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10 月第 33 卷第 10 期 2.2 专利中所选用中药功效及频率分析在入选的 484 篇专利中所用以治疗痛风的中药共计 313 味, 依据国家 十五 版高学敏主编的 中药学 中各论的分类原则, 共分为 19 大类 : 活血化瘀药 32 种, 出现比例为 17.10% ; 补

Similar documents
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讲授 实践 第 1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 2 章 中药的产地 采集与贮藏 第 3 章 中药的炮制 第 4 章 药性理论 第 5 章 中药的配伍 第 6 章 中药的

57 mainly qi deficiency and yin deficiency. The most common syndrome types are kidney qi deficiency dual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 and kidney yin defic

< F63756D656E D2D796E2DB9A4D7F72D31C6DABFAF2D31D6D0D2BDD2A9CFD6B4FABBAF2D C4EA2DB5DA31C6DA2D30302DB7E2C3E6CDC6BDE9A3A D31A3A92E6D6469>

标题

Microsoft Word 王庆敏.doc

19 年中西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外科学】:女,30岁

2224 WORLDCHINESEMEDICINE November2016,Vol.11,No.11 = 中药, 年限为 年, 共检索到 2364 篇文献 通过排除综述或理论探讨类文献及个案 验案报道, 没有明确的药物组成或仅提供部分药物组成等文献, 最终经筛选后实际进行分析文

1. 中药的作用 2. 不良作用 细目二 : 中药的功效 1. 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2. 功效的分类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 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中药的

例会抽查表

标题

ment group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R = % CI =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 :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要点 :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要点 :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要点 :

标题

例会抽查表

03-中医研究(6期).FIT)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

标题

目 录 中 文 摘 要 2 英 文 摘 要 3 引 言 5 论 文 正 文 8 材 料 方 法 8 结 果 9 讨 论 24 综 述 27 结 论 46 参 考 文 献 48 致 谢 67 个 人 简 历 69 1

中 国 药 事 2016 年 5 月 第 30 卷 第 5 期 459 exclusion criteria, then data were extracted and finally the related studi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varieties

(Microsoft Word - \325\324\261\246\267\3222)

【外科学】:女,30岁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四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

< F63756D656E D2DD3DAC4C8B9A4D7F72D C4EAD6D0D2BDD2A9CFD6B4FABBAF2DB5DA37C6DA2D30302DB7E2C3E6CDC6BDE9A3A D37A3A92E6D6469>

<4D F736F F D20B1CFD2B5C2DBCEC4BBC6CAABD2F0D0DEB8C42E646F63>

穨17.PDF

1421 历 360 份, 局 部 使 用 抗 菌 药 物 不 进 行 统 计 1.2 方 法 统 计 分 析 2013 年 住 院 患 者 抗 菌 药 物 的 使 用 情 况 统 计 内 容 包 括 使 用 科 室 年 龄 体 质 量 住 院 时 间 诊 断 抗 菌 药 物 品 种 抗 菌 药 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工程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吉林大学 应用化学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四川大学 制药

®

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中医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辨治规律特色及对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探讨中医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36 例为 2012 年 6 月 2015 年 10 月在本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釆用

【外科学】:女,30岁

FJXBQ

< F63756D656E D2D796E2D31C6DABFAF2D31D6D0D2BDD2A9CFD6B4FABBAF2D C4EA2DB5DA35C6DA2D30322DD7A8C0FBD0C5CFA2D7CAD4B4D1D0BEBF35C6DA2E6D6469>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文稿件模板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基于关联规则和因子分析研究糖尿病肾病中药组方用药规律 刘保松, 白明, 苗明三 * ( 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 ) 摘要 :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 方法以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2012 年 1 月 2018 年 6 月 收录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 使用 Excel

ADR ADR ADR : 2

年 12 月第 34 卷第 12 期 按照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后, 得出以下的药物使用频次情况, 见表 味药物中, 共包含 19 类药物, 其中, 祛风湿类药物最多, 为 42 味, 其次, 分别为活血化瘀药 28 味, 补虚药 18 味, 清热药 17 味, 解表药

穨75.PDF

03 年 8 月 Vol.5 No.8 支 气 管 哮 喘 ( 简 称 哮 喘 ) 是 儿 童 时 期 最 常 见 的 慢 性 呼 吸 道 疾 病 之 一 近 年 来, 随 着 人 类 文 明 的 发 展 社 会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经 济 水 平 的 提 高 和 科 技 的 进 步, 环 境

10 中 草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3 卷 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生 药 打 粉 入 药 的 基 本 特 点, 借 鉴 材 料 学 粉 体 学 等 学 科 的 研 究 成 果, 在 中 药 传 统 制 药 理 念 的 启 发

by mild (22.7%).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and antibiotics were applied to 94.8% (292 cases), 74.7% (230 cases), and 90.9% (2

现 代 药 物 与 临 床 Drugs & Clinic 第 29 卷 第 9 期 2014 年 9 月 1045 and simulation of Tiapride Tablets, 3 times/d, 4 6 years old patients: 1 tablet/time; 7 11 y

, 12 2,, ( IARC) / ( IACR) (CIFC), ,,, 1, , ; + 4, , ( ) ; ()

1099 医 科 学 院 广 安 门 医 院 南 区 也 随 之 开 展 全 院 抗 菌 药 物 临 床 应 用 专 项 整 治 活 动, 提 高 抗 菌 药 物 临 床 合 理 应 用 水 平 对 年 门 诊 抗 菌 药 物 的 使 用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为 抗 菌 药

Microsoft Word 定版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清热的适应范围 4. 清热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的功效 7. 各类清热的适应范围 ( 二 ) 清热泻火 ( 三

展到解决胰岛素抵抗, 全面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近年来多个研究报道表明, 中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和临床治疗优势 传统中医方剂和现代中成药治疗糖尿病的经验丰富 临床和基础研究数据信息量巨大,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核心组方的发现和优化研究是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研究

2 结 果 409 例 报 告 中, 男 性 249 例 (60.88%), 女 性 160 例 (39.12%), 男 女 比 例 1.6:1; 年 龄 最 小 的 仅 1 天, 年 龄 最 大 的 84 岁 其 中,14 岁 以 下 儿 童 患 者 360 例, 占 88.02% ( 表 1)

< F63756D656E D2D796E2D31C6DABFAF2D31D6D0D2BDD2A9CFD6B4FABBAF2D C4EA2DB5DA38C6DA2D30362DC3F1D7E5D2BDD2A92E6D6469>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Microsoft Word - pipi論文正式版.doc

护理10期.indd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1 ABSTRACT

2015医学版第六期

< F63756D656E D2D796E2DD6D0D2BDD2A92DB5DA3132C6DA2DB7E2C3E6CDC6BDE9A3A D3132A3A9CCE6BBBB2E6D6469>

标题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 F63756D656E D2D796E2D31C6DABFAF2D31D6D0D2BDD2A9CFD6B4FABBAF2D C4EA2DB5DA34C6DA2DC4BFC2BC2D34C6DA2E6D6469>

Microsoft Word V.z.....W.._...^.._.doc

EXCEL EXCEL


2015 Vol.17 No 方法 数据库建立 [8] EXCEL 5.0% 间质性肺疾病 西医病名的规范 % [4] 10.0% 肺炎 证候术语的规范 [5] [6] 原发性

Microsoft Word 聂雪梅.doc

窑 374窑 国 际 生 殖 健 康 / 计 划 生 育 杂 志 2013 年 9 月 第 32 卷 第 5 期 JInt Reprod Health 蛐 Fam Plan,September 2013 熏 Vol. 32 熏 No 统 计 学 方 法 数 据 审 核 后 录 入 计

11.xps

2011年第30期终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多 西 他 赛 和 紫 杉 醇 致 严 重 不 良 反 应 对 比 分 析 我 院 150 例 药 品 不 良 反 应 报 告 分 析 年 抚 顺 二 院 113 份 药 物 不 良 反 应 报 告 分 析 血 塞 通 注 射 液 致 过 敏 性 休 克

<4D F736F F D20B867A6E6AB79A6E5A4A4C2E5AA76C0F8AF66A8D2B3F8A7695FB3AFA9C9A4E55F2E646F63>

SVM OA 1 SVM MLP Tab 1 1 Drug feature data quantization table


240 生 异 性 相 吸 的 异 性 效 应 [6] 虽 然, 心 理 学 基 础 研 [7-8] 究 已 经 证 实 存 在 异 性 相 吸 异 性 相 吸 是 否 存 在 于 名 字 认 知 识 别 尚 无 报 道 本 实 验 选 取 不 同 性 别 的 名 字 作 为 刺 激 材 料, 通

< F63756D656E D2D796E2DB9A4D7F72D31C6DABFAF2D31D6D0D2BDD2A9CFD6B4FABBAF2D C4EA2DB5DA35C6DA2D30352D31302DC1C9C4FEBBF9B5D82DB8BEB6F9B2A12E6D6469>

1098 法 治 疗 患 者 时, 如 果 医 师 觉 得 有 挽 救 患 者 生 命 重 新 恢 复 健 康 或 者 减 轻 痛 苦 的 希 望, 那 么 在 取 得 患 者 知 情 同 意 的 情 况 下 医 师 应 该 不 受 限 制 地 使 用 尚 未 经 证 实 的 或 是 新 的 预 防

中药辨证治疗痛风的研究近况

< F63756D656E D2D796E2D31C6DABFAF2D31D6D0D2BDD2A9CFD6B4FABBAF2D C4EA2DB5DA36C6DA2D30322DD7A8C0FBD0C5CFA2D7CAD4B4D1D0BEBF36C6DA2E6D6469>

中 草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5 卷 第 1 期 201 年 1 月 51 其 他 试 剂 均 为 分 析 纯 对 照 品 栀 子 苷 ( 批 号 ) 甘 草 苷 ( 批 号 ) 连 翘 酯 苷

~ a 3 h NCEP ~ 24 3 ~ ~ 8 9 ~ km m ~ 500 m 500 ~ 800 m 800 ~ m a 200

第 05 期 董房等 : 一种卫星遥测在线状态监测及分析系统的设计 WEB 1 2 总体功能及组成 2.1 总体功能 1 2 3Web 2.2 结构组成 Web WEB WEB 2.3 系统各模块接口关系

亚临界大容量电站锅炉过热器系统阻力

标题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2. 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1. 中药药理学概念 : 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 运用现代科学方法, 研究中药和机体间 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 中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Drug Evaluation Research 第 36 卷 第 1 期 2013 年 2 月 料 ), 山 西 皇 城 相 府 药 业 有 限 公 司, 批 号 ( 人 口 服 推 荐 剂 量 为 每 日 3 次, 每 次 4 粒, 成 人 体 质 量 按 60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Microsoft Word - 2.v3n1.gjtm.docx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 ::9 (* *8/ 9!-( * -/ 8-(!/...../ --:!9 -/ +- (+!- *5." : 03 -/ / -! :+- -..(-:- -/-( * ::9 (* *8/ 9-8(-( 6


畜牧 动物医学 蚕 蜂

Microsoft Word 陈昌华.doc


Microsoft Word - 11-秦华伟.doc

Research on the Pediatric Stomatitis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Guid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idate:Zhang Yu Adviser:Prof. L

Transcription:

629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6.10.13 中药治疗痛风相关专利用药规律分析 闫海峰, 杨凯伦, 樊克涛, 代向东, 王怡 ( 大学, 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93) 摘要 :[ 目的 ] 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和特点, 为中医治疗痛风提供参考和借鉴 [ 方法 ] 检索近 10 年相关专利, 将符合标准的 484 篇中医治疗痛风专利中的中药归类, 并分别查出其功效 性 味 归经 证型 治则, 用 Excel 进行统计分析 [ 结果 ]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 治疗痛风出现频数最高为茯苓, 其次是牛膝 当归, 占全部用方的 85.96%; 从功效角度以利湿为主共达 29.68%, 其次是活血化瘀药 补虚药 清热药, 此 3 类药物占全部功效组成的 48.60%; 药物归经以归肝经的药物为最多, 其次是归肺经 胃经 脾经 肾经的药物, 药物归经占到了全部用药归经的 74.76%; 从药味角度以甘味为最多, 其次是辛味 苦味药, 此 3 药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 62.56%; 从药性角度主要是性温, 其次是性寒 性平的药物, 此 3 种药性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 69.65% 从中医证型角度主要为: 湿热蕴结证 45.94 % 瘀血阻滞证 24.48 % 肝肾亏虚证 17.75% 脾虚湿盛证 11.83% 等四大主证 [ 结论 ] 从以上规律中可以看出常用药物临床上多选用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疏肝补肾 健脾化浊之法 关键词 : 中药 ; 痛风 ; 用药规律 ; 专利文献分析中图分类号 :R68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1519(2016)10-0629-05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 ( 或 ) 尿酸排泄减少而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组织或器官 [1] 并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痛风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 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 痛风石沉积 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累及肾 [2] 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结石等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痛风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 [3] 势, 好发于男性, 绝经期女性 40~50 岁为发病高峰 痛风与肥胖症 高脂血症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严重危害人 [4] 类健康, 目前较为常用的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 秋水仙碱 类固醇和促肾上 [5] 腺皮质激素 ; 用于间歇期预防反复发作的药物有别嘌呤醇 促尿酸盐排泄类药物和利尿药, 但都有较 [6] 多的药物不良反应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 [7] 逐渐探索出防治痛风的方法 现收集近 10 年中药治疗痛风研究方面的专利, 建立简单的数据表, 客观地总结出符合中医理论的证治方药规律, 希望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收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SIPO) 为主库, 检索 1987 年 10 月 2014 年 8 月收录的有关痛风的专利, 检索词为痛风, 收集到 3 000 多作者简介 : 闫海峰 (1987-), 男, 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为方剂学组方及配伍规律研究 通讯作者 : 王怡,E-mail: vip-wangyi@126.com 条数据 1.2 纳入标准纳入有关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方药记载的专利, 专利须有明确的药物组成 1.3 排除标准排除西药 试剂 包装盒 食物 饮料 保健品等非中药治疗专利以及自拟方仅有方名没有明确药物组成, 同一处方从不同研究角度发表的专利只取 1 篇 1.4 资料处理将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专利, 以专利名称 申请时间 申请人 发明人 申请人地址 国籍 发明形式 摘要 方药 所选中药材 功效 中医证型 作用机制 13 项录入 Excel 表中 方剂组成中及其加减的药物均予统计, 对专利中同一味中药但是采用了不同的名称者, 中药的功能分类均按照 中药学 和 中药大辞典 所载标准整理, 教材上未涉及的中药均剔除 将所有收集的专利及处方药物采用 Excel 建立数据库, 利用 Excel 的筛选功能分别筛选出常用药物处理 1.5 建立统计数据表以规范化的药物作为基础的数据, 建立数据表, 包括药名 类别 性味 归经 证型 治法等内容 1.6 数据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占药频率 = 出 [8] 现频数 / 总频数, 占方频率 = 出现频数 / 中药复方总数 2 数据结果及分析 2.1 专利文献检索结果从上述数据库中检索出相关专利文献后通过全文阅读及参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最终筛选合格专利文献 484 篇

630 2016 年 10 月第 33 卷第 10 期 2.2 专利中所选用中药功效及频率分析在入选的 484 篇专利中所用以治疗痛风的中药共计 313 味, 依据国家 十五 版高学敏主编的 中药学 中各论的分类原则, 共分为 19 大类 : 活血化瘀药 32 种, 出现比例为 17.10% ; 补虚药 47 种, 出现比例为 15.89%; 清热药 46 种, 出现比例为 15.61%; 利水渗湿药 27 种, 出现比例为 13.72%; 祛风湿药 28 种, 出现比例为 13.51% ; 解表药 19 种, 出现比例为 8.56%; 平肝熄风药 13 种, 出现比例为 2.66%; 化湿药 5 种, 出现比例为 2.45%; 温里药 11 种, 出现比例为 1.94%; 理气药 18 种, 出现比例为 1.59%; 泻下药 6 种, 出现比例为 1.35%; 化痰止咳平喘药 16 种, 出现比例为 1.28% 其余剩下的是安神药 开窍药 止血药 收涩药 消食药 攻毒杀虫止痒药 驱虫药等分类 由表可知具有利湿作用的达 29.68%( 利水渗湿 + 祛风湿 + 化湿 ) 具体见表 1 表 1 痛风所选用药物功效频次排序 Tab.1 The treatment of gout drug efficacy frequency ranking 药物分类 种类 频次 比例 (%) 活血化瘀 32 733 17.10 补虚 47 681 15.89 清热 46 669 15.61 利水渗湿 27 588 13.72 祛风湿 28 579 13.51 解表 19 367 8.56 平肝熄风 13 114 2.66 化湿 5 105 2.45 温里 11 83 1.94 理气 18 68 1.59 泻下 6 58 1.35 化痰止咳平喘 16 55 1.28 安神 6 38 0.89 开窍 3 37 0.86 止血 11 35 0.82 收涩 11 30 0.70 消食 5 21 0.49 攻毒杀虫止痒 8 16 0.37 驱虫 1 10 0.23 总计 313 4 287 100.00 2.3 痛风治疗所选药物频次分析 在入选的 484 篇 专利中所用以治疗痛风的中药方共 484 方, 共计使 用 313 味中药, 总用药频次 4 287 次, 占总频次 1% 的有 31 味中药, 共占总频次 51.57%, 其中频次 最高的是茯苓 149 次占总频次 3.48%, 其次是牛膝 139 次占总频次 3.24% 当归 128 次占总频次 2.99% 黄柏 110 次占总频次 2.57% 详见表 2 由表 3 见, 前 31 味较高频次的药物功效显示 : 具有利湿作用的药物出现频次比例最多达 35.48%( 利水渗湿 + 祛风湿 + 化湿 ), 其次是活血化瘀 19.35% 清热 16.13% 补虚 16.13% 等 用药通过利湿 补肝肾 健脾 活血 清热等多种渠道以解决疼痛这个主要矛盾, 其次辅以助阳 舒筋络 补气血等缓图之 表 2 药物占总频次比例 1% 的中药排序 Tab.2 Drugs to total ordering frequency ratio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排序 药名 频次 占总频次比例 (%) 占方比例 (%) 1 茯苓 149 3.48 30.79 2 牛膝 139 3.24 28.72 3 当归 128 2.99 26.45 4 黄柏 110 2.57 22.73 5 甘草 106 2.47 21.90 6 土茯苓 106 2.47 21.90 7 苍术 96 2.24 19.83 8 威灵仙 90 2.10 18.60 9 川芎 72 1.68 14.88 10 防风 68 1.59 14.05 11 萆薢 68 1.59 14.05 12 泽泻 67 1.56 13.84 13 丹参 62 1.45 12.81 14 三七 60 1.40 12.40 15 秦艽 59 1.38 12.19 16 黄芪 59 1.38 12.19 17 羌活 59 1.38 12.19 18 白术 58 1.35 11.98 19 独活 58 1.35 11.98 20 桂枝 57 1.33 11.78 21 红花 55 1.28 11.36 22 薏苡仁 53 1.24 10.95 23 乳香 52 1.21 10.74 24 大黄 52 1.21 10.74 25 白芍 48 1.12 9.92 26 虎杖 48 1.12 9.92 27 赤芍 48 1.12 9.92 28 忍冬藤 48 1.12 9.92 29 防己 47 1.10 9.71 30 车前子 46 1.07 9.50 31 生地 43 1.00 8.88 2.4 痛风治疗所选药物药性药味频次分析 313 味 中药中所涉及的药性共有 9 种, 总频次为 313 次,

631 表 3 药物占总频次比例排名前 31 味中药功效排序 Tab.3 Drugs to total frequency ratio top 31 of TCM efficacy 排序 功效 频次 比例 (%) 1 利水渗湿 6 19.35 2 活血化瘀 6 19.35 3 清热 5 16.13 4 补虚 5 16.13 5 祛风湿 4 12.90 6 解表 3 09.68 7 化湿 1 03.23 8 泻下 1 03.23 频次比较靠前的分别是温 寒 平 微寒 凉, 共占总 频次 89.78%, 其余的相对较少 药味共涉及 11 味, 总 频次为 195 次, 排名靠前的分别是甘 辛 苦 涩, 共占 总频次 74.35%, 其余的相对较少 具体详见表 4 5 表 4 痛风治疗药物的药性频次统计表 Tab. 4 The medicinal properties of gout treatment frequency statistics 排序 药性 频次 比例 (%) 1 温 83 26.52 2 寒 73 23.32 3 平 62 19.81 4 微寒 44 14.06 5 凉 19 6.07 6 微温 18 5.75 7 热 11 3.51 8 大热 2 0.64 9 大寒 1 0.32 表 5 痛风治疗药物的药味频次统计表 Tab. 5 Gout drug flavor frequency statistics 排序 药味 频次 比例 (%) 1 甘 47 24.10 2 辛 39 20.00 3 苦 36 18.46 4 涩 23 11.79 5 微苦 17 8.72 6 咸 13 6.67 7 淡 10 5.13 8 微辛 4 2.05 9 微甘 3 1.54 10 酸 2 1.03 11 微酸 1 0.51 2.5 痛风治疗所选药物归经统计分析结果 313 种 中药所属十二经中出现十一经, 总频次为 769 次, 排名靠前的分别是肝 肺 胃 脾 肾经, 共占总频次 74.76% 具体详见表 6 表 6 痛风治疗药物的归经频次统计表 Tab. 6 Meridian gout drug treatment frequency tables 排序 归经 频次 比例 (%) 1 肝 165 21.46 2 肺 109 14.17 3 胃 104 13.52 4 脾 102 13.26 5 肾 95 12.35 6 心 76 9.88 7 大肠 43 5.59 8 膀胱 34 4.42 9 小肠 19 2.47 10 胆 18 2.34 11 心包 4 0.52 2.6 常见中医证型统计分析 从筛选出的 484 篇 中医专利治疗分痛风的中医证型, 建立数据库, 进行 百分比统计, 探寻医家分析本病的证型规律, 以便进 一步探求痛风基本病因病机, 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其中医证型出现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湿热蕴结证 瘀血阻滞证 肝肾亏虚证 脾虚湿盛证四大主证 详 见表 7 表 7 中医证型统计表 Tab. 7 TCM syndrome statistics 排序 中医证型 频数 比例 (%) 1 湿热蕴结 396 45.94 2 瘀血阻滞 211 24.48 3 肝肾亏虚 153 17.75 4 脾虚湿盛 102 11.83 2.7 常用治法统计分析 通过对中医治则的统计 分析可以得出主要治法由高到低依次为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补益肝肾 健脾化浊 详见表 8 表 8 中医治则统计表 Tab. 8 Statistics of the therapeutic principle of TCM 排序 中医治则 频数 比例 (%) 1 清热利湿 396 45.94 2 活血化瘀 211 24.48 3 补益肝肾 153 17.75 4 健脾化浊 102 11.83 3 讨论 3.1 从药物频率和药效分析 本文共选出合格专 利 484 篇, 其药物功效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其中药 物功效使用频次较高的是活血化瘀药 补虚药 清

632 2016 年 10 月第 33 卷第 10 期 热药 利水渗湿药 祛风湿药,2/5 的药与利湿相关并和前 31 味用药频率较高的中药药效一致, 以利湿为主, 从用药类型和药效频率可以初步推断痛风主要与感受湿邪有关, 若早期不及时治疗使病程迁延, 湿浊内蕴久而成瘀, 湿毒瘀滞日久郁而化热, 湿 [9] 热瘀滞日久则浊瘀阻络 肝肾亏虚 从使用频次分析, 临床用药时, 对于药物的选择是针对痛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结果, 采用利湿清热 活血化瘀 疏肝补肾 健脾化浊等方法治疗痛风, 从用药频次较高的中药如茯苓 牛膝 当归 黄柏 甘草 土茯苓 苍术 威灵仙等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中药乃是清利湿热名方二妙丸 ( 散 ) 类加减 中医认为茯苓利水消肿 渗湿 健脾, 牛膝活血通络 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通淋, 当归补血调经 活血止痛, 黄柏清热燥湿 泻火除蒸 解毒疗疮, 甘草补脾益气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土茯苓解毒 除湿 通利关节, 苍术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威灵仙祛风湿 通络止痛等 说明清利湿热 活血化瘀是其主要治则 当然在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的同时, 多数专利都选取了像黄芪 白术 生地 薏苡仁 山药 熟地黄 枸杞等药物健脾补肾 [10] 疏肝以治其本, 祛邪与扶正并举 3.2 从药物药性药味分析根据药物性味统计分析显示, 治疗痛风所选中药药性主要是温 寒 平 微寒 凉 5 种, 共占总频次 89.78% 其中温性药最多, 而温性药大多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 化湿药 寒性其次, 然后是平 微寒 凉, 可以得出与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补益肝肾的治法相一致 药味频次较多的分别是甘 辛 苦, 共占总频次比例 62.56%, 甘可补益脾肾, 扶助正气, 治病求本 辛味具有发散 行气 行血的作用, 脾失健运助湿生痰, 痰湿内阻, 影响气血的运行, 久病多瘀血内生, 辛味药可使血脉通畅, 气血运行 苦味能泄, 能燥, 能坚具有清泄火热, 泄降气逆, 燥湿, 坚阴的作用, 感受湿热之邪 [11] 是痛风的重要病因, 需要苦味药泄之 3.3 从药物归经分析根据药物归经统计结果分析显示, 治疗痛风所选药物中以归肝经的药物居多, 其次是肺 胃 脾 肾经, 共占总频次 74.76% 从药物归经可以得出本病所累脏腑以肝脏为最, 其次是肺 脾 胃 肾四脏, 肺金乃是肾水之母, 肾为先天之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失和, 脾失运化, 肾失气化, 水湿内蕴停留, 湿热相合, 湿热聚而生痰, 痰凝则影响气血流通, 痰瘀互结流注关节, 此外脾虚湿热不化亦伤肝肾致肝肾亏虚, 气血津液不足以致筋骨失 [12] 养, 另一个方面说明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本病的主要病机, 故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疏肝补肾 健脾化浊是治疗痛风的重要法则 3.4 从辨证规律分析通过对 484 篇专利的多变量统计处理, 基本上能反映出获得专利的医家对痛风的辨证用药规律, 并揭示了近 10 年医家论治痛风的特点 1) 痛风主要中医证型为 : 湿热蕴结证 瘀血阻 [13] 滞证 肝肾亏虚证 脾虚湿盛证四大主证 2) 痛风主要中医治法为 : 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疏肝补肾 健脾化浊等 3) 各主要证型的常用治疗药物 : 湿热蕴结证常用药为黄柏 苍术 牛膝 赤芍 金银花 土茯苓 薏苡仁 连翘 萆薢 车前子 玄参 甘草 青篙 夏枯草 防己 黄连 牡丹皮 旱莲草 泽泻 忍冬藤 山慈菇 豨莶草 虎杖 威灵仙等 瘀血阻滞证常用药为桃仁 红花 当归 丹参 川芎 五灵脂 秦艽 羌活 牛膝 乳香 没药 赤芍 延胡索 香附 地龙 三棱 莪术 鸡血藤 三七 独活等 肝肾亏虚证常用药为熟地黄 桑寄生 枸杞 杜仲 山药 山茱萸 菟丝子 鹿角胶 龟板胶 怀牛膝 知母 黄柏 石决明 牡砺 菊花 连翘等 脾虚湿盛证多用茯苓 白术 土茯苓 黄柏 苍术 萆薢 牛膝 薏苡仁 半夏 山药 甘 [14] 草 泽泻 黄芪 车前子 木瓜 陈皮等 本文对近 10 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相关专利进行整理 统计 分析, 并总结其功效 性味 归经 用药频次 中医证型 中医治则等规律, 得出大多医家认为湿 热 痰 瘀 虚是痛风发病的 5 个重要环节 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 [15], 经过对众医家的专利统计分析得出治疗痛风的主要指导思想 : 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疏肝补肾 健脾化浊为基本原则 由于对筛选的痛风中医治疗专利摘要中的中医证型并未完全标明, 收集可能有遗漏, 可能会对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辨证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内容, 中医治疗痛风有其独特的理论, 并具有较好的 [16] 疗效和优势, 也期待着能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探讨,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对治疗痛风应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及疗效好 重复率高的方剂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从而开发出疗效理想 具有可重复率 广大医学工作者乐于应用 患者欣于接受的新型方剂 新型剂型 新型成药, 无疑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Zhou L. Medical recapitulate[m]. 2007: 21. [2]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602. [3] Weaver AL. Epidemiology of gout[j]. Cleve Clin J Med,2008,75(5):

633 s9 12. [4] Richette P,Bardin T. Gout[J]. Lancet,2010(375):318-328. [5] 杨雪芳, 王永昌, 王苗慧, 等. 痛风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研究进 展 [J]. 中医药导报, 2014,(6):89-92. [6] 江 瀛, 徐领城. 痛风的药物治疗进展 [J]. 海峡药学,2010,23(1): 100-102. [7] 王 伟.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内治疗之规律性研究 [D]. 成都 :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8] 霍晶晶, 王 丽, 于世家. 中药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用药规律 探析 [J]. 辽宁中医杂志,2015, 58(4):685-687. [9] 钱富艳, 彭江云, 李玲玉, 等. 高尿酸血症中医治疗用药规律分 析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58(2):9-11. [10] 张琳琪. 吕承全治疗痛风经验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 26(3):88-92. [11] 徐熠, 徐玲玲, 刘静, 等. 中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规律及其 Logistic 回归分析 [J]. 世界临床药物,2013,24(8):469-472. [12] 伶强.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J]. 中医药学刊,2006,24 (2):335-336. [13] 张荣坤. 痛风病的证治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D]. 南京 :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14] 吴永科. 痛风性关节炎近十年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D]. 广州 :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15] 田卢峰. 痛风中医古方用药规律研究 [D]. 大连 : 大连医科大学, 2006. [16] 麦联任. 412 例原发性痛风患者的证候分布及用药特点探讨 [D]. 广州 :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 收稿日期 :2016-04-28) ( 本文编辑 : 高杉, 于春泉 ) Discus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gularity for gout YAN Hai 鄄 feng, YANG Kai 鄄 lun, FAN Ke 鄄 tao, DAI Xiang 鄄 dong, WANG Yi (Tianji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riptions for treating gout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reatment of gout. [Methods] This article searched the related patent literatures in recent 10 years.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exclusion criteria of the 484 papers were classified and then their efficacy,property and flavor and meridian distributions were founded with Excel software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highest frequency drugs are poria cocos and achyranthes bidentata, angelica,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85.96% of all herbs. The main drugs were those for dampness 鄄 disinhibiting medicinal,accounting for 29.68%, followed by invigor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eliminating stasis, tonifying and antipyretics drug. These three kinds of drugs accounted for 48.60%. As for the meridian distribution, the liver meridian drugs were most commonly used, followed by the lung and stomach, spleen, kidney meridians drugs. The five meridians drugs accounted for 74.76%. In terms of the drug tastes, sweet taste was the most common, followed by the pungent and bitter drugs, all the three flavors accounting for 62.56%. From the drugs nature, warm drugs were the first, followed by cold and general natures drugs, all of them accounting for 69.65%.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CM syndrome types are mainly: damp and hot accumulate knot of syndrome accounting for 45.95%, blood stasis block accounting for 24.48%,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 accounting for 17.75%, excessive dampness due to deficiency in spleen accounting for 11.83% and so on. [Conclusion] From the regularity of drugs, we could conclude that the commonly tonifying spleen and kidney, removing dampness and invigorating blood circulation, eliminating stasis and clearing heat and soothing liver are the main treatmen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out; medication regularity; patent literature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