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世界居士佛教论坛 ] 论文发表 居士佛教概论 古晋佛教居士林 林长蔡明田居士 二 0 一四年十二月七日 摘要 居士参禅净土修乃至佛学的研习, 自古已存在 古代在家学佛是各自行为的, 并无大众结社共修组织 佛教在中国由初传到兴盛, 居士学佛是积极的, 历代不少大师级居士出现 清代之际缺乏文化

Similar documents
蒋维乔思想研究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¼ ½ ¾ ¼ ½ ¾

64 Culture and Education as Sponsored by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AIFBG Hsiu-huan Chou * Abstract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¼ ½ ¾ À Á Â

: : 00 9 : : : : : : : : : : : :

D A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23 期 Chiang Ching-kuo 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and Its Effects ( ) Abstract Wen-yuan Chu * Chiang Ching-kuo wa

年第 期

1950--1980年代臺灣武俠電影之傳播

TLLFDEC2013.indd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杨 振 洪 等 : 试 论 我 国 老 年 教 育 的 社 会 治 理 85 [2013]27 号 文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老 年 教 育 工 作 的 意 见 规 定, 参 加 各 类 老 年 教 育 机 构 学 习 的 老 年 人 要 保 持 在 本 地 区 老 年 人 口 的 10% 以

Microsoft Word - xb 牛尚鹏.doc

过年:从传统到现代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 () 5 ( ) ( ) 166

2001,, , (9 ), %, :( 8400, 7000 ) %,( 6300, 5250 ) l. 7 %,( 6300, 5250 ) %, ( 8400, 7000 ) 6. 5 % (15 ),,,, ( )

中國博物館的行政體制與發展現況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s degree Research of e-learning style for public serva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Microsoft Word - dp2012-5baohexigetu.doc


瑏瑡 B ~ 瑏瑡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 ~

目 录 contents 动 画 新 手 段 冯 敬 元 46 记 录 中 的 色 彩 温 丽 君 49 国 际 论 坛 奔 赴 跟 进 的 观 察 家 : 自 1960 年 代 以 来 的 纪 实 摄 影 王 瑞 ( 美 ) 53 经 济 危 机 时 期 动 漫 产 业 的 发 展 哈 兹 米 格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20 Abstract Malaysia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conomic progress as a multi-ethnic n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ommunal riots of May 13, 1969, its

98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4D F736F F D20C9EAC2DBBEABD1A1CEC4D5C23538C6AA2E646F63>

( ) ( ) ( 2012) ( 2013) ( 2013) ; ; ( 一 ) 中国梦的含义 ( ) ( ) ( ) [3] 13 [4] [5] 100 ( 二 ) 中国梦的特征

M M. 20

% % % % % % ~

目 录


Microsoft Word - [00封面

%

Untitiled

概述

% 20% 14. 5% % 16% % 33. 9% 37. 4% % 10. 2

55-83

图书馆 年第 期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116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zechwan Opium Prohibition Office and Its Official Functions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Abstract Wen-yuan Chu * Szechwan Opi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II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中國飲食色彩初探

2 2006,,,,,,,,, ; ;;,,,,,,????,,,,, ( ),,,,,,, :,, ;,,,,,,, ( ),,,,,,,,, :,;, ( ),,,?,80 ( Gender),,,,,,,,,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 J J J J See HUAN Q Z.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目 錄 前 言 課 程 介 紹 自 我 介 紹 學 習 動 機...18 目 標 設 定...19 學 習 高 鐵 列 車 第 一 週 101/9/ 學 習 高 鐵 列 車 第 二 週 101/9/ 學 習 高 鐵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Wang Lung-Hsi Wen-Shu Huang* Abstract Wang Lung-Hsi( ), the leader of the Wang School in the central C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1,,,, : 1 : ( ), :,


. STEM OER STEM 600 STEM CCSS STEM CCSS STEM ISTE Indiana Department of STEM Education 2013 STEM STEM STEM STEM STEM 10 STEM 2017 S

6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doc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A-錢穆宗教觀-171

4

_1_論文封面1.PDF

Black design CHINESE presentation

中国佛教净土宗教育研究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癌 症 非 病 故 無 藥 可 醫 癌 症 非 病, 它 是 屬 於 全 身 的 中 毒 症 叫 做 癌, 所 以 它 無 藥 可 醫, 因 為 它 不 是 病, 若 是 病 還 有 藥 可 醫 ; 但 它 是 全 身 的 中 毒 症, 中 毒 至 很 深 就 變 成 癌 所 以, 若 可 以 解


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

Ø Ø fi» ` ˆ ˇ `ƒ»» `ƒ` `


四川文物 年第 期

穨2-08.doc

青少年必读的 200 条人生哲理 200 PHILOSOPHY POR THE YOUTH A. B. C. D. : A B C D 2

Microsoft Word - bxyj2007_01_zongdi225.doc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一 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何不同 问 : 目前世界其他各大宗教都有唯一的经典, 如 旧约 之于犹太教, 圣经 之于基督教, 古兰经 之于伊斯兰教 佛教有没有这样一部具有最高和最终权威性的经典? 答 :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后由弟子们通过数次结集, 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佛经 其中虽然没有最高或曰唯一的经典,

蔡 序

Transcription:

[ 第四届世界居士佛教论坛 ] 论文发表 居士佛教概论 古晋佛教居士林 林长蔡明田居士 二 0 一四年十二月七日 摘要 居士参禅净土修乃至佛学的研习, 自古已存在 古代在家学佛是各自行为的, 并无大众结社共修组织 佛教在中国由初传到兴盛, 居士学佛是积极的, 历代不少大师级居士出现 清代之际缺乏文化传承, 佛教因而衰弱 杨仁山居士挺身而出, 复兴佛教运动, 掀起了居士组织 经典经书的汇集 印刷 发行 办学兴教, 佛学研究, 人材培训, 改革佛教, 兴隆佛法, 这是 居士佛教 兴起的雏形 前言 居士 的用词, 是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对退隐者之一种尊称, 也是对隐居之士人格的肯定 所以说居士的号称是古代被尊敬的称誉 佛教传入中国对佛经的翻译, 从梵文译成汉文时, 对佛经内的 在家学佛人 之所谓优婆塞, 优婆夷这句子, 借用了中国民间惯用之 居士 1

词句来表达是恰当的 印度古代也把在家人称为 白衣, 白衣是印度 一般俗人穿着的习惯 印度佛教中国化后, 中国人用自己的习惯, 把在家学佛人称为居士, 虽然有些牵强, 有自我取宠的翻译法, 但只有这样才是理想的表达, 不然以 Lay Buddhist 使人更难为接受, 因为在家学佛人的身份无意中被贬低了 今天我们以居士自称, 看起来比较庄严, 然而感觉上对优婆塞优婆夷具有文化性的表述, 也感到比较严肃和自尊 佛陀的弟子当中, 有着 出家众 和 在家众 出家人称为比丘, 比丘尼, 就是出家学佛人, 亦称为僧人, 说法的僧人称为法师 确实上僧的总称为僧伽是 Shamgha 的音译, 也是僧团之意思 中国人习惯上把出家人称为 和尚 和尚的用词古书上常用 上和 代表僧人, 据考究上说是从 Shamgha 的音译而来 近代中国佛教界常把出家人称为 师父 是入乡随俗的作为 中国武术界把授艺之师尊称为师父, 佛教界也可把授皈依之师称为师父是随俗的 从中国佛教历史来看, 传入中国的佛教, 经过两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 唐的传承, 最初是以印度佛教信仰传承, 后来才有了 2

梵文佛经的输入, 经过梵汉文化交流, 而翻译出了汉文佛经, 再经过官方的推动, 以致民间普门示现, 佛教因而盛传中国 佛教经典的翻译过程中, 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外, 也促成了 中国佛教 的产生 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是相承一脉的, 也是延续了佛陀的言教, 所以说佛教还是佛教, 无论是印度佛教还是中国佛教 居士佛教 居士佛教 的提出受到教界的关注, 因为它是一种学佛思想概念, 也可以说是在家人学佛精神所依 居士学佛所依也是佛法, 和出家人一样以戒定慧而修, 除了以戒为持, 以心而定, 以慧而显, 加上布施和供养, 总称为福慧双修, 是圆满的修行法门 金刚经上说, 佛法平等没有高下, 所以无论出家或在家学佛过程, 必须以佛教为依, 以佛法为修, 以佛陀为尊, 这种学佛的作为才是如法, 才是究竟, 才是真修行 居士学佛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烦恼解除, 解脱而成就菩提 出家学佛当然非常好, 但在家学佛也一样好, 因为各有不同因缘, 但有因果报应之轮回和业力果报的共同点, 所以说在家人学佛除了奉行布施和供养, 自我修行为清净本性最为重要, 因为没有修行就没有功德 3

, 没有佛法的认知, 也就缺乏对戒定慧的理解, 就远离了解脱法门, 因此更难于理悟, 空性 无常 无我, 乃至苦 集 灭 道, 四圣谛 佛法奥秘的殊胜意境 佛法上说, 苦是人生的本质也是无常现象, 无常是宇宙现象规律, 无我是空的本性, 也是诸法的本源, 亦是宇宙及万物的本体 无常 无我, 通过修行理悟, 体验微妙意境, 是实践性的验证 以禅修或念佛所得之 定境 体会戒定慧及四圣谛的内涵, 而趋向解脱究竟法门, 这是出家在家学佛, 共同修证最确实之出世间法 佛陀成道入世弘法, 以佛法教导众生, 经历四十五年在人世间教化, 把佛教的文化以教育方式传授给信徒, 再由弟子们口口相传, 普世传承, 最后通过文字记载传流后世, 灿烂了人类文化历史, 利益芸芸世间众生 利乐人天的佛法, 这种精神思想, 流传千古迄今, 经历了二千六百年的光景, 光辉人类历史文化, 成为当今伟大世界文化遗产 佛教有的丰富浩瀚文化遗产, 经律论的佛法, 是人类文明的表达, 但长期以来受到宗法社会思想的影响, 教内同道的不争气, 教法趋 4

向于迷信 保守 沉淀于浓厚来世憧憬的悲观思想 人本佛法落后于时代, 佛法光芒的被蒙蔽, 因而使佛教脱离社会, 远离群众, 违反了佛陀入世精神, 为普渡众生离苦的意愿 智信暨理信的佛教一变成为迷信 盲信意识形态的宗教信仰 以人为本的宗教思维, 蜕变成为以神为主的宗教概念 这是当今一般人对佛教现象的理解 自我改革和意识形态的改变, 是佛教徒当今最为神圣的任务, 以佛教文化教育的推动, 是佛教界共同执行的责任, 因为这是盛兴佛法的动力 如果继续抱残守缺, 拘泥於宗派的知见, 禅宗拘於不立文字, 净土宗偏於他方世界的理想, 密宗太过于仪轨神相化, 南传佛教保守, 持行古印度礼仪和僧尊俗卑的修行方式, 如果继续如此下去, 将丧失佛教文化的开拓, 使佛教隔离于社会, 佛法将无法发扬 知识化 年青化 人间化的佛教无法达到, 这将会是非常悲哀的结果, 前车之鉴, 回顾历史, 佛教过去的衰微, 应以为借镜 现时代科学发达, 资讯畅通, 高文化的世纪里, 要把佛教带向国际, 通向文化教育领域, 对佛教徒来说, 何等的期待 十九世纪以来, 佛教经过长期艰辛的奋斗, 改变, 提升, 还原真 实的佛法, 恢复佛教本来真面貌, 佛陀的言教已示现 二十世纪佛教 5

已有新的发展, 迄至目前的佛教已恢复兴盛时期的现象, 知识青年的参与, 文化教育乃至政界对佛法的研究和认知, 佛教徒知识水准之提升, 把佛教信仰知识化, 排除俚俗化过程的当时, 也应提高佛教文化的教导, 佛法正确思想的启发, 意识形态崇高的佛教, 对实践佛法真实价值, 对人文思想体现的贡献 利益众生是佛法真实面, 利乐有情是佛法的作为, 居士在这方面扮演的角色是积极的, 也是居士佛教在寺院以外发挥作用, 把佛法带到社会各阶层, 普遍世界各地, 这也是居士佛教对现代佛教旺盛功能的发挥 居士佛教的推动, 是为居士对佛法的修行, 对佛学的研究, 以论著形式发表, 做为对居士学佛, 宝贵意见的提供, 以佛学理论引导居士学佛, 以精进修行迈向菩提大道, 避免形式化及个人崇拜的信仰 居士学佛的重点常被误解, 以为只有布施供养就是学佛, 也就是居士学佛的本份, 这种说法虽然不是全错, 但佛法上说, 布施供养是修人天福报, 不是修行的究竟, 只有福慧双修, 以佛学的修习, 佛法的修持, 加以布施供养, 才是学佛的正确基础 达摩祖师对梁武帝说, 布施与供养是没有功德的, 达摩认为功德和福德是有分别的 功德是内修, 福德是外求的 6

佛学的浩瀚, 修行道路的遥远, 但八万四千法门之方便, 路路可通, 可是各有不同机缘和法缘, 唯靠各自对佛法追求, 自我修行, 清净本性, 责无旁贷, 法华经普门品上说, 福不唐捐 总的来说, 学佛应以自力, 以佛法为修, 他力或神力的祈求是现世的利益, 难于解脱, 更难以登上般若彼岸 所以学佛非循佛学, 非以佛法为修行, 很难成就其事, 因为没有佛法的修持, 难于对真理的了解, 迷妄中的修行, 而缺乏佛法的指导, 容易坠入邪道而走火入魔 学佛的过程必须以三法印, 即,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盘寂静, 为鉴 以持戒修禅定慧的般若波罗蜜多之修行, 才是真学佛 在家如何学佛 佛教徒学佛有 在家 和 出家 二种之分, 但无论在家或出家之学佛, 均应以佛法为依, 以修行为重 布施和供养是居士修福的美德, 是福德的根本, 唯非究竟功德 自我功德的取得, 是佛法修行带来的结果 所以说, 在家人学佛除了修福之外, 应以功德修来圆满自己 修行为清净本性, 明心见性, 是解脱轮回, 究竟涅盘, 成就菩提主要的条件 7

佛法上说, 戒定慧是修行成道主要条件因素, 在家人也应以为鉴 布施供养是佛陀对在家弟子咐嘱, 为维持僧团的正常修行运作, 而行持供养是修福报也是修行功德的补助, 所以说居士学佛除了布施之外, 佛法的修行才是通向真正学佛的正道, 在家学佛者, 不应停留在祈福拜拜保佑求人天福报, 更应以佛学的学习, 佛法的修行, 戒定慧为究竟, 才是苦集灭道修行次第方法 金刚经上说,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出家学佛的意义 僧伽佛教 是印度古代时期的佛教主流思想, 中国丛林制度也是僧伽佛教的中心, 是出家人生活学佛修行所依怙之处, 所谓僧伽是和合僧团学佛修行之组织, 当然学佛的趋向也是唯佛法所依, 以戒为重, 以禅为定, 以慧为修, 进取佛道 大体上说, 僧人接受供养必以佛法功德回向, 是出家人日常功课的一部份 佛教对出家学佛极为赞叹, 优婆塞戒经中说 菩萨有二, 在家, 出家 出家能净六婆罗密不是为难, 在家则因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所以说居士学佛是难能可贵的 对佛教来说, 出家之意是离开世俗家, 常住如来之家, 以修行为家业, 接受人天供养, 以佛法之智慧修行之功德回向施者 以所学所修所 8

证之功德回报众生, 引导众生深入经藏了解佛法使之离苦得乐, 了脱生死, 脱离轮回, 完成人生最后的一件大事 利人益己是大乘佛教精神所依, 饶益众生以大无畏精神走向菩提大道, 是学佛人修行究竟目的 出家 这事业是学佛之究竟道路, 出家学佛之用意是为清净心性, 目的为熄灭烦恼炎, 因为没有烦恼, 就是快乐, 也就是走上菩提大道的人生 烦恼的清除以勤修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以戒定慧的潜修功能制服贪嗔痴, 使人性净化, 这便是佛法修证的重点 从 法 本身来说, 心 并无三毒这回事, 可是因为人心的贪婪, 兴起嗔痴而造业, 起无明而烦恼, 轮回人间 人 之为人就是烦恼因缘所聚, 因为贪嗔痴而起烦恼, 形成业力, 沦落六道中, 所以说不圆满才是人生 从佛法上说, 佛 之定义是圆满的人生, 因为道业的清净, 业力就消除, 能放下, 就自在, 意识清净, 没有烦恼, 究竟解脱, 涅盘寂静, 是出家学佛最终目的 在家学佛的意义 在家 学佛应出家人一样, 为追求佛道, 出家学佛当然好, 在家 学佛也不错, 各有不同因缘, 因果是一样的 所以说在家人学佛不是 9

只有行持布施和供养, 自我修行清净本性最为重要 出家人也一样, 如果出家而缺乏修行就失去意义, 因为没有修行无法理解佛法, 对戒定慧的解脱内涵难于理悟, 佛法修行奥秘和殊胜意境的无知, 因而心性无法净化, 永住红尘不能解脱, 轮回六道无有止期, 是学佛最大的障碍, 诚为可鉴 佛法上说, 苦是人生无常的现象 无常是宇宙现象规律, 苦 无常, 的消除就是解脱 解脱的原则是空性, 解脱的目的是无我 无常 空性 和 无我 的理解, 只有通过佛法修行才可理悟, 才能真正体验微妙意境, 这便是实践性验证的修行法则 所以要注重如法的修行, 以禅修或念佛和经典了知所得之功德, 以智慧修的意境, 进修解脱道之究竟法, 这便是出家人 在家人, 学佛修证最确实之法门 禅定与解脱 缘起缘灭是自然现象, 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基础, 万法的相辅相成 而万象更新 因为是因缘和合的, 所以一切法相内涵是空性的, 因和 合才存在, 这便是 缘起性空 所谓 因缘生灭, 自性本空 正常现象 金刚经上说 : 如来所说, 三千大千世界, 即非世界, 是名世界 10

, 若世界实有者, 即是一合相 一合相即是不可说, 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所以从佛法上的认知, 世界乃至宇宙万物本体是空性, 无有实相可言, 只是一合相而存在 认识佛法的性空理论, 是帮助我们修行达致解脱的关键 学佛是为了成佛, 学佛必须要有正知正见的修行, 修行的手段很多, 大体上是, 经律论的深探, 修禅, 念佛, 持咒, 持戒, 乃至持诵经文, 佛法的研究等等, 这些都是为了心识寂静至本性的清净, 即是 静 与 定 的获得是慧的升起, 和佛法的理悟, 来学习使之圆满修行功德 但如果脱离了戒定慧的修行, 没有四念处的观修心得是难以成事的 佛教不以禅定为修行最终目标 禅定, 只是修行的方法之一 禅定是共世间的, 任何人皆可通过禅的学习, 体会静的功用, 进取定的功能 虽然修禅可获得禅定功夫, 但必须用定来生慧, 如果仅以定来取定的喜悦, 对修行是枉然的 从佛法上说, 禅定不能解脱出世间法上的轮回现象 要了脱生死, 免于轮回, 必须依靠戒定慧, 尤其是般若婆罗密多之智慧的修行, 即所谓的戒净意, 止观定而般若慧 慧修可从 四念处 著手, 以止观达, 性净意, 去无明, 现涅盘, 这是佛法 11

不共世间法的所在 四念处的修持, 观身体是不净的 ( 身不净 ), 感受是苦的 ( 受是苦 ), 心是幻化无常的 ( 心无常 ), 诸法是无我的 ( 法无我 ) 通过四思惟去除内心的欲求与执著, 从戒修而生定, 启发般若智趣向佛道, 所谓戒定慧修, 才是求解脱离苦之法 佛教的禅修是为静而定, 目的是为般若婆罗密多的证得, 所以般若智之禅定, 慧修最为重要 没有般若婆罗密多的智慧之禅定, 反而会妨碍 无漏智 的证得, 成为 定障, 所以说没有般若智之修定, 仅是人天功德修, 不能度人解脱三界, 离开生死苦海 人类是从最初因的一念 无明 而来的 无明为因的结果, 形成的宇宙万物, 人类也就这样存在 因为有无明这样的 因 是错误的, 结成的 果 自然也是错的 由于错和错的因果而使人生就有了烦恼和痛苦 佛法是要使人解脱这种错误的因果, 所带来之轮回现象, 使人达成解脱修行的方法, 恢复本来空性条件的涅盘寂灭的境界 佛法以戒定慧体现般若婆罗密多, 了然四念处之无常无我的法则现象, 这才是真正修行解脱之法门 12

佛教的缘起论 人性平等 乃至 众生平等, 是佛陀教育的中心思想, 佛法的普世价值是为众生的离苦得乐, 寂静涅盘为究竟, 因此佛陀以教育的方法, 教导众生对佛法的认识, 以佛法觉悟人生, 所以提倡 人具有佛性, 皆可成佛 众生平等的理论, 是千古不朽的真理 佛教认为一切万物, 乃至世界一切现象, 皆属于 缘起性空, 因缘和合, 而存在的 金刚经上说, 若世界实有者, 即是一合相, 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 只是凡夫之人贪着其事而已 这种理论也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之处, 否定以神造论为根据之信仰, 认知以自然规律的 缘起说, 和合论 的真理, 是佛教确有不同与其他宗教的概念 佛法认为万物都是因为相互依持, 相互作用的依存条件形成, 此生故彼生的因果论, 主张万物自相缘生的非神造论的意义 婆罗门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梵天而来, 是 神我 的转化, 从一种总因转变出纷纭万象, 谓之 转变说 这种论说是世界宗教最早提出 神造论 的本意 佛陀也否定 六师 所强调之宇宙万物, 由多种元素集合而形成, 亦即多种分子以不同形式构成复杂的万象, 即谓之单向因果的 一因 积聚说 13

释迦牟尼佛提出 缘起 说, 以为各种事物, 都是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 一切的存在, 要以他物的存在为共同条件, 所以说,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缘起说的表明事物的相互依存而互为条件, 否定了婆罗门的转变说和六师的单向的一因说, 其间包含了否定作为, 第一因的造物主所说的神造论, 而主张万物自相缘生的非神论的意义 佛教讲 缘起, 因此有众因缘生法, 因而产生了延伸的问题, 所以重视人生生活过程, 所产生之业力现象, 这种现象并非事物外部演变的情况, 而是生存过程的内涵, 这种理论的建立, 是缘于人生全部过程的观照, 而非仅对宇宙现象的观察, 所以佛陀把人生划分为五分 九分 十分 十二分等 后来大乘佛教的十二分说, 成为教界统一的说法, 即称为十二因缘说 佛学上所讲之缘起, 就是从十二因缘说起 诸如 吕澂居士 在 缘起与实相 一文中揭橥三种缘起, 更使缘起学说更加系统和深入 缘起说的第一种 业惑缘起 是最根本最原始的缘起说, 也称为 分 别爱非爱缘起, 即所谓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有支 十二支即, 无明 行 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 爱 取 有 生 老死 十二有支以 14

无明为始, 以老死为终结, 来阐述人生现象过程, 因为有生所以有老 死, 这便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所以佛教主张, 如果不要死, 只有一条 路可走, 便是不来生 第二种即是 受用缘起, 它是建立在业惑缘起的基础上 受用缘起主要说明, 主观和客观现象两方面的相互交织, 而形成的人生现象, 及其内在因果关系 受用缘起内容是, 蕴 界 处, 三科法门, 其中最能说明这缘起特征的要算是 五蕴 五蕴中 色 蕴, 属于客观之现象, 识 蕴, 属于主观现象, 受 想 行, 是二者的交互作用, 但又偏向于主观这一边 识和色的接触必须从感受开始, 然后从受到想, 从想到行, 从行到识, 由苦乐感受之不同, 而有心思的爱恶, 及行为上取舍的分别, 因此受是其决定作用, 故谓之 受用缘起 空宗 的缘起观, 是依于有情, 蕴, 处, 界, 三种和合假, 相续假, 成立业感缘起, 并没有一个实体的东西去受生感果 第三种为 分别自性缘起, 是印度后期佛教最后产生的缘起说, 因为佛教吸收了婆罗门外道的神秘思想, 而慢慢下坡走向放纵之途, 形成了后期印度佛教密宗神秘系统, 因而失去了原始佛教, 固有纯粹和解放之思想传统 分别自性缘起, 可视为受用缘起的进一步扩展, 15

进而涉及整个宇宙人生, 并从中得到关于实相的认识 大乘佛教又强调 共业 的作用, 为了消除共业的影响, 人生的解脱只能从全人类着眼, 不可能有个人的单独完全解脱, 这样就使缘起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宇宙人生 诸法之诸性的不同, 是通过 名想 概念的理解来显现的 名想并不限于言说, 还包括心理上表象的观念 名想的认识发生并完成之后, 并未完全消失, 而是还有一种余势遗留下来, 作为下次认识的依据, 即所谓 习气 或 熏习, 从其能够发生下次认识的意义上, 又称为 功能 或 种子 这种习气在遗留于心理上期间, 还会受到其他名想的影响, 从而不自觉地发生转变, 增加其势用 力量, 待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次爆发成为下一次认识, 这种演变的过程叫做 转变差别 认识表象的作用也是意识本身的投射, 没有客观的实在, 属于唯识分别自性缘起的现象上体认实相, 唯看表象与本质是否符合, 以三性来表示 三性 即, 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 圆成实性, 在认识尚未完满 之时, 既会受到人我执的影响, 又会受到我执的干扰, 对于事物只能 用固遍计度的形成加以认识, 所得到的只能是名想勾画而成的自相, 16

是不能表示事的本质, 反而加上一重遮蔽, 称之为 遍计性 依据遍计进行实践, 只能会导致更多痛苦 知遍计之虚妄, 应加以矫正, 减除人法二我的执着, 就不会受名想的虚构所左右 对于事物的本质有所体会, 先知缘起现象的 相互依持, 知其表面固定, 但并无一个独立的自体, 便认识到事物的 依他性 意识到依他性与名想无关, 便可超离名想的束缚, 更真切地体认其实在, 亦称为 离言自性 事物的本质是没有自性的认识, 就会消除人法二我的执着, 远离能所二取, 这样就从杂染起向清净, 从有漏向圆满, 通过实践最后达到究竟的实相, 即是圆成性 三性的实相以圆成为依止, 遍计和依他之所以具备相对的实相的意义, 完全是圆成的步骤 佛教的宇宙观, 是以缘起说为根本, 依缘而说实相, 对实相的体认即是对缘起本质的认识, 也和修行实践不可分割的 通过修行的实践净化自我, 变革社会改良环境, 都是以人的自觉为根本, 人的自觉不断发奋向上, 以自利利他的实现, 最终就是解脱 修行的实践是修行解脱为最高的目标 中观 强调, 无论是议论还是行事, 都在体现实践修行的重要 释迦牟尼佛最初以苦修而进入非苦非乐的中道修行而悟道 依据中观 17

体察诸法的实相, 应离一切名想分别, 边见遍见, 无法表白事物的真 相, 只有消除极端的偏执, 远离边见, 才能对事物的本质有所体察, 因此中与真的相应就是中道, 也是中观思想的体现 龙树菩萨 的大乘中观思想, 从法门的 不二 立场出发, 强调 不生不灭, 不常不断, 不一不异, 不来不去, 此 八不 破除虚妄分别, 现实实相的离一切见, 称为 空观, 中论指出,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缘起法具备, 空, 假, 中, 亦称为 三谛 缘起无自性, 故说空, 空即自性空, 也即是无我, 所以说, 缘起法, 生灭无常, 并非实有, 不执空又不执有, 即是实相 实相的认识对执我的放下, 就是无我的真义, 更是缘起性空, 因缘和合的真实性 佛教的实践观 佛教以解脱为学佛最终的目的, 以修行为实践解脱, 是学佛修行的重点 佛教的人生观强调 离苦, 佛教的世界观强调 集当除灭, 道 须修行才能实践 实践要有正确的认识及相应的智慧, 所以说, 修行实践的过程, 是无法和智慧分开的 智慧的观照与修行的实践相结合, 才能达到解脱的目的, 即苦集灭道的作用 修行是学佛过程必 18

经之路, 持之以恒必能达到般若婆罗密多之彼岸, 这便是实践观的体 现 中国哲学的天论 中国哲学对天的解释如, 孔子, 孟子, 墨子主张, 天有人格, 有意志的神 老子主张, 天为物质的东西, 头上的天 荀子对天的解释为自然界 他在 天论 中的主张, 以唯物的解释 他又在 天养篇 中说, 财非其类, 以养其类, 夫是之谓天养 ( 意思是说人类用大自然养活自己 ) 荀子的哲理主张应冠于以上诸老 但也无法解说人生之生老病死解脱内容和宗教主张 后记 现代居士学佛除了信愿行之外, 应有闻思修, 深入经藏, 理悟佛法, 修行达至明心见性而开悟解脱趋向佛道 饶益众生圆满自己是大乘佛教精神, 也是居士学佛的基础, 也是现代居士佛教功能发扬的重点 为引导居士学佛有个正确态度, 鼓励佛学的学习, 佛法的修行, 19

以正知正见的精神, 持有信愿行的正确信念 马来西亚佛教居士总会主催, 古晋佛教居士林主办, 在古晋召开 世界居士佛教论坛, 通过佛教学者长期对佛法的学习和研究所得, 以论文形式发表, 提供居士如何学佛的经验谈, 以真知灼见的看法, 使居士学佛有一个正确方向, 和学习的目标 印顺导师说 ; 深信三宝, 应从正见中来, 依正见而起正信, 乃能引发正行, 而向於佛道, 自利利人护持正法 这偈句可成为居士学佛的方向舵 居士林主办之论坛会及研讨会已召开了十几次, 其中四次是世界居士佛教论坛, 一次是马来西亚佛教论坛, 八次研讨会, 另外一次是召集全国各宗教之论坛, 以世界三大宗教的教育思想, 信仰理念为和谐社会进程, 提供宗教界的意见 显而易见居士佛教是当今世界佛教, 推动佛法的用功和努力的体现 古晋佛教居士林之成立是为正信佛法的推动, 是居士学佛及出家 修行之道场, 四十多年以来为学佛者提供一切方便, 从文化教育的发 挥, 经济上的提供, 精神上的疏导作出了积极贡献 20

佛法为社会的安宁, 人心的安定, 做出了积极作用, 除了佛法的教导外, 居士林也为社会之文化教育慈善福利事业提供服务, 移风易俗改善社会不良风气是我们的作为, 发扬佛教入世精神是我们例常的任务 广修一切善行, 利益一切众生, 是我们服务社会的目标, 和谐共荣的宗教理念是我们对国家担当 21

General Discussion on Kulapati Buddhism Mr. Chua Beng Thian The President, Kuching Buddhist Society The President, Malaysian Buddhist Kulapati Association (Paper s Gists) This paper touches on the positive role played by Kulapati Buddhists i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as well as Dharma propagation in China. Kulapati Buddhism is an ideological concept of Dharma study by Kulapati Buddhists. The ultimate aim of Dharma study by Kulapati Buddhists is to seek liberation from worries thereby attaining bodhi. Both the Samgha and Kulapati Buddhists have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in playing their respective roles. The 4th World Buddhist Kulapati Forum organised by Kuching Buddhist Society in collaboration with Malaysian Buddhist Kulapati Association being held in Kuching is to enable Buddhist scholars to present their papers on their long term study of and research on Buddha Dharma so as to let Kulapati Buddhists follow a correct direction on studying Buddha Dharma. Kuching Buddhist Society (KBS) has organised more than 10 forums and seminars on Buddhism. Among them are four World Buddhist Kulapati Forums. The objective of setting up the KBS is to promote orthodox Buddha Dharma.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the Society had provided all the necessary facilities to Dharma learners. It has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s of culture, education, finance and spiritual counselling. The KBS has also rendered services in the cultural, educational, charitable and welfare spheres in our society. 22

The paper stresses that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engagement is KBS mission and that the practice of good deed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is its goal of rendering social services. The promotio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is its responsibility to the nation.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