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197 摘 要 Abstract 葛雷姆 Antony Gormley, 為英國藝術家 在當代雕塑中 Antony Gormley (1950-)is a contemporary Brit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196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197 摘 要 Abstract 葛雷姆 Antony Gormley, 為英國藝術家 在當代雕塑中 Antony Gormley (1950-)is a contemporary Brit"

Transcription

1 194 雕塑研究 第九期 四 中文期刊論文 朱銘 朱銘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演說 雕塑研究 7 新北市 2012 頁 朱銘 朱銘談藝術 雕塑研究 8 新北市 2012 頁 林振莖 心路刻痕 1970 年代的朱銘 雕塑研究 8 新北市 2012 頁 莊伯和 朱銘的木雕藝術 藝術家 11 臺北 1976 頁 87 劉蒼芝 這一刀 朱銘木雕專集 高雄市 蕭瓊瑞 劈剝太極 朱銘的現代雕塑 朱銘國際學術研討會 當代文 化視野中的朱銘 臺北 2005 頁 五 西文期刊論文 葛雷姆 Antony Gormley 雕塑作品的 身體理念以 土地 Field 另一 個地方 Another place 作品為例 Discussion on the Body Meaning of Anotony Gormley s Field and Another place Seleanu, André. Ju Ming: sculptures calligraphiques. Vie des arts vol. 51, no. 208, (2007), p. 51. 廖修慧 Hsiu-hui Liao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rt Studies, Graduate Student 來稿日期 2013年01月29日 通過日期 2013年03月18日

2 196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197 摘 要 Abstract 葛雷姆 Antony Gormley, 為英國藝術家 在當代雕塑中 Antony Gormley (1950-)is a contemporary British sculptor. He 為重要的雕塑家 1994 年以 英倫諸島的土地 Field for the British was awarded the Turner Prize in 1994 for Field for the British Isles. Isles 得到英國的泰納獎 此後作品開始受到矚目 葛雷姆較為人常 And then much public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him work. Antony 知的作品 主要以自身的身體雕塑 站立在各個場域的型態受到注意 Gormley is known for using body sculpture in the public space. His 其作品與身體 時間和空間具有非常重要性的聯繫 除此之外與公共 work relates to the body, time, space, and boundaries between public 私人的界線也有關聯 此文章主要探討葛雷姆在亞洲中國實踐的 土 and private. This article aims at discussing Field and Another place. 地 Field 以及 另一個地方 Another place 兩件作品 前者 The former was completed in China by not only the artists, but also 在過程中需要參與者的合作才得以完成 存在而呈現 後者則是藝術 many participants. The latter locates in Crosby beach of England and 家最為人知的作品型態 地點則是在英國的克羅斯比 Crosby 海灘 represents artist's work type. Gormley makes both sculptures from 兩件作品的共同之處即是由身體為起始 同時與地點空間息息相關 the body. Then the sculptures possess simultaneous relationship with 因此以身體串連整篇文章的論述 身體的運動必會觸及痕跡的留存以 location and space. First I begin the discussion from the body. Through 成為記憶 因此作品 土地 和 另一個地方 中由身體開始 是如 body movement, people leave their trace and create memory. In this 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以及如何聯繫至地點 記憶及痕跡 土地 wa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ole of body in the art works and the its 若沒有參與者運動的身體製作即無法構成如此龐大數量 壯觀的作品 connection to location, memory and the trace left. Because there are so 並且同時藉由參與者的身體 身分和地方來探討全球化架構底下的農 many participants for Field, Field is completed in a considerable number 民 學生 而 另一個地方 的地點是在海濱區域 由藝術家的身體 of figures. And participants are farmers and students. Therefore from the 建構為基礎 這些雕塑成為來訪遊客的偶然性事件 透過此兩件作品 view point of participants' body, identity, and places of exhibition, this 討論藝術家如何透過身體作品與整體環境交互作用創造出中介 in- article secondly discusses the role of participants under the framework between 場域 以表達作品的藝術姿態 of globalization. Another place locates at seaside. The figures are cast replicas of the artist's own body. Visitors of those figures become an 關鍵詞 Antony Gormley 身體 地點 空間 雕塑 痕跡 accidental event. Through Field and Another place, a discussion is made on how an artist uses his body and interacts with environment to create in-between field, which expresses significance of art work. Keywords: Antony Gormley, body, location, space, sculpture, trace.

3 198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199 一 前 言 是 這說法有點弔詭 雕塑就是要造出實體的陳述 而我認為雕塑可 葛 雷 姆 1994 年 以 英 倫 諸 島 的 土 地 Field for the British Isles 得到英國泰納獎 The Turner Prize 時 曾發表 以把我們與那空間聯繫起來 3 當代雕塑中身體 空間的議題涉 及廣大且兩者環環相扣 透過作品實踐的方式不同 即便都涉及兩者 延伸出來的涵義仍有差異 不變的是 兩件作品均以身體型態的雕塑 創造出空間 而葛雷姆藉由雕塑重新分配空間 使身體受到注意成為 每一個得獎者均非常重要 我們對當代藝術的貢獻也都十分具 極重要的藝術語言 有重要性 我不是很喜歡在當代藝術中藝術家這種競爭的方法 本研究選擇兩件作品動機為 英倫諸島的土地 為藝術家在 好像我得獎使其他藝術家重要性被削弱了 讓我覺得很像大屠 1994 年得到泰納獎的重要作品 得獎作品在英國實踐 而本文探討 殺 Holocaust 時的倖存者 因為我贏了好像使其他藝術家 的則為 2003 年在中國的實踐 屬同一系列的計畫 另一個地方 1 的地位被打壓 我並沒有贏 在 北方天使 Angel of the Another place 的作品形式則是藝術家最為人知的手法 使用自身 North 這個作品之前 我在英國是幾乎不被承認的 所有的個 身體鑄成雕塑 兩件作品有所差異 呈現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但可以 展在美國紐約或洛杉磯舉行 得到英國泰納獎的這個獎項象徵 看到葛雷姆對於身體 空間具有多層次的探討 且指涉的涵義不僅僅 2 著我的作品被承認並可以回到歐洲 他的作品一向與身體聯繫 在 TED 演講中藝術家曾請觀眾一起實 踐並說 大家可否閉上眼睛一分鐘 我不會要大家做怪異的事情 這不是甚麼邪教勾當 我只想大家一起到那裡去我會跟大家一起做 我們會一起到那裡去 請閉上眼睛一分鐘我們現在身處一個空間 身 體內那個主觀 集體的黑暗空間 我覺得這是個充滿想像和潛能的空 間 但這空間有何特質 它空無一物 甚麼都沒有它沒有維度 無邊 無界無窮無盡 好了 大家張開眼睛 就是這個空間 我認為雕塑就 為藝術家本身 作品因其脈絡及手法觸及了不同層次的議題 及不同 概念 不同身分 不同素材的 身體 因此作品即便都涉及空間 space 場域 place 討論的方式仍有差異 土地 涉及了地 方與身分 另一個地方 則介入了風景與參與者的日常中 空間的 概念廣大 筆者希望透過作品的差異找出藝術家所關注 因此兩件作 品即使都具有空間的強調 卻也有空間不同層次與角度的切入 地點 地方 風景與日常都與廣義的空間息息相關 因此即便兩件作品看來 差異如此之大 我們仍可看見葛雷姆所關注的共通性 而身體在空間中的運動經驗 往往使環境留下痕跡 同時建構記 憶 因此除了身體與空間外 亦針對作品的痕跡 記憶做進一步聯繫 1 衛 報 Theguardian 網 站 衛 報 Theguardian 網 站 TED html

4 200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01 討論 關於 材料與記憶 Matter and Memory 是哲學家柏格森 無法完整建立定義 當代雕塑的發展由前衛運動以後 場域 place Henri Bergson 在思考身體 / 心靈 兩者關連的重要著 開展是無法忽視的 當雕塑作品下臺座的消失 現代主義雕塑中的無 4 作之一 而葛雷姆也曾提及身體與精神的關聯 由柏拉圖到現代性以 地點性 漸漸顯示出雕塑本身由形式探索 轉移到地點事件的變化 後對身體 / 心靈的二元論 已漸走向較極端化的分割 柏格森試圖用記 使雕塑的定義變得模糊 但並不代表形式因此變得不再重要 而是已 憶 memory 聯繫兩者的分離 對身體 材料 的研究亦是對開啟後 不僅僅包括作品本身 也涉及作品現場的空間與想像鏈結 1979 年 現代哲學的尼采有部分影響 且對材料如何成為記憶的因素 身體 發表於十月雜誌的文章 擴展場域中的雕塑 8 由羅莎琳 克勞斯 具有諸多論述 回到藝術家曾提及的 身體與精神之間的統一關係是 Rosalind E. Krauss, 撰寫 指出雕塑在前衛美學以後的轉型 5 他想讚美的 因此透過葛雷姆的作品探尋作品本身 實踐者 觀賞者 及指涉變化 雕塑的定義與其他藝術類型的界限 開始更具彈性與擴 的身體 地點 記憶與痕跡之聯繫 再回到藝術家不斷提醒及可能的 大 伴隨戰後美國藝術的批評運作 大多助長這種操作 在這種批評 關注 的手上 如雕塑及畫畫等範疇 被搓揉 伸展 扭曲 展現了一種特 9 殊的彈性 誇示著文化的詞彙如何被擴大為無所不包 也因此 當代 二 葛雷姆 Antony Gormley 與當代雕塑的聯繫及 其經歷 經過了許多世代 雕塑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凝聚的藝術形式 屬於 6 量塊 mass 的 其特色乃是和空間之占據有關 而這樣與空間 有關的特質 一直是我們辨別是否是雕塑的重要因素 而描述 60 年代 更正確的說法 它是一個不是建築物的建築物上面或前面的東西 7 或在不是風景的風景中的東西 雕塑似乎處在風景與建築間 還 10 形形色色的藝術家在其作品中都表現出一種對場所本身的高度意識 英國當代雕塑一直是影響國際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 國當代雕塑除了藝術家個人的探索性 其影響發展的三個主要因素 分別為社會需求 社會民主化以及建築協調化 11 葛雷姆的作品也分 別由三種面向有不同層次的呼應 為因應社會需求的雕塑作品 除了 因為放置的公共地點外 亦須具備讓公眾接納的社會性與普遍性 而 因前衛美學後的民主化傾向 當代雕塑中可見到各式的公眾參與在藝 術上實踐 如葛雷姆的其他作品 一及其他 One & Other 基本 上前述的社會需求 社會民主化以及建築協調化 是環環相扣 只因 4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倫 敦 藝 術 大 學 : Herbert Read 著 李長俊譯 現代雕塑史 臺北 大陸書店 1973 頁 247 Rosalind Krauss 著 連德誠譯 前衛的原創性 臺北 遠流出版社 1995 頁 Rosalind Krauss 著 連德誠譯 前衛的原創性 頁 Rosalind Krauss 著 連德誠譯 前衛的原創性 頁 381 Jean Robertson,Craig McDaniel 著 匡驍譯 當代藝術的主題 1980 年代以後的視覺 藝術 江蘇 江蘇美術出版社 2011 頁 180 王受之 英國當代雕塑 藝術家 285 臺北 1999 頁 319

5 202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03 對不同的切入面有所強調 而藝術的民主化及建築的空間關係 可說 立的身體雕塑為表現 以自己的身體用石膏翻模 再用工業化材料製 是自前衛運動後的重要議題 一直延續至當代 當代西方雕塑的發展 作 他認為一個身體即是一個地方 對自然環境 材質均擁有強烈的 特點是架上和非架上 正式和非正式 雕塑和裝置 硬性 如金屬或 敏感性 1994 年以 1991 年創作 英倫諸島的土地 得到英國泰納獎 石的雕塑 和軟性 如布袋 填充物等等 高與低這些邊界中模糊 作品是指歐洲面臨人口危機 或是對於新歐洲的喜悅並不清楚但使人 遊移的特點 往往在幾個不同的藝術範疇的模糊邊界上遊移 產生一 感到強烈的形式感 15 葛雷姆先後在 1999 年得到南方銀行視覺藝術獎 12 些處於 邊界狀態 的作品 雕塑這個詞彙的這種拉拔 伸展 被 South Bank Prize for Visual Art 2007 年得到伯恩哈德 Bernhard 公開地以前衛美學的名義 創新的意識形態履行 它潛在的訊息乃 Heiliger Sculpture Award 雕塑獎 並在 1997 年被授予英國皇室 OBE 是歷史主義的意識形態 13 葛雷姆的身體雕塑使之聯想到英國的重要 勳章 16 雕塑家亨利 摩爾 Henry Spencer Moore 摩爾也有 葛雷姆的作品看似傾向於人與身體 環境的微觀關係 卻同時能 大量關注人物題材的創作 而葛雷姆則由自身身體開始 運用工業材 將身體 空間的議題加以擴大至精神 自然宇宙的探討 他用自己身 料使之呈現 如著名的公共雕塑 北方天使 Angel of the North 體翻鑄各種姿勢 各種工業材料的作法 視其為一種 處於內在身體 高約 20 公尺的 翅膀寬約 50 公尺 已成為蓋茲黑德鎮 Gateshead 的想像空間 的形式表達 葛雷姆在 1974 年決定獻身藝術 1981 的地標 圖 年於倫敦南岸設置 王受之稱為以高度強調工 年開始 以身體為起始點 使用各種工業性材料 將各種姿態與空間 14 業化的方式來諷刺現代化 現代社會對於人類生活造成的扭曲影響 的關係呈現 此種以自己身體作為基礎的雕塑 漸漸地開始受到注目 葛雷姆 1950 年出生於倫敦 母親是德國人 父親是愛爾蘭人 家 起初在紐約及洛杉磯展覽 除了以身體為主的作品 某些作品也極具 中一共有七個孩子 他是家中最小的 在 1968 至 1971 年間 就讀劍 有民主性 處理公共 / 私人之間的社會性議題 如 2009 年作品 一及 橋三一學院時主要學習考古學 也同時修習人類學及藝術史學 1971 其他 在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uare 西北角有一雕 年至 1974 年前往印度與斯里蘭卡旅行 瞭解更多東方思想 1974 年 像底座 原是要放置英王威廉四世的雕像 實踐日期為 2009 年 7 月 6 後開始在倫敦中央藝術學院 倫敦史萊德美術學院學習 前者主修藝 號到 10 月 14 號 藝術家讓市民報名參與 共有 2400 位群眾參加 為 術與設計 最後在史萊德美術學院完成雕塑碩士課程 擅長透過雕塑 重新賦予空間另一種面貌 予人獨特觀感 受到矚目的手法即是以佇 15 王受之 英國當代雕塑 頁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林宜君 英國當代雕塑發展與 泰納獎 現代美術 95 臺北 2001 頁 倫敦藝術大學 王受之 英國當代雕塑 頁 Rosalind Krauss 著 連德誠譯 前衛的原創性 頁 381 王受之 英國當代雕塑 頁

6 204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05 期 100 天 24 小時沒有間斷 每位報名的人擁有 1 小時 擁有絕對的 的想像力 21 而在中國的計畫多出 5 倍 葛雷姆談到在實踐此計畫的 自由權力在基座上 決定這 1 小時要做什麼 電視會配合播報底座上 同時 愈來愈意識到需要他人的幫助 他說道 1989 年 我去了 的情形 圖 2 此件令人聯想到沃荷 Andy Warhol, 的 墨西哥 最終在那兒找到了這種幫助 從那時起 我們就開始和世界 名言 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 15 分鐘 每位參與者須使用起重 各地的造磚工人一起工作 我對在全球的不同地方做 土地 很感興 機 上至 5 層樓高度的底座 作品象徵了對歷史的男性雕塑做一個告 趣 僅僅是為了感受不同 土地 的基本理念就是從世界上任一地 別 每位參與者 為觀眾展示他們日常生活的關注及表達 極具有 方人們的腳下取來泥土 把它做成人的象徵物 它們當然不同 因為 多元意涵及民主性的特質 由此可見藝術家作品的語言多樣 觸及的 造它們的泥土不同 造它們的方法不同 這正是我在泥土裡想要讚美 主題除了身體之外 亦有相當多的思考 的 你可以說每一次 土地 都不同 但同一次 土地 中的每一個 23 個體也不同 此展覽在中國的巡迴中 第一次在廣州是一個地下 三 作品執行 身體 地點與空間之關係 一 土地 作品介紹與執行 土地 是個全球性的計劃 從 年 曾在英國 巴西 北歐等地區實踐過 2003 年葛雷姆與中國公眾接觸 在廣州的象山小 學約有 350 位學生與中國居民加入 使用 125 噸的泥土 塑出 個小泥人 時間為 1 月 18 日至 22 日 5 天 使用的土是葛雷姆與藝術 顧問張巍來在廣州跑遍十幾個鄉鎮 東北部花都地區找到的稀有紅黏 土 他在過程中一起和參與者製作 之後被分送到當地窯場燒製 分 停車場 圖 3 之後依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國家博物館 圖 4 在上海是河邊的大糧倉 圖 5 而在重慶則是頗大的地下防空洞 圖 24 6 這些空間最小都需有 2000 平方公尺以上 這些小泥人的共通點便是深又空洞的眼睛 身體四肢無法明顯的 識別出來 圖 7 創作過程中雙手的直接觸感 使感覺在泥土中也 更趨敏感 完成之後 21 萬的小泥人完全性的占領了 他們 所在的 展覽空間 所有泥人都朝向觀眾擺置 因此觀眾必須從空間的一個框 架欣賞泥人 框架是一個門檻 threshold 當觀眾由此門檻觀看時 25 觀眾似乎被泥人集體 凝視 著 一般觀眾來觀賞作品的常態模式 別以 500 度 1000 度 1200 度燒成不同色澤 5 天後每一位創作者都 20 找到了自己做的泥人 該計畫在英國實施為 個 抓住了公眾 衛 報 Theguardian 網 站 倫敦藝術大學 倫敦藝術大學 Antony Gormley 官 方 網 站 倫敦藝術大學 Antony Gormley 官 方 網 站 Antony Gormley Antony Gormley (Germany:steidMACK 2007),335.

7 206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07 在這觀看位置卻反轉了 並且因為數以萬計的凝視 及框架的尺寸 態過程中 直到泥人集結後的樣子 即是此刻所觀賞到的 創作者的 使只能有一定數量的觀眾在框架前 因此更像觀眾被泥人觀看著 另 不在場由泥人的在場取代 仔細觀察會看到泥人留下的手痕跡 每一 外展示也將每位創造者名稱與塑造的泥人一起紀錄下來 圖 8 葛 位創作的個體完全 完整 了作品的整體 全體在場的擺置同時是每 雷姆給參與者的叮嚀中 取一個約手掌大小的泥球 在雙手之間盡 位個體的完整 圖 9 塑造泥人是每個差異的個體之間 及個體自 快地塑成身體模型 放置在前方前約一個手臂長的位置 並賦予它眼 我的過程 成為最後被泥人身體占領的 空間 空間 space 與地 26 睛 抓取手掌大小的泥球 是個體的身體尺度 因每個人的手掌 點 spot 之間的一種區別 一個地點就是一種秩序 不管是怎樣的秩 大小 握的方式而有差異 形成泥人或高或矮 或寬或窄而成為獨一 序 根據這一秩序 各個組成部分被安排到共存的關係中 於是兩 無二 葛雷姆 黏土所暗示的塑造 修整 創造 成形總是充滿了 種事物共處一位的可能性被排除 30 每個部分都處在某個被自己定義 27 各種可能性 成千上萬雙眼睛留給人們無限的思考空間 給予眼 了的 專屬 而又明顯的地方 所以一個地點就是一種關於位置的瞬 睛後 塑造完每一個泥人擺在前方 泥人就注視著創作者自己 就觀 時地形 它暗含某種穩定性的提示 而一旦我們將方向向量 速度大 賞者而言 被給予的眼睛是作品的力量之一 中國的訪談藝術家說道 小以及時間變化納入考察範圍 空間就產生了 空間是活動之物的交 這個作品通過將一個空間 一個由泥土造成的空間 置於我們面前 叉 在某種程度上空間是被在空間裡發生的活動整體所啟動的 它們 強調了一種間斷 一種停頓 它問我們 我們是誰 我們要去哪兒 為空間指引方向 對之加以詳細說明 使之具有時間性 與地點不同 28 我們在造一個怎樣的世界 的是 它既沒有專屬的單一性與穩定性 總而言之 空間就是一個被 31 實踐的地點 回到作品中門框後被泥人占滿的空間 同時具有米歇 二 土地 的身體 地方與全球化 當我們在 看著 see 一片風景時 我們是置身在風景裡 假 29 使我們 看了 saw 過去的藝術 我們就將置身於歷史當中 當 觀眾在看著泥人時 他置身於何處 他置身於每一位創作者過去的動 32 爾 Michel de Certeau 對地點與空間的描述 就觀眾而言泥人們有 一種似乎是靜止觀看的秩序 無論是眼睛 占滿的擺置 泥人的集體 成為一種共存的關係 相對於另一邊的觀眾形成一個地點 透過觀看 / 被觀看時間在空間中交疊 此刻的時間及參與者操作泥人的過去式時 Gormley, Antony Gormley, 335. 倫敦藝術大學 倫敦藝術大學 John Burger 著 吳莉君譯 觀看的方式 臺北 麥田出版社 2005 頁 15 Michel de Certeau 著 芳琳琳 黃春柳譯 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 南京 南 京大學出版社 2009 頁 199 Michel de Certeau 著 芳琳琳 黃春柳譯 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 頁 Michel de Certeau 著 芳琳琳 黃春柳譯 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 頁

8 208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09 展覽在中國的巡迴中 有地下停車場 博物館 大糧倉和地下防 間顯現 而就創作者而言 泥人處的場域則似乎永遠都是一個他曾經 空洞 藝術家透過不同的 地方 site 選擇呈現作品 38 地方是意 實踐過的空間 萬的泥人 立即聯想到的是重複的動作 即便是重複動作但每 義和社會建構的首要因素 如此讓作品呈現了不同的含意 空間的 次都有著差異 重複的不可能性不僅因為自己的變化 也因為開放世 機能差異 及各地歷史與城市地景的脈絡差異 如農業 工業 經濟 界自然的恆量 在外部的行為層面上的這種重複就其自身而言也許發 等等 觀賞者的感受與從何地方而來有其差異性 他們是否和這些創 出一個更加隱密的 予其以生機的震顫的回聲 即這個獨特事物內部 造者來自同一家鄉 或者南轅北轍 又或者他們與停車場 工廠這樣 33 的一個更加深邃的 內在的重複 藝術家說 重複的動作像呼吸 的空間有任何情感或記憶 因此創造者的身分與地點 和每一次巡迴 一樣 使創造者在過程中無意識的自我表現 34 創造者在製作當下 的展示空間及城市 呈現了微妙的關係 人群和言行舉止似乎可以是 擁有即將馬上要消逝的世界 每一個瞬間狀態不斷拋下 現在 而成 安適其所 in-place 或是 不得其所 out-of-place 當某 為 過去 以擁有不斷流動的世界與自身 創造者不斷實踐的當下 件事或某個人被判定為不得其所 就是有所 逾越 transgression 35 實際發生的是在捏塑自己的肖像 一方面創造者通過身體感受到 逾越就是指越界 本然是個空間概念 逾越的這條界線通常是一條地 外部世界的存在 另一方面 又通過身體向外界表達著我們 內部世 理界線 也是一條社會與文化的界線 葛雷姆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 界的風景 36 內部世界的風景要以身體在泥土上的操作而存在 個 感 在 土地 他希望利用不同的地點與中國特色的不同面相銜接 41 體每一個細微念頭 情感 都以身體顯現出來 在製作的過程 運動 此展示空間的門檻 是否希望觀眾可以逾越 逾越展覽空間與製作地 中的身體是所有知覺得接受者和執行者 身體是內部世界與外部世 方的地理界線 逾越擁有各異生命經驗的人們與創造者的界線 門檻 界的中介 透過此中介不斷與內 / 外部接觸 交流 變化和回應 過程 的過渡含意 代表越過而通往某個地方 不是一個停留空間 使逾越 中創造者經驗的收穫不是靜止的 主動與被動情感的力量 不斷回朔 在此處似乎具有合法性 且是被推進和鼓勵的 即使只能在觀看 / 被 反覆或修正而留存在記憶之中 34 Gilles Deleuze 著 陳永國 尹晶主編 哲學的客體 德勒茲讀本 北京 北京大學 出版社 2010 頁 3 倫敦藝術大學 倫敦藝術大學 韓桂玲 吉爾. 德勒茲身體創造學研究 南京 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 頁 韓桂玲 吉爾. 德勒茲身體創造學研究 頁 9 38 倫敦藝術大學 Tim Cresswell 著 王志弘 徐苔玲譯 地方 記憶 想像與認同 臺北 群學出版社 2006 頁 55 Tim Cresswell 著 王志弘 徐苔玲譯 地方 記憶 想像與認同 頁 164 倫敦藝術大學

9 210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11 觀看的想像中實踐 42 藝術家曾說道 這可能使傳統的智力與感官 43 能力達到極限 而只有透過想像力可跨越門檻 來的學生們一開始興致很高 後來卻對這種重複不耐煩 相反 農民 們很好地適應了這種重複的工作 並且真正以此為樂 可見 這裡發 葛雷姆 1995 年我曾來過北京 現在我被它的巨大變化所震驚 生了一個了不起的互換 47 互換來自原先以為學生擁有嘗試新事物的 尤其在建築和商業活動方面 我喜歡公園 林蔭道和樹 但是在北京 興致 反之成人可能會不耐 過程所發生的情況 也許不令人意外 我感到屬於個人的空間正在愈來愈少 44 這幾個地方中 例如在北 揭示了農民與學生日常生活的差異 認同與階級 這情況其實有複雜 京的博物館 有可能是廣州的創造者之一 農民 一生中機率較低 的隱匿性 且與每一個體的身體相關 這不禁讓人想到芭芭拉 Barbara 會前往的地點 可能會使之感到地方錯置 anachorism 45 地方錯置 Kruger 所說 你的身體乃是一個戰場 48 身體成為全球 表示置身錯誤的地方 而泥人處在 農民日常中極低可能會前往的場 化最後的抵抗位置 某個層面來說 農民是全球勞動體制下的對象 所 成為一種微妙的關係 地點的層狀結構是一種厚度上的普遍存在 重複也許是身體上已習慣的勞動 而土亦是農民日常中不可或缺的熟 反映了一種關於地理單位 社會經濟分佈 政治衝突以及身分象徵的 悉依賴 另外學生或者說未來的知識分子 與農民之間 又對照到文 46 不同模式 另外 某些說明仍簡單的說是葛雷姆的創作 我們不可 化架構下的社會關係 雖然葛雷姆的形容是適應且以此為樂 但似乎 忘記若沒參與者 作品即是難以成立的 展示現場 藝術家選擇呈現 也諷刺的難以避免連結到 就 勞動 此行為 農民日常工作做為一 的方式 是將創作者的肖像拍攝下來 與他們捏塑的泥人一起並置 種生產空間的政治經濟學意義 流動資本與地方之間的關係 如傅柯 呈現類似檔案的形態 以黑白沖印 強調某些創作者飽經風霜的臉部 Michel Foucault 所說 在社會身體的每個點之間 肌理及其質地 圖 10 鏡頭拉近使觀者將注意力集中在他們的面孔 在男人和女人之間 在家庭成員之間 在老師和學生之間 在有知識 作品中聯繫的全球化議題 除了地點與觀賞者 創作者的身分外 和無知識的人之間 存在著各種權力關係 它們不僅僅純粹是巨大的 另一便是塑造泥人的過程 5 天的時間中 參與者有學生 農民與居 統治權力對個人的投射 它們是具體的 不斷變化的 統治權力賴以 民 在訪問中 藝術家特別提到的身分 農民及學生 從藝術學院 49 紮根的土壤 它們使得統治權力的發揮功能成為可能 但同時因 為這個機會讓各種身分的參與者有交流的可能 42 倫敦藝術大學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倫敦藝術大學 Tim Cresswell 著 王志弘 徐苔玲譯 地方 記憶 想像與認同 頁 Michel de Certeau 著 芳琳琳 黃春柳譯 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 頁 307 倫敦藝術大學 Jean Robertson,Craig McDaniel 著 匡驍譯 當代藝術的主題 1980 年代以後的視覺 藝術 頁 韓桂玲 吉爾. 德勒茲身體創造學研究 頁 64

10 212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13 三 另一個地方 作品介紹與執行 這也是此地點作為永久選址的原因之一 作品被爭議的是 男性裸體 作品 另一個地方 1997 年的作品 第一次展出在德國的庫克 斯港 Cuxhaven 圖 11 後來 2006 年 11 月以英國的克羅斯比 Crosby 海灘作為永久選址的地點 此作品由葛雷姆本人身體鑄模 從 5 月 19 日到 7 月 10 日 藝術家身體全裸以保鮮膜包裝保護 請助 手在身上塗製石膏 一共 17 個模型 製作成 100 個鐵製的雕塑 這些 雕塑看起來雖是類似的形態 但因身體每個時刻的肺 呼吸 或多 50 或少的膨脹 站立的姿勢也帶著不同程度的放鬆和緊張 而不一樣 雕塑的中空空間曾包裹藝術家身體 是每一個生命時刻的標示 這些 雕塑在海邊 以不同的距離面對大海 在海岸線 3.2 公里之處蔓延 每個身高 189 公分 重量約 650 公斤 某個層次上他們是最靠近岸邊 的形態被某些人認為是色情的 及潮汐力量造成泥土鬆軟的安全疑慮 在安置時必須特別小心 但是後者已被認為是沒有理由的 除了工作 團隊精確的裝置外 仍有人會釣魚 帆船或衝浪等活動 但這些活動 本身就不具有合法性 透過海岸警衛隊的巡視也認為具有到位的安全 措施 即使仍有爭議 不爭的事實是 另一個地方 為利物浦漁港吸 引了超過 60 萬的觀光人次 並且為居民帶來了認同與地點辨識 54 被 大力反對移除的原因之一 除了提高地方的觀光效益 這些雕塑也帶 動了來訪民眾的熱情與積極性 四 另一個地方 的身體 風景與日常生活 51 的人 有時被沙埋至膝蓋 海水在高水位的時候水淹沒至雕塑的脖 52 葛雷姆的身體雕塑安置在海邊 介入了風景 同時沒有景觀是完 子 當退潮時雕塑則是完全可見的 圖 12 這件作品同時與人們 全自然與不受控制的 風景是人與自然 人與人之間 人與自我的一 的日常有了關係 尤其假日來海邊的人潮 民眾會跟雕像做些互動 個關係語詞 其中的核心是 人 風景不僅是一堆美麗的景緻 風 穿上衣服 掛上物品 牽手 拍照等等 成為另一種風景 景在文化的脈絡中有另一番意味 簡單的說 只有人跡走過之處 實 作品所在的克羅斯比海灘 需要注意的是非海水浴場 非泳灘的 55 質與意識上 風景才成為風景 來訪者來到這片海域時 看到幾 海灘 因為有潮汐變化的風險 因此旅客應在海濱 50 尺以內的領域活 個或高或低的人體 人頭 在海濱交會空間中 藝術家將人自身的物 53 動 禁止超越此安全領域 因此作品造成的不便不會太大 一般民 質性呈現 把包含精神與物質的身體呈現 在風景中獨特的佇立 我 眾只能在安全範圍內戲水 沙灘上曬日光浴 玩耍 或者欣賞 風景 們似乎看到藝術家對自然精神 宇宙的嚮往 風景的表現手法和如何 56 看 如何思考這個世界的方式有關 風景並不是非關都市的 自然 Gormley, Antony Gormley, 219. 利 物 浦 網 站 Gormley, Antony Gormley, 219. 利 物 浦 網 站 衛 報 Theguardian 網 站 Catherine Grout 著 黃金菊譯 重返風景 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 臺北 遠流出版社 2009 頁 6 Catherine Grout 著 黃金菊譯 重返風景 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 頁 15

11 214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15 景象因 人 的介入顯現詩意 時間的痕跡在雕塑具體留下 一個 57 藝術家透過場域的種種特質 創造了一種區域 區域就是某種互動所 會生鏽的人 使這件作品含括了時間與有機的面向 另外裸體是不 創造的空間 結果是在同一個地點 有多少程式與程式之間的互動或 具有任何文化符號的選擇 一個人真實自然的呈現 雖知道製作過程 交集 就有多少區域 並且對空間的劃分具有了雙重性和實用性 因 後是藝術家的身體 但呈現在海邊時 卻似乎沒有個體性 像是我們 62 此在敘述判斷中 它與 中間過程 具有了關聯 這些中間過程 當中的任何一個 棲居在這個世界中 感受環境的不斷變化 他說道 透過身體雕塑與來訪者產生了過程 軌跡 它講述著一些轉化和移動 58 他 指雕塑 沒有英雄 沒有理想 只是由工業化材料創造的一 的行為 並且使目光得以流過雕塑與雕塑之間的空間組成 透過這些 個再現 一個中年男子 試圖保持站立 試圖呼吸 面對著繁忙的地 身體雕塑 交界的曖昧特質更突顯了 中介 in-between 的區域被雕 59 平線與船舶移動 面對著行星所製造的事物 指潮汐 塑強調 空間被小小的改寫 場所活動活絡起來 在潮汐 沙灘交界 作品地點是一個土地與海的交界 隨著潮汐漲退 使每個身體雕 塑間的空間具有流動性 雕塑跟潮汐的變化 更突顯自然的時間性 的變化與身體雕塑之間 有一種模稜兩可性 得以可能構成地點的回 63 憶和日常的傳說 有時淹沒有時露出 這些大自然的時間進程 在雕塑的材質 鐵 自然在歷史中常常被認為是具有女性特質的 如大地之母的比喻 留下具體的痕跡 痕跡是周遭環境自然性 / 非自然性的運動所留存的 葛雷姆的身體雕塑面向大海 佇立在海邊 以陽剛男性的裸體面對著 葛雷姆透過這些身體開啟了一些敘述 敘述的首要功能 它為正式行 有女性特質大自然 為何如此 從藝術家自己形容為一個會生鏽的男 動開啟了一個合法劇院 允許具有危險性或偶然性的社會活動的發生 64 子 雕塑 及對宇宙 空間的思考嚮往 筆者認為他只是將自己 60 在此偶然性的活動是由來訪的民眾開始 他們會與這些身體互動 如實的呈現 若以此作品 男性之姿面對著母性精神的自然的框架來 牽手 擁抱 穿衣服 戴帽子等 這些敘述被一種疆界控制著 沙灘 看 不是如此令人感到有父權式的宣示或強調 這樣的方式傾向於一 與海水的界線會影響著民眾如何與這些雕塑互動 這樣的交界過渡 個人 而剛好是一位男性藝術家 作為人類無保留的純粹呈現 面對 促使人們與環境變得更親近了 藝術家曾說作品 當時的想法是測 著自然宇宙和來往的船隻 作品中可看到三種時間 自然的時間 作 61 品媒材工業的時間 人類的時間 三者在場域中相遇交疊 生鏽的男 試時間與潮汐 靜止與運動 並且與日常生活的海灘發生關係 子與月球的潮汐 產生了詩性的互動 雕塑的變化對應人類生命的老 57 BBC feature.shtml 括號內為筆者所加 利 物 浦 網 站 gormley-p Michel de Certeau 著 芳琳琳 黃春柳譯 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 頁 208 Gormley, Antony Gormley, 219. 去 死亡 甚至新生 同時若氣候變遷的海平面上升 作為永久選址 Michel de Certeau 著 芳琳琳 黃春柳譯 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 頁 209 Michel de Certeau 著 芳琳琳 黃春柳譯 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 頁 212 BBC feature.shtml

12 216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17 地點的計畫不變 是否有一天我們會看到這些身體一個一個被海水淹 證明的也是 記憶是部分精神與物質兩者存在構成 證明的方式則由 沒或更難靠近 葛雷姆說 我的創作主題就是生命 一種含括身體 身體開始 身體狀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比大腦狀態廣闊得多 換句話 的生命 這身體將在創作的過程中變得標準化 我身體內在的空間 說大腦狀態僅僅標示著精神狀態中的一個極小部分 即那些能夠將自 一個可以呼吸的空間 將被具體化 物質化 所以也無須擔心太多關 身翻譯成動力運動的部分 這些形象本身在意識裡的圖畫 必然會伴 65 隨著一些與運動相關的伏筆 它們以摘要或趨向的形式出現 通過 於模仿 或它將可能成為傳統方式的再現 運動 這些形象將會在空間中發生作用或得以施行 70 引起我們日常 四 材料 痕跡與記憶的關係 生活中種種動作的事物 不是一直在變的感覺自身 而是跟這些情感 71 結合在一起的種種不變影像 在人一生中 因不斷在時間內做出動 葛雷姆一直不斷思考著身體與精神 空間的關係 由作品及訪談 66 作 親歷的經驗構成記憶的基礎 之後想像的介入成為可能的回憶 可看出 柏格森對精神 / 身體的研究 與藝術家肯定的身體有其關連 人類會在時間中生存 長大 成熟然後衰老 且必須持續不斷的在時 材料與記憶 Matter and Memory 是柏格森在思考兩者關係的著 間內行動 做出反應 同時形成一種自我意識和記憶 這些自我意識 作 他肯定精神與材料 物質 的真實性 並希望透過記憶聯繫兩者 和記憶可以將其行為反應的每個時間點 植入一個由回憶和期待 知 而不是如過去的二元論分割兩者 他認為過去的困難是過度的偏向實 識和計畫構成的寬泛視野 在論及唯心論所造成 柏格森用差異 綿延 記憶 生命衝動等非 隨著人們的生活進程變化 我們周遭的物質痕跡也不斷被淘汰或 理性因素來說明意識的本質 把生命運動看成是在綿延中開展不斷創 覆蓋 而我們建構記憶的元素 其中必然有環境及材料 我們與事物 68 造的過程 重視開拓身體在人類認識活動的重要性 他認為 材料 的遠近距離不斷變動 而周遭不斷的刺激 使我們無法逃脫注意過去 是 形象 image 的集合 我們所說的形象 是指一種存在物 它 的經驗 痕跡的基礎 須倚賴物質才得以存在 除此之外 也是不 大於唯心論者所稱的 表現 representation 又小於實在論者所 斷提到的須伴隨身體的運動 痕跡是身體曾經運動的 在場 若這 69 稱的 物體 它是一種介於物體和表現之間的存在物 而他力圖 些痕跡有一個序列或循環的話 它們幾乎就組成了一個往復的日常 高燦興 大不列顛的現代雕塑 現代美術 95 臺北 2001 頁 倫敦藝術大學 Henri Bergson 著 肖聿譯 材料與記憶 南京 譯林出版社 2011 頁 1 韓桂玲 吉爾. 德勒茲身體創造學研究 頁 32 Henri Bergson 著 肖聿譯 材料與記憶 頁 Henri Bergson 著 肖聿譯 材料與記憶 頁 5 Henri Bergson, Time and Free Will (London : Routledge, 2002), 167. Materialbuch zur Gedächtnisforschung 著 餘傳玲譯 文化記憶理論讀本 北京 北 京大學出版社 2012 頁 3 Henri Bergson, Time and Free Will (London : Routledge, 2002),

13 218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19 儘管這些活動消散難覓 但是它們留下來的印跡卻沒有缺省 74 柏格 靠的不是我們所學到的歷史 而是我們親歷的歷史 77 作品中 每一 森的材料指的也是身體 在書中他將材料與形象兩種詞彙替換 以指 次身體運動的每一個動作 是對土的連續經驗 5 天的長時間捏塑 稱身體 因身體在過去歷史的觀念中被認為是屬於物質世界的 由柏 一般情況來說 剛開始的有意識捏塑 在時間過去後會漸漸顯現意識 拉圖的二元論 靈魂與肉體開始 那麼我們在談論痕跡的同時 也 的變化 並在土中顯現 土的痕跡來自運動經驗 而記憶也同時倚靠 就間接地談論到了身體的運動 因物質世界存在於身體周圍 柏格森 創作者每一次運動的軌跡 而這些痕跡都再次地使記憶更真實與深刻 把把對材料的知覺 perception of matter 看作與材料完全相同的形象 這樣的記憶 它總是受行動的支配 位於當前意識中 並且只顧及未 75 它們涉及一個特殊的形象 即我的身體 的最終動作 自我經過一 來 它僅僅保留著過去當中巧妙協調的運動 它們代表者過去累積起 番深思熟慮的過程 這過程在做出決定以前都有我們在場 於是我們 來的努力 它們並不僅以回憶起來的 記憶 形象 的形式存在 把過程中一系列的項目重新敘述 而已同時發生這種形式來看待陸續 而是具有產生 真實運動 所要求的明確次序和系統特徵 實際上它 76 出現的 把時間投入空間 簡言之 當記憶被建構時我們需要材料 已經不再對我們表現 represent 我們的往日了 它表演 act 我們 而材料關乎我們自己身體以及所有身體之外的環境 因此每一個曾經 78 的往日 運動的經驗同時成為痕跡與記憶 並且將過去延伸到當前 存在的事物 都可能是我們記憶的檔案之一 只因為我們曾經經驗過 之中 它們 無論是看過 觸摸過 感覺過 任何可能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感 除了個體記憶 參與者在同一場所的實踐過程 集體記憶探討的 官知覺 這就是身體的運動造成周遭事物的變化 形成的任何痕跡與 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所有參與者共同擁有的 土 以及在一樣的地 構成記憶的物質性 點實踐 同樣的集體場景有助於重構記憶 雖每個人對於場景的體驗 有所出入 但仍有某些基本內容是一致的 如果我們的印象不僅有我 一 土地 的記憶與痕跡 土地 的痕跡在泥人身上 土這個材料 令人聯想到的是中國 神話的女媧造人 國外也有人比喻這件作品看起來像是兵馬俑軍隊 這令人想到一個歷史記憶的聯繫可能 但作為個體的記憶還有相當差 距 並非親歷過的歷史事件 只能說算學習到的歷史 我們的記憶依 Ben Highmore 著 王志宏譯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8 頁 271 Henri Bergson 著 肖聿譯 材料與記憶 頁 6 Henri Bergson, Time and Free Will (London : Routledge, 2002), 們自身記憶的支持 同時還能有他人的記憶作為依託 那麼我們對其 準確性的信賴就會增強 好像同樣的經歷不是這一個人的 而是由 若干人重新完成的 79 在當下過去後 參與者回憶時 須依賴場景的 建構 場景建構時就不會只有自己 可見我們的回憶總是集體性的 並經由他人重新從我們的記憶中喚醒 即便它涉及的是我們獨自經歷 Materialbuch zur Gedächtnisforschung 著 餘傳玲譯 文化記憶理論讀本 頁 72 Henri Bergson 著 肖聿譯 材料與記憶 頁 65 Materialbuch zur Gedächtnisforschung 著 餘傳玲譯 文化記憶理論讀本 頁 47

14 220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21 的事件和獨自所見的事物 因此 若是創作者之間並未直接互動 聯 這關聯是如此多樣 必同時感受作品是如何與它四周的環境 土地 當他們回憶的時候 仍然必須倚賴周遭的場景與人們 在身體運動的 天空 風 動物和植物等 聯結與開展 81 甚至是海平面之外的宇宙 過程中 經驗具有雙重性 即是獨自捏塑的個體經驗 以及和其他人 另一個地方 透藝術和機遇的聯結構成來訪者的記憶 借助於 同時在場的空間經驗 含括對內在與對外的交互體驗 因此無論如何 這個從空間到時間的轉移 經歷的模糊的周界與其迴響的準確時刻之 每個人包括藝術家在內 要回憶起這段歷史時 需要一個整體環境的 82 間的重合恰恰就是機遇的理論模型 在此的機遇便是前述的偶然性 參照 5 天經驗留存的痕跡 身體行動及捏塑的泥人 便是一個證明 與 土地 不同 這件作品並沒有參與者 5 天的實踐過程 因此事件 與喚起回憶的必要 何況創造者在場且積極參與了其中 的偶然性和機遇在此討論 更具有合理性 土地 並不是沒有機遇 80 性 它的機遇是每一次捏塑的不可重複性 另一個地方 則是以事 二 另一個地方 的記憶與痕跡 另一個地方 留存的痕跡 有來訪者與雕塑的互動 及大自然 與雕塑的交互作用 前者來自於人 後者來自於宇宙自然 同時後者 的痕跡也是這件作品不曾停止的 圖 13 而前者的顯著方式以事件 的形態開始 兩種痕跡具有不同特質 來訪者與雕塑的互動痕跡 又 被下一個來訪者改寫或者增加 甚至雕塑也是藝術家身體的痕跡證明 而自然力量與雕塑的互動 則是在開放世界中不斷烙下的痕跡 時間 在自然中 有時候給我們一種趨向靜止的錯覺 自然的某些變化需要 長期觀察 這顯示了自然與人類生命的時間落差 這也是作品詩意的 原因 即讓我們看到 觸摸 經驗到 自然的歷史 雕塑的鐵材質 使許多生物 透過海水及潮溼空氣附著 如青苔 動物或其他微生物 件的全貌顯現 機遇處於一系列要素之中 扭曲了其關係 經由 扭 83 曲的 的關係 連續的急遽變化 便有了質量上向他者的過度 記 憶是一個時間的過程 是經驗的痕跡 雕塑的建構似乎邀請了來訪者 使他們對 它 進行了扭曲 使原本最初的場景有些 變形 無論 這變化是無形 / 有形 可見 / 不可見 圖 14 都是作品被改寫的過程 透過這些行為 機遇向來訪者過度而成為他們可能的記憶 除此之外 84 機遇是讓人來抓住的 而非創造的 機遇必須有時機與地點 及一 些偶然性的念頭 此雕塑邀請了來訪者創造出偶然性的空間 透過 扭 曲 留下痕跡來加深他們的記憶 雕塑讓人無法忽視存在 自然的痕 跡使他不那麼具有獨立性 卻不失強烈的存在感 成為溫和 中立的 又不全然失去作品的姿態 呼應了藝術家想創造的空間與日常 形成人們觀察作品的切入點 引起周邊居民及任何來訪者的好奇心與 行動 人們行為的改寫 在雕塑上交會 也是藝術家希望創造的空間 人經驗著時間的流逝 感受到作品和它周圍世界之間彼此所保持的關 Materialbuch zur Gedächtnisforschung 著 餘傳玲譯 文化記憶理論讀本 頁 Catherine Grout 著 黃金菊譯 重返風景 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 頁 80 Michel de Certeau 著 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 頁 156 Michel de Certeau 著 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 頁 157 Michel de Certeau 著 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 頁 159

15 222 雕塑研究 第九期 五 結 語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23 地創造自己 為了關於人類進化的可能 對其他人來說也許是關 於死亡 或者我們將會到哪裡去 我們最終仍屬於身體 而身體不就 土地 以及 另一個地方 都與空間 身體具有非常大的聯繫 是屬於地球的元素嗎 87 除了地點 空間與身體的關係 回到更原 但因作品的不同 探討的面相即使關於空間 身體也有部分差異 藝 始的 便是精神與物質的關係 葛雷姆曾說道 我在天主教的傳統 術家曾談到 如果經驗可產生理解 但理解卻不一定是知識 這些 中長大 在天主教中 身體被當作罪惡的源泉而受到壓制 基督教信 瞭解經由調整進入我們的身體 這不是詮釋學 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仰的中心意象就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刑罰 身體被犧牲了 為了避免 翻譯能力 85 而最大的差異莫過於實踐方式的不同 土地 由 罪惡 基督教狂熱者認為罪惡是人類靈魂所固有的 與生俱來的原罪 藝術家與相當多的實踐者完成 另一個地方 的實踐者則是藝術家 印度使我懂得那只是一種嚇唬人的精神控制 那種將精神和肉體分開 單獨的身體 作為副本的雕塑放置在海濱 與來訪的民眾互動 前者 的做法是粗暴的 它導致了迷失 從那時起我就一直努力重新將意識 展示時 觀賞者是無法觸碰的 只能藉由觀看 / 被觀看泥人 以及照 與肉體結合 以使精神和肉體的區別不再導致衝突 而是帶來讚美和 片 紀錄及想像來使已過去過程重現 而後者是藉由藝術家身體 另 88 統一 藝術家心中的烏托邦提醒我們對立的兩面其實是無法分割 一個地方 的身體物件開啟了事件的起點 並且可以藉由觸碰 互動 的 思緒需要身體的運動以展現存在性 使之具有任何可見 / 不可見 道具 無論無生命與有生命的 甚至同時與自然天候 沙灘 潮汐 的痕跡 發生 關係 這裡指的道具 包括任何來訪者自己的財產 及自己 除此之外 藝術家創造的是一個曖昧 中介的無法直接以二元論 的身體等等 此件作品對海濱雖具有戲劇性的干預 但也提供了當代 和敘述來陳述化約的事物 如對參與 土地 的實踐者來說 這些經 人類與自然之間的互動反思 人類與自然在歷史進程中 有時常會形 驗都再次構成了自己 作品中的身體指涉同時涵蓋了藝術家 參與者 成對立 弔詭的關係 而身體雕塑面向的海平面即是地球的最後一道 與被他們創造出來的身體 這些都構成了作品媒材肌理的痕跡 也是 表面 每位創作者構成記憶的經驗痕跡 記憶的多變性 其中的細節從來都 葛雷姆認為身體是具有潛力的空間 透過雕塑可以將身體的空間 不是它們本來的樣子 既非對象 因為它們如同對象一樣消失了 亦 與身體之外的空間聯繫起來 內在 / 外在是不斷辯證的無限 同時我們 非片斷 因為它們同樣構成了被自己所遺忘的整體 既非整體 因為 86 也必須不斷試著探訪 藝術家曾在報導中提到 每一個人都再次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TED html BBC feature.shtml 倫敦藝術大學

16 224 雕塑研究 第九期 它們不足以成為整體 亦非固定的 因為每個召喚都將它們改變 89 另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25 圖 錄 一個地方 葛雷姆的身體雕塑 具有戲劇性卻不如此強硬 藝術家曾 此在的身體痕跡 已成為雕塑而中空 與來訪者的身體互動 這種空 間同時讓事物具有模糊及遊離的可能 成為一個邀請讓敘述 空間的 彈性得以發揮 葛雷姆訪談中說 我認為有許多巧妙的方法可以改 造現有的城市建築 可以通過使用一些藝術手法來修改 延伸或者是 使它們複雜化 可以在原有實用功能的基礎上插入新東西來重新分配 90 和創造空間 兩件作品的共通點 身體 空間 是藝術家不斷 關注的 不論其真正的身體或是被創造出來的身體 這與自然 宇宙 的神祕精神也有其聯繫 同時與地點 時間 記憶 痕跡 日常和認 同等有關聯 作品中各樣事物的交互作用 是非常重要的 形成了一 些特殊的範疇 同時具有彈性的場域框架 創造出中介 in-between 圖 1 Antony Gormley Angel of the North 鋼 20 51cm 1998 英國蓋茲黑德鎮 Gateshead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 站 sculpture/item-view/id/211#p2 而藝術家想讚美的也是身體 一個既同時能感受內在 / 外在的無限空 91 間 Michel de Certeau 著 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 頁 161 倫敦藝術大學 TED html 圖 2 Antony Gormley One & Other 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uare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 站 show/item-view/id/2277#p6

17 226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27 圖 3 Antony Gormley Field 陶土 個 2003 典藏地不詳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圖 5 Antony Gormley Field 陶土 個 2003 典藏地不詳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圖 4 Antony Gormley Field 陶土 個 2003 典藏地不詳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圖 6 Antony Gormley Field 陶土 個 2003 典藏地不詳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item-view/id/245#p9 item-view/id/2276#p5

18 228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29 圖 7 Antony Gormley Field 陶土 個 2003 典藏地不詳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圖 9 Antony Gormley Field 陶土 個 2003 典藏地不詳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圖 8 Antony Gormley Field 陶土 個 2003 典藏地不詳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圖 10 Antony Gormley Field 陶土 個 2003 典藏地不詳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19 230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31 圖 11 Antony Gormley Another place 鐵 cm 100 個 1997 德國庫克斯港 Cuxhaven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圖 13 Antony Gormley Another place 鐵 cm 100 個 2006 英國克羅斯比 Crosby 圖片來源 Free Foto 網站 圖 12 Antony Gormley Another place 鐵 cm 100 個 2006 英國克羅斯比 Crosby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圖 14 Antony Gormley Another place 鐵 cm 100 個 2006 英國克羅斯比 Crosby 圖片來源 Antony Gormley 官方網站 item-view/id/230#p4 item-view/id/2286#p19

20 232 雕塑研究 第九期 葛雷姆雕塑作品的身體理念以 土地 另一個地方 作品為例 233 參考書目 一 中文專書 三 中文期刊 韓桂玲 吉爾. 德勒茲身體創造學研究 南京 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 王受之 英國當代雕塑 藝術家 285 臺北 1999 頁 二 中文翻譯專書 Ben Highmore 著 王志宏譯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8 Catherine Grout 著 黃金菊譯 重返風景 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 臺北 遠 流出版社 2009 Gilles Deleuze 著 陳永國 尹晶主編 哲學的客體 德勒茲讀本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Herbert Read 著 李長俊譯 現代雕塑史 臺北 大陸書店 1973 Henri Bergson 著 肖聿譯 材料與記憶 南京 譯林出版社 2011 Jean Robertson, Craig McDaniel 著 匡驍譯 當代藝術的主題 1980 年代以 後的視覺藝術 南京 江蘇美術出版社 2011 林宜君 英國當代雕塑發展與 泰納獎 現代美術 95 臺北 2001 頁 高燦興 大不列顛的現代雕塑 現代美術 95 臺北 2001 頁 四 外文專書 Bergson, Henri. Time and Free Will. London : Routledge, Gormley, Antony. Antony Gormley.Germany:steidMACK,2007. 五 網站資料 利物浦網站 倫敦藝術大學 John Burger 著 吳莉君譯 觀看的方式 臺北 麥田出版社 2005 衛報 Theguardian 網站 artsnews Materialbuch zur Gedächtnisforschung著 餘傳玲譯 文化記憶理論讀本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 衛報 Theguardian 網站 art11 Michel de Certeau著 芳琳琳 黃春柳譯 日常生活實踐 1.實踐的藝術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Antony Gormley官方網站 id/2276 Rosalind Krauss 著 連德誠譯 前衛的原創性 臺北 遠流出版社 1995 BBC網站 antony_gormley_feature.shtml Tim Cresswell 著 王志弘 徐苔玲譯 地方 記憶 想像與認同 臺北 群學出版社 2006 TED網站 and_without.html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2006 12 137-178 The Various Viewpoints of Yao Ying s Jail-period Poems 137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More information

I

I Art Creation of and Research on the Images of Women s Space I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a feminist perspective as the foundation and art hist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with the focus on gender and spac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5石曉楓.doc

Microsoft Word - 105石曉楓.doc 以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九 期 2010 年 07 月 頁 115-142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蘇 童 文 革 小 說 中 的 身 體 書 寫 河 岸 為 討 論 對 象 石 曉 楓 * 摘 要 蘇 童 的 河 岸 以 少 年 視 角 表 現 文 革 敘 事, 形 成 冷 酷 色 彩 與 荒 誕 之 特 質, 此 種 荒 誕 特 質 尤 其 展 現 在 身 體 的 書

More information

Japan He Bin Professor,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daily life, the food on the table in the fa

Japan He Bin Professor,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daily life, the food on the table in the fa 2007 10 177-196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Food in the First Lunar Month between China and 177 Japan He Bin Professor,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daily

More information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2006中國文學研究範本檔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第 三 十 九 期 2015 年 01 月 頁 223~258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由 心 到 腦 從 腦 的 語 義 脈 絡 論 晚 清 民 初 的 文 化 轉 型 * 徐 瑞 鴻 提 要 傳 統 的 中 醫 理 論 以 心 為 神 明 之 主, 掌 管 思 維 記 憶 與 情 感, 此 一 觀 點 在 近 現 代 受 到 西 方 解 剖 學 的 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 黃州詩景 李妮庭.doc

Microsoft Word - 2 黃州詩景  李妮庭.doc 東 華人文 學報 第十七期 頁 21-59 2010 年 7 月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黃州詩景 張耒的地方表述與遷謫意識 李妮庭 提 要 如同蘇軾在黃州的居遊為宋人所樂道 張耒的黃州詩也喚起了宋人對黃州這 一地方的情感與想像 然而 與前人迥異 張耒詩卻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地方感 顯現其遷謫意識 具體而言 張耒詩中所描寫的黃州 意味著 非吾土 的南方 北方的城市映像與荒山野水的現實 相互對立 激盪

More information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13 期, 頁 185-206 民 國 101 年 6 月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臺 灣 分 館 1920 年 臺 灣 廢 廳 反 對 運 動 與 地 方 意 識 *1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政 治 史 的 再 論 析 **2 蔡 蕙 頻 摘 要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與 戰 後 特 殊 的 時 空 背 景, 日 治 時 期 政 治 史 研 究

More information

*王心齋說得好:「天理者,」

*王心齋說得好:「天理者,」 樂 是 樂 此 學 學 是 學 此 樂 - 梁 漱 溟 對 泰 州 學 派 的 現 代 繼 承 與 改 造 王 汝 華 摘 要 以 發 皇 新 孔 學 為 畢 生 志 業 的 民 初 大 儒 梁 漱 溟, 其 由 佛 歸 儒 的 主 要 思 想 進 路 即 是 泰 州 學 派 本 文 乃 扣 緊 梁 漱 溟 與 泰 州 學 派 的 關 係 而 發, 參 稽 梁 漱 溟 的 系 列 著 作 ; 檢 視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本 創 作 論 述 研 究 以 2010 年 至 2013 年 期 間 的 作 品 作 為 研 究 範 圍 研 究 範 圍 是 個 人 在 創 作 當 中 思 索 的 種 種 面 向, 包 含 生 活 體 驗 和 視 覺 記 憶 的 累 積, 追 尋 自 身 居 住 經 驗 與 當 下 環

摘 要 本 創 作 論 述 研 究 以 2010 年 至 2013 年 期 間 的 作 品 作 為 研 究 範 圍 研 究 範 圍 是 個 人 在 創 作 當 中 思 索 的 種 種 面 向, 包 含 生 活 體 驗 和 視 覺 記 憶 的 累 積, 追 尋 自 身 居 住 經 驗 與 當 下 環 國 立 新 竹 教 育 大 學 藝 術 與 設 計 學 系 藝 術 教 育 與 創 作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層 疊 縫 隙 場 域 中 的 穿 越 與 錯 置 - 高 慧 芳 創 作 論 述 Interstice during lamination- The dislocation of field Art works by Hui-Fang Kao 指 導 教 授 : 黃 銘 祝 李 足

More information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致 谢 文 学 是 我 们 人 类 宝 贵 的 精 神 财 富 两 年 半 的 硕 士 学 习 让 我 进 一 步 接 近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

實施在家教育之個案研究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第 二 十 五 期 2006 年 9 月 頁 327-358 鍾 理 和 疾 病 書 寫 探 析 洪 玉 梅 摘 要 鍾 理 和 一 生 坎 坷 多 舛 貧 病 交 迫, 然 而, 他 熱 愛 人 生 熱 愛 文 學, 始 終 以 溫 馨 敏 銳 的 筆 觸, 僕 僕 風 塵 於 創 作 之 途, 倒 在 血 泊 中 死 而 後 已 歷 來, 研 究 鍾 理 和 的

More information

马 大 华 人 文 学 与 文 化 学 刊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6 前 言 顾 城 曾 在 接 受 德 国 汉 学 家 顾 彬 及 张 穗 子 专 访 中, 将 其 诗 歌 创 作 分 为 四 个 时 期, 即 自 然 阶 段 文 化

马 大 华 人 文 学 与 文 化 学 刊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6 前 言 顾 城 曾 在 接 受 德 国 汉 学 家 顾 彬 及 张 穗 子 专 访 中, 将 其 诗 歌 创 作 分 为 四 个 时 期, 即 自 然 阶 段 文 化 5 顾 城 水 银 组 诗 的 水 意 象 解 读 内 容 摘 要 : 意 象 长 久 以 来 扮 演 着 沟 通 人 与 物 之 间 的 桥 梁 在 顾 城 的 诗 歌 中, 意 象 更 发 挥 了 回 归 到 本 身 及 本 质 上 的 功 用 本 文 旨 在 探 讨 顾 城 组 诗 水 银 里 意 象 所 拼 凑 出 来 的 有 关 复 归 本 源 / 自 然 的 命 题 在 顾 城 笔 下,

More information

論文封面

論文封面 6 21 1973 13 274 A Study of Children s Poetry by Lin Huan-Chang Chen, Chun-Yu National Taitung Teachers College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 s Literature Abstract Lin Huan-Chang, the poet who devoted

More information

綠色產業、生活風格與健康論述:有機食品消費之社會文化分析

綠色產業、生活風格與健康論述:有機食品消費之社會文化分析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建 築 與 城 鄉 研 究 學 報 第 十 九 期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六 月 研 究 論 文 第 43 頁 64 頁 Journal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umber 19, Jun. 2012, Research, pp. 43-64 消 失 的 理 想 住 宅 方 案 劉 欣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F32372D33345FB171ACFCBEC7C65BC249B1B4B051B9CFAED1C05DAABAA747B86DBB50B8CBB9A22E646F63>

<4D F736F F D F32372D33345FB171ACFCBEC7C65BC249B1B4B051B9CFAED1C05DAABAA747B86DBB50B8CBB9A22E646F63> 從 美 學 觀 點 探 討 圖 書 館 的 佈 置 與 裝 飾 從 美 學 觀 點 探 討 圖 書 館 的 佈 置 與 裝 飾 Discussing the Library from Aesthetics Viewpoint about the Arrangement and the Decoration 黃 國 正 Guo-Jeng Hwang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臺 灣 分 館 編 輯

More information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塗 畫 畫, 高 中 開 始 為 了 準 備 考 美 術 系 而 每 日 下 課 後 往 畫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塗 畫 畫, 高 中 開 始 為 了 準 備 考 美 術 系 而 每 日 下 課 後 往 畫 東 海 大 學 美 術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學 位 創 作 論 述 風 景 變 奏 指 導 教 授 : 倪 再 沁 教 授 研 究 生 : 吳 冠 瑩 撰 西 元 2011 年 6 月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文 與 哲 第 二 十 期 2012 年 06 月 頁 205~238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論 蘇 軾 黃 州 紅 梅 詩 詞 的 書 寫 策 略 劉 昭 明. 彭 文 良 [ 摘 要 ] 蘇 軾 詠 梅 詩 詞 質 精 量 多, 廣 泛 流 播, 影 響 深 遠, 推 動 提 升 宋 代 詠 梅 詩 詞 的 發 展 與 地 位 蘇 軾 謫 居 黃 州, 作 紅 梅 三 首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27-256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方 東 樹 昭 昧 詹 言 論 陶 詩 張 俐 盈 摘 要 方 東 樹 (1772-1851) 論 詩 名 著 昭 昧 詹 言, 係 就 王 士 禛 古 詩 選 與 姚 鼐 今 體 詩 鈔 所 選 名 家 之 作, 一 一 論 其 詩 法 而 成 全 書 凡 二 十 一 卷, 其 中

More information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MASTER OF ARTS (CHINESE STUDIES) 拉 曼 大 学 中 华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More information

沈石溪動物小說研究.PDF

沈石溪動物小說研究.PDF 1 2 3 4 5 A study of the Shi-Xi Shen s animal novel. Wang Chen-Fang Abstract Recently the discussion for esthetic perception experience has been profound in the modern esthetics. In this paper, the animal

More information

《红楼梦》中茗烟与李贵的对比分析

《红楼梦》中茗烟与李贵的对比分析 第 13 卷 第 2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3 No.2 2007 年 4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Apr. 2007 红 楼 梦 茗 烟 与 李 贵 形 象 比 较 研 究 李 鸿 渊, 奉 旨 亨 ( 湖 南 科 技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湖 南 湘 潭,411201) 摘 要 : 茗 烟 与

More information

03邱敏捷_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刪註).doc

03邱敏捷_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刪註).doc 37 39 1 94 37 54 1 2 3 4 -- NSC92 2411 H 024 003 1 2 1988 27 3 17 257 4 2001 3 1 1652 38 5 1611 1693 6 7 1618 1683 8 9 1724 1805 10 11 12 13 14 5 6 1401 2002 143 7 8 1313 72 101 9 15 54 10 68 12 2901 1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林宜芳 doc

Microsoft Word 林宜芳 doc 林 宜 芳 南 亞 技 術 學 院 通 識 中 心 摘 要 繪 本 三 隻 小 猪 的 真 實 故 事 以 家 喻 戶 曉 的 三 隻 小 猪 為 藍 本, 顛 覆 經 典 童 話 之 外, 更 加 入 了 媒 體 此 一 極 具 現 代 感 的 要 素 在 傳 播 媒 體 已 然 掌 握 大 多 數 人 的 消 息 來 源 的 情 況 下, 真 實 真 的 能 透 過 媒 體 被 重 述 嗎? 而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文档 9

文档 9 : : :2001 5 10 :2001 6 10 : < > :Rudimental Studies on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o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 : :K2904.6 Yu Shaosong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More information

09仇小屏.doc

09仇小屏.doc 2003 11 247-264 * * 247 The Phenomena of the Time Structure From Permanent to Momentary and its Aesthetics Examination on Neo Poetry Chou Hsien-pi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More information

育 達 科 大 學 報 第 41 期 民國 104 年 10 月 第 131-152 頁 Yu Da Academic Journal Vol.41, October 2015, pp. 131-152. 中國大陸公務員職位聘任制之探討 張佩琳 摘要 中國大陸的人事制度從源自蘇聯 黨政軍 的幹部制

育 達 科 大 學 報 第 41 期 民國 104 年 10 月 第 131-152 頁 Yu Da Academic Journal Vol.41, October 2015, pp. 131-152. 中國大陸公務員職位聘任制之探討 張佩琳 摘要 中國大陸的人事制度從源自蘇聯 黨政軍 的幹部制 中 國 大 陸 公 務 員 職 位 聘 任 制 之 探 討 張 佩 琳 An Assessment of the Employment System of Civil Servants in Mainland China Chang, Pei-Lin 抽 印 本 育 達 科 大 學 報, 第 41 期 131~152 頁 抽 印 本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0 月 Reprinted from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391-411 21 1 92 6 30 K. R. Popper 30 27-91 * 391 392 21 1 1 2 1 1990.2 4 1278 2 1278 393 3 4 5 3 1967.5 158 4 1979.9 2 601-602 5 394 21 1 6 7 8 9 1996.5 7 298 6 254 7 299

More information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 Internal Homeland and Foreign Country A study of Sung-Fen Guo s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1983 1997 1983 Abstract Internal Homeland and Foreign Countries A study of Sung-Fen Guo s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More information

,,,,,,, (1975) (,2004 : ) (1981) 20,, (,1987 :6) L ,, (,2005b),,, ;,,,,,, ( ) (,1989) :, :A,, ;B, ;C ;D, (,1987 : ) 16

,,,,,,, (1975) (,2004 : ) (1981) 20,, (,1987 :6) L ,, (,2005b),,, ;,,,,,, ( ) (,1989) :, :A,, ;B, ;C ;D, (,1987 : ) 16 : 3 :,,, 2003 CGSS,, :,, 20 80, ( ),, 3 2003 (CGSS2003) 2003 CGSS, www. chinagss. org 2003 CGSS,, 15 2007. 6,,,,,,, (1975) (,2004 :284-286) (1981) 20,, (,1987 :6) L. 19 20,, (,2005b),,, ;,,,,,, ( ) (,1989)

More information

蔡 珠 兒 及 其 散 文 研 究 摘 要 第 一 章 緒 論 蔡 珠 兒 是 一 九 九 年 代 崛 起 的 散 文 家, 近 人 研 究 多 其 以 飲 食 書 寫 為 主, 而 忽 略 其 散 文 其 他 面 貌, 本 論 文 檢 視 其 散 文 的 意 義 與 價 值 本 章 主 要 詳 明

蔡 珠 兒 及 其 散 文 研 究 摘 要 第 一 章 緒 論 蔡 珠 兒 是 一 九 九 年 代 崛 起 的 散 文 家, 近 人 研 究 多 其 以 飲 食 書 寫 為 主, 而 忽 略 其 散 文 其 他 面 貌, 本 論 文 檢 視 其 散 文 的 意 義 與 價 值 本 章 主 要 詳 明 東 吳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鍾 正 道 先 生 蔡 珠 兒 及 其 散 文 研 究 研 究 生 : 謝 舒 怡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四 年 七 月 蔡 珠 兒 及 其 散 文 研 究 摘 要 第 一 章 緒 論 蔡 珠 兒 是 一 九 九 年 代 崛 起 的 散 文 家, 近 人 研 究 多 其 以 飲 食 書 寫 為 主, 而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n JI Xiaolan s (1724-1805) Life, Couplets and Theories of Couplets 紀 曉 嵐 (1724 1724-1805 1805) 生 平 資 料 斠 正 及 對 聯 聯 論 研 究 LI Ha 李 夏 THE UNIVER

A Study on JI Xiaolan s (1724-1805) Life, Couplets and Theories of Couplets 紀 曉 嵐 (1724 1724-1805 1805) 生 平 資 料 斠 正 及 對 聯 聯 論 研 究 LI Ha 李 夏 THE UNIVER Title A study on Ji Xiaolan's (1724-1805) life, couplets and theories of couplets = Ji Xiaolan (1724-1805) sheng ping zi liao jiao zheng ji dui lian, lian lun yan jiu Author(s) Li, Ha; 李 夏 Citation Li,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p2012-5baohexigetu.doc

Microsoft Word - dp2012-5baohexigetu.doc Osaka University Forum on China Discussion Papers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No.2012-5 清 末 内 蒙 古 喀 喇 沁 右 旗 毓 正 女 学 堂 产 生 的 历 史 背 景 分 析 以 甲 午 战 争 之 后 日 本 东 亚 同 文 会 对 中 国 教 育 策 略 为 中 心 包 贺 喜 格 图 大 阪 大

More information

05 5 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May 05 No. *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K49 A 00-8587 05-0 - 0067-7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05-0 - 0 964-0087 xiamingfangz@ vip. sina. com

More information

122 Projects Domus China 104 December 2015 建 筑 并 不 属 于 个 人 / ARCHITECTURE DOES NOT BELONG TO INDIVIDUALS 法 国 AS 建 筑 工 作 室 将 建 筑 和 城 市 规 划 定 义 为 : 与 社

122 Projects Domus China 104 December 2015 建 筑 并 不 属 于 个 人 / ARCHITECTURE DOES NOT BELONG TO INDIVIDUALS 法 国 AS 建 筑 工 作 室 将 建 筑 和 城 市 规 划 定 义 为 : 与 社 122 Projects Domus China 104 December 2015 建 筑 并 不 属 于 个 人 / ARCHITECTURE DOES NOT BELONG TO INDIVIDUALS 法 国 AS 建 筑 工 作 室 将 建 筑 和 城 市 规 划 定 义 为 : 与 社 会 密 切 关 联 的 艺 术, 同 时 也 是 建 设 人 类 生 活 的 构 架, 而 这 一 切

More information

2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Mary 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 Taboo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6) 200

2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Mary 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 Taboo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6) 200 BIBLID 0254-4466(2009)27:4 pp. 1-34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 民國 98 年 12 月 ) ** * 2008 3 7 2009 10 21 * ** NSC 96-2411-H-006-007-MY3 1 2 漢學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 1 2 1 Mary 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 An Analysis of the

More information

虛擬社群形成之意義及其衡量指標之推導

虛擬社群形成之意義及其衡量指標之推導 (13) 229-255 2007 年 7 精 神 女 路 異 立 s_binson@hotmail.com rita7206061983@yahoo.com.tw 女 露 路 異 度 女 不 女 露 路 異 兩 女 女 了 女 路 女 度 異 女 路 來 異 : 女 [ ]2006/11/16; [ ] 2007/05/16; [ ] 2007/06/23 230 (13) 路 力 路 行 行 路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วารสารจ นศ กษา มหาว ทยาล ยเกษตรศาสตร การเล อกสรรของย คสม ยท แตกต างก น โดยว เคราะห 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 บทละครโทรท ศน หร อบทภาพยนต จากผลงานคลาสส 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 สม ยใหม ของจ น The Choice of Times Film Adaptation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c76-0303054.pm

c76-0303054.pm 景 觀 異 托 邦 : 宋 莊 藝 術 家 群 落 李 公 明 一 從 圓 明 園 到 宋 莊 1995 年 11 月, 北 京 圓 明 園 藝 術 村 在 經 過 一 段 時 間 的 清 理 遣 散 之 後, 終 於 被 取 締 了 這 一 事 件 迫 使 曾 聚 居 這 O 的 藝 術 家 星 散 四 方, 更 重 要 的 是, 它 似 乎 向 藝 術 家 表 明 了 當 時 的 藝 術 生 產

More information

F4 7 T

F4 7 T 2011 4 51 430077 Key words Shijiahe Culture pottery sculpture sacrifice Abstract A large number of small - sized pottery sculpture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Shijiahe Culture which is a phenomenon seldom

More information

10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期 專題論文 因此 清代官紳對於台江近海之描述 並非單純書寫海洋之自然樣貌 當中更有相當複雜的人文社會之隱喻 尤以登臺觀海之作 因其與權力核心有 所連結 雖然描寫的海洋面向不盡相同 或懷古 或歌頌 或焦慮 或愁思 但其書寫之根源皆來自權力場域的影響 這也使得清領時期的台江海

10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期 專題論文 因此 清代官紳對於台江近海之描述 並非單純書寫海洋之自然樣貌 當中更有相當複雜的人文社會之隱喻 尤以登臺觀海之作 因其與權力核心有 所連結 雖然描寫的海洋面向不盡相同 或懷古 或歌頌 或焦慮 或愁思 但其書寫之根源皆來自權力場域的影響 這也使得清領時期的台江海 台 灣 文 學 研 究 學 報 第 十 期 2010 年 4 月, 頁 9-43 國 立 台 灣 文 學 館 權 力 視 域 與 台 江 海 面 的 交 疊 清 代 台 灣 府 城 官 紳 登 臺 觀 海 詩 作 中 的 人 * 地 感 興 李 知 灝 中 正 大 學 台 灣 文 學 研 究 所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台 灣 四 面 環 海, 尤 其 對 清 代 游 宦 人 士 而 言, 海 洋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820BDD7A848B171A4E5AABAA55FA8CAAED1BC6720B071C541B5BE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820BDD7A848B171A4E5AABAA55FA8CAAED1BC6720B071C541B5BE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57-284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論 沈 從 文 的 北 京 書 寫 郝 譽 翔 摘 要 在 沈 從 文 作 品 中, 以 都 市 為 題 材 的 小 說 份 量 幾 乎 與 鄉 土 相 當, 鄉 土 與 都 市 可 說 是 沈 從 文 同 時 擁 有 的 兩 副 臉 孔 兩 種 聲 音, 矛 盾 並 存 在 他 的

More information

( 三 ) 產 業 實 習 組 撰 寫 赴 大 陸 產 業 實 習 構 想 與 規 劃 (1,000 字 ) 具 良 好 學 習 意 願 與 工 作 態 度 部 份 跨 國 企 業 需 具 備 外 語 能 力 五 研 習 課 程 * 參 見 附 件 二 六 獎 助 對 象 研 習 期 間 將 有 陸

( 三 ) 產 業 實 習 組 撰 寫 赴 大 陸 產 業 實 習 構 想 與 規 劃 (1,000 字 ) 具 良 好 學 習 意 願 與 工 作 態 度 部 份 跨 國 企 業 需 具 備 外 語 能 力 五 研 習 課 程 * 參 見 附 件 二 六 獎 助 對 象 研 習 期 間 將 有 陸 2015 第 十 屆 兩 岸 暨 國 際 菁 英 蹲 點 獎 助 研 究 生 夏 令 營 一 活 動 主 旨 提 昇 臺 灣 暨 大 陸 研 究 專 業 水 準 強 化 兩 岸 學 術 交 流 與 產 業 對 話 2015 年 3 月 25 日 修 正 獎 助 兩 岸 與 國 際 菁 英, 赴 臺 灣 與 大 陸 進 行 學 術 研 究, 並 強 化 產 業 實 習 經 驗 與 創 業 能 力 二

More information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翁方綱對黃庭堅詩的評價 何繼文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引論 蘇軾 1036 1101 黃庭堅 1045 1105 一直是宋詩特徵的典範其毀譽反映著宋詩 地位的升降自宋迄明不少崇唐抑宋的詩學家往往強烈批評蘇黃以表示整 體的宋詩不能繼承唐音例如胡應麟說 大曆而後學者溺於時趨罔知反正 宋元諸子亦有志復古而不能者其說有二 一則氣運未開 一則鑒戒未備 1 蘇黃矯晚唐而為杜得其變而不得其正故生澀崚嶒而乖大雅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5, Jun 2014, pp. 151-178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Era of Suffe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5, Jun 2014, pp. 151-178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Era of Suffe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2014 年 06 月 頁 151-178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時 代 苦 難 論 甲 午 戰 爭 詩 張 柏 恩 * 摘 要 梁 啟 超 云 : 喚 起 吾 國 四 千 年 之 大 夢, 實 自 甲 午 一 役 始 也 1894 年 甲 午 戰 爭 把 整 個 清 廷 從 鴉 片 戰 爭 以 來 的 努 力 打 垮, 中 國 陷 入 極 大 的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77-307 20 1 91 6 1904 1920 20 1922 15 Phlip de Vargas Some Aspects of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1891-1962 1887-1936 Chinese * 277 278 20 1 Renaissance 1873-1929 1 2 3 1902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3 4 2014 467 47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4 2014 030006 20 20 N092 O6-092 A 1000-1224 2014 04-0467-12 200 13 Roger Bacon 1214 ~ 1292 14 Berthold Schwarz 20 Luther Carrington

More information

68 ( ) 2006,,,,,,,,,, (narrative history),,, [1 ] (P ),,,,,,, [ 2 ] ( P ), ;,,,,,,,,,,,,,, (1917),, 30,,,, :,, ;,,,,, ( ) ( ), :,,,,,,,,,,

68 ( ) 2006,,,,,,,,,, (narrative history),,, [1 ] (P ),,,,,,, [ 2 ] ( P ), ;,,,,,,,,,,,,,, (1917),, 30,,,, :,, ;,,,,, ( ) ( ), :,,,,,,,,,, 43 2 2006 3 ( )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ol. 43, No. 2 Mar. 2006 (, 100871) :,,,,,,,,,, : ; ; ; : I20616 :A :100025919 (2006) 0220067211,,,, 20,, (, ),,,,,,, ( ),,,,,,,,,,,,,,,,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375-398 19 2 90 12 1763-1820 1911-1992 1 2 * 1 1962 11 2 1994 475-481 1994 539-546 375 376 19 2 3 4 5 6 7 8 9 3 1964 440-446 4 1967 10 18 1967 17 1 5 13 22 6 7 1936 452-465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49-276 19 1 90 6 ** * ** 88 I 2000 8 249 250 19 1 251 1873-1929 1900 1 1902 1 35 1900 1960 7-12 252 19 1 2 3 2 1900 1902 3 2000 129-197 253 4 5 6 4 1902 1962 103 5 Joseph

More information

中國飲食色彩初探

中國飲食色彩初探 37 The Introduction of Colors on Chinese Food and Drinks Tzong-Ho Yeh Abstract Fro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beings, food is human being s best activity on the example of nature s humanization.

More information

01何寄澎.doc

01何寄澎.doc 1 * ** * ** 2003 11 1-36 Imitation and the 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non: Lu Chi s Nigushi Ho Chi-p e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su Ming-ch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3)21:1 pp. 193-224 21 1 92 6 * 193 194 21 1 848 1 1 1990 555-580 1983 1987 269-281 2 1980 244-246 195 2 3 P.2049 V 925 931 4 P.2032 V 937-946 2 1997 48-70 1996 10 11 3 1987 138-146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ϲ ฯ र ቑ ጯ 高雄師大學報 2015, 38, 63-93 高雄港港史館歷史變遷之研究 李文環 1 楊晴惠 2 摘 要 古老的建築物往往承載許多回憶 也能追溯某些歷史發展的軌跡 位於高雄市蓬 萊路三號 現為高雄港港史館的紅磚式建築 在高雄港三號碼頭作業區旁的一片倉庫 群中 格外搶眼 這棟建築建成於西元 1917 年 至今已將近百年 不僅躲過二戰戰 火無情轟炸 並保存至今 十分可貴 本文透過歷史考證

More information

0 000 00 70 7 80 000 % 90 00 7 80 0 7 000 000 7 9 0 0 7 7 8 Gorgoroon 000 8 8 7 8 9 99 7 7 008 9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0 000 00 70 7 80 000 % 90 00 7 80 0 7 000 000 7 9 0 0 7 7 8 Gorgoroon 000 8 8 7 8 9 99 7 7 008 9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0 7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No. Jul. 0 郭 卫 东 0087 K 0 A 000-99 0 0-0- 8 8 7 79 8 00 00 0 9 00 00 000 00 000 00 000 0 9 00 97 7 00 Nassau 7 000 0 08 000 00 Trumball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Microsoft Word - 目錄-ok.docx 高 餐 通 識 教 育 學 刊 第 七 期 頁 93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年 十 二 月 NKUHT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Vol.7, pp.93, Dec 2011 洗 滌 神 州 舊 淚 痕 論 于 右 任 詩 書 之 頓 挫 美 柯 耀 程 國 立 高 雄 餐 旅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兼 任 講 師 摘 要 于 右 任 為 中 華 民 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七 期 2011 年 9 月 頁 1-24 論 陶 淵 明 的 讀 史 述 九 章 黃 世 錦 摘 要 述 是 古 代 的 一 種 文 體 陶 淵 明 有 讀 史 述 九 章 之 作, 此 九 章 不 僅 詠 贊 先 賢, 且 兼 有 述 懷 之 意 歷 來 對 此 九 章 微 旨 之 探 索, 自 宋 蘇 東 坡 東 坡 題 跋

More information

1-06.doc

1-06.doc (1) 147-177 2001 7 148 (1). 1998 26 fuckers and fucfees 1996 269 149 mmmmmm ooooooooooo aaaaaaaaaaaaa 1 BBS BBS 3P NetSex CyberSex 1 150 (1) Odzer 1998 19 90 10 151 1990 41 1990 41 152 (1) (1990:20) /.

More information

微博「吐槽」

微博「吐槽」 (1) 論 文 題 目 : 中 國 大 陸 網 路 吐 槽 研 究 (2) 姓 名 : 王 楠 (3) 就 讀 學 校 及 身 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傳 播 學 院 博 士 班 二 年 級 (4) E-mail:101451505@nccu.edu.tw (5) 電 話 :0978-231081 (6) 通 訊 處 : 台 北 市 文 山 區 指 南 路 二 段 64 號 莊 敬 九 舍

More information

188 一般論文 The Pursuit of Reality in Family Catastrophe and Crystal Boys Hung, San-Hui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entral U

188 一般論文 The Pursuit of Reality in Family Catastrophe and Crystal Boys Hung, San-Hui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entral U 2011 年 4 月 頁 187-204 國立台灣文學館 家變 與 孽子 中的父子關係與對 真實 世界的追求 洪珊慧 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摘要 王文興與白先勇同為 現代文學 雜誌的重要成員 王文興 家變 與 白先勇 孽子 亦是七 與八 年代台灣文學史上兩部重要的長篇小說 家 變 以父親出走為始 逐章敘述范曄與父親的關係變化 其小說內容與其獨特 的文字表現 引發當時台灣文壇的注目 孽子 則以兒子出走

More information

兩個皇帝的故事——嬴政與哈德良

兩個皇帝的故事——嬴政與哈德良 23 3 111-123 2007 T h e First Emperor: China s Terracotta Army 2007.9.13-2008.4.6 Great Court N o r m a n F o s t e r Reading Room 111 1857-1997 1. 2007 2 5 40 2007 9 1 The Warring States 112 2. 10 Establishing

More information

2 黃 俊 傑 一 引 言 二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權 力 的 支 配 三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的 政 治 性 解 讀 四 結 論 一 引 言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的 重 大 特 徵 之 一, 在 於 經 典 解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間, 具 有 極

2 黃 俊 傑 一 引 言 二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權 力 的 支 配 三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的 政 治 性 解 讀 四 結 論 一 引 言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的 重 大 特 徵 之 一, 在 於 經 典 解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間, 具 有 極 臺 大 歷 史 學 報 第 40 期 BIBLID I0 I 2-8514(2007)40p. I -18 2007 年 12 月, 頁 1~18 2007.9.11 收 稿, 2007.1 1.1 9 通 過 刊 登 論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政 治 權 力 之 關 係 以 論 語 孟 子 為 例 黃 俊 傑 提 要 本 文 討 論 東 亞 儒 家 經 典 詮 釋 與 中 日 韓 各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Rebuilding The Golden Town Everyday Life and Space at Jin-gua-shi 1897-1987.. ABSTRACT Rebuilding The Golden Town Everyday Life and Space at Jin-gua-shi ABSTRAC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of

More information

NCUE Journal of Humanities Vol. 5, pp. 93-112 March 2012 Theme Awareness and Writing Skills on the Image of Teacher in Chen Heng-jia s Fiction Lian-pe

NCUE Journal of Humanities Vol. 5, pp. 93-112 March 2012 Theme Awareness and Writing Skills on the Image of Teacher in Chen Heng-jia s Fiction Lian-pe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文 學 院 學 報 第 五 期, 頁 93-112 二 一 二 年 三 月 論 陳 恒 嘉 小 說 寫 作 技 巧 與 主 題 意 識 1 以 老 師 形 象 的 創 作 為 核 心 葉 連 鵬 摘 要 長 期 身 處 教 育 界 的 陳 恒 嘉, 對 於 教 育 相 關 問 題 也 就 十 分 熟 悉 且 關 切, 以 致 於 他 的 小 說 人 物 當 中, 有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南 大 學 人 文 與 社 會 研 究 學 報 第 44 卷 第 2 期 ( 民 國 99.10):1-24 山 海 經 校 注 與 袁 珂 的 神 話 研 究 鍾 佩 衿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研 究 所 碩 士 生 摘 要 作 為 中 國 神 話 研 究 的 重 要 學 者, 袁 珂 的 研 究 重 心 即 在 於 對 山 海 經 神 話 進 行 詮 釋 與 探 討 ; 研

More information

2011 12 289 MINZUTRIBUNE Academic No12 2011 GeneralNo. 289 20 80 530006 20 80 C95 A 1007-8592 2011 12-0098 - 11 l984 12 27 20 80 1984 8 1961 9 1984 20 60 1964 9 24 1985 4 1985 4 2005 04FNZ002 1943 98 1985

More information

62 戲劇學刊 An Analysis of Cao-xie-gong Zhen in Tainan Abstract Te-yu Shih* Tainan is among the first areas that were developed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a

62 戲劇學刊 An Analysis of Cao-xie-gong Zhen in Tainan Abstract Te-yu Shih* Tainan is among the first areas that were developed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a 61 * 1870 61-85 TAIPEI THEATRE JOURNAL 27 (2018): 61-85 School of Theatre Arts,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2017.12.21 2018.1.11 * 62 戲劇學刊 An Analysis of Cao-xie-gong Zhen in Tainan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YANGTZE RIVER ACADEMIC 2013 4 40 2013 No. 4 Serial No. 40 100081 1960 1992 2004 1974 2004 2000 1 27 2013 4 1992 25 27 1983 1 2006 144 145 2000 111 28 2006 144 2007 28 3330 29 30 2013 4 2006 78 2006 174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1.doc

Microsoft Word - 1-1.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 期 第 1-16 頁 2000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律 賦 在 唐 代 典 律 化 之 考 察 簡 宗 梧 游 適 宏 * 摘 要 通 常 中 國 文 學 史 專 著 述 及 賦 時, 總 會 提 到 唐 代 的 律 賦 此 一 論 述 透 露 了 多 種 意 義 : 一 是 就 中 國 文 學 史 言, 唐 代 律 賦 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GJ6-1-05陳伯軒.doc

Microsoft Word - CGJ6-1-05陳伯軒.doc 長 庚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6:1(2013),99-121 命 題 作 文 的 深 度 審 題 與 多 元 思 考 陳 伯 軒 摘 要 審 題 與 立 意 是 作 文 首 要 的 步 驟, 在 諸 多 的 作 文 教 學 研 究 中 都 有 所 強 調 然 而 絕 大 多 數 陳 陳 相 因, 並 未 更 深 入 研 探 審 題 與 立 意 的 方 法 本 研 究 以 教 學 經 驗, 配 合

More information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分 类 号 密 级 UDC 编 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文 化 意 蕴 学 位 申 请 人 : 童 尚 兰 学 科 专 业 : 古 代 文 学 指 导 教 师 : 吴 昌 林 教 授 答 辩 委 员 会 主 席 : 答 辩 日 期 :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8305FB171B8D1BA63A544B871BDD7A7F8A457B6A9C3C0B34EB3D0A740A4A7ACFCBEC7AF53A6E2A158A548A16D4D722E20444F42A16EA142A16D4869726F706F6EA16EBB50A16D4D79204C6F6E65736F6D6520436F77626F79A16EB5A5A740AB7EACB0A8D22E6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8305FB171B8D1BA63A544B871BDD7A7F8A457B6A9C3C0B34EB3D0A740A4A7ACFCBEC7AF53A6E2A158A548A16D4D722E20444F42A16EA142A16D4869726F706F6EA16EBB50A16D4D79204C6F6E65736F6D6520436F77626F79A16EB5A5A740AB7EACB0A8D22E6 從 解 構 主 義 論 村 上 隆 藝 術 創 作 之 美 學 特 色 以 Mr. DOB Hiropon 與 My Lonesome Cowboy 等 作 品 為 例 王 立 欣 新 竹 教 育 大 學 藝 術 與 設 計 學 系 藝 術 教 育 與 創 作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摘 要 20 世 紀 現 代 藝 術 出 現 達 達 主 義 和 普 普 藝 術 後, 藝 術 開 始 與 生 活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2014 年 3 月 頁 255-29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論 老 殘 遊 記 中 的 身 體 隱 喻 許 暉 林 * 摘 要 晚 清 以 降, 以 身 體 譬 喻 國 體 成 為 理 解 國 民 與 國 家 關 係 的 重 要 方 式 藉 由 對 老 殘 遊 記 中 身 體 譬 喻 的 分 析, 我 試 圖 提 出 以 下 的 觀 察

More information

06

06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141-163 20 2 91 12 414?-466 403-444 * 141 142 20 2 420-479 439 1745-1794 129 121 1 438 444 2 444 436-453 3 453 442-453 1 2000 106 2 Su Jui-lung, Versatility within Tradition:

More information

從篤加有二「區」談當代平埔文化復振現相

從篤加有二「區」談當代平埔文化復振現相 從 篤 加 有 二 邱 談 族 群 正 名 運 動 從 篤 加 有 二 邱 談 族 群 正 名 運 動 陳 榮 輝 台 南 女 子 技 術 學 院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師 摘 要 本 文 從 篤 加 村 非 平 埔 族 裔 的 正 名 運 動, 探 討 篤 加 村 民 因 不 認 同 廟 後 區 ( 邱 ) 所 形 成 的 平 埔 族 裔 概 念, 從 地 理 變 遷 村 廟 沿 革 族 譜

More information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客 家 文 化 學 院 客 家 社 會 與 文 化 學 程 碩 士 論 文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教

More information

171-200

171-200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171-200 19 2 90 12 * 171 172 19 2 1 2 1 1979 232-233 2 1968 3 125 35 700 173 3 4 3 2000.4 4 1989 12 541-542 174 19 2 5 6 7 8 9 10 5 1987 9 432 6 5 17 539 7 1988 6477 8 4

More information

10 Subjective Reality: Analyzing the Writing of Taiwan Writers in the Modernism Generation on the Chinese Civil War Huang Chi-Feng Assistant Professor

10 Subjective Reality: Analyzing the Writing of Taiwan Writers in the Modernism Generation on the Chinese Civil War Huang Chi-Feng Assistant Professor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九期 2014 年 10 月 頁9-49 國立台灣文學館 主觀的真實 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 黃啟峰 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摘要 本論文以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作品中的 戰爭想像與恐怖書寫 為主 題 討論該時代作家如何面對上一代不願面對的 戰爭創傷 議題 並進一步 透過 主觀的真實 面相 去勾勒人在戰爭現場或戰時體制下的情貌與選擇 討論的文本包含白先勇 李渝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肉 蒲 團 研 究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肉 蒲 團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Rou Pu Tuan 研 究 生 : 林 欣 穎

More information

上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上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六 期 2011 年 3 月 頁 23-56 論 司 馬 遷 的 忠 義 氣 節 觀 莊 坤 成 摘 要 史 記 是 繼 承 春 秋 的 精 神, 將 政 治 道 德 寄 寓 其 中 的 另 一 偉 大 作 品 由 於 司 馬 遷 所 處 的 時 付 環 境 與 個 人 的 人 生 經 歷, 使 得 史 記 裡 充 滿 著 忠 義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2015 年 第 3 期 ( 总 第 229 期 ) 厦 门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 Social Sciences) No. 3 2015 General Serial No. 229 台 湾 民 主 转 型 中 新 闻 传 播 的 变 迁 与 发 展 一 项 基 于 对 台 湾 新 闻 传 播

More information

Fancis M. Deng War of Visions Conflict of Identities in the Suda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 422.

Fancis M. Deng War of Visions Conflict of Identities in the Suda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 422. * 20 70068 20 7 9 6 7 000 900 5 65 93 956 55 * YJC770059 0&ZD5 67 202 2 4 7 60 2005 6 2 68 Fancis M. Deng War of Visions Conflict of Identities in the Suda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 422. 70 2 3 820

More information

1119 1 2012 9 2751 3 4 1 1895 78 2015

1119 1 2012 9 2751 3 4 1 1895 78 2015 2015 1 32 1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an. 2015 Vol. 32 No. 1 doi 10. 3969 /j. issn 1007-6522. 2015. 01. 005 200241 - J912 A 1007-6522 2015 01-0077-15 1 2014-09-01 1953-1 2010 1 213

More information

实 践 探 讨 高 丽 : 从 少 数 民 族 大 学 生 的 阅 读 需 求 看 民 族 院 校 图 书 馆 的 资 源 建 设 有 区 域 性 和 民 族 性 很 强 的 传 统 学 科 特 色 学 科 及 优 势 学 科, 因 此 图 书 馆 的 资 源 建 设 也 要 顺 应 这 一 特 性

实 践 探 讨 高 丽 : 从 少 数 民 族 大 学 生 的 阅 读 需 求 看 民 族 院 校 图 书 馆 的 资 源 建 设 有 区 域 性 和 民 族 性 很 强 的 传 统 学 科 特 色 学 科 及 优 势 学 科, 因 此 图 书 馆 的 资 源 建 设 也 要 顺 应 这 一 特 性 中 国 科 技 资 源 导 刊 ISSN 1674-1544 2010 年 7 月 第 42 卷 第 4 期 72-77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RESOURCES REVIEW ISSN 1674-1544 Vol.42 No.4 72-77,Jul. 2010 从 少 数 民 族 大 学 生 的 阅 读 需 求 看 民 族 院 校 图 书 馆 的 资 源 建 设 高

More information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四 十 期 2013 年 3 月 頁 61-88 永 遠 的 革 新 號 側 論 筆 匯 遺 漏 在 文 學 史 上 的 密 碼 及 其 重 要 性 陳 明 成 摘 要 由 於 歷 來 有 關 文 學 雜 誌 與 現 代 文 學 的 研 究 成 果 已 呈 豐 碩, 相 形 之 下, 對 於 栽 種 在 兩 者 之 中 的 革 新 號 筆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 2006 6 211 238 211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belief in Ji-Gong

More information

ISSN 1021-4542

ISSN 1021-4542 背景圖像動態化對文字視認性的影響研究 151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高雄師大學報 007,,151-166 背景圖像動態化 對文字視認性的影響研究 楊清田 1 黃睿友 摘要 視覺設計者往往為了吸引觀者的注意 而一味地賦予圖像動態效果 對 於觀者而言 動態化的圖像雖能引起注意 卻也增加文字辨識上的困擾 致 使文字訊息讀取不易 甚至產生認知上的誤解 為了更有效地運用動態圖像 的特性 本研究採取

More information

文化产业语境下的中国流行音乐

文化产业语境下的中国流行音乐 1. 1 2. 4 3. 5 4. 6 1. 2. 3. 4. 1. 2. 21 3. 1. 2. 3. 4. 1. 35 2. 3. 37 1. 2. 3. 46 1 On the Chinese Pop Music with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Industry Keywords: Culture Industry Pop Music Pop Music Industry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Painting and poetry are comp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Painting and poetry are comp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2008 年 10 月 頁 23-6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蘇 軾 題 畫 詩 與 意 境 之 拓 展 * 張 高 評 提 要 繪 畫 之 局 限, 詩 歌 可 以 相 濟 ; 詩 歌 之 藝 術, 繪 畫 往 往 借 鏡 之 因 此, 詩 與 畫 由 於 同 趣, 故 會 通 較 易 ; 又 因 異 迹, 故 借 鏡 可 成 本 論 文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7414943_LEONG Chao Ha.doc

Microsoft Word - 07414943_LEONG Chao Ha.doc 澳 門 日 報 及 華 僑 報 報 導 貪 污 新 聞 之 異 同 - 以 歐 文 龍 貪 污 案 為 例 梁 秋 霞 傳 理 學 文 學 碩 士 畢 業 報 告 指 導 老 師 : 蕭 小 穗 博 士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傳 理 學 院 香 港 二 00 八 年 七 月 謝 辭 我 在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的 學 生 生 涯 隨 著 這 份 碩 士 畢 業 報 告 的 完 成 而 結 束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55BA44AA5D8A6B8AABABDD7A4E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55BA44AA5D8A6B8AABABDD7A4E52E646F63>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 家 社 會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客 家 聚 落 之 產 業 地 景 與 記 憶 變 遷 : 以 大 湖 草 莓 為 例 指 導 教 授 : 張 翰 璧 博 士 研 究 生 : 劉 憶 萱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客 家 聚 落 之 產 業 地 景 與 記 憶 變 遷 : 以 大 湖 草 莓 為 例 摘 要 集 體 記 憶 是 一 種 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2008 年 3 月 頁 165~192 165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與 聖 人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受 命 觀 李 宗 定 摘 要 葛 洪 以 抱 朴 子 內 篇 一 書 奠 定 道 教 史 上 承 先 啟 後 的 地 位, 書 中 講 神 仙 方 術 養 生 延 年, 又 繼 承 魏 伯 陽

More information

˘ªF¶Î

˘ªF¶Î 2004 3 129 153 1 2 NSC 92-2411 - H - 001-009 - A C 1 1 968 1 0 2 003 C. R. Boxer, The Christian C e n t u ry in Japan, 1549-165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Boxer 2 Helen J. Baroni,

More information

104王三慶.doc

104王三慶.doc 2005 12 95 120 4 2 437-464 On Establishment and Abolishment of 95 New Words made by Wu Tse-t ien, as well as Multiple Version of Written Languages Wang San-Ch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C3E4ACC9A457AABABA74A558AACC>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C3E4ACC9A457AABABA74A558AACC> (resistance) 邊 界 上 的 演 出 者 : 在 文 明 1 2 3 社 會 中 撐 出 抵 抗 與 創 造 的 空 間 張 慈 宜 輔 大 心 理 系 我 的 田 野 工 作 及 背 景 簡 介 大 致 上 來 說, 我 的 田 野 工 作 從 2006 年 元 旦 進 行 到 2007 年 六 月, 為 期 約 一 年 半 事 實 上, 在 我 形 式 上 結 束 我 的 陣 頭 田

More information

跨越文藝復興女性畫像的格局—

跨越文藝復興女性畫像的格局— 2004 11 1 ~ 24 * 1941 1943 1943 1 5 93.8.15 93.10.20 * 2 3 The Banning and "Revival" of Han Music in Wartime Taiwan: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Made by the Taiwan Music Investigation Team in 1943 Ying-fen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F31305FB6C0AC4BA9FAA470BBA1A4A4AABAB3F5B0ECC5DCBE455FB0AABAD5C17B5FADABB1C6A141B2C4A440A6B8B5B9BFF9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F31305FB6C0AC4BA9FAA470BBA1A4A4AABAB3F5B0ECC5DCBE455FB0AABAD5C17B5FADABB1C6A141B2C4A440A6B8B5B9BFF92E646F63> 東 海 中 文 學 報 第 18 期 頁 217-238 東 海 大 學 中 文 系 2006 年 7 月 黃 春 明 小 說 中 的 場 域 變 遷 高 禎 臨 * 提 要 法 國 社 會 學 家 布 爾 迪 厄 (Pierre Bourdieu) 在 解 釋 當 代 社 會 結 構 時, 運 用 了 場 域 生 存 心 態 以 及 資 本 等 數 種 主 要 概 念 來 討 論 一 個 社 會

More information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2010 2010 2011 2009 2007 2011 23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2010 2010 2011 2009 2007 2011 23 A 18 * A 18 A D035. 1 A 1674-2486 2015 02-0022 - 25 Bennett 1976 Cell 1977 Whyte 1974 * chennabo@ mail. sysu. edu / 12YJC840048 13YJA810002 985 22 2011 2011 A B A 18 A 2006 2007 2008 2007 2007a 2007b 2007

More information

180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1 期 乐 府 诗 集 相 和 歌 辞 相 和 曲 下 陌 上 桑 : 蚕 饥 妾 复 思, 拭 泪 且 提 筐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农 书 齐 民 要 术 中 拭 的 使 用 范 围 很 广, 不 但

180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1 期 乐 府 诗 集 相 和 歌 辞 相 和 曲 下 陌 上 桑 : 蚕 饥 妾 复 思, 拭 泪 且 提 筐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农 书 齐 民 要 术 中 拭 的 使 用 范 围 很 广, 不 但 第 19 卷 第 1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9 No.1 2013 年 2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Feb. 2013 拭 揩 抹 擦 搌 的 历 史 演 变 与 方 言 分 布 王 娟 (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文 学 院, 山 西 太 原,030012;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中 文 系, 上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