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戰後的高成長 : 電子業 吳聰敏 * 台灣戰後的高經濟成長是由製造業出口擴張所帶動, 一開始是紡織業, 其後是電子業 紡織業是由本土廠商所發展, 電子業發展的起點則是 1960 年代中期美國廠商來台投資設廠 Kenney (2004) 解釋美國消費性電子廠商外移的原因, 本文則

Similar documents
% 食品 紡織 電氣機械 圖 1: 食品, 紡織, 與電氣機械產值占製造業比率 食品 為食品, 飲料, 與煙草 ; 紡織 為纖維與衣類製品 資料來源 : 溝口敏行 (20

?

10 中央銀行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一期民國 98 年 3 月 0.84% 1.73% 25.6% GDP 1.52% 0.44% 29.37% 0.90% 2.18% (4) a b c d e f 壹 前言 2004 (WTI) % 200

臺灣重要經濟變動指標

100 年華僑經濟年鑑 2011 華僑經濟年鑑 IT % % % % % WEF


Microsoft Word - 1.doc

Bairoch, ) (Angus Maddison,1926 ) (Bairoch, 1976, 1981), 1960, , 220, 228 ; , 447, 310, 178 (1993) (1988) Peter Brecke (

穨抗戰前後國民政府國民營劃分原則與公營化台灣日資

- -

Kuznets 1979 Rodrik 2008 Clark,1940 Lewis,1954 Chenery, 1986 Schultz 1956,1975 Dennison YJA

2004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應徵論文摘要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19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2

2

参考3


3 QE3 時 評 ~0.25% Quantitative Easing, QE FED QE 1 3 FED QE1 QE2 QE3 貳 美國推出 QE3 之動機意涵與過去 2 次 QE 措施之主要差異 FED QE MBS

4 5 / /8/21 R.A. Posner 2

學 界 將 台 灣 視 為 發 展 型 國 家 的 原 因, 在 於 台 灣 在 過 去 數 十 年 的 高 度 經 濟 成 長, 以 及 擁 有 良 好 的 政 府 技 術 官 僚 作 為 國 內 產 業 發 展 的 推 手 及 後 盾 (Amsden,1989 Wade,1990) 而 學 者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4D F736F F D20D6D0B9FABAEAB9DBBEADBCC3B7D6CEF6D3EBD4A4B2E2B1A8B8E6A3A C4EAB5DAD2BBBCBEB6C8A3A9B7D6B1A8B8E6CBC4A3BACED2B9FAD5FEB8AED7CAB2FAB8BAD5AEB1EDB3A4C6DAB7E7CFD5D3B0CFECD2F2CBD8B7D6CEF6A3A8B7EBBFA1D0C2A1A2C

J. D. 17 Daniel J. Elazar, American Federalism: A View From the States (New York: Happer & Row, Publishers, 1984), p

瑏 瑠 瑏 瑠

<B169D2B12DB171A5C1B6A1AB48A5F52E706466>

Microsoft Word - 人民公社.doc

目 錄 致 經 營 者 專 家 引 言 研 究 目 的 台 灣 銀 行 業 前 進 中 國 的 動 機 台 灣 銀 行 業 前 進 中 國 的 機 會 台 灣 銀 行 業 前 進 中 國 的 挑 戰 結 論 與 建 議 參 考 文 獻

2016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進出口分析 2016 Analysis of Taiwan Machine Tool & Accessory 放電 雷射 超音波工具機 EDM, Laser machines cutting M/C, etc. 綜合加工機 Machining centers 車床 Lat

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與金融體制

Henry Paulson A Strategic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 /October 2008 http / / www. foreignaffairs. com /articles /63567 /

<4D F736F F D20A661B0ECAE74B2A7AABAA4A4B0EAB941A7F8B0F2C2A6B1D0A87C2E646F63>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Examination Reform Chau-Shiang Yang Abstract In the past, Technological-vocational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台資企業在中國大陸的發展 – 十二五規劃的展望

<4D F736F F D A67EABD720B14DC344325FA4A4B0EAA46AB3B0A7EBB8EAB867C0E7BBD9C3AAA4A7B0CFB0ECAE74B2A7ACE3A8732DB0F5A6E6A6A8AA47B3F8A769AED12E646F63>

臺灣對外貿易的回顧和政策之探討

63 Equifax Experian TransUnion FICO 3 FICO FICO 620 叁 次級房貸歷史淵源 一 次級房貸市場快速擴張的主因 ,

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风险分析

1 摘 要

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启示意义•

Hwang Yang Kipnis Wong 1996 Wong & Salaff 1998 Wank 1996 Bian

HK_Christian_Poverty


Lewis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Marc AZEMA/Fotolia.com

GDP = + + SNA

数量优势下的恐惧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第一章  緒論


205 4 GCC % 5% % 2. 67% 0. % 00mm % % %. 2% ~ 06 60

<4D F736F F D20A8E2A9A4C3F6AB59BB50A8C8A4D3B1A1B6D52DB867C0D9C65BC2492D362D31392D E646F63>


摘要

Demsetz(1982) Bain ( ) : 4 6?? ( 2005) 2004~ (2000) : ; 7 ; ;? (Lenway and Rehbein1991) ( ) ( ) ( 2006) ( 2002) Bain(1956)

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6 4,,,, TFP (,2003),, 90,,,, 2005,, ;,,,,,, (disembodied),,,, (,2003),,,,,, : y = Af ( k, l) : y, k, l, A, : = - -, ( ), ( ),,,,90,,,:,,,,,,,,,,,,,

WTO OEM

~ ~

第壹章 理論的探討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May Arab World Studies No

TVE.doc

社科网-论文在线

Prepare yourself DM DM 21

untitled

GDP % % GDP % % GDP 56% 68%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

M M. 20

% Gorgoroon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 3 :,,,,,,,,,,,, :, 30 9 %, (1994) (The Myth of Asiaπs Miracle),,,,, 1997,,,,, :,,,,, (1994) 1998, 1998,,,,,,, ( ),, :,?,? 3,, :100871, e

ULC ULC ULC ULC 1. 88

.184. 陳 玉 箴 圖 進 行 家 父 長 式 與 公 共 化 的 消 費 管 理, 同 時 設 立 形 同 公 娼 業 的 特 種 酒 家, 將 飲 食 與 情 色 業 分 割 治 理 但 與 此 同 時, 新 的 上 層 階 級 仍 是 宴 席 場 所 的 主 要 消 費 者, 國 家 機

Microsoft PowerPoint - EO17+booklet-+final print+CN.pptx

Microsoft PowerPoint Zhang Guohua.ppt [Compatibility Mode]

穨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2.PDF

227次双周:柯荣柱提要和全文.doc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标题

S&B Industry Inc.Foxconn DK ApS Toyota-Aisin Precision Instruments Foxconn Technology CZ s.r.o. Foxconn Corporation EMEA Arthur Young Kaiser Aluminum

标题

《薪大集:傳統與近代變遷中的中國經濟》p579-p616

<4D F736F F D20D3C3BFB4B2BBBCFBB5C4CAD6D6CEC0EDCDA8D5CD332E646F63>

3 L K Y Y t =A t F L t K t 1 A 1 15~ UN % 65 7% 55

2004 1, 1980,21 %, 13 %,, 2002, GDP 34 %(1) 1 GDP 1 20 :,,,, % % % ( ), , , 1162,65 %, ,,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Chinese oil import policies and reforms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目 前 中 国 石 油 消 费 总 量 已 经 跃 居 世 界 第 二 作 为 一 个 负 责 任 的 大 国, 中 国 正 在 积 极 推 进 能 源 进 口 多 元 化, 鼓 励 替 代

1994 ~ % % 49% 2 GDP 1 2 Rawski GDP 1978 GDP 1978 =

The Trend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24

<B0EAA467A4CEA4BDA640AA76B27A4E6F2E31332E706466>

院 长 寄 语 自 2003 年 创 办 经 济 学 - 数 学 双 学 位 实 验 班 以 来, 一 届 届 优 秀 学 子 在 园 丁 的 辛 勤 栽 培 下 正 如 雨 后 春 笋 般 茁 壮 成 长 我 们 期 待 着 借 助 实 验 班 这 一 创 新 性 教 学 平 台, 把 我 们 实

untitled

1 CAPM CAPM % % Wippern, aGebhardt Lee Swaminathan % 5.10% 4.18% 2 3 1Gebhardt Lee Swa

2

No

Sept Arab World Studies No.5. Paul D. Miller, The Fading Arab Oil Empire, The National Interest, July/August 2012, Number 120, pp. 38-4

中国法学院的法律技能教育短缺

Transcription:

台灣戰後的高成長 : 電子業 吳聰敏 * 2018.5.4 台灣戰後的高經濟成長是由製造業出口擴張所帶動, 一開始是紡織業, 其後是電子業 紡織業是由本土廠商所發展, 電子業發展的起點則是 1960 年代中期美國廠商來台投資設廠 Kenney (2004) 解釋美國消費性電子廠商外移的原因, 本文則分析為何美國與日本廠商選擇來台灣 工廠外移的目的是要降低生產成本, 1960 年代台灣的工資相當低 此外, 台灣於 1950 年代晚期推動匯率與租稅制度改革時, 也放寬外人投資的限制條件, 這也提高國外廠商來台投資的誘因 台灣的經濟規模不大, 要靠國內市場創造高成長幾乎不可能 台灣 1960 年代初期 開始的高成長, 主要是靠民營企業持續的出口擴張, 其中以紡織業與電子業最為重 要 圖 1 比較紡織, 電子, 與食品業的發展 1953 1955 年紡織業產值 ( 附加價值 ) 占 製造業比重曾超過 20%, 但此一時期紡織品僅供內銷, 並無出口 1960 年代初期開 始, 紡織與電氣機械出口金額都增加, 但後者之成長率較高 1 相對的, 食品業的比 重快速下降 1960 1980 年期間, 台灣製造業實質附加價值的年平均成長率是 : 13.85% 2 1960 年, 纖維與衣類製品附加價值占製造業的比率為 14.63%, 1980 年比率為 14.75% 相 對的, 1960 年電氣機械比率為 1.84%, 1980 年上升為 12.02% 3 1980 2000 年期間, 紡 織業的比重下降, 但電氣機械業的比重持續上升 * 台大經濟系 本文為 東アジア高度成長史 ( 日本立教大學, 2017.11.22) 研討會的未完成初稿 作者感謝研討會成員以及輔大經濟系研討會成員的批評與建議 作者也感謝徐開泰協助整理資料 1 在目前國民所得帳的分類裡, 電氣機械 進一步區分為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電腦 電子產 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 以及 電力設備製造業 2 資料來源, 溝口敏行 (2008), 表 5.3, 單純合計法 3 溝口敏行 (2008), 頁 296 297 1

% 50 40 食品 30 20 紡織 電氣機械 10 1951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圖 1: 食品, 紡織, 與電氣機械產值占製造業比率 食品 為食品, 飲料, 與煙草 ; 紡織 為纖維與衣類製品 資料來源 : 溝口敏行 (2008), 統計表 5.2, 頁 296 297 台灣製造業從 1960 年初期開始的高成長持續到 1990 年代晚期, 提升了台灣人民的所得水準與生活品質 那麼, 台灣的電子產業如何發展起來? 官方的說法是 : 除了政府的積極獎勵和輔導, 國內工商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外,... 外資工廠也帶來很大的推動力量 ( 經濟部工業局, 1979, 頁 3) 以上把政府的獎勵和輔導放在前端 但政府政策的貢獻為何? 有些研究文獻也強調產業政策的重要性, 例如, 瞿宛文與安士敦 (2003, 頁 26) 認為, 美國投資者是在 1965 年台灣推出第四個五年經建計畫, 將彩色電視機列為重點扶植項目之後才來台的, 不過, 作者並未提出以上因果關係的証據 此外, 作者也忽略了 1964 年 General Instrument ( 台灣通用器材公司 ) 已開始生產電視機的零組件出口, 而且, 台灣電視機產業的是由黑白而至彩色 如果第四個五年經建計畫對於台灣電子業的發展有幫助, 因果關係也可能是反過來 因為工資低, 外資有意來台投資設廠, 因此, 政府部門的 貢獻 是順水推舟提供協助 事實上, 如果不是台灣的工資低廉, 則除非獎勵政策的效果大到使台灣的生產成本低於日本或其他國家, 否則美國電視機廠商並不會來台設廠 另外一個強調產業政策的研究是 Wade (1990), 他討論台灣電子業初期發展時 ( 頁 93 95), 引述了一些政府政策, 最後說 1966 1971 年期間, 台灣電子業出口每年成長率 58%, 似乎是要說這些政策是造成電子出口擴張的原因 但是, 他也未說明, 為何這些政策會促成外資來台設廠 相對的, Lin (1973, 頁 158) 與 Scott (1979, 頁 358) 認為, 廉價的勞力是出口擴張的主要原因 不過, 在 1960 1970 年代, 全世界有許多國家都有廉價的勞力, 台灣為何能從中脫穎而出? 這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1949 年底, 上海的幾家紡織廠撤退到台灣, 這是台灣戰後紡織業的起點 相對 2

的, 電子產業的發展則是靠美國與日本廠商來台投資設廠, 其中, 美國廠商尤其重 要 從 1960 年代迄今, 台灣電子業的發展迅速, 產品也多樣化 1960 1970 年代的 電子業包括零組件, 收音機與電視機 1980 年代初期 PC 產業大幅成長 ; 1990 年代, 積體電路產業的比重日益上升 本文主要分析 1960 1970 年代的消費性電子產業 的發展 以下第 1 節從美國 1950 60 年代消費性電子業的發展, 說明台灣的電子產品為 何在 1960 年代中期快速成長 其中的關鍵因素是台灣的工資便宜 第 2 節比較日 治時期以來台灣工資的變動, 並說明戰後初期台灣工資低廉的原因 1960 年代, 不 少開發中國家的工資都很低, 為何台灣的低工資能變成國際貿易上的比較利益, 開 始出口擴張? 第 3 節由進口替代的角度, 比較墨西哥與台灣的發展, 回答以上問題 第 4 節的結語 1 台灣消費性電子業 : 1960s 1980s 戰後初期, 台灣有少數的本土家電業廠商, 但產量有限, 主要供島內市場 1950 年 代, 部分國內廠商開始與外國廠商合作 例如, 1953 年大同公司與日本廠商簽約, 製 造電表 4 1962 年, 台灣廠商建隆行與日本松下電器合資, 創立台灣松下電器, 初期 的產品主要供國內市場 5 國外企業來台設廠, 主要目的可能是看好台灣的市場 不過, 台灣本身的市場不 大, 而且, 1950 60 年代台灣的所得水準低, 因此, 此一目標能所能吸引的外資有限 依據 Li (1967, 表 2g, 頁 346) 在 1964 年的調查, 外資在台灣生產的電機產品 (electrical), 國內銷售占總生產額的 85.7% 6 以上是 1964 年的調查, 故應該未包括 1964 年來台設廠的美國 General Instrument 公司 台灣以出口為主的外資工廠, 1964 年的 General Instrument 公司是起 點, 主要生產電子零組件 1.1 電子零組件 二戰之後, 電視機是新興的高科技產品, 高所得國家的需求很大, 美國與歐洲都有 許多廠商投入生產, 市場競爭激烈 1951 年美國有 97 家黑白電視機裝配工廠, 1960 年減為 27 家 1968 年, 美國有 18 公司 (30 家工廠 ) 生產彩色電視, 1976 年減為 12 家 4 Wade (1990), 頁 93 5 台灣松下電器公司 (1983) 6 國內出售金額為 112.8 百萬元新台幣, 出口為 471.220 千美元, 以匯率 40 元計算 作者指出, 日資廠商的產品主要供國內市場, 相對的, 美資工廠的產出有較高比率出口 ( 頁 347) 3

表 1: 美日電子業外資 (1970 年底 ) 美資台日合資廠商員工數主要產品廠商員工數主要產品 General Instrument 8,500 零件 台灣松下 1,800 電視機, 收音機, 零組件 RCA (1967) 2,300 零組件, 半導體, 電視機 三洋電機 1,800 電視機, 收音機, 電阻 Philco-Ford (1964) 1,700 電視機, 收音機, 組件 Mitsumi 1,500 調諧器, 電容, 線圈 Admiral Overseas 1,700 電視機, 調諧器 太陽誘電 1,300 電容 TRW 1,500 零組件, 半導體, 電視機 原田工業 1,100 天線 Zenith (1971) * 說明 : * Zenith 公司與 1971 年來台設廠, 原調查未包含在內, 故無員工數目 Mitsumi 與太陽誘電兩家為日資 資料來源 : 林榮芳 (1972), 表 5 與表 6 ( 工廠減為 15 家 ) 7 市場競爭迫使廠商尋找成本更低的方法 傳統電視機的生產可 分三部分 : 映像管, 零組件, 與組裝 零組件的運輸成本低, 美國廠商嘗試向日本購 買零組件 1950 年代中期, 日本的零組件出口至美國之後, 美國廠商很快就發現, 從日本進 口的零組件不僅價格低, 品質也更佳 美國電視機大廠 Admiral 與 Zenith 從 1963 年開始以 OEM 方式從日本進口零組件 8 美國電視機廠商進口日本的零組件, 對 於美國境內的零組件廠商造成很大的壓力, 他們被迫要降低成本, 否則無法生存 1964 年, General Instrument 來台, 在新店設廠, 生產電視調諧器與偏向軛 9 這 是台灣以出口為主的外資電子業的先峰 通用器材的成功經驗, 帶動後續國外廠 商來台設廠 到了 1966 年 10 月, 台灣共核准 35 家外商, 大部分是生產電子零組件, 少數生產電視機與收錄音機等消費電子產品 10 表 1 是 1970 年底主要的外資電子廠 商 另外一家重要的外資是美國 Zenith 公司, 於 1971 年來台設廠, 因此未列入表 中 以 General Instrument 為例, 至少到 1966 年為止, 該公司生產的零組件, 全部 運銷美國 ( 雋, 1967, 頁 71 72) 美國電子廠商為何來台投資? 戰後初期, 台灣的工資非常低 Hu (1966, 頁 30) 於 1960 年代中期在台灣實地觀察, 發現台灣女工的工資是美國的 1/15, 日本的 1/3, 香港的一半 外資零組件廠商在台灣生產, 成本遠於日本, 因此, 美國廠商來台設廠 之後, 日本的廠商也必須前來, 否則無法競爭 日本廠商在台的外資工廠中, 也有全 部產品外銷的 11 表 1 右邊是台日合資廠商, 其中台灣松下公司的員工數最多 台灣 松下一開始是以台灣國內市場為主, 但後來也開始外銷 不過, 1972 年台灣松下的 7 本小節與下一小節對於 1950 1970 年電視機產業發展之說明, 主要參考 Kenney (2004) 8 Kenney (2004), 頁 89 93 關於 Matsushita 公司如何提升其品質, 請見頁 92 9 蕭峰雄 (1994), 頁 280 284 10 雋 (1967), 頁 71 11 經建會部門計畫處 (1980), 頁 19 4

外銷占台灣電子產品外銷的 1.7% 12 平均而言, 台灣美資工廠的 K/L 比率高於日資工廠 13 表 1 顯示, 到了 1970 年底, 在台的美國與日本外資工廠除了生產零組件之外, 也生產電視機外銷 以美資廠商而言, RCA 與 Zenith 是美國市場上最大的兩家電視機廠商 在美國彩色電視機的市場上, RCA 與 Zenith 是最大的兩家, 1982 年的市占率, 前者約 20.0%, 後者約 19.4% RCA 於 1967 年來台設廠, Zenith 於 1971 年來台設廠 14 1.2 電視機 電視機與收音機的開發, 美國 RCA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公司扮演關 鍵角色 1958 年, 美國司法部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要求 RCA 免費授權 給美國國內廠商生產電視, 為了追求利潤, RCA 往海外尋找付費授權的國外廠商 1960 1968 年期間, RCA 與日本廠商簽訂 105 個收音機與電視機的合約, 價格高低 不一 15 以上的授權合約為 RCA 帶來高額利潤, 但也開啟日本電子廠商進入消費 電子產業的大門 日本於 1962 年開始出口黑白電視機至美國, 1964 年則出口彩色電視機 與電子 零組件的情況相同, 日本的電視機物美價廉, 因此, 美國市場上競爭更為激烈 美國 廠商對付日本產品進口的策略之一是境外生產 (offshore manufacturing) 16 1964 年, Sears 公司找日本 Toshiba 公司代工生產彩色電視, 1965 年又加入 Sharp 公司 17 事實上, 前往海外生產之前, 美國電視機廠商已在美國境內數次移動, 由高工資地 區移動至低工資地區, 以求降低成本 18 電子零組件的特性是重量輕, 因此, 美國廠商從日本與台灣進口零組件, 運輸成 本所占的比率不會太高 相對的, 收音機與電視機的運輸成本較高 但即使加入較 高的運輸成本, 日本電視機在美國市場上仍有競爭力 以運輸成本而言, 台灣到美 國的運輸成本與日本到美國差異不大, 因此, 在電視機的生產上, 台灣比日本更具 有比較利益 日本於 1962 年開始出口黑白電視機至美國, 兩年之後, 台灣也跟進 日本於 1964 年出口彩色電視機至美國, 台灣則是 1969 年 12 朱久華 (1975), 頁 120; 台灣松下電器公司 (1983), 頁 55 13 林榮芳 (1972) 14 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 (1983), 頁 114, 118 15 Kenney (2004), 頁 88 89 16 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 (1983), 頁 513 514 17 Kenney (2004), 頁 90 92 18 見 Cowie (1999) 5

% 100 80 60 40 美國進口占消費比率 日本占進口比率 台灣占進口比率 20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圖 2: 美國彩色電視機進口 出口為數量 台灣占進口比率 指美國進口總數中, 來自台灣的比率 資料來源 : 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 (1983), 頁 116 1970 年, 台灣松下公司首度出口彩色電視機至美國 19 日本與台灣廠商合作的 另一種型態, 是日本廠商找台灣廠商代工 日本廠商接單之後, 購買零件輸入台灣, 由台灣的廠商組裝之後出口 20 因此, 台灣的電視機出口可能美國外資工廠所製造, 也可能是日本外資工廠製造 圖 2 為美國彩色電視機進口量之演變 1967 1976 年期間, 彩色電視機進口占美 國國內市場消費比率呈上升趨勢, 但之後出現下降趨勢, 原因是美國開始管制進 口 1969 年, 台灣開始出口彩色電視機到美國市場, 數量是 22,000 台, 1978 年的增 加為 624,000 台 在 1977 年之前, 日本與台灣幾乎囊括美國彩色電視機的進口 但 同一年開始, 美國對日本電視機輸入美國設限 面對美國的進口設限, 日本把電視機生產移到台灣與南韓 1981 年, 台日韓三 國占美國進口的 83.97% 1979 年, 美國也對台灣設限, 台灣的出口下降, 但 1981 年 為 514,000 台 以 1969 與 1981 頭尾兩年的數量計算, 在以上期間台灣電視機產量年 平均成長率為 41.9% 圖 2 僅呈現彩色電視機的出口 1981 年, 台灣彩色電視機產量為 1,625,870 台, 黑 白電視機產量為 5,248,493 台, 大約是彩電的 3 倍 不過, 彩色電視機的平均價格是 黑白的 4.6 倍, 因此, 彩色電視機的產值高於黑白電視機 21 1962 年, 台灣的電視節目開播, 1963 年, 台灣松下開始生產電視, 主要供應國內 市場 1964 年, 台灣核准 RCA 來台設廠生產電視 彩色電視機部分, 1969 年開始生 產的公司包括 : 台灣松下, 大同 ( 與 Toshiba 合作 ), 聲寶 ( 與 Sharp 合作 ) 新力 ( 台 19 台灣松下電器公司 (1983), 頁 54 20 Tuan (1967), 頁 28; Cowie (1999), 頁 185 21 本文電子產品的數量與價格統計, 1981 年開始取自經濟部統計處, 之前則取自 工業生產統計 年報, 各期 6

日合資, 與 Sony 合作 ) 則於翌年開始生產 22 台灣消費性電子產業的發展, 零組件與成品並重 1976 年, 台灣的電視機與相 關零組件對美國的出口值占美國進口總值的 22.01% 1977 年台灣電子產品銷售額 的結構比, 消費性產品占 49.5%, 電子零組件占 43.4%, 通訊器材占 6.5% 23 1981 年, 視聽電子產品之產值為新台幣 54,611 百萬元, 電子零組件產值為 70,698 百萬元 美國本身的政策也幫助台灣電子業的發展 首先, US tariff provision 807 鼓勵 美國廠商到境外生產 24 其次, 1970 年美國業者對日本提出反傾銷, 促成日本廠商 計畫來台設廠 25 1977 年, 美國實施 OMAs (Orderly Marketing Agreements) 限制 日本電視機出口到美國的數量, 此舉造成台灣與南韓的電視機出口大幅上升 26 1979 年, 台灣的電子業的固定投資裡, 45% 是來自外資廠商, 而產出的出口比率 為 80% 27 1.3 自製率 1964 年, General Instrument 公司一開始來台設廠生產零組件時, 所有的零件材料 全部進口 台灣早期對許多產品有自製率 (local content rate) 的規定, 但主要針對 成品, 零組件並不在管制範圍 28 自製率是指廠商使用的原物料中, 在本地購買的 比率 雖然無自製率之限制, 外資廠商為了降低成本, 會嘗試向本地廠商採購, 這 是台灣本土零組件廠商發展的契機 Schive (1990, 頁 78) 分析 1970 1980 年代台灣 的外資廠商的自製率, 發現非僑資的外資, 1972 年自製率為 35.84%, 1978 年則超過 50% 圖 3 畫出紡織, 成衣, 與電機與電子 3 個產業的自製率之變化 以上 3 個產業是 1970 年代台灣最重要的民營出口產業 圖中顯示, 1972 1978 年期間, 成衣業的自製 率下降, 紡織業的自製率大約不變, 電機與電子業的比率則上升 這表示外資電子 廠商帶動國內電子零組件產業的興起, 這對於台灣電子產業下一階段的發展 ( 個人 電腦產業 ) 可能有幫助 Spinanger (1984, 頁 79) 使用加工出口區內的廠商計算, 1972 年的自製率僅 10%, 1979 年上升為 30% 1964 年, 台灣電子產品輸入金額是輸出金額的 2.93 倍, 1969 年, 22 蕭峰雄 (1994), 頁 284 23 經建會部門計畫處 (1980), 頁 18 24 Kenney (2004), 頁 94; 註解 4, 頁 110 Cowie (1999), 頁 95 25 林榮芳 (1972), 頁 175 26 不過, 1979 年 OMA 規定也適用於台灣與南韓 Kenney (2004), 頁 94; 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 (1983), 頁 116 117 27 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 (1983), 頁 128 28 蕭峰雄 (1994), 頁 87 92 7

% 70 60 成衣 50 40 電機與電子 30 20 紡織 10 1972 1975 1978 圖 3: 自製率 1975 與 1979 年不含加工出口區的國外廠商 資料來源 : Schive (1990), 頁 75 輸出大於輸入, 表示電子產品所需零組件越來越多是由國內生產 29 到了 1973 年, 輸入占輸出的比率是 56.2% 劉敏誠 (1972, 頁 64) 指出, 電子工業每輸出 1 元, 本地原材料與工繳費約 0.3 元 2 工資與比較利益 美國 Zenith 公司在 1977 年的公司年報裡說明, 公司把彩色電視機的電路板與機體組裝外移到台灣與墨西哥的工廠, 每台成本可減少 10 15 美元 30 1971 年, Zenith 19 吋電視的直接勞力成本 (direct labor cost) 是 18 美元, 到了 1984 年, 海外生產使成本下降為 6 分之 1, 故勞力成本可節省 15 美元, 而電視機的建議零售價格 (suggested retail price) 則是 460 美元 31 雖然成本減少占零售價的比率不高, 但因為市場競爭激烈, 故工廠外移無法避免 相對的, Schreiber (1970, 頁 40) 大約在 1969 1970 年訪問來台的美國電子廠商, 發現低工資是廠商首要的考慮 受訪廠商表示, 電子零組件勞力密集產業, 重量輕, 運輸成本不高, 因此, 美國國內電子業者在日本的競爭之下, 工廠必需外移 2.1 工資與勞動品質 前面說明, 1960 年代中期, 台灣的工資大約是美國 1/15 圖 4 比較台灣, 日本, 南韓, 與墨西哥之工資 (hourly compensation) 對美國之比例, 其中, 美國等於 100 1975 年, 台灣工資是美國的 6.27%, 日本的 13.2% 因此, 圖 4 中代表台灣工資比例的線若 29 朱久華 (1975), 頁 119 120 30 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 (1983), 頁 513 31 Kenney (2004), 頁 86 8

140 120 日本 100 80 60 40 20 墨西哥 南韓 台灣 1975 1979 1983 1987 1991 1995 1999 2003 2007 圖 4: 各國製造業工資對美國之比例 說明 : 美國之工資等於 100 資料來源 : https://www.bls. gov/fls/discontinued.htm, 表 1.1 往早期延伸至 1965 年, 大約是水平線 台灣戰後初期的工資為何那麼低? 圖 5 畫出 1905 2000 年期間, 台灣對日本製 造業男性工資之比值 日治時期在 1917 年之前, 台灣的平均薪資高於日本, 之後的 比值一路下滑, 但 1920 年之比值短期上升為 104.6 到了 1937 年, 台灣的製造業工 資是日本的 51.0% 日治初期, 台灣人的人均 GDP 大約只有日本本土的一半, 為何 1917 年以前台灣的工資會高於日本本土? 陳紹馨 (1979, 頁 100 101) 指出, 1920 1940 年期間, 日本本土人口增加率是 30.6%, 台灣則高達 60.4% 在有統計資料的國家與地區, 台灣是人口自然增加率最高的地 方 人口成長率高, 可能是 1920 年代台灣工資率相對下降的主要原因 1937 年, 台 灣的人均 GDP 是日本的 53.5%, 因此, 台灣的工資大約是日本的一半似乎合理 32 日治時期, 台幣與日圓的匯率是 1 比 1 1950 年開始, 兩國的工資比值是先以匯 率換算為美元, 再計算比值, 因此, 工資比值高於受匯率影響 1950 年, 台灣的工資 是日本的 45.5%, 1960 年為 32.5% 但是, 1950 年新台幣對美元匯率是 10.25 元, 1960 年上升為 40.04 元, 但在以上期間, 日圓對美元率都是 360 圓 若 1950 年的工資也是 以匯率 40.04 元換算, 則當年台灣的工資僅為日本的 11.65% 除了工資低之外, 一般認為台灣的勞動品質高 Hu (1966, 頁 30) 訪問 1960 年 代中期台灣美資工廠的管理者, 結論是, 台灣女工學習某項作業, 所需時間是美國 工人的三分之一, 而且做得更好 33 另一個案例是巴西 根據巴西生產線業者的說 法, 巴西女工一般而言手指較粗 ( 相較於台灣女工 ), 因此在電子業生產線上的效率 家 32 台灣日治時期的 GDP 估計, 見吳聰敏 (2017a) 33 另外, 台灣沒有罷工, 這對美國廠商而言, 也是台灣的優勢 作者 1920 年畢業於 MIT, 也是企業 9

%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1905 1915 1925 1935 1945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圖 5: 台灣對日本製造業工資比值 : 1905 2000 說明 : 1940 年以前直接計算比值, 1950 年開始先以匯率換算成美元, 再計算比值 1940 年以前為製造業男性日薪 戰後的原始調查資料主要為月薪資, 日薪乘以 25 即得月薪資 資料來源 : 台灣, 溝口敏行 (2008); 日本, 1957 年之前, 大川一司 (1967); 1958 年開始, http://www.stat.go.jp/english/data/chouki, 表 19-37-a 較低 34 台灣工資低的比較利益是發展勞力密集的產業 1960 1970 年代的紡織業與電子業都是勞力密集產業 Ranis (1979, 表 3.13, 頁 232) 顯示, 1961 年, 食品加工業的 capital/labor ratio 是 74.75, 相對的, 電子業是比值是 26.13, 而紡織業是 44.48 換言之, 台灣電子業在發展初期, 甚至比紡織業更勞力密集 2.2 人口移入與勞動市場 1937 年, 台灣的製造業工資是日本的 51.0%, 但 1960 年降為 32.5% 為何如此? 影響 因素之一可能是 1950 年從中國大陸移入大量人口 不過, 到目前為止, 軍人來台數 目一直沒有官方公布之數字 林桶法 (2009, 頁 336) 比較各種文獻, 認為到 1953 年 為止, 軍隊與平民移入人數大約各 60 萬人 1953 年台灣人口總數約 800 餘萬人, 故 自中國大陸移入之人口約占原有人口的 7 分之一 35 大量人口的移入對於勞動市場產生衝擊 1951 年, 台灣農業產值占 GDP 的比率 是 32.3%, 工業是 21.3% 工業中以糖業最為重要, 紡織業剛開始發展 新式糖廠的砂 糖製造部分是資本密集產業, 而且, 台灣糖業在國際市場上並無比較利益, 36 因此, 戰後初期的糖業無法吸收突然移入的大量人口 34 依據熟悉富士康在中國與巴西的生產線的管理者的訪談 35 目前主計處之國民所得統計, 1953 年期中人口為 8.333 百萬人, 1954 年為 8,645 百萬人 但若依據早期的行政院主計處 (1955, 頁 175), 1953 年底台灣人口 ( 含軍人 ) 總數 9.036 百萬人 此與上述的 1953 年期中的數字差距很大 36 吳聰敏 (2017b) 10

2.0 1.6 1.2 0.8 0.4 1901 1911 1921 1931 1941 1951 1961 1971 1981 1991 圖 6: 農業就業者對耕地面積比值 單位 : 平均每甲耕地面積之農業就業者數目 農業就業者數, 1901 43 年為推估值, 1946 50 年的資料性質與 1951 年開始者不同, 本圖未採用 資料來源 : 溝口敏行 (2008), 頁 242, 288 1950 年代初期, 在進口替代政策下, 台灣發展出紡織業, 但是, 大約到了 1953 年 國內市場已飽和 37 一直要到 1960 年代初期, 台灣的紡織品出口才打開通路 在以 上情況下, 台灣勞動市場可能的演變時, 無法在工業與服務業部門找到工作的人, 似乎只能回到農村 圖 6 畫出農業就業人數對耕地面積比值, 1951 年開始之比值顯著高於 1930 年代 1960 年, 農業就業者人數比 1951 年多 9.2 萬人, 反映 1951 年大量人口移入後, 部分原 在都會區工作不容易找工作, 選擇回到農業部門 但是, 1970 年的農業就業者人數 比 1960 年少 5.5 萬人, 而 1980 年更比 1970 年少 36.1 萬人 38 圖 7 畫出製造業的男女僱用數, 以及男性實質日薪 在不同階段, 負責的統計 機構不同, 調查方法也可能不同, 不過, 1953 1963 是同一資料來源 1961 年, 製造 業女性僱用人數大幅增加, 其中增加最多的是紡織業 不過, 電氣與電子機械業在 1963 1964 也出現巨幅跳升, 反映電子業的發展 圖 7 也畫出製造業男性的實質工 資率, 基期是 1937 年 1960 年, 台灣的實質工資與 1937 1939 年大約相同 3 產業政策 1960 年代, 台灣的工資遠低於美國與日本, 但全世界有許多地方的工資都是如此 為何美國與日本選擇來台灣生產? 根據 Schreiber (1970, 頁 60) 在 1969 70 年對來 台設廠的美國業者之訪問記錄, 美國廠商在面對國外進口產品的競爭時, 被迫到到 世界各地尋找合適的設廠地點, 台灣只是選項之一 37 吳聰敏 (2016b) 38 溝口敏行 (2008), 頁 243 11

200 100 製造業男性僱用數 10 1 製造業女性僱用數 製造業實質日薪 ( 男性 ) 1914 1919 1924 1929 1934 1939 1944 1949 1954 1959 1964 1969 1974 1979 1984 1989 1994 1999 圖 7: 台灣製造業實質工資與僱用數 僱用數單位 : 萬人 資料來源, 僱用人數, 溝口敏行 (2008), 表 2.1 與 3.7 在不同階段, 負責的的統計機構不同, 調查方法也可能不同 1964 1972 年由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勞工統計年報 的男女合計數, 再由 台灣省勞工統計報告 的男女比率拆算 男性實質工資為名目工資除了消費者物價指數, 其中, 1937 至 1958 年是以零售物價指數銜接, 基期為 1937 年 名目工資, 同表 5 零售物價指數, 吳聰敏 (2016a) 表 2: 美國電子廠商在其他國家設廠 國家首年公司 香港 1961 Fairchild, Carter 台灣 1964 General Instrument, Philco-Ford 南韓 1964 Fairchild 新加坡 1968 Fairchild 墨西哥 1968 Fairchild, Transitron 資料來源 : Wilson (1992), 頁 16 表 2 列出最早外移的廠商前往的地區, 其中, Fairchild 很早到香港與南韓, 但未 到台灣來 事實上, 美國 RCA 的工廠於 1960 年代開始外移時, 考慮的地點之一是 墨西哥, 原因不難理解, 墨西哥與美國距離 Fairchild 也在 1968 年前往墨西哥設 廠 但事後看來, 墨西哥在 1960 1970 年代電子業的發展遠不如台灣 3.1 進口替代政策 : 墨西哥 Little, Scitovsky, and Scott (1970, 頁 1) 指出 : In this century, and especially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industri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typically meant import substitution. 1950 年代初期開始, 墨西哥採取進口替代政策 (Import Substitution Industrialization Policy) 台灣在 1950 年開始發展紡織業時, 也是採取進口替代政策, 但到了 12

1950 年代晚期則改弦易轍, 推動出口擴張政策 ( 吳聰敏, 2016b) 相對的, 1950 年中 期電子業的發展, 一開始就是出口導向 對於外資廠商而言, 進口替代的管制政策 會提高生產成本 因此, 墨西哥的進口替代政策等於提高台灣電子業的比較利益 1954 1972 年期間, 墨西哥的人均 GDP 成長率是 3.7%, 文獻稱此期間為 stabilizing development 不過, 墨西哥北邊臨美國邊境地區的經濟並未發展起來, 很多 墨西哥人越過邊境到美國工作 1964 年, 美國廢除 bracero program, 墨西哥人無 法再進入美國工作 1965 年, 墨西哥推出 Border Industrialization Program (BIP), 允許外資與本地資本在邊境設立工廠, 免稅進口材料, 加工後出口 39 BIP 的性質類似台灣的加工出口區, 在此條件下所設立的工廠稱為 maquiladoras 不過, 一直要到 1971 年, maquiladora 工業區的政策才明確 : 外資廠商可以擁有 百分之百股份 相對的, 在墨西哥其他地區, 外資最多只能擁有 49% 的股份 墨西哥政府對 maquiladora 工廠還加入其他限制條件 以美國企業為例, 它若 在 maquiladora 工業區設立子廠, 其產品僅能賣給母公司 40 可能是因為管制政策 (local content rules), 1960 年代墨西哥電子產品的自製率高達 85 98% 41 相對於 墨西哥, 台灣在 1960 年代對於外資的規範寬鬆很多 外資工廠的股份可以百分之 百自行持有, 利潤可以匯出 另外, 企業開始運作的 2 年之後, 不超過投資金額的 15% 可以匯回母公司 42 墨西哥推動 Border Industrial Program (BIP) 之後, 一些美國廠商前來生產零 組件 43 1966 年, 美國廠商 Warwick 設立組裝 12 吋黑白電視機的生產線 到了 1970 年代晚期, 電視機的生產逐漸轉變為以彩色為主 相對於台灣, 墨西哥的優勢是與美國的距離近, 但是, 工資差異仍然是重要因 素 Cowie (1999, 頁 129) 指出, 美國廠商在 1960 年代晚期把黑白電視機交由台灣 廠商生產, 彩色電視機交由墨西哥工廠生產, 原因是前者的組裝需要較多的勞動投 入, 而當時墨西哥的平均薪資是台灣的 3 倍 3.2 匯率與租稅政策 Kenney (2004, 頁 91) 指出, 戰後初期日本電子產業的成功發展有兩個關鍵因素, 有 利的匯率 (favorable exchange rate) 與低工資 以上的說法也適用於台灣, 而且, 台 灣的工資率更低 39 Cowie (1999), 頁 100 126 40 Wilson (1992), 頁 36 37 41 Lowe and Kenney (1999), 頁 1431 42 劉敏誠 (1972); Chen (1974), 頁 134 135 43 Kenney (2004), 頁 96 97; Lowe and Kenney (1999), 頁 1433 1444 13

140 120 100 墨西哥 ( 工業 ) 80 60 PSfrag replacements 40 20 台灣 ( 製造業 )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圖 8: 墨西哥與台灣工資對日本 ( 製造業 ) 比值 說明 : 日本工資等於 100 1975 年開始, 取用 Zamora and Kirchmer (2010) 1960 1974 年, 台灣為製造業日薪 ( 男女合計 ) 墨西哥原始資料為名目工資指數 (1955 = 100), 本圖由 1976 年的工資反推 1960 1975 年的名目工資, 在以上期間, 墨西哥對美國採固定匯率, 12.5 1960 年台灣農業無工資資料, 取 1961 年替代 以上都以匯率換算為美元 資料來源, 台灣 : 溝口敏行 (2008), 表 3.12; 墨西哥, Mitchell (2007), 頁 143 在匯率政策上, 台灣自 1950 年開始嚴格管制匯率與外匯交易 新台幣對美元的 匯率在 1949 年是 5:1, 一直到 1960 年才調整為 40:0 台灣的紡織業雖然在 1950 年代 發展起來 但因為新台幣幣值高估, 因此即使工資低, 產品無法出口 1950 年代晚 期的匯率改革與外銷沖退稅政策, 讓台灣的工資低的比較利益得以發揮力量 44 紡織業大多是本土廠商經營, 電子業則主要靠外資 匯率改革與外銷沖退稅政 策針對紡織業, 因此, 紡織出口於 1960 年代初期即啟動 以外資為主的電子業也同 樣受益 除了匯率單一化, 新台幣貶值, 外銷品沖退稅等政策之外, 1960 年的 獎勵 投資條例 以及 1962 年的 技術合作條例 也提供外資來台投資的租稅誘因 45 最後,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 : 政治是否穩定 政局不穩或者風險高的地區, 廠商 不會把資金投入 美國在 1950 1965 年期間, 對台灣提供龐大的軍事與經濟援助 1958 年的 823 炮戰之後, 一般的評估是中國共產黨攻打台灣的機率變得很低, 這也 讓國外廠商比較來台灣設廠 Gold (1986, 頁 78 79) 指出, 美國廠商來台投資, 美國負責對外援助之機構 AID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在初期可能扮演推手的角 色 美國廠商前往接受美援的國家投資, AID 會當地政府協商, 保障美國企業的利 益不受損 44 Wade (1990, 頁 85 86) 批評 Scott (1979) 對於 進口替代有助於出口擴張 的說法 不過, 吳聰 敏 (2016b) 的分析支持後者的說法 45 台灣松下電器公司 (1983), 頁 11, 19; 劉敏誠 (1972), 頁 70 14

單位 : 千台 16,000 14,000 中國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美國 墨西哥 日本 台灣 南韓 1948 1955 1960 1967 1970 1975 1978 1981 1986 1990 1994 1998 2000 圖 9: 黑白電視機產量 說明 : 美國 1986 與 1990 無資料, 墨西哥 1978 1990 無資料, 南韓 1978 與 1981 無資料 資料來源 : Gao and Tisdell (2004), Table 8 3.3 中國與興起 在勞力密集的產業上, 低工資的國家有比較利益 不過, 產業快速成長後, 出口國的 工資會上升, 比較利益可能逐漸喪失 圖 9 比較台灣, 美國, 與日本等國的黑白電視機產量, 1950 年代中期開始, 電視 機的生產重心由美國移轉至日本, 再移轉至台灣與韓國的情形 台灣於 1964 年開 始生產黑白電視機, 產量 31,055 台, 到了 1975 年, 產量增加為 2,599 千台 1980 年代 初期開始, 台灣黑白電視機產量下降, 中國的產量快速增加 彩色電視機也有類似 的情況 台灣於 1969 年開始出口彩色電視機, 1986 年之後產量逐漸減少, 中國的產 量則快速增加 46 由本文以上分析, 各國電視機產量的相對變動, 反映工資的相對高低 圖 12 為 台灣, 中國, 與墨西哥的小時人工成本 (hourly compensation cost) 之比較 中國 的人工成本僅有 2002 年以後的資料, 2002 年中國的平均工資是台灣的 8.8% 不過, 中國產量快速成長, 工資也快速上升, 2013 年中國的平均工資是台灣的 43.7% 相對於中國, 墨西哥是一個有趣的對比 墨西哥的電子零組件與電視機產業也 在 1960 年代開始發展, 但成長率遠低於台灣 47 但在當時, 墨西哥的工資大約是台 灣的 3 倍, 可能是影響因素之一 1982 年, 墨西哥出現金融危機, 墨西哥大幅貶值 1981 年, 墨西哥對美元匯率 ( 年底 ) 是 0.0262, 1983 年變成 0.1439, 1985 年再貶為 0.3717, 1987 年為 2.2097 48 前面 4 顯示, 1986 年之後墨西哥的工資已低於台灣 因此, 單就 46 朱久華 (1975), 頁 117, Gao and Tisdell (2004), 頁 18 1964 年黑白電視機產量, 見林榮芳 (1972), 頁 173, 原始資料來源, 自由中國之工業 47 Lowe and Kenney (1998, 1999) 48 Gould (1995), 頁 4 15

單位 : 千台 40,000 35,000 30,000 中國 25,000 20,000 15,000 日本 台灣 墨西哥 南韓 10,000 5,000 美國 1956 1964 1967 1970 1974 1981 1986 1990 1994 1998 2000 圖 10: 彩色電視機產量 資料來源 : Gao and Tisdell (2004), Table 9 % 30 25 20 15 10 5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圖 11: 墨西哥出口比率 資料來源 : Kehoe 勞力成本而言, 在電視機生產上墨西哥比台灣更有比較利益 不過, 圖 12 的資料顯示, 1980 年代初期中國改革開放後, 中國的工資應該比墨西哥低 這可能是 1980 年代中期以後, 墨西哥的彩色電視機成長率低於中國的主要原因 4 結語 : 全球化與勞動市場 美國廠商的競爭, 創造了台灣電子產業發展的絕佳機會, 但是, 工廠外移對美國勞動市場造成負面影響 例如, Zenith 公司把彩色電視機工廠外移到墨西哥與台灣, 造成美國境內損失 5,000 個工作機會 49 RCA 公司在 1960 年代中期工廠移至墨西哥與台灣之後, 其在美國境內的主要工廠 (Bloomington, Indiana) 也逐漸沒落 全球化造成資本移動, 工廠移出的地方, 就業機會減少 1960 1980 年代, 外資 49 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 (1983), 頁 117 16

10 8 台灣 6 4 2 墨西哥 中國 1996 1999 2002 2005 2008 2011 2014 圖 12: 小時人工成本 單位 : 美元 資料來源 : BLS, https://www.conference-board.org/ ilcprogram/index.cfm?id=38269 來台設廠, 原因是台灣的工資低 但是,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 其工資比台灣更低, 因此, 台灣的工廠外移到中國去 1960 年代美國勞動市場的困境也開始在台灣出現 台灣的工資上漲之後, 美國廠商再度移動, 由亞洲移墨西哥與美國的邊界 台灣的消費電子產業沒落, 但幸運的是, PC 產業興起 到了 1980 年代, 台灣 PC 產業已經有能力生產個人電腦所需的配件, 包括 : DRAM, monitors, keyboards 等 50 Chandler (2001, 頁 213) 指出, 台灣的電子業在 1980 年代 PC 產業革命後大幅成長 一開始是美國 PC 大廠, 如 IBM, Apple, Compaq, Dell 等, 來台灣採購主機板, monitors, keyboards 等 接下來, 則是台灣廠商開始做 OEM 1974 1975 年, Motorola 關閉美國境內的半導體工廠, 全部移到東南亞 51 換言之, 台灣在 1980 年代初期開始發展 PC 產業, 其模式可能與 1960 年代的消費電子產業 ( 收音機, 電視機, 零組件等 ) 的發展類似 不過, 經過大約 15 年消費性電子產業的發展, 台灣的電子業也累積了資本與技術, 由勞力密集走向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 參考文獻 大川一司 (1967), 物價, 長期經濟統計, 第 8, 東京 : 東洋經濟新報社 台灣松下電器公司 (1983), 台灣松下電器廿年史, 台北 : 台灣松下電器公司 朱久華 (1975), 臺灣之電子工業, 台灣銀行季刊, 26, 112 130 行政院主計處 (1955), 台灣之國民生產與國民所得, 台北 : 行政院主計處 吳聰敏 (2016a), 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 : 1937 1958, 台大經濟系 50 Chandler (2001), 頁 213 51 Lowe and Kenney (1998), 頁 65 17

吳聰敏 (2016b), 從經濟管制到出口擴張 : 台灣 1946-1960, 臺大經濟系 (2017a), 台灣國內生產毛額之估計 : 1905 1950, 臺大經濟系 (2017b), 進口替代與台灣糖業帝國的興衰, 臺大經濟系 林桶法 (2009), 1949 大撤退, 台北 : 聯經 林榮芳 (1972), 臺灣電子工業中之僑外資, 台灣銀行季刊, 22, 172 178 陳紹馨 (1979),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 台北 : 聯經, 93 177 溝口敏行 (2008), アジア長期經濟統計 I: 臺灣, 東京 : 東洋經濟新報社 經建會部門計畫處 (1980), 我國電子工業現狀與評估 ( 上 ) 自由中國之工業, 54, 13 23 經濟部工業局 (1979), 我國電子工業現況與發展, 工業簡訊, 9, 2 10 雋 (1967), 電子工業的挑戰, 今日經濟, 第 4 期, 70 76 劉敏誠 (1972), 臺灣僑外資事業與經濟發展, 台灣銀行季刊, 22, 40 71 蕭峰雄 (1994), 我國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 台北 : 遠東經濟研究顧問社 瞿宛文與安士敦 (2003), 超越後進發展 : 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 台北 : 聯經 Chandler Alfred D., Jr. (2001), Inventing the Electronic Century: The Epic Story of the Consumer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Industri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en, Che-Tong (1974),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Taiwan: A History and Analysis, PhD thesis, The School of Santa Clara. Cowie, Jefferson (1999), Capital Moves: RCA s Seventy-Year Quest for Cheap Labor,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ao, Zhicun and Clem Tisdell (2004), Television Production: Its Changing Global Location, the Product Cycle and China, Working paper, Unviersity of Queensland. Gold, B. Thomas, ed.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M.E. Sharpe, Inc. Gould, David M. (1995), Mexico s Crisis: Looking Back to Assess the Futur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Economic Review, Second Quarter 1995, 49 73. Hu, K.P. (1966), The Growing Electronics Industry on Taiwan, Industry of Free China, 26, 28 33. Kenney, Martin (2004), The Shifting Value Chain: The Television Industry in North America, in Martin Kenney and Richard Florida (eds.), Locating Global Advantage: Industry Dynamic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82 110. Li, Lamp (1967), Private Foreign Investment in Taiwan, General Observations and Some Survey Findings, in China Council on Sino-American Cooperation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ed.), Conferenc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Taipei: China Council on Sino-American Cooperation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323 349. 18

Lin, Ching-yuan (1973), Industrialization in Taiwan, 1946 72, New York: Praeger. Little, Ian M.D., Tibor Scitovsky, and Maurice Scott (1970), Industry and Trade in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we, Nichola and Martin Kenney (1998), To Create an Industry: The Growth of Consumer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 Mexico and Taiwan,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3, 49 73. (1999),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Global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Why Mexico Consumer Electronics Industry Failed, World Development, 27, 1427 1443. Mitchell, B.R. (2007),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 The Americas, 1750 2005, 6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 (1983),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Electronics,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echonology Assessment, U.S. Congress. Ranis, Gustav (1979),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Walter Galenson (ed.),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6 262. Schive, Chi (1990), Foreign Factor, Stanford, CA.: Hoover Press Publication. Schreiber, Jordan C. (1970), U.S. Corporate Investment in Taiwan, New York: Dunellen Publishing. Scott, Maurice (1979), Foreign Trade, in Walter Galenson (ed.),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308 383. Spinanger, Dean (1984), Objectives and Impact of Economic Activity Zones: Some Evidence from Asia,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120, 64 89. Tuan, Kailin (1967),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dustries in Taiwan, Industry of Free China, 27, 26 34. Wade, Robert (1990), Governing the Market, Princeton: Princeton Unversity Press. Wilson, Patricia A. (1992), Exports and Local Development: Mexico s New Maquiladoras,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Zamora, Elizabeth and Jacob Kirchmer (2010), Compensation costs in manufacturing across industries and countries, 1975 2007, Monthly Labor Review, 32 5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