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 F736F F D D312DC2B2B4C2AB47A16DC5AAAED1B0F3B5AAB0DDA144A7B5B867A16EB2A4B1B4A277A548AED1A4A4BEC7A5CDB0DDC344ACB0A8D2>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22D312DC2B2B4C2AB47A16DC5AAAED1B0F3B5AAB0DDA144A7B5B867A16EB2A4B1B4A277A548AED1A4A4BEC7A5CDB0DDC344ACB0A8D2>"

Transcription

1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趙 詠 寬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班 研 究 生 摘 要 孝 經 是 十 三 經 中 字 數 最 少 的 經 典, 然 實 踐 性 高, 受 歷 來 帝 王 重 視 但 在 清 末 民 初, 傳 統 思 維 受 到 挑 戰, 被 視 為 維 護 封 建 體 系 的 孝 經 亦 難 逃 此 責 難 當 時 康 有 為 梁 啟 超 等 維 新 派 對 孝 經 頗 不 以 為 然, 然 康 有 為 之 同 窗 - 簡 朝 亮 有 不 同 立 場, 在 動 盪 之 時, 傳 經 授 業, 對 於 孝 經 亦 有 相 關 著 作 -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該 書 書 末 附 有 學 生 與 簡 朝 亮 之 答 問, 這 一 群 學 生 正 處 於 清 末 民 初 思 想 激 盪 之 時, 若 檢 視 他 們 對 於 孝 經 的 疑 問, 可 看 出 在 該 時 代 簡 朝 亮 的 學 生 之 看 法 經 由 本 文 之 整 理, 學 生 對 於 孝 經 的 關 注 有 兩 大 方 面 : 一 是 在 各 家 注 疏 解 讀 上, 二 是 經 本 身 引 發 之 議 題 在 各 家 解 讀 上 探 討 的 有 :1. 尋 各 注 中 最 佳 解 釋 2. 探 各 注 說 法 之 原 因 3. 對 注 疏 說 法 之 質 疑 4. 覓 各 注 的 交 流 融 通 5. 找 異 於 各 注 之 說 法 在 經 本 身 引 發 之 議 題 上 有 :1. 孝 經 年 代 作 者 的 問 題 2. 孝 經 今 古 文 的 探 討 3. 孝 經 章 名 經 文 的 疑 慮 4. 孝 經 與 其 他 典 籍 的 關 聯 5. 孝 經 在 實 務 上 的 討 論 這 些 討 論 中 以 在 實 務 上 的 討 論 最 具 時 代 性, 由 學 生 的 問 題 中 可 見 當 時 孝 經 不 被 重 視 或 是 受 到 質 疑, 由 問 題 的 收 錄 來 看,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此 現 象 已 有 注 意 八 十 八 條 問 題 中, 呈 現 出 簡 朝 亮 學 生 仍 相 當 傳 統, 然 傳 統 中 不 失 對 時 代 的 關 懷, 亦 可 見 簡 朝 亮 輯 這 些 問 題 的 用 心 關 鍵 字 : 簡 朝 亮 孝 經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讀 書 堂 答 問 清 末 民 初 1

2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一 前 言 孝 經 是 十 三 經 中 字 數 最 少 者, 僅 一 千 八 百 餘 字, 然 影 響 中 華 民 族 深 遠, 孝 的 闡 發 亦 是 歐 美 少 見 雖 歷 來 朝 代 更 替, 然 各 代 君 主 莫 不 重 視 孝 經 唐 玄 宗 御 注 孝 經, 使 孝 經 得 到 空 前 地 位 孝 經 亦 為 帝 王 守 護 其 封 建 制 度 利 器 之 一 而 依 孝 經 所 衍 生 的 孝 子 傳 或 二 十 四 孝, 幾 乎 為 孝 行 典 範, 影 響 民 間 甚 鉅 然 在 晚 清 之 時, 西 學 東 漸, 中 國 傳 統 經 學 受 到 不 少 挑 戰, 孝 經 亦 難 逃 此 責 難, 孝 經 被 一 些 學 者 視 為 封 建 不 進 步 之 象 徵, 如 維 新 派 之 康 有 為 (1858~1927 年 ) 梁 啟 超 (1873~1929 年 ) 等 1 光 緒 二 年 (1876 年 ) 康 有 為 拜 師 於 朱 次 琦 ( 即 朱 九 江 1807~1881 年 ) 門 下, 朱 次 琦 為 嶺 南 大 儒 之 一 朱 次 琦 另 有 一 名 得 意 弟 子 - 簡 朝 亮 (1851~1933 年 ), 簡 朝 亮 與 康 有 為 彼 此 為 師 兄 弟 關 係, 然 兩 人 在 政 治 及 學 術 發 展 完 全 相 反 康 有 為 極 欲 變 法 圖 新, 簡 朝 亮 則 保 守 不 仕 在 學 問 上 亦 是 如 此, 康 有 為 對 於 傳 統 經 典 抱 持 懷 疑, 如 新 學 僞 經 考 為 其 代 表, 2 而 簡 朝 亮 則 對 傳 統 文 獻 作 補 充 及 闡 發, 在 孝 經 上 亦 是, 著 有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簡 朝 亮 雖 為 朱 次 琦 學 生, 然 名 聲 不 及 同 窗 康 有 為 響 亮, 可 能 與 其 性 格 較 為 保 守 所 致, 故 其 相 關 論 文 著 作 不 多 中 國 大 陸 在 2008 年 10 月 9 日 10 日 佛 山 市 順 德 區 北 滘 鎮 舉 辦 簡 朝 亮 學 術 研 討 會, 此 研 討 會 是 第 一 次 較 全 方 面 探 討 簡 朝 亮, 然 由 於 為 第 一 次, 故 其 論 文 多 著 重 在 簡 朝 亮 之 生 平 愛 國 情 操 與 朱 次 琦 康 有 為 之 關 係 論 語 集 注 補 正 述 疏 粵 東 簡 氏 大 同 譜 的 討 論 上 1 陳 鐵 凡 於 孝 經 學 源 流 ( 台 北 : 國 立 編 譯 館,1986 年 ), 頁 280~281 提 到 : 康 氏 雖 謂 孝 經, 義 理 也 ; 春 秋, 經 世 也 ( 長 興 筆 記 ) 而 未 見 申 論 郭 正 昭 等 著 : 嚴 復. 康 有 為. 譚 嗣 同. 吳 敬 恆 ( 台 北 : 台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99 年 ), 頁 166 提 到 : 何 休 將 春 秋 與 孝 經 同 等 看 待, 但 康 有 為 因 為 有 大 同 的 思 想 所 以 很 少 提 到 孝 經 以 上 兩 位 說 法 可 見 康 有 為 對 於 孝 經 漠 視, 而 在 其 作 品 新 學 僞 經 考 對 孝 經 之 著 墨 亦 不 多 梁 啟 超 曾 提 過 : 孝 經 是 十 三 經 的 一 部 古 人 最 重 通 經, 若 像 這 經, 通 起 來 最 易 解 釋 意 義, 讀 幾 年 書 的 人 就 行 列 為 一 經, 實 為 可 笑 論 語 孝 經 只 是 傳 記, 不 配 稱 經 這 個 書 名 實 在 很 糟, 只 有 孝 字, 又 不 成 名 詞 等, 可 見 梁 啟 超 對 於 孝 經 的 態 度 語 見 於 梁 啟 超 : 國 學 要 籍 研 讀 法 四 種 ( 北 京 : 國 家 圖 書 出 版 社,2008 年 ), 頁 110~111 2 有 部 分 學 者 認 為 新 學 僞 經 考 是 抄 襲 之 作, 抄 自 張 之 洞 學 生, 廖 平 的 知 聖 篇 和 辟 劉 篇 如 張 建 偉 : 溫 故 戊 戌 年 ( 北 京 : 作 家 出 版 社,1999 年 ) 2

3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故 本 文 欲 從 較 少 人 關 注 之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出 發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後 附 有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3, 該 書 為 簡 朝 亮 與 弟 子 間 在 孝 經 上 的 問 答 經 由 對 該 書 的 整 理, 應 可 見 當 時 學 生 對 於 孝 經 注 意 的 面 向, 而 這 些 面 向 是 否 與 民 初 社 會 有 關? 或 是 無 關? 這 些 為 本 文 關 注 之 焦 點 本 書 使 用 之 版 本 為 北 京 出 版 社 之 四 庫 未 收 書 輯 刊. 第 陸 輯 的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其 底 本 為 民 國 七 年 讀 書 堂 校 刊 本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後 附 有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一 卷, 此 卷 即 本 文 欲 討 論 之 對 象 二 簡 朝 亮 生 平 與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簡 介 簡 朝 亮 (1851~1933 年 ), 字 季 紀, 號 竹 居 廣 東 順 德 簡 岸 鄉 ( 今 廣 東 省 佛 山 市 順 德 區 ) 人 道 光 三 十 年 ( 辛 亥,1851 年 ) 生 於 南 海 忠 義 鄉 ( 今 廣 東 省 佛 山 市 南 海 區 ) 4 自 幼 聰 穎, 十 五 歲 可 遍 誦 七 經 同 治 十 三 年 (1874 年 ), 二 十 四 歲, 遊 學 於 朱 次 琦 門 下, 為 朱 九 江 二 大 弟 子 之 一 ( 另 一 位 為 康 有 為 ) 二 十 八 歲, 為 一 等 第 一 補 廩 生, 然 個 性 過 於 耿 介, 五 試 不 第, 故 三 十 九 歲 絕 意 科 舉, 專 力 於 學 問, 不 久 於 簡 岸 設 立 讀 書 草 堂, 開 始 其 講 授 生 涯 光 緒 二 十 五 年 (1900 年 ), 一 月, 簡 朝 亮 五 十 歲, 為 避 禍 亂, 夏 季 全 家 遷 往 陽 山 將 軍 山 ( 今 廣 東 省 陽 山 縣 ), 讀 書 草 堂 亦 搬 於 此, 八 年 後, 隱 居 佛 山, 專 心 著 述 光 緒 三 十 四 年 (1908 年 ), 二 月, 簡 朝 亮 五 十 八 歲, 禮 部 尚 書 溥 良 聘 之 為 禮 學 館 顧 問, 簡 以 病 為 由 辭 之, 並 附 兩 千 餘 言 救 時 之 論 民 國 元 年 (1911 年 ), 辛 亥 國 變, 簡 朝 亮 六 十 歲, 以 喪 禮 自 處 民 國 四 年 (1915 年 ), 簡 朝 亮 六 十 五 歲, 袁 世 凱 來 信 問 候, 然 簡 朝 亮 拒 之 不 理 民 國 五 年 (1916 年 ), 簡 朝 亮 六 十 六 歲, 清 史 館 館 長 趙 爾 巽 欲 聘 之 為 修 纂, 然 簡 亦 不 回 應 民 國 二 十 一 年, 簡 朝 亮 八 十 一 歲, 從 佛 山 遷 居 至 廣 州, 在 蘆 荻 巷 開 設 松 桂 堂 重 新 講 學 5 民 國 二 十 二 年 九 月 二 十 九 日 病 逝 於 廣 州, 享 壽 八 十 三 歲 3 其 原 名 為 讀 書 堂 答 問, 然 在 論 語 集 注 補 正 述 疏 尚 書 集 注 述 疏 後 皆 會 附 讀 書 堂 答 問, 為 以 資 區 別, 故 在 此 處 稱 為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4 出 生 年 有 兩 種 版 本, 若 依 周 駿 富 輯 : 清 代 傳 記 叢 刊. 學 林 類. 清 儒 學 案 小 傳 ( 三 ), 頁 所 提 : 民 國 二 十 二 年 卒, 年 八 十 三 簡 朝 亮 之 生 年 應 為 道 光 三 十 年 ( 辛 亥 ), 即 西 元 1951 年 而 廣 州 市 志 卷 十 九, 頁 208, 則 認 為 是 西 元 1952 年 然 若 依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序 提 到 : 丁 巳 歲 季 冬, 越 歲 季 秋, 身 年 六 十 有 八 四 庫 未 收 書 輯 刊 編 纂 編 委 會 編 : 四 庫 未 收 書 輯 刊. 第 陸 輯 第 3 册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陸 輯 可 以 發 現, 丁 巳 年 為 西 元 1917 年, 越 歲 季 則 應 為 西 元 1918 年, 也 就 是 簡 朝 亮 六 十 八 歲, 由 於 古 人 算 虛 歲, 所 以 其 生 年 應 為 =1851 故 筆 者 以 周 駿 富 輯 : 清 代 傳 記 叢 刊. 學 林 類. 清 儒 學 案 小 傳 ( 三 ) 之 記 載, 以 1851 年 為 簡 朝 亮 之 生 年 5 蘆 荻 巷 : 今 廣 州 荔 灣 區 西 華 路, 中 山 七 路 附 近 3

4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簡 朝 亮 雖 終 身 不 仕, 然 極 為 關 懷 國 家 之 運 命, 如 割 地 賠 款 喪 權 辱 國 之 事 仍 是 拍 案 疾 呼, 激 動 不 已 其 人 重 視 由 體 達 用, 經 學 要 義 貴 在 實 踐 於 自 身, 不 空 泛 言 又 建 立 讀 書 草 堂, 講 學 時, 聲 如 洪 鐘 培 育 後 進 亦 不 餘 遺 力, 如 國 粹 派 之 黃 節 (1973~1935 年 ) 等 皆 為 其 門 徒 簡 朝 亮 在 治 學 上, 不 分 漢 宋, 兼 採 其 長 處 為 了 解 經 義, 在 訓 詁 有 一 定 功 夫 在 經 義 的 闡 發 上, 重 視 其 詮 釋 合 乎 經 文 脈 絡, 若 有 注 疏 不 合 者, 首 先 以 經 補 正 其 義, 再 其 次 則 以 子 史 補 充, 故 對 鄭 玄 朱 熹 說 法 有 一 定 補 充 其 著 作 有 粵 東 簡 氏 大 同 譜 朱 九 江 先 生 年 譜 尚 書 集 注 述 疏 論 語 集 注 補 正 述 疏 禮 記 子 思 子 言 鄭 注 補 正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禮 記 子 思 子 言 鄭 注 補 正 讀 書 堂 詩 文 集 等 6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附 於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之 後, 書 成 之 時 應 為 民 國 七 年, 7 內 容 為 門 弟 子 與 簡 朝 亮 之 問 答 全 卷 分 為 說 全 經 與 說 諸 章 兩 部 份, 說 全 經 針 對 孝 經 之 整 體 問 題 作 問 答, 有 十 七 條 說 諸 章 依 孝 經 十 八 章 內 容 問 答, 有 七 十 一 條, 故 全 書 答 問 有 八 十 八 條 在 提 問 人 上, 依 筆 者 整 理, 明 記 姓 名 者 有 十 五 位, 未 標 其 名 的 以 或 問 之 代 之 十 五 位 學 生 名 字 依 提 問 數 如 下 : 伍 蘭 清 (13) 尤 潤 慶 (7) 馮 春 林 (6) 黃 德 鄰 (5) 梁 脩 ( 修 ) 為 (4) 黃 煒 羣 (4) 蘇 祖 敬 (4) 陳 達 隆 (4) 梁 應 揚 (3) 張 子 沂 (3) 沈 維 松 (3) 何 猷 (3) 李 禮 興 (3) 張 懷 愨 (3) 梁 啟 沃 (2) 以 伍 蘭 清 提 問 次 數 最 多, 有 十 三 次, 梁 啟 沃 提 問 次 數 最 少, 僅 二 次 若 從 說 全 經 與 說 諸 章 之 標 題 看, 提 問 數 以 說 諸 章 之 開 6 簡 朝 亮 之 生 平 詳 見 下 列 書 籍 周 駿 富 輯 : 清 代 傳 記 叢 刊. 學 林 類. 清 儒 學 案 小 傳 ( 三 ) 第 007 冊 ) 台 北 : 明 文 書 局,1984 年 ), 頁 ~ 周 駿 富 輯 : 清 代 傳 記 叢 刊. 綜 錄 類. 碑 傳 集 三 編 ( 三 ) 第 126 冊 ( 台 北 : 明 文 書 局,1984 年 ), 頁 ~ 廣 州 市 地 方 志 編 纂 委 員 會 : 廣 州 市 志. 人 物 志. 簡 朝 亮 卷 十 九 ( 廣 州 : 廣 州 出 版 社,1996 年 ), 頁 208 廣 州 市 地 方 志 編 纂 委 員 會 : 廣 州 市 志. 人 物 志. 黃 節 卷 十 九 ( 廣 州 : 廣 州 出 版 社,1996 年 ), 頁 在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序 提 到 : 丁 巳 歲 季 冬, 論 語 數 草 既 畢, 乃 孝 經 為 諸 經 之 導 也, 當 有 集 而 疏 之 越 歲 季 秋, 草 有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一 卷 今 無 幾 何, 身 年 六 十 有 八 四 庫 未 收 書 輯 刊 編 纂 編 委 會 編 : 四 庫 未 收 書 輯 刊. 第 陸 輯 第 3 册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陸 輯 從 上 文 可 以 發 現, 丁 巳 年 為 西 元 1917 年, 即 民 國 六 年, 越 歲 季 則 應 為 戊 午 年, 西 元 1918 年, 即 民 國 七 年 又 李 鍌 於 孝 經 著 述 考 ( 一 ) 提 到 : 簡 氏 此 書, 蓋 成 於 民 國 七 年 戊 午, 其 實 年 已 六 八 高 齡 矣. 汪 中 : 孝 經 著 述 考 ( 一 ) ( 台 北 : 國 立 編 譯 館,2003 年 ), 頁 416 可 為 一 證 4

5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宗 明 義 章 與 聖 治 章 最 多, 各 有 十 條 提 問, 喪 親 章 七 條 為 次, 再 來 是 庶 人 章 六 條 說 全 經 提 問 數 最 多 為 孝 經 唐 宋 疏, 有 四 條, 孝 經 偽 古 文 偽 孔 傳 為 次, 有 三 條 提 問 數 多 寡 可 見 學 生 對 孝 經 部 分 議 題 之 重 視, 由 上 可 見, 以 孝 經 總 發 之 開 宗 明 義 章 和 聖 人 治 天 下 之 聖 治 章 較 獲 學 生 注 意 若 就 整 體 孝 經 的 議 題 上, 學 生 關 注 的 是 孝 經 唐 宋 疏 的 問 題 若 從 各 問 答 的 篇 幅 來 看, 可 發 現 簡 朝 亮 回 答 比 學 生 問 題 行 數 要 來 得 多, 若 從 學 生 問 題 行 數 來 看, 以 梁 應 揚 在 諍 諫 章 提 問 篇 幅 最 多, 有 十 五 行, 梁 脩 為 在 感 應 章 提 問 有 十 二 行, 居 次, 伍 蘭 清 在 庶 人 章 提 問 有 十 一 行, 居 第 三 梁 應 揚 問 題 是 爭 字 解 讀, 梁 脩 為 是 父 兄 的 解 讀 何 說 法 為 佳, 伍 蘭 清 是 天 子 至 庶 人 孝 無 終 始 各 版 本 之 解 讀 由 上 觀 之, 問 題 篇 幅 較 多 者, 集 中 在 經 義 解 讀 上 若 從 簡 朝 亮 對 學 生 回 答 篇 幅 量 而 言, 以 回 答 黃 德 鄰 三 才 章 之 問 題 最 多, 有 一 百 零 九 行 ; 回 答 黃 德 鄰 諍 諫 章 問 題 有 九 十 七 行, 居 次 ; 回 答 黃 德 鄰 庶 人 章 問 題 有 五 十 九 行, 居 第 三 黃 德 鄰 三 才 章 之 問 題 為 天 地 之 經 因 地 之 利 之 各 家 解 讀 ; 諫 諍 章 問 題 為 爭 臣 人 數 之 邢 昺 解 讀 ; 庶 人 章 問 題 為 用 天 之 道, 分 地 之 利 之 各 家 解 讀 由 上 可 知, 讓 簡 朝 亮 使 用 較 多 篇 幅 解 釋 者, 皆 為 黃 德 鄰 之 問 題, 由 於 黃 德 鄰 問 題 為 各 家 解 讀, 故 簡 朝 亮 之 回 答 方 式 為 以 孝 經 上 下 文 脈 絡 解 之, 再 以 諸 經 解 之, 如 周 易 周 官 尚 書 等, 直 接 以 第 一 手 文 獻 還 原 其 原 貌 孝 經. 讀 書 堂 答 問 除 了 師 生 於 孝 經 的 問 答 外, 亦 有 破 音 字 生 難 字 之 讀 音 紀 錄, 使 用 直 音 法 反 切 法 或 直 標 其 聲 調 等 這 些 語 音 記 載, 可 見 清 末 民 初 在 四 聲 別 義 上 的 狀 況 由 於 本 文 關 注 在 簡 朝 亮 師 生 在 問 答 上 的 解 讀, 故 其 音 韻 上 的 探 討 不 在 本 文 研 究 範 圍 之 內 以 上 為 孝 經. 讀 書 堂 答 問 整 體 鳥 瞰, 學 生 在 孝 經 關 注 之 議 題 在 下 文 說 明 三 學 生 在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的 關 注 在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中, 學 生 對 於 孝 經 關 注 的 議 題 有 兩 大 類 : 一 是 各 家 注 疏 對 孝 經 詮 釋 的 問 題, 一 是 對 孝 經 本 身 如 經 文 等 上 的 問 題 基 本 上, 學 生 較 關 心 於 注 疏 上 的 問 題, 共 有 五 十 五 條, 而 孝 經 本 身 上 的 問 題 有 三 十 三 條 現 分 述 如 下 5

6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 一 ) 在 各 家 注 疏 解 讀 上 學 生 在 各 家 注 疏 的 關 心 上, 多 集 中 在 注 釋 說 法 的 原 因 各 家 注 釋 的 優 劣 對 注 疏 說 法 的 質 疑 等 少 部 份 關 注 各 注 釋 間 的 共 通 性 和 注 釋 之 外 的 經 文 詮 釋 以 下 為 其 說 明 1. 尋 各 注 中 最 佳 解 釋 該 項 為 簡 朝 亮 學 生 於 孝 經 注 疏 上 最 關 心 之 議 題 注 意 在 經 文 釋 義 上, 何 家 注 疏 最 合 經 義, 故 該 部 分 學 生 問 題 之 形 式 多 為 列 舉 各 家 之 說, 以 求 簡 朝 亮 之 指 點 在 注 家 比 較 上, 有 兩 家 相 比 較 者, 如 : 釋 文 對 唐 注 邢 疏 對 司 馬 注 司 馬 注 與 范 注 等 ; 亦 有 三 家 互 比 者, 如 唐 注 對 邢 疏 和 司 馬 注 唐 注 對 司 馬 注 和 范 注 等, 茲 舉 例 如 下 : 釋 文 與 唐 注 比 較 者 : 伍 蘭 清 問 曰 : 孝 經 云 : 先 王 有 至 德 要 道 其 言 先 王 也, 釋 文 引 鄭 云 : 禹, 三 王 最 先 者 又 釋 文 云 : 王, 謂 文 王 也 唐 注 云 : 先 代 聖 王 孰 是 歟? 8 上 列 問 題 在 確 認 對 於 王 之 說 法, 是 釋 文 引 用 鄭 康 成 的 說 法 對? 或 是 唐 玄 宗 的 御 注 的 說 法 對 唐 注 與 司 馬 注 比 較 者 : 尤 潤 慶 問 曰 : 孝 經 云 : 在 醜 不 爭, 唐 御 注 云 : 醜, 眾 也, 司 馬 注 云 : 醜, 類 也 謂 己 之 等 夷, 其 說 何 如? 9 這 裡 可 見 醜 字 之 詮 釋, 二 家 注 釋 並 不 相 似, 故 尤 潤 慶 詢 問 簡 朝 亮 之 意 見 邢 疏 與 司 馬 注 比 較 者 : 何 猷 問 曰 : 孝 經 云 : 其 所 因 者, 本 也, 唐 御 注 云 : 本, 謂 孝 也, 邢 疏 云 : 此 依 鄭 注 也, 遂 稱 首 章 云 : 夫 孝, 德 之 本 也, 司 馬 注 云 : 本, 謂 天 性, 注 說 二 者, 何 如? 10 8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2000 年 四 庫 未 收 書 輯 刊. 第 陸 輯 第 3 册 ), 頁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52 6

7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在 此 可 見 何 猷 對 於 本 之 兩 種 詮 釋, 孝 或 天 性 能 從 簡 朝 亮 那 得 到 一 些 看 法 司 馬 注 與 范 注 比 較 者 : 伍 蘭 清 問 曰 : 孝 經 首 章, 司 馬 注 云 : 聖 人 之 德, 無 以 加 於 孝, 故 曰 : 至 德 可 以 治 天 下, 通 神 明, 故 曰 : 要 道 范 注 至 德 同, 其 異 者 則 云 : 治 天 下 之 道, 通 神 明, 故 曰 : 要 道 竊 以 為 范 注 優 矣, 何 如? 11 由 上 列 問 題 可 以 看 出, 伍 蘭 清 已 有 對 於 二 注 的 優 劣 判 斷, 但 其 把 握 度 並 不 太 夠, 仍 是 請 教 簡 朝 亮 給 予 意 見 至 於 三 家 注 釋 以 上 比 較 者 有 多 種 排 列 組 合, 以 下 為 唐 注 邢 疏 司 馬 注 互 相 比 較 者 : 伍 蘭 清 問 曰 : 孝 經. 卿 大 夫 章 云 : 三 者 備 矣, 唐 玄 宗 注 云 : 三 者, 服, 言 行 也, 邢 疏 云 : 此 謂 法 服 法 言 德 行 也, 司 馬 注 云 : 三 者, 謂 出 於 身, 接 於 人, 及 於 天 下 此 釋 三 者 不 同, 而 范 注 無 說 焉, 未 知 宜 從 何 者? 12 在 此 可 見, 伍 蘭 清 對 於 三 者 之 義, 由 於 各 家 詮 釋 不 同, 有 種 莫 衷 一 是 之 感 三 家 注 釋 之 比 較 者 另 有 唐 注 司 馬 注 范 注 互 相 比 較 者 : 伍 蘭 清 問 曰 : 孝 經 云 : 父 子 之 道, 天 性 也 君 臣 之 義 也, 唐 御 注 云 : 父 子 之 道, 天 性 之 常, 加 以 尊 嚴, 又 有 君 臣 之 義, 司 馬 注 云 : 不 慈 不 孝, 情 敗 之 也, 又 云 : 父 君 子 臣, 范 注 云 : 父 慈 子 孝, 本 於 天 性, 非 人 為 之 也 父 尊 子 卑, 則 君 臣 之 義 立 矣, 故 有 父 子 然 後 有 君 臣, 三 注 孰 為 洽 歟? 13 上 列 問 題 可 見, 伍 蘭 清 對 於 父 子 之 道 有 些 疑 惑, 故 希 能 得 知 最 接 近 本 義 的 解 釋 以 上 問 題 可 見 學 生 對 於 各 家 注 釋 有 一 定 掌 握, 故 才 能 進 行 比 較 或 產 生 疑 問, 由 於 每 一 注 釋 皆 代 表 著 注 家 自 己 的 詮 釋 系 統, 在 此 可 見, 學 生 在 有 些 地 方 仍 是 接 受 舊 說 的, 只 是 舊 說 紛 雜, 無 所 適 從, 故 希 能 得 到 某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34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38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8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家 說 法 為 準 簡 朝 亮 對 學 生 的 回 應 多 大 同 小 異, 故 每 議 題 舉 一 或 二 回 應 為 例 此 部 分 筆 者 舉 回 應 伍 蘭 清 父 子 之 道 疑 惑 分 述 如 下 : 答 曰 : 易. 序 卦 云 : 有 父 子 然 後 有 君 臣 范 注 釋 君 臣 之 義, 据 易. 序 卦 焉, 則 洽 也, 此 范 注 可 申 司 馬 注 矣 14 簡 朝 亮 認 為 范 注 君 臣 之 義 依 據 易. 序 卦, 而 這 也 可 讓 司 馬 光 的 註 解 更 加 清 楚, 然 仍 有 些 問 題 : 惟 范 注 如 司 馬 沿 邢 疏 而 言 慈, 則 非 孝 經 專 與 人 子 言 孝 之 意 也 禮 坊 記 云 : 父 母 在, 言 孝 不 言 慈 君 子 以 此 坊 民, 民 猶 薄 於 孝 而 厚 於 慈, 由 是 推 之, 邢 疏 言 慈 者, 非 經 意 也 亦 非 注 意 也 15 范 注 和 司 馬 注 延 續 邢 昺 的 說 法, 然 禮 坊 清 楚 記 著 父 母 在, 言 孝 不 言 慈, 因 此, 邢 昺 闡 述 慈 的 部 分 並 不 是 經 之 本 義 再 來 是 針 對 唐 御 注 的 看 法 : 唐 御 注 釋 父 子 之 道, 故 不 言 慈 也, 唐 注 洽 矣 16 從 上 可 知, 簡 朝 亮 認 為 唐 御 注 解 釋 父 子 之 道 的 地 方 較 恰 當, 因 為 他 沒 有 以 慈 來 解 釋 那 麼 邢 昺 為 何 有 以 慈 解 之 的 現 象? 簡 朝 亮 認 為 有 如 下 因 素 : ( 孝 ) 經 云 : 若 夫 慈 愛 恭 敬, 其 言 慈 者, 謂 愛 親 也 疏 引 劉 炫 稱 禮 ( 記 ). 內 ( 則 ) 說 : 子 事 父 母, 慈 以 旨 甘, 喪 服 四 制 云 : 高 宗 慈 良 於 喪, 莊 子 云 : 事 親 則 孝 慈, 知 慈 是 愛 親 也, 此 必 邢 因 元 疏 焉, 而 疏 於 父 子 之 道 言 慈 者, 殆 邢 所 增 爾 17 由 上 引 文 可 見, 邢 昺 為 何 以 慈 解 之 的 原 因, 經 典 在 孝 行 上 雖 有 使 用 到 慈, 然 而 這 慈 並 不 是 用 在 父 子 之 道 上, 故 以 慈 解 父 子 之 道 也 應 是 邢 昺 所 增 加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52 同 上 注 同 上 注 同 上 注

9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上 述 回 答 可 見, 簡 朝 亮 認 為 好 的 注 疏 須 符 經 典 本 義, 過 度 引 申 則 會 失 去 簡 朝 亮 除 回 答 好 壞 外, 並 用 經 典 說 明 何 以 妥? 何 以 不 妥? 使 得 回 答 有 憑 有 據, 益 於 學 生 學 習 其 思 辯 過 程 下 段 之 討 論 不 只 優 劣 問 題, 而 是 關 切 注 家 之 說 法 何 以 如 此, 期 能 更 深 入 注 家 詮 釋 的 系 統 2. 探 各 注 說 法 之 原 因 該 項 是 簡 朝 亮 學 生 在 孝 經 注 疏 次 要 關 心 之 議 題 他 們 詢 問 注 釋 為 何 有 這 說 法 的 原 因, 其 疑 問 詞 之 使 用 多 為 何 也, 故 這 議 題 在 對 注 疏 的 了 解 上 被 討 論 到 的 注 者 有 唐 玄 宗 陸 德 明 邢 昺 司 馬 光 朱 熹 等 探 求 唐 玄 宗 御 注 說 法 舉 例 如 下 : 或 問 曰 : 唐 注 依 魏 注 言 博 愛 者, 何 也? 18 尤 潤 慶 問 曰 : 孝 經 云 : 陳 之 以 德 義, 而 民 興 行 唐 注 釋 陳 為 陳 說, 明 矣! 其 釋 興 行 云, 起 心 而 行 之, 何 也? 19 馮 春 林 問 曰 : 孝 經. 孝 治 章 唐 御 注 釋 經 言 萬 國 者 云 : 皆 得 懽 心, 則 各 以 其 職 來 助 祭 也, 釋 經 言 百 姓 者 云 : 得 所 統 之 懽 心, 則 皆 恭 事 助 其 祭 享 也, 其 皆 言 助 祭, 何 也? 20 上 述 問 題 可 見 學 生 對 唐 玄 宗 御 注 的 博 愛 興 行 助 祭 等 有 想 更 進 一 步 的 了 解 探 求 陸 德 明 說 法 舉 例 如 下 : 或 問 曰 : 孝 經 云 : 雖 無 道, 不 失 其 天 下, 釋 文 從 鄭 本, 無 其 字, 謂 其, 衍 字 耳 孝 經 云 : 則 身 不 離 於 令 名, 釋 文 無 不 字 離, 力 智 反, 何 如? 21 上 述 問 題 可 見 學 生 欲 了 解 陸 德 明 在 其 不 字 的 刪 減 原 因 探 求 邢 昺 疏 說 法 舉 例 如 下 : 伍 蘭 清 問 曰 : 孝 經 疏, 何 為 乎 其 稱 老 子 也? 22 或 問 曰 : 孝 經. 開 宗 明 義 章 第 一, 邢 疏 云 : 此 章 總 標, 諸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37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47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49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61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10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章 以 次 結 之, 故 為 第 一, 冠 諸 章 之 首 焉 其 言 總 標, 言 結 之 者, 何 也? 23 伍 蘭 清 問 曰 : 孝 經. 孝 治 章 疏, 言 諸 侯 之 祭 而 及 禘, 何 也? 24 上 述 問 題 可 見 學 生 對 邢 昺 疏 的 老 子 稱 謂 首 章 總 標 諸 侯 與 禘 等 有 想 更 進 一 步 的 了 解 探 求 司 馬 注 疏 說 法 舉 例 如 下 : 伍 蘭 清 問 曰 : 司 馬 注 据 焉, 其 注 諸 文, 多 可 於 司 馬 通 鑑 而 得 知 矣 惟 所 謂 激 君 以 自 高 者, 未 知 其 說 也? 25 上 述 問 題 可 見 學 生 對 司 馬 注 的 激 君 以 自 高 有 想 更 進 一 步 的 認 識 探 求 朱 熹 注 疏 說 法 舉 例 如 下 : 蘇 祖 敬 問 曰 : 孝 經 云 : 先 王 見 敎 之, 可 以 化 民 也, 是 故 先 之 以 博 愛, 而 民 莫 遺 其 親 司 馬 氏 云 : 敎 當 作 孝, 聲 之 誤 也, 朱 子 云 : 此 句 與 上 文 不 相 屬, 故 溫 公 改 敎 為 孝 但 謂 聖 人 見 孝 可 以 化 民, 而 後 以 身 先 之, 於 理 悖 矣!, 然 朱 子 謂 此 句 與 上 文 不 相 屬, 何 也? 26 上 述 問 題 可 以 見 到, 朱 熹 對 於 司 馬 光 的 解 說 有 一 些 意 見, 而 蘇 祖 敬 是 想 要 了 解, 為 什 麼 朱 熹 認 為 該 句 與 上 文 不 合 從 上 列 問 題 可 見, 學 生 對 於 部 分 注 疏 之 文 的 意 思 有 一 些 疑 問, 有 字 句 上 的 用 法 上 的, 這 也 代 表 著 當 時 簡 朝 亮 之 學 生 對 於 舊 說 有 一 些 疑 問, 但 可 能 學 生 自 己 不 太 有 把 握, 故 希 望 聽 見 簡 朝 亮 給 予 他 們 注 疏 者 的 用 意, 或 許 能 了 解 注 者 之 用 心, 對 於 經 義 之 瞭 解 也 更 加 深 入 此 部 分 回 應 筆 者 舉 回 答 應 伍 蘭 清 老 子 稱 謂 疑 惑 分 述 如 下 : 答 曰 : 史 記 云 : 老 子 者, 姓 李 氏, 名 耳, 字 聃, 蓋 史 遷 不 能 知 其 姓 也, 則 缺 其 姓 而 記 其 氏 焉 唐, 李 氏 也, 故 尊 老 子 而 封 之, 於 是 乎 諸 經 唐 疏 皆 尊 老 子 矣! 孝 經 為 唐 御 注, 元 氏 疏 尤 尊 老 子, 其 勢 然 也 27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33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31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63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47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11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此 段 先 解 釋 李 聃 之 來 歷 和 尊 稱 老 子 之 原 因, 由 於 孝 經 是 李 氏 御 注, 李 氏 皇 族 尊 老, 故 元 行 沖 尊 稱 老 子 是 情 勢 使 然, 然 而 邢 昺 已 處 宋 代, 老 子 非 皇 室 最 為 敬 仰, 邢 昺 不 須 將 李 聃 以 子 稱 之, 故 簡 朝 亮 對 邢 昺 有 以 下 意 見 : 邢 氏 脩 其 疏 而 於 此 不 削 之, 亦 不 辯 之, 則 過 矣, 蓋 邢 氏 惑 於 老 子 之 學, 攷 諸 論 語 邢 疏 而 知 也 28 簡 朝 亮 認 為, 邢 昺 沒 修 正 元 行 沖 對 李 聃 稱 謂 是 有 過 失 的 批 評 邢 昺 後, 簡 朝 亮 述 說 對 老 子 之 看 法 : 老 子 有 道 德 經, 豈 同 孔 子 之 經 乎? 史 記 云 : 尚 書 獨 載 堯 以 來, 蓋 孔 子 之 道 由 斯 也 老 子 云 : 失 道 而 後 德, 失 德 而 後 仁, 失 仁 而 後 義, 蓋 老 子 言 道 者, 自 上 古 黃 帝 時 言 之, 此 漢 治 所 以 尚 黃 老 而 失 之 也 其 言 道 德 仁 義 云 者, 皆 於 孔 子 名 同 而 實 異 焉 老 子 云 : 六 親 不 和 有 孝 慈, 此 矯 激 以 為 言 爾 韓 文 公 之 在 唐 也, 作 原 道 文 而 辯 老 子 也, 其 言 人 所 不 敢 言 也, 其 於 孔 子, 則 閑 也 29 由 上 引 文 可 見, 簡 朝 亮 是 儒 家 的 信 仰 者, 對 於 老 子 思 想 有 些 排 斥, 認 為 道 德 經 的 地 位 不 可 與 孔 子 著 作 等 同, 且 老 子 有 些 說 法 過 於 偏 激, 如 六 親 不 和 有 孝 慈 等, 又 舉 韓 愈 原 道 來 佐 證 自 己 的 想 法 簡 朝 亮 此 部 分 回 答 如 該 例, 回 答 每 注 釋 說 法 的 原 因, 並 舉 經 典 或 他 人 著 作 輔 助 說 明, 並 讓 學 生 了 解 自 己 的 意 見 或 看 法 下 段 之 關 注, 則 是 學 生 有 較 明 顯 之 己 見, 有 了 與 注 疏 間 的 對 話 3. 對 注 疏 說 法 之 質 疑 這 一 部 份 是 學 生 對 於 注 家 說 法 較 有 質 疑 的 地 方, 因 此 其 疑 問 詞 多 為 然 乎?, 對 注 家 說 法 的 懷 疑 之 對 象 有 唐 玄 宗 邢 昺 司 馬 光 范 祖 禹 顧 炎 武 等, 在 經 句 的 解 讀 上, 有 對 單 家 說 法 疑 問 者, 亦 有 同 時 對 多 家 說 法 疑 義 者, 以 下 為 其 舉 例 說 明 對 單 家 說 法 疑 義 者, 在 唐 玄 宗 上 : 黃 德 鄰 問 曰 : 孝 經 云 : 夫 孝, 天 之 經 也 地 之 義 也 民 之 同 上 注 同 上 注

12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行 也 天 地 之 經, 而 民 是 則 之, 則 天 之 明, 因 地 之 利, 以 順 天 下 是 以 其 教 不 素 而 成 唐 玄 宗 注 云 : 經, 常 也 利 物 為 義, 孝 為 百 行 之 首, 人 之 常 德, 若 三 辰 運 天 而 有 常, 五 土 分 地 而 為 義 也 然 有 疑 者, 天 經 地 義 以 實 理 言, 如 注 說, 是 若 天 三 辰 地 五 土 云 然, 蓋 非 經 本 義 也 30 在 此 可 見 黃 德 鄰 認 為 唐 玄 宗 以 天 三 辰 地 五 土 之 解 釋 並 不 符 合 經 的 本 意, 認 為 可 能 是 其 他 說 法 的 以 實 理 言 可 能 較 合 乎 經 義 對 唐 注 的 質 疑 另 有 如 下 : 尤 潤 慶 問 曰 : 孝 經 云 : 父 母 生 之, 續 莫 大 焉 ; 君 親 臨 之, 厚 莫 重 焉, 此 君 親 兼 成 父 母 之 言, 而 唐 御 注 云 : 謂 父 為 君, 以 臨 於 己, 則 偏 承 矣, 經 文 豈 叶 乎? 31 上 列 問 題 可 見 尤 潤 慶 已 有 自 己 對 經 文 的 看 法, 他 認 為 父 母 君 親 是 一 種 互 文 相 對 的, 而 不 是 如 唐 玄 宗 注 般 的 上 下 階 層 關 係 對 單 家 說 法 疑 義 者, 在 邢 昺 上 : 馮 春 林 問 曰 : 孟 子 云 : 世 俗 所 謂 不 孝 者 五 : 惰 其 四 支, 不 顧 父 母 之 養, 一 不 孝 也 ; 博 弈 好 飲 酒, 不 顧 父 母 之 養, 二 不 孝 也 ; 好 貨 財 私 妻 子, 不 顧 父 母 之 養, 三 不 孝 也 ; 從 耳 目 之 欲, 以 為 父 母 戮, 四 不 孝 也 ; 好 勇 鬥 很, 32 以 危 父 母, 五 不 孝 也, 孝 經 云 : 謹 身 節 用, 以 養 父 母 其 無 五 不 孝 者 乎? 蒙 謂 孝 經 疏 宜 引 之! 33 由 於 注 疏 本 身 重 在 闡 發 義 理, 因 此 對 於 經 文 的 說 明 及 補 充 是 需 要 的 上 述 引 文 可 見, 馮 春 林 認 為 邢 昺 的 孝 經 疏 應 補 充 說 明 五 不 孝 的 部 份 對 邢 疏 的 質 疑 另 有 如 下 : 30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44 黃 德 鄰 這 一 問 題 為 簡 朝 亮 花 最 多 心 力 解 答 者 簡 朝 亮 先 從 易 經 的 三 才 ( 天 地 人 ) 乾 坤 談 起, 再 引 述 到 禮. 郊 特 牲 之 萬 務 本 乎 天 地 載 萬 物, 再 以 左 傳 引 伸 至 人 倫, 如 為 君 臣 上 下, 以 擇 地 義, 為 夫 婦 外 內, 以 經 二 物, 中 間 不 斷 以 禮 記 中 庸 尚 書 辯 證 星 辰 之 觀 念, 再 由 論 語 易 傳 孝 經. 開 宗 明 義 章 等 得 出 因 天 之 明, 則 地 之 利 兩 兩 互 文 的 情 形, 最 後 由 易 傳. 說 卦 : 坤 為 地, 為 母, 得 出 孝 經 地 之 義 為 言 事 母 孝, 故 事 地 察 也 31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好 勇 鬥 狠 原 版 本 用 很 字 33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13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或 問 曰 : 今 讀 孝 經 終 篇, 乃 思 邢 疏 云 : 曾 子 至 孝, 藜 烝 不 熟 而 出 其 妻, 家 法 嚴 也 然 曾 子 出 妻, 其 有 誣 乎? 34 這 問 題 較 牽 涉 到 個 人 對 某 人 看 法 的 主 觀 上, 曾 子 自 古 以 來 算 的 上 是 賢 人, 故 這 學 生 心 目 中 的 曾 子 是 豁 達 開 朗 的, 應 不 會 因 妻 子 煮 飯 不 熟 而 休 妻, 故 對 邢 疏 的 說 法 有 一 些 質 疑 對 單 家 說 法 疑 義 者, 在 司 馬 光 上 : 梁 脩 為 問 曰 : 孝 經 云 : 毀 不 滅 性, 司 馬 注 云 : 滅 性, 謂 毀 極 失 志, 變 其 常 性 也, 然 乎? 35 從 上 可 以 發 現, 司 馬 光 的 解 釋 是 繞 一 層 解 釋, 比 較 曲 折 但 簡 朝 亮 在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喪 親 章 認 為 性 可 直 接 解 釋 為 形, 亦 即 身 體 之 意, 36 故 身 為 簡 朝 亮 學 生 之 梁 脩 為 有 此 疑 問 對 司 馬 注 的 質 疑 另 有 如 下 : 李 禮 興 問 曰 : 孝 經 云 : 生 事 愛 敬, 死 事 哀 戚, 生 民 之 本 盡 矣, 司 馬 注 云 : 夫 人 之 所 以 能 勝 物 者, 以 其 眾 也, 所 以 眾 者, 聖 人 以 禮 養 之 也 夫 幼 者 非 壯 則 不 長, 老 者 非 少 則 不 養, 死 者 非 生 則 不 藏 人 之 情 莫 不 愛 其 親, 愛 之 篤 者, 莫 若 父 子, 故 聖 人 因 天 之 性, 順 人 之 情, 而 利 導 之 故 孝 者, 生 民 之 本 也, 其 說 洽 歟? 37 司 馬 注 在 此 的 解 說 看 似 完 整, 但 總 有 往 外 延 伸 之 感, 孝 經 最 後 倒 數 三 四 五 句 ( 生 事 愛 敬 生 民 之 本 盡 矣 ) 其 實 可 以 直 接 解 釋, 並 不 需 牽 扯 到 聖 人, 故 司 馬 光 之 解 釋 對 李 禮 興 而 言, 似 有 不 妥 之 處 除 了 對 單 家 注 疏 有 質 疑 外, 亦 有 同 時 對 多 家 注 疏 產 生 質 疑 者, 舉 例 說 明 如 下 : 黃 德 鄰 問 曰 : 孝 經. 諫 諍 章 邢 疏 引 內 則 云 : 父 母 有 過, 下 氣 怡 色 柔 聲 以 諫, 諫 若 不 入, 起 敬 起 孝, 說 則 復 諫, 又 引 曲 禮 云 : 子 之 事 親 也, 三 諫 而 不 聽, 則 號 泣 而 隨 之, 此 疏 之 申 注 者, 無 疑 矣! 若 夫 襄 二 十 六 年 左 傳 云 : 自 上 以 下, 降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65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64 簡 朝 亮 :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2000 年 四 庫 未 收 書 輯 刊. 第 陸 輯 第 3 册 ), 頁 423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14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殺 以 兩, 禮 也, 唐 注 据 此, 以 為 爭 臣 七 人 五 人 三 人 之 差, 此 當 有 實 數 焉? 邢 疏 其 未 審 歟? 38 上 述 問 題 在 於 黃 德 鄰 認 為 七 五 三 人 數 應 該 是 虛 數, 即 多 數 之 意, 故 認 為 唐 注 和 邢 疏 可 能 有 不 妥 之 處 對 多 家 注 疏 產 生 質 疑 者 亦 有 如 下 : 蘇 祖 敬 問 曰 : 孝 經. 庶 人 章 結 語 云 : 此 庶 人 之 孝 也, 唐 御 注 云 : 庶 人 為 孝, 唯 此 而 已, 邢 疏 云 : 此 依 魏 注 也 案 天 子 諸 侯 卿 大 夫 士 皆 言 蓋, 而 庶 人 獨 言 此, 注 釋 言 此 之 意 也 謂 天 子 至 士, 孝 行 廣 大, 其 章 略 述 宏 綱, 所 以 言 蓋 也 庶 人 曰 此, 言 惟 此 而 已 庶 人 不 引 詩 者, 義 盡 於 此, 無 贅 詞 也, 39 司 馬 注 云 : 明 自 士 以 上, 非 直 養 而 已 要 立 身 揚 名, 保 其 家 國, 今 以 舊 說 思 之, 恐 不 皆 然 也 孔 門 七 十 二 子, 其 未 仕 者, 亦 庶 人 也, 非 庶 人 而 立 身 揚 名 者 乎? 40 上 述 問 題 在 唐 注 邢 疏 司 馬 注 的 解 說 充 滿 士 人 之 自 我 優 越, 故 蘇 祖 敬 對 此 解 說 有 質 疑 外, 並 明 確 提 出 反 駁 對 多 家 說 法 產 生 質 疑 者 亦 有 如 下 : 蘇 祖 敬 問 曰 : 唐 御 注 云 : 君 愛 其 親, 則 人 化 之, 無 有 遺 其 親 者, 此 注 言 愛 親, 未 言 博 愛 也 邢 疏 則 強 以 博 愛 言 之 爾 顧 氏 炎 武 云 : 左 右 就 養 無 方, 謂 之 博 愛, 其 以 禮. 檀 弓 文 言 博 愛 者, 然 乎? 41 蘇 祖 敬 問 題 在 孝 經. 三 才 章 提 到 博 愛, 然 唐 御 注 邢 疏 卻 出 現 不 同 調 情 形, 而 顧 炎 武 之 詮 釋 似 乎 不 合 於 孝 經. 三 才 章 云 的 而 民 莫 遺 其 親 從 上 述 學 生 對 各 家 注 疏 說 法 之 質 疑, 可 見 學 生 內 心 中 已 有 自 己 之 認 知, 且 能 提 出 反 駁 之 意 見, 而 不 是 為 批 評 而 批 評 在 各 家 說 法 的 質 疑 上, 可 見 簡 朝 亮 學 生 非 墨 守 古 人 舊 說 之 治 學 態 度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58 庶 人 曰 此 處 為 蘇 祖 敬 摘 錄 孝 經 邢 炳 正 義, 邢 炳 正 義 原 文 為 : 庶 人 用 天 分 地, 謹 身 節 用, 其 孝 行 已 盡, 故 曰 此, 言 惟 此 而 已 見 唐 李 隆 基 宋 邢 昺 : 孝 經 注 疏 ( 十 三 經 注 疏 )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20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42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15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此 部 分 回 應 舉 答 蘇 祖 敬 對 唐 邢 司 馬 之 士 人 自 我 優 越 為 例 : 答 曰 : 善 哉! 斯 問 也, 知 大 義 矣 舊 說 大 義 之 失, 以 不 知 文 法 爾 庶 人 之 孝, 豈 盡 於 此 歟? 經 文 言 蓋 言 此, 則 互 文 也, 有 省 文 之 故 焉 此 蓋 天 子 之 孝 也, 蓋 庶 人 之 孝 也 其 義 則 然, 其 文 則 未 省 矣, 則 不 宜 其 讀 矣 互 文 以 省 文 而 宜 其 讀, 經 之 善 於 文 也 況 有 互 通 之 實 理 乎, 則 大 義 乃 見 於 文 法 中 矣 42 上 述 可 見 簡 朝 亮 非 常 高 興 學 生 這 提 問, 在 於 蘇 祖 敬 已 察 覺 到 孝 是 不 分 天 子 與 庶 人, 天 子 之 孝 就 是 庶 人 之 孝 那 麼 為 何 注 疏 們 會 有 如 此 誤 差? 在 於 不 知 文 法 的 緣 故, 經 典 常 使 用 互 文 見 義, 除 了 可 使 文 句 簡 練 之 外, 更 可 讓 意 義 更 加 深 邃 接 著 簡 朝 亮 解 釋 士 與 庶 人 間 的 關 係 : 夫 經 上 文 言 士 之 孝 者 : 上 士 中 士 下 士 也, 皆 既 仕 也 若 士 之 在 四 民 列 者, 方 為 農 而 未 仕 也, 庶 人 也 43 由 上 可 知, 當 士 人 未 有 官 職 時, 就 是 百 姓, 為 增 加 說 服 性, 簡 朝 亮 引 用 經 典 說 明 如 下 : 其 當 有 道 時, 史 記 錄 鴻 範 所 謂 畯 民 用 章 者 ; 其 當 無 道 時, 鴻 範 所 謂 畯 民 用 微 者 畯 民, 田 閒 之 俊 民 也 儀 禮 說 : 章, 明 也 畯 民 用 以 章 明, 若 詩. 甫 田 歌 : 烝 我 髦 士 也, 今 尚 書 本 作 俊 釋 詁 云 : 隱, 微 也, 則 微 亦 隱 也 畯 民 用 以 微 隱, 若 顏 子 居 陋 巷, 而 食 貧 於 負 郭 田 也 士 相 見 禮 云 : 庶 人 則 曰 刺 草 之 臣, 孟 子 云 : 在 國, 曰 市 井 之 臣 ; 在 野 曰 草 莽 之 臣, 皆 謂 庶 人, 是 士 之 在 四 民 列 也 管 子 言 四 民 者, 稱 野 處 之 秀 民, 言 其 方 為 農 而 未 仕 也 44 由 上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於 文 獻 的 熟 悉, 這 些 文 獻 證 明 了 士 在 未 做 官 時 多 是 平 民 的 身 分 再 來 簡 朝 亮 以 本 經 證 本 經, 說 明 注 疏 的 誤 差 : 經 首 章 云 : 身 體 髮 膚, 受 之 父 母, 不 敢 毀 傷, 孝 之 始 也 立 身 行 道, 揚 名 於 後 世, 以 顯 父 母, 孝 之 終 也, 今 庶 人 章 即 總 結 之 云 : 故 自 天 子 至 於 庶 人, 孝 無 終 始, 而 患 不 及 者, 未 之 有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42 同 上 註 同 上 註

16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也, 孰 謂 立 身 揚 名 者, 不 統 庶 人 邪? 45 由 上 可 見, 孝 經 在 立 身 行 道, 揚 名 後 世 並 沒 有 限 定 階 級, 在 最 終 章 又 提 到 孝 是 上 自 天 子, 下 至 百 姓, 因 此, 立 身 揚 名 當 然 包 括 老 百 姓 那 麼, 在 庶 民 之 中 的 士 為 何 不 任 官 職? 簡 朝 亮 有 以 下 回 答 : 而 又 云 : 夫 孝 始 於 事 親, 中 於 事 君, 終 於 立 身, 明 乎 天 下 有 道 則 見, 無 道 則 隱, 事 君 之 道, 決 於 立 身 之 道 也 則 士 有 終 身 野 處 而 為 庶 人 者 矣, 於 此 見 經 之 以 大 義 成 文 法 焉 46 上 述 引 文 可 知 有 道 則 仕, 無 道 則 隱, 因 此, 有 士 人 一 輩 子 終 身 為 百 姓 的, 就 如 學 生 提 到 孔 門 七 十 二 子 有 未 任 官 職 的 最 後 簡 朝 亮 再 以 互 文 這 觀 念 來 解 釋 孝 是 不 分 階 級 : 謹 案 蓋 者, 大 略 之 辭 ; 此 者, 所 指 之 辭 或 言 蓋, 或 言 此, 皆 互 文 而 省 文 爾 猶 曰 : 蓋 此 天 子 之 孝 也, 諸 侯 卿 大 夫 士 皆 然 亦 猶 曰 : 此 蓋 庶 人 之 孝 也, 是 以 經 總 言 五 孝 而 皆 無 異 辭 矣, 其 分 言 五 孝, 尊 卑 之 分 雖 有 異, 而 孝 之 理 則 無 異 而 可 互 通 也 47 由 上 述 可 見, 天 子 之 孝 就 是 諸 侯 卿 大 夫 士 庶 人 之 孝, 雖 然 五 者 的 身 分 尊 卑 有 所 差 異, 然 而 孝 在 這 五 者 是 沒 有 差 異 的 由 上 回 答 可 見 到 簡 朝 亮 思 緒 之 縝 密, 這 部 分 的 回 答 如 抽 絲 剝 繭 般, 一 層 一 層 釐 清 注 疏 者 未 善 之 處, 並 佐 以 經 典 來 加 以 證 明, 使 得 學 生 的 疑 問 獲 得 解 答 外, 也 能 學 習 到 簡 朝 亮 逐 步 踏 實 的 思 辨 下 面 一 段 則 是 學 生 認 為 各 家 注 疏 有 理, 是 否 可 以 兼 用 的 問 題 4. 詢 注 解 兼 用 可 行 性 除 上 段 提 到 對 注 疏 說 法 的 質 疑 上, 亦 有 學 生 希 能 參 酌 各 家 注 疏 而 得 到 更 完 整 經 義 者, 舉 例 說 明 如 下 : 伍 蘭 清 問 曰 : 今 文 孝 經, 其 總 言 五 孝 者, 唐 玄 宗 曰 : 始 自 天 子, 終 於 庶 人, 尊 卑 雖 殊, 孝 道 同 致, 而 患 不 能 及 者, 未 之 有 也 司 馬 氏 光 曰 : 始 則 事 親 也, 終 於 立 身 行 道 也, 患 謂 禍 敗 言 雖 有 其 始, 而 無 其 終, 猶 不 得 免 於 禍 敗, 而 羞 及 其 親, 同 上 註 同 上 註 同 上 註

17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未 足 以 為 孝 也, 范 氏 祖 禹 曰 : 始 於 事 親, 終 於 立 身 者, 孝 之 終 始 自 天 子 至 於 庶 人, 孝 不 能 有 終 有 始, 而 禍 患 不 及 者, 未 之 有 也 今 參 唐 注 三 者 之 意 何 如? 48 在 此 伍 蘭 清 認 為 三 者 說 法 有 理, 因 此 詢 問 簡 朝 亮 是 否 可 行 參 酌 各 家 注 疏 之 例 另 有 如 下 : 陳 達 隆 問 曰 : 孝 經 云 : 非 孝 無 親 唐 玄 宗 注 云 : 善 事 父 母 為 孝, 而 敢 非 之, 是 無 親 也, 司 馬 注 云 : 父 母 且 不 能 事, 而 況 他 人, 其 誰 親 之?, 二 說 不 同, 可 兼 用 乎? 49 在 此 唐 注 與 司 馬 注 雖 然 說 法 不 同, 但 在 經 義 的 解 釋 上 似 乎 又 說 得 通, 故 二 說 兼 用 似 乎 更 可 完 整 地 詮 釋 經 義, 所 以 陳 達 隆 有 此 疑 問 從 上 述 學 生 的 提 問, 可 見 雖 然 對 注 說 有 一 定 的 認 同, 但 也 因 為 認 同, 故 有 各 說 法 可 備 一 說, 並 從 中 得 到 更 完 整 經 義 之 態 度 此 部 分 回 應 舉 答 陳 達 隆 對 唐 司 馬 二 注 的 看 法 為 例 : 答 曰 : 孝 經 無 親, 與 無 上 連 言 猶 孟 子 無 父 與 無 君 竝 言 唐 注 釋 無 親 者 酌 焉 隱 四 年 左 傳 云 : 安 忍 無 親, 言 親 離 也, 司 馬 說 例 同 然 其 例 非 無 親, 與 無 上 連 言 者 也 且 其 人 無 父 母 親 者, 其 無 親 近 不 言 而 可 知 矣 50 由 上 回 答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於 無 親 解 釋 認 為 需 看 上 下 文, 由 於 孝 經 非 孝 者 無 親 前 尚 有 要 君 者 無 上 非 聖 人 者 無 法 二 句, 在 此 無 親 與 無 上 二 句 結 構 一 樣, 因 此, 唐 御 注 的 說 法 較 接 近 至 於 司 馬 注 的 用 法 則 是 同 於 左 傳 的 用 法, 然 這 樣 就 不 是 與 要 君 者 無 上 這 結 構 相 映, 所 以 司 馬 注 的 意 思 偏 離 了 些 此 處 無 親 可 說 是 沒 有 父 母 親 存 在 之 義, 而 不 是 親 人 的 疏 遠 或 是 離 開 此 部 分 回 應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於 字 句 解 讀 的 細 膩, 認 為 解 釋 經 典 必 須 合 乎 經 義, 若 有 注 疏 偏 離 經 之 原 義 者, 針 對 每 家 注 釋 一 一 說 明 何 以 未 叶, 並 舉 經 典 為 證, 增 加 說 服 性 再 佐 以 一 層 又 一 層 的 論 辯, 使 得 經 義 能 更 加 明 朗 下 段 是 學 生 希 望 聽 簡 朝 亮 對 於 各 家 注 疏 之 外 的 想 法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42~443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56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18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5. 找 異 於 各 注 之 說 法 這 一 部 分 是 學 生 認 為 注 說 並 無 太 大 問 題, 在 經 義 解 讀 上 也 合 於 經 義, 但 仍 希 望 聽 見 簡 朝 亮 的 引 申 及 看 法 以 下 為 舉 例 說 明 : 蘇 祖 敬 問 曰 : 孝 經 云 : 夫 孝, 始 於 事 親, 中 於 事 君, 終 於 立 身, 唐 玄 宗 注 云 : 言 行 孝 以 事 親 為 始, 事 君 為 中, 忠 孝 道 著, 乃 能 揚 名 榮 親, 故 曰 : 終 於 立 身 也, 此 注 於 經 義 明 矣, 然 經 義 猶 有 待 者 乎? 51 蘇 祖 敬 認 為 唐 玄 宗 注 之 說 明 已 經 明 朗 完 整, 但 仍 希 望 能 聽 見 簡 朝 亮 有 更 多 的 發 揮 例 子 另 有 :: 或 問 曰 : 孝 經 云 : 哭 不 偯, 釋 文 云 : 偯, 於 豈 反, 俗 做 哀, 非 說 文 作, 云 痛 聲 也, 音 同, 邢 疏 稱 禮. 閒 傳 云 : 斬 衰 之 哭, 若 往 而 不 反 ; 齊 衰 之 哭, 若 往 而 反 ; 大 功 之 哭, 三 曲 而 偯, 鄭 禮 注 云 : 三 曲, 一 舉 聲 而 三 折 也 偯, 聲 餘 從 容 也, 此 疏 據 理 以 互 推 而 明 矣, 今 可 引 申 歟? 52 有 的 學 生 認 為, 偯 之 解 釋 參 照 各 家 註 解 已 經 清 楚 明 白, 但 仍 覺 得 有 可 闡 發 的 地 方, 故 向 簡 朝 亮 請 教 以 上 可 見 學 生 對 各 家 注 釋 的 看 法, 雖 然 他 們 覺 得 注 說 已 趨 完 整, 用 於 經 義 的 解 讀 上 也 不 違 背, 但 經 典 詮 釋 可 多 方 面 思 考, 故 有 這 些 疑 問 此 部 分 回 應 舉 答 蘇 祖 敬 的 疑 問 為 例 : 答 曰 : 事 君 章 邢 疏 云 : 孔 子 曰 : 天 下 有 道 則 見, 無 道 則 隱 前 章 言 明 王 之 德, 應 感 之 美, 天 下 從 化, 無 思 不 服, 此 孝 子 在 朝 事 君 之 時 也, 由 疏 推 之, 孟 子 曰 : 孔 子 進 以 禮, 退 以 義, 蓋 事 君 又 當 然 矣 謹 案 孝 子 由 事 親 而 事 君 之 道, 必 以 立 身 之 道 而 行 孔 子 曰 : 天 下 有 道 則 見, 無 道 則 隱, 孟 子 曰 : 孔 子 進 以 禮, 退 以 義, 蓋 孝 子 由 事 親 而 事 君, 其 所 以 立 身 行 道 者, 若 斯 也 經 曰 : 終 於 立 身, 以 道 終 也, 若 夫 舜 禹 湯 武, 其 中 於 事 君, 皆 終 於 立 身, 今 可 攷 之 書. 皋 陶 謨 易. 革 傳 詩. 商 頌 論 語 中 庸 孟 子 諸 經, 而 明 其 孝 也 見,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36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19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賢 遍 反 皋 陶, 讀 若 高 遙 53 由 上 述 回 應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於 諸 經 之 間 的 融 會 與 貫 通, 由 於 唐 玄 宗 本 身 身 為 帝 王, 因 此 自 然 的 不 會 思 考 到 另 一 狀 況, 那 就 是 是 否 能 中 於 事 君 這 問 題, 孝 經 已 說 得 清 楚 : 終 於 立 身, 而 非 終 於 事 君 在 有 道 之 時, 可 以 輔 佐 君 王, 推 行 聖 道, 然 而 在 無 道 之 時, 君 王 無 法 輔 佐, 需 退 而 求 其 次, 也 就 是 無 道 則 隱 退 已 義, 也 就 是 中 於 事 君 只 是 個 過 程, 重 點 在 於 自 己 是 否 有 以 立 身 行 道 當 成 最 終 目 標 才 是 重 點 由 上 回 答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於 孝 經 的 了 解 是 全 面 的, 而 不 會 失 之 一 方, 故 能 得 到 不 同 於 注 疏 的 說 法 由 上 述 五 點 學 生 對 於 注 疏 的 關 注, 可 見 各 家 注 疏 紛 雜, 引 起 學 生 們 一 些 疑 問, 例 如 經 義 的 解 說 是 要 用 甲 說 或 是 乙 說, 又 為 何 甲 說 會 如 此 說 法 等 若 對 該 段 經 義 有 一 定 掌 握 者, 則 會 質 疑 注 家 說 法 的 不 妥, 如 注 家 說 法 較 站 在 精 英 角 度 或 是 較 不 貼 近 民 生 等 亦 有 覺 注 家 之 說 皆 可, 是 否 兼 用? 或 是 注 說 不 錯, 但 徵 詢 其 他 解 讀 這 些 可 見 學 生 們 對 經 典 的 解 讀 並 不 偏 狹, 願 意 參 考 諸 家 之 說, 有 一 定 的 科 學 態 度 雖 有 些 問 題 偏 於 瑣 碎, 然 亦 有 被 簡 朝 亮 稱 讚 的 大 哉 問, 無 論 在 注 疏 問 題 的 深 與 淺, 皆 可 看 出 學 生 欲 從 注 說 親 近 明 白 經 之 本 義 的 用 心 但 若 從 簡 朝 亮 會 收 錄 這 些 問 題 的 角 度 來 看, 可 見 簡 朝 亮 希 望 學 生 能 多 吸 收 各 家 說 法, 發 展 出 屬 於 自 己 對 經 義 的 理 解, 能 推 翻 舊 說, 且 合 於 經 義 在 簡 朝 亮 的 回 答 上, 其 回 答 雖 然 篇 幅 頗 多, 然 思 緒 條 理 分 明, 有 一 定 步 驟, 先 說 明 各 家 注 疏 是 否 洽 當? 詳 述 原 因, 佐 以 經 典 為 證, 有 時 會 再 述 說 自 己 觀 點, 一 樣 輔 以 經 典, 使 其 想 法 有 憑 有 據 回 答 過 程 可 讓 學 生 學 習 縝 密 的 思 考 嚴 謹 的 學 術 態 度 ( 二 ) 經 本 身 引 發 之 議 題 這 一 部 份 學 生 的 問 題 與 上 部 份 相 反, 較 集 中 在 孝 經 本 身 上, 如 作 者 年 代 今 古 文 章 名 經 文 與 其 他 典 籍 互 文 實 務 運 用 這 些 議 題 中 最 特 別 的 是 實 務 的 運 用 上, 由 於 簡 朝 亮 學 生 的 問 題 多 從 知 識 層 面 探 討, 難 見 到 這 些 問 題 與 時 代 的 呼 應, 然 這 議 題 中 的 二 三 個 問 題 反 映 出 民 國 初 年 反 傳 統 的 聲 音 在, 也 可 見 到 簡 朝 亮 學 生 對 於 孝 經 的 態 度 1. 孝 經 年 代 作 者 的 問 題 53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20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這 一 議 題 主 要 在 討 論 孝 經 是 否 年 代 久 遠? 作 者 是 誰? 的 問 題, 以 下 為 其 舉 例 說 明 : 或 問 曰 : 孝 經 其 古 歟? 54 這 一 提 問 在 詢 問 孝 經 的 年 代 是 否 久 遠 的 問 題 在 作 者 上 的 問 題 如 下 : 或 問 曰 : 史 記. 仲 尼 弟 子 列 傳 敘 曾 子 者 云 : 孔 子 以 為 能 通 孝 道, 故 授 之 業, 作 孝 經, 或 俱 此 謂 孝 經 曾 子 作, 何 也? 55 這 一 問 題 可 以 看 見, 提 問 者 在 問 這 問 題 前 可 能 已 有 預 設 立 場, 認 為 孝 經 是 孔 子 或 曾 子 弟 子 或 是 其 他 人 所 作, 故 有 此 疑 問 此 部 分 回 應 以 孝 經 是 否 為 曾 子 所 作 為 例 : 答 曰 : 非 也, 其 傳 首 云 : 孔 子 曰 : 受 業 身 通 者, 七 十 有 七 人, 則 此 言 孔 子 作 孝 經 授 之 業, 知 曾 子 能 受 業 身 通 也 邢 疏 引 孝 經 緯. 鉤 命 決 云 : 孔 子 曰 : 吾 志 在 春 秋, 行 在 孝 經, 又 云 : 孔 子 曰 : 春 秋 屬 商, 孝 經 屬 參, 此 緯 言 孔 子 作 孝 經 矣 與 史 記 同 56 上 述 回 答 可 見, 簡 朝 亮 先 明 確 否 定 孝 經 為 曾 子 所 作 的 說 法, 證 據 有 哪 些? 先 舉 孝 經 緯 為 例, 孝 經 緯 認 為 孝 經 為 孔 子 所 作, 再 這 回 答 之 後 也 舉 傅 氏 孝 經 邢 疏 鄭 說 等 為 例, 這 些 例 子 都 認 為 是 孔 子 作 孝 經, 然 而, 孝 經 真 的 是 孔 子 所 作? 簡 朝 亮 以 各 經 典 對 孔 子 之 稱 謂 說 明 之 : 今 據 經 曰 : 仲 尼 居, 曾 子 侍, 蓋 曾 子 門 人 記 之, 甚 明 也 禮 記 : 孔 子 閒 居, 子 夏 侍 仲 尼 燕 居, 子 張 子 貢 言 游 侍, 其 下 稱 子 曰, 不 稱 仲 尼 曰, 以 論 語 例 之, 孔 子 稱 子, 朋 友 稱 字, 子 貢 亦 稱 孔 子 為 仲 尼, 孝 經 非 其 例 也 大 戴 禮. 王 言 篇 云 : 孔 子 閒 居, 曾 子 侍, 其 例 也, 謂 曾 子 作 孝 經, 豈 當 自 稱 子 乎? 謂 孔 子 作, 豈 自 稱 字 乎? 且 為 子 曰 之 文 而 自 稱 子 乎? 疏 云 : 古 者 謂 師 為 子, 故 夫 子 以 子 自 稱, 是 烏 知 聖 人 皆 自 謙,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27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29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21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而 無 自 尊 者 邪! 57 簡 朝 亮 提 到 孝 經 仲 尼 居, 曾 子 侍 的 記 載, 由 於 孔 子 為 曾 子 學 生, 因 此, 若 孝 經 為 曾 子 所 作, 則 不 會 稱 身 為 老 師 的 孔 子 為 仲 尼, 而 上 述 經 典 對 孔 子 的 稱 謂 也 可 見 孝 經 是 較 特 別 的, 況 且, 如 果 孝 經 為 曾 子 所 作, 他 也 不 會 自 稱 自 己 為 子, 因 為 聖 人 是 自 謙 的 後 面 的 回 答 也 是 由 用 字 及 句 法 來 討 論, 在 此 略 之, 總 之, 由 此 回 應, 可 知 簡 朝 亮 認 為 孝 經 為 曾 子 門 人 所 記 載 簡 朝 亮 此 部 分 回 答 是 詳 細 逐 層 闡 釋 的, 如 舉 反 證, 再 加 以 否 定, 再 舉 以 各 經 典 證 明 他 的 想 法, 可 見 其 辯 證 思 維 2. 孝 經 今 古 文 的 探 討 這 一 部 分 在 探 討 今 古 文 孝 經 的 問 題, 由 於 歷 來 孝 經 有 今 文 古 文 之 分, 然 曾 經 亡 佚 的 古 文 孝 經 又 在 清 代 從 日 本 傳 回 中 國, 故 清 代 至 民 國 初, 孝 經 的 今 古 文 是 受 關 注 的, 而 學 生 在 古 文 孝 經 的 問 題, 多 集 中 在 僅 古 文 孝 經 有 的 閨 門 章, 以 下 為 其 舉 例 說 明 在 孝 經 的 真 偽 ( 及 今 文 古 文 ) 問 題 如 下 : 梁 應 揚 問 曰 : 或 言 孝 經 之 偽 者 何 也? 58 這 一 問 題 在 探 討 孝 經 是 否 偽 造, 且 探 究 認 為 是 偽 者 的 原 因 理 由 59 在 今 古 文 孝 經 章 數 的 比 較 有 : 張 子 沂 問 曰 : 邢 疏 謂 孝 經 遭 秦 焚, 為 言 之 所 藏, 芝 子 貞 始 出 之, 長 孫 氏 及 張 禹 等 所 說, 皆 十 八 章, 及 魯 恭 王 壞 孔 子 宅, 得 古 文 二 十 二 章, 孔 安 國 作 傳, 劉 向 校 經, 比 量 二 本, 除 其 煩 惑, 以 十 八 章 為 定, 如 邢 說, 則 劉 向 刪 古 文 以 從 今 文 矣, 是 古 文 經 本 自 劉 向 刪 後, 亦 如 今 文 之 十 八 章 歟? 60 在 一 問 題 即 古 文 孝 經 二 十 二 章 經 劉 向 刪 減 後, 是 否 如 今 本 孝 經 十 八 章 的 問 題 至 於 在 古 文 孝 經. 閨 門 章 的 問 題 有 : 同 上 註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27 這 一 問 題 至 於 此 是 因 簡 朝 亮 師 生 認 為 現 今 的 古 文 孝 經 是 偽 書, 真 書 早 已 亡 佚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22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尤 潤 慶 問 曰 : 樂 記 云 : 在 閨 門 之 內, 父 子 兄 弟 同 聽 之, 則 莫 不 和 親, 竊 謂 樂 記 為 漢 河 間 獻 王 共 諸 生 等 作, 故 其 為 說 有 不 如 古 禮 內 則 之 嚴 者 矣, 若 此 文 殆 然 也 惟 猶 不 至 如 偽 古 文 孝 經, 於 閨 門 之 內, 而 言 臣 妾 之 臣 也 61 這 部 份 較 屬 於 尤 潤 慶 之 看 法, 認 為 樂 記 的 說 法 也 許 在 禮 法 的 階 層 上 有 所 疏 漏, 但 還 不 至 於 偽 古 文 孝 經 所 說 的 臣 妾 之 臣, 在 禮 法 的 階 層 是 混 淆 的 或 問 曰 : 今 文 孝 經. 廣 揚 名 章 云 : 君 子 之 事 親 孝, 故 忠 可 移 於 君 ; 事 兄 悌, 故 順 可 移 於 長 ; 居 家 理, 故 治 可 移 於 官, 此 三 可 移 者 也 古 文 孝 經 於 廣 揚 名 章 下 有 閨 門 章 云 : 子 曰 : 閨 門 之 內, 具 禮 矣 乎! 嚴 父 嚴 兄, 妻 子 臣 妾, 猶 百 姓 徒 役 也, 此 因 三 可 移 者 而 為 文 也, 古 文 之 偽 者 何? 62 該 問 題 認 為 古 文 孝 經. 閨 門 章 內 容 可 視 為 廣 揚 名 章 的 延 伸, 故 多 位 學 者 認 為 閨 門 章 不 合 禮 法 的 地 方 是 可 商 榷 的, 也 就 是 現 今 所 見 古 文 孝 經 並 不 是 偽 書 這 部 分 回 應 舉 梁 應 揚 疑 惑 的 孝 經 之 偽 者 為 例 : 答 曰 : 偽 古 文 經 也, 偽 孔 安 國 傳 也 漢 書. 藝 文 志 云 : 魯 共 王 壞 孔 子 宅, 而 得 古 文 尚 書 及 禮 記 論 語 孝 經, 凡 數 十 篇, 皆 古 字 也, 孔 安 國 悉 得 其 書 而 志 言 安 國 獻 之 者, 惟 古 文 尚 書, 其 後 古 文 孝 經, 則 獻 之 由 三 老 焉 漢 許 沖 為 其 父 慎 獻 說 文 而 上 書 云 : 慎, 又 學 孝 經 孔 氏 古 文 說, 古 文 孝 經 者, 孝 昭 帝 時 魯 國 三 老 所 獻, 建 武 時 給 事, 中 議 郎 衛 宏 所 校, 皆 口 傳, 官 無 其 說, 謹 撰 具 一 篇 并 上, 今 可 攷 也, 漢 志 云 : 孝 經 古 孔 氏 一 篇, 班 固 自 注 云 : 二 十 二 章, 顏 師 古 注 引 劉 向 云 : 古 文, 庶 人 章 分 為 二 也, 曾 子 敢 問 章 為 三 又 多 一 章, 凡 二 十 二 章, 顏 注 引 桓 譚 新 論 云 : 古 孝 經 千 八 百 七 十 二 字, 今 異 者 四 百 餘 字 由 是 言 之, 孝 經 有 孔 氏 古 文, 而 無 孔 氏 古 文 說 也, 非 若 今 文 傳 諸 家 說 矣 63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28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58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23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簡 朝 亮 先 說 明 孝 經 之 偽 者 是 偽 古 文 孝 經 偽 孔 安 國 傳 他 認 為 古 文 孝 經 以 前 是 存 在 的, 以 漢 書. 藝 文 志 說 明 古 文 孝 經 發 現 過 程, 並 舉 許 沖 上 書 等 為 例, 說 明 古 文 孝 經 過 去 確 實 存 在 過 有 二 十 二 章, 共 一 千 八 百 七 十 二 字 然 這 些 文 獻 有 古 文 孝 經 的 紀 錄 並 無 古 文 孔 安 國 傳 的 紀 錄 之 後 古 文 孝 經 和 孔 安 國 傳 重 現 人 世, 簡 朝 亮 舉 隋 書. 經 籍 志 說 明 如 下 : 隋 書. 經 籍 志 云 : 秦 焚 書, 孝 經 為 河 閒 ( 趙 案 : 此 處 確 用 閒 字 ) 人 顏 芝 所 藏 漢 初, 芝 子 貞 出 之, 志 言 今 文 也, 即 司 馬 貞 議 稱 漢 河 閒 王 所 得 顏 芝 本 也 隋 志 云 : 古 文 孝 經, 長 有 閨 門 章, 孔 安 國 為 之 傳, 又 云 : 安 國 之 本, 亡 於 梁 亂,( 趙 案 : 此 處 省 陳 及 周 齊, 唯 傳 鄭 氏 ) 至 隋, 秘 書 監 王 劭 於 京 訪 得 孔 傳, 送 至 河 閒 劉 炫 炫 因 序 其 得 喪,( 趙 案 : 此 處 省 述 其 議 疏 ), 講 於 人 間, 漸 聞 朝 廷, 後 遂 著 令, 與 鄭 氏 並 立 儒 者 諠 諠, 皆 云 炫 自 作 之, 非 孔 舊 本, 而 祕 府 又 先 無 其 書 64 此 處 借 由 隋 書. 經 籍 志, 說 明 今 文 孝 經 的 來 歷 和 孔 安 國 傳 重 現 於 隋 代 的 經 過, 然 而 此 時 就 有 人 懷 疑 這 些 其 實 是 劉 炫 偽 作 簡 朝 亮 明 白 指 出 此 時 的 古 文 孝 經 和 孔 安 國 傳 皆 是 偽 作, 其 說 如 下 : 此 隋 時 古 文 孝 經 與 孔 傳 同 出, 而 皆 偽 也 自 唐 御 注 行, 偽 孔 傳 久 佚 於 五 代 以 來 矣, 迨 乾 隆 時, 日 本 偽 孔 傳, 又 隨 市 舶 而 至 也, 此 偽 中 之 偽 也 而 偽 古 文 孝 經, 則 自 司 馬 氏 光 用 之, 至 於 朱 子 亦 不 去 偽 閨 門 章 也 65 上 述 明 顯 可 見 簡 朝 亮 的 立 場, 他 認 為 現 今 流 傳 的 古 文 孝 經 和 孔 安 國 傳 都 是 偽 作, 而 不 是 真 本, 至 於 閨 門 章, 簡 朝 亮 認 為 是 混 淆 禮 制, 其 說 如 下 : 偽 古 文 云 : 閨 門 之 內, 具 禮 矣 乎! 嚴 父 嚴 兄 妻 子 臣 妾, 猶 百 姓 徒 役 也, 此 偽 者 之 淆 禮 制 也 66 上 述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閨 門 章 說 法 頗 不 以 為 然 同 上 註 同 上 註 同 上 註

24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此 議 題 的 回 應 簡 朝 亮 的 立 場 是 非 常 鮮 明 的, 他 認 為 現 今 所 見 古 文 孝 經 和 孔 安 國 傳 皆 是 偽 作, 而 閨 門 章 更 是 混 淆 禮 制 雖 然 古 文 孝 經 和 孔 安 國 傳 真 偽 與 否 至 今 仍 有 討 論 空 間, 如 劉 沅 (1767~1855 年 ) 孝 經 直 解 廖 平 (1852~1932 年 ) 孝 經 學 凡 例 認 為 古 文 孝 經 是 真 的, 只 是 分 章 和 字 句 的 差 異 罷 其 中 廖 平 與 簡 朝 亮 同 時 代, 可 見 當 時 對 孝 經 今 古 文 這 議 題 有 不 同 的 角 度 及 觀 察 3. 孝 經 章 名 經 文 的 疑 慮 這 部 份 的 議 題 在 孝 經 的 章 名 和 經 文 的 周 延 性 解 讀 上, 以 下 為 其 舉 例 說 明 在 章 名 上 有 : 或 問 曰 : 孝 經 分 章 而 名, 何 也? 67 由 於 孝 經 分 為 十 八 章, 每 一 章 皆 有 章 名, 但 章 名 並 非 原 本 就 有, 故 學 生 有 此 疑 問 在 經 文 的 周 延 性 上 的 問 題 有 舉 例 內 部 理 論 等, 在 經 文 舉 例 上 的 問 題 有 : 梁 啟 沃 問 曰 : 孝 經 第 一 章, 當 有 顏 淵 其 人 者, 今 攷 論 語 云 : 德 行 : 顏 淵 閔 子 騫, 惟 人 之 言 曰 : 孝 哉! 閔 子 騫, 而 顏 淵 不 以 是 聞 中 庸 述 孔 子 云 : 仁 者, 人 也, 親 親 為 大, 而 孔 子 稱 回 也 之 仁, 不 以 其 事 親 稱, 何 歟? 或 曰 : 其 父 顏 路, 慈 父 也 故 顏 淵 死, 而 從 門 人 厚 葬 之 父 慈 子 孝, 其 常 也, 斯 異 乎 閔 子 騫 蘆 花 衣 寒 者 歟? 68 梁 啟 沃 認 為 孝 經 第 一 章 應 提 到 顏 淵, 由 於 顏 淵 是 仁 者, 而 仁 者 往 往 也 具 孝 順 美 德, 因 此, 顏 淵 之 孝 行 應 不 亞 於 閔 子 騫 或 問 曰 : 孝 經 云 : 五 刑 之 屬 三 千, 而 罪 莫 大 於 不 孝, 今 ㄈ ㄟˋ 据 書. 呂 刑 云 : 墨 罰 之 屬 千, 劓 罰 之 屬 千, 剕 罰 之 屬 五 百, 宮 罰 之 屬 三 百, 大 辟 之 罰, 其 屬 二 百 五 刑 之 屬 三 千, 惟 無 以 見 其 首 不 孝 之 刑 爾 69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31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35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25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這 部 分 問 題 在 學 生 實 地 考 察 過 尚 書. 呂 刑 對 於 刑 罰 的 記 載, 然 該 書 中 未 提 到 最 大 的 罪 在 於 不 孝, 故 有 此 疑 問 在 其 內 部 理 論 的 疑 問 有 : 梁 脩 為 問 曰 : 孝 經 云 : 身 體 髮 膚, 受 之 父 母, 不 敢 毀 傷, 孝 之 始 也, 司 馬 氏 光, 孝 經 指 解 云 : 或 曰 : 孔 子 云 : 有 殺 身 以 成 仁, 然 則 仁 者 固 不 孝 與? 曰 : 非 也, 此 之 所 言, 常 道 也 彼 之 所 言, 遭 時 不 得 已 而 為 之 也, 今 竊 思 之, 期 以 彼 此 別 之, 是 矣, 惟 孝 經 何 為 乎 其 未 備 也? 70 梁 脩 為 之 問 題 在 於 身 體 髮 膚, 受 之 父 母, 不 敢 毀 傷 是 否 會 造 成 理 論 的 矛 盾 與 衝 突, 因 孔 子 說 過 殺 身 以 成 仁, 殺 身 即 毀 壞 父 母 所 賜 之 身 軀, 也 就 是 不 孝, 而 孝 經 是 繼 承 孔 子 思 想 而 作, 然 這 段 描 述 與 孔 子 說 法 相 違, 故 有 此 疑 問 在 經 文 的 解 讀 上 的 問 題 有 : 伍 蘭 清 問 曰 : 孝 經 云 : 孝 子 之 事 親 終 矣, 何 謂 也? 71 孝 經 末 章 談 論 父 母 過 世 的 處 理, 如 果 這 些 都 做 到, 一 位 孝 子 該 盡 之 責 任 亦 隨 之 結 束, 然 由 於 經 文 簡 潔, 大 義 隱 含 於 文 字 之 中, 故 伍 蘭 清 詢 問 該 句 更 詳 細 的 解 讀 從 上 述 問 題 來 看, 簡 朝 亮 之 學 生 不 僅 在 注 釋 上 有 疑, 對 經 文 本 身 亦 有 懷 疑 之 精 神, 能 成 為 十 三 經 之 一 的 孝 經, 其 理 論 或 是 文 字 應 是 相 容 無 瑕, 然 孝 經 為 十 三 經 中 最 簡 潔 易 讀 之 經 典, 故 有 些 學 生 問 題 看 似 尋 求 字 句 的 解 讀, 然 其 實 他 們 要 的 應 是 經 為 何 如 此 描 寫? 也 可 見 得 他 們 看 重 經 典 的 真 詮 更 勝 於 經 典 的 權 威 此 部 分 議 題 可 舉 回 應 最 受 人 關 注 的 身 體 髮 膚, 受 之 父 母 為 例 : 答 曰 : 備 矣! 經 云 : 立 身 行 道, 揚 名 於 後 世, 以 顯 父 母, 孝 之 終 也, 經 所 謂 道 者, 其 備 常 變 者 乎! 詩 云 : 既 明 且 哲, 以 保 其 身, 行 道 之 常 也 論 語 云 : 有 殺 身 以 成 仁, 行 道 之 變 也 故 身 不 毀 傷 者, 豈 不 曰 孝 之 始 也 邪? 斯 孝 非 惟 以 是 終 也! 72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35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65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26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上 述 可 見, 簡 朝 亮 認 為 孝 經 於 此 並 沒 有 理 論 缺 陷 的 地 方, 反 而 還 是 完 備 的, 因 為 經 文 明 顯 說 到 立 身 行 道, 揚 名 於 後 世, 以 顯 父 母, 孝 之 終 也, 也 就 是 孝 道 的 極 致 不 完 全 在 於 身 體 髮 膚 保 全 而 已, 簡 朝 亮 舉 例 如 下 : 曾 子 居 武 城, 寇 至 而 去 子 思 居 衛, 寇 至 而 守 孟 子 云 : 曾 子, 子 思 同 道, 曾 子, 師 也, 父 兄 也 子 思, 臣 也, 微 也 曾 子 子 思 易 地 則 皆 然 皆 行 道 也, 如 曾 子 而 行 道 之 變 邪 則 其 所 謂 臨 大 節 而 不 可 奪 也, 其 死 節 以 成 君 子 人 也, 亦 無 異 其 臨 終 之 啟 手 啟 足 而 知 免 也 73 由 上 述 舉 例 可 知, 曾 子 與 子 思 雖 然 面 對 敵 寇 來 臨 時 的 做 法 不 同, 但 其 基 本 核 心 是 一 致 的, 曾 子 其 身 分 為 師, 不 可 於 武 城 受 到 傷 亡, 以 免 讓 他 的 弟 子 們 感 到 內 咎 而 子 思 是 臣 子, 必 須 為 守 衛 家 國, 即 使 因 此 殉 國, 也 是 成 君 子 之 道, 與 曾 子 臨 終 時 保 全 髮 膚 是 沒 有 差 別 的 此 部 分 的 回 答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於 孝 經 的 嫻 熟 與 深 刻 的 了 解, 無 論 是 章 名 或 經 文 上 的 問 題, 皆 能 以 經 解 經, 更 能 證 明 孝 經 之 義 理 完 善 4. 孝 經 與 其 他 典 籍 的 關 聯 這 一 部 分 可 以 說 是 孝 經 與 其 他 典 籍 的 關 聯 性 問 題, 以 與 十 二 經 的 經 義 互 相 應 證 或 相 輔 相 成 為 主, 少 部 份 的 問 題 在 孝 經 與 後 世 著 作 的 關 連 上, 以 下 為 其 舉 例 說 明 孝 經 與 十 二 經 的 經 義 互 證 或 相 輔 的 問 題 有 : 或 問 曰 : 大 戴 禮. 衛 將 軍 文 子 篇 云 : 博 無 不 學, 其 貌 恭 其 德 敦, 其 言 於 人 也, 無 所 不 信 其 橋 大 人 也, 常 以 皓 皓, 是 以 眉 壽, 是 以 曾 参 之 行 也, 蓋 子 貢 稱 焉, 而 盧 氏 辯 舊 注 未 安 矣 其 言 橋 者 何? 詩. 豳 風 云 : 為 此 春 酒, 已 介 眉 壽, 今 若 何 而 以 皓 皓 乎? 74 該 問 題 乍 看 之 下 與 孝 經 無 關, 然 其 描 述 之 行 為 即 是 孝 之 實 踐, 故 可 與 孝 經 作 一 呼 應 探 討 與 十 二 經 的 經 義 互 證 或 相 輔 的 問 題 另 有 : 同 上 註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57~

27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梁 應 揚 問 曰 : 禮. 檀 弓 云 : 事 親 有 隱 而 無 犯, 事 君 有 犯 而 無 隱, 則 事 親 事 君 之 道 異 矣, 今 孝 經. 諫 諍 章 云 : 故 當 不 義, 則 子 不 可 以 不 爭 於 父, 臣 不 可 以 不 爭 於 君, 是 統 而 言 之 曰 爭, 經 未 言 其 爭 之 異 也 論 語 所 謂 幾 諫 也, 其 爭 之 宜 有 異 焉 孟 子 云 : 責 難 於 君 謂 之 恭, 又 云 : 父 子 之 間 不 擇 善, 夫 於 君 可 責 難 者, 惟 孝 經 何 以 未 言 其 爭 之 之 異 也? 75 此 處 即 呈 現 經 文 可 相 互 應 證, 論 語 孟 子 提 到 對 於 不 同 對 象 爭 的 差 異, 然 孝 經 未 提 出, 是 經 文 上 的 疏 漏 或 是 有 其 他 因 素? 故 梁 應 揚 有 此 疑 問 至 於 與 後 世 著 作 相 關 之 問 題 有 : 梁 應 揚 問 曰 : 朱 子 著 孝 經 刊 誤, 采 今 文 古 文 而 自 成 本 焉, 分 為 經 一 章, 傳 十 四 章 刪 舊 文 二 百 二 十 三 字, 或 章 刪 其 句, 或 句 刪 其 字, 何 也? 或 謂 刊 誤 乃 朱 子 未 定 之 書, 然 乎? 76 由 於 朱 熹 著 有 孝 經 刊 誤 一 書, 然 觀 其 體 例 成 果, 似 乎 尚 未 完 成, 故 有 此 疑 問 與 後 世 著 作 相 關 之 問 題 另 有 : 何 猷 問 曰 : 孝 經 於 西 銘 何 如? 77 該 問 題 在 探 討 孝 經 對 張 載 西 銘 有 何 影 響 由 上 述 問 題 可 以 發 現 到, 簡 朝 亮 之 學 生 對 孝 經 之 關 注 不 僅 在 經 本 身, 對 於 其 他 經 典 可 相 呼 應 之 處 或 是 後 世 相 關 著 作 亦 能 有 所 顧 及, 更 具 廣 度 此 部 分 的 回 答 以 回 應 論 語 孟 子 提 到 爭 的 差 異, 孝 經 未 提 為 例 : 答 曰 : 此 其 異, 實 於 孝 經 而 得 之 矣 經 言 孝 者, 首 言 以 順 天 下 然 則 孝 者, 順 親 也 孟 子 云 : 不 順 乎 親, 不 可 以 為 子, 蓋 順 親 者, 親 能 順 道 也 不 責 善 而 終 能 善 也 其 為 爭 之 而 無 犯 可 知 也 78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60~461 最 後 一 句 原 文 之 字 出 現 二 次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32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61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28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簡 朝 亮 認 為, 父 子 之 爭 與 君 臣 之 爭 的 差 異 其 實 細 品 孝 經 即 可 了 解, 因 為 孝 者 即 順 親, 也 就 是 孟 子 的 責 善, 朋 友 之 道 也 ; 父 子 責 善, 賊 恩 之 大 者, 面 對 父 母, 不 能 以 善 道 責 之, 若 責 之, 則 會 疏 離 因 此, 孝 經 提 到 的 則 子 不 可 以 不 爭 於 父 是 爭 之 而 無 犯 的, 但 面 對 君 王 又 是 另 一 種 狀 況 : 經 曰 : 夫 孝, 始 於 事 親, 中 於 事 君, 終 於 立 身, 其 曰 中 於 事 君, 以 此 見 或 去 位 者 爭 之 而 有 犯 矣 曲 禮 云 : 為 人 臣 之 禮, 不 顯 諌, 三 諌 而 不 聽, 則 逃 之 子 之 事 親 也, 三 諌 而 不 聽, 則 號 泣 而 隨 之, 蓋 逃, 去 也 去 之 者, 事 君 之 道 也 夫 不 顯 諌 者, 且 去 之, 況 直 諌 者 邪? 經 曰 : 父 子 之 道, 天 性 也, 號 泣 者, 由 天 性 動 之 也 幾, 及 號, 皆 讀 平 聲 79 由 上 述 可 知, 諍 諫 君 王 與 父 母 不 同, 面 對 父 母 是 無 犯 的, 而 面 對 君 主, 往 往 是 有 犯 的 禮 記. 曲 禮 更 把 這 差 異 的 本 質 提 出, 在 於 君 臣 與 父 子 間 的 親 疏 不 同, 父 子 是 天 性, 但 君 臣 是 後 天, 因 此, 孝 經 雖 統 而 言 之 曰 爭, 然 細 讀 每 字 句 的 用 法 和 變 化, 仍 是 可 以 區 分 其 差 異 此 部 分 回 應 除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孝 經 的 熟 悉, 亦 可 見 其 對 相 關 著 作 的 涉 獵, 無 論 是 十 三 經 西 銘 或 是 孝 經 刊 誤, 皆 可 見 其 閱 讀 的 廣 泛 和 治 學 的 細 心 5. 孝 經 在 實 務 上 的 討 論 這 一 部 分 應 是 整 本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中 最 具 時 代 色 彩 的, 由 這 些 學 生 問 題 中, 可 見 當 時 孝 經 的 地 位 已 有 動 搖, 也 可 見 當 地 的 一 些 風 俗 民 情 等, 以 下 為 其 舉 例 說 明 : 沈 維 松 問 曰 : 後 漢 書. 荀 爽 列 傳 云 : 漢 制, 使 天 下 誦 孝 經, 選 吏 舉 孝 廉, 續 漢 書. 百 官 志 云 : 司 隸 校 尉, 假 佐, 二 十 五 人 孝 經 師, 主 監 試 經 蓋 諸 州 以 此 制 推 矣 咸 豐 中, 歲 科 試 士 府 州 縣, 皆 增 孝 經 論, 而 主 事 者 視 為 具 文, 如 之 何 而 可 也? 80 由 沈 維 松 之 問 題 可 以 看 見, 中 國 自 古 以 孝 選 吏, 重 視 其 孝 道 的 實 踐, 然 在 清 末, 孝 經 的 考 試 僅 具 形 式, 並 無 實 質 上 的 教 化, 故 對 此 同 上 註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29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現 象 有 所 擔 憂 下 一 問 題 為 如 果 有 祿 仕 機 會, 是 否 該 掌 握? 其 問 題 如 下 : 何 猷 問 曰 : 孝 經 云 : 立 身 行 道, 今 而 應 舉 祿 仕, 其 於 道 也, 何 如? 81 儒 家 重 視 立 功, 立 其 功 較 易 經 世, 然 該 問 題 可 以 發 現 一 現 象, 學 生 對 於 功 名, 尤 其 是 任 官 職 的 態 度 上 有 所 保 留, 這 也 可 看 出 在 當 時, 政 府 之 行 政 體 系 已 出 甚 大 問 題, 擔 任 官 職 有 可 能 損 害 自 己 修 為, 故 有 此 疑 慮 再 下 一 問 題 更 可 見 傳 統 孝 道 觀 被 挑 戰 之 情 形, 其 問 題 如 下 : 張 子 沂 問 曰 : 今 非 孝 焉, 而 又 非 忠 謂 忠 於 君 者, 不 能 忠 於 國 也 彼 烏 知 孝 於 親 者, 必 忠 於 君 ; 忠 於 君 者, 必 忠 其 國 其 斯 為 聖 人 之 大 道 乎! 今 何 憒 憒 若 斯 乎? 82 由 張 子 沂 之 描 述 可 見, 當 時 已 有 反 傳 統 的 聲 浪, 被 視 為 傳 統 觀 的 核 心 思 想 之 一 的 忠 孝 亦 難 逃 其 質 疑, 然 這 些 質 疑 是 沒 有 領 會 聖 人 之 奧 義 的, 是 曲 解 的, 故 有 此 無 奈 下 一 問 題 可 見 學 生 對 質 疑 孝 道 者 之 依 據 探 索, 其 問 題 如 下 : 或 問 曰 : 今 之 非 孝 者 云 : 孝 知 有 家, 不 知 有 國 也, 韓 非 子 云 : 魯 人 從 君 戰, 三 戰 三 北 仲 尼 問 其 故, 對 曰 : 吾 有 老 父, 身 死 莫 之 養 也, 仲 尼 以 為 孝, 舉 而 上 之 以 是 觀 之, 夫 父 之 孝 子, 君 之 背 臣 也, 今 之 非 孝 者, 乃 若 斯 乎? 83 由 上 述 可 見, 當 時 非 孝 者 反 孝 道 之 理 由, 他 們 認 為 孝 只 讓 人 重 視 家, 而 不 是 國 又 加 上 韓 非 子 之 三 戰 三 北 之 記 載, 更 證 明 非 孝 者 之 看 法, 故 學 生 詢 問 非 孝 之 理 由 是 否 如 此 另 一 實 務 性 問 題 如 下 : 或 問 曰 : 古 喪 事 有 浴 尸 之 禮, 今 粵 俗 買 水, 禮 歟? 84 此 問 題 之 買 水, 南 宋 周 去 非 嶺 外 代 答. 卷 六, 就 有 買 水 沽 水 條 目 : 欽 人 始 死, 孝 子 披 髮, 頂 竹 笠, 攜 甁 甕, 持 紙 錢, 往 水 濱 號 慟,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35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56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457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30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擲 錢 於 水 而 汲 歸 浴 屍, 謂 之 買 水 否 則 鄰 里 以 為 不 孝 85 欽 人, 現 多 翻 作 克 欽 人, 現 生 活 於 中 國 與 緬 甸 交 界 一 帶 由 上 列 引 文 可 知 買 水 是 浴 屍 是 西 南 方 ( 雲 南 緬 甸 一 帶 ) 習 俗, 問 題 在 中 原 傳 統 禮 教 沒 有 以 水 擦 拭 遺 體 的 儀 式, 86 故 學 生 對 廣 東 地 區 的 浴 尸 是 否 合 於 禮 教 有 所 疑 惑 由 上 述 問 題 可 見 當 時 反 傳 統 的 聲 浪, 無 論 是 官 方 或 是 民 間, 對 於 傳 統 的 孝 道 產 生 輕 忽 與 質 疑, 而 學 生 的 話 語 中 可 見 對 這 現 象 的 憂 慮 至 於 浴 尸 之 俗, 可 見 民 國 初 年 廣 東 一 帶 仍 有 此 風 俗 此 部 分 回 應 以 答 張 子 沂 對 今 之 非 孝 和 買 水 問 題 為 例, 對 張 子 沂 之 回 應 如 下 : 答 曰 : 此 孝 經 之 教 不 行 於 天 下 故 也 孝 經 為 天 地 之 經, 天 下 萬 世 安 有 一 道 而 可 改 為 之 哉? 孔 子 之 易 傳 曰 : 乾 為 天, 坤 為 地, 而 曰 乾 坤 毀, 則 無 以 見 易 易 不 可 見, 則 乾 坤 或 幾 乎 息 矣, 孝 經 之 道, 易 之 道 也 立 乎 天 地 而 有 常, 此 乾 坤 之 不 毀 者 也, 憤 古 對 反, 幾 讀 平 聲 87 上 述 回 答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於 這 現 象 的 回 應 似 乎 是 平 靜 的, 他 認 為 孝 經 之 道 就 是 易 之 道, 將 孝 拉 到 天 地 循 環 的 形 上 層 次, 也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孝 道 的 重 視 然 對 孝 的 非 議 問 題, 簡 朝 亮 回 應 多 是 冷 靜 的, 除 回 應 學 生 提 問 今 非 孝 者 是 因 韓 非 三 戰 三 北 緣 故? 而 有 甚 哉! 韓 非 之 誣 也! 較 有 明 顯 的 反 應, 其 他 多 是 冷 靜 的 客 觀 分 析, 可 能 是 身 為 教 師 需 維 持 身 教, 當 學 生 可 能 已 有 較 衝 動 的 感 慨, 教 師 應 給 予 冷 靜 客 觀 的 分 析, 或 許 如 此, 更 能 一 同 面 對 大 環 境 的 改 變 在 買 水 的 回 應 上, 簡 朝 亮 回 應 如 下 : 答 曰 : 非 禮 也, 於 喪 親 時 不 敢 行 之 也 桂 海 虞 衡 志 云 : 蠻 俗 親 始 死, 披 髮 持 缾, 哭 水 濱, 擲 銅 錢 紙 錢 於 水, 汲 歸 浴 屍, 謂 之 買 水 否 則 鄰 里 以 為 不 孝, 蓋 蠻 俗 如 斯 也 嗚 呼! 今 奉 聖 人 之 教, 何 為 而 同 蠻 俗 邪? 棺 槨 衣 衾 之 禮, 何 為 而 以 私 非 禮 竄 其 閒 邪? 擲, 讀 呈 入 聲 竄, 七 亂 反 宋 周 去 非 著 楊 武 泉 校 注 : 嶺 外 代 答 校 注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9 年 ), 頁 浴 屍, 有 象 徵 式 的 以 水 擦 拭 遺 體 即 可, 亦 有 須 以 水 清 洗 遺 體, 使 亡 者 全 身 乾 淨 地 離 開 人 間 87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簡 朝 亮 :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頁

31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上 述 回 應 可 見, 簡 朝 亮 非 常 遵 守 儒 家 禮 儀, 認 為 南 方 買 水 之 俗 不 合 聖 人 禮 教, 其 保 守 似 於 今 日 有 些 人 對 於 火 化 仍 無 法 接 受 之 理 雖 由 今 日 角 度 觀 之, 簡 朝 亮 似 乎 缺 少 多 元 文 化 的 概 念 ( 每 地 方 的 習 俗 必 有 其 道 理 ), 然 也 可 見 簡 朝 亮 對 聖 人 教 化 奉 行 故 簡 朝 亮 久 居 廣 東, 但 受 儒 家 薰 習 甚 深, 雖 知 當 地 有 此 習 俗, 仍 無 法 接 受 並 施 行 之 上 述 即 學 生 對 於 孝 經 本 身 所 關 注 的, 作 者 年 代 章 名 的 探 討 是 許 多 初 學 孝 經 者 會 欲 先 想 到 的 問 題, 而 今 古 文 的 探 討, 可 見 自 乾 嘉 由 日 本 傳 入 的 古 文 孝 經 至 民 初 仍 有 一 定 的 話 題 性 對 於 學 生 認 為 的 經 文 舉 例 或 是 說 法 上 的 矛 盾, 是 學 生 未 能 了 解 體 會 經 文 大 義 產 生, 然 也 見 到 他 們 對 於 經 文 並 不 是 完 全 地 一 味 的 相 信, 仍 有 自 己 的 思 考 邏 輯 在 至 於 與 其 他 著 作 的 關 聯 可 見 得 學 生 對 於 相 關 書 籍 有 一 定 掌 握 最 可 貴 的 是 在 孝 經 的 實 務 上 的 議 題, 由 於 當 時 傳 統 價 值 觀 產 生 動 搖, 對 於 這 些 現 象, 學 生 並 沒 有 隨 之 起 舞, 反 而 是 擔 憂 與 無 奈 的 若 從 簡 朝 亮 收 錄 這 些 問 題 角 度 來 看, 他 的 目 的 應 是 讓 更 多 人 了 解 孝 經 這 部 經 典, 因 此 無 論 是 較 基 礎 的 作 者 年 代 問 題, 或 是 反 映 時 代 現 象 的 問 題 均 會 收 入, 望 能 在 這 反 傳 統 的 洪 流 中 提 供 一 線 清 流 而 簡 朝 亮 的 回 應 除 了 提 供 解 答 外, 更 讓 學 生 觸 及 到 其 他 經 典 的 說 法, 使 得 對 經 典 的 學 習 更 為 紮 實 四 結 語 由 上 述 討 論 可 以 發 現, 在 民 國 六 七 年 期 間, 雖 然 國 勢 動 盪, 反 傳 統 聲 浪 沸 沸 揚 揚, 然 在 簡 朝 亮 學 生 對 於 孝 經 無 論 是 經 本 身 或 是 注 疏 上 的 問 題, 基 本 上 是 相 當 傳 統 的, 從 注 疏 出 發, 從 經 文 本 身 出 發, 若 扣 除 少 數 與 當 時 代 相 關 之 問 題, 學 生 的 問 題 在 孝 經 上 注 疏 上 並 無 太 大 挑 戰 而 簡 朝 亮 的 回 應 也 是 較 傳 統 的, 沒 有 太 多 標 新 立 異 的 意 見 學 生 對 於 孝 經 所 關 注 的 議 題, 在 這 些 問 題 中, 有 些 看 似 瑣 碎, 例 如 字 數 的 比 較 或 是 字 句 的 解 釋 等 不 過, 依 簡 朝 亮 教 學 多 年, 學 生 的 問 題 數 應 不 會 僅 有 八 十 八 條, 然 這 八 十 八 條 問 題 可 集 結 成 卷, 可 見 這 些 問 題 應 有 經 過 簡 朝 亮 之 篩 選, 也 就 是 這 些 學 生 的 問 題 可 能 反 映 出 二 個 面 向 : 一 是 這 些 問 題 是 詢 問 率 較 高, 故 收 錄 於 此 ; 二 是 這 些 問 題 是 簡 朝 亮 相 當 關 注 的 議 題, 也 就 是 學 生 的 問 題 可 反 映 出 簡 朝 亮 的 立 場 或 態 度 從 對 注 疏 的 關 注 中 可 見 學 生 重 視 各 家 注 疏 說 法 之 比 較, 注 疏 說 法 之 探 究, 再 來 是 對 注 疏 說 法 的 質 疑 這 些 問 題 可 見 簡 朝 亮 在 教 學 中 向 學 生 提 供 各 家 之 說, 並 無 規 定 必 信 何 家 之 說, 一 切 依 叶 於 經 義 為 主 在 對 孝 經 31

32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本 身 的 問 題 上, 作 者 年 代 章 名 經 文 解 讀 等 問 題 應 是 詢 問 率 較 高 的 問 題, 也 是 初 學 者 在 讀 孝 經 時 會 欲 先 了 解 的 至 於 今 古 文 上 的 問 題 多 集 中 在 閨 門 章, 由 學 生 問 題 中 隱 約 可 看 出 簡 朝 亮 不 認 同 古 文 孝 經, 並 認 為 是 偽 作 至 於 對 當 時 反 孝 問 題 的 收 錄, 亦 可 見 簡 朝 亮 注 意 到 當 時 這 聲 浪 而 在 簡 朝 亮 回 應 上, 多 細 膩 而 清 晰 答 法 多 是 先 作 出 評 斷, 再 來 述 說 為 什 有 此 判 斷, 並 且 舉 大 量 文 獻 加 以 證 明, 使 其 說 必 有 其 據, 不 厭 其 煩 辯 證 字 句 意 涵 又 闡 釋 注 重 合 於 經 之 本 義, 不 作 妄 解, 故 多 以 孝 經 釋 孝 經, 或 是 以 其 他 十 二 經 證 之, 說 服 力 強, 也 可 避 免 偏 離 經 義 這 些 回 應, 可 見 簡 朝 亮 治 學 的 嚴 謹 和 對 學 生 問 題 的 重 視 雖 然 學 生 問 題 僅 八 十 八 條, 然 這 些 問 題 依 說 全 經 與 說 諸 章 有 條 不 紊 地 放 置, 讓 初 學 孝 經 者 能 便 利 地 進 入 其 問 題 脈 絡, 也 可 藉 該 書 籍 的 發 行, 對 外 澄 清 世 人 對 孝 經 之 誤 解, 這 也 可 見 簡 朝 亮 其 用 心 之 處 參 考 書 目 李 隆 基 邢 昺 (2000) 孝 經 注 疏 ( 十 三 經 注 疏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汪 中 (2003) 孝 經 著 述 考 ( 一 ) 台 北 : 國 立 編 譯 館 周 駿 富 (1984) 清 代 傳 記 叢 刊. 學 林 類. 清 儒 學 案 小 傳 ( 三 ). 第 007 冊 台 北 : 明 文 書 局 周 駿 富 (1984) 清 代 傳 記 叢 刊. 綜 錄 類. 碑 傳 集 三 編 ( 三 ) 第 126 冊 台 北 : 明 文 書 局 郭 正 昭 等 (1999) 嚴 復. 康 有 為. 譚 嗣 同. 吳 敬 恆 台 北 : 台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陳 鐵 凡 (1986) 孝 經 學 源 流 台 北 : 國 立 編 譯 館 梁 啟 超 (2008) 國 學 要 籍 研 讀 法 四 種 北 京 : 國 家 圖 書 出 版 社 張 建 偉 (1999) 溫 故 戊 戌 年 北 京 : 作 家 出 版 社 楊 武 泉 (1999) 嶺 外 代 答 校 注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廣 州 市 地 方 志 編 纂 委 員 會 (1996) 廣 州 市 志 廣 州 : 廣 州 出 版 社 簡 朝 亮 (2000)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 四 庫 未 收 書 輯 刊. 第 陸 輯 第 3 册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簡 朝 亮 (2000) 孝 經 集 注 述 疏 - 四 庫 未 收 書 輯 刊. 第 陸 輯 第 3 册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32

33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into Chien Chao-Liang s "Questions and Answers to Study Hall,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Take his Students Questions in Book as an Example Zhao Yong-Kuan Abstract Composed of the least number of words in the thirteen classics,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is yet high in practicality and held the highest regard by the emperors in the past. However,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s, traditional thinking had been challenged and thus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was blamed and mistaken as the means of maintaining the feudal system. At that time, Kang Yo-Wei, Liang Qi-Chao and others, the Reform Party, looked down upon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whereas Chien Chao-Liang, Kang's classmate, ha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from the above. At upheaval, not only did he pass down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by teaching, but he also wrote "the Variorum, Narration on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At the end of his book is attached with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between Chien Chao-Liang and his students, who were trapped during the surging upheaval era. Further examining Chien Chao-Liang s students doubts about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we could locate the students viewpoints. Through clarification, it suggested that his students focus on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aspects: one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t schools notes, variorum, narration, the other is the issues triggered by themselves. The interpretations of various schools in need of exploration are: 1. searching for the best explanations in each and every note; 2. exploring into the reasons for each and every note; 3. questioning the interpretations of variorum and narration; 4. probing into the interchange and infusion among the 33

34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notes; 5. tell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pretations of notes. As to the issues triggered by the Classic itself, there are: 1. in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era, the author's questions; 2. the modern and ancient discussions on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3. the doubts about the names of chapters and table of contents in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and other classical books; 5. the discussion of practicality on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Among these discussions the fifth is the most contemporary. Based on the students question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was either held with the low regard or doubted at that time. Judged by the anthology of questions, Chien Chao-Liang had already paid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a. Among the eighty-eight questions, despite the fact that Chien Chao-Liang s students were rather conventional, they were still concerned about the contemporary. Thus, Chien Chao-Liang s attention to these questions was revealed herein. Key words:chien Chao-liang,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The Variorum and Narration on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to The Study Hall,"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s 34

曹美秀.pdf

曹美秀.pdf 2006 3 219 256 (1858-1927) (1846-1894) 1 2 3 1 1988 70 2 1998 51 3 5 1991 12 37-21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1998 5 1998 6 1988 7 1994 8 1995 725-732 9 1987 170 10 52 11 1994 121 12 2000 51 13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2002 5,,,,, 1990,, 1996,,,,,, 1949,,,2000, ;20, 3,2000 7,1990, , , :( ), , 31 ; :, :,2001,

2002 5,,,,, 1990,, 1996,,,,,, 1949,,,2000, ;20, 3,2000 7,1990, , , :( ), , 31 ; :, :,2001, Ξ,,,,,,,,,, Ξ,,,,,, 79 2002 5,,,,, 1990,, 1996,,,,,, 1949,,,2000, 2001 3 ;20, 3,2000 7,1990,210 245 1996 2,18 22 1998,528 537 :(1580 1644), 1997 1, 31 ; :, :,2001,146 148 80 ,,,,,,,,,,,,,,,,, (),,,,, (20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77-307 20 1 91 6 1904 1920 20 1922 15 Phlip de Vargas Some Aspects of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1891-1962 1887-1936 Chinese * 277 278 20 1 Renaissance 1873-1929 1 2 3 1902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375-398 19 2 90 12 1763-1820 1911-1992 1 2 * 1 1962 11 2 1994 475-481 1994 539-546 375 376 19 2 3 4 5 6 7 8 9 3 1964 440-446 4 1967 10 18 1967 17 1 5 13 22 6 7 1936 452-46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z-ww386-劉恆妏

Microsoft Word - z-ww386-劉恆妏 以 學 干 祿 的 污 名 * 清 末 廢 科 舉 對 近 代 中 國 法 學 教 育 之 影 響 劉 恆 妏 ** 要 目 壹 前 言 貳 科 舉 取 仕 對 中 國 傳 統 法 學 與 法 學 教 育 的 影 響 一 流 動 法 律 專 家 手 中 實 用 的 邊 緣 知 識 二 不 成 制 度 的 知 識 傳 承 方 式 三 同 治 中 興 : 舊 制 自 我 更 新 之 嘗 試 參 廢 科

More information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三 十 九 期 2015 年 01 月 頁 223~258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由 心 到 腦 從 腦 的 語 義 脈 絡 論 晚 清 民 初 的 文 化 轉 型 * 徐 瑞 鴻 提 要 傳 統 的 中 醫 理 論 以 心 為 神 明 之 主, 掌 管 思 維 記 憶 與 情 感, 此 一 觀 點 在 近 現 代 受 到 西 方 解 剖 學 的 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林文彬

Microsoft Word - 01林文彬 興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三 十 一 期 (2012) 民 國 101 年 6 月 出 版 1 周 易 艮 卦 義 理 衍 析 林 文 彬 * 摘 要 易 經 艮 卦 艮 之 本 義 傳 統 上 都 以 注 視 解 之, 引 申 為 止 是 指 目 視 之 所 注 止 本 文 則 認 為 艮 之 本 義 或 當 為 不 見, 引 申 的 止 義 是 說 因 不 見 而 目 視 為 之 止, 艮 卦

More information

1-34

1-34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1-34 18 2 89 12 * 1 2 1 2 1 38 1981.6 854 2 11 1982.6 15-34 1992.4 232-250 3 3 3 1965.6 20 5 60 983-984 4 4 5 6 7 4 1980 20 1388 15005 5 1994.11 10 23 6 1980 11 387 8276

More information

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梁 漱 溟 對 陽 明 學 的 思 考 向 度 與 時 代 回 應 - 以 析 辨 大 學 暨 發 皇 心 學 為 雙 軸 王 汝 華 台 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以 當 代 新 孔 學 行 動 的 儒 者 等 封 譽 躋 身 民 初 學 術 之 林 的 梁 漱 溟, 其 回 歸 儒 學 的 主 要 思 想 進 路 即 是 陸 王 心 學, 本 文 緊 扣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18 卷 第 4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12 月 Vol.18 No.4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Dec. 2008 赵 文 化 研 究 论 赵 都 邯 郸 与 赵 国 都 城 研 究 问 题 朱 士 光 (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所, 陕 西 西 安 710062) 摘 要 : 战 国 七 雄 之 一 的 赵 国 都 城

More information

32 2 2013 227 23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2 No. 2 2013 100191 4972 N092 TS-092 A 1000-1224 2013 02-0227-12 1 1 10 9 1 2012-09-03 2013-06-25 1962 2008 228 32 10 1298 1324 1324 1325

More information

50 03 3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0No. Mar. 03 0087 I 07. A 000-599 03 0-007- 00 986 0-0-8 73 3 4 00 3 4 6 0 3 00 867 906 0 74 03 46 56 3 3 4085 886 98 75 885 76

More information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23 期 Chiang Ching-kuo 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and Its Effects (1941-1943) Abstract Wen-yuan Chu * Chiang Ching-kuo wa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23 期 Chiang Ching-kuo 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and Its Effects (1941-1943) Abstract Wen-yuan Chu * Chiang Ching-kuo wa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二 十 三 期 (2010 年 3 月 ) 119-164 國 史 館 1941-1943 朱 文 原 摘 要 1 關 鍵 詞 : 蔣 經 國 贛 南 學 校 教 育 社 會 教 育 掃 盲 運 動 -119-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23 期 Chiang Ching-kuo 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and

More information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38 93 43 59 43 44 1 2 1621 1645 1646 3 1647 1649 4 1 1996 12 121 2 1988 1 54---79 3 1990 2 39 4 1987 8 16 19 1649 27---28 45 1651 5 1656 1662 1664 1667 1668 6 1681 1683 7 13 1958 2 1651 2002 11 67 1961

More information

文档 9

文档 9 : : :2001 5 10 :2001 6 10 : < > :Rudimental Studies on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o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 : :K2904.6 Yu Shaosong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01...v...doc

Microsoft Word - 001...v...doc 政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期 2005 年 12 月 59-78 頁 陸 游 評 價 的 系 譜 愛 國 詩 人 與 國 家 主 義 高 津 孝 摘 要 本 文 以 南 宋 詩 人 陸 游 為 檢 點 的 焦 點, 從 文 學 史 的 角 度 考 察 陸 游 的 評 價 歷 史, 探 討 文 學 研 究 所 隱 含 的 政 治 性 問 題 和 國 家 主 義 問 題 文 學 史 在 取 舍 評

More information

33 3 2014 285 297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3 2014 210008 N092 P1-092 A 1000-0224 2014 03-0285-13 0 1437 ~ 1442 1 1261 1931 1 2 2014-03-12 2014-05-09 1943 1971 11020302 286

More information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13 期, 頁 185-206 民 國 101 年 6 月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臺 灣 分 館 1920 年 臺 灣 廢 廳 反 對 運 動 與 地 方 意 識 *1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政 治 史 的 再 論 析 **2 蔡 蕙 頻 摘 要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與 戰 後 特 殊 的 時 空 背 景, 日 治 時 期 政 治 史 研 究

More information

Prasenjit Duara 3 nation state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4 1. A C M J M M

Prasenjit Duara 3 nation state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4 1. A C M J M M N.W.J.E 1001-5558 2012 02-0115-14 C95 A 1945 N. W.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2 2 73 2012.No.2 Total No.73 1 2 56 Prasenjit Duara 3 nation state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4 1. A C 1945. 2 1905. M.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4 年 07 55-86 老 論 老 了 老 老 老 若 李 句 六 老 了 錄 老 行 類 老 見 老 連 不 老 錄 老 55 Discussion on Interpretation of Laoism by Zen Chiu, Min-chieh ABSTRACT Mutual linkage between Buddhism and Laoism has opened the way to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I III The Study on the Calligraphy Theory and Writing Arts of Sun Guoh-Tyng Shu Puu Summary Sun Chyan-Lii, also known as Guoh-Tyng, was born in Chern Liou (or Fuh Yang)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t the

More information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释 奠 礼 乐 之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金 圣 基 中 文 提 要 : 本 文 是 为 了 探 究 释 奠 祭 礼 之 乐 舞 的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释 奠 礼 指 在 文 庙 祭 奠 孔 子 等 先 圣 先 贤 的 仪 式 释 奠 是 自 古 以 来 本 着 儒 学 的 独 特 文 化 意 识, 从 学 校 奉 行 下 来, 而 备 受 关 注 本 文 主 要 对 形 成 释 奠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49-276 19 1 90 6 ** * ** 88 I 2000 8 249 250 19 1 251 1873-1929 1900 1 1902 1 35 1900 1960 7-12 252 19 1 2 3 2 1900 1902 3 2000 129-197 253 4 5 6 4 1902 1962 103 5 Joseph

More information

<3236372D333036B3AFBF432DB1E4ACFCA8712E706466>

<3236372D333036B3AFBF432DB1E4ACFCA8712E706466> 2007 3 267 306 (1810-1882) 1 2 3 1 1990 4 219 15b 2 1996 3 3 1998 1-16 2000 162 1988 25 2 1996 10 8 1995 1-267- 4 5 (1854) (1855) 6 (1856) 7 (1858) (1860) 8 (1871) 9 (1876) 10 4 1993 317 1975 669 5 4 29b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七 期 2011 年 9 月 頁 1-24 論 陶 淵 明 的 讀 史 述 九 章 黃 世 錦 摘 要 述 是 古 代 的 一 種 文 體 陶 淵 明 有 讀 史 述 九 章 之 作, 此 九 章 不 僅 詠 贊 先 賢, 且 兼 有 述 懷 之 意 歷 來 對 此 九 章 微 旨 之 探 索, 自 宋 蘇 東 坡 東 坡 題 跋

More information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2006 12 107-136 1661-107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03

03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57-80 20 2 91 12 vs. 1684-? * 57 58 20 2 1 2 3 4 5 transmission transformation 6 Whiggish interpretation 1 2000 8 559-563 539-558 1993 4 64-67 16 4 1995 3-7 2 1978 3 4 HPM

More information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2007 9 17 3 China 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Sep12007 Vol117 No13 :,1964 : 1, 100006,20 20 40,,,, 1938 1941 1946 1997 1995 1 2007 3,, 1981 : :, :,,,, :,,, ( ) ;,, :, : 1981 4 :, :, 1984

More information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元 代 題 畫 女 性 詩 歌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Painting Poetries of Women Pictures in Yuan Dynasty 研 究 生 : 張 書 容 指 導 教 授 : 張 高 評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七 月 摘 要 元 代 題 畫 詩 在 唐 宋 完 善 的 基 礎

More information

1 1. M J M M J M J M M J

1 1. M J M M J M J M M J 2018 3 40 2 Modern Law Science Mar. 2018 Vol. 40 No. 2 1001-2397 2018 02-0041 - 16 100872 DF092 A DOI 10. 3969/j. issn. 1001-2397. 2018. 02. 03!"# 1 2017-12 - 05 2017 17CFX006 1. 1982 M. 1997 73-146 216-244.

More information

2013-04-A4

2013-04-A4 第 47 卷第 4 期 2013 年 4 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47 No.4 第 47 卷 Apr. 2013 中国武术技术传承要树立 拳种意识 周建新 南京晓庄学院 体育系 江苏 南京 210038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 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对中国武术拳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究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999 1992 11 7 1999 8811218 800 150.456 1387 1392 1680 The Research on the Faith in Cheng Hwang Yeh in Kinmen This research is written by a native kinmenese who does a long period of field research and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六 期 2014 年 12 月 頁 151-176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內 容 析 探 兼 論 蘇 李 軼 事 及 情 誼 許 雅 貴 * 摘 要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是 寫 給 門 生 李 廌 的 一 篇 書 信 文, 信 中 主 要 提 出 了 四 點 : 一 推 辭 薦 引 之 因 二 君 子 相 交 之 道 三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館 館 0 年 9 館 90 0% 館館 Common School Graduates and Taiwanese Society during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ihsien Hsu *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evaluate the social meaning of the

More information

97 3 ヽ ヽ ヽ ヽ ヽ 10 ヽ

97 3 ヽ ヽ ヽ ヽ ヽ 10 ヽ 113~136 97 3 Journal of Kun Shan University, Vol.5, pp.113~136 (Mar, 2008) 1 2 ヽ - 113 - 97 3 ヽ 3 4 5 6 ヽ 7 8 9 ヽ ヽ ヽ 10 ヽ - 114 - 11 4 1650 12 ヽ ヽ ヽ 13 ヽ ヽ - 115 - 97 3 14 ヽ ヽ ヽ ヽ 16 17-116 - ヽ 19 20

More information

2008 Nankai Business Review 61

2008 Nankai Business Review 61 150 5 * 71272026 60 2008 Nankai Business Review 61 / 62 Nankai Business Review 63 64 Nankai Business Review 65 66 Nankai Business Review 67 68 Nankai Business Review 69 Mechanism of Luxury Brands Formation

More information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8-2008.6 Study of Emperor Qianlong as Manjusri Bodhisattva Lo Chung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 (,1988: 630) 218

,,,,, (,1988: 630) 218 * 1 19 20 * 1,,,,, (,2006) 217 2018. 1 1959 453 1959 472 1 20 20 1928 1929 2014 20 30 1,,,,, (,1988: 630) 218 2003 405 1930 2005 1 2005 2 20 20 1930 2003 405 1934 1936 2003 411 2003 413 2005 206 2005 219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生 死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吳 晟 詩 文 作 品 中 生 命 觀 之 研 究 A Study On Life Viewpoint Of Wu S heng's Poems and Essays 研 究 生 : 施 玉 修 指 導 教 授 : 廖 俊 裕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5 月 14 日 謝 誌 感 謝 我 的 父 母, 賦 予 我 一 個 圓 滿 的 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台灣舞獅歷史發展脈絡之探析…全文

Microsoft Word - 台灣舞獅歷史發展脈絡之探析…全文 1 1 73 2 3 4 5 2003 p259 2 7 1997 p136 3 4 17 53 20 165~167 74 1064 5 ( ) 26 6 7 8 < > 37 39 37.1p4 40 9 10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1887 17 ~ 1962 小譃竟成生死 53 54 55 皷角鬧西皮 11 : 56 金獅献瑞慶春王 燈明花市艶風光 58

More information

赵建新-财会研究杂志印刷稿.pdf

赵建新-财会研究杂志印刷稿.pdf 教 育 学 研 究 的 热 点 与 重 点 对 2012 年 度 人 大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教 育 学 转 载 论 文 的 分 析 与 展 望 ( P.5) 2012 中 国 教 育 研 究 前 沿 与 热 点 问 题 年 度 报 告 (P.17) 两 篇 年 度 综 述 文 章 分 别 从 教 育 学 学 科 研 究 和 教 育 事 业 发 展 两 个 角 度 总 结 2012 年 我 国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 Managing Traditional Temples A Case Study of Representative Temples in CHIA-YI i Abstract This research used the methodology of field study historical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

More information

2. 3. 1 2 TI 3 TI TABLE 4 RANDBIN 5 6 172 6 Research of Modern Basic Education 2012 6

2. 3. 1 2 TI 3 TI TABLE 4 RANDBIN 5 6 172 6 Research of Modern Basic Education 2012 6 6 2012 6 Research of Modern Basic Education Vol. 6 June 2012 201200 20 1. G 1976-171 2. 3. 1 2 TI 3 TI TABLE 4 RANDBIN 5 6 172 6 Research of Modern Basic Education 2012 6 1 GPS 4. 01 TI - nspire cx 1.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167-196 18 2 89 12 * 167 168 6 577 578 6 2 2 580 5 8 581 2 2 8 9 1 2 1 1 119 19 2 1977.6 1 1 22-23 Denis Twitchet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3, Sui and T ang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清代詞論中的「比興寄託《說析論

清代詞論中的「比興寄託《說析論 清 代 詞 論 中 的 比 興 寄 託 說 析 論 1 以 雲 間 陽 羨 浙 西 三 大 詞 派 為 探 究 中 心 本 文 發 表 於 2010 年 6 月, 彰 師 大 國 文 系 彰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期, 頁 7-58 黃 雅 莉 摘 要 比 興 寄 託 說, 在 傳 統 詵 學 中 有 著 悠 久 的 歷 史, 詞 作 為 一 種 娛 樂 文 學, 原 本 並 沒 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一 期 2012 年 6 月 頁 121 144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以 經 為 法 : 廖 燕 文 學 觀 的 另 一 個 面 向 * 張 政 偉 摘 要 學 界 對 清 初 文 人 廖 燕 的 文 學 創 作 與 理 論 的 研 究 逐 漸 展 開, 並 且 獲 致 一 定 的 成 果 然 而 目 前 似 乎 將 廖 燕 的 文 學 觀 點 歸 類 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興 大 人 文 學 報 第 三 十 九 期, 頁 167-188 1 二 七 年 九 月 誤 入 與 遊 歷 宋 傳 奇 王 榭 仙 鄉 變 型 例 探 究 黃 東 陽 摘 要 肇 興 六 朝 的 仙 鄉 傳 說 不 僅 騰 播 於 當 時, 後 世 亦 多 仿 摹 其 撰 寫 體 制 及 內 容, 嘗 為 小 說 及 戲 曲 的 重 要 命 題 惟 於 六 朝 所 奠 定 下 仙 鄉 的 基 本

More information

80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 第 25 卷 第 1 期 构 混 乱 表 意 不 明 不 合 逻 辑 其 中 前 四 种 属 于 结 构 类 语 病, 考 查 几 率 较 高 ; 后 两 种 属 于 语 义 类 语 病, 有 时 会 单 独 出 题 上 面 这 道 题

80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 第 25 卷 第 1 期 构 混 乱 表 意 不 明 不 合 逻 辑 其 中 前 四 种 属 于 结 构 类 语 病, 考 查 几 率 较 高 ; 后 两 种 属 于 语 义 类 语 病, 有 时 会 单 独 出 题 上 面 这 道 题 第 25 卷 第 1 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 年 1 月 Vol 25, No 1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an, 2012 我 们 需 要 什 么 样 的 语 言 知 识 中 学 语 文 语 言 知 识 系 统 的 重 建 骆 锤 炼 ( 温 州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浙 江 温 州 325035)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人 文 藝 術 學 院 語 文 與 創 作 學 系 語 文 教 學 碩 士 班 ( 暑 期 班 ) 碩 士 論 文 Master Program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 Summer Program)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Creative Writ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南 大 學 人 文 與 社 會 研 究 學 報 第 44 卷 第 2 期 ( 民 國 99.10):1-24 山 海 經 校 注 與 袁 珂 的 神 話 研 究 鍾 佩 衿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研 究 所 碩 士 生 摘 要 作 為 中 國 神 話 研 究 的 重 要 學 者, 袁 珂 的 研 究 重 心 即 在 於 對 山 海 經 神 話 進 行 詮 釋 與 探 討 ; 研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A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RADUATE INSTITUTE IN PUBLISHING NAN HUA UNIVERSITY THE OPERATION MODELS OF WRITERS PRESSES IN TAIWAN ADVISOR: PH.D. CHEN CHUN-JUNG GRADUATE

More information

8 戲劇學刊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Peking opera and Modern Drama in Shanghai during the Isolated Island Period: Two Different Kinds of MingmoYihen and t

8 戲劇學刊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Peking opera and Modern Drama in Shanghai during the Isolated Island Period: Two Different Kinds of MingmoYihen and t 田村容子 孤島 時期上海跨劇種的互動關係 兩種 明末遺恨 及 改良 之口號 孤島 時期上海跨劇種的互動關係 兩種 明末遺恨 及 改良 之口號* 田村容子** 中文摘要 近年 以抗戰時期的上海話劇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在中國相繼出版問世 但是另一方面 不僅僅局限於話劇 而對同時期的其它諸如京劇 平劇 文明 戲以及申曲 越劇之類的演劇形態也加以關注 並從這些劇種都在 抗戰時期的 上海 這一特殊歷史時空中並存共生這一視角出發所做的研究卻不多

More information

第2期定稿.FIT)

第2期定稿.FIT) 云梦学刊 第 37 卷 第 2 期 Vol.37袁 No.2 Journal of Yunmeng 2016 年 3 月 Mar. 2016 言意之辨 要要 要魏晋玄学的语言论 韩扬文 渊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袁 云南 昆明 650091冤 摘 要院野言意之辨冶为魏晋玄学崤函之固袁后世讲论此期文学袁多探及该题遥 在野言意之辨冶中袁欧阳建尧张韩主要论及野言冶 与野意冶的关系袁而荀粲尧王弼的界说则包含了对于野言冶野象冶野意冶三者的讨论遥

More information

2010/

2010/ Abstract T 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osition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family network family and kinship circle family.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individual family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3期 2015 年 6 月 No 3 阅江学刊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Jun 2015 高等教育评论 关于日本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若干思考 祝曙光 苏州科技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摘要 日本各界认为 导致 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低迷的原因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缺乏创新精 神 人才培养机制僵化 由此开启了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 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构 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More information

張 愛 玲 小 說 中 雙 親 形 象 研 究 楊 書 瑋 摘 要 下 : 本 論 文 旨 在 分 析 張 愛 玲 小 說 作 品 中 雙 親 人 物 形 象 的 特 色 及 異 同, 重 點 如 一 張 愛 玲 的 母 親 黃 逸 梵 為 湖 南 武 將 後 代, 生 母 去 世 後 由 父 親

張 愛 玲 小 說 中 雙 親 形 象 研 究 楊 書 瑋 摘 要 下 : 本 論 文 旨 在 分 析 張 愛 玲 小 說 作 品 中 雙 親 人 物 形 象 的 特 色 及 異 同, 重 點 如 一 張 愛 玲 的 母 親 黃 逸 梵 為 湖 南 武 將 後 代, 生 母 去 世 後 由 父 親 私 立 東 吳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博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鄭 明 娳 教 授 張 愛 玲 小 說 中 雙 親 形 象 研 究 研 究 生 楊 書 瑋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七 月 張 愛 玲 小 說 中 雙 親 形 象 研 究 楊 書 瑋 摘 要 下 : 本 論 文 旨 在 分 析 張 愛 玲 小 說 作 品 中 雙 親 人 物 形 象 的 特 色 及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5 年 01 1 34 林 逸 論 林 量 錄 歷 錄 數 行 行 行 類 理 林 便 老 林 行 來 論 1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 Zi s Sayings by Buddhism in Xi-Yi Lin s Verbal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 Zi Min-Chie Chiu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目 次 論 漢 代 的 宴 飲 文 化... 韓 秀 利 1 北 宋 市 肆 飲 食 的 美 感 追 求 以 東 京 夢 華 錄 為 中 心 的 考 察... 劉 香 蘭 19 旅 行 社 資 訊 管 理 系 統 課 程 及 專 業 認 證 推 廣 可 行 性 之 研 究 以 醒 吾 技 術 學 院 觀 光 系 為 例... 丁 寧 李 菊 芬 39 我 國 國 內 線 航 空 公 司 競 合 賽

More information

230 東華漢學 第18期 2013年12月 的瑞兆象徵 而乾隆皇帝的題詩跋語亦可視為其登基六十年的 時代 筆記 三希堂 位處全國政治權力中樞 但 三希堂 所藏不過是前代 所遺而與政治權力無關的三件歷史文物 亦因為如此 三希堂 的設 立本身便有混淆政治文化兩種面貌的可能性 而面對 快雪時晴帖 這位文

230 東華漢學 第18期 2013年12月 的瑞兆象徵 而乾隆皇帝的題詩跋語亦可視為其登基六十年的 時代 筆記 三希堂 位處全國政治權力中樞 但 三希堂 所藏不過是前代 所遺而與政治權力無關的三件歷史文物 亦因為如此 三希堂 的設 立本身便有混淆政治文化兩種面貌的可能性 而面對 快雪時晴帖 這位文 東華漢學 第 18 期 229-274 頁 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華文文學系 2013 年 12 月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之 接受 研究 試以乾隆皇帝之題詩跋語為探討對象 陶玉璞 摘要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自康熙年間進獻入宮 之後 又陸續獲得王 獻之 中秋帖 王珣 伯遠帖 乾隆十一年 乾隆皇帝遂於養心殿西 暖房闢成一室 易其名曰 三希堂 然而 這位風雅皇帝卻未平等對 待 三希 此從其於 快雪時晴帖

More information

35-55

35-55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35-55 18 2 89 12 * 35 36 1 1 24 1980 802-805 37 2 2 128 1959 3223 38 3 4 36 5 6 7 3 5 179 4 14 1805 5 6 258-260 6 127 3215 7 6 255 87 39 8 9 10 11 12 13 14 8 5 1986 642 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8-p0402-c3.doc

Microsoft Word - 18-p0402-c3.doc 第 14 卷 第 3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4 No3 2008 年 6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Jun 2008 肺 病 隐 喻 与 性 别 身 份 建 构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中 的 肺 病 意 象 分 析 王 冬 梅 ( 枣 庄 学 院 中 文 系, 山 东 枣 庄,277160) 摘 要

More information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2014 年 06 月 頁 91-122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朱 鶴 齡 書 元 裕 之 集 後 及 其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文 淵 閣 及 文 津 閣 本 文 獻 的 存 佚 問 題 與 其 意 義 邱 怡 瑄 * 摘 要 清 代 經 學 大 家 朱 鶴 齡 (1606-1683) 於 明 清 鼎 革 後 專 意 著 述, 終 生

More information

謝 誌 猶 記 得 六 年 前 初 入 教 育 界 如 誤 闖 叢 林 的 小 白 兔 般, 深 感 自 己 對 教 育 的 徬 徨 與 不 足, 因 而 毅 然 決 然 踏 入 碩 士 學 問 窄 門 課 堂 上 浩 瀚 的 知 識, 引 領 著 我, 同 時 也 備 感 挫 折 ; 寫 論 文

謝 誌 猶 記 得 六 年 前 初 入 教 育 界 如 誤 闖 叢 林 的 小 白 兔 般, 深 感 自 己 對 教 育 的 徬 徨 與 不 足, 因 而 毅 然 決 然 踏 入 碩 士 學 問 窄 門 課 堂 上 浩 瀚 的 知 識, 引 領 著 我, 同 時 也 備 感 挫 折 ; 寫 論 文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語 文 教 育 學 系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在 職 進 修 教 學 碩 士 學 位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蘇 伊 文 教 授 批 判 式 閱 讀 訓 練 對 奧 瑞 岡 式 辯 論 能 力 之 影 響 研 究 生 : 陳 曉 蓉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八 月 謝 誌 猶 記 得 六 年 前 初 入 教 育 界 如 誤 闖 叢 林 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0130627完整版

Microsoft Word - 20130627完整版 國 立 高 雄 餐 旅 大 學 台 灣 飲 食 文 化 產 業 研 究 所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碩 士 論 文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中 國 美 容 養 生 保 健 文 化 之 研

More information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DISSERTATION 学 院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专 业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硕 士 题 目 届 别 2010 届 学 生 陈 炜 导 师 张 艳 莉 副 教 授 日 期 2010 年 4 月 A VALIDATION STUDY

More information

< D313738B1F5A46CB5C4B773B1B42DB4BFA5C3B8712E706466>

< D313738B1F5A46CB5C4B773B1B42DB4BFA5C3B8712E706466> 2007 3 143 178 1 1 20 2002 3 11-112 2002 22-180 -143- 2 3 4 2 1985 160-179 3 2004 192-210 4 14 1999 3 223-255 -144- (1622) 5 6 (1715) 1703 7 5 1992 135 6 1969 3 1a-b 7 [1897] 6 3 5 195b -145- 8 9 (1756-1766)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42DA950A9FABBF62DA56AA8E5A4E5BEC7A4A4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42DA950A9FABBF62DA56AA8E5A4E5BEC7A4A42E646F63> 台 南 科 大 學 報 第 26 期 人 文 管 理 頁 167-186 中 華 民 國 96 年 9 月 古 典 文 學 中 具 功 名 仕 宦 意 象 的 植 物 及 其 文 化 意 涵 探 討 以 槐 紫 薇 柏 桂 為 例 周 明 儀 台 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師 摘 要 在 科 舉 盛 行 於 中 國 的 一 千 三 百 年 中, 追 求 功 名 可 說 是 社

More information

2005 3,, :,,,, (),,,,, [],,,,,,,,,,, (),, (,, ),,,,,,,,,,,,,,,,,,,,,,,,,( ),, :,,, :,?,,, :,1999,

2005 3,, :,,,, (),,,,, [],,,,,,,,,,, (),, (,, ),,,,,,,,,,,,,,,,,,,,,,,,,( ),, :,,, :,?,,, :,1999, (), 70,,,,,, :,31, 1555,;18,,, ;,, (1895),, 1 2005 3,, :,,,, (),,,,, [],,,,,,,,,,, (),, (,, ),,,,,,,,,,,,,,,,,,,,,,,,,( ),, :,,, :,?,,, :,1999,24 25 2 (),,,,,,, 1970,,,,,, ;,; :,,?? 1988,,, 1987 1990,,,

More information

39

39 38 2016 1 KEY WORDS: Lijiaya site, Lijiaya Culture, Chronology, Shilou type, Origins and provenance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materials published in the full site-report on the excavation of the

More information

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

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第 二 十 五 期 2006 年 9 月 頁 327-358 鍾 理 和 疾 病 書 寫 探 析 洪 玉 梅 摘 要 鍾 理 和 一 生 坎 坷 多 舛 貧 病 交 迫, 然 而, 他 熱 愛 人 生 熱 愛 文 學, 始 終 以 溫 馨 敏 銳 的 筆 觸, 僕 僕 風 塵 於 創 作 之 途, 倒 在 血 泊 中 死 而 後 已 歷 來, 研 究 鍾 理 和 的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as mainly about the traditional Hakka Ba-Yin music developed in Hsin-Chu area, where the musician Chin-Ho Yeh (1936~ ) played a pivotal role. Some musicians had suggestions about

More information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從 經 史 八 股 到 政 藝 策 論 : 清 末 癸 卯 甲 辰 科 會 試 論 析 * 李 林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歷 史 系 引 言 清 光 緒 二 十 九 年 (1903), 歲 次 癸 卯 是 年 清 廷 補 行 辛 丑 壬 寅 恩 正 併 科 會 試, 1 因 京 師 貢 院 毀 於 拳 禍, 遂 借 闈 河 南 各 省 公 車 甘 冒 風 雪, 趨 之 若 鶩 翌 年 甲 辰 (1904),

More information

2004 2,,,, 1907,, 7 6,,,,,,,,,,,,, 7 13,,, 15,, :,,2001, ,:,, 1981,

2004 2,,,, 1907,, 7 6,,,,,,,,,,,,, 7 13,,, 15,, :,,2001, ,:,, 1981, ,,,,,,,,,,,,,,,,,, 1 2004 2,,,, 1907,, 7 6,,,,,,,,,,,,, 7 13,,, 15,, :,,2001,208 248,:,, 1981,459 460 2 ,,,,?,,,,,, (7 19 ),,,,,,,,,,,,,, : (),1959,187 190 :,1907 7 21 24 ;,1907 8 2 ;,1907 7 20 22 23 2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東 海 中 文 學 報 第 26 期 頁 63-87 東 海 大 學 中 文 系 2013 年 12 月 曹 學 佺 湘 西 紀 行 的 探 究 許 建 崑 提 要 天 啟 二 年 (1622) 曹 學 佺 授 命 為 廣 西 布 政 使 司 右 參 議, 次 年 四 月 十 二 日 出 發, 自 福 建 福 州 啟 程, 取 道 江 西 廣 東, 再 到 廣 西 桂 林 七 月 四 日 抵 達 公

More information

1

1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獎 勵 人 文 與 社 會 科 學 領 域 博 士 候 選 人 撰 寫 博 士 論 文 成 果 報 告 八 0 年 代 後 台 灣 散 文 之 家 國 書 寫 研 究 核 定 編 號 :NSC 98-2420-H-006-003-DR 獎 勵 期 間 :98 年 08 月 01 日 至 99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2014 年 3 月 頁 255-29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論 老 殘 遊 記 中 的 身 體 隱 喻 許 暉 林 * 摘 要 晚 清 以 降, 以 身 體 譬 喻 國 體 成 為 理 解 國 民 與 國 家 關 係 的 重 要 方 式 藉 由 對 老 殘 遊 記 中 身 體 譬 喻 的 分 析, 我 試 圖 提 出 以 下 的 觀 察

More information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A Study of Postpartum Recuperation t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A Study of Postpartum Recuperation t 國 立 高 雄 餐 旅 學 院 台 灣 飲 食 文 化 產 業 研 究 所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碩 士 論 文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近 五 十 年 來 台 灣 閩 南 婦 女 產 後 月 內 飲 食 調 養 之 研

More information

20

20 37 92 19 40 19 20 21 1 7 22 1/5 6/30 5/3030 23 24 25 26 1 2 27 1 2 28 29 30 5 8 8 3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A Study Investigati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Concept of the Unit in Fraction in Northern

More information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第五卷第一期 壹 引言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思想 對於傳統文化有過廣泛 而持久的影響 1 從商周至近代 縱觀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歷程 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內涵 表現出不同的特色 關於陰陽五行 的起源 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理論與見解 至今仍是見仁見智 2 古 代正史當中 以 五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第五卷第一期 壹 引言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思想 對於傳統文化有過廣泛 而持久的影響 1 從商周至近代 縱觀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歷程 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內涵 表現出不同的特色 關於陰陽五行 的起源 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理論與見解 至今仍是見仁見智 2 古 代正史當中 以 五 蕭 吉 五 行 大 義 的 陰 陽 五 行 與 空 間 分 割 思 想 林 敏 勝 蕭 吉 五 行 大 義 的 陰 陽 五 行 與 空 間 分 割 思 想 林 敏 勝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摘 要 本 文 透 過 隋 代 蕭 吉 的 五 行 大 義 一 書 文 本, 以 略 窺 陰 陽 五 行 與 空 間 分 割 思 想 之 間 的 關 係 蕭 吉 廣 羅 蒐 集

More information

http / /yxxy. cbpt. cnki. net / % % %

http / /yxxy. cbpt. cnki. net / % % % 2017 3 Mar. 2017 5 2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Vol. 5 No. 2 DOI 10. 15998 /j. cnki. issn1673-8012. 2017. 02. 006 230039 2011 2015 2016 G649. 21 A 1673-8012 2017 02-0037-11 2017-01-03 2015zdjy024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 文 學 所 ) 碩 士 論 文 論 文 題 目 ( 陳 千 武 小 說 活 著 回 來 及 其 相 關 事 例 研 究 ) 論 文 題 目 (Chen Chien Wu Return Alive And Some Research About It) 研 究 生 : 朱 妍 淩 指 導 教 授 : 林 葉 連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6 月 8 日 陳 千 武 小 說

More information

M M. 20

M M. 20 37 1 Vol. 37 No.1 2 0 1 6 1 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 Jan. 2 0 1 6 4. 0 100872 1. 0 2. 0 3. 0 4. 0 4. 0 4. 0 G640 A 1001-4519 2016 01-0006 - 10 DOI 10. 14138 /j. 1001-4519. 2016. 01. 000610 11-12 18

More information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Scholars of all the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Scholars of all the 2007 12 183-210 The Chényù-Dùncuò (Profound and Forceful) Theory in Zhan-Tai Wu s 183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ore information

A Community Guide to Environmental Health

A Community Guide to Environmental Health 102 7 建 造 厕 所 本 章 内 容 宣 传 推 广 卫 生 设 施 104 人 们 需 要 什 么 样 的 厕 所 105 规 划 厕 所 106 男 女 对 厕 所 的 不 同 需 求 108 活 动 : 给 妇 女 带 来 方 便 110 让 厕 所 更 便 于 使 用 111 儿 童 厕 所 112 应 急 厕 所 113 城 镇 公 共 卫 生 设 施 114 故 事 : 城 市 社

More information

ZHONG Chong A Study on the Map of Provincial Capital of Zhejiang Past and Present 1914 1914 1922 9 45. 5 67. 2 1 1929 3 1912 1929 1907 1909 1909 1912

ZHONG Chong A Study on the Map of Provincial Capital of Zhejiang Past and Present 1914 1914 1922 9 45. 5 67. 2 1 1929 3 1912 1929 1907 1909 1909 1912 200234 K921 /927 A 1674-2338 2014 01-0058 - 09 19 20 1 2 2013-08 - 04 41271154 1870-1919 2011BCK001 1971-58 ZHONG Chong A Study on the Map of Provincial Capital of Zhejiang Past and Present 1914 1914 192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ineseSATII .doc

Microsoft Word - ChineseSATII .doc 中 文 SAT II 冯 瑶 一 什 么 是 SAT II 中 文 (SAT Subject Test in Chinese with Listening)? SAT Subject Test 是 美 国 大 学 理 事 会 (College Board) 为 美 国 高 中 生 举 办 的 全 国 性 专 科 标 准 测 试 考 生 的 成 绩 是 美 国 大 学 录 取 新 生 的 重 要 依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王明排版.doc

Microsoft Word - 王明排版.doc 通 識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2006 年 06 月 頁 205~246 開 南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周 代 燕 國 享 國 永 年 原 因 試 探 王 明 摘 要 周 代 封 國 數 以 百 計, 在 史 記 十 二 諸 侯 年 表 中 列 出 十 三 家 事 蹟 較 詳 者, 其 中 壽 命 最 長 的 為 齊 燕 兩 國 燕 國 雖 比 齊 稍 短, 但 齊 國 在 386B.C.

More information

65,, [ 3 ] ( P80) ;,,,,, [ 4 ] ( P8,16),, ;,,, : (1),,, [ 5 ] ( P5051) (2),, ; :,,, [ 5 ] ( P5055) (3) :,,,, [ 5 ] ( P ) : (1) : ( ),,,,,,,,,,

65,, [ 3 ] ( P80) ;,,,,, [ 4 ] ( P8,16),, ;,,, : (1),,, [ 5 ] ( P5051) (2),, ; :,,, [ 5 ] ( P5055) (3) :,,,, [ 5 ] ( P ) : (1) : ( ),,,,,,,,,, 64 () 2007 5 (203 ) (, 100037) [],,,,,,,,,,,,,, [ ] ; ;;; [] K2492257 [] A [ ] 100220209 (2007) 0520064215,,,,,,,,,,,,,,, (, ) :,,,, : (),,,,,,,,,,, (), [ 1 ] ( P629),,,,,, [ 2 ] ( P12) ;,,,,,, [ ] 2007-07

More information

2015 1 330 GLOBAL EDUCATION Vol. 44 No1 2015 / 300387 / 300387 20 20 1926 20 1912 1912 1918 1919 34 1919 1921 1 1922 1923 1925 7 100 2 1922 3 1923 5 1923 1924 4 1927 1949 20 1. 20 5 35 2. 20 20 1927 1949

More information

2

2 Zhouyi(Zhou Dynasty Book of Changes) and the Literature By ProfKangChuanCheng Far East College ABSTRACT Book of Changes is not only a book of divination but also a classic booksince its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More information

《红楼梦》中茗烟与李贵的对比分析

《红楼梦》中茗烟与李贵的对比分析 第 13 卷 第 2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3 No.2 2007 年 4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Apr. 2007 红 楼 梦 茗 烟 与 李 贵 形 象 比 较 研 究 李 鸿 渊, 奉 旨 亨 ( 湖 南 科 技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湖 南 湘 潭,411201) 摘 要 : 茗 烟 与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 碩士論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十四日 Elfin Excel I II III ABSTRACT Since Ming Hwa Yuan Taiwanese Opera Company star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Chinese orchestra, the problem of how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music

More information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第 三 十 八 期 專 題 論 文 宋 朝 士 大 夫 的 仁 義 觀 為 紀 念 文 天 祥 誕 辰 七 百 七 十 週 年 而 作 王 德 毅 1 明 代 燒 荒 考 兼 論 其 生 態 影 響 邱 仲 麟 25 試 論 黃 宗 羲 政 治 思 想 的 歷 史 意 義 中 西 公 私 觀 演 變 的 一 個 比 較 王 遠 義 65 職 分 與 制 度 錢 賓 四 與 中

More inform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Education and Civil Service Exams: An Example of Constitution-Teaching. Shian-Mou Liau Abstract In 2010, the total nu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Education and Civil Service Exams: An Example of Constitution-Teaching. Shian-Mou Liau Abstract In 2010, the total nu * 99 92 * Associate Professor, The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of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5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Education and Civil Service Exams: An Example of Constitution-Teaching.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