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一 目的要求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存生, 初步建立从事微生物工作者必须具有的 无菌 概念, 并认识微生物细胞的群体结构 菌落二 基本原理微生物个体微小, 种类繁多且无处不有, 但肉眼不可见 若用营养琼脂平板法进行检测, 即可看到细胞繁殖后的群体结构, 即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一 目的要求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存生, 初步建立从事微生物工作者必须具有的 无菌 概念, 并认识微生物细胞的群体结构 菌落二 基本原理微生物个体微小, 种类繁多且无处不有, 但肉眼不可见 若用营养琼脂平板法进行检测, 即可看到细胞繁殖后的群体结构, 即"

Transcription

1 食品微生物学 实验指导书 编者 : 刘变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 00 九年五月 1

2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一 目的要求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存生, 初步建立从事微生物工作者必须具有的 无菌 概念, 并认识微生物细胞的群体结构 菌落二 基本原理微生物个体微小, 种类繁多且无处不有, 但肉眼不可见 若用营养琼脂平板法进行检测, 即可看到细胞繁殖后的群体结构, 即菌落 不同的微生物形成的菌落性状不同, 它是认识和鉴别各种微生和的依据之一 一般细菌在肉汁营养琼脂上的菌落形态, 可从形状 大小 色泽 光泽 隆起度 透明度 表面光滑或粗糙 边缘整齐或不规则等特征加以区别 三 实验材料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培养基 5 副 ( 供 4 人用 ) 四 实验步骤 1. 编号每人取牛肉膏蛋胨琼脂平板培养基 1 副, 用特种铅笔在皿盖上注明班 组号及操作处理号 ( 同桌 4 人分别记以 ), 另一副平板培养基皿盖上注以 CK 字样 ( 对照 ), 但不许打开皿盖 2. 处理操作打开皿盖按下列方法各自进行操作 : (1) 在桌面上, 使平板培养基于空气中暴露 5~10min, 盖上皿盖 (2) 用手指在平板培养基表面轻压 3~5 点, 盖上皿盖 (3) 口对平板培养基咳嗽几下, 盖上皿盖 (4) 取头发 1 根, 在平板培养基表面任一方向划线 3~5 条, 盖上皿盖 3. 培养操作完毕, 将 5 副培养皿重叠, 倒置于 28 温度下培养 2~3d 4. 检查取出培养皿, 仔细观察各皿中的菌落形态, 并统计出每皿菌落数 五 实验报告将实验结果填入表 1 1 中 2

3 表 1 1 环境中微生物检测结果 皿号 CK 菌落各数 ( 个 / 皿 ) 优势类群菌落特征 ( 选典型代表描述 ) 形状大小 (mm) 色泽光泽高度透明度边缘状况表面状况 * 注 : 菌落特征描述 1. 形状 : 园状 丝状 不远见则状 假根状 2. 大小 : 以直径 (mm) 表示 3. 光泽 : 玻璃状 蜡质状 油脂状 4. 高度 : 扁平 隆起 凸形 乳头形 5. 透明度 :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6. 边缘状况 : 光滑 湿润 干燥 皱褶 六 思考题 1. 各处理皿的菌落性状有何异同? 2. 环境中微生物检测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对你有何启示? 3

4 实验二 细菌运动性的观察 一 目的要求学习水浸片和悬滴标本片的制作方法, 观察细菌的运动 二 基本原理具鞭毛的细菌在液体中借助鞭毛的旋转, 使菌体能定向的泳动 幼龄菌活泼, 老龄菌运动性差或失去鞭毛不能运动, 观察功菌的运动常采用水浸片或悬滴标本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 应减弱光照强度, 并注意区分是细菌的真运动, 还是因液体流动引起细菌随水流而动, 或呈现无规则 原位颤动的布朗运动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培养 24~36h 的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菌悬液或枯草水 ( 枯草加水煮沸, 加水许蛋白胨, 适温培养 ), 或陈尿液 2. 器材凹室载玻片, 载玻片, 盖玻片, 滴管, 蒸镏水, 吸水纸, 擦镜纸, 显微镜, 双层瓶 四 实验步骤 ( 一 ) 水浸片法 1. 制片用滴管取菌悬液 ( 枯草水或陈尿液 ) 一小滴, 置于干净的载玻片中央, 以倾斜法加上盖玻片 ( 勿使产生气泡 ) 2. 镜检将载玻片置显微镜下, 用低倍镜 高倍镜观察细菌运动的情况 ( 二 ) 悬滴法 1. 制片取凹室载玻片一张, 于凹室周围涂一圈水膜 ; 取干净的盖玻片一张, 于中央滴一小滴菌悬液, 小心而迅速的翻转盖玻片, 使菌液保留园形水珠状 将盖玻片轻放于凹室的上面, 使液滴空悬于室内, 稍压, 使盖玻片边缘与水膜密接, 以减少菌液蒸发 ( 图 1 15) 2. 镜检标本片置于显微镜下, 用低倍镜 高倍镜观察 五 实验报告绘出你观察的细菌运动位移轨迹示意图 六 思考题 1. 显微镜下观察细菌运动时, 为何应减弱光线? 2. 细菌的运动布郎运动有何区别? 实验三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4

5 一 目的要求学习并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及维护的基本知识 使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几种基本形态 用悬滴法在高倍镜或油镜下观察细菌的运动 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1. 光学部分 : 接目镜 接物镜 照明装置 ( 聚光镜 虹彩光圈 反光镜等 ). 它使检视物放大, 造成物象. 2. 机械部分 : 镜座 镜臂 镜筒 物镜转换器 载物台 载物台转移器 粗调节器 细调节器等部件. 它起着支持调节固定等作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 放大倍数 = 接物镜放大倍数 接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表示显微镜辨析物体 ( 两端 ) 两点之间距离的能力, 可用公式表示为 : D=λ/2n sin(α/2 ) 式中 D: 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λ: 可见光的波长 ( 平均 0.55μm)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射率 α: 镜口角 ( 即入射角 ) 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 : 油镜, 即油浸接物镜 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 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 使光线受到曲折, 发生散射, 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 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 ( 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 ), 则几乎不发生折射, 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 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二 实验材料显微镜 ( 显微镜灯 ) 香柏油 二甲苯 擦镜纸 吸水纸等 细菌三种形态的染色标本 三 实验程序显微镜的使用 1. 用前检查 : 零件是否齐全, 镜头是否清洁 2. 调节光亮度 3. 低倍镜观察 : 粗调 细调 4. 依次再进行中倍 高倍观察 5. 油镜观察 : 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 提升聚光镜, 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 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 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6. 换片 : 另换新片, 必须从第三条开始操作 5

6 7. 用后复原 : 观察完毕, 上悬镜筒, 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 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擦去残留的油, 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 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 1. 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 以免损坏 2. 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 不能用手指或粗布, 以保证光洁度 3. 观察标本时, 必须依次用低 中 高倍镜, 最后用油镜 当目视接目镜时, 特别在使用油镜时, 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 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 观察时, 两眼睁开, 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 以免眼睛疲劳, 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 右眼注视绘图 5. 拿显微镜时, 一定要右手拿镜臂, 左手托镜座, 不可单手拿, 更不可倾斜拿 6. 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腐蚀镜片 思考题 1 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 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2 使用油镜时, 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 镜检标本时, 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 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6

7 实验四 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一 目的要求学习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 二 基本原理细菌个体小而透明, 活细胞与水及玻璃的折光率相差无几,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难以看清 若经染料染色后, 增强了细胞折光性, 借助颜色的反衬作用, 就能看清它们有形状 大小和排列方式 细菌细胞含核酸较多, 故一般染色多用碱性染料, 如碱性复红 (Basic fuchsin) 美蓝 (ethylene blue) 结晶紫(Crystal violet) 孔雀绿(Malachite green) 番红 (Ssfranine O) 等, 染料需预先配成染液供使用 简单染色法是用一种染料进行染色 此法仅能显示其形态, 而不能辩别其构造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培养 18~24h 的枯草芽孢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 (Bac.megathrium) 或培养 48h 的四联微球菌 (Micrococcus tetragenus) 金色微球菌(Micrococcus aureus) 2. 器材石炭酸复红液或美蓝染色液, 或结晶紫染色液, 或番红染色液, 蒸馏水 ( 滴瓶装 ), 载玻片, 接种环, 酒精灯, 火柴, 洗瓶, 染色盆, 染色架, 废物缸, 吸水纸, 擦镜纸, 显微镜, 双层瓶 四 实验步骤制作细菌标本的步骤 : 涂片 干燥 加热固定 冷却 染色 水洗 干燥 镜检 1. 涂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张放于染色架上 于载玻片两处分别滴加蒸馏水一小滴, 以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取斜面菌种菌体少许, 放于载玻片一处的水滴中混匀, 并涂成均匀的薄层 ; 另一滴水同法放入第二种菌体涂匀 ( 图 1 7) 2. 干燥使涂片在空气中自然风干或在酒精灯焰高处 ( 距火焰 8~10cm) 微热烘干 3. 加热固定将干燥后的涂片用手拿住一端 ( 涂面向上 ), 以钟摆摆动速度通过酒精灯焰 2~ 3 次, 使加热固定 目的是杀死细菌以接连强细胞着色力, 并使细胞粘着于载玻片上 4. 染色将载玻片放回染色架上, 待冷却 任取染色剂一种, 滴 1~2 滴于二处的涂面上进行染色 一般碱性复红染色 30s~1min,( 或用美蓝染色 2~3min, 或结晶紫染色 1min, 或番红染色 2~3min) 7

8 5. 水洗染色完毕, 手持染色架略呈倾斜状, 用洗瓶从载玻片一端缓慢冲洗染液, 让废液 流入染色盆中 再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残留水滴, 自然干燥 6. 镜检先用低倍镜寻找标本的最好部位, 再换高倍镜 油镜观察, 绘图 图 1 15 细菌染色标本涂片制作过程 1. 接种环灭菌 2. 拔棉塞 3. 管口灭菌 4. 取菌 5. 管口灭菌 6. 加棉塞 7. 涂片 8. 接种环灭菌 五 实验报告绘出你镜检的细菌细胞形态图 2~3 个, 注明细菌名称及放大倍数 六 思考题 1. 简单染色法的原理与步骤是什么? 2. 涂片的要点是什么? 加热固定的目的何在? 8

9 实验五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 一 目的要求 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掌握革兰氏染色的方法以鉴别细菌 二 基本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一种重要的鉴别染色法 其方法是, 细菌涂片先经结晶紫初染, 加媒染剂碘液处理, 再以脱色剂酒精脱色, 最后用复染剂番红复染 若细菌不被脱色而保留紫红 色者, 称为革兰氏阳性菌或正反应 ( 用 G + 表示 ); 若被脱色而染上复染剂的粉红色者, 称为革兰 氏阴性菌或负反应 ( 用 G - 表示 ) 革兰氏染色常受菌龄 培养基的 PH 的染色技术等的影响, 一般 采用幼龄菌为宜 革兰氏染色机理虽然至今还不完全清楚, 但显然与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份和结构有密切关 系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含较多的类脂质, 而肽聚糖含量较少 当用酒精脱色时, 类脂质被 溶解, 从而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 使初染后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 结果细胞被脱色, 经复染后则呈现复染剂的颜色 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多且交联度大, 类脂质含量 少, 经酒精脱色后, 肽聚糖层的孔径变小, 通透性降低, 因而细胞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培养 24h 的大肠杆菌 (E.coli)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2. 器材结晶紫染色液, 路哥 (Lugol) 氏碘液,95% 酒精, 番红或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载 玻片, 接种环, 酒精灯及其它染色 镜检用物 四 实验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程序为 : 水洗水洗水洗涂片 干燥 加热固定 冷却 结晶紫初染 碘液媒染 酒精脱色 番红复染水洗 干燥 镜检 1. 涂片 固定取干净载玻片一张放在染色架上, 分别在载玻片的两处各滴一小滴蒸馏水, 按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分别取大肠杆菌与葡萄球菌少许, 各涂于一处的水滴内 ( 作好标记 ), 涂 匀 干燥 加热固定 2. 染色待涂片冷却后染色 先滴加结晶紫染色 1min, 用水冲去染液, 控净水, 再滴加碘 液媒染 1min, 倾去碘液, 水洗, 以 95% 酒精脱色 20~30s( 严格掌握时间 ), 水洗, 最后滴加番红 9

10 复染 2~3min( 或用石炭酸复红复染 30s), 水洗, 干燥 3. 镜检先用低倍镜寻找标本清晰部位, 再换油镜观察细胞形态及染色结果 五 实验报告绘出油镜下的细胞形态图, 注明细胞颜色, 说明染色反应 六 思考题 1. 革兰氏染色法哪一步最关键? 为什么? 2. 革兰氏染色法为何要求用幼龄细胞进行染色? 10

11 实验六 细菌的荚膜染色法 一 目的要求学习荚膜染色技术, 观察细菌的荚膜形态 二 基本原理荚膜 (Capsule) 是某些细菌分泌于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性物质, 具一定形状, 其主要成分为多糖, 它与染料亲合力很弱, 不易着色 ; 但荚膜通透性较好, 某些染料可透过荚膜使菌体着色 因此, 染色后要菌体周围有一浅色或无色的透明圈, 即荚膜 荚膜染色常采用负染色法, 也称衬托染色法 此法使菌体和背景显色, 来衬托出无色的荚膜 荚膜易溶于水, 故染色中尽量少用水 荚膜受热失水易引起皱缩变形, 故不必加热固定 也可用酒精划甲醇进行固定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在阿须贝 (Ashby) 无氮培养基上培养 3~4d 的褐球固氮菌 (Az.chroococ-cum) 培养 2d 胶质芽孢杆菌 (B.mucilaginosus) 2. 器材石炭酸复红液 黑色素液 ( 或碳素墨水 ),95% 酒清, 载玻片, 接种环及其它染色 镜检用物 四 实验步骤方法一 1. 涂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张, 于中央滴加蒸馏水少许, 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法取菌体少许放入蒸馏水中混匀并涂成薄层, 晾干 2. 固定滴加 95% 酒精一滴固定 1min, 倾去, 晾干 3. 染色加石炭酸复红液染色 1min, 水洗, 晾干 4. 涂背景于涂片一端滴少许 ( 半滴 ) 黑色素液, 另取一张边缘光滑的载玻片, 将其一端放于黑色素液滴中, 以 30 角顺势向涂片另一端滑动 ( 图 1 16), 使涂片成一均匀薄层, 自然干燥 5. 镜检在高倍镜或油镜下观察 细胞呈红色, 背景淡灰色, 中间显示无色的透明圈, 即荚膜 方法二 11

12 1. 涂片 染色于载玻片中央一小滴石炭酸复红液, 用接种环取菌体少许, 放于石炭酸复红液液滴中, 混匀并涂成薄层, 自然干燥后, 同上法涂抹黑色素液, 晾干 2. 镜检, 方法同上 方法三 1. 涂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张, 于中央滴加 1 小滴黑色素液, 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法取菌体少许放入黑色素液滴中充分混匀. 2. 加盖片取洁净盖玻片一张, 以倾斜式轻轻复盖于混合液上, 然后在盖玻片上放一小片吸水纸 ( 或滤纸 ), 轻轻按压, 以便吸收盖玻片周边多余的混合液 3. 镜检用低倍镜 高倍镜观察 背景黑色, 细胞较暗, 其周围呈现出明亮的透明圈, 即荚膜 五 实验报告绘出细菌荚膜镜检图 六 思考题 1. 荚膜染色法的原理是什么? 2. 荚膜染色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12

13 实验七 细菌的芽孢染色法 一 目的要求 学习芽孢染色法, 观察细胞芽孢的形态特征及着生位置 二 基本原理 细菌的芽孢具有厚而致密的壁, 通透性差, 不易着色 普通染色法只能使细胞着色, 而芽孢 显示不着色的透明体, 因而需用特殊的芽孢染色法 该法是采用着色力强或高浓度的染料, 进行 加温处理并延长染色时间, 使菌体与芽孢均染上颜色, 芽孢一旦着色就难以脱色 再通过脱色剂 脱去菌体颜色而保留芽孢的颜色, 然后再用复染剂复染菌体, 使菌体与芽孢呈现不同的颜色, 便 于观察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 培养 24~30h 的枯草芽孢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或 状芽孢杆菌 (Bac.mycoides) 2. 器材 5% 孔雀绿液, 石炭酸复红液, 酒精丙酮液, 试管, 木夹, 载玻片及接种 染色 镜检用物 四 实验步骤 方法一 1. 涂片 取干净载玻片一张, 于中央滴蒸馏水少许, 按无菌操作法取菌, 涂片, 风干, 加 热固定, 冷却 2. 初染 将涂片放在染色架上, 于涂面处滴加孔雀绿染色液数滴 手持染色架, 于灯焰高 处徐徐加热至有蒸气冒出, 随时补加染液覆盖涂面, 防止沸腾或蒸干 维持 8~10min, 水洗脱色, 至无绿色出现为度 3. 复染 用石炭酸复红液复染 30s~1min, 水洗晾干 4. 镜检 在低倍镜 油镜下观察 芽孢呈绿色, 菌体呈红色 方法二 1. 初染 取试管 1 支, 加蒸馏水 7~8 滴, 按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挑取菌种 1 满环, 混于蒸 馏水中制成浓菌悬液 再于管中滴加等量的石炭酸复红液, 用木夹夹好, 于灯焰上加热近沸, 维 持 3~4min( 加热近沸时应离开灯焰, 管口向外, 以防喷出 ) 2. 涂片 用接种环取加热后的菌悬液 2~3 环, 制成涂片 风干 加热固定 冷却 3. 脱色 于涂片上滴加酒精丙酮液 1~2 滴, 进行脱色 30s 13

14 4. 复染用 5% 孔雀绿液复染 2~5min, 水洗, 晾干 5. 镜检油镜下观察 芽孢呈红色, 菌体呈绿色 五 实验报告图示镜检芽孢杆菌的芽孢形状及着生位置, 并注明染色结果 六 思考题芽孢杆菌属与梭状芽孢杆菌属的芽孢形状与着生位置有何异同? 14

15 实验八 放线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 一 目的要求学习入线菌的制片方法, 观察放线菌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 二 基本原理放线菌是由菌丝组成的分枝丝状体, 以链霉菌属 (Streptomyces) 的菌丝体最发达 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 ( 较细 ) 气生菌丝( 较粗 ) 孢子丝三种 放线菌发育到一定阶段, 孢子丝即形成孢子 孢子丝有直形 波曲形 螺旋形 ( 左旋 右旋 密螺 疏螺之分 ) 轮生 单搓分枝等 ; 孢子有球形 椭圆形 柱状或瓜子形 刺型 疣突型 毛发型等常成串排列或单个存在 这些特征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放线菌菌落特征 : 园形 较小 干燥 质地致密, 表面粉粒状或茸毛状, 有的呈同心环或辐射状 基内菌丝与培养基结合紧密, 用针难以挑取 菌丝体与孢子常具有不同色素, 故菌落正面与背成可显示相应颜色 有的种类散发有特殊气味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细黄链霉菌 (5~6)( Str.microflavus), 灰色链霉菌 (Str.griseus), 天蓝色链霉菌 (Str.coelicolor) 的插片培养物或划线法培养的菌落 2. 器材石炭酸复红液或美兰染色液, 载玻片, 解剖针, 镊子, 无菌水管及接种 染色 镜检用物 四 实验步骤 ( 一 ) 放线菌细胞形态的观察 方法一 插片法 1. 插片制作用接种环取放线菌斜面培养管的菌体少许, 放入无菌水管中制成孢子悬液, 用无菌吸管取孢子悬液一滴, 放入高氏 1 号平板培养基上, 用无菌刮铲涂抹均匀后, 将已消毒好的盖玻片, 以 45 角插入培养基中 ( 如图 1 17) 置 28~30 下培养 4~5d 还可采取先插盖玻片, 再以接种环取孢子悬液接种于盖玻片与培养基相接的沿线处 2. 制片用镊子取插片一张, 用吸水纸擦去生长较差一面的菌丝体, 然后用镊子夹住盖玻片, 使有菌面朝上, 通过灯焰 2~3 次进行加热固定 冷却 3. 染色在盖玻片上滴加一滴石炭酸复红液染色 1min, 水洗, 干燥 4. 镜检取干净载玻片一张, 将盖玻片染色面向下, 放在载玻片中央, 在低倍镜 高倍镜 15

16 油镜下观察, 辩认放线菌的菌丝体 孢子丝及孢子的形态及排列方式 方法二 搭片法 1. 制片用无菌接种小铲 ( 竹制或金属制 ) 在高氏一平板培养基上开挖两条宽约 0.5cm 左右平行槽, 用接种环从放线菌斜面培养管上取面熟孢子接种于槽内边缘一侧, 然后用无菌镊子夹取无菌盖玻片, 轻轻搭放在接种后的槽面上轻压, 每条槽可盖 3~4 片, 于 28 下培养 5~7d( 如图 1 18) 2. 镜检用镊子小心地取下盖玻片, 放置于干净载玻片上, 有菌的一面朝上, 在低倍镜或高倍镜下观察丝自然生长形态及孢子丝等结构 方法三 印片法 1. 菌落培养采用平板划线法或涂抹法分离出孤立菌落 2. 制片取一张干净的载玻片, 在灯焰上微热后放在染色架上 ; 用解剖针切割一个完整的菌落 ( 连同培养基一起 ), 并以解剖针穿入培养基中小心的取出菌块, 将菌落面紧贴在微热过的载玻片中央, 轻轻按压, 切忌不可滑动移位, 然后再小心挑去菌块 2. 加热固定将载玻片通过灯焰 2~3 次, 冷却 3. 染色滴加石炭酸复红液染色 1min 或美蓝液染色 2~3min, 水洗, 干燥 4. 镜检在低倍镜 高倍镜 油镜下观察 ( 二 ) 放线菌菌落特征的观察观察放线菌的菌落, 注意其大小 形状 色泽 ( 正面与背面 ) 表面状况 干燥或湿润 气味有无等, 描述其特征 五 实验报告 1. 图示你观察的放线菌细胞形态, 区分气生菌丝 孢子丝及孢子排列方式 2. 记述几种放线菌的菌落的特征 六 思考题放线菌制片法与细菌制片法有何不同? 16

17 实验九 酵母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 一 目的意义学习酵母菌的制片方法,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生殖方式, 认识酵母菌的菌落特征 二 基本原理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 细胞圆形 卵圆形或圆柱状, 较细菌细胞大, 具明显的细胞核和肝糖粒 脂肪粒等内含物 无性繁殖为主, 有的种可形成芽簇或细胞互联呈假菌丝 此外尚有裂殖酵母进行裂殖 这些都是鉴定酵母菌菌种的重要依据 观察酵母菌细胞时, 常用路哥氏 (Logol) 碘液制成水浸片, 以观察细胞形态并鉴别肝糖粒之存在 ; 若区别死 活细胞时, 可以美蓝液染色 由于活细胞的还原力强, 美蓝着色后又被还原为无色, 而死细胞则为蓝色 酵母菌菌落特征 : 与细菌菌落相似 一般圆形, 表面光滑 湿润 粘稠, 用针易挑取, 具油脂光泽, 多数种为乳白色, 少数种呈红色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risiae) 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裂殖酵母 (Schixo saccharomyces sp) 的斜面培养管和平板上的单菌落 2. 器材路哥氏碘液, 载玻片, 接种环及染色 镜检用物 四 实验步骤 1. 制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张, 于中央滴加路哥氏碘液一滴, 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法取啤酒酵母菌体少许, 放入碘液中混匀, 然后在液滴上以倾斜式加盖玻片一张 ( 勿使产生气泡 ), 待用 同法, 分别制作红酵母与裂殖酵母的标本片, 待用 2. 镜检用低倍镜 高倍镜观察三种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及生殖方式, 绘图 3. 菌落观察仔细观察平板培养基上的单菌落, 记述三种酵母菌的菌落特征 五 实验报告 1. 图示镜检的酵母菌细胞形态及生殖方式 2. 列表记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 六 思考题你能准确地识别酵母菌与细菌的菌落吗? 17

18 实验十 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 一 目的要求学习霉菌的制片方法, 观察常见霉菌的细胞形态 构造和菌落特征 二 基本原理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 个体大且构造较复杂, 菌丝一般无色透明, 宽度在 3~10um, 有隔或无隔, 在低倍镜或高倍镜下即可看清 菌体分为基内菌丝与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间生孢子 孢子形状 颜色 及着生部位及排列方式等是认识霉菌种类的依据 制片时, 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液, 做成水浸片进行观察 这是霉菌制片中常用的固定液, 它可使菌丝体分散, 细胞不易变形, 并具染色 杀菌作用 也可用插片法, 搭片法等进行培养, 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菌落特征 : 一般较大, 有固定形状, 也有无定形的 ; 菌丝体结构疏松可略致密, 有呈绒毛状, 有呈蛛网状或棉絮状 ; 表面粉粒或粗粒状 ; 不同种类因孢子颜色而菌落也呈相应的颜色 ; 有的霉菌能分泌色素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 2 0 波林 (Balling) 麦芽琼脂平板上培养 2~3d 的根霉 (Rhizopus sp.), 毛霉 (Mucor sp.), 在酸化的马铃薯蔗糖琼脂平板上培养 3~5d 的青霉 (pemicillium sp) 曲霉 (Aspergillus sp.) 2. 器材乳酸石炭酸棉蓝液, 解剖针 镊子及接种 染色 镜检用物 四 实验步骤 ( 一 ) 霉菌细胞形态的观察 方法一 搭片法 1. 制片用灭菌接种小铲 ( 竹制或金属制 ) 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平板上挖两条宽 0.5cm 的平行槽, 将青霉等待观察的霉菌菌丝或孢了接种于槽缘一侧, 用无菌镊子将灭菌盖玻片轻轻搭盖于平皿内的槽面上, 每条槽可盖 3~4 片, 每皿即 6~8 片, 于 28 下培养 2~3d 2. 镜检用镊子小心地将皿内的盖玻片取出, 有菌的一面向上, 放置于干净载玻片上, 在低倍镜或高倍镜下观察, 可见到菌体的自然发育情况及各部构造 方法二 水浸片法 1. 制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张, 于中央滴加乳酸石炭酸棉蓝液一滴, 用解剖针从菌落边缘 18

19 划取菌丝体一小块, 放入乳酸石炭酸棉蓝液滴中, 小心地加盖玻片一张, 并轻压盖玻片 ( 勿使产生气泡 ) 2. 镜检在低倍镜或高倍镜下观察 观察时注意菌丝有无隔膜, 假根, 足细胞等特殊构造, 孢子形状, 大小和着生方式 方法三 载片培养法 1. 制片在装有 U 形玻棒的无菌皿中, 倒入 3~4ml 无菌水, 按无菌操作将灭过菌的载玻片放在 U 形玻棒上, 用无菌吸管吸取融化并冷却至 50 左右的马铃薯蔗糖琼脂 ( 含琼脂 1%) 培养基于载玻片放在培养基上, 并轻压几下, 置皿于 28~30 温度下培养 2. 镜检根据需要分别于培养不同天数, 观察霉菌发育的全过程 可用低倍镜通培养皿盖观察其发育情况 若要封片保存, 先将载玻片取出放温箱中使蒸发去一部分水分, 擦净熏片周边 ( 勿使移动 ) 再加一圈合成树胶, 风干后即可长期保存 ( 二 ) 霉菌菌落特征的观察认真观察根霉 毛霉 青霉 曲霉的菌落, 记述其特征 ( 形状 大小 表面状况 颜色及产色素与否等 ) 五 实验报告 1. 绘出镜检的几种霉菌细胞形态构造图, 注明各部构造名称 2. 列表记述青霉 曲霉 根霉 毛霉的菌落特征 六 思考题霉菌制片中为何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液而不宜用水? 19

20 实验十一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 一 目的要求了解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构造和使用原理 ; 掌握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方法 二 基本原理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 由于菌体很小, 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 用来测量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 ( 简称目尺 ) 和镜台测微尺 ( 简称台尺 )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园形玻片, 在玻片中央把 5mm 长度刻成 50 等分 ( 图 1 20) 或把 10mm 长度刻成 100 等分 测量时, 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 由于在显微镜不同的接目镜和接物镜系统下, 放大倍数不同, 目镜测微尺每格所示长度随显微镜放大倍数而变人化 所以在使用前, 须用镜台测微尺来校正, 求出在显微镜某一接目镜和接物镜系统下, 目镜测微尺一格的长度 镜台测微尺 ( 图 1 21) 形如载玻片, 在中央的园形盖片下, 有一条长为 1mm 的刻度, 精确等分为 100 格, 每格长 10um 故用已知长度的台尺校正目尺, 即可求出目尺一格的长度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巨大芽孢杆菌或杀螟杆菌染色片 ; 酵母菌水浸片 2. 器材目镜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 显微镜, 双层瓶, 擦镜纸 四 实验步骤 ( 一 ) 目尺校正 1. 将目镜测微尺小心地装入接目镜的隔板上, 使刻度向下, 把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 使刻度向上, 用弹簧夹夹稳 2. 先用低倍镜观察, 调节工作距离, 从视野中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 移动推动器并转动目镜, 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和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 3. 用推动器定位, 使两尺重叠, 先使两尺一端 0 刻度完全重合, 再寻找两尺另一端的重合刻度, 以两端的重合刻度线相距愈远愈好 4. 数出两重合刻度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 (N) 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Nˋ) 已知台尺每格长度是 10um, 故目尺每格之长度 X 即可求得 : X= Nˋ 10= 两重合线间台尺格数 10 20

21 两重合线间目尺格数 5. 先在低倍镜下校正后, 随即用推动器把台尺的刻度移到视野正中央, 然后更换高倍镜 6. 同法校正在高倍镜和油镜下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 7. 校正完毕, 取下镜台测微尺, 用一张擦镜纸蘸酒精乙醚液少许, 擦去油污, 再以另一张干净的擦镜纸轻轻擦去残留的酒精乙醚液, 然后装入盒内, 妥为保存 ( 二 ) 细胞大小的测定 1. 将细菌染色片或酵母菌水浸片, 置于载物台上, 用低倍镜和高倍旬找到目的物, 把菌体分散均匀的部位移到视野中心 2. 在高倍镜下, 测量酵母菌细胞的大小 在油镜下, 测量细菌细胞的大小 先量出菌体长和宽或直径占有目镜测微尺的格数, 再用校正的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 计算出菌体长度和宽度, 计量单位以微米 (um) 表示 同一涂片上, 任意测定 10~20 个菌细胞, 求其平均值, 即可代表该菌的大小 五 实验报告将实验结果记录于表 1 4, 表 1 5 中 表 1 4 台尺校正目尺结果 物镜 目尺格数 台尺格数 目尺校正值 (um/ 格 ) 表 1 5 细菌大小测定记录 菌名 细胞数 平均 长 宽 结果计算 长 um= 长平均格数 校正值 宽 um= 宽平均格数 校正值 大小表示 宽 um 长 um 六 思考题 1. 为什么目镜测微尺必须用镜台测微尺校正? 21

22 2. 在目镜放大倍数固定情况下, 改变接物镜, 由低倍 高倍到油镜, 为什么测出目尺每 格之长度愈来愈小 22

23 实验十二 显微镜下直接测数法 血球计数板法 一 目的要求 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 原理和计数方法, 掌握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技能 二 基本原理 血球计数板测数, 一般适用于含菌体较大的单细胞的悬浮液, 如酵母菌 霉菌孢子等, 若有杂菌或杂质, 则较难辩认 对个体小的细菌也不易辩清, 必要时, 可采用彼德罗夫一霍 瑟 (Petrorr-Hausser) 细菌计数板, 即可在油镜下计数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原理 :( 图 1 22) 血球计数板为一特制的厚型载玻片, 在其中部有三条玻璃台 (a,b,a'), b 台上刻有一 对每边长 1mm 的大方格, 大方格各边分为 20 等分, 因此 1mm 2 的大方可知, 等分为 400 个小 方格 ( 图 1 23) a,a' 台比 b 台高出 0.1mm, 所以加盖玻片后, 从盖玻片到 b 台台面之高 度 ( 即液层深度 ) 也是 0.1mm, 由以上数据可得出 : 大方格面积 =1mm 1mm=1mm 2 大方格面积 =1mm 2 0.1mm=0.1mm 一个小方格体积 = mm = mm 已知 :1ml 体积 =10mm 10mm 10mm=1000mm mm 所以,1ml 体积中应含有小方格数 = 1 3 mm 4000 即系数 K= = = 个小方格 因此, 每 ml 菌悬液中含有细胞数 =K d N K: D: 菌液稀释倍数 N : 一个小方格中细胞平均数 1 3 由上可知, 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测数时, 首先数出一个小方格 ( mm ) 4000 均质菌液中的细胞数, 然后根据公式求得 1ml 菌液中的细胞数 三 实验材料 23

24 1. 测试样品酵母菌液或细菌悬液 2. 器材血球计数板, 盖玻片 (22mm 22mm), 无菌滴管, 吸水纸, 擦镜纸, 显微镜等 四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1) 取血球计数板一个, 用无菌滴管吸取摇匀的菌悬液少许, 滴在 b 玻璃台网格上, 不要使 a,a' 玻璃台沾上菌液, 以免加盖玻片后, 造成 b 台上液层深度的误差 (2) 取干净的盖玻片一张, 盖在 a,a' 玻璃台上, 勿使产生气泡, 使多余的菌液流入 a,b 和 a,a' 玻璃台间之液槽内, 静置数分钟, 使菌细胞沉积于平面上 2. 镜检测数 (1) 将血球计数板置载物台上夹稳, 先用低倍镜找到方格位置, 再用高倍镜测数, 由于生活细胞的折光率和水的折光率相近, 观察时应减弱光的高度 (2) 在高倍镜下, 观察五个视野, 每个视野任意计数五个小方格内之细胞数 位于小方格四边的压线细胞, 只计两边, 另两边不计 ; 对于出芽的酵母, 以芽体与细胞接近大小时, 按二个菌体计数 然后求出一个小方格的细胞平均数 ( N ) 在观察时, 应充分运用微动螺旋, 以便观察到处于不同液层的细胞, 以减少误差 (3) 测数完毕, 取下盖玻片, 用清水把血球计数板冲洗干净,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吸去台上附着的水分, 再用擦镜纸小心地吸干计数板, 注意勿使网格受到磨损, 然后放入盒内保存 3. 计算将 N 值代入公式, 求出每 ml(g) 菌液中的细胞数 五 实验报告计算并报告所测样品每 ml(g) 的含菌数 六 思考题 1. 系数 K 值是如何求得的? 2. 血球计数板的显微镜直接测数法有何优缺点? 24

25 实验十三 营养元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 目的要求了解微生物生长发育和营养元素的关系 二 基本原理微生物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营养条件, 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元素主要有碳 氮 磷 钾 硫 镁及微量元素 有的微生物还需从环境中获得维生素类物质 本实验通过几种含有不同成分的合成培养基, 测试碳 磷 钾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2. 器材蔗糖 100g/L 的 NH 4 NO 3 KH 2 PO 4 NaH 2 PO 4 MgSO 4.7H 2 O KCl,1g/L 的 FeSO 4.7H 2 O ZnCl 2, 蒸馏水,pH 试纸,10%HCl, 培养管, 无菌水管, 量筒 烧杯,1ml 吸管, 托盘天平, 接种环, 酒精灯 四 实验步骤 1. 制备培养基试验设计培养基五种 其组分见表 2 2 表 2 2 测试营养元素的培养基组成 序号 培养基 蔗糖 (g) NH 4 NO 3 (g) KH 2 PO 4 (g) MgSO 4 7H 2 O(g ) FeSO 4 7H 2 O ZnCl 2 蒸馏水 (ml) 1 完全 微量 微量 缺碳 微量 微量 缺氮 微量 微量 缺磷 gKCl 0.1 微量 微量 缺钾 gNaH 2 PO 微量 微量 按表 2~3 的组分, 配制总量 25ml 的上述五种培养基 并以 10%HCl 调 ph 为 5.0 左右 3. 分装灭菌 配好后, 将各号培养基分装入培养管中, 每号 3 管, 每管 8ml, 做好标记 在 0.1Mpa 下灭菌 20~30min, 备用 4. 孢子悬液制备 取无菌水管 1 支, 用接种环从黑曲霉斜面菌种管中挑取菌体二环, 放 入水中, 充分混匀, 备用 25

26 5. 接种 接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取黑曲霉孢子悬液, 接种于上述的各号培养基中, 每管 接入二环 6 培养 接种后, 置培养管于 28 温度下培养 5~7d 表 2-3 一定体积的培养基中各药剂的组成量 含 1g/L 各成分需要量体积蔗糖含 100g/L 浓度的各成分需要量 (ml) 蒸馏水 (ml) (ml) (g) (ml) NH 4 NO 3 KH 2 PO 4 MgSO 4 KC1 ZnC1 2 FeSO 小滴 1 滴 小滴 2 滴 小滴 4 滴 94 7 结果检查培养好后, 观察各号培养基中黑曲霉菌丝及孢子生长状况, 并做好记录 五 实验报告将实验结果填入表 2-4 中 表 2-4 营养元素对黑曲霉生长发育的影响菌丝生长情况孢子生长情况培养基有无沉淀菌膜厚薄菌膜色泽生长状况孢子疏密完全缺碳缺氮缺磷缺钾记载符合 : 优 , 良 + + +, 中 + +, 劣 +, 不发育 - 六 思考题 1 培养基的 ph 值为何要加酸调至 5 左右? 2 在缺碳培养基中黑曲霉生长有何特点? 原因何在? 26

27 实验十四 氧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 目的要求了解微生物生长与氧的关系, 学习其测定方法 二 基本原理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 将微生物分为好气性微生物 ( 包括微需气性微生物 ) 厌气性微生物和兼性厌气性微物三大类 需氧性测定是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项目之一 实验室中常用深层琼脂培养法测定氧气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根瘤菌 ( Rhizobium sp.) 大肠杆菌斜面菌种, 巴氏芽孢梭菌 (Clpasteuranum) 2 器材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 含琼脂 10g/L, 每管 12ml), 无菌水管 吸管 四 实验步骤 1 菌悬液制备用接种环按无菌操作法取根瘤菌 巴氏芽孢梭菌 大肠杆菌 1~2 环分别放入三支无菌水管中制成菌悬液 2 接种取已融化并保温在 50 左右的培养基 6 支, 用无菌吸管分别吸取菌悬液 0.1ml 接种于培养管中, 每种试验菌接种 2 个复复 接种后立即用手搓法 ( 见实验二十七图 1-28) 混匀, 待冷凝 3 培养置培养管于 28 下培养 3d 4 结果检查取出培养管, 观察并记录氧气对几种细菌生长的影响 五 实验报告观察并记录几种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部位, 将实验结果填入表 2-6 中 表 2-6 几种微生物与氧的关系测定结果 菌名 根瘤菌 大肠杆菌 巴氏芽孢梭菌 生长状况 呼吸类型 注 : 专性好气性 : 只生长在培养基表面 专性厌气性 : 只生长在培养基底部 兼性厌气性 : 生长在表面及整个培养基中 微需气性 : 在表面约 4mm 处生长最好 六 思考题 分析以上三种细菌与氧的关系 27

28 实验十五 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 目的要求了解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学习测定渗透压的方法 二 基本原理微生物生长受其基质渗透压的影响, 一般细胞的渗透压约为 3~6 个大气压, 除嗜盐微生物外, 一般细菌在高渗压溶液中易发生质壁分离, 在低渗压溶液内又易吸水过量而胀破 故适宜的渗透压是微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微生物耐渗透压的能力随菌种而不同 在细菌鉴定中, 常以耐盐性试验做为其特征之一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灵杆菌 黑曲霉 黄曲霉 根霉菌 酵母菌等的斜面菌种 2 器材无盐的牛肉膏蛋白胨溶液, 豆芽汁溶液 ;9ml 无菌水管,1ml 10ml 无菌吸管, 灭菌试管, 小铝锅 四 实验步骤 1 培养基配制(4 人一组 ) (1) 每组配制含 NaC1 5g/L 50g/L 100g/L 200g/L 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各 80ml, 分装于 16 支试管中, 每管 5ml, 加棉塞, 包扎, 灭菌, 并摆成斜面备用 (2) 每组配制含蔗糖 3g/L 30g/L 300g/L 600g/L 的豆芽汁蔗糖琼脂培养基各 80ml, 分装于 16 支试管中, 每管 5ml, 加棉塞, 包扎, 灭菌, 并摆成斜面备用 2 菌悬液制备将供试菌分别编号, 四种细菌编号为 B 1 B 2 B 3 B 4 ; 四种真菌编号为 F 1 F 2 F 3 F 4 取无菌水管 8 支, 编写相应号 按无菌操作法从供试菌斜面上取菌体或孢子少许, 接入编号相同的无菌水管中制成菌悬液待用 3 接种 培养取含不同 NaC1 浓度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斜面, 以划线法于斜面上接种各细菌悬液, 重复 2 管 ; 取含不同蔗糖浓度的豆芽汁斜面, 以划线法于斜面上接种霉菌孢子悬液或酵母菌悬液, 重复 2 管 ; 做好标记, 置 28 培养 细菌于 2~3d 后检查, 真菌于 4~ 5d 检查 五 实验报告将观察结果分别记入表 中 表 2-9 NaC1 对细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NaC1 浓度 5g/L 50g/L 100g/L 200g/L 28

29 B 1 B 2 B 3 B 4 表 2-10 蔗糖对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蔗糖浓度 3g/L 30g/L 300g/L 600g/L F 1 F 2 F 3 F 4 注 : 记载符合 -: 不生长,+: 生长,+ +: 生长较好,+ + +: 生长最好 六 思考题 1 渗透压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机理是什么? 2 通过实验你认为加工盐腌食品和蜜饿果品应选用的腌制溶液, 其盐或糖的最低浓度应是多少? 为什么? 29

30 实验十六 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 一 目的要求学习拮抗作用的试验方法, 观察微生物间的拮抗现象及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二 基本原理拮抗作用是土壤微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关系 它是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异性代谢产物一抗生素, 具有抑制或杀死另一些微生物的作用 能产生抗性素的微生物称为抗生菌 衡量抗生菌或抗生素抗菌作用的强弱, 常以其对某些微生物产生拮抗作用所形成的抑菌圈的大小来表示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 2 波林麦芽汁琼脂平板上培养 3d 的青霉素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上培养 3d 的 5406 放线菌 棉立枯病菌 (Rhizoctoniasolani kuehn)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萤光杆菌 变形杆菌 (Proteus) 等斜面菌种 2 器材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 每支 15ml),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 每支 15ml), 青霉素, 链霉素, 无菌培养皿, 无菌水管, 无菌吸管, 无菌打孔器, 镊子 解剖针, 接种环, 接种针,0.6cm 的园形滤纸片 四 实验步骤 ( 一 ) 微生物间的拮抗试验 1 菌块法 (1)5406 放线菌对棉立枯病菌的拮抗试验取融化并保温在 50 左右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管, 倾入无菌培养皿中, 使冷凝成平板 按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挑取立枯病菌菌丝接种于平板中心 ; 再取 5406 放线菌菌块 3~4 块 ( 用解剖针划取 ), 均匀分放在平板的 3~ 4 处, 然后将皿正放或倒置于 28 下培养 4d 观察结果, 并测量抑菌圈的大小 ( 图 2-2) (2) 青霉菌对葡萄球菌的抑菌效应取融化并保温在 50 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一管, 按无菌操作法接入 2~3 环葡萄球菌于培养基中, 轻轻摇动 ( 以手搓法搓摇 ) 后, 倾入无菌皿中 在未凝固前, 迅速取经灭菌打孔器制备的青霉菌块 2~3 块 ( 用无菌打孔器在青霉菌平板上打孔制成 ), 小心放入培养基中 ( 分 2~3 点放置 ), 使菌块与培养基凝固在一起 将皿置低温 10 以下保持 12~14h, 使菌块中的抗菌素扩散后, 然后将皿倒置于 28 下培养 3~4d, 观察青霉菌对葡萄球菌的拮抗现象, 并测定抑菌圈的直径 30

31 2 平板划线法 (1) 细菌悬液的准备用接种环按无菌操作法分别制备葡萄球菌 朋肠杆菌 荧光杆菌 变形杆菌的菌悬液备用 (2) 制平板取融化并保温在 50 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1 管, 倒入无菌培养皿中 在未凝固前, 用镊子迅速取制好的条状青霉菌块一条 ( 用灭菌刀片或用解剖针划制 ) 放于皿的一侧, 使其与培养基一起凝固 (3) 接种用接种环分别取已制好的细菌悬液, 于平板上划一条直线, 划线方向与青霉菌菌苔垂直, 各线条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于皿底做好各菌的标记 将皿置于低温 (10 以下 ) 下保持 12~14h, 然后倒置移入 28 下培养 3~4d 观察青霉菌对几种测试菌的拮抗作用 ( 图 2-3) ( 二 ) 抗生素药剂的抑菌试验 ( 滤纸片法 ) 1 抗生素标准液的配制精确称取青霉素 (P) 链霉素 (S) 已知含量的标准品, 以磷酸缓冲液配制成 单位的溶液放入 6cm 培养皿中, 将灭过菌的园形滤纸片数张分别浸入各浓度的药剂中 2 制含菌平板取融化并保温在 48 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高层培养基 2 支, 分别接入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2 环, 轻轻摇匀, 迅速倒入无菌培养皿中, 待冷凝成平板, 做好标记 3 加药剂用无菌镊子由低浓度顺序分别夹取浸药滤纸片 ( 控净药液并稍晾干 ), 放在含菌平板的不同位置上, 做好标记 4 培养将培养皿倒置于 28 下培养 24~48h 后, 观察结果 5 结果检查取出培养皿观察药剂对试验菌的抑菌作用, 并测量抑菌圈大小 ( 直径 ) 五 实验报告记录试验结果, 分析微生物之间和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拮抗关系 六 思考题 1 何谓拮抗作用? 举例说明微生物间的拮抗关系 2 拮抗作用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 31

32 实验十七 紫外线对微生物致死作用的试验 一 目的要求了解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原理, 学习其试验方法 二 基本原理紫外线对微生物有强烈的致死作用 波长 260mm 左右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 其杀菌机制是短波的紫外线引起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光化学反应 但微生物对紫外线的吸收与剂量有关 剂量高低是由紫外灯的功率, 照射距离与照射时间而定 高剂量使微生物致死, 低剂量引起细胞发生变异, 因此紫外线在微生物的诱变育种和消毒灭菌中有重要意义 紫外线穿透力很弱, 普通玻璃 薄纸 水层等均能防止其透过 故紫外线只限于进行物体表面或接种室的空气灭菌 经紫外线照射后的受损细胞, 遇光则有光复活现象, 故处理后的接种物应避光培养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培养 24~48h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灵杆菌 2 器材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无菌水管, 无菌培养皿, 无菌吸管 (1ml), 无菌刮铲, 灭菌图案纸 ( 牛皮纸或黑纸 ), 紫外灯 四 实验步骤 1 制平板取无菌培养皿 2 副, 将已融化并冷却至 50 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按无菌操作法倒入培养皿中, 使冷凝成平板 2 菌悬液制备取无菌水管 2 支, 以无菌操作法分别取葡萄球菌和灵杆菌各 1 环, 接入无菌水管中充分摇匀, 制成菌悬液 3 接种用无菌吸管吸取已制好的菌悬液各 0.1ml, 分别接种于二个平板上, 用无菌刮铲涂匀, 随即用无菌镊子来取无菌图案纸一张, 小心放于接种好的培养皿中央 ( 图 4-2) 4 紫外线处理紫外灯箱先开灯预热 2~3min 再将上述培养皿置于紫外灯下, 打开皿盖 在 30cm 距离处照射 5~8min, 小心地取下图案纸, 盖上皿盖 用黑布或厚纸遮盖, 送入培养箱 5 培养将培养皿于 28~30 温度下培养 48h 6 结果检查取出培养皿观察并分析平板上细菌生长的状况 五 实验报告 32

33 记述并图示平板上细菌生长的状况 六 思考题 1 紫外线菌的原理是什么? 2 紫外线照射时, 为何要打开皿盖? 33

34 实验十八 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 目的要求了解化学药剂的杀菌和消毒作用, 并掌握常用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二 基本原理一些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或杀死作用 因此, 在实验室和生产上常利用某些化学药剂进行杀菌或消毒 不同的药剂或同一药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能力不同 此外, 药剂浓度 作用时间及环境条件不同, 其效果也不同 应用前需进行试验, 灵活选择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培养 24~38h 的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斜面菌种 2 器材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无菌培养皿无菌水管, 无菌吸管 (1ml), 无菌刮铲, 无菌镊子, 直径 0.6cm 的无菌圆形滤纸片,1g/L HgCl 2,5g/L AgNO 3,5g/L CuSO 4,50g/L 石碳酸 四 实验步骤 1 制平板取无菌皿 3 副, 将已融化并冷却至 50 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按无菌操作法倒入培养皿中, 使冷凝成平板 2 制备菌悬液取无菌水管 3 支, 用接种环分别取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各 1~2 环接入无菌水管中, 充分混匀, 制成菌悬液 3 接种用无菌吸管分别吸取已制好的菌悬液 0.1ml 接利于平板上, 用无菌刮铲涂匀 注意做好标记 4 加药剂用无菌镊子夹取滤纸片, 分别浸蘸 1g/L HgCl 2 5g/L AgNO 3 5g/L CuSO 4 和 5g/L 石炭酸溶液, 稍风干, 分别平铺于同一含菌平板上, 注意药剂之间勿互相沾染 于培养皿背面做好标记 ( 图 2-5) 5 培养将培养皿置于 28 下培养 48~72h. 6 结果检查取出培养皿观察滤纸片周围有无抑菌圈产生, 并测量抑菌圈之大小 五 实验报告将测量结果填于表 2-11 中, 并分析比较各药剂的杀菌效能 表 2-11 化学药剂对细菌的抑菌效果 ( 抑菌圈直径 cm) 消毒剂 HgC1 2 (1g/L) AgNO 3 (5g/L) CuSO 4 (5g/L) 石炭酸 (50g/L) 大肠杆菌 34

35 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六 思考题 1 指出以上各化学药剂的抑菌机遇 2 分析比较各药剂对试验菌的药效结果 35

36 实验十九 淀粉水解试验 一 目的要求了解淀粉水解的原理, 学习淀粉水解试验方法, 检测细菌是否具水解淀粉的能力 二 基本原理许多细节务产生淀粉酶, 能水解培养基中的淀粉为无色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 遇碘不再变蓝, 故可用以鉴定某菌是滞具水解淀粉的能力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培养 24~48h 的大肠杆菌及枯草杆菌的斜面菌种 2 器材含淀粉的牛肉膏蛋白胨球脂培养基 ( 每管 15ml)( 附录一,36), 路哥氏碘液 无菌培养皿 四 实验步骤 1 制平板取已融化并保温在 50 的含淀粉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2 支, 分别倒入 2 副无菌培养皿中, 静置, 待冷凝成平板后, 将皿倒置, 使表面水分蒸发片刻 2. 接种按无菌操作法用接种针挑取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菌体少许, 等距排布点接于同一平板上, 重复两皿 ( 一般每皿可点种 3~5 个菌株 ) 做好标记,28 下培养 2~4d 3. 检查形成菌落后, 于平板上滴加碘液数滴, 轻轻旋转培养皿, 使碘液铺满全皿为度 若菌落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 说明淀粉被水解 ; 透明圈的大小, 说明该菌水解淀粉能力的大小 ; 反之, 则示该菌不产淀粉酶, 无水解淀粉的能力 ( 图 2 10) 五 实验报告列表记录实验结果报告之 六 思考题淀粉水解的原理是什么? 本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微生物? 36

37 实验二十 石蕊牛奶试验 一 目的要求了解石蕊牛奶产生变化的原理, 学习细菌鉴定的方法 二 基本原理牛奶中主要含有乳糖和酪蛋白等, 不仅是细菌生长发育的良好培养基, 而且可用以测定细菌的生化特性 不同细菌对牛奶各成分的分解利用是不同的, 常用石蕊作为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石蕊在中性时呈淡紫色, 酸性时呈红色, 碱性时呈蓝色, 还原时自下而上地褪色变色 以此特征来鉴定细菌 细菌对牛奶的作用有六种情况 1. 产酸 细菌发酵乳糖产酸, 使石蕊变红 2. 产碱 细菌分解酪蛋白产生氨等碱性物质, 使石蕊变监 3. 胨化 细菌产生蛋白酶, 使酪蛋白分解, 故牛奶变得比较澄清而略为透明 4. 酸凝固 细菌发酵乳糖产酸, 使石蕊变红, 当酸度很高时, 可使牛奶凝固 5. 凝乳酶凝固 有些细菌能产生凝乳酶, 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 此时牛奶常呈蓝色或不变色 6. 还原 细菌生长旺盛, 使培养基氧化还原电位降低, 因而石蕊还原褪色 以上所述 1 5 种反应情况中, 石蕊均可还原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培养 24h 的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斜面菌种 2. 器材石蕊牛奶培养基 ( 附录一,37), 接种环 四 实验步骤 1. 接种培养取石蕊牛乳培养基 6 管, 除二管不接种作对照外, 其余 4 管用接种环分别接入大肠和枯草杆菌, 每菌重复 2 管 接种完毕, 置 30 下保温培养 2. 结果检查于 3d 5d 7d 14d 分别观察一次, 记录结果 五 实验报告将观察结果填入表 2-14 表 2-14 细菌对牛奶的作用结果 菌种 观察时间 (d) 颜色反应凝乳胨化酸凝固氧化还原产气 37

38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注 : 记载符号 : 有反应 +, 无反应 - 颜色反应, 氧化还原等用文字记录 六 思考题 1 怎样区分细菌对牛奶作用的六种反应情况? 2 石蕊牛奶试验有何实践意义? 38

39 实验二十一 明胶水解试验 一 目的要求了解明胶水解的原理, 学习穿刺接种的方法 二 基本原理明胶是一种动物性蛋白, 其水解 ( 液化 ) 是由于某些细菌能分泌蛋白酶使蛋白质降解之故 水解后其分子变小, 虽然在低于 20 的温度下, 亦不再凝固 根据液化的程度, 以判断细菌产酶能力的大小与液化特征, 此实验是鉴定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之一 明胶培养基本身具有低于 20 凝固为固体 高于 24 则自行液化的特性, 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和观察的温度, 如高于 24 时, 则需经低温处理 三 实验材料 1 菌种培养 24h 的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灵杆菌斜面菌种 2 器材明胶柱状培养基 (4.5ml), 明胶琼脂高层培养基 ( 每管装 15ml) 附录一,27), 无菌培养皿, 酸性升汞液 ( 附录七,1), 接种针 四 实验步骤 ( 一 ) 穿刺法 1 接种培养取明胶柱状培养基 8 管, 除二管不接种作为对照外, 其余 6 管用接种直针在柱状培养基中央, 分别接入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灵杆菌, 每种菌重复二管 于 20 温度下培养 2d 7d 15d 观察 若有的菌不能在 20 生长, 可于 30 下培养后, 放入冰箱或冰浴中, 待对照管凝固后, 才能观察液化程度 2 结果检查培养好后, 轻轻拿出培养物 ( 勿摇动 ), 在 20 以下的室温或经低温处理后, 观察菌的生长与液化明胶的程度 若菌已生长, 明胶表面无凹陷且为稳定的凝块, 则为明胶水解阴性 ; 如明胶凝块部分或全部在 20 以下变为可流动的液体, 则为明胶水解阳性 ; 如菌已生长, 明胶未液化, 但明胶柱状表面菌苔下出现凹陷小窝 ( 须与对照管比较, 因培养时间过久水分失散, 也会有凹陷 ) 为轻度水解 按阳性记录 其液化类型记载见实验二十八图 1-35 ( 二 ) 明胶平板法 1 制平板取已融化冷却至 50 左右的明胶琼脂高层培养基 4 管, 倒入 4 副无菌培养皿内, 使冷凝成平板 2 接种 培养用接种针挑取待测菌, 在平板上作等距离点接 ( 每个平板可接 3~5 39

40 种菌, 重复二皿 ); 另二皿不接种作对照 接种完毕, 置 28 下培养 2~3d 3 结果检查待菌落生长丰厚后取出平板, 于皿中滴加 8~10ml 酸性升汞液, 轻轻旋转培养皿使复盖均匀, 放置 10~15min 进行观察 若菌落周围围出现透明圈者记为阳性, 说明该菌具有蛋白酶, 能液化明胶 透明圈的大小表明酶活力的大小 未水解的明胶与汞盐作用形成白色沉淀, 即示阴性 注意事项 : 1 这种培养基适用于中温菌类蛋白酶活的测定 2 升汞试剂剧毒, 用时应特别小心 五 实验报告将实验结果填于表 2-15 表 2-15 细菌对明胶液化结果 菌种 明胶液化 2d 7d 15d 平板法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灵杆菌 对 照 六 思考题 明胶水解的原理是什么? 试试验有何实践意义? 40

41 实验二十二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 一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食品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的基本方法, 了解一些主要食品的卫生指 标 二 基本原理 食品中细菌污染的程度, 反映了食品的一般卫生质量, 以及食品在产 储 运 销过程 中的卫生措施及管理情况 细菌总数是指 1g 或 1ml 被检食品中, 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的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指一群在 37,24h 能发酵乳糖, 产酸 产气 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 无芽孢杆菌 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 故以此作为被粪便污染指标, 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 量, 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系以 100ml(g) 检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数 (MPN) 来表示, 其含义是指 100ml(g) 食品内含有大肠菌群数的实际数值 ( 表 7-3) 三 实验材料 1 待检样品表列食品之一 2 器材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乳糖胆盐发酵液管 ( 内倒置小管 ), 伊红美蓝琼脂 平板, 乳糖发酵液管 ( 内倒置小管 )( 附录一,58,60~62), 灭菌生理盐水 (9ml 90ml 225ml 的 0.85%NaC1 溶液 ), 革兰氏染色液, 均质器或研钵, 无菌皿 无菌吸管 (1ml,10ml), 显微 镜, 灭菌采样瓶 ( 管 ) 等 主要食品卫生指标见表 7-3 表 7-3 一些主要食品卫生指标 ( 微生物 ) 食品种类细菌数个 /ml(g) 大肠杆菌群最近似数致病菌 酱类 醋类 <5000 <30, 醋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腐乳类 豆豉 酱菜类 <30 不得检出 豆腐干 豆腐 豆腐片 <5000 <70 不得检出 凉粉 <500 <30 不得检出 消毒牛乳 甜炼乳 <3000 <40 不得检出 全脂奶粉 <5000 <40 不得检出 瓶装汽水 果汁饮料 <100 <5 不得检出 全啤酒 <1000 <50 不得检出 发酵酒 ( 熟啤酒 黄酒 黄酒 <50 <3 不得检出 葡萄酒 ) 罐头制品 微生物指标规定无致病菌及微生物引起的腐败现象 41

42 四 实验步骤 1 细菌总数的测定 (1) 样品采集不同的待检样其取样方法随样品而定 总原则是取样应有代表性, 均匀性, 典型性 应多点采样, 且无菌操作 (2) 样品稀释取 10ml 无菌吸管以无菌操作法吸取液体样品 10ml 或以无菌称样纸称取固体样品 10g, 加入盛 90ml 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 充分振荡 15min, 再以 10 倍稀释法依次稀释为 ( 稀释度以待检样污染程度而定 ) (3) 接种 培养取 1ml 无菌吸管 3 支, 分别吸取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各 1ml, 放入与稀释度编号相同的培养皿中, 每个稀释度重复二皿, 立即倒入已融化并保温以 50 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约 15ml, 轻轻转动平皿使之混匀, 静置冷凝成平板后, 倒置于 37 培养 24h, 取出计数 平皿内细菌菌落数乘以计数皿的稀释倍数, 即得每毫升 ( 克 ) 样品所含细菌的总和 菌落计烽的方法与原则见实验九十六 2 大肠菌群的测定 (1) 检样的稀释以无菌操作法取待检样 25ml( 或 25g), 放于含有 225ml 灭菌生理盐水或其它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 ( 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株 ) 或灭菌研钵内, 经充分振荡或研磨制成 10-1 的稀释液 固体检样最好用均质器, 以 8000~10000r/min 的速度处理 1min, 再做成 10-1 稀释液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待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 再依次稀释成 或更高 (2) 乳糖发酵试验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 接种量为 10ml 者, 用双倍乳糖发酵管 ;1ml 以下者, 用单倍乳糖发酵管 每一稀释度接种 3 管, 置 36±1 温度下, 培养 24±2h 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 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 ; 如有产气者, 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3) 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以划线法转接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 置 36±1 温度下, 培养 18~24h, 取出观察菌落形态, 并作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4) 证实试验 ( 即复发酵试验 ) 在上述平板上, 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落 1~2 个进行革兰氏染色, 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 置 36±1 温度下, 培养 24±2h, 观察产物情况 凡乳糖管产气, 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 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 如乳糖管不产气或革兰氏染色阳性, 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 大肠菌群检验程序见图

43 五 实验报告 1 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的阳性管数, 按表 7-4 报告你所作的食品检样 100ml(g) 中的大肠菌群最近似数 2 所测食品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是否符合卫生指标? 六 思考题为什么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要经过复发酵试验才能证实 检样 稀释 乳糖胆盐发酵管 24±2h (36±1) 不产气 产 气 大肠菌群阴性 伊红美蓝琼脂平板 (36±1),18~24h 报 告 革兰氏染色 乳糖发酵管 (36±1),24±2h 革兰氏阳性 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产气 不产气 大肠菌群阴性 大肠菌群阴性 大肠菌群阳性 报告报告 报 告 图 7-2 大肠菌群检验程序 表 7-4 大肠菌群最近似数 (M.P.N) 检索表 阳性管数 MPN 95% 可信限 43

44 1ml(g) 3 0.1ml(g) ml(g) 100ml(g) 上限 下限 < < < 阳 性 管 数 MPN 95% 可信限 1ml(g) ml(g) 0.01ml(g) 100ml(g) 上限 下限 <

45 >24000 注 :1 本表采用 3 个稀释度 1ml(g)0.1ml(g)0.01ml(g) 每稀释度 3 管 1 表内所列检样量如改用 10ml(g), 1ml(g) 和 0.1ml(g) 时, 表内数字相应降低 10 倍, 如改用 0.1ml(g), 0.01ml(g) 和 0.001ml(g) 时, 则表内数字应增加 10 倍, 其 余可类推 45

附件1:理论课程撰写模板

附件1:理论课程撰写模板 河北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 110110 课程名称 :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学分学时 : 1.5 学分 51 学时 开课单位 : 撰稿人 : 审核人 :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微 马建薇 2015 年 5 月 20 日制 ( 修 ) 订 环境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10110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学分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CAB5D1E9D2BB2D2DC6D5CDA8B9E2D1A7CFD4CEA2BEB5B5C4CAB9D3C3BCB0CFB8BEFAB5C4BCF2B5A5C8BEC9ABBACDB8EFC0BCCACFC8BEC9AB2E707074>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CAB5D1E9D2BB2D2DC6D5CDA8B9E2D1A7CFD4CEA2BEB5B5C4CAB9D3C3BCB0CFB8BEFAB5C4BCF2B5A5C8BEC9ABBACDB8EFC0BCCACFC8BEC9AB2E707074>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教学研究组 微生物学实验 Lab work on Microbiology 实验指导教师 : 涂璇 实验室规章制度及实验基本要求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爱护实验仪器设备 2. 实验前要写预习报告, 了解目的 原理和基本方法, 做到心中有数 思路清晰 3. 进入实验室要签名, 指导老师检查预习报告 4. 实验操作要细心谨慎, 严格遵守操作规则, 认真进行观察, 做好实验记录

More information

材料 方法

材料 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陆敏 许黎明 吴宏宇 张继恩 李国栋 黄青山 溶葡萄球菌酶 是一种能高效裂解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肽链内切酶 已有研究表明其能够有效预防和去除奶牛乳腺中葡萄球菌的感染 但该酶在牛奶中的性质研究还缺少详细的研究数据 现对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牛奶中的一些性质进行研究 检测了加入溶葡萄球菌酶后牛奶性状的变化和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牛奶中的酶活的稳定性以及溶葡萄球菌酶在牛奶中的抑 杀菌活性 结果显示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未改变牛奶的外观性状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黄雪莲等 响应面优化绿色木霉菌培养基 材料与方法 菌种 仪器与试剂 菌种的活化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优化试验 优化工艺的验证 数据处理 结果与分析

第 期 黄雪莲等 响应面优化绿色木霉菌培养基 材料与方法 菌种 仪器与试剂 菌种的活化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优化试验 优化工艺的验证 数据处理 结果与分析 第 卷第 期 年 月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响应面优化绿色木霉菌培养基 黄雪莲 于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 广东广州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绿色木霉菌的培养基进行优化 通过测量不同营养条件下绿色木霉 菌落生长直径研究其生物学特性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 选定葡萄糖添加量 丙氨酸添加量和磷酸二氢钾添加量 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实验 建立二次回归方程 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 绿色木霉菌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BB7BEB3CEA2C9FACEEFCAB5D1E9CDEAD5FB302E646F63>

<4D F736F F D20BBB7BEB3CEA2C9FACEEFCAB5D1E9CDEAD5FB302E646F63>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书 王华主编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2007 年 10 月 目 录 微生物实验须知 3 实验一显微镜使用与细菌染色法 5 实验二放线菌与霉菌形态观察 10 实验三污水环境细菌运动性与原生动物 藻类的形态观察 11 实验四微生物的大小测定与数量的测定 12 实验五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16 实验六环境微生物的分离与生理鉴定实验 18 实验七环境微生物分离与生理鉴定结果检查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3538CAB3C6B7CEA2C9FACEEFD1A7BCECD1E92020BEFAC2E4D7DCCAFDB2E2B6A8B8C42E646F63>

<4D F736F F D203538CAB3C6B7CEA2C9FACEEFD1A7BCECD1E92020BEFAC2E4D7DCCAFDB2E2B6A8B8C42E646F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aerobic plate count 2010-03-26 发布 2010-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4789.2-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CEA2C9FACEEFC9FACEEFD1A7CAB5D1E9D6B8B5BC2D E31B6A82C2E646F63>

<4D F736F F D20CEA2C9FACEEFC9FACEEFD1A7CAB5D1E9D6B8B5BC2D E31B6A82C2E646F63> 中国农业大学自编教材 微生物生物学实验指导 生物学理科基地教材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微生物及免疫学系 2010 年 1 月 目录 实验规则 2 实验一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3 实验二细菌的简单染色 7 实验三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10 实验四细菌的芽孢染色 12 实验五细菌的荚膜染色 14 实验六细菌的鞭毛染色及其运动性观察 16 实验七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19 实验八酵母菌形态及细胞结构的观察 23 实验九丝状真菌形态观察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图 1 1 传染病的特征 9 T h1 T h2 细胞调节机制简图 正调节 负调节 细胞因子与细菌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有实验表明 细胞因子与细菌之间 存在有互利和互抑双重效应 例如 T N Fα 和 IFNγ 可抑制放线菌的生长而 IL 6 的作用则 反之 IL 1 2 和 GM CSF 可促进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而 IL 1ra 可抑制之 研究表 明 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有与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产气荚膜梭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 修改了样品制备过程 ; 修改了培养基与试剂 ; 修改了操作步骤 ; 修改了菌数计算部分 ; 增加了附录 A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产气荚膜梭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 修改了样品制备过程 ; 修改了培养基与试剂 ; 修改了操作步骤 ; 修改了菌数计算部分 ; 增加了附录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789.13 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产气荚膜梭菌检验 2012-05-17 发布 2012-07-17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4789.13 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产气荚膜梭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 4789.13 2003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 修改了样品制备过程

More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 显微镜使用技术

第一部分  显微镜使用技术 环境生物学实验指导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王新伟编 2009.3 目 录 第一部分微生物实验基本技术... 1 实验 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 实验 2 培养基种类与配制程序... 8 实验 3 培养基及器皿的消毒和灭菌... 15 实验 4 无菌操作 接种技术和培养方法... 20 实验 5 微生物大小和数量测定... 27 第二部分环境中的微生物 ( 空气 水 ) 检测... 36

More information

云 南 农 业 大学 学报 菌病 害 标 本 种 分 别 选择 新 鲜 症 状 典 型的 标 本 又 或 直 接抱 子 振 落 法 进 行单 抱 分 离 箱 提 精选 小 麦 种 子 片 灭 菌 水 冲洗 两组 径 对 照 用 清水 粒 置入 倍 鉴定 先将 系列 浓 度 产 生 菌 的鉴 定 天

云 南 农 业 大学 学报 菌病 害 标 本 种 分 别 选择 新 鲜 症 状 典 型的 标 本 又 或 直 接抱 子 振 落 法 进 行单 抱 分 离 箱 提 精选 小 麦 种 子 片 灭 菌 水 冲洗 两组 径 对 照 用 清水 粒 置入 倍 鉴定 先将 系列 浓 度 产 生 菌 的鉴 定 天 !! 云 南 农 业 大学 学报 菌病 害 标 本 种 分 别 选择 新 鲜 症 状 典 型的 标 本 又 或 直 接抱 子 振 落 法 进 行单 抱 分 离 箱 提 精选 小 麦 种 子 片 灭 菌 水 冲洗 两组 径 对 照 用 清水 粒 置入 倍 鉴定 先将 系列 浓 度 产 生 菌 的鉴 定 天 抱子 形状 定 件 观察 菌 的 生 长 色 泽 菌落 形 态 着生部位 然 后 用 黑暗 法

More information

刘陈立 邵宗泽 以柴油为惟一碳源 从胜利油田黄河码头和厦门储油码头两个海水样品中富集得到两组柴 油降解菌 共 株细菌 株真菌 它们对柴油都有降解能力 鉴定结果表明这 株细菌 中有 株摩加夫芽孢杆菌 株施氏假单胞菌 株腊样芽孢杆菌 株反硝化产碱杆菌 株阿氏葡萄球菌 株食烷菌和 株类似很小海旋菌的未知新菌 其中 对柴油的降解能力最强 已 报道的食烷菌属中其他种的同源性最高 为 表明它是该属中的一个新种

More information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 二 ) 考核方式实验操作 + 数据处理 ( 三 ) 试卷内容结构 1. 操作技能考核准备通知单 ( 考核所需场地 设备 材料 工具及其他准备要求 ); 2. 操作技能考核试卷 ( 试题名称 分值 考核形式 ); 精心选择典型实验操作项目 ;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 二 ) 考核方式实验操作 + 数据处理 ( 三 ) 试卷内容结构 1. 操作技能考核准备通知单 ( 考核所需场地 设备 材料 工具及其他准备要求 ); 2. 操作技能考核试卷 ( 试题名称 分值 考核形式 ); 精心选择典型实验操作项目 ; "3+2" 食品科学与工程转段考核 专业基本技能测试 考试大纲 ( 注 : 专科阶段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 ; 本科阶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 Ⅰ. 考试性质 食品检测技术 3+2 专本贯通培养专业技能考试大纲是为 2014 级专本贯通升入山东师范大学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省级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专科阶段实践课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以及科学严密的实践操作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More information

GB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杆菌计数 本标准与 GB/T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 将 第二法大肠杆菌 VRBMUG 平板计数法 改为 大肠埃希氏菌平板计数法 ( 第二法

GB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杆菌计数 本标准与 GB/T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 将 第二法大肠杆菌 VRBMUG 平板计数法 改为 大肠埃希氏菌平板计数法 ( 第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78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 57 发布 77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GB 4789.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4789.8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杆菌计数 本标准与 GB/T 4789.88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 将 第二法大肠杆菌 VRBMUG 平板计数法

More information

105 化学消毒剂按其效力不同可 分为哪几类 1 灭菌剂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使 其达到灭菌效果 2 高效消毒剂 杀灭一切细菌繁 殖体 包括分枝杆菌 病毒 真菌及其 孢子 并对细菌芽孢有显著杀灭作用 3 中 效 消 毒 剂 杀 灭 细 菌 繁 殖 体 真菌 病毒等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其 他微生物 4 低效消毒剂 只能杀灭细菌繁 殖体 亲脂病毒和某些真菌 106 化学消毒剂的适用原则是什 么 1 坚持合理使用的原则

More information

微生物学通报 Microbiology China 研究报告 NOV 20, 2010, 37(11):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机理 * 钱丽红陶妍

微生物学通报 Microbiology China 研究报告 NOV 20, 2010, 37(11):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机理 * 钱丽红陶妍 微生物学通报 Microbiology China tongbao@im.ac.cn 研究报告 NOV 20, 2010, 37(11): 1628 1633 2010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机理 * 钱丽红陶妍 谢晶 ( 201306) 摘要 : 以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的铜绿假单胞菌为试验菌,

More information

杨锐 方文雅 单媛媛 陈海敏 孙雪 叶央芳 为研究藻际微生物多样性与紫菜健康养殖的关系 从江苏南通 养殖 山东青岛 野生 浙江温州 养殖 三地的条斑紫菜叶状体和江苏东台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及其周围的海水样品中分离 了条斑紫菜外生细菌 根据菌落特征和菌体形态将获得的 株细菌分为 种表型 片段 分析结合序列测序比对结果表明 这些菌株与假交替单孢菌 嗜冷单胞菌 和芽孢杆菌 等 属相应菌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通过对条斑紫菜外生细菌区系多样性分析得出

More information

武洪庆 田 黎 张久明 温占波 用 方法对黄杆菌属产红色素菌株 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 首先用部分重复因子实验对培养基组分蛋白胨 酵母粉 葡萄糖及 浓度对菌株产红色素的影 响进行评价 找出主要影响因子为葡萄糖和 浓度 两者均为正影响 其他组分对色素含量的 影响不显著 第二步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 最后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 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 菌株在优化培养基中培养较初始培养基色素含量提高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附录 A 实验室结果统计汇总和评价... 1 附录 A1 菌落总数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1 附录 A2 大肠菌群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5 附录 A3 粪大肠菌群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9 附录 A4 大肠杆菌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附录 A5 沙门氏菌项目结果

目录 附录 A 实验室结果统计汇总和评价... 1 附录 A1 菌落总数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1 附录 A2 大肠菌群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5 附录 A3 粪大肠菌群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9 附录 A4 大肠杆菌项目结果汇总和统计评价 附录 A5 沙门氏菌项目结果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 CNAS PT0026 ACAS-PT030 食品微生物学能力验证计划 中期报告 2014 年 10 月 13 日 本报告是中国检科院测试评价中心 (ACAS) 组织的 ACAS-PT030 食品微生物能力验证计划的中期报告 该中期报告供实验室参考, 结果以最终的结果报告单和技术报告为准 本能力验证计划中定量检测项目按照 ISO13528 标准, 采用稳健统计技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微生物总

Microsoft Word - 微生物总 微生物学实验讲义 内蒙古科技大学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自治区基础生物实验示范中心 基础生物教学部 2009 年 10 月 - 1 - 目 录 实验一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灭菌与消毒实验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三革兰氏染色法实验四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实验五微生物接种技术实验六细菌简单染色法实验七酸乳中乳酸菌的测定实验八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实验九细菌总 DNA 的提取实验十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实验十一微生物遗传实验

More information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指导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指导 兽 医 临 床 诊 断 学 实 验 指 导 河 北 科 技 师 范 学 院 动 物 科 学 系 临 床 兽 医 学 实 验 室 2009 年 2 月 目 录 学 生 实 验 守 则... 3 实 习 一 动 物 的 接 近 保 定 和 基 本 检 查 法...4 实 习 二 临 床 基 本 检 查 法 及 一 般 检 查...10 实 习 三 循 环 系 统 的 临 床 检 查...15 实 习 四

More information

安全注意事项 2. 设置对焦模式 3. 变焦 1. 安装和卸下镜头 4. 固定变焦环 1 2 CHI-2

安全注意事项 2. 设置对焦模式 3. 变焦 1. 安装和卸下镜头 4. 固定变焦环 1 2 CHI-2 CHI EF 镜头使用说明书 EF24-70mm f/4l IS USM 感谢您购买佳能产品! 使用注意事项 如果将镜头从寒冷的环境拿到温暖的环境中, 镜头表面和内部零件可能会发生结露 高温可能导致镜头故障 特点 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请勿透过镜头或相机观看太阳或明亮的光源 无论镜头是否装在相机上, 请勿将没有盖上镜头盖的镜头置于太阳下 本说明中使用的符号 CHI-1 安全注意事项 2. 设置对焦模式

More information

真核微生物 霉菌真菌酵母菌覃菌 ( 蘑菇 ) 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丝状真菌 单细胞真菌 大型真菌 真核微生物的种类约占微生物总数的 95% 以上 从个体形态 群体形态 营养吸收 代谢类型 代谢产物 遗传特性 和生态分布诸方面, 真核微生物都展现出一幅多样化的画面

真核微生物 霉菌真菌酵母菌覃菌 ( 蘑菇 ) 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丝状真菌 单细胞真菌 大型真菌 真核微生物的种类约占微生物总数的 95% 以上 从个体形态 群体形态 营养吸收 代谢类型 代谢产物 遗传特性 和生态分布诸方面, 真核微生物都展现出一幅多样化的画面 真核生物的细胞特征 : 细胞核具有核膜 ; 能进行有丝分裂 ;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 ; 具有上述特征的微小生物 真核微生物 霉菌真菌酵母菌覃菌 ( 蘑菇 ) 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丝状真菌 单细胞真菌 大型真菌 真核微生物的种类约占微生物总数的 95% 以上 从个体形态 群体形态 营养吸收 代谢类型 代谢产物 遗传特性 和生态分布诸方面, 真核微生物都展现出一幅多样化的画面 本节主要内容

More information

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技术 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编著微生物课程组 8 年 月 前言近几年来, 随着微生物学科的迅猛发展, 教学内容更新较快 微生物被作为主干基础课列入了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并且实验课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出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 反映出本学科更具科学性 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实验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设置, 同时根据本校教学实验条件, 在参阅中外相关文献, 学习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和资料的基础上,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CEA2C9FACEEFD1A7CAB5D1E9D6B8B5BCB4F3C8AB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CEA2C9FACEEFD1A7CAB5D1E9D6B8B5BCB4F3C8AB2E646F63>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指 导 黄 文 芳 张 松 编 著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第 一 部 分 基 础 实 验 实 验 1 培 养 基 的 配 制 一 实 验 目 的 和 内 容 目 的 : 学 习 和 掌 握 配 制 培 养 基 的 一 般 方 法 和 步 骤 内 容 :1. 牛 肉 膏 蛋 白 陈 培 养 基 的 配 制 2. 高 氏 1 号 培 养 基 的 配 制

More information

6、培养 接种后,置培养管于28℃温度下培养5~7d

6、培养  接种后,置培养管于28℃温度下培养5~7d 食 品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指 导 实 验 一 环 境 中 微 生 物 的 检 测 一 目 的 要 求 了 解 环 境 中 微 生 物 的 存 生, 初 步 建 立 从 事 微 生 物 工 作 者 必 须 具 有 的 无 菌 概 念, 并 认 识 微 生 物 细 胞 的 群 体 结 构 菌 落 二 基 本 原 理 微 生 物 个 体 微 小, 种 类 繁 多 且 无 处 不 有, 但 肉 眼 不

More information

材料! 方法! # 基因的扩增及其序列分析

材料! 方法! # 基因的扩增及其序列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黄艳燕 黄靖华 卢福芝 孙靓 彭立新 周兴 黄日波 利用 的方法从鼠李糖乳杆菌基因组 中扩增到 乳酸脱氢酶基因 并连接到载体 上 构建表达质粒 将重组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 重组菌株经 诱导表达 电泳分 析表明 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 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 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乳酸脱氢酶的酶活 测得重组菌株的 乳酸脱氢酶活力为 最适反应温度为 最适 乳酸脱氢酶 克隆 表达 鼠李糖乳杆菌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31D3CDBEB5CAB9D3C3BCB0CFB8BEFAB5C4B9DBB2ECA1A2CFB8BEFABDD3D6D6>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31D3CDBEB5CAB9D3C3BCB0CFB8BEFAB5C4B9DBB2ECA1A2CFB8BEFABDD3D6D6>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林旭瑷 (Xu-ai Lin) 浙江大学医学院科研 C 楼 817 lxai122@163.com 88208294 微生物实验目的 书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巩固基础理论 基本概念 学习基本操作 树立无菌概念 实验室规则 接触到病原菌, 一定要坚持无菌操作 进实验室穿上白大衣, 离开时反折 严禁饮食,

More information

123

123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工程系 1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书 一 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计划学时比 48/48 二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三 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微生物学理论课程的补充和深化, 以实践环节为主, 围绕技术 综合和创新三个要素设计课程内容, 由附属于理论课的直观验证为主向着相对独立并以技术和技能为主 具有逐渐完善的学生考核体系的实验技术方向发展, 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More information

材料导报 研究篇 年 月 下 第 卷第 期 种球的制备 单步溶胀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洗脱处理 种子溶胀聚合机理 种球用量的影响

材料导报 研究篇 年 月 下 第 卷第 期 种球的制备 单步溶胀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洗脱处理 种子溶胀聚合机理 种球用量的影响 水相中 组氨酸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 表征及其识别性能研究 李思平等 李思平 徐伟箭 较佳工艺条件下 在水性体系中选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的单分散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 分别以组氨酸 甲基丙烯酸 或丙烯酸胺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为模板分子 功能单体和交联剂 合成了 组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研究了形貌 粒径及其分布以及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别以 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表征功能单体与交联剂之间的共聚情况

More information

试液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若供试品污染的微生物数较多, 低稀释级供试液可能影响微生物回收结果, 因此, 应选择低微生物污染的样品或选择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1) 试验组取上述制备好的供试液, 加入试验菌液, 混匀, 使每 1ml 供试液加菌量不大于 100cfu (2) 供试品对

试液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若供试品污染的微生物数较多, 低稀释级供试液可能影响微生物回收结果, 因此, 应选择低微生物污染的样品或选择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1) 试验组取上述制备好的供试液, 加入试验菌液, 混匀, 使每 1ml 供试液加菌量不大于 100cfu (2) 供试品对 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用于检查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包括微生物计数和控制菌检查 微生物计数包括需氧菌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和耐热菌数检查 控制菌检查包括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大肠埃希菌 沙门菌的检查 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防止再污染, 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414实验室.doc

Microsoft Word - 414实验室.doc 生物工程与技术基础实验与工程实训中心 微生物学实验室 ( 二 ) 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讲义 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编者 : 徐虹 李霜 陆利霞等 2005 年 3 月 实验须知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是 : 训练学生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 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 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某些微生物理论 同时, 通过实验 ; 培养学生观察 思考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

More information

臧晓南 张学成 王高歌 刘金姐 张晓辉 刘 滨 对两种丝状蓝藻 钝顶节旋藻和盐泽螺旋藻 在基因工程中常用作选择试剂的 种抗生素 氯霉素 氨苄青霉素 红霉素 链霉素 卡那霉素 庆大霉素和新霉素 的敏感性作比较实验 结果表明 两种蓝藻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既有共同的特点 也有 明显的差异 它们对红霉素 氯霉素和链霉素最敏感 致死浓度分别为 和 两种蓝藻对氨苄青霉素比较敏感 的氨苄青霉素即可抑制 和 的生长 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11.ppt [兼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11.ppt [兼容模式]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维护 2 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地方法 3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类型. 4 了解普通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及光路图 材料和仪器 生物显微镜, 测微尺, E 字 玻片标本, 香柏油等 实验内容 一 显微镜 二 植物制片技术 三 绘图法 一 显微镜 ( 一 ). 显微镜成像原理 ( 二 ). 显微镜的类型 ( 三 ). 显微镜的构造 ( 四 ). 使用显微镜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

More information

微生物学通报 JUN 20, 2008, 35(6): 913~917 Microbiology 2008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研究报告 紫甘薯花色苷色素的抑菌作用研究 1 韩永斌 2 朱洪梅 1* 顾振新 1 范龚健

微生物学通报 JUN 20, 2008, 35(6): 913~917 Microbiology 2008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研究报告 紫甘薯花色苷色素的抑菌作用研究 1 韩永斌 2 朱洪梅 1* 顾振新 1 范龚健 微生物学通报 JUN 20, 2008, 35(6): 913~917 Microbiology tongbao@im.ac.cn 2008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研究报告 紫甘薯花色苷色素的抑菌作用研究 1 韩永斌 2 朱洪梅 1* 顾振新 1 范龚健 (1. 210095) ( 2. 041004) 摘要 : 本文研究了紫甘薯花色苷色素抑制大肠杆菌

More information

微生物学实验(统稿)

微生物学实验(统稿) 教育部世行贷款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 微生物学实验 ( 统稿 ) 南开大学主编 副主编 2004.6 杨文博 李明春牛淑敏 编著者 杨文博白钢邢来君牛淑敏李明春陈月华 刁虎欣王津红刘春勇宋存江严冰杨建华 1 编者的话微生物学是开设生命科学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 农 林 医科院校和职业专科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在人类进入以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为领先学科的 21 世纪, 对于扮演生命科学研究中当红角色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微生物学的学习,

More information

骨, 用一小块纱布来回搓干净附在骨上的肌肉碎渣 剪掉股骨两端膨大的关节头, 然后用注射器吸取 5 ml 生理盐水, 插入股骨一端, 将骨髓细胞冲洗至 10 ml 的离心管中 可重复冲洗多次, 直至骨髓腔呈白色为止 3. 离心处理将所获得的细胞悬浮液以 1000 rpm 离心 10 min, 吸去上清

骨, 用一小块纱布来回搓干净附在骨上的肌肉碎渣 剪掉股骨两端膨大的关节头, 然后用注射器吸取 5 ml 生理盐水, 插入股骨一端, 将骨髓细胞冲洗至 10 ml 的离心管中 可重复冲洗多次, 直至骨髓腔呈白色为止 3. 离心处理将所获得的细胞悬浮液以 1000 rpm 离心 10 min, 吸去上清 生物医学实验 讲义 实验一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制备方法 2. 熟悉微核的形态特征 3. 了解微核检测的实际意义和应用范围 二 实验原理染色单体或染色体的无着丝点断片, 或因纺锤体受损而丢失的整个染色体, 在细胞分裂后期, 仍然遗留在细胞质中 末期之后, 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 被包含在子细胞的胞质内, 因比主核小, 故称为微核 大小应为主核的

More information

乔永民 黄长江 于 年 月在汕头湾采集了 个表层沉积物样品 测定了它们的细粒级组分 总有机质 铝 铁 锰 铜 锌 铅 镉 铬 镍 钴的含量 对其分布特征及其彼此之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并以南 海陆架区重金属含量为背景值计算了汕头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 结果表明 铁 锰 铜 锌 铅 镉 铬 镍 钴的含量范围分别为 其分布由汕头湾上游的榕江口至湾口呈波浪状递减 锰除外 汕头湾表层沉积物中各重金属

More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 实验指导 绪 论 绪 论 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和巩固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验操作 学生们可以熟悉和了解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最基本 最常用的实验方法的原理和具体的操作技术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 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More information

校园之星

校园之星 x x x x x x C H N O V x B x x x x S S x mm cm cm cm cm x x x x x x x x A A B X B B ml x x B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2015 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 生物性能室梁泽鑫 360959131@163.com 主要内容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概述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 微生物计数法 )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 控制菌检查法 ) 15 版药典水标准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概述 适用范围 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 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不适用于活菌制剂的检查环境要求 不低于

More informa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40 94 88 82 77 72 67 62 57 53 48 44 40 37 33 29 26 23 20 17 14 11 8 39 94 88 82 77 71 66 61 57 52 48 44 40 36 32 28 25 22 18 15 12 9 7 38 94 88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789.8 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 2016-08-31 发布 2017-03-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4789.8 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4789.8 2008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标准名称修改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12 - *$ 12 +$ *$,$ /+3 +$ 4$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DCEA2C9FACEEFBCC6CAFDB7A82D B0E6B8BDC2BCB9ABCABEB8E52E646F63>

<4D F736F F D DCEA2C9FACEEFBCC6CAFDB7A82D B0E6B8BDC2BCB9ABCABEB8E52E646F63> 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 微生物计数法 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 辅料等是否符合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 应按下述规定进行检验, 包括样品的取样量和结果的判断等 除另有规定外, 本法不适用于活菌制剂的检查 本检查法可采用替代的微生物检查法, 包括自动检测方法, 但必须证明替代方法等效于药典规定的检查方法 微生物计数试验应在受控洁净环境下的局部洁净度不低于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3137A1A1B7EBD3CECCCFA1A1A3A8C2DEA3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3137A1A1B7EBD3CECCCFA1A1A3A8C2DEA3A92E646F63>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16, 42(3):312 316. DOI:10.13331/j.cnki.jhau.2016.03.017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http://xb.ijournal.cn 荠菜提取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1,2 1,2 1,2 1,2* (1. 410128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34 卷第 3 期西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12 年 3 月 Vol.34 No.3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 (NaturalScienceEdition) Mar. 2012 文章编号 :1673 9868(2012)03 0144 05 1 泡菜中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分离研究 胡杨, 项松涛, 杨宇清, 郑一敏, 王琳琳, 胥秀英, 曾品涛, 李杰

More information

酸乳的制作 和乳酸菌的分离

酸乳的制作 和乳酸菌的分离 实验 5 酸乳的制作和乳酸菌的分离 本次实验内容包括 : 酸乳的制作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划线分离与斜面接种技术 第一部分 : 酸乳的制作 酸乳的营养价值 酸乳能在肠道内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经常饮用酸乳, 其中含有的活性乳酸菌在肠道内繁殖, 产生的乳酸能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人体产生毒素, 保证人体健康 乳酸菌在人体肠道的发酵过程中亦促进了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的产物能使人体消化腺机能增强,

More information

<ECE9D2B32E6D7073>

<ECE9D2B32E6D7073>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 规划教材 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教材系列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主编 姚勇芳 主审 杨冠东 副主编朱美娟 谭才邓 北京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 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建设与管理 食品微生物检验基础操作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总则 食品卫生细菌学检验技术 真菌学检验 食品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 发酵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罐装食品商业无菌检验技术 全书理论突出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英文名称 ; 修改了范围 ; 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 修改了检验程序 ; 规范了样品制备过程 ; 修改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英文名称 ; 修改了范围 ; 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 修改了检验程序 ; 规范了样品制备过程 ; 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4789.7 xxxx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 征求意见稿 ) xxxx-xx-xx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xxxx-xx-xx 实施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4789.7-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 4789.7-2008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英文名称 ; 修改了范围

More information

实验 1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 1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 2 2 3 11 4 14 5 16 6 7 21 8 9 10 11 12 13 14 15 45 16 17 18 19 20 56 58 59-1 - 1 1 2 10 200 1250 0.2 m I 1 1-1, 1-2 1 -- 30 160mm 170 mm 3-5 - 2 - 10mm 0.002mm 180 2 410 40 100 1-3 - "40 0.65 160/0.17"40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SN 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SN 出口食品中大肠杆菌 ( 葡萄糖苷酶荧光 ) 检验方法 和 SN/T 进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计数滤膜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SN 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SN 出口食品中大肠杆菌 ( 葡萄糖苷酶荧光 ) 检验方法 和 SN/T 进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计数滤膜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代替 和 进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测方法!!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SN0169 1992 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SN0333 1994 出口食品中大肠杆菌 ( 葡萄糖苷酶荧光 ) 检验方法 和 SN/T1059.2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DCEA2C9FACEEFBCC6CAFDB7A82DB5DAB6FEB4CEB9ABCABEB8E52E646F6378>

<4D F736F F D DCEA2C9FACEEFBCC6CAFDB7A82DB5DAB6FEB4CEB9ABCABEB8E52E646F6378> 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 微生物计数法 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 辅料等是否符合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 应按下述规定进行检验, 包括样品的取样量和结果的判断等 除另有规定外, 本法不适用于活菌制剂的检查 本检查法可采用替代的微生物检查法, 包括自动检测方法, 但必须证明替代方法等效于药典规定的检查方法 微生物计数试验应在受控洁净环境下的局部洁净度不低于

More information

洛科威工业保温岩棉

洛科威工业保温岩棉 洛科威 工业保温岩棉 35 28 97% 11,000 + 238m * 100:1 16.16b * 23% 2 * 3 不燃性 憎水性 洛科威 岩棉的不燃和防火绝缘特性提供更全面的人员 洛科威 岩棉憎水处理技术使保温系统在潮湿环境下长 财 产 和 环 境 保 护 岩 棉 承 受 温 度 高 达 1000 C 保 护 设 期使用不会造成霉变 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备在较高使用温度下正常运行免受不必要的损害

More information

李集临 徐香玲 大豆的电离辐射诱发突变 1 M1 茎扁化 叶片畸形 2 M2 弱株矮生型 3 M 无主茎类型 斗 Mz 典型矮生型 Me 茎扁化 主茎分裂为2 一个结实 一个完全不孕 6 M 主茎不孕 侧枝结实 7 M2 十胜长叶 中出现的多分枝 两侧分枝 株形收敛 分枝少类型及不孕株 B M2 短果校 长花序突变单株 图版 I 李集临 徐香玲 大豆的电离辐射诱发突变 9 对照 减数分裂中期 X1

More information

材料 方法

材料 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姜燕 采用鼠抗人血红蛋白 单克隆抗体 和胶体金标记鼠抗人血红蛋白 单克隆抗体 及对照抗体羊抗鼠 利用双抗体免疫夹心反应原理特异性地结合人血红蛋白抗原 在 内可得到胶体金显色结果的原理研制便潜血单克 隆一步法胶体金检测试卡 用于诊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疾病 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两株鼠抗人血红蛋白 抗 体 方法检测 效价 免疫胶体金技术制备胶体金检测试卡 法检测 效价的结果显示 鼠抗人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C0AFD1F9D1BFE6DFB8CBBEFABCECD1E9B7BDB7A8D5F7C7F3D2E2BCFBB8E52E646F63>

<4D F736F F D20C0AFD1F9D1BFE6DFB8CBBEFABCECD1E9B7BDB7A8D5F7C7F3D2E2BCFBB8E52E646F63> ICS 备案号 : S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进出口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检验方法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bacillus cereus in food for import and export ( 征求意见稿 ) - - 发布 - -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 言 本标准的修改参照了国际分析家学会 (AOAC INTERNATIONNAL)AOAC

More information

遵义医学院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遵义医学院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遵义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大纲 (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 麻醉 口腔 美容 法医 影像专业使用 ) Ⅰ 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 口腔 法医 麻醉 检验 美容和影像本科专业学生使用 医学 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巩固已学习的理论知识, 并通过实验课的 基本技术的操作, 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建立严 格的科学作风,

More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 细菌学实验 第一部分细菌学实验 3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 目的要求 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防护 内容提要 巩固显微镜的使用, 尤其是油镜的使用 实验材料 1. 试剂镜油 ( 香柏油 ) 镜头纸 擦镜液( 乙醚 乙醇 =7 3, 浓度可以根据空气干燥程度调整为 6 4) 擦镜纸 2. 器械 ( 仪器 ) 普通光学显微镜 3. 其他微生物标本片 实验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 (light microscope)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本标准规定了抗菌塑料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对抗菌效果的评价 本标准的抗菌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应于日本国家工业标准 JIS Z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 英文版 ), 及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ASTM G 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性的测定 ( 英

前 言 本标准规定了抗菌塑料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对抗菌效果的评价 本标准的抗菌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应于日本国家工业标准 JIS Z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 英文版 ), 及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ASTM G 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性的测定 ( 英 /*` ICS 时 83.080.01 91. G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591 2003 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Antimicrobial plastics Test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efficacy (JIS Z2801 2000, Antimicrobial products Test for antimicrobial

More information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 苏德森 陈涵贞 林 虬 对花生油 大豆油 菜籽油 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分别进行加热试验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加热时间脂肪酸组成 分析研究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 明食用油加热至 时 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是未加热时的 倍以上 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或加热时间的延 长 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种类和含量都增加 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和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均是影响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的因素

More information

生 水 简 称 比 比 重 物 生 一 率值 制 作血 涂 片 用 曰 用 值 分 作 染液和 染 液 染 色 在 放大 短 径 值 全 部 数据 经 生 物 统 计 学 处 理 一 记录 了 测 定 日 以 上 午 体长 幅 值 为 材 料 鱼在 采 血 前 均 进 测 定 取 鳞片 作 了 年

生 水 简 称 比 比 重 物 生 一 率值 制 作血 涂 片 用 曰 用 值 分 作 染液和 染 液 染 色 在 放大 短 径 值 全 部 数据 经 生 物 统 计 学 处 理 一 记录 了 测 定 日 以 上 午 体长 幅 值 为 材 料 鱼在 采 血 前 均 进 测 定 取 鳞片 作 了 年 !! 生 水 简 称 比 比 重 物 生 一 率值 制 作血 涂 片 用 曰 用 值 分 作 染液和 染 液 染 色 在 放大 短 径 值 全 部 数据 经 生 物 统 计 学 处 理 一 记录 了 测 定 日 以 上 午 体长 幅 值 为 材 料 鱼在 采 血 前 均 进 测 定 取 鳞片 作 了 年 龄 鉴定 同 时 一 为 测 定 时 间 室 外 气 温 池 水水 温 一 值 和测 定 简称

More information

对病原菌进行干扰和抑制 : 一是寄生在植物组织体内, 诱导植物自身产生抗病性或代谢出一 些具有抑菌作用的活性物质 ( 抗生素 ) 影响病原菌的新陈代谢过程,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 的 ( 姜钰等,2005); 二是在寄主体外利用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作用 重寄生作用 捕食作用等 材料与方法. 材料.. 供

对病原菌进行干扰和抑制 : 一是寄生在植物组织体内, 诱导植物自身产生抗病性或代谢出一 些具有抑菌作用的活性物质 ( 抗生素 ) 影响病原菌的新陈代谢过程,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 的 ( 姜钰等,2005); 二是在寄主体外利用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作用 重寄生作用 捕食作用等 材料与方法. 材料.. 供 拮抗链霉菌 F0 对油茶炭疽病菌抑菌作用研究,2 宋光桃, 赵莹, 周国英, 李河, 王慧敏, 游牧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长沙 40004;2.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衡阳 42005) 摘要 : 拮抗链霉菌菌株 F0 对油茶炭疽病菌有良好的拮抗效果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菌株 F0, 以油茶炭疽病菌为指标, 研究了菌株 F0 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菌作用 结果表明, 菌 株 F0 能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

More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发酵最佳转速的确定 确定 发酵周期 培养基配方试验 最优培养条件下碳源筛选 最优培养条件下氮源筛选 结果与分析 均匀设计 最佳

福建农业学报 发酵最佳转速的确定 确定 发酵周期 培养基配方试验 最优培养条件下碳源筛选 最优培养条件下氮源筛选 结果与分析 均匀设计 最佳 福建农业学报 赵 健 高晓丹 邱荣洲 翁启勇 材料与方法 种子罐的制备 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 发酵最佳 值的确定 发酵最佳温度的确定 福建农业学报 发酵最佳转速的确定 确定 发酵周期 培养基配方试验 最优培养条件下碳源筛选 最优培养条件下氮源筛选 结果与分析 均匀设计 最佳 赵 健等 应用均匀设计优化生防细菌 发酵培养基组分及条件研究 最佳温度 碳源 最佳转速 氮源 福建农业学报 均匀设计 讨 论 赵

More information

社 心 版 中 出 版 学 科 术出 k.cn 技 boo 教.a 职 ww w 科 学 出 版 社 职 教 技 术 出 版 中 心 www.aboo 科 学 出 版 社 职 教 技 术 出 版 中 心 www.aboo 社 心 版 中 出 版 学 n 出 c 科 术 k. o 技 o b 教 a 职 ww. w 科 学 出 版 社 职 教 技 术 出 版 中 心 www.aboo 科 学

More information

四 课程学时学分 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 一 )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讲授 学时分配 实践 第 1 章 绪论 第 2 章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 第 3 章 微生物污染与控制 第 4 章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第 5 章 食品变质

四 课程学时学分 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 一 )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讲授 学时分配 实践 第 1 章 绪论 第 2 章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 第 3 章 微生物污染与控制 第 4 章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第 5 章 食品变质 食品微生物与检测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4302248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修读学期第五学期学分 2 学时 32 课程英文名称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Food Microbiology and DeterminationTechnology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微生物学 A 二 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食品微生物与检测 课程是食品类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 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GB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自 1996 年发布以来, 使生产企业明确了卫生要求和目标, 管理部门也有了监督检测依据, 对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卫生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 随着产品种类与材料的发展, 该标准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 因此提出

前 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GB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自 1996 年发布以来, 使生产企业明确了卫生要求和目标, 管理部门也有了监督检测依据, 对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卫生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 随着产品种类与材料的发展, 该标准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 因此提出 ICS 11.080.10 /*` 时 91. 发布 C 48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5979 2002 代替 GB 15979 1995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Hygienic standard for disposable sanitary products 2002-03-05 发布 2002-09-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More information

第四章 102 图 4唱16 基于图像渲染的理论基础 三张拍摄图像以及它们投影到球面上生成的球面图像 拼图的圆心是相同的 而拼图是由球面图像上的弧线图像组成的 因此我 们称之为同心球拼图 如图 4唱18 所示 这些拼图中半径最大的是圆 Ck 最小的是圆 C0 设圆 Ck 的半径为 r 虚拟相机水平视域为 θ 有 r R sin θ 2 4畅11 由此可见 构造同心球拼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投影图像中的弧线图像

More information

表 1 试验菌液的制备和使用 试验菌株 试验菌液的制备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需氧菌 霉菌和酵母菌 总数计数 总数计数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需氧菌 霉菌和酵母菌 总数计数 总数计数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

表 1 试验菌液的制备和使用 试验菌株 试验菌液的制备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需氧菌 霉菌和酵母菌 总数计数 总数计数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需氧菌 霉菌和酵母菌 总数计数 总数计数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 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 微生物计数法 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 辅料等是否符合相应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 应按下述规定进行检验, 包括样品的取样量和结果的判断等 除另有规定外, 本法不适用于活菌制剂的检查 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防止再污染, 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More information

中国药典 2015 年版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 微生物计数法 续表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査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试验菌株 试验菌液的制备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 枯草芽孢杆菌 胰酪大豆胨琼脂 {.Bacillus subtilis) 培养基或胰酪大豆 基和胰酪

中国药典 2015 年版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 微生物计数法 续表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査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试验菌株 试验菌液的制备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 枯草芽孢杆菌 胰酪大豆胨琼脂 {.Bacillus subtilis) 培养基或胰酪大豆 基和胰酪 1 1 0 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 微生物计数法中菌药典 2 0 1 5 年版 表 3 供试品的最少检验量 每支供试品接人每种 供试品 供试品装量 培养基的最少量 ^ I m l lm l< C V ^ 4 0 m l 全量半量, 但不得少于 lm l 液体制剂 4 0 m K V < 100 m l V > 1 0 0 m l 2 0m l 1 0 % 但不少于 20m l 固体制剂 M

More information

PDF

PDF 第 7 卷第 1 期 1998 年 3 月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OURNAL OF SHANGHAI FISHERIES UNIVERSITY Vol. 7, No.1 March, 1998 草鱼胆汁酸与细菌生长试验 刘玉劳欧杰 (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200090) 摘要本文研究了草鱼结合胆汁酸盐及游离胆汁酸盐的抑菌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草鱼结合胆汁酸盐和游离胆汁酸盐对三种革兰氏阳性菌,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More information

3. 构造和动作原理 3.1 概要 主要元件有 开关机构 自动脱扣装置 带手动脱扣 按钮 触点 消弧装置 接线端子及塑壳 消弧装置 三菱的MCCB以栅极空隙 形状与 材料的最佳组合获得超群的消弧性 能 塑壳 上盖 磁束 塑壳 底座 栅极 电弧 磁力 消弧 触点 脱扣按钮 按下脱扣 可进行外部机械式脱扣 用于确认 附件开关和手动复位功能的动作 开关机构 触点快速开关 开关速度与操纵柄 的移动速度无关

More information

期 周 凯等 欧 洲 鳗 鲡 红 头 病 病 原 的研 究 酒 精 棉 球 将 尾 部 反 复 擦 洗 消 毒 然 后 用 灭 菌 剪 刀 剪 断 尾 巴 将 血 液滴 加 在 营 养 琼 脂 或 琼脂 平板 上作 划线 分 离 在 获 得 纯 培 养 后 移 人 斜 面 保存备 用 培养 后 取

期 周 凯等 欧 洲 鳗 鲡 红 头 病 病 原 的研 究 酒 精 棉 球 将 尾 部 反 复 擦 洗 消 毒 然 后 用 灭 菌 剪 刀 剪 断 尾 巴 将 血 液滴 加 在 营 养 琼 脂 或 琼脂 平板 上作 划线 分 离 在 获 得 纯 培 养 后 移 人 斜 面 保存备 用 培养 后 取 期 周 凯等 欧 洲 鳗 鲡 红 头 病 病 原 的研 究 酒 精 棉 球 将 尾 部 反 复 擦 洗 消 毒 然 后 用 灭 菌 剪 刀 剪 断 尾 巴 将 血 液滴 加 在 营 养 琼 脂 或 琼脂 平板 上作 划线 分 离 在 获 得 纯 培 养 后 移 人 斜 面 保存备 用 培养 后 取 形 态 致 的 单 个 菌 落 进 步 划 线 纯化 人 工 感 染试 验 肌 注 感染是 将 斜 面

More information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实验目的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性能, 学习并掌握其正确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了解真核细胞的各种形态及其形态与机能的关系, 理解细胞是生命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了解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各种微小生物, 认识常见的细菌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实验目的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性能, 学习并掌握其正确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了解真核细胞的各种形态及其形态与机能的关系, 理解细胞是生命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了解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各种微小生物, 认识常见的细菌 观察性和无菌培养技术实验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培养基制备和灭菌技术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常见食物营养成分的鉴定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 果蝇的形态 生活史和饲养技术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实验目的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性能, 学习并掌握其正确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了解真核细胞的各种形态及其形态与机能的关系, 理解细胞是生命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 增加了第二法蜡样芽胞杆菌 MPN 计数法 ; 将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MYP) 培养条件由 37 培养 12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 增加了第二法蜡样芽胞杆菌 MPN 计数法 ; 将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MYP) 培养条件由 37 培养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789.14 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2014-12-01 发布 2015-05-01 实施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4789.1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 4789.14-2003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 增加了第二法蜡样芽胞杆菌 MPN 计数法 ;

More information

宠物外科与产科

宠物外科与产科 动 物 外 产 科 目 录 第 一 篇 外 科 手 术...3 第 一 章 外 科 手 术 基 础...3 第 一 节 外 科 手 术 概 述...3 第 二 节 宠 物 保 定...4 第 三 节 无 菌 术...6 第 四 节 术 前 准 备... 15 第 五 节 术 后 管 理... 18 第 六 节 手 术 器 械 的 识 别 与 使 用... 19 复 习 思 考 题... 25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 1 2 2/3 3 4 2 1 15mm 1 2 3 3 4 2 1 2 4 1 2 3 4 5 3 6 1 2 4 3 4 5 6 5 6 7 8 7 9 1 2 3 3 3 2 b h 0.168d d 3 2 h d 3 3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1 11 21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4

More information

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 病原生物与免疫 实验指导 主编袁俐 编 者 张其斐黄爱丽陶小丽陈盈 二 0 一一年十月 前 言 高职教育培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职业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努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因此,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 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实践指导则在增加学生动手能力, 用实验验证理论的基础上,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CAB5D1E93220CFB8BEFAC8CBB9A4C5E0D1F8D3EBCFFBB6BEC3F0BEFA204C4F4E C BBCE6C8DDC4A3CABD5D>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CAB5D1E93220CFB8BEFAC8CBB9A4C5E0D1F8D3EBCFFBB6BEC3F0BEFA204C4F4E C BBCE6C8DDC4A3CABD5D> 实验二细菌培养与消毒灭菌 1 讨论课 : 细菌培养与消毒灭菌 2 示教 : 培养基与细菌生长状况 3 学生操作 : 1 细菌接种 - 平板分区划线法 ; ( 表皮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 2 消毒灭菌效果初步检测 ; 3 正常菌群革兰染色 ;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一 消毒 (disinfection) 杀死致病微生物繁殖体 二 灭菌 (sterilization) 杀死所有微生物 三 清洁 (cleaning)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章四平 等 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 ' 的发酵条件优化 $ 有抑菌物质的发酵滤液 (*+*) 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 将在油菜菌核病菌菌落边缘制取的 直径菌碟放置在 / 平板中央 然后在距离该菌碟两对角线 处放置, 个牛津杯 再取 1 各发酵滤液加入到 牛津杯中 置于 黑暗条件下培养

第 期 章四平 等 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 ' 的发酵条件优化 $ 有抑菌物质的发酵滤液 (*+*) 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 将在油菜菌核病菌菌落边缘制取的 直径菌碟放置在 / 平板中央 然后在距离该菌碟两对角线 处放置, 个牛津杯 再取 1 各发酵滤液加入到 牛津杯中 置于 黑暗条件下培养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 "!" # 章四平 刘圣明 王建新 等 - 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 ' 的发酵条件优化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 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 3A ( 的发酵条件优化 章四平 刘圣明 王建新 周明国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南京 $ 摘要 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到了适合枯草芽孢杆菌 ' 生防菌株生长及其拮抗物质产生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和麦芽

More information

任春平 邹志利 在坡度为 的平面斜坡上进行了单向不规则波的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实验 观测到了沿 岸流的周期性波动 波动周期约为 利用最大熵方法和三角函数回归法求得这种波动的主 频率以及幅值 分析了波动幅值在垂直岸线方向的变化 结果表明该变化与沿岸流变化类似 即在 沿岸流最大值附近这种波动强度最大 为了分析波动的机理 利用线性沿岸流不稳定模型对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求得了不稳定运动增长模式和波动周期 并与对应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甘金华等 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材料与方法 试剂及溶液

第 期 甘金华等 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材料与方法 试剂及溶液 第 卷第 期 年 月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甘金华 邓薇 李进平 艾晓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湖北荆州 武汉纺织大学环境与城建学院 湖北武汉 采用改进的碳二亚胺两步法将强力霉素半抗原与载体蛋白 连接制备强力霉素 牛血清白蛋白 人工免疫抗原 并用同样方法将强力霉素与载体蛋白 连接制备人强力霉素 卵清白蛋白 人工包被抗原 经紫外扫描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 强力霉素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 90, 6000 t, 1333 ha,, 500 600 t,, 131.3 ha,,,,,,,,,, ,, 9 10, 11 12, 3 4,,,,, 0.067ha 500 1000kg,, 0.067ha 2000 3000kg, 4000 5000kg,,,,,,,,,,,,,,,, ,, ( ),,,,, : 1.,,,,,,,,,,,,, 2., 11, 23 31 , 7, 37,,,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第三章 菌种的退化 复壮与保藏 第一节 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一 菌种的退化 ( 一 ) 原因 菌种保藏不妥 菌种生长的条件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自身突变和自发突变 ( 二 ) 菌种退化的表现 生产性状劣化, 遗传标记丢失, 原有的典型性状变得不典型 菌落及细胞形态的改变 ; 生长速度缓慢, 产孢子越来越小 ; 代谢产物生产能力下降 ; 抗不良环境条件 ( 抗噬菌体, 抗低温 ) 能力减弱 总之, 退化是发生在群体细胞中的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演变过程,

More information

高 云 钟良军 张源明 周晓欢 梁 平 徐 隽 探讨兔牙周炎对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因子的影响及抗生素对其的作用 将 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组 组为对照组 组为牙周炎组 组为动脉粥样硬化组 组为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组 组为干预组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替硝唑组 各组分别按照实验设计进行相应干预处理 周末处死动物 检测牙周指标 血清中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反应蛋白

More information

(CIP) : /. :, 2004 ISBN T S CIP (2004) (1 : ) : * : : :

(CIP) : /. :, 2004 ISBN T S CIP (2004) (1 : ) : * : : : (CIP) : /. :, 2004 ISBN 7 5045 4510 4.... T S974. 2 CIP (2004) 044759 (1 : 100029 ) : * 787 1092 16 8. 25 176 2004 6 1 2004 6 1 : : 15. 00 : 010 64929211 : 010 64911190 : http: / / www. class. com. cn

More information

动物学

动物学 2007 5 1 2 2..2 3..3 4..4 5 6 6..12 1...15 1 1 1 2 3 4 2 1 2 3 4 1 2 1 1 2 3 1% 4 70% 5 0.05 0.2% 6 2 2 1 7 10% 3 5% 2 0.3 5% 3 70 80% 4 5 90% 40% 9 1 80% 70% 6 40% 15 5 1 12 24 70% 70% 7 70% 2% 1 2 3

More information

05Cv1.mps

05Cv1.mps 第 三 章 皮 肤 病 的 防 治 和 护 理 学 习 要 点 皮 肤 病 的 预 防 不 同 的 皮 肤 病 要 采 取 相 应 的 预 防 措 施, 多 数 皮 肤 病 要 通 过 去 除 病 因, 避 免 诱 发 因 素, 切 断 传 播 途 径 等 措 施 来 预 防 皮 肤 病 的 治 疗 了 解 内 服 药 物 的 适 应 证 和 不 良 反 应, 掌 握 外 用 药 物 的 性 能 和

More information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 微生物计数法中国药典 2015 年版 供试品批产量 iv( 个 ) 冻干血液制品 > 5 m l 每柜冻干 < 个 每柜冻干 > 续表 接种每种培养基的 最少检验数量 1 0 个 ^ 5 m l < <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 微生物计数法中国药典 2015 年版 供试品批产量 iv( 个 ) 冻干血液制品 > 5 m l 每柜冻干 < 个 每柜冻干 > 续表 接种每种培养基的 最少检验数量 1 0 个 ^ 5 m l < < 1 1 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 微生物计数法 供试品批产量 iv( 个 ) 冻干血液制品 > 5 m l 每柜冻干 < 2 5 个 每柜冻干 > 2 续表 接种每种培养基的 最少检验数量 1 个 ^ 5 m l < 1 1 < N < 5 5 个 1 个. > 5 2 个 眼用及其他非注射产品 < 2 5 % 或 2 个 ( 取较多者 ) > 2 1 个 桶装无菌固体原料 抗生素固体原料药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Aerobic Plate Count (APC) 菌落总数... 3 Alicyclobacillus spp 脂环酸芽孢杆菌... 3 Bacillus cereus 蜡样芽孢杆菌... 3 Campylobacter spp 弯曲杆菌... 4 Clostridium perfringe

目录 Aerobic Plate Count (APC) 菌落总数... 3 Alicyclobacillus spp 脂环酸芽孢杆菌... 3 Bacillus cereus 蜡样芽孢杆菌... 3 Campylobacter spp 弯曲杆菌... 4 Clostridium perfringe FAPAS 食品微生物检测 (Fepas) 能力验证计划 Fepas 是 Fapas 旗下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能力验证计划, 由英国政府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 (Defra) 的执行机构英国食品与环境研究员 (fera) 组织 经 UKAS (United Kingdom Accreditation Service) 认可,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向全球推荐 ( 如 ISO 导则 17043), 该计划包含了各种肉类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发 酵 工 艺 学 是 生 物 工 程 及 其 相 关 专 业 的 主 要 课 程 之 一, 在 我 国 高 等 院 校 中 的 开 设 有 四 十 多 年 的 历 史 但 直 到 1995 年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熊 宗 贵 教 授 的 发 酵 工 艺 原 理 教 材 ( 药 学 类

前 言 发 酵 工 艺 学 是 生 物 工 程 及 其 相 关 专 业 的 主 要 课 程 之 一, 在 我 国 高 等 院 校 中 的 开 设 有 四 十 多 年 的 历 史 但 直 到 1995 年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熊 宗 贵 教 授 的 发 酵 工 艺 原 理 教 材 ( 药 学 类 主 编 : 陈 今 朝 长 江 师 范 学 院 生 命 科 学 与 技 术 实 验 教 学 中 心 2010 年 6 月 前 言 发 酵 工 艺 学 是 生 物 工 程 及 其 相 关 专 业 的 主 要 课 程 之 一, 在 我 国 高 等 院 校 中 的 开 设 有 四 十 多 年 的 历 史 但 直 到 1995 年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熊 宗 贵 教 授 的 发 酵 工 艺 原 理 教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 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郑晶 黄晓蓉 赵贵明 翁国柱 吴芸芸 郑麟毅 陈彬 邵碧英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 Ⅰ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 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郑晶 黄晓蓉 赵贵明 翁国柱 吴芸芸 郑麟毅 陈彬 邵碧英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 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出口食品中绿脓杆菌检测方法 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犘狊犲狌犱狅犿狅狀犪狊犪犲狉狌犵犻狀狅狊犪犻狀犳狅狅犱犳狅狉犻犿狆狅狉狋犪狀犱犲狓狆狅狉狋 2008 07 17 发布 2009 02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 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More information

劳动保护与医疗保健 第 二 章 止标志共 23 个 劳 动 安 全 技 术 22 2 警告标志 由于三角形引人注目 故用作 警告 标志 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 三角的背景使用黄色 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描 绘 黄色是有警告含义的颜色 在对比色黑色的衬托下 绘成的 警告标志 就更引人注目 3 指令标志 在圆形内配上指令含义的颜色 蓝 色 并用白色绘制必须执行的图形符号 构成 指令标志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