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ion but was also the new model's first important articulation and as such had tremendous literar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Similar documents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5, Jun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Era of Suffe

262 舂音詞社和漚社都成立於上海 在這個新興的文化大都會各種思想的交匯促 進了文學社團的發展不同政治社會背景的文人亦多了交往的機會 加上出版業 的蓬勃人才的集中使得上海的文學社團格外多姿多彩在全國的新舊文壇帶領 5 風騷 在詞學方面龍榆生 便將上海視為民國時期的詞學中心 另一

093_114_Koh_khee_heong



˘ªF¶Î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Microsoft Word - 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doc

马 大 华 人 文 学 与 文 化 学 刊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6 前 言 顾 城 曾 在 接 受 德 国 汉 学 家 顾 彬 及 张 穗 子 专 访 中, 将 其 诗 歌 创 作 分 为 四 个 时 期, 即 自 然 阶 段 文 化

<4D F736F F 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穨hair&sick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


Microsoft Word 王振勳136.doc

% Gorgoroon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304 吳淑鈿 4 的文化理想其境界比夏氏於唐詩中最推重的孟郊詩更高 第二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所表現的詩歌審美觀念夏氏肯定梅堯臣在詩學上能學唐而有所樹立開拓宋詩新 境他一方面推崇梅詩能開多種境界的平淡一方面強調梅詩開宋詩面目的能鍊和 求生新綜融唐宋開發無窮境界也是夏氏的詩學理想第三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的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Microsoft Word - Thesis.doc

李宜涯 元刊五種平話中的道教色彩.PDF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59-81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YZPORTALVol6No22009WANGgalley

姚道生 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 學者一般都從文體論的角度解讀 論文敘 就能夠對某個文體的名義流變 筆 認為只要根據這四個原則研讀 論文敘筆 名家名篇及創作方法有一個大致的認識並且可以著手寫作該文體可以說今 天的文學史或文論史主要是以文體論來把握 論文敘筆 的 文心 上篇 論文敘筆 的

戲劇研究 第十六期 描繪或運用 又編織得更具複雜性與詮釋空間 故唱詞實雙關 惆悵興亡 的遺 民情感與愛情 物質間的寄託關係 物在 秣陵春 中不僅擔任男女之間情意 的寄託 更將讀者帶入一種品賞生活的文化氛圍 此在晚明以前的小說與傳奇是 不易見的 因劇中對物質迷戀賞玩的傾向 明顯牽涉到的是明中業以後快速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标题

a b 11 16b a 106

西漢晚期以來,儒家思想對社會已有了深入的影響,當時不論士庶,普遍對孝悌之行抱有由衷的敬意。在此背景下,原本存在於大家庭的治家之法,在士人階層發生了深刻而微妙的變化。士人立身以禮、躬行實踐的結果,推動著家庭內的倫理關係趨向於嚴謹規矩。

06

Microsoft Word doc

10 湖 南 人 文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总 第 118 期 国 山 河 为 目 的 游 记 ; 表 达 自 己 对 新 中 国 新 国 民 新 道 德 新 思 想 期 盼 与 希 望 的 书 信 等 等, 都 是 蔡 东 藩 的 论 说 范 围 但 不 论 何 种 题 材, 其 取 材 立 论

mode of puzzle-solving

4 超越文本 物質文化研究新視野 的物 因此也可以反過來問 經驗 記憶或知識中的系列物是如何能流露出詩情的呢 更根本的問題當然是 這些形成關連性的物 是如何被敘寫出來 亦即我們如何保證這 些字詞的確可以有效拉引出物與物的關連性 本文的重點因此在於討論 物 如何在古典詩中形成可供辨認與召喚共感作用的關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4D F736F F D20A1B6DCE6CFAAD3E6D2FEB4D4BBB0A1B7B6D4B1B1CBCECAABCAB7B5C4BDA8B9B92E646F63>

5 49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classificationcultural significance 1 p p373 3 p494 4 p p27b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 ~ ~

营养学于一身的著作 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膳专书 书中许多内容对今天人们的饮食 营养 食疗食补 养生避忌等有着指导性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问世之后进献元朝文宗皇帝 文宗批示 命中院使臣拜住刻梓而广传之 兹举也 意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 推 ①忽思慧又作和斯辉 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 恩泽之厚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 ; Mancall 1984 ] [ ] Mancall [ 199

Microsoft Word - 江陰之役1.37.doc


<4D F736F F D205F355FBDD7A16DA4E5A4DFC04AC073A16EA4A4AABAA175B74EB648A176BB50A175A4F1BFB3A176>


5 / ~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08, p

明新學報第31期

David Faure


051_072_Zhang_yi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2002 2,,,,,,, ,,,,,,,,,, 1907,1925,, ,, , 1928,1934,1934 5,, ,, ,,,,

評介夏春濤著《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

Microsoft Word - 18-p0402-c3.doc


Microsoft Word - 01應制詩之審美特徵__以張九齡應制詩為觀察對象_吳元嘉_編輯稿.doc

排版稿.FIT)

<4D F736F F 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0?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 3 /

104王三慶.doc

( ),,,,,,, [ 5 ],,,,,,,,????,,?,,,,,,,,,,, [ 6 ],,,,,,,,,,,,,,,,,,, [ 6 ],,,, 6,,, [ 3 ],,,,,, [ 7 ],,,,, [ 8 ],,,,,,,,,,!!,,,,, [ 8 ],, ( ),, 20,,,,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 ;, ; :, ;, ;, :, ; :, ;, 500 ( ) : ; ; ; ;,, :,,,, : 168

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

32 台 灣 文 學 學 報 第 二 十 四 期 Hino Ashihei and war-time writing by Japanese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Lin, Hui-chun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of Gene

/,,,,,,,,,,,,,,, ;,,,, ( ),,, ;,,, 1933,, ( ) ( ), 1988,,,, :,, ; :,,,,, 20,,,,,, :,,, 2001, 299 :, :, 2006, 35 :,, ( ( ), 1997, 74 ),

陈 异 叶 玉 佩 赋 曳 院 余 幼 好 此 奇 服 兮 袁 企 前 修 之 耿 光 遥 咱 1 暂 渊 册 59 袁 P518 冤 54 袁 P21 冤 P319 冤 胡 或 火 叶 东 白 山 赋 曳 院 佳 树 连 蜷 兮 山 之 幽 遥 咱 1 暂 渊 册 甘 衢 叶 孺 子 亭 赋 曳

标题

46 Sophie Legrand

正文


16

2001 4,,,,, 1983,,, :,,,,,,,,,, :, 70 80, 1984,,,,,,,,,, 80,, ( ),,,,,,,,,,,,,,,,,,,, 4

C J. C. Caldwell 訛 輯 輥 訛 輰 輥 Victor Nee 1 輥 輱 訛 ~

three regions or three strata 3 Seneca 4 ~ 65 Quaestiones naturales 4 Themon 1349 ~ 1361 Questions on the Four Books of Aristotle's Meteorolo

Microsoft Word - 01馮樹勳三校.doc

二、民生: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同步

嗅覺、習氣與衛生政體:三0年代的中國的都市空間與身體消費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106陳怡良.doc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17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4D F736F F 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2 黃 俊 傑 一 引 言 二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權 力 的 支 配 三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的 政 治 性 解 讀 四 結 論 一 引 言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的 重 大 特 徵 之 一, 在 於 經 典 解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間, 具 有 極

Transcription:

2014 2 95 1 2 200234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the Wuse Colors of Things chapter of Liu Xie's Wenxin diaolong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an important change in the concep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nature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from early medieval to late imperial times i. e. the increasing realism and materiality in its explicit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discourse which constantly trends toward and tries to approximate the real material world. This shift I argue was a paradigmatic one and was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e decline of the bixing-centered classical poetic tradition in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I further argue that the new model that emerged out of this paradigm shift rooted in a highly technical regime of reading and writing executed from inside out as the poet and poetic critic take full control of the process and taking descriptive precision as one of its most venerated goals was compared with the ancient model based on metaphor and illumination a relatively modern one. That I choose the Wuse chapter as the center of my discussion is because Liu Xie's beautifully crafted masterpiece not only marked the end of the ancient metaphorical tradition by giving it a most memorable presen- 16

tation but was also the new model's first important articulation and as such had tremendous literar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he Wuse chapter of Wenxin diaolong metaphor realism paradigm shift temporal-spatial framework subjectivity materiality I106 A 1006-6101 2014 02-0016 - 24 1 1 2012 2013 17

2014 2 95 1 269-270 11 2 2069 18

3 1079 19

2014 2 95 4 5 231 6 3638 7 66 1 1 Siu-kit Wong Ch'ing and Ching in the Critical Writings of Wang Fu-chih Adele Austin Rickett ed. Chines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o Liang Ch'i-ch'a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 121-150 20

1 8 426 12 9 33-37 1 1999 351 21

2014 2 95 10 247 11 71-72 12 320 13 832 22

1136 10 1135 47 1 14 1001-1002 1 Ronald Egan The Problem of Beauty: 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6 pp. 109-161 23

2014 2 95 15 2 16 97 16 102 1 16 97 17 18 17 17 1 24

46 18 4 1 2 19 3 1 2 3 19 1759 25

2014 2 95 conservator of culture 20 205 Walter J. Ong representing the world not as a float of objects strung out before one's eyes but rather as a happening or event something going on 20 206 19 1726 1 2 1 2 26 2007 67 39-62 1963 956

1 1374 4 21 190-198 22 1 23 52 1 19 1726 21 190 1 2004 101-102 27

2014 2 95 19 1736 1 25 148 2 3 19 1728 19 1732 1 24 695 2 3 1991 219-220 28

19 1728-1732 19 1728-1730 29

2014 2 95 19 1733 26 271 20 19 1733-1745 19 1733 19 1741 30

27 217 19 1733 19 1733 19 1761 19 1734 26 271-272 20 20 31

2014 2 95 1 19 1747 19 1734 29 297 19 1734 23 85 19 1734 23 140 2 20 19 1741 19 1761 3 1 19 1736 28 1898 2 3 19 208 19 1134 32

19 1747 19 1751 19 1749 26 276 19 1751 26 275 33

2014 2 95 19 196 19 1749 23 49 19 1738 1 1 34 19. 23b

19 1739 2 2143 1 19 1738 19 1745 1 759 19 1746 28 1902 1 11 12 Monica Eileen McLellan Zikpi Translating the Afterlives of Qu Yuan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Oregon 2014 35

2014 2 95 19 1746 30 1162 19 1741-1742 31 49 19 1744 32 1756 19 1742 24 696 19 1742 33 214 36

19 1742-1743 26 274 19 1741 19 1758 19 1758 34 559 19 1751 37

2014 2 95 19 1755 19 1758 movement of compensation 35 283-285 36 62-76 19 1760 26 283 the new mode of existence of the poet a loner 20 49 38

1. M. 1980. 2. M.. 1986. 3 Wang Yugen. Ten Thousand Scrolls: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Poetics of Huang Tingjian and the Late Northern Song 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1. 4 Wang Yugen. The Limits of Poetry as Means of Social Criticism The 1079 Literary Inquisition against Su Shi Revisited J.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Vol. 41 2011 29-65. 5. M... 1981. 6 M.. 1999. 7. M.. 1977. 8. M. 1981. 9. M.. 2002. 10. M. 2003. 11. M.. 1983. 12. M. 1979. 13. M. 1990. 14. M.. 2003. 15. M.. 1984. 16. M. 1994. 17. M / /. 1957. 18. M / /. 1996. 19. M. 1989. 20 Ong Walter J. The Presence of the Word: Some Prolegomena for Cultural and Religious History 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7. 21. M.. 1977. 22. M.. 1982. 23. M. 1986. 24. M. 1958. 25. M. 2004. 26. M. 2006. 27. M.. 1983. 28. M. 1982. 29. M. 1996. 30. M. 2006. 31. M... 1987. 32. M. 1962. 33. M.. 1982. 34. M.. 1985. 35 Owen Stephen. 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6. M. 2002.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