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張 元 素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研 究 本 文 以 張 元 素 著 述 為 主 要 材 料, 采 用 上 海 涵 芬 樓 景 印 元 杜 思 敬 濟 生 拔 粹 刊 本 4 ; 醫 學 啟 源 為 任 應 秋 點 校 本, 任 本 以 明 成 化 八 年 刊 本 為 底 本, 旁 校 上



Similar documents
66 a T. S. Kuhn 2 b a b Thomas Kuhn disciplinary matrix examplars or shared examples incommensurability

84 針 藥 併 施 治 療 偏 頭 痛 次 發 作 症 狀 為 左 顳 側 頭 脹 痛, 多 為 夜 間 發 作 影 響 睡 眠 或 工 作, 頻 率 為 一 天 發 作 一 次, 持 續 一 至 二 小 時, 疼 痛 指 數 7 分 (0 分 為 不 痛, 最 痛 為 滿 分 10 分 ), 需

穨17.PDF

穨75.PDF

310 日治時期前臺灣醫療發展之探討 逐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臺灣早期醫療的發 臺灣的歷史發展 自明朝時期荷蘭 西班牙 展即是以原始醫療及從中國大陸傳習至臺灣的中 來臺灣發展之後 臺灣的史料記載才逐漸多了起 醫體系為主 而此時期來臺灣之中醫師 其技術 至清朝 從中國大陸移民來臺的人數大量增加 水平

234 從病名到病理 論惲鐵樵的中西醫學匯通之路 醫生既說出三種病名 當然開三樣方子 但 當代西醫認為除非推翻傳統中醫病名相關之 是病只有一個 至少有兩張方子不對 不對 六氣說 否則國民健康就有重大危機的論點 的藥吃下去 那病當然有增無減 病家到此 挾著以科學主義救亡圖存的氣氛 對於中醫學術 時 自

48 1. (1) (2) A B C.

SLE 8 (prednisolone, 1 mg/kg) 8 7 ( )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C3 (mg/dl) C4 (mg/dl) A-dsDNA (IU/mL) ESR (mm/hr) WBC (

Microsoft Word - D-2°w¶Ë¬ì¹ï¤U�Iµh®{¤âÀˬd¬yµ{_¬x°ö�×__P _.doc

穨1.PDF

,7 8,9 10,11 (1) (2) (3)

Microsoft Word - 2.v3n1.gjtm.docx

j.sd

标题

营养学于一身的著作 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膳专书 书中许多内容对今天人们的饮食 营养 食疗食补 养生避忌等有着指导性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问世之后进献元朝文宗皇帝 文宗批示 命中院使臣拜住刻梓而广传之 兹举也 意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 推 ①忽思慧又作和斯辉 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 恩泽之厚

WTO 3, George Beredayarea comparative studies 8 Bereday 9,10

人10 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DOC

ZHONG Chong A Study on the Map of Provincial Capital of Zhejiang Past and Present

固本解郁法?治

标题

j.si

穨2-06.doc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小學社會科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Microsoft Word doc

項, 且 持 續 兩 週 : 心 情 是 悲 傷 無 望 的 ; 對 平 日 熟 悉 的 活 動 缺 乏 興 趣 ; 食 慾 體 重 驟 增 或 驟 減 ; 失 眠 ; 失 去 活 力 及 感 到 勞 累 ; 精 神 運 動 性 活 動 遲 滯 ; 無 價 值 感 或 罪 惡 感 ; 專 注 力 決

10 中 草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3 卷 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生 药 打 粉 入 药 的 基 本 特 点, 借 鉴 材 料 学 粉 体 学 等 学 科 的 研 究 成 果, 在 中 药 传 统 制 药 理 念 的 启 发

穨131.PDF

David Faure

1


自傷行為 67 難化 個人化及妄下結論等 皆是有系統的邏輯謬誤 吳 陳 4 羅 6 憂鬱患者的症狀困擾 自我情緒 人際及生活品質 若只靠個人意志是無法 自行恢復 通常需要藥物或心理治療才能恢復健康 而照顧憂鬱症患者 護理人員需維持溫暖 接納與尊 重的態度 利用治療性溝通技巧 引導表達感受 以 提高健

輥輯訛 % 2010~ %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1. J., 1994, 3 14~ J., ~150.



国有大型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

1-34

Microsoft Word tb 赵宏宇s-高校教改纵横.doc

,,,,,,,,,, ; (),,,,,,,, 1862,1864 8,,() () () () () () (), :,,,,,,,,,,,,,,,, 95 %,, 1.,,, 20 (1838 ) (1873 ), (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文稿件模板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现状和主要问题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symmetrical cutting patterns with various materials for visual designing; ii. This part combined costumes, bags and oilpaper umbrellas with the tradit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 9倪仲俊.doc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Microsoft Word 定版

西 出 永 昌 无 故 人

864 现 代 药 物 与 临 床 Drugs & Clinic 第 31 卷 第 6 期 2016 年 6 月 of apoptosis related factors,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of great

Microsoft Word - 6-誤入與遊歷_黃東陽_p _.doc

李建德 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 一 前言 中國與埃及 希臘 印度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同樣具備古神信仰1並由 於民族取向之不同後三者或追求靈性生命的亙古常存或開展邏輯思辨的 愛智 學 Philosophy 舊譯 或產生因果種姓的輪迴觀一時繽紛並呈但時至今日卻 已風華不再與此相對中國受到儒家人文主義兩

( ) [11 13 ] 2 211,,, : (1),, 1990 ( ) ( ),, ; OD, ( ) ( ) ; , ( ), (2) 50 %,, 1999 ( ) ( ) ; (3),,

211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The ocular hypertension of patients in the cont


曹美秀.pdf



01-专论(2期).FIT)

Académie nationale de Musique-Thé tre de l' Opéra Charles Garnier Palais Garnier Thé tre de l'académie Royale de Musiqu

嚴重燒傷護理 運用羅氏適應模式 於一位嚴重燒傷病患之護理經驗 鄭惠瑩 丘周萍 摘 要 本篇個案報告是照護一位嚴重燒傷病患之護理經驗 筆者於護理期間運用羅氏適應模 式的護理過程 以觀察 會談及身體評估等方式收集資料 確立個案有皮膚完整性受損 疼痛 身體心像紊亂等護理問題 護理期間 筆者傾聽 關懷並接納

Microsoft Word - 事務培訓招生簡章(含報名表).doc

138 中 西 醫 結 合 與 中 醫 國 際 化 趨 勢 主 體 ; 現 代 科 學 方 法 是 中 西 醫 結 合 研 究 的 基 本 方 法 ; 中 國 傳 統 醫 學 是 中 西 醫 結 合 研 究 的 物 件 ; 豐 富 現 代 醫 學 科 學 是 中 西 醫 結 合 研 究 的 直 接

一、考試宗旨:考選風險管理人才,提升風險管理水準。

3 : : 63,,,,,,,, 1903,,, 1904, (, ), [5 ],,,,,, [ 4 ] ( P ),,,,,,,,, [ 4 ] ( P ),,,,,, 1904,,,,,,,,,,, 1900,, : ( ) ; ( ) ; ( ) ; ( ), ; (

7_6論文.indd

5-25袁宏钧.indd

風水理氣派操作方法運用於建築設計之研究--以紫白飛星法為例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Bairoch, ) (Angus Maddison,1926 ) (Bairoch, 1976, 1981), 1960, , 220, 228 ; , 447, 310, 178 (1993) (1988) Peter Brecke (

170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2 年 第 18 卷 第 4 期 周 末 九 鼎 沦, 必 以 亡. 者 为 神, 三 山 九 鼎 有 知 也? 或 时 吏 知 怨 家 之 谋, 窃 举 持 亡, 惧 怨 家 怨 己, 云 自 去 凡 人 能 亡., 足 能 步 行

相 对 校 正 因 子 的 相 关 方 法 1.1 内 标 多 控 法 研 究 发 现, 在 中 药 各 成 分 间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比 例 关 系, 只 要 各 成 分 的 量 符 合 该 比 例 关 系, 中 药 的 多 [6] 指 标 质 量 控 制 可 以 依 此 法

( s y s t e m ) ( s t r e s s ) (stress model) ( s y s t e m ) [ ] [ 5 ] C o x [ 3 ] 1 [ 1, 2 ] [ 6-8 ] [ 9 ] Tw Fam Med Res 2003 Vol.1 No.1 23

国学思想与大学数学

国 有 企 业 相 比, 竞 争 性 国 有 企 业 构 建 有 效 激 励 机 制 的 迫 切 性 和 重 要 性 更 为 突 出 在 竞 争 性 行 业, 国 有 企 业 的 名 号 并 不 能 给 企 业 发 展 带 来 很 多 便 利 条 件, 反 而 常 常 成 为 制 肘 因 素, 通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4, Dec 2013,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L

穨1-林聖欽.doc

Microsoft Word doc

ISSN

(Microsoft Word \277\372\255Z\260\266.doc)

,20 80,,,,, ; 80 90,, [ 4 ], [ 5 ],, ;21,,,,,,,20 80,,,,, ( ) ; ( ) ; ( ) ; ( ) [6 ], 90,,,,, [ 7 ] 21,,,,, [ 8 ],,, 30,,,,,,,,,,, ;,, ;,, ; 30,,,,,,,

案例使用说明

% 6 9 [1] % 97% [2] 2 93% 3 4,, 2


600 现 代 药 物 与 临 床 Drugs & Clinic 第 31 卷 第 5 期 2016 年 5 月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ut the levels of IL-12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穨2-08.doc

³¯¿·¯ø-¤¤

<4D F736F F D20C3F7B4FACFB7C7FACEC4C8CBBBAFB5C4C1BDB8F6B7BDC3E6A1AAA1AAD6D8C6C0CCC0C9F2D6AED5F92E68746D6C>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中 草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5 卷 第 1 期 201 年 1 月 51 其 他 试 剂 均 为 分 析 纯 对 照 品 栀 子 苷 ( 批 号 ) 甘 草 苷 ( 批 号 ) 连 翘 酯 苷

Landscape Theory & Study 17

第2期定稿.FIT)

62 戲劇學刊 An Analysis of Cao-xie-gong Zhen in Tainan Abstract Te-yu Shih* Tainan is among the first areas that were developed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a

物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2, No. 14 (2013) 叠 [4]. PET 设备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探测器环, 探测 备重建图像具有减少数据插值的优势. 器环的性能直接影响 PET 的成像能力. 探头与探头 之间得到的符合直线叫做投影线. 所有的投影线在

概述


P


Transcription:

J Chin Med 24(1): 37-47, 2013 37 1 1,2, * 1,2 1,2 1 2 101 04 09 101 09 26 張 元 素, 字 潔 古, 金 代 易 州 ( 河 北 易 水 ) 人, 他 學 識 淵 博, 臨 證 經 驗 豐 富, 善 於 化 裁 古 方 他 建 立 了 以 臟 腑 辨 證 為 核 心 的 臨 床 證 治 體 系, 創 新 了 用 藥 理 論, 在 金 元 醫 學 中 開 創 了 新 局 面, 對 後 世 醫 學 有 重 大 影 響 歸 經 是 我 國 歷 代 醫 家 經 過 長 期 醫 療 實 踐, 不 斷 探 索 歸 納 總 結 而 形 成 和 發 展 起 來 的 中 藥 藥 性 理 論 之 一, 用 以 反 映 中 藥 作 用 於 人 體 部 位 的 一 種 性 能 歸 經 的 臨 床 意 義, 主 要 是 進 一 步 完 善 了 中 藥 的 性 能 理 論, 最 重 要 的 是 增 強 了 臨 床 用 藥 的 準 確 性 ; 引 經 是 建 立 在 歸 經 基 礎 上 的, 張 元 素 完 成 了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的 內 在 理 路 模 式, 本 文 旨 在 討 論 張 元 素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的 特 色 張 元 素 歸 經 理 論 引 經 理 論 金 元 醫 家 受 北 宋 理 學 格 物 致 知 風 氣 影 響, 開 始 探 究 病 機 和 藥 理 1, 在 藥 學 理 論 方 面, 張 元 素 以 臟 腑 辨 證 為 依 據, 以 病 勢 來 闡 述 藥 物 的 升 降 浮 沉 趨 向, 並 以 氣 味 陰 陽 厚 薄 藥 物 法 象 引 經 通 使 炮 製 等 藥 物 性 狀 或 性 能, 來 說 明 可 能 影 響 藥 物 升 降 浮 沉 的 因 素, 這 是 元 素 的 創 見, 是 張 氏 藥 學 理 論 的 第 一 階 段 內 容 在 張 元 素 藥 學 理 論 中, 另 以 歸 經 理 論 作 為 分 經 論 治 的 基 礎 2 張 元 素 藥 學 思 想 完 善 了 中 藥 學 的 性 能 理 論, 為 中 藥 學 發 展 界 定 了 合 宜 的 問 題 及 解 決 的 方 法, 成 就 頗 具 指 標 性 意 義, 影 響 至 為 深 遠, 自 然 應 當 作 一 深 入 研 究 過 去 數 十 年, 兩 岸 已 有 數 十 篇 與 本 文 類 似 專 文 3, 然 而 鮮 少 觸 及 醫 學 啟 源 藥 例 歸 經 模 式 瀉 各 經 火 專 藥 方 劑 歸 經 等 論 題, 今 討 論 如 下 * 游 智 勝, 長 庚 大 學 中 醫 學 系,33302 桃 園 縣 龜 山 鄉 文 化 一 路 259 號, 電 話 :03-2118800 分 機 5982, 傳 真 :03-2118421, 電 子 郵 件 信 箱 :y0606@mail.cgu.edu.tw 1 參 見 張 勝 秦 竹 熊 洪 豔, 馬 鳳 麗 : 宋 明 理 學 格 物 窮 理 思 想 對 法 象 藥 理 學 構 建 的 影 響, 雲 南 中 醫 學 院 學 報, 2009 年 4 月 第 32 卷 第 2 期, 頁 4-6 2 歸 經, 指 藥 物 對 於 機 體 某 部 分 的 選 擇 性 作 用 主 要 對 某 經 ( 臟 腑 及 其 經 絡 ) 或 某 幾 經 發 生 明 顯 的 作 用, 而 對 其 他 經 則 作 用 較 小, 或 沒 有 作 用 參 見 凌 一 揆 編 : 中 藥 學 ( 臺 北 : 知 音 出 版 社,2006 年 3 月 ), 頁 14 引 經, 指 某 些 藥 物 能 引 導 其 他 藥 物 的 藥 力 到 達 病 變 部 位 或 某 一 經 脈, 起 嚮 導 的 作 用 參 見 李 永 春 主 編 : 實 用 中 醫 辭 典 ( 臺 北 : 知 音 出 版 社,2003 年 6 月 ), 頁 113 3 參 見 張 恭 : 張 元 素 歸 經 理 論 探 析, 四 川 中 醫,1995 年 第 四 期, 頁 4~5 馬 海 安 宋 石 峰 : 淺 論 張 元 素 引 經 藥, 中 醫 藥 研 究,2000 年 第 16 卷 第 4 期, 頁 51 趙 雙 關 金 茹 : 淺 議 張 元 素 引 經 報 使 藥, 哈 爾 濱 醫 藥,2005 年 第 25 卷 第 6 期, 頁 67~68 蘇 春 梅 顧 文 芳 : 張 元 素 藥 物 升 降 浮 沉 學 說 探 討, 山 西 醫 學 院 學

38 張 元 素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研 究 本 文 以 張 元 素 著 述 為 主 要 材 料, 采 用 上 海 涵 芬 樓 景 印 元 杜 思 敬 濟 生 拔 粹 刊 本 4 ; 醫 學 啟 源 為 任 應 秋 點 校 本, 任 本 以 明 成 化 八 年 刊 本 為 底 本, 旁 校 上 海 圖 書 館 元 刻 本 ; 臟 腑 標 本 虛 實 寒 熱 用 藥 式 采 用 劉 衡 如 點 校 本 草 綱 目 本 本 文 研 究 方 法, 主 要 根 據 醫 學 啟 源 等 書, 使 用 余 英 時 內 在 理 路 法, 回 歸 原 典 以 分 析 歸 納 本 文 旨 在 討 論 張 元 素 在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方 面 的 創 見 首 先, 張 元 素 對 歸 經 理 論 發 展 的 貢 獻, 在 於 提 供 大 量 藥 例, 並 且 注 意 到 歸 經 的 形 成, 主 要 是 為 了 醫 者 用 藥 上 的 實 際 需 要, 因 為 臨 床 上 有 許 多 藥 物 的 功 效 是 相 同 的, 如 果 不 能 分 經 用 藥, 就 無 法 收 到 良 好 的 預 期 療 效 歸 納 張 元 素 對 藥 物 歸 經 的 態 度, 以 收 錄 113 味 藥 物 為 例, 全 書 藥 物 僅 有 澤 瀉 防 尾 王 不 留 行 等 少 數 藥 物 未 明 列 歸 經, 明 確 表 現 了 張 元 素 敘 列 藥 物 必 列 歸 經 的 態 度 今 表 列 於 表 一 : 由 於 臨 床 用 藥 有 許 多 藥 物 功 效 相 同, 醫 學 啟 源 用 藥 備 旨 又 以 瀉 五 臟 六 腑 火 為 例, 詳 細 說 明 用 藥 歸 經 的 重 要 性, 今 列 張 元 素 醫 學 啟 源 各 瀉 各 經 之 火 專 藥 如 表 二 : 在 引 經 藥 例 方 面, 張 元 素 肯 定 引 經 藥 引 導 方 中 藥 物 直 達 病 所 的 特 質, 在 著 述 中, 提 出 各 經 引 經 專 藥, 使 引 經 不 再 是 古 代 本 草 典 籍 中 孤 鴻 一 現 的 藥 例, 而 落 實 於 臨 床 實 踐, 參 見 引 經 表 表 三 就 歸 經 理 論 淵 源 而 言, 歸 經 學 說 源 於 黃 帝 內 經, 但 僅 止 於 理 論 層 次, 並 沒 有 具 體 的 藥 例 宣 明 五 氣 篇 曾 提 到 五 味 所 入 : 酸 入 肝, 辛 入 肺, 苦 入 心, 鹹 入 腎, 甘 入 脾, 是 謂 報,1995 年 第 26 卷 第 2 期, 頁 172~173 寇 華 勝 : 升 降 浮 沉 為 遣 藥 用 方 的 指 南, 中 醫 升 降 學 ( 南 昌 : 江 西 科 學 技 術 出 版 社,1990 年 9 月 ), 頁 222~245 某 些 與 中 藥 學 理 論 發 展 史 有 關 的 研 究 論 文, 也 提 到 了 張 元 素 在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方 面 的 成 就, 如 周 海 虹 : 論 歸 經, 湖 南 中 醫 學 院 學 報,2000 年 12 月 第 20 卷 第 4 期, 頁 44-46; 賁 長 恩 郭 順 根 : 中 藥 歸 經 理 論 研 究 述 評, 北 京 中 醫 藥 大 學 學 報,1999 年 第 2 期 ; 吳 永 健 : 試 述 中 藥 歸 經 理 論 在 臨 床 的 應 用, 四 川 中 醫,2001 年 第 19 卷 第 7 期, 頁 21-22; 王 秀 君 劉 漢 儒 等 : 從 中 藥 歸 經 的 歷 史 看 其 本 質, 中 獸 醫 學 雜 志,2006 年 第 4 期 ( 總 131 期 ), 頁 44-46; 李 玉 清 : 試 論 藥 物 歸 經 學 說 對 方 劑 學 發 展 的 影 響, 山 東 中 醫 藥 大 學 文 獻 研 究 所,2003 年 第 9 卷 第 10 期, 頁 12-13; 李 志 勇 李 彥 文 等 : 中 藥 歸 經 研 究 的 概 述 和 設 想, 山 東 中 醫 藥 大 學 學 報,2005 年 9 月 第 29 卷 第 5 期, 頁 404-406 在 引 經 理 論 部 分, 可 參 見 孫 曉 波 : 有 關 中 藥 引 經 及 藥 引 的 探 討, 中 醫 藥 研 究,1998 年 第 14 卷 2 第 6 期, 頁 9~10 陶 乃 貴 : 淺 談 藥 引 與 引 經 藥, 實 用 中 醫 藥 雜 誌,2003 年 6 月 第 19 卷 6 期 ( 總 第 125 期 ), 頁 324 4 有 關 一 書 的 版 本 源 流, 由 於 遼 金 元 三 史 都 沒 有 經 籍 藝 文 志, 為 彌 補 此 一 缺 陷, 黃 虞 稷 盧 文 弨 錢 大 昕 等 著 名 藏 書 家, 都 對 三 史 藝 文 志 進 行 了 輯 殘 補 缺 的 工 作 盧 文 弨 補 遼 金 元 藝 文 志 龔 顯 曾 金 藝 文 志 補 錄 孫 德 謙 金 史 藝 文 略 皆 著 錄 潔 古 一 卷 詳 見 楊 家 駱 主 編 : 遼 金 元 藝 文 志, 頁 18 55 203 明 初 醫 學 集 覽 題 張 元 素 撰, 卷 首 錄 有 藥 象 陰 陽 補 瀉 之 圖, 就 敘 列 藥 味 而 言, 此 圖 是 在 醫 學 啟 源 用 藥 備 旨 的 基 礎 上 建 構 而 成, 例 如 加 列 葶 藶 於 腎 沉 藏 類 本 圖 亦 見 於 東 垣 試 效 方 藥 象 陰 陽 補 瀉 之 圖 ( 上 海 : 上 海 科 學 技 術 出 版 社,1984 年 12 月 ), 頁 45-46 今 考 醫 學 啟 源 與 元 刊 本 珍 珠 囊 皆 未 收 載 葶 藶, 臟 腑 標 本 虛 實 寒 熱 用 藥 式 依 臟 腑 辨 證 用 藥, 以 葶 藶 瀉 肺 實 東 垣 認 為 葶 藶 藥 性 苦 寒, 氣 味 俱 厚, 不 減 大 黃, 取 腎 沉 藏 藏 象, 以 葶 藶 藥 性 沉 降 為 用, 仍 以 瀉 肺 實 李 東 垣 說 : 葶 藶 大 降 氣, 與 辛 酸 同 用, 以 導 腫 氣 本 草 十 劑 云 : 泄 可 去 閉, 葶 藶 大 黃 之 屬 此 二 味 皆 大 苦 寒, 一 泄 血 閉, 一 泄 氣 閉 蓋 葶 藶 之 苦 寒, 氣 味 俱 厚, 不 減 大 黃, 又 性 過 于 諸 藥, 以 泄 陽 分 肺 中 之 閉, 亦 能 泄 大 便, 為 體 輕 象 陽 故 也 詳 見 本 草 綱 目 草 部 葶 藶 發 明, 卷 16, 頁 639 醫 學 輯 覽 卷 末 錄 有 十 八 反 歌, 似 與 藥 性 賦 混 言 雜 書 據 鄭 金 生 先 生 考 證, 藥 性 賦 疑 係 明 代 嚴 萃 偽 託 李 東 垣 所 作, 與 張 元 素 無 涉 詳 見 尚 志 鈞 等 編 : 歷 代 中 藥 文 獻 精 華, 頁 424; 鄭 金 生 撰 : 藥 林 外 史, 頁 226

游 均 晶 游 智 勝 魏 迺 杰 劉 耕 豪 39 表 一 歸 經 藥 例 手 太 陰 肺 經 升 麻 麻 黃 馬 兜 鈴 桔 梗 麥 門 冬 天 門 冬 通 草 琥 珀 白 及 手 陽 明 大 腸 經 槐 花 槐 實 龍 骨 巴 豆 大 黃 ( 酒 洗 ) 足 陽 明 胃 經 人 參 黃 耆 葛 根 升 麻 射 干 枳 實 木 香 石 膏 神 麴 檀 香 秦 艽 草 荳 寇 藿 香 丁 香 大 棗 生 薑 高 良 薑 足 太 陰 脾 經 蒼 朮 白 朮 白 茯 苓 草 荳 寇 款 冬 花 黑 附 子 手 少 陰 心 經 黃 連 人 參 太 陽 經 肉 桂 防 風 羌 活 藁 本 大 黃 ( 酒 浸 ) 半 夏 足 少 陰 腎 經 牡 丹 皮 丁 香 黑 附 子 葫 蘆 巴 沉 香 手 厥 陰 心 包 絡 細 辛 甘 草 稍 黃 連 梔 子 知 母 竹 葉 朱 砂 人 參 獨 活 白 茯 苓 茯 神 金 鈴 子 紅 藍 花 蔚 金 川 楝 子 少 陽 經 貫 芎 連 翹 柴 胡 青 皮 陳 皮 表 二 瀉 各 經 火 之 專 藥 醫 學 啟 源 用 藥 備 旨 醫 學 啟 源 用 藥 心 法 醫 學 啟 源 藥 類 法 象 手 太 陰 肺 經 黃 芩 黃 芩 黃 耆 人 參 麥 冬 麥 冬 手 陽 明 大 腸 經 黃 芩 足 陽 明 胃 經 石 膏 人 參 足 太 陰 脾 經 人 參 手 少 陰 心 經 黃 連 黃 連 黃 連 人 參 手 太 陽 小 腸 經 木 通 足 太 陽 膀 胱 經 黃 蘗 漢 防 己 草 龍 膽 黃 蘗 知 母 足 少 陰 腎 經 知 母 人 參, 須 茯 苓 為 使 知 母 地 骨 皮 手 厥 陰 心 包 絡 牡 丹 皮 手 少 陽 三 焦 經 柴 胡, 須 佐 黃 芩 足 少 陽 膽 經 柴 胡, 須 佐 黃 連 足 厥 陰 肝 經 白 芍 ; 柴 胡, 須 佐 黃 連 五 入, 至 真 要 大 論 也 說 夫 五 味 入 胃, 各 歸 所 喜, 故 酸 先 入 肝, 苦 先 入 心, 甘 先 入 脾, 辛 先 入 肺, 鹹 先 入 腎 ; 太 素 調 食 引 伯 高 曰 : 五 味 各 走 其 所 喜, 穀 味 酸, 先 走 肝 ; 穀 味 苦, 先 走 心 ; 穀 味 甘, 先 走 脾 ; 穀 味 辛, 先 走 肺 ; 穀 味 鹹, 先 走 腎 以 上 素 問 太 素 等 篇 章 中 提 及 的 五 味 各 歸 所 喜, 已 表 明 辛 甘 酸 苦 鹹 五 味 對 五 臟 等 機 體 不 同 部 位 具 有 選 擇 性, 即 某 味 入 某 臟, 此 說 實 際 上 即 屬 於 歸 經 的 範 圍, 只 是 沒 有 形 成 有 系 統 的 理 論 傷 寒 論 以 六 經 辨 證 為 綱, 為 歸 經 理 論 提 供 了 臨 床 依 據, 例 如 太 陽 病 常 用 麻 桂 宣 肺 發 表, 少 陽 病 可 用 柴 胡 和 解 少 陽, 卻 缺 乏 說 理 模 式 在 神 農 本 草 經 中 亦 有 類 似 素 問 以 五 色 五 味 與

40 張 元 素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研 究 表 三 引 經 藥 一 覽 表 圖 例 說 明 : ; 醫 學 啟 源 各 經 引 用 ; 醫 學 啟 源 隨 證 治 病 用 藥 ; 本 草 綱 目 潔 古 白 升 蔥 桔 白 石 葛 蒼 獨 黃 細 羌 藁 黃 蔓 知 藥 名 芍 荊 桂 經 絡 書 名 芷 麻 白 梗 藥 膏 根 朮 活 連 辛 活 本 檗 子 母 手 太 陰 肺 經 手 陽 明 大 腸 經 足 陽 明 胃 經 足 太 陰 脾 經 手 少 陰 心 經 手 太 陽 小 腸 經 經 絡 足 太 陽 膀 胱 經 足 少 陰 腎 經 手 厥 陰 心 包 絡 手 少 陽 三 焦 經 足 少 陽 膽 經 足 厥 陰 肝 經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獨 黃 細 羌 藁 黃 蔓 知 柴 牡 吳 連 地 青 附 川 藥 名 荊 桂 丹 茱 骨 書 名 活 連 辛 活 本 檗 子 母 胡 皮 萸 翹 皮 皮 子 芎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醫 學 啟 源 潔 古

游 均 晶 游 智 勝 魏 迺 杰 劉 耕 豪 41 五 臟 相 配 屬 的 歸 經 概 念, 雖 有 具 體 藥 例, 而 藥 例 不 多, 例 如 青 芝 味 酸 補 肝 氣 ; 赤 芝 味 苦 益 心 氣 ; 黃 芝 味 甘 益 脾 氣 ; 白 芝 味 辛 益 肺 氣 ; 黑 芝 味 鹹 益 腎 氣 ( 頁 28) 北 宋 聖 濟 經 亦 用 藥 物 五 色 配 屬 五 臟, 但 已 述 及 藥 物 作 用 的 機 理, 以 藥 物 的 自 然 特 徵 解 釋 藥 物 的 治 療 作 用, 聖 濟 經 說 : 天 之 所 賦, 不 離 陰 陽 形 色 自 然, 皆 有 法 象 空 青 法 木, 色 青 而 主 肝 丹 砂 火, 色 赤 而 主 心 雲 母 法 金, 色 白 而 主 肺 磁 石 法 水, 色 黑 而 主 腎 黃 石 脂 法 土, 色 黃 而 主 脾 觸 類 長 之, 莫 不 有 自 然 之 理 ( 聖 濟 經 卷 九, 頁 168-169) 就 在 稍 早 的 唐 宋 時 期, 孟 詵 食 療 本 草 卷 下 菉 豆, 有 ( 綠 豆 ) 行 十 二 經 脈 的 記 載 ; 早 於 聖 濟 經 的 本 草 衍 義 則 以 五 味 理 論 和 法 象 藥 理 學 為 基 礎, 有 戎 鹽 入 腎 龍 眼 歸 脾 木 瓜 入 肝 的 說 法 從 這 些 典 籍 中 可 以 發 現, 歸 經 理 論 在 形 成 和 發 展 的 過 程 中, 用 詞 並 不 統 一, 在 素 問 中 稱 入 ; 太 素 稱 走 ; 食 療 本 草 稱 行 ; 本 草 衍 義 稱 入 或 歸 ; 現 存 載 藥 113 味, 其 中 有 九 十 多 味 藥 物, 列 出 了 類 似 歸 經 的 文 字, 如 防 風, 純 陽 太 陽 經 本 藥 麻 黃, 入 手 太 陰 ; 醫 學 啟 源 則 以 某 某 藥 物 通 行 某 經 為 敘 文 體 例, 如 葛 根, 通 行 足 陽 明 之 經 黑 附 子, 通 行 諸 經 ; 到 了 清 代 要 藥 分 劑, 沈 金 鰲 創 歸 經 一 詞, 明 列 歸 經 專 項, 與 藥 名 主 治 前 論 禁 忌 炮 製 組 成 全 書 固 定 體 例 如 果 歸 納 張 元 素 對 藥 物 歸 經 的 態 度, 珍 珠 囊 是 張 元 素 論 列 藥 物 的 專 書, 雖 為 殘 本, 卷 中 僅 有 澤 瀉 防 尾 豬 苓 甘 遂 梧 桐 淚 檳 榔 苦 參 香 附 子 王 不 留 行 等 少 數 藥 物 未 明 列 歸 經, 明 確 表 現 了 張 元 素 對 藥 物 歸 經 的 態 度 而 張 氏 論 列 藥 物 歸 經 的 模 式, 實 有 內 在 理 論 可 依 循, 用 藥 式 以 臟 腑 辨 證 為 綱, 佐 以 經 絡 辨 證 ; 醫 學 啟 源 和 則 使 用 了 臟 腑 辨 證 經 絡 辨 證 和 六 經 辨 證 等 多 種 辨 證 方 法, 來 表 述 藥 物 的 歸 經, 例 如 乾 薑, 味 大 辛, 治 沉 寒 痼 冷, 腎 中 無 陽, 脈 氣 欲 絕 ( 醫 學 啟 源, 頁 178) 紅 藍 花, 治 惡 血 (, 葉 四 ) 5, 用 的 是 臟 腑 辨 證 ; 肉 桂, 大 熱, 去 營 衛 中 之 風 寒 ( 醫 學 啟 源, 頁 180) 石 膏, 治 陽 明 經 中 熱 ( 醫 學 啟 源, 頁 204), 用 的 是 六 經 辨 證 ; 而 草 龍 膽, 瀉 肝 熱, 止 眼 疼 ( 珍 珠 囊, 葉 四 ) 細 辛, 治 少 陰 經 頭 痛 如 神 ( 醫 學 啟 源, 頁 172), 白 芷, 治 手 陽 明 頭 痛 ( 醫 學 啟 源, 頁 172), 使 用 經 絡 辨 證, 這 也 是 張 元 素 表 述 藥 物 歸 經, 最 常 使 用 的 辨 證 方 式 張 氏 列 述 藥 物 歸 經, 也 有 將 臟 腑 辨 證 經 絡 辨 證 六 經 辨 證 等 不 同 辨 證 綜 合 列 述 的 情 形, 例 如 柴 胡, 說 柴 胡 是 少 陽 厥 陰 行 經 藥 也, 如 果 按 照 六 經 辨 證, 柴 胡 歸 少 陽 經 如 果 按 經 絡 辨 證, 柴 胡 歸 厥 陰 肝 經 如 果 按 臟 腑 辨 證, 柴 胡 作 為 解 表 藥, 當 然 歸 肺 經 所 以 在 不 同 的 辨 證 理 論 體 系 當 中, 就 會 有 不 同 的 歸 經 張 元 素 同 時 還 指 出, 由 於 藥 物 經 由 炮 製, 歸 經 也 會 隨 之 發 生 變 化, 使 主 治 疾 病 有 所 不 同 如 大 黃, 酒 浸 入 太 陽, 酒 洗 入 陽 明 ( 珍 珠 囊, 葉 三 ), 原 本 作 用 於 下 焦, 藉 由 酒 浸 酒 洗, 而 改 變 了 藥 物 作 用 的 部 位 張 元 素 不 僅 在 歸 經 理 論 的 形 成 中, 首 先 提 供 大 量 藥 例 ; 並 且 注 意 到 歸 經 的 形 成, 主 要 是 為 了 醫 者 用 藥 上 的 實 際 需 要, 因 為 臨 床 上 有 許 多 藥 物 的 功 效 是 相 同 的, 例 如 三 黃 同 為 清 熱 瀉 火 藥, 用 以 治 療 瘡 疾 時, 如 果 不 準 確 掌 握 藥 物 的 作 用 部 5 惡 血, 就 是 瘀 血 瘀 血 一 方 面 因 為 是 心 主 血 脈 的 功 能 降 低 或 失 調, 血 脈 瘀 阻 肝 藏 血 太 過, 也 是 瘀 血, 李 東 垣 就 說 惡 血 必 歸 於 肝 因 此 治 惡 血 的 紅 藍 花, 歸 經 應 屬 心 肝 兩 經, 當 屬 臟 腑 辨 證 的 範 圍

42 張 元 素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研 究 位, 上 焦 有 瘡, 須 用 黃 芩 ; 中 焦 有 瘡, 須 用 黃 連 ; 下 焦 有 瘡, 須 用 黃 蘗 (, 葉 九 ), 就 不 能 收 到 良 好 的 預 期 療 效 醫 學 啟 源 用 藥 備 旨 又 以 瀉 五 臟 六 腑 火 為 例, 詳 細 說 明 藥 物 歸 經 的 重 要 性 張 元 素 說 : 黃 連 瀉 心 火, 黃 芩 瀉 肺 火, 白 芍 藥 瀉 肝 火, 知 母 瀉 腎 火, 木 通 瀉 小 腸 火, 黃 芩 瀉 大 腸 火, 石 膏 瀉 胃 火 柴 胡 瀉 三 焦 火, 須 用 黃 芩 佐 之 ; 柴 胡 瀉 肝 火, 須 用 黃 連 佐 之, 膽 經 亦 然 黃 蘗 瀉 膀 胱 火, 又 曰 龍 火, 膀 胱 乃 水 之 府, 故 曰 龍 火 也 以 上 諸 藥, 各 瀉 各 經 之 火, 不 惟 止 能 如 此, 更 有 治 病, 合 為 君 臣, 處 詳 其 宜 而 用 之, 不 可 執 而 言 也 ( 頁 162) 醫 學 啟 源 主 治 心 法 隨 證 治 病 用 藥 又 說 : 去 上 焦 濕 及 熱, 須 用 黃 芩, 瀉 肺 火 故 也 去 中 焦 濕 與 痛, 用 黃 連, 瀉 心 火 故 也 去 下 焦 濕 腫 及 痛, 並 膀 胱 火, 必 用 漢 防 己 草 龍 膽 黃 蘗 知 母 ( 頁 56) 也 說 黃 連, 苦, 純 陰, 瀉 心 火 ( 葉 一 ); 人 參, 甘 苦, 陽 中 微 陰 養 血 補 胃 氣 瀉 心 火 ( 葉 二 ); 麥 門 冬, 甘, 陽 中 微 陰 治 肺 中 伏 火, 生 脈 保 神, 強 陰 益 精 ( 葉 四 ); 地 骨 皮, 瀉 腎 火 ( 葉 十 ); 牡 丹 皮, 治 包 火 6 ( 葉 十 ); 知 母, 瀉 腎 火 ( 葉 十 ) 由 上 列 引 文, 可 以 看 出 幾 點 : 其 一, 就 清 熱 瀉 火 藥 而 言, 醫 學 啟 源 在 藥 物 清 臟 腑 熱 的 共 性 上, 結 合 歸 經, 仔 細 注 意 到 了 各 藥 物 的 兼 有 個 性, 例 如 黃 連 瀉 心 火 黃 芩 瀉 肺 火, 黃 柏 瀉 相 火 其 二, 張 元 素 提 出 各 瀉 各 經 之 火 之 專 藥, 卻 未 提 到 瀉 脾 火 應 該 用 什 麼 藥? 王 好 古 湯 液 本 草 臟 腑 瀉 火 藥 7 和 珍 珠 囊 補 遺 藥 性 賦 諸 藥 瀉 諸 經 之 火 邪 8 則 分 別 補 充 了 梔 子 瀉 肺 火 白 芍 藥 瀉 脾 火 ( 頁 8) 的 說 法, 藥 性 賦 直 指 梔 子 易 老 有 云 輕 飄 而 象 肺, 色 赤 而 象 火, 又 能 瀉 肺 中 之 火 9, 補 充 了 醫 學 啟 源 殘 本 的 不 足 其 三, 上 列 引 用 諸 藥 中, 最 特 殊 的 當 屬 知 母 黃 柏 地 骨 皮 等 藥 物 張 元 素 以 素 問 苦 欲 補 瀉 理 論 為 依 據 10, 使 用 知 柏 瀉 相 火 退 虛 熱, 為 苦 能 堅 陰 提 供 具 體 藥 例 另 外, 在 醫 學 啟 源 與 中, 張 元 素 也 提 到 了 黃 耆 人 參 麥 門 冬 等 典 型 補 虛 藥, 在 清 虛 熱 方 面 的 特 殊 應 用, 醫 學 啟 源 用 藥 備 旨 藥 類 法 象 說 : 黃 耆 : 氣 溫, 味 甘 平, 治 虛 勞 自 汗, 補 肺 氣, 實 皮 毛, 瀉 肺 中 火 ( 醫 學 啟 源, 頁 18) 人 參 : 陽 中 微 陰, 養 血 補 胃 氣, 瀉 心 火 (, 葉 二 ) 麥 門 冬 : 陽 中 微 陰, 治 肺 中 伏 火 ( 珍 珠 囊, 葉 四 ) 有 關 黃 耆 瀉 肺 火 人 參 瀉 心 火 麥 冬 治 肺 火 三 則, 其 一, 黃 耆 瀉 肺 火 例, 調 經 論 曾 說 : 帝 曰 : 經 言 陽 虛 則 外 寒, 陰 虛 則 內 6 有 關 丹 皮 瀉 包 火 之 說, 包 絡 雖 有 心 包 下 焦 包 絡 之 別, 據 本 草 綱 目 序 例 卷 一 引 經 報 使 潔 古 珍 珠 囊 手 厥 陰 心 包 : 柴 胡 牡 丹 皮 的 記 載, 此 處 當 指 心 包 ( 頁 81) 7 詳 見 王 好 古 湯 液 本 草 臟 腑 瀉 火 藥 : 黃 連 瀉 心 火, 木 通 瀉 小 腸 火 ; 黃 芩 瀉 肺 火, 梔 子 佐 之 ; 黃 芩 瀉 大 腸 火 ; 柴 胡 瀉 肝 火, 黃 連 佐 之 柴 胡 瀉 膽 火, 亦 以 黃 連 佐 之 ; 白 芍 藥 瀉 脾 火, 石 膏 瀉 胃 火 ; 知 母 瀉 腎 火, 黃 柏 瀉 膀 胱 火 ; 柴 胡 瀉 三 焦 火, 黃 芩 佐 之 ( 頁 8-9) 8 黃 連 瀉 心 火 梔 子 黃 芩 瀉 肺 火 白 芍 瀉 脾 火 柴 胡 黃 連 瀉 肝 膽 火 知 母 瀉 腎 火 木 通 瀉 小 腸 火 黃 芩 瀉 大 腸 火 柴 胡 黃 芩 瀉 三 焦 火 黃 柏 瀉 膀 胱 火, 詳 見 補 遺 藥 性 賦 諸 藥 瀉 諸 經 之 火 邪, 頁 21 9 詳 見 補 遺 藥 性 賦 主 治 指 掌 梔 子, 頁 黃 芩 瀉 三 焦 火 黃 柏 瀉 膀 胱 火 ( 頁 21) 10 氣 寒 味 苦, 治 腎 水 膀 胱 不 足 主 治 秘 要 云.. 性 寒 味 苦, 氣 味 俱 濃, 沉 而 降, 陰 也 其 用 有 六.. 瀉 膀 胱 龍 火 一 也 又 云.. 苦 濃 微 辛, 陰 中 之 陽, 瀉 膀 胱, 利 下 竅, 詳 見 醫 學 啟 源 用 藥 備 旨 藥 類 法 象 寒 沉 藏 黃 蘗 卷 12, 頁 202 同 上, 知 母 : 氣 寒, 味 大 辛, 治 足 陽 明 火 熱, 大 補 益 腎 水 膀 胱 之 寒 主 治 秘 要 云.. 性 寒 味 苦, 氣 味 俱 厚, 沉 而 降, 陰 也 其 用 有 三.. 瀉 腎 經 火 一 也, 頁 206 先 有 燥 熱 而 病 瘡 者, 蓋 胃 火 受 邪, 當 補 腎 水 之 不 足 : 黃 蘗 知 母, 詳 見, 葉 九 上 文 述 及 黃 蘗 治 腎 水 膀 胱 不 足 知 母 大 補 益 腎 水, 其 實 知 母 黃 蘗 並 沒 有 滋 陰 功 效, 不 是 真 正 的 補 陰 藥 黃 蘗 知 母 作 為 清 熱 瀉 火 藥, 用 于 腎 陰 虛 之 虛 火 亢 旺, 退 了 虛 熱, 有 利 于 腎 陰 的 保 存, 即 素 問 苦 欲 補 瀉 理 論 中 苦 能 堅 陰 的 應 用

游 均 晶 游 智 勝 魏 迺 杰 劉 耕 豪 43 熱, 陽 盛 則 外 熱, 陰 盛 則 內 寒 不 知 其 所 由 然 也 陰 虛 生 內 熱 奈 何? 岐 伯 曰 : 有 所 勞 倦, 形 氣 衰 少, 穀 氣 不 盛, 上 焦 不 行, 下 脘 不 通, 胃 氣 熱, 熱 氣 熏 胸 中, 故 內 熱 ( 頁 760) 此 處 陰 虛 生 內 熱, 應 指 脾 虛 生 熱 所 謂 有 所 勞 倦, 形 氣 衰 少, 再 加 上 水 穀 精 氣 不 足, 致 上 焦 之 氣 不 能 正 常 宣 散, 下 脘 不 通, 脾 胃 無 法 正 常 運 化, 因 此 內 生 鬱 熱 脾 屬 陰, 陰 虛 內 熱, 脾 氣 虛 而 生 熱 至 真 要 大 論 說 勞 則 溫 之 陰 陽 應 象 大 論 形 不 足 者, 溫 之 以 氣 氣 虛 宜 掣 引 之, 張 元 素 以 性 味 甘 溫 的 黃 耆 治 虛 勞, 補 肺 氣, 治 脾 胃 虛 弱, 瀉 陰 虛 內 熱 所 生 之 肺 中 鬱 火, 也 就 是 元 素 門 人 東 垣 所 指 的 陰 火, 可 視 為 甘 溫 除 熱 具 體 藥 例 的 展 現 其 二, 人 參 泄 火 例, 據 神 農 本 草 經 人 參, 味 甘, 微 寒 本 草 經 集 注 卷 三 草 木 上 品 人 參, 味 甘, 微 寒 微 溫, 無 毒 生 上 黨 山 谷 及 遼 東, 兩 書 皆 記 載 人 參 味 甘 微 寒 本 草 衍 義 則 說 人 參, 今 之 用 者, 盡 是 高 麗 所 出, 率 虛 軟 味 薄, 不 若 潞 州 上 黨 者 味 厚 體 實, 用 之 有 據, 可 見 人 參 到 了 寇 宗 奭 衍 義 時 代, 來 源 至 少 有 兩 種, 一 為 藥 性 甘 而 微 寒 的 山 西 上 黨 參, 可 瀉 肺 脾 胃 之 熱 另 一 種 是 藥 性 甘 溫 的 遼 東 參 北 宋 醫 者 臨 床 用 參, 根 據 寇 宗 奭 的 說 法, 應 以 味 薄 甘 溫 的 遼 東 高 麗 參 為 主 張 元 素 以 人 參 瀉 火, 用 的 也 是 遼 東 參 11 其 三, 麥 冬 瀉 肺 火 例, 醫 學 啟 源 敘 麥 冬 瀉 肺 中 伏 火 的 病 機, 主 要 是 陰 虛 肺 熱, 麥 冬 是 清 補 藥, 當 然 能 治 肺 中 虛 熱 綜 上 所 述, 歸 經 的 臨 床 意 義, 主 要 是 進 一 步 完 善 了 中 藥 的 性 能 理 論, 最 重 要 的 是 增 強 了 臨 床 用 藥 的 準 確 性, 這 便 是 徐 靈 胎 用 藥 如 用 兵 論 說 不 知 經 絡 而 用 藥, 其 失 也 泛 的 意 思 尤 其 是 對 於 性 味 升 降 浮 沈 等 性 能 相 似, 功 效 也 完 全 相 同 的 藥 物, 如 何 選 擇 最 佳 用 藥, 關 鍵 便 在 於 掌 握 歸 經, 例 如 羌 活 白 芷, 同 為 辛 溫 解 表 藥, 作 用 趨 向 都 是 升 浮, 功 效 都 能 祛 風 止 痛, 但 是 羌 活 歸 經 太 陽, 對 於 巔 頂 或 項 背 痛, 療 效 就 好 白 芷 為 陽 明 經 藥, 對 於 前 額 疼 痛, 就 應 該 使 用 白 芷 在 歸 經 理 論 中, 古 代 的 本 草 學 家 認 為 某 些 藥 對 機 體 的 某 部 分 具 有 特 殊 作 用, 選 擇 性 特 別 強, 可 以 引 導 同 方 中 的 藥 物 直 達 病 所, 因 而 稱 這 些 藥 物 為 引 經 藥 引 經 名 稱 多 歧, 即 使 在 張 元 素 著 述 中, 也 有 不 同 的 稱 呼, 足 見 引 經 專 名, 至 金 元 時 代 尚 未 固 定, 例 如 稱 引 經 藥 通 經 以 為 使 ( 葉 七 ) 桔 梗, 舟 楫 之 劑 ( 葉 二 ); 醫 學 啟 源 有 引 經 ( 頁 54) 引 用 ( 頁 162) 引 藥 ( 頁 66) 某 某 為 引 ( 頁 178) 某 某 為 之 使 ( 頁 172) 等 不 同 名 稱 到 了 明 代, 陳 嘉 謨 本 草 蒙 詮 稱 主 治 引 使 李 時 珍 本 草 綱 目 序 例 卷 一 引 珍 珠 囊, 改 潔 古 通 經 以 為 使 為 引 經 報 使, 王 肯 堂 證 治 準 繩 則 稱 為 嚮 導 本 草 典 籍 中 敘 及 引 經 起 源 很 早, 但 涵 義 不 盡 一 致, 神 農 本 草 經 稱 箘 桂 為 諸 藥 先 聘 通 使 ; 名 醫 別 錄 稱 桂 可 宣 通 百 藥, 二 說 皆 未 直 接 與 藥 物 作 用 部 位 相 聯 繫 雷 公 炮 炙 論 蘄 蛇, 引 藥 至 于 有 風 疾 處 ( 頁 97), 指 出 了 引 經 藥 可 以 引 導 同 方 中 藥 物 直 達 病 所 的 特 質, 已 與 後 世 引 經 概 念 非 常 接 近 北 宋 寇 宗 奭 更 直 指 醫 家 臨 證 遣 方, 已 知 引 經 藥 當 用 則 用, 本 草 衍 義 說 : 澤 瀉 張 仲 景 八 味 丸 用 之 者, 亦 不 過 引 接 桂 附 等 歸 就 腎 經, 別 無 他 意 於 桑 11 人 參, 陽 中 微 陰, 養 血 補 胃 氣, 瀉 心 火, 喘 嗽 勿 用 之, 短 氣 用 之, 見, 葉 二 人 參 : 氣 溫 味 甘, 治 脾 肺 陽 氣 不 足, 及 肺 氣 喘 促, 短 氣 少 氣, 補 中 緩 中, 瀉 肺 脾 胃 中 火 邪, 善 治 短 氣, 非 升 麻 為 引 用, 不 能 補 上 升 之 氣, 升 麻 一 分, 人 參 三 分, 可 為 相 得 也 若 補 下 焦 元 氣, 瀉 腎 中 之 火 邪, 茯 苓 為 之 使, 見 醫 學 啟 源 用 藥 備 旨 藥 類 法 象, 濕 化 成, 頁 186

44 張 元 素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研 究 螵 蛸 條 下 又 說 : 蓋 桑 白 皮 引 水, 意 以 接 螵 蛸 就 腎 經, 以 上 兩 條 引 文, 不 但 說 出 了 引 接 的 藥 物, 還 有 最 終 所 就 的 臟 腑, 可 視 為 引 經 理 論 的 先 導 如 上 所 述, 引 經 理 論 散 見 各 本 草 典 籍, 然 而 皆 屬 零 星 記 載, 至 金 元 時 期 張 元 素, 始 有 專 文 肯 定 引 經 藥 引 導 方 中 藥 物 直 達 病 所 的 特 質, 在 醫 學 啟 源 與 兩 書 中, 提 出 了 各 經 引 經 專 藥, 使 引 經 不 再 是 古 代 本 草 典 籍 中 孤 鴻 一 現 的 藥 例, 而 落 實 於 臨 床 實 踐 首 先, 有 關 張 元 素 提 出 各 經 引 經 專 藥, 本 草 綱 目 序 例 卷 一 引 經 報 使 潔 古 說 : 手 少 陰 心 : 黃 連 12 細 辛 ; 手 太 陽 小 腸 : 藁 本 黃 檗 ; 足 少 陰 腎 : 獨 活 桂 知 母 細 辛 ; 足 太 陽 膀 胱 : 羌 活 ; 手 太 陰 肺 : 桔 梗 13 升 麻 蔥 白 白 芷 ; 手 陽 明 大 腸 : 白 芷 升 麻 石 膏 ; 足 太 陰 脾 : 升 麻 蒼 朮 葛 根 白 芍 ; 足 陽 明 胃 : 白 芷 升 麻 石 膏 葛 根 ; 手 厥 陰 心 包 : 柴 胡 牡 丹 皮 ; 足 少 陽 膽 : 柴 胡 青 皮 ; 足 厥 陰 肝 : 青 皮 吳 茱 萸 川 芎 14 柴 胡 ; 手 少 陽 三 焦 : 連 翹 15 柴 胡 上 地 骨 皮 中 青 皮 下 附 子 16 ( 頁 81) 綜 上 所 述, 張 元 素 在 著 述 中 提 到 的 引 經 藥, 大 致 上 有 白 芷 升 麻 等 20 餘 味 藥 另 外, 張 元 素 指 出 同 歸 一 經 的 藥 物 有 入 氣 入 血 分 之 不 同, 對 後 世 本 草 學 家 頗 有 啟 發, 如 李 時 珍 列 各 臟 補 瀉 亦 分 氣 血 用 藥, 如 本 草 綱 目 列 各 經 火 藥, 說 肝 經 有 火, 在 氣, 柴 胡 ; 在 血, 黃 芩 脾 經 有 火, 在 氣, 麥 門 冬 ; 在 血, 黃 連 本 草 綱 目 不 僅 增 加 了 歸 經 藥 例, 也 使 歸 經 理 論 與 氣 血 理 論 進 一 步 結 合, 擴 大 了 張 元 素 藥 學 理 論 的 範 圍 北 宋 時 代 的 韓 祗 和 別 出 心 裁, 將 歸 經 理 論 應 用 於 方 劑, 擴 展 藥 物 歸 經 理 論 為 方 劑 歸 經, 為 方 解 提 供 了 新 視 野, 張 元 素 也 有 敘 及 方 劑 歸 經 的 例 子, 如 將 生 脈 散 內 化 丹, 分 別 歸 入 手 太 陰 和 足 少 陰 經, 突 出 了 方 劑 歸 經 化 的 特 點, 有 別 於 一 般 單 純 應 用 藥 物 歸 經 來 闡 釋 作 用 趨 向 的 概 念 易 水 醫 家 以 方 劑 歸 經 來 擴 大 了 歸 經 理 論 的 使 用 範 圍 如 張 元 素 述 五 苓 散 歸 太 陽 經, 李 東 垣 論 六 經 渴 證, 王 好 古 醫 壘 元 戎 不 僅 收 錄 傷 寒 微 旨 論 十 四 藥 定 經 的 說 法, 王 好 古 敘 仲 景 瀉 心 湯 五 苓 散 豬 苓 湯, 也 將 之 分 屬 陽 明 經 太 陽 經 少 陰 經, 可 見 上 述 醫 家 已 有 方 劑 歸 經 的 概 念 醫 學 啟 源 以 臟 腑 病 勢 來 闡 述 相 應 藥 物 的 升 降 浮 沉 趨 向, 並 以 氣 味 厚 薄 陰 陽 引 經 通 使 等 概 念, 說 明 可 能 影 響 藥 物 升 降 浮 沉 的 因 素, 這 是 元 素 的 創 見 在 歸 經 理 論 中, 古 代 的 本 草 學 家 認 為 某 些 藥 對 機 體 的 某 部 分 具 有 特 殊 作 用, 選 擇 性 特 別 強, 可 以 引 導 同 方 中 的 藥 物 直 達 病 所, 因 而 稱 這 些 藥 物 為 引 經 藥 引 經 名 稱 多 歧, 即 使 在 張 元 素 著 述 中, 也 有 不 同 的 稱 呼, 在 醫 學 啟 源 與 兩 書 中, 提 出 了 大 約 三 十 餘 味 各 經 引 經 專 藥, 使 引 經 藥 例 落 實 於 臨 床 實 踐 張 元 素 以 辨 證 為 綱, 佐 以 引 經 報 使, 建 立 分 經 論 治 模 式 如 創 製 九 味 羌 活 湯, 展 現 了 落 實 引 經 理 論 的 分 經 論 治 思 維, 發 揮 引 經 藥 的 特 質, 使 藥 力 直 達 病 所, 更 好 的 發 揮 藥 物 作 用 潔 古 門 人 王 好 古 在 湯 液 本 草 中 增 列 許 多 藥 物, 以 手 足 十 二 經 分 列 藥 物, 有 經 絡 辨 證 與 臟 12 醫 學 啟 源 主 治 心 法 隨 證 治 病 用 藥 說 : 血 刺 痛 用 當 歸 中 部 血, 黃 連 使 下 部 血, 地 榆 使 由 臟 腑 辨 證 來 看, 心 主 血 脈 ; 黃 連 歸 屬 心 經, 為 心 經 使 藥 13 張 潔 古 雖 未 直 言 桔 梗 引 諸 藥 入 肺 經, 稱 桔 梗 利 肺 氣, 治 鼻 塞, 為 舟 楫 之 劑, 或 為 藥 性 賦 所 據 14 詳 見 湯 液 本 草 川 芎 : 易 老 云 入 手 足 厥 陰 經 ( 頁 25) 15 湯 液 本 草 連 翹 卷 中 : 入 手 足 少 陽 三 焦 與 柴 胡 同 功, 但 分 氣 血 之 異 耳 ( 頁 35) 16 湯 液 本 草 黑 附 子 : 入 手 少 陽 三 焦 命 門 之 劑, 浮 中 沉, 無 所 不 至 ( 頁 27) 三 焦 總 司 全 身 氣 機 和 氣 化, 為 水 穀 之 道 路, 上 中 下 三 焦, 無 處 不 到 ; 附 子 走 十 二 經, 亦 無 所 不 至, 時 珍 或 據 此 說

游 均 晶 游 智 勝 魏 迺 杰 劉 耕 豪 45 腑 辨 證 合 流 現 象 例 如 以 麻 黃 而 言, 麻 黃 宣 肺 平 喘, 依 臟 腑 辨 證, 屬 於 手 太 陰 肺 經 藥 ; 若 以 經 絡 辨 證 而 言, 太 陽 為 一 身 之 表, 麻 黃 辛 溫 解 表, 則 屬 於 足 太 陽 膀 胱 經 藥 在 易 水 學 派 引 經 藥 的 應 用 中, 可 以 發 現 易 水 諸 家 擅 用 引 經 報 使 改 變 方 藥 作 用 部 位 與 趨 向, 如 王 好 古 化 用 潔 古 生 脈 散, 清 代 吳 鞠 通 曾 說 明 銀 翹 散 的 立 方, 也 提 到 了 以 桔 梗 引 經, 具 有 帶 領 方 劑 改 變 主 治 病 證 的 獨 特 性 張 元 素 的 藥 學 理 論 以 升 降 浮 沉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最 為 特 出 歸 經 是 我 國 歷 代 醫 家 經 過 長 期 醫 療 實 踐, 不 斷 探 索 歸 納 總 結 而 形 成 和 發 展 起 來 的 中 藥 藥 性 理 論 之 一, 用 以 反 映 中 藥 作 用 於 人 體 部 位 的 一 種 性 能 歸 經 學 說 源 於 黃 帝 內 經, 但 僅 止 於 理 論 層 次, 並 沒 有 具 體 的 藥 例 張 元 素 不 僅 提 供 大 量 藥 例, 且 注 意 到 歸 經 的 形 成, 主 要 是 為 了 臨 證 需 要, 若 能 準 確 掌 握 藥 物 歸 經, 就 能 收 到 預 期 療 效 張 元 素 提 出 各 經 瀉 火 專 藥, 在 藥 物 清 臟 腑 熱 的 共 性 上, 結 合 歸 經, 仔 細 注 意 到 了 各 藥 物 的 兼 有 個 性 瀉 火 藥 中 最 特 殊 的 當 屬 知 母 黃 柏 地 骨 皮 等 藥 物 張 元 素 以 素 問 苦 欲 補 瀉 理 論 為 依 據, 使 用 知 柏 瀉 相 火 退 虛 熱, 為 苦 能 堅 陰 提 供 具 體 藥 例 張 元 素 也 提 到 了 黃 耆 人 參 麥 門 冬 等 典 型 補 虛 藥, 在 清 虛 熱 方 面 的 特 殊 應 用 張 元 素 論 列 藥 物 歸 經 模 式, 實 有 內 在 理 路 可 依 循 張 元 素 使 用 了 臟 腑 辨 證 經 絡 辨 證 和 六 經 辨 證 等 辨 證 法 以 表 述 藥 物 歸 經, 也 有 將 眾 辨 證 法 綜 合 列 述 的 情 形, 若 在 不 同 的 辨 證 理 論 體 系 中, 藥 物 會 有 不 同 的 歸 經, 其 中 以 經 絡 辨 證 表 述 最 為 普 遍 張 元 素 也 指 出 同 歸 一 經 的 藥 物 有 入 氣 入 血 分 之 不 同, 對 李 時 珍 頗 有 啟 發 北 宋 韓 祗 和 發 展 方 劑 歸 經 化, 張 元 素 也 有 敘 及 方 劑 歸 經 的 例 子, 有 別 於 一 般 單 純 應 用 藥 物 歸 經 來 闡 釋 作 用 趨 向 的 概 念, 門 人 弟 子 也 以 方 劑 歸 經 擴 大 了 歸 經 理 論 的 使 用 範 圍 張 元 素 以 病 勢 闡 述 藥 物 的 升 降 浮 沉 趨 向, 並 以 氣 味 厚 薄 陰 陽 引 經 通 使 等 概 念, 說 明 可 能 影 響 藥 物 升 降 浮 沉 的 因 素, 這 是 元 素 的 創 見 在 歸 經 理 論 中, 古 代 的 本 草 學 家 認 為 某 些 藥 對 機 體 的 某 部 分 具 有 特 殊 作 用, 選 擇 性 特 別 強, 可 以 引 導 同 方 中 的 藥 物 直 達 病 所, 因 而 稱 這 些 藥 物 為 引 經 藥 引 經 名 稱 多 歧, 即 使 在 張 元 素 著 述 中, 也 有 不 同 的 稱 呼, 足 見 引 經 專 名, 至 金 元 時 代 尚 未 固 定 就 引 經 理 論 的 發 展 而 言, 張 元 素 始 有 專 文 肯 定 引 經 藥 引 導 方 中 藥 物 直 達 病 所 的 特 質, 在 醫 學 啟 源 與 珍 珠 囊 兩 書 中, 提 出 了 大 約 三 十 餘 味 各 經 引 經 專 藥, 使 引 經 不 再 是 古 代 本 草 典 籍 中 孤 鴻 一 現 的 藥 例, 而 落 實 於 臨 床 實 踐 張 元 素 以 辨 證 為 綱, 佐 以 引 經 報 使, 建 立 分 經 論 治 模 式 如 創 製 九 味 羌 活 湯, 展 現 了 落 實 引 經 理 論 的 分 經 論 治 思 維, 發 揮 引 經 藥 的 特 質, 使 藥 力 直 達 病 所, 更 好 的 發 揮 藥 物 作 用 易 水 師 法 中 的 引 經 理 論, 在 湯 液 本 草 發 揚 光 大 王 好 古 不 僅 增 列 引 經 藥 物, 且 以 手 足 十 二 經 分 列 藥 物, 有 經 絡 辨 證 與 臟 腑 辨 證 合 流 現 象, 使 易 水 藥 物 理 論 更 臻 豐 富 感 謝 張 廷 模 老 師 游 智 勝 老 師 耐 心 解 惑, 魏 迺 杰 老 師 修 正 英 文 摘 要, 使 本 論 文 得 以 順 利 完 成 1. 郭 靄 春 主 編, 黃 帝 內 經 素 問 校 注, 人 民 衛 生 出 版 社, 北 京,pp.331 1128,1992 2. 尚 志 鈞 輯 校, 神 農 本 草 經 集 注, 人 民 衛 生 出 版 社, 北 京,pp. 50-55,1994 3. 趙 佶 著 吳 禔 注, 聖 濟 經, 人 民 衛 生 出 版

46 張 元 素 歸 經 引 經 理 論 研 究 社, 北 京,pp. 168-169,1992 4. 寇 宗 奭 著, 顏 正 華 常 章 富 黃 幼 群 點 校, 本 草 衍 義, 人 民 衛 生 出 版 社, 北 京,p. 116, 1990 5. 杜 思 敬 編, 濟 生 拔 粹,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1970 6. 張 元 素, 任 應 秋, 醫 學 啟 源, 人 民 衛 生 出 版 社, 北 京,1978 7. 王 好 古, 湯 液 本 草, 人 民 衛 生 出 版 社, 北 京,1990 8. 黃 雪 梅 伍 一 文 注 釋, 補 遺 藥 性 賦 注 釋, 湖 南 科 學 技 術 出 版 社, 長 沙,1998

J Chin Med 24(1): 37-47, 2013 47 STUDY ON ZHANG YUAN-SU'S THEORY OF CHANNEL ENTRY AND CHANNEL CONDUCTOR Chun-Chin Yu 1, Jyh-Sheng You 1,2, *, Nigel Wiseman 1,2, Geng-Hao Liu 1,2 1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 Gung University, Taoyuan, Taiwan 2 Center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Taoyuan, Taiwan ( Received 09 th April 2012, accepted 26 th September 2012 ) Zhang Yuansu, styled Jiegu, was born in Yizhou (now Yi River County, Hebei) in the Jin Dynasty. Being a knowledgeable man of great attainments in several fields, he had rich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was good at adapting methods of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use. He established the organ-centered clinical treatment system and innovative medication theory, starting a new stage in the medicine of Jin and Yuan Dynasty, which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later medicine. Channel entry (gui jing) is one of the properties attributed to Chinese medicinals. Channel entry theory is the product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generations practicing physicians in China and that reflects the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als on the human body. Clinically, channel entry theory further completes the body of theory concerning medicinal properties, yet its greatest significance is that it enhances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Channel conduction (yin jing)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annel entry,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being that the theory of channel entry applies to single medicinals, while channel conduction applies to combinations. Zhang completed the logic of the theory of channel entry and the medicinal conduction.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features of these two theories. Key words: Zhang Yuansu, channel entry, channel conduction * Correspondence to: Jyh-Sheng You,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 Gung University, No. 259, Wenhua 1st Rd., Guishan, Taoyuan, 33302, Taiwan, Tel: +886-3-2118800 ext. 5982, Fax: +886-3-2118421, E-mail: y0606@mailcgu. 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