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TCQ0201.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TCQ0201.doc"

Transcription

1 第二卷第一期 Vol. 2, No 年 3 月 Mar., 2010 國際標準期刊碼 ISSN: (On-line) ISSN: X (Print) 1 Dept.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 Taiwan Counseling Net

2 2010 年 3 月台灣心理諮商季刊第二卷第一期 出版者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主編 : 王智弘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 編輯委員 :( 依姓氏筆劃序 ) 王南梅 (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 ) 王敏行 ( 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 ) 王華沛 ( 台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 ) 王慶福 (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 ) 白雅美 ( 陽明大學醫學系 ) 余漢儀 (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 吳芝儀 ( 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 李玉嬋 ( 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 周文玫 (Graduate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University of Mary Hardin-Baylor, 美國 ) 林妙容 ( 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 林梅鳳 ( 成功大學護理學系 ) 林朝誠 ( 台灣大學醫學系 ) 林蔚芳 (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 施達明 (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澳門 ) 洪福建 (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 ) 胡中宜 (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 修慧蘭 ( 政治大學心理系 ) 張玨 ( 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 張素凰 (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 張娟鳳 (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 許維素 (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 許韶玲 (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 陳方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and Speci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美國 ) 陳均姝 (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 陳易芬 ( 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 陳瓊玲 ( 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 黃聖桂 (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 楊明磊 (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 廖鳳池 (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 趙淑珠 (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 劉淑慧 (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 鄧志平 (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 駱慧文 (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 謝文宜 (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 謝毅興 (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 謝麗紅 (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 審查委員 :( 依姓氏筆劃序 ) 吳明富 (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 ) 岳曉東 (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 柯慧貞 ( 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 ) 洪慧涓 ( 中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 游淑瑜 (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 萬心蕊 (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 熊秉荃 (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 劉如蓉 ( 嘉義地方法院 ) 蕭文 ( 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 賴月蜜 ( 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 英文編輯顧問 : 林為慧 ( 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 編輯助理 : 鍾宇星 編輯說明 : 一 本季刊創刊於民國九十八年, 採電子形式出刊 稿件刊登順序, 依審查完成日期排列 二 本季刊聯絡方式 地址 : 彰化市進德路 1 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轉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編輯委員會 ; 電話 : #2211; 電子信箱 :tcq@mail.heart.net.tw i

3 Mar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Vol. 2, No. 1 Publisher: Dept.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 Taiwan Counseling Net Chief Editor: Wang, Chih-Hu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Board of Editors: Bai, Ya-Mei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Chang, Chue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ang, Chuan-Feng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Chao, Shu-Chu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 Sue-Hw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en, Chiung-Ling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Chen, Chun-Shu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en, Fan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S.A.) Chen, Yih-Fe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Chou, Wen-Mei (University of Mary Hardin-Baylor, U.S.A.) Deng, Chi-P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siu, Hui-La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Hsu, Shao-Ling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Hsu, Wei-Su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u, Chung-Yi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uang, Shen-Kuei (Tunghai University) Hung, Fu-Chien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Lee, Yu-Chan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 Liao, Feng-Tsu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Lin, Chao-Che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n, Mei-Fe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Lin, Miao-Jung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Lin, Wei-Fang (Taipei Municip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iu, Shu-Hui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o, Huei-Wen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Shieh, Lih-Hor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hieh, Yi-Hs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hie, Wen-Yi (Shih Chien University) Sze, Tat-Ming (University of Macau) Wang, Ching-Fu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Wang, Hwa-Pe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Wang, Ming-Hu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ang, Nan-Mai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 Chih-Yi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Yang, Ming-Lei (Tamkang University) Yu, Hon-Y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Board of Reviewers: Hsiao, Wen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Hsiung, Ping-Chua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ung, Hui-Chuan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Ko, Huei-Che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Lai, Yueh-Mi (Tzu Chi University) Liou, Ju-Jung (Taiwan Chiayi District Court) Waun, Hsin-Rei (Soochow University) Wu, Ming-Fu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You, Shu-Yu (Taipei Municip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Yue, Xiao-D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ranslation Consultant: Lin, Lydia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ssistant Editor: Chung, Yu-Hsing 1.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has been published since It s an online form. Each article is published in the order of date when the manuscript was reviewed and accepted. 2. Contact us: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Editorial Board, Department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National Chu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ddress: No. 1, Jin-De Road, Changhua City, Taiwan. R.O.C. Tel: #2211 Website: tcq.heart.net.tw tcq@mail.heart.net.tw ii

4 2-1 目錄 (Content) 幽默諮商意涵與諮商中幽默技術之使用 管秋雄 1 Humor Counseling: Content and Skills Chiu-Shyn Kuan 16 心理師在司法體系中的角色 陳慧女林明傑 17 The Role of Psychologist in Legal System Hui-Nu Chen, Min-Chieh Lin 29 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兒童悲傷輔導團體療效因子之探討趙彗攸曾馨儀黃郁娟 30 Expressive Art Therapy : Therapeutic Factors in Children s Grief Group Counseling Hui-Yu Chao, Shin-Yi Tseng, Yu-Chuan Huang 43 iii

5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2010 年,2 卷 1 期,01-16 頁 幽默諮商意涵與諮商中幽默技術之使用 管秋雄 摘要本文藉文獻回顧, 探討並整理有關幽默諮商意涵與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之相關議題 結果顯示幽默諮商意涵有四 : 探討發生在諮商歷程中之幽默事件 協助當事人以幽默態度對待自己的生活 以幽默題材 要素介入諮商歷程, 達成諮商目標 以幽默概念為基礎發展的諮商理論 幽默技術使用形式 : 將諮商情境外的幽默題材介入諮商 應用幽默要素於諮商歷程 諮商歷程中展現個人幽默特質 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時機分別為 : 諮商師覺察與當事人 自身與諮商歷程相關現象 幽默技術使用效果, 文獻未呈現一致的見解 幽默技術使用原則與規範, 包含使用前提 態度 能力 幽默類型 意圖 時機 幽默的文化與性別差異, 以及補救措施等議題 最後, 本文建議諮商師在使用幽默以激發當事人採取行動之動力與增進治療效果的同時, 須謹防幽默之誤用與濫用 關鍵字 : 幽默諮商 幽默治療 治療性幽默 管秋雄 中州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cskuan@dragon.ccut.edu.tw) - 1 -

6 壹 前言 在一項針對國內諮商心理師對諮商中使用幽默的態度與使用幽默的情形之調查研究中, 發現國內諮商心理師支持諮商中使用幽默技術的態度傾向居於中上程度, 其中尤以幽默帶來的諮商效果的支持度最高 ; 接受調查之諮商師也表示在諮商中使用幽默技術的頻率也居於中等 ( 劉薏君,2008) 但學者們卻指出諮商中使用幽默就如同其它的諮商處遇, 可能具有建設性與破壞性效果 (Narboe, 1981; Schnarch, 1990; Sultanoff, 1994) 因此, 學者建議諮商師欲於諮商中使用幽默, 最好先接受訓練 (Salameh, 1983, 1987) 然而國內能夠提供幽默諮商訓練之機構或專業人員不多 ( 劉薏君,2008), 相對地接受此方面訓練之專業人員為數也不多 故前述接受調查之諮商心理師是否接受過幽默諮商相關訓練, 是否具備正確使用幽默能力, 這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為了避免幽默在諮商或治療情境發生濫用或誤用情形, 以致於影響治療效果或傷害當事人, 本文根據幽默諮商相關文獻回顧, 針對幽默諮商與幽默技術之意涵進行探討, 並整理文獻中有關諮商情境幽默技術使用之原則與相關規範, 以供參考 貳 幽默諮商之意涵 幽默諮商 並非專指某種特別諮商理論或學派, 此術語具有多重涵意 美國自 1970 年開始對治療或諮商領域中幽默的應用進行經驗性討論, 期間所使用字彙包括 : 治療性幽默 (Therapeutic humor) 幽默治療(Humor therapy) 治療中的幽默 (Humor in therapy) 幽默技術(Humor skill) 等, 這些詞彙在實務上經常被視為同義詞 ( 劉薏君,2008), 然他們之間仍存在些許差異 治療性幽默係治療者和其他健康保健專家有意使用幽默, 其結果能導致當事人在理性自我和行為方面獲得改善 (Franzini, 2001) 美國應用與治療性幽默協會 (Association of Applied and Therapeutic Humor, AATH) 將治療性幽默定義為 任何提升心理健康的治療介入, 包括有趣刺激 荒唐或不一致陳述等, 這些治療介入可提升當事人心理健康或作為, 並可作為治療的輔助處遇 ; 不論是對當事人生理 情緒 認知 社會或精神層面的影響, 其目的都是在促進當事人之療治或學習新的因應策略 (Sultanoff, 2007) 蕭文(2000) 認為幽默諮商是一種諮商師面對個案的態度, 藉由某些技術的介入, 或操弄某些事件的發生, 故幽默諮商具有下列兩種不同的意涵 : 其一讓當事人學習以幽默態度面對自己的問題 ; 其二將幽默要素 題材, 介入諮商, 以達諮商目標的一種方式 管秋雄 (1999,2002) 依諮商領域對幽默研究類型, 檢視幽默諮商的意涵 他指出依幽默在諮商領域研究類型, 大致分成四種類型 : 第一類, 以探討諮商所發生之幽默事件為主 (Greenwald, 1975, 1987; Megdell, 1984); 第二類, 以幽默構成要素, 探討並分析既有諮商技術所隱含的幽默要素 (Farrelly & Lynch, 1987; - 2 -

7 Fay, 1976; Frankl, 1975), 如矛盾意向法 (Paradoxical approach) 的失諧機制, 以及使用幽默故事傳達諮商員意圖之隱喻技術 (Metaphor); 第三類, 探討將幽默要素融合在其它諮商技術, 以強化該諮商技術對當事人之衝擊效果 (Ellis, 1977, 1987; Roncoli, 1974; Schnarch, 1990), 如以幽默方式執行面質 / 挑戰 幽默語言 / 行為執行回應等, 或將幽默概念融入其它治療理論或系統之中 (Driscoll, 1984; Ellis, 1987; Madanes, 1984; Meichenbaum, 1992; Salameh, 1987); 第四類, 探討將諮商情境外之幽默題材介入諮商中的影響 (Olson, 1976; Richman, 1996; Rosenheim, 1974; Schnarch, 1990; Sluder, 1986) 如藉著卡通 寓言故事 笑話 俚語等傳達諮商師的意圖等 依前述幽默在諮商領域研究類型, 管秋雄 (1999,2002) 認為幽默諮商包括幾種不同的涵意 : 其一指 探討發生在諮商歷程之幽默事件 (Greenwald, 1975, 1987; Killinger, 1987; Salameh, 1983; Falk & Hill, 1992; Megdell, 1984), 通常以心理治療中的幽默 (Humor in therapy) 來稱呼 其二為 協助當事人, 使其能以幽默態度對待自己的生活 (Grotjahn, 1971; Salisbury, 1989); 此觀點係將培養當事人幽默感視為諮商目標, 如 :Salisbury (1989) 提到在治療過程中, 治療師可以根據當事人的人格與需求, 以協助當事人發現最適合當事人之幽默類型 其三乃 將幽默題材 要素介入諮商歷程, 藉以達成諮商目標的一種諮商方法 ; 此觀點係將幽默諮商視為達成諮商目標的技術, 即所謂 幽默技術, 如 : 管秋雄 (1999,2002) 將幽默技術界定為諮商師應用幽默題材 幽默要素, 或將幽默要素融入其它諮商技術, 有意圖的在諮商過程中予以操弄, 以促進諮商的進行 此外, 作者以為 幽默諮商 亦可指 以幽默概念為基礎發展而成的諮商或治療理論 如刺激療法 (Provocative Therapy)(Farrelly & Brandsma, 1974) 嚴峻考驗療法 (Ordeal Therapy)(Haley, 1984), 以及 O Connell (1987) 發展之自然興奮理論 (Natural High Theory) Farrelly 和 Brandsma (1974) 發展的刺激療法中, 諮商師藉著誇大 諷刺地描述當事人的觀念 情感 行為 關係和目標, 或藉著高估或低估的方式, 以測試當事人對現實的看法或對問題的觀感 ; 諮商師模仿當事人負面的情感 觀念 行為或聲調, 以創造幽默反應 ; 諮商師在以非語言方式表達對當事人的熱誠與關懷之下, 嘲弄 當事人的瘋狂觀念 自我防衛行為, 以及反制當事人過度自憐的行為, 甚至在適切時機下, 也會嘲笑自己的角色和職業尊嚴 ; 幽默 曲解 技術使用方面, 諮商師除了故意誤解當事人表達的訊息, 以刺激當事人澄清自己的想法 感受之外, 亦被使用來嘲笑當事人對諮商師傳統角色的期待, 以及提供空洞的解決辦法, 令尚未表明問題的當事人澄清自己的期待 諷刺 的使用亦有幾種不同型式, 如問答式反諷中, 諮商師在晤談過程假裝無知, 再以巧妙的問題揭露當事人無用的觀念 ; 隱喻式反諷則是諮商師借用話語的言外之意 ; 至於戲劇性反諷則是用來彰顯當事人預期的狀況和實際情況之間的不一致 Haley (1984) 發展的嚴峻考驗療法 (Ordeal Therapy), 則以幽默之矛盾概念為基礎, 發展而成之治療模式 該模式中, 諮商師針對當事人所處的自然環境創 - 3 -

8 造一項治療任務 / 考驗, 設計給當事人實際操作 此項任務必須能持續影響當事人, 直到正式治療結束 Haley 表示該項任務 / 考驗, 必須比當事人所面對的問題更令當事人嫌惡, 且須具有幾項特徵 : 明確界定的問題 矛盾的痛苦經驗 治療師即是痛苦經驗來源 包含兩個或更多的人在其間 就當事人而言, 當他 / 她企圖執行這項任務時, 他 ( 她 ) 會為該問題發展出解決方法, 此時問題的性質即改變成為非求助性質之工作 當事人為了避免治療師導向的痛苦經驗, 因此必須修正或改變自己, 以完成該任務 O Connell (1987) 則將幽默感視為是個人實現 (Actualization) 或個體化 (Individuation) 的目標, 以此創造心理治療理論, 名為自然興奮理論 (Natural High Theory) 或幽默的自我療法 (Humor Self-therapy) 或幽默的心理治療 (Humorous Psychotherapy), 企圖建構一個因應個人幽默態度發展的人格理論與治療理論 O Connell 指出具有幽默態度者是真我導向 (Self-oriented) 而非自我設限 (Ego constricted); 換言之, 這些幽默者了解真我尊重 (Self-esteem) 是一種內在發展的直覺歷程 至於個人幽默觀點的發展則需要有目的的歸屬感, 此種有目的的歸屬感即所謂的社會興趣 同時又指出幽默的核心態度, 除了真我尊重與社會興趣之外, 另一個更深層的要素為對矛盾的愛或對生命本身根本的迷思 (The love of the paradox, or the basic mystery of life itself) 於自然興奮療法中, 幽默目標乃在去除罪惡感所帶來自我挫敗, 這種罪惡感被認為是狹隘的自我認證 (Ego-identity) 的產物 由於幽默為當事人與治療者兩造之間共同原點, 其使用之根本, 在於它能提供個人自我認證方面之重新建構, 並可促使個人獲得成長 幽默的適應功能則是藉著對所呈現問題的重新架構, 以達成因應的目的 治療過程中諮商師藉著機智與幽默之簡易 濃縮 失諧 非預期等特徵, 並輔以視覺和口語方式, 帶領個人覺察並轉換新意義 參 諮商中幽默技術的使用形式 Driscoll (1987) 指出幽默技術使用形式有兩二 : 其一為自發性地發生在此時此地的動力中 由於此類幽默常是片斷的 奇妙的, 而且與當事人立即性關注焦點緊緊相聯, 因此很容易在晤談之後被遺忘 另一類指諮商師將發生在其它晤談或脈絡的幽默事件, 引用於類似情境的晤談中, 即所謂庫存式幽默 (Stock humor) 或標準式幽默 (Standard humor) Madanes (1987) 也指出治療師可以兩種方式使用幽默, 以改變個人或家庭劇的脈絡 一是藉著語言使用, 重新定義情境 ; 另一為藉著組織化的行動, 改變事件發生的歷程, 或變更互動的結果 事實上治療中的幽默可能以多重樣貌出現, 例如 : 俏皮話 奇聞軼事 寓言 故事 笑話 失諧 裝無辜 表現滑稽 趣聞 趣味對話 歌曲 可笑行為 誇張 愚蠢歌曲 藉著聲音變化扮演丑角或表現愉悅, 以及提供其它描繪態度與立場有關的彩色圖畫等 ( 張景然,1994;Driscoll, 1987; Gladding, 2005; Ness, 1989) 幽默也能和其它創造性藝術, 如戲劇 結構性活動 喜劇 卡通等結合呈現 如 - 4 -

9 晤談中角色扮演 交換說笑話 開放式語句 卡通拼圖 佈告牌等都是相當有效的幽默技術 (Sluder, 1986) 管秋雄(1999) 在一項實證性研究, 發現有三種幽默技術使用型式 : 諮商師以幽默口語介入諮商過程 ; 諮商師使用傳統諮商技術, 但該諮商技術本身屬於幽默技術 ; 諮商師將幽默結合在其它諮商技術中使用 由於幽默技術使用具有多種樣貌, 為了將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形式予以分類, 本文將諮商師技術使用的觀點, 將幽默使用形式分成三大類型 : 一 諮商師將諮商情境外的幽默題材介入諮商歷程 此類幽默使用類型又可將其分成兩種 : 一為諮商師藉著陳述幽默故事, 隱喻當事人所面臨的困境或表達對當事人的同理 ( 管秋雄,2002;Falk & Hill, 1992; Huber, 1978; Schnarch, 1990) 或協助當事人洞察 (O Connell,1987) 等 ; 二為諮商師將幽默題材做為介入諮商歷程之媒介, 以利諮商進行或達成諮商目標 如 O Brien Johnson 和 Miller (1978) 指出卡通是一種視覺型式幽默, 由於它的引導性 可用性 普遍性與方便應用性, 使得這種幽默藝術成為一項促進個人內省技術, 或可供選擇之處遇策略 O Brien 等人 (1978) 曾描述卡通完成技術之使用方式 此法, 由諮商師提供僅有圖畫但無文字說明的卡通給當事人感受, 並指導當事人給該卡通一個標題 他們認為這種由當事人賦予的訊息是相當個人化, 且可提供當事人思考一項直接證據 ; 同時也提供當事人指認自己面對問題情境的特徵, 又可鼓勵當事人對先前隱藏的需求或需要作反應 二 諮商師將幽默要素應用於諮商歷程 此類幽默使用形式亦可分成兩類 : 一為諮商師依當事人問題本質 互動品質 諮商情境等因素, 適切運用幽默要素, 以創造出幽默反應 如 Erickson (1982) 將當事人在治療期間表達的話語與想法, 藉著切斷 接合 聯結等方式, 重新編輯當事人經驗 知覺與行為的意義 (O Maine,1994), 或刺激療法中, 諮商師在諮商過程中運用嘲弄 誇張 諷刺 笑話 開玩笑 曲解 模仿等幽默方式, 瓦解當事人對現實的看法或對某個問題的觀感 (Farrelly & Brandsma, 1974) 其二乃諮商師在晤談過程中, 將幽默概念結合傳統的諮商技術, 以創造幽默事件 如 Ellis (1977) 在其所著之 Fun as Psychotherapy 一文中, 提到他曾以自己改編之幽默歌曲來處理挫折容忍力低的個案, 以及 O Connell (1975, 1987) 應用幽默劇協助當事人表達宣洩 覺察虛弱的自我設限 三 諮商師將個人真實特質自然展現在治療歷程 諮商師在與當事人晤談中, 展現個人的幽默感 O Maine (1994) 就指出 Erickson (1982) 本人很少論及治療中他是如何使用幽默, 對他而言幽默只是他的 - 5 -

10 一項自然技術 Olson (1996) 認為在治療中使用幽默, 最能捕捉到治療師將自我視為一種促進他人成長工具的真正本質 Greenson (1967) 與 Nelson (1968) 也指出最佳的治療師就是擁有良好的幽默感, 他能協助當事人忍受處理自我揭露時所伴隨之痛苦 Killinger (1987) 也認為只有在治療師與當事人立即性互動中, 由治療師自發性與創造性地去發展出幽默, 才能捕捉或析出其本質或意義 她認為諮商師在主動聆聽當事人的歷程中, 應企圖瞭解當事人正在想些甚麼, 以及當事人對他們自己說了些甚麼? 如此, 諮商師才能在重要的關鍵點, 藉著創造一種幽默的文字圖像, 以架構出當事人的動力本質, 並將焦點置於當事人問題的處遇方面 肆 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時機與效果 一 幽默技術使用時機 學者們強調幽默的意義, 顯現在其內容與脈絡中 (Aurora, 1990; Kuhlman, 1994; Pollio, 1995; Schnarch, 1990) 以幽默在治療情境中使用而論, 諮商師如何掌握適切時機將幽默引入諮商, 乃是成功使用幽默技術的必備條件 Driscoll (1987) 曾指出良好的幽默使用需要高度注意力 個人關聯, 以及對當事人目前關注主題的敏感性 根據學者們從不同角度與觀點, 論述幽默在諮商中的角色以及功能來看, 幽默技術在諮商中應用的最佳時機, 乃當諮商陷入 僵局 之時 如當事人表現沉默 抗拒 敵對 防衛 尋找藉口 抗拒改變, 或當事人陷入情緒死結 跳脫不出問題情境範疇, 以及當事人思考無法脫離其僵化的模式 ( 蕭文,2000) 管秋雄 (1999) 以實證方式探討諮商過程中諮商師意圖使用幽默技術的時機 研究發現三大類使用時機 : 第一為諮商師覺察到與當事人相關的現象, 如呈現預期的擔心 矛盾 不一致 迷惑 掙扎 困擾 陷入問題情境 愧疚 負面自我評價 不同評價標準 僵化或單向思考模式 偏差觀念 對情境覺察能力較弱 經驗覺察出現盲點 缺陷 感覺不自在 無力感 缺乏活力 多種的需求 背負過多的責任 超越應有的表現 揭露的內容有趣 誇張 嚴肅, 或者當事人以幽默的方式自我揭露 ; 第二為諮商師覺察到與自身相關事項的時機, 如自覺尷尬 與當事人具有類似的經驗 ; 第三為諮商師覺察到與諮商歷程有關現象, 如諮商進行不順暢 瓶頸 僵局 停滯等現象 提昇當事人參與諮商處遇之動機 事實上, 諮商歷程中存在著許多可以應用幽默技術的時機 只是這些時機的選擇, 將隨著諮商師個人使用幽默技術的類型 使用幽默的類別 諮商師意圖的不同而有差異 即便是在相同的時機下, 由於諮商師本身對幽默技術介入方式的偏好, 以及意圖的不同, 在幽默技術使用上, 也會有差異 此外諮商師在時機的選擇方面, 也深受諮商師對時機的覺察, 以及諮商師本身對幽默技術使用的能力的影響 ( 管秋雄,1999,2002) - 6 -

11 二 幽默技術使用之效果 影響幽默在諮商情境應用效果的因素不少, 如當事人對幽默之覺察 當事人對諮商師使用之幽默溝通解釋等 (Newton & Dowd, 1990) 故以幽默使用後的效果言, 文獻上並未呈現一致的見解 ( 管秋雄,1999,2002); 如 Kuhlman (1994) 指出幽默具有短期效果 : 降低緊張 愉快與任何有效幽默所造成之立即性的情緒反應, 以及長期效果 : 塑造 界定, 以及改變參與者之間的關係 Salameh (1983) 則認為在某一特定情境中幽默之處遇, 可以利用直線來加以描述其有效性, 此直線範圍從破壞性到相當地有效 Haig (1986) 與 Rosenheim (1974) 則將幽默處遇分成建設性效果與破壞性效果 他們指出在治療情境中幽默之建設性效果包括 : 治療同盟的形成 瓦解抗拒 情緒舒解 敵意的疏通 溝通的型式 中斷舊有的思考模式 ; 幽默之破壞性效果則包含 : 防衛性機轉, 以及反移情反應 諮商與心理治療領域, 以實證研究方式探討幽默與諮商效果的主題, 包括諮商過程中幽默出現頻率對諮商影響 (Kerrigan,1983; Pinegar,1984), 如 Pinegar (1984) 研究發現特定的自我探索層次, 具有較高頻率之幽默 ; 諮商師使用幽默技術影響當事人對諮商師評價 (Huber, 1978; Megdell, 1984), 如 Foster 和 Reid (1983) 研究發現當諮商師使用非促進式幽默, 對諮商師的受喜歡性 可親近性 創造正向關係能力的評價上, 低於促進式幽默與未使用幽默, 至於提供了解的能力向度並無差異, 且評量結果也未受性別因素之影響 ; 諮商師使用幽默技術對諮商效果的影響 (Salisbury, 1989), 如 Killinger (1987) 研究發現治療師使用幽默能促進當事人對正在探討的主題, 作更深層的自我探索, 且能促進當事人對治療師的正向態度 ; 幽默概念結合諮商處遇技術之治療效果 (Brown, 1980; Prerost, 1983; Rule, 1977; Sonntag, 1985), 如 Prerost (1983) 研究發現幽默想像情境技術, 對於協助人們面對生活改變的適應是一項有用的工具 國內學者劉淑娟 (2004a, 2004b) 亦曾與數位學者進行數個為期六週之幽默團體, 以及為期四小時之幽默工作坊, 發現幽默治療具有相當吸引力及需求性 此外, 團體成員認為藉著幽默團體可以令他們體認幽默精神 認識幽默內涵 增進對幽默感的學習興趣 伍 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原則 一 諮商情境中使用幽默技術之見解 治療性幽默是一項強而有力的工具, 它能促進情緒 認知 行為與生理的幸福感 ; 然而幽默就如同其它的治療處遇一般, 它並非是中性的, 它可能是建設性的, 也可能是破壞性 (Sultanoff, 1994) 就如 Schnarch (1990) 所言 幽默如同其它治療技術一般, 可能被使用與常被誤用 Shaughnessy 和 Wadsworth (1992) 指出在 1980 年代, 對幽默興趣與研究相當熱烈 當幽默廣泛地被接受應用於臨床上時, 文獻方面也反映出幾個較為普遍 - 7 -

12 的趨勢, 以彰顯這一方面的發展 其中之一, 即為有效的幽默使用技術與原則 為避免在諮商情境中發生幽默誤用或濫用情形, 學者們對於將幽默應用於諮商情境的看法, 各自提出不同的看法 (Kerrigan, 1983; Olson, 1996; Ventis, 1987) 陳金燕 (1994) 指出幾乎所有的研究者, 不論是否肯定幽默在諮商中的功效, 都指出避免誤用幽默的重要性 (Dimmer, Carroll, & Wyatt, 1990; Haig, 1986; Megdell, 1984; Mindess, 1996; Ness, 1989; Shaughness & Wadsworth, 1992) 在回顧相關文獻之後, 有關幽默在諮商情境中的應用, 有幾種不同的見解 ( 管秋雄,1999, 2002): 有條件使用幽默 (Farrelly & Brandsma, 1974; Goodman, 1983), 以及反對將幽默應用於諮商情境 (Kubie, 1971) Kubie 曾提出關於幽默可能在諮商情境中被誤用的警告 : 幽默可能被諮商員或當事人用來避開不愉快的感覺 (Uncomfortable feelings) 幽默可能被當事人使用作為抗拒接受問題的重要性 諷刺性幽默可能被諮商員用來掩飾他對當事人的敵意 幽默可能被諮商員用來展現他的風趣 機智, 以及過多的幽默可能使當事人懷疑他被重視的程度 二 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之原則與規範 針對諮商情境中須有條件使用幽默此一看法而言, 文獻上出現不少有關幽默技術使用的原則 規範或應注意事項之相關論述 (Cade, 1982; Haig, 1986; Salameh, 1987) 本文將有關治療情境中使用幽默之相關規範, 整理如下幾方面 : 其一, 諮商情境中使用幽默技術的前提 (Bennett, 1996; Driscoll, 1987; Greenwald, 1987; Salameh, 1983) Meichenbaum (1992) 即提到諮商師在探討當事人所呈現問題之幽默成份前, 必須先覺察到自己幽默方式, 並於應用任何幽默處遇之前, 諮商師要先自我監視可能產生反移情的歷程, 以及熟稔高層次諮商技術之使用 (O Maine, 1994) 其次, 幽默使用態度之規範 (Driscoll, 1987; Killinger, 1987), 如 Salameh (1987) 指出在諮商處遇中諮商師若欲使用幽默, 必須先確認自己站在甚麼位置下看待幽默 其三, 幽默使用能力之規範 (Salameh,1987),Madanes (1984) 指出諮商師使用幽默時, 必須思考如何利用多重隱喻溝通與表達不同層次的能力 其四, 幽默技術使用類型之原則 (Greenwald, 1987; Huber, 1978), Sultanoff (1994) 即曾指出為了防範幽默使用的負面效果, 對於專業助人者而言 學習如何區辨治療性幽默, 以及傷害性幽默是一件基本要求 他建議諮商師可針對三方面作檢視, 即幽默對象 (Target of humor) 幽默呈現背景條件 個人對幽默感受性 其五, 幽默技術使用意圖之規範 ( 管秋雄,1999,2002), 如 Driscoll (1987) 指出將幽默引入諮商過程裡, 諮商師應該覺察自己的目標 其六, 幽默技術使用時機之規範 (Driscoll, 1987) Greenwald (1987) 曾建議諮商師不應企圖對任何當事人使用幽默技術, 而是隨著不同當事人的腳步, 並知道在何時才可使用幽默 此外, 諮商師欲於諮商中應用幽默, 尚須考慮幽默的文化差異現象 由於幽默欣賞與表達是認知的, 也是文化的 ( 陳學志,2003), 藉著笑話亦可認識文化 - 8 -

13 之間的差異 ( 王慶中,2005) 如國內學者 Liao (2001) 曾由社會語言學觀點, 探討台灣人的幽默感 她提出社會性的 寓教於樂 理論, 解釋中國人或台灣人的語言幽默 研究發現台灣人及中國大陸的中國人而言, 幽默絕對是好的詞語, 因為它具有寓教於樂的功能 ; 對台灣人而言, 幽默 寓教於樂 會心微笑 三個語詞是密不可分 ; 台灣人喜歡百聽不厭的笑話 ; 台灣人不認為有幽默感的人需要開懷大笑或微笑, 主要因素乃多數人認為開懷大笑是不正常且令人不安 ; 台灣人不認為幽默及開玩笑是同義詞 ; 孩子很難和父親建立開玩笑或幽默關係, 員工和上司也很難建立此種關係 ; 對西洋人, 幽默可以包括 : 開玩笑 魔術 小丑 卡通 漫畫, 然而對台灣人而言, 這些名詞和幽默是平行的概念, 只是有些是高級, 有些是較不高級 幽默除了文化差異現象之外, 研究也發現不同性別對幽默的反應 理解 創造有異, 且對不同笑話內容的反應也不同 (Barreca, 1991; Lundell, 1993) 三 補救措施 幽默技術使用後, 當事人反應為何, 實非諮商師所能掌控 幽默處遇之所以無法引發幽默反應 ( 如 : 笑聲 ) 或預期結果, 可能有多種原因 如諮商師本人就是無趣的 當事人無法理解幽默 當事人誤解幽默 (Pollio, 1995) 為避免此類問題發生, 諮商師在面對幽默使用所引發的問題時, 該採取何種措施? 這是諮商師欲於諮商情境使用幽默技術, 必要學習課題 Killinger (1987) 主張在諮商前期, 諮商師針對當事人所處情境作簡短的幽默評論是不錯的方式 ; 此外, 她也提到 復原陳述 (Recovery statement) 的概念 她指出剛開始使用幽默技術的諮商師, 當冒著使用幽默技術可能帶來的風險時, 應該去熟悉復原陳述的技巧 藉著它以表達對當事人所表現的任何焦慮反應的敏感度, 以及澄清意圖 如此, 諮商師將可以修正因使用幽默所帶來的風險 復原陳述能令諮商師所使用的幽默變得更緩和, 況且這種舉動可能令當事人更積極的對待諮商師, 並能讓當事人感覺更自由地去探索他自己的問題 Salameh (1987) 則採諮商之前, 向當事人簡短說明諮商師可能在諮商歷程使用幽默技術 這兩種方式的使用, 皆需要諮商師的自發性, 以及在情感表達上可令當事人感覺溫暖 Pollio (1995) 則是透過幽默技術使用過後, 對當事人反應再評估, 以及補償的方式, 來補救因幽默所帶來的負面效果 Pollio 以為補償本身即為一種人性化的歷程 (Humanizing process), 因此它可以協助諮商師創造與當事人維持較長期的關係 實證研究則發現諮商師為了避免因幽默技術使用而傷害當事人, 尤其是當使用的幽默類型帶有攻擊性或諷刺性, 諮商師會採取一些嚐試性的試探 若使用幽默技術之後, 諮商師覺察到當事人無法承受時, 即進行補救性的措施 ( 管秋雄, 1999,2000) - 9 -

14 陸 結論 將幽默視為一項諮商技術, 並使用於諮商過程, 對於諮商的影響可能存在建設性與破壞性影響 由於幽默的使用具有風險性, 雖然它的功能多, 若使用過度則顯得太危險 在一項針對國內諮商心理師調查研究顯示支持諮商中使用幽默技術的態度居於中上程度, 且表示在諮商中曾使用幽默技術的頻率也居於中等 ( 劉薏君,2008) 國內能夠提供幽默諮商訓練之機構或專業人員並不多, 相對地接受此方面訓練之專業人員為數也不多 故前述接受調查之諮商心理師是否曾接受過幽默諮商相關訓練, 是否具備正確使用幽默的能力, 這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藉著既存文獻探討幽默諮商的涵意與諮商技術之使用, 結果顯示幽默諮商一詞有四種不同的涵意, 其中一類即指幽默技術 關於幽默技術使用類型, 依諮商師技術使用的觀點, 雖有三種不同型式, 但於諮商歷程中, 諮商師將以何種型式使用幽默技術, 取決於諮商師個人幽默風格或個人較擅長的幽默表達型式而定 以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時機而言, 視諮商師對時機的選擇而定 將隨著諮商師個人對時機的覺察 幽默技術使用能力 幽默技術使用類型 幽默類別, 以及諮商師意圖的影響 至於幽默技術的使用效果, 文獻上雖未呈現一致性的看法 然而從一些實證性的研究結果顯示, 諮商過程中使用幽默技術其效果並未亞於傳統的諮商技術 若從當事人的角度檢視幽默在諮商應用之效果, 除了當事人對諮商師使用幽默覺察, 以及當事人對諮商師使用幽默溝通解釋外, 當事人與諮商師在諮商歷程中雙方的關係脈絡, 也是影響幽默在諮商的有效性關鍵 此外, 諮商師是否遵循有關諮商情境使用幽默技術之相關原則與規範, 也是影響幽默在諮商有效性一項重要因素 依文獻探討結果發現在此方面重要的議題, 包括 : 使用前提 使用態度 使用能力 使用幽默類型原則 使用意圖 使用時機 幽默的文化與性別差異, 以及補救措施等 幽默技術使用的效果, 取決於它是否能適切地激發當事人採取行動之動力, 並增進治療處遇之衝擊效果 雖然多數研究者肯定幽默在諮商中的功效, 但由於幽默技術使用過後, 對當事人所造成的衝擊效果難以預測 諮商師為避免因幽默使用而帶來對諮商產生負面的影響效果, 最佳的使用方式乃在諮商情境中使用幽默技術之原則與規範之下使用 因此, 諮商師在諮商中若使用幽默技術時, 為保障當事人在諮商情境不受到傷害, 不得不謹慎考慮此一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王慶中 (2005) 幽默的研究問題 應用心理研究,26,57-71 張景然 (1994) 幽默在諮商中之應用 諮商與輔導,101,

15 陳金燕 (1994) 輕鬆的言行審慎的心: 談諮商情境中幽默感 測驗與輔導,125, 陳學志 (2003 年 03 月 ) 整合知 情 意 行的幽默創意訓練課程的發展 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辦 2003 創造力實踐歷程研討會, 台北 管秋雄 (1999) 諮商歷程中諮商員意圖使用幽默技術之實證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未出版, 彰化 管秋雄 (2002) 幽默諮商 台北: 心理 劉淑娟 (2004a) 幽默治療 台灣醫學,8, 劉淑娟 (2004b) 另類治療: 幽默治療在長期照護之運用 長期照護雜誌,8(2), 劉薏君 (2008) 諮商師幽默技術使用之關聯性研究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新竹 蕭文 (2000) 幽默與諮商 學生輔導,68,8-17 Aurora, S. (1990). Personality factors, creativity and regression-frustration as determinants of humor. Individu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65(1), Barreca, R. (1991). They used to call me snow white but I drifted: Women strategic use of humor.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Bennett, C. E. (1996). An investigation of clients perception of humor and its use in therap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xas Women s University, Denton, TX. Brown, P. E. (1980). Effectiveness of humorous confrontation in facilitating positive self-exploration by clients in an analogue study of therap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Kentucky. Lexington, KY. Cade, B. W. (1982). Humor and creativity.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4, Dimmer, S. A., Carro, J. L., & Wyatt, G. K. (1990). Uses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Psychological Report,66, Driscoll, R. (1984). Pragmatic Psychotherapy.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Driscoll, R. (1987). Humor in pragmatic psychotherapy.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Ellis, A. (1977). Fun as Psychotherapy. Rational Living,12 (1), 2-6. Ellis, A. (1987). The use of rational humorous songs in psychotherapy.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Erickson, M. H. (1982). Life reframing in hypnosis: The seminars, workshops, and lectures of Milton H. Erickson, Vol. II. North Stratford, NH: Irvington Publishers

16 Falk, D. R., & Hill, C. E. (1992). Counselor interventions preceding client laughter in brief therapy. Journal of Counseling in Psychology, 39(1), Farrelly, F., & Brandsma, J. (1974). Provocative therapy. Cupertina, CA: Meta Publications. Farrely, F., & Lynch, M. (1987). Humor in provocative therapy.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Fay, A. (1976). Clinical notes on paradoxical therapy.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3(2), Foster, J. A., & Reid, J. (1983). Humo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tudents assessments of the counselor. Canadian Counselor, 17(3), Frankl, V. E. (1975). Paradoxical intention and de-reflec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2(3), Franzini, L. R. (2001). Humor in therapy: The case for training therapist in its uses and risk.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28, Gladding, S. T. (2005). Counseling as an art: The creative arts in counseling (3 rd ed).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Goodman, J. (1983). How to get more smileage out of your life: Making sense of humor, then serving it. In P. E. McGhee & J. H. Goldstein (Eds.) Handbook of humor research: Vol. 2. Applied studied (pp. 1-23).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Greenson, R. (1967). Th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Greenward, H. (1975). Humor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7, Greenwald, H. (1987). The humor decision.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Grotjahn, M. (1971). Laughter in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rnatio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21, Haig, R. (1986). Therapeutic uses of humo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40, (4), Haley, J. (1984). Ordeal therapy.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Huber, C. H. (1978). Humor: A key to counseling the involuntary referral. School Counselor, 26(1), Kerrigan, J. F. (1983). The perceived effect of humor on six facilitative therapeutic condi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AZ. Killinger, B. (1987). Humor in psychotherapy: a shift to a new perspective.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17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Kubie, L. S. (1971). The destructive potential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27, Kuhlman, T. L. (1994).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N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 Liao, C. C. (2001). Taiwanese Perceptions of Humor-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Taipei: Crane. Lundell, T. (1993). An experiential exploration of why men and women laugh. Humor, 6(3), Madanes, C. (1984). Finding the humorous alternative. In C. Madanes (Ed). Behind the one-way mirror advances in the practice of strategic therapy, (pp ). San Francisco, CA: John Wiley & Sons. Madanes, C. (1987). Humor in strategic family therapy.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Megdell, J. I. (1984).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selor-initiated humor and client s self-perceived attraction in the counseling interview. Psychotherapy, 21(4), Meichenbaum, D. (1992, October). Advanc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workshop, and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author. Solutions Training Institute, The Seasons, Nashville, Brown County, Indiana. Mindess, H. (1996). The use and abuse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In A. J. Chapman, & H. C. Foot, (Eds). Humor and Laughter: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p ).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arboe, N. (1981). Why did the therapist cross the road? Voices, 16(4), Nelson, M. (1968). More than one way to skin a cat. In E. Hammer (Ed.), Use of interpretation in treatment: Technique and art (pp ).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 Ness, M. E. (1989). The use of humorous journal articles in counselor training.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29, Newton, G. R., & Dowd, E. T. (1990). Effect of client sense of humor and paradoxical interventions on test anxie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8, O Brien, C. R., & Johnson, J., & Miller, B. (1978). Cartoons in Counseling.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7, O Connell, W. E. (1975). Action therapy and Adlerian theory. Chicago, IL: Alfred Adler Institute of Chicago

18 O Connell, W. E. (1987). Natural high psychospirituality: stalking shadows with Childlike foolishness. Individual psychology, 43(4), O Maine, R. A. (1994). A training program to acquaint clinicians with the use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palding University, Louisville, KY. Olson, H. A. (1976). The use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Individual Psychologist, 13(1), Olson, L. K. (1996). Humor in therapy an analysis of its uses and its benefi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Alameda, CA. Pinegar, P. W. (1984).Client self-exploration and humor in psychotherap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Kent State University, Kent, OH. Pollio, D. E. (1995). Use of humor in crisis intervention. Families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uman Services, 76(6), Prerost, F. J. (1983). Promoting student adjustment to college: a counseling technique utilizing humor.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2(4), Richman, J. (1996). Jokes as a projective technique: the humor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50(3), Roncoli, M. (1974). Bantering: A therapeutic strategy with obsessional patients. Perspective in Psychiatric Care, 12, Rosenheim, E. (1974). Humor in psychotherapy: A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28, Rule, W. R. (1977). Increasing self-modeled humor. Rational Living, 12(1), 7-9. Salameh, W. A. (1983). Humor in psychotherapy: Past outlook,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frontiers. In P. E. McGhee & J. H. Goldstein (Eds.), Handbook of humor research: Vol.2. Applied studied, (pp ).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Salameh, W. A. (1987). Humor in integrative short-term psychotherapy (ISTP).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Salisbury, W. D. (1989). A study of humor in counseling among Adlerian therapies: A statistical research projec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on for Experiment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Washington, DC. Schnarch, D. M. (1990). Therapeutic uses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therapy, 1(1), Shaughnessy, M. F. & Wadsworth, T. M. (1992). Humor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A 20-year retrospective. Psychological Reports, 70, Sluder, A. W. (1986). Children and laughter: The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 s role.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21,

19 Sonntag, N. (1985). Cartooning as a counseling approach to a socially isolated child. The School Counselor, 32(4) Sultanoff, S. M. (1994). Choosing to be amusing: Assessing an individual's receptivity to therapeutic humor. Journal of Nursing Jocularity, 4(4), Sultanoff, S. M. (2007). Popular definitions of humor. Retrieved July 16, 2007, from Ventis, W. L. (1987). Humor and laughter in behavior therapy.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20 Humor Counseling: Content and Skills Chiu-Shyn Kua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organize and synthesis the content, techniques, application and effects of humor counseling skills, and its related principle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of humor counseling or humor therap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material for counselors who desire to use humor skills in their interview with clients. Results revealed four themes in humor counseling: exploring humorous incidences during counseling, helping clients face their lives with humor, applying humorous materials or elements to attain counseling goals, using the concept of humor to develop counseling or therapy theories. Humor techniques included introducing humorous materials into counseling sessions, applying humorous elements in counseling, using the counselor s humorous characteristics. The timing of application included when counselors became aware of particular phenomenon in clients, when counselors became aware of particular phenomenon in themselves, and when counselors became aware of particular phenomenon in the counseling process. In terms of effects, the result of literature review was inconsistent. Principles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humor techniques included premises, attitude, ability, categories, intent, timing, cultura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and compensation. It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hat counselors intending to use humor to motivate clients and facilitate treatment effect should carefully weigh its appropriateness and misuse. Keywords: humor counseling, humor skills in counseling, therapeutic humor Chiu-Shyn Kuan Chung-C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skuan@dragon.ccut.edu.tw)

21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2010 年,2 卷 1 期,17-29 頁 心理師在司法體系中的角色 陳慧女林明傑 * 摘要隨著心理師的立法, 心理師的專業地位具有法制的建置, 在相關法令中的角色也愈趨重要, 這也顯示心理師及其他助人專業與司法體系之間將有更多的互動 本文探討心理學與法律互動下的法律心理學概念, 闡述心理師與司法體系互動時所扮演的角色, 並以與司法體系合作過程中的鑑定人 / 專家證人 家事調解者 心理評估者 心理治療者等角色經驗加以說明, 最後提出對於心理師與司法體系合作的建議 關鍵字 : 心理師 司法體系 法律心理學 專家證人 陳慧女林明傑 * 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 (crmmcl@ccu.edu.tw)

22 壹 前言 近二十年來, 隨著社會的民主化, 以及對弱勢團體權益的關注, 許多法案在社會運動的倡導下逐一立法, 包括兒童福利法 ( 民國六十二年公布 民國九十三年廢止 ) 少年福利法( 民國七十八年, 民國九十三年廢止 )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的合併立法 ( 民國九十二年 )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民國八十六年公布 ) 家庭暴力防治法 ( 民國八十七年公布 ) 精神衛生法( 民國七十九年公布 ) 等法令內容均規範相關專業人員的角色與職責 同樣的, 隨著心理師法在民國九十年制定公布, 心理師的專業地位有了法制的建置, 在相關法令中的角色也愈趨重要, 這也顯示心理師及其他相關助人專業與司法體系之間將有更多的互動 因此, 本文探討心理學與法律互動下的法律心理學概念, 繼之闡述心理師與司法體系互動時所扮演的角色, 並以作者的實務經驗佐以說明, 最後提出對於心理師與司法體系合作的建議 貳 心理學與法律一 法律心理學 forensic 這個字是源自於拉丁文的 forensis( 譯為法律或法庭 ), 意指 公開討論的場所 (forum), 是指古羅馬的法庭, 在現代則是指應用科學的原則與實務於司法體系中 (American Psychology-Law Society, 2007) 法律心理學 (forensic psychology) 1 是指心理學與司法體系之間的接觸, 是將心理學的知識應用於了解犯罪與其他司法的議題, 亦即應用心理學的科學與專業來回應與法律及司法體系的相關議題 (Brigham, 1999) 法律心理學家通常是由律師或法院聘僱來協助以下的任務 : 兒童監護權的評估 父母之親職的適任評估 相關機構轉介以進行家庭治療等, 以及評估當事人在犯罪當時是否為心神喪失 評估當事人是否有作證能力 評估再犯的風險 ; 另外, 也對於在司法體系中的罪犯 假釋犯, 或是被法院指定來接受治療的當事人進行心理治療 (American Psychology-Law Society, 2007) 在心理學領域中, 有關法律心理學的研究內涵包括理論與應用等二個層面 理論方面的研究內容 :1. 生理心理學方面, 研究犯罪的遺傳因子與犯罪的後果影響 ;2. 發展心理學方面, 研究攻擊與偏差行為 ;3. 認知心理學方面, 研究目擊證人及兒童證人的作證能力 ;4. 社會心理學方面, 研究陪審團的運作及媒體相關報導的影響等 應用方面的研究 :1. 警政心理學方面, 研究警察的辦案過程與壓力情形 ;2. 調查心理學方面, 研究犯罪的區域描繪及犯罪者的心理描繪 ;3. 臨床心理學方面, 研究犯罪者的心理評估與犯罪行為的預測 ;4. 監獄心理學方面, 研究罪犯的處遇與假釋等 (Howitt, 2002) 關於法律心理學的研究內涵詳如圖 1 1 forensic psychology 或譯為 法庭心理學, 但筆者認為譯為 法律心理學 較能廣泛涵括與司法體系相關的概念, 也能包含法庭的概念

23 警政心理學警察壓力臨床心理學評估預測應用的 調查心理學心理描繪地理描繪監獄心理學處遇假釋 生理心理學犯罪的遺傳因子傷害造成的後果發展心理學攻擊行為偏差行為認知心理學目擊證人作證會談社會心理學陪審團傳播媒體的影響理論的 圖 1 法律心理學的主要內涵 註 :Forensic and criminal psychology (p. 9), by D. Howitt, 2002,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二 法律心理學的實務 法律心理學從心理學的不同取向, 如發展 社會 認知 臨床心理學的層面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中, 包括 : 研究 臨床實務 公共政策 教學 / 訓練 (American Psychology-Law Society, 2009) 根據美國專業心理學協會(American Boar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對於法律心理學的實務之界定 (American Board of Forensic Psychology, 2009), 包括 : 1. 關於犯罪與法律議題的心理評估與專家作證, 如 : 作證能力 刑事責任 死刑減刑 受虐婦女症候群 家庭暴力 藥物依賴 性異常等 2. 關於公民議題的作證與評估, 如 : 自我傷害 兒童監護權 就業歧視 心理障礙 瀆職等 3. 對於當事人在社區 職場 治療機構或矯治機構裡, 屬於高危險程度攻擊行為的評估 處遇與諮詢 4. 對於心理議題在司法過程中之影響的研究 作證與諮詢, 如 : 目擊證人作證 陪審員的選擇 兒童作證 被壓抑的記憶等 5. 對於涉及司法體系之當事人的特定處遇與服務 6. 提供立法委員有關心理學議題之公共政策議題的諮詢 7 提供執行法律 犯罪防治及矯治體系的諮詢與訓練

24 8. 提供心理健康體系與執業人員在司法議題方面的諮詢與訓練 9. 對於有關人群實踐 責信及安全等相關議題的分析 10. 對於有關遵照監控對心理健康或犯罪矯治機構之影響的利益訴訟之解決 11. 調解及衝突解決 12. 心理學與法律領域之政策與方案的推展 13. 對於研究所學生 心理系學生 精神科實習醫生 住院醫生 法律系學生的教育 訓練及督導 從上述所列舉之心理師在司法體系方面的任務, 依序可歸納為以下之角色 : 心理評估者 專家證人 心理治療者 諮詢者 研究分析者 調解商談者 倡導者 教育訓練者等, 可見法律心理學者在司法體系中扮演多種角色 本文就專家證人 家事調解者 心理評估者 心理治療者的角色做探討 參 心理師與司法體系互動中的角色 一 鑑定人 / 專家證人 ( 一 ) 對於鑑定人與專家證人的探討我國法律中並未有專家證人 (expert testimony) 名稱, 但是在民事訴訟法第二編第一章第三節設有 鑑定 專目, 刑事訴訟法第十二章第三節設有 鑑定及通譯 專節, 均有關於鑑定人之規定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 民國九十二年修訂 ) 即規定 : 鑑定人由審判長 受命法官或檢察官就下列之人選任一人或數人充之 : 一 就鑑定事項有特別知識經驗者 二 經政府機關委任有鑑定職務者 亦即鑑定人是本於其專門知識, 輔助法院判斷特定證據問題之專家, 而專家以其專門知識, 就待證事實所為的判斷, 需經過鑑定的法定程序, 才能成為法院裁判的基礎 ( 王梅英,2000) 至於專家要如何將專業意見呈現於法庭上呢?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一項規定 : 鑑定之經過及其結果, 應命鑑定人以言詞或書面報告 該條第三項 : 以書面報告者, 於必要時得使其以言詞說明 另外, 司法院於民國九十二年修訂的 專家諮詢要點 2 中, 亦對於專家參與審判有所規定 該要點第二點載明適用之案件性質 : 地方法院及少年法院於辦理醫療 營建工程 智慧財產及科技 環境保護及公害 證劵金融 海事 勞工 家事 性侵害 交通 少年刑事等第一審事件, 得經當事人合意或依職權, 行專家參與審判諮詢 因此, 家事事件 家庭暴力 性侵害案件 少年犯罪事件 醫療糾紛等, 均為與心理衛生專業有關之專家參與審判之案件 至於專家參與審判則依據該要點的第九點第一項規定 : 參與審判諮詢專家應本於良知及專業確信, 於審判提出專業意見供法院參考, 不參與事實認定及法律判斷 因此, 2 民國八十九年五月二日所公布之 專家參與審判諮詢試行要點, 於民國九十二年修訂為 專家諮詢要點

25 參與審判諮詢之專家較接近於鑑定人或鑑定證人, 在型態上, 類似審判程序中之法官顧問, 而實質上, 仍不改其為鑑定人之本質 ; 在相關案件之審判中, 其與法官之互動關係甚為重要, 而專家所為之專業意見, 除左右當事人間之同意與否, 亦會影響法官之判斷 ( 黃朝義,2000) 至於鑑定人與專家證人之間究係有何不同? 我國的法律是沿用歐陸法系, 採職權中心主義, 在民國九十二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中對於專家證人是採取 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 ; 而英美等國家的法律為英美法系, 採當事人進行主義 在英美法系國家中, 對於具專業性的爭議案件, 多會採用專家證人, 其專家證人可能是由檢辯雙方或法官所聘任 在我國之鑑定人則由法官委託專業機關或自行指聘, 以提供專業上的見解, 在刑事訴訟法第三百二十六條第一項即規定 : 鑑定人由受訴法院選任, 並定其人數 根據高鳳仙法官 (2002) 之見, 認為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及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鑑定及鑑定證人與國外之專家證人不盡相同, 但相當類似, 都是具備特別知識而到法庭提供意見, 並以該意見做為證據資料, 以協助法官或陪審團認定事實並做成裁判 我國法令雖未載明專家證人之名詞, 但實質上已採取相當於國外之專家證人之制度 因此, 高鳳仙法官認為我國之鑑定及鑑定證人制度即相當於國外之專家證人制度, 且我國之鑑定及鑑定證人制度在法律規範上並非不如國外之專家證人制度, 故無需再引進國外之專家證人制度, 惟需有好的配套措施方能有好的適用效果 最高法院於民國四十七年台上字第 1253 號之裁判要旨為 : 精神是否耗弱, 乃屬醫學上精神病科之專門學問, 非有專門精神病醫學研究之人予以診察鑑定, 不足以資斷定 此判例說明了應尊重鑑定人之專業, 即使鑑定內容有明顯瑕疵, 亦應尋求相同專業之其他鑑定人給予指正, 不應由法官依自己的見識來判斷精神鑑定之好壞及採用與否 但是, 最高法院在九十二年度第五次刑事庭會議決議卻修改上述之判例, 內容為 : 刑事訴訟法採職權調查主義, 鑑定報告只為形成法院心證之資料, 對於法院之審判力並無拘束, 故待證事項雖經鑑定, 法院仍應本於職權予以調查, 以期發現事實之真相, 不得僅以鑑定報告作為判決之唯一依據 若依九十二年最高法院之新決議, 將使法官得以自己之自由心證決定採用鑑定報告與否 此見解將使法官將自己對精神醫學及心理學之非專業見解融入其自由心證中, 而扮演起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而不自知, 此所產生之效應實在可怕 ( 葉建廷,2003) 這也是高鳳仙(2002) 所稱之鑑定人 / 專家證人制度需要有好的配套措施, 方能有好的適用效果之原因 ( 二 ) 專家證人的意義專家證人是具有專門的知識 技術 經驗 受過訓練或教育的人, 他們能向法官或陪審員解釋一些他們可能不了解的有關辯護的重要事項 (Stern, 1997) 在專業領域中的專家與在法庭中的專家是不同的, 在法庭中的專家並不是來代替法官或陪審團去審判案件, 而是以其專門的知識與經驗協助法官或陪審團了解犯罪

26 的內容 (Stern, 1997) 專家有可能是該領域之學有專精的學者 具豐富經驗的臨床工作者, 或者是該領域有相當經驗的人員 Stern (1997) 列出專家的可能資歷包括 : 所受的教育 學位論文 實習訓練 參加特定訓練 曾參加相關研討會 協 ( 學 ) 會會員 曾獲相關學術獎項 持有證照 從事相關研究 發表相關論文 出版相關書籍 擔任相關領域之諮詢顧問等 若以性侵害案件為例來說, 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在法庭上對兒童性侵害案件的作證, 主要是以其專業訓練與經驗提供有關兒童性侵害議題的內涵, 以及遭受性侵害的兒童所具有的一般特質之情形作證 (Mason, 1998) Mason (1991) 研究統計美國各州與聯邦法院自 1980 至 1990 年間的資料檔案, 探討有關上訴法院運用專業人員擔任專家證人的情形, 總計有 122 個案件, 其分析專家證人的定義 專家作證的本質 法官的判決 法官的心證等, 結果發現專家證人以臨床專業人員居多 ( 總計 160 人中, 專業人員佔 146 人, 其他人員佔 14 人 ) 居多, 其中社會工作師佔 34%, 臨床心理學家佔 31%, 諮商師或治療師佔 12%, 精神科醫師佔 8%, 醫師佔 8%, 其他人員佔 9%( 包括教授 警政調查人員 校長 ), 而專家證人的出庭案件以兒童作證佔最多, 其中有 87% 是與兒童會談 從這個資料可知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在性侵害案件中的專家作證佔有相當之重要性 而在台灣則多是因為被告之精神疾患問題或以心神喪失抗辯而由法官委託機關 ( 大多是精神醫療院所 ) 的方式, 委由任職於醫療院所或機關內之精神科專科醫師對當事人進行評估, 製作鑑定評估報告以為法官之參酌 惟我國在九十二年九月一日開始實施刑事訴訟法新制, 包括全面合議審判及交互詰問之當事人進行主義制度之後, 實需進一步了解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的專家證人角色情形 ( 三 ) 專家證人的角色與功能一般而言, 專家證人在法庭上扮演著教育者 解述者 說明者 倡導者的角色 (Horowitz, Willging & Bordens, 1998;Stern, 1997), 而一個有效能的專家證人也需是靈活 有見聞 細心 能清楚表達 有常識 有警覺性的 (Stern, 1997) 綜合而之, 不管是檢方或辯方所邀請來的專家證人, 最好能具有上述的角色與特質 Stern (1997) 也認為不管是採用 Fyre Test 3 Daubert Test 4, 或其他的標準, 3 4 佛瑞判例 - 美國 Frye v. United States, 佛瑞案是第一個決定科學證據之許容性應與其他證據不同的案例 該判例提出佛瑞測試 (Frye Test), 又被稱為 普遍接受 檢驗 (general acceptance test) 其包括二個原則:(1) 該專家必須被認定為具備與該案件所涉及相關的專業領域; (2) 該專家必須為同專業領域的其他專家所普遍接受者 (Maston, 1999), 據此建立專家意見作為證據的準則 道伯判例 - 美國 Daubert v. Merrell Dow Pharmaceuticals, Inc, 由於佛瑞準則所強調的 普遍接受 檢驗不適用於日新月異的專業技術發展, 因此, 在道柏判例之後, 美國最高法院於 1993 年 6 月以 聯邦證據法則 (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FRE) 取代佛瑞準則, 法院不再以該學科專家的一致性意見為依據 (Tomkins, 1995) 最高法院定訂出專家證據被考量的五項指導原則, 由各該法院決定其是否接受科學證據, 這五個原則為 :(1) 科學技術是能被測試檢驗的 ;(2) 該科學或技術曾為專業同儕所審查而發表或出版 ;(3) 其可信度有已知或潛在的誤差率 ;(4) 控制該項技術的操作方式有其現存的標準程序 ;(5) 在該科學社群中, 該技術有其被接受之程度

27 專家都必須要能展現其專業理論的可信度, 而所有類型的專家作證都需立基於科學或專業上的原則 美國在十九世紀之時,Francis L. Wellman 律師就曾表示在美國有 60% 的訴訟官司是得參考專家證人的證詞, 而唯有透過對於專家證人的交互詰問, 才能啟蒙陪審員 司法人員, 協助其對於這類證詞做出公正的評價 (Wellman, 1997/2001) 從這段話中, 可見專家證人在法庭上對於科學證據的呈現有其功能及重要性, 對於決定判決的法官 陪審員而言, 亦具有相當之影響作用 Stern (1997) 認為醫療或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在法庭上擔任專家證人通常有三個功能, 分別為 : 1. 背景證人 (background witness): 在提供與案件相關的基本科學原則與 ( 或 ) 現象之一般科學背景資訊, 專家並不需為該特定案件表達意見 例如 : 在兒童性侵害案件中, 對於兒童為何不敢揭露遭受侵害之事實, 專家可能是引用科學研究來描述兒童之所以遲遲不揭露的比例, 並運用臨床案例報告來說明兒童不敢揭露的原因 2. 個案證人 (case witness): 即回顧與該案件相關的資訊, 包括 : 臨床個案紀錄 警方之筆錄 證人之陳述 會談之錄影 證詞 其他既存的案件資料, 這些資料可充分提供專家去發展一個確實與合理的意見 個案證人除了提供一般的資訊之外, 也提供與該案件相關的直接意見 所以在性侵害案件中, 專家證人可評估上述資料之可信度, 發展其對兒童為何不揭露之原因的意見 3. 評估證人 (evaluating witness): 運用背景資訊之知識 回顧個案資料 對該案件當事人做獨立的評估 評估證人可就其專業知識與經驗, 以及評估結果發展其對案件之見解 因此, 在性侵害案件中, 專家可就背景資訊 既有的個案資料 專業上的評估等三方面來發展並提供其對兒童之所不敢揭露遭受侵害原因的意見 從以上三項功能來看, 可見專家證人有不同的目的, 要選擇哪一種功能, 若以英美法系國家而言, 應是由律師與專家在初期約定過程中協商好在法庭中要以何種角色為專家作證 其主要是根據律師的目標或意見 案件可使用之資料的本質 評估當事人之困難度等三個議題做考慮 而在我國司法或法務體系中, 心理師係在偵察 / 審理階段擔任專家證人角色 筆者曾經接受檢察官之委託, 針對某位自稱罹患高功能自閉症的成年性侵害犯進行心理評估, 提供專業上之見解, 以做為其起訴的參考證據 檢察官先提供該案之警方筆錄 證人陳述等相關之案件資料予筆者, 這些資料提供筆者就其性侵害的犯行 該犯行與高功能自閉症之關係 再犯率等進行評估, 據此發展出專業上的見解, 並提供書面評估資料給檢方, 筆者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專家角色是屬於個案證人的角色 後來因為該案法官 檢察官認為有進一步說明之必 該判例作出科學方法學的使用是否有效 研究是否可應用於審判上的議題 其他的研究是否支持該專家之研究的判斷 (Penrod, Fulero, & Cutler, 1995)

28 要, 因此邀請筆者出庭擔任鑑定證人 / 專家證人以陳述筆者對該案的專業見解, 在此過程中, 筆者所擔任的專家證人融合了背景證人 個案證人 評估證人等三種功能, 並先後以書面報告及出庭言詞說明之方式呈現筆者之專業見解 二 家事調解者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三條第一項第十款 : 下列事件, 除有第四百零六條第一項個款所定情形之一者外, 於起訴前, 應經法院調解 : 十 配偶 直系親屬 四親等內之旁系血親 三親等內之旁系姻親 家長或家屬相互間因財產權發生爭執者 同法第五百七十七條第一項 : 離婚之訴即夫妻同居之訴, 於起訴前, 應經法院調解 同法第五百八十七條 : 終止收養關係之訴, 於起訴前, 應經法院調解 上述規定離婚之訴 夫妻同居之訴 終止收養關係之訴及親屬間的財產糾紛等家事事件需先經調解程序 5 多數的家事法庭或法院均會聘請具有心理 社工 法律背景者擔任調解委員 因此, 心理師 社工師 律師等專業人員均有機會擔任調解者 調解 商談都是屬於替代性訟爭解決方式的一種, 可以減少法官審理的案件量, 增加辦案效率, 並減少訴訟成本 其程序機制具有以下特點 :1. 由當事人參與, 並有權決定其結果 ;2. 擔任仲裁或協商的第三人並無爭議裁決權, 但具有公正與獨立的義務 ;3. 程序的彈性與自由 ;4. 擔任仲裁或協商的第三人具有專業性 ; 5. 不以公開審理程序進行, 能保有當事人之隱私秘密 ( 藍瀛芳,2004) 筆者在法院擔任家事事件調解委員期間, 所處理之案件以夫妻訴請離婚及未成年子女監護權居多 離婚案件經常伴隨著子女的監護權歸屬 子女教育費及生活費 夫妻財產歸屬及贍養費等事務的調解 家事調解者 / 商談者的角色, 與心 6 理師的角色又有所不同, 在單次的短時間內需要完成調解任務 因此, 調解員在說明調解的結構與程序之後, 即需進入問題焦點, 針對雙方的調解項目 堅持點及爭執點做了解, 並就差異做溝通, 期待雙方能以孩子的最佳利益為主要考量, 各有退讓, 以達成雙贏的結果 當然, 雙方若是難以溝通, 各持己見, 調解不成的話, 最後仍是進入司法訴訟程序處理 三 心理評估者 遭受身心虐待 性侵害 家庭暴力之當事人, 經常會遭遇不易取得具體身 5 家事事件處理辦法 已於九十八年六月十九日廢止, 除了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外, 相關事件亦依據九十八年一月五日修訂之 家事非訟事件處理辦法 規定辦理 有關家事調解委員之遴選資格, 規定在地方法院辦理家事調解事件實施要點之要點七 6 筆者所擔任之家事法庭的調解時程安排為 : 在上午 (9:00-12:00) 或下午 (2:00-5:00) 的時段裡排二至三個案件, 每個案件約為 小時的時間, 若遇案件當事人未到或案件能在時間內調解完畢, 則 小時即能處理完畢, 但有些需要較多時間溝通調解的案件, 可能會進行 1.5 小時以上, 基本上會依案件的個別差異而調整時間 其他各地方法院的家事調解則因其個別的時間安排, 可能會有 1-2 小時的時間進行調解

29 心受傷的證據 甚至因為當事人受到的傷害使其身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 呈現創傷影像重現 逃避與創傷相關事宜 警醒度高等症狀, 這使得當事人難以承受檢警的多次訊問 逃避訊問, 或有前後說詞不一之情形 也因此, 以性侵害案件而言, 於民國九十四年修訂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即增加第十七條之規定 :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 其於檢察事務官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 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況, 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 得為證據 : 一 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 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絕陳述者 此條例給予檢察官 法官在呈現身心創傷證據方面有所依據 筆者曾經在處遇性侵害受害人的案件過程中, 因案件仍處於檢察官偵查的階段中, 檢察官需要當事人之身心症狀的評估資料, 以做為其偵訊及起訴的參考, 因此應檢察官之委託, 就遭受性侵害被害人之心理狀態提供臨床上的評估意見 而所提供的報告, 係筆者與當事人在治療過程中, 對於當事人的主觀陳述 治療者的客觀觀察 實施具信效度測驗之結果, 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的觀察所做成之整體評估 心理師所提供的心理評估報告資料純粹是提供專業的見解, 至於檢察官是否據以提出公訴的參考證據, 或法官是否據以做為審判之參考證據, 則有賴其對該案件所形成之心證而定 四 心理治療者 部分被告如家庭暴力加害人, 得在判決之前先行進入處遇階段, 俟處遇或治療成效以列入量刑與否之依據 依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十四條第十項第十款的規定, 法院於審理終結後, 認為相對人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 應聲請或核發保護令內容之一為 : 命相對人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另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十條規定 : 加害人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有關性侵害犯罪之強制處分的規定 : 犯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十七條 第二百二十八條 第二百二十九條 第二百三十條 第二百三十四條 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 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 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得令入相當處所, 施以強制治療 : 一 徒刑執行期滿前, 於接受輔導或治療後, 經鑑定 評估, 認有再犯之危險者 二 依其他法律規定, 於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後, 經鑑定 評估, 認有再犯之危險者 前項處分期間至其再犯危險顯著降低為止, 執行期間應每年鑑定 評估有無停止治療之必要 以及監獄行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二項 :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十七條 第二百二十八條 第二百二十九條 第二百三十條 第二百三十四條 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 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 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之受刑人, 其強制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辦法, 由法務部定之 及第三項 : 依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第一項接受強制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之受刑人, 應附具曾受治療

30 或輔導之紀錄及個案自我控制再犯預防成效評估報告, 如顯有再犯之虞, 不得報請假釋 大部分於判決確定後的矯治階段, 被告得於服刑期間或假釋後, 強制參加加害人處遇或治療計畫 實施加害人之處遇或治療計畫者多為心理衛生專業人員, 包括精神科醫師 心理師 社工師 心理師在處遇計畫中扮演心理治療的角色, 此專家治療角色在後現代司法或治療性司法的精神下備受重視 筆者在家暴犯 性侵害犯實施處遇治療的經驗中, 著重在治療對於其再犯的預防 除了施以團體或個別心理治療之外, 也需經常與法院 地檢署 監獄 社政 心理衛生等機關相互合作, 定期與司法體系聯繫討論治療情形 尤其對於不來或中斷治療者, 要共同想辦法強制其前來, 並透過社區監控模式持續追蹤治療情形及回歸社區生活情形 肆 結語 不管是在哪一個專業領域的助人者, 都是在協助當事人解決其困擾問題, 也都在透過不同的方式為當事人尋求公平正義, 只是其所處的位置與角色不同 法官 檢察官等法律背景者因其所擔任職務及所賦予的職責, 對於被告或原告之當事人, 多是採取法律所賦予其權威的態度面對當事人, 此與心理師對於當事人的同理 真誠態度, 建立同盟關係的做法完全不同 專業的訓練背景不同, 服務的取向有差異, 當然彼此之間的溝通難免會有所不順 因此, 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在與司法體系互動的過程中, 難免會面臨不同專業的用語 態度上的差異, 故專業彼此之間的尊重與溝通甚為重要 以做為專家證人來說, 在法庭上的教育者 解述者 說明者 倡導者的角色即是在為法官及案件與當事人之間做有效的溝通者, 讓法官 檢察官能夠對於需要專業見解以協助其了解的案件有更深入的理解, 以能做出勿枉勿縱的判決 在筆者與法官 檢察官的互動經驗中, 認為司法人員雖具有其法律上的權威地位, 但是做為與司法人員共同為當事人伸張公平正義的合作者而言, 心理師與司法體系互動的過程中, 可以充分發揮教育者 解述者 倡導者的角色, 讓司法人員能夠從心理學的觀點去理解當事人的身心困境, 進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目前多數心理師的執業場域包括 : 醫院 學校 社區 社會福利機構 矯治機構 或是自行開業等 這顯示心理師在實務工作中的角色也愈趨多元, 不再只是端坐在會談室中等待當事人前來求助的助人者, 而需具備積極的態度, 能主動與當事人聯繫, 甚至有時也需要外展至案家進行治療的工作者 執業場域的多元, 顯示心理師與其他專業有更多的互動機會, 專業彼此之間的跨領域團隊合作, 包括與社工師 精神科醫師 司法人員 學校教師等的互動, 均顯示心理師與其他專業之間的合作亦需秉持多元文化的觀點, 彼此尊重與合作, 共同為當事人的權益而努力 本文闡釋心理師於司法體系中的角色定位與功能, 所參酌之相關文獻資料仍屬有限, 主要依據筆者與司法體系互動之實務經驗撰寫而成, 尚缺乏在研究方法

31 可行性與信效度方面之檢驗 期待藉由本文的初探, 未來能有更多有關此議題之多元的研究實徵報告的發表, 以增進心理與司法兩個體系的互動了解, 增進專業成長, 更有助於對當事人的協助 參考文獻 王梅英 (2000) 專家在法庭上的角色: 鑑定或參審? 律師雜誌,253,29-37 高鳳仙 (2002) 論我國之鑑定及鑑定證人制度與美國之專家證人制度在性騷擾及家庭暴力事件之角色扮演 法令月刊,53(12),14-32 黃朝義 (2000) 相關刑案中專家參與審判諮詢之運作問題 律師雜誌,253, 葉建廷 (2003 年 10 月 ) 刑事訴訟法新制下之審判流程: 以鑑定人之交互詰問為中心 交互詰問制度對於精神醫學鑑定實務之影響研討會, 高雄 藍瀛芳 (2004 年 4 月 ) 替代性訟爭解決方法之介紹 家事商談研討會, 台北 American Board of Forensic Psychology (2009). Forensic psychology. Retrieved December 3, 2009, from American Psychology-Law Society (2007).Careers in psychology: Psychology and law. Retrieved January 6, 2007, from American Psychology-Law Society (2009). Careers in psychology and law: Overview of psychology and law. Retrieved June 25, 2009, from Brigham, J. C. (1999). What is forensic psychology, anyway? Law and Human Behavior, 23, Horowitz, I. A., Willging, T. E., & Bordens, K. S. (1998). The psychology of law: Integ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2 nd ed.). NY: Longman. Howitt, D. (2002). Forensic and criminal psychology.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Mason, M. A. (1991). A judicial dilemma: Expert witness testimony in child sex abuse ca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Law, 19, Mason, M. A. (1998). Expert testimony regar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 abused children: A controversy on both sides of the bench. In S. J. Ceci & H. Hembrooke (Eds.), Expert witness in child abuse cases (pp ).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atson, J. V. (1999). Effective Expert Witnessing (3 rd ed.). FL: CRC. Penrod, S. D., Fulero, S. M. & Cutler, B. L. (1995). Expert psychological testimony On eyewitness reliability before and after daubert: The state of the law and the science. Behavior Sciences and the Law, 13(2), Stern, P. (1997). Preparing and presenting expert testimony in child abuse litigation:

32 A Guide for expert witnesses and attorneys. CA: Sage Publications. Tomkins, A. (1995).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science evidence in the wake of daubert. Behavior Sciences and the Law, 13(3), Wellman, F. L. (2001). 交叉詢問的藝術 ( 周幸 陳意文譯 ) 台北: 商周 ( 原著出版於 1997 年 )

33 The Role of Psychologist in Legal System Hui-Nu Chen Min-Chieh Lin* Abstract Following the legislation of psychologists, their roles in the legal system became more important, thereby highlighting the increasing interaction between psychologists and other helping professions, and the law.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forensic psychology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sychology and law, the roles of psychologists in their interaction with members of the legal system such as expert witnesses, family mediators, assessors, and therapists. Suggestions for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sychologists and the legal system are made. Keywords: expert witness, forensic psychology, legal system, psychologist, Hui-Nu Chen Min-Chieh Lin* Chang Jung Christian University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34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2010 年,2 卷 1 期,30-43 頁 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兒童悲傷輔導團體療效因子之探討 趙彗攸 * 曾馨儀黃郁娟 摘要生離死別, 無疑是每個人生命中所難以承受之輕 ; 對於年少懵懂的兒童而言, 面對如此巨大的情感衝擊, 顯然更需要適當的管道以宣洩內心的種種不安 憤怒與難過等相互矛盾甚至衝突的情緒與想法 近年來, 表達性藝術治療透過媒材在悲傷輔導團體中運用的成效, 無論是在情緒宣洩 情感支持與復原力均已獲得肯定與證實 ; 那麼, 對於兒童悲傷輔導團體又能提供哪些具體的療效因子來協助孩子們面對悲傷呢? 本研究係文獻回顧, 收集 年間國內表達性藝術治療應用於兒童悲傷團體之相關實徵研究等資料, 筆者以 Yalom (1995/2001) 的團體心理治療理論進而歸納出表達性藝術治療之療效因子與其他療效因素, 並提出整理文獻後之發現與建議, 以其作為實務工作者參考 關鍵字 : 表達性藝術治療 兒童悲傷輔導團體 趙彗攸 * 曾馨儀黃郁娟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生 (tiwey.1002@yahoo.com)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生國立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35 壹 前言 死亡, 是人一生無法避免的終點, 卻也是許多人不願面對的課題 ; 甚至在生活中常成為禁忌的話題, 特別是過年時節, 與 死 相關的字詞常不被允許 兒童的死亡概念因年齡與認知發展逐漸建立, 生活經驗影響死亡概念的形成, 當孩童無法從成人身上得到相關的理解時, 或成人以不明確或童話的說法, 如睡覺 旅行 上天堂等來解釋親人的死亡時, 兒童容易因不解而產生對死亡的錯誤認知, 如因對死亡的恐懼而害怕睡覺 期盼死者歸來 對死亡有美化的好奇與期待 ( 陳淑霞,2003; 游麗蓉,2006) 人皆有親和動機, 希望與重要他人建立依附關係, 一旦關係消失, 很容易產生失落與悲傷情緒 特別是兒童階段, 尚與重要他人維持著緊密的連結, 重要他人的死亡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影響 ( 侯素棉,1994; 陳淑霞,2002; 彭寶旺,2002; 葉春杏,2004) 然而, 面對死亡事件, 成人常以保護或小孩子不懂的想法, 不與兒童談論相關的話題, 甚至以為不說就不會有影響 ( 李佩怡,1998) 再者, McGlauflin 於 1990 年指出, 兒童的反應方式受週遭成人的影響, 當成人對此避而不談時, 易造成兒童對悲傷反應有錯誤的認知, 將談論親人死亡視為禁忌, 而無法隨心表達情緒 ( 引自侯素棉,1994) 因此, 兒童在面對死亡事件時, 常將悲傷的情緒隱藏起來 避免提及去世的親人 在校園中, 儘管老師容易發現班上學生有喪親的情況, 卻常因為不知如何處理 擔心觸動學生強烈情緒 怕學生哭泣等考量, 無法適時表達關心之情, 更易造成兒童在面對死亡事件時因缺乏支持而產生孤單感受 ( 葉春杏,2004; 劉秀雄,2003) 國內外研究皆指出, 在壓抑本身悲傷情緒及缺乏外在情緒支持的情況下, 喪親兒童可能產生沮喪 憂鬱等情緒或行為表現上的問題, 對兒童的適應產生影響 ( 侯素棉,1994; 劉秀雄,2003; Kirwin & Hamrin, 2005; Mitchell et al., 2006) 游麗蓉 (2006) 指出, 兒童哀傷治療的重點在於對兒童情感反應及表達的支持 表達性藝術以非口語表達的方式, 讓兒童能在創作中投射 宣洩相關情緒, 允許兒童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悲傷 另一方面, 團體中成員皆有相關經驗, 較能引發成員表達相關經驗, 並從中獲得普同感與情緒的支持, 成員的示範也使得平常較壓抑的成員有機會表達內在的情緒 Graham 認為, 當兒童若能夠利用個人特質 家庭及社會支持 社交人際技巧等自身能力及資源以有效處理 度過困境, 具有較高復原力 ( 引自賴怡霖,2007) 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結合兒童自身能力及團體支持以幫助喪親兒童復原並有正面的成效 ( 彭寶旺,2002; 葉春杏,2004), 然而, 近十年國內使用表達性藝術治療於兒童悲傷輔導團體之相關實徵研究僅九篇 ( 張淑玲,2001; 陳志賢 連廷嘉 施家順,2008; 陳凱婷,2006; 陳凱婷 陳慶福,2008; 郭碧蘭,2003; 彭寶旺,2002; 曾瑞瑾,2009; 葉春杏,2004; 賴念華,2000) 因此, 本文擬對表達性藝術治療對兒童悲傷輔導團體之療效進行探討, 希望能對兒童相關輔導實務及學校輔導工作提供可行建議

36 貳 表達性藝術治療之應用 表達性藝術治療 (expressive art therapy) 通常又可稱為創造性治療 (creative therapy), 主要是以具備表達性的各式媒材為治療工具 根據 Corey (2009) 對於 表達性藝術治療 所下的定義: 表達性藝術治療 是一種人們可以透過語言與非語言的方式, 去探索個人的問題, 因此表達性藝術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的介入方式, 可使人釐清個人問題的面貌 ; 美國藝術治療協會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AATA, n.d.) 的最新定義也與 藝術治療 (Art therapy) 做了進一步的區分 因此, 表達性藝術治療 結合了心理治療與表現藝術, 可將人們潛藏的創造力再度激起, 用來幫助當事人將無法說出的衝突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 提供一種非語言的表達方式與溝通機會, 藉由一種 象徵性描述 (symbolic speech) 的方式, 可以減低當事人直接說出而造成的威脅感, 進而可以更加深入探索個人內在與外在的經驗 ( 劉慧屏,2007; 賴念華,2003,2009);Johnson (1998) 認為透過藝術作品做為中介, 可以將當事人的內在狀態予以外化或投射出來, 當事人可由此機會再度重新整合自我內在狀態 表達性藝術治療的種類有許多, 治療師透過像是遊戲 (play) 藝術(art) 沙盤工作 (sand tray work) 音樂(music) 舞蹈(dance) 繪本(picture books) 說故事 (storytelling) 雕刻(sculpting) 繪畫(drawing) 寫作(writing) 戲劇 (drama) 心理劇(psychodrama) 等方式, 可使人們的創造力及靈感再度復甦 ( 陳志賢 徐西森,2004; 陳志賢 連廷嘉 施家順,2008; 賴念華,2009; Corey,2009) 賴念華(2001) 認為人類與生俱有藝術創造的能力, 而藝術作品可以展現人類最原始的情感, 透過情緒的再經驗, 將有助於帶動認知與行為層次的改變 傳統的表達性藝術治療取向主要是以精神分析取向 (psychoanalytic) 為主, 其中受到 Jung 的理論影響很深, 陳志賢 (2003) 指出精神分析取向的藝術治療師認為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功能有以下兩項 : 一 自我癒合 : 創作本身就具有自我療癒的功能, 潛意識與內在情感透過 象徵 方式表達出來, 以達到自我內在的心靈統整 ; 二 對話效果 : 當事人在完成作品後與自己的作品進行對話, 當事人在陳述自己的感受和體驗的同時, 更可以直接面對自己的內在潛意識 賴念華 (1997) 的研究中發現, 以藝術媒材介入團體治療的特色有 : 類似遊戲的創作過程 象徵性 自我內在的表達 情緒宣洩 自我覺察 另一種瞭解自己的方式 作品意象的持久性 另一種與人溝通的工具 另外, 藝術媒材介入心理治療的有利之處在於透過不同媒材, 當事人可以有新的方式探索自我內在並可產生不同的體驗, 在選擇不同的藝術媒材表達自我內在情感時, 透過一些技法與運用媒材, 可以使情感與意念達到統合, 同時作品提供一個實質性的存在, 能夠使個人在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時, 不受時間影響而產生記憶扭曲的情況 ( 陳學添,2001) 由此觀之, 透過一些藝術媒材的表達, 可以將個人內在的問題具象化, 而作品的完成有助於統合個人內在的情感與想法

37 近年來, 兒童諮商輔導領域的實務工作者發現 表達性藝術治療 非常適用於兒童身上, 可以激發兒童的潛意識或意識, 也可藉此收集兒童的資料, 另外亦可做為發洩情緒與揭露兒童的欲求之用 ( 郭修廷,2003) 因此, 表達性藝術治療 運用在兒童身上的適切性, 受到越來越多實務工作者的重視, 並且運用在眾多有關兒童的諮商輔導中, 尤其是以藝術媒材來進行兒童的團體諮商將是重要的趨勢 ( 陳志賢 徐西森,2004) 參 兒童悲傷輔導之目的 吳秀碧 (2000) 整理兒童悲傷輔導團體的諮商形式, 主要可區分為教育性 ( 以輔導兒童面對失落與哀傷的能力為主 ) 與治療性 ( 以不同失落經驗的需求而策劃的團體, 又可分為危機介入 支持性團體與事後預防性團體 ) 兩種 簡而言之, 悲傷輔導係指以兒童為對象的定期聚會, 並藉由團體領導者的協助, 討論彼此的感受, 以適應重要他人已經不存在的世界 ( 饒夢霞 陳志豪,2000) 悲傷輔導的主要目的並非著重於減輕個人的傷痛, 而是在過程中賦能, 使個人能夠去面對分離的事實和完形與死者間的未竟事宜, 並向逝者告別, 這些特定目標與協助兒童順利完成悲傷的歷程相符合, 主要有四點原則 : 一 增加失落的現實感 ; 二 協助兒童處理已表達或潛在的情感 ; 三 協助兒童克服失落後再適應過程中的障礙 ; 四 鼓勵兒童以健康的方式向逝者告別, 並坦然的重新將情感投注在新的關係裡 ( 吳秀碧,2001;Webb, 2002; Worden, 1991, 1995/2004) Rando (1984) 整合悲傷歷程之探討, 將正常的悲傷歷程分成三階段, 分別為逃避 ( 如, 震驚 否認等 ) 對抗( 恐懼 憤怒 罪惡感等 ) 與重新建立 ( 恢復對周遭人事物興趣 ) 兒童在面對親人死亡的悲傷過程中, 可能歷經身體 情緒 認知及行為上的反應 (Goldman, 2004; Emswiler & Emswiler, 2000) 然而, 礙於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有限, 所以多半以非口語的方式傳達悲傷, 例如 : 生病 拒食 摔東西 情緒退縮或變得過於好動等 (McEntire, 2003) 此外, 兒童的死亡概念與成人不盡相同, 並隨其認知的發展而有所改變 ( 陳凱婷 陳慶福,2008) 但多數人很難體會哀傷的程度並不依年齡而有所不同, 僅是在表達悲傷的過程, 孩童及青少年表達悲傷的方式不同於成人, 故先要瞭解他們的內心悲傷, 才能給予適當的協助 吳秀碧提出兒童悲傷不易獲得協助主要原因有五 : 一 成人對於兒童哀傷缺乏瞭解, 否認其悲傷的事實 ; 二 成人自身陷於哀傷而自顧不暇, 忽略兒童也有悲傷需要 ; 三 成人基於保護與避諱而不向兒童談論哀傷 ; 四 求助資源有所限制 ; 五 兒童淪為成人哀傷情緒的出口 ( 引自劉麗惠,2007) 國外學者 Wolfelt (1992) 在多年從事兒童悲傷心理研究的經驗中亦發現, 一般人看待兒童悲傷的心理有下列幾點常見的錯誤觀念 : 悲傷與哀悼是相同的經驗 兒童的悲傷與哀悼很快就會過去 嬰兒和學步的幼兒太小, 所以他們不會悲傷 兒童不會受到周圍成人的悲傷影響與兒童不要參加喪禮比較好 綜觀以上的種種因素, 兒童的悲傷輔導相形之下顯得更加重要, 而在眾多兒

38 童表達哀傷的方法與形式之中, 運用藝術治療作為媒介的輔導方式之療效即是本研究所關切的重點 肆 表達性藝術治療提供兒童悲傷輔導團體之療效因子 表達性藝術治療為兒童悲傷輔導的媒介之一, 陳志賢 (2003) 指出, 兒童使用言語表達內心感受的能力較差, 且常較無意願敘說心中的想法, 透過創作, 兒童可以利用作品與自我內在對話, 投射出心中的想法 情緒與需求 透過分享作品的過程, 可以相互了解與學習, 卸除兒童的防衛意識, 打破不擅言詞的障礙 ( 陳志賢 徐西森,2004) 此外, 透過團體, 兒童能嘗試新行為 ( 陳志賢等,2008) Liebmann 亦提出, 利用團體進行輔導具有以下的優點 : 一 團體被視為一個小型社會, 因此可以產生社會學習 二 有相同困擾者可以相互支持 三 可由其他成員的回饋中學習 四 在團體中可以模仿適切的行為 五 在團體催化的過程中, 可以發展潛力 ( 引自陳志賢 徐西森,2004) 綜合以上所述, 表達性藝術治療能有助於兒童悲傷輔導團體之進行 筆者根據 Yalom (1995/2001) 提出之療效因子進行文獻整理歸納, 發現表達性藝術治療提供兒童悲傷輔導團體的療效因子如下 : 一 灌輸希望 李佩怡 (1998) 指出, 運用表達性藝術治療方法可以幫助兒童重新畫出新的生命, 經由團體領導者的催化下, 兒童完成作品後開始對作品重新詮釋, 並重新賦予新的意義, 同時學習到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新方法來抒發自己的情緒 Mitchell 等人 (2007) 認為, 儘管兒童因為喪親而失去一些東西, 透過創作與討論, 可以發現自己仍擁有的部分 發現還有愛他與支持他的人 另外, 在團體的運作之下, 成員們分享自己的經驗能夠增進團體間成員彼此的友誼, 成員間相互支持 再者, 透過團體成員相互激盪, 呈現出一種多元觀, 藉由聽到很多不同的意見以擴展自己的視野, 故成員將學到從多元角度來看待 悲傷 這件事 另一方面, 團體領導者亦會協助團體成員討論對於未來的想法與期望, 使成員們能夠有力量可以繼續走下去 ( 王萬清,1999; 陳志賢等,2008; 陳淑雯,2003; 陳凱婷,2006; 曾瑞瑾,2009; 賴念華,2000;Chilcote, 2007) 二 普同感 由於成人常壓抑難過的情緒, 以至於使兒童認為只有自己擁有這種難過的心情, 因此很多處於悲傷階段的兒童常會認為自己是孤獨一人 在團體中, 對於成員的獨特感不予以肯定是一種很有用的紓解方式, 透過團體中相同性質成員的相互分享, 兒童將會知道自己並不是特別的, 其他同年齡的人也會有跟自己一樣的

39 情緒 因此, 透過團體中成員彼此經驗的分享與討論, 將可以發現其他人也跟自己有相類似的經驗, 因而減低自己憂慮不安的心情, 並因此大感放鬆 ( 陳凱婷, 2006; 陳凱婷 陳慶福,2008; 彭寶旺,2002; 曾瑞瑾,2009; 賴念華,2000; Berns, 2004; Chilcote, 2007; Griffith, 2003; Mitchell et al., 2007; Webb, 2003) 三 傳達資訊 Mitchell 等人 (2007) 指出, 透過團體過程成員間作品的分享及討論, 可使成員了解其他不同因應悲傷的經驗與方式, 發現自己擁有哪些僵固的不適應行為, 從中學習到其他因應的方式以應用在自己身上 另外, 由於兒童對於死亡的概念並不是非常清楚, 團體領導者在成員討論的過程中將會引導成員解除自己內心對於死亡的疑惑, 並針對死亡此種抽象的概念提供相關的訊息, 而在喪禮與宗教的儀式上, 釐清成員對習俗的困惑及迷思 ( 陳凱婷,2006; 彭寶旺,2002; 游麗蓉,2006; 簡秀雯,2008;Berns, 2004; Griffith, 2003; Mitchell et al., 2006; Register & Hilliard, 2008; Webb, 2003) 四 行為模仿 在團體中, 行為模仿是一個很普遍的狀況, 成員經常會模仿團體領導者及其他成員的行為 彭寶旺 (2002) 指出, 其他成員對於創作的投入, 易觸動較害羞或拘謹的兒童對於活動的參與, 而有助於情緒的表達與宣洩 另一方面, 由於兒童對於自己的悲傷情緒常處於不知如何抒發的狀態, 在團體活動中, 領導者藉由示範使用媒材形塑作品的過程, 可以使成員模仿其行為來達到內在心理狀態的投射並可宣洩自己的情緒 劉秀雄 (2003) 指出, 其他成員對於個人經驗勇於表達的態度, 可以鼓勵原先較壓抑或逃避而沉默不語的成員以較認真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經驗與情緒, 並加入團體的討論 由於團體被視為一個小型社會, 許多有相同經驗的成員將會在團體中嘗試一些新行為, 其他成員藉由觀看的方式達到一種替代性治療, 可從適應功能良好者身上進一步得到楷模學習的效果 ( 陳凱婷 陳慶福,2008; 曾瑞瑾,2009;Chilcote, 2007; Kirwin & Hamrin, 2005; Register & Hilliard, 2008) 五 人際學習 在人類的社會中, 人際關係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並且也是我們很重要且可加以利用的資源之一 在團體中可提供一種人際相處的練習機會, 成員在人際中得到獲取也學習如何付出, 並透過與團體成員的合作中得到滿足, 因而學習如何與人分工合作 成員間彼此支持與相互學習的情況, 將可類化到日常的生活情境 另外, 團體在互動的過程中將會產生一種新的認知行為態度, 由此可以降低

40 悲傷反應程度與促進生活的適應, 對於新的行為也較有勇氣去加以嘗試 另一方面, 兒童在藝術治療團體中被鼓勵與故事主角相互比較, 可以協助兒童更加勇於面對實際日常生活中的難題 在團體中有較多自我表達的機會, 鼓勵想法的表達而不會被他人拒絕, 對於兒童來說亦是一種很棒的成長經驗 ( 王萬清,1999; 陳志賢等,2008; 陳淑雯,2003; 曾瑞瑾,2009; 彭寶旺,2002; 葉春杏,2004; 簡秀雯,2008; Griffith, 2003; Kirwin & Hamrin, 2005; Mitchell et al., 2007) 六 發展社交技巧 團體的運作必須透過成員不斷分享才能持續下去, 因此, 在團體中, 兒童必須學習與團體內的其他人和平相處並練習尊重發言的人 同時, 兒童也必須練習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討論的過程中, 成員將學會如何幫助他人, 也學習如何跟他人相處, 故團體被視為是一個很好的社交技巧練習場所, 在團體中學到的技巧將可以類化到日常生活情境, 大大提升兒童的人際相處能力 ( 陳凱婷,2006; 曾瑞瑾,2009; 彭寶旺,2002; 葉春杏,2004;Mitchell et al., 2007; Register & Hilliard, 2008) 七 團體凝聚力 團體提供一個安全 溫暖 接納 傾聽的支持環境, 允許並鼓勵成員表達情緒與經驗 團體中重視成員的個別差異, 能依成員當時的狀況與需求調整分享的步調 (Mitchell et al., 2007), 使兒童能在安全尊重的氣氛下進行分享, 不需擔心因意見不同而被拒絕 藉由成員間的互動回饋與接納, 兒童能產生自我接納, 並對彼此產生歸屬感 ( 陳凱婷,2006; 陳凱婷 陳慶福,2008; 曾瑞瑾,2009; 彭寶旺,2002; Berns, 2004; Mitchell et al., 2007) 八 宣洩 / 淨化情緒 Mitchell 等人 (2007) 認為, 創作過程允許兒童有時間及心理準備之下覺察自己的經驗, 透過素材, 兒童能以不具傷害 威脅性與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式, 自在的表達內在經驗, 將原先壓抑的悲傷失落之感覺 情緒 想法投射與抒發在作品中 透過水彩 廣告顏料等媒材 畫筆大面積的揮灑 創作過程中的撕貼剪裁 雕塑作品時的捶打揉捏 對故事繪本主角經驗的認同與投射等, 皆有助於兒童進行情緒的宣洩 緩和與轉換, 再進一步透過團體成員的分享與傾聽, 有助於情緒的抒發 了解與接納, 並減輕內心的難過與孤獨感受 ( 王萬清,1999; 陳志賢等, 2008; 陳淑雯,2003; 陳凱婷,2006; 陳凱婷 陳慶福,2008; 曾瑞瑾,2009; 彭寶旺,2002; 葉春杏,2004; 劉秀雄,2003; 賴念華,2000;Berns, 2004; Chilcote, 2007; Fiorini & Mullen, 2006; Griffith, 2003; Mitchell et al., 2006; Register &

41 Hilliard, 2008; Sholt & Gavron, 2006; Webb, 2003) 當兒童能以自己的方式向他人敘說經驗 宣洩情緒後, 悲傷情緒逐減減弱, 並能逐漸將負面情緒調整轉化為正面的情緒, 接受失落的事實, 並能以正面的態度詮釋事件與逝者, 達到淨化情緒的作用 ( 林道修,2005;Mitchell et al., 2007) 九 存在性因子 透過團體成員的分享與討論, 兒童對死亡相關概念有正確的認知, 能了解死亡的現實性及永久性 此外, 兒童面對死亡的態度亦有所轉變, 不再僅是對死亡產生恐懼及壓抑等負面的情緒, 能對生命產生新的認識, 從而珍惜生命及與親人朋友相處的時光, 對自己的生命亦有較正面的期許與責任感 ( 李佩怡,1998; 曾瑞瑾,2009; 彭寶旺,2002; 賴念華,2000;Webb, 2003) 十 其他療效因素 筆者在文獻整理過程中, 亦發現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兒童悲傷輔導團體中的其他重要的療效因素, 歸納如下 : ( 一 ) 促進自我了解與自我覺察在創作過程裡兒童能從中獲得豐富的感官體驗, 藉由不同的藝術媒材抒發與表達情緒, 例如透過圖畫的創作, 兒童將進而覺察自己內在的各種情緒, 因為創造的歷程亦是情緒醞釀的過程, 繪畫的方式能讓兒童有機會將自身的感受呈現並相互連結與對照 ; 在繪本治療的方式中, 兒童則能夠對繪本之角色或故事內容中投射出自身的經驗, 藉由對故事裡人物的心情和想法來表達出自身隱藏的情緒與情感, 因而更加理解自己的經驗與感受, 提升自我的覺察與自我了解, 促進自我接納 藉由團體中與他人討論的過程, 協助兒童更加理解自己的價值信念, 進而發展適當的認知與行為 這樣的體悟, 幫助兒童對於自我和外在世界的整合, 有助於進一步的生活適應 ( 王萬清,1999; 陳志賢等,2008; 陳淑雯,2003; 曾瑞瑾,2009;Berns, 2004; Mitchell et al., 2007; Webb, 2003) ( 二 ) 具體化抽象的概念與感覺由認知發展階段的觀點可以得知, 兒童尚不能夠完全理解抽象的概念 透過作品, 兒童得以具體化自己的內在經驗 顯示悲傷意象 自己對於死亡概念的了解程度及想像, 皆有助於兒童經驗與情緒的口語表達, 再經由團體的分享與討論, 可澄清兒童原先抽象模糊的概念想法, 降低兒童因不理解而產生的恐懼 ( 李佩怡,1998; 彭寶旺,2002; 劉秀雄,2003;Chilcote, 2007; Mitchell et al., 2007; Webb, 2003) 另一方面,Sholt 和 Gavron (2006) 表示, 當兒童的口語表達受限於字彙時, 透過作品細節的展現, 能呈現其豐富且深層的內在經驗 因此, 成人

42 能藉此了解兒童的想法 情緒及死亡事件對兒童的影響, 進而能適時予以關心 澄清及支持, 有利於兒童與成人的溝通 ( 陳淑霞,2003; 陳凱婷 陳慶福,2008; 賴念華,2000) ( 三 ) 投入創作與緩和情緒由於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形式具備了親近性的特點, 故兒童於創作或體驗的過程中, 能專注於作品之中, 因而能夠降低兒童的防衛心理, 使其能夠安心的抒發並緩和情緒 此外, 賴念華 (2000) 認為 透過藝術的象徵性的預演過程, 增進了兒童對悲傷反應的能力與行為 (p.54); 因為創作過程中本身就能達到撫慰情緒的療效, 給予兒童混亂之中支持和安撫作用, 使其對於未來的生活又更充足的心理準備 ( 李佩怡,1998; 陳凱婷 陳慶福,2008; 曾瑞瑾,2009;Kirwin & Hamrin, 2005) ( 四 ) 完成未竟事務與新生的力量 : 兒童透過回憶盒 紀念冊 繪畫與寫信 等各種媒材, 來傳達對於逝者的感受 重新建立連結, 也同樣在過程中感受到重要他人對自己的影響, 這種追憶與創造共同回憶的方式, 協助兒童發現自己和逝者關係意義的定位, 在賦予新的意義之中找到新生的力量, 並能在往後的生活中找到重新投注與建立關係的可能 ( 曾瑞瑾,2009; 葉春杏,2004; 劉秀雄,2003; 賴念華,2000; 簡秀雯,2008; Kirwin & Hamrin, 2005; Mitchell et al, 2007) ( 五 ) 賦能, 並獲得自我掌控感親人的逝世常改變原來的依附關係, 與存在親人的互動亦會有所調整, 兒童常需要重新調整原有的互動模式, 重新建立失落的連結關係 此外, 親人逝世後生活方式的改變 生存親人角色的調整亦會造成兒童被動調整生活方式, 若親人突然間死亡, 更易使兒童對生活產生過份擔憂及不安全的失控感受 ( 侯素棉, 1994; 彭寶旺,2002) 透過作品的創作過程中, 兒童能依照自己的意思決定創作的方式 決定要表達多少情緒, 兒童得以取回自主權, 以及對事物的掌控 實現與擁有 ( 曾瑞瑾,2009; 葉春杏,2004) 李佩怡(1998) 認為, 將情緒投射於作品, 能使兒童嘗試將情緒與自己分離, 決定悲傷情緒的表現方式而產生對悲傷情緒的控制感, 進而減少悲傷情緒的影響 透過對團體成員的分享, 亦能理解 學習不同成員對悲傷情緒的掌控, 增強自己的正向感受 ( 葉春杏,2004;Chilcote, 2007; Mitchell et al., 2007) 伍 結論與發現 在兒童階段遭遇重要他人的過世, 成人常以保護兒童的名義拒絕與兒童正視 死亡 這件事, 導致兒童對於悲傷情緒的處理經常是採用壓抑的方式, 兒童的

43 行為卻再再透露出他對於親人過世的悲傷處理反應, 此種負向表達悲傷的行為模式顯示出兒童的悲傷情緒需要被處理與正式討論 經由上述文獻探討中發現, 將表達性藝術治療運用在兒童悲傷團體輔導上確實有助於兒童去處理自己的悲傷情緒, 使情緒有不同於傳統的抒發管道, 並且藉由團體討論的方式, 兒童心中的疑惑將會被徹底澄清 以 Yalom (1995/2001) 所提出的十一個療效因子來看, 文獻中出現的療效因子有灌輸希望 普同感 傳達資訊 行為模仿 人際學習 發展社交技巧 團體凝聚力 宣洩 存在因子, 由此發現, 團體本身對於兒童悲傷情緒的緩解是有助益的, 透過團體中不斷地討論與澄清, 兒童將感受到自己所擁有的情緒並非個人性 ; 團體猶如微型的社會, 兒童在團體中能學到許多人際方面的技巧, 都將有助於兒童進一步發展正向的人際關係 此外, 在情緒宣洩的因子上, 國內外的文獻中都特別強調此療效因子對於喪親兒童的重要性, 藉由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方式, 可以使不擅言詞的兒童以其他不同的方式再次去體驗悲傷情緒並且加以宣洩, 進而達到淨化情緒的作用 ; 因為使用藝術媒材創作的過程, 亦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方式 再者, 文獻中除了呈現出 Yalom 所提出的療效因子外, 尚發現其他療效因子, 像是 : 促進自我了解與自我覺察 具體化抽象的概念與感覺 投入創作與緩和情緒 完成未竟事務與新生的力量 賦能並獲得自我掌控感 這些另外發現的療效因子正是表達性藝術治療所發揮的功效, 尤其是在 具體化抽象概念與感覺 方面, 可以使兒童將抽象的感覺與想像以具體化呈現出來, 藉由實物上的呈現與討論, 將可使兒童不再陷於無法用言詞說清自己情緒的難題中 由於表達性藝術治療運用在兒童悲傷團體中的文獻尚不廣泛, 藉由文獻討論的方式, 可使實務工作者對於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兒童悲傷團體的療效有更清楚的瞭解 最後, 希望透過對實務工作者的建議, 可使表達性藝術治療更廣泛運用於兒童悲傷輔導團體 :1. 有些兒童很在意自己作品的美醜, 實務工作者可針對作品呈現的方式來進行討論, 並且不帶美醜的價值觀來看待作品 2. 在兒童悲傷輔導團體中, 應該以同性質成員組成一團體較為恰當, 如此, 將可使全部成員都可討論與自身關切的相關經驗, 而不會有落單的情況發生 3. 在團體的設計中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方式, 像是音樂 舞蹈 繪畫 雕塑等, 運用多種媒材將可以使兒童有多元的自我表達方式 4. 由於台灣有許多特定節日, 實務工作者可以在特定節日融入傳統民俗, 將可使兒童更容易引發其悲傷情緒進而加以處理 參考文獻 王萬清 (1999) 讀書治療 台北: 心理 吳秀碧 (2000 年 8 月 ) 團體諮商在兒童哀傷的應用 台灣地區兒童生死教育研討會, 彰化 吳秀碧 (2001 年 5 月 ) 國中階段青少年哀傷諮商人員的訓練 台灣地區國中生

44 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彰化 李佩怡 (1996) 台灣地區大學生失落事件 失落反應與調適行為之描述性研究以北部四所大學為例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9(1),27-54 李佩怡 (1998) 失落的自我調適: 如何運用創意度過悲傷 學生輔導,54,84-99 林道修 (2005) 喪親兒童接受讀書治療之悲傷反應及因應行為改變歷程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 台南 侯素棉 (1994) 兒童的哀傷反應及其對諮商與輔導的啟示 輔導季刊,30(3), 張淑玲 (2001) 國小喪親兒童支持性團體之成效初探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嘉義 郭修廷 (2003) 一個藝術媒材介入兒童人際歷程諮商案例 輔導季刊,39(2), 郭碧蘭 (2004) 讀書治療團體對國小高年級喪親學生死亡態度輔導效果之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輔導碩士論文, 未出版, 台南 陳志賢 (2003) 藝術治療團體在兒童輔導上的運用 諮商與輔導,205,24-27 陳志賢 徐西森 (2004) 以藝術為媒材的團體諮商對人際關係欠佳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 初等教育學刊,17, 陳志賢 連廷嘉 施家順 (2008) 以繪本為媒材的生命教育團體對兒童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 大仁學報,32, 陳淑雯 (2003) 國小兒童親子共讀之輔導成效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 屏東 陳淑霞 (2002) 幼兒死亡概念與情緒反應之質性研究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嘉義 陳淑霞 (2003) 以繪本協助幼兒面對死亡悲傷 諮商與輔導,212,28-31 陳凱婷 (2006) 繪本團體運用於國小喪親兒童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 屏東 陳凱婷 陳慶福 (2008) 繪本團體在喪親兒童輔導上之應用 輔導季刊,44(4), 1-11 陳學添 (2001) 藝術治療介入對受虐兒童自我概念之影響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台北 彭寶旺 (2002) 國小高年級喪親兒童死亡態度改變之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 新竹 曾瑞瑾 (2009) 哀傷兒童參與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之成效及改變歷程探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 新竹 游麗蓉 (2006) 閱讀治療在死亡教育中的應用 諮商與輔導,245,11-17 葉春杏 (2004) 藝術治療團體對喪親兒童復原歷程之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台北 劉秀雄 (2003) 完形取向喪慟團體對喪親國中生之輔導效果 國立高雄師範大

45 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高雄 劉慧屏 (2007) 表達性藝術媒材在自我探索團體的運用: 方案設計 諮商與輔導,256,37-43 劉麗惠 (2007) 喪親兒童的生死教育與悲傷輔導 諮商與輔導,262,12-15 賴念華 (1997) 成長團體中藝術媒材的介入: 一個成員體驗的歷程分析 教育心理學報,29, 賴念華 (2000) 藝術治療: 轉化喪親兒童之悲傷與失落 學生輔導,66(1), 賴念華 (2001) 小團體中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個人工作模式 測驗與輔導,167, 賴念華 (2003) 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對災區婦女創傷之效果研究 諮商輔導學報 : 高師輔導所刊,9, 賴念華 (2009) 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失落悲傷團體之效果研究 台灣藝術治療學刊,1,15-31 賴怡霖 (2007) 喪親兒童的失落與復原 諮商與輔導,262,25-28 簡秀雯 (2008) 陪伴喪親兒童走過悲傷的旅程 諮商與輔導,275,58-62 饒夢霞, 陳志豪 (2000) 青少年同儕支持團體在悲傷輔導上的運用 諮商與輔導,177,7-12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n.d.). About Art Therapy. Retrived Dec. 14, 2009, from Berns, C. F. (2004). Bibliotherapy: Using books to help Bereaved children. Journal of Death & Dying, 48, Chilcote, R. L. (2007). Art Therapy with Child Tsunami Survivors in Sri Lanka. Art Therap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24(4), Corey, G. (2009).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8th ed.). Belmont, CA: Brooks Cole. Emswiler, M. A., & Emswiler, J. P. (2000). Guiding your child through grief. New York: Bantam Books. Fiorini, J. J., & Mullen, J. A. (2006). Counseli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rough grief and loss. Champaign, IL: Research Press. Goldman, L. (2004). Counseling with childre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6(2), Griffith, T. (2003). Assisting with the "big hurts, little tears" of the youngest grievers: Working with three-, four-, and five-year-olds who have experienced loss and grief because of death. Illness, Crisis & Loss, 11, Johnson, D. R. (1998). On the therapeutic action of the creative arts therapies: The psychodynamic model.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25(2), Kirwin, K. M., & Hamrin, V. (2005). Decreasing the risk of complicated bereavement

46 and future psychiatric disorder in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 18(2), McEntire, N. (2003). Children and grief. (Report No. EDO-PS-036). Champaign, IL: ERIC C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75393) Mitchell, A. M., Wesner, S., Brownson, L., Dysart-Gale, D., Garand, L., & Havill, A. (2006).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bereaved child survivors of suicide. 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 19, Mitchell, A. M., Wesner, S., Garand, L., Gale, D. D., Havill, A., & Brownson, L. (2007). A support group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bereaved by parental suicide. 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 20, Rando, T. A. (1984). Grief, dying and death: Clinical intervention for caregivers. Champaign, IL: Research Press. Register, D. M. & Hilliard, R. E. (2008). Using Off-based techniques in children's bereavement groups: A cognitive-behavioral music therapy approach. Arts in Psychotherapy, 35, Sholt, M., & Gavron, T. (2006). Therapeutic qualities of clay-work in art therapy and psychotherapy: A review. Art Therap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23(2), Webb, N. B. (Ed.). (2002). Helping bereaved children: A handbook for practitioners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Webb, N, B. (2003). Play and expressive therapies to help bereaved children: Individual, family, and group treatment. Smith College Studies in Social Work, 73, Worden, J. W. (1991).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New York: Springer. Worden, J. W. (2004).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 ( 李開敏 林方晧 張玉仕 葛書倫譯 ) 台北: 心理 ( 原著出版於 1995) Wolfelt, A. D. (1992). Ten common myths about children and grief-part I, Bereavement Magazine, l6(1), Yalom, I. D. (2001). 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 方紫薇 馬宗潔等譯 ) 台北: 桂冠 ( 原著出版於 1995)

47 Expressive Art Therapy : Therapeutic Factors in Children s Grief Group Counseling Hui-Yu Chao* Shin-Yi Tseng Yu-Chuan Huang Abstract Separations and deaths are inevitable agonies, particularly for young children since they especially need appropriate means for expressing their fear, anger, sadness and other conflicting feelings and thoughts. In recent years, expressive art therapy in grief group counseling has been found effective for emotional catharsis, emotion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The task then is to delineate therapeutic factors that help children deal with sorrow in children s grief group counseling. Based on Yalom s (1995/2001) group therapy, this study reviewed Taiwan s empirical studies published between 1999 and 2009 on the use of expressive art therapy in children s grief group counseling. Finding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as references for practitioners. Keywords: children s grief group counseling, expressive art therapy Hui-Yu Chao* Shin-Yi Tseng Yu-Chuan Huang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tiwey.1002@yahoo.com)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48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編輯委員會組織要點 一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編輯委員會 ( 以下稱本編委會 ) 由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主編邀請組成之, 任期為四年 二 本編委會置主編一人, 編輯委員十至三十六名, 共同執行季刊之編輯與審查工作 三 本編委會下置助理編輯一至三人, 擔任本季刊編輯之行政工作 四 本要點經本編委會會議通過後施行, 修訂時亦同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編輯委員會編審工作要點 一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 下以稱本季刊 ) 為定期出版之學術性期刊 本季刊之編輯委員會為處理文稿編審相關事宜, 特訂定本要點 二 本季刊常年徵稿, 每年三月 六月 九月 十二月各出刊一期, 每期刊出至少三篇, 以文稿審查通過先後為序 主編於接到稿件後兩個月內進行審查作業 三 本季刊審查作業採匿名制, 季刊論文稿件經主編和助理編輯執行匿名作業後, 再送交編輯委員提出審查委員推薦名單 如投稿人為編輯委員, 於推薦該稿件之審查委員人選時, 應迴避之 四 依匿名審查者之審查意見決定稿件處理方式如下表 1 所示 五 本季刊編輯委員另訂定文稿審查暨著作財產權處理要點, 以俾利審查之進行 表 1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稿件審查處理方式一覽表 處理方式 第一位審查委員結果同意刊登修正後刊登修正後再審不宜刊登 同意刊登 同意刊登 修正後刊登 修正後刊登或再審 * 送第三位複審 修正後刊登 修正後刊登 修正後刊登 修正後刊登或再審 * 送第三位複審 修正後再審 修正後刊登修正後刊登不予刊登不予刊登或再審 * 或再審 * 或再審 * 或再審 * 不宜刊登 送第三位複審 送第三位複審 不予刊登或再審 * 不予刊登 第二位審查委員結果* 由主編依論文品質及審查意見裁量決定

49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徵稿通告 一 主旨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出版暨發行, 採季刊與電子形式出刊 本季刊以發表心理衛生 輔導 諮商心理 臨床心理 復健諮商 社會工作 精神醫學 精神護理 職能治療 語言治療 特殊教育等與助人專業相關學科之學術專論與實務專論為主 本季刊採審查制度, 發行主要目的在於鼓勵新進學者與博碩士班研究生發表, 以擴大學術交流, 提昇學術研究風氣 二 稿件格式 ( 請參閱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投稿論文格式之說明 ) 本刊歡迎海內外中英文稿件, 中文稿件以正體 簡體投稿皆可 來稿請參考 美國心理學會出版手冊 第五版(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 體例, 每篇以五千至一萬兩千字為原則 請勿一稿兩投 稿件內容依序包括下列各項 :( 有關作者個人之相關資料, 僅能於作者基本資料表中呈現 ) ( 一 ) 作者基本資料表 ( 表格請至 下載 ) 填寫作者基本資料表, 載明論文題目 全體作者之中英文姓名 任職機構中英文名稱 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之地址 電話 傳真及 ( 通訊作者為本學刊為提供學術交流而設置, 請作者於投稿時提供相關資料以利進一步學術對話之開展 ) ( 二 ) 中文摘要頁 以 300 字為限, 含論文題目 摘要及關鍵詞 ( 以不超過三個為原則 ) ( 三 ) 正文 正文之段落標題可有彈性, 但宜有前言 本文 結論 以及參考文獻等之結構 ( 四 ) 英文摘要頁 以 300 字為限, 含論文題目 摘要及關鍵詞 ( 以不超過三個為原則 ) ( 五 ) 著作權授權同意書 ( 表格請至 下載 ) 投稿文章之所有作者均需分別填寫一式兩份

50 文稿格式 符號 標題 數字 圖表 引用書目及參考文獻等撰稿體例請參閱本學刊投稿論文格式與本學刊之內容, 或依照 美國心理學會出版手冊 第五版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 規定 ( 文稿格式不符者, 本季刊將退回給作者, 修正後歡迎再投稿 ) 來稿請由左至右 直式橫寫電腦打字, 註明頁碼 ( 每頁印 38 行, 每行 35 字, 12 級字, 段落距離 0 列, 單行行距 ) 為原則 三 著作權授權條款 投稿論文經本季刊接受刊登, 作者同意非專屬授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做下述利用 : ( 一 ) 以紙本或是數位方式出版 ( 二 ) 進行數位化典藏 重製 透過網路公開傳輸 授權用戶下載 列印 瀏覽等資料庫銷售或提供服務之行為 ( 三 ) 以非專屬授權方式, 授權給學術資料庫業者, 將本論文納入資料庫中提供服務 ( 四 ) 為符合各資料庫之系統需求, 並得進行格式之變更 四 審稿本季刊收到稿件之後, 由主編確認內容 格式是否符合本學刊之原則, 交由編輯委員推薦二位相關領域之專家進行匿名審查, 審查意見與結果將主動回覆稿件作者 凡經審查委員要求修改之文章, 於作者修改後再行刊登 凡曾在相關研討會上發表過之文章 改寫的學位論文或研究經費的來源等, 請於作者基本資料表之作者註一欄中加以說明 本季刊採常年徵稿 先到先審制 請將稿件以電子郵件寄至 tcq@mail.heart.net.tw, 註明 投稿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著作權授權同意書請寄到 彰化市進德路 1 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轉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編輯委員會收或傳真 : ; 電話 : ; tcq@mail.heart.net.tw

51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投稿論文格式 本季刊以發表心理衛生 輔導 諮商心理 臨床心理 復健諮商 社會工作 精神醫學 精神護理 職能治療 語言治療 特殊教育等與助人專業相關學科之專論為主 接受全球之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與英文稿件之投稿 稿長以五千字到一萬字為原則 行文請由左至右 直式橫寫電腦打字, 並以 Word98 以上版本格式存檔, 正文中請勿使用任何排版技術 正文請採 12 級字, 段落距離 0 列, 單行行距, 中文部份 ( 含標點符號 ) 請以新細明體與全形輸入, 英文 ( include punctuation marks ) 請以 Times New Roman 與半型輸入為原則 左右邊界 3.17 公分 上下邊界 2.54 公分 稿件格式請依下列規定 : 一 標題層次 ( 一 ) 中文書寫者請依序使用壹 ( 靠左, 加粗, 上下空一行 ) 一 ( 靠左, 加粗, 上下空一行 ) ( 一 )( 靠左, 加粗, 上空一行 ) 1.( 靠左, 不加粗, 不空行 ) (1)( 靠左, 不加粗, 不空行 ) ( 二 ) 英文書寫者請依序使用 CENTERED UPPERCASE HEADING ( 置中, 加粗, 上下空一行 ) Centered Uppercase and Lowercase Heading ( 置中, 加粗, 上下空一行 ) Centered, Italicized, Uppercase and Lowercase Heading ( 置中, 加粗, 上空一行 ) Flush Left, Italicized, Uppercase and Lowercase Slid Heading ( 靠左, 不加粗, 不空行 ) Indented, italicized, lowercase paragraph heading ending with a period. ( 置中, 不加粗, 不空行 ) 二 正文 ( 一 ) 行文原則

52 1. 一頁以 38 行 一行 35 字為原則, 並註明頁碼 ( 二 ) 標題與註解 1. 文內標題請依標題層次規定方式處理, 體例如前述 2. 附表 附圖, 標題加粗, 標題不大於 12 級字, 標號則用阿拉伯數字, 例如 : 表 1. 圖 1. Table1. Figure1 等, 圖表中的文字不大於標題, 以 word 格式製作, 美觀清晰為原則 3. 表的標題置於表上方, 圖的標題置於圖下方, 資料來源請於圖表下方列示 以靠近正文引用處隨後出現為原則 4. 正文當中使用註解時, 請以阿拉伯數字標於相關文字的右上方, 註解內容則列於頁尾之處, 以註腳方式 新細明體 10 號字處理 ( 三 ) 參考文獻與其它體例 1. 參考文獻依照中文 英文順序排列, 前者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後者依作者姓式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同一筆資料自第二行起中文須內縮兩個字 英文須內縮 5 個字元 2. 文稿格式 符號 標題 數字 圖表 文獻引用方式及參考文獻等撰稿體例請參考 三 撰稿體例說明, 未在體例範圍內請依照 美國心理學會出版手冊 第五版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 之規定或本季刊之內容 三 撰稿體例說明 ( 一 ) 文獻引用方式正文中引用文獻, 以標示作者名 ( 中文作者姓名全列, 英文作者只列出姓 ) 出版時間 ( 一律以西元年代表示 ), 中文引用使用全型符號, 英文引用使用半型符號, 範例如下 : 1. 單一作者 (1) 中文, 如 :( 鳳華,2005) (2) 英文, 如 :(Hsieh, 2003) 2. 兩位作者 (1) 中文, 如 :( 金樹人 許宏彬,2003) (2) 英文, 如 :(Chang & Chu, 2001) 3. 三位以上作者 (1) 中文, 若在五位作者以內, 第一次出現須全部列出, 如 :( 賀孝銘 林清文 李華璋 王文瑛 陳嘉雯,2007), 第二次出現則需簡稱, 即 ( 賀孝銘等,2007), 若有六位以上作者, 則第一次出現即需簡稱

53 (2) 英文, 引用規則如上述之中文文獻, 如 : (Wang, Ratnofsky, Troppe, & Fletcher, 2002), 之後則為 (Wang et al., 2002) 4. 翻譯本引用 : 請註名原作者姓名, 以及作品及譯本之年代, 如 :(Johnson & Johnson, 2003/2005) (Jacobs, Masson, & Harvil, 2006/2008) 5. 引用兩篇以上文獻以分號隔開 ( 中文在前, 英文在後, 依姓氏或字母排序 ) (1) 中文, 如 :( 張虹雯 陳金燕,2004; 郭麗安 李星謙 王唯馨,2005; 黃宗堅 葉光輝 謝雨生,2004; 趙淑珠 蔡素妙,2002) (2) 英文, 如 :(Huang & Huang, 2005; Kao & Landreth, 1997; Wu, 2003) ( 二 ) 參考文獻中文文獻在前, 英文文獻在後, 需依中文筆劃與英文字母序依次列出 中文篇名 期刊名與卷期以粗體字標示 ; 西文篇名 期刊名與卷期以斜體字標示, 範例如下 : 1. 書籍 (1) 中文張景然 (2004) 團體諮商的觀念與應用 台北: 弘智 高淑貞 (2006) 親子共讀 怎麼開始? 載於何琦瑜 ( 主編 ), 家庭教育 : 贏的起點 ( 頁 ) 台北: 天下雜誌 (2) 英文 Corey, G., Corey, M., & Collanan, P. (1993). Issues and ethics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4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Collie, R. K., Mitchell, D., & Murphy, L. (2000). Skills for on-line counseling: Maximum impact at minimum bandwidth. In J. W. Bloom & G. R. Walz (Eds.), Cybercounseling and cyberlearning: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for the millennium (pp ).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3) 譯本 Jacobs, E. E., Masson, R. L., & Harvil, R. L. (2008). 團體諮商 : 策略與技巧 ( 程小蘋 黃慧涵 劉安真 梁淑娟譯 ) 台北: 五南 ( 原著出版於 2006) 2. 期刊 (1) 中文施陳美津 蘇純瑩 張志仲 陳秋蓉 吳明宜 (2004) 精障者電腦化就業媒合模式之研究, 勞工安全衛生季刊,12(3), 張秀玉 曾華源 賴玫凰 (2004) 發展遲緩兒童之家庭特質與資源運用狀況 : 早期療育個管中心本籍與東南亞籍女性配偶家庭之比較 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7,13-18 (2) 英文

54 Hsieh, Y. H. (2003).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orienting of visual attention.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45(3), Kao, S. C., Lin, C. E., & Chiu, N. Y. (2006). A proposed e-care center for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Psychiatric Practice, 12(3), 會議 研討會 (1) 中文陳均姝 王郁琮 王麗斐 (2007 年 9 月 ) 大學生成長團體與教育心理團體之治療性因素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台灣統計方法學學會 2007 年會暨第四屆統計方法學學術研討會, 台北 郭麗安 (2004 年 9 月 ) 同志與異性戀婚姻關係中的性別角色: 諮商實務上的反思與實踐 台灣心理學會第四十三屆年會, 台北 (2) 英文 Wu, T. (2004, July). A comprehensive ethnic identity model for Chinese American women. Roundtable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sia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onolulu, HI. Price, S. M., Potter, L., & Wang, Y. L. (2006, November). Evaluating the role of VERB brand in influenc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Evaluation Association, Atlanta, GA. 4. 學位論文 (1) 中文江巧琴 (1996) 母親經歷新生兒死亡的經驗與感受: 質性回溯性研究 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桃園 (2) 英文 Wu, T. (2003). Chinese American women's ethnic identities: A qualitative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CA. 5. 專門研究報告 (1) 中文趙淑珠 程小蘋 (2001) 中學行政主管人員性別意識之評估研究 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畫 (NSC H ) (2) 英文 Mazzeo, J., Druesne, B., Raffeld, P. C., Checketts, K. T., & Muhlstein, A. (1991). Comparability of computer and paper-and-pencil scores for two CLEP general examinations (College Board Rep. No. 91-5). Princeton, NJ: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6. 電子媒體 (1) 中文

55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2001)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 2007 年 9 月 25 日, 取自 (2) 英文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2005). ACA Code of Ethics. Retrieved Sep. 25, 2007, from odeofethics/tp/home/ct2.aspx ( 文稿格式不符者, 將退回給作者, 修正後歡迎再投稿 )

56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作者基本資料表 中文 : 篇名 英文 : 中文 : 關鍵詞 ( 以 3 個為限 ) 英文 : 文章資訊字數 : 字圖片 : 幅表格 : 個 中文 : 姓名 ( 註一 ) 英文 : 中文 : 任職單位與職稱 ( 註一 ) 英文 : 聯絡電話 聯絡地址 電子郵件 第一作者 (O): (H): 手機 : 通訊作者 (O): (H): 手機 : 第一作者 : 通訊作者 : 第一作者 : 通訊作者 : ( 此 將列於稿件首頁註腳處, 作為學術交流之用 ) 作者註 ( 註二 ) 註一 : 超過兩位以上者請依序編號排列填寫於本欄 通訊作者請於姓名右上角打星號 (*) 以為標示 ex: (1) 王智弘 (2) 張景然 * (3) 謝毅興註二 : 有關本篇文章相關的訊息說明, 例如 : 研究的經費來源 ( 如 : 本論文獲國科會補助, 計畫編號 : ) 改寫自哪篇學位論文( 如 : 本論文係 大學 研究所之碩 ( 博 ) 士論文的部分內容, 在 教授指導下完成 ) 於研討會發表 ( 如 : 本論文曾發表於 研討會 ) 等訊息, 將以括弧列於本文之後 參考文獻之前

57 著作權授權同意書 論文名稱 : ( 以下稱 本論文 ) 一 若本論文經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接受刊登, 作者同意非專屬授權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做下述利用 : 1. 以紙本或是數位方式出版 2. 進行數位化典藏 重製 透過網路公開傳輸 授權用戶下載 列印 瀏覽等資料庫銷售或提供服務之行為 3. 再以非專屬授權方式授權給學術資料庫業者將本論文納入資料庫中提供服務 4. 為符合各資料庫之系統需求, 並得進行格式之變更 二 作者同意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得依其決定, 以有償或無償之方式再授權予其他資料庫業者, 有償資料庫之權利金收入則歸 彰化師範大學 所有 三 作者保證本論文之研究與撰寫過程中合乎相關專業倫理之要求, 並為其所自行創作, 有權為本同意書之各項授權 且授權著作未侵害任何第三人之智慧財產權 本同意書為非專屬授權, 作者仍對授權著作擁有著作權 此致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立同意書人 ( 作者 ) 簽名 : ( 共同著作之作品, 須每位作者各簽署同意書一式兩份, 授權才可生效 ) 身份證字號 (ID card number): 電話號碼 (Telephone): 電子信箱 ( ): 通訊地址 (Address): 西元年月日

58 Editorial Board Organization - Terms and Conditions The Board consists of one Chief Editor. The Editorial Board recruit ten to thirty reviewers with a four-year term to participate in the editing and review process The Editorial Board consists of one to two Assistant Editor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involved in the editing of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take effect as the date of the approval or amendment of the Editorial Board meeting. Referee B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Editorial Board The Operational Guidelines are developed by the board members to facilitate the editing and review process of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is an academic journal published quarterly with at least three papers per issue. Papers are published in chronological order of acceptance. Submissions will be reviewed within 2 months of receipt. All submissions are reviewed under a process where both the authors and the referees are kept anonymous.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shall refrain from making a recommendation of the referees for manuscripts authored by themselves. Based on the referees comments, the acceptance of the final the submission is outlined as follows: Referee A Final Decision Accept after Re-review after Accept as is Reject revision revision Accept after Accept or Accept as is Accept as is revision re-review * Accept or Accept after Accept after Accept after re-review after revision revision revision revision* Re-review Reject Accept or re-review after revision* Include a third referee Accept or re-review after revision* Include a third referee Reject or re-review * Reject or re-review * Include a third referee Include a third referee Reject or re-review * Reject * Decision rests with the Chief Editor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the submissions and the referees comments. Guidelines in regard to review and copyright issues shall be developed by the Editorial Board to facilitate the paper review process. Contributions of each issue shall be restricted to one paper per individual as the first author. Each volume of the journal shall include at least two research papers external to the staff papers

59 Call for Paper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is a scholarly, electronic journal published quarterly by Department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at the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nd Taiwan Counseling Net in Taiwan. The journal publishes contributions on many topics, such as mental health, guidance, counseling psychology, clinical psychology,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social work, psychiatry, Psychiatric nursing, occupational therapy, speech-language therapy, special education etc.. Our purpose is to represent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encourage novice scholar and graduate student to submit, enhance the climate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advance the trans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communication. We welcome previously unpublished empirical and review papers.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publishes papers in the areas of 1. Academic monograph, including empirical research, review essay, theory or skill about mental health, guidance, counseling psychology, clinical psychology,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social work, psychiatry, psychiatric nursing, occupational therapy, speech-language therapy, special education. 2. Practical monograph, including method or strategy in practical experiences, program design and practice. Manuscript Preparation Submission must include a title page, the submitted manuscript, two copies of Publication Form. Submitted manuscripts must be written in the style outlined in the Publication Format of Global Mental Health E-Journal and the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ition). Any inconsistence with the format requirements will result in return of manuscripts. The authors are encouraged to correct the format and resubmit. All manuscripts must have Chinese and English abstracts both containing a maximum of 500 words (1,500 to 2,000 characters) typed in a separate page. Up to five keywords or brief expressions can be supplied with the abstract. A manuscript (including tables, figures, and both abstracts) should be limited to 12,000 Chinese words or 6,000 English words. If manuscripts have been presented in conferences, have sponsors, or are adaptations of academic degree theses, it should be addressed in cover letters. The template of title page and Copyright Authorization Form can be found at All the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of the authors should only appear on cover letters not on the title page. All authors must submit two copies of completed Copyright Authorization Form. Manuscripts must be single-spaced and typeset in 12-point word size and printed on one side only of A4 paper with page numbers. Each page has 38 lines and each line with 35 Chinese words (not applicable if written in English.) There should be no line spacing

60 between paragraphs. The author must supply all submitted materials on a CD in Word files (Word 98 or above). Publication Policies Upon acceptance for publication, the Department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at the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as the right to: Publish the accepted manuscript in printed or electronic version Provide the accepted manuscript to commercial online databases for electronically storage, reproduction, offering access to read, download, or print. Allow the National Library or other database services to provide accepted manuscripts to their users Make editorial change in accepted manuscripts tailored to different format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database services Review Process Upon receipt of the manuscripts, the manuscript will be evaluated by the Chief Editor to ensure the manuscript content fit for the purpose of the journal. Then, the Editorial Board recommends two experts as reviewers to undergo a masked review process. Reviewer comments will be forwarded to the authors. Submission Submissions are accepted at all times. A review process starts shortly after receipt. Submission materials must include a title page, three copies of the manuscript, copies of completed Copyright Authorization Form (each author with two copies completed) and a CD with all the submitted materials. Please send all materials to: Department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Attn. Editorial Board of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No. 1, Ji-De Road, Changhua City, Taiwan 500 R.O.C. Tel: Ext tcq@mail.heart.net.tw

61 Title Page Manuscript Title: Chinese: English: Key Words (maximum of five words): Chinese: English: Author(s) and Affiliation(s): (If more than one authors, please write in the order of authorship): Chinese: English: Contact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Author and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Please include telephone and fax numbers, postal address, and ): Author s Note: (If applicable, need to mention sources of research funds, academic theses the manuscript adapted from, and/or conferences the manuscript has been presented)

62 Copyright Authorization Form Manuscript Title: (Will be addressed as this Manuscript throughout this form) 1. Upon acceptance of the Manuscript, the author, I, hereby transfer and assign to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the copyright to: A. Publish the accepted manuscript in print or electronic forms. B. Provide the accepted manuscript to commercial online databases for electronic storage, reproduction, offering their users to read, download, and print. C. Permit the National Library or other database services to provide accepted manuscripts to their users. D. Adjust accepted manuscripts in order to fit different format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database services. 2. The author permits the Department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at the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an grant the use of this Manuscript to other database services for free or for a cost. If it is for a cost, the money belongs to the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3. The author adheres to all related ethical guideline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completing this Manuscript. This Manuscript is an original piece of work by the author. The author has the right to transfer its publishing and proprietary rights. There is no plagiarism or violation of copyright. This form is the permission to publish this Manuscript. The author still holds the copy right of this Manuscript. If the Manuscript is prepared jointly with other authors, the completion of the authorization form for publication requires each author to complete this form separately and makes two copies of each. By signing this agreement, the author acknowledges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listed above. Author s signature: ID Number (or SSN): Telephone Number: Address:

63 管秋雄 Chiu-Shyn Kuan 幽默諮商意涵與諮商中幽默技術之使用 Humor Counseling: Content and Skills 陳慧女林明傑 Hui-Nu Chen Min-Chieh Lin 心理師在司法體系中的角色 The Role of Psychologist in Legal System 趙彗攸曾馨儀黃郁娟 Hui-Yu Chao Shin-Yi Tseng Yu-Chuan Huang 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兒童悲傷輔導團體療效因子之探討 Expressive Art Therapy : Therapeutic Factors in Children s Grief Group Counseling Dept.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 Taiwan Counseling Net

2019 Chinese Taipei National High School Athletic Game Boxing Championship Junior Men Division Top 8 As of WED 24 APR 2019 Men s Mosquito(38-41Kg) Ran

2019 Chinese Taipei National High School Athletic Game Boxing Championship Junior Men Division Top 8 As of WED 24 APR 2019 Men s Mosquito(38-41Kg) Ran Junior Men Division Men s Mosquito(38-41Kg) 1 CHANG, CHI-EN TPE 2 HUANG, YU-CHEN TPE 3 YANG, MIN-SHUN TPE 3 CHIU, CHENG TPE 5 WU, CHIA-TING TPE 5 LIN, KUAN-YI TPE 7 TSAI, MING-FENG TPE 7 CHOU, MING-HSIEN

More information

13-4-Cover-1

13-4-Cover-1 106 13 4 301-323 302 2009 2007 2009 2007 Dewey 1960 1970 1964 1967 303 1994 2008 2007 2008 2001 2003 2006 2007 2007 7 2013 2007 2009 2009 2007 2009 2012 Kendall 1990 Jacoby 1996 Sigmon 1996 1 2 3 20062000

More information

臺灣獎學金計畫學校聯盟清單 Association of Taiwan Scholarship Program 號次 No. 區域 Area 學校名稱 University 受理外國學生入學申請期間 Aapplication Deadline 電話 Contact Tel. 電子郵件 學

臺灣獎學金計畫學校聯盟清單 Association of Taiwan Scholarship Program 號次 No. 區域 Area 學校名稱 University 受理外國學生入學申請期間 Aapplication Deadline 電話 Contact Tel. 電子郵件  學 1 大同大學 Tatung 3/1~4/30 02-2592-5252 #2458 wongmrk@ttu.edu.tw http://www.en.ttu.edu.tw 2 3 國立政治大學 National Chengchi 國立陽明大學 National Yang-Ming 1/10~3/31 12/1~4/30 02-29393091 #62040 02-2826-7000 #2244 alison@nccu.edu.tw

More information

( s y s t e m ) ( s t r e s s ) (stress model) ( s y s t e m ) [ ] [ 5 ] C o x [ 3 ] 1 [ 1, 2 ] [ 6-8 ] [ 9 ] Tw Fam Med Res 2003 Vol.1 No.1 23

( s y s t e m ) ( s t r e s s ) (stress model) ( s y s t e m ) [ ] [ 5 ] C o x [ 3 ] 1 [ 1, 2 ] [ 6-8 ] [ 9 ] Tw Fam Med Res 2003 Vol.1 No.1 23 1, 4 1, 2 3 1 4 1, 2 1977 E n g e l 1999 5 1 ( 1 ) ( 2 ) ( 3 ) ( 4 ) ( 5 ) 2003 1 2 2-32 stress model, stress analysis [ 1 ] ( p s y c h o g e n e s i s ) (holism) (biomedical model) ( r e d u c t i o

More information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2005132227~23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 2 1 430079 2 430081 3 PLS B849:C93 1 [1] 45~65 Hofstede [2] Chemers Hofstede [4,5] Chemers idiographic approach [6] nomothetic approach HouseWright [3]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examination qualification of examinees with foreign school records Chia-Hsin Lin Abstract Due to the increasing

A study o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examination qualification of examinees with foreign school records Chia-Hsin Lin Abstract Due to the increasing * 93 99 38 33 86 10 10 26 105 * Professor and Chair,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 study o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examination qualification

More information

本章重點 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 社會工作的意義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社會工作的哲理社會工作的倫理 21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意義 social work 20 一 社會工作是一種專業的活動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 NASW Standards for Social Service ManpowerZastrow, 1995 2006a 社會工作概論

More information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i

i 5 5 12 19 22 37 37 41 46 50 55 61 61 67 70 73 74 85 107 i 2-1.. 19 2-2.. 19 2-3.. 20 2-4.. 31 3-1 41 3-2 46 3-3 50 3-4 54 3-5 59 ii 2-1 7 2-2 15 2-3 30 iii empowerment 2002 1 1999 1998 Associa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穨D03-02c-Annex.PDF

穨D03-02c-Annex.PDF Drs. K. W. Boey, S.F. Li, C.W. Kwan and Ms. Bonny Wong ( ) 1 1.0 1.1 1.2 2.0 2.1 10 32.4 11.6 6.6(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1999) 2.2 (Conwell, 2001 Klinger, 1999 Yip & Chiu, 1998) 2.3 (Shneidman, 1985)

More information

老人 社 交 活 動 McAuley et al., 2000 Glass 1999 Mendes de Leon ~2 1~ % 10.56% 9.23% 6.05% 24.72% 14.18% 12.12% 影響老人社交活動的因素一 生理功能的改變 Bar

老人 社 交 活 動 McAuley et al., 2000 Glass 1999 Mendes de Leon ~2 1~ % 10.56% 9.23% 6.05% 24.72% 14.18% 12.12% 影響老人社交活動的因素一 生理功能的改變 Bar 社交活動對老人的影響 文 / 張麗芳 RN, 新樓醫院護理部督導, 導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研究所進修中 前言 7 28 1993 7 2007 10 65 233 133 10.16 57.6 95 2.4 2005 65 29.52% 65.20% 55.16% Mendes de Leon Glass Berkman 2002 34.1% 43.2% 2005 社交活動的概念一 社交活動的定義 social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0-2004.6 A Study on the Value Concept and Related Factors of th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Taiwan Tseng-Chai ChengJan- Shing SunChing-Kuo Cheng

More information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2005132 227~23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 2 1 430079 2 430081 3 PLS B849:C93 1 [1] 45~65 Hofstede [2] Chemers Hofstede [4,5] Chemers idiographic approach [6] Hofstede 40 IBM nomothetic 4 approach

More information

Vygotsky的中介讀寫教學模式

Vygotsky的中介讀寫教學模式 國 立 臺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六 卷 第 一 期 ( 九 十 二 年 三 月 )413~440 嘉 義 地 區 國 小 教 學 資 源 中 心 推 動 志 工 制 度 之 協 同 行 動 研 究 413 國 立 臺 北 師 範 學 院 嘉 義 地 區 國 小 教 學 資 源 中 心 推 動 志 工 制 度 之 協 同 行 動 研 究 林 菁 李 雪 鳳 摘 要 為 使 學 校 教

More information

作 主 动 追 求 知 识 获 取 技 能, 在 心 理 和 生 理 上 都 非 常 积 极 的 个 体 (Zimmerman & Pons, 1986) 在 此 期 间, 自 我 效 能 感 (self-efficacy) 自 我 控 制 (self-control) 自 我 管 理 (self-

作 主 动 追 求 知 识 获 取 技 能, 在 心 理 和 生 理 上 都 非 常 积 极 的 个 体 (Zimmerman & Pons, 1986) 在 此 期 间, 自 我 效 能 感 (self-efficacy) 自 我 控 制 (self-control) 自 我 管 理 (self- 网 络 环 境 中 英 语 学 习 者 自 我 调 控 的 个 体 特 征 研 究 A Qualitative Study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Online Self-regulation * 1,2 郑 春 萍, 穆 婕 2, 章 僖 格 2, 苑 仁 庆 2, 李 芒 1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部 2 北 京 邮 电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 zhengchunping@bupt.edu.cn

More information

西方心理輔導理論與實踐的臺灣本土化研究

西方心理輔導理論與實踐的臺灣本土化研究 2005.11.1812.17 20 80 19982004 2004 Triandis, 1995 Hsu, 1985 Yang, 1992 Ho, 1993; Hwang, 1997 Yeh,1997;, 1992 1996 2002 Moghaddam,1993; Sinha & Tripathi,1994 Yang, 1981; Yang, 1988 1 1996 2003 2003 2000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9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Assistant Police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s Regulation: Suzhou as an Example 陳銘聰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玄 奘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客 家 安 徒 生 張 捷 明 童 話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羅 宗 濤 博 士 研 究 生 : 黃 春 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0 二 年 六 月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More information

且 放 棄 治 療 的 黃 金 時 期 ; 而 主 要 者 不 但 擔 心 況, 又 要 面 對 繁 重 工 作 時, 容 易 出 現 焦 慮 緊 張 歇 斯 底 里 等 情 緒, 導 致 整 個 家 庭 陷 入 低 落 狀 態, 因 此 引 發 筆 者 的 興 趣 希 望 藉 由 團 隊 的 合

且 放 棄 治 療 的 黃 金 時 期 ; 而 主 要 者 不 但 擔 心 況, 又 要 面 對 繁 重 工 作 時, 容 易 出 現 焦 慮 緊 張 歇 斯 底 里 等 情 緒, 導 致 整 個 家 庭 陷 入 低 落 狀 態, 因 此 引 發 筆 者 的 興 趣 希 望 藉 由 團 隊 的 合 黃 麗 靜 陳 紀 伃 * 中 文 摘 要 本 報 告 是 50 歲 男 性 因 左 側 術 後 併 發 右 側 肢 體 偏 癱 及 失 語 症 而 導 致 在 面 對 疾 所 引 發 身 體 功 能 喪 失 產 生 身 體 心 問 題 的 期 間, 筆 者 運 用 會 談 觀 察 傾 聽 等 技 巧, 採 用 Gordon 十 項 功 能 性 健 康 型 態 評 估, 分 析 其 主 要 問 題

More information

1

1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JournalVol. 8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2009! "#$%&'()*+=! A case study on students ability to express emotion in his Chinese composi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 longitudinal

More information

自傷行為 67 難化 個人化及妄下結論等 皆是有系統的邏輯謬誤 吳 陳 4 羅 6 憂鬱患者的症狀困擾 自我情緒 人際及生活品質 若只靠個人意志是無法 自行恢復 通常需要藥物或心理治療才能恢復健康 而照顧憂鬱症患者 護理人員需維持溫暖 接納與尊 重的態度 利用治療性溝通技巧 引導表達感受 以 提高健

自傷行為 67 難化 個人化及妄下結論等 皆是有系統的邏輯謬誤 吳 陳 4 羅 6 憂鬱患者的症狀困擾 自我情緒 人際及生活品質 若只靠個人意志是無法 自行恢復 通常需要藥物或心理治療才能恢復健康 而照顧憂鬱症患者 護理人員需維持溫暖 接納與尊 重的態度 利用治療性溝通技巧 引導表達感受 以 提高健 66 Self-Mutilation 日間病房反覆自傷之憂鬱症患者的護理經驗 蔡佳吟 余靜雲 文獻查證 摘 要 本文描述在日間病房照顧一位反覆出現自傷行 為之憂鬱症個案的護理經驗 筆者自8年月 日開始照護個案 發現個案6年月8日住院 迄今 無效性因應能力及自傷行為實質改善情形 不佳 故除了平時的復健與團體護理治療之外 於8年月日至4月4日介入十次個別治療性 會談 與個案討論日記 會談中運用認知行為改

More information

240 ( )

240 ( ) BIBLID 1026-5279 (2007) 96:2 p. 239-252252 (2007.12) 239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六年索引 ( 一 ) 中文 96 1 2007.6 87-122 96 1 2007.6 41-86 綉 綉 96 1 2007.6 1-39 96 2 2007.12 91-159 96 1 2007.6 96 1 2007.6 41-86 96 2 2007.12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04-105 目錄 / 2 / 3 / 4 / 5 / 6 / 7 / 9 / 10 / 10 / 11 / 12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教育學系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系心理與諮商學系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 16 語文與創作學系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音樂學系台灣文化研究所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 / 20 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自然科學教育學系體育學系資訊科學系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參 考 文 獻 一 英 文 文 獻 Bischoff, M. M. Tracey, T. J. G.(1995) Client resistance as predicted by therapist behavior: A study of sequential dependen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42(4),487-495 Blatt, S.

More information

項, 且 持 續 兩 週 : 心 情 是 悲 傷 無 望 的 ; 對 平 日 熟 悉 的 活 動 缺 乏 興 趣 ; 食 慾 體 重 驟 增 或 驟 減 ; 失 眠 ; 失 去 活 力 及 感 到 勞 累 ; 精 神 運 動 性 活 動 遲 滯 ; 無 價 值 感 或 罪 惡 感 ; 專 注 力 決

項, 且 持 續 兩 週 : 心 情 是 悲 傷 無 望 的 ; 對 平 日 熟 悉 的 活 動 缺 乏 興 趣 ; 食 慾 體 重 驟 增 或 驟 減 ; 失 眠 ; 失 去 活 力 及 感 到 勞 累 ; 精 神 運 動 性 活 動 遲 滯 ; 無 價 值 感 或 罪 惡 感 ; 專 注 力 決 陳 巧 菱 陸 秀 芳 * 中 文 摘 要 本 文 乃 運 用 悲 傷 輔 導 技 巧 接 連 失 去 兩 親 生, 筆 者 從 中 瞭 解 失 去 親 人 產 生 人 身 心 影 響 與 家 庭 衝 突, 確 認 具 有 哀 傷 功 能 失 常 潛 在 危 險 性 自 殺 妥 協 性 家 庭 因 應 能 力 失 調 睡 眠 型 態 紊 亂 等 四 項 問 題, 透 過 鼓 勵 表 達 悲 哀 愧

More information

壹 前 言 孕 育 新 生 命 對 新 移 民 初 產 婦 女 而 言 不 僅 代 表 落 地 生 根 的 意 義, 同 時 滿 足 傳 宗 接 代 之 期 待, 隨 著 胎 兒 成 長, 母 親 與 胎 兒 逐 漸 建 立 親 密 的 依 附 關 係, 為 了 調 整 身 心 與 社 會 環 境

壹 前 言 孕 育 新 生 命 對 新 移 民 初 產 婦 女 而 言 不 僅 代 表 落 地 生 根 的 意 義, 同 時 滿 足 傳 宗 接 代 之 期 待, 隨 著 胎 兒 成 長, 母 親 與 胎 兒 逐 漸 建 立 親 密 的 依 附 關 係, 為 了 調 整 身 心 與 社 會 環 境 運 用 哀 傷 輔 導 於 新 移 民 初 產 婦 終 止 妊 娠 之 經 驗 戴 麗 琴 1 尤 惠 姿 2 邱 寶 琴 3* 1 中 華 醫 事 科 技 大 學 護 理 系 2 柳 營 奇 美 醫 院 小 兒 科 3* 輔 英 科 技 大 學 護 理 系 摘 要 本 篇 報 告 敘 述 ㄧ 位 懷 孕 35 週 越 南 籍 之 新 移 民 初 產 婦 從 入 院 接 受 終 止 妊 娠 至 產

More information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高雄市立茄萣國中國中 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 英文補救教學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表 一 教材來源 : 二 教學節數 : 每週 (1) 節, 學期共 ( 20 ) 節 三 各單元內涵分析 : 週次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9/1 9/5 9/8 9/12 9/15 9/19 9/22 9/26 Lesson1 ( 一 ) Lesson1 ( 一 ) Lesson2 ( 二 ) Lesson2

More information

14-2-人文封面

14-2-人文封面 107 14 2 99-116 2013 11 10 2015 3 2015 100 2015 95 7 1 2015 Constitutionalism 1998 1 Lane, 1996, p. 50 1 2010 37-68 2013 117 2 3 1 2 2015 49-51 3 101 2007 2014 2011 2014 39-45 8 7 Linz 2000, p. 70, 94-95

More information

1

1 1 2 3 99 100-101 4 () EIL EIL EIL EIL : 5 6 ( ) 7 5 A2 225 390 29 3 130 A2 8 9 118.56 127.1 +8.54 151.82 153.84 +2.01 108.04 111.55 +3.51 142.34 147.53 +5.19 137.15 140.81 +3.66 147.21 151.18 +3.97 117.86

More information

9(3)人文封面

9(3)人文封面 102 9 3 243-256 摘要 30 1931 1930 322-323 1943 7 31 30 40 1895 1896 244 1 2005 1-17 1943 1933 73 2011 116 30 30 1931 1 2011 24 33 245 1937 1941 12 1930 322-323 1943 7 31 2003 28-59 1920-1925 1926-1937 1937-1978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學校及系組招生規定(20151118_054014)-緬甸適用.docx

Microsoft Word - 學校及系組招生規定(20151118_054014)-緬甸適用.docx 捌 聯 合 分 發 之 及 系 組 招 生 規 定 --- 第 一 類 組 一 欲 查 詢 表 列 105 學 年 度 公 私 立 大 學 個 人 申 請 制 名 額 ( 適 用 期 間 : 西 元 2015 年 11 月 至 西 元 2016 年 8 月 ), 請 至 海 外 聯 招 會 網 頁 (http://www.overseas.ncnu.edu.tw/query.aspx) 查 詢 至

More information

51 77 /1389 / (64 ) 4 / / Quarterl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1, Vol.17, No.4 (64), * /3. 27/1. 70/6. : h.malekahm

51 77 /1389 / (64 ) 4 / / Quarterl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1, Vol.17, No.4 (64), * /3. 27/1. 70/6. :  h.malekahm 51 77 /1389 / (64 ) 4 / / Quarterl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1, Vol.17, No.4 (64), 51-77 *. 1388. 170 2/3. 27/1. 70/6. : Email:h.malekahmadi@ltr.ui.ac.ir 89/9/14 : * 89/8/17 : 89/5/26 : 1389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59 1 MSLQ 2. MSLQ 2. 1 被 试 196 107 20. 9 Kuhl 1987 Corno & Kanfer 1993 D rnyei 2001 31 10 % 111 commitment control strategies 37% 65 21% 112 37% metac

59 1 MSLQ 2. MSLQ 2. 1 被 试 196 107 20. 9 Kuhl 1987 Corno & Kanfer 1993 D rnyei 2001 31 10 % 111 commitment control strategies 37% 65 21% 112 37% metac 58 * 英 语 词 汇 习 得 自 我 调 节 能 力 与 四 级 英 语 成 绩 的 关 系 石 运 章 本 研 究 以 D rnyei 自 我 调 节 策 略 系 统 为 理 论 指 导, 对 通 过 整 群 随 机 抽 样 得 到 的 8 个 专 业 300 名 非 英 语 专 业 二 年 级 大 学 生 词 汇 学 习 自 我 调 节 能 力 与 四 级 英 语 成 绩 的 关 系 进 行

More information

218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第五期 一般論文 結構的當時 作為一個企圖和日語本位主義文化擴張進行抵抗 扭轉不均衡文化流向的批判性知識社群 以民間文學整理作為鏈 接的契機 以學院資源取得合法關鍵 不計採取民族文學遺產 化 知識化的柔軟姿態 開拓創作與言論空間 林荊南等人的努 力具有不可漠視的文化價值與啟

218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第五期 一般論文 結構的當時 作為一個企圖和日語本位主義文化擴張進行抵抗 扭轉不均衡文化流向的批判性知識社群 以民間文學整理作為鏈 接的契機 以學院資源取得合法關鍵 不計採取民族文學遺產 化 知識化的柔軟姿態 開拓創作與言論空間 林荊南等人的努 力具有不可漠視的文化價值與啟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五期 2007年10月 頁217-258 國立台灣文學館 文化遺產與知識鬥爭[ ] 戰爭期漢文現代文學雜誌 南國文藝 的創刊 柳書琴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摘要 1937年7月台灣報刊廢止漢文欄 漢文文學雜誌紛紛停刊 然而 就在1941年12月1日 大東亞戰爭爆發前一週 台北市日 新町意外發行了一份帶有重建純文學理想的漢文雜誌 南國 文藝 何以一份漢文純文學雜誌得以在太平洋戰爭前夕

More information

... 03... 10 2... 15...20... 26... 30... 34

... 03... 10 2... 15...20... 26... 30... 34 99 ... 03... 10 2... 15...20... 26... 30... 34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概念類 1. 理解概念 2. 空間概念 3. 速度概念 4. 專注力 5. 記憶力 6. 數概念 理解概念 空間概念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More information

<A448A4E5AAC0B77CBEC7B3F8B2C43132A8F7B2C434B4C15F E706466>

<A448A4E5AAC0B77CBEC7B3F8B2C43132A8F7B2C434B4C15F E706466> 105 12 4 319-340 1 2 2 3 1 2 3 6 NVDA NVDA 2015 2014 320 5 37 22 5 2014 3000 2016 3 313 2016 12% inclusive education screen reader 321 2 3 2015 self-learn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2002 2011 2008 322

More information

專 題 論 述 它 感 受 它 的 方 式 也 就 不 會 只 限 於 一 種 運 用 藝 術 之 助 人 方 式 所 關 切 的 是 開 展 的 探 索 的 充 滿 創 新 的 不 確 定 ; 而 不 是 封 閉 的 絕 對 的 既 定 答 案 因 此, 藝 術 可 以 是 社 會 工 作, 卻

專 題 論 述 它 感 受 它 的 方 式 也 就 不 會 只 限 於 一 種 運 用 藝 術 之 助 人 方 式 所 關 切 的 是 開 展 的 探 索 的 充 滿 創 新 的 不 確 定 ; 而 不 是 封 閉 的 絕 對 的 既 定 答 案 因 此, 藝 術 可 以 是 社 會 工 作, 卻 王 秀 絨 團 體 工 作 運 用 藝 術 之 理 念 及 策 略 團 體 工 作 運 用 藝 術 之 理 念 及 策 略 王 秀 絨 前 言 : 社 會 工 作 是 藝 術, 藝 術 也 是 社 會 工 作? 社 工 實 務 運 用 藝 術 活 動 已 經 越 來 越 普 遍, 若 能 熟 習 其 基 本 理 念 態 度 及 技 巧, 在 助 人 工 作 中 是 很 可 發 揮 功 效 的 運 用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壹 前言 archives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SAA

壹 前言 archives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SAA 71975869 選輯衛生醫療檔案之意涵 Implication of Health Archives Selective Compilation Wu, Shiao-Chi Professor,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 Policy,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e-mail: scwu@ym.edu.tw Chen, Mei-Jung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1. 2. 3. 4. 5. 6 -2 7 -1 8 72193 834-11 9 10 11 Van Wart, Cayer, & Cook,1993:6-10 Stephen P. RobbinsO Connor, Bronner, & Delaney, 1996:9 12 + + = + + = -1 Robbins19821

More information

. 運 用 社 交 技 巧 訓 練 於 一 位 重 鬱 症 役 男 之 護 理 經 驗. 壹 前 言 憂 鬱 症 是 本 世 紀 四 大 重 要 疾 病 之 一, 其 後 遺 症 會 造 成 調 適 能 力 人 際 關 係 職 業 能 力 社 會 角 色 和 認 知 行 為 下 降, 增 加 社 會

. 運 用 社 交 技 巧 訓 練 於 一 位 重 鬱 症 役 男 之 護 理 經 驗. 壹 前 言 憂 鬱 症 是 本 世 紀 四 大 重 要 疾 病 之 一, 其 後 遺 症 會 造 成 調 適 能 力 人 際 關 係 職 業 能 力 社 會 角 色 和 認 知 行 為 下 降, 增 加 社 會 . 弘 光 學 報 54 期. 運 用 社 交 技 巧 訓 練 於 一 位 重 鬱 症 役 男 之 護 理 經 驗 蔡 佩 玲 光 田 綜 合 醫 院 收 到 日 期 :97.1.17 修 訂 日 期 :97.5.5 接 受 日 期 :97.5.15 摘 要 憂 鬱 症 發 生 的 頻 率 在 年 輕 族 群 中 逐 漸 增 加, 而 在 台 灣 服 役, 不 同 於 歐 美 國 家 的 募 兵 制,

More information

7_6論文.indd

7_6論文.indd 一 黃 春 滿 董 道 興 * 師 慧 娟 ** 中 文 摘 要 本 篇 個 案 報 告 是 探 討 一 術 後 病 的, 期 間 為 94 年 4 月 28 日 至 5 月 13 日 筆 藉 由 Gordon 十 一 項 健 康 功 能 評 估 為 工 具, 運 用 身 體 評 估 觀 察 及 會 談 的 方 式 收 集 資 料, 在 期 間 發 現 個 案 出 現 體 溫 過 高 焦 慮 疼 痛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建構企業訓練之課程發展模式.doc

Microsoft Word - 建構企業訓練之課程發展模式.doc 建 構 企 業 訓 練 之 課 程 發 展 模 式 張 瑞 村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師 資 培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人 力 資 源 是 企 業 組 織 創 造 競 爭 優 勢 的 重 要 因 素, 企 業 組 織 基 於 本 身 的 經 營 策 略 與 發 展 需 要, 經 由 企 業 訓 練 培 育 所 需 的 人 力 資 源, 是 最 有 效 的 途 徑 企 業 訓 練 與 公

More information

6-大學圖書館參考晤談中溝通技巧之探討.indd

6-大學圖書館參考晤談中溝通技巧之探討.indd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s of reference interviews are to clarify user s questions and information need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of user s really need. Communication is a essential part in

More information

P. C Evelyn. M. Duvall 2 quality of life cabana

P. C Evelyn. M. Duvall 2 quality of life cabana 2012 3 193 POPULATION JOURNAL No. 3. 2012 Tot. No. 193 100871 2008 Logit C913. 6 A doi 10. 3969 /j. issn. 1004-129X. 2012. 03. 004 1004-129X 2012 03-0031 - 11 2011-12 - 10 10JJD840001 1962-2010 1% 60 1.

More information

58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壹 研 究 動 機 與 背 景 教 育 成 敗, 繫 於 師 資 之 良 窳 教 育 部 於 2010 年 8 月 召 開 第 八 次 全 國 教 育 會 議 中, 師 資 培 育 與 專 業 發 展 為 一 項 重 要 的 討 論 議 題, 其 中 研 修

58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壹 研 究 動 機 與 背 景 教 育 成 敗, 繫 於 師 資 之 良 窳 教 育 部 於 2010 年 8 月 召 開 第 八 次 全 國 教 育 會 議 中, 師 資 培 育 與 專 業 發 展 為 一 項 重 要 的 討 論 議 題, 其 中 研 修 國 立 臺 南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民 99,24 期,57 79 57 臺 灣 與 中 國 大 陸 視 障 教 育 師 資 培 育 制 度 之 比 較 以 臺 南 大 學 與 南 京 特 殊 教 育 職 業 技 術 學 院 為 例 莊 素 貞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袁 東 浙 江 省 寧 波 市 盲 童 學 校 摘

More information

62 互 動 性 裝 置 藝 術 對 幼 保 系 學 生 壓 力 情 緒 療 癒 影 響 之 案 例 探 究 62 壹 緒 論 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根 據 財 團 法 人 董 氏 基 金 會 於 2008 年 1 對 大 學 生 主 觀 壓 力 來 源 與 憂 鬱 情 緒 相 關 性 研

62 互 動 性 裝 置 藝 術 對 幼 保 系 學 生 壓 力 情 緒 療 癒 影 響 之 案 例 探 究 62 壹 緒 論 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根 據 財 團 法 人 董 氏 基 金 會 於 2008 年 1 對 大 學 生 主 觀 壓 力 來 源 與 憂 鬱 情 緒 相 關 性 研 幼 兒 教 保 研 究 期 刊 2015 第 15 期 61 互 動 性 裝 置 藝 術 對 幼 保 系 學 生 壓 力 情 緒 療 癒 影 響 之 案 例 探 究 陳 麗 媜 李 依 儒 陳 麗 安 盧 奕 帆 鍾 羽 芃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幼 兒 保 育 系 摘 要 現 今 大 學 生 因 面 臨 各 種 壓 力 而 經 常 產 生 憂 鬱 的 情 緒 適 當 的 壓 力 紓 解 及 良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專題研究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A Stud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張峻豪 * (Chang, Chun-Hao)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摘 要 關鍵詞 : 社區 社區發展 社區交流 兩岸關係 基層民主 * 47 PROSPECT

More information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小學社會科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小學社會科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教科書研究 第九卷 第一期 2016 年 4 月 37-70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 小學社會科 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周淑卿 1 章五奇 2 1979~1988 年間 板橋教師研習會發展社會科實驗教材 其後成為全國 通行的國立編譯館教科書 這段歷程是臺灣課程史上由 課程編製 轉向 課程發展 的重要里程碑 在此典範轉移中 實驗教材如何轉 型為官方課程 國立編譯館與教師研習會成員如何歷經磋商

More information

豐佳燕.PDF

豐佳燕.PDF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chiayen@estmtc.tp.edu.tw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me-oriented teach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Six core concepts of the problem

More information

六 到 八 歲 兒 童, 設 計 並 發 展 一 套 以 van Hiele 幾 何 思 考 層 次 理 論 為 基 礎 的 悅 趣 化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取 名 為 米 德 玩 形 狀, 同 時 探 討 低 年 級 學 童 在 使 用 本 數 位 教 材 之 後, 在 平 面 幾 何 的

六 到 八 歲 兒 童, 設 計 並 發 展 一 套 以 van Hiele 幾 何 思 考 層 次 理 論 為 基 礎 的 悅 趣 化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取 名 為 米 德 玩 形 狀, 同 時 探 討 低 年 級 學 童 在 使 用 本 數 位 教 材 之 後, 在 平 面 幾 何 的 應 用 悅 趣 化 數 位 教 材 於 國 小 學 童 平 面 幾 何 學 習 成 效 之 研 究 Using a Game-Based Learning Courseware to Study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Plane Geometry of Elementary Students 范 丙 林 1 王 學 武 1* 李 家 瑩 2 1 巫 家 瑜 1 Department

More information

44(1) (1) (4) (4) 63-88TSSCI Liu, W. Y., & Teele S. (2009). A study on the intelligence profile

44(1) (1) (4) (4) 63-88TSSCI Liu, W. Y., & Teele S. (2009). A study on the intelligence profile 03-8632639 E-mail weiyu@mail.ndhu.edu.tw //1997/8~2000/7 / 2008 8 () 1992 8 1. 2. 3. 4. Wei-Yu Liu 2001.8~2008.7 * SCI EI SSCI A&HCI A 2016 11(1) 1-11 Liu, W. Y. (2015). The Study of Writing Reflective

More information

从语用的角度看口语水平测试

从语用的角度看口语水平测试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 语 用 为 纲 口 语 水 平 测 试 的 实 践 与 讨 论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吴 伟 平 本 文 在 语 用 为 纲 的 框 架 下 讨 论 大 规 模 汉 语 口 语 水 平 测 试 中 的 三 个 重 要 问 题 : 题 库 建 设 随 机 组 卷 和 考 后 评 核 纵 观 语 言 测 试 的 发 展,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其 重 点 随 着 语 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46專題-12 陳振盛.李麗雲.doc

Microsoft Word - 146專題-12  陳振盛.李麗雲.doc 青 少 年 偏 差 行 為 與 家 庭 陳 振 盛. 李 麗 雲 壹 前 言 家 庭 是 兒 童 和 青 少 年 非 常 重 要 的 生 活 世 界 家 庭 因 素, 如 何 影 響 青 少 年 偏 差 行 為? 過 去 的 研 究 通 常 分 為 分 二 部 分 討 論, 其 一 稱 之 為 家 庭 結 構 因 素, 其 二 稱 之 為 互 動 因 素 家 庭 結 構 通 常 指 的 是 父 母

More information

台灣童謠主題教學運用於幼稚園之研究

台灣童謠主題教學運用於幼稚園之研究 1 2 30 4016 1. 2. 3. 4. A Study of Applying Theme Based Taiwanese Nursery Rhyme in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Fu Chih Sun Chun Sheng Wu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the theme based Taiwanese

More information

~ 10 2 P Y i t = my i t W Y i t 1000 PY i t Y t i W Y i t t i m Y i t t i 15 ~ 49 1 Y Y Y 15 ~ j j t j t = j P i t i = 15 P n i t n Y

~ 10 2 P Y i t = my i t W Y i t 1000 PY i t Y t i W Y i t t i m Y i t t i 15 ~ 49 1 Y Y Y 15 ~ j j t j t = j P i t i = 15 P n i t n Y * 35 4 2011 7 Vol. 35 No. 4 July 2011 3 Population Research 1950 ~ 1981 The Estim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of Cohort Age - specific Fertility Rates Wang Gongzhou Hu Yaol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re information

小組工作定義 (Lee, 1999)

小組工作定義 (Lee, 1999) 跨 越 理 論 與 實 踐 的 鴻 溝 : 怎 樣 應 用 理 論 知 識 於 小 組 工 作 中? 李 德 仁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應 用 社 會 科 學 系 副 教 授 從 事 社 會 工 作 教 育 以 來, 一 直 教 授 小 組 工 作 方 法, 發 現 同 學 們 常 以 學 習 此 方 法 為 苦 原 因 是 從 事 小 組 工 作 要 求 廣 的 知 識 基 礎, 大 體 上 有

More information

14-1-人文封面

14-1-人文封面 107 14 1 45-55 Plakans, & Gebril, 2017 Chen, & Ford, 1998 Messick 1984 Witkin Dyk Fattuson Goodenough Karp 1962 46 field-independent field-dependent Holists Serialists Ku, Hou, & Chen, 2016 Jonassen, &

More information

生涯規劃團體尊女性幼教人員生涯規劃行為之輔導效果

生涯規劃團體尊女性幼教人員生涯規劃行為之輔導效果 幼 兒 教 保 研 究 期 刊 2009 第 3 期 75 許 幼 兒 一 個 美 好 的 環 境 - 幼 兒 園 中 介 空 間 初 探 周 怡 伶 段 慧 瑩 國 立 台 北 護 理 學 院 嬰 幼 兒 保 育 系 研 究 生 國 立 台 北 護 理 學 院 嬰 幼 兒 保 育 系 副 教 授 摘 要 環 境 猶 如 無 聲 的 教 師, 潛 移 默 化 地 引 導 幼 兒 發 展 與 學 習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 ii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o encourage and help employees to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so that they can fully contribute to the organization s goals. The main

More information

. 弘 光 學 報 65 期. 壹 前 言 脊 髓 損 傷 (spinal cord injury) 是 人 生 遭 遇 的 一 項 重 大 災 難 事 件, 常 與 意 外 伴 隨 發 生 例 如 車 禍 高 處 跌 落 等 ( 周 陳 賴,2008), 台 灣 每 年 約 有 一 千 兩 百 人

. 弘 光 學 報 65 期. 壹 前 言 脊 髓 損 傷 (spinal cord injury) 是 人 生 遭 遇 的 一 項 重 大 災 難 事 件, 常 與 意 外 伴 隨 發 生 例 如 車 禍 高 處 跌 落 等 ( 周 陳 賴,2008), 台 灣 每 年 約 有 一 千 兩 百 人 運 用 Watson 理 論 照 顧 一 位 脊 髓 損 傷 患 者 之 護 理 經 驗 1 廖 惠 雅 2 劉 紋 妙 1 弘 光 科 技 大 學 護 理 系 2 中 臺 科 技 大 學 護 理 系 收 到 日 期 :100.3.4 修 訂 日 期 :100.6.2 接 受 日 期 :100.6.22 摘 要 本 文 乃 運 用 全 人 評 估 方 法 收 集 資 料, 依 Watson 人 性

More information

94 Complementary Therapy 46 34 Polaski & Tatro, 1996/1998 2005CassilthDeng2004 20022005 2001 Dunwoody, Smyth, & Davidson, 2002 2005 2005Dunwoody et al

94 Complementary Therapy 46 34 Polaski & Tatro, 1996/1998 2005CassilthDeng2004 20022005 2001 Dunwoody, Smyth, & Davidson, 2002 2005 2005Dunwoody et al 93 運 用 輔 助 療 法 於 照 護 一 位 血 液 透 析 合 併 結 腸 癌 患 者 無 望 感 之 護 理 經 驗 葉 詩 君 葉 蕙 芳 *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經 常 發 生 無 望 感, 長 期 出 現 無 望 感 會 影 響 病 患 身 心 靈 健 康, 甚 至 對 生 命 造 成 威 脅 本 文 探 討 照 護 一 位 洗 腎 患 者 合 併 癌 症 之 雙 重 重 大 疾

More information

1988 Demo & Acock 1988 Demo & Acock Richard & Cynthia % 1996 Feigelman

1988 Demo & Acock 1988 Demo & Acock Richard & Cynthia % 1996 Feigelman (Madonna) (Nicole Kidman) (Meg Ryan) (Angelina Jolie) 25 30 2006 2006 1 1988 Demo & Acock 1988 Demo & Acock Richard & Cynthia 1993 1. 2. 3. 4. 5. 1995 60 33% 1996 Feigelman 2001 2 Fergusson, Lynskey, &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大陸研究在台灣的困境\\ 88 12 103 126 * ** Track Diplomacy * ** 104 1 1998 William Perry 2 1998a 1998 1998 1 2 William Perry 88 12 105 1998 3 1998 1998 1998 4 1998 1998a 1998 1998a Track II Diplomacy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and

More information

2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緒 論 每 到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升 學 大 專 校 院 甄 試 的 簡 章 公 佈 時, 高 中 職 老 師 都 可 以 聽 到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問 : 為 什 麼 學 系 這 麼 少? 部 分 學 生 因 選 擇 少 而 不 參 加 甄 試

2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緒 論 每 到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升 學 大 專 校 院 甄 試 的 簡 章 公 佈 時, 高 中 職 老 師 都 可 以 聽 到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問 : 為 什 麼 學 系 這 麼 少? 部 分 學 生 因 選 擇 少 而 不 參 加 甄 試 國 立 臺 南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特 殊 教 育 與 復 健 學 報, 民 95,16 期,1 24 1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升 大 學 甄 試 簡 章 之 分 析 研 究 趙 麗 華 臺 北 市 立 中 正 高 級 中 學 王 天 苗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系 摘 要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在 於 探 討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升 學 大 專 校 院 甄 試

More information

2015 1 330 GLOBAL EDUCATION Vol. 44 No1 2015 / 300387 / 300387 20 20 1926 20 1912 1912 1918 1919 34 1919 1921 1 1922 1923 1925 7 100 2 1922 3 1923 5 1923 1924 4 1927 1949 20 1. 20 5 35 2. 20 20 1927 1949

More information

紋 (2002) 之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目 前 有 15% 以 上 身 心 健 全 的 學 生, 由 於 種 種 因 素, 無 法 受 惠 於 主 流 數 學 教 學 中 的 教 材 和 教 法, 導 致 學 生 在 數 學 學 習 的 挫 敗, 因 此 我 們 應 該 更 認 真 思 考

紋 (2002) 之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目 前 有 15% 以 上 身 心 健 全 的 學 生, 由 於 種 種 因 素, 無 法 受 惠 於 主 流 數 學 教 學 中 的 教 材 和 教 法, 導 致 學 生 在 數 學 學 習 的 挫 敗, 因 此 我 們 應 該 更 認 真 思 考 運 用 差 異 化 教 學 於 國 小 數 學 領 域 教 學 之 初 探 張 宇 樑 國 立 嘉 義 大 學 教 育 行 政 與 政 策 發 展 研 究 所 一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應 以 理 解 與 實 施 差 異 化 教 學 為 首 要 任 務 在 12 年 國 教 政 策 的 推 動 下, 教 師 須 面 對 的 挑 戰 就 是 如 何 回 應 與 滿 足 每 位 學 生 的 需 求,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體制外之生命教育初探:大學生追尋生命意義之敘事研究.doc

Microsoft Word - 體制外之生命教育初探:大學生追尋生命意義之敘事研究.doc 體 制 外 之 生 命 教 育 初 探 : 大 學 生 追 尋 生 命 意 義 之 敘 事 研 究 蔡 文 榮 : 中 興 大 學 師 資 培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林 念 穎 : 東 海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畢 業 摘 要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目 的 旨 在 以 生 命 故 事 的 形 式, 呈 現 三 位 大 學 生 追 尋 生 命 意 義 之 歷 程, 以 及 探 討 其 接 受

More information

( 三 ) 產 業 實 習 組 撰 寫 赴 大 陸 產 業 實 習 構 想 與 規 劃 (1,000 字 ) 具 良 好 學 習 意 願 與 工 作 態 度 部 份 跨 國 企 業 需 具 備 外 語 能 力 五 研 習 課 程 * 參 見 附 件 二 六 獎 助 對 象 研 習 期 間 將 有 陸

( 三 ) 產 業 實 習 組 撰 寫 赴 大 陸 產 業 實 習 構 想 與 規 劃 (1,000 字 ) 具 良 好 學 習 意 願 與 工 作 態 度 部 份 跨 國 企 業 需 具 備 外 語 能 力 五 研 習 課 程 * 參 見 附 件 二 六 獎 助 對 象 研 習 期 間 將 有 陸 2015 第 十 屆 兩 岸 暨 國 際 菁 英 蹲 點 獎 助 研 究 生 夏 令 營 一 活 動 主 旨 提 昇 臺 灣 暨 大 陸 研 究 專 業 水 準 強 化 兩 岸 學 術 交 流 與 產 業 對 話 2015 年 3 月 25 日 修 正 獎 助 兩 岸 與 國 際 菁 英, 赴 臺 灣 與 大 陸 進 行 學 術 研 究, 並 強 化 產 業 實 習 經 驗 與 創 業 能 力 二

More information

幼兒戲劇教學策略之個案研究

幼兒戲劇教學策略之個案研究 幼 兒 教 保 研 究 期 刊 2012 第 9 期 61 幼 兒 戲 劇 教 學 策 略 之 個 案 研 究 劉 倚 君 新 竹 市 高 峰 幼 兒 園 幼 教 教 師 劉 淑 英 國 立 新 竹 教 育 大 學 幼 兒 教 育 學 系 副 教 授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究 幼 兒 戲 劇 教 師 在 幼 稚 園 中 進 行 戲 劇 活 動 的 教 學 策 略, 以 質 性 研 究 方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人 文 藝 術 學 院 語 文 與 創 作 學 系 語 文 教 學 碩 士 班 ( 暑 期 班 ) 碩 士 論 文 Master Program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 Summer Program)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Creative Writ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More information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1. (74)16 5-30 2. (61) 3. (84) : 4. (51) 5. (76) 6. (52) 7. (82) - : 267-276 :: 8. (86) 9. (84) 140 243-255 10. (88) 11. (86) 115-144 12. (51) 408-425 13. (6) 33-36 14. (67) 15. (19) 16. ( ) (72) 17. (7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982導師輔導知能研習會議資料(彙整).doc

Microsoft Word - 982導師輔導知能研習會議資料(彙整).doc 目 錄 頁 次 壹 活 動 計 畫 表 1. 貳 學 生 事 務 工 作 報 告 軍 訓 室 2. 生 活 輔 導 組 4. 服 務 學 習 中 心 6. 住 宿 服 務 組 8. 國 際 學 生 服 務 組 12. 體 育 室 14. 課 外 活 動 指 導 組 16. 衛 生 保 健 組 18. 進 修 部 學 務 組 19. 諮 商 輔 導 中 心 21. 參 專 題 講 座 專 題 演 講

More information

10 中央銀行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一期民國 98 年 3 月 0.84% 1.73% 25.6% GDP 1.52% 0.44% 29.37% 0.90% 2.18% (4) a b c d e f 壹 前言 2004 (WTI) % 200

10 中央銀行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一期民國 98 年 3 月 0.84% 1.73% 25.6% GDP 1.52% 0.44% 29.37% 0.90% 2.18% (4) a b c d e f 壹 前言 2004 (WTI) % 200 能源價格波動對國內物價與經濟活動的影響 9 * 能源價格波動對國內物價與經濟活動的影響 ** 梁啟源 摘 要 (1) (2) (1) 2004~2008 a b c d (2) OPEC 2008 30 30~80 (3) 13% GDP 0.88% 0.34% 12.42% * ** 10 中央銀行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一期民國 98 年 3 月 0.84% 1.73% 25.6% GDP 1.52%

More information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But it is insufficient jurisprudential basis and legitimacy crisis of legal forms through the form of mi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But it is insufficient jurisprudential basis and legitimacy crisis of legal forms through the form of mi 1 Vol. 3 6 No. 1 36 2 0 1 8 1 Hebei Law Science Jan. 2 0 1 8 DOI 10. 16494 /j. cnki. 1002-3933. 2018. 01. 011 511436 DF36 A 1002-3933 2018 01-0117-13 Study on the Jurisprudential Basis on the Implementation

More information

中国法学院的法律技能教育短缺

中国法学院的法律技能教育短缺 中 国 法 律 技 能 教 育 的 制 度 分 析 An Institutional Inquiry into Legal Skills Education in China 苏 力 * [Abstract]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state of the legal skills training in contemporary China s law school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4-內文-02.doc

Microsoft Word - 04-內文-02.doc 應 用 問 題 導 向 學 習 於 護 理 倫 理 教 學 之 課 程 規 劃 與 評 量 工 具 之 發 展 11 應 用 問 題 導 向 學 習 於 護 理 倫 理 教 學 之 課 程 規 劃 與 評 量 工 具 之 發 展 林 秋 芬 1 / 楊 哲 銘 2 / 鍾 春 枝 3 4 / 盧 美 秀 1. 臺 北 醫 學 大 學 理 學 博 士 臺 北 醫 學 大 學 護 理 學 院 副 教 授

More information

續論

續論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第 19 卷 第 1 期 (95 年 3 月 )23~50 王 士 禎 的 山 水 詩 ( 下 ): 神 韻 與 山 水 23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王 士 禎 的 山 水 詩 ( 下 ): 神 韻 與 山 水 * 黃 雅 歆 摘 要 引 領 康 熙 詩 壇 的 王 士 禎, 匯 聚 有 清 以 來 詩 人 對 詩 歌 創 作 的 主 張, 加 以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302002

Microsoft Word - 0302002 台 灣 社 區 工 作 與 社 區 研 究 學 刊 2013 年 10 月 頁 25-68 研 究 論 文 第 三 卷 第 二 期 在 稀 少 中 看 見 豐 富 澎 湖 縣 望 安 鄉 社 區 * 資 產 之 探 究 趙 善 如 國 立 屏 東 科 技 大 學 社 會 工 作 系 教 授 ** 王 仕 圖 國 立 屏 東 科 技 大 學 社 會 工 作 系 副 教 授 張 麗 珠 國 立 屏 東

More information

穨CY03518.PDF

穨CY03518.PDF 487518 487 * * CY03518- 488 487518 489 * (preservice education) ( ) ( ) * 490 (mentoring triad student teaching triad Slick1997)( ) ( ) 491 ( 87a) ( 87b) ( 87c) ( ) 492 ( ) 85 493 (mentoring triad) (mentor)

More information

56

56 bianhm@swufe.edu.cn 1. 2. 55 56 5 12 1 2 3 5 12 5 12 5 12 2008 5 1143 11 183 949 57 empowerment Perkins & Zimmerman, 1995 (Pinderhuges, 1993) (Chesler, 1991; Gartner & Riessman, 1998; Mok, 2001;, 2005)

More information

肺 擴 張 不 全 導 致 缺 氧, 需 緊 急 放 置 氣 管 內 管 合 併 人 工 呼 吸 器 使 用 (Panayiotis et al., 2002) 二 ( ) 呼 吸 照 : 準 備 脫 離 呼 吸 器 時, 呼 吸 生 指 數 需 達 下 列 標 準 : 最 大 吸 氣 壓 >25c

肺 擴 張 不 全 導 致 缺 氧, 需 緊 急 放 置 氣 管 內 管 合 併 人 工 呼 吸 器 使 用 (Panayiotis et al., 2002) 二 ( ) 呼 吸 照 : 準 備 脫 離 呼 吸 器 時, 呼 吸 生 指 數 需 達 下 列 標 準 : 最 大 吸 氣 壓 >25c 劉 萍 林 玉 鳳 * 張 月 娟 ** 廖 淑 貞 *** 中 文 摘 要 本 文 探 討 病, 筆 以 羅 氏 適 應 模 式 為 評 估 工 具, 藉 訪 談 觀 察 及 身 體 評 估 進 行 資 料 收 集, 確 立 健 康 問 題 有 : 呼 吸 道 清 除 功 能 失 效 身 體 活 動 功 能 障 礙 便 秘 及 焦 慮 照 期 間 採 計 劃 性 呼 吸 器 脫 離 訓 練 訂 定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SAGE 2010

Microsoft PowerPoint - SAGE 2010 SAGE Journals Online -Communication Studies 大綱 SAGE 簡介 Communication Studies 收錄內容 SJO 平台功能介紹 首頁 瀏覽功能 檢索功能 進階服務 SAGE Content 超過 520 種人文 社會科學 理工 科技領域電子期刊 SAGE 與超過 245 個國際知名的學會合作 ( 包括 American Sociological

More information

ARCLE No.2

ARCLE No.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phabetical Knowledge and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Mitsue ALLEN-TAMAI Chiba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teaching th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8_76-93_¦ó³B¬O¡§Âk¡¨®a¡H.doc

Microsoft Word - 08_76-93_¦ó³B¬O¡§Âk¡¨®a¡H.doc 臺 灣 圖 書 館 管 理 季 刊 第 二 卷 第 三 期 / 95 年 7 月 何 處 是 歸 家?: 台 灣 俗 語 中 女 有 所 歸 的 女 性 養 成 模 式 與 文 化 反 映 初 探 The E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Women: A Study about Nyu You Suo Gui the Female s Education Pattern and

More information

1

1 2003 iii v 1 2 3 4 6 12 52 54 56 60 iii v 1. 2001 8 28 1 143,400 2 489,800 633,200 9.5% 1,152,200 55% Deegan and Brooks, 1985; Fine and Asch, 1988; Morris, 1989, 1991; Lonsdale, 1990; Begum, 1992; Ling,

More information

國小三年級閱讀理解教學行動研究

國小三年級閱讀理解教學行動研究 國 小 中 年 級 弱 勢 低 成 就 學 童 閱 讀 理 解 補 救 教 學 行 動 歷 程 之 個 案 研 究 國 小 中 年 級 弱 勢 低 成 就 學 童 閱 讀 理 解 補 救 教 學 行 動 歷 程 之 個 案 研 究 林 素 秋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附 設 實 驗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兼 研 究 主 任 中 文 摘 要 本 研 究 是 以 兒 童 讀 書 會 進 行 閱

More information

模 式, 不 但 可 提 供 病 生 心 靈 的 人, 同 時 也 可 將 雙 親 納 入 照 對 象 住 院 嬰 幼 主 要 的 壓 力 源 有 分 離 焦 慮 失 去 控 制 身 的 損 傷 及 疼 痛 依 據 艾 瑞 克 森 的 發 展 論, 嬰 主 要 的 發 展 任 務 為 信 任 感 與

模 式, 不 但 可 提 供 病 生 心 靈 的 人, 同 時 也 可 將 雙 親 納 入 照 對 象 住 院 嬰 幼 主 要 的 壓 力 源 有 分 離 焦 慮 失 去 控 制 身 的 損 傷 及 疼 痛 依 據 艾 瑞 克 森 的 發 展 論, 嬰 主 要 的 發 展 任 務 為 信 任 感 與 李 卿 慈 林 麗 滿 * 中 文 摘 要 本 文 描 述 11 個 月 女 及 其 父 母 的 照 經 驗 照 間 於 2010 年 3 月 15 日 至 20 日 進 行 評 估, 藉 由 會 談 觀 察 直 等 技 巧 收 集 資 料, 確 立 家 屬 於 前 有 照 顧 者 焦 慮 個 案 於 中 有 潛 在 危 險 性 溫 調 節 失 常 及 潛 在 危 險 性 損 傷 主 要 健 康 問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第一章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 九 十 年 九 月 )573~614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573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熊 召 弟 陳 業 勇 林 益 興 楊 婷 喬 摘 要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是 探 究 國 小 學 生 對 於 動 物 生 殖 的 想 法 這 些 概 念 知 識 主 要 包 括 五 方 面 :( 一 ) 生 殖 的

More information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2006 6 105 138 105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Fu-Yung Instructor, Center for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I II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predicament of curren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Savigi tribe and probing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school, the family

More information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DISSERTATION 学 院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专 业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硕 士 题 目 届 别 2010 届 学 生 陈 炜 导 师 张 艳 莉 副 教 授 日 期 2010 年 4 月 A VALIDATION STUDY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I II III The Study of Factors to the Failure or Success of Applying to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Abstract For years,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has been Taiwan s goal and we are on the way

More information

頁 碼 序 號 學 校 名 稱 個 人 申 請 一 類 組 二 類 組 三 類 組 39 義 守 大 學 P.40 P.202 P.313 P.367 40 銘 傳 大 學 P.44 P.204 P.313 P.368 41 亞 洲 大 學 P.47 P.206 P.314 P.368 42 東 海

頁 碼 序 號 學 校 名 稱 個 人 申 請 一 類 組 二 類 組 三 類 組 39 義 守 大 學 P.40 P.202 P.313 P.367 40 銘 傳 大 學 P.44 P.204 P.313 P.368 41 亞 洲 大 學 P.47 P.206 P.314 P.368 42 東 海 學 校 系 組 招 生 規 定 目 錄 頁 碼 序 號 學 校 名 稱 個 人 申 請 一 類 組 二 類 組 三 類 組 1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P.1 P.174 P.291 P.355 2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P.175 P.292 P.356 3 國 立 暨 南 國 際 大 學 P.1 P.175 P.293 4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P.3 P.176 P.293 P.356

More information

2. 文 獻 探 討 2.1 大 眾 運 輸 之 特 性 大 眾 運 輸 有 兩 項 營 運 目 的 : 第 一 是 減 少 使 用 私 人 運 輸 工 具, 以 抒 解 交 通 壅 塞 的 現 象 ; 第 二 是 藉 此 達 到 所 得 重 分 配 的 效 果 [2] 根 據 Lovelock [

2. 文 獻 探 討 2.1 大 眾 運 輸 之 特 性 大 眾 運 輸 有 兩 項 營 運 目 的 : 第 一 是 減 少 使 用 私 人 運 輸 工 具, 以 抒 解 交 通 壅 塞 的 現 象 ; 第 二 是 藉 此 達 到 所 得 重 分 配 的 效 果 [2] 根 據 Lovelock [ 應 用 IPA 模 式 檢 視 國 光 客 運 乘 客 之 服 務 品 質 需 求 潘 婉 茹 1 吳 信 宏 2 謝 俊 逸 3 1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行 銷 與 流 通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班 學 生 2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行 銷 與 流 通 管 理 研 究 所 教 授 3 亞 洲 大 學 資 訊 科 學 與 應 用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論 文 之 連 絡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tember, 2013, Vol. 8, No. 2, pp. 23-52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nd the Mult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tember, 2013, Vol. 8, No. 2, pp. 23-52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nd the Mult 主 題 論 文 課 程 研 究 8 卷 2 期 2013 年 9 月 頁 23-52 十 二 年 國 教 變 革 下 高 中 課 程 與 大 學 多 元 入 學 方 案 關 係 之 研 究 丘 愛 鈴 摘 要 在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的 變 革 下, 本 研 究 目 的 有 三 : 一 分 析 高 中 教 育 與 大 學 多 元 入 學 政 策 目 標 的 關 係 ; 二 探 討 大

More information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塗 畫 畫, 高 中 開 始 為 了 準 備 考 美 術 系 而 每 日 下 課 後 往 畫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塗 畫 畫, 高 中 開 始 為 了 準 備 考 美 術 系 而 每 日 下 課 後 往 畫 東 海 大 學 美 術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學 位 創 作 論 述 風 景 變 奏 指 導 教 授 : 倪 再 沁 教 授 研 究 生 : 吳 冠 瑩 撰 西 元 2011 年 6 月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