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經》講要.pages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吉祥經》講要.pages"

Transcription

1 吉祥經 講要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如是我聞 : 一時, 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 有 一天神於後夜分, 身諸光明, 遍照祇樹園林林, 來來詣世 尊所, 到已, 頂禮世尊 而住 一 面, 並以偈 白世尊 : 諸天與世 人, 思維吉祥事, 希求於幸福, 何謂勝吉祥? 遠離愚癡 人, 親近智慧者, 供養於應供, 此事勝吉祥 居住安適處, 昔所作福業, 及 自立正志, 此事勝吉祥 博學與 工巧, 及善習毗尼, 並善說語 言, 此事勝吉祥 侍奉於 父 母, 愛護妻與 子, 所作無繫累, 此事勝吉祥 布施與法 行行, 愛護親眷屬, 諸業無過咎, 此事勝吉祥

2 離棄諸惡惡業, 亦不飲諸酒, 於法不放逸, 此事勝吉祥 恭敬與謙虛, 知 足常感恩, 依時聽教法, 此事勝吉祥 忍辱與順從, 謁 見見諸沙 門, 適時討論法, 此事勝吉祥 抑制與梵 行行, 而得 見見聖諦, 作證於涅槃, 此事勝吉祥 接觸世間法, 心寂不為動, 無憂 而清安, 此事勝吉祥 如是已作後, 一切無墮失, 隨處得安穩, 此諸事吉祥 第 一講 吉祥經 結構 - 38 個吉祥 一 開始探究 : 何謂 勝吉祥? 二 目標取向 : 慎重抉擇與培養 勝吉祥 之優先條件 (1-3) 1 遠離愚癡 人, 2 親近智慧者, 3 供養於應供,

3 三 建立基礎 : 勝吉祥 之現在 過去與未來來因素 (4-6) 4 居住安適處, 5 昔所作福業, 6 自立正志, 四 預備訓練 : 勝吉祥 的 生活訓練 (7-10) 7 博學, 8 工巧, 9 善習毗尼, 10 善說語 言, 五 責任義務 (11-13) 11 侍奉於 父 母, 12 愛護妻與 子, 13 所作無繫累, 六 奉獻社會 (14-17) 14 布施, 15 法 行行,

4 16 愛護親眷屬, 17 諸業無過咎, 七 道德規範 : 美滿的道德 生活 (18-21) 18 離諸惡惡業, 19 棄諸惡惡業, 20 不飲諸酒, 21 於法不放逸, 八 九 心靈進展 : 培養內在之美德 (22-30) 22 恭敬, 23 謙虛, 24 知 足, 25 感恩, 26 依時聽教法, 27 忍辱, 28 順從, 29 謁 見見諸沙 門,

5 30 適時討論法, 十 提昇修證 : 學習提昇與修證出世間之法 (31-34) 31 抑制, 32 梵 行行, 33 得 見見聖諦, 34 作證於涅槃, 十 一 世出世間 : 人在世間 而能實現出世間之法 (35-38) 接觸世間法 35 心寂不為動, 36 無憂, 37 清, 38 安, 十 二 圓滿吉祥 : 完成 一切勝利利吉祥, 隨處得安穩 - 勝吉祥 如是已作後, 一切無墮失, 隨處得安穩

6 第 二講 5. Maṅgalamuttamaṃ-suttaṃ 吉祥經 Evaṃ me sutaṃ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sāvatthiyaṃ viharati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 如是我聞 : 一時, 世尊在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 勝義光明 (paramattha-jotikā) 之吉祥經注 ( 以下稱 注 ): 1. idāni evamiccādi-pāṭhassa, atthaṃ nānappakārato ti evamādimātikāya saṅgahitatthappakāsanatthaṃ vuccate evanti ayaṃ saddo upamū-upadesa-sampahaṃsanagarahaṇa-vacanasampaṭiggahā-akāra-nidassanaāvadhāraṇādīsu atthesu daṭṭhabbo. 現在, 以種種 方法[ 來來理理解 ] 如是 等典籍的意義 諸如此類等本 母所攝 所顯之義, 故說 : 這 如是 (evanti 這樣 ) 之語應被認知是 :1 譬喻 2 指導 3 歡喜 4 斥責 5 領受語 6 方式 7 證據及 8 斷 言等的意義

7 1 tathā hesa evaṃ jātena maccena, kattabbaṃ kusalaṃ bahun ti evamādīsu (dha. pa. 53) upamāyaṃ dissati. 這在 如是已 生為 人, 應多作諸善 如此等, 是以譬喻 (upamāya) 來來認識 2 evaṃ te abhikkamitabbaṃ, evaṃ te paṭikkamitabban tiādīsu (a. ni ) upadese. 在 你應該如是前進, 你應該如是後退 等, 是指導 (upadese) 3 evametaṃ bhagavā, evametaṃ sugatā ti evamādīsu (a. ni. 3.66) sampahaṃsane. 在 世尊! 這如是 善逝! 這如是 如此等 (a. ni. 4.21), 是歡喜 (sampahaṃsane) 4 evamevaṃ panāyaṃ vasalī yasmiṃ vā tasmiṃ vā tassa muṇḍakassa samaṇakassa vaṇṇaṃ bhāsatī ti evamādīsu (saṃ. ni ) garahaṇe. 在 正如是, 這下賤女 又不論何時常稱讚那剃頭沙 門 如此等是斥責 (garahaṇe)

8 5 evaṃ, bhanteti kho te bhikkhū bhagavato paccassosun ti evamādīsu (ma. ni. 1.1) vacana-sampaṭiggahe. 在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 如是, 大德 (dī. ni. 2.3; ma. ni. 1.1), 是領受語 (vacanasampaṭiggahe) 6 evaṃ byā kho ahaṃ, bhante, bhagavatā dhammaṃ desitaṃ ājānāmī ti evamādīsu (ma. ni ) ākāre. 在 大德, 我了了知世尊所說之法, 正是如是 ( 正如這樣 ) 如此等是 方式 (ākāre 行行相) * evaṃ byā kho 正是如此, 正如這樣 * ākāra:m. 行行相, 相貌, 樣相, 樣 子, 方式, 性質, 理理由. 7 ehi tvaṃ, māṇavaka, yena samaṇo ānando tenupasaṅkama, upasaṅkamitvā mama vacanena samaṇaṃ ānandaṃ appābādhaṃ appātaṅkaṃ lahuṭṭhānaṃ balaṃ phāsuvihāraṃ puccha. subho māṇavo todeyyaputto bhavantaṃ ānandaṃ appābādhaṃ appātaṅkaṃ lahuṭṭhānaṃ balaṃ phāsuvihāraṃ pucchatī ti, evañca vadehi sādhu kira bhavaṃ ānando yena subhassa māṇavassa todeyyaputtassa

9 nivesanaṃ, tenupasaṅkamatu anukampaṃ upādāyā ti evamādīsu (dī. ni ) nidassane. 在 請你過來來, 年年輕 人 ( 學 生婆羅 門 ), 你前往向阿難詢問少病 輕快 有 力力 安樂住 : 年年輕 人蘇玻ー杜鐵亞之 子問候阿難尊者, 安樂住 並如是 (evañca 及這麼 ) 說 : 善哉 (sādhu )! 為憐愍故, 請阿難尊者去年年輕 人蘇玻ー杜鐵亞之 子的住處, 如此等( 長部 10 蘇玻經 ), 是證據 (nidassane) 8 taṃ kiṃ maññatha kālāmā, ime dhammā kusalā vā akusalā vāti? akusalā, bhante. sāvajjā vā anavajjā vāti? sāvajjā, bhante. viññugarahitā vā viññuppasatthā M..86 vāti? viññugarahitā, bhante. samattā samādinnā ahitāya dukkhāya saṃvattanti no vā, kathaṃ vo ettha hotīti? samattā, bhante, samādinnā ahitāya dukkhāya saṃvattanti, evaṃ no ettha hotī ti evamādīsu (a. ni. 3.66) avadhāraṇe. 在 諸葛拉嘛! 你們認為如何, 這些法是善的, 或不善的呢? 尊者, 是不善的 是有罪的, 或無罪的呢? 尊者, 是有罪的 是智者所呵斥的, 或智者所稱讚的呢? 尊者, 是智者所呵斥的 在完成受持之後會導向不利利 痛苦, 或不會呢? 或是在此是如何呢? 尊者, 在完成受持之後會

10 導向不利利 痛苦, 在此是如是 如此等是斷 言 (avadhāraṇe 選擇 斷定 ) idha pana ākāra-nidassan-āvadhāraṇesu daṭṭhabbo. 然 而, 在此可被視為是 方式 證據及斷 言 ti_evamādīsu > tattha ākāratthena evaṃsaddena etamatthaṃ dīpeti nānānaya-nipuṇa-manekajjhāsayasamuṭṭhānaṃ attha-byañjana-sampannaṃ vividhapāṭihāriyaṃdhammattha-desanā-paṭivedha-gambhīraṃ sabbasattānaṃ sakasakabhāsānurūpato sotapathamāgacchantaṃ tassa bhagavato vacanaṃ sabbappakārenako samattho viññātuṃ, sabbathāmena pana sotukāmataṃ janetvāpi evaṃ me sutaṃ, mayāpi ekenākārena sutanti. 此中, 以 方式義 (ākāratthena) 來來說明這 如是 之語 : 誰有能 力力了了知那世尊以 一切所說的 言語,[ 包括 ] 各種引導巧妙 意樂之等起, 義 文具 足, 種種 示導, 法說義說, 通達甚深, 從 一切有情各 自順適的語 言來來到耳路路的領域? 再來來, 既 用 一切欲求聽聞的 方法使之構成 如是我聞 後, 亦以我 (mayāpi,sg.

11 instr. 具格 /abl. 從格 ) 做為 一種已經聽聞的 方式 (ākārena 工具 ) [ 來來呈現 ] ti_evamādīsu > nidassanatthena nāhaṃ sayambhū, na mayā idaṃ sacchikatan ti attānaṃ parimocento evaṃ me sutaṃ, mayāpi evaṃ sutan ti idāni vattabbaṃ sakalasuttaṃ nidasseti. 以證據義 (nidassanatthena): 我非造物主(sayaṃbhū 自存者 ), 這不是從我 (mayā sg. instr./abl.) 作證的 為使 自 己得以解脫 [ 於造物主 & 自作證故 ], 現在應說整部經都在指 示 如是我聞, 是以我 (mayā sg. instr./abl.)[ 做為 工具 ] 如是已聽聞 ti_evamādīsu > avadhāraṇatthena etadaggaṃ, bhikkhave, mama sāvakānaṃ bhikkhūnaṃ bahussutānaṃ yadidaṃ ānando, gatimantānaṃ, satimantānaṃ, dhitimantānaṃ, upaṭṭhākānaṃ yadidaṃ ānando ti (a. ni ) evaṃ bhagavatā(sg. instr. 具 /abl. 從 ) pasatthabhāvānurūpaṃ attano dhāraṇa-balaṃ dassento sattānaṃ sotu-kamyataṃ janeti evaṃ me sutaṃ, tañca kho atthato vā byañjanato vā anūnamanadhikaṃ, evameva, na aññathā daṭṭhabban ti.

12 以斷 言義 (avadhāraṇatthena): 比丘們! 於我弟 子比丘中多聞第 一者, 是阿難 完美舉 止者 具憶念念者 堅決果斷者 伺候者, 是阿難 ( 增 支部 ) 世尊如是適宜地稱讚,[ 目的是 ] 使諸有情認識到 自 己的憶持 力力後 而有可能 生起欲求聽聞 [ 的意願 ]: 如是我聞, 它應被認知為確實是義與 文, 不缺亦不過, 正是如是 (evameva 正是這樣, 同樣地 ), 沒有其他的 jetavaneti ettha attano paccatthikajanaṃ jinātīti jeto, raññā vā attano paccatthikajane jite jātoti jeto, maṅgalakamyatāya vā tassa evaṃ nāmameva katantipi jeto. 祇樹 (jeta-vane): 這征服 (jinātī) 自 己的敵 人為征服者 (jeto), 或是國王已征服 (jite) 自 己的敵 人ーー已 生 (jāto) 故為征服者 (jeto), 或是為了了希求吉祥 而取名征服者 (jeto)

13 vanayatīti vanaṃ, attasampadāya sattānaṃ bhattiṃ kāreti, attani sinehaṃ uppādetīti attho. 欲求 / 愛戀為 樹 [ 林林 ], 即使諸有情相信 / 熱愛 / 執著 (bhattiṃ) 於 自 己的成就, 使之 生起愛執於我之義 jeta-vana:n. 祇樹林林, 祇陀太 子之林林, 祇陀林林, 祇園 jeto: 征服者 jayati=jeti=jināti=jinātiji v. 征服, 戰勝 jāta:=janati 的 pp./a. 已 生的, 發 生的, 生起的 vana:n. 1. 樹林林. 2. 稠林林, 欲望.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ti ettha sudatto nāma so gahapati mātāpitūhi kata sabbakāmasamiddhitāya tu vigatamalamaccheratāya karuṇādiguṇasamaṅgitāya ca niccakālaṃ anāthānaṃ, tena anāthapiṇḍikoti saṅkhyaṃ gato. 給孤獨園 : 這位居 士的名字, 父 母為他取名為 sudatta( 善授 ), 由於他是 一切欲的成就者 / 富有者 離慳吝垢者及具 足悲等之德者, 經常 給 飯團予 孤獨 ( 不幸者 ), 故稱之為 給狐獨 ettha ca jetavane ti vacanaṃ purima-sāmi-parikittanaṃ,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 ti pacchima-sāmi-parikittanaṃ. kimetesaṃ parikittane payojananti?

14 這 祇樹 : 即表 示讚賞最初的所有者, 而 給孤獨園 是讚 賞後來來的所有者 這些讚賞有何 目的呢? 經 文 Atha kho aññatarā devatā abhikkantāya rattiyā abhikkantavaṇṇā kevalakappaṃ jetavanaṃ obhāsetvā yena bhagavā tenupasaṅkami; upasaṅkamitvā bhagavantaṃ abhivādetvā ekamantaṃ aṭṭhāsi. Ekamantaṃ ṭhitā kho sā devatā bhagavantaṃ gāthāya ajjhabhāsi 爾時有 一天神, 於後夜分, 身諸光明, 遍照祇樹園林林, 來來詣世尊所, 到已, 頂禮世尊, 而住 一 面, 並以偈 白世尊 : 2. Bahū devā manussā ca, maṅgalāni acintayuṃ; Ākaṅkhamānā sotthānaṃ, brūhi maṅgalamuttamaṃ. 諸天與世 人, 思維吉祥事, 希求於幸福, 何謂勝吉祥?

15 注 : bahūti aniyamita-saṅkhyā-niddeso, tena anekasatā anekasahassā anekasatasahassāti vuttaṃ hoti. 諸 : 不確定的數字, 可以說是數百 數千, 甚 至數 十萬 dibbantīti devā, pañcahi kāmaguṇehi kīḷanti, attano vā siriyā jotentīti attho. 諸天 : 娛樂 自 己, 即以五欲的感官享受 [ 古譯 : 五欲功德 ] 娛樂 自 己, 或者以 自 己威嚴光耀來來照亮之義 apica devāti tividhā devā sammuti-upapatti-visuddhivasena. yathāha devāti tayo devā sammutidevā, upapattidevā, visuddhidevā. 此外, 諸天 有三種天, 即世俗 出 生及清淨 正如 : 諸天 有三類的天 : 世俗天 出 生天 清淨天 tattha sammutidevā nāma rājāno deviyo rājakumārā. upapattidevā nāma cātumahārājike deve upādāya taduttaridevā. visuddhidevā nāma arahanto vuccantī ti. tesu idha upapattidevā adhippetā. 此中, 世俗天 是指諸王 諸王后及諸王 子, 出 生天 指四 大王天及更更 高層次的天, 而 清淨天 指阿羅漢 在那些當中, 這裡意指出 生天

16 manuno apaccāti manussā. porāṇā pana bhaṇanti manaso ussannatāya manussā. 世 人 : 人類為 Mano 後裔 然, 古 人說 : 以意的增盛為 人類 te jambudīpakā, aparagoyānakā, uttarakurukā, pubbavidehakāticatubbidhā, idha jambudīpakā adhippetā. 它是贍部洲 西 牛賀 北俱盧 東勝神四種, 這裡指贍部洲 (jambudīpa 亦指現今之印度 ) 第三講 maṅgalanti mahanti imehi sattāti maṅgalāni, iddhiṃ vuddhiñca pāpuṇantīti attho. 諸有情依於這些吉祥 廣 大故, 為 諸吉祥, 也是幸運 / 順利利與成就之義 acintayunti cintesuṃ. 思惟 : 省思 ākaṅkhamānāti icchamānā patthayamānā pihayamānā. 希求 : 希望 響往 渴望 sotthānanti sotthibhāvaṃ, sabbesaṃ diṭṭhadhammikasamparāyikānaṃ sobhanānaṃ sundarānaṃ kalyāṇānaṃ

17 dhammānamatthitanti vuttaṃ hoti. 幸福 : 是安穩狀狀態, 依 一切今 生與來來世的美好 美德及有財富 等諸法義來來說 brūhīti desehi pakāsehi, ācikkha vivara vibhaja uttānīkarohi. 何謂 : 即請宣說 闡明 開 示 分析 解說 brūti:=pabrūti, v. 說, 告訴, 講述. brūhi(imp. 命令式 : 請 / 要 ~) maṅgalanti iddhi-kāraṇaṃ vuddhi-kāraṇaṃ sabba-sampattikāraṇaṃ. 吉祥 : 幸運的原因 繁榮的原因 一切成就 [ 財富 幸福 成功 ] 之因 uttamanti visiṭṭhaṃ pavaraṃ sabba-loka-hita-sukhāvahanti. 勝 : 殊勝的 最上的 給 一切世間帶來來利利益與安樂的 3. Asevanā ca bālānaṃ, paṇḍitānañca sevanā; Pūjā ca pūjaneyyānaṃ, etaṃ maṅgalamuttamaṃ. 遠離愚痴 人, 親近智慧者, 供養於應供, 此事勝吉祥

18 注 : evametaṃ devaputtassa vacanaṃ sutvā bhagavā asevanā ca bālāna nti gāthamāha. tattha asevanāti abhajanā apayirupāsanā. 當天 子聽了了世尊 : 遠離愚痴 人 的這 一番話, 此中 遠離 (asevanāti), 即是不結交 不訪問 bālānanti balanti assasantīti bālā, assasita-passasita-mattena jīvanti, na paññā-jīvitenāti adhippāyo. 愚痴 人 : 這些強 力力地入息 出息的諸愚痴 人, 純粹是已吸氣 已呼氣的 生命, 不是為了了欲求慧命 [ 而活 ] paṇḍitānanti paṇḍantīti paṇḍitā, sandiṭṭhika-samparāyikesu atthesu ñāṇagatiyā gacchantīti adhippāyo. tesaṃ paṇḍitānaṃ. 智慧者 : 善於議論 / 簡擇 (paṇḍa=bhaṇḍati) 為諸智者, 以智做為欲求趣向今 生與來來世之利利益, 他們是諸智者 sevanāti bhajanā payirupāsanā taṃsahāyatā taṃsampavaṅkatā taṃsamaṅgitā. 親近 : 交往 參參與 伙伴關係 親密 聯聯系

19 * 南傳 法句句經 (76 偈 ): 76. 若若 見見彼智者, 能指 示過失, 並能譴責者, 當與彼為友 ; 猶如知識者, 能指 示寶藏 與彼智 人友, 定善 而無惡惡 pūjāti sakkāra-garukāra-mānana-vandanā. 供養 : 尊敬 尊重 敬佩 致意 pūjaneyyānanti pūjārahānaṃ. 於應供 : 值得尊敬的 人 etaṃ maṅgalamuttamanti yā ca bālānaṃ asevanā, yā ca paṇḍitānaṃ sevanā, yā ca pūjaneyyānaṃ pūjā, taṃ sabbaṃ sampiṇḍetvā āha etaṃ maṅgalamuttaman ti. 此事勝吉祥 : 這是結合了了 遠離愚痴 人 親近智慧者 及 供養於應供 [ 三句句 ] 之後, 而說 此事勝吉祥 idāni yasmā yaṃ yattha maṅgalaṃ. vavatthapetvā taṃ tassa, maṅgalattaṃ vibhāvaye ti iti mātikā nikkhittā, tasmā idaṃ vuccati evametissā gāthāya bālānaṃ asevanā, paṇḍitānaṃ sevanā, pūjaneyyānañca pūjāti tīṇi maṅgalāni vuttāni. 現在, 從本 母 (mātikā 綱要條 目 ) 設置 指出那是吉祥之後,[ 再來來 ]

20 審思吉祥之性質 因此, 這被稱為ー就像這偈頌的 遠離愚痴 人 親近智慧者 及 供養於應供 的三種吉祥 tattha bālānaṃ asevanā bāla-sevana-paccaya-bhayādi-parittāṇena ubhaya-lokattha-hetuttā, paṇḍitānaṃ sevanā pūjaneyyānaṃ pūjā ca tāsaṃ phala-vibhūti-vaṇṇanāyaṃ vuttanayeneva nibbānasugati-hetuttā maṅgalanti veditabbā. 此中, 應知 遠離愚痴 人 是為了了保護與愚痴 人交往之緣 [ 所帶來來的 ] 恐懼等, 是 [ 今 後 ] 兩兩世利利益的原因 親近智慧者 及 供養於應供 彼等在此注釋 / 稱讚為果之光榮, 即被說成如導向涅槃 善趣之因, 應知是吉祥 第四講 4. Patirūpa-desa-vāso ca, pubbe ca katapuññatā;

21 Atta-sammāpaṇidhi ca, etaṃ maṅgalamuttamaṃ. 居住安適處, 昔所作福業, 及 自立正志, 此事勝吉祥 吉祥經注 : tattha paṭhama-gāthāya tāva patirūpoti anucchaviko. 此中, 這在第 一偈裡的 安適, 是適當 desoti gāmopi nigamopi nagarampi janapadopi yo koci sattānaṃ nivāso okāso. 處 : 是村莊, 也是集鎮, 也是城市, 也是國 土, 凡是任何 一個屬諸有情居住的空間 vāsoti tattha nivāso. 居住 : 居住在那裡 pubbeti purā atītāsu jātīsu. 昔 : 在以前的過去 生中 katapuññatāti upacita-kusalatā. 所作福業 : 已累積諸善 attāti cittaṃ vuccati sakalo vā attabhāvo, 自 : 被稱為 心, 或整個 自 己

22 sammā-paṇidhīti tassa attano sammā paṇidhānaṃ niyuñjanaṃ. 立正志 : 激勵 / 催促 自 己的正確志向 / 誓願 patirūpa-desavāso nāma yattha catasso parisā vicaranti, dānādīni puññakiriyavatthūni vattanti, navaṅgaṃ satthu sāsanaṃ dibbati, tattha nivāso sattānaṃ puññakiriyāya paccayattā maṅgalanti vuccati. 居住安適處 : 指前往四眾 [ 弟 子 ] 活動的場所, 可 行行布施等作福, 也是有 大師九分教光耀 (dibbati) 之處 ; 緣於住在這裡的有情能作福 [ 業 ], 故稱是吉祥 三字經 : 昔孟 母, 擇鄰處 ; 子不學, 斷機杼 * 註 : 九分教 : 1 經 2 應頌 3 解說 4 諷頌 5 感興語 6 如是語 7 本 生 8 未曾有 9 有明 ( 中部 22. 蛇喻經 ) 是佛法教說的類別, 為 九分教 依印順導師在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中的研究, 九分教 的完成時間, 大約在 中阿含經 長阿含經 集成之後, 增壹阿含經 集成之前, 而且, 當時已有以 九分教 表 示 一切佛說的情形 ( 第九 頁 ) 而 十 二分教 的完成, 約在部派第 一 第 二階段分化期間, 所以是在 九分教 成立之後 ( 第六 二 一 六 二五 頁 ), 而南傳 赤銅鍱部更更不 見見 十 二分教 的名稱 ( 第八四五 頁 ) 由此推斷, 經 文中出現這麼完整的 九分教 或 十 二分教 科 目, 應是後來來補 齊的, 甚 至也有可能是後來來加入的 pubbe katapuññatā nāma atīta-jātiyaṃ buddha-paccekabuddhakhīṇāsave ārabbha upacita-kusalatā, sāpi maṅgalaṃ. kasmā? buddha-paccekabuddha-sammukhato dassetvā buddhānaṃ

23 buddhasāvakānaṃ vā sammukhā sutāya catuppadikāyapi gāthāya pariyosāne arahattaṃ pāpetīti katvā. 昔所作福業 : 在過去 生, 於佛 辟 支佛及漏盡者處已經開始精勤勤累積諸善, 那也是吉祥 何故呢? 因為從 面對 面看 見見佛 辟 支佛後, 或縱使只諸佛或佛的眾佛弟 子 面前聽聞到四句句偈, 在完結處 (pariyosāne, n. pl. loc. 在終結 最後 目的 ) 就使之作證為阿羅漢 yo ca manusso pubbe katādhikāro ussannakusalamūlo hoti, so teneva kusalamūlena vipassanaṃ uppādetvā āsavakkhayaṃ pāpuṇāti yathā rājā mahākappino aggamahesī ca. tena vuttaṃ pubbe ca katapuññatā maṅgalan ti. 這 人在過去 生是善根增盛 (ussanna-kusalamūlo 善根已充滿 溢出的 豐富的 ) 的已作增上者 (katādhikāro, 律律鈔 亦指這種 人在前佛時期已修 十福業, 猶如遍熟的紅蓮花 一樣 ), 他依此善根 而使毗婆舍那 (vipassanaṃ 觀 ) 生起之後得漏盡, 即如 大劫賓那 (Mahākappino) 王及其王后, 故說 昔所作福業 attasammāpaṇidhi nāma idhekacco attānaṃ dussīlaṃ sīle patiṭṭhāpeti, assaddhaṃ saddhā-sampadāya patiṭṭhāpeti, macchariṃ cāga-sampadāya patiṭṭhāpeti. ayaṃ vuccati attasammāpaṇidhī ti, eso ca maṅgalaṃ. kasmā? diṭṭhadhammikasamparāyika-verappahāna-vividhānisaṃsādhigama-hetutoti. 自立正志 : 此 人 自有惡惡戒 (dussīlaṃ 不良性格 壞習慣 ) 而使

24 確立戒德 (sīle patiṭṭhāpeti,sīle 善良性格 好習慣 例例如 bījāni patiṭṭhāpeti: 播種 ), 無信 而使確立信成就, 慳吝 而使確立施捨成就, 這 人就是 自立正志, 這也是吉祥 為什什麼? 因為這是能斷除今 生與來來世的敵意 (vera) 及證得 (adhigama) 各種利利益之因 第五講 SN.3.17/(7). Appamāda-suttaṃ 相應部 3.17 不放逸經 Āyuṃ arogiyaṃ vaṇṇaṃ, saggaṃ uccākulīnataṃ; Ratiyo patthayantena, uḷārā aparāparā. 屢屢屢屢以希求上妙 / 卓越之諸愛執 / 喜樂 : 壽命 於無病 容貌 天界 出 生 高貴之狀狀態 Appamādaṃ pasaṃsanti, puññakiriyāsu paṇḍitā; Appamatto ubho atthe, adhiggaṇhāti paṇḍito. 智者稱讚於應作之福不放逸 不放逸之智者, 持有 二利利益 :

25 Diṭṭhe dhamme ca yo attho, yo cattho samparāyiko. Atthābhisamayā dhīro, paṇḍitoti pavuccatī ti. 於現世利利益及後世利利益, 悟得 (abhisamaya 現觀 領會 ) 利利益之明智者 (dhīro 堅固者 ), 被稱 智者 5. Bāhusaccañca sippañca, vinayo ca susikkhito; Subhāsitā ca yā vācā, etaṃ maṅgalamuttamaṃ. 博學與 工巧, 及善習毗尼, 並善說語 言, 此事勝吉祥 idāni bāhusaccañcāti ettha bāhusaccanti bahussuta-bhāvo. 現在是 博學 : 博學 (bāhu 許多 豐富 -sacca 真理理 ) 在此處 是指多聞 (bahu 許多 豐富 -suta 被聽聞 已聽聞的 ) sippanti yaṃ kiñci hatthakosallaṃ. 工巧 : 任何 手巧 / 技術精巧的事

26 vinayoti kāya-vācā-citta-vinayanaṃ. 毗尼 : 調伏 身 語及 心 susikkhitoti suṭṭhu sikkhito. 善習 : 善於學習 ( 好學的 ) subhāsitāti suṭṭhu bhāsitā. 善說 : 善於表達 ( 講好話 ) yāti aniyata-niddeso. 並 : 不決定的描述 vācāti girā byappatho. 語 言 : 言辭, 語法 ( 語路路 = 講話模式 ) 律律 Vin 2, 5. pācittiyakaṇḍaṃ, 1. musāvādavaggo, 1. musāvādasikkhāpadaṃ, para sampajāna-musāvādo nāma visaṃvādana-purekkhārassa vācā, girā, byappatho, vacībhedo, vācasikā viññatti, aṭṭha anariyavohārā adiṭṭhaṃ diṭṭhaṃ meti, assutaṃ sutaṃ meti, amutaṃ mutaṃ meti, aviññātaṃ viññātaṃ 智 meti, diṭṭhaṃ adiṭṭhaṃ meti, sutaṃ assutaṃ meti, mutaṃ amutaṃ meti, viññātaṃ aviññātaṃ meti. 正知妄語 : 有欺騙為先的 (purekkhāra 放在前 面 ) 言語, 言辭, 語法, 發表 言論, 語表, 八非聖語 : 我未 見見為 見見, 未聞為聞, 未覺 ( 含 鼻 舌 身 ) 為覺, 未知為知 ; 見見為不 見見, 聞為不聞, 覺為不覺, 知為不知 律律注 Vin-a 2, 5. pācittiyakaṇḍaṃ, 1. musāvādavaggo, 1. musāvādasikkhāpadavaṇṇanā, para. 5

27 3. visaṃvādana-purekkhārassāti visaṃvādana-cittaṃ purato katvā vadantassa. 欺騙為先的 : 由於已執 行行欺騙 心為先 而後之講述 vācāti micchāvācā-pariyāpanna-vacana-samuṭṭhāpikā cetanā. 言語 : 邪語, 包含產 生講話之意圖 / 思 [ 心所 ] girāti tāya cetanāya samuṭṭhāpita-saddaṃ dasseti. 言辭 : 以那意圖 / 思等起, 使之顯 示引 人意識到 (āpita) 之聲語 byappathoti vacana-patho; vācāyeva hi aññesampi diṭṭhānugatimā-pajjantānaṃ pathabhūtato byappathoti vuccati. 語法 : 語路路 / 敘述的 方法 ; 因為語 言本 身也是從模仿其他 而來來之 方法, 故說 語法 ( 或 語路路 ) vacībhedoti vacīsaññitāya vācāya bhedo; pabheda-gatā vācā eva evaṃ vuccati. 發表 言論 : 以被賦予語 言之名稱, 以語分別 ; 已達到分別語 言 [ 之 目的 ] 而如是說 vācasikā viññattīti vacī-viññatti. 語表 : 語 言之表 示 / 令知 (viññatti) Atthavaṇṇanā pana evaṃ veditabbā bāhusaccaṃ nāma yaṃ taṃ sutadharo hoti sutasannicayo ti (ma. ni ; a. ni. 4.22) ca idhekaccassa bahukaṃ sutaṃ hoti, suttaṃ geyyaṃ veyyākaraṇa nti ca (a. ni. 4.6) evamādinā nayena satthusāsanadharattaṃ vaṇṇitaṃ, taṃ akusalappahānakusalādhigamahetuto anupubbena paramatthasaccasacchikiriyā-hetuto ca maṅgalanti vuccati. 又, 應該被認知為 : 博學 即是 憶持所聞 積累所聞 ( 中部 1.339, 增 支部 4.22) 及 在此處, 有某 一類的多聞, 對契經 應頌 記說 如此等 方法, 保存了了 大師 ( 佛陀 ) 教說 解

28 釋, 那是斷不善 證諸善之因, 依次第作證於勝義諦之因, 故稱吉 祥 Vuttañhetaṃ bhagavatā Sutavā ca kho, bhikkhave, ariyasāvako akusalaṃ pajahati, kusalaṃ bhāveti, sāvajjaṃ pajahati, anavajjaṃ bhāveti, suddhamattānaṃ pariharatī ti (a. ni. 7.67). 又世尊說 : 諸比丘! 多聞聖弟 子斷不善, 修善 ; 斷有罪, 修無罪, 保護清淨 案 : 吉祥經注 原僅列列出此經之後半段, 即從 已憶持法 以慧通達後 而 見見 彼 前 一段從缺, 今補上 183. nāhaṃ, bhikkhave, ādikeneva aññārādhanaṃ vadāmi; api ca, bhikkhave, anupubba-sikkhā anupubba-kiriyā anupubbapaṭipadā aññārādhanā hoti. 諸比丘, 我不說以 一開始時就完成究竟智 ; 諸比丘, 要次第學 次第作 次第 行行來來完成究竟智 kathañca, bhikkhave, anupubbasikkhā anupubbakiriyā anupubbapaṭipadā aññārādhanā hoti? 諸比丘, 如何次第學 次第作 次第 行行來來完成究竟智呢?

29 idha, bhikkhave, saddhājāto upasaṅkamati, upasaṅkamanto payirupāsati, payirupāsanto sotaṃ odahati, ohitasoto dhammaṃ suṇāti, sutvā dhammaṃ dhāreti, 諸比丘, 於此 : 從已 生信 而往詣 (upasaṅkamati 靠近 拜訪 ), 從已往詣 而侍候 (payirupāsati 恭敬 承事 ), 從已侍候 而專 心傾聽 (sotaṃ odahati), 從已專 心傾聽 而聽聞法 (dhammaṃ suṇāti), 從已聽聞法 而憶持法 (dhammaṃ dhāreti) [ 以下是 吉祥經注 原 文 :] Aparampi vuttaṃ dhatānaṃ dhammānaṃ atthaṃ upaparikkhati, atthaṃ upaparikkhato dhammā nijjhānaṃ khamanti, dhammanijjhānakkhantiyā sati chando jāyati, chandajāto ussahati, ussāhetvā tuleti, tulayitvā padahati, pahitatto samāno kāyena ceva paramasaccaṃ sacchikaroti, paññāya ca naṃ ativijjha 通達之後 passati.(mn70. Kīṭāgirisuttaṃ) 已憶持法 而觀察義 (atthamupaparikkhati), 由已觀察義 而認可對法之理理解 (dhammā nijjhānaṃ khamanti) 由已認可對法之理理解 而 生意欲 (sati chando jāyati), 由已 生起意欲 而勇於嘗試 (ussahati), 由已勇於嘗試 而衡量量 (tulayati 對 做比較思量量 ), 由已衡量量 而精勤勤 (padahati),

30 由已精勤勤 而以 身作證勝義諦 (paramattha-saccaṃ sacchikaroti), 及以慧通達後 而 見見彼 中部 70 枳吒 山 邑經 / 中阿含 195 阿濕 貝經 四預流 支 (sotāpattiyaṅgaṃ) Sappurisa-saṃsevo 親近善 士 saddhammas-savana 聽聞正法 yoniso-manasikāro 如理理作意 dhammānudhammap-paṭipatti 法隨法 行行 * 相應部 55.2 舍利利弗經 二 一 親近善 士 : 生信 往詣 ( 靠近 拜訪 ) 侍候 ( 恭敬 承事 ); 二 聽聞正法 : 專 心傾聽 聞法 憶持法 ; 三 如理理作意 : 觀察義 認可對法之理理解 ; 四 法隨法 行行 : 生意欲 勇於嘗試 衡量量 精勤勤 / 以 身作證勝義諦, 以慧通達 而 見見 法蘊 足論 卷 二 (T26.463b): 法隨法 行行者, 謂涅槃名法, 八 支聖道名隨法, 佛弟 子於此中 行行, 名法隨法 行行 攝 大乘論. 無性釋 卷 二 (T a): 法隨法 行行者, 所證名法, 道名隨法, 隨順彼故 又, 出世道名法, 世間道名隨法, 行行者 行行彼 自 心相續 樹增彼故, 令彼現前得 自在故, 此則說其 : 修所成智

31 - 選擇了了朋友 = 選擇了了 一種 生活 一種教育 一種思想, 乃 至選擇了了 一種快樂或 一 種痛苦的經驗 - 選擇了了 1 良師益友 2 熏習受教 3 確立知 見見 4 轉化經驗的完整學程 第六講 Apica agārika-bāhusaccampi yaṃ anavajjaṃ, taṃ ubhayalokahitasukhāvahanato maṅgalanti veditabbaṃ. 此外, 凡在家 人對無罪 (anavajja) 的 博學 由於那能帶來來兩兩世 ( 今 生 來來世 ) 快樂, 應知是吉祥 Sippaṃ nāma agārikasippañca anagārikasippañca. Tattha agārikasippaṃ nāma yaṃ parūparodha-virahitaṃ akusalavivajjitaṃ maṇikāra-suvaṇṇakāra-kammādikaṃ, taṃ idha-lokatthāvahanato maṅgalaṃ. 工巧 : 指在家 工巧與出家 工巧 在此, 在家 工巧 : 是指免除對其他 [ 構成 ] 破壞 (parūparodha-virahita) 捨離不善(akusala- vivajjita) 的寶珠琢磨者 金金匠等業者, 由於那會帶來來今 生利利益, 故吉祥

32 Anagārikasippaṃ nāma cīvara-vicāraṇa-sibbanādi-samaṇaparikkhārābhisaṅkharaṇaṃ, yaṃ taṃ idha, bhikkhave, bhikkhu yāni tāni sabrahmacārīnaṃ uccāvacāni kiṃ karaṇīyāni, tattha dakkho hotī tiādinā (dī. ni ; 360; a. ni ) nayena tattha tattha saṃvaṇṇitaṃ, yaṃ nāthakaro dhammo ti ca vuttaṃ, taṃ attano ca paresañca ubhayalokahitasukhāvahanato maṅgalanti veditabbaṃ. 出家 工巧 : 指衣服修理理者等 一切沙 門必需品 (parikkhāra 資具 ) 的安排 (abhisaṅkharaṇa 恢復 準備 ), 即那 : 諸比丘! 在此比丘為其他同梵 行行者 (sabrahmacārīna) 從事種種任何的應作義務 (karaṇīyāni) 皆是熟練者 (dakkho 善巧者 ) 等, 依此 方法 / 引導於處處被稱讚 (saṃvaṇṇita), 及對任何 執 行行庇護主的法者 (nāthakaro dhammo) 而說, 由於能為 自 己和他 人帶來來兩兩世 ( 今 生與來來世 ) 的快樂, 應知是吉祥 案 : 執 行行庇護主的法 (nāthakaro dhammo) 在眾注釋裡只出現過 一次, 似與契經中多 番提及的 作為庇護主的法 (dhammo nāthakaraṇo), 如增 支部 庇護主經 等所 說有關 Vinayo nāma agārikavinayo ca anagārikavinayo ca. Tattha agārikavinayo nāma dasa-akusala-kammapatha-viramaṇaṃ, so tattha susikkhito asaṃkilesāpajjanena ācāra-guṇa-vavatthānena

33 ca ubhaya-lokahita-sukhāvahanato maṅgalaṃ. 毗尼 : 指在家毗尼與出家毗尼 在此, 在家毗尼 : 指離棄 十不善業道, 此中的善學 (susikkhito) 是依不 生雜染及依淨 行行功德來來區別 / 確定的, 由於帶來來兩兩世 ( 今 生與來來世 ) 的快樂, 故為吉祥 Anagārikavinayo nāma sattāpattikkhandha-anāpajjanaṃ, sopi vuttanayeneva susikkhito, catupārisuddhisīlaṃ vā anagārikavinayo, so yathā tattha patiṭṭhāya arahattaṃ pāpuṇāti, evaṃ sikkhanena susikkhito lokiya-lokuttara-sukhādhigama-hetuto maṅgalanti veditabbo. 出家毗尼 : 指沒有違犯七罪篇 (sattāpattikkhandha), 他亦依所說的 方法 / 引導為善習 (susikkhito) 或為四遍淨戒為出家毗尼, 他以此 [ 四遍淨戒 ] 為依 止 / 立 足處 (patiṭṭhāya) 而獲得阿羅漢 如是, 因學習故為善習 (susikkhito), 由於是獲得世 出世間快樂之因, 應知是吉祥 Subhāsitā vācā nāma musāvādādi-dosa-virahitā. Yathāha catūhi, bhikkhave, aṅgehi samannāgato vācā subhāsitā hotī ti (su. ni. subhāsitasuttaṃ). Asamphappalāpā vācā eva vā subhāsitā. Yathāha 善說語 言 : 擺脫妄語等過失 如說 : 諸比丘, 因具 足四 支之語 言, 故成善說 或不說綺語 無益 (sampha-palāpā 雜穢 輕浮 廢話 ) 之語 言, 故為善說 如 [ 世尊 ] 云 :

34 palāpa:m. 1. 稻米殼, 稻殼, 穀糠. 2. 無益的辯論, 無益的話, 閒聊, 無 用的咒. palapana=palapita(n. 廢話 ). palāpī(m.) 胡說者. Subhāsitaṃ uttamamāhu santo, Dhammaṃ bhaṇe nādhammaṃ taṃ dutiyaṃ; Piyaṃ bhaṇe nāppiyaṃ taṃ tatiyaṃ, Saccaṃ bhaṇe nālikaṃ taṃ catuttha nti. (su. ni. 452); 第 一 : 寂靜之 人, 彼善說, 第 二 : 彼如法說, 非非法, 第三 : 彼愛語說, 非不愛, 第四 : 彼真實說, 非虛偽 ( 經集. 緬 452) Ayampi ubhayalokahitasukhāvahanato maṅgalanti veditabbā. 這也帶來來兩兩世之快樂, 應知是吉祥 Āha ca Yaṃ buddho bhāsati vācaṃ, khemaṃ nibbānapattiyā; Dukkhassantakiriyāya, sā ve vācānamuttamā ti. (su. ni. 456); 凡佛所說語, 為安穩涅槃, 為作苦邊際, 彼實最上語 ( 經集. 456)

35 * 補充 經集 453. 善說 tameva vācaṃ bhāseyya, yāyattānaṃ na tāpaye. pare ca na vihiṃseyya, sā ve vācā subhāsitā. 當說如是語, 既不 自折磨, 亦不惱他 人, 彼實善說語 454. 愛語說 piyavācameva bhāseyya, yā vācā paṭinanditā. yaṃ anādāya pāpāni, paresaṃ bhāsate piyaṃ. 當說是愛語, 凡受歡迎語, 凡不取後惡惡, 現說他愛語 455. 真實說 saccaṃ ve amatā vācā, esa dhammo sanantano. sacce atthe ca dhamme ca, āhu santo patiṭṭhitā. 真實 甘露語, 此法得永恒, 彼等說善 人 : 住立實 義 法 456. yaṃ buddho bhāsati vācaṃ, khemaṃ nibbānapattiyā. dukkhassantakiriyāya, sā ve vācānamuttamā ti. 凡佛所說語, 為安穩涅槃, 為作苦邊際, 彼實最上語 雜阿含 110 經 : 世尊覺 一切法, 即以此法調伏弟 子, 令得安隱 令得無畏, 調伏寂靜, 究竟涅槃 ; 世尊為涅槃故, 為弟 子說法 ( 大 2.37a) musā-vādī( 妄語 ) pisuṇa-vāco( 兩兩舌 ) pharusa-vāco( 惡惡 口 ) samphappalāpī( 綺語 ) 古諺 : 好 言 一句句三冬暖, 惡惡語傷 人六 月寒 莊春江老師 漢譯阿含經辭典 五 言道 : 五種說話的情況, 即 1. 時機對不對,2. 真實或虛假,3. 柔軟或強硬,4. 慈悲或瞋恚, 5. 有意義或無意義

36 五善發 : 適切的舉他罪五法, 即 實發 ( 依於事實 ) 時發 ( 在適當的時機舉發 ) 義發 ( 對當事 者有益 ) 和 言發 ( 柔軟不麤澀 ) 慈 心發 ( 不瞋恚 ) 八種 音聲 : 形容佛陀的說話, 具有八種特徵, 即 甚深 毘摩樓樓簸 入 心 可愛 極滿 活瞿 分了了 智, 或作 最好聲 易易了了聲 濡軟聲 和調聲 尊慧聲 不誤聲 深妙聲 不女聲, 解說為 極好 柔軟 和適 尊慧 不女 不誤 深遠 不竭, 南傳作 流暢 明瞭 美妙 和雅 充滿 不亂 甚深 廣博 第七講 6. Mātāpitu upaṭṭhānaṃ, puttadārassa saṅgaho; Anākulā ca kammantā, etaṃ maṅgalamuttamaṃ. 侍奉於 父 母, 愛護妻與 子, 所作無繫累, 此事勝吉祥 6. idāni mātāpitūpaṭṭhānanti ettha mātu ca pitu cāti mātāpitu. 現在, 是 侍奉於 父 母 : 在此處, 母親與 父親為 父 母

37 upaṭṭhānanti upaṭṭhahanaṃ. 侍奉 : 看護 / 服侍 puttānañca dārānañcāti puttadārassa saṅgaṇhanaṃ saṅgaho. 妻與 子 : 孩 子與妻 子們 愛護 : 善待 na ākulā anākulā. 無繫累 : 無困惑 / 無糾纏 kammāni eva kammantā. 所作 : 諸 行行為 / 諸作業 案 : 漢語詞典中的 繫累 = 牽纏 束縛 所作無繫累 : 也可翻譯成 作業無困惑 或 所作無糾纏 等, 註釋書指 kammantā 包括 一個 人知時 知事 努 力力不懈, 懂得 自制等 行行 為, 故取 所作 atthavaṇṇanā pana evaṃ veditabbā mātā nāma janikā vuccati, tathā pitā. 又, 應知注釋如是 : 母 指 生 母(janikā), 父 (pitā) 也如此 upaṭṭhānaṃ nāma pādadhovana-sambāhana-ucchādananhāpanehi catupaccaya-sampadānena ca upakārakaraṇaṃ. 侍奉 : 指以洗淨 足 按摩 塗 身 沐浴 (nhāpanehi=nahān/ nhāna/sināna), 及依施與 資助四資具

38 tattha yasmā mātāpitaro bahūpakārā puttānaṃ atthakāmā anukampakā, ye puttake bahi kīḷitvā paṃsu-makkhita-sarīrake āgate disvā paṃsuṃ puñchitvā matthakaṃ upasiṅghāyantā paricumbantā ca sinehaṃ uppādenti, vassasatampi mātāpitaro sīsena pariharantā puttā tesaṃ patikāraṃ kātuṃ asamatthā. 於此, 凡是為 父 母者對孩 子都是多饒益 欲利利益 有憐恤 當看 見見孩 子在外 面嬉戲 身體被塵垢弄弄髒之後回來來, 就會 生起愛 (sineha 親情 )[ 為孩 子 ] 擦拭 / 清理理乾淨塵垢, 嗅 一嗅及遍吻其頭 縱使孩 子把 父 母頂在頭上已繞轉 (pariharantā) 一百年年, 也不能夠做為回報 (patikāra 補救 反饋 ) yasmā ca te āpādakā posakā imassa lokassa dassetāro, brahmasammatā pubbācariya-sammatā, tasmā tesaṃ upaṭṭhānaṃ idha pasaṃsaṃ, pecca saggasukhañca āvahati. tena maṅgalanti vuccati. 以及, 因為他們是這世間的指導老師 (dassetāro) 監護 人 (āpādakā) 及養育者 (posakā), 被認定為是創造主 (brahma 梵天 ) 第 一位老師(pubbācariya 先師 ) 由於隨侍(upaṭṭhānaṃ 奉獻 ) 於他們, 此 生得稱讚及死後導致天界快樂, 依此故稱吉祥

39 vuttañhetaṃ bhagavatā brahmāti mātāpitaro, pubbācariyāti vuccare. āhuneyyā ca puttānaṃ, pajāya anukampakā. tasmā hi ne namasseyya, sakkareyya ca paṇḍito. annena atha pānena, vatthena sayanena ca. ucchādanena nhāpanena, pādānaṃ dhovanena ca. tāya naṃ pāricariyāya, mātāpitūsu paṇḍitā. idheva naṃ pasaṃsanti, pecca sagge pamodatī ti. 這是世尊所說 : 父 母被稱為, 梵天及先師 孩 子應供奉, 對後憐愍者 * 對後 : 對後裔 子孫 (pajāya) 智者對於彼, 應禮拜恭敬 以飯再飲料, 以衣及臥具 以塗 身以浴, 及以洗淨 足 智者於 父 母, 彼依此侍奉 此世被稱讚, 死後 生天悅 (itivu. 106; jā ) aparo nayo upaṭṭhānaṃ nāma bharaṇa-kiccakaraṇa kulavaṃsa-ṭṭhapanādi-pañcavidhaṃ, taṃ pāpa-nivāraṇādipañcavidha-diṭṭhadhammikahita-sukha-hetuto maṅgalanti veditabbaṃ. 其他的 方法 : 侍奉 指扶養 應作事務 維持家系( 傳承後代 )

40 等五種, 由於那防 止 (nivāraṇa) 惡惡等五種是現世利利益 快樂之 因, 應知是吉祥 vuttañhetaṃ bhagavatā pañcahi kho, gahapatiputta, ṭhānehi puttena puratthimā disā mātāpitaro paccupaṭṭhātabbā 1bhato ne bharissāmi, 2kiccaṃ nesaṃ karissāmi, 3kulavaṃsaṃ ṭhapessāmi, 4dāyajjaṃ paṭipajjissāmi, 5atha vā pana petānaṃ kālakatānaṃ dakkhiṇaṃ anuppadassāmī ti. 世尊說 : 居 士 子! 東 方的 父 母應該被兒 子以五處 (pañcahi ṭhānehi) 侍奉 (paccupaṭṭhātabbā): 1 我將扶養他們兩兩位,2 我將為他們執 行行任務,3 我將使家系穩固 / 存續,4 我將繼承遺產,5 又我將為即使已命終時的亡者 [ 父 母 ] 給予 (anuppadassāmī) 施物 (dakkhiṇa) imehi kho, gahapatiputta, pañcahi ṭhānehi puttena puratthimā disā mātāpitaro paccupaṭṭhitā pañcahi ṭhānehi puttaṃ anukampanti, 1pāpā nivārenti, 2kalyāṇe nivesenti, 3sippaṃ sikkhāpenti, 4patirūpena dārena saṃyojenti, 5samaye dāyajjaṃ niyyādentī ti (dī. ni ).

41 居 士 子! 東 方的 父 母應該被兒 子以五處侍奉 (paccupaṭṭhitā 侍候 ),[ 父 母也應 ] 以此五處憐愍 (anukampanti 同情 ) 孩 子 :1 防護諸惡惡,2 使住於善,3 使學 手藝,4 使與適當之妻結婚,5 適時分配遺產 (DN31/(8) Siṅgāla-sutta) 第八講 apica yo mātāpitaro tīsu vatthūsu pasāduppādanena, sīlasamādāpanena, pabbajjāya vā upaṭṭhahati, ayaṃ mātāpitūpaṭṭhākānaṃ aggo. 此外, 侍奉 父 母 : 於三事 生淨信, 勸導受戒, 或出家, 這是最上的侍奉 父 母 tassa taṃ mātāpitūpaṭṭhānaṃ mātāpitūhi katassa upakārassa paccupakārabhūtaṃ anekesaṃ diṭṭhadhammikānaṃ samparāyikānañca atthānaṃ padaṭṭhānato maṅgalanti vuccati. 以侍奉 父 母來來做回報 父 母之回禮, 由於這是種種今 生與來來世利利益之 足處 (padaṭṭhānato 近因 ), 故稱是吉祥 puttadārassāti ettha attato jātā puttāpi dhītaropi puttāicceva saṅkhyaṃ gacchanti. dārāti vīsatiyā bhariyānaṃ yā kāci bhariyā.

42 puttā ca dārā ca puttadāraṃ, tassa puttadārassa. 妻與 子 : 在這裡, 自 己所 生的兒 子與女兒為 子 妻 : 凡 二 十種妻 子中的 一種妻 子 兒 子與妻 子為妻與 子, 即 妻與 子 saṅgahoti sammānanādīhi upakāra-karaṇaṃ. taṃ susaṃvihitakammantatādi-diṭṭhadhammika-hita-sukha-hetuto maṅgalanti veditabbaṃ. 愛護 : 以敬意 (sammānanā 尊敬 ) 等來來作資助 他善於安排作務等是現世利利益 快樂之因, 應知是吉祥 vuttañhetaṃ bhagavatā pacchimā disā puttadārā veditabbā ti ettha uddiṭṭhaṃ puttadāraṃ bhariyā-saddena saṅgaṇhitvā pañcahi kho, gahapatiputta, ṭhānehi sāmikena pacchimā disā bhariyā paccupaṭṭhātabbā 1sammānanāya, 2anavamānanāya, 3anati cariyāya, 4issariya-vossaggena, 5alaṅkār-ānuppadānena. 這即世尊所說 : 應知: 西 方是妻與 子 這裡指出妻與 子, 以妻 子的話來來攝取後 : 居 士 子! 西 方的妻 子應該被丈夫以五處侍奉 (paccupaṭṭhātabbā 侍候 ):1 以敬意,2 以不輕蔑,3 以不犯 [ 邪欲 ] 行行,4 以施捨主 自權,5 以賜予裝飾品 imehi kho, gahapatiputta, pañcahi ṭhānehi sāmikena pacchimā disā bhariyā paccupaṭṭhitā pañcahi ṭhānehi sāmikaṃ anukampati,

43 1susaṃvihita-kammantā ca hoti, 2saṅgahita-parijanā ca, 3anaticārinī ca, 4sambhatañca anurakkhati 5dakkhā ca hoti analasā sabbakiccesū ti (dī. ni ). 居 士 子! 西 方的妻 子被丈夫以此等五處侍奉,[ 妻 子也應 ] 以五事憐愍 (anukampati 同情 ) 丈夫 :1 善理理業務,2 善待從僕,3 不犯 [ 邪欲 ] 行行,4 善巧聚守, 及 5 於 一切應做之事務皆熟練與不懶懶惰 ayaṃ vā aparo nayo saṅgahoti dhammikāhi dānapiyavācātthacariyāhi saṅgaṇhanaṃ. 或者, 這是其他的 方法 : 愛護 : 以如法施 以愛語 以利利 行行之愛護 / 攝益 saṅgaṇhāti:v. 接受, 收集, 編輯, 攝取, 攝益, 愛護, 善待. seyyathidaṃ uposatha-divasesu paribbaya-dānaṃ, nakkhattadivasesu nakkhatta-dassāpanaṃ, maṅgala-divasesu maṅgalakaraṇaṃ, diṭṭhadhammika-samparāyikesu atthesu ovādānusāsananti. 就如這 : 於布薩 日裡開 支布施 (paribbayadāna), 於慶典 日裡觀看節慶 [ 節 目 ], 於吉祥 日裡作吉祥事, 教誡 教 示於今 生與來來世之諸利利益 布薩 ( 巴利利 文 :posatha uposatha, 梵 文 :Upavasatha) 又稱六齋 日 : 大 月 : 農曆每 月初八 十四 十五 廿三 廿九 三 十 日 小 月 : 農曆每 月初八 十四 十五 廿三 廿八 廿九 日

44 taṃ vuttanayeneva diṭṭhadhammikahitahetuto samparāyikahitahetuto devatāhipi namassanīya-bhāva-hetuto ca maṅgalanti veditabbaṃ. 由於那所說 方法是今 生利利益之因, 來來世利利益之因, 也因為是應被諸天禮敬之因, 應知是吉祥 yathāha sakko devānamindo ye gahaṭṭhā puññakarā, sīlavanto upāsakā. dhammena dāraṃ posenti, te namassāmi mātalī ti. (saṃ ṇi ). 如帝釋天王說 : 凡作諸福居 士, 優婆塞持戒者, 依法扶養妻 子,Mātalī, 我禮敬彼等!( 相應部 11.18) 第九講 anākulā kammantā nāma kālaññutāya patirūpakāritāya analasatāya uṭṭhāna-vīriya-sampadāya, abyasanīyatāya ca kālātikkamanāppatirūpa-karaṇa-sithila-karaṇādi-ākulabhāvavirahitā kasi-gorakkha-vāṇijjādayo kammantā.

45 所作無繫累 : 指那以知適時 以適當地執 行行事務 以不懶懶惰 以奮起有成就 以無損失 (abyasanīyatāya), 及免除 (virahitā) 超時 作事不適當 作事鬆懈等有繫累狀狀態 (ākulabhāva 糾纏 困惑狀狀態 ) 的農耕 畜牧 貿易易 (vāṇijjādayo) 工作 (kammantā 職業 ) ete attano vā puttadārassa vā dāsakammakarānaṃ vā byattatāya evaṃ payojitā diṭṭheva dhamme dhana-dhañña-vuddhi-paṭilābhahetuto maṅgalanti vuccanti. 由於這些, 自 己 妻與 子或諸奴僕的聰慧 (byattatāya 有能 力力的 熟練的 ) 使致 力力後 (payojitā 使加 行行後 ), 是今 生財富 穀物獲得增長 (vuddhi 繁榮 ) 之因, 故稱是吉祥 vuttañhetaṃ bhagavatā patirūpakārī dhuravā, uṭṭhātā vindate dhanan ti ca (su. ni. 185; saṃ. ni ). 世尊如是說 : 有承擔的適當作者, 奮起者找到財物 相應部 (SN 10.12)

46 na divā soppasīlena, rattimuṭṭhānadessinā. niccaṃ mattena soṇḍena, sakkā āvasituṃ gharaṃ. atisītaṃ atiuṇhaṃ, atisāyamidaṃ ahu. iti vissaṭṭhakammante, atthā accenti māṇave. yodha sītañca uṇhañca, tiṇā bhiyyo na maññati. karaṃ purisakiccāni, so sukhaṃ na vihāyatī ti. (dī. ni ). 白晝嗜耽眠, 黑夜不願起, 常酗酒醉癮, 不能居住家 太寒亦太熱, 亦甚嫌太晚, 因此辭 工作, 錯失年年青利利 凡此冷與熱, 草多不為慮, 作男 人應作, 其樂不棄捨 ( 長部 31 教授 尸迦羅越經 ) bhoge saṃharamānassa, bhamarasseva irīyato. bhogā sannicayaṃ yanti, vammikovūpacīyatī ti. ca evamādi (dī. ni ). 財富聚集, 猶如蜂 行行動 ; 財富蓄積, 亦如蟻垤堆 如是等 長 部 31 教授 尸伽羅越經

47 evaṃ imissā gāthāya mātūpaṭṭhānaṃ, pitūpaṭṭhānaṃ, puttadārassa saṅgaho, anākulā ca kammantāti cattāri maṅgalāni vuttāni, puttadārassa saṅgahaṃ vā dvidhā katvā pañca, mātāpitūpaṭṭhānaṃ vā ekameva katvā tīṇi. 如是, 在這 一偈頌 : 侍奉 母親 侍奉 父親 愛護妻與 子及所作無繫累, 故說有四吉祥 或將愛護妻與 子分 而為 二, 成五個 ; 或將侍奉於 父 母合 而為 一, 成三個 增 支部.4:55 經 : 夫妻今 生來來世相遇 居 士們! 若若夫婦兩兩 人希望今 生相遇, 又於來來世相遇, 兩兩 人均有同信 (samasaddhā) 同戒 (samasīlā) 同捨 (samacāgā) 同慧 (samapaññā) 的話, 您們今 生既已相遇, 來來世 也能相遇 7. Dānañca dhammacariyā ca, ñātakānañca saṅgaho; Anavajjāni kammāni, etaṃ maṅgalamuttamaṃ.

48 布施與法 行行, 愛護親眷屬, 諸業無過咎, 此事勝吉祥 7. idāni dānañcāti ettha dīyate imināti dānaṃ, attano santakaṃ parassa paṭipādīyatīti vuttaṃ hoti. 現在 布施與 : 在此, 以這施與為布施, 即把 自 己擁有的供給別 人 而 言 dhammassa cariyā, dhammā vā anapetā cariyā dhammacariyā. 法的 行行為, 或不離於法的 行行為為 法 行行 ñāyante amhākaṃ ime ti ñātakā. 他們了了知 這些屬於我們的 為 親眷屬 na avajjāni anavajjāni, aninditāni agarahitānīti vuttaṃ hoti. sesaṃ vuttanayamevāti ayaṃ padavaṇṇanā. 沒有諸過失為 無過咎, 是就不被非難, 無可斥責來來說 剩餘的, 就如 方法所說, 這是字的解釋 atthavaṇṇanā pana evaṃ veditabbā dānaṃ nāma paraṃ uddissa subuddhipubbikā annādidasadānavatthu-pariccāgacetanā, taṃsampayutto vā alobho. alobhena hi taṃ vatthuṃ parassa paṭipādeti, tena vuttaṃ dīyate imināti dānan ti. 又, 如是應知注釋 : 布施 : 指先善覺者 (subuddhi-pubbikā) 對指定的 人以食物等

49 十施事遍捨思 (pariccāga-cetanā), 或彼相應之無貪 因為他可能 基於無貪對他 人供給所需, 依彼故說 依此施與為布施 taṃ bahujana-piya-manāpatādīnaṃ diṭṭhadhammikasamparāyikānaṃ phala-visesānaṃ adhigama-hetuto maṅgalanti vuccati. 因為那是眾 人所愛 所適意的今 生 來來世殊勝果,[ 由於是 ] 從因 而得, 故稱吉祥 dāyako, sīha dānapati, bahuno janassa piyo hoti manāpo ti evamādīni (a. ni. 5.34) cettha suttāni anussaritabbāni. 獅 子! 布施者 施主為眾 人所喜愛 所適意的 如是等, 當如諸經所載 ( 增 支部 5.34 經 ) aparo nayo dānaṃ nāma duvidhaṃ āmisadānaṃ, dhammadānañca, tattha āmisadānaṃ vuttap-pakārameva. 其他 方法 : 布施 指財施與法施兩兩種 此中, 財施 就如[ 剛才的 ] 所說的種類

50 idhaloka-paraloka-dukkhakkhaya-sukhāvahassa pana sammāsambuddhap-paveditassa dhammassa paresaṃ hitakāmatāya desanā dhammadānaṃ, imesañca dvinnaṃ dānānaṃ etadeva aggaṃ. 又, 滅盡今 生 來來世之苦, 帶來來快樂, 這是正等正覺者所說之法, 為了了利利益於他 人 而宣說, 故為 法施 這兩兩種施中, 這是最上 yathāha sabbadānaṃ dhammadānaṃ jināti, sabbarasaṃ dhammaraso jināti. sabbaratiṃ dhammarati jināti, taṇhakkhayo sabbadukkhaṃ jinātī ti. (dha. pa. 354). 如所說 : 一切施中, 法施為勝 一切味中, 法味為勝 一切喜中, 法喜為勝 * 註 :rati 喜樂, 愛 一切苦中, 愛滅為勝 tattha āmisadānassa maṅgalattaṃ vuttameva. 此中, 財施之吉祥狀狀態, 即如所說

51 dhammadānaṃ pana yasmā attha-paṭisaṃveditādīnaṃ guṇānaṃ padaṭṭhānaṃ, tasmā maṅgalanti vuccati. 又, 由於法施是體驗義理理 / 利利益等諸功德之 足處, 故說那是吉祥 vuttañhetaṃ bhagavatā 這如世尊所說 : yathā yathā, bhikkhave, bhikkhu yathāsutaṃ yathāpariyattaṃ dhammaṃ vitthārena paresaṃ deseti, tathā tathā so tasmiṃ dhamme attha-paṭisaṃvedī ca hoti dhamma-paṭisaṃvedī cā ti evamādi (a. ni. 5.26). 諸比丘, 比丘依此已聽聞 依已學得之法為他 人廣說教 示, 以便便他於那法中成為義的體驗者及法的體驗 如是等 dhammacariyā nāma dasa-kusala-kamma-patha-cariyā. yathāha tividhā kho gahapatayo kāyena dhammacariyā samacariyā hotī ti evamādi. sā panesā dhammacariyā saggalokūpapattihetuto maṅgalanti veditabbā. 法 行行 : 指 十善業道 行行 如說 : 居 士們, 三種依 身為法 行行 正 行行 如是等 又, 這法 行行是 生天界之因, 故知是吉祥 vuttañhetaṃ bhagavatā dhammacariyā-samacariyāhetu kho gahapatayo evamidhekacce sattā kāyassa bhedā paraṃ maraṇā

52 sugatiṃ saggaṃ lokaṃ upapajjantī ti (ma. ni ). 這如世尊所說 : 居 士們, 法 行行 正 行行之因, 是此處諸有情 身壞命 終後 生到善趣 天界 ( 中部 41 娑羅村經 ) ñātakā nāma mātito vā pitito vā yāva sattamā pitāmaha-yugā sambandhā. tesaṃ bhoga-pārijuññena vā byādhi-pārijuññena vā abhihatānaṃ attano samīpaṃ āgatānaṃ yathābalaṃ ghāsacchādana-dhana-dhaññādīhi saṅgaho pasaṃsādīnaṃ diṭṭhadhammikānaṃ sugatigamanādīnañca samparāyikānaṃ visesādhigamānaṃ hetuto maṅgalanti vuccati. 諸眷屬 : 指從 母親或從 父親, 往上追溯到第七祖 父代為 止之連結 因他們財物損失, 或因疾病 而有損亡打擊來來臨臨到 自 己 [ 面前時 ], 依個 人的 力力量量 (yathābala), 以食物 被服 財富 穀物等愛護 (saṅgaho), 因為今 生得稱讚及來來世 生善趣等殊勝之因, 故稱是吉祥 anavajjāni kammāni nāma uposathaṅga-samādānaveyyāvacca-karaṇārāma-vana-ropana-setukaraṇādīni kāya-vacīmano-sucarita-kammāni. tāni hi nānappakārahita-sukhādhigamahetuto maṅgalanti vuccanti. 諸業無過咎 : 指受持布薩 支 ( 八戒 ) 從事服務 園林林種植 造橋等 身 語 意善 行行諸業 因為那些是獲得多樣種類快樂之因, 故稱是吉祥

53 ṭhānaṃ kho panetaṃ, visākhe, vijjati yaṃ idhekacco itthī vā puriso vā aṭṭhaṅgasamannāgataṃ uposathaṃ upavasitvā kāyassa bhedā paraṃ maraṇā cātumahārājikānaṃ devānaṃ sahabyataṃ upapajjeyyā ti evamādīni cettha suttāni (a. ni. 8.43) anussaritabbāni. 毘舍佉, 這有可能 : 凡是女 人或男 人在受持具備八 支的布薩後, 身壞命終 生到四王天, 諸天為伴 如是等此諸經 ( 增 支部 8.43 毘舍佉經 ) 第 十講 8. Āratī viratī pāpā, majjapānā ca saṃyamo; Appamādo ca dhammesu, etaṃ maṅgalamuttamaṃ. 離棄諸惡惡業, 亦不飲諸酒, 於法不放逸, 此事勝吉祥

54 8. idāni āratī viratīti ettha āratīti āramaṇaṃ, viratīti viramaṇaṃ, viramanti vā etāya sattāti virati. 現在 離 棄 : 在此 離 是無喜樂 (ā-ramaṇa) 棄 : 是離喜樂 (vi-ramaṇa), 或諸有情以這脫離為 棄 pāpāti akusalā. 諸惡惡業 : 諸不善 madanīyaṭṭhena majjaṃ, majjassa pānaṃ majjapānaṃ, tato majjapānā. 依醉 人之義為 酒, 又酒的飲料為飲酒, 因之故為 飲酒 saṃyamanaṃ saṃyamo [ 自我 ] 抑制為 不飲 appamajjanaṃ appamādo. 不任性 / 不酒醉為 不放逸 dhammesūti kusalesu. 於法 : 於諸善 sesaṃ vuttanayamevāti ayaṃ padavaṇṇanā. 剩餘就如所說的 方法, 這是字的解釋 atthavaṇṇanā pana evaṃ veditabbā ārati nāma pāpe ādīnava-dassāvino manasā eva anabhirati. 又, 如是應知注釋 : 離 : 指由於 見見惡惡之過患 而意無喜樂

55 virati nāma kamma-dvāravasena kāya-vācāhi viramaṇaṃ, sā cesā virati nāma sampatta-virati, samādāna-virati, samuccheda-viratīti tividhā hoti, 棄 : 指因 身 語業 門的脫離 (viramaṇaṃ 離喜樂 ), 及這 棄 : 已 至棄 受戒棄及正斷棄三種 tattha yā kulaputtassa attano jātiṃ vā kulaṃ vā gottaṃ vā paṭicca na me etaṃ patirūpaṃ, yvāhaṃ imaṃ pāṇaṃ haneyyaṃ, adinnaṃ ādiyeyyan tiādinā nayena sampatta-vatthuto virati, ayaṃ sampatta-virati nāma. 此中, 善男 子依於 自 己出 身 家族或種姓, 以 這樣對我是不適當的, 不應殺 生 不應不與取 等 方法, 由於已現前事 而棄離, 這是 已 至棄 sikkhāpada-samādāna-vasena pavattā samādāna-virati nāma, yassā pavattito pabhuti kulaputto pāṇātipātādīni na karoti. 由於受持學處 而轉起是 受戒棄, 善男 子從 [ 受戒 ] 轉起以來來就不作殺 生等了了 ariya-magga-sampayuttā samuccheda-virati nāma, yassā pavattito pabhuti ariyasāvakassa pañca bhayāni verāni vūpasantāni honti.

56 與聖道相應是 正斷棄, 從轉起以來來聖弟 子的五種怖畏 怨敵就 變成寂靜 (vūpasantāni) 了了 pāpaṃ nāma yaṃ taṃ pāṇātipāto kho, gahapatiputta, kammakileso, adinnādānaṃ... pe... kāmesumicchācāro... pe... musāvādo ti evaṃ vitthāretvā 惡惡業 : 即那 居 士 子, 殺 生確實是染污業, 不與取, 欲邪 行行, 妄語 [ 皆是染污業 ] 如此廣說之後 pāṇātipāto adinnādānaṃ, musāvādo ca vuccati. paradāragamanañceva, nappasaṃsanti paṇḍitā ti. (dī. ni ) 殺 生不與取, 及說虛妄語 ; 追逐他 人妻, 智者不稱讚 ( 長部 3.245) evaṃ gāthāya saṅgahitaṃ kamma-kilesa-saṅkhātaṃ catubbidhaṃ akusalaṃ, tato pāpā. sabbāpesā ārati ca virati ca diṭṭhadhammika-samparāyika-bhaya-verap-pahānādinānappakāravisesādhigama-hetuto maṅgalanti vuccati. 如是, 以偈頌攝輯四種不善之染污業, 為彼 諸惡惡 由於使 一切 離 與 棄 是獲得今 生 來來世斷除怖畏 怨敵等多樣種類殊勝之因, 故稱是吉祥

57 pāṇātipātā paṭivirato kho, gahapatiputta, ariyasāvako tiādīni cettha suttāni anussaritabbāni. 居 士 子, 聖弟 子遠離殺 生 等, 這也是諸經所載 majjapānā saṃyamo nāma pubbe vutta-surā-merayamajjappamādaṭṭhānā veramaṇiyā evetaṃ adhivacanaṃ. 不飲諸酒 : 這是先前所說遠離穀酒 果酒放逸因之同義語 yasmā pana majjapāyī atthaṃ na jānāti, dhammaṃ na jānāti, mātu antarāyaṃ karoti, pitu buddha-paccekabuddha-tathāgatasāvakānampi antarāyaṃ karoti, diṭṭheva dhamme garahaṃ samparāye duggatiṃ aparāpariye ummādañca pāpuṇāti. 又, 凡飲酒者不知利利益 / 道理理 不知法, 對 母親有障難作為, 也對 父親 佛陀 辟 支佛及如來來弟 子有障難作為, 今 生既遭譴責, 來來世惡惡趣, 隨後 [ 未來來 生 ] 得癡狂 (ummāda) Vin 4, 2. uposathakkhandhako, 78. saṃkhittena pātimokkhuddesādi, para. 4 tatrime antarāyā rājantarāyo, corantarāyo, agyantarāyo, udakantarāyo, manussantarāyo, amanussantarāyo, vāḷantarāyo, sarīsapantarāyo, jīvitantarāyo, brahmacariyantarāyoti. 這 障難 (antarāyā 障礙 危險 妨難 ) 是那些 : 國王難 盜賊難 火難 水難 人難 非 人難 猛獸難 爬蟲難 生命難 梵 行行難

58 majjapānā pana saṃyamo tesaṃ dosānaṃ vūpasamaṃ tabbiparītaguṇasampadañca pāpuṇāti. tasmā ayaṃ majjapānā saṃyamo maṅgalanti veditabbo. 又, 對飲酒有 自我克制 (saṃyamo) 可以熄滅掉那些過失 (dosāna 缺點 病因素 ; 瞋 ) 及獲得敵對 (tabbi 相反 ) 功德之成就 由於對飲酒有 自我克制, 應知是吉祥 DN31/(8) Siṅgālasuttaṃ 長部 31 教授 尸伽羅越經 = 長部 31 辛額勒勒經 ( 波梨品 [ 第三 ]) ( 莊春江譯 ) 248. Cha khome, gahapatiputta, ādīnavā surāmerayamajjappamāda-ṭṭhānānuyoge. Sandiṭṭhikā dhanajāni, kalahappavaḍḍhanī, rogānaṃ āyatanaṃ, akittisañjananī, kopīnanidaṃsanī paññāya dubbalikaraṇītveva chaṭṭhaṃ padaṃ bhavati. Ime kho, gahapatiputta, cha ādīnavā surāmerayamajjappamādaṭṭhānānuyoge. 屋主之 子! 致 力力榖酒 果酒 酒放逸處有這六個過患 : 現世財產的損失 紛爭的增加 疾病的入處 產 生無名望 裸露私處 慧的弱化是第六句句, 屋主之 子! 這是致 力力榖酒 果酒 酒放逸處的六個過患 長阿含 16 善 生經 善 生! 當知飲酒有六失 : 一者 失財, 二者 生病, 三者 鬥諍, 四者 惡惡名流布, 五者 恚怒暴暴 生, 六者 智慧 日損 善 生! 若若彼長者 長者 子飲酒不已, 其家產業 日 日損減 kusalesu dhammesu appamādo nāma kusalānaṃ vā dhammānaṃ bhāvanāya asakkaccakiriyatā, asātaccakiriyatā,

59 anaṭṭhitakiriyatā, olīnavuttitā, nikkhittachandatā, nikkhittadhuratā, anāsevanā, abhāvanā, abahulīkammaṃ, anadhiṭṭhānaṃ, ananuyogo, pamādo. yo evarūpo pamādo pamajjanā pamajjitattaṃ, ayaṃ vuccati pamādo ti (vibha. 846). 於法不放逸 : 指 或對諸善法的修習作不尊重 作不悅意 作不堅定 黏著 生計 捨棄意欲 缺乏忍耐 不練習, 不修習, 不多作 不決意 不致 力力實踐 放逸 凡諸如此類的曾放逸 任性 放逸性質, 這被稱為放逸 ( 分別論. 846) ettha vuttassa pamādassa paṭipakkha-vasena atthato kusalesu dhammesu satiyā avippavāso veditabbo. so nānappakārakusalādhigama-hetuto amatādhigamahetuto ca maṅgalanti vuccati. 應知在此所說是 放逸 之反義, 即依念念 而不離於諸善 由於那是獲得多樣種類諸善之因及證得不死之因, 故稱是吉祥 tattha appamattassa ātāpino ti ca (ma. ni. 2.18; a. ni. 5.26), appamādo amataṃ padan ti ca, evamādi (dha. pa. 21) satthu sāsanaṃ anussaritabbaṃ. 此中 不放逸的熱忱者 及 不放逸是不死之 足 如是等, 應是隨順 大師之教誨

60 9. Gāravo ca nivāto ca, santuṭṭhi ca kataññutā; Kālena dhammassavanaṃ, etaṃ maṅgalamuttamaṃ. 恭敬與謙虛, 知 足常感恩, 依時聽教法, 此事勝吉祥 9. idāni gāravo cāti ettha gāravoti garubhāvo. 現在 恭敬 ( 與 ) : 在此 恭敬 有尊敬性質 nivātoti nīca-vuttitā. 謙虛 : 謙虛之習慣 / 行行為 santuṭṭhīti santoso. ( 已 ) 知 足 : 喜悅 / 快樂 katassa jānanatā kataññutā. 了了解所作為 感恩 kālenāti khaṇena samayena. 依時 : 依剎那 依 一時 dhammassa savanaṃ dhammassavanaṃ. 法的聽聞為 聽教法

61 以上是字的解釋, 下 面為注釋 : gāravo nāma garu-kārap-payogārahesu buddhapaccekabuddha-tathāgatasāvakācariyupajjhāya-mātāpitu-jeṭṭhakabhātika-bhaginīādīsu yathānurūpaṃ garukāro garukaraṇaṃ sagāravatā. sa cāyaṃ gāravo yasmā sugatigamanādīnaṃ hetu. 恭敬 : 指應該對於佛陀 辟 支佛 如來來弟 子 軌範師 (ācariya 阿闍梨 ) 親教師(upajjhāya 鄔波馱耶 戒師 ) 父 母 年年長者 兄弟 姊妹等依適當的 (yathānurūpa 相配的 ) 尊重 作尊重事及有敬重 心 這些 恭敬 是 生善趣等之因 軌範師 (ācariya 阿闍梨 ):1 出家沙彌之教授師 ;2 受具 足戒時之教授與羯磨師 ;3 教授經 律律 論及業處的老師 ;4 依 止師 親教師 (upajjhāya 戒師 ): 鄔波馱耶 [Upajjhāya,[Vedic upādhyāya,upa + adhi + i,līt] 和上 和闍 和社 烏社等之訛譯 如唐慧琳 一切經 音義 認為, 印度 方 言稱摀波地耶為 殟舍 (Khosa), 自 西域傳來來中國之後, 輾轉譯為和尚 南宋法雲所著 翻譯名義集, 認 為和尚 一語乃 西域語之轉訛, 如 龜茲語 pwājjhaw 等之誤轉 和尚 KN-a Th, 1. ekakanipāto, 2. dutiyavaggo, 4. sivakasāmaṇeragāthāvaṇṇanā, para tattha upajjhāyoti vajjāvajjaṃ upanijjhāyati hitesitaṃ paccupaṭṭhapetvā ñāṇacakkhunā pekkhatīti upajjhāyo. 此中 親教師 : 以智眼觀察 省慮 大 小過失並已建立利利益者為親教師

62 第 十 一講 yathāha 如說 : garukātabbaṃ garuṃ karoti, mānetabbaṃ māneti, pūjetabbaṃ pūjeti. so tena kammena evaṃ samattena evaṃ samādinnena kāyassa bhedā paraṃ maraṇā sugatiṃ saggaṃ lokaṃ upapajjati. no ce kāyassa... pe... upapajjati, sace manussattaṃ āgacchati, yattha yattha paccājāyati, uccākulīno hotī ti (ma. ni ). 尊敬應作尊敬的 人, 服侍應作服侍的 人, 供養應作供養的 人 由於他依如是已完成 如是已受持的業, 身壞命終後 生善趣 天界 如果 身 生, 若若回來來 身為 人, 不論往哪裡再 生都會成為出 生 高貴者 ( 中部 135 小業分別經 ) Vism (paṭhamo bhāgo), 3. kammaṭṭhānaggahaṇaniddeso, cariyāvaṇṇanā 清淨道論 ( 底本 103) pubbe kira iṭṭhappayoga-subha-kammabahulo rāgacarito hoti, saggā vā cavitvā idhūpapanno. 據說 : 過去多作可喜加 行行 (iṭṭhappayoga) 的美好業者, 或從天國死沒之後轉 生此界者, 為貪 行行者 pubbe chedana-vadha-bandhana-vera-kammabahulo dosacarito hoti, niraya-nāga-yonīhi vā cavitvā idhūpapanno. 過去多作破壞 殺害 捆綁 敵意業者, 或從地獄 龍種類死沒之後轉 生此界者, 為瞋 行行者 pubbe majjapāna-bahulo suta-paripucchā-vihīno ca mohacarito hoti, tiracchāna-yoniyā vā cavitvā idhūpapannoti evaṃ pubbāciṇṇa-nidānāti vadanti. 過去多飲酒 缺少聽聞與遍問者, 或從畜 生種類死沒之後轉 生此界者, 為痴 行行者 這是宿已習因 (pubbāciṇṇa-nidānā 過去已習 行行的原因 ) 的說法

63 yathā cāha sattime, bhikkhave, aparihāniyā dhammā. katame satta? satthu-gāravatā tiādi (a. ni. 7.33), tasmā maṅgalanti vuccati. 及如說 : 諸比丘, 有七不衰退法, 是哪七? 尊敬師 ( 佛 ) 等, 故稱是吉祥 * 增 支部 7.33 尊敬慚經 hirīgārava-suttaṃ (AN 7.33) ekamantaṃ ṭhitā kho, bhikkhave, sā devatā maṃ etadavoca sattime, bhante, dhammā bhikkhuno aparihānāya saṃvattanti. katame satta? satthugāravatā, dhamma-gāravatā, saṅgha-gāravatā, sikkhā-gāravatā, samādhigāravatā, hiri-gāravatā, ottappa-gāravatā. 諸比丘! 站在 一旁的天神對我這樣說 : 大德! 這些七法將導致比丘的不衰退 (aparihānāya 退失 損失 ) 是哪七呢? 即 : 尊敬師 ( 佛 ) 尊敬法 尊敬僧伽 尊敬學 [ 處 ] 尊敬三摩地(samādhi) 尊敬慚 尊敬愧 nivāto nāma nīca-manatā nivāta-vuttitā, yāya samannāgato puggalo nihata-māno nihata-dappo pādapuñchanaka-coḷa-sadiso chinna-visāṇa-usabha-samo uddhaṭa-dāṭhasappa-samo ca hutvā saṇho sakhilo sukhasambhāso hoti, ayaṃ nivāto. svāyaṃ yasādi-guṇap-paṭilābha-hetuto maṅgalanti vuccati. 謙虛 : 指謙虛下意 謙遜 行行為 凡是具備已破驕慢 已破蠻橫

64 者, 成為類似擦腳布 等同被切斷 角的公 牛及相等已拔除了了牙 齒的 蛇之後, 變得柔和 親切 交談愉快, 這是 謙虛 由於這是獲 得名聲等功德之因, 故稱是吉祥 santuṭṭhi nāma itarītara-paccaya-santoso, so dvādasavidho hoti. seyyathidaṃ cīvare yathā-lābha-santoso, yathā-balasantoso, yathā-sāruppa-santosoti tividho. 知 足 : 指對所有的資具喜樂 (santoso 滿 足 ), 這有 十 二種 那就如這 : 依衣得喜樂 依 力力量量喜樂及依適當喜樂三種 ( 略略 ) evaṃ-pabhedo sabbopeso santoso santuṭṭhīti vuccati. sā atricchatā-mahicchatā-pāpicchatādīnaṃ pāpadhammānaṃ pahānādhigama-hetuto, sugati-hetuto, ariyamagga-sambhārabhāvato, cātuddisādi-bhāva-hetuto ca maṅgalanti veditabbābā. 對如是區分的 一切皆具喜樂, 被稱為 知 足 由於那是獲得斷除過欲 多欲 惡惡欲等諸惡惡法之因, 由於是善趣之因, 由於是聖道資糧及四 方等狀狀態之因, 應知是吉祥 āha ca cātuddiso appaṭigho ca hoti, santussamāno itarītarenā ti. evamādi (su. ni. 42).

65 及說 : 四 方無障礙, 對任何滿 足 如是等 ( 經集 42) kataññutā nāma appassa vā bahussa vā yena kenaci katassa upakārassa punappunaṃ anussaraṇa-bhāvena jānanatā. 感恩 : 不論是誰,[ 對我 ] 曾作或多或少之援助, 依此情況 而 一再隨念念 / 記得 知道 apica nerayikādi-dukkha-parittāṇato puññāni eva pāṇīnaṃ bahūpakārāni, tato tesampi upakārānussaraṇatā kataññutāti veditabbā. sā sappurisehi pasaṃsanīyādi-nānappakāravisesādhigama-hetuto maṅgalanti vuccati. 此外, 由於庇護墮入地獄等苦, 諸福就是對眾 生有諸多利利益, 由於隨念念 / 記得那些利利益, 應知为 感恩 因為那些 [ 感恩 ] 獲得諸善 士稱讚等多樣種類殊勝之因, 故稱是吉祥 āha ca dveme, bhikkhave, puggalā dullabhā lokasmiṃ. katame dve? yo ca pubbakārī yo ca kataññū katavedī ti (a. ni ). 及說 : 諸比丘, 世間有 二種 人是難獲得的, 哪兩兩種呢? 凡先作者及知恩 感恩者 ( 增 支部 2.120)

66 ( 日本 東京 23 日訊 ) 人為甚麼會感到幸福? 這與 大腦的活動有關 日本京都 大學的 一個研究 小組發 現, 幸福感越強的 人, 大腦 一個部位楔前葉的體積越 大 這 一發現將有助於弄弄清 人類感到幸福的腦機制, 並在將來來開發出增強幸福感的 方法 楔前葉是 大腦頂葉內 面的 一個 小正 方形結構, 雖然尚不清楚楔前葉的詳細功能, 但是曾有報告顯 示, 通過冥想訓練, 楔前葉的體積會改變 佐藤彌 日前指出 : 雖然尚不清楚是因為楔前葉體積 大才感到幸福, 還是因為感到幸福楔前葉體積才變 大, 但通過進 一步研究有可能客觀地評價幸福度 ( 新華社 ) - See more at: #sthash.fPECxAcF.dpuf kālena dhammassavanaṃ nāma yasmiṃ kāle uddhaccasahagataṃ cittaṃ hoti, kāma-vitakkādīnaṃ vā aññatarena abhibhūtaṃ, tasmiṃ kāle tesaṃ vinodanatthaṃ dhammassavanaṃ. 依時聽教法 : 指凡是 心與掉舉俱時或依被欲 尋等某個所佂服時, 那時為了了遣除它们 ( 掉舉 欲 尋 ) 而聞法 apare āhu pañcame pañcame divase dhammassavanaṃ kālena dhammassavanaṃ nāma. yathāha āyasmā anuruddho pañcāhikaṃ kho pana mayaṃ, bhante, sabbarattiṃ dhammiyā kathāya sannisīdāmā ti (ma. ni ; mahāva. 466). 其次說 : 每五天聽法為 依時聽教法, 如阿那律律尊者說 : 尊者, 我們每五天終夜共坐談論於法 apica yasmiṃ kāle kalyāṇamitte upasaṅkamitvā sakkā hoti attano kaṅkhā-vinodakaṃ dhammaṃ sotuṃ, tasmiṃ kālepi

67 dhammassavanaṃ kālena dhammassavananti veditabbaṃ. 此外, 凡在接近善友時的聽法應該也能消除 (vinodaka) 自 己疑 惑, 依於那時的聽 [ 教 ] 法, 應知就是 依時聽教法 yathāha te kālena kālaṃ upasaṅkamitvā paripucchati paripañhatī tiādi (dī. ni ). tadetaṃ kālena dhammassavanaṃ nīvaraṇappahāna-caturānisaṃsāasavakkhayādi-nānappakāra-visesādhigama-hetuto maṅgalanti veditabbaṃ. 如說 : 他依時接近[ 善友 ] 而遍問 詢問 等 ( 長部 3 十上經 ) 這由於依時聽教法能獲得斷除諸蓋 四種利利益 諸漏滅盡等多樣種類殊勝之因, 應知是吉祥 vuttañhetaṃ yasmiṃ, bhikkhave, samaye ariyasāvako aṭṭhiṃ katvā manasi katvā sabbaṃ cetasā samannāharitvā ohitasoto dhammaṃ suṇāti, pañcassa nīvaraṇā tasmiṃ samaye na hontī ti ca (saṃ. ni ). 比丘們, 凡聖弟 子已尋求 已作意, 以已全 心專注的傾聽聞法時, 那時五蓋不存在 ( 相應部 障蓋經 ) sotānugatānaṃ, bhikkhave, dhammānaṃ... pe... suppaṭividdhānaṃ cattāro ānisaṃsā pāṭikaṅkhā ti ca (a. ni ).

68 及 諸比丘! 對已入耳之法, 善通達的四種利利益是可預期 的 ( 增 支部 已入耳經 ) cattārome, bhikkhave, dhammā kālena kālaṃ sammā bhāviyamānā sammā anuparivattiyamānā anupubbena āsavānaṃ khayaṃ pāpenti. katame cattāro? kālena dhammassavanan ti ca evamādi (a. ni ). 諸比丘! 這四法依時當正修時 正隨轉時, 使達到以次第滅盡諸漏 是哪四種呢? 即 : 依時聽法 [ 依時談法 依時 止[ 思惟 ] 依時觀 ](Kālena dhammassavanaṃ, kālena dhammasākacchā, kālena sammasanā( 菩提長老英譯 :serenity 靜 止 ), kālena vipassanā) 如是等 ( 增 支部 第 二依時經 ) 10. Khantī ca sovacassatā, samaṇānañca dassanaṃ; Kālena dhammasākacchā, etaṃ maṅgalamuttamaṃ. 忍辱與順從, 謁 見見諸沙 門, 適時討論法, 此事勝吉祥

69 10. idāni khantī cāti ettha khamanaṃ khanti. 現在是 忍辱與 : 在此容忍為 忍辱 padakkhiṇaggāhitāya sukhaṃ vaco asminti suvaco, suvacassa kammaṃ sovacassaṃ, sovacassassa bhāvo sovacassatā. 以善理理解 ( 恭敬右繞 ) 易易 (su) 說 (vaco) 是 順從 = 容易易勸說 (su-vaco), 容易易勸說的 行行為易易勸說者, 容易易勸說的狀狀態為 順從 kilesānaṃ samitattā samaṇā. 以諸煩惱被平息為 諸沙 門 dassananti pekkhanaṃ. 謁 見見 : 即看 見見 dhammassa sākacchā dhammasākacchā. 法的交談為 討論法 sesaṃ vuttanayamevāti. ayaṃ padavaṇṇanā. 剩餘就如 方法所說, 這是句句的解釋 :

70 atthavaṇṇanā pana evaṃ veditabbā khanti nāma adhivāsanakkhanti, tāya samannāgato bhikkhu dasahi akkosavatthūhi akkosante vadha-bandhādīhi vā vihesante puggale asuṇanto viya apassanto viya ca nibbikāro hoti khantivādī viya. 又, 如是應知注釋 : 忍辱 : 指留留在忍上 / 忍住 對具備那 [ 忍辱 ] 的比丘, 或有 人以 十 種辱罵事非難 殺害 縛刑等加害於他, 他就像沒聽到及沒看到 一 樣的堅定者 / 無變化者, 就像忍辱主張者 sace maṃ, bhante, sunāparantakā manussā akkosissanti paribhāsissanti, tattha me evaṃ bhavissati bhaddakā vatime sunāparantakā manussā, subhaddakā vatime sunāparantakā manussā, yaṃ me nayime pāṇinā pahāraṃ dentī tiādi (ma. ni ; saṃ. ni. 4.88). 尊者! 如果 西 方輸那國的 人辱罵我 誹謗我, 我應這樣 : 這些 西 方輸那國的 人是善的, 這些 西 方輸那國的 人是極善的, 他們還不 至於以拳擊我 等 ( 中部 145 教富樓樓那經 ) sā panesā khanti etesañca idha vaṇṇitānaṃ aññesañca guṇānaṃ adhigamahetuto maṅgalanti veditabbā.

71 又, 由於這忍辱是獲得此處及他處被稱讚的諸功德之因, 應知是吉 祥 sovacassatā nāma sahadhammikaṃ vuccamāne vikkhepaṃ vā tuṇhībhāvaṃ vā guṇa-dosa-cintanaṃ vā anāpajjitvā ativiya ādarañca gāravañca nīcamanatañca purakkhatvā sādhūti vacanakaraṇatā. sā sabrahmacārīnaṃ santikā ovādānusāsanippaṭilābhahetuto dosappahāna-guṇādhigama-hetuto ca maṅgalanti vuccati. 順從 : 指被如法者說時, 或不散亂, 或沉默狀狀態, 或深思功過, 或無犯的 極度敬意 尊重與謙虛的, 已尊敬後 而作是說 : 善哉 (sādhū) 由於那是獲得從諸同梵 行行者 面前(santikā 附近 ) 勸告 教誡之因, 及由於是斷除過失 獲諸功德之因, 故稱是吉祥 第 十 二講 samaṇānaṃ dassanaṃ nāma upasamita-kilesānaṃ bhāvitakāya-vacī-citta-paññānaṃ uttamadamatha-samathasamannāgatānaṃ pabbajitānaṃ upasaṅkam-anupaṭṭhānaanussaraṇas-savana-dassanaṃ, sabbampi omaka-desanāya dassananti vuttaṃ, taṃ maṅgalanti veditabbaṃ.

72 謁 見見諸沙 門 : 指接近 侍奉 隨念念 聽聞 看 見見, 使諸染污已 止息, 已修習 身 語 心 慧, 具備最上調御 奢摩他 ( 止息 ) 的諸出家眾, 縱然全是較低 / 劣等的開 示 (omaka-desanāya) 也被說為 謁 見見, 應知他是吉祥 kasmā? bahūpakārattā. āha ca dassanampahaṃ, bhikkhave, tesa ṃ bhikkhūnaṃ bahūpakāraṃ vadāmī tiādi (itivu. 104). 為什什麼? 有許多利利益故 及說 : 諸比丘, 我說謁 見見那些比丘有許多利利益 等 yato hitakāmena kulaputtena sīlavante bhikkhū gharadvāraṃ sampatte disvā yadi deyyadhammo atthi, yathābalaṃ deyyadhammena patimānetabbā. yadi natthi, pañcapatiṭṭhitaṃ katvā vanditabbā. 由於欲從那裡得到利利益之善男 子, 看 見見有持戒比丘抵達家 門時, 如果有所施物, 應依個 人的能 力力作施 如果沒有, 就應作五體投地 (pañcapatiṭṭhitaṃ: 前額 腰 手肘 膝蓋和脚 ) 敬禮 tasmimpi asampajjamāne añjaliṃ paggahetvā namassitabbā, tasmimpi asampajjamāne pasannacittena piyacakkhūhi sampattem-passitabbā.

73 即使不成, 就應合掌 (añjali) 以 示禮敬 ; 即使不成, 就應以明淨 心 以可愛眼來來謁 見見 evaṃ dassana-mūlakenapi hi puññena anekāni jātisahassāni cakkhumhi rogo vā dāho vā ussadā vā piḷakā vā na honti, vippasanna-pañca-vaṇṇa-sassirikāni honti cakkhūni ratana-vimāne ugghāṭita-maṇi-kavāṭa-sadisāni, satasahassakappa-mattaṃ devesu ca manussesu ca sampattīnaṃ lābhī hoti. 依如是謁 見見之福根, 數千 生中無眼疾 熱病 腫脹 水泡, 成明 淨 五 色燦爛之雙眼, 類似在寶宮裡打開摩尼之窗, 十萬劫在天及 人中獲得諸成就 (sampattīnaṃ 財富 幸福 ) anacchariyañcetaṃ, yaṃ manussabhūto sappañña-jātiko sammā pavattitena samaṇa-dassana-mayena puññena evarūpaṃ vipākasampattiṃ anubhaveyya, yattha tiracchāna-gatānampi kevalaṃ saddhāmattakena katassa samaṇadassanassa evaṃ vipākasampattiṃ vaṇṇayanti. 這非不可思議, 凡成為 人的 生得慧者, 以依正轉起謁 見見沙 門所成之福, 將體驗有如是 色之異異熟成就 雖在畜 生趣, 僅僅是依於信 而作謁 見見沙 門也有如是異異熟之成就

74 kālena dhammasākacchā nāma padose vā paccūse vā dve suttantikā bhikkhū aññamaññaṃ suttantaṃ sākacchanti, vinayadharā vinayaṃ, ābhidhammikā abhidhammaṃ, jātakabhāṇakā jātakaṃ, aṭṭhakathikā aṭṭhakathaṃ, līnuddhatavicikicchā-paretacitta-visodhanatthaṃ vā tamhi tamhi kāle sākacchanti, ayaṃ kālena dhammasākacchā. sā āgamabyattiādīnaṃ guṇānaṃ hetuto maṅgalanti vuccatīti. 適時討論法 : 指於傍晚或於清晨, 兩兩位持經比丘彼此交談於經, 持律律者於律律, 阿毗達磨者於阿毗達磨, 本 生經者於本 生, 注釋者於注釋, 或淨化被已畏怯 已 高傲 疑所打敗之 心, 這樣每 一次依時討論為 適時討論法 那是阿笈摩已學習者等諸功德之因, 故稱是吉祥 11. Tapo ca brahmacariyañca, ariyasaccāna dassanaṃ; Nibbānasacchikiriyā ca, etaṃ maṅgalamuttamaṃ.

75 抑制與梵 行行, 而得 見見聖諦, 作證於涅槃, 此事勝吉祥 11. idāni tapo cāti ettha pāpake dhamme tapatīti tapo. 現在 抑制 ( 與 ) : 這裡抑制 (tapatī 已燃燒 ) 諸惡惡法為 抑 制 brahmaṃ cariyaṃ, brahmānaṃ vā cariyaṃ brahmacariyaṃ, seṭṭha-cariyanti vuttaṃ hoti. 梵的 行行為, 或諸梵的 行行為是 梵 行行, 是說最上的 行行為 ariyasaccānaṃ dassanaṃ ariya-saccāna-dassanaṃ, ariyasaccāni dassanantipi eke, taṃ na sundaraṃ. 見見諸聖諦為 得 見見聖諦 (ariya-saccāna-dassanaṃ) 有 一類說 : 也 見見諸聖諦 (ariyasaccāni dassanantipi), 那 [ 說法 ] 並不完美 nikkhantaṃ vānatoti nibbānaṃ, sacchikaraṇaṃ sacchikiriyā, nibbānassa sacchikiriyā nibbāna-sacchikiriyā. sesaṃ vuttanayamevāti ayaṃ padavaṇṇanā. 從稠林林出離即涅槃, 經歷 / 實現是作證, 涅槃的作證為 作證於涅槃

76 atthavaṇṇanā pana evaṃ veditabbā tapo nāma abhijjhā-domanassādīnaṃ tapanato indriyasaṃvaro, kosajjassa vā tapanato vīriyaṃ, tehi samannāgato puggalo ātāpīti vuccati. svāyaṃ abhijjhādippahāna-jhānādippaṭilābha-hetuto maṅgalanti veditabbo. 又, 如是應知注釋 : 抑制 : 指從抑制貪 憂等為根防護 / 自制, 或從抑制懈怠為精 進, 由於具備那些 [ 根防護 / 自制及精進 ] 的 人為 熱忱者 (ātāpī) 由於這斷貪等是獲得禪那等之因, 應知是吉祥 tapati:v. 1. 輝耀, 照亮, 燃燒 熱 2. 苦惱 brahmacariyaṃ nāma methunavirati-samaṇadhamma-sāsanamaggā-namadhivacanaṃ. 梵 行行 : 指是 1 離婬欲 2 沙 門法 3 教說 4 道等名稱的同義語 tathā hi abrahmacariyaṃ pahāya brahmacārī hotī ti evamādīsu (dī. ni ; ma. ni ) methunavirati brahmacariyanti vuccati. 1. 因為在此 : 捨斷非梵 行行之後, 成為梵 行行者 於如是等處, 說離婬欲為梵 行行 bhagavati no, āvuso, brahmacariyaṃ vussatīti? evamāvuso ti evamādīsu (ma. ni ) samaṇadhammo.

Kaiyin《吉祥經》及其注釋要略( )

Kaiyin《吉祥經》及其注釋要略( ) 吉祥經 及其註釋要略 20131030 修訂於聖荷 西菩提學會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如是我聞 : 吉祥經 一時, 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 有 一天神於後夜分, 身諸光明, 遍照祇樹園林, 來詣 世尊所, 到已, 頂禮世尊 而住 一 面, 並以偈 白世尊 : 諸天與世 人, 思維吉祥事,

More information

《吉祥经》讲要

《吉祥经》讲要 吉祥经 讲要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者 如是我闻 : 一时, 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 有一天神于后夜分, 身诸光明, 遍照祇树园林, 来诣世尊所, 到已, 顶礼世尊而住一面, 并以偈白世尊 : 诸天与世人, 思维吉祥事, 希求于幸福, 何谓胜吉祥? 远离愚痴人, 亲近智慧者, 供养于应供,

More information

Kaiyin《吉祥經》及其注釋

Kaiyin《吉祥經》及其注釋 吉祥經 及其註釋要略 開印 20120926 校訂於紐約 5. Maṅgalamuttamaṃ-suttaṃ 吉祥經 1. Evaṃ me sutaṃ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sāvatthiyaṃ viharati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 Atha kho aññatarā devatā abhikkantāya rattiyā abhikkantavaṇṇā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 Sikkhapadavannana ( ) Bhikkhu Santagavesaka (use foreign1 font) 2-1.Sikkhapadapathamatika Evam saranagamanehi sasanotaram dassetva sasanam otinnena upasakena va pabbajitena va yesu sikkhapadesu pathamam

More information

MAHA MANGALA SUTTA

MAHA MANGALA SUTTA MAHĀ MANGALA SUTTA Great Blessings Discouse 大吉祥经 Evam Me Sutam : EkamSamayam 嘿汪美书当嘿刚沙麻阳 Thus have I heard : one time 如是我闻 : 一时 Bhagavā Sāvatthiyam Viharati 巴咖哇沙哇提央 the Exalted One was dwelling near Savatthi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 目 錄 專 題 報 導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0.1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之 芻 議 ( 上 ) / 觀 淨 尊 者...1 0.2 願 正 久 住 台 灣 慶 定 長 老 往 緬 甸 隨 喜 供 養 帕 奧 禪 師 暨 禮 邀 之 紀 錄...

Content 目 錄 專 題 報 導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0.1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之 芻 議 ( 上 ) / 觀 淨 尊 者...1 0.2 願 正 久 住 台 灣 慶 定 長 老 往 緬 甸 隨 喜 供 養 帕 奧 禪 師 暨 禮 邀 之 紀 錄... Content 目 錄 專 題 報 導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0.1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之 芻 議 ( 上 ) / 觀 淨 尊 者...1 0.2 願 正 久 住 台 灣 慶 定 長 老 往 緬 甸 隨 喜 供 養 帕 奧 禪 師 暨 禮 邀 之 紀 錄... 52 0.3 大 金 塔 前 的 省 思 從 佛 教 深 植 於 緬 甸 的 盛 況 談 我 們 的

More information

百业经白话文

百业经白话文 百 业 经 白 话 文 法 王 晋 美 彭 措 金 刚 上 师 传 讲 堪 布 索 达 吉 译 梵 文 : 嘎 玛 夏 嘎 达 (Karma Xia Gatha) 藏 文 : 勒 呷 巴 汉 文 : 百 业 经 译 序 百 业 经 是 我 等 大 师 释 迦 牟 尼 佛 宣 说 因 果 不 虚 的 一 部 甚 深 经 典 共 有 一 百 多 个 公 案, 涉 及 到 比 丘 比 丘 尼 沙 弥 沙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入 大 立立 手 口 面 耳 鼻 耳 鼻 子 耳 鼻 生 生 耳 鼻 耳 鼻 耳 鼻 小 手 入 大 一 支 手 入 支 立立 手 入 支 手 入 石 口 口 支 手 支 手 手 支 入 入 入 人 人 人 人 人 田 手 入 耳 鼻 手 入 小 一 支 人 見見 赤 十 耳 鼻 金金 口 手 支

入 大 立立 手 口 面 耳 鼻 耳 鼻 子 耳 鼻 生 生 耳 鼻 耳 鼻 耳 鼻 小 手 入 大 一 支 手 入 支 立立 手 入 支 手 入 石 口 口 支 手 支 手 手 支 入 入 入 人 人 人 人 人 田 手 入 耳 鼻 手 入 小 一 支 人 見見 赤 十 耳 鼻 金金 口 手 支 入 大 立立 手 口 面 耳 鼻 耳 鼻 子 耳 鼻 生 生 耳 鼻 耳 鼻 耳 鼻 小 手 入 大 一 支 手 入 支 立立 手 入 支 手 入 石 口 口 支 手 支 手 手 支 入 入 入 人 人 人 人 人 田 手 入 耳 鼻 手 入 小 一 支 人 見見 赤 十 耳 鼻 金金 口 手 支 入 日 耳 鼻 大 士 手 入 口 口 支 立立 耳 鼻 田 大 手 入 人 耳 鼻 山 手 入 山

More information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TISARATANA VANDANA Salutation To The Triple Gems 禮敬三寶 求授三皈八戒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More information

转正法轮

转正法轮 去 尘 除 垢 转 正 法 轮 ( 转 法 轮 经 无 我 相 经 皮 带 束 缚 经 ) 禅 修 开 示 与 问 答 寻 法 比 丘 中 译 缅 甸 帕 奥 禅 师 讲 by Venerable Pa-Auk Sayadaw 1 帕 奥 禅 师 序 转 正 法 轮 目 录 帕 奥 禅 师 序 -----------------------------------------------------------------------------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五戒、八戒與十戒的內容

第三章  五戒、八戒與十戒的內容 2. Sikkhāpadavaṇṇanā ( 五戒 八戒與十戒的內容 ) Bhikkhu Santagavesaka ( 覓寂比丘 ) 譯 (use foreign1 font) 已更新為 Unicode 2-1.Sikkhāpadapāṭhamātikā Evaṁ saraṇagamanehi sāsanotāraṁ dassetvā sāsanaṁ otiṇṇena upāsakena vā pabbajitena

More information

A I U A A DIgha-nikAya Majjhima-nikAya S ṁyutta-nikaya A guttara-nikaya DIgha-nikAya,22. Dhammacakkappavattana-Vagga Dutiya Tathagatena Vutta 1 1.Evam me sutam ekam samayam BhagavA BArANasiyaM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111

111 阿 含 經 三 十 七 品 與 菩 薩 行 釋 開 仁.2011.7( 美 國 佛 法 度 假 ) 壹 阿 含 經 之 由 來 ( 壹 ) 阿 含 : 來 傳 來, 歸 趣 之 意 義 阿 含, 梵 語 作 Āgama(ā- gam), 義 譯 有 來 傳 來 ; 法 歸 趣 無 等 的 意 思 1 古 代 或 音 譯 作 阿 鋡 2 阿 鋡 暮 3 阿 含 暮 阿 笈 摩 4 阿 含 慕 5 1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07

Microsoft Word - ch07 五 本 要 點 補 助 款 之 請 撥 及 核 結, 依 下 列 規 定 辦 理 : ( 一 ) 補 助 經 費 由 本 署 直 接 撥 付 至 地 方 政 府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及 其 他 學 校 ( 二 ) 聯 絡 處 及 校 外 會 應 檢 附 收 據, 向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或 地 方 政 府 辦 理 核 銷, 原 始 支 出 憑 證 由 經 費 核 銷 單 位 留 存 備 查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論 () ( foreign1 ) (Mahasi Sayadaw, 1904-1982) 2006 年 8 路 http://my.so-net.net.tw/tzungkuen/page_7.htm ISBN 986-82378-2-3 論... vi 例... ix 略... x 略... xi Visuddhibanakatha... 14 Asisanaj... 14 論... 1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7 291308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駁 議 鄭 注 儀 禮 之 研 究 提 要 關 鍵 詞 : 儀 禮 鄭 玄 儀 禮 注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禮 學 訓 詁 注 釋 學 291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駁 議 鄭 注 儀 禮 之 研 究 一 前 言 ( 一 ) 鄭 玄 朱 熹 禮 學 的 地 位 和 意 義 : 292 ( 二 ) 關 於 敖 繼 公 知 人 論 世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章節

章節 試 題 阿 財 每 年 年 初 存 入 銀 行 0000 元, 年 利 率 %, 每 年 計 息 一 次, () 若 依 單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多 少? () 若 依 複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約 為 多 少?( 近 似 值 :0 0 計 ) 編 碼 0044 難 易 中 出 處 高 雄 中 學 段 考 題 解 答 ()000 元

More information

Access to the Breath

Access to the Breath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 asambuddhassa 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大念處經析解 在這次禪修營當中 我要為大家詳細地解說 大念處 經 這部經是佛陀住在 俱盧國 Kuru 的 劍磨瑟曇城 Kammasadhamma 時所開示的 據說 在劍磨瑟曇城 裡沒有適合世尊居住的處所 但在城外則有一處水源充 足 風景宜人的大樹林 世尊就住在那個樹林裡 並且以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國 中 數 學 基 本 學 習 內 容 補 救 教 材 第 一 冊 一 -1 單 元 一 數 線 與 整 數 的 加 減 運 算 主 題 一 正 數 負 數 的 意 義 一 正 數 和 負 數 : 尋 找 寶 藏 北 西 東 小 明 南 小 明 無 意 間 得 到 了 一 張 藏 寶 圖, 圖 上 的 黑 點 代 表 小 明 現 在 站 的 地 方, 每 個 腳 印 都 代 表 1 步 若 要 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稱謂表-v4.doc

Microsoft Word - 稱謂表-v4.doc 稱 謂 表 目 錄 一 父 系 家 族 長 輩 稱 謂... 2 二 母 系 家 族 長 輩 稱 謂... 3 三 父 母 稱 謂... 3 四 家 族 同 輩 稱 謂... 3 五 夫 婦 及 子 女 稱 謂... 3 六 妻 外 家 家 族 稱 謂... 3 七 夫 家 家 族 稱 謂... 3 八 姻 親 家 族 稱 謂 因 結 婚 而 形 成 的 親 屬 關 係... 3 九 其 他 稱 謂...

More information

及 國 民 中 小 學 組 織 規 程 之 規 定 辦 理, 其 班 級 數 之 計 算 依 實 際 班 級 數 ( 幼 教 班 除 外 ) 四 捨 五 入 計 算 : 1. 十 二 班 以 下 者 : 得 置 教 師 兼 教 導 總 務 主 任, 教 師 兼 教 務 訓 育 組 長 各 一 人 2

及 國 民 中 小 學 組 織 規 程 之 規 定 辦 理, 其 班 級 數 之 計 算 依 實 際 班 級 數 ( 幼 教 班 除 外 ) 四 捨 五 入 計 算 : 1. 十 二 班 以 下 者 : 得 置 教 師 兼 教 導 總 務 主 任, 教 師 兼 教 務 訓 育 組 長 各 一 人 2 臺 北 縣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要 點 修 正 對 照 表 修 正 規 定 名 稱 : 臺 北 縣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要 點 一 為 規 範 臺 北 縣 ( 以 下 簡 稱 本 縣 )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標 準 設 置 原 則 及 加 置 原 則, 特 訂 定 本 要 點 二 本 縣 教 師 員 額 計 算 標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專 題 研 究 法 律 與 法 制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A Study on the Legal Framework of Real Estate Appraisal in China 蔣 國 基 * (Chiang, Kuo-chi) 香 港 鴻 裕 公 司 法 務 長 摘

More information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法 律 學 系 學 士 班 基 礎 科 目 一 覽 表 101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科 目 名 稱 必 規 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第 三 學 年 第 四 學 年 群 學 分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備 註 ( 先 修 科 目 ) 刑 法 ( 一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刑 法 ( 二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 先 修 刑 法 ( 一 ) 刑 事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一 前 言 大 般 若 經 中 菩 薩 證 住 實 際 的 探 討 林 崇 安 ( 法 光 雜 誌,251 期,2010) 玄 奘 大 師 所 譯 的 大 般 若 經 是 由 16 部 經 典 所 組 成, 分 成 十 六 分, 也 稱 作 十 六 會 前 五 分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而 經 文 長 短 有 異, 其 品 數 和 卷 數 為 : 初 分 七 十 九 品 400 卷 : 卷 1 卷

More information

sle cover 1

sle cover 1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鳴 謝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2003 For Inquiring Teens With LUPUS ~ Our Thoughts, Issues & Concerns Nichole Niles 為 什 麼 會 有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菩 提 道 次 第 一 二 三 雪 歌 仁 波 切 講 授 法 炬 法 師 翻 譯 2008/08/31 請 思 惟 : 為 饒 益 等 同 虛 空 般 的 如 母 眾 生, 務 必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必 須 努 力 於 能 證 得 的 方 法 ( 方 便 ), 是 所 聽 聞 之 法 我 們 已 值 遇 此 法, 而 且 已

More information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四 增 進 認 知 體 驗 五 提 升 語 言 層 次 六 激 發 創 造 力 發 展 88 肆 幼 兒 在 積 木 遊 戲 上 的 發 展 過 程 86

More information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學 績 效 考 評 辦 法 修 正 對 照 表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日 教 育 部 臺 教 授 國 部 字 第 1020118431A 號 令 修 正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任 期 考 評 辦 法, 名 稱 並 修 正 為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BSP 烤箱 - 封面-2

BSP 烤箱 - 封面-2 BSPO615 使 用 及 安 裝 說 明 書 總 代 理 優 氏 集 團 客 林 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台 北 市 內 湖 區 行 愛 路 69 號 2 樓 TEL 02-2794 2588 FAX 02-2794 3789 台 中 市 北 屯 區 后 庄 路 1080-12 號 TEL 04-2422 0958 FAX 04-2422 0938 高 雄 市 左 營 區 政 德 路 633

More information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九 章 算 術 西 漢 張 蒼 耿 壽 昌 編 定 魏 劉 徽 注 唐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郭 書 春 校 點 九 章 算 術 卷 第 二 魏 劉 徽 注 唐 朝 議 大 夫 行 太 史 令 上 輕 車 都 尉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粟 米 以 御 交 質 變 熒 易 粟 米 之 法 凡 此 諸 率 相 與 大 通, 其 特 相 求, 各 如 本 率 可 約 者 約 之, 別 術 然 也 粟

More information

2003 40 5 20037 24 25

2003 40 5 20037 24 25 無 毒 飲 食 有 一 群 人, 關 心 已 經 生 病 的 地 球, 也 擔 心 自 己 生 病, 於 是 開 啟 了 一 種 新 生 活 運 動 ; 吃 健 康 食 品 與 有 機 蔬 菜 穿 天 然 材 質 棉 麻 衣 物 利 用 二 手 家 用 品 與 環 保 家 具 騎 腳 踏 車 或 雙 腿 步 行 練 瑜 珈 健 身 聽 身 心 靈 音 樂 注 重 個 人 成 長, 這 群 人 跨 越

More information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台 中 市 財 團 法 人 光 華 高 級 工 業 職 業 學 校 專 業 科 目 -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教 案 本 適 用 科 別 : 機 械 科 製 圖 科 編 寫 單 位 : 光 華 高 工 機 械 製 圖 科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More information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公 告 及 送 達 教 育 部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1 月 21 日 臺 教 師 ( 二 ) 字 第 1030167058A 號 主 旨 : 預 告 修 正 幼 稚 園 及 托 兒 所 在 職 人 員 修 習 幼 稚 園 教 師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課 程 辦 法 草 案 依 據 : 行 政 程 序 法 第 一 百 五 十 一 條 第 二 項 準 用 第 一 百 五 十 四 條

More information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家 長 對 澳 門 中 小 學 教 育 現 狀 的 意 見 調 查 報 告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中 華 學 生 聯 合 總 會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2009.3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00853-28365314 28526255 傳 真 : 00853-28526937 網 址 :

More information

2 ( 1 - (2 - (3-2

2 ( 1 - (2 - (3-2 1... 2... 2... 2... 3... 3... 3... 4... 5 1... 5 2... 6 3... 6 4... 6 5... 6... 7... 12 1... 12 2... 14 3... 14 4... 16 (1 1 99... 16 (2 2 107... 17 (3 3... 18 (4... 19 (5... 19 (6... 20 (7... 20 (8...

More information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2015 - Chinese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2015 - Chinese 聯 繫 客 戶 創 先 機 助 握 商 情 百 五 載 HSBC Holdings plc 滙 豐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2015 年 中 期 業 績 報 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More information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查 詢 本 公 司 資 訊 公 開 說 明 文 件, 請 上 本 公 司 網 站, 南 山 產 物 團 體 傷 害 保 險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給 付 ( 日 額 型 ) 附 加 條 款 ( 主 要 給 付 項 目 :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金 日 額 保 險 金 ) 100.05.27(100) 美 亞 保 精 字 第 0097 號 函 備 查 101.08.08(101) 美 亞 保 精

More information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行 政 第 二 十 三 卷, 總 第 八 十 八 期,2010 No.2,267 275 267 * 憲 法 和 基 本 法 是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的 憲 制 基 礎, 體 現 在 二 個 方 面 第 一, 一 國 兩 制 的 實 施 需 要 制 度 化 和 法 律 化, 制 度 化 就 是 設 立 特 別 行 政 區, 法 律 化 就 是 制 定 特 別 行 政 區 基 本 法 制 度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目 錄 前 言... 1 政 治 1....5 2....7 3....8 4....9 5....10 經 濟 6....12 7....13 8....14 9....15 10....16 11....1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附 件 一 公 務 員 資 歷 組 別 I. 資 歷 組 別 及 名 稱 資 歷 組 別 名 稱 1 無 需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2 中 學 會 考 證 書 第 一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的 第 二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並 具 相 當 經 驗 的 3 高 級 文 憑 及 文 憑 第 一 組 : 高 級 文 憑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22 8 2005 15 Guji Guji 12 14 (Peter Pan Prize) 2013 2014 2014 2015 2014 NSO NSO& 2014 Guji Guji 20

22 8 2005 15 Guji Guji 12 14 (Peter Pan Prize) 2013 2014 2014 2015 2014 NSO NSO& 2014 Guji Guji 20 第 二 十 七 屆 信 誼 幼 兒 文 學 獎 1987 27 126 76 22 8 2005 15 Guji Guji 12 14 (Peter Pan Prize) 2013 2014 2014 2015 2014 NSO NSO& 2014 Guji Guji 20 27 70% 27 501 42% 第 二 十 七 屆 信 誼 幼 兒 文 學 獎 得 獎 作 品 / / / 圖 畫 書 創

More information

壹、組織編制 代碼:C0101意見反映

壹、組織編制      代碼:C0101意見反映 項 目 編 號 DA14 金 門 縣 政 府 人 事 處 教 師 敘 薪 標 準 作 業 流 程 序 說 明 表 項 目 名 稱 教 師 敘 薪 標 準 作 業 承 辦 單 位 人 事 處 第 一 科 作 業 流 程 說 明 一 起 敘 : ( 一 ) 新 進 教 師 到 職 聘 任 後, 按 其 所 具 資 格 條 件 ( 以 學 歷 為 主 ), 依 公 立 各 級 學 校 教 職 員 敘 薪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1 緒言 澳門博彩業發展面面觀 2010 香港城市大學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仍 未 有 好 轉 的 消 息 2. 同 註

More information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摘 要 魔 術 師 讀 心 術 背 後 到 底 藏 了 多 少 祕 密? 一 般 觀 眾 心 裡 常 有 著 這 句 話 本 研 究 我 們 破 解 了 魔 術 師 透 過 數 學 規 律 加 上 置 中 手 法 完 成 一 連 串 騙 人 撲 克 牌 遊 戲, 也 學 會 了 如 何 透 過 整 理 表 格 方 式, 來 找 出 數 學 規 律, 也 更 懂 得 如 何 把 簡 單 數 學 技 巧

More information

e-Submission System Quick Reference Guide for Publication Related Matters (Chinese version)

e-Submission System Quick Reference Guide for Publication Related Matters (Chinese version) 有 關 登 載 事 宜 的 電 子 呈 交 系 統 簡 易 參 考 指 南 2016 年 5 月 1.4 版 本 第 1 頁 目 錄 1 登 入 前 要 準 備 的 資 料... 4 2 登 入 電 子 呈 交 系 統... 5 2.1 輸 入 使 用 者 編 號 及 密 碼... 5 2.2 接 受 免 責 聲 明 的 版 頁... 5 2.3 從 主 項 目 單 中 選 擇... 5 3 一 次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資 料 庫 正 規 化 正 規 化 的 概 念 何 謂 正 規 化 (Normalization)?? 就 是 結 構 化 分 析 與 設 計 中, 建 構 資 料 模 式 所 運 用 的 一 個 技 術, 其 目 的 是 為 了 降 低 資 料 的 重 覆 性 與 避 免 更 新 異 常 的 情 況 發 生 因 此, 就 必 須 將 整 個 資 料 表 中 重 複 性 的 資 料 剔 除, 否 則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檔 號 : (20) in EDB(SCR) 25/58/11 Pt.4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3/2012 號 2012 年 教 育 ( 修 訂 ) 規 例 2012 年 教 育 ( 豁 免 )( 提 供 非 正 規 課 程 的 私 立 學 校 )( 修 訂 ) 令 2012 年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條 例 ( 修 訂 附 表 1) 令 [ 注 意 : 本 通 告 應 交 ( a )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7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壹 前 言 ( ) (2016) 3 5 1 25% 5 2 8 25 2020 (GDP) 2010 貳 任 務 目 標 與 發 展 理 念 一 任 務 目 標 2020 GDP 1 2 (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7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壹 前 言 ( ) (2016) 3 5 1 25% 5 2 8 25 2020 (GDP) 2010 貳 任 務 目 標 與 發 展 理 念 一 任 務 目 標 2020 GDP 1 2 ( 專 題 研 究 從 十 三 五 規 劃 剖 析 大 陸 經 濟 發 展 前 景 An Analysis of China 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Based on the 13 th Five-Year Plan 高 長 (Kao, Charng) 國 立 東 華 大 學 公 共 行 政 學 系 教 授 兼 系 主 任 摘 要 2020 (GDP) 2010

More information

LSM Chinese

LSM Chinese 第 六 十 一 篇 人 救 主 的 神 人 生 活 ( 二 ) 書 名 : 路 加 福 音 生 命 讀 經 第 六 十 一 篇 人 救 主 的 神 人 生 活 ( 二 ) 讀 經 : 希 伯 來 書 二 章 十 四 節 上, 十 六 至 十 七 節 上, 腓 立 比 書 二 章 六 至 八 節, 約 翰 福 音 一 章 一 節, 十 四 節, 五 章 三 十 節, 六 章 三 十 八 節 在 本 篇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臺 北 商 業 技 術 學 院

國 立 臺 北 商 業 技 術 學 院 國 立 臺 北 商 業 技 術 學 院 應 用 外 語 系 ( 科 )102 學 年 度 第 1 學 期 第 1 次 系 學 務 會 議 記 錄 時 地 間 :102 年 10 月 7 日 ( 星 期 一 ) 中 午 12 時 10 分 點 : 六 藝 樓 306 研 討 室 應 出 席 人 員 : 郭 主 任 筱 晴 鄭 美 滿 老 師 周 郁 明 老 師 李 彌 丹 老 師 陸 靜 容 老 師

More information

智慧財產創新推廣模式會議_電子邀請函

智慧財產創新推廣模式會議_電子邀請函 The innovative promotion mod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 sharing-patent pledge and financing Pledge. Patent. Sep. 9 Wednesday. 15:00 16:30 (485) THE COLLEG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UDIES () 20092013

More information

印 度 菩 提 伽 耶 金 刚 座 释 迦 摩 尼 佛 等 身 像 我 只 宣 说 一 法 苦 的 起 因, 以 及 朝 向 灭 苦 的 道 路 正 如 海 水 只 有 一 味, 我 的 教 法 只 涉 及 苦 及 苦 之 息 灭

印 度 菩 提 伽 耶 金 刚 座 释 迦 摩 尼 佛 等 身 像 我 只 宣 说 一 法 苦 的 起 因, 以 及 朝 向 灭 苦 的 道 路 正 如 海 水 只 有 一 味, 我 的 教 法 只 涉 及 苦 及 苦 之 息 灭 印 度 菩 提 伽 耶 金 刚 座 释 迦 摩 尼 佛 等 身 像 我 只 宣 说 一 法 苦 的 起 因, 以 及 朝 向 灭 苦 的 道 路 正 如 海 水 只 有 一 味, 我 的 教 法 只 涉 及 苦 及 苦 之 息 灭 Sayalay Susīlā 善 戒 法 师 善 戒 法 师,2015 年 本 书 为 非 卖 品, 免 费 赠 阅 可 以 无 须 经 作 者 同 意 而 重 印 本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3-3 \245\277\244\361\273P\244\317\244\361.doc)

(Microsoft Word - 3-3 \245\277\244\361\273P\244\317\244\361.doc) 觀 念 篇 關 係 式 描 述 兩 個 變 數 x 與 y 之 間 關 係 的 數 學 式 子 例 題 練 習 1. 時 速 60 (km/h) 前 進, 求 距 離 y ( 公 里 ) 與 時 間 x ( 小 時 ) 的 關 係 式 關 係 式 就 是 描 述 兩 個 變 數 x 與 y 之 間 關 係 的 數 學 式 子 例 如 :y=60x 2. 媽 媽 的 年 齡 (x 歲 ) 比 女 兒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玫 瑰 經 聖 號 經 因 父 及 子 及 聖 神 之 名, 阿 門 信 經 我 信 唯 一 的 天 主, 全 能 的 聖 父, 天 地 萬 物, 無 論 有 形 無 形, 都 是 祂 所 創 造 的 我 信 唯 一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天 主 的 獨 生 子, 祂 在 萬 世 之 前, 由 聖 父 所 生, 祂 是 出 自 天 主 的 天 主, 出 自 光 明 的 光 明, 出 自 真 天 主

More information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 1 - - 2 - - 3 - - 4 - 註 一 一 般 義 工 : 任 何 人 志 願 貢 獻 個 人 時 間 及 精 神, 在 不 為 任 何 物 質 報 酬 的 情 況 下, 為 改 進 社 會 而 提 供 服 務, 時 數 不 限 ( 參 考 香 港 義 務 工 作 發 展 局 之 定 義 ) 註 二 核 心 義 工 : 由 於 建 立 社 會 資 本 所 重 視 的 是 網 絡 的

More information

三 婚 姻 成 長 63 奉 子 不 離 婚 63 家 庭 主 夫 不 丟 臉 66 做 家 事 的 福 報 69 家 暴 是 前 世 報 應? 72 太 太 為 什 麼 不 再 是 知 己? 75 外 遇 毀 掉 一 家 人 78 娶 外 籍 配 偶 無 法 解 決 問 題 81 娶 外 籍 配

三 婚 姻 成 長 63 奉 子 不 離 婚 63 家 庭 主 夫 不 丟 臉 66 做 家 事 的 福 報 69 家 暴 是 前 世 報 應? 72 太 太 為 什 麼 不 再 是 知 己? 75 外 遇 毀 掉 一 家 人 78 娶 外 籍 配 偶 無 法 解 決 問 題 81 娶 外 籍 配 方 外 看 紅 塵 家 庭 溝 通 目 錄 一 親 子 教 育 3 讓 孩 子 走 自 己 的 路 3 以 佛 心 陪 孩 子 成 長 7 我 不 是 小 流 氓 10 以 勉 勵 代 替 責 罵 13 尊 重 孩 子 的 意 願 16 悲 哀 小 皇 帝 19 青 少 年 為 何 迷 戀 網 路? 22 小 爸 媽 問 題 多 24 接 受 同 性 戀 兒 子 27 單 身 者 適 合 收 養 小

More information

100 青 年 作 家

100 青 年 作 家 壁 紙 文 字 / 鹼 性 人 繪 圖 / 蔣 依 芳 工 110 * 文 學 我 最 型 99 100 青 年 作 家 文 學 我 最 型 101 102 青 年 作 家 文 學 我 最 103 型 * OK 青 年 作 家 104 文 學 我 最 105 型 * 青 年 作 家 106 * 文 學 我 最 型 107 108 青 年 作 家 * 文 學 我 最 109 型 青 年 作 家 幼 獅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ettasuttavannana_cusinju_pa_han.doc

Microsoft Word - Mettasuttavannana_cusinju_pa_han.doc Khuddakapatha-atthakatha(KhA) 9. Mettasuttavannana 巴 漢 對 照 小 誦 注 釋 慈 經 注 明 法 比 丘 譯 from Chattha Savgayana (CS) Released by Dhammavassarama 法 雨 道 場 255 B.E. (2007A.D.) (with CSCD & PTS page number ; use

More information

教育實習問與答:

教育實習問與答: 問 與 答 集 一 總 則 Q1: 本 校 開 設 的 教 育 學 程 的 類 別 有 那 幾 種? A1: 本 校 開 設 的 教 育 學 程 有 中 等 學 校 師 資 類 科 教 育 學 程 ( 取 得 國 中 高 中 高 職 等 教 師 資 格 ) 國 民 小 學 師 資 類 科 教 育 學 程 取 得 國 小 教 師 資 格 ) 二 修 習 對 象 與 資 格 Q1: 在 何 種 條 件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1 2006 1999 2014 2 2026 3 2037 4 2051 3 4 2 2013 3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1 2006 1999 2014 2 2026 3 2037 4 2051 3 4 2 2013 3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3 卷 第 12 期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2 月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Elderly Empolyment in China 楊 銘 杰 (Yang, Ming-Jey)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中 山 與 中 國 大 陸 研 究 所 博 士 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第 四 章 - 試 分 別 說 明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與 序 向 邏 輯 電 路 之 定 義 解 :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由 基 本 邏 輯 閘 所 組 成 的 此 種 邏 輯 電 路 之 輸 出 為 電 路 所 有 輸 入 的 組 合 因 此 輸 出 狀 態 可 完 全 由 目 前 之 輸 入 來 決 定 而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之 示 意 圖 如 圖 所 a 示 ; 而 序 向 邏

More information

8,530 1,056 52% 951 5.1 94% 1.9 33.3% 730 515 27.2% 179 50.3% 1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5,072 24,043 21,950 24,684 17,537 2011 201

8,530 1,056 52% 951 5.1 94% 1.9 33.3% 730 515 27.2% 179 50.3% 1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5,072 24,043 21,950 24,684 17,537 2011 201 第 四 章 金 融 財 務 80 246 000 6.5% 16.6% 香 港 的 國 際 金 融 中 心 地 位 總 覽 24 Z/Yen 證 券 及 衍 生 工 具 市 場 蓬 勃 暢 旺 24.7 1 866 2,630 52 8,530 1,056 52% 951 5.1 94% 1.9 33.3% 730 515 27.2% 179 50.3% 1 30,000 25,000 20,000

More information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管 理 辦 法 (101.06.07 修 正 )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農 產 品 生 產 及 驗 證 管 理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五 條 第 二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第 二 條 本 辦 法 用 詞, 定 義 如 下 : 一 生 產 廠 ( 場 ): 指 在 國 內 生 產 加 工 分 裝 或 流 通 有 機

More information

連江縣政府所屬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草案)

連江縣政府所屬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草案) 連 江 縣 中 小 學 兼 任 代 課 及 代 理 教 師 聘 任 補 充 規 定 中 華 民 國 95 年 5 月 4 日 連 教 學 字 第 0950012838 號 中 華 民 國 97 年 7 月 25 日 連 教 學 字 第 0970022418 號 修 訂 中 華 民 國 99 年 1 月 11 日 連 教 學 字 第 0990001112 號 修 訂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0

More information

第 二 章 基 本 法 是 協 調 內 地 與 香 港 地 區 法 律 衝 突 的 基 本 法 律 第 一 節 基 本 法 的 性 質 與 特 點 55 一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基 本 法 是 全 國 性 法 律 55 二 基 本 法 是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憲 法 性 的 法 律

第 二 章 基 本 法 是 協 調 內 地 與 香 港 地 區 法 律 衝 突 的 基 本 法 律 第 一 節 基 本 法 的 性 質 與 特 點 55 一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基 本 法 是 全 國 性 法 律 55 二 基 本 法 是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憲 法 性 的 法 律 目 錄 原 序 修 訂 本 序 i iv 導 論 中 國 恢 復 對 香 港 行 使 主 權 後 中 國 內 地 與 香 港 地 區 的 法 律 衝 突 與 協 調 一 中 國 恢 復 對 香 港 行 使 主 權, 並 沒 有 改 變 香 港 仍 然 是 一 個 與 中 國 內 地 實 行 不 同 法 律 和 法 律 制 度 的 獨 立 法 律 區 域 的 事 實 1 二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More information

2 2.1 A H 2.2 601288 1288 12 360001 360009 69 100005 86-10-85109619 86-10-85108557 ir@abchina.com 2

2 2.1 A H 2.2 601288 1288 12 360001 360009 69 100005 86-10-85109619 86-10-85108557 ir@abchina.com 2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1288 2016 2016 3 31 571 XIVA 13.09(2) 13.10B 1 1.1 1.2 2016 4 28 2016 5 2016 1414 1.3 1.4 1 2 2.1 A H 2.2 601288 1288 12 360001 360009 69 100005 86-10-85109619 86-10-8510855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edi.doc

Microsoft Word - medi.doc 僅供參考 實踐佛陀教誨, 延續佛法慧命 重視僧伽教育, 落實六和精神 促進僧信互動, 依法護持三寶 發揚人間佛教, 淨化社會人心 凝聚護法力量, 提升學佛品質 ; 認可禪林宗旨, 並肩承擔使命 ; 護持僧眾修道, 協助禪林發展 目錄壹 目標 ---------------------------------p.1 貳 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p.1

More information

頁 1 / 8 法 規 名 稱 : 公 務 人 員 俸 給 法 修 正 時 間 :97.1.16 第 一 條 ( 本 法 內 容 ) 公 務 人 員 之 俸 給, 依 本 法 行 之 第 二 條 ( 名 詞 定 義 ) 本 法 所 用 名 詞 意 義 如 下 : 一 本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人 員 依 法 應 領 取 之 基 本 給 與 二 年 功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高 於 本 俸

More information

1010327

1010327 核 算 加 計 利 息 滯 納 金 滯 納 利 息 規 定 及 計 算 範 例 各 稅 法 對 納 稅 義 務 人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大 多 有 加 徵 滯 納 金 加 計 利 息 之 規 定, 而 逾 期 與 否, 應 以 繳 款 書 所 填 載 之 繳 納 期 間 繳 納 期 限 或 限 繳 日 期 為 準 認 定 之 各 代 收 稅 款 金 融 機 構 對 於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More information

Appendix2

Appendix2 附 錄 二 跨 境 服 務 開 放 措 施 ( 正 面 清 單 ) 部 門 或 分 部 門 具 體 承 諾. 商 務 服 務 A. 專 業 服 務 d. 建 築 設 計 服 務 (CPC867) e. 工 程 服 務 (CPC867) f. 集 中 工 程 服 務 (CPC867) g. 城 市 規 劃 和 風 景 園 林 設 計 服 務 ( 城 市 總 體 規 劃 服 務 和 國 家 級 風 景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 Paramatthajotika () Bhikkhu Santagavesaka (use foreign1 font)... 1... 14... 32... 38... 39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 羅 11 Buddham 1 利 saranam gaccham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More information

102.6.30.xls

102.6.30.xls 之 二 資 產 負 債 權 益 展 開 表 102 年 6 月 30 日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資 產 會 計 項 目 展 開 項 目 現 金 及 約 當 現 金 75,497 75,497 存 放 央 行 及 拆 借 銀 178 178 同 業 透 過 損 益 按 公 允 價 值 衡 量 之 金 融 資 產 139,578 139,578 對 金 融 相 關 事 業 之 資 本 投 資

More information

第 二 節 知 識 份 子 篇 Social formation 144 1990 2 15 145 第 二 節 知 識 份 子 篇 146 theoretical practice 147 搞 148 第 二 節 知 識 份 子 篇 freelance 149 此 外, 自 由 供 稿 者 因 為 被 其 他 社 會 因 素 分 化 的 程 度 很 高, 所 以 其 共 同 利 益 之 落 差 很

More information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桃 園 市 105 年 國 民 中 學 新 進 教 師 甄 選 各 校 複 試 方 式 及 需 求 表 編 號 校 名 教 評 會 審 查 方 式 及 學 校 需 求 備 註 1 2 桃 園 青 溪 ( 一 ) 口 試 80% 是 否 符 合 學 校 需 求 度 20% 具 數 學 專 長 者 為 佳 ( 一 ) 口 試 70% 是 否 符 合 學 校 需 求 度 30 % 需 擔 任 資 源 班

More information

T209_06

T209_06 中 身 表 身, 變 異 身 不 變 異 身, 女 身 男 身 半 擇 迦 身 : 這 是 解 釋 身 念 住 的 身, 一 共 有 三 十 五 現 在 這 裡 是 中 身 : 中 身 就 是 身 體 的 內 部, 是 不 清 淨 的, 自 性 不 淨, 叫 中 身 表 身 : 就 是 身 體 的 表 面, 相 似 的 清 淨 變 異 身 : 變 異 身 是 命 終 了 的 時 候, 青 瘀 膿 爛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4年說明會簡報-final-0923.ppt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4年說明會簡報-final-0923.ppt [相容模式] 主 任 導 師 一 年 級 導 師 系 學 會 導 師 二 年 級 導 師 教 育 專 業 課 26 學 分 教 師 資 格 檢 定 考 試 ( 每 年 3 月 ) 中 等 學 校 教 師 證 書 學 習 護 照 ( 實 地 實 習 研 習 服 務 時 數 心 霊 美 學 與 藝 術 人 文 活 動 )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書 教 師 甄 試 專 門 課 程 ( 任 教 類

More information

【100年諮商輔導所應考科目】

【100年諮商輔導所應考科目】 ( ) 13 年 類 師 在 職 進 修 專 錄 組 別 別 考 試 科 目 考 試 規 定 及 資 格 限 制 取 人 數 台 北 市 立 大 心 諮 商 位 1. 筆 試 9% 心 ( 含 測 驗 評 量 ) 輔 導 諮 商 2. 服 務 年 資 積 分 1% ( 須 繳 交 服 務 經 歷 證 明 文 件 ) 持 有 國 民 小 或 稚 園 合 格 師 證 書, 並 符 合 下 列 任 一 條

More information

03-??????

03-?????? 攝 類 學 03 講 者 : 促 稱 格 西 譯 者 : 法 音 法 師 地 點 : 三 學 法 洲 時 間 :20121003 接 續 探 討 常 的 性 相, 如 文 : 非 剎 那 與 法 的 同 位 即 常 的 性 相 空 有 作 用 者, 即 無 事 的 性 相 不 生 即 非 所 作 性 的 性 相 不 堪 生 住 滅 即 無 為 法 的 性 相 非 勝 義 具 有 作 用 者 即 世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交 所 及 香 港 中 央 結 算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結 算 對 本 公 佈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 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 並 表 明 概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交 所 及 香 港 中 央 結 算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結 算 對 本 公 佈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 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 並 表 明 概 2016 2 29 1933 S 30 30 571 571W www.hkexnews.hkwww.sinco-pharm.com 1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交 所 及 香 港 中 央 結 算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結 算 對 本 公 佈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 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OODLE990201\266i\266\245\244\342\245U1000804)

(Microsoft Word - MOODLE990201\266i\266\245\244\342\245U1000804) (2011.08.04 修 訂 ) 目 錄 壹 舊 課 程 複 製 到 新 課 程 的 方 法... 1 一 將 舊 課 程 的 課 程 文 件 匯 入 新 課 程... 1 二 編 輯 新 課 程... 5 三 備 份 舊 課 程 資 料 還 原 至 新 課 程... 6 貳 元 課 程 (META COURSE) 說 明 與 應 用... 12 一 元 課 程 說 明... 12 二 利 用 元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2C433B3B92020B971B8F4A4C0AA52A7DEA5A9>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2C433B3B92020B971B8F4A4C0AA52A7DEA5A9> 研 習 完 本 章, 將 學 會 1. 節 點 電 壓 法 --------------------------------------------01 2. 節 點 電 壓 法 之 特 例 -----------------------------------------08 3. 網 目 分 析 法 --------------------------------------------15 4.

More information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2015 年 兩 岸 四 地 四 星 級 大 學 排 行 榜 序 號 1 大 連 理 工 大 學 遼 寧 31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 西 北 工 業 大 學 陝 西 32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3 華 南 理 工 大 學 廣 東 33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4 湖 南 大 學 湖 南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