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A.S.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ume 9, Number 1 July, 2012 Ч Contents Ч Luo Shang criticized and the guidance present age Chi-ch



Similar documents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Microsoft Word -

Microsoft Word 王振勳136.doc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A-錢穆宗教觀-171

[1] 350 [1] 1991

: : : : : ISBN / C53:H : 19.50

Microsoft Word 李若鶯.doc

5 49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classificationcultural significance 1 p p373 3 p494 4 p p27b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明新學報第31期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094THU DOC

<4D F736F F D DB6C0AC4BA9FAA470BBA1A4A4AABAA6D1A448C3F6C368B1B4AA E646F63>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4D F736F F D D DA4E9AA76AEC9B4C1BB4FC657AAECB5A5BEC7AED5BDD2ABE1B8C9B2DFB867C5E7AAECB1B42E646F63>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标题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untitled

Integration of English-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 and Word Alignment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The Melancholy South - Sun Yuan-heng s Writings on Formosan Products and Climate in Chi-Kan Collections and Their Internal Implication Shih Yi-Lin Pro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208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6 期 节 目 录 上 卷 一 所 载 篇 名, 乃 总 目 录 中 篇 名 之 误, 正 文 卷 一 收 录 篇 名 为 月 支 使 者 玄 觉 杜 凝 妻 灌 国 婴 女 独 狐 及 吕 卿 均 五 篇

附件1:

205 4 GCC % 5% % 2. 67% 0. % 00mm % % %. 2% ~ 06 60


續論

02廖美玉.doc

曹美秀.pdf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13-4-Cover-1

1 引 言 大 陆 与 台 湾 两 地 之 间 的 交 流 与 日 剧 增, 大 量 与 台 湾 有 关 的 信 息 进 入 了 大 陆 居 民 的 生 活 随 着 交 流 的 不 断 深 入, 我 们 发 现 台 湾 国 语 和 我 们 所 使 用 的 普 通 话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别 台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23 期 Chiang Ching-kuo 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and Its Effects ( ) Abstract Wen-yuan Chu * Chiang Ching-kuo wa

250 Discussion of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Kuei-Fang Liu* Abstract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have the bright artistic feature and individ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01何寄澎.doc

() () 5 ( ) ( ) 166

民國初年小學國語課本的實用主義傾向──以黎錦暉編寫版本為主要分析對象


<4D F736F F 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P

梁漱溟對陽明學的創新思考向度與時代回應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正文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untitled

,20,, ; ;,,,,,,,, 20 30,,,,,, ( 2000 ) ( 2002 ) ( ) ( ) ( ), ( ) :, ;:, ; 20 ( ) (181 ) 185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Microsoft Word - 05洪淑苓--論黃得時對民間文學與古蹟文化之研究與貢獻.doc

從詩歌的鑒賞談生命價值的建構


10 Subjective Reality: Analyzing the Writing of Taiwan Writers in the Modernism Generation on the Chinese Civil War Huang Chi-Feng Assistant Professor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4D F736F F D205F355FBDD7A16DA4E5A4DFC04AC073A16EA4A4AABAA175B74EB648A176BB50A175A4F1BFB3A176>

第三期版面_3_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論文封面

Microsoft Word - 10-朴庸鎮+徐真賢.doc

Scoones World Bank DFID Sussex IDS UNDP CARE DFID DFID DFID 1997 IDS

<4D F736F F D20B5DAC8FDB7BDBE57C9CFD6A7B8B6D6AEB7A8C2C98696EE7DCCBDBEBF2E646F63>

孫大川與台灣原住民族文藝復興運動 林正三撰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untitled

be invested on the desilting of water sources and to paved canals with cement mortar while drinking water project can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wate

35-55

标题

4 47 / / / / / / / / / / / / / / 30 T. S

<4D F736F F D20BEDBC9B3B3C9CBFEA1AAA1AAC9CCBDADBDCCD3FDCEC4BCAF20A3A8D6D0A3A92E646F63>

A Study on JI Xiaolan s ( ) Life, Couplets and Theories of Couplets 紀 曉 嵐 ( ) 生 平 資 料 斠 正 及 對 聯 聯 論 研 究 LI Ha 李 夏 THE UNIVER

中國飲食色彩初探

Microsoft Word - xb 陈亚辉

1950--1980年代臺灣武俠電影之傳播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的 中 国 特 色 军 事 变 革 威 慑 和 实 战 能 力 1 按 照 机 械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需 要 保 持 一 定 的 员 额, 按 照 信 息 化 军 队 建 设 的 目 标,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则 需

% 6 9 [1] % 97% [2] 2 93% 3 4,, 2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中文古诗词杂志 第四卷 第七期 2013年7月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4D F736F F D D332DBBB7AA46B371C3D1BEC7B3F85F F32A8F731B4C15F30365FB2F8AEDBAD5EB169A9BEB4BC5FB3B0B4E5C3D8A7C7A4E5AA52BDD72E646F63>

 

~ ~ ~

Transcription:

高 應 科 大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學 報 第 九 卷 第 一 期 中 華 民 國 一 一 年 七 月 Ч 目 次 Ч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孫 吉 志 1 王 國 維 古 雅 之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一 文 商 榷 馬 玉 紅 23 中 文 全 與 都 的 比 較 李 鴻 麟 劉 小 梅 43 中 文 譯 文 做 了 那 些 改 變? 十 三 本 中 文 翻 譯 兒 童 劉 文 雲 73 繪 本 之 譯 文 比 較 以 語 用 比 較 分 析 探 討 中 性 轉 述 動 詞 在 頑 童 陳 淑 娟 吳 怡 萍 101 流 浪 記 中 的 翻 譯 外 資 併 購 與 中 國 反 壟 斷 法 - 匯 源 果 汁 案 深 度 分 析 范 代 志 121 高 雄 港 市 發 展 及 互 動 模 式 之 回 顧 與 展 望 鄭 春 發 139

K.U.A.S.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ume 9, Number 1 July, 2012 Ч Contents Ч Luo Shang criticized and the guidance present age Chi-chih Sun 1 Taiwan classical poetic world The Study of Wang Guowei < "guya" meaning of the Yu-Ho Ma 23 aesthetic > A Comparison between Mandarin Chinese Quan and Larry Hong-Lin Li, 43 Dou Hsiao-Mei Liu What Changes Have Been Made? A Textual Wen-Yun Liu 73 Comparison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and English Texts of Thirteen Picture Storybooks A Pragmatic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Neutral Reporting Shu-chuan Chen, 101 Verbs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Adventures of Yi-ping Wu Huckleberry Finn Foreign Merger and Acquisition Under China s T.C. FAN 121 Anti-Monopoly Law: A Study of the Huiyuan Juice Case The Review of Kaohsiung Port Development on the Chun-Fa Cheng 139 interaction of Port Village and region

2012 年 7 月 ISSN 1815-0373 第 九 卷 第 一 期 P1-22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孫 吉 志 美 和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專 任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古 典 詩 在 今 日 白 話 文 時 代 並 未 消 亡, 仍 詩 人 輩 出, 創 作 不 輟, 成 就 可 觀, 但 其 中 存 有 諸 多 不 好 的 風 氣, 瀛 社 耆 老 羅 尚 在 其 詩 歌 中 對 此 時 有 批 評, 集 中 於 咆 哮 哇 咬, 粗 俗 不 學, 漠 視 家 國 民 生, 失 卻 諷 諭 美 刺, 不 識 學 詩 門 徑, 急 於 表 現, 沽 名 釣 譽, 揄 揚 過 度, 厚 顏, 自 視 名 高 山 斗 諸 項, 對 古 典 詩 的 發 展 灰 心 沈 痛 然 而 在 批 判 的 同 時, 實 際 上 也 期 望 有 所 教 諭, 以 延 續 古 典 詩 創 作 的 命 脈, 因 此 強 調 詩 人 要 心 無 玉 帛 要 積 學 儲 寶, 以 培 養 見 識 才 力, 詩 作 則 要 溫 柔 敦 厚 清 剛 勁 健, 彰 顯 風 雅 之 義 興 觀 群 怨 之 旨, 展 現 時 代 性, 並 重 視 微 詞 婉 晦 鎔 裁 之 法, 以 依 違 諷 諫, 增 添 文 學 性, 展 現 創 造 力 這 些 觀 念 雖 然 前 人 多 有 提 及, 但 羅 尚 在 今 日 大 力 提 倡, 仍 有 強 烈 的 現 實 意 義, 不 可 忽 視 關 鍵 詞 : 羅 尚 戎 庵 古 典 詩 臺 灣 文 學 瀛 社 一 前 言 在 新 文 學 的 澎 湃 發 展 下, 民 間 當 代 古 典 詩 的 發 展 延 續, 一 定 程 度 上 有 賴 於 傳 統 詩 社 的 存 在 而 瀛 社 是 北 臺 最 大 詩 社, 有 諸 多 社 員 耆 舊 引 領 教 化, 對 當 代 民 間 古 典 詩 的 傳 承 影 響 頗 巨 瀛 社 顧 問 羅 尚 ( 號 戎 庵 龍 定 室 主 人,1923-2007) 對 年 輕 後 輩 的 教 導, 更 是 其 中 的 佼 佼 者, 尤 其 近 八 十 高 齡 時 仍 出 而 指 導 網 路 古 典 詩 詞 雅 集, 令 人 敬 服 而 電 腦 資 訊 網 路 興 起 之 後, 楊 維 仁 先 生 製 作 的 古 典 詩 圃 名 家 論 詩 刊 出 羅 尚 講 述 的 古 體 詩 聲 調 論 對 偶, 及 對 羅 尚 的 專 訪, 1 影 響 更 加 深 遠 1 見 http://www.ktjh.tp.edu.tw/yang527/index.htm 羅 尚 先 生 專 訪 一 文 亦 刊 於 乾 坤 詩 刊 第 43 期 (2007 年 7 月 ), 頁 5-6 -1-

ISSN 1815-0373 而 羅 尚 之 所 以 不 惜 辛 勞 導 九 河, 2 如 此 用 心 於 裁 成 晚 輩, 雖 說 是 其 誠 摯 本 性 的 發 露, 但 前 輩 的 獎 掖 叮 囑 亦 不 無 關 係 近 代 前 輩 著 名 詩 人 曾 克 耑 即 對 羅 尚 詩 作 相 當 讚 賞, 也 相 當 期 待 他 對 詩 壇 的 貢 獻, 觀 河 篇 答 漁 叔 戎 庵 師 弟 云 : 忽 驚 雙 劍 纏 雷 下, 森 森 鋩 鍔 青 冥 嵌 異 采 紛 綸 亂 我 眼, 籀 諷 竟 夕 聲 喃 喃 窮 溟 篇 答 戎 庵 六 疊 北 海 篇 均 更 云 : 一 滴 曹 溪 足 法 乳, 孤 光 耀 我 炎 海 南 奇 文 偉 抱 久 心 許, 妖 腰 亂 領 看 手 戡 3 不 僅 將 其 詩 歌 成 就 與 李 漁 叔 並 列, 並 叮 囑 他 要 對 古 典 詩 壇 妖 腰 亂 領 的 紛 亂 有 所 戡 定 裁 成 因 此, 羅 尚 並 非 只 是 單 純 批 判 當 代 古 典 詩 壇 的 紛 亂, 在 批 判 的 同 時, 實 際 上 也 期 望 有 所 教 諭, 以 延 續 古 典 詩 創 作 的 命 脈 他 集 中 批 判 了 當 代 古 典 詩 壇 的 幾 個 現 象, 咆 哮 哇 咬, 粗 俗 不 學, 漠 視 家 國 民 生, 失 卻 諷 諭 美 刺, 不 識 學 詩 門 徑, 急 於 表 現, 沽 名 釣 譽, 揄 揚 過 度, 厚 顏, 自 視 名 高 山 斗, 因 而 對 古 典 詩 壇 灰 心 ; 但 同 時, 他 也 指 出 個 人 所 體 悟 的 古 典 詩 要 求, 學 詩 門 徑, 並 以 個 人 的 實 踐 現 身 說 法, 亦 獎 掖 提 攜 晚 輩, 以 提 振 古 典 詩 的 精 神 風 氣 故 本 文 的 目 的, 即 是 透 過 他 詩 中 的 相 關 篇 章, 說 明 他 批 判 的 原 因 與 提 出 的 解 決 之 道, 因 此, 不 論 這 些 解 決 之 道 是 否 與 前 人 詩 論 相 去 不 遠, 都 有 其 現 實 意 義 二 對 當 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羅 尚 來 臺 後 始 致 力 於 詩, 亦 成 名 於 臺 灣, 眼 見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亂 象, 亦 秉 筆 批 判, 而 其 批 判 主 要 集 中 於 下 列 諸 項 : ( 一 ) 咆 哮 哇 咬, 粗 俗 不 學 批 評 最 強 烈 的 就 是 不 學, 頌 橘 廬 囑 題 福 州 曾 氏 十 一 世 詩 云 : 連 歲 佳 兵 耗 詩 禮, 奴 僕 士 子 荒 經 史 4 2 3 4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 高 雄 : 宏 文 館,2005 年 8 月 ), 次 二 十, 再 練 墨 竹, 頁 634 見 曾 克 耑, 頌 橘 廬 叢 稿 ( 香 港 : 自 印 本,1951 年 ), 內 篇 卷 34, 詩 存 卷 18, 頁 5-7 曾 氏 於 1953 年 作 關 河 篇 時, 羅 尚 聲 名 尚 未 顯 揚, 在 香 港 更 是 未 曾 聽 聞, 故 曾 氏 對 羅 尚 的 評 價 可 謂 相 當 認 真 且 可 信 其 後 曾 氏 更 特 別 用 鏡 面 宣 紙 書 窮 溟 篇 500 餘 字 寄 予 羅 尚, 可 見 其 重 視 的 程 度, 此 時 曾 氏 已 知 羅 尚 為 李 漁 叔 弟 子, 故 有 一 滴 曹 溪 足 法 乳 之 句 羅 尚 的 詩 歌 成 就 有 目 共 睹, 除 了 曾 克 耑 的 讚 賞, 其 業 師 李 漁 叔 亦 讚 譽 當 時 一 出 冠 同 羣, 活 水 曹 溪 半 勺 分, 以 為 得 其 真 傳 見 李 漁 叔, 戎 庵 夢 機 來 視 疾 作 二 首 收 入 張 夢 機, 思 齋 說 詩 花 延 年 室 遺 詩 跋 ( 臺 北 : 華 正,1977 年 1 月 ), 頁 63 當 代 台 中 港 著 名 詩 人 對 羅 尚 的 讚 譽 既 多 且 高, 可 參 見 拙 作,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研 究 ( 中 山 大 學 中 文 系 博 士 論 文,2006 年 6 月 ), 頁 14-17, 頁 242-245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二, 頁 55, 作 於 1958 年 -2-

孫 吉 志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時 代 的 兵 革 荒 亂 往 往 影 響 了 詩 書 禮 樂 的 教 化, 這 原 本 無 可 厚 非, 然 而 因 為 詩 禮 經 史 的 荒 疏, 所 以 無 從 培 養 性 情 氣 質 思 想 感 情, 對 詩 歌 的 學 習 也 無 法 洞 中 肯 綮, 只 得 形 象 的 模 仿 所 以 羅 尚 說 : 今 有 一 大 錯, 以 聲 調 格 律 為 傳 統, 故 曰 傳 統 詩 殊 不 知 聲 律 為 文 學 形 式, 而 非 內 容, 內 容 為 思 想 感 情 想 像, 在 詩 為 興 觀 群 怨 思 無 邪, 這 才 是 傳 統, 亦 即 黃 梨 洲 所 謂 千 古 性 情 ( 與 陳 文 銓 書 ) 明 理 以 立 體, 修 辭 立 其 誠, 無 邪 在 其 中 矣 ( 詩 議 ) 5 強 調 傳 統 古 典 詩 的 精 義 在 興 觀 群 怨 思 無 邪, 6 而 非 聲 調 格 律, 若 只 符 合 聲 調 格 律, 仍 不 可 稱 為 古 典 詩 只 有 達 到 興 觀 群 怨 思 無 邪, 體 察 民 情 風 俗 考 見 興 衰 得 失, 才 具 備 了 千 古 不 易 的 性 情, 才 能 上 承 風 騷 傳 統, 下 記 時 代 風 貌 也 就 是 說, 詩 作 要 有 真 誠 實 感 要 本 於 當 世 人 情 而 有 時 代 性 要 有 章 法 條 理, 若 能 如 此, 也 就 能 懂 得 民 生 疾 苦, 並 力 求 文 字 意 涵 的 高 雅, 使 覽 者 興 感 奮 發 因 此 詩 歌 最 忌 俗, 不 僅 忌 諱 意 俗, 也 忌 諱 用 語 淺 俗, 毫 無 雅 韻, 略 無 比 興 詩 人 節 就 抨 擊 了 這 樣 的 現 象 : 詩 人 有 節 事 荒 唐, 做 炮 孤 兒 欠 主 張 昔 日 咆 哮 長 短 打, 今 朝 哇 咬 水 雲 鄉 7 長 短 打, 是 指 詩 句 長 短 不 一, 頗 有 革 新 的 意 圖, 但 加 上 咆 哮, 則 是 批 評 不 識 古 體 聲 律, 率 爾 為 詩, 表 面 上 氣 勢 賁 張, 卻 是 率 意 粗 俗 的 話 語 哇 咬, 指 嘈 雜 之 聲 語 批 評 詩 歌 的 粗 率 淺 俗, 正 是 批 評 不 學 不 深 思 之 過, 即 是 欠 主 張 之 意 而 就 羅 尚 的 觀 點 來 說, 這 與 性 靈 一 說 不 無 關 係, 逭 暑 吟 云 : 5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附 錄, 頁 771, 頁 753 6 論 語 為 政 載 子 曰 : 詩 三 百, 一 言 以 蔽 之, 曰 : 思 無 邪 思 無 邪, 即 是 思 想 情 性 真 誠, 程 頤 正 作 誠 解 朱 熹 曰 : 凡 詩 之 言 善 者, 可 以 感 發 人 之 善 心 ; 惡 者, 可 以 懲 創 人 之 逸 志 其 用 歸 於 使 人 得 其 情 性 之 正 而 已 然 其 言 微 婉, 且 或 各 因 一 事 而 發, 求 其 直 指 全 體, 則 未 有 若 此 之 明 且 盡 者 程 頤 曰 : 思 無 邪 者, 誠 也 見 朱 熹, 四 書 集 註 ( 臺 北 : 學 海,1989 年 8 月 ), 頁 60-61 楊 伯 峻 說 : 思 無 邪 一 語 本 是 詩 經 魯 頌 駉 篇 之 文, 孔 子 借 它 來 評 論 所 有 詩 篇 思 字 在 駉 篇 本 是 無 義 的 語 首 詞, 孔 子 引 用 它 卻 當 思 想 解, 自 是 斷 章 取 義 俞 樾 曲 園 雜 纂 說 項 說 這 也 是 語 辭, 恐 不 合 孔 子 原 意 見 楊 伯 峻, 論 語 譯 注 ( 臺 北 : 漢 京,1987 年 1 月 ), 頁 11 7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 高 雄 : 宏 文 館,2008 年 9 月 ), 頁 32-33 作 於 2001 年, 原 詩 是 律 詩 -3-

ISSN 1815-0373 性 靈 淺 語 嫌 鄰 俗, 翰 藻 沈 思 在 不 爭 8 姑 不 論 羅 尚 對 袁 枚 性 靈 說 的 評 價 精 準 與 否, 他 以 文 選 選 文 的 標 準 事 出 於 沈 思, 義 歸 乎 翰 藻 批 評 性 靈 詩 風 的 淺 語 鄰 俗, 事 實 上 也 批 評 了 部 分 作 者, 假 借 袁 枚 性 靈 說 的 詩 寫 性 情, 惟 吾 所 適 矢 口 而 成, 9 而 行 咆 哮 哇 咬 之 實, 不 肯 用 心 於 博 習 沈 思, 使 義 歸 於 翰 藻, 因 而 失 卻 詩 韻 詩 質 暮 秋 偶 成 絕 句 亦 云 : 正 宗 才 力 自 堂 堂, 出 口 傷 人 欠 主 張 詩 到 性 靈 真 末 路, 大 家 終 是 屬 漁 洋 10 袁 枚 曾 云 : 本 朝 古 文 之 有 方 望 溪, 猶 詩 之 有 阮 亭, 俱 為 一 代 正 宗, 而 才 力 自 薄 近 人 尊 之 者, 詩 文 必 弱 ; 詆 之 者, 詩 文 必 粗 11 主 要 批 評 王 漁 洋 偏 重 神 韻, 不 見 個 人 性 靈, 但 也 等 於 間 接 承 認 漁 洋 之 詩 尚 雅 羅 尚 此 詩 雖 然 批 評 了 袁 枚 的 一 代 正 宗, 才 力 自 薄 之 論, 但 亦 抨 擊 了 欠 主 張 的 咆 哮 哇 咬 之 作, 藉 口 性 靈 豪 邁 氣 力, 卻 全 無 雅 致 詩 韻 詩 質, 只 落 得 粗 俗 不 堪 偶 題 十 四 韻 中 的 抨 擊 感 慨 更 強 烈 : 醉 客 延 醒 客, 庸 才 作 上 才 有 誰 尊 趙 翼, 多 是 許 袁 枚 12 趙 翼 著 甌 北 詩 話, 其 小 引 中 自 言 撰 書 旨 趣, 是 因 晚 年 無 事, 取 諸 家 全 集, 再 三 展 玩, 始 知 其 真 才 分 真 境 地 因 竊 自 愧 悔, 使 數 十 年 前, 早 從 此 尋 繹, 得 識 各 家 獨 至 之 處, 與 之 相 上 下, 其 才 高 者 可 以 擴 吾 之 才, 其 功 深 者 可 以 進 吾 之 功, 必 將 挫 籠 參 會, 自 成 一 家 因 念 世 之 有 才 者 何 限, 度 亦 如 余 之 輕 心 掉 過, 必 待 晚 而 始 知, 則 何 如 以 余 晚 年 所 見, 使 諸 才 人 早 見 及 之, 可 以 省 數 十 年 之 孰 視 無 睹 是 於 余 8 9 10 11 12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十 九, 頁 614 作 於 1992 年 見 袁 枚, 隨 園 詩 話 ( 臺 北 : 漢 京,1984 年 2 月 ), 卷 一,6 條, 頁 3; 卷 三,21 條, 頁 76 袁 枚 的 性 靈 說 不 僅 不 廢 學, 還 相 當 重 視 博 習 與 功 力 琢 磨, 他 在 續 詩 品 博 習 云 : 萬 卷 山 積, 一 篇 吟 成 詩 之 與 書, 有 情 無 情 鐘 鼓 非 樂, 捨 之 何 鳴! 不 關 學, 終 非 正 聲 見 司 空 圖, 袁 枚 著, 佚 名 集 解, 詩 品 集 解 ( 臺 北 : 清 流,1972 年 3 月 ), 頁 147 隨 園 詩 話 卷 二,44 條, 云 : 後 之 人 未 有 不 學 古 人 而 能 為 詩 者 也 卷 五,33 條, 云 : 詩 之 必 根 于 學, 所 謂 不 從 糟 粕, 安 得 精 英 是 也 40 條, 引 葉 書 山 云 : 人 功 未 極, 則 天 籟 亦 無 因 而 至 雖 云 天 籟, 亦 須 從 人 功 求 之 卷 六,22 條, 云 : 用 巧 無 斧 鑿 痕, 用 典 無 填 砌 痕, 此 是 晚 年 成 就 之 事 若 初 學 者, 正 要 他 肯 雕 刻, 方 去 費 心 ; 肯 用 典, 方 去 讀 書 見 隨 園 詩 話 頁 49, 頁 146, 頁 149, 頁 176 這 些 都 可 見 袁 枚 重 學 的 態 度, 要 求 由 學 以 成 正 聲 以 成 天 籟, 不 學 則 無 以 為 詩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88, 作 於 2004 年 羅 尚 對 性 靈 說 並 非 完 全 否 定, 仍 以 為 近 情, 和 湘 潭 白 石 詩 社 八 傻 歌 云 : 神 韻 性 靈 猶 近 情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十 八, 頁 569, 作 於 1991 年 見 袁 枚, 隨 園 詩 話 卷 二,39 條, 頁 48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102, 作 於 2005 年 -4-

孫 吉 志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雖 不 能 有 所 進, 而 於 諸 才 人 實 大 有 所 益 也 13 可 見 羅 尚 贊 同 趙 翼 廣 博 學 習 一 流 詩 人 作 品 的 詩 學 態 度, 不 許 袁 枚 性 靈 說, 當 然 更 是 抨 擊 當 代 詩 壇 多 有 不 學 粗 俗 的 現 象 ( 二 ) 漠 視 家 國 民 生, 失 卻 諷 諭 美 刺 因 為 沒 有 千 古 性 情, 沒 有 宏 闊 的 視 野, 自 然 不 會 關 懷 家 國 民 生, 失 卻 古 典 詩 的 風 雅 傳 統, 冬 日 雜 感 云 : 海 內 遺 民 望, 來 蘇 凍 餒 深 未 諳 興 禮 樂, 所 得 是 荒 淫 禍 已 臨 縣 目, 詩 猶 競 捧 心 雅 言 何 處 有, 伏 枕 聽 纏 霖 14 此 詩 作 於 政 府 渡 臺 初 期, 臺 灣 各 項 建 設 尚 未 復 原, 外 又 有 中 共 進 逼, 情 勢 危 急 頷 聯 批 評 政 府 的 政 策 作 為, 點 出 了 古 典 詩 發 展 艱 困 的 外 在 條 件 古 典 詩 的 發 展 有 時 需 要 政 府 的 協 助, 但 政 府 不 僅 不 興 禮 樂 教 化, 缺 乏 鼓 勵, 15 更 施 行 戒 嚴, 以 國 家 機 器 介 入 管 控 文 壇, 審 核 報 章 雜 誌 媒 體, 讓 作 者 不 敢 自 由 發 聲, 進 入 白 色 恐 怖 時 期, 文 風 自 然 不 盛, 古 典 詩 的 發 展 也 受 到 限 制 後 二 聯 抨 擊 籠 罩 在 白 色 恐 怖 之 下 的 古 典 詩, 漠 視 家 國 危 殆, 了 無 諷 諭 美 刺, 失 卻 古 典 詩 的 精 神 實 質, 令 人 慨 嘆 縣 目, 指 亡 國 之 禍, 伍 子 胥 將 死 時, 曰 : 樹 吾 墓 上 以 梓, 令 可 為 器 抉 吾 眼 置 之 吳 東 門, 以 觀 越 之 滅 吳 也 16 中 共 進 逼, 國 家 正 臨 危 急 存 亡 之 秋, 一 如 伍 子 胥 懸 目 以 觀 越 之 滅 吳 捧 心, 指 模 仿 抄 襲 而 無 實 質, 莊 子 天 運 云 : 西 施 病 心 而 矉 其 里, 其 里 之 醜 人 見 而 美 之, 歸 亦 捧 心 而 矉 其 里 其 里 之 富 人 見 之, 堅 閉 門 而 不 出 ; 貧 人 見 之, 挈 妻 子 而 去 走 彼 知 矉 美 而 不 知 矉 之 所 以 美 17 在 國 家 存 亡 之 秋, 古 典 詩 卻 不 能 擔 負 起 振 聾 發 聵 的 責 任, 了 無 時 代 性, 自 然 要 哀 嘆 雅 言 何 處 有 了 北 臺 的 批 判 亦 同, 但 書 寫 較 為 隱 晦 : 宿 雨 收 東 海, 華 燈 爛 北 臺 且 尋 今 夕 夢, 休 抱 百 年 哀 急 節 翻 紅 袖, 纖 13 見 趙 翼, 甌 北 詩 話 小 引 收 入 郭 紹 虞 編 選, 富 壽 蓀 校 點, 清 詩 話 續 編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1983 年 12 月 ), 頁 1137 14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二, 頁 31, 作 於 1955 年 15 臺 灣 全 志 ( 文 化 志 一 文 學 篇 ) 指 出 戰 後 古 典 詩 創 作 與 活 動 之 邊 緣 化, 與 政 府 的 文 藝 政 策 息 息 相 關 主 因 有 三 : 一, 經 濟 資 本 的 分 配 明 顯 傾 向 新 文 學 二, 以 推 動 言 文 一 致 的 國 語 運 動 及 新 文 學 創 作, 宣 傳 光 復 大 陸 反 共 抗 俄, 較 古 典 詩 更 具 傳 播 效 益 三, 言 文 分 離 使 得 古 典 詩 閱 讀 與 寫 作 成 為 特 殊 技 藝, 創 作 與 活 動 人 口 減 少 參 見 江 寶 釵, 臺 灣 全 志 ( 文 化 志 一 文 學 篇 ) ( 臺 北 : 國 史 館 臺 灣 文 獻 館,2009 年 6 月 ), 頁 76 16 見 司 馬 遷 著, 楊 家 駱 主 編, 新 校 本 史 記 三 家 注 ( 臺 北 : 鼎 文,1993 年 10 月 ), 頁 1472 17 見 郭 慶 藩 編, 王 孝 魚 整 理, 莊 子 集 釋 ( 臺 北 : 國 文 天 地,1991 年 10 月 ), 頁 515-5-

ISSN 1815-0373 歌 送 綠 醅 嘔 心 酬 盛 世, 耗 盡 過 江 才 18 宿 雨 暗 指 八 二 三 砲 戰, 砲 戰 一 結 束, 北 臺 就 呈 現 歌 舞 昇 平 通 宵 達 旦 的 荒 淫 景 象, 憂 患 生 聚 全 然 不 見, 顯 見 政 府 對 於 禮 樂 教 化 的 漠 視 末 二 句 則 指 責 當 時 詩 壇, 雖 然 白 色 恐 怖 籠 罩, 但 就 算 嘔 心 歌 詠 盛 世, 耗 盡 精 力, 對 國 家 民 生 又 有 何 裨 益? 更 何 況 那 又 算 什 麼 盛 世? 把 民 生 凋 弊 國 步 艱 難 歌 詠 成 盛 世, 猶 如 畫 師 妙 手 繪 製 的 太 平 圖, 更 使 古 典 詩 淪 為 邀 名 的 工 具 全 詩 從 反 面 歡 樂 處 立 言, 反 更 見 胸 中 塊 壘, 充 滿 憾 恨 沈 痛, 而 又 無 奈 在 政 府 漠 視, 甚 至 打 壓, 詩 壇 沈 默 之 下, 羅 尚 對 於 古 典 詩, 自 然 有 文 孝 今 所 薄, 深 藏 宜 入 壁 19 的 慨 嘆 了 ( 三 ) 不 識 學 詩 門 徑, 急 於 表 現 不 學 粗 俗 的 詩 壇 現 象, 與 不 知 學 詩 門 徑 急 於 表 現 有 一 定 關 係 除 了 個 人 性 情 的 琢 鍊, 透 過 學 習 門 徑 充 實 書 卷, 對 詩 作 內 質 必 有 提 升 感 興 七 首 云 : 慢 說 李 杜 高 岑 王, 孟 韓 元 白 皆 騰 驤 義 山 才 調 勝 工 部, 精 純 評 語 誰 敢 當 妙 極 機 神 中 規 矩, 婉 晦 昭 晰 各 有 理 會 作 律 體 五 七 言, 去 詩 雲 月 八 千 里 ( 自 注 : 義 山 才 調 勝 子 美 藥 樓 之 言 ) 20 此 詩 批 評 主 要 集 中 於 末 二 句, 認 為 大 多 數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人 只 致 力 於 五 七 言 律 絕, 不 知 古 體 詩 的 重 要 性, 不 從 古 體 入 手, 也 就 不 能 有 更 高 的 成 就 劉 熙 載 藝 概 云 : 善 古 詩 必 屬 雅 材 俗 意 俗 字 俗 調, 苟 犯 其 一, 皆 古 之 棄 也 21 此 古 詩 即 古 體 詩, 意 謂 若 能 從 古 體 詩 入 手, 較 能 避 免 俗 意 俗 字 俗 調, 而 有 雅 致 情 韻 羅 尚 之 說 則 又 更 深 一 層, 他 以 為 能 從 古 體 詩 中 習 得 波 瀾 變 化 的 契 機 規 矩 神 氣 情 韻, 以 及 婉 晦 昭 晰 的 適 切 表 達, 畢 竟 僅 從 律 體 中 學 習, 往 往 過 於 侷 限, 不 易 有 開 張 之 勢 而 同 樣 的 批 評 早 在 渡 臺 初 期 即 曾 有 大 老 明 確 指 出, 李 漁 叔 三 臺 詩 話 記 : 江 都 陳 含 光 丈 嘗 言 : 臺 地 諸 公, 似 皆 致 力 近 體, 意 以 為 禮 儀 筐 篚 之 用, 質 以 建 安 元 嘉 18 19 20 21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二, 頁 64, 作 於 1959 年, 八 二 三 砲 戰 次 年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三, 候 館 小 集 吳 天 聲 出 示 圍 爐 課 讀 圖 及 散 原 點 定 詩 卷 二 疊 壁 字 韻, 頁 90, 作 於 1962 年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33-34,2001 年 孟 夏 作 見 劉 熙 載, 藝 概 詩 概 ( 臺 北 : 漢 京,1985 年 9 月 ), 頁 71 葉 燮 原 詩 內 篇 上 亦 云 : 古 詩 要 照 應, 要 起 伏 析 之 爲 句 法, 總 之 爲 章 法 此 三 家 村 詞 伯 相 傳 久 矣, 不 可 謂 稱 詩 者 獨 得 之 秘 也 可 見 古 體 詩 在 詩 歌 章 法 句 法 的 照 應 起 伏 上 確 有 一 定 學 習 成 效 見 丁 福 保 編, 清 詩 話 ( 臺 北 : 木 鐸,1988 年 9 月 ), 頁 575-6-

孫 吉 志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開 元 大 歷 或 不 暇 稱 也 云 云 此 為 近 日 風 氣 如 此 22 對 臺 地 詩 人 作 詩 喜 作 五 七 言 律 體 的 風 氣 提 出 糾 正 至 於 李 氏 所 云 近 日 風 氣 如 此, 是 正 確 的, 衡 諸 日 治 時 期, 如 林 幼 春 丘 逢 甲 等, 古 體 詩 作 仍 不 在 少 數, 且 關 懷 社 會 民 生, 不 止 於 禮 儀 筐 篚 之 用 不 識 學 詩 門 徑 的 問 題, 不 僅 只 是 不 從 古 體 詩 入 手, 還 有 不 重 視 學 習, 不 積 學 儲 寶 的 問 題, 再 酬 夢 機 云 : 昔 年 擁 立 詩 七 賢, 曹 劉 顏 謝 鮑 徐 庾 顧 視 乾 號 濕 哭 輩, 不 信 文 章 有 規 矩 未 能 儲 寶 抽 神 思, 螳 臂 要 發 千 鈞 弩 二 百 年 後 必 訕 笑, 天 缺 東 南 尚 未 補 釣 世 盲 聾 天 下 人, 惟 己 是 聞 毒 踰 蠱 文 區 八 體 非 一 途, 要 不 可 為 獸 率 舞 23 只 憑 個 人 才 氣 性 情 作 詩, 不 努 力 擴 充 個 人 學 識 見 聞, 不 信 文 章 有 規 矩, 惟 己 是 聞, 自 然 要 落 入 乾 號 濕 哭 獸 率 舞 之 境 但 這 又 與 元 稹 白 居 易 的 淺 白, 袁 枚 的 矢 口 而 成 不 同 金 王 若 虛 云 : 樂 天 之 詩, 情 致 曲 盡, 入 人 肝 脾, 隨 物 賦 形, 所 在 充 滿, 殆 與 元 氣 相 侔 至 長 韻 大 篇, 動 數 百 千 言, 而 順 適 愜 當, 句 句 如 一, 無 爭 張 牽 強 之 態 此 豈 撚 斷 吟 鬚 悲 鳴 口 吻 者 之 所 能 至 哉! 而 世 或 以 淺 易 輕 之, 蓋 不 足 與 言 矣 24 要 能 順 適 愜 當, 情 致 曲 盡, 若 對 人 情 沒 有 深 刻 的 體 會, 沒 有 書 卷 章 法 以 容 俗 於 雅, 是 無 法 做 到 的 清 葉 燮 亦 云 : 元 稹 作 意 勝 於 白 ( 居 易 ), 不 及 白 舂 容 暇 豫 白 俚 俗 處 而 雅 亦 在 其 中, 終 非 庸 近 可 擬 又 說 : 其 ( 白 居 易 ) 五 言 排 律, 屬 對 精 緊, 使 事 嚴 切, 章 法 變 化 中, 條 理 井 然, 讀 之 使 人 惟 恐 其 竟, 杜 甫 後 不 多 得 者 25 可 見 元 白 的 學 問 根 柢 深 厚, 其 詩 能 夠 意 稱 文 逮, 藝 術 形 象 鮮 明, 絕 不 同 於 沒 有 書 卷 率 爾 為 之 的 作 品 可 見 積 學 儲 寶 與 神 思 抒 發 有 莫 大 關 係 再 者, 所 學 不 足 而 又 急 於 求 名 表 現 自 我 的 現 象, 也 是 羅 尚 所 批 評 的, 浮 雲 云 : 韓 云 內 不 足, 急 於 表 身 段 霈 然 有 多 餘, 厥 聞 四 馳 煥 26 他 認 為 只 要 積 學 儲 寶 充 足, 創 作 自 能 不 同 凡 響, 而 聲 名 鵲 起 22 23 24 25 26 見 李 漁 叔 三 臺 詩 話, 收 入 李 正 三, 李 知 灝, 吳 東 晟 輯 錄, 臺 灣 近 百 年 詩 話 輯 ( 臺 北 : 文 史 哲,2006 年 4 月 ), 頁 246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二 十, 頁 648-649, 作 於 1993 年 王 若 虛, 滹 南 詩 話 卷 一 見 丁 福 保 輯, 歷 代 詩 話 續 編 ( 臺 北 : 木 鐸,1988 年 8 月 ), 頁 511-512 見 葉 燮, 原 詩 卷 四, 外 篇 下 收 入 於 丁 福 保 編, 清 詩 話, 頁 604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74, 作 於 2003 年 -7-

ISSN 1815-0373 ( 四 ) 沽 名 釣 譽, 互 相 揄 揚 過 度 沽 名 釣 譽, 或 依 靠 互 相 揄 揚 吹 捧, 而 得 名 聲 的 現 象, 也 在 羅 尚 批 評 之 列, 偶 題 十 四 韻 云 : 剿 襲 成 時 尚, 沽 名 互 挽 推 27 沒 有 創 造 力, 於 是 剿 襲 竄 改 前 人 詩 句, 然 後 互 相 推 許, 以 成 就 名 聲 雖 然 當 一 方 以 詩 相 示, 期 望 品 評 時, 或 一 方 請 對 方 為 個 人 詩 集 做 序 時, 就 人 情 之 常 而 言, 不 會 有 負 面 的 評 價, 即 如 羅 尚 為 人 作 序 與 人 唱 和, 亦 不 免 有 所 讚 揚, 但 若 動 輒 即 云 傳 世 之 作 杜 陵 遺 響, 就 不 免 揄 揚 過 度 了 更 有 甚 者, 隨 便 以 桂 冠 詩 人 的 名 號 贈 人 贈 己, 俠 廬 索 和 韻 六 首 ( 其 五 ) 云 : 莫 辨 妖 祥 論 桂 冠, 厭 聞 哇 咬 滿 騷 壇 父 狂 子 妄 俱 兒 戲, 薰 盡 蕕 彰 累 大 官 腹 儉 自 卑 塗 面 舞, 眼 饞 尋 臭 剝 痂 餐 已 知 詩 賤 因 人 賤, 我 輩 堂 堂 夢 自 安 28 此 詩 抨 擊 1963 1964 年 選 出 十 位 桂 冠 詩 人 的 荒 唐 事 蹟 當 時 國 際 桂 冠 詩 人 聯 盟 (United Poets-Laureate International, 簡 稱 UPLI,1963 年 創 立 於 菲 律 賓 馬 尼 拉 ) 主 席 余 松 (Dr. Amado M. Yuzon) 來 臺, 由 曾 今 可 何 志 浩 接 待, 先 後 選 出 十 位 國 際 桂 冠 詩 人,1963 年 的 于 右 任 魏 清 德 林 熊 祥 梁 寒 操, 亦 包 含 曾 何 二 人,1964 年 又 選 出 李 鴻 文 彭 醇 士 張 默 君 吳 夢 周 29 事 定, 騷 壇 一 片 嘩 然, 究 其 原 因 : 其 一, 桂 冠 詩 人 的 名 號 何 等 之 高, 而 今 竟 如 此 輕 率 予 人, 標 準 何 在? 其 二, 桂 冠 詩 人 原 來 難 得, 常 數 十 年 而 得 一 人, 如 今 竟 於 一 二 年 間 而 得 十 人, 人 情 相 授, 何 其 可 哀! 30 其 三, 其 中 詩 名 甚 高 可 成 一 家 者, 僅 彭 醇 士 而 已, 如 梁 寒 操 于 右 任 魏 清 德, 雖 有 詩 名, 但 遠 不 及 李 漁 叔 賈 景 德 等, 而 曾 何 則 又 更 下 之, 卻 皆 因 自 相 授 受 而 名 列 其 中, 所 謂 名 流, 品 格 不 過 爾 爾 故 羅 尚 強 烈 抨 擊 腹 儉 自 卑 塗 面 舞, 眼 饞 尋 臭 剝 痂 餐, 詩 賤 27 28 29 30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102, 作 於 2005 年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四, 頁 138 作 於 1964 年 參 見 曾 今 可, 臺 灣 的 桂 冠 詩 人, 臺 灣 風 物 13 卷 7 期 (1964 年 2 月 ), 頁 6-8; 曾 今 可, 臺 灣 的 桂 冠 詩 人 林 熊 祥 先 生, 臺 灣 風 物,15 卷 3 期 (1965 年 8 月 ), 頁 35-37 曾 氏 於 文 中 極 力 撇 清, 說 不 是 他 個 人 的 安 排 但 他 主 其 事, 又 不 推 拒, 故 傳 聞 曾 何 二 人 自 相 授 受, 甚 囂 塵 上, 恐 非 空 穴 來 風 南 山 子 ( 黃 鶴 仁 先 生 ) 編 輯 的 電 子 報 詩 訊 0016 期 (2007.9.18) 載 : ( 張 夢 機 ) 教 授 言, 往 時 舉 桂 冠 詩 人, 菲 律 賓 十 數 年 舉 一 人, 而 臺 疆 一 年 可 十 產 此 事 亦 得 張 師 面 告, 其 時 2008 年 6 月 18 日 -8-

孫 吉 志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因 人 賤, 語 雖 不 雅, 可 見 古 典 詩 壇 荒 唐 好 名 如 此 之 甚 31 當 時 于 右 任 李 鴻 文 彭 醇 士 皆 身 居 高 位, 故 詩 中 有 累 大 官 一 語 ( 五 ) 厚 顏, 自 視 名 高 山 斗 這 些 詩 壇 的 亂 象, 在 羅 尚 看 來, 其 內 在 原 因 常 是 厚 顏, 自 視 名 高 山 斗, 夜 雨 吟 云 : 海 涵 地 負 高 芳 躅, 蟬 噪 蛙 喧 仗 厚 顏 金 縷 曲 云 : 巨 刃 摩 天 手, 薄 風 騷, 文 光 萬 丈, 幾 時 還 有? 糞 火 柴 煙 元 好 問, 最 恨 當 時 群 醜 都 自 誷, 名 高 山 斗 道 喪 詩 亡 關 氣 數, 問 何 人, 舊 學 長 相 守? 遙 敬 汝, 三 杯 酒 32 海 涵 地 負, 指 曾 克 耑, 是 近 代 詩 壇 大 家, 自 署 其 樓 名 為 涵 負, 有 涵 負 樓 詩 ( 後 併 入 頌 橘 廬 叢 稿 ) 夜 雨 吟 中 以 對 比 的 方 式 突 顯 呈 現 臺 灣 部 分 詩 人 無 視 大 家 的 存 在, 沒 有 自 知 之 明, 厚 顏 喧 噪, 而 這 也 顯 出 他 們 的 詩 歌 評 鑑 力 低 落, 對 詩 藝 的 不 解, 不 知 藏 拙 金 縷 曲 更 引 金 元 好 問 論 詩 三 首 其 一 : 坎 井 鳴 蛙 自 一 天, 江 山 放 眼 更 超 然, 情 知 春 草 池 塘 句, 不 到 柴 煙 糞 火 邊 33 批 評 這 些 猶 如 坎 井 鳴 蛙 的 詩 人, 眼 光 短 淺, 詩 作 有 如 糞 火 柴 煙, 沒 有 高 遠 情 懷, 卻 自 恃 名 高 山 斗, 自 鳴 得 意 因 此 羅 尚 大 嘆 道 喪 詩 亡 關 氣 數, 對 於 無 人 承 續 舊 學, 相 當 感 慨 這 裡 所 謂 的 舊 學, 並 非 指 舊 有 的 學 術, 而 是 指 可 為 詩 歌 創 作 儲 寶 的 書 卷 ( 六 ) 對 古 典 詩 壇 灰 心 面 對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各 種 環 環 相 扣 的 紛 亂, 羅 尚 到 了 晚 年, 灰 心 沈 痛 滄 桑 感 顯 得 更 加 強 烈, 有 感 偶 成 云 : 亂 鴉 爭 樹 噪 黃 昏, 記 得 潮 高 鹿 耳 門 三 百 年 間 如 曉 夢, 再 難 招 返 是 詩 魂 癸 未 上 元 南 州 學 人 陳 文 銓 孫 吉 志 戾 止 不 相 見 十 餘 載 矣 潔 樽 敘 舊 作 海 山 旗 鼓 詩 相 贈 云 : 31 1972 年, 臺 灣 煤 業 鉅 子 李 建 興 亦 得 國 際 桂 冠 詩 人 獎 1974 年 國 際 桂 冠 詩 人 協 會 頒 贈 紀 念 桂 冠 32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57, 作 於 2002 年 ; 頁 27-28, 作 於 2001 年 33 見 葉 慶 炳 等 編, 元 好 問 研 究 資 料 彙 編 ( 臺 北 : 文 建 會,1990 年 12 月 ), 頁 642-9-

ISSN 1815-0373 艱 虞 叔 世 今 非 昔, 魯 莽 文 章 意 也 灰 34 亂 鴉 爭 樹 形 容 古 典 詩 壇 的 紛 亂 滿 耳 清 音 不 聞, 黃 昏 則 加 深 了 蒼 涼 情 調, 彷 彿 古 典 詩 走 到 了 日 落 西 山 之 境 ; 潮 高 鹿 耳 門 是 藉 鄭 成 功 復 臺 時 的 情 景 代 指 臺 灣 古 典 詩 興 盛 時 期, 人 才 輩 出, 詩 風 鼎 盛, 成 就 斐 然, 兩 相 對 照, 今 昔 滄 桑 之 感 興 衰 之 慨 油 然 而 生 面 對 衰 落 的 詩 運, 魯 莽 文 章 的 橫 行, 回 想 從 前 的 璀 璨, 自 然 要 覺 得 詩 魂 難 以 招 返, 顯 得 心 灰 意 冷, 相 當 抑 鬱 如 此 抑 鬱, 大 概 可 歸 於 兩 個 原 因, 其 一, 對 於 曾 克 耑 妖 腰 亂 領 看 手 戡 的 託 囑, 無 法 實 現 的 心 酸 愧 疚, 金 縷 曲 云 : 亂 領 妖 腰 戡 不 盡, 敢 告 騎 龍 橘 叟 浮 雲 云 : 相 看 都 老 矣, 未 副 囑 戡 亂 小 立 吟 蒼 茫, 詩 成 擲 筆 歎 35 曾 克 耑 於 1975 年 去 世 時, 羅 尚 作 聞 頌 橘 先 生 耗 云 : 亂 領 妖 腰 戡 未 盡, 孤 光 耀 海 更 誰 看 墨 堂 逝 後 斯 人 逝, 誰 障 橫 流 息 萬 囂 36 墨 堂, 是 李 漁 叔 的 號, 李 氏 逝 世 於 1972 年 亂 領 句 雖 然 與 金 縷 曲 字 句 只 差 一 字, 但 由 未 變 成 不, 卻 道 盡 了 古 典 詩 時 代 的 沒 落, 宛 如 浮 雲 隨 風 消 散 變 滅, 自 己 亦 年 華 老 大, 無 力 於 撥 亂 反 正, 似 乎 有 種 了 無 希 望 的 蒼 茫 慨 嘆 感 傷 其 二, 這 樣 的 抑 鬱 與 耆 舊 老 去 後 賢 未 立 有 莫 大 的 關 係, 左 海 云 : 左 海 吟 詩 社, 滄 桑 五 十 年 無 多 耆 舊 在, 未 見 火 薪 傳 秋 暮 指 南 宮 雅 集 云 : 故 舊 相 看 都 老 矣, 新 潮 入 聽 正 譁 然 37 耆 舊 老 去, 薪 火 卻 仍 未 見 相 傳, 如 此 下 去, 必 然 無 以 為 繼, 所 以 感 慨 萬 千 然 而 羅 尚 即 使 在 如 此 茫 然 之 中, 仍 然 抱 持 希 望, 偶 成 絕 句 云 : 聽 雨 聽 風 又 一 年, 悲 歡 離 合 古 難 全 詩 壇 也 有 滄 桑 感, 鳴 鳳 翔 霄 看 後 賢 34 35 36 37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42, 作 於 2001 年 ; 頁 61, 作 於 2003 年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27-28, 作 於 2001 年 ; 頁 74-75, 作 於 2003 年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六, 頁 258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67, 頁 77, 二 詩 都 作 於 2003 年 -10-

孫 吉 志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後 賢 云 : 墮 露 添 流 理 所 然, 電 光 磨 礪 祝 龍 泉 騷 魂 九 逝 招 清 些, 絕 望 名 賢 望 後 賢 38 從 詩 壇 也 有 滄 桑 感 絕 望 名 賢 中 可 見 相 當 沈 重 的 莫 可 奈 何 之 感, 但 即 使 如 此, 仍 然 不 失 對 於 古 典 詩 的 熱 愛, 而 重 燃 希 望, 期 望 後 賢 鳴 鳳 翔 霄, 為 古 典 詩 壇 大 開 新 運 這 與 他 在 此 時 仍 不 停 引 導 後 學 有 相 當 大 的 關 係 三 對 當 代 古 典 詩 壇 的 教 諭 批 判 雖 多, 但 羅 尚 所 做 的 乃 是 建 設 性 的 破 壞, 在 批 判 的 同 時, 也 提 出 諸 多 重 要 觀 念, 以 引 導 後 學, 可 以 數 點 分 論 : ( 一 ) 對 詩 與 詩 人 的 要 求 羅 尚 甚 為 重 視 詩 人 的 品 格 與 才 學, 以 及 詩 歌 的 風 雅 傳 統, 詞 人 風 骨 云 : 詩 要 溫 柔 氣 要 豪, 義 兼 風 雅 視 離 騷 心 無 玉 帛 詞 方 妙, 腹 有 經 書 品 自 高 39 首 聯 是 以 對 詩 歌 的 要 求 為 主, 兼 及 詩 人 溫 柔 是 溫 柔 敦 厚 的 縮 寫, 禮 記 經 解 云 : 溫 柔 敦 厚, 詩 教 也 鄭 玄 疏 解 說 : 溫 謂 顏 色 溫 潤, 柔 謂 情 性 和 柔, 詩 依 違 諷 諫, 不 切 指 事 情, 故 曰 溫 柔 敦 厚 是 詩 教 也 40 儒 家 詩 教 以 為 從 詩 人 創 作 之 起 就 應 當 秉 持 溫 柔 敦 厚 的 情 性, 只 有 將 溫 柔 敦 厚 的 情 性 透 過 表 現 手 法 灌 注 於 詩 文 字, 才 能 透 過 感 染 之 力, 造 就 優 雅 平 和 寬 容 體 貼 的 情 性 民 風 而 溫 柔 並 非 柔 弱, 仍 要 有 豪 傑 38 39 40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52, 作 於 2002 年 : 頁 66, 作 於 2003 年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97-98, 作 於 2005 年 見 阮 元 校 勘, 十 三 經 注 疏 禮 記 注 疏 ( 臺 北 : 新 文 豐,1988 年 7 月 ), 頁 845 禮 記 經 解 云 : 溫 柔 敦 厚, 詩 教 也 詩 之 失, 愚 溫 柔 敦 厚 而 不 愚, 則 深 於 詩 者 也 蔡 英 俊 認 為 溫 柔 敦 厚 一 詞 所 蘊 含 的 原 始 理 念 應 是 : 美 感 教 育 足 以 造 就 優 雅 平 和 寬 容 體 貼 的 情 性 因 此 鄭 玄 疏 解 禮 記 經 解 這 段 文 字 時 有 誤, 因 為 如 此 解 釋, 溫 柔 敦 厚 就 成 為 詩 人 寫 作 時 的 準 則, 而 不 再 是 指 作 品 對 讀 者 的 感 染 與 效 用 且 在 這 此 觀 點 引 導 下, 唐 宋 以 後 的 詩 學 對 溫 柔 敦 厚 的 說 解, 遂 從 讀 者 的 教 化 立 場 轉 移 到 詩 人 創 作 的 原 則, 並 且 引 進 比 興 詩 史 等 觀 念, 從 而 架 構 出 傳 統 詩 學 中 一 套 極 為 特 殊 的 詮 釋 系 統, 值 得 我 們 進 一 步 辯 析 清 楚 見 蔡 英 俊, 比 興 物 色 與 情 景 交 融 ( 臺 北 : 大 安,1990 年 8 月 ), 頁 106-107 蔡 氏 從 感 染 力 的 觀 點 說 明 禮 記 經 解 溫 柔 敦 厚, 基 本 上 是 正 確 的, 但 卻 忽 略 了 這 些 都 是 儒 家 典 籍, 若 從 孟 子 提 出 的 以 意 逆 志 知 人 論 世 觀 點 來 看, 作 品 能 感 發 人 使 人 溫 柔 敦 厚, 則 作 品 的 風 格 必 是 溫 柔 敦 厚, 作 品 的 風 格 溫 柔 敦 厚, 則 詩 人 的 精 神 必 也 是 溫 柔 敦 厚, 如 此 才 能 使 作 品 具 有 溫 柔 敦 厚 的 感 染 力 量 故 鄭 玄 雖 從 詩 人 創 作 的 角 度 立 論, 但 仍 未 偏 離 詩 教 的 精 神 -11-

ISSN 1815-0373 之 氣 清 剛 勁 健, 依 違 諷 諫, 以 發 生 民 之 怨 悱, 傳 達 四 方 之 心, 彰 顯 風 雅 之 義 興 觀 群 怨 之 旨 41 次 聯 是 互 文, 主 要 要 求 詩 人 的 修 養, 兼 及 詩 歌 內 涵 修 辭 心 無 利 祿 虛 名, 詩 歌 即 無 干 求 習 氣 ; 腹 有 詩 書 經 史, 修 辭 即 能 博 依 曼 妙 羅 尚 自 述 詩 兵 間 云 : 兵 間 十 載 鑄 詩 魂, 手 造 山 河 一 段 春 我 豈 干 衣 黃 仲 則, 拗 蓮 搗 麝 汝 何 人 碧 山 云 : 玉 霜 寒 月 鍊 秋 魂, 猶 怨 癡 頑 損 道 根 是 我 往 來 諸 相 外, 不 曾 投 止 嘆 無 門 42 引 黃 仲 則 的 干 衣 習 氣 佛 教 諸 相 非 相 之 論, 來 表 明 個 人 的 心 跡 舉 措, 用 語 高 雅 明 白 而 無 淺 俗 之 感, 頗 能 傳 達 個 人 的 節 操 博 習 之 功, 可 見 羅 尚 提 出 的 要 求 並 非 空 論 43 風 雅 溫 柔 敦 厚 博 習 節 操 都 是 羅 尚 論 詩 與 詩 人 的 主 要 概 念, 時 以 不 同 面 貌 展 現 於 詩 中, 如 論 詩 云 : 四 始 窮 人 事, 離 騷 入 鬼 神 開 張 因 二 氏, 忠 愛 範 千 春 義 不 關 民 命, 名 空 駭 世 聞 有 才 堪 述 作, 此 路 遠 功 勛 一 字 嚴 褒 貶, 多 師 是 典 墳 聲 容 觀 運 會, 何 苦 唐 宋 分 44 不 僅 強 調 詩 作 要 言 志 抒 發 民 情, 也 要 求 要 博 習 一 字 二 句, 嚴 予 褒 貶, 則 不 能 有 干 求 之 心, 典 墳 多 師, 即 是 博 習, 與 心 無 玉 帛 腹 有 經 書 同 義 四 始, 即 詩 大 序 所 言 的 風 大 雅 小 雅 頌, 即 詩 經 45 羅 尚 以 為 詩 經 楚 辭 的 興 觀 群 怨 忠 愛 之 心 人 倫 之 道 皆 是 千 秋 典 範, 亦 規 範 了 後 世 的 創 作 與 評 論 故 若 詩 作 不 能 傳 達 生 民 悲 歡 怨 悱, 即 使 享 有 高 名 亦 屬 枉 然 義 不 關 民 命 即 窮 人 事 之 意, 41 論 語 陽 貨 載 子 曰 : 小 子! 何 莫 學 夫 詩? 詩 可 以 興, 可 以 觀, 可 以 群, 可 以 怨 邇 之 事 父, 遠 之 事 君 多 識 於 鳥 獸 草 木 之 名 見 朱 熹, 四 書 集 註, 頁 175-176 42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二, 頁 23, 作 於 1956 年 ; 次 二, 頁 33, 作 於 1957 43 參 見 拙 作,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研 究, 頁 78-81 44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四, 頁 144, 作 於 1964 年 和 葯 樓 茗 飲 歌 韻 亦 云 : 分 別 宋 唐 最 無 謂, 那 須 刻 至 嚴 貶 褒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29, 作 於 2001 年 45 詩 大 序 曰 : 風 者, 風 也, 風 以 動 之, 教 以 化 之 詩 者, 志 之 所 之 也, 在 心 為 志, 發 言 為 詩 上 以 風 化 下, 下 以 風 刺 上, 主 文 而 譎 諫, 言 之 者 無 罪, 聞 之 者 足 以 誡, 故 曰 風 是 以 一 國 之 事, 繫 一 人 之 本, 謂 之 風 ; 言 天 下 之 事, 形 四 方 之 風, 謂 之 雅 雅 者, 正 也, 言 王 政 之 所 由 廢 興 也 政 有 小 大, 故 有 小 雅 焉, 有 大 雅 焉 頌 者, 美 盛 德 之 形 容, 以 其 成 功 告 於 神 明 者 也 是 謂 四 始, 詩 之 至 也 見 鄭 玄, 毛 詩 鄭 箋 ( 臺 北 : 新 興,1990 年 8 月 ), 頁 1-12-

孫 吉 志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強 調 詩 作 應 當 抒 發 民 情 物 理 風 俗 美 惡, 徒 事 空 言 徒 然 分 別 唐 宋, 皆 與 言 志 民 命 無 關 46 答 蔡 念 璧 可 為 此 說 的 最 佳 註 解 : 歛 手 名 場 共 有 心, 此 時 難 寶 口 如 金 言 談 不 幸 能 千 古, 請 為 蒼 生 更 苦 吟 絕 句 亦 云 : 十 年 蒿 目 對 艱 危, 方 寸 仍 須 付 小 詩 終 得 有 情 吟 宛 轉, 不 妨 文 字 已 亡 時 47 在 極 權 專 制 時 代 作 詩 批 判 當 局 有 其 危 險, 可 能 身 陷 文 字 獄, 甚 至 遭 到 殺 身 之 禍, 若 不 追 名 逐 利, 只 苦 了 作 者, 但 這 也 是 豪 傑 之 氣 另 一 種 面 向 的 展 現 羅 尚 認 為 作 者 有 其 天 職, 即 是 真 誠 實 感 於 時 代 動 盪 民 情 哀 樂 政 治 風 波, 將 之 寄 託 於 興 觀 群 怨, 傳 之 於 千 載 之 後, 使 後 之 覽 者, 有 感 於 斯 文, 有 志 於 恢 復 民 生 安 樂, 使 風 俗 淳 厚 這 也 是 詩 歌 之 道 的 極 致 表 現 豪 傑 之 氣 的 展 現, 在 修 辭 上 還 有 另 一 番 姿 彩, 偶 成 云 : 五 十 年 來 太 苦 辛, 星 沈 海 底 海 揚 塵 縱 橫 意 氣 凌 雲 筆, 方 駕 曹 劉 盼 有 人 又 玄 詞 云 : 劍 芒 能 慷 慨, 詞 筆 總 芊 眠 江 湖 云 : 莫 嫌 光 景 似 奔 輪, 思 入 風 雲 筆 有 神 清 剛 云 : 述 時 序 志 古 今 詩, 眼 處 心 生 絕 妙 詞 四 美 不 臻 劉 越 石, 清 剛 在 骨 更 無 疑 靈 犀 詞 亦 云 : 46 讀 嶺 雅 十 五 期 知 荔 莊 吳 天 任 已 作 古 自 注 云 : 學 唐 學 宋, 與 言 志 無 涉, 後 之 讀 者, 將 有 感 於 斯 文, 而 非 感 於 似 唐 似 宋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十 九,, 頁 612 春 興 後 篇 中 亦 云 有 詩 無 事 等 兒 嬉,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十 三, 頁 472 47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二, 頁 54, 作 於 1958 年 次 四, 頁 166, 作 於 1966 年 -13-

ISSN 1815-0373 人 生 只 合 有 情 痴, 一 點 靈 犀 萬 首 詩 48 所 謂 縱 橫 意 氣 凌 雲 筆 曹 劉 慷 慨 風 雲 清 剛, 49 共 同 的 面 向 都 是 氣 要 豪, 主 要 的 內 涵 可 歸 納 為 : 有 江 關 故 國 之 思, 定 亂 扶 衰 之 志, 有 時 代 性, 有 風 雅 傳 統, 情 意 真 切, 感 受 深 刻, 才 能 文 辭 繁 茂, 才 能 突 顯 其 凌 雲 縱 橫 的 氣 勢, 一 如 建 安 風 骨 劉 熙 載 也 說 : 詩 質 要 如 銅 牆 鐵 壁, 氣 要 如 天 風 海 濤 50 這 天 風 海 濤 的 磅 礡 氣 勢, 銅 牆 鐵 壁 的 勁 健 質 地, 一 一 煥 發 大 丈 夫 的 光 彩, 形 象 鮮 明, 不 僅 是 羅 尚 的 自 我 要 求, 也 是 他 對 晚 輩 的 期 許 ( 二 ) 學 詩 門 徑 1. 博 習 儲 寶 羅 尚 認 為 學 詩 門 徑 首 重 博 習, 從 他 早 期 的 相 關 詩 論, 到 晚 期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中 的 詩 論, 都 無 二 致, 51 但 到 了 晚 期 更 加 著 重 博 習, 或 許 與 對 晚 輩 的 教 導 有 關, 52 感 興 七 首 云 : 讀 書 萬 卷 筆 有 神, 思 飄 律 中 以 為 寶 感 興 二 首 云 : 吾 道 則 不 孤, 經 史 為 之 根 撐 腸 五 千 卷, 神 思 得 泉 源 和 葯 樓 楊 維 仁 讀 花 延 年 室 酬 唱 韻 云 : 不 薄 今 詩 厚 古 詩, 多 君 翰 藻 出 沈 思 48 49 50 51 52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43, 作 於 2001 年 ; 頁 53, 作 於 2002 年 ; 頁 130, 作 於 2007 年 ; 頁 131, 作 於 2007 年 ; 頁 63, 作 於 2003 年 杜 甫 戲 為 六 絕 句 云 : 庾 信 文 章 老 更 成, 淩 雲 健 筆 意 縱 橫 杜 甫 元 好 問 論 詩 三 十 首 云 : 曹 劉 坐 嘯 虎 生 風, 四 海 無 人 角 兩 雄 可 惜 并 州 劉 越 石, 不 教 橫 槊 建 安 中 自 題 中 州 集 後 云 : 鄴 下 曹 劉 氣 儘 豪 見 郭 紹 虞 解 箋, 杜 甫 戲 為 六 絕 句 集 解 元 好 問 論 詩 三 十 首 小 箋 ( 臺 北 : 木 鐸,1988 年 9 月 ), 頁 11, 頁 58-59 庾 信 老 年 之 作 因 有 江 關 故 國 之 思, 而 顯 其 縱 橫 凌 雲 之 健 筆 ; 曹 劉 之 作 則 是 建 安 風 骨 的 代 表 鍾 嶸 詩 品 總 論 云 : 郭 景 純 用 雋 上 之 才, 變 創 其 體 劉 越 石 仗 清 剛 之 氣, 贊 成 厥 美 見 鍾 嶸 著, 陳 延 傑 注, 詩 品 注 ( 臺 北 : 里 仁,1992 年 5 月 ), 頁 2 劉 熙 載 藝 概 詩 概 云 : 劉 越 石 詩 定 亂 扶 衰 之 志, 郭 景 純 詩 除 殘 去 穢 之 情, 第 以 清 剛 儁 上 目 之, 殆 猶 未 覘 厥 蘊 見 劉 熙 載, 藝 概, 頁 54 可 見 劉 熙 載 不 僅 欣 賞 劉 琨 的 清 剛, 更 以 為 其 清 剛 之 氣 的 根 本 是 定 亂 扶 衰 之 志 四 美 不 臻, 語 出 劉 琨 答 盧 諶 : 音 以 賞 奏, 味 以 殊 珍 文 以 明 言, 言 以 暢 神 之 子 之 往, 四 美 不 臻 澄 醪 覆 觴, 絲 竹 生 塵 素 卷 莫 啟, 幄 無 談 賓 既 孤 杖 德, 又 闕 我 鄰 見 沈 德 潛, 古 詩 源 箋 注 ( 臺 北 : 華 正,1990 年 9 月 ), 頁 199-200 見 劉 熙 載, 藝 概 詩 概, 頁 83 羅 尚 早 期 有 關 博 習 的 詩 論, 可 參 見 拙 作,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研 究, 頁 46-50 羅 尚 在 2002 年 開 始 指 導 網 路 古 典 詩 詞 雅 集 -14-

孫 吉 志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紅 桑 行 酬 葯 樓 教 授 云 : 竅 門 原 本 在 書 卷, 功 深 名 遠 非 偶 然 金 針 度 人 不 知 倦, 天 台 嶽 麓 通 風 煙 詩 卷 永 留 天 地 間 云 : 典 墳 在 手 求 深 造, 功 利 於 心 只 等 閑 53 強 調 博 習, 不 僅 是 受 文 心 雕 龍 神 思 杜 甫 的 影 響, 54 與 個 人 的 實 踐 對 當 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都 有 莫 大 關 係, 極 有 現 實 意 義 博 習, 亦 不 論 今 詩 古 詩, 不 論 詩 書 經 史, 都 能 增 廣 見 聞 培 養 見 識 才 力, 是 作 詩 的 秘 訣, 更 重 要 的 是, 積 學 儲 寶 是 神 思 的 泉 源 55 而 且 積 學 儲 寶 還 可 使 氣 勢 強 盛 通 暢, 遣 興 云 : 氣 盛 言 斯 暢, 功 深 業 自 勤 浮 雲 云 : 腹 笥 蘊 萬 卷, 下 筆 氣 該 貫 駢 文 云 : 各 領 風 騷 代 有 人, 書 多 氣 盛 筆 通 神 駢 文 綺 帛 追 飛 盡, 庾 信 徐 陵 現 後 身 56 功 深, 則 能 培 養 出 作 家 個 人 優 異 的 見 識 才 力 精 神 高 度 審 美 境 界, 秉 筆 撝 53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35, 作 於 2001 年 ; 頁 41-42, 作 於 2001 年 ; 頁 87, 作 於 2004 年 ; 頁 107, 作 於 2005 年 ; 頁 120, 作 於 2006 年 54 文 心 雕 龍 神 思 : 積 學 以 儲 寶, 酌 理 以 富 才, 研 閱 以 窮 照, 馴 致 以 繹 辭 見 劉 勰 撰, 詹 鍈 義 證, 文 心 雕 龍 義 證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1989 年 8 月 ), 頁 980-981 杜 甫 奉 贈 韋 左 丞 丈 二 十 二 韻 : 讀 書 破 萬 卷, 下 筆 如 有 神 見 仇 兆 鰲, 杜 詩 詳 注 ( 臺 北 : 里 仁,1980 年 7 月 ), 頁 74 杜 甫 戲 為 六 絕 句 云 : 不 薄 今 人 愛 古 人, 清 詞 麗 句 必 為 鄰 別 裁 偽 體 親 風 雅, 轉 益 多 師 是 汝 師 見 郭 紹 虞 解 箋, 杜 甫 戲 為 六 絕 句 集 解 元 好 問 論 詩 三 十 首 小 箋, 頁 36, 頁 45 嚴 羽 亦 云 : 詩 有 別 材, 非 關 書 也 ; 詩 有 別 趣, 非 關 理 也 然 非 多 讀 書 多 窮 理, 則 不 能 極 其 至 見 嚴 羽 著, 郭 紹 虞 校 釋, 滄 浪 詩 話 校 釋 ( 臺 北 : 里 仁,1987 年 4 月 ), 頁 26 55 筆 者 訪 問 羅 尚 時, 他 曾 引 亞 里 士 多 德 的 話 說 : 凡 是 可 以 想 像 的, 都 是 記 憶 中 的 東 西, 這 就 是 中 國 人 講 的 要 讀 書, 沒 有 讀 書 就 什 麼 都 不 用 談 亞 里 士 多 德 言 : 記 憶 和 想 像 屬 於 心 靈 的 同 一 部 分 一 切 可 以 想 像 的 東 西 本 質 上 都 是 記 憶 裡 的 東 西 引 自 於 亞 里 士 多 德 等 著, 論 形 象 思 維 ( 臺 北 : 里 仁,1985 年 1 月 ), 頁 10 56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65, 作 於 2003 年 ; 頁 74, 作 於 2003 年 ; 頁 86, 作 於 2004 年 -15-

ISSN 1815-0373 文 實 則 能 不 受 遏 抑, 滔 滔 不 絕, 即 是 氣 盛 57 故 說 勤 學 則 功 深, 功 深 則 氣 盛, 氣 盛 則 文 字 暢 達, 甚 至 可 與 前 輩 大 家 的 成 就 匹 敵, 而 得 高 名, 實 至 名 歸 這 也 就 是 客 至 談 詩 記 趣 中 說 的 : 立 名 當 務 實, 實 至 揚 令 問 58 若 無 真 才 實 學, 而 想 藉 相 互 吹 捧 黨 同 伐 異 來 得 世 譽, 只 讓 人 見 到 心 胸 氣 度 見 識 的 拙 劣 罷 了, 畢 竟 高 名 不 是 沽 能 得, 雅 俗 仙 凡 一 目 知 59 至 於 除 了 經 史 之 外, 羅 尚 還 認 為 可 學 哪 些 大 家? 與 陳 文 銓 書 說 得 最 為 明 白 詳 盡 : 七 絕 一 體, 僕 意 在 定 庵 之 孤 峭, 漁 洋 之 神 韻, 義 山 之 深 沈, 杜 牧 之 豪 縱, 劉 禹 錫 之 感 慨, 而 總 結 於 太 白 龍 標 渾 厚 闊 大 能 如 此 治, 出 一 家 數, 至 低 限 度, 亦 不 落 流 滑 如 元 白 五 律 當 學 盛 唐 七 律 當 由 杜 入 義 山 七 古 當 學 韓 退 之, 歐 梅 蘇 黃 七 古 皆 韓 也, 學 杜 初 步 在 了 解 其 章 法, 觀 其 承 應 之 法, 賦 比 興 之 運 用, 意 稱 物 文 逮 意 為 何, 曲 盡 其 妙 能 曲 盡 其 妙, 文 成 法 立, 非 有 定 法, 唯 其 是 耳 60 除 了 說 明 可 學 習 的 門 徑 外, 也 透 露 了 幾 點 意 義 : 第 一, 強 調 學 習 杜 甫, 但 學 杜 主 要 在 學 習 情 理 章 法 賦 比 興 的 結 合 運 用 曲 盡 其 妙, 而 後 展 現 個 人 風 貌 ; 第 二, 大 體 上 比 較 傾 向 渾 厚 豪 壯 健 崛 駿 爽 的 詩 風, 尤 以 七 古 為 最, 61 七 律 則 偏 向 沈 鬱 頓 挫 第 三, 未 談 及 五 古, 但 五 古 可 由 選 體 入 手, 並 學 習 杜 甫 62 第 四, 亦 未 談 及 五 絕, 此 因 強 調 渾 厚 豪 壯 健 崛 駿 爽 的 詩 風, 要 在 五 絕 短 短 二 十 字 中 表 現, 便 顯 得 侷 促, 不 易 發 揮, 故 未 談 及, 若 是 空 靈 自 然 一 派, 則 較 亦 措 筆 而 羅 尚 談 博 習, 個 人 讀 書 亦 甚 辛 勤, 即 使 至 於 暮 年, 亦 不 停 廢, 感 興 七 首 云 : 思 鄉 懷 古 將 何 如, 暮 年 能 讀 回 頭 書 杜 詩 韓 文 枕 上 背, 人 一 己 百 事 有 諸 壬 午 秋 興 云 : 無 翼 而 飛 愧 此 聲, 暮 年 精 進 坐 書 城 遣 興 云 : 把 杯 吟 57 韓 愈 答 李 翊 書 云 : 氣, 水 也, 言, 浮 物 也 ; 水 大 而 物 之 浮 者 小 大 畢 浮 氣 之 與 言 猶 是 也, 氣 盛 則 言 之 短 長 與 聲 之 高 下 者 皆 宜 見 韓 愈 撰, 馬 其 昶 校 注, 韓 昌 黎 文 集 校 注 ( 臺 北 : 世 界, 1992 年 5 月 ), 頁 99 58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二, 頁 66 59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廿 五, 海 上 雜 詩 寄 藥 樓 ( 張 夢 機 ) 教 授, 頁 722 60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附 錄, 頁 770 61 師 範 大 學 南 廬 吟 社 眾 學 士 見 過 亦 云 : 一 篇 寄 意 謝 諸 子, 有 志 請 學 高 與 岑 秋 風 邊 塞 氣 豪 壯, 玉 聲 雲 骨 世 所 欽 見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次 六, 頁 262-263 學 岑 參 高 適, 主 要 學 其 豪 壯 沈 雄 玉 聲 雲 骨, 避 免 流 於 嘈 雜 藻 飾, 以 及 神 韻 派 末 流 的 闃 寂 62 詩 議 說 : 事 出 於 沈 思, 義 歸 於 翰 藻, 文 章 之 大 法, 牢 籠 昭 明 文 選 全 部 各 篇 詩 文 不 刊 之 大 法 見 在, 不 勞 再 立 法 說 法, 信 口 雌 黃 見 嶺 雅 ( 香 港 : 鳴 社 )24 期 (1997 年 6 月 ), 頁 85 收 入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附 錄, 頁 755-16-

孫 吉 志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杜 律, 欹 案 背 韓 文 腐 草 無 螢 火, 長 謠 寄 白 雲 尋 詩 云 : 盡 日 尋 詩 不 得 詩, 偶 然 還 有 自 來 時 讀 書 感 物 無 遺 憾, 不 數 微 之 與 退 之 又 玄 詞 : 大 夢 浮 生 八 五 年, 弓 刀 早 已 換 吟 鞭 高 華 婉 麗 兼 揮 斥, 子 美 功 深 得 又 玄 63 在 在 顯 示 讀 書 之 勤 及 博 習 之 功 2. 修 辭 之 法 微 辭 婉 晦 與 鎔 裁 對 於 如 何 修 辭 鎔 措 情 理, 羅 尚 偏 好 微 詞 婉 晦 鎔 裁 之 法, 西 江 月 云 : 我 是 蓬 山 長 老, 無 為 無 所 不 為 文 章 得 意 怒 而 飛, 最 愛 微 詞 婉 晦 乙 酉 歲 暮 欣 逢 八 四 賤 辰 怡 然 有 作 云 : 翰 藻 難 為 老 斫 輪, 微 辭 婉 晦 見 精 純 偶 題 十 四 韻 云 : 要 使 文 隨 意, 何 須 句 奪 胎 遺 山 稱 古 雅, 慧 地 說 鎔 裁 64 微 辭 婉 晦, 是 用 曲 隱 之 筆 傳 情 達 意, 並 兼 有 比 興 之 文 學 性, 與 溫 柔 敦 厚 依 違 諷 諫 不 無 關 係, 尤 其 在 白 色 恐 怖 時 代, 避 免 罹 禍 的 最 好 方 式 便 是 不 切 指 事 情 文 心 雕 龍 徵 聖 云 : 正 言 所 以 立 辯, 體 要 所 以 成 辭 ; 辭 成 無 好 異 之 尤, 辯 立 有 斷 辭 之 美 雖 精 義 曲 隱, 無 傷 其 正 言 ; 微 辭 婉 晦, 不 害 其 體 要 體 要 與 微 辭 偕 通, 正 言 共 精 義 並 用 ; 聖 人 之 文 章, 亦 可 見 也 65 正 指 出 婉 晦 曼 妙 之 文 益 使 辭 致 姱 美, 不 僅 不 會 妨 礙 顯 明 的 正 言, 且 能 相 得 益 彰, 66 以 達 精 純 境 地 鎔 裁 則 不 只 可 顯 現 作 者 的 情 理 書 卷 創 造 力, 亦 可 避 免 奪 胎 換 骨 的 剽 竊 之 譏, 67 而 有 古 雅 之 風 貌, 這 與 轉 益 多 師 之 意 相 近, 同 樣 也 避 免 了 晦 澀 難 解 的 批 評, 和 63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33, 作 於 2001 年 ; 頁 54-55, 作 於 2002 年 ; 頁 65, 作 於 2003 年 ; 頁 128, 作 於 2007 年 ; 頁 127, 作 於 2007 年 64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110, 頁 111, 頁 102-103, 皆 作 於 2005 年 65 見 劉 勰 撰, 詹 鍈 義 證, 文 心 雕 龍 義 證, 頁 48-49 66 黃 侃 云 : 正 言 者, 求 辨 之 正, 而 淵 深 之 論, 適 使 辨 理 堅 強 體 要 者, 制 辭 之 成 ; 而 婉 妙 之 文, 益 使 辭 致 姱 美, 非 獨 顯 隱 不 相 妨 礙, 惟 其 能 隱, 所 以 為 顯 也 見 黃 侃, 文 心 雕 龍 札 記 ( 臺 北 : 文 史 哲,1973 年 6 月 ), 頁 20 67 文 心 雕 龍 鎔 裁 云 : 蹊 要 所 司, 職 在 鎔 裁, 檃 括 情 理, 矯 揉 文 采 也 規 範 本 體 謂 之 鎔, 剪 截 浮 詞 謂 之 裁 裁 則 蕪 穢 不 生, 鎔 則 綱 領 昭 暢 見 劉 勰 撰, 詹 鍈 義 證, 文 心 雕 龍 義 證, 頁 1177-1180 王 若 虛 說 : 魯 直 論 詩, 有 奪 胎 換 骨, 點 鐵 成 金 之 喻, 世 以 為 名 言, 以 予 觀 之, 特 剽 竊 之 黠 者 並 說 : 山 谷 之 詩, 有 奇 而 無 妙, 有 斬 絕 而 無 橫 放, 鋪 張 學 問 以 為 富, 點 化 陳 腐 以 為 新, 而 渾 然 天 成, 如 肺 肝 中 流 出 者, 不 足 也 見 王 若 虛, 滹 南 詩 話 卷 三, 卷 二 見 丁 福 保 輯, 歷 代 詩 話 續 編, 頁 529, 頁 518-17-

ISSN 1815-0373 葯 樓 茗 飲 歌 韻 云 : 子 美 攻 書 破 萬 卷, 子 瞻 金 鐵 同 冶 銷 盧 仝 七 碗 近 牛 飲, 煎 之 不 計 葉 與 苞 其 詩 晦 澀 費 解 讀, 頗 疑 腹 與 腸 俱 枵 68 正 是 批 評 食 古 不 化, 不 知 鎔 裁, 創 造 力 不 足 ( 三 ) 對 晚 輩 的 獎 掖 提 攜 除 了 早 年 (1970) 應 張 夢 機 老 師 的 邀 請, 指 導 臺 灣 省 立 臺 北 師 範 專 科 學 校 ( 今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 青 鳥 詩 社 輔 導 文 化 大 學 詩 學 研 究 所 所 成 立 的 臺 北 大 專 青 年 詩 社, 羅 尚 晚 年 仍 應 網 路 古 典 詩 詞 雅 集 之 請, 講 解 古 詩 聲 調 譜 作 法, 雅 集 每 次 集 會 都 參 與, 熱 心 指 導, 又 慨 贈 家 中 大 部 分 藏 書, 深 寄 期 望 於 後 進, 高 誼 可 佩, 可 見 在 詩 壇 也 有 滄 桑 感 魯 莽 文 章 意 也 灰 的 感 慨 中, 羅 尚 仍 不 忘 提 攜 晚 輩, 深 切 期 望 後 進 能 方 駕 曹 劉 暮 秋 偶 成 絕 句 亦 云 : 白 頭 辛 苦 闢 狂 禪, 意 在 莊 騷 儒 俠 仙 緩 緩 經 營 千 古 事, 窮 高 樹 表 接 來 賢 69 白 頭 不 息, 苦 闢 狂 禪, 窮 高 樹 表, 以 接 來 賢, 可 見 用 心 良 深 而 這 良 深 的 用 心 都 在 期 望 後 後 起 之 秀 能 融 通 各 家, 既 有 儒 家 風 雅 傳 統, 又 有 豪 邁 慷 慨 超 越 世 俗, 不 受 塵 埃 的 情 懷 挽 春 吟 更 叮 囑 云 : 吾 道 安 之 問 鬼 神, 柴 煙 糞 火 滿 關 津 百 年 家 國 無 窮 事, 一 代 曹 劉 要 有 人 鳳 起 蛟 騰 光 射 斗, 山 崩 川 絕 海 揚 塵 功 深 韓 杜 諸 來 哲, 同 挽 詩 壇 已 逝 春 70 期 待 諸 來 賢 不 斷 精 進, 能 功 深 韓 杜, 博 通 詩 書 經 史, 傳 達 生 民 之 情 家 國 之 狀, 重 現 建 安 風 骨 此 外, 羅 尚 對 晚 輩 也 多 加 獎 掖, 諸 網 路 詩 友 見 過 作 詩 相 迎 云 : 更 於 何 處 去 尋 詩, 海 嶽 英 靈 悉 在 茲 秋 菊 春 蘭 香 不 斷, 高 岑 元 白 喜 同 時 江 河 不 廢 與 時 新, 挽 轉 人 間 已 逝 春 香 火 東 寧 三 百 載, 諸 君 才 調 世 無 倫 71 68 69 70 71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29, 作 於 2001 年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90, 作 於 2004 年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100-101, 作 於 2005 年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48, 作 於 2002 年 -18-

孫 吉 志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高 吟 高 岑 元 白 喜 同 時 諸 君 才 調 世 無 倫, 可 見 羅 尚 看 到 諸 後 進, 認 為 後 繼 有 人, 欣 喜 非 常 的 神 情 而 這 幾 乎 是 他 談 到 後 起 之 秀 的 基 調, 高 雄 曾 人 口 詞 長 北 來 多 年 不 見 約 網 路 詩 友 楊 維 仁 李 正 發 相 陪 作 小 集 云 : 不 見 茶 山 久, 都 門 把 酒 杯 世 衰 吾 輩 老, 詩 讓 後 賢 裁 二 妙 松 爭 勁, 三 秋 菊 正 開 山 阿 叢 桂 在, 歸 隱 已 安 排 和 葯 樓 楊 維 仁 讀 花 延 年 室 酬 唱 韻 云 : 不 薄 今 詩 厚 古 詩, 多 君 翰 藻 出 沈 思 無 慙 四 海 存 知 己, 連 類 龍 鸞 德 祐 時 楊 維 仁 詞 長 李 佩 玲 詞 長 寒 天 連 袂 見 過 云 : 苦 寒 之 日 感 能 來, 奉 敬 蔘 茶 兩 大 杯 季 世 詩 壇 君 等 在, 東 寧 累 代 盛 雄 才 相 識 而 還 有 歲 年, 翔 霄 鳴 鳳 視 群 賢 老 來 真 覺 交 遊 少, 濕 哭 乾 號 滿 耳 邊 哀 樂 中 年 富 有 詩, 編 成 集 子 莫 遲 遲 流 傳 異 代 看 今 日, 騰 實 飛 聲 絕 妙 詞 新 聲 云 : 淡 水 屯 山 代 有 人, 後 來 英 傑 筆 傳 神 聯 珠 唱 玉 光 瀛 社, 不 廢 江 河 日 日 新 72 盛 誇 後 起 之 秀 不 廢 江 河 日 日 新, 又 說 自 己 可 以 歸 隱 了, 可 見 羅 尚 的 喜 悅 但 其 中 也 有 提 醒, 要 博 習 要 多 作 詩, 編 成 詩 集, 以 流 傳 後 代 四 結 語 雖 然 與 現 代 文 學 相 較, 古 典 詩 屬 於 舊 體 文 學, 有 其 固 定 形 式, 不 若 現 代 文 學 的 形 式 自 由, 但 這 並 不 並 表 示 古 典 詩 在 今 日 就 會 走 向 消 亡, 相 反 的, 只 要 是 優 秀 的 作 者, 仍 能 從 內 涵 風 格 上 樹 立 個 人 獨 特 的 精 神 氣 質, 富 含 時 代 精 神, 而 又 不 流 於 喧 囂 嘈 雜, 從 而 展 現 古 典 詩 的 當 代 文 化 意 義 本 文 藉 著 羅 尚 的 詩 歌 理 解 了 部 分 當 代 古 典 詩 與 詩 壇 的 弊 病 : 第 一, 是 連 歲 兵 燹 72 見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頁 77, 作 於 2003 年 ; 頁 87, 作 於 2004 年 ; 頁 125, 作 於 2006 年 ; 頁 118-119, 作 於 2006 年 -19-

ISSN 1815-0373 士 子 荒 疏 經 史, 且 誤 會 符 合 聲 調 格 律 即 是 古 典 詩 追 求 矢 口 而 成 的 性 靈, 殊 不 知 古 典 詩 的 精 髓 在 於 興 觀 群 怨 思 無 邪 的 千 古 性 情, 因 此 寫 就 咆 哮 哇 咬 粗 俗 不 學 的 魯 莽 文 章 第 二, 政 府 不 興 禮 樂, 又 有 白 色 恐 怖 的 箝 制, 加 上 詩 人 缺 乏 宏 闊 的 視 野, 不 諳 比 興 博 依, 因 此 詩 歌 中 就 少 有 關 懷 家 國 民 生 之 作, 淪 為 追 求 表 面 美 感 歌 詠 盛 世, 失 卻 諷 諭 美 刺 的 風 雅 傳 統 第 三, 積 學 儲 寶 不 足, 不 識 詩 學 門 徑, 又 急 於 表 現, 故 多 從 律 體 入 手, 不 知 從 古 體 入 手, 可 習 得 波 瀾 變 化 的 契 機 規 矩 神 氣 情 韻, 婉 晦 昭 晰 的 適 切 表 達, 避 免 俗 意 俗 字 俗 調, 而 有 雅 致 情 韻, 因 此 詩 歌 成 就 有 所 侷 限 第 四, 動 輒 互 相 讚 譽 傳 世 之 作 杜 陵 遺 響, 甚 至 輕 便 以 桂 冠 詩 人 名 號 贈 人 贈 己, 可 謂 黨 同 伐 異, 沽 名 釣 譽, 揄 揚 過 度 第 五, 好 名 過 度, 沒 有 自 知 之 明, 以 致 厚 顏 自 視 名 高 山 斗 這 些 弊 病 環 環 相 扣, 影 響 頗 巨, 且 耆 舊 逐 漸 凋 零, 後 起 之 秀 尚 待 琢 磨, 都 令 人 憂 心 古 典 詩 壇 的 發 展 羅 尚 面 對 這 些 弊 病 時 並 未 絕 望, 更 長 年 提 攜 裁 成 後 進, 教 導 古 體 詩 聲 調 及 作 法, 強 調 詩 人 要 心 無 玉 帛 沒 有 干 求 習 氣, 如 此 才 有 高 格 調 的 詩 品 ; 要 博 習 積 學 儲 寶, 以 增 廣 見 聞 培 養 見 識 才 力, 從 而 使 氣 勢 強 盛 通 暢, 神 思 不 絕, 這 是 作 詩 的 金 針 秘 訣 ; 要 胸 懷 天 下 蒼 生, 情 意 真 切, 品 格 學 識 兼 備 詩 則 要 溫 柔 敦 厚 清 剛 勁 健, 以 發 生 民 之 怨 悱, 傳 達 四 方 之 心, 彰 顯 風 雅 之 義 興 觀 群 怨 之 旨, 展 現 時 代 性, 尤 其 強 調 微 詞 婉 晦 鎔 裁 之 法, 可 以 依 違 諷 諫, 增 添 文 學 性, 展 現 創 造 力, 以 達 於 精 純 之 境 這 些 觀 念 雖 然 前 人 多 有 提 及, 但 羅 尚 在 今 日 大 力 提 倡, 仍 有 強 烈 的 現 實 意 義, 不 可 忽 視, 亦 可 見 其 殷 切 期 望, 期 待 後 起 之 秀 能 方 駕 曹 劉, 江 河 日 新, 光 耀 詩 壇 引 用 文 獻 [1] 丁 福 保 編, 清 詩 話, 臺 北 : 木 鐸,1988 年 9 月 [2] 丁 福 保 輯, 歷 代 詩 話 續 編, 臺 北 : 木 鐸,1988 年 8 月 [3] 仇 兆 鰲, 杜 詩 詳 注, 臺 北 : 里 仁,1980 年 7 月 [4] 司 空 圖 袁 枚 著, 佚 名 集 解, 詩 品 集 解, 臺 北 : 清 流,1972 年 3 月 [5] 司 馬 遷 著, 楊 家 駱 主 編, 新 校 本 史 記 三 家 注, 臺 北 : 鼎 文,1993 年 10 月 [6] 朱 熹, 四 書 集 註, 臺 北 : 學 海,1989 年 8 月 [7] 江 寶 釵, 臺 灣 全 志 ( 文 化 志 一 文 學 篇 ), 臺 北 : 國 史 館 臺 灣 文 獻 館,2009 年 6 月 [8] 李 正 三 等 輯 錄, 臺 灣 近 百 年 詩 話 輯, 臺 北 : 文 史 哲,2006 年 4 月 -20-

孫 吉 志 羅 尚 對 當 代 臺 灣 古 典 詩 壇 的 批 判 與 教 諭 [9] 沈 德 潛, 古 詩 源 箋 注, 臺 北 : 華 正,1990 年 9 月 [10] 阮 元 校 勘, 十 三 經 注 疏 禮 記 注 疏, 臺 北 : 新 文 豐,1988 年 7 月 [11] 亞 里 士 多 德 等 著, 論 形 象 思 維, 臺 北 : 里 仁,1985 年 1 月 [12] 孫 吉 志,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研 究, 中 山 大 學 中 文 系 博 士 論 文,2006 年 6 月 [13] 袁 枚, 隨 園 詩 話, 臺 北 : 漢 京,1984 年 2 月 [14] 張 夢 機, 思 齋 說 詩, 臺 北 : 華 正,1977 年 1 月 [15] 郭 紹 虞 解 箋, 杜 甫 戲 為 六 絕 句 集 解, 臺 北 : 木 鐸,1988 年 9 月 [16] 郭 紹 虞 編 選, 富 壽 蓀 校 點, 清 詩 話 續 編,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1983 年 12 月 [17] 郭 慶 藩 編, 王 孝 魚 整 理, 莊 子 集 釋, 臺 北 : 國 文 天 地,1991 年 10 月 [18] 曾 克 耑, 頌 橘 廬 叢 稿, 香 港 : 自 印 本,1951 年 [19] 黃 侃, 文 心 雕 龍 札 記, 臺 北 : 文 史 哲,1973 年 6 月 [20] 楊 伯 峻, 論 語 譯 注, 臺 北 : 漢 京,1987 年 1 月 [21] 葉 慶 炳 等 編, 元 好 問 研 究 資 料 彙 編, 臺 北 : 文 建 會,1990 年 12 月 [22] 劉 熙 載, 藝 概, 臺 北 : 漢 京,1985 年 9 月 [23] 劉 勰 撰, 文 心 雕 龍 義 證, 詹 鍈 義 證,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1989 年 8 月 [24] 蔡 英 俊, 比 興 物 色 與 情 景 交 融, 臺 北 : 大 安,1990 年 8 月 [25] 鄭 玄, 毛 詩 鄭 箋, 臺 北 : 新 興,1990 年 8 月 [26] 鍾 嶸 著, 陳 延 傑 注, 詩 品 注, 臺 北 : 里 仁,1992 年 5 月 [27] 羅 尚, 戎 庵 二 十 一 世 紀 詩 存, 高 雄 : 宏 文 館,2008 年 9 月 [28] 羅 尚, 戎 庵 詩 存, 高 雄 : 宏 文 館,2005 年 8 月 [29] 嚴 羽 著, 郭 紹 虞 校 釋, 滄 浪 詩 話 校 釋, 臺 北 : 里 仁,1987 年 4 月 [30] 南 山 子 ( 黃 鶴 仁 先 生 ) 編 輯 詩 訊 0016 期 (2007.9.18) [31] 曾 今 可, 臺 灣 的 桂 冠 詩 人, 臺 灣 風 物 13 卷 7 期 (1964 年 2 月 ) [32] 曾 今 可, 臺 灣 的 桂 冠 詩 人 林 熊 祥 先 生, 臺 灣 風 物 15 卷 3 期 (1965 年 8 月 ) [33] 楊 維 仁 等, 羅 尚 先 生 專 訪, 乾 坤 詩 刊 43 期 (2007 年 7 月 ) -21-

ISSN 1815-0373 Luo Shang criticized and the guidance present age Taiwan classical poetic world Chi-chih Sun Assistant Professo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Meiho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classical poem has not withered away in today vernacular literature time. There are still many poets, whose creations continuously show up. Their achievements are significant, but still provoked some criticism. In the Ying society, Luo Shang criticized frequently in the poems. His criticisms are as follows - being a vulgar study, ignoring the people daily life not praising sincerely or not satirizing properly, taking short-cut and not following the regular routines, seeking fames, or caring for fames excessively, and considering oneself as a highly respected person. He was disappointed in the classical poem's development. However, while he was criticizing, in fact he also expected that he coul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assical poem. He stressed that a poet should not be greedy and must continue learning to enhance his experience and ability. A good poem should be tender and strong, clear and powerful, elegant and stylish, showing the public resentment and common beliefs. Moreover, to polish the literary criticism, a poet should use modest and creative ways to criticize. Although all of these ideas advocated by Luo Shang had been mentioned by other scholars, they are still very meaningful and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Key word: Luo Shang, Rong-an, classical poem, Taiwan literature, Ying society -22-

2012 年 7 月 ISSN 1815-0373 第 九 卷 第 一 期 P23-42 王 國 維 古 雅 之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一 文 之 商 榷 馬 玉 紅 陸 軍 專 科 學 校 兼 任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一 九 七 年, 王 國 維 撰 古 雅 之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文 中 推 繹 康 德 之 天 才 論 先 驗 形 式 論 後, 繼 而 提 出 古 雅 一 詞, 以 為 一 切 文 藝 美 之 統 稱 古 雅 就 字 義 而 言, 古 有 古 樸 古 拙 之 義 ; 雅 有 典 雅 雅 致 雅 正... 等 意 趣, 然 而 王 國 維 卻 從 西 方 形 式 視 角 論 述 優 美 崇 高 與 古 雅 之 關 係, 且 賦 予 其 全 新 內 涵 研 究 發 現 王 國 維 之 古 雅 說, 雖 有 其 勝 擅, 亦 有 欠 缺 周 至 之 處 此 中 矛 盾, 實 因 王 氏 為 彌 合 康 德 美 術 出 於 天 才 製 作 之 缺 憾, 而 欲 以 古 雅 一 詞, 以 為 非 天 才 者 在 文 藝 上 之 追 求 境 域, 庸 詎 知 古 雅 即 優 美, 以 致 誤 增 古 雅 形 式, 是 以 本 文 將 分 別 自 王 氏 古 雅 之 內 容 及 近 人 之 相 關 研 究, 分 析 討 論, 以 觀 其 確 切 意 義 關 鍵 詞 : 古 雅 優 美 崇 高 第 一 形 式 第 二 形 式 一 前 言 一 九 七 年, 王 國 維 ( 靜 安 ) 撰 古 雅 之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文 中 推 繹 康 德 之 天 才 論 先 驗 形 式 論 後, 繼 而 提 出 古 雅 一 詞, 以 為 一 切 文 藝 美 之 統 稱 所 謂 古 雅, 自 語 義 言 之, 古 有 古 樸 古 拙 高 古 之 義 ; 雅 有 典 雅 雅 致 雅 正... 等 意 趣 1 而 欲 致 此 風 格, 作 家 必 須 淵 博 以 學 識, 涵 養 以 品 性 然 王 靜 安 捨 其 字 義 分 析, 而 援 西 學 以 解 中 學, 賦 予 中 西 形 式 論 以 新 的 內 涵, 然 此 中, 存 在 諸 多 矛 盾, 觀 古 雅 之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一 文, 計 八 小 段 : 1 所 謂 古 雅, 自 語 義 言 之 : 古 者, 大 抵 有 二 義 : 一 則 就 時 間 而 言, 或 指 久 遠 的, 或 指 古 代 ; 一 則 就 格 調 而 言, 如 古 淡 古 樸 古 拙 蒼 古 高 古 復 古 等 雅 者, 亦 有 數 義 : 一 雅 即 正, 如 雅 言 即 正 言 ; 雅 聲 即 正 聲 故 知, 雅 有 正 規 正 統 純 正 精 純 雅 正 之 意 二 特 指 一 種 詩 體, 如 毛 詩 序 : 詩 有 六 義 焉, 一 曰 風, 二 曰 賦, 三 曰 比, 四 曰 興, 五 曰 雅, 六 曰 頌 ([ 漢 ] 鄭 玄 箋,[ 唐 ] 孔 穎 達 疏 : 詩. 大 序 ) 三 指 風 格, 如 典 雅 雅 致 雅 正 文 雅... 等 -23-

ISSN 1815-0373 首 段, 靜 安 : 自 康 德 百 餘 年 來, 學 者 咸 視 美 術 者, 天 才 之 製 作, 此 者 與 事 實 不 盡 相 符 何 則? 靜 安 : 一 切 文 藝 之 製 作, 非 全 然 出 於 天 才 之 手 有 非 天 才 製 作 之 美 術 品, 其 中 不 乏 美 之 質 素, 其 性 質 與 天 才 之 製 作 者 同, 故 以 古 雅 名 之 二 段, 先 言 美 之 性 質 超 乎 利 害, 不 具 功 用 ; 後 言 美 之 種 類 : 優 美 與 宏 壯, 而 此 兩 者 之 異, 在 於 對 象 形 式 之 和 諧 與 否 三 段, 謂 : 一 切 之 美, 皆 形 式 之 美 優 美, 在 於 對 象 形 式 之 對 稱 與 調 和 ; 宏 壯, 則 在 於 對 象 之 無 形 式, 又 謂 : 繪 畫 音 樂 建 築 之 美, 皆 出 於 形 式 詩 歌 戲 曲 小 說 之 美, 雖 兼 存 材 質 之 意 義, 然 因 此 材 質 最 適 於 喚 起 美 情, 亦 應 視 之 為 形 式 故 云 : 美 存 於 對 象 之 形 式, 而 非 材 質 優 美 宏 壯, 乃 第 一 形 式 之 美 ; 古 雅, 則 屬 第 二 形 式 之 美, 即 形 式 之 形 式 美 四 段, 謂 古 雅 之 致, 存 於 藝 術 而 不 存 於 自 然 第 一 形 式 之 美, 必 經 第 二 形 式 表 出, 方 為 藝 術 之 美 ; 又 謂 : 即 同 一 形 式, 因 其 表 出 者 之 不 同, 遂 有 雅 與 俗 之 殊, 真 本 與 摹 本 之 異, 溫 厚 與 刻 露 之 別 五 段, 列 舉 第 二 形 式, 如 鐘 鼎 摹 印 碑 帖 書 籍, 以 及 繪 畫 之 筆 情 墨 趣, 神 韻 氣 味 等, 俱 屬 第 二 形 式 之 美 六 段, 謂 優 美 宏 壯 屬 先 天 的, 普 遍 的, 必 然 的 ; 古 雅 則 為 後 天 的, 經 驗 的, 特 別 的, 偶 然 的 七 段, 謂 第 一 形 式 之 優 美 宏 壯, 須 待 天 才 捕 攫 ; 古 雅, 則 須 藉 修 養 致 之 末 段, 謂 古 雅 含 優 美 宏 壯 之 原 質, 可 謂 之 低 度 之 優 美, 或 低 度 之 宏 壯 又 謂 : 古 雅 可 由 修 養 得 之, 且 其 價 值 在 使 人 入 縹 緲 寗 靜 之 域, 故 可 為 美 育 普 及 之 津 梁 觀 全 文 之 論 述, 所 述 及 要 義 有 三 : 一 美 ( 古 雅 ) 在 於 形 式, 二 優 美 宏 壯 ( 第 一 形 式 ) 與 古 雅 ( 第 二 形 式 ) 之 差 異, 三 古 雅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而 靜 安 所 謂 古 雅, 或 指 古 代 藝 術, 或 指 雅 緻 之 作, 或 指 技 藝 中 之 筆 情 墨 趣, 或 指 藝 評 之 神 韻 氣 味 等, 乃 形 式 之 形 式, 第 二 形 式 之 美, 故 古 雅 為 後 天 的, 經 驗 的, 可 由 修 養 致 之 然 而 深 入 研 究 後, 發 現 此 中 有 若 干 矛 盾 又 近 人 論 及 靜 安 古 雅 說, 亦 有 諸 多 揣 想 聚 訟, 使 優 美 宏 壯 與 古 雅 益 加 不 易 區 分 是 以 本 文 研 究 重 點 有 二 : 一 釋 解 靜 安 古 雅 說 之 內 容 ; 二 評 述 靜 安 古 雅 說 及 近 人 相 關 論 述, 以 觀 其 確 切 意 義 二 王 國 維 古 雅 說 之 內 涵 如 前 言, 古 雅 之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一 文 論 說 重 點 有 三 : 一 論 述 美 在 於 形 式 ; 其 次, 闡 述 優 美 宏 壯 與 古 雅 之 不 同 ; 三 說 明 古 雅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茲 申 言 之 : -24-

馬 玉 紅 王 國 維 古 雅 之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一 文 之 商 榷 ( 一 ) 美 在 於 形 式 何 以 美 存 在 於 形 式, 而 非 他? 王 靜 安 謂 : 一 切 之 美, 皆 形 式 之 美 也 就 美 之 自 身 言 之, 則 一 切 優 美 皆 存 於 形 式 之 對 稱 變 化 及 調 和 至 宏 壯 之 對 象, 汗 德 ( 按, 康 德 ) 雖 謂 之 無 形 式, 然 以 此 種 無 形 式 之 形 式 能 喚 起 宏 壯 之 情, 故 謂 之 形 式 之 一 種, 無 不 可 也 2 靜 安 以 為 無 論 自 然 或 人 為 藝 術, 一 切 美 皆 出 於 形 式 美 何 則? 美 之 為 美, 存 於 對 象 之 形 式 合 乎 人 之 先 驗 形 式 3, 而 美 之 為 物 有 二 : 一 為 優 美, 一 為 宏 壯 優 美, 存 於 形 式 之 調 和 ; 宏 壯, 存 於 形 式 之 無 限 人 於 優 美 中, 不 涉 利 害, 而 沈 浸 於 此 對 象 之 和 諧 形 式 中, 如 欣 賞 自 然 或 藝 術 中 之 美 ; 若 宏 壯, 則 在 其 形 式 之 宏 偉, 超 乎 人 力 所 馭 之 範 圍, 如 觀 高 山 大 川 烈 風 雷 雨 偉 大 藝 術 ; 此 時, 吾 人 之 意 志 為 對 象 形 式 所 屈, 於 是 頓 生 敬 仰 及 讚 嘆 之 情 靜 安 又 謂 : 建 築 雕 刻 音 樂 之 美 之 存 於 形 式 固 不 俟 論, 即 圖 畫 詩 歌 之 美 之 兼 存 於 材 質 之 意 義 者, 亦 以 此 等 材 質 適 於 喚 起 美 情 故, 故 亦 得 視 為 一 種 之 形 式 焉 4 建 築 雕 塑 和 音 樂 之 美 在 其 形 式, 眾 所 週 知 ; 而 圖 畫 文 學 非 獨 形 式, 亦 兼 存 材 質 ( 內 容 ) 意 義 ; 若 此, 何 以 美 獨 存 於 形 式 而 非 材 質? 靜 安 謂 : 如 觀 釋 迦 與 馬 利 亞 莊 嚴 圓 滿 之 相, 吾 人 亦 得 離 其 材 質 之 意 義, 而 感 無 限 之 快 樂, 生 無 限 之 欽 仰 5 即 吾 人 所 觀 釋 迦 與 馬 利 亞 之 畫 像, 而 心 生 美 感, 非 僅 因 其 宗 教 題 材 之 故, 乃 畫 像 之 莊 嚴 圓 滿 之 形 式 所 致 詩 歌 戲 曲 小 說 之 美, 亦 然 何 以 得 見? 蘇 珊. 朗 格 (Susanne Langer) 曾 云 : 藝 術 內 容 自 經 驗 中 抽 繹 而 生, 構 思 時, 須 忠 於 藝 術 自 身 結 構 及 經 驗 邏 輯 6 即 藝 術 內 容 已 非 材 料 內 容, 乃 經 鎔 鑄 剪 裁 後 之 形 式 化 的 內 容, 故 應 視 之 為 形 式 足 知, 形 式 非 徒 表 象 之 樣 式, 亦 有 意 義 ( 內 容 ) 之 形 式 古 雅 之 美, 亦 存 於 形 式 靜 安 : 2 3 4 5 6 王 國 維, 古 雅 之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王 觀 堂 先 生 全 集 ( 臺 北 : 文 華 出 版 公 司,1968 年 ), 冊 五, 頁 1832 康 德 謂 : 美 者 非 存 於 事 物 自 身, 而 存 於 吾 人 悟 性 之 先 驗 形 式 吾 人 於 觀 審 中, 由 於 對 象 形 式 合 於 吾 人 之 主 觀 目 的, 而 心 生 滿 足 愉 悅 要 之, 美 即 對 象 之 形 式, 合 乎 吾 人 之 主 觀 認 識 形 式, 故 一 切 之 美, 皆 先 驗 的 時 空 之 美 [ 德 ] 康 德 著, 宗 白 華 譯 : 判 斷 力 批 判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1987 年 ), 頁 74 同 註 2, 頁 1832 同 註 2, 頁 1833 見 陸 揚 主 編, 二 十 世 紀 西 方 美 學 經 典 文 本 ( 卷 二 ) ( 上 海 : 復 旦 大 學 出 版 社,2000 年 ), 頁 310-25-

ISSN 1815-0373 一 切 形 式 之 美, 又 不 可 無 他 形 式 以 表 之, 惟 經 過 此 第 二 之 形 式, 斯 美 者 愈 增 其 美, 而 吾 人 之 所 謂 古 雅, 即 此 第 二 種 之 形 式 即 形 式 之 無 優 美 與 宏 壯 之 屬 性 者, 亦 因 此 第 二 形 式 故, 而 得 一 種 獨 立 之 價 值, 故 古 雅 者, 可 謂 之 形 式 之 美 之 形 式 之 美 也 7 又 言 : 故 古 雅 之 致 存 於 藝 術 而 不 存 於 自 然 以 自 然 但 經 過 第 一 形 式, 而 藝 術 則 必 就 自 然 中 固 有 之 某 形 式, 或 所 自 創 造 之 新 形 式, 而 以 第 二 形 式 表 出 之 8 即 謂 一 切 美 皆 形 式, 優 美 與 宏 壯 如 是, 古 雅 亦 如 是 優 美 宏 壯 存 於 自 然 或 藝 術 之 中, 而 古 雅 不 存 於 自 然, 但 存 於 藝 術, 故 謂 優 美 與 宏 壯 為 第 一 形 式 ; 古 雅 則 屬 第 二 形 式, 即 形 式 之 形 式 而 美 之 形 式, 惟 經 第 二 形 式 ( 古 雅 ) 之 表 出, 斯 能 彰 顯 其 自 身 美 感 可 知, 第 二 形 式 有 異 於 第 一 形 式 ( 二 ) 優 美 宏 壯 與 古 雅 之 差 異 靜 安 以 為 古 雅 有 異 於 優 美 宏 壯, 而 兩 者 之 殊, 為 何? 靜 安 則 自 美 之 存 在 形 式, 舉 例 明 之 1. 優 美 宏 壯 ( 第 一 形 式 ) 與 古 雅 ( 第 二 形 式 ) 之 存 在 形 式 自 藝 術 內 容 與 風 格 言 之, 靜 安 以 詩 詞 為 例, 謂 : 夜 闌 更 秉 ( 按 炳 ) 燭 9, 相 對 如 夢 寐 ( 杜 甫 羌 村 詩 ) 之 於 今 宵 剩 把 銀 釭 照, 猶 恐 相 逢 是 夢 中 ( 晏 幾 道 鷓 鴣 天 詞 ), 願 言 思 伯, 甘 心 首 疾 ( 詩 衛 風 伯 兮 ) 之 於 衣 帶 漸 寬 終 不 悔, 為 伊 消 得 人 憔 悴 ( 歐 陽 修 蝶 戀 花 詞 ), 其 第 一 形 式 同 而 前 者 溫 厚, 後 者 刻 露 者, 其 第 二 形 式 異 也 10 何 以 此 四 句 詩 或 詞, 第 一 形 式 同, 第 二 形 式 則 異? 觀 杜 詩 與 晏 詞, 所 述 及 之 內 容 無 非 是 重 逢 ; 而 伯 兮 與 蝶 戀 花 之 內 容, 則 無 非 是 思 念, 故 謂 第 一 形 式 同 : 然 彼 等 表 出 之 形 式, 則 異 於 是, 有 所 謂 雅 俗 之 殊, 風 格 之 別 據 此, 靜 安 謂 : 7 8 同 註 2, 頁 1833 同 註 2, 頁 1833 9 秉 燭 按 原 典 應 作 炳 燭, 意 指 點 燭 10 同 註 2, 頁 1833-1834 -26-

馬 玉 紅 王 國 維 古 雅 之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一 文 之 商 榷 凡 吾 人 所 加 於 雕 刻 書 畫 之 品 評, 曰 神 曰 韻 曰 氣 曰 味, 皆 就 第 二 形 式 言 之 者 多, 而 就 第 一 形 式 言 之 者 少, 文 學 亦 然 11 意 即 藝 評 中 所 謂 神 韻 氣 味... 等, 人 所 感 知 的 美, 皆 屬 於 第 二 形 式 之 美 自 藝 術 佈 置 與 技 法 言 之, 靜 安 : 繪 畫 中 之 佈 置, 屬 於 第 一 形 式, 而 使 筆 使 墨, 則 屬 於 第 二 形 式 凡 以 筆 墨 見 賞 於 吾 人 者, 實 賞 其 第 二 形 式 也 此 以 低 度 之 美 術 ( 如 法 書 等 ) 為 尤 甚 三 代 之 鐘 鼎, 秦 漢 之 摹 印, 漢 魏 六 朝 唐 宋 之 碑 帖, 宋 元 之 書 籍 等, 其 美 之 大 部 實 存 於 第 二 形 式 12 以 自 然 但 經 過 第 一 形 式, 藝 術 則 必 就 自 然 中 固 有 之 形 式, 或 所 自 創 造 之 新 形 式 13 凡 藝 術 者, 皆 美 的 形 式 之 模 仿 而 形 式 中, 如 繪 畫 之 構 置, 係 出 於 自 然 中 之 固 有 形 式, 或 藝 術 家 自 創 之 形 式, 故 屬 第 一 形 式, 而 筆 墨 則 屬 人 為 之 技 巧, 故 為 第 二 形 式 由 此 觀 之, 靜 安 所 謂 第 一 形 式, 其 義 有 四 : 或 指 自 然 固 有 之 形 式, 或 指 詩 詞 之 內 容, 或 指 繪 畫 之 佈 置, 或 指 作 家 自 創 之 新 形 式 ; 所 謂 第 二 形 式, 則 見 於 藝 術 風 格 或 技 法 之 中 2. 優 美 宏 壯 與 古 雅 之 分 判 原 則 至 於, 第 一 形 式 之 優 美 宏 壯 與 第 二 形 式 之 古 雅 如 何 判 別? 靜 安 自 三 方 面 言 之 自 先 天 與 後 天 言 之, 靜 安 : 優 美 及 宏 壯 之 判 斷 之 為 先 天 的 判 斷, 自 汗 德 之 判 斷 力 批 評 後, 殆 無 反 對 之 者 此 等 判 斷 既 為 先 天 的, 故 亦 普 遍 的 必 然 的 也 故 古 雅 之 判 斷, 後 天 的 也, 經 驗 的 也, 故 亦 特 別 的 也, 偶 然 的 也 14 即 謂 優 美 及 宏 壯 之 判 斷, 即 先 驗 的 15, 普 遍 的, 必 然 的 古 雅 則 與 之 相 反, 乃 後 天 的, 經 驗 的 究 其 原 因, 實 因 古 雅 之 致, 不 存 於 自 然, 而 存 於 藝 術, 其 製 作, 但 由 於 人 11 12 13 14 15 同 註 2, 頁 1835 同 註 2, 頁 1834-1835 同 註 2, 頁 1833 同 註 2, 頁 1836 先 驗 (A priori; 又 譯 : 先 天 ) 近 代 西 方 傳 統 中, 認 為 先 驗 指 無 需 經 驗 或 先 於 經 驗 獲 得 的 知 識 它 通 常 與 後 驗 知 識 相 比 較 後 驗 意 指 在 經 驗 之 後, 需 要 經 驗 -27-

ISSN 1815-0373 之 經 驗 學 習 而 生 自 必 然 與 變 異 言 之, 靜 安 謂 : 古 雅 之 判 斷, 因 時 空 而 異 彼 謂 : 若 古 雅 之 判 斷 則 不 然, 由 時 之 不 同, 而 人 之 判 斷 之 也 各 異 吾 人 所 斷 為 古 雅 者, 實 由 吾 人 今 日 之 位 置 斷 之 古 代 之 遺 物 無 不 雅 於 近 世 之 製 作, 古 代 之 文 學 雖 至 拙 劣, 自 吾 人 讀 之 無 不 古 雅 者, 若 自 古 人 之 眼 觀 之, 殆 不 然 矣 16 若 古 代 鐘 鼎 摹 印 碑 帖, 置 於 今 日, 昔 之 不 美 者, 亦 能 由 時 空 之 變 異, 使 之 實 用 價 值 銳 減, 而 審 美 價 值 反 增 故 謂 古 雅 者, 因 時 空 而 異, 乃 特 別 的, 偶 然 的, 非 絕 對 之 美 自 天 分 與 人 力 言 之, 靜 安 : 美 術 者, 天 才 之 製 作 也 此 汗 德 ( 按 : 康 德 ) 以 來, 百 餘 年 間, 學 者 之 定 論 也 然 天 下 之 物, 有 決 非 真 正 之 美 術 品, 又 決 非 利 用 品 者 又 其 製 作 之 人, 決 非 必 為 天 才, 而 吾 人 之 視 之 也, 若 與 天 才 所 製 作 之 美 術 無 異 者, 無 以 名 之, 名 之 曰 古 雅 17 藝 術 中 古 雅 之 部 分, 不 必 盡 俟 天 才, 而 亦 得 以 人 力 致 之 苟 其 人 格 誠 高, 學 問 誠 博, 則 雖 無 藝 術 上 之 天 才 者, 其 製 作 亦 不 失 為 古 雅 而 其 觀 藝 術 也, 雖 不 能 喻 其 優 美 及 宏 壯 之 部 分, 猶 能 喻 其 古 雅 之 部 分 18 又 若 夫 優 美 及 宏 壯, 則 非 天 才 殆 不 能 捕 攫 之 而 表 出 之 今 古 第 三 流 以 下 之 藝 術 家, 大 抵 能 雅 而 不 能 美 且 壯 者, 職 是 故 也 19 靜 安 以 為 優 美 及 宏 壯 之 作 非 天 才 不 能 為 之, 古 雅 則 不 然, 其 負 於 天 分 者 十 之 二 三, 而 負 於 人 力 者 十 之 七 八 20 其 製 作 雖 無 以 與 天 才 之 優 美 宏 壯 相 媲 美, 然 不 失 其 美 靜 安 以 詩 畫 作 家 為 例, 謂 : 16 17 18 19 20 同 註 2, 頁 1836 同 註 2, 頁 1830-1831 同 註 2, 頁 1836-1837 同 註 2, 頁 1837 同 註 2, 頁 1837-28-

馬 玉 紅 王 國 維 古 雅 之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一 文 之 商 榷 宋 之 山 谷, 明 之 青 邱 歷 下, 國 朝 之 新 城 等, 其 去 文 學 上 之 天 才 蓋 遠, 徒 以 有 文 學 上 之 修 養 故, 其 所 作 遂 帶 一 種 典 雅 之 性 質 而 後 之 無 藝 術 上 之 天 才 者, 亦 以 其 典 雅 故, 遂 與 第 一 流 之 文 學 家 等 類 而 觀 之 21 國 朝 之 王 翬, 彼 固 無 藝 術 上 之 天 才, 但 以 用 力 甚 深 之 故, 故 摹 古 則 優 而 自 運 則 劣 22 是 謂 宋 之 山 谷 ( 黃 庭 堅,1045-1105), 出 於 蘇 軾 之 門, 乃 蘇 門 四 學 士 之 一 然 觀 蘇 詩 之 波 瀾 壯 闊, 才 氣 橫 溢 ; 黃 詩 則 專 力 於 形 式 技 巧, 刻 意 求 奇 黃 詩 雖 不 及 蘇 詩, 但 不 乏 雅 緻 而 明 之 青 邱 ( 高 啟,1336-1374), 其 詩 歌, 取 法 眾 體, 雖 未 能 熔 鑄, 然 不 失 清 新 超 拔 又 謂 : 歷 下 ( 李 攀 龍,1514-1570) 唱 言 文 必 秦 漢, 詩 必 盛 唐, 且 謂 : 文 自 西 京 ( 指 漢 代 ), 詩 自 天 寶 ( 指 唐 代 ) 而 下, 俱 無 足 觀 ( 明 史. 李 攀 龍 傳 ) 是 以, 歷 下 為 文 琢 字, 力 在 求 古 清 之 新 城 ( 王 士 禎,1634-1711), 其 人 品 學 問, 譽 滿 當 時, 其 詩 作 雖 非 達 神 韻 之 境, 卻 古 澹 自 然, 清 新 蘊 藉 觀 此 四 人, 誠 不 能 與 天 才 相 類, 但 以 其 有 人 品 才 學 與 修 養 故, 其 製 作 亦 含 古 雅 之 價 值 而 清 之 畫 家 王 翬 ( 王 石 谷,1632-1717), 亦 然 彼 以 摹 擬 見 長, 故 能 集 傳 統 筆 墨 而 大 成, 其 所 作 雖 去 天 才 尚 遠, 然 不 減 其 美 故 天 才 負 於 天 分, 創 造 優 美 壯 美 ; 二 三 流 藝 術 家 則 倚 賴 後 天 修 習, 表 現 古 雅 然 靜 安 於 文 學 小 言 亦 云 : 天 才 者, 又 須 濟 之 以 學 問, 帥 之 以 德 性, 始 能 產 真 正 之 大 文 學 23 藝 術 創 作 所 藉 者, 除 天 才 外, 又 需 莫 大 之 修 養 先 天 之 才 賦, 又 加 之 於 後 天 之 學 習, 始 能 生 第 一 流 之 作 家 ( 三 ) 古 雅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至 於, 古 雅 於 美 學 上 之 價 值 為 何? 靜 安 則 自 四 方 面 言 之 1. 易 自 然 之 不 美 為 藝 術 美 靜 安 : 茅 茨 土 階, 與 夫 自 然 中 尋 常 瑣 屑 之 景 物,... 一 經 藝 術 家 之 手, 而 遂 覺 有 不 可 言 之 趣 味 此 等 趣 味, 不 自 第 一 形 式 得 之, 而 自 第 二 形 式 得 之 無 疑 21 22 23 同 註 2, 頁 1837 同 註 2, 頁 1837 王 國 維, 文 學 小 言. 七, 王 觀 堂 先 生 全 集 ( 臺 北 : 文 華 出 版 公 司,1968 年 ), 冊 五, 頁 1843-29-

ISSN 1815-0373 也 24 即 不 美 之 第 一 形 式 但 經 藝 術 家 之 裝 點, 而 有 無 窮 興 味 此 等 趣 味, 必 以 第 二 形 式 表 之, 方 能 成 其 美 故 謂 : 雖 第 一 形 式 之 本 不 美 者, 得 由 其 第 二 形 式 之 美 ( 雅 ), 而 得 一 種 獨 立 之 價 值 25 2. 低 度 的 優 美 與 低 度 的 宏 壯 其 次, 靜 安 : 可 愛 玩 而 不 可 利 用 者, 一 切 美 術 品 之 公 性 也 優 美 與 宏 壯 然, 古 雅 亦 然 而 以 吾 人 之 玩 其 物 也, 無 關 於 利 用 故, 遂 使 吾 人 超 出 乎 利 害 之 範 圍 外, 而 惝 恍 於 縹 緲 寧 靜 之 域 26 又 謂 : 優 美 之 形 式, 使 人 心 和 平 ; 古 雅 之 形 式, 使 人 心 休 息, 故 亦 可 謂 之 低 度 之 優 美 宏 壯 之 形 式 常 以 不 可 抵 抗 之 勢 力 喚 起 人 欽 仰 之 情, 古 雅 之 形 式 則 以 不 習 於 世 俗 之 耳 目 故, 而 喚 起 一 種 之 驚 訝 驚 訝 者, 欽 仰 之 情 之 初 步, 故 雖 謂 古 雅 為 低 度 之 宏 壯, 亦 無 不 可 也 故 古 雅 之 位 置, 可 謂 在 優 美 與 宏 壯 之 閒, 而 兼 有 此 二 者 之 性 質 也 27 即 吾 人 觀 美, 但 沈 浸 於 對 象 的 形 式, 而 無 涉 及 利 害, 遂 能 忘 物 我 之 關 係, 而 入 超 然 純 粹 之 境, 此 一 切 美 之 公 性, 優 美 宏 壯, 然 ; 古 雅, 亦 然 故 知, 古 雅 之 質 性 兼 有 優 美 宏 壯 之 原 質, 不 徒 能 淨 化 人 心, 使 人 休 息, 亦 可 使 人 驚 訝, 故 謂 之 低 度 的 優 美, 可 ; 謂 之 低 度 的 宏 壯, 亦 可 3. 第 一 形 式 之 彌 縫 靜 安 又 言 : 雖 最 優 美 最 宏 壯 之 文 學 中, 往 往 書 有 陪 襯 之 篇, 篇 有 陪 襯 之 章, 章 有 陪 襯 之 句, 句 有 陪 襯 之 字 一 切 藝 術, 莫 不 如 是 此 等 神 興 枯 涸 之 處, 非 24 25 26 27 同 註 2, 頁 1834 同 註 2, 頁 1834 同 註 2, 頁 1838 同 註 2, 頁 1838-1839 -30-

馬 玉 紅 王 國 維 古 雅 之 在 美 學 上 之 位 置 一 文 之 商 榷 以 古 雅 彌 縫 之 不 可 28 即 天 才 之 作, 亦 非 通 篇 神 品, 往 往 有 屬 人 為 技 巧 之 部 分 古 雅 即 此 等 技 巧 之 美, 於 天 才 之 作 中, 具 陪 襯 彌 縫 之 作 用 故 云 : 優 美 及 宏 壯 必 與 古 雅 合, 然 後 得 顯 其 固 有 之 價 值 不 過 優 美 及 宏 壯 之 原 質 愈 顯, 則 古 雅 之 原 質 愈 蔽 然 吾 人 所 以 感 如 此 之 美 且 壯 者, 實 以 表 出 之 之 雅 故, 即 以 其 美 之 第 一 形 式, 更 以 雅 之 第 二 形 式 表 出 之 故 也 29 按 靜 安 之 意, 在 藝 術 之 中, 優 美 宏 壯 往 往 是 以 古 雅 之 形 式 表 出, 而 後 其 美 方 顯 故 謂 : 在 藝 術 的 呈 顯 上, 第 二 形 式 為 第 一 形 式 不 可 或 缺 之 條 件 ; 古 雅 有 其 獨 立 之 價 值, 不 容 取 代 4. 美 育 普 及 之 津 梁 靜 安 亦 謂 : 以 古 雅 之 能 力, 能 由 修 養 得 之, 故 可 為 美 育 普 及 之 津 梁 雖 中 智 以 下 之 人, 不 能 創 造 優 美 及 宏 壯 之 物 者, 亦 得 由 修 養 而 有 古 雅 之 創 造 力 又 雖 不 能 喻 優 美 及 宏 壯 之 價 值 者, 亦 得 於 優 美 宏 壯 中 之 古 雅 之 原 質, 或 於 古 雅 之 製 作 物 中 得 其 直 接 之 慰 藉 故 古 雅 之 價 值, 自 美 學 上 觀 之, 誠 不 能 及 優 美 及 宏 壯, 然 自 其 教 育 眾 庶 之 效 言 之, 則 雖 謂 其 範 圍 較 大 成 效 較 著 可 也 30 此 謂 古 雅 之 能 力, 可 由 後 天 教 育 得 之, 使 中 智 以 下 之 人, 藉 由 修 養 亦 能 創 造 古 雅 之 美 ; 或 藉 由 欣 賞 古 雅 之 作, 涵 養 美 情, 暫 得 和 平 之 心 情 故 古 雅 之 價 值, 誠 不 及 優 美 及 宏 壯, 然 於 一 般 眾 庶, 其 成 效 不 可 不 謂 之 大 由 是 觀 之, 靜 安 之 古 雅 說, 有 五 要 義 : 就 質 性 言 之, 古 雅 之 質 性 與 優 美 宏 壯 同, 皆 為 可 愛 玩 而 不 可 利 用 者 就 形 式 類 屬 言 之, 古 雅 即 第 二 形 式, 即 形 式 之 形 式, 第 一 形 式 之 摹 仿 就 差 異 言 之, 古 雅 乃 後 天 的 偶 然 的 變 異 的 人 力 的 技 術 的 經 驗 的 就 存 在 形 式 言 之, 古 雅 或 指 古 代 藝 術, 或 為 藝 術 技 法, 或 屬 藝 術 風 格, 其 存 在 於 藝 術, 而 不 存 於 自 然 就 審 美 價 值 言 之, 古 雅 兼 有 優 美 宏 壯 之 質 28 29 30 同 註 2, 頁 1838 同 註 2, 頁 1834 同 註 2, 頁 1839-31-

ISSN 1815-0373 性, 可 使 人 休 息, 亦 可 使 人 驚 訝, 屬 低 度 的 優 美, 或 低 度 的 宏 壯, 見 下 表 表 1 王 國 維 論 優 美 宏 壯 與 古 雅 自 質 性 言 之 自 形 式 類 屬 言 之 自 差 異 言 之 自 存 在 形 式 言 之 優 美 宏 壯 1. 可 愛 玩 而 不 可 利 用 者 2. 一 切 美 皆 形 式 美 第 一 形 式 先 天 的 普 遍 的 必 然 的 存 乎 自 然 藝 術 之 中 譬 如 : 1. 自 然 固 有 之 形 式, 如 自 然 中 之 高 山 大 川 烈 風 雷 雨 如 茅 茨 土 階 2. 藝 術 中 偉 大 之 宮 室 悲 慘 之 雕 刻 像 歷 史 畫 戲 曲 小 說 等 皆 是 3. 作 家 自 創 之 新 形 式 4. 繪 畫 中 之 佈 置 5. 詩 詞 之 題 材 古 雅 與 優 美 宏 壯 同 1. 第 二 形 式 2. 形 式 之 形 式 後 天 的 偶 然 的 變 異 的 人 力 的 技 術 的 經 驗 的 僅 限 於 藝 術, 譬 如 : 1. 古 代 藝 術 2. 藝 術 風 格, 如 溫 厚 刻 露 3. 藝 術 表 出 之 技 法, 如 繪 畫 之 筆 墨 自 製 作 者 言 之 天 才 所 製 作 之 藝 術 品 非 天 才 所 製 作 之 藝 術 品 自 審 美 價 值 言 之 1. 優 美 使 人 和 平 2. 宏 壯 使 人 欽 仰 古 雅 使 人 休 息, 亦 能 使 人 驚 訝 三 近 人 論 王 國 維 之 古 雅 近 人 論 及 靜 安 古 雅 說, 於 第 一 形 式 與 第 二 形 式 之 殊 異, 有 諸 多 揣 想 聚 訟 佛 雛 王 國 維 詩 學 研 究 (1987): 靜 安 之 第 一 形 式, 其 義 有 三 : 一 自 然 中 固 有 之 形 式, 即 美 的 原 型 ; 二 藝 術 家 心 中 所 造 之 新 形 式, 然 尚 未 表 出 者 ; 三 藝 術 家 自 創 之 新 形 式, 且 已 表 出 者, 可 為 後 學 者 之 藍 本 至 於 第 二 形 式, 則 有 四 義 : 一 化 美 的 第 一 形 式, 為 藝 術 美 之 形 式 ; 二 易 不 美 之 第 一 形 式 為 審 美 之 對 象 ; 三 以 成 功 之 藝 術 為 範 式, 而 與 以 再 現 者 ; 四 作 為 藝 術 媒 介 獨 有 的 美 之 表 現 形 式 31 黃 霖 近 代 文 學 批 評 史 (1987): 第 一 形 式, 意 指 美 之 存 在 形 式, 可 分 自 然 與 藝 術 兩 類 又 言 : 不 同 材 質 有 不 同 形 式, 而 形 式 非 材 質, 美 則 皆 形 式 易 言 之, 第 一 形 式 近 乎 藝 術 種 類, 乃 至 體 裁 第 二 形 式, 則 為 藝 術 風 貌, 或 美 學 風 格 32 聶 振 斌 王 國 維 美 學 述 評 (1997): 第 一 形 式, 即 自 然 或 藝 術 中 優 美 宏 壯 之 形 31 32 佛 雛, 王 國 維 詩 學 研 究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1987 年 ), 頁 94 見 王 運 熙 顧 易 生 主 編, 中 國 文 學 批 評 通 史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6 年 ), 頁 8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