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講義講義 目次目次 ( 九十一學年度,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 ) 引言 ( 釋厚觀 )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目次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講義講義 目次目次 ( 九十一學年度,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 ) 引言 ( 釋厚觀 )"

Transcription

1 中觀今論 講義 福嚴佛學院 授課老師 : 釋厚觀 中華民國九十一學年度 (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2 目次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講義講義 目次目次 ( 九十一學年度,2002 年 10 月 ~2003 年 3 月 )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 ) 引言 ( 釋厚觀 ) 第一章 中道之內容及其意義 ( 釋定賢 )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 釋融證 )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 釋真昊 ) 第四章 中道之方法論 ( 釋振行 ) 第五章 中觀之根本論題 ( 釋如佑 釋本中 釋天禪 ) 第六章 八不 ( 釋惟康 釋慧悟 ) 第七章 有 時 空 動 ( 釋本圓 釋長慈 ) 第八章 中觀之諸法實相 ( 釋從法 釋海順 ) 第九章 現象與實性之中道 ( 釋圓波 ) 第十章 談二諦 ( 釋長慈 釋德藏 ) 第十一章 中道之實踐 ( 釋宗證 ) 第十二章 空宗與有宗 ( 釋明惟 )

3 中觀今論 講義 中觀今論中觀今論 印順導師自序 ( 釋厚觀,2002/10/5) 一 何謂 中觀? ( 一 ) 印順法師, 中觀論頌講記 p.6: 中 是正確真實, 離顛倒戲論而不落空有的二邊觀體是智慧, 觀用是觀察 體悟以智慧去觀察一切諸法的真實, 不觀有無顛倒的 知諸法實相慧, 名為 中觀 ( 二 ) 萬金川, 中觀思想講錄 p.15~28: 不論是 MAdhyamika( 中觀學派 ) 或 Madhyamaka( 中觀 ), 就其字面來說, 並沒有 觀 的意思在內因為這兩個語詞都是由表示 中 之義的形容詞 madhya, 加上 ma( 形容詞的最高級 ) 這個詞綴而成因此, 在字面上最直接的翻譯, 當是 the most middle( 最中的或至中 )不過, 言 中, 必然涉及 觀, 也就是說 : 在我們洞察全體之際, 中 方有其成立之可能 二 (p.3) 中觀學值得稱述的精義有四 ( 總說 ): ( 甲 ) 大小共貫 (p.3~5) ( 乙 ) 真俗無礙 ( 理事無礙 )(p.5~7) ( 丙 ) 悲智圓融 (p.7~8) ( 丁 ) 空有融會 (p.9) 三 細說 甲 大小共貫 (p.3~5) ( 一 )(p.3) 有情的生死, 以無明為根源, 自性見為戲論的根本 1 大智度論 卷 90( 大正 25,697a5~20) 若無明因緣更求其本, 則無窮, 即墮邊見, 失涅槃道, 是故不應求若更求, 則墮戲論, 非是佛法菩薩欲斷無明故, 求無明體相, 求時即入畢竟空何以故? 佛經說無明相 : 內法不知, 外法不知, 內外法不知菩薩以內空觀內法, 內法即空 ; 以外空觀外法, 外法即空 ; 以內外空觀內外法, 內外法即空如是一切是無明相 ; 如先品, 德女經 1 中破無明廣說復次, 菩薩求無明體, 即時是明, 所謂諸法實相名為實際觀諸法如幻如化, 眾生顛倒因緣故, 起諸煩惱, 作惡罪業, 輪轉五道, 受生死苦譬如蠶出絲自裹縛, 入沸湯火炙 ; 凡夫眾生亦如是, 初生時未有諸煩惱, 後自生貪欲 瞋恚等諸煩惱, 是煩惱因緣故, 覆真智慧, 轉身受地獄火燒湯煮 1 參見 大智度論 卷 6, 大正 25,101c-102a; 梵志女首意經, 大正 14,939c-940a 3

4 印順導師自序 2 大智度論 卷 80( 大正 25,622a29~b10): 賢聖以法眼分別諸法, 老 病 死, 心厭, 欲出世間求老 死因緣由生故, 是生由諸煩惱業因緣何以故? 無煩惱人則不生, 是故知煩惱為生因煩惱因煩惱因緣是無明, 無明故, 應捨而取, 應取而捨何者應捨? 老 病諸苦, 因緣煩惱應捨, 以少顛倒樂因緣故而取持戒 禪定 智慧, 諸善根本, 是涅槃樂因緣, 是事應取而捨是中無有知者 見者 作者何以故? 是法無定相, 但從虛誑因緣相續生行者知是虛誑不實, 則不生戲論 ( 二 )(p.3) 解脫生死的三乘聖者, 體悟同一的法性空寂, 同觀無我無我所而得悟 1 中論 卷四 觀法品第 18 : 若我是五陰 我即為生滅 若我異五陰 則非五陰相 若無有我者 何得有我所 滅我我所故 名得無我智 得無我智者 是則名實觀 得無我智者 是人為希有 印順法師 中觀論頌講記 p.312: 學問不厭廣博, 而觀行要扼其關要 ; 所以本品 ( 觀法品 ) 正論觀法, 如不見有我, 也就沒有我所法, 正見一切諸法的本來空寂性了從破我下手, 顯示諸法的真實, 為三乘學者共由的解脫門明我空, 不但是聲聞 ; 說法空, 也不但是菩薩一切法性空, 卻要從我空入手, 此是本論 ( 中論中論 ) 如實體見釋尊教意的特色 2 大智度論 卷 26( 大正 25,253c28~254a17): 佛法有二種空 : 一者 眾生空 ; 二者 法空說無我, 示眾生空 ; 說無有我所法, 示法空 復次, 不大利根眾生, 為說無我 ; 利根深智眾生, 說諸法本末空何以故? 若無我則捨諸法, 如說偈 : 若了知無我, 有如是人者, 聞有法不喜, 無法亦不憂! 說我者, 一切法所依止處 ; 若說無我者, 一切法無所依止復次, 佛法二種說 : 若了了說, 則言一切諸法空 ; 若方便說, 則言無我是二種說法, 皆入般若羅蜜相中以是故, 佛經中說, 趣涅槃道, 皆同一向, 無有異道 ( 三 )(p.3) 三法印即是一實相印 1 大智度論 卷 22, 大正 25,222b27~c6: 問曰 : 摩訶衍中說 : 諸法不生不滅, 一相, 所謂無相 ; 此中云何說一切有為作法無常名為法印? 二法云何不相違? 4

5 中觀今論 講義 答曰 : 觀無常, 即是觀空因緣 ; 如觀色念念無常, 即知為空 ; 過去色滅壞, 不可見故, 無色相 ; 未來色不生, 無作無用, 不可見故, 無色相 ; 現在色亦無住, 不可見 不可分別知故無色相無色相即是空, 空即是無生無滅 ; 無生無滅及生滅, 其實是一, 說有廣略 2 大智度論 卷 22, 大 25,223b3~12: 問曰 : 佛說聲聞法有四種實, 摩訶衍中有一實, 今何以故說三實? 答曰 : 佛說三種實法印, 廣說則四種, 略說則一種無常即是苦諦 集諦 道諦 ; 說無我則一切法 ; 說寂滅涅槃, 即是盡諦復次, 有為法無常, 念念生滅故, 皆屬因緣, 無有自在, 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 無我 無相故心不著, 無相不著故, 即是寂滅涅槃以是故, 摩訶衍法中, 雖說一切法不生不滅, 一相, 所謂無相, 無相即寂滅涅槃 3 印順法師 中觀今論 p.32: 諸法生滅不住, 即是無自性, 無自性即無生無滅, 所以生滅的本性即是不生不滅的, 這即是不生不滅的緣起這是通過了生滅的現象, 深刻把握它的本性與緣起生滅, 並非彼此不同依此去了解佛說的三法印, 無常等即是空義, 三印即是一印 ( 四 )(p.3) 三解脫門同緣實相 大智度論 卷 20, 大正 25,207c4~20: 是三解脫門, 摩訶衍中是一法, 以行因緣故, 說有三種觀諸法空, 是名空 ; 於空中不可取相, 是時空轉名無相 ; 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 是時無相, 轉名無作譬如城有三門, 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 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 城有三門, 空 無相 無作若人入空門, 不得是空, 亦不取相, 是人直入, 事辦故, 不須二門若入是空門, 取相得是空, 於是人不得為門, 通塗更塞若除空相, 是時從無相門入若於無相相心著, 生戲論, 是時除取無相相, 入無作門 摩訶衍義中, 是三解脫門緣諸法實相, 以是三解脫門, 觀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 涅槃空 無相 無作, 世間亦如是 ( 五 )(p.3) 聲聞與大乘之諍論 1 一分聲聞學者, 以阿含等三藏為佛說, 斥大乘為非佛說 2 一分大乘學者, 自以為不共二乘, 斥聲聞為小乘, 指阿含為小乘經, 以為大乘別有法源如唯識學者, 在 愛非愛緣起 外, 別立大乘不共的 自性緣起 ; 以為菩薩所證法性空, 是聲聞所不能證的 3 龍樹菩薩貫通大小乘, 主張 : 三法印即是一實相印 ; 三解脫門同緣實相 ; 三乘共空 5

6 印順導師自序 愛非愛緣起 與 自性緣起, 參見 : (1) 攝大乘論 卷上 ( 大正 31,134c~135a): 又若略說有二緣起, 一者分別自性緣起 ; 二者分別愛非愛緣起此中依止阿賴耶識諸法生起, 是名分別自性緣起, 以能分別種種自性為緣性故復有十二支緣起, 是名分別愛非愛緣起, 以於善趣惡趣能分別愛非愛種種自體為緣性故 ( 參見 : 攝大乘論釋 卷 2, 大正 31,328c) (2) 印順法師 印度佛教思想史 p.266: 攝大乘論 分緣起為二類: 分別愛非愛緣起, 是 佛法 常談的十二緣起在生死中, 或生人 天善趣, 受可愛的身心自體或生地獄等惡趣, 受不可愛的身心自體所以有善報惡報的分別, 是以十二支緣起為緣性的, 這就是一般所說 ( 共三乘 ) 的 業感緣起 但在生死五趣等中, 起或善或惡的種種心心所法, 種種色法, 一切法是各各差別而有自性的為什麼能生起別別自性的一切法? 這由於阿賴耶識所攝藏的一切種子, 也是無邊差別的, 所以能為別別自性法生起的緣性, 也就名為分別自性緣起分別自性緣起, 是大乘不共的, 大乘瑜伽者所要成立的緣起 ( 重在種子生起一切 ) ( 六 )(p.4) 龍樹論 : 三藏確是多說無我的, 但無我與空, 並非性質有什麼不同 大智度論 卷 31( 大正 25,295a16~20): 三藏中, 多說無常 苦 空 無我, 不多說一切法空復次, 眾生雖聞佛說無常 苦 空 無我, 而戲論諸法, 為是人故說諸法空, 若無我亦無我所 ; 若無我無我所, 是即入空義 ( 七 )(p.4) 生滅與不生滅, 其實是一, 說有廣略 參見 :1 大智度論 卷 22( 大正 25,222b27~c6) 2 中觀今論 p.25~40 ( 八 )(p.4) 空相應緣起, 緣起甚深, 而緣起的寂滅性更甚深 雜阿含經 卷 12,293 經 ( 大正 2,83c1~22):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 世尊告異比丘 : 我已度疑, 離於猶豫, 拔邪見刺, 不復退轉心無所著故, 何處有我? 為彼比丘說法, 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 是事有故是事起, 所謂緣無明行, 緣行識, 緣識名色, 緣名色六入處, 緣六入處觸, 緣觸受, 緣受愛, 緣愛取, 緣取有, 緣有生, 緣生老死 憂悲惱苦, 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如是說法, 而彼比丘猶有疑惑 猶豫先不得得想, 不獲獲想, 不證證想 ; 今聞法已, 心生憂苦 悔恨 朦沒 障礙所以者何? 此甚深處, 所謂緣起 ; 倍復甚深難見, 所謂一切取離 愛盡愛盡 無欲無欲 寂滅寂滅 涅槃涅槃如此二法, 6

7 中觀今論 講義 謂有為 無為有為者有為者, 若生 若住若住 若異若異 若滅若滅 ; 無為者, 不生 不住不住 不異不異 不滅 : 是名比丘諸行苦 寂滅涅槃 : 因集故苦集, 因滅故苦滅, 斷諸逕路, 滅於相續, 相續滅, 是名苦邊比丘! 彼何所滅? 謂有餘苦彼若滅 止 清涼 息 沒, 所謂一切取滅 愛盡 無欲 寂滅 涅槃 佛說此經已 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 參見印順法師 雜阿含經論會編 ( 中 ) p.25 ~ p.26) ( 九 )(p.4) 緣起被讚為 法性 法住 法界 雜阿含經 卷 12,296 經 ( 大正 2,84b12~2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 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 謂此有故彼有, 謂緣無明行, 緣行識, 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 謂無明行 若佛出世, 若未出世, 此法常住, 法住 法界 ; 彼如來自所覺知, 成等正覺, 為人演說, 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 乃至緣生有老死 若佛出世, 若未出世, 此法常住, 法住 法界 ; 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 為人演說, 開示顯發謂緣生故 有老 病 死 憂悲惱苦, 此等諸法, 法住 法空 ( 應改為 法定 2 ) 法如 法爾; 法不離如 法不異如, 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 是名緣生法 謂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處 觸 受 愛 取 有 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是名緣生法 ( 十 )(p.4) 初期的大乘經都確認三乘聖者成立於同一的理證 法性空寂 1 十地經 以悟無生法忍為同於二乘 華嚴經 十地品 卷 26( 大正 9,564b15~c14): 是名菩薩得無生法忍入第八地, 入不動地, 名為深行菩薩 菩薩住是地, 諸勤方便身口意行, 皆悉息滅, 住大遠離, 如人夢中欲渡深水, 發大精進, 施大方便, 未渡之間, 忽然便覺, 諸方便事, 皆悉放捨菩薩亦如是, 從初已來, 發大精進, 廣修道行, 至不動地, 一切皆捨, 不行二心, 諸所憶想, 不復現前 又諸佛為現其身, 住在諸地法流水中, 與如來智慧為作因緣, 諸佛皆作是言 :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得是第一忍, 順一切佛法善男子! 我有十力 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法, 汝今未得為得, 是故勤加精進, 亦莫捨此忍門善男子! 汝雖得此第一甚深寂滅解脫 ; 一切凡夫離寂滅法, 常為煩惱覺觀所害, 汝當愍此一切眾生又善男子! 汝應念本所願, 欲利益眾生, 欲得不可思議智慧門又善男子! 一切法性, 一切法相, 有佛無佛, 常住不異, 一切如來不以得此法故說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亦得此寂滅無分別法 2 參見 : 印順法師 如來藏之研究 p.32: 雜阿含經 的 法空, 比對其他譯本, 可斷定為 法定 的誤寫 7

8 印順導師自序 2 般若經 以無生法忍能攝二乘智斷 (1) 大品般若經 卷 15( 大正 8,328b22~24): 是信行 法行人 八人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辟支佛, 若智若斷, 即是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 (2) 大智度論 卷 71( 大正 25,555a19~24): 菩薩法忍是大乘初門聲聞 辟支佛雖終成, 尚不及菩薩初入道門, 何況成佛問曰 : 聲聞 辟支佛法是小乘 ; 菩薩是大乘云何言二乘智斷即是菩薩無生忍? 答曰 : 所緣同, 如 法性 實際亦同 ; 利鈍智慧為異 ; 又有無量功德, 及大悲心守護故勝 3 (p.4) 般若經 以先尼的因信得解來證明大乘的現觀 (1) 大品般若經 卷 3( 大正 8,236a 11 ~b 11 ): 如是先尼梵志, 不取相住信行中用性空智, 入諸法相中, 不受色, 不受受 想 行 識何以故? 諸法自相空故, 不可得受 先尼梵志此中心得信解於一切智, 以是故, 梵志信諸法實相, 一切法不可得故如是信解已, 無法可受, 諸法無相 無憶念故是梵志於諸法亦無所得, 無取 無捨, 取 捨不可得故是梵志亦不念智慧, 諸法相無念故世尊! 是名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 此彼岸不度故 (2) 大智度論 卷 42( 大正 25,368c21~25): 是經論議, 先尼信者, 信佛能令我得道, 是名初信然後聞佛破吾我, 從本已來, 常自無我, 無我故諸法無所屬 如幻 如夢, 虛誑不實, 不可得取, 得是信力已, 入諸法實相, 不受色是如去, 乃至識是如去 4 (p.4) 金剛經 以 若以色見我 頌明佛身, 確認三乘聖者成立於同一理證 法性空寂 (1) 鳩摩羅什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 8,752a17~18; (2) 元魏菩提流支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 8,756b20~21: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3) 元魏留支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 8,761b 4~5 ; (4) 真諦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 8,766a4~5: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 是人行邪道, 不應得見我 8

9 中觀今論 講義 ( 十一 )(p.4) 龍樹菩薩抉擇釋尊教義的真相, 不是呵斥聲聞, 不是偏讚大乘, 能有助於佛教思想發展史的理解, 1 中論 抉擇阿含經義參見 : 中觀今論 p.17~24 2 (p.5) 智論 引佛為長爪梵志說法來明第一義諦 大智度論 卷 1( 大正 25,61b18~62a28): 欲令長爪梵志等大論議師, 於佛法中生信故, 說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長爪梵志見佛, 問訊訖, 一面坐作是念 : 一切論可破, 一切語可壞, 一切執可轉, 是中何者是諸法實相? 何者是第一義? 何者性? 何者相? 不顛倒? 如是思惟, 譬如大海水中, 欲盡其涯底, 求之既久, 不得一法實可以入心者彼以何論議道而得我姊子? 作是思惟已, 而語佛言 : 瞿曇! 我一切法不受佛問長爪 : 汝一切法不受, 是見受不? 答佛言 : 瞿曇! 一切法不受, 是見亦不受佛語梵志 : 汝不受一切法, 是見亦不受, 則無所受, 與眾人無異, 何用自高而生憍慢? 如是長爪梵志不能得答, 自知墮負處, 即於佛一切智中起恭敬, 生信心, 自思惟 : 我墮負處, 世尊不彰我負, 不言是非, 不以為意 ; 佛心柔濡, 第一清淨 ; 一切語論處滅, 得大甚深法, 是可恭敬處, 心淨第一佛說法斷其邪見故, 即於坐處得遠塵離垢, 諸法中得法眼淨時舍利弗聞是語, 得阿羅漢, 是長爪梵志出家作沙門, 得大力阿羅漢若長爪梵志不聞般若波羅蜜氣分, 離四句第一義相應法, 小信尚不得, 何況得出家道果佛欲導引如是等大論議師利根人故, 說是般若波羅蜜經 3 (p.5) 智論 引 眾義經 偈來明第一義諦 大智度論 卷 1( 大正 25,60c13~61b9) 如 眾義經眾義經 3 中所說偈 : 各各自依見, 戲論起諍競若能知彼非, 是為知正見不肯受他法, 是名愚癡人作是論議者, 真是愚癡人若依自是見, 而生諸戲論若此是淨智, 無非淨智者此三偈中, 佛說第一義悉檀相, 所謂世間眾生自依見 自依法自依法 自依論議自依論議, 而生諍競戲論即諍競本, 戲論依諸見生如說偈言 : 有受法故有諸論, 若無有受何所論有受無受諸見等, 是人於此悉已除 3 參見 : 印順法師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p.820: 義品, 受到大乘學者的重視如 智度論 明第一悉壇, 引 眾義經 三偈, 同於 義品 ( 經集 全部偈頌的數目 ) 偈 另參見印順法師 空之探究 p.97 ~ p.98 9

10 印順導師自序 行者能如實知此者, 於一切法 一切戲論, 不受不著, 不見是實, 不共諍競, 能知佛法甘露味 ; 若不爾者, 則謗法 問曰 : 若諸見皆有過失, 第一義悉檀何者是? 答曰 : 過一切語言道, 心行處滅, 遍無所依, 不示諸法諸法實相無初 無中 無後, 不盡 不壞, 是名第一義悉檀 四 別敘 乙 真俗無礙 ( 理事無礙 ) (p.5~7) ( 一 ) 真俗無礙, 是生死即涅槃, 世間即出世的 (p.5) ( 二 ) 真俗無礙, 可從解行兩方面說 : 1 解: 即俗事與真理, 是怎樣的即俗而恒真, 又真而不礙俗 2 行: 即事行與理證, 怎樣的依世間福智事行的進修而能悟入真性, 契入真性而能不廢世間的福智事行 無論是理論 實踐, 都要貫徹真俗而不相礙 真 理 證 俗 事 行 ( 三 ) 依中觀者說 : 緣起法是相依相成而無自性的, 極無自性而又因果宛然的 (p.6) 1 依即空的緣起有 安立世間事相 2 依即有的緣起空 顯示出世 得真俗相依的無礙解, 才能起起真俗相成的無礙行 ( 四 )(p.6) 緣起法是 處中之說, 不偏於事, 不偏於理 1 事相差別而不礙理性平等 2 理性一如而不礙事相差別 在同一的緣起法中, 成立事相與理性, 而能不將差別去說理, 不將平等去說事 ( 五 )(p.7) 緣起法, 近於辨證法, 但這是處中而貫徹事理的 1 從正而反而綜合的過程, 即順於世俗假名的緣起法, 開展生滅的和合 相續的相對界 2 即反而正而超越的開顯, 即順於勝義性空的緣起法, 契合無生的無常 無我的絕對界 相對的緣起相, 絕對的緣起性, 不即不離, 相依相成而不相奪, 這真是能開顯 事理的無礙 10

11 中觀今論 講義 五 別敘 丙 悲智圓融 4 (p.7~8) 智慧與慈悲, 為佛法的宗本, 而同基於緣起的正覺 ( 一 ) 從智慧 ( 真 ) 說 : 1 一切是緣起的存在, 展轉相依, 剎那流變, 即是無我的緣起無我, 即否定實在性及所含攝得的不變性與獨存性 2 宇宙的一切, 沒有這樣的存在, 所以否認創造神, 也應該否定絕對理性或絕對精神等形而上的任何實在自體 3 緣起無我( 空 ) 的中觀, 徹底否定這些, 這才悟了一切是相對的, 依存的, 流變的存在 自性 : 實在 不變 獨存 緣起無我的中觀 : 1 否定了實在性: 一切是相對的存在 2 否定了不變性: 一切是流變的存在 3 否定了獨有性: 一切是依存的存在 ( 二 ) 從德行 ( 善 ) 說 : 1 緣起是無我的, 人生為身心依存的相續流, 也是自他依存的和合眾 2 佛法不否認相對的個性, 而一般強烈的自我實在感 含攝得不變 獨存 主宰 即神我論者的自由意志, 是根本錯誤, 是思想與行為的罪惡根源 3 否定這樣的自我中心的主宰欲, 才能體貼得有情的同體平等, 於一切行為中, 消極的不害他, 積極的救護他 4 唯有無我, 才有慈悲, 從身心相依身心相依 自他共存自他共存 物我互資物我互資的緣起正覺中, 涌出無我的真情 六 別敘 丁 空有融會 5 (p.9) ( 一 ) 緣起性空, 本於生滅的不有不無 不常不斷 不一不異 不來不出生滅的因果諸行, 是性空的緣起, 緣起的性空 ( 二 ) 佛說一切從緣有, 一切畢竟空 ( 三 ) 空有融和 即空而有, 即有而空的中觀中, 使真妄 事理 性相 空有 平等與差別等, 能得到相依而不相礙的總貫 4 5 參見 : 印順法師 慈悲與智慧的融合, 佛法是救世之光 p 參見 : 中觀今論 p

12 引言 引言 ( 釋厚觀,2002/10/5) 一 (p.1) 迴諍論 : 佛說空緣起, 中道為一義 ; 敬禮佛世尊, 無比最勝說 迴諍論 : 空自體因緣, 三一中道說, 我歸命禮彼, 無上大智慧 ( 大正 32,15a26-27;23a21-22) 6 二 (p.1) 緣起 無自性 空 假名 中道 ( 一 ) 緣起 : 世間的一切事物, 都是在相依相緣的關係下存在的 ; 相依相緣的存在與 生起, 稱為 緣起 凡是緣起的, 沒有不是受著種種關係的局限與決 定 ; 受種種關係條件而決定其形態與作用 ( 二 ) 自性 : 即自有或自成, 有自體存在或自己規定自己的意思一切都是關係的存在, 是依緣所起法, 這與自性 自有 自成 自體存在的含義, 恰好相反所以凡是緣起的, 即是無自性的 ( 三 ) 空 : 即 無自性 1 無自性, 即名之為 空 2 緣起即空, 是中觀大乘最基本而最扼要的論題 3 空, 即是超脫了這自性的倒亂錯覺, 現覺到一切真相所以空是畢竟空, 是超越有無而離一切戲論的空寂, 即空相也不復存在, 這不是常人所認為與不空相待的空 ( 四 ) 假名 :1 空 既稱之為 空, 在言說上即落於相待, 也還是假名安立的空的言外之意, 在超越一切分別戲論而內證於寂滅這唯證相應的境地, 如何可以言說? 所以說之為空, 乃為了度脫眾生, 不得已即眾生固有的名言而巧用之, 用以洗盪一切, 使達於 蕭然無寄 的正覺 2 智論 曾這樣說 : 為可度眾生說是畢竟空 7 3 中論 青目釋也說 : 空亦復空, 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 8 ( 五 ) 中道 :1 緣起無自性而即空, 如標月指, 豁破有無二邊的戲論分別而寂滅, 所以空即是 中道中道 6 參見印順法師 空之探究 p 大智度論 卷 74, 大正 25,581b29~c7: 此中說離是二邊說中道, 所謂諸法因緣和合生, 是和合法, 無有一定法故空何以故? 因緣生法無自性, 無自性故即是畢竟空是畢竟空, 從本以來空, 非佛所作, 亦非餘人所作, 諸佛為可度眾生故, 說是畢竟空相是空是一切諸法實體, 不因內外有 ; 是空相有種種名字, 所謂無相 無作 寂滅 離 涅槃等 8 中論 青目釋 ( 大正 30,33b15~18):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空何以故? 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 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 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 但為引眾生故以假名說 12

13 中觀今論 講義 2 中道依空而開顯, 空依緣起而成立 3 依緣起無自性明空, 無自性即是緣起 ; 從空無自性中洞達緣起, 就是正見了緣起的中道 三 (p.2) 眾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 一 ) 羅什譯 中論 卷 4, 觀四諦品第 24 第 18 頌 :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 大正 30,33b11~12) 9 ( 二 ) 梵文 : yah pratityasamutpadah ZUnyatAM tam pracaksmahe /[503-10] sa prajjaptir upadaya pratipat saiva madhyama // [503-11] ( 三 ) 萬金川 中觀思想講錄 p.144: 從梵文原詩頌的的語法結構來看, 假名 與 中道 這兩個概念並不是直指 緣起, 而是就 空性 來說的在什公的漢譯裡, 我們似乎只能看到 眾因緣生法 這個主語, 而 空 假 中 三者是用來論謂此一主語的但從梵文的語法結構來看, 假 中 兩者所論謂的乃是 空性 而非 眾因緣生法, 因此整首詩頌字面上的意思是說 : 空性 是我們用來描述 緣起法 的, 而 空性 乃是 假名, 也是 中道 四 (p.3) 中論 八不緣起 ( 一 ) 中論 卷 1, 觀因緣品第一,( 大正 30,1c8-11):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 二 ) 萬金川 中觀思想講錄 p.75: 圓滿的覺悟者宣說 緣起, 是不生 不滅 不常 不斷 不一 不異 不來 不去 戲論止息而寂靜安穩的, 我向這位說法中的至尊行禮致敬 ( 三 ) 依於八不的緣起, 即能滅除世間的一切戲論而歸於寂滅, 這是佛法的究極心要 五 (p.3) 中論 是發揚一切皆空的, 但龍樹卻不名此為 空論 而名之為 中論 龍樹學, 當然是發揚一切皆空的, 但他的論典, 即以他的代表作 中論 來說, 不名此為空而名之為中可知龍樹揭示緣起 空 中道的同一, 而更以不落兩邊的中道為宗極 六 (p.3) 觀 : 就是觀察, 正確的觀察緣起 空 中道, 從論證的觀察到體證的現觀 七 (p.4) 藏傳的中觀學 : ( 一 ) 應成派 : 佛護 月稱等 ( 二 ) 自續派 : 靜命 清辨等 9 Poussin :MUlamadhyamakakArikAs (MAdhyamikasUtras) de NAgArjuna. avec la PrasannapadA Commentaire de CandrakIrti, Bibliotheca Buddhica Ⅳ. St. Petersbourg, ( reprint. Tokyo, 名著普及會, 1977) 13

14 第一章 中道之內容及其意義 第一章 中道之內容及其意義 厚觀院長指導 第一組編 2002/09/09 第一節 中道之內容 (pp.5 ~ 9) 一 何謂 何謂 中道 中道 佛法 是對人生向上發展以至完成的一種實踐 這一佛法的核心 核心----人生 進步 核心 淨化以及完成的實踐 佛典裡稱之為 道 釋尊在 轉法輪經 (巴利文本)即提示以 道 中 中 為 道 道 的特質(pp.5 ~ 6) 在此諸欲中耽於欲樂者 乃下劣凡夫 為非聖無意義之事 雖然 以自身所 求之苦為苦 亦非聖無意義之事 離此二邊之中道 方依於如來而能證悟 此 即開眼 開知 至於寂靜 悟證 正覺 涅槃之道 比丘 於何名為依於如來 10 所悟之中道 即此八支之中道也 世尊所開示的是 (一) 不苦不樂 離二邊(極端)的中道依佛所證悟的中道修行 便可得正知見 智慧 乃能達至寂靜 證覺及圓滿的涅槃境界 (二) 中道即佛所開示的八正道11 世尊認為放縱 放縱自我的樂行 樂行 或極端 極端禁欲克己的苦行 苦行 兩者都是不正確的生 放縱 樂行 極端 苦行 活方式 是根源於情識的妄執 情識的妄執 無益於修行聖道 世尊否定了二者 提倡一 情識的妄執 種以智為本 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 那就是究竟徹底的中道行 中道行(pp.6 ~ 7) 以智為本 中道行 萬金川教授在他的 中觀思想講錄 中提及 中 中 必含攝著 觀 觀 (觀察全體)來說明 中道的 道 指方法途徑 具體 實踐 故中道本身有濃厚的實踐 實踐意味 中 也是一種藉著批判偏失 批判偏失而開 實踐 批判偏失 展出來的智慧 智慧 如對苦行與縱欲兩種不當生活的批判 而產生了八正道的生 智慧 活 覺今是而昨非 覺今是而昨非 不認為現況就是最好 最圓滿的 人才會追求更好 覺今是而昨非 追求更好 參考 相應部 第二 轉法輪品 元亨寺 漢譯南傳大藏經 相應部六 第 18 冊 pp.311 ~ 312 八正(聖)道 道即八支 八支 (1)正見 正見 正確的知見 如正確了知緣起空寂性及四聖諦 便能見宇宙真理實相(2) 八正 八支 正見 正思惟 對正見所見的 作更深入的正確思惟 引發了向解脫的真實欲求(3)正語 正語 正當合法的語言文 正思惟 正語 字 包括不妄語 不兩舌 不惡口 不綺語(4)正業 正業 指不殺 不盜 不淫---合法的身業(5)正命 正命 正 正業 正命 當合法的經濟生活(6)正精進 正精進 是向厭 向離欲 向(寂)滅的精進 於道業努力不懈(7)正念 正念 攝心制 正精進 正念 心 憶念由正見正思惟導向出離的善法不忘(8)正定 正定 正念修習成就 能得正定 那是與念慧相應的 正定 向涅槃寂靜的勝定 八正道總括了戒 定 慧三增上學 最終能達至現證慧位而得解脫 (參考 印公 導師 成佛之道 正聞出版社 民國 83 年 6 月初版 pp.222 ~ 232)

15 中觀今論 講義 的, 才會進步進步 12 二 佛法中道行的特質 :(pp.6~ 7) ( 一 ) 以智為本的人生觀, 是佛法的特質, 唯有依理智而行, 方能改善人生, 圓滿人生的理想 (pp.6 ~ 7) ( 二 ) 佛法是 以智化情以智化情 以智導行以智導行, 以智為本的中道行原則, 包括了最初發心, 乃至向上達到究竟圓滿的一切過程 (p.7) 中道即八正道, 八正道以正見正見為先導, 是一切身心行為的眼目 阿含經 以正見為諸行的先導, 般若經 以般若 ( 大智慧 ) 為萬行的先導, 不苦不樂的中道行, 是從正見為本的實踐中, 不落於情本的苦樂二邊 (p.7) 中道是包含著 :(a) 倫理實踐的中道 : 即八正道, 此具體說明如何實踐達至 更為恰當 適宜和幸福的人生, 但必須經歷生活的洗禮之後, 方能真實體會到 (b) 如實智觀的中道 : 即以智慧觀察生命實相, 那是佛說的緣起法 13 和四聖諦 14 在觀察全體的當下而不執著一切, 選擇相應適當的生活行為, 便能開拓中道的如實般若智, 趨向和平 幸福 圓滿和寂靜的體證 15 三 正見為導, 離於有無二邊的中道 (pp.7 ~ 8) 12 萬金川教授 中觀思想講錄, 香光書鄉出版社, 民國 87 年 4 月初版,p 緣起法主要的意義, 在說明生命的連繫, 開示怎樣的逐物流轉, 怎樣的依著自己所造的業因, 感受應得的果報十二支緣起觀, 是說明緣起法之最詳備和標準的內容 : 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死老死無明 : 無知 不明白 不如實知義 ; 眾生因無明才有生死流轉的苦惱, 那是不如實知緣起法 因果業報和佛所證悟的各種離苦得樂方法, 無明是流落生死的根本妄執行 : 造作行為 ( 包括一切身口意 或善或惡的行為 ), 而產生牽引生死際遇的潛在業力 ; 過去和現在的行業, 是今生或未來生依正二報的根據識 ; 辨析的能力和作用, 是有情生命的樞機名色 : 五蘊的總稱, 名指受 想 行 識四無色陰 ( 無質礙實體 ), 色指由極微物質所構成的有質礙物體 ; 人在母胎中漸漸生長, 五蘊完具的時候稱為名色六入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六根, 名之為六入 ( 處 )觸 : 藉六根與外境 ( 聲色香味觸法 ) 的相應接觸, 而起六入觸, 開展觸境繁心的過程受 : 是心的領納作用, 因觸而生苦 樂或不苦不樂 ( 捨 ) 的感受愛 : 厭苦欣樂貪愛生起, 分欲界 色界 無色界等三愛著取 : 因貪染 ( 愛 ) 諸境而起取著心行 ; 可分為欲取 見取 戒禁取和我語取等有 : 因諸造作妄執而生業, 繼而引發三有果報自體的存在 ; 三有是欲界有 色界有和無色界有生 : 有漏五蘊假合之身誕生老死 : 一期生命之衰頹及結束 ( 參考 : 印公導師 唯識學探源, 正聞出版社, 民國 81 年 3 月修訂二版,pp.10 ~ 27 ) 14 四聖諦 : 是佛法的教綱, 世出世間的因果起滅, 都建立在此苦諦苦諦是世間的果, 集諦是世間苦果的因 ; 滅諦是出世間解脫的果, 道諦是證得出世寂滅的因所以經說 有因有緣集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集 ; 有因有緣滅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滅 苦, 以五蘊色身或名色和合為苦, 有三苦八苦等 ; 集就是愛 ( 愛 後有愛 貪喜俱行愛 彼彼喜樂愛 ) 與業, 有以愛為主, 有以業為主, 亦有雙取愛與業 ; 滅是涅槃, 也就是三無為中的擇滅無為 ; 道是八正道就事實說, 五蘊身有三苦 八苦的逼迫, 集有煩動惱亂身心的作用, 這是世間苦集二諦的事滅是苦痛的解脫, 道是修行上進的行為從四諦別別的理性, 悟入一切歸於空寂的滅, 即是見諦得道 ; 聖者悟證四諦的理, 確然如此, 真實不虛, 所以名為四聖諦 ( 參考 : 印公導師 中觀論頌講記, 正聞出版社, 民國 87 年 1 月,pp.441 ~ 442 ) 15 參考 : 萬金川教授 中觀思想講錄, 香光書鄉出版社, 民國 87 年 4 月初版,pp.18 ~ 23 15

16 第一章 中道之內容及其意義.爾時 阿難語闡陀言 我親從佛聞 教摩訶迦旃延言 世人顛倒依於二 世人顛倒依於二 邊 若有 若有 若無世人取諸境界 心便計著迦旃延 若不受 不取 不住 若無 不計於我 此苦生時生 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 不惑 不由於他而能自 知 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 迦旃延 迦旃延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 迦旃延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 則不生世間 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 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 如來離於二邊 說於中道 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 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 如來離於二邊 說於中道 所謂此有故彼有 所謂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謂緣無明有行 乃至生老病死 憂悲惱苦集 此生故彼生 所謂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謂無明滅則行滅 乃至生老病死 憂悲惱苦滅 16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 闡陀比丘遠塵 離垢 得法眼淨. 世人因無明而顛倒 常執持有或無 生或滅的二邊偏見而心生計著 取諸境 界 佛則開示以 正見 正見 觀察世間生滅 那是緣起互相依存 是離於二邊有無 正見 等偏見的中道法(p.8) 四 不一不異的中道 不一不異的中道 (p.8) 若見言命即是身 彼梵行者所無有 若復見言命異身異 梵行者所無有於 此二邊 心不所隨 正向中道 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 謂緣生老死 17 緣無明行 世尊在此經文開示 身 身與命 命既不能說是相同 也不能說是相異的 清淨的梵 行修行者 是正見緣起法而正向中道 正見緣起法而正向中道 心不會隨世俗的二邊偏見起顛倒想 正見緣起法而正向中道 五 不斷不常的中道 不斷不常的中道 (pp.8 ~ 9).. 時有異婆羅門.. 白佛言 云何瞿曇 為自作自覺耶 佛告婆羅門 我 說 自作自覺此是無記 云何瞿曇 他作他覺耶 佛告婆羅門 他作他覺 此是無記 婆羅門白佛 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 他作他覺說言無記 此義 云何 佛告婆羅門 自作自覺 自作自覺 自作自覺 則墮常見 則墮常見 他作他覺 他作他覺 則墮斷見 則墮斷見義說 義說 法說 法說 離此二邊 處於中道而說法 所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 離此二邊 處於中道而說法 所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18 聚集.. 佛在此經文開示 若人執有恆存不變的實我可作可覺(受) 便落入常見 常見 常見 若人認為自我和業報是不存在的(他作他覺) 便落入撥無因果的斷見 斷見離斷 斷見 常二邊說緣起法 謂相互依存生滅 才是中道的正見 六 緣起的空相應性 緣起的空相應性 (p.9) 爾時 世尊告異比丘 我已度疑 離於猶豫 拔邪見刺 不復退轉心無 雜阿含經 卷 經 大正 2 66c25 ~ 67a 9 雜阿含經 卷 經 大正 2 84c20 ~ 85a

17 中觀今論 講義 所著故 何處有我 為彼比丘說法 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 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 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 所謂有是故是事有 是事有故是事起 所謂緣無明行 緣生老死 憂悲惱苦 19 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釋尊的開示緣起 緣起的所以是中道 即不能忽略緣起的空相應性 佛在經 中多有說到緣起是與空相應的 那是隨順世法的中道行 空之獨到和大用 在 於能含融一切 不落二邊及洗盡一切戲論20執見 因此 空亦即是正見緣起的中 空亦即是正見緣起的中 道 正見緣起 不有不無 正見緣起 不有不無 不一不異 不有不無 不一不異 不斷不常 不一不異 不斷不常 空相應性 不斷不常 空相應性 是中道的主要內容 空相應性 是中道的主要內容 是中道的主要內容 唯有不苦不樂 離一切極端二邊的中道行 才能照破虛妄分別戲論 提昇人生的 品質 乃至能達圓滿寂靜的正覺 第二節 中道之意義 (pp.9 ~.12) 一 中道之兩種意義 中道之兩種意義 (pp.9 ~ 10) 中道雖然有不落二邊之義 但並非簡單折中的中 中道有兩種涵義 (一) 中實 中即如實 在正見的體悟實踐中 一切法的本相如何 即還他如何 這 中實 是徹底和究竟的 如僧叡在 中論序 中說 (p.9) 中論有五百偈 龍樹菩薩之所造也以中為名者 以中為名者 照其實也 以論為稱者 以中為名者 照其實也 盡其言也實非名不悟 故寄中以宣之 言非釋不盡 故假論以明之21 (二) 中正 中正 中即圓正 是不偏於兩邊 恰得其中 如佛說中道 是依緣起法顯 示(p.10) 中實與中正 中實 中正是相依相成的 以緣起的根本法 方能如實觀照無量複雜的一切 中正 法 才可以正確和恰當的開示人生的真理及正行 奉持八正道 八正道不偏不倚的中道行 八正道 才能實踐恰到好處的正行和證悟人生的真理(p.10) 雜阿含經 卷 經 大正 2 85c4 ~1 4 雜阿含經 卷 經 大正 2 83c2 ~ 戲論 梵語 prapajca謂錯誤無意義之言論即違背真理 不能增進善法而無意義之言論 戲論 佛遺教經 汝等比丘 若種種戲論 其心則亂 雖復出家 猶未得脫是故比丘 常急捨離亂心戲 論 若汝欲得寂滅樂者 唯當善滅戲論之患 是名不戲論 大正 上 瑜伽師地論 卷 91 此中能引無義思惟分別所發語言 名為戲論何以故 於如是事勤加行時 不能 少分增益善法 損不善法 是故說彼名為戲論 大正 上 中論 卷三 觀法品 分戲論為愛論與見論兩種愛論謂於一切法取著之心 見論為於一切法作決定 解鈍根者起愛論 利根者起見論 在家者起愛論 出家者起見論 天魔起愛論 外道起見論 凡夫起 愛論 二乘起見論(參閱 佛光大辭典 p.6439) 21 中論 卷 1 大正 30 1 a4 ~

18 第一章 中道之內容及其意義 二 龍樹菩薩所發揚之中道 龍樹菩薩所發揚之中道 (pp.10 ~ 12) 龍樹菩薩發揚緣起 緣起 空 中道的深義 以 中 中 為宗而造論 他亦以中 中和中正 中正 緣起 空 中道 中道 為修道的核心 (一) 中實 本以正觀緣起性而遠離戲論的寂滅為主 從實踐的意義上說是 中實 A. 不取著名相 如在 大智度論 卷六偈說 不取著名相 若法因緣生 是法性實空 若此法不空 不從因緣有 譬如鏡中像 非鏡亦非面 亦非持鏡人 非自非無因 非有亦非無 非有亦非無 亦復非有無 非有亦非無 亦復非有無 22 此語亦不受 如是名中道 此語亦不受 如是名中道 此 非非 的相遣(非有非無 非 非有非無 ) 目的是捨絕名言概念之 戲論 以達至觀心時不取名相 不執一法的中道(p.10) B. 不落於對待 我們所認知和言說 都是相對的 但中道則是如實絕待 在 不落於對待 大智度論 卷四十三說 般若波羅蜜者 是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 若有佛若無佛常住諸 法相法位 非佛非辟支佛非菩薩非聲聞非天人所作 何況其餘小眾生 復次常是一邊 斷滅是一邊 離是二邊行中道 離是二邊行中道 是為般若波羅蜜 離是二邊行中道 是為般若波羅蜜 又 復常無常 苦樂 空實 我無我等亦如是 色法是一邊 無色法是一 邊 可見法不可見法 有對無對 有為無為 有漏無漏 世間出世間 等諸二法亦如是 23 般若(大智慧) 是了生脫死的關鍵 離二邊有無 常斷 見無見等分別 相待而行中道 便是般若的體現 亦即是順於勝義諦的不二法門(p.11) (二) 中正的意義 龍樹菩薩在 大智度論 卷八十說 中正..色如幻如夢 但誑人眼 若色有生必有盡 以無生故亦無盡 色真相 即是般若波羅蜜相 是故說色不可盡 般若波羅蜜亦不可盡 受想行識檀 波羅蜜 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復次應生般若者 無明虛空不可盡故若 若 人但觀畢竟空 人但觀畢竟空 多墮斷滅邊 多墮斷滅邊 若觀有 若觀有 多墮常邊 多墮常邊 離是二邊故說十二因緣 大智度論 卷 6 大正 a5 ~ 10 大智度論 卷 43 大正 a21 ~

19 中觀今論 講義 空何以故? 若法從因緣和合生, 是法無有定性 ; 若法無定性, 即是畢竟空寂滅相, 離二邊故, 假名為中道是故說十二因緣, 如虛空無法故不盡.. 24 隨順世法所說的中道, 是不執有不執無 離斷常等二邊偏見 ; 在畢竟空寂 的緣起正見中, 是名不墮二邊的中道行 (p.12) 三 結語 (pp.11 ~ 12) 因應時節因緣, 佛所說所行皆是圓滿中正的, 但迷界眾生往往執名相而不能圓見佛法的中道, 常因偏重所知所學而墮於一邊, 龍樹菩薩遂貫徹融通 阿含 與 般若 的本意, 特說明緣起與空寂不偏不異的中道, 警醒 心有所著者 莫墮二邊, 回歸釋尊開演甚深佛法的本懷 因此龍樹菩薩的中道論是宗歸一實 不著名相與對待, 以及教申二諦 綜貫性相及空有中觀大乘不落二邊 真俗無礙的特色, 實質上是根本佛法教義的完滿開展 24 大智度論 卷 80, 大正 25,622a5 ~ 宗 : 梵語 siddhanta 音譯悉彈多所崇所主之意通常指各教所尊崇之主旨 義趣, 或各經論中, 成為全部教說之樞要 歸趣, 而與宗要 宗旨等用語同義 ( 參閱 佛光大辭典 p.3143) 26 教 : 梵語 zastra 音譯設娑怛羅意譯效 訓即聖人垂訓, 眾人效之 ; 或謂聖人被澤於下者之言亦即能詮之言教, 為始於佛陀一代所說之法與菩薩諸聖所垂教道之總稱 ( 參閱 佛光大辭典 p.4595) 19

20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第一節 龍樹論略說 厚觀院長指導 第一組編 2002/7/3 一 龍樹小史 一 年代及史事 中觀今論 p.13 ~ 14 1 約在西元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年間 龍樹出現於印度的佛教界27他本是印 度南方的學者 長養於大乘佛教的環境中據傳記上說 他出家後 曾到北 方的雪山等處修學這個環境 造成他綜貫南北 空有思想的特質 成就了 他的偉大 2 龍樹以前 一味的佛教 向東南方發展的是大眾 又分別說 系 向西北方開展 的是上座系拘泥而保守的上座系 被呵斥為小乘 活潑而進取的大眾系 漸漸的開 拓出大乘佛教南北 大小 尖銳的對立著南空北有 各趨一極北方已完成極端 實有的 大毘婆沙論 南方的偏重理性者 於因果緣起的事相 也不免忽略這種 偏頗的發展 決非佛教之福 3 龍樹出世時 佛教正傾向於從分化而進入交流與綜合的新機運 於是綜合南北 空有 性相 大小的佛教 再建佛教的中道 但他是以大乘性空為根本的 二 龍樹龍宮取經考 佛教史地考論 p.211 ~ 1 鳩摩羅什的 龍樹菩薩傳 如說 龍樹獨在靜室水精房中大龍菩薩見其 如是 惜而愍之 即接之入海於宮殿中 開七寶藏 發七寶華函 以諸方 等深奧經典無上妙法授之龍樹受讀 九十日中通解甚多 龍樹既得諸 經一箱 或作 一相 深入無生 二忍具足龍還送出 2 付法藏因緣傳 也採取此說 但末作 龍樹既得諸經 豁然通達 善解一 相 深入無生 在龍樹所得讀的諸經中 傳說以 華嚴經 為主 27 龍樹享有歲數 一 印順導師著 印度之佛教 p.200 導師對龍樹菩薩享年歲數 以鳩摩羅什譯之 龍樹傳 計述 今推定其生於五百年頃 滅於六百三十年頃 享百二三十之高壽 此與眾傳之譽其長壽 傳其 有大量之論典 無不合 二 聖嚴法師著 印度佛教史 p.184~185 傳說壽命本不僅如此 是因遇一些因緣 故示化而終其因 略舉有三 一 當他教化了南印的國王之後 知有一位小乘法師對他忿忌 他便退入閑室 蟬蛻而去 二 受一位國王的嗣子沙克帝瑪之請 自刎而化 三 因龍樹善閑藥術 餐餌養生 壽年數百 引正王亦得妙藥而壽亦數百 他的嗣子看看繼承王 位 遙遙無期 因此向龍樹菩薩乞頭 龍樹自刎壽終 王亦哀痛而死 三 印順導師著 印度佛教思想史 p.766 ~ 120 羅什譯出的 龍樹菩薩傳 說 去此世以來 至今始 過百歲 羅什二十歲以前 在西域學得龍樹的大乘法門二十歲以後 住在龜茲前秦建元十八年 西元三八二 羅什離龜茲而到了姑臧 住了十九年 才到長安可見 龍樹傳 的成立 一定在 西元三八二年以前那時 龍樹已去世百零年了 所以推定為 龍樹約生於西元一五0 二五0 年 這也是很長壽了 28 詳細內容請閱印順導師著 佛教史地考論 六 龍樹龍宮取經考 p.211 ~

21 中觀今論 講義 3 魏菩提流支說 龍樹從海宮持出 華嚴 見 淨名經玄論 卷二 4 陳真諦說 大海龍王見而愍之 接入大海 即授下本華嚴經一箱 見 法華經傳記 卷一 5 唐波羅頗伽羅蜜多羅也有此說 見 華嚴經傳記 卷一 龍樹入龍宮取經的傳說 有的解說為 這是表示深入自心 本著自證而集出 大乘經的有的解說為 龍王 是印度民族中龍族的國王 華嚴 等大乘 經 從此族的王庭得來有的解說為 南天竺鐵塔或龍宮取經 正如燉煌石 室的發見古代經典一樣 不過傳說得神奇而已有的解說為 龍宮 夜叉宮 與天宮 一向傳說為有大乘經龍樹的龍宮得經 也只是這種傳說的一則 這些解說 都可以有一分意義 但第三說是更為可能的 二 龍樹造的論典 中觀今論 p.14~ 15 主要的部分 可分為兩類 一 深觀論 二 廣行論深觀 如 中論 十二門 論 等 以探究諸法的實相為中心 為迷悟的關鍵所在 所以名之為深觀廣行 如 大智度論 十住毘婆沙論 菩提資糧論 等 這是以菩薩的廣大行果為主 的 1 有的以為 菩薩行包含歸依 布施 持戒等行法 佛陀自證化他的果德 主 要為引發信願 以及積集福智的資糧資糧具足了 成為可能解脫的根機 這再側重於慧行的深觀這即是說 先以廣大行的資糧為基礎 再進而深入 究極徹證的深觀 2 另有人說 般若為三乘之母 三乘學者都依此深觀而證悟與解脫的 廣大行 才是大乘不共於小乘的特色 3 如實的說 聲聞 緣覺 菩薩的中道行 都以出世的正見為主導的依正見 而後有信解 依正見而後能修行趣證 就是悟證了以後 也還是不能離此正 見的攝導故深觀雖共於三乘 在大乘中 仍是徹始徹終的 唯佛所究竟的 一 龍樹深觀的論典 1 龍樹所造的深觀論典約有 29 1 中論 根本中 此為中觀學最為核心的教宗 a無畏注 一說為龍樹自撰 僅西藏有譯本 b青目注 此即羅什所譯的 中論 梵文 藏文已無存 c佛護注 西藏譯為 根本中疏 d清辨注 即是漢譯及西藏譯的 般若燈論釋 e月稱注 即是梵文及西藏譯的 明句論 f安慧注 即是漢譯的 大乘中觀釋論 九卷 2 十二門論 一卷 羅什譯 3 七十空性論 西藏譯以七十詩頌來說空性的道理 29 參見 一 印順導師 中觀今論 p.13~17 二 印順導師 印度佛教思想史 p.122~126 三 聖嚴 法師 印度佛教史 p.186~188 四 萬金川 中觀思想講錄 p.48~50 21

22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4 迴諍論 一卷 毗目智仙 瞿曇流支共譯 現亦存有梵 藏本此 論是以答覆印度傳統的正理學派 以及有部等論敵的批判之典藉 5 六十頌如理論 一卷 趙宋施護譯 西藏本亦有譯本本論 則是 獨立性的論書 其原因是論前有 歸敬頌 6 廣破經 廣破論 也有西藏譯本此論是以針對正理學派的理論展 開辯破方式的典藉 上來三種論著 皆約以破外道及正理等學派為主 7 大乘二十論 施護譯西藏也有譯本 此為獨立的短論 8 因緣心論頌 因緣心論釋 一卷 失譯西藏也有譯本 此為敦 煌發現的小論 2 中觀今論 p.15 ~ 16 羅什三藏所傳 有長達十萬頌的 無畏論 五百頌的 中論 即出於 無 畏論 中羅什除了譯有青目釋的 中論 外 還有 十二門論 也是龍 樹造的 這部論 可以說是 中論 的入門書 十二門論 引證過 七十 空論 七十空論 近由法尊法師依藏本譯出 確乎是龍樹的作品30 3 五正理聚 1 中觀今論 p.16 西藏有 諸中論 之稱凡抉擇勝義空性的 都可以名為 中論 中 論不是一部的別名平常流行的 中論 名為 根本中 根本論與支 論 總有五正理聚 五正理聚 即一 根本中論 二 迴諍論 三 七十空 五正理聚 論 四 六十如理論 五 大乘二十論 這五部論 為印度後期 中觀師所依據的 認為都是龍樹造的 2 萬金川著 中觀思想講錄 p.48~ 49 在西藏傳統下有所謂 正理論集 的說法 有的人認為正 五正理論 或 六正理論 在西藏龍樹著作的分類裡 在中國並無此分類 基本 上分成 深觀 與 廣行 兩類 而這種說法在印度晚期已然形成 4 六十如理論 與 大乘二十論 中觀今論 p.16~ 17 六十如理論 與 大乘二十論 趙宋時施護所譯施護所譯的龍樹論 非早期的中觀學者所知 而且有 唯識 的傾向如 大乘二十論 的末二 頌說 此一切唯心 安立幻化相 若滅於心輪 即滅一切法 31三十 中觀今論 p.15 ~ 16 考西藏所傳 也有 無畏論 但這是中論的注解 與什公譯的青目釋論相近 有人說是龍樹作的 也有人說不是龍樹作的 因為論中引證到龍樹弟子提婆的 四百論 但傳說龍樹 的年壽極高 也可能有轉引提婆論的事情然這與西元五世紀初傳來中國的古說 說 無畏論 有十 萬頌 中論 出在其中 仍未能完全相合這也許藏傳的 中論無畏注 即為青目或某論師摘集龍 樹 無畏論 意而注釋 中論 的 多分根據 無畏論 因此也名為 無畏 如 淨名經集解關中 疏 但這究不過一種推測而已 不能作為定論有人依 中論出在其中 推想 無畏論 為編集的 叢書 如真諦所傳 無相論 的性質 也無法確定 無相論 傳為真諦三藏所譯 現已不存 現存之 顯識論 三無性論 從 無相論 出此參 見 開元釋教錄 大正 c 31 大乘二十頌論 卷一 大正 b29~256c5 若分別有生 眾生不如理 於生死法中 起常樂我想 此一切唯心 安立幻化相 作善不善業 感善不善生 30 22

23 中觀今論 講義 四頌說 宣說大種等 皆是識所攝 32又施護譯的 大乘破有論 說 由 此心為因 即有身生 33印度後期有隨瑜伽行的中觀師 即引 六十如理 論 頌 此下更為解說34 二 龍樹廣行的論典 35 1 大智度論 百卷 羅什譯 係為 大般若經 第二會即 大品般若 二 萬五千頌 的釋論西藏未傳 2 十住毘婆沙論 十七卷 羅什譯 係為華嚴 十地經 的釋論 唯其僅 譯出初地及二地部分梵本已不存 西藏亦未傳 以上兩種為兩部主要大乘經 的釋論 3 菩提資糧論頌 六卷 本頌為龍樹菩薩造 自在比丘作釋論 達磨笈多 36 譯 其他 1 寶行王正論 一卷 真諦譯西藏亦有譯本此乃為梵文 寶鬘論 之 一部 2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一卷 義淨譯 另有異譯二種西藏也有譯本 梵 本已無存 聖嚴法師及萬金川 以上三種皆有討論到修持問題 以及佛教 對於政治的看法 龍樹菩薩傳 大正 c15~18 龍樹既得諸經一相深入無生二忍具足 龍還送出於南天竺 大弘佛法摧伏外 道廣明摩訶衍作優波提舍十萬偈 又作莊嚴佛道論五千偈 印順導師 印度佛教思想史 p.123 優波提舍十萬偈 應該就是 大智度論 經的釋論 一般是稱為 論議 優波提舍的 十住毘婆沙論 是菩薩道 十地的廣釋 可能就是 莊 嚴佛道論 三 傳龍樹中觀的正統者 提婆論師 中觀今論 p.17 錫蘭的提婆論師 主要作品 名 四百論 奘譯的 廣百論 即此論後八 品的護法 釋論 什公所譯的 百論 婆藪開士釋 也即是此論的略本此 若滅於心輪 即滅一切法 是諸法無我 諸法悉清淨 32 六十如理論 宣說大種等 皆是識所攝 1 六十如理論 大正 b4~5 大種等及識 所說皆平等 彼智現證時 無妄無分別 2 中觀莊嚴論 引 六十頌如理論 文說 此中皆無生 亦皆無有 故知生滅法 當知唯是識宣說大種等 皆是識所攝 彼離智所見 豈非 皆顛倒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卷三 漢院刊 p.19~20 3 印順導師 印度佛教思想史 p.337~ 世間無實從分別起 此分別故分別心生 由此心為因 即有生身 是故有身行於世間 大乘破有論 大正 30 p.254a16~18 34 請參閱 一 中觀今論 p.241 二 印度佛教思想史 p.377~ 參見 一 印順導師 中觀今論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p.13~17 二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四章 第一章 龍樹及其論著 p.122~126 三 聖嚴法師 印度佛教史 第九章 龍樹系的大乘佛教及其後的 經典 p.186~188 四 萬金川 中觀思想講錄 第三章 龍樹的生平與著作 p.48~50 36 印度佛教思想史 p

24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外, 還有 百字論 提婆論以 百 為名, 不僅是數目的, 古人解說為 無邪不摧, 無正不顯, 即完備的意義 37 月稱從語言學的見地, 解說為 遮遣分別邪執 ; 提婆論確是側重破邪的其後, 青目釋 中論 的八不說 : 法雖無量, 略說八事, 即為總破一切法 38 以 中論 的八不, 偏重於廣破一切, 也許是受有提婆論的影響龍樹的 中論, 固然能遮破一切戲論, 但 中論 的正意, 決非以摧破一切為能, 反而是為了成立一切法, 顯示釋迦的緣起中道 第二節中論為阿含通論考一 中觀今論 p.18: 探求龍樹緣起 空 中道的深義, 主要的當然在 中論 中論 的中道說, 我 ( 印順導師 ) 有一根本的理解 龍樹菩薩本著大乘深邃廣博的理論, 從緣起性空的正見中, 掘發 阿含經 的真義這是說 : 緣起 空 中道, 固然為一般大乘學者所弘揚, 但這不是離了 阿含經 而獨有的, 這實是 阿含經 的本意, 不過一般取相的小乘學者, 沒有悟解罷了所以, 中論 是 阿含經 的通論, 是通論 阿含經 的根本思想, 抉擇 阿含經 的本意所在 二 從 中論 所引證的佛說, 都出於 阿含經 : ( 一 ) 中觀今論 p.18~19: 編號 中論 阿含經 大聖之所說, 本際不可得, 生無有始, 亦於無始生死, 無明所蓋愛結所繫, 長夜輪彼無有終 39 迴, 謂有生老死, 不知苦之本際 40 一 若使初後共, 是皆不然者, 何故而戲論, 謂有生老死 41 如佛經所說, 虛誑妄取相, 諸行妄取故, 是名為虛誑 42 二虛誑妄取者, 是中何所取, 佛說如是事, 欲以示空義 44 印順導師云 : 以有為諸行為由妄取而成的虛誑 即虛妄相, 以涅為槃不虛誑, 是 阿含經 所說的但龍樹以為 : 虛妄即是空無自性的, 所以說 : 佛說如是事, 欲以示空義 請參閱 : 印順導師著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三節提婆的 百 論 p.148~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以此二偈讚佛, 則已略說第一義問曰 : 諸法無量, 何故但以此八事破? 答曰 : 法雖無量, 略說八事則為總破一切法 ( 中論 卷一 觀因緣品, 大正 30,1c8~14) 39 中論 卷二 觀本際品 11, 大正 30,16a8~9 40 雜阿含經 卷十,266 經, 大正 2,69b5~7 41 中論 卷二 觀本際品 11, 大正 30,16b8~9 42 中論 卷二 觀行品 13, 大正 30,17a27~28 24

25 中觀今論 講義 雜阿含經 卷十 262 經 大 佛能滅有無 如化迦旃延 經中之所說 參見 1 45 三 離有亦離無 正 2 66c~67a2 中論今論 p.7~8 世尊知是法 甚深微妙相 非鈍根所及 爾時 世尊得道未久 便生是念 我今甚 四 是故不欲說46 深之法難曉難了 難可覺知 不可思惟 休息微妙 智者所覺知能分別義理 習之 不厭即得歡喜設吾與人說妙法者 人不 信受亦不奉行者 唐有其勞則有所損 我 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47 是故經中說 若見因緣法 則為能見佛 爾時世尊與彼比丘尼而說偈言 善業以先 48 見苦集滅道 禮 最初無過者 空無解脫門 此是禮佛 五 義 若欲禮佛者 當來及過去 當觀空無 法 此名禮佛義49 此段 導師所云的 見緣起法即見四諦 50 話 乃是取經義而出的話 如佛經中說 斷有斷非有 是故知涅槃 尊者阿難 又問舍利弗 如尊者所說 六 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 有亦不應說 無 非有亦非無51 亦不應說 有無亦不應說 非有非無亦不 應說此語有何義 尊者舍利弗語尊者阿 六 難 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 有餘耶 此則虛言無餘耶 此則虛言有餘無餘 耶 此則虛言非有餘非無餘耶 此則虛 言若言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 離諸 虛偽得般涅槃52 二 空之探究 p.211 ~ 212 中論 所引證的佛說 多出於 阿含經 1 觀本際品 11 說 大聖之所說 本際不可得 53 出於 雜阿含經 說 無始生死 長夜輪迴 不知苦之本際 54 無始生死 的經說 龍樹引歸 何故而戲論 謂有生老死 55的空義 43 印順導師著 中觀今論 p.18 中論 卷二 觀行品 13 大正 30 17b3~4 45 中論 卷三 觀有無品 15 大正 30 20b1~2 46 中論 卷四 觀四諦品 24 大正 30 33a14~15 47 增壹阿含經 卷十 勸請品第十九 一 一 大正 2 593a21~b1 48 中論 卷四 觀四諦品 24 大正 30 34c6~7 49 增壹阿含經 卷二十八 聽法品第三十六 五 大正 2 708a17~20 50 請參閱 中阿含經 卷七 象跡喻經 大正 1 464b~467a 51 中論 卷四 觀涅槃品 25 大正 30 35b14~15 52 雜阿含經 卷九 249 經 大正 2 60a13~19 53 中論 卷二 觀本際品第十一 大正 30 16a8 54 雜阿含經 卷十 266 經 大正 2 69b5~ 中論 卷二 觀本際品第十一 大正 30 16b9 25

26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2 觀行品 13 說 如佛經所說 虛誑妄取相 56以有為諸行 由妄取而 成的虛誑[妄] 以涅槃為不虛誑 龍樹解說為 佛說如是事 欲以示空義 57 3 觀有無品 15 說 佛能滅有無 於化迦旃延 經中之所說 離有亦離 58 無 此出於 雜阿含經 說 世間有二種依 若有 若無 世間 集如實正知見 若世間無者不有 離無 世間滅如實正知見 若世間有 者無有 離有 是名離於二邊 說於中道 59離有無二邊的緣起中道 為 中論 重要的教證 4 觀四諦品 24 說 世尊知是法 甚深微妙相 非鈍根所及 是故不欲 說 60這如 增壹阿含經 說 我今甚深之法 難曉難了 難可覺知 設吾與人說妙法者 人不信受 亦不奉行 我今宜可默然 何須說法 61 各部廣律 在梵天請法前 也有此 不欲說法 的記錄 5 觀四諦品 24 說 是故經中說 若見因緣法 則為能見佛 見苦集滅 道 62 如 稻稈經 63說見緣起即見法 四諦 如 中阿含 象跡 64 喻經 說 6 觀涅槃品 25 說 如佛經中說 斷有斷非有 65這是 雜阿含經 說 盡 離欲 滅 息 沒已 有亦不應說 無亦不應說 離諸虛偽[戲 論] 得般涅槃 此則佛說 66 三 從 中論 的內容去看 也明白 中論 是以 阿含經 的教義為對象 參考古典 阿毗曇 破斥一般學者的解說 顯出瞿曇緣起的中道義 一 中觀今論 p.19~20 品 名 中 觀 今 論 67 此二品 不 觀因緣品第一 觀 緣生 的不生 滅 此二品 總觀八不的始終 總觀八不的始終 不 68 不去 觀去來品第二 觀此諸行的 生無所從來 滅 生 與 不去 69 亦無所至 56 中論 卷二 觀行品第十三 大正 30 17a27 中論 卷二 觀行品第十三 大正 30 17b 中論 卷三 觀有無品第十五 大正 30 20b1~2 59 雜阿含經 卷十二 301 經 大正 2 85c21~28 60 中論 卷四 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大正 30 33a14~15 增一阿含經 卷十 勸請品第十九 一 大正 2 593a22~b 中論 卷四 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大正 30 34, c6~7 佛說稻芋經 大正 c14~818c20 象跡喻經 大正 1 467a27~469c8 65 中論 卷四 觀涅槃品第二十四 大正 30 35b14 66 雜阿含經 卷九 249 經 大正 2 60a13~21 67 中論 卷一 觀因緣品第一 大正 30 1b8~3c4 68 中論 卷一 觀去來品第二 大正 30 3c5~5c14 69 此段經文不在 中論 裡 但在其他論典 如其中的 大智度論 卷三十一云 生無所從來 滅亦無 所去 至 (大正 25 29a5~6)

27 中觀今論 講義 觀六情品第三 70 觀五陰品第四 72 觀六種品第五 73 觀染染者品第六 74 觀三相品第七 75 觀作作者品第八 76 觀本住品第九 77 觀然可然品第十 78 觀本際品第十一 79 觀苦品第十二 80 觀行品第十三 82 觀合品第十四 83 觀有無品第十五 84 見可見無故, 識等四法無, 四取等諸緣, 云何而得有 71 論煩惱的相應明有為 煩惱所為的生住滅三相 作者 受者的不可得, 這更是 阿含經 的根本論題了 即觀察六處 五蘊 六界的世間法這三者的次第, 依 中阿含經 卷三四說古典的 舍利弗阿毘曇 法蘊足論, 也都與此相合 從內六處 外六處, 引生六識 六觸 六受 六愛 六六法門, 再說到四取等, 這是 雜阿含經 六處誦中常見的緣起說這三品, 論究世間 苦的中道在蘊 處 界以後, 說明相應行與不相應行的三相, 本於阿毘曇論的次第 ; 如 阿毘曇心論 三品合起來, 即是論究惑招有為, 與作即受果的道理 引經以明生死本際不可得說明苦非自作 他作 共作 十二門論 的 觀作者門, 無因作, 是依 雜阿含經 卷也引此經以明空義十二 ( 三 二經 ) 81 阿支羅迦葉等而作明無常諸行的性空, 進而空亦不可得明三和合觸的無性從緣起法的非有論到非無這是依 化迦旃延經 說的 70 中論 卷一 觀六情品第三, 大正 30,5c15~6b17 71 中論 卷一 觀六情品第三, 大正 30,6b9~10 72 中論 卷一 觀五陰品第四, 大正 30,6b18~7b4 73 中論 卷一 觀六種品第五, 大正 30,7b5~8a13 74 中論 卷一 觀染染者品第六, 大正 30,8a14~c22 75 中論 卷二 觀三相品第七, 大正 30,9a4~12b4 76 中論 卷二 觀作作者品第八, 大正 30,12b5~13b2 77 中論 卷二 觀本住品第九, 大正 30,13b3~14b13 78 中論 卷二 觀燃可燃品第十, 大正 30,14b14~16a3 79 中論 卷二 觀本際品第十一, 大正 30,16a4~b19 80 中論 卷二 觀苦品第十二, 大正 30,16b20~17a24 81 雜阿含經 卷十二,302 經 ( 大正 2,86a5~b4) 云 : 若受即自受者, 我應說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 是則他作若受自受他受, 復與苦者, 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說, 若不因自他, 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 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 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謂緣無明行, 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 乃至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 阿支羅迦葉, 遠塵離垢, 得法眼淨 82 中論 卷二 觀行品第十三, 大正 30,17a25~18c27 83 中論 卷二 觀合品第十四, 大正 30,18c28~19c11 84 中論 卷三 觀有無品第十五, 大正 30,19c12~20c4 27

28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觀縛解品第十六 85 觀業品第十七 86 觀法品第十八 87 觀時品第十九 88 觀因果品第二十 89 觀成壞品二十一 90 觀如來品第二十二 91 觀顛倒品第二十三 93 從生死流轉說到還滅, 從繫縛說到解脫更是生死相續中的要義從 觀染染者第六觀染染者第六 到此, 共有十二品, 論究世間集的中道明 知法入法 的現證無我無我無我所, 為能見法性的觀無我所, 為能見法性的觀門, 這是 阿含經 的要義門, 所契入的諸法實相, 即緣起的寂滅, 即聲聞與辟支佛所共證的分別說明三世因果與得失這是當時內外學者重視的論題, 特別是修行歷程中的要題 ; 如要經過多少時間, 怎樣的從因到果, 功德的成就或退壞如來為創覺正法的聖者, 超越這都是 阿含經 十四不可記 92 常無常四見, 邊無邊四見, 有的意義見與無見明所破的顛倒, 否定三毒 染 85 中論 卷三 觀縛解品第十六, 大正 30,20c5~21b19 86 中論 卷三 觀業品第十七, 大正 30,21b20~23c14 87 中論 卷三 觀法品第十八, 大正 30,23c15~25b29 88 中論 卷三 觀時品第十九, 大正 30,25c1~26a29 89 中論 卷三 觀因果品第二十, 大正 30,26b1~27c10 90 中論 卷三 觀成壞品第二十一, 大正 30,27c11~29b22 91 中論 卷三 觀如來品第二十二, 大正 30,29c4~31a10 92 十四無記 : 無記, 指無法敘述或說明的見解 十四無記, 即指十四個超越經驗認知層次的問題, 無法加以敘述或說明, 因此佛陀捨置不答此詞又名十四不可記 十四難即 (1) 世間常,(2) 世間無常, (3) 世間常亦無常,(4) 世間非常非無常,(5) 世間有邊,(6) 世間無邊,(7) 世間亦有邊亦無邊,(8) 世間非有邊非無邊,(9) 如來死後有,(10) 如來死後無,(11) 如來死後亦有亦非有,(12) 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 (13) 命身一,(14) 命身異依 雜阿含經 卷三十四所述, 佛陀對外道以顛倒之見問難的十四個問題, 皆不置可否, 不予明確的答覆 大智度論 卷二稱之為 十四難, 該卷曾解釋佛陀不回答的理由, 是因 此事無實故不答諸法有常無此理, 諸法斷亦無此理,( 中略 ) 故佛不答 總之, 這十四種問題是外道由於斷常一異等妄見而產生的邪執其中前十二項是就有無等四句而言, 後二項是就一異而言新譯 華嚴經 卷二十一, 更將前十二項就世間與我加以區分, 而成十六種 ( 以上皆引據於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 二 ) p.6736) 雜阿含經 卷三十四( 大正 2,241b~258c) 之 經, 皆有提到 十四無記 之部分例舉 968 經云 : 有一外道, 作如是言 ; 長者, 我見一切世間常, 是則真實, 餘者虛妄 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此是真實, 餘則虛妄諸外道語長者言 : 我等各各已說所見, 汝復應說汝所見長者答言 : 我之所見真實 有為 思量 緣起, 若復真實 有為 思量 緣起者, 彼則無常, 無常者是苦, 如是知已, 於一切見都無所得如汝所見, 世間常, 此是真實, 餘則虛妄此見真實 有為 思量 緣起若真實 有為 思量 緣起者, 是則無常, 無常者是苦, 是故汝等習近於苦, 唯得於苦, 堅住於苦, 深入於苦, 如是汝言世間無常, 此是真實, 餘則虛妄, 有如是咎, 世間常 無常 非常非無常 ; 世有邊 世無邊 世有邊無邊 世非有邊非無邊 ; 命即是身 命異身異 ; 如來死後有 如來死後無 如來死後有無 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此是真實, 餘則虛妄 ( 雜阿含經 卷 34, 968 經, 大正 2,248c18~ 249a15) 93 中論 卷四 觀顛倒品二十三, 大正 30,31a11~32b11 28

29 中觀今論 講義 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95 觀涅槃品二十五 97 淨 四倒的實性, 歸結到 如是顛倒滅, 無明則亦滅 94 的緣起還滅 明所悟的諦理, 批評實有論者的破壞四諦 三寶 發揮 雜含 卷一二 ( 二九三經 ) 所說 : 一切取 ( 受 ) 離 愛盡 無欲 寂滅涅槃 98, 是 無為 法的真義, 說明無為 無受的涅槃 如來滅度後, 不言有與無 99, 一切法空故, 何有邊無邊 100 等, 掃盡十四不可記的戲論 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101 全依 阿含經 義 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102 即破除我及世間常無常, 我及世間邊無邊的邪見, 明我法二空 引證 阿含經, 成立 若見因緣法, 則為能見佛 ; 見苦集滅道 96 的自宗從 觀法品第十八觀法品第十八 到此, 論究世間集滅的中道 正觀緣起, 遠離邪見, 這二品即論究世間滅道的精義 ( 二 ) 空之探究 p.212 ~ 213: 中論 凡二十七品 青目釋 以為 : 前二十五品, 以摩訶衍說第一義道, 後二品 說聲聞法入第一義道 ; 無畏論 也這樣說然依上文所說, 緣起中道的八不文證, 及多引 阿含經 說, 我不能同意這樣的判別 中論 所觀所論的, 沒有大乘法的術語, 如菩提心, 六波羅蜜, 十地, 莊嚴佛土等, 而是 阿含 及 阿毘達磨 的法義 中論 是依四諦次第的, 只是經大乘行者的觀察, 抉發 阿含經 的深義, 與大乘深義相契合而已這不妨略為分析 : 1 < 觀 ( 因 ) 緣品 1> 觀緣起的集無所生 ;< 觀去來品 2> 觀緣起的滅無所去這二品, 觀緣起的不生 ( 不滅 ),( 不來 ) 不去, 總觀八不的始終 ; 以 94 中論 卷四 觀顛倒品二十三 云 : 如是顛倒滅, 無明則亦滅, 以無明滅故, 諸行等亦滅 ( 大正 30, 32a4) 95 中論 卷四 觀四諦品二十四, 大正 30,32b12~34c12 96 中論 卷四 觀四諦品二十四 云 : 是故經中說, 若見因緣法, 則為能見佛, 見苦集滅道 ( 大正 30, 34c6~7) 97 中論 卷四 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大正 30,34c13~36b16 98 雜含 卷一二(293 經 ) 云 : 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 所謂一切取 愛盡 無欲 寂滅 涅槃, 如此二法, 謂有為 無為, 有為者 : 若生 若住 若異 若滅 ; 無為者, 不生 不住 不異 不滅, 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 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 滅於相續相續滅滅, 是名苦邊比丘! 彼何所滅, 謂有餘苦, 彼若滅止清涼息沒, 所謂一切取滅 愛盡 無欲 寂滅 涅槃 ( 雜阿含經 大正 2,83, c13~21) 99 中論 卷四 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大正 30,35c 中論 卷四 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大正 30,36a 中論 卷四 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大正 30,36b28~c 中論 卷四 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大正 30,36c24~39b29 29

30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下別觀 2 觀六情品 3 觀五陰品 4 觀六種[界]品 5 即觀六處 五蘊 六界 論究世間 苦的中道 3 觀染染者品 6 觀煩惱法 觀三相品 7 觀有為 煩惱所為法 的三相 觀作作者品 8 觀本住品 9 觀然可然品 10 明作 者 受者不可得與上二品合起來 就是論究惑招生死 作即受果的深義 4 觀本際品 11 明生死本際不可得 觀苦品 12 明苦非自 他 共 無因作 而是依緣生 觀行品 13 明諸行的性空 觀合品 14 明三和合觸的無性 觀有無品 15 明緣起法非有非無 觀縛解 品 16 從生死流轉說到還滅 從生死繫縛說到解脫 觀業品 17 更是生死相續的要事從 觀染染者品 6 以來 共十二品 論究世間集 的中道 5 觀法品 18 明 知法入法 的現觀 6 觀時品 19 觀因果品 20 觀成壞品 21 明三世 因果與得 失 是有關修證的重要論題 7 觀如來品 22 明創覺正法者 8 觀顛倒品 23 觀三毒 染淨 四倒的無性 觀四諦品 24 明所 悟的諦理 觀涅槃品 25 觀涅槃無為 無受的真義從 觀法品 18 到此 論究世間集滅的中道 9 觀十二因緣品 26 正觀緣起 觀邪見品 27 遠離邪見這二品 論究世間滅道的中道 四 從 中論 開首的歸敬頌來說 緣起就是八不中道 一 中論 卷一 觀因緣品第一 大正 30 1b11~14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 二 印順導師著 空之探究 p.210 八不緣起的含義 可說與 般若經 相同 而以緣起為論題 以八不來闡明 卻不是 般若經 的我以為 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 是通論阿含經的根本思 想 抉擇阿含經的本意所在 三 不生亦不滅 1 中觀今論 p.23 不生不滅 據 阿含經 義 指無為法而說 無為法是不生不住不滅的 無 為即涅槃寂滅 即緣起的寂滅性 2 空之探究 p.211 中道的不生不滅 阿含經 約無為 涅槃說103涅槃是苦的止息 寂滅 在 阿含經 中 是依緣起的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而闡明的 103 見下引述 30

31 中觀今論 講義 3 雜阿含經 卷十二 293 經 大正 2 83c 取中要義 云 所謂緣起 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 愛盡 無欲 寂滅 涅槃如此 二法 謂有為 無為有為者 若生 若住 若異 若滅 無為者 不生 不住 不異 不滅 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 因滅故苦滅 斷諸逕路 滅於相續 相續滅滅 是名苦邊比丘 彼何所滅 謂有餘苦 104 彼若滅止 清涼 息沒所謂一切取滅 愛盡 無欲 寂滅 涅槃 四 不常亦不斷 雜阿含經 卷十二 300 經 大正 2 85c11~15 自作自覺 受 則墮常見 他作他覺 則墮斷見義說 法說 離此二邊 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 乃至純大苦聚集 無明滅則行滅 乃至純大苦聚滅 五 不一亦不異 雜阿含經 卷十二 297 經 大正 2 84c20~25 若見言命即是身 彼梵行者所無有 復見言命異身異 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 邊 心所不隨 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 謂緣生老死 緣無 明故有行 六 不來亦不出 雜阿含經 卷十三 335 經 大正 2 92c16~24 諸比丘 眼生時無有來處 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 生已盡滅 有業 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 異陰相續 除俗數法耳 鼻 舌 身 意亦如是說 除俗數法俗數法者 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如無明緣行 行緣識 廣 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 故識滅 如是廣說 乃至純大苦聚滅 七 中論 卷四 觀邪見品第十七 大正 30 39b25~26 瞿曇大聖主 憐愍說是法 悉斷一切見 我今稽首禮 八 印順導師著 空之探究 p.210~211 中論 的歸敬頌 明八不的緣起緣起是佛法不共外道的特色 緣起是離二 邊的中道說緣起而名為 中 論 是 阿含 而不是 般若 中道中 不常不斷的中道 如 雜阿含經 說 自作自覺[受] 則墮常見 他作他覺[受] 則墮斷見義說 法說 離此二邊 處於中道而說法 所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 故彼起 105不一不異的中道 如 雜阿含經 說 若見言命即是身 彼梵行者所無有 若復見言命異身異 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 心所不隨 正向中道 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 謂緣生老死 緣無明故有行 106不 來不出的中道 如 雜阿含經 說 眼生時無有來處 滅時無有去處 除俗數法 俗數法者 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107中道的不生不滅 阿 含經 約無為 涅槃說涅槃是苦的止息 寂滅 在 阿含經 中 是依緣 起的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而闡明的以八不說明中道的緣起說 淵源 於 雜阿含經 說 是不庸懷疑的 雜阿含經 293 經 大正 83c13~21 雜阿含經 卷十二 300 經 大正 2 85c11~ 雜阿含經 卷十二 297 經 大正 2 84c20~ 雜阿含經 卷十三 335 經 大正 2 92c16~

32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九 空之探究 (p.213 ~ 214) 1 中論 與 阿含經 的關係 明確可見但 阿含 說空 沒有 中論 那樣的明顯 沒有明說一切法空說種種空 說一切法空的 是初期大乘的 般若經 般若經 說空 主要是佛法的甚深義 是不退菩薩所悟入的 也是聲聞聖者所共的 阿含經 說法的方便 與 般若經 有差別 但以 空寂無戲論為歸趣 也就是學佛者的究極理想 不可說是有差別的 2 龍樹的時代 佛法因不斷發展而已分化成眾多部派 部派間異見紛紜 莫衷 一是 中論 說 若人說有我 諸法各異相 當知如是人 不得佛法味 108 淺智見諸法 若有若無相 是則不能見 滅見安隱法 109聲聞各部派 或說有我有法 或說我無法有 或說一切法有 或說部分有而部分無這樣 的異見紛紜 與 阿含經 義大有距離了 所以 中論 引用 阿含經 說 抉擇遮破各部派 及外道 的妄執 顯示佛法的如實義如 第十八 觀 法品 法 dharma 是聖者所覺證的 觀法品 從觀 無我我所 而契入寂 滅 正是 阿含經 義品末說 不一亦不異 不常亦不斷 是名諸世尊 教化甘露味若佛不出世 佛法已滅盡 諸辟支佛智 從於遠離生 110上一 偈 總結聲聞法 下一偈是出於無佛世的辟支佛 二乘聖者 都是這樣悟入 法性的所以 或以為前二十五品明大乘第一義 後二品明聲聞第一義 是 我所不能贊同的又如 第二十四 觀四諦品 說 以有空義故 一切法 得成 若無空義者 一切則不成 依空而能成立的一切法 出世法是四諦 法 四果 僧 佛 也就是三寶 世間法是生死的罪福業報 3 總之 依 阿含經 說 遮破異義 顯示佛說的真義 確是 中論 的立場 當然這不是說與大乘無關 而是說 中論 闡明的一切法空 為一切佛法 的如實義 通於二乘 如要論究大乘 這就是大乘的如實義 依此而廣明大 乘行證所以 龍樹本著大乘的深見 抉擇 阿含經 及 阿毘達磨論 義 而貫通了 阿含 與 般若 等大乘經如佛法而確有 通教 的話 中論 可說是典型的佛法通論了 五 大智度論 抉發 阿含經 之深義 一 中觀今論 p.23 大智度論 卷一 除了八不而外 又引 眾義經 漢譯 名 義足經 即 義品 巴利藏攝在 小部 裏 參見 大智度論 卷一 大正 25 60c12~61a2 除第一義悉檀 諸餘論議 諸餘悉檀 皆可破故 如 眾義經 眾義經 眾義經 中所說偈 各各自依見 戲論起諍競 能知彼非是 是為知正見 不肯受他法 是名愚癡人 作是論議者 真是愚癡人 若依自是見 而生諸戲論 若此是淨智 無非淨智者 眾義經 佛說義足經 卷上 鏡面王經第五 大正 4 178a~c 經集 中論 卷二 觀燃可燃品第十 大正 30 15c24~25 中論 卷一 觀六種品第五 大正 30 8a5~

33 中觀今論 講義 義品 南傳 ~312 二 中觀今論 p.23 三門中的空門 廣引 阿含經 來成立我法皆空 參見 大智度論 卷十八 大正 c21~193a10 空門者 生空 法空如 頻婆娑羅王迎經 111中 佛告大王 色生時但空生 空門者 色滅時但空滅諸行生時但生滅時但空滅是中無吾我無人 無神 無人 從今世至後世除因緣和合名字等眾生凡夫愚人逐名求實如是等經中 佛 說生空 法空者 如 佛說大空經 112中十二因緣 無明乃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 法空者 若言雖老死 皆是邪見生 有 取 愛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行 無明 亦如是若有人言身即是神 若言身異於神 是二雖異 同為邪見佛言 身 即是神 如是邪見 非我弟子身異於神 亦是邪見 非我弟子 是經中佛說 法空若說誰老死 當知是虛妄 是名生空若說是老死 當知是虛妄 是名 法空乃至無明亦如是復次 佛說梵網經 113中 六十二見若有人言神 常 世間亦常 是為邪見若言神無常 世間無常 是亦邪見神及世間常亦 無常 神及世間非常亦非非常 皆是邪見以是故 知諸法皆空 是為實 三 中觀今論 (p.23) 智論 卷三十七中114 也引七經 證明聲聞藏的法空 參見 大智度論 卷三十一 大正 b~c 1 先尼梵志事 雜阿含經 卷五 105 經 大正 2 32a~b 2 強論梵志事 義品 南傳 ~312 佛說義足經 卷上 鏡面王 經第五 大正 4 178a~c 3 大空經 雜阿含經 卷十二 297 經 12 大正 2 84c11~85a10)115 中論 卷三 觀法品第十八 大正 30 24a11~14 增一阿含經 卷二十六 大正 2 694a~696a 頻毘婆羅王詣佛供養經 大正 2 855c~857a 112 中阿含經 卷四十九 191 經 大空經 大正 1 738a~740c 113 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 大正 1 264a 114 智論 卷三十七中 這是 中觀今論 的說法但就 空之探究 p.98 及 智論 大正 b~c 的實際察照下 證實應是 智論 的卷三十一之處 雜阿含經 卷十二 297 經云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 世 尊告諸比丘 我當為汝等說法 初 中 後善 善義 善味 純一清淨 梵行清白 所謂大空法經諦聽 善思 當為汝說云何為大空法經 所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 彼起 謂緣無明行 緣行識 乃至純大苦聚集緣生老死者 若有問言 彼誰老死 老死屬誰 彼則答言 我即老死 今老死屬我 老死是我所 言命即是身或言 命 異 身異此則一義 而說有種種若見言命即是身 彼梵行者所無有 若復見言命 異身異 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 心所不隨 正向中道 賢聖出世如實 不顛倒 正見 謂緣生老死如是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處 名色 識 行緣無明 故有行 若復問言 誰是行 行屬誰 彼則答言 行則是我 行是我所 彼如是命即 是身 或言命異身異彼見命即是身者 梵行者 所 無有 或言命異身異者 梵行 者亦無有離此二邊 正向中道 賢聖出世如實 不顛倒 正見 所謂緣無明行諸 比丘 若無明離欲而生明 彼誰老死 老死屬誰者 老死則斷 則知 斷其根本 如 33

34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4 羅陀經 雜阿含經 卷六 122 經 大正 2 40a 相應部 23 羅 陀相應 南傳 5 栰喻經 中阿含經 卷五十四 200 經 阿梨吒經 大正 1 763a25~766b27 中部 22 蛇喻經 南傳 9 247~ 6 波羅延經 經集 彼岸道品 南傳 ~427 中阿含經 卷三十九 156 經 梵波羅延經 大正 1 678a23~678a 117 7 眾義經 經集 義品 南傳 ~312 佛說義足經 卷上 鏡面王經第五 大正 4 178a~c 118 空之探究 p.92~101 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 p.69 四 中觀今論 p.23 ~ 24 聲聞如毛孔空 菩薩如虛空空 智論卷三五 119 但 這到底是量的差別 不能說空性寂滅中有什麼質的不同 參見 大智度論 卷三十五 大正 b6~322a16 經 佛告舍利弗 於汝意云何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心 念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 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 諸聲聞辟支佛智 慧為有是事不 舍利弗言 不也 世尊 截多羅樹頭 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 彼誰生 生屬誰 乃至誰 是行 行屬誰者 行則斷 則知 斷其根本 如截多羅樹頭 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 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 彼無明滅則行滅 乃至純大苦聚滅 是名大空法經 佛說此 經已 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 卷十二 297 經 大正 2 84c11~85a10 印順導師著 空之探究 p.92~93 一 大空經 上文已說到了說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 的見解漢譯 雜阿含經 說 若有問言 彼誰老死 老死屬誰 彼則答言 我即老死 今老死屬我 老死是我所 並與 命即是身 命異身異 相配合依 空門 的見解 這是說法空的 如 大智度論 說 聲聞法中 法空 為大空 是人老死 人不可得 則眾生空是老死 老死不可得 是法空 智論 卷三十一 大正 a11~14 若說誰老死 當知是虛妄 是名生空 若說是老死 當知是虛妄 是名法空 智論 卷三十一 大正 a4~5 生 空 眾生空 sattva-s/u^nyata^ 法空 dharma-s/u^nyata^ 空門 是成立二空的經 說 今老死屬我 老死是我所 是邪見虛妄的 因而說 是老死 是法空 這是以 無我為我空 無我所是法空的與 成實論 所說 若遮某老死 則破假名 遮此 老死 則破五陰 破五陰即法空 的意見相合 成實論 卷十二 大正 a24~25 ( 空之探究 p.92 ~93) 元亨寺譯 漢譯南傳大藏經 漢譯南傳 ~321 元亨寺譯 漢譯南傳大藏經 漢譯南傳 ~ 所述之6 波羅延經 及7 眾義經 之分法 乃參於印順導師著 空之探究 p.101導師云 導師云 導師云 波 羅延經 是 經集 的 彼岸道品 眾利經 是 經集 的 義品 長行略引二經的經意 明智者 於一切法不受不著 不取不捨與 義品 的 第一八偈 相當( 空之探究 p.101) 參見 大智度論 卷七九 大正 c 諸菩薩空行勝於二乘何以故 智慧分別利鈍 入有深淺故 皆名得諸法實相 二乘得空有分有 量 諸佛 菩薩無分無量如渴者飲河 不過自足 何得言俱行空不應有異又如毛孔之空 欲比十 方空 無有是理是故比佛 菩薩千萬億分不及一 34

35 中觀今論 講義 論 問曰 : 若佛知一切聲聞 辟支佛不能為眾生, 何以故問? 答曰 : 佛 意如是, 欲令舍利弗口自說 : 諸聲聞 辟支佛不如菩薩, 是故佛問舍利弗言 : 不也, 世尊! 所以者何? 聲聞 辟支佛, 雖有慈心, 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 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 過聲聞辟支佛 上 經 舍利弗! 於汝意云何? 諸聲聞 辟支佛, 頗有是念 : 我等當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度一切眾生, 令得無餘涅槃不? 舍利弗言 : 不也! 世尊! 佛告舍利弗 : 以是因緣故, 當知諸聲聞 辟支佛智慧, 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 百分不及一,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論 問曰 : 上已反問舍利弗, 事已定, 今何以復問? 答曰 : 以舍利弗欲以須 陀洹同得解脫故, 與諸佛 菩薩等, 而佛不聽譬如有人, 欲以毛孔之空與虛 空等 ; 以是故, 佛重質其事復次, 雖同一事, 義門各異先言智慧, 為一切 眾生故 ; 今言頗有是念, 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 槃無餘涅槃者義, 如先說復次, 一聲聞 辟支佛尚不作是念, 何況一切聲 聞辟支佛! 參見 : 大寶積經 卷百十二 ( 大正 11,634b) ( 五 ) 中觀今論 (p.24): 聲聞乘多說眾生空, 佛乘說眾生空 法空 問曰 : 何以故大乘經初菩薩眾 聲聞眾兩說聲聞經初獨說比丘眾, 不說菩薩 眾? 答曰 : 欲辯二乘義故佛乘及聲聞乘, 聲聞乘陜小, 佛乘廣大聲聞乘自 利自為, 佛乘益一切復次, 聲聞乘多說眾生空, 佛乘說眾生空 法空如是 等種種分別說是二道故 120 ( 六 ) 中觀今論 (p.24): 若了了說, 則言一切諸法空 ; 若方便說, 則言無我 佛法二種說 : 若了了說, 則言一切諸法空 ; 若方便說, 則言無我是二種說法, 皆入般若羅蜜相中 大智度論 卷四, 大正 25,85b14~ 大智度論 卷二十六, 大正 25,254a14~16 35

36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厚觀院長指導 第二組編 2002/9/3 第一節 無生之共證與大乘不共 ( p.25~28 ) 一 (p.25)龍樹依空而顯示中道 即八不緣起其中 不常不斷 不一不異 不來不去 的緣起 即使解說不同 因為 阿含經 有明顯的教證 聲聞學者還易於接受 (一) 不常不斷 雜阿含經 卷 12(300 經) 大正 2 85c10~16 佛告婆羅門 自作自覺 則墮常見 他作他覺 則墮斷見義說 法說 離此二 邊 處於中道而說法 所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 無明滅則行滅 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 彼婆羅門歡喜隨喜 從座起去122 (二) 不一不異 雜阿含經 卷 12(297 經) 大正 2 84c17~23 若有問言 彼誰老死 老死屬誰 彼則答言 我即老死 今老死屬我 老死是我所 言命即是身或言 命異 身異此則一義 而說有種種若見言命即是身 彼梵 行者所無有 若復見言命異身異 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 心所不隨 正向中道 賢聖出世如實 不顛倒 正見 謂緣生老死123 (三) 不來不去 雜阿含經 卷 13(335 經) 大正 2 92c12~c27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為汝等說 法 初 中 後善 善義 善味 純一滿淨 梵行清白 所謂第一義空經諦聽 善思 當為汝說云何為第一義空經 諸比丘 眼生時無有來處 滅時無有去處 如是眼 不實而生 生已盡滅 有業報而無作者 此陰滅已 異陰相續 除俗數法 耳 鼻 舌 身 意 亦如是說 除俗數法俗數法者 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 起 如無明緣行 行緣識 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 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 是名第一義空法 經 佛說此經已 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124 二 各部派對不生不滅的見解 (一) ( p.25) 薩婆多部 (說一切有部) 不承認緣起不生不滅 122 印順導師 雜阿含經論會編 中 p.41 雜阿含經論會編 中 p.37~ 雜阿含經論會編 上 p

37 中觀今論 講義 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卷 23 大正 c4~23 或復有執 緣起是無為 如分別論者125 問 彼因何故作如是執 如來出世 如來出世 若不出世法住法性 答 彼因經故 謂契經126說 如來出世 若不出世法住法性 佛自等覺為他 開示乃至廣說 故知緣起是無為法為止彼宗 顯示緣起是有為法墮三世故 無 無為法墮在三世 問 若緣起法非無為者 如何會釋彼所引經 答 經說因果決定義故 謂佛出世 若不出世 無明決定是諸行因 諸行決定是 無明果 如是乃至生決定是老死因 老死決定是生果 法住法性是決定義 非無 為義經意如是 若不爾者 契經亦說 如來出世 若不出世 法住法性 色 常色相 乃至識常識相 地常堅相乃至風常動相 喝梨德雞常是苦味 羯竹迦盧 呬尼常是辛味 豈五蘊等亦是無為 彼既有為 緣起亦爾 謂五蘊等自相決定 說如是言 緣起亦依因果決定 作如是說為止如是他宗異執顯示正理故作斯論 (二) (p.25) 經部師 唯法因果 實無作用 經部師 1 中觀今論 p.25 進步些的經部師 也有緣起的不生不滅說 但他們是依 唯法因果 實無作用 的見地說 還不是大乘學者說緣起不生不滅的本義 2 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 2 大正 29 11b1~6 經部諸師有作是說 如何共聚楂掣虛空 眼色等緣生於眼識此等於見孰為能 所 唯法因果 唯法因果 實無作用 為順世情 假興言說眼名能見 識名能了 智者於中 唯法因果 實無作用 不應封著如世尊說 方域言詞不應堅執 世俗名想不應固求 a 唐普光述 俱舍論記 卷 2 大正 41 50b26~c8 經部諸師有作是說 見用本無如何浪執 或說眼見 或說識見 猶如共聚楂掣 虛空 眼 色等緣生於眼識此等於見誰為能所諸法生時 前因後果相引而 起 實無作用相續道中及緣成位 遍計所執謂有作用能見聞等 若言實有作 用 應同勝論業句義也 (a) 梵名 Vibhajya-vadin 巴利名 Vibhajja-vadin音譯毘婆闍婆提 毘婆闍縛地又作分別論師 分別 說部指作分析論議之論者對未盡理之說 更須分別論究 故稱分別論者所立如信等五根唯無漏 緣起無為 阿羅漢無退 三界無中有等說 皆與小乘化地部之本宗同義相合大眾部 一說部 說出世 部 雞胤部等四部 主張一切如來無有漏法 佛無睡眠 心性本淨等 亦與分別論者所立相同或謂飲 光部 屬上座部 說假部 屬大眾部 亦稱分別論者 佛光大辭典 p.1318 (b) 毘婆闍婆提梵語為 VibhajyavAdin 在 大毘婆沙論 譯為分別說部 或分別論者而與真諦 ParamArtha 部執異論 的分別說部 假部的異譯不同雖然奘譯所譯的說假部 真諦確是譯為分別說部 但梵語 為 PrajnAptivAdin分別論者 玄奘門下 把他作為不正分別的通稱 如 俱舍論記 卷 20 大正 b24~25 說 說非盡理 半是半非 更須分別 故名分別說部 又 成唯識論述記 卷 2 大正 a13~14 諸邪分別皆名毘婆闍婆提 即大眾 一說 說出世 雞胤四部 詳見印順導師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p.408~ 雜阿含經 卷 12 (296 經)(大正 2 84b13~18)

38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問 : 經部宗中無作用耶? 解云 : 諸法但有功能實無作用, 世尊為順世情假說見 耳, 皆俗諦攝不應封著如世尊說 : 方域言詞種種異說, 不應堅執, 世俗名想 隨情即立, 不應固求, 唯法因果勝義諦收 b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卷 7, 大正 29,367b24~ c26: 譬喻部師, 有於此中妄興彈斥言 : 何共聚楂掣虛空? 眼 色等緣生於眼識, 此等於見孰為能所, 唯法因果, 實無作用為順世情, 假興言說, 眼名能見, 識名能了, 智者於中, 不應執著彼謂佛說方域言詞, 不應堅執, 世俗名想, 不應固求, 此言非順聖教正理於眼見性, 亦不能遮, 雖復有為皆從緣起, 而說諸法別相用故, 謂有為法雖等緣生, 而不失於自定相用故世尊說 : 法從緣生, 亦說地等有別相用, 如地界等, 雖從緣生, 而有如前堅等自相, 亦有持等決定作業如是眼色, 及眼識等, 雖從緣生, 而必應有種種差別決定相用, 由此差別決定相用, 眼唯名眼, 非色非識, 色唯名色, 非識非眼, 識唯名識, 非眼非色此中雖無總實相用, 可名能見所見能了, 而於如是無有總實相用理中如可說有眼色等緣生於眼識, 如是亦說色識等緣生於眼見, 於如是等無有總實相用法中, 隨逐世情, 似有總實相用顯現世尊於此總實相用, 勸有智者, 令除執著, 故作是言 : 方域言詞不應堅執, 世俗名想不應固求謂於世間, 執有總實能見體相所起言詞, 不應堅執此相無故, 及於世間執有總實能見作用所起名想, 不應固求, 此用無故, 如見相用餘類應知, 不可以無總實相用便越世俗假立名言, 一向依隨勝義而住, 亦不可執別實用無, 是故定應不違勝義, 隨順世俗假立名言, 由此但遮世間所起總實相用堅執固求, 非謂亦遮諸法勝義各別相用堅執固求, 以一切法緣起相用各實有故, 非緣一切一切果生是故我宗, 雙依二諦說眼能見, 兩俱無失, 世尊亦許作者作用 3 性空學探源 p.197: 經部師認為作用是假有的, 眼見色 識了境等, 只是在因緣和合下, 依世情假安立的言說否則, 你說眼根本身就具有見色的作用, 那就應不待因緣, 常見不息既待因緣才能見色, 可見 見色 的作用並不是眼根自體所已完成的 ( 三 ) (p.25) 大眾部 : 緣起是無為法 1 中觀今論 p.25~26: 大眾部說緣起是無為法, 因為緣起是 若佛出世, 若不出世, 法性法住, 法界常住 的他們說緣起常住, 不生不滅, 而把緣起作為離開事相的理性看, 也與大乘不同 2 雜阿含經 卷 12(296 經 ), 大正 2,84b13~2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 我今當說因 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 謂此有故彼有, 謂緣無明行, 緣行識, 乃至如是 38

39 中觀今論 講義 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 謂無明 行 若佛出世 若未出世 此法常 住 法住 法界 彼如來自所覺知 成等正覺 為人演說 開示 顯發 謂緣無 明有行 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 若未出世 此法常住 法住 法界 彼如 來自覺知 成等正覺 為人演說 開示 顯發 謂緣生故有老病死 憂悲惱苦 空之探究 p.220~221 緣起與緣生 同樣的是無明 行等十二支 而意義卻顯然不同緣生法 是無常 滅盡的有為法 是緣已生 從緣所生的果法而緣起 是佛出世也如此 佛不 出世也如此的 法住法界 是形容緣起的 相應部 經作 法定 法住 即緣性 (idappaccayata) 緣性 或譯為相依性 法蘊足論 所引經 下文還 說到 此中所有法性 法定 法理 法趣 是真 是實 是諦 是如 非妄 非虛 非倒 非異 )這些緣起的形容詞 使大眾部(MahAsaMghika)一分 及 化地部(MahIZAsaka)等說 緣起是無為 舍利弗阿毘曇論 也這樣說這是離 開因果事相 而論定為永恆不變的抽象理性 4 阿毘曇毘婆沙論 卷13 大正28 92b10~15 如毘婆闍婆提說緣起是無為法 問曰 彼以何義故說緣起是無為法 答曰 彼依佛經 佛經說 若佛出世 若不出世 法住法界 如來成等正覺 為他顯現乃至廣說彼以是義故 說緣起法是無為 (四) (p.26)中觀者 中觀者 緣起即不生不滅 緣起寂滅性即是中道 中觀者 維摩詰所說經 卷上 大正 a12~23 佛告摩訶迦旃延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迦旃延白佛言 世尊 我不堪任詣彼問 疾所以者何 憶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 我即於後敷演其義 謂無常義 苦 義 空義無我義 寂滅義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 唯迦旃延 無以生滅心行說實 相法迦旃延 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 諸法究 竟無所有是空義 於我 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然 今則無滅是寂滅義說 是法時 彼諸比丘心得解脫故 我不任詣彼問疾 (五) 不生不滅 阿含經 是指涅槃無為而言 雜阿含經 卷 12(293 經) 大正 2 83c16~17 無為者不生 不住 不異 不滅 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 (六) 涅槃的定義 a 雜阿含經 卷 18(1478 經) 大正 2 126b2~4 127 雜阿含經論會編 中 p.34~35 39

40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閻浮車問舍利弗 謂涅槃者 云何為涅槃 舍利弗言 涅槃者 貪欲永盡 瞋恚永盡 愚癡永盡 一切諸煩惱永盡 是名涅槃 128 b 中觀今論 p.26~27 涅槃 決不是死了 也不是死了纔證得涅槃涅槃 玄奘譯為圓寂梵語含有否 定與消散的意味 又有安樂自在的意義佛所說的涅槃 是指那超脫了紛亂的 煩囂的 束縛的一切 而到達安寧的 平和的 解放的自在境地這一解脫自在 的境地 是佛教正覺的完成 充滿了豐富的內容 即解脫了愚癡為本的生死 而 得到智慧為本的解脫涅槃又稱為無為 無生 無住無滅 因為佛稱世俗的一 切為有為 即惑業所感成的 動亂 相對 束縛的生滅 是他的根本性質 突破 了這種煩擾 差別 束縛的有為生滅 在無可形容 無可名稱中 即稱之為不生 不滅的無為涅槃 c 涅槃 說一切有部把它歸為三無為法(asaMskRtadharma)中的擇滅無為 129 (pratisamkhyanirodha)而認為都是實有自體130 d 涅槃的原文有作 nirvana nirvana nirvana131涅槃的通俗語源解釋大致有三 種 (一) nir + va 有吹消(to cease to blow) 消滅(extinguish)等義加上 na 則表 示一種寂靜(calmed) 調伏(tamed)等狀態 (二) nir + vr vr(to cover 覆蓋)之義 如火被覆蓋 欠缺燃燒的條件 火 自然就息滅 (三) nir + vana vana 是源自 vana 林 森 稠林 所以 nir + vana 可解釋為出離 煩惱之林如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卷 32 大正 b2~4 云 復次 槃 132 名稠林 涅名永離 永離一切三火 三相 諸蘊稠林故名涅槃 e 涅槃有種種異名 若依 阿含經 則可歸納為果 行 理境三類 雜阿含經論會編 下 p.374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卷 31 大正 a14~c16 云何擇滅 答 諸滅是離繫 謂諸法滅亦得離繫 得離繫得是名擇滅 答 擇滅者由擇力故有漏 法滅 擇者謂慧 滅是彼果 擇所得滅故名擇滅復次 一向劬勞 一向加行 一向功用簡擇諸法 方得此滅 故名擇滅 130 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 6 大正 29 34a10~12 此法自性實有離言 唯諸聖者各別內證 但可方便總相說言 是善是常 別有實物名為擇滅 亦名離 繫 131 Guy Richard Welbon, The Buddhist NirvANa and Its Western Interpreter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68, p.x. 132 詳細請參閱 釋祖蓮 涅槃為所緣 初探---以 大毘婆沙論 及 大智度論 為主 福嚴佛學院 第九屆學生論文集 (上) 新竹 福嚴佛學院印行 民國 91 年 p.225~ 空之探究 p

41 中觀今論 講義 涅槃異名 類別 無生 無滅 無染 寂滅 果 離 涅槃 說明 阿含經 以來 就是以這些名稱表示涅槃 的 空 無相 無願 這是三解脫門 然而卻能依此而證得涅槃 所以也就依此表示涅槃 行 真如 法界 法性 實際理境 實際是大乘特有的 而真如等在 阿含經 中 是表示緣起與四諦理的 到了 中本般 若 真如等就作為般若體悟的甚深義 三 (p.27) 共證 三乘聖者共證無餘涅槃 無生法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 26 十地品 大正 9 564b15~c14 是名菩薩得無生法忍入第八地 入不動地 名為深行菩薩 菩薩住是地 諸勤方便身口意行 皆悉息滅 住大遠離 如人夢中欲渡深水 發大精進 施大方 便 未渡之間 忽然便覺 諸方便事 皆悉放捨菩薩亦如是 從初已來 發大精 進 廣修道行 至不動地 一切皆捨 不行二心 諸所憶想 不復現前 又諸 佛為現其身 住在諸地法流水中 與如來智慧為作因緣 諸佛皆作是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得是第一忍 順一切佛法善男子 我有十力 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法 汝今未得為得 是故勤加精進 亦莫捨此忍門善男子 汝雖得此第一甚深寂滅解 脫 一切凡夫離寂滅法 常為煩惱覺觀所害 汝當愍此一切眾生又善男子 汝應 念本所願 欲利益眾生 欲得不可思議智慧門又善男子 一切法性 一切法相 有佛無佛 常住不異 一切如來不以得此法故 說名為佛 聲聞 辟支佛亦得此寂 滅無分別法 (二) 大智度論 卷 35 大正 c28~321a9 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 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 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 慧皆是諸法實相慧 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 皆是出三界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 以 是故說無有差別復次 如須陀洹以無漏智滅結得果 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 二種解脫果 有為解脫 無為解脫 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 須陀洹極遲不過 七世 皆同事 同緣 同行 同果報 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者何 不生性空故 四 (p.28) 不共 聲聞證實際 所作已辦(自了) 大乘行者證無生法忍 更進一步 從 大悲大願去廣行利他(自利利他) (一) 大智度論 卷 28 大正 c3~6 菩薩智慧相與聲聞智慧是一智慧 但無方便 無大誓莊嚴 無大慈大悲 不求一切 佛法 不求一切種智 知一切法 但厭老病死 斷諸愛繫直趣涅槃為異 (二) 大智度論 卷 75 大正 c11~13 菩薩過聲聞 辟支佛地 得無生法忍 授記 更無餘事 唯行淨佛世界 成就眾生 41

42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三) 大智度論 卷 5 大正 25 97b22~c5 云何名法等忍 善法 不善法 有漏 無漏 有為 無為等法如是諸法入不二入 法門 入實法相門如是入竟 是中深入諸法實相時 心忍直入 無諍無礙 是名 法等忍如偈說 諸法不生不滅 非不生非不滅 亦不生滅非不生滅 亦非不生滅 非非不生滅已得解脫 空 非空 是等悉捨 滅諸戲論 言語道斷 深入佛法 心通無礙 不動不退 名無生忍 是助佛道初門以是故 說已得等忍 (四) 大智度論 卷 86 大正 c3~25 又復言 能過聲聞 辟支佛智慧 名無生忍聲聞 辟支佛智慧 觀色等五眾生滅 心厭 離欲得解脫菩薩以大福德智慧觀生滅時 心不怖畏如小乘人 菩薩以慧眼 求生滅實定相不可得 如先破生品中說但以肉眼麤心 見有無常生滅 凡夫人於 諸法中著常見 是所著法還歸無常 眾生得憂悲苦惱是故佛說欲離憂苦 莫觀常 相 是無常破常顛倒故 不為著無常故說 是故菩薩捨生滅觀 入不生不滅中問 曰 若入不生不滅 不生不滅即復是常 云何得離常顛倒 答曰 如無常有二種 一者 破常顛到 不著無常 二者 著無常生戲論無生忍亦如是 一者 雖破生 滅 不著無生無滅故 不墮常顛倒 二者 著不生滅故 墮常顛倒真無生者 滅 諸觀 語言道斷 觀一切法如涅槃相從本已來常自無生 非以智慧觀故令無生 得是無生無滅畢竟清淨 無常觀尚不取 何況生滅 如是等相 名無生法忍得是 無生忍故 即入菩薩位 入菩薩位已 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 種種因緣度一切眾 生 如好果樹多所饒益 (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 38 十地品 大正 a26~b12 此菩薩摩訶薩 菩薩心 佛心 菩提心 涅槃心 尚不現起 況復起於世間之心 佛子 此地菩薩 本願力故 諸佛世尊 親現其前與如來智 令其得入法流門中 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此忍第一 順諸佛法 然善男子 我等所有十力 無畏 十八不共諸佛之法 汝今未得 汝應為欲成就此法 勤加精進 勿復放捨於 此忍門 又善男子 汝雖得是寂滅解脫 然諸凡夫 未能證得 種種煩惱 皆悉現 前 種種覺觀 常相侵害 汝當愍念如是眾生 又善男子 汝當憶念本所誓願 普 大饒益一切眾生 皆令得入不可思議智慧之門 又善男子 此諸法法性 若佛出世 若不出世 常住不異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 一切二乘 亦能得此無分別法 (p.28)大乘是依此聲聞極果的正覺境界 涅槃 得無生法忍 不把他看作完成 進 而開拓出普度眾生的無盡的大悲願行 第二節 聲聞常道與大乘深論(p.28~34) 聲聞常道與大乘深論 42

43 中觀今論 講義 一 (p.28) 聲聞常道 是以三法印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次第悟入的 是 聲聞常道 以明解因果事理的生滅為出發點 依此而通過諸法無我的實踐 到達正覺的涅槃 雜阿含經 (270 經)大正 2 70c27~ 71a2 若比丘於室露地 若林樹間 善正思惟 觀察色無常 受 想 行 識無常 如是 思惟 斷一切欲愛 色愛 無色愛 掉 慢 無明所以者何 無常想者 能建立 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 心離我慢 順得涅槃 134 二 (p.31~32) 大乘深論 從 一切法本不生 的無生體悟中 揭發諸法本性空寂的真實 大乘深論 直示聖賢悟證的真相因此 釋迦的三法印 在一以貫之的空寂中 即稱 為一實相印一實相印即是三法印 真理是不會異樣的 (一) 中觀今論 p.29 大乘佛教的特色 即 諸法本不生 即是依緣起本來不生不滅為出發的 文殊 師利淨律經 說 彼土眾生了真諦義以為元首 不以緣合為第一也 這雖在說 明彼土與此土的立教方式不同 實即說明了佛教的原有體系 一般聲聞學者 是 以緣起因果生滅為出發的 應運光大的大乘學 是以本不生滅的寂滅無為 緣起性 為出發的 (二) 空之探究 p.149 初期大乘經雖有多方面的獨到開展 而本於一切法性不可得 空性的立場 與 般 若經 是一致的這一立場 與 阿含經 以來的傳統佛法 從現實身心 五蘊 六處等 出發 指導知 斷 證 修以達理想 涅槃的實現 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如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135說 問 其佛說法 何所興為 何所滅除 答曰 其本淨者 以無起滅 不以生盡[滅]所以者何 彼土眾生 了真諦義以為元首 不以緣合為第一也 文殊師利(MaJjuZrI)是從東方寶英佛土來的文殊說 彼土的佛法 是以真諦無生 滅法為首的 不如此土的佛法 以緣合 因緣和合生或緣起 為第一 出發於因緣 生滅 呵責煩惱等教說文殊所說的彼土佛法 代表了印度 東南 新起的大乘 此土以緣合為第一 當然是固有的 釋迦佛以來的傳統佛法這兩大不同類型的佛 法 在方法上是對立的如 阿含經 從生滅無常下手 無常故苦 苦故無我 空甚至說 若人壽百歲 不觀生滅法 不如一日中 而解生滅法 136如 實知生滅無常的重要性 可想而知 (三) 印度佛教思想史 p.91~92 初期大乘 經部類眾多 法門也各有所重 而同以 發菩提心 修菩薩行 成就 134 雜阿含經論會編 上 p.77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卷 1 大正 c23~ 法集要頌經 卷 2 大正 4 789a21~22 若人壽百歲 不觀生滅法 不如一日中 而解生滅法

44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佛果 為目的 與 佛法 137的修出離行 以 逮得己利 當然會有眾多的不同 然探究二者的根本差異 佛法 是 導之以法 齊之以律 以達成正法久住 利樂眾生為目的 而 初期大乘 是重 法 的自行化他而不重 律 的對於 法 二者也不同 佛法 是緣起(pratItyasamutpAda)說 從眾生 人類現 實身心中 知迷悟 染淨的必然而通遍的 法 觀一切為無常 苦 無我我所而 契入的 初期大乘 卻以為這些是世俗諦(saMvRti-satya)說 要依勝義諦 (paramartha-satya)說所以如說五蘊無常 若如是求 是為行般若 也要被斥 138 為 說相似般若波羅蜜 了 初期大乘 的依勝義諦說 如 佛說文殊師利淨 律經 139說 彼土眾生 了真諦義以為元首 不以緣合為第一也 異譯 清淨 140 毘尼方廣經 作 彼佛剎土 不知 苦 斷 集 不修 道 證 滅 以上 是四諦 彼諸眾生重第一義諦 非重世諦 文殊師利菩薩是從東 南 方世界 來的 那邊的佛法 以了達真諦 勝義諦為先 不如此土的佛法 以緣起 四諦 世俗諦 為先要的 三 (p30~32) 各部派對 有為生死 與 無為涅槃 的看法與體悟 (一) 如薩婆多部 薩婆多部把有為與無為 看作兩種根本不同性質的實體法這由於缺乏無生無 薩婆多部 為的深悟 專在名相上轉 所以不能正見 阿含 的教義 不能理解釋迦何以依 緣起而建立一切涅槃即是依緣起的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的法則而顯示 的 如何離卻緣起而另指一物 a 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 6 大正 29 34a10~12 此法自性實有離言 唯諸聖者各別內證 但可方便總相說言 是善是常 別有實 物名為擇滅 亦名離繫 b 性空學探源 p.226 涅槃體性的擇滅無為 有部認為實有 是說涅槃離繫 有漏法不生 不單是消極 137 印順導師所謂的 佛法 是指原始佛法及部派佛教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卷 3 大正 8 546c1~7 世尊 何等是相似般若波羅蜜 憍尸迦 當來世有比丘欲說般若波羅蜜 而說相似般若波羅蜜世尊 云何諸比丘說相似般若波羅蜜 佛言 諸比丘說言 色是無常 若如是求是為行般若波羅蜜 受 想 行 識是無常 若如是求是為行般若波羅蜜憍尸迦 是名說相似般若波羅蜜 139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卷 1 大正 c23~ 清淨毘尼方廣經 卷 1 大正 b7~12 天子問言 云何文殊師利 彼土眾生不生貪 瞋 愚癡煩惱 又不滅耶 答言 不也天子 天子問言 彼佛說法為何所斷 答言 為不生不滅而演說法 何以故 彼佛剎土不知斷不修證 彼諸眾生重第一義 諦 非重世諦 另見 寂調音所問經 卷 1 大正 c16~27 時寂調音天子 以恭敬心向文殊師利作是問言 寶相如來世界以何說法 仁者樂彼 文殊師利言 天 子 彼所說法不為生貪欲故 不為盡貪欲故 不為生瞋恚故 不為盡瞋恚故 不為生愚癡故 不為盡愚 癡故 不為生煩惱故 不為盡煩惱故 所以者何 夫 法無生則無有盡天子言 文殊師利 彼土眾生 無貪欲等諸結使生與滅耶 文殊師利言 如是天子言 若如是者 彼佛說法為何所斷 文殊師利言 法本無生 為何所盡 所以者何 彼佛世界眾生 無知無斷 無修無證彼界眾生貴第一義諦 不貴方 便諦

45 中觀今論 講義 的不生 是另有擇滅無為的實法 有力能使有漏法滅而不生這思想 在大乘的 某一種立場上看 是有意義的 (二) 又如經部師 經部師 以無為是無 有為才是實有 那麼佛法竟是教導眾生離開真實而歸 經部師 向絕對的虛無了 要知道 生滅相續的是無常 蘊等和合的是無我 依無常無我的 事相 說明流轉門能夠體悟無我無我所 達到 此滅故彼滅 此無故彼無 的涅 槃 這是還滅門這雖是釋尊所教示的 但這不過是從緣起事相的消散過程上說 這 無 與 滅 實是有與生的否定 還是建立在有為事實上的 這那裏能說是 涅槃 滅諦 所以古人說 滅尚非真 三諦焉是 a 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 6 大正 29 34a12~14 經部師說 一切無為皆非實有 如色 受等別有實物 此所無故 b 性空學探源 p.226~227 經部譬喻師 認為擇滅非實有表面上看 這主張似乎與大乘空宗相同 實質上 終究是上座系的見解大眾分別說系側重在理性的空義 譬喻者卻在常識法相的 不生面說明涅槃非有重事相而忽略理性 雖主張無體 反而接近了薩婆多部 如 順正理論 的兩段介紹說 煩惱畢竟不生 名為涅槃 141 由得對治 證 得當起煩惱後有畢竟相違所依身故 名得涅槃 142煩惱決定不生曰涅槃所說 的煩惱 不像有部的三世實有 是在有情六處中的煩惱功能現在智慧現前 使 煩惱功能不再潛動 決定不再生起煩惱 身心得到清淨 叫做得涅槃所以 譬 喻者說的涅槃 專在煩惱的不生上安立 不是另有實體可得後來 大乘常用破 瓶的譬喻說明這思想 如說破瓶 是在完整瓶子的否定上說 不是另有一種叫 破 的實在東西所以經部說的擇滅非實有 純粹從消極面 在事相的否定上說 幾 乎沒有接觸到理性他們思想與大乘空宗的距離 就在這一點 (三) 還有 大眾系學者 大眾系學者 誤會不生不滅的意義 因而成立各式各樣的無為 都是離開 大眾系學者 事相的理性所以不是將無為與涅槃看作離事實而別有實體 即是看作沒有尤其 生滅無常 被他們局限在緣起事相上說 根本不成其為法印 (四) 大乘學者從無生無為的深悟中 直見正覺內容的 無為的不生不滅所以說無 大乘學者 常 即了知常性不可得 無我 即我性不可得 涅槃 即是生滅自性不可得這都 是立足於空相應緣起的 所以一切法是本性空寂的一切 a 常性不可得 即現為因果生滅相續相 從生滅相續的無常事相中 即了悟常性的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卷 17 大正 a27~28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卷 17 大正 a10~

46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空寂 b 我性不可得, 即現為因緣和合的無我相 ; 在這無我的和合相中, 即了悟我性的空 寂 c 生滅性不可得, 即生非實生, 滅非實滅, 所以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的緣起相, 必然的歸結於 此滅故彼滅, 此無故彼無 由此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的事相, 即能徹了生滅的空寂大乘行者從 一切法本不生 的無生體悟中, 發諸法本性空寂的真實, 直示聖賢悟證的真相 四 (p.32) 一實相印即是三法印因此, 釋迦的三法印, 在一以貫之的空寂中, 即稱為一實相印一實相印即是三法印, 真理是不會異樣的 大智度論 卷二二說 : 有為法無常, 念念生滅故, 皆屬因緣無有自在 ; 無有自在故無我 ; 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 無相不著故即是寂滅涅槃 又說 : 觀無常即是觀空因緣 ( 觀心生滅如流水燈焰, 名入空智門 ), 如觀色念念無常, 即知為空 空即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 其實是一, 說有廣略 諸法生滅不住, 即是無自性, 無自性即無生無滅, 所以生滅的本性即是不生不滅的, 這即是不生不滅的緣起這是通過了生滅的現象, 深刻把握它的本性與緣起生滅, 並非彼此不同依此去了解佛說的三法印, 無常等即是空義, 三印即是一印 ( 一 ) 大智度論 卷 22 ( 大正 25,223b3~12): 間曰 : 佛說聲聞法有四種實, 摩訶衍中有一實, 今何以故說三實? 答曰 : 佛說三種實法印, 廣說則四種, 略說則一種無常即是苦諦 集諦 道諦 ; 說無我則一切法 ; 說寂滅涅槃即是盡諦復次, 有為法無常, 念念生滅故, 皆屬因緣無有自在, 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 無我 無相故, 心不著, 無相不著故, 即是寂滅涅槃以是故, 摩訶衍法中, 雖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 無相即寂滅涅槃 ( 二 ) 大智度論 卷 22, 大正 25,222b27~c6: 問曰 : 摩訶衍中說諸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 此中云何說一切有為作法無常名為法印? 二法云何不相違? 答曰 : 觀無常即是觀空因緣, 如觀色念念無常, 即知為空 ; 過去色滅壞不可見故無色相 ; 未來色不生無作無用不可見故無色相現在色亦無住不可見 不可分別知故無色相無色相即是空, 空即是無生無滅, 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 說有廣略 五 (p.32) 無常等即是空義, 原是 阿含經 的根本思想 ( 一 ) 雜阿含經 卷 9(232 經 ), 大正 2,56b21~56c4: 46

47 中觀今論 講義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名三彌離提 往詣佛所 稽 首佛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 所謂世間空 云何名為世間空 佛告三彌 離提 眼空 常 恆 不變易法空 我所空所以者何 此性自爾若色 眼識 眼觸 眼觸因緣生受 若苦 若樂 不苦不樂 彼亦空 常 恆 不變易法空 我所空所以者何 此性自爾耳 鼻 舌 身 意 亦復如是 是名空世間 佛說此經已 三彌離提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143 (二) 雜阿含經 卷 11(273 經) 大正 2 72c12~15 比丘 諸行如幻 如炎 剎那時頃盡朽 不實來 實去 是故比丘於空諸行 當知 當喜 當念 空諸行 常 恆 住 不變易法空 無我我所144 (三) 中觀今論 p.33 縱觀 動的 緣起事相 是生滅無常的 橫觀 靜的 即見為因緣和合的 直觀 從一一相觀他的本性 即是無常 無我 無生無滅 不集不散的無為空寂 (四) 中觀今論 p.33 釋迦佛本重於法性空寂的行證 如釋尊在 小空經 145中說 阿難 我多行空 瑜 146 伽論 解說為 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 多修空住 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第三節 三法印之橫豎無礙 (p.34~37) 一 (p.34) 三法印的任何一印 都是直入於正覺自證的 都是究竟的法印但為聽聞某 義而不悟的眾生 於是更為解說 因而有次第的三法印 二 (p.34) 在佛教發展的歷史中 也是初期重無常行 中期重空無我行 後期重無生行 (一) 以佛法研究佛法 p.190~192 佛世的佛教 是無限差別而一味的三法印 在釋尊的證覺中 自然是一貫無礙 143 雜阿含經論會編 上 p.276~277 雜阿含經論會編 上 p 中阿含經 卷 49(190 經) 小空經 (大正 1 737a3~5) 我於爾時從世尊聞說如是義 阿難 我多行空 彼世尊所說 我善知善受 為善持耶 146 瑜伽師地論 卷 90 (大正 c28~a10) 以世間道修習空 當知為趣乃至上極無所有處 漸次離欲 自斯已後修聖道行 漸次除去無常行等 能趣非想非非想處 畢竟離欲彼於爾時 自觀身中空無諸想 謂一切漏一向寂靜 永離熾然又觀身 中有法不空謂此依止為緣 六處展轉互相任持 乃至壽住為緣諸清淨法 無有壞滅當知世尊於昔修 習菩薩行位 多修空住 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非如思惟無常苦住是故今者證得上妙菩提住 已 由昔串習隨轉力故 多依空住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中觀今論講義-07

Microsoft Word - 中觀今論講義-07 目錄 I 目錄 目錄... I 中觀今論講義 編輯緣起... III 中觀今論 自序... 1 中觀今論 引言... 16 第一章 中道之內容及其意義... 22 第一節 中道之內容... 22 第二節 中道之意義... 29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34 第一節 龍樹論略說... 34 第二節 中論 為 阿含 通論考... 43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58 第一節 無生之共證與大乘不共...

More information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一節 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一 緣起的定義 (p.147-p.149) ( 一 ) 略說緣起染淨的判攝 (p.147) 1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因緣有雜染的 清淨的,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1 緣起法的定義, 是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說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則 它的內容, 是 謂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_17_

_17_ 印 度 佛 教 史 (17) 101 / 9 / 24 釋 清 德 中 觀 大 乘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 第 四 章 第 一 節 龍 樹 及 其 論 著 1 龍 樹 的 時 代 背 景 多 方 面 傳 出 的 大 乘 經, 數 量 不 少, 內 容 又 各 有 所 重 ; 在 下 化 眾 生, 上 求 佛 道, 修 菩 薩 行 的 大 原 則 下, 初 期 大 乘 經 的 行 解, 不 免 有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我的 十六 異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3 習應品 ( 資料 8) 開仁編 2018/12/1 書 p.28 經 佛告舍利弗 :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應如是思惟 : 菩薩但有字, 佛亦但有字, 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字 ; 色但有字, 受 想 行 識亦但有字 舍利弗! 如我但有字, 一切我常不可得, 眾生 壽者 命者 生者 養育 眾數 人 作者 使作者 起者 使起者 受者 使受者 知者 見者, 是一切皆不可得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玫 瑰 經 聖 號 經 因 父 及 子 及 聖 神 之 名, 阿 門 信 經 我 信 唯 一 的 天 主, 全 能 的 聖 父, 天 地 萬 物, 無 論 有 形 無 形, 都 是 祂 所 創 造 的 我 信 唯 一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天 主 的 獨 生 子, 祂 在 萬 世 之 前, 由 聖 父 所 生, 祂 是 出 自 天 主 的 天 主, 出 自 光 明 的 光 明, 出 自 真 天 主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內觀之道 林崇安教授圖 / 文 內觀臉書系列 4 內觀教育基金會 / 內觀教育禪林 2015.07( 初版 ) 1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2015.07.30 2 內觀之道 1 離苦 內觀之道就是離苦之道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唯 識 三 十 頌 第 五 講 最 尊 貴 的 淨 蓮 上 師 講 解 講 於 新 加 坡 Orchid Country Club 2014 年 6 月 5 日 喇 嘛! 各 位 居 士 大 德! 晚 上 好! 我 們 昨 天 介 紹 了 賴 耶 的 自 相, 就 是 阿 賴 耶 識 它 的 自 體 的 功 能, 有 能 藏 所 藏 跟 執 藏, 最 主 要 是 講 這 個 我 愛 執 藏 就 是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阿含 否定大乘, 也沒有批判大乘八宗以為自己開宗立派 印順法師一生之努力, 無非就是復歸佛陀行思的本懷, 理論與修證並重, 闡揚純真青壯積極入世的佛法 遵行依人成佛的菩薩大行 ; 也依循龍樹引導學佛者, 融貫大小乘佛法, 貫徹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直探佛陀真意 佛法肝心 龍樹菩薩與印順法師的用心是怎樣

阿含 否定大乘, 也沒有批判大乘八宗以為自己開宗立派 印順法師一生之努力, 無非就是復歸佛陀行思的本懷, 理論與修證並重, 闡揚純真青壯積極入世的佛法 遵行依人成佛的菩薩大行 ; 也依循龍樹引導學佛者, 融貫大小乘佛法, 貫徹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直探佛陀真意 佛法肝心 龍樹菩薩與印順法師的用心是怎樣 論緣起與解脫 ---- 印順復歸釋尊本懷之探索提要 眾生不瞭解 緣起 的寂滅本相, 卻反為 緣起 的幻相所惑亂, 顛倒地以為世間是真實的 常住的 不變的 獨存的, 不是緣起的 這個反於緣起的執著就是 無明, 就是輪迴眾生生死的根本 修學佛法就是修學智慧 佛法的智慧就是 佛說緣起 佛教導聲聞等二乘人由 緣起 開展成 三法印, 印定實相的佛法 但是有誤以涅槃為終點而停滯不前遺忘眾生 ; 也有轉入 法實有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9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諦 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 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T30a1564_0001b) 由此可知,當時有兩大類邪執,一是以 說一切有部 為代表的實有論者,他們立 法性恆住 三世實有,說一切法都是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恆存的,又認為 假必依實,五蘊 十二處 十八

94 法相學會集刊 第六輯諦 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 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T30a1564_0001b) 由此可知,當時有兩大類邪執,一是以 說一切有部 為代表的實有論者,他們立 法性恆住 三世實有,說一切法都是過去 現在 未來三世恆存的,又認為 假必依實,五蘊 十二處 十八 93 般若心經 要義的中觀學詮釋背景簡介初期大乘經典,約出現於公元前五十年至公元二百年間 其中以 般若經 最為重要,而大乘菩薩的行持,亦是以般若智慧為心要 龍樹亦有註釋 大品般若經 的作品,即鳩摩羅什所譯的 大智度論 般若心經 ( 下稱 心經 ) 不在 大般若經 內,不過很多研究指出, 心經 的經文句義,大部分出於 大般若經 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一,及 大品般若 習應品第三 心經 文字精簡,組識嚴密,內容深廣而微妙,故學者一般認同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6-23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一 前 言 大 般 若 經 中 菩 薩 證 住 實 際 的 探 討 林 崇 安 ( 法 光 雜 誌,251 期,2010) 玄 奘 大 師 所 譯 的 大 般 若 經 是 由 16 部 經 典 所 組 成, 分 成 十 六 分, 也 稱 作 十 六 會 前 五 分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而 經 文 長 短 有 異, 其 品 數 和 卷 數 為 : 初 分 七 十 九 品 400 卷 : 卷 1 卷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空教 ) 解深 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 阿賴耶識的思想 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甚深意 = 密意 甚深意 : 般若經中佛說 甚深意 = 一切法空 nirmocana: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有關《印順法師年譜》的一些問題

有關《印順法師年譜》的一些問題 印順法師的阿含觀 報告人 : 侯坤宏時間 :2018 年 11 月 10 日下午地點 : 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 1 印順法師 2 印順法師 3 講說大綱 壹 前言 貳 印順法師阿含經研究成果介紹 ( 相關出版品 ) 參 阿含經 和 中觀論 瑜伽論 等之關係 肆 印順法師 阿含觀 的特色 伍 結語 4 壹 前言 一 感謝邀請 宏印法師推薦 二 為什麼要談 印順法師的阿含觀? 佛滅一百年以後, 佛教才開始顯著的分化

More information

55202-er-ch03.doc

55202-er-ch03.doc 8 第 章 機 率 - 樣 本 空 間 與 事 件 列 出 擲 一 粒 骰 子 所 出 現 點 數 的 樣 本 空 間, 並 以 集 合 表 示 下 列 各 事 件 : A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偶 數 的 事 件, B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奇 數 的 事 件, C 是 出 現 點 數 大 於 的 事 件 骰 子 出 現 的 點 數 可 能 是,,, 4,5, 6, 因 此 出 現 點 數 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RW A1\253???? \273<?????? ?????> ????.doc)

(Microsoft Word DRW A1\253???? \273<?????? ?????> ????.doc) 第四章中道之方法論第二節因明與中觀 ( 印順導師 p.43 ~ p.52) 1 目次 釋貫藏敬編 2013.12 第一節中觀與中論...2 第二節因明與中觀...2 一 總說...2 ( 一 ) 因明 : 僅是正理學派方法 ( 常人的方法論 ) 的修正...2 ( 二 ) 中觀 : 本源於佛陀的緣起法...2 論理方法不同, 中道實相也就不同 : 這是空有二宗的根本不同處...2 二 詳說...3

More information

T0209_07

T0209_07 不 掉 心 者 :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得 平 等 捨 : 修 心 念 住 的 時 候,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心 有 很 多 種 不 同 的 相 貌 這 裡 是 說 怎 麼 叫 做 不 掉 心? 不 掉 心, 簡 單 地 說, 就 是 不 散 亂, 掉 者, 動 也 ; 就 是 不 動 亂 的 心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 舉, 前 面 解 釋 過, 就 是 昏 沉 的

More information

T050X_02

T050X_02 1. 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為頓為漸耶 佛告大慧 漸淨非頓 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陶家造作諸器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技術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More information

序 釋厚觀 2009 年 7 月筆者應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邀請 於紐 澤西州同淨蘭若舉辦的 佛法度假 中講述 印順導師 佛學著作述要 此 佛法度假 是仁俊長老發起的 每年於美國國慶 7 月 4 日前後舉行一週 分成中文班及 英文班 有美國 加拿大各地法友雲集此地薰修佛法 2009 年的主題是 印順導師著作導讀 課程有仁 俊長老的開示 及超定長老的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開仁法師講 法之研究 圓波法師講

More information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7 291308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駁 議 鄭 注 儀 禮 之 研 究 提 要 關 鍵 詞 : 儀 禮 鄭 玄 儀 禮 注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禮 學 訓 詁 注 釋 學 291 敖 繼 公 儀 禮 集 說 駁 議 鄭 注 儀 禮 之 研 究 一 前 言 ( 一 ) 鄭 玄 朱 熹 禮 學 的 地 位 和 意 義 : 292 ( 二 ) 關 於 敖 繼 公 知 人 論 世

More information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通 報 一 一 年 第 四 週 100 年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度 調 查 結 果 內 政 部 統 處 8 成 5 的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對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各 項 服 務 表 示 有 7 成 5 表 示 會 介 紹 他 人 使 用 有 接 受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協 助 洗 澡 協 助 換 穿 衣 服 協 助 吃 飯 協 助 起 床 站 立

More information

T209_06

T209_06 中 身 表 身, 變 異 身 不 變 異 身, 女 身 男 身 半 擇 迦 身 : 這 是 解 釋 身 念 住 的 身, 一 共 有 三 十 五 現 在 這 裡 是 中 身 : 中 身 就 是 身 體 的 內 部, 是 不 清 淨 的, 自 性 不 淨, 叫 中 身 表 身 : 就 是 身 體 的 表 面, 相 似 的 清 淨 變 異 身 : 變 異 身 是 命 終 了 的 時 候, 青 瘀 膿 爛

More information

律 儀 不 律 儀 色 就 是 受 所 引 色 在 五 種 色 裡 面 是 受 所 引 色 三 摩 地 所 行 色 是 定 自 在 所 生 色 另 外 有 極 略 色 就 是 極 微 色 極 迥 色 就 是 極 遠 的 地 方 在 虛 空 裡 面 看 上 去 遠 遠 地 看 那 個 顏 色 就 是

律 儀 不 律 儀 色 就 是 受 所 引 色 在 五 種 色 裡 面 是 受 所 引 色 三 摩 地 所 行 色 是 定 自 在 所 生 色 另 外 有 極 略 色 就 是 極 微 色 極 迥 色 就 是 極 遠 的 地 方 在 虛 空 裡 面 看 上 去 遠 遠 地 看 那 個 顏 色 就 是 辰 六 法 分 二 科 巳 一 出 體 性 分 三 科 午 一 標 略 說 法 界 : 若 假 若 實, 有 八 十 七 法 這 是 外 六 處 最 後 一 個 法 處 也 就 是 我 們 常 說 的 法 塵 前 面 的 色 聲 香 味 觸 都 說 過 了 這 是 最 後 一 個 是 法 界 略 說 法 界 若 假 若 實 有 八 十 七 法 色 聲 香 味 觸 是 以 別 名 表 示 的 每 一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正見佛家空義 第二版本.doc

Microsoft Word - 正見佛家空義 第二版本.doc 廣州六榕寺佛學專題公開講座 講題 : 正見佛家空義 日期 : 二 一三年四月八日 ( 一 ) 講者 : 香港佛教中觀學舍會長 及四月九日 ( 二 ) 黃家樹居士 時間 : 四月八日下午二時至四時 四月九日上午九時至十一時 本講立意 : 空 為佛法最重要的義理之一 由於世間人慣於解空為空虛 虛無 虛假等消極的意義, 因此接觸佛法, 學到空義時, 很容易便生起慣性的見解, 以空為無了 其實, 佛家的空義與世人所解,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界法師 下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釋 心 賢 大 乘 百 法 明 門 論 直 解 第 7 卷 / 共 22 本 論 裡 面 講 到 百 法, 分 成 了 五 位, 就 是 有 五 個 種 類 ; 第 一 個 心 法 跟 第 二 個 心 所 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19 期 (pp.27-46): ( 民國 95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9, (2006)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分別與無分別 無分別 > 分別 > 分別

More information

237 金 廠房 工作團隊和生產技術, 缺一不可 三國時代的周瑜與曹操大戰於赤壁, 其決勝關鍵還需要諸葛孔明借東風啊 宇宙萬法亦復如是, 其生成皆必須依賴因緣和合, 從自性中應物現形, 緣生則生, 緣滅則滅, 有因無緣, 或是有緣無因, 都是徒勞無功的 根據 華嚴經 的歸類, 緣起法共有四種, 即業

237 金 廠房 工作團隊和生產技術, 缺一不可 三國時代的周瑜與曹操大戰於赤壁, 其決勝關鍵還需要諸葛孔明借東風啊 宇宙萬法亦復如是, 其生成皆必須依賴因緣和合, 從自性中應物現形, 緣生則生, 緣滅則滅, 有因無緣, 或是有緣無因, 都是徒勞無功的 根據 華嚴經 的歸類, 緣起法共有四種, 即業 236 淺談緣起性空的生命觀 淺談緣起性空的生命觀 釋隆迅 前言 : 昔日舍利弗尊者遇馬勝比丘, 聽到這一首偈頌 : 諸法因緣起, 諸法因緣滅 ; 我佛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以此因緣從此皈止在佛陀座下 緣起緣滅是什麼呢? 簡單說, 就是佛教的生命觀 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 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說 : 奇哉! 奇哉!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只因妄想執著, 不能證得 佛陀當時所證得的,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二 1 龍樹史略 二八 2 龍樹對於佛法之特識 三一四 中論 之弘傳 三三 三七 1 中論 在印度之弘傳 三三 2 中論 在中國之弘傳 三四五 中論 之應用 三七 四〇正釋一標宗 四一 五九二一切皆空 六〇 一〇〇外人惡取空而責空 六一論主善取空以立空 七〇 1 安立二諦 七〇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二 1 龍樹史略 二八 2 龍樹對於佛法之特識 三一四 中論 之弘傳 三三 三七 1 中論 在印度之弘傳 三三 2 中論 在中國之弘傳 三四五 中論 之應用 三七 四〇正釋一標宗 四一 五九二一切皆空 六〇 一〇〇外人惡取空而責空 六一論主善取空以立空 七〇 1 安立二諦 七〇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略述付印緣起 一中觀論選頌頌文 五懸論一論 一九 二〇二 中論 二一 二八 1 論以中為宗 二一 2 中以空為相 二四 3 空以緣起為依 二七三 中論 之作者 二八 三三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一 中觀論選頌講記目次二 1 龍樹史略 二八 2 龍樹對於佛法之特識 三一四 中論 之弘傳 三三 三七 1 中論 在印度之弘傳 三三 2 中論 在中國之弘傳 三四五 中論 之應用 三七 四〇正釋一標宗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32BA7EC4B6A16DA4A4BDD7A16EB8CCAABAB9EFA4CFBB79B5FCAA52B1B4A8E4ABE4BAFBB27AB8F4BD73BFE8AA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32BA7EC4B6A16DA4A4BDD7A16EB8CCAABAB9EFA4CFBB79B5FCAA52B1B4A8E4ABE4BAFBB27AB8F4BD73BFE8AAA92E646F63> 臺大佛學研究 第十五期 民 97 年 6 月, 臺北 : 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頁 45-84 從漢譯漢譯 中論中論 的對反詞的對反詞組 析探其思維理路 林建德 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摘要 中論 的思維方式是個引人注目的課題, 本文即以 中論 裡的對反語詞 生滅 常斷 一異 來去 世間涅槃 世俗諦勝義諦等作為討論的線索, 探究 中論 如何面對與運 本論文修改自筆者的博士論文,

More information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第一篇 明確的目標與方向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佛法是救世之光 1 pp.167 176 壹 總標 壹 佛法是什麼 一 佛法的兩大類 可分為教法 證法 現在就 佛法是什麼 說到我們所一定要信仰的 佛法有二大類 一是教法 教 這 由釋尊用語言文字所表達出來的一切經典 制度2 說明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第一篇 明確的目標與方向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佛法是救世之光 1 pp.167 176 壹 總標 壹 佛法是什麼 一 佛法的兩大類 可分為教法 證法 現在就 佛法是什麼 說到我們所一定要信仰的 佛法有二大類 一是教法 教 這 由釋尊用語言文字所表達出來的一切經典 制度2 說明 通往幸福的嚮導 印順法師 佛法是救世之光 選讀 釋圓悟編 2016 年 7 月 目次 第一篇 明確的目標與方向... 1 壹 教法與證法的仰信... 1 貳 佛學的兩大特色... 9 第二篇 適切的理論與方法... 16 參 法印經 略說... 16 肆 中道之佛教... 26 第三篇 修行的指標與景仰... 36 伍 修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法門... 36 陸 地藏菩薩之聖德及其法門... 41 壹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2 9 10 11 13 17 18 20 22 23 24 27 28 29 30 32 34 35 37 38 41 42 43 45 46 47 47 49 50 52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1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1 緒言 澳門博彩業發展面面觀 2010 香港城市大學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仍 未 有 好 轉 的 消 息 2. 同 註

More information

參 性空學探源 p.60 ~ p.72: 我無法有 的真義 一 從阿含看, 我無法有 是釋尊說法的基本方式 二 命與身 我與世間 我與一切法, 都是以 有情為中心 說到一切 19 三 無常相續 的假名我, 是有 ; 在因果相續之外 加執的我, 則無 19 四 我我所見, 是自

參 性空學探源 p.60 ~ p.72: 我無法有 的真義 一 從阿含看, 我無法有 是釋尊說法的基本方式 二 命與身 我與世間 我與一切法, 都是以 有情為中心 說到一切 19 三 無常相續 的假名我, 是有 ; 在因果相續之外 加執的我, 則無 19 四 我我所見, 是自 般若經講記 補充講義 : 我執與法執 ( 我空與法空 ) 釋貫藏敬編 2012/1/21 目次 1 壹 中觀論頌講記 p.313 ~ p.322... 2 一 上一頌半 : 觀所觀境空 破我我所... 2 ( 一 ) 破我... 2 1. 俱生自我感, 為一切我見的根源... 3 2. 我無法有 的教意: 沒有人我 ( 我 ), 即沒有法我 ( 我所 ). 4 3. 若計有我, 一切皆於五受陰計有我...

More information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59 65)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19 65)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rbha) 是胎藏的藏, 與懷妊 誕生, 也與種性 (gotra) 血統有 1 關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a b c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b c x a x x x x x x x x x x a b a b a b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B C A B C A B A B A x B C x D A B C a b c a b x x x x x x x A B A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3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28, No. 1555 原 始 資 料 : 蕭 鎮 國 大 德 提 供, 維 習 安 大 德 提 供 之 高 麗 藏 CD 經 文, 北 美 某 大

More information

2003 40 5 20037 24 25

2003 40 5 20037 24 25 無 毒 飲 食 有 一 群 人, 關 心 已 經 生 病 的 地 球, 也 擔 心 自 己 生 病, 於 是 開 啟 了 一 種 新 生 活 運 動 ; 吃 健 康 食 品 與 有 機 蔬 菜 穿 天 然 材 質 棉 麻 衣 物 利 用 二 手 家 用 品 與 環 保 家 具 騎 腳 踏 車 或 雙 腿 步 行 練 瑜 珈 健 身 聽 身 心 靈 音 樂 注 重 個 人 成 長, 這 群 人 跨 越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摘 要 魔 術 師 讀 心 術 背 後 到 底 藏 了 多 少 祕 密? 一 般 觀 眾 心 裡 常 有 著 這 句 話 本 研 究 我 們 破 解 了 魔 術 師 透 過 數 學 規 律 加 上 置 中 手 法 完 成 一 連 串 騙 人 撲 克 牌 遊 戲, 也 學 會 了 如 何 透 過 整 理 表 格 方 式, 來 找 出 數 學 規 律, 也 更 懂 得 如 何 把 簡 單 數 學 技 巧

More information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第二節民主式人民主義策略 conjuncture 446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vs vs vs 448 第二節民主式人民主義策略 449 平等分享塑造性偏好的權力 450 多元主義 : 自由派 vs 人民民主 451 self-legitimizing 更精確地說, 如 452 果某個團體就地共同決定的反宰制實踐, 沒有遭到其他人民主體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3第十一章 緣起法ok.doc

Microsoft Word - 013第十一章  緣起法ok.doc 慧日佛學班. 第 8 期課程 佛法概論 第十一章緣起法 釋開仁編.2010/3/19 第一節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一 緣起的定義 (p.147-p.149) ( 一 ) 略說緣起染淨的判攝 1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因緣有雜染的, 清淨的, 雜染的因緣, 即緣起法 緣起法的定義, 是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說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則 他的內容, 是 謂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

More information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緣 起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緣 起 禮 儀 環 保 手 冊 目 錄 緣 起 聖 嚴 法 師 2 一 我 們 環 保 的 目 標 推 動 全 面 社 會 的 淨 化 4 二 禮 儀 環 保 的 基 礎 觀 念 的 淨 化 與 個 人 的 淨 化 8 ( 一 ) 觀 念 的 淨 化 : 負 責 任 盡 責 任 8 ( 二 ) 個 人 的 淨 化 : 心 儀 口 儀 身 儀 8 三 禮 儀 環 保 的 重 要 性 10 ( 一 ) 個 人

More information

( 叁 ) 薩婆多部立 虛空 與 虛空無為 (pp ) 唯有薩婆多部, 把空分為兩種 : 3 一 有為有漏的虛空 (p.126) 有為有漏的虛空, 即上來所說的眼見 ( 身觸 ) 的虛空 4 二 虛空無為 (pp ) 虛空無為, 此是不生滅法 如說 : 虛空但以無礙為性,

( 叁 ) 薩婆多部立 虛空 與 虛空無為 (pp ) 唯有薩婆多部, 把空分為兩種 : 3 一 有為有漏的虛空 (p.126) 有為有漏的虛空, 即上來所說的眼見 ( 身觸 ) 的虛空 4 二 虛空無為 (pp ) 虛空無為, 此是不生滅法 如說 : 虛空但以無礙為性,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27 期 ( 中觀今論 ) 第七章有 時 空 動第三節空間 (pp.126-131) 釋厚觀 (2014. 3.29) 壹 各學派對 空間 之看法 (pp.126-128) ( 壹 ) 印度外道把空看成是實體的東西 (p.126) 空間, 所遭遇的困難, 與時間差不多 印度的外道, 把空也看成實體的東西, 他們將空與地 水 火 風合稱為五大, 認此五大是組成宇宙萬象的五種原質 1

More information

298 法說義說經 ( 二 ) 釋義說云何義說? 1. 明無明謂緣無明行者, 彼云何無明? 若不知前際, 不知後際, 不知前後際 ; 不知於內, 不知於外, 不知內外 ; 不知業, 不知報, 不知業報 ; 不知佛, 不知法, 不知僧 ; 不知苦, 不知集, 不知滅, 不知道 ; 不知因, 不知因所起

298 法說義說經 ( 二 ) 釋義說云何義說? 1. 明無明謂緣無明行者, 彼云何無明? 若不知前際, 不知後際, 不知前後際 ; 不知於內, 不知於外, 不知內外 ; 不知業, 不知報, 不知業報 ; 不知佛, 不知法, 不知僧 ; 不知苦, 不知集, 不知滅, 不知道 ; 不知因, 不知因所起 298 法說義說經 一六 1 ;( 二九八 ) 2 法說義說經 壹 序分如是我聞 : 一時, 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貳 正宗分一 總說 : 緣起法法說 義說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 我今當說緣起法, 法說 3 義說 4 諦聽! 善思! 當為汝說 ( 一 ) 釋法說云何緣起法法說? 謂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謂緣無明行 乃至純大苦聚集, 是名緣起法法說 1 會編( 中 ),p.38,n.1: 相應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大智度論 講義 ( 第 09 期 ) 經 慧日佛學班第 09 期 /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20 期 大智度論 卷 60 釋校量 1 法施 2 品第三十 3 八 ( 大正 25,481b14-486a22) 壹 舉 以世間善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 壹 ) 舉 以十善道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一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校量 經卷化他 ( 一 ) 正說 經卷化他 勝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釋厚觀 (2010.11.13)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BS_vol4_03.doc

Microsoft Word - FBS_vol4_03.doc 分破空的探討 31 分破空的探討 釋開仁 提要 大智度論 卷 12 在破極微論者的說明中, 舉出了三種空 分破空 觀空 十八空 其中, 有關分破空的詮釋, 論主只提出短短的四項要點, 卻在舉一經證補充說明後, 即說此乃名為分破空 東晉廬山慧遠與鳩摩羅什在 大乘大義章 針對此分破空作了詳細的討論, 而當代的印順導師 Lamotte Robinson 萬金川等亦曾提出相關的詮釋, 促使原來簡單的論義,

More information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5: 43-48 Stephen F. Olford 5: 43 神厭惡罪 神愛罪人 Henry Drummond 愛的偉大卻被它的缺乏所勝過 5: 48 200 N. Main Street, Milltown, NJ 08850, U.S.A Tel: 732-828-4545 Fax: 732-745-2878 E-mail: info@crmnj.org 237 118 Tel: (02)

More information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看 骨 頭 說 故 事 骨 頸 的 大 小 與 形 狀 1 1 20 2013 9 489 B19 骨 頭 透 露 的 訊 息 1 Carabelli's cusp 2013 9 489 21 DNA 5 X B6 人 骨 與 獸 骨 的 異 同 B7 28 32 36 22 2013 9 489 B6 B2 3 5 B7 2013 9 489 23 基 於 部 分 動 物 的 移 動 性 低, 透

More information

sle cover 1

sle cover 1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鳴 謝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2003 For Inquiring Teens With LUPUS ~ Our Thoughts, Issues & Concerns Nichole Niles 為 什 麼 會 有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佛法概論》

《佛法概論》 第七章 關於有情流轉的業力 第七章 關於有情流轉的業力 第一節 行業的發見與價值 一 業與行 (p.91-p.93) ( 一 ) 業的發見與價值 (p.91-p.92) 1 佛世時多不以業來詮釋生死流轉的動力 (1) 業與生死流轉存有關係有情的流轉生死, 與業有深切的關係 (2) 業的梵語語義業的梵語為 羯磨 (*karma), 本為 作事 的意思 ; 如僧團中關於僧事的處理, 都稱為羯磨 1 (3)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國 中 數 學 基 本 學 習 內 容 補 救 教 材 第 一 冊 一 -1 單 元 一 數 線 與 整 數 的 加 減 運 算 主 題 一 正 數 負 數 的 意 義 一 正 數 和 負 數 : 尋 找 寶 藏 北 西 東 小 明 南 小 明 無 意 間 得 到 了 一 張 藏 寶 圖, 圖 上 的 黑 點 代 表 小 明 現 在 站 的 地 方, 每 個 腳 印 都 代 表 1 步 若 要 在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03-??????

03-?????? 攝 類 學 03 講 者 : 促 稱 格 西 譯 者 : 法 音 法 師 地 點 : 三 學 法 洲 時 間 :20121003 接 續 探 討 常 的 性 相, 如 文 : 非 剎 那 與 法 的 同 位 即 常 的 性 相 空 有 作 用 者, 即 無 事 的 性 相 不 生 即 非 所 作 性 的 性 相 不 堪 生 住 滅 即 無 為 法 的 性 相 非 勝 義 具 有 作 用 者 即 世

More information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No [cf. Nos ]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No [cf. Nos ] 中論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1564 No. 1564 [cf. Nos. 1565-1567] 中論卷第一 釋僧叡序 中論有五百偈 龍樹菩薩之所造也以中為名者 照其實也 以論為稱者 盡其言 也 實非名不悟

More information

( 三 ) 三 種 觀 義 : 觀 察 陰 界 入, 正 方 便 思 惟 其 義 1 依 五 蘊 觀 察 思 惟 無 我 我 所 ( 雜 阿 含 109 經 ) 2 依 六 根 觀 察 思 惟 十 二 緣 起 3 依 六 界 觀 察 修 習 四 界 別 觀 三 阿 含 與 尼 柯 耶 道 次 第 (

( 三 ) 三 種 觀 義 : 觀 察 陰 界 入, 正 方 便 思 惟 其 義 1 依 五 蘊 觀 察 思 惟 無 我 我 所 ( 雜 阿 含 109 經 ) 2 依 六 根 觀 察 思 惟 十 二 緣 起 3 依 六 界 觀 察 修 習 四 界 別 觀 三 阿 含 與 尼 柯 耶 道 次 第 ( 一 引 言 如 何 認 識 煩 惱 淺 談 佛 教 的 心 所 法 ( 大 綱 ) 2015.7.16 呂 勝 強 於 正 信 佛 青 會 本 報 告 仍 是 秉 承 雜 阿 含 788 經 鄙 法 不 應 近, 放 逸 不 應, 不 應 習 邪 見, 增 長 於 世 間 假 使 世 間, 正 見 增 上 者, 雖 復 百 千 生, 終 不 墮 惡 趣 之 理 念 希 望 為 修 學 團 日 後 的

More information

试卷

试卷 ( 试 题 中 凡 主 观 题 答 案 意 思 对 即 可, 若 与 答 案 不 同 而 言 之 成 理, 亦 可 酌 情 给 分 ) 一 ~ 二 (45 分 ) 1.B( 原 文 并 未 说 网 络 社 会 生 态 系 统 的 核 心 与 现 实 社 会 生 态 系 统 的 核 心 不 同 ) 2.D( 服 务 网 络 收 集 到 的 数 据 要 和 关 系 网 络 的 数 据 整 合 在 一 起,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016 133 1 7 28 19:00 29 14:00 http://zj.sceea.cn www.sceea.cn APP 1 2 2 6 6 2016 2016 7 28 3 2016 2016 2016 0363 1 17 1 1183 1 18 1 1184 2 41 1 45 1 1205 1 03 1 1210 3 25 1 29 2 1240 4 01 ( ) 4 1291 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Microsoft Word DR ???? ??? Rev.doc 談法相 在香港三輪佛學社講 ( 印順導師 華雨集第四冊 p.245 ~ p.266) 釋貫藏敬編 2012.6 1 目次一 引言 : 各宗各派, 皆有法相...2 二 法 是佛從證出教而要弟子解悟的 ; 法的種種意義, 就是 法相, 是在我們身心指出...2 三 法相的內容 : 自相 共相等 與 十如是...3 ( 一 ) 自相 共相 相攝相 相應相 因緣相 ( 果報相 成就不成就相 )...3 (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 二 ) 道德之意向 ( 慚愧心 ) 及三種增上中道的德行, 出發於善心而表現為合理的 有益自他的行為 又以合理的善行, 淨化內心, 使內心趨向於完善 無漏 所以論到德行, 應從內心與事行兩方面去分別 (<< 佛法概論 >>p.181) 佛說 : 慚愧心 自增上, 法增上, 世間增上 即是說 :

( 二 ) 道德之意向 ( 慚愧心 ) 及三種增上中道的德行, 出發於善心而表現為合理的 有益自他的行為 又以合理的善行, 淨化內心, 使內心趨向於完善 無漏 所以論到德行, 應從內心與事行兩方面去分別 (<< 佛法概論 >>p.181) 佛說 : 慚愧心 自增上, 法增上, 世間增上 即是說 : 依阿含經及大乘三系分辨 外遇 ( 或煩惱 ) 是假的 2016.10.6 於正信佛青會一 引言 ( 本報告係以 四正勤 之精神自他共勉 ) ( 一 ) 緣起 : 某講座的主題為 先生有外遇? 練習當假 ( 暫時 ) 的看就不苦 及 從阿含經看 假的! 真的 討論會 ( 二 ) 陳履安居士託正信佛青會流通 眾生出版社 白教創巴仁波切著作之事緣 ( 筆者表示, 因為創巴仁波切在美國曾涉及數樁妨害家庭之訴訟案件,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2C433B3B92020B971B8F4A4C0AA52A7DEA5A9>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2C433B3B92020B971B8F4A4C0AA52A7DEA5A9> 研 習 完 本 章, 將 學 會 1. 節 點 電 壓 法 --------------------------------------------01 2. 節 點 電 壓 法 之 特 例 -----------------------------------------08 3. 網 目 分 析 法 --------------------------------------------15 4.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0 所 有 圖 檔, 皆 為 權 巧 方 便 詮 釋 之 用, 並 非 究 竟 義, 請 勿 複 製, 阿 彌 陀 佛 1 舌 入 阿 難! 譬 如 有 人 : 以 舌 舐 吻, 熟 舐 令 勞 其 人 若 病, 則 有 苦 味 無 病 之 人, 微 有 甜 觸 由 甜 與 苦, 顯 此 舌 根, 不 動 之 時, 淡 性 常 在 兼 舌 與 勞, 同 是 菩 提, 瞪 發 勞 相 ( 圖 39.40)

More information

文件2

文件2 大乘唯識宗的涅槃思想 丁孝明 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本文對小乘佛教的 有餘依涅槃 無餘依涅槃 二種涅槃觀和大乘佛教 成唯識論 中的四種涅槃觀, 作了一番探討 說明了佛教 緣起無我 觀與大乘唯識宗涅槃思想在義理上溝通的契機 進而盼望從 成唯識論 涅槃思想的義諦中, 去體證佛陀 不住生死 不住涅槃 的究竟法義! 關鍵詞 : 涅槃 有餘依涅槃 無餘依涅槃 自性清淨涅槃 無住處涅槃 1 佛教對涅槃的定義

More information

BSP 烤箱 - 封面-2

BSP 烤箱 - 封面-2 BSPO615 使 用 及 安 裝 說 明 書 總 代 理 優 氏 集 團 客 林 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台 北 市 內 湖 區 行 愛 路 69 號 2 樓 TEL 02-2794 2588 FAX 02-2794 3789 台 中 市 北 屯 區 后 庄 路 1080-12 號 TEL 04-2422 0958 FAX 04-2422 0938 高 雄 市 左 營 區 政 德 路 633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94/03/25 (94 0940002083 94 12 31 C 1-8 (65 29 5 15 1 2 1-23 28 24-27 k1. k1a. 1 2 3 4 k1b. 1 2 3 4 5 k1c. 1 2 ( 3 4 ( 5 k2. 1 A 2 k 3k 4 3 k3k4 k3. k3a. 1 2 3 4 ( k3b. 1 2 k3b1.? 3 ( (D4 k4. 11 12 02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