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中文摘要 非語言符號是影響情感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情感教育中所採用的形式 所持有的情感都通過會意的微笑 信任的目光 親密的肢體語言 時空訊息 色彩環境等一系列非語言符號傳遞給學生 從而促進他們積極的情感體驗 使 他們更加主動地去感受生活和生命 遺憾的是 教育者往往忽視了這些非語

Similar documents


On Macro-Planning for China s English Education from Elementary to Tertiary Level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EI Deming ZHAO Meijuan Abstract This p

附件1: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1 * 1 *

Microsoft Word 谢雯雯.doc

<4D F736F F D D DA4E9AA76AEC9B4C1BB4FC657AAECB5A5BEC7AED5BDD2ABE1B8C9B2DFB867C5E7AAECB1B42E646F63>

STEAM STEAM STEAM ( ) STEAM STEAM ( ) 1977 [13] [10] STEM STEM 2. [11] [14] ( )STEAM [15] [16] STEAM [12] ( ) STEAM STEAM [17] STEAM STEAM STEA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穨應用布魯納教學論於中文教學

M M. 20

1

A Study of the Japanese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Szu-Wei Yang President of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Sheng-Hsien Chen Doctor Candidate, Department

4

58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壹 研 究 動 機 與 背 景 教 育 成 敗, 繫 於 師 資 之 良 窳 教 育 部 於 2010 年 8 月 召 開 第 八 次 全 國 教 育 會 議 中, 師 資 培 育 與 專 業 發 展 為 一 項 重 要 的 討 論 議 題, 其 中 研 修

25

Microsoft Word ¶À°ê¾±¼B²»³q.doc

ISSN

. STEM OER STEM 600 STEM CCSS STEM CCSS STEM ISTE Indiana Department of STEM Education 2013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10 STEM 2017 S

~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 CMMI

:?? (legitimacy)? (legality) (all or nothing) ( ) ( ) :? : : : 2 : ; :

杨 振 洪 等 : 试 论 我 国 老 年 教 育 的 社 会 治 理 85 [2013]27 号 文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老 年 教 育 工 作 的 意 见 规 定, 参 加 各 类 老 年 教 育 机 构 学 习 的 老 年 人 要 保 持 在 本 地 区 老 年 人 口 的 10% 以

1

2 ( ) ,,,,, ( ),, ;, ( ) ; ; 2. (1), (2), (3) ,,

作 主 动 追 求 知 识 获 取 技 能, 在 心 理 和 生 理 上 都 非 常 积 极 的 个 体 (Zimmerman & Pons, 1986) 在 此 期 间, 自 我 效 能 感 (self-efficacy) 自 我 控 制 (self-control) 自 我 管 理 (self-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小學社會科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考試學刊第10期-內文.indd

13-4-Cover-1

political-legal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标题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icrosoft Word - 1王志宇.doc

198 天 津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谁 来 教, 怎 么 教 的 问 题 长 时 间 悬 而 未 决, 或 泛 泛 而 谈, 或 知 行 不 一, 以 至 于 使 中 小 学 武 术 教 育 积 重 难 返, 停 滞 不 前 因 此, 切 实 推 进 中 小 学 武 术 教 育 的 发 展 要

Microsoft Word 李若鶯.doc

,

new Taiwanese children etc., it is imperative to build a new system of Primary Teachers training program, which is the system. It is the t

綠色產業、生活風格與健康論述:有機食品消費之社會文化分析

通識教育與我們的未來:萬能技術學院發展通識教育的現況與願景.PDF

80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 第 25 卷 第 1 期 构 混 乱 表 意 不 明 不 合 逻 辑 其 中 前 四 种 属 于 结 构 类 语 病, 考 查 几 率 较 高 ; 后 两 种 属 于 语 义 类 语 病, 有 时 会 单 独 出 题 上 面 这 道 题

44(1) (1) (4) (4) 63-88TSSCI Liu, W. Y., & Teele S. (2009). A study on the intelligence profile


微博「吐槽」

*王心齋說得好:「天理者,」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 (,1988: 630) 218

课程13-7.FIT)


Microsoft Word 年第三期09

I

Microsoft Word - CMRO ??????????????? Luxiaoyan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ºÂ¾åÄõ.doc

跨 界 的 視 野 壹 緒 論 工 作 動 機 (Task motivation) 是 美 國 Harvard 大 學 教 授 Teresa M. Amabile, 歸 納 歷 年 研 究 所 建 構 之 創 造 力 成 份 模 式 (Componential Model of Creativity

民國初年小學國語課本的實用主義傾向──以黎錦暉編寫版本為主要分析對象

概述

Microsoft Word tb 赵宏宇s-高校教改纵横.doc

205 4 GCC % 5% % 2. 67% 0. % 00mm % % %. 2% ~ 06 60

,20 80,,,,, ; 80 90,, [ 4 ], [ 5 ],, ;21,,,,,,,20 80,,,,, ( ) ; ( ) ; ( ) ; ( ) [6 ], 90,,,,, [ 7 ] 21,,,,, [ 8 ],,, 30,,,,,,,,,,, ;,, ;,, ; 30,,,,,,,

Abstract As an intangible assets, brand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now, especially in health food industry, brand is accepted as a key competence to

5 49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classificationcultural significance 1 p p373 3 p494 4 p p27b

Microsoft Word - 刘藤升答辩修改论文.doc

穨2-08.doc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的 中 国 特 色 军 事 变 革 威 慑 和 实 战 能 力 1 按 照 机 械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需 要 保 持 一 定 的 员 额, 按 照 信 息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则 需

h h 2 h p p p Peter Unger S P S S S P 1 S S s q s q h s h P. Unger Ignorance A Case for Skepti

Microsoft Word doc

untitled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社 會 學 系 學 士 論 文 小 別 勝 新 婚? 久 別 要 離 婚? 影 響 遠 距 家 庭 婚 姻 感 情 因 素 之 探 討 Separate marital relations are getting better or getting worse? -Exp

穨report.PDF

<4D F736F F D F30335FB8EAB054ACECA7DEBFC4A44AB0EAA470A743A67EAFC5A5CDACA1BDD2B57BB3D0B379ABE4A6D2B1D0BEC7A4A7ACE3A8735FB6C0A871ACC32E646F63>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s degree Research of e-learning style for public serva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作 之 重 要 据 点 在 教 学 与 实 务 发 展 方 面, 强 调 传 统 法 学 领 域 的 深 化 发 展, 规 划 开 设 新 兴 科 技 相 关 法 律 课 程, 如 智 能 财 产 权 电 子 商 务 生 物 科 技 网 络 科 技 医 疗 等 相 关 法 律 ; 建 立 与 法 律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of Civil Service by Applying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Ci

言语理解中的知觉表征与命题表征*


10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期 專題論文 因此 清代官紳對於台江近海之描述 並非單純書寫海洋之自然樣貌 當中更有相當複雜的人文社會之隱喻 尤以登臺觀海之作 因其與權力核心有 所連結 雖然描寫的海洋面向不盡相同 或懷古 或歌頌 或焦慮 或愁思 但其書寫之根源皆來自權力場域的影響 這也使得清領時期的台江海

第五章 縮略詞語普及度調查及分析


2 P30 ~ / 2 P P P122 3 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Education and Civil Service Exams: An Example of Constitution-Teaching. Shian-Mou Liau Abstract In 2010, the total nu


Microsoft Word - 01馮樹勳三校.doc

Microsoft Word - 006新時代通識教育中生命科學概論的課程與教學.doc



,,,,,, ;, :, :,,,,,,,,,,,,, :,,,,,,,,,,,,,,,,,,,,,,,,,,, ( ; ;; ; ) ( ; ; ; ), ( ),,,,,,,,

A4

% %

,,, 7, 90 %, 211,,,,,,, 212,,,,,,,,,, (1741),, :,,,,,,,,,,,,,,, ;,, 146 ; 41 [ ]. 11 ; 361 1, 1991 ; 1, 1996 ; 1, 1996 ; 1, 19981

three regions or three strata 3 Seneca 4 ~ 65 Quaestiones naturales 4 Themon 1349 ~ 1361 Questions on the Four Books of Aristotle's Meteorolo

B240C management managers 1 scientific management approach2 general administrative theorists approach 3 human resources approach 4 quantitative approa

Microsoft Word

标题

第四章 东正教 俄中关系之意义再被稀释的重要因素

; ;, ; :, ;, ;, :, ; :, ;, 500 ( ) : ; ; ; ;,, :,,,, : 168

32 台 灣 文 學 學 報 第 二 十 四 期 Hino Ashihei and war-time writing by Japanese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Lin, Hui-chun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of Gene

Transcription:

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第七卷第一期 2013 年 1 月 頁 1-22 研究論文 從非語言符號談中小學情感教育之 建構 * 崔淑慧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王金國 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 教育研究所所長 劉濟良 河南大學教務處處長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賈文彪 河南省開封市大學生村幹事 收稿日期 2011 年 9 月 27 日 接受刊登日期 2012 年 6 月 26 日 * 感謝匿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的修改意見

2 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中文摘要 非語言符號是影響情感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情感教育中所採用的形式 所持有的情感都通過會意的微笑 信任的目光 親密的肢體語言 時空訊息 色彩環境等一系列非語言符號傳遞給學生 從而促進他們積極的情感體驗 使 他們更加主動地去感受生活和生命 遺憾的是 教育者往往忽視了這些非語言 符號對情感教育的作用 在情感教育過程中 無聲的非語言符號往往比有聲的 語言符號更具影響 非語言符號的運用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何積極利用非語言符號來協助中小學情感教育的落實 是中小學情感教育過 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也是本文論述之焦點 本文以教育學 心理學以及社會 學的理論爲基礎 提出了以非語言符號爲視角的中小學情感教育建構思路 關鍵詞 情感教育 非語言符號

從 非 語 言 符 號 談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之 建 構 3 Emotional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View of Non-Verbal Symbols. Shu-Hui Cui Doctoral Stud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 in Henan University, China Chin-Kuo Wang Associate Professor, Director of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Director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Providence University, Taiwan Ji-Liang Liu Academic Director of Henan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Educational Science in Henan University, China Wen-Biao Jia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 of Kaifeng Henan, China Abstract Non-verbal symbo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affect emotional education. The form and emotions used in emotional education which are delivered to students by a series of non-verbal symbols such as knowing smile, trusting sight, closed body language, time and space information, color and environment etc. It could promote their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enable them to experience life more proactively. Unfortunately, educators often overlook the effect of non-verbal symbols. In the process of emotional education, the silent non-verbal symbols are more useful than the language of sound while expressing feelings. Non-verbal symbol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motional education. How to use the non-verbal symbols in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maximize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s an urgent problem that has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t is also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4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education,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 of non-verbal symbols on emotional education, put forward practical ways in the progress of emo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Emotional Education, Non-verbal Symbols

從 非 語 言 符 號 談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之 建 構 5 壹 緒 論 人 是 一 個 感 情 的 存 在, 情 感 是 生 命 的 重 要 內 涵 情 緒 情 感 是 人 類 精 神 生 活 最 重 要 的 組 成 部 份, 是 人 類 經 驗 中 最 親 近 的 體 驗 ( 朱 小 蔓,1993) 沒 有 情 感 活 動, 人 的 生 活 將 失 去 意 義 情 感 教 育 是 學 校 教 育 中 重 要 的 一 環, 未 來 課 程 改 革, 應 重 視 情 感 教 育 素 養 能 力 的 納 入 ( 吳 淑 惠,2012) 對 情 感 教 育 研 究 的 歷 史 由 來 已 久, 早 在 古 代, 無 論 東 方 或 西 方 都 出 現 了 情 感 教 育 的 萌 芽 中 國 古 代 的 情 感 教 育 與 理 性 教 育 是 相 對 和 諧 的, 教 育 家 們 在 人 生 哲 學 和 儒 家 治 學 傳 統 的 影 響 下, 一 方 面 注 重 學 問, 強 調 熟 讀 修 身, 另 一 方 面 又 注 重 情 趣, 強 調 樂 學 好 學 另 一 方 面, 古 代 西 方 學 者 也 十 分 重 視 情 感 的 修 養 與 教 育 由 蘇 格 拉 底 (Socrates, 公 元 前 469 公 元 前 399) 柏 拉 圖 ( Plato, 約 公 元 前 427 年 - 公 元 前 347 年 ) 亞 里 斯 多 德 (Aristotle, 公 元 前 384 年 公 元 前 322 年 ) 等 人, 形 成 了 古 希 臘 雅 典 教 育 思 想 體 系, 其 核 心 是 和 諧 教 育, 即 身 心 和 諧 發 展 的 教 育 近 年 來, 由 於 哲 學 界 對 人 對 主 體 性 的 討 論, 帶 動 其 它 學 科 對 人 的 情 緒 情 感 機 制 及 心 理 潛 能 的 重 視 生 理 學 心 理 學 腦 神 經 科 學 以 及 思 維 科 學 (thought sciences), 在 情 緒 與 腦 情 感 與 認 知 活 動 情 感 與 道 德 行 爲 情 緒 與 身 心 健 康 等 方 面, 都 有 許 多 實 證 研 究 資 料 ( 朱 小 蔓,2007; 邱 明 正,1993; 盧 家 媚,2001) 另 外, 在 情 感 教 學 幼 兒 和 兒 童 情 感 培 養 青 少 年 情 感 問 題 矯 治 等 方 面 也 出 現 一 批 熱 心 的 探 索 者 和 相 關 的 研 究 報 告 ( 楊 韶 剛,2002; 羅 良,2007) 許 多 專 家 學 者 和 教 育 工 作 者 ( 朱 小 蔓,1999; 朱 小 蔓 梅 仲 蓀,1998; 傅 嬋,2003; 勵 燁,2004) 已 針 對 情 感 教 育 問 題, 紛 紛 提 出 和 諧 教 育 成 功 教 育 愉 快 教 育 挫 折 教 育 等 新 概 念, 並 進 行 了 相 應 的 實 驗, 並 取 得 了 相 當 好 的 教 育 效 果 比 起 傳 統 的 教 育 教 學 模 式, 這 幾 種 模 式 的 共 同 之 處 就 在 於, 都 關 注 到 了 教 育 過 程 中 學 生 的 情 感 狀 況, 並 把 尊 重 培 養 學 生 的 情 感 作 爲 教 育 的 基 本 原 則 然 而, 就 情 感 的 形 成 來 看, 情 感 過 程 與 一 般 的 認 識 過 程 不 同 情 感 發 生 時,

6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各 種 情 緒 相 互 交 織 在 一 起, 不 斷 地 改 變 著 趨 向 強 弱 和 形 態, 它 們 毫 無 規 律 地 時 而 流 動, 時 而 凝 止, 時 而 爆 發, 時 而 消 失 如 何 描 繪 這 種 複 雜 的 生 命 感 受 和 情 感 體 驗, 是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必 須 考 慮 的 因 素 Susan Langer 曾 指 出 語 言 是 人 類 發 明 的 最 驚 人 的 符 號 體 系 ( 劉 大 基 譯,1986) 然 而, 語 言 並 不 是 萬 能 的, 語 言 符 號 雖 然 能 夠 描 繪 事 物, 揭 示 各 類 事 物 間 的 相 互 關 係, 但 是 語 言 符 號 在 傳 達 這 些 動 態 的 內 在 矛 盾 心 理 和 錯 縱 複 雜 的 情 感 相 互 作 用 上 面, 則 無 法 有 效 勝 任 既 然 語 言 符 號 不 能 完 全 呈 現 情 感 的 儀 態, 人 類 就 必 然 得 創 造 出 服 務 於 情 感 表 現 的 另 一 種 符 號 表 徵 非 語 言 符 號 如 果 說 語 言 符 號 抽 象 的 是 各 個 事 物 具 體 內 容 中 的 本 質 屬 性, 那 麽 非 語 言 符 號 更 多 抽 象 的 是 情 感 結 構 中 的 可 感 形 式, 這 就 要 求 在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教 育 者 不 能 只 充 當 傳 聲 筒, 更 應 當 成 爲 具 情 感 內 涵 的 人 生 導 師, 成 爲 理 解 和 尊 重 中 小 學 生 的 良 師 益 友 基 本 上, 中 小 學 學 生 時 時 在 潛 移 默 化 中 深 受 教 育 者 的 影 響 教 育 者 的 一 言 一 行 舉 手 投 足 等 非 語 言 符 號 都 在 教 育 和 影 響 著 中 小 學 生 的 情 感 體 驗 儘 管 教 育 者 認 爲 自 始 至 終 都 在 用 語 言 行 爲 進 行 情 感 教 育, 實 際 上, 他 們 早 已 不 自 覺 地 通 過 非 語 言 符 號 將 豐 富 的 情 感 訊 息 傳 輸 給 了 學 生, 並 在 學 生 的 智 力 發 展 和 心 靈 成 長 中 烙 下 深 深 的 印 痕 情 感 教 育 的 重 點 應 該 是 讓 學 習 者 學 會 辨 認 情 感 的 各 種 表 達 形 式, 通 過 對 情 感 表 達 形 式 的 理 解, 直 接 地 使 自 己 與 各 種 表 達 形 式 建 立 起 整 體 的 關 係, 從 而 獲 得 情 感 的 意 義, 形 成 自 己 情 感 態 度 的 再 體 驗 切 身 體 會 這 些 形 式 所 賦 予 的 內 涵, 並 在 合 適 的 時 機 以 恰 當 的 形 式 表 達 自 己 的 情 感 ( 沈 嘉 祺,2005) 本 文 主 要 以 校 內 非 語 言 符 號 因 素 為 依 託, 以 情 感 體 驗 為 核 心 來 建 構 適 切 的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因 為 體 驗 是 情 感 的 主 要 特 徵 和 本 質 表 現, 非 語 言 符 號 是 最 好 的 情 感 傳 遞 和 表 現 方 式 本 文 期 待 中 小 學 生 在 情 感 的 體 驗 中 規 範 昇 華 完 善 自 己 的 情 感, 使 自 己 的 情 感 遠 離 低 級 境 界, 趨 於 高 級 境 界, 使 自 己 的 情 感 能 力 和 生 命 品 質 得 到 不 斷 地 提 升 具 體 而 言, 本 文 從 以 下 三 大 面 向 建 構 非 語 言 符 號 視 角 下 的 情 感 教 育 校 園 環 境 的 非 語 言 情 感 建 構 教 室 內 的 非 語 言 情 感 塑 造 和 教 師 本 身 的 非 語 言 情 感 傳 達

從 非 語 言 符 號 談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之 建 構 7 貳 名 詞 釋 義 一 情 感 與 情 緒 情 緒 和 情 感 是 與 人 特 定 的 主 觀 願 望 或 需 要 相 聯 繫 的, 有 學 者 (Feldman, 2004) 把 它 們 統 稱 為 感 情 (affection) 人 們 的 感 情 是 非 常 複 雜 的, 既 包 括 感 情 發 生 的 過 程, 也 包 括 由 此 產 生 的 種 種 體 驗, 因 此 用 單 一 的 感 情 概 念 難 以 全 面 表 達 這 種 心 理 現 象 的 全 部 特 徵 因 此, 在 當 代 心 理 學 中, 有 學 者 分 別 採 用 情 緒 和 情 感 來 更 確 切 地 表 達 感 情 的 不 同 方 面 ( 陳 琦 劉 儒 德,2007) 在 一 般 情 況 下, 情 緒 和 情 感 經 常 混 用, 西 方 心 理 學 界 對 情 緒 和 情 感 未 作 嚴 格 區 分 Feldman (2004) 認 為 : 情 緒 包 含 著 情 緒 表 現 ( 表 情 ) 和 情 緒 體 驗 ( 情 感 ), 但 中 國 心 理 學 界 對 情 緒 和 情 感 作 過 嚴 格 區 分, 認 為 情 緒 分 為 心 境 應 激 和 激 情 ; 情 感 分 為 道 德 感 理 智 感 友 誼 感 美 感 等 ( 陳 琦 劉 儒 德,2007) 從 不 同 層 面 而 言, 情 緒 和 情 感 是 有 區 別 的, 包 括 :( 一 ) 情 緒 與 需 要 的 滿 足 與 生 理 性 需 要 相 聯 繫 ; 情 感 是 與 人 的 社 會 性 需 要 相 聯 繫 的 體 驗 ( 二 ) 從 進 化 上 看 : 情 緒 代 表 感 情 的 原 始 方 面, 人 與 動 物 共 有 ; 情 感 是 人 類 才 有 的 高 級 心 理 現 象, 是 人 類 社 會 歷 史 發 展 的 產 物 ( 三 ) 從 發 生 上 看 : 情 緒 受 情 境 影 響 大, 不 穩 定, 情 感 受 情 境 影 響 小, 較 穩 定 ( 四 ) 從 反 應 上 看 : 情 緒 反 應 強 烈, 外 部 表 現 明 顯, 情 感 反 應 較 深 沉, 外 部 表 現 不 明 顯 但 情 感 與 情 緒 也 是 有 著 密 不 可 分 的 聯 繫 : 情 感 是 在 多 次 情 緒 體 驗 的 基 礎 上 形 成 的, 並 通 過 情 緒 表 現 出 來 ; 反 過 來, 情 緒 的 表 現 和 變 化 又 受 已 形 成 的 情 感 的 制 約 普 通 心 理 學 認 為 情 緒 是 指 伴 隨 著 認 知 和 意 識 過 程 產 生 的 對 外 界 事 物 的 態 度, 是 對 客 觀 事 物 和 主 體 需 求 之 間 關 係 的 反 應, 是 以 個 體 的 願 望 和 需 要 為 中 介 的 一 種 心 理 活 動 情 緒 包 含 : 情 緒 體 驗 情 緒 行 為 情 緒 喚 醒 和 對 刺 激 物 的 認 知 等 複 雜 成 分 另 外, 普 通 心 理 學 還 認 為 情 緒 和 情 感 都 是 人 對 客 觀 事 物 所 持 的 態 度 體 驗 只 是 情 緒 更 傾 向 於 個 體 基 本 需 求 慾 望 上 的 態 度 體 驗, 而 情 感 則 更 傾 向 於 社 會 需 求 慾 望 上 的 態 度

8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體 驗 本 文 所 指 的 情 感, 是 指 廣 泛 意 義 上 的 情 感, 它 不 但 包 括 中 國 心 理 學 界 嚴 格 意 義 上 區 分 的 情 感 的 內 涵, 也 包 括 情 緒 的 內 涵 易 言 之, 情 感 ( 即 感 情 ) 與 情 緒, 都 是 情 感 教 育 的 研 究 範 疇 二 情 感 教 育 關 於 什 麽 是 情 感 教 育, 目 前 尚 無 定 論 近 年 來, 國 內 外 的 一 些 學 者 在 不 同 的 文 化 和 教 育 背 景 下, 提 出 了 情 感 教 育 的 概 念 朱 小 蔓 教 授 (1993) 認 爲, 所 謂 情 感 教 育, 就 是 關 注 人 的 情 感 層 面 如 何 在 教 育 的 影 響 下 不 斷 産 生 新 質 走 向 新 的 高 度, 也 是 關 注 作 爲 人 的 生 命 機 制 之 一 的 情 緒 機 制 如 何 與 生 理 機 制 思 維 機 制 共 同 協 調 發 揮 作 用, 以 達 到 最 佳 的 功 能 狀 態 這 種 觀 點 贊 同 把 心 理 活 動 分 爲 認 知 情 感 兩 部 分, 認 爲 所 謂 意 志 是 有 意 識 地 支 配 調 節 行 動, 經 過 克 服 困 難, 以 實 現 預 定 目 的 的 心 理 過 程, 是 認 知 與 情 感 相 互 作 用 的 體 現 學 者 魚 霞 (1999) 認 爲 情 感 教 育 是 完 整 教 育 過 程 的 一 個 組 成 部 分, 通 過 在 教 育 過 程 中 尊 重 和 培 養 學 生 的 社 會 性 情 感 品 質, 發 展 他 們 的 自 我 情 感 調 控 能 力, 促 使 他 們 對 學 習 生 活 和 周 圍 的 一 切 産 生 積 極 的 情 感 體 驗, 形 成 獨 立 健 全 的 個 性 與 人 格 特 徵, 成 爲 品 德 智 力 體 質 美 感 勞 動 態 度 和 習 慣 都 得 到 全 面 發 展 的 人 而 盧 家 媚 老 師 (2001) 則 認 爲 情 感 教 育 從 最 根 本 的 涵 義 上 說, 就 是 指 教 師 在 教 學 過 程 中, 在 考 慮 認 知 因 素 的 同 時, 充 分 發 揮 情 感 因 素 的 積 極 作 用, 以 完 善 教 學 目 標 增 強 教 學 效 果 的 教 育 這 是 教 育 者 對 受 教 者 進 行 教 育 所 應 實 施 的 真 正 教 育 在 這 樣 的 教 學 活 動 中, 認 知 因 素 和 情 感 因 素 才 能 得 到 和 諧 的 統 一 有 鑑 於 對 情 感 的 心 理 學 審 視 以 及 教 育 本 身 的 特 殊 性, 本 文 認 爲, 情 感 教 育 的 目 標 在 於 提 高 人 的 情 感 能 力 和 情 感 品 質, 對 人 的 生 命 本 身 進 行 塑 造, 其 實 質 是 一 種 生 命 教 育 生 活 教 育, 是 一 個 人 如 何 在 完 整 意 義 上 成 其 為 人 的 教 育 因 此 情 感 教 育 又 是 一 種 教 育 理 念, 應 貫 穿 於 教 育 過 程 之 中, 成 爲 教 育 過 程 的 一 部

從 非 語 言 符 號 談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之 建 構 9 份, 而 不 是 一 種 獨 立 的 教 育 形 式, 它 應 該 包 含 在 教 育 中 運 用 情 感 因 素 而 使 教 育 成 爲 更 人 性 的 教 育, 是 德 智 體 群 美 諸 育 的 協 調 器 ; 它 關 懷 人 的 情 感 幸 福 價 值, 使 學 生 成 爲 更 爲 完 善 的 人, 是 學 生 健 康 成 長 的 助 推 器 因 此, 本 文 將 情 感 教 育 定 義 為 : 情 感 教 育 是 爲 了 提 升 學 生 的 情 感 能 力 和 品 質 而 將 情 感 因 素 融 入 學 生 生 活 的 一 種 綜 合 性 教 育 活 動 三 非 語 言 符 號 關 於 非 語 言 符 號, 有 不 同 的 概 念 界 定, 有 的 定 義 很 簡 單, 有 的 則 比 較 具 體 中 國 大 百 科 全 書 語 言 文 字 ( 1994 ) 稱 非 語 言 符 號 爲 副 語 言 (paralanguage) 而 副 語 言 又 有 廣 義 和 狹 義 之 分 狹 義 的 副 語 言 指 有 聲 現 象, 如 說 話 時 的 氣 聲, 喉 嚨 沙 啞 或 者 其 他 聲 音 特 徵 ( 如 : 吃 吃 笑 整 句 話 帶 鼻 音 某 個 字 音 拉 得 很 長 壓 低 嗓 音 打 喳 喳 結 結 巴 巴 說 話 不 連 貫 ) 等, 而 廣 義 的 副 語 言 包 括 無 聲 而 有 形 的 現 象, 即 與 話 語 同 時 或 單 獨 使 用 的 手 勢 身 勢 面 部 表 情 對 話 的 位 置 和 距 離 等 ( 中 國 大 百 科 全 書 語 言 文 字,1994) 雲 貴 彬 (2006) 認 為 人 體 ( 能 表 達 某 種 訊 息 的 各 種 身 體 特 徵, 如, 性 別 年 齡 體 格 膚 色 等 ) 動 作 ( 能 表 達 某 種 訊 息 的 人 體 姿 勢 和 動 作 ) 眼 睛 ( 視 線 的 交 流 和 眼 神 ) 副 語 言 ( 伴 隨 話 語 的 聲 音 上 的 體 姿 語 和 動 作 ) 沉 默 身 體 接 觸 ( 接 觸 對 方 的 身 體 或 通 過 替 代 行 為 ) 對 人 的 空 間 ( 文 化 形 態 和 生 理 學 兩 個 角 度 的 時 間 ) 色 彩 等 都 屬 於 非 語 言 符 號 從 上 面 定 義 中 我 們 可 以 看 出, 儘 管 衆 說 紛 纭, 但 從 大 的 原 則 來 說, 似 乎 已 趨 向 一 致 因 此, 根 據 以 上 概 念 的 界 定, 本 文 認 爲 非 語 言 符 號 是 指 語 言 行 爲 符 號 以 外 的, 在 互 動 環 境 中 除 去 語 言 刺 激 以 外 的 一 切 由 人 類 和 環 境 所 産 生 的 刺 激 與 訊 息, 這 些 刺 激 對 交 流 和 情 感 體 驗 具 有 潛 在 的 訊 息 價 值, 包 括 環 境 時 間 與 空 間 身 體 動 作 面 部 表 情 穿 著 打 扮 等

10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參 非 語 言 符 號 視 角 下 的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構 建 情 感 概 念 主 要 展 現 的 是 情 感 結 構 中 的 理 性 論 述, 而 情 感 教 育 應 該 通 過 親 臨 實 踐 想 像 和 移 情 來 提 高 個 體 情 感 的 感 受 體 悟 與 認 同 情 感 教 育 的 重 點 是 讓 學 習 者 學 會 辨 認 情 感 的 各 種 表 現 形 式, 通 過 對 情 感 表 現 形 式 的 理 解, 直 接 地 使 自 己 與 各 種 表 現 形 式 建 立 起 整 體 的 關 係, 從 而 獲 得 情 感 體 驗 情 感 是 主 觀 與 客 觀 的 統 一 體, 就 引 起 情 感 的 外 界 因 素 來 說, 它 是 客 觀 的, 具 有 不 以 人 的 意 志 爲 轉 移 的 客 觀 本 性, 就 情 感 的 內 涵 和 形 式 來 說, 它 是 一 種 心 理 體 驗, 是 主 觀 的 過 程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應 根 據 中 小 學 生 的 生 活 而 不 是 圍 繞 諸 多 離 散 的 學 科 集 合 來 組 織 課 程 它 反 對 以 真 理 的 話 語 形 式 來 迫 使 學 生 接 受 種 種 教 條 化 的 知 識, 因 這 些 知 識 往 往 脫 離 生 活 世 界, 易 引 起 學 生 的 嫌 惡 和 冷 漠 情 感 教 育 不 是 脫 離 個 體 的 一 項 簡 單 的 科 學 知 識 傳 授 和 技 能 培 養 的 過 程, 它 的 目 的 在 於 將 個 體 融 入 現 實 的 生 活 世 界 之 中, 而 並 非 指 向 普 遍 性 和 絕 對 性 將 科 學 世 界 凌 駕 於 生 活 世 界 之 上, 其 結 果 無 非 是 把 一 個 原 本 充 滿 無 窮 多 樣 性 的 自 然 世 界, 還 原 爲 一 系 列 抽 象 的 數 字 與 符 碼, 甚 至 將 人 也 物 化 爲 抽 離 了 精 神 脫 乾 了 情 感 僅 爲 一 息 尚 存 的 生 物 有 機 體 不 能 依 托 理 性 的 標 準 爲 學 生 積 心 處 慮 地 繪 製 出 一 幅 統 一 的 幸 福 圖 景, 以 至 於 其 雖 用 心 良 苦 卻 不 爲 學 生 所 接 納, 甚 至 予 以 排 斥 的 種 種 荒 誕 現 象 我 們 的 教 育 爲 學 生 敞 開 的 才 不 會 是 一 個 符 號 化 和 數 字 化 的 抽 象 世 界, 而 是 一 個 人 時 時 刻 刻 與 之 發 生 交 流 的 真 實 生 活 世 界 ( 閻 光 才,2002) 在 情 感 教 育 的 過 程 中, 重 要 的 是 要 讓 學 生 體 驗 到 情 感, 觸 摸 到 情 感, 而 教 育 過 程 中 的 情 感 多 以 非 語 言 符 號 的 形 式 表 現 出 來, 因 此, 在 情 感 教 育 的 過 程 中, 教 育 者 一 定 要 注 重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非 語 言 符 號 的 構 建 本 文 以 非 語 言 符 號 為 出 發 點, 以 情 感 教 育 為 中 心, 運 用 從 大 到 小, 逐 步 細 化 的 方 式 構 建 中 小 學 的 情 感 教 育 ( 如 圖 1)

從 非 語 言 符 號 談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之 建 構 11 校 園 ( 自 然, 人 文 ) 教 室 ( 空 間, 時 間 ) 教 師 ( 目 光, 肢 體, 服 飾 ) 情 感 教 育 圖 1 非 語 言 符 號 下 的 情 感 教 育 建 構 圖 一 校 園 環 境 的 非 語 言 情 感 建 構 情 感 教 育 是 指 人 的 各 種 感 官 被 物 質 空 間 中 的 各 種 要 素 ( 包 括 色 彩 聲 音 故 事 等 ) 感 染, 進 入 某 個 特 定 的 回 憶 情 感 體 驗 或 是 感 悟, 從 而 受 到 教 育 的 過 程 中 小 學 校 園 是 作 爲 人 生 社 會 化 與 世 界 觀 確 立 關 鍵 時 期 的 中 小 學 生 學 習 生 活 成 長 的 主 要 場 所, 校 園 內 的 一 切 環 境 和 空 間 都 將 是 他 們 認 知 學 習 個 性 發 展 情 感 交 流 品 德 修 養 意 志 鑄 造 激 揚 理 想 的 大 舞 台 隨 著 近 年 來 教 育 界 提 倡 環 境 育 人 的 呼 聲 不 斷 高 漲, 人 們 也 開 始 認 識 到 中 小 學 校 園 環 境 對 學 生 情 感 教 育 的 作 用, 並 逐 步 重 視 起 校 園 物 質 文 化 的 建 設 關 注 校 園 物 質 文 化 環 境, 有 助 於 培 養 中 小 學 生 健 康 向 上 的 情 感 品 格, 這 與 環 境 育 人 的 思 想 是 息 息 相 關 的 校 園 環 境 是 一 個 功 能 複 雜 的 綜 合 體, 校 園 環 境 不 僅 要 爲 中 小 學 生 的 學 習 活 動 提 供 良 好 的 物 質 條 件, 還 要 爲 塑 造 中 小 學 生 的 情 感 素 質 提 供 一 定 的 場 所 背 景 中 小 學 生 的 生 活 空 間 主 要 在 學 校, 學 校 的 建 築 形 態 場 所 氛 圍 以 及 環 境 品 質 都 會 對 他 們 的 情 感 體 驗 産 生 深 遠 的 影 響 只 有 在 自 然 美 的 震 撼 和 人 文 主 義 的 薰 陶 下, 中 小 學 生 才 可 能 樹 立 崇 高 的 信 念, 接 受 科 學 文 化 基 礎 教 育, 並 培 養 強 烈 的 責 任 感 和 對 國 家 的 熱 愛 與 尊 重 校 園 環 境 的 情 感 教 育 構 建 包 括 自 然 環

12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境 和 人 文 環 境 兩 個 方 面 ( 一 ) 自 然 環 境 的 情 感 建 構 自 然 環 境 的 情 感 建 構 主 要 指 校 園 內 一 切 以 物 質 形 式 存 在 的 建 築 植 被 教 學 設 備 和 生 活 設 施 的 建 設, 必 須 符 合 中 小 學 生 的 情 感 需 要, 並 應 該 蘊 含 情 感 教 育 意 義 校 內 自 然 環 境 情 感 建 構 的 目 標 是 : 使 中 小 學 生 在 美 好 的 自 然 環 境 中 得 到 啓 迪, 提 高 中 小 學 生 的 審 美 感 受 力, 激 發 中 小 學 生 對 美 好 事 物 的 追 求, 通 過 感 受 自 然 的 和 諧 美 好, 激 發 中 小 學 生 對 生 命 的 珍 愛 和 對 高 質 量 生 命 情 感 的 追 求 美 學 家 朱 光 潛 先 生 曾 言 (1982) 凡 是 眼 睛 所 見 到 的 物 體, 無 論 它 是 如 何 微 瑣, 都 可 以 讓 想 像 把 我 們 移 到 它 裡 面 去 分 享 它 的 生 命 比 如 建 築 原 是 無 生 命 的 硬 體, 當 我 們 把 情 感 假 借 給 它, 它 就 變 成 一 種 有 機 物, 廊 柱 牆 壁 就 儼 然 成 為 活 潑 的 肢 體, 現 出 一 種 氣 魄 來, 我 們 並 且 把 這 種 氣 魄 移 回 到 自 己 的 心 中 對 學 生 而 言, 他 們 走 進 學 校, 首 先 能 夠 體 驗 和 感 受 到 的 就 是 學 校 的 自 然 環 境 和 校 園 建 築 中 小 學 生 在 學 校 生 活 的 主 要 空 間 是 由 校 園 教 室 走 廊 等 建 築 及 其 所 依 附 的 自 然 環 境 所 組 成 的, 這 些 因 素 應 都 蘊 含 於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具 體 而 言, 校 園 物 質 環 境 的 情 感 塑 造 應 包 含 以 下 諸 方 面 : 1. 在 以 人 爲 本 的 教 育 理 念 上 構 建 優 雅 的 校 園 自 然 環 境, 體 現 出 對 校 園 使 用 者 無 微 不 至 的 關 懷, 讓 中 小 學 生 在 校 園 生 活 中 感 受 到 自 然 的 親 和 力 和 心 理 的 歸 屬 感 安 全 感 舒 適 感 中 小 學 生 接 受 情 感 教 育 的 機 會 經 常 會 發 生 在 校 園 戶 外 空 間, 美 好 的 自 然 環 境 具 備 激 發 積 極 的 情 感 體 驗 促 進 交 流 互 動 産 生 認 同 與 歸 屬 的 特 質 時, 校 園 所 營 造 的 空 間 氛 圍 才 真 正 適 合 中 小 學 生 情 感 與 心 理 健 康 發 展, 具 備 最 廣 泛 意 義 上 的 情 感 教 育 內 涵 ( 胡 佳,2006) 中 小 學 生 在 校 園 中 接 受 的 不 僅 是 書 本 知 識 的 學 習, 同 時 在 校 園 的 學 習 生 活 中 也 在 耳 濡 目 染 的 接 受 人 格 情 操 道 德 的 薰 陶 校 園 是 教 育 環 境, 是 育 人 環 境 自 然 環 境 作 為 無 聲 的 課 堂, 潛 移 默 化 地 影 響 著 中 小 學 生 的 行 為 方 式 精 神 面 貌 和 人 格 情 操 對 於 情 感 教 育 來 說, 寓 教 於 景, 環 境 育 人 顯 得 尤 為 重 要 校 園 的 自 然 環 境 除 了 應 該 具 備 物 質 功 用 外, 還 應 該 為 具 備 中 小 學 生 提 供 休 閒 娛 樂 學 習 交 往 空 間

從 非 語 言 符 號 談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之 建 構 13 的 作 用, 亦 即 場 所 精 神 2. 校 內 建 築 要 孕 育 人 文 情 感 內 涵 蘊 意 涵 厚 的 校 內 建 築, 可 以 陶 冶 學 生 的 審 美 情 感 建 築 藝 術 被 稱 爲 凝 固 的 音 樂, 也 是 一 種 非 語 言 符 號 建 造 於 上 個 世 紀 初 年 的 紐 約 華 爾 街 銀 行 大 樓, 想 給 路 人 傳 達 一 種 牢 靠 感 和 安 全 感 伊 斯 蘭 清 真 寺 的 尖 塔 等 銳 角 型 結 構 能 把 人 的 目 光 引 向 天 著 名 的 大 寺 院 和 大 教 堂 的 內 部 結 構 常 使 入 內 者 產 生 畏 懼 感, 悟 出 人 在 神 前 的 渺 小 性 校 內 建 築 體 現 了 建 造 者 的 情 感 傾 向 或 情 感 模 式, 學 生 以 審 美 直 覺 去 欣 賞 便 能 感 受 到 形 式 中 簡 約 有 力 暗 示 性 訊 息 的 激 發, 從 內 部 向 外 投 射 心 理 能 量, 由 原 有 的 情 感 認 知 圖 式 幻 化 出 一 定 的 意 境, 使 人 在 意 境 之 中 感 受 到 生 命 的 節 奏 和 情 感 的 奔 馳 所 有 這 些 藝 術 感 受, 從 知 覺 想 像 到 理 解 過 程, 並 不 是 對 形 式 符 號 意 義 上 的 推 斷, 而 是 對 能 動 情 感 的 感 受 和 把 握 所 有 藝 術 感 受, 從 知 覺 想 像 到 理 解 過 程, 並 不 是 對 形 式 符 號 意 義 上 的 推 斷, 而 是 對 能 動 情 感 的 感 受 和 把 握 因 此, 對 美 的 自 然 和 優 秀 藝 術 品 感 受 多 了, 人 的 情 感 評 價 傾 向 即 情 感 模 式 也 就 漸 漸 內 鑄 而 成 了 ( 朱 小 蔓,2007) 情 感 化 校 園 不 僅 包 含 對 校 園 自 然 環 境 的 構 建, 而 且 還 包 括 人 文 環 境 的 發 掘 與 組 織 社 會 各 界 的 知 識 名 人 及 其 歷 史 故 事 與 校 園 有 關 的 歷 史 事 件 是 校 園 情 感 化 的 重 要 資 源 合 理 地 運 用 好 這 些 資 源 會 使 校 園 充 滿 人 文 氣 息, 更 會 促 使 學 生 産 生 情 感 激 勵 ( 二 ) 人 文 環 境 的 情 感 渲 染 校 園 人 文 環 境 對 促 進 中 小 學 生 的 情 感 具 有 重 要 意 義, 良 好 的 校 園 人 文 環 境 影 響 著 中 小 學 生 的 情 感 取 向 和 情 感 塑 造 雖 然 情 感 訊 息 的 傳 達 有 多 種 形 式 和 渠 道, 但 必 須 承 認 的 是, 隨 著 時 代 的 發 展, 人 們 情 感 變 化 規 律 的 變 更, 我 說 你 聽 灌 輸 方 式 的 情 感 教 育 效 力 越 來 越 低 在 這 種 情 況 下, 如 果 不 能 尋 找 一 種 非 常 適 切 的 情 感 影 響 方 式, 情 感 教 育 的 效 果 就 會 越 來 越 小 校 園 的 人 文 環 境 是 一 種 有 效 傳 達 情 感 訊 息 的 載 體 校 園 人 文 環 境 的 情 感 構 建 包 括 儀 式 活 動 校 規 校 風 等 方 面 另 外, 中 小 學 生 的 視 覺 能 力 觀 察 能 力 和 情 感 的 豐 富 性 也 要 求 情

14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感 教 育 的 因 素 應 該 滲 透 在 校 園 人 文 環 境 之 內 1. 校 內 儀 式 的 情 感 賦 予 通 過 校 內 儀 式 活 動 對 中 小 學 生 進 行 情 感 教 育, 增 強 中 小 學 生 的 情 感 體 驗 在 學 校 生 活 中, 儀 式 作 爲 鑲 嵌 在 學 校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特 別 事 件, 人 們 賦 予 它 多 樣 化 的 形 式, 寄 托 了 豐 富 的 情 感, 也 産 生 和 衍 化 了 特 有 的 情 感 教 化 功 能 儀 式 活 動 以 文 化 爲 載 體, 密 切 結 合 現 實 生 活, 將 教 育 融 於 個 體 生 活 與 社 會 文 化 之 中, 能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實 現 中 小 學 生 的 情 感 體 驗 校 園 儀 式 作 為 校 園 文 化 的 主 要 生 活 事 件, 重 在 對 中 小 學 生 情 感 體 驗 的 感 染 薰 陶, 引 導 他 們 的 精 神 生 活, 凸 顯 校 園 的 人 文 關 懷 但 在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校 園 儀 式 構 建 要 注 意 兩 點 第 一, 在 內 容 上, 要 反 映 學 校 的 獨 特 精 神 與 教 育 理 念 因 為 校 園 儀 式 是 校 園 人 文 思 想 與 道 德 精 神 的 具 體 化 第 二, 在 形 式 上, 儀 式 的 展 開 要 藉 助 音 樂 詩 歌 散 文 表 演 等 多 種 藝 術 手 段, 激 發 學 生 的 真 情 實 感 2. 校 內 規 章 制 度 的 情 感 培 養 通 過 校 內 規 章 制 度 等 非 語 言 符 號 給 予 中 小 學 生 一 種 意 義, 一 種 角 色 感, 一 種 情 感 體 驗 校 內 的 規 章 制 度 總 是 在 特 定 的 時 空 內, 以 穩 定 的 形 式 出 現, 有 著 鮮 明 的 行 爲 規 範, 有 著 相 對 穩 定 性 和 群 體 累 積 的 屬 性, 它 一 經 固 化 形 成 便 具 有 自 已 的 歷 史 延 續 性, 而 且 對 每 個 人 的 行 爲 都 有 著 詳 細 的 要 求, 所 帶 給 參 與 者 的 意 義 也 已 遠 遠 超 越 它 本 身 所 具 有 的 意 義, 它 在 其 表 層 的 裝 飾 下, 蘊 含 著 豐 富 的 情 感 教 化 功 能, 對 受 教 育 者 具 有 一 定 的 規 範 作 用 和 道 德 情 感 感 召 力 另 外, 它 也 設 定 人 們 行 爲 的 界 限, 訂 立 人 們 行 爲 的 規 則, 其 本 質 上 乃 在 提 供 特 定 訊 息 這 些 條 例 以 無 聲 的 形 式 向 中 小 學 生 傳 達 著 一 種 情 感 訊 息, 對 中 小 學 生 的 成 長 起 著 主 導 作 用, 加 強 對 他 們 的 思 想 引 導 和 行 為 養 成 教 育 同 時, 制 度 對 中 小 學 生 的 情 感 教 育 具 有 內 在 一 致 性 和 貫 通 性 學 校 規 章 制 度 也 能 夠 把 學 生 的 情 緒 調 動 起 來, 集 合 起 來, 使 意 義 通 過 這 一 系 列 活 動 得 到 表 現 和 強 化 它 的 多 次 重 複, 會 成 為 一 種 記 憶 特 別 深 刻 的 符 號, 成 為 一 種 習 俗 ; 甚 至 成 為 一 種 集 體 的 無 意 識, 一 種 群 體 的 精 神 與 心 理

從 非 語 言 符 號 談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之 建 構 15 二 教 室 內 的 非 語 言 情 感 塑 造 相 對 於 整 體 校 園 而 言, 教 室 空 間 則 是 中 小 學 學 生 生 活 的 一 個 實 在 的 具 體 的 經 常 性 的 空 間, 教 室 空 間 不 僅 是 中 小 學 生 知 識 獲 得 的 一 個 重 要 場 所, 更 是 他 們 每 天 都 要 進 出 的 一 個 生 活 世 界 因 此, 教 室 空 間 的 情 感 符 號 對 學 生 的 影 響 最 深 教 室 內 的 情 感 教 育 建 構, 本 文 認 為 可 以 有 兩 個 維 度 空 間 與 時 間 ( 一 ) 教 室 空 間 布 局 的 情 感 塑 造 人 們 在 交 往 過 程 中 經 常 利 用 相 對 位 置 作 爲 信 號 來 表 達 一 定 的 含 義, 利 用 空 間 位 置 交 流 思 想 感 情, 空 間 位 置 是 人 類 的 一 種 交 際 工 具, 也 稱 空 間 語 言 人 際 距 離 情 感 通 過 空 間 進 行 傳 播, 空 間 位 置 的 不 同 給 予 了 學 生 不 同 的 情 感 體 驗 在 情 感 教 育 的 過 程 中, 應 該 運 用 空 間 位 置 來 提 高 中 小 學 生 的 情 感 體 驗, 這 種 情 感 教 育 的 空 間 因 素 包 括 師 生 間 距 離 的 遠 近 學 生 座 位 的 安 排 及 室 內 空 間 上 的 設 置 等 方 面 1. 對 於 物 理 空 間 而 言, 要 縮 短 師 生 間 的 距 離, 提 高 中 小 學 生 對 教 育 活 動 的 參 與 程 度 ; 如 果 教 師 的 位 置 停 留 在 教 室 的 前 方 中 央, 對 傳 統 座 位 安 排 的 教 室 而 言, 會 産 生 參 與 的 三 角 地 帶, 也 就 是 參 與 教 室 活 動 的 學 生, 會 集 中 在 前 面 幾 排 和 靠 近 中 間 三 分 之 二 列 的 學 生 在 教 室 中, 身 體 的 空 間 傳 達 了 師 生 溝 通, 教 師 也 具 有 了 應 有 的 角 色 和 地 位 許 多 老 師 因 身 體 與 學 生 距 離 較 遠, 而 無 法 與 學 生 建 立 親 密 的 人 際 關 係, 形 成 了 一 種 情 感 阻 力 學 生 較 喜 歡 與 他 們 親 近 的 老 師, 所 以 教 師 置 身 於 學 生 中 進 行 教 學 活 動 比 在 學 生 旁 邊 後 面 或 坐 在 桌 後 的 老 師, 使 人 更 有 溫 暖 友 善 的 感 覺 而 在 與 學 生 談 話 或 一 對 一 的 教 學 環 境 下, 較 接 近 學 生 的 老 師, 學 生 會 認 為 是 喜 愛 他 們 善 解 人 意 的 好 老 師 相 反 地, 當 師 生 間 距 離 被 拉 長, 教 師 面 臨 的 情 感 溝 通 情 境 會 呈 現 單 向 的 情 況 教 師 能 善 用 與 學 生 間 的 身 體 接 近, 來 顯 露 親 和 力 及 真 誠 心, 相 信 必 能 延 伸 自 己 的 影 響 力 隨 著 學 校 物 質 條 件 的 改 善, 學 校 應 該 以 開 放 性 多 元 性 的 教 育 空 間 格 局, 來 取 代 傳 統 的 秧 田 式 教 育 空 間 格 局, 提 高 中 小 學 生 的 課 堂 情 感 參 與 頻 率 和

16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情 感 體 驗 深 度 2. 要 注 意 中 小 學 生 精 神 空 間 的 健 康 發 展, 關 注 中 小 學 生 的 敏 感 心 理 狀 態 教 室 給 其 中 的 個 體 不 僅 僅 提 供 了 交 往 的 情 境, 更 蘊 含 了 隱 喻 與 象 徵, 教 室 是 中 小 學 生 精 神 空 間 發 展 的 場 域 之 一 考 試 之 後 的 名 次 排 列, 不 同 小 團 體 之 間 的 摩 擦 與 妥 協, 依 照 表 現 的 等 級 評 定 等 不 同 的 空 間 與 場 域 使 中 小 學 生 有 時 處 於 某 一 等 級, 有 時 處 於 另 一 等 級, 他 們 不 斷 地 在 空 間 序 列 中 移 動 有 些 空 間 是 表 示 知 識 或 能 力 等 級 的 理 念 空 間, 有 些 是 表 示 價 值 或 成 績 的 物 質 空 間 這 是 一 種 經 常 性 的 變 動, 學 生 通 過 這 種 變 動 在 由 間 隔 序 列 劃 分 的 空 間 中 替 換 著 位 置, 這 是 一 種 物 質 空 間 的 變 換, 更 是 一 種 精 神 空 間 的 轉 換 要 逐 步 完 善 教 育 評 價 辦 法, 不 以 成 績 對 學 生 進 行 排 名 排 位 ( 二 ) 教 室 時 間 維 度 的 情 感 滲 入 人 類 生 存 於 時 間 與 情 感 之 中, 缺 失 任 一 者 都 難 以 構 成 靈 動 的 世 界 沒 有 時 間, 就 意 味 著 沒 有 發 展 的 空 間 ; 沒 有 情 感, 就 意 味 著 沒 有 內 心 的 世 界 對 時 間 的 把 握, 我 們 可 以 透 徹 地 理 解 外 在 的 現 實 空 間 ; 對 情 感 的 體 驗, 我 們 能 夠 敏 銳 的 審 視 內 在 的 心 理 世 界 對 時 間 的 斤 斤 計 較, 是 一 個 實 實 在 在 的 現 實 問 題 教 育 是 最 需 要 時 間 的 人 類 事 務 之 一 在 專 門 的 教 育 機 構 成 立 之 後, 教 育 還 要 占 據 專 門 的 時 間, 相 應 地, 得 到 時 間 上 的 保 障, 同 時 又 受 到 時 間 上 的 限 制 時 間 是 教 育 不 能 迴 避 的 問 題 作 爲 個 體 而 言, 時 間 不 僅 僅 是 其 生 命 的 尺 度, 也 是 其 生 存 和 發 展 的 空 間, 是 個 體 發 展 的 最 重 要 的 資 源 之 一 有 了 時 間, 個 體 才 可 能 從 事 活 動, 賦 予 生 命 以 意 義 ; 更 進 一 步 說, 只 有 在 有 限 的 時 間 內 高 效 率 地 從 事 有 意 義 的 活 動, 時 間 才 有 其 現 實 的 價 值 在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在 面 對 時 間 的 問 題 上, 應 該 從 以 下 方 面 著 手 : 1. 在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教 育 者 要 合 理 配 置 課 堂 時 間 與 課 外 時 間 情 感 是 隨 時 隨 地 一 觸 即 發 的 內 在 或 外 在 心 理 活 動, 情 感 教 育 也 應 伴 隨 著 情 感 的 無 所 不 在 蔓 延 到 中 小 學 生 所 有 的 時 間 中 在 課 堂 時 間 上, 教 師 不 能 拖 延 上 課 時 間, 以 免 造 成 學 生 對 學 習 的 抵 觸 情 緒 在 課 外 時 間 的 安 排 上, 一 方 面 教 師 不 能 給 學 生 布

從 非 語 言 符 號 談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之 建 構 17 置 過 多 的 作 業 ; 另 一 方 面, 要 養 成 學 生 合 理 利 用 時 間 的 良 好 習 慣 達 到 課 外 時 間 與 課 堂 時 間 的 相 互 配 合, 相 得 益 彰, 它 們 共 同 促 進 中 小 學 生 的 健 康 成 長 課 外 時 間 是 整 個 大 教 育 時 間 的 有 機 組 成 部 分 保 證 中 小 學 生 有 充 足 的 時 間 去 思 考 去 體 驗 去 創 造 通 過 課 外 時 間 讓 中 小 學 生 學 會 自 主 支 配 時 間, 積 極 參 加 各 種 興 趣 小 組, 閱 讀 課 外 讀 物, 參 加 野 外 郊 遊 等 活 動, 有 利 於 中 小 學 生 自 主 學 習 能 力 的 提 高 和 人 際 關 係 的 培 養, 豐 富 學 生 的 知 識 結 構 和 情 感 能 力 2. 教 師 要 克 服 時 間 滯 差 的 問 題 無 論 是 從 知 識 層 次 情 感 體 驗 還 是 精 神 境 界 方 面 來 講, 教 師 和 中 小 學 生 處 於 不 同 的 階 段 因 此, 在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教 師 一 定 要 克 服 和 中 小 學 生 之 間 的 這 種 時 間 滯 差 問 題 問 題 的 解 決 要 依 靠 教 師 對 中 小 學 生 生 活 世 界 和 情 感 世 界 的 了 解, 教 師 要 聯 繫 中 小 學 生 的 生 活 經 驗, 重 構 情 感 訊 息 空 間, 創 造 出 適 合 中 小 學 生 發 展 水 平 的 時 間 順 序 展 開 情 感 教 育, 或 者 將 中 小 學 生 的 內 在 意 識 及 內 心 世 界 的 情 感 在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適 當 地 展 開, 教 師 去 把 握 展 開 的 時 機 這 是 需 要 教 師 不 斷 面 對 的 問 題, 也 是 一 門 難 以 掌 握 的 藝 術 它 要 求 教 師 了 解 中 小 學 生, 理 解 中 小 學 生 的 現 實 世 界, 最 好 能 走 進 兒 童 的 情 感 活 動 的 時 空 之 中 總 之, 在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應 該 從 中 小 學 生 在 生 活 中 具 體 地 度 過 的 時 間 方 式 出 發, 情 感 教 育 應 隨 中 小 學 生 發 展 狀 況 的 不 同 而 不 同, 每 一 項 工 作 都 要 求 以 與 之 相 應 的 速 度 進 行, 不 超 前 也 不 滯 後 將 情 感 教 育 的 行 為 放 到 整 個 自 然 環 境 生 物 環 境 和 社 會 環 境 中 去 思 考 三 教 師 的 非 語 言 情 感 傳 達 就 情 感 教 育 來 說, 教 師 自 身 就 有 許 多 因 素 可 以 作 爲 導 入 受 教 者 情 感 的 寶 貴 資 源, 這 些 因 素 有 著 強 烈 的 情 感 示 範 和 感 召 作 用 教 師 的 一 言 一 行 都 對 學 生 品 性 産 生 著 潛 移 默 化 的 影 響 教 師 本 人 懷 有 的 強 烈 炙 熱 濃 厚 和 恒 久 的 美 好 情 感, 猶 如 火 種, 能 點 燃 學 生 心 中 的 情 感 之 火 ( 徐 啟 斌,2002) 在 情 感 教 育

18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過 程 中, 教 師 的 服 飾 肢 體 語 言 面 部 表 情 等 都 在 傳 達 著 情 感 訊 息 人 的 面 部 表 情 是 內 在 態 度 的 指 示 器, 面 部 肌 肉 鬆 弛 露 出 微 笑 的 神 色, 使 人 樂 於 親 近, 令 人 舒 服, 給 人 快 慰 面 部 肌 肉 繃 緊, 鐵 板 著 面 孔, 使 人 避 而 遠 之, 望 而 生 畏 筆 者 曾 對 某 初 中 一 年 級 學 生 進 行 訪 談, 有 90% 以 上 學 生 欣 賞 面 帶 微 笑 表 情 豐 富 的 教 師 ( 一 ) 目 光 信 號 的 情 感 意 蘊 不 同 的 眼 神 不 同 的 注 視 方 式, 表 達 了 不 同 的 目 光 含 義, 會 產 生 不 同 的 情 感 溝 通 效 果 在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目 光 有 著 非 常 重 要 的 意 義 例 如, 利 用 目 光 制 止 學 生 的 違 規 行 爲, 可 以 保 護 學 生 的 自 尊 心 根 據 注 意 的 規 則, 刺 激 物 的 作 用 突 然 停 止, 容 易 引 起 人 們 的 注 意 對 於 不 太 專 心 的 學 生 來 說, 儘 管 沒 有 注 意 老 師 究 竟 講 了 些 什 麽, 但 老 師 講 課 的 聲 音 是 可 以 感 受 到 的 當 這 種 一 直 持 續 著 的 聲 音 突 然 消 失 時, 他 們 會 不 由 自 主 地 抬 頭 觀 望 何 故, 若 老 師 也 用 嚴 肅 的 目 光 注 視 著 他, 四 目 相 對, 雖 然 彼 此 不 言, 但 彼 此 都 能 心 領 神 會, 即 使 其 他 同 學 不 一 定 知 道 老 師 的 行 爲 意 圖 和 具 體 指 向 適 當 的 目 光 巡 視, 可 以 加 深 學 生 的 情 感 體 驗 在 教 育 過 程 中, 有 的 教 師 喜 歡 只 看 某 一 個 地 方 的 學 生, 或 只 看 那 些 成 績 好 的 學 生, 於 是 便 出 現 了 一 部 分 學 生 不 能 引 起 老 師 注 意 的 現 象, 這 就 是 所 謂 的 教 學 死 角 教 學 死 角 會 打 擊 一 部 分 學 生 的 積 極 性, 挫 傷 學 生 的 情 感 體 驗 處 於 教 學 死 角 的 學 生 容 易 與 教 師 産 生 情 感 隔 閡 正 確 的 做 法 是 教 師 要 用 親 切 和 藹 的 目 光 主 動 地 捕 捉 學 生 的 視 線, 有 計 劃 地 不 漏 過 每 一 個 學 生 ( 二 ) 肢 體 語 言 的 情 感 表 述 教 師 得 體 的 肢 體 行 爲, 會 給 學 生 樹 立 良 好 的 師 表 形 象 心 理 學 研 究 ( 陳 琦 劉 儒 德,2007) 發 現, 人 都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皮 膚 飢 餓 感, 在 教 師 和 家 長 與 學 生 的 眾 多 接 觸 中, 以 摟 著 他 們 的 肩 膀 和 給 予 他 們 擁 抱 最 能 使 學 生 產 生 強 烈 的 幸 福 感 和 安 全 感 如 果 對 學 生 多 一 些 擁 抱 撫 摸, 有 時 甚 至 是 親 暱 地 拍 打 幾 下,

從 非 語 言 符 號 談 中 小 學 情 感 教 育 之 建 構 19 學 生 在 對 外 交 往 以 及 智 力 情 感 方 面 都 會 更 健 康 大 多 數 學 生 ( 尤 其 是 低 年 級 的 學 生 ) 最 看 重 的 是 一 些 老 師 並 不 在 意 的 小 細 節, 譬 如 拍 拍 學 生 的 頭, 關 心 學 生 生 活 中 的 小 變 化 筆 者 認 為, 教 師 的 非 語 言 行 為 可 以 補 充 加 強 甚 至 代 替 語 言, 能 收 到 很 好 的 情 感 教 育 效 果 在 肢 體 語 言 中, 手 勢 語 言 是 教 師 普 遍 使 用 的 肢 體 語 言 肢 體 語 言 不 僅 具 有 豐 富 的 表 達 力, 而 且 動 作 變 化 最 多 最 快 最 靈 活 生 動 活 潑 的 手 勢 可 以 增 加 課 堂 的 感 染 力, 增 強 學 生 的 情 感 體 驗 當 學 生 能 正 確 回 答 問 題 時, 教 師 伸 出 大 拇 指, 表 示 讚 揚 等 手 勢 給 學 生 一 種 鼓 勵 的 感 覺, 這 些 肢 體 語 言 的 鼓 勵 往 往 比 直 接 的 語 言 鼓 勵 更 讓 學 生 體 驗 到 喜 悅 和 幸 福 因 此, 恰 到 好 處 地 運 用 肢 體 語 言 是 一 門 藝 術,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能 引 起 學 生 情 感 體 驗 的 作 用 ( 三 ) 服 飾 語 言 的 情 感 導 引 愛 美 之 心 人 皆 有 之, 外 貌 美 能 産 生 吸 引 力, 能 獲 得 好 感 這 是 因 爲 外 貌 美 能 産 生 一 種 月 暈 效 應, 使 人 們 作 出 好 的 推 論 服 飾 可 以 含 蓄 地 間 接 地 向 他 人 提 供 訊 息, 對 他 人 的 情 感 和 行 爲 産 生 影 響 人 們 交 流 思 想 感 情 的 主 要 工 具 是 語 言, 但 是 當 語 言 表 達 受 到 制 約 時, 也 可 以 通 過 服 飾 來 傳 遞 訊 息, 利 用 服 飾 向 他 人 作 出 暗 示 接 受 者 根 據 當 時 的 情 景 能 作 出 正 確 的 理 解 ( 李 杰 群,2002) 教 師 的 服 飾 是 情 感 教 育 過 程 中 一 個 潛 在 的 不 可 忽 視 的 因 素 服 飾 是 教 師 的 外 在 表 現, 可 以 表 現 教 師 的 精 神 狀 態 和 文 明 程 度 教 師 衣 著 整 潔 典 雅, 對 學 生 具 有 導 向 和 潛 移 默 化 的 久 遠 影 響 如 果 教 師 衣 著 不 修 邊 幅, 衣 冠 不 整, 蓬 頭 垢 面, 顯 然 不 雅 ; 另 外, 超 時 髦 超 前 衛 的 著 裝 也 可 能 會 帶 來 許 多 負 面 影 響 中 小 學 教 師 面 對 的 是 模 仿 能 力 很 強 的 中 小 學 生, 他 們 的 一 言 一 行 一 舉 一 動 都 可 能 成 爲 學 生 模 仿 的 對 象 一 般 來 說, 教 師 在 選 擇 服 飾 時, 除 考 慮 個 人 的 審 美 觀 外, 還 必 須 接 受 社 會 文 化 規 範, 其 服 裝 應 以 整 潔 樸 素 大 方 為 基 本 原 則 否 則 就 會 喧 賓 奪 主, 把 學 生 的 注 意 力 轉 移 到 對 教 師 衣 著 的 品 頭 論 足 上 來 教 師 以 端 莊 的 服 飾 示 範, 既 是 教 師 從 教 的 重 要 條 件, 又 是 教 師 育 人 的 重 要 措 施 美 的 教 師 服 飾 能 夠 培 養 學 生 正 確 的 審 美 觀, 對 學 生 進 行 愛 美 講 美 審 美 的 教 育

20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肆 結 語 情 感 教 育 不 是 脫 離 個 體 的 一 項 簡 單 的 科 學 知 識 傳 授 和 技 能 培 養 的 過 程 與 學 生 情 感 體 驗 無 關 的 話 語 培 訓, 並 不 能 解 決 中 小 學 生 面 對 生 活 世 界 的 困 惑 和 疑 難, 甚 至 遠 離 了 個 人 所 置 身 的 情 感 生 活 世 界 情 感 教 育 將 個 體 融 入 現 實 的 生 活 世 界 之 中, 如 此, 我 們 爲 學 生 敞 開 的 才 不 會 是 一 個 抽 象 的 世 界, 而 是 一 個 人 時 時 刻 刻 與 他 人 發 生 交 流 的 真 實 生 活 世 界 情 感 教 育 重 視 人 心 靈 的 培 植, 重 視 人 完 整 精 神 的 建 構, 重 視 健 全 人 格 的 培 養, 旨 向 個 體 情 感 生 活 的 豐 富 和 精 神 品 質 的 提 高, 追 求 和 提 高 人 的 生 命 質 量 在 此 過 程 中, 非 語 言 符 號 扮 演 著 重 要 的 角 色, 值 得 教 育 工 作 者 留 意 本 文 建 議 可 從 校 園 環 境 的 非 語 言 情 感 建 構 教 室 內 的 非 語 言 情 感 塑 造 和 教 師 本 身 的 非 語 言 情 感 傳 達 三 方 面 予 以 落 實

從非語言符號談中小學情感教育之建構 21 參考文獻 中國大百科全書 語言文字 1994 北京市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朱小蔓 1993 情感德育論綱 南京市 南京出版社 朱小蔓 1999 談和諧教育 深圳教育學院學報 6 23-26 朱小蔓 2007 情感教育論綱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朱小蔓 梅仲蓀 1998 兒童情感發展與教育 南京市 江蘇教育出版社 朱光潜 1982 朱光潛美學文集 第 1 卷 上海市 上海文藝出版社 李傑群 2002 非語言交際概論 北京市 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淑惠 (2012) 淺談情感教育之重要性 教育部電子報 35 20120610 下載 自 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35& content_no=943 邱明正 1993 審美心理學 上海市 復旦大學出版社 沈嘉祺 2005 符號理論對情感教育的啟示 外國中小學教育 11 17-21 胡佳 2006 回歸精神的家園 當今中學校園戶外空間設計營造的探討 北 京市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碩士論文 未出版 徐啟斌 2002 道德情感培育原則探新 上饒師範學院學報 5 75-79 陳琦 劉儒德 2007 當代教育心理學 第二版 北京市 北京師範大學 出版社 陳新陽 2008 中小學情感教育缺位現狀與對策分析 上海市 華東師範大 學碩士論文 未出版 魚霞 1999 情感教育 北京市 教育科學出版社 雲貴彬 2006 非語言交際與文化 北京市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傅嬋 2003 情緒智力與中小學生的情感教育 外國中小學教育 3 46-49 楊韶剛 2002 英國的 PSHE 情感教育模式評析 教育科學 1 23-27 劉大基 譯 1986 情感與形式 原作者 Susan Langer 北京市 中國 社會科學出版社

22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勵 燁 (2004) 從 學 生 社 會 智 力 的 發 展 談 情 感 教 學 的 實 施 銅 陵 學 院 學 報,1, 17-20 盧 家 媚 (2001) 情 感 教 學 心 理 學 上 海 市 : 上 海 教 育 出 版 社 閻 光 才 (2002) 教 育 的 生 命 意 識 由 荒 野 文 化 與 園 藝 文 化 的 悖 論 談 起 清 華 大 學 教 育 研 究,2,49-54 羅 良 (2007) 情 景 教 學 的 心 理 學 診 釋 評 李 吉 林 教 育 思 想 教 育 研 究,2, 37-40 羅 彩 蘇 (2004) 初 中 物 理 教 學 中 學 生 情 感 因 素 的 調 控 策 略 廣 西 教 育 學 院 學 報,5,43-47 龐 學 光 (1992) 理 性 教 育 及 其 超 越 天 津 市 : 天 津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Feldman.R.S(2004) 普 通 心 理 學 : 第 六 版 北 京 市 : 人 民 郵 電 出 版 社

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第七卷第一期 2013年1月 頁23-58 研究論文 當代溝通的困境與教育中溝通理性之 重建 * 王振輝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兼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 收稿日期 2012年3月20日 接受刊登日期 2012年8月1日 * 感謝兩位匿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的修改意見

24 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中文摘要 教育即溝通 是一個時髦且深刻的命題 師生之間的溝通情形直接影響 著學校教育的效果 由此師生溝通技巧成為現代教育研究一個頗受關注的領 域 特別是當代社會的現代性特質 讓人們的溝通更加困難 本文通過哈伯馬 斯 J. Habermas 對人際溝通的獨特視野 來深入理解當代社會的溝通困境 並嘗試以之反思教育現場中 我們所碰到的種種教育問題 關鍵詞 教育 溝通理論 人際關係

當 代 溝 通 的 困 境 與 教 育 中 溝 通 理 性 之 重 建 25 Dilemm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ve Reason in Education Chen-Hui Wang Professor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Providence University Abstract "Education is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fashional and profound proposition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rectly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at schools, and it has become a mod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areas. And the communication is more difficul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with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ity. This article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of communic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by J. Habermas unique perspective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o reflect the variety of issu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Keywords: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26 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壹 前言 溝通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事情 可是它也是最困難的工作 說它簡單 是因 為每個人都做得來 只要能講話 一般的行為能力 都能做得到 說它困難 是因為雖然我們每天都在跟人家溝通 可是常常詞不達意 誤解別人的意思 一廂情願的理解 或者受到某些我們不知道的價值觀與意識型態的影響而講出 的話 做出的動作讓人不舒服 困擾與痛苦 所有這些更進一步會造成人際的 衝突 社會的對立 國家之間的戰爭 一句話 不安與煩惱皆肇因於溝通不良 所以說它是最為困難的工作 底下我們就來看看一個溝通不良的實際案例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張安箴近來偵辦一起自殺案 發現一名公務員原本要 和懷有雙胞胎的未婚妻共結連理 卻因婚事籌備問題嘔氣 女方傳簡訊 你去死 結果新郎竟真的自殺身亡 新娘在驗屍現場崩潰泣訴 簡訊都是氣話 沒想到你真的去死 偵辦檢座感慨吵架原來要練習 檢方認為去死簡訊是氣話 未追究新娘是否觸法 已將全案偵結 但令 人鼻酸的是 事發時 新娘已懷孕4個月 事後已拿掉2個Baby 回娘家 靜養 一句氣話3條命 讓檢察官感慨萬千 據檢方調查 新郎和新娘因為有了孩子決定結婚並迎接小生命 可是雙 方意見分歧 新娘子為了爭取自己權益 挺著大肚子 奮戰 從鑽戒 幾克拉 到能住幾坪大房子都相當堅持 不僅用電話口頭提醒新郎 要 有良心 也用簡訊轟炸 其中不乏哀兵政策 再三講自己的苦處 為 小孩著想的用心 但眼看新郎做不了主 新娘子乾脆什麼難聽的話都出 籠 比如 沒用的廢物 嫁給你真倒楣 你們全家都不是人

當代溝通的困境與教育中溝通理性之重建 27 發覺新郎沒回應後 更氣極敗壞傳 你去死 我去死 大家一起死一死 擔任基層公務員的新郎對於新娘的要求無能為力 覺得怎麼做對方都不 滿意 領固定薪水 名下沒有房子的他十分失落 今年1月間和新娘大吵 一頓後 沒有留下遺書就結束生命 原來吵架是需要練習的 常常在氣頭上被你摧毀的都是你最親愛的人 啊 這段故事被張安箴檢察官記錄在她的部落格內 引起網友回響 張安箴說 氣頭上最容易忘記爭吵的真正目的 變成都在用心攻擊對方 或傷害對方 原本的吵架焦點都模糊了 傷害卻已造成 1 講話很簡單 但講對的話 講好的話 講令人愉悅地接受的話真的很困難 身為教育者 我們整天寫文章 口語講授 規勸學生 循循善誘同學 事實上 都是一種溝通 對上級 對平輩和對下屬 學生 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溝通 其 中 我們通過溝通要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溝通更顯其重要性 最近看到一則 令人動容的師生關係 它是這樣寫的 68歲退休大學講師韓曦晨 5年來無怨無悔 守在高齡89歲的初中老師病 榻旁 陪恩師羅敦健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老師臨終前拉著他的手 感激 地說 我們下輩子再做師生吧 為近一甲子師生緣 譜下令人動容 的休止符 韓曦晨一頭白髮 退休前是明新科技大學物理講師 羅敦健是他50多年 前的恩師 2月8日辭世 享壽89歲 2月27日上午 數百名學生為羅敦健 舉行告別式 與會者不乏大學校長 將領 當看見韓曦晨自費刊登的 我 們敬愛的老師走了 訃文 無不熱淚盈眶 80多歲的退休講師葉詠絮感 慨說 世上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學生了 韓曦晨1954年讀初中 受教於羅敦健 當時學生不多 生活清苦 師生 1 林俊宏 新娘氣說你去死 新郎真的去自殺 自由時報 2010年5月3日

28 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間互動頻繁 就像個大家庭 韓曦晨說 孑然一身的羅老師 像極了詩 仙李白 瀟灑狂放不羈 暗地資助貧苦孩子 薪水幾乎全花在學生身上 初中 高中6年與羅老師朝夕相處 培養出父子般情感 韓曦晨後來從技 術學院助教 一路當到大學講師 成家立業後 依然每星期到老師住處 噓寒問暖 10年前 羅敦健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韓曦晨為了照顧他 常在學校 醫 院兩頭跑 後來索性退休 全力照顧恩師 老師在遲暮之年 常與韓曦晨在病榻旁吟詩作對 或笑談昔日趣聞 2006 年間 羅敦健中風摔倒 生活無法自理 說話也不清楚 韓曦晨幾乎每 天幫他刷牙 刮鬍子 餵食 日常起居照料都由他一肩扛起 雖僅能以 眼神 手勢交流 卻因心靈相通 溝通無礙 半年前 羅敦健因肺炎必須插管 再也無法言語 吃東西更是不易 韓 曦晨還是買來老師最愛的過橋米線和豬肝湯 細心餵食 8日上午 羅敦健突然醒轉 雙手緊握著曦晨 嘟噥地說 這麼多年來 真是謝謝你 我們下輩子再做師生吧 不久含笑沉睡 當天稍晚離開 人世 韓曦晨說 能和老師共處近60年 也是一種福報吧 2 我相信很多從事教育工作的人 大多嚮往這則新聞中的師生關係 希望自 己與學生能達到其中的 心靈相通 溝通無礙 的境界 很多人都知道 師生關係乃為學校學習環境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師生彼此 之間的互動影響學生極鉅 它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度 價值觀念 人格發展 甚至是未來成就 而理想師生關係的建立 大部分有賴於為人師者具備良好的 溝通素養與技巧 隨著人們對教育性質的認識不斷深入 教育即溝通 成為 一個時髦且深刻的命題 師生之間的溝通情形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效果 由 2 蔡彰盛 師生一甲子 淚盼 來生緣 台北 自由時報 2010年3月2日

當 代 溝 通 的 困 境 與 教 育 中 溝 通 理 性 之 重 建 29 此 師 生 溝 通 成 為 現 代 教 育 研 究 一 個 頗 受 關 注 的 領 域 3 最 近 國 內 交 通 大 學 甚 至 開 出 一 門 教 導 學 生 如 何 約 會 的 課 程, 普 受 學 生 的 歡 迎, 據 開 課 的 陳 膺 宇 老 師 表 示, 現 在 的 學 生 只 會 上 網, 卻 不 懂 得 與 人 互 動, 希 望 藉 由 模 擬 約 會 計 畫, 讓 學 生 面 對 真 實 世 界 的 人 際 交 往 4 可 見 學 生 是 多 麼 渴 望 無 礙 的 溝 通 在 本 文 中, 我 們 透 過 哈 伯 馬 斯 (J. Habermas) 對 人 際 溝 通 的 獨 特 觀 察, 來 深 入 理 解 當 代 社 會 特 別 複 雜 的 溝 通 問 題, 並 嘗 試 用 以 反 思 教 育 現 場 中, 我 們 所 碰 到 的 種 種 切 膚 之 痛 的 教 育 問 題 貳 現 代 人 溝 通 的 困 境 生 活 世 界 的 殖 民 化 誠 如 前 述, 溝 通 本 身 就 已 是 相 當 困 難 的 事, 亟 需 人 們 謙 虛 地 學 習 ; 然 而, 當 代 的 溝 通 更 加 困 難, 這 是 因 為 當 代 社 會 由 於 科 技 的 高 速 發 展 社 會 競 爭 愈 趨 激 烈, 特 別 是 多 媒 體 與 電 腦 網 路 的 快 速 崛 起, 各 種 影 音 分 享 社 群 普 受 喜 愛, 新 人 類 習 慣 於 畫 面 的 演 繹, 對 於 傳 統 典 籍 閱 讀 的 嚴 肅 性 深 奧 的 文 字 越 來 越 陌 生, 特 別 在 講 求 速 度 的 網 路 世 界 裡, 新 人 類 所 使 用 的 語 言 文 字 都 變 成 無 厘 頭 的 火 星 文, 其 結 果 是, 面 對 鋪 天 蓋 地 而 來 人 們 無 法 檢 別 的 資 訊, 事 實 的 真 相 是 什 麼 已 經 不 是 人 們 所 關 心 的 了, 反 而 是 悠 遊 於 虛 幻 空 間 的 當 下 直 覺 取 代 了 現 實 的 真 實 性, 這 種 現 代 性 的 發 展 讓 人 們 的 社 會 生 活 的 互 動 認 同 皆 喪 失 其 確 定 性, 它 直 接 導 致 的 結 果 是 人 們 在 現 實 社 會 裡 頭 的 溝 通 更 形 困 難 人 際 關 係 越 是 疏 離 但 是 哈 伯 馬 斯 認 為, 這 種 現 代 溝 通 困 境 人 際 疏 離 其 實 有 其 更 深 遠 的 因 緣, 這 就 是 當 代 社 會 生 活 世 界 面 臨 相 當 嚴 重 的 殖 民 化 (colonization) 現 象, 也 就 是 說, 他 認 為, 人 類 的 生 活 在 現 代 化 的 催 促 下, 每 個 人 都 陷 入 了 一 種 沒 有 3 ( 美 ) 茱 迪 斯 A 迪 爾 奧, 師 生 溝 通 的 技 巧, 北 京,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初 版 社,2006 年 4 史 倩 玲 報 導, 懂 上 網 不 懂 交 往 交 大 教 約 會, 引 自 台 灣 立 報 2010 年 4 月 14 日

30 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差異 沒有個體性且視勞動力為抽象普遍的商品的困境 5如此 人們的日常 生活陷入了普遍的貨幣化 機械化 標準化 人也就喪失了其應有的自主性 獨立性和能動性 從而喪失其溝通的興趣與能力 原來在哈伯馬斯的理論與分析中 他把人類的社會生活看作是一個整體 對這樣的社會生活他則以 系統 system 與 生活世界 lifeworld 所 共同組成的社會模型來加以解析 6這是他用以觀照現代西方社會的合法性危 機時所使用了一種 雙重的社會概念 也就是 系統 生活世界 的雙重架 構 按 系統和生活世界之間的區分是建立在馬克思關於社會勞動理論之上 的 依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 只有勞動而且是活勞動才能創造價值 無論剩 餘價值還是其他形式的利潤 利息 地租等均來自於雇傭工人的剩餘勞動 其 他物質性生產要素 如土地 房屋 機器設備等 雖在價值形成過程中發揮作 用 但價值的源泉只有一個 即活勞動 也就是人的勞動 7在哈伯馬斯的理 論中 勞動不僅為人類的再生產提供物質條件 而且是人類世界知識源源不絕 之來源 哈伯馬斯更進一步將勞動視為帶目的性的行動 即帶目的的工具理性 purposiverational 它總是要通過計算來達到一定的目的 這種工具理性的 勞動更在現代社會裡逐漸具體表現為技術統治 如此 技術問題以合理性的 指向目標的組織手段和合理化的工具選擇的形式出現 8在當代社會 這種工 具理性最後形成一種更具威力的科學意識形態 哈伯馬斯如此描繪這種意識形 態的力量 一方面 與以前所有的意識形態比較起來 技術統治的意識是 更少具 5 J.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2: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T. McCarthy (Trans.) Boston, Massachusetts: Beacon Press.Habermas,1987, p.335. 6 顧忠華 溝通行動理論與系統理論 中國社會學刊 1990年14期 頁195 7 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頁11-12 8 J. Habermas, Theory and Practice. Trans. John Viertel. Boston: Beacon Press.Habermas,1973, p.3.

當代溝通的困境與教育中溝通理性之重建 31 有意識形態性的 因為它並不具有一種只顯現為掩蔽利益實現的不透明 的力量 另一方面 它作為今日占統治地位的 更細緻的背景意識形態 Hintergrundideologie 使科學成了比舊的意識形態類型更難以抗拒 的 更具深遠影響的偶像 9 技術統治正是緣於其非意識形態的透明性和細緻背景性力量讓當代人們 無從抗拒 因此 系統 領域主要就是由工具理性行為主導 哈伯馬斯將以 權力和金錢為媒介的政治和經濟系統作為它的基礎 而將系統與工具理性行為 連接成一個整體即資本主義的發展 而且這種工具理性正不斷擴張甚至侵犯了 生活世界領域 這裡 哈伯馬斯深刻揭示了科技理性對人進行控制的表現形 式 這種科學主義與客觀主義甚至進一步演變為 科學的政治觀 所謂的科 學的政治觀指的是 科學知識能夠客觀地解決一切政治問題和道德問題 科學 主義和科學的政治觀 實質上就是科技理性開始毫無限制地僭越到政治系統並 進而侵入生活世界的具體表現 社會的 生活世界 原本是由溝通行為主導的 哈伯馬斯提出的溝通行為包括文化傳播及再生產 社會一體化及社會化 人們 的共同目標是共同的社會整合 生活世界是人們進行日常溝通的基本結構 10 哈伯馬斯認為人類社會的環境可分為三個部分 外部自然 客觀世界 社會系統 社會世界 內部自然 主觀世界 11 社會系統 的出現是社 會用符號把自己與其環境區分開來 而同時與客觀世界及主觀世界發生關係的 過程 人們在生產過程中佔用客觀世界 榨取自然資源 並把所釋放的能量轉 化為使用價值 在此 系統 指的便是人類社會對其複雜環境的操控能力逐 漸制度化的表現 而在社會化過程中 系統 佔用了主觀世界 把系統成員變 9 J. Habermas, Technik und Wissenschaft als Ideologie, Frankfurt am Main, 1989 (1968). pp.88-89. 10 J.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2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Trans. T.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1987, pp.332-377. 11 J. Habermas 陳學明譯 合法性危機 台北 時報 1994年 頁120

32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成 能 發 揮 作 用 的 主 體 12 顯 然 哈 伯 馬 斯 所 說 的 生 活 世 界 便 是 主 觀 世 界, 是 系 統 功 能 溝 通 行 動 得 以 運 作 的 視 域 (horizon), 此 視 域 是 一 種 經 由 文 化 傳 遞 被 語 言 組 織 並 且 再 現 出 來 的 各 種 詮 釋 模 型 13 從 視 域 的 角 度 來 說, 在 生 活 世 界 中 有 兩 個 最 重 要 的 元 素, 即 文 化 與 語 言, 文 化 是 意 義 的 來 源, 而 語 言 則 是 意 義 得 以 實 踐 的 規 則 ; 文 化 與 語 言 是 社 會 成 員 間 用 以 相 互 瞭 解 的 媒 介 ; 亦 即, 透 過 語 言 的 言 說 活 動, 不 同 的 主 體 對 特 定 情 境 所 擁 有 的 共 同 認 定, 便 是 交 織 在 生 活 世 界 之 中 生 活 世 界 可 理 解 為 人 類 生 活 於 其 中 的 社 會 文 化 背 景, 一 方 面 它 是 由 溝 通 結 構 而 形 成 的 人 際 關 係 網 絡, 另 一 方 面, 它 也 是 我 們 所 共 享 的 各 種 概 念 與 價 值 觀 但 這 並 不 是 說 一 個 社 會 的 生 活 世 界 是 永 恆 不 變 的, 相 反 的, 生 活 世 界 時 時 在 變 化, 當 我 們 對 生 活 世 界 作 理 論 性 的 反 思 時, 它 便 又 被 察 覺 為 一 個 狀 況 (situation) 而 對 其 作 討 論 與 重 建, 如 此 循 環 往 復, 因 此 它 是 一 個 各 種 價 值 觀 念 與 人 際 關 係 的 不 斷 再 製 ( 生 產 ) 的 世 界, 社 會 的 整 合 與 溝 通 也 因 此 得 以 繼 續 14 我 們 大 致 可 將 哈 伯 馬 斯 所 說 的 系 統 理 解 為 市 場 上 的 經 濟 運 作 和 行 政 機 關, 系 統 之 所 以 會 出 現 原 本 是 每 個 社 會 為 自 己 找 出 了 一 個 提 綱 契 領 的 方 式 來 組 織 處 理 內 外 關 係, 最 後 用 制 度 來 支 配 社 會 各 種 功 能 的 運 作, 對 繁 複 的 社 會 進 行 協 調 和 供 需 但 在 當 代 社 會 裡, 隨 著 社 會 發 展 愈 來 愈 高 度 分 化, 各 個 系 統 都 必 須 有 其 運 作 的 邏 輯, 最 後 制 度 中 的 子 系 統 卻 產 生 了 自 我 操 控 的 運 作 邏 輯, 即 可 以 協 調 各 個 社 會 行 動 間 溝 通 往 來 的 中 心 化 媒 介 ( 如 政 治 系 統 中 的 權 12 J. Habermas, 陳 學 明 譯, 合 法 性 危 機, 台 北, 時 報,1994 年, 頁 16-17 13 J.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2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Trans. T.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1987,p.124 哈 伯 馬 斯 使 用 視 域 (horizon) 一 詞 來 自 詮 釋 學, 其 原 始 字 義 為 地 平 線, 意 即 : 每 個 人 都 是 從 其 歷 史 的 存 在 的 角 度, 展 開 他 的 理 解 活 動, 因 此, 由 歷 史 所 形 成 的 地 平 線, 便 決 定 了 一 個 人 的 理 解 視 野 詮 釋 學 認 為, 每 一 個 學 者 所 提 出 的 觀 點 背 後 都 存 在 其 固 有 視 域, 因 此, 當 讀 者 在 理 解 學 者 的 觀 點 時 就 是 一 種 詮 釋 過 程, 它 就 是 一 種 視 域 的 融 合 (Horizontverschmelzung), 是 學 者 的 文 本 (text) 與 讀 者 (reader) 的 詮 釋 間 持 續 往 返 的 視 域 交 融 14 J.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2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當 代 溝 通 的 困 境 與 教 育 中 溝 通 理 性 之 重 建 33 力 經 濟 系 統 中 的 金 錢 ) 自 行 以 自 己 為 標 準 去 進 行 普 遍 化 的 運 作 15 這 當 然 是 一 種 系 統 的 自 我 膨 脹, 把 它 自 己 變 成 普 遍 的 邏 輯 ; 於 是, 在 哈 伯 馬 斯 看 來, 現 代 社 會 中 的 系 統, 便 成 了 以 非 語 言 的 媒 介, 取 代 具 有 規 範 結 構 的 語 言 溝 通, 進 而 引 導 成 員 的 社 會 行 動 之 制 度 化 運 作 邏 輯, 16 社 會 成 員 的 關 係 逐 漸 地 被 那 些 媒 介 所 介 入 並 宰 制 原 本 在 系 統 領 域 內 就 並 不 重 視 主 體 的 言 語 使 用 與 互 動, 或 達 成 意 義 的 理 解 與 共 識, 特 別 是 在 現 代 高 度 分 化 的 社 會 中, 現 代 社 會 的 系 統 無 不 為 體 現 技 術 性 的 活 動, 它 側 重 以 科 學 化 手 段 具 效 益 且 準 確 地 達 成 目 標 然 而, 生 活 世 界 卻 不 然, 它 依 然 遵 循 著 溝 通 理 性 原 則, 強 調 主 體 之 間 的 討 論 與 反 思 過 程, 側 重 交 往 與 實 踐 性 的 活 動 ; 可 以 這 麼 說, 系 統 體 現 目 的 - 工 具 理 性 行 動, 而 生 活 世 界 當 中 則 體 現 溝 通 理 性 行 動, 它 們 分 別 以 自 然 科 學 知 識 以 及 反 思 性 知 識 作 為 其 認 識 範 疇 的 代 表 17 哈 伯 馬 斯 認 為, 現 代 社 會 的 演 化 狀 況 一 方 面 是 系 統 這 邊 的 複 雜 性 不 斷 地 升 高, 另 一 方 面 則 是 生 活 世 界 為 因 應 這 些 複 雜 性 也 開 始 提 升 其 理 性 化 (rationalization) 18 社 會 的 複 雜 化 導 致 系 統 必 須 不 斷 分 化, 以 致 成 為 自 主 性 的 組 織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 而 後 脫 離 了 與 生 活 世 界 之 語 言 的 連 繫, 而 以 其 它 非 語 言 的 媒 介 ( 如 貨 幣 ), 作 為 系 統 自 行 運 作 的 機 制 這 使 得 社 會 中 的 活 動 往 來 大 量 地 與 規 範 價 值 脫 離, 而 成 為 由 工 具 理 性 所 引 導 的 經 濟 與 行 政 活 動 於 是 生 活 世 界 也 被 系 統 所 入 侵, 開 始 不 斷 地 朝 向 工 具 理 性 的 方 向 發 展, 最 後 導 致 生 活 世 界 被 系 統 化 了 19 Functionalist Reason. Trans. T.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1987,pp.133-134. 15 J.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2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Trans. T.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1987,pp.156-157. 16 簡 妙 如, 系 統 或 生 活 世 界? 從 大 眾 傳 播 媒 體 的 社 會 角 色 再 論 哈 伯 瑪 斯 的 系 統 與 生 活 世 界, 發 表 於 1998 年 中 華 傳 播 學 會, 台 北, 深 坑 引 自 ccs.nccu.edu.tw/upload_files/history _PAPER_FILES/951 17 J. Habermas, J.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ciety. Boston: Beacon Press.1979. 18 J.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2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Trans. T.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1987,p.153. 19 J.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2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34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依 哈 伯 馬 斯, 系 統 與 生 活 世 界 的 分 離 原 本 是 社 會 進 步 的 標 誌, 這 種 分 離 有 其 合 理 性, 是 現 代 化 的 必 要 過 程 因 此, 就 哈 伯 馬 斯 來 說, 當 代 社 會 的 危 機 並 不 必 然 表 現 為 系 統 與 生 活 世 界 的 分 離 當 代 社 會 的 真 正 危 機 在 於, 系 統 無 法 遏 止 自 身 的 膨 脹, 日 趨 分 化 和 複 雜 化 的 系 統 肆 意 侵 蝕 干 擾 和 控 制 生 活 世 界, 以 致 讓 社 會 陷 入 了 困 境, 哈 伯 馬 斯 認 為, 理 性 化 是 在 系 統 世 界 和 生 活 世 界 兩 個 層 面 同 時 進 行 的, 而 不 是 韋 伯 認 為 的 只 在 社 會 行 為 領 域 發 生 生 活 世 界 事 關 文 化 社 會 和 人 格 的 再 生 產, 生 活 世 界 的 失 敗 就 導 致 意 義 的 喪 失 和 無 所 適 從 社 會 失 序 沒 有 社 會 共 識 種 種 心 理 疾 病 而 系 統 世 界 就 是 韋 伯 所 說 的 社 會 制 度 的 理 性 化, 它 的 運 作 有 它 自 己 的 邏 輯, 非 個 人 所 能 決 定, 他 說 : 當 次 系 統 ( 經 濟 和 國 家 ) 通 過 媒 介 ( 金 錢 和 權 力 ) 從 被 嵌 入 生 活 世 界 境 域 公 共 機 構 系 統 中 徹 底 分 化 出 來 時, 形 式 上 組 織 起 來 的 行 為 領 域 就 產 生 出 來, 這 些 行 為 領 域 不 再 通 過 相 互 理 解 的 機 制 得 以 整 合, 它 們 脫 離 生 活 世 界 的 上 下 文 關 係, 凝 結 成 一 個 無 規 範 的 社 會 性 20 這 種 困 境, 用 哈 伯 馬 斯 的 話 說 就 是 生 活 世 界 的 殖 民 化 (colonization of Lifeworld), 它 意 味 著 生 活 世 界 的 社 會 整 合 功 能, 已 轉 變 為 系 統 性 質 的 整 合, 實 踐 問 題 被 誤 認 為 技 術 問 題 21 此 時 私 人 經 濟 生 活 的 自 主 性, 被 市 場 經 濟 消 費 欲 求 所 左 右, 而 公 民 政 治 生 活 的 自 主 性 也 轉 化 為 對 政 府 權 力 的 消 極 盲 從 22 當 前 許 多 社 會 組 織 事 實 上 都 存 在 著 這 個 問 題, 例 如 學 校 運 作, 原 本 應 以 教 學 即 師 生 關 係 為 主 體 的 教 育 社 群, 在 現 代 化 資 訊 化 網 路 化 及 國 際 化 等 發 展 趨 勢 下, 學 校 組 織 不 斷 分 化 下, 最 後 導 致 行 政 肥 大 症, 也 就 是 教 育 行 政 部 門 組 織 越 分 化 越 多 人 員 數 額 越 來 越 龐 大 權 力 與 資 源 越 來 越 集 中, 使 得 原 本 以 教 Functionalist Reason. Trans. T.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1987,pp.154-155. 20 J.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2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Trans. T.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1987,pp.156-172. 21 M. Deflem, Introduction: Law in Habermas s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In Mathieu Deflem(Ed.) Habermas, Modernity and Law. London: Sage, 1996, pp.1-20 22 曾 慶 豹, 哈 伯 瑪 斯, 台 北, 生 智,1998 年, 頁 214

當 代 溝 通 的 困 境 與 教 育 中 溝 通 理 性 之 重 建 35 學 為 主 的 教 育 織 織 到 最 後 轉 變 為 教 育 行 政 主 導 下 的 教 育 困 境 生 活 世 界 的 理 性 化 具 體 表 現 是, 傳 統 價 值 和 生 活 方 式 不 斷 遭 到 挑 戰 批 判 甚 至 是 淘 汰, 取 而 代 之 的 是 人 們 行 為 功 利 化 ; 在 系 統 世 界 的 理 性 化 表 現 則 是, 隨 著 時 代 的 演 進, 系 統 愈 來 愈 複 雜 愈 來 愈 組 織 化, 而 當 科 技 愈 是 先 進 複 雜 職 業 分 工 愈 細, 此 時 個 人 對 系 統 的 控 制 力 及 組 織 的 影 響 愈 來 愈 弱, 組 織 運 作 成 本 也 愈 來 愈 高, 最 後, 系 統 世 界 是 只 能 依 賴 金 錢 和 權 力 來 調 節 事 實 是, 在 現 代 社 會, 系 統 對 生 活 世 界 的 入 侵 和 擠 壓 愈 來 愈 形 嚴 重, 當 系 統 愈 龐 大 強 大, 生 活 世 界 就 愈 蒼 白 無 力 現 如 今 支 配 著 系 統 的 金 錢 和 權 力, 同 時 也 支 配 著 生 活 世 界, 因 此, 生 活 世 界 的 起 心 動 念 言 語 造 作 就 愈 來 愈 喪 失 其 意 義 了 其 次, 系 統 世 界 的 格 式 化 本 質 也 使 得 系 統 的 機 制 滲 透 到 了 文 化 人 文 教 育 等 領 域, 也 就 是 說, 在 這 些 領 域 裡 也 淪 為 權 力 與 金 錢 的 遊 戲, 金 權 機 制 取 代 了 人 類 互 為 主 體 的 機 制, 這 就 是 物 化 在 此 一 意 義 下, 我 們 可 以 說, 當 今 世 界 的 危 機 並 不 是 經 濟 壓 迫 政 治 專 制 和 意 識 形 態 的 束 縛, 而 是 系 統 的 自 我 膨 脹 並 侵 奪 生 活 世 界 滲 入 社 會 的 各 種 關 係, 生 活 世 界 的 本 質 遭 到 侵 蝕 並 由 此 失 去 其 獨 特 的 人 性 價 值, 原 本 活 生 生 的 有 血 有 肉 的 生 活 世 界 被 僵 化 的 系 統 壓 迫 征 服 乃 至 奴 役, 這 是 哈 伯 馬 斯 所 講 的 生 活 世 界 的 殖 民 化 從 人 類 的 溝 通 行 為 來 說, 生 活 世 界 的 殖 民 化 意 味 著 日 益 膨 脹 的 系 統 優 勢 破 壞 了 溝 通 結 構, 意 味 著 市 場 機 制 和 科 層 化 的 權 力 不 斷 侵 蝕 著 那 些 原 本 屬 於 私 人 領 域 和 公 共 空 間 的 非 市 場 和 非 商 品 化 的 活 動, 也 意 味 著 生 活 世 界 的 金 錢 化 和 官 僚 化, 乃 至 變 成 一 種 商 品 和 行 政 管 理 的 關 係 ; 於 是, 當 代 資 本 主 義 社 會 的 異 化 所 呈 現 出 來 的 現 象 就 是 生 活 世 界 的 媒 介 化, 金 錢 和 權 力 作 為 抽 象 的 溝 通 媒 介 取 代 語 言 的 相 互 理 解, 侵 入 到 它 不 該 進 入 的 領 域 這 就 是 晚 期 資 本 主 義 新 形 態 的 異 化 23 在 現 代 資 本 主 義 社 會, 由 於 工 具 理 性 的 片 面 發 展, 理 性 被 等 同 於 目 的 手 段 的 關 係 因 工 具 理 性 而 產 生 的 社 會 支 配 性 思 想 即 是 所 謂 技 術 官 僚 意 識 23 汪 行 福, 新 啟 蒙 辯 證 法 哈 貝 馬 斯 的 現 代 性 理 論, 馬 克 思 主 義 與 現 實 ( 雙 月 刊 ),2005

36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technocratic consciousness), 依 學 者 詮 釋, 技 術 官 僚 意 識 不 同 於 以 往 自 由 資 本 主 義 時 期 自 由 市 場 的 思 想, 自 由 市 場 掩 蓋 階 級 對 立 的 實 質, 而 技 術 官 僚 意 識 則 是 抑 制 生 活 世 界 中 的 道 德 意 識 這 種 支 配 性 社 會 意 識 的 缺 點 是, 一 問 題 本 身 的 合 理 性 成 了 解 決 問 題 在 內 容 上 是 否 正 確 的 判 斷, 最 後 演 變 成 了 對 一 種 解 決 方 法 是 否 正 確 的 判 斷 ; 二 它 將 人 的 一 切 生 活 領 域 和 人 際 關 係 都 納 入 資 本 主 義 官 僚 機 構 的 管 理 範 圍, 完 全 抹 煞 了 人 的 自 由 和 個 體 的 差 異 ; 三 一 個 技 術 官 僚 的 管 理 完 全 建 構 在 效 率 的 基 礎 上, 金 錢 和 權 力 成 為 決 定 性 的 關 鍵 這 種 技 術 官 僚 意 識 的 盛 行 導 致 了 一 連 串 的 惡 果 : 即 善 與 惡 真 與 假 美 與 醜 的 意 義 的 解 體, 判 斷 事 物 標 準 的 模 糊, 以 及 人 與 人 關 係 的 破 壞 如 此, 經 濟 政 治 司 法 教 育 等 行 政 管 理 領 域 形 成 了 各 自 特 有 的 規 則, 並 且 與 固 有 宗 旨 發 生 異 化, 到 頭 來 它 們 越 來 越 深 入 具 體 地 干 預 家 庭 生 活 人 與 人 的 關 係 甚 至 個 人 生 活 領 域, 最 後, 舖 天 蓋 地 的 工 具 化 管 理 和 制 度 更 決 定 了 人 們 的 行 為 規 範 如 此 一 來, 傳 統 那 些 人 與 人 之 間 相 互 協 調 和 理 解 的 價 值 在 全 面 的 外 部 干 預 下 逐 步 流 失, 生 活 世 界 的 合 理 結 構 被 嚴 重 腐 蝕 殆 盡 24 哈 伯 馬 斯 通 過 生 活 世 界 殖 民 化 的 闡 述, 來 揭 示 晚 期 資 本 主 義 文 明 危 機 根 源 在 此, 他 援 引 韋 伯 的 看 法, 認 同 社 會 現 代 化 就 是 社 會 合 理 化 ; 但 是, 他 進 一 步 把 社 會 合 理 化 分 為 生 活 世 界 合 理 化 與 系 統 合 理 化 兩 個 層 面, 前 者 是 指 溝 通 行 為 合 理 化, 後 者 是 指 工 具 理 性 行 為 合 理 化 哈 伯 馬 斯 指 出, 現 代 文 明 的 危 機, 關 鍵 並 不 在 於 現 代 化 或 合 理 化 本 身, 而 是 在 於 現 代 化 的 破 碎 化 合 理 性 的 單 向 度 化, 也 就 是 說, 系 統 與 生 活 世 界 脫 節 並 因 而 造 成 的 生 活 世 界 殖 民 化, 才 是 晚 期 資 本 主 義 文 明 危 機 的 真 正 原 因 25 年 第 4 期, 頁 57 24 楊 立 雄 楊 月 潔, 生 活 世 界 殖 民 化 話 語 商 談 與 福 利 國 家 的 未 來, 人 文 雜 誌, 西 安,2007 年, 頁 179-180 25 王 鳳 才, 如 何 克 服 晚 期 資 本 主 義 文 明 危 機?, 學 習 時 報, 2004 年 8 月 30 日

當 代 溝 通 的 困 境 與 教 育 中 溝 通 理 性 之 重 建 37 參 重 建 生 活 世 界 系 統 與 生 活 世 界 脫 節 造 成 的 生 活 世 界 殖 民 化, 因 此, 哈 伯 馬 斯 於 是 提 出 完 整 知 識 之 重 建 來 回 應 現 代 社 會 的 危 機 綜 合 前 面 所 述, 工 具 理 性 所 高 揚 的 科 技 萬 能 的 意 識 型 態 則 使 現 代 社 會 陷 入 合 法 性 危 機 之 中 ; 實 證 主 義 知 識 觀 造 成 自 然 科 學 主 義 的 意 識 型 態, 也 使 社 會 研 究 的 自 然 科 學 化 ; 系 統 的 入 侵 生 活 世 界 造 成 人 的 物 化 (reified), 強 調 客 觀 性 造 成 客 體 宰 制 (object-dominate), 也 造 成 了 生 活 世 界 的 殖 民 化 如 此 的 現 代 性 帶 來 了 晚 期 資 本 主 義 社 會 的 危 機 那 麼 如 何 面 對 被 工 具 理 性 宰 制 的 人 類 思 維? 如 何 回 應 實 證 主 義 充 塞 的 世 界? 如 何 看 待 一 個 被 殖 民 化 的 生 活 世 界 呢? 假 如 批 判 理 論 只 是 為 了 批 判 而 批 判, 為 了 否 定 而 否 定, 那 麼 到 了 最 後 不 是 淪 為 虛 無 主 義 嗎? 當 然 不 是, 社 會 批 判 理 論 者 乃 是 透 過 批 判 當 代 社 會 企 圖 重 建 一 個 完 整 的 知 識 世 界 完 整 的 生 活 世 界 哈 伯 馬 斯 指 出, 一 切 科 學 認 識 都 是 以 興 趣 (Interests) 為 前 提 的, 認 識 關 係 就 是 興 趣 關 係 興 趣 與 認 識 是 不 可 分 割 的, 興 趣 滲 透 在 認 識 過 程 中, 認 識 活 動 本 身 內 含 著 價 值 取 向 和 價 值 判 斷 哈 伯 馬 斯 強 調, 主 體 的 認 識 興 趣 決 定 了 其 科 學 活 動, 而 每 一 種 科 學 活 動 又 反 映 著 特 定 的 認 識 興 趣 在 此, 哈 伯 馬 斯 沿 著 笛 卡 兒 - 康 德 - 黑 格 爾 - 馬 克 思 - 之 批 判 傳 統, 進 行 全 面 的 人 ( 而 非 片 段 的 人 ) 知 識 完 整 之 重 建, 彰 顯 人 的 社 會 實 踐 意 義 26 哈 伯 馬 斯 依 人 類 勞 動 互 動 權 力 分 配 三 種 生 存 最 基 本 興 趣, 分 別 是 實 證 知 識 詮 釋 知 識 和 社 會 批 判 的 知 識 三 種 各 自 獨 立 而 有 不 可 或 缺 的 知 識 系 統 ; 與 之 相 對 應 的 是, 主 體 認 識 活 動 中 也 存 在 著 三 種 興 趣 : 技 術 興 趣 歷 史 - 詮 釋 興 趣 和 解 放 興 趣 26 Jurgen Habermas,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 A General Perspective. Heinemann,. London, 1972.

38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所 謂 的 技 術 興 趣 是 就 勞 動 的 生 活 要 素 來 說, 由 於 在 人 類 最 原 始 的 社 會 中, 勞 動 具 有 工 具 性 行 動 的 意 義 ( 如 捕 魚 採 集 食 物 ), 因 此 工 具 性 行 動 所 關 心 的 是 如 何 以 最 少 的 勞 動 以 獲 致 最 大 的 收 穫 所 以 如 何 控 制 和 預 測 不 部 世 界 就 變 成 人 類 共 同 的 要 求, 而 這 種 關 心 喜 好 即 為 技 術 興 趣, 其 引 發 的 就 是 經 驗 - 分 析 的 學 科, 目 的 也 在 建 立 最 正 確 最 符 合 規 律 性 法 則 的 資 訊 或 知 識 所 謂 的 歷 史 - 詮 釋 興 趣 是 由 語 言 的 生 活 要 素 所 衍 生 而 來 的 是 在 溝 通 行 動 中, 透 過 互 為 主 體 的 了 解 所 形 成 的 實 踐 的 興 趣 它 是 歷 史 - 詮 釋 性 學 科 成 立 的 基 礎, 目 的 也 就 在 於 對 人 類 典 章 文 物 制 度 的 解 釋 或 說 明, 其 命 題 的 效 度 即 在 於 互 為 主 體 的 理 解, 和 其 視 否 具 理 解 的 開 放 性 而 定 27 所 謂 的 解 放 的 興 趣 是 從 前 面 兩 者 興 趣 衍 生 而 來 的, 它 成 為 人 們 生 活 要 件 之 一, 也 就 是 權 力 的 面 向 ; 解 放 的 興 趣 一 方 面 批 判 進 入 人 類 社 會 行 動 中 產 生 扭 曲 的 溝 通 方 式 ; 另 一 方 面, 解 放 的 興 趣 也 是 一 種 要 求 自 主 和 負 責 的 意 志, 它 致 力 克 服 此 扭 曲 的 溝 通 形 式, 使 個 人 或 社 會 得 以 解 放 此 即 解 放 的 興 趣, 它 可 以 克 服 錯 誤 的 意 識 型 態 和 僵 化 的 權 力 支 配, 讓 人 朝 向 反 省 和 批 判, 目 的 也 在 於 自 我 或 社 會 的 解 放 28 依 哈 伯 馬 斯, 在 這 三 種 興 趣 底 下 人 類 發 展 出 來 並 形 成 了 三 種 科 學 形 態 : 自 然 科 學 文 化 科 學 和 批 判 的 社 會 科 學 29 在 此, 哈 伯 馬 斯 以 人 類 的 社 會 文 化 為 根 據, 發 展 出 一 個 浩 瀚 的 知 識 論 架 構, 用 以 徹 底 反 省 知 識 的 問 題, 並 批 判 實 證 論 的 思 潮, 他 稱 之 為 認 知 興 趣 (cognitive interest) 或 知 識 構 成 的 興 趣 (knowledge-constitutive interest) 30 27 Jurgen Habermas,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 A General Perspective. Heinemann,. London, 1972. 28 黃 瑞 祺, 批 判 社 會 學, 台 北, 三 民,1996 年, 頁 171 王 佩 君, 淺 談 哈 伯 馬 斯 的 溝 通 理 論, 網 路 社 會 學 通 訊 期 刊,2004 年 第 41 期 www.nhu.edu.tw/~society/e-j/41/41-21.htm 29 30 黃 瑞 祺, 批 判 社 會 學, 台 北, 三 民,1996 年, 頁 171 吳 坤 銓, 哈 伯 馬 斯 與 學 校 教 育, 教 師 之 友 1997 年 第 38 期, 頁 9-13

當 代 溝 通 的 困 境 與 教 育 中 溝 通 理 性 之 重 建 39 技 術 興 趣 是 人 們 使 用 現 代 科 技 佔 有 或 支 配 外 部 世 界 的 傾 向, 其 目 的 是 人 類 擺 脫 自 然 界 的 控 制, 完 全 讓 人 類 從 自 然 界 的 盲 目 統 治 中 解 放 出 來, 其 精 神 在 於 控 制 自 然 並 因 此 積 累 客 觀 知 識 歷 史 - 詮 釋 興 趣 則 在 詮 釋 和 深 入 探 討 人 類 本 質 及 發 展 過 程, 目 的 是 將 人 從 頑 強 的 意 識 形 態 中 解 放 出 來 而 解 放 興 趣 是 人 類 對 自 由 獨 立 和 主 體 性 的 興 趣, 其 精 神 是 認 識 自 由 的 條 件, 把 人 類 的 主 體 性 從 權 力 的 束 縛 中 釋 放 出 來 哈 伯 馬 斯 認 為, 上 述 三 類 興 趣 都 是 在 勞 動 溝 通 和 權 力 的 三 種 人 類 存 在 的 狀 態 中 產 生 的 在 勞 動 中, 人 對 自 然 實 行 技 術 性 控 制, 從 而 表 現 了 技 術 興 趣 在 溝 通 中, 人 理 解 了 社 會 規 範 道 德 及 相 關 問 題 的 重 要 性, 理 解 了 歷 史 及 工 們 自 身, 從 而 表 現 了 歷 史 的 詮 釋 興 趣 在 自 由 和 權 力 的 追 求 中, 人 類 憧 憬 著 公 正, 對 種 種 不 對 稱 的 權 力 關 係 予 以 反 思 和 揭 露, 從 而 表 現 了 解 放 興 趣 在 技 術 興 趣 的 趨 動 下, 人 類 的 自 然 科 學 研 究 有 著 大 幅 的 進 展, 當 代 社 會 中, 它 表 現 為 一 種 對 自 然 和 客 觀 知 識 的 探 索 它 企 圖 在 理 論 上 讓 研 究 外 部 現 象 客 觀 化, 甚 至 進 一 步 去 預 測 行 為 特 別 是 在 近 代 伊 始, 自 然 科 學 對 人 類 社 會 的 發 展 發 揮 了 極 大 的 促 進 作 用, 這 種 發 展 自 然 也 被 轉 移 到 社 會 行 為 的 研 究 然 而, 任 何 社 會 行 為 都 是 在 一 定 的 歷 史 關 係 中 發 生 的, 它 原 本 就 隱 含 了 主 觀 的 造 作 和 意 義 的 創 化, 在 這 方 面, 自 然 科 學 是 回 法 回 應 的, 而 這 正 是 文 化 科 學 的 特 質 ; 文 化 科 學 強 調, 要 真 正 了 解 主 義 的 造 作 和 意 義 的 創 化, 只 有 把 放 在 它 所 發 生 的 特 定 歷 史 脈 絡 中 ; 在 此, 文 化 科 學 正 是 表 現 了 歷 史 - 詮 釋 興 趣, 歷 史 - 詮 釋 興 趣 也 為 文 化 科 學 提 供 了 源 源 不 絕 的 動 力 ; 此 外, 相 應 於 解 放 興 趣 並 因 此 而 發 展 起 來 的 是 批 判 的 社 會 科 學, 批 判 的 社 會 科 學 的 理 想 是, 企 圖 擺 脫 人 際 中 內 外 限 制 的 自 由 的 交 往 關 係 並 且 達 成 一 種 普 遍 的 沒 有 壓 制 的 共 識 哈 伯 馬 斯 認 為, 在 晚 期 資 本 主 義 社 會 裡, 在 技 術 興 趣 宰 制 下 的 自 然 科 學, 尤 其 是 科 學 技 術, 已 被 統 治 階 級 所 濫 用, 而 那 種 根 植 於 歷 史 - 詮 釋 興 趣 的 交 往 關 係, 也 遭 受 極 大 的 破 壞, 現 實 世 界 是, 獲 得 社 會 共 識 的 途 徑 是 少 數 掌 握 著 政 治 和 經 濟 大 權 的 人 在 操 弄 面 對 這 種 形 勢, 只 在 提 倡 並 發 展 解 放 興 趣 主 導 下 的 批 判 的 社 會 科 學,

40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才 能 使 人 類 擺 脫 物 質 短 缺 和 人 際 關 係 的 種 種 衝 突 與 對 立 31 因 此, 在 哈 伯 馬 斯 看 來, 人 類 社 會 理 想 生 活 要 同 時 分 別 培 養 工 具 理 性 溝 通 理 性 批 判 理 性 等 三 種 不 同 的 理 性, 人 才 可 能 是 完 整 的 人, 人 的 知 識 才 可 能 是 全 面 的 知 識 在 此, 哈 伯 馬 斯 的 知 識 論 似 乎 提 供 了 一 個 全 新 的 視 野, 超 越 了 我 們 過 去 對 知 識 的 瞭 解, 它 的 貢 獻 在 於 實 證 與 反 實 證 之 外, 提 供 第 三 種 知 識 的 可 能, 它 可 以 處 理 社 會 中 因 權 力 引 發 的 扭 曲 及 問 題, 讓 人 在 權 力 不 均 衡 而 產 生 的 複 雜 社 會 問 題 表 象 中 找 到 出 口 人 如 果 能 兼 具 這 三 種 知 識, 面 對 不 同 的 問 題 以 不 同 的 知 識 來 回 應, 才 可 能 完 成 理 想 的 社 會 生 活, 成 為 現 代 生 活 中 全 面 性 的 人 32 那 麼, 如 何 成 為 一 個 現 代 生 活 中 全 面 性 的 人? 按 哈 伯 馬 斯, 要 成 為 一 個 全 面 性 的 人, 就 必 須 重 建 一 個 整 全 的 生 活 世 界, 哈 伯 馬 斯 認 為, 而 我 們 的 生 活 世 界 又 被 系 統 所 扭 曲 了, 所 以 唯 有 透 過 人 類 溝 通 理 性 的 重 建 與 理 想 言 談 情 境 (Ideal speech situation) 的 確 立, 才 能 消 解 意 識 型 態 的 問 題, 重 建 我 們 的 生 活 世 界 在 此, 哈 伯 馬 斯 把 意 識 形 態 視 為 一 套 因 不 勻 稱 的 權 力 關 係 (asymmetrical relations of power) 所 導 致 的 系 統 扭 曲 的 溝 通 (systematically distorted communication) 一 套 有 關 因 系 統 而 變 形 了 的 社 會 觀 念 33 哈 伯 馬 斯 認 為 意 識 形 態 的 社 會 宰 制 現 象 是 透 過 語 言 而 形 成 的, 當 語 言 淪 為 人 們 藉 以 偏 頗 地 表 達 個 人 或 某 集 團 的 意 見 ( 如 透 過 政 治 宣 傳 大 眾 傳 播 媒 介 文 化 產 業 等 ), 從 而 成 為 壓 抑 別 人 或 其 他 集 團 意 見 的 工 具, 這 種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溝 通 境 況 就 是 一 種 系 統 扭 曲 的 溝 通, 它 對 個 人 的 需 求 和 欲 望 會 造 成 壓 抑 甚 至 形 成 精 神 病, 表 現 在 整 個 社 會 層 面, 就 是 一 種 意 識 形 態 的 社 會 宰 制 現 象 34 31 李 英 明, 哈 伯 馬 斯, 台 北, 東 大 圖 書 公 司,1986 年, 頁 79-80 32 李 英 明, 哈 伯 馬 斯, 台 北, 東 大 圖 書 公 司,1986 年, 頁 80 33 李 英 明, 哈 伯 馬 斯, 台 北, 東 大 圖 書 公 司,1986 年, 頁 80 96

當 代 溝 通 的 困 境 與 教 育 中 溝 通 理 性 之 重 建 41 肆 理 想 言 談 情 境 哈 伯 馬 斯 以 為, 對 於 意 識 形 態 的 批 判 與 消 解, 並 不 是 以 一 套 新 的 意 識 形 態 來 取 代 舊 的 被 視 為 虛 偽 的 意 識 形 態, 而 是 要 肯 定 人 具 有 溝 通 理 性 (communicative reason) 和 溝 通 能 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可 以 進 行 自 我 反 省 並 能 與 別 人 形 成 自 主 和 諧 且 毫 無 宰 制 的 溝 通 情 境, 在 這 種 理 想 言 談 情 境 (ideal speech situations) 下, 對 意 識 形 態 進 行 批 判 與 消 解 35 為 了 解 決 現 代 社 會 的 系 統 扭 曲 的 溝 通, 於 是 哈 伯 馬 斯 致 力 於 溝 通 行 動 理 論 的 建 構 據 哈 伯 馬 斯 的 理 論, 人 類 社 會 語 言 溝 通 的 基 本 單 位 並 不 是 語 句, 而 是 將 語 句 應 用 於 特 定 的 溝 通 情 境, 亦 即 言 談 行 動 (speech act), 這 是 語 言 (language) 與 行 動 (action) 的 統 一 標 準 的 完 整 的 言 談 行 動 包 括 : (1) 意 思 要 素 (illocutionary component): 此 要 素 的 功 用 在 顯 示 說 話 者 說 某 一 句 話 的 確 定 意 涵, 在 言 談 行 動 中, 意 思 要 素 有 著 建 立 並 反 映 人 際 關 係 的 功 能, 它 是 一 種 激 發 促 使 聽 者 依 說 者 的 言 語 來 行 動 的 能 力 36 意 思 要 素 的 能 力 在 言 談 行 動 中 通 常 是 一 些 動 詞, 這 些 動 詞 並 非 在 描 述 或 報 導 現 象, 而 是 在 執 行 某 些 動 作 或 下 達 一 個 指 令 意 思 力 除 了 表 示 它 具 有 作 某 種 行 動 的 性 質, 而 且 還 代 表 言 辭 行 動 可 以 建 構 人 際 關 係 的 能 力 由 此 可 知, 如 果 聽 聞 者 瞭 解 並 接 受 說 者 所 說 的, 說 者 與 聽 聞 者 之 間 的 關 係 就 建 立 起 來 了 (2) 命 題 要 素 (propositional component): 34 35 李 英 明, 哈 伯 馬 斯, 台 北, 東 大 圖 書 公 司,1986 年, 頁 96 李 英 明, 哈 伯 馬 斯, 台 北, 東 大 圖 書 公 司,1986 年, 頁 101-102 36 J. Habermas, On the Pragmatics of Communication, edited by Maeve Cooke, Cambridge: MIT

42 靜 宜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此 是 說 話 者 所 說 的 或 所 傳 達 的 內 容 命 題 要 素 也 可 分 為 說 話 者 所 要 傳 達 的 內 容 即 述 詞 與 指 涉 詞 等 兩 部 分, 指 涉 詞 指 出 說 者 所 要 說 的 人 或 事 物 ; 述 詞 則 述 說 在 指 涉 詞 之 後 所 要 表 達 的 意 思 當 人 們 溝 通 進 行 時, 意 思 要 素 最 先 出 現 藉 以 顯 明 相 互 間 的 人 際 關 係, 不 同 的 角 色 關 係 在 言 談 行 動 中 有 不 同 的 意 思 力, 而 雙 方 也 都 認 同 彼 此 的 溝 通 關 係 時, 隨 之 而 來 的 就 仰 賴 命 題 要 素 傳 達 訊 息 亦 即 一 個 成 功 的 言 談 行 動, 溝 通 雙 方 都 必 須 同 時 在 意 思 要 素 和 命 題 要 素 取 得 同 意 和 理 解, 前 者 是 溝 通 雙 方 互 為 主 體 的 層 次, 後 者 則 是 命 題 內 容 的 層 次, 此 為 言 談 行 動 的 雙 重 結 構 37 由 此 可 知, 有 些 話 主 題 相 同, 但 言 談 的 力 量 不 同, 其 意 思 也 就 大 大 不 同 了, 這 是 因 為, 言 談 行 動 的 意 思 力 並 不 一 定 表 現 在 言 辭 上 面, 它 可 能 隱 含 在 語 調 表 情 或 姿 態 中, 如 果 聽 者 不 能 瞭 解 隱 含 在 說 者 命 題 語 句 中 的 意 思, 那 麼 就 不 可 能 做 出 合 宜 的 反 應 除 此 之 外, 哈 伯 馬 斯 更 指 出, 人 際 溝 通 行 動 之 所 以 臻 至 理 想, 乃 奠 定 在 說 話 者 的 言 談 行 動 符 合 以 下 四 個 有 效 宣 稱 的 前 提 之 上 : 1. 可 理 解 性 宣 稱 (comprehensibility claim), 即 說 話 者 所 說 的 話 語, 必 須 符 合 文 法 規 則, 使 聽 者 可 以 理 解 ; 語 言 世 界 的 意 義 的 詮 釋, 可 以 透 過 翻 譯 解 說 以 澄 清 語 意 可 理 解 性 宣 稱 可 說 是 其 它 三 個 有 效 宣 稱 的 前 提, 也 就 是 說, 言 談 行 動 的 雙 方 應 該 都 可 以 理 解 對 方 的 語 言, 不 論 他 們 所 使 用 的 語 言 有 多 麼 的 不 同, 如 果 任 何 一 方 的 語 言 是 別 人 所 不 能 無 法 理 解 的, 那 麼 溝 通 就 是 無 效 的, 而 其 它 三 個 有 效 宣 稱 也 不 可 能 發 生 然 而, 做 為 一 個 溝 通 者, 在 文 化 經 驗 等 因 素 的 影 響, 往 往 並 不 一 定 能 讓 對 方 了 解 自 己 的 話, 此 時 則 必 須 透 過 解 釋 和 回 饋 等 過 程, 來 對 自 己 的 話 加 以 澄 清 Press 1998. p.8. 37 王 佩 君, 淺 談 哈 伯 馬 斯 批 判 理 論, 網 路 社 會 學 期 刊 第 41 期,2004 年 10 月 15 日 www.nhu.edu.tw /~society/e-j/41/4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