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各部的表面解剖, 能写出解剖记录, 画出必要的简图, 能进行分析 综合, 以达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 三 教学内容 绪论 局部解剖学的概念 ; 人体层次结构概况 ; 常用解剖器械的使用和操作技术要领 ; 学习局部解剖学的基本要求 ⑴ 掌握局部解剖学的定义 ; ⑵ 掌握局部解剖学的三大特点 : 位置

Similar documents
南华大学医学院局部解剖学课堂教学教案

《麻醉解剖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是在系统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 阐述人体各局部区域结构和器官的位置 毗邻以及层次关系, 并适当联系临床应用的科学 医学生学习局部解剖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学习临床课之前, 通过实地解剖而牢固掌握解剖学基本知识, 培养动手操作以及观察分析的能力, 为临床主要课程 内 外 妇 儿以及有关手术科室

五年制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麻醉.doc


解剖学实验手册.doc

教案首页

教案首页

黄石理工学院护理学专业专升本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股前部、小腿前部和足背的浅层结构

教案首页

结构的总规律, 正常 变异和畸形的概念, 基本的描述方法, 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 内部结构与体表标志的关系等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 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 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2. 建立能力目标 始终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学生正

(教案续页)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85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69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Microsoft Word - 盆部大纲

()* 治疗原则 1. 颈部解剖和生理 (1) 解剖 () 甲状腺生理 () 甲状旁腺生理. 单纯性甲状腺肿 (1)* 病因 ()* 治疗原则 熟练 (1)* 分类和特点 二 甲状腺 及甲状旁腺 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 外科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 外科治疗要点 (4)* 手术前准备 (5

教案首页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教案续页)

教案首页

结构的总规律, 正常 变异和畸形的概念, 基本的描述方法, 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 内部结构与体表标志的关系等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 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 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2. 建立能力目标 始终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学生正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教学大纲 人体形态学 系统解剖学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BJ 课程类别 : 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 : 必修课学时 / 学分 :4 学分, 总学时 62, 理论 38, 实验 ( 见习 )24, 网络 0 一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 人体形态学属于

山西医科大学 2016 级一系 学年第五学期周教学进度表 学院 系 ( 部 ): 第一临床医学院年级 / 专业 :2016 级一系班级 : (10) 人数 : 315 实习分组 :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课 实验

没有幻灯片标题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结构的总规律, 正常 变异和畸形的概念, 基本的描述方法, 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 内部结构与体表标志的关系等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 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 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2. 建立能力目标 始终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学生正

考生编号政治政治分外语外语分科目 1 科目 1 分科目 2 科目 2 分总分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考试方式报名号 思想政治理论缺考英语一 45 生物综合 38 生理学缺考 药理学全国统考 思想政治理论


2. 肥大的概念和形态学变化 3. 增生的概念和形态学变化 4. 化生的概念和形态学变化 5. 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6. 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改变 7. 凋亡的概念 特点 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8. 细胞老化的特点及主要机制二 损伤的修复 1. 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2. 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1. 掌握人体各器官功能系统的组成, 基本形态特点和功能概况, 各系统的 相互关系, 掌握各器官的名称 位置 形态和结构特点 2. 了解常用的骨性标志和重要血管 神经的走行及体表投影 3. 熟练地结合教材和图谱, 观察标本和模型 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 工作的能力 三 教学内容 绪论 (1) 人体

< CBB6CABFC2BCC8A1C7E9BFF6202D20B8B1B1BE2E786C73>

教案首页

4. 论述题, 共 10 分 Ⅲ. 考查内容第一部分病理学基础及基本病理改变一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 萎缩的概念和形态学变化 2. 肥大的概念和形态学变化 3. 增生的概念和形态学变化 4. 化生的概念和形态学变化 5. 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6. 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改变 7. 凋亡的概念

国标经穴扫描 各种中医刺激疗法与结缔组织的关系 筋膜的发育生物学 从间充质到筋膜

直肠癌放疗实施及靶区勾画 定位前的准备 靶区的定义 勾画示例 靶区勾画学习班

FJXBQ

腹前外侧壁层次

此外, 肝门静脉系的脾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以及升 降结肠和十二指肠 胰 肝等脏器的小静脉, 在腹膜后与腔静脉系的属支 ( 如腰静脉, 低位肋间后静脉 膈下静 脉 肾静脉 睾丸或卵巢静脉等 ) 吻合 3. 腹股沟管的位置 各壁的构成及男性通行的结构 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壁下部, 腹股沟韧带内侧

没有幻灯片标题

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办法

安全救护教学设计 一 教学导入 教学过程设计 二 学情了解 三 学习新课 1. 指压止血法

广州医科大学

脉管系统III-静脉和淋巴

<4D F736F F D20B9FEB6FBB1F5D2BDBFC6B4F3D1A72DD2BDD1A7D3B0CFF1D1A72DB5F7B0E6>

股前部的深层结构

5 2.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三 知识结构图 四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课 程 教学要求 课时安排

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2014 版 ) 二 需要熟悉的内容 1. 内脏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2. 牵涉性痛的概念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 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 这种现象称为牵涉性痛. 三 应该了解的内容 1. 主要内脏神经丛的分布 2. 内脏感觉神经的


2017 年医学院 ( 含转化院 遗传所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成绩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外语政治业务 1 业务 2 总成绩 备注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基本规范

006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 修复 )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 正畸 )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01Z1 生殖医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内

赣南医学院2019 年《影像综合》考试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七年制).doc

《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

第九章

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高职高专“专升本”考试大纲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川 北 医 学 院 教 案

!"#! " #$$%"& ()* +,$%,$-../.,%!" " " " "" " " " #",,,$" 0+$1 2 3 #$$%$+&-4# % -$$$-- $-$,.&.&-$$$ $-$,1%$.%.&& &$$,&-$,$.4& 67789!! """#$%&#% (#)* 67

附属八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04 普通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07 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妇科学 01



已既有精湛的医学知识,更具高尚的医德医风

节概述:


内科学 ( 消化内科 ) 第二组 第四组 内科学 ( 心血管病 ) 第二组 第四组 内科学 ( 心血管病 ) 第二组 第四组 内科学 ( 心血管病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胸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具有分泌和吸收等功能

附件 :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 人体形态学 课程章节第五章生殖系统授课学时 2 所属院 部基础医学院设计者杨瑞 授课专业护理授课年级 13 护英 一 ( 设计理念 ): 生殖系统因为与性有关, 在生活中国人羞于谈论 在一些中学的课程中, 该章节不进行授课, 有些学校尽管进行了青春期的生理

untitled

<4D F736F F D D6D0D2BDD7A8D2B5D7D4C6C0B1A8B8E6B5DA3131B8E52DC5C5B0E62E646F63>

教案首页

山西医科大学 2017 级英语 学年第三学期周教学进度表 学院 系 ( 部 ): 外语系年级 / 专业 :2017 级英语 ( 医学英语 ) 班级 : (2) 人数 :64 人实习分组 :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课 实验

生殖系统reproductive system


GABA能传入与大鼠三叉神经 中脑核的联系

腹部【临床联系】

肩胛上神经 : 臂丛,C5C6, 起自上干, 向后走行经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 伴肩胛上 动脉绕肩胛冈外侧缘转入冈下窝支配冈上 下肌, 肩关节 肌皮神经 :C5~C7, 臂丛外侧束, 穿喙肱肌, 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 肌支支配以上 三肌 肘关节下方, 肱二头肌下端外侧穿出深筋膜移行为前臂外侧皮神

6 在腋窝内腋动脉 腋静脉及臂丛的伴行关系 二 需要熟悉的内容 1 腋窝的构成( 一尖 一底 四壁 ) 前壁 ( 肌壁 ) 胸大肌 胸小肌 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腋窝壁的构成后壁 ( 肩背壁 ) 肩胛下肌 大圆肌 背阔肌和肩胛骨, 三边孔和四边孔内侧壁 ( 胸壁 ) 前锯肌 上 4 个肋骨和肋间肌外侧壁

The Muscular System

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二级学科评价结果(1)

大连医科大学 2018 年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代码 大连市友谊医院 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 13 青岛市市立医院 神经病学 00 不区分 神经内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5 大连市中心医院 4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3 辽宁省人民医院 3 38 泰州市人民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女 中西七 1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脾胃病临床研究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 年第 11 卷第 5 期 331 例 内 1 3 共 4 例 鞍结节 8 例 颅内外沟通 2 例 1 例为颅眶沟通 1 例为顶部凸面骨质破坏 海绵窦内 2 例 其中有 27 例影响静脉回流 有瘤周水肿的 45 例 占 52 水 肿 指 数 EI V 水肿 V肿瘤 V肿 瘤

(教案续页)

( ) %

《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

实验教学目标与内容

Akitiara Corporation Sdn Bhd 1 & 3, Jalan TPP 1/3, Taman Industri Puchong, Batu 12, Puchong, Selangor D.E. Tel: ; Fax:


山西医科大学 2017 级护理学 学年第二学期周教学进度表 学院 系 ( 部 ): 护理学院年级 / 专业 :2017 级护理班级 :10 人数 :303 实习分组 :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

2 神经: 到臀部的神经来自骶丛, 最粗大的坐骨神经自梨状肌下孔穿出, 在浅中层臀肌间下行到股后区 在坐骨神经内侧穿行的是股后皮神经, 追踪此神经下行到股方肌表面时, 发出会阴支 perineal br. of post. fem. cutan. n. 向内绕过坐骨结节下方行向会阴部 在行经臀大肌下

节概述:

Transcription:

局部解剖学 课程教学大纲 Regional Anatomy 课程编号 :131102004 学时 :72 ( 理论 24, 解剖操作 48) 学分 :4.5 适用对象 : 临床医学先修课程 : 系统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 : 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 根据临床实际需要, 着重研究人体各个局部的层次结构 区域内重要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及其相互毗邻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 是解剖学的主要分科之一 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 桥梁 课程, 是医学生的必修课 课程任务 : 通过学习绪论 头部 颈部 胸部 腹部 盆部及会阴 脊柱区 上 下肢等局部的解剖学基本知识, 着重学习各局部的层次 区域内结构和器官的位置 毗邻关系及其临床应用及标本操作, 达到理解和掌握局部解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为学习后续临床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手术相关学科及影像诊断学科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理论教学在多媒体, 操作在实验室完成, 教学采用理论讲授 观察标本和尸体标本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要求学生在系统解剖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对本学科的学习, 突出 三基, 培养辨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自学能力, 达到理解基础理论, 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 为学习相关课程以及临床主要课程, 打下一定的 局部解剖学 基础 ( 一 ) 通过课堂讲授和自学, 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 二 ) 通过对基本内容进行实地解剖或标本观察, 并密切结合活体熟

悉各部的表面解剖, 能写出解剖记录, 画出必要的简图, 能进行分析 综合, 以达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 三 教学内容 绪论 局部解剖学的概念 ; 人体层次结构概况 ; 常用解剖器械的使用和操作技术要领 ; 学习局部解剖学的基本要求 ⑴ 掌握局部解剖学的定义 ; ⑵ 掌握局部解剖学的三大特点 : 位置 层次和毗邻关系 ; ⑶ 了解人体层次结构配布的规律 ; ⑷ 掌握和熟悉解剖器械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 ⑸ 熟悉学习局部解剖学的任务和方法 ; ⑹ 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人体层次结构配布的规律 4. 教学建议 : 重点讲解局部解剖学的概念及人体层次结构配布的规律, 为后续各章节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章下肢 下肢的分部 分区及体表标志 ; 下肢层次, 浅层结构内浅静脉, 皮神经 ; 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 股三角 ; 收肌管的境界 内容 ; 臀部的肌层 间隙及血管 神经的走行 分布 ; 腘腔的境界 内容 ; 踝管的境界 内容 ⑴ 了解下肢的境界 分部与分区 ; 了解下肢重要的体表标志 ; ⑵ 了解股前 内侧区的浅层结构 掌握大 小隐静脉的行程 属支 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 ⑶ 了解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和股前内侧区的皮神经的分布 ; ⑷ 掌握阔筋膜的结构特点及形成物 ( 髂胫束 隐静脉裂孔 肌间隙 ); 了解大腿前 内侧肌群的配布 ; ⑸ 掌握肌腔隙 血管腔隙 股三角 收肌管的境界 构成和内容 ;

⑹ 掌握大腿前 内侧肌群的血管供应和神经支配 ; ⑺ 了解臀部浅层结构 ; 掌握臀部深筋膜及肌肉的配布 ; 掌握臀大肌下间隙的位置和内容 ( 梨状肌上 下孔及坐骨小孔穿经的结构 ); ⑻ 了解股后区和腘窝的浅层结构 ; 掌握股后区的肌肉配布及血管供应和神经的支配 ; 掌握坐骨神经的走行 分布 ; ⑼ 掌握腘窝的境界及内容 ; ⑽ 了解小腿部和足部的浅层结构 ; 掌握小腿部深筋膜 骨筋膜鞘及其内容 ; ⑾ 掌握踝管的构成 内容 重点 : 血管腔隙 ; 股三角 ; 收肌管 ; 臀部的血管 神经 ; 腘腔及踝管的境界 内容 难点 : 股部及小腿的骨筋膜鞘 ; 股鞘 股管 ; 股疝 4. 教学建议 : 归纳下肢各肌的神经支配 第二章上肢 ( 一 ) 上肢的境界 分区 ; 上肢的层次结构, 浅静脉 ( 头静脉 贵要静脉 ) 的行程及临床意义 ; 臂 前臂前区的深筋膜 肌间隔 骨筋膜鞘及其内容 ; 腋腔的组成及内容 临床意义 ; 肱骨肌管的构成 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肘窝的组成与内容 临床意义 ; 前臂屈肌后间隙的位置 连通及其临床意义 ⑴ 了解上肢的境界和分区 ; 了解上肢的体表标志及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⑵ 了解腋区的位置和范围 ⑶ 掌握上肢层次及层次内浅静脉 ( 头静脉 贵要静脉 ) 的行程及临床意义 ; 了解浅淋巴管的走行和皮神经的分布 ⑷ 掌握臂 前臂的深筋膜 肌间隔 骨筋膜鞘及其内容 ⑸ 掌握腋腔的构成 内容 腋动脉的分段及各段的毗邻, 腋静脉 臂丛及腋淋巴结的配布 ; 腋鞘及其内容, 临床意义等 ⑹ 掌握肱骨肌管的构成 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⑺ 掌握肘腔的境界 内容 掌握前臂屈肌后间隙的位置 连通及其临床意义 ⑻ 了解上肢后区及手背和手指背面的浅层结构 ; 掌握三角肌区 肩胛区的深层结构及血

管神经束的分布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 臂 前臂骨筋膜鞘及其内容 ; 腋腔各壁的构成 ; 腋腔的内容 ; 肘腔的内容 ; 难点 : 腋腔内容物的层次毗邻与临床意义 4. 教学建议 : 归纳上肢各肌的神经支配 第三章 上肢 ( 二 )-- 手 手部概况 ; 手掌的层次结构 特点与临床意义 ( 尤其是血管 神经 深筋膜 骨筋膜鞘及筋膜间隙 ); 手指掌面的解剖特点 ; 手背的局解特点 ⑴ 掌握腕后区和手背深筋膜及筋膜间隙 ; ⑵ 了解腕横纹 腱隆起 掌纹 指腹和指纹等体表标志 ; ⑶ 了解腕前区 手掌和手指掌侧面的浅层结构 ; ⑷ 掌握腕前区的深筋膜及腕管 ; ⑸ 掌握手掌层次及层次内深筋膜 骨筋膜鞘及筋膜间隙构成和特点 ; ⑹ 了解手掌的肌肉 神经 血管的配布 掌握指腱鞘 重点 : 腕管 ; 手掌层次和结构特点 难点 : 手掌骨筋膜鞘与筋膜间隙的构成与内容及临床意义 第四章 : 头部 颅顶软组织的层次及其结构特点 ; 颅顶的血管 神经分布及其走行特点 ; 海绵窦位置 结构特点 穿经结构及交通关系 ; 面部血管的行程 分布及特点 ; 面部神经分支及分布范围 ; 腮腺的形态 分部及腮腺鞘, 穿经腮腺结构 ; 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头部断层解剖学的相关知识 ⑴ 熟悉头颈部的境界和分区 ; ⑵ 掌握颅顶软组织 ( 尤其是额顶枕区 ) 的层次和各层结构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

⑶ 熟悉颅顶血管神经的分布特点 ; 掌握颅内外交通的途径及其意义 ; ⑷ 了解面部皮肤和浅筋膜的特点, 面肌的配布 ; ⑸ 了解面动脉的行经 ; 掌握面静脉的走行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掌握面神经在面部的分支及分布范围 ; ⑹ 掌握垂体的位置和毗邻 ; 掌握海绵窦的构成 位置 通过结构及临床意义 重点 : 头皮层次 结构特点及器官结构配布 ; 颅顶血管神经配布特点 ; 垂体的毗邻 ; 海面窦穿经结构 ; 面神经分支 分布 ; 穿经腮腺结构 难点 : 各断面的影像特点 4. 教学建议 : 重点学习颅顶软组织的层次及其结构特点 ; 颅顶 面部血管 神经分布及其走行特点 ; 熟练掌握人体一些重要的体表标志, 自学教师上课未讲的内容 第五章 : 颈部 颈部的境界 分区 ; 颈部浅层结构的配布特点, 浅层静脉的走行 皮神经的位置 ; 颈深筋膜的层次 配布特点, 筋膜间隙的组成及其临床意义 ; 颈动脉鞘的构成 内容及毗邻关系 ; 甲状腺的形态 位置 被膜和毗邻关系, 甲状腺动脉与伴行神经的毗邻关系, 甲状旁腺的形态与位置 ; 气管颈部的层次结构 位置以及毗邻关系 ; 颈根部与胸廓上口的关系, 斜角肌间隙 胸膜顶 肺尖 臂丛 锁骨下动 静脉的毗邻关系 ; 颈部断层解剖学的相关知识 ⑴ 了解颈部的境界及分区 ; ⑵ 掌握颈丛皮支穿出深筋膜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 ⑶ 掌握颈深筋膜及其筋膜间隙 ; ⑷ 掌握颈动脉鞘及其内容 ; ⑸ 掌握甲状腺的位置 毗邻 被膜及甲状腺血管和与喉的神经的关系 ; ⑹ 掌握气管 食管颈部的位置和毗邻 ; ⑺ 掌握斜角肌间隙的构成及通过的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颈深筋膜及其筋膜间隙 ; 甲状腺的位置 毗邻 被膜及甲状腺血管和与喉的神经的关系 ; 气管颈部的层次结构 位置以及毗邻关系

第六章 : 胸壁 胸部的境界 分区, 重要结构的体表标志 ; 固有胸壁的构成 ; 女性乳房的位置 淋巴引流及临床意义 ; 胸膜腔及窦的构成 胸膜顶及各胸膜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⑴ 了解胸部的境界和分区, 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 ; ⑵ 了解胸壁浅层结构 ; ⑶ 掌握乳房的位置 结构 ; 掌握乳房的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 ; ⑷ 掌握锁胸筋膜的位置 形态和穿经的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 掌握固有胸壁的构成, 熟悉肋骨 肋间诸肌 胸内筋膜等的配布 ; ⑸ 掌握肋间血管神经的走行特点, 胸膜腔积液及积气的穿刺部位和经过的层次 ; ⑹ 掌握胸膜的分部 ; 胸膜腔的构成 ; 胸膜隐窝 ; 胸膜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 ; ⑺ 掌握上胸膜间区 ( 胸腺三角 ) 和下胸膜间区 ( 心包裸区 ); 心包腔或心腔穿刺的部位及临床意义 ; ⑻ 掌握肺门与肺根的概念及肺根内主要结构的位置排列关系 ; ⑼ 了解支气管肺段及其临床意义 胸前外侧壁的层次 ; 肋间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布的规律 ; 乳房的结构特点 淋巴回流 血管神经配布 ; 胸膜隐窝 第七章 : 纵隔 纵隔的概念 分区 ; 纵隔的内容 ; 上纵隔的内容及各结构特点 ; 胸腺的位置 毗邻 ; 主动脉弓的毗邻 ; 心包及心包腔 心包窦的特点 ; 气管胸部的位置 毗邻 ; 后纵隔的内容及食管 胸导管的行程及毗邻 ⑴ 掌握纵隔的概念, 了解纵隔的境界 分区及其内容 ; ⑵ 了解胸腺的位置 毗邻及临床意义 ;

⑶ 掌握主动脉弓的位置及其毗邻 ; 掌握动脉导管三角的构成 内容和临床意义 ; ⑷ 了解气管胸部的位置 毗邻 ; 了解主支气管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⑸ 了解心包的组成 ; 掌握心包窦的概念 组成 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 ⑹ 了解食管胸段的分部 位置和毗邻及其临床意义 ; ⑺ 了解胸导管的位置 走行特点 毗邻及其临床意义 ; ⑻ 了解胸主动脉 奇静脉 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 胸交感干等的位置及行径 ; ⑼ 了解膈的形态 ; 掌握腰肋三角和胸肋三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 了解各裂孔的位置及通过的结构 重点 : 纵隔的概念 分区 ; 上纵隔的内容及各结构特点 ; 心包的特点及心包窦的位置 ; 后纵隔的内容 难点 : 纵隔的左右侧面观 ; 主动脉弓的毗邻 第八章 : 腹前外侧壁 腹前外侧壁的境界 分区 ; 腹腔脏器的体表投影 ;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 结构特点 ; 腹部常见的切口层次 结构特点 ; 腹股沟区的境界 层次结构特点及其与腹股沟疝发生的关系 ; 腹股沟管的构成 内容 毗邻和临床意义 ; 腹股沟三角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⑴ 了解腹前外侧壁的境界 分区 ; 了解腹腔脏器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 ; ⑵ 掌握腹前外侧壁浅层结构的特点 : 皮纹的方向 浅筋膜的特点 动脉分布和静脉回流 皮神经的节段平面及其临床意义 ; ⑶ 掌握腹前外侧壁的肌肉配布的特点及腱膜的移行物 ; 腹直肌的腱划的位置 特点和临床意义 ; 腹直肌鞘的形成等 ; ⑷ 掌握腹横筋膜 腹膜外筋膜和壁腹膜的特点 ; ⑸ 掌握腹部常见的切口层次及其临床意义 ; ⑹ 掌握腹股沟区层次结构特点, 及其与腹股沟疝发生的关系 ; 掌握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腹壁下动脉的行程及其临床意义 ; ⑺ 掌握腹股沟管的构成 内容 毗邻和临床意义 ; ⑻ 掌握腹股沟三角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

⑼ 了解睾丸下降与精索及睾丸被膜的关系 ; 了解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 重点 : 腹部境界与分区 ;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 结构特点 ; 腹前外侧壁常见切口入路及层次 ; 腹壁薄弱区 : 腹股沟三角 腹股沟区 难点 : 腹股沟区 第九章 : 结肠上区 腹膜的形成物 ; 腹膜腔的分区与间隙 ; 胃的位置 形态 毗邻 血供及神经 ; 肝脏的位置 形态 毗邻 韧带 肝门与肝蒂 ; 肝脏的分叶与分段 十二指肠的形态 位置 毗邻 ; 肝外胆道的构成 ; 胆囊的位置 形态特点 血供 ; 胆总管的分段 毗邻 ; 胰的位置 形态 毗邻 ; 脾的位置 形态 毗邻 血供 韧带 ⑴ 了解腹膜形成的韧带 网膜和系膜 ; ⑵ 掌握网膜囊的位置 构成 ; 网膜孔的位置 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 ⑶ 掌握腹膜腔的重要的间隙 : 膈下间隙 左右结肠旁沟 左右肠系膜窦 膀胱直肠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等位置 构成 连通及其临床意义 ; ⑷ 掌握胃的位置 形态结构 毗邻及其临床意义 ; 掌握胃的动脉供应 神经分布及临床应用 ; 了解胃的静脉回流与胃的淋巴回流 ; ⑸ 掌握肝的位置及其毗邻 ; 了解肝内管道 ( 即 Glisson 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 与肝脏分叶 分段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掌握第一肝门的位置 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 了解第二 第三肝门 ; 掌握肝蒂的概念, 肝蒂内主要结构的位置排列关系及临床意义 ; ⑹ 掌握十二指肠的分部, 各部的位置及其毗邻 ; ⑺ 了解胰腺的分部 位置和毗邻 掌握胰头的毗邻 ; ⑻ 了解脾脏的形态结构 位置 毗邻, 副脾常见的位置 ; 掌握脾门和脾蒂的概念, 脾动 静脉的行程及分支, 脾脏周围的韧带 重点 : 腹膜腔的分区与间隙 ; 胃的位置 形态 毗邻 血供 神经 ; 肝脏的位置 形态 毗邻 韧带 肝门与肝蒂 十二指肠的形态 分部 毗邻 ; 肝外胆道的构成 ; 胆囊的位置 形态特点 血供 ; 胆总管的分段 毗邻 ; 胰的位置 毗邻 ; 脾的位置 形态 血供 韧带

难点 : 腹膜腔的分区与间隙 ; 胃的血供 ; 肝门与肝蒂 ; 胆总管的分段 毗邻 第十章 : 结肠下区与腹膜后隙 空肠和回肠的位置 形态学区别 ; 小肠肠系膜的分布特点 系膜三角 ; 小肠的血供特点 神经与淋巴分布 ; 盲肠与阑尾的位置形态特点及血供 ; 结肠的分部 走行 血供特点 ; 肝门静脉系统的组成 特点及与腔静脉间的交通 腹膜后隙的概念 连通 内容 ; 肾脏的位置 毗邻 被膜 结构特点及血供特点 ; 肾上腺的位置 形态结构及毗邻 ; 输尿管腹部的走行与毗邻 ⑴ 了解空 回肠的结构特点 ; 掌握小肠系膜根的位置 长度和体表投影 ; 掌握空 回肠动脉分布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掌握系膜三角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 了解小肠的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 ; ⑵ 掌握回盲部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阑尾的形态结构 位置特点 体表投影 血液供应 静脉回流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⑶ 掌握结肠的分部及共同的特点 ; 掌握结肠的血液供应 ; 边缘动脉 ( 结肠缘动脉 ) 的概念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了解结肠的静脉回流 ; 掌握结肠的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 ; ⑷ 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及其主要的属支, 肝门静脉系的特点, 肝门腔静脉间的侧副循环及在门脉高压时的意义 ; ⑸ 了解腹膜后隙的位置 境界 主要内容 掌握腹膜后隙的概念及其构成 ; ⑹ 掌握肾脏的形态结构 被膜 位置 体表投影 毗邻及其临床意义 ; 掌握肾门 肾蒂及肾蒂内主要结构的排列关系 ; 掌握肾内血管的特点 分布 肾段的划分以及对肾手术的意义 ; ⑺ 了解输尿管的行程 狭窄的部位及与输尿管结石的关系 ; 了解左右输尿管的位置 体表投影及其毗邻 ; 了解输尿管的血液供应的特点 ; ⑻ 了解肾上腺的位置 形态结构及左右肾上腺的毗邻 ; 了解肾上腺的血液供应 重点 : 小肠肠系膜的分布特点 系膜三角 小肠的血供特点 ; 阑尾的位置 形态特点及血供 腹膜后隙的概念 连通 内容 ; 肾脏的位置 毗邻 被膜 结构特点及血供特点

难点 : 系膜三角 ; 阑尾的位置 血供 ; 胸腰筋膜的配布 第十一章 盆部与会阴 盆部的境界 ; 盆部重要的体表标志, 掌握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 盆膈的组成 盆筋膜间隙 ; 男女盆腔脏器的位置 毗邻 血管 淋巴及神经支配 ; 盆部断层解剖学的相关知识 会阴部的境界 ; 会阴的概念 境界 分区 ; 肛区的内容 肛管的形态特点及肛直肠环的构成 作用 ; 坐骨肛门窝的构成 内容 ; 尿生殖膈的构成, 会阴浅 深隙的组成及内容物, 男性尿道破裂 尿外渗的局部解剖特点, 会阴中心腱的形成及其临床意义 ⑴ 了解盆腔的境界及组成 ; 了解骨盆的构成及主要的径线的临床意义 ; ⑵ 了解盆壁肌 盆底肌的组成和位置 ; 了解盆壁的构成 ; 掌握盆膈的组成和通过的结构 ; ⑶ 了解盆筋膜的配布及移行 ; 掌握盆筋膜隔的分部及位置 ; 掌握盆筋膜间隙的位置 构成 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 ⑷ 掌握膀胱的位置 毗邻 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掌握膀胱三角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 ⑸ 了解直肠的形态结构 ; 掌握直肠的位置 毗邻 ; 掌握直肠的动脉供应 静脉回流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的特点 ; ⑹ 掌握子宫的位置 毗邻及固定装置 ; 掌握子宫动脉的行径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 ; 了解子宫淋巴和静脉回流 ; ⑺ 掌握卵巢 输卵管的位置和与子宫阔韧带的关系 ; 掌握输卵管的分部及临床意义 ; 了解卵巢与输卵管的血液供应和淋巴回流 ; ⑻ 掌握前列腺的位置 毗邻 ; 了解前列腺的分叶及其临床意义 ; ⑼ 了解输精管盆部的行径, 了解输尿管盆段的行程及其毗邻 ; ⑽ 掌握会阴的概念, 了解其境界和分区 ; ⑾ 掌握肛直肠环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 掌握坐骨直肠窝的境界 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阴部管的位置 内容和临床意义 ; ⑿ 掌握尿生殖三角的层次 ; 掌握会阴浅筋膜 深筋膜的配布情况 ; 掌握尿生殖膈的概念 ; 掌握会阴浅隙 会阴深隙的构成 内容及与尿道破裂尿外渗的局部解剖关系 ; ⒀ 了解阴茎的形态结构 层次 血液供应 静脉回流和神经支配 ;

⒁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 弯曲和狭窄 重点 : 直肠的形态 毗邻 ; 子宫的位置与毗邻 ; 盆膈 ; 坐骨直肠窝 肛管 ; 肛直肠环 ; 坐骨直肠窝 ; 尿生殖区的层次结构及尿生殖膈 ; 会阴中心腱 难点 : 盆筋膜及筋膜间隙 ; 坐骨直肠窝 ; 男性尿道损伤尿外渗方向 ; 盆会阴部筋膜及筋膜间隙 ; 坐骨直肠窝 ; 会阴浅 深隙构成 ; 男性尿道损伤尿外渗方向 第十二章脊柱区 ( 腹后壁 ) 腹后壁的层次特点 ; 腹后壁的薄弱区 : 腰上三角及腰下三角的位置 临床意义 ; 脊柱区的软组织层次 ; 脊柱区椎管内容及腔隙 ⑴ 了解脊柱区的软组织层次 掌握其肌肉的配布 血管供应 神经的支配 ; 掌握胸腰筋膜的配布等 ; ⑵ 掌握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的位置 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 ⑶ 了解脊髓的被膜与硬膜外腔 蛛网膜下腔的构成 内容 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胸腰筋膜 ; 腹后壁的薄弱区 : 腰上三角及腰下三角的位置 临床意义 四 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总学时 1 绪论 下肢 18 2 16 2 上肢 20 4 16 3 头部 2 8 4 颈部 2 4 5 胸壁 2 4 8 6 纵隔 2 7 腹前外侧壁 2 4 10 8 结肠上区 2 讲课 其实验 中上机 其他 课外辅导 / 课外实践 备注

9 结肠下区与腹膜后隙 ) 2 10 盆部会阴 2 4 8 11 脊柱区 ( 腹后壁 2 合计 72 24 48 五 实验 / 实践内容 : 见局部解剖学课程实验大纲六 考核方式 : 考试 ( 见局部解剖学课程考试大纲 ) 七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 1 选用教材: 局部解剖学 第八版, 刘树伟, 李瑞锡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2 主要参考书: 局部解剖学 第一版, 孔祥玉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 简明局部解剖学图解 第一辑, 刘里侯 韩承柱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 ; 临床解剖学丛书 钟世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八 教改说明及其他 利用南华大学网络平台开展 翻转课堂 +PBL 或 CBL 等混合式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