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ilar documents
Chapter 1 選 用 好 的 燜 燒 罐 選 用 好 的 燜 燒 罐 是 做 好 燜 燒 罐 料 理 最 重 要 的 步 驟, 除 了 須 注 意 使 用 的 材 質 是 否 符 合 食 器 使 用 標 準, 也 須 注 意 燜 燒 罐 的 保 溫 效 果, 才 能 安 心 享 用 燜 燒 罐


1-34

Contexture and Decoration: Comparison on various verse constructions and narrative consciousness in different texts of Shui Hu Zhuan Hsu, Li-Fang Abst

李宜涯 元刊五種平話中的道教色彩.PDF


- 91 -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Microsoft Word - 刘平

0ww229-‹1.tpf

20-25%,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35-55

180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1 期 乐 府 诗 集 相 和 歌 辞 相 和 曲 下 陌 上 桑 : 蚕 饥 妾 复 思, 拭 泪 且 提 筐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农 书 齐 民 要 术 中 拭 的 使 用 范 围 很 广, 不 但

, (? - 960) (? - 960), ( ) ; (963),,, ( ) (966),, :, ( ), (975), ( ), ( ) ( , ),, (? ) ( , ),,,,,,

Contents 1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生 代 表 大 会 章 程 2 2 优 秀 毕 业 生 评 选 细 则 7 3 议 事 规 则 8 i


17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 ; (),,,,,,,, 1862,1864 8,,() () () () () () (), :,,,,,,,,,,,,,,,, 95 %,, 1.,,, 20 (1838 ) (1873 ), ( )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59-81

Microsoft Word - 2AF63內文.doc


Microsoft Word 李若鶯.doc

日本清酒精妙绝伦的另一面


文章


(Microsoft Word - \245\376\275\327\244\ )


一 頁 屬 於 臺 灣 的 民 國 史 - 讀 白 先 勇 廖 彥 博 合 著 止 痛 療 傷 : 白 崇 禧 將 軍 與 二 二 八 回 憶 錄 及 報 刊 史 料, 結 合 圖 片 解 說, 重 建 白 氏 自 3 月 17 日 來 臺 至 4 月 2 日 飛 返 南 京 的 具 體 活 動 細



ca ca.834-ca th cent

幻灯片 1

untitled




55-83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 修.doc

Microsoft Word - 18-p0402-c3.doc


David Faure

桂医大研〔2015〕10号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

排版稿.FIT)

标题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专 题 聚 焦 URBAN HIGHLIGHTS HOT ISSUES 老 服 务 的 实 施 主 要 依 靠 市 场 运 营, 在 社 区 和 家 庭 等 场 所 由 中 介 组 织 专 业 机 构 提 供 服 务 三 是 稳 定 可 靠 的 制 度 化 的 多 元 化 的 资 金 投 入 四 是

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03邱敏捷_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刪註).doc


196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十 二 期 Shi-Jing, Shu-Jing and The Teaching of Achieve Virtues: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of Citation of Shi-Jing, Shu-Jing in Wu-

(Microsoft Word \277\372\255Z\260\266.doc)

< D333036B3AFBF432DB1E4ACFCA8712E706466>

BIBLID (2009)27:4 pp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 民國 98 年 12 月 ) * * 147


16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304 吳淑鈿 4 的文化理想其境界比夏氏於唐詩中最推重的孟郊詩更高 第二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所表現的詩歌審美觀念夏氏肯定梅堯臣在詩學上能學唐而有所樹立開拓宋詩新 境他一方面推崇梅詩能開多種境界的平淡一方面強調梅詩開宋詩面目的能鍊和 求生新綜融唐宋開發無窮境界也是夏氏的詩學理想第三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的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4D F736F F D20ABCAADB1A142A5D8BFFDBB50A4A4AD5EBA4BAD6E2E646F63>

68 ( ) 2006,,,,,,,,,, (narrative history),,, [1 ] (P ),,,,,,, [ 2 ] ( P ), ;,,,,,,,,,,,,,, (1917),, 30,,,, :,, ;,,,,, ( ) ( ), :,,,,,,,,,,

Avision

untitled

: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第五章 縮略詞語普及度調查及分析

48 1. (1) (2) A B C.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 Hsu Ko s The Ghost of the Pretty Woma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ovie and the original book Hsin-Li Chiang Ching Kuo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nd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06-07周年報告template.PDF

<4D F736F F D20B6C0AE78B0EDAABAC0B8A740B8D65FA7EBA7BAA54EA4E5BEC7ACE3A873C24FA55AA15E2E646F63>

Microsoft Word - F5.docx

第十号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公告

Microsoft Word - 朗诵诵材.doc

<4D F736F F D20C8CBB8A3D2BDD2A9BCAFCDC5B9C9B7DDB9ABCBBECFEACABDC8A8D2E6B1E4B6AFB1A8B8E6CAE9A3A8CEE4BABAB5B1B4FABFC6BCBCB2FAD2B5BCA

瑏瑡 B ~ 瑏瑡

黑 龙 江 省 哈 尔 滨 市 规 划 局 与 黑 龙 江 汇 丰 实 业 发 展 有 限 公 司 行 政 处 罚 纠 纷 上 诉 案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最 高 人 民 法 院 行 政 判 决 书 (1999) 行 终 字 第 20 号 上 诉 人 ( 原 审 被 告 ) 黑 龙 江 省

Øfi ™‚

标题

 


致 谢 本 论 文 能 得 以 完 成, 首 先 要 感 谢 我 的 导 师 胡 曙 中 教 授 正 是 他 的 悉 心 指 导 和 关 怀 下, 我 才 能 够 最 终 选 定 了 研 究 方 向, 确 定 了 论 文 题 目, 并 逐 步 深 化 了 对 研 究 课 题 的 认 识, 从 而 一

环境指标

人10 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DOC

/ 环 境 与 社 会 / 出 的 特 征 是 形 体 如 刀, 故 刀 凤 和 带 鱼 被 统 称 刀 鱼 ; 而 在 现 代 鱼 类 分 类 学 中, 刀 凤 属 鲱 形 目 鳀 科, 带 鱼 属 鲈 形 目 带 鱼 科, 分 属 两 科 鱼 类 根 据 古 代 民 众 和 现 代 鱼 类 学


标题

西 出 永 昌 无 故 人

1-26

Transcription:

BIBLID 0254-4466(2000)18:1 pp. 237-253 18 1 89 6 237

238

239 1 36 1 22 250 351 4415 353 4426

240 2 36 2 1998 1040-1076

241 3 4 3 1983 4 1991 9

242 25 36 108 108

243 5 6 5 1 1979 3-14 6 1992 300

244 7 8 7 1995 8 1970 24

245 9 9 1987 18

246 10 10 6 302

247 11 11 1989 355

248 12 13 14 12 119 1794 13 1787 14 114 1706

249 15 16 15 1952 281 16 120 1811

250 17 17 1829

251 18 19 20 18 110 19 33 20 1987 228

252 108 21 22 21 1017 22 3 1981 283

253 An Investigation on Tragic Forms in the 70-chapter and 120-chapter Shuihu Zhuan Fu Zhengling Abstract The Shuihu zhuan conveys an anti-society message on a very basic level, and in different times its narrative served as a vehicle for the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anti-society sentiments. The 120-chapter version of the Shuihu zhuan written in the Ming Dynasty continues the zhao an theme of the Southern Song colloquial stories, in which rulers affirm the courage and ability of rebels by offering them amnesty in return for government service. In the 70-chapter version of the Qing Dynasty, Jin Shengtan removed all of the passages dealing with the zhao an theme. In this later version, the values of loyalty and righteousness, which are expressed in more humanistic terms, are embodied solely in the words and deeds of knights-errant existing outside of mainstream society. Affected by the times in which they were written, the 120-chapter and 70- chapter versions of the Shuihu zhuan display differences in structure and tragic motif.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in structure lies in the way the ending is handled. In the 120-chapter version, where the rebels first leave and ultimately return to mainstream society, the tragic motif is imbued with Confucian overtones. In the 70-chapter version, the dissolution of the rebels wildness as they ascend to heaven at the close of the story reveals a Taoist life view. Key Words: Shuihu Zhuan, tragic motif, Jin Shengtan, Confucianism, Tao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