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0713 3. 謝艾倫-淇武蘭遺址.doc



Simila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d - 1王志宇.doc

political-legal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60 台 灣 社 會 學 第 九 期 From Chinese Original Domicile to Taiwanese Ethnicity: An Analysis of Census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Fu-chang Wang Instit

穨hair&sick

公民化與現代化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穨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2.PDF

May Arab World Studies No

摘 要 臺 灣 在 納 入 清 朝 版 圖 之 後, 其 對 外 貿 易 對 象 從 國 際 轉 以 中 國 大 陸 為 主, 同 時 也 被 納 入 中 國 的 市 場 體 系 之 中, 形 成 向 中 國 輸 出 農 工 原 料, 輸 入 手 工 製 品 日 用 物 資 的 分 工 關 係 在

PP P. 9 3 P P P P

9(3)人文封面

穨yinmen.PDF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 水 利 與 地 方 社 會 ( 一 ): 以 三 七 圳 與 社 子 溪 流 域 為 中 心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NSC H 執 行 期

Microsoft Word - 6_0目錄.doc

˘ªF¶Î

content

Francis L. K. Hsu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Francis Hsu,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Chinese Cultu

59-81

<4D F736F F D20B1C8B05FA970AABAA94DAA41A8D3A15DBC66AC64ABE1ADD7A7EFA15E E646F63>

093_114_Koh_khee_heong

ZHONG Chong A Study on the Map of Provincial Capital of Zhejiang Past and Present

A B A 18 A a 2007b

1

虛擬社群中火星用語的社交意涵.doc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省思:以六朝隋唐為例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66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第 22 期 生 長 發 育 和 功 能, 成 為 臺 灣 教 育 史 上 一 個 新 的 現 象 以 女 性 生 殖 生 理 掛 帥 的 課 文, 描 述 性 器 則 詳 女 略 男 詳 內 略 外 詳 構 造 略 機 制, 說 明 保 健 則 著 重 清

马 大 华 人 文 学 与 文 化 学 刊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6 前 言 顾 城 曾 在 接 受 德 国 汉 学 家 顾 彬 及 张 穗 子 专 访 中, 将 其 诗 歌 创 作 分 为 四 个 时 期, 即 自 然 阶 段 文 化

(Paul de Man, -) (a plurality of significations) (Murray Krieger, -000) (Roland Barthes, -0)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 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

虛擬社群形成之意義及其衡量指標之推導

262 舂音詞社和漚社都成立於上海 在這個新興的文化大都會各種思想的交匯促 進了文學社團的發展不同政治社會背景的文人亦多了交往的機會 加上出版業 的蓬勃人才的集中使得上海的文學社團格外多姿多彩在全國的新舊文壇帶領 5 風騷 在詞學方面龍榆生 便將上海視為民國時期的詞學中心 另一

经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洗礼的欧洲 是现代博物馆与考古学的发祥地 二者自从降世 Royal Commission for the 就亲如孪生 血缘密切 1807 年 保护与收藏丹麦古物皇家委员会 Preservation of Antiquities 成立 尼厄鲁普 Rasmus Nyerup 又译作

張 佳 114 古改革目的在於塑造明政權 承古先聖王之統 的正統地位以期加強民眾對新政 權的認同 同時借助對胡漢服飾習俗的嚴格區分刻畫一個異於 中國 傳統的 胡 4 元 形象以此反襯自身政權的正統性明初通過對士庶日常服飾的嚴格規範細 緻地刻畫了各個群體和階層 君臣 官民 良賤 的身份界限建立起一套與

183, (4), (5),,,,,,,,,,,,,,,,,,,,,,,, 1.,,,,,, (Nation), (Nation),,,,,,,,, (Nation - state),, (Nation - state),,,,,, :, :, 1995, :, :, 1995, 2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08, p

<4D F736F F D D3532A4E9AA76AEC9B4C1BB4FC657C160B7FEA9B2A5C1AC46B3A1B4DEB2A3A7BDAAFEC4DDAA4CB77EB8D5C5E7B3F5A4A7ABD8A5DF2E646F63>


4 Міністерство освіти і науки України Дніпропетровський національний університет ім. Олеся Гончара Кафедра порівняльної філології східних та англомовн

53 Justinian the Great ~ 53 Procopius Kavad Ⅰ Iberian Theophanes Confessor Lazika Lazi 3 3 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A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災難下的物體系:九二一地震後物件博物館化的故事

,,,,,,, (1975) (,2004 : ) (1981) 20,, (,1987 :6) L ,, (,2005b),,, ;,,,,,, ( ) (,1989) :, :A,, ;B, ;C ;D, (,1987 : ) 16

i-v

4 : 85 :, (2) :, gλ (, ), ( gλψ, gλζ ) :,,, 112,?,, :, :,,, (conceptual domain), (conceptual components) (hierarchical structure),, : (,[ ], ) 1,,,, (

應用遙測技術與地理資訊系統輔助考古遺址探坑抽樣試掘之研究

Microsoft Word - 02 陳文松1216_潤稿.doc

西漢晚期以來,儒家思想對社會已有了深入的影響,當時不論士庶,普遍對孝悌之行抱有由衷的敬意。在此背景下,原本存在於大家庭的治家之法,在士人階層發生了深刻而微妙的變化。士人立身以禮、躬行實踐的結果,推動著家庭內的倫理關係趨向於嚴謹規矩。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一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M M M M M M M M M C M

* Reproducing Men Wu 2010 Reproducing Women 1 Men 2 * 17SRC

第四章 东正教 俄中关系之意义再被稀释的重要因素

5 / ~

magic power

2

[1] [2] [3] [4] 9 [7] [8]

“ÆƱj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4 期 陈 胜 前 等 : 内 蒙 古 喀 喇 沁 大 山 前 遗 址 出 土 石 锄 的 功 能 研 究 523 意 义 本 文 的 研 究 目 的 是 希 望 确 定 石 锄 的 功 能 使 用 方 式, 以 及 它 在 特 定 的 社 会 历 史 与 自 然 环 境 背 景 中 的 意 义,

32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2 期 (1) (2) A Valerie Hansen,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

Tim Ingold the dwelling perspective Julian Steward 70 Roy Rappaport Marvin Harris Ingold Franz Boas the build

Microsoft Word - 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doc

<B169D2B12DB171A5C1B6A1AB48A5F52E706466>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戲劇研究 第十六期 描繪或運用 又編織得更具複雜性與詮釋空間 故唱詞實雙關 惆悵興亡 的遺 民情感與愛情 物質間的寄託關係 物在 秣陵春 中不僅擔任男女之間情意 的寄託 更將讀者帶入一種品賞生活的文化氛圍 此在晚明以前的小說與傳奇是 不易見的 因劇中對物質迷戀賞玩的傾向 明顯牽涉到的是明中業以後快速

二、民生: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同步

% Gorgoroon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Joseph Bosco

Microsoft Word - 4. 陳玉箴三校定稿1208.doc

(1709)

评 庙 会 里 的 道 上 兄 弟 论 华 人 男 性 气 质 的 书 (Louie,2002) 不 同, 而 是 从 台 湾 庙 会 的 田 野 调 查 入 手 来 阐 释 男 子 气 是 如 何 被 展 现 出 来 的 作 者 白 安 睿 (Avron A. Boretz) 自 述, 年 轻 时

host society. Unlike other specialized guild organizations or political institution the ethnic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the Netherlands exhibit a multi

「大東亞共榮圈」下的殖民地友情再現:


国 国 国


Microsoft Word doc


,,,, (picture theory), [8 ] (spectator theory),, [9 ],,,, () [10 ],, (),,,,,,,, (),, (, ),,,,,,,,, [11 ], (),,,, : ; () :,,,, [12 ],, :, ( participato

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内地东北地区一个省会城市中的中低收入社区内居民使用手机的情况,廓清手机这种信息沟通技术对于社区居民的影响

Microsoft Word - 檳隆客潮關係-海華會.docx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 ~ ~


Microsoft Word - concept-culture.doc

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local financial managerial capability 2

Microsoft Word - 通讯150期.doc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我們的家庭沒有病:原住民「家庭功能」的另類思考

~ ~ ~ ~

C J. C. Caldwell 訛 輯 輥 訛 輰 輥 Victor Nee 1 輥 輱 訛 ~

穨jender.PDF

Microsoft Word - 9倪仲俊.doc

城市设计 U r b a n D e s i g n 图1 Fig.1 50 东晋都建康城范围推测(朱 ) Supposed Jiankang city, capital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VOL.35 NO.8 AUG 城市规划 CITY PLANN

Transcription: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 一 個 歷 史 考 古 學 的 研 究 謝 艾 倫 摘 要 本 文 以 宜 蘭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出 土 的 外 來 陶 瓷 器 為 材 料, 探 討 噶 瑪 蘭 地 區 對 外 貿 易 及 內 部 住 民 生 活 的 變 遷 研 究 方 法 上, 採 取 考 古 材 料 為 主, 歷 史 文 獻 為 輔 的 方 式, 在 充 分 了 解 遺 址 出 土 的 脈 絡 資 訊 之 後, 與 已 知 的 文 字 史 料 進 行 對 話, 嘗 試 在 與 既 有 歷 史 資 訊 相 互 對 照 之 餘, 藉 由 考 古 學 所 提 供 的 跨 時 空 資 料 以 及 人 類 學 強 調 在 地 觀 點 的 特 質, 將 噶 瑪 蘭 的 歷 史 嵌 入 東 亞 區 域 史 考 古 遺 址 出 土 的 近 代 陶 瓷 研 究 潛 力, 以 及 考 古 材 料 於 台 灣 史 研 究 的 發 揮 潛 力, 皆 在 這 樣 的 研 究 上 得 到 例 證 本 研 究 最 末 展 現 出 一 個 融 合 歷 史 與 考 古 資 訊 的 完 整 敘 事, 外 來 陶 瓷 器 雖 來 自 千 里 之 外, 卻 為 遺 址 在 地 族 群 的 互 動 及 其 歷 史 文 化 變 遷 提 供 線 索 關 鍵 字 : 歷 史 考 古 學 淇 武 蘭 遺 址 噶 瑪 蘭 馬 賽 貿 易 陶 瓷 本 文 主 要 由 筆 者 碩 士 論 文 宜 蘭 淇 武 蘭 遺 址 出 土 外 來 陶 瓷 器 之 相 關 研 究 部 分 章 節 修 改 而 成 在 此 十 分 感 謝 兩 位 審 稿 人 的 細 心 審 查 與 寶 貴 意 見 加 州 大 學 洛 杉 磯 分 校 考 古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33

Journal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 76:33-60 2012 A Historical Archaeological Study of Exotic Ceramics from the Ki-Wu-Lan Site Ellen Hsieh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otic ceramics from the upper cultural layer in the Ki-Wu-Lan Site, especially from the 17 th to the 19 th century C.E. By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xotic ceramic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and comparing their different archaeological contexts, the author embeds the cultural processes of the Kavalan people in both local and regional perspectives. Exotic ceramic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chaeological remains from the Taiwanese historical period. The author argues that after identifying these exotic ceramics, archaeologists should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local meaning of these objects. In terms of the exotic ceramics in the Ki-Wu- Lan Site, this paper not only shows the change of local meaning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frameworks but also different meanings within the same time period. Keywords: Ki-Wu-Lan Site, historical archaeology, Kavalan, Basay, exotic ceramics PhD student in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34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前 言 台 灣 考 古 學 的 研 究, 向 來 以 史 前 考 古 為 研 究 主 流, 近 年 來 由 於 歷 史 考 古 學 的 逐 漸 起 步 以 及 藝 術 史 學 界 所 累 積 的 研 究 成 果, 過 去 被 視 為 近 代 擾 亂 的 外 來 陶 瓷 器, 終 於 得 到 重 視, 成 為 研 究 台 灣 晚 近 歷 史 的 重 要 素 材 然 而 如 何 解 讀 考 古 遺 址 中 的 外 來 陶 瓷, 研 究 者 似 乎 還 處 於 摸 索 階 段 筆 者 認 為 至 今 的 研 究 有 兩 個 特 點 : 第 一, 偏 於 歷 史 取 向 考 古 出 土 的 資 料 多 作 為 已 知 歷 史 文 獻 的 印 證 與 補 充, 至 於 原 住 民 對 這 些 器 物 的 主 體 性 則 幾 乎 不 著 墨 ; 第 二, 這 些 渡 海 而 來 的 陶 瓷 器 皆 被 視 為 外 來 的 代 表 ( 在 漢 人 或 西 班 牙 荷 蘭 人 相 關 的 遺 址 則 被 視 為 這 些 外 來 者 的 器 物, 在 原 住 民 舊 社 遺 址 中 則 被 視 為 與 外 來 者 文 化 接 觸 衝 擊 的 證 據 ) 換 句 話 說, 外 來 陶 瓷 無 論 如 何 是 外 來 的, 被 放 在 與 本 地 的 對 立 的 一 面 這 兩 個 特 點 可 謂 互 為 表 裡, 也 致 使 至 今 的 研 究 成 果 偏 向 於 外 來 者 的 歷 史 這 樣 的 趨 勢, 當 然 與 史 料 的 書 寫 者 的 角 色 有 關, 不 知 不 覺 引 導 考 古 學 家 也 只 能 做 同 一 面 向 的 解 釋 然 而, 外 來 陶 瓷 所 能 提 供 的 資 訊 不 止 於 此 陳 光 祖 (2004:143) 曾 指 出 以 考 古 學 而 言, 貿 易 瓷 一 旦 進 入 消 費 地 社 會 中, 其 與 當 地 社 群 的 互 動 以 及 可 能 的 再 分 配 研 究, 顯 然 要 比 研 究 它 們 來 自 哪 一 窯 口 更 為 重 要 王 淑 津 劉 益 昌 (2007a) 亦 強 調 外 來 物 資 以 各 種 形 式 進 入 原 住 民 社 會 後, 如 何 被 接 受 與 使 用 以 及 對 其 文 化 的 衝 擊 適 應 模 仿 與 替 代 等 可 能 的 影 響 均 值 得 重 視 這 些 建 議 都 暗 示 我 們, 外 來 陶 瓷 器 不 只 是 外 來, 更 應 有 其 待 發 掘 的 本 地 性 格 本 研 究 以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出 土 的 外 來 陶 瓷 器 為 研 究 主 軸, 試 圖 闡 釋 外 來 陶 瓷 器 不 僅 是 外 來 文 化 的 符 碼, 更 重 要 的 是 它 們 已 成 為 在 地 文 化 的 一 部 份 外 來 陶 瓷, 或 任 何 外 來 物 品, 對 於 當 地 人 群 生 活 及 歷 史 文 化 變 遷 的 解 釋 能 力, 並 不 亞 於 任 何 在 地 生 產 的 遺 物 本 文 以 下 將 由 文 獻 回 顧 出 發, 以 淇 武 蘭 遺 址 為 核 心 檢 視 台 灣 歷 史 學 與 考 古 學 的 相 關 研 究 成 果, 而 後 進 入 實 際 材 料 的 分 析 處 理, 最 後 就 考 古 脈 絡 所 見 資 訊 進 行 討 論 關 於 淇 武 蘭 遺 址 : 歷 史 學 與 考 古 學 相 關 研 究 蘭 陽 平 原 三 面 環 山, 一 面 臨 海, 地 勢 由 西 向 東 逐 漸 降 低, 又 以 東 北 部 最 為 低 窪, 淇 武 蘭 遺 址 即 位 於 此 區, 所 屬 的 行 政 區 為 宜 蘭 縣 礁 溪 鄉 二 龍 村 及 玉 田 村 交 界 處 本 遺 址 於 2001 年 5 月 由 於 宜 蘭 縣 政 府 進 行 礁 溪 鄉 得 子 口 溪 第 六 期 治 理 工 程 發 現, 此 後 進 行 一 連 串 的 搶 救 考 古 作 業, 至 2003 年 5 月 為 止 總 計 共 發 掘 262 個 探 坑, 面 積 達 35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3,814 平 方 公 尺, 如 今 整 個 遺 址 範 圍 幾 乎 全 部 淹 沒 於 得 子 口 溪 的 河 道 中 淇 武 蘭 遺 址 包 含 上 下 兩 個 文 化 層, 根 據 碳 十 四 測 年, 上 文 化 層 距 今 約 600-100 年, 下 文 化 層 距 今 約 1300-800 年 遺 址 除 一 般 生 活 面 之 外, 另 有 墓 葬 灰 坑 及 建 築 遺 構 淇 武 蘭 遺 址 出 土 遺 物 豐 富, 包 含 石 器 本 地 製 陶 器 各 種 外 來 陶 瓷 金 屬 器 木 器 骨 角 器 煙 斗 錢 幣 各 種 珠 飾 等 遺 址 整 體 空 間 在 上 文 化 層 比 較 清 晰, 灰 坑 墓 葬 及 木 柱 等 集 中 於 主 要 發 掘 區 域 的 北 側, 聚 落 空 間 推 測 是 南 北 走 向 東 西 並 排 的 長 型 住 屋, 緊 鄰 住 屋 北 側 為 墓 葬 區, 遺 址 的 更 北 側 則 為 舊 河 道 陳 有 貝 (2005a, 2006) 曾 由 古 地 圖 及 遺 址 範 圍 遺 物 內 容 等 線 索, 認 定 淇 武 蘭 遺 址 的 上 文 化 層 所 在 即 為 文 獻 中 的 淇 武 蘭 舊 社 所 在 本 文 在 處 理 相 關 材 料 時, 也 同 意 此 一 看 法, 並 據 此 進 行 討 論 圖 1 淇 武 蘭 社 位 置 ( 底 圖 取 自 伊 能 嘉 矩 1996[1898]) 史 料 中 的 淇 武 蘭 是 怎 樣 的 一 個 聚 落 呢? 要 認 識 文 獻 中 的 淇 武 蘭, 有 必 要 對 整 個 噶 瑪 蘭 歷 史 有 一 定 的 理 解 噶 瑪 蘭 地 區 的 相 關 記 錄, 最 早 出 現 於 西 班 牙 文 獻 西 班 牙 雖 於 1626 年 佔 領 社 寮 島, 然 直 至 1634 年 後 才 將 這 個 稱 為 Cabaran 的 區 域 納 入 統 治, 實 際 經 營 約 有 八 年 ( 詹 素 娟 1998:37) 然 而 西 班 牙 人 在 此 並 不 活 躍, 除 了 進 行 零 星 傳 教 活 動 之 外, 僅 於 殖 民 末 期 在 噶 瑪 蘭 沿 海 設 有 據 點, 並 將 蘇 澳 港 作 為 戰 備 港, 然 並 無 積 極 經 營 這 些 據 點 ( 中 村 孝 志 2002[1956]; 李 毓 中 2006:75-77) 1642 年 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擊 退 西 班 牙 後, 噶 瑪 蘭 成 為 其 統 治 下 淡 水 集 會 區 的 邊 陲 東 印 度 公 司 雖 曾 於 1642 年 派 遣 Cornelisz. 與 Lamotius 率 隊 前 往 台 灣 北 海 岸 東 海 岸 進 36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行 調 查, 又 於 1644 年 由 Pieter Boon 率 隊 遠 征 噶 瑪 蘭, 此 後 對 此 區 曾 進 行 數 次 戶 口 調 查,1658 年 更 於 哆 囉 美 遠 設 立 貿 易 站 ( 翁 佳 音 1999), 然 而 荷 蘭 對 此 區 的 統 治 整 體 而 言 依 舊 是 鞭 長 莫 及, 尤 其 當 明 鄭 的 威 脅 加 劇 時 尤 然 此 後, 取 而 代 之 的 明 鄭 經 營 重 心 亦 在 台 灣 西 南 地 區, 噶 瑪 蘭 則 於 文 獻 中 漸 漸 消 失 時 至 清 代, 漢 人 於 十 八 世 紀 末 以 集 團 武 裝 拓 墾 形 態 的 結 首 制 入 墾 此 區, 嘉 慶 元 年 (1796) 吳 沙 率 眾 入 蘭, 嘉 慶 十 五 年 (1810) 噶 瑪 蘭 入 清 版 圖, 嘉 慶 十 七 年 (1812) 正 式 設 治, 短 短 十 數 年 間, 溪 北 基 本 上 已 被 漢 人 開 發 殆 盡 1 此 時 漢 人 對 此 地 原 住 民 的 了 解, 基 本 上 為 所 謂 蛤 仔 難 三 十 六 社, 以 蘭 陽 溪 為 界 分 為 東 勢 西 勢 二 群 清 代 中 葉 開 始, 在 上 述 背 景 下 生 存 空 間 被 日 漸 剝 奪 2, 生 活 日 益 困 難 的 噶 瑪 蘭 諸 社, 部 份 開 始 遷 徙 至 周 遭 未 開 發 的 區 域 重 新 落 腳 3 根 據 詹 素 娟 (1998) 的 研 究, 溪 北 部 眾 主 要 往 頭 城 一 帶 遷 移, 溪 南 人 群 則 遷 往 蘇 澳 南 方 澳 一 帶 此 外, 遷 徙 地 點 還 有 三 星 地 區 及 花 蓮 地 區 在 流 離 遷 徙 邊 緣 化 的 同 時, 文 獻 中 的 噶 瑪 蘭 人 開 始 使 用 漢 人 的 語 言 物 質 文 化 及 生 產 方 式 至 十 九 世 紀 末, 伊 能 嘉 矩 筆 下 對 噶 瑪 蘭 人 最 生 動 的 描 寫, 是 一 名 婦 人 將 嬰 兒 放 在 漢 式 的 搖 籃 裡, 嘴 裡 唱 著 噶 瑪 蘭 的 搖 籃 曲 ( 伊 能 嘉 矩 1996[1898]: 190) 至 於 本 研 究 的 主 角 淇 武 蘭, 在 歷 史 上 陸 續 以 Quibanuran, Banouran, Kibannoran 期 班 女 懶 奇 班 宇 難 熳 魯 蘭 奇 蘭 武 蘭 奇 武 蘭 等 文 字 形 式 出 現 4 十 七 世 紀 中 期, 淇 武 蘭 為 臣 服 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的 部 落 之 一 (Borao Mateo 2008:119)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當 時 淇 武 蘭 是 噶 瑪 蘭 地 區 人 口 最 多 的 部 落, 而 且 在 各 主 要 村 落 可 能 因 為 彼 此 衝 突 人 口 下 滑 的 時 期, 他 的 人 口 數 非 常 特 異 的 小 幅 上 升 在 對 外 關 係 上, 噶 瑪 蘭 地 區 與 外 界 互 動 的 核 心 似 乎 不 在 這 人 口 最 多 的 村 落 ( 康 培 德 2001) 到 了 十 九 世 紀, 位 處 平 原 北 部 頂 點 的 淇 武 蘭 於 漢 人 的 入 墾 路 線 下 可 謂 首 當 其 衝, 然 而 除 了 人 口 明 顯 萎 縮 之 外, 關 於 淇 武 蘭 的 記 錄 付 之 闕 如 1840 年 代 部 份 居 民 開 始 遷 往 頭 城 的 番 仔 澳 大 溪 梗 枋, 以 出 海 捕 魚 維 生, 另 一 部 份 遷 往 礁 溪 白 石 腳 一 帶, 以 開 山 場 維 生 ( 詹 素 娟 1998: 195) 1880 年 代 馬 偕 於 噶 瑪 蘭 成 立 的 三 十 四 所 教 會 中, 淇 武 蘭 亦 名 列 其 中 ( 陳 宏 文 2000:63) 另 一 方 面, 考 古 學 研 究 對 於 本 文 所 關 注 的 上 文 化 層 又 有 何 理 解? 關 於 文 化 變 遷 族 群 關 係 的 討 論, 邱 鴻 霖 (2004) 藉 由 對 淇 武 蘭 墓 葬 所 做 的 初 步 整 理 與 觀 察, 除 對 上 下 文 化 層 墓 葬 進 行 比 較 研 究 之 外, 並 認 為 上 文 化 層 晚 期 的 墓 葬 反 映 出 噶 瑪 蘭 人 面 對 晚 期 變 遷 時 衝 突 分 裂 與 不 協 調 的 狀 態 而 陳 有 貝 (2004, 2005a, 2005b, 2006) 認 為 年 代 37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涉 入 歷 史 時 期 的 淇 武 蘭 遺 址, 促 使 研 究 者 不 得 不 面 對 史 前 時 代 與 歷 史 時 代 接 軌 的 問 題, 並 由 此 質 疑 台 灣 考 古 界 學 習 用 之 考 古 學 文 化 所 代 表 的 意 義 取 而 代 之 地, 陳 有 貝 直 接 以 族 群 認 同 族 群 邊 緣 等 概 念, 一 方 面 以 各 種 證 據 強 調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下 文 化 層 屬 於 同 一 族 群 的 可 能 性, 二 方 面 在 淇 武 蘭 遺 址 及 龍 門 舊 社 遺 址 的 比 較 研 究 中, 點 出 一 個 族 群 的 中 心 與 邊 緣 村 落 可 能 分 別 呈 現 的 樣 貌 至 於 針 對 淇 武 蘭 遺 址 外 來 陶 瓷 器 的 研 究, 盧 泰 康 (2006) 王 淑 津 與 劉 益 昌 (2007a) 等 對 遺 址 出 土 的 部 份 外 來 陶 瓷 之 年 代 及 產 地 做 了 相 關 考 證 綜 而 言 之, 這 些 遺 物 中 青 花 瓷 主 要 來 自 中 國 東 南, 尤 其 是 來 自 福 建 德 化 一 帶 窯 場 的 產 品 最 多, 此 外 也 有 俗 稱 SWATOW 的 漳 州 窯 以 及 少 數 景 德 鎮 民 窯 的 產 品 硬 陶 的 產 地 比 較 明 確 的 有 福 建 沿 海 的 磁 灶 窯, 此 外 部 份 可 能 來 自 泰 國 或 越 南 窯 場 而 陳 有 貝 李 貞 瑩 (2004) 認 為 淇 武 蘭 出 土 的 瓷 器 反 映 了 漢 人 進 入 蘭 陽 平 原 的 時 間 序 列, 呈 現 平 埔 社 會 與 漢 人 的 接 觸 影 響 與 改 變 研 究 陶 瓷 遺 物 的 考 古 脈 絡, 有 助 了 解 淇 武 蘭 對 外 的 接 觸 與 交 易 網 絡, 甚 至 與 海 外 的 關 係 等 邱 鴻 霖 (2003, 2004) 認 為 淇 武 蘭 外 來 瓷 器 的 出 土, 顯 示 了 台 灣 在 十 七 世 紀 大 航 海 時 代 之 東 亞 東 南 亞 航 線 上 扮 演 了 一 定 的 角 色 與 地 位 ; 而 墓 葬 中 的 瓷 器 則 顯 然 已 經 融 入 淇 武 蘭 人 的 生 活 當 中, 成 為 一 種 實 用 器 物 或 是 一 種 財 富 階 級 象 徵, 可 由 其 中 觀 察 出 一 些 具 延 續 性 的 可 能 葬 俗, 同 時 它 們 也 是 平 埔 族 人 與 漢 人 接 觸 的 直 接 證 據 鄭 玠 甫 (2007) 則 認 為 墓 葬 中 的 外 來 陶 瓷 器 相 較 於 珠 飾 並 無 特 殊 集 中 的 趨 勢, 難 以 作 為 社 會 分 配 相 關 研 究 的 佐 證 除 上 述 研 究 外,2007 至 2008 年 出 版 的 淇 武 蘭 遺 址 搶 救 發 掘 報 告 5 提 供 了 關 於 外 來 陶 瓷 於 遺 址 生 活 面 分 布 特 性 之 概 略 性 觀 察 首 先, 報 告 中 提 及 外 來 陶 瓷 集 中 於 上 文 化 層 的 兩 個 時 期, 中 間 有 一 段 時 間 可 能 較 少 使 用 這 些 陶 瓷, 或 這 些 器 物 沒 有 進 入 村 落 其 次, 硬 陶 與 瓷 器 大 量 出 現 在 幾 何 印 紋 陶 遞 減 的 地 層 之 中 晚 期 大 量 出 土 的 器 物 很 可 能 是 隨 著 漢 人 大 量 進 入 蘭 陽 平 原 一 併 帶 入 的 第 三, 外 來 陶 瓷 器 在 距 今 150-200 年 前 很 快 取 代 了 形 制 單 一 的 幾 何 印 紋 陶 罐, 成 為 聚 落 內 的 主 流 器 物 關 於 接 觸 時 代 (contact period) 的 歷 史 考 古 學 研 究, 實 有 數 點 涉 及 到 考 古 學 的 基 本 研 究 方 法 首 先, 外 來 陶 瓷 器 讓 人 直 接 聯 想 到 貿 易, 想 到 文 化 接 觸, 台 灣 考 古 學 早 期 6 的 研 究 中, 經 常 將 這 些 主 要 從 中 國 來 的 陶 瓷 作 為 原 住 民 涵 化 的 指 標,Dietler(2009) 強 烈 批 評 這 個 早 期 廣 為 流 行 的 研 究 方 法, 認 為 涵 化 的 解 釋 方 式 一 方 面 隱 含 了 原 住 民 在 外 來 族 群 到 來 之 前 其 文 化 從 未 變 遷 的 錯 誤 觀 念, 二 方 面 忽 略 了 原 住 民 對 於 外 來 物 品 的 可 能 選 擇 權 與 使 用 方 式 的 轉 換 第 二, 學 者 開 始 質 疑 史 前 時 代 與 歷 史 時 代 的 分 野 的 意 38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義, 這 點 除 了 與 上 述 陳 有 貝 的 討 論 相 關 之 外,Lightfoot(1995) 更 清 楚 指 出 史 前 時 代 與 歷 史 時 代 研 究 的 分 界 造 成 實 務 上 的 困 境 : 在 接 觸 時 代, 史 前 與 歷 史 時 代 在 時 間 上 實 是 連 續 演 變 的, 在 空 間 上 實 是 同 時 並 存 的, 但 是 由 於 時 期 的 劃 分, 這 兩 個 時 代 的 研 究 通 常 由 不 同 訓 練 傳 統 出 身 的 學 者 分 頭 進 行 研 究, 致 使 研 究 資 料 不 易 整 合 第 三, 上 述 兩 點 亦 可 延 伸 討 論 關 於 考 古 學 習 以 為 常 的 時 空 架 構 劃 分 方 式 ( 即 所 謂 考 古 學 文 化 ), 其 所 代 表 的 到 底 是 何 種 社 會 疆 界 (Jones 1997;Stark 1998;Pauketat 2001) 考 古 學 文 化 一 般 而 言 指 涉 了 族 群 的 概 念, 但 是 當 代 的 族 群 研 究 ( 例 如 王 明 珂 1997;Hall 1997;Jones 1997) 提 醒 我 們 族 群 認 同 的 彈 性 考 古 學 以 物 為 基 礎 進 行 分 類 所 區 辨 出 的 考 古 學 文 化, 在 各 個 研 究 案 例 所 代 表 的 意 義 應 不 盡 相 同 第 四, 關 於 殖 民 主 義 在 考 古 學 研 究 中 的 討 論, 當 代 學 者 不 但 拋 棄 前 述 的 涵 化 概 念, 亦 不 滿 於 統 治 被 統 治 或 統 治 反 抗 等 二 元 對 立 的 架 構 接 觸 時 代 的 人 群 組 成 往 往 是 複 雜 而 多 元 的,Lyons 及 Papadopoulos(2002) 即 指 出 歷 史 上 的 殖 民 活 動 實 有 各 種 形 式, 所 謂 殖 民 化 (colonization) 殖 民 主 義 (colonialism) 及 殖 民 地 (colony) 等 要 素 並 不 是 一 定 相 伴 發 生, 而 且 不 同 人 群 間 的 權 力 關 係 並 非 穩 定 不 變, 研 究 者 應 走 出 過 於 僵 化 的 權 力 框 架, 看 見 更 多 彩 真 實 的 殖 民 社 會 針 對 以 上 討 論, 為 豐 富 接 觸 時 代 歷 史 考 古 研 究 的 內 涵 進 一 步 探 究 原 住 民 對 於 外 來 物 的 能 動 性 及 原 住 民 與 外 來 族 群 的 實 際 互 動 過 程,Lightfoot(1995) Pauketat (2001) Lyons 及 Papadopoulos(2002) Burns(2010) 皆 強 調 將 外 來 物 品 脈 絡 化 的 重 要 性 這 些 學 者 大 多 強 調 文 化 接 觸 是 一 個 複 雜 的 歷 史 過 程, 各 個 時 空 背 景 所 發 生 的 族 群 互 動 無 法 一 概 而 論, 因 此 必 須 細 察 各 案 例 原 住 民 對 外 族 群 互 動 的 機 制 遺 址 居 民 在 其 中 扮 演 的 角 色, 以 及 最 重 要 的 原 住 民 對 外 來 商 品 的 消 費 方 式, 由 此 才 能 避 免 反 歷 史 (ahistory) 簡 化 與 偏 見 等 常 見 陷 阱 換 句 話 說, 以 陶 瓷 為 例, 考 古 學 的 研 究 不 應 滿 足 於 發 現 這 些 外 來 陶 瓷 存 在 於 原 住 民 部 落, 因 為 更 重 要 的 是 誰 在 用? 如 何 用? 或 裡 面 放 的 是 什 麼? 等 問 題 綜 而 言 之, 一 個 脈 絡 化 著 重 時 間 深 度 與 空 間 廣 度 的 研 究 是 有 其 必 要 的 以 淇 武 蘭 外 來 陶 瓷 的 研 究 為 例, 雖 然 將 這 些 外 來 器 物 超 越 遺 址 本 身 放 在 一 個 更 大 的 時 空 框 架 去 理 解 是 絕 對 必 要 的, 但 外 來 陶 瓷 器 在 台 灣 常 被 直 接 與 原 住 民 與 漢 人 接 觸 及 受 其 影 響, 或 與 更 大 的 世 界 貿 易 網 絡 直 接 連 上 關 係 然 而 淇 武 蘭 上 文 化 層 早 期 雖 然 也 有 外 來 陶 瓷 器 輸 入, 其 產 地 也 的 確 大 多 來 自 中 國, 但 是 與 漢 人 的 直 接 關 係 實 是 很 稀 薄 的, 淇 武 蘭 既 不 是 生 產 這 些 陶 瓷 商 品 的 漢 人 預 設 的 客 戶, 亦 不 是 將 貨 品 運 送 至 北 台 的 商 人 的 39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貿 易 對 象 整 體 貿 易 機 制 與 其 他 族 群 互 動 關 係 的 演 變, 實 有 賴 更 細 緻 地 理 解 這 些 外 來 物 品 於 遺 址 內 質 與 量 的 變 遷 此 外, 筆 者 認 為 一 個 脈 絡 化 的 歷 史 考 古 學 研 究 有 賴 考 古 學 與 歷 史 學 的 適 當 整 合 Andren (1998) 強 調 史 料 與 考 古 資 料 的 整 合 方 式 並 沒 有 一 定 的 標 準, 各 個 研 究 需 要 找 出 兩 者 之 間 最 好 的 對 話 方 式 筆 者 認 為 上 述 關 於 淇 武 蘭 的 歷 史 學 與 考 古 學 研 究 成 果 實 各 有 失 衡, 歷 史 學 的 研 究 受 限 於 史 料, 缺 少 噶 瑪 蘭 人 本 身 的 觀 點 ; 考 古 學 的 研 究 受 限 於 遺 址, 往 往 在 對 整 個 時 空 框 架 了 解 不 夠 深 入 的 情 況 下 驟 下 結 論 由 此, 本 文 試 圖 藉 由 外 來 陶 瓷 器 在 遺 址 內 的 脈 絡 資 訊 與 已 知 史 料 相 對 照, 向 外 探 索 遺 址 居 民 在 本 地 區 域 史 發 展 中 扮 演 的 角 色, 向 內 探 索 不 同 歷 史 脈 絡 下 村 落 自 身 的 興 衰 轉 變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生 活 面 出 土 外 來 陶 瓷 器 之 整 理 分 析 本 研 究 首 先 將 整 理 外 來 陶 瓷 器 在 遺 址 生 活 面 的 分 布 情 形 7 淇 武 蘭 遺 址 共 出 土 外 來 陶 瓷 30,936 件 8, 種 類 包 含 碗 盤 碟 瓶 壺 火 爐 缽 盆 缸 杯 罐 匙 燭 台 鴉 片 煙 具 等 器 型 9 由 於 許 多 區 域 擾 亂 嚴 重, 使 層 位 所 能 提 供 的 相 對 年 代 資 訊 之 可 信 度 降 低, 有 鑑 於 此, 筆 者 選 取 擾 亂 較 少 上 文 化 層 部 分 保 存 最 完 整 的 AT4 AT5 AT6 10 中 P059~066 P071~079 P086~093 等 二 十 五 個 探 坑 作 為 採 樣 對 象, 此 採 樣 區 面 積 為 400 平 方 公 尺, 約 占 整 體 發 掘 面 積 的 10.49%( 圖 2), 其 中 出 土 的 外 來 陶 瓷 器 種 類 已 囊 括 發 掘 報 告 所 列 出 的 大 部 份 器 種, 件 數 為 3,312 件 圖 2 採 樣 區 域 位 置 示 意 40

圖 3 採樣區分層示意圖 紫-第一期 藍-第二期 綠-第三期 黃-第四期 橙-第五期 紅-第六期 灰-下文化層 謝艾倫 淇武蘭遺址上文化層的外來陶瓷 41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筆 者 根 據 遺 物 出 土 情 形 鄰 近 坑 位 相 連 情 況 跨 坑 墓 葬 資 料 高 低 海 拔 關 係 原 始 發 掘 記 錄 等 資 訊, 將 此 採 樣 區 之 上 文 化 層 分 為 六 期, 以 期 更 細 緻 地 了 解 上 文 化 層 物 質 文 化 的 變 化 趨 勢 此 六 期 所 相 應 的 層 位 雖 然 在 海 拔 高 度 上 不 完 全 一 致, 整 體 而 言 仍 屬 水 平 堆 積, 各 期 包 含 之 原 始 層 位 如 圖 3 所 示 分 期 之 後, 外 來 陶 瓷 器 在 各 層 中 的 分 布 趨 勢 即 可 以 清 楚 的 展 現 出 來, 圖 4 很 明 顯 地 呈 現 出 外 來 陶 瓷 器 並 不 是 平 均 分 布 於 上 文 化 層 中, 而 是 呈 現 雙 波 峰 的 M 型 趨 勢 第 一 期 開 始 時 件 數 最 少 ; 第 三 及 第 五 期 為 兩 個 高 峰, 數 量 相 差 不 多, 以 第 五 期 略 高 ; 其 間 的 第 四 期 則 明 顯 少 於 前 後 兩 期 據 此, 筆 者 以 下 討 論 將 第 四 期 以 前 的 層 位 視 為 上 文 化 層 早 期, 以 後 的 層 位 則 視 為 上 文 化 層 晚 期 此 兩 期 的 絕 對 年 代 經 碳 十 四 年 代 分 析 及 器 物 類 型 比 對 之 後 11, 可 確 知 上 文 化 層 早 期 約 由 十 四 世 紀 開 始, 至 十 七 世 紀 初 左 右 達 到 高 峰, 至 於 晚 期 的 高 峰 的 遺 物 則 多 為 十 九 世 紀 的 活 動 證 據 圖 4 外 來 陶 瓷 器 數 量 分 布 在 整 理 出 外 來 陶 瓷 器 在 時 間 向 度 上 的 分 布 趨 勢 之 餘, 本 研 究 亦 使 用 同 樣 的 分 層 架 構 整 理 採 樣 區 中 上 文 化 層 本 地 製 幾 何 印 紋 陶 在 生 活 面 地 層 的 分 布 情 形 由 於 基 本 使 用 功 能 的 重 疊 性, 一 般 概 念 中 本 地 製 陶 器 常 被 視 為 與 外 來 陶 瓷 相 對 甚 至 是 競 爭 的 對 象, 淇 武 蘭 遺 址 出 土 的 本 地 製 陶 器, 即 發 掘 報 告 分 類 中 之 第 一 類 陶, 主 要 為 灰 色 系 幾 何 印 紋 夾 砂 陶, 是 上 文 化 層 唯 一 的 本 地 製 陶 類 其 器 型 以 罐 形 器 佔 絕 對 多 數, 形 制 單 一, 另 有 少 數 缽 杯 碗 瓶 等 器 型 在 淇 武 蘭 遺 址 中, 幾 何 印 紋 陶 之 數 量 趨 勢 與 外 來 陶 瓷 大 不 相 同, 呈 現 單 峰 消 長 的 狀 態, 於 第 三 期 達 高 峰 後 即 一 路 減 少 若 將 上 述 兩 者 的 出 土 件 數 放 在 一 起 對 照 比 較 ( 見 圖 5), 除 了 分 布 趨 勢 不 同 之 外, 數 量 上 除 了 第 六 42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期 之 外, 幾 何 印 紋 陶 皆 明 顯 高 於 外 來 陶 瓷 器 層 位 表 1 各 期 外 來 陶 瓷 器 與 幾 何 印 紋 陶 之 件 數 及 同 期 件 數 比 外 來 陶 瓷 器 件 數 外 來 陶 瓷 / 同 期 總 件 數 比 (%) 幾 何 印 紋 陶 件 數 幾 何 印 紋 陶 / 同 期 總 件 數 比 (%) 第 一 期 80 5.8 1299 94.2 第 二 期 365 4.4 7845 95.6 第 三 期 1064 5.7 17532 94.3 第 四 期 409 6.0 6433 94.0 第 五 期 1134 23.8 3635 76.2 第 六 期 260 51.8 242 48.2 總 和 3312 -- 36986 -- 討 論 : 外 來 陶 瓷 器 的 消 長 與 時 代 背 景 十 七 世 紀 前 後 的 物 品 流 動 陳 國 棟 (2005) 將 十 六 至 十 八 世 紀 的 亞 洲 海 上 貿 易 以 航 道 規 模 分 成 三 個 範 疇 : 跨 洲 貿 易 亞 洲 區 間 貿 易 12 及 沿 海 或 島 際 貿 易 亞 洲 內 部 貿 易 由 來 已 久, 十 五 世 紀 後 43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半 歐 洲 人 東 來 之 後, 主 導 跨 洲 貿 易 之 外 也 加 入 了 亞 洲 區 間 貿 易 的 經 營, 而 沿 海 或 島 際 貿 易, 則 可 視 為 上 述 兩 類 貿 易 的 支 流 台 灣 島 雖 與 中 國 東 南 僅 一 海 之 隔, 但 是 由 於 島 內 缺 乏 高 價 商 品, 又 離 中 國 太 近 無 需 作 為 長 程 航 行 的 補 給 據 點, 故 長 期 被 屏 除 於 亞 洲 區 間 貿 易 之 外 即 使 如 此, 台 灣 島 與 外 界 規 模 小 風 險 低 的 島 際 貿 易 由 來 已 久 台 灣 北 部 的 雞 籠 淡 水 一 帶, 由 於 地 理 位 置 自 然 環 境 等 因 素, 自 古 即 為 島 際 貿 易 的 據 點 之 一 淡 水 地 區 十 三 行 遺 址 大 坌 坑 遺 址 中 出 土 的 銅 錢 與 宋 元 瓷 器, 即 是 台 灣 北 部 此 類 貿 易 活 動 的 最 好 證 據 ( 臧 振 華 2001; 王 淑 津 劉 益 昌 2009) 根 據 陳 宗 仁 (2005a) 的 研 究, 十 五 到 十 六 世 紀 上 半 的 中 琉 貿 易 發 展, 以 及 十 六 世 紀 開 始 的 中 日 私 商 貿 易, 使 得 台 灣 北 海 岸 的 雞 籠 淡 水 漸 受 重 視 自 十 六 世 紀 下 半 葉 始, 中 國 西 班 牙 日 本 等 勢 力 均 欲 角 逐 東 亞 商 業 貿 易, 促 使 雞 籠 淡 水 升 級 成 東 亞 區 間 貿 易 與 戰 略 的 重 要 據 點 十 七 世 紀 初 期 台 灣 西 南 部 的 興 起, 使 北 部 貿 易 一 度 出 現 南 移 危 機, 然 而 1626 年 西 班 牙 佔 領 北 台, 使 台 灣 南 北 成 為 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與 西 班 牙 帝 國 全 球 對 抗 的 環 節 之 一, 北 台 的 貿 易 因 此 得 以 維 持 並 達 於 鼎 盛 輸 往 噶 瑪 蘭 地 區 的 商 品, 即 是 上 述 動 態 發 展 的 區 間 貿 易 之 下 的 島 內 沿 海 貿 易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於 距 今 600 年 左 右 出 土 的 小 型 四 繫 罐, 應 該 是 由 北 海 岸 的 島 際 貿 易 活 動 輾 轉 傳 入 至 於 運 輸 路 線 與 方 法, 臺 灣 東 北 角 一 帶 山 脈 橫 亙, 貨 品 的 運 輸 在 日 治 之 前 似 乎 一 直 是 以 海 路 為 主 根 據 歷 史 學 者 的 研 究, 分 布 在 台 灣 北 海 岸 的 馬 賽 人 於 台 灣 島 外 族 群 ( 漢 人 日 本 人 歐 洲 人 ) 與 噶 瑪 蘭 哆 囉 滿 等 地 的 轉 手 貿 易 中 扮 演 了 非 常 重 要 的 角 色 14 關 於 馬 賽 人, 除 了 語 言 學 與 考 古 學 研 究 中 顯 現 其 與 淡 水 地 區 及 噶 瑪 蘭 地 區 的 文 化 互 動 證 據 之 外 ( 李 壬 癸 1996; 劉 益 昌 1998), 歷 史 學 者 更 強 調 馬 賽 人 於 北 台 灣 貿 易 活 動 中 的 重 要 性 ( 翁 佳 音 1999, 2008; 康 培 德 2003; 陳 宗 仁 2005a, 2010a, 2010b) 陳 宗 仁 (2010b) 指 出, 馬 賽 人 在 前 西 班 牙 時 代 實 處 於 北 部 區 域 貿 易 的 邊 緣, 然 而 由 於 他 們 是 西 班 牙 人 直 接 接 觸 的 族 群, 遂 使 這 個 邊 緣 的 社 群 反 倒 成 為 史 料 上 的 多 數 他 們 不 但 是 外 人 主 要 的 接 觸 描 述 的 對 象 15, 更 由 於 其 扮 演 蘭 陽 平 原 及 東 海 岸 物 流 中 介 者 的 角 色, 成 為 此 時 西 方 人 了 解 這 些 區 域 的 知 識 來 源 ( 陳 宗 仁 2010a: 30) 陳 宗 仁 (2010b) 強 調, 史 料 中 商 業 活 動 繁 盛 的 馬 賽 人, 實 是 十 六 世 紀 漢 人 在 北 台 貿 易 活 動 增 加 後, 貿 易 形 式 質 與 量 改 變 後 的 結 果 漢 人 的 介 入 使 得 馬 賽 人 貿 易 的 內 容 更 多 樣 化, 交 換 的 形 式 也 不 同, 貿 易 的 質 與 量 皆 持 續 增 加 相 較 於 歷 史 學 研 究 琢 磨 於 史 料 記 載 較 多 的 馬 賽 人, 淇 武 蘭 遺 址 的 研 究 提 供 了 一 個 來 自 噶 瑪 蘭 地 區 的 視 角 十 六 世 紀 後 半 至 十 七 世 紀 前 半 北 台 灣 雖 然 成 為 亞 洲 區 間 貿 易 13, 44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的 據 點, 但 對 淇 武 蘭 的 住 民 而 言, 進 行 的 仍 屬 於 沿 海 貿 易 的 範 疇 然 而, 上 述 背 景 對 應 到 本 研 究 中 上 文 化 層 早 期 的 外 來 陶 瓷 器 數 量 趨 勢, 正 應 合 了 第 一 高 峰 的 出 現 與 跨 洲 貿 易 或 區 間 貿 易 等 主 流 商 業 活 動 相 較, 這 些 部 落 社 會 間 的 貿 易 行 為 規 模 相 當 小, 雖 似 乎 持 續 不 輟, 實 難 有 進 一 步 發 展 在 這 個 基 礎 認 知 上, 若 以 傳 統 沿 海 或 島 際 貿 易 解 釋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早 期 的 外 來 陶 瓷 器 數 量 趨 勢, 則 第 一 個 高 峰 的 出 現 顯 得 非 常 不 合 理, 因 為 這 種 斷 續 微 量 的 輸 入 不 應 有 集 中 高 峰 的 狀 況 但 如 果 細 察 上 述 歷 史 脈 絡, 則 第 一 個 高 峰 的 出 現, 正 好 對 應 上 了 東 亞 區 域 貿 易 興 盛, 漢 人 於 北 台 貿 易 增 加, 馬 賽 商 業 族 群 形 成 等 歷 史 進 程 換 句 話 說, 第 一 個 高 峰 應 可 理 解 為 台 灣 北 部 雞 籠 淡 水 此 波 貿 易 興 盛 期 同 時 牽 動 影 響 了 噶 瑪 蘭 地 區 的 物 流 情 況, 造 成 噶 瑪 蘭 外 來 陶 瓷 器 的 輸 入 量 前 所 未 有 的 大 增 如 此 敏 感 的 正 相 關 發 展, 再 次 證 明 了 兩 地 人 群 的 緊 密 交 流 這 個 理 解 方 式, 也 比 歸 因 於 文 獻 上 西 班 牙 於 噶 瑪 蘭 地 區 八 年 的 薄 弱 經 營 更 站 得 住 腳 16 此 外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若 同 時 觀 察 幾 何 印 紋 陶 與 外 來 陶 瓷 器, 則 上 述 外 來 陶 瓷 器 第 一 高 峰 期, 同 時 也 是 幾 何 印 紋 陶 數 量 最 多 的 時 期 筆 者 認 為, 本 地 製 陶 器 的 出 土 數 量 也 許 可 以 在 某 一 程 度 上 反 映 聚 落 規 模 與 人 口 文 獻 中 的 淇 武 蘭 此 時 人 丁 興 旺, 但 缺 乏 更 早 的 人 口 記 錄, 也 許 淇 武 蘭 的 人 口 興 盛 並 非 自 古 皆 然, 而 是 與 北 台 此 時 的 物 流 興 盛 互 為 因 果 至 於 外 來 陶 瓷 器 於 第 一 高 峰 期 在 村 落 中 的 實 質 角 色, 筆 者 認 為 或 可 由 生 活 面 與 墓 葬 兩 個 不 同 考 古 脈 絡 所 出 土 的 器 種 的 比 較 上 見 端 倪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九 十 座 墓 葬 中, 早 期 的 八 十 五 座 墓 葬 有 四 十 五 座 確 定 有 使 用 容 器 作 為 陪 葬 品, 其 中 有 外 來 陶 瓷 器 者 共 二 十 九 座 若 與 生 活 面 出 土 的 外 來 陶 瓷 相 較, 淇 武 蘭 遺 址 作 為 陪 葬 品 的 外 來 陶 瓷 器 包 含 安 平 壺 青 花 玉 壺 春 瓶 白 瓷 盤 口 瓶 褐 釉 玉 壺 春 瓶 青 釉 瓶 白 瓷 罐 瓷 碗 瓷 碟 硬 陶 罐 及 軍 持 等 器 型, 其 中 僅 部 份 與 生 活 面 出 土 器 物 重 疊 ( 見 表 2) 換 句 話 說, 一 樣 是 外 來 陶 瓷, 在 淇 武 蘭 人 的 認 知 中, 也 許 不 同 器 種 佔 有 不 同 的 地 位 與 此 相 似 的 推 論 亦 可 由 細 察 各 式 容 器 於 墓 葬 中 的 出 土 脈 絡 獲 得 筆 者 認 為 淇 武 蘭 遺 址 墓 葬 中 的 容 器 陪 葬 品 可 分 為 特 定 埋 葬 流 程 用 品 17 ( 幾 何 印 紋 陶 ) 盛 裝 物 的 容 器 ( 安 平 壺 瓷 碗 為 主 ) 與 單 純 隨 葬 品 ( 所 有 瓶 類 白 瓷 罐 軍 持 為 主 ) 其 中 前 兩 項 器 物 在 上 文 化 層 生 活 面 中 均 有 相 當 的 出 土 量, 在 當 時 住 民 的 認 知 中 應 屬 於 生 活 用 品 至 於 作 為 隨 葬 品 的 器 種, 則 可 能 被 視 為 奢 侈 品 由 此 推 斷, 生 活 面 中 出 土 的 外 來 陶 瓷 器 對 於 淇 武 蘭 人 也 應 該 有 不 同 的 價 值 : 部 分 作 為 日 用 幾 何 印 紋 陶 的 替 代 物 或 輔 助 物, 部 分 則 視 為 珍 稀 品 而 賦 予 特 別 意 義 18 45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表 2 生 活 面 與 墓 葬 出 土 外 來 陶 瓷 器 種 對 照 表 器 種 生 活 面 墓 葬 器 種 生 活 面 墓 葬 盤 細 胎 單 把 壺 碗 粗 胎 單 把 壺 杯 粗 質 缽 晚 期 碟 細 質 缽 匙 素 面 盆 青 花 玉 壺 春 瓶 印 紋 盆 青 釉 瓶 非 採 樣 區 缸 白 瓷 燭 台 鴉 片 煙 斗 油 燈 碟 紫 砂 彩 壺 壺 形 燭 台 安 平 壺 大 型 罐 推 測 火 爐 中 小 型 罐 白 瓷 盤 口 瓶 提 壺 褐 釉 玉 壺 春 瓶 帶 繫 壺 白 瓷 罐 折 沿 水 注 軍 持 非 採 樣 區 小 水 注 十 九 世 紀 以 降 的 物 質 流 動 自 吳 沙 開 蘭 (1796 年 ) 至 噶 瑪 蘭 入 清 版 圖 (1810 年 ) 短 短 十 數 年 間, 噶 瑪 蘭 的 歷 史 無 疑 迅 速 進 入 一 個 新 的 階 段 進 入 蘭 陽 平 原 開 墾 的 漢 人 就 像 其 百 年 前 在 西 南 平 原 拓 墾 的 前 輩 一 樣, 致 力 於 治 水 務 農, 生 活 雜 貨 則 仰 賴 大 陸 方 面 供 應, 陶 瓷 器 亦 是 其 中 一 項 大 宗 商 品 十 九 世 紀 的 陶 瓷 輸 入, 實 彰 顯 了 移 民 社 會 的 特 質 19 此 時 無 論 運 銷 或 消 費, 皆 是 以 漢 人 為 中 心 整 個 貿 易 通 路 的 性 質, 也 由 國 際 性 東 亞 區 間 貿 易 的 支 流, 轉 成 中 國 清 代 國 內 港 口 系 統 下 的 一 環 位 於 噶 瑪 蘭 海 岸 北 端 的 烏 石 港, 為 漢 人 入 墾 之 後 噶 瑪 蘭 地 區 最 重 要 的 港 口, 並 於 十 八 世 紀 末 至 十 九 世 紀 後 期 興 盛 一 時 20 對 於 初 來 開 墾 的 蘭 民 而 言, 無 論 對 岸 或 台 灣 西 部 北 部 入 港 的 船 隻 均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補 給 : 蘭 地 僻 處 全 台 山 後, 生 齒 日 繁, 人 烟 輻 湊, 一 切 日 用 所 需, 全 賴 各 處 小 船, 於 春 夏 之 間 入 口 貿 易 倘 累 以 官 差, 或 小 加 裁 禁, 舟 商 一 經 裹 46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足, 地 方 立 見 衰 頹 惟 是 每 年 進 口 商 漁 船 隻, 或 一 百 餘 號 至 二 百 餘 號 不 等 ( 姚 瑩 1996[1829]:60) 直 接 往 來 於 噶 瑪 蘭 與 大 陸 港 口 的 船 隻, 根 據 噶 瑪 蘭 志 略 可 分 三 條 路 線, 北 路 至 浙 江 四 明 鎮 海 乍 浦 松 江 等 地, 惟 售 番 鏹, 不 裝 回 貨, 近 冬 至 蘇 州 裝 載 綢 疋 羊 皮 諸 貨 回 航 中 路 為 往 來 漳 州 泉 州, 多 載 白 苧 西 渡, 而 後 載 乾 果 麥 豆 瓷 器 金 楮 等 物 回 航, 一 年 只 一 二 次, 又 稱 輕 船 貨 南 路 為 往 來 廣 東 澳 門 者, 往 時 多 載 樟 腦, 返 時 則 載 雜 色, 一 年 只 一 次 這 些 少 數 的 直 航 船 隻 想 必 不 足 以 滿 足 此 時 新 移 民 的 需 求, 上 述 所 謂 一 百 餘 號 至 二 百 餘 號 不 等 的 船 隻, 大 多 應 來 自 淡 水 雞 籠 換 句 話 說, 即 使 北 台 灣 的 人 群 及 物 流 已 轉 為 漢 人 為 主, 噶 瑪 蘭 地 區 仍 與 過 去 一 樣 仰 賴 與 外 界 溝 通 更 為 頻 繁 的 北 台 來 支 援 至 於 此 時 外 來 陶 瓷 器 如 何 流 入 噶 瑪 蘭 部 落, 是 到 漢 人 所 經 營 的 店 口 直 接 消 費? 還 是 由 第 三 者 輾 轉 獲 得? 儘 管 由 為 數 不 少 的 古 契 書 內 容, 我 們 可 以 窺 知 至 少 在 不 動 產 的 買 賣 上, 清 代 的 噶 瑪 蘭 人 已 使 用 錢 幣, 但 是 其 他 物 資 的 流 通 方 式 是 如 何 進 行 則 缺 乏 細 節 的 資 訊 我 們 由 考 古 脈 絡 可 見 的, 是 村 落 內 住 民 的 使 用 器 物 組 合 由 圖 5 可 見, 漢 人 與 其 引 入 的 新 一 波 商 品 輸 入, 反 映 在 遺 址 中 是 外 來 陶 瓷 器 第 二 次 高 峰 的 形 成, 與 本 地 製 幾 何 印 紋 陶 的 減 少 這 兩 個 趨 勢 相 合 的 結 果, 使 得 外 來 陶 瓷 器 於 後 峰 所 佔 的 比 例 與 前 峰 大 不 相 同 如 表 1 所 示, 第 一 至 第 四 期 幾 何 印 紋 陶 都 有 九 成 以 上 的 絕 對 多 數, 外 來 陶 瓷 器 一 直 到 第 五 與 第 六 期, 也 就 是 十 九 世 紀 以 後, 才 開 始 佔 有 一 席 之 地 筆 者 認 為 此 時 幾 何 印 紋 陶 的 減 少, 一 方 面 呼 應 了 十 九 世 紀 淇 武 蘭 人 四 散 遷 徙 的 記 載, 二 方 面 暗 示 了 外 來 陶 瓷 輸 入 所 造 成 的 一 定 影 響, 此 時 淇 武 蘭 人 的 普 遍 物 質 生 活 面 貌 已 是 傳 統 與 外 來 夾 雜 的 狀 態 外 來 陶 瓷 對 於 淇 武 蘭 當 地 生 活 的 實 際 影 響 不 僅 可 由 器 物 的 量 的 角 度 做 判 斷, 更 可 由 質 的 角 度 討 論 圖 6 所 呈 現 的 是 總 體 器 類 於 各 層 的 分 佈 比 率 21, 如 圖 所 示, 整 體 而 言 早 期 器 種 率 最 低, 代 表 輸 入 的 種 類 少 而 單 純, 而 後 第 二 至 第 四 期 緩 慢 增 加, 到 了 第 五 期, 器 種 率 明 顯 高 於 其 他 層 位, 也 就 是 說, 此 時 外 來 陶 瓷 的 種 類 最 為 豐 富 上 文 化 層 外 來 陶 瓷 器 於 第 三 第 五 兩 期 雖 然 件 數 相 差 不 大, 但 是 器 種 率 在 第 五 期 明 顯 突 增 的 現 象, 說 明 了 遺 址 居 民 於 此 期 的 確 有 更 多 元 的 物 質 生 活 樣 貌 這 些 於 晚 期 出 土 的 外 來 陶 瓷 可 概 分 為 兩 類, 一 類 為 早 期 亦 有 出 土, 但 此 時 數 量 大 增 者 ; 一 類 為 集 中 於 晚 期, 或 僅 在 晚 期 出 土 者 前 者 包 括 盤 碗 杯 粗 質 缽 等 日 常 用 品 這 類 日 常 用 品 的 增 加, 主 要 反 映 了 外 來 陶 瓷 取 代 幾 何 印 紋 陶 進 入 村 落 日 常 生 活 47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的 現 象 後 者 的 品 項 則 有 火 爐 壺 形 帶 流 燭 台 以 及 鴉 片 煙 具 22 這 幾 類 器 物 不 僅 是 單 純 取 代 過 去 幾 何 印 紋 陶 的 器 皿, 更 可 反 映 淇 武 蘭 聚 落 相 較 早 期 有 更 多 元 的 生 活 內 容 這 些 晚 期 新 進 物 品 除 了 個 別 代 表 炊 煮 照 明 吸 食 等 功 能 之 外, 壺 型 帶 流 燭 台 與 一 件 鴉 片 煙 具 一 同 出 於 P064L1 也 許 不 是 偶 然, 燭 台 也 許 被 當 作 鴉 片 煙 燈 使 用 圖 6 各 層 陶 瓷 器 器 種 率 波 谷 : 歷 史 的 空 白 淇 武 蘭 外 來 陶 瓷 器 的 雙 峰, 就 像 我 們 由 文 獻 上 對 噶 瑪 蘭 的 了 解 一 樣, 集 中 於 十 七 及 十 九 世 紀 而 介 於 兩 者 之 間 的 波 谷, 則 是 印 證 了 北 台 灣 貿 易 的 萎 縮 陳 宗 仁 (2005a) 認 為 1630 年 代 以 後 東 亞 海 域 的 整 體 不 景 氣 為 西 班 牙 馬 尼 拉 當 局 不 再 重 視 北 台 灣 據 點 的 主 因, 而 趁 虛 而 入 的 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領 有 此 區 之 後, 由 於 其 經 營 焦 點 放 在 臺 灣 西 南, 北 部 遂 快 速 邊 陲 化, 雞 籠 地 區 尤 然 23, 商 業 航 線 很 快 衰 敗 下 來 與 北 海 岸 互 動 密 切, 仰 賴 其 轉 手 交 易 的 噶 瑪 蘭 地 區, 物 流 想 必 也 因 此 衰 敗 下 來 然 而 衰 敗 不 等 於 消 失, 陳 宗 仁 (2006:68) 謂 西 班 牙 人 離 開 雞 籠 淡 水, 並 不 意 味 著 雞 籠 淡 水 兩 個 港 口 貿 易 的 結 束, 如 同 雞 籠 淡 水 的 貿 易 活 動 並 不 是 因 西 班 牙 人 的 佔 領 而 開 始 波 谷 階 段 的 淇 武 蘭, 只 是 回 到 了 古 早 以 來 的 島 際 與 沿 海 貿 易 規 模 除 了 反 映 出 外 在 世 界 的 變 動 之 外, 若 將 幾 何 印 紋 陶 放 入 一 起 考 量, 淇 武 蘭 人 在 此 歷 史 的 空 白 階 段 並 非 停 滯, 反 而 更 能 呈 現 其 自 身 的 能 動 性 與 發 展 由 圖 5 可 見, 首 48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先, 第 四 期 時 幾 何 印 紋 陶 並 未 因 外 來 陶 瓷 器 減 少 而 增 加, 也 就 是 說, 幾 何 印 紋 陶 的 消 長 並 不 受 外 來 陶 瓷 器 增 長 的 影 響 事 實 上, 即 使 到 了 第 五 期, 外 來 陶 瓷 的 數 量 也 不 及 幾 何 印 紋 陶 換 句 話 說, 對 淇 武 蘭 人 的 日 常 生 活 而 言 外 來 陶 瓷 在 功 能 上 並 無 強 烈 的 不 可 取 代 性 這 點 與 槍 ( 另 一 種 實 用 的 外 來 物 ) 進 入 台 灣 原 住 民 部 落 後 成 為 戰 鬥 中 的 主 要 武 器 ( 陳 宗 仁 2005b:83-86) 境 遇 大 不 相 同, 應 是 兩 類 商 品 基 本 性 質 上 的 差 異 使 然 若 換 個 角 度 視 之, 正 由 於 並 非 絕 對 必 須, 淇 武 蘭 住 民 在 選 擇 外 來 陶 瓷 上, 相 較 之 下 可 說 具 有 較 大 的 能 動 性 其 次, 在 十 九 世 紀 漢 人 商 品 大 量 進 入 之 前, 幾 何 印 紋 陶 其 實 於 第 四 期 已 經 銳 減, 其 幅 度 遠 大 於 第 五 期 也 就 是 說, 在 漢 人 大 舉 進 入 之 前, 淇 武 蘭 聚 落 已 然 萎 縮 過 去 學 者 關 於 此 時 人 口 變 化 的 討 論 有 二 : 詹 素 娟 張 素 玢 (2001:54-55) 注 意 到 1650 年 與 1810 年 噶 瑪 蘭 人 口 數 據 的 重 大 落 差, 甚 至 大 於 十 九 世 紀 漢 人 全 面 入 墾 後 的 幅 度, 但 由 於 缺 乏 資 料, 對 於 如 此 戲 劇 化 減 少 的 原 因, 只 能 猜 測 可 能 是 早 期 漢 人 的 影 響 ( 疾 病 或 武 力 ) 或 泰 雅 族 的 威 脅 Borao Mateo (2008:141-143) 則 認 為 台 灣 北 部 地 區 噶 瑪 蘭 以 外 的 區 域 在 1650 年 以 後 人 數 就 明 顯 下 降, 而 1654 年 以 後 噶 瑪 蘭 人 口 的 減 少 似 乎 是 此 一 趨 勢 的 延 伸 24, 確 切 原 因 不 明 上 述 兩 者 對 噶 瑪 蘭 人 口 衰 退 的 時 間 點 認 知 是 不 同 的, 前 者 偏 於 十 八 世 紀 末 十 九 世 紀 初, 後 者 偏 於 十 七 世 紀 後 半 筆 者 由 淇 武 蘭 遺 址 考 古 層 位 中 幾 何 印 紋 陶 於 第 三 期 以 後 即 驟 減 這 一 點, 比 較 支 持 後 者 的 說 法, 即 在 十 七 世 紀 後 半 北 台 灣 貿 易 地 位 開 始 漸 漸 衰 退 的 年 代, 噶 瑪 蘭 地 區 的 人 口 就 已 減 少 換 句 話 說, 漢 人 拓 殖 的 影 響 並 不 是 噶 瑪 蘭 文 化 衰 退 的 唯 一 原 因 結 論 文 化 接 觸 不 是 一 個 短 暫 的 事 件, 而 是 一 個 長 期 文 化 變 遷 的 歷 程 本 文 首 先 抽 樣 整 理 出 淇 武 蘭 遺 址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上 文 化 層 外 來 陶 瓷 器 分 佈 趨 勢, 藉 由 與 已 知 歷 史 資 訊 的 對 照, 試 圖 在 一 個 更 寬 廣 的 框 架 下, 呈 現 出 更 完 整 更 噶 瑪 蘭 的 圖 像 以 上 討 論 顯 示, 欲 討 論 噶 瑪 蘭 地 區 的 早 期 歷 史 的 發 展, 必 要 將 北 海 岸 ( 甚 或 整 個 東 亞 區 間 貿 易 關 係 ) 納 入 考 量, 不 可 拘 泥 於 一 隅 外 來 瓷 器 由 北 海 岸 流 通 到 噶 瑪 蘭 的 性 質, 可 以 分 成 各 區 原 住 民 間 的 交 換 島 外 商 人 為 主 體 的 東 亞 區 間 貿 易 旗 下 的 分 支 與 晚 期 以 國 家 為 主 體 的 國 內 通 路 三 類 噶 瑪 蘭 雖 在 史 料 的 角 度 下 位 處 邊 陲 中 的 邊 陲, 然 早 在 史 料 記 載 之 前, 淵 遠 流 長 的 沿 海 及 島 際 貿 49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易 活 動 即 已 存 在 十 六 世 紀 末 至 十 七 世 紀 初, 東 亞 海 域 進 入 一 段 貿 易 興 盛 時 期, 傳 統 的 沿 海 貿 易 的 規 模 亦 受 到 刺 激 此 時 淇 武 蘭 人 丁 興 旺, 社 口 眾 多 ; 十 七 世 紀 後 半 的 區 域 不 景 氣 使 北 台 貿 易 逐 漸 衰 退 下 來, 回 到 原 初 沿 海 及 島 際 貿 易 的 規 模, 噶 瑪 蘭 地 區 亦 同 此 時 幾 何 印 紋 陶 開 始 減 少, 表 示 漢 人 到 來 之 前 村 落 已 然 萎 縮, 其 原 因 仍 待 探 究 時 至 十 九 世 紀, 意 氣 風 發 的 馬 賽 人 不 再, 取 而 代 之 的 是 大 批 湧 入 比 鄰 而 居 的 漢 人, 淇 武 蘭 的 外 來 物 品 再 一 次 大 量 增 加, 與 早 期 相 較, 這 批 晚 期 輸 入 品 在 遺 址 內 無 論 質 與 量 都 更 具 有 影 響 力, 與 幾 何 印 紋 陶 融 合 成 兼 具 傳 統 與 外 來 的 物 質 生 活 樣 貌 Orser(2004) 曾 從 三 個 層 面 定 義 歷 史 考 古 學 : 第 一, 歷 史 考 古 學 本 質 上 是 一 門 跨 學 科 的 學 門, 尤 其 是 歷 史 學 與 文 化 人 類 學 在 其 中 扮 演 非 常 重 要 的 角 色 第 二, 歷 史 考 古 學 研 究 關 注 於 史 前 以 後 的 過 去 (post-prehistoric past) 第 三, 歷 史 考 古 學 研 究 的 是 與 今 日 息 息 相 關 的 過 去, 因 此 可 以 幫 助 理 解 現 代 世 界 的 形 成 就 第 一 點 而 言, 臧 振 華 (1990) 曾 指 出, 台 灣 的 歷 史 考 古 學, 一 方 面 可 以 是 歷 史 取 向 的, 著 重 填 補 歷 史 的 空 白, 另 一 方 面 也 可 以 是 人 類 學 取 向 的, 重 視 文 化 適 應 與 變 遷 等 問 題 在 本 研 究 中, 筆 者 一 方 面 與 台 灣 海 洋 史 蘭 陽 平 原 區 域 史 等 議 題 相 呼 應, 二 方 面 更 期 望 考 古 材 料 超 越 文 獻, 透 物 見 人, 進 一 步 凸 顯 噶 瑪 蘭 人 的 主 體 性 時 段 方 面, 本 研 究 的 特 色 在 提 供 了 一 組 時 間 上 連 續 性 的 資 料 陳 國 棟 (2006[2001]:40) 曾 以 歷 史 學 者 的 角 度 質 疑 若 研 究 者 只 能 從 有 歷 史 的 民 族 的 文 獻 著 手, 大 概 也 只 能 重 建 沒 有 歷 史 的 民 族 與 有 歷 史 的 民 族 的 接 觸 關 聯 而 已, 如 此 重 建 出 來 的 歷 史, 將 會 斷 斷 續 續 無 一 貫 性, 而 不 是 內 在 發 展 一 脈 相 承 的 歷 史 於 此, 歷 史 考 古 學 也 許 是 填 補 這 些 失 落 環 節 最 好 的 方 式, 因 為 考 古 脈 絡 是 連 續 性 的 資 料 而 非 片 斷 的 資 訊 至 於 最 後 一 點, 筆 者 認 為, 若 欲 更 適 切 地 瞭 解 歷 史 如 何 成 就 今 日 的 宜 蘭, 務 須 讓 漢 人 以 外 其 他 曾 在 這 塊 土 地 上 活 動 的 人 群 皆 有 更 多 展 現 的 機 會, 這 也 是 本 研 究 的 重 要 宗 旨 之 一 25 此 外, 若 將 視 野 放 大, 十 六 到 十 七 世 紀 正 是 東 方 與 西 方 開 始 密 切 接 觸 的 時 期, 可 謂 新 的 世 界 史 的 序 曲 在 此 之 中, 淇 武 蘭 也 算 間 接 見 證 了 東 亞 區 域 貿 易 的 輝 煌 過 去 最 後, 筆 者 在 此 強 調 對 台 灣 史 研 究 而 言 考 古 資 料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資 源, 如 臧 振 華 (Tsang 1986) 所 言, 臺 灣 不 僅 是 史 前 考 古 的 實 驗 室, 也 是 歷 史 考 古 的 實 驗 室 歷 史 考 古 學 如 何 藉 由 學 科 整 合 超 越 史 料 豐 富 我 們 對 過 去 的 認 識, 值 得 有 志 者 共 同 努 力 50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附 註 1. 根 據 嘉 慶 十 三 年 (1808) 台 灣 知 府 楊 廷 理 的 調 查, 當 時 溪 北 漢 人 已 形 成 五 所 土 圍 二 十 三 處 民 莊, 與 噶 瑪 蘭 村 舍 相 錯, 男 女 丁 口 達 二 萬 多 人, 墾 成 田 畝 八 百 餘 甲 ( 詹 素 娟 張 素 玢 2001:39-40) 清 治 以 後 於 溪 南 實 施 加 留 餘 埔 制, 溪 北 實 施 加 留 沙 埔 制, 亦 顯 出 早 開 發 的 溪 北 地 區 原 住 民 處 境 的 鉅 變 2. 噶 瑪 蘭 志 略 載 : 有 餘 埔, 斗 酒 尺 布 即 騙 得 一 紙 贌 字 素 不 通 漢 字, 所 有 贌 約, 盡 系 漢 人 自 書, 但 以 指 頭 點 墨 為 識, 真 偽 究 系 莫 辨 而 所 贌 耕 之 輩, 尤 貪 得 無 厭, 雖 立 有 贌 約, 至 墾 透 後 應 納 租 榖, 居 多 糾 纏 不 清 ( 柯 培 元 1993[1837]: 122) 3. 伊 能 嘉 矩 (1996[1898]:218) 謂 : 在 四 十 多 年 間, 平 埔 蕃 人 口 顯 著 減 少 的 原 因 是 平 埔 蕃 在 生 存 競 爭 中 處 於 劣 勢, 而 最 重 要 的 原 因 則 是 平 埔 蕃 歷 史 上 波 瀾 壯 闊 的 大 移 動 4. 關 於 噶 瑪 蘭 各 社 社 名 於 西 班 牙 荷 蘭 時 代 文 獻 的 對 照, 學 者 間 實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在 此 以 康 培 德 2001:41 表 二 的 資 訊 作 為 代 表 至 於 其 他 中 文 名 稱 則 分 別 來 自 黃 叔 璥 1999[1736] 劉 良 璧 1961[1740] 余 文 儀 1962[1764] 陳 淑 均 1993[1852] 姚 瑩 1996[1829] 5. 全 六 冊, 以 下 簡 稱 發 掘 報 告 6. acculturation, 在 台 灣 史 這 個 階 段 的 脈 絡 裡 即 所 謂 漢 化 7. 本 研 究 所 謂 的 生 活 面 遺 物 係 指 排 除 墓 葬 與 其 他 現 象 後 於 一 般 文 化 層 出 土 的 遺 物 蓋 墓 葬 屬 特 殊 脈 絡 本 應 區 分, 筆 者 于 下 文 亦 舉 墓 葬 資 料 作 為 對 照 至 於 遺 址 中 被 歸 類 為 現 象 的 部 分, 本 採 樣 區 內 的 現 象 種 類 繁 雜, 根 據 發 掘 報 告, 包 含 灰 坑 (H019,H024,H028,H029,H033,H036,H037,H040,H041,H046, H049, H052, H053, H058,,H080, H082, H083, H084, H085, H089, H091, H092, H093, H094, H095,,H099, H106, H108, H112, H127, H161,H162,H163) 溝 槽 (H027,H032,H035,H038,H039,H042, H044,H045,H048,H056,H185) 結 構 / 木 構 造 (H104,H105) 陶 片 散 布 (H166,H167) 等 類 別 這 些 現 象 大 多 位 於 本 文 人 工 分 期 的 第 一 期 及 第 二 期 而 且 遺 物 稀 少, 少 數 內 容 複 雜 者, 筆 者 認 為 應 專 文 探 討 整 個 現 象 各 類 遺 物 出 土 的 細 節, 本 研 究 因 著 重 上 文 化 層 整 體 時 序 變 化 趨 勢, 故 不 宜 將 這 些 現 象 中 的 外 來 陶 51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瓷 及 本 地 陶 抽 離 出 來 併 入 本 文 討 論 8. 本 研 究 所 採 用 的 件 數 計 算 為 遺 物 拼 合 後 整 理 出 的 最 小 件 數 9. 發 掘 報 告 所 列 硬 陶 與 瓷 器 類 共 有 安 平 壺 瓷 器 硬 陶 火 爐 磚 瓦 等 五 大 類, 其 中 磚 瓦 屬 於 建 材, 與 其 他 類 別 功 能 上 相 距 較 遠, 加 上 件 數 極 多, 與 其 他 器 種 一 起 做 統 計 容 易 造 成 誤 差, 故 本 研 究 不 納 入 討 論 範 圍 10. 根 據 發 掘 報 告, 此 區 為 遺 址 A 區 的 中 間 地 帶, 由 於 位 於 新 河 道 與 舊 河 道 之 間, 工 程 進 行 時 作 為 河 堤, 因 此 未 受 擾 動, 地 層 堆 積 保 存 狀 況 較 為 完 整 11. 詳 見 謝 艾 倫 2009 宜 蘭 淇 武 蘭 遺 址 出 土 外 來 陶 瓷 器 之 相 關 研 究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12. 陳 國 棟 (2005) 文 中 使 用 亞 洲 內 部 國 際 貿 易 一 詞, 然 而 在 十 七 世 紀 前 後 的 亞 洲 世 界 所 有 參 與 貿 易 環 節 的 成 員 不 一 定 來 自 一 個 國 家, 或 不 見 得 有 國 家 意 識, 或 許 不 適 合 全 部 用 國 際 這 個 詞 來 理 解, 故 本 文 以 區 間 貿 易 代 之 13. 學 者 對 於 馬 賽 人 的 分 佈 有 不 同 的 界 定, 詹 素 娟 認 為 狹 義 的 馬 賽 人 為 分 佈 於 北 海 岸 的 族 群, 廣 義 的 馬 賽 人 則 由 語 言 學 的 角 度 指 涉 包 括 北 海 岸 宜 蘭 到 立 霧 溪 口 的 族 群 ( 詹 素 娟 劉 益 昌 1999) 陳 宗 仁 (2010b) 的 研 究 以 狹 義 定 義 為 基 礎, 康 培 德 (2003) 則 以 廣 義 定 義 進 行 討 論 這 兩 個 界 定 的 差 異 基 本 上 對 本 文 的 討 論 並 不 造 成 影 響 14. 馬 賽 人 之 外, 噶 瑪 蘭 人 本 身 的 活 動 力 亦 不 容 忽 視 西 班 牙 人 的 記 錄 中 噶 瑪 蘭 人 會 定 期 北 上 至 淡 水 河 流 域 獵 首 (Borao Mateo 2001:162-163,169-170); 番 俗 六 考 記 載 康 熙 壬 寅 (1722 年 ) 漳 州 把 總 朱 文 炳 帶 兵 換 防 時 漂 流 至 蛤 仔 難, 當 地 人 用 蟒 甲 送 其 返 回, 行 一 日 至 山 朝, 次 日 至 大 雞 籠, 又 一 日 至 金 包 裏 ( 黃 叔 璥 1999 [1736]:140); 十 九 世 紀 初 漂 流 至 花 蓮 大 港 口 的 日 本 人 文 助 記 述 了 噶 瑪 蘭 人 駕 舟 橫 行 於 東 海 岸 見 人 就 擄 的 情 形 ( 秦 貞 廉 編 1939:47-48); 旅 行 者 Taintor 的 記 錄 中, 噶 瑪 蘭 人 不 但 能 在 溪 流 採 集 捕 魚, 更 能 南 來 北 往 於 北 海 岸 東 海 岸 之 間 (Taintor 1875) 這 些 記 錄 皆 證 明 了 噶 瑪 蘭 人 本 身 活 動 力, 只 是 由 目 前 的 資 料 看 來, 商 務 方 面 似 乎 仍 是 馬 賽 人 較 活 躍 15. 歷 史 學 者 藉 由 文 獻 呈 現 出 的 馬 賽 人 形 象 非 常 生 動, 包 含 懂 計 算 富 語 言 能 力 善 操 舟 航 行 近 海 已 懂 用 銀 壟 斷 交 易 靠 工 藝 維 生 等 與 本 研 究 之 陶 瓷 相 關 的 記 錄 為 :1626 年 傳 教 士 Jacinto Esquivel 記 載, 雞 籠 人 帶 來 一 些 食 物, 與 西 班 牙 人 交 52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換 甕 罐 (jars) 寶 石 (gem) 瑪 瑙 (agate) 與 銀 (silver), 並 說 這 些 住 民 熟 悉 這 些 物 品, 並 會 估 計 其 價 格 (Borao Mateo 2001:88) 16. 王 淑 津 劉 益 昌 (2007b:71) 指 出 十 六 十 七 世 紀 由 於 歐 洲 人 的 介 入 產 生 的 改 變 在 於 新 的 物 品 輸 入 與 國 家 勢 力 介 入, 使 台 灣 原 住 民 從 史 前 末 期 部 落 社 會 一 舉 捲 入 國 家 體 系 與 世 界 貿 易 體 系, 對 考 古 學 所 建 構 的 人 類 活 動 史 而 言 毋 寧 是 新 的 交 換 階 段 然 而, 台 灣 島 各 地 的 歷 史 並 非 同 步 發 展 的, 康 培 德 (1999:223-224) 曾 指 出 : 當 我 們 暫 且 撇 開 台 灣 全 島 同 步 性 的 歷 史 進 程 假 設 後, 將 訝 異 於 島 上 不 同 地 域 在 歷 史 演 變 上 的 差 異 性 在 上 述 的 討 論 中, 筆 者 認 為 在 物 的 輸 入 內 容 上, 十 六 十 七 世 紀 的 淇 武 蘭 的 確 進 入 了 一 個 新 的 交 換 階 段, 然 而 儘 管 外 來 陶 瓷 輸 入 大 增 的 確 是 受 到 當 時 東 亞 區 域 貿 易 的 影 響, 對 原 住 民 而 言 卻 仍 然 是 在 傳 統 的 物 流 網 絡 下 進 行 的, 政 治 方 面, 當 時 歐 洲 人 在 此 區 蜻 蜓 點 水 式 的 統 治, 更 未 實 質 將 此 區 納 入 國 家 體 系 17. 發 掘 報 告 及 筆 者 (2009) 皆 曾 指 出 本 遺 址 墓 葬 內 出 土 之 本 地 製 幾 何 印 紋 陶 大 多 呈 破 碎 狀 並 位 於 墓 葬 上 方, 部 份 有 煙 炱 痕, 研 判 較 可 能 屬 於 儀 式 行 為 之 遺 留 18. 這 幾 個 器 類 中 安 平 壺 是 筆 者 比 較 沒 有 把 握 的 部 份, 陳 伯 楨 (2006:70) 的 鹽 研 究 裡 曾 指 出 鹽 在 某 些 時 期 可 能 是 日 常 用 品, 某 些 時 期 可 能 是 財 貨 用 品, 甚 至 在 同 一 時 期 中 可 能 兼 有 兩 者 的 特 性 在 淇 武 蘭, 安 平 壺 的 角 色 可 能 偏 向 最 後 這 種 兩 者 兼 具 的 性 質 19. 台 灣 通 史 工 藝 志. 陶 製 ( 連 橫 1976[1920]:500) 載 : 鄭 氏 之 時, 諮 議 參 軍 陳 永 華 始 教 民 燒 瓦 然 台 灣 陶 製 之 工, 尚 未 大 興, 盤 盂 杯 碗 之 屬, 多 來 自 漳 泉, 其 佳 者 由 景 德 鎮, 唯 磚 甓 乃 自 給 爾 台 灣 地 區 窯 業 發 展 較 遲, 日 用 陶 瓷 的 燒 製 大 約 要 到 十 九 世 紀 前 期 的 道 光 年 間 才 漸 漸 普 及, 在 此 之 前, 漢 人 在 台 生 活 所 需 的 鍋 碗 瓢 盆 之 屬, 無 不 仰 賴 家 鄉 貨 源 20. 烏 石 港 由 於 正 迎 東 北 季 風, 港 口 易 受 泥 沙 淤 積 及 風 浪 侵 擾, 因 此 一 年 只 有 半 年 期 間 可 以 行 船, 尤 其 是 春 夏 之 間 最 宜 船 隻 出 入, 此 乃 石 港 春 帆 之 由 來 ( 張 文 義 2008:239) 道 光 六 年 (1826 年 ) 成 為 正 口 之 後, 雖 與 福 建 定 點 口 岸 互 通 有 無, 但 仍 無 大 商 船 來 港, 與 淡 水 雞 籠 等 地 港 口 仍 有 相 當 密 切 的 連 結, 下 轄 加 禮 遠 蘇 澳 兩 個 半 獨 立 小 系 統 ( 林 玉 茹 1993:136-137) 1830 年 代 以 後, 烏 石 港 於 秋 冬 亦 有 少 數 航 運 ( 林 玉 茹 1993:145) 1860 年 代 以 後, 雖 然 蘇 澳 港 從 原 本 從 屬 烏 石 港 的 地 位 獨 立 出 來, 烏 石 港 仍 是 宜 蘭 主 要 門 戶 其 與 對 岸 及 台 灣 北 部 的 貿 易 關 係 53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依 舊 密 切 之 外, 甚 至 偶 有 外 國 船 隻 裝 運 布 匹 鴉 片 來 港 交 換 米 麻 樟 腦 煤 及 木 材 等 ( 林 玉 茹 1993:187) 21. 器 種 的 分 類 與 計 算 方 式 詳 見 謝 艾 倫 2009 宜 蘭 淇 武 蘭 遺 址 出 土 外 來 陶 瓷 器 之 相 關 研 究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22. 此 件 器 物 於 發 掘 報 告 中 分 別 歸 為 紫 砂 不 明 器 及 蓋 7 經 重 新 辨 認 後 確 認 皆 為 鴉 片 煙 具 採 樣 區 之 外 P067L3 有 一 件 鈴 鐺 型 硬 陶 器 亦 應 屬 此 類 在 此 感 謝 盧 泰 康 先 生 提 供 資 訊 23. 雞 籠 淡 水 雖 然 在 早 期 常 被 並 稱, 但 過 去 作 為 轉 口 港 的 雞 籠 重 要 性 明 顯 較 高 十 七 世 紀 中 葉 以 後 北 台 貿 易 一 衰 微, 雞 籠 迅 速 沒 落, 本 身 有 土 產 ( 硫 磺 獸 皮 魚 米 ) 的 淡 水 地 區 反 而 維 持 了 下 來 ( 陳 宗 仁 2005b:308-315) 24. 淡 水 商 務 員 Iperen 於 1654 年 7 月 16 日 的 信 件 中 指 出 : 有 兩 艘 土 著 船 從 蛤 仔 難 駛 來, 想 要 交 換 米 糧 ; 船 員 告 訴 我 們, 那 些 地 區 的 傷 亡 也 極 為 嚴 重, 某 些 村 莊 已 有 上 百 人 死 亡 (Borao Mateo 2008:142) 25. 詹 素 娟 (1995) 即 批 評 無 論 歷 史 學 或 人 類 學 至 今 研 究 仍 缺 少 原 住 民 的 主 體 性 翁 佳 音 (1998:156) 則 強 調 用 國 際 的 複 眼 觀 點 審 視 台 灣 史, 亦 即 原 住 民 與 漢 人 之 外, 將 歐 洲 人 日 本 人 的 觀 點 亦 納 入, 如 此 更 能 突 顯 北 部 台 灣 的 國 際 交 流 性 格 引 用 書 目 中 村 孝 志 2002[1956] 十 七 世 紀 西 班 牙 人 在 台 灣 的 佈 教 刊 於 荷 蘭 時 代 台 灣 史 研 究 ( 下 卷 ) 賴 永 祥 譯, 頁 135-181 台 北 : 稻 香 出 版 社 王 明 珂 1997 華 夏 邊 緣 : 歷 史 記 憶 與 族 群 認 同 台 北 : 允 晨 出 版 社 王 淑 津 劉 益 昌 2007a 十 七 世 紀 前 後 台 灣 煙 草 煙 斗 與 玻 璃 珠 飾 的 輸 入 網 路 : 一 個 新 的 交 換 階 段 美 術 史 研 究 集 刊 22:51-90 54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2007b 十 六 至 十 七 世 紀 鉛 釉 陶 瓷 初 探 - 以 台 灣 考 古 遺 址 土 品 為 例 故 宮 文 物 月 刊 286:98-111 2009 大 坌 坑 遺 址 出 土 十 二 至 十 七 世 紀 外 來 陶 瓷 器 2008 年 台 灣 考 古 工 作 會 報 宣 讀 論 文, 中 央 研 究 院 歷 史 語 言 研 究 所,3 月 28-29 日 伊 能 嘉 矩 1996 [1898] 台 灣 通 信 第 二 十 三 回 : 宜 蘭 方 面 平 埔 蕃 的 實 地 調 查 ( 續 ) 平 埔 族 調 查 旅 行 伊 能 嘉 矩 台 灣 通 信 選 集 楊 南 郡 譯, 頁 215-222 台 北 : 遠 流 出 版 社 余 文 儀 1962 [1764] 緒 修 台 灣 府 志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會 李 壬 癸 1996 宜 蘭 縣 南 島 民 族 與 語 言 宜 蘭 : 宜 蘭 縣 政 府 李 毓 中 2006 西 班 牙 在 艾 爾 摩 莎 刊 於 艾 爾 摩 莎 : 大 航 海 時 代 的 台 灣 與 西 班 牙 李 毓 中 吳 佰 祿 石 文 誠 編, 頁 69-79 台 北 : 國 立 台 灣 博 物 館 邱 鴻 霖 2003 淇 武 蘭 遺 址 與 出 土 瓷 器 文 化 視 窗 57:40-45 2004 宜 蘭 縣 礁 溪 鄉 淇 武 蘭 遺 址 出 土 墓 葬 研 究 埋 葬 行 為 與 文 化 變 遷 的 觀 察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人 類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林 玉 茹 1993 清 代 台 灣 港 口 的 空 間 結 構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歷 史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姚 瑩 1996 [1829] 東 槎 記 略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會 柯 培 元 1993 [1837] 噶 瑪 蘭 志 略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會 秦 貞 廉 編 1939 享 和 三 年 癸 亥 漂 流 臺 灣 チヨプラン 嶋 之 記 台 北 : 台 北 帝 大 圖 書 館 內 台 灣 55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愛 書 會 翁 佳 音 1998 大 台 北 古 地 圖 考 釋 板 橋 : 北 縣 文 化 1999 近 代 初 期 北 部 台 灣 的 貿 易 與 原 住 民 刊 於 台 灣 商 業 傳 統 論 文 集 黃 富 三 翁 佳 音 編, 頁 45-80 台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台 灣 史 研 究 所 籌 備 處 2008 荷 蘭 時 代 台 灣 史 的 連 續 性 問 題 板 橋 : 稻 鄉 出 版 社 康 培 德 1999 殖 民 接 觸 與 帝 國 邊 陲 花 蓮 地 區 原 住 民 十 七 至 十 九 世 紀 的 歷 史 變 遷 台 北 : 稻 香 出 版 社 2001 荷 蘭 時 代 蘭 陽 平 原 的 聚 落 與 地 區 性 互 動 台 灣 文 獻 52(4):219-253 2003 十 七 世 紀 上 半 的 馬 賽 人 台 灣 史 研 究 10(1):1-32 連 橫 1976[1920] 台 灣 通 史 台 中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 陳 淑 均 1993[1852] 噶 瑪 蘭 廳 志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會 陳 宏 文 2000 馬 偕 博 士 在 台 灣 台 北 : 中 國 主 日 學 協 會 陳 光 祖 2004 台 灣 地 區 出 土 瓷 器 現 況 台 灣 出 土 瓷 器 研 究 的 幾 個 面 向 田 野 考 古 9 (1/2):137-165 陳 宗 仁 2005a 雞 籠 山 與 淡 水 洋 : 東 亞 海 域 與 台 灣 早 期 史 研 究 (1400-1700) 台 北 : 聯 經 出 版 社 2005b 近 代 台 灣 原 住 民 圖 像 中 的 槍 兼 論 槍 枝 的 傳 入 流 通 與 使 用 台 大 歷 史 學 報 36:53-106 2006 西 班 牙 佔 領 時 期 的 貿 易 活 動 刊 於 艾 爾 摩 莎 : 大 航 海 時 代 的 台 灣 與 西 班 牙 李 毓 中 吳 佰 祿 石 文 誠 編, 頁 60-68 台 北 : 國 立 台 灣 博 物 館 56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2010a 1632 年 傳 教 士 Jacinto Esquivel 報 告 的 解 析 兼 論 西 班 牙 佔 領 前 期 的 臺 灣 知 識 與 其 經 營 困 境 臺 灣 文 獻 61(3):1-34 2010b 西 班 牙 佔 領 前 北 臺 灣 水 域 社 會 的 交 易 活 動 兼 論 馬 賽 人 的 形 成 黃 富 三 教 授 榮 退 暨 第 二 屆 臺 灣 商 業 傳 統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宣 讀 論 文, 中 研 院 人 文 館 北 棟 3 樓 第 一 會 議 室,9 月 23-25 日 陳 有 貝 2004 淇 武 蘭 遺 址 發 掘 對 蘭 陽 平 原 史 前 研 究 的 意 義 宜 蘭 研 究 第 六 屆 學 術 研 討 會 宣 讀 論 文, 宜 蘭 縣 史 館,10 月 16-17 日 2005a 蘭 陽 平 原 淇 武 蘭 遺 址 的 問 題 與 研 究 田 野 考 古 10(2):31-48 2005b 從 淇 武 蘭 與 龍 門 舊 社 兩 遺 址 看 族 群 研 究 國 立 台 灣 博 物 館 學 刊 58 (2):25-35 2006 淇 武 蘭 遺 址 對 蘭 陽 平 原 考 古 研 究 的 意 義 宜 蘭 文 獻 叢 刊 27:11-25 陳 有 貝 李 貞 瑩 2004 淇 武 蘭 遺 址 出 土 近 代 瓷 器 簡 介 田 野 考 古 9(1/2):35-52 陳 有 貝 邱 水 金 李 貞 瑩 2007/2008 淇 武 蘭 遺 址 搶 救 發 掘 報 告 全 六 冊 宜 蘭 : 宜 蘭 縣 立 蘭 陽 博 物 館 陳 國 棟 2005 導 言 : 近 代 初 期 亞 洲 的 海 洋 貿 易 網 絡 刊 於 東 亞 海 域 一 千 年 陳 國 棟 編, 頁 7-44 台 北 : 遠 流 出 版 社 2006[2001] 從 東 亞 海 洋 史 到 世 界 史 刊 於 台 灣 的 山 海 經 驗 陳 國 棟 編, 頁 35-41 台 北 : 遠 流 出 版 社 陳 伯 楨 2006 中 國 早 期 鹽 的 使 用 及 其 社 會 意 義 的 轉 變 新 史 學 17(4):15-72 張 燮 1996[1618] 東 西 洋 考. 東 洋 列 國 考 刊 於 流 求 與 雞 籠 山 台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編, 頁 87-89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會 張 文 義 57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2008 春 帆 烏 石 港 口 : 尋 找 烏 石 港 的 身 影 (1796 1924) 刊 於 交 通 與 區 域 發 展 : 宜 蘭 研 究 第 七 屆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李 素 月 等 編, 頁 197-242 宜 蘭 : 宜 蘭 縣 縣 史 館 黃 叔 璥 1999[1736] 台 海 使 槎 錄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會 詹 素 娟 1995 族 群 歷 史 研 究 的 常 與 變 : 以 平 埔 研 究 為 中 心 新 史 學 6(4): 127-163 1998 族 群 歷 史 與 地 域 噶 瑪 蘭 人 的 歷 史 變 遷 ( 從 史 前 到 1900 年 )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詹 素 娟 劉 益 昌 1999 大 臺 北 都 會 區 原 住 民 歷 史 專 輯 : 凱 達 格 蘭 調 查 報 告 臺 北 : 臺 北 市 文 獻 委 員 會 詹 素 娟 張 素 玢 2001 台 灣 原 住 民 史 平 埔 族 史 篇 ( 北 )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會 臧 振 華 1990 什 麼 是 歷 史 考 古 學 人 類 與 文 化 26:48-50 2001 十 三 行 遺 址 : 搶 救 與 初 步 硏 究 板 橋 : 台 北 縣 文 化 局 鄭 玠 甫 2007 淇 武 蘭 遺 址 與 社 內 遺 址 出 土 玻 璃 珠 的 相 關 研 究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人 類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劉 良 璧 1961[1740] 重 修 福 建 台 灣 府 志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會 劉 益 昌 1998 再 談 台 灣 北 東 部 地 區 的 族 群 分 布 刊 於 平 埔 族 群 的 區 域 研 究 劉 益 昌 潘 英 海 編, 頁 1-28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 盧 泰 康 58

謝 艾 倫 淇 武 蘭 遺 址 上 文 化 層 的 外 來 陶 瓷 2006 十 七 世 紀 台 灣 外 來 陶 瓷 研 究 透 過 陶 瓷 探 索 明 末 清 初 的 台 灣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謝 艾 倫 2009 宜 蘭 淇 武 蘭 遺 址 出 土 外 來 陶 瓷 器 之 相 關 研 究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人 類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Borao Mateo, José Euenio ( 鮑 曉 鷗 ) 2001 Spaniards in Taiwan vol.1: 1582-1641.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2008 西 班 牙 人 的 台 灣 體 驗 (1626-1642): 一 項 文 藝 復 興 時 代 的 志 業 及 其 巴 洛 克 的 結 局 Nakao Eki( 那 瓜 ) 譯 台 北 : 南 天 書 局 Andren, Anders 1998 Between Artifacts and Texts: Historical Archaeology in Global Perspective. New York: Plenum. Burns, Bryan E. 2010 Mycenaean Greece, Mediterranean Commerce, and the Formation of Ident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ietler, Michael 2009 Colonial Encounters in Iberia and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An Explanatory Framework. In Colonial Encounters in Ancient Iberia: Phoenician, Greek, and Indigenous Relations. M. Dietler and C. López-Ruiz, eds. Pp 3-48.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ll, Jonathan E. 1997 Ethnic Identity in Greek Antiqu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nes, Sian 1997 The Archaeology of Ethnicity: Constructing Identities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ightfoot, K. 1995 Culture Contact Studies: Red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historic and 59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6 期 頁 33-60 2012 Historical Archaeology. American Antiquity 60: 199-217. Lyons, C.L. and J.K. Papadopoulos, eds. 2002 The Archaeology of Colonialism. Los Angeles: The J. Paul Getty Trust. Orser, Charles E. Jr. 2004 Historical Archaeology.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Pauketat, Timothy R. 2001 The Archaeology of Traditions: Agency and History before and after Columbus.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Stark, Miriam, ed. 1998 The Archaeology of Social Boundaries.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Taintor, E. C. 1875 The Aborigines of Northern Formosa. Journal of 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n.s.) 4: 53-88. Tsang, Cheng-hwa 1986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istorical Archaeology of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57(4): 601-616.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