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111"

Transcription

1 阿 含 經 三 十 七 品 與 菩 薩 行 釋 開 仁 ( 美 國 佛 法 度 假 ) 壹 阿 含 經 之 由 來 ( 壹 ) 阿 含 : 來 傳 來, 歸 趣 之 意 義 阿 含, 梵 語 作 Āgama(ā- gam), 義 譯 有 來 傳 來 ; 法 歸 趣 無 等 的 意 思 1 古 代 或 音 譯 作 阿 鋡 2 阿 鋡 暮 3 阿 含 暮 阿 笈 摩 4 阿 含 慕 5 1 唐. 慧 琳 一 切 經 音 義 : 卷 26: 阿 含 ( 此 云 教 也, 亦 云 法 藏 也, 眾 善 所 歸 也 ) 6 卷 50: 阿 笈 摩 ( 梵 語 其 業 反, 亦 言 阿 伽 摩, 此 名 教 法 或 言 傳, 謂 展 轉 傳 來, 以 法 相 教 授 也 舊 言 阿 含, 訛 略 也 ) 7 2 宋. 法 雲 翻 譯 名 義 集 卷 4: 阿 含, 正 云 阿 笈 多, 此 云 教 妙 樂 云 : 此 云 無 比 法, 即 言 教 也 唯 識 論 云 : 謂 諸 如 來 所 說 之 教 長 阿 含 序 云 : 阿 含 者, 秦 言 法 歸, 所 謂 萬 法 之 淵 府, 總 持 之 林 苑 也 1 Monier 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p.129:1. Coming near, approaching; 2. anything handed down and fixed by tradition (as the reading of a text or a record, title-deed, &c ); 3. a traditional doctrine or precept, collection of such doctrines, sacred work. 2 大 智 度 論 卷 囑 累 品 : 修 多 羅 者, 是 四 阿 鋡 中 經 名, 摩 訶 衍 中 經 名 (CBETA, T25, no. 1509, p. 756, b26-27) 3 四 阿 鋡 暮 抄 解 卷 1 (CBETA, T25, no. 1505, p. 1, a5-7) 4 續 一 切 經 音 義 卷 8: 阿 笈 摩 ( 或 云 阿 含 暮 或 云 阿 鋡, 皆 梵 語 輕 重 異 也 此 云 藏 亦 云 傳, 謂 佛 祕 藏 累 代 傳 行 ; 或 翻 為 教, 即 長 中 增 一 雜, 第 四 種 阿 含 也 ) (CBETA, T54, no. 2129, p. 969, a12-13) 5 中 阿 含.85 真 人 經 卷 21 2 長 壽 王 品 : 復 次, 或 有 一 人 誦 經 持 律 學 阿 毘 曇 諳 阿 含 * 慕, 多 學 經 書 (CBETA, T01, no. 26, p. 561, b26-28) * 含 = 鋡 宋 元 明 6 CBETA, T54, no. 2128, p. 473, c17 7 CBETA, T54, no. 2128, p. 640, b15 1

2 法 華 論 解 其 智 慧 門 為 說 阿 含 義 甚 深 涉 法 師 云 : 阿 含, 此 云, 傳 所 說 義, 是 則 大 小 二 教, 通 號 阿 含 8 3 印 順 法 師 原 始 佛 教 聖 典 之 集 成 (p ): 阿 含 是 展 轉 傳 來 的 意 思, 也 可 以 簡 譯 為 傳 然 所 說 的 展 轉 傳 來, 不 只 是 文 句 的 師 弟 傳 授, 而 更 有 實 質 的 意 義 āgama 是 由 彼 而 此 來 的 意 義 如 四 果 中 的 一 來 sakṛdāgāmin 不 來 anāgāmin, 都 是 譯 āgāmi 為 來 的 阿 含 是 來, 是 展 轉 傳 來, 有 傳 授 傳 承 的 意 思 我 國 古 譯 阿 含 為 趣 與 歸 如 : 晉 代 道 安, 解 為 秦 言 趣 無 9 僧 肇 長 阿 含 經 序 說 : 秦 言 法 歸 譬 彼 巨 海, 百 川 所 歸, 故 以 法 歸 為 名 10 善 見 律 毘 婆 沙 卷 1 說 : 容 受 聚 集 義 名 阿 含 如 修 多 羅 說 : 佛 告 諸 比 丘 : 我 於 三 界 中, 不 見 一 阿 含, 如 畜 生 阿 含, 純 是 眾 生 聚 集 處 也 11 善 見 律 毘 婆 沙, 舉 畜 生 阿 含 為 例 畜 生 阿 含, 就 是 畜 生 趣 (Tiryagyonigata,Tiracchānagatiyo) 趣 是 趣 向 去 處, 實 與 道 安 等 傳 說 相 近 ; 是 以 gata( 去 的 意 思 ) 轉 釋 阿 含 的 4 法 雲 翻 譯 名 義 集 卷 4: 涉 法 師 云 : 阿 含, 此 云, 傳 所 說 義, 是 則 大 小 二 教, 通 號 阿 含 而 小 乘 中 別 開 四 部 : 謂 增 一 阿 含 明 人 天 因 果 ; 二 長 阿 含 破 邪 見 ; 三 中 阿 含 明 諸 深 義 ; 四 雜 阿 含 明 諸 禪 法 以 四 阿 含 為 轉 法 輪, 設 教 之 首, 別 得 其 名, 嵩 輔 教 編, 由 昧 通 別 猶 豫 不 決, 其 詞 則 枝 12 8 CBETA, T54, no. 2131, p. 1112, a26-b2 9 道 安 的 四 阿 鋡 暮 抄 解 卷 1: 阿 鋡 暮 者, 秦 言 趣 無 也 阿 難 既 出 十 二 部 經, 又 採 撮 其 要 逕 至 道 法 為 四 阿 鋡 暮, 與 阿 毘 曇 及 律, 並 為 三 藏 焉 (CBETA, T25, no. 1505, p. 1, a5-7) 10 僧 肇 的 長 阿 含 經 序 : 阿 含, 秦 言 法 歸 法 歸 者, 蓋 是 萬 善 之 淵 府 譬 彼 巨 海, 百 川 所 歸, 故 以 法 歸 為 名 (CBETA, T01, no. 1, p. 1, a13-19) 淵 府 : 指 財 物 或 文 書 等 集 聚 的 地 方 ( 漢 語 大 詞 典 ( 五 ) p.1484) 11 CBETA, T24, no. 1462, p. 677, a22-25 對 應 的 巴 利 文 是 Kasmā panesa dīghanikāyoti vuccati? Dīghappamāṇānaṃ suttānaṃ samūhato nivāsato ca, samūhanivāsā hi nikāyoti vuccanti. Nāhaṃ, bhikkhave, aññaṃ ekanikāyampi samanupassāmi evaṃ cittaṃ; yathayidaṃ, bhikkhave, tiracchānagatā pāṇā; poṇikanikāyo, cikkhallikanikāyo ti (saṃ. ni ) evamādīni cettha sādhakāni sāsanato ca lokato ca. 漢 譯 阿 含 的 對 應 詞 是 nikāya, 不 是 āgama 12 (CBETA, T54, no. 2131, p. 1112, b1-6) 2

3 ( 貳 ) 尼 柯 耶 (NikAya): ):): 部 集 之 意 義 五 尼 柯 耶 四 阿 含 相 應 部 (SaMyutta NikAya) 雜 阿 含 中 部 (Majjhima NikAya) 中 阿 含 長 部 (DIgha NikAya) 長 阿 含 增 支 部 (AGguttara NikAya) 增 一 阿 含 小 部 (Khuddaka NikAya) 貳 三 十 七 道 品 ( 壹 ) 總 論 一 佛 弟 子 修 學 的 心 要 道 諦 印 順 法 師 成 佛 之 道 ( 增 註 本 ) (p.175): 苦 痛 的 原 因 ( 集 ) 消 除 了, 生 死 大 苦 也 就 從 此 結 束, 得 到 了 涅 槃 的 大 解 脫 但 無 始 以 來, 苦 與 集 是 不 斷 的 延 續, 如 不 修 對 治 道, 是 不 會 自 動 結 束 的 所 以 要 說 到 道 諦, 道 才 是 佛 弟 子 修 學 的 心 要, 如 生 病 而 請 醫 生, 主 要 是 為 了 服 藥 一 樣 二 何 謂 菩 提 分 法? 阿 毘 達 磨 大 毘 婆 沙 論 卷 96: 問 : 何 故 名 為 菩 提 分 法, 菩 提 分 法 是 何 義 耶? 答 : 盡 無 生 智, 說 名 菩 提, 已 究 竟 覺 四 聖 諦 故 若 法 隨 順 此 究 竟 覺, 勢 用 增 上, 此 中 說 為 菩 提 分 法 13 阿 毘 達 磨 俱 舍 論 卷 25 6 分 別 賢 聖 品 : 經 說 覺 分 有 三 十 七, 謂 : 四 念 住 四 正 斷 四 神 足 五 根 五 力 七 等 覺 支 八 聖 道 支 盡 無 生 智, 說 名 為 覺 隨 覺 者, 別 立 三 菩 提 : 一 聲 聞 菩 提, 二 獨 覺 菩 提, 三 無 上 菩 提 13 (CBETA, T27, no. 1545, p. 496, b18-21) 3

4 14 無 明 睡 眠 皆 永 斷 故, 及 如 實 知 已 作 己 事 不 復 作 故, 此 二 名 覺 15 三 十 七 法 順 趣 菩 提, 是 故 皆 名 菩 提 分 法 16 三 三 十 七 品 之 重 要 性 ( 一 ) 佛 出 現 於 世, 便 有 三 十 七 品 增 壹 阿 含.6 經 卷 3 8 阿 須 倫 品 :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若 有 一 人 出 現 於 世, 便 有 三 十 七 品 出 現 於 世 云 何 三 十 七 品 道? 所 謂 四 意 止 四 意 斷 四 神 足 五 根 五 力 七 覺 意 八 真 行, 便 出 現 於 世 云 何 為 一 人? 所 謂 多 薩 阿 竭. 阿 羅 呵. 三 耶 三 佛 是 故, 諸 比 丘! 常 當 承 事 於 佛, 亦 當 作 是 學 17 ( 二 ) 修 三 十 七 品 如 伏 雞 隨 時 蔭 卵, 自 然 順 得 漏 盡 雜 阿 含.263 經 卷 10: (1) 不 修 習 道 品 終 不 能 得 漏 盡 解 脫 爾 時, 佛 告 諸 比 丘 : 我 以 知 見 故, 得 諸 漏 盡, 非 不 知 見 云 何 以 知 見 故, 得 諸 漏 盡, 非 不 知 見? 謂 此 色 此 色 集 此 色 滅 ; 此 受 想 行 識, 此 識 集 此 識 滅, 不 修 方 便 隨 順 成 就, 而 用 心 求, 令 我 諸 漏 盡, 心 得 解 脫, 當 知 彼 比 丘 終 不 能 得 漏 盡 解 脫 所 以 者 何? 不 修 習 故, 不 修 習 何 等? 謂 不 修 習 念 處 正 勤 如 意 足 根 力 覺 道 譬 如 伏 鷄, 生 子 眾 多, 不 能 隨 時 蔭 餾 18, 消 息 冷 暖, 而 欲 令 子 以 觜 以 爪 啄 卵 自 生, 安 隱 出 [ 穀 - 禾 + 卵 ], 當 知 彼 子 無 有 自 力, 堪 能 方 便 以 觜 以 爪 安 隱 出 [ 穀 - 禾 + 14 大 智 度 論 卷 問 相 品 : 佛 法 者, 佛 名 為 覺, 於 一 切 無 明 睡 眠 中 最 初 覺 故, 名 為 覺 (CBETA, T25, no. 1509, p. 552, b6-7) 15 編 按 : 此 句 梵 文 為 azesavidyaprahanat tabhyam svarthasya yathabhutakrtapunahkartavyatavavodhac ca, 其 中 並 無 睡 眠 一 字, 只 有 無 明 而 已 事, 應 該 是 己 事 (svartha) 的 訛 誤, 自 己 的 事 同 一 詞, 真 諦 譯 為 已 利 也 應 是 己 利, 自 己 的 利 益 artha, 可 以 是 利 或 事 在 相 關 的 論 書 中, 只 有 阿 毘 達 磨 順 正 理 論 卷 71 譯 為 已 作 己 事 (CBETA, T29, no. 1562, p. 726, c14-16) 16 (CBETA, T29, no. 1558, p. 132, b2-8) 另 參 : 大 毘 婆 沙 論 卷 96-97( 大 正 27,495c27-501c24), 卷 141( 大 正 27,724a8-726c6) 17 (CBETA, T02, no. 125, p. 561, b18-25) 18 印 順 法 師 雜 阿 經 論 會 編 ( 上 ) (p.61.n.2): 卵 原 本 作 餾, 宋 本 作 留, 元 本 等 作 鷚, 義 均 難 通 經 說 伏 雞 蔭 餾, 乃 雞 母 孵 卵 之 喻, 蔭 餾 應 為 蔭 卵 之 誤 卵 與 留 之 [ 留 - 田 ], 字 形 相 似, 宋 本 乃 誤 作 留, 義 不 可 通, 乃 改 為 餾 為 鷚 若 改 為 卵, 則 隨 時 蔭 卵, 消 息 冷 暖, 文 義 了 然 今 改 卵, 下 例 此 4

5 卵 ] 所 以 者 何? 以 彼 雞 母 不 能 隨 時 蔭 餾, 冷 暖 長 養 子 故 如 是, 比 丘 不 勤 修 習 隨 順 成 就, 而 欲 令 得 漏 盡 解 脫, 無 有 是 處 所 以 者 何? 不 修 習 故 不 修 何 等? 謂 不 修 念 處 正 勤 如 意 足 根 力 覺 道 (2) 勤 修 習 道 品 終 不 欲 令 得 漏 盡 解 脫 而 自 然 漏 盡 舉 伏 雞 蔭 餾 喻 若 比 丘 修 習 隨 順 成 就 者, 雖 不 欲 令 漏 盡 解 脫, 而 彼 比 丘 自 然 漏 盡, 心 得 解 脫 所 以 者 何? 以 修 習 故 何 所 修 習? 謂 修 念 處 正 勤 如 意 足 根 力 覺 道 如 彼 伏 雞 善 養 其 子, 隨 時 蔭 餾, 冷 暖 得 所, 正 復 不 欲 令 子 方 便 自 啄 卵 出, 然 其 諸 子 自 能 方 便 安 隱 出 [ 穀 - 禾 + 卵 ] 所 以 者 何? 以 彼 伏 雞 隨 時 蔭 餾, 冷 暖 得 所 故 舉 斧 柯 喻 如 是, 比 丘 善 修 方 便, 正 復 不 欲 漏 盡 解 脫, 而 彼 比 丘 自 然 漏 盡, 心 得 解 脫 所 以 者 何? 以 勤 修 習 故 何 所 修 習? 謂 修 念 處 正 勤 如 意 足 根 力 覺 道 譬 如 巧 師 巧 師 弟 子, 手 執 斧 柯, 捉 之 不 已, 漸 漸 微 盡 手 指 處 現, 然 彼 不 覺 斧 柯 微 盡 而 盡 處 現 舉 藤 綴 喻 如 是, 比 丘 精 勤 修 習 隨 順 成 就, 不 自 知 見 今 日 爾 所 漏 盡, 明 日 爾 所 漏 盡, 然 彼 比 丘 知 有 漏 盡 所 以 者 何? 以 修 習 故, 何 所 修 習? 謂 修 習 念 處 正 勤 如 意 足 根 力 覺 道 譬 如 大 舶, 在 於 海 邊, 經 夏 六 月, 風 飄 日 暴, 藤 綴 漸 斷 如 是, 比 丘 精 勤 修 習 隨 順 成 就, 一 切 結 縛 使 煩 惱 纏, 漸 得 解 脫 所 以 者 何? 善 修 習 故, 何 所 修 習? 謂 修 習 念 處 正 勤 如 意 足 根 力 覺 道 說 是 法 時, 六 十 比 丘 不 起 諸 漏, 心 得 解 脫 19 ( 三 ) 無 漏 根 力 覺 支 道 支 為 勝 義 正 法 阿 毘 達 磨 大 毘 婆 沙 論 卷 183: 此 中 有 二 種 正 法 : 一 世 俗 正 法, 二 勝 義 正 法 世 俗 正 法, 謂 名 句 文 身, 20 即 素 怛 纜 毘 柰 耶 阿 毘 達 磨 勝 義 正 法, 謂 聖 道, 即 無 漏 根 力 覺 支 道 支 行 法 者 亦 有 二 種 : 一 持 教 法, 二 持 證 法 19 (CBETA, T02, no. 99, p. 67, a22-c3) 20 阿 毘 達 磨 俱 舍 論 卷 5 2 分 別 根 品 : 名 (naman) 謂 作 想, 如 說 色 聲 香 味 等 想 句 (pada) 者 謂 章, 詮 義 究 竟, 如 說 諸 行 無 常 等 章 ; 或 能 辯 了 業 用 德 時 相 應 差 別, 此 章 稱 句 文 (vyajjana) 者 謂 字, 如 說 [ 褒 - 保 + 可 ] 阿 壹 伊 等 字 (CBETA, T29, no. 1558, p. 29, a11-15) 5

6 持 教 法 者, 謂 讀 誦 解 說 素 怛 纜 等 持 證 法 者, 謂 能 修 證 無 漏 聖 道 若 持 教 者 相 續 不 滅, 能 令 世 俗 正 法 久 住 若 持 證 者 相 續 不 滅, 能 令 勝 義 正 法 久 住, 彼 若 滅 時 正 法 則 滅, 故 契 經 說 : 我 之 正 法, 不 依 牆 壁 柱 等 而 住, 但 依 行 法 有 情 相 續 而 住 21 ( 四 ) 三 十 七 品 非 是 小 乘 法 大 智 度 論 卷 19 1 序 品 : 菩 薩 摩 訶 薩, 應 學 一 切 善 法 一 切 道 如 佛 告 須 菩 提 :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悉 學 一 切 善 法 一 切 道, 所 謂 乾 慧 地 乃 至 佛 地 是 九 地 應 學 而 不 取 證, 佛 地 亦 學 亦 證 復 次, 何 處 說 三 十 七 品 但 是 聲 聞 辟 支 佛 法, 非 菩 薩 道? 是 般 若 波 羅 蜜. 摩 訶 衍 品 中, 佛 說 四 念 處 乃 至 八 聖 道 分 是 摩 訶 衍 ; 三 藏 中 亦 不 說 三 十 七 品 獨 是 小 乘 法 佛 以 大 慈 故, 說 三 十 七 品 涅 槃 道, 隨 眾 生 願, 隨 眾 生 因 緣, 各 得 其 道 22 欲 求 聲 聞 人, 得 聲 聞 道 ; 種 辟 支 佛 善 根 人, 得 辟 支 佛 道 ; 求 佛 道 者, 得 佛 道 隨 其 本 願, 諸 根 利 鈍, 有 大 悲 無 大 悲 譬 如 龍 王 降 雨, 普 雨 天 下, 雨 無 差 別 大 樹 大 草, 根 大 故 多 受 ; 小 樹 小 草, 根 小 故 少 受 23 ( 貳 ) 別 論 一 四 念 處 1 身 念 處,2 受 念 處,3 心 念 處,4 法 念 處 性 空 法 師 念 處 之 道 頁 : satipatthana 有 兩 種 不 同 的 拆 解 方 式 :1. upatthana(upa- stha);2. patthana (pa- stha) upatthana, 接 頭 詞 upa 與 語 根 stha 所 組 成 的 動 詞 upatthahati 之 名 詞 化 21 (CBETA, T27, no. 1545, p. 917, c20-p. 918, a1) 22 大 智 度 論 卷 信 謗 品 : 觀 色 等 諸 法 實 相, 不 生 不 滅, 行 六 波 羅 蜜 修 四 念 處 等, 如 是 可 得 般 若 波 羅 蜜 是 般 若 波 羅 蜜 三 種 因 緣 : 正 觀 正 行 正 修 (CBETA, T25, no. 1509, p. 505, a25-28) 23 (CBETA, T25, no. 1509, p. 197, b23-c8) 6

7 upa 有 伴 隨 親 近 隨 從 的 意 思 語 根 stha 是 住 立 的 意 思 二 詞 結 合 成 upatthana 有 近 立 安 放 看 護 現 起 建 立 起 等 含 意 結 合 了 sati 成 為 sati-upatthana 的 複 合 詞, 則 有 念 的 近 立 使 念 效 勞 以 念 護 衛 念 的 現 起 念 的 建 立 等 意 涵 因 此, 念 被 理 解 為 一 種 靠 近 心 為 心 服 務 護 衛 著 心 的 特 質 patthana (pa- stha), 接 頭 詞 pa 與 語 根 stha 所 組 成 的 動 詞 patthahati 之 名 詞 化 pa 有 於 前 於 先, 或 有 強 調 加 強 語 意 的 意 思 patthana 有 於 前 而 住 全 然 的 建 立, 引 申 為 基 礎 地 點 根 據 之 意 結 合 了 sati 成 為 sati-patthana 的 複 合 詞, 有 念 的 基 礎 念 的 立 足 處 念 的 根 據 等 意 涵 綜 合 言 之, 兩 種 不 同 的 解 讀 方 式, 所 呈 顯 的 意 涵, 其 實 是 略 有 差 異 的 sati-upatthana 的 解 讀 方 式 偏 重 於 念 的 建 立 義, sati-patthana 則 偏 重 於 念 的 立 足 處 義 論 師 們 對 於 此 兩 種 解 釋 都 接 受, 然 而 更 偏 好 後 者 漢 譯 文 獻 大 多 將 satipatthana 譯 為 念 住 或 念 處, 也 有 譯 為 四 意 止 ( 一 ) 四 念 處 是 一 乘 道 雜 阿 含.607 經 卷 24: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有 一 乘 道, 淨 諸 眾 生, 令 越 憂 悲, 滅 惱 苦 24, 得 如 實 法, 所 謂 四 念 處 何 等 為 四? 身 身 觀 念 處, 受 心 法 法 觀 念 處 25 溫 宗 堃 四 念 住 如 何 是 唯 一 之 道 再 探 ekāyana magga 之 語 意, 福 嚴 佛 學 研 究 ( 第 六 期 ), 頁 5-6: (1) 此 中, ekāyana, 即 單 一 的 道 路 的 確! 道 有 許 多 的 名 稱, 如 說 : 道 途 街, 徑 街 路 ; 船 渡 橋, 筏 艇 橋 在 這 裡, 用 ayana 指 說 道 路 因 此, ekāyano ayaṃ, bhikkhave, maggo : 在 此 應 如 是 了 知 其 意 義 為 比 丘 們! 這 道 路 是 單 一 的 道 路, 不 是 分 為 二 的 道 路 (2) 或 者, 應 獨 一 而 去, 所 以 是 ekāyana 獨 一 : 捨 離 群 眾 而 獨 處 遠 離 應 而 去 : 應 而 行 (3) 或 者, 經 由 此 道 路 而 往, 所 以 是 ayana, 意 思 是 經 由 此 道 路 從 輪 迴 行 往 涅 槃 單 一 者 所 有 的 道 路 即 ekāyana, 單 一 者 指 最 勝 者 一 切 眾 生 之 中 最 勝 者 是 世 尊, 因 此, 說 的 是 世 尊 的 確, 其 他 人 也 藉 由 此 道 路 而 24 惱 苦 = 苦 惱 宋 元 明 25 (CBETA, T02, no. 99, p. 171, a9-14) 7

8 去, 雖 然 如 此, 這 仍 是 世 尊 的 道 路, 因 為 是 他 使 之 生 起 的 緣 故, 如 說 : 婆 羅 門! 世 尊 令 未 生 的 道 路 生 起 (4) 或 者, 它 去, 所 以 是 ayana, 意 思 是, 它 去 它 生 起 它 在 單 一 處 去, 所 以 是 ekāyana, 也 就 是 說, 不 在 其 他 處, 而 是 僅 出 現 在 此 佛 陀 法 律 中, 如 說 : 須 跋 陀! 在 此 法 律 裡 有 聖 八 支 道 這 是 說 法 不 同, 但 意 思 一 樣 (5) 再 者, 它 去 向 一 處, 所 以 是 ekāyana 也 就 是 說, 雖 然 在 前 階 段 裡, 是 多 面 的 修 行 方 法, 但 在 後 階 段 裡 去 向 單 一 處, 唯 涅 槃 如 梵 天 主 說 : 見 生 之 滅 盡 者, 同 情 眾 生 的 利 益, 了 知 那 ekāyana 的 道 路 人 們 在 過 去 藉 由 此 路 渡 過 瀑 流, 未 來 將 會 藉 由 此 路 渡 過 瀑 流, 現 在 也 正 藉 由 此 路 渡 過 瀑 流 26 ( 二 ) 四 念 處 猶 如 父 母 境 界 雜 阿 含.617 經 卷 24: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過 去 世 時 有 一 鳥, 名 曰 羅 婆, 為 鷹 所 捉, 飛 騰 虛 空, 27 於 空 鳴 喚 言 : 我 不 自 覺, 忽 遭 此 難, 我 坐 捨 離 父 母 境 界 而 遊 他 處, 故 遭 此 難 如 何 今 日 為 他 所 困, 不 得 自 在 鷹 語 羅 婆 : 汝 當 何 處 自 有 境 界 而 得 自 在? 羅 婆 答 言 : 我 於 田 耕 壠 中 自 有 境 界, 足 免 諸 難, 是 為 我 家 父 母 境 界 鷹 於 羅 婆 起 憍 慢 言 : 放 汝 令 去, 還 耕 壠 中, 能 得 脫 以 不? 於 是 羅 婆 得 脫 鷹 爪, 還 到 耕 壠 大 塊 之 下, 安 住 止 處, 然 後 於 塊 上 欲 與 鷹 鬪 28 鷹 則 大 怒, 彼 是 小 鳥, 敢 與 我 鬪, 瞋 恚 極 盛, 駿 飛 直 搏, 於 是 羅 婆 入 於 塊 下, 鷹 鳥 飛 勢, 臆 衝 堅 塊, 碎 身 即 死 如 是, 比 丘! 如 彼 鷹 鳥, 愚 癡 自 捨 所 親 父 母 境 界, 遊 於 他 處, 致 斯 災 患 汝 等 比 丘 亦 應 如 是, 於 自 境 界 所 行 之 處, 應 善 守 持, 離 他 境 界, 應 當 學 29 比 丘! 他 處 他 境 界 者, 謂 五 欲 境 界, 眼 見 可 意 受 念 妙 色, 欲 心 染 著 ; 耳 識 30 聲 鼻 識 香 舌 識 味 身 識 觸 可 意 受 念 妙 觸, 欲 心 染 著 是 名 比 丘 他 處 他 境 界 比 丘! 自 處 父 母 境 界 者, 謂 四 念 處 云 何 為 四? 謂 身 身 觀 念 處, 受 心 法 法 觀 念 處 是 故, 比 丘! 於 自 行 處 父 母 境 界 而 自 遊 行, 遠 離 他 處 他 境 界, 應 當 學 26 Ps I 坐 : 拒 守 ( 漢 語 大 詞 典 ( 二 ) 頁 1039) 28 駿 = 迅 宋 元 明,= 濬 聖 29 受 = 愛 宋 元 明 30 受 = 愛 元 明 8

9 31 ( 三 ) 修 四 念 處 能 自 護 護 他 雜 阿 含.619 經 卷 24: 32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過 去 世 時 有 緣 幢 伎 師, 肩 上 竪 幢, 語 弟 子 言 : 汝 等 於 幢 上 下 向 護 我, 我 亦 護 汝, 迭 相 護 持, 遊 行 嬉 戲, 多 得 財 利 時, 伎 弟 子 語 伎 師 言 : 不 如 所 言, 但 當 各 各 自 愛 護, 遊 行 嬉 戲, 多 得 財 利, 身 得 無 為 安 隱 而 下 伎 師 答 言 : 如 汝 所 言, 各 自 愛 護, 然 其 此 義 亦 如 我 說, 己 自 護 時 即 是 護 他, 他 自 護 時 亦 是 護 己 ; 心 自 親 近, 修 習 隨 護 作 證, 是 名 自 護 護 他 云 何 護 他 自 護, 不 恐 怖 他 不 違 他 不 害 他, 慈 心 哀 彼, 是 名 護 他 自 護 是 故, 比 丘! 當 如 是 學 自 護 者 修 四 念 處, 護 他 者 亦 修 四 念 處 33 ( 四 ) 淨 其 戒, 直 其 見, 具 足 三 業, 然 後 修 四 念 處 雜 阿 含.624 經 卷 24: 爾 時, 尊 者 欝 低 迦 來 詣 佛 所, 稽 首 佛 足, 退 坐 一 面, 白 佛 言 : 善 哉! 世 尊! 為 我 說 法, 我 聞 法 已, 當 獨 一 靜 處, 專 精 思 惟, 不 放 逸 住, 思 惟 : 所 以 善 男 子 剃 除 鬚 髮, 正 信 非 家, 出 家 學 道 如 上 廣 說, 乃 至 不 受 後 有 佛 告 欝 低 迦 : 如 是, 如 是, 如 汝 所 說 但 於 我 所 說 法, 不 悅 我 心, 彼 所 事 業 亦 不 成 就, 雖 隨 我 後, 而 不 得 利, 反 生 障 閡 欝 低 迦 白 佛 : 世 尊 所 說, 我 則 能 令 世 尊 心 悅, 自 業 成 就, 不 生 障 閡 唯 願 世 尊 為 我 說 法, 我 當 獨 一 靜 處, 專 精 思 惟, 不 放 逸 住 如 上 廣 說, 乃 至 不 受 後 有 如 是 第 二 第 三 請 爾 時, 世 尊 告 欝 低 迦 : 汝 當 先 淨 其 初 業, 然 後 修 習 梵 行 欝 低 迦 白 佛 : 我 今 云 何 淨 其 初 業, 修 習 梵 行? 佛 告 欝 低 迦 : 汝 當 先 淨 其 戒, 直 其 見, 具 足 三 業, 然 後 修 四 念 處 34 何 等 為 31 (CBETA, T02, no. 99, p. 172, c24-p. 173, a28) 32 伎 = 技 元 明 33 (CBETA, T02, no. 99, p. 173, b5-19) 34 (1) 印 順 法 師 華 雨 集 第 二 冊 (p.24-25): 依 經 說, 應 該 先 修 清 淨 戒 與 正 直 見, 然 後 依 ( 正 見 正 ) 戒 而 修 四 念 處, 這 是 符 合 八 支 正 道 的 次 第 進 修 的 (2) 印 順 法 師 成 佛 之 道 ( 增 註 本 ) (p.229): 修 學 解 脫 道 的, 開 始 是 先 要 正 直 其 見 解, 這 就 是 正 見 與 正 思 其 次 是 要 清 淨 其 行 為, 這 就 是 正 語, 正 業 與 正 命 正 業, 正 語, 正 命, 如 雙 足, 足 是 能 向 前 進 的 不 但 要 有 兩 隻 腳, 還 是 要 無 病 的, 能 走 的 正 9

10 四? 內 身 身 觀 念 住, 專 精 方 便, 正 智 正 念, 調 伏 世 間 貪 憂 如 是 外 身 內 外 身 身 觀 念 住, 受 心 法 法 觀 念 住 亦 如 是 廣 說 時, 欝 低 迦 聞 佛 所 說, 歡 喜 隨 喜, 從 座 起 而 去 時, 欝 低 迦 聞 佛 教 授 已, 獨 一 靜 處, 專 精 思 惟, 不 放 逸 住, 思 惟 : 所 以 善 男 子 剃 除 鬚 髮, 著 袈 裟 衣, 正 信 非 家, 出 家 學 道, 乃 至 不 受 後 有 35 ( 五 ) 四 念 處 的 修 學 方 法 與 次 第 長 部. 大 念 處 經 36 (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 ( 一 ) 總 述 如 是 我 聞, 一 時, 佛 在 拘 樓 國 劍 磨 瑟 曇 城 中 爾 時, 佛 呼 諸 比 丘 : 諸 比 丘! 諸 比 丘 應 諾 : 世 尊! 世 尊 如 此 開 示 : 諸 比 丘! 此 是 使 眾 生 清 淨, 超 越 愁 悲, 滅 除 苦 憂, 成 就 正 道, 體 證 涅 槃 之 唯 一 道 路, 此 即 四 念 處 四 者 何 耶? 於 此 諸 比 丘!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熱 誠 正 知 正 念, 37 捨 離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與 憂 惱 安 住 於 受, 隨 觀 感 受, 熱 誠 正 知 正 念, 捨 離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與 憂 惱 安 住 於 心, 隨 觀 心 識, 熱 誠 正 知 正 念, 捨 離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與 憂 惱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諸 法, 熱 誠 正 知 正 念, 捨 離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與 憂 惱 ( 二 ) 別 釋 1 身 念 處 (kāyānupassanā 身 隨 觀 ) (1) 安 般 念 (ānāpānasati 出 入 息 念 觀 息 法 ) 諸 比 丘! 比 丘 如 何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A 修 止 : 了 知 出 入 息 之 長 短 全 息 寂 靜 身 行 見 與 正 思, 如 眼 目, 眼 目 能 明 見 道 路 不 但 有 眼 目, 而 且 要 是 目 無 眚 翳, 見 得 正 確 不 論 要 到 什 麼 地 方, 一 定 要 認 清 目 的 地, 認 識 道 路, 又 要 能 一 步 步 的 向 前 進 有 了 這 兩 方 面 的 相 互 助 成, 才 能 達 到 目 的 地 一 般 的 行 路 都 如 此, 何 況 向 解 脫 道 呢? 這 當 然 要 足 目 相 成, 才 能 達 於 彼 岸 的 涅 槃 這 說 明 了, 出 世 的 解 脫 法 門 ( 世 間 善 道 也 如 此 ), 非 先 有 正 確 的 見 解, 清 淨 的 行 為 不 可 否 則, 不 管 你 說 修 說 證, 決 無 實 現 的 可 能 35 (CBETA, T02, no. 99, p. 174, c21-p. 175, a16) 36 性 空 法 師 中 譯, 念 處 之 道 ( 大 念 處 經 講 記 ) 頁 14-42, 嘉 義 : 香 光 書 香 出 版 社,2003 年 37 念 處 之 道 頁 68-69: 熱 誠 (AtApI), AtApa 原 意 是 熱, 意 指 熱 誠 熱 切, 對 事 物 有 濃 厚 的 興 趣, 還 有 努 力 精 進 的 意 思, 亦 即 北 傳 所 譯 的 四 正 勤 正 知 (sampajana), 正 知 就 是 智 慧, 即 正 確 地 完 整 地 平 等 地 觀 照 所 緣 具 念 正 念 (satima), 要 不 斷 地 保 持 正 念 熱 誠 與 正 知 是 正 念 重 要 的 緣 若 無 熱 誠 與 正 知, 正 念 就 不 明 顯 10

11 於 此, 諸 比 丘! 比 丘 前 往 森 林 樹 下 或 空 閒 處, 結 跏 趺 坐, 端 正 身 體, 置 念 面 前, 38 正 念 而 出 息, 正 念 而 入 息 出 息 長 時, 了 知 : 我 出 息 長 ; 入 息 長 時, 了 知 : 我 入 息 長 出 息 短 時, 了 知 : 我 出 息 短 ; 入 息 短 時, 了 知 : 我 入 息 短 修 習 : 我 當 覺 知 ( 息 之 ) 全 身 而 出 息 ; 修 習 : 我 當 覺 知 ( 息 之 ) 全 身 而 入 息 39 修 習 : 我 當 寂 靜 身 行 而 出 息 ; 修 習 : 我 當 寂 靜 身 行 而 入 息 諸 比 丘! 就 如 熟 練 的 轆 轤 匠, 或 轆 轤 匠 之 弟 子, 42 當 拉 長 時, 了 知 : 我 拉 長 ; 拉 短 時, 了 知 : 我 拉 短 諸 比 丘! 比 丘 如 是 在 出 息 長 時, 了 知 : 我 出 息 長 ; 入 息 長 時, 了 知 : 我 入 息 長 修 習 : 我 當 覺 知 ( 息 之 ) 全 身 而 出 息 ; 修 習 : 我 當 覺 知 ( 息 之 ) 全 身 而 入 息 修 習 : 我 當 寂 靜 身 行 而 出 息 ; 修 習 : 我 當 寂 靜 身 行 而 入 息 B 修 觀 : 觀 照 內 外 身 生 滅 法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外 身 ;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外 身 安 住 於 身, 隨 觀 生 法 ; 安 住 於 身, 隨 觀 滅 法 ; 安 住 於 身, 隨 觀 生 滅 法 43 C 修 止 觀 之 成 就 於 是 有 身 44 之 念 現 起, 唯 有 正 念 與 覺 照, 無 所 依 而 住, 45 不 再 貪 著 世 間 之 任 何 事 物 諸 比 丘!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38 念 處 之 道 頁 97:parimukham 是 前 面 面 前 之 意, 又 是 嘴 巴 附 近 之 意 39 念 處 之 道 頁 101: 全 身 是 呼 吸 從 開 始 到 結 束 的 整 個 過 程 40 念 處 之 道 頁 103: 身 行 意 指 呼 吸, 因 為 風 界 的 作 用, 呼 吸 讓 我 們 感 覺 身 體 的 移 動 41 轆 轤 : 利 用 輪 軸 原 理 製 成 的 井 上 汲 水 的 起 重 裝 置 ( 漢 語 大 詞 典 ( 九 ) 頁 1329) 42 Bhikkhu Thanissaro 之 英 譯 :just as a skilled turner or his apprentice 43 念 處 之 道 頁 111: 生 滅 的 觀 察 是 修 習 四 念 處 每 個 方 法 時, 都 必 須 觀 察 的, 唯 有 生 滅 過 程 的 觀 察, 才 是 導 向 解 脫 的 要 素 生 滅 的 觀 察 分 為 兩 方 面, 一 是 觀 察 因 緣 生 滅, 如 觀 察 呼 吸 時, 由 於 身 體 鼻 孔 心 的 生 起, 呼 吸 才 能 生 起 ; 若 身 體 鼻 孔 心 的 因 緣 不 具 足, 呼 吸 就 不 能 生 起 再 者 觀 察 剎 那 生 滅, 就 法 的 本 質 來 說, 一 切 有 為 法 名 色, 皆 一 生 起 立 即 壞 滅 就 呼 吸 而 言, 於 呼 吸 生 起 至 壞 滅 的 每 一 剎 那, 仔 細 地 觀 察 整 個 過 程 的 生 滅 現 象 因 此, 清 楚 地 觀 察 自 己 的 身 體, 觀 呼 吸 的 名 色, 呼 吸 的 生 滅 因 緣, 觀 察 呼 吸 不 斷 生 滅 的 過 程, 觀 察 生 滅, 然 後 觀 察 壞 滅, 有 時 觀 察 自 己, 有 時 觀 察 別 人, 正 知 正 念 地 觀 察, 了 知 法 的 真 實 相 44 (1) 帕 奧 禪 師 正 念 之 道 頁 115: 有 身 (atthi kaya) 是 指 由 於 強 而 有 力 的 觀 智, 禪 修 者 只 見 到 純 粹 的 名 色 身 究 竟 名 色 法, 絲 毫 不 見 色 聚 等 概 念 法, 這 是 壞 滅 隨 觀 智 以 上 這 些 觀 智 的 特 徵 也 因 為 如 此, 這 時 開 始 才 被 認 為 是 純 粹 的 觀 禪 (2)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Ven. U Silananda, Wisdom Publications, Boston, 1990, p.179:breath-body only( 唯 有 息 ) (3)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Nyanaponika Thera, BPS, Kandy, 1996, p.118:there is a 11

12 (2) 威 儀 (Iriyāpatha 觀 姿 勢 ) 復 次, 諸 比 丘! 比 丘 行 走 時, 了 知 : 我 行 走 ; 站 立 時, 了 知 : 我 站 立 ; 坐 著 時, 了 知 : 我 坐 著 ; 躺 臥 時, 了 知 : 我 躺 臥 無 論 何 種 姿 勢, 皆 如 實 了 知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46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3) 正 知 (Sampajāna 明 覺 ) 復 次, 諸 比 丘! 比 丘 行 往 或 歸 來 時, 以 正 知 而 行 前 瞻 或 旁 觀 時, 以 正 知 而 行 屈 伸 肢 體 時, 以 正 知 而 行 著 袈 裟 持 衣 缽 時, 以 正 知 而 行 飲 食 咀 嚼 嚐 味 時, 以 正 知 而 行 大 小 便 利 時, 以 正 知 而 行 於 行 住 坐 臥 醒 語 默 時, 亦 以 正 知 而 行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4) 不 淨 觀 (Patikūlamanasikāra 厭 惡 作 意 ) 47 復 次, 諸 比 丘! 比 丘 思 惟 此 身, 自 足 底 而 上 由 頭 髮 而 下, 皮 所 覆 包, 遍 滿 不 淨, 思 惟 : 於 此 身 有 髮 毛 爪 齒 皮 肉 筋 骨 髓 腎 心 肝 肋 膜 脾 肺 腸 腸 間 膜 胃 中 物 糞 膽 汁 痰 膿 血 汗 脂 肪 淚 皮 脂 唾 涕 關 節 液 尿 諸 比 丘! 猶 如 兩 端 開 口 之 糧 袋, 裝 入 種 種 穀 物, 諸 如 : 稻 米 綠 豆 豌 豆 芝 麻 精 米 視 力 佳 者, 解 開 糧 袋, 觀 察 分 辨 : 此 是 稻 此 是 米 此 是 綠 豆 此 是 豌 豆 此 是 芝 麻 此 是 精 米 如 此, 諸 比 丘! 比 丘 思 惟 此 身, 自 足 底 而 上 由 頭 髮 而 下, 皮 所 覆 包, 遍 滿 不 淨, 思 惟 : 於 此 身, 有 髮 毛 爪 齒 皮 肉 筋 骨 髓 腎 心 肝 肋 膜 脾 肺 腸 腸 間 膜 胃 中 物 糞 膽 汁 痰 膿 血 汗 脂 肪 淚 皮 脂 唾 涕 關 節 液 尿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5) 四 界 分 別 觀 (Dhātumanasikāra 界 作 意 ) 復 次, 諸 比 丘! 比 丘 於 任 何 姿 勢 中, 以 各 種 界 思 惟 觀 察 此 身, 即 : 此 身 有 地 界 水 界 火 界 風 界 諸 比 丘! 猶 如 熟 練 之 屠 牛 者, 或 屠 牛 者 之 弟 子, 屠 宰 牛 body( 僅 有 身 體 的 活 動 存 在 ) 45 無 所 依 而 住 (Anissito ca viharati),nyanaponika 註 解 為 Independent of craving and wrong views( 不 依 靠 或 執 著 渴 愛 和 錯 誤 見 解 ) 46 表 示 此 段 經 文 與 上 述 同, 故 從 略, 下 同 47 念 處 之 道 頁 133: 不 淨 觀 修 法, 就 對 象 來 說 有 兩 種 : 一 有 識 不 淨 觀, 觀 自 己 及 他 人 身 體 的 不 淨 二 無 識 不 淨 觀, 觀 死 屍 的 不 淨 相 就 修 法 的 方 式 來 說 也 分 二 種 : 一 以 不 淨 作 為 止 禪 目 標, 若 以 死 屍 為 止 禪 目 標 時, 只 能 取 同 性 的 屍 體 二 以 不 淨 作 為 觀 禪 目 標 此 段 先 介 紹 有 識 不 淨 觀, 無 識 不 淨 觀, 在 觀 墓 園 九 相 時 會 介 紹 12

13 48 隻, 並 將 其 肢 解 成 塊 後, 坐 於 四 衢 道 口 如 是, 諸 比 丘! 比 丘 於 任 何 姿 勢 中, 以 各 種 界 思 惟 觀 察 此 身, 即 : 此 身 有 地 界 水 界 火 界 風 界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6) 墓 園 九 相 (Navasivathika 九 種 墳 場 觀 ) A 腫 漲 青 瘀 腐 爛 復 次, 諸 比 丘! 猶 如 比 丘 得 見 被 丟 棄 於 墓 墟 之 死 屍, 死 後 經 一 日 二 日, 乃 至 三 日, 腫 漲 青 瘀 腐 爛 ; 因 而 反 觀 自 身, 思 惟 : 此 身 亦 為 如 是 法, 難 免 如 此 之 情 況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B 野 獸 食 噉 復 次, 諸 比 丘! 猶 如 比 丘 得 見 被 丟 棄 於 墓 墟 之 死 屍, 被 烏 鴉 老 鷹 禿 鷹 所 啄 食, 或 被 犬 財 狼 所 噉 食, 乃 至 被 各 種 蟲 所 噬 食 因 而 反 觀 自 身, 思 惟 : 此 身 亦 為 如 是 法, 難 免 如 此 之 情 況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C 血 肉 附 著, 筋 腱 連 結 之 骸 骨 復 次, 諸 比 丘! 猶 如 比 丘 得 見 被 丟 棄 於 墓 墟 之 死 屍, 已 成 血 肉 附 著, 筋 腱 連 結 之 骸 骨 因 而 反 觀 自 身, 思 惟 : 此 身 亦 為 如 是 法, 難 免 如 此 之 情 況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D 無 肉 有 血, 筋 腱 連 結 之 骸 骨 復 次, 諸 比 丘! 猶 如 比 丘 得 見 被 丟 棄 於 墓 墟 之 死 屍, 已 成 無 肉 血 跡 漫 塗, 筋 腱 連 結 之 骸 骨 因 而 反 觀 自 身, 思 惟 : 此 身 亦 為 如 是 法, 難 免 如 此 之 情 況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E 無 肉 無 血, 筋 腱 連 結 之 骸 骨 復 次, 諸 比 丘! 就 如 比 丘 得 見 被 丟 棄 於 墓 墟 之 死 屍, 已 成 無 血 無 肉, 筋 腱 連 結 之 骸 骨 因 此 反 觀 自 身, 思 惟 : 此 身 亦 為 如 是 法, 難 免 如 此 之 情 況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F 骸 骨 散 置 復 次, 諸 比 丘! 就 如 比 丘 得 見 被 丟 棄 於 墓 墟 之 死 屍, 已 成 骸 骨 散 置 各 處 ; 有 手 骨 踝 股 腳 骨 小 腿 骨 大 腿 骨 髖 骨 肋 骨 背 骨 胸 骨 頸 椎 骨 下 顎 骨 牙 齦 骨 頭 蓋 骨 因 此 反 觀 自 身, 思 惟 : 此 身 亦 為 如 是 法, 難 免 如 此 之 情 況 48 四 衢 : 四 通 八 達 的 大 路 ( 漢 語 大 詞 典 ( 三 ) 頁 569) 13

14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G 白 骨 螺 色 復 次, 諸 比 丘! 就 如 比 丘 得 見 被 丟 棄 於 墓 墟 之 死 屍, 已 成 如 螺 色 之 白 骨 因 此 反 觀 自 身, 思 惟 : 此 身 亦 為 如 是 法, 難 免 如 此 之 情 況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H 骸 骨 堆 積 復 次, 諸 比 丘! 就 如 比 丘 得 見 被 丟 棄 於 墓 墟 之 死 屍, 已 成 骸 骨 堆 積 年 餘 因 此 反 觀 自 身, 思 惟 : 此 身 亦 為 如 是 法, 難 免 如 此 之 情 況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I 骸 骨 粉 碎 復 次, 諸 比 丘! 就 如 比 丘 得 見 被 丟 棄 於 墓 墟 之 死 屍, 骸 骨 粉 碎 成 骨 粉 因 此 反 觀 自 身, 思 惟 : 此 身 亦 為 如 是 法, 難 免 如 此 之 情 況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身 ;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外 身 ; 安 住 於 身, 觀 照 內 外 身 安 住 於 身, 隨 觀 生 法 ; 安 住 於 身, 隨 觀 滅 法 ; 安 住 於 身, 隨 觀 生 滅 法 於 是 有 身 之 念 現 起, 唯 有 正 念 與 覺 照, 無 所 依 而 住, 不 再 貪 著 世 間 之 任 何 事 物 諸 比 丘!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2 受 念 處 (Vedanānupassanā 受 隨 觀 念 處 ) 復 次, 諸 比 丘! 比 丘 如 何 安 住 於 受, 隨 觀 感 受? 在 此, 諸 比 丘! 1 比 丘 經 驗 樂 受 時, 了 知 : 我 經 驗 樂 受 ; 經 驗 苦 受 時, 了 知 : 我 經 驗 苦 受 ; 經 驗 不 苦 不 樂 受 時, 了 知 : 我 經 驗 不 苦 不 樂 受 2 感 受 有 愛 染 的 樂 受 時, 了 知 : 我 正 經 歷 有 愛 染 的 樂 受 ; 感 受 有 愛 染 的 苦 受 時, 了 知 : 我 正 經 歷 有 愛 染 的 苦 受 ; 感 受 有 愛 染 的 不 苦 不 樂 受 時, 了 知 : 我 正 經 歷 有 愛 染 的 不 苦 不 樂 受 3 感 到 無 愛 染 的 樂 受 時, 了 知 : 我 正 經 歷 無 愛 染 的 樂 受 ; 感 到 無 愛 染 的 苦 受 時, 了 知 : 我 正 經 歷 無 愛 染 的 苦 受 ; 感 到 無 愛 染 的 不 苦 不 樂 受 時, 了 知 : 我 正 經 歷 無 愛 染 的 不 苦 不 樂 受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受, 觀 照 內 受 ; 安 住 於 受, 觀 照 外 受 ; 安 住 於 受, 觀 照 內 外 受 安 住 於 受, 隨 觀 生 法 ; 安 住 於 受, 隨 觀 滅 法 ; 安 住 於 受, 隨 觀 生 滅 法 於 是 有 受 之 念 現 起, 唯 有 正 念 與 覺 照, 無 所 依 而 住, 不 再 貪 著 世 間 之 任 何 事 物 諸 比 丘!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受, 隨 觀 感 受 3 心 念 處 (Cittānupassanā 心 隨 觀 念 處 ) 念 處 之 道 頁 133: 了 解 心 是 智 慧 的 一 個 很 重 要 的 方 面, 因 為 心 存 在 於 我 們 的 中 心 位 置, 14

15 復 次, 諸 比 丘! 比 丘 如 何 安 住 於 心, 隨 觀 心 識? 於 此, 諸 比 丘! 比 丘 1 心 貪 欲 時, 了 知 : 心 貪 欲 ; 心 無 貪 欲 時, 了 知 : 心 無 貪 欲 2 心 瞋 恨 時, 了 知 : 心 瞋 恨 ; 心 無 瞋 恨 時, 了 知 : 心 無 瞋 恨 3 心 愚 癡 時, 了 知 : 心 愚 癡 ; 心 無 愚 癡 時, 了 知 : 心 無 愚 癡 4 心 收 縮 時, 了 知 : 心 收 縮 ; 心 渙 散 時, 了 知 : 心 渙 散 5 心 廣 大 時, 了 知 : 心 廣 大 ; 心 不 廣 大 時, 了 知 : 心 不 廣 大 6 心 有 上 時, 了 知 : 心 有 上 ; 心 無 上 時, 了 知 : 心 無 上 7 心 專 注 時, 了 知 : 心 專 注 ; 心 不 專 注 時, 了 知 : 心 不 專 注 8 心 解 脫 時, 了 知 : 心 解 脫 50 ; 心 未 解 脫 時, 了 知 : 心 未 解 脫 51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心, 觀 照 內 心 ; 安 住 於 心, 觀 照 外 心 ; 安 住 於 心, 觀 照 內 外 心 安 住 於 心, 隨 觀 生 法 ; 安 住 於 心, 隨 觀 滅 法 ; 安 住 於 心, 隨 觀 生 滅 法 於 是 有 心 之 念 現 起, 唯 有 正 念 與 覺 照, 無 所 依 而 住, 不 再 貪 著 世 間 之 任 何 事 物 諸 比 丘!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心, 隨 觀 心 識 4 法 念 處 (Dhammānupassanā 法 隨 觀 念 處 ) (1) 五 蓋 (Pañca-nīvaraṇa) 復 次, 諸 比 丘! 比 丘 如 何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諸 法? 在 此, 諸 比 丘!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諸 法, 即 依 五 蓋 觀 察 諸 法 諸 比 丘! 比 丘 如 何 安 住 於 法 依 五 蓋 觀 察 諸 法? 諸 比 丘! 比 丘 內 心 有 貪 欲 時, 了 知 : 我 內 心 有 貪 欲 ; 內 心 無 貪 欲 時, 了 知 : 我 內 心 無 貪 欲 ; 了 知 未 生 之 貪 欲 生 起 ; 了 知 已 生 之 貪 欲 滅 盡 ; 了 知 已 滅 盡 之 貪 欲, 於 未 來 不 再 生 在 所 有 的 名 色 法 當 中, 它 的 變 化 最 快, 我 的 概 念 最 強 以 智 慧 了 解 心 的 無 常, 才 能 去 掉 我 的 概 念, 了 解 心 的 緣 起 心 的 空 50 念 處 之 道 頁 182: 解 脫 心 是 指 透 過 如 理 作 意 暫 時 解 脫 煩 惱 ; 或 在 安 止 定 中 降 服 煩 惱 而 暫 時 解 脫 的 心 未 解 脫 心 指 沒 有 上 述 兩 種 暫 時 解 脫 的 心 51 (1) 念 處 之 道 頁 133: 這 裡 提 到 的 八 對 十 六 種 心 都 是 世 間 心, 因 為 無 常 苦 無 我 本 質 的 觀 照 只 是 針 對 世 間 法 而 已, 並 不 涉 及 出 世 間 法 (2) 印 順 法 師 如 來 藏 之 研 究 (p.76-77): 心 是 種 種 心, 一 切 內 心 作 用, 都 是 可 以 稱 為 心 的 如 相 應 部 等 立 十 六 心 ( 他 心 智 所 知 的 心 ): 有 貪 心, 離 貪 心, 有 瞋 心, 離 瞋 心, 有 癡 心, 離 癡 心, 攝 心, 散 心, 廣 大 心, 非 廣 大 心, 有 上 心, 無 上 心, 定 心, 不 定 心, 解 脫 心, 不 解 脫 心 十 六 心 的 前 六 心, 也 許 會 被 想 像 為 : 有 貪 心 離 貪 心 等, 似 乎 在 貪 瞋 癡 以 外, 別 有 心 體 的 存 在 然 從 攝 心 散 心 廣 大 心 非 廣 大 心 等 而 論, 十 六 心 的 被 稱 為 心, 到 底 不 外 乎 通 稱 15

16 起 內 心 有 瞋 恨 無 瞋 恨 內 心 有 昏 沉 睡 眠 無 昏 沉 睡 眠 內 心 有 掉 舉 追 悔 無 掉 舉 追 悔 內 心 有 疑 惑 無 疑 惑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內 法 ;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外 法 ;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內 外 法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生 法 ;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滅 法 ;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生 滅 法 於 是 有 法 之 念 現 起, 唯 有 正 念 與 覺 照, 無 所 依 而 住, 不 再 貪 著 世 間 之 任 何 事 物 諸 比 丘!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依 五 蓋 觀 察 諸 法 (2) 五 取 蘊 (Pañca-ūpādānakkhandha) 復 次, 諸 比 丘!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諸 法, 即 依 五 取 蘊 觀 察 諸 法 諸 比 丘! 比 丘 如 何 安 住 於 法, 依 五 取 蘊 觀 察 諸 法? 在 此, 諸 比 丘! 比 丘 了 知 : 此 是 色, 此 是 色 之 生 起, 此 是 色 之 壞 滅 此 是 受 此 是 想 此 是 行 此 是 識, 此 是 識 之 生 起, 此 是 識 之 壞 滅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內 法 ;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外 法 ;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內 外 法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生 法 ;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滅 法 ;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生 滅 法 於 是 有 法 之 念 現 起, 唯 有 正 念 與 覺 照, 無 所 依 而 住, 不 再 貪 著 世 間 之 任 何 事 物 諸 比 丘!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依 五 取 蘊 觀 察 諸 法 (3) 十 二 處 (āyatana) 復 次, 諸 比 丘!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諸 法, 即 依 內 六 處 外 六 處 觀 察 諸 法 諸 比 丘! 比 丘 如 何 安 住 於 法, 依 內 六 處 外 六 處 觀 察 諸 法? 在 此, 諸 比 丘! 比 丘 了 知 眼 根, 了 知 色 塵, 了 知 緣 此 二 者 生 起 之 結 縛 ; 了 知 未 生 之 結 縛 生 起 ; 了 知 已 生 之 結 縛 壞 滅 ; 了 知 已 壞 滅 之 結 縛, 於 未 來 不 再 生 起 比 丘 了 知 耳 根, 了 知 聲 塵 比 丘 了 知 鼻 根, 了 知 香 塵 比 丘 了 知 舌 根, 了 知 味 塵 比 丘 了 知 身 根, 了 知 觸 塵 比 丘 了 知 意 根, 了 知 法 塵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內 法 ;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外 法 ;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內 外 法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生 法 ;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滅 法 ;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生 滅 法 於 是 有 法 之 念 現 起, 唯 有 正 念 與 覺 照, 無 所 依 而 住, 不 再 貪 著 世 間 之 任 何 事 物 諸 比 丘!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依 內 外 處 觀 察 諸 法 (4) 七 覺 支 (Bojjha ga) 復 次, 諸 比 丘!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諸 法, 即 依 七 覺 支 觀 察 諸 法 諸 比 丘! 比 丘 如 何 安 住 於 法, 依 七 覺 支 觀 察 諸 法? 16

17 於 此, 諸 比 丘! 比 丘 有 念 覺 支 時, 了 知 : 我 有 念 覺 支 ; 無 念 覺 支 時, 了 知 : 我 無 念 覺 支 ; 了 知 未 生 起 的 念 覺 支 生 起 ; 已 生 起 之 念 覺 支 增 長 圓 滿 比 丘 有 擇 法 覺 支 無 擇 法 覺 支 比 丘 有 精 進 覺 支 無 精 進 覺 支 比 丘 有 喜 覺 支 無 喜 覺 支 比 丘 有 輕 安 覺 支 無 輕 安 覺 支 比 丘 有 定 覺 支 無 定 覺 支 比 丘 有 捨 覺 支 無 捨 覺 支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內 法 ;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外 法 ;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內 外 法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生 法 起 ;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滅 法 ;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生 滅 法 於 是 有 法 之 念 現 起, 唯 有 正 念 與 覺 照, 無 所 依 而 住, 不 再 貪 著 世 間 之 任 何 事 物 諸 比 丘!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依 七 覺 支 觀 察 諸 法 (5) 四 聖 諦 (Sacca) 復 次, 諸 比 丘!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諸 法, 即 依 四 聖 諦 觀 察 諸 法 諸 比 丘! 比 丘 如 何 安 住 於 法, 依 四 聖 諦 觀 察 諸 法? 於 此, 諸 比 丘! 比 丘 如 實 了 知 : 此 是 苦 ; 如 實 了 知 : 此 是 苦 之 集 ; 如 實 了 知 : 此 是 苦 之 滅 ; 如 實 了 知 : 此 是 苦 滅 之 道 A 苦 聖 諦 (Dukkhasacca)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苦 聖 諦? 生 是 苦, 老 是 苦,( 病 是 苦 ), 死 是 苦, 愁 悲 苦 憂 惱 是 苦, 怨 憎 會 是 苦, 愛 別 離 是 苦, 求 不 得 是 苦 簡 而 言 之, 五 取 蘊 是 苦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生? 所 有 生 類 中, 諸 眾 生 之 受 生 形 成 出 生 諸 蘊 之 顯 現 諸 處 之 獲 得 諸 比 丘! 此 名 為 生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老? 所 有 生 類 中, 諸 眾 生 之 衰 老 老 耄 52 齒 落 髮 白 皮 皺 壽 減 諸 根 遍 熟 諸 比 丘! 此 名 為 老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死? 所 有 生 類 中, 諸 眾 生 之 崩 潰 散 滅 命 終 死 亡 諸 蘊 離 析 死 屍 棄 捨, 諸 比 丘! 此 名 為 死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愁? 無 論 何 時 何 地, 由 於 任 何 之 不 幸, 遭 遇 令 人 苦 惱 之 法, 而 有 憂 愁 悲 傷 苦 惱 內 憂 內 愴 諸 比 丘! 此 名 為 愁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悲? 無 論 何 時 何 地, 由 於 任 何 之 不 幸, 遭 遇 令 人 苦 惱 之 法, 而 有 痛 哭 悲 泣 慨 歎 哀 號 諸 比 丘! 此 名 為 悲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苦? 關 於 身 體 之 苦 痛 不 適, 由 於 身 觸 所 生 之 苦 痛 不 適 諸 比 丘! 此 名 為 苦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憂? 關 於 心 之 苦 痛 不 愉 悅, 由 於 意 觸 所 生 之 苦 痛 不 愉 悅 諸 比 丘! 此 名 為 憂 52 老 耄 : 七 八 十 歲 的 老 人 亦 指 衰 老 ( 漢 語 大 詞 典 ( 八 ) 頁 599) 17

18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惱? 無 論 何 時 何 處, 由 於 任 何 之 不 幸, 遭 遇 令 人 苦 惱 之 法, 而 有 憂 惱 苦 惱, 及 由 憂 惱 苦 惱 所 生 之 苦 痛 諸 比 丘! 此 名 為 惱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怨 憎 會 苦? 無 論 何 時 何 處, 遭 遇 不 如 意 厭 惡 不 愉 悅 之 色 塵 聲 塵 香 塵 味 塵 觸 塵 法 塵, 或 遇 心 懷 惡 意 傷 害 擾 亂 不 適 意 者, 卻 須 與 其 聚 會 交 往 共 事 結 合 諸 比 丘! 此 名 為 怨 憎 會 苦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愛 別 離 苦? 無 論 何 時 何 處, 與 可 意 喜 愛 愉 悅 之 色 塵 聲 塵 香 塵 味 塵 觸 塵 法 塵 相 逢, 或 遇 心 懷 善 意 適 意 可 靠 者 父 母 兄 弟 姊 妹 朋 友 同 事 親 戚, 卻 不 能 與 之 聚 會 交 往 共 事 結 合 諸 比 丘! 此 名 為 愛 別 離 苦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求 不 得 苦? 諸 比 丘! 受 生 支 配 之 眾 生, 生 如 是 欲 求 : 願 不 再 受 生, 願 不 再 有 來 生! 然 此 欲 求 不 可 得, 諸 比 丘! 此 即 求 不 得 苦 諸 比 丘! 受 老 支 配 之 眾 生, 生 如 是 欲 求 : 願 不 衰 老, 願 不 變 老! 然 此 欲 求 不 可 得, 諸 比 丘! 此 即 求 不 得 苦 諸 比 丘! 受 病 支 配 之 眾 生, 生 如 是 欲 求 : 願 無 病 苦, 願 不 生 病! 然 此 欲 求 不 可 得, 諸 比 丘! 此 即 求 不 得 苦 諸 比 丘! 受 死 亡 支 配 之 眾 生, 生 如 是 欲 求 : 願 能 不 死, 願 不 會 死! 然 此 欲 求 不 可 得, 諸 比 丘! 此 即 求 不 得 苦 諸 比 丘! 受 愁 悲 苦 憂 惱 支 配 之 眾 生, 生 如 是 欲 求 : 願 不 遭 受 愁 悲 苦 憂 惱, 願 不 再 愁 悲 苦 憂 惱! 然 此 欲 求 不 可 得, 諸 比 丘! 此 即 求 不 得 苦 諸 比 丘! 何 謂 簡 而 言 之, 五 取 蘊 是 苦? 即 色 取 蘊 受 取 蘊 想 取 蘊 行 取 蘊 識 取 蘊 諸 比 丘! 此 即 簡 而 言 之, 五 取 蘊 是 苦 諸 比 丘! 此 即 苦 聖 諦 B 集 聖 諦 (Samudayasacca)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苦 集 聖 諦? 愛 欲 引 導 再 生, 喜 與 貪 伴 隨 而 起, 無 論 何 時 何 處, 追 求 愛 欲, 即 : 欲 愛 有 愛 無 有 愛 諸 比 丘! 愛 欲 於 何 處 生 起? 在 何 處 住 著? 凡 於 世 間 有 誘 人 可 意 者, 愛 欲 即 在 該 處 生 起, 在 該 處 住 著 於 世 間 何 者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A) 六 根 在 世 間 眼 根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愛 欲 即 在 該 處 生 起 與 住 著 18

19 在 世 間 耳 根 鼻 根 舌 根 身 根 意 根 (B) 六 塵 在 世 間 色 塵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愛 欲 即 在 該 處 生 起 與 住 著 在 世 間 聲 塵 香 塵 味 塵 觸 塵 法 塵 (C) 六 識 在 世 間 眼 識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愛 欲 即 在 該 處 生 起 與 住 著 在 世 間 耳 識 鼻 識 舌 識 身 識 意 識 (D) 六 觸 在 世 間 眼 觸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愛 欲 即 在 該 處 生 起 與 住 著 在 世 間 耳 觸 鼻 觸 舌 觸 身 觸 意 觸 (E) 六 觸 生 受 在 世 間 眼 觸 生 受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愛 欲 即 在 該 處 生 起 與 住 著 在 世 間 耳 觸 鼻 觸 舌 觸 身 觸 意 觸 (F) 六 塵 生 想 在 世 間 色 塵 生 想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愛 欲 即 在 該 處 生 起 與 住 著 在 世 間 聲 塵 香 塵 味 塵 觸 塵 法 塵 (G) 六 塵 生 思 在 世 間 色 塵 生 思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愛 欲 即 在 該 處 生 起 與 住 著 在 世 間 聲 塵 香 塵 味 塵 觸 塵 法 塵 (H) 六 塵 生 愛 在 世 間 色 愛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愛 欲 即 在 該 處 生 起 與 住 著 在 世 間 聲 愛 香 愛 味 愛 觸 愛 法 愛 (I) 六 塵 生 尋 在 世 間 色 尋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愛 欲 即 在 該 處 生 起 與 住 著 在 世 間 聲 尋 香 尋 味 尋 觸 尋 法 尋 (J) 六 塵 生 伺 在 世 間 色 伺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愛 欲 即 在 該 處 生 起 與 住 著 在 世 間 聲 伺 香 伺 味 伺 觸 伺 法 伺 諸 比 丘! 此 即 苦 集 聖 諦 C 滅 聖 諦 (Nirodhasacca)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苦 滅 聖 諦? 此 即 愛 欲 之 消 逝 無 餘 捨 離 滅 盡 解 脫 無 染 19

20 然 而, 諸 比 丘! 於 何 處 捨 離 滅 盡 愛 欲? 在 世 間 有 誘 人 可 意 之 處, 就 在 該 處 捨 離 愛 欲 滅 盡 愛 欲 在 世 間 何 者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A) 六 根 在 世 間 眼 根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就 在 該 處 捨 離 愛 欲 滅 盡 愛 欲 在 世 間 耳 根 鼻 根 舌 根 身 根 意 根 (B) 六 塵 乃 至 (J) 六 塵 生 伺 在 世 間 色 塵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就 在 該 處 捨 離 愛 欲 滅 盡 愛 欲 在 世 間 聲 塵 香 塵 味 塵 觸 塵 法 塵 與 上 述 集 聖 諦 之 項 目 相 同, 故 中 間 從 略 在 世 間 色 伺 是 誘 人 可 意 者, 就 在 該 處 捨 離 愛 欲 滅 盡 愛 欲 在 世 間 聲 伺 香 伺 味 伺 觸 伺 法 伺 諸 比 丘! 此 即 苦 滅 聖 諦 D 道 聖 諦 (Maggasacca)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者 是 苦 滅 道 聖 諦? 此 即 八 支 聖 道 : 正 見 正 思 惟 正 語 正 業 正 命 正 精 進 正 念 正 定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正 見? 諸 比 丘! 如 實 知 苦 知 苦 之 集 知 苦 之 滅 知 導 致 苦 滅 之 道 諸 比 丘! 此 等 名 為 正 見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正 思 惟? 出 離 思 惟 無 瞋 思 惟 無 害 思 惟 53 諸 比 丘! 此 等 名 為 正 思 惟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正 語? 離 妄 語 離 兩 舌 離 惡 口 離 綺 語 諸 比 丘! 此 等 名 為 正 語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正 業? 不 殺 生 不 偷 盜 不 邪 淫 諸 比 丘! 此 等 名 為 正 業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正 命? 於 此, 諸 比 丘! 聖 弟 子 捨 邪 命, 依 正 命 為 生 諸 比 丘! 此 等 名 為 正 命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正 精 進? 於 此, 諸 比 丘! 意 欲 勤 奮 精 進 策 勵, 避 免 尚 未 生 起 之 邪 惡 不 善 法 生 起 比 丘 意 欲 勤 奮 精 進 策 勵, 降 伏 已 生 起 之 邪 惡 不 善 法 比 丘 意 欲 勤 奮 精 進 策 勵, 促 使 未 生 起 之 善 法 生 起 比 丘 意 欲 勤 奮 精 進 策 勵, 促 使 已 生 起 之 善 法 持 續 增 長 圓 滿 成 就 諸 比 丘! 此 等 名 為 正 精 進 53 中 阿 含.189 聖 道 經 卷 49 1 雙 品 : 云 何 正 志? 無 欲 念 無 恚 念 無 害 念, 是 謂 正 志 (CBETA, T01, no. 26, p. 736, a1-2) 20

21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正 念? 於 此, 諸 比 丘! 比 丘 以 熱 誠 正 知 正 念, 安 住 於 身, 循 身 觀 察, 捨 離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與 憂 惱 熱 誠 正 知 正 念, 安 住 於 受, 隨 觀 感 受, 捨 離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與 憂 惱 熱 誠 正 知 正 念, 安 住 於 心, 隨 觀 心 識, 捨 離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與 憂 惱 熱 誠 正 知 正 念,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諸 法, 捨 離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與 憂 惱 諸 比 丘! 此 即 是 正 念 復 次, 諸 比 丘! 何 謂 正 定? 在 此, 諸 比 丘! 比 丘 離 欲 樂 不 善 法, 有 尋 有 伺, 由 離 生 喜 樂, 入 初 禪 而 住 除 滅 尋 伺, 寂 靜 一 心, 定 生 喜 樂, 達 二 禪 而 住 離 喜 而 住, 正 念 正 智, 以 身 感 受 樂, 如 諸 聖 者 說 : 捨 與 正 念 者 所 樂 住, 入 第 三 禪 捨 離 苦 樂, 滅 除 喜 憂, 捨 念 清 淨, 達 第 四 禪 而 住 諸 比 丘! 此 名 為 正 定 諸 比 丘! 此 等 名 為 苦 滅 道 諦 如 是,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內 法 ;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外 法 ; 安 住 於 法, 觀 照 內 外 法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生 法 ;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滅 法 ;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生 滅 法 於 是 有 法 之 念 現 起, 唯 有 正 念 與 覺 照, 無 所 依 而 住, 不 再 貪 著 世 間 之 任 何 事 物 諸 比 丘!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隨 觀 諸 法 諸 比 丘! 此 即 比 丘 安 住 於 法, 依 四 聖 諦 觀 察 諸 法 ( 三 ) 結 : 修 習 念 處 的 成 果 (Satipaṭṭhānabhāvanānisa so) 諸 比 丘! 任 何 人 依 此 修 習 四 念 處 七 年, 可 得 二 果 之 一 : 今 生 證 得 究 竟 智 ; 若 煩 惱 未 盡, 則 得 不 還 果 諸 比 丘! 不 須 七 年, 依 此 修 習 四 念 處 六 年 者, 可 得 二 果 之 一 : 今 生 證 得 究 竟 智 ; 若 煩 惱 未 盡, 則 得 不 還 果 不 須 六 年, 諸 比 丘! 不 須 五 年, 諸 比 丘! 不 須 四 年, 諸 比 丘! 不 須 三 年, 諸 比 丘! 不 須 二 年, 諸 比 丘! 不 須 一 年, 諸 比 丘! 依 此 修 習 四 念 處 七 個 月 者, 可 得 二 果 之 一 : 今 生 證 得 究 竟 智 ; 若 煩 惱 未 盡, 則 得 不 還 果 不 須 七 個 月, 諸 比 丘! 不 須 六 個 月, 諸 比 丘! 不 須 五 個 月, 諸 比 丘! 不 須 四 個 月, 諸 比 丘! 不 須 三 個 月, 諸 比 丘! 不 須 二 個 月, 諸 比 丘! 不 須 一 個 月, 諸 比 丘! 不 須 半 個 月, 諸 比 丘! 依 此 修 習 四 念 處 七 日 者, 可 得 二 果 之 一 : 今 生 證 得 究 竟 智 ; 若 煩 惱 未 盡, 則 得 不 還 果 此 即 如 前 所 述 : 諸 比 丘! 此 是 唯 一 能 使 眾 生 清 淨, 超 越 愁 悲, 滅 除 苦 憂, 成 就 正 道, 體 證 涅 槃 之 道 路, 此 即 四 念 處 為 此 而 說 此 經 世 尊 如 是 說 已, 諸 比 丘 歡 喜 讚 歎 世 尊 之 所 說 ( 六 ) 修 四 念 處 能 得 聖 果 雜 阿 含.635 經 卷 24: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若 比 丘 於 四 念 處 修 習 多 修 習, 未 淨 眾 生 令 得 清 淨, 已 21

22 淨 眾 生 令 增 光 澤 何 等 為 四? 謂 身 身 觀 念 住, 受 心 法 法 觀 念 住 佛 說 此 經 已, 諸 比 丘 聞 佛 所 說, 歡 喜 奉 行 如 淨 眾 生, 如 是 未 度 彼 岸 者 令 度 得 阿 羅 漢 得 辟 支 佛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亦 如 上 說 54 二 四 正 勤 1 未 生 諸 惡 不 善 法 令 不 生,2 已 生 諸 惡 不 善 法 令 斷, 3 未 生 諸 善 法 令 生,4 已 生 諸 善 法 令 增 長 正 勤 (samyakprahana;sammappadhana) 正 斷 正 勤 的 辭 源 或 許 可 說 是 samyak-prahana, 它 同 樣 來 自 於 ha, 含 有 : 斷 除 精 進 二 意 ; 而 正 勝 的 辭 源 是 samyak-pradhana, 它 是 來 自 於 dha, 有 最 勝 最 上 努 力 精 進 之 意 從 字 源 的 角 度 來 看 samyakprahana ( 正 勤 正 斷 ), 並 無 最 勝 最 上 的 意 涵 ; 而 samyakpradhana( 正 勝 ) 則 無 斷 除 之 意, 它 是 經 過 後 來 的 翻 譯, 其 語 義 才 轉 為 有 斷 除 遺 棄 之 意 從 巴 利 語 的 辭 源 解 析 中, 可 清 楚 所 得 知 sammappadhana 只 意 味 著 精 進 努 力 之 意 而 已, 並 無 斷 除 拋 棄 或 最 勝 最 上 的 意 思 這 與 梵 文 samyakprahana 是 不 大 相 同 的 這 是 不 是 表 示, 在 巴 利 文 中 有 單 獨 使 用 正 斷 或 正 勝 的 可 能, 則 有 待 進 一 步 探 討 資 料 來 源 : 福 嚴 大 智 度 論 講 義 ( ), 頁 印 順 法 師 寶 積 經 講 記 (p ): 四 正 勤 : 這 是 四 種 能 斷 除 懈 怠 放 逸, 勇 於 為 善 的 精 進, 所 以 也 名 四 正 斷 勤 與 精 進, 佛 法 中 都 是 指 向 上 向 善 的 努 力 來 說 那 四 種 呢? 1 能 斷 已 生 諸 不 善 法 : 由 於 精 進, 能 斷 過 去 已 生 諸 不 善 法 煩 惱 已 生 的 已 經 過 去 了, 但 過 去 了 的 煩 惱, 還 能 影 響 自 己 身 心, 束 縛 自 己, 這 要 以 精 進 來 斷 除 他 如 曾 經 加 入 了 社 會 的 不 良 組 織, 雖 然 好 久 沒 有 活 動 了, 但 還 受 他 的 控 制 必 須 以 最 大 的 勇 氣, 割 斷 過 去 的 關 係, 才 能 重 新 做 人 2 不 起 未 生 諸 不 善 法 : 以 精 進 來 達 成 不 再 生 起 未 生 諸 不 善 法 未 生 的 煩 惱, 還 沒 有 生 起, 那 不 是 沒 有 嗎? 不 能 說 沒 有, 只 是 潛 在 而 沒 有 發 現 出 來 罷 了 這 必 須 精 進 對 治, 使 善 法 增 長, 智 慧 增 長, 才 能 使 未 生 的 煩 惱, 再 沒 有 生 起 的 機 會 54 (CBETA, T02, no. 99, p. 176, a10-18) 22

23 3 未 生 善 法 悉 能 令 生 : 未 生 起 的 善 法, 要 以 精 進 力, 能 令 生 起 這 如 潛 在 的 財 富, 生 得 的 智 力, 要 努 力 使 他 充 分 發 揮 出 來 一 樣 4 已 生 善 法 能 令 增 長 : 對 已 生 起 的 善 法, 要 常 生 歡 喜 心 ; 加 以 不 斷 的 熏 修, 能 令 他 一 天 天 增 長 廣 大 起 來 取 要 言 之, 能 斷 一 切 諸 不 善 法, 成 就 一 切 諸 善 之 法 : 這 四 種 正 勤, 扼 要 的 說 一 句, 這 是 能 斷 一 切 不 善 法, 成 就 一 切 諸 善 法 的 精 進 沒 有 精 進, 是 不 能 達 成 這 一 目 標 依 大 乘 法 說 : 修 空 名 為 不 放 逸 55 了 達 一 切 法 性 空, 才 能 痛 惜 眾 生, 於 沒 有 生 死 中 造 成 生 死, 沒 有 苦 痛 中 自 招 苦 痛 ; 才 能 勇 於 自 利 利 他, 不 著 一 切 法, 而 努 力 於 斷 一 切 惡, 集 一 切 善 的 進 修 ( 一 ) 四 正 斷 乃 正 覺 之 說 1 雜 阿 含.877 經 卷 31: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有 四 正 斷 何 等 為 四? 一 者 斷 斷, 二 者 律 儀 斷, 三 者 隨 護 斷, 四 者 修 斷 云 何 為 斷 斷? 謂 比 丘 亦 已 起 惡 不 善 法 斷, 生 欲 方 便 精 勤 心 攝 受, 是 為 斷 斷 云 何 律 儀 斷? 未 起 惡 不 善 法 不 起, 生 欲 方 便 精 勤 攝 受, 是 名 律 儀 斷 云 何 隨 護 斷? 未 起 善 法 令 起, 生 欲 方 便 精 勤 攝 受, 是 名 隨 護 斷 云 何 修 斷? 已 起 善 法 增 益 修 習, 生 欲 方 便 精 勤 攝 受, 是 為 修 斷 56 2 雜 阿 含.879 經 卷 31: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有 四 正 斷 何 等 為 四? 一 者 斷 斷, 二 者 律 儀 斷, 三 者 隨 護 斷, 四 者 修 斷 云 何 斷 斷? 若 比 丘 已 起 惡 不 善 法 斷, 生 欲 方 便 精 勤 攝 受 ; 未 起 惡 不 善 法 不 起, 生 欲 方 便 精 勤 攝 受 ; 未 生 善 法 令 起 生 欲 方 便 精 勤 攝 受 ; 已 生 善 法 增 益 修 習, 生 欲 方 便 精 勤 攝 受, 是 名 斷 斷 云 何 律 儀 斷? 若 比 丘 善 護 眼 根, 隱 密 調 伏 進 向 ; 如 是 耳 鼻 舌 身 55 (1)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8 18 共 行 品 : 修 空 不 放 逸 者, 修 有 二 種 : 得 修 行 修 修 空 力 故, 信 有 為 法 皆 是 虛 誑 亦 不 住 空 諸 法 無 定, 是 故 常 自 攝 撿 心 不 放 逸 (CBETA, T26, no. 1521, p. 64, b19-21) (2) 大 智 度 論 卷 17 1 序 品 : 修 有 二 種 : 一 得 修, 二 行 修 得 修, 名 本 所 不 得 而 今 得 ; 未 來 世 修 自 事, 亦 修 餘 事 行 修, 名 曾 得, 於 現 前 修, 未 來 亦 爾, 不 修 餘 如 是 等 種 種 諸 禪 定 中 修 (CBETA, T25, no. 1509, p. 187, a23-26) 56 (CBETA, T02, no. 99, p. 221, a21-b2) 23

24 意 根 善 護 隱 密 調 伏 進 向, 是 名 律 儀 斷 云 何 隨 護 斷? 若 比 丘 於 彼 彼 真 實 三 昧 相, 善 守 護 持, 所 謂 青 瘀 相 脹 相 膿 相 壞 相 食 不 盡 相, 修 習 守 護, 不 令 退 沒, 是 名 隨 護 斷 云 何 修 斷? 若 比 丘 修 四 念 處 等, 是 名 修 斷 爾 時, 世 尊 即 說 偈 言 : 斷 斷 律 儀 斷 隨 護 修 習 斷, 此 四 種 正 斷, 正 覺 之 所 說, 比 丘 勤 方 便, 得 盡 於 諸 漏 57 ( 二 ) 四 正 勤 與 內 外 法 1 雜 阿 含.716 經 卷 27: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於 內 法 中, 我 不 見 一 法, 未 生 惡 不 善 法 令 生, 已 生 惡 不 善 法 重 生 令 增 廣, 未 生 善 法 不 生, 已 生 則 退, 所 謂 不 正 思 惟 諸 比 丘! 不 正 思 惟 者, 未 生 貪 欲 蓋 令 生, 已 生 者 重 生 令 增 廣 未 生 瞋 恚 睡 眠 掉 悔 疑 蓋 令 生, 已 生 者 重 生 令 增 廣 未 生 念 覺 分 不 生, 已 生 者 令 退, 未 生 擇 法 精 進 喜 猗 58 定 捨 覺 分 令 不 生 ; 已 生 者 令 退 我 不 見 一 法 能 令 未 生 惡 不 善 法 不 生, 已 生 者 令 斷, 未 生 善 法 令 生, 已 生 者 重 生 令 增 廣, 所 謂 61 正 思 惟 比 丘! 正 思 惟 者, 未 生 貪 欲 蓋 令 不 生, 已 生 者 令 斷, 未 生 瞋 恚 睡 眠 掉 悔 疑 蓋 令 不 生, 已 生 者 令 斷, 未 生 念 覺 分 令 生, 已 生 者 重 生 令 增 廣 未 生 擇 法 精 進 喜 猗 定 捨 覺 分 令 生, 已 生 者 重 生 令 增 廣 62 2 雜 阿 含.717 經 卷 27: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於 外 法 中, 我 不 見 一 法, 未 生 惡 不 善 法 令 生, 已 生 者 重 生 令 增 廣, 未 生 善 法 令 不 生, 已 生 者 令 退, 如 惡 知 識 惡 伴 黨 惡 知 識 惡 伴 黨 者, 未 生 貪 欲 蓋 令 生, 已 生 者 重 生 令 增 廣 未 生 瞋 恚 睡 眠 掉 悔 疑 蓋 令 生, 已 生 者 重 生 令 增 廣 未 生 念 覺 分 令 不 生, 已 生 者 令 退, 未 生 擇 法 精 進 喜 猗 定 捨 覺 分 令 不 生, 已 生 者 令 退 63 諸 比 丘! 我 不 見 一 法, 未 生 惡 不 善 法 令 不 生, 已 生 者 令 斷, 未 生 善 法 令 生, 57 (CBETA, T02, no. 99, p. 221, b16-c5) 58 不, 原 本 缺, 依 宋 本 補 59 令 退, 原 本 誤 作 重 生 令 增 廣, 依 宋 本 改 60 亦 有 說 八 正 道 者, 如 雜 阿 含 經 61 所 謂, 原 本 缺, 依 宋 本 補 62 (CBETA, T02, no. 99, p. 193, a8-25) 63 亦 有 說 八 正 道 者, 如 雜 阿 含 經 24

25 已 生 者 重 生 令 增 廣, 所 謂 善 知 識 善 伴 黨 善 隨 從 者, 若 善 知 識 善 伴 黨 善 隨 從 者, 未 生 貪 欲 蓋 令 不 生, 已 生 者 令 斷 未 生 瞋 恚 睡 眠 掉 悔 疑 蓋 令 不 生, 已 生 者 令 斷, 未 生 念 覺 分 令 生, 已 生 者 重 生 令 增 廣 未 生 擇 法 精 進 喜 猗 定 捨 覺 分 令 生, 已 生 者 重 生 令 增 廣 64 ( 三 ) 止 惡 修 善, 二 法 依 止 多 住, 疾 得 菩 提 雜 阿 含.987 經 卷 35: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我 於 二 法 依 止 多 住 云 何 為 二? 於 諸 善 法 未 曾 知 足, 於 斷 未 曾 遠 離 ; 於 善 法 不 知 足 故, 於 諸 斷 法 未 曾 遠 離 故, 乃 至 肌 消 肉 盡, 筋 連 骨 立, 終 不 捨 離 精 勤 方 便, 不 捨 善 法, 不 得 未 得, 終 不 休 息, 未 曾 於 劣 心 生 歡 喜, 常 樂 增 進, 昇 上 上 道 如 是 精 進 住 故, 疾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等 比 丘! 當 於 二 法 依 止 多 住, 於 諸 善 法 不 生 足 想 ; 依 於 諸 斷 未 曾 捨 離, 乃 至 肌 消 肉 盡, 筋 連 骨 立, 精 勤 方 便, 堪 能 修 習 善 法 不 息 是 故, 比 丘! 於 諸 下 劣 * 勿 生 歡 喜 想, 當 修 上 上 昇 進 多 住 如 是 修 習 不 久, 當 得 速 盡 諸 漏, 無 漏 心 解 脫 慧 解 脫, 現 法 自 知 作 證 : 我 生 已 盡, 梵 行 已 立, 所 作 已 作, 自 知 不 受 後 有 65 三 四 神 足 1 欲 三 摩 地 斷 行 成 就 神 足,2 勤 三 摩 地 斷 行 成 就 神 足, 3 心 三 摩 地 斷 行 成 就 神 足,4 觀 三 摩 地 斷 行 成 就 神 足 ( 一 ) 名 稱 異 譯 印 順 法 師 欲 chanda, 勤 vīrya 心 citta, 觀 mīmāṃsā 三 摩 地 samādhi 斷 行 prahāṇa saṃskāra 成 就 samanvāgata 神 足 ṛddhipāda 66 雜 含.561 經 67 長 含. 闍 尼 沙 經 68 中 含. 說 處 經 欲 精 進 心 思 惟 定 斷 行 成 就 如 意 足 欲 精 進 意 思 惟 定 滅 行 成 就 修 習 神 足 欲 精 進 心 觀 定 燒 諸 行 成 就 修 習 如 意 足 64 (CBETA, T02, no. 99, p. 193, a26-b13) 65 (CBETA, T02, no. 99, p. 257, a11-27) 66 (CBETA, T02, no. 99, p. 147, a13-b12) 67 (CBETA, T01, no. 1, p. 36, a7-12) 68 (CBETA, T01, no. 26, p. 563, a20-28) 25

26 增 含.2 經 69 ( 六 重 品 ) 自 在 精 進 心 試 三 昧 - - 神 力 法 蘊 足 論 ( 卷 4) 70 大 毘 婆 沙 論 ( 卷 141) 71 瑜 伽 師 地 論 ( 卷 29) 72 欲 勤 心 觀 三 摩 地 勝 行 成 就 神 足 欲 勤 心 觀 三 摩 地 斷 行 成 就 神 足 欲 勤 心 觀 三 摩 地 勝 之 譯 語 應 來 自 pradhana 詳 參 : 四 正 勤 兩 個 梵 語 的 解 釋 :prahana 及 pradhana ( 二 ) 名 義 解 釋 1 覺 音 清 淨 道 論 ( 底 本 385 頁 ): 四 足 即 四 神 足 所 謂 : 什 麼 是 神 變 的 四 足? 茲 有 比 丘,( 一 ) 修 習 欲 三 摩 地 勤 行 具 備 神 足,( 二 ) 修 習 精 進 ( 三 摩 地 勤 行 具 備 神 足 ),( 三 ) 修 習 心 ( 三 摩 地 勤 行 具 備 神 足 ),( 四 ) 修 習 觀 三 摩 地 勤 行 具 備 神 足 由 於 此 等 神 變 的 四 足, 令 得 神 變 乃 至 神 變 的 無 畏 73 在 上 面 的 引 文 中 : 欲 三 摩 地 是 以 欲 為 因 或 以 欲 為 主 的 定, 即 以 欲 作 其 所 欲 為 主 而 得 定 是 一 同 義 語 精 勤 之 行 為 勤 行, 即 成 為 四 作 用 的 正 勤 精 進 是 一 同 義 語 具 備 即 具 欲 定 與 勤 行 神 足 是 以 另 一 門 的 成 就 之 義, 或 因 有 情 由 此 成 功 繁 榮 而 至 上 位 之 義, 故 得 神 變 的 名 稱 即 與 神 通 心 相 應 的 欲 定 勤 行 之 足 的 其 餘 的 心 心 所 法 所 聚 之 義 即 所 謂 : 神 足 即 如 是 的 受 蘊 ( 想 蘊 行 蘊 ) 識 蘊 74 或 以 能 行 故 為 足, 即 到 達 ( 神 變 ) 之 義 神 變 的 足 為 神 足, 與 欲 等 是 同 義 語 所 謂 : 諸 比 丘! 若 有 比 丘, 於 欲 依 止, 得 三 摩 地, 得 心 一 境 性, 是 名 欲 定 他 勤 行 於 未 生 諸 惡 而 令 不 生 是 名 勤 行 諸 比 丘! 此 欲, 此 欲 三 摩 地 及 此 勤 行, 是 名 欲 三 摩 地 勤 行 具 備 神 足 75 如 是 其 餘 的 ( 精 進 心 觀 ) 神 足 之 義 可 知 2 溫 宗 堃 : 欲 定 斷 行 成 就 神 足, 主 要 分 三 項 : 欲 定 斷 行 神 足 69 (CBETA, T02, no. 125, p. 708, c28-p. 710, c4) 70 (CBETA, T26, no. 1537, p. 471, c13-18) 71 (CBETA, T27, no. 1545, p. 725, a28-b10) 72 (CBETA, T30, no. 1579, p. 443, b18-p. 444, a3) 73 Pts.II,205.cf.D.II,213;M.I,103;S.V Vibh S.V.268,cf.Vibh

27 巴 利 :Chandasamādhi-padhānasa khāra-samannāgato iddhipādo 76 英 譯 :the basis for spiritual power that possesses concentration due to 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 of striving. 具 備 著 因 欲 而 得 的 定 和 精 勤 行 二 者 的 神 足 斷 行 應 該 是 斷 的 行, 應 可 用 四 正 斷 解 釋 具 備 = 成 就 ( 欲 定 與 勤 行 ) 清 淨 道 論 的 定 義, 只 是 注 釋 書 多 種 解 釋 之 一 種 而 已 其 他 地 方 也 包 括 無 漏 如 分 別 論 注 ( 底 本 307 頁 ), 說 四 道 是 神, 內 觀 是 神 足 ( 三 ) 為 得 禪 定 / 三 摩 地 1 印 順 法 師 華 雨 集 第 三 冊 (p ): 在 修 得 三 摩 地 的 過 程 中, 瑜 伽 論 立 八 斷 行 ; 斷 行, 或 作 勤 行, 勝 行, 所 以 這 是 離 不 善 心 而 起 善 心, 離 散 心 而 住 定 心 的 修 習 內 容, 也 就 是 四 正 斷 (catvāri-prahāṇāni), 或 作 四 正 勤, 四 正 勝 如 依 欲 等 修 習 到 斷 行 成 就, 也 就 能 得 三 摩 地, 引 發 神 通 ( 六 通 ) 了, 所 以 名 為 三 摩 地 斷 行 成 就 神 足 2 瑜 伽 師 地 論 卷 29: ( 一 ) 總 說 從 此 復 修 四 三 摩 地, 謂 欲 三 摩 地 勤 三 摩 地 心 三 摩 地 觀 三 摩 地 ( 二 ) 略 釋 當 知 由 欲 增 上 力 所 得 三 摩 地, 名 欲 三 摩 地 由 勤 增 上 力 所 得 三 摩 地, 名 勤 三 摩 地 由 心 增 上 力 所 得 三 摩 地, 名 心 三 摩 地 由 觀 增 上 力 所 得 三 摩 地, 名 觀 三 摩 地 ( 三 ) 別 釋 A 明 欲 三 摩 地 (A) 因 緣 若 於 是 時 純 生 樂 欲, 生 樂 欲 已, 於 諸 所 有 惡 不 善 法 自 性 因 緣 過 患 對 治, 正 審 思 察, 起 一 境 念 ; 於 諸 善 法 自 性 因 緣 功 德 出 離, 正 審 思 察, 住 一 境 念 即 由 如 是 多 修 習 故, 觸 一 境 性 76 Spk III 250: Iddhipādasa yuttassa pa hame chanda nissāya pavatto samādhi chandasamādhi. Padhānabhūtā sa khārā padhānasa khārā. Samannāgatanti tehi dhammehi upeta. Iddhiyā pāda, iddhibhūta vā pādanti iddhipāda. Sesesupi eseva nayo. 27

28 (B) 對 治 於 諸 所 有 惡 不 善 法 現 行 諸 纏, 能 令 遠 離, 而 未 永 害 煩 惱 隨 眠 是 名 欲 增 上 力 所 得 三 摩 地 B 明 勤 三 摩 地 (A) 因 緣 若 於 過 去 未 來 現 在 所 緣 境 界, 能 順 所 有 惡 不 善 法, 能 順 所 有 下 中 上 品 煩 77 惱 纏 中, 其 未 生 者 為 令 不 生, 其 已 生 者 為 令 斷 滅, 自 策 自 勵, 發 勤 精 進 行 彼 所 緣, 於 彼 境 界 自 性 因 緣 過 患 對 治, 正 審 思 察, 住 一 境 念 即 由 如 是 多 安 住 故, 能 正 生 起 心 一 境 性 (B) 對 治 於 諸 所 有 惡 不 善 法 現 行 諸 纏, 能 令 遠 離, 而 未 永 害 煩 惱 隨 眠 是 名 勤 增 上 力 所 得 三 摩 地 C 明 心 三 摩 地 若 復 策 發 諸 下 劣 心, 或 復 制 持 諸 掉 舉 心, 又 時 時 間 修 增 上 捨 ; 由 是 因 緣, 於 諸 所 有 惡 不 善 法 若 能 隨 順 惡 不 善 法, 及 諸 善 法, 若 能 隨 順 所 有 善 法 自 性 因 緣 過 患 功 德 對 治 出 離, 正 審 思 察, 住 一 境 念 即 由 如 是 多 安 住 故, 能 正 生 起 心 一 境 性, 廣 說 乃 至 是 名 心 增 上 力 所 得 三 摩 地 D 明 觀 三 摩 地 (A) 因 緣 a 由 作 意 若 於 能 順 惡 不 善 法 作 意 思 惟 為 不 如 理, 復 於 能 順 所 有 善 法 作 意 思 惟 以 為 如 理, 如 是 遠 離 彼 諸 纏 故, 及 能 生 起 諸 纏 對 治 定 為 上 首 諸 善 法 故, 能 令 所 有 惡 不 善 法 皆 不 現 行 b 由 觀 察 便 自 思 惟 : 我 今 為 有 現 有 惡 不 善 法 不 覺 知 耶? 為 無 現 無 惡 不 善 法 不 覺 知 耶? 我 今 應 當 遍 審 觀 察 彼 由 觀 察 作 意 增 上 力 故, 自 正 觀 察 斷 與 未 斷, 正 審 思 察, 住 一 境 念 即 由 如 是 多 安 住 故, 能 正 觸 證 心 一 境 性 (B) 對 治 由 是 因 緣 離 增 上 慢, 如 實 自 知 : 我 唯 於 纏 心 得 解 脫, 未 於 一 切 一 切 隨 眠 心 得 解 脫 我 唯 獲 得 及 已 修 習 諸 纏 對 治 定 為 上 首 所 有 善 法, 而 未 獲 得 及 未 修 習 隨 眠 對 治 77 行 = 於 宋 元 明 28

29 是 名 觀 增 上 力 所 得 三 摩 地 E 小 結 彼 由 如 是 四 三 摩 地 增 上 力 故, 已 遠 諸 纏 復 為 永 害 一 切 一 切 惡 不 善 法 諸 隨 眠 故, 及 為 修 集 能 對 治 彼 諸 善 法 故, 便 更 生 起 樂 欲 策 勵, 廣 說 如 前 修 四 正 斷 加 行 道 理 78 印 順 法 師 華 雨 集 第 三 冊 (p ): 心 三 摩 地 斷 行 成 就 神 足 的 心, 法 蘊 足 論 解 說 為 : 所 起 ( 善 的 ) 心 意 識, 是 名 心 ( 大 正 二 六, 四 七 三 下 ), 心 也 還 是 內 心 的 通 稱 瑜 伽 師 地 論 說 : 若 復 策 發 諸 下 劣 心, 或 復 制 持 諸 掉 舉 心, 又 時 時 間 修 增 上 捨 由 是 因 緣, 能 正 生 起 心 一 境 性, 廣 說 乃 至 是 名 心 增 上 力 所 得 三 摩 地 ( 大 正 三, 四 四 三 下 ) 瑜 伽 論 的 解 說, 是 依 經 而 說 的, 如 雜 阿 含 經 卷 四 七 ( 大 正 二, 三 四 二 上 ) 說 要 心 得 正 定, 對 心 要 隨 時 的 處 理 得 宜 如 心 下 劣, 也 就 是 惛 沈 了, 就 應 該 提 起 正 念, 策 發 精 進 如 心 掉 舉 散 亂 了, 就 應 該 制 心 持 心 ( 止 ) 如 心 不 下 沈, 不 上 舉, 那 就 應 該 捨, 保 持 平 衡 心 態, 一 直 延 續 下 去 在 修 心 得 定 中, 這 三 者 要 隨 時 調 整 的, 才 能 漸 漸 的 修 得 正 定 這 是 從 心 的 修 習 而 成 定, 心 也 漸 漸 的 被 用 為 定 的 異 名 了 ( 四 ) 為 修 有 漏 慧 觀 及 斷 惑 證 果 / 成 就 1 雜 阿 含.561 經 卷 21: 如 是 我 聞 : 一 時, 佛 住 俱 睒 彌 國 瞿 師 羅 園, 尊 者 阿 難 亦 在 彼 住 時, 有 異 婆 羅 門 詣 尊 者 阿 難 所, 共 相 問 訊 慰 勞 已, 於 一 面 坐, 問 尊 者 阿 難 : 何 故 於 沙 門 瞿 曇 所 修 梵 行? 尊 者 阿 難 語 婆 羅 門 : 為 斷 故 復 問 : 尊 者 何 所 斷? 答 言 : 斷 愛 復 問 : 尊 者 阿 難! 何 所 依 而 得 斷 愛? 答 言 : 婆 羅 門! 依 於 欲 而 斷 愛 復 問 : 尊 者 阿 難! 豈 非 無 邊 際? 答 言 : 婆 羅 門! 非 無 邊 際 如 是 有 邊 際, 非 無 邊 際 復 問 : 尊 者 阿 難! 云 何 有 邊 際, 非 無 邊 際? 答 言 : 婆 羅 門! 我 今 問 汝, 隨 意 答 我 婆 羅 門! 於 意 云 何? 汝 先 有 欲 來 詣 精 舍 不? 婆 羅 門 答 言 : 如 是, 阿 難! 如 是, 婆 羅 門! 來 至 精 舍 已, 彼 欲 息 不? 答 言 : 如 是, 尊 者 阿 難! 彼 精 進 方 便 籌 量, 來 詣 精 舍 78 (CBETA, T30, no. 1579, p. 443, b18-p. 444, a3) 29

30 復 問 : 至 精 舍 已, 彼 精 進 方 便 籌 量 息 不? 答 言 : 如 是, 尊 者 阿 難! 復 語 婆 羅 門 : 如 是, 婆 羅 門! 如 來 應 等 正 覺 所 知 所 見, 說 四 如 意 足, 以 一 乘 道 淨 眾 生 滅 苦 惱 斷 憂 悲 何 等 為 四? 欲 定 斷 行 成 就 如 意 足, 精 進 定 心 79 定 思 惟 定 斷 行 成 就 如 意 足 如 是, 聖 弟 子 修 欲 定 斷 行 成 就 如 意 足, 依 離 依 無 欲 依 出 要 依 滅 向 於 捨, 乃 至 斷 愛 ; 愛 斷 已, 彼 欲 亦 息 修 精 進 定 心 定 思 惟 定 斷 行 成 就, 依 離 依 無 欲 依 出 要 依 滅 向 於 捨, 乃 至 愛 盡, 愛 盡 已, 思 惟 則 息 婆 羅 門! 於 意 云 何? 此 非 邊 際 耶? 婆 羅 門 言 : 尊 者 阿 難! 此 是 邊 際, 非 不 邊 際 爾 時, 婆 羅 門 聞 尊 者 阿 難 所 說, 歡 喜 隨 喜, 從 座 起 去 80 2 瑜 伽 師 地 論 卷 29: 問 : 何 因 緣 故, 說 名 神 足? 答 : 如 有 足 者, 能 往 能 還, 騰 躍 勇 健, 能 得 能 證 世 間 所 有 殊 勝 之 法 ; 世 殊 勝 法, 說 名 為 神, 彼 能 到 此, 故 名 神 足 如 是 若 有 如 是 諸 法, 有 三 摩 地 圓 滿 成 辨 ( 辦 ), 彼 心 如 是 清 淨 鮮 白, 無 諸 瑕 穢, 離 隨 煩 惱, 安 住 正 直, 有 所 堪 能, 獲 得 不 動, 能 往 能 還, 騰 躍 勇 健, 能 得 能 證 出 世 間 法, 由 出 世 法 最 勝 自 在, 是 最 勝 神, 彼 能 證 此, 故 名 神 足 81 ( 五 ) 為 得 神 通 1 增 壹 阿 含.2 經 卷 六 重 品 : 世 尊 告 曰 : 龍 王 當 知 : 有 四 神 足 云 何 為 四? 自 在 三 昧 神 力 精 進 三 昧 神 力 82 心 三 昧 神 力 試 三 昧 神 力 83 是 謂, 龍 王! 有 此 四 神 足 之 力 若 有 比 丘 比 丘 尼 有 此 四 神 力 者, 親 近 修 行 而 不 放 捨 者, 此 則 神 力 第 一 84 2 阿 毘 達 磨 法 蘊 足 論 卷 5 8 神 足 品 : 85 云 何 此 四 名 為 神 足? 79 水 野 弘 元 パーリ 語 辭 典 ( 頁 305):vīmaṃsā: f. [<vīmaṃsati, Sk. mīmāṃsā] 観, 観 慧, 思 察, 審 察, 思 量, 思 惟 80 (CBETA, T02, no. 99, p. 147, a13-b12) 81 (CBETA, T30, no. 1579, p. 444, a29-b8) 82 試 = 誡 宋 聖,= 戒 元 明 ( 大 正 2,709d,n.19) 83 佛 光 阿 含 藏. 增 壹 阿 含 經 ( 三 ), 頁 1114, 注 1 : 試 三 昧 神 力, 巴 利 本 作 vīmaṃsasamādhipadhānasavkhārasamannāgatam iddhipādaṃ( 觀 三 摩 地 勤 行 成 就 之 神 足 ) 84 (CBETA, T02, no. 125, p. 708, c28-p. 710, c4) 85 (CBETA, T26, no. 1537, p. 475, c7-23) 30

31 (1) 此 中 神 者, 謂 所 有 神, 已 有 神 性 當 有 神 性 今 有 神 性 彼 法 即 是 變 一 為 多, 變 多 為 一, 或 顯 或 隱, 智 見 所 變 ; 牆 壁 石 等, 堅 厚 障 物, 身 過 無 礙, 如 履 虛 空 ; 能 於 地 中, 或 出 或 沒, 自 在 無 礙, 如 身 處 水 ; 能 於 堅 障, 或 在 虛 空, 引 水 令 流, 如 依 迥 地 ; 結 跏 趺 坐, 凌 空 往 還, 都 無 滯 礙, 猶 如 飛 鳥 ; 此 日 月 輪, 有 大 神 用, 具 大 威 德, 申 手 們 摸, 如 自 應 器, 不 以 為 難, 乃 至 梵 世, 轉 變 自 在, 妙 用 難 測, 故 名 為 神 此 中 足 者, 謂 於 彼 法, 精 勤 脩 習, 無 間 無 斷, 至 成 就 位, 能 起 彼 法, 能 為 彼 依, 故 名 為 足 (2) 復 次, 此 四 勝 定, 亦 名 為 神, 亦 名 為 足, 用 難 測 故, 能 為 勝 德 所 依 處 故 (3) 復 次, 四 神 足 者, 是 假 建 立, 名 想 言 說, 謂 為 神 足, 過 殑 伽 沙 佛 及 弟 子, 皆 共 施 設 如 是 名 故 (4) 復 次, 四 神 足 者, 即 前 所 說 欲 勤 心 觀 四 三 摩 地 勝 行 成 就, 總 名 神 足 3 長 阿 含.2 遊 行 經 卷 3: 爾 時, 賢 者 阿 難 即 從 座 起, 偏 袒 右 肩, 右 膝 著 地, 長 跪 叉 手 白 佛 言 : 唯 願 世 尊 留 住 一 劫, 勿 取 滅 度, 慈 愍 眾 生, 饒 益 天 人 爾 時, 世 尊 默 然 不 對, 如 是 三 請, 佛 告 阿 難 : 汝 信 如 來 正 覺 道 不? 對 曰 : 唯 然! 實 信 佛 言 : 汝 若 信 者, 何 故 三 來 觸 嬈 我 為? 汝 親 從 佛 聞, 親 從 佛 受 : 諸 有 能 修 四 神 足, 多 修 習 行, 常 念 不 忘, 在 意 所 欲, 可 得 不 死 一 劫 有 餘 86 佛 四 神 足 已 多 習 行, 專 念 不 忘, 在 意 所 欲, 可 止 不 死 一 劫 有 餘, 為 世 除 冥, 多 所 饒 益, 天 人 獲 安 爾 時, 何 不 重 請, 使 不 滅 度? 再 聞 尚 可, 乃 至 三 聞, 猶 不 勸 請 留 住 一 劫, 一 劫 有 餘, 為 世 除 冥, 多 所 饒 益, 天 人 獲 安 今 汝 方 言, 豈 不 愚 耶? 吾 三 現 相, 汝 三 默 然, 汝 於 爾 時, 何 不 報 我 : 如 來 可 止 一 劫, 一 劫 有 餘, 為 世 除 冥, 多 所 饒 益 且 止! 阿 難! 吾 已 捨 性 命, 已 棄 已 吐, 欲 使 如 來 自 違 言 者, 無 有 是 處 譬 如 豪 貴 長 者, 86 印 順 法 師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p.263): 神 通 延 壽 : 如 長 阿 含 經 卷 二 遊 行 經 ( 大 正 一, 一 五 中 ) 說 : 諸 有 修 四 神 足, 多 修 習 行, 常 念 不 忘, 在 意 所 欲, 可 得 不 死 一 劫 有 餘 修 四 神 足 的, 能 延 長 壽 命 到 一 劫, 或 一 劫 以 上, 所 以 阿 羅 漢 入 邊 際 定 的, 能 延 長 壽 命 後 來 的 四 大 聲 聞 十 六 阿 羅 漢, 長 住 世 間 的 傳 說, 由 此 而 流 傳 起 來 ( 也 可 以 與 修 定 的 長 生 不 老 說 相 結 合 ) 修 四 神 足 是 可 以 住 壽 一 劫 以 上 的, 啟 發 了 佛 壽 不 止 八 十 歲 的 信 仰 31

32 吐 食 於 地, 寧 當 復 有 肯 還 取 食 不? 87 對 曰 : 不 也 如 來 亦 然, 已 捨 已 吐, 豈 當 復 自 還 食 言 乎? 佛 告 阿 難 俱 詣 菴 婆 羅 村, 即 嚴 衣 鉢, 與 諸 大 眾 侍 從 世 尊, 路 由 跋 祇 到 菴 婆 羅 村, 在 一 山 林 爾 時, 世 尊 為 諸 大 眾 說 戒 定 慧 修 戒 獲 定, 得 大 果 報 ; 修 定 獲 智, 得 大 果 報 ; 修 智 心 淨, 得 等 解 脫, 盡 於 三 漏 欲 漏 有 漏 無 明 漏 已 得 解 脫, 生 解 脫 智 : 生 死 已 盡, 梵 行 已 立, 所 作 已 辦, 不 受 後 有 88 4 印 順 法 師 寶 積 經 講 記 (p ): 四 如 意 足 : 如 意, 是 神 通 自 在 神 通 自 在, 依 禪 定 而 引 發 禪 定 有 欲 ( 希 願 ) 增 上, 勤 增 上, 心 ( 止 的 別 名 ) 增 上, 觀 增 上, 依 這 四 法 而 修 成 定, 為 神 通 所 依 止 ( 如 足 一 樣 ) 所 以 欲 勤 心 觀 所 成 定, 名 為 四 如 意 足, 也 叫 四 神 足, 這 是 得 定 發 通 的 重 要 行 門 89 但 為 什 麼 會 發 神 通 呢? 如 他 心 通 能 知 他 人 的 心 念 ; 神 境 通 能 入 地 履 水 升 空, 那 怕 千 里 萬 里, 一 念 間 就 能 到 達, 這 怎 麼 會 可 能 呢? 要 知 身 心 世 界, 都 是 因 緣 和 合 的 幻 相, 沒 有 自 性 可 得 而 眾 生 無 始 妄 執, 卻 取 著 一 合 相, 想 像 為 一 一 個 體 的 實 在 由 於 實 執 的 熏 習, 身 心 世 界, 一 一 固 體 化, 麤 重 化, 自 成 障 礙, 如 因 誤 會 而 弄 到 情 意 不 通 一 樣 這 才 自 他 不 能 相 通, 大 小 不 能 相 容, 遠 近 不 能 無 礙 修 發 神 通, 不 過 部 分 或 徹 底 的, 恢 復 虛 通 無 礙 的 諸 法 本 相 而 已 如 修 世 間 禪 定, 那 是 修 得 離 去 我 們 這 個 欲 界 繫 的 身 心 世 界, 也 就 是 最 實 體 化, 粗 重 化 的 身 心 世 界 從 根 本 禪 色 界 繫 法 中, 修 發 得 神 通 自 在 但 這 只 是 心 色 比 較 微 妙 輕 靈, 還 只 是 有 限 度 的 虛 通 無 礙 治 身 心 重 壞 身 一 相, 令 得 如 意 自 在 神 通 : 如 修 大 乘 出 世 禪 定, 那 是 觀 一 切 法 如 幻 性 空, 也 就 得 一 切 法 無 礙 ( 論 說 : 以 無 所 得, 得 無 所 礙 ) 所 以 能 對 治 身 心 的 個 體 化, 麤 重 化, 破 壞 身 心 的 一 合 相, 而 得 心 意 相 通, 法 法 無 礙, 得 如 意 自 在 神 通 四 五 根 1 信 根,2 精 進 根,3 念 根,4 定 根,5 慧 根 ( 一 ) 印 順 法 師 的 看 法 87 阿 難 沒 有 請 佛 住 世 的 傳 說, 詳 參 : 印 順 法 師 華 雨 集 第 三 冊 (p ) 88 (CBETA, T01, no. 1, p. 17, a27-b24) 89 長 阿 含.4 闍 尼 沙 經 卷 6( 大 正 1,36a7-12); 法 蘊 足 論 卷 4( 大 正 26,471c14-475c7) 32

33 寶 積 經 講 記 (p.164): 根 是 根 基 深 固 的 意 思 五 法 具 足, 善 法 才 堅 固, 所 以 叫 五 根 1 修 信 根, 能 對 治 不 信 三 寶 四 諦 的 無 信 2 修 精 進 根, 如 四 正 勤, 能 對 治 懶 於 為 善, 勇 於 作 惡 的 懈 怠 3 修 念 根, 如 四 念 處, 能 繫 心 念 處, 對 治 失 念 正 念 的 忘 失 4 修 定 根, 如 四 禪, 能 對 治 散 亂 心 5 修 慧 根, 如 四 諦 二 諦 一 實 諦 的 正 知, 能 對 治 無 慧 華 雨 集 第 二 冊 (p.24-25): 依 經 說, 應 該 先 修 清 淨 戒 與 正 直 見, 然 後 依 ( 正 見 正 ) 戒 而 修 四 念 處, 這 是 符 合 八 支 正 道 的 次 第 進 修 的 如 以 五 根 與 八 正 道 對 論, 那 末,( 一 ) 信 (śraddhā) 是 依 勝 解 而 來 的, 所 以 正 見 能 成 就 信 根 ( 二 ) 精 進 (vīrya) 根 是 止 惡 行 善 的, 與 正 語 正 業 正 命 正 精 進 相 當 ( 三 ) 念 (smṛti) 根 與 ( 四 ) 定 (samādhi) 根, 就 是 正 念 與 正 定 ( 五 ) 慧 (Prajñā) 根, 約 次 第 說, 就 是 無 漏 慧 了 八 正 道 以 正 見 為 先, 五 根 以 慧 根 為 後, 其 實, 慧 是 在 先 的, 也 與 一 切 正 道 不 相 離 的, 如 雜 阿 含 經 卷 二 六 ( 大 正 二, 一 八 三 中 ) 說 : 此 五 根, 一 切 皆 為 慧 根 所 攝 受 譬 如 堂 閣 眾 材, 棟 為 其 首, 皆 依 於 棟, 以 攝 持 故 ( 二 ) 五 根 以 慧 根 為 首, 攝 持 其 他 四 根 故 1 雜 阿 含.654 經 卷 26: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有 五 根 何 等 為 五? 謂 信 根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此 五 根, 一 切 皆 為 慧 根 所 攝 受 譬 如 堂 閣 眾 材, 棟 為 其 首, 皆 依 於 棟, 以 攝 持 故 如 是 五 根, 慧 為 其 首, 以 攝 持 故 90 2 雜 阿 含.656 經 卷 26: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有 五 根 何 等 為 五? 信 根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若 聖 弟 子 成 就 慧 根 者, 能 修 信 根, 依 離 依 無 欲 依 滅 向 於 捨, 是 名 信 根 成 就, 信 根 成 就, 即 是 慧 根 如 信 根, 如 是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亦 如 是 說 是 故 就 此 五 根, 慧 根 為 其 首, 以 攝 持 故 譬 如 堂 閣, 棟 為 其 首, 眾 材 所 依, 以 攝 持 故 如 是 五 根, 慧 為 其 首, 以 攝 持 故 (CBETA, T02, no. 99, p. 183, b18-24) 91 (CBETA, T02, no. 99, p. 183, c4-14) 33

34 3 雜 阿 含.657 經 卷 26: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有 五 根 何 等 為 五? 信 根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若 聖 弟 子 成 就 信 根 者, 作 如 是 學 : 聖 弟 子 無 始 生 死, 無 明 所 著, 愛 所 繫, 眾 生 長 夜 生 死, 往 來 流 馳, 不 知 本 際, 有 因 故 有 生 死, 因 永 盡 者 則 無 生 死, 無 明 大 闇 聚 障 礙, 誰 般 涅 槃? 唯 苦 滅 苦 息 清 涼 沒 如 信 根, 如 是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亦 如 是 說 此 五 根, 慧 為 首, 慧 所 攝 持 譬 如 堂 閣, 棟 為 首, 棟 所 攝 持 92 ( 三 ) 五 根 的 內 容 : 四 不 壞 淨 ; 四 正 斷 ; 四 念 處 ; 四 禪 ; 四 聖 諦 雜 阿 含.646 經 卷 26: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有 五 根 何 等 為 五? 謂 信 根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信 根 者, 當 知 是 四 不 壞 淨 ; 精 進 根 者, 當 知 是 四 正 斷 ; 念 根 者, 當 知 是 四 念 處 ; 定 根 者, 當 知 是 四 禪 ; 慧 根 者, 當 知 是 四 聖 諦 93 ( 四 ) 隨 法 行 是 五 法 增 上 智 慧, 隨 信 行 是 五 法 少 慧 雜 阿 含.936 經 卷 33: 時, 有 迦 毘 羅 衛 釋 氏 集 供 養 堂, 作 如 是 論, 問 : 摩 訶 男! 云 何 最 後 記 說 彼 百 手 釋 氏 命 終, 世 尊 記 彼 得 須 陀 洹, 不 墮 惡 趣 法, 決 定 正 向 三 菩 提, 七 有 天 人 往 生, 究 竟 苦 邊 然 彼 百 手 釋 氏 犯 戒 飲 酒, 而 復 世 尊 記 彼 得 須 陀 洹, 乃 至 究 竟 苦 邊 汝 摩 訶 男! 當 往 問 佛, 如 佛 所 說, 我 等 奉 持! 爾 時, 摩 訶 男 往 詣 佛 所, 稽 首 禮 足, 退 坐 一 面, 白 佛 言 : 世 尊! 我 等 迦 毘 羅 衛 諸 釋 氏 集 供 養 堂, 作 如 是 論, 摩 訶 男 : 云 何 最 後 記 說, 是 中 百 手 釋 氏 命 終, 世 尊 記 說 得 須 陀 洹, 乃 至 究 竟 苦 邊 汝 今 當 往 重 問 世 尊, 如 世 尊 所 說, 我 等 奉 持! 我 今 問 佛, 唯 願 解 說 佛 告 摩 訶 男 : 善 逝 大 師 善 逝 大 師 者, 聖 弟 子 所 說, 口 說 善 逝, 而 心 正 念 直 見, 悉 入 善 逝 正 法 律 正 法 律 者, 聖 弟 子 所 說, 口 說 正 法, 發 心 正 念 直 見, 悉 入 正 法 善 向 僧 善 向 僧 者, 聖 弟 子 所 說, 口 說 善 向, 發 心 正 念 直 見, 悉 入 善 向 如 是, 摩 訶 男! 聖 弟 子 於 佛 一 向 淨 信, 於 法 僧 一 向 淨 信, 於 法 利 智 出 智 92 (CBETA, T02, no. 99, p. 183, c15-26) 93 (CBETA, T02, no. 99, p. 182, b16-22) 34

35 決 定 智, 八 解 脫 具 足 身 作 證, 94 以 智 慧 見, 有 漏 斷 知 如 是 聖 弟 子 不 趣 地 獄 畜 生 餓 鬼, 不 墮 惡 趣, 說 阿 羅 漢 俱 解 脫 95 復 次, 摩 訶 男! 聖 弟 子 一 向 於 佛 清 淨 信, 乃 至 決 定 智 慧, 不 得 八 解 脫 身 作 證 具 足 住, 然 彼 知 見 有 漏 斷, 是 名 聖 弟 子 不 墮 惡 趣, 乃 至 慧 解 脫 96 復 次, 摩 訶 男! 聖 弟 子 一 向 於 佛 清 淨 信, 乃 至 決 定 智 慧, 八 解 脫 身 作 證 具 足 住, 而 不 見 有 漏 斷, 是 名 聖 弟 子 不 墮 惡 趣, 乃 至 身 證 97 復 次, 摩 訶 男! 若 聖 弟 子 一 向 於 佛 清 淨 信, 乃 至 決 定 智 慧, 不 得 八 解 脫 身 作 證 具 足 住, 然 於 正 法 律 如 實 知 見, 是 名 聖 弟 子 不 墮 惡 趣, 乃 至 見 到 98 復 次, 摩 訶 男! 聖 弟 子 一 向 於 佛 清 淨 信, 乃 至 決 定 智 慧, 於 正 法 律 如 實 知 見, 不 得 見 到, 是 名 聖 弟 子 不 墮 惡 趣, 乃 至 信 解 脫 99 復 次, 摩 訶 男! 聖 弟 子 信 於 佛 言 說 清 淨, 信 法 信 僧 言 說 清 淨, 於 五 法 增 上 智 慧, 審 諦 堪 忍, 謂 信 精 進 念 定 慧, 是 名 聖 弟 子 不 墮 惡 趣, 乃 至 隨 法 行 復 次, 摩 訶 男! 聖 弟 子 信 於 佛 言 說 清 淨, 信 法 信 僧 言 說 清 淨, 乃 至 五 法 少 慧, 審 諦 堪 忍, 謂 信 精 進 念 定 慧, 是 名 聖 弟 子 不 墮 惡 趣, 乃 至 隨 信 行 100 摩 訶 男! 此 堅 固 樹, 於 我 所 說 能 知 義 者, 無 有 是 處! 若 能 知 者, 我 則 記 說, 94 八 解 脫 : 一 內 有 色 想 觀 外 色 解 脫, 二 內 無 色 想 觀 外 色 解 脫, 此 二, 相 當 於 初 二 禪 三 淨 解 脫, 即 是 四 禪 四 空 無 邊 處 解 脫, 即 是 空 無 邊 處 定 五 識 無 邊 處 解 脫, 即 是 識 無 邊 處 定 六 無 所 有 處 解 脫, 即 是 無 所 有 處 定 七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解 脫, 即 是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定 八 滅 受 想 解 脫, 即 是 滅 受 想 定 ( 詳 參 : 印 順 法 師 空 之 探 究 p.72) 95 印 順 法 師 成 佛 之 道 ( 增 註 本 ) (p.246): 如 能 得 滅 盡 定 的 阿 羅 漢, 無 論 是 慧 是 定, 都 得 到 了 究 竟 解 脫 約 得 到 定 慧 的 全 分 離 障 說, 稱 為 俱 解 脫 阿 羅 漢 96 印 順 法 師 成 佛 之 道 ( 增 註 本 ) (p.246): 如 依 未 到 定 或 初 禪 而 得 阿 羅 漢 的, 就 於 初 禪 或 二 禪 以 上 的 定 障, 不 得 解 脫 即 使 能 得 四 禪 八 定, 也 還 不 能 徹 底 解 脫 定 障 如 慧 證 究 竟 而 不 能 徹 底 解 脫 定 障, 就 稱 為 慧 解 脫 阿 羅 漢 97 唐. 窺 基 大 乘 法 苑 義 林 章 卷 5: 言 身 證 者, 信 解 見 至 二 種 聖 人, 至 不 還 果 身 中, 證 得 滅 盡 定 故, 轉 名 身 證 此 但 轉 名, 而 不 轉 體, 理 說 應 云 : 身 證 滅 定 由 得 滅 定, 得 滅 定 者 必 具 前 七, 故 瑜 伽 說 得 八 解 脫 所 以 者 何? 前 七 解 脫 共 異 生 故, 異 生 唯 得 前 七 解 脫, 不 名 身 證 滅 定 無 心, 唯 身 證 得 似 涅 槃 法, 由 身 證 得 得 身 證 名 (CBETA, T45, no. 1861, p. 331, b20-26) 98 唐. 窺 基 大 乘 法 苑 義 林 章 卷 5: 言 見 至 者, 曾 見 之 法 能 至 於 果, 名 為 見 至 (CBETA, T45, no. 1861, p. 331, b19-20) 99 唐. 窺 基 大 乘 法 苑 義 林 章 卷 5: 言 信 解 者, 隨 他 言 音 而 生 信 解, 名 為 信 解 (CBETA, T45, no. 1861, p. 331, b18-19) 100 印 順 法 師 華 雨 集 第 二 冊 (p.44): 隨 法 行 人, 於 信 等 五 法 中, 智 慧 增 上, 是 慧 力 特 強, 以 慧 為 主 而 信 等 為 助 的 隨 信 行 人, 於 五 法 中 是 少 慧, 慧 力 差 一 些, 是 以 信 為 主 而 慧 等 為 助 的 信 等 五 根, 因 根 性 而 可 能 有 所 偏 重, 而 其 實 五 根 都 是 具 足 的 甚 深 法 是 智 慧 所 覺 證 的, 以 聞 思 修 而 入 的 預 流 支, 是 利 根 隨 法 行 人 在 佛 法 的 開 展 中, 方 便 適 應, 又 成 立 證 淨 ( 重 信 ) 的 預 流 支, 那 是 鈍 根 隨 信 行 人 所 修 學 了 35

Microsoft Word - 01壹、端正法 3.7.doc

Microsoft Word - 01壹、端正法  3.7.doc 佛 陀 的 教 法 壹 端 正 法 釋 開 仁.2011/3/18 目 次 : ( 壹 ) 總 論 一 說 法 次 第 : 先 說 端 正 法, 後 說 正 法 要 二 三 福 之 業 三 得 人 天 涅 槃 之 正 道 ( 一 ) 八 正 道 是 正 道 ( 二 ) 十 善 是 正 道 ( 三 ) 布 施 是 正 道 ( 四 ) 修 無 常 想, 便 無 瞋 恚 愚 惑 之 想, 是 為 正 道

More information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Archimedean point SN 46:59, 17 300 AN 8:83, 23 261 sati sampajañña bare attention1 2 1. 2. 1 1. 2 Satipah na 2. 3 hiri-bala 1 2 3 4 vipassan 1. 1 2 kilesa 3 1 2 Mah si Sayadaw 3 dhamm nupassan 4 2.

More information

序 言 這 本 小 冊 子 內 容 取 自 於 在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yuttadhammo) 上 的 六 部 影 片 系 列 最 初 的 目 的 是 要 在 洛 杉 磯 州 政 府 拘 留 中 心 使 用, 因 為 在 那 裡 無 法 藉 由 影 片

序 言 這 本 小 冊 子 內 容 取 自 於 在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yuttadhammo) 上 的 六 部 影 片 系 列 最 初 的 目 的 是 要 在 洛 杉 磯 州 政 府 拘 留 中 心 使 用, 因 為 在 那 裡 無 法 藉 由 影 片 如 何 禪 修 : 迎 向 平 和 的 初 學 者 手 冊 比 丘 Yuttadhammo 序 言 這 本 小 冊 子 內 容 取 自 於 在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yuttadhammo) 上 的 六 部 影 片 系 列 最 初 的 目 的 是 要 在 洛 杉 磯 州 政 府 拘 留 中 心 使 用, 因 為 在 那 裡 無 法 藉 由 影 片 來 傳 遞

More information

T051F_01

T051F_01 維 摩 詰 經 節 要 1.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卷 1 1 佛 國 品 : 眾 生 之 類 是 菩 薩 佛 土 所 以 者 何? 菩 薩 隨 所 化 眾 生 而 取 佛 土, 隨 所 調 伏 眾 生 而 取 佛 土, 隨 諸 眾 生 應 以 何 國 入 佛 智 慧 而 取 佛 土, 隨 諸 眾 生 應 以 何 國 起 菩 薩 根 而 取 佛 土 所 以 者 何? 菩 薩 取 於 淨 國, 皆

More information

<AA6BA8A3A4BAA4E52E706466>

<AA6BA8A3A4BAA4E52E706466> Satipah na Kandy BPS, the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HananSiegmund Feniger Königsberg Nyanatiloka Island Hermitage Nyanaponika Dehra Dun Mahasi Sayadaw Pali Text Society Udawattakele German Oriental

More information

沙門行果

沙門行果 沙 門 果 經 (Sāmaññaphala Sutta) 菩 提 比 丘 (Bhikkhu Bodhi) 原 著 德 雄 比 丘 (Bhikkhu Guṇavīra) 譯 目 錄 英 譯 序 iii 中 譯 序 vii 導 讀 ix I. 經 文 篇 1 II. 註 疏 篇 41 群 臣 之 言 41 耆 婆 之 言 52 沙 門 果 之 問 56 外 道 六 師 及 其 教 理 61 1. 布 蘭

More information

2014年印順導師思想巡迴講座暨座談會

2014年印順導師思想巡迴講座暨座談會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講 記 >> 明 心 菩 提 ( 之 二 )/ 厚 觀 法 師 35T 己 三 賢 聖 無 為 同 證 (pp.53-74)35t... B-2 35T 丙 二 勸 發 奉 持 (pp.74-103)35t... B-14 35T 丁 一 示 奉 持 行 相 (pp.74-82)35t... B-14 35T 戊 一 問 (pp.74-75)35t... B-14 35T

More information

2.181% 0.005%0.002%0.005% 2,160 74,180, ,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2

2.181% 0.005%0.002%0.005% 2,160 74,180, ,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2 90,000,000 9,000,000 81,000,000 2.18 0.10 3300 1 2.181% 0.005%0.002%0.005% 2,160 74,180,000 8.24 81,000,000 2.18 13,5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2 1,000,0001,000,000 1,000,000 2,000 2.18 1% 0.005%0.002%0.005%

More information

不淨觀之探究----以《大度智論》為主

不淨觀之探究----以《大度智論》為主 不 淨 觀 之 探 究 ---- 以 大 度 智 論 為 主 釋 從 照 福 嚴 佛 學 院 研 究 所 一 年 級 大 綱 一 前 言... 2 二 不 淨 觀 之 意 義... 2 三 貪 欲 之 過 患 與 修 不 淨 觀 之 功 德 利 益... 4 ( 一 ) 貪 欲 之 過 患... 4 ( 二 ) 修 不 淨 觀 之 功 德 利 益... 6 四 不 淨 觀 之 修 學 方 法...

More information

正法之光~第36期

正法之光~第36期 原 始 佛 教 會 Saddhammadīpa ORIGINAL BUDDHISM SOCIETY 佛 陀 正 覺 後 2445 年 2013 年 11 12 月 合 刊 36 第 期 原 始 佛 法 人 間 佛 教 正 法 寶 船 在 廣 西 貴 港 揚 帆 原 始 佛 教 從 福 建 福 興 復 興 正 覺 與 宗 教 是 不 同 的 道 路 方 法, 各 有 不 同 的 準 則 來 處 理 人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 目 錄 專 題 報 導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0.1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之 芻 議 ( 上 ) / 觀 淨 尊 者...1 0.2 願 正 久 住 台 灣 慶 定 長 老 往 緬 甸 隨 喜 供 養 帕 奧 禪 師 暨 禮 邀 之 紀 錄...

Content 目 錄 專 題 報 導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0.1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之 芻 議 ( 上 ) / 觀 淨 尊 者...1 0.2 願 正 久 住 台 灣 慶 定 長 老 往 緬 甸 隨 喜 供 養 帕 奧 禪 師 暨 禮 邀 之 紀 錄... Content 目 錄 專 題 報 導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0.1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之 芻 議 ( 上 ) / 觀 淨 尊 者...1 0.2 願 正 久 住 台 灣 慶 定 長 老 往 緬 甸 隨 喜 供 養 帕 奧 禪 師 暨 禮 邀 之 紀 錄... 52 0.3 大 金 塔 前 的 省 思 從 佛 教 深 植 於 緬 甸 的 盛 況 談 我 們 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5_2015.09.26 什麼最快樂 (白話與經文加註)-ok .doc

Microsoft Word - 095_2015.09.26  什麼最快樂 (白話與經文加註)-ok .doc 釋 厚 觀 ( 福 嚴 推 廣 教 育 班,2015.9.26) 各 位 法 師 各 位 居 士, 大 家 好! 今 天 跟 大 家 分 享 一 則 佛 典 故 事, 這 故 事 出 自 法 句 譬 喻 經, 在 大 正 藏 第 4 冊 595 頁 中 欄 到 596 頁 上 欄 過 去, 佛 在 舍 衛 國 祇 園 精 舍 時, 有 四 位 新 學 比 丘 一 起 來 到 㮈 樹 下 坐 禪 修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a b c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b c x a x x x x x x x x x x a b a b a b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B C A B C A B A B A x B C x D A B C a b c a b x x x x x x x A B A

More information

隨 著 時 代 的 改 變, 人 的 根 性 與 習 氣 也 不 斷 在 改 變 對 於 古 代 人 這 用 的 方 法, 現 代 人 未 必 人 人 這 用 由 於 本 文 的 目 的 在 於 實 用, 而 不 在 於 完 全 依 循 傳 統 而 照 本 宣 科, 因 此 除 了 列 舉 聖 典

隨 著 時 代 的 改 變, 人 的 根 性 與 習 氣 也 不 斷 在 改 變 對 於 古 代 人 這 用 的 方 法, 現 代 人 未 必 人 人 這 用 由 於 本 文 的 目 的 在 於 實 用, 而 不 在 於 完 全 依 循 傳 統 而 照 本 宣 科, 因 此 除 了 列 舉 聖 典 入 出 息 念 修 法 管 窺 臺 灣. 德 雄 尊 者 整 理 緒 言 這 份 文 件 不 是 一 人 一 時 的 著 作, 而 是 依 據 聖 典 中 的 指 導, 匯 集 多 人 多 年 實 際 修 行 經 驗, 加 以 編 排 整 理 而 成, 目 的 在 於 提 供 充 分 的 訊 息, 給 予 以 入 出 息 念 業 處 ( 安 般 念 業 處 ) 培 育 定 力 與 智 慧 的 人,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32D323031322E31322E323920BC7EB46FB74DC3A8A4A3B0A3A141A44DB6CBBD62AC72B2D7A4A3A569C2A12028A5D5B8DCA4CEB867A4E5A55BB5F9292D6F6B2D41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32D323031322E31322E323920BC7EB46FB74DC3A8A4A3B0A3A141A44DB6CBBD62AC72B2D7A4A3A569C2A12028A5D5B8DCA4CEB867A4E5A55BB5F9292D6F6B2D412E646F6378> 憂 惱 愚 癡 不 除, 刀 傷 箭 毒 終 不 可 癒 釋 厚 觀 ( 福 嚴 推 廣 教 育 班,01.1.9) 各 位 法 師 各 位 居 士, 大 家 好! 今 天 跟 大 家 分 享 一 則 佛 典 故 事, 這 故 事 出 自 法 句 譬 喻 經 多 聞 品, 在 大 正 藏 第 4 冊 79 頁 中 欄 到 下 欄 過 去 在 羅 閱 祇 國 ( 也 就 是 摩 竭 陀 國 ) 南 方

More information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Sutta Nip ta Erich Fromm1 William Blake2 chandag, 913 chand nun to, 731 791 1. 2. 3. 4. 5. 6. 3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1. 2. 3. 4. 1. 2. 3. 4. anup disesa-nibb nadh tu yogakkhema 5

More information

2011-论文选集-2.cdr

2011-论文选集-2.cd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未完成的追踪(提纲)

未完成的追踪(提纲) 87 51 1993 11.19 CHICCO 1989 1993 11 19 400 87 51 200 CHICOO 1 1993 95 1998 1999 6 97 20 5 6 14 6 8 11 18 / 45 27 5 2 2000 5 / 12 / 30 5 8 7 8 22 / 27 10 6 40 27 ( ) 1999 7 ( ) 4 X 92 95 -- 64.7% 3 25

More information

! "#$%& $()*+#$, $(-.&,./.+#/(-.&01( &-#&(&$# (&2*(,#-3.,14& $ +()5(*-#5(-#/-/#(-1#&-+)(& :;<<= > A B?

! #$%& $()*+#$, $(-.&,./.+#/(-.&01( &-#&(&$# (&2*(,#-3.,14& $ +()5(*-#5(-#/-/#(-1#&-+)(& :;<<= >  A B? ! "#$%& $()*+#$, $(-.&,./.+#/(-.&01( &-#&(&$# (&2*(,#-3.,14& $ +()5(*-#5(-#/-/#(-1#&-+)(&- 67789:;

More information

97 04 25 0970002232 97 12 31 1-7 1 2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2 24 A1. 0 1 ( 6 ) 2 ( 6 ) 3 4 A1a.? 5 6 0 1 A1b.? 0 1 2 A2. 0 1 A2b. A2c. A2a. A2d. 1 A3. 1 A4 2 0 A4 A3a.?? 0 A4 1 A3b. 0 A4 1 A3c.?? 1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4 # # # /# 02-1 / 0 /? / 0 / 0? # # / >

# # # # # # = #, / / / / # 4 # # # /# 02-1 / 0 /? / 0 / 0? # # / > # # # # # # #,, # # # # # - #. /#. / 0 #. 0 4 1. 04 0 #. ##1 2-1 0 1. 04 # # # 3 4 0 4 3 < # : # 1 0 5 5 5 # # : # 4 678 #. 0 # 0. #678 # 0 678 678 # 0 # 4 0 : =>8 # 0 =>8 # 4.?@= # 0 0 # 4 # 0 : =>8 0

More information

Undangan Finalis

Undangan Finalis & 1 P E M E R I N T A H P R O V I N S I J A W A T E N G A H D 1N A S p E N D I D 1K A N Jl Pe A1d N o 134 Se r r c l p 35 1530 1 F x (024) 352 00 7 ] Se r A u s t u s 20 15 No o r : o o s Ke / 0 5 \ 2

More information

<453A5CD6C7BBDBD6AECAF75CD0C2BDA8CEC4BCFEBCD05C323031344A756C7931715C323031344A756C7954755CB7E2C3E6BACDB0E6C8A8C9F9C3F72E646F63>

<453A5CD6C7BBDBD6AECAF75CD0C2BDA8CEC4BCFEBCD05C323031344A756C7931715C323031344A756C7954755CB7E2C3E6BACDB0E6C8A8C9F9C3F72E646F63> 智 慧 之 树, 不 返 之 流 观 禅 的 修 行 与 进 程 慈 济 瓦 禅 师 著 雷 叔 云 汤 华 俊 译 休 斯 顿 禅 修 中 心 主 持 出 版 2014 年 9 月 ( 更 新 信 息 请 查 阅 www.houstonmeditationc.com ) 版 权 声 明 一 本 书 版 权 属 休 斯 敦 禅 修 中 心 所 有, 只 要 不 擅 加 增 删, 欢 迎 任 何 单

More information

COSTA 盈 科 店 COSTA 欧 陆 广 场 店 COSTA 利 星 行 店 COSTA 国 瑞 店 COSTA 远 洋 光 华 店 COSTA 京 汇 店 COSTA 金 地 中 心 店 COSTA 棕 榈 泉 店 COSTA 中 海 广 场 店 COSTA 凤 凰 城 店 COSTA 都

COSTA 盈 科 店 COSTA 欧 陆 广 场 店 COSTA 利 星 行 店 COSTA 国 瑞 店 COSTA 远 洋 光 华 店 COSTA 京 汇 店 COSTA 金 地 中 心 店 COSTA 棕 榈 泉 店 COSTA 中 海 广 场 店 COSTA 凤 凰 城 店 COSTA 都 地 区 商 户 名 特 享 权 益 商 户 地 址 商 户 联 系 电 话 海 淀 区 北 三 环 西 路 甲 18 COSTA 大 钟 寺 店 号 大 钟 寺 现 代 商 城 D-1-04 号 COSTA 双 安 店 COSTA 首 地 大 峡 谷 店 COSTA 望 京 NOVO COSTA 凯 晨 世 贸 店 COSTA 安 贞 华 联 店 COSTA 新 世 界 店 COSTA 翠 微 嘉

More information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Dhamma Venerable Nyanatiloka The Word of the Buddha DIgha NikAya Majjhima NikAya Samyutta NikAya AGguttara NikAya Dhammapada Visuddhi magga NANamoli Kabbala dukkha kilesas

More information

<C1F7CCE5C1A6D1A7D3EBC8C8B9A4BBF9B4A12DB3C2C0F12DC7E5BBAAB4F33F504446>

<C1F7CCE5C1A6D1A7D3EBC8C8B9A4BBF9B4A12DB3C2C0F12DC7E5BBAAB4F33F504446> 5,,,,,,,,,, 5.1,, N2, O2, CO2, H2 O,,, 5.1.1,,,,,,,,,,,,,,,, 1., ta, tv t = ta = tv ( 5 1) v, a, 52 p = pa, pb, pb = pa + pv ( 5 2) pa, pv 2. (1 ) 1m 3,, v, pv t ps,, 5 1 a,,,, 5 1 a b t p s, b,,,, ps

More information

- 2-2- HCO HPO SO 3 4 4 P P R P QR Q R Q + - - H HCO3 - HCO 3 - - Cl HCO 3 HCO - 3 - HCO - 3 - HCO 3 - = 100 2- SO 4 - H 2 PO 4 HPO 4 - HPO 4 2- Na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1 1

第一章 §1 1 期 中 综 合 测 试 题 本 卷 分 为 第 Ⅰ 卷 ( 选 择 题 ) 和 第 Ⅱ 卷 ( 非 选 择 题 ), 满 分 100 分, 时 间 90 分 钟 第 Ⅰ 卷 ( 选 择 题 共 48 分 ) 一 选 择 题 ( 在 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最 符 合 题 意 的 本 大 题 共 24 小 题, 每 小 题 2 分, 共 48 分 ) 1. 阅 读

More information

600231 122087 11 2012-006 2012 3 6 2012 3 4 9 9 2012 2 26 2012 2 29 [2011]41 2011 1 1 2011 2008 1,319 1,319 1 2011 1 1 2008 329.76 329.76 2011 10 1 2011 2011 738.55 9 0 0 2012 3 7 2 2012 2 26 [2011]41

More information

6 h h 3 h 3 ha 3 1 I 2 o o a 3 t y 3 t y 3 y t y 3 t y 3 y tsu 3 tsu 3 su 4 17

6 h h 3 h 3 ha 3 1 I 2 o o a 3 t y 3 t y 3 y t y 3 t y 3 y tsu 3 tsu 3 su 4 17 1o 2 n 3 ka t ia k t i x 3 3 a 3 ii 3 4 1n l n l n l 2 t t tstss t tss 3 4 i i a a ua ua ia ia 6 h h 3 h 3 ha 3 1 I 2 o o a 3 t y 3 t y 3 y t y 3 t y 3 y tsu 3 tsu 3 su 4 17 41 n 3 3 pin 3 3 ka xo 3 3

More information

内文标题采用宋体小三,居中,加粗;一级标题使用小四宋体加粗;正文宋体五号,行测讲义答案由于均为选择题,则段首无需空格,申论讲义答案段首需空两格;全文使用1

内文标题采用宋体小三,居中,加粗;一级标题使用小四宋体加粗;正文宋体五号,行测讲义答案由于均为选择题,则段首无需空格,申论讲义答案段首需空两格;全文使用1 2011 年 吉 林 省 考 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模 拟 试 卷 ( 甲 级 ) 这 项 考 试 共 有 四 个 部 分,100 道 题, 总 时 限 90 分 钟 各 个 部 分 部 分 别 计 时, 但 都 给 出 了 参 考 时 限, 供 你 参 考 分 配 时 间 请 在 机 读 答 题 卡 上 严 格 按 照 要 求 填 写 好 自 己 的 姓 名 涂 写 好 准 考 证 号

More information

9,, (CIP) /. :, ISBN T U767 CI P ( 2004 ) : 122 : / mail.whut.edu.c

9,, (CIP) /. :, ISBN T U767 CI P ( 2004 ) : 122 : /    mail.whut.edu.c 9,, (CIP) /. :, 2005.2 ISBN 7 5629 2097 4....T U767 CI P ( 2004 )003594 : 122 : 430070 http:/ / www.techbook.com.cn E-mail: yangxuezh@ mail.whut.edu.cn : : : 7871092 1/ 16 : 17 : 421 : 2005 2 1 : 2006

More information

11.pdf

11.pdf 2 3 4 5 6 7 8 9 DIY 0~1 1~2 10 2~3 11 12 13 14 15 16 17 0 1 1 2 18 2 3 0 1 19 1 2 2 3 0 1 20 1 2 2 3 0 1 21 1 2 2 3 22 23 24 25 0 3 4 6 26 7 9 10 12 1 2 2 3 27 DIY 0~1 1~2 28 2~3 29 30 31 DIY 0~1 32 1~2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016 160 8 14 8:00 14:00 1 http://zj.sceea.cn www.sceea.cn APP 1 190 180 2 2 6 6 8 15 2016 2016 8 13 3 2016 2016 2016 0382 2 06 1 3300 14 1 3300 0451 5 01 2 7500 02 2 7500 05 ( ) 1 7500 1156 4 15 2 15000

More information

思明区现代朊务业发展规划

思明区现代朊务业发展规划 思 明 区 十 二 五 商 贸 业 发 展 规 划 思 明 区 是 厦 门 市 中 心 城 区, 商 贸 业 是 拉 动 全 区 经 济 增 长 的 主 导 产 业 之 一 在 建 设 全 国 强 区 和 推 进 岛 内 外 一 体 化 建 设 的 进 程 中, 思 明 区 确 立 了 打 造 商 贸 产 业 集 群 构 建 海 峡 西 岸 经 济 区 重 要 的 消 费 购 物 中 心 的 战 略

More information

zt

z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A 2-1,;!/) +2(192>*.) /0-1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2 89 /

!#$!%&!$!( )( )( #( #*!&#) %&*!(+,- %.!/( )( #( ,-2 89 / "!!!!!!!!!!!!!!!!!!!!!!!!!!!!!!!!!!!!!!!!!!!!!!!!!!!!!!!!!!!!!!!!!!!!!! "!!!!!!!!!!!!!!!!!!!!!!!!!!!!!!!!!!!!!!!!!!!!!!!!!"!!!!!!!!!!!!!!!!!!!!!!!!!!!!!!!!!!!!!!!!!!!!!!!!!!!!!!!!!!!!!!!!!!!!!!!!!!!!!!!!!!!!!!!!!!!!!!!!!!!!!!!!!!!!!!!!!!!!!!!

More information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传》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二 章 研 究 方 法... 3 第 三 章 研 究 發 現... 6 第 一 節 指 南 路 二 段... 6 第 二 節 木 柵 市 場... 20 第 三 節 保 儀 路 地 區... 27 第 四 節 貓 空 地 區 : 貓 茶 町... 37 第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二 章 研 究 方 法... 3 第 三 章 研 究 發 現... 6 第 一 節 指 南 路 二 段... 6 第 二 節 木 柵 市 場... 20 第 三 節 保 儀 路 地 區... 27 第 四 節 貓 空 地 區 : 貓 茶 町... 37 第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102 學 年 度 第 一 學 期 大 學 城 規 劃 案 讓 學 生 走 入 社 區 : 建 構 政 大 大 學 城 學 生 與 地 方 社 區 活 動 之 連 結 委 託 單 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計 畫 起 訖 日 期 : 民 國 102 年 11 月 1 日 ~ 民 國 103 年 04 月 30 日 計 畫 編 號 :102-01-08 / 102TA9911

More information

2 7

2 7 1 2 7 3 % -3.05% 8.56% 11.61 % -7.11% 6.82% 13.93 4 1 2 2 5 6 1-6 2055 181 9.66% 664 57 9.39% 6 1 71,686,794.91 136,376,851.19-64,690,056.28-47.43 23,697,282.21 37,588,815.47-13,891,533.26-36.96 22,338,224.29

More information

保母人員丙級應檢資料第二部份 doc

保母人員丙級應檢資料第二部份 doc 15400903018 9 09 15 95 01 10 95 11 16 ...-3...4-9... 10...11-1...13-16...17-54... 55...56-64 1 5 3 154-90301154-9030 1 1 3 1 4 60 1 180 L 5 1 6 1 7 1 8 1 9 90 70 1 10 1 11 1 1 1 13 1 14 1 15 1 16 1 17

More information

,,!!!?,?,!,,,,,,,,,,!,,, : 1 ,,,,!, :, :,?,,,, 2 ( 1 ) 7 0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7 ) ( 18 ) ( 19 ) ( 21 ) ( 22 ) ( 23 ) ( 25 ) ( 26 ) ( 27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More information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mett karumuditupekkh Brahmavi Brahm brahmasamo vih ra appama Brahmavih ra-bh van s m -sambheda pa ibh ganimitta upac ra-sam dhi appan DN 13, 6 268 mett karu mudit upekkh kamma-yoni kamma-ssak kamma-d

More information

试卷

试卷 ( 试 题 中 凡 主 观 题 答 案 意 思 对 即 可, 若 与 答 案 不 同 而 言 之 成 理, 亦 可 酌 情 给 分 ) 一 ~ 二 (45 分 ) 1.B( 原 文 并 未 说 网 络 社 会 生 态 系 统 的 核 心 与 现 实 社 会 生 态 系 统 的 核 心 不 同 ) 2.D( 服 务 网 络 收 集 到 的 数 据 要 和 关 系 网 络 的 数 据 整 合 在 一 起,

More information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 3... 3... 4... 5... 8... 9... 10... 13... 17... 18... 19... 22... 23... 25... 32... 32... 38... 40... 42 ... 45... 47... 47... 48... 50... 52... 54... 57... 57... 62... 64... 67... 69 1901... 69...

More information

1... . 48 30 14 1000c.c 7.5 60 5 (7.5 ) (22 15 6 ). () 90 11 ~91 3 --- 1 2 3 4 () 91 4 ~91 5 --- 1 1 60 5 2 1 3 18 11 350ml ( ) 2 1 350ml 2 2 1-a 91 4 ~91 5 3 1-b 91 4 ~91 5 4 1-c 91 4 ~91 5 5 1 -- ab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SIGNUM 3SB3

SIGNUM 3SB3 SGNUM * 6, 8 6, 8 6, 8 8 : : : : ( ) Ø22mm 6, 8 6, 8 6, 8 8 : : : : ( ) 7, 10 7, 9 7, 8 : (2 /3 ) RNS ( SB) : : CES / BKS : ( / ) 10 7, 8 : (2 /3 ) RNS ( 360012K1) : : MR : 7 Ø22mm 16 16 16 16 : : : :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 (CIP) /.:, 2006 ISBN 7-5629-2480-5... -. U415.6 CIP (2006) 160794 : ( 122 :430070 ) http: ww w.t ech book.com.cn E-mail: w u tpyyk@163.com : : :7871092 1/ 16 :12.25 :302 :2006 12 1 :2006 12 1 :12000

More information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 考 语 文 陕 西 卷 试 题 以 及 答 案 解 析 本 试 卷 分 第 Ⅰ 卷 ( 选 择 题 ) 和 第 Ⅱ 卷 1 至 4 页, 第 Ⅱ 卷 5 至 8 页 考 试 结 束 后, 将 本 试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交 回 第 Ⅰ 卷 注 意 事 项 : 1. 答 题 前, 考 生 在 答 题 卡 上 务 必 用 直 径 0.5 毫 米 黑 色 墨 水 签 字 笔 将 自 己 的 姓

More information

é SI 12g C = 6 12 = 1 H2( g) + O2( g) H2O( l) + 286kJ ( 1) 2 1 1 H 2( g) + O2( g) H2O( l) H = 286kJ mol ( 2) 2 1 N 2 ( g) + O2( g) NO 2 ( g) 34kJ 2 1 1 N 2 ( g) + O2( g) NO 2 ( g) H = + 34kJ mol 2 1 N

More information

民 國 105 年 大 專 程 度 義 務 役 預 備 軍 官 預 備 士 官 考 選 簡 章 目 錄 壹 考 選 依 據 1 貳 考 ( 甄 ) 選 對 象 1 參 資 格 規 定 1 肆 員 額 及 專 長 類 別 2 伍 報 名 及 選 填 志 願 日 期 方 式 3 陸 選 填 官 科 (

民 國 105 年 大 專 程 度 義 務 役 預 備 軍 官 預 備 士 官 考 選 簡 章 目 錄 壹 考 選 依 據 1 貳 考 ( 甄 ) 選 對 象 1 參 資 格 規 定 1 肆 員 額 及 專 長 類 別 2 伍 報 名 及 選 填 志 願 日 期 方 式 3 陸 選 填 官 科 ( 民 國 105 年 大 專 程 度 義 務 役 預 備 軍 官 預 備 士 官 考 選 期 程 表 日 期 執 行 項 目 3 月 1 日 (8 時 起 ) 至 3 月 21 日 (17 時 止 ) 網 路 報 名 並 完 成 列 印 3 月 22 日 (17 時 止 ) 各 校 承 辦 人 員 收 報 名 件 截 止 3 月 30 日 4 月 11 日 5 月 18 日 5 月 27 日 (17

More information

90~94學測『地理科考題』

90~94學測『地理科考題』 90~94 學 測 地 理 科 考 題 90 年 度 1. 在 學 習 冰 河 地 形 的 過 程 中, 了 解 蛇 丘 鼓 丘 外 洗 扇 等 小 地 形 的 分 布, 有 助 於 釐 清 下 列 那 一 項 問 題? (A) 冰 河 冰 的 厚 度 (B) 冰 河 的 壽 命 (C) 冰 河 冰 的 密 度 (D) 冰 河 消 融 的 方 向 (E) 冰 河 移 動 的 速 度 2. 民 國 88

More information

南传法师论著

南传法师论著 向 智 尊 者 作 品 选 集 Ven. Nyanaponika Thera 舍 断 今 生 与 来 世 古 老 的 自 由 之 歌 ------------------------------------------- 2 舍 断 今 生 来 世, 如 蛇 蜕 旧 皮 -------------------------- 6 破 除 渴 爱 我 慢 贪 欲 --------------------------------11

More information

* ( 6 ) : 100011 : www. bph. com. cn * 2005 11 1 2005 11 1 1-10000 ISBN 7-200-06064-X/I.904 : 12.00

* ( 6 ) : 100011 : www. bph. com. cn * 2005 11 1 2005 11 1 1-10000 ISBN 7-200-06064-X/I.904 : 12.00 * ( 6 ) : 100011 : www. bph. com. cn * 2005 11 1 2005 11 1 1-10000 ISBN 7-200-06064-X/I.904 : 12.00 ,,,,,,,,,,,,,,,,,,,,,, 1 ,,,,? :,,, ;,!,,,,,,,,,,,,, : 2 ,,?,,,,,,,,,,,,,,,,, 3 ,,,,,,,,,,,,?,,,,,,,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More information

#$%&% () % ()*% +,-. /01 % + (/) " " " 2- %** -340 $%&% 5!$%&% () % ()*% +,-. /01 % + (/) " " " 2- %** -340 /64 7%,(8(, *--9( ()6 /-,%/,65 :$%&

#$%&% () % ()*% +,-. /01 % + (/)    2- %** -340 $%&% 5!$%&% () % ()*% +,-. /01 % + (/)    2- %** -340 /64 7%,(8(, *--9( ()6 /-,%/,65 :$%& ! " "!! " "!!!!!!!!!!!!!!!!!!!!!!!!!!!!!!!!!! " #$$% & ()*+,-.(*/!0%1 23)4-(4 5).67*(*8. #$$%!9 #$$% #!$1#$!1 #9 19 :9 %; :< #$$% = 0!$ ; = : : : = 1 % #!9 #$%&% () % ()*% +,-. /01 % + (/) " " " 2- %**

More information

SIK) 者, 需 實 施 1 年 以 上, 經 體 格 檢 查 無 後 遺 症 者 5. 身 體 任 何 部 分 有 刺 青 紋 身 穿 耳 洞 者, 不 得 報 考, 各 項 檢 查 結 果 須 符 合 體 位 區 分 標 準 常 備 役 體 位 二 在 校 軍 訓 成 績 總 平 均 70 分

SIK) 者, 需 實 施 1 年 以 上, 經 體 格 檢 查 無 後 遺 症 者 5. 身 體 任 何 部 分 有 刺 青 紋 身 穿 耳 洞 者, 不 得 報 考, 各 項 檢 查 結 果 須 符 合 體 位 區 分 標 準 常 備 役 體 位 二 在 校 軍 訓 成 績 總 平 均 70 分 民 國 102 年 大 專 程 度 義 務 役 預 備 軍 官 預 備 士 官 考 選 簡 章 壹 依 據 : 依 民 國 102 年 大 專 程 度 義 務 役 預 備 軍 官 預 備 士 官 考 選 計 畫 辦 理 貳 考 ( 甄 ) 選 對 象 : 具 中 華 民 國 國 籍, 尚 未 履 行 兵 役 義 務 之 役 男, 年 齡 在 32 歲 ( 民 國 70 年 1 月 1 日 以 後 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NHIS2013_C_130716_送印_.doc

Microsoft Word - NHIS2013_C_130716_送印_.doc 核 准 機 關 : 行 政 院 主 計 總 處 核 准 文 號 : 主 普 管 字 第 1020400481 號 有 效 期 間 : 至 103 年 6 月 30 日 止 辦 理 機 關 : 財 團 法 人 國 家 衛 生 研 究 院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國 民 健 康 局 IRB 通 過 案 號 : 國 家 衛 生 研 究 院 EC1020502 號 樣 本 編 號 :( 訪 員 填 寫 )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F F315FAAFEA5F333AAF9B645C2E5C0F8AA41B0C8C249BCC6B24DB3E6B443C5E9A5D3B3F8AEE6A6A12E646F63>

<4D F736F F D F F315FAAFEA5F333AAF9B645C2E5C0F8AA41B0C8C249BCC6B24DB3E6B443C5E9A5D3B3F8AEE6A6A12E646F63> 門 診 醫 療 服 務 點 數 清 單 媒 體 申 報 格 式 及 填 表 說 明 97.5.1 更 新 版 ( 檔 案 名 稱 : DTLFA, 每 筆 長 度 246 BYTES) 項 次 資 料 名 稱 格 式 中 文 名 稱 / 資 料 說 明 ==== ======================== ==== ================================== *01

More information

! *!"#$%&'()*+,-./#01 6, 8 6, 8 6, 8 8!"# ( / )!"# ( / )!"# ( / )! ( ) 3SB3!" Ø22mm!"# ( / ) 6, 8 6, 8 6, 8 8!"# ( / )!"# ( / )!"# ( ) 7, 10 7, 9 7, 8

! *!#$%&'()*+,-./#01 6, 8 6, 8 6, 8 8!# ( / )!# ( / )!# ( / )! ( ) 3SB3! Ø22mm!# ( / ) 6, 8 6, 8 6, 8 8!# ( / )!# ( / )!# ( ) 7, 10 7, 9 7, 8 SIRIUS 3SB3 sirius s ! *!"#$%&'()*+,-./#01 6, 8 6, 8 6, 8 8!"# ( / )!"# ( / )!"# ( / )! ( ) 3SB3!" Ø22mm!"# ( / ) 6, 8 6, 8 6, 8 8!"# ( / )!"# ( / )!"# ( ) 7, 10 7, 9 7, 8! (2 /3 ) ( / ) RONIS! ( SB) CES

More information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7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78 依楞嚴究竟事懺卷上 凡熏修楞嚴究竟懺法 不須別作佛事 不必申奏表牒 不用金銀錢袱 不動鐃鈸 雲鑼 但當延名僧善士

More information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35-A無異禪師語錄序 大光明中 無物不有 無物不空 真俗二諦 於中影現 一點靈明 溷入知見 一念瞥起 認為安身立命之處

More information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9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95-A序 夫水懺隨聞錄者 乃晝中禪師註釋也 昔悟達國師患人面之瘡 若不感諾迦尊者 現澗泉之水 焉能不復為冤 始知因緣會遇

More information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5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5-A 無 門 老 子 早 修 杜 多 行

More information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9, No. 13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59-A應庵和尚語錄序 道不可以言傳 不可以情解 不可以識識 夫如是則應庵語錄 將何用哉 自昔 古尊宿 未甞有無言者 如以黃葉止小兒啼

More information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3, No. 123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236-A 重 編 曹 洞 五 位 序 傳 付

More information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0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0-A 金 陵 保 寧 禪 院 勇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No. 1369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6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靈 隱 大 川 濟 禪 師 語 錄 目

More information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86, No. 1601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601-A 序 昔 世 尊 以 正 法 眼 藏

More information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No. 1347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4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長 靈 和 尚 語 錄 東 京 天 寧

More information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9, No. 1043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43 看 命 一 掌 金 唐 一 行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8, No. 103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32-A 華 嚴 原 人 論 解 序 長 安

More information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5, No. 22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229-A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普 賢 行

More information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23, No. 44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446 七 俱 胝 佛 母 所 說 準 提 陀 羅

More information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2, No. 119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192-A 清 珠 集 序 執 塗 之 人 而

More information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42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42-A旅泊菴稿序 天地一逆旅也 日月往來 山河流峙 逆旅中之世界也 二乘禪寂 四生升沉 逆旅中之眾生也 三世諸如來 歷代諸祖師

More information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7, No. 130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08-A序 徑石滴乳者 山鐸在公所編 道脈淵源之書也 書垂成而在公脫去 其得法門人 石源雲公 取而錄成之 以彰先人之用

More information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1, No. 01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7 佛 說 長 壽 滅 罪 護 諸 童 子 陀

More information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39, No. 70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709-A序 夫毗尼是正法之壽命者 蓋由戒淨僧真 性遮之業而無染覆 道弘德備 權實之 教而克闡揚 自行利他 越苦海而登彼岸 紹先啟後

More information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73, No. 144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449-A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More information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5, No. 1281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281-A 上諭 佛祖之道 指悟自心為本 是此說者 名為正知正見 用之以利人接物 令人直達心源 方得稱佛祖兒孫 所言外道魔道者

More information

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地區在校學生性知識、態度與行為研究調查

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地區在校學生性知識、態度與行為研究調查 84 年 台 灣 地 區 在 校 學 生 性 知 識 態 度 與 行 為 研 究 調 查 過 錄 編 碼 簿 題 號 變 項 名 稱 變 項 說 明 選 項 數 值 說 明 備 註 i_no 學 生 編 號 問 卷 流 水 號 location 學 校 所 在 縣 市 編 號 1 台 北 市 2 基 隆 市 3 台 中 市 4 台 南 市 5 高 雄 市 6 新 竹 市 7 嘉 義 市 21 宜 蘭

More information

五花八门宝典(一).doc

五花八门宝典(一).doc BBS...5... 11...23...26...31...46...49...54...55...57...59...62... 110... 114... 126... 132... 149 I "108" 1 2 3 4 BBS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 ( ) Kg S ( ) A ( ) K (

More information

= 3 + 1 7 = 22 7 3.14 = 3 + 1 7 + 1 15 +1 = 355 3.1415929 113 221221221221 136136136136 221000000000 221000000 221000 221 = 136000000000 136000000 136000 221 1000000000 1000000 1000 1 = 136 1000000000

More information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2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624-A洪覺範林間錄序 臨川 謝逸 撰 洪覺範得自在三昧於 雲菴老人 故能游戲翰墨場中 呻吟謦欬皆成文章 每與林間勝士抵掌清談

More information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1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蔡寧君大德輸入 禪苑蒙求目錄 卷上(千八百四十二則一百八十六人) 釋迦七步 達磨九年 靈山密付 少室單傳 青原與斧 南岳磨磚 大雄創寺 百丈開田 溈仰體用

More information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9, No. 15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559 嘉泰普燈錄卷第一 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臣) 僧 (正受) 編 紀佛祖 傳燈曰 如來將化 預命摩訶迦葉云 吾以清淨法眼 涅槃妙心

More information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釋智宣法師輸入 金剛經持驗目錄 上卷魏博士盧景裕 梁釋琰法師 隋趙文若 隋寺丞趙文昌 隋博士徐孝克 隋書生荀氏 隋邑令睦彥通 隋參軍杜之亮 隋宋國公蕭瑀

More information

+ 7 1 5, Cl Cl + 4 + 6 HSO4 S S S + 6 + 6 HSO4 S S S 0 + 6 + 4 + S S S S + 7 + KMnO 4 Mn Mn + + + [I ] 0 1M 0 I E Fe3+ / Fe+ ( 0771. ) E 1 /1 ( 0536. ) 3+ 3+ + 3+ Fe I I Fe + I = Fe + I [ Fe ] = [ I ]

More information

64 [ 46 ] (p297) 1924 :? [ 47 ] (p570) ; ; ; ; ; ; ; ; ; ; ; [ 11 ]; [ 35 ] [ 49 ] [ 32 ] ( ) [ 48 ] (p 425) [ 50 ] (p 670 6

64 [ 46 ] (p297) 1924 :? [ 47 ] (p570) ; ; ; ; ; ; ; ; ; ; ; [ 11 ]; [ 35 ] [ 49 ] [ 32 ] ( ) [ 48 ] (p 425) [ 50 ] (p 670 6 63 2002 7 ( ) ( 100871) [ ] K262. 81g. 82 [ ] A [ ] 058320214 (2002) 0720063211 ; [ 44 ] (p 202) 12 : ; ; ; : [ 42 ] (p 129 216) [ 11 ] [ 32 ] (1926 11 19 ) 1927 ( ) ; [ 45 ] (p108) [ 43 ] (p 5142515 5222523)

More information

内部明电

内部明电 2018 2019 4 2018 8 31 4 2018 2018 44 2018 4 63945 56800 2019 6 2 2018 2018 44 2018 2019 120400 56455 4 63945 63945 56800 3 4 105 3154 2653 5444 4864 7678 6932 3784 3313 674 166 964 684 3208 3101 7849 6335

More information

2007—2008学年观澜中学高三文基周末测试(二)

2007—2008学年观澜中学高三文基周末测试(二) 2007 2008 学 年 观 澜 中 学 高 三 文 基 周 末 测 试 ( 二 ) 2007-08-24 本 试 卷 全 为 选 择 题, 共 75 小 题, 每 小 题 2 分, 满 分 150 分, 考 试 用 时 120 分 钟 人 民 日 报 载 文 说, 寻 常 的 西 红 柿 豆 角 小 白 菜 一 装 进 泡 沫 塑 料 盒 子 再 蒙 上 一 层 薄 薄 的 保 鲜 膜, 身 价

More information

1036 1101 1084 1045 1105 1094 20 1095 1132 1169 1134 1147 1154 1163 1165 220 4 10 1169 1169 1275 1287 1342 9 1425 1274 1358 1314 1320 1659 1622 1629 1633 1638 140 1644 1657 1659 24 1610 1663 14 1663 1596

More information

Persuasive Techniques (motorcycle helmet)

Persuasive Techniques  (motorcycle helmet) M O D E A T H E E L E M E N T S O F A N A R G U M E N T 1n t h l s t e s t i m o n y g iv e n b e f o r e t h e M a ry l a n d Se n a t e t h e s p e a ke r m a ke s a s t r o n g c l a i m a b o u t t

More information

至 尊 法 王 蒋 阳 龙 朵 加 参 尊 者 上 师 瑜 伽 皈 依 境

至 尊 法 王 蒋 阳 龙 朵 加 参 尊 者 上 师 瑜 伽 皈 依 境 至 尊 法 王 蒋 阳 龙 朵 加 参 尊 者 上 师 瑜 伽 皈 依 境 大 恩 上 师 慈 成 加 参 仁 波 切 目 录 修 法 仪 轨 3 16 24 课 前 念 诵 正 修 上 师 瑜 伽 念 诵 课 后 回 向 为 何 修 持 35 36 38 39 42 上 师 的 含 义 上 师 对 寻 求 解 脱 者 的 重 要 性 谨 慎 选 择 上 师 具 德 上 师 应 具 备 的 条 件

More information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 佛 子 行 三 十 七 颂 讲 记 1 达 真 堪 布 光 明 大 圆 满 法 坛 城 为 修 持 成 佛 要 发 殊 胜 菩 提 心! 为 度 化 一 切 父 母 众 生 要 发 誓 修 持 成 佛! 为 早 日 圆 成 佛 道 要 精 进 认 真 闻 思 修 行! 今 天 在 这 里 给 大 家 简 单 地 开 示 一 下 佛 子 行 三 十 七 颂 佛 子 行 三 十 七 颂 是 土 美 仁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