 誠 摯 感 謝 然 因 筆 者 學 識 淺 薄, 文 中 或 仍 不 乏 粗 疏 錯 漏 之 處, 凡 此 皆 由 本 人 負 責 **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98 級 生

30 20 施厚羽 一 前言 二 清代前期的理學與文化政策 三 御纂朱子全書 的編纂過程與篇目次序 四 御纂朱子全書 的版本 五 聖祖諭製序文中的官方意識形態 六 乾隆年間頒發書籍上諭所見之目的 七 地方收藏 閱讀御纂書籍的情況 八 結語 一 前言 清代官方學術以程朱理學為宗 聖祖 在位 世宗 在位 高宗 在位 皆以致力編纂 刊刻各類書籍著稱 從中央政府 主導的典籍編纂工程中 可以看到政府藉此操作文化 學術潮流 的用心 清代官方編纂的書籍眾多 規模浩大 就前期內府刊刻 書而言 以儒家經典和正史類數量居冠 子 集 佛教書籍次之 1 本文將以清聖祖主導編纂的 御纂朱子全書 為主 討論清代前 期政治意識形態與印刷文化 當然 御纂書籍種類眾多 選擇 朱子全書 是因為它的誕 生與清初官方學術潮流密切相關 雖然本文聚焦在單一部書 但 希望能以此書為起始點 觀察以理學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御纂書籍 中 所呈現皇帝與地方士人之間的互動 皇帝期盼透過刻印書籍 1 吳哲夫 清代殿本圖書 故宮文物月刊 3 卷 4 期 1983 臺北 頁

31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21 賦予士人何種價值觀 士人又是怎麼看待這類書籍 以及我們是 否能從盛清時期御纂書籍的出版 流通 研究這類文化工程對士 人的影響 本文將分成三大部分 主要史料 御纂朱子全書 採用 欽 定四庫全書 所收錄的版本 而其餘運用的史料包括上諭 奏摺 以及各個地方志中學校的書籍板片清單 清人文集等 文章結構 方面 第一部分首先略述理學在清代前期的發展 接著在第二部 分說明編纂的過程 篇章次序的擬定 在第三部分又分為兩個區 塊 首先談的是康熙皇帝的編纂目的 不過該書明顯的影響則開 始出現在乾隆朝 所以後文還會往下延伸到乾隆皇帝的想法 在 材料方面 聖祖的部分將以 御纂朱子全書序 為中心 搭配該 書編纂過程中的相關材料 高宗則使用頒行書籍的上諭 以此討 論兩者背後的政治思維 後半段將會說明地方士人如何使用 看 待御纂書籍 主要又分成三個面向 地方機構的收藏 書籍在地 方的功能 以及士人的評價 因為牽涉到在地方上的影響 所以 時代會稍下涉乾隆 嘉慶朝 這部分的重點將放在 御纂書籍頒佈到地方 主要是學校 以及賞賜給臣下之後 地方 士人如何接納 二 清代前期的理學與文化政策 清 初 程 朱 理 學 受 到 官 方 推 重 發 展 蓬 勃 儒 者 如 熊 賜 履 李 光 地 湯 斌 等 人 皆於康熙朝仕宦 位至高顯 其中熊 李二人更是受命修纂 朱 子全書 等多部理學書籍的負責人 因此有必要稍微處理清初理 學的發展脈絡

32 22 施厚羽 程朱一派於清初慢慢佔據思想界主流 與明清鼎革造成士大 夫極大的衝擊密切相關 清初士人關於明亡的反省論說是個大課 題 這裡只稍指出幾個顯著的潮流 在思想方面 基本上歸咎王 學末流形成的空疏學風 是以清初的學術風尚開始返回重實踐 輕玄虛的道路 此時的儒者大多強調篤實學習的功夫 回歸倫理 禮儀的規範化社會 2 同時由明末以來回歸經典 開啟重視經學的 暗流在清初浮現 而其所展開的篤實學風可謂清初多數士人的共 同追求 進一步來說 在明清易代的政治環境影響下 清代前期 的理學是以居敬窮理為核心 並強調以修齊治平為實踐的 3 並且 理學派還懷抱著重整文化秩序的企圖 同時希望以外王為己任 所以他們試圖結合文化與政治兩個場域 然而從清代前期的政治 文化氛圍來看 其結果反倒解消了傳統儒家站在道統角度上批判 治統權威的功能 因為他們的做法促使道統和治統的最高權威同 時匯聚於皇帝一人 4 皇帝作為道統和治統結合的論述從清聖祖開始 雖然自順治 朝 起就有隱含推重儒家的風向 不過從康熙帝即位 到親政前此風略挫 而後經由早年的經筵講官熊賜履等人的潛移 默化 青年皇帝的思想逐漸傾向程朱一脈 成年後的聖祖夙慕程 朱理學 且盡心研讀宋儒著作 認為 周程張朱諸子之書 雖主 於明道 不尚辭華 而其著作 體裁簡要 晰理精深 何嘗不文 2 詳細討論可參閱王汎森 權力的毛細管作用 清代的思想 學術與心態 臺 北 聯經 2013 其中第一章 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 以及第二 章 清初 禮治社會 思想的形成 與本文最為相關 見該書頁 史革新 清代以來的學術與思想論集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 頁 參見黃進興 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 政治化的道統觀 收於氏著 優 入聖域 權力 信仰與正當性 臺北 允晨文化 1994 頁

33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23 質燦然 令人神解意釋 5 宗室昭槤 喜愛文史 熟 知國故 在著作 嘯亭雜錄 中非常精闢地指出了康熙時期鼓勵 朱子之學的努力及其粲然成效 仁皇夙好程 朱 深談性理 所著 幾暇餘編 其窮理盡 性處 雖夙儒耆學 莫能窺測 所任李文貞光地 湯文正斌 等皆理學耆儒 嘗出 理學真偽論 以試詞林 又刊定 性 理大全 朱子全書 等書 特命朱子配祠十哲之列 故 當時宋學昌明 世多醇儒耆學 風俗醇厚 非後所能及也 6 從引文來看 聖祖推重朱子可分為幾個面向 可歸屬於道統 的部分包括他個人學問上的鑽研 刊行理學的著作 接近治統的 部分則為任用以理學聞名的時儒 以朱子配祀孔廟 對當時很多 士人而言 道統與治統在康熙皇帝身上完美地融鑄 代表了皇權 同時掌握了政治和文化的權威 康熙帝所具備的內聖外王的聖君 形象 不僅是程朱學派這麼認定 連陸王一派也無法否認 7 只是 聖祖自身雖心慕程朱 但並未刻意壓制陸王學派 而本人雖然極 為推尊朱熹 倒也不盡然是完全為了控制思想 楊菁指出 程朱 的 理 已有批判權威的成分 且康熙中期以後政權根基已穩固 似乎沒有必要積極壓抑讀書人思想 8 故康熙帝的作為主要還是在 於個人的自戒自惕 並且在自己身體力行的同時 也希望臣子能 以朱子教誨為自課 共同達到治道的境界 可以說越到了晚年 5 清 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 臺北 華文書局 1964 卷 120 頁 清 昭槤 何英芳點校 崇理學 嘯亭雜錄 北京 中華書局 1980 卷 1 頁 6 7 參見黃進興 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 政治化的道統觀 頁 參見黃進興 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 政治化的道統觀 頁

34 24 施厚羽 聖祖更將理學視為實踐倫理道德的方式 包括 御纂朱子全書 御纂性理精義 等的御纂理學書籍大量刊行 皆由此故 三 御纂朱子全書 的編纂過程與篇目 次序 前面非常簡單地敘述了清初理學的發展 和聖祖對程朱之學 的景仰 本小節將回到 御纂朱子全書 本身 全書總共有 66 卷 9 由熊賜履 李光地等人奉命修書 並於康熙 52 年刊刻告竣 10 隔 年頒布海內外 依例於每省頒發四部 11 且准民間刊印流傳 至於 為何命名為 朱子全書 李光地指出這部書 關係甚大 12 這 個 全 字代表此書包納朱子思想之全部精華 悉錄其微言大義 故特命名為 朱子全書 正如康熙 52 年 5 月 19 日武英殿總監 造和素 李國屏 生卒年不詳 奏共得 朱子全書 八篇的硃批中 康熙帝點出了這部書的特質 此書不可比於別書 其性 理 禮彙為一體 此刻板不清 字粗糙及舛誤之處 八篇內即如此矣 再多時又將如何 和 9 關於卷數 在李光地 請發朱子全書磨對劄子 中通計為 82 卷 見 清 李 光地 榕村全集 臺北 力行出版社 1969 卷 28 頁 1304 而在 進 校完朱子全書劄子 中提到該書共 83 卷 55 冊八套 參見 前引書 卷 28 頁 康熙 52 年 9 月 上諭大學士李光地曰 朱子全書 四書註解 刊刻告竣 可 速頒行 見於 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 卷 256 頁 康熙 54 年 9 月 20 日李國屏奏 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康熙朝滿文朱批 奏摺全譯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 頁 此語見於和素 李國屏 5 月 25 日的奏摺 李光地說 此舛錯緣由 我另行具 奏 此書關係甚大 嗣後凡刻完之書 告知我已奏薦之翰林張起麟 徐用錫 舉人成文 送我閱看 見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摺 全譯 頁 855

35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25 素爾糊里糊塗 甚不能為事 嗣後若復如此苟且 斷然不可 此書及此摺內批示之處 一併交大學士李光地閱看 13 御纂的理學書籍 聖祖向來都交付大學士編纂 基本上未專 門委任武英殿的官員 這部書亦非例外 並非和素過於糊塗 但 硃批昭示 朱子全書 的重要性在於 這部書鎔鑄了性 理 禮 三者 故在皇帝心中特為重要 可注意的是 硃批除了指出 性 理 之外 禮 的角色也被納入考量 此書是如此地重要 所以力求書板清爽 文字精確 編纂更須仔細 而這也是交由嫻 熟理學的李光地等人主持的原因 而從聖祖與李光地 李光地與 熊賜屢等人來往的劄子 書信 也可見君臣 儒臣之間 對該書 內容 編次多有討論 14 不過整套書的編纂並不是從零開始 而是建築在前人的成果 之上 御纂朱子全書 以南宋咸淳六年 1270 黎靖德 生卒 年不詳 所編 朱子語類 和後人所輯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為底本 並且 撮取精要 芟削繁文 以類相次 裒為全書 以 便學者 15 因為當時流通的朱熹著作雜冗之處繁多 編纂群認為 這樣的現象可能妨礙學者透析朱子真意 同樣地 四庫全書總 1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 頁 在李光地的 榕村集 中 卷 25 有 進朱子全書表 卷 28 可見幾道與康熙 討論 朱子全書 編次 刪改條紋的劄子 包括 覆發示朱子全書目錄及首卷 劄子 進朱子全書首卷并請改定書名劄子 進朱子全書第三冊并請改 祭祀神示目劄子 條奏朱子全書目錄次第劄子 命移熊賜履朱子全書 條目覆奏寔劄子 請發朱子全書磨對劄子 進校完朱子全書劄子 覆朱子全書刪節幾條劄子 以及卷 32 有與熊賜履討論的信件 與孝感熊 先生商酌朱子書名目次第書 15 宋 朱熹著 清 李光地 熊賜履編纂 御纂朱子全書 收於 景印文 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凡例 頁 461

36 26 施厚羽 目提要 評介 朱子全書 的部份也認為 記載雜出眾手 編次亦不在一時 故或以私意潤色 不免失 真 或以臆說託名 全然無據 即確乎得自師說者 其中早 年晚歲持論各殊 先後異同 亦多相矛盾 儒者務博 篤信 朱子之名 遂不求其端 不訊其末 往往執其一語 奉若六 經 而朱子之本旨轉為尊朱子者所淆 16 將 提要 所言視作康熙本人和編修群的理念應不致相差甚 遠 由於世間上流通的版本 無法精確地理解朱熹的思想 而學 者們又不深考 導致出現了片斷式的摘取 脫離朱熹原本的想法 所以康熙帝才要重新編修 去蕪存菁 以廣教澤 導正學問 使 尊 朱 之所尊 乃是有統緒 有脈絡的朱子 而非僅僅提出朱熹的 名言佳句 但對其思想卻毫無概念 甚至道聽塗說 理解錯 誤 同樣地 其編纂緣由亦可從李光地的劄子 覆發示朱子全書 目錄及首卷劄子 得到佐證 他寫道 皇上特命儒臣依仿門目 逐類增入 自此朱子談經論道以及講世務評人物之言 披卷粲然 17 無復遺憾 在篇目的次序方面 朱子全書 也有別出心裁的安排 聖 祖和李光地針對篇目和內容進行多次討論 例如最初的目錄將 理 欲義利君子小人之辨 放在 力行 條之下 但李光地建議 力行 16 清 永瑢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臺北 臺灣商務 1965 年據乾隆武英 殿刻本 卷 94 頁 清 李光地 覆發示朱子全書目錄及首卷劄子 榕村全集 卷 28 頁 1388 另外 由本劄以及 進朱子全書首卷并請改定書名劄子 可知 朱 子全書 已先由部分儒臣先行纂輯 李光地的工作主要建議刪去部分條目 並 分析已有內容

37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27 當與 致知 相次 18 不過 聖祖並不是任由李光地添入或刪節內 容 例如聖祖曾指示 朱子全書 已看完 選得皆妥當 惟吾 與 㸃 也章太多 有可刪者就刪去幾條 或是交待 李光地說與 他仔細想 若於道理無害 就存著 若有啓人疑惑處 就去了 19 可見李光地可以思考那些內容可否放進書中 但最後的決定權仍 然掌握在康熙皇帝手中 此外 還有幾個例子可以看出編纂群非常在意書中各條目的 次序 例如李光地認為讀書之後才能窮理 所以 讀書法 和 讀 經史 應該要擺在 致知 而非 力行 之後 20 不過從今日的四 庫本來看 其建議未被採納 另外 現今所見的目錄於 論學 之後 即接到 四書 六經 諸儒 諸子 歷 代人物 這些條目結束後 才是 治道 但李光地曾經建議 當將 治道 接續在 論學 之後 而 治道 諸目應該以奏疏 為首 然後以君道 臣道 養敎 兵 刑 用人 理財等目次之 對於此一次序的優點 李光地說明 則開篇數十卷之中 而內聖外王之道備矣 繼以四書 六經 以證明之 又繼以聖賢 諸儒 諸子百家以折衷之 又繼以 歷代人物以參考之 似為得先後緩急之序 而使天下後世學 者知為學 為治之出於一 不作兩意推求也 清 李光地 條奏朱子全書目錄次第劄子 榕村全集 卷 28 頁 清 李光地 覆朱子全書刪節幾條劄子 榕村全集 卷 28 頁 臣查前進呈目錄內 其讀書法及讀經讀史等題 原在力行教人人倫等題之後 臣愚陋淺見 切惟讀書窮理乃一事也 故朱子行宮便殿奏劄有云 為學之道 莫先於窮理 窮理之要 必在於讀書 此朱子告君之定論也 然則讀書法與 讀經史諸題 似應與致知相次 不應在力行之後 21 清 李光地 條奏朱子全書目錄次第劄子 榕村全集 卷 28 頁

38 28 施厚羽 李光地的建議看起來非常完善 也顧及了康熙帝懷抱著內聖 外王自許的心思 然而對照書成之後通共 19 門的篇目 學 大學 論語 孟子 中庸 易 書 詩 春秋 禮 樂 性理 理氣 鬼神 道統 諸子 歷代 治道 論文 賦詞 可見康熙皇帝並未完 全採納李光地的看法 而是保持了自己的意見 例如成書後 致 知 和 力行 章仍比 讀書法 優先 除上述的例子之外 朱 子全書 最特殊的地方是 過去 語類 及 性理大全 諸書 篇目 往往以太極 隂 陽 理氣神諸類為弁首 頗失下學上達之 序 22 所以將四書順序調至性理 理氣之前 整體來說 康熙皇 帝認為學者必須首先知曉小學蒙養 大學進修的方法 下一階段 才能讀四書 六經 再來才是性命 道德 天地 陰陽 鬼神之說 如此貫通才能達聖統王功 23 可見這個次序同時也是康熙帝心中為 學次序與輕重的反映 關於書名尚有一可提之處 由於 朱子全書 作為將朱子留 下的語句分門別類的 類書 所以李光地曾經提出將 朱子全 書 改名成 類書 之議 但顯然未獲康熙皇帝採納 四庫全書 也未將這部書歸在類書 而是屬於子部儒家類 24 這個意見可能代 表著 聖祖有著藉這部書來樹立官方意識形態的意圖 而這樣的 任務 不是一部以分門別類為主旨的書籍所能負荷的 當然不能 以此名之 從篇目次序的安排 完全展現康熙皇帝冀讓讀者建立 22 宋 朱熹著 清 李光地 熊賜履編纂 御纂朱子全書 凡例 頁 宋 朱熹著 清 李光地 熊賜履編纂 御纂朱子全書 凡例 頁 進朱子全書首卷并請改定書名劄子 建議 御纂之盛意 蓋分別門目以便學 者誦習 所以嘉惠天下 後世至明切也 書名應否改為類書 統 聖裁 以光 大典 謹具摺奏 見李光地 榕村全集 卷 28 頁 1392

39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29 何種學習方式和道統譜系 同時他欲內聖外王的期望亦昭然若揭 李光地的 覆發示朱子全書目錄及首卷劄子 也指出 朱子全書 的規章 用意 他認為是 聖代表章之聖規 儒林折衷之要典 25 然而書籍要產生作用 也得社會背景與技術條件搭配才有可能 前面從學術背景的角度簡單介紹了清初理學的影響 接下來將會 簡單討論技術條件的層面 即清代前期官方印刷出版發展的背景 四 御纂朱子全書 的版本 就版本方面來說 據 書目答問匯補 的整理 至少可見康熙 53 年 1714 的武英殿刻黑口本 乾隆 13 年 1748 武英殿刻古 香齋袖珍本與貴陽官本 咸豐元年 1851 的墨格精抄進呈袖珍 本 咸豐 10 年 1860 的浙江紫霞洲祠堂刻本 同治八年 1870 的四川吳棠刻本 光緒 年間的江西書局刻本等 26 總 的來說 朱子全書 在清代前期的版本並不多 由於是官方所 刊定的書籍 所以世間流傳的版本基本是從殿本翻刻 在地方學 27 校中 有時候會出現冊數較少的情況 推測有可能是遺失 損壞 也可能是將原有卷數合併 再經由地方重新刊印 故版面的配置 則仍與殿本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 清中葉以後才出現私家刻本 但這個結果並不表示在清代前期 朱子全書 的普及度較低 因 為我們還是可以從其他角度見到 朱子全書 的影響 不過中期 以後的情形並非本文主軸 故出現其他刻本的緣起在此無法詳論 25 李光地 榕村全集 卷 28 頁 清 張之洞撰 來新夏 韋力 李國慶匯補 書目答問匯補 北京 中 華書局 2011 頁 從現有地方志中沒有發現明確寫出卷數有缺的例子 但若比較其他地方志所記 載的本數 部分地區如 廣西府志 的本數就少於其他地方 參見附錄的地方 學校藏 御纂朱子全書 清單

40 30 施厚羽 若將殿本書籍置於整個清代中國出版文化 並將之與私家刻 書相比 可以發現殿本裡屬於前代經史的書籍數量較少 學者就 指出殿本的編纂應以當代著作為主 28 武英殿刻印完成後 除了宮 內收藏之外 也會向民間頒布 殿本向宮外流動方式有 頒布中 央各部院 地方各級政府 府州縣學 各省著名寺廟 或者成為 賞賜給宗室貴族 參加修纂的翰林 各級官員 地方著名學者 或作為外國使臣的禮物 除了從上至下的賜與之外 也准許書坊 自行刷印 或者經由省府組織重刻 再交由縣級官府或募集個人 捐款刻印 29 由此觀之 統治者是有意擴大御纂書籍的影響 但對 民間而言 官方編纂多為大部頭書籍 刊印的成本過高 私人刊 印的意願並不算太高 憑依上述的討論 我們可以稍微想像 朱 子全書 離開武英殿之後可能歷經的旅程 下文暫時離開這部書自身的脈絡 轉個方向 從統治者的角 度來看待 朱子全書 而最宜傳達聖祖欲宣傳的理念是其親作 之 自序 五 聖祖御製序文中的官方意識形態 康熙帝自幼即深習儒家學問 因受身邊的儒臣影響 對儒家 的興趣漸被引導到理學 30 朱子全書 之首有其親作序文 詳盡 地描寫了為何要編纂刊印 朱子全書 的心路歷程 同時也傳達 了對朱子學的推崇與敬愛 在序文的開頭 他首先批評三代聖賢 思想 到了秦漢以下無人傳承的窘境 28 盧秀菊 清代盛世武英殿刊刻本圖書之研究 圖書館學刊 6 期 1989 臺北 頁 吳哲夫 清代殿本圖書 故宮文物月刊 頁 葉高樹 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 臺北 稻鄉出版社 2002 頁 186

41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31 唐虞夏商周聖賢迭作 未嘗不以文字為重 文字之重 莫過 五經四書 每覽古今 凡傳於世者 代不乏人 秦漢以下 文章議論無非因時制宜 諷諫陳事 繩愆糾繆 補偏救弊之 計耳 皆不近於王道之純 31 認為三代以下五經 四書最為重要 但是秦漢以下的文章議 論卻與王道相距甚遠 只圖補偏救弊 接著他開始自述早年讀書 的經驗 為文求華美而武功圖剛勇 然而自康熙 35 年 1696 時 親征準噶爾後 開始自我反省過去的態度 予少時頗好讀書 只以廣博華贍為事 剛勇武備為用 自康 熙三十五年天山告警 朕親擐甲冑 後有所悟而自問 兵可窮乎 武可黷乎 數十年來 方得宋儒之實 據雖 漢之董子 唐之韓子 亦得天人之理 未及孔孟之淵源 至 邵子 周子 似二程之充養有道 經天緯地之德 聚百 順以事君親 前儒已誦之矣 32 雖然聖祖也承認董仲舒 179 B.C.E-104 B.C.E 韓愈 也掌握天人之理 但惟獨宋儒最能把握孔孟真傳 這樣的看 法可能是受到朱熹道學 道統觀的影響 接著又引出歷代諸儒之 中以朱子能真正繼承孔孟 必且盛讚其功績 至於朱夫子 集大成而繼千百年絕傳之學 開愚蒙而立億萬 世一定之規 至於忠君愛國之誠 動靜語默之敬 文章 31 宋 朱熹著 清 李光地 熊賜履編纂 御纂朱子全書 序 頁 宋 朱熹著 清 李光地 熊賜履編纂 御纂朱子全書 序 頁

42 32 施厚羽 言談之中 全是天地之正氣 宇宙之大道 朕讀其書 察其 理 非此不能知天人相與之奧 非此不能治萬邦於衽席 非 此不能仁心仁政施於天下 非此不能外內為一家 33 由此觀之 康熙帝推重程朱之學的原因 除了自身對朱熹的 崇敬之外 其作法也有鞏固統治的目的 34 故云讀朱子書可知天人 相與 安邦定國的方法 在此程朱同時做為統治內外 安定臣民 的工具 更發揮了教導人民忠君愛國的效果 35 到了最後一段他自 述編書的理由 但因擔心後世批評他假借朱子名義而自作議論 故述而不作 然而聖祖認為 歷代的經典注解境界都未達到朱子 的高度 他以極為誠懇的態度向世人自陳何以編纂此書 讀書五十載 只認得朱子一生居心行事 故不揣粗鄙無文 而集各書中凡屬朱子之一句一字 命大學士熊賜履 李光地 素日留心於理學者 彙而成書 名之 朱子全書 以備乙 夜勤學 雖未能幾於寡過 亦自勉君親之責者 朕又思朱子 之道 五百年未有辨論是非 凡有血氣皆受其益 朕一生所 學者 為治天下 非書生坐觀立論之易 朕集朱子之書 恐 後世謂借朱子之書自為名者 所以朕敬述而不作 未敢自有 議論 往往見元明至於我朝 注作講解萬不及朱子 而各出 已見 每有駁雜反為有玷宋儒之本意 凡讀是書者 諒 吾志不在虛詞 而在至理 不在責人 而在責己 求之天沒 而盡人事 存 吾之順 沒 吾之寧 未知何如也 宋 朱熹著 清 李光地 熊賜履編纂 御纂朱子全書 序 頁 宋德宣 康熙思想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 頁 葉高樹 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 頁 宋 朱熹著 清 李光地 熊賜履編纂 御纂朱子全書 序 頁

43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33 簡言之 御纂朱子全書 是要讓天下士人有個正確的典範 不 管是立身處世 忠君愛國 還是天人相與皆可自朱子處得到 李 光地在 進朱子全書表 中說朱子的著作 惟其書流行於海內 前代雖頒行學校 知德者稀 全編則剝 蝕經坊 研精實寡 從未有紹其道 傳其心 典極累朝尊異 之隆 六百年來編朱子書者 其得詳晷輕重之中 誠未 有如我皇上者也 非夫心心相繼不隔絲毫 聖聖相承如合符 節 孰能與此哉 37 李氏盛讚康熙帝對朱子之隆禮 雖不無溢美 但這段話同時 也說出了康熙帝對這部書所寄予的期望 不僅希望藉此書來自我 砥礪 希望能心法朱子 也希望天下讀書人都能以朱子思想道德 自勉 還希望能以此樹立朱子在官方意識形態中獨一無二的地位 宗室允禮 很清楚地點出這部書的作用 他說聖祖 命 儒臣排纂 朱子全書 刋布於世 學者誠能取此書朝夕研究 身體而力行之 則 爲 聖賢也不難矣 又何必誇多鬭靡 以馳逐於 風雲月露之文也哉 38 其實尊崇程朱之學乃是當時的時代潮流 不過 朱子全書 的刊行確實也讓這個浪頭又推得更高 而全書內沒有任何一字御批 除了由於聖祖希望 闢除歷代 注解都不明朱子本意的弊病 才需編此書以正學問之外 或許也 因為清楚地意識到書籍刊行 對廣大士人群體的影響力 若以帝 清 李光地 榕村全集 卷 25 頁 清 允禮 自得園文鈔 收於 清代詩文集彙編 上海 上海古籍出 版社 2010 年據清乾隆刻本影印 283 冊 頁

44 34 施厚羽 王之尊批注 則意味著評價聖人 既然朱熹是康熙皇帝心中的至 高標準 也不可能在書中批評朱子的思想 如同前面所提 清代初期以理學為宗 在反省陽明一派的弊 病之後 學者開始有回歸程朱的傾向 像清初陸隴其 所著 讀朱隨筆 就是摘取 朱子文集 闡發微意 摘取朱子著 作來發揚其思想的做法早就為士人所行 康熙帝這部書在編纂之 前 其他文人也曾經編輯朱熹著作 並命之為 朱子全書 如 晚明學者就有一些節要朱子著作的作品 例如東林學者鄒經畬 生 卒年不詳 著有 朱子節要補 朱子全書偶摘 清初馮班 在 鈍吟雜録 曾提及讀過 朱子全書 康熙初 年蔡衍鎤 生卒年不詳 所著 操齋集 中有 朱子全書跋 等 不過在 御纂朱子全書 刊行後 後代學者所指涉的就是康熙皇帝 御纂的版本了 另一方面 雖然康熙皇帝並未在御製序文中提及 但 朱子全書 之編纂 除了康熙本人塑造官方意識形態的目的 如果綜合明末到清初 民間出現了不少摘錄朱子著作的作品的現 象 我們可以說 御纂朱子全書 也同時回應了當代的學術潮流 如此則更能解釋為何該書能被士人群體所廣泛接受 而這部書刊印之後 康熙帝藉著頒賜地方學宮並允許刊印等 措施 試圖主導和控制文化 在下文關於地方學校書籍清單的討 論中 更可見官方以量取勝 以程朱思想為官方意識形態的文化 政策 確實產生了預期的作用 不過書籍一旦流傳於民間 民間 如何接受書中欲傳達的意識形態 就不是皇帝所能百分之百掌握 而皇帝又是怎麼看待書籍實際流傳後 所產生的各種現象 他又 採取什麼樣的處理方式 下文將透過高宗的例子來說明

45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35 六 乾隆年間頒發書籍上諭所見之目的 前面已經用 朱子全書序 來處理了康熙皇帝的想法 與為 何修 朱子全書 的背景 這部份則利用乾隆帝的幾則上諭 從 書籍流傳的角度 討論乾隆帝希望御纂書籍達到何種效果 官方 編纂書籍可謂一種文化動員 從編纂 刊刻到發佈 大量的人員 牽涉其中 編纂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廣為流傳 皇帝當然不希望書 籍頒佈到地方後就被束之高閣 乏人問津 所以自康熙朝以來皆 准許民間刷印流通 而且殿本刊行後除了用於頒賜 陳設之外 武英殿也會刷印部分書籍的通行本 標明價碼於書肆中販售 但 如果從政府的觀點來看 此策略是否能達成目的呢 從 大清會 典事例 中乾隆三年 1738 頒行書籍的上諭可知 諭 從前頒發聖祖仁皇帝御纂經史諸書 交直省布政使敬謹 刊刻 準人刷印 並聽坊賈刷賣 原欲士子人人誦習 以 廣教澤 近聞書版收藏藩庫 士子及坊閒刷印者甚少 著直 省督撫將書板重加修整 俾士民易於刷印 坊閒有情願翻刻 者 聽其自便 毋庸禁止 如御纂諸書內有為士子所宜誦習 者 著該督撫奏請頒發刊版流布 至武英殿 翰林院 國子 監皆有存貯書版 亦聽人刷印 從前內務府所藏各書 如滿 漢官有願購覓誦覽者 概準刷印 39 如果單就上諭來看 會認為殿本或從殿本翻刻御纂書籍 士 人皆不好使用 就高宗的角度而言 不管是一般讀書人或庶民 39 清 崑岡等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 收於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 上海 古籍出版社 1995 卷 69 頁 61-62

46 36 施厚羽 都鮮少刷印御纂書籍 他認為原因出在官府未善盡職責 未能使 百姓易於取得板片 所以指示各省應該要修整書板 提供品質良 好的板片給讀書人 這樣才能達到讓書籍廣為流傳的目的 但從 對象來說 它針對的是御纂經史書籍 這是否代表 朱子全書 這類的子部書籍不包含在內呢 從現存史料來說 我們無法精確 地指出坊間刊印 朱子全書 的數量 但高宗的上諭提示我們 官方有意圖地將御纂書籍推行於民間 除了將書籍頒佈於府署 學校之外 更要求各省政府提供方便民間印書的管道 這點在同 年的上諭中表達地更清楚 諭 士子書藝之外 當令究心經學 以為明道經世之本 我 皇祖御纂經書多種 紹前聖之心法 集先儒之大成 已命各 省布政使敬謹刊刻 聽人刷印 亦准坊閒翻刻廣行 恐地方 大吏不能盡心經理 則士子購覓 仍屬艱難 著督撫藩司等 善為籌畫 將士子應讀之書 多行印發 以為國家造士育材 之助 40 乾隆帝認為總督 巡撫 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等應該主動扮 演印刷書籍的角色 尤其康熙皇帝的御纂經書乃集先聖先儒的大 成之作 更是士子應讀之書 而這麼做的目標是替國家培育人才 使讀書人熟習經世濟民與道統之所尊 從上述幾則上諭來看 皇 帝們有意識地想要運用御纂書籍影響士人群體 不過這並不表示 他們是以治統的角度來看待這個政策 縱使從康熙帝之後 道統 和治統可謂結合為一 歷代皇帝仍傾向站在以道統指導者來指揮 這一文化工程 乾隆三年 1738 的另一道上諭 除了明確提及 朱 40 清 素爾訥 欽定學政全書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9 年據乾隆三十九 年武英殿刻本 卷 4 頁

47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37 子全書 外 對於擴大書籍流佈以便於士子傳習一事 又有了更 具體的指示 御纂朱子全書 俱於學術有裨 自宜廣為傳習 今將 刷印各書所需墨工價銀兩 逐部核定 凡滿漢官員有情願指 俸若干 刷印書籍若干部者 由該旗該衙門查明 移咨武英 殿等各衙門照數刷給 行文戶部扣俸還項 則大小官員皆得 易於購覓 以備誦覽 至內廷書籍 外間士子無不群思觀覽 照從前頒發御選語錄等書之例 將武英殿各種書籍交與崇文 門監督 存貯書局 准令士子購覓 以廣見聞 41 高宗這幾道上諭的思維都延續著其祖父的思維 即希望御纂 書籍盡可能地擴大在民間流通 除了要求各省長官帶頭刊印之外 旗籍官員若有意願印刷者 也有相關措施 甚至開設書局便於士 人尋購 從這幾個政策來看 乾隆帝對御纂書籍在民間流傳之事 很是關切 康熙皇帝雖然也指示書籍應該廣為刷印 但乾隆帝積 極的要求顯然比康熙帝更為具體且深化 而乾隆帝的幾項努力大 約確實收到了成效 我們從河南巡撫臣尹會一 乾隆 四年 1739 正月 20 日的上奏可見 聖祖仁皇帝御纂 朱子全書 日講四書等書其板俱貯 開封府學宮 久經曉諭 士子人等刷印翻刻 並無留難 今 奉諭旨 臣復與藩司悉心籌畫 豫省所屬士子 現在各于城 鄉就近分社 每社設有社長 為之月課 講貫前項書籍八種 通共刷印工價銀七兩有零 所費無幾 州縣于養廉之外 本 41 清 素爾訥 欽定學政全書 卷 4 頁

48 38 施厚羽 有另給公費銀兩 以備地方公務之用 而振興學校乃有司之 責 酌動公費刷印 按社給發以備諸生講誦 仍將各書價直 遍行 曉諭如士民有家計饒裕 子弟讀書情愿刷印 俾孤寒 後學 借觀誦習者 不拘部數 並不需遠赴省城 但由該地 方官報明藩司 即先墊項刷發 雖山僻邊隅書賈不到之地 亦可偏為流布 俾士子潛心經學 以期實用 所有遵旨辦理 經書 緣由理合據實覆奏 伏乞睿鑒謹奏 42 尹會一詳細地奏陳了他接受上諭後的相關施政 包括在各城 鄉內設社 每月宣講包括 朱子全書 等書籍 而公費印刷這些 書籍 同時鼓勵士人 民眾自行印刷 也提供書籍給邊鄙之地 他認為經學實用乃書籍的目的 而非供奉在地方學校中生蠹 如 果尹氏確實執行 那我們可以想見 透過宣講 朱子全書 的內容 聖祖所希望傳達的讀書之道 四書六經優於性命的道理 都可以 藉著宣講這一有效率的傳播方式散布 而將書籍供應至偏遠地區 一方面所有讀書人都能閱讀 也同時是一種官方積極擴散其意識 形態的做法 且無孔不入的程度 也使得 朱子全書 在地方上 變得常見 雖然從上諭和尹會一的奏章之中無法獲悉士人對書的 看法 但至少從皇帝的角度而言 書籍廣泛流傳的目的確實達成 那麼接下來就要討論 從地方的角度來看 這部書的傳播狀況 七 地方收藏 閱讀御纂書籍的情況 大抵而言 書籍皆有其預設讀者 例如 朱子全書 大多頒布 到學校 書院 較少賞賜給大臣 43 如果說告竣就是宣告一部書的 42 清 尹會一 健餘奏議 收於 四庫禁燬書叢刊 北京 新華書店 2000 年據乾隆刻本影印 冊 40 史部 卷 6 頁 76-77

49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39 誕生 而無人閱讀是其死亡 那麼是否在康熙 52 年 1713 誕生 之後 朱子全書 是步入其死亡 作為學宮中的擺設 或作為 聖祖皇帝御纂之書 提醒諸人皇權的衍生 還是被視作朱子學問 的要領 仍然於地方上影響著無數的讀書人 下文主要還是從 朱 子全書 的情況出發 不過這個問題牽涉了多數御纂書籍的狀況 故在此仍從較大的視野來討論 一 御纂書籍於地方機構的收藏 自 御纂朱子全書 頒行後 從各地府州縣學的藏書清單常 可見此書 44 來源多由政府頒行而進入地方學校的收藏 舉例來說 上從府 州 如寧夏府學藏 御纂朱子全書 六部 每部 32 本 45 下至縣學 如東流縣存 御纂朱子全書 二部 46 除了寶慶府學中 的收藏可以確定是由武英殿刷印後頒布 47 大部分的縣學則缺乏明 確資料說明來源為殿本或坊間翻印本 而時間上也沒辦法一一確 定各個府州縣學所藏 朱子全書 是何時頒發 就地域分布而言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 以江浙 安徽 湖南等地最多 雖然這不表 示其他地區的學宮不收貯此書 可能因故 比如說戰亂造成書籍 焚毀 而使地方志缺載 我們有理由相信 既然書籍是發布各省 且准人民刊印 那麼帝國各處應該都可取得此書 但不管如何 43 其中也有用作賞賜的例子 例如雍正元年賞賜 朱子全書 給朝鮮使節 44 參見附錄 道光朝以前地方志中所載 御纂朱子全書 的收藏 部分地區的本 數不同於其他 我懷疑可能是地方上另外刊印的版本 而非直接由武英殿本翻 刻 45 清 張金城 乾隆 寧夏府志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68 年據嘉慶年 間刊本 卷 6 頁 清 吳篪 嘉慶 東流縣志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85 年據嘉慶 23 年刊本 卷 10 頁 清 吳篪 嘉慶 東流縣志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85 年據嘉慶 23 年刊本 卷 10 頁 458

50 40 施厚羽 大量的學校藏書清單中都可見此書 甚至有許多不止收藏一部的 學校 可見至少在地方學校中 這部書是容易取得的 除了官學 之外 皇帝也會賞賜給書院和各地孔廟 如康熙 55 年 1716 頒 賜給浙江萬松書院 48 熱河文廟落成時 乾隆帝亦下旨頒發武英殿 本 御纂朱子全書 等 49 綜上所述 在地方的教育機構中 朱 子全書 可說是常見的書籍 那麼在地方的士人又如何收藏這部書 在康熙 55 年浙江巡撫 徐元夢 奏報的一道摺子中 他敘述將康熙帝御筆 孝經 法帖 古文淵鑒 淵鑒類函 日講 四書 易 等出示於書院 當地士子跪稱 自古以來 雖有著名書院 然主子御筆字匾 法帖 大內之 書賞賜者 前所未有 我等猶如草芥 欣逢聖世 得進書院 讀書 皇帝為示惠愛教育聖意 既賞 及編著之各類書 豈但我等於書院讀書之人感念聖諭 即全省讀書之人 亦無 不感戴歡忭 50 而徐氏亦 將主子所賞法帖及各類書 恭陳書院 永為眾學 子典範 51 雖然徐氏公布的書籍並無 朱子全書 不過其中書 籍無一不具有御纂性質 他的彙報紀錄了地方士人對於御纂書籍 的態度 儘管我們也不可排除過度誇飾的成分 48 清 嵇曾筠等監修 沈翼機等纂 浙江通志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6 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 1 頁 清 和珅等奉敕撰 欽定熱河志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6 年據文淵 閣四庫全書本 卷 74 頁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 頁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 頁 1107

51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41 二 御纂書籍在地方的角色與功能 除了御賜書籍的皇權身份 御纂書籍在地方上又是怎麼被運 用呢 是可有可無 或具有其他功能 從乾隆元年 月 22 日 江西布政使刁承祖 的一封奏摺或許可以窺其 一二 江西布政使革職留任臣刁承祖奏 朱子全書 刻版向藏南 昌府署 於康熙五十三年遭被回祿 焚燬無存 迄今缺一未 全 士子無不遺憾 自應重付剞劂 以廣教思 臣將原本交 匠估計 共需工價四百余金 現商請撫臣 動支存公銀兩 鳩工刊刻 仍令書鋪印刷平價發售 52 根據前文所引乾隆三年 1738 上諭 康熙朝已命令各省布政使 刊印書籍 綜合刁承祖之陳奏 可知 朱子全書 曾頒布地方 依照殿本樣式重新刻印 存於省會 不過有趣的是 可從奏摺中 得知 刻印這麼大部頭書籍 約需 400 兩金 其價值約等於 400 兩白銀 根據學者研究 雍正末 乾隆初英國東印度公司從廣東 購買南京高級生絲的價格為一擔 155 兩到 175 兩之間 53 又一百金 約可於乾隆初年的紹興府購買七 八畝良田 54 但這對地方政府而 言顯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值得注意的是 依照刁氏的說法 這 是士子們自發地希望官府重刻此書 而重刻後又令書商印行發售 流佈於民間 換言之 地方上也認為御纂書籍是為了 廣教思 因此在書版毀於祝融後 仍要重新刊印 進而平價出售 使更多 52 翁連溪 清內府刻書檔案史料彙編 揚州 廣陵書社 2007 頁 岸本美緒 清代中国の物価と経済变動 東京 研文出版 1997 頁 岸本美緒 清代中国の物価と経済变動 頁

52 42 施厚羽 人都有機會閱讀此書 當 朱子全書 擺在官學或衙署中 不管 是否有人實際閱讀 只要不是無人知曉 其都可能成為文化權威 上的象徵 原書損毀 並且由士人提議使之二度重歸地方時的情 形下 這部書象徵皇朝的意識形態被地方所接受 進而聯繫中央 與地方對程朱理學的共同認同 地方並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官方主 導 以程朱為統的意識形態 他們同時也參與了這一思想風氣的 形塑過程 又如嘉慶 22 年 1817 御史卿祖培 奏請飭各省 學政講明 朱子全書 以端士習一摺說道 教化為立政之本 以正人心 以厚風俗 非特各省學政當講明正學 以端士習 即 督撫 藩臬以至道府州縣 各負有治民之責 皆應隨時化導 55 可以說 朱子全書 的角色不純粹體現在整理 辨明理學或朱 子思想 使儒者不至因閱讀摻入了後學觀點 而對程朱理學產生 龐雜 錯亂的理解 更進一步帶有教化的功能 當然這點在聖祖 御製序文便已明示 只是站在康熙帝的角度而言 其懇切的語氣 中更多表現在個人修身養性和讀書窮理的面向上 而落實到地方 官員時 又多了份校正風俗的味道 又譬如福建地區的官員徐夔 嘗一至福建學政署中 以士習浮僞 命刊 朱子 56 全書 以授諸生 還有嘉慶年間四川學政聶銑敏 廣發 朱子全書 以正士習 兩人同樣都藉著刊印 朱子全 55 清 崑岡等奉敕撰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 收於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頁 清 俞樾 春在堂雜文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9 卷 2 光祿大夫漁臣徐公家傳 三編 卷 2 頁 聶銑敏 字蓉峰 肇奎三子 乾隆乙卯優貢本科舉人 嘉慶乙丑進士 選庶 吉士改兵部武選司主事 己巳恭逢萬壽 進呈回文賦並詩頌稱 旨特授編修 庚午充貴州副考官 放榜前一夕 猶搜落卷 恐有遺珠 己卯提督四川學政 在任三年 文必親閱 無弊不剔 並廣發 朱子全書 以正士習 尋以知府揀

53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43 書 來矯正地方風俗 從這兩段史料來看 至少在官員眼中 朱 子全書 的教化功能更受到重視 當地方士風不淳時 學政即以 此書為教化之用 從另一個角度看 因 御纂 的朱子全書是 淳 的 才能歸正 不淳 由此觀之 對照聖祖認為此書兼具性 理 禮的評論 朱 子全書 已經由樹立官方標準的朱子思想這一層面擴大 甚至兼 具道德教化的性質 再參照前文尹會一的例子 這些施政都可看 作官方藉著 朱子全書 形塑意識形態的方式 且深具教化意義 而這些例子也成為良政的代表並記載於地方志中 也象徵著此番 意識形態被士人接納 三 地方士人的評價 從皇帝與地方官員的努力來看 他們積極地使書籍流通於地 方社會 並且獲得了一定成效 在地方上 士人取得該書的方式 大約有兩種 一為學校 孔廟 二為是私人藏書 手抄 以下將 分別討論 清代皇帝常頒布御纂書籍到孔廟 書院 而清代這兩處地方 與科舉文化密切相關 清代幾乎所有士人的一生都圍繞著科舉旋 轉 而在科舉考試的過程中 我們也可以看到 朱子全書 的影 響 例如嘉慶四年 1799 因為闈場之中原有的書籍不敷使用 故出考題時會拿出官書來參考 但是政府擔心這些書籍外傳之後 發浙江署紹興 士民感其德 建生祠以祀 易五賢祠為六賢 卒年五十四 題 祀四川名宦並祀鄉賢 見於 清 曾國荃等纂 光緒 湖南通志 南 京 鳳凰出版集團 2010 年據清光緒 11 年刻本 卷 184 頁 644

54 44 施厚羽 士人會藉著鑽研特定書籍來迎合考官 所以下令禁止使用舊的參 考用書 至於闈場中不足的書籍 則由相關科場向武英殿申請 並貯存於禮部和順天府 以備不時之需 隨經禮部行文武英殿 移取 朱子全書 四庫全書總目 三禮圖 各二部 一分存禮部 一分存順天府 屆鄉會試時 送闈中查閱 58 這個 措施說明了 朱子全書 也是出題參考用書 如果成為參考書 就算官方再如何嚴禁士民知悉 亦可以想像士子仍會趨之若鶩地 閱讀 同時也說明 朱子全書 藉由科舉這個龐大的選材機制 對清代士人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 除了對科舉的影響 在一般士人眼中 又是如何評價 朱子 全書 康 雍年間的劉之珩 生卒年不詳 學問上宗法陸隴其 一生仕宦最高只擔任過教諭 然致力鑽研 朱子 全書 這點也被記錄在地方志中 成為他一生裡最值得稱頌的 幾件事之一 59 而程朱一派的學者蔡世遠 在 寄寧化 五峰諸生 指出 朱子全書 中有無限道理 體用俱備 近 思録 則領要存焉 總在讀時句句切已 行事時刻刻對照耳 60 似乎他將 朱子全書 視為克己之書 其中道理具備 讀書處事 時反覆對照 這點與康熙皇帝的期望十分類似 又戴殿泗 在 與朱西崖先生書 說 58 清 英匯等纂 闈中書籍 欽定科場條例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89 年據咸豐年間刻本 卷 43 頁 劉之珩 字鈍軒 康熙丙寅拔貢 其學以陸隴其為宗 力闢姚江末流之說 於 朱子全書 致力尤久 官永興教諭 每教人變化氣質 專力主敬 學者翕 然宗之 黌舍至不能容 憂歸 起甯遠教諭 峝蠻為亂 攝縣篆數月 力禦之 坐在永興時失察曾靜案 罷歸 卒年七十八 著有 講授摘要 慎言集 格物集 近思清錄 見於曾國荃等纂 光緒 湖南通志 卷 199 頁 清 蔡世遠 二希堂文集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6 據文淵閣四庫全書 本 卷 8 頁 18-19

55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45 昨支來 朱子全書 一部分日挨誦 自客歲除日為始 至今 月之初 纔克一週 以時日計 頗為淹滯 而此中精要 竊 恨無所領會 然深觀其中閎深 無細大之不包 精簡又兩言 而可盡 61 而方東樹 的學生戴鈞衡 於 與方 海舲書 也說 願足下從公之暇日 取 性理精義 朱子 全書 大學衍義 三者時加玩索 以立經世之本 62 在此 朱子全書 從道德手冊變成了經世濟民的根本 這個看法雖然 和前面兩個例子 乃純粹將該書視作道德學問的方法 略有不同 但基本上都超脫了聖祖御製序文中對此書的期待 另一種閱讀的途徑為私人收藏 周中孚 的 鄭 堂讀書記 仿照了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一一介紹所見之書 考證其版本 真偽並評價內容 他也同意 朱子語類 和朱子文 集無法體現朱子思想之精粹 而 朱子全書 則擺脫了二書之缺 點 63 也就是說 從一個藏書家和目錄學家的觀點 他肯定了 朱 子全書 釐正朱子思想的作用 61 清 戴殿泗 風希堂文集 收於 清代詩文集彙編 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 2010 年據道光八年九靈山房刻本 415 冊 卷 3 頁 清 戴殿泗 風希堂文集 收於 清代詩文集彙編 415 冊 卷 3 頁 康熙五十二年大學士李光地等奉敕撰 謹案南宋諸儒所作 語錄 文集 惟朱子卷帙最為繁富 然 語類 為門人黎靖德所編 中閒不無譌誤宂複 雜 而未理大全 集 亦精麤雜載 細大兼收 觀者又苦其煩多 迷於指趣 是 編分類排纂 釐為一十九門 凡學六卷 四書十九卷 六經十六卷 性理七卷 理氣二卷 鬼神一卷 道統六卷 諸子三卷 歷代二卷 治道二卷 藝文二卷 冠以御製序文及進表職名凡例 見於 清 周中孚著 黃曙輝 印曉峰標校 鄭堂讀書記 上海 上海書店 2009 卷 37 頁 582

56 46 施厚羽 士人閱讀書籍的方式 除了在地方學校或孔廟閱讀書籍之外 有時也會用手抄的方式記錄 縱然印刷術在宋代就已經非常發達 且刻書的門檻也沒有特別高 但手抄一直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 直到明代中葉以後印刷術才取代手抄 成為書籍最主要的傳播方 式 不過就算印刷術發達 手抄仍是一個重要的知識傳播方式 有的文人雅士獨好手抄的質感 而一些貧困的士人從官方或私人 的藏書閣借書抄寫 以獲取知識 一個時代較晚的小例子大約可 以呈現一個普通士子的生活 是如何與 朱子全書 產生聯繫 在道光 年間修纂的 濟南府志 記載 王斌 字 憲章 齊河人 世業儒 雅好詩書 暇則持一編雒誦 耄年不倦 七旬後猶手鈔 朱子全書 以供玩味 64 在這個例子裏面 王斌 之所以抄寫 朱子全書 大概並非由於貧困 而是帶有品味朱子 書中道理的味道 從此例亦可謂 朱子全書 有端正 教育士人 的功能 我們可以想像 在底層士子的生活中 若有機會接觸這 部書 大概也可能如王斌 是平時研讀學問的一部分 而官方所 希望賦予的意識形態 也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一般士人的生命之中 士風也就暗暗地被官方的意識形態形塑 大抵而言 朱子全書 是受士人肯定的 而且常常表現在 對於朱熹學說的喜好上 士人尤注意修養自身的實用和經世濟民 的部分 且時時參照玩味 也就是他們都比較注意 朱子全書 對於 行 的用處 在此見不到抽象思考 尤其上述三者的學術 態度基本上都是站在支持宋學的立場 在撰述時 清代學者也會 參閱 朱子全書 或藉此書論證觀點 例如査慎行 在 周易玩辭集解 自述中說 余既作 河圖說 復細閱 朱 64 清 王贈芳 道光 濟南府志 臺北 學生書局 1968 年據道光 20 年刻本 卷 56 頁 5278

57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47 子全書 其中數條 有與鄙見相發明者 因摘附于左 65 河圖 說 也以朱子也用河圖生蓍來佐證 河圖 出於讖緯 八 結語 從皇帝的角度來看 御纂朱子全書 是為了推廣朱子思想 而存在的 就建立朱學為典範這點來說 至少在官方的意識形態 上 程朱成為不可動搖的標準乃是不容質疑 縱然這樣的影響可 能不見得完全來自於 朱子全書 然而 這部書等同於朱子部 分著作的重編 與 語錄 雜冗後學思想不同 從士人的角度來 看 不管是地方官員的施政或士人的評價 很多時候 朱子全書 被當作修養道德的參考用書 甚至 大部分的文集討論此書時 並不會強調其 御纂 的性質 而是從朱子學問的角度來談 只 有在一些頌德的文字中才會特別提出 御纂 的性質 從目前的 材料來看 無法說明他們是否是有意地忽略 朱子全書 與皇帝 的意態相關 或者對他們而言 原著者是朱熹這一點才更具意義 不過若我們從反面來看 士人沒有談到這部書籍的編纂 篇 次的問題 甚至並無動其根本的相左意見 如此大同小異的言論 可能同時反證了他們同意這種意識形態 這正代表著他們被官方 的意識形態內化 清初理學反對過於強調性命 注重實際 經世 的特質 也同樣反應在篇次的安排上 四書六經抬至性命之前 除了康熙皇帝個人的解讀之外 從沒有對篇章結構的批評 也可 證明當時的學術潮流認同這樣的做法 換句話說 御纂朱子全 書 讓我們看到了清代皇帝藉由書的編纂和流傳 試圖影響士風 65 清 查慎行 周易玩辭集解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6 年據文淵閣四庫 全書本 卷首 頁 4

58 48 施厚羽 而當代的學風也同樣影響著皇帝的觀點 士人群體的學風 讓他 們可以接納官方所賦予的意識形態 在這個過程中 沒有一方是 完全被動地接受對方施加的力量 而是互相影響 吸納

59 從 御 纂 朱 子 全 書 看 清 代 前 期 官 方 意 識 形 態 與 士 風 的 形 塑 49 附 錄 道 光 朝 以 前 地 方 志 中 所 載 御 纂 朱 子 全 書 的 收 藏 66 地 域 時 間 書 名 數 量 頒 布 時 間 山 西 乾 隆 大 同 府 志 山 西 乾 隆 渾 源 州 志 12 冊 山 西 乾 隆 陵 川 縣 志 12 本 山 西 乾 隆 寧 武 府 志 每 部 32 本 山 西 乾 隆 蒲 縣 志 一 部 山 西 乾 隆 太 谷 縣 志 一 部 山 西 嘉 慶 太 平 縣 志 一 部 山 西 道 光 大 同 縣 志 一 部 山 西 道 光 陽 曲 縣 志 12 本 山 東 道 光 濟 南 府 志 25 本 山 東 道 光 泰 州 志 四 川 乾 隆 鄰 水 縣 志 一 部 四 川 道 光 萬 州 志 一 部 計 40 本 四 川 道 光 遵 義 府 志 一 部 甘 肅 乾 隆 狄 道 州 志 六 部 甘 肅 乾 隆 合 水 縣 志 一 部 甘 肅 乾 隆 華 亭 縣 志 66 本 表 格 依 據 愛 如 生 中 國 方 志 庫, 以 朱 子 全 書 為 關 鍵 字 檢 索 後 整 理, 表 格 中 空 白 的 部 分 即 地 方 志 未 記 載 檢 索 日 期 :2013 年 9 月 14 日

60 50 施 厚 羽 甘 肅 乾 隆 涇 州 志 六 部 甘 肅 乾 隆 靜 寧 州 志 二 部 八 套 甘 肅 乾 隆 寧 夏 府 志 三 套 25 本 甘 肅 乾 隆 通 渭 縣 志 六 部 安 徽 康 熙 安 慶 府 志 一 本 康 熙 53 年 安 徽 康 熙 泗 州 直 隷 州 志 安 徽 乾 隆 池 州 府 志 安 徽 乾 隆 廣 德 直 隸 州 志 安 徽 乾 隆 含 山 縣 志 二 部 安 徽 乾 隆 績 溪 縣 志 安 徽 乾 隆 潛 山 縣 志 二 部 八 函 安 徽 乾 隆 銅 陵 縣 志 22 本 無 套 安 徽 乾 隆 望 江 縣 志 二 部 八 套 安 徽 嘉 慶 備 修 天 長 縣 志 稿 兩 部 共 八 套 安 徽 嘉 慶 東 流 縣 志 兩 部 安 徽 嘉 慶 桂 東 縣 志 一 部 25 本 康 熙 51 年 安 徽 嘉 慶 合 肥 縣 志 兩 部 安 徽 嘉 慶 懷 遠 縣 志 安 徽 嘉 慶 涇 縣 志 一 部 安 徽 嘉 慶 旌 德 縣 志 兩 部 安 徽 嘉 慶 南 陵 縣 志 八 套 安 徽 嘉 慶 寧 國 府 志 二 部 安 徽 嘉 慶 蕪 湖 縣 志 兩 部 八 套

61 從 御 纂 朱 子 全 書 看 清 代 前 期 官 方 意 識 形 態 與 士 風 的 形 塑 51 安 徽 道 光 繁 昌 縣 志 二 部 共 計 八 套 安 徽 道 光 阜 陽 縣 志 安 徽 道 光 休 寧 縣 志 貳 部 江 蘇 乾 隆 江 都 縣 志 二 部 江 蘇 乾 隆 金 山 縣 志 一 部 江 蘇 乾 隆 句 容 縣 志 二 部 共 八 套 江 蘇 乾 隆 吳 江 縣 志 三 部 江 蘇 乾 隆 震 澤 縣 志 一 部 江 蘇 嘉 慶 高 郵 州 志 一 部 江 蘇 嘉 慶 直 隸 太 倉 州 志 全 函 江 蘇 道 光 重 修 儀 徵 縣 志 二 部 康 熙 55 年 江 蘇 道 光 重 修 儀 徵 縣 志 一 部 直 隸 乾 隆 任 邱 縣 志 一 部 直 隸 乾 隆 肅 寧 縣 志 一 部 直 隸 嘉 慶 長 垣 縣 志 兩 部 河 南 乾 隆 登 封 縣 志 河 南 乾 隆 獲 嘉 縣 志 一 部 河 南 乾 隆 襄 城 縣 志 四 套 浙 江 雍 正 浙 江 通 志 康 熙 55 年 浙 江 乾 隆 昌 化 縣 志 六 部 浙 江 乾 隆 杭 州 府 志 浙 江 乾 隆 瑞 安 縣 志 浙 江 乾 隆 紹 興 府 志 12 部

62 52 施 厚 羽 浙 江 乾 隆 烏 程 縣 志 十 部 浙 江 乾 隆 諸 暨 縣 志 八 部 浙 江 嘉 慶 慶 元 縣 志 浙 江 嘉 慶 山 陰 縣 志 12 部 浙 江 道 光 東 陽 縣 志 每 部 32 本 浙 江 道 光 建 德 縣 志 四 部 浙 江 道 光 上 元 縣 志 康 熙 52 年 浙 江 道 光 武 康 縣 志 一 部 32 本 陝 西 雍 正 藍 田 縣 志 康 熙 57 年 陝 西 乾 隆 淳 化 縣 志 二 部 六 套 陝 西 乾 隆 鳳 翔 府 志 二 部 陝 西 乾 隆 伏 羌 縣 志 六 部 陝 西 乾 隆 石 泉 縣 志 一 部 陝 西 乾 隆 咸 陽 縣 志 二 部 陝 西 嘉 慶 洛 川 縣 志 陝 西 道 光 重 修 汧 陽 縣 志 二 部 共 六 函 湖 北 乾 隆 長 陽 縣 志 一 部 湖 北 乾 隆 黃 崗 縣 志 湖 北 乾 隆 黃 梅 縣 志 一 部 湖 北 乾 隆 棗 陽 縣 志 一 部 湖 南 康 熙 耒 陽 縣 志 一 部 湖 南 乾 隆 安 鄉 縣 志 兩 冊 八 套 湖 南 乾 隆 桂 陽 縣 志 二 部 八 函

63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湖南 乾隆 祁陽縣志 二部 湖南 乾隆 清泉縣志 二部八函 湖南 乾隆 湘潭縣志 二部 湖南 乾隆 永興縣志 一部 湖南 嘉慶 長沙縣志 兩部 湖南 嘉慶 常德府志 八函 湖南 嘉慶 龍山縣志 湖南 嘉慶 盧州府志 二部 80 本 湖南 嘉慶 沅江縣志 兩部四函 湖南 道光 寳慶府志 湖南 道光 鳳凰廳志 二部每部 40 册 湖南 道光 永州府志 湖南 道光 永州府志 貴州 道光 大定府志 貴州 道光 貴陽府志 一部 貴州 道光 思南府續志 一部 雲南 雍正 阿迷州志 一部 雲南 乾隆 石屏州志 八本 雲南 道光 廣南府志 雲南 道光 昆明縣志 福建 康熙 南平縣志 福建 乾隆 安溪縣志 福建 乾隆 南靖縣志 二部八套 80 本 53 康熙 52 年 乾隆十年 雍正九年鄂爾泰置 乾隆元年 一部計四套 雍正九年鄂爾泰置 十二本

64 54 施 厚 羽 福 建 道 光 彰 化 縣 志 一 部 廣 西 乾 隆 富 川 縣 志 一 部 廣 西 乾 隆 廣 西 府 志 13 本 東 北 道 光 承 德 府 志 一 部 四 函 東 北 道 光 吉 林 外 記 一 部 四 套

65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55 徵引書目 史料 一 史籍 政典 檔案 宋 朱熹著 清 李光地 熊賜履編纂 御纂朱子全書 收於 景印 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商務 1983 年據國立故宫博物院藏本 清 大清聖祖仁 康熙 皇帝實錄 臺北 華文書局 1964 清 永瑢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臺北 商務 1965 年據乾隆武英殿 刻本 清 英匯等 欽定科場條例 臺北 文海 1989 年據咸豐刻本 清 素爾訥 欽定學政全書 臺北 文海 1969 年據乾隆 39 年武英 殿刻本 清 張之洞撰 來新夏 韋力 李國慶匯補 書目答問匯補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清 崑岡等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 載於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 上 海古籍出版社 199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 北京 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 1996 翁連溪 清內府刻書檔案史料彙編 揚州 廣陵書社 2007 二 方志 清 王贈芳 道光 濟南府志 臺北 學生書局 1968 年據道光 20 年刻本 清 吳篪 嘉慶 東流縣志 臺北 成文 1985 年據嘉慶 23 年刊本 清 和珅等 欽定熱河志 北京 商務 2006 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 張金城 乾隆 寧夏府志 臺北 成文 1968 年據嘉慶年間刊本 清 黄宅中 道光 寳慶府志 臺北 成文 1975 年據民國 23 年 重印本 清 嵇曾筠等 浙江通志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6 年文淵閣四庫 全書本

66 56 施厚羽 清 曾國荃 光緒 湖南通志 南京 鳳凰出版集團 2010 年據 清光緒 11 年刻本 三 文集 清 允禮 自得園文鈔 收於 清代詩文集彙編 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 2010 年據清乾隆刻本影印 清 尹會一 健餘奏議 收於 四庫禁燬書叢刊 北京 新華書店 2000 年據清乾隆科本影印 清 李光地 榕村全集 臺北 力行 1969 清 周中孚著 黄曙輝 印曉峰標校 鄭堂讀書記 上海 上海書店 2009 清 俞樾 春在堂雜文 臺北 文海 1969 清 昭槤 何英芳點校 嘯亭雜録 北京 中華書局 1980 清 査慎行 周易玩辭集解 北京 商務 2006 年據文淵閣四庫全 書本 清 蔡世遠 二希堂文集 北京 商務 2006 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 戴鈞衡 味經山館文鈔 載於 清代詩文集彙編 上海 上海 古籍出版社 2010 年據咸豐刻本影印 清 戴殿泗 風希堂文集 載於 清代詩文集彙編 上海 上海古 籍出版社 2010 年據道光八年九靈山房刻本 論文 吳哲夫 清代殿本圖書 故宮文物月刊 3 卷 4 期 1983 臺北 頁 盧秀菊 清代盛世武英殿刊刻本圖書之研究 圖書館學刊 6 期 1989 臺北 頁 專書 王汎森 權力的毛細管作用 清代的思想 學術與心態 臺北 聯經 2013

67 從 御纂朱子全書 看清代前期官方意識形態與士風的形塑 57 史革新 清代以來的學術與思想論集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 朱賽虹 曹鳳祥 劉蘭肖 中國出版通史 清代卷 上 北京 中 國書籍出版社 2008 宋德宣 康熙思想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 黃進興 優入聖域 權力 信仰與正當性 臺北 允晨文化 1994 楊菁 清初理學思想研究 臺北 里仁書局 2008 葉高樹 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 臺北 稻鄉出版社 2002 岸本美緒 清代中国の物価と経済变動 東京 研文出版 1997 數位資料 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研製 中國方志庫

68 Examining the Official Ideology and Shaping of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ou-yu Shih* Based on Yu zuan Zhuzi quan shu by Shengzu of Qing,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deology disseminated by early Qing Dynasty emperors, and examined its promotion by local officials and its acceptance by scholars after the Yu zuan Zhuzi quan shu was published. The present study comprises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is center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Cheng- Zhu school an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olicies. The second section involves an analysis on the publication culture of the imperial court and the compilation and printing process of the Yu zuan Zhuzi quan shu. The third section is focused on analyzing Shengzu s mindset based on his imperial preface. In this section, the dissemination of ideology was further examined through Gaozong s imperial edict and the relevant documents of local officials. Various literary sources from school archives and discussions in other collected works were used to explain that such ideology was not only stipulated by the ruler, but also by scholars. The majority of discuss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are centered on the Kangxi and Qianlong reigns; however, a por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also examined the ideology during the mid- and late Qing Dynasty. Keywords: Shengzu ( 聖 祖,Emperor Kangxi 康 熙 ) Gaozong ( 高 宗,Emperor Qianlong 乾 隆 ) Yu Zhan Zhuzi quan shu ( 御 纂 朱 子 全 書,Imperial Complilation of Zhu Xi s Complete Works) ideology book culture * under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69 史 繹 第 38 期 2014 年 6 月, 頁 DOI: / 朝 鮮 天 下 圖 與 其 天 下 意 識 * 朱 祉 樂 ** 17 世 紀 後 期, 朝 鮮 出 現 了 大 量 獨 特 的 地 圖 天 下 圖 目 前 的 研 究 認 為, 這 與 17 世 紀 時, 東 亞 地 區 的 政 治 環 境 變 遷 有 著 密 切 的 關 係 本 文 利 用 了 學 者 對 朝 鮮 天 下 圖 的 研 究, 考 察 朝 鮮 天 下 圖 中 所 蘊 含 的 對 世 界 的 認 識, 亦 即 本 文 所 述 的 天 下 觀 地 圖 是 一 種 地 理 意 識 表 述 的 載 體, 表 現 了 製 圖 者 自 身 對 空 間 的 認 知 通 過 研 究 朝 鮮 天 下 圖, 本 文 發 現 朝 鮮 當 時 建 構 出 與 中 國 日 本 等 不 同 的 天 下 觀 而 這 種 思 想 上 的 變 動, 有 極 大 的 可 能 是 來 自 17 世 紀 東 亞 舊 有 秩 序 的 瓦 解 與 各 國 自 身 民 族 意 識 的 建 構 關 鍵 字 : 朝 鮮 天 下 圖 世 界 觀 東 亞 小 中 華 2013 年 2 月 收 稿,2013 年 7 月 通 過 刊 登 * 致 謝 辭 : 本 文 原 為 101 學 年 度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衣 若 蘭 老 師 開 授 中 國 史 三 課 程 期 末 報 告, 筆 者 修 改 之 後 投 稿 史 繹, 並 於 2013 年 12 月 第 38 期 史 繹 成 果 發 表 會 宣 讀 感 謝 衣 老 師 的 鼓 勵, 及 兩 位 匿 名 審 查 人 提 供 的 修 改 建 議, 但 文 責 由 筆 者 自 負 **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100 級 生

70 60 朱祉樂 一 前言 二 天下圖介紹 三 朝鮮天下圖的研究回顧 四 天下觀 華夷秩序與 山海經 五 結語 一 前言 地圖 在大英百科全書上的解釋是 在一個平面上 按比例 尺對地球某一地區的特徵 通常為地理的 地質的 地緣政治的 特徵 或某一天體的特徵所作的圖解表示 1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 中 無論是搭乘捷運 看房地產廣告 還是旅遊 都會碰到形形 式式的地圖 毫無疑問 地圖的功能就是以科學和客觀的手法 來反映特定的地理和空間 讓我們對地圖上所展示的某一空間有 個整體的概念 換句話說 是 表達空間的主要圖形形式 2 然而 在地圖上所表示出來的地理和空間 就一定是客觀的事 實嗎 例如歐洲所通行的世界地圖 習慣把美洲大陸放在地圖的 最左邊 歐洲則置於中心位置 相反 中國大陸和臺灣所出版的 世界地圖 則慣性把東亞地區放在地圖的中間偏左 美洲大陸則 移到最右 這兩種地圖會否影響兩個地區的人對世界的思考和想 像 另外 在地圖上利用不同的顏色來表達不同的政治實體是常 見的手法 而可能最讓臺灣人關切的是 不同國家所出版的地圖 1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topic/363506/map 檢索日期 2013 年 1 月 6 日 2 林天人 地圖 權力的視野 想像的空間 故宮文物月刊 304 期 2008 臺北 頁 10

71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61 會否用顏色來表達臺灣作為獨立政治單位的事實 還是把它放在 和中國大陸同一個色塊當中 釣魚台又屬於那一國的顏色 同樣 利用不同的投影法 是可以改變各大陸的大小的 如非洲大陸在 通行的投影法下 所表現出來的大小比例 是比它的實際面積要 小 所以 地圖必然是反映製圖者內心的空間觀 政治觀的人工 產品 擁有書寫權的製圖者 實際上是向閱讀者直接灌輸某種意 識 同樣 閱讀者除了看到某空間的精確實情外 也同時接受了 製圖者想要表達的 空間事實 因此 把地圖視為只具有反映精準的空間事實的單一功能 無疑是危險的 在今天 透過更精密的工具 我們已經能製造出 相當精準的地圖 而且對世界的想像也趨向單一 以四大洋和七 大洲作為世界的基本形態已為世人所公認 但製圖者依然可以透 過投影法 顏色 比例 圖例和不同的標誌 向讀者灌輸一種人 為建構出來的空間觀 那麼在前近代 地圖的多元功能和空間的 多元想像 必然比今天更為精彩 就好像清代的台灣輿圖 除了 實際功能外 它也是從中國內地的視野出發 表達一種 內中國 而外夷狄 的世界觀 回頭看看 17 世紀滿人所建的王朝 清朝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 後一個王朝 也是中國最成功的一個非漢族統治的王朝 然而 它的建立不單對中國疆域和中國與內亞的關係帶來深刻的影響 也同時衝擊到在傳統中華秩序中 與中央王朝長期保持朝貢關係 的東亞諸國 他們的反應如何 本文希望以一種朝鮮獨特的世界 地圖 天下圖為線索 來考察 17 世紀到 19 世紀朝鮮對天下和華

72 62 朱祉樂 夷等概念的思考 二 天下圖介紹 天下圖是一種很特別的世界地圖 之所以特別 是因為學者 很難在東亞的傳統地圖中 找到一種具有朝鮮天下圖結構的參考 系譜 3 換句話說 天下圖是朝鮮半島特有的世界地圖 在製作過 程中則可能參考了當時可以找到的各種地圖 這類天下圖大多被收錄在地圖冊之中 或冠以 天下圖 天 下總圖 天下諸國圖 或 四海總圖 等名 這種地圖冊除 了天下圖以外 也包括中國圖 多為中原省區地圖 日本圖 琉球圖 朝鮮八道總圖以及各道的分圖 這類地圖冊在 17 世紀晚 期至 19 世紀初期間在朝鮮半島內相當流行 學者則透過考察地圖 冊中朝鮮各道分圖的地名和行政區劃 推測各本地圖冊的製作時 間 4 之所以要透過朝鮮各道分圖來推測 是因為單靠天下圖的內 容 無法判斷具體的製作時間 讓我們看看天下圖的結構 天下 圖是圓形的地圖 主要分成四大部分 : 中央有一塊大陸 中國 朝 鮮 安南和西域諸國 東蕃 12 國 以及崑崙山與五嶽和幾條河流 分佈其上 繼而為一圈內海 有日本 琉球 暹羅等國 外面為 一環狀大陸 最外面則為另一圈外海 除了真實的地名外 大量 3 徐寧 古代圓形地圖研究史略 收入 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 編 歷史地理 上海 世紀出版 輯 頁 徐寧 國圖所藏李朝朝鮮后期的圓形地圖研究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4 期 2002 西安 頁

73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63 具神話色彩國名 湖澤名和山名也散佈在內海和環狀大陸之上 另外地圖的東西北極點則出現兩棵神話樹木 扶桑 盤古松和千 里盤木 大多數天下圖都包含以上的結構 部分甚至有經緯網和 南北極 部分外海南端有一大陸 圖一 圖一 天下圖 世紀 華盛頓特區 美國國會圖書館 Library of Congress 藏 三 朝鮮天下圖的研究回顧 已故日本學者中村拓 很早就對天下圖進行考訂 他研究了十多種天下圖並進行分類 按照地圖的陸地與海洋 順 次列出了 194 個地名 其中有重覆 並考訂出中央大陸的地名 多出自於史書如 漢書 西域傳 舊唐書 地理志 以及 通

74 64 朱祉樂 典 而內海和環狀大陸的地名多源自 山海經 因此天下圖上 的地名是早在 11 世紀前就有的知識 中村把明朝章潢 圖書編 所收的四海華夷總圖視為天下圖的前身 而天下圖則是 四海華夷總圖和一些天竺地圖 如日本法隆寺藏的五天竺圖 的中 間形式 也因為佛教世界觀確實曾傳到朝鮮半島 故他也推斷天下 圖是參考了中國的佛教世界地圖 更推斷中國在漢朝已經製作圓型 地圖 並傳到朝鮮 在印刷術有所發展後的 16 世紀在朝鮮半島上 廣泛流行 即現行天下圖是始於 16 世紀 5 圖二 四海華夷總圖 1532 麻州 哈佛大學圖書館 Harvard Library 藏 5 Hirosi Nakamura, Old Chinese World Maps Preserved by the Koreans, Imago Mundi 4 (1947): 3-22.

75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65 圖三 五天竺圖的線描示意簡圖 本圖引自 : 黃時鑒 從地圖看歷史上中韓 日 世界 觀念的差異 以朝鮮的天下圖和日本的南瞻部洲圖為主 復旦學報 社會科學版 3 期 2008 上海 頁 38 李約瑟 Joseph Needham, 則在中村的基礎上 認 為天下圖的世界觀是從中國傳入 為一種佛教和道教的混合物 並 結合崑崙山中心說 這種宗教寰宇觀無疑最先是從印度傳入 在中 國的代表為四海華夷總圖 然而這種寰宇觀在中國卻被視為 不可 盡信 6 另一位日本學者海野隆一考訂了中村尚未找到出處的幾個地 6 李約瑟原著 柯林羅南改編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譯 中國科學文明史 上海 世紀出版 2002 卷 2 頁 李約瑟著 陳立夫譯 中國 之科學與文明節本 臺北 商務印書館 1976 卷 6 頁 皆譯自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4 ),

76 66 朱祉樂 名 如 廣桑山 麗農山 和 廣野山 以及 天地心 他認為是出自唐代的 洞天福嶽瀆名山記 故海野認為天下圖 是以道教思想為基礎 受四海華夷總圖和利瑪竇的西方地圖影響 他也透過比照中國三才圖會中 記載變形的利瑪竇式地圖山海輿 地全圖 圖四 認為天下圖是 世紀朝鮮實學者一方面以 西學批判儒學 另一方面又批評西學的態度下的產物 是東方思 想和西方地圖學的混合物 7 圖四 山海輿地全圖 1607 溫哥華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圖書館 Asian Library in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藏 韓裔學者雷狄亞德 Gari Ledyard 同意 山海經 是天下圖 的主要內容 而且很多地名也是固定在地圖某處 結構沒有太大 的變化 他利用中村的研究 把 山海經 的地理方位和天下圖 的方位進行比對 發現 海內經 與中央大陸 海外經 與內海 7 關於海野隆一的研究 參考 徐寧 古代圓形地圖研究史略 載於 中國 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編 歷史地理 18 輯 頁

77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67 大荒經 與環狀大陸之間有所聯繫 另外 他認為中央大陸的 形狀是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的變形 混一圖的天理版本是 16 世 紀的作品 故合乎天下圖誕生的時期 見圖五 是傳統地理思 想和科學製圖學的結合 為實學派的地圖 他不同意中村的佛教 思想說 因為他認為天下圖地名多源自 山海經 而跟佛教有 關的地名只有天台山 另外把天下圖視為佛教地圖也和儒教大盛 的朝鮮時代不相符 8 圖五 雷狄亞德繪製的對照圖 他認為 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 的大陸與天 下圖的中央大陸之間有著某種變形關係 本圖引自 Gari Ledyard, Korean Cartography in 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 vol. 2 Book 2, 265. 韓國學者金良善認為天下圖和鄒衍思想有關 特別是 中國 四方之海 是號裨海 其外有大陸環之 大陸外又有大瀛海環之 方是地涯云 9 他亦指出自 世紀起開始有地圖被冠以 天 Gari Ledyard, Korean Cartography in 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 vol. 2 Book 2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金良善 梅山國學散稿 首爾 崇田大學博物館 1972) 頁 217 轉引自 徐寧 古代圓形地圖研究史略 收入 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 編 歷史地理 18 輯 頁 314 8

78 68 朱祉樂 下 之名 推測天下圖可上溯至那個時代 但雷狄亞德則反駁指 出 史記 中的鄒衍大九洲思想並非如此 上述文句實際出自 朝鮮時期魏伯珪 寰瀛志 一書 且魏伯珪所處正值天下圖盛行 的時代 不排除是他先看到現成的天下圖 再以此解釋鄒衍的思 想 10 韓國學者李燦同意傳世天下圖皆為 17 世紀後的作品 但其源 流可追溯至李朝前期 他留意到有些天下圖繪有經緯網和南北極 認為是傳統圓形世界觀和西方製圖學的結合 他不同意中村的中 國導入說 因為在中國未找到類似的圓形地圖 而海野所提到的 四海華夷總圖和利瑪竇的西方地圖又與天下圖相差甚遠 故他傾 向同意金良善所提的鄒衍世界觀和天下圖之間的關係 但也不否 認製作期間可能參考了上述兩種地圖 至於傳統的圓形世界觀則 可能和高麗時期尹誧所繪 以佛教思想為基礎的五天竺國圖有關 中國學者方面 徐寧曾分析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的一張天下 圖 他不同意因為天下圖的中央大陸被大海包圍 就只把它單獨 聯繫到佛教世界觀 如中村 或西方地圖的影響 另一方面 他 認為上面提到的 鄒衍世界觀 是經過朝鮮詮釋 朝鮮人也利用 這種世界觀對他們看到的中國式的利瑪竇地圖進行改造 並且找 到了天下和西方世界的契合點 他所分析的地圖雖具有經緯網和 南北極 但天下圖的基本結構並沒有改動 他同意海野的說法 認為朝鮮實學派一方面借吸收西學來抗衡儒學 一方面又把西學 本土化 從中國古文獻中找相應證據並說成是 自古有之 進 10 Gari Ledyard, Korean Cartography in 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 vol. 2 Book 2, 260, 李燦著 Kim Sarah 英譯 山田正浩 佐佐木史郎等譯 韓國 の古地圖 首爾 汎友社 2005 頁

79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69 而利用當時可利用的一切地圖 不論是佛教地圖 西方地圖 混 雜各種學說 製成天下圖 另外 他也強調天下圖的中心應該在 崑崙山 以抗衡中國中心論 11 另一位中國學者黃時鑒則認為朝鮮 圓形地圖是基於渾天說和相關的道教論述 又包容了西方地圓說 而成的 其一是因為部分天下圖外有八邊形的框架 當與道教的 八卦有聯繫 圖六 其二是部分天下圖有文句註解 所引的文句和利瑪竇坤輿萬國 全圖中的文句文義相同 故他認為朝鮮天下圖 是繼承了中國天下 觀後所建構出來的一種 既舊又新 既實又虛 的世界 12 近來韓國學者林宗台觀察到 利瑪竇地圖與中國改良版的西方 地圖引入朝鮮之後 便引起了朝鮮士人的興趣 在這樣的需求之 下 半島內曾一度充斥大量土製 利瑪竇地圖 這些都可從士 人文集中印證 故他認為天下圖的出現是受西方地圖的啟發 不 論是出於抗衝還是改造 且製圖上大多結合了東方的世界觀 他還舉了一張魏伯珪畫的利瑪竇天下圖 圖七 證明天下圖是 土製利瑪竇世界地圖的變種 利瑪竇也同時被朝鮮士人想像為曾 遊歷五大洲的旅者 又是提出九大洲說的鄒衍的追隨者 甚至可 以說 透過觀察真實的西方世界地圖 部分士人把西方的地理知 識融合到提出九大洲說的鄒衍思想當中 徐寧 國圖所藏李朝朝鮮后期的圓形地圖研究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4 期 頁 黃時鑒 從地圖看歷史上中韓日 世界 觀念的差異 以朝鮮的天下圖和日 本的南瞻部洲 圖為主 復旦學報 社會科學版 3 期 頁 Lim Jongtae, Matteo Ricci's World Maps in Late Joseon Dynasty, The Korean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33:2 (2011):

80 70 朱祉樂 圖六 有八邊形外框的天下圖 17 世紀 大邱 嶺南大學圖書館藏 另一位韓國學者吳尚學 英譯 Oh Sang-Hak 注意到天 下圖在 17 世紀後期出現是有特別因素的 一是官方放寬了民間的 地圖刊印和私藏 二是西學從中國的傳入 後者擴大了朝鮮人對 世界範圍的認識 他們試圖從古代經典中尋找打破中國華夷疆域 的局限 記綠未知世界與人跡以外大世界觀的文獻資料 而因此 具有完整大世界結構和各國方位的 山海經 成為了他們的主 要材料 同時 作者認為圓形地圖所反映的並非圓形世界觀 相 反 朝鮮並沒有打破天圓地方的傳統思想 圓框所表達的實為 渾 天觀 是把傳統天 地 人同時表達在畫紙上 圖八 若認 為地圖只反映圓形世界觀 則是忽略了傳統對 三才 宇宙觀的 想像 另外 在不違反 天圓地方 和 中國中心 的儒家思想下 道家的神仙思想也融入地圖之中 如一些仙山和神木 故天下圖 並非單純的地圖 實質是反映朝鮮晚期的宇宙觀 Oh Sang-Hak, Circular world maps of the Joseon Dynasty: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Worldview, Korea Journal 48:1 (2008):8-45.

81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71 圖七 魏伯珪 存齋全書 所載的利瑪竇天下圖 本圖引自 : 朴成勳 韓國 三才圖會 ( 서울 : 시공사 2002) 綜合上述諸位學者的意見 天下圖之所以出現於 17 世紀的地 圖 主要是因為官方對民間印藏地圖禁令的鬆弛 以及西學的傳 入所致 有學者認為天下圖是由中國或日本傳入 但兩國都沒有 相關結構的地圖流傳 另外也排除了佛教地圖說 因為天下圖無 論在結構上還是各國方位上 都和四海華夷總圖有異 佛教聖地 也不在圖上 更莫論朝鮮官方是以儒教立國 在上述情況下 那麼它就是直接參考了 山海經 中所描述 的世界結構 學者大多同意西方地圖傳入朝鮮後 朝鮮士人對世 界範圍的認知的確有所擴大 不論是出於抗衡還是融合 知識分 子都習慣從古書中尋找那些能突破傳統中國華夷地理觀的文獻 來理解西方的五大洲世界地圖 山海經 和道教經典正是超越 了狹小的華夷世界 論及人跡罕至的地方 而成為天下圖的材料

82 72 朱祉樂 圖八 此張天下圖的文句註解中有 三才 和 天圓地方 的文眼 本圖引自 李燦著 Kim Sarah 英譯 山田正浩 佐佐木史郎等譯 韓國の古地圖 頁 166 關於天下圖和鄒衍的聯繫 無疑把它視為是朝鮮士人在看到 繪有五大洲的西方地圖後 從中國古書中把它托古為鄒衍九大洲 說 會比較恰當 否則很難解釋為何朝鮮記載的鄒衍世界觀和 史 記 中的紀錄有那麼大的差異 至於圓形的世界想像 更確切來說 這是一種宇宙觀的表達 其中一張天下圖所印的註解 就有 三才 和 天圓地方 的文眼 圖八 即天下圖實際上並無超越 天圓地方 的地理觀 圓形

83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73 所表的是 渾天 的原理 讀者應注意到地圖的端點有三棵神木 其實就是地理的邊界 是日月出入的地方 更進一步來說 一張 印有星宿的天下圖就是最好的證明 星宿是印在圓圈之內 正好 反映圓形的作用是表天 是 三才 秩序的具體表現 圖九 另有學者認為西方地圖的傳入打破了中國中心觀 惟在視覺上 中國無疑被置於較崑崙山更為中心的位置 圖九 印有星宿的天下圖 本圖引自 Oh Sang-Hak, Circular world maps of the Joseon Dynasty: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Worldview, Korea Journal:34. 四 天下觀 華夷秩序與 山海經 上述研究 似乎已經清晰闡明天下圖的背景和內容 然而 子不語怪力亂神 15 六合之外 聖人存而不論 16 山海經 15 漢 鄭玄注 唐 孔穎達疏 論語正義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卷 7 述而 頁 8 16 清 王先謙注 莊子集解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5 內篇 齊物 論第二 頁 6

84 74 朱祉樂 既不是儒家經典 何以會成為天下圖對世界想像的主要材料 吳尚學認為 山海經 既突破了傳統狹小的中國華夷天下觀 連人跡罕至的地方也記錄下來 可以用來融合西方五大洲的地理 觀 另一方面 它又有完整的世界結構 17 然而 如下所述 同樣 面對西方地圖的傳入 中日兩地卻有不同於朝鮮半島的反應 既 然傳教士東來 西方地圖和知識傳入了東亞 而且在士大夫之間 流傳 那麼就不得不承認東亞以外的 未知世界 的確存在 萬 國時代要來臨了 這是不能無視的 中國製圖者所採取的手法 就是把中國繪畫在地圖的中央 且整體面積又佔據了超過全圖的 二分之一 至於傳教士所介紹的西方國家 則和其他夷狄一樣 小小的點綴在中國四周的大海之中 以示一視同仁 例如乾坤萬 國全圖古今人物事跡 圖十 在巨大的中國之下 被矮化的西 方諸國和其他夷狄小邦成為了映襯天朝的他者 經緯網也不過是 地圖上的裝飾品 但難道中國人不知道世界之大嗎 元朝的書籍 理應有介紹 13 省以外的地理範圍 18 故我們只能從思想史和天下 秩序的角度去理解這種地圖 它實際上是一種 大中國而小夷狄 的思想 另外 儒家對於 天 的想像是具有道德意義的 故地 圓說也不可能表現在中國地圖上 因此經緯網也顯得沒有地理學 上的功能意義 同樣 西方地圖進入日本後 也受到來自佛教的批判 以為 17 Oh Sang-Hak, Circular world maps of the Joseon Dynasty: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Worldview, Korea Journal: 十四世紀末至十五世紀初大明和朝鮮分別有兩張世界地圖傳世 : 大明混一圖 和 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 學者推測這兩張世界地圖的地理資料是繼承自 元朝 相關研究可見 劉迎勝主編 大明混一圖與混一疆理圖研究 南京 鳳凰集團出版社 2010

85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75 是撼動了南瞻部洲世界觀的地位 但隨後所見如浪華子的南瞻部 洲萬國掌果之圖 19 西方的地名的確被融入到日本的佛教地圖當 中 是佛教世界系統和西方地理系統的結合 更不用說的是 在 鎖國前西方地圖已經傳到日本 日本也重印了大量利瑪竇式的世 界地圖 可見其接受與包容外來文化的傳統 20 既然地圖是思想的 載體 那麼為什麼朝鮮不學習中國和日本的態度 而去引用荒誕 的 山海經 資料呢 本文覺得 17 世紀是一個關鍵的時刻 正如上文提到吳尚學的說法 經歷倭亂和胡亂後的朝鮮官方 已無力禁止民間對地圖的刊印收藏 這裡提醒了筆者還可以從胡 亂及其後大清入主中原對朝鮮天下觀的改變 來解讀天下圖 17 世紀的明清交替被視為東亞一次 歷史性地殼巨變 21 朝鮮自古抱有 事大 的外交策略 文化上也表現出 慕華 傾 向 加上倭亂時明神宗決意向半島派遣援兵 有 再造之恩 是故朝鮮對明朝的崇拜意識 並非無緣無故的愛 尊明排清 尊王賤霸 成為朝鮮在明清交替後的口號 蔑視 胡虜 的心 態一直潛伏在朝鮮士人當中 在春秋義理之下 甚至有尊王攘夷 的北伐論 崇禎年號被繼續使用 漢陽也設有祭祀明帝的大報壇 同一時間 清朝的 胡皇 卻要求漢人薙髮易服 完全顛覆了一 套以中國為中心所建構的華夏文明象徵符號 19 圖片可見 黃時鑒 從地圖看歷史上中韓日 世界 觀念的差異 以朝鮮的 天下圖和日本的南瞻部洲圖為主 復旦學報 社會科學版 3 期 頁 關於中日兩國對西方地圖的引用 可參考 黃時鑒 龔纓晏 利馬竇世界地 圖研究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伊東貴之 明清交替與王權論 - 在東亞視野中考察 收入 : 徐洪興等主編 東亞的王權與政治思想 - 儒學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上海 復旦大學出 版社 2009 頁

86 76 朱祉樂 圖十 乾坤萬國全圖古今人物事跡 1593 北京 北京圖書館藏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朝鮮雖然在丙子胡亂 後被 迫向清朝俯首稱臣 並一直保持與清朝之間的朝貢關係 但另一 方面 作為 東夷 的朝鮮卻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比 中原 更為 中 華 的地方 朱子之學內化到朝鮮士人的生活之中 使他們一直 恪守著中華禮儀和風俗 也就是說 在 胡虜 吞併 中原 以後 朝鮮認為自己成為了中華文化的正統繼承人 產生出一種優越的 小中華主義 我們可以看到 那些出使中國的燕行使者所作 的紀錄 在明朝時被稱為 朝天錄 但到清朝後 通通都只題

87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77 做 燕行錄 我們再回頭看天下圖 正如學者所研究 天下圖中央大陸的 地名大多來自史書 是真實存在過的國名 但 朝鮮 和 中國 無論在名稱還是地理範圍上 都有值得討論之處 故我認為在研 究天下圖時 都不能忽略 天下觀 和 華夷秩序 等的關鍵詞 首先是朝鮮的部分 17 世紀朝鮮半島的李氏政權 無疑將國 名定為 朝鮮 但我們應該注意到 歷史上的朝鮮半島 還有 三個時期是以 朝鮮 作為國名 檀君朝鮮 箕子朝鮮 和 衛 滿朝鮮 李朝開國君主李成桂在建國之初 就派使者到大明請 求皇帝賜予國號 當時朱元璋選了 朝鮮 以為 東夷之號 惟朝鮮之稱美 且其來遠 可以本其名而祖之 22 當時不論是明 太祖還是李朝君臣 所聯想到的 應該是箕子朝鮮的傳說 天 子之德 無愧於周武 殿下之德 亦豈有愧於箕子哉 23 明太祖 賜號一事 充滿了許多的暗示 箕子是孔子所稱的 殷末三仁 之一 是故當明太祖賜號後 朝鮮君臣皆設法把本朝跟箕子聯繫 塑造認同和正統性 無論在政治還是文化上 把周和明 箕子和 李氏朝鮮聯繫起來 都是出於對以大明為中心的世界體系和文化 體系的一種認同 經歷 17 世紀的明清交替後 有關箕子的暗示再 次出現在朝鮮半島內 李朝被迫與清朝建立君臣關係 而箕子則 再次成為 小中華主義 的重要基礎和依據 首先 箕子是中國人 22 魚叔權 考事撮要 首爾 : 南文閣 1974 年影印 引自 孫衛國 傳說 歷史與認同 : 檀君朝鮮與箕子朝鮮歷史之塑造與演變 收入 : 復旦大學文史 研究院編 從周邊看中國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 頁 鄭道傳 國號 三峰集 卷七 引自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刊 標 點影印韓國文集叢選 第五卷 首爾 : 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編刊 1990 頁 414 轉引自 孫衛國 傳說 歷史與認同 : 檀君朝鮮與箕子朝鮮歷史之塑 造與演變 頁 316

88 78 朱祉樂 而且是儒家的聖人 其次 箕子是朝鮮半島最早的教化之君 是 把朝鮮由 夷 變 夏 的關鍵人物 正因如此 朝鮮之有箕子 猶周之有文武也 24 的思想湧現 甚至提出 夷變為夏 吾為東周 25 的看法 而且最重要的是 箕子 雖其封之 又不臣之 26 李朝 君臣把 小中華主義 的源流 追溯到箕子之世 27 因此 我們大概可以知道 被儒者視為荒誕不經的 山海經 為何可以成為天下圖的基礎材料 因為成書於戰國中期的 山海 經 就有關於 朝鮮 的記錄 雖然 山海經 論及朝鮮時 並沒有提到和箕子的相關資訊 但這毫不妨礙它被李朝儒者詮譯 為箕子朝鮮 並與箕子傳說和相關的華夷暗示聯繫起來 另一方 面 17 世紀的李朝正好也以 朝鮮 作為國號 朝鮮 不單 出現在 山海經 的 海內系統 中 而且是惟一存在到當代的 禮儀之邦 也就是說 朝鮮與中原連綿而密切的關係 以及相較 其他在 山海經 夷狄方國的荒誕記載 箕子朝鮮在當時是東方 唯一由 夷 變 夏 的國家的 事實 都可以在先秦的 山 海經 中找到印證 或許精確地說 山海經 經過 17 世紀的朝 鮮士人重新詮譯後 直接與 17 世紀明清交替後的朝鮮小中華主義 相聯繫 另一條線索是中國在天下圖上的位置 中國被置於天下圖上 相對中央的位置 這和 山海經 中以崑崙山作為中心的論述不 24 箕子志 卷 8 洪範 學記 頁 16a 轉引自 孫衛國 傳說 歷 史與認同 檀君朝鮮與箕子朝鮮歷史之塑造與演變 頁 箕子志 卷 6 頁 13b 轉引自 孫衛國 傳說 歷史與認同 檀君朝 鮮與箕子朝鮮歷史之塑造與演變 頁 李穡 牧隱文稿 卷 8 賀竹溪安氏三子登科詩序 頁 61 轉引自 孫衛國 傳說 歷史與認同 檀君朝鮮與箕子朝鮮歷史之塑造與演變 頁 關於李朝對箕子傳說詮釋的研究 可參考 孫衛國 傳說 歷史與認同 : 檀 君朝鮮與箕子朝鮮歷史之塑造與演變 頁

89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79 一樣 而且在天下圖中 中國 有時是中原 二者都是被圈 起來 或被塗成紅色 無疑是作為一個特殊區域 上文已經提過 17 世紀以後 朝鮮以標榜 周禮在東 的意識 建構了一種文化 上的華夷觀 把自己塑造成中華正統的繼承者 所謂 土地之昔 夷而今夏 28 國家文治四百年 禮樂明備 幾乎周矣 29 就 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 但是 傳統的華夷觀 不只是以文化作為區分指標 還包括 種族和地理的因素 只有把三者相互聯繫 才是一套完整的華夷 秩序 我們看到朝鮮排清的方法 都是祭出大明的旗號 或提出 北伐之論 然 東僻於一偶 的朝鮮 即使承認自己的文化水平 上比中原高 仍無法超越 小中華 的地位 所謂 天無二日 民無二王 朝鮮無法建構出 突破傳統把中原視為道德最高中 心 以及 天子居中國治天下 的論述 在現實政治和軍事層 面上 朝鮮政權位處半島之內 即使他們相信自己在文化上已經 由夷變夏 恐怕也無法透過北伐 對抗大清 自創帝業 成為中 國的正統王朝 是故朝鮮一直與清朝保持君臣關係 奉明或清的 正朔而沒有建元 從理念上來分析 朝鮮的行為與華夷思想內涵 是 以恢復中原正道 恢復中國作為道德中心 作為李氏政權在 明亡清興後依然存在的合法依據 也正因為這種 17 世紀後的朝鮮 天下觀 方可解釋為何朝鮮一方面以文化華夷論介定自己位處於 相對清朝的優越地位 一方面又堅守中國中心說 向清朝朝貢 28 宋時烈 雜錄 宋子大全 卷 131 轉引自民族文化推進會編 韓 國文集叢刊 112 期 1993 首爾 頁 439 筆者於王元周論文注意到這份文獻 參考 王元周 論 朝鮮中華主義 的實與虛 史學集刊 3 期 2009 吉林 頁 成大中 送徐侍郎浩修以價之燕序 青城集 卷 5 轉引自 民族文 化推進會編 韓國文集叢刊 200 期 1993 首爾 頁 430 與上註同樣 參考王元周的論文

90 80 朱祉樂 這種天下觀的兩面性正好從理念上和現實政治環境下 確保李朝 政權的合法性和相對獨立性 我們還可以注意到 天下圖中的中 國 並沒有標明是大清或者是大明 也反映了 中國 其實是在 華夷概念底下的中原而已 它一方面有助於朝鮮在整個華夷秩序 中自我定位和確認其存在的目標 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圖中的 中 國 只作為一種理念而存在 為李朝的正統性提供依據 中國 在這裡並不代表任一當今或歷史上的國家和朝廷 而是概念 也正因為朝鮮自我界定為在整套華夷秩序下 是一個與中原 最為親近但又不能取代中國的 東夷 所以在繪畫世界地圖的 時候 它不能像上文介紹的乾坤萬國全圖古今人物事跡那樣 把 自己和其他蕞爾小邦一齊點綴在中原的四周 天下秩序的公式是 中華 夷狄 禽獸 朝鮮只能依靠把一些更荒誕無稽的奇怪 地名 散落在天下圖的四周 才能向讀者證明朝鮮在文化和道德 上 是和其他蠻邦不一樣的 再加上 山海經 成書年代非常早 更能被朝鮮士人詮釋為 朝鮮自古就是一個和中原靠近的衣冠之 國 禮儀之邦 如果上述推論正確 利用明清交替以後所成立的朝鮮天下觀 同樣可以理解天下圖的內容和內涵 為應對西方地圖衝擊而從古 書中找尋大世界觀的情況 以及 三才 宇宙觀的解讀並無牴觸 可互相參考 並進一步理解天下圖的實質意義 正如天下圖的名 稱所示 這種地圖是用來表示 天下 的 它並不單純是一種表 達天圓地方的世界地圖 也不會只是一張 三才 宇宙觀的示意 圖 更不是一幅 山海經 插圖 而是呈現一種對世界秩序的想 像與建構 是故我們從思想史的角度出發 結合 17 世紀的大時代 背景來考察 必定能更深入理解天下圖所要表達的世界構想

91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81 五 結語 本文試圖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 提出以朝鮮天下觀來考察天 下圖的內容 並試圖整理 歸納 推論出一些想法與發現 首先 地圖是一種權力的展現 同時也在維護某種權力 包 含政治上的權力 知識的控制和宗教的詮釋 正如上述學者的理 論和我的推論都顯示 製圖者無疑是透過圖像 建構 維護和灌 輸一種世界觀或世界秩序的 事實 第二 東亞各國都是行動主體 包括中國 日本和韓國 他 們在應對各方的思想衝擊時 都會有各自的反應 而非單純跟隨 中國天子的意向 這就是平勢隆郎提倡的東亞複數正統論 30 本文 認為天下圖是朝鮮 17 世紀中後期的天下觀的圖像化 也表明朝鮮 自有一套和中國有別的天下觀 每個政權都會為自己建構一套正 當性的理論 在東亞就是所謂的 天下理論 所以天下觀 世 界觀和宇宙觀之間都存有微妙的差異 不必懷疑東亞各國都有建 構以自己為中心的一套正當性理論 這是在中國官方文獻中無法 看見的 但這卻會影響到中國歷史的發展 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 清末面對現代性挑戰時 中日間的互動 換句話說 如果單從中 國官方文獻中所表達出來的 事實 一種清朝統治階級的意志 來判定清朝與各國的關係 其所呈現的只會是事實的一個面相 甚至與真正的現實仍有一定的差距 30 可參考 平勢隆郎 東亞冊封體制與龜趺碑 載於 高明士主編 東 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 政治法制篇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3 頁 17-43

92 82 朱祉樂 第三 正如前述 17 世紀是東亞史上的關鍵年代 16 世紀晚 期到 17 世紀前期 西方人開始出現在東亞海域 他們的地理知識 就隨著傳教士的東來而在東亞知識界中流傳 各國都按自身的歷 史知識來理解 重新詮釋 或假託於古文獻理解他們 而另一波 更重要的思想衝擊 則是 17 世紀中晚期的明清交替 這不是一場 單純的朝代交替 而是涉及到對 中華 夷狄 與 正統 的思考 不用懷疑 終清一代 從北京到江戶 從漢陽到順化 各個統治階級都牽起了一場對世界秩序和中華思想的重新思考和 詮釋 有學者稱之為 華夷變態 如果說雍正帝借 大義覺迷 錄 來為滿人統治的合法性辯護 那麼東亞各國都懂得利用相同 的手段和知識 其基礎就是在前近代東亞世界中被視為普遍準則 的儒家思想 延續第二點所論 東亞各國都有自己的一套正當性 理論 如日本以其萬世一系的 神國 來把自身定義為 中華 朝鮮亦然 那麼清朝的出現 則推動了一場 原始民族主義 運 動 當乾隆皇帝依然沉醉於皇清職貢圖時 東亞世界 內部認 同已經慢慢崩解 31 但我們也要有相當的警覺 即在 17 世紀的東 亞確實存在複數 中華 但它們是否都要對清朝統治構成威脅 是否真的要 入主中原 爭天下 其實這並不必然 如朝鮮建大報壇的目的 與其說是真的要 達到反清復明效果 不如說是要確立朝鮮內部的君臣義理 也可 以說 17 世紀後以清朝為中心的冊封關係變得更多姿多彩 除了 因滿族人稱帝而帶來的內亞因素和個性之外 就傳統的東亞區域 而言 也變得更為複雜 另外我們也能更進一步思考何謂 華夷 31 有關明清交替東亞三國對華夷觀的思考 參考 伊東貴之 明清交替與王權 論 在東亞視野中考察 收入 徐洪興等主編 東亞的王權與政治思想 儒學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頁

93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83 儒家學說以文化界定 華 和 夷 似乎顯示出相當的彈性和 包容 但我們也應該從另一方面思考 誰才是可以接受教化 成 為文明人 誰不可以 誰才是 上帝的選民 儒家經典經過各 種有意的詮釋後 將呈現不同的面相 最後 在討論朝鮮天下觀之後 回頭再看看東亞近代史 就 能更加理解清朝以來東亞各國互動 如中朝關係 朝日關係等 也可以更精確地去理解東亞在 19 世紀面對現代化時 各國的行動 與反應 以及冊封制度向現代化的轉型 特別是牽涉到三國命運 的甲午戰爭 為何朝鮮儒者一方面跟日本和西方簽訂一系列條約 一方面又請求清廷介入打擊親日派 一方面批評袁世凱干涉朝鮮 內政 一方面又不贊成高宗稱帝 無疑 了解東亞各國怎樣看待 世界的秩序 對理解中國歷史 以及東亞特有的朝貢冊封制度 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關於中日韓三國在近世的天下觀 參考 劉青峰 金觀濤 19 世紀中日韓的 天下觀及甲午戰爭的爆發 思想 3 期 2006 臺北 頁

94 84 朱祉樂 徵引書目 史料 漢 鄭玄注 唐 孔穎達疏 論語正義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清 王先謙注 莊子集解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5 論文 王元周 華夷觀與朝鮮后期的小中華意識 收入 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 中心編 韓國學論文集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輯 王元周 論 朝鮮中華主義 的實與虛 史學集刊 3 期 2009 吉林 平勢隆郎 東亞冊封體制與龜趺碑 收入 高明士主編 東亞文化圈 的形成與發展 : 政治法制篇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3 伊東貴之 明清交替與王權論 在東亞視野中考察 收入 徐洪興等主編 東亞的王權與政治思想 儒學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上海 復旦 大學出版社 2009 林天人 地圖 - 權力的視野 想像的空間 故宮文物月刊 304 期 2008 臺北 頁 黃時鑒 從地圖看歷史上中韓日 世界 觀念的差異 以朝鮮的天下圖 和日本的南瞻部洲圖為主 復旦學報 社會科學版 3 期 2008 上海 頁 徐寧 國圖所藏李朝朝鮮后期的圓形地圖研究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4 期 2002 西安 徐寧 古代圓形地圖研究史略 收入 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 會編 歷史地理 上海 世紀出版 輯 孫衛國 傳說 歷史與認同 : 檀君朝鮮與箕子朝鮮歷史之塑造與演變 收入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 從周邊看中國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 劉青峰 金觀濤 19 世紀中日韓的天下觀及甲午戰爭的爆發 思想 3 期 2006 臺北 頁

95 朝鮮天下圖與其天下意識 85 裴祐晟 朝鮮的地圖和東亞 韓國研究論叢 2 期 2009 上海 Jongtae, Lim. Matteo Ricci s World Maps in Late Joseon Dynasty. The Korean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33:2 (2011): Nakamura, Hiroshi. Old Chinese World Maps Preserved by the Koreans. Imago Mundi 4 (1947): Oh Sang-Hak. Circular world maps of the Joseon Dynasty: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Worldview. Korean Journal 48:1(2008): 專書 李約瑟著 陳立夫譯 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節本 第 6 冊 臺北 : 商 務 1976 譯自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李約瑟原著 柯林羅南改編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譯 中國科學文明史 上海 世紀出版 2002 譯自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黃 時 鑒 龔 纓 晏 利 馬 竇 世 界 地 圖 研 究 上 海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004 琴章泰著 韓梅譯 韓國儒學思想史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 李燦著 Kim Sarah 英譯 山田正浩 佐佐木史郎等共譯 韓國の古地圖 首爾 汎友社 2005 東 北 亞 歷 史 財 團 編 東 北 亞 關 係 史 性 格 首 爾 東 北 亞 歷 史 財 團 2009 韓國圖書館學 硏 究會編 韓國古地圖 漢城 韓國圖書館學 硏 究會 1977 Ledyard, Gari. Korean Cartography In 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數位資料 蜜三刀的日記 朝鮮人通過 山海經 看世界 note/ /

96 The Korean Cheonhado and its World View Chi Lok Chu * Maps are a medium for expressing geographical awareness. In addition to displaying a cartographer's understanding of a particular space, maps also reflect alterations of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The Cheonhado was a type of map that became widely popular in Korea followi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us numerous scholars have examined the content and meaning of the Cheonhado. Based on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proposed by academia,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deology underlying the Cheonhado, which is world view. Subsequently, the Cheonhado and its related world view we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change in East Asia duri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y examining the Korean Cheonhado, the present study found that during China's transitioning from the Ming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Korea developed an entirely new world view. The content of the Cheonhado suggests tha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Korean scholars ceased to view Korea as the borderland of China. They consequently developed the Sojunghwa belief, which means "Little Sinocentrism." The present study further inferred that Sojunghwa may be the origin of Korea's strong sense of nationalism. Keywords: Korea Cheonhado 天下圖 world map world view East Asia Sojunghwa 小中 華 Little Sinocentrism * under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97 DOI: / 史繹 第 38 期 2014 年 6 月 頁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 陳禹仲 **2 本文探討 17 世紀末 18 世紀初 英格蘭從政的思想家對於財政改革的討論 並 兼以探討 18 世紀初英格蘭社會產業型態的轉變 希望由這兩個脈絡重新檢視 商 業社會 Commercial Society 這個過往為經濟與社會史家所重視的歷史現象 本文試圖指出 包含英格蘭 17 世紀末的金融革命 Financial Revolution 乃至於 至 18 世紀末政治經濟學 Political Economy 成為一門獨立的學門等歷史現象 其 實都與時人對於其自身的社會正在經歷更為商業化的轉變有關 金融革命並不僅是 財政經濟的改革 同時也反映當時從政的英格蘭人對於社會型態已然轉變的認知 而此認知則又與商業和貿易逐漸成為社會的核心經濟活動有關 關鍵字 金融革命 商業社會 商業 英格蘭銀行 政治算數 2013 年 2 月收稿 2013 年 5 月通過刊登 * 致謝辭 本文脫胎於筆者的學士論文 由陳慧宏老師指導 並於 2013 年 12 月 第 38 期 史繹 成果發表會 宣讀 筆者感謝慧宏老師的指導 及匿名審 查人提供寶貴的意見 但本文所有問題由筆者自負 **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97 級生 現為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政治思想史與思想史 碩士生

98 88 陳禹仲 一 前言 二 17 世紀末英格蘭的金融革命 三 政治算數與財政政策 四 服飾 出版與商業社會 五 結語 一 前言 本文的主要目的 是檢視 17 世紀末 18 世紀初的英格蘭人 對於商業逐漸在當時英格蘭社會成為主要經濟生產方式的態度 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已然指出 與內戰時期相比 英格蘭的商業活 動在此時期有著可觀的進展 本文嘗試藉由探討時人對此一社會 變遷所做的評論 以管窺時人面對此社會變遷的心態 自 世紀開始 歐洲的社會型態逐漸有了轉變 隨著商 業的漸次發展 歐洲的社會活動與文化也開始有不同的面貌 18 世紀的一些思想家們用 商業社會 commercial society 來稱呼 1 這個不同型態的社會 但在直接使用這個稱法時 或許會形成某 種誤解 人類並非到了 世紀才開始有商業和貿易出現 以 商業作為主要生產活動的政治社會也絕非到 世紀才出現 1 討論 世紀歐洲新社會型態的著作繁多 諸如 John G.A. Pocock,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Maurice M. Goldsmith, Private Vices, Public Benefit: Bernard Mandeville 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Istvan Hont and Michael Ignatieff ed., Wealth & Virtue: The Shaping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David Armitage,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99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89 舉例來說 西元前 5 6 世紀的雅典 Athen 與 世紀的威 尼斯共和國 Republic of Venice 皆不僅僅是今人所熟知 同時 也是 世紀思想社群極其熟稔 以商業為主的政治社會 既 然商業為主的政治社會不是僅始於 世紀 那麼 顯然要以 商業社會一詞來特指此時在歐洲所出現的特殊社會型態 需要更 多的理由 今日的史學家們認為 世紀的歐洲 有一個新的社會 型態 即商業社會的出現 而且這並不是一種後設 線性史觀強 加於歷史之上的觀點 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看法 是基於有關 世紀歐洲的社會 文化 思想 政治等等諸多層面的研究 而建立的共識 商業社會一詞 是 18 世紀中晚期開始 時人用來 指稱自己所身處的社會 而最早使用商業社會這個詞彙的人 或 許正是被今人視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 史密斯 Adam Smith, 他認為 當一個社會有了完善的勞力分工 社會中的每 個人都必須仰賴交易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貿易不再被商人壟斷 而是人人都成為進行貿易行為的商人時 這個社會就是一個名符 2 其實的商業社會 這是史密斯對商業社會的認定標準 而今日的 歷史學者對商業社會的解釋 往往是依著史密斯的說法而來 史學家丹尼斯 拉斯穆森 Dennis Rasmussen 在他的著作中 以史密斯的論述為基礎 對商業社會有更為詳盡的補充 拉斯穆 森在 The Problems and Promise of Commercial Society: Adam Smith s Response to Rousseau 商業社會的問題與前景 裡寫道 商業社會 是一個 勞力分工廣泛 也因此 人們在其中 高度地相互依存 2 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ed. R. H. Campbell and A. S. Skinner, vol. 1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1981), 37.

100 90 陳禹仲 既能保護財產權 亦有明文的法制 並且在社會 經濟 地理 職業上都有高度能動性 的社會 至於那些並未被稱為商業社會 的政治社會 拉斯穆森認為 這並不表示這些地方的人們沒有任 何的商業活動 只是這些商業社會在社會 經濟等層面的流動性 較差 人們的相互依存關係較低 往往也沒有那麼廣泛的勞力分 3 工機制 換句話說 以 商業社會 來稱呼某些特定社會時 並 非表示商業只存在於這些社會裡 而是因為這些社會的運作高度 仰賴人們彼此的貿易行為 人們在社會經濟層面的流動性較高 也更依賴貿易來滿足自己的生活 商業社會因此是一種不同於以 往 新的社會型態 最後 更值得一提的是 商業社會往往被視 為今日資本主義社會的胚型 4 歷史學家們認為 在歐洲 商業社會自 17 世紀開始漸漸興起 而綜觀整個 17 世紀 世紀初的荷蘭共和國 (The Dutch Republic) 與 5 世紀末的英格蘭 前後成為商業社會的表徵 兩國各在世紀初與 6 世紀末 輪流執歐洲經濟牛耳 成為經濟霸權 這兩國在 17 世 3 Dennis Rasmussen, The Problems and Promise of Commercial Society: Adam Smith s Response to Rousseau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3. an extensive division of labor and hence a high degree of interdependence, the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rule of law, and a good deal of social, economic, geographic, and occupational mobility. 4 除了拉斯穆森之外 有不少學者均有這樣的看法 以下僅舉幾本著作為例 Louis Dumont, From Mandeville to Marx: The Genesis and Triumph of Economic Ide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 David McNally,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A Reinterpre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Joseph A.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 Democracy (London: Routledge, 1994). 5 英格蘭 England 一詞當是不夠精確 畢竟在本文所書寫的時間裡 英格蘭 與蘇格蘭在 1707 年已然合併 然而 本文在此所用的英格蘭一詞 當採基斯 托馬斯 Keith Thomas 的定義 其以 在不列顛群島的各地 有著對英格蘭 生活方式有高度喜好的一群人 來界定英格蘭與英格蘭人 本文亦是如此 Keith Thomas, The Ends of Life: Roads to Fulfilment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3. In each part of the British Isles there were groups who had close affinities with English life... 6 Steve Pincus, 1688: The First Modern Revolu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1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91 紀前後的經濟表現 在被稱為 危機的世紀 The Age of Crisis 的 17 世紀裡 更為突顯 7 17 世紀的歐洲 因為社會 經濟與政治的衰頹與動亂 被歷 史學家們以 17 世紀的危機 The Crisi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相稱 8 然而 在這個歐洲普遍陷入低迷的世紀裡 荷蘭與英 格蘭仍舊分別在經濟上有著長足的發展 他們的發展與兩國商業 貿易的興盛有關 也因此 荷蘭與英格蘭被視為商業社會在 17 世 紀歐洲興起的兩個代表 分別在 17 世紀前後 扮演歐洲市場經濟 的要角 但荷蘭由於直接參與包括三十年戰爭 反法聯盟與對抗 法國路易十四的大規模軍事衝突 經濟發展也連帶受到波及 是 9 以 到了 18 世紀前半 荷蘭的經濟與其黃金時期相比 已顯衰頹 與荷蘭相反 英格蘭的經濟隨著國內政局逐步穩定 在 18 世紀有 更為蓬勃的發展 對某些史學家而言 這段期間的經濟發展 甚 10 至成為之後所謂 工業革命 的基礎 本文所要聚焦討論的 正 是 17 世紀末到 18 世紀初 英格蘭商業社會逐步興起的過程 7 危機的世紀 借自史家揚 德 伏萊 Jan de Vries 一本研究 17 世紀歐洲 經濟危機的書名 伏萊在書中認為 17 世紀歐洲有一場全面性的經濟危機 而此危機與社會動盪極其相關 見 Jan de Vries, Economy of Europe in an Age of Cri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8 關 於 17 世 紀 危 機 的 討 論 詳 見 E.J. Hobsbawm, The General Crisis of the European Economy in the 17th Century, Past & Present, 5 (May, 1954): 33-53; E.J. Hobsbawm, The Crisis of the 17th Century - II, Past & Present, 6 (Nov., 1954): 4465; Trevor Aston ed., Crisis in Europe, : Essays from Past and Present (London: Routledge, 1970); Geoffrey Parker, Europe in Crisis, (Oxford: Blackwell, 2011). 9 Jan de Vries and Ad van der Woude, The First Modern Ecnonomy: Success, Failure, and Perseverance of the Dutch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經濟史家針對這個論述有不少辯論 可見 David Cannadine,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in the Engl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 Past & Present, 103 (May, 1984): ; Jan de Vrie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Industrious Revolution Author,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54:2 (Jun, 1994):

102 92 陳禹仲 本文將分別從兩個脈絡來探討商業在 18 世紀英格蘭逐漸興盛 的過程 在第一個脈絡裡 本文將聚焦討論英格蘭政府在 17 世紀 末的財政改革 以及當時政壇流行的政策論述 自此兩點 討論 商業的發展 與英格蘭的政治政策與政府組織改革之間的關聯 本文欲藉此指出 自 17 世紀末開始 英格蘭政府與從政的思想家 們 已然察覺到商業的重要性 並且認為 改革既有的政府組織 使之與逐步興盛的商業同步 將有助益於整體政治社會的發展 這種態度的改變 反應在他們具體的財政變革上 本文第二個脈 絡則將討論新型態產業 如服飾與印刷出版的蓬勃發展 並兼以 時人對此類新型態產業的觀察與書寫 指出在 18 世紀的英格蘭 除了從政之人的財政政策考量外 即便就 18 世紀初的社會大眾而 言 他們也正逐步體會到商業的重要 兩者並觀則可以發現 對 當時的英格蘭人而言 他們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正處於一個與過往 不同的社會型態中 在此必須指出 歷史學者往往將金融革命放置在英格蘭政治 經濟史的視野中討論 而商業社會的興起則是屬於社會文化 乃 至於思想文化史所處理的主題 就後設的眼光觀之 在政府組織 的改革與消費文化逐漸興起之間 或許可能存在著不協調的圖像 在此姑且不論今日 政治 社會 的區野 對當時的英格蘭人而 11 言是否有意義 就當時的英格蘭人而言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同 11 筆者認為 對 世紀之交的英格蘭思想家而言 政治與社會並沒有明確 的界線 以霍布斯 Thomas Hobbes, 為例 其筆下的人類開始 集體生活 即組成社會的同時 他們也同時建立了一個政治共同體 政治與 社會因此無法明確切割 再以洛克 John Locke, 為例 洛克認 為 人類唯有進入一個 政治社會 political society 方能有文明發展 事 實上 政治社會 這樣的辭彙或許就表示 時人並沒有明確區分政治與社 會 曼德維爾為此提供最直白的例子 by society I understand a body politic 見 Thomas Hobbes, Leviathan, ed. John Gaski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John Locke, The 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An Essay Concerning the True Original, Extent, and End of Civil Government,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ed. Peter Laslet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 and Bernard Mandeville, The Fable of the Bees, ed. F. B. Kaye vol. 1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1988), 347.

103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93 時存在於英格蘭這樣一個政治社會之中 再者 就理論層面而言 筆者認為社會本身同時並存著諸多不盡協調 甚至彼此衝突的圖 12 像符號 而這並不影響一個社會的存在 本文並未試圖將兩者調 合 做為一個連貫且有因果關係的歷史事件來討論 相反地 本 文可被視為兩起案例研究 藉由金融革命這個政府組織的改革 以及商業社會這個社會文化面向的發展 強調當時人對於商業逐 漸興起的觀察 兩者或許極端不協調 但這並不妨礙本文的論旨 即此時的英格蘭人 就政治與社會文化層面而言 意識到其所身 處的社會 因為商業逐漸興起 而與過往有所不同 事實上 就 時人對商業重要性的體會觀之 兩者沒有不協調的圖像存在 二 17 世紀末英格蘭的金融革命 近年來 學者在研究英格蘭近現代歷史時 關注英格蘭在 17 世紀末 18 世紀初 於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上 逐漸出現不同於 之前的面貌 探討英格蘭經濟史的學者以 金融革命 Financial Revolution 來稱呼這個現象 金融革命成為英格蘭歷史發展的一 個過渡 其後英格蘭成為號稱日不落國的全球經濟霸權 即人們 所熟知的 大英帝國 the Great Britain or the British Empire 彼得 狄克森 Peter G. M. Dickson 的 Financ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英格蘭的金融革命 是關於這個課題 最具代表性的 研究之一 他認為 英格蘭之所以會在這段期間興起一場金融革 12 在此筆者接受 Pierre Bourdieu 的論述 一個和諧一致的行為與文化圖像 唯有 在一個強大的機構力主這麼一個圖像存在的前提下 方可實現 然而 如此的 機構並無法全然主導社會的多重文化圖像 一個社會因此可以有著諸多不協調 的圖像並存 然而 這些圖像仍然共享且共存於一個社會之中 認為必須在 不和諧間尋求和諧與一致 不僅僅是藉由統治者的符號權力 (symbolic power) 視野觀察社會 同時也是一段歷史消簡化歷史的過程 見 Pierre Bourdieu, Language & Symbolic Power, ed. John B. Thompson, Trans. Gino Raymond and Matthew Adamson (Cambridge: Polity, 1991), ; Pierre Bourdieu, Pascalian Meditations, Trans. Richard Ni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0),

104 94 陳禹仲 命 其根本原因是因為英格蘭此時的經濟有長足的發展 經濟蓬 勃與長程貿易的興盛息息相關 而此經濟榮景 一方面需要新的 政治金融組織來規範秩序 另一方面 也為這種組織的設立提供 社會基礎 無論如何 金融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發展有所突破 民眾所得連帶提升了消費力 長程貿易同時帶來金融經濟與期貨 貿易 資金投資等新的貿易行為 成為英格蘭最主要的經濟活動 凡此種種皆需要新的政治制度來規範 金融革命正是在這個脈絡 13 下發生 1990 年代左右的英格蘭經濟史家 多數認同狄克森的論旨 14 即金融革命是一場由市場經濟所引發的政治經濟革命 姑且不 論史家對這個定義的相關辯論 與歷史斷代分期上的困擾 史家 們會使用金融革命這樣的辭彙 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發現 這段 期間的英格蘭在經濟與政治上有了新的發展 而最能代表此一金 融革命精神的 莫過於 1694 年所設置的英格蘭銀行 Bank of England 英格蘭銀行的設立 代表英格蘭在政治與經濟型態上 第一次出現獨立的金融組織 這意味著英格蘭市場經濟漸趨成熟 儘管其設立目的乃是為政府財政紓困 同 樣 在 90 年 代 經 濟 史 家 布 魯 斯 卡 魯 瑟 Bruce G. Carruthers 提出了另一種詮釋金融革命的觀點 他認為 以狄克森的 著作為代表 經濟史家對金融革命的討論固然有理 但他以為 13 Peter G.M. Dickson, Financ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A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Credit, (Hampshire: Gregg Revivals, 1993). 14 相關論著 見 Peter G.M.Dickson, Financ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John Brewer, The Sinews of Power: War, Money and the English State (London: Unwin Hyman, 1989); Henry Roseveare, The Financial Revolution (Essex: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1).

105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95 金融革命不只是政府因應經濟發展而做的改變 而是一個時代中政 府與社會相互牽引的歷史現象 不能僅以 起因 反應 式的歷 史語言來說明 他的研究援引經濟史家約翰 布魯爾 John Brewer 的論點 布魯爾探討 17 世紀末英格蘭政府的轉變 以有效應 用逐漸轉化的社會經濟資源 並成為一個類似現代的國家體系 他在 The Sinews of Power 權力的砥柱 一書中指出 英格蘭之所 以在 18 世紀開始 逐漸成為歐洲政治 軍事權力的代表 甚至在 19 世紀成就全球性帝國的威勢 其實與英格蘭在 18 世紀的財政 改革息息相關 他認為 17 世紀末以降的市場經濟發展 為英格 蘭財政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社會資源 也使得英格蘭得以在 18 世紀 初改變為具有現代國家色彩的 財政 軍政國家 fiscal-military state 這讓政府得以更有效率地應用社會的經濟資源 也使得政 15 府與社會有更為緊密的連結 卡魯瑟同意布魯爾所言 金融革命使英格蘭發展為具現代國 家雛形的 財政 軍政國家 但他對此做了補充 他表示 金 融革命的結構複雜 經濟發展固然使政府必須有所因應 但政府 的因應措施卻也更進一步地促成經濟型態的改革 是以 唯有釐 清金融革命時期 政府施政與市場經濟的互動關係 才能為英格 蘭如何發展為 財政 軍政國家 並進而成為全球經濟霸權 16 提供完整的歷史解釋 無論如何 世紀之交英格蘭 因為 商業貿易發達帶動市場經濟發展 以致於有過一場政治經濟體質 的轉變 是史家們的共識 15 John Brewer, The Sinews of Power, Bruce G. Carruthers, City of Capital: Politics and Markets in the English Financial Revolu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106 96 陳禹仲 卡魯瑟認為 從 17 世紀末到 18 世紀之間 英格蘭經歷了兩 17 次重要的財政體制改革 而這兩次的改革 固然可以視為政府因 應新的社會型態所做的反應 是政府思考如何在以商業為核心的 經濟活動裡 有效率地收取稅收 擴展收入來源的結果 然而 正如卡魯瑟所言 他認為這不僅僅是簡單的 起因 反應 而已 他指出 事實上 這些改革不只使政府能更有效應用社會的經濟 資源 社會的經濟活動也由於政府的介入 有了可靠的體制規範 18 可循 因此比過往更為活躍 藉由討論這段期間的財政改革 當 可更明白英格蘭當時的政府施政 如何反應社會變遷 並能更進 一步了解 17 世紀末從政思想的論述背景 誠如卡魯瑟的研究所陳 英格蘭原本的財政收入仰賴兩種來 源 稅收與借款 前者由政府以類似包稅制的方式實行 後者則 在政府需錢孔急時 向民間借款 布魯瑟指出 前者仰賴土地稅 但一旦應用到商業稅入時 便顯得效率不彰 因為無法有效衡量 商業資產 收稅於是成為一個漫長且疏漏百出的過程 如政府在 1671 年開始 為了備戰第三次英荷戰爭 向國會提出的增稅請求 獲准後 直到 1687 年才將該年稅入收整完畢 而這場戰爭在 13 年前就已結束 由於稅收成效頗低 英格蘭政府的收入來源開始 逐漸仰賴借款 但借款則有另一個問題 即當時英格蘭並沒有長 19 期借款的觀念 其借款往往是短線操作 當時英格蘭的借貸方式如下 政府因為財政需求急迫 向民 間借款 由於一般人民並未能大額借款給政府 因此 政府的借 17 Bruce G. Carruthers, City of Capital, Bruce G. Carruthers, City of Capital, 13-26, Bruce G. Carruthers, City of Capital,

107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97 款對象主要是貴金屬工匠 貴金屬商販 資金貿易商等 被稱之 為 金匠銀行家 goldsmith bankers 且身負較多資產的民眾 當然 這些人本身也未必有足夠的資產借與政府 他們因此往往 向其他人民小額借款 積聚一定數額後再轉借給政府 他們成為 政府與民間借貸關係的中間人 並從金錢往來中謀取暴利 這麼 一來 英格蘭政府財政在一定程度上 便掌握在這些 金匠銀行 家 手中 當時的英格蘭政府也清楚這個狀況 並展開初步的財 政改革 改革的第一步自財政部與國庫 Treasury 開始 國庫是政府 財政的核心 但充實國庫的行政 如處理稅收與借款等事宜 則皆 由財政部負責 一般認為 這波財政改革 由 1667 年 任命喬治 唐寧爵士 Sir George Downing, 為國庫秘書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開始 唐寧爵士的改革 以模仿荷蘭的財政制度為目標 當時的歐 洲人認為 荷蘭既是共和政體 又有繁榮的經濟水平 因此被視 20 為理想國家的典範 英格蘭的經濟與荷蘭相比 不免相形見絀 對唐寧爵士等參與財政改革的官員來說 經濟的繁榮與否 和財 政制度息息相關 英格蘭經濟不若荷蘭 與英格蘭政府財政不彰 相互印證 其中一個例子便是 荷蘭政府向民間借款時 只需要 承擔 4% 的利息 而英格蘭卻要承擔 12% 過高的利息 使政府無 法在限期內還清債務 因此只得繼續借款償還前債 這形成一種 惡性循環 後續的借款也無法有效應用在國務 至於民間 由於 20 Erik S. Reinert, Emulating Success: Contemporary Views of the Dutch Economy before 1800, in Oscar Gelderblom 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Dutch Republic (Burlington: Ashgate, 2009),

108 98 陳禹仲 21 無法在限期內取回借出的款項 資金緊縮的情形所在多有 唐寧爵士的財政改革從管控政府支出開始做起 他認為政府 財政窘迫 最主要是因為承擔過多的人事成本 因此 降低冗員 人數 便成為改革的一大要旨 例如 他更改了原本屬於官員榮 譽的 終身職 tenure 制度 終身職不再真的表示官員可以終 身任職 而是改成官員在國王許可的情形下 才得以任終身職 也就是說 原本取得終身職榮譽的官員 只要國王認為其工作內 容不再合乎政府要求 便可以撤銷終身職位 換句話說 唐寧爵 士變相地取消了終身職制度 除了降低支出外 當時英格蘭財政收入 無論稅收還是借 款 都仰賴中間人向民間收取資金 這讓政府財政繫於中間人 即金匠銀行家 為了改善這點 唐寧爵士試圖讓政府可以不透過 中間人 直接向民間借款 他降低原本支付中間人的利息 頒布 法令 向民眾保證借款必定按期還清 即 程序付款 payment in course 的政策 程序付款政策為政府籌得 125 萬英鎊的民間借 款 並為之後的改革奠定基礎 然而 政府的財政困境仍舊存在 1672 年廢止了財政部一切借還款業務 正是因為財政難以為繼所 22 造成 1672 年 查理二世 下詔停止財政部借款活動 以終止大量支出 事實上 也就是停止還債 史學家以 財政部 的廢止 Stop of the Exchequer, 1672 稱呼這個詔令 這時的英 21 Bruce G. Carruthers, City of Capital, 關於財政改革 亦可參見 Henry Roseveare, The Treasury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73); Geoffrey Holmes, The Making of a Great Power: Late Stuart and Early Georgian Britain, (London: Longman, 1993).

109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99 格蘭政府正在為第三次英荷戰爭籌款 但第二次英荷戰爭的借款 卻尚未還清 政府為了減低新近借款的支出 於是廢止了財政部 的業務 換句話說 即不再償還前債 英格蘭財政自此陷入低迷 而這般財政困境 也成為 1688 年威廉三世 (William III, ) 23 得以順利奪位的遠因 財政低迷並非表示英格蘭從此進入經濟的黑暗時代 政府財源 拮据不表示民間經濟蕭條 1672 年的廢止令破壞了政府原本的收 入來源 但民間貿易持續發展 英格蘭的海外貿易仍舊蒸蒸日上 甚至逐步取代荷蘭 成為執歐洲海外貿易牛耳的經濟強權 費南 德 布勞岱爾 (Fernand Braudel) 在他三冊巨著 十五至十八世紀的 th th 文明與資本主義 Civilization & Capitalism Century 的 第三冊 商業的巨輪 Wheel of Commerce 裡 將英格蘭與荷 蘭並列為歐洲經濟核心 從地中海地區轉移到北海沿岸的兩大代 24 表 確實有其憑據 財政困頓的情況 要到 1688 年威廉三世 入主英 格蘭後 才漸漸得到改善 除了實行直接徵稅外 最能代表這波 改革 同時也最具威廉政權的荷蘭色彩的 正是本節開始所言 1694 年英格蘭銀行的設立 23 Jonathan Israel ed., The Anglo-Dutch Moment: Essays on Glorious Revolution and its World Impac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 ; Dale Hoak ed., The World of William and Mary: Anglo-Dutch Perspectives on the Revolution of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28, 7586; Lisa Jardin, Going Dutch: How England Plundered Holland s Glory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2008), 53-81; Steven Pincus, The First Modern Revolu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6-8, Fernand Braudel, Civilization & Capitalism 15th-18th Century,Vol.3: Wheel of Commerce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309.

110 100 陳禹仲 英格蘭銀行將原本政府與民間的短期借款 改成長期的借貸 關係 政府以發行債券或國債的方式 由民眾以投資的方式將資 金借給政府 政府再按期償還利息 此外 銀行成為政府與民間 的獨立財政樞紐 民眾將存款投資銀行 而政府也會依其需求 向銀行貸款 易言之 銀行的設立等同於政府設置了一個中間人 組織 國家財政更加條理分明 政府的借款對象也不再受限於原 本的中間人 如金匠銀行家 一般大眾成為政府發行債券的借款 對象 其借款是由民眾的小額借款積累而成 英格蘭銀行設立後 政府與民間借款的關係如下 購買政府 債券者 亦即借款給政府的人 每年會定額收到其借款的利息 作為報償 利率因為較長的償還年限而降低 這麼一來 政府不 必在短時間內承擔高額的利息壓力 而人民的財務也因為每年定 期收到借款利息 而有所保障 這些改革的成效驚人 在 1702 年 威廉三世去世後 繼承的安妮女王 Queen Anne, 統治 期間 英格蘭藉由各種長期信貸 總共募得一千萬英鎊左右的資 金 英格蘭得以解決財政困境 而新的財政體系也更能支持現有 25 的貿易市場 這波改革之所以有所成效 英格蘭銀行得以設立 長期借貸得 以順遂發展 都有一個根本前提 即英格蘭社會有足夠的資金以 供應用 這些改革措舉 都仰賴高度的資金流動 而正如卡魯瑟 26 所說 感謝貿易與商業的發展 英格蘭的可用資本日漸增加 充裕的資本為此一新的財政體制提供了可資應用的經濟資源 也 因此才得以紓解 17 世紀末的政府財政危機 25 Bruce G. Carruthers, City of Capital, Bruce G. Carruthers, City of Capital, 71. Thank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and commerce, there was in England a growing pool of available capital.

111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101 三 政治算數與財政政策 前一節花費這麼多篇幅討論英格蘭的財政改革 主要原因乃 在於 透過英格蘭財政體制的轉型可以發現 自 17 世紀末起 英 格蘭政府已然明白既有的財政體制 無法呼應正在逐步發展的市 場經濟 試問 如果政府得以仰賴既有的財政體制 有效掌握市 場經濟的經濟資源 那麼 英格蘭政府何以會面臨財政捉襟見肘 的窘境 當然 要說明某個政府的某項施政 是因應當時的社會潮流 而發 確實是個曖昧難明的問題 經濟史家將金融革命視為政府 財政與社會商業相應合的討論 多依賴數據來說明 政府財政改 革與商業數據增加的時間重疊 藉此佐證他們的解釋 數據的確 是最直接的證據 然而 是否能不只透過數據 來說明財政改革 是政府呼應社會變遷的結果 要如何透過財政改革來說明 當時 英格蘭政府 或廣義的政治界開始察覺商業社會的浮現 這或許 可以在當時參與政治界的英格蘭思想家之主流議論中得到證明 即 政治算數 political arithmetic 的流行 政治算數一詞 最 早出現在威廉 佩第爵士 Sir William Petty, 的遺世之 27 作 Political Arithmetic 政治算數 裡 這在稍後的段落將更進 一步說明 在此之前 當先解釋當時從政的思想家 為何特別重 視政治算數 布魯爾在 The Sinews of Power 裡 說明政治算數的要旨在於 清楚掌握國家的財政資源分布 以數學的方式解讀政治社會財政 28 藉此達到富強的目的 而其流行 也代表當時英格蘭思想社群對 27 William Petty, Political Arithmetic (London, 1690). 28 Bruce G. Brewer, The Sinews of Power, 183.

112 102 陳禹仲 政治的理解有所轉變 好的政治家不能僅有具備完善的美德操守 與政治手腕 還要熟悉一國的財務資源 並能妥善利用這些資源 以增進一國財富 這意味著在當時思想社群眼中 政治社會的強 盛與否 和其財力多寡密切相關 另外 以當時思想社群對政治算數的諸多論著均是獻給君王 希望國王採納實踐 並向世人 展現英格蘭王威的分量及重要性 29 看來 政治算數可視為思想社群對政府的呼籲 希望英格蘭政府 能依他們書中建言 做出真正使英格蘭富強的政策 即有效應用 新的市場經濟使國家繁盛 經由檢視 17 世紀末 思想社群討論政 治算數的著作 或許可以更清楚展現英格蘭財政改革 乃是呼應 商業逐漸成為社會主要活動而來的結果 威廉 佩第的 Political Arithmetic 一書 在 1690 年由佩第的兒 子 依其父遺志呈閱給國王威廉三世 在這本書裡 佩第向威廉 三世展現了理想的治國之道 並指陳要使英格蘭興盛的辦法無他 唯有 使英格蘭人民的國王 掌握所有商業世界的普遍貿易 而 30 已 佩第以荷蘭作為對照 指出如荷蘭這般貧瘠的自然條件 猶 能享有如此繁盛的商貿 則英格蘭自然也得以有類似的成就 英 格蘭不足之處在於 它不若荷蘭有能效率地活用市場經濟資源的 財政組織 因此 未能有效使用英格蘭社會的經濟資源 對佩第 29 William Petty, Political Arithmetic, ii. to show the weight and importance of English Crown. 30 William Petty, Political Arithmetic, for the king of England s subjects, to gain the universal trade of the whole commercial world.

113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103 而言 英格蘭與荷蘭財政組織最大的差別 就是銀行的設立與否 荷蘭的銀行為荷蘭政府和社會提供了經濟的連結 資金 為兩者 都提供更進一步發展的經濟活力 佩第寫道 銀行 關於銀行的功用 乃在於增加金錢 或者使只能等 同於小筆商業利潤的利益成為廣大的利潤 這些類似的事 務正是銀行所關切的 第一 多少金錢可供政治社會的商 業驅使 第二 政治社會現在究竟有多少流動金錢 31 總之 佩第認為 銀行將使英格蘭的資金更加靈活 並使英格蘭 的財政與商業都更加興盛 佩第是英格蘭國會議員 且在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James II, 統治時都居政要地位 他的著作當能代表政治界思 想社群的呼籲 除了佩第之外 另一名棲身政壇的思想家 查爾 斯 戴弗南 Charles Davenant, 的作品也回應了英格 蘭銀行設立一事 戴弗南也是國會議員 他在英格蘭銀行設立四年後 發表了 Discourses on the Public Revenues 論大眾年金 他寫道 這應當不是不合時宜的警覺 去承認如果英格蘭銀行受到法 律約制 使其不在資金流轉中獲利 將會使貿易有整體的良 31 原文為 Bank, the use whereof is to increase money, or rather to make a small sum equivalent in trade to a greater, for the effecting whereof these things are to be considered. 1. How much money will drive the trade of the nation. 2. How much current money there is actually in the nation 見 William Petty, Political Arithmetic,

114 104 陳禹仲 善發展 32 戴弗南回應的主題與佩第相同 即如何透過妥善控管財政與商貿 來促使政治社會興盛 兩人的差別在於 佩第寫作時 英格蘭銀 行尚未設置 因此 佩第呼籲銀行對政治社會經濟的重要性 戴 弗南在回應時 銀行剛設立不久 他是在呼籲政府重視現有銀行 制度的管理 以達到更好的財政效果 後世的經濟思想史家 將佩第與戴弗南歸類為 重商主義者 的範疇 這種分類當然有其問題所在 最主要的問題 即他們根 本不是要提倡某一經濟學說 而是要為政治問題提出對應的藥方 儘管如此 這種分類仍然多少有其道理 他們都認為 無法分割 政治社會興盛與否和其經濟發展高低的關係 而經濟發展則有賴 於商業貿易的繁盛 但與其因此將他們定位為重商主義者 這個 名詞在自由經濟思想當道的時代裡 多少帶有貶意 不如免去一 切分類 只是如實地陳述他們的書寫 反映他們對時代的體會 17 世紀末的英格蘭 商業成為政治社會的主要活動 由於他們的 著作 往往旨在向國王提出如何能使英格蘭富強的想法 因此 當他們認為商業有助於英格蘭發展時 他們也直接將英格蘭國勢 興衰等同於商業活動的興衰 而銀行 則是商業貿易運轉的重要 機構 佩第與戴弗南都是 17 世紀末期的人物 在 18 世紀初 賽門 克雷門 Simon Clement, 1654?-1730? 也對銀行與國家經濟的關 32 原文為 it may not be unseasonable to take notice, that it would be for the general good of trade, if the Bank of England were restrained by law, from allowing interest for running cash. 參考自 Charles Davenant, Discourses of the Public Revenues, and on the Trade of England (London: 1698), 265.

115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105 係 發表見解 A Vindication of the Bank of England 為英格蘭銀行 辯護 在 1707 年出版 開章第一頁就如此寫到 我認為 那個機構為貿易帶來真正的利潤 以及其為政府做 出的諸多服務 均是清晰可見的 33 克雷門本人曾經擔任駐神聖羅馬帝國大使 彼德鎮伯爵 (Earl of Peterborough) 的秘書 也是位履足政壇的思想家 他的著作 亦在討論如何透過具體的施政來使英格蘭富強 除了佩第 戴弗南與克雷門 同樣投身政壇 並對經濟課題 發表論著的還包括 17 世紀中葉 在當時屬於政府特屬的東印度公 司擔任委員會委員 於 1630 年寫成 England s Treasure by Foreign Trade 英格蘭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 的托馬斯 曼 Thomas Mun, 在此要多做說明的是 雖然曼的著作成書甚早 卻一直到 1664 年才發表 這或許表示了同樣的課題 在 17 世紀 末比 17 世紀初更受到關注 此外 身兼政職的思想家還有代表英 格蘭出使荷蘭共和國 於 1687 年寫下 Observations upon the United Provinces of the Netherlands 對尼德蘭聯合省的觀察 的威廉 特 普爵士 Sir William Temple, 以及擔任東印度公司總 督 於 1698 年發表 A New Discourse of Trade 新論貿易 的約書亞 35 柴爾德爵士 Sir Josiah Child, 原 文 為 I thought, the real advantages which that corporation had afforded to trade, and the many services which it had performed to the government, were so visible 參考自 Simon Clement, A Vindication of the Bank of England (London, 1707), Thomas Mun, England s Treasure by Foreign Trade (London, 1664). 35 Sir William Temple, Observations upon the United Provinces of the Netherlands (London, 1687); Sir Josiah Child, A New Discourse of Trade (London, 1698).

116 106 陳禹仲 這些參與政治的思想家 對英格蘭銀行的諸多看法 根本上 都認可銀行的重要性 甚至 他們都同意銀行有益於商業 而商 業興盛等於國家興盛的觀點 他們之間的差別 只在於銀行的適 當定位與運作模式 換句話說 這些思想家都認為 刺激商業是 根本原則 他們對經濟政策的討論雖然各有主張 卻也都是在呼 籲政府 要設置適合市場經濟的財政組織 才能有效利用國家的 經濟資源 如此一來 透過這些論著 正好可以說明 英格蘭的 政府與從政的思想家們 已然察覺到社會 經濟型態的變動 也 開始呼籲政府對這個變遷做出回應 17 世紀末提倡商業的思想家 其著作多是呈給國王的政策建 言 這表示了投身政治的思想社群 對社會型態的轉變有一定的 認知 能體會商業的發展 否則 他們不會鼓吹設置銀行等新財 政機構 來有效應用社會上的經濟資源 也不會有諸多關於商業 與國家富強的討論 下一節的內容 將自政壇轉到社會民間 討 論大眾對於社會型態轉變的感受 由此來呈現時人對商業社會的 自覺 四 服飾 出版 與商業社會 商業的興起如何改變社會型態與文化 這是個看似容易 實 際上卻極難回答的問題 社會變遷的歷程總是難以言明 卻又確 實存在 21 世紀的今日英格蘭讀者 在回頭審視 18 世紀英格蘭的 著作時 難免會對作者筆下的世界感到陌生 甚至 不必將時間 拉回到 18 世紀 20 世紀 90 年代的英格蘭孩童成長的社會 就已 然與他們的父祖輩有所差別 這中間的變化如何產生 某種機械

117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107 如電腦 的發明 某種生活型態 如網路通話 的轉變 這些 都可以是一種解釋 在尋找社會變遷的軌跡時 歷史學家可以陳述某個時期 某 個社會出現新的面貌 例如街道開始出現街燈 石磚取代了泥濘 的道路 大眾穿著形式的變化 奢侈品消費數量提高 等各種 面向 來說明社會文化的變遷 而後 將這些變遷歸因於這個時 期市場貿易的成熟 並舉出種種材料證明這時期的商業如何興盛 由此得到因為商業興榮 導致社會型態轉變的結論 這種研究理 路或許受到批判反省 或許得到修正 但無論如何修正 在某種 程度上 任何一種歷史研究 都是一種對既定現象的還原 這個 問題可以繼續延伸成歷史學方法論的討論 也可以成為哲學思辯 上 對歷史學存在意義的反思 但在這裡 卻僅僅是想藉此提出 這麼一個疑問 既然社會變遷的痕跡難以捉摸 嘗試言明又難免 後設 那麼 要如何討論 18 世紀英格蘭 有一種與過往有所不同 的社會型態出現 這一節將以服飾與出版兩個產業 於 18 世紀逐漸蓬勃發展為 例 希望由此說明當時英格蘭的社會變遷 服飾業的發展 表示 當時英格蘭的服飾消費社群有所成長 此外 透過時人的觀察可 以發現 當時大眾對服飾的需求 不再只著重於蔽體保暖等生存 需求 服飾對當時的人來說 還象徵了個人的社會文化地位 因 此 被消費的服飾漸趨華麗 服飾消費不再只是維生必須的消費 增添了奢侈消費的特質 出版業的擴張也反映了同樣的特色 書報雜誌大量湧入出版 市場 一方面代表閱讀消費社群逐漸龐大 另一方面也表示 休

118 108 陳禹仲 閒閱讀逐漸成為生活習慣的一環 閱讀當然不是維生所必須的條 件 因此 出版品消費同樣也表示 當時社會大眾的消費行為 不僅僅是為了生存 追求更安逸的生活成為 18 世紀英格蘭消費的 特質 消費型態的轉變表現了消費社群心態的轉變 而這兩者則 共同反應了商業社會興起的變遷 1939 年 在一篇投稿到第九期 Gentlemen s Megazine 紳士雜 誌 的 論 文 The Late Improvements of our Trade, Navigation, and Manufactures, Considered 論我國貿易 航運與手工業的近來進 展 中 以下簡稱 論我國貿易 作者如此寫道 誠然 我們既有的手工業 有些受損 有些廢置 但同樣真 實的 是我們有諸多新興的手工產業 而且 有一些甚至是 在近 30 年內才出現的 例如 服飾商人俗稱的 西班牙服 裝 產業 其價值每碼五到八先令 即便尚未廢置 其業務 也有所減少 但是 除了上述傳統產業外 其他服飾產 業 其價值從每碼二先令六便士到四先令 如賽爾特呢製衣 褲 威爾斯平布衣 粗毛衣 日耳曼嗶嘰衣物 長襪 帽子 東方式絲織衣物 以及各式各樣的衣物 都比昔日國外來訂 購的西班牙服裝產業大幅增加 36 這段敘述說明當時英格蘭服飾產業的多樣性 此外 這段文字也 36 原文為 It is true, that some of our ancient manufactures are lessened, and some quite disused; but it is equally true, that there is a very considerable increase of some manufacture, and that others are invented within these twenty years. For instance, the manufacture of what the clothier calls Spanish Cloth, worth from 5 to 8 s. per yard, is generally lessened, if not quite disused; but the manufacture of cloth, from 2s. 6 d. to 4 s. per yard, of kersies, welsh-plains, druggets, saggathies, German serge, stockings, hats, camblets, and stuffs of various kinds, is augmented far beyond what it was when Spanish Cloth was called for from abroad. 參 考 自 Anon., The Late Improvements of our Trade, Navigation, and Manufactures, Considered, in Gentlemen s Magazine, vol. IX (London: 1739), 479.

119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109 透漏 此時的英格蘭服飾業比諸既往 更為蓬勃 依據根本的生產需求原則 產業的生產端既然有所進展 或 許可以合理推論 在消費端 消費社群的消費力 同時也有所提升 透過上段的引文可見 18 世紀初的服飾業 在類型與銷量都比之 前增加 這當可反映當時的消費社群 與 30 年前相比 對服飾的 數量與種類需求也都有所增加 如果這樣的推論無法說服讀者 或許 透過另一段同時代的敘述 可以更進一步說明 當時英格 蘭服飾產業的消費社群 有了與之前不同的樣貌 因為書寫 The Fable of the Bees 蜜蜂的寓言 一書而惡名昭 彰的荷蘭移民伯納德 曼德維爾 Bernard Mandeville, 也在該書提到 他發現 與之前的時代相比 服飾在他所居住的 18 世紀英格蘭 開始有了不同型態的社會意涵出現 他認為 服 飾原本只有兩種用途 遮掩我們的裸體 以及保護我們免於天氣與 其他的外在傷害 然而 到了 18 世紀 服飾開始成為個人社會 地位的表徵 根據曼德維爾的觀察 人們 普遍因為他們的服飾 與其他服飾上的飾品而受人敬重 我們從人們服飾奢華的程度來 評斷他們的身價 也從人們對服飾的打扮來審度他們的品味 37 論我國貿易一文展現了 18 世紀英格蘭服飾產業的多樣性 表現了 當時英格蘭社會消費者數量的增加 而曼德維爾的文字則展現了 一個當代人對當時消費者社群進行服飾消費時 心態轉折的觀察 對曼德維爾而言 服飾消費不再是為了生存需求 而是為了展現 37 Bernard Mandeville, The Fable of the Bees, vol. 1, Cloths were originally made for two ends, to hide our nakedness, and to fence our bodies against the weather, and other outward injuries ; are generally honoured according to their cloths and other accouterments they have about them; from the richness of them we judge of their wealth, and by their ordering of them we guess at their understand.

120 110 陳禹仲 無盡的自尊 boundless pride 與滿足 愚昧的虛榮 stupid vanity 38 服飾消費的轉變也體現在第三種資料 即討論服飾的出版品 根據今日史學家的研究 18 世紀英格蘭出現大量討論流行服飾的 著作 其中尤其以流行雜誌為大宗 除了出版數目增加外 流行服 飾著作的內容量也有顯著的成長 例如在尼爾 麥坎德里克 Neil McKendrick 約翰 布魯爾與約翰 普朗布 John Plumb 等人 的共同著作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消費社會的誕生 裡提及的 The Handbook of Fashion for the Eighteenth Century 十 八 世 紀 流 行 服 飾指南 總頁數共有 453 頁 比起一個世紀前出版 共 229 頁的 The Handbook of Fashion for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十七世紀流行 39 服飾指南 多出一百多頁的內容 至於出版品 該書也指出 以 多數年輕女仕 為對象的流行雜誌開始湧現 諸如 The Lady s Magazine 女 仕 雜 誌 The Annual Present for the Ladies 年 度 女仕期刊 Carnan s Ladies Complete Pocket Book 卡南的女仕 專屬全口袋書 The Ladies Mirror 女仕之鏡 The Polite and Fashionable Ladies Companion 典雅與時尚女性指南 等 40 服飾相關的出版品 尤其是流行服飾雜誌數量的增加 可以 顯示當時的英格蘭社會 對於合宜與流行的服飾款式 穿著方式 38 在此需要附帶說明的是 曼德維爾是帶著一種戲謔的口吻 而非批評 見 Bernard Mandeville, Fable of the Bees, Neil McKendrick, John Brewer and John H. Plumb,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London: Europa Publications Limited, 1982), Neil McKendrick and others,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47.

121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111 等服飾相關課題的關注 比起之前的時代提升了不少 18 世紀英 格蘭的流行服飾出版品 在質與量方面皆有所增長 也正好呼應 了曼德維爾的觀察 表示當時英格蘭的服飾消費者 除了在數量 上有所增加 也更重視服飾的搭配 與其社會品味的關係 曼德 維爾認為這是 愚昧的虛榮 作祟 他沒有多加解釋為何會出現 新的服飾消費型態與追求虛榮的風潮 然而 可以肯定的是 服 飾消費者在 18 世紀 確實有了與之前不同的型態 即他們追求 試圖跟上流行服飾變化的腳步 以及大量閱讀流行服飾雜誌 流行雜誌的增加 所反映的不僅是服飾消費心態的轉變 同時 也說明了 18 世紀英格蘭新興的出版市場 流行雜誌以一種新出版 品的姿態 大量出現在書籍市場上 或許可以表示當時英格蘭社 會消費力的成長 足以承擔一種大量的新出版品 當然 如果僅 以流行雜誌等服飾出版品 作為書籍市場成長的證據 說服力未 免不足 幸運的是 學者伊莎貝爾 瑞佛絲 Isabel Rivers 所編 著 討論 18 世紀英格蘭書籍流通的論文集 Books and Their Readers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十八世紀英格蘭的書籍及其讀者 41 對當時英格蘭書籍市場與消費者 進行了詳盡的研究與討論 該書收錄了詹姆斯 瑞文 James Raven 探討書籍貿易的論 文 瑞文的研究指出 18 世紀英格蘭出版市場擴張迅速 而這種 擴張則與英格蘭的經濟成長息息相關 社會有充裕的資本得以消 化更多的出版品 出版商的數量也隨著出版市場的需求擴大而增 加 此外 出版品消費市場的成熟 讓出版商與作者 在出版書 籍雜誌與寫作的同時 必須更關注當時消費市場的品味 如此方 41 Isabel Rivers ed., Books and Their Readers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New Essays (London: Continuum, 2001).

122 112 陳禹仲 能使自己的出版品得以在競爭中生存 易言之 消費能力的提升 連帶也擴大了出版業的規模 出版業規模的成長 代表行業內部 競爭力的上升 而出版商與作者們彼此競爭的過程 則又突顯了 消費者在這時期的重要性 瑞文認為 這個現象最能表現在報紙 42 廣告的收益成長上 根據瑞文的統計 英格蘭報紙刊登廣告的收入 在 1713 年約 為 912 英鎊 在 1734 年則成長為 3158 英鎊 綜觀整個 18 世紀 報紙的廣告收益持續攀升 1754 年為 7915 英鎊 1774 年是 33,662 英鎊 1784 年為 46,284 英鎊 1794 年為 69,943 英鎊 而 1798 年 則成長到 98,241 英鎊 報刊廣告的收益增加 表示當時各種行業 43 間彼此競爭的激烈程度 正如瑞文所展示的 在商業市場穩定成 長之後 報紙廣告欄成為新興的商業戰場 商人 商行的興衰 往往取決於在報紙廣告上投入資本的多寡 市場的能見度成為商 人在收支成本外 必須考量的另一個經商要素 報刊廣告數目的遽增 除了反映市場能見度對當時英格蘭商 業的重要性 也隱約透露了另一個訊息 即在 18 世紀 報紙有一 定規模的銷售市場 畢竟 如果報紙沒有足夠的閱讀社群與消費 市場 則報刊廣告的成果理當有其侷限 而如果報刊廣告的效益 不彰 將無法解釋何以 18 世紀英格蘭的報刊廣告會高度成長 這 固然只是推論 但史家傑瑞米 布萊克 Jeremy Black 在著作裡 清楚指出 報紙雜誌等出版品的銷量 在 18 世紀有大幅增加的趨 42 James Raven, The Book Trades in Rivers, Books and Their Readers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New Essays, 見 James Raven, The Book Trades, in Rivers, Books and Their Readers, 26. 瑞文 的統整見 A. Aspinall, Statistical accounts of the London newspaper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63 (1948):

123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113 勢 布萊克在 Culture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十八世紀英 格蘭文化 中寫道 扣除倫敦 18 世紀英格蘭地區的報紙數量從 1723 年的 24 種 到 1753 年為 32 種 1760 年為 35 種 於 1782 年 44 則更增加為 50 種 至於英格蘭報紙的年度銷售量 則從 1713 年 的每年 250 萬份 到 1780 年已成長為每年 1400 萬份 與報紙相類 雜誌的銷量也有所成長 前述已經說明了流行雜誌的盛行 布萊 克則更進一步指出 不僅僅是流行雜誌 當時英格蘭更為風靡的 是內容包含劇評 文評 書評 等評論性文章的評論雜誌 這 包含了在 1711 年出版 由喬瑟夫 阿迪森 Joseph Addison, 與李察 史提爾 Richard Steele, 合辦 以時論 45 聞名的 Spectator 旁觀者雜誌 報紙與雜誌大量流通 證明了 18 世紀英格蘭出版業消費市場 的擴張 而考量同時期 服飾消費的市場也正蓬勃發展 或許可 以作為幾個例子來說明 當時英格蘭的社會 隨著市場經濟逐漸 成熟而有所轉變 服飾成為社會地位的指標 報紙與雜誌的高銷 量則或可代表日常閱讀習慣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 布萊克指出 在當時的英格蘭 有些小說作者開始以連載的方式 將自己的創 作分期刊登於這些新興雜誌上 魯賓遜漂流記 Robinson Cru44 本 段 落 所 有 的 數 據 資 料 皆 引 自 布 萊 克 的 著 作 見 Jeremy Black, Culture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A Subject for Taste (London: Hambledon Continuum, 2005), 148. 布 萊 克 則 轉 引 自 K.T. Winkler, Handwerk und Markt: Druckerhandwerk, Vertriebwesen, und Tagesschrifttum im London (Stuttgart, 1993); R. Taylor, Goldsmith as Journalist (London: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92). 45 關於這段期間新出版雜誌的詳盡目錄 詳見布萊克的專著 於此就不再討論 Jeremy Black, Culture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124 114 陳禹仲 soe 的作者 丹尼爾 狄福 Daniel Defoe, 就在 1720 到 1723 年間 於 London Post 倫敦郵報 上連載自己的最後一本 46 小說 法蘭德絲姑娘 Moll Flanders 當然 小說不是唯 一連載的文類 18 世紀初頗為著名的政論作品 Cato s Letters 卡 圖的信 也是一個連載的顯著例子 而曼德維爾因為 The Fable of the Bees 被求處死刑 並在 1723 年為自己辯護時撰寫的 為一 本書的平反文 雖然不是連載文體 但也刊登在 1724 年的 倫 敦期刊 London Journal 上 考量曼德維爾為自己辯護 需要 有一定數量的閱讀群眾 他選擇刊載在雜誌上的行為 或許也代 表當時的雜誌有相當規模的讀者社群 五 結語 今日史學家從各個面向切入 討論 18 世紀英格蘭社會型態如 何因為商業的興起而有所轉變 如羅伯特 麥肯穆森 Robert Malcolmson 在 Popular Recreations in English Society, 英 格蘭社會的流行娛樂 中 說明英格蘭社會大眾的休閒活動 如 47 何因為商業社會的出現 在 18 世紀有了不同於既往的樣貌 而 近來的另一本研究 安 狄恩 Ann Dean 的 The Talk of the Town 市鎮蜚語 則探討 18 世紀英格蘭的公共領域與政治輿論之間 48 的關係 基斯 托瑪斯 Keith Thomas 在他的 The Ends of Life 生 命的目的 裡 從各個不同面向剖析了 16 到 18 世紀間 英格蘭 46 Jeremy Black, Culture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Robert W. Malcolmson, Popular Recreations in English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48 Ann C. Dean, The Talk of the Town: Figurative Publ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Lewisburg: 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

125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人生活習慣的轉變 18 世紀的思想社群確實觀察到 當時社會大眾的衣著與之前 有所不同 而這也在思想社群中激起迴響 有些思想家認為 18 世紀奢華的服飾是人性逐漸腐化的象徵 人們的穿著從原本強調 實用的克儉風格 轉趨崇尚華服細作 奢靡的服飾展現了人性罪 惡的奢侈 這些思想家們擔心這會破壞維繫政治社會富強的諸般 美德 例如 安德魯 弗萊契 Andrew Fletcher, 即是 因為這個原因而反對商業的思想家 他認為 奢侈將帶來腐敗 50 而個人的腐敗將導致國家的覆亡 另外有些思想家則擔憂 人人 皆得以購著華服將會破壞既有的社會秩序 18 世紀的英格蘭已經 無法藉由穿著來判斷一個人的職業 男僕穿著與主人相仿的服飾 這些思想家認為 原有的社會秩序已被破壞殆盡 正如一名觀察 者所記 現在 我們的女僕已經因為其自傲而顯得趾高氣揚 她們 從不曾滿意於她們的衣著 在今日 要由服裝來判定一個 人是名大家閨秀還是女僕 是件極為困難的事 事實上 女僕往往是穿得比較好的那一個 51 由此可見 服飾的變化確實為當時的思想社群所察覺 而他 49 Keith Thomas, The Ends of Life. 50 關於弗萊契的討論 可見 John Robertso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t the Limits of the Civic Tradition, in Hont and Ignatieff ed., Wealth and Virtue, 原文為 Our servant wenches are so puffed up with pride nowadays that they never think they go fine enough. It is a hard matter to know the mistress from the maid by their dress; nay very often, the maid shall be much the finer of the two 此處引 文來自一份 1735 年的遊記 由麥坎德里克等人所引 見 Neil McKendrick and others,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60.

126 116 陳禹仲 52 們也更進一步將此一變化與奢侈消費作連結與討論 再者 出版業的擴張 表示當時思想社群的作品 在一定程 度上能夠讓一般讀者接觸 閱讀 而思想社群彼此的討論 往往 不是私人魚雁往返 而是刊登在雜誌報刊上 說明了這些思想社 群彼此對話的同時 其對話內容不僅僅是一種私人談話 而是具 有公共性的討論交流 曼德維爾為自己辯護的文章 並不是以書 信的方式寄給對他提出控訴的法庭 而是刊登在雜誌上 就是一 個例子 這可以視為當時的思想社群選擇將議論的內容訴諸讀者 論著的內容孰優孰劣 則交由讀者的迴響來論斷 這是 18 世紀思 想社群彼此對話的公共場域 而一些思想史家的研究也指出 在 18 世紀 身處於社會之中的思想社群 已然察覺到社會型態的轉 變 他們也因此在既有的思想資源上 重新思考自身心中的政治 社會 與實際社會樣貌之間的關係 在這個再思考的過程裡 思 53 想社群彼此各有意見 產生了不少對話 從本文的討論可以發現 18 世紀英格蘭人關於施政與社會觀 察的書寫中 商業已佔居要位 18 世紀的英格蘭人明白自己正處 於一個不同於過往的社會當中 在這樣的社會裡 思想社群內有 52 Hont and Ignatieff, Wealth and Virtue; Christopher J. Berry, The Idea of Luxury: A Conceptual and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 ; E. J. Hundert, The Enlightenment s Fable: Bernard Mandeville and the Discovery of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 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John G.A. Pocock, Machiavellian Moment, ; Malcolm Jack, Corruption & Progress: The Eighteenth-Century Debate (New York: AMS Press, 1989); John G.A. Pocock, Virtue, Commerce, and History: Essays on Political Thought and History, Chiefl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 ; J. G. A. Pocock, Barbarism and Religion vol. 2: Narratives of Civil Govern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 John Robertson, The Case for the Enlightenment: Scotland and Napl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27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117 諸如政治算數與政治經濟學 Political Economy 這類新學科的興 起 但同時社會上也普遍存在著一種對於商業可能風險的焦慮 54 商業在 18 世紀英格蘭所帶來的 不僅僅是物質生活上前所未見的 享樂 更使時人必須重新思考諸多既有的概念與認知 本文第一部 份所呈現的 正是當時從政的思想家與政治家如何因應商業發展 而重新思考財政體制與金融政策的過程 本文的第二部分則指出 未從政的人們如何觀察到既有的社會風俗 如何因為商業成長帶 動的新興產業而有所轉變 這個轉變也使得當時的思想家必須重 新思考奢侈消費與勤儉道德之間的關係 除此之外 正如近來不 少學者所指出的 這樣的社會型態 也使當時人們必須重新檢視 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種種關係 而此一針對個人與人際關係的反思 則正是不少所謂 啟蒙思想 Enlightenment Ideas 所關懷的核 55 心課題 54 關 於 政 治 經 濟 學 Hont and Ignatieff, Wealth and Virtue, 1-44, ;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 Istvan Hont, Jealousy of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2005), 1-158, ; 關於商業社會的焦慮 G. J. Barker-Benfield, The Culture of Sensibility: Sex and Society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1-153; Emma Rothschild, Economic Sentiments: Adam Smith, Condorcet, and the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7-156; Sarah Knott, Sensibility an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9), 1-104; Emma Rothschild, The Inner Life of Empires: An Eighteenth-Century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1-10, 針對這個主題 儘管學者們有著諸多關於啟蒙思想詮釋的辯論 但商業與新 的社會型態對思想家的刺激卻是學者們共同接受的認識 見 Jonathan Israel, Radical Enlightenment: Philosophy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156; Jerrold Seigel, The Idea of the Self: Thought and Experience in Western Europe since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 Jonathan Israel, Enlightenment Contested: Philosophy, Modernity, and the Emancipation of M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 Dror Wahrma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Self: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 Charles Taylor, A Secular Ag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5-89, ; Jonathan Israel, A Revolution of the Mind: Radical Enlightenment and the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Modern Dem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128 118 陳禹仲 徵引及參考書目 史料 Anon. The Late Improvements of Our Trade, Navigation, and Manufactures, Considered, in Gentlemen s Magazine, vol. IX. London: Child, Sir Josiah. A New Discourse of Trade. London: Clement, Simon. A Vindication of the Bank of England. London: Davenant, Charles. Discourses of the Public Revenues, and on the Trade of England. London: Mandeville, Bernard. The Fable of the Bees. ed. F. B. Kaye 2 vols.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Mun, Thomas. England s Treasure by Foreign Trade. London: Petty, William. Political Arithmetic. London: Smith, Adam.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ed. R. H. Campbell and A. S. Skinner 2 vols.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Temple, Sir William. Observations upon the United Provinces of the Netherlands. London: 1687 論文 Cannadine, David.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in the Engl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Past & Present, 103 (May 1984): de Vries, Ja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Industrious Revolution Author.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54:2 (June 1994): Hobsbawm, Eric J. The General Crisis of the European Economy in the 17th Century. Past & Present, 5 (May 1954): The Crisis of the 17th Century - II, Past & Present, 6 (November 1954): 專書 Aston, Trevor ed. Crisis in Europe, : Essays from Past and Present.

129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119 London: Routledge, Armitage, Daivd.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ker-Benfield G. J. The Culture of Sensibility: Sex and Society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Berry, Christopher J. The Idea of Luxury: A Conceptual and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ack, Jeremy. Culture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A Subject for Taste. London: Hambledon Continuum, Bourdieu, Pierre. Language & Symbolic Power. ed. John B. Thompson, Trans. Gino Raymond and Matthew Adamson, Cambridge: Polity, Pascalian Meditations. trans. Richard Nice, Cambridge: Polity, Braudel, Fernand. Civilization & Capitalism 15th - 18th Century, Vol.3: Wheel of Commerce.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rewer, John. The Sinews of Power: War, Money and the English State London: Unwin Hyman, Carruthers, Bruce G. City of Capital: Politics and Markets in the English Financial Revolu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viersity Press, de Vries, Jan. Economy of Europe in an Age of Cri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an, Ann C. The Talk of the Town: Figurative Publ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Lewisburg: 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 Dickson, Peter G. M. Financ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A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Credit, Hampshire: Gregg Revivals, Dumont, Louis. From Mandeville to Marx: The Genesis and Triumph of Economic Ide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lderblom, Oscar 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Dutch Republic. Burlington: Ashgate, Goldsmith, Maurice M. Private Vices, Public Benefit: Bernard Mandeville 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ek, Dale ed. The World of William and Mary: Anglo-Dutch Perspectives on the

130 120 陳禹仲 Revolution of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olmes, Geoffrey. The Making of a Great Power: Late Stuart and Early Georgian Britain, , London: Longman, Hont, Istvan and Michael Ignatieff ed. Wealth & Virtue: The Shaping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ealousy of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Hundert, Eric J. The Enlightenment s Fable: Bernard Mandeville and the Discovery of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rael, Jonathan ed. The Anglo-Dutch Moment: Essays on Glorious Revolution and its World Impac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dical Enlightenment: Philosophy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nlightenment Contested: Philosophy, Modernity, and the Emancipation of M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 Revolution of Mind: Radical Enlightenment and the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Modern Dem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ack, Malcolm. Corruption & Progress: The Eighteenth-Century Debate. New York: AMS Press, Jardine, Lisa. Going Dutch: How England Plundered Holland s Glory.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Knott, Sarah. Sensibility an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Koselleck, Reinhart. The Practice of Conceptual History: Timing History, Spacing Concepts, trans. Todd Samuel Presner and Other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lcolmson, Robert W. Popular Recreations in English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Kendrick, Neil, John Brewer and John H. Plumb.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London:

131 金融革命與商業社會的興起 18 世紀初期英格蘭的社會轉型 121 Europa Publications Limited, McNally, David.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A Reinterpre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rker, Geoffrey. Europe in Crisis, Oxford: Blackwell, Pincus, Steven. 1688: The First Modern Revolu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ocock, J. G. A.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Virtue, Commerce, and History: Essays on Political Thought and History, Chiefl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barism and Religion vol. 2: Narratives of Civil Govern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smussen, Dennis. The Problems and Promise of Commercial Society: Adam Smith s Responses to Rousseau.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Reinert, Erik S. Emulating Success: Contemporary Views of the Dutch Economy before 1880, in Oscar Gelderblom 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Dutch Republic, Burlington: Ashgate, Robertson, Joh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t the limits of the civic tradition, in Hont and Ignatieff ed., Wealth & Virtue: The Shaping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The Case for the Enlightenment: Scotland and Napl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thschild, Emma. Economic Sentiments: Adam Smith, Condorcet, and the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he Inner Life of Empires: An Eighteenth-Century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ivers, Isabel ed. Books and Their Readers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New Essays. London: Continuum, Roseveare, Henry. The Financial Revolution Essex: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1.

132 122 陳禹仲 The Treasury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Schumpeter, Joseph A. Capitalism, Socialism & Democracy,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Charles. A Secular Ag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Keith. The Ends of Life: Roads to Fulfilment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hrman, Dror.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Self: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Winch, Donald.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33 金 融 革 命 與 商 業 社 會 的 興 起 :18 世 紀 初 期 英 格 蘭 的 社 會 轉 型 123

134 Financial Revolu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Commercial Society: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Early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Alvin Che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al revolution in late-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and the emergence of a commercial society in early-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late-seventeenth-century English intellectuals advocac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veals their awareness of the necessity of correspond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making progress toward a more commercialized society. The financial revolution during that period was dependent 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ommercial society, which was a central topic of discussion among eighteenth-century British intellectuals. I also argue that the financial revolution, late-seventeenth-century discussions of political arithmetic, and eighteenth century debates on luxury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dicated that English and (after 1708) British intellectuals were aware of transformations that had taken plac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behaviors. Consequently, these behaviors transformed their mentality, distinguishing them from their predecessors. Keywords: Financial revolution commercial society commerce Bank of England political arithmetic * M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135 史 繹 第 38 期 2014 年 6 月, 頁 第 一 線 學 習 DOI: / 從 A Woman in Berlin 觀 察 柏 林 戰 役 中 蘇 聯 紅 軍 的 性 暴 力 * 廖 容 慈 **2 編 者 按 : 本 文 原 為 99 學 年 度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林 維 紅 老 師 為 大 學 部 學 生 開 授 的 數 位 資 源 與 史 學 研 究 課 程 報 告 而 本 刊 徵 得 林 老 師 同 意 後, 在 文 後 刊 載 當 時 的 作 業 說 明, 供 讀 者 參 考 2013 年 3 月 收 稿,2013 年 10 月 通 過 刊 登 * 致 謝 辭 : 本 文 原 為 99 學 年 度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林 維 紅 老 師 為 大 學 部 開 授 的 數 位 資 源 與 史 學 研 究 課 程 報 告 筆 者 修 改 之 後 投 稿 史 繹, 並 於 2013 年 12 月 第 38 期 史 繹 成 果 發 表 會, 由 臺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林 宣 瑋 代 宣 讀 這 份 報 告, 是 筆 者 大 一 時 第 一 次 依 照 老 師 規 定 的 架 構 格 式, 撰 寫 比 較 嚴 謹 的 讀 書 報 告 當 時 雖 投 入 相 當 力 氣 爬 梳 歷 史 背 景 尋 找 西 文 資 料 閱 讀 專 書 論 文 才 下 筆, 然 而 事 隔 兩 年 重 新 翻 看, 依 然 覺 得 當 時 的 自 己 對 語 言 史 料 或 文 獻 的 掌 握 相 當 有 限 在 此 感 謝 維 紅 老 師 的 鼓 勵, 讓 我 憑 著 外 系 生 的 憨 膽 踏 入 歷 史 世 界, 至 今 收 穫 無 窮 ** 臺 灣 大 學 外 國 語 文 學 系 99 級 學 生 雙 主 修 歷 史 學

136 126 廖容慈 一 研讀主題說明 二 研究文獻解題 三 史料解題 四 結語 五 檢索過程 學期學習心得與建議 一 研讀主題說明 一 研讀主題的意義 戰爭的暴力常以可見方式在城市 人民身上留下傷痕 但暴 力的各種形式可見程度各異 殘肢斷臂與建築的殘破遺跡相仿 憂鬱創傷則是內在的損害 一點一點碎裂 性暴力廣泛的存在於 戰爭當中 從荷馬史詩描述戰勝的英雄以敵方女眷作為獎賞 便 可略知一二 中世紀基督宗教內部 與穆斯林之間的宗教戰爭 20 世紀東歐南斯拉夫 非洲剛果的戰爭與種族侵略當中 以強暴 作為清洗的手段 也揭露戰爭當中性行為的特定意識 選擇特定 的大規模性暴力案件加以討論 便使我們能夠透過歷史文獻 研 究報告 個人見證等資料 以歷史角度理解 觀察戰爭受害者的 經歷與面貌 並嘗試提供往後繼續探索的途徑 本文將討論的歷史事件 是由 A Woman in Berlin 這本柏林女 子的日記所開啓 以下將從史料與二手研究 試圖認識蘇聯在二 戰後期於柏林戰役 Battle of Berlin 1945 年 4 月 16 日至 5 月 2 日 的性暴力事件 這份報告將在課程要求的框架下 選取不同種類 語言的材料進行整理與討論 無名氏 亦有認為是德國記者 Marta Hillers 於 1954 年在美國出版的日記 揭開了 解放 背後的代價

137 從 A Woman in Berlin 觀察柏林戰役中蘇聯紅軍的性暴力 127 對於戰爭與正義 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隱隱造成挑戰 此書不僅 在當時引起美國 德國的討論 晚近也重新出版 2003 年 改 編成電影 使這份戰爭回憶以歷史 文學 大眾文化等角度 幾 次在社會閱聽群眾之中激起漣漪 1945 年 4 月 二戰歐洲戰局已然進入尾聲 英美蘇協談討論 戰後劃分德國 如何突破柏林 而最後是由蘇聯紅軍攻下德國首 都 當蘇聯向東普魯士進軍 內梅爾斯多夫屠殺事件 Nemmersdorf Massacre 1944 年 10 月 21 日 當中劫掠與強暴的消息便逐漸散播 儘管可能是納粹政宣傳部門刻意誇大的恐慌策略 1 但強暴的事件 在紙本或影像的口述歷史紀錄當中逐漸浮現 柏林歷史的創傷故 事 目前在臺灣仍相對缺乏研究 有鑒於此 研讀外文史料以及 二手文獻 除了幫助我們深入理解近代歐洲政治社會史 也有益 於中文世界開展戰爭史研究的新方向 在臺灣 人文與社會科學當中對於女性在戰爭中的討論 較 常聚焦於前臺籍慰安婦被迫對日軍提供性服務一事 此事與柏林 婦女受暴固然是兩起獨立事件 但若就戰爭中女性境況而言 兩 者之間不無可供參考之處 在二戰結束 冷戰危機解除 各地民 主化運動普及之後 學界對於戰爭犯行的討論開始增加 西文資 料對於軍民 私通 liaison 的論述角度日漸多元 也不限於俄 國 2 在此情況下 我希望能從他人的研究中 了解由性別 族群 1 Antony Beever, The Fall of Berlin 1945 (New York: Penguin, 2003), 有關二次大戰美軍與法國女性的羅曼史迷思 性交易 性侵等 參見 Mary Louise Roberts, What Soldiers Do: Sex and the American GI in World War II Fra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對美軍在德奧佔領區的親善 反 親 善 性 關 係 之 研 究 見 Perry Bidiscombe, Dangerous Liaisons: The AntiFraternization Movement in the U.S. Occupation Zones in Germany and Austria,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34:3(2001): 對於英軍從 D-Day 至戰勝期間於

138 128 廖容慈 個人見證等視角看待這段歷史的方法 A Woman in Berlin 這本柏林女子的日記 使我興起觀察二次大 戰中柏林戰役的念頭 時居柏林城居的女性 在柏林陷落的過程 中 有過甚麼遭遇 戰爭中的性暴力在當下得以施展 數十年後 得以訴說 向我們顯露了哪些可能的身體 政治意涵 除此之外 我也希望從中理解 為何二戰以後對於柏林受暴婦女的討論 會 引起學界諸多爭議 激發媒體論爭 蘇聯在二次大戰中屬於同盟 國 在戰爭的末期揮軍征服柏林 當勝利的戰歌與戰敗受暴者的 求救呼聲齊響 聽者的感官又是如何選擇 二 相關時代脈絡 1945 年 1 月 12 日 蘇聯發動維斯瓦河 奧德河攻勢 同時啓 用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及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兩支軍隊 自維斯瓦 河出發 解放華沙 同時向德國前進 三週內經波茲南抵達波德 邊境的奧德河畔 以 200 萬大軍揮擊僅有 40 萬名兵員的德意志國 防軍 Wehrmacht 並於 1 月 27 日解放波蘭境內的奧斯威辛集 中營 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 戰役在 2 月 2 日 結束 紅軍隨後於 2 月 8 日發動西里西亞攻勢 在柏林東南方地 區清除可能威脅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的德國勢力 以備將來進軍柏 林 此一攻勢於 2 月 24 日結束 蘇聯進攻柏林的計畫原定於 2 月 進行 但紅軍當時也面臨軍情以及軍員調配問題 烏克蘭第一方 面軍的主要任務是保護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的左翼 其右翼由白 德國的性暴力 詳見 Sean Longden, To the Victor the Spoils (London: Constable & Robinson, 2007). 歷時較長 討論兩次大戰與戰間期英軍的不法行為 請參 考 Clive Emsley, Soldier, Sailor, Beggarman, Theif: Crime and the British Armed Services since 191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139 從 A Woman in Berlin 觀察柏林戰役中蘇聯紅軍的性暴力 129 俄羅斯第二方面軍所保護 然而掃除右翼威脅的東普魯士攻勢代 價極高 且東波拉美尼亞地區的戰事推遲了進攻柏林的計畫 導 致此軍事行動到 4 月 25 日結束 於此同時 同盟國熱烈討論柏林一城的地位 無可懷疑 第 三帝國的首都柏林是歐洲戰場最大的目標 蘇聯從東邊出兵 即 圖與西線軍隊合作夾擊柏林 但究竟是誰的軍隊有足夠軍力以及 正當性獲得終點的勝利 又該如何搶先 是英美蘇領袖仔細思考 的問題 3 月 27 日 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 Bernard Law Montgomery, 致電遠征軍最高司令部 向歐洲盟軍最高指 揮官艾森豪 Dwight David Eisenhower, 請求單獨突擊 柏林 但遭到拒絕 因為艾森豪為安全考量 堅持以寬大正面攻 勢取代狹窄縱深突擊 3 除此之外 艾森豪也認為這座城市已經失 去重要性 向英國首相邱吉爾 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 表示 柏林不再是主要軍事目標 並且在 3 月 28 日致電蘇聯最高統帥部 表明和紅軍進攻德勒斯登 萊比錫 切 斷德軍防線 加快蘇軍進攻柏林的速度 此一決定引起軒然大波 英國方面表示震怒 美軍內部也產生歧見 儘管艾森豪誓言已出 各國軍隊仍暗自以柏林為目標較勁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條目紀錄 蘇聯元帥朱可夫 Georgy Konstantinovich Zhukov, 帶 領 白 俄 羅 斯 第 一 方 面 軍 於 1945 年 4 月 16 日聯合蘇聯元帥科涅夫 Ivan Stepanovich Konev, 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橫渡尼斯河 Neisse River 並 3 卡爾 巴姆著 張國良 史強譯 強擊柏林 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06 年 初版 頁 40 譯自 Karl Bahm, Berlin 1945: The Final Reckoning (Minneapolis: Zenith Press, 2001).

140 130 廖容慈 在一周之內進入柏林郊區 4 月 25 日 朱可夫和柯涅夫的聯軍已 經包圍柏林 前者守住北部及東部 後者於南面隨時準備進攻 此外連結了美國軍隊 在易北河 Elbe River 組成聯合陣線 4 蘇 聯紅軍隨即進入柏林 此役也是朱可夫 涅科夫軍隊的較勁時刻 兩人處心積慮奪下柏林 科涅夫的軍團先攻佔柏林 但在德國國 會大廈 Reichstag 升起紅軍旗幟的則是朱可夫的軍團 經過 17 天 這場柏林戰役在 5 月 2 日畫下句點 德軍戰敗投降 紅軍從 蘇聯進入柏林的過程中 經常發生士兵搶劫物資 強暴婦女等事 件 受害者估計約有十萬人 三 心智圖 四 關鍵字表 sexual violence, mass rape, Battle of Berlin, Marta Hillers, Red Army 五 名詞解釋 1. Sexual violence 4 The N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5th ed., s.v. World Wars.

32 庶 民 文 化 研 究 第 11 期 圖 14 七 品 夏 朝 冠, 新 竹 李 錫 金 家 族 傳 世 文 物, 國 立 台 灣 歷 史 博 物 館 藏 ( 引 自 張 淑 卿 等 2013, 頁 76-77 ) 4 小 結 透 過 文 物 的 實 際 觀 察, 得 知 目 前 現 有 的

32 庶 民 文 化 研 究 第 11 期 圖 14 七 品 夏 朝 冠, 新 竹 李 錫 金 家 族 傳 世 文 物, 國 立 台 灣 歷 史 博 物 館 藏 ( 引 自 張 淑 卿 等 2013, 頁 76-77 ) 4 小 結 透 過 文 物 的 實 際 觀 察, 得 知 目 前 現 有 的 臺 灣 考 古 出 土 與 傳 世 清 代 官 帽 與 頂 戴 研 究 31 (2) 新 竹 李 錫 金 家 族 傳 世 夏 朝 冠 國 立 臺 灣 歷 史 博 物 館 藏 新 竹 李 錫 金 家 族 傳 世 七 品 夏 朝 冠, 其 冠 頂 可 分 成 三 個 部 分, 為 朝 冠 頂 紅 纓 與 帽 胎 圖 14 朝 冠 頂 為 銅 胎 鎏 金, 座 頂 銜 有 鎏 金 角 錐 狀 銅 質 立

More information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2014 年 06 月 頁 91-122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朱 鶴 齡 書 元 裕 之 集 後 及 其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文 淵 閣 及 文 津 閣 本 文 獻 的 存 佚 問 題 與 其 意 義 邱 怡 瑄 * 摘 要 清 代 經 學 大 家 朱 鶴 齡 (1606-1683) 於 明 清 鼎 革 後 專 意 著 述, 終 生

More information

23-46

23-46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3-46 19 1 90 6 1 2 * 1 121 1982.11 3124-3125 2 1988.3 6 23 24 19 1 3 4 3 1986.12 4 1980.9 505 25 5 6 7 8 5 9 1993.10 425 6 579-580 7 552-554 8 26 19 1 9 10 11 12 Benedetto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093_114_Koh_khee_heong

093_114_Koh_khee_heong !"#$%!"#$%&'()*+,-.!"#$%&'!"#$%&'()1389 1464!"#$%&'()*+,-./01!"#$% &'()*+,!-.(/0123456789!"#$%&'()*+,-./01234567*8+,79:;!"#$%&'()*+,-./0/123(456789:;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49-276 19 1 90 6 ** * ** 88 I 2000 8 249 250 19 1 251 1873-1929 1900 1 1902 1 35 1900 1960 7-12 252 19 1 2 3 2 1900 1902 3 2000 129-197 253 4 5 6 4 1902 1962 103 5 Joseph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77-307 20 1 91 6 1904 1920 20 1922 15 Phlip de Vargas Some Aspects of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1891-1962 1887-1936 Chinese * 277 278 20 1 Renaissance 1873-1929 1 2 3 1902

More information

曹美秀.pdf

曹美秀.pdf 2006 3 219 256 (1858-1927) (1846-1894) 1 2 3 1 1988 70 2 1998 51 3 5 1991 12 37-21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1998 5 1998 6 1988 7 1994 8 1995 725-732 9 1987 170 10 52 11 1994 121 12 2000 51 13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53-276 20 1 91 6 * 253 254 20 1 1724-1805 1 1729-1781 2 3 4 1 1980 6 3 2 1974 54 1967 223 3 1755 1980 106 4 1966 7 255 5 6 7 8 5 1325 4 7 6 1979 1933 7 19 7 8 4 2000.12

More information

二、民生: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同步

二、民生: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同步 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view ---------------------------------------------------------------------------- 1 2 3 1 4 1471 5 6 40 2~5 2 7 1551 ~1600 40% 8 24 83 74 90% 50 2 2 2% 9 10 3 11 12 304 165 89

More information

three regions or three strata 3 Seneca 4 ~ 65 Quaestiones naturales 4 Themon 1349 ~ 1361 Questions on the Four Books of Aristotle's Meteorolo

three regions or three strata 3 Seneca 4 ~ 65 Quaestiones naturales 4 Themon 1349 ~ 1361 Questions on the Four Books of Aristotle's Meteorolo 33 3 2014 259 271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3 2014 100190 N092 P1-092 A 1000-1224 2014 03-0259-13 exhalation vapour smoke 1 2 2014-02-18 2014-09-21 1977 260 33 1 three regions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Doctorate Dissertation 徐 孚 遠 在 世 變 下 之 生 命 情 懷 Xu Fu-Yuan's Life Feelings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More information

50 03 3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0No. Mar. 03 0087 I 07. A 000-599 03 0-007- 00 986 0-0-8 73 3 4 00 3 4 6 0 3 00 867 906 0 74 03 46 56 3 3 4085 886 98 75 885 76

More information

9 9 9-99 9 9 8 9 00 9 9 9 9 008 8 00 00 00 0 008 0 0 9 9 99 00 9 98

9 9 9-99 9 9 8 9 00 9 9 9 9 008 8 00 00 00 0 008 0 0 9 9 99 00 9 98 0 No. 0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Serial No. ( 南 京 大 学 历 史 系, 江 苏 南 京 009) 新 文 化 运 动 以 后, 中 国 的 文 史 学 术 界 大 致 分 为 南 北 两 大 系 统, 以 新 旧 为 重 要 分 野 其 中, 位 于 南 京 的 东 南 大 学 多 被 视 为 南 方 旧 学 的 重 镇 9 年 南 京 国 民 政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051_072_Zhang_yi

051_072_Zhang_yi !"#$%&'()*+,-!"#$%&' *!"#$%& * 1 2!"#$%&'()*+,-./0!12345678("#$90!"#$%&'()*+,-.#/0123#45(6789:;#&!"#$%&'()*+(,-./0123456789:;2

More information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從 經 史 八 股 到 政 藝 策 論 : 清 末 癸 卯 甲 辰 科 會 試 論 析 * 李 林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歷 史 系 引 言 清 光 緒 二 十 九 年 (1903), 歲 次 癸 卯 是 年 清 廷 補 行 辛 丑 壬 寅 恩 正 併 科 會 試, 1 因 京 師 貢 院 毀 於 拳 禍, 遂 借 闈 河 南 各 省 公 車 甘 冒 風 雪, 趨 之 若 鶩 翌 年 甲 辰 (1904),

More information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BIBLID 1026-5279 (2005) 94:2 p. 155-172 (2005.12) 155 1324 1254 1 330 1936 1747 [ 1 ] Keywords Ma Tuan-lin Wen-hsien T ng-k ao Catalog Edition E-mail: craacl@faculty. pccu.edu.tw [1] 1626 6 156 (2005.12)

More information

< D313738B1F5A46CB5C4B773B1B42DB4BFA5C3B8712E706466>

< D313738B1F5A46CB5C4B773B1B42DB4BFA5C3B8712E706466> 2007 3 143 178 1 1 20 2002 3 11-112 2002 22-180 -143- 2 3 4 2 1985 160-179 3 2004 192-210 4 14 1999 3 223-255 -144- (1622) 5 6 (1715) 1703 7 5 1992 135 6 1969 3 1a-b 7 [1897] 6 3 5 195b -145- 8 9 (1756-1766)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3 4 2014 467 47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4 2014 030006 20 20 N092 O6-092 A 1000-1224 2014 04-0467-12 200 13 Roger Bacon 1214 ~ 1292 14 Berthold Schwarz 20 Luther Carrington

More information

171-200

171-200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171-200 19 2 90 12 * 171 172 19 2 1 2 1 1979 232-233 2 1968 3 125 35 700 173 3 4 3 2000.4 4 1989 12 541-542 174 19 2 5 6 7 8 9 10 5 1987 9 432 6 5 17 539 7 1988 6477 8 4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I II III The Study of Factors to the Failure or Success of Applying to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Abstract For years,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has been Taiwan s goal and we are on the way

More information

131-161

131-161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131-161 20 1 91 6 ** 1576-1629?-1630?-1631 1621 * ** NSC88-2411-H-007-006 131 132 20 1 1569-1625?-1632 1 1576-1629 1621 2 1629 1584-1630 3 4 1 1997 218-242 2 1633 26-27 3

More information

˘ªF¶Î

˘ªF¶Î 2004 3 129 153 1 2 NSC 92-2411 - H - 001-009 - A C 1 1 968 1 0 2 003 C. R. Boxer, The Christian C e n t u ry in Japan, 1549-165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Boxer 2 Helen J. Baroni,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人 文 藝 術 學 院 語 文 與 創 作 學 系 語 文 教 學 碩 士 班 ( 暑 期 班 ) 碩 士 論 文 Master Program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 Summer Program)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Creative Writ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More information

262 舂音詞社和漚社都成立於上海 在這個新興的文化大都會各種思想的交匯促 進了文學社團的發展不同政治社會背景的文人亦多了交往的機會 加上出版業 的蓬勃人才的集中使得上海的文學社團格外多姿多彩在全國的新舊文壇帶領 5 風騷 在詞學方面龍榆生 1902 1966 便將上海視為民國時期的詞學中心 另一

262 舂音詞社和漚社都成立於上海 在這個新興的文化大都會各種思想的交匯促 進了文學社團的發展不同政治社會背景的文人亦多了交往的機會 加上出版業 的蓬勃人才的集中使得上海的文學社團格外多姿多彩在全國的新舊文壇帶領 5 風騷 在詞學方面龍榆生 1902 1966 便將上海視為民國時期的詞學中心 另一 鄉邦傳統與遺民情結民初白雪詞社及其唱和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引言 清末詞人結社唱酬之風甚盛莫立民在 晚清詞研究 中列出由道光至清末的詞社 十三家 萬柳的 清代詞社研究 亦指出由光緒年間到清末最少有十個詞社組 1 朱祖謀 彊村1857 1931 等在北京倡立 成 其中著者有王鵬運 1848 1904 的咫村詞社鄭文焯 1856 1918 在蘇州主持的吳社和鷗隱詞社以及程頌萬 1865 1932 在長沙發起的湘社

More information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三 十 九 期 2015 年 01 月 頁 223~258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由 心 到 腦 從 腦 的 語 義 脈 絡 論 晚 清 民 初 的 文 化 轉 型 * 徐 瑞 鴻 提 要 傳 統 的 中 醫 理 論 以 心 為 神 明 之 主, 掌 管 思 維 記 憶 與 情 感, 此 一 觀 點 在 近 現 代 受 到 西 方 解 剖 學 的 巨

More information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致 谢 文 学 是 我 们 人 类 宝 贵 的 精 神 财 富 两 年 半 的 硕 士 学 习 让 我 进 一 步 接 近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249-279 19 2 90 12 1161-1189 1115-1234 120 1161-1189 * 249 250 19 2 1 1261 1265 2 3 1 1985 2 404 2 1962 32 10-11 1967 81 1 3 Hok-lam Chan, Legitimation in Imperial China:

More information

鉢 5 2007 6 81~102 鬪 81 鉢 1 1940 2 113 1999 3 114 1999 82 5 邨 册 册 册 邨 册 册 册 册 83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鉢 册 84 5 4 6821952 5 811952 6 册 7 85 峯 邨 8 86 5 册 87 鉢 88 5 咏 89 勲 90 5 煕 峯 91 峯 峯 敎 92 5 邨 93 邨 94 5 邨 敎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21 卷 第 3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11 年 9 月 Vol.21 No.3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Sept. 2011 学 术 名 家 研 究 史 学 大 家 安 作 璋 先 生 访 谈 录 康 香 阁 (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编 辑 部, 河 北 邯 郸 056005) 摘 要 : 安 作 璋 先 生 是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最 早 从 事

More information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的 中 国 特 色 军 事 变 革 威 慑 和 实 战 能 力 1 按 照 机 械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需 要 保 持 一 定 的 员 额, 按 照 信 息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则 需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的 中 国 特 色 军 事 变 革 威 慑 和 实 战 能 力 1 按 照 机 械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需 要 保 持 一 定 的 员 额, 按 照 信 息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则 需 2012 年 5 月 当 代 中 国 史 研 究 May,2012 第 19 卷 第 3 期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Vol. 19 No. 3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的 中 国 特 色 军 事 变 革 刘 志 青 [ 摘 要 ] 中 共 十 六 大 以 来, 中 国 军 事 变 革 在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指 导 下, 注 重 实 际,

More information

宋代四明士族人際網絡與社會文化活動——以樓氏家族為例的觀察

宋代四明士族人際網絡與社會文化活動——以樓氏家族為例的觀察 -627- 782 3379 23.14% 1 (Richard L. Davis) 1.5% 492 48 10% 2 1 1983 10 85-90 2 Richard L. Davis, Court and Family in Sung China, 960-1279: Bureaucratic Success and Kinship Fortunes for the Shih of Ming-Chou

More information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8-2008.6 Study of Emperor Qianlong as Manjusri Bodhisattva Lo Chung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李隆獻.doc

Microsoft Word - 101李隆獻.doc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四 期 2009 年 4 月 頁 1-28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日 本 復 仇 觀 管 窺 以 古 典 文 學 為 重 心 * 李 隆 獻 摘 要 本 文 延 續 筆 者 對 復 仇 / 復 仇 觀 的 歷 時 性 考 察, 以 日 本 古 典 文 學 為 重 心, 管 窺 日 本 復 仇 觀 的 淵 源 與 嬗 變 之 跡 要 點 如 下 : 一

More information

97 3 ヽ ヽ ヽ ヽ ヽ 10 ヽ

97 3 ヽ ヽ ヽ ヽ ヽ 10 ヽ 113~136 97 3 Journal of Kun Shan University, Vol.5, pp.113~136 (Mar, 2008) 1 2 ヽ - 113 - 97 3 ヽ 3 4 5 6 ヽ 7 8 9 ヽ ヽ ヽ 10 ヽ - 114 - 11 4 1650 12 ヽ ヽ ヽ 13 ヽ ヽ - 115 - 97 3 14 ヽ ヽ ヽ ヽ 16 17-116 - ヽ 19 20

More information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13 期, 頁 185-206 民 國 101 年 6 月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臺 灣 分 館 1920 年 臺 灣 廢 廳 反 對 運 動 與 地 方 意 識 *1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政 治 史 的 再 論 析 **2 蔡 蕙 頻 摘 要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與 戰 後 特 殊 的 時 空 背 景, 日 治 時 期 政 治 史 研 究

More information

336 共分五節 首先爬梳傳統莊周試妻戲曲的淵源本事 從中溯源配角人物的原型 其次三節 依劇情節推展所出現之配角人物依序論述 夢境骷髏 乃試妻背景之 啟示者 搧墳寡婦 則是試妻動機直接的引發者 僮僕與紙人 則是試妻過程 中的參與者 每節再從原型論述到傳統諸作 第五節則綜合探討傳統莊周試妻戲 曲中配角

336 共分五節 首先爬梳傳統莊周試妻戲曲的淵源本事 從中溯源配角人物的原型 其次三節 依劇情節推展所出現之配角人物依序論述 夢境骷髏 乃試妻背景之 啟示者 搧墳寡婦 則是試妻動機直接的引發者 僮僕與紙人 則是試妻過程 中的參與者 每節再從原型論述到傳統諸作 第五節則綜合探討傳統莊周試妻戲 曲中配角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1 年 6 月 論傳統莊周試妻戲曲中的配角人物 1 李佳蓮 明道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摘 要 傳統莊周試妻戲曲是一齣充滿爭議的經典名劇 歷來評論者的研究角度 大 多集中在男女主角莊周 田氏二人之上 然而 若深研此劇 可以發現 該劇擁 有多位有趣的配角人物 在劇中與主角之間有著或搧風點火 或監督評論 或比 對參照的交流關係 是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男女主角的行為 解析主角二人的內心

More information

03

03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57-80 20 2 91 12 vs. 1684-? * 57 58 20 2 1 2 3 4 5 transmission transformation 6 Whiggish interpretation 1 2000 8 559-563 539-558 1993 4 64-67 16 4 1995 3-7 2 1978 3 4 HPM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劉 明 宗 博 士 鍾 肇 政 中 短 篇 小 說 女 性 形 象 析 論 研 究 生 : 吳 鳳 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六 月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劉 明 宗 博 士 鍾 肇 政 中 短 篇 小 說 女 性 形 象 析 論 研 究 生 : 吳 鳳 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六 月 本 論 文 獲 客 家 委 員 會 102 年 度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劉 明 宗 博 士 鍾 肇 政 中 短 篇 小 說 女 性 形 象 析 論 研 究 生 : 吳 鳳 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六 月 誌 謝 手 裡 拿 到 這 本 沉 甸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2009)27:4 pp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 民國 98 年 12 月 ) * * 147

BIBLID (2009)27:4 pp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 民國 98 年 12 月 ) * * 147 BIBLID 0254-4466(2009)27:4 pp. 147-178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 民國 98 年 12 月 ) 1376-1383 * 1310-1381 1357-1402 2008 11 3 2009 10 21 * 147 148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1 2 3 1 1993 164 John Dardess John Dardess, Confucianism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ABSTRACT As we know the Sinology has a long history. As earily as 19 th century some works have already been done in this field. And among this the studies of lineages and folk beliefs in Southeast

More information

32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Beijing Opera s Jing Actors and Their Vocal Accen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Using Two Operas, Muhuguan and Yuguoyuan, as Exa

32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Beijing Opera s Jing Actors and Their Vocal Accen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Using Two Operas, Muhuguan and Yuguoyuan, as Exa 李元皓 二十世紀初期京劇淨行演員及其唱腔研究 以 牧虎關 御果園 為例 二十世紀初期京劇淨行演員及其唱腔研 究 以 牧虎關 御果園 為例* 李元皓** 中文摘要 形成於十九世紀的京劇 在二十世紀初時 發展的勢頭風潮臻於極盛 新興 的唱片錄音科技也於十九世紀末抵達中國 留下了一批珍貴的老唱片 以不同於 書面文字的方式 記錄著京劇有聲的過往 老唱片所能記錄的雖然只有聲音 然 而聲音 亦即 唱腔 正是戲曲藝術的核心之一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六 期 2014 年 12 月 頁 151-176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內 容 析 探 兼 論 蘇 李 軼 事 及 情 誼 許 雅 貴 * 摘 要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是 寫 給 門 生 李 廌 的 一 篇 書 信 文, 信 中 主 要 提 出 了 四 點 : 一 推 辭 薦 引 之 因 二 君 子 相 交 之 道 三

More information

104王三慶.doc

104王三慶.doc 2005 12 95 120 4 2 437-464 On Establishment and Abolishment of 95 New Words made by Wu Tse-t ien, as well as Multiple Version of Written Languages Wang San-Ch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 文 學 所 ) 碩 士 論 文 論 文 題 目 ( 陳 千 武 小 說 活 著 回 來 及 其 相 關 事 例 研 究 ) 論 文 題 目 (Chen Chien Wu Return Alive And Some Research About It) 研 究 生 : 朱 妍 淩 指 導 教 授 : 林 葉 連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6 月 8 日 陳 千 武 小 說

More information

230 東華漢學 第18期 2013年12月 的瑞兆象徵 而乾隆皇帝的題詩跋語亦可視為其登基六十年的 時代 筆記 三希堂 位處全國政治權力中樞 但 三希堂 所藏不過是前代 所遺而與政治權力無關的三件歷史文物 亦因為如此 三希堂 的設 立本身便有混淆政治文化兩種面貌的可能性 而面對 快雪時晴帖 這位文

230 東華漢學 第18期 2013年12月 的瑞兆象徵 而乾隆皇帝的題詩跋語亦可視為其登基六十年的 時代 筆記 三希堂 位處全國政治權力中樞 但 三希堂 所藏不過是前代 所遺而與政治權力無關的三件歷史文物 亦因為如此 三希堂 的設 立本身便有混淆政治文化兩種面貌的可能性 而面對 快雪時晴帖 這位文 東華漢學 第 18 期 229-274 頁 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華文文學系 2013 年 12 月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之 接受 研究 試以乾隆皇帝之題詩跋語為探討對象 陶玉璞 摘要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自康熙年間進獻入宮 之後 又陸續獲得王 獻之 中秋帖 王珣 伯遠帖 乾隆十一年 乾隆皇帝遂於養心殿西 暖房闢成一室 易其名曰 三希堂 然而 這位風雅皇帝卻未平等對 待 三希 此從其於 快雪時晴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8_76-93_¦ó³B¬O¡§Âk¡¨®a¡H.doc

Microsoft Word - 08_76-93_¦ó³B¬O¡§Âk¡¨®a¡H.doc 臺 灣 圖 書 館 管 理 季 刊 第 二 卷 第 三 期 / 95 年 7 月 何 處 是 歸 家?: 台 灣 俗 語 中 女 有 所 歸 的 女 性 養 成 模 式 與 文 化 反 映 初 探 The E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Women: A Study about Nyu You Suo Gui the Female s Education Pattern and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中 正 漢 學 研 究 2012 年 第 一 期 ( 總 第 十 九 期 ) 2012 年 6 月 頁 111~134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111 從 哀 傷 到 哀 而 不 傷 : 陳 子 昂 與 張 九 齡 的 感 遇 詩 對 比 研 究 * 丁 涵 摘 要 在 中 國 古 典 文 學 語 境 中, 一 個 主 題 的 奠 立 往 往 需 要 歷 時 彌 久, 而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3 : : 63,,,,,,,, 1903,,, 1904, (, ), [5 ],,,,,, [ 4 ] ( P191 192),,,,,,,,, [ 4 ] ( P192 193),,,,,, 1904,,,,,,,,,,, 1900,, : ( ) ; ( ) ; ( ) ; ( ), ; (

3 : : 63,,,,,,,, 1903,,, 1904, (, ), [5 ],,,,,, [ 4 ] ( P191 192),,,,,,,,, [ 4 ] ( P192 193),,,,,, 1904,,,,,,,,,,, 1900,, : ( ) ; ( ) ; ( ) ; ( ), ; ( 40 3 2003 5 ()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ol. 40, No. 3 May, 2003 : (, 100871) :,,, 20,, 1907 : ; ; ; : I20615 :A :100025919 (2003) 0320062213,,,,,,, 1898 ( ), [ 1

More information

!

! CIP /. - 1999. 10 ISBN 7-80149 - 192-0!. ". #. - - - $. D691 CIP 1999 46128 5 65139961 100732 http!www. ssdph. com. cn 850 1168 1 /32 11. 75 294 1999 10 1 1999 10 1 0001-3000 ISBN 7-80149 - 192 - O/K 010

More information

1 1. M J M M J M J M M J

1 1. M J M M J M J M M J 2018 3 40 2 Modern Law Science Mar. 2018 Vol. 40 No. 2 1001-2397 2018 02-0041 - 16 100872 DF092 A DOI 10. 3969/j. issn. 1001-2397. 2018. 02. 03!"# 1 2017-12 - 05 2017 17CFX006 1. 1982 M. 1997 73-146 216-244.

More information

62 戲劇學刊 An Analysis of Cao-xie-gong Zhen in Tainan Abstract Te-yu Shih* Tainan is among the first areas that were developed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a

62 戲劇學刊 An Analysis of Cao-xie-gong Zhen in Tainan Abstract Te-yu Shih* Tainan is among the first areas that were developed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a 61 * 1870 61-85 TAIPEI THEATRE JOURNAL 27 (2018): 61-85 School of Theatre Arts,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2017.12.21 2018.1.11 * 62 戲劇學刊 An Analysis of Cao-xie-gong Zhen in Tainan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GJ6-1-05陳伯軒.doc

Microsoft Word - CGJ6-1-05陳伯軒.doc 長 庚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6:1(2013),99-121 命 題 作 文 的 深 度 審 題 與 多 元 思 考 陳 伯 軒 摘 要 審 題 與 立 意 是 作 文 首 要 的 步 驟, 在 諸 多 的 作 文 教 學 研 究 中 都 有 所 強 調 然 而 絕 大 多 數 陳 陳 相 因, 並 未 更 深 入 研 探 審 題 與 立 意 的 方 法 本 研 究 以 教 學 經 驗, 配 合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13 卷 摇 第 2 期 2014 年 6 月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Vol. 13 摇 No. 2 Jun. 摇 2014 芍 药 作 为 中 国 爱 情 花 冶 之 史 考 于 晓 南 1,2, 苑 庆 磊 1 1, 郝 丽 红 (1. 北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6 4 2015 385 ~ 397 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6 No. 4 2015 1951 ~ 1956 100049 100190 1951 ~ 1966 1951 ~ 1956 N092 P62-092 A 1673-1441 2015 04-0385-13 1951 ~ 1966

More information

封面

封面 The Age of Restriction the Concept of Woman role in Chinese morality book July 2009 132 98 2 i ii iii meeting p.1 p.15 p.1 p.3 p.4 p.5 p.7 p.13 p.13 p.15 p.16-25 p.17 p.21 p.26-p.54 p.26 p.29 p.34 p.41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281-311 19 2 90 12 987-1053 987?-1053? * 281 282 19 2 1034-1038 1 2 1 1957 3 91-98 James R. Hightower, The Song Writer Liu Yung, part 1 & 2,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More information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32 3 2011 347 359 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2 No. 3 2011 100190 1001 1120 120 11 20 N092 A 1673-1441 2011 03-0347-13 J. Needham 1900 1995 1 287 1 2 R. K. Merton

More information

68 ( ) 2006,,,,,,,,,, (narrative history),,, [1 ] (P ),,,,,,, [ 2 ] ( P ), ;,,,,,,,,,,,,,, (1917),, 30,,,, :,, ;,,,,, ( ) ( ), :,,,,,,,,,,

68 ( ) 2006,,,,,,,,,, (narrative history),,, [1 ] (P ),,,,,,, [ 2 ] ( P ), ;,,,,,,,,,,,,,, (1917),, 30,,,, :,, ;,,,,, ( ) ( ), :,,,,,,,,,, 43 2 2006 3 ( )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ol. 43, No. 2 Mar. 2006 (, 100871) :,,,,,,,,,, : ; ; ; : I20616 :A :100025919 (2006) 0220067211,,,, 20,, (, ),,,,,,, ( ),,,,,,,,,,,,,,,,

More information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44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壹 引 言 鄭 道 傳 ( 號 三 峰, 生 年 不 詳, 卒 於 1398 年 ) 是 韓 國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重 要 儒 者, 亦 是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朝 鮮 太 祖 李 成 桂 的 重 要 幕 僚 李 成 桂 楊 祖 漢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43 韓 儒 鄭 三 峰 的 闢 佛 論 楊 祖 漢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教 授 摘 要 韓 儒 鄭 道 傳 (?~1398) 是 高 麗 朝 末 朝 鮮 朝 初 的 大 儒, 他 在 當 時 的 朝 代 更 迭 之 際, 有 極 大 的 影 響 力 由 於 他 得 到 朝 鮮 朝 開 國 君 王 的 信 任, 得 以 實 行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391-411 21 1 92 6 30 K. R. Popper 30 27-91 * 391 392 21 1 1 2 1 1990.2 4 1278 2 1278 393 3 4 5 3 1967.5 158 4 1979.9 2 601-602 5 394 21 1 6 7 8 9 1996.5 7 298 6 254 7 299

More information

985 Journal of CUPL No.2 A Bimo nt hly Mar ch 2 0 1 0 ABSTRACTS Getting to the Root and Compromising China with the West: Rebuilding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5 Yu Ronggen /Professor,

More information

襍 0-6 - -162-

襍 0-6 - -162- 00 6 章 太 炎 早 年 的 春 秋 左 傳 學 與 清 代 公 羊 學 的 關 係 以 春 秋 左 傳 讀 為 討 論 中 心 一 引 言 (6-6) () (06-0) 000 0-161- 襍 0-6 - -162- 6 6 00-6 - (6-) -0 0-6 - 00-00 - 6- -163- 二 公 羊 學 三 科 九 旨 簡 述 疎 10 11 10 6 b 11 00-164-

More information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2010 2010 2011 2009 2007 2011 23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2010 2010 2011 2009 2007 2011 23 A 18 * A 18 A D035. 1 A 1674-2486 2015 02-0022 - 25 Bennett 1976 Cell 1977 Whyte 1974 * chennabo@ mail. sysu. edu / 12YJC840048 13YJA810002 985 22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More information

304 吳淑鈿 4 的文化理想其境界比夏氏於唐詩中最推重的孟郊詩更高 第二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所表現的詩歌審美觀念夏氏肯定梅堯臣在詩學上能學唐而有所樹立開拓宋詩新 境他一方面推崇梅詩能開多種境界的平淡一方面強調梅詩開宋詩面目的能鍊和 求生新綜融唐宋開發無窮境界也是夏氏的詩學理想第三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的

304 吳淑鈿 4 的文化理想其境界比夏氏於唐詩中最推重的孟郊詩更高 第二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所表現的詩歌審美觀念夏氏肯定梅堯臣在詩學上能學唐而有所樹立開拓宋詩新 境他一方面推崇梅詩能開多種境界的平淡一方面強調梅詩開宋詩面目的能鍊和 求生新綜融唐宋開發無窮境界也是夏氏的詩學理想第三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的 夏注 梅堯臣詩 的詩學意義 吳淑鈿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近代學者夏敬觀 1875 1953 於 1940 年出版了六本唐宋金詩選注其一為 梅堯臣 1 詩 梅堯臣的詩歌在宋代備受推崇但元明後肯定其成就者卻不多清代至後期 2 始由同光派重新提倡 夏敬觀是同光派中最大力推舉梅詩的學人對梅詩作了深入 3 研究選注之外尚對全部詩作做了校注 於現代梅詩研究有重要意義具有探討 價值本論文以夏注梅詩的詩學意義作為研究範圍考察夏氏選注的詩學思想詩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22D312DC2B2B4C2AB47A16DC5AAAED1B0F3B5AAB0DDA144A7B5B867A16EB2A4B1B4A277A548AED1A4A4BEC7A5CDB0DDC344ACB0A8D2>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22D312DC2B2B4C2AB47A16DC5AAAED1B0F3B5AAB0DDA144A7B5B867A16EB2A4B1B4A277A548AED1A4A4BEC7A5CDB0DDC344ACB0A8D2>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趙 詠 寬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班 研 究 生 摘 要 孝 經 是 十 三 經 中 字 數 最 少 的 經 典, 然 實 踐 性 高, 受 歷 來 帝 王 重 視 但 在 清 末 民 初, 傳 統 思 維 受 到 挑 戰, 被 視 為 維 護

More information

continuous eastward dissemination of the jades of Khotan into Dunhuang and the Central Plains as well as into the other kingdoms along the Silk Road s

continuous eastward dissemination of the jades of Khotan into Dunhuang and the Central Plains as well as into the other kingdoms along the Silk Road s DUNHUANG RESEARCH NO. TOTAL 10 11 荣新江 1 朱丽双 2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北京 ; 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 北京 ) ;; ; ; ( ) DOI10.13584/j.cnki.issn1000-4106.2014.03.026 From Tribute to Trade Eastward Dissemination of the Jades of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89 12 1 26 * ** * ** 2 1982: i-vii 1995 186-188 1993 1993 1995 195-198 1983 1994 1991:57-69 1995 26-29 89 12 3 1995 1995 1995 1995 1995 1995 1991 198-199 1991 220-223 1999 1996 1995 186 1994 4 1995 188

More information

< D333533B45FADECBB50B56FA9FA2DAAF7B0F6C5742E706466>

< D333533B45FADECBB50B56FA9FA2DAAF7B0F6C5742E706466> 2007 3 307 353 1 2 (NSC92-2420-H-224-005) 1 1978 4 2 1993 15-307- (1842-1917) (1842) (1856) (1868) (1875) (1879) (1884) (1893) (1895) 3 (1914) 3 1994 62 1983 1984-308- 4 5 6 (1890) (1895) (1903) 4 2002

More information

a b 11 16b a 106

a b 11 16b a 106 105 1 1 1984.10 244-252 251-252 2 3 4 5 6 7 2 2000.5.19-20 3 1967 7 17a 4 1967 15 13 5 1986 48 62 6 1967 2 24b 11 16b 7 1967 4 12a 106 8 9 10 11 12 13 14 8 1981 11 12-13 9 1967 14 17b-18a 10 1988.2 27

More information

218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第五期 一般論文 結構的當時 作為一個企圖和日語本位主義文化擴張進行抵抗 扭轉不均衡文化流向的批判性知識社群 以民間文學整理作為鏈 接的契機 以學院資源取得合法關鍵 不計採取民族文學遺產 化 知識化的柔軟姿態 開拓創作與言論空間 林荊南等人的努 力具有不可漠視的文化價值與啟

218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第五期 一般論文 結構的當時 作為一個企圖和日語本位主義文化擴張進行抵抗 扭轉不均衡文化流向的批判性知識社群 以民間文學整理作為鏈 接的契機 以學院資源取得合法關鍵 不計採取民族文學遺產 化 知識化的柔軟姿態 開拓創作與言論空間 林荊南等人的努 力具有不可漠視的文化價值與啟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五期 2007年10月 頁217-258 國立台灣文學館 文化遺產與知識鬥爭[ ] 戰爭期漢文現代文學雜誌 南國文藝 的創刊 柳書琴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摘要 1937年7月台灣報刊廢止漢文欄 漢文文學雜誌紛紛停刊 然而 就在1941年12月1日 大東亞戰爭爆發前一週 台北市日 新町意外發行了一份帶有重建純文學理想的漢文雜誌 南國 文藝 何以一份漢文純文學雜誌得以在太平洋戰爭前夕

More information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MASTER OF ARTS (CHINESE STUDIES) 拉 曼 大 学 中 华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More information

2012 2 157 No. 2 2012 Jinan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57 100871 I127. 41 A 1000-5072 2012 02-0002 - 10 4 1 1 2 1540 1503 2 2011-06 - 27 1969 1 1985 19 2 3 1997 1998 3 2 34 2 3 1540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肉 蒲 團 研 究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肉 蒲 團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Rou Pu Tuan 研 究 生 : 林 欣 穎

More information

35-55

35-55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35-55 18 2 89 12 * 35 36 1 1 24 1980 802-805 37 2 2 128 1959 3223 38 3 4 36 5 6 7 3 5 179 4 14 1805 5 6 258-260 6 127 3215 7 6 255 87 39 8 9 10 11 12 13 14 8 5 1986 642 9

More information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2012 年 3 月 頁 205-234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陳 金 英 摘 要 宋 代, 是 一 個 茶 風 熾 盛 的 朝 代, 而 代 表 宋 代 的 文 學 體 裁 宋 詞, 正 是 蘊 含 大 量 飲 茶 風 俗 的 重 要 文 獻 然 而 歷 來 研 究 宋 詞 或 研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論 年 六 ii 離 年 拾 領 更 年 不 論 不 不 年 良 年 力 兩 年 不 料 利 論 論 劉 精 了 論 論 更 不 領 六 更 老 論 見 老 老 見 論 句 讀 見 論 更 立 年 歷 不 不 累 便 iii 論 領 易 領 領 來 年 歷 了 數 累 了 數 不 參 領 年 年 老 零 螺 不 力 說 類 更 度 識 不 留 料 螺 料 理 理 念 林 了 略 林 力 螺 iv Chiang

More information

:

: A Study of Huangtao :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ext focuses on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Huangtao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Fukien, b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Huangtao s thought,

More information

经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洗礼的欧洲 是现代博物馆与考古学的发祥地 二者自从降世 Royal Commission for the 就亲如孪生 血缘密切 1807 年 保护与收藏丹麦古物皇家委员会 Preservation of Antiquities 成立 尼厄鲁普 Rasmus Nyerup 又译作

经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洗礼的欧洲 是现代博物馆与考古学的发祥地 二者自从降世 Royal Commission for the 就亲如孪生 血缘密切 1807 年 保护与收藏丹麦古物皇家委员会 Preservation of Antiquities 成立 尼厄鲁普 Rasmus Nyerup 又译作 李 季 内容提要 一座建立在昔日皇家宫殿建筑与宫廷文物旧藏基础之上的博物馆 为什么要 在迎接其 90 华诞时建立起考古学研究机构 它对所在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究 竟有何裨益 或者说 借助故宫这座特殊博物馆提供的平台 故宫考古所对中国考古事 业和学科又可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本文在此主要探讨三个问题 一 一般博物馆与考 古学的关系 二 故宫博物院藏品的特点与考古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三 故宫博物院考

More information

1 2 1901 1906 1906 1 2 3 3 1895 1897 4 20 4 5 52 1 2 1894 1911 1865 1936 1882 1888 1895 1897 1900 1901 1981 26 ~ 41 1987 41 ~ 96 3 1981 1982 1991 1993

1 2 1901 1906 1906 1 2 3 3 1895 1897 4 20 4 5 52 1 2 1894 1911 1865 1936 1882 1888 1895 1897 1900 1901 1981 26 ~ 41 1987 41 ~ 96 3 1981 1982 1991 1993 2012 9 3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September 2012 No. 3 * 361005 1897 1899 1898 1901 1901 1906 K257. 1 A 1002-5162 2012 03-0051 - 11 Rise and Growth of Zhong He Tang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Hsing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生 死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吳 晟 詩 文 作 品 中 生 命 觀 之 研 究 A Study On Life Viewpoint Of Wu S heng's Poems and Essays 研 究 生 : 施 玉 修 指 導 教 授 : 廖 俊 裕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5 月 14 日 謝 誌 感 謝 我 的 父 母, 賦 予 我 一 個 圓 滿 的 生

More information

13-4-Cover-1

13-4-Cover-1 106 13 4 301-323 302 2009 2007 2009 2007 Dewey 1960 1970 1964 1967 303 1994 2008 2007 2008 2001 2003 2006 2007 2007 7 2013 2007 2009 2009 2007 2009 2012 Kendall 1990 Jacoby 1996 Sigmon 1996 1 2 3 20062000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2014 年 3 月 頁 255-29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論 老 殘 遊 記 中 的 身 體 隱 喻 許 暉 林 * 摘 要 晚 清 以 降, 以 身 體 譬 喻 國 體 成 為 理 解 國 民 與 國 家 關 係 的 重 要 方 式 藉 由 對 老 殘 遊 記 中 身 體 譬 喻 的 分 析, 我 試 圖 提 出 以 下 的 觀 察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教 育 社 會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高 職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性 教 育 課 程 之 行 動 研 究 Action research of sex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a vocational school 研 究 生 : 蘇 淑 惠 指 導 教 授 : 林 昱 瑄 博 士 中

More information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客 家 文 化 學 院 客 家 社 會 與 文 化 學 程 碩 士 論 文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教

More information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 ; Mancall 1984 ] [ ] Mancall [ 199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 ; Mancall 1984 ] [ ] Mancall [ 199 2005 5 May12005 2 Studies in Qing History No12 [ ]? (early modern)?? [ ] 2004-11 - 15 [ ] [ ] 81 1960-1970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1 1968

More information

5 05 5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No. May 05 0087 I 07. A 000-599 05 0-07- 4 5 05-0-0 4 5 96 6 994 4 008 408 409 8 05 979 984 96 5 9 987 55 006 67 0 05 00 987 57

More information

[1] [2] [3] [4] 20 [5] Thomas Barclay, [1] [2] [3] [4] [5]

[1] [2] [3] [4] 20 [5] Thomas Barclay, [1] [2] [3] [4] [5] BIBLID 1026-5279 (2002) 91:2 pp. 65-92 (2002.12) 6 5 Keywords Taiwan Publication Publishing History Bookstore Chinese Books E-mail: 875a@academia.drnh.gov.tw 66 2002.12 [1] [2] [3] [4] 20 [5] 20 1881 Thoma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東 海 中 文 學 報 第 26 期 頁 63-87 東 海 大 學 中 文 系 2013 年 12 月 曹 學 佺 湘 西 紀 行 的 探 究 許 建 崑 提 要 天 啟 二 年 (1622) 曹 學 佺 授 命 為 廣 西 布 政 使 司 右 參 議, 次 年 四 月 十 二 日 出 發, 自 福 建 福 州 啟 程, 取 道 江 西 廣 東, 再 到 廣 西 桂 林 七 月 四 日 抵 達 公

More information

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梁 漱 溟 對 陽 明 學 的 思 考 向 度 與 時 代 回 應 - 以 析 辨 大 學 暨 發 皇 心 學 為 雙 軸 王 汝 華 台 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以 當 代 新 孔 學 行 動 的 儒 者 等 封 譽 躋 身 民 初 學 術 之 林 的 梁 漱 溟, 其 回 歸 儒 學 的 主 要 思 想 進 路 即 是 陸 王 心 學, 本 文 緊 扣

More information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四 十 期 2013 年 3 月 頁 61-88 永 遠 的 革 新 號 側 論 筆 匯 遺 漏 在 文 學 史 上 的 密 碼 及 其 重 要 性 陳 明 成 摘 要 由 於 歷 來 有 關 文 學 雜 誌 與 現 代 文 學 的 研 究 成 果 已 呈 豐 碩, 相 形 之 下, 對 於 栽 種 在 兩 者 之 中 的 革 新 號 筆

More information

臺 灣 性 圖 騰 初 探 A study on sex totem of Taiwan 研 究 生 : 江 華 如 指 導 教 授 : 簡 上 淇 博 士 阮 芳 賦 博 士 樹 德 科 技 大 學 人 類 性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Gradu

臺 灣 性 圖 騰 初 探 A study on sex totem of Taiwan 研 究 生 : 江 華 如 指 導 教 授 : 簡 上 淇 博 士 阮 芳 賦 博 士 樹 德 科 技 大 學 人 類 性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Gradu 樹 德 科 技 大 學 人 類 性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臺 灣 性 圖 騰 初 探 研 究 生 : 江 華 如 撰 指 導 教 授 : 簡 上 淇 博 士 阮 芳 賦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六 月 臺 灣 性 圖 騰 初 探 A study on sex totem of Taiwan 研 究 生 : 江 華 如 指 導 教 授 : 簡 上 淇 博 士 阮 芳 賦 博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王志宇.doc

Microsoft Word - 1王志宇.doc 通 識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五 期 2009 年 06 月 頁 01 ~ 24 開 南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臺 灣 寺 廟 碑 碣 與 村 莊 社 會 (1683-1945) 1 王 志 宇 摘 要 本 文 以 臺 灣 寺 廟 碑 記 為 對 象, 從 寺 廟 碑 碣 的 類 型 及 內 容 進 行 分 析, 以 此 來 觀 察 臺 灣 鄉 村 社 會 的 權 力 運 作 情 況 作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本論文獲 客家委員會 103 年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獎助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 碩 士 論 文 研 究 生 許宏勛 指導教授 黃菊芳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6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More information

<453A5CB1BED0A3CBB6CABFC2DBCEC45C3037BCB6CBB6CABFC2DBCEC4A3A8504446A3A95C32303130BDECC8CBCEC4D1A7D4BAB1CFD2B5C2DBCEC45CC3F1CBD7D1A75CBAFAB1FEC4EAB1CFD2B5C2DBCEC4A3A8CEDED2B3C3BCA3A92E646F63>

<453A5CB1BED0A3CBB6CABFC2DBCEC45C3037BCB6CBB6CABFC2DBCEC4A3A8504446A3A95C32303130BDECC8CBCEC4D1A7D4BAB1CFD2B5C2DBCEC45CC3F1CBD7D1A75CBAFAB1FEC4EAB1CFD2B5C2DBCEC4A3A8CEDED2B3C3BCA3A92E646F63> 分 类 号 : K890 学 号 :_07105822006_ UDC: 300 密 级 :_ 公 开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温 州 模 式 的 民 俗 文 化 语 境 研 究 A STUDAY OF THE BACKGROUND OF FOLK CULYURE IN WENZHOU MODEL 作 者 姓 名 : 学 科 专 业 : 研 究 方 向 : 指 导 教 师 : 完 成 日 期 : 胡

More information

208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6 期 节 目 录 上 卷 一 所 载 篇 名, 乃 总 目 录 中 篇 名 之 误, 正 文 卷 一 收 录 篇 名 为 月 支 使 者 玄 觉 杜 凝 妻 灌 国 婴 女 独 狐 及 吕 卿 均 五 篇

208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6 期 节 目 录 上 卷 一 所 载 篇 名, 乃 总 目 录 中 篇 名 之 误, 正 文 卷 一 收 录 篇 名 为 月 支 使 者 玄 觉 杜 凝 妻 灌 国 婴 女 独 狐 及 吕 卿 均 五 篇 第 19 卷 第 6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9 No.6 2013 年 12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Dec. 2013 篇 目 考 辨 三 则 以 韩 藏 详 节 为 校 勘 依 据 盛 莉 ( 江 汉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湖 北 武 汉,430056) 摘 要 : 详 节 为 朝 鲜 时 期

More information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A Study of Postpartum Recuperation t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A Study of Postpartum Recuperation t 國 立 高 雄 餐 旅 學 院 台 灣 飲 食 文 化 產 業 研 究 所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碩 士 論 文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近 五 十 年 來 台 灣 閩 南 婦 女 產 後 月 內 飲 食 調 養 之 研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