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Similar documents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magic power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96 7 () 124


A Study of Poetry by Huang Tsung-Yi, Writer in Residence at Taiwan during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Reigns Lai Li-Gyan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4D F736F F D205F355FBDD7A16DA4E5A4DFC04AC073A16EA4A4AABAA175B74EB648A176BB50A175A4F1BFB3A176>

<4D F736F F 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106陳怡良.doc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曹美秀.pdf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Microsoft Word - 30期-B人文藝術類-前後.doc

第一章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06

Microsoft Word 王振勳136.doc

Microsoft Word - CGJ6-1-05陳伯軒.doc


<4D F736F F D20342EB9F9ACFCA5C9BDD7A4E5A15DA4E5BB50ADF5A15E2E646F63>

166 (2005.6) ( ) [1] [ 1 ]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顏 鸝 慧 人 社 科 院 / 人 文 藝 術 教 學 中 心 摘 要 飲 茶 的 起 源, 歷 來 眾 說 紛 紜, 根 據 文 獻 資 料 顯 示, 在 唐 代 之 前, 飲 茶 只 是 一 種 區 域 性 的 生 活 風 俗 然 西 漢 時 已 有

西漢晚期以來,儒家思想對社會已有了深入的影響,當時不論士庶,普遍對孝悌之行抱有由衷的敬意。在此背景下,原本存在於大家庭的治家之法,在士人階層發生了深刻而微妙的變化。士人立身以禮、躬行實踐的結果,推動著家庭內的倫理關係趨向於嚴謹規矩。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Painting and poetry are comp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Meinong s Paper Umbrella Painting Abstract Meinong paper umbrellas are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rt for the Hakka peo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4D F736F F 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On the Tea Culture in Verses of the Yuan Dynasty Shu-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 Tang poetry, Sung

Microsoft Word - 103袁光儀.doc


Travel, Exoticism and Archaism: Peng Hui in Kubo Tenzui's Chinese Poetry Lee Chia-Yu Associate Professor,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Department

Microsoft Word - 001封面.doc

Microsoft PowerPoint 頭肩頸穴位舒壓(meili講義)1206.pptx


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180 漢 學 研 究 第 31 卷 第 4 期 一 前 言 河 豚 於 史 載 甚 早, 東 漢 王 充 ( 西 元 年 ) 在 論 衡 裡, 已 將 河 豚 視 為 毒 魚 1 南 北 朝 時 期, 開 始 有 人 把 河 豚 剁 成 魚 醬 供 給 日 常 食 用, 漸 成 老 饕


[1] [2] [ 1] [ 2]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組合 1.pdf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

桃創學報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Microsoft Word - 6_0目錄.doc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Microsoft Word - 05洪淑苓--論黃得時對民間文學與古蹟文化之研究與貢獻.doc

論文封面

明新學報第31期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Microsoft Word - chnInfoPaper6

Microsoft Word - 2 黃州詩景 李妮庭.doc

[1] 350 [1] 1991


正文

102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奝

Microsoft Word v...doc

A Study of the Japanese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Szu-Wei Yang President of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Sheng-Hsien Chen Doctor Candidate, Department

1 引 言 大 陆 与 台 湾 两 地 之 间 的 交 流 与 日 剧 增, 大 量 与 台 湾 有 关 的 信 息 进 入 了 大 陆 居 民 的 生 活 随 着 交 流 的 不 断 深 入, 我 们 发 现 台 湾 国 语 和 我 们 所 使 用 的 普 通 话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别 台

The Six Dynasties to Live in Seclusion the Culture Newly to Change Huang Wei-Lu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National Kaohsiung Nor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續論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33-57

使用單晶片控制百葉窗自動化之研究

Microsoft Word - 09-吳靜宜.doc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untitled

<4D F736F F 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23-46

中 正 歷 史 學 刊 第 十 五 期 The Real Prince Lanling Yan Hao * Abstract Prince Lanling, who is famous of the Battle of Mangshan, was an important general in th


Printing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Grasp the Essence and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of Song publication Cha

1對外華語文詞彙教學的策略研究_第三次印).doc


台灣童謠主題教學運用於幼稚園之研究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

188 一般論文 The Pursuit of Reality in Family Catastrophe and Crystal Boys Hung, San-Hui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entral U

310 日治時期前臺灣醫療發展之探討 逐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臺灣早期醫療的發 臺灣的歷史發展 自明朝時期荷蘭 西班牙 展即是以原始醫療及從中國大陸傳習至臺灣的中 來臺灣發展之後 臺灣的史料記載才逐漸多了起 醫體系為主 而此時期來臺灣之中醫師 其技術 至清朝 從中國大陸移民來臺的人數大量增加 水平

<4D F736F F 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Microsoft Word - 台灣舞獅歷史發展脈絡之探析…全文

01何寄澎.doc

ABSTRACT Wu Garden, which was erected by Wu Famil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 道 光 ) of the Qing dynasty ( 清 朝 )in downtown area of nowada


Transcription: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2012 年 3 月 頁 205-234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陳 金 英 摘 要 宋 代, 是 一 個 茶 風 熾 盛 的 朝 代, 而 代 表 宋 代 的 文 學 體 裁 宋 詞, 正 是 蘊 含 大 量 飲 茶 風 俗 的 重 要 文 獻 然 而 歷 來 研 究 宋 詞 或 研 究 民 俗, 鮮 見 能 予 以 結 合 關 注, 開 發 運 用 作 為 北 宋 文 人 代 表 且 懂 茶 愛 茶 的 蘇 軾, 在 其 詠 茶 詞 中 有 著 豐 富 多 彩 的 北 宋 茶 俗 是 以, 從 民 俗 切 入, 是 研 究 蘇 軾 茶 詞 的 重 要 角 度 ; 從 蘇 軾 茶 詞 出 發, 亦 為 研 究 北 宋 茶 俗 的 重 要 途 徑 因 此, 本 文 結 合 蘇 詞 與 民 俗 的 視 角, 深 入 論 析 蘇 軾 茶 詞 所 反 映 的 北 宋 茶 俗, 期 能 為 學 術 界 盡 點 貢 獻, 進 而 更 豐 富 蘇 詞 與 民 俗 研 究 可 開 拓 的 多 面 向 價 值 本 文 採 詩 詞 互 證 的 研 究 方 法, 分 別 從 點 茶 贈 茶 賜 茶 待 客 鬥 茶 等 習 俗, 析 論 當 時 的 茶 俗 旨 在 呈 現 東 坡 獨 特 的 茶 香 文 化 與 藝 術 品 味, 進 而 領 略 北 宋 飲 茶 文 化 風 俗 的 豐 富 醇 美 關 鍵 詞 : 北 宋 茶 俗 茶 詞 蘇 詞 陳 金 英 : 南 台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中 心 專 任 講 師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候 選 人 E-mail:ginny@mail.stut.edu.tw 投 稿 日 期 2011 年 09 月 20 日, 接 受 日 期 2012 年 02 月 15 日

206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Tea Drinking Custom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 Study of Su s Tea Poems Chen, Jin-Ying Abstract Tea drinking was popular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Song poetry was the important document that contains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tea customs.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ew researches that combine folk tradition or poetry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for further implementation. Su Shi, a famous poet as well as a tea-drinking lov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described a lot of colorful tea-drinking customs in his poems. Further exploration of Su s poems provides a significant perspective on tea-drinking custom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herefore, the paper combines Su s tea poems with the custom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nalyzes Su s tea poems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customs based on his poems during the period. Moreover, this paper hopefully can serve as a constructive reference for academicians, and thus can facilitate the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in Su s poems and folk cultu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ea-drinking customs including tea brewing, inviting guests for tea, tea as gifts from the emperor, tea as gifts for friends, and tea competitions. It is hoped that this research presents Su s unique tea culture and his lifestyle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of tea-drinking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Keywords: tea-drinking custom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ea poems, Su s poems Chen, Jin-Yi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Ph.D. Candidate,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0 7 壹 前 言 民 俗, 是 一 種 傳 承 的 文 化 現 象, 1 是 世 代 積 累 約 定 俗 成 長 久 穩 定 的, 且 為 代 代 相 習 傳 承 的 風 俗 規 範, 形 成 民 眾 共 同 的 生 活 方 式 與 習 慣 2 民 俗 與 文 學 創 作 相 輔 相 成, 有 著 不 可 切 割 緊 密 相 隨 的 依 存 關 係 民 俗 的 形 成, 不 但 源 遠 流 長, 超 越 歷 史 階 段, 同 時 也 融 入 民 眾 生 活 中, 反 映 出 傳 統 社 會 的 文 化 現 象 生 活 樣 貌, 為 文 學 創 作 提 供 了 豐 富 的 沃 土 與 無 限 的 滋 養 ; 同 樣 的, 文 學 創 作 以 其 文 學 載 體, 記 載 著 民 俗 的 文 化 傳 承, 呈 現 出 豐 碩 的 民 俗 活 動 宋 代, 是 一 個 茶 風 熾 盛 的 朝 代, 飲 茶 已 成 為 人 們 日 常 生 活 不 可 缺 少 的 事 物, 上 自 君 王 貴 族 下 至 庶 民 百 姓, 無 不 愛 好 品 茗, 咸 以 品 茗 烹 茶 為 賞 心 樂 事 此 時, 茶 已 是 一 門 生 活 藝 術, 是 文 人 創 作 的 重 要 來 源, 因 而 詠 茶 詩 詞 的 文 學 作 品 蜂 擁 而 出 嗜 茶 懂 茶 且 為 北 宋 文 人 代 表 的 蘇 軾, 在 其 近 百 首 的 詠 茶 詩 詞 作 品 中, 3 閃 爍 著 精 神 文 化 的 光 芒 寄 託 著 生 命 情 懷 的 高 超 流 露 出 生 活 情 趣 的 格 調, 蘇 軾 與 茶, 展 現 的 是 文 人 與 茶 深 度 與 廣 度 的 和 諧 結 合 而 詞 本 身 的 特 點, 比 詩 文 更 能 容 納 民 俗 表 現 民 俗, 吳 熊 和 於 宋 詞 與 民 俗. 序 言 : 2 萬 多 首 宋 詞 中, 與 當 時 民 俗 直 接 間 接 有 關 的, 佔 有 很 大 比 重 4 顯 見 宋 詞 蘊 含 著 大 量 的 民 俗 現 象, 是 民 俗 的 重 要 文 獻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蘇 軾 是 目 前 可 見 首 將 茶 題 材 寫 進 宋 詞 中 的 第 一 人, 雖 然 蘇 軾 茶 詞 作 品 不 多, 但 在 茶 文 學 的 發 展 史 上, 蘇 軾 有 其 開 創 之 功, 顯 現 其 獨 到 的 審 美 眼 光 ; 在 茶 俗 文 化 的 歷 史 上 也 真 實 記 錄 了 北 宋 飲 茶 文 化 的 風 俗, 為 研 究 北 宋 茶 俗 的 文 獻 資 源 之 一 然 而 歷 來 研 究 宋 詞 或 研 究 民 俗, 鮮 見 能 予 以 結 合 關 注, 開 發 運 用 從 民 俗 出 發, 是 研 究 蘇 詞 的 重 1 2 3 4 徐 華 龍 : 泛 民 俗 學 ( 哈 爾 濱 : 黑 龍 江 人 民 出 版 社,2003 年 5 月 ), 頁 144 張 紫 晨 : 中 國 民 俗 與 民 俗 學 : 民 俗 是 創 造 於 民 間, 又 世 代 相 習 傳 承 於 民 間 的 事 象 又 說 : 民 俗 是 一 種 社 會 文 化 現 象, 它 的 產 生 不 拘 於 一 時 一 地, 也 沒 有 固 定 的 模 式, 它 在 各 個 歷 史 階 段 都 可 能 產 生 ( 台 北 : 南 天 書 局, 1995 年 8 月 ), 頁 40 蘇 軾 茶 詩, 筆 者 查 獲 近 80 首, 請 詳 見 拙 作 : 喝 出 來 的 文 化 蘇 軾 茶 詩 管 窺, 高 雄 餐 旅 學 院 通 識 學 刊, 第 四 期, 2008 年 5 月, 頁 38-42 蘇 軾 茶 詞, 筆 者 目 前 查 獲 9 首, 請 詳 見 本 文 表 一 : 蘇 軾 茶 詞 一 覽 表 黃 傑 : 宋 詞 與 民 俗. 序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2005 年 ), 頁 1

208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要 角 度 ; 從 蘇 詞 切 入, 亦 為 研 究 北 宋 民 俗 文 化 的 重 要 途 徑 因 此, 本 文 結 合 蘇 詞 與 民 俗 的 視 角, 主 就 蘇 詞 中 歌 詠 茶 的 詞 篇 作 為 主 要 題 材, 深 入 論 析 蘇 軾 茶 詞 中 的 北 宋 茶 俗, 進 而 更 豐 富 蘇 詞 與 民 俗 研 究 可 開 拓 的 多 面 向 價 值 本 文 以 鄒 同 慶 王 宗 堂 合 著 的 蘇 軾 詞 編 年 校 註 5 為 主 要 文 本, 輔 以 孔 凡 禮 先 生 點 校 的 蘇 軾 詩 集 6 選 詞 原 則, 凡 詞 中 涉 及 到 品 茗 活 動 茶 事 等 相 關 內 容 皆 納 入 討 論 範 圍 7 ; 研 究 方 法 則 採 蘇 軾 茶 詞 茶 詩 互 證 之 法, 從 點 茶 贈 茶 賜 茶 待 客 鬥 茶 等 習 俗, 論 析 當 時 的 飲 茶 風 俗 旨 在 透 顯 蘇 軾 獨 特 的 茶 香 文 化 與 人 生 品 味, 進 一 步 領 略 北 宋 飲 茶 文 化 風 俗 的 豐 富 醇 美 貳 蘇 軾 的 詠 茶 詞 茶 之 尚, 始 於 唐 興 於 宋, 宋 人 之 好 茶, 比 起 唐 人 更 是 有 過 之 而 無 不 及, 中 國 茶 文 化 的 形 成 和 發 展, 到 了 宋 朝 更 為 發 揚 光 大 王 安 石 在 議 茶 法 中 說 夫 茶 之 為 民 用, 等 於 米 鹽, 不 可 一 日 以 無 8 宋 徽 宗 大 觀 茶 論 記 載 : 薦 紳 之 士, 韋 布 之 流, 沐 浴 膏 澤, 薰 陶 德 化, 咸 以 雅 尚 相 推, 從 事 茗 飲 故 近 歲 以 來, 采 擇 之 精, 製 作 之 工, 品 第 之 勝, 烹 點 之 妙, 莫 不 咸 造 其 極 且 天 下 之 士, 厲 志 清 白, 競 為 閑 暇 修 索 之 玩, 莫 不 碎 玉 鏘 金, 啜 英 咀 華, 較 篋 筍 之 精, 爭 鑑 裁 之 妙 ; 雖 否 士 於 此 時, 不 以 蓄 茶 為 羞 可 謂 盛 世 之 清 尚 也 9 文 中 指 出, 從 上 層 階 級 到 平 民 百 姓 皆 以 茗 飲 相 尚, 且 茶 葉 精 品 生 產 迭 出, 飲 茶 技 藝 精 益 求 精, 而 茶 文 化 文 獻 大 量 湧 現, 飲 茶 品 茗 是 一 種 高 雅 之 舉 盛 世 清 尚 可 見, 宋 代 茶 飲 已 普 及 到 日 常 社 會 生 活 的 各 個 角 落, 茶 風 普 遍 盛 行, 已 是 一 種 大 眾 文 化 風 習 5 鄒 同 慶 王 宗 堂 : 蘇 軾 詞 編 年 校 註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2010 年 ) 6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2007 年 4 月 7 筆 者 目 前 查 獲 9 首 的 茶 詞, 請 詳 見 表 一 : 蘇 軾 茶 詞 一 覽 表 8 北 宋 王 安 石 王 臨 川 全 集 卷 70, 收 錄 於 四 部 備 要 集 部, 臨 川 集 冊 三, 中 華 書 局 據 明 刻 本 校 刊, 1962 民, 頁 5 9 宋 趙 佶 : 大 觀 茶 論, 收 錄 於 中 國 歷 代 茶 書 匯 編 校 注 本, 2007 年 3 月, 頁 103-104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0 9 蘇 軾 懂 茶 愛 茶, 茶 之 於 蘇 軾 是 隨 時 不 可 或 缺 的, 睡 醒 要 喝 茶 : 覺 來 烹 石 泉, 紫 筍 發 輕 乳 10 ; 朋 友 相 聚 要 喝 茶 : 新 火 發 茶 乳, 湯 風 散 粥 餳 11 ; 晚 上 辦 事 要 喝 茶 簿 書 鞭 撲 晝 填 委, 煮 茗 燒 粟 宜 宵 征 12 ; 外 出 想 喝 茶 酒 困 路 長 惟 欲 睡, 日 高 人 渴 漫 思 茶 13 ; 連 生 病 還 不 忘 喝 茶 : 病 貪 賜 茗 浮 桐 葉, 老 怯 香 泉 灩 寶 樽 14 ; 甚 且 思 茶 入 夢, 留 有 令 人 讚 賞 稱 奇 的 回 文 詩 - 記 夢 回 文 15 ; 品 茗 似 佳 人 的 情 趣 ; 16 君 不 見 武 夷 溪 邊 粟 粒 芽, 前 丁 後 蔡 相 籠 加 爭 新 買 寵 各 出 意, 今 年 鬥 品 充 官 茶 的 現 實 抨 擊 ; 17 一 眼 吞 江 湖, 萬 象 涵 古 今 的 氣 魄 ; 18 還 從 世 俗 去, 永 與 世 俗 忘 的 超 脫 ; 19 不 管 是 生 活 中 的 情 趣, 還 是 懷 古 諷 今 的 社 會 關 懷, 或 是 精 神 上 的 超 然 自 適, 蘇 軾 與 茶, 正 是 文 人 與 茶 深 度 與 廣 度 和 諧 結 合 的 最 佳 典 範 宋 詞 中 蘊 含 的 兩 宋 民 俗 非 常 豐 富, 20 古 老 的 民 俗 有 些 傳 承 延 續 與 宋 代 生 活 相 融 相 合, 映 照 出 傳 統 社 會 的 生 活, 為 宋 詞 的 創 作 提 供 了 豐 沃 的 土 壤 ; 同 樣 的, 宋 詞 也 記 載 著 豐 富 多 元 的 民 俗 活 動, 為 歷 史 作 最 有 力 的 見 證 宋 詞 到 了 蘇 軾 手 中, 不 僅 自 是 一 家 21, 也 突 破 了 詞 為 豔 科 的 傳 統, 又 擴 大 提 昇 其 題 材 與 內 容, 使 詞 和 詩 歌 一 樣 可 以 10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宿 臨 安 淨 土 寺, 卷 7, 頁 344 11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趙 德 麟 餞 飲 湖 上 舟 中 對 月, 卷 34, 頁 1846 12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次 韻 僧 潛 見 贈, 卷 17, 頁 879 13 鄒 同 慶 王 宗 堂 : 蘇 軾 詞 編 年 校 註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2010 年 ), 頁 235 以 下, 本 文 所 引 之 蘇 軾 茶 詞, 如 出 於 本 書, 為 免 累 贅, 直 接 標 示 頁 碼 於 詞 後 14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次 韻 蔣 穎 叔 錢 穆 父 從 駕 景 靈 宮, 卷 36, 頁 1921 15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記 夢 回 文, 卷 21, 頁 1102 16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次 韻 曹 輔 寄 壑 源 試 焙 新 芽, 卷 32, 頁 1696 17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荔 枝 歎, 卷 39, 頁 2126 18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參 寥 上 人 初 得 智 果 院, 會 者 十 六 人, 分 韻 賦 詩, 軾 得 心 字, 卷 三 一, 頁 1656 19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遊 惠 山 ( 並 敘 ), 卷 18, 頁 944 20 黃 傑 : 宋 詞 與 民 俗. 序,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2005 年, 頁 4 21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文 集. 與 鮮 于 子 駿 三 首. 其 二 : 近 卻 頗 作 小 詞, 雖 無 柳 七 郎 風 味, 亦 自 是 一 家 呵 呵,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4 年 11 月, 頁 1560

210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反 映 社 會 和 人 生, 舉 凡 詠 物 記 事 懷 古 傷 今 言 志 說 理 皆 可 以 詞 表 達, 臻 於 無 意 不 可 入, 無 事 不 可 言 22 的 境 界 北 宋. 胡 寅 題 酒 邊 詞 言 : 及 眉 山 蘇 氏 一 洗 錡 羅 香 澤 之 態, 擺 脫 綢 繆 宛 轉 之 度, 使 人 登 高 望 遠, 舉 首 高 歌, 而 逸 懷 浩 氣 超 然 乎 塵 垢 之 外 23 南 宋. 劉 辰 翁 辛 稼 軒 詞 序 也 說 詞 至 東 坡, 傾 蕩 磊 落, 如 詩 如 文, 如 天 地 奇 觀 24 ; 在 在 見 蘇 軾 對 詞 的 變 創 與 擴 充 就 茶 而 言, 這 日 常 生 活 中 平 淡 無 奇 的 品 飲 題 材, 首 被 蘇 軾 寫 進 詞 中, 閃 爍 著 茶 文 學 與 茶 文 化 的 雙 重 光 芒, 既 富 文 學 美 感 又 見 民 俗 史 料 本 章, 先 彙 整 出 蘇 軾 的 茶 詞, 列 二 表 如 下 : 表 一 蘇 軾 茶 詞 一 覽 表 ( 以 鄒 同 慶 王 宗 堂 的 蘇 軾 詞 編 年 校 註 版 本 為 主 ) 編 詞 牌 號 1 雨 中 花 慢 詞 文 今 歲 花 時 深 院, 盡 日 東 風, 蕩 颺 茶 煙 但 有 綠 苔 芳 草, 柳 絮 榆 錢 聞 道 城 西, 長 廊 古 寺, 甲 第 名 園 有 國 豔 帶 酒, 天 香 染 袂, 為 我 留 連 清 明 過 了, 殘 紅 無 處, 對 此 淚 灑 尊 前 秋 向 晚, 一 枝 何 事, 向 我 依 然 高 會 聊 追 短 景, 清 商 不 暇 餘 妍 不 如 留 取, 十 分 春 態, 付 與 明 年 2 3 望 江 南. 超 然 台 作 浣 溪 沙. 徐 州 藏 春 閣 園 中 ( 簌 簌 衣 巾 落 棗 花 ) 春 未 老, 風 細 柳 斜 斜 試 上 超 然 台 上 看, 半 壕 春 水 一 城 花 煙 雨 暗 千 家 寒 食 後, 酒 醒 卻 咨 嗟 休 對 故 人 思 故 國, 且 將 新 火 試 新 茶 詩 酒 趁 年 華 簌 簌 衣 巾 落 棗 花 村 南 村 北 響 繰 車 牛 衣 古 柳 賣 黃 瓜 酒 困 路 長 惟 欲 睡, 日 高 人 渴 漫 思 茶 敲 門 試 問 野 人 家 ( 續 下 頁 ) 22 清 劉 熙 載 : 藝 概. 卷 四. 詞 曲 概 ( 台 北 : 華 正, 1998 年 ), 頁 108 23 宋 向 子 諲 : 酒 邊 詞, 書 前 有 胡 寅 題 酒 邊 詞, 收 錄 於 宋 六 十 名 家 詞. 第 11 冊 ( 台 北 : 復 華 書 局, 1963 年 6 月 ) 24 宋 劉 辰 翁 : 須 溪 集. 辛 稼 軒 詞 序, 台 北 : 新 文 豐, 1989 年, 卷 6, 頁 108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1 1 編 號 詞 牌 詞 文 4 南 歌 子. 晚 春 日 薄 花 房 綻, 風 和 麥 浪 輕 夜 來 微 雨 洗 郊 坰 正 是 一 年 春 好 近 清 明 已 改 煎 茶 火, 猶 調 入 粥 餳 使 君 高 會 有 餘 清 此 樂 無 聲 無 味 最 難 名 5 西 江 月. 送 建 溪 雙 井 茶 谷 簾 泉 與 勝 之 勝 之, 徐 君 猷 家 後 房, 甚 麗, 自 敘 本 貴 種 也 龍 焙 今 年 絕 品, 谷 簾 自 古 珍 泉 雪 芽 雙 井 散 神 仙 苗 裔 來 從 北 苑 湯 發 雲 腴 釅 白, 盞 浮 花 乳 輕 圓 人 間 誰 敢 更 爭 妍 鬬 取 紅 窗 白 面 6 十 拍 子. 暮 秋 白 酒 新 開 九 醞, 黃 花 已 過 重 陽 身 外 儻 來 都 似 夢, 醉 裏 無 何 即 是 鄉 東 坡 日 月 長 玉 粉 旋 烹 茶 乳, 金 虀 新 擣 橙 香 強 染 霜 髭 扶 翠 袖, 莫 道 狂 夫 不 解 狂 狂 夫 老 更 狂 7 浣 溪 沙. 元 豐 七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四 日, 從 泗 州 劉 倩 叔 遊 南 山 細 雨 斜 風 作 曉 寒 淡 烟 疏 柳 媚 晴 灘 入 淮 清 洛 漸 漫 漫 雪 沫 乳 花 浮 午 琖, 蓼 茸 蒿 筍 試 春 盤 人 間 有 味 是 清 歡 8 行 香 子. 茶 詞 綺 席 纔 終 歡 意 猶 濃 酒 闌 時 高 興 無 窮 共 誇 君 賜, 初 拆 臣 封 看 分 香 餅, 黃 金 縷 密 雲 龍 鬬 贏 一 水, 功 敵 千 鍾 覺 涼 生 兩 腋 清 風 暫 留 紅 袖, 少 卻 紗 籠 放 笙 歌 散, 庭 館 靜, 略 從 容 9 阮 郎 歸 25 歌 停 檀 板 舞 停 鸞 高 陽 飲 興 闌 獸 煙 噴 盡 玉 壺 乾 香 分 小 鳳 團 雪 浪 淺, 露 珠 圓 捧 甌 春 筍 寒 絳 紗 籠 下 躍 金 鞍 歸 時 人 倚 欄 陳 金 英 製 表 25 鄒 同 慶 王 宗 堂 於 蘇 軾 詞 編 年 校 註 以 為 此 詞 應 是 黃 庭 堅 之 作, 歸 於 誤 入 蘇 集 詞, 見 頁 949-950 筆 者 將 其 錄 出, 以 供 參 考

212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表 二 蘇 軾 茶 詞 時 空 紀 年 表 ( 以 鄒 同 慶 王 宗 堂 的 蘇 軾 詞 編 年 校 註 版 本 為 主 ) 詞 作 時 間 / 年 齡 地 點 頁 碼 1 雨 中 花 慢 神 宗 熙 寧 八 年 ( 1075) 密 州 143 40 歲 2 望 江 南. 超 然 台 作 神 宗 熙 寧 九 年 ( 1076) 密 州 164 41 歲 3 浣 溪 沙. 徐 州 藏 春 閣 園 神 宗 元 豐 元 年 中 ( 簌 簌 衣 巾 落 棗 花 ) ( 1078) 徐 州 235 43 歲 4 南 歌 子. 晚 春 神 宗 元 豐 五 年 ( 1082) 黃 州 386 47 歲 5 西 江 月. 送 建 溪 雙 井 神 宗 元 豐 五 年 茶 谷 簾 泉 與 勝 之 勝 ( 1082) 之, 徐 君 猷 家 後 房, 甚 47 歲 黃 州 445 麗, 自 敘 本 貴 種 也 6 十 拍 子. 暮 秋 神 宗 元 豐 六 年 ( 1083) 黃 州 476 48 歲 7 浣 溪 沙. 元 豐 七 年 十 二 神 宗 元 豐 七 年 月 二 十 四 日, 從 泗 州 劉 倩 ( 1084) 泗 州 550 叔 遊 南 山 49 歲 8 行 香 子. 茶 詞 哲 宗 元 祐 四 年 ( 1089) 杭 州 599 54 歲 9 阮 郎 歸 不 詳 不 詳 949 陳 金 英 製 表 綜 合 上 述 二 表 可 知, 蘇 軾 茶 詞 創 作 中 除 阮 郎 歸 時 間 地 點 不 詳 外, 雨 中 花 慢 作 於 神 宗 熙 寧 八 年 ( 40 歲 ), 密 州 任 內, 為 蘇 軾 茶 詞 第 一 首 ; 行 香 子. 茶 詞 完 成 於 哲 宗 元 祐 四 年 ( 54 歲 ), 杭 州 期 間, 乃 蘇 軾 茶 詞 壓 軸 之 作 就 創 作 時 間 而 言, 從 蘇 軾 40 歲 到 54 歲, 長 達 15 年 ; 就 創 作 空 間 而 言, 遍 及 密 州 徐 州 黃 州 泗 州 杭 州 可 見 蘇 軾 茶 詞 創 作 時 空 之 長 之 廣 王 水 照 先 生 認 為 蘇 軾 的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1 3 作 品 是 他 生 活 和 思 想 的 形 象 反 映 26, 王 先 生 打 破 自 然 年 序 的 創 作 分 期, 而 從 蘇 軾 的 生 活 經 歷 劃 分 其 一 生 的 創 作, 王 先 生 言 : 他 ( 蘇 軾 ) 一 生 歷 經 了 北 宋 仁 宗 英 宗 神 宗 哲 宗 徽 宗 五 個 朝 代, 這 是 北 宋 積 貧 積 弱 的 局 勢 逐 漸 形 成, 社 會 危 機 急 劇 發 展 的 時 代, 也 是 統 治 階 級 內 部 政 局 反 復 多 變 黨 爭 此 起 彼 伏 的 時 代 蘇 軾 卷 入 了 這 場 黨 爭, 他 的 一 生 也 就 走 著 坎 坷 不 平 的 道 路 除 了 嘉 佑 治 平 間 初 入 仕 途 時 期 外, 他 兩 次 在 朝 任 職 ( 熙 寧 初 元 佑 初 ) 兩 次 在 外 地 做 官 ( 熙 寧 元 豐 在 杭 密 徐 湖 ; 元 佑 紹 聖 在 杭 穎 揚 定 ) 兩 次 被 貶 ( 黃 州 惠 儋 ), 就 其 主 要 經 歷 而 言, 正 好 經 歷 兩 次 在 朝 外 任 貶 居 的 過 程 27 可 見 東 坡 茶 詞 的 創 作 從 密 州 徐 州 黃 州 泗 州 杭 州, 皆 是 外 任 貶 居 時 期 之 作, 也 由 於 長 期 的 貶 謫 生 活 與 擔 任 地 方 官 員, 使 其 足 跡 遍 佈 大 江 南 北, 其 和 錢 安 道 寄 惠 建 茶 云 : 我 官 於 南 今 幾 時, 嚐 盡 溪 茶 與 山 茗 28 外 任 與 貶 謫 生 活, 反 而 成 就 其 走 訪 茶 鄉 品 嚐 名 茶 的 大 好 機 會, 是 以 其 茶 詞 正 反 映 出 北 宋 飲 茶 風 俗 之 一 斑 綜 上 可 見, 北 宋 普 遍 的 飲 茶 風 俗, 為 蘇 軾 茶 詞 提 供 了 豐 碩 的 養 分, 顯 現 其 歷 史 光 澤 ; 而 蘇 軾 茶 詞, 則 映 現 其 獨 特 的 茶 香 文 化 與 人 生 品 味, 也 流 露 出 北 宋 飲 茶 風 俗 的 風 華 燦 爛 參 蘇 軾 茶 詞 中 的 北 宋 茶 俗 茶 俗 是 一 種 生 活 方 式 的 傳 承, 也 是 一 種 精 神 活 動 的 傳 承 物 質 的 享 受, 精 神 的 愉 悅, 構 成 了 茶 俗 特 質 的 兩 極 29 余 悅 先 生 曾 為 茶 俗 下 一 定 義 : 茶 俗 是 在 長 期 社 會 生 活 中, 逐 漸 形 成 的 以 茶 為 主 題 或 以 茶 為 媒 體 的 風 俗 習 慣 禮 儀, 是 一 定 社 會 政 治 經 濟 文 化 形 態 下 的 產 物, 隨 著 社 會 形 態 的 演 變 而 消 長 變 化 在 不 同 時 代 不 同 地 方 不 同 民 族 不 同 階 層 不 同 行 業, 茶 俗 的 特 點 和 內 容 不 同 因 此, 茶 俗 具 有 地 域 性 社 會 性 繼 承 性 播 布 性 和 自 發 性, 涉 及 社 會 的 經 濟 政 治 信 仰 遊 藝 等 各 個 層 面 30 26 王 水 照 : 蘇 軾 選 集, 台 北 : 萬 卷 樓, 2000 年 9 月, 頁 2 27 同 註 26 28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和 錢 安 道 寄 惠 建 茶, 卷 29 30 11, 頁 529 余 悦 编 著 : 事 茶 淳 俗 前 言,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2008 年 4 月 同 註 29

214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可 見, 茶 俗 與 人 民 生 活 如 影 隨 形 緊 密 相 隨, 且 涉 及 相 當 廣 泛 的 層 面 蘇 詞 中 所 展 現 的 北 宋 茶 俗, 並 非 為 深 埋 地 底 的 化 石, 而 是 留 存 於 現 實 生 活 中, 是 以 結 合 民 俗 與 蘇 詞 的 研 究 視 角, 實 為 考 索 北 宋 茶 俗 的 重 要 途 徑 本 章, 深 入 論 析 蘇 軾 茶 詞, 以 窺 見 北 宋 茶 俗 之 風 貌 茲 從 點 茶 贈 茶 賜 茶 待 客 鬥 茶 等 習 俗 分 論 之 一 雪 沫 乳 花 浮 午 琖 點 茶 茶 俗 茶 飲 方 式, 唐 代 煎 煮, 宋 代 沖 點, 明 代 瀹 泡, 三 代 各 領 特 色, 又 相 因 發 展 明 代 以 後, 瀹 泡 散 狀 條 形 茶 葉 為 今 日 品 茗 的 主 要 技 藝, 然, 宋 代 的 沖 點 法, 在 茶 俗 技 藝 的 發 展 上, 實 居 承 先 啟 後 的 重 要 地 位 點 茶 是 宋 代 的 主 要 飲 茶 方 式, 點 茶 是 將 團 茶 ( 餅 茶 ) 碾 研 成 末 後, 置 於 茶 盞 ( 茶 甌 茶 碗 ), 然 後 邊 持 湯 瓶 注 湯, 邊 以 茶 匙 ( 筯 ) 或 茶 筅 擊 拂 攪 拌 而 後 飲 用 點 茶 極 重 視 茶 湯 的 乳 花 浡 沫, 蘇 軾 茶 詞 中 多 見 此 茶 俗 史 料, 如 西 江 月. 送 建 溪 雙 井 茶 谷 簾 泉 與 勝 之 勝 之, 徐 君 猷 家 後 房, 甚 麗, 自 敘 本 貴 種 也 : 湯 發 雲 腴 釅 白, 盞 浮 花 乳 輕 圓 ( 頁 445); 十 拍 子. 暮 秋 : 玉 粉 旋 烹 茶 乳 ( 頁 476); 浣 溪 沙. 元 豐 七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四 日, 從 泗 州 劉 倩 叔 遊 南 山 : 雪 沫 乳 花 浮 午 琖 ( 頁 550); 阮 郎 歸 : 雪 浪 淺, 露 珠 圓 ( 頁 949) 等, 皆 是 刻 畫 點 茶 時, 湯 花 優 雅 輕 舞 的 茶 姿 茶 形, 是 宋 人 點 茶 時 必 備 的 茶 俗 技 藝 可 見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點 茶 茶 俗, 在 蘇 詞 的 描 繪 中, 充 滿 著 雅 致 高 貴 的 美 感 特 質, 對 北 宋 茶 文 化 有 著 審 美 雅 化 之 影 響 宋 人 點 茶 時, 也 非 常 注 重 點 茶 環 境, 有 所 謂 三 點 三 不 點 點 是 點 茶 所 謂 三 點, 新 茶 甘 泉 潔 器 茶 具 為 一 ; 天 氣 好 為 一 ; 風 流 儒 雅 氣 味 相 投 的 佳 客 為 一 ; 是 為 三 反 之, 茶 不 新 泉 不 甘 器 不 潔, 是 為 一 不 ; 景 色 不 好, 為 一 不 ; 品 茶 者 缺 乏 教 養 舉 止 粗 魯 又 為 一 不 ; 共 為 三 不 31 蘇 軾 詩 作 到 官 病 倦, 未 嘗 會 客, 毛 正 仲 惠 茶, 乃 以 端 午 小 集 石 塔, 戲 作 一 詩 為 謝 云 : 31 劉 昭 瑞 : 中 國 古 代 飲 茶 藝 術, 台 北 : 博 遠 出 版 有 限 公 司, 1992 年, 頁 178-179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1 5 禪 窗 麗 午 景, 蜀 井 出 冰 雪 座 客 皆 可 人, 鼎 器 手 自 潔 釵 候 湯 眼, 魚 蟹 亦 應 快 遂 令 色 香 味, 一 日 備 三 絕 報 君 不 虛 授, 知 我 非 輕 啜 32 此 詩 前 四 句 說 的 是, 在 清 靜 雅 致 的 環 境 下, 窗 外 是 風 和 日 麗 的 天 候, 加 上 甘 冽 的 井 水, 又 是 好 茶 淨 器, 而 且 品 茶 者 可 人 高 雅 是 以, 天 時 地 利 人 和 再 加 上 好 茶, 自 是 快 意 人 生, 享 受 茗 飲 詩 中 充 分 道 出 宋 代 品 茗 的 法 則 三 點 三 不 點 蘇 軾 茶 詞 中 亦 見 宋 人 點 茶 時 對 茗 飲 環 境 的 注 重, 如 雨 中 花 慢 33 : 今 歲 花 時 深 院, 盡 日 東 風, 蕩 颺 茶 煙 但 有 綠 苔 芳 草, 柳 絮 榆 錢 聞 道 城 西, 長 廊 古 寺, 甲 第 名 園 有 國 豔 帶 酒, 天 香 染 袂, 為 我 留 連 ( 頁 143) 雨 中 花 慢 為 蘇 軾 茶 詞 第 一 首, 作 於 神 宗 熙 寧 八 年 ( 1075 年 ) 九 月 蘇 軾 40 歲, 地 點 在 密 州 密 州, 位 於 山 東 半 島, 是 一 處 極 為 偏 僻 荒 涼 之 地, 蘇 軾 於 上 韓 丞 相 論 災 傷 手 實 書 云 : 見 飛 蝗 自 西 北 來, 聲 亂 浙 江 之 淘, 上 翳 日 月, 下 掩 草 木, 遇 其 所 落, 彌 望 蕭 然 34 又 論 河 北 京 東 盜 賊 狀 云 : 臣 所 領 密 州, 自 今 歲 秋 旱, 種 麥 不 得, 直 至 十 月 十 三 日, 方 得 數 寸 雨 雪, 而 地 泠 難 種, 雖 種 不 生, 比 常 年 十 分 中 只 種 得 二 三 若 夏 稅 一 例 不 放, 則 人 戶 必 至 逃 移 尋 常 逃 移, 猶 有 逐 熟 去 處, 今 數 千 里 無 麥, 去 將 安 往, 但 恐 良 民 舉 為 盜 矣 且 天 上 無 雨, 地 下 無 麥, 有 眼 者 共 見, 有 耳 者 共 聞 35 這 貧 瘠 土 地 的 蝗 蟲 與 旱 災, 雖 深 深 困 擾 著 蘇 軾, 但 蘇 軾 不 但 沒 有 退 縮 32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卷 35, 頁 1879 33 雨 中 花 慢, 原 無 慢 字, 據 詞 律 詞 譜 及 龍 本 ( 龍 榆 生 東 坡 樂 府 箋 三 卷 ) 曹 本 ( 曹 樹 銘 校 編 東 坡 詞 三 卷 ) 補 傅 本 ( 北 京 圖 書 館 藏 清 抄 本, 宋. 傅 幹 注 東 坡 詞 十 二 卷 ) 調 下 有 題 注 : 公 初 至 密 州, 以 累 歲 旱 蝗, 齋 素 累 月, 方 春, 牡 丹 盛 開, 遂 不 獲 一 賞 至 九 月, 忽 開 千 葉 一 朵, 雨 中 特 為 置 酒, 遂 作 此 詞 ; 元 本 ( 元 延 又 更 申 刊 東 坡 樂 府 二 卷 ) 朱 本 ( 朱 祖 謀 彊 村 叢 書 本 東 坡 樂 府 三 卷 ) 龍 本 曹 本 刪 公 及 此 詞 三 字, 變 題 注 為 詞 序 詳 見 鄒 同 慶 王 宗 堂 : 蘇 軾 詞 編 年 校 註, 頁 144 34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文 集 上 韓 丞 相 論 災 傷 手 實 書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2004 年 11 月 ), 卷 48, 頁 1396 35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文 集 論 河 北 京 東 盜 賊 狀, 卷 26, 頁 754

216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反 而 更 加 曠 達 豪 放, 聊 發 少 年 狂 式 的 出 獵 挽 雕 弓 如 滿 月 式 的 決 心, 36 表 現 了 蘇 軾 戰 勝 困 難, 為 國 效 命 的 豪 邁 氣 魄, 而 此 時 蘇 軾 的 詞 作 開 始 多 了 起 來, 也 成 就 其 生 平 第 一 首 茶 詞 這 時 候, 知 密 州 任 所 的 蘇 軾 聽 說 有 一 枝 牡 丹 忽 然 盛 開, 於 是 賞 花 會 客, 揮 筆 寫 下 此 詞, 固 然 環 境 的 艱 困, 但 蘇 軾 依 舊 熱 愛 生 活 的 道 出 吾 安 往 而 不 樂? 37, 而 在 蕩 颺 茶 煙 中 表 現 出 蘇 軾 實 際 生 活 的 感 受, 也 真 實 地 描 繪 出 品 茗 環 境 的 幽 靜 氛 圍, 可 見 宋 代 點 茶 對 品 茗 環 境 的 講 究 上 述 可 見, 在 北 宋 普 遍 的 點 茶 風 俗 中 提 供 了 蘇 軾 茶 詞 的 創 作 題 材 與 環 境 ; 而 在 蘇 軾 茶 詞 中, 除 見 證 了 北 宋 茶 俗 中 有 極 重 視 茶 湯 的 乳 花 浡 沫 注 重 點 茶 環 境 的 點 茶 茶 俗 史 料, 也 見 點 茶 茶 俗 雅 致 高 貴 的 美 感 特 質, 對 北 宋 茶 文 化 有 其 審 美 雅 化 之 影 響 二 龍 焙 今 年 絕 品, 谷 簾 自 古 珍 泉 贈 茶 茶 俗 由 於 茶 有 著 味 潔 性 清 的 美 質, 於 是 成 為 文 人 表 情 達 意 的 重 要 物 件 以 茶 為 禮, 饋 贈 親 友, 是 情 誼 的 象 徵 馬 舒 在 從 白 居 易 的 茶 詩 看 唐 代 飲 茶 的 興 起 中 說 : 隨 著 官 府 和 民 間 茶 園 茶 場 紛 紛 興 建, 茶 業 產 量 大 增, 士 大 夫 之 間 展 開 了 相 互 寄 茶 作 為 饋 贈 的 熱 潮 一 甌 香 茗, 可 以 暢 談 終 日, 交 誼 更 為 加 深 以 茶 作 為 禮 品, 又 表 示 了 突 出 的 名 貴 與 高 雅 人 間 的 茶 誼 是 唐 代 興 起 的 時 代 新 事 物 38 可 見, 唐 代 贈 茶 禮 俗, 已 是 一 種 時 尚 到 了 宋 代, 以 茶 餽 贈, 茶 誼 交 流, 更 是 風 尚 蘇 軾 交 遊 廣 闊, 精 美 的 香 茗, 彼 此 分 享, 友 朋 之 間 傳 達 真 情 厚 意, 其 詠 茶 作 品 中 亦 常 有 所 見 熱 忱 助 人 樂 於 分 享 的 蘇 軾, 在 其 茶 詞 中 散 發 出 餽 贈 分 享 的 情 趣, 如 西 江 月. 送 建 溪 雙 井 茶 谷 簾 泉 與 勝 之 勝 之, 徐 君 猷 家 後 房, 甚 麗, 自 敘 本 貴 種 也 : 36 蘇 軾 江 城 子 ( 老 夫 聊 發 少 年 狂 ) 老 夫 聊 發 少 年 狂 左 牽 黃 右 擎 蒼 錦 帽 貂 裘 千 騎 卷 平 岡 為 報 傾 城 隨 太 守, 親 射 虎, 看 孫 郎 酒 酣 胸 膽 尚 開 張 鬢 微 霜 又 何 妨 持 節 雲 中 何 日 遣 馮 唐? 會 挽 雕 弓 如 滿 月, 西 北 望, 射 天 狼, 鄒 同 慶 王 宗 堂 : 蘇 軾 詞 編 年 校 註, 頁 146-147 37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文 集 超 然 台 記, 卷 11, 頁 351 38 中 國 茶 文 化 大 觀 編 輯 委 員 會 編 : 茶 文 化 論 ( 北 京 : 文 化 藝 術 出 版 社, 1991 年 ), 頁 226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1 7 龍 焙 今 年 絕 品, 谷 簾 自 古 珍 泉 雪 芽 雙 井 散 神 仙 苗 裔 來 從 北 苑 湯 發 雲 腴 釅 白, 盞 浮 花 乳 輕 圓 人 間 誰 敢 更 爭 妍 鬬 取 紅 窗 白 面 ( 頁 445) 此 詞 作 於 神 宗 元 豐 五 年 ( 1082) 蘇 軾 47 歲, 地 點 在 黃 州 黃 州 時 期, 是 東 坡 人 生 旅 途 的 一 個 大 轉 捩 點, 因 烏 臺 詩 案 的 牢 獄 之 災, 劫 後 餘 生 的 蘇 東 坡 被 貶 官 至 黃 州, 此 時 期 的 創 作, 有 著 吞 吐 不 盡 的 多 難 憂 畏 39 王 兆 鵬 先 生 說 : 在 危 機 四 伏 的 險 惡 的 政 治 環 境 中, 東 坡 不 敢 寫 詩 文, 有 時 又 不 能 不 寫 於 是, 他 不 得 不 改 變 創 作 路 數, 不 得 不 注 意 防 範 羅 織 陷 害 的 策 略 和 方 法 於 是, 他 乾 脆 改 弦 更 張, 利 用 謔 浪 遊 戲 的 小 詞 來 自 由 充 分 地 灌 裝 內 心 的 苦 酒 東 坡 在 黃 州 時 期 大 量 選 擇 詞 體 來 創 作, 既 是 出 於 全 身 遠 禍 的 動 機, 也 是 基 於 反 諷 怨 憤 的 心 理 40 王 先 生 指 出 蘇 軾 在 惡 劣 的 政 治 環 境 中, 不 得 不 選 擇 謔 浪 遊 戲 的 小 詞, 來 一 澆 謫 人 逐 客 心 中 苦 痛 之 塊 壘 而 柳 明 熙 先 生 於 蘇 東 坡 詞 所 表 現 的 心 路 歷 程 研 究 也 認 為 : 東 坡 謫 居 黃 州 五 年 的 自 我 動 向, 大 多 偏 向 消 極 內 斂 但 此 期 中 所 表 現 的 自 我 意 識, 比 起 以 前 杭 州 密 州 徐 州 及 湖 州 時 期, 更 能 切 實 的 表 現 自 我 因 為 詞 中 處 處 表 現 逐 客 命 運 的 憂 患, 而 從 中 可 以 發 現 他 個 人 內 心 世 界 的 種 種 渴 藤 41 顯 見, 為 了 遠 禍 避 害, 蘇 軾 的 創 作 小 詞, 有 著 不 能 不 敢 的 時 空 困 境, 且 在 蘇 軾 9 首 茶 詞 中 黃 州 時 期 就 佔 3 首, 可 見 此 困 境 反 39 40 41 東 坡 在 黃 州 時 期 的 多 難 憂 畏, 從 其 尺 牘 中 清 楚 可 見 如 與 陳 朝 請 之 二 : 某 自 竄 遂 以 來, 不 復 作 詩 與 文 字 但 多 難 畏 人, 遂 不 敢 耳 (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文 集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2004 年 ), 卷 57, 頁 1709 以 下 出 處, 亦 從 孔 凡 禮 點 校 本 錄 出, 只 標 注 篇 名 卷 數 頁 碼 ) ; 答 李 端 叔 書 : 得 罪 以 來, 深 自 閉 塞, 扁 舟 草 履, 放 浪 山 水 間, 與 樵 漁 雜 處, 往 往 為 醉 人 推 罵, 輒 自 喜 漸 不 為 人 識 ( 卷 49, 頁 1432 ); 與 上 官 彝 之 三 : 見 教 作 詩, 既 才 思 濁 陋, 又 多 難 畏 人, 不 作 一 字 者 已 三 年 矣 ( 卷 51, 頁 1713 ) ; 與 沈 睿 達 之 二 : 某 自 得 罪, 不 復 作 詩 文, 不 惟 筆 硯 荒 廢, 實 以 多 難 畏 人, 誰 知 無 所 寄 意, 然 好 事 者 不 肯 見 置, 開 口 得 罪, 不 如 且 已 ( 卷 58, 頁 1745) ; 與 程 彝 仲 之 六 : 但 多 難 畏 人, 不 復 作 文 字, 惟 時 作 僧 佛 語 耳 ( 卷 58, 頁 1752) 等 文, 充 分 可 見 黃 州 時 期 的 時 空 困 境 王 兆 鵬 徐 三 橋 : 蘇 軾 貶 居 黃 州 期 間 詞 多 詩 少 探 因, 湖 北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 1996 年, 第 2 期, 頁 91-93 柳 明 熙 : 蘇 東 坡 詞 所 表 現 的 心 路 歷 程 研 究 ( 政 治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 1988 年 7 月, 頁 224

218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而 成 就 其 愛 茶 賞 茶 的 茶 詞 創 作 西 江 月 由 詞 題 可 知, 此 詞 是 送 給 徐 君 猷 家 後 房, 甚 麗 的 勝 之 的 茶 詞 勝 之 是 侍 奉 徐 君 猷 的 奴 婢, 年 方 14 歲, 頗 受 徐 君 猷 寵 愛, 蘇 軾 另 有 二 詞 描 寫 勝 之, 如 減 字 木 蘭 花 ( 雙 鬟 綠 墜 ) 詞 序 言 : 贈 徐 君 猷 三 侍 人 : 勝 之 42 減 字 木 蘭 花 ( 天 然 宅 院 ) 詞 序 言 : 贈 勝 之, 乃 徐 君 猷 侍 兒 43, 可 見 被 貶 謫 的 蘇 軾, 以 同 是 天 涯 淪 落 人 的 相 知 相 惜, 尊 重 瞭 解 侍 妓 們 的 價 值 和 權 利, 不 僅 以 絕 色 佳 人 看 待, 還 將 她 們 視 為 情 感 契 合 的 朋 友 ; 不 僅 在 精 神 上 有 所 關 懷, 也 在 物 質 上 實 際 照 顧 於 是, 蘇 軾 送 上 建 溪 雙 井 茶 44 谷 簾 泉 45, 精 美 的 香 茗 上 等 的 泉 水, 傳 達 出 濃 情 真 意 的 友 誼 西 江 月, 起 句 龍 焙 今 年 絕 品, 谷 簾 自 古 珍 泉, 直 接 道 出 餽 贈 之 物 的 不 同 凡 響, 是 絕 品 是 珍 泉, 以 雙 井 茶 之 絕, 谷 簾 泉 之 珍, 透 顯 蘇 軾 對 徐 守 君 猷 及 其 姬 妾 勝 之 的 感 情 比 名 茶 還 貴 重 首 言 雙 井 茶 之 絕 雙 井 茶, 產 於 洪 州 分 寧 ( 今 江 西 修 水 縣 ), 是 宋 代 名 茶, 也 是 貢 茶 之 一 早 在 五 代 蜀 毛 文 錫 在 茶 譜 中 就 提 及 : 洪 州 西 山 白 露 雙 井 白 芽 鶴 嶺 46 宋 史 食 貨 志 也 說 : 42 減 字 木 蘭 花 ( 雙 鬟 綠 墜 ): 雙 鬟 綠 墜 嬌 眼 橫 波 眉 黛 翠 妙 舞 蹁 躚 掌 上 身 輕 意 態 妍 曲 窮 力 困 笑 倚 人 旁 香 喘 噴 老 大 逢 歡 昏 眼 猶 能 仔 細 看, 鄒 同 慶 王 宗 堂 : 蘇 軾 詞 編 年 校 註, 頁 439 43 減 字 木 蘭 花 ( 天 然 宅 院 ): 天 然 宅 院 賽 了 千 千 並 萬 萬 說 與 賢 知 表 德 元 來 是 勝 之 今 年 十 四 海 裡 猴 兒 奴 子 是 要 賭 休 癡 六 隻 骰 兒 六 點 兒, 鄒 同 慶 王 宗 堂 : 蘇 軾 詞 編 年 校 註, 頁 443 44 被 貶 黃 州 的 蘇 軾 雖 經 濟 困 頓, 然 蒙 朋 友 餽 贈 茶 品, 是 以 蘇 軾 得 以 贈 名 茶 予 朋 友, 從 蘇 軾 黃 州 尺 牘 中 可 見 如 與 滕 答 道 六 十 八 首 二 十 九 : 某 啟 頒 示 二 小 團 皆 新 奇 蘇 合 酒 亦 佳 絕 每 蒙 輟 惠, 慙 感 可 量 (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文 集, 卷 51, 頁 1485); 與 滕 答 道 六 十 八 首 四 十 七 : 某 啟 前 蒙 惠 建 茗, 甚 荷 醉 中 裁 謝 不 及, 愧 悚 之 極 (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文 集, 卷 51, 頁 1490) ; 與 彥 正 判 官 一 首 : 寄 惠 佳 紙 名 荈, 重 煩 厚 意, 一 一 捧 領 訖, 感 怍 不 已 (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文 集, 卷 57, 頁 1729) 等, 皆 是 朋 友 們 雪 中 送 炭 患 難 見 真 情 之 舉, 亦 見 北 宋 贈 茶 風 俗 之 普 遍 45 本 州 安 置 的 蘇 軾 從 何 處 得 到 谷 簾 泉? 就 時 間 而 言, 據 蘇 軾 尺 牘 有 與 祖 印 禪 師 一 首 : 某 啟 昨 夜 清 風 明 月, 過 蒙 法 施, 今 又 惠 及 幽 泉, 珍 感! 珍 感! (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文 集, 卷 61, 頁 1886), 此 則 於 蘇 軾 文 集 中 未 明 確 標 示 時 間, 然 附 於 黃 州 之 後 ; 就 空 間 而 言, 祖 印 禪 師 來 自 廬 山, 廬 山 又 是 谷 簾 泉 的 產 地 據 此, 若 與 祖 印 禪 師 一 首 為 黃 州 尺 牘, 而 與 谷 簾 泉 同 樣 來 自 廬 山 的 祖 印 禪 師 或 有 可 能 是 送 谷 簾 泉 予 蘇 軾 者, 然 在 目 前 未 有 直 接 的 第 一 手 文 獻 證 據 下, 筆 者 不 敢 妄 加 斷 言, 或 待 來 日 再 補 全 46 五 代 蜀 毛 文 錫 撰 : 茶 譜, 收 錄 於 中 國 歷 代 茶 書 匯 編 校 注 本, 頁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1 9 高 宗 建 炎 初, 於 真 州 印 鈔, 給 賣 東 南 茶 鹽 當 是 時 茶 之 産 於 東 南 者, 浙 東 西 江 東 西 湖 南 北 福 建 淮 南 廣 東 西, 路 十, 州 六 十 有 六, 縣 二 百 四 十 有 二 霅 川 顧 渚 生 石 上 者 謂 之 紫 笋, 毗 陵 之 陽 羡, 紹 興 之 日 鑄, 婺 源 之 謝 源, 隆 興 之 黄 龍 雙 井 皆 絶 品 也 47 文 中 隆 興 府 是 宋 時 南 昌 的 舊 稱, 領 八 縣 之 首, 分 寧 是 其 中 一 縣 48 產 於 分 寧 的 雙 井 茶, 與 紫 筍 陽 羨 日 鑄 謝 源 諸 名 茶 等 量 齊 觀 並 載 入 國 史, 可 見 其 品 質 極 佳 歐 陽 脩 曾 讚 雙 井 茶 : 西 江 水 清 江 石 老, 石 上 生 茶 如 鳳 爪 窮 臘 不 寒 春 氣 早, 雙 井 茅 生 先 百 草 白 毛 囊 以 紅 碧 紗, 十 斤 茶 養 一 兩 芽, 長 安 富 貴 五 侯 家, 一 啜 猶 須 三 日 誇 49 在 其 歸 田 錄 中 亦 載 有 : 臘 茶 出 於 劍 建, 草 茶 盛 於 兩 浙, 兩 浙 之 品, 日 注 為 第 一 自 景 祐 ( 1034~1038 年 ) 已 後, 洪 州 雙 井 白 芽 漸 盛, 近 歲 製 作 尤 精, 囊 以 紅 紗, 不 過 一 二 兩, 以 常 茶 數 十 斤 養 之, 用 辟 暑 濕 之 氣 其 品 遠 出 日 注 上, 遂 為 草 茶 第 一 50 可 見 雙 井 茶 的 精 質 味 美 更 盛 兩 浙 第 一 的 日 注 茶 其 次, 言 谷 簾 泉 之 珍 從 唐 代 開 始, 廬 山 谷 簾 泉 就 有 天 下 第 一 泉 的 美 稱, 廣 輿 記 載 谷 簾 泉 : 谷 簾 泉, ( 南 康 府 ) 府 城 西, 泉 水 如 簾 布 巖 而 下 者, 三 十 餘 派, 陸 羽 品 其 味, 為 天 下 第 一 51 又 據 孔 凡 禮 點 校 蘇 軾 詩 集 中 記 載 谷 簾 泉 在 康 王 谷 中, 漢 陽 坡 頂 之 水 下 注, 數 十 百 縷, 班 布 如 瓊 簾 52, 可 知 谷 簾 泉 位 於 江 西 廬 山 大 55 47 元 脫 脫 等 修 : 宋 史 食 貨 志, 卷 184, 食 貨 志 第 137, 食 貨 下 六 茶 下, 頁 21-22, 總 頁 2189 48 元 脫 脫 等 修 : 宋 史 地 理 志 : 隆 興 府 縣 八, 南 昌 新 建 奉 新, 豐 城 分 寧 武 寧 靖 安 進 賢, 見 卷 88, 地 理 志 第 41, 地 理 4, 頁 16, 總 頁 1079 49 宋 歐 陽 脩 撰 : 歐 陽 文 忠 公 集, 收 錄 於 四 部 叢 刊 v44-45, 台 北 : 商 務,1979 年, 卷 9, 頁 6, 總 頁 101 50 宋 歐 陽 脩 : 歸 田 錄, 收 錄 於 歷 代 名 家 撰 : 筆 記 小 說 大 觀 v5 四 部 集 要 子 部, 台 北 : 新 興 書 局,1960 年, 卷 1, 頁 4, 總 頁 1067 51 明 陸 應 陽 輯, 清 蔡 方 炳 增 輯 : 廣 輿 記 二 十 四 卷, 收 錄 於 四 庫 禁 燬 書 叢 刊 編 纂 委 員 會 : 四 庫 禁 燬 書 叢 刊. 史 部 第 18 冊,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出 版 發 行, 2000 年, 卷 12, 頁 28 52 清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元 翰 少 卿 寵 惠 谷 簾 水 一 器 龍 團 二 枚, 仍

220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漢 陽 峰 南 面, 因 廬 山 特 殊 的 地 形, 所 以 水 流 湍 激, 幾 千 幾 百 縷 的 細 水, 從 澗 谷 噴 湧 而 下, 遠 遠 望 去 就 像 一 幅 門 簾 高 掛 在 山 谷 之 間, 故 稱 谷 簾 泉 此 處 水 質 特 優, 古 人 曾 稱 谷 簾 泉 有 八 大 優 點, 即 清 冷 香 洌 柔 甘 淨 不 噎 人 53 陸 游 ( 1125-1210) 入 蜀 記 讚 揚 谷 簾 泉 : 真 絕 品 也! 甘 腴 清 冷, 具 備 眾 美 前 輩 或 斥 水 品 以 為 不 可 信, 水 品 固 不 必 盡 當, 然 谷 簾 卓 然, 非 惠 山 所 及, 則 亦 不 可 誣 也 54 可 見 谷 簾 泉 泉 質 之 佳 蘇 軾 元 翰 少 卿 寵 惠 谷 簾 水 一 器, 龍 團 二 枚, 仍 以 新 詩 為 貺, 歎 味 不 已, 次 韻 奉 和 中 對 谷 簾 水 的 讚 美 : 此 水 此 茶 俱 第 一 55 於 此 詩 中 也 認 為 谷 簾 水 為 天 下 第 一, 可 見 谷 簾 水 水 品 居 眾 水 之 冠 今 黃 州 逐 客 的 蘇 軾 大 方 饋 送 徐 君 猷 及 其 侍 妓 此 異 常 珍 惜 之 名 茶 名 泉, 可 見 蘇 軾 對 朋 友 之 看 重 與 交 情 之 深 厚 蘇 軾 與 友 人 間 常 有 贈 茶 之 舉 如 黃 庭 堅 於 元 祐 二 年 任 職 京 師 時, 得 到 老 家 鄉 親 捎 來 的 雙 井 茶, 於 是 他 將 家 鄉 的 好 茶 贈 予 蘇 軾 分 享, 並 賦 詩 雙 井 茶 送 子 瞻 云 : 我 家 江 南 摘 雲 腴, 落 磑 霏 霏 雪 不 如 56 雲 腴 為 茶 的 代 稱, 因 為 生 長 於 山 腰 雲 霧 中, 故 茶 芽 特 別 茂 盛 且 肥 潤 葉 上 多 白 毫, 以 茶 碾 磨 成 粉 末, 其 白 勝 過 雲 黃 山 谷 透 過 形 象 逼 真 的 筆 法, 勾 勒 出 雙 井 茶 的 特 色 57 而 蘇 軾 於 魯 直 以 詩 饋 雙 井 茶 次 韻 為 謝 中 言 : 江 夏 無 雙 種 奇 茗, 汝 陰 六 一 誇 新 書 磨 成 不 敢 付 僮 僕, 自 看 湯 雪 生 璣 珠 列 仙 之 儒 瘠 不 腴, 只 有 病 渴 同 相 如 明 年 我 欲 東 南 去, 畫 舫 何 妨 宿 太 湖 58 詩 中, 從 碾 到 煎, 蘇 軾 都 親 自 動 手, 不 放 心 託 付 僮 僕 代 勞, 顯 見 蘇 軾 以 新 詩 為 眖, 歎 味 不 已, 次 韻 奉 和, 卷 10, 頁 511 53 王 玲 : 中 國 茶 文 化 ( 北 京 : 中 國 書 店 出 版,1992 年 12 月 ), 頁 115 54 宋 陸 游 : 入 蜀 記, 收 錄 於 清 永 瑢 紀 昀 等 纂 修 : 景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v460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1983 年 ), 卷 2, 十 日 條, 頁 22 55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卷 10, 頁 511 56 宋 蘇 庭 堅 撰, 任 淵 史 容 史 季 溫 註 : 山 谷 詩 集 註 ( 台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 卷 6, 1969 年 57 石 韶 華 : 宋 代 詠 茶 詩 研 究, 頁 106 58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卷 28, 頁 1428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2 1 對 雙 井 茶 的 寶 愛 其 他 如 : 和 錢 安 道 寄 惠 建 茶 59 和 蔣 夔 寄 茶 60 寄 周 安 孺 茶 61 生 日, 王 郎 以 詩 見 慶, 次 其 韻 並 寄 茶 二 十 一 片 62 新 茶 送 簽 判 程 朝 奉, 以 餽 其 母, 有 詩 相 謝, 次 韻 答 之 63 到 官 病 倦, 未 嘗 會 客, 毛 正 仲 惠 茶, 乃 以 端 午 小 集 石 塔, 戲 作 一 詩 為 謝 64 贈 包 安 靜 先 生 二 首 65 等, 皆 可 看 出 屬 於 蘇 軾 時 代 的 贈 茶 習 俗 上 述 可 見, 北 宋 普 遍 贈 茶 習 俗 中 提 供 了 蘇 軾 茶 詞 的 創 作 題 材 與 環 境 ; 而 在 蘇 軾 文 采 中 使 平 常 不 起 眼 的 贈 茶 茶 俗 充 滿 藝 術 氣 息, 既 見 茶 俗 之 歷 史 史 料, 又 具 茶 俗 之 文 學 美 感, 對 北 宋 茶 文 化 的 品 茗 美 感 有 著 提 升 雅 化 之 影 響 三 共 誇 君 賜, 初 拆 臣 封 看 分 香 餅, 黃 金 縷 密 雲 龍 賜 茶 茶 俗 賞 賜 恩 物, 歷 來 是 皇 帝 籠 絡 人 心 的 一 個 統 治 手 法 沈 冬 梅 茶 與 宋 代 社 會 生 活 言 : 唐 中 期 以 後 茶 葉 進 入 賜 物 的 行 列 五 代 時, 賜 茶 漸 成 制 度 賜 茶 在 宋 代 更 盛 于 唐 代, 在 政 府 部 門 中 已 有 常 設 的 執 掌 賜 茶 的 機 構, 如 茶 庫, 內 茶 紙 庫, 內 茶 炭 庫 等 受 賜 茶 者 頗 眾, 遍 及 大 臣 將 士 僧 道 庶 民 和 四 裔 66 可 見 宋 代 賜 茶 風 俗 之 興 盛 宋 代 貢 茶 按 質 地 銙 式 綱 次 不 同 而 有 高 低 品 質, 賞 賜 大 臣 的 貢 茶 也 要 按 受 賜 者 的 官 位 高 下, 賜 給 等 第 不 同 的 茶 葉 這 種 習 俗 是 從 宋 太 宗 規 模 龍 鳳 後 開 始 的, 宣 和 北 苑 貢 茶 錄 載 : 太 平 興 國 初, 特 置 龍 鳳 模, 遣 使 即 北 苑 造 團 茶, 以 別 庶 飲, 龍 鳳 茶 蓋 始 於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同 注 58, 卷 11, 頁 529 同 注 58, 卷 13, 頁 653 同 注 58, 卷 22, 頁 1162 同 注 58, 卷 22, 頁 1183 同 注 58, 卷 32, 頁 1682 同 注 58, 卷 35, 頁 1879 同 注 58, 卷 47, 頁 2558 沈 冬 梅 : 茶 與 宋 代 社 會 生 活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2007 年 8 月 ), 頁 131-133

222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此 67 而 賞 賜 的 對 象 又 有 不 同 : 龍 茶 賜 執 政 親 王 長 主, 學 士 將 帥 皆 得 鳳 茶, 舍 人 近 臣 賜 京 鋌 的 乳, 而 白 乳 賜 館 閣 68 北 宋 仁 宗 以 後, 貢 茶 的 款 式 每 每 迭 出 不 窮, 在 每 款 上 品 貢 茶 最 初 出 爐 的 時 刻, 雖 尊 貴 如 宰 輔 大 臣 們, 也 無 法 輕 易 受 恩 賜 如 此, 物 以 稀 為 貴, 一 旦 大 臣 蒙 受 賜 茶, 無 不 備 感 恩 渥 榮 寵 歐 陽 脩 歸 田 錄 言 : 茶 之 品 莫 貴 於 龍 鳳, 謂 之 團 茶, 凡 八 餅 重 一 斤 慶 曆 中, 蔡 君 謨 為 福 建 路 轉 運 使, 始 造 小 片 龍 茶 以 進, 其 品 精 絕, 謂 之 小 團, 凡 二 十 餅 重 一 斤, 其 價 值 金 二 兩, 然 金 可 有, 而 茶 不 可 得 每 因 南 郊 致 齋, 中 書 樞 密 院 各 賜 一 餅, 四 人 分 之, 宮 人 往 往 縷 金 花 於 其 上, 蓋 其 貴 重 如 此 69 可 見 皇 上 賜 茶 之 不 可 得 與 貴 重 如 此 蘇 軾 行 香 子. 茶 詞, 即 記 述 當 時 獲 賜 密 雲 龍 的 快 意 喜 悅 : 綺 席 纔 終 歡 意 猶 濃 酒 闌 時 高 興 無 窮 共 誇 君 賜, 初 拆 臣 封 看 分 香 餅 黃 金 縷 密 雲 龍 ( 頁 599) 行 香 子. 茶 詞 作 於 元 祐 四 年 ( 1089 年 ) 蘇 軾 54 歲, 地 點 在 杭 州 這 是 蘇 軾 再 次 來 到 杭 州, 此 時 的 蘇 軾 是 以 龍 圖 閣 大 學 士 的 身 分 擔 任 杭 州 太 守, 政 治 地 位 提 高 不 少, 且 甚 得 皇 太 后 之 信 賴, 在 政 壇 上 非 常 得 意 詞 中 可 見 蘇 軾 相 當 珍 惜 國 君 賞 賜 的 密 雲 龍 團 茶, 在 品 茗 過 程 中, 茶 湯 裡 似 乎 多 了 皇 恩 浩 瀚 的 至 高 美 味, 受 賜 欣 喜 之 餘, 更 顯 得 茶 湯 份 外 甘 美 香 濃 據 蘇 轍 東 坡 先 生 墓 誌 銘 載 : ( 元 佑 ) 四 年, 以 龍 圖 閣 學 士 知 杭 州, 時 諫 官 言 前 宰 相 蔡 持 正 知 安 州 作 詩, 借 郝 處 俊 事 以 諷 刺 時 事, 大 臣 議 逐 之 嶺 南 公 密 疏 言, 宣 仁 后 心 善 公 言 而 不 能 用 公 出 郊, 未 發, 遣 內 侍 賜 龍 茶 銀 合, 用 前 執 政 恩 例, 所 以 慰 67 宋 熊 蕃 撰, 熊 克 增 補, 清 汪 繼 壕 按 校 : 宣 和 北 苑 貢 茶 錄, 收 錄 於 中 國 歷 代 茶 書 匯 編 校 注 本, 頁 115 68 見 宋 楊 億 口 述, 楊 庠 整 理, 張 師 正 撰 : 楊 文 公 談 苑 第 一 七 四 條 建 州 蠟 茶, 收 錄 於 宋 元 筆 記 叢 書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3 年 3 月 ), 頁 142 69 宋 歐 陽 脩 : 歸 田 錄, 收 錄 於 歷 代 名 家 撰 : 筆 記 小 說 大 觀 v5 四 部 集 要 子 部 ( 台 北 : 新 興 書 局,1960 年 ), 卷 2, 頁 2, 總 頁 1071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2 3 勞 甚 厚 70 可 證 蘇 軾 於 元 祐 四 年 (1089 年 ) 受 賜 龍 茶, 正 是 詞 中 所 言 共 誇 君 賜, 初 拆 臣 封 看 分 香 餅 黃 金 縷 密 雲 龍 而 龍 鳳 團 茶 本 是 貢 茶 中 的 上 品, 是 宋 代 極 珍 貴 的 茶 餅, 然 後 出 的 密 雲 龍 團 茶, 更 在 其 上 歐 陽 修 在 龍 茶 錄 後 序 中 極 讚 小 鳳 團 茶 的 彌 足 珍 貴 : 茶 為 物 之 至 精, 而 小 團 又 其 精 者 錄 敘 所 謂 上 品 龍 茶 者 是 也 蓋 自 君 謨 始 造 而 歲 貢 焉, 仁 宗 尤 所 珍 惜, 雖 輔 相 之 臣, 未 嘗 輒 賜 惟 南 郊 大 禮 致 齋 之 夕, 中 書 樞 密 院 各 四 人 共 賜 一 餅 宮 人 翦 金 為 龍 鳳 花 草 貼 其 上, 兩 府 八 家 分 割 以 歸, 不 敢 碾 試, 但 家 藏 以 為 寶 時 有 佳 客, 出 而 傳 翫 爾 至 嘉 祐 七 年, 親 享 明 堂, 齋 夕, 始 人 賜 一 餅, 余 亦 忝 預, 至 今 藏 之 余 自 以 諫 官 供 奉 仗 內, 至 登 二 府, 二 十 餘 年, 纔 一 獲 賜 而 丹 成 龍 駕, 舐 鼎 莫 及 每 一 捧 翫, 清 血 交 零 而 已 因 君 謨 著 錄, 輒 附 于 後, 庶 知 小 團 自 君 謨 始, 而 可 貴 如 此 71 蘇 軾 用 前 韻 答 西 掖 諸 公 見 和 詩 云 : 上 樽 日 日 寫 黃 封, 賜 茗 時 時 開 小 鳳 72 指 的 就 是 小 鳳 團 茶 宣 和 北 苑 貢 茶 錄 言 : 蓋 龍 鳳 團 茶, 皆 太 宗 朝 所 製 至 咸 平 初, 丁 晉 公 漕 閩, 始 載 之 於 茶 錄 慶 曆 中, 蔡 君 謨 將 漕, 創 造 小 龍 團 以 進, 被 旨 仍 歲 貢 之 自 小 團 出, 而 龍 鳳 遂 為 次 矣 元 豐 間, 有 旨 造 密 雲 龍, 其 品 又 加 於 小 團 之 上 73 可 知 小 鳳 團 茶 已 是 如 此 珍 奇, 何 況 是 後 出 轉 精 的 密 雲 龍 無 怪 乎, 蘇 軾 如 此 意 氣 飛 揚, 又 小 心 翼 翼 的 拆 開, 因 其 縷 之 以 金, 所 以 詞 中 言 黃 金 縷 密 雲 龍 七 年 九 月, 自 廣 陵 召 還, 復 館 於 浴 室 東 堂 八 年 六 月, 乞 會 稽, 將 去, 汶 公 乞 詩, 乃 復 用 前 韻 三 首 ( 其 一 ) 詩 云 : 70 宋 蘇 轍 : 東 坡 先 生 墓 誌 銘, 收 錄 於 宋 蘇 軾 撰 : 東 坡 全 集. 115 卷 ( 臺 北 : 商 務, 1983 年 ), 頁 8-9 71 宋 歐 陽 脩 : 歐 陽 文 忠 集, 收 錄 於 四 部 叢 刊 v44-45, 台 北 : 商 務, 1979 年, 卷 65, 頁 8, 總 頁 493 72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卷 27, 頁 1429 73 宋 熊 蕃 撰 熊 克 增 補 清 汪 繼 壕 按 校 : 宣 和 北 苑 貢 茶 錄, 收 錄 於 中 國 歷 代 茶 書 匯 編 校 注 本, 頁 116

224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乞 郡 三 章 字 半 斜, 廟 堂 傳 笑 眼 昏 花 上 人 問 我 遲 留 意, 待 賜 頭 綱 八 餅 茶 74 詩 末 蘇 軾 自 註 : 尚 書 學 士 得 頭 綱 龍 茶 一 斤, 八 餅, 今 年 綱 到 最 遲 75 據 宋 史 元 祐 七 年 載 蘇 軾 : 徙 揚 州 未 閱 歲, 以 兵 部 尚 書 召 兼 侍 讀 是 歲, 哲 宗 親 祀 南 郊, 軾 為 鹵 簿 使 尋 遷 禮 部 兼 端 明 殿 翰 林 侍 讀 兩 學 士, 為 禮 部 尚 書 76 此 時 蘇 軾 為 禮 部 尚 書, 兼 端 明 殿 翰 林 侍 讀 兩 學 士 77, 是 可 以 得 ( 賜 ) 頭 綱 龍 茶 一 斤, 八 餅 的 所 以 蘇 詩 才 會 有 待 賜 頭 綱 八 餅 茶 之 語 詩 中 的 綱, 是 指 成 批 運 送 貨 物 的 組 織, 78 可 見 頭 綱 是 每 年 最 先 運 送 至 京 師 的 第 一 批 貢 茶 據 宣 和 北 苑 貢 茶 錄 載 : 右 歲 分 十 餘 綱 惟 白 茶 與 勝 雪 自 驚 蟄 前 興 役, 浹 日 乃 成 飛 騎 疾 馳, 不 出 中 春, 已 至 京 師, 號 為 頭 綱 79 蘇 軾 於 詩 中 向 汶 公 ( 興 國 浴 室 院 法 真 大 師 慧 汶 ) 80 解 釋, 何 以 遲 至 六 月 才 乞 郡 外 任, 主 要 是 為 了 等 頭 綱 龍 茶, 充 分 流 露 出 蘇 軾 酷 愛 茗 飲 的 真 性 情, 亦 可 看 出 當 時 賜 茶 的 風 尚 上 述 可 見, 北 宋 賜 茶 茶 俗 提 供 了 蘇 軾 茶 詞 的 創 作 題 材 與 環 境 ; 而 在 蘇 軾 茶 詞 中 亦 見 賜 茶 茶 俗 的 歷 史 史 料 與 賜 茶 茶 俗 的 文 藝 美 感, 對 北 宋 茶 文 化 的 茗 飲 之 美 有 著 一 定 程 度 的 影 響 74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卷 36, 頁 1973 75 同 注 74 76 元 脫 脫 等 修 : 宋 史 蘇 軾 列 傳, 卷 338, 列 傳 第 97, 頁 15, 總 頁 4272 見 二 十 五 史 編 輯 委 員 會 編 : 二 十 五 史 宋 史 ( 臺 北 : 藝 文, 1958 年 ) 77 蘇 軾 此 時 兼 端 明 殿 翰 林 侍 讀 兩 學 士, 然 此 學 士 不 屬 於 學 士 院 據 元 脫 脫 等 修 : 宋 史 職 官 志 載 宋 代 職 官 有 樞 密 院 宣 徽 院 三 司 使 翰 林 學 士 院 侍 讀 侍 講 崇 政 殿 說 書 諸 殿 學 士 諸 閣 學 士 諸 修 撰 直 閣 東 宫 官 王 府 官 等, 明 顯 看 出 翰 林 學 士 院 侍 讀 侍 講 諸 殿 學 士 之 不 同 見 卷 162, 職 官 志 第 115, 職 官 2, 頁 1, 總 頁 1846 78 宣 和 北 苑 貢 茶 錄 的 注 釋, 收 錄 於 中 國 歷 代 茶 書 匯 編 校 注 本, 頁 128 79 宣 和 北 苑 貢 茶 錄, 收 錄 於 中 國 歷 代 茶 書 匯 編 校 注 本, 頁 119 80 汶 公, 是 興 國 浴 室 院 法 真 大 師 慧 汶, 請 詳 見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文 集 觀 音 贊 并 引 其 引 文 言 : 興 國 浴 室 院 法 真 大 師 慧 汶, 傳 寶 禪 月 大 師 貫 休 所 畫 十 六 大 阿 羅 漢, 左 朝 散 郎 集 賢 校 理 歐 陽 棐 為 其 女 為 軾 子 婦 者 捨 所 服 用 裝 新 之 軾 亦 家 藏 慶 州 小 孟 畫 觀 世 音, 捨 為 中 尊, 各 作 贊 一 首, 為 亡 者 追 福 滅 罪, 卷 21, 頁 620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2 5 四 捧 甌 春 筍 寒, 絳 紗 籠 下 躍 金 鞍, 歸 時 人 倚 欄 待 客 茶 俗 以 茶 待 客 是 中 國 由 來 已 久 的 普 遍 習 俗, 奉 上 一 杯 芳 香 的 熱 茶 待 客, 是 對 客 人 極 大 的 尊 重 宋. 杜 耒 寒 夜 : 寒 夜 客 來 茶 當 酒, 竹 爐 湯 沸 火 初 紅, 詩 中 有 著 濃 濃 的 待 客 真 情, 更 顯 現 古 代 以 茶 代 酒 習 俗 的 形 成 朱 彧 萍 洲 可 談 中 記 載 : 今 世 俗 客 至 則 啜 茶, 去 則 啜 湯 湯 取 藥 材 甘 香 屑 之, 或 溫 或 涼, 未 有 不 用 甘 草 者, 此 俗 遍 天 下 81 反 映 出 宋 代 以 茶 待 客 的 普 遍 習 俗 南 窗 紀 談 亦 言 : 客 至 則 設 茶, 欲 去 則 設 湯, 不 知 起 於 時 然 上 自 官 府, 下 至 閭 里, 莫 之 或 廢 82 孟 元 老 東 京 夢 華 錄 載 : 或 有 從 外 新 來, 鄰 左 居 住, 則 相 借 動 使, 獻 遺 湯 茶, 指 引 買 賣 之 類 更 有 提 茶 瓶 之 人, 每 日 鄰 里 互 相 支 茶, 相 間 動 靜 83 可 見, 宋 代 客 來 禮 茶 以 茶 敬 客 的 風 俗, 已 在 社 會 各 階 層 普 遍 流 行 詞 言 : 在 蘇 軾 彩 筆 下, 更 見 宋 人 以 茶 待 客 茶 俗 的 風 雅, 如 行 香 子. 茶 綺 席 纔 終 歡 意 猶 濃 酒 闌 時 高 興 無 窮 共 誇 君 賜 初 拆 臣 封 看 分 香 餅 黃 金 縷 密 雲 龍 鬥 贏 一 水 功 敵 千 鍾 覺 涼 生 兩 腋 清 風 暫 留 紅 袖, 少 卻 紗 籠 放 笙 歌 散, 庭 館 靜, 略 從 容 ( 頁 599) 本 闋 詞 寫 於 哲 宗 元 祐 四 年 (1089), 蘇 軾 任 杭 州 太 守 時 上 片 寫 享 用 豐 盛 華 貴 的 宮 廷 宴 會 後, 酒 足 飯 飽, 為 延 續 餘 歡, 主 人 拿 出 珍 貴 的 御 賜 茶 餅 ~ 密 雲 龍 招 待 賓 客 的 歡 愉 榮 幸 之 情 下 片 寫 品 茶 後 眾 人 醉 意 盡 掃 而 飄 飄 然 似 神 仙 可 見, 當 時 文 人 以 茶 待 客 的 生 活 情 趣 81 宋 朱 彧 : 萍 洲 可 談, 卷 1( 香 港 : 進 新 出 版 社, 1990 年 ), 頁 201 82 宋 佚 名 : 南 窗 紀 談, 收 錄 於 叢 書 集 成 初 編 v2884 ( 北 京 : 中 華, 1985 年 ), 頁 9 83 宋 孟 元 老 : 東 京 夢 華 錄, 卷 5 民 俗, 收 錄 於 叢 書 集 成 初 編 v3216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5 年 ), 頁 90

226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筵 席 結 束 後, 主 人 往 往 會 再 以 茶 待 客, 因 茶 兼 具 解 酒 與 留 客 再 敘 的 雙 重 意 涵 蘇 軾 的 阮 郎 歸 中, 描 繪 宴 罷 後 以 茶 送 客 的 民 俗 : 歌 停 檀 板 舞 停 鸞 高 陽 飲 興 闌 獸 煙 噴 盡 玉 壺 乾 香 分 小 鳳 團 雪 浪 淺, 露 珠 圓 捧 甌 春 筍 寒 絳 紗 籠 下 躍 金 鞍 歸 時 人 倚 欄 ( 頁 949) 上 片 極 寫 歌 舞 酒 宴 後 飲 小 鳳 團 茶 之 香, 下 片 由 烹 茶 飲 茶 而 寫 歸 人 之 思 84 起 首 二 句 敘 述 歌 舞 酒 筵 結 束, 香 分 小 鳳 團 即 主 人 拿 出 小 鳳 團 來 招 待 客 人 雪 浪 淺, 露 珠 圓 表 現 出 茶 湯 沫 餑 的 生 動 形 象, 春 筍 指 的 是 奉 茶 女 子 的 纖 纖 玉 指, 蘇 軾 詼 諧 的 將 茶 香 與 美 人 相 互 映 襯, 烘 托 出 色 香 味 俱 全 的 饗 宴 綜 觀 上 述 二 闋 詞, 蘇 軾 以 如 椽 之 筆 讓 瑣 細 的 飲 茶 待 客 變 得 兼 具 情 意 趣 味, 也 讓 我 們 一 飽 色 香 味 俱 全 的 待 客 茶 俗, 蘇 軾 賦 予 茶 俗 在 文 化 審 美 上 的 雅 化 興 味, 使 茶 俗 具 有 文 化 與 藝 術 的 美 感, 對 北 宋 茶 俗 而 言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影 響 易 言 之, 蘇 軾 茶 詞 中 可 見 待 客 茶 俗 的 珍 貴 史 料, 更 見 蘇 軾 茶 詞 對 北 宋 茶 俗 有 提 升 雅 化 之 功 五 鬬 贏 一 水, 功 敵 千 鍾 鬥 茶 茶 俗 鬥 茶, 又 稱 茗 戰, 即 賽 茶 比 茶 評 比 茶 優 劣 的 一 種 方 式 據 蔡 襄 茶 錄 : 建 安 民 間 試 茶, 皆 不 入 香 85 可 知, 鬥 茶 的 風 氣 由 貢 茶 之 產 地 福 建 建 安 民 間 興 起, 蔡 襄 稱 之 為 試 茶 到 了 北 宋 中 期, 士 大 夫 文 人 紛 紛 加 入 後, 鬥 茶 風 氣 更 是 普 遍 盛 行, 甚 至 連 徽 宗 皇 帝 也 以 此 為 樂, 經 常 與 大 臣 們 鬥 茶 到 非 分 出 勝 負 不 可 86 宋 徽 宗 喜 好 鬥 茶 品 茗, 大 觀 年 間 御 撰 大 觀 茶 論 與 蔡 襄 的 茶 錄 同 為 專 論 鬥 茶 的 茶 書, 對 茶 的 品 質 製 造 加 工 點 試 方 法, 以 及 茶 器 等 等 均 詳 細 記 錄, 上 行 下 效, 流 風 所 及, 把 宋 代 鬥 茶 推 向 高 峰, 展 現 出 宋 代 獨 特 的 品 茗 茶 俗 鬥 茶 范 仲 淹 在 和 章 岷 從 事 鬥 茶 歌 中 敘 述 了 宋 代 鬥 茶 風 氣 之 興 盛 : 84 蔡 鎮 楚 施 兆 鵬 編 著 : 中 國 名 家 茶 詩 ( 北 京 : 中 國 農 業 出 版 社, 2003 年 9 月 ), 頁 119 85 宋 蔡 襄 : 茶 錄, 收 錄 於 中 國 歷 代 茶 書 匯 編 校 注 本, 頁 77 86 王 玲 : 中 國 茶 文 化, 頁 63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2 7 北 苑 將 期 獻 天 子, 林 下 雄 豪 先 鬬 美 鼎 磨 雲 外 首 山 銅, 瓶 攜 江 上 中 泠 水 黃 金 碾 畔 綠 塵 飛, 碧 玉 甌 心 雪 濤 起 鬬 余 味 兮 輕 醍 醐, 鬬 余 香 兮 薄 蘭 芷 其 間 品 第 胡 能 欺, 十 目 視 而 十 手 指 勝 若 登 仙 不 可 攀, 輸 同 降 將 無 窮 恥 87 詩 中 極 盡 渲 染 烘 托 出 鬥 茶 緊 張 刺 激 的 場 面, 從 碾 磨 茶 餅, 研 成 粉 末 注 湯 點 茶, 皆 一 一 描 繪, 在 好 茶 好 水 好 技 藝 下 點 出 一 盞 味 輕 醍 醐 香 薄 蘭 芷 的 好 茶 而 勝 負 的 差 別, 一 似 神 仙 般 的 飄 然 樂 活, 一 則 如 降 將 般 的 羞 恥 無 比 詩 雖 誇 張, 卻 也 看 出 當 時 鬥 茶 的 激 烈 風 行 鬥 茶 時 所 出 現 的 白 色 湯 花 與 黑 色 兔 毫 建 盞, 彼 此 爭 輝 的 反 襯 景 象, 給 人 視 覺 感 官 極 大 的 滿 足, 而 茶 味 的 芳 香 隨 茶 湯 注 到 心 頭 的 內 在 愉 悅, 更 是 令 人 心 曠 神 怡 宋 代 鬥 茶 的 主 要 標 準 有 二 : 一 是 看 茶 面 湯 花 是 否 均 勻 適 中 與 色 澤 是 否 潔 白 鮮 亮 ; 一 是 看 茶 盞 的 內 沿 與 湯 花 相 接 處 有 沒 有 水 的 痕 跡 湯 花 散 退 後, 盞 的 內 沿 就 會 出 現 水 的 痕 跡, 宋 時 叫 做 水 腳 蘇 軾 和 蔣 夔 寄 茶 詩 : 沙 溪 北 苑 強 分 別, 水 腳 一 線 誰 爭 先? 88 詩 中 的 水 腳 指 的 就 是 湯 花 散 退 後, 茶 盞 內 沿 出 現 的 水 痕, 而 湯 花 散 退 早 者, 先 出 現 水 痕 的 鬥 茶 者, 就 是 輸 家 蘇 軾 於 試 院 煎 茶 中 云 : 蒙 茸 出 磨 細 珠 落, 眩 轉 繞 甌 飛 雪 輕 89 詩 中 可 見 宋 代 鬥 茶 技 藝 之 高 之 美, 蘇 軾 將 璀 璨 多 姿 的 茶 湯 輕 舞, 以 生 花 妙 筆 呈 現 眼 前, 不 管 是 外 在 視 覺 的 滿 足, 抑 或 內 在 精 神 的 歡 樂, 充 分 顯 現 茶 文 化 的 美 感 愉 悅 月 兔 茶 詩 云 : 環 非 環, 玦 非 玦, 中 有 迷 離 玉 兔 兒 87 宋 范 仲 淹 : 范 文 正 公 集, 收 錄 於 王 雲 五 主 編 : 四 部 叢 刊 正 編 ( 台 北 : 商 務, 1979 年 ), 頁 19 88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卷 13, 頁 653 89 同 注 88, 卷 8, 頁 370

228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一 似 佳 人 裙 上 月, 月 圓 還 缺 缺 還 圓, 此 月 一 缺 圓 何 年 君 不 見 鬥 茶 公 子 不 忍 鬥 小 團, 上 有 雙 銜 綬 帶 雙 飛 鸞 90 首 二 句 言 其 外 型 之 獨 特, 迷 離 玉 兔 兒 是 其 紋 飾, 一 似 佳 人 裙 上 月 言 其 美 麗 的 外 型, 以 致 令 人 不 忍 拆 封 此 精 美 的 藝 術 品, 還 要 歌 詠 之 禦 肥 策 輕 鬥 雞 走 狗 的 公 子 哥 兒 偶 得 一 小 團 茶, 尚 不 忍 心 碾 之 羅 之, 鬥 而 飲 之 91 足 見 月 免 茶 之 珍 貴 與 當 時 鬥 茶 之 風 西 江 月. 送 建 溪 雙 井 茶 谷 簾 泉 與 勝 之, 徐 君 猷 家 後 房, 甚 慧 麗, 自 陳 敘 本 貴 種 也 云 : 湯 發 雲 腴 釅 白, 盞 浮 花 乳 輕 圓 人 間 誰 敢 更 爭 妍 鬥 取 紅 窗 粉 面 ( 頁 445) 行 香 子. 茶 詞 : 鬥 贏 一 水, 功 敵 千 鍾 覺 涼 生 兩 腋 清 風 暫 留 紅 袖, 少 卻 紗 籠, 放 笙 歌 散 庭 館 靜, 略 從 容 ( 頁 599) 蘇 軾 以 湯 發 雲 腴 釅 白, 盞 浮 花 乳 輕 圓 形 容 茶 盞 上 浮 著 均 勻 鮮 白 的 湯 花, 以 雲 腴 描 繪 乳 花 的 濃 郁 細 緻, 並 生 動 傳 神 的 用 擬 人 法 表 達 鬥 茶 如 美 人 般 的 爭 妍 鬥 麗, 極 度 渲 染 茗 飲 的 藝 術 美 感 鬥 贏 一 水, 功 敵 千 鍾 亦 是 鬥 茶 的 專 門 用 語, 蔡 襄 言 : 茶 一 錢 匕, 先 注 湯, 調 令 極 勻, 又 添 注 之, 環 回 擊 拂 湯 上 盞, 可 四 分 則 止, 視 其 面 色 鮮 白 著 盞 無 水 痕 為 絕 佳 建 安 鬥 試 以 水 痕 先 者 為 負, 耐 久 者 勝 ; 故 較 勝 負 之 說, 曰 相 去 一 水 兩 水 92 可 見 鬥 茶 的 勝 負 標 準 鬥 茶 的 出 現, 帶 給 當 時 社 會 極 大 的 影 響, 上 自 王 公 貴 族, 下 至 平 民 百 姓, 莫 不 品 茗 競 技 而 鬥 茶 不 僅 要 求 茶 技 的 高 超, 也 講 求 精 密 檢 選 焙 製 的 上 品 好 茶, 彼 此 搭 配, 才 能 將 茶 藝 充 分 發 揮, 因 此, 從 早 期 建 安 貢 茶 的 龍 鳳 團 茶, 到 蔡 襄 所 進 的 小 團, 一 斤 要 真 金 二 兩 93, 到 了 宣 和 二 年, 龍 團 勝 雪 一 餅 卻 值 四 萬 錢, 94 風 氣 所 及, 窮 奢 極 90 同 注 88, 卷 9, 頁 445 91 劉 昭 瑞 : 中 國 古 代 飲 茶 藝 術, 頁 23 92 宋 蔡 襄 : 茶 錄 點 茶, 收 錄 於 中 國 歷 代 茶 書 匯 編 校 注 本, 頁 78 93 宋 歐 陽 脩 : 歸 田 錄 卷 1, 收 錄 於 筆 記 小 說 大 觀 21 編 第 3 冊 ( 台 北 : 新 興 書 局,1975 年 ), 頁 1656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2 9 侈, 引 起 有 識 之 士 的 撻 伐 蘇 軾 的 荔 枝 歎 寫 出 詩 人 對 當 時 競 鬥 茶 餅 奢 華 風 氣 的 反 感, 對 上 層 統 治 者 禍 國 殃 民 口 體 享 受 的 反 諷 : 十 里 一 置 飛 塵 灰, 五 里 一 堠 兵 火 催 顛 阬 仆 谷 相 枕 藉, 知 是 荔 支 龍 眼 來 飛 車 跨 山 鶻 橫 海, 風 枝 露 葉 如 新 採 宮 中 美 人 一 破 顏, 驚 塵 濺 血 流 千 載 永 元 荔 支 來 交 州, 天 寶 歲 貢 取 之 涪 至 今 欲 食 林 甫 肉, 無 人 舉 觴 酹 伯 游 我 願 天 公 憐 赤 子, 莫 生 尤 物 為 瘡 痏 雨 順 風 調 百 穀 登, 民 不 飢 寒 為 上 瑞 君 不 見 武 夷 溪 邊 粟 粒 芽, 前 丁 后 蔡 相 籠 加 爭 新 買 寵 各 出 意, 今 年 鬥 品 充 官 茶 吾 君 所 乏 豈 此 物, 致 養 口 體 何 陋 耶 洛 陽 相 君 忠 孝 家, 可 憐 亦 進 姚 黃 花 95 荔 枝 歎 作 於 哲 宗 紹 聖 二 年 (1095 年 ) 蘇 軾 60 歲, 地 點 在 惠 州 荔 枝 歎 全 詩 以 歎 為 主 軸, 共 分 六 層, 每 層 四 句 第 一 層, 歎 漢 和 帝 時 進 貢 荔 枝 的 慘 狀 顛 阬 仆 谷 相 枕 藉 ; 第 二 層, 歎 唐 明 皇 為 博 得 美 人 一 笑, 不 計 代 價 的 驚 塵 濺 血 流 千 載, 驚 心 觸 目, 令 人 欷 噓 ; 第 三 層, 歎 自 漢 唐 以 來, 獨 見 唐 姜 一 人 進 諫 ; 第 四 層, 承 上 啟 下, 歎 天 生 佳 品 反 為 民 害 ; 第 五 層, 歎 漢 唐 的 貢 荔 枝 到 了 宋 代 變 成 貢 茶 ; 第 六 層, 歎 忠 孝 之 家 亦 不 能 免 於 買 寵 詩 中 由 歷 史 裡 進 貢 荔 枝 的 回 顧 轉 而 對 現 實 中 貢 茶 的 抨 擊, 儘 管 紹 聖 二 年 四 月 十 一 日 蘇 軾 在 惠 州 第 一 次 吃 荔 枝, 有 四 月 十 一 日 初 食 荔 枝 96 一 詩 對 荔 枝 極 盡 讚 美 之 能 事, 且 食 荔 枝 二 首. 其 二 日 啖 荔 枝 三 百 顆, 不 辭 長 作 嶺 南 人 ( 卷 四 0, 頁 2194) 有 因 荔 枝 而 終 老 嶺 南 的 心 聲, 甚 至 元 佑 年 間 還 以 蒙 賜 密 雲 龍 而 欣 喜 快 意, 然 當 所 篤 愛 的 荔 枝 茶 葉 為 人 民 帶 來 災 難 時, 我 願 天 公 憐 赤 子, 莫 生 尤 物 為 瘡 痏 的 民 胞 物 與 之 情 油 然 而 生, 蘇 軾 對 官 僚 們 這 種 爭 恩 買 寵 的 嘴 臉, 相 當 鄙 視 在 蘇 軾 看 來, 即 使 君 王 喜 歡 並 允 許 貢 茶 和 牡 丹, 但 人 民 的 生 活 才 是 最 重 要 的 對 皇 帝 的 自 私 官 員 的 媚 上 爭 寵, 進 行 大 膽 的 揭 弊, 呈 現 出 他 極 大 的 勇 氣 魄 力 和 高 尚 的 人 品 操 守 詩 中, 情 感 熾 熱 強 烈, 音 調 鏗 鏘 有 力, 語 言 辛 辣 尖 銳, 對 苦 難 百 姓, 寄 予 無 限 之 同 情 王 水 照 先 生 說 : 蘇 軾 的 政 治 詩 不 僅 反 映 了 詩 人 貫 串 ㄧ 生 的 政 治 激 情 和 批 判 黑 暗 現 實 的 精 94 北 苑 別 錄 細 色 五 綱, 收 錄 於 中 國 歷 代 茶 書 匯 編 校 注 本, 頁 140 95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卷 39, 頁 2126 96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四 月 十 一 日 初 食 荔 枝 : 垂 黃 綴 紫 煙 雨 裏, 特 與 荔 支 為 先 驅 海 山 仙 人 絳 羅 襦, 紅 紗 中 單 玉 膚 不 須 更 待 妃 子 笑, 風 骨 自 是 傾 城 姝, 卷 39, 頁 2121

230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神, 而 且 也 說 明 他 的 政 治 視 野 比 較 廣 闊 : 貧 富 對 立, 賦 稅 苛 重, 天 災 貢 物 等 都 激 起 詩 人 心 中 的 波 瀾 97 蘇 軾 雖 酷 愛 品 茗, 但 當 茶 俗 為 民 病 時, 他 性 不 忍 事 的 本 色, 立 刻 如 蠅 在 口, 吐 之 而 快 的 加 以 批 判 上 述 可 見, 在 北 宋 風 行 的 鬥 茶 茶 俗 裡, 蘇 軾 茶 詞 中 呈 現 的 高 度 品 茗 藝 術, 既 有 鬥 茶 茶 俗 史 料 之 珍, 又 深 具 茶 俗 雅 致 之 姿, 對 北 宋 茶 文 化 的 茗 飲 審 美 有 著 重 要 的 影 響 綜 上 可 見, 蘇 軾 詠 茶 詞 中 所 展 現 的 北 宋 茶 俗 : 點 茶 茶 俗 贈 茶 茶 俗 賜 茶 茶 俗 待 客 茶 俗 鬥 茶 茶 俗, 在 這 五 種 北 宋 茶 俗 中, 有 著 屬 於 蘇 軾 時 代 的 茶 俗 風 味 與 蘇 軾 個 人 獨 特 的 茗 飲 藝 術, 既 具 茶 俗 史 料 之 珍, 更 見 蘇 軾 茶 詞 對 北 宋 茶 俗 提 升 雅 化 之 功 與 重 要 影 響, 誠 兼 具 物 質 與 精 神 兩 種 特 質 肆 結 語 首 將 茶 題 材 寫 入 宋 詞 的 蘇 軾, 其 茶 詞 中 兼 具 茶 文 學 的 美 感 情 趣 與 茶 文 化 的 民 俗 史 料, 對 北 宋 茶 文 化 的 茗 飲 美 趣 有 著 重 大 的 影 響 誠 如 張 進 張 惠 民 先 生 所 言 : 他 蘇 軾 於 茶 中 求 得 一 種 清 醒 清 雅 清 適 而 又 清 高 的 君 子 高 人 之 品 格 風 度, 深 得 茶 中 三 昧 蘇 軾 以 儒 釋 道 思 想 為 底 蘊, 賦 予 酒 茶 以 深 厚 的 文 化 審 美 意 味, 鮮 明 地 表 現 出 他 的 高 風 絕 塵 的 審 美 情 趣 與 文 化 品 格 98 本 文 結 合 蘇 軾 茶 詞 與 民 俗, 採 詩 詞 互 證 之 法, 深 入 論 析 蘇 軾 茶 詞, 探 討 蘇 詞 中 的 北 宋 茶 俗, 主 要 可 歸 納 為 以 下 五 項 重 點 : 一 點 茶 茶 俗 點 茶 是 宋 代 主 要 的 飲 茶 方 式, 由 蘇 軾 茶 詞 中 可 見, 北 宋 普 遍 的 點 茶 風 俗 中 提 供 了 蘇 軾 茶 詞 的 創 作 題 材 與 環 境 ; 而 在 蘇 軾 茶 詞 裡, 除 見 證 了 北 宋 茶 俗 中 有 極 重 視 茶 湯 的 乳 花 浡 沫 注 重 點 茶 環 境 的 點 茶 民 俗 資 料, 也 見 蘇 軾 茶 詞 提 升 雅 化 北 宋 點 茶 茶 俗 的 美 感 特 質, 對 北 宋 茶 文 化 有 著 不 可 忽 視 之 影 響 二 贈 茶 茶 俗 宋 代, 互 贈 茶 品 茶 誼 交 97 98 王 水 照 : 蘇 軾 選 集 ( 台 北 : 萬 卷 樓, 三 民 書 局 經 銷, 1993 年 ), 頁 155 張 進 張 惠 民 : 蘇 軾 與 酒 茶 文 化, 陜 西 師 範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2001 年 12 月, 第 30 卷 第 4 期, 頁 113 頁 113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3 1 流, 是 當 時 的 風 尚, 精 美 香 茗 的 分 享, 可 以 傳 達 友 朋 之 間 的 真 情 摯 意, 增 進 生 活 的 情 趣, 在 北 宋 普 遍 贈 茶 習 俗 中 提 供 了 蘇 軾 茶 詞 的 創 作 題 材 與 環 境 ; 而 在 蘇 軾 文 采 中 使 平 常 不 起 眼 的 贈 茶 茶 俗 充 滿 藝 術 氣 息, 既 見 茶 俗 之 歷 史 材 料, 又 具 茶 俗 之 文 學 美 感, 對 北 宋 茶 文 化 的 品 茗 美 感, 有 其 重 要 之 影 響 三 賜 茶 茶 俗 賜 茶 習 俗 是 從 宋 太 宗 規 模 龍 鳳 後 開 始 的, 一 旦 大 臣 蒙 受 賜 茶, 無 不 備 感 恩 渥 榮 寵, 北 宋 賜 茶 茶 俗 提 供 了 蘇 軾 茶 詞 的 創 作 題 材 與 環 境 ; 而 在 蘇 軾 茶 詞 亦 見 賜 茶 茶 俗 的 歷 史 史 料 與 賜 茶 茶 俗 的 文 藝 美 感, 對 北 宋 茶 文 化 的 茗 飲 之 美 有 著 一 定 程 度 的 影 響 四 待 客 茶 俗 宋 代 客 來 禮 茶 以 茶 敬 客 的 風 俗, 已 在 社 會 各 階 層 普 遍 流 行, 蘇 軾 茶 詞 中 有 待 客 茶 俗 的 民 俗 史 料, 更 見 北 宋 待 客 茶 俗 的 茗 飲 美 感, 對 北 宋 茶 俗 文 化 而 言 有 其 提 升 雅 化 之 功 五 鬥 茶 茶 俗 鬥 茶 是 宋 代 獨 特 的 品 茗 技 藝, 兼 具 外 在 視 覺 的 滿 足 內 在 精 神 的 歡 暢, 充 滿 茶 文 化 的 美 感 愉 悅, 在 北 宋 風 行 的 鬥 茶 茶 俗 裡, 蘇 軾 茶 詞 中 呈 現 的 高 度 品 茗 藝 術, 既 有 鬥 茶 茶 俗 史 料 之 珍, 又 富 藏 茶 俗 雅 致 之 姿, 對 北 宋 茶 文 化 的 茗 飲 審 美 有 著 深 遠 的 影 響 雖 侑 於 蘇 軾 茶 詞 的 篇 幅 不 多, 無 法 在 這 五 種 北 宋 茶 俗 中, 飽 覽 看 盡 北 宋 茶 俗 的 所 有 風 光, 然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茶 飲 素 材, 經 蘇 軾 的 彩 筆 揮 灑, 賦 予 文 學 藝 術 形 象, 既 具 茶 俗 史 料 之 珍 貴, 更 湧 現 蘇 軾 獨 特 的 茗 飲 藝 術, 對 北 宋 茶 俗 文 化 的 美 感 特 質 有 其 提 升 雅 化 之 功 與 重 大 的 影 響

232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一 古 籍 專 書 參 考 文 獻 宋 楊 億 口 述 楊 庠 整 理 張 師 正 撰 : 楊 文 公 談 苑, 宋 元 筆 記 叢 書,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3 年 宋 范 仲 淹 : 范 文 正 公 集 王 雲 五 主 編 : 四 部 叢 刊 正 編 臺 北 : 商 務,1979 年 宋 歐 陽 脩 : 歸 田 錄 歷 代 名 家 撰 : 筆 記 小 說 大 觀 v5 四 部 集 要 子 部, 臺 北 : 新 興 書 局,1960 年 宋 歐 陽 脩 : 歐 陽 文 忠 集, 四 部 叢 刊 v44-45, 臺 北 : 商 務,1979 年 宋 王 安 石 : 王 臨 川 全 集 四 部 備 要 集 部,v485-488, 臺 北 : 中 華 書 局,1962 年 宋 黃 庭 堅 撰, 任 淵 史 容 史 季 溫 註 : 山 谷 詩 集 註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69 年 宋 蘇 轍 : 東 坡 先 生 墓 誌 銘 宋. 蘇 軾 撰 : 東 坡 全 集 臺 北 : 商 務,1983 年 宋 向 子 諲 : 酒 邊 詞 宋 六 十 名 家 詞. 第 11 冊, 臺 北 : 復 華 書 局,1963 年 宋 孟 元 老 : 東 京 夢 華 錄, 叢 書 集 成 初 編 v3216,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5 年 宋 陸 游 : 入 蜀 記,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83 年 宋 劉 辰 翁 : 須 溪 集, 臺 北 : 新 文 豐,1989 年 宋 朱 彧 : 萍 洲 可 談, 香 港 : 進 新 出 版 社,1990 年 宋 佚 名 : 南 窗 紀 談, 叢 書 集 成 初 編 v2884, 北 京 : 中 華,1985 年 元 脫 脫 等 修 : 宋 史, 二 十 五 史 編 輯 委 員 會 編 : 二 十 五 史 宋 史, 臺 北 : 藝 文,1958 年 明 陸 應 陽 輯 清 蔡 方 炳 增 輯 : 廣 輿 記, 四 庫 禁 燬 書 叢 刊 編 纂 委 員 會 : 四 庫 禁 燬 書 叢 刊. 史 部 第 18 冊,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出

北 宋 茶 俗 掠 影 以 蘇 軾 茶 詞 為 主 的 探 討 23 3 版 發 行,2000 年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詩 集,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2 年 清 王 文 誥 輯 注 孔 凡 禮 點 校 : 蘇 軾 文 集,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4 年 清 劉 熙 載 : 藝 概, 臺 北 : 華 正,1998 二 近 人 著 作 1. 中 日 文 著 作 ( 含 譯 作 ) (1) 專 書 中 國 茶 文 化 大 觀 編 輯 委 員 會 編 : 茶 文 化 論, 北 京 : 文 化 藝 術 出 版 社, 1991 年 王 水 照 : 蘇 軾 選 集, 臺 北 : 萬 卷 樓, 三 民 書 局 經 銷,2000 年 王 玲 : 中 國 茶 文 化, 北 京 : 中 國 書 店 出 版,1992 年 石 韶 華 : 宋 代 詠 茶 詩 研 究,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1996 年 余 悦 编 著 : 事 茶 淳 俗,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2008 年 沈 冬 梅 : 茶 與 宋 代 社 會 生 活,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2007 年 姚 國 坤 王 存 禮 程 啟 坤 : 中 國 茶 文 化, 臺 北 : 洪 業 文 化,1994 年 徐 華 龍 : 泛 民 俗 學, 哈 爾 濱 : 黑 龍 江 人 民 出 版 社,2003 年 張 紫 晨 : 中 國 民 俗 與 民 俗 學, 臺 北 : 南 天 書 局,1995 年 黃 傑 : 宋 詞 與 民 俗,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2005 年 鄒 同 慶 王 宗 堂 : 蘇 軾 詞 編 年 校 註,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10 年 劉 昭 瑞 : 中 國 古 代 飲 茶 藝 術, 臺 北 : 博 遠 出 版 有 限 公 司,1992 年 蔡 鎮 楚 施 兆 鵬 編 著 : 中 國 名 家 茶 詩, 北 京 : 中 國 農 業 出 版 社,2003 年 鄭 培 凱 朱 自 振 主 編 : 中 國 歷 代 茶 書 匯 編 校 注 本, 香 港 : 商 務 印 書 館, 2007 年 (2) 期 刊 論 文 王 兆 鵬 徐 三 橋 : 蘇 軾 貶 居 黃 州 期 間 詞 多 詩 少 探 因, 湖 北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1996 年,2,90-93

234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八 期 張 進 張 惠 民 : 蘇 軾 與 酒 茶 文 化, 陜 西 師 範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2001 年 12 月,30:4,113-120 陳 金 英 : 喝 出 來 的 文 化 蘇 軾 茶 詩 管 窺, 高 雄 餐 旅 學 院 通 識 學 刊, 2008 年 5 月,4,38-42 2. 學 位 論 文 柳 明 熙 : 蘇 東 坡 詞 所 表 現 的 心 路 歷 程 研 究, 台 北 :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199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