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



Simila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d - 30期-B人文藝術類-前後.doc


曹美秀.pdf

218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第五期 一般論文 結構的當時 作為一個企圖和日語本位主義文化擴張進行抵抗 扭轉不均衡文化流向的批判性知識社群 以民間文學整理作為鏈 接的契機 以學院資源取得合法關鍵 不計採取民族文學遺產 化 知識化的柔軟姿態 開拓創作與言論空間 林荊南等人的努 力具有不可漠視的文化價值與啟

A B A 18 A a 2007b

ZS.indd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1709)

<4D F736F F D D3532A4E9AA76AEC9B4C1BB4FC657C160B7FEA9B2A5C1AC46B3A1B4DEB2A3A7BDAAFEC4DDAA4CB77EB8D5C5E7B3F5A4A7ABD8A5DF2E646F63>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Microsoft Word doc

ZHONG Chong A Study on the Map of Provincial Capital of Zhejiang Past and Present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104王三慶.doc

穨6街舞對抗中正紀念堂_林伯勳張金鶚_.PDF


May Arab World Studies No

應用遙測技術與地理資訊系統輔助考古遺址探坑抽樣試掘之研究

Microsoft Word - 104蔡孟珍.doc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10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总 第 118 期 国 山 河 为 目 的 游 记 ; 表 达 自 己 对 新 中 国 新 国 民 新 道 德 新 思 想 期 盼 与 希 望 的 书 信 等 等, 都 是 蔡 东 藩 的 论 说 范 围 但 不 论 何 种 题 材, 其 取 材 立 论

David Faure

,,,,,,,,,, ; (),,,,,,,, 1862,1864 8,,() () () () () () (), :,,,,,,,,,,,,,,,, 95 %,, 1.,,, 20 (1838 ) (1873 ), ( )

穨CY03519.PDF

Microsoft Word - 6_0目錄.doc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magic power

排版稿.FIT)

[1] [2] [ 1] [ 2]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

96 7 () 124


标题

綠色產業、生活風格與健康論述:有機食品消費之社會文化分析

untitled

民國初年小學國語課本的實用主義傾向──以黎錦暉編寫版本為主要分析對象

台 灣 人 權 學 刊 第 三 卷 第 三 期 他 還 接 受 教 育 部 的 委 託, 長 年 擔 任 中 央 層 級 的 人 權 教 育 輔 善 團 的 指 導 教 授, 至 今 已 有 多 年 我 雖 然 不 是 很 了 解 為 什 麼 他 可 以 一 邊 承 擔 教 育 部 賦 予 的 任

(1)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59-81

mode of puzzle-solving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Scholars of all the

西漢晚期以來,儒家思想對社會已有了深入的影響,當時不論士庶,普遍對孝悌之行抱有由衷的敬意。在此背景下,原本存在於大家庭的治家之法,在士人階層發生了深刻而微妙的變化。士人立身以禮、躬行實踐的結果,推動著家庭內的倫理關係趨向於嚴謹規矩。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續論

Microsoft Word - 1王志宇.doc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城市设计 U r b a n D e s i g n 图1 Fig.1 50 东晋都建康城范围推测(朱 ) Supposed Jiankang city, capital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VOL.35 NO.8 AUG 城市规划 CITY PLAN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标题

<4D F736F F 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32 庶 民 文 化 研 究 第 11 期 圖 14 七 品 夏 朝 冠, 新 竹 李 錫 金 家 族 傳 世 文 物, 國 立 台 灣 歷 史 博 物 館 藏 ( 引 自 張 淑 卿 等 2013, 頁 ) 4 小 結 透 過 文 物 的 實 際 觀 察, 得 知 目 前 現 有 的

中國博物館的行政體制與發展現況

PP P. 9 3 P P P P

,,,,, 1945,,,,,,,,4,,,,,,,,, ( ), ;, ;,,,? (1992 ) (,1993 ), ( ), () 3,143, ( ) ( ), ( ) :,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5, Jun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Era of Suffe

174 ( ) ( ) [ 1 ] [2] ( ) [3] [1] (1884) [2] ( [3]

A Study of Poetry by Huang Tsung-Yi, Writer in Residence at Taiwan during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Reigns Lai Li-Gyan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262 舂音詞社和漚社都成立於上海 在這個新興的文化大都會各種思想的交匯促 進了文學社團的發展不同政治社會背景的文人亦多了交往的機會 加上出版業 的蓬勃人才的集中使得上海的文學社團格外多姿多彩在全國的新舊文壇帶領 5 風騷 在詞學方面龍榆生 便將上海視為民國時期的詞學中心 另一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The Six Dynasties to Live in Seclusion the Culture Newly to Change Huang Wei-Lu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National Kaohsiung Nor

1

摘要

20世纪50_60年代西藏墨脱县珞巴族老照片与民风民俗_冀文正;李跃平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5 / ~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2 黃 俊 傑 一 引 言 二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權 力 的 支 配 三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的 政 治 性 解 讀 四 結 論 一 引 言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的 重 大 特 徵 之 一, 在 於 經 典 解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間, 具 有 極

Chun- Chao Tseng Far East colledge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whether the administrative aff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 2.王建國.doc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453A5CB1BED0A3CBB6CABFC2DBCEC45C3037BCB6CBB6CABFC2DBCEC4A3A A3A95C BDECC8CBCEC4D1A7D4BAB1CFD2B5C2DBCEC45CC3F1CBD7D1A75CBAFAB1FEC4EAB1CFD2B5C2DBCEC4A3A8CEDED2B3C3BCA3A92E646F63>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Microsoft Word - 22\264\301\261\306\252\ \247\271\246\250.doc)

14-2-人文封面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Microsoft Word - 001封面.doc


Microsoft Word - 2-4城市博物館Ok.doc

23-46


瑏瑡 B ~ 瑏瑡

組合 1.pdf

[1] [2] [3] [4] 20 [5] Thomas Barclay, [1] [2] [3] [4] [5]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Food Culture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A Study of Postpartum Recuperation t

0 national history 80 regional history Michel Foucault

% 6 9 [1] % 97% [2] 2 93% 3 4,, 2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m m m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Transcription: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建 築 與 城 鄉 研 究 學 報 第 十 六 期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十 二 月 研 究 論 文 第 17 頁 37 頁 Journal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cember 15, Dec. 2010, Research, pp.17-37 吳 園 : 邊 陲 內 地 富 庶 氣 勢 的 山 水 凝 映 及 原 鄉 想 望 - 清 中 葉 吳 麟 舍 家 族 在 台 灣 府 城 的 古 典 園 林 空 間 美 學 建 構 蕭 百 興 Wu Garden : Shan-Shui Reflection and Homeland Yearning of the Imposing Local Affluence in New Periphery-inner-land - Spatial-Aesthetic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by Wu-lin She Family in Taiwan Fu-cheng during Middle Qing Dynasty by Steven Pai-hsing Hsiao 摘 要 位 於 台 灣 省 台 南 市 中 心 的 吳 園, 由 吳 氏 家 族 建 於 清 道 光 年 間, 乃 是 當 時 台 灣 最 為 重 要 的 園 林 建 築, 具 體 表 露 了 在 台 灣 內 地 意 識 已 然 萌 生 下, 台 南 府 城 作 為 全 台 富 庶 文 教 中 心 的 城 市 慾 望 其 在 歷 史 的 摧 殘 下, 雖 已 不 復 全 貌, 然 從 殘 剩 的 園 林 景 致 仍 不 難 窺 探 當 時 可 能 的 盛 況 本 文 主 要 希 望 將 吳 園 置 入 當 日 具 體 的 城 市 社 會 權 力 脈 絡 之 中, 藉 由 歷 史 及 文 化 研 究 的 視 野, 對 吳 園 築 構 的 空 間 美 學 作 一 解 析, 除 瞭 解 其 山 水 及 庭 園 構 築 的 美 學 邏 輯 外, 亦 將 釐 清 此 一 空 間 美 學 建 構 與 吳 氏 家 族 以 及 台 南 府 城 發 展 間 的 複 雜 關 聯, 俾 以 點 出 吳 園 倚 勢 構 築 的 深 度 空 間 意 義 關 鍵 詞 : 台 灣 府 城 台 南 城 市 中 國 古 典 園 林 吳 園 空 間 美 學 建 築 史 清 代 2008 年 4 月 25 日 收 稿 ;2009 年 1 月 19 日 第 一 次 修 正 ;2009 年 2 月 27 日 通 過 華 梵 大 學 建 築 學 系 副 教 授 兼 系 主 任 ; 中 華 地 方 美 學 建 築 協 會 理 事 長 Associate professor & Chairperso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Huafan University, Taipei County, Taiwan, R.O.C. 通 訊 :+886-918063995;+886-2-26632102 轉 4700;phhsiao@ms24.hinet.net;223 台 灣 台 北 縣 石 碇 鄉 華 梵 路 1 號 華 梵 大 學 建 築 學 系 承 蒙 兩 位 匿 名 評 審 提 供 寶 貴 建 議 並 匡 訂 誤 失, 使 本 文 多 所 增 色, 特 此 致 謝 ; 本 文 為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台 灣 人 文 研 究 中 心 2006 年 空 間 景 觀 群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清 代 以 前 臺 南 城 市 的 時 空 發 展 及 美 學 部 分 成 果, 特 此 致 謝 ; 本 文 曾 以 較 簡 要 形 式 發 表 於 中 國 古 典 園 林 國 際 研 討 會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lassical Garden of China), 主 題 : 傳 統 與 傳 播 (Subject: Tradition and radiation), 中 國 山 東 省 濰 坊 市,2006 年 8 月 18-21 日, 中 國 建 築 學 會 建 築 史 學 分 會 (Chines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與 山 東 省 濰 坊 市 人 民 政 府 (People s Government of Weifeng City) 聯 合 主 辦 - 17 -

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ys Tainan c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of its time. Its build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bourgeoning of inner-land consciousness, obviously displayed the emerging desire of abundant Tainan Fu-cheng as th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center of Taiwan. Though it has been damaged partly under the destruction of historical power, we could find the ever-existed prosperity through the ruins. By relocating Wu Garden as a pseudo-text into the concrete context of urban-social power, this paper, with the help of the vis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udy, aims to dig out deeply the spatial aesthetics of the building of Wu garden. Besides studying its aesthetical logics of the shaping of Shan-sui and garden, the author hopes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atial aesthe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u family and Tainan city. So we can finally make clear the deep spatial meaning of the socially imposing erection of Wu garden. Keywords: Taiwan Fu-cheng, Tainan city,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Wu Garden, Spatial Aesthetics, Architectural History, Qing Dynasty 一 前 言 : 吳 園 作 為 台 灣 空 間 開 發 歷 史 見 證 的 意 義 隨 著 台 灣 的 開 闢, 涵 納 了 漢 人 文 化 重 要 精 髓 的 傳 統 庭 園 亦 陸 續 傳 入 了 台 灣, 從 荷 據 明 鄭 以 迄 清 季, 不 管 是 流 寓 的 士 人, 還 是 致 富 的 商 賈 等, 率 多 有 構 築 庭 園 的 記 錄, 其 中, 由 府 城 鹽 業 巨 室 吳 尚 新 ( 名 麟, 素 稱 吳 麟 舍 ( 註 1), 官 名 尚 新 ; 字 勉 之, 號 勵 堂 ; 乾 隆 60 年 (1795 年 ) 生 ) 主 導 興 建 的 傳 統 庭 園 吳 園 即 是 著 名 的 例 子 根 據 台 灣 知 府 鄧 傳 安 於 吳 園 落 成 時 所 贈 漱 藝 留 芳 匾 的 上 款 道 光 庚 寅 仲 春 及 相 關 史 料 推 斷, 至 遲 到 了 清 道 光 10 年 (1830 年 ), 以 興 建 者 吳 尚 新 家 族 姓 氏 為 名 的 吳 園 已 幽 雅 而 氣 派 地 出 現 在 當 時 台 灣 府 城 ( 註 2) 枋 橋 頭 一 帶 ( 亦 即 今 日 台 南 市 公 園 路 與 民 權 路 民 族 路 交 口 一 帶 )( 註 3)( 圖 1), 其 除 了 造 有 被 稱 為 樓 仔 的 巍 峨 房 舍, 也 配 佈 有 假 山 傍 依 亭 廊 迴 環 的 幽 靜 園 池, 不 僅 引 起 了 一 般 市 井 的 注 目, 也 聚 攏 了 諸 多 雅 集 文 士 的 稱 頌, 乃 是 中 國 古 典 庭 園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在 東 海 台 灣 傳 播 發 展 的 一 頁 璀 璨 篇 章 ( 註 4) 圖 1 吳 園 範 圍 推 測 圖 ( 財 團 法 人 成 大 建 築 文 教 基 金 會,1999:2-6) ( 註 4) 從 既 有 資 料 可 知, 這 是 一 座 起 造 於 城 市 之 中 與 巨 室 交 遊 生 活 有 關 而 非 位 於 山 野 用 以 靜 修 的 樸 質 庭 園 事 實 上, 吳 氏 家 族 會 在 清 中 葉 選 擇 台 灣 府 城 耗 費 巨 資 營 造 傳 統 庭 園, 固 然 有 其 承 傳 自 漢 文 化 的 關 聯, 然 更 與 清 代 台 灣 以 及 府 城 的 發 展 脫 不 了 關 係 當 時, 正 是 台 灣 自 乾 隆 嘉 慶 年 間 邁 入 全 面 開 發 而 初 步 有 成 之 際, 台 灣 已 從 清 初 的 蠻 荒 之 地 轉 而 成 為 糧 產 的 豐 熟 甚 至 出 口 之 地, 透 過 台 灣 府 城 等 海 港 城 市 展 露 了 一 定 的 富 庶 吳 氏 家 族 雖 從 事 鹽 產 的 生 意 而 非 直 接 的 糧 - 18 -

商 卻無可避免地得利於此一情勢的發展 故而 入了清帝國的版圖 卻未能同步扭轉其素來被清 吳園的出現其實一定程度徵見了台灣空間開發的 廷視為 化外之地 的邊陲命運 誠如 蓉洲文 特殊意義 乃是漢民族台灣拓墾成果的具體展 稿 所述 對清廷來說 台灣不是 無仙蹤神跡 現 值得吾人予以深究 之奇 無樓臺觀宇之勝 有山則蔓草頑翳 有水 則洪濤鹵浸 為鹿豕狸鼠之所蟠 龍蛇蜃虺之所 本文書寫之目的 主要即希望就吳園興築與 游 (轉引自蘇同炳 1969 74) 便是 溪深林 台灣開發以及府城發展的關係作一考察 不僅在 密 易於伏莽 山海氣濕 又多霧露水土之害 (轉 此城市-地域發展的整體脈絡下探究其所具有的 引自蘇同炳 1969 74) 再不就是 民五方雜處 特殊空間意義 同時更希望掲露其作為城邑交遊 非俘掠之遺黎 即叛亡之奸宄 里無一姓 人不 庭園賴以營造的設計論述 以及蘊含於其中的美 一心 (轉引自蘇同炳 1969 74) 在此狀況下 學表徵 如此 吾人不僅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台南 康熙之所以將之收入版圖 設置府縣 所圖者並 城市本身的發展 同時也將可以為台灣乃至中國 非經濟之利益 甚至也不是要其變成拱衛東南四 後續園林研究及實踐找到更為堅實 而能夠賴以 省之屏障 (註5) 而係基於不令其再度淪為 盜 攻錯的重要基礎 藪 亂源 以及反清勢力巢穴的考量(許瑞浩 1988) 故而 吳園所在的台灣府城雖因官府設治 二 鹽滷專賣蒸凝的世俗結晶 吳 園在邊陲府治內地化繁庶發展的脈 絡中興起 而在康熙年間有所發展 卻主要基於政治監統的 因素 希望藉之而能在海禁等政策的配合下有效 地控制台灣的移民 扮演的主要是一化外之地意 識形態下皇權鞏固之監統中心的角色(蕭百興 吳園會以空前繁盛的庭園之姿出現在道光 1990) 年間的台灣府城 與漢人在台灣的拓墾以及台灣 府城的發展具有著密切的關聯 相當程度見證了 有意思的是 清廷雖設下了渡台禁令 但一 嘉慶 道光乃至咸豐年間(以下簡稱為嘉 道 咸 波波的移民迫於生計卻持續地從閩粵湧入了台 年間)台灣逐漸被視為內地的意識滋長變化 回顧 灣 不僅推波了漢人急速往北臺拓墾的進程 同 歷史 康熙 22 年(1683 年)即被施琅揮軍取下的台 時也促成了台灣以及府城本身地位的轉變 這乃 灣 雖在次年即成功擺脫了棄留爭議而被正式納 是因為 得利於中北部土地的全面開墾 逐漸成 圖 2 從清初到清中葉台灣農墾及台灣府城經濟地位示意(蕭百興繪) - 19 -

為 米 糖 重 要 產 地 且 有 實 力 平 糶 內 地 的 台 灣 已 累 積 了 經 濟 實 力, 並 反 過 頭 來 改 變 了 朝 廷 對 於 台 灣 的 觀 感 在 此 趨 勢 下, 雍 正 乾 隆 年 間 清 廷 雖 仍 舊 將 台 灣 視 為 與 內 地 殊 異 之 處, 卻 已 注 意 到 了 其 所 潛 藏 的 經 濟 利 益 ; 到 了 嘉 道 咸 年 間, 一 方 面, 南 中 北 三 大 經 濟 區 域 已 然 確 立 並 透 過 對 渡 方 式 與 閩 地 形 成 了 各 自 的 市 場 圈, 閩 台 之 間 在 經 濟 系 統 的 支 撐 下 有 了 緊 密 的 結 合 ( 圖 2); 另 一 方 面, 蔡 牽 事 件 也 讓 清 廷 驚 覺 到 保 護 台 地 經 濟 果 實 的 重 要, 內 地 意 識 於 是 在 官 民 之 間 普 遍 萌 發 並 有 了 長 足 的 發 展 當 時 的 台 灣, 因 為 經 濟 實 力 而 日 益 崛 起 的 民 間 團 體 如 三 郊 等 已 成 為 弭 平 蔡 牽 動 亂 的 重 要 憑 藉, 並 藉 由 戰 功 獲 得 了 與 地 方 政 府 平 起 平 坐 的 地 位 ; 約 莫 同 時, 本 土 文 士 階 層 亦 已 陸 續 崛 起, 並 透 過 功 名 科 考 而 躍 上 了 歷 史 的 舞 台, 成 為 催 動 社 會 - 空 間 實 踐 的 關 鍵 性 力 量 ( 蕭 百 興,1990)( 圖 3) 在 此 狀 況 下, 承 續 了 雍 乾 年 間 ( 甚 至 更 早 ) 即 曾 出 現 的 私 家 庭 園 傳 統 ( 註 6), 由 富 紳 或 科 甲 文 士 所 興 建 的 庭 園 如 遂 初 園 吳 園 潛 園 歸 園 北 郭 園 卯 橋 別 墅 與 宜 秋 山 館 等 ( 註 7) 於 是 紛 紛 出 現 在 台 灣 以 城 鎮 為 主 的 地 景 之 中, 成 了 台 地 邁 向 富 庶 文 治 的 最 佳 見 證 其 中, 尤 以 吳 園 所 在 的 府 治 台 南 最 為 顯 著, 佔 了 最 多 的 質 量 畢 竟, 拜 南 部 區 域 作 為 全 台 經 濟 重 心 之 賜 ( 註 8), 向 來 為 全 台 政 治 運 作 中 心 的 台 灣 府 城 不 僅 累 積 了 傲 人 的 財 富, 而 且 成 為 文 化 輻 射 的 樞 紐 可 以 這 麼 說, 其 作 為 一 處 內 地 意 識 萌 芽 下 經 濟 富 厚 的 文 治 中 心, 召 喚 了 以 士 紳 ( 紳 商 文 士 ) 階 層 園 林 想 像 為 主 導 的 空 間 營 造 慾 望, 而 吳 園, 正 是 此 一 富 庶 城 圖 3 清 中 葉 台 灣 府 城 主 要 社 會 權 力 主 體 關 係 示 意 ( 蕭 百 興 繪 ) 市 空 間 慾 望 的 最 經 典 代 表 回 顧 歷 史, 吳 園 修 築 者 吳 尚 新 所 屬 的 吳 氏 家 族, 乃 是 清 中 葉 以 官 商 兩 棲 身 份 活 躍 在 台 灣 府 城 一 帶, 終 而 累 積 巨 量 財 富, 成 為 台 地 首 富 的 重 要 典 型 ( 圖 4) 吳 氏 家 族 的 興 起, 吳 尚 新 之 父 吳 春 貴 可 說 是 關 鍵 性 人 物 據 載, 原 名 吳 晃 的 吳 春 貴 ( 春 貴 為 官 章, 字 平 圃 ) 在 乾 隆 53 年 ( 戊 申,1788 年 ) 即 經 嘉 義 縣 學 出 貢 成 為 拔 貢 生, 捐 納 候 補 通 判, 而 躋 身 為 台 灣 府 的 重 要 士 紳 ( 註 9) 或 許 是 因 為 這 個 身 份, 加 上 其 父 吳 元 光 所 奠 立 的 基 業 ( 註 10), 讓 他 能 夠 在 嘉 慶 初 年 即 以 吳 恆 記 之 公 號 涉 入 鹽 專 賣 事 業, 承 辦 了 六 屬 販 館 中 利 潤 最 為 優 厚 的 兩 縣 販 館 ( 台 灣 縣 與 嘉 義 縣 ) 的 專 賣 業 務 ( 註 11), 從 而 掌 握 了 財 富 累 積 的 管 道 整 體 來 說, 吳 恆 記 開 張 之 初 一 度 擁 有 的 利 潤 機 制, 雖 曾 在 嘉 慶 6 年 至 14 年 (1801-1809 年 ) 間 因 為 蔡 牽 將 其 在 沿 海 所 搶 私 鹽 傾 銷 台 灣 而 受 到 挫 折, 卻 隨 即 在 蔡 牽 被 王 得 祿 追 擊 落 海 死 亡 後, 重 新 展 露 了 生 機 弔 詭 的 是, 蔡 牽 事 件 雖 為 吳 氏 帶 來 了 財 務 上 的 衝 擊, 讓 他 幾 乎 瀕 臨 破 產 ( 註 12), 卻 也 使 其 有 機 會 募 水 陸 義 民, 攻 破 洲 仔 尾, 議 敘 隨 帶 軍 功 加 一 級 紀 錄 二 次 ( 網 資 02), 而 以 戶 部 候 補 郎 中 議 敘 ( 網 資 03), 從 而 奠 定 了 其 在 嘉 慶 19 年 (1814 年 ) 赴 京 出 任 戶 部 廣 西 司 郎 中 的 基 礎 ( 註 13) 吳 氏 的 擔 任 京 官, 一 方 面 讓 其 有 機 會 推 動 台 灣 以 重 量 取 代 容 量 的 量 鹽 方 法, 並 藉 由 衡 器 的 採 用 而 讓 官 鹽 販 售 得 以 標 準 化, 從 而 提 高 了 流 通 的 效 益 ; 同 時, 亦 使 吳 氏 家 族 在 台 灣 府 城 以 官 紳 為 主 導 的 社 會 - 空 間 系 譜 中 取 得 了 至 為 關 鍵 的 地 位 ( 註 14) 藉 由 經 濟 制 度 變 革 與 社 會 關 係 提 升 的 兩 相 為 用, 吳 氏 家 族 因 而 為 自 身 財 富 的 積 累 奠 下 了 堅 實 的 基 礎 十 分 明 顯 地, 吳 氏 家 族 正 是 靠 著 政 商 相 互 支 援 的 運 作 模 式 而 獲 得 財 富 鉅 量 累 積 的 契 機 : 吳 氏 堂 兄 弟, 三 年 期 間 (1814-1817 年 ) 一 人 在 朝 為 官, 另 一 人 則 在 家 鄉 掌 管 實 際 販 鹽 業 務, 交 叉 支 援 下, 共 同 撐 起 了 吳 氏 家 族 的 龐 大 事 業 故 而, 當 吳 春 貴 嘉 慶 22 年 (1817 年 ) 京 官 任 滿 於 次 年 經 故 鄉 泉 州 返 台, 而 由 吳 春 祿 手 中 接 回 家 業 時, 即 有 總 計 多 達 107 萬 元 的 獲 利 豐 厚 的 財 富 不 僅 使 得 吳 春 祿 在 分 得 一 半 利 潤 後 能 夠 選 擇 在 磚 仔 橋 北 - 20 -

圖 4 吳 氏 家 族 譜 系 示 意 ( 蕭 百 興 繪 ) 面 建 宅 第 自 立 為 吳 昌 記, 吳 恆 記 在 不 久 由 吳 尚 新 接 掌 後, 亦 得 以 展 開 更 為 遠 大 的 宏 圖 從 殘 存 的 史 料 可 知, 原 名 吳 麟 素 來 被 稱 為 吳 麟 舍 的 吳 尚 新 亦 依 循 了 父 輩 投 入 功 名 以 求 縉 紳 之 途, 透 過 了 捐 官 而 得 候 補 通 判 補 用 員 外 郎, 道 光 22 年 更 赴 京 銓 選, 獲 補 授 刑 部 員 外 郎, 最 終 並 獲 賜 中 議 大 夫 刑 部 四 川 清 吏 司 員 外 郎 加 四 級 ( 註 15) 榮 銜 在 此 基 礎 上, 吳 尚 新 更 緊 抓 機 會, 於 道 光 4 年 (1824 年 ) 受 命 於 新 任 台 灣 知 府 鄧 傳 安, 一 肩 擔 起 洲 南 場 的 徙 建 事 宜, 以 期 解 決 該 鹽 場 在 道 光 3 年 (1823 年 )7 月 因 曾 文 溪 暴 雨 台 江 浮 覆 而 被 毀 的 窘 狀 由 於 選 址 適 切, 加 以 採 用 了 改 良 式 的 鹽 灘 構 造 ( 註 16), 吳 氏 不 僅 為 官 鹽 增 產 做 出 了 貢 獻, 同 時 亦 為 自 身 累 積 了 更 多 的 財 富, 而 成 為 連 雅 堂 筆 下 的 府 治 巨 室 ( 連 橫,1964:252) 有 意 思 的 是, 除 了 經 商 外, 吳 尚 新 亦 參 與 了 當 時 與 文 士 有 關 的 活 動 從 史 料 可 知, 至 遲 在 道 光 9 年 至 10 年 之 間 ( 約 當 吳 園 興 修 之 際 ), 吳 氏 即 已 與 陳 國 瑛 楊 文 顯 蔡 國 香 等 文 士 共 同 採 訪 了 台 灣 的 風 俗 紀 事, 而 編 寫 成 臺 灣 采 訪 冊 一 書 ( 註 17); 而 後, 更 曾 在 道 光 15 年 間, 與 生 員 劉 衣 紹 六 品 職 員 蔡 植 楠 等 主 導 了 台 灣 府 學 禮 樂 局 修 製 各 種 樂 器, 協 正 音 律 ( 轉 引 自 杜 潔 明,2003:18) 之 事, 除 了 曾 專 往 閩 浙 內 地 招 募 樂 師, 教 息 諸 生 ( 轉 引 自 杜 潔 明,2003:18) 外, 更 於 春 秋 聖 廟 祭 典 前 數 日, 召 集 諸 生 練 習, 屆 釋 奠 日 晨 循 儀 演 奏, 以 隆 聖 典 ( 註 18) 可 見, 善 於 經 商 而 逐 漸 為 府 城 士 紳 的 吳 尚 新 在 吳 園 修 建 期 間 甚 至 更 早, 當 與 文 人 有 所 交 誼, 且 應 已 具 有 文 人 的 相 關 心 態 與 習 癖 而 這, 其 實 是 符 合 當 時 吳 氏 家 族 體 認 自 己 屬 於 文 士 之 一 並 參 與 台 地 文 化 事 業 的 自 我 定 位 的, 事 實 上, 不 僅 是 吳 春 祿 吳 尚 新 等 獲 有 功 名, 誠 如 張 炎 昆 在 以 成 書 院 一 五 週 年 特 刊 中 指 出, 吳 尚 新 之 子 吳 孰 禮 亦 為 舉 人, 且 曾 在 咸 豐 年 間 捐 - 21 -

贈 鳳 山 大 竹 里 大 租 業 地 以 供 府 城 禮 樂 局 籌 措 運 作 所 需 之 資 金 ( 杜 潔 明,2003), 可 說 符 合 了 其 父 祖 一 貫 以 資 財 捐 贊 地 方 重 要 文 化 事 務 的 家 風 在 此 狀 況 下, 吳 尚 新 會 於 父 喪 之 後 敦 請 名 匠 修 築 吳 園 便 饒 富 深 意 其 雖 非 清 中 葉 台 灣 唯 一 的 私 家 庭 園, 惟 誠 如 有 樓 仔 內 的 富, 沒 樓 仔 內 的 厝 ; 有 樓 仔 內 的 厝, 沒 樓 仔 內 的 富 ( 廖 漢 臣,1953: 36) 此 一 俗 諺 所 示, 卻 是 當 時 最 為 堂 皇 最 具 規 模 的 一 處 庭 園 功 名 財 富 與 文 士 品 味 顯 已 在 此 交 滙 一 氣, 道 盡 了 吳 氏 家 族 藉 由 世 俗 權 力 與 商 業 壟 斷 以 遂 行 社 會 晉 陞 及 財 富 積 累 的 歷 史 過 程 難 怪, 吳 園 要 以 吳 字 來 加 以 命 名, 吳 園 一 辭 雖 具 有 文 學 承 傳 的 典 故 ( 例 如 梁 蕭 子 範 聽 蟬 詩 : 輕 飛 避 楚 雀, 飲 露 入 吳 園 ; 南 宋 陸 游 懷 山 南 : 至 今 夜 夜 尋 春 夢, 猶 在 吳 園 藉 落 花 ), 卻 更 強 烈 地 表 彰 了 屬 於 吳 氏 家 族 的 名 號, 直 接 而 明 顯 地 說 出 了 台 地 士 紳 階 層 藉 由 細 膩 的 政 商 操 作 而 靠 鹽 業 發 跡 的 傳 奇 凝 映 了 山 水 氣 勢 的 吳 園 於 焉 是 一 座 得 利 於 鹽 滷 專 賣 而 在 地 蒸 凝 的 世 俗 結 晶, 其 既 表 彰 了 台 灣 府 城 在 內 地 意 識 萌 芽 下 日 益 外 顯 的 富 庶 之 感, 同 時, 也 展 露 了 士 紳 階 層 亟 欲 藉 由 文 化 以 上 參 宇 宙 自 然 進 而 追 求 人 間 榮 耀 的 世 俗 想 望 三 盤 據 於 官 府 商 舖 交 界 的 樓 仔 內 庭 園 : 吳 園 作 為 紳 商 交 誼 空 間 建 構 的 都 市 地 誌 吳 園 現 存 的 面 積 雖 不 大, 然 觀 諸 當 日 它 東 到 民 族 路 二 段 173 巷 西 至 民 權 路 二 段 64 巷 南 界 民 權 路 二 段 北 達 原 遠 東 百 貨 臨 民 族 路 處 的 範 圍 ( 圖 1)( 盧 嘉 興,1967a; 財 團 法 人 成 大 建 築 文 教 基 金 會,1999), 卻 具 有 相 當 的 規 模, 可 說 一 定 程 度 展 露 了 吳 氏 家 族 藉 由 官 商 交 互 支 援 而 終 至 富 可 敵 國 的 氣 勢 饒 富 意 義 的 是, 吳 氏 家 族 躍 昇 為 府 治 巨 室 的 內 涵 非 僅 表 現 在 吳 園 規 模 龐 大 一 事 之 上, 同 時, 更 顯 現 在 其 所 坐 落 區 位 的 特 殊 性 吳 園 雖 是 一 處 幽 靜 的 庭 園, 然 從 嘉 道 咸 時 期 台 灣 府 城 的 空 間 結 構 視 之, 其 座 落 所 在 卻 絕 非 荒 郊 野 外, 而 係 城 墻 以 內 東 安 坊 的 精 華 之 處 以 乾 隆 17 年 (1752 年 ) 的 府 城 城 池 圖 ( 王 必 昌,1961) 與 嘉 慶 12 年 的 府 城 城 池 圖 ( 謝 金 鑾,1958)( 圖 5, 圖 6) 來 說, 吳 園 所 在 的 枋 橋 頭 皆 位 於 地 圖 的 中 心, 而 且 是 十 字 街 ( 舊 稱 大 街 ) 商 業 區 直 接 接 壤 東 安 坊 內 台 灣 府 署 察 院 衙 等 衙 署 所 在 的 重 要 環 節 換 句 話 說, 這 是 台 灣 府 城 中 心 區 域 一 處 同 時 扼 有 政 經 運 作 之 利 的 重 要 地 段 一 方 面, 誠 如 陳 文 達 (1958) 在 台 灣 縣 志 中 所 述 : 大 枋 橋 在 東 安 坊, 嶺 後 通 渠 之 中, 官 府 往 來 之 所 也, 明 鄭 時 即 位 於 官 府 往 來 要 衝 的 枋 橋 頭, 入 清 之 後 因 為 府 署 等 官 衙 在 東 安 坊 的 設 立 而 持 續 維 繫 了 其 作 為 官 府 往 來 之 所 的 重 要 地 位 另 一 方 面, 得 益 於 府 治 作 為 全 台 經 濟 中 心 之 故, 枋 橋 頭 在 入 清 之 後, 亦 因 總 綰 了 府 治 東 西 向 經 濟 主 幹 ( 註 19) 的 地 利 之 便 而 日 漸 呈 顯 了 重 要 性 從 史 料 可 知, 至 遲 到 了 康 熙 59 年 (1720 年 ) 陳 文 達 修 撰 台 灣 縣 志 時, 隨 著 大 街 的 四 向 擴 張 枋 橋 頭 枋 橋 頭 圖 5 乾 隆 17 年 (1752 年 ) 府 城 城 池 圖 ( 王 必 昌,1961) 圖 6 嘉 慶 12 年 (1807 年 ) 府 城 城 池 圖 ( 謝 金 鑾,1958) - 22 -

及 鋪 上 石 板 ( 註 20), 吳 園 所 面 臨 的 枋 橋 頭 街 已 經 從 原 有 的 大 街 獨 立 分 出 而 出 現 在 十 字 街 ( 此 時 大 街 已 改 稱 十 字 街 ) 與 嶺 後 街 之 間, 見 證 了 在 郁 永 河 (1959) 裨 海 紀 遊 記 載 中, 曾 經 街 市 以 一 析 三, 中 通 車 行, 傍 列 市 肆, 彷 彿 京 師 大 街, 但 隘 陋 耳 的 繁 盛 大 街 ( 註 21), 其 經 濟 力 量 已 然 東 擴 到 枋 橋 頭 一 帶, 並 終 於 蔚 成 了 街 肆 ( 黃 典 權, 1975) 難 怪, 海 防 同 知 方 邦 基 會 在 乾 隆 10 年 (1745 年 ) 將 整 座 橋 樑 重 建, 而 嘉 慶 3 年 (1798 年 ) 吳 春 貴 韓 必 昌 與 黃 拔 萃 等 地 方 仕 紳 更 鑒 於 木 構 橋 樑 容 易 傾 毀 之 故, 鳩 眾 將 之 改 造 為 磚 石 橋 樑 乘 此 趨 勢, 枋 橋 頭 街 終 於 在 嘉 慶 11 年 (1806 年 ) 由 韓 必 昌 與 莊 德 生 等 的 倡 修 而 成 了 51 丈 8 尺 的 道 路 ( 謝 金 鑾, 1958; 財 團 法 人 成 大 建 築 文 教 基 金 會,1999) 如 此 事 實 在 在 說 明, 這 是 一 處 官 商 交 界 之 處, 面 臨 東 西 向 枋 橋 頭 街 的 吳 園 因 而 一 方 面 西 臨 俯 瞰 著 商 業 繁 盛 的 十 字 大 街, 同 時 也 東 接 仰 望 著 日 常 政 治 運 作 的 重 要 權 威 區 域, 甚 至, 其 亦 可 很 快 地 通 達 鎮 署 與 道 署 等 處 ( 註 22)( 圖 7) 相 較 之 下, 釋 志 遠 所 建 的 遂 初 園 許 遜 榮 營 造 的 卯 橋 別 墅 以 及 吳 尚 霑 起 造 的 宜 秋 山 館 等, 區 位 即 沒 有 吳 園 來 得 優 越 : 宜 秋 山 館 與 卯 橋 別 墅 雖 位 於 城 內, 但 皆 不 如 吳 園 所 佔 的 位 置 來 得 核 心 ; 至 於 遂 初 園 則 根 本 就 建 於 東 門 城 外, 徹 底 地 遠 離 了 府 治 政 經 的 中 心 圖 7 吳 園 所 在 枋 橋 頭 空 間 區 位 重 要 性 示 意 吳 園 位 於 城 市 中 心 盤 據 官 商 之 間 的 區 位 選 擇 顯 然 透 露 了 當 日 吳 氏 家 族 縱 橫 在 官 與 商 之 間 的 特 殊 關 聯, 區 位 作 為 空 間 的 重 要 面 向, 在 此 訴 說 了 空 間 生 產 中 所 經 常 糾 結 的 權 力 面 向 可 以 這 麼 說, 吳 恆 記 作 為 一 個 藉 由 官 商 間 關 係 獨 特 經 理 而 興 起 的 家 族, 會 將 宅 邸 及 庭 園 的 位 址 選 擇 於 此 並 非 是 偶 然 的, 位 於 府 治 經 濟 通 渠 中 心 同 時 接 壤 了 官 府 所 在 的 區 位 優 越 性, 不 僅 有 益 於 財 富 的 宣 示, 同 時, 想 必 亦 給 予 吳 氏 家 族 以 社 交 經 營 上 的 特 別 便 利 性, 讓 其 更 容 易 優 游 於 官 商 之 間 而 保 障 既 有 的 鹽 館 專 賣 利 益 誠 如 盧 嘉 興 (1967a;1967b) 的 研 究, 吳 恆 記 雖 然 早 就 位 於 枋 橋 頭, 但 只 有 宅 邸, 直 到 吳 尚 新 承 鄧 傳 安 知 府 之 命 移 建 洲 南 場 而 讓 家 業 達 到 頂 峰 之 後, 方 才 將 北 鄰 荷 據 時 何 斌 府 第 庭 園 的 舊 址 加 以 蒐 購, 依 照 地 勢 闢 建 成 庭 園, 而 與 既 有 位 於 南 邊 的 房 舍 合 為 一 體, 成 為 台 南 俗 諺 中 所 稱 的 樓 仔 內 的 吳 園 ( 盧 嘉 興,1967a) 這 一 塊 地 勢 陡 降 的 低 窪 之 地 ( 註 23) 的 納 入, 顯 然 為 吳 恆 記 提 供 了 更 易 連 接 並 貯 存 德 慶 溪 水 系 流 水 的 機 會 事 實 上, 綜 合 地 方 上 相 關 的 說 法 ( 註 24) 以 及 日 治 時 期 開 闢 圓 環 後 的 市 街 地 圖 可 知 ( 圖 8), 發 源 自 清 水 寺 的 德 慶 溪 支 流 溪 仔 底 在 當 時 仍 舊 以 南 北 之 姿 流 貫 了 吳 園 所 在 的 基 地, 而 且 幾 乎 是 穿 過 現 今 存 留 的 水 池 一 帶 後 而 與 德 慶 溪 交 會, 故 而 可 以 推 測, 吳 園 水 域 主 要 係 順 應 地 勢 利 用 來 自 清 水 寺 的 溪 仔 底 流 水 經 營 而 成, 造 園 者 不 僅 以 廊 道 區 隔 了 南 北 兩 處 水 域, 更 留 有 涵 洞 以 溝 通 流 水, 俾 以 提 供 飲 水 消 防 等 生 活 實 用 之 需, 甚 至, 亦 極 有 可 能 為 吳 家 提 供 了 一 定 舟 楫 的 便 利 ( 註 25) 就 此, 戰 後 1970 年 代 所 留 下 的 航 測 圖 ( 圖 9) 雖 已 不 見 溪 流 之 蹤 ( 註 26), 卻 仍 可 見 以 北 邊 池 水 為 基 礎 所 改 建 的 水 浴 場 蹤 影, 相 當 程 度 說 明 了 當 時 吳 園 池 水 接 連 德 慶 溪 而 提 供 生 活 之 便 的 可 能 狀 況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塘 水 的 設 置 除 了 提 供 實 質 生 活 面 向 的 需 求 外, 顯 然 更 具 有 社 會 性 的 功 能 從 盧 氏 的 記 憶 配 合 1970 年 代 的 航 測 圖 ( 圖 9) 可 以 推 斷, 在 吳 氏 當 年 的 園 林 擴 築 動 作 之 中, 瀕 臨 池 水 的 南 畔 基 本 上 是 被 設 置 為 花 廳 所 在 ( 此 花 廳 在 戰 後 因 為 年 久 失 修 而 塌 毀 拆 除 )( 盧 嘉 興,1967a), 相 當 程 度 印 證 了, 吳 園 興 築 希 望 為 吳 尚 新 等 提 供 以 士 人 之 姿 縱 橫 於 官 商 之 間 的 社 交 空 間 的 特 殊 意 涵, 令 人 想 起 了 明 清 之 際, 經 商 致 富 之 內 地 士 紳 亦 經 常 營 造 庭 園 以 進 行 官 場 交 誼 的 類 似 作 法 - 23 -

圖 8 日治時期闢出圓環後的市街圖 可見坑子底溪注入德慶 溪之狀況(李乾朗 1998 114) 圖 9 根據台南市政府都市計畫課民國 60 年代航側圖繪製的 四春園與吳園配置圖 (財團法人成大建築文教基金 會 1999 2-7) 舊習 藉由吳園而進行聚宴 甚至以文會友 進 故而 雖然沒有史料直接描述當年吳尚新健 而聯絡官場情誼的可能景象 從 台南市の中心 在時的庭園使用情形 然從花廳與庭園配置之關 部 (圖 10) 台南公館キ四春園台南醫院ノ望遠 係 佐以後來施士洁 許南英等諸多文士曾在吳 (台灣) (圖 11)兩張日治時期舊照片 以及 1970 園徜徉的狀況 仍不難想像當日吳氏仿明清官場 圖 10 日治時期 台南市の中心部 照片(註 27) - 24 -

圖 11 台 南 公 館 キ 四 春 園 台 南 醫 院 ノ 望 遠 ( 台 灣 ) ( 日 治 時 期 明 信 片 ( 局 部 ), 約 1920 年 代 ) ( 註 27) 年 代 的 航 測 圖 ( 圖 9) 綜 合 判 斷, 當 時 參 與 盛 會 的 文 人, 除 了 有 可 能 經 由 吳 氏 建 於 後 來 公 會 堂 一 帶 的 宅 第 ( 亦 即 俗 稱 的 樓 仔 ) 外, 亦 有 可 能 係 直 接 經 由 接 連 於 街 上 的 獨 立 入 口 而 經 由 院 落 或 巷 道 而 來 到 花 廳 所 在 的 庭 園 區 域 的 在 此 類 場 合 中, 花 廳 顯 然 是 原 有 樓 仔 房 舍 與 庭 園 廊 道 乃 至 於 廊 道 以 外 水 域 及 東 園 ( 註 28) 彼 此 串 成 一 氣 的 重 要 空 間 作 為 一 處 中 介 延 伸 的 連 接 空 間, 花 廳 既 是 隔 絕 也 是 開 展 的 所 在, 其 一 方 面 隔 絕 了 吳 氏 家 族 世 俗 的 生 活 場 域, 同 時 也 藉 由 與 池 水 對 岸 以 廊 道 接 連 的 兩 座 軒 亭 ( 作 礪 軒 ( 註 29) 及 水 亭 ) 的 彼 此 呼 應, 開 展 了 以 庭 園 遊 賞 為 主 之 社 交 生 活 的 可 能 誠 如 曾 國 恩 張 玉 璜 等 研 究 指 出, 日 治 時 代 作 礪 軒 遇 特 殊 場 合, 即 作 為 戲 台 使 用, 賓 客 立 於 水 池 四 周 觀 看 ( 財 團 法 人 成 大 建 築 文 教 基 金 會,1999: 2-12) 對 照 明 清 時 傳 統 中 國 庭 園 經 常 作 為 官 場 社 交 的 使 用 習 慣, 這 一 至 少 包 含 了 花 廳 北 側 包 涵 兩 座 軒 亭 的 廊 道 ( 分 為 東 西 兩 段, 東 段 含 作 礪 軒 西 段 終 點 為 水 亭 ) 以 及 西 側 臨 水 小 徑 而 被 以 塘 水 為 中 心 重 新 連 成 一 體 的 空 間 ( 註 30)( 圖 12, 圖 13, 圖 14), 想 必 在 吳 尚 新 在 世 時 ( 註 31) 即 可 能 已 提 供 了 府 城 士 人 類 似 遊 宴 的 功 能, 而 讓 戲 曲 詩 文 等 藝 文 在 水 酒 的 映 襯 下, 激 盪 出 文 士 官 員 對 於 彼 此 身 份 的 認 同 難 怪, 與 吳 尚 新 私 交 甚 篤 的 知 府 鄧 傳 安 在 吳 園 落 成 時 會 送 上 漱 藝 流 芳 的 贈 匾, 具 體 透 露 了 他 對 於 文 人 雅 士 能 與 吳 園 交 相 沖 漱 彼 此 成 就, 以 便 萬 世 流 芳 的 深 邃 慾 望 對 於 鄧 氏 的 呼 喚, 同 治 末 光 緒 初 年 吳 尚 新 義 女 之 子 施 士 洁 進 士 即 以 詩 文 做 出 了 回 應, 施 氏 (1965) 後 蘇 龕 合 集 中 與 吳 園 有 關 的 四 首 詩 篇, 不 僅 是 吳 園 塘 水 漱 藝 的 具 體 成 果, 同 時 也 留 下 了 當 時 文 士 藉 由 雅 集 而 與 吳 園 交 會 的 雪 泥 鴻 爪 舉 例 而 言 : 飛 觴 賭 韻 集 吳 園 ( 定 ), 海 上 相 逢 笑 語 溫 半 畝 方 塘 眠 乳 鴨 ( 西 ), 數 株 古 木 嘯 仙 猿 春 濃 於 酒 可 人 意 ( 樹 ), 草 碧 似 油 留 雨 痕 欄 外 午 陰 群 籟 寂 ( 澐 ), 座 間 清 話 眾 音 喧 危 樓 好 擬 藏 經 閣 ( 定 ), 近 水 先 開 得 月 軒 寄 傲 煙 霞 容 我 輩 ( 西 ), 偷 閒 泉 石 亦 君 恩 濁 醪 敢 憚 千 回 醉 ( 樹 ), 佳 句 何 妨 一 夕 論 文 字 因 緣 真 不 偶 ( 澐 ), 雪 泥 鴻 爪 記 今 番 - 25 -

( 定 ) ( 施 士 洁 春 日 同 朱 樹 吾 楊 西 庚 兩 明 府 梁 定 甫 拔 萃 集 飲 吳 家 園 聯 句 同 治 末 光 緒 初 ) 也 許, 正 因 吳 園 的 空 間 功 能 切 合 了 鄧 氏 等 一 干 文 士 的 欲 求, 直 到 清 末 甚 或 日 治, 這 座 位 於 樓 仔 內 的 庭 園 都 還 以 它 一 息 尚 存 的 軒 亭 塘 影 聚 斂 了 諸 如 連 橫 許 南 英 等 士 人 充 滿 了 物 色 感 興 的 社 交 雅 集 這 些 事 跡 在 在 提 醒 我 們, 吳 園 看 似 平 靜 的 塘 水, 在 其 被 建 造 甚 或 構 想 的 那 一 刻 起, 其 實 已 超 越 了 生 活 的 實 用 性 而 成 為 吳 氏 家 族 縱 橫 官 商 的 社 會 生 活 中, 聚 斂 情 誼 傾 訴 人 生 的 重 要 憑 藉, 對 於 當 年 與 吳 恆 記 家 族 有 關 的 人 來 說, 其 既 具 有 個 體 人 生 的 涵 養 效 用, 也 積 極 發 揮 了 鞏 固 中 介 吳 氏 家 族 專 擅 鹽 場 的 權 力 運 作 功 能 圖 14 四 春 園 的 日 治 舊 照 片 ( 註 32) 四 山 巒 飛 來 水 映 的 世 俗 氣 勢 經 營 及 原 鄉 想 望 ( 註 32) 圖 12 吳 園 老 照 片, 可 見 作 礪 軒 主 控 整 體 塘 水 之 情 形 ; 日 治 時 拍 攝 但 年 代 未 詳 ( 松 本 曉 美 謝 森 展,1993) 圖 13 黃 天 橫 藏 吳 園 老 照 片, 可 見 臨 塘 水 亭 及 其 旁 假 山 之 情 形 ; 日 治 時 拍 攝 但 年 代 未 詳 ( 盧 嘉 興,1967a) 誠 如 上 述, 道 光 初 年 建 成 盤 據 於 台 灣 府 城 城 市 中 心 官 府 與 商 肆 交 界 的 吳 園, 藉 由 花 廳 等 空 間 功 能 的 配 佈, 提 供 了 吳 氏 家 族 與 官 員 士 紳 等 進 行 雅 集 的 交 誼 場 所, 俗 稱 樓 仔 內 的 吳 園 於 是 充 滿 了 不 同 於 樓 仔 外 世 俗 生 活 的 異 質 性, 成 為 吳 恆 記 家 族 鞏 固 既 成 專 賣 權 勢 表 徵 自 身 社 會 地 位 的 具 體 象 徵 然 而, 吳 園 之 所 以 成 為 吳 氏 家 族 表 彰 自 身 的 重 要 豐 碑, 除 了 擁 有 花 廳 之 類 得 以 進 行 交 誼 雅 集 的 空 間 功 能 外, 更 在 於 其 所 具 有 的 獨 特 而 充 滿 象 徵 意 涵 的 空 間 經 營 手 法 一 如 其 他 江 南 園 林 經 常 以 高 牆 隔 絕 塵 俗 的 慣 習, 吳 園 主 要 的 空 間 經 營 亦 採 取 了 隔 絕 的 手 法 從 其 通 常 被 稱 為 樓 仔 內 的 說 法 可 知, 這 種 隔 絕 當 是 透 過 富 麗 堂 皇 的 樓 仔 及 圍 墻 等 元 素 而 被 架 構 出 來 的 具 有 一 定 高 度 的 樓 仔 不 僅 是 吳 氏 家 族 生 活 起 居 以 及 與 外 界 直 接 往 來 ( 極 可 能 是 商 業 往 來 ) 的 所 在, 同 時 也 是 位 於 北 邊 內 部 庭 園 的 首 要 屏 障 可 以 這 麼 說, 面 對 著 外 在 枋 橋 頭 街 逐 漸 興 繁 的 生 活 作 息, 雄 偉 樓 仔 的 起 造 既 具 體 地 作 出 了 社 會 財 富 的 宣 示, 同 時 亦 大 體 隔 絕 了 內 外, 為 吳 園 作 為 一 處 異 質 空 間 的 營 造 奠 定 了 重 要 的 基 礎 而 正 是 在 此 前 提 下, 吳 尚 新 藉 由 廊 道 圍 墻 等 的 進 一 步 迴 - 26 -

圖 15 日 治 中 期 1930 年 代 台 南 嶺 後 街 及 枋 橋 頭 一 帶 之 空 照 ( 註 33) 環 圈 圍, 隔 出 了 一 方 不 同 於 世 俗 生 活 的 幽 靜 空 間, 以 至 於 連 雅 堂 在 書 寫 台 南 古 迹 志 時 會 讚 賞 其 雖 居 城 市 之 中,[ 卻 ] 饒 有 山 林 之 趣 ( 連 橫,1964:252;[] 中 文 字 為 筆 者 所 加 ) 這 樣 的 環 境 效 果, 從 日 治 中 期 1930 年 代 台 南 嶺 後 街 及 枋 橋 頭 一 帶 之 空 照 ( 圖 15) 實 不 難 印 證, 舊 照 片 中, 沿 著 枋 橋 街 接 連 十 字 大 街 的 東 西 向 主 幹 道 兩 側 雖 已 房 屋 群 聚, 但 相 對 於 那 時 已 昂 然 崛 起 的 公 會 堂, 仍 屬 低 矮 之 建 物, 而 且 接 鄰 吳 園 的 北 側 一 帶, 亦 屬 林 木 滿 佈 森 蔭 之 處 以 此 觀 之, 在 街 肆 尚 未 如 日 治 時 期 發 達 的 清 末 階 段, 位 於 樓 仔 內 地 勢 低 窪 之 處 的 吳 園 會 享 有 極 為 幽 靜 的 環 境 條 件 是 可 以 肯 定 的, 層 層 的 圈 圍 讓 其 在 周 遭 尚 且 素 樸 自 然 的 環 境 中, 擁 有 了 可 以 進 一 步 塑 造 屬 於 自 身 心 靈 境 界 的 基 礎 條 件 ( 註 33) 吳 氏 所 架 構 的 無 疑 是 一 種 樓 仔 內 的 空 間 聚 焦, 其 中, 具 有 一 定 風 水 意 涵 的 方 塘 龍 門 池 ( 註 34) 可 說 是 焦 點 匯 聚 所 在, 乃 是 層 層 空 間 最 終 的 定 焦 之 處 從 盧 嘉 興 的 記 載 可 知, 當 年 吳 尚 新 對 於 堪 輿 之 術 是 頗 有 領 會 的, 雖 然 現 行 的 資 料 不 足 以 確 認 吳 氏 心 儀 的 風 水 流 派, 然 經 由 盧 氏 的 研 究 以 及 吳 氏 後 人 的 認 肯 可 知, 吳 園 之 興 築 確 實 是 具 有 濃 厚 的 風 水 考 量 的 親 蒙 吳 氏 後 裔 吳 魁 等 指 點 提 供 資 料 的 盧 氏 記 載 : 除 重 大 事 外, 業 務 都 交 由 其 家 長 ( 台 灣 稱 經 理 為 家 長 ) 辦 理, 而 親 自 與 堪 輿 師 入 山 尋 覓 營 葬 的 吉 地, 所 以 領 會 了 山 水 林 泉 的 自 然 景 勝 就 將 北 鄰 何 斌 庭 園 舊 址 收 購, 沿 著 地 勢 的 高 地 構 建 庭 園 ( 盧 嘉 興,1967a: 19) 在 此 考 量 下, 塘 水 的 引 用 除 了 可 以 提 供 實 質 生 活 功 能 的 作 用 外, 顯 然 亦 不 免 有 風 水 上 聚 氣 的 意 涵, 畢 竟, 在 漢 文 化 傳 統 的 風 水 論 述 中, 住 屋 甚 至 庭 園 中 引 水 以 藏 風 納 氣 以 利 聚 財 的 觀 點 是 相 當 普 遍 的 ( 于 希 賢,2005; 曹 林 娣,2005) 被 層 層 樓 仔 房 舍 圍 墻 等 所 圈 圍 而 出 的 一 塘 碧 水 龍 門 池 於 是 靜 照 了 人 情 反 映 了 世 事, 暗 涵 了 吳 尚 新 企 圖 藉 之 點 納 祿 氣 的 空 間 意 涵, 相 當 程 度 透 露 了 吳 氏 家 族 躋 身 全 台 首 富 的 世 俗 想 望 一 方 塘 水 之 所 以 具 有 如 此 效 果 顯 與 吳 尚 新 的 - 27 -

巧 費 心 思 脫 不 了 關 係, 在 吳 氏 聘 請 工 匠 的 精 心 經 營 下, 近 在 一 旁 的 德 慶 溪 支 流 溪 仔 底 的 流 水 被 巧 妙 地 引 注 而 入, 不 僅 與 作 勢 以 拱 形 涵 洞 浮 立 其 上 的 廊 道 及 水 亭 彼 此 折 映, 而 且, 和 著 遠 風 帶 起 了 生 生 不 息 的 感 受, 難 怪 施 士 洁 在 立 春 日 至 吳 園 一 詩 中 會 慨 然 寫 道 : 最 好 迎 春 花 信 早, 遠 風 吹 動 活 亭 臺 水, 於 是 成 了 一 方 宇 宙 映 照 的 中 心, 其 看 似 平 靜, 卻 在 沉 殿 中 隱 含 了 流 動, 泌 泌 地 浮 映 著 在 其 之 週 遭 人 間 亭 台 的 戲 劇 起 伏 有 意 思 的 是, 除 了 週 遭 的 房 舍 軒 亭 之 外, 塘 水 更 收 攏 了 自 然, 呈 現 了 物 色 從 配 佈 上 來 看, 水 塘 的 西 側 即 是 著 名 的 疊 石 假 山 飛 來 峰, 與 塘 水 構 成 了 庭 園 至 為 關 鍵 的 要 角, 在 在 宣 示 了 這 是 一 座 以 山 水 為 主 調 的 庭 園 ; 而 緊 依 塘 水 之 上 的 作 礪 軒 一 旁, 則 是 連 雅 堂 所 曾 述 及 的 東 園, 整 座 庭 園 以 塘 水 為 中 心 的 週 遭, 可 說 是 處 處 充 滿 了 自 然 的 景 致 就 此, 連 雅 堂 (1964:252) 在 台 南 古 迹 志 中 說 道 : 枋 橋 吳 氏, 為 府 治 巨 室, 園 亭 之 勝 甲 全 臺 ; 而 飛 來 峰 尤 最 疊 石 為 山, 峰 下 有 塘, 水 清 而 綠 上 為 作 礪 軒, 其 旁 有 園 曰 東 園 樓 臺 花 木, 隨 地 布 置, 高 低 曲 折, 各 占 其 宜 難 怪, 清 末 乃 至 日 治 時 的 文 人 雅 士 在 此 聚 集 之 時, 仍 會 憑 欄 而 對 花 樹 鳥 猿 月 等 物 色 有 所 感 受, 並 發 出 了 細 膩 的 吟 詠 : 半 畝 方 塘 眠 乳 鴨 ( 西 ), 數 株 古 木 嘯 仙 猿 春 濃 於 酒 可 人 意 ( 樹 ), 草 碧 似 油 留 雨 痕 欄 外 午 陰 群 籟 寂 ( 澐 ), 座 間 清 話 眾 音 喧 危 樓 好 擬 藏 經 閣 ( 定 ), 近 水 先 開 得 月 軒 寄 傲 煙 霞 容 我 輩 ( 西 ), 偷 閒 泉 石 亦 君 恩 ( 施 士 洁 春 日 同 朱 樹 吾 楊 西 庚 兩 明 府 梁 定 甫 拔 萃 集 飲 吳 家 園 聯 句 同 治 末 光 緒 初 ) 六 角 水 亭 涼 欲 雨, 主 客 團 坐 笑 相 語 方 塘 半 畝 荷 未 開, 使 人 惆 悵 花 前 杯 醉 後 憑 闌 嘯 一 聲, 驚 走 南 枝 幾 箇 鵲 ( 施 士 洁 李 毓 南 尹 招 馬 子 翊 校 官 楊 端 孟 孝 廉 朱 可 堂 內 史 凌 英 如 參 軍, 飲 吳 園 地 上 光 緒 四 年 四 月 二 十 二 日 ) 昨 夜 西 風 緊, 涼 夜 生 光 暈 今 宵 白 玉 盤, 皎 潔 絕 塵 分 清 輝 遍 小 園, 月 來 花 亦 韻 乘 風 欲 歸 去, 玉 宇 瓊 樓 靳 舉 頭 月 正 中, 時 已 三 更 近 ( 許 南 英 壬 子 中 秋 吳 園 小 集 對 月 分 韻 ) 春 花 侵 曲 檻, 新 月 醮 平 池 獨 倚 飛 峰 下, 無 端 感 黍 離 ( 連 雅 堂 南 社 小 集 ) 從 這 些 詩 作 隱 約 可 知, 作 礪 軒 水 亭 以 及 西 側 廊 道 上 所 設 置 的 美 人 靠 等 座 椅 無 疑 提 供 了 士 人 俯 身 接 近 探 尋 自 然 的 最 佳 空 間, 欄 杆 上 彎 曲 的 線 條 不 僅 靈 點 了 生 活 的 步 調, 同 時 更 強 化 了 既 有 軒 亭 出 挑 水 面 的 感 受, 從 而 為 雅 集 的 士 人 創 造 了 憑 欄 融 入 以 塘 水 為 中 心 之 自 然 物 境 的 有 利 條 件 ( 根 據 相 關 照 片 判 斷, 兩 邊 透 空 的 西 側 廊 道 上 立 柱 間 設 置 有 美 人 靠 座 椅 ; 作 礪 軒 則 有 內 曲 欄 杆 ; 水 亭 亦 圖 16 吳 園 老 照 片, 約 攝 於 1900 年 ( 中 神 長 文 編,1985) 圖 17 吳 園 老 照 片, 約 攝 於 1900 年 ( 中 神 長 文 編,1985) - 28 -

有 欄 杆, 惟 欄 杆 外 則 尚 有 可 以 站 人 的 步 口 )( 圖 16) 在 此 同 時, 從 日 治 時 代 留 存 的 照 片 可 知, 連 雅 堂 觀 察 中 迴 環 洞 達 ( 連 橫,1964:252) 的 假 山 亦 提 供 了 穿 梭 其 間 近 臨 水 岸 的 機 會 ( 圖 17) 難 怪, 雅 集 的 士 人 會 如 此 切 身 地 感 受 到, 花 就 在 跟 前, 月 就 在 其 中 沉 澱 而 偶 爾 因 風 生 波 的 塘 水 在 此, 顯 已 就 其 鏡 射 折 晃 的 本 質 創 造 了 一 個 介 乎 虛 實 之 間 的 空 間, 有 如 在 宇 宙 底 層 置 放 了 一 面 鏡 像, 迷 離 地 映 射 出 了 屬 於 吳 氏 家 族 在 世 存 有 的 特 殊 姿 態 不 時 發 生 在 吳 園 中 心 的 這 種 映 射, 若 從 一 方 塘 水 與 飛 來 峰 所 共 同 構 成 的 對 比 關 係 來 看, 尤 顯 得 真 切 根 據 連 雅 堂 與 盧 嘉 興 等 記 載, 吳 尚 新 當 日 構 築 吳 園 時 除 了 看 重 水 的 部 份 外, 對 於 山 的 樣 態 亦 十 分 重 視, 故 而 聘 請 了 名 匠 仿 漳 州 城 外 的 飛 來 峰 的 形 勝, 築 造 假 山 ( 盧 嘉 興,1967a:19) 對 吳 氏 而 言, 沉 澱 平 靜 的 水 與 高 大 雄 偉 的 山 無 疑 是 構 成 吳 園 風 景 的 兩 大 關 鍵, 而 且 缺 一 不 可 誠 如 連 雅 堂 在 介 紹 吳 園 時 說 道 : 而 飛 來 峰 尤 最, 並 指 出 其 係 疊 石 為 山, 高 數 丈, 大 二 十 餘 丈, 迴 環 洞 達, 邱 壑 天 然, 絕 構 也 ( 連 橫,1964: 252) 這 一 座 看 似 天 外 飛 來 的 石 山, 在 蒼 勁 林 木 配 襯 下, 顯 係 極 盡 能 事 地 透 過 迴 環 洞 達 等 手 法 展 現 其 仿 效 邱 壑 的 天 然 之 姿, 而 且 被 擺 置 於 碧 水 的 倒 影 之 中, 具 體 地 映 襯 凝 鍊 了 吳 氏 家 族 召 喚 故 鄉 懷 想 及 追 求 富 庶 氣 勢 的 雙 重 想 望 一 方 面, 假 山 名 為 飛 來 峰 顯 係 來 自 對 於 漳 州 城 外 山 巒 之 勢 的 模 仿, 亦 即, 得 之 於 對 故 土 名 山 勝 景 的 積 極 擷 取, 可 說 相 當 程 度 展 露 了 吳 氏 家 族 對 於 閩 地 故 鄉 的 懷 想 從 盧 嘉 興 的 記 載 可 知, 吳 氏 家 族 先 世 即 由 太 倉 ( 明 朝 太 倉 衛, 清 時 為 太 倉 直 隸 州, 即 後 來 的 江 蘇 省 太 倉 縣 ) 梅 里 分 徙 南 至 福 建 安 平 ( 清 時 改 為 安 海 ), 七 傳 後 再 分 遷 至 泉 州 郡 城, 到 十 世 吳 尚 新 的 曾 祖 父 吳 國 美 ( 註 35) 時 ( 乾 隆 年 間 ), 方 由 泉 州 遷 居 台 灣 吳 國 美 所 生 三 子 中 的 老 二 吳 元 光 即 為 吳 尚 新 祖 父, 所 謂 的 枋 橋 頭 吳 家 八 房 ( 盧 嘉 興,1967b:16) 乃 是 元 光 所 生 八 子 分 立 而 成 ( 註 36)( 圖 4) 相 對 於 其 他 渡 台 人 士 或 有 忘 祖 之 嫌, 吳 尚 新 一 脈 則 相 當 重 視 與 閩 地 故 鄉 的 連 結, 這 從 他 們 墓 碑 上 所 鐫 安 平 ( 註 37) 字 樣 即 不 難 得 知 ; 對 他 們 來 說, 吳 國 美 雖 為 開 台 始 祖, 卻 也 是 安 平 甚 至 泉 州 世 系 中 的 一 環, 故 而 稱 之 為 安 平 十 世 泉 城 四 世 台 灣 一 世 祖 ( 盧 嘉 興,1967b:16) 這 也 就 是 為 什 麼 吳 春 貴 在 入 京 為 官 返 歸 之 時, 要 途 經 泉 州 故 鄉 省 親, 並 攜 回 族 譜 一 卷 之 故 其 後, 吳 春 貴 之 堂 弟 吳 春 祿 甚 至 將 族 譜 加 以 重 訂, 並 在 重 訂 族 譜 自 序 中 道 盡 了 他 本 人 乃 至 整 個 家 族 思 鄉 並 期 待 延 續 香 火 傳 承 的 濃 濃 情 緒 ( 轉 引 自 盧 嘉 興,1967b:16; 文 中 () 中 年 號 推 測 極 可 能 為 盧 氏 所 加 ): 台 灣 多 泉 漳 二 郡 人, 其 先 世 來 遊 斯 土 也, 謂 非 吾 欲 久 居 是 也 暫 處 之, 則 亦 暫 置 之 耳, 其 後 立 室 家 長, 子 孫 而 竟 居 是 也 暫 置 之, 則 亦 暫 忘 之 耳, 後 之 人 泯 滅 無 聞 無 論 矣 幸 而 能 自 樹 立, 慨 然 念 水 源 木 本, 不 惟 故 老 無 存, 即 族 譜 之 遺 佚 散 失 亦 已 久 矣 忘 祖 之 誚, 曷 以 免 焉 吾 族 自 太 倉 州 梅 里 來 閩, 世 居 泉 之 安 海, 值 前 明 鼎 革, 七 世 祖 實 齋 公 徙 居 晉 安 郡 城, 至 十 世 祖 純 亭 公 於 我 朝 乾 隆 間 客 游 台 灣, 遂 家 于 崁 城, 及 余 之 身 甫 三 世 矣 憶 余 少 時 聞 先 伯 叔 談 安 海 故 鄉 事 潛 聽 久 之, 私 念 異 日 成 立, 必 欲 一 到 故 鄉 省 墳 墓, 宅 里 訪 先 世 遺 跡 而 人 事 蹉 跎 因 循 未 果, 心 竊 咎 之 嘉 慶 戊 寅 ( 二 十 三 年, 西 元 一 八 一 八 ) 功 兄 平 圃 宦 京 師, 歸 道 經 故 里 攜 族 譜 一 卷 渡 臺, 余 心 悅 焉 然 歸 省 之 心 終 不 少 置, 道 光 乙 酉 ( 五 年, 西 元 一 八 二 五 ) 長 男 尚 雯, 鄉 試 內 渡 命 順 途 歸 省, 戊 子 ( 八 年 ) 又 重 至 焉 辛 卯 ( 十 一 年 ) 功 弟 占 卿 舉 於 鄉, 長 男 亦 與 優 薦, 遂 回 籍 拜 省 祠 墓, 歸 述 其 事, 余 心 稍 慰 甲 午 ( 十 四 年, 西 元 一 八 三 四 ) 冬, 余 因 公 內 渡 省 垣, 事 完 南 下, 迺 克 便 道 抵 籍, 恭 詣 祠 廟 瞻 拜 流 連, 既 又 偕 族 人 遍 視 先 墳, 間 有 荒 圯, 盡 築 而 新 之 顧 余 將 老 矣, 歸 省 之 念 至 是 甫 得 一 償, 世 事 滄 桑 再 來 不 知 何 日? 若 不 及 今 譜 載 詳 明, 他 日 子 若 孫, 代 久 年 湮, 其 于 源 流 分 合 之 由, 安 保 無 遺 佚 散 失 之 憾 也 既 還 東 瀛, 因 取 族 譜 - 29 -

圖 18 日 治 時 吳 園 老 照 片, 年 代 不 詳 ( 盧 嘉 興,1967a) 一 篇 而 彙 次 之 為 立 字 派 別 世 次, 併 彙 臺 及 泉 之 支 派, 而 增 譜 之 余 幸 其 規 模 粗 具, 可 以 示 後 人 使 無 所 自 也 併 願 後 人 踵 而 繼 之, 使 無 忘 者, 永 無 忘 也 從 吳 氏 的 言 談 可 知, 吳 家 上 下 對 於 故 土 懷 有 一 種 濃 濃 的 情 愫, 在 此 狀 況 下, 吳 尚 新 修 築 吳 園 會 仿 漳 州 城 外 飛 來 峰 之 姿 而 設 置 假 山 便 饒 富 深 意 漳 州 城 雖 非 吳 氏 家 族 所 曾 遷 居 之 地, 卻 與 安 海 泉 州 同 屬 閩 地, 其 地 山 水 景 物 具 有 飛 來 特 色 而 可 茲 仿 效 之 事, 想 必 極 有 可 能 曾 經 激 起 了 吳 尚 新 等 對 於 故 土 / 原 鄉 文 化 的 崇 尚 孺 慕 之 情, 故 而 興 起 了 以 之 作 為 典 範 的 想 法, 吳 園 的 興 築 因 而 相 當 程 度 展 露 了 吳 氏 家 族 思 歸 鄉 土 的 密 密 濃 情 另 一 方 面, 飛 來 之 峰 與 塘 水 龍 門 池 的 相 互 映 照 更 突 顯 了 吳 氏 家 族 追 求 富 庶 表 徵 的 重 要 意 義 吳 尚 新 之 所 以 仿 效 漳 州 城 外 的 山 水 之 姿 固 有 其 追 懷 原 鄉 的 絃 外 之 音, 卻 也 同 時 涵 納 了 他 對 於 山 石 必 須 具 有 氣 勢 的 想 望, 所 謂 飛 來 之 意 在 乎 取 其 勢 之 奇 險 雄 偉, 某 種 程 度 符 合 了 風 水 砂 龍 論 述 對 於 山 巒 必 須 延 伸 龍 脈 的 觀 點, 呼 應 了 吳 氏 家 族 追 求 世 俗 功 名 卓 然 有 成 的 具 體 想 望 有 意 思 的 是, 吳 氏 雖 想 望 功 名 利 祿, 雖 憧 憬 氣 勢, 卻 必 須 委 之 以 文 雅 而 婉 轉 的 外 衣 綜 觀 吳 園 內 塘 水 假 山 與 軒 亭 的 配 置 關 係, 飛 來 峰 根 據 連 雅 堂 的 描 述 除 了 人 可 能 得 以 穿 梭 其 中 外, 主 要 乃 是 一 座 用 以 側 賞 的 假 山, 憑 欄 文 士 以 側 賞 之 姿 與 假 山 的 遭 遇 ( 假 山 在 人 之 右 ) 雖 可 感 受 到 吳 園 山 水 所 欲 營 造 的 磅 礡 氣 勢, 雖 可 感 覺 到 數 株 古 木 嘯 仙 猿 的 幽 森 之 感, 卻 又 不 致 產 生 與 之 正 面 對 視 的 衝 突 與 壓 迫 感 ( 圖 18) 換 句 話 說, 遊 賞 者 乃 是 以 一 種 較 為 優 遊 的 姿 態 而 與 山 水 所 具 有 的 氣 勢 進 行 交 會 的, 甚 至 於 還 會 產 生 如 連 雅 堂 所 曾 提 及 獨 倚 飛 峰 下 ( 連 雅 堂 南 社 小 集 ) 的 庇 護 之 感 在 此 狀 況 下, 以 方 塘 為 主 要 中 心 的 吳 園 於 是 成 了 一 座 山 水 氣 勢 在 此 終 極 收 斂 的 小 園 ( 許 南 英 壬 子 中 秋 吳 園 小 集 對 月 分 韻 ), 成 了 許 南 英 與 連 橫 等 體 會 月 光 垂 直 靜 照 的 清 輝 之 地 也 許 正 因 感 受 到 了 如 此 氣 勢 的 適 度 收 斂, 吳 園 水 塘 北 側 廊 道 上 的 作 礪 軒 與 水 亭 只 是 出 之 以 臨 - 30 -

水 的 簡 直 之 姿 根 據 曾 國 恩 等 調 查, 日 治 以 前, 基 本 上 它 們 所 呈 現 的 只 是 較 為 簡 樸 而 慢 直 的 屋 頂 形 式 ( 前 者 為 捲 棚 歇 山 頂 ; 後 者 則 為 歇 山 戧 庵 簷 頂 ( 註 38): 水 亭 屋 頂 雖 曾 出 現 起 翹 的 正 脊, 兩 座 軒 亭 屋 頂 亦 有 帶 著 一 定 曲 線 的 垂 脊 ( 葉 乃 齊 稱 之 為 以 兩 條 垂 脊 取 代 一 條 戧 脊 形 成 戧 庵 ), 卻 不 見 如 江 南 園 林 般 具 有 大 幅 度 快 速 曲 線 揚 起 之 姿 的 翼 角 翹 起 作 法, 其 配 合 著 東 段 廊 道 北 側 實 面 壁 上 的 八 角 和 圓 形 窗 洞, 構 成 了 吳 園 中 簡 直 凝 鍊 的 整 體 性 氛 圍 誠 如 上 述, 這 是 一 種 蒙 上 了 文 雅 素 樸 之 姿 的 勢 的 處 理, 透 露 了 吳 尚 新 家 族 作 為 實 質 的 商 販 集 團 在 藉 由 官 場 支 援 取 得 專 賣 權 力 而 致 富 後, 仍 要 以 文 士 之 姿 而 展 露 自 身 的 一 種 特 殊 心 態 結 構, 相 當 程 度 反 映 了 傳 統 社 會 中 先 士 而 後 農 而 後 工 而 後 商 的 地 位 想 像 這 乃 是 因 為, 明 清 之 際 商 人 地 位 在 小 商 品 經 濟 蓬 勃 發 展 的 支 撐 下 雖 有 提 升, 但 士 仍 為 社 會 之 主 流, 仍 為 皇 帝 以 外 得 以 掌 權 的 首 要 角 色, 故 而 士 人 之 風 雅 仍 為 社 會 之 首 想, 仍 為 社 會 風 習 之 所 向 在 此 狀 況 下, 吳 尚 新 會 被 民 間 模 仿 官 制 暱 稱 為 吳 麟 舍, 並 發 動 以 士 人 風 雅 文 化 為 基 礎 強 調 將 氣 勢 收 斂 在 靜 謐 山 水 之 中 的 簡 直 庭 園 營 造, 便 具 有 一 定 的 意 義 表 面 上 看 來, 這 是 一 處 由 動 轉 靜 進 而 成 境 的 文 士 庭 園, 卻 仍 在 不 經 意 間 藉 由 閩 南 世 俗 的 色 彩 及 語 彙 介 入 而 流 露 出 了 吳 氏 家 族 游 刃 府 城 官 商 追 求 世 俗 想 望 的 強 烈 企 圖 在 此, 不 僅 隱 隱 流 動 的 波 水 曾 經 一 再 地 照 看 了 人 間 戲 曲 在 此 園 中 盡 情 搬 演 的 抑 揚 頓 挫, 同 時, 曾 經 為 碧 水 所 沉 澱 的 種 種 寧 靜, 也 將 在 遠 風 微 揚 的 晃 漾 中, 反 襯 出 一 絲 特 屬 於 利 祿 人 間 特 屬 於 富 庶 府 城 的 喜 慶 之 感 五 代 結 論 : 吳 園 召 喚 了 內 地 意 識 滋 生 下, 邊 陲 地 域 富 庶 氣 勢 的 山 水 凝 映 及 原 鄉 想 望 吳 園 作 為 一 座 傳 統 庭 園 會 於 道 光 年 間 出 現 在 台 南 府 城 並 非 是 偶 然 的 隨 興 之 作, 而 係 表 徵 了 特 殊 的 社 會 乃 至 文 化 空 間 意 涵 從 上 述 的 研 究 可 知, 吳 尚 新 之 所 以 能 夠 啟 動 吳 園 的 修 築, 與 台 灣 本 身 經 濟 的 成 長 脫 不 了 關 係, 可 以 這 麼 說, 吳 園 乃 是 清 中 葉 內 地 意 識 萌 發 下, 台 灣 府 城 富 庶 積 累 的 具 體 成 果 事 實 上, 也 正 是 在 此 深 厚 的 社 會 基 礎 上, 乾 隆 年 間 方 才 遷 居 台 灣 府 城 的 吳 氏 家 族 方 才 得 以 藉 由 功 名 之 途 以 提 昇 並 維 繫 其 被 稱 之 為 阿 舍 的 社 會 地 位, 同 時 也 反 過 頭 來 取 得 了 官 鹽 專 賣 的 絕 大 權 利, 並 分 工 合 作 地 促 成 了 財 富 的 鉅 量 積 累 在 邊 陲 府 治 內 地 化 繁 庶 發 展 的 脈 絡 中 興 起 的 吳 園, 於 焉 是 一 座 鹽 滷 專 賣 蒸 凝 的 世 俗 結 晶, 道 盡 了 吳 氏 作 為 紳 商 巨 室 呼 應 城 市 發 展 的 具 體 慾 望 而 正 是 在 此 根 基 上, 被 稱 為 樓 仔 內 的 吳 園 會 坐 落 在 當 年 台 灣 府 城 聚 落 中 心 已 然 逐 漸 蔚 城 街 肆 的 枋 橋 頭 之 處, 並 透 過 隔 絕 的 建 築 手 法 配 合 陡 降 的 地 勢 弔 詭 地 取 得 了 幽 靜 的 效 果 其 區 位 非 僅 位 居 府 治 東 西 經 濟 幹 線 之 樞 紐, 更 是 直 接 接 鄰 府 治 官 署 並 易 於 聯 繫 其 他 官 衙 的 通 衢 所 在, 其 位 處 於 官 商 交 界 的 空 間 配 佈, 可 說 巧 妙 地 見 證 中 介 了 吳 氏 家 族 以 社 交 雅 宴 等 官 場 交 誼 方 式 縱 橫 於 官 商 之 間 的 具 體 成 果 也 正 是 因 為 肩 負 了 如 此 任 務, 以 樓 仔 等 建 築 隔 絕 都 市 塵 俗 的 吳 園 一 旦 設 立, 便 要 藉 由 花 廳 塘 水 與 軒 亭 等 之 巧 妙 佈 置 以 超 越 純 粹 實 用 性 的 使 用 之 需, 俾 提 供 吳 氏 家 族 藉 由 與 文 士 官 紳 之 屬 的 文 娛 聽 戲 等 雅 聚 生 活 以 鞏 固 既 有 社 會 成 果 的 積 極 功 能 在 此 狀 況 下, 以 塘 水 為 中 心 的 吳 園 空 間 於 是 成 了 一 方 藉 由 宇 宙 的 窺 探 以 照 見 人 世 起 落 的 迷 離 鏡 像, 提 供 了 眾 多 文 人 雅 士 在 此 乘 著 酒 性 戲 韻 而 與 自 然 物 色 進 行 感 應, 俾 以 體 驗 人 生 想 望 宇 宙 的 可 能 空 間 從 相 關 的 記 載 可 知, 這 是 一 座 以 山 水 為 主 調 的 庭 園, 吳 氏 藉 由 工 匠 巧 手 將 奇 山 置 於 龍 門 池 水 邊 的 精 采 作 法, 不 僅 為 吳 園 畫 下 了 重 視 氣 勢 的 基 本 格 局, 同 時 更 呼 應 了 風 水 堪 輿 之 述 對 於 藏 風 以 納 祿 氣, 疊 石 以 導 引 龍 脈 的 論 述, 相 當 明 顯 地 突 出 了 吳 氏 營 造 庭 園 的 世 俗 慾 望 從 吳 尚 新 會 仿 漳 州 城 外 景 致 以 奇 石 營 造 飛 來 峰 的 作 為 觀 之, 吳 園 的 興 築 一 方 面 承 載 了 念 念 不 忘 自 身 來 自 閩 地 的 吳 氏 家 族 故 土 懷 想 的 情 愫, 扮 演 了 吳 氏 家 族 聊 慰 原 鄉 想 望 之 苦 的 安 慰 劑 角 色 ; 另 一 方 面, 奇 石 飛 來 映 照 水 邊 配 合 了 蒼 森 林 木 的 氣 勢 經 營, 卻 也 同 時 說 出 了 吳 氏 家 族 冀 盼 藉 由 官 商 的 相 互 支 援 以 持 續 維 繫 並 彰 顯 家 族 豐 業 的 深 刻 慾 望 有 意 - 31 -

思 的 是, 吳 園 中 依 稀 對 應 著 繁 華 富 庶 憧 憬 的 氣 勢 經 營, 卻 被 有 意 地 加 以 收 斂 了, 軒 亭 廊 道 房 舍 等 建 築 刻 意 處 理 所 呈 現 出 的 簡 直 之 感, 讓 氣 勢 的 處 理 蒙 上 了 一 層 屬 於 素 樸 文 人 的 文 雅 婉 約 之 感, 委 婉 地 道 出 了 吳 氏 家 族 必 須 藉 由 文 情 風 雅 以 縱 橫 官 商 之 間 的 真 實 情 景 被 暱 稱 為 小 園 的 吳 園 於 是 成 了 一 座 藉 由 山 巒 飛 來 水 映 以 持 續 原 鄉 眷 戀 並 進 行 世 俗 想 望 的 寧 靜 庭 園, 一 方 幽 靜 而 碧 綠 的 塘 水, 雖 不 時 沉 澱 了 軒 亭 中 人 情 與 山 水 恣 意 交 會 的 宇 宙 懷 想, 卻 也 不 時 會 因 為 遠 風 揚 起 的 波 痕, 而 折 晃 出 吳 氏 家 族 藉 由 閩 南 色 彩 元 素 所 欲 追 求 的 世 俗 夢 想 註 釋 註 1 南 方 朔 於 大 家 有 官 做, 有 官 大 家 做, 官 本 位 文 化 造 就 阿 舍 (2000) 一 文 中 研 究 指 出 : 中 國 古 代 時 民 間 社 會 在 各 種 行 職 業 或 其 他 稱 號 上, 總 是 喜 歡 使 用 官 名 在 仕 紳 地 主 階 級 裡 使 用 得 最 廣 泛 的 乃 是 員 外 與 舍 人 一 般 而 言, 員 外 年 齡 較 長, 舍 人 則 較 為 年 青, 由 於 中 書 舍 人 等 舍 人 的 官 職 早 在 西 晉 初 期 就 已 出 現, 並 一 直 延 續 到 明 代, 因 而 民 間 使 用 舍 人 來 指 有 錢 的 仕 紳 地 主 遂 極 為 久 遠 宋 元 兩 代 可 能 為 了 區 分 員 外 和 舍 人, 而 將 官 僚 地 主 之 家 的 子 弟 稱 為 舍 人, 而 有 了 舍 人 如 果 一 家 有 好 幾 個 舍 人, 當 然 就 會 有 大 舍 人 和 小 舍 人, 簡 稱 舍 大 舍 小 舍 例 如 醒 世 恆 言 第 七 回 即 有 尤 大 舍, 二 刻 拍 案 驚 奇 第 三 十 九 回 則 有 你 不 是 某 某 舍 麼? 之 句 至 於 太 小 的 舍, 則 稱 阿 舍 囝 以 舍 人 及 舍 稱 官 宦 及 仕 紳 地 主 之 家 的 子 弟, 在 中 國 南 方 極 為 普 遍, 而 閩 台 則 都 冠 以 阿 字 為 首, 故 稱 阿 舍 註 2 有 清 一 代, 台 灣 府 大 部 分 時 間 位 於 今 台 南 市, 因 此, 台 灣 府 城 大 部 分 時 間 所 指 即 台 南 市 ; 光 緒 11 年 台 灣 建 省, 劉 銘 傳 奏 准 將 台 灣 省 分 為 台 南 台 灣 與 台 北 三 府, 台 灣 府 才 成 為 中 路 的 建 置 名 稱 當 時, 曾 研 議 於 台 中 興 建 台 灣 府 城, 後 因 劉 銘 傳 去 職 而 未 能 建 成 ; 由 於 如 此 建 置 上 之 變 革, 原 台 灣 府 城 遂 被 改 稱 為 台 南 府 城 ; 由 於 本 文 所 述 主 要 是 清 中 葉 時 期 吳 園 所 在 的 台 南 市, 尚 未 改 為 台 南 府 城, 故 通 篇 仍 沿 舊 習 稱 之 為 台 灣 府 城 註 3 曾 國 恩 林 瑞 明 張 玉 璜 與 曾 國 棟 在 台 南 市 市 定 古 蹟 原 台 南 公 會 堂 ( 含 吳 園 ) 調 查 研 究 與 修 復 計 畫 中 則 推 斷 為 在 道 光 7 至 10 年 間 ( 財 團 法 人 成 大 建 築 文 教 基 金 會,1999) 註 4 此 調 查 研 究 暨 修 復 計 畫 報 告 書 頁 碼 係 分 章 編 輯, 2-6 表 示 第 二 章 6 頁 ; 未 免 與 其 餘 註 釋 混 淆, 筆 者 特 別 將 之 改 為 2_6, 餘 下 類 同, 不 再 - 32 -

說 明 註 5 當 時 施 琅 雖 已 看 出 海 防 防 線 不 在 沿 海 港 口 而 在 廣 大 海 域, 並 提 出 應 藉 台 灣 以 控 海 峽, 方 能 阻 止 紅 毛 船 隊, 而 永 絕 邊 海 之 禍 的 觀 點, 但 朝 廷 的 封 疆 大 吏 卻 鮮 有 同 樣 看 法, 以 致 於 台 灣 雖 因 足 堪 東 南 四 省 屏 障 之 安 全 理 由 而 被 劃 入 疆 域 之 中, 卻 沒 有 發 揮 其 作 為 海 防 前 哨 與 鞏 衛 臺 海 之 功 能 ( 蕭 百 興,1990;2008) 註 6 清 初 台 灣 民 間 築 建 的 庭 園 如 下 : 李 氏 園, 雍 正 年 間 富 紳 李 文 奇 築 於 今 台 南 市 開 元 寺 東 南 邊 ; 書 帶 草 堂, 乾 隆 34 年 (1770 年 ) 邑 紳 鄭 其 嘏 建 於 今 台 南 友 愛 街 附 近 ; 一 峯 亭, 乾 隆 43 年 (1778 年 ) 中 書 科 中 書 林 朝 英 建 於 今 台 南 市 民 生 路 與 民 生 綠 園 北 邊 轉 彎 處 一 帶 ; 蘇 萬 利 花 園, 乾 隆 年 間 台 郡 鉅 商 蘇 萬 利 建 於 台 南 市 東 門 路 ( 盧 嘉 興,1967a) 註 7 清 中 葉 台 灣 所 建 的 庭 園 如 下 : 遂 初 園, 道 光 5 年 釋 志 遠 所 建, 位 於 今 台 南 市 東 門 路 ; 潛 園, 道 光 29 年 富 紳 林 占 梅 建, 位 於 今 新 竹 市 ; 歸 園, 道 光 年 間 富 紳 吳 世 繩 建, 位 於 今 台 南 縣 歸 仁 鄉 ; 北 郭 園, 咸 豐 元 年 進 士 鄭 用 錫 建 於 今 新 竹 市 ; 卯 橋 別 墅, 咸 豐 元 年 邑 紳 許 遜 榮 建 於 今 台 南 市 衛 民 街 ; 宜 秋 山 館, 咸 豐 7 年 前 舉 人 吳 尚 霑 建 於 今 台 南 市 永 福 路 與 府 前 路 交 叉 口 東 北 角, 曾 為 中 國 國 民 黨 台 南 市 黨 部 至 於 清 末 台 灣, 則 陸 續 有 庭 園 之 興 建 如 下 : 留 種 園, 士 紳 盧 崇 烈 建 於 今 台 南 市 赤 崁 街 赤 崁 樓 對 面 ; 窺 園, 光 緒 初 年 進 士 許 南 英 建 於 今 台 南 市 府 前 路 馬 公 廟 旁, 舊 址 已 為 道 路 所 吞 沒 ; 勵 園, 光 緒 年 間 舉 人 林 鳳 藻 建 於 台 南 市 天 壇 邊 ; 林 家 花 園, 光 緒 19 年 富 紳 林 維 源 建 於 今 台 北 縣 板 橋 ; 萊 園, 光 緒 26 年 耆 宿 林 獻 堂 建 於 台 中 縣 霧 峰 ( 盧 嘉 興,1967a) 註 8 清 中 葉 以 降, 隨 著 台 灣 三 大 市 場 區 域 的 興 起, 南 部 區 域 雖 不 再 是 台 灣 經 濟 的 中 心, 但 仍 是 重 心 所 在, 仍 是 台 灣 地 區 的 整 體 富 庶 最 主 要 的 動 力 ( 蕭 百 興,1990) 註 9 根 據 謝 金 鑾 主 纂 續 修 台 灣 縣 志 卷 三 學 志 軍 功 (1958) 記 載 : 吳 春 貴, 候 補 郎 中 從 嘉 慶 二 十 年 重 修 大 觀 音 亭 廟 橋 碑 記 ( 道 光 5 年 )( 輯 錄 於 台 灣 南 部 碑 文 集 成 ) 的 捐 貲 名 單 可 知, 除 了 在 台 的 武 將 外, 吳 春 貴 社 會 地 位 排 行 在 三 郊 之 前 其 文 局 部 如 下 : 子 爵 軍 門 王 捐 銀 一 百 五 十 元 澎 湖 協 鎮 陳 捐 銀 十 大 元 臺 鎮 中 營 莊 捐 銀 二 十 大 元 臺 鎮 左 營 官 捐 銀 二 十 大 元 臺 鎮 右 營 林 捐 銀 二 十 大 元 北 協 中 軍 林 捐 銀 二 十 元 戶 部 正 郎 吳 春 貴 捐 銀 一 百 大 元 北 郊 蘇 萬 利 南 郊 金 永 順 糖 郊 李 勝 興, 各 捐 銀 八 十 元 鎮 安 分 府 杜 天 奎 捐 銀 六 十 元 內 閣 中 書 林 朝 英 捐 銀 五 十 元 監 生 黃 拔 萃 捐 銀 五 十 元 全 郡 紬 緞 舖 金 永 和 捐 銀 五 十 元 絲 線 郊 捐 銀 四 十 元 臺 郡 餉 典 捐 銀 四 十 元 武 生 何 元 奎 捐 銀 三 十 元 吳 顯 文 等 捐 銀 二 十 八 元 大 穆 降 眾 舖 戶 捐 銀 二 十 一 元 貢 生 張 維 新 職 員 徐 炳 文 曾 振 明 商 船 行 保 草 花 郊 郭 光 殷 黃 榮 觀 嘉 屬 課 館 彰 屬 課 館, 各 捐 銀 二 十 大 元 新 興 街 眾 舖 戶 捐 銀 十 七 元 臺 屬 課 館 鳳 屬 課 館 淡 屬 課 館, 各 捐 銀 十 五 大 元 膨 船 行 杉 郊 舖 等 藥 材 郊 等 張 錦 生, 各 捐 十 二 大 元 顏 錦 春 陳 良 模 貢 生 黃 時 成 監 生 王 維 翰 陳 世 名 董 其 山, 各 捐 銀 十 大 元 註 10 根 據 盧 嘉 興 (1967b:16), 吳 元 光 名 華, 官 名 元 光, 字 素 園, 鄉 飲 郡 賓 吳 氏 乃 是 枋 橋 頭 吳 家 基 業 的 奠 定 者, 其 曾 於 嘉 慶 4 年 開 元 寺 重 修 時, 致 贈 木 製 對 聯 一 副, 聯 為 : 古 剎 重 新 崇 佛 孙 ; 南 壇 依 舊 奠 神 居, 上 款 嘉 慶 四 年 陽 月, 下 款 弟 子 吳 元 光 敬 立 ; 另, 吳 春 貴 兄 弟 多 有 功 名, 亦 多 取 官 名 註 11 台 灣 鹽 制, 清 初 雖 曾 沿 襲 明 鄭 徵 課 鹽 埕 餉 銀 舊 制 ( 依 照 鹽 埕 格 ( 即 今 所 謂 結 晶 池 ) 面 積 大 小 課 征, 而 由 鹽 院 奏 銷, 供 作 台 灣 府 的 軍 餉 之 用 ), 允 許 鹽 商 在 繳 納 餉 銀 後 自 由 銷 售 ( 不 繳 餉 銀 之 私 鹽 禁 止 銷 售 ), 然 到 了 雍 正 4 年 (1726 年 )4 月 即 為 了 解 決 鹽 商 哄 抬 鹽 價 所 導 致 的 供 需 失 調 問 題 而 頒 佈 了 專 賣 鹽 制, 嚴 禁 人 民 私 曬 私 賣 在 此 政 策 下, 官 方 不 僅 在 明 鄭 鹽 田 基 礎 上 分 設 了 四 處 鹽 場 ( 瀨 北 場 瀨 南 場 洲 北 場 - 33 -

洲 南 場 ), 同 時 亦 在 台 灣 府 治 內 設 置 了 鹽 館 一 處, 聽 各 縣 販 戶 莊 民 赴 館 繳 課 領 單, 而 後 執 單 至 各 場 領 鹽 轉 販 各 處 ; 其 後, 因 各 販 戶 莊 民 每 年 銷 額 不 等, 便 改 由 各 縣 當 地 士 紳 承 辦, 為 縣 屬 販 館, 計 有 台 灣 鳳 山 諸 羅 彰 化 四 縣 及 淡 水 澎 湖 兩 廳, 故 稱 六 屬 販 館 註 12 蔡 牽 將 沿 海 所 搶 之 私 鹽 運 來 台 灣 沖 銷 使 得 官 鹽 滯 銷, 承 辦 販 館 蒙 受 嚴 重 損 失, 不 僅 未 能 達 到 承 辦 銷 額, 更 因 官 府 嚴 催 積 欠 之 課 價 而 陷 入 困 局, 幸 因 陳 請 滯 銷 量 肆 後 逐 年 彌 補 獲 准 而 得 以 獲 得 紓 解 並 渡 過 危 機 於 今 觀 之, 吳 氏 之 所 以 得 以 陳 情 獲 准, 可 能 與 其 在 事 變 當 時 出 錢 出 力 協 助 平 亂 的 表 現 有 莫 大 之 關 聯 註 13 吳 春 貴 在 出 任 京 官 時 將 吳 恆 記 業 務 交 給 他 的 堂 弟 吳 春 祿 代 為 經 理, 後 者 當 時 為 吳 恆 記 之 家 長, 亦 類 同 於 今 日 所 謂 經 理 吳 氏 堂 兄 弟, 兩 人 一 人 在 朝 為 官, 另 一 人 在 家 鄉 掌 管 實 際 經 濟 業 務, 共 同 撐 起 了 吳 氏 家 族 的 家 族 事 業 註 14 從 嘉 慶 二 十 年 重 修 大 觀 音 亭 廟 橋 碑 記 ( 道 光 五 年 )( 輯 錄 於 台 灣 南 部 碑 文 集 成 ) 的 捐 貲 名 單 可 知, 除 了 在 台 的 武 將 外, 吳 春 貴 社 會 地 位 排 行 在 三 郊 之 前 其 文 局 部 如 下 : 子 爵 軍 門 王 捐 銀 一 百 五 十 元 澎 湖 協 鎮 陳 捐 銀 十 大 元 臺 鎮 中 營 莊 捐 銀 二 十 大 元 臺 鎮 左 營 官 捐 銀 二 十 大 元 臺 鎮 右 營 林 捐 銀 二 十 大 元 北 協 中 軍 林 捐 銀 二 十 元 戶 部 正 郎 吳 春 貴 捐 銀 一 百 大 元 北 郊 蘇 萬 利 南 郊 金 永 順 糖 郊 李 勝 興, 各 捐 銀 八 十 元 鎮 安 分 府 杜 天 奎 捐 銀 六 十 元 內 閣 中 書 林 朝 英 捐 銀 五 十 元 監 生 黃 拔 萃 捐 銀 五 十 元 全 郡 紬 緞 舖 金 永 和 捐 銀 五 十 元 絲 線 郊 捐 銀 四 十 元 臺 郡 餉 典 捐 銀 四 十 元 武 生 何 元 奎 捐 銀 三 十 元 吳 顯 文 等 捐 銀 二 十 八 元 大 穆 降 眾 舖 戶 捐 銀 二 十 一 元 貢 生 張 維 新 職 員 徐 炳 文 曾 振 明 商 船 行 保 草 花 郊 郭 光 殷 黃 榮 觀 嘉 屬 課 館 彰 屬 課 館, 各 捐 銀 二 十 大 元 新 興 街 眾 舖 戶 捐 銀 十 七 元 臺 屬 課 館 鳳 屬 課 館 淡 屬 課 館, 各 捐 銀 十 五 大 元 膨 船 行 杉 郊 舖 等 藥 材 郊 等 張 錦 生, 各 捐 十 二 大 元 顏 錦 春 陳 良 模 貢 生 黃 時 成 監 生 王 維 翰 陳 世 名 董 其 山, 各 捐 銀 十 大 元 註 15 此 一 官 銜 見 諸 署 期 為 咸 豐 3 年 12 月 的 吳 尚 新 墓 碑 ( 轉 引 自 財 團 法 人 成 大 建 築 文 教 基 金 會,1999:2_10) 註 16 吳 尚 新 在 實 地 勘 查 後, 擇 定 了 乾 隆 53 年 經 台 灣 道 萬 鍾 傑 剷 廢 的 大 田 場 舊 址 北 面 ( 亦 即 後 來 嘉 義 縣 布 袋 鎮 新 厝 仔 一 帶 ), 由 其 出 資 收 購 民 塭 作 為 新 的 鹽 田 基 地, 藉 以 取 代 被 毀 的 安 定 里 洲 南 場 ; 吳 氏 因 而 籌 劃 興 築 新 式 鹽 灘, 改 良 了 原 先 瀨 口 式 與 泉 州 式 鹽 灘 的 短 處 ( 盧 嘉 興, 1967a) 註 17 臺 灣 采 訪 冊 不 分 卷, 為 清 陳 國 瑛 等 16 人 采 訪 ( 陳 國 瑛 林 棲 鳳 石 川 流 曾 敦 仁 蘇 鳳 翔 林 師 聖 楊 文 顯 吳 尚 新 蔡 國 香 蘇 德 純 吳 廷 箎 黃 本 淵 黃 化 鯉 吳 春 祿 翁 守 訓 陳 肇 昌 等 人 所 採 集, 其 中 以 陳 國 瑛 所 採 最 多 ), 道 光 9 年 (1829 年 )5 月 至 10 年 (1830 年 )8 月 間 採 輯, 雖 然 沒 有 刊 行, 卻 有 抄 本 傳 世 其 中 吳 尚 新 即 參 與 採 訪, 例 如 嘉 義 縣 城 彰 化 縣 城 淡 防 廳 城 噶 瑪 蘭 廳 城 城 池 與 鳳 山 縣 城 諸 條 目, 即 是 由 楊 文 顯 吳 尚 新 蔡 國 香 合 採 ( 陳 國 瑛 等, 1959:15 16 22 23 25 29), 而 楊 文 顯 與 蔡 國 香 兩 人 皆 為 例 貢 ( 陳 國 瑛 等,1959:199) 出 身, 亦 即 不 經 考 選, 而 由 生 員 援 例 捐 納 銀 米 成 為 貢 生 者, 皆 屬 文 士 之 一 註 18 能 參 與 府 學 相 關 活 動 係 為 清 代 文 士 的 重 要 表 徵, 吳 尚 新 參 與 府 學 相 關 事 宜 之 記 載 證 明 其 與 當 時 文 士 走 得 相 當 近, 甚 至 可 能 是 文 人 之 一 相 關 記 載 如 : 翱 復 與 府 首 謀 樂 器, 員 外 郎 吳 尚 新 生 員 劉 衣 紹 六 品 職 員 蔡 植 楠 請 任 修, 鐘 鏞 匏 鼓 琴 瑟 簫 管 磬 柷 敔 皆 具 舞 六 佾 六 六 三 十 六 人, 聘 海 內 樂 士, 以 時 教 童 子 習 春 秋 上 丁 兩 祀, 肅 清 雅 穆, 歌 者 堂 上, 舞 者 堂 下, 無 言 奏 假, 彬 口 乎 變 海 嵎 為 鄒 魯 闕 李 之 風 矣! ( 劉 鴻 翱, 1972:76-77); 林 海 籌 於 同 聲 集 ( 台 南 樂 局 以 成 書 院 出 版 ) 所 寫 的 序 文 雅 樂 十 三 音 之 由 - 34 -

緒 : 前 清 道 光 十 五 年, 聖 廟 祀 典 恭 備 禮 樂 諸 儀 器, 當 時 樂 局 董 事 士 紳 吳 尚 新 劉 衣 紹 等, 主 倡 修 製 各 種 樂 器, 協 正 音 律, 專 往 閩 浙 內 地 招. 募 樂 師, 教 息 諸 生 春 秋 聖 廟 祭 典 前 數 日, 召 集 諸 生 練 習, 屆 釋 奠 日 晨 循 儀 演 奏, 以 隆 聖 典 ( 轉 引 自 杜 潔 明,2003:18) 註 19 十 字 大 街 兩 端 連 通 了 西 門 與 東 門, 為 有 清 一 代 台 灣 府 治 的 經 濟 主 幹 道 ( 蕭 百 興,1990) 註 20 十 字 街 之 鋪 設 石 板 係 由 耆 民 吳 振 生 出 資 ( 財 團 法 人 成 大 建 築 文 教 基 金 會,1999) 註 21 當 時, 大 街 街 道 已 被 改 窄 雍 正 年 間, 官 民 已 經 因 街 道 過 寬 之 故 而 在 中 央 建 造 雙 面 臨 街 的 店 舖, 遂 使 得 原 來 赤 崁 街 的 街 道 變 窄, 類 同 於 一 般 街 坊 ( 石 萬 壽,1977) 註 22 臺 郡 另 兩 處 官 府 分 佈 之 處 為 位 於 鎮 北 坊 的 總 兵 衙 署 以 及 位 於 西 定 坊 內 的 台 灣 道 署 及 台 防 分 府 衙 門, 亦 俱 離 吳 園 不 遠 ( 財 團 法 人 成 大 建 築 文 教 基 金 會,1999) 註 23 誠 如 吳 昭 明 (2001) 的 觀 察 : 公 會 堂 大 門, 一 路 到 吳 園, 僅 約 短 短 百 公 尺, 斜 坡 階 梯 小 斷 層, 從 南 向 北 斜 下, 地 形 變 化 相 當 大 註 24 台 南 地 方 對 於 德 慶 溪 支 流 曾 經 流 經 吳 園 附 近 而 造 成 侵 蝕 地 形 的 狀 況 多 有 流 傳, 例 如 洪 敏 麟 (1979:8) 即 說 : 德 慶 溪 上 源 另 一 支 流 來 自 清 水 寺 前, 向 北 北 西 方 向 至 民 族 路 及 公 園 路 交 會 口 東 約 150 公 尺 處 注 入 本 流, 約 400 公 尺, 古 稱 溪 仔 底 其 谷 頭 侵 蝕 劇 烈, 平 均 每 100 公 尺 切 鑿 1 公 尺, 因 此 將 鷲 嶺 臺 地 東 緣 切 斷, 使 其 成 為 一 孤 立 狀 臺 地 古 時 從 大 井 頭 街 到 府 署, 必 須 渡 過 溪 仔 底, 因 此 架 有 枋 橋 以 便 通 行 據 蔣 元 樞 重 修 臺 郡 橋 樑 圖 說, 該 橋 一 邊 為 欄 杆, 另 一 邊 以 跨 河 房 屋 代 欄 杆 本 支 流 據 傳 曾 有 水 流 木 被 撈 起, 雕 塑 成 水 流 觀 音, 奉 祀 於 清 水 寺 古 時 之 枋 橋 頭 街, 其 街 名 亦 由 來 於 此 橋 ; 而 吳 昭 明 (2001) 亦 說 : 吳 園 西 緣, 原 本 有 小 溪 來 自 清 水 寺 溪 仔 底 的 溪 流, 沿 湯 德 章 紀 念 公 園, 古 鷲 嶺 東 北 麓, 流 經 太 平 境 教 會, 穿 過 枋 橋 頭 街 ( 今 民 權 路 南 側 ) 枋 橋, 進 入 吳 園 註 25 根 據 曾 國 恩 等 研 究, 吳 園 水 池 範 圍 應 比 後 來 所 留 池 塘 大, 所 謂 連 接 作 礪 軒 的 廊 道 基 本 上 是 跨 在 南 北 兩 個 水 域 之 上 當 時, 在 北 邊 水 域 未 廢 前, 是 可 以 通 舟 楫 的 ( 財 團 法 人 成 大 建 築 文 教 基 金 會,1999:2_12) 註 26 美 軍 於 1944 年 為 戰 略 所 需 而 繪 製 的 台 南 市 地 圖 中 雖 可 見 德 慶 溪 主 流, 卻 也 沒 有 看 到 溪 仔 底 流 水 估 計 此 一 水 流 已 在 日 治 後 隨 著 台 南 公 館 的 興 築 及 市 區 改 正 的 推 動 而 被 埋 入 地 下 註 27 日 治 時 期 台 南 市 の 中 心 部 照 片, 出 處 : http://bp3.blogger.com/_epssrad7dgc/saglkwqyu LI/AAAAAAAADio/pd5KmrSqlg0/s1600-h/c, 20081130 讀 取 註 28 根 據 曾 國 恩 等 研 究, 吳 園 塘 水 廊 道 北 側 應 仍 有 水 域 曾 氏 等 說 道 : 昔 日 吳 園 水 池 之 範 圍, 應 廣 達 基 地 北 側 的 舊 市 立 游 泳 池 一 帶, 而 與 德 慶 溪 相 通 現 今 池 畔 房 舍 下 方 尚 存 兩 個 拱 形 涵 洞, 即 是 南 北 兩 水 域 連 結 之 佐 證 ; 據 當 地 耆 老 與 社 教 館 館 員 口 述, 泳 池 未 廢 之 前, 吳 園 之 水 可 通 達 泳 池 旁 水 域, 甚 至 可 滑 小 船 往 來 嬉 戲 ( 財 團 法 人 成 大 建 築 文 教 基 金 會,1999:2_12) 就 此 一 水 域, 以 舊 照 片 ( 圖 13) 中 水 亭 後 方 仍 有 屋 脊 的 狀 況 討 論 研 判, 可 能 是 一 水 院 (2006/06/29 與 葉 乃 齊 討 論 ); 另, 根 據 連 雅 堂 所 述, 作 礪 軒 一 旁 則 為 東 園 ( 連 橫,1964:252) 註 29 曾 國 恩 等 報 告 書 正 文 曾 作 作 勵 軒, 惟 根 據 連 橫 及 盧 嘉 興, 應 為 作 礪 軒 ( 盧 嘉 興, 1967a:19) 註 30 葉 乃 齊 從 舊 照 片 中 飛 來 峰 前 曾 站 人 的 狀 況 推 測, 假 山 前 臨 水 處 設 置 有 步 岸 (2006/06/29 討 論 ); 另, 有 關 於 四 春 園 的 日 治 舊 照 片 ( 圖 14) 所 顯 示 者 可 能 亦 是 此 水 塘 之 景 象, 若 是, 則 東 側 亦 是 園 木 扶 疏 之 處, 其 間 可 能 有 通 道 連 接 作 礪 軒 所 在 之 廊 道 ( 照 片 中 可 見 開 有 拱 門 ) 註 31 吳 氏 於 道 光 28 年 戊 申, 西 元 1848 年 辭 世, 享 年 54 歲 ; 咸 豐 3 年 癸 丑, 西 元 1853 年 卜 葬 於 文 賢 里 之 崙 仔 坪 ( 盧 嘉 興,1967b) - 35 -

註32四春園的日治舊照片 圖片出處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 =image_photo_detail.hpg&project_id=twpt&dtd_id=10 &xml_id=0000362480&subject_name=%e6%97%a5% e6%b2%bb%e6%99%82%e6%9c%9f%e8%87%ba% e7%81%a3%e5%9c%96%e5%83%8f%e5%af%ab%e 7%9c%9f 20081130 讀取 參考文獻 于希賢 2005 中國古代風水的理論與實踐(上)(下)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註33 日治中期 1930 年代 台南嶺後街及枋橋頭一 帶之空照 圖片出處 http://weber.tn.edu.tw/edu01/tainan/main-1/main -1e.htm 2008 年 11 月 30 日讀取 王必昌 1961 重修台灣縣志 初版 台北 台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 石萬壽 註34 此塘原則上為東西長向之長方形 西側臨飛 1977 台南市古蹟志 台灣文獻 28(1) 90-106 來峰假山處則為不規則形狀 另 此塘在 1950 年代末 1960 年代初之兩張 台灣省立台南社 李乾朗 會教育館館舍平面圖 中 水池被稱為 龍門 1998 台 灣 近 代 建 築 - 起 源 與 早 期 之 發 展 池 估計可能為承傳既有之名稱 此兩圖見 1860-1945 (1980初版)三版() 台北 雄獅美術圖 財團法人成大建築文教基金會(1999 4_24 書公司 4_25) 杜潔明 註35 根據盧嘉興(1967b 16) 吳國美 名乾 官 2003 台南孔廟樂局 以成書院之研究 碩士 名國美 字純亭 太學生 候選州同 論文 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註36 根據盧嘉興(1967b 16) 吳元光所生八子為 吳昭明 長子吳謀(官名春燕) 次子吳晃(官名春貴 字 2001 吳園 一個結束 一個開始 擺蕩 千 平圃 拔貢生) 三子吳清(未艾而逝) 四子吳 年之交府城停格 網頁版 (2008/11/27 擷自 彬(官名春淋 太學生) 五子吳添 六子吳九(官 http://www.tnnet.com.tw/jsp/pages/art/wu_book/text_12. 名春波 太學生) 七子吳祥(官名春芳 歲貢 htm) 生(台灣縣學 嘉慶 24 年貢 候選儒學) 八子 吳獅(官名春魁) 松本曉美 謝森展 1993 台灣懷舊 1895-1945 The Taiwan 初版 註37 根據盧嘉興(1967b 16) 由於吳氏該族係由 台北 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太倉遷安平肇始 故而墓碑上祖籍地皆鐫 安 平 施士洁 1965 後蘇龕合集 初版 台北 台灣銀行經 註38 八角水亭的屋頂形式相當獨特 並沒有現成 濟研究室 的名詞可稱 原曾國恩等稱之為硬山頂 過於 簡略 經與葉乃齊就老照片討論(2006/06/29 討 洪敏麟編 論) 再經筆者斟酌 稱之為 歇山戧庵簷頂 1979 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 臺中市 戧庵 取閩南語 ㄑㄧㄥˋ ㄨㄥㄚ 之音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意 郁永河 1959 裨海紀遊 初版 台北 台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 - 36 -

財 團 法 人 成 大 建 築 文 教 基 金 會 1999 台 南 市 市 定 古 蹟 原 台 南 公 會 堂 ( 含 吳 園 ) 調 查 研 究 與 修 復 計 畫, 台 南 市 立 文 化 中 心 委 託 曹 林 娣 2005 中 國 園 林 文 化 初 版, 北 京 : 中 國 建 築 工 業 出 版 社 許 南 英 1962 窺 園 留 草 初 版, 台 北 : 台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許 瑞 浩 1988 清 初 限 制 渡 臺 政 策 下 的 閩 南 人 移 民 活 動 碩 士 論 文,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連 橫 1964 雅 堂 文 集 初 版, 台 北 : 台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陳 文 達 1958 台 灣 縣 志 初 版, 台 北 : 台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黃 典 權 1975 古 台 灣 府 治 海 桑 城 坊 考 台 灣 文 獻 26(3):42-43 廖 漢 臣 1953 台 南 的 諺 語 台 南 文 化 2(4):34-39 劉 鴻 翱 1972 臺 灣 府 學 重 修 夫 子 廟 並 祭 器 樂 器 記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編 臺 灣 關 係 文 獻 集 零 臺 灣 文 獻 叢 刊 第 309 種, 台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陳 國 瑛 林 棲 鳳 石 川 流 曾 敦 仁 蘇 鳳 翔 林 師 聖 楊 文 顯 吳 尚 新 蔡 國 香 蘇 德 純 吳 廷 箎 黃 本 淵 黃 化 鯉 吳 春 祿 翁 守 訓 陳 肇 昌 1959 臺 灣 采 訪 冊 1829-1830;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編, 初 版, 台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蔣 元 樞 纂 輯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特 藏 組 編 印 1983 重 修 臺 郡 各 建 築 圖 說 初 版, 台 北 :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盧 嘉 興 1967a 臺 灣 一 大 名 園 - 吳 園 的 築 建 者 吳 尚 新 古 今 談 (25):15-22 1967b 臺 灣 一 大 名 園 - 吳 園 的 築 建 者 吳 尚 新 ( 續 完 ) 古 今 談 (26):14-18 蕭 百 興 1990 清 代 台 灣 ( 南 ) 府 城 空 間 變 遷 的 論 述 碩 士 論 文,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建 築 與 城 鄉 研 究 所 2008 從 海 音 澎 湃 的 莿 桐 城 到 騷 亂 混 現 的 神 仙 府 : 清 代 台 南 城 市 ( 台 灣 府 城 / 台 南 府 城 ) 的 時 空 發 展 及 美 學 表 徵 初 探 戴 浩 一 顏 尚 文 主 編 台 灣 史 三 百 年 面 面 觀 1-132, 嘉 義 縣 民 雄 鄉 :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台 灣 人 文 研 究 中 心 謝 金 鑾 1958 續 修 台 灣 縣 志 初 版, 台 北 : 台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蘇 同 炳 1969 臺 灣 今 古 談, 台 北 : 台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南 方 朔 2000 大 家 有 官 做, 有 官 大 家 做, 官 本 位 文 化 造 就 阿 舍 新 新 聞 680, 台 北 : 新 新 聞, pp.122-123 (2006/05/15 擷 自 :Google 純 文 字 快 取 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680/680-122.html) 中 神 長 文 編 1985 台 南 事 情 1900, 成 文 復 刻 佚 名 2002 嘉 慶 二 十 年 重 修 大 觀 音 亭 廟 橋 碑 記 ( 道 光 五 年 ) 黃 典 權 採 訪 所 得 台 灣 南 部 碑 文 集 成 網 頁 版 (2010/02/05 擷 自 : http://163.27.3.193/taiwan/content/conte nt.asp?bookno=218&chptno=349&startpage=1 ) 台 北 : 聯 合 百 科 電 子 出 版 事 業 有 限 公 司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