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前 P R E S E N T AUG 2013 VOL.2 FREE DISTRIBUTION MCI(P)144/02/2013 PAGE 47 苦 乐 逼 迫 觉 知 受 观 受 身 心 是 苦 悟 真 乐

Similar documents
C o n t e n t s Acceptance Allow Love Apologize Archangel Metatron Archangel Michael Ask for

Microsoft Word - 第四組心得.doc

Microsoft Word - 武術合併

Microsoft Word - 11月電子報1130.doc



從詩歌的鑒賞談生命價值的建構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國立桃園高中96學年度新生始業輔導新生手冊目錄

000-A-165 撠??摨?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參 加 第 二 次 pesta 的 我, 在 是 次 交 流 營 上 除 了, 與 兩 年 沒 有 見 面 的 朋 友 再 次 相 聚, 加 深 友 誼 外, 更 獲 得 與 上 屆 不 同 的 體 驗 和 經 歴 比 較 起 香 港 和 馬 來 西 亞 的 活 動 模 式, 確 是 有 不 同 特

前 言 一 場 交 換 學 生 的 夢, 夢 想 不 只 是 敢 夢, 而 是 也 要 敢 去 實 踐 為 期 一 年 的 交 換 學 生 生 涯, 說 長 不 長, 說 短 不 短 再 長 的 路, 一 步 步 也 能 走 完 ; 再 短 的 路, 不 踏 出 起 步 就 無 法 到 達 這 次

可 愛 的 動 物 小 五 雷 雅 理 第 一 次 小 六 甲 黃 駿 朗 今 年 暑 假 發 生 了 一 件 令 人 非 常 難 忘 的 事 情, 我 第 一 次 參 加 宿 營, 離 開 父 母, 自 己 照 顧 自 己, 出 發 前, 我 的 心 情 十 分 緊 張 當 到 達 目 的 地 後

2-7.FIT)

豐 邑 家 族 季 刊 編 者 的 話 No.07 彼 此 相 愛 總 編 輯 : 邱 崇 喆 主 編 : 戴 秋 柑 編 輯 委 員 : 黃 淑 美 盧 永 吉 王 森 生 趙 家 明 林 孟 姿 曾 淑 慧 執 行 編 輯 : 豐 邑 建 設 企 劃 課 出 版 發 行 :

Love Actually 真 的 戀 愛 了!? 焦 點 主 題 2035 年 一 個 寒 冷 卻 又 放 晴 的 下 午, 爸 媽 一 大 清 早 已 上 班, 只 得 小 奈 獨 個 兒 待 在 家 中, 奢 侈 地 享 受 著 她 的 春 節 假 期 剛 度 過 了 期 考 的 艱 苦 歲

Microsoft Word - 24.doc

1 * 1 *

202 The Sending Back of The Japanese People in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Year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Abstract Su-ying Ou* In August 1945, Japan lost th

竞 赛 缘 起 Origin of the Contest 中 国 的 甲 骨 文 和 古 埃 及 纸 草 文 巴 比 伦 泥 版 文 洲 印 地 安 人 的 玛 雅 文 并 称 世 界 四 大 古 文 源 远 流 长 的 中 华 文 化 其 发 展 流 传 和 继 承 都 在 中 有

< F5FB77CB6BCBD672028B0B6A46AABE4B751A874A643295F5FB8D5C5AA28A668ADB6292E706466>

<4D F736F F D C4EAC0EDB9A4C0E04142BCB6D4C4B6C1C5D0B6CFC0FDCCE2BEABD1A15F325F2E646F63>

摘 要 互 联 网 的 勃 兴 为 草 根 阶 层 书 写 自 我 和 他 人 提 供 了 契 机, 通 过 网 络 自 由 开 放 的 平 台, 网 络 红 人 风 靡 于 虚 拟 世 界 近 年 来, 或 无 心 插 柳, 或 有 意 噱 头, 或 自 我 表 达, 或 幕 后 操 纵, 网 络

目 錄 實 施 計 畫 1 專 題 演 講 因 應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課 程 綱 要 學 校 本 位 課 程 的 整 體 布 局 A-1 推 動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課 程 綱 要 相 關 配 套 措 施 A-10 分 組 研 討 法 規 研 修 B-1 課 程 教

瞿佑詞校勘輯佚及板本探究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TLLFDEC2013.indd

PowerPoint 簡報

: : : : : ISBN / C53:H : 19.50

<4D F736F F D205F FB942A5CEA668B443C5E9BB73A740B5D8A4E5B8C9A552B1D0A7F75FA6BFB1A4ACFC2E646F63>

BB.pdf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icrosoft Word - 十月號.doc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Microsoft Word - TIP006SCH Uni-edit Writing Tip - Presentperfecttenseandpasttenseinyourintroduction readytopublish

(Microsoft Word - 10\246~\253\327\262\304\244@\264\301\256\325\260T_Version4)

Microsoft Word 李若鶯.doc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encourages children to develop rich emotions through close contact with surrounding nature. It also cultivates a foundation for children s balanced de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附 件 三 高 雄 市 政 府 及 所 屬 各 機 關 公 務 出 國 報 告 書 審 核 表 出 國 報 告 書 名 稱 :105 年 長 野 縣 茅 野 市 姐 妹 校 交 流 活 動 出 國 人 員 姓 名 (2 人 以 上, 以 1 人 為 代 表 ) 職 稱 服 務 單 位 洪 薏 婷 教


第六章

高中英文科教師甄試心得

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

<4D F736F F 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untitled


3 Why would Chen risk ending the recent dance of détente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 a dance he has helped choreograph? Political analysts say Chen in

A-錢穆宗教觀-171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4. 每 组 学 生 将 写 有 习 语 和 含 义 的 两 组 卡 片 分 别 洗 牌, 将 顺 序 打 乱, 然 后 将 两 组 卡 片 反 面 朝 上 置 于 课 桌 上 5. 学 生 依 次 从 两 组 卡 片 中 各 抽 取 一 张, 展 示 给 小 组 成 员, 并 大 声 朗 读 卡


:

BB.pdf

39 屆 畢 業 典 禮

【聖 嚴 師 父 開 示】

Prasenjit Duara 3 nation state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4 1. A C M J M M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LOVE IS OVER LOVE LOVE LOVE LOVE IS EVERYTHING LOVE LOVE LOVE LOVER'S QUEEN LYDIA MAYBE TOMORROW MEN'S TALK MY DEAR MY FRIEND MY OH MY MY SUMMER DREAM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4D F736F F D20D0ECB7C9D4C6A3A8C5C5B0E6A3A92E646F63>

錫安教會2015年11月29日分享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Microsoft Word _編者序.doc

Pneumonia - Traditional Chinese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UTI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Traditional Chinese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蔡 氏 族 譜 序 2

曹美秀.pdf

hks298cover&back

59-81

<4D F736F F D D312DC2B2B4C2AB47A16DC5AAAED1B0F3B5AAB0DDA144A7B5B867A16EB2A4B1B4A277A548AED1A4A4BEC7A5CDB0DDC344ACB0A8D2>

人生年壽不永-論李白詩歌中的人生態度.PDF

<4D F736F F D20ADB5BCD6C554AE62A4E5B6B02DA7B9BD5A>

投影片 1

正覺電子報-第59期

(Microsoft PowerPoint - [Compatibility Mode])

_1_論文封面1.PDF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Microsoft Word doc

7.indd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第一章 緒論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川 外 250 人, 上 外 222 人, 广 外 209 人, 西 外 195 人, 北 外 168 人, 中 南 大 学 135 人, 西 南 大 学 120 人, 湖 南 大 学 115 人, 天 外 110 人, 大 连 外 国 语 学 院 110 人, 上 海 外 事 学 院 110 人,


<D0D0D5FED7A8CFDF2E696E6464>

区 域 活 动 进 入 中 班 我 们 区 域 的 设 置 和 活 动 材 料 都 有 所 变 化, 同 时 也 吸 引 孩 子 们 积 极 的 参 与 学 习 操 作 区 的 新 材 料 他 们 最 喜 欢, 孩 子 们 用 立 方 块 进 行 推 理 操 作 用 扑 克 牌 进 行 接 龙 游

99 學年度班群總介紹 第 370 期 班群總導 陳怡靜 G45 班群總導 陳怡靜(河馬) A 家 惠如 家浩 T 格 宜蓁 小 霖 怡 家 M 璇 均 蓁 雴 家 數學領域 珈玲 國燈 英領域 Kent

莊 子

2006 3,,,,,, :, : ( [1996 ]1998 :396) : ( [1998 ]1999 :274), :,,,,,,,,,,,,,,,,, ([1962 ]1993 : ),,( ),,,, concordiadiscors ( ) 2, 2,,,, ( ),,,,

Transcription:

星 期 六 佛 理 开 示 略 谈 止 和 观 法 源 法 师 2013 年 09 月 21 日 佛 陀 教 导 我 们 众 生 一 切 的 修 法, 都 是 要 熄 灭 我 们 心 中 的 烦 恼 痛 苦 为 目 的, 在 这 些 修 法 中 有 止 和 观 ; 止 是 修 定, 就 是 保 持 正 念 有 了 定 之 后, 再 进 一 步 作 正 确 的 动 念 思 维, 使 我 们 的 心 更 成 熟, 称 之 为 观, 也 就 是 正 知 正 见, 通 过 止 和 观 的 修 法, 熄 灭 我 们 心 中 的 烦 恼 和 痛 苦 而 解 脱 时 间 : 7.30pm 9.00pm 地 点 : 海 印 学 佛 会 4 楼 千 佛 殿 以 身 安 住 正 念 法 音 法 师 2013 年 10 月 12 日 动 或 静 中, 你 我 都 能 清 楚 自 己 吗? 随 缘 开 示 法 华 法 师 2013 年 10 月 19 日 法 相 缘 起 法 性 空, 性 空 缘 起 果 报 现 ; 万 法 因 缘 而 得 生, 唯 有 顺 因 就 缘 成 ; 随 缘 开 示 即 此 拟, 今 用 已 用 后 亦 用 ; 往 来 莫 须 忧 拟 题 5 Lorong 29 Geylang Singapore 388060 Tel: 6746 7582 www.sagaramudra.org.sg 四 事 供 养 就 是 恭 敬 供 养 僧 众 们 衣 物 卧 具 医 药 及 饮 食, 其 主 要 目 的 是 让 佛 弟 子 们 广 修 供 养, 积 福 增 慧, 护 持 三 宝 集 众 人 的 愿 力 祈 求 世 界 和 平 国 泰 民 安, 藉 此 感 化 十 方 一 切 的 众 生, 并 早 日 成 佛 道 日 期 :24/12/2013( 星 期 二 ) 时 间 :7.30pm 地 点 : 海 印 学 佛 会 (1 楼 大 菩 提 岩 ) 内 容 88 佛 加 持 甘 露 水 祈 福 四 事 供 养 仪 式 供 灯 茶 点 四 事 供 养 每 套 $28, 每 名 供 养 者 不 限 套 数 欢 迎 至 4 楼 柜 台 处 报 名 致 电 询 问 或 上 网 查 询 Please register at our reception counter at level 4. For further enquiries, please call 6746 7582 or visit our website at www.sagaramudra.org.sg PAGE 46

目 前 P R E S E N T AUG 2013 VOL.2 FREE DISTRIBUTION MCI(P)144/02/2013 PAGE 47 苦 乐 逼 迫 觉 知 受 观 受 身 心 是 苦 悟 真 乐

演 净 佛 前 大 供 三 昧 水 忏 16/08/2013 农 历 七 月 初 十 ( 星 期 五 ) 11am - 6.20pm 佛 前 大 供 虔 诵 地 藏 经 大 蒙 山 施 食 17/08/2013 农 历 七 月 十 一 ( 星 期 六 ) 10am - 8pm 斋 天 佛 前 大 供 供 僧 三 时 系 念 佛 事 18/08/2013 农 历 七 月 十 二 ( 星 期 日 ) 7am - 4.20pm 日 期 : 16/08 农 历 七 月 初 十 ( 星 期 五 ) 至 18/08/2013 农 历 七 月 十 二 ( 星 期 日 ) 地 点 : 海 印 学 佛 会 Sagaramudra Buddhist Society 法 会 超 荐 小 莲 位 $22 可 超 荐 一 位 先 人 或 历 代 祖 先 大 牌 位 $150 可 超 荐 六 位 先 人 或 历 代 祖 先 如 意 功 德 主 $1000 三 个 大 牌 位 可 超 荐 十 八 位 先 人 和 历 代 祖 先 护 坛 大 功 德 主 $5000 五 个 大 牌 位 可 超 荐 三 十 位 先 人 和 历 代 祖 先 + 大 禄 位 ( 大 禄 位 的 名 字 依 大 牌 位 写 的 阳 上 者 为 准 ) 法 会 祈 福 供 佛 随 喜 供 养 供 斋 $100 延 生 小 禄 位 $38 祈 福 者 ( 一 人 或 合 家 ) 延 生 大 禄 位 $138 公 司 宝 号 或 祈 福 者 ( 一 人 或 合 家 ) 欢 迎 至 4 楼 柜 台 处 报 名 致 电 询 问 或 上 网 查 询 Please register at our reception counter at level 4. For further enquiries, please call 6746 7582 or visit our website at www.sagaramudra.org.sg 办 公 时 间 Office Hours: 星 期 二 至 星 期 六 : 中 午 12 时 至 晚 上 8 时 星 期 日 : 上 午 9 时 至 下 午 5 时 Tuesday to Saturday : 12noon 8pm Sunday : 9am 5pm 5 Lorong 29 Geylang Singapore 388060 Tel: 6746 7582 www.sagaramudra.org.sg PAGE 48

目 前 会 讯 宗 旨 以 多 元 的 内 容 和 多 文 体 的 形 式 来 诠 释 佛 法, 从 而 达 到 自 他 身 心 净 化 的 目 的 目 前 心 轴 - 四 念 处 系 列 之 受 念 处 衲 子 心 迹 2 四 念 处 之 受 念 处 4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6 身 苦 心 不 苦 7 Afflicted in the Body, but Not Afflicted in the Mind 10 从 十 二 因 缘 观 修 受 念 处 12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13 苦 与 乐 携 手 同 行 观 受 是 苦 解 读 观 受 是 苦 图 : 近 乎 抽 象 的 眼 睛 表 示 正 念 在 眼 珠 中 的 是 牙 痛 之 苦, 表 示 观 受 是 苦 ( 正 知 ) 缁 素 心 语 14 鱼 子 语 - 声 色 15 Daily Chan Reflection 16 惠 能 禅 法 与 四 念 处 禅 观 之 间 关 系 的 探 讨 ( 二 ) 20 四 十 二 章 经 ( 二 ) 23 The Practice of Reciting the Buddha s Name 妙 笔 心 画 26 人 生 的 另 一 个 阶 段 一 一 老 27 Food for Thought 28 在 平 淡 中 长 智 慧 30 Body, Speech and Mind Mastery 31 为 谁 辛 苦 为 谁 忙 32 姐 乘 慈 航 渡 彼 岸 33 生 命 由 自 己 掌 握 顾 问 : 释 法 梁 杨 国 梁 编 辑 顾 问 : 释 法 谦 陈 伯 汉 编 辑 : 释 法 庆 Kim Ong 封 面 设 计 : 释 法 梁 美 术 设 计 : 刘 朋 达 廖 俪 轩 Publisher : Sagaramudra Buddhist Society 海 印 学 佛 会 www.sagaramudra.org.sg Printed by : Stamford Press Pte Ltd FREE DISTRIBUTION MCI (P) 144/02/2013 花 絮 心 吟 34 漫 画 - 国 王 乐 师 空 欢 喜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 The King and The Musician 36 韩 国 朝 佛 圣 之 旅 38 排 毒 与 活 力 饮 食 39 无 限 感 恩 40 般 若 信 箱 42 健 康 食 谱 - 健 康 素 丸 子 配 豆 泥 Healthy Falafel with Hummus 43 课 程 招 生 44 海 印 例 常 活 动 表 星 期 六 佛 理 开 示 表 目 前 PAGE 1

目 前 心 轴 四 念 处 之 受 念 处 文 释 法 梁 在 观 受 是 苦 之 余, 要 去 体 会 有 一 个 感 受 是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这 六 根 与 外 境 接 触 时 产 生 的 感 受 有 身 受 的 乐 受 苦 受 和 不 苦 不 乐 受, 也 有 心 受 的 忧 受 和 喜 受, 总 共 五 种 往 往 因 为 我 执 ( 认 为 有 我, 产 生 自 我 保 护 的 心 态 ), 我 们 贪 爱 乐 受 ( 爱 乐 爱 玩 爱 享 受 ), 排 斥 苦 受 ( 怕 痛 怕 苦 怕 失 去 ), 因 此 我 们 容 易 被 感 受 牵 制, 而 使 贪 嗔 痴 在 心 里 升 起, 情 绪 也 跟 着 不 稳 定 不 平 衡, 这 时 便 会 造 身 口 意 的 善 与 恶 业, 而 后 业 力 又 促 使 我 们 继 续 轮 回 六 道 修 受 念 处 让 我 们 学 习 放 慢 身 心 的 脚 步, 平 定 我 们 的 心, 观 察 自 己 的 感 受, 觉 察 感 受 的 升 起 和 灭 去, 并 慎 防 受 它 牵 引 ; 还 要 觉 察 感 受 的 无 常 缘 生 缘 灭 无 我 空 性 该 如 何 修 受 念 处 呢? 本 期 目 前 的 心 轴 文 章 与 大 家 分 享, 希 望 能 对 大 家 有 所 帮 助 真 乐, 那 才 是 真 正 的 你 所 要 的 觉 受 这 真 乐 事 实 上 就 是 回 归 到 正 念 ( 觉 ) 时 所 产 生 的 觉 受, 只 是 这 时 的 正 念 已 经 是 经 过 观 受 是 苦 这 个 过 程, 是 见 山 还 是 山 处 在 这 样 的 心 境 就 是 让 自 己 处 在 一 个 无 苦 的 世 界, 就 是 极 乐 世 界 什 么 是 四 念 处? 简 单 而 言, 就 是 四 个 保 持 正 念 的 处 所 通 过 身 体 来 保 持 正 念 ( 觉 知 ) 叫 做 身 念 处 ; 通 过 感 受 来 保 持 正 念 ( 觉 知 ) 叫 做 受 念 处 ; 通 过 内 心 的 烦 恼 来 保 持 正 念 ( 觉 知 ) 叫 做 心 念 处 ; 通 过 念 来 保 持 正 念 ( 觉 知 ) 叫 做 法 念 处 修 法 共 有 三 个 层 次 :( 一 ) 通 过 身 受 心 法 保 持 正 念 ( 觉 知 ) ( 二 ) 思 维 并 认 清 身 受 心 法 四 者 的 不 净 苦 无 常 无 我, 产 生 正 知 见 ( 三 ) 悟 真 净 真 乐 真 常 真 我 偈 颂 说 道 : 觉 知 身 行 住 坐 卧 观 身 内 外 不 净 悟 真 净 觉 知 受 苦 乐 逼 迫 观 受 身 心 是 苦 悟 真 乐 觉 知 心 贪 嗔 痴 等 观 心 无 常 变 异 悟 真 常 觉 知 法 念 生 念 灭 观 法 虚 幻 无 我 悟 真 我 目 前 心 轴 PAGE 2

受 念 处 受 指 的 是 感 受, 其 中 有 身 体 的 感 受 和 心 的 感 受 然 而, 不 论 是 身 或 心, 所 产 生 的 感 受 只 有 三 种 : 苦 受 乐 受 不 苦 不 乐 受 什 么 是 苦 受? 举 个 例 子 ; 病 痛 是 身 体 的 苦 受 在 面 对 此 苦 受 的 当 儿, 内 心 排 斥, 于 是 就 烦 躁 发 脾 气, 这 就 是 心 的 苦 受 什 么 是 乐 受? 能 令 身 体 上 感 觉 到 的 舒 服 或 是 自 己 喜 爱 的 感 受 就 是 乐 受, 再 加 上 内 心 为 此 而 愉 悦 就 是 心 的 乐 受 什 么 是 不 苦 不 乐 受? 没 有 能 令 身 体 内 心 产 生 苦 与 乐 的 感 受 就 都 是 不 苦 不 乐 受 活 在 这 世 间 的 每 一 个 人 都 有 身 体, 也 都 会 有 感 受 身 念 处 让 我 们 通 过 身 体 来 认 清 人 这 个 生 命 体, 受 念 处 则 比 较 抽 象, 是 比 身 念 处 更 细 的 修 法 受 念 处 修 法 的 第 一 个 层 次 的 要 求 是 : 通 过 感 受 来 保 持 正 念 ( 觉 知 ) 首 先 我 们 必 须 对 身 心 上 的 苦 受 乐 受 不 苦 不 乐 受, 保 持 在 一 种 觉 知 的 状 态 面 对 身 体 上 的 苦 受, 自 己 必 须 知 道 ; 内 心 上 的 苦 受, 自 己 也 必 须 知 道 这 时 你 可 以 在 心 中 跟 自 己 说 : 知 道, 知 道 面 对 身 体 上 的 乐 受, 自 己 必 须 知 道 ; 内 心 上 的 乐 受, 自 己 也 必 须 知 道 这 时 你 可 以 在 心 中 跟 自 己 说 : 知 道, 知 道 目 前 心 轴 面 对 身 体 上 的 不 苦 不 乐 受, 自 己 必 须 知 道 ; 内 心 上 的 不 苦 不 乐 受, 自 己 也 必 须 知 道 这 时 你 可 以 在 心 中 跟 自 己 说 : 知 道, 知 道 通 过 身 心 上 的 三 种 感 受, 让 自 己 时 时 刻 刻 保 持 在 一 种 觉 知 的 状 态, 这 就 是 受 念 处, 也 就 是 通 过 感 受 来 达 到 保 持 正 念 的 要 求 受 念 处 修 法 的 第 二 个 层 次 的 要 求 是 : 思 维 并 认 清 身 诸 受 是 苦 完 成 了 通 过 感 受 来 保 持 正 念 之 后, 观 受 是 苦 是 我 们 接 着 所 要 修 的 在 第 一 个 层 次 里, 我 们 说 过 身 心 上 各 有 苦 受 乐 受 不 苦 不 乐 受 三 种 事 实 上, 在 面 临 无 常 的 逼 迫, 老 病 死 来 到 的 那 一 刻, 乐 受 不 苦 不 乐 受 都 会 转 变 为 苦 受, 而 苦 受 就 会 变 成 更 苦 这 是 观 受 是 苦 的 理 论 依 据, 明 白 了 这 点, 就 明 白 为 什 么 佛 把 世 间 称 为 苦 海 于 是, 当 我 们 在 感 受 着 身 心 所 产 生 的 三 种 受 时, 都 必 须 在 内 心 想 着 : 受 是 苦, 应 该 放 下 对 受 所 产 生 的 执 着, 这 就 是 观 受 是 苦 受 念 处 修 法 的 第 三 个 层 次 的 要 求 是 : 悟 真 乐 在 身 念 处 的 观 身 不 净, 我 们 曾 经 提 到 有 些 修 行 人 会 在 修 了 这 个 法 之 后 选 择 放 弃 生 命, 因 为 他 会 认 为 一 切 都 没 有 意 义 了, 这 一 点 在 受 念 处 也 会 出 现 因 此, 在 观 受 是 苦 之 余, 要 去 体 会 有 一 个 真 乐, 那 才 是 真 正 的 你 所 要 的 觉 受 这 真 乐 事 实 上 就 是 回 归 到 正 念 ( 觉 ) 时 所 产 生 的 觉 受, 只 是 这 时 的 正 念 已 经 是 经 过 观 受 是 苦 这 个 过 程, 是 见 山 还 是 山 处 在 这 样 的 心 境 就 是 让 自 己 处 在 一 个 无 苦 的 世 界, 就 是 极 乐 世 界 PAGE 3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By Venerable Fa Liang Translated by To Kuo Ling What are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Simply it refers to the four bases to establish right mindfulness. When meditating on feelings are suffering, there is a need to experience the ultimate bliss, because that is the real feeling that one needs to experience. This ultimate bliss is actually the feeling that arises when we return to Right Mindfulness (Awareness), however, the mindfulness of this moment has already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editating on feelings are suffering and in the state of seeing the mountain still the mountain. When we are in this state of mind, we are in a state of non-suffering, and that is pureland. Leveraging on the body to maintain right mindfulness (awareness) is known as mindfulness of body (Pali: kaya). Leveraging on feelings to maintain right mindfulness (awareness) is known as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Pali: vedana, not referring to emotions). Leveraging on mental afflictions (various states of mind) to maintain right mindfulness (awareness) is known as mindfulness of mind (the state of one s mind, Pali: citta). Leveraging on thoughts to maintain right mindfulness (awareness) is known as mindfulness of dharma (phenomena, Pali: dhamma). There are 3 levels in the practice: Leverage on the body, feelings, mind states and dharma to maintain Right Mindfulness (Awareness). Contemplate and clearly recognize the impurity, suffering, impermanence and non-self of body, feelings, mind states and dharma to develop Right View. Realise the ultimate purity, ultimate bliss, ultimate permanence and ultimate self. Verses of Dharma: Maintain awareness of body walking, standing, sitting and lying down; Observe that the body is impure externally and internally; Realise the ultimate purity. Maintain awareness of feelings pleasant and unpleasant feelings are coercive; Observe that bodily and mental feelings are suffering; Realise the ultimate bliss. Maintain awareness of mind states attachment, aversion and ignorance; Observe that mental states are impermanent; Realise the ultimate permanence. Maintain awareness of phenomena thoughts arise and cease away; Observe that all phenomena are illusory and non-self; Realise the ultimate self. 目 前 心 轴 PAGE 4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Feelings refers to sensations of the body and of the mind. Regardless of which,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feelings, namely, feelings of 1) suffering, 2) pleasure and 3) neither suffering nor pleasure. What is suffering? For example, sickness is a suffering of the body. When we are suffering, our mind feels rejection, and we will become irritated and ill-tempered, this is the suffering of mind. What is pleasure? It is a feeling experienced when the body feels comfort or when we have feelings that we like, and on top of that, the mind feels happiness, which is a feeling of pleasure. What is neither suffering nor pleasure? It refers to feelings that do not cause the body or the mind to experience suffering and pleasure. Every living person has a body and has feelings. Mindfulness of body lets us perceive our life through our body, while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is more abstract and is a more subtle method of practice as compared to mindfulness of body. The first level requirement of practicing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is : To maintain mindfulness (awareness) through feelings. Firstly, we must be fully aware of the feelings of suffering, pleasure and neither suffering nor pleasure of our body and mind. When our body is suffering, we are aware; when our mind is suffering, we are aware. We can recite to ourselves: aware, aware. When our body feels pleasure, we are aware; when our mind feels pleasure, we are aware. We can recite to ourselves: aware, aware. When our body feels neither suffering nor pleasure, we are aware; when our mind feels neither suffering nor pleasure, we are aware. We can recite to ourselves: aware, aware. Thus, we maintain awareness at all times through these three feelings of the body and 目 前 心 轴 mind. This is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that is, one achieves the requirement of abiding by right mindfulness by leveraging on feelings. The second level requirement of practising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is : To contemplate and clearly recognize that all feelings of the body are suffering. When we are able to maintain mindfulness through feelings, the next step is to practice meditating on feelings are suffering. At the first level, the body and mind experience three feelings: suffering, pleasure and neither suffering nor pleasure. In actual fact, when we are faced with impermanence, when old age, sickness and death is impending, the feelings of pleasure and neither suffering nor pleasure will all become suffering, while the feeling of suffering becomes even more intense. This is the basis for meditating on feelings are suffering. When we understand this, we will understand why this world is called the ocean of suffering. Therefore, when we are experiencing the three feelings of the body and mind, we must contemplate: Feelings are suffering, therefore, we must let go of attachment to feelings, this is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ng on feelings are suffering. The third level requirement of practising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is : To realize ultimate bliss. In the practice on mindfulness of body, regarding contemplation on the impurities of the body, we discussed that some practitioners may forsake their life during this practice as they think that 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 this may also happen on the practice of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Therefore, when meditating on feelings are suffering, there is a need to experience the ultimate bliss, because that is the real feeling that one needs to experience. This ultimate bliss is actually the feeling that arises when we return to Right Mindfulness (Awareness), however, the mindfulness of this moment has already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editating on feelings are suffering and in the state of seeing the mountain still the mountain. When we are in this state of mind, we are in a state of non-suffering, and that is pureland. PAGE 5

身 苦 心 不 苦 文 释 法 尊 佛 陀 告 诉 我 们, 世 间 任 何 事 或 现 象, 都 是 无 常 的, 即 使 有 快 乐, 也 不 能 持 久, 结 果 还 是 苦 无 常 性 逼 迫 性 使 得 我 们 身 心 不 能 自 主, 所 以 佛 说 人 生 是 苦 海 我 们 在 这 世 间 活 着, 必 然 要 面 对 身 心 所 带 来 的 痛 苦 只 要 有 这 个 身 体 和 意 识, 就 一 定 会 有 疼 痛 ; 不 论 接 触 什 么 人 事 物, 都 难 免 会 产 生 感 受 种 种 的 感 受 可 分 为 生 理 层 面 的 苦 乐 舍 ( 不 苦 不 乐 ) 受, 以 及 心 理 层 面 的 忧 喜 或 舍 受 怎 样 让 我 们 身 体 虽 然 受 苦, 心 却 不 觉 得 苦 呢? 在 杂 阿 含 经 (175 经 ) 中, 有 位 一 百 二 十 岁 高 龄 的 长 者, 名 叫 那 拘 罗, 因 为 身 体 健 康 欠 佳, 经 常 为 病 痛 所 折 磨, 于 是 向 佛 陀 请 益 佛 陀 告 诉 他 : 应 该 训 练 自 己 这 么 想 : 虽 然 我 的 身 体 受 着 痛 苦, 但 我 的 心 不 会 随 着 受 苦 虽 然 那 拘 罗 听 了 还 不 太 明 白 其 中 的 道 理, 但 心 情 开 朗 了 许 多, 气 色 好 转 过 后, 他 转 向 坐 在 不 远 处 树 下 的 舍 利 弗 尊 者 请 益 舍 利 弗 尊 者 为 那 拘 罗 长 者 作 了 进 一 步 解 释 : 一 般 人 把 五 蕴 ( 色 受 想 行 识 ) 看 成 是 我, 或 者 是 我 所 拥 有 的, 而 去 执 取 因 此, 当 五 蕴 起 变 化, 衰 败 时, 愁 忧 苦 恼 也 就 跟 着 来 了, 这 叫 做 : 心 随 着 身 苦 而 苦 这 样 他 的 身 心 都 受 苦 反 观 那 些 听 闻 正 法 的 圣 弟 子 就 能 明 白 这 个 道 理, 不 会 视 五 蕴 为 自 己 所 以 当 五 蕴 发 生 变 化 时, 心 不 随 之 变 化, 心 中 不 会 产 生 愁 忧 苦 恼, 这 就 叫 做 : 身 苦 而 心 不 苦 透 过 第 二 念 处 受 念 处 的 修 法, 我 们 可 以 训 练 心 把 身 苦 作 为 禅 修 的 对 象 : 感 觉 苦 受 时, 觉 知 自 己 正 在 感 觉 苦 受 有 了 这 个 身 体, 我 们 将 无 可 避 免 地 面 对 疾 病 和 老 化 的 问 题, 受 到 无 常 性 和 逼 迫 性 所 带 来 的 痛 苦 但 是 我 们 不 要 像 那 拘 目 前 心 轴 罗 长 者 那 样, 等 到 又 老 又 病 时 才 开 始 学 我 们 现 在 就 可 以 开 始 做 思 想 建 设, 养 成 习 惯, 那 么 当 身 体 受 苦 时, 就 能 体 会 到 苦 受 是 无 常 的, 也 没 有 一 个 所 谓 的 我 在 感 受 苦 毒 箭 的 比 喻 另 一 篇 阿 含 经 ( 杂 阿 含 733 经 ) 也 用 了 毒 箭 作 比 喻, 来 解 说 佛 陀 的 圣 弟 子 是 怎 么 做 到 身 苦 心 不 苦 经 文 提 到 听 闻 正 法 的 圣 弟 子 与 一 般 凡 夫 一 样, 都 有 苦 受 乐 受 与 不 苦 不 乐 受, 但 是 差 别 在 于 圣 弟 子 对 快 乐 的 感 觉 不 生 起 贪 欲, 对 苦 的 感 觉 不 生 起 嗔 心 他 们 能 够 做 到 大 苦 逼 迫, 乃 至 夺 命, 不 起 忧 悲 称 怨, 啼 哭 号 呼, 心 乱 发 狂, 当 于 尔 时 唯 生 一 受, 所 谓 身 受, 不 生 心 受 就 好 象 圣 弟 子 只 被 射 中 一 支 毒 箭 ( 身 苦 ), 不 会 再 被 第 二 支 毒 箭 ( 心 苦 ) 射 中 一 样, 因 为 他 们 已 经 不 被 贪 与 嗔 所 驱 使, 远 离 了 贪 嗔 痴 的 束 缚 这 就 是 圣 弟 子 与 凡 夫 的 差 别 所 在 一 般 人 对 来 自 于 色 声 香 味 触 等 所 生 成 的 五 欲, 产 生 快 乐 的 感 觉 时, 就 会 迷 恋 这 种 感 觉, 而 为 贪 欲 所 驱 使 ; 如 果 遇 到 不 顺 心 的, 就 产 生 痛 苦 的 感 觉, 容 易 起 嗔 心, 为 嗔 恚 所 驱 使 正 所 谓 顺 我 则 贪, 逆 我 则 嗔 我 们 有 了 这 色 身, 必 然 免 不 了 被 第 一 支 毒 箭 射 中, 但 我 们 可 以 学 习 避 免 再 让 第 二 支 毒 箭 射 中, 以 免 苦 上 加 苦 正 念 与 正 知 修 习 四 念 处 能 让 我 们 通 过 身 体 感 受 内 心 生 起 的 烦 恼, 以 及 意 念 来 保 持 正 念 正 念 (sati) 这 个 字 在 经 典 中 经 常 出 现, 不 论 何 种 法 门, 都 需 要 正 念, 它 贯 穿 整 个 修 行 历 程 正 念 是 指 对 于 发 生 在 我 们 内 心 和 外 在 的 一 切 现 象 清 楚 的 PAGE 6

Afflicted in the Body, but Not Afflicted in the Mind By Venerable Fa Zun 觉 知, 念 念 相 续 它 只 是 单 纯 的 记 录 所 观 察 到 的 事 实, 而 不 作 出 身 语 意 的 主 观 反 应 ( 喜 欢 厌 恶 等 ) 好 比 说 此 刻 感 到 头 疼, 就 清 楚 知 道 头 疼, 而 不 要 连 带 生 起 负 面 情 绪, 令 自 己 苦 上 加 苦 这 就 做 到 了 保 持 正 念 然 而, 我 们 还 必 须 进 一 步 体 悟 到 头 疼 这 种 苦 受 是 属 于 无 常 性 的, 它 会 过 去 的 就 如 当 你 躺 下 睡 着 了, 你 就 不 再 感 到 头 疼 了 等 到 一 觉 醒 来, 或 许 疼 就 消 失 了, 你 不 再 因 头 疼 而 感 到 心 情 恶 劣 为 什 么 睡 着 的 时 候 就 不 感 觉 头 疼 了 呢? 受 是 依 靠 触 而 生 起 的, 真 正 的 触 发 生 在 心 里 心 必 须 在 保 持 清 醒 的 状 态 下, 才 能 接 收 从 五 根 传 来 的 触 在 沉 睡 时, 我 们 的 心 意 识 暂 时 不 起 作 用, 但 在 意 识 清 醒 的 状 态 下, 感 受 则 会 很 强 烈, 又 去 执 著 这 身 体 是 我, 所 以 我 头 疼 因 此 除 了 保 持 正 念, 还 需 要 建 立 正 知 (sampajanna) 正 知 就 是 清 楚 地 完 整 地 平 等 地 关 照 一 切 现 象, 这 就 是 智 慧 当 我 们 保 持 正 念 时, 我 们 开 始 看 到 感 受 的 变 化 是 那 么 快 速, 感 受 只 是 感 受, 不 是 我 的 感 受, 感 受 不 是 我 所 能 控 制 的 透 过 佛 法 的 分 析, 我 们 体 会 到 无 常 无 我 的 真 理, 产 生 了 正 知 正 念 与 正 知 使 我 们 从 模 糊 到 清 楚, 从 只 对 单 一 事 件 的 认 知 到 发 现 它 们 的 因 果 关 系, 从 错 误 或 有 偏 见 的 认 知 到 清 楚 与 不 扭 曲 的 认 知 如 果 我 们 能 继 续 安 住 于 正 念, 守 护 身 口 意 行 为, 以 平 常 心 看 待 一 切 现 象 的 变 异 生 灭, 令 心 抽 离, 不 与 贪 嗔 痴 烦 恼 心 相 应, 那 么 心 就 不 会 随 境 而 转, 就 能 做 到 身 苦 而 心 不 苦 了 The Buddha told us that all events and phenomena in this world are impermanent. Even if there is happiness, it is only temporary and will still end in suff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ermanence, being coercive and beyond one s control causes our body and mind to have no control over things, hence, the Buddha said that life is of the nature of suffering. Living in this world, it is inevitable that we need to face the suffering that this body and mind bring. As long as we have this body and mind consciousness, we will experience pain and suffering. It is inevitable that feeling arises whenever w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people, objects or deal with situations. All these feeling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bodily and mental feeling, the former being those unpleasant, pleasant and neutral sensa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body, and the latter being those emotions of sorrow, joy and equanimity experienced by the mind. So how do we not experience mental suffering when our body is suffering? In the Nakulapita Sutta 1, it is mentioned that there was a 120-year old elderly man, named Nakulapita, who had a weak health and was always suffering from sickness and pain; hence, he went to the Buddha to seek for advice. The Buddha told him to train his mind to think in this way: Even though I may be afflicted in body, my mind will not be afflicted. Although that elderly man could 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is teaching, his mind was more cheerful and he looked better. He saw Venerable Sariputta sitting under a tree and went to seek his advice. Sariputta explained to him further on what the Buddha taught: Generally, people see the five aggregates (form, feeling, cognition, mental formations and consciousness) as I or mine, and grasp at them with attachment. Hence, 目 前 心 轴 PAGE 7

when there are changes or degeneration of the five aggregates, the mental affliction of worries and sorrow will arise. This is known as the mind experiencing suffering as a result of following the suffering of the body. In this case, both the body and mind experience suffering. However, those well-taught noble disciples, who have understood this, will not see the five aggregates as themselves. Hence, when there are any changes in the five aggregates, their mind state will not be affected and there will be no arising of the mental affliction of worries and sorrow. This is known as the body is suffering, but not the min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we can train our mind to make use of the physical pain of our body as an object of meditation. As mentioned in the Satipatthana Sutta: when experiencing a painful feeling, he knows, I experience a painful feeling. With this body, it is inevitable that we will encounter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sickness and old age, and experience sufferings as a result of impermanence. We should not follow in the footsteps of the elderly man and wait till we are too frail and ill to start learning the Dharma. Right now, we can start to prepare ourselves mentally and make it become our habitual way of thinking, so that when pain arises, we will realise that it is impermanent and there is no I that experiences suffering. The Simile of the Poisonous Dart The Sallatha Sutta 2 uses the analogy of a poisonous dart to explain how the noble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managed to achieve: Even though I may be afflicted in the body, my mind will not be afflicted. The discourse mentioned that the noble disciples, just like any ordinary worldly beings, experienced unpleasant, pleasant and neutral feelings too, but they do not arise 目 前 心 轴 attachment and craving to pleasant sensations or arise aversion to unpleasant ones, that is, when he is touched by a painful feeling, he will not worry nor grieve and lament, he will not beat his breast and weep, nor will he be distraught. It is one kind of feeling he experiences, a bodily one, but not a mental feeling. It is like when a noble disciple is being shot by a poisonous dart (bodily pain), he will not be shot again by another poisonous dart (mental suffering). This is because he is no longer propelled by attachment and aversion, but has become free from the entanglement of attachment, aversion and ignorance. This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oble disciples and untaught ordinary worldly beings. Most people, when they experience the five sensual desires that are induced by form, sound, smell, taste and touch, which may give rise to pleasant feelings, become mesmerized and manipulated by this type of compounded happiness. However, if they encounter unfavourable situations, they will experience sorrow and unhappiness instead and are easily afflicted by aversion. 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 Satisfying one s wish, attachment arises; going against one s will, aversion arises. Since we have already possessed this physical body, it is inevitable that we have been shot by the first dart of physical suffering, but we can learn and train ourselves not to be shot by the second dart, so that it will not add on to the suffering that we are bearing now. Right Mindfulness and Right Understanding The practice of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enables us to develop mindfulness through paying complete attention to our body, feelings, mental afflictions and thoughts. The word Mindfulness (Sati) always appears in the PAGE 8

various discourses. Regardless of the method of practice, one has to remain mindful. It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ath of cultivation towards Enlightenment. Mindfulness refers to being clearly aware of the changes that take place inside our body and mind, as well as in the world around us. It simply captures whatever we observe as they are, without any subjective response (like or dislike) expressed through our body, speech and mind. For instance, I m having a headache right now, one just simply need to be aware of pain and need not develop any negative emotions, which otherwise add on to the pain we are already going through. By so doing, one is said to have develop Mindfulness. However, we have to go one step further to realise that the pain of a headache is impermanent in nature and that it will go away. For instance, when we have fallen asleep, we no longer feel the headache. When we wake up, maybe the pain is gone and we no longer feel upset due to the headache. Why do we not feel any headache when we have fallen asleep? This is because feeling is dependent on contact to arise and the actual contact occurs in one s mind. The mind must remain conscious in order to receive the contact which was passed along by the five sense bases. During deep sleep, our mind consciousness temporarily stops functioning, but when the mind is clear, the feeling arising from the mind contact is strong. As we are attached to this body as I, therefore, we feel I am having a headache. start to notice that (1) feeling changes very fast, (2) feelings are just feelings and not my feelings, (3) feelings are beyond my control. By analyzing feelings with the Dharma, we will realize the truth of impermanence and non-self, and develop Right Understanding. Right Mindfulness and Right Understanding will dispel our fogginess and bring us clarity; enable us to see that it has arisen dependent on causes and conditions, instead of just seeing the event in isolation; rectify our wrong and bias understanding to bring about clear and undistorted understanding. If we are able to remain mindful and guard our body, speech and mind, and observe the changes (arising and ceasing away) of all phenomena with equanimity; and be detached from attachment, aversion and ignorance, then the mind will no longer be affected by external circumstances. In this way, though one may be afflicted in the body, but he is not afflicted in the mind. 1 See Samyutta Nikaya, Nakulapita Sutta: To Nakulapita (SN 22.1),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Access to Insight, 29 June 2010,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n/sn22/ sn22.001.than.html 2 See Sallatha Sutta: The Dart (SN 36.6),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Nyanaponika Thera. Access to Insight, 14 June 2010, http://www. 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n/sn36/sn36.006.nypo.html Hence, besides staying mindful, there is also the need to develop Right Understanding (Sampajanna). Right Understanding means watching every phenomenon with clarity, completeness and equanimity. This is wisdom. While maintaining Right Mindfulness, we will 目 前 心 轴 PAGE 9

从 十 二 因 缘 观 修 受 念 处 文 志 学 修 受 念 处 前 的 准 备 工 作 : 先 认 识 十 二 因 缘 观 在 大 念 处 经 里, 佛 陀 向 比 丘 们 开 示 了 受 念 处 ( 受 随 观 念 处 ) 的 方 法 : 复 次, 诸 比 丘! 比 丘 如 何 安 住 于 受, 随 观 感 受? 于 此, 诸 比 丘! 比 丘 感 受 到 乐 受 时, 了 知 : 我 感 到 乐 受 比 丘 感 到 苦 受 时, 了 知 : 我 感 到 苦 受 比 丘 感 到 不 苦 不 乐 受 时, 了 知 : 我 感 到 不 苦 不 乐 受 比 丘 感 到 世 俗 的 乐 受 时, 了 知 : 我 感 到 世 俗 的 乐 受 比 丘 感 到 非 世 俗 的 乐 受 时, 了 知 : 我 感 到 非 世 俗 的 乐 受 比 丘 感 到 世 俗 的 不 苦 不 乐 受 时, 了 知 : 我 感 到 世 俗 的 不 苦 不 乐 受 比 丘 感 到 非 世 俗 的 不 苦 不 乐 受 时, 了 知 : 我 感 到 非 世 俗 的 不 苦 不 乐 受 如 是, 他 安 住 于 受, 随 观 内 受 ; 或 安 住 于 受, 随 观 外 受 ; 或 安 住 于 受, 随 观 内 外 受 他 安 住 于 受, 随 观 生 法 ; 或 安 住 于 受, 随 观 灭 法 ; 或 安 住 于 受, 随 观 生 灭 法 或 他 建 立 起 唯 爱 受 的 正 念, 如 此 建 立 正 念, 只 为 了 更 高 的 智 慧 于 正 念 目 前 心 轴 他 于 渴 爱 与 邪 见, 无 所 依 而 住 他 亦 不 执 著 五 取 蕴 世 间 如 何 事 物 就 比 丘! 比 丘 如 是 安 于 受, 随 观 感 受 PAGE 10 这 里 要 指 出 : 受 念 处 的 修 法 比 身 念 处 较 为 微 细 我 们 如 果 从 十 二 因 缘 去 观 照 及 探 讨 受, 就 对 修 受 念 处 很 有 帮 助 爱 促 使 我 们 对 事 物 产 生 执 着 ; 爱 缘 自 受, 受 缘 自 六 触, 六 触 缘 自 六 根 ( 六 入 ): 眼 根 与 色 境 为 缘, 产 生 眼 识 这 一 组 因 缘 叫 眼 触 耳 根 与 声 境 为 缘, 产 生 耳 识 这 一 组 因 缘 叫 耳 触 鼻 根 与 香 境 为 缘, 产 生 鼻 识 这 一 组 因 缘 叫 鼻 触 舌 根 与 味 境 为 缘, 产 生 舌 识 这 一 组 因 缘 叫 舌 触 身 根 与 触 境 为 缘, 产 生 身 识 这 一 组 因 缘 叫 身 触 意 根 与 法 境 为 缘, 产 生 意 识 这 一 组 因 缘 叫 意 触 这 六 触 六 根 六 境 识 俱 产 生 了 受 想 行 由 于 对 缘 生 法 的 无 明, 就 生 起 了 爱, 很 容 易 将 这 五 阴 色 受 想 行 识 认 为 有 一 个 我 不 知 道 缘 生 法 的 苦 ( 受 ) 无 常 ( 心 ) 无 我 ( 法 ), 就 生 起 了 贪 爱 有 爱 就

想 取, 妄 见 臆 想 五 阴 是 我 所, 有 了 取 就 产 生 占 有 的 结, 喜 攀 缘 色 受 想 行 就 有 了 生 和 老 病 死 忧 悲 恼 苦 当 佛 陀 在 菩 提 树 下 领 悟 到 无 明 缘 行 的 关 系 时, 他 起 身, 完 成 正 等 正 觉 ( 成 佛 了 ) 无 明 是 造 成 我 们 烦 恼 ( 忧 悲 恼 苦 ) 的 根 本 问 题, 于 是 佛 陀 通 过 十 二 因 缘 观 告 示 世 人 这 宇 宙 万 物 的 真 理 实 相 : 的 变 化 及 影 响 而 呈 现 的, 它 会 生 起 也 会 消 灭 这 样 我 们 就 不 让 贪 痴 的 习 性 生 起, 清 楚 当 下 的 身 心 处 于 快 乐 与 苦 的 状 态, 体 验 到 苦 乐 的 无 常 苦 无 我, 就 能 从 过 去 的 执 着 与 苦 乐 受 中 解 脱 出 来 ( 十 二 支 缘 起 ) 无 明 行 识 名 色 六 入 触 受 爱 取 有 生 老 病 死 忧 悲 恼 苦 ( 重 复 轮 回 ) 十 二 因 缘 就 有 如 一 串 难 以 解 断 的 枷 锁 让 烦 恼 轮 回 不 已 十 二 支 缘 起 的 化 解 痛 苦 在 于 转 无 明 为 明, 我 们 才 能 离 苦 得 乐 小 结 受 可 分 为 粗 细 及 较 为 微 细 的 受 粗 细 的 感 受 是 指 六 根 接 触 六 境 后 所 产 生 的 六 识 后, 这 三 事 和 合 生 触 所 引 发 的 感 受 我 们 的 贪 嗔 痴, 就 是 由 感 受 生 起 的 这 感 受 就 反 应 出 喜 和 乐 感 受 到 喜 欢 的 就 贪 爱, 感 受 到 不 喜 欢 的 就 嗔 恨 微 细 的 受 是 指 禅 定 的 喜 乐, 或 从 正 念 正 见 所 生 起 的 不 苦 不 乐, 就 是 指 心 情 平 衡 寂 静 的 感 受 受 念 处 的 修 行 注 重 于 感 受, 我 们 就 要 时 时 警 觉 感 受 在 感 受 中 保 持 正 见, 不 要 落 于 我 见 正 知 凡 事 的 产 生 都 是 因 缘 目 前 心 轴 PAGE 11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By Choon Song Happiness, sadness, joy, bitterness, anger, anxiety... when we feel,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feelings?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mind that perceives the feelings that arose? Where do the feelings come from? When the mind no longer perceives the feelings, where do they go to? Our six senses that perceive this world, give rise to a myriad of feelings in our mind. The feelings are actually harmless if the mind stops at that. However, this is not the case for most of us. With the feelings perceived, the mind gives rise to attachment and aversion. This is the real crux of the problem we give rise to attachment to pleasant feelings; we give rise to aversion to unpleasant ones. This attachment or aversion by a grasping mind forms the basis of samsara. It sustains samsara; it creates more karma; it strives hard for existence in the bardo (intermediate state); it causes suffering to continue. We should try to maintain mindfulness at all times, and especially whenever a feeling arises. It could be anger; it could be happiness; it could be sadness; it could be anxiety. It does not really matter. These feelings are projections of the mind. If we are mindful, the feelings will dissolve by themselves and will not accumulate more karma. This is the underrated point which not many people realised. Yet, this is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 beneath all the Dharma doors expounded by the Buddha. If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is important, how can we aid the development of mindfulness? We need to remember the Buddha had taught that when one observes vows and precepts, one will attain stability in mindfulness; with stability in mindfulness, prajna paramita (perfection of transcendental wisdom) will naturally arise in the mind. So it is important to pay some attention to aid the development of mindfulness. In our day-to-day living, try to live simply and lightly. Keep Dharma practices simple and sincere. Do not embark on too many projects. This will set 目 前 心 轴 the environment such that we will not be plagued with unnecessary feelings. If we read through the Heart Sutra, we are reminded of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s understanding of the feeling skandha (aggregate) to be no different from emptiness. To help us see the futility of grasping to any of our feelings, this is really a key piece of knowledge. Feelings, as we know it, do not exist inherently! It is not different from emptiness, and yet, not separated from emptiness! Even if we could not maintain mindfulness to observe the rise and dissolution of feelings when they arise, by trusting the Heart Sutra, we will not really take those feelings seriously. Once we stop taking feelings seriously, equanimity start to follow suit happiness is good; sadness becomes not so bad; anxiety is manageable, etc. However, there is a point about feelings that must not be misunderstood. When we are following Buddha s teachings as beginners, the Buddha skillfully taught us to constantly remind ourselves of the love and sacrifice of our parents. All beings in samsara (cyclic existence) have been our parents in a previous life. Right now, not realising the nature of emptiness, they are all suffering throughout the six realms. The love and compassion that we feel for them will give rise to the altruistic intention to liberate all sentient beings from their suffering. This altruistic intention is bodhicitta the basis of all Dharma practices. Without which, our practices would be unfruitful. To sum it up and to put it simply, having given rise to bodhicitta, it comes down to only this habituate mindfulness when feelings arise; do not accept or reject. Let any feelings be just as they are. PAGE 12

苦 与 乐 携 手 同 行 文 莲 华 髻 不 少 常 人, 总 觉 得 世 界 上 所 有 的 一 切 都 是 为 了 让 人 享 受 的 无 论 是 精 神 上 或 物 质 上, 大 家 所 追 求 的 总 是 美 好 的 总 之 能 够 享 乐 才 是 最 重 要 的 于 是, 五 光 十 色 声 色 犬 马 夜 夜 笙 歌 就 是 为 了 享 乐, 殊 不 知 乐 极 生 悲 的 事 不 时 发 生 ; 譬 如 狂 欢 酒 醉 之 后 所 产 生 的 不 良 反 应, 诸 如 意 识 不 清 视 线 模 糊, 不 只 伤 害 自 己 的 身 心, 也 可 能 危 害 他 人 的 生 命 安 全 其 实, 一 切 苦 与 乐 的 感 受 都 是 由 自 己 身 心 对 境 所 生 起 的 感 受 世 人 认 为 乐 的 事, 往 往 和 佛 法 所 说 的 恰 恰 相 反, 因 为 世 人 所 谓 的 乐, 只 注 重 眼 前 的 感 受 贪 爱 世 间 的 名 利 财 色, 往 往 因 为 得 不 到 而 生 起 巨 大 的 烦 恼 这 烦 恼 的 升 起 连 带 而 来 的 是 无 穷 无 尽 的 痛 苦 但 是 由 于 我 们 的 愚 痴 与 无 明, 不 能 好 好 地 思 维, 也 没 有 能 力 去 辨 别 造 成 痛 苦 的 缘 由, 就 让 这 种 不 良 意 识 蔓 延, 就 成 为 理 所 当 然 反 正 世 人 都 朝 向 这 条 大 道 走, 我 为 什 么 要 背 道 而 驰? 结 果 为 了 眼 前 的 乐, 而 种 下 无 穷 的 苦 果 此, 眼 前 的 一 切 事 物 不 会 永 久 不 变 时 事 变 化 莫 测, 沧 海 桑 田 也 就 不 足 为 奇 一 旦 失 去 心 中 所 牵 挂 的, 无 论 是 人 或 物, 痛 苦 不 舍 的 情 绪 也 就 产 生 了 所 以 乐 和 苦 仿 佛 是 孪 生 兄 弟, 总 是 携 手 同 行, 最 多 只 有 先 后 之 分 要 如 何 才 能 得 到 真 正 的 乐 呢? 世 人 都 以 眼 前 的 荣 华 富 贵 为 根 据, 但 是 我 却 认 为 只 有 舍 才 能 得 到 真 正 的 乐 因 为 有 舍, 才 能 放 下 心 中 的 执 当 所 有 的 物 质 或 财 富 在 眼 中 似 见 非 见, 有 或 无 不 当 一 回 事, 谁 还 会 为 它 起 烦 恼 呢? 所 以, 何 乐 不 为? 佛 法 所 说 的 乐 是 舍 弃 眼 前 的 贪 爱, 如 亲 友 书 上 所 说 的 : 如 于 一 切 安 乐 中, 永 尽 诸 爱 为 乐 主 在 智 者 的 眼 中, 一 切 事 物 的 形 成 或 毁 灭 都 有 它 的 缘 起, 当 因 缘 和 合 时, 造 就 了 一 切, 当 因 缘 破 灭 时, 所 有 的 一 切 也 就 烟 消 云 散 了 因 目 前 心 轴 PAGE 13

衲 子 心 迹 声 色 文 释 法 梁 古 德 做 了 这 样 的 对 联 : 上 联 说 的 是 : 1 松 竹 本 无 声, 得 风 吹 而 成 曲 ; 钟 磬 本 无 音, 遇 敲 击 则 成 响 然 而, 不 论 是 何 缘 而 生, 其 声 始 终 不 滞 于 一 物, 声 声 自 在 下 联 说 的 是 : 山 青 因 林 绿, 为 雪 而 白 头 ; 水 清 因 沉 积, 为 风 而 皱 面 烟 雾 云 霞 本 无 相, 遇 空 气 中 的 水 分 则 成 烟 雾 云 霞 这 些, 都 是 因 缘 而 生, 因 缘 而 灭, 其 本 质 是 虚 幻 不 实, 这 就 是 法 空 在 六 根 中, 以 耳 眼 二 根 最 为 常 用, 耳 听 的 是 声, 眼 见 的 是 色 面 对 着 声 色 我 们 会 因 为 执 着 而 生 起 七 情 六 欲 拉 回 眼 前, 认 清 楚 声 色, 你 就 会 发 现 声 色 二 者 皆 自 在 都 是 空 只 是, 当 我 们 对 声 色 生 起 执 着 时, 烦 恼 紧 接 着 便 油 然 而 生, 痛 苦 于 是 便 接 踵 而 来 所 以, 一 定 要 养 成 拉 回 眼 前 的 习 惯, 因 为 只 有 这 样 你 才 能 从 声 色 之 中 体 会 解 脱 除 了 外 在 的 声 色, 你 还 必 须 要 面 对 内 在 的 声 色 远 离 声 响, 闭 上 双 眼, 把 腿 盘 起 来, 你 就 进 入 另 一 个 声 色 的 世 界 : 一 幕 幕 影 像 ( 色 ) 的 出 现, 可 以 是 过 去 事 情 的 拼 凑, 也 可 以 是 当 下 所 动 的 念 的 延 续 当 然, 除 了 影 像 之 外, 你 还 可 以 听 到 声 音 ( 声 ), 就 像 是 看 电 影 一 般, 可 以 很 逼 真, 逼 真 到 连 情 绪 都 会 被 带 动 起 来 于 是, 你 妄 失 了 眼 前, 接 着 把 盘 着 的 腿 放 下, 轮 回 去 了 这 时, 声 色 依 然 自 在, 依 然 是 空, 不 自 在 和 空 不 了 的 是 自 己 养 成 拉 回 眼 前 的 习 惯, 你 才 能 从 内 在 的 声 色 之 中 超 越 而 出, 盘 起 双 腿, 继 续 打 坐 怎 么 知 道 自 己 已 经 养 成 拉 回 眼 前 的 习 惯? 除 了 平 常 生 活 和 打 坐 时 面 对 声 色 的 反 应 之 外, 就 是 在 梦 中 你 在 梦 中 的 反 应 在 梦 中, 一 切 都 太 真 了 在 真 的 同 时, 如 果 你 感 觉 到 好 像 自 己 是 在 做 梦 就 对 了, 就 是 说 你 在 梦 中 也 在 拉 回 眼 前, 更 进 一 步 的, 如 果 你 愿 意 放 下 对 梦 境 的 执 着, 梦 就 会 中 断 这 时 梦 是 自 在 空, 梦 中 的 你 也 是 自 在 空 这 是 一 个 小 小 的 悟 接 着 怎 么 办? 再 参 究! 释 法 梁 写 于 壬 辰 年 十 二 月 初 1 磬 : 佛 门 法 器, 引 磬 大 磬 衲 子 心 迹 PAGE 14

Daily Chan Reflection By Venerable Fa Liang Translated by Yeo Hwee Tiong Compete to Lose The following is a Zen story. A Zen Master from Zhao province was sitting face to face with his disciple. The Zen Master pointed to a biscuit and said to his disciple: Let s have a competition. Whoever can speak more lowly of himself wins and gets to eat the biscuit. The disciple agreed. The Zen Master started: I am a donkey. The disciple replied: I am the donkey s stomach. Zen Master: I am the donkey s faeces. Disciple: I am the worms in the faeces. The Zen Master asked: What are you doing in the donkey s faeces? Disciple: I am spending my vacation there. Zen Master: Well said. You have won. The Zen Master had lost. So he grabbed the biscuit and ate it. They were competing to lose. The losing party gets to eat the biscuit. What is winning and what is losing? The disciple won a losing, therefore he lost. The Zen master lost a losing, therefore he won. Those who are anxious to win cannot afford to lose, while those who can accept losing may not be the loser. The disciple constrained his 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winning and losing, thus, he was trapped by this mindset. The Zen Master transcended beyond winning and losing, thus he got to eat the biscuit. Such is the flexibility and free spirit of Zen. Why such flexibility and free spirit? This is because there is no blockage in our mind. 衲 子 心 迹 PAGE 15

惠 能 禅 法 与 四 念 处 禅 观 之 间 关 系 的 探 讨 ( 二 ) 文 释 法 梁 二 坛 经 的 主 要 内 容 坛 经 全 称 六 祖 惠 能 大 师 法 宝 坛 经, 是 中 国 禅 宗 最 为 重 要 的 一 部 经 典 坛 经 在 佛 教 史 上, 除 了 从 释 迦 牟 尼 佛 的 说 法 所 编 集 的 称 佛 经 外, 坛 经 是 惟 一 以 经 见 称 的 中 国 佛 教 经 典 根 据 历 史 记 载, 坛 经 的 内 容 曾 多 次 被 后 人 修 改 和 填 补 而 形 成 多 个 版 本, 但 一 般 认 为 真 正 独 立 的 有 代 表 性 的 只 有 四 种 ; 即 敦 煌 本 惠 昕 本 德 异 本 宗 宝 本 本 文 所 采 用 的 是 最 为 原 始 的 敦 煌 本, 并 旁 及 现 今 佛 教 流 行 贯 用 的 宗 宝 本, 此 二 版 本 皆 收 集 于 大 正 藏 中 下 文 通 过 坛 经 来 分 析 惠 能 的 禅 学 思 想 1 不 识 本 心, 学 法 无 益 直 趣 人 心 是 禅 门 修 行 特 色, 识 本 心 见 本 性 的 直 探 心 源 本 空 寂 则 是 惠 能 禅 学 思 想 最 根 本 的 修 行 依 据 沿 续 五 祖 弘 忍 守 本 真 心 1 的 禅 法 特 征, 坛 经 道 出 了 不 识 本 心, 学 法 无 益 识 心 见 性, 即 悟 大 意 2 的 修 心 要 诀 对 于 心 与 性 之 间 的 关 系, 惠 能 有 如 此 的 譬 喻 : 身 体 是 城 堡,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是 城 门, 前 五 根 是 外 门, 意 根 则 为 内 门 心 即 是 大 地, 性 则 为 城 中 之 王 王 若 在, 城 堡 得 以 保 存, 王 不 在, 城 堡 则 难 保 同 理 ; 性 若 在, 身 心 得 以 保 存, 性 若 不 在, 身 心 则 难 存 表 面 上, 惠 能 虽 然 把 心 与 性 做 二 解, 一 为 大 地, 一 为 城 中 之 王, 而 王 是 占 了 极 度 重 要 的 位 子, 是 一 切 的 主 宰 但 事 实 上, 他 又 有 识 自 本 心, 是 见 本 性 3 的 说 法, 其 意 思 是 : 若 认 识 到 心 的 本 质, 就 是 见 到 本 性 由 此 可 知, 他 并 非 把 性 完 全 的 独 立 化, 而 是 性 也 是 源 自 于 心, 是 心 的 本 质 本 性 依 坛 衲 子 心 迹 经 的 叙 述, 性 亦 可 理 解 为 本 心 本 性 心 性 自 性 惠 能 认 为 所 谓 的 解 脱, 其 根 本 终 极 要 求 就 在 于 识 本 心 见 本 性 所 以 他 说 : 若 识 本 心, 即 是 解 脱 4, 亦 引 用 了 菩 萨 戒 经 识 心 见 性, 自 成 佛 道 5 的 说 法 因 此, 他 认 为 假 若 不 是 朝 此 方 向 去 下 工 夫, 那 任 何 的 修 习 便 失 去 意 义 了, 唯 有 识 本 心 见 本 性, 才 是 其 根 本 意 趣 2 菩 提 本 俱, 心 迷 不 悟 对 于 佛 门 所 重 视 的 般 若, 惠 能 说 道 : 善 知 识! 菩 提 般 若 之 智, 世 人 本 自 有 之, 只 缘 心 迷 不 能 自 悟, 须 求 大 善 知 识 示 道 见 性 善 知 识! 遇 悟 成 智 6 他 认 为 人 人 本 来 就 是 俱 有 菩 提 般 若 之 智, 只 因 为 心 迷 而 无 法 自 悟 之 故, 所 以 菩 提 般 若 之 智 无 法 显 现, 至 于 造 成 心 迷 的 主 要 原 因 就 是 邪 见 障 重, 烦 恼 根 深 7 惠 能 以 大 云 覆 盖 太 阳 为 喻, 谓 见 不 着 太 阳 皆 因 被 浓 云 所 掩 盖, 若 不 得 风 吹, 日 无 能 现 8 从 这 里 可 知, 其 被 喻 为 太 阳 的 是 本 来 就 俱 有 的 菩 提 般 若 之 智, 覆 盖 太 阳 的 大 云 指 的 是 邪 见 障 重, 烦 恼 根 深, 在 经 风 吹 就 能 自 然 显 现, 此 风 吹 所 指 的 当 然 是 大 善 知 识 若 从 此 喻 去 理 解, 大 善 知 识 的 功 用 就 在 于 去 云 见 日, 而 令 菩 提 般 若 之 智 显 现, 因 此, 菩 提 般 若 之 智 应 该 是 惠 能 的 重 点 要 求, 但 事 实 却 非 如 此 ; 他 说 道 : 若 无 尘 劳 般 若 常 在 不 离 自 性 悟 此 法 者, 即 是 无 念 无 忆 无 著 莫 起 杂 妄, 即 自 是 真 如 性 用 智 慧 观 照, 於 一 切 法 不 取 不 舍, 即 见 性 成 佛 道 9 惠 能 所 要 的 是 通 过 菩 提 般 若 之 智 去 观 照 内 外 的 一 切 法, 从 中 又 达 到 不 取 不 舍 的 要 求 见 性 成 佛 道 他 又 PAGE 16

说 : 故 知 本 性 自 有 般 若 之 智, 自 用 智 慧 观 照 10 可 见 见 性 才 是 惠 能 真 正 的 要 求, 因 为 一 旦 见 性 就 自 有 菩 提 般 若 之 智 能 观 照 了 因 此, 惠 能 后 面 又 说 了 一 句 : 须 求 大 善 知 识 示 道 见 性 善 知 识! 遇 悟 成 智 总 括 一 句 : 惠 能 所 指 的 迷 与 悟, 事 实 上 就 是 见 性 与 否, 见 性 即 悟, 不 见 性 则 迷 另 者, 所 欲 探 讨 的 就 是 心 性 智 这 三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坛 经 中 惠 能 所 谓 的 心 原 则 上 就 是 人 精 神 面 上 的 总 称, 由 心 而 得 以 认 识 到 本 质 见 心 本 性, 也 就 是 所 谓 的 见 性, 而 本 心 本 性 又 本 俱 有 菩 提 般 若 之 智 以 此 往 前 推 演, 可 看 出 三 者 间 仍 一 体 三 面, 或 者 说 性 为 体, 心 为 相, 智 为 用 也 就 是 说 性 为 心 的 本 体, 智 依 性 而 起 用 也 因 此, 惠 能 有 我 此 法 门 从 一 般 若 生 八 万 四 千 智 慧 11 的 说 法 3 无 相 三 归 依 归 依 发 愿 忏 悔 三 者 一 般 用 于 在 为 佛 弟 子 进 行 授 戒 仪 式 时 ; 归 依 者, 为 归 依 佛 归 依 法 归 依 僧 ; 所 谓 归 依 三 宝, 为 入 佛 门 的 首 要 行 持 发 愿 者, 有 小 愿 大 愿 二 者, 小 愿 为 自 求 解 脱 生 死, 是 小 乘 行 大 愿 则 发 成 佛 之 心, 亦 为 度 一 切 众 生, 为 大 乘 行 忏 悔 者, 忏 为 陈 露 先 恶, 悔 为 改 过 修 正, 有 去 疚 安 心 的 作 用, 可 为 修 定 之 前 行, 用 于 授 戒 仪 式 主 要 借 此 以 净 化 身 心, 继 而 再 领 纳 戒 体 惠 能 在 为 弟 子 授 无 相 三 归 依 戒 时, 对 归 依 发 愿 忏 悔 三 者 有 不 同 的 诠 释, 针 对 三 归 依, 惠 能 说 的 是 归 依 自 三 身 佛, 对 此, 惠 能 有 其 独 特 的 表 述 : 见 自 三 身 佛 ; 於 自 色 身 归 依 清 净 法 身 佛, 於 自 衲 子 心 迹 色 身 归 依 千 百 亿 化 身 佛, 於 自 色 身 归 依 当 来 圆 满 报 身 佛 色 身 是 舍 宅, 不 可 言 归 向 者 三 身, 在 自 法 性, 世 人 尽 有, 为 迷 不 见, 外 觅 三 如 来, 不 见 自 色 身 中 三 性 佛 12 他 说 的 归 依 佛 有 法 身 化 身 报 身 此 三 身 佛 皆 在 自 法 性 中, 是 每 个 人 都 有 的, 只 因 为 迷 而 不 见, 往 外 去 觅 三 如 来, 不 见 自 本 性 中 之 三 身 佛 世 人 自 性 本 自 净 为 清 净 法 身 佛, 由 自 性 起 念 思 量 为 千 百 亿 化 身 佛, 由 自 性 起 念 思 量, 念 念 皆 善 为 圆 满 报 身 佛 惠 能 所 说 的 归 依 佛, 是 自 己 归 依 本 俱 的 自 性 佛, 而 非 外 佛 发 四 弘 誓 愿 在 归 依 三 身 佛 之 后 ; 即 众 生 无 边 誓 愿 度, 烦 恼 无 边 誓 愿 断, 法 门 无 边 誓 愿 学, 无 上 佛 道 誓 愿 成 惠 能 认 为 心 中 众 生 各 於 自 身 自 性 自 度 13, 意 思 为, 虽 然 自 色 身 邪 见 烦 恼 愚 痴 名 妄, 但 本 觉 性 亦 在 其 中 自 性 自 有 本 觉 性 能 生 正 见, 因 此, 只 求 见 性, 一 旦 见 性, 则 自 知 以 般 若 之 智 除 却 愚 痴 迷 妄, 众 生 各 各 自 度 14, 邪 来 正 度 迷 来 悟 度 愚 来 智 度 恶 来 善 度 烦 恼 来 菩 提 度, 此 不 度 而 度 之 法 是 为 真 度, 亦 为 众 生 无 边 誓 愿 度 烦 恼 无 边 誓 愿 断 者 ; 如 何 断? 回 到 之 前 心 中 众 生 各 於 自 身 自 性 自 度 的 说 法 则 是 : 心 中 烦 恼 各 於 自 身 自 性 自 断, 所 以 惠 能 说 : 自 心 除 虚 妄 15 法 门 无 边 誓 愿 学 者 ; 可 学 的 无 上 正 法 是 无 边 的 16 惠 能 依 人 的 心 量 把 法 分 成 四 等 法 有 四 乘 ; 见 闻 读 诵 是 小 乘, 悟 法 解 义 是 中 乘, 依 法 修 行 是 大 乘, 万 法 尽 通, 万 行 俱 备, 一 切 不 离, 但 离 法 相, 作 无 所 得, 是 最 上 乘 17 惠 能 的 分 类 中, 最 上 乘 应 该 是 他 所 说 的 无 上 正 法, 亦 为 顿 见 本 性 之 法 无 上 佛 道 誓 愿 成 者, 惠 能 的 解 释 是 远 离 迷 执, 觉 知 生 般 若, 除 却 迷 妄, 即 自 悟 佛 道 成, 行 誓 愿 PAGE 17

力, 其 意 亦 不 离 其 见 自 本 性 顿 悟 成 佛 的 说 法 忏 悔 法 是 在 发 四 弘 誓 愿 之 后, 一 般 的 忏 悔 法 是 针 对 身 口 心 三 业 的 恶 行 加 以 发 露 认 错, 进 而 改 过 然 惠 能 却 从 心 下 手, 谈 的 是 无 相 忏 悔 他 说 : 前 念 後 念 及 今 念, 念 念 不 被 愚 迷 染, 从 前 恶 行 一 时 自 性 若 除 即 是 忏 悔 前 念 後 念 及 今 念, 念 念 不 被 愚 痴 染 除 却 从 前 矫 诳 心 永 断, 名 为 自 性 忏 前 念 後 念 及 今 念, 念 念 不 被 疾 染, 除 却 从 前 疾 垢 心 自 性 若 除 即 是 忏 18 他 对 忏 悔 一 词 如 此 定 义 : 忏 者, 终 身 不 作 悔 者, 知 於 前 非, 恶 业 恒 不 离 心 诸 佛 前 口 说 无 益 我 此 法 门 中, 永 断 不 作 名 为 忏 悔 19 原 则 上, 惠 能 无 相 忏 悔 的 从 前 恶 行, 一 时 自 性 若 除, 即 是 忏 悔 与 四 弘 誓 愿 的 心 中 众 生 各 於 自 身 自 性 自 度 二 者, 有 异 曲 同 功 之 处, 皆 以 自 性 为 归 依 处 所 以 他 说 自 性 不 归 无 所 依 处 20, 一 旦 回 归 到 自 性, 则 自 知 前 念 後 念 今 念, 念 念 不 执, 即 不 执 则 从 前 诸 恶 皆 断, 此 即 无 相 忏 归 依 发 愿 忏 悔 三 者 完 成 之 后, 即 是 正 授 无 相 三 归 依 戒 无 相 三 归 依 归 依 的 对 象 是 自 性 三 宝, 以 下 为 其 内 容 : 佛 者 觉 也, 法 者 正 也, 僧 者 净 也 自 心 归 依 觉, 邪 迷 不 生 少 欲 知 足, 离 财 离 色, 名 两 足 尊 自 心 归 依 正, 念 念 无 邪 故, 即 无 爱 著, 以 无 爱 著 名 离 欲 尊 自 心 归 净, 一 切 尘 劳 妄 念 虽 在 自 性, 自 性 不 染 著, 名 众 中 尊 21 依 自 性 而 生 万 法 是 惠 能 对 自 性 起 用 的 说 法, 三 宝 之 体 为 自 性, 三 宝 之 相 为 佛 法 僧, 三 宝 之 用 为 觉 正 净 惠 能 从 其 顿 法 上 所 得 到 的 觉 悟, 演 译 出 一 套 以 自 性 为 核 心 的 无 相 三 归 依 戒 衲 子 心 迹 4 定 慧 体 一 不 二 惠 能 对 于 定 与 慧 二 者 的 看 法 是 定 慧 体 一 不 二 22, 他 并 不 认 同 先 定 发 慧, 先 慧 发 定, 定 慧 各 别 23 的 说 法 他 认 为 修 定 之 时, 慧 在 其 中 ; 修 慧 之 时, 定 在 其 中 确 切 而 言, 定 是 慧 之 体, 而 慧 却 是 定 之 用, 二 者 乃 同 体 就 犹 如 亮 着 的 灯 般, 灯 是 光 之 体, 光 是 灯 之 用, 二 者 是 不 可 分 割 的 定 者 ; 止 也, 慧 者 ; 观 也 依 定 慧 体 一 不 二 的 说 法, 也 就 是 止 中 有 观, 观 中 有 止, 止 观 体 一 不 二 从 定 慧 止 观 不 二 的 禅 修 理 路, 惠 能 对 坐 禅 有 自 己 一 套 的 说 法 : 何 名 坐 禅? 此 法 门 中 一 切 无 碍, 外 於 一 切 境 界 上 念 不 去 为 坐, 见 本 性 不 乱 为 禅 24 他 不 把 坐 禅 局 限 于 肢 体 盘 坐, 而 是 注 重 心 地 工 夫 一 切 时 一 切 地 于 任 何 身 姿, 只 要 做 到 念 念 观 照, 不 随 着 外 境 而 去 就 是 坐, 见 自 本 性 不 乱 就 是 禅 对 于 禅 定 25, 惠 能 亦 有 不 同 的 诠 释, 他 说 : 何 名 为 禅 定? 外 离 相 曰 禅, 内 不 乱 曰 定 外 若 有 相, 内 心 即 乱 外 若 离 相, 内 心 即 定 26 惠 能 认 为 自 性 本 自 净 自 定, 当 内 根 与 外 尘 ( 相 ) 接 触 时 执 取 于 外 尘 ( 相 ), 一 执 取 即 乱, 若 内 根 与 外 尘 ( 相 ) 接 触 时 不 执 取 于 外 尘 ( 相 ), 能 于 相 而 离 相 即 是 禅, 一 离 相 内 在 自 然 就 有 定 外 禅 内 定 故 名 禅 定 不 论 定 慧 坐 禅 禅 定, 惠 能 的 根 本 核 心 思 想 仍 是 见 性, 依 见 性 而 对 定 慧 坐 禅 禅 定 三 者 重 新 理 解 在 回 应 志 诚 所 问 的 戒 定 慧, 惠 能 亦 从 自 性 的 角 度 给 于 诠 释, 他 说 : 心 地 无 非 自 性 戒, 心 地 无 乱 是 自 性 定 心 地 无 痴 自 性 慧 27 不 仅 如 此, 他 甚 至 认 为 若 见 自 本 性 是 连 戒 定 慧 也 不 立 : 自 性 无 非 无 乱 无 痴, 念 念 般 若 观 照, 常 离 法 相 有 何 可 立? 自 性 顿 修, 亦 无 渐 次, 所 以 不 立 28 PAGE 18

5 无 念 无 相 无 住 无 念 无 相 无 住 三 者 是 惠 能 禅 学 思 想 上 的 另 一 特 色, 亦 是 契 入 本 性 的 修 行 理 论 基 础 惠 能 说 道 : 善 知 识, 我 此 法 门, 从 上 已 来, 顿 渐 皆 立 无 念 为 宗, 无 相 为 体, 无 住 为 本 29 禅 门 之 法 直 指 人 心, 以 心 念 为 下 手 处 故 立 无 念 为 宗, 凡 人 执 色 法 为 实 有 故 立 无 相 为 体, 解 脱 之 根 本 在 于 内 外 皆 不 执 取 故 立 无 住 为 本 针 对 无 念 无 相 无 住, 惠 能 有 如 此 解 释 : 何 名 为 无 相? 於 相 而 离 相 无 念 者, 於 念 而 不 念 无 住 者, 为 人 本 性, 念 念 不 住 前 念 今 念 後 念, 念 念 相 续 无 有 断 绝 若 一 念 断 绝, 法 身 即 离 色 身 念 念 时 中, 於 一 切 法 上 无 住 一 念 若 住, 念 念 即 住, 名 系 缚 於 一 切 法 上 念 念 不 住 即 无 缚 也, 以 无 住 为 本 30 什 么 是 无 相? 知 一 切 境 相 非 真 实, 故 而 不 执 取 如 金 刚 经 所 言 : 一 切 有 为 法, 如 梦 幻 泡 影, 如 露 亦 如 电, 应 作 如 是 观 31, 此 即 於 相 而 离 相 什 么 是 无 念? 于 心 念 不 复 更 动 妄 念, 是 为 无 念 惠 能 所 要 求 的 是 对 念 保 持 观 照, 从 而 达 到 认 识 心 而 见 自 本 性 所 以 他 说 : 莫 起 杂 妄, 即 自 是 真 如 性 用 智 慧 观 照, 於 一 切 法 不 取 不 舍, 即 见 性 成 佛 道 32 什 么 是 无 住? 于 任 何 时 侯, 对 内 外 一 切 法 皆 不 执 取 不 执 取 就 无 有 束 缚, 就 是 解 脱 总 结 惠 能 的 於 相 而 离 相 於 念 而 不 念 一 切 法 上 无 住 的 禅 学 思 想, 事 实 上 就 是 不 执 取 于 外 不 执 取 相, 于 内 不 执 取 念, 一 切 时 中 于 外 内 一 切 法 皆 不 执 取 此 与 金 刚 经 的 不 应 住 色 生 心, 不 应 住 声 香 味 触 法 生 心, 应 无 所 住 而 生 其 心 33 的 思 想 是 一 致 的, 而 惠 能 也 是 在 弘 忍 为 他 解 说 金 刚 经 至 应 无 所 住 而 生 其 心 时 得 到 觉 悟 34 ( 待 续 ) 1 最 上 乘 论, 大 正 藏 第 48 册, 第 377 页 下 2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8 节 3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16 节 4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31 节 5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30 节 6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12 节 7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9 节 8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9 节 9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7 节 10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8 节 11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7 节 12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0 节 13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1 节 14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1 节 15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1 节 16 以 上 引 文 皆 出 自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1 节 17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43 节 18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2 节 19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2 节 20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3 节 21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3 节 22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13 节 23 同 上 24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19 节 25 禅 定 : 禅 为 梵 语 禅 那 之 略, 译 曰 思 惟 修 新 译 曰 静 虑 思 惟 修 者 思 惟 所 对 之 境, 而 研 习 之 义, 静 虑 者 心 体 寂 静 能 审 虑 之 义 定 者, 为 梵 语 三 昧 之 译, 心 定 止 一 境 而 离 散 动 之 义 即 一 心 考 物 为 禅, 一 境 静 念 为 定 也 故 定 之 名 宽, 一 切 之 息 虑 凝 心 名 之, 禅 之 名 狭, 定 之 一 分 也 盖 禅 那 之 思 惟 审 虑, 自 有 定 止 寂 静 之 义, 故 得 名 为 定, 而 三 昧 无 思 惟 审 虑 之 义, 故 得 名 为 禅 也 今 总 别 合 称 而 谓 之 禅 定 简 单 而 言, 禅 与 定 二 者 皆 为 心 体 寂 静 的 特 质, 于 欲 界 色 界 无 色 界 三 界 之 中, 欲 界 无 有 禅 与 定 的 心 体 寂 静 之 特 质, 因 此, 欲 界 无 有 禅 与 定 可 言, 禅 为 色 界 之 法, 定 则 为 无 色 界 之 法, 而 其 中 又 因 浅 深 而 各 分 四 个 等 次, 故 谓 之 四 禅 四 定 请 参 阅 佛 学 大 辞 典 丁 福 保 编, 四 禅 八 定 条 26 同 上 27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41 节 28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41 节 29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17 节 30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17 节 31 金 刚 般 若 波 罗 蜜 经, 大 正 藏 第 8 册, 第 752 页 中 32 敦 煌 本 坛 经 第 27 节 33 金 刚 般 若 波 罗 蜜 经, 大 正 藏 第 8 册, 第 749 页 下 34 敦 煌 本 与 宗 宝 本 坛 经 略 有 出 入, 此 段 是 出 自 宗 宝 本 衲 子 心 迹 PAGE 19

四 十 二 章 经 ( 二 ) 讲 授 释 法 梁 记 述 李 德 钊 从 历 史 的 脉 络 探 索, 我 们 可 以 更 清 楚 看 到 中 国 佛 教 发 展 至 今 天 的 某 些 因 缘 时 至 今 日, 佛 教 已 经 不 可 以 再 依 赖 神 秘 主 义 走 入 人 们 的 心 灵 ; 法 师 们 不 能 再 住 在 云 深 不 知 处 的 山 中, 佛 教 的 传 播 必 须 与 世 人 沟 通 ; 我 们 要 用 智 慧, 重 新 解 读 经 典 中 的 神 话 中 国 佛 教 别 具 特 色 四 十 二 章 经 是 第 一 部 译 成 中 文 的 佛 经, 主 要 译 者 是 迦 叶 摩 腾 和 竺 法 兰 两 位 印 度 僧 人 事 实 上, 单 靠 两 位 初 到 中 国 的 印 度 僧 人, 是 不 可 能 完 成 这 样 的 事 业 的, 背 后 一 定 有 皇 家 势 力 和 许 多 文 化 人 的 帮 助 可 以 说, 一 开 始, 佛 教 在 中 国 的 立 足 便 和 政 治 力 量 不 可 分 割 自 东 汉 佛 教 东 传, 两 千 多 年 来, 佛 教 有 所 摒 弃, 亦 有 所 吸 收, 形 成 别 有 特 色 的 中 国 佛 教 ( 或 称 北 传 佛 教 ) 在 进 入 正 文 之 前, 我 们 可 以 探 讨 一 下 佛 教 在 这 方 面 的 破 旧 立 新 大 孝 思 想 在 中 国 思 想 中, 有 所 谓 的 三 教 ( 儒 释 道 ) 思 想, 即 代 表 儒 家 佛 家 和 道 家 长 久 以 来, 儒 家 一 直 是 主 流 并 占 着 主 导 地 位 为 了 在 中 国 的 土 壤 上 滋 长, 佛 教 不 得 不 配 合 这 股 主 流 意 识 首 先, 儒 家 有 所 谓 的 不 孝 有 三, 无 后 为 大 父 母 在 不 远 游 和 身 体 发 肤, 受 之 父 母, 不 敢 毁 伤 等 思 想, 出 家 落 发 修 行, 便 与 这 类 思 想 背 道 而 驰, 故 而 被 谓 为 不 孝 为 了 解 决 思 想 的 对 立, 佛 教 大 孝 的 思 想, 所 谓 : 一 切 男 子 是 我 父, 一 切 女 子 是 我 母, 生 生 世 世, 由 此 受 生 也 就 是 表 明 奉 养 父 母 传 宗 接 代 纯 属 小 孝, 出 家 修 行, 普 渡 众 生, 拯 救 父 母 于 六 道 轮 回 中 的 苦 痛 才 是 真 孝 和 大 孝 最 典 型 的 例 子 便 是 目 莲 救 母 的 故 事, 说 佛 十 大 弟 子 之 一 目 莲 之 母 堕 入 鬼 趣, 目 莲 为 了 救 度 母 亲, 在 这 个 时 节 ( 佛 欢 喜 月 ) 供 佛 斋 僧, 这 就 是 后 来 成 了 中 元 超 度 法 会 的 由 来 除 此 之 外, 在 传 统 的 祭 祖 思 想 上, 佛 教 也 进 一 步 发 挥, 因 此 很 多 寺 院 也 在 清 明 举 办 超 度 先 人 的 法 会, 不 仅 超 度 此 生 父 母, 亦 超 度 多 重 父 母 衲 子 心 迹 PAGE 20

素 食 与 否 无 关 对 错 出 家 人 名 比 丘, 又 名 乞 士, 原 来 在 印 度, 出 家 人 过 着 的 是 行 乞 拖 钵 的 生 活 在 印 度, 佛 教 未 创 以 前, 就 有 这 种 风 气 对 于 这 种 生 活 方 式, 出 家 人 并 没 有 选 择 权, 施 主 给 予 什 么, 就 得 吃 什 么 因 此, 当 提 婆 达 多 提 出 一 种 极 端 的 素 食 主 义 时, 便 行 不 通 而 被 斥 为 素 食 外 道 在 行 乞 的 过 程 中, 必 然 有 肉 类 的 参 入 然 而, 行 乞 的 苦 行 在 中 国 却 行 不 通, 因 为 这 种 不 事 生 产 的 文 化 在 中 国 是 被 鄙 视 的 比 丘 的 袈 裟 也 不 再 露 肩, 用 死 人 衣 布 补 成 的 百 纳 衣 变 成 了 华 美 的 福 田 衣, 毕 竟 中 国 是 礼 仪 之 邦, 要 求 衣 冠 端 整 啊! 此 外, 中 国 人 提 倡 入 土 为 安, 因 此 在 坟 场, 对 尸 体 进 行 不 净 观 的 处 理, 几 乎 已 成 禁 忌 和 绝 响! 最 重 要 的 是, 佛 教 的 生 存 一 直 依 赖 于 政 权 进 入 南 北 朝, 中 国 出 现 了 一 位 菩 萨 皇 帝 : 梁 武 帝, 他 颁 布 僧 人 必 须 素 食 的 召 令, 以 体 现 大 乘 佛 教 长 养 慈 悲 心 的 精 神 之 后 的 几 个 中 国 君 主 亦 支 持 佛 教, 如 此 一 来, 素 食 的 原 则, 很 快 贯 彻 到 全 国 的 大 小 寺 院 素 食 文 化, 终 于 成 为 中 国 佛 教 的 最 重 要 特 色 了 素 食 文 化 的 扎 根 有 其 因 缘 在 早 期 的 印 度, 它 一 度 被 认 为 是 极 端 而 不 可 行 的, 在 中 国 佛 教 中 却 开 花 结 果 近 两 千 年, 形 成 一 个 不 可 扭 转 的 传 统 今 天, 当 我 们 在 肯 定 素 食 有 利 于 环 保 时, 一 定 要 认 识 到 吃 素 与 否 不 是 对 错 问 题, 一 切 都 是 因 缘 啊, 所 以 愿 意 吃 素 的 就 吃 素, 喜 欢 吃 肉 的 就 吃 肉, 没 有 必 要 争 个 孰 是 孰 非 衲 子 心 迹 确 立 正 信 在 试 图 与 儒 道 思 想 结 合 的 当 儿, 佛 教 与 其 他 宗 教 之 间 免 不 了 有 许 多 冲 突 在 中 国 的 历 史 上, 也 曾 经 出 现 像 三 武 一 宗, 对 佛 教 非 常 残 酷 不 利 的 时 段 在 阅 读 这 些 经 文 的 经 序 时, 我 们 会 发 现 其 中 带 有 非 常 浓 厚 的 神 话 色 彩, 或 者 歌 颂 佛 教 僧 人 如 何 神 通 广 大 击 败 其 对 手 我 们 在 赞 叹 同 时, 也 不 要 忘 了 这 些 文 章 都 是 出 自 佛 教 徒 之 手, 抬 高 自 家, 加 入 超 自 然 描 写, 是 一 种 自 然 心 理, 也 是 一 种 生 存 需 要 从 历 史 的 脉 络 探 索, 我 们 可 以 更 清 楚 看 到 中 国 佛 教 发 展 至 今 天 的 某 些 因 缘 时 至 今 日, 佛 教 已 经 不 可 以 再 依 赖 神 秘 主 义 走 入 人 们 的 心 灵 ; 法 师 们 不 能 再 住 在 云 深 不 知 处 的 山 中, 佛 教 的 传 播 必 须 与 世 人 沟 通 ; 我 们 要 用 智 慧, 重 新 解 读 经 典 中 的 神 话 举 个 例 子 来 说, 佛 本 生 经 中 有 个 故 事, 说 佛 陀 在 某 前 世 为 鹦 鹉, 为 了 拯 救 受 困 于 森 林 大 火 的 动 物, 它 一 次 又 一 次 飞 入 大 海, 用 羽 毛 所 沾 的 水 企 图 扑 灭 大 火 但 是, 平 心 而 论, 释 迦 牟 尼 佛 会 这 么 没 智 慧, 做 这 样 没 有 意 义 的 事 吗? 我 们 都 不 会 做 的 事, 他 又 怎 么 会 去 做 呢? 所 以, 我 们 要 知 晓 故 事 后 面 的 含 义 其 实 是 要 提 倡 慈 悲 和 坚 忍 的 精 神 更 重 要 的 事, 我 们 不 要 只 做 听 故 事 的 人, 而 是 要 做 讲 故 事 的 人, 因 此 故 事 中 的 鹦 鹉 便 变 成 活 的, 而 不 是 死 的 所 以, 关 键 在 于 讲 故 事 的 人 要 如 何 引 导, 如 何 以 自 己 的 智 慧, 给 人 们 一 个 方 向 PAGE 21

再 举 个 例 子, 我 们 常 说, 在 把 经 书 端 放 在 桌 上 时, 不 要 让 经 书 的 一 角 超 出 桌 面, 否 则 韦 驮 菩 萨 便 会 在 那 里 支 撑 着, 实 在 罪 过! 但 是, 这 种 古 时 侯 的 教 育 方 式, 今 天 只 能 成 为 一 种 美 丽 的 神 话, 而 不 能 深 信, 因 为 对 神 秘 现 象 的 执 着, 将 障 碍 我 们 的 智 慧 我 们 更 应 该 观 察 到 眼 前 的 因 果, 然 后 明 白, 不 要 把 经 书 随 便 放 的 道 理, 不 是 因 为 让 韦 驮 菩 萨 工 作, 而 是 为 了 培 养 一 份 尊 重 另 外, 这 么 做 也 会 让 某 些 自 以 为 是 的 人 不 高 兴, 所 以 没 有 必 要 显 然 的, 从 因 缘 法 的 角 度 来 理 解, 我 们 应 该 持 有 一 种 尽 信 书 不 如 无 书 的 态 度, 对 种 种 的 知 见, 不 要 过 分 执 着, 这 才 算 是 信 而 不 迷! 同 样 的, 四 十 二 章 经 内 容 朴 实 无 华, 虽 没 有 大 乘 经 典 的 放 光 动 地 的 场 面, 亦 无 神 迹, 却 道 出 许 多 佛 法 的 重 点 和 真 实 ( 待 续 ) 衲 子 心 迹 PAGE 22

The Practice of Reciting the Buddha s Name Compiled by Venerable Fa Rong Translated by Yeo Hwee Tiong and Kim Ong When we do the practice of reciting the Buddha s name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behind it, it is easy for us to fall into blind faith and idol worshipping. As such,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seek to understand the key aspects of this practic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maximum benefits. The Method of Reciting the Buddha s Name Reciting the Buddha s name is not merely verbal chanting. More importantly, we need to maintain right mindfulness and hold the Buddha clearly in our mind. All Buddhist practices are not separated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calm-abidance (concentration) and insight (wisdom). Hence, if one does the action of concentrating on the recitation of the Buddha s name 1, this is just the cultivation of concentration and one will only reap the benefit of concentration. The benefit of concentration is having a focus and unscattered mind. Our mind often wanders, so it is important to stabilize the mind on a virtuous object. Hence, we are using the Buddha as a virtuous object to stabilize our mind, so that the mind will not wander. Even if the mind wanders, it is alright. Just gently let go of the wandering thoughts and bring our attention back to reciting the Buddha s name. (How do we know if we have done so? When we can clearly hear and follow our recitation of the Buddha s name, it is right). Through practice, our mind will focus naturally, free from distraction and the Buddha s name naturally comes to mind. This is the action of concentrating on recitation. That which is most important in this practice is not just concentrating on the action of Buddha s name recitation, but abiding by the truth during the recitation 2. This refers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sight to develop wisdom for ultimate realization and liberation, so that the benefit can be obtained in this lifetime. Abiding by the truth during recitation means understanding that the Buddha is the Awakened One, who has perfected loving-kindness, compassion and wisdom, and understanding that all sentient beings in samsara have Buddha Nature, the potential to attain Buddhahood. All 衲 子 心 迹 sentient beings have a mind to experience external phenomena, which tends to cause emotional fluctuations in the mind. These afflictive emotions are of the same intrinsic quality as the mind, since afflictive emotions arise from the mind and will naturally cease back to the mind, without any need for repressing or rejecting them, as doing so will only cause stronger afflictive emotions to arise. All that is necessary to know in order to be unaffected by afflictive emotions is that, they have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knowing-awareness and clarity; the mind is like the ocean water, which has the nature of clarity, and when it is stirred by external forces, big and small waves will arise, but the nature of the waves is still water. The waves arise from the ocean water and go back to the ocean water as the conditions arise and cease away, hence, all of these lack any substantiality of a Self. The knowing-awareness and clarity of our mindfulness of the present moment is Buddha Nature. Knowing-awareness is the knowing and being aware of the arising and ceasing away of our afflictive emotions, and clarity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emptiness of all arising conditions and the illusoriness of everything. Thus, it is possible to be unaffected emotionally, in order to respond appropriately. For most people, when afflictive emotions arise, there is no awareness, least to say knowing their illusory nature. In fact, afflictive emotions are believe as real and this leads to overreacting, just like adding fuel to the fire, causing harm to others and oneself. Practitioners should seek to find their true mind, that is, their Buddha Nature, during the practice of the recitation of the Buddha s name. This is reciting the Buddha s name while abiding by the truth. The Purpose of Reciting the Buddha s Name Why do we recite the Buddha s name? Our mind has the tendency of being occupied with thoughts, hence, if we do not occupied our mind with thoughts of the Buddha, Dharma and Sangha, our mind will be occupied with thoughts of greed, hatred and ignorance, which may lead to the non-virtuous act of killing, stealing and sexual misconduct, causing no end to cyclic existence. The Buddha guides with expedient PAGE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