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菩提妙心猶如劫盡火 剎那能焚諸罪盡無餘 10. 是故發心功德量無邊 慈氏依怙廣為善財說 11. 總攝而言菩提心 應知有二種差別 謂即發起菩提願 及與趣入菩提行 12. 如人欲行興趣行 差別如何易了知 如其次第願行別 智者當知亦如是 13. 願菩提心雖亦能 於生死中與大果 然不如行菩提心 出生福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9. 菩提妙心猶如劫盡火 剎那能焚諸罪盡無餘 10. 是故發心功德量無邊 慈氏依怙廣為善財說 11. 總攝而言菩提心 應知有二種差別 謂即發起菩提願 及與趣入菩提行 12. 如人欲行興趣行 差別如何易了知 如其次第願行別 智者當知亦如是 13. 願菩提心雖亦能 於生死中與大果 然不如行菩提心 出生福"

Transcription

1 前行緣念 入菩薩行論 ( 第 品 ) 梵語 : 菩提薩埵雜雅阿瓦打日阿藏語 : 降曲生巴覺巴那覺勿巴 頂禮一切諸佛菩薩 1. 善逝具足法身及佛子 一切應禮敬處敬禮已 2. 如來勝子律儀趣入處 遵依經都總攝當宣說 3. 昔所未聞此中既未述 韻音善巧亦非我所能 故我亦非意樂為利他 唯為自心練修造斯論 4. 為修善法我心淨信力 因作斯論萬一能增長 5. 與我根機相等餘有情 由見斯論或能成義利 6. 暇滿此身獲得甚艱難 士夫義利即今能成辦 若於此時不勤作饒益 後時此事何從得圓滿 7. 猶如長夜黑暗陰雲覆 剎那電閃萬象暫顯明 如是以佛神力加持故 世人福慧萬一須臾生 讚菩提心功德品第一 1. 如是常以微弱之善根 極難對抗罪障大勢力 是時若無圓滿菩提心 餘善威力何能遮彼罪 2. 於多劫中恆時作護念 諸能仁主觀見此利益 無量士夫多資糧所成 勝樂由斯不難安隱得 3. 百千生死苦痛欲摧壞 有情憂惱不安欲遣除 眾多百千妙樂欲受享 菩提心體常應不捨離 4. 若發菩提心者剎那間 生死囹圄堅牢苦逼身 即名一切如來殊勝子 世間天人悉皆應恭敬 5. 如丹點金轉成殊勝相 將此不淨之身能轉成 稀有無價大寶如來身 是故於菩提心應堅持 6. 眾生唯一道師無量慧 善巧普觀見為極珍奇 五趣眾生欲求出離者 大寶菩提妙心應堅持 7. 一切餘善不久如芭蕉 一次生果凋謝不再生 菩提妙心嘉樹常茂密 與果恆時無盡輾轉增 8. 如作極惡難容諸重罪 須依有力勇者脫諸怖 若於誰人歸投即蒙救 諸謹畏者於彼何不歸

2 9. 菩提妙心猶如劫盡火 剎那能焚諸罪盡無餘 10. 是故發心功德量無邊 慈氏依怙廣為善財說 11. 總攝而言菩提心 應知有二種差別 謂即發起菩提願 及與趣入菩提行 12. 如人欲行興趣行 差別如何易了知 如其次第願行別 智者當知亦如是 13. 願菩提心雖亦能 於生死中與大果 然不如行菩提心 出生福德恆無盡 14. 普為無邊有情界 悉皆解脫安隱故 發心堅固無退轉 何時真發如是心 即當從於彼時起 從令倚臥行放逸 福德勢力流無盡 量等虛空遍出生 15. 此有經文可為證 出於妙臂請問經 為利小心有情敵 如來歡喜親宣說 16. 若人但略一思惟 欲為有懷除首疾 亦為具足饒益想 所有福德亦無量 況為別別眾有情 各欲為除無量苦 無量功德各成辦 其為福德何待言 17. 縱令若父或若母 孰有如斯饒益心 諸天仙人梵行者 甯有何人心似此 18. 彼諸有情於往昔 為自利故如是心 夢中尚未暫夢見 此利他心從何生 19. 反是絕不求自利 唯為利益諸有情 殊勝菩提心妙寶 空前稀有始誕生 20. 一切有情喜樂因 有情諸苦普療藥 菩提妙心福云何 於彼以何量可測 21. 僅唯發起饒益心 猶勝供養諸如來 況於無餘眾有情 勤作利益安樂事 22. 心欲捨離諸苦海 現於諸苦轉趣近 雖欲安樂而愚昧 摧壞已東如仇人 若人匱乏安樂具 具足眾多痛苦事 誰以諸樂令滿足 復為斷除諸苦痛 愚癡暗昧能遣除 如此善心何能匹 如斯善友何可得 如斯福德何能及 23. 或為受恩作酬報 彼亦尚應獲稱揚 況為眾生不請友 菩提薩埵何待言 24. 於少有情作縛食 剎那施與一脯醊 輕心嗟來半日施 世人敬讚猶稱善

3 況於無邊諸有情 無上菩提大安樂 隨心所欲悉圓滿 恆時施與何待言 25. 如是佛子大施主 若誰於彼起惡心 佛言隨其心念數 當墮泥犁爾許劫 26. 若誰於彼生淨信 其果如前信轉增 27. 於諸佛子極珍重 罪垢不生善自增 誰具勝義妙寶心 於彼之身當敬禮 縱損彼者猶沾樂 安樂生處我皈依 入菩薩行論讚菩提心功德品第一竟 懺悔品第二 1. 為應受持如是妙寶心 於諸如來正法菩薩心 殊勝三寶清淨無垢染 功德大海勝妙供品陳 2. 盡其所有妙花並嘉果 盡其所有良藥百昧俱 盡其所有希世諸珍奇 盡其所有悅意妙香水 如是乃至妙寶七金山 園林寂靜景物宜人地 嘉樹奇花絢爛色莊嚴 繁柯美實茂密枝葉垂 天龍世間俱生和合香 如意寶樹七珍飾林苑 自然香稻不由耕稼生 種種莊嚴堪為供養具 明湖清沼灼灼發芙渠 鳧雁和鳴妙音有哀雅 3. 遍虛空界廣博無邊際 所有一切無主執持物 慧心攝取善巧而獻陳 殊勝士夫能仁諸佛子 清淨功德生處大悲心 願祈湣念於我垂納受 4. 今我福德不具極困貧 別餘供具資財悉非有 依怙惟為他義作殷勤 饒益我故神力祈受享 5. 我於一切諸佛佛子前 盡我身心無餘志誠獻 祈諸殊勝勇識咸攝受 至心願為諸尊作臣民 我由諸尊咸作攝持故 饒益有情不怖生死輪 往昔眾罪清淨得超脫 別餘罪垢此後不再生 6. 浴殿香薰旃檀氣芬馥 水晶布地晃耀色晶瑩 眾寶軒楹輝惶悅人意 珍珠華蓋垂履燦光明 7. 於諸如來及諸如來子 奉獻眾多充盈妙寶瓶 蓋盛悅意妙香甘露水 妙歌天樂無量浴具陳 ( 重複念誦此偈, 並列隊浴佛 ) 8. 無比天衣清潔離垢染 妙香沾灑塗拭如來身 9. 次復於諸聖身敬奉獻 芬馥天衣妙色善染成 並及種種輕柔妙天衣 10. 百千種類殊勝莊嚴等 奉獻莊嚴大行普賢王 聖妙吉祥觀世音自在 11. 香氣芬騰遍滿三千界 以諸妙香塗抹如來身

4 如煉純金磨瑩露光彩 威光赫奕瞻仰諸能仁 12. 於諸能仁自在勝供境 曼陀羅花妙蓮優缽羅 種種端嚴美妙悅人意 芬芳妙花環鬘作供陳 13. 次復奉獻奪意殊妙香 遍滿虛空湧聚妙香雲 14. 肴饌羹湯善調具百味 種種天廚妙善悉進呈 15. 次復奉獻眾寶燈明炬 金色蓮花環鬘次第陳 16. 淨地無塵妙香善塗瑩 悅意雜花遍佈極芳馨 無量宮殿妙香聞讚詠 珍寶莊嚴垂履色晶瑩 遍滿虛空無量莊嚴具 悉皆奉獻大悲自性身 17. 眾寶莊嚴傘蓋純金柄 輪圍種種莊嚴可眾心 妙相端嚴見者咸愛樂 常時擎持奉上諸能仁 18. 復以別餘供雲聚 並諸悅耳和雅音 解除有情諸苦痛 如雲普覆處處聞 19. 於諸正法勝妙寶 塔寺伽藍妙相嚴 普雨眾寶妙花雨 恆時不斷願降霖 20. 云何文殊師利等 於諸如來修供養 如來依怙佛子前 我今供養亦如是 21. 我於一切功德海 普以韻音支分海 讚揚悅耳妙音雲 一切如來定普聞 22. 三世如來一切佛 並諸妙法賢聖僧 盡其所有剎塵身 我今恭敬而頂禮 23. 於諸菩提心所依 及諸塔廟我頂禮 24. 於諸和尚阿闍黎 持淨戒者我頂禮 25. 乃至未證菩提前 於諸如來我皈依 於諸正法菩薩僧 我今皈依亦如是 26. 普於十方善安住 圓滿正覺諸菩薩 具足大悲諸聖前 合掌志心而啟請 27. 從於無始生死來 或於今生或他世 無知自作諸罪衍 或復教他令作罪 愚癡憂亂所勝故 或見他作而隨喜 所作罪衍悉觀見 依怙尊前志心懺 28. 我於殊勝三寶前 父母師長諸尊重 由煩惱門諸所作 身語意之一切罪 29. 眾多過患集我身 極惡重罪難倖免 盡其所有諸罪衍 諸導師前求懺悔 30. 我今罪垢未淨治 或遇災橫先時死 故欲解脫諸罪衍 定須速疾求皈救 死王倏忽難保信 已作未作不相待

5 有病無病悉齊等 命如朝露何可賴 31. 悉當棄捨終離散 我於此理味無知 分別親及非親故 造作種種諸罪業 所謂非親畢竟無 所謂親愛亦非有 乃至我身性尚空 如是別餘何所有 32. 宛如夢境之所經 景物班班曾親歷 彼彼畢成憶念境 逝者如斯不可見 33. 或復即於清醒時 眾多怨恨悉亡逝 為彼所造眾罪業 極重難忍現在前 34. 空言年命倏爾盡 無常之理未證如 愚癡貪欲瞋恚力 作諸眾罪難數計 35. 無間晝夜如逝水 年命消竭不暫留 空乞延年何可得 人生安得長不朽 36. 當我輾轉困床褥 縱多親友相環守 畢竟臨終命斷時 死苦唯吾一人受 墮落死王使者手 親知何補友何能 37. 時唯福業堪依怙 奈余片善亦未修 38. 哀余昔時由放逸 如斯怖畏非所謀 乃為無常現生事 造作眾多諸罪垢 39. 罪人斷肢赴刑場 牽引之時猶慞惶 況人吻燥眼根壞 宿業轉變見異物 死王使者面猙獰 形象現前來攫捕 極大怖畏病苦纏 衰損難堪何待言 40. 哀呼誰能為救護 令我脫此大怖畏 瞠目倉皇睛肉露 四方狂顧求皈救 若見四顧無可歸 嗒然自失心頹喪 若時無處可扳投 我於爾時當奈何 41. 是故有情依怙尊 為護眾生勤精進 大力能除諸怖畏 即於現前應皈依 佛心證入微妙法 能除生死諸恐怖 菩提薩埵賢聖僧 正應皈依亦如是 42. 眾怖所逼及驚惶 我今皈命普堅王 復於文殊妙吉祥 自以此身為供獻 大悲心行無動轉 觀音自在依怙前 疾痛哀號聲慘切 懇求於我施救護 聖者虛空藏菩薩 地藏菩薩諸聖眾 一切大悲依怙前 志心呼籲求皈救 死王使者最獰惡 見之恐怖四散逃

6 誰具威德能如是 持金剛手我皈依 43. 昔違諸尊教敕言 今見現前大怖畏 即今皈投諸聖前 願乞速除諸恐怖 44. 尋常病惱之所怖 猶當謹畏奉醫言 況復欲貪諸過患 百千重病常相逼 45. 即其一端亦已勝 盡陷閻浮所有人 若求他藥療諸病 遍訪十方終不得 46. 惟大醫王一切智 聖教拔苦盡無餘 若不依教而修行 是大愚癡可訶處 47. 若遇尋常小坑坎 猶須謹畏毋輕玩 況臨長劫生死淵 一墮千尋何可忽 48. 謂爾許時可不死 坦然安住不應理 我身決定歸壞滅 死亡無時旦夕爾 49. 誰能於我施無畏 決定於死得解脫 若無決能解救者 云何坦然安樂住 50. 昔所受用皆壞滅 所存於我今何有 而我於彼起貪著 違越上師教示言 51. 今我身命尚存時 乃至親友皆遠離 獨行煢煢迷所往 從於不善眾苦生 52. 任何親友及非親 誰能定令脫彼苦 我心夙夜常不寧 恆念此理無暫捨 53. 我由無知愚昧故 造作眾多自性罪 及彼俱有諸罪業 凡其所作一切罪 54. 今對依怙聖目前 合掌思惟諸苦怖 數數皈命恭敬禮 一切諸罪皆懺悔 55. 懇請一切大導師 許我發露懺諸罪 此是不善不應為 從今我誓不再造 受持菩提心品第三 1. 一切有情惡趣苦 能令解脫諸善根 令受苦者安樂住 我心欣悅常隨意 2. 成菩提因積諸善 我心於彼亦隨喜 有情脫離生死苦 決定解脫我隨喜 3. 諸救護尊證菩提 諸菩薩地皆隨喜 令諸有情行安樂 發心妙善廣大海 於諸有情作饒益 我心欣悅常隨喜 4. 普於十方一切佛 合掌志心作祈請 為諸有情除苦暗 請然妙法光明炬 入菩薩行論懺悔品第二竟

7 5. 諸佛若許入涅槃 合掌志心作祈請 勿盲一切眾生目 願住世間無數劫 6. 如是所修一切行 我今所積諸善根 以彼迴向諸有情 悉令解除一切苦 7. 有情諸病所逼惱 乃至盡其病癒時 願我為醫或為藥 或為侍疾看病人 8. 若遇凶年饑饉劫 願我化身供飲食 降澍食飲如甘霖 普為有情除饑渴 9. 有情貪困乏資財 願我成為無盡藏 隨心所欲諸資具 莫不現前咸備陳 10. 如是我身及受用 乃至三時諸善根 為成有情義利故 悉能施捨無顧惜 11. 一切能施得涅槃 為證涅槃始修行 12. 總攝一切布施中 施諸有情最為勝 13. 我於一切有情前 此身已施自恣請 若殺若罵若捶楚 隨其所樂常順承 14. 若於我身施誥難 或復以為調笑具 今我此身已施竟 於此何得復爭論 15. 若於彼人無損害 唯命是聽悉順從 16. 願於何時緣我身 勿作此微無義事 17. 願任何人緣我身 或生瞋惱或生信 即彼常時能轉變 為彼成辦眾事因 18. 若人於我作譏毀 或復於我作損惱 乃至施以罵辱言 願悉轉成菩提因 19. 諸無依怙我為依 諸入道者我為導 諸欲渡者為舟楫 或為巨舸或橋樑 求洲渚者為洲渚 求燈炬者為燈炬 求舍宅者為舍宅 有情欲役使我者 願為僕使供驅走 如意牟尼妙寶瓶 持明成就阿伽藥 隨欲出生如意樹 眾生所欲悉能成 20. 願如地等四大種 亦如虛空常無盡 有情種類多無量 悉能為彼俱有因 21. 如是盡於虛空際 一切種類有情界 乃至未證涅槃間 願我為其俱有因 22. 如其往昔諸如來 從於生起菩提心 菩提薩埵諸學處 如其次第善安住 如是為利有情故 願我亦發菩提心

8 如其所學諸學處 亦如次第能修學 23. 具足如是慧心者 已發無上菩提心 為令起行並增長 如是妙心當讚揚 今我此生不虛度 今我善來人中生 今我生於如來家 成為如來親長子 24. 無論如何我自今 當勤荷負此家業 勿令所行有玷污 於此無垢尊貴種 25. 如人偶於糞埽中 無心拾得希世珍 如是依於誰之力 菩提妙心我能生 26. 能為眾生摧死王 此是不死妙甘露 27. 能為眾生降困窮 此是無盡大寶藏 28. 能為眾生療諸疾 此是殊勝阿伽陀 29. 眾生跋涉三有途 此是此息濃蔭樹 30. 拔眾生出惡趣苦 此是越渡總津梁 31. 煩惱熱逼眾生心 此是除熱清涼月 32. 眾生無知昏霧塞 此是破暗皎日輪 33. 攪正法乳成酥酪 此是醍醐無上味 34. 為有情侶馳驅生死道 欲求受用資具安樂因 此是隨身資斧勝安樂 能令滿足有情勝友心 35. 我今現對一切依怙前 唱言願為一切眾生侶 乃至成佛中間不少離 天及非天聞者皆歡喜 入菩薩行論受持菩提心品第三竟 不放逸品第四 1. 如是如來最勝子 已發堅固菩提心 復應恆時無動搖 勵力無違諸學處 2. 若率爾作本無心 或雖觀察未詳辨 是事雖已誓願為 容當再思慎作止 若經諸佛及佛子 以大般若所觀察 自心亦已屢研尋 此中尚復何猶豫 3. 若已如是發誓言 而於其事不成辦 則為欺誑諸有情 我當墮落生何趣 4. 經云若心欲布施 微少下劣尋常物 其人布施不果行 後當墮入餓鬼中 今於無上菩提果 志心思惟作施助 欺誑一切諸眾生 欲生善趣何可得 5. 或有棄捨菩提心 能成聲聞解脫者 業果之理不思議 惟一切智能了知 6. 菩提薩埵諸墮中 退菩提心為最重

9 若有違犯如是行 是壞一切眾生利 7. 若人但於剎那間 障礙菩薩作福德 即為壞諸有情利 應受惡趣無邊苦 8. 壞一有情安樂事 尚於自身致衰損 況壞遍滿虛空界 有情義利何待言 9. 如是由斯罪墮力 復依菩提心威力 輾轉升沉生死輪 登菩薩地常為礙 10. 是故如其所發願 我應敬慎期必成 若不從今奮精勤 愈趨愈下轉沉弱 11. 往昔為利諸有情 無數如來出於世 我由眾罪所障復 未得親承如來教 我今壞戒仍如此 數數如初難值遇 惡趣逼惱並繫縛 備遭割截屠戳苦 12. 既值如來出世間 更得人身具信心 堪修善法如今者 實為稀有難多得 13. 雖如此日身無病 飲食支身暫未死 年命剎那難保信 色身須臾如泡影 14. 以我如今所行為 再得人身尚難必 若時不能得人身 無緣修善唯作惡 15. 若時有緣能行善 而我不作諸善業 惡趣眾苦所昏蒙 爾時我何能為力 16. 若時眾善不修行 唯積眾罪多無量 縱經百千俱胝劫 善趣之名亦不聞 17. 以此之故世尊言 幸得人身極稀有 如大海中盲龜項 幾希能值浮木孔 18. 於一剎那作罪惡 當墮無間經長劫 無始輪迴積眾罪 不生善趣何待言 19. 非唯僅受此罪已 便從惡趣得解脫 即於正受此罪時 又復廣造諸餘罪 20. 獲得如是有暇身 我今若不修善法 誑惑自欺無逾此 愚蒙過此亦無有 21. 若我即達如是理 由愚癡故行怯弱 逮其臨欲命終時 必當心生大憂悔 22. 地獄烈火難堪忍 若於我身久燔矣 熾然難忍憂悔火 定當熱惱逼我心 23. 極難幸遇有利地 何幸我今忽遭逢 我身若尚具慧心 後復牽纏入地獄 豈非咒述迷我心 今我於此無知覺

10 24. 不知何物令愚蒙 究竟我心有何物 25. 瞋恚貪欲諸怨敵 並無手足能動轉 亦非善巧具雄力 云何役我如僕使 26. 泰然安住我心中 恣意於我作侵損 於彼含忍不憤發 所忍非處堪訶遣 若時諸天及非天 悉皆群起為我敵 彼終不能牽挽我 令入無間烈火中 彼煩惱敵具大力 能一剎那拋擲我 須彌一觸成灰燼 猛烈無間巨焰中 27. 我茲所有煩惱敵 長時相逼無終始 世間所有諸怨仇 未有如斯長相守 28. 若能隨順及承事 他人悉為作利樂 諸煩惱敵徒順承 後仍若厄相逼惱 29. 如是恆時相續為怨敵 損惱大聚唯一增長因 若於我心不動常堅住 何能歡喜不畏生死輪 30. 此是生死堅牢巡邏者 亦是地獄等處行刑手 若住我心貪著纏網中 何由令我身心得安樂 31. 乃至此敵未見決定降伏時 一切時中我當不捨勤精進 若人稍作損惱尚且發憤怒 我慢盛者未降斯敵勿安眠 32. 不殺自死世間眾苦煩惱敵 對壘交鋒奮力克敵欲致果 縱為鋒鏃中傷創鉅痛亦深 所求大欲未成猶不甘退卻 況為長時一切眾苦因 唯一自性怨仇欲摧伏 縱令能生百千諸苦痛 應須勇毅不卻何待言 33. 為無義事遭敵曾負傷 猶如嚴身之具常矜炫 為成大義而奮正精勤 縱受諸苦於我何足恤 34. 若漁若獵或復事家田 僅為自身溫飽支身命 祁寒蠍暑逼惱猶堪忍 利眾生故何苦不能堪 35. 十方虛空盡邊際 有情煩惱誓願斷 既發是願而自身 不能解脫諸煩惱 於己忖度不自量 所言安得非欺妄 是故常應勤精進 摧諸煩惱毋退縮 36. 我於此事應貪著 懷恨不捨而遣除 雖如是具煩惱相 能斷煩惱非所斷 37. 刀鋸鼎鑊加我身 雖斷吾頭亦易事

11 終不應於煩惱敵甘心俯首而歸順 38. 世間怨敵被驅雖出境還於他國潛伏收殘餘養精蓄銳卷土復重來煩惱怨敵其相不如是 39. 煩惱以識煩惱慧眼斷從何心中遣除更何住住於何處還來為我害唯是自心怯弱乏精勤 40. 是諸煩惱不住於境不住於根不住中此外亦復不住他處依於何處損有情彼如幻故心離怖畏正知不倒勤精進為無義事地獄等苦何能侵損及我身 41. 如其宣說應修諸學處如是思惟應當勤奮修不聽醫言而欲求醫治其疾能療古今所未有入菩薩行論不放逸品第四竟 普賢菩薩七支供 所有十方世界中我以清淨身語意普賢行願威神力ㄧ身復現剎塵身於一塵中塵數佛無盡法界塵亦然各以一切音聲海盡於未來一切劫以諸最勝妙花雲如是最勝莊嚴具最勝衣服最勝香ㄧㄧ皆如妙高聚我以廣大勝解心悉以普賢行願力我昔所造諸惡業從身語意之所生十方一切諸眾生一切如來與菩薩十方所有世界燈我今一切皆勸請諸佛若欲示涅槃唯願久住剎塵劫所有禮讚供養佛 三世一切人師子一切遍禮盡無餘普現一切如來前ㄧㄧ遍禮剎塵佛各處菩薩眾會中深信諸佛皆充滿普出無盡妙言辭讚佛甚深功德海伎樂塗香與傘蓋我以供養諸如來末香燒香與燈燭我悉供養諸如來深信一切三世佛普遍供養諸如來皆由無始貪嗔癡ㄧ切我今皆懺悔二乘有學及無學所有功德皆隨喜最初成就菩提者轉於無上妙法輪我今至誠而勸請利樂一切諸眾生請佛住世轉法輪

12 隨喜懺悔諸善根 迴向眾生及佛道 緣起讚 由見宣說何等法 智者宣說成無上 勝者見諸緣起法 垂示教誡我敬禮 世間所有諸衰損 其根乃為無明闇 由何觀照能還滅 是故宣說緣起法 爾時具足智慧者 如何由心不了知 世尊聖教之心要 即諸殊勝緣起道 如是故於依怙尊 稱揚讚嘆多門中 除說緣起妙法外 何得餘法更稀有 經由彼彼相依緣 宣說彼彼自性空 離此教法更何有 希有妙善勝教誨 於法生執諸愚夫 堅固邊執緊繫縛 緣起練達彼即是 盡斷戲論網之門 此教於餘未能見 故唯稱尊為大師 外道竊名以飾讚 猶如野干呼獅子 希有大師希有依 希有勝說希有怙 極善宣說緣起教 於彼大師我敬禮 恆作饒益眾生者 為利眾生故宣說 教法心要性空理 無與倫比決定因 若即緣起觀待理 若見彼無或相違 於此世尊聖教法 如何而能趣明了 世尊承許若時見 空性即是緣起義 能作所作與性空 彼此相順不相違 反之若見彼違返 空則作用不成立 若有作用則無空 墮落苦惱深險處 故於至尊教法中 極讚觀照緣起法 彼非一切畢竟無 亦非一切自性有 無待猶如虛空華 是故不依觀待無 自性若有彼成時 便與因緣相待違 是故捨離緣起法 更無存有少許法 是故捨離自性空 亦無存在少許法 諸法若是自性有 則說涅槃不堪能 及諸戲論無除滅 因由自性無滅故 是故於諸智者中 發出廣大獅子吼 數數宣說離自性 妙善說法誰能難 宣說無有少自性 及依此故而生此 一切安立皆成立 此二不違相合順 由此緣起正因相 宣說二邊不依見 及此善說能成立 尊如聖言無上因 凡此皆是自性空 緣此是故此果生 緣起性空二決定 無礙相互為助伴 除此更有餘何法 至為稀有甚難得 以此道理讚至尊 成就讚嘆非由餘 若為愚蒙所役使 而與世尊成仇隙 彼於無有自性聲 無法堪忍有何奇 若於世尊語藏中 受行珍貴緣起法 無法堪忍空性吼 我說此乃為奇有 無有自性引導門 無上緣起即為彼 若是因由緣起名 而反執為有自性 於今有何妙方便 引導彼等眾生趣 最勝聖賢善妙階 無比至尊歡喜道 自性無待無造作 緣起觀待與造作 如何能於一事中 二者和順不相違 是故說諸緣起法 本來遠離其自性 雖彼仍現有自性 此等皆是如幻事 說如至尊之教法 無有敵者能興難 並能如法尋過失 善巧通達即由此 若謂何故由宣此 今於可見不可見 遠離增益妄執著 及諸滅損過愆故 緣起道之正因相 見尊說法無能比 由此證知尊餘法 亦為定量起決定 觀見如義妙善說 若有隨學於至尊 一切衰損悉遠離 滅眾罪愆根本故 因由背離尊聖教 雖久依靠疲苦行 後後諸過仍召喚 我執邪見堅植故 希有難得諸智者 善達此中二分別 是故爾時於世尊 心髓深處何不敬 縱於世尊汝語義 能獲少許決定者 此尚能與最勝樂 況尊眾多賢善語

13 嗚呼愚蒙壞我慧 於此勝妙功德聚 雖曾長久皈依之 未知功德微少許 臨命終時日西山 生命相續未沒際 能於至尊略生信 想此信心亦善根 宣說言教當中緣起說 般若智慧當中緣起智 二如世界一切勝王者世尊善達非餘所能知 盡尊一切所垂教 唯依緣起性而轉 彼為涅槃解脫故 尊汝無不趣於寂 善哉世尊之聖教 任隨至於誰耳道 彼皆趣入寂滅故 尊教何人不敬持 降服一切諸怨敵 遠離前後互相違 能與眾生二利事 於此聖教我生喜 世尊為欲求此故 經於無量俱胝劫 數數施捨諸身命 及諸親愛受用等 由見此法殊勝德 如同鐵鉤引諸魚 善誘世尊心續法 無緣親從世尊聞 自恨善根甚微劣 而由彼之憂惱力 我意終不暫捨離 如同母意隨戀子 憶念於此尊宣時 相好勝妙極晃耀 光網周遍作圍繞 大師清淨妙梵音 追想如是作宣說 能仁善妙身相影 歷歷顯現於意中 即如月光治熱惱 於此希有殊勝教 諸多無智愚昧者 周遍紛然起相諍 有如跋縛兔絲草 由見如是紛亂相 故我殷勤多勵力 隨順智者之所行 數數尋覓尊密意 次於自宗與他宗 廣修遍學眾教時 後後反陷疑惑網 遍極熾燒惱我意 世尊授記龍猛教 如實闡釋無上乘 遠離有無邊執見 教軌有如夜開園 無垢勝智月輪滿 經教虛空無礙遊 盡除邊執心愚闇 映蔽邪說諸星宿 吉祥月稱妙善說 皎白光鬘明照顯 由見上師深恩時 我意於今獲安息 世尊一切事業中 語事最勝為第一 復彼因於此緣故 智者由此隨念佛 隨順如彼大師正出家修學佛陀聖教未退劣精勤瑜伽行之一苾芻於彼大師如是至誠敬 值遇無上大師聖教法悉皆因由尊重深恩故此善無餘回施諸眾生成辦能得善士攝受因 並願具利聖教盡有際不遭邪惡分別風動搖願能通達大師聖教理於尊獲得信忍常充滿 願於一切生中捨身命光弘顯耀甚深緣起性住持能仁妙善之教法雖僅剎那亦不稍慢緩 願勝導師無量難忍行殷重精勤成辦心要此由何方便能令此復增晝夜專注恆常作思察 清淨意樂精勤彼事時梵王帝釋守護此世間並同妙黑天等護法眾恆為助伴永不暫捨離 釋迦心咒 嗡嘛尼嘛尼摩訶嘛尼耶娑哈 佛行十二誼讚 善巧慈悲生於釋迦族威儀赫赫身似金須彌世尊首先生起菩提心此時所作佛行極廣大利益諸天了知調伏機 催服他人難伏之魔軍釋迦佛之蓮足前頂禮隨後圓滿福慧二資糧眾生依怙尊前我讚嘆自天而降如巨象降臨

14 親見種姓而後方進入天女幻化母胎我頂禮圓滿十月懷胎釋迦子吉祥藍毗尼園誕生時梵天帝釋咸禮彼相好決定菩提種性我頂禮大力童子彼乃人中獅昂卡摩竭陀國顯技藝凡夫驕慢見眾咸催折世尊舉世無匹我頂禮世間諸法彼咸隨順之為斷批評罪業而納妃世尊深明善巧方便法以此護衛國家我頂禮洞察輪迴諸行無實義駕車騰空飛離皇宮宅清淨佛塔之前逕自行落髮出家之舉我頂禮決意精進求證大菩提尼連禪河河畔六年間難行苦行精進達彼岸獲致殊勝禪定我頂禮無始以來具義精進故摩竭陀國菩提聖樹下示現不動金剛跏趺坐現證圓滿菩提我頂禮以大悲心迅速視眾生於鹿野苑等殊勝聖地轉妙法輪凡諸所化眾皆安置於三乘我頂禮悉斷他人惡意辯難已外道六師提婆達多等擴摩吉之境內降魔眾能仁勝諸戰鬥我頂禮於三有中以無比功德於舍衛國示現大神通天人一切眾生咸供養法教廣為流佈我頂禮為放逸眾迅速惕勵故於拘尸城清淨大地上無死金剛之身毀壞已示現寂滅涅槃我頂禮清淨法性不被摧毀故當來眾生獲得福德故世尊化現許多舍利子示現靈骨八份我頂禮如彼示現之主薄伽梵種種行誼簡要行讚嘆以此善業願一切眾生所行皆與善逝所作同一如世尊如來之佛身眷屬壽限以及淨土等一如尊之殊勝善妙相僅僅如彼吾等願成就以此讚嘆祈請世尊力吾等無論身處於何處疾病貧窮戰爭悉平息祈願佛法廣佈吉祥增佛陀幸臨世間之界域法教如同日光極清明持教徒眾輾轉益興盛法教常久住世願吉祥迴向

通 訊

通 訊 通 訊 11 月 號 佛 曆 2558 年 特 刊 編 者 的 話 本 月 18 日 瓔 珞 講 堂, 與 香 港 理 工 大 學 佛 學 會 合 辦 什 麼 是 密 法 的 講 座, 這 題 目 讓 大 家 奠 定 良 好 的 密 法 基 礎 概 念, 當 晚 座 無 虛 席, 隨 喜 大 家 發 心 修 學, 我 們 的 正 確 教 導 源 自 於 本 師 釋 迦 牟 尼 佛, 因 為 生 命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Ava_ch40-普賢行願品科判.indd

Ava_ch40-普賢行願品科判.indd 別解文義 ( 分三 ) A1. 結前所說爾時, 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 : 善男子! 如來功德, 假使十方一切諸佛, 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 相續演說, 不可窮盡 A2. 正示普因 ( 分二 ) B1. 長行 ( 分三 ) C1. 正顯普因分 ( 分四 ) D1. 標示所應若欲成就此功德門, 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D2. 徵列名數何等為十? 一者 禮敬諸佛 ; 二者

More information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佛子 諸佛世尊 有十種廣大佛事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 皆不能知 去來現在 所有一切聲聞獨覺 亦不能知 唯除如來威神之力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諸佛 於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世界 兜率陀天 皆現受生 修菩薩行 作大佛事 無量色相 無量威德 無量光明 無量音聲 無量言辭 無量三昧 無量智慧 所行境界 攝取一切人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阿脩羅等 大慈無礙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華嚴專宗學院大學部第九屆畢業論文 普賢十大願修行之初探 指導教授 : 蔡伯郎教授 學生 : 釋法薰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普賢十大願修行之初探 壹 前言 古德云 : 行如山 願如海, 願與行如鳥之雙翼, 兩翼相輔便能展翅高飛 大乘菩薩, 初發心即誓願救度一切眾生 誓成無上正等正覺 在 華嚴經 中說到普賢菩薩立下十大願此十大願, 是普賢菩薩的弘誓, 菩薩即此大願, 於自證之心性中, 發起 念念相續,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目錄 3 7 13 26 22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Magadha Gautam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屬 Dronodana Amrtodana dana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odhi-sattva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由人成道的佛陀 二 出家以前的悉達多 Brahman isvara karman 10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通 訊

通 訊 通訊 12 月號佛曆 2558 年 特刊 編者的話 這兩個月來, 佛弟子眾相當悲痛, 因為兩位大德法師上覺下光大長老及上泉下慧法師圓寂, 兩位善知識都是佛教的明燈, 為眾生驅除黑暗, 讓我們有離苦得樂的機會, 正所謂 : 道之根本善知識, 敬依善知識, 將我們引導正法之路, 這是唯一能成辦現前究竟的一切義利 : 賦予正確生命觀的道路, 不墮惡道, 近諸佛位, 諸佛喜悅 ; 不受人與非人之惱害 ; 易斷一切煩惱惡業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寧靜致遠 21 淺談 POP 潛能心理學理論架構的由來 飛吧! 宇宙先鋒 海星的故事 我是漁夫 POP 2011/10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urna Maitrayanip u t r a 耶穌基督誕生在仇恨之地 1-13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的地藏王 POP 2011/10 10 (551-479B.C.E.)

More information

諸善知識 專意承奉 不違其教 願一切眾生 樂善知識 常不捨離 無間無雜 亦無誤失 願一切眾生 能以其身 施善知識 隨其教命 靡有違逆 願一切眾生 為善知識之所攝受 修習大慈 遠離諸惡 願一切眾生 隨善知識 聽聞諸佛所說正法 願一切眾生 與善知識 同一善根 清淨業果 與諸菩薩 同一行願 究竟十力 願一

諸善知識 專意承奉 不違其教 願一切眾生 樂善知識 常不捨離 無間無雜 亦無誤失 願一切眾生 能以其身 施善知識 隨其教命 靡有違逆 願一切眾生 為善知識之所攝受 修習大慈 遠離諸惡 願一切眾生 隨善知識 聽聞諸佛所說正法 願一切眾生 與善知識 同一善根 清淨業果 與諸菩薩 同一行願 究竟十力 願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四佛子 菩薩摩訶薩 以種種車 眾寶嚴飾 奉施諸佛 及諸菩薩 師長善友 聲聞緣覺 如是無量種種福田 乃至貧窮 孤露之者 此諸人眾 或從遠來 或從近來 或承菩薩名聞故來 或是菩薩因緣故來 或聞菩薩 往昔所發 施願故來 或是菩薩 心願請來 菩薩是時 或施寶車 或施金車 悉妙莊嚴 鈴網覆上 寶帶垂下 或施上妙 瑠璃之車 無量珍奇 以為嚴飾 或復施與白銀之車 覆以金網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四年十一月 放眼二十一世紀的大世界 核武 擴散 戰亂依然 環境污染 溫 室效應加劇 惡疾 空難 以及 自 然 災 害 頻 生 火 宅 中 人 苦不堪言 傳統的人生觀 價值觀逐漸剝離 網絡社會的虛 擬現實 真偽難辨 是非難決 令本來精神貧乏 心靈空虛的人 更加惶惑不安 環顧我們身處的 香港 政制 經濟 以至民生都 不得安穩 怨氣沖天 暴戾詛咒 抑鬱苦悶湧現 再加上自身的人 事感情 學業工作 可謂無一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前言 梁皇寶懺 是高僧大德特別為我們這些苦惱罪業眾生所做的, 使我們能依文作觀來懺悔 為什麼慚愧? 我們還是凡夫的眾生, 有種種束縛, 所以要生慚愧 在這三界無安的娑婆世界裡, 我們不但聞到佛法, 還能修持佛法, 大家又能來這個好道場共修, 要慶幸我們是很有善根的人, 要把握時間好好來聽經聞法 2 梁皇懺第一卷 皈依三寶 斷疑 懺悔業障 3 第二卷是說明成佛道的目標 發願 要迴向 滿菩提願 4 花奉獻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 雖犯戒等, 亦應就其功德思惟, 莫觀過失, 悉無差別 寶雲經云: 若知由其依止尊重, 諸善增長不善損減, 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 或有智解或無智解, 或具尸羅或犯尸羅, 皆應發起大師之想 如於大師信敬愛樂, 於親教師亦應信樂, 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 由此因緣菩提資糧, 未圓滿者悉能圓滿, 煩惱未斷悉能斷除 如是知已, 便能獲得歡喜踴躍, 於諸善法應隨順行,

More information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菩薩藏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1491 菩薩藏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91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及七萬二 千菩薩 是時長老舍利弗承佛神力 即從坐起

More information

入菩萨行讲义

入菩萨行讲义 入菩薩行廣釋(上)入菩薩行廣釋 寂天菩薩造頌堪布索達吉講著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大恩傳承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無邊眾生, 請大家發無上菩提心! 今天傳講主述菩提心之 入菩薩行, 此論是一切諸佛菩薩之同行道, 修持一切安樂之因, 一切有情善聚之源 作為一個修學大乘佛法的佛子, 不論你是修顯宗或密宗, 這部論典極為重要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普賢菩薩行願讚講記 04 第一六講 第二五講 目錄 P.147 P.151 #5 Track 3 11:20-12:20 16. 十種威力 讚 P.151 #5 Track 3 17. 圓滿七海 讚 P.153 12:20-end P.153 18. 盡學普賢 讚 P.154 P.154 19. 學文殊行 讚 P.155 P.155 20. 行願功德 讚 P.157 P.157 21. 滅罪生福 讚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12

12 第十㆓講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㆒ 這品經的宗旨 : ( ㆒ ) 七品經已說明基本原理 ( ㆓ ) 現在, 要說成就如來成所作 : 活出自己的如來 過如來生活 得大解脫 : 又世出世間不㆓ : 染淨不㆓之如來 要談如來成所作事 ㆕智 : 1. 成所作智 ( 五識 ) 2. 妙觀察智 ( 六識 ) 3. 平等性智 ( 七識 ) 因 轉 果 轉 4. 大圓鏡智 ( 八識 ) ㆓ 文殊菩薩問文殊菩薩問如來法身有何等相?

More information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田博堯 撰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田博堯  撰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一 前言 普賢菩薩以大行的特德, 與大智文殊菩薩, 是毗盧遮那佛的二大脇侍, 合稱 華嚴三聖, 代表 華嚴經 所指 華藏世界 的三位聖者 學佛者依文殊菩薩的正見 智慧為導, 透過普賢菩薩的正行 大行, 乃能成就不可思議的佛果 普賢菩薩是一位在這個世界上實踐菩薩行的典範, 他代表應用智慧, 積極去利益眾生 普賢菩薩所呈現的是將我們覺悟的真理, 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 在這個世界上,

More information

才門 皆悉已得 清淨無礙 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以本願力 盡未來際 而無厭倦 汝應請彼 彼當為汝 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 諸菩薩眾 聞普賢名 即時獲得不可思議 無量三昧 其心無礙 寂然不動 智慧廣大 難可測量 境界甚深 無能與等 現前悉見無數諸佛 得如來力 同如來性 去來現在 靡不明照 所有福德 不

才門 皆悉已得 清淨無礙 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以本願力 盡未來際 而無厭倦 汝應請彼 彼當為汝 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 諸菩薩眾 聞普賢名 即時獲得不可思議 無量三昧 其心無礙 寂然不動 智慧廣大 難可測量 境界甚深 無能與等 現前悉見無數諸佛 得如來力 同如來性 去來現在 靡不明照 所有福德 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爾時世尊 在摩竭提國 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始成正覺 於普光明殿 入剎那際諸佛三昧 以一切智自神通力 現如來身 清淨無礙 無所依止 無有攀緣 住奢摩他最極寂靜 具大威德 無所染著 能令見者 悉得開悟 隨宜出興 不失於時 恒住一相 所謂無相 與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 靡不皆入灌頂之位 具菩薩行 等于法界無量無邊 獲諸菩薩普見三昧 大悲安隱一切眾生 神通自在 同於如來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序 一 緣起 : 1. 2008 年 8 月, 有幸於佛學學院研讀廣論 2. 2009 年 8 月, 著手寫 廣論中, 總 別 結的文體結構 3. 後來在舉證的部分, 因為越寫越多, 故生起進一步完成導讀細科判的意樂 4. 2013 年 11 月著手寫白話翻譯二 主旨 : 願能提高初學者的效率三 助緣 : 1. 印順導師所著妙雲集諸典 2. 淨蓮法師廣論白話譯本 3. 日常法師廣論淺釋 4. 修印法師廣論講解光碟片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 白話翻譯 ~ 上士道 ~ ( 四 )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 佛法山聖德禪寺 序 一 緣起 : 1. 2008 年 8 月, 有幸於佛學學院研讀廣論 2. 2009 年 8 月, 著手寫 廣論中, 總 別 結的文體結構 3. 後來在舉證的部分, 因為越寫越多, 故生起進一步完成導讀細科判的意樂 4. 2013 年 11 月著手寫白話翻譯二 主旨 : 願能提高初學者的效率三 助緣 :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北 14 秋 316 班共學用僅供參考 2018/11/26 I 科判 甲一 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 1 造者殊勝 : P2 甲二 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 2 乙一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 2 乙二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 2 教授殊勝 : P11 乙三 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 乙四 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甲三 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3 乙一 聽聞軌理 3 聽聞軌理 :

More information

02菩提道次第廣論-釋法尊譯(校正本)

02菩提道次第廣論-釋法尊譯(校正本) 菩提道次第廣論 宗喀巴大師造論 法尊法師翻譯 菩提道次第廣論... 3 歸敬頌... 3 造者殊勝... 5 教授殊勝... 9 聞說軌理... 13 親近善士... 18 修習軌理... 28 暇滿... 37 道次引導... 41 念死無常... 46 三惡趣苦... 52 歸依三寶... 59 深信業果... 69 希求解脫... 87 思惟苦諦... 88 思惟集諦... 97 十二緣起...

More information

是追求 身相端嚴, 也不是為了 五欲快樂 等福報, 自自然然的該做就做, 這樣的 布施 就對了 例如很多修行的朋友, 希望下輩子長的莊嚴, 就專門供花 ; 希望求財, 就專門打聽, 那裡在建廟, 可以供龍柱或是佛像等, 如此的情形, 大家看了很多, 這就有所 住 的布施 六祖能大師說真正的菩薩, 布

是追求 身相端嚴, 也不是為了 五欲快樂 等福報, 自自然然的該做就做, 這樣的 布施 就對了 例如很多修行的朋友, 希望下輩子長的莊嚴, 就專門供花 ; 希望求財, 就專門打聽, 那裡在建廟, 可以供龍柱或是佛像等, 如此的情形, 大家看了很多, 這就有所 住 的布施 六祖能大師說真正的菩薩, 布 金剛經第六講 一 前言 : 上個星期與大家共同研究 : 復次, 須菩提! 菩薩於法, 應無所住, 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 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 菩薩應如是布施, 不住於相 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 於意云何, 東方虛空, 可思量不? 不也, 釋尊 須菩提, 南西北方, 四維上下虛空, 可思量不? 不也, 釋尊 須菩提, 菩薩無住相布施, 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More information

2

2 2 Tehillim 12:46 Psalmos "le" (I) 27:46 22:1 (II) --- --- --- --- ( 71:14-16) --- ( 71:2) --- ( 71:6) --- ( 71:18) 2 () 73 2 12 50,73-83 11 42,44-49,84-85, 87-88 1 1 48 - 顺 - - - ) 15:1-19 6:33 15:17

More information

淺說 普賢行願品 住位 十行位 十迴向位 十地位 等覺 妙覺, 這叫五十二位, 最後參普賢菩薩法身大士, 五十三位才圓滿了 在 華嚴經 上, 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 他已經圓滿等覺菩薩, 跟普賢菩薩 跟彌勒菩薩一樣位置, 彌勒菩薩叫他再回頭參文殊師利菩薩 因為善財童子最初發心的時候, 是參文殊師利菩薩

淺說 普賢行願品 住位 十行位 十迴向位 十地位 等覺 妙覺, 這叫五十二位, 最後參普賢菩薩法身大士, 五十三位才圓滿了 在 華嚴經 上, 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 他已經圓滿等覺菩薩, 跟普賢菩薩 跟彌勒菩薩一樣位置, 彌勒菩薩叫他再回頭參文殊師利菩薩 因為善財童子最初發心的時候, 是參文殊師利菩薩 淺說 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是立即成佛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 的 普賢行願品 是立即成佛的 但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 說怎麼成的 從你最初開始發心 發菩提心 行 普賢行 爾後成就佛果 有時是因果同時 一發心就成正覺 這叫因 果同時 但是這個中間沒有講次第 華嚴經 就從次第開始講 一 念頓覺 立證菩提 怎麼立證的 中間的過程會跟大家說清楚 當我們坐禪的時候 說 禪門一炷香 頓超直入 立證菩 提 這個中間怎麼證的

More information

慧行習練刻意成念記

慧行習練刻意成念記 華嚴選陀教育基金讀佛會恭印 華嚴選讀第2頁目錄復菴和尚華嚴綸貫------------------------------------------------------ 3淨行品第十一--------------------------------------------------------- 17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觀自在菩薩章-----------------------------------

More information

釋迦文佛偈讚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佛本行集 經

釋迦文佛偈讚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佛本行集 經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釋迦文佛偈讚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佛本行集 經 南無上師薈供資糧田 宗喀巴大師偈讚 釋尊大法 策源月邦 派分三幹 化各一方 錫蘭支那 爰及西藏 蓮華生後 密咒當陽 律像經教 若存若亡 末流猥雜 染風孔張 大師崛起 濁激清揚 菩提之道 次第宣鬯 下中上士 胥歸金剛 根深枝茂 德隆譽芳 此土禪淨 今亦淪荒 扶戒研理 救之不遑 唯師與我 志趣相當

More information

汝見諸眾生顛倒惑所覆而興大悲意求證無師道汝以清淨心尋求佛菩提承事善知識不自惜身命汝於諸世間無依無所著其心普無礙清淨如虛空汝修菩提行功德悉圓滿放大智慧光普照一切世汝不離世間亦不著於世行世無障礙如風遊虛空譬如火災起一切無能滅汝修菩提行精進火亦然勇猛大精進堅固不可動金剛慧師子遊行無所畏一切法界中所有諸剎海

汝見諸眾生顛倒惑所覆而興大悲意求證無師道汝以清淨心尋求佛菩提承事善知識不自惜身命汝於諸世間無依無所著其心普無礙清淨如虛空汝修菩提行功德悉圓滿放大智慧光普照一切世汝不離世間亦不著於世行世無障礙如風遊虛空譬如火災起一切無能滅汝修菩提行精進火亦然勇猛大精進堅固不可動金剛慧師子遊行無所畏一切法界中所有諸剎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五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爾時善財童子 向迦毘羅城 思惟修習受生解脫 增長廣大 憶念不捨 漸次遊行 至菩薩集會普現法界光明講堂 其中有神 號無憂德 與一萬主宮殿神俱 來迎善財 作如是言 善來丈夫有大智慧 有大勇猛 能修菩薩不可思議自在解脫 心恒不捨廣大誓願 善能觀察諸法境界 安住法城 入於無量諸方便門 成就如來功德大海 得妙辯才 善調眾生 獲聖智身 恒順修行 知諸眾生心行差別 令其歡喜趣向佛道

More information

廣論段落複習一

廣論段落複習一 廣論段落複習十二 共中士道 (4) 解脫正道 P187L5~P202L1 如得法師 2017/06 1 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1 過門 2 正說 1 正修意樂 1 明求解脫之心 2 發此之方便 1 過門 2 於苦集門中思惟 3 於十二緣起思惟 2 彼生起之量 3 除遣此中邪執 4 抉擇能趨解脫道性 2 彼生起之量 1 真實生起之量 第二生此意樂 ( 中士道希求解脫的心 ) 之量者 如是由於苦集二諦及其十二緣起支門,

More information

P. 2 具足喜樂安隱心示有忿怒之形相於行正覺行中尊眾皆來集身恭謹向彼如來末遏鑁究竟正覺禮敬已於前恭敬伸合掌端坐正念而告白遍主與我作饒益益我慈悲於我故如幻網中成究竟願我真實獲菩提有諸煩惱亂其心不解泥中而沒溺為利一切有情類令獲無上之果故究竟正覺出有壞是有情師及導師亦大記句達真性了知根心殊勝者彼出有壞之

P. 2 具足喜樂安隱心示有忿怒之形相於行正覺行中尊眾皆來集身恭謹向彼如來末遏鑁究竟正覺禮敬已於前恭敬伸合掌端坐正念而告白遍主與我作饒益益我慈悲於我故如幻網中成究竟願我真實獲菩提有諸煩惱亂其心不解泥中而沒溺為利一切有情類令獲無上之果故究竟正覺出有壞是有情師及導師亦大記句達真性了知根心殊勝者彼出有壞之 聖妙吉祥真實名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0, No. 1190 No. 1190 [Nos. 1188, 1189]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製真實名經序 蓋聞真實名經者 是諸如來超出有壞智身 極顯密微妙 正覺菩提其義深廣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 藏語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 漢譯 敬禮尊重 妙音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是無等師最勝子 現化遊戲無量土 如極難量勝者教 名稱遍揚於三地 攝二大車善傳流 圓滿道心教授藏 遍視無央佛語目 悲動方便善開顯 今勤瑜伽多寡聞 觀視佛語多片眼 故離智者歡喜道 見已釋此大車道 諸有遍執暗未覆 欲令暇身不唐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禮阿逸多及妙音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修次中篇.docx

Microsoft Word - 修次中篇.docx 修次中篇 梵語云 : 跋瓦納乍瑪藏語云 : 鞏貝林巴漢語云 : 修行次第 敬禮文殊孺童尊 茲當略述隨行大乘經藏軌理眾之修行次第 此中, 欲速 證得一切種智, 具了悟者, 當勤此能得彼之眾因緣 如是, 此一切遍智, 非從無因生, 否則, 一切應於一切 時中皆生遍智故 若無觀待而生, 則無何能為阻礙, 然非一 切皆成遍智 是故, 時有生故, 所有實事, 唯觀待因 又時 而有成遍智, 非一切時 非一切處

More information

P. 2 若有眾生樂成就應當發起菩提心作大光明現世間一切暗冥皆照耀若有眾生樂成就應當發起菩提心雖復生於三界中斷除一切顛倒行若有眾生樂出離應當發起菩提心所有煩惱等諸障及餘一切不善法若有眾生樂除斷應當發起菩提心所有三界諸結使隨所造作為魔攝若有眾生樂除斷應當發起菩提心若能調伏於無明一切愛網悉能斷若有眾生樂

P. 2 若有眾生樂成就應當發起菩提心作大光明現世間一切暗冥皆照耀若有眾生樂成就應當發起菩提心雖復生於三界中斷除一切顛倒行若有眾生樂出離應當發起菩提心所有煩惱等諸障及餘一切不善法若有眾生樂除斷應當發起菩提心所有三界諸結使隨所造作為魔攝若有眾生樂除斷應當發起菩提心若能調伏於無明一切愛網悉能斷若有眾生樂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838 [No. 837] 完成日期 : 2002/11/04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卷上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7, No. 838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4j\304_\277n\270g\265L\266q\271\330\246p\250\323\267|.doc)

(Microsoft Word - \244j\304_\277n\270g\265L\266q\271\330\246p\250\323\267|.doc)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無量壽如來會上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法會聖眾第一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 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皆是諸大聲聞, 眾所知識 其名曰 : 尊者阿若憍陳如 馬勝 大名 有賢 無垢 須跋陀羅 善稱 圓滿 憍梵缽提 優樓頻蠡迦葉 那提迦葉 伽耶迦葉 摩訶迦葉 舍利弗 大目揵連 摩訶迦旃延 摩訶劫賓那 摩訶注那 滿慈子 阿尼樓馱 離波多 上首王 住彼岸

More information

念佛法門專題

念佛法門專題 1念佛法門專題 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 淨空法師講述講記小組恭敬整理淨空法師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四日在新加坡淨宗學會開示 念佛法門專題,共計二小時 講記小組親聆音帶,摘要記錄,順文整理,草成此篇,供養讀者 諸位同修大家好: 佛就是 作佛, 習佛的存心,心與佛同,才能真正掌握根本 南無阿彌陀佛,每個 都會念,可是結果卻不同, 能往生, 不能往生 說實話,往生的 少,不能往生的 多 即使生 2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也不相同,

More information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TISARATANA VANDANA Salutation To The Triple Gems 禮敬三寶 求授三皈八戒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More information

爾時普賢而於佛前坐師子座 承佛神力入于三昧 名一切諸佛毘盧如來藏身 普入一切 佛平等性同於虛空法界海 出一切諸三昧法 普能包納十方法界 三世諸佛智光明海皆從此生 含藏一切佛力解脫 諸菩薩智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普能容受無邊法界 如此普賢十方虛空法界亦然 佛眼所見佛力能到佛身所現一切國土 所有微塵一一塵中

爾時普賢而於佛前坐師子座 承佛神力入于三昧 名一切諸佛毘盧如來藏身 普入一切 佛平等性同於虛空法界海 出一切諸三昧法 普能包納十方法界 三世諸佛智光明海皆從此生 含藏一切佛力解脫 諸菩薩智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普能容受無邊法界 如此普賢十方虛空法界亦然 佛眼所見佛力能到佛身所現一切國土 所有微塵一一塵中 修訂日期 : 2005/05/08 發行日期 : 2006/2/2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6, No. 1742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1742 [cf. No. 279] 華嚴經骨目序此經新本大唐證聖元年于闐實叉難陀譯八十卷成 天台宗教第九祖師荊溪尊者有願行觀門骨目一卷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校訓與院訓僧林悟語聖嚴法師著1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菩提心與出離心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6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7 放眼全世界, 處處為佛教 8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9 10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11 實踐創校的精神 12 校訓與院訓

More information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 辨法法性論 > 釋 : 善誡天鼓 絨敦瑪畏僧格著洛桑滇增堪布譯教授 : 堪布洛桑滇增時間 :2009 年 11 月 8 日地點 : 八蚌講修法林 已六 到達 : 分二, 一 略說二 廣說 到達就是到達目的地 一個人從資糧道修行, 修到什麼程度就被稱為到達呢? 大乘修行的目的地就是成佛, 修行到圓滿成就, 就是所謂的到達 庚一 略說 : 悟達彼自性謂真如無垢 一切唯真如顯現彼即是 轉依圓滿成 修法性的修道,

More information

便門不為自身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成佛, 即名為樂清淨心 這種樂清淨心是欲令一切眾生同得大乘菩提覺法樂, 同得生西方安樂國,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不變不失, 安住大般涅槃, 具足常樂我淨, 自在清淨的真實功德樂 這才是 往生論 所說的順大乘菩提門法 八 名義攝對 往生論 說 智慧 慈悲 方便三種門

便門不為自身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成佛, 即名為樂清淨心 這種樂清淨心是欲令一切眾生同得大乘菩提覺法樂, 同得生西方安樂國,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不變不失, 安住大般涅槃, 具足常樂我淨, 自在清淨的真實功德樂 這才是 往生論 所說的順大乘菩提門法 八 名義攝對 往生論 說 智慧 慈悲 方便三種門 五念門是 往生論 的心要 ( 二 )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這智慧 慈悲 方便三者, 即是無上菩提心, 是成佛的基本因素和必要條件, 與 觀經 大般若經 所說三種心, 含義相同 假如修五念門, 僅知念佛 拜佛 作願 觀察, 而沒有智慧 慈悲 方便迴向, 則不能遠離三種與菩提相違的法, 當然會產生障礙菩提大道 大菩提心不成, 不僅不可能成佛, 往生淨土亦是不容易, 行者當慎思之 七 順菩提門 菩薩遠離三種相違菩提門法,

More information

DaoCiDi2003TC ct-P247L11-R

DaoCiDi2003TC ct-P247L11-R 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一一八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8/06/15 如 普賢行願品 云 : 乃至虛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母有情的數量是無量無邊, 就如虛空無邊際般, 世間也是無邊際, 住在世間中的有情也是無量無邊 所有這些如母有情都欲求安樂, 卻缺乏安樂 ; 都欲離苦, 偏偏卻要遭受一切痛苦 一方面這些如母有情都曾經當過我們的母親, 而且次數是不可計數, 另一方面他們都欲求獲得安樂卻不得安樂,

More information

大圆满心性休息颂

大圆满心性休息颂 大圓滿心性休息頌大圓滿心性休息頌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索達吉堪布譯 頂禮普賢如來! 本來怙主功德海, 智悲自性不可測, 諸佛佛子如意源, 散利樂雲尊前禮 光明法身淨佛性, 無明執故漂此有, 業及煩惱曠野中, 疲勞心性今休息 第一品暇滿難得 友等暇滿寶藏身, 六趣之中極難得, 猶如盲人獲寶藏, 當以極喜修利樂 何為閒暇與圓滿? 吾者未生三惡趣, 邊鄙邪見長壽天, 佛不出世及喑啞, 遠離一切八無暇 為人根足生中土,

More information

pdf

pdf 1 3 7 31 55 81 109 141 151 181 4 入 座 與 出 座 目 錄 3 金剛薩埵修法 清淨罪障之殊勝道 221 4 曼茶羅修法 積累資糧之殊勝方便 251 四 上師瑜伽 283 附 錄 1 薩迦派三十七堆曼茶羅修法 319 2 大圓滿龍欽心髓 內加行修法 327 3 前行念誦儀軌 開顯解脫道 393 4 新書預告 433 5 入 座 與 出 座 五加行的修法 主要內容分三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661C2C3B5D0C2C4A5BBC440B8672DACEC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661C2C3B5D0C2C4A5BBC440B8672DACEC2E646F63> 1 唐 于 闐 國 三 藏 沙 門 實 叉 難 陀 譯 古 鹽 匡 菴 青 蓮 苾 芻 靈 椉 父 輯 地 藏 菩 薩 本 願 經 科 文 2 序 佛 法 在 盛 況 時 是 講 經 的 法 師 道 高 德 備, 學 習 者 是 佛 門 法 器, 聽 經 聞 法 是 尋 幽 覽 勝, 師 資 彼 此 道 合, 能 令 政 治 清 明, 社 會 人 心 淳 厚, 是 國 家 之 大 幸, 眾 生 之

More information

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如石法師翻譯)(2012校)

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如石法師翻譯)(2012校) 目錄 入菩薩行論 寂天菩薩造論如石法師翻譯 The table of contents is empty because you aren't using the paragraph styles set to appear in it. 申敬禮述宗旨 論緒 1. 法身善逝佛子伴, 及諸應敬我悉禮 ; 今當依教略宣說, 佛子律儀趨行方 示 自謙明 目的 2. 此論未宣昔所無, 詩韻吾亦不善巧 ; 是故未敢言利他,

More information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三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 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初 中分二, 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 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今初 佛初發心, 中集資糧, 最後現證圓滿正覺, 一切皆是為利有情, 故所說法一切亦唯為利有情 如是所成有情利義, 略有二種, 謂現前增上生, 及畢竟決定勝 其中依於成辦現前增上生事, 盡其所說, 一切皆悉攝入下士, 或共下士所有法類

More information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二中沒 是名大地六種震動 五 舌根放大光明 大光普照 大光普照者 轉無常以為常 轉不凈以為凈 轉苦以為樂 轉無明以為明 爾時 六 佛光所照之處 山林國土 江河大海 鐵圍山川 一切地獄 高下平正 皆悉清凈 無諸穢惡 猶如東方清凈莊嚴滿月世界 爾時 釋迦分身諸佛 七 從空化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二中沒 是名大地六種震動 五 舌根放大光明 大光普照 大光普照者 轉無常以為常 轉不凈以為凈 轉苦以為樂 轉無明以為明 爾時 六 佛光所照之處 山林國土 江河大海 鐵圍山川 一切地獄 高下平正 皆悉清凈 無諸穢惡 猶如東方清凈莊嚴滿月世界 爾時 釋迦分身諸佛 七 從空化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一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爾時 一 釋迦牟尼佛因信相菩薩 為一切眾生及自己身 問諸佛名 佛說十方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大菩薩僧已 復欲大師子吼 有師子吼者 名決定說 決定說者 明知如來 常住不滅 并說眾生 盡有佛性 二 諸魔怖畏 外道歸伏故 是名師子吼 如是顯說已 三 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世界 六種震動 六種震動者 東涌西沒 四 西涌東沒 南涌北沒 北涌南沒 中涌邊沒

More information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大乘頂王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4, No. 478 No. 478 [Nos. 477, 479] 大乘頂王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歸命大智海圓滿淨覺尊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菴羅樹園 與大比丘僧八百人俱

More information

生老病死VIII 12 三 生之無奈與生之迷茫 中場 : 喜耀合唱團獻唱 成長的路 25 四 生之艱難與生之挑戰 五 生之挫

生老病死VIII 12 三 生之無奈與生之迷茫 中場 : 喜耀合唱團獻唱 成長的路 25 四 生之艱難與生之挑戰 五 生之挫 老病自序 V 生之艱難與生之使命 1 序幕 : 喜耀合唱團獻唱 誰會關注明天 3 一 生老病死 是生命的永恆主題 5 5 二 生之喜悅與生之驚懼 6 6 7 8 9 10 11 12 死目錄 VII 生 生老病死VIII 12 三 生之無奈與生之迷茫 14 14 15 18 19 20 22 24 中場 : 喜耀合唱團獻唱 成長的路 25 四 生之艱難與生之挑戰 26 1. 27 2. 29 3.

More information

《華嚴經

《華嚴經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頁 39-66( 西元 2010 年 ), 台北市華嚴蓮社 Colle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is Relating to Buddhism Taipei Hua-yen Lotus Society0000-0000( 暫未申請 ) 華嚴經. 菩賢行願品 中迴向思想之考察 - 兼論 在家眾可否研讀律藏 問題 - 劉興松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班一年級

More information

栴檀香清涼身菩薩, 大雲除闇菩薩, 大雲破瞖菩薩 如是等無量大菩薩眾, 各於晡時, 從定而起, 往詣佛所, 頂禮佛足, 右遶三匝, 退坐一面 復有梨車毘童子五億八千, 其名曰 : 師子光童子, 師子慧童子, 法授童子, 因陀羅授童子, 大光童子, 大猛童子, 佛護童子, 法護童子, 僧護童子, 金剛

栴檀香清涼身菩薩, 大雲除闇菩薩, 大雲破瞖菩薩 如是等無量大菩薩眾, 各於晡時, 從定而起, 往詣佛所, 頂禮佛足, 右遶三匝, 退坐一面 復有梨車毘童子五億八千, 其名曰 : 師子光童子, 師子慧童子, 法授童子, 因陀羅授童子, 大光童子, 大猛童子, 佛護童子, 法護童子, 僧護童子, 金剛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6, No. 665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北美某大德提供, 范振業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No. 665 [Nos. 663, 664]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制譯序品第一如是我聞

More information

種都是智通, 表示以大智慧為體性 而菩薩有他心智通, 知道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眾生心的差別, 什麼樣的差別呢, 如經文描述的, 善不善心, 心大, 或心狹窄, 大心, 小心, 順或逆生死心, 二乘人的心, 二乘行的心, 菩薩的心, 行菩薩道的心, 天龍八部的心, 人心, 不是人的心, 三惡道的心,

種都是智通, 表示以大智慧為體性 而菩薩有他心智通, 知道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眾生心的差別, 什麼樣的差別呢, 如經文描述的, 善不善心, 心大, 或心狹窄, 大心, 小心, 順或逆生死心, 二乘人的心, 二乘行的心, 菩薩的心, 行菩薩道的心, 天龍八部的心, 人心, 不是人的心, 三惡道的心, 新加坡華嚴禪寺網路白話華嚴經淺釋 十通品 第二十八 釋法欣整理 一 來意 此品經文的來意, 為了要回答第二會中有十通的問題 此通字, 表示依 禪定引發的神通 二 釋名通, 即神通, 意思它的作用殊妙而且難以測量稱為 神, 展現出來又自在無礙, 稱為 通 開顯的妙用而沒有極限, 以十這個數字表現圓滿 六十華嚴 瓔珞本業經 及都稱為 十明, 表示觀照到無有遺漏 但是通和明, 經和論都不同 在 大智度論

More information

20 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成因 勃起功能障礙從原本是一個難以啟齒的不治之症, 轉變成一個容易治療的疾病, 而且成了一個攸關公共衛生的議題

20 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成因 勃起功能障礙從原本是一個難以啟齒的不治之症, 轉變成一個容易治療的疾病, 而且成了一個攸關公共衛生的議題 62 2014 3 495 一粒紅蛋 20 一粒紅蛋 想欲結髮傳子孫無疑明月遇烏雲夫婿耽誤阮青春噯唷一粒紅蛋動心悶夢想享福成雙對哪知洞房空富貴含蕊牡丹無露水噯唷一粒紅蛋引珠淚春野鴛鴦同一衾傷情目屎難得禁掛名夫妻對獨枕噯唷一粒紅蛋擾亂心愛情今生全無望較慘水虌墜落甕堅守活寡十外冬噯唷一粒紅蛋真苦痛 20 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成因 勃起功能障礙從原本是一個難以啟齒的不治之症, 轉變成一個容易治療的疾病, 而且成了一個攸關公共衛生的議題

More information

如天一味雨 遍灑於十方 草木及叢林 根莖隨大小 而於大地中 無不蒙滋益 如來所說法 悉亦復如是 以一微妙音 演說無量義 根器有差殊 聞之各得解 故於一會中 咸皆入佛慧 是佛神通力 名為不思議 我於往昔劫 常隨佛所化 而今此會中 亦預佛座下 如來所說法 我悉能總持 見在及未來 願佛為宣說 爾時佛告師子

如天一味雨 遍灑於十方 草木及叢林 根莖隨大小 而於大地中 無不蒙滋益 如來所說法 悉亦復如是 以一微妙音 演說無量義 根器有差殊 聞之各得解 故於一會中 咸皆入佛慧 是佛神通力 名為不思議 我於往昔劫 常隨佛所化 而今此會中 亦預佛座下 如來所說法 我悉能總持 見在及未來 願佛為宣說 爾時佛告師子 修訂日期 : 2004/10/11 發行日期 : 2006/2/1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5, No. 652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自行掃瞄辨識 No. 652 [Nos. 650, 651] 佛說大乘隨轉宣說諸法經卷上宋明教辯才法師充譯經三藏沙門紹德等奉詔譯如是我聞

More information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 八十卷 : 第七十七卷至第八十一 )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說明 本繁體校正版 大方廣佛華嚴經 電子書, 是根據 乾隆大藏經 大乘華嚴部, 第 0084 部,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 (80 卷 ) 影印本校正的 其中, 第八十一卷是根據 乾隆大藏經 大乘華嚴部, 第 0085 部, 唐罽賓三藏般若奉詔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 ( 卷第四十

More information

燈 香花瓔鬘寶幢幡蓋 及餘種種勝妙供養 舍利弗 有四種法應當信受 何等為四 一者佛法無量應當信受 二者少修善根獲無量報應當信受 三者若於三寶深生敬信 善修業行所得福報 汝等聲聞現得見我 尚不能得具足知之 亦復不能思惟測度 況我滅後聲聞弟子遠離我者 能得現知及能測度 若有能知及測度者 無有是處 應當信

燈 香花瓔鬘寶幢幡蓋 及餘種種勝妙供養 舍利弗 有四種法應當信受 何等為四 一者佛法無量應當信受 二者少修善根獲無量報應當信受 三者若於三寶深生敬信 善修業行所得福報 汝等聲聞現得見我 尚不能得具足知之 亦復不能思惟測度 況我滅後聲聞弟子遠離我者 能得現知及能測度 若有能知及測度者 無有是處 應當信 佛說施燈功德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702 佛說施燈功德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6, No. 702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言 舍利弗 佛有 四種勝妙善法 能令眾生得無量果

More information

T050X_02

T050X_02 1. 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為頓為漸耶 佛告大慧 漸淨非頓 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陶家造作諸器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技術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More information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對,CBETA 自行掃瞄辨識,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 No. 231 [No. 220(6)]

More information

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 1 四十華嚴經 入法界品講座 : 題目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 第一部份 ): 追求出世智慧之旅 ( 第二部份 ): 追求三聖圓融之旅 ( 第三部份 ): 追求淨佛國土之旅 講經前的共修 : 第一部份 (Part One): 普賢行願品 偈頌 The Common Practices before Lecture: (Verses from the Sutra of The Practices and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lib..5.doc

Microsoft Word - lib..5.doc 從 法華三昧懺儀 看人文精神與實踐工夫 The Humanist Spirits and Practical Procedures in Fa-hua-san-mei ch an-i 南華大學哲研所副教授 尤惠貞 摘要 本文主要是就天臺智者大師之 法華三昧懺儀, 以論述行此懺法之相關儀禮 其所依之義理根據 實踐觀行, 以及修習所可能達到的證相 論文之目的在於藉由探討作為大乘佛教一種修證法門的 法華三昧懺儀,

More information

1 譯者說明譯者說明一 承蒙恩師尊貴的一 二任甘丹赤巴法王日宗仁波切慈悲應允,於西元二 一 年四月及次年四月,二度蒞臺講授宗喀巴大師所造的 菩提道次第略論 藉由此次因緣,末學以藏文版的 略論 作為依據,參考 廣論四家合注 至尊洛桑諾布文集(第二 三 四函) 法尊法師所譯的 菩提道次第廣論,在恩師日宗仁波切及經教師拉然巴格西蔣巴確登細心的釋疑解惑下,進行重新翻譯 編排;並於文中附上第三世赤江仁波切所造

More information

諸法集要經 1 / 年 02 月 25 日 諸法集要經 ( 總二千六百八十四頌 ) 觀無畏尊者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01 伏除煩惱品 說法品 厭離自身品 遠離不善品 無常

諸法集要經 1 / 年 02 月 25 日 諸法集要經 ( 總二千六百八十四頌 ) 觀無畏尊者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01 伏除煩惱品 說法品 厭離自身品 遠離不善品 無常 諸法集要經 諸法集要經 1 / 285 2016 年 02 月 25 日 諸法集要經 ( 總二千六百八十四頌 ) 觀無畏尊者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01 伏除煩惱品... 6 02 說法品... 9 03 厭離自身品... 14 04 遠離不善品... 16 05 無常品... 23 06 不放逸品... 48 諸法集要經 2 / 285 2016 年 02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百零五节课

第一百零五节课 第一百零五節課第一百零五節課 前文已介紹過 願菩提心 的學處, 即自他平等 自他交換 自輕他重 今天開始講 行菩提心 的學處 行菩提心一旦在相續中生起, 功德就會日日夜夜增上 如 入行論 第一品中云 : 即自彼時起, 縱眠或放逸, 福德相續生, 量多等虛空 生起行菩提心以後, 從那時起, 即使在某些時刻你並未憶念利他, 比如睡眠或放逸時, 但善根福德仍會不斷增上, 其量無有邊際, 猶如虛空 學過 入行論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新譯草稿(一)

菩提道次第廣論新譯草稿(一) 菩提道次第廣論 現代漢語新譯稿 ( 一 )/ 陳智音 (Sherab Chen) 底本 : 藏文青海版 ; 參考資料 : 法尊法師漢譯本 四家和注 KA 函 菩提道次第廣論 多聞比丘修斷行者宗喀巴 - 洛桑扎巴 ( 善慧名稱 ) 著 文前歸敬 敬禮上師妙音! 法脈傳承及歸敬頌 俱胝圓滿調善所成身滿足無邊眾生希願語如實觀見無餘所知心釋迦尊主我恭敬頂禮 此無等導師之最勝子肩負一切如來事業擔於無量剎土化現遊戲者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下士道 序 一 緣起 1. 2. 3. 4. 2008 年 8 月 有幸於佛學學院研讀廣論 2009 年 8 月 著手寫 廣論中 總 別 結的文體結構 後來在舉證的部分 因為越寫越多 故生起進一步完成導讀細 科判的意樂 2013 年 11 月著手寫白話翻譯 二 主旨 願能提高初學者的效率 三 助緣 1. 印順導師所著妙雲集諸典 2. 淨蓮法師廣論白話譯本 3. 日常法師廣論淺釋 4. 修印法師廣論講解光碟片

More information

善知識的追尋 目錄 壹 成一切智最初因緣 貳 菩薩有十種善知識 一 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 二 令出生諸善帳善知識 三 令行諸波羅蜜善知識 四 令解說 切法善知識 五 令成熟諸眾生善知識 六 令得無礙辯才善知識 七 令不著於世間善知識 八 令修行無厭倦善知識 九 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 十 令入佛智所入善知

善知識的追尋 目錄 壹 成一切智最初因緣 貳 菩薩有十種善知識 一 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 二 令出生諸善帳善知識 三 令行諸波羅蜜善知識 四 令解說 切法善知識 五 令成熟諸眾生善知識 六 令得無礙辯才善知識 七 令不著於世間善知識 八 令修行無厭倦善知識 九 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 十 令入佛智所入善知 華嚴系列 釋普獻 講述 善知識的追尋 LOKEYA] 善知識的追尋 目錄 壹 成一切智最初因緣 貳 菩薩有十種善知識 一 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 二 令出生諸善帳善知識 三 令行諸波羅蜜善知識 四 令解說 切法善知識 五 令成熟諸眾生善知識 六 令得無礙辯才善知識 七 令不著於世間善知識 八 令修行無厭倦善知識 九 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 十 令入佛智所入善知識 參 於善知識生何種心 一 與善知識同一志趣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60 35 ä ü ä ü ß 單一立法 附屬立法 非行政類附屬刑法 非行政類之 特別刑法 ü ü 非行政類之附屬刑法 行政罰 非行政類刑法 ß ä 包含秩序違反法及普 通刑法 輔助刑法以 外附有行政罰處罰的 法律, 其法律效果主 要為罰鍰 行政犯 這塊領域在概念上不存 在, 究係刑事犯或行政 犯, 其歸屬問題乃本章 所欲探究者

More information

嚴菩薩 日光菩薩 月光菩薩 星光菩薩 火光菩薩 電光菩薩 能施念慧菩薩 破魔菩薩 勝魔菩薩 常精進菩薩 不休息菩薩不斷大願菩薩 大名稱菩薩 無礙辯才菩薩 無礙轉法輪菩薩 如是無垢菩薩摩訶薩等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復有億萬六欲天子 其名曰善住天子 威德天子 普光天子 清淨慧天子 吉祥天子 大吉祥天子 自

嚴菩薩 日光菩薩 月光菩薩 星光菩薩 火光菩薩 電光菩薩 能施念慧菩薩 破魔菩薩 勝魔菩薩 常精進菩薩 不休息菩薩不斷大願菩薩 大名稱菩薩 無礙辯才菩薩 無礙轉法輪菩薩 如是無垢菩薩摩訶薩等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復有億萬六欲天子 其名曰善住天子 威德天子 普光天子 清淨慧天子 吉祥天子 大吉祥天子 自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No. 159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一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 No. 159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三萬二千人 皆是阿羅漢 心善解脫

More information

A 華嚴金獅獎參考資料 妻子集會, 當願眾生 : 怨親平等, 永離貪著 若得五欲, 當願眾生 :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隱 妓樂聚會, 當願眾生 : 以法自娛, 了妓非實 若在宮室, 當願眾生 : 入於聖地, 永除穢欲 著瓔珞時, 當願眾生 : 捨諸偽飾, 到真實處 上昇樓閣, 當願眾生

A 華嚴金獅獎參考資料 妻子集會, 當願眾生 : 怨親平等, 永離貪著 若得五欲, 當願眾生 :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隱 妓樂聚會, 當願眾生 : 以法自娛, 了妓非實 若在宮室, 當願眾生 : 入於聖地, 永除穢欲 著瓔珞時, 當願眾生 : 捨諸偽飾, 到真實處 上昇樓閣, 當願眾生 華嚴經 卷 14 淨行品 A-1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制譯 淨行品第十一 爾時, 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 佛子! 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 語 意業? 云何得不害身 語 意業? 云何得不可毀身 語 意業? 云何得不可壞身 語 意業? 云何得不退轉身 語 意業? 云何得不可動身 語 意業? 云何得殊勝身 語 意業? 云何得清淨身 語 意業? 云何得無染身 語 意業? 云何得智為先導身

More information

54 成佛之道 從地藏經談落實生命教育 成佛之道 從地藏經談落實生命教育 釋敬定 前言 今天要與各位老師共同研習的主題是 : 成佛之道 從地藏經談落實生命教育 各位可能覺得奇怪, 成佛之道與地藏經落實生命教育有關係嗎? 各位不要懷疑, 不但有關係, 而且關係密切 於世間活動的生命雖有多類, 但是談到生命教育, 必然是以人類為中心, 只要人類的問題解決, 世間一切都可達到改善的境界 佛法雖普度六道眾生,

More information

四者 作願門 : 所謂專心, 若晝 若夜, 一切時 一切處, 三業四威儀所作功德, 不問初 中 後, 皆須真實心中發願願生彼國 ; 故名作願門 五者 迴向門 : 所謂專心, 若自作善根, 及一切三乘 五道, 一一聖凡等所作善根, 深生隨喜 ; 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 我亦如是隨喜 以此隨喜善根, 及己

四者 作願門 : 所謂專心, 若晝 若夜, 一切時 一切處, 三業四威儀所作功德, 不問初 中 後, 皆須真實心中發願願生彼國 ; 故名作願門 五者 迴向門 : 所謂專心, 若自作善根, 及一切三乘 五道, 一一聖凡等所作善根, 深生隨喜 ; 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 我亦如是隨喜 以此隨喜善根, 及己 往生禮讚偈一卷 沙門善導集記 勸一切眾生, 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 六時禮讚偈 謹依 大經 及龍樹 天親 此土沙門等所造往生禮讚, 集在一處, 分作六時 唯欲相續繫心, 助成往益 ; 亦願曉悟未聞, 遠沾遐代耳 何者? 第一 謹依 大經 釋迦及十方諸佛讚歎彌陀十二光名, 勸稱 禮 念, 定生彼國 ; 十九拜, 當日沒時禮 第二 謹依 大經, 採集要文, 以為禮讚偈 ; 二十四拜, 當初夜時禮

More information

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29 No. 229 [cf. No. 22

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29 No. 229 [cf. No. 22 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29 No. 229 [cf. No. 220(4or5) etc.] 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詔譯

More information

6 月 4 日上午 這次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台灣 如同在上一次堪度仁波切請問說是否能夠向蔣哲曲杰仁波切請 法, 仁波切答應了 但是原本是要到美國還是其他的地方, 但是後來改變, 來到了台灣 這 樣對大家比較方便 所以他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台灣, 也向大家問候吉祥如意 在這次的教授當中, 主要是以修心為主 而

6 月 4 日上午 這次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台灣 如同在上一次堪度仁波切請問說是否能夠向蔣哲曲杰仁波切請 法, 仁波切答應了 但是原本是要到美國還是其他的地方, 但是後來改變, 來到了台灣 這 樣對大家比較方便 所以他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台灣, 也向大家問候吉祥如意 在這次的教授當中, 主要是以修心為主 而 修心日光 第 104 任甘丹赤巴法座洛桑天津仁波切教授 緣起 : 第 104 任甘丹赤巴法座洛桑天津仁波切於 2017 年 6 月 4 日至 15 日, 應堪度倫珠卻殿仁波切邀請, 在台灣蒙藏漢那蘭陀佛學研究會會址講授 修心日光 為了裨益更廣, 堪度仁波切於生前交待將此教授內容作成文字紀錄, 披露於官網, 以供大家研讀及練習 惟擔任口譯的勝義師兄受限於時間, 無法親自校閲此教法的文字紀錄, 因此,

More information

佛說大乘無量壽經全文

佛說大乘無量壽經全文 法會聖眾第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一切大聖 神通已達 其名曰 尊者憍陳如 尊者舍利弗 尊者大目犍連 尊者迦葉 尊者阿難等 而為上首 又有普賢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 彌勒菩薩 及賢劫中一切菩薩 皆來集會 法會 聖 眾 第一 眾萬二千人俱 解 這一品經文 是說明當時親自參加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大會的聽眾殊勝 法會 釋迦牟尼

More information

第八品 静虑

第八品 静虑 第八品靜慮第八品靜慮 庚三 ( 修真實之靜慮 ) 分三 : 辛一 略說連接下文 ; 辛二 廣說靜慮修法 ; 辛三 教言成等持方便 辛一 ( 略說連接下文 ): 遠離諸塵緣, 思彼具功德, 盡息諸分別, 觀修菩提心 如上思維遠離身心塵緣, 安住阿蘭若的種種功德 後, 就應止息妄想分別, 觀修大乘菩提心 本品前部分內容講述了斷除靜慮違品的加行, 完成 了這些加行後, 修行人遠離塵緣安住寂靜處, 進入靜慮的正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八屆畢業論文 華嚴經 迴向行法之研究 - 以 十迴向品 為中心 指導教授 : 蔡伯郎教授 研究生 : 釋天悅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華嚴經 迴向行法之研究 - 以 十迴向品 為中心 釋天悅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八屆 第一章緒論 一 研究動機目的 古人說 : 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 華嚴所彰顯的乃是如來的根本法輪 以毘盧遮那佛的法身為果, 以十蓮華藏的世界海為其依報化境 ; 以文殊菩薩的大智,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八大引導之一——

菩提道次第八大引導之一—— 菩提道次第直授 趣入一切智速疾道 第五世班禪洛桑耶喜著 緣宗譯 1 菩提道次第直授 趣入一切智速疾道 1 第五世班禪洛桑耶喜著 緣宗譯 南無古汝牟尼恩札雅!( 歸敬禮 : 敬禮大寶上師能仁 ) 無比大悲心利鉤, 拔濟他佛所難救, 難調暴惡諸眾生, 虔禮最勝釋迦佛 2 怙主彌勒廣大行, 弘深中觀文殊尊, 龍樹無著贍部嚴, 直至菩提我歸依 3 講修勝主阿底峽, 傳噶當教仲敦巴, 四瑜伽士三昆仲, 噶當上師我虔禮

More information

鄭石岩教授講授 二 0 一三年重排版 華嚴經講義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華嚴經講義 鄭石岩教授講授 序 7 緒論 11 第一 真實圓融的精神世界 你不可不讀華嚴經 11 第二 法界之旅的藍圖 華嚴經教入門玄要 18 第三 十玄門大義 25 第四 釋五會念佛 32 第一會舉果勸樂生信分 法界莊嚴 ( 菩提場 ) 39 第一世主妙嚴品 40 第二如來現相品 46 第三普賢三昧品 50 第四世界成就品

More information

君规教言论释

君规教言论释 目錄目錄 第一品不放逸...9 第二品觀察智者... 30 第三品觀察行為...70 第四品觀察語言... 121 第五品觀察眷屬... 180 第六品觀察作法... 245 第七品觀察具德... 294 第八品觀察正行... 312 第九品穩重精進... 320 第十品觀察調柔... 358 1 君規教言論釋2 君規教言論釋君規教言論釋 全知麥彭仁波切造頌堪布索達吉譯釋 梵語 : 日查呢德善章布瑪巴拉色阿朗呷藏語

More information

001-560-s.pdf

001-560-s.pdf 開顯遍智妙道 目 錄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儀軌 遍智妙道... 7 釋題名... 119 喚醒癡夢... 123 前行準備工作... 139 共同前行... 149 壹 四轉心修法 一 暇滿難得... 151 二 壽命無常... 194 三 業因果不虛... 207 四 輪迴過患... 254 貳 認識已過... 277 不共同前行 壹 皈依... 287 貳 發心... 327 參 修誦金剛薩埵...

More information

極樂密碼封面--繁1

極樂密碼封面--繁1 目 錄 前言... 4 緣起... 9 書名淺釋... 13 淺述十三題綱 一論一註一法語... 15 壹 極樂世界存在的真實性... 15 貳 極樂世界二十二殊勝莊嚴, 超越十方佛剎... 17 參 阿彌陀經 在經教中, 所佔的地位如何?.19 肆 為何要求生極樂淨土?... 21 伍 往生極樂世界之正因為何?... 23 陸 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之主因為何?... 67 柒 往生極樂世界之臨終助緣...

More information

極樂密碼封面--簡--OK

極樂密碼封面--簡--OK 目 錄 前言... 4 緣起... 9 書名淺釋... 13 淺述十三題綱 一論一註一法語... 15 壹 極樂世界存在的真實性... 15 貳 極樂世界二十二殊勝莊嚴, 超越十方佛剎... 17 參 阿彌陀經 在經教中, 所佔的地位如何?.19 肆 為何要求生極樂淨土?... 21 伍 往生極樂世界之正因為何?... 22 陸 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之主因為何?... 66 柒 往生極樂世界之臨終助緣...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密宗基本知識 - 釋佛五百願_website version_

Microsoft Word - 密宗基本知識 - 釋佛五百願_website version_ 百大願1 密宗基本知識25. 願我除了為成佛而在兜率天變成天子 成為最後有者菩薩外, 密宗基本知識( 釋迦牟尼佛的前世海塵菩薩在寶藏如來前所發之五百大願 ) 前言海塵心生一念 : 我已於如來前, 勸無數眷屬皆發菩提心, 眾人均發廣大願, 住持各自刹土, 所有菩薩皆捨棄濁世眾生, 唯除遍入風 故我當為濁世眾生發願 如是發願必有利於人天眾生, 諸佛菩薩亦必讚歎 將來有大悲心之菩薩會行此道, 十方菩薩亦將渡化濁世可憐眾生

More information

目次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編輯手札 平常的話, 深深的道理 釋見鐻 通往天空的十道雲梯認識 華嚴十地 007 繁花燦爛的世界 008 一本通往祥和與快樂的地圖書 009 只緣身在此山中 010 紅到單飛的 十地經 012 萬夫莫敵的金剛藏 012 翱翔的痕跡該怎麼說? 014 涵養住持

目次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編輯手札 平常的話, 深深的道理 釋見鐻 通往天空的十道雲梯認識 華嚴十地 007 繁花燦爛的世界 008 一本通往祥和與快樂的地圖書 009 只緣身在此山中 010 紅到單飛的 十地經 012 萬夫莫敵的金剛藏 012 翱翔的痕跡該怎麼說? 014 涵養住持 視讀經典 ( 一 ). 華嚴十地概介 菩薩的學程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目次 文字 : 釋見沄插畫 : 許育榮 編輯手札 平常的話, 深深的道理 釋見鐻 通往天空的十道雲梯認識 華嚴十地 007 繁花燦爛的世界 008 一本通往祥和與快樂的地圖書 009 只緣身在此山中 010 紅到單飛的 十地經 012 萬夫莫敵的金剛藏 012 翱翔的痕跡該怎麼說? 014 涵養住持的根源 016 歡喜布施.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246\362\273\241\244K\244j\244H\304\261\270g_\301\277\260O_ \244\337\275\345)

(Microsoft Word - 2.\246\362\273\241\244K\244j\244H\304\261\270g_\301\277\260O_ \244\337\275\345) 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賣 -1- 前言代序我們這一次有這樣殊勝的因緣, 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佛遺教三經 這三部經是 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遺教經 跟 佛說四十二章經 在學習這三部經之前, 先簡單的說明學習這三部經的目的 佛法說我們凡夫的生命, 就像是一條永遠沒有止境的水流,

More information

入菩薩行論

入菩薩行論 目錄 頁碼說法前行課誦 ------------------------------------- 1~5 菩薩戒十八根本墮及四十六惡作 ------------ 6~7 論緒 -------------------------------------------------- 8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8~10 第二品懺悔罪 ------------------------------------

More information

切, 但求有利於人 我相信 : 涓滴 洪流 微波 巨浪, 終將匯成汪洋法海而莊 嚴法界, 實現大乘的究極理想於人間 否則, 根本既喪, 什麼入世 出世, 都只 是戲論而已! 二 由淺入深, 以緣起論從現實出發, 才是人人可信 能學的佛法印順導師 華雨集第四冊 p.265 ~ p.266: 中國過去的

切, 但求有利於人 我相信 : 涓滴 洪流 微波 巨浪, 終將匯成汪洋法海而莊 嚴法界, 實現大乘的究極理想於人間 否則, 根本既喪, 什麼入世 出世, 都只 是戲論而已! 二 由淺入深, 以緣起論從現實出發, 才是人人可信 能學的佛法印順導師 華雨集第四冊 p.265 ~ p.266: 中國過去的 菩薩 人人可信可學 妙雲華雨選讀 講義 10 菩薩 人人可信可學 妙雲華雨選讀 講義 10 釋貫藏敬編 2012/1/31 目次 1 一 人間一切正行, 都可以利益眾生, 都是菩薩事業, 成佛因行... 1 二 由淺入深, 以緣起論從現實出發, 才是人人可信 能學的佛法... 2 三 釋尊的教化, 不是為了少數玄學者的玄談, 而是普為一切眾生的依怙... 2 四 佛法極其高深, 而必基於平常 : 本於人人能知能行的常道,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