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舉派在台灣的教學內容之研究



Similar documents
ok.pdf

2007年刊2.pdf

123

<4D F736F F D20B8F2A6B1BEA4B1D3BEC7BE69A5CDB4BCBC7AA4A7B6C0ABD2A4BAB8672E646F63>

6寸PDF生成工具

授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自 亦 缚 于 轮 回 故 世 间 天 力 能 救 谁 是 故 依 止 不 虚 者 皈 依 三 宝 佛 诸 极 难 忍 恶 趣 苦 能 仁 说 为 恶 业 果 是 故 虽 遇 生 命 难 终 不 造 罪 佛 三 有 乐 如 草 头 露 一 瞬 刹 那 毁 灭 法 恒 时 不 变 解 脱 果 希 求

2013考研必备资料:

Microsoft Word - 第廿八篇斷後行第261集勝利回歸.doc

中央一号文件

2011年党风廉政信息(第二十三辑)

艺术

目 录 一 重 要 提 示... 3 二 公 司 主 要 财 务 数 据 和 股 东 变 化... 3 三 重 要 事 项... 6 四 附 录 / 20

安全教育案例

<4D F736F F D20B8DFBDCCB6AFCCAC5F C4EAB5DA3038C6DA2DD7DBBACFA3BAB8DFB5C8BDCCD3FDB7A2D5B9B8C4B8EFB6AFCCACBBE3B1E0>


2048.doc

梅花集团

「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綜合處理要點」

p0188.PDF

第五讲

枣 庄 八 一 水 煤 浆 热 电 有 限 责 任 万 千 瓦 公 司 煤 矸 石 综 合 利 用 热 电 滨 州 市 沾 化 区 城 市 供 热 中 心 背 万 千 瓦 压 机 组 郓 城 县 生 活 垃 圾 焚 烧 发 电 日 处 理 生 活 垃 圾 吨 兆 瓦 山 东 沂 蒙 抽 水 蓄 能


!"#$ %

<4D F736F F D20B0B2C8ABD6AACAB6CAD6B2E12E727466>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文件

* 春 中 喜 王 九 相 寻 ( 晚 春 )* 二 月 湖 水 清, 家 家 春 鸟 鸣 林 花 扫 更 落, 径 草 踏 还 生 酒 伴 来 相 命, 开 尊 共 解 酲 当 杯 已 入 手, 歌 妓 莫 停 声 * 梅 道 士 水 亭 * 傲 吏 非 凡 吏, 名 流 即 道 流 隐 居 不

Microsoft PowerPoint - ³Ò´f¿³

石 狮 市 小 学 语 文 阅 读 与 习 作 教 学 征 文 评 选 优 秀 作 品 汇 编 耕 耘 ( 第 17 辑 ) 目 录 前 言 小 学 教 研 室 [4] 阅 读 教 学 把 握 内 在 联 系 提 升 理 性 认 识 祥 芝 中 心 校 黄 军 荣 [5] 求 真 务 实 有 效 教

<4D F736F F D20D0A1CBB5BCAFA1B6B9ABBCA6B5C4D4A2D1D4A1B7A3A8BCADD2BBA3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342EB160A8A3A4DEB05FB0A9BDE8B2A8C350AF67AABAAF66A65DA4CEA8BEAA76AA6B2E646F63>

<4D F736F F D20312EB2B8C8E9C6DAB5C4C5AEC8CB5FBFCECEC4BA865F312E646F63>

今 天 没 事, 就 回 来 了 ( 付 程 易 ) 是 江 城 的 首 富, 付 程 易 的 仆 人 进 到 木 紫 欣 的 家 里, 大 概 有 二 十 几 人 最 前 面 的 应 该 是 管 家 身 穿 随 然 不 是 很 华 丽, 但 也 不 是 很 寒 酸, 后 面 的 衣 着 都 是 一

<4D F736F F D20B14DC344ACE3A8732DA5C0BFCBC368AD4CA451ADD3A4EBAABABEFAB57B2E646F63>

前 言 我 之 所 以 選 擇 此 篇 論 文 來 談 東 坡 居 士 ( 註 1) 的 茶 藝 美 學, 主 要 源 於 過 去 對 其 書 法 創 作 及 理 念 的 探 析 研 究 及 更 早 對 先 生 詩 詞 文 章 雄 奇 飄 逸 淡 遠 曠 達 的 崇 仰 之 情 而 宋 代 的 書

《河殇》

' I 6

冷凍空調裝修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說明

<4D F736F F D20A4A4C1FAC3E4BBDAA448C3E4A677AF50BB50C452A5BDAC46A7BD>

中国教育管理全集_二十五_

艾宁《问中医几度秋凉》

不 管 有 多 忙, 请 您 抽 空 把 这 个 文 件 看 完!! 七 十 年 代 送 礼 送 点 心 八 十 年 代 送 礼 送 保 健 品 九 十 年 代 送 礼 送 鲜 花 二 十 一 世 纪, 送 礼 送 什 么 呢? 二 十 一 世

目 录 禁 令 一 览 中 央 八 项 规 定 5 中 央 六 项 禁 令 6 关 于 在 全 国 纪 检 监 察 系 统 开 展 会 员 卡 专 项 清 退 活 动 的 通 知 中 央 纪 委 监 察 部 7 关 于 党 政 机 关 停 止 新 建 楼 堂 馆 所 和 清 理 办 公 用 房 的

九十六學年度 高三學測作文(各班佳作版)

13


<4D F736F F D20A4E8A4E8A470BBA1ACE3A8735FA457B6C7AAA95F2E646F63>

( 二 ) 广 东 省 外 地 区 1 北 京 市.19 2 太 原 市.23 3 张 家 口 市 24 4 天 津 市.25 5 济 南 市.27 6 青 岛 市.28 7 沈 阳 市.29 8 大 连 市.31 9 哈 尔 滨 市 长 春 市 上 海 市

<4D F736F F D20BAA3CDE2BCE0B9DCB7E2C6A C4EA3130D4C2D0C2B5F7D5FB29>


Microsoft Word - 全文.doc

城 市 学 研 究 第 辑 革 既 是 贯 彻 落 实 中 央 决 策 部 署 的 具 体 体 现 也 是 深 入 探 索 城 乡 统 筹 发 展 的 实 践 需 要 事 实 上 年 重 庆 市 成 为 全 国 统 筹 城 乡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时 国 务 院 通 过 了 重 庆

<4D F736F F D C4EAB5DAD2BBBCBEB6C8B1A8B8E6C8ABCEC42E646F63>

一、入园指引:

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Microsoft Word - 魯迅-藥.doc

附:

目 录 第 一 编 校 办 公 室 工 作 制 度 学 校 发 展 规 划 工 作 管 理 规 定 学 校 规 章 制 度 管 理 办 法 学 校 会 议 管 理 制 度 校 长 办 公 会 议 事 制 度 学 校 例

前 世 所 造 恶 业 和 善 业 往 往 在 今 生 显 现 各 种 苦 乐 就 象 我 们 脸 上 如 果 没 有 各 种 污 迹, 在 镜 子 中 也 不 会 显 现 出 来 ; 同 样, 如 果 我 们 以 前 没 有 造 下 恶 业 和 善 业, 那 今 生 当 中 就 不 会 有 苦 乐

茶文化与人际关系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就 这 样 到 了 取 通 知 书 的 日 子, 我 怀 揣 着 祈 祷 的 心 向 校 园 走 去, 坐 在 教 室 里 等 待 着 成 绩 单, 当 老 师 公 布 成 绩, 念 到 我 的 成 绩 时, 我 傻 了, 呆 呆 的 凝 望 着 窗 外, 似 乎 时 间 已 经 静 止, 那 一

馬太福音 劉梅蕾師母

!!! " "!! " " " "!! " "!!! " "! " "! " " " " " " "

Microsoft Word - SONGSHI《宋詩一百首》.doc

<4D F736F F D20D6D0CEF7D2BDBDE1BACFCDE2BFC6D1A720D6D0CEF7D2BDBDE1BACFB9C7C9CBBFC6D1A72E646F63>

我 适 合 当 律 师 吗? 文 中 华 全 国 律 师 协 会 常 务 理 事 : 陈 锡 康 按 照 国 人 的 传 统, 勉 励 别 人 或 者 教 导 别 人, 大 抵 都 是 尊 者 长 者 或 成 功 者 的 专 利 作 为 一 个 还 算 是 青 年 律 师 的 基 层 法 律 工 作

GD053.PDF

党风廉政

Microsoft Word - 煽.doc

Microsoft Word - 文档 2

6寸PDF生成工具

第十章 中国传统节日与礼俗(22900)

中 国 画 院 画 家 力 作 将 集 体 亮 相 济 南...21 韩 中 日 国 际 女 书 画 家 交 流 展 在 韩 国 举 办...22 宁 波 博 物 馆 馆 藏 邵 克 萍 版 画 波 兰 展 出...22 宜 昌 人 在 美 国 办 画 展...22 文 物 保 护 23 北 宋 陪


校旗及学风、校风、教风

通 过 这 例 子, 可 以 理 解 处 方 用 药 的 大 法, 并 能 看 到 几 个 问 题 首 先 是 处 方 根 据 治 法, 有 一 定 的 方 向 和 范 围, 针 对 病 因 病 垃 和 症 状 三 方 面 用 药, 应 该 互 相 呼 应 如 前 胡 祛 风 寒, 又 能 降 气

证券代码:002153

儿 时 期 是 语 言 迅 速 发 展 时 期 岁 的 儿 能 够 掌 握 全 部 基 本 语 音 随 着 知 识 经 验 的 丰 富 词 汇 日 益 增 多 词 汇 中 实 词 多 其 中 以 名 词 动 词 最 多 ) 虚 词 少 语 句 以 简 单 句 为 主 复 合 句 少 正 确 量 下

第 期 庆振轩 张馨心 闲愁最苦 山之后 事乖人愿 一出山来不自由 痛感 先自一 愁 身愁不 了 那 堪 愁 上 更 添 愁 尽 管 小 草 旧 曾 呼 远 吴头楚 尾 一 棹 人 千 里 休 说 旧 愁 新 志 而今友人应和自己的心愿召唤 故人今又寄当 恨 长 亭 树 今 如 此 霜 天 晓 角

史前陶器,海岱為魁

地产研究周刊 2014年 第二十六期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第 1 篇 緒 論 ^ 第 1 章 產 科 護 理 概 論 ^ 李 從 業 第 一 節 產 科 護 理 的 角 色 與 功 育 ^ 第 二 節 產 科 護 理 的 架 構 ^ ^ 一 一. 護 理 過 程 7 二. 護 理 理 論 11 母 性 角 色 的 達 成 理 論 12 三. 護 理 標 準

投稿類別:觀光餐旅類

目 录 一 房 地 产 市 场 形 成 阶 段 :1980 年 年 二 房 地 产 市 场 起 步 阶 段 :1992 年 年 三 房 地 产 市 场 成 长 阶 段 :1998 年 年 (1) 高 速 发 展

平 安 也 不 是 用 金 钱 可 以 买 到 的 我 们 的 俗 语 说," 平 安 即 是 福 " 人 们 都 喜 爱 平 安, 寻 求 平 安, 但 有 几 个 人 真 得 着 了 平 安 呢? 有 几 个 人 家 庭 中 洽 洽 融 融, 没 有 争 吵, 没 有 口 角, 父 慈 子 孝,

Microsoft Word - 小論文 正.doc

2014就业质量年报(第2稿)

长 征 过 程 中, 林 彪 一 直 是 先 锋, 两 万 五 千 里 都 是 他 开 路 过 湘 江, 我 们 的 伤 亡 很 大, 为 什 么? 周 恩 来 要 负 全 责, 大 搬 家, 坛 坛 罐 罐 都 搬, 部 队 行 动 非 常 困 难 林 彪 已 经 打 开 了 一 个 大 口 子,

酒店管理系2015级本科“专业导师”信息一览表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文件

第 十 六 卷 范 巨 卿 鸡 黍 死 生 交 第 十 七 卷 单 符 郎 全 州 佳 偶 第 十 八 卷 杨 八 老 越 国 奇 逢 第 十 九 卷 杨 谦 之 客 舫 遇 侠 僧 第 二 十 卷 陈 从 善 梅 岭 失 浑 家 第 二 十 一 卷 临 安 里 钱 婆 留 发 迹 第 二 十 二

灯型系列

古 都 开 封 编 纂 委 员 会 名 誉 主 任 : 吉 炳 伟 主 任 : 陈 国 桢 委 员 : 贺 全 营 李 合 耕 和 宝 杰 高 树 田 屯 汴 京 安 洪 海 刘 顺 安 郑 西 乾 姚 春 贵 王 书 增 苗 书 梅 程 民 生 田 玉 林 张 德 娟 万 是 明 郭 书 学 田

Microsoft Word - LIANG梁山伯與祝英台.doc


學 生 在 國 小 階 段 通 常 少 見 學 生 肢 體 暴 力 的 衝 突 與 打 架 事 件 在 學 校 發 生 但 學 生 間 同 儕 相 處 與 小 團 體 排 擠 的 問 題 卻 顯 而 易 見, 情 節 雖 不 嚴 重, 但 卻 需 要 老 師 及 學 校 妥 善 處 理 學 校 在


中餐烹饪基础.doc

Transcription:

噶 舉 派 在 台 灣 的 教 學 內 容 之 研 究 薛 榮 祥 龍 華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中 心 講 師 摘 要 本 文 主 要 是 以 1980 年 至 2000 年 期 間, 藏 傳 佛 教 噶 舉 派 在 台 灣 的 教 學 內 容 作 分 析, 並 且 依 照 噶 舉 派 的 四 個 分 支 - 噶 瑪 噶 舉 直 貢 噶 舉 香 巴 噶 舉 以 及 竹 巴 噶 舉 作 分 節 次 的 探 討 在 結 論 中 並 且 分 析 了 這 些 教 學 的 內 容 及 進 行 的 方 式 的 變 遷 由 於 受 到 台 灣 地 時 空 環 境 的 影 響, 所 以 逐 漸 的 發 展 出 迥 然 不 同 於 在 西 藏 及 印 度 的 風 格, 而 以 一 種 濃 縮 的 速 食 的 方 式 在 進 行, 以 滿 足 本 地 信 徒 的 需 要, 並 逐 漸 在 台 灣 建 立 弘 法 的 基 地 關 鍵 詞 : 噶 舉 派 台 灣 教 學 1

噶 舉 派 在 台 灣 的 教 學 內 容 之 研 究 薛 榮 祥 龍 華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中 心 講 師 壹 前 言 噶 舉 派 就 其 源 頭 而 言, 分 為 香 巴 噶 舉 及 達 波 噶 舉, 分 別 由 瓊 波 南 交 及 瑪 爾 巴 於 十 一 世 紀 至 印 度 求 法 之 後 所 建 立 的 ( 王 輔 仁, 民 74) 達 波 噶 舉 的 傳 承, 在 印 度 主 要 的 上 師 為 帝 洛 巴 及 那 洛 巴, 傳 至 西 藏 者 則 為 大 譯 師 瑪 爾 巴, 密 勒 日 巴 以 及 其 弟 子 岡 波 巴 ( 達 波 仁 波 切 ) 和 惹 瓊 巴 在 岡 波 巴 之 後, 他 的 主 要 弟 子 四 出 弘 法 而 成 為 後 代 四 個 支 派 的 開 始 都 松 欽 巴 在 一 一 八 七 年 時 修 建 了 祖 普 寺, 成 為 噶 瑪 噶 舉 的 歷 代 主 寺, 他 也 是 西 藏 活 佛 轉 世 制 度 的 創 始 者, 至 今 以 噶 瑪 巴 之 名 而 轉 世 者 已 經 到 了 第 十 七 代 其 中 第 九 世 大 寶 法 王 汪 秋 多 傑 ( 自 在 金 剛 ), 所 著 作 的 了 義 海 " ( 陳 博 濟, 民 70), 是 在 台 灣 噶 舉 派 教 學 的 重 心 所 在 另 一 位 岡 波 巴 的 弟 子 帕 木 竹 巴, 他 在 一 一 五 八 年 於 帕 木 竹 地 方 建 立 了 丹 薩 替 寺, 成 為 帕 竹 教 派 的 源 頭, 帕 竹 也 成 為 人 名 地 名 教 派 名 家 族 名 以 及 地 方 政 權 的 名 字, 是 個 五 位 一 體 名 稱 的 來 源 十 四 世 紀 時, 帕 竹 家 族 取 代 薩 迦 派 成 為 西 藏 的 政 治 領 袖 從 帕 木 竹 巴 以 下, 又 分 為 八 個 支 派, 亦 即 直 貢, 達 龍, 竹 巴, 雅 桑, 綽 浦, 修 賽, 葉 巴, 瑪 倉 目 前 以 直 貢, 竹 巴 以 及 達 龍 三 個 支 派 的 活 動 較 多, 其 它 支 派 已 經 式 微 了 直 貢 噶 舉 教 派 在 創 教 者 吉 天 頌 恭 之 時, 即 已 立 下 了 大 手 印 五 支 道 的 修 行 傳 統, 這 五 支 道 包 含 了 菩 提 心 本 尊 法, 四 身 上 師 瑜 珈, 大 手 印 以 及 迴 向 ( 黃 英 傑 譯,1996), 另 外 密 修 的 那 洛 六 法 則 是 噶 舉 派 中 共 同 持 有 的 教 法 竹 巴 噶 舉 的 教 法 以 第 四 代 法 王 貝 瑪 嘎 波 的 著 作 最 為 世 人 所 知, 由 於 竹 巴 噶 舉 分 為 上 中 下 以 及 南 竹 巴, 呈 現 了 教 派 四 佈 的 情 形, 形 式 上 並 不 統 一 其 教 法 除 大 手 印 及 那 洛 六 法 之 外, 由 惹 瓊 巴 所 傳 下 的 秘 密 修 法 在 竹 巴 傳 承 中 據 說 保 存 得 最 為 完 善 除 此 之 外, 噶 舉 派 的 第 三 支 蔡 巴 噶 舉, 乃 因 向 蔡 巴 在 一 一 七 五 年 於 蔡 谿 建 立 寺 廟 而 得 名, 此 教 派 也 是 政 教 合 一 的 集 合 體, 但 隨 著 政 治 力 量 的 衰 退 就 斷 絕 了 另 外 一 支 拔 戎 噶 舉 乃 由 達 瑪 旺 秋 所 建 立, 此 教 派 採 用 家 族 繼 承 的 方 式 來 掌 管 教 權, 後 來 由 於 家 族 紛 爭 而 式 微, 但 此 教 派 在 青 海 地 區 仍 有 寺 廟 存 在, 以 下 就 噶 瑪 噶 舉 直 貢 噶 舉 香 巴 噶 舉 及 竹 巴 噶 舉 這 四 個 教 派 在 台 弘 法 情 形 作 一 說 明 一 噶 瑪 噶 舉 在 台 的 教 學 內 容 噶 瑪 噶 舉 教 派 乃 是 一 九 八 年 代 西 藏 佛 教 在 台 弘 傳 最 早 的 團 體 最 初 其 首 席 堪 布 創 古 仁 波 切 在 一 九 八 年 來 台 弘 法, 而 後 旅 美 的 堪 布 噶 塔 亦 為 貢 噶 精 舍 之 重 建 大 殿 開 光 而 至 台 灣, 其 後 有 卡 盧 仁 波 切 ( 兼 有 香 巴 噶 舉 傳 承 ), 巴 都 仁 波 切 桑 桑 仁 波 切, 達 桑 仁 波 切, 貝 魯 欽 智 仁 波 切, 夏 瑪 仁 波 切, 蔣 貢 康 慈 仁 波 切, 嘉 察 仁 波 切, 天 噶 仁 波 切, 太 錫 杜 仁 波 切 等 陸 續 在 台 弘 法 ( 黃 英 傑,1995) 2

其 中 夏 瑪 太 錫 杜 蔣 貢 康 慈 及 嘉 察 等 四 位 仁 波 切 為 第 十 六 世 大 寶 法 王 生 前 所 指 定 的 四 位 法 王 子, 宗 教 地 位 極 為 重 要 而 夏 瑪 仁 波 切 在 一 九 九 一 年 指 認 台 南 左 鎮 噶 瑪 噶 舉 道 本 法 師 為 轉 世 靈 童, 亦 為 西 藏 佛 教 在 台 發 展 的 一 大 因 緣 最 近 幾 年 為 了 第 十 七 世 大 寶 法 王 的 認 證 問 題, 在 台 灣 的 噶 瑪 噶 舉 中 心 亦 形 成 各 自 發 展 的 情 況 九 年 代 未 期, 新 一 代 的 傳 法 上 師 逐 漸 的 到 台 灣 來 弘 法, 只 是 由 於 聲 望 並 未 完 全 建 立, 他 們 的 活 動 也 大 都 侷 限 在 個 別 的 中 心 之 內, 而 無 法 創 造 大 型 法 會 的 盛 況, 不 過 從 另 一 個 角 度 來 看, 這 也 是 噶 瑪 噶 舉 在 台 灣 由 引 領 風 潮 的 法 會 去 向 落 實 教 學 的 轉 型, 未 嘗 不 是 一 個 新 的 起 步 這 些 年 青 的 祖 先, 包 括 桑 傑 年 巴 仁 波 切, 竹 奔 仁 波 切, 突 托 仁 波 切 以 及 明 珠 多 傑 仁 波 切 蘇 曼 嘎 旺 仁 波 切 宗 南 嘉 措 仁 波 切 等 至 於 此 一 教 派 在 台 弘 傳 教 法 的 情 形, 初 期 大 約 是 以 一 些 灌 頂 活 動 為 主, 教 學 的 內 容 也 是 配 合 這 一 些 灌 項 而 來, 並 無 所 謂 先 顯 後 密 " 的 情 形, 最 初 譯 出 的 法 本 如 四 臂 白 觀 音 儀 軌, 乃 是 由 創 古 仁 波 切 及 卡 盧 仁 波 切 所 傳 出 來 的, 而 四 加 行 儀 軌, 則 是 由 另 一 位 長 老 薩 傑 仁 波 切 所 傳 揚 最 重 要 的 大 灌 頂 是 由 蔣 貢 康 楚 仁 波 切 於 八 十 年 所 舉 行 的 時 輪 金 剛 灌 頂 法 會, 法 會 亦 同 時 提 供 了 時 輪 儀 軌 給 信 眾 在 教 學 的 活 動 上 面, 由 於 噶 瑪 噶 舉 在 各 國 的 中 心 很 多, 但 傳 法 上 師 的 人 數 並 不 是 很 足 夠, 再 加 上 缺 乏 教 學 的 規 劃, 實 際 上 教 學 的 成 果 是 很 有 限 度 的 反 倒 是 後 期 寶 髮 印 經 會 翻 譯 了 二 十 多 本 英 文 著 作 及 演 講 錄, 彌 補 了 教 學 的 不 足 另 外 在 台 中 的 曼 殊 譯 經 院 則 自 藏 文 翻 譯 了 許 多 必 須 用 到 的 自 修 儀 軌, 解 決 了 中 文 法 本 的 問 題 在 台 灣 較 有 系 統 的 教 學 包 含 幾 個 部 份 : ( 一 ) 堪 布 卡 特 仁 波 切 的 大 手 印 系 列 演 講 : 這 個 己 被 收 錄 成 書 的 演 講 集 包 含 五 個 主 題, 時 間 是 講 於 一 九 八 七 年 及 一 九 八 九 年, 依 編 排 的 須 序 是 1. 解 脫 莊 嚴 寶 論 概 說, 這 部 論 典 的 原 作 者 岡 波 巴 乃 是 達 波 噶 舉 的 祖 師, 主 要 內 容 在 講 述 大 乘 菩 提 道 建 立 的 修 學 程 序, 可 以 說 是 代 表 噶 舉 派 的 根 本 論 典 2. 大 手 印 無 上 心 要 則 是 講 述 修 行 大 手 印 的 次 第, 依 根 道 果 的 方 式 來 敘 述 其 內 容 根 大 手 印 指 的 是 本 具 的 佛 性, 而 道 大 手 印 則 包 含 了 實 際 修 行 的 各 種 內 容, 包 含 四 種 共 於 經 教 的 思 維, 亦 即 人 身 難 得, 一 切 無 常, 輪 迴 是 苦 及 因 果 業 力 這 四 種 思 維 的 教 授 主 要 在 引 發 出 離 心 而 做 為 修 行 的 基 礎 在 此 之 上, 為 了 令 一 切 眾 生 離 開 此 等 痛 苦 而 發 心 修 行, 便 成 為 大 乘 的 苦 提 心 道 的 大 手 印 除 此 之 外, 是 以 金 剛 乘 法 門 來 做 為 修 持 的 要 點, 其 入 門 方 法 就 是 四 種 加 行, 此 中 包 含 了 以 皈 依 境 為 對 象 的 十 一 萬 一 千 一 百 一 十 一 遍 的 皈 依 大 禮 拜, 第 一 項 加 行 的 目 的 是 令 自 己 與 傳 承 建 立 緊 密 的 關 係 其 次 為 了 清 淨 自 己 的 業 障 以 彰 顯 內 在 的 佛 性, 必 須 念 修 金 剛 薩 埵 法, 並 以 完 成 百 字 明 咒 的 咒 數 做 為 修 持 要 點 第 三 項 加 行 則 必 須 手 持 曼 達 盤 以 米 或 珍 寶 完 成 七 堆 的 供 養, 以 充 實 開 悟 的 本 質 並 累 積 福 德 資 糧 最 後 一 項 則 是 上 師 相 應 法, 以 上 師 為 金 剛 持 的 修 誦 內 容 這 裡 面 每 一 項 念 誦 的 次 數 或 實 做 的 遍 數 都 是 十 萬 遍, 為 了 防 補 闕 漏 所 以 成 為 十 一 萬 一 千 一 百 一 十 一 遍 除 此 之 外, 還 有 止 觀 禪 修 的 方 法 至 於 大 手 印 的 果 位 部 份, 則 包 含 了 專 一 離 戲 一 味 無 修 等 四 瑜 珈 之 次 等 3. 死 亡 無 懼 則 是 以 西 藏 度 已 經 為 基 礎 所 講 述 的 三 種 中 陰, 包 含 於 臨 終 時 證 悟 法 身, 第 二 階 段 證 悟 報 3

身 以 及 投 胎 前 的 化 身 解 脫 4. 轉 識 成 智 則 是 討 論 由 地 水 火 風 空 等 五 大 及 色 受 想 行 識 接 觸 所 成 的 貪 嗔 痴 慢 嫉, 轉 化 成 智 慧, 也 就 是 法 界 體 性 智, 大 圓 鏡 智, 平 等 性 智, 妙 觀 察 智 以 及 成 所 作 智 5. 談 發 菩 提 心 是 從 阿 底 峽 尊 者 馴 心 七 義 論 " 中 節 取 其 中 要 點 而 討 論 的 兩 種 菩 提 心 的 內 容, 包 含 勝 義 菩 提 心 及 世 俗 菩 提 心 ( 堪 布 卡 特 仁 波 切,1993) ( 二 ) 蘇 曼 嘎 旺 仁 波 切 在 八 十 年 六 月 時, 曾 在 噶 舉 佛 學 會 針 對 阿 底 峽 導 者 的 菩 提 道 燈 論 " 做 了 七 節 課 的 教 授, 這 個 教 法 是 阿 底 峽 尊 者 在 十 一 世 紀 所 寫 下 的 道 次 第 著 作, 講 述 顯 密 修 行 的 要 點, 也 是 後 來 西 藏 佛 教 建 立 三 士 道 以 及 組 織 修 訂 道 次 第 的 先 驅 ( 張 福 成, 民 81) 另 外 蘇 曼 嘎 旺 仁 波 切 也 針 對 二 十 一 度 母 的 教 法, 依 次 給 予 每 一 尊 度 母 的 灌 頂 以 及 講 授 修 法 儀 軌 是 噶 瑪 噶 舉 的 重 要 修 法 內 容 之 一 ( 三 ) 太 錫 杜 仁 波 切 在 八 十 一 年 五 月 時, 針 對 他 的 著 作 相 對 世 界, 究 竟 的 心 " 裡 面 的 九 個 主 題, 展 開 一 系 列 的 演 講, 這 九 個 主 題 包 含 了 1. 創 造 力 2. 身 體 的 治 療 3. 心 靈 的 治 療 4. 語 言 5. 詩 6. 表 演 7. 天 文 學 和 地 球 學 8. 真 現 的 科 學 9. 內 在 真 現 這 些 主 題 所 探 討 的 是 知 識 的 不 同 向 度, 透 過 對 這 些 討 論 主 題 的 了 解, 將 可 能 啟 發 個 體 去 經 驗 和 運 用 宇 宙 的 能 量 ( 第 十 二 世 泰 錫 杜 仁 波 切 : 相 對 世 界 究 意 的 心,1996) ( 四 ) 其 它 較 為 簡 短 的 教 學 包 含 :1. 卓 千 波 洛 仁 波 切 講 述 的 如 何 面 對 死 亡 "2. 堪 布 卡 塔 仁 波 切 講 述 的 福 德 智 慧 二 資 糧 之 積 聚 ", 專 一 瑜 珈 及 離 戲 瑜 珈 之 開 示 "3. 太 錫 杜 仁 波 切 講 述 之 岡 波 巴 四 法 "4. 堪 布 楚 定 嘉 措 之 止 觀 禪 定 教 授 " 及 辦 法 法 性 論 略 釋 " 5. 這 些 課 程 都 是 在 八 十 年 至 八 十 三 年 期 間 進 行 的 ( 五 ) 太 錫 杜 仁 波 切 在 八 十 二 年 至 八 十 四 年 於 台 灣 針 對 大 手 印 所 教 授 的 內 容 這 些 內 容 後 來 被 集 結 發 表 成 為 慈 氏 妙 音 由 於 西 藏 佛 教 盛 行 轉 世 制 度, 並 且 依 據 大 乘 經 典 之 說 而 有 化 身 之 說 授 課 的 導 師 為 第 十 二 世 紀 的 太 錫 度 仁 波 切, 他 也 被 認 為 是 彌 勒 菩 薩 的 化 身, 故 此 書 定 名 為 慈 氏 妙 音 ", 以 慈 氏 就 是 彌 勒 菩 薩 之 故 也 ( 黃 英 傑 譯,1996) 授 課 的 內 容 包 含 了 1. 岡 波 巴 四 法, 此 中 包 括 的 第 一 個 要 點 為 轉 心 向 法 - 出 離 輪 迴 第 二 要 點 法 入 於 道 一 世 俗 菩 提 心 的 修 持 第 三 要 點 道 能 滅 苦 - 勝 義 菩 提 心 第 四 要 點 轉 識 成 智 - 幻 化 的 智 慧 展 現 2. 般 若 波 羅 密 多 心 經 的 講 授, 這 是 講 解 空 性 的 論 典 3. 大 手 印 十 二 前 行, 包 括 了 四 種 思 維 四 種 加 行 以 及 四 種 特 殊 前 行 前 面 八 項 在 其 它 教 派 同 樣 具 有, 而 特 殊 前 行 旨 在 提 供 鞏 固 之 前 的 基 礎, 特 殊 前 行 包 括 了 因 緣 - 解 釋 外 在 環 境 以 及 修 持 之 道 都 是 我 們 實 際 生 活 的 一 部 份, 要 真 實 的 去 面 對 第 二 項 增 上 緣 以 傳 承 上 師 法 教 上 師 表 徵 上 師 勝 義 上 師 了 解 引 導 我 們 開 悟 的 各 種 助 緣 第 三 項 所 緣 緣 就 是 了 解 善 惡 染 淨 皆 是 相 對 真 理 而 避 免 陷 入 其 中 第 四 項 等 無 間 緣 就 是 了 解 佛 性 是 恆 常 存 在 的, 是 故 我 們 要 保 持 覺 知 的 狀 態, 並 與 一 切 殊 勝 的 法 緣 保 持 心 的 連 繫 4. 密 宗 道 大 手 印, 講 授 瑪 爾 巴 所 傳 下 的 八 種 修 持 方 法, 包 括 了 拙 火 與 幻 輪 幻 身 光 明 中 陰 遷 識, 夢 等 那 洛 六 法 的 內 容 以 及 被 認 為 失 傳 的 雙 運 及 奪 舍 等 特 殊 修 法 的 介 紹 5. 顯 宗 大 手 印 : 這 裡 面 主 要 在 註 釋 第 三 世 大 寶 法 王 自 生 金 剛 大 手 印 願 文 的 要 點, 仁 波 切 特 別 提 到 去 除 大 手 印 根 道 果 之 障 礙, 必 須 依 於 祈 願 文 中 所 示 的 頌 文 去 做, 同 時 對 根 道 果 的 詮 釋 亦 有 所 說 明 其 後 又 依 據 第 九 世 大 寶 法 王 自 在 金 剛 的 了 義 海 ", 對 實 4

修 方 法 做 了 一 些 指 導, 包 含 了 止 觀 以 及 四 瑜 珈 的 介 紹 ( 六 ) 太 錫 杜 仁 波 切 所 主 持 了 了 義 海 " 閉 關 教 學 課 程 在 八 十 六 年 及 八 十 七 年, 太 錫 杜 仁 波 切 針 對 第 九 世 大 寶 法 王 的 禪 修 巨 著 了 義 海 ", 進 行 了 兩 次 的 閉 關 教 授, 依 照 這 個 教 授 在 英 國 進 行 的 實 際 情 況, 課 程 應 當 進 行 五 年, 可 是 太 錫 杜 仁 波 切 由 於 肩 負 噶 瑪 噶 舉 教 派 興 衰 的 責 任 以 及 各 種 有 待 解 決 的 法 王 坐 床 問 題, 至 今 仍 未 繼 續 第 三 階 段 的 教 學 了 義 海 課 程 在 台 灣 進 行 的 情 況, 第 一 年 以 教 授 四 加 行 以 及 密 教 歷 史 的 講 授 為 主, 由 於 是 閉 關 課 程, 另 有 各 種 儀 軌 的 修 持 第 二 年 則 以 講 授 修 止 的 要 點, 包 含 緣 境 相 持 心, 不 緣 境 相 持 心, 以 氣 持 心 的 方 法 這 項 教 法 可 以 說 是 大 手 印 教 授 中 的 珍 貴 要 點, 也 彰 顯 噶 舉 派 教 學 中 禪 定 所 佔 的 重 要 位 置, 參 加 課 程 的 學 生 大 約 在 一 百 五 十 人 左 右, 第 一 年 在 石 碇 的 達 香 寺 進 行, 第 二 年 則 是 在 劍 潭 青 年 活 動 中 心 舉 辦 ( 七 ) 桑 傑 年 巴 的 三 十 七 佛 子 行 " 教 授, 中 生 代 的 桑 傑 年 巴, 在 噶 瑪 噶 舉 傳 承 皈 依 境 中 亦 佔 有 一 席 之 地, 他 在 八 十 八 年 於 台 北 針 對 噶 當 派 大 師 無 著 賢 所 寫 的 三 十 七 佛 子 行 給 予 詳 細 的 教 授 這 項 著 作 可 以 說 是 藏 傳 佛 教 中 有 關 於 菩 薩 行 的 指 導 手 冊, 因 為 藏 傳 佛 教 中 研 究 菩 薩 行 的 標 準 課 本 是 印 度 大 師 寂 天 的 入 菩 薩 行 論 ", 這 本 論 著 在 佛 學 院 中 被 廣 泛 的 使 用, 但 是 在 對 一 般 信 眾 弘 法 之 時, 三 十 七 佛 子 行 就 因 為 簡 要 明 晰 而 更 為 契 機 了 ( 達 香 寺 法 訊, 民 88) ( 八 ) 詠 給 明 珠 多 傑 的 大 手 印 與 大 圓 滿 禪 修 閉 關 ", 在 一 九 七 六 年 出 生 的 這 位 仁 波 切 雖 然 才 二 十 多 歲, 但 是 由 於 他 是 一 位 著 名 的 上 師 所 轉 世, 而 且 此 生 又 生 又 生 於 藏 密 大 師 烏 金 祖 古 仁 波 切 的 家 庭, 十 三 歲 就 入 噶 瑪 噶 舉 攝 政 太 錫 杜 仁 波 切 的 智 慧 林 關 房 完 成 傳 統 的 三 年 閉 關, 出 關 之 後 即 後 任 命 為 關 房 上 師 指 導 下 一 期 閉 關, 其 後 又 擔 任 第 三 期 的 指 導 上 師, 可 以 說 是 一 位 藏 傳 佛 教 的 天 才 他 所 學 習 閉 關 的 法 教, 雖 是 以 大 手 印 系 列 的 教 學 為 主, 但 因 為 其 父 親 烏 金 祖 古 是 一 位 聞 名 的 大 手 印 及 大 圓 滿 實 修 者, 所 以 他 對 於 大 圓 滿 的 內 容 亦 極 清 楚, 又 向 紐 書 堪 仁 波 切 學 習 過 且 卻 ( 立 斷 ), 妥 噶 ( 頓 超 ) 的 修 持 要 點, 所 以 在 台 灣 給 予 的 閉 關 教 授 是 結 合 了 大 手 印 及 大 圓 滿 的 內 容 了 傳 授 的, 這 項 課 程 是 在 八 十 九 年 於 關 西 的 佛 陀 世 界 進 行 的, 課 程 並 且 在 宜 蘭 有 持 續 的 共 修 ( 九 ) 創 古 仁 波 切 修 心 七 要 " 的 教 授 創 古 仁 波 切 是 噶 瑪 噶 舉 的 教 授 師, 也 是 現 在 第 十 七 世 大 寶 法 王 烏 金 聽 列 多 傑 的 親 教 師 他 在 台 灣 傳 法 的 時 間 甚 早, 在 一 九 八 年 即 已 履 足 台 灣, 可 是 不 幸 是 遭 遇 了 功 德 主 的 障 礙, 他 的 法 緣 並 未 順 利 推 展 九 年 五 月 他 應 邀 在 大 溪 妙 法 寺 為 僧 俗 二 眾 講 授 無 著 賢 所 著 的 修 心 七 要, 課 程 共 進 行 了 五 天, 約 有 兩 百 多 人 參 加, 在 西 藏 佛 法 課 程 的 傳 揚 上, 這 算 是 很 盛 大 而 正 式 的 聚 會 了 ( 善 報, 2001) 所 謂 修 心 七 要 的 項 目 包 括 如 下 七 項 :1. 前 行 法 一 正 行 所 依 的 教 授 2. 正 行 實 修 菩 提 心 3. 轉 逆 緣 為 法 道 資 糧 4. 全 生 命 化 的 修 持 5. 修 心 教 授 補 遺 6. 修 心 的 誓 願 7. 修 心 的 導 引 這 七 項 教 授 中 每 一 項 教 授 又 有 很 多 個 別 的 細 目, 有 關 這 個 修 心 七 要 的 註 解 有 很 多 差 別, 不 過 在 噶 舉 派 來 說, 第 一 世 蔣 貢 康 楚 仁 波 切 所 作 的 註 解 可 以 說 是 必 備 的 教 材 ( 第 一 世 蔣 項 康 楚 仁 波 切 著 潘 隆 碩 譯 覺 悟 之 道,1999) 5

上 述 所 講 的 是 有 關 義 理 及 禪 修 的 教 學 部 份, 除 此 之 外, 噶 瑪 噶 舉 教 派 可 以 說 是 近 期 最 早 在 台 灣 活 動 的 教 派, 為 了 接 引 信 徒 的 緣 故, 灌 頂 法 今 在 初 期 是 極 為 盛 行 的 較 著 名 的 大 法 會 應 屬 八 十 年 蔣 貢 康 楚 三 世 在 中 泰 賓 訪 舉 行 的 時 輪 金 剛 灌 頂, 參 加 者 約 有 八 百 人 左 右, 這 項 法 會 之 所 以 成 功 一 方 面 是 傳 法 上 師 的 名 望, 另 一 方 面 也 是 因 為 時 輪 密 續 在 密 教 中 屬 於 最 高 的 無 上 瑜 珈 部, 受 過 此 類 灌 頂 著 被 授 權 得 以 閱 讀 各 類 密 教 典 籍 的 緣 故 本 次 法 會 同 時 提 供 了 法 本 簡 軌, 壇 城 及 本 尊 法 照, 並 有 修 持 的 講 解, 內 容 雖 然 簡 略, 卻 是 在 密 法 的 教 學 上 具 有 引 導 的 效 果 其 次 像 夏 瑪 仁 波 切 亦 在 人 民 團 體 活 動 中 心 給 予 系 列 灌 頂, 太 錫 杜 仁 波 切 在 圓 山 飯 店 舉 行 自 己 的 紅 寶 冠 加 持 法 會 ", 也 都 是 很 成 功 的 法 會 至 於 卡 盧 仁 波 切 的 灌 頂 法 會 更 是 盛 況 空 前, 但 因 這 位 上 師 身 兼 噶 瑪 噶 舉 與 香 巴 噶 舉 傳 承, 其 風 格 又 獨 樹 一 格, 故 將 他 放 在 香 巴 噶 舉 的 部 份 另 行 討 論 ( 十 ) 桑 傑 年 巴 仁 波 切 大 手 印 傳 承 祈 請 文 " 之 教 學 大 手 印 傳 承 啟 請 文 是 噶 瑪 噶 舉 日 常 念 頌 的 祈 請 文 之 一, 文 字 雖 然 簡 潔, 卻 能 夠 表 現 噶 舉 派 修 學 的 特 色 包 含 了 遠 離 世 間 執 著 的 出 離 心, 對 上 師 的 虔 敬, 修 行 的 口 訣 以 及 迴 向 的 部 份 這 項 課 程 是 九 十 年 七 月 時 在 化 育 基 金 會 所 傳 授 的, 基 金 會 並 且 將 授 課 內 容 製 成 光 碟 片 對 外 發 行 二 直 貢 噶 舉 在 台 教 學 內 容 的 介 紹 直 貢 噶 舉 在 台 灣 的 活 動 至 一 九 八 八 年 才 開 始 展 開, 其 原 因 是 一 九 五 九 年 中 共 入 藏 後, 主 要 的 領 導 喇 嘛 均 滯 溜 其 中, 並 未 有 外 出 弘 法 者 一 直 到 一 九 七 五 年 第 三 十 七 任 法 王 澈 贊 仁 波 切 離 開 西 藏 到 印 度, 直 貢 派 在 海 外 的 弘 法 活 動 才 又 重 新 展 開 ( 第 十 二 世 努 巴 仁 波 切 譯 法 嗣 傳 燈,1997)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流 亡 海 外 的 直 貢 派, 幸 運 的 保 有 印 度 西 北 方 的 拉 達 克 教 區, 早 期 的 閉 關 教 學 活 動, 都 是 在 那 邊 進 行 的 一 九 八 七 年, 直 貢 澈 贊 法 王 指 認 了 藏 裔 的 羅 桑 吉 美 的 活 佛 轉 世, 並 派 遣 了 他 的 助 手 朗 欽 加 布 仁 波 切 前 來 台 灣 大 溪 主 持 認 證, 開 啟 了 對 台 弘 法 的 第 一 步 其 後 以 教 授 遷 識 ( 頗 瓦 法 ) 的 安 陽 仁 波 切 於 隔 年 立 首 次 至 台 灣 弘 法 而 澈 贊 法 王 則 是 在 一 九 八 八 年 二 月 到 達 台 灣 傳 法, 除 了 傳 授 五 方 佛 及 金 剛 總 持 的 灌 頂 外, 依 照 傳 承 的 教 學 要 點, 授 予 願 行 兩 種 菩 提 心 戒 的 傳 授, 而 最 重 要 的 是 在 台 北 及 宜 蘭 各 舉 行 遷 識 法 的 實 修 開 始 了 直 貢 教 法 在 台 灣 的 推 展 此 後, 陸 續 派 遣 了 朗 欽 巴 布 仁 波 切 竹 奔 喬 佩 仁 波 切 堪 布 豆 竹 永 增 仁 波 切 堪 布 昆 秋 加 辰 堪 布 昆 秋 札 西 等 來 台 弘 法 同 時 亦 有 一 些 仁 波 切 來 台 成 立 中 心, 包 括 了 玉 札 仁 波 切 及 努 巴 仁 波 切 所 成 立 的 廣 深 大 圓 滿 中 心, 南 卓 仁 波 切 成 立 的 噶 爾 大 手 印 五 支 佛 學 會, 安 陽 仁 波 切, 滇 貝 仁 波 切, 朗 欽 加 布 仁 波 切, 洛 奔 滇 津 喇 嘛, 洛 貢 桑 仁 波 切 等 亦 都 有 自 己 的 弘 法 中 心 而 弘 法 的 上 師 之 中, 較 為 特 殊 的 是 竹 旺 諾 布 仁 波 切, 他 專 門 弘 揚 六 字 大 明 咒 的 念 誦 以 及 法 報 化 身 的 念 誦, 也 攝 受 了 極 多 的 弟 子 至 於 較 有 系 統 的 教 學 則 包 含 如 下 的 活 動 : ( 一 ) 直 貢 澈 贊 法 王 教 授 頗 瓦 法 " 實 修 頗 瓦 法 乃 是 前 述 的 那 洛 八 法 之 一, 其 原 現 在 觀 想 阿 彌 陀 佛 本 尊 於 頂 上, 依 氣 脈 點 的 修 行 將 意 識 遷 至 本 尊 心 中, 以 為 臨 終 之 時 往 生 西 方 淨 土 的 準 備 由 於 在 中 國 修 行 淨 土 的 信 眾 人 數 極 多, 因 此 頗 對 法 在 中 國 6

佛 教 中 亦 多 有 傳 揚 並 負 盛 名 澈 贊 法 王 一 九 八 九 年 在 台 灣 所 傳 授 的 頗 瓦 法, 分 為 兩 個 部 份, 一 部 份 是 針 對 台 北 地 區 的 信 徒 給 予 五 個 晚 上 的 實 修 教 授, 另 一 梯 次 則 是 在 宜 蘭 給 予 七 天 的 完 整 閉 關 同 樣 的 教 法 安 揚 仁 波 切 於 一 九 八 八 年 在 台 北 衹 園 精 舍, 一 九 九 五 年 玉 札 仁 波 切 亦 在 中 和 貢 噶 精 舍 教 授 過, 一 九 九 八 年 堪 布 昆 秋 札 西 亦 在 內 湖 中 心 傳 授, 可 知 此 法 在 直 貢 派 是 極 為 普 遍 的, 更 重 要 的 是 以 賈 初 瑪 " 為 名 的 直 貢 頗 瓦 法 的 成 效 也 很 大 ( 二 ) 朗 欽 加 布 仁 波 切 對 解 脫 莊 嚴 寶 髮 " 的 講 授, 在 民 國 八 十 年 時, 朗 欽 加 布 仁 波 切 被 委 任 為 台 北 中 心 的 首 任 住 持, 他 在 台 北 依 照 噶 舉 派 祖 師 岡 波 的 教 典 解 脫 莊 嚴 寶 髮 " 授 課, 這 部 論 典 共 有 二 十 一 章, 包 含 了 大 乘 成 佛 之 道 的 基 礎, 六 波 羅 密 的 內 涵 以 及 道 階 果 位 等, 是 噶 舉 派 最 重 要 的 論 典 之 一 ( 張 澄 基 譯,1986) ( 三 ) 大 乘 法 教 心 要 " 的 傳 授 大 乘 法 教 心 要 乃 是 直 貢 噶 舉 派 的 兩 大 根 本 教 法 之 一, 另 一 個 教 法 是 聖 法 一 意 " 這 個 著 作 的 來 源 乃 是 因 為 在 十 二 世 紀 時, 直 貢 派 的 教 主 吉 天 孫 恭 的 聲 名 極 為 遠 播, 當 時 一 位 薩 迦 派 的 僧 人 諧 當 多 傑 本 欲 前 往 與 之 辯 論 佛 法 而 為 吉 天 孫 恭 所 攝 受, 在 追 隨 這 位 大 師 之 後, 他 將 所 研 修 的 心 得 整 現 出 來 而 成 為 完 整 的 三 十 組 偈 誦 有 別 於 岡 波 巴 大 師 的 解 脫 莊 嚴 寶 髮 論 是 以 經 教 做 為 討 論 的 議 題, 而 大 乘 法 教 心 要 " 前 面 20 組 偈 誦 在 討 論 經 教 乘 的 議 題, 特 別 對 於 七 眾 別 解 脫 戒 及 菩 薩 戒 的 願 行 兩 部 菩 提 心 多 所 著 墨 而 後 面 的 三 分 之 一 部 份, 則 在 說 明 金 剛 乘 灌 頂 之 後 修 持 本 尊 及 密 續 原 現 與 應 守 律 儀 等 這 項 教 法 的 講 授, 是 在 民 國 八 十 五 年 時, 由 努 巴 仁 波 切 親 自 在 內 湖 中 心 教 授 的 ( 四 ) 堪 布 貢 噶 汪 秋 的 一 系 列 教 學 堪 布 貢 噶 汪 秋 系 宗 薩 佛 學 院 的 資 深 堪 布, 也 是 少 數 應 邀 為 西 藏 政 教 領 袖 達 賴 喇 嘛 講 授 論 典 的 上 師 之 一, 由 於 印 度 的 直 貢 噶 舉 佛 學 院 成 立 之 時, 曾 邀 請 他 擔 任 講 席 為 此 之 故, 他 在 台 北 的 直 貢 噶 舉 中 心 自 民 國 八 十 五 年 開 始, 有 一 系 列 的 課 程 教 學, 包 括 阿 底 峽 尊 者 的 菩 提 道 燈 論 ", 無 著 賢 的 修 心 七 要 " 以 及 跂 維 諦 對 的 上 師 五 十 頌 ", 最 後 並 因 應 大 手 印 五 支 道 " 課 程 的 需 要, 講 授 了 人 無 我 與 法 無 我 " 的 專 題 其 中 修 心 七 要 " 的 授 課 內 容, 並 由 直 貢 中 心 中 心 整 現 發 行, 後 來 菩 提 圖 書 館 修 定 後 更 廣 為 助 印 流 通, 開 啟 另 一 形 式 的 傳 播 途 徑 而 上 師 五 十 法 中 廣 說 金 剛 乘 中 如 何 抉 擇 師 徒 以 及 如 何 依 上 上 師 之 法, 有 很 嚴 格 的 規 定, 是 學 習 金 剛 乘 的 行 人 所 不 能 缺 少 的 ( 淨 蓮 法 師, 上 師 五 十 法 頌 略 譯, 民 88) ( 五 ) 直 貢 澈 贊 法 王 大 手 印 五 支 道 的 教 學 五 支 道 的 教 學 自 從 帕 摩 竹 巴 時 即 已 寫 成 偈 頌, 其 後 直 貢 噶 舉 教 主 吉 天 恭 將 之 發 揚 光 大, 成 為 日 後 教 派 閉 關 修 持 時 的 標 準 內 容 然 而 這 個 教 法 的 修 行 在 寺 廟 中 要 全 部 完 成, 大 約 要 花 掉 一 位 喇 嘛 兩 年 的 閉 關 時 間, 在 一 般 人 有 工 作 的 情 形 之 下 是 不 可 能 完 成 的 為 了 讓 想 學 習 正 宗 西 藏 佛 教 金 剛 乘 的 行 人 有 可 以 入 門 並 了 解 的 機 會, 澈 贊 法 王 在 台 北 實 施 了 一 個 五 支 道 的 修 學 時 間 表, 依 照 行 程 及 進 度 如 下 :1. 四 加 行 十 二 天, 包 含 皈 依 大 禮 拜, 金 剛 薩 堹 供 養 曼 達 拉 及 上 師 相 應 法 2. 菩 提 心 三 天 念 誦 思 維 3. 本 尊 勝 樂 金 剛 念 誦 及 火 供 十 天, 這 一 項 目 是 嚴 格 的 十 天 不 准 外 出 4. 四 身 上 師 瑜 珈, 包 含 化 身 上 師 釋 迦 牟 尼 佛, 報 身 上 師 大 日 如 來, 法 身 上 師 金 剛 持 及 自 性 上 師 清 淨 本 性 十 二 天 的 念 誦 觀 想 7

5. 止 觀 及 大 手 印 指 示 四 天 6. 迴 向 功 德 七 天 這 項 完 整 的 課 程 是 由 澈 贊 法 王 給 予 灌 頂 口 傳, 而 後 由 住 持 資 深 的 喇 嘛 滇 津 給 予 實 修 教 授 與 帶 領, 自 民 國 八 十 六 年 開 始 實 施, 預 計 在 九 十 一 年 結 束, 前 後 兩 個 梯 次 共 約 一 百 五 十 個 人 參, 全 程 參 與 者 約 在 六 十 個 人 左 右, 可 以 說 是 台 灣 密 法 教 學 上 很 重 要 的 一 環, 課 程 中 除 了 曾 邀 請 堪 布 貢 噶 汪 秋 講 述 " 人 無 我 及 法 無 我 以 加 強 教 現 的 基 礎 外, 另 外 也 在 民 國 九 十 時 邀 請 直 貢 派 著 名 的 噶 千 仁 波 切, 針 對 密 續 修 行 的 原 理 做 了 兩 天 的 講 解 不 過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傳 統 課 程 是 以 圓 滿 長 壽 佛 的 修 法 做 為 閉 關 的 開 始, 而 這 項 在 台 灣 的 課 程, 則 是 課 程 進 行 到 一 半, 才 在 指 導 上 師 喇 嘛 滇 津 的 提 醒 之 下, 做 了 一 些 補 強 的 工 作 ( 六 ) 八 十 八 年 堪 布 昆 秋 嘉 辰 的 勸 誡 珍 寶 論 " 旅 居 美 國 的 堪 布 昆 秋 嘉 辰, 原 來 的 職 位 印 度 強 久 林 佛 學 院 的 首 席 堪 布 他 所 講 授 的 是 寶 法 稱 ( 仁 欽 卻 札 ) 所 作 的 一 百 個 教 誡 寶 法 稱 是 直 貢 派 第 二 十 四 代 法 王, 也 是 現 在 直 貢 派 瓊 贊 法 王 的 第 一 位 轉 世, 他 的 著 作 很 多, 同 時 他 也 是 一 位 大 圓 滿 的 著 名 上 師 這 一 百 個 教 誡 依 照 修 行 小 乘 大 乘 金 剛 乘 及 生 起 圓 滿 次 等 的 內 容 來 講 述, 而 且 每 一 個 偈 頌 都 用 一 個 譬 喻 來 說 明, 是 一 部 極 完 整 又 引 人 入 勝 的 著 作 可 惜, 堪 布 昆 秋 嘉 辰 停 留 在 台 灣 的 時 間 很 短, 無 法 很 詳 細 的 教 授 這 部 極 富 文 學 性 又 深 切 闡 明 佛 法 的 典 藉 ( 七 ) 八 十 八 年 堪 布 吉 美 格 桑 所 講 述 的 入 菩 薩 行 智 慧 品 " 入 菩 薩 行 論 是 印 度 論 師 寂 天 " 的 著 作, 是 講 述 菩 薩 道 最 重 要 的 經 典, 現 在 西 藏 的 四 大 教 派 對 此 皆 極 為 重 視 而 其 中 智 慧 品 涉 及 見 地 的 抉 擇, 是 屬 於 本 論 中 較 為 深 奧 的 部 份 ( 第 十 二 世 努 巴 仁 波 切 法 嗣 傳 燈,1997) 在 直 貢 中 心 教 授 這 個 教 法 的 上 師 吉 美 格 桑, 他 是 自 玉 南 卓 林 的 資 深 堪 布 之 一, 曾 在 尼 泊 爾 雪 謙 寺 佛 學 院 擔 任 首 席 堪 布, 並 擅 長 氣 功 的 教 學 這 項 課 程 一 共 進 行 了 十 次 才 講 授 完 畢, 每 一 講 均 對 各 種 見 地 反 複 提 出 抉 擇 ( 八 ) 直 項 澈 贊 法 王 對 文 殊 真 實 名 經 " 的 講 解, 文 殊 真 實 名 經 是 一 部 很 重 要 的 密 續, 自 一 九 九 年 代 以 來, 寧 瑪 派 的 僧 人 在 新 年 之 前 都 集 結 於 印 度 菩 提 迦 葉 虔 頌 經 文 並 點 亮 明 燈, 他 們 所 念 頌 的 經 典 一 部 為 文 殊 真 實 名 經, 另 一 部 為 普 賢 行 願 品 透 過 對 此 經 典 之 念 頌 希 望 得 到 文 殊 菩 薩 之 加 持 以 開 啟 智 慧, 另 一 方 面 也 是 透 過 念 頌 來 加 強 對 經 文 內 義 的 了 解 在 此 之 前, 台 灣 並 無 真 實 名 經 的 內 容 講 解, 雖 有 以 此 經 典 名 義 出 版 之 作 品, 但 並 未 真 正 觸 及 經 文 的 講 說, 直 貢 法 王 在 八 十 九 年 一 月 時, 以 四 節 課 的 時 間 完 整 的 講 授 此 經, 在 此 之 前 他 已 經 給 予 這 本 經 的 本 尊 文 殊 菩 薩 的 大 灌 頂 開 啟 了 文 殊 法 教 在 台 傳 授 的 新 境 界 ( 直 貢 法 王 澈 贊 仁 波 切, 文 殊 直 實 名 經 講 記,2001) ( 九 ) 噶 千 仁 波 切 對 三 十 七 佛 子 行 " 的 講 解 當 前 直 貢 噶 舉 派 最 重 要 的 上 師 之 一 噶 千 仁 波 切 在 八 十 九 年 十 二 月 時 應 邀 至 內 湖 中 心 給 予 三 十 七 佛 子 行 的 講 授 對 於 這 部 講 述 菩 提 心 修 行 要 領 的 著 作 噶 千 仁 波 切 依 於 他 自 己 深 刻 修 行 菩 薩 行 的 經 驗, 給 予 很 多 實 修 口 訣 和 原 現 的 指 導, 對 於 想 要 真 實 體 驗 這 項 課 程 同 樣 也 是 以 四 個 晚 上 的 時 間 講 授 完 閉 ( 噶 千 仁 波 切,2001) ( 十 ) 其 它 重 要 活 動 如 同 前 述 噶 瑪 噶 舉 有 一 些 大 型 活 動 來 接 引 群 眾, 歷 年 來 直 貢 派 也 有 8

一 些 特 殊 的 活 動 其 中 直 項 澈 贊 法 王 在 八 十 九 年 時, 在 台 北 傳 授 了 噶 舉 密 咒 藏 " 的 灌 頂, 這 項 爾 巴 傳 承 灌 頂 德 集 共 進 行 了 兩 週, 每 天 有 二 場 到 三 場 的 灌 頂, 是 一 項 很 正 式 且 盛 大 的 傳 法 活 動, 這 項 活 動 在 印 度 及 尼 泊 爾 的 藏 人 社 會 是 正 常 的 活 動, 但 在 台 灣 可 以 說 是 獨 一 的 活 動 另 外 直 貢 派 的 實 修 僧 人 竹 旺 諾 布 仁 波 切 在 八 十 九 年 及 九 十 年 兩 度 來 台 傳 授 六 字 大 明 咒 的 念 頌, 亦 是 一 項 獨 特 的 弘 法 記 錄, 因 為 這 項 活 動 不 尚 灌 頂 觀 想, 只 依 念 頌 為 主 並 且 在 台 期 間, 依 照 參 與 者 的 記 數 念 頌, 合 乎 傳 統 上 瑪 尼 頓 都 " 法 會 的 要 求 有 關 直 貢 噶 舉 派 在 台 弘 法, 具 有 如 下 特 點 :1. 直 貢 派 在 台 信 眾 不 多, 但 卻 率 先 完 成 了 完 整 的 大 手 印 五 支 教 學 的 次 第, 在 台 灣 教 法 的 傳 播 上 有 一 定 的 意 義 2. 六 字 大 明 咒 在 台 灣 的 推 廣, 拉 近 了 台 灣 顯 宗 與 密 宗 活 動 的 距 離 3. 經 由 書 籍 的 版, 輔 助 了 傳 法 內 容 的 不 足 以 及 聽 法 者 人 數 不 多 的 缺 憾 目 前 直 貢 噶 舉 由 於 年 青 一 代 傳 法 上 師 的 出 現 在 台 灣 的 中 心 已 經 呈 現 多 樣 化 的 傾 向, 但 是 傳 法 的 內 容 目 前 常 未 形 成 一 個 有 力 的 新 型 態, 未 來 的 發 仍 待 觀 察 三 香 巴 噶 舉 傳 承 在 台 教 學 的 情 形 香 巴 噶 舉 傳 承 一 向 隱 而 不 顯, 但 是 由 於 上 一 代 的 卡 盧 仁 波 切 是 一 位 令 人 尊 敬 的 長 老, 而 且 他 的 傳 法 與 教 學 都 產 生 了 很 大 的 影 響, 所 以 即 便 是 在 教 派 力 量 很 衰 微 的 時 候, 還 是 在 台 灣 立 了 法 教 的 典 範 卡 盧 仁 波 切 於 一 九 八 二 年 首 度 到 台 灣 弘 法, 一 九 八 六 年 時 他 給 予 了 時 輪 金 剛 的 灌 頂, 造 成 了 灌 頂 活 動 的 盛 況, 一 九 八 八 年 又 傳 授 了 香 巴 噶 舉 的 四 本 尊 法 及 五 金 剛 法, 都 吸 引 了 極 多 的 信 眾 參 加, 他 似 乎 成 為 當 時 西 藏 佛 教 在 台 灣 的 焦 點 所 在 在 灌 頂 的 同 時, 他 也 給 予 灌 頂 本 尊 的 法 本 教 授, 並 且 另 外 講 授 了 淨 土 法 門 以 及 止 觀 的 演 講 後 來 他 在 台 北 成 立 了 利 生 中 心 做 為 弘 法 教 學 的 場 所, 並 且 在 石 碇 成 立 了 第 一 所 藏 式 的 閉 關 心 心 達 香 寺 ", 做 為 閉 關 修 行 的 依 上 香 巴 噶 舉 傳 承 在 印 度 與 台 灣 其 實 都 與 噶 瑪 噶 舉 傳 承 不 可 分 離, 過 去 的 教 法 持 有 者 卡 盧 仁 波 切, 第 三 代 蔣 貢 康 楚 仁 波 切 及 現 在 的 波 卡 仁 波 切, 其 實 也 都 具 有 噶 瑪 噶 舉 傳 承 上 的 身 分, 只 是 他 們 同 時 持 有 兩 種 教 法, 並 且 在 弘 揚 教 法 時 有 輕 重 比 例 之 別 而 已 伴 隨 者 1989 年 卡 盧 仁 波 切 圓 寂 之 後, 在 台 北 的 利 生 中 心 擔 負 起 在 台 灣 的 主 要 弘 法 工 作, 這 個 中 心 主 要 做 的 是 閉 關 指 導 以 及 假 日 共 修 活 動, 但 是 由 於 活 動 持 續 多 年, 所 以 形 成 了 一 個 很 大 的 特 色, 主 要 活 動 如 下 所 述 ( 一 ) 每 月 固 定 的 千 手 千 眼 觀 音 齋 戒 活 動, 這 項 活 動 主 要 是 以 齊 戒 及 念 頌 禮 拜 千 手 千 眼 觀 音 為 主 但 其 中 特 別 是 這 項 活 動 包 含 兩 個 整 天, 第 一 天 早 上 授 完 八 關 齋 戒 之 後 開 始 修 持 當 天 中 午 是 過 午 不 食, 而 第 一 天 晚 上 躺 下 睡 眠 之 時 則 開 始 滴 水 不 沾, 嚴 格 的 規 定 連 口 水 都 不 吞 下 去 的 直 至 第 三 天 早 上 清 晨 微 曦 出 現 為 止 所 以 其 間 不 進 食 的 齋 戒 超 過 40 個 小 時, 其 中 約 30 個 小 心 是 滴 水 未 進 的 修 行 者 在 此 一 課 程 中 體 會 身 心 的 清 淨, 如 果 身 體 產 生 極 度 的 痛 苦, 則 同 樣 可 以 引 發 對 於 眾 生 的 大 悲 心 ( 二 ) 每 週 例 行 的 活 動 及 共 修, 這 項 活 動 已 經 持 續 了 很 多 年, 依 最 近 一 期 的 行 程 來 看, 包 括 如 下 的 活 動 ( 以 91 年 元 月 為 例 ) 9

1. 週 二 晚 上 藏 文 教 學 2. 週 三 晚 上 四 加 行 實 修 3. 週 六 及 週 日 晚 上 則 依 序 排 了 藥 師 佛 儀 軌 六 臂 瑪 哈 嗄 拉 儀 軌, 綠 度 母 儀 軌, 上 師 祈 請 文, 四 臂 觀 音 儀 軌 等 修 持, 每 一 個 時 段 正 常 是 排 兩 項 本 尊 儀 軌 的 唱 誦 共 修 4. 每 個 月 有 放 生 活 動, 通 常 是 週 日 的 上 午 舉 行 ( 三 ) 舉 行 為 期 半 年 的 四 加 行 閉 關, 這 項 在 石 碇 關 房 舉 行 的 閉 關 課 程, 完 全 依 照 傳 統 閉 關 的 規 劃 來 做, 參 加 的 人 在 六 個 月 中 完 成 四 加 行 每 一 項 目 十 一 萬 一 千 一 百 一 十 一 萬 遍, 這 項 閉 關 活 動 可 以 說 是 延 續 了 實 修 的 精 神, 也 樹 立 了 香 巴 噶 舉 教 法 在 台 灣 佛 教 的 地 位 ( 四 ) 其 它 教 學 目 前 香 巴 噶 舉 傳 承 的 主 要 上 師 是 波 卡 仁 波 切 及 堪 布 羅 登, 他 們 偶 而 也 會 到 台 灣 來 給 一 些 教 授 及 演 講, 如 大 手 印 五 支 及 修 心 七 要 等 太 錫 杜 仁 波 切 亦 曾 應 邀 授 般 若 波 羅 密 多 心 經 " 及 給 予 灌 頂, 年 青 一 代 的 桑 傑 年 巴 波 切 則 給 予 三 十 七 佛 子 行 了 義 炬 之 教 授 以 及 香 巴 噶 舉 教 法 之 介 紹 四 竹 巴 噶 舉 傳 承 在 台 的 教 學 活 動 竹 巴 噶 舉 傳 承 來 台 弘 法, 始 於 一 九 八 二 年 噶 爾 仁 波 切 及 拉 杭 仁 波 切, 而 其 教 派 領 袖 竹 千 法 王 則 於 一 九 八 五 年 開 始 在 台 灣 傳 法, 並 逐 步 的 在 台 灣 建 立 了 中 心 由 於 此 一 傳 承 較 缺 乏 完 整 的 傳 法 規 劃, 在 台 北 台 中 台 南 三 個 以 竹 巴 噶 舉 為 名 的 中 心, 邀 請 傳 法 的 上 師 也 都 以 灌 頂 修 法 為 主, 並 且 在 台 中 及 台 南 兩 個 中 心, 其 邀 請 傳 法 的 上 師 亦 分 散 於 各 教 派, 然 其 特 色 是 活 動 很 多, 較 能 接 引 初 機 以 下 就 其 中 較 重 要 的 教 學 內 容 分 別 列 舉 之 ( 一 ) 竹 千 法 王 的 天 法 極 樂 淨 土 " 教 學 及 閉 關 竹 千 法 在 民 國 八 十 二 年 在 宜 蘭 舉 行 為 期 一 週 的 天 法 極 樂 淨 土 儀 軌 教 學 及 閉 關, 是 一 項 很 受 大 家 歡 迎 的 活 動, 參 加 者 約 在 一 百 五 十 人 左 右, 修 持 阿 彌 陀 佛 的 儀 軌 以 及 供 此 一 法 教 的 護 法 ( 二 ) 確 袞 仁 波 切 對 中 陰 的 教 學 講 授, 第 九 世 確 袞 仁 波 切 在 竹 巴 噶 舉 中 具 有 很 崇 高 的 地 位, 他 曾 在 台 灣 教 授 了 有 關 中 有 的 五 個 主 題, 包 含 了 1. 此 生 本 然 中 有 2. 夢 境 中 有 3. 禪 定 中 有 4. 法 性 光 明 中 有 5. 業 力 變 異 中 有, 這 是 一 項 很 完 整 的 教 學, 仁 波 切 以 四 節 課 的 時 間 講 授 這 些 課 題 ( 三 ) 德 頌 仁 波 切 的 四 部 密 咒 續 儀 軌 " 教 學 德 頌 仁 波 切 是 札 西 烱 康 楚 仁 波 切 的 主 要 弟 子, 這 個 位 於 北 印 度 的 寺 廟, 在 流 亡 之 後 有 很 多 外 國 人 在 此 學 習, 是 非 常 知 名 的 寺 廟, 而 德 頌 仁 波 切 也 是 一 位 熟 嫺 修 持 及 密 續 理 論 的 上 師, 他 在 台 北 的 竹 巴 噶 舉 所 教 授 的 四 部 密 咒 續 儀 軌 教 學, 清 楚 的 解 釋 有 關 於 各 種 法 器 在 密 續 上 的 意 義, 壇 城 供 養 的 方 法, 皈 依 發 心 的 類 別, 七 支 供 養 的 內 容, 本 尊 的 生 起 圓 滿 次 等, 四 部 密 續 原 理 之 差 別, 本 尊 象 徵 的 解 釋 等 這 項 課 程 分 成 四 個 時 段 講 授, 是 一 份 很 珍 貴 的 資 料 ( 四 ) 貝 魯 仁 波 切 的 傳 法 教 學, 貝 魯 仁 波 切 是 寧 瑪 派 噶 陀 傳 承 的 上 師, 但 是 由 於 他 是 現 在 竹 千 法 王 的 生 父, 並 且 也 是 一 位 著 名 的 大 圓 滿 修 行 者, 所 以 他 曾 多 次 在 台 灣 的 竹 巴 噶 舉 中 心 傳 授 教 法,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包 括 了 1. 民 國 八 十 八 年 的 大 幻 化 網 寂 忿 本 10

尊 的 大 灌 頂 以 及 四 節 課 的 大 幻 化 網 寂 靜 忿 怒 秘 密 藏 要 義 講 授 " 這 個 課 程 是 屬 於 大 圓 滿 幻 部 教 四 部 之 一 2. 龍 欽 寧 體 的 大 灌 頂 : 龍 欽 寧 體 是 現 在 寧 瑪 派 中 修 持 最 普 遍 的 教 法, 而 其 灌 頂 的 內 容 有 上 師 本 尊 空 行 並 分 為 外 內 密, 貝 魯 仁 波 切 在 八 十 九 年 時 以 一 週 左 右 的 時 間 給 予 了 這 項 灌 頂 雖 然 這 不 是 教 學 的 內 容, 但 是 由 於 密 法 修 持 必 先 灌 頂 因 此 對 此 灌 頂 特 作 介 紹 另 外 他 也 給 了 蓮 師 十 三 本 尊 的 五 場 完 整 灌 頂 除 此 之 外 他 經 常 舉 行 的 一 種 法 會 為 尊 勝 佛 母 千 供 " 乃 是 布 置 壇 城 後 圍 繞 壇 城 修 法, 並 需 供 養 一 千 個 食 子, 千 盞 燈 及 花 香 等, 也 是 很 有 特 色 的 法 會 ( 五 ) 謝 仁 波 切 的 頗 瓦 法 教 學, 頗 瓦 法 的 傳 承 各 有 不 同, 這 位 仁 波 切 的 頗 瓦 法 傳 承 來 自 於 他 的 曾 祖 父 夏 加 師 利, 他 曾 多 次 在 台 灣 傳 授 頗 瓦 法, 其 產 生 的 效 果 據 稱 非 常 明 顯, 每 一 位 參 加 者 都 開 了 梵 穴, 產 生 清 楚 的 修 行 成 果 ( 六 ) 賈 傑 康 楚 仁 波 切 傳 授 心 意 伏 藏 自 身 虛 空 藏 解 脫 大 圓 滿 法 及 施 身 法 ", 這 位 仁 波 切 是 達 賴 喇 嘛 的 上 師 之 一, 並 且 負 責 達 賴 喇 嘛 寺 廟 南 佳 寺 " 的 寧 瑪 派 修 法 事 宜 他 也 在 特 殊 的 因 緣 下 在 竹 巴 噶 舉 傳 授 了 屬 於 他 自 己 取 出 的 心 意 伏 藏 施 身 法 " ( 台 北 竹 巴 噶 舉 法 訊, 民 88) 及 自 身 虛 空 藏 解 脫 大 圓 滿 " ( 台 北 竹 巴 噶 舉 法 訊,2001) 的 一 系 列 灌 頂 ( 七 ) 賈 謙 仁 波 切 開 始 傳 教 竹 巴 噶 舉 閉 關 實 修 課 程 自 民 國 九 十 年 開 始, 來 自 不 丹 的 竹 巴 噶 舉 教 學 的 計 劃, 第 一 年 他 給 了 金 剛 總 持, 金 剛 薩 堹 及 金 剛 亥 母 的 灌 頂, 並 給 予 六 節 課 四 加 行 的 教 課 程 結 束 後 每 位 學 員 必 須 在 家 中 完 成 規 定 遍 數 的 修 行, 而 台 北 中 心 則 在 每 週 舉 行 四 加 行 的 實 修 這 項 教 學 計 劃 若 能 實 現, 將 傳 授 四 加 行 本 尊, 大 手 印 實 修, 那 洛 六 法 及 平 等 一 味 法 等 內 容 這 項 課 程 也 將 標 誌 著 竹 巴 噶 舉 在 台 教 學 的 新 里 程 ( 八 ) 除 了 這 些 活 動 之 外, 竹 巴 噶 舉 的 灌 頂 修 法, 活 動 非 常 多, 較 著 名 的 是 旺 度 仁 波 切 ( 他 以 傳 授 椎 擊 三 要 及 心 經 除 障 法, 施 身 法 而 聞 名 ) 噶 爾 仁 波 切 曾 ( 為 達 賴 喇 麻 授 大 圓 滿 ), 堪 布 蘇 南 嘉 措 ( 曾 任 印 度 瓦 拉 那 西 大 學 噶 舉 派 首 度 堪 布 曾 在 台 講 授 中 陰 課 程 ), 吉 噶 仁 波 切 ( 四 大 法 子 之 一 ) 乃 至 著 名 的 大 圓 滿 上 師 紐 書 堪 布 都 曾 在 此 給 予 大 圓 滿 開 示, 南 卡 吉 美 拉 將 ( 心 意 伏 藏 的 現 世 持 有 者 ) 阿 帝 仁 波 切 ( 青 海 地 區 的 主 要 上 師 ) 這 些 上 師 的 人 數 及 教 授 內 容 之 多 是 遠 超 過 前 述 的 其 它 教 派 的 也 無 法 一 一 詳 說 五 結 論 噶 舉 派 從 康 藏 等 地 流 亡 至 已 印 度 地 區, 再 由 北 印 度 傳 到 台 灣 來, 由 於 面 臨 到 都 市 環 境 的 調 適 以 及 傳 法 上 師 停 留 的 問 題, 教 學 的 形 式 與 內 容 都 與 傳 統 上 有 很 大 的 改 變, 這 些 差 異 產 生 的 原 因 可 歸 納 為 以 下 幾 點 : ( 一 ) 先 顯 後 密 的 次 第 在 台 灣 的 噶 舉 派 來 說 是 不 存 在 的, 以 民 初 對 格 魯 派 僧 團 研 所 提 到 的 先 顯 後 密 的 情 形 實 際 上 在 台 灣 的 噶 舉 派 傳 提 並 未 出 現 這 樣 的 情 形 一 方 面 因 為 噶 舉 派 的 傳 統 上 逶 過 口 訣 及 儀 軌 來 實 修 也 可 以 達 到 高 度 的 修 行 成 果, 如 密 勤 日 巴 的 例 子 所 述 另 一 方 面, 在 台 灣 開 始 弘 揚 佛 法 是 一 個 開 創 性 的 過 程, 要 突 顯 西 藏 佛 教 與 漢 傳 佛 教 的 差 別, 直 接 教 授 密 宗 的 修 行 方 式 是 噶 舉 派 在 台 弘 法 教 學 的 特 11

色 然 而 這 樣 的 方 式 並 非 無 限 制 的 被 使 用, 這 些 密 教 的 本 尊 修 行, 大 多 數 是 以 寂 靜 尊 為 主 的, 而 且 並 不 涉 及 到 氣 脈 的 修 法, 可 以 說 是 一 種 基 礎 的 訓 練 或 如 直 貢 澈 贊 法 王 所 說 的 止 觀 訓 練, 透 過 這 樣 的 修 持 方 式 產 生 的 信 心, 學 習 噶 舉 派 的 台 灣 信 徒, 有 部 份 逐 步 的 走 向 更 專 業 的 修 行 導 路, 有 部 份 則 因 此 就 得 到 滿 足 其 心 靈 的 暫 時 需 要 ( 二 ) 灌 頂 法 會 所 佔 的 地 位 很 重, 為 了 快 速 的 吸 引 信 徒 進 入 密 法 之 門, 以 打 開 西 藏 佛 教 在 台 灣 弘 揚 之 路, 灌 頂 便 成 為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環 在 宗 教 的 功 能 上, 灌 頂 具 有 數 重 義 意 的, 第 一 灌 頂 是 修 行 本 尊 所 必 須 經 過 的 儀 式, 缺 乏 這 項 儀 式, 根 本 不 允 許 進 入 修 行 密 續 本 尊 之 門, 這 是 從 修 持 某 一 本 尊 的 資 格 來 說 的 其 次, 較 深 奧 的 本 尊 灌 頂 包 含 了 第 四 灌 頂 詞 句 灌 頂 ", 介 紹 本 尊 的 自 性 意 義, 實 際 上 就 是 在 指 出 接 受 灌 頂 者 的 本 來 佛 性, 從 這 個 義 意 來 說, 灌 頂 也 包 含 了 大 手 印 或 大 圓 滿 的 教 學 最 後 密 續 的 修 持 原 理 來 說, 信 徒 接 受 了 上 師 的 灌 頂 就 是 進 入 上 師 的 壇 域 之 中, 基 於 五 決 定 報 身 的 原 理, 包 含 了 上 師 承 諾 永 久 攝 受 弟 子 的 意 涵, 也 是 度 化 眾 生 的 一 種 方 便 由 於 在 理 論 上 以 及 教 法 推 廣 上 都 有 灌 頂 的 需 要, 所 以 早 期 噶 舉 派 的 灌 頂 活 動 很 多, 尤 其 是 無 上 瑜 珈 的 大 灌 頂, 對 於 閱 訣 相 典 籍 有 開 遮 的 作 用, 更 吸 引 了 大 批 的 信 徒 參 加, 當 然 其 中 也 不 乏 祈 求 加 持 的 信 徒 ( 三 ) 教 學 內 容 以 簡 明 扼 要 為 主, 較 諸 噶 舉 派 僧 侶 在 佛 學 院 中 所 要 研 修 的 戒 律 論 典 般 若 學 中 觀 唯 識 及 如 來 藏 等 十 多 部 論 著, 在 台 灣 的 理 教 學 是 不 可 能 依 照 這 種 方 式 來 進 行 的 所 以 我 們 看 的 學 內 容 大 多 是 以 講 授 精 要 的 論 著 為 主, 而 其 中 有 關 於 菩 提 心 與 菩 薩 行 的 講 說, 因 為 在 義 理 上 較 易 為 信 徒 所 接 受, 是 故 講 的 比 較 多, 其 它 如 中 觀 唯 識 等 知 識 系 統 較 為 複 雜 者, 一 方 面 不 易 了 解, 一 方 面 由 於 有 講 授 資 格 的 上 師 大 多 來 去 勿 勿, 也 就 無 法 進 行 了 即 便 如 直 貢 噶 舉 的 中 心 講 授 了 岡 波 巴 的 解 脫 莊 嚴 寶 髮 論 及 去 天 頌 恭 的 大 乘 法 教 心 要 " 以 及 聖 法 一 義 " 等 較 完 整 的 著 作, 能 有 時 間 來 聽 講 的 信 徒 也 是 很 稀 少 的 ( 四 ) 有 關 於 傳 統 閉 關 課 程 的 教 學 的 進 行 部 份, 西 藏 佛 教 閉 關 的 進 行 最 傳 要 求 做 完 某 種 遍 數 或 念 誦 完 多 少 的 本 尊 咒 語, 但 是 這 在 台 灣 的 教 學 上 幾 乎 無 法 進 行 因 為 傳 統 上 修 持 者 必 先 完 成 各 十 一 萬 多 遍 的 四 加 行 才 能 繼 續 傳 法 在 只 有 少 數 人 完 成 這 項 功 課 的 情 況 之 下, 各 個 傳 法 上 師 也 就 發 展 他 們 的 權 宜 之 計 噶 瑪 噶 舉 的 太 錫 杜 仁 波 切 教 學 時 有 一 個 短 期 閉 關 密 集 課 程, 課 程 結 束 之 後 要 求 弟 子 們 在 未 來 一 年 或 下 次 教 學 之 前 能 夠 完 成 這 些 課 程 的 要 求, 但 是 據 了 解 這 項 期 望 並 沒 有 收 到 預 期 的 效 果 直 貢 澈 贊 法 王 則 把 閉 關 課 程 當 作 是 一 種 介 紹 性 的 課 程, 每 一 個 項 目 只 要 達 到 最 基 本 的 十 天 左 右 修 持 即 可, 由 於 課 程 是 逐 年 進 行 的, 也 有 人 很 認 真 的 自 己 強 修 行 值 得 稱 道 的 是 香 巴 噶 舉 的 達 香 寺, 他 們 提 供 一 般 人 半 年 的 山 上 閉 關 課 程, 真 正 想 要 體 驗 西 藏 閉 關 課 程 的 人 因 此 有 機 會 實 現 他 們 的 夢 想 至 於 竹 巴 噶 舉 在 台 灣 的 課 程 由 於 才 剛 展 開, 後 續 情 況 仍 待 觀 察 ( 五 ) 教 學 的 時 間 與 傳 法 上 師 的 情 況 : 由 於 台 灣 的 信 徒 大 都 有 自 己 的 工 作 要 做, 所 以 一 般 的 情 形 之 下, 教 學 時 間 幾 乎 都 是 平 時 的 晚 上 或 假 日 來 進 行, 只 有 少 數 閉 關 課 程 可 能 進 行 一 週 左 右, 這 時 候 參 加 者 只 好 請 假 參 與 而 傳 法 上 師 初 期 由 於 佛 教 中 心 12

並 不 多, 他 們 只 在 短 暫 的 時 間 在 固 定 的 場 所 進 行 教 學, 現 在 每 一 個 教 派 在 台 灣 的 中 心 逐 漸 增 加, 他 們 傳 法 的 地 點 也 就 較 為 分 散 不 過 值 得 注 意 的 發 展 是, 信 徒 己 經 逐 漸 的 歸 屬 於 某 一 教 派, 分 眾 的 情 形 愈 來 愈 明 顯, 要 推 動 一 個 大 規 模 的 法 會, 一 方 面 需 要 教 派 內 各 中 心 的 合 作, 另 一 方 面 也 要 依 賴 於 重 新 招 收 新 的 信 徒 才 有 辦 法 參 考 文 獻 王 輔 仁 ( 民 74) 西 藏 佛 教 史 略 頁 118-119, 台 北 : 佛 教 陳 博 濟 ( 民 70) 俱 生 契 合 了 義 海 心 要 台 北 : 密 乘 版 社 黃 英 傑 譯 (1996) 大 手 印 圓 滿 五 支 道 台 大 : 大 手 印 出 版 社 黃 英 傑 ( 民 1995) 民 國 密 宗 年 鑑 台 北 : 全 佛 出 版 社 堪 布 卡 特 仁 波 切 (1993) 大 手 印 台 北 : 施 法 苑 出 版 社 張 福 成 ( 民 81) 論 阿 底 峽 及 其 ( 菩 提 道 燈 ) 對 藏 傳 佛 教 之 影 響 政 大 民 族 所 碩 士 論 文 第 十 二 世 泰 錫 杜 仁 波 切 (1996) 相 對 世 界 究 意 的 心 台 北 : 噶 舉 佛 學 會 達 香 寺 法 訊 ( 民 89) 台 北 : 佛 教 利 生 中 心 善 報 (2001) 台 北 : 化 育 基 金 會 第 一 世 蔣 項 康 楚 仁 波 切 著 (1999) 潘 隆 碩 譯 覺 悟 之 道 台 北 : 大 手 印 出 版 社 黃 英 傑 譯 (1996) 慈 氏 妙 音 台 北 : 大 手 印 出 版 社 第 十 二 世 努 巴 仁 波 切 譯 (1997) 法 嗣 傳 燈 台 北 : 大 手 印 出 版 社 張 澄 基 譯 (1986) 岡 波 巴 大 師 全 集 選 譯 台 北 : 法 爾 出 版 社 淨 蓮 法 師 ( 民 88) 上 師 五 十 法 頌 略 譯 台 北 : 菩 提 佛 學 會 第 十 二 世 努 巴 仁 波 切 (1997) 法 嗣 傳 燈 台 北 : 大 手 印 出 版 社 直 貢 法 王 澈 贊 仁 波 切 (2001) 文 殊 直 實 名 經 講 記 台 北 : 直 貢 噶 舉 佛 法 中 心 噶 千 仁 波 切 (2001) 子 行 三 十 七 頌 台 北 : 直 貢 噶 舉 佛 法 中 心 利 生 ( 民 91)51 台 北 : 佛 教 利 生 中 心 阿 闍 黎 黃 英 傑 譯 (1996) 生 死 自 在 台 北 : 大 手 印 出 版 社 台 北 竹 巴 噶 舉 法 訊 ( 民 88) 台 北 : 竹 巴 噶 舉 中 心 台 北 竹 巴 噶 舉 法 訊 (2001) 台 北 : 竹 巴 噶 舉 中 心 13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styles of Kagyu lineage in Taiwan Hsueh Jung hsiang Lecturer, Center of General Education, Lunghw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analyses the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styles of kagyu lineage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aiwan during 1980 to 2000. The study discussed teaching contents and styles of four Kagyu, lineages Karma Kagyu, Drikung Kagyu, shamba Kagyu, and Drupa Kagyu. It found out there were changes in Taiwan than in Tibet and in India, because of the space time differences. It developed a condensed and short cut way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disciples in Taiwan, and gradually, centers were established to ensure the teachings lasts. Keywords:teaching content Kagyu lineage Taiwan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