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 F736F F D20362EA6BFB254AABAA54BABC6A4CEA8E4B3D0A740C65BA6D2BFEB2DA7F5BFFCC2ED2E646F63>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62EA6BFB254AABAA54BABC6A4CEA8E4B3D0A740C65BA6D2BFEB2DA7F5BFFCC2ED2E646F63>"

Transcription

1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73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李 錫 鎮 [ 摘 要 ] 本 文 討 論 對 象 是 南 朝 時 期 作 品 以 模 擬 著 稱 的 江 淹, 主 要 議 題 環 繞 於 江 淹 的 才 盡 說 重 新 考 察 歷 來 學 者 的 多 種 解 釋 論 點, 探 討 這 些 看 法 有 何 可 取 之 處? 是 否 仍 有 不 足? 是 否 符 合 當 時 的 現 實 處 境? 可 否 通 過 江 淹 現 存 詩 文 集 所 提 供 的 證 據 之 檢 驗? 設 法 充 分 運 用 與 江 淹 有 關 的 文 學 史 料, 討 論 其 仕 宦 經 驗 及 其 出 處 問 題, 並 對 江 淹 的 創 作 特 性 及 其 經 由 擬 作 而 提 出 的 批 評 觀 點, 進 行 較 深 入 的 分 析, 以 理 解 其 義 蘊 企 盼 透 過 多 方 面 的 探 討, 釐 清 有 關 江 淹 才 盡 說 紛 歧 的 解 釋, 並 提 出 具 體 有 效 的 說 明 ; 尤 其 重 要 的 是, 藉 此 能 對 這 位 南 朝 重 要 作 家 有 較 為 整 全 的 認 知, 更 將 有 助 辨 清 江 淹 沈 約 在 當 世 文 壇 地 位 升 降 的 問 題, 給 予 江 淹 更 合 理 的 定 位 關 鍵 詞 ; 江 淹 才 盡 創 作 觀 仕 宦 * 本 文 為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NSC ) 研 究 成 果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副 教 授 收 稿 日 期 :2007 年 3 月 28 日, 審 查 通 過 日 期 :2007 年 5 月 19 日 責 任 編 輯 : 劉 昭 明 教 授

2 174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文 學 史 家 論 述 南 朝 重 要 作 家 江 淹, 大 多 會 提 到 在 齊 梁 之 時 有 關 其 才 盡 的 說 法 ; 以 文 學 創 作 言, 才 盡 意 指 作 家 文 思 枯 竭 或 創 作 能 力 衰 退 的 現 象, 既 有 此 種 負 面 性 之 批 評, 在 文 學 史 上 江 淹 的 整 體 評 價 便 不 高, 也 僅 有 少 數 作 品 受 到 重 視, 如 恨 別 二 賦, 而 認 定 其 為 前 期 之 作 品 近 數 十 年 來, 治 六 朝 文 學 與 批 評 的 學 者 對 江 淹 多 所 留 意, 頗 能 選 取 江 淹 才 盡 的 若 干 舊 說 尋 找 佐 證 或 推 論, 具 體 性 成 分 相 對 增 加, 某 些 解 釋 論 點 迭 經 輾 轉 引 用, 儼 然 有 形 成 定 論 之 趨 勢, 似 已 可 將 之 定 位 為 品 格 低 俗 且 耽 於 逸 樂 的 文 人 1 然 而 若 審 慎 重 作 考 察, 儘 管 不 乏 高 明 之 見, 能 夠 發 人 深 思, 唯 仍 容 有 可 以 斟 酌 之 處 江 淹 果 真 才 盡? 其 所 以 被 評 斷 為 才 盡 的 成 因 何 在? 歷 來 異 說 紛 紜, 學 者 所 作 的 歸 納 就 有 四 五 種 之 多, 2 而 又 先 後 陸 續 出 現 的 亦 尚 有 多 種 3 如 此 紛 歧 的 解 釋 論 點, 若 配 合 有 關 江 淹 的 文 學 史 料 以 資 參 照, 正 可 為 我 們 提 供 想 像 空 間 和 思 辨 的 基 礎 本 文 不 列 述, 首 先 僅 針 對 影 響 今 人 思 考 極 為 深 遠 的 清 代 以 前 異 說 重 作 辨 析, 澄 清 此 一 高 度 爭 論 性 之 議 題 所 涉 及 的 解 釋 和 判 斷 問 題 ; 以 此 為 基 礎, 進 而 按 照 江 淹 在 歷 史 脈 絡 中 的 情 境, 就 其 仕 宦 歷 程 與 創 作 觀 點 兩 方 面 進 行 討 論, 探 索 其 所 表 述 的 個 人 體 驗 之 內 涵, 試 為 解 說 密 切 關 涉 其 評 價 的 才 盡 說 之 義 蘊 一 清 代 以 前 江 淹 才 盡 異 說 及 其 蘊 涵 的 問 題 現 今 所 見 資 料, 最 早 記 載 江 淹 才 盡 的 是 梁 鍾 嶸 詩 品, 一 見 於 1 現 代 學 者 討 論 江 淹 才 盡, 以 曹 道 衡 先 生 最 具 代 表 性, 成 果 豐 碩, 其 論 述 影 響 深 廣, 相 關 論 文 有 : 江 淹 及 其 作 品 論 江 淹 詩 歌 的 幾 個 問 題, 見 中 古 文 學 史 論 文 集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6 年 7 月 ); 江 淹 作 品 年 代 考 江 淹 沈 約 與 南 齊 詩 風, 見 漢 魏 六 朝 文 學 論 文 集 ( 桂 林 : 廣 西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1999 年 9 月 ) 2 詳 見 曹 旭 : 詩 品 集 注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4 年 10 月 ), 頁 ; 蕭 合 姿 : 江 淹 及 其 作 品 研 究 (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2000 年 3 月 ), 頁 在 曹 道 衡 先 生 後, 有 關 江 淹 才 盡 說 的 論 文, 如 周 鋒 : 江 淹 才 盡 與 永 明 文 風 的 關 係 ; 學 術 研 究 1990 年 第 3 期 ; 莫 礪 鋒 : 江 郎 才 盡 新 解 讀 江 淹 恨 賦 別 賦, 見 南 京 大 學 主 編, 辭 賦 文 學 論 集 ( 南 京 : 江 蘇 教 育 出 版 社,1999 年 12 月 ); 崔 軍 紅 侯 冬 梅 : 邊 緣 化 的 江 淹 江 淹 才 盡 原 因 新 探, 鹽 城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23 卷 第 2 期 (2003 年 5 月 )

3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75 評 江 淹, 一 見 於 評 沈 約 : 文 通 詩 體 總 雜, 善 於 摹 擬 筋 力 於 王 微, 成 就 於 謝 朓 初, 淹 罷 宣 城 郡, 遂 宿 冶 亭, 夢 一 美 丈 夫, 自 稱 郭 璞, 謂 淹 曰 : 吾 有 筆 在 4 卿 處 多 年 矣, 可 以 見 還 淹 探 懷 中, 得 一 五 色 筆 以 授 之 爾 後 為 詩, 不 復 成 語, 故 世 傳 江 淹 才 盡 ( 詩 品 中 梁 光 祿 江 淹 詩 ) 5 永 明 相 王 愛 文, 王 元 長 等, 皆 宗 附 之 約 於 時, 謝 朓 未 遒, 江 淹 才 盡, 范 雲 名 級 故 微, 故 約 稱 獨 步 雖 文 不 至, 其 工 麗 亦 一 時 之 選 也 見 重 閭 里, 誦 詠 成 音 嶸 謂 約 所 著 既 多, 今 翦 除 淫 雜, 收 其 精 要, 允 為 中 品 之 第 矣 故 當 詞 密 於 范, 意 淺 於 江 也 ( 詩 品 中 梁 左 光 祿 沈 約 詩 ) 鍾 嶸 兩 次 述 及 江 淹 才 盡, 顯 然 因 為 此 說 是 齊 梁 當 時 流 傳 的 一 種 議 論, 不 僅 與 江 淹 文 學 作 品 的 評 價 直 接 相 關, 甚 且 又 是 促 成 沈 約 在 永 明 文 壇 獨 領 風 騷 的 重 要 因 素 之 一 鍾 嶸 ( 約 公 元 四 六 八 五 一 八 ) 年 輩 晚 於 沈 約 ( 四 四 一 五 一 三 ) 江 淹 ( 四 四 四 五 五 ), 是 宋 齊 梁 同 時 代 人, 詩 品 是 時 評 性 的 詩 歌 評 論, 沈 約 等 人 提 倡 聲 律 說, 導 致 齊 梁 詩 歌 創 作 風 尚 的 轉 變, 鍾 嶸 予 以 頗 為 嚴 厲 的 批 評, 他 所 敘 述 的 當 時 文 壇 情 況 當 有 客 觀 的 事 實 依 據 6 值 得 留 意 的 是, 鍾 嶸 指 出 江 淹 才 盡 說 流 傳 的 時 間, 一 是 在 齊 武 4 詩 品 諸 種 版 本 均 無 一 字, 王 師 叔 岷 云 : 案 山 堂 考 察 引 得 下 有 一 字 見 鍾 嶸 詩 品 箋 證 稿 ( 臺 北 : 中 研 院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所,1992 年 3 月 ), 頁 車 柱 環 先 生 認 為 約 字 或 應 在 等 字 上, 本 作 王 元 長 約 等 皆 宗 附 之, 之 字 當 指 永 明 相 王 而 言, 即 竟 陵 王 子 良 也 詳 見 鍾 嶸 詩 品 校 證 ( 韓 國 : 漢 城 大 學 校 文 理 科 大 學,1967 年 11 月 ), 頁 51 王 師 叔 岷 曾 云 : 約 字 與 下 文 故 約 稱 獨 步 複, 疑 是 衍 文 同 註 4, 頁 詩 品 云 : 今 既 不 備 於 管 絃, 亦 何 取 於 聲 律 耶? 王 元 長 創 其 首, 謝 脁 沈 約 揚 其 波 三 賢 咸 貴 公 子 孫, 幼 有 文 辨 於 是 士 流 景 慕, 務 為 精 密 擗 積 細 微, 專 相 凌 駕 故 使 文 多 拘 忌, 傷 其 真 美 見 曹 旭 : 詩 品 集 注, 同 註 2, 頁 拙 著 : 試 論 鍾 嶸 詩 品 與 沈 約 宋 書 謝 靈 運 傳 論 的 對 立 關 係, 第 三 屆 中 國 詩 學 會

4 176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帝 永 明 年 間, 相 王 意 指 武 帝 次 子 竟 陵 王 蕭 子 良 正 位 為 司 徒, 移 居 雞 籠 山 西 邸, 始 召 集 文 人 學 士, 時 間 是 永 明 五 年 ( 四 八 七 ); 7 一 是 江 淹 罷 宣 城 郡, 在 宣 城 太 守 任 滿 離 職 返 建 康 之 時, 大 抵 是 齊 明 帝 永 泰 元 年 ( 四 九 八 ) 或 齊 東 昏 侯 永 元 元 年 ( 四 九 九 ) 8 鍾 嶸 雖 言 永 明 五 年 時 江 淹 已 有 才 盡 之 說, 並 未 言 明 才 盡 說 的 時 間 點 就 是 始 於 此 年, 也 未 言 及 此 說 的 成 因 ; 至 於 罷 宣 城 郡 這 一 時 間 點, 鍾 嶸 是 追 述 一 則 江 淹 夢 郭 璞 索 回 五 色 筆 的 故 事, 按 其 敘 事 當 是 江 淹 將 所 夢 之 事 告 知 他 人, 而 所 謂 爾 後 為 詩, 不 復 成 語, 究 竟 是 江 淹 夢 後 創 作 的 實 況, 抑 或 外 人 對 其 作 品 誇 張 不 實 的 批 評, 這 是 不 同 的 兩 種 情 況 鍾 嶸 記 載 有 關 江 淹 才 盡 的 故 事 傳 說, 雖 然 未 有 針 對 其 事 實 判 斷 表 示 質 疑, 但 他 必 定 反 對 此 說 之 造 成 對 江 淹 文 學 評 價 的 低 貶, 詩 品 論 詩 分 三 品, 齊 梁 優 秀 詩 人 皆 列 居 中 品, 經 由 比 較 其 間 又 有 高 下 之 別, 認 為 沈 約 意 淺 於 江, 范 雲 丘 遲 當 淺 於 江 淹, 江 淹 的 成 就 又 是 高 於 謝 朓, 因 此 在 鍾 嶸 的 評 論 觀 點 中, 江 淹 詩 的 總 體 評 價 極 高, 可 說 列 之 於 所 品 評 的 齊 梁 詩 人 之 首 9 詩 品 特 別 述 及 江 淹 才 盡 說, 主 要 目 的 在 彰 顯 此 說 衍 生 的 有 關 江 淹 沈 約 的 評 價 和 齊 梁 詩 歌 風 尚 的 變 化, 意 在 進 行 評 價 的 重 估, 不 是 為 要 溯 及 既 往 去 究 詰 江 淹 有 無 才 盡 的 事 實 或 成 因, 唯 把 握 鍾 嶸 的 意 向 及 其 提 供 的 線 索, 仍 有 助 於 我 們 討 論 問 題 唐 代 修 成 的 梁 書 南 史, 在 江 淹 本 傳 中 都 提 到 其 才 盡, 二 書 敘 述 有 詳 略 之 別 : 議 論 文 集 魏 晉 南 北 朝 詩 學 (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系 編,1996 年 5 月 ), 頁 , 曾 有 較 完 整 的 討 論 7 參 見 南 齊 書 卷 四 十 蕭 子 良 傳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7 年 11 月 ), 頁 678; 林 家 驪 : 竟 陵 王 西 邸 學 士 活 動 考 略, 文 史 第 45 輯 (1998 年 9 月 ), 頁 236; 俞 紹 初 : 江 淹 年 譜, 見 劉 躍 進 范 子 燁 編 : 六 朝 作 家 年 譜 輯 要 ( 哈 爾 濱 : 黑 龍 江 教 育 出 版 社, 1999 年 1 月 ), 下 冊, 頁 俞 紹 初 先 生 繫 於 永 元 元 年, 見 江 淹 年 譜, 同 註 7, 頁 141; 曹 道 衡 沈 玉 成 先 生 謂 在 永 泰 元 年, 見 中 古 文 學 史 料 叢 考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3 年 7 月 ), 頁 所 謂 筋 力 於 王 微, 成 就 於 謝 脁, 不 是 論 江 淹 詩 的 淵 源 和 繼 承 關 係, 而 是 詩 人 之 間 的 比 較 陳 慶 元 先 生 有 詳 盡 之 論 析, 見 江 淹 筋 力 於 王 微, 成 就 於 謝 脁 辨, 收 錄 於 曹 旭 : 中 日 韓 詩 品 論 文 選 評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3 年 2 月 ), 頁

5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77 淹 少 以 文 章 顯, 晚 節 才 思 微 退, 時 人 皆 謂 之 才 盡 凡 所 著 述 百 餘 篇, 自 撰 為 前 後 集, 并 齊 史 十 志, 並 行 於 世 ( 梁 書 卷 十 四 江 淹 傳 ) 淹 少 以 文 章 顯, 晚 節 才 思 微 退, 云 為 宣 城 太 守 時 罷 歸, 始 泊 禪 靈 寺 渚, 夜 夢 一 人 自 稱 張 景 陽, 謂 曰 : 前 以 一 匹 錦 相 寄, 今 可 見 還 淹 探 懷 中 得 數 尺 與 之, 此 人 大 恚 曰 : 那 得 割 截 都 盡? 顧 見 丘 遲 謂 曰 : 餘 此 數 尺 既 無 用, 以 遺 君 自 爾 淹 文 章 躓 矣 又 嘗 宿 於 冶 亭, 夢 一 丈 夫 自 稱 郭 璞, 謂 淹 曰 : 吾 有 筆 在 卿 處 多 年, 可 以 見 還 淹 乃 探 懷 中 得 五 色 筆 一 以 授 之, 爾 後 為 詩 絕 無 美 句, 時 人 謂 之 才 盡 凡 所 著 述, 自 撰 為 前 後 集, 并 齊 史 十 志, 並 行 於 世 嘗 欲 為 赤 縣 經 以 補 山 海 之 闕, 竟 不 成 ( 南 史 卷 五 十 九 江 淹 傳 ) 兩 則 資 料 均 言 才 盡 說 是 在 江 淹 晚 年, 若 據 南 史 記 載 江 淹 夢 張 協 索 錦 事 為 宣 城 太 守 任 滿 還 京 之 時, 乃 在 永 泰 或 永 元 元 年, 時 年 五 十 五 六 歲, 江 淹 享 年 六 十 二, 自 可 說 是 晚 年 之 事, 而 按 詩 品 永 明 五 年 江 淹 已 有 才 盡 之 說, 其 年 四 十 四 歲 應 是 中 年, 可 見 史 傳 略 此 而 未 言 南 史 記 載 江 淹 之 夢 有 二, 繫 其 夢 張 協 索 錦 事 於 罷 宣 城 太 守 時, 而 未 確 言 其 夢 郭 璞 索 筆 事 在 何 時, 且 言 爾 後 為 詩 絕 無 美 句, 又 言 云 為 較 明 顯 指 出 是 江 淹 自 道 之 辭, 敘 事 亦 異 於 詩 品, 或 另 有 依 據, 而 傳 聞 異 辭 梁 書 南 史 言 江 淹 自 撰 為 前 後 集, 可 知 其 詩 文 集 是 作 者 生 前 編 成 的 ; 據 新 舊 唐 書 著 錄 前 後 集 各 十 卷, 宋 代 公 私 目 錄 僅 著 錄 十 卷, 若 由 江 淹 為 前 集 編 成 而 寫 的 自 序 考 證 現 今 所 見 江 淹 詩 文, 年 代 確 定 可 考 者 大 皆 屬 前 集 作 品, 則 宋 代 流 傳 的 可 能 即 是 前 集, 而 後 集 早 已 亡 佚 10 依 照 江 淹 作 品 流 傳 情 況 而 言, 在 永 明 五 年 已 有 才 盡 說 以 10 有 關 江 淹 詩 文 集 之 著 錄 版 本 情 況, 以 及 現 今 存 留 作 品 之 年 代 考 證, 詳 見 穆 克 宏 : 魏 晉 南 北 朝 文 學 史 料 述 略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7 年 1 月 ), 頁 ; 明 胡 之 驥

6 178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後, 江 淹 並 未 停 止 詩 文 撰 作, 所 謂 後 集 十 卷 應 當 是 其 中 晚 年 的 作 品, 我 們 無 從 得 知 後 集 亡 佚 是 否 必 與 才 盡 說 有 關, 自 不 宜 妄 作 推 論, 11 唯 因 欠 缺 這 部 分 作 品 相 互 參 證, 可 說 已 為 宋 代 以 來 關 於 才 盡 說 的 討 論 設 下 了 限 制, 如 何 跨 越 障 礙, 怎 樣 推 論 才 是 合 理 有 效, 也 更 增 加 了 困 難 度 ; 如 鍾 嶸 或 唐 人 要 辨 別 才 盡 說 流 傳 以 後, 江 淹 果 真 為 詩 不 復 成 語 或 絕 無 美 句, 詩 文 俱 在, 文 獻 足 徵, 按 理 要 比 後 代 容 易 唐 釋 道 宣 廣 弘 明 集 卷 第 三, 收 錄 江 淹 遂 古 篇, 文 末 注 引 梁 典 云 : 江 淹 位 登 金 紫 初, 淹 年 六 歲 能 屬 文, 為 詩 最 長, 有 遠 識, 受 奇 尚 ( 異 ) 12 年 二 十, 以 五 經 授 宋 諸 王, 待 以 客 禮 初, 年 十 三 而 孤 貧, 采 薪 養 母 及 梁 朝, 六 遷 侍 中 夢 郭 璞 索 五 色 筆, 淹 與 之, 自 是 為 文 不 工, 人 謂 其 才 盡, 然 以 不 得 志 故 也 13 北 周 劉 璠 梁 典 三 十 卷 陳 何 之 元 梁 典 三 十 卷, 今 已 佚, 不 知 出 自 何 人 14 就 道 宣 所 引 文 句 來 看, 追 述 詞 初 字 有 二, 語 義 內 容 似 乎 不 夠 完 整, 疑 非 原 文, 引 述 或 有 刪 節 有 關 江 淹 夢 郭 璞 索 筆 事, 時 間 未 作 交 代, 若 據 詩 品 則 可 推 定 在 罷 宣 城 太 守 之 時 ; 必 須 關 注 的 是 然 以 不 得 志 故 也 一 句, 這 是 梁 典 作 者 對 世 傳 江 淹 才 盡 說, 正 面 提 出 不 同 的 解 釋 或 論 斷 梁 典 表 述 方 式 與 沈 約 在 宋 書 中 記 載 鮑 照 注, 李 長 路 趙 威 點 校 : 江 文 通 集 彙 註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9 年 12 月 ), 頁 2-5; 俞 紹 初 張 亞 新 : 江 淹 集 校 注 ( 鄭 州 : 中 州 古 籍 出 版 社,1994 年 9 月 ), 頁 10-12; 曹 道 衡 : 江 淹 作 品 寫 作 年 代 考, 同 註 1, 頁 曹 道 衡 先 生 言 後 集 十 卷, 可 能 收 錄 永 明 以 後 的 作 品, 但 因 為 缺 乏 佳 作, 所 以 無 人 提 及, 終 於 大 部 失 傳 了 見 論 江 淹 詩 歌 的 幾 個 問 題, 同 註 1, 頁 253 按 典 籍 之 保 存 或 失 傳, 因 素 非 一, 此 說 猶 待 實 證 12 尚 字 下 或 當 有 異 字, 按 江 淹 自 序 言 愛 奇 尚 異, 深 沉 有 遠 識 見 俞 紹 初 張 亞 新 : 江 淹 集 校 注, 同 註 10, 頁 俞 紹 初 先 生 最 早 注 意 此 條 資 料, 見 江 淹 年 譜, 同 註 7, 頁 142 釋 道 宣 : 廣 弘 明 集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四 部 叢 刊 影 印 本 ), 頁 見 隋 書 卷 三 十 三 經 籍 志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7 年 12 月 ), 頁 954 俞 紹 初 先 生 有 說, 參 江 淹 年 譜, 同 註 7, 頁 85

7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79 才 盡 說 極 為 類 似, 沈 約 云 : 世 祖 ( 宋 孝 武 帝 ) 以 照 為 中 書 舍 人 上 好 為 文 章, 自 謂 物 莫 能 及, 照 悟 其 旨, 為 文 多 鄙 言 累 句, 當 時 咸 謂 照 才 盡, 實 不 然 也 ( 宋 書 卷 五 十 一 臨 川 王 劉 義 慶 傳 後 附 鮑 照 傳 ) 南 朝 皇 室 出 身 素 族, 文 化 上 原 不 如 高 門 望 族 風 流 儒 雅, 宋 孝 武 帝 自 以 為 文 章 當 世 第 一, 乃 是 潛 藏 的 自 卑 心 理 之 反 映, 朝 士 洞 悉 其 心 態, 迫 於 帝 王 淫 威, 不 僅 不 敢 與 之 爭 勝, 甚 或 自 貶 才 藝, 以 求 保 命 全 身, 宋 孝 武 帝 時 書 法 家 王 僧 虔 亦 如 此, 非 獨 鮑 照 一 例 15 宋 書 的 敘 述 即 在 指 出 此 種 現 象, 所 謂 實 不 然 也, 乃 是 史 家 對 劉 宋 大 明 之 時 咸 謂 照 才 盡 的 反 駁, 亦 即 沈 約 認 為 將 鮑 照 為 文 多 鄙 言 累 句, 16 簡 單 地 歸 因 於 作 者 本 身 才 思 減 退, 其 評 價 不 合 事 實 對 照 宋 書, 梁 典 言 然 以 不 得 志 故 也, 運 用 轉 折 詞 然 字, 可 知 梁 典 作 者 並 沒 有 質 疑 或 否 定 江 淹 才 盡 說 的 相 關 認 知 判 斷 問 題, 而 是 更 深 入 究 詰 其 成 因, 指 出 主 要 因 素 是 江 淹 本 人 之 不 得 志 使 然, 可 惜 引 文 中 未 見 有 關 事 實 情 況 的 具 體 陳 述 得 志 不 得 志, 語 出 孟 子, 涉 及 士 君 子 之 用 於 世 能 否 充 分 遂 行 志 願 和 達 成 理 想, 亦 用 於 言 仕 途 境 遇 是 否 順 遂 合 意 ; 17 究 竟 梁 典 將 才 盡 說 指 向 15 此 種 特 異 的 文 化 現 象, 羅 宗 強 先 生 舉 王 僧 虔 之 於 宋 孝 武 帝 有 關 書 法 之 事 例, 有 具 體 的 討 論, 詳 見 魏 晉 南 北 朝 文 學 思 想 史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6 年 10 月 ), 頁 鮑 照 詩 文 果 真 多 鄙 言 累 句, 本 文 在 此 暫 不 論 17 孟 子 滕 文 公 下 : 得 志, 與 民 由 之 ; 不 得 志, 獨 行 其 道 孟 子 盡 心 上 : 古 之 人, 得 志, 澤 加 於 民 ; 不 得 志, 修 身 見 於 世 此 人 所 悉 知 者, 史 書 中 常 用 於 言 仕 途 之 不 如 意, 如 宋 書 卷 七 十 五 王 僧 達 傳 言 僧 達 自 負 才 地, 謂 時 莫 及 上 初 踐 阼, 即 居 端 右, 一 二 年 間, 便 望 宰 相 及 為 護 軍, 不 得 志, 乃 啟 求 徐 州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7 年 11 月 ), 頁 1952; 南 齊 書 卷 五 十 二 文 學 丘 靈 鞠 傳 云 : 除 新 安 王 北 中 郎 參 軍, 出 為 剡 烏 程 令, 不 得 志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7 年 11 月 ), 頁 ; 南 齊 書 卷 五 十 二 文 學 檀 超 傳 云 : 超 累 佐 蕃 職, 不 得 志, 轉 尚 書 度 支 郎 同 上, 頁 891 崔 軍 紅 侯 冬 梅 言 江 淹 在 沈 約 領 導 的 永 明 體 詩 風 下 是 不 得 志 的, 可 否 逕 作 如 此 解, 似 有 可 疑 ; 見 邊 緣 化 的 江 淹 江 淹 才 盡 原 因 新 探, 同 註 3, 頁 46

8 180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江 淹 本 人 之 不 得 志, 是 否 可 能 有 其 事 實 依 據? 江 淹 的 人 生 願 望 或 志 向 為 何? 若 梁 典 作 者 提 出 不 得 志 是 指 江 淹 罷 宣 城 太 守 之 時, 江 淹 的 仕 宦 情 況 是 否 可 能 有 其 不 如 意 之 感? 仕 途 境 遇 不 得 如 意 與 其 夢 筆 有 何 關 聯? 這 些 疑 問 都 有 待 我 們 尋 找 相 關 證 據 加 以 索 解 明 王 世 貞 與 清 姚 鼐 對 江 淹 才 盡 說 的 論 點 相 近, 他 們 也 都 就 江 淹 的 仕 途 境 遇 為 說, 但 非 如 梁 典 所 謂 以 不 得 志 故 也, 相 反 地 認 為 是 因 官 位 愈 盛, 境 遇 愈 順, 而 無 心 思 致 力 於 詩 文 撰 作, 故 不 贊 同 才 盡 之 評 王 世 貞 云 : 文 通 裂 錦 還 筆 入 夢 以 來, 便 無 佳 句, 人 謂 才 盡 ; 鮑 照 亦 謂 才 盡, 殆 非 也 昔 人 夜 聞 歌 渭 城 甚 佳, 質 明 跡 之, 乃 一 小 民 傭 酒 館 者, 捐 百 緡 予 使 鬻 酒, 久 之, 不 復 能 歌 渭 城 矣 近 一 江 右 貴 人, 強 仕 18 之 始, 詩 頗 清 淡, 既 涉 貴 顯, 雖 篇 什 日 繁, 而 惡 道 坌 出 人 怪 其 故, 予 曰 : 此 不 能 歌 渭 城 也 或 云 : 鮑 是 避 禍 令 拙 耳 ( 藝 苑 卮 言 卷 八 ) 鮑 照 是 避 禍 令 拙, 而 非 才 盡, 頗 切 合 宋 書 所 述 至 於 江 淹, 是 否 如 所 引 事 例 一 樣, 名 位 貴 顯 之 後, 雖 篇 什 日 繁, 而 惡 道 坌 出? 由 於 宋 代 以 來 江 淹 後 集 已 經 失 傳, 王 世 貞 實 無 緣 見 到 江 淹 才 盡 說 以 後 的 作 品, 自 無 從 據 以 判 斷 若 說 按 照 人 之 常 情 類 推, 江 淹 亦 不 能 免 俗, 則 篇 什 日 繁 而 惡 道 坌 出 者, 或 者 必 須 是 喜 好 酬 酢 交 際 之 人, 抑 或 是 創 作 態 度 流 於 苟 且 務 多 之 情 況 ; 王 世 貞 雖 未 舉 證, 或 許 另 有 依 據, 因 此 我 們 須 對 江 淹 的 為 人 與 創 作 態 度 問 題 有 所 理 解 姚 鼐 言 匆 匆 不 暇 歌 渭 城, 其 論 點 亦 與 王 世 貞 相 近, 而 同 中 有 異, 他 說 : 江 詩 之 佳 者, 實 在 宋 齊 之 間, 仕 宦 未 盛 之 時 及 名 位 益 登, 塵 務 經 心, 清 思 旋 乏, 豈 才 盡 之 過 哉? 後 世 詞 人, 受 此 病 者, 亦 多 18 丁 福 保 注 : 涉, 談 藝 珠 叢 本 作 躋 見 歷 代 詩 話 續 編 ( 臺 北 : 木 鐸 出 版 社,1983 年 9 月 ), 頁 1079

9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81 有 之 匆 匆 不 暇 歌 渭 城, 文 通 休 文, 固 皆 不 免 爾 耳 ( 惜 抱 軒 筆 記 卷 八 ) 類 似 王 世 貞 的 論 點 帶 給 我 們 的 疑 問, 亦 即 關 於 江 淹 後 期 詩 歌 是 否 不 如 前 期, 實 無 以 驗 證 ; 倘 若 姚 鼐 是 依 據 蕭 統 文 選 所 選 的 多 首 江 淹 詩 立 說, 雖 可 能 盡 屬 宋 齊 之 間 的 作 品, 然 而 亦 不 能 排 除 文 選 不 取 其 後 期 詩 文, 正 因 編 者 受 到 當 時 才 盡 說 的 影 響 至 於 江 淹 若 是 塵 務 經 心, 清 思 旋 乏, 不 復 長 進, 19 卻 仍 有 後 集 之 作, 則 亦 將 牽 涉 江 淹 創 作 態 度 問 題 的 討 論 有 關 江 淹 的 仕 宦, 是 否 如 王 世 貞 姚 鼐 所 言 名 位 已 登 貴 顯? 抑 或 是 梁 典 指 稱 的 不 得 志? 究 竟 如 何 判 斷 較 符 合 江 淹 的 經 驗 處 境? 亦 有 待 澄 清 明 胡 應 麟 對 江 淹 才 盡 說 提 出 修 正, 主 要 是 針 對 江 淹 之 夢 的 解 釋 問 題 而 發, 他 說 : 文 通 夢 張 景 陽 索 錦 而 文 躓, 郭 景 純 取 筆 而 詩 下 世 以 才 盡, 似 也 ; 以 夢 故, 非 也 人 之 才 固 有 盡 時, 精 力 疲, 志 意 怠, 而 夢 徵 焉 其 夢, 衰 也 ; 其 衰, 非 夢 也 彥 升 與 沈 競 名, 亦 曰 才 盡, 豈 張 郭 為 祟 耶?( 詩 藪 外 編 卷 二 ) 此 論 點 其 實 非 反 對 江 淹 才 盡 說, 只 是 不 贊 同 將 江 淹 之 夢 當 作 是 文 思 減 退 的 因 素, 認 為 夢 是 其 精 神 狀 態 的 表 徵, 精 力 疲, 志 意 怠 或 以 夢 境 顯 現 ; 這 種 因 創 作 之 苦 思 勞 神 而 感 夢 的 現 象, 揚 雄 已 有 前 例 桓 譚 新 論 袪 蔽 第 八 云 : 子 雲 亦 言 成 帝 時, 趙 昭 儀 方 大 幸 每 上 甘 泉, 詔 令 作 賦, 為 之 卒 暴, 思 精 苦 ; 賦 成, 遂 困 倦 小 臥, 夢 其 五 藏 出 在 地, 以 手 19 姚 鼐 乃 就 人 之 常 情 而 言, 此 語 亦 有 所 本, 世 說 賢 媛 云 : 王 江 州 夫 人 語 謝 遏 曰 : 汝 何 以 都 不 復 進? 為 是 塵 務 經 心, 天 分 有 限? 見 余 嘉 錫 : 世 說 新 語 箋 疏 ( 臺 北 : 華 正 書 局,1984 年 9 月 ), 頁 698

10 182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收 而 內 之 及 覺, 病 喘 悸, 大 少 氣, 病 一 歲 由 此 言 之, 盡 思 慮, 傷 精 神 也 20 此 即 文 心 神 思 所 謂 揚 雄 輟 翰 而 驚 夢 事, 而 從 事 撰 作 如 果 苦 心 積 慮, 雖 不 必 感 夢, 卻 容 易 傷 神 害 病, 甚 或 損 年 折 壽, 劉 勰 言 桓 譚 疾 感 於 苦 思, 王 充 氣 竭 於 思 慮, 21 這 些 事 例 亦 可 為 胡 應 麟 的 論 點 提 供 佐 證, 故 言 其 夢, 衰 也 ; 其 衰, 非 夢 也, 表 述 內 容 顯 然 傾 向 理 性 的 解 釋 觀 點, 而 不 以 怪 力 亂 神 釋 夢 22 胡 應 麟 言 人 之 才 固 有 盡 時, 乃 是 指 作 者 生 命 歷 程 處 在 年 老 氣 衰 之 時, 並 非 就 精 意 苦 思 型 的 作 者 而 論, 乃 因 其 言 江 淹 夢 索 錦 取 筆 事 依 據 南 史 的 記 載, 南 史 已 明 言 江 淹 晚 節 才 思 微 退, 且 言 為 宣 城 太 守 罷 歸 我 們 宜 須 思 考 的 是 : 胡 應 麟 的 論 點 若 可 成 立, 也 僅 能 證 明 他 人 可 以 如 此 理 解 其 夢, 而 據 以 判 斷 其 才 盡 ; 至 於 江 淹 本 人 自 言 其 夢 的 動 機 或 用 意 何 在? 這 一 方 面 的 問 題 實 際 上 仍 疑 而 未 明 其 次, 江 淹 在 永 明 時 已 早 有 才 盡 之 說, 當 時 評 斷 又 依 據 什 麼? 何 以 罷 宣 城 太 守 時, 要 自 言 其 夢 而 落 人 口 實, 以 致 再 度 蒙 受 羞 辱? 前 後 之 間 有 何 關 聯? 明 張 溥 編 漢 魏 六 朝 百 三 家 集, 在 鮑 照 與 江 淹 集 之 題 辭 中, 亦 曾 就 江 淹 才 盡 說 表 達 其 見 解, 唯 因 明 顯 與 史 事 不 合, 故 不 為 學 者 所 取 若 作 檢 討, 或 可 披 沙 簡 金, 集 思 廣 義, 今 引 述 如 下 : 江 文 通 遭 逢 梁 武, 年 華 望 暮, 不 敢 以 文 陵 主, 意 同 明 遠, 而 蒙 譏 才 盡, 史 臣 無 表 出 之 者, 沈 休 文 竊 笑 後 人 矣 ( 鮑 參 軍 集 題 辭 ) 身 歷 三 朝, 辭 該 眾 體, 恨 別 二 賦, 音 制 一 變 長 短 篇 章, 能 寫 胸 臆, 即 為 文 字, 亦 詩 騷 之 意 多 余 每 私 論 江 任 二 子, 縱 橫 駢 偶, 不 受 羈 靮 若 使 生 逢 漢 代, 奮 其 才 果, 上 可 為 20 桓 譚 新 論 已 佚, 清 嚴 可 均 輯 錄, 詳 見 全 上 古 三 代 秦 漢 三 國 六 朝 文 ( 日 本 京 都 : 中 文 出 版 社,1975 年 7 月 ), 頁 詳 參 范 文 瀾 : 文 心 雕 龍 注 ( 臺 北 : 臺 灣 明 倫 書 局,1974 年 2 月 ), 頁 有 關 任 昉 才 盡, 不 與 夢 相 涉, 其 事 詳 見 南 史 卷 五 十 九 任 昉 傳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7 年 12 月 ), 頁 1455

11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83 枚 叔 谷 雲, 次 亦 不 失 馮 敬 通 孔 北 海, 而 晚 際 江 左, 馳 逐 華 采, 卓 爾 不 群, 誠 有 未 盡 世 猶 傳 文 通 暮 年 才 退, 張 載 問 錦, 郭 璞 索 筆, 則 幾 妬 口 矣 ( 江 醴 陵 集 題 辭 ) 江 淹 卒 於 梁 武 帝 天 監 四 年, 在 梁 之 時 甚 短, 而 在 齊 永 明 時 已 蒙 才 盡 之 譏, 言 遭 逢 梁 武, 不 敢 以 文 陵 主, 顯 然 因 鮑 照 事 牽 強 附 會, 失 之 穿 鑿 誤 認 張 協 為 張 載, 而 言 江 淹 夢 問 錦 索 筆 之 事 出 自 他 人 之 嫉 妒, 乃 是 基 於 江 淹 詩 文 特 色, 強 調 其 與 江 左 齊 梁 文 風 的 不 同, 而 作 出 的 揣 測, 所 依 據 的 僅 是 現 存 江 淹 早 期 作 品 因 此, 雖 非 游 談 無 根, 亦 有 失 察 之 處 然 而, 若 將 目 光 放 在 江 淹 才 盡 說 產 生 的 蕭 齊 時 代, 入 仕 的 文 人 江 淹 與 擁 有 政 治 權 力 的 帝 王 或 朝 臣 之 間, 以 及 江 淹 與 當 時 文 士 或 文 學 群 體 之 間 的 關 係, 無 疑 地 也 是 我 們 應 當 關 注 和 思 考 的, 因 為 才 盡 是 他 人 對 江 淹 的 批 評, 政 治 權 力 關 係 和 社 會 交 際 網 絡 的 錯 綜 因 素, 可 能 對 文 學 的 創 作 與 批 評 產 生 影 響 清 王 夫 之 古 詩 評 選, 其 中 評 選 漢 至 隋 代 五 言 古 詩, 江 淹 詩 有 二 十 三 首 之 多, 僅 次 於 謝 靈 運, 所 選 作 品 又 皆 在 蕭 統 文 選 所 選 之 外, 可 見 極 為 推 崇 江 淹 詩 而 給 予 很 高 的 評 價 王 夫 之 評 江 淹 臥 疾 怨 別 劉 長 史 詩, 亦 不 贊 同 江 淹 才 盡 說, 其 評 語 云 : 文 通 于 時, 乃 至 不 欲 取 好 景, 亦 不 欲 得 好 句, 脈 脈 自 持, 一 如 處 女, 唯 循 意 以 為 尺 幅 耳 此 其 以 作 者 自 命 何 如 也? 前 有 任 筆 沈 詩 之 俗 譽, 後 有 宮 體 之 陋 習, 故 或 謂 之 才 盡, 彼 自 不 屑 盡 其 才, 才 豈 盡 哉?( 古 詩 評 選 卷 五 ) 按 照 時 間 次 序, 早 在 齊 武 帝 永 明 時 已 有 江 淹 才 盡 說, 任 筆 沈 詩 之 說 大 抵 在 齊 末 梁 初, 時 蕭 衍 掌 握 政 權, 任 昉 文 筆 受 到 重 用 時, 23 而 宮 23 南 史 卷 五 十 九 任 昉 傳 云 : 昉 尤 長 為 筆, 頗 慕 傅 亮 才 思 無 窮, 當 時 王 公 表 奏 莫 不 請 焉 昉 起 奏 即 成, 不 加 點 竄 沈 約 一 代 辭 宗, 深 所 推 挹 梁 武 帝 剋 建 鄴, 霸 府 初 開, 以 為 驃 騎 記 室 參 軍, 專 主 文 翰 梁 臺 建, 禪 讓 文 誥, 多 昉 所 具

12 184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體 詩 的 流 行 則 在 蕭 統 卒 後 蕭 綱 為 梁 太 子 之 時 24 既 已 淆 亂 事 件 之 間 的 先 後 次 序, 欲 以 江 淹 不 屑 盡 其 才 反 駁 才 盡 說, 頗 似 無 的 放 矢, 何 況 對 江 淹 詩 歌 觀 念 或 創 作 態 度 的 揣 測, 也 僅 是 依 據 其 現 存 的 早 期 作 品, 因 而 王 夫 之 的 論 點 缺 乏 足 夠 的 說 服 力 王 夫 之 論 詩 主 張 以 意 為 主, 強 調 詩 篇 之 章 法 須 與 抒 情 主 體 所 欲 表 出 的 意 念 相 配 合, 詩 中 之 物 景 情 事 皆 受 命 篇 之 意 統 攝 而 構 成 有 機 之 整 體, 而 非 個 別 分 立 的 局 部 ; 25 其 論 江 淹 詩 唯 循 意 以 為 尺 幅 乃 至 不 欲 取 好 景, 亦 不 欲 得 好 句, 正 是 據 其 詩 論 以 彰 顯 江 淹 詩 的 特 色 僅 就 這 一 則 評 語 來 看, 詩 品 特 言 江 淹 之 意 深 於 沈 約 范 雲 丘 遲, 而 南 史 言 江 淹 夢 後 為 詩 絕 無 美 句, 無 論 是 褒 美 或 貶 損, 似 乎 都 未 脫 離 王 夫 之 稱 述 的 江 淹 詩 特 色 之 外 儘 管 王 夫 之 所 能 閱 覽 的 江 淹 作 品 不 如 詩 品 南 史 之 撰 者 全 面, 此 一 現 象 似 乎 值 得 玩 味, 我 們 或 可 思 索 : 是 否 江 淹 前 後 集 作 品 風 格 仍 保 持 其 一 貫 性, 而 可 能 並 無 重 大 的 改 變? 眾 所 周 知 沈 約 等 人 倡 導 的 聲 律 說, 已 在 齊 永 明 年 間 蔚 然 形 成 新 體 詩 風, 主 導 整 個 齊 梁 文 壇, 姑 且 不 論 才 盡 說 對 江 淹 譏 評 的 成 因, 處 在 此 種 時 代 氛 圍 之 下, 江 淹 自 編 後 集, 不 僅 表 示 他 持 續 在 創 作, 也 足 以 見 其 重 視 自 己 的 作 品, 那 麼 究 竟 是 江 淹 已 無 能 力, 抑 或 不 願 意 迎 合 當 時 新 變 之 詩 風? 這 方 面 問 題 頗 耐 人 尋 味, 若 不 簡 率 斷 言, 江 淹 的 為 人 及 其 文 學 態 度 的 重 新 理 解, 應 是 必 要 的 途 徑 綜 觀 前 述, 詩 品 梁 書 與 南 史, 提 供 的 有 關 江 淹 才 盡 說 的 史 料, 可 說 極 為 有 限, 而 梁 典 以 下 的 多 種 異 說, 雖 思 有 所 澄 清, 或 者 語 焉 不 詳, 或 各 執 一 隅 之 見, 其 解 釋 或 判 斷 所 蘊 涵 的 問 題, 我 們 試 作 適 度 的 懷 疑, 也 已 透 過 提 問 而 凝 聚 應 須 討 論 的 議 題 我 們 的 討 論 顯 然 將 回 歸 到 被 評 價 者 本 身, 探 索 江 淹 在 齊 永 明 時 ( 四 八 七 ) 蒙 受 才 既 以 文 才 見 知, 時 人 云 任 筆 沈 詩 同 上 註, 頁 梁 書 卷 四 簡 文 帝 紀 云 : 及 居 監 撫, 引 納 文 學 之 士, 賞 接 無 倦, 恆 討 論 篇 籍, 繼 以 文 章 雅 好 題 詩, 然 傷 於 輕 豔, 當 時 號 曰 宮 體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7 年 11 月 ), 頁 參 見 拙 著 : 王 船 山 詩 學 的 理 論 基 礎 及 理 論 重 心 ( 臺 大 中 文 所 博 士 論 文,1990 年 6 月 ), 頁

13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85 盡 譏 評 的 成 因, 以 及 在 罷 宣 城 太 守 時 ( 四 九 八 或 四 九 九 ) 自 言 其 夢 的 可 能 因 素, 並 探 討 其 間 可 能 的 關 聯 江 淹 自 序 是 篇 極 為 重 要 的 文 獻, 涉 及 其 人 格 取 向 與 文 學 觀 點, 尤 其 此 篇 是 為 前 集 作 品 之 成 書 而 寫, 意 義 非 凡 ; 以 下 讓 我 們 由 自 序 一 文, 展 開 整 個 議 題 的 討 論 二 江 淹 自 序 的 義 蘊 從 永 明 時 才 盡 說 論 起 江 淹 自 序 敘 述 其 生 平 志 趣 與 仕 宦 經 歷, 並 言 及 文 章 撰 作 而 以 之 通 貫 全 篇, 文 末 又 說 著 有 文 集 十 卷, 故 此 文 當 是 史 傳 所 謂 江 淹 前 集 之 序 文, 26 其 文 體 性 質 又 與 自 傳 類 似 27 自 序 文 中 已 稱 蕭 道 成 之 謚 號 高 帝, 自 述 官 職 止 於 中 書 侍 郎, 寫 作 時 間 當 在 建 元 四 年 ( 四 八 二 ) 四 月 蕭 道 成 卒 而 有 謚 號 後, 至 齊 武 帝 永 明 元 年 ( 四 八 三 ) 之 間 28 現 代 學 者 討 論 江 淹 才 盡, 在 解 釋 論 點 上 有 沿 承 姚 鼐 舊 說 而 更 作 闡 述 者, 大 多 由 自 序 中 取 證, 而 此 篇 特 別 受 到 重 視 的 主 要 是 末 段 文 字 : 淹 嘗 云 : 人 生 當 適 性 為 樂, 安 能 精 意 苦 力, 求 身 後 之 名 哉! 故 自 少 及 長, 未 嘗 著 書, 惟 集 十 卷, 謂 如 此 足 矣 重 以 學 不 為 人, 交 不 苟 合, 又 深 信 天 竺 緣 果 之 文, 偏 好 老 氏 清 淨 之 術 ; 仕, 所 望 不 過 諸 卿 二 千 石, 有 耕 織 伏 臘 之 資, 則 隱 矣 常 願 卜 居 築 宇, 絕 棄 人 事, 苑 以 丹 林, 池 以 綠 水, 左 依 郊 甸, 右 帶 瀛 澤 青 春 受 謝, 接 武 平 皋 ; 素 秋 澄 景, 則 獨 酌 虛 室 侍 姬 三 四, 趙 女 數 人 不 則 逍 遙 經 紀, 彈 琴 詠 詩, 朝 露 幾 間, 忽 忘 老 之 將 至 淹 之 所 學, 盡 此 而 已 矣 參 俞 紹 初 張 亞 新 : 江 淹 集 校 注, 同 註 10, 頁 有 關 自 序 或 自 敘 的 文 體 起 源 和 體 製, 唐 劉 知 幾 史 通 內 篇 序 傳 有 說, 見 趙 呂 甫 : 史 通 新 校 注 ( 重 慶 : 重 慶 出 版 社,1990 年 8 月 ), 頁 參 俞 紹 初 張 亞 新 : 江 淹 集 校 注, 同 註 10, 頁 291; 又 見 俞 紹 初 : 江 淹 年 譜, 同 註 7, 頁 見 俞 紹 初 張 亞 新 : 江 淹 集 校 注, 同 註 10, 頁 291 此 後 引 江 淹 詩 文 均 據 此 書, 不 煩 注 出

14 186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就 內 容 而 言, 若 在 心 繫 天 下 憂 以 黎 民 者 眼 裏, 似 易 認 為 江 淹 志 趣 不 高, 甚 且 極 重 視 個 人 舒 適 享 樂, 加 上 已 知 其 出 身 貧 寒, 而 此 時 已 高 居 五 品 的 中 書 侍 郎, 雖 非 諸 卿, 地 位 已 等 同 古 稱 二 千 石 的 郡 國 太 守 內 史 相, 而 將 感 覺 其 表 現 出 頗 為 志 得 意 滿 的 情 緒 因 此 多 數 學 者 認 定 江 淹 官 運 亨 通 之 後 創 作 隨 之 破 產, 主 要 問 題 不 在 塵 務 經 心, 而 是 因 其 思 想 情 感 已 隨 境 遇 變 化 了 30 如 果 根 據 鍾 嶸 詩 品, 在 永 明 五 年 ( 四 八 七 ) 時 已 有 江 淹 才 盡 之 說, 按 照 此 一 時 間 點 來 看, 自 序 成 於 之 前 數 年, 上 述 這 段 文 字 很 可 能 就 是 江 淹 招 致 才 盡 之 譏 的 重 要 憑 證, 判 斷 的 主 要 依 據 是 江 淹 聲 稱 惟 集 十 卷, 謂 如 此 足 矣, 人 生 當 適 性 為 樂, 安 能 精 意 苦 力, 求 身 後 之 名 哉 數 語 按 此 一 詩 文 集 之 書 名, 據 隋 書 經 籍 志 不 名 為 前 集, 此 集 在 當 時 初 次 流 傳 亦 不 可 能 名 為 前 集, 否 則 就 與 自 序 數 語 矛 盾 31 江 淹 在 自 序 中 明 言 既 有 此 集 傳 世 已 心 滿 意 足, 何 況 又 道 訴 撰 作 嘔 心 瀝 血 之 苦, 彷 彿 已 在 宣 告 從 此 封 筆 之 意, 若 說 時 人 見 其 集 讀 其 序, 因 而 譏 曰 才 盡, 豈 非 信 而 有 徵? 據 此, 我 們 若 配 合 王 世 貞 姚 鼐 舊 說 類 似 的 解 釋 論 點, 將 之 移 來 解 說 永 明 五 年 時 已 有 江 淹 才 盡 說 的 成 因, 由 於 兩 者 之 間 可 找 到 對 應 關 係, 似 可 言 之 成 理, 亦 即 江 淹 早 先 之 蒙 受 時 人 譏 評, 極 可 能 與 隨 其 文 集 傳 世 的 自 序 大 有 關 聯, 那 就 是 這 篇 書 序 在 當 時 讀 者 閱 讀 反 應 之 結 果, 讀 者 可 能 設 想 江 淹 官 運 亨 通 後, 其 人 生 觀 已 有 改 變, 且 預 測 其 人 此 後 亦 將 放 棄 艱 辛 的 寫 作 事 業 ( 一 ) 論 江 淹 早 期 的 仕 歷 人 格 特 質 與 自 我 定 位 江 淹 自 序 若 說 是 所 以 招 致 永 明 時 蒙 受 才 盡 譏 評 的 成 因, 固 30 曹 道 衡 先 生 主 張 此 說, 許 多 學 者 亦 表 認 同, 其 具 體 見 解 詳 參 江 淹 及 其 作 品 論 江 淹 詩 歌 的 幾 個 問 題 兩 篇 論 文 31 隋 書 卷 三 十 五 經 籍 志 云 : 梁 金 紫 光 祿 大 夫 江 淹 集 九 卷, 梁 二 十 卷 江 淹 後 集 十 卷 同 註 14, 頁 1077 案 著 錄 卷 數 與 自 序 新 舊 唐 書 等 所 謂 十 卷 不 同, 其 分 合 情 況 不 得 而 知

15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87 然 因 文 本 之 若 干 語 句 可 被 讀 者 如 此 解 釋, 然 而 卻 未 必 是 如 此 確 定 不 移, 其 解 釋 實 際 上 與 讀 者 的 期 望 視 野 有 關 ; 以 江 淹 之 任 中 書 侍 郎 而 言, 其 自 序 讀 者 認 為 有 得 意 之 情 緒, 但 是 作 者 卻 可 能 是 要 表 達 知 足 之 意, 32 所 以 如 此 不 同, 乃 是 因 牽 涉 到 對 此 官 職 的 想 像, 以 及 任 此 官 職 者 的 他 人 理 解 和 自 我 理 解, 在 人 我 之 間 容 有 認 知 差 距 存 在 南 史 卷 五 十 九 江 淹 傳 : 齊 受 禪, 復 為 驃 騎 豫 章 王 嶷 記 室 參 軍, 又 領 ( 帶 ) 東 武 令, 參 掌 詔 策 後 拜 中 書 侍 郎, 王 儉 嘗 謂 曰 : 卿 年 三 十 五, 已 為 中 書 侍 郎, 才 學 如 此, 何 憂 不 至 尚 書 金 紫? 所 謂 富 貴 卿 自 取 之, 但 問 年 壽 何 如 爾 淹 曰 : 不 悟 明 公 見 眷 之 重 江 淹 任 中 書 侍 郎 在 齊 高 帝 建 元 四 年 ( 四 八 二 ) 齊 武 帝 永 明 元 年 ( 四 八 三 ), 時 年 三 十 九 四 十 歲, 言 三 十 五 當 是 三 十 九 之 誤 33 王 儉 當 面 稱 許 江 淹 才 學 適 任 此 職, 也 曾 稱 美 其 詩, 南 齊 書 卷 四 十 三 謝 傳 : 世 祖 ( 齊 武 帝 ) 嘗 問 王 儉 ; 當 今 誰 能 為 五 言 詩? 儉 對 曰 : 謝 朏 得 父 ( 謝 莊 ) 膏 腴, 江 淹 有 意 案 鍾 嶸 王 夫 之 皆 論 及 江 淹 詩 之 意, 此 一 特 點 首 先 由 王 儉 揭 出 江 淹 受 肯 定 實 與 王 儉 對 他 的 認 知 有 關, 然 而 認 為 任 中 書 侍 郎 則 攀 升 高 位 可 期, 則 是 因 這 一 官 職 在 蕭 齊 當 時 被 視 為 美 職, 34 南 齊 書 卷 三 十 九 劉 瓛 傳 : 32 詳 見 曹 道 衡 沈 玉 成 : 中 古 文 學 史 料 叢 考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3 年 7 月 ), 頁 見 俞 紹 初 : 江 淹 年 譜, 同 註 7, 頁 參 周 一 良 : 南 齊 書 丘 靈 鞠 傳 試 釋 兼 論 南 朝 文 武 官 位 之 清 濁, 見 魏 晉 南 北 朝 史 論 集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1997 年 6 月 ), 頁 106

16 188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上 ( 齊 高 帝 ) 用 瓛 為 中 書 郎, 使 吏 部 尚 書 何 戢 喻 旨 戢 謂 瓛 曰 : 上 意 欲 以 鳳 池 相 處, 恨 君 資 輕, 可 且 就 前 除, 少 日 當 轉 國 子 博 士, 便 即 後 授 瓛 曰 : 平 生 無 榮 進 之 意, 今 聞 得 中 書 郎 而 拜, 豈 本 心 哉! 後 以 母 老 闕 養, 重 拜 彭 城 郡 丞 中 書 侍 郎 職 掌 詔 書 起 草, 屬 中 書 省, 地 近 中 樞, 易 獲 帝 王 寵 信 而 登 高 位, 故 有 鳳 凰 池 之 喻 齊 高 帝 欲 破 格 任 用 劉 瓛, 銓 選 為 吏 部 尚 書 權 責, 唯 何 戢 違 旨 從 中 作 鯁 瞭 然 可 見, 從 何 戢 與 劉 瓛 的 對 答, 亦 略 可 推 知 中 書 侍 郎 一 職 在 當 時 人 心 目 中 的 分 量 劉 瓛 事 在 建 元 初, 35 江 淹 任 中 書 侍 郎 在 後 ; 南 史 載 江 淹 前 此 官 職, 為 齊 高 帝 次 子 蕭 嶷 之 記 室 參 軍, 帶 東 武 令, 據 宋 書 百 官 志 皆 為 七 品, 陞 遷 中 書 侍 郎 五 品, 又 是 人 所 欣 羨 之 美 職, 在 他 人 眼 裏 豈 非 榮 登 高 位 前 程 看 好? 而 言 撰 作 為 精 意 苦 力 之 事, 惟 集 十 卷 也 已 滿 足, 豈 非 才 思 不 足 而 要 放 棄 寫 作? 再 看 其 言 生 活 情 趣, 豈 非 品 格 低 俗 耽 於 享 樂? 江 淹 又 是 怎 樣 看 待 其 陞 遷 中 書 侍 郎? 現 今 尚 存 許 多 江 淹 前 期 之 作 品, 都 在 自 序 所 謂 集 十 卷 之 內, 其 拜 中 書 郎 表 猶 在, 正 可 取 資 參 照, 略 引 其 文 : 榮 鬱 兩 臨, 恩 俊 交 鏡 悄 然 攬 魂, 乃 懼 乃 逝 臣 幼 乏 篆 刻, 長 睽 圖 史 ; 智 罕 效 官, 志 闕 從 政 方 遽 永 振 風, 長 憂 凌 雨 不 悟 遭 社 鳴 之 世, 屬 河 清 之 會 而 臣 學 無 利 博, 文 有 忮 害 乃 彯 裾 頓 屣, 伏 黃 扉 之 右 ; 曳 纓 轉 笏, 居 青 瑣 之 前 訪 德 於 姑 射, 聞 道 於 崆 峒 伊 臣 之 願, 過 為 信 矣 昔 望 都 才 麗, 爵 乏 上 班 ; 長 岑 聞 靡, 身 終 下 秩 愚 臣 方 古, 悠 然 已 泰 內 燭 徘 徊, 眇 不 識 屆 此 篇 上 呈 齊 高 帝, 用 於 拜 官 謝 恩 表 達 衷 情, 採 用 駢 體, 語 多 謙 遜 客 氣 之 辭 榮 鬱 兩 臨, 即 自 序 所 言 尋 遷 正 員 散 騎 侍 郎 中 書 侍 郎 二 職, 均 為 五 品, 梁 書 南 史 本 傳 僅 言 後 者, 今 亦 存 拜 正 員 外 郎 35 何 戢 為 吏 部 尚 書 在 建 元 元 年 二 年, 見 南 齊 書 卷 三 十 二 何 戢 傳, 同 註 17, 頁

17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89 表, 不 知 是 否 同 時 身 兼 二 職, 或 是 先 後 轉 任 而 時 間 相 近, 疑 不 能 明 昔 望 都 才 麗 六 句, 言 班 彪 崔 駰 極 富 才 學 卻 屈 居 縣 令 之 職, 謙 稱 而 借 比 己 自 東 武 令 遷 任 此 高 位 也 已 超 過 值 得 留 意 的 是, 智 罕 效 官, 志 闕 從 政 訪 德 於 姑 射, 聞 道 於 崆 峒 伊 臣 之 願, 過 為 信 矣 數 句, 前 二 句 是 追 述 往 昔, 言 己 之 才 智 不 足 為 官, 從 政 亦 非 個 人 志 願, 後 六 句 是 道 述 現 今 拜 任 之 時, 典 用 莊 子 言 尋 訪 神 仙 隱 士 所 居 名 山, 隱 居 求 仙 是 己 之 夙 願, 而 今 任 此 職 則 超 過 心 願 ; 36 據 此 而 言, 言 辭 謙 遜, 似 不 因 中 書 侍 郎 職 而 有 絲 毫 得 意 之 色 江 淹 在 自 序 言 有 耕 織 伏 臘 之 資, 則 隱 常 願 卜 居 築 宇, 棄 絕 人 事, 或 無 大 礙, 而 在 拜 官 上 表 時, 竟 陳 述 己 之 志 願 是 隱 居 求 仙, 先 不 論 其 有 無 矯 情, 豈 不 拂 逆 君 主 美 意? 倘 若 君 臣 之 間 缺 乏 瞭 解, 後 果 是 否 不 堪 設 想? 如 果 從 江 淹 仕 宦 經 歷 來 看, 齊 高 帝 特 別 授 予 江 淹 散 騎 中 書 侍 郎, 乃 因 早 在 劉 宋 末 期 江 淹 已 為 蕭 道 成 幕 僚, 並 以 文 才 襄 贊 蕭 道 成 定 亂 稱 帝, 可 說 是 齊 高 帝 之 舊 臣, 梁 書 南 史, 大 多 本 於 江 淹 自 序, 今 略 以 自 序 解 說, 其 言 曰 : 復 還 京 師, 值 世 道 已 昏, 守 志 閑 居, 不 交 當 軸 之 士 俄 皇 帝 有 大 功 於 四 海, 聞 而 訪 召 之, 為 尚 書 駕 部 郎 驃 騎 竟 陵 公 參 軍 事 當 沈 攸 之 起 兵 西 楚 也, 人 懷 危 懼, 高 帝 嘗 顧 而 問 之 曰 : 天 下 紛 紛 若 是, 君 謂 如 何? 淹 曰 : 公 雄 武 有 奇 略, 一 勝 也 ; 寬 容 而 仁 恕, 二 勝 也 ; 賢 能 畢 力, 三 勝 也 ; 民 望 所 歸, 四 勝 也 ; 奉 天 子 而 伐 逆 叛, 五 勝 也 攸 之 志 銳 而 器 小, 一 敗 也 ; 有 威 而 無 恩, 二 敗 也 ; 士 卒 解 體, 三 敗 也 ; 縉 紳 不 懷, 四 敗 也 ; 懸 兵 數 千 里, 而 無 同 惡 相 濟, 五 敗 也 故 豺 狼 十 萬, 而 終 為 我 獲 焉 帝 笑 曰 : 君 談 過 也 是 時 軍 書 表 記, 皆 為 草 具 逮 東 霸 城 府, 猶 掌 筆 翰 相 府 始 置, 仍 為 記 室 參 軍 事 及 讓 齊 王 九 錫 備 物 及 諸 文 表, 皆 淹 為 之 受 禪 之 後, 又 為 驃 騎 豫 章 王 記 室 參 軍, 鎮 東 武 令, 參 掌 詔 36 詳 參 俞 紹 初 張 亞 新 : 江 淹 集 校 注, 同 註 10, 頁

18 190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冊, 並 典 國 史 既 非 雅 好, 辭 不 獲 命 尋 遷 正 員 散 騎 侍 郎 中 書 侍 郎 這 段 敘 事, 在 轉 任 豫 章 王 記 室 參 軍 前, 江 淹 敘 述 吳 興 令 任 滿 返 京 後, 為 蕭 道 成 召 請 任 用 的 情 況 ; 37 時 間 自 宋 後 廢 帝 元 徽 五 年 ( 四 七 七 ) 七 月 以 後, 至 宋 順 帝 昇 明 三 年 ( 四 七 九 ) 四 月, 前 後 三 年, 事 涉 蕭 道 成 立 順 帝 翦 滅 沈 攸 之 鎮 東 府 城 進 位 相 國 封 齊 公 進 爵 齊 王 禪 位 為 齊 帝, 江 淹 皆 任 其 僚 佐, 為 其 起 草 軍 書 表 記 這 段 時 期, 任 蕭 道 成 之 文 書 幕 僚 者, 主 要 是 江 淹 與 孔 稚 珪, 南 齊 書 卷 四 十 八 孔 稚 珪 傳 云 : 太 祖 為 驃 騎, 以 稚 珪 有 文 翰, 取 為 記 事 參 軍, 與 江 淹 對 掌 辭 筆 現 存 江 淹 作 品, 尚 可 得 見 許 多 篇 這 類 文 書, 孔 稚 珪 保 存 之 佚 文 則 未 見 38 這 為 期 不 長 的 三 年, 江 淹 從 閒 居 而 被 起 用 為 僚 佐, 並 參 與 改 朝 換 代, 卻 是 其 仕 宦 歷 程 重 大 的 轉 折 階 段, 即 使 後 來 任 豫 章 王 參 軍, 仍 參 掌 詔 冊, 可 見 與 蕭 道 成 的 關 係 並 未 中 斷, 仍 持 續 受 倚 重 江 淹 以 文 才 見 知 於 蕭 道 成, 其 實 不 始 於 宋 元 徽 五 年, 而 是 較 早 的 元 徽 二 年 ( 四 七 四 ), 南 史 江 淹 本 傳 記 載 : 桂 陽 之 役, 朝 廷 周 章, 詔 檄 久 之 未 就 齊 高 帝 引 淹 入 中 書 省, 淹 素 能 飲 啖, 食 鵝 炙 垂 盡, 進 酒 數 升 訖, 文 誥 亦 辦 此 年 五 月, 江 州 刺 史 桂 陽 王 劉 休 範 謀 反, 舉 兵 趨 建 康 ; 時 右 衛 將 軍 蕭 道 成 鎮 石 頭 城 出 兵 平 亂 江 淹 則 為 南 徐 州 刺 史 建 平 王 劉 景 素 參 軍, 領 東 海 郡 丞 ; 建 平 王 領 兵 赴 京, 江 淹 隨 從 而 應 蕭 道 成 召 此 言 詔 檄 久 之 未 就 文 誥 亦 辦, 意 指 兵 馬 倥 傯 之 際, 缺 少 能 勝 任 軍 國 文 書 之 人, 而 江 淹 在 頃 刻 之 間, 啖 鵝 飲 酒 從 容 撰 成, 其 所 撰 寫 大 概 不 僅 現 存 的 敕 為 朝 詳 參 俞 紹 初 : 江 淹 年 譜, 同 註 7, 頁 參 清 嚴 可 均 : 全 上 古 三 代 秦 漢 三 國 六 朝 文, 同 註 20, 頁

19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91 賢 答 劉 休 範 書 一 篇, 言 詔 檄 文 誥 或 另 有 它 篇 文 書 ; 這 則 敘 事 亦 可 推 見 其 才 思 敏 捷 而 胸 有 成 竹, 蕭 道 成 必 也 印 象 深 刻, 乃 為 後 來 起 用 江 淹 埋 下 伏 筆 回 顧 前 述 江 淹 這 段 仕 宦 經 歷, 蕭 道 成 授 予 中 書 侍 郎, 不 僅 是 適 位 用 才, 也 有 封 賞 報 功 之 意, 而 江 淹 雖 受 恩 遇, 卻 也 算 是 實 至 名 歸 江 淹 何 以 在 拜 中 書 郎 表 與 自 序 中, 均 表 達 有 隱 居 之 志? 在 他 人 看 來 已 處 鳳 池 之 地, 正 可 往 上 攀 升 飛 黃 騰 達, 竟 說 所 望 不 過 諸 卿 二 千 石, 是 否 以 退 為 進, 假 意 淡 泊 名 位? 為 何 志 闕 從 政 嚮 往 隱 居, 卻 依 然 在 官 而 不 毅 然 引 退? 如 果 我 們 考 慮 南 朝 當 時 的 社 會 環 境 江 淹 的 身 世 背 景 因 素, 以 及 更 重 要 的 有 關 其 個 人 的 自 我 定 位 之 表 述, 或 有 助 於 化 解 這 些 疑 惑 江 淹 在 許 多 詩 文 中 都 提 到 隱 居 的 願 望, 這 些 作 品 撰 寫 的 時 間, 比 拜 中 書 郎 表 早, 如 云 : 方 學 松 柏 隱, 羞 逐 市 井 名 ( 從 冠 軍 建 平 王 登 廬 山 ) 常 願 反 初 服, 閑 步 潁 水 阿 ( 效 阮 公 詩 十 五 首 之 八 ) 常 欲 永 辭 冠 劍, 弋 釣 畎 壑 ( 到 主 簿 日 事 詣 右 軍 建 平 王 ) 江 淹 對 仕 隱 的 看 法 及 其 抉 擇 問 題, 在 報 袁 叔 明 書 與 交 友 論 隱 書 二 篇, 有 較 為 完 整 地 表 述 前 者 大 抵 寫 於 宋 明 帝 泰 始 六 年 ( 四 七 ), 時 在 荊 州, 江 淹 二 十 七 歲, 任 巴 陵 王 劉 休 若 右 常 侍 ; 後 者 寫 於 宋 後 廢 帝 元 徽 元 年 ( 四 七 三 ), 在 京 口, 年 三 十, 任 建 平 王 劉 景 素 鎮 軍 參 軍, 領 東 海 郡 丞 39 這 兩 篇 都 是 寫 給 友 人 的 書 信, 內 容 多 有 交 集 之 處, 前 一 篇 覆 信 對 象 袁 炳 是 江 淹 知 己 自 序 言 所 與 神 遊 者, 唯 陳 留 袁 叔 明 而 已, 袁 炳 來 信 勸 其 隱 居, 江 淹 陳 述 其 不 得 已 而 仕 的 原 因 ; 後 一 篇 寫 於 江 淹 三 十 歲, 內 容 與 前 者 類 似, 時 袁 炳 已 卒, 應 是 另 有 其 人 ; 兩 封 書 信 也 或 顯 或 隱 地 表 達 江 淹 仕 途 中 首 次 之 挫 折, 行 文 語 氣 略 能 見 其 間 交 情 之 深 淺 略 有 差 別 今 不 煩 逐 其 句 段 分 析, 撮 要 互 相 參 照 首 先 討 論 江 淹 存 有 隱 居 39 二 文 撰 作 時 間 地 點 之 考 證, 詳 參 俞 紹 初 : 江 淹 年 譜, 同 註 7, 頁

20 192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志 願, 卻 必 須 步 入 仕 途 的 原 因, 其 言 曰 : 淹 者 海 濱 窟 穴, 弋 釣 為 伍 自 度 非 奇 力 異 才, 不 足 聞 見 於 諸 侯 每 承 梁 伯 鷥 臥 於 會 稽 之 墅, 高 伯 達 坐 於 華 陰 之 山, 心 常 慕 之, 而 40 未 能 及 也 嘗 感 子 路 之 言, 不 拜 官 而 仕, 無 青 組 紫 紱 龜 紐 虎 符 之 志, 但 欲 史 曆 巫 卜, 為 世 俗 賤 事 耳 而 彯 然 十 載, 竟 不 免 衣 食 之 敗 猶 以 妻 孥 未 奪, 桃 李 須 陰, 望 在 五 畝 之 宅, 半 頃 之 田, 鳥 赴 簷 上, 水 帀 階 下, 則 請 從 此 隱, 長 謝 故 人 ( 與 交 友 論 隱 書 ) 按 劉 向 說 苑 建 本 : 子 路 曰 : 負 重 道 遠 者, 不 擇 地 而 休 ; 家 貧 親 老 者, 不 擇 祿 而 仕 41 江 淹 出 身 貧 寒, 祖 父 雖 曾 任 縣 令, 年 十 三 其 父 已 亡, 家 有 老 母 妻 小 須 養, 故 不 得 已 須 出 仕 ; 前 引 梁 典 言 年 十 三 孤 貧, 采 薪 養 母, 以 孝 聞, 其 母 亦 對 江 淹 之 出 仕 有 所 期 望, 南 史 本 傳 云 : 淹 年 十 三 孤 貧, 常 采 薪 以 養 母, 曾 於 樵 所 得 貂 蟬 一 具, 將 鬻 以 供 養 其 母 曰 : 此 故 汝 之 休 徵 也, 汝 才 行 若 此, 豈 長 貧 賤 也? 可 留 待 得 侍 中 著 之 數 處 皆 言 其 采 薪, 而 江 淹 言 期 望 有 五 畝 之 宅, 半 頃 之 田 則 隱, 當 是 無 田 可 耕 家 庭 生 計 的 壓 迫, 隨 家 中 人 口 的 增 生, 使 得 他 在 回 應 至 交 勸 其 歸 隱 時 要 激 憤 地 說 : 若 十 口 之 隸, 去 於 饑 寒, 從 疾 舊 里, 斥 歸 故 鄉, 箕 坐 高 視, 舉 酒 極 望, 雖 五 侯 交 書, 群 公 走 幣, 僕 亦 在 南 山 之 南 矣!( 報 袁 叔 明 書 ) 40 高 步 瀛 先 生 云 : 拜 字 或 擇 字 之 譌 見 南 北 朝 文 舉 要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1998 年 7 月 ), 頁 詳 參 向 宗 魯 : 說 苑 校 證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1 年 9 月 ), 頁 59

21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93 據 宋 書 百 官 志, 侍 中 位 居 三 品 按 照 中 古 士 族 門 閥 社 會 九 品 官 人 制, 父 祖 雖 為 縣 令, 實 難 庇 蔭 子 孫, 江 淹 出 身 寒 素 是 士 族 之 下 層, 42 其 起 家 官 為 州 從 事, 只 能 在 五 品 以 下 職 位 內 流 傳, 要 超 過 五 品 以 上 官 職, 除 非 有 特 殊 事 功 43 江 母 因 其 獲 貂 蟬, 而 以 侍 中 期 許, 顯 非 無 識, 44 除 了 基 於 脫 貧, 當 因 官 職 愈 高, 愈 能 澤 及 後 嗣 ; 那 麼 江 淹 言 其 智 罕 效 官, 志 闕 從 政, 是 才 學 不 足, 抑 或 性 格 不 符? 江 母 肯 定 江 淹 之 才 行, 他 人 的 看 法 或 較 客 觀, 可 取 對 照, 李 善 注 恨 賦 引 劉 璠 梁 典 曰 : 祖 耽, 丹 陽 令 父 康 之, 南 沙 令 淹 少 而 沉 敏, 六 歲 能 屬 詩 及 長, 愛 奇 尚 異, 自 以 孤 賤, 厲 志 篤 學 洎 於 強 仕, 漸 得 聲 譽 45 言 其 四 十 歲 有 聲 譽, 當 指 任 中 書 侍 郎 時 沉 敏 言 其 才 性, 言 愛 奇 尚 異 篤 學, 顯 然 因 為 其 少 貧 賤 故 多 能, 梁 典 當 認 定 其 任 中 書 侍 郎 亦 是 名 實 相 符 梁 書 卷 五 十 一 處 士 何 點 傳 云 : 點 雅 有 人 倫 識 鑒, 多 所 甄 拔 知 吳 興 丘 遲 於 幼 童, 稱 濟 陽 江 淹 於 寒 素, 悉 如 所 言 何 點 是 何 尚 之 孫, 出 身 高 門 而 不 樂 仕 進, 為 當 時 名 士 ; 46 前 引 梁 典 言 江 淹 年 二 十, 以 五 經 授 宋 諸 王, 或 許 與 何 點 稱 揚 有 關, 唯 不 知 如 何 品 題 江 淹 然 而, 最 為 可 貴 者 尤 在 自 知 之 明, 寒 素 出 身 的 江 淹, 在 自 序 中 簡 單 自 我 評 斷 言 學 不 為 人, 交 不 苟 合, 前 一 句 典 出 論 語 憲 參 見 周 一 良 : 魏 晉 南 北 朝 史 札 記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5 年 3 月 ), 頁 219 詳 參 陳 長 琦 : 兩 晉 南 朝 政 治 史 稿 ( 開 封 : 河 南 大 學 出 版 社,1992 年 1 月 ), 頁 江 淹 母 為 平 原 劉 氏, 家 世 雖 非 顯 赫, 亦 是 士 族, 參 見 曹 道 衡 : 論 江 淹 詩 歌 的 幾 個 問 題, 同 註 1, 頁 見 文 選 ( 臺 北 : 五 南 圖 書 出 版 有 限 公 司,1991 年 10 月 ), 頁 406 參 見 南 史 卷 三 十 何 尚 之 附 點 傳, 同 註 22, 頁

22 194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問, 似 乎 謂 己 非 以 學 識 為 謀 取 富 貴 之 工 具, 若 非 門 面 語, 則 須 從 下 一 句 言 其 人 際 交 往 者 言, 君 子 與 人 交 往 則 和 不 同, 倘 若 強 調 交 不 苟 合, 則 必 重 視 志 趣 相 投, 道 不 同 則 不 相 為 謀, 如 此 立 身 行 事 可 說 近 於 有 所 不 為 之 狷 者, 其 性 格 當 偏 向 剛 強 婞 直 試 看 江 淹 如 何 照 察 自 我, 向 友 人 表 詮, 他 說 : 彯 然 十 載, 不 免 衣 食 之 敗 何 則? 性 有 所 短, 不 可 韋 弦 者 五 : 一 則 體 本 疲 緩, 臥 不 肯 起 ; 二 則 人 間 應 修, 酷 懶 作 書 ; 三 則 賓 客 相 對, 口 不 能 言 ; 四 則 性 甚 畏 動, 事 絕 不 行 ; 五 則 愚 婞 妄 發, 輒 被 口 語 有 五 短 而 無 一 長, 豈 可 處 人 間 耶? 知 短 不 可 易 者, 所 謂 輪 椎 分 定 也 況 今 年 已 三 十, 白 髮 雜 生, 長 夜 輾 轉, 亂 憂 非 一 心 頑 質 堅, 偏 好 冥 默 既 信 神 農 服 食 之 言, 久 固 天 竺 道 士 之 說 守 清 靜, 煉 神 丹, 心 甚 愛 之 ; 行 善 業, 度 一 世, 意 甚 美 之 ( 與 交 友 論 隱 書 ) 首 二 句, 追 述 踏 入 仕 途 十 年 以 來 遭 遇 的 挫 折 ; 按 宋 明 帝 泰 始 三 年 ( 四 六 七 ), 江 淹 在 廣 陵, 隨 南 兗 州 刺 史 建 平 王 劉 景 素, 時 廣 陵 令 郭 彥 文 獲 罪, 供 辭 誣 攀 江 淹 受 賄, 以 致 身 陷 囹 圉, 江 淹 獄 中 上 書 建 平 王 自 辯, 終 獲 開 釋, 即 自 序 言 然 少 年 嘗 倜 儻 不 俗, 或 為 世 士 所 嫉, 遂 誣 淹 以 受 金 者, 將 及 抵 罪, 乃 上 書 見 意 而 免 焉, 其 詣 建 平 王 上 書 今 尚 留 存 47 上 面 引 述 之 文 字, 乃 是 以 這 一 事 件 的 個 人 經 驗 為 基 礎 而 展 開 的 江 淹 對 友 人 陳 述 自 己 有 五 短 而 無 一 長, 即 涉 及 本 身 性 格 和 行 為 習 慣 的 省 察, 其 中 賓 客 相 對, 口 不 能 言 與 愚 婞 妄 發, 輒 被 口 語 二 短, 顯 然 是 性 格 剛 強 婞 直 者 在 與 人 交 往 時 常 有 的 言 語 行 為 現 象, 拙 於 插 入 對 話 與 不 圓 滑 隨 和 有 關, 見 不 合 道 理 之 事 又 按 耐 不 住 義 正 辭 嚴 一 番, 豈 不 易 遭 人 嫉? 若 性 習 相 成 塑 造 為 固 定 的 行 為 方 式 而 難 移 易, 豈 可 處 人 間 耶? 又 豈 適 合 於 官 場? 這 樣 性 格 的 人 之 最 好 出 路 當 是 選 擇 退 隱, 其 生 活 形 式 : 47 有 關 此 一 事 件 江 淹 本 傳 均 有 載, 其 考 證 詳 參 俞 紹 初 : 江 淹 年 譜, 同 註 7, 頁 93 94

23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95 可 以 是 隱 居 迴 避 人 群 或 保 持 緘 默, 故 江 淹 言 其 嚮 往 隱 居 志 闕 從 政 交 不 苟 合 偏 好 冥 默, 應 當 從 其 心 頑 質 堅 的 狷 者 性 格 來 理 解, 較 能 領 會 其 在 仕 隱 之 間 選 擇 上 的 難 處 如 果 我 們 留 意 這 段 引 文 的 表 述 方 式, 其 筆 法 明 顯 地 是 模 仿 嵇 康 的 與 山 巨 源 絕 交 書, 48 於 是 江 淹 對 於 自 身 性 格 弱 點 的 剖 白, 在 嚴 肅 內 容 之 外 表, 似 乎 有 著 戲 擬 的 色 彩, 也 有 經 由 仿 擬 以 嘲 諷 自 我 的 成 分 在 內 然 而, 泰 始 三 年 事 件, 實 際 上 對 江 淹 之 生 命 衝 激 極 大, 並 非 如 外 表 輕 鬆 在 給 袁 炳 的 回 信 裏, 江 淹 述 及 當 時 陷 身 獄 中 的 處 境, 面 對 知 己 他 表 現 出 強 烈 的 哀 感 與 悲 憤, 其 內 容 涉 及 江 淹 自 我 定 位 的 問 題, 他 說 : 於 僕 之 行 止, 已 無 可 言 矣 材 不 肖, 文 質 無 所 直, 徒 以 結 髮 游 學, 備 聞 士 大 夫 言 曰 : 在 國 忠, 處 家 孝, 取 與 廉, 交 友 義 故 拂 衣 於 梁 齊 之 館, 抗 手 於 楚 趙 之 門, 且 十 年 矣 容 貌 不 能 動 人, 智 謀 不 足 自 遠 近 慚 君 子 之 恩, 卒 離 饑 寒 之 禍 近 親 不 言, 左 右 莫 教 涼 秋 陰 陰, 獨 立 閑 館, 輕 塵 入 戶, 飛 鳥 無 迹, 命 保 琴 書 而 守 妻 子, 豈 可 得 乎? 故 國 史, 小 官 也, 而 子 長 為 之 ; 執 戟, 下 位 也, 而 子 雲 居 之 僕 非 有 輕 車 驃 騎 之 略, 交 河 雲 險 之 功 ; 幸 以 盜 竊 文 史 之 末, 因 循 卜 祝 之 間 故 俛 首 求 衣, 斂 眉 寄 食 耳 ( 報 袁 叔 明 書 ) 所 謂 罹 禍, 乃 指 泰 始 三 年 事 件, 言 遭 幽 囚 獄 中 之 處 境 是 近 親 不 言, 左 右 莫 教, 顯 然 責 怪 親 友 無 情, 竟 作 壁 上 觀 望 而 不 伸 援 手 救 助 就 其 表 述 筆 法 而 言, 這 段 文 字 也 是 採 取 仿 擬, 化 用 司 馬 遷 報 任 少 卿 書, 49 司 馬 遷 自 述 因 李 陵 案 下 獄 之 情 境, 江 淹 透 過 此 一 典 事 以 類 比 自 喻, 情 緒 雖 然 悲 切, 但 語 多 保 留, 用 辭 已 作 修 飾 而 較 含 蓄, 如 改 救 為 教 字, 描 述 衙 獄 也 不 像 馬 遷 寫 得 恐 怖 陰 森, 怨 怪 他 人 之 意 已 經 降 低 古 今 人 情 世 態 每 多 相 同, 江 淹 之 表 述 最 須 重 視 的 是, 他 經 由 歷 史 的 思 維 和 想 像, 參 見 戴 明 揚 : 嵇 康 集 校 注 ( 臺 北 : 河 洛 圖 書 出 版 社,1978 年 5 月 ), 頁 司 馬 遷 此 文, 人 所 熟 悉, 在 此 不 擬 引 述, 詳 見 文 選, 同 45, 頁

24 196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映 現 古 來 文 士 在 政 治 社 會 體 制 下 的 他 者 觀 點, 來 為 自 我 定 位, 江 淹 也 認 為 文 史 之 士 的 社 會 位 階 是 與 卜 祝 星 算 等 同 的 等 級, 司 馬 遷 云 : 僕 之 先, 非 有 剖 符 丹 書 之 功, 文 史 星 曆, 近 乎 卜 祝 之 間, 固 主 上 所 戲 弄, 倡 優 所 蓄, 流 俗 之 所 輕 也 ( 報 任 少 卿 書 ) 文 化 學 術 之 倡 導, 在 統 治 者 眼 裏 常 是 作 為 維 護 其 政 治 利 益 的 工 具, 君 主 或 王 侯 以 利 祿 之 途 獎 勵 誘 引, 舉 凡 士 人 遂 大 多 入 其 彀 中, 於 是 文 士 淪 為 幫 閒, 君 王 亦 視 之 為 倡 優 ; 歷 來 專 制 政 權 大 皆 如 此, 不 獨 漢 代 或 南 朝 為 然 司 馬 遷 對 任 安 痛 陳 此 一 事 實, 固 然 緣 於 李 陵 案 的 經 驗 感 受, 主 要 當 是 本 於 貫 通 古 今 之 知 識 理 性 ; 至 於 江 淹 言 幸 以 盜 竊 文 史 之 末, 因 循 卜 祝 之 間, 這 種 藉 由 他 者 觀 點 以 照 察 自 我 身 為 文 士 的 社 會 位 階 之 卑 微, 江 淹 經 此 事 件 必 有 深 刻 體 認, 必 也 認 同 司 馬 遷 的 見 解, 絕 非 僅 是 為 要 表 達 悲 痛 憤 慨 而 在 修 辭 上 用 典 江 淹 多 次 表 述 其 身 份 處 於 這 樣 地 社 會 位 階, 如 言 : 竊 慕 大 王 之 義, 復 為 門 下 之 賓, 備 為 鳴 盜 淺 術 之 餘, 豫 三 五 賤 技 之 末 ( 詣 建 平 王 上 書 ) 嘗 感 子 路 之 言, 不 拜 ( 擇 ) 官 而 仕, 無 青 組 紫 綬 龜 紐 虎 符 之 志, 但 欲 史 曆 巫 卜, 為 世 俗 之 賤 事 耳 而 彯 然 十 載, 竟 不 免 衣 食 之 敗 ( 與 交 友 論 隱 書 ) 如 民 者, 蓋 不 足 算, 所 志 不 足 繒 販, 所 學 不 遺 祝 筮 ( 到 功 曹 參 軍 牋 詣 驃 騎 竟 陵 王 ) 50 按 篇 題 可 看 出 其 表 述 之 時 機, 首 篇 是 泰 始 三 年 事 件, 當 時 上 書 建 平 王 自 辯 中 語, 末 篇 則 是 元 徽 五 年 任 職 尚 書 駕 部 郎 驃 騎 竟 陵 公 蕭 道 成 參 軍 時 書 牋 之 所 言, 無 論 是 辯 解 冤 屈 或 到 任 新 職, 都 是 採 取 他 者 觀 點 表 述 對 其 50 竟 陵 王 當 作 竟 陵 公, 詳 參 俞 紹 初 張 亞 新 : 江 淹 集 校 注, 同 註 10, 頁 258

25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97 身 分 的 意 識, 適 度 的 謙 卑 正 為 展 現 重 視 自 我 人 格 尊 嚴 的 意 識, 並 非 怯 弱 或 奴 性 以 致 在 權 威 者 面 前 退 縮 而 拋 棄 自 我, 此 義 若 參 照 其 對 知 交 所 作 的 類 似 表 述, 應 可 充 分 理 解 ; 所 謂 俛 首 求 衣, 歛 眉 寄 食, 定 非 真 為 生 計 而 奴 顏 屈 膝, 乃 是 憤 慨 之 語, 否 則 言 在 國 忠, 在 家 孝, 取 與 廉, 交 友 義 之 拳 拳 服 膺, 不 見 於 行 事, 將 祇 是 空 話 而 已 自 序 言 復 還 京 師, 值 世 道 已 昏, 守 志 閑 居, 不 交 當 軸 之 士, 江 淹 述 其 吳 興 令 任 滿 還 建 康, 在 未 被 蕭 道 成 起 用 前, 其 具 體 生 活 景 況 雖 不 得 而 知, 而 言 守 志 閑 居, 不 交 當 軸 之 士, 自 與 江 淹 性 情 品 格 之 偏 向 婞 直 耿 介 有 關, 可 見 雖 出 身 寒 素, 為 求 祿 養 或 子 孫 計, 不 得 不 出 仕, 但 非 如 貪 求 名 位 者 之 曲 意 逢 迎 攀 附 權 貴 而 江 淹 言 值 世 道 已 昏, 又 似 有 一 層 明 哲 保 身 或 審 時 觀 變 的 意 味, 為 了 理 解 江 淹 的 為 人, 我 們 須 對 其 貶 黜 吳 興 令 一 事 略 作 討 論 關 於 此 次 貶 官 之 始 末, 江 淹 云 : 宋 末 多 阻, 宗 室 有 憂 生 之 難 王 初 欲 羽 徼 徵 天 下 兵, 以 求 一 旦 之 幸 淹 嘗 從 容 曉 諫, 言 人 事 之 成 敗 每 曰 : 殿 下 不 求 宗 廟 之 安, 如 信 左 右 之 計, 則 復 見 麋 鹿 霜 棲 露 宿 於 姑 蘇 之 臺 矣 終 不 以 納, 而 更 疑 焉 及 王 移 朱 方 也, 又 為 鎮 軍 參 事, 領 東 海 郡 丞 於 是 王 與 不 逞 之 徒, 日 夜 構 議 淹 知 禍 機 之 將 發, 又 賦 詩 十 五 首, 略 明 性 命 之 理, 因 以 為 諷 王 遂 不 悟, 乃 憑 怒 而 黜 之, 為 建 安 吳 興 令 ( 自 序 ) 按 江 淹 貶 吳 興 ( 今 福 建 浦 城 ) 令, 在 宋 後 廢 帝 元 徽 三 年 ( 四 七 五 ), 時 年 三 十 五 ; 51 梁 書 南 史 本 傳 敘 此 事 大 抵 據 自 序, 而 關 於 江 淹 得 罪 南 徐 州 刺 史 建 平 王 劉 景 素 事, 又 不 僅 因 其 當 面 勸 諫 或 呈 詩 諷 諫, 其 言 曰 : 淹 知 禍 機 將 發, 乃 贈 詩 十 五 首 以 諷 焉 會 南 東 海 太 守 陸 澄 丁 51 參 俞 紹 初 : 江 淹 年 譜, 同 註 7, 頁

26 198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艱, 淹 自 謂 郡 丞 應 行 郡 事, 景 素 用 司 馬 柳 世 隆 淹 固 求 之, 景 素 大 怒, 言 於 選 部, 黜 為 建 安 吳 興 令 ( 梁 書 卷 十 四 江 淹 傳 ) 若 不 加 細 究, 讀 者 恐 將 誤 以 為 江 淹 乃 因 貪 競 爭 官 而 遭 罷 黜 清 陳 沆 詩 比 興 箋 選 江 淹 效 阮 公 詩 十 五 首, 52 評 其 第 三 八 十 五 首 云 : 右 三 章, 策 建 平 之 必 敗, 而 思 以 去 就 爭 之 也 疾 邇 言 之 僨 事, 是 以 見 幾 思 作, 命 駕 旋 歸, 反 初 服 於 潁 水, 訪 場 苗 於 空 谷 也 厥 後 卒 借 領 郡 之 事, 黜 令 吳 興, 不 與 其 難, 庶 幾 克 踐 斯 言 ( 詩 比 興 箋 卷 二 ) 據 江 淹 詩 常 願 反 初 服, 閑 步 潁 水 阿 忠 信 主 不 合, 辭 意 將 訴 誰 總 駕 命 賓 僕, 遵 路 起 旋 歸 不 如 北 山 民, 商 歌 弄 場 苗 數 句, 陳 沆 言 江 淹 有 以 辭 職 諫 爭 之 意, 且 推 斷 江 淹 爭 領 郡 守 是 為 求 脫 身 免 禍 之 計 按 宋 書 百 官 志, 郡 丞 八 品 司 馬 六 品 太 守 五 品, 江 淹 堅 持 代 領 郡 事, 除 品 秩 懸 殊, 且 干 預 劉 景 素 人 事 支 配 權, 其 行 徑 實 不 可 思 議, 若 依 陳 沆 之 說, 則 甚 合 理 倘 若 按 照 我 們 對 江 淹 性 情 品 格 的 推 測, 狷 者 守 正 不 阿, 知 所 進 退, 豈 容 表 面 諫 諍 勸 止 主 上 謀 反, 竟 又 固 求 職 官 以 為 要 脅? 豈 非 性 情 大 變, 終 始 反 覆, 淪 為 無 賴 小 人? 何 況 行 迹 顯 著, 人 所 共 知, 今 後 誰 敢 用 之 信 之? 諸 書 均 言 江 淹 知 禍 機 將 發, 據 自 序 所 言 劉 景 素 謀 反 亦 有 不 得 已 之 苦 衷, 假 使 真 是 有 為 之 主, 得 以 撥 亂 反 正, 江 淹 豈 有 諫 諍 求 去 之 理? 元 徽 四 年 建 平 王 事 敗 被 殺, 江 淹 得 免 與 禍 就 南 朝 而 言, 吳 興 屬 荒 遠 之 地, 非 求 祿 養 與 被 黜 遷 宦 者, 皆 不 願 南 行, 自 非 得 意 53 因 此, 若 據 江 淹 貶 官 吳 興 令 的 原 委 始 末, 以 論 其 為 人, 應 可 說 不 僅 體 現 狷 者 之 謹 守 分 際, 而 明 審 去 就, 更 顯 著 其 有 極 高 的 政 治 智 慧 52 陳 沆 題 作 效 古 十 五 首, 選 其 中 九 首, 並 別 為 次 第 見 詩 比 興 箋 ( 臺 北 : 鼎 文 書 局,1979 年 2 月 ), 頁 參 見 周 一 良 : 魏 晉 南 北 朝 史 論 集, 同 註 34, 頁

27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199 ( 二 ) 論 江 淹 的 學 養 早 期 文 學 觀 點 與 前 集 的 編 纂 江 淹 自 序 具 有 自 傳 的 性 質, 也 是 其 前 期 作 品 集 十 卷 的 序 文, 故 對 文 章 撰 作 與 仕 宦 的 關 係 多 所 著 墨, 亦 隱 約 透 露 出 江 淹 的 文 學 觀 點, 這 是 我 們 將 探 討 的 議 題 本 文 之 前 引 述 自 序, 言 江 淹 為 蕭 道 成 所 任 用, 以 起 草 軍 書 表 記 詔 策, 這 些 篇 章 文 類 不 同, 偏 向 實 用 性, 卻 也 必 須 具 備 相 當 程 度 的 文 學 知 識 和 技 巧, 所 以 魏 晉 以 來 所 謂 文 或 文 章 都 將 之 涵 括 在 內, 非 專 指 詩 賦 而 已, 此 義 自 曹 丕 典 論 論 文 至 蕭 統 文 選 序 均 作 如 是 觀 ; 江 淹 前 集 所 收 必 當 包 括 這 些 作 品, 自 序 詳 言 仕 歷 也 在 交 代 其 撰 作 時 機 梁 書 中 江 淹 任 昉 同 傳, 其 論 贊 引 陳 姚 察 語 曰 : 觀 夫 二 漢 求 賢, 率 先 經 術 ; 近 世 取 人, 多 由 文 史 二 子 之 作, 辭 藻 壯 麗, 允 值 其 時 ( 梁 書 卷 十 四 江 淹 任 昉 傳 ) 此 言 南 朝 統 治 者 選 官 任 人 的 一 般 傾 向 與 漢 代 有 異, 僅 就 江 淹 而 言, 其 起 家 任 官 正 是 因 有 文 史 之 才, 而 在 王 侯 官 府 中 職 掌 文 翰, 自 參 與 有 關 表 奏 牋 記 詔 策 類 的 文 書 撰 寫, 蕭 道 成 或 是 劉 景 素 等 之 借 重 江 淹 即 在 此 類 文 才 唯 江 淹 非 僅 精 通 文 史, 實 亦 兼 修 經 術, 甚 且 是 博 學 多 能, 其 自 序 云 : 幼 傳 家 業, 六 歲 能 屬 詩, 十 三 而 孤, 邈 過 庭 之 訓 長 遂 博 覽 群 書, 不 事 章 句 之 學, 頗 留 精 於 文 章 所 誦 詠 者, 蓋 二 十 萬 言 而 愛 奇 尚 異, 深 沉 有 遠 識, 常 慕 司 馬 長 卿 梁 伯 鷥 之 徒, 然 未 能 悉 行 也 江 淹 家 學 淵 源 及 其 父 所 教 者, 詩 之 外, 其 餘 均 不 得 詳 知 言 不 事 章 句 之 學, 顯 然 重 在 經 傳 大 義, 頗 留 精 於 文 章, 則 知 其 有 相 當 程 度 的 文 學 素 養 愛 奇 尚 異, 深 沉 有 遠 識, 其 人 之 志 趣 度 量, 應 是 不 同 於 流 俗,

28 200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就 其 所 仰 慕 而 思 履 行 者, 乃 是 司 馬 相 如 梁 鴻 之 類 人 物, 亦 可 證 其 不 俗, 史 載 : 司 馬 相 如 字 長 卿, 少 好 讀 書, 學 擊 劍, 家 貧 無 以 自 業, 口 吃 而 善 著 書 常 有 消 渴 病 與 卓 氏 婚, 饒 於 財 故 其 仕 宦, 未 嘗 肯 與 公 卿 國 家 之 事, 常 稱 疾 閒 居, 不 慕 官 爵 ( 漢 書 卷 五 十 七 司 馬 相 如 傳 ) 梁 鴻 字 伯 鸞, 受 業 太 學, 家 貧 而 尚 節 介, 博 覽 無 不 通, 而 不 為 章 句 之 學 學 畢, 乃 牧 豕 於 上 林 苑 中 乃 ( 與 妻 孟 光 ) 共 入 霸 陵 山 中, 以 耕 織 為 業, 詠 詩 書, 彈 琴 以 自 誤 仰 慕 前 世 高 士, 而 為 四 皓 二 十 四 人 作 頌 ( 後 漢 書 卷 八 十 三 逸 民 傳 ) 相 如 梁 鴻 家 貧, 或 不 慕 官 爵, 或 志 在 耕 隱, 江 淹 所 仰 慕 者 大 抵 可 從 進 退 出 處 方 面 來 思 考 ; 此 外, 若 對 照 所 引 史 傳 與 自 序 文 句, 仍 可 見 其 間 尚 有 類 似 之 處, 如 少 好 讀 書, 博 覽 無 不 通, 而 不 為 章 句 之 學, 彷 彿 江 淹 之 寫 照 唯 若 論 人 物 之 品 格 氣 性, 梁 鴻 尚 節 介 當 與 江 淹 更 為 相 近, 故 江 淹 詩 文 亦 常 提 及, 如 云 : 每 承 梁 伯 鸞 臥 於 會 稽 之 墅, 高 伯 達 坐 於 華 陰 之 山, 心 嘗 慕 之, 而 未 及 也 ( 與 交 友 論 隱 書 ) 伯 鸞 兮 已 遠, 名 山 兮 不 返 逮 紺 草 之 可 結, 及 朱 華 之 未 晚 ( 雜 三 言 五 首 之 五 愛 遠 山 ) 及 年 歲 之 未 晏, 願 匡 坐 於 霸 山 ( 哀 千 里 賦 ) 這 三 則 雖 是 失 意 或 貶 官 時 所 作, 若 據 自 序 言 其 仰 慕 相 如 梁 鴻, 則 江 淹 之 有 隱 居 之 志 早 在 未 入 仕 時, 而 非 士 不 遇 牢 騷 憤 激 之 辭 ; 江 淹 自 言 學 不 為 人, 觀 其 讀 書 而 尚 友 古 人, 雖 在 現 實 世 界 不 必 盡 能 付 諸 實 踐, 亦 可 見 其 心 靈 動 向 確 有 不 俗 之 處 江 淹 步 向 仕 途, 最 初 是 以 經 學 見 用, 正 式 任 官 後 才 因 文 章 漸 被 禮 遇 重 視, 自 序 云 :

29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201 弱 冠, 以 五 經 授 宋 始 安 王 子 真, 略 傳 大 義 為 南 徐 州 新 安 王 從 事, 奉 朝 請 始 安 之 薨 也, 建 平 王 劉 景 素 聞 風 而 悅, 待 以 布 衣 之 禮 尋 舉 南 徐 州 桂 陽 王 秀 才, 對 策 上 第, 轉 巴 陵 王 右 常 侍, 右 軍 建 平 王 主 簿 賓 待 累 年, 雅 以 文 章 見 遇 據 梁 典 言 江 淹 以 五 經 授 宋 諸 王, 則 受 教 者 當 不 止 始 安 王, 兼 有 建 平 王 等, 其 時 二 王 年 紀 尚 幼 54 江 淹 言 建 平 王 賓 待 累 年, 雅 以 文 章 見 遇, 就 江 淹 之 仕 宦 言, 在 劉 宋 時 期 以 任 職 建 平 王 之 僚 屬 時 間 為 最 長, 故 被 黜 為 吳 興 令 辭 箋 詣 建 平 王 言 伏 皂 九 載, 齒 錄 八 年, 55 終 因 盡 忠 諫 主 而 罷 黜, 辭 箋 內 容 頗 有 感 戴 眷 念 之 意 今 江 淹 作 品 尚 保 留 多 篇 為 建 平 王 起 草 之 章 表 教 啟 類 的 文 書, 數 量 亦 多 於 為 始 安 王 而 撰 者 江 淹 以 文 史 之 才 起 家 任 官, 留 存 甚 多 應 用 文 類 的 作 品, 這 是 文 士 以 文 章 見 用 於 世 的 明 證, 作 者 所 重, 而 後 世 每 多 忽 略, 僅 重 視 其 詩 賦 作 品 而 已 若 就 自 序 來 看, 江 淹 對 後 世 據 以 論 其 文 學 成 就 的 詩 賦 類 作 品, 亦 有 著 墨, 唯 不 如 應 用 文 書 交 代 得 清 楚, 尤 其 敘 述 為 蕭 道 成 撰 文 之 事 最 詳 盡 自 序 云 : 為 鎮 軍 參 軍 事, 領 東 海 郡 丞 於 是 王 與 不 逞 之 徒, 日 夜 構 議 淹 知 禍 機 之 將 發, 又 賦 詩 十 五 首, 略 明 性 命 之 理, 因 以 為 諷 王 遂 不 悟, 乃 憑 怒 而 黜 之, 為 建 安 吳 興 令 地 在 東 南 嶠 外, 閩 越 之 舊 境 也, 爰 有 碧 水 丹 山, 珍 木 靈 草, 皆 淹 平 生 所 至 愛, 不 覺 行 路 之 遠 矣 山 中 無 事, 與 道 書 為 偶, 乃 悠 然 獨 往, 或 日 夕 忘 歸 放 浪 之 際, 頗 著 文 章 自 娛 這 段 文 字, 一 在 說 明 效 阮 公 詩 十 五 首 撰 作 的 背 景 與 動 機, 一 是 交 代 其 貶 黜 吳 興 令 時 何 以 會 從 事 文 章 寫 作 關 於 效 阮 公 詩 十 五 首, 從 篇 詳 參 俞 紹 初 : 江 淹 年 譜, 同 註 7, 頁 89 其 仕 歷 時 間 之 考 證, 詳 見 俞 紹 初 : 江 淹 年 譜, 同 註 7, 頁 110

30 202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題 詩 篇 之 表 述 技 巧 與 意 象, 讀 者 自 易 推 論 是 模 擬 阮 籍 詠 懷 詩, 若 無 自 序 說 明 其 背 景 和 動 機, 讀 者 恐 難 確 切 得 知 這 系 列 作 品 具 有 嚴 肅 的 政 治 目 的, 亦 即 江 淹 擬 詠 懷 借 以 對 建 平 王 進 行 諷 諭, 並 抒 發 其 內 心 苦 悶, 有 超 乎 文 學 形 式 技 巧 問 題 以 外 的 現 實 針 對 性, 56 這 也 是 自 序 作 為 詩 文 集 之 序 文 的 作 用 至 於 江 淹 在 吳 興 時 所 作, 究 竟 是 那 些 作 品 或 是 怎 樣 的 文 類, 自 序 中 並 未 透 露, 江 淹 主 要 在 說 明 貶 黜 外 放 之 時 而 得 以 寫 作 的 環 境 條 件 : 吳 興 令 吏 職 清 閒, 以 及 閩 地 多 奇 山 異 水 與 珍 稀 草 木 皆 其 至 愛, 57 強 調 這 些 文 章 的 撰 作 動 機 和 目 的 是 為 了 自 娛 若 由 江 淹 現 存 作 品 提 供 的 線 索, 我 們 亦 可 見 到 與 自 序 相 近 的 表 述, 如 云 : 予 上 國 不 才, 黜 為 中 山 長 史, 58 待 罪 三 載, 究 識 烟 霞 之 狀 既 對 道 書, 官 又 無 職, 筆 墨 之 勢, 聊 為 後 文 ( 雜 三 言 五 首 序 ) 有 關 著 文 自 娛 的 性 質, 除 了 與 所 思 所 見 所 感 的 生 命 體 驗 互 有 關 聯, 撰 文 的 目 的 乃 在 自 娛, 亦 即 尋 求 暫 時 得 以 排 遣 寂 寞 化 解 憂 愁 或 愉 悅 心 境 的 功 效, 如 云 : 惟 山 中 兮 寂 寞, 沉 憂 思 兮 無 從 石 紅 青 兮 百 疊, 山 濃 淡 兮 萬 重 味 哲 人 之 遺 珍, 析 片 句 兮 忘 我 ( 雜 三 言 五 首 之 三 鏡 論 語 ) 筆 墨 之 暇, 為 此 文 兮 薄 暮 雷 電, 聊 以 忘 憂, 又 示 君 子 59 ( 遂 古 篇 ) 壁 上 有 雜 畫, 皆 作 山 水 好 勢, 仙 者 五 六, 雲 氣 生 焉 悵 然 會 意, 參 張 亞 新 : 江 淹 擬 古 詩 別 議, 遼 寧 大 學 學 報 1991 年 第 2 期, 頁 李 宗 長 先 生 言 江 淹 描 繪 閩 地 奇 山 秀 水, 為 詩 國 開 闢 了 嶄 新 園 地, 詳 參 江 淹 詩 歌 的 題 材 選 擇 及 其 文 化 意 義, 南 京 師 大 學 報 1997 年 第 2 期, 頁 中 山 長 史, 梁 賓 本 作 閩 山 長 吏, 參 俞 紹 初 張 亞 新 : 江 淹 集 校 注, 同 註 10, 頁 子 字, 梁 賓 本 作 兮 字 參 俞 紹 初 張 亞 新 : 江 淹 集 校 注, 同 註 10, 頁

31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203 題 為 小 贊 云 ( 雲 山 贊 四 首 序 ) 爰 乃 恭 承 嘉 惠, 守 職 閩 中 且 僕 生 人 之 樂, 久 已 盡 矣 所 愛, 兩 株 樹, 十 莖 草 之 間 耳 心 所 憐 者, 十 五 族 焉 各 為 一 頌, 以 寫 勞 魂 ( 草 木 頌 十 五 首 序 ) 海 人 有 食 石 劫, 一 名 紫 虈, 蚌 蛤 類 也 春 而 發 華, 有 足 異 者 戲 書 為 短 賦 ( 石 劫 賦 序 ) 余 鑿 山 楹 為 室, 有 青 苔 焉, 意 之 所 之, 故 為 是 作 云 ( 青 苔 賦 序 ) 余 有 蓮 華 一 池, 愛 之 如 金 宇 宙 之 麗, 難 息 絕 氣 聊 書 竹 素, 儻 不 滅 焉 ( 蓮 華 賦 序 ) 可 以 興 發 感 觸 之 物 類 多 端, 均 可 作 為 抒 情 表 意 的 媒 介 ; 而 這 些 作 品 又 非 單 純 詠 物 之 作, 在 贊 頌 賦 詠 之 中 摻 入 濃 烈 之 意, 亦 即 融 入 作 者 主 體 性 的 意 念 或 情 思, 其 題 材 則 就 近 取 譬 而 以 小 喻 大, 其 謀 篇 則 發 乎 想 像 而 有 類 似 遊 戲 之 巧 思, 這 些 均 是 江 淹 所 謂 著 文 章 自 娛 的 性 質 成 分 如 同 自 序 對 效 阮 公 詩 十 五 首 撰 作 背 景 與 動 機 的 說 明 之 作 用 一 樣, 有 關 江 淹 在 吳 興 時 的 撰 作 情 況, 讀 者 透 過 篇 章 序 文 的 指 引 或 篇 辭 內 容 的 提 示, 易 於 從 篇 章 的 修 辭 結 構 方 面 導 向 對 作 者 所 要 表 現 的 情 感 或 意 念 的 思 考, 閱 讀 遂 必 須 側 重 以 作 者 為 本 位 的 理 解, 這 種 現 象 彰 顯 出 文 章 是 為 作 者 揭 露 其 生 命 體 驗 的 豐 富 感 受 而 存 在, 閱 讀 其 文 則 將 感 應 到 一 個 活 潑 潑 的 生 命, 故 歷 來 評 論 江 淹 作 品 者 之 所 以 常 認 定 其 意 深, 也 就 不 足 為 怪 了 其 次, 從 現 存 江 淹 作 品 來 看, 江 淹 並 非 沒 有 用 於 人 際 交 往 的 贈 答 之 作, 而 自 序 略 而 未 言, 僅 述 其 詩 文 之 有 諷 諭 和 自 娛 功 能 的 兩 種, 其 所 重 視 者 在 此, 這 點 若 扣 住 江 淹 學 不 為 人, 交 不 苟 合 的 獨 特 品 格 氣 性 作 解 釋, 應 該 也 是 極 為 合 理 的 鍾 嶸 詩 品 言 文 通 詩 體 總 雜, 善 於 摹 擬, 後 世 受 此 論 點 影 響, 亦 側 重 討 論 江 淹 詩 的 摹 擬 問 題, 而 將 焦 點 放 在 蕭 統 文 選 收 錄 的 雜 體 詩 三 十 首 江 淹 雜 體 詩 三 十 首 有 序, 文 選 盡 數 收 錄 其 詩 置 於

32 204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雜 擬 類, 而 不 錄 其 序, 60 清 代 之 前 論 雜 體 詩 者 大 多 忽 略 序 文 所 陳 述 的 撰 作 動 機, 而 計 較 江 淹 這 系 列 詩 篇 與 所 擬 詩 人 詩 歌 風 格 肖 似 與 否 的 問 題, 61 甚 或 因 此 而 給 江 淹 負 面 之 評 價, 如 曰 : 文 選 雜 擬 上 雜 擬 下, 凡 六 十 首, 若 陸 士 衡 專 取 一 題 而 擬 之, 共 十 二 首, 謝 康 樂 江 淹 專 取 一 人 而 擬 之, 謝 共 八 首, 江 共 三 十 首, 舍 自 己 之 性 情, 肖 他 人 之 笑 貌, 連 篇 累 牘, 夫 何 取 哉? 文 通 一 世 雋 才, 何 不 自 抒 懷 抱? 乃 為 贋 古 之 作, 以 供 後 人 嗤 點 ( 清 潘 德 輿 養 一 齋 詩 話 卷 九 ) 江 文 通 詩 雖 長 於 雜 擬, 於 古 人 蒼 壯 之 作 亦 能 肖 吻, 究 非 其 本 色 耳 ( 清 劉 熙 載 藝 概 卷 二 詩 概 ) 近 來 學 者 論 及 雜 體 詩 三 十 首, 都 能 參 照 其 序 文 以 論 江 淹 這 些 擬 作 在 六 朝 文 學 批 評 史 的 重 要 意 義, 一 則 說 明 江 淹 是 以 擬 作 方 式, 通 過 逼 肖 神 似 闡 發 其 對 所 擬 作 家 詩 歌 風 格 特 色 的 理 解, 藉 此 肯 定 這 些 作 家 在 詩 歌 歷 史 上 的 地 位, 62 一 則 就 江 淹 所 選 詩 人 及 各 首 擬 作 之 詩 題 著 眼, 討 論 雜 體 詩 對 詩 品 文 心 雕 龍 或 文 選 的 影 響 關 係, 63 如 上 所 引 清 人 之 誤 解, 經 由 這 些 討 論 似 可 有 局 部 的 澄 清 然 而, 儘 管 雜 體 詩 三 十 首 是 要 表 達 江 淹 對 五 言 詩 風 格 流 變 或 重 要 詩 人 風 格 特 性 的 見 解, 唯 江 淹 擬 作 之 肖 似 亦 正 顯 現 擅 長 摹 擬, 這 方 面 的 才 能 或 技 巧 是 否 可 能 有 助 於 形 成 屬 於 江 淹 本 色 的 獨 特 作 品 風 格? 如 果 對 此 未 有 解 說, 則 清 人 質 疑 的 問 題 60 李 善 注 略 引 數 句, 胡 克 家 文 選 考 典 言 五 臣 本 有 序, 乃 五 臣 從 文 通 集 取 之 添 入 耳 見 文 選, 同 註 45, 頁 804 惟 唐 鈔 本 文 選 集 注 言 音 決 陸 善 經 本 有 序, 因 以 載 之 見 唐 鈔 文 選 集 注 彙 存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0 年 7 月 ), 冊 1, 頁 664 公 孫 羅 與 李 善 同 時, 早 於 五 臣, 則 注 本 全 錄 雜 體 詩 序, 不 始 於 五 臣 詳 參 俞 紹 初 張 亞 新 : 江 淹 詩 文 集 評, 見 江 淹 集 校 注, 同 註 10, 頁 見 曹 道 衡 : 論 江 淹 詩 歌 的 幾 個 問 題, 同 註 1, 頁 ; 曹 道 衡 沈 玉 成 : 南 北 朝 文 學 史 ( 北 京 :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1991 年 12 月 ), 頁 ; 張 亞 新 : 江 淹 擬 古 詩 別 議, 同 註 56, 頁 見 王 運 熙 楊 明 : 魏 晉 南 北 朝 文 學 批 評 史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9 年 6 月 ), 頁 ; 陳 復 興 : 江 文 通 雜 體 詩 三 十 首 與 蕭 統 的 文 學 批 評, 收 於 趙 福 海 主 編 : 文 選 學 論 集 ( 長 春 : 時 代 文 藝 出 版 社,1992 年 6 月 ), 頁

33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205 似 乎 猶 在, 而 我 們 知 道 江 淹 詩 歷 來 多 言 其 意 深, 杜 甫 亦 言 流 傳 江 鮑 體, 64 似 已 認 定 江 淹 詩 有 其 獨 特 的 風 格, 其 間 若 無 矛 盾, 亦 須 有 所 說 明 且 讓 我 們 對 雜 體 詩 三 十 首 之 序 文 重 作 考 察, 江 淹 云 : 夫 楚 謠 漢 風, 既 非 一 骨 ; 魏 製 晉 造, 固 亦 二 體 譬 猶 藍 朱 成 彩, 雜 錯 之 變 無 窮 ; 宮 商 為 音, 靡 曼 之 態 不 極 故 蛾 眉 詎 同 貌, 而 俱 動 於 魄 ; 芳 草 寧 共 氣, 而 皆 悅 於 魂, 不 其 然 歟? 至 於 世 之 諸 賢, 各 滯 所 迷, 莫 不 論 甘 而 忌 辛, 好 丹 而 非 素 豈 所 謂 通 方 廣 恕, 好 遠 兼 愛 者 哉? 及 公 幹 仲 宣 之 論, 家 有 曲 直 ; 安 仁 士 衡 之 評, 人 立 矯 抗, 況 復 殊 於 此 者 乎? 又 貴 遠 賤 近, 人 之 常 情 ; 重 耳 輕 目, 俗 之 恆 弊 是 以 邯 鄲 託 曲 於 李 奇, 士 季 假 論 於 嗣 宗, 此 其 效 也 然 五 言 之 興, 諒 非 敻 古 但 關 西 鄴 下, 既 已 罕 同 ; 河 外 江 南, 頗 為 異 法 故 玄 黃 經 緯 之 辨, 金 碧 沉 浮 之 殊, 僕 以 為 亦 合 其 美 並 善 而 已 今 作 三 十 首 詩, 效 其 文 體, 雖 不 足 品 藻 淵 流, 庶 亦 無 乖 商 榷 云 爾 學 者 大 抵 認 為 雜 體 詩 當 作 於 建 元 末 或 永 明 初, 65 亦 即 江 淹 前 期 的 作 品 雜 體 詩 三 十 首, 除 第 一 首 古 離 別 古 詩 作 者 佚 名 外, 按 時 代 先 後 自 李 陵 至 湯 惠 休 二 十 九 位 詩 人 各 擬 一 首 據 序 文 言 世 之 諸 賢, 各 滯 所 迷, 莫 不 論 甘 而 忌 辛, 好 丹 而 非 素, 可 知 江 淹 這 一 系 列 擬 作 具 有 時 評 性 的 意 義, 江 淹 對 當 時 文 壇 的 批 評 及 對 五 言 詩 的 看 法, 序 文 雖 非 充 分 表 述, 卻 也 多 有 透 露, 何 不 全 然 採 用 論 述 方 式 評 論, 而 要 以 擬 作 來 呈 現 五 言 詩 名 家 之 特 色? 個 人 喜 好 各 有 不 同, 鑑 賞 時 各 有 棄 取, 又 何 以 不 可? 如 果 要 化 解 這 一 類 的 疑 惑, 或 許 當 慮 及 古 代 之 詩 文 評 並 非 純 為 提 高 文 人 之 閱 讀 素 養 或 鑑 識 能 力, 其 積 極 目 的 更 在 指 引 個 人 本 身 的 詩 文 寫 作 唐 陸 善 經 注 至 於 世 之 諸 賢 至 好 遠 兼 愛 者 哉 數 句, 有 云 : 64 語 出 贈 畢 四 曜 詩, 見 清 楊 倫 : 杜 詩 鏡 詮 ( 臺 北 : 華 正 書 局,1976 年 6 月 ), 頁 見 曹 道 衡 : 江 淹 作 品 寫 作 年 代 考, 同 註 1, 頁

34 206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言 偏 滯 者, 則 非 通 方 之 士, 江 生 自 以 兼 能, 故 託 此 以 見 意 66 此 一 解 釋 指 出 江 淹 針 對 當 世 所 提 出 的 批 評 論 點, 本 於 自 身 撰 作 之 兼 能, 故 其 反 對 偏 滯 應 是 針 對 詩 歌 創 作 問 題 而 發 的 ; 批 評 與 寫 作 之 間 有 密 切 之 聯 繫, 實 已 不 言 而 喻 江 淹 之 兼 能, 最 直 接 而 明 顯 的 證 據 當 然 就 是 雜 體 詩 三 十 首 之 能 逼 肖 所 擬 詩 人 風 格, 江 淹 主 張 通 方 廣 恕, 好 遠 兼 愛, 義 同 合 其 美 並 善, 67 乃 在 強 調 詩 歌 創 作 應 當 打 破 成 見, 吸 納 歷 來 名 家 風 格 之 優 點 為 己 所 用 ; 江 淹 採 取 具 體 示 現 方 式, 透 過 擬 作 之 肖 似 各 家 風 格 特 徵 而 現 身 說 法, 不 僅 彰 顯 出 個 別 詩 人 之 特 色, 無 疑 地 也 在 證 說 這 些 詩 人 各 有 其 優 點, 對 詩 歌 撰 作 都 有 借 鑒 的 作 用 倘 若 將 視 野 放 在 人 類 文 化 或 藝 術 的 領 域, 創 新 未 必 就 是 表 示 好 的 和 有 價 值 的, 在 文 學 或 藝 術 史 上 均 有 經 由 提 倡 復 古 而 找 回 重 新 再 生 力 量 的 明 證, 優 秀 的 文 學 藝 術 家 大 抵 要 走 一 段 迂 迴 的 道 路, 借 鑒 前 人 創 造 相 同 類 型 和 價 值 系 統 中 所 作 的 無 數 次 實 驗, 融 合 匯 入 個 人 具 有 歷 史 性 的 生 命 經 驗 之 中, 才 可 能 在 其 所 從 事 和 活 動 的 領 域 中, 促 使 總 體 發 展 又 向 前 稍 微 地 推 進 68 若 從 這 個 角 度 思 考, 江 淹 雜 體 詩 主 要 用 意 乃 在 擯 斥 師 心 自 用, 宣 揚 一 種 更 為 廣 泛 而 多 元 化 的 學 習 和 借 鑒, 舉 凡 對 五 言 詩 發 展 有 傑 出 貢 獻 的 詩 人 均 可 列 為 師 法 的 對 象 ; 據 此 推 想, 江 淹 既 已 知 凡 在 五 言 詩 發 展 歷 史 中 佔 一 席 之 地 的 詩 人, 都 有 其 獨 特 的 風 格 和 價 值, 相 對 地, 江 淹 對 本 身 撰 作 之 要 求, 應 當 不 致 懵 懂 不 知 取 法 乎 上, 抑 或 以 複 製 贋 品 自 許 來 見 唐 鈔 文 選 集 注 彙 存, 同 註 60, 冊 1, 頁 666 李 長 路 趙 威 先 生 校 勘 云 : 合 其 美 並 善, 初 學 記 叢 刊 本 梁 賓 本 作 各 具 美 兼 善 見 江 文 通 集 彙 註, 同 註 10, 頁 137 文 選 集 注 則 作 各 其 美 兼 善, 見 唐 鈔 文 選 集 注 彙 存, 同 註 60, 冊 1, 頁 文 學 或 藝 術 的 進 化 論 觀 點, 過 度 濫 用 而 力 主 創 新, 在 人 類 歷 史 上 經 常 出 現, 對 此 種 偏 執 觀 點 的 批 判, 參 見 貢 布 里 希 (E.H.Gombrich) 著, 范 景 中 等 譯 : 理 想 與 偶 像 價 值 在 歷 史 和 藝 術 中 的 地 位 (Ideals and Idols : Essays on Values in History and in Art) ( 上 海 人 民 美 術 出 版 社,1989 年 7 月 ), 頁 ; 韋 勒 克 (R. Wellek), 張 今 言 譯 : 批 評 的 概 念 (Concepts of Criticism)( 杭 州 : 中 國 美 術 學 院 出 版 社,1999 年 12 月 ), 頁 34-49

35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207 提 高 身 價 所 以, 若 配 合 雜 體 詩 三 十 首 逼 肖 之 擬 作, 對 照 其 序 文 之 宣 揚 合 其 美 而 並 善 的 創 作 觀 點, 借 鑒 過 去 優 秀 詩 人 之 業 績, 顯 然 須 對 可 以 取 法 的 典 範 要 有 深 刻 的 認 知, 而 江 淹 也 以 擬 作 見 證 足 可 取 精 用 宏 的 才 識, 實 已 蘊 蓄 創 造 轉 化 的 可 能 性, 若 說 絕 無 可 能 反 身 而 求 以 形 成 屬 於 個 人 本 色 的 獨 特 風 格, 似 乎 不 近 情 理 然 而, 江 淹 仿 擬 之 作, 給 讀 者 的 表 面 印 象 畢 竟 是 數 量 過 於 龐 大, 如 效 阮 公 詩 雜 體 詩 就 有 四 十 五 首, 而 現 今 留 存 的 五 言 詩 篇 也 僅 一 百 餘 首, 善 於 摹 擬 之 名 遂 掩 蓋 了 其 五 言 古 詩 意 深 的 特 質 何 況 江 淹 擬 古 之 作, 不 僅 限 於 五 言 詩, 其 他 文 類 亦 多 有 之, 無 疑 強 化 了 善 於 擬 古 的 印 象 江 淹 詩 文 撰 作 之 擬 古 傾 向, 其 實 是 有 意 為 之, 如 本 文 引 述 之 報 袁 叔 明 書 與 交 友 論 隱 書 效 阮 公 詩 雜 體 詩 等, 在 謀 篇 筆 法 或 修 辭 上 多 有 明 顯 仿 擬 的 迹 象, 但 絕 非 雜 湊 拼 裝 以 致 顯 露 鑿 痕, 而 不 同 文 本 實 際 上 亦 各 有 其 命 意 和 作 用, 其 多 樣 變 化 與 奧 妙 之 處, 宜 須 專 題 全 面 討 論, 本 文 暫 不 作 分 說 江 淹 立 意 擬 古 的 傾 向 極 為 顯 著, 有 關 其 成 因, 在 以 下 兩 則 篇 章 之 序 文 中 亦 有 透 露, 可 與 前 述 效 阮 公 詩 雜 體 詩 序 參 照, 窺 度 其 心 靈 意 向 的 獨 特 性, 江 淹 云 : 僕 嘗 為 造 化 篇, 以 學 古 制 今 觸 類 而 廣 之, 復 有 此 文, 兼 象 天 問, 以 遊 思 云 爾 ( 遂 古 篇 序 ) 或 重 古 輕 今 僕 曰 : 何 為 其 然 哉? 無 知 音, 則 已 矣 聊 為 古 賦, 以 奮 枚 叔 之 製 焉 ( 學 梁 王 兔 園 賦 序 ) 案 造 化 篇 今 已 失 傳, 不 知 所 擬 古 制 是 何 文 體 ; 遂 古 篇 是 其 續 作, 言 觸 類 而 廣 之, 不 能 確 知 與 造 化 篇 在 內 容 上 有 何 關 聯 值 得 我 們 留 意 的 是 象 天 問, 以 遊 思 二 句, 遊 思 涉 及 運 思 或 想 像 活 動 變 化 不 定 的 狀 態, 此 處 遊 字 動 詞, 遊 思 可 解 釋 為 馳 騁 想 像, 此 兩 句 意 謂 通 過 對 天 問 的 摹 仿, 可 用 以 發 揮 想 像 ; 一 種 文 體 有 其 突 出 的 形 式 特 徵, 也 會 反 映 出 思 維 方 式 的 特 定 性, 此 藉 著 天 問 這 種 發

36 208 文 與 哲. 第 十 期 問 型 態 的 文 學 樣 式 的 摹 仿, 69 激 發 想 像 力 越 界, 進 入 神 話 傳 說 或 歷 史 的 世 界, 探 問 有 關 天 文 地 理 人 神 在 知 識 上 的 疑 惑 70 據 此 而 言, 被 仿 擬 作 品 在 藝 術 形 式 和 思 維 方 式 這 兩 方 面 都 兼 具 典 範 性 的 意 義, 而 仿 古 亦 可 說 是 反 映 了 典 範 可 資 借 鑒 的 作 用, 作 者 可 透 過 仿 古 以 超 脫 習 慣 性 生 活 感 知 領 域, 典 範 性 的 作 品 則 為 想 像 提 供 了 馳 騁 的 空 間 至 於 學 梁 王 兔 園 賦 序, 文 辭 甚 短, 語 意 則 起 伏 轉 折, 先 表 示 不 贊 同 重 古 輕 今, 與 雜 體 詩 序 文 反 對 貴 遠 賤 近 義 近, 繼 而 又 從 別 的 觀 點 對 持 論 者 表 示 理 解, 並 藉 以 說 明 仿 梁 王 兔 園 賦 的 撰 作 動 機 和 目 的 所 謂 知 音, 乃 以 伯 牙 鍾 子 期 故 事 為 喻, 意 謂 好 尚 各 有 不 同, 常 人 易 受 時 尚 影 響, 年 代 上 相 接 近 之 作 家 和 作 品 往 往 有 較 多 的 吸 收 力, 而 古 調 之 曲 高 和 寡, 若 非 好 古 敏 求 者, 孰 肯 彈 奏? 江 淹 以 知 音 自 居, 其 仿 擬 枚 乘 古 賦 是 為 奮 枚 叔 之 製, 枚 乘 賦 之 體 式 長 久 被 人 忽 視 冷 落, 仿 擬 是 為 了 宣 揚 其 藝 術 價 值 據 此 而 言, 江 淹 之 熱 衷 擬 古, 也 與 其 逆 向 思 考 和 選 擇 有 關, 其 創 作 路 徑 和 價 值 取 向 與 多 數 人 立 異, 顯 然 將 會 與 當 時 流 行 的 文 學 風 潮 相 左, 若 說 因 此 免 不 了 遭 致 排 擠 或 譏 評, 也 是 可 以 理 解 的 江 淹 前 期 作 品 集 十 卷 編 定 的 時 機, 也 有 值 得 玩 味 之 處 據 自 序 所 言, 江 淹 時 任 中 書 侍 郎, 稱 述 蕭 道 成 諡 號 高 帝, 故 前 期 詩 文 之 結 集, 當 在 蕭 道 成 薨 之 建 元 四 年 ( 四 八 二 ) 或 齊 武 帝 永 明 元 年 ( 四 八 三 ) 依 據 南 史 記 載, 齊 高 帝 蕭 道 成 文 集 之 編 者 即 是 江 淹, 其 言 曰 : 所 著 文, 詔 中 書 侍 郎 江 淹 撰 次 之 又 詔 東 觀 學 士 撰 史 林 三 十 篇, 魏 文 帝 皇 覽 之 流 也 ( 南 史 卷 四 齊 本 紀 高 帝 紀 ) 此 見 於 本 紀 中 追 述 部 分, 當 是 蕭 道 成 生 前 詔 令 江 淹 為 其 編 次 文 集, 稱 江 淹 職 銜 為 中 書 侍 郎, 或 當 在 建 元 四 年 時 至 於 文 集 何 時 編 成 雖 不 能 確 知, 與 江 淹 自 編 集 十 卷 的 時 間 當 極 為 接 近, 何 以 江 淹 要 在 齊 高 帝 薨 後 也 將 自 己 詩 文 結 集? 且 在 自 序 中 聲 稱 自 少 及 長, 未 嘗 著 書, 惟 69 詳 見 饒 宗 頤 : 天 問 文 體 的 源 流 發 問 文 學 之 探 討, 梵 學 集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3 年 7 月 ), 頁 有 關 遂 古 篇 內 容, 參 見 俞 紹 初 張 亞 新 : 江 淹 集 校 注, 同 註 10, 頁 35-45

37 江 淹 的 仕 宦 及 其 創 作 觀 考 辨 才 盡 說 探 義 209 集 十 卷, 謂 如 此 足 矣? 據 梁 書 南 史 本 傳 均 言 江 淹 有 齊 史 十 志 行 於 世, 何 以 自 序 言 為 驃 騎 豫 章 王 記 室 參 軍, 鎮 東 武 令, 參 掌 詔 策, 並 典 國 史 既 非 雅 好, 辭 不 獲 命? 江 淹 之 仕 宦 乃 是 以 文 史 起 家, 在 自 序 竟 直 接 表 露 非 其 所 好, 此 一 現 象 殊 為 可 怪 ; 若 由 齊 史 撰 作 者 之 一 的 檀 超 事 蹟 來 看, 或 可 見 出 端 倪, 史 言 : 太 祖 ( 蕭 道 成 ) 賞 愛 之 遷 驍 騎 將 軍, 常 侍, 司 徒 右 長 史 建 元 二 年, 初 置 史 官, 以 超 與 驃 騎 記 室 江 淹 掌 史 職 上 表 立 條 例, 開 元 紀 號, 不 取 宋 年 封 爵 各 詳 本 傳, 無 假 年 表 立 十 志 帝 女 體 自 皇 宗, 立 傳 以 備 甥 舅 之 重 又 立 處 士 列 女 傳 詔 內 外 詳 議 左 僕 射 王 儉 議 : ( 略 ) 詔 : 日 月 災 隸 天 文, 餘 如 儉 議 超 史 功 未 就, 卒 官 江 淹 撰 成 之, 猶 不 備 也 ( 南 齊 書 卷 五 十 二 文 學 檀 超 傳 ) 齊 高 帝 賞 愛 之, 後 為 司 徒 右 長 史 建 元 二 年, 初 置 史 官, 以 超 與 驃 騎 記 室 江 淹 掌 史 職, 上 奏 立 條 例 : 開 元 紀 號, 不 取 宋 年 ; 封 爵 各 詳 本 傳, 無 假 年 表 又 制 著 十 志, 多 為 左 僕 射 王 儉 所 不 同 既 與 物 多 忤, 史 功 未 就, 徙 交 州, 於 路 見 殺 江 淹 撰 成 之, 猶 不 備 也 ( 南 史 卷 七 十 二 文 學 檀 超 傳 ) 檀 超 亡 於 何 時, 難 以 確 定 71 南 史 言 檀 超 徙 交 州 及 途 中 被 殺 事, 南 齊 書 未 載, 當 有 所 諱 ; 江 淹 撰 齊 故 司 徒 右 長 史 檀 超 墓 誌 文, 今 尚 存 有 殘 文, 亦 不 能 知 事 件 原 委 按 檀 超 徙 交 州 當 是 獲 罪 而 遭 流 放, 究 竟 身 犯 何 罪, 與 誰 發 生 衝 突, 均 不 得 而 知 唯 據 史 傳 記 載, 檀 超 深 受 齊 高 帝 賞 愛, 竟 遭 流 放 南 方 極 遠 邊 鄙 之 地, 且 在 途 中 被 殺, 若 非 不 見 容 於 齊 高 帝, 恐 不 致 下 場 如 此 悲 慘 ; 而 原 掌 史 職, 所 上 史 例 王 儉 多 有 駁 議, 疑 其 獲 罪 與 齊 史 修 撰 事 有 關, 史 傳 言 其 史 功 未 就, 其 後 江 淹 撰 成 者 也 僅 齊 史 十 志, 自 序 謂 參 掌 詔 策, 並 典 國 史 ; 既 非 71 曹 道 衡 沈 玉 成 先 生 推 測 言 在 建 元 末 永 明 初 見 中 古 文 學 史 料 叢 考, 同 註 32, 頁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1 19521981 2 3 4 1 2 1983 4 4 3 4 4 1994 7 54 1 5 6 5 1985 1 143 6 126 2 7 8 9 10 11 12 7 1 1979 1 2 1990 2 3 1991 6 4 1993 11 5 1994 12 6 1996 7 7 1998 9 8 1999 5 9 1999 5 10 1999 9 11 1999 9 8 1995 2

More information

历 史 上 的 大 家 MASTER 109 鲁 本 斯 抢 夺 萨 宾 妇 女 油 画 170 263cm 现 藏 伦 敦 国 家 画 廊 这 个 关 乎 人 类 终 极 思 考 的 哲 学 命 题, 鲁 本 斯 显 然 早 早 有 了 想 法 鲁 本 斯 选 择 了 从 艺 这 条 道 路, 与

历 史 上 的 大 家 MASTER 109 鲁 本 斯 抢 夺 萨 宾 妇 女 油 画 170 263cm 现 藏 伦 敦 国 家 画 廊 这 个 关 乎 人 类 终 极 思 考 的 哲 学 命 题, 鲁 本 斯 显 然 早 早 有 了 想 法 鲁 本 斯 选 择 了 从 艺 这 条 道 路, 与 108 MASTER MASTER HISTORY 鲁 本 斯 自 画 像 鲁 本 斯 : 灿 烂 在 巴 洛 克 时 代 文 / 张 毅 静 我 是 君 临 大 时 代 的 艺 术 之 王 西 元 1577 年, 欧 洲 出 现 了 一 件 大 事 : 一 颗 异 常 明 亮 异 常 巨 大 的 彗 星, 拖 着 异 常 美 丽 壮 观 的 彗 尾, 横 扫 过 整 个 欧 洲 的 夜 空 直 奔

More information

,,,,,,,,,,,,, :, ;,, :,,,, ( ),,,,,,, history( ), his( ) story( ),,,,, 1 2,,,,,,,,,,,,, :, ;,,,,,,,,,,,,,,,,,,,,,, ,,,,,,,, :,, :,,,,,,,,,,,,,,,,, 3 1 1. : 2 2. : 11 3. : 16 4. : 23 33 1. : 34 2. :, 38

More information

第五章、兒童神形象的構成:角色塑造與文本的操作

第五章、兒童神形象的構成:角色塑造與文本的操作 六 神 李 來 李 來 靈 歷 來 李 來 易 聯 李 來 李 裡 不 論 李 來 論 了 錄 療 綾 亂 聯 憐 連 說 裡 殺 李 了 殺 流 聯 了 來 連 力 力 力 度 來 說 更 說 1 不 金 留 不 見 年 歷 北 2000 年 3 46 北 聯 1995 年 3 療 參 見 行 北 2005 年 3 231-250 2 北 2003 年 1 201-203 106 六 神 不 不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B02 李華瑞_南北宋社會變動與山水畫風格之演變_全文.doc

Microsoft Word - B02 李華瑞_南北宋社會變動與山水畫風格之演變_全文.doc 南 北 宋 社 會 變 動 與 山 水 畫 風 格 之 演 變 李 華 瑞 首 都 師 範 大 學 歷 史 學 院 教 授 引 言 山 水 畫 至 南 宋 在 風 格 題 材 審 美 旨 趣 諸 方 面 都 發 生 了 明 顯 變 化 和 北 宋 相 比, 山 水 畫 由 山 重 水 複 氣 勢 壯 闊 的 全 景 發 展 到 煙 水 淒 迷 幽 寂 虛 曠 的 一 角, 花 鳥 畫 由 坡 石 花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 2 3 1 2 3 4 5 6 7 1 2 77 1999 3 179 4 277 5 281 6 1995 1999 7 1991 1998 4 8 9 10 8 83 1992.2 9 143 1988 10 158 5 11 12 13 11 8 12 1973 13 420 6 E.H.Gombrich Norma e forma 14 14 Giulio Carlo Argan. Maurizio

More information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学 校 简 介 山 东 工 艺 美 术 学 院 位 于 山 东 省 济 南 市, 始 建 于 1973 年, 是 目 前 全 国 31 所 独 立 设 置 的 艺 术 院 校 中 唯 一 一 所 工 艺 美 术 学 院 学 校 是 学 士 学 位 硕 士 学 位 授 予 单 位, 现 已 形 成 本 科 教 育 研 究 生 教 育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继 续 教 育 和 附 中 教 育 等 多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策略聯盟單位103.06.01

Microsoft Word - 策略聯盟單位103.06.01 策 略 聯 盟 單 位 : 更 新 日 期 :103.06.01 表 一 策 略 聯 盟 機 構 名 單 - 中 小 企 業 1 ART 101 公 2 十 全 十 美 生 物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3 三 易 學 習 科 技 有 限 公 4 上 暘 環 保 科 技 股 份 有 大 千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5 限 公 6 大 自 然 生 機 企 業 有 限 公 7 大 樹 連 鎖 藥

More information

立命_戦略的研究基盤形成支援事業報告書3号

立命_戦略的研究基盤形成支援事業報告書3号 Healing the Wounds of History 189 191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More information

在 地 仕 紳 創 念 興 起 1938 年 1 月 13 日 ( 昭 和 13 年 ), 是 26 歲 的 王 冰 淇 忙 碌 的 一 天, 籌 蓋 了 一 年 的 彰 化 廳 最 大 的 酒 樓 建 成 了, 將 要 舉 行 上 棟 式, 就 是 安 上 建 築 的 身 份 證 棟 札, 名 高

在 地 仕 紳 創 念 興 起 1938 年 1 月 13 日 ( 昭 和 13 年 ), 是 26 歲 的 王 冰 淇 忙 碌 的 一 天, 籌 蓋 了 一 年 的 彰 化 廳 最 大 的 酒 樓 建 成 了, 將 要 舉 行 上 棟 式, 就 是 安 上 建 築 的 身 份 證 棟 札, 名 高 苒 苒 幾 盈 虛 彰 化 鐵 路 醫 院 ( 原 高 賓 閣 ) 古 蹟 保 留 故 事 文 化 是 城 市 的 生 活 記 憶, 是 國 家 的 文 明 展 現, 是 人 民 情 感 的 深 根, 透 過 這 些 有 形 或 無 形 的 資 產, 緊 緊 鑲 嵌 的 集 體 文 化 實 力, 把 現 代 人 帶 入 過 往 時 空 環 境, 穿 梭 古 今 感 受 歷 史 的 生 活 年 代 198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0期-7.萬新華-991221.doc

Microsoft Word - 20期-7.萬新華-991221.doc 藝 術 評 論 第 二 十 期 頁 167-212(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 台 北 : 國 立 臺 北 藝 術 大 學 167 ARTS REVIEW, NO. 20, pp.167 212 (2010)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ISSN: 1015-624 中 國 繪 畫 在 大 時 代 傅 抱 石 抗 戰 時 期 歷 史 人 物 畫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88 0009 221101 M 8611609 Li Yi hsueh CHIAN Chin sung context 185 1 1 1 6 12 21 21 23 24 37 46 67 69 69 71 2 71 79 86 95 95 100 107 112 113 113 116 116 123 129 134 136 148 161 163 163 167 167 168 170 173

More information

4 18 19 [1] (p.28) 50 2500 18 19 1 1. 2 2. / / 3 4 [1] (p.26) [2] (p.171) 3 1998 4 13 4

4 18 19 [1] (p.28) 50 2500 18 19 1 1. 2 2. / / 3 4 [1] (p.26) [2] (p.171) 3 1998 4 13 4 2012 13 No.13,2012 History Teaching 650 Sum No.650 510631 [ ] [ ]G63 [ ]B [ ]0457-6241 2012 13-0003-11 [1] pp.25~26 1 2.4 30 62 30 102 28 =30 2 2012-05-07 3 4 18 19 [1] (p.28) 50 2500 18 19 1 1. 2 2. /

More information

096THU DOC

096THU DOC 2 3 4 5 6 7 8 9 ( ) ( ) ( ) 10 ( ) ( ) ( ) 11 12 ( ) ( ) 13 1 31 14 2 363 ( ) 15 16 3 33 17 18 19 4 artnet - The Art World Onlinehttp://www.artnet.com/artist/11913/joan-mitchell.html. 5 389 20 21 22 23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文 學 院 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Master of Arts Thesis Graduate School of Histor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聊 齋 誌 異 研 究 從 聊 齋 誌 異 看 蒲 松 齡 的 社 會 批 判 觀 The Study of Liaozhai Zhiyi-Discussion

More information

1 2 1 2005 2009 2 4 3 4 1995 79 4 ( 1998 186 3 5 5 1999 6 4 6 < > 1983 17 5 154-155 7 5 8 8 6 7 9 8 9 10 11 http://gnn.gamer.com.tw/1/11601.html 10 蔵 11 12 13 5 10 20 14. 15 16 12 13 14 15 16 14 17 17

More information

221-252

221-252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21-252 20 1 91 6 * 221 222 20 1 Edward Morgan Forster, 1879-1970 flat character round character 1 2 3 4 1 Edward Morgan Forster 1990 92 2 1 102-103 3 1 104 4 1 99 223 5

More information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纲 要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一 基 本 信 息 课 程 代 码 : 2110011 课 程 学 分 : 2 面 向 专 业 : 全 校 所 有 本 科 专 业 课 程 性 质 : 通 识 教 育 必 修 课 开 课 院 系 :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教 学 部 使 用 教 材 : 主 教 材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纲

More information

1879 1898 1898 20 1 P66 1998 6 2 P85 2 P87 3 P107 75

1879 1898 1898 20 1 P66 1998 6 2 P85 2 P87 3 P107 75 2 0 1 4 1 Jan. 2 0 1 4 4 3 1 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43 No. 1 I206 A 1004-8634201401-0074-12 430079 20 2013-04-30 BWW001 74 1879 1898 1898 20 1 P66

More information

刊 首 寄 语 本 期 隆 重 推 出 的 文 和 图, 是 岱 衢 洋 上 的 谢 洋 节 她 是 伴 随 着 当 年 大 黄 鱼 汛 期 的 渔 民 的 一 个 节 日 谢 洋 九 章 是 从 谢 洋 节 的 历 史 渊 源 所 祭 神 灵 庆 典 始 末 岱 衢 大 洋 东 沙 古 镇 各 路

刊 首 寄 语 本 期 隆 重 推 出 的 文 和 图, 是 岱 衢 洋 上 的 谢 洋 节 她 是 伴 随 着 当 年 大 黄 鱼 汛 期 的 渔 民 的 一 个 节 日 谢 洋 九 章 是 从 谢 洋 节 的 历 史 渊 源 所 祭 神 灵 庆 典 始 末 岱 衢 大 洋 东 沙 古 镇 各 路 刊 首 寄 语 本 期 隆 重 推 出 的 文 和 图, 是 岱 衢 洋 上 的 谢 洋 节 她 是 伴 随 着 当 年 大 黄 鱼 汛 期 的 渔 民 的 一 个 节 日 谢 洋 九 章 是 从 谢 洋 节 的 历 史 渊 源 所 祭 神 灵 庆 典 始 末 岱 衢 大 洋 东 沙 古 镇 各 路 渔 人 渔 人 之 歌 渔 人 之 画 渔 场 之 思 等 九 个 方 面 来 展 现 谢 洋 节

More information

臺灣近代百年茶葉包裝設計形式風格研究

臺灣近代百年茶葉包裝設計形式風格研究 探 討 臺 灣 茶 葉 包 裝 設 計 形 式 風 格 的 演 變 探 討 臺 灣 茶 葉 包 裝 設 計 形 式 風 格 的 演 變 Study of form style of tea packaging design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in Taiwan 許 杏 蓉 Hsing Jung-Hsu 徐 可 欣 Choi Ho-Ian 摘 要 本 研 究 試 圖 以

More information

1916 10 16 166 1905 1 9 7 15 Science 1694 1778 1895 1976 30 1862 1949 1860 1904 1890 1890 1857 1928 Rite Art 794 1192 Phoenix Phoenix 1897 1931 1862 1919 1887 1939 1902

More information

1916 10 16 166 1905 1 9 7 15 Science 1694 1778 1895 1976 30 1862 1949 1860 1904 1890 1890 1857 1928 Rite Art 794 1192 Phoenix Phoenix 1897 1931 1862 1919 1887 1939 1902

More information

BOOKLET2

BOOKLET2 2 3 2005 128200470% 2005 1P3 2P12 3P18 4P23 5P28 2005/3/26 (02-27766133) 4 5 20022005 6 232124 2004 45.1 10.1 1.3 50-60 200516 5 7 1999 1999 7 2005/6/18 8 9 10 11 9 1.2 1.2. 11 10 12 1313 12 43 72605964

More information

: ( ) 2008 : 5 : 2008 : 9 : [ ] ( ) 2008 : 6 ; 7 ( ) 2008 : 5 ( ) 2008 : 5 ( ) ( ) 2008 : 6 ( ) 2008 : 5 ( ) 2008 : 5 ( ) 2008 : : 5 ( ) ( ) 20

: ( ) 2008 : 5 : 2008 : 9 : [ ] ( ) 2008 : 6 ; 7 ( ) 2008 : 5 ( ) 2008 : 5 ( ) ( ) 2008 : 6 ( ) 2008 : 5 ( ) 2008 : 5 ( ) 2008 : : 5 ( ) ( ) 20 2009 11 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Nov. 2009 No1 2008 : [ ] : ; 2 : ( ) : : 2008 : 6 : ( ) : 2008 : 6 ( ) 2008 : 6 : 2008 : 5 2008 : 1 ; 2008 : 8 2008 : 2 ( ) 2006 [ ] 2008 : 7 2008 : 6 : 2008 : 5 [ ] :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AFEA5F3312D31B0EAA5DFA4A4A5A1A46ABEC7BD73A8EEA4BAB1D0AE76A4CEACE3A873A448ADFBA5BBC17EA15DA67EA55CC17EA15EA142A55BB5B9A548A57EA4A7B5B9BB50A4CEBD73A8EEA57EA448ADFBA448A8C6B64FA142BD73A8EEA4BAA6E6AC46A448ADF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AFEA5F3312D31B0EAA5DFA4A4A5A1A46ABEC7BD73A8EEA4BAB1D0AE76A4CEACE3A873A448ADFBA5BBC17EA15DA67EA55CC17EA15EA142A55BB5B9A548A57EA4A7B5B9BB50A4CEBD73A8EEA57EA448ADFBA448A8C6B64FA142BD73A8EEA4BAA6E6AC46A448ADF 附 件 1 1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編 制 內 教 師 及 研 究 人 員 本 薪 ( 年 功 薪 ) 加 給 以 外 之 給 與 及 編 制 外 人 員 人 事 費 編 制 內 行 政 人 員 工 作 酬 勞 支 應 原 則 99 年 3 月 19 日 98 學 年 度 第 3 次 校 務 基 金 管 理 委 員 會 通 過 99 年 4 月 12 日 第 518 次 行 政 會 議 通 過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典 籍 是 人 类 智 慧 和 知 识 的 宝 库 阅 读 典 籍 有 益 于 育 德 励 志 启 智 明 史, 是 人 的 素 质 全 面 发 展 的 重 要 途 径 之 一 为 了 配 合 通 识 教 育 的 推 行 与 实 施, 培 养 学 生 良 好 的 读 书 习 惯, 营 造 浓

前 言 典 籍 是 人 类 智 慧 和 知 识 的 宝 库 阅 读 典 籍 有 益 于 育 德 励 志 启 智 明 史, 是 人 的 素 质 全 面 发 展 的 重 要 途 径 之 一 为 了 配 合 通 识 教 育 的 推 行 与 实 施, 培 养 学 生 良 好 的 读 书 习 惯, 营 造 浓 问 道 典 籍 读 书 笔 记 汇 编 ( 第 八 期 )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良 乡 校 区 基 础 学 部 二 零 一 四 年 六 月 前 言 典 籍 是 人 类 智 慧 和 知 识 的 宝 库 阅 读 典 籍 有 益 于 育 德 励 志 启 智 明 史, 是 人 的 素 质 全 面 发 展 的 重 要 途 径 之 一 为 了 配 合 通 识 教 育 的 推 行 与 实 施, 培 养 学 生

More information

86 2500 ; ; 5 ; ; ; ; 500 615 217 :

86 2500 ; ; 5 ; ; ; ; 500 615 217 : 85 ( ) The steles are t he particular carriers to record history disseminate and p reserve cult ures in an2 cient China. The int roduction of t he steles in Suzhou p resented in t his article is valuable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5DAC8FDBDECBBAACEC4CFB7BEE7BDDAA3A8CCA8B1B1A3A9C7E9BFF6BDE9C9DC2E68746D6C>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5DAC8FDBDECBBAACEC4CFB7BEE7BDDAA3A8CCA8B1B1A3A9C7E9BFF6BDE9C9DC2E68746D6C> 第 三 届 华 文 戏 剧 节 ( 台 北 ) 情 况 介 绍 田 本 相 - 华 文 戏 剧 节 上 的 演 出 情 况 1. 台 湾 本 土 的 现 代 剧 姚 一 苇 是 最 早 为 大 陆 观 众 所 认 知 的 台 湾 剧 作 家 早 在 1982 年, 他 的 剧 作 红 鼻 子 经 由 中 国 青 年 艺 术 剧 院 排 演, 就 与 北 京 观 众 见 面 了 1990 年, 姚 先

More information

大 连 艺 术 学 院 2012 年 招 生 简 章 PROGRAMS GUIDE OF DALIAN ART COLLEGE 大 连 艺 术 学 院 始 建 于 2000 年 2009 年 4 月 经 教 育 部 批 准 由 东 北 大 学 大 连 艺 术 学 院 转 设 为 独 立 设 置 的

大 连 艺 术 学 院 2012 年 招 生 简 章 PROGRAMS GUIDE OF DALIAN ART COLLEGE 大 连 艺 术 学 院 始 建 于 2000 年 2009 年 4 月 经 教 育 部 批 准 由 东 北 大 学 大 连 艺 术 学 院 转 设 为 独 立 设 置 的 PROGRAMS GUIDE OF DALIAN ART COLLEGE 大 连 艺 术 学 院 2012 年 招 生 简 章 PROGRAMS GUIDE OF DALIAN ART COLLEGE 大 连 艺 术 学 院 始 建 于 2000 年 2009 年 4 月 经 教 育 部 批 准 由 东 北 大 学 大 连 艺 术 学 院 转 设 为 独 立 设 置 的 民 办 普 通 本 科 学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0C5CDD0D0D0D2B C4EACDB6D7CAB2DFC2D4A3BAD3C9B9E6C4A3D4F6B3A4CFF2C4DAC9FAD0D4D4F6B3A4D7AAB1E42D E646F63>

<4D F736F F D20D0C5CDD0D0D0D2B C4EACDB6D7CAB2DFC2D4A3BAD3C9B9E6C4A3D4F6B3A4CFF2C4DAC9FAD0D4D4F6B3A4D7AAB1E42D E646F63> 2012 / 2011 11 30 2011 3 40977.73 9.5% 38.6% 2011 3 265.9 184.8 143.0% 143.12% 2009 2009 18% 8% -3% -13% -24% -35% -45% 10-11-30 11-2-27 11-5-27 11-8-24 11-11-21 : S0550511020009 TEL: (8621)6336 7000-258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1~13 1 4 7 14~39 15 18 31 36 40~78 42 45 54 61 76 1 79~111 79 97 109 112~128 113 121 127 129~133 134~139 134~138 139 140~146 2 1 1 1979 154 1 5 1982.5 1994 66 1 2 3 4 5 6 2 1968 3 4 5 6 1980 4 82 75 1982

More information

卷 首 语 Editor's Notes 杨 柳 又 如 丝, 驿 桥 春 雨 时 雨 后 却 斜 阳, 杏 花 零 落 香 自 小 一 说 起 江 南, 眼 前 就 浮 现 出 杏 花 春 雨 的 景 象 : 细 雨 霏 霏, 笼 罩 着 两 岸 的 粉 墙 黛 瓦, 红 杏 如 云, 渲 染 在 小 桥 流 水 之 旁 沾 衣 欲 湿 杏 花 雨, 吹 面 不 寒 杨 柳 风 小 楼 一 夜 听

More information

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方法》

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方法》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十 三 五 发 展 规 划 前 期 预 研 专 题 报 告 国 内 外 9 所 研 究 型 大 学 发 展 模 式 : 经 验 与 启 示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院 2015 年 12 月 2 日 前 言 为 了 科 学 制 定 我 校 十 三 五 发 展 规 划, 促 进 我 校 中 长 期 发 展 战 略 目 标 的 实 现, 贯 彻 落 实 刘 伟 书 记 张 清 杰

More information

1. 依 據 國 民 中 小 學 校 長 主 任 教 師 甄 選 儲 訓 遷 調 及 介 聘 辦 法 (2007 年 3 月 2 日 修 正 ) 第 七 條 規 定 國 民 中 學 現 職 合 格 教 師, 實 際 服 務 滿 五 年, 並 符 合 下 列 資 格 者, 得 參 加 國 民 中 學

1. 依 據 國 民 中 小 學 校 長 主 任 教 師 甄 選 儲 訓 遷 調 及 介 聘 辦 法 (2007 年 3 月 2 日 修 正 ) 第 七 條 規 定 國 民 中 學 現 職 合 格 教 師, 實 際 服 務 滿 五 年, 並 符 合 下 列 資 格 者, 得 參 加 國 民 中 學 淺 談 一 位 資 深 學 務 主 任 在 正 向 管 教 政 策 下 處 理 學 生 問 題 方 式 之 轉 變 蘇 意 媛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教 育 行 政 碩 士 專 班 suiwan42@yahoo.com.tw 壹 前 言 自 2006 年 12 月 教 育 基 本 法 修 法 通 過, 零 體 罰 正 式 入 法 之 後, 台 灣 因 此 成 為 全 世 界 繼 蒙

More information

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阿 拉 伯 语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 专 业 代 码 :050208) 所 属 学 科 门 类 : 文 学 所 属 一 级 学 科 : 外 国 语 言 文 学 所 属 院 系 部 所 : 东 方 语 学 院 方 案 适 用 对 象 :2015 级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阿 拉 伯 语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开 设 于 1960

More information

总第 020 期 2013 02 CONTENTS 目录 诗 潮 发 现 04 小说的艺术 创作谈 /熊 06 长生赋 长篇小说节选 /熊 焱 焱 曹琨的诗/曹 琨 况璃的诗/况 璃 杨通的诗/杨 通 王贵荣的诗/王贵荣 何燕子的诗/何燕子 书同的诗/书 同 夜 谭 世 说 14 比赛/竹 间 18

总第 020 期 2013 02 CONTENTS 目录 诗 潮 发 现 04 小说的艺术 创作谈 /熊 06 长生赋 长篇小说节选 /熊 焱 焱 曹琨的诗/曹 琨 况璃的诗/况 璃 杨通的诗/杨 通 王贵荣的诗/王贵荣 何燕子的诗/何燕子 书同的诗/书 同 夜 谭 世 说 14 比赛/竹 间 18 ART OF QINTAI 总 第 020 期 2013 02 顾 问 阿 来 魏 明 伦 罗 波 叶 浪 杨 吉 成 干 天 全 张 放 舒 炯 谭 继 和 李 伯 清 桂 建 梅 邱 颖 赵 艳 艳 总 编 冯 照 援 副 总 编 刘 咏 梅 张 中 信 编 委 上 官 燕 王 林 先 冯 照 援 刘 咏 梅 邢 舸 杨 喆 杨 虎 吴 润 地 张 中 信 张 兴 渭 李 国 仁 康 良 琼 唐

More information

陆家嘴安全社区

陆家嘴安全社区 陆 家 嘴 安 全 社 区 Lujiazui International Safe Community 主 办 : 上 海 浦 东 新 区 陆 家 嘴 街 道 安 全 社 区 建 设 推 进 办 公 室 2014 年 第 10 期 ( 总 70 期 ) 出 刊 日 期 :2014 年 11 月 10 日 责 任 编 辑 : 沈 勤 最 新 要 闻 陆 家 嘴 安 全 社 区 网 址 : http://www.ljz-safecommunity.org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2-2.doc

Microsoft Word - 12-2.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第 27-58 頁 2006 年 6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趙 滋 蕃 的 文 學 創 作 及 其 時 代 意 義 張 瑞 芬 摘 要 趙 滋 蕃 (1924-1986) 的 一 生 與 文 學, 正 如 風 暴 的 靈 魂, 席 捲 過 戰 亂 中 國 流 離 香 港 與 反 共 臺 灣 他 的 文 學 成 就, 夙 與 反 共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期横浜桥(正式版).doc

Microsoft Word - 73期横浜桥(正式版).doc 上 海 市 立 实 验 戏 剧 学 校 上 海 市 戏 剧 专 科 学 校 中 央 戏 剧 学 院 华 东 分 院 校 友 通 讯 第 73 期 2010.11.02 本 期 32 版 欢 迎 索 阅 赐 址 即 寄 本 通 讯 班 级 联 系 人 名 单, 欢 迎 与 任 何 一 位 联 系 : 45-46 级 应 日 隆, 陈 珉, 江 莉 萍, 张 美 兰,47 级 赵 美 珍,48 级 浦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2016 年 4 月 学 术 交 流 Apr., 2016 总 第 265 期 第 4 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65 No.4 外 国 哲 学 研 究 西 方 艺 术 史 的 启 蒙 辩 证 法 贾 媛 媛 ( 中 央 编 译 局 博 士 后 工 作 站, 北 京 100036; 黑 龙 江 大 学 哲 学 学 院, 哈 尔 滨 150080) [ 摘 要 ]

More information

304 吳淑鈿 4 的文化理想其境界比夏氏於唐詩中最推重的孟郊詩更高 第二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所表現的詩歌審美觀念夏氏肯定梅堯臣在詩學上能學唐而有所樹立開拓宋詩新 境他一方面推崇梅詩能開多種境界的平淡一方面強調梅詩開宋詩面目的能鍊和 求生新綜融唐宋開發無窮境界也是夏氏的詩學理想第三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的

304 吳淑鈿 4 的文化理想其境界比夏氏於唐詩中最推重的孟郊詩更高 第二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所表現的詩歌審美觀念夏氏肯定梅堯臣在詩學上能學唐而有所樹立開拓宋詩新 境他一方面推崇梅詩能開多種境界的平淡一方面強調梅詩開宋詩面目的能鍊和 求生新綜融唐宋開發無窮境界也是夏氏的詩學理想第三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的 夏注 梅堯臣詩 的詩學意義 吳淑鈿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近代學者夏敬觀 1875 1953 於 1940 年出版了六本唐宋金詩選注其一為 梅堯臣 1 詩 梅堯臣的詩歌在宋代備受推崇但元明後肯定其成就者卻不多清代至後期 2 始由同光派重新提倡 夏敬觀是同光派中最大力推舉梅詩的學人對梅詩作了深入 3 研究選注之外尚對全部詩作做了校注 於現代梅詩研究有重要意義具有探討 價值本論文以夏注梅詩的詩學意義作為研究範圍考察夏氏選注的詩學思想詩

More information

穨attitudes

穨attitudes NSC87-2411-001-036 NSC88-2411-H-001-025 NSC89-2411-H-001-034 1999929 2000514 20008 1937) 69-74 1978 20 1979 100-101 1982 121-126 1983 60 1983 68-6989 1984 33-55 1984 37 1986 5764-77 1988 3647-48 1989 118-119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 海 音 的 女 性 小 說 與 臺 灣 文 學 史 林 海 音 的 女 性 小 說 與 臺 灣 文 學 史 應 鳳 凰 * 一 前 言 林 海 音 長 久 的 寫 作 歷 史, 以 及 多 年 的 編 輯 與 出 版 經 歷, 使 她 在 臺 灣 文 壇 具 有 相 當 高 的 知 名 度 比 較 於 同 時 代 其 他 作 家, 她 對 戰 後 臺 灣 文 學 發 展 也 有 較 大 影 響

More information

1 2 20 3 4 5 6 1 2006 1 2 3 21 2004 6 101 4 () () 5 ( ) 6 86 4 30 1( ) 166

1 2 20 3 4 5 6 1 2006 1 2 3 21 2004 6 101 4 () () 5 ( ) 6 86 4 30 1( ) 166 1 2 20 3 4 5 6 1 2006 1 2 3 21 2004 6 101 4 () () 5 ( ) 6 86 4 30 1( ) 166 167 7 8 7 21 8 3 9 10 11 12 168 169 13 14 13 66 14 15 16 17 15 66-67 16 34 17 37 1 6 170 18 19 20 18 34 19 79 8 5 20 37 1 6-7

More information

966 ~ 967 8 966 9 5 40 4 5 9 5 6 0% 7 9 7 6 606 4 000 8 4 40 790 50 40 9 / ~ 6 7 9 4 5 6 7 9 7799 867 790 65 47 405 576 49 50 40 089 089 780 55 78 0 9

966 ~ 967 8 966 9 5 40 4 5 9 5 6 0% 7 9 7 6 606 4 000 8 4 40 790 50 40 9 / ~ 6 7 9 4 5 6 7 9 7799 867 790 65 47 405 576 49 50 40 089 089 780 55 78 0 9 05 4 46 966 ~ 967 * K7 A 00-708 05 04-006 - 966 9 5 4 5 966 6 0 6 8 6 * JHQ0 967 9 966 967 0 99 00 5 005 844 4 966 9 5 5 994 4 9 6 988 77 6 966 ~ 967 8 966 9 5 40 4 5 9 5 6 0% 7 9 7 6 606 4 000 8 4 40

More information

I NSC91-2411-H-011-002 401 1979 2001 2000 22 1 2 3 4 5 6 7 8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alyzed picture style of 401 illustrations in children s picture b

I NSC91-2411-H-011-002 401 1979 2001 2000 22 1 2 3 4 5 6 7 8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alyzed picture style of 401 illustrations in children s picture b I NSC91-2411-H-011-002 401 1979 2001 2000 22 1 2 3 4 5 6 7 8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alyzed picture style of 401 illustrations in children s picture books published by Shin-Yi Foundation from 1979 to 2001

More information

I

I Art Creation of and Research on the Images of Women s Space I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a feminist perspective as the foundation and art hist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with the focus on gender and space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372 http://www.president.gov.tw/ 94 年 10 26 6656 令 錄 1 8 9 參 10 令 令 94 年 10 18 良 行 參 領 1 立 李 立 理 寧 劉 隆 金 蓮 蘭 麗 隆 栗 盧 利 金 利 2 呂 福 行 李 行 行 李 行 行 行 行 良 行 玲 行 金 理 行 金 理 行 金 理 參 林 金 行 李 瑩 力 女 林 李 3 蘭 劉 林 玲

More information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綠 色 設 計 與 文 化 反 思 以 竹 材 為 例 計 畫 編 號 :NSC 96-2218-E-009-024- 執 行 期 限 :96 年 9 月 1 日 至 97 年 6 月 30 日 主 持 人 : 林 銘 煌 交 通 大 學 應 用 藝 術 所 一 摘 要 現 今 工 業 社 會, 人 類 大 量 使 用

More information

Avision

Avision 畫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十 五 期 2001 年 12 月 頁 147-192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論 章 法 J r 格 局 在 戲 曲 批 評 史 上 的 意 義 李 惠 綿 * 提 要 戲 曲 的 情 節 發 展 必 然 具 有 一 個 秩 序 的 變 化 過 程, 此 變 化 過 程 相 當 於 亞 里 士 多 德 所 謂 開 始 中 間 結 束 J ' 古 典 劇 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oc

Microsoft Word - ?????.doc 非 馬 動 物 詩 創 作 意 涵 探 析 * 藍 治 平 摘 要 非 馬 兼 具 有 核 能 科 學 家 現 代 詩 人 畫 家 與 雕 塑 藝 術 家 等 多 重 身 份, 而 這 樣 豐 富 的 人 生 履 歷, 結 合 理 性 與 感 性, 融 入 於 詩 歌 風 格 中 非 馬 詩 融 合 中 西 方 詩 歌 創 作 經 驗, 用 理 性 手 法 抒 發 感 性 情 懷, 風 格 大 膽

More information

Genesis 24-26

Genesis 24-26 第 廿 四 章 亚 伯 拉 罕 年 纪 老 迈, 向 来 在 一 切 事 上, 耶 和 华 都 赐 福 给 他 亚 伯 拉 罕 对 管 理 他 全 业 最 老 的 仆 人 说 : 请 你 把 手 放 在 我 大 腿 底 下 ( 创 世 记 24:1-2) 亚 伯 拉 罕 要 他 的 仆 人 立 下 誓 言, 并 坚 持 这 誓 言 他 以 前 的 管 家 是 以 利 以 谢 我 们 不 知 道 此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韓 國 近 10 年 來 心 理 健 康 問 題 的 逐 年 增 加, 終 身 盛 行 率 約 27%, 但 85% 有 心 理 健 康 問 題 的 韓 國 人 並 未 就 診, 近 幾 年 韓 國 因 船 難 事 件, 死 傷 近 300 人, 立 法 委 員, 行 政 官 員 及 民 眾

摘 要 韓 國 近 10 年 來 心 理 健 康 問 題 的 逐 年 增 加, 終 身 盛 行 率 約 27%, 但 85% 有 心 理 健 康 問 題 的 韓 國 人 並 未 就 診, 近 幾 年 韓 國 因 船 難 事 件, 死 傷 近 300 人, 立 法 委 員, 行 政 官 員 及 民 眾 出 國 報 告 ( 出 國 類 別 : 國 際 會 議 暨 參 訪 ) 韓 國 GIMHS 2015-Felicity in Meal Health 會 議 暨 Gongju National Hospital 參 訪 服 務 機 關 : 衛 生 福 利 部 八 里 療 養 院 姓 名 職 稱 : 黃 敏 偉 副 院 長 派 赴 國 家 : 韓 國 出 國 期 間 :104.8.27~104.8.29

More information

文档 9

文档 9 : : :2001 5 10 :2001 6 10 : < > :Rudimental Studies on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o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 : :K2904.6 Yu Shaosong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More information

刊 首 语 留 学 生 心 中 的 米 尔 苏 颂 兴 2009 年 度 国 家 最 高 科 学 技 术 奖 揭 晓, 中 科 院 院 士 我 会 学 长 谷 超 豪 获 得 殊 荣 从 事 数 学 研 究 60 余 年 的 他, 始 终 以 国 家 需 要 为 目 标, 为 肩 负 这 种 社 会 责 任 而 自 豪 一 段 留 学 经 历, 让 这 种 责 任 感 得 到 升 华 1957 年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朱 書 萱 博 士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研 究 生 : 黃 乾 殷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八 月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摘 要 明 代 吳 中 書 派 自 祝 允 明 文 徵 明 一 出, 引 領 時 代 潮 流, 將 整 個 吳 中 書 法 藝 術

More information

內 地 增 值 稅 衝 擊 來 料 加 工 年 1 月 1 日 起, 中 國 對 增 值 稅 的 基 本 法 規 和 實 施 細 則 修 訂 正 式 實 施 修 訂 中, 取 消 了 對 來 料 加 工 來 件 裝 配 和 補 償 貿 易 所 需 進 口 設 備 的 免 稅 規 定, 有

內 地 增 值 稅 衝 擊 來 料 加 工 年 1 月 1 日 起, 中 國 對 增 值 稅 的 基 本 法 規 和 實 施 細 則 修 訂 正 式 實 施 修 訂 中, 取 消 了 對 來 料 加 工 來 件 裝 配 和 補 償 貿 易 所 需 進 口 設 備 的 免 稅 規 定, 有 大 中 華 要 聞 財 政 司 司 長 曾 俊 華 : 香 港 2009 年 GDP 將 下 降 2% 至 3% 香 港 特 區 政 府 財 政 司 司 長 曾 俊 華 在 立 法 會 發 表 2009/2010 年 度 財 政 預 算 案, 強 調 會 採 取 多 管 齊 下 的 措 施, 應 對 全 球 金 融 危 機 對 香 港 的 影 響 曾 俊 華 回 顧 2008 年 香 港 經 濟 的

More information

<5BCAC0BDE7C8ABCAB7A3BACAC0BDE7CDA8CAB75D2EC7F1BFC6C6BD2EC9A8C3E8B0E62E706466>

<5BCAC0BDE7C8ABCAB7A3BACAC0BDE7CDA8CAB75D2EC7F1BFC6C6BD2EC9A8C3E8B0E62E706466> T h e O f f i c i a l H i s t o r y O f T h e W o r l d 12/ 14/ 5 1 16/ 16/ 18/ 20/ 22/ 24/ 26/ 28/ 32/ 34/ 36/ 37/ 38/ 40/ 45/ 46/ 48/ 50/ 52/ 54/ 56/ 58/ 61/ 62/ 64/ 66/ 68/ 69/ 71/ 72/ 73/ 74/ 76/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參 參 理 論 1. Chevrel, Yves 北 流 1991 2. Freud, Sigmund 論 北 2000 3. Wellek, Rene 梁 理 論 北 林 1977 4. 寧 北 葉 2003 5. 錄 遼 寧 1987 6. 理 北 行 1990 7. 立 1998 8. 20 理 論 北 2002 9. 麗 洛 讀 理 論 北 駱 1994 10. 論 1998 11. 李 北

More information

報 告 摘 要 據 全 臺 文 臺 灣 賦 集 冊 前 導 言 : 臺 灣 賦 大 部 分 是 律 賦, 本 書 所 收 賦 作 約 230 篇, 律 賦 即 佔 144 篇, 又 據 全 臺 賦 導 論 : 道 光 以 後, 不 再 以 臺 灣 形 勝 為 主, 而 是 轉 變 成 以 傳 統 賦

報 告 摘 要 據 全 臺 文 臺 灣 賦 集 冊 前 導 言 : 臺 灣 賦 大 部 分 是 律 賦, 本 書 所 收 賦 作 約 230 篇, 律 賦 即 佔 144 篇, 又 據 全 臺 賦 導 論 : 道 光 以 後, 不 再 以 臺 灣 形 勝 為 主, 而 是 轉 變 成 以 傳 統 賦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同 題 複 寫 傳 統 中 的 臺 灣 賦 以 清 代 為 考 察 範 圍 研 究 成 果 報 告 ( 精 簡 版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編 號 :NSC 99-2410-H-011-029- 執 行 期 間 :99 年 08 月 01 日 至 100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

More information

二O五年八月八 第二版 綜合資訊 ӟ σ ۦڷ Ұᖿ৴ġϷ ٴ գᏰཎဎ 7月3晚 集團中華傳統文化講座系 學院彭永宏院長 惠 州 外 商 投 資 企 協 林長泉 列 印 順 大 和 尚 開 示 講 座 於 集 團 中 總 1 5 長 洪光汜長等 以及公司同事 參 樓多功廳順利舉行 特邀請中佛教協

二O五年八月八 第二版 綜合資訊 ӟ σ ۦڷ Ұᖿ৴ġϷ ٴ գᏰཎဎ 7月3晚 集團中華傳統文化講座系 學院彭永宏院長 惠 州 外 商 投 資 企 協 林長泉 列 印 順 大 和 尚 開 示 講 座 於 集 團 中 總 1 5 長 洪光汜長等 以及公司同事 參 樓多功廳順利舉行 特邀請中佛教協 二O五年八月八 第版 集團報導 ኈ Ȉϛѵᄇ ȶϤএ ತ ȷ 第三六五期 集團員工閱讀刊物 非賣品 本刊物由 之聲 統籌委員編製 月出版 張德江委員長 與 楊釗先親切握手 電子郵箱 gseditor@glorisun.com 7月2 0至 2 2 港中華 總 商 長 集團 董 事 長 楊 釗 率領中總行35前赴北京進行訪問 得到家領導及各關 委 高 度 重 視 和 殷 切 接 待7 月2 1 楊 釗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AA4CD356A4CEA8E4A740AB7EA662BB4FC657A6D2BFEB>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AA4CD356A4CEA8E4A740AB7EA662BB4FC657A6D2BFEB> 中 正 漢 學 研 究 2012 年 第 一 期 ( 總 第 十 九 期 ) 2012 年 6 月 頁 251~280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251 * 林 紓 及 其 作 品 在 臺 灣 考 辨 ** 許 俊 雅 摘 要 本 文 關 注 林 紓 其 人 其 作 與 臺 灣 的 關 係, 著 墨 重 點 有 三 方 面 : 首 先 從 林 紓 典 籍 中 重 構 四 次 來 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960129\262\304\244G\275g\254\241\260\312\244\350\256\327\263]\255p-\245\376.doc)

(Microsoft Word - 6-960129\262\304\244G\275g\254\241\260\312\244\350\256\327\263]\255p-\245\376.doc) 第 二 篇 透 過 美 術 媒 介 的 輔 導 活 動 方 案 設 計 透 過 美 術 媒 介 的 輔 導 或 諮 商 治 療 活 動 設 計, 涵 蓋 藝 術 形 式 (art form) 和 心 理 輔 導 與 諮 商 治 療 的 綜 合 與 統 整 就 藝 術 形 式 的 元 素 而 言, 以 藝 術 的 材 料 過 程 產 品 樣 式 內 容 和 象 徵 性 的 藝 術 語 言 等 為 主,

More information

1 imagination 2 20 50 3 phantasia 4 5 1 Litz Walton and Christopher MacGowan eds.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Vol. 1 1909-1939 New

1 imagination 2 20 50 3 phantasia 4 5 1 Litz Walton and Christopher MacGowan eds.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Vol. 1 1909-1939 New * Spring and All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1883-1963 1923 1 Paul Rosenfeld 2 3 ** Y200909267 2010B29 1 chapter 2 Charles Doyle ed.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ore information

1904 Laurence Binyon

1904 Laurence Binyon 100871 pengf@ pku. edu. cn 20 12AZD068 Title Qiyun and Rhythm Abstract Qiyun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From the early 20 th century western sinologists and art historians

More information

˘ªF¶Î

˘ªF¶Î 2004 3 129 153 1 2 NSC 92-2411 - H - 001-009 - A C 1 1 968 1 0 2 003 C. R. Boxer, The Christian C e n t u ry in Japan, 1549-165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Boxer 2 Helen J. Baroni,

More information

2

2 03-863 5181 ycyang@mail.ndhu.edu.tw Yu-Chuan Yang https://www.facebook.com/erntmap/ 2011.08~2015.12 1 2 3 102-2515-S-006-005-MY3 102-2515-S-006-005-MY3 102-2515-S-006-005-MY3 4 5 6 2011.08~2016.07 2015/08/01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Probe to study and research female image of Du Mu s collection of poems.afterlife of Tang dynasty in China 1. 1981 1996 2 3 1972 576 4 - 5 6 10 6 44 13 30 7 103 103 8 9 Rene Wellek, 1903-1995

More information

key word Poetry of Tu Fu historicpoetry of Tang Dynasty Lyric, drama and narrative are the principal part of world s literature. In common sense, the

key word Poetry of Tu Fu historicpoetry of Tang Dynasty Lyric, drama and narrative are the principal part of world s literature. In common sense, the key word Poetry of Tu Fu historicpoetry of Tang Dynasty Lyric, drama and narrative are the principal part of world s literature. In common sense, the poetry of Tu Fu is Lyric, but when we take a vision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 暑 期 專 班 )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王 家 祥 的 歷 史 小 說 研 究 研 究 生 : 陳 怡 靜 撰 指 導 教 授 : 蔡 振 念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六 月 謝 辭 四 個 暑 假 的 進 修 終 於 劃 上 完 美 的 句 點, 從 動 筆 到 完 成 的 這 段 時 間, 白 天 在 學 校 與

More information

室内设计2015年第4期.indd

室内设计2015年第4期.indd ISSUE 4 AUG. 2015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018 DOI: 10.13791/j.cnki.hsfwest.20150405 任留柱, 田长丰. 环境设计 景观方向 研究生教育中的设计能力培养探索[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4): 18-22. 环境设计 景观方向 研究生教育中的设计能力培养探索*

More information

一、辦學宗旨

一、辦學宗旨 寶 覺 中 學 周 年 校 務 報 告 書 2014/15 年 度 目 錄 一 辦 學 宗 旨 2 二 我 們 的 學 校 3 三 我 們 的 學 生 3-4 四 我 們 的 教 師 5-6 五 我 們 的 學 與 教 7-8 頁 數 六 我 們 對 學 生 成 長 的 支 援 9-11 七 學 生 表 現 11-13 八 關 注 事 項 的 成 就 與 反 思 項 目 一 : 提 升 學 與 教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2303134A475B57BA4A4A4DF37A4EBA5F7B867C0E7B3F8AAED2DAAFEA5F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2303134A475B57BA4A4A4DF37A4EBA5F7B867C0E7B3F8AAED2DAAFEA5F3> 附 件 一 工 程 中 心 七 月 份 新 媒 合 明 細 日 期 廠 商 名 稱 技 術 需 求 校 教 授 計 畫 編 號 2014.07.01 尚 偉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14.07.02 春 於 實 業 有 限 公 司 ( 實 驗 ) 高 階 清 洗 王 覺 寬 NSC100 2221 E006 113 MY2 航 空 太 空 工 程 學 國 立 高 雄 第 一 郭 見 隆 NSC101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The Research on Lu Xun s Essays I 01 01 05 06 09 13 57 68 69 69 76 86 95 97 100 110 121 128 131 131 146 155 165 167 172 II 1 1 2 1 2 2 3 4 5 3 4 珉 5 3 6 7 6 994 7 埍 93 6 4 8 8 5 9 () 9 1804-1869 6 Inductive

More information

C Ann.indd

C Ann.indd HSIN CHONG GROUP HOLDINGS LIMITED 00404 320188.75 5513 1.520198.50 5607 20171231 20171231 A. 1. 2017 2016 % 6,302 9,823 3,521 36% NSC # 6,124 9,379 3,255 35% 165 456 291 64% 2.6% 4.6% 2.0% NSC # 2.7% 4.9%

More information

帶 開 發 區 ), 將 重 新 規 劃 配 置, 引 進 會 展 旅 館 與 航 空 關 聯 產 業 等 商 務 機 能 刻 由 民 航 局 研 擬 該 產 業 廊 帶 開 發 案 規 劃 及 招 商 總 顧 問 專 業 服 務 招 標 文 件, 預 計 於 103 年 底 前 完 成 整 體 規

帶 開 發 區 ), 將 重 新 規 劃 配 置, 引 進 會 展 旅 館 與 航 空 關 聯 產 業 等 商 務 機 能 刻 由 民 航 局 研 擬 該 產 業 廊 帶 開 發 案 規 劃 及 招 商 總 顧 問 專 業 服 務 招 標 文 件, 預 計 於 103 年 底 前 完 成 整 體 規 第 11 屆 第 5 次 定 期 大 會 市 政 總 質 詢 書 面 答 覆 書 面 答 覆 答 覆 單 位 : 臺 北 市 政 府 秘 書 處 質 詢 組 別 : 第 一 組 質 詢 議 員 : 陳 議 員 永 德 李 議 員 慶 元 一 市 長 於 101 年 底 宣 布 推 動 臺 北 新 十 大 建 設, 期 藉 由 重 大 公 共 工 程, 促 進 經 濟 發 展 及 提 升 競 爭 力,

More information

30 5 1960 1965 30 2 13 15 18 2 5 4

30 5 1960 1965 30 2 13 15 18 2 5 4 2012 9 Sept. 2012 5 Arab World Studies No.5. 69 5 2011 1 2010 11 3 30 5 1960 1965 30 2 13 15 18 2 5 4 3 1969 1975 1976 4 5 6 12 1960 1963 7 1975 9 1978 12 1978 2000 8 1983 4 30 2 2 1965 3 1976 1978 10

More information

1 (Barrett, 1988) (Landry and Maclean, 1993) (Benhabib and Cornell,1988) (O Neil, 1999) (Alvin Gouldner) (Early Writing, 1975) (Capital, 1976) (1962) (Lure of Dreams, 1996) (Prisms,

More information

政府再造的基本精神:小而美或小而能?

政府再造的基本精神:小而美或小而能? 自 我 追 尋 的 勇 氣 讀 哪 啊 哪 啊 神 去 村 董 凱 勝 第 1 頁, 共 9 頁 日 本 大 大 小 小 的 文 學 獎 加 起 來 有 四 百 多 個, 層 級 排 列 有 序, 宛 如 金 字 塔 ; 其 中, 菊 池 寬 於 1935 年 同 時 設 立 的 芥 川 賞 與 直 木 賞, 向 來 被 公 認 為 兩 大 頂 峰, 前 者 是 純 文 學 的 代 表 獎 項, 後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3...3...5...8...15...15...16...19...19...23...29...29...45...56...68...83...96...97...98 ...100...101...103...105 2 3 79 1 80 2 3 4 5 1 2 93 92 3 4 92 5 4 6 7 6 7 91 5 6 7 8 8 9 8 9 9 10 11 10 11 10

More information

: TAIWAN NATURAL SCIENCE Vol

: TAIWAN NATURAL SCIENCE Vol 專題二 多元並蓄 臺博館的多元文化展示 MULTICULTURAL EXHIBITIONS AT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A Glance Into Tibetan Paintings- Tibetan Buddhism Thangka Art Exhibition Wei, Chen-Yu National Taiwan Museum Exhibition & Planning

More information

( 总 第 1118 期 ) 浙 江 省 人 民 政 府 主 办 2016 年 5 月 20 日 出 版 目 录 省 政 府 文 件 浙 江 省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表 彰 2015 年 度 基 本 无 违 建 县 ( 市 区 ) 无 违 建 创 建 先 进 县 ( 市 区 ) 和 无 违 建

( 总 第 1118 期 ) 浙 江 省 人 民 政 府 主 办 2016 年 5 月 20 日 出 版 目 录 省 政 府 文 件 浙 江 省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表 彰 2015 年 度 基 本 无 违 建 县 ( 市 区 ) 无 违 建 创 建 先 进 县 ( 市 区 ) 和 无 违 建 ( 总 第 1118 期 ) 浙 江 省 人 民 政 府 主 办 2016 年 5 月 20 日 出 版 目 录 省 政 府 文 件 浙 江 省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表 彰 2015 年 度 基 本 无 违 建 县 ( 市 区 ) 无 违 建 创 建 先 进 县 ( 市 区 ) 和 无 违 建 县 ( 市 区 ) 创 建 工 作 先 进 个 人 的 通 报 ( 浙 政 发 2016 13 号 )

More information

评 论 读 扬 子 浪 文 革 日 记 有 感 华 新 民 谢 定 国 ( 笔 名 扬 子 浪 ) 是 我 在 加 州 大 学 圣 迭 戈 分 校 (UCSD) 作 研 究 生 时 的 校 友 当 年 国 门 初 开, 刚 到 时 校 园 里 的 中 国 大 陆 留 学 生 人 数 不 超 过 一

评 论 读 扬 子 浪 文 革 日 记 有 感 华 新 民 谢 定 国 ( 笔 名 扬 子 浪 ) 是 我 在 加 州 大 学 圣 迭 戈 分 校 (UCSD) 作 研 究 生 时 的 校 友 当 年 国 门 初 开, 刚 到 时 校 园 里 的 中 国 大 陆 留 学 生 人 数 不 超 过 一 记 忆 132 期 北 京 大 学 文 革 专 辑 ( 三 ) 评 论 华 新 民 读 扬 子 浪 文 革 日 记 有 感 专 稿 扬 子 浪 一 个 北 大 学 生 的 文 革 日 记 1 评 论 读 扬 子 浪 文 革 日 记 有 感 华 新 民 谢 定 国 ( 笔 名 扬 子 浪 ) 是 我 在 加 州 大 学 圣 迭 戈 分 校 (UCSD) 作 研 究 生 时 的 校 友 当 年 国 门

More information

第二期(2011).FIT)

第二期(2011).FIT) 二 一 一 年 第 二 期 ( 总 第 三 十 期 ) 昆 仑 堂 美 术 馆 主 办 目 录 馆 藏 精 品 赏 析 自 有 生 气 跃 纸 上 张 大 千 书 法 的 师 承 和 蜕 变 蒋 志 坚 2 清 末 最 后 一 科 探 花 商 衍 鎏 生 平 与 书 法 孙 洵 7 封 面 题 字 : 朱 福 元 顾 问 :( 以 姓 氏 笔 划 为 序 ) 马 昇 嘉 杨 守 松 杨 新 陆 家

More information

Ξ,,,,,,,,, 1971,,,,,,,,,,,,,,,,,,,,, Ξ, : ( 1999 ),,, 1929 ;, 1936 ;, 1990 ;, 1995 ;,, 1997, ; ( 1993 ) ; : ( 1981 ) ; : (,, 1998 ) 105

Ξ,,,,,,,,, 1971,,,,,,,,,,,,,,,,,,,,, Ξ, : ( 1999 ),,, 1929 ;, 1936 ;, 1990 ;, 1995 ;,, 1997, ; ( 1993 ) ; : ( 1981 ) ; : (,, 1998 ) 105 Ξ,,,, 1971,,,,,,,, Ξ, : ( 1999 ),, 1929 ;, 1936 ;, 1990 ; 1995 ;, 1997 ; ( 1993 ) ; : ( 1981 ) ; : (, 1998 ) 105 2000 6, ;,,,, ;, ;,, ;,,,,, ;,,, ;, ;,,,, ( Philip A. Kuhn) (, 1999 ) 106 ( ) ( 1989 1995

More information

- 91 -

- 91 - , :, ; ; ; Steles Prohibiting Tree Felling in Yunnan with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in Qing Dynasty Abstract: Key words: [ ] [ ] (1985- ), - 90 - - 91 - 2015.3 () ;,,,, 1?,,,,! 2!, ;,,,,,?,, 3-92- 1 2

More information

救助儿童会画册(PDF)

救助儿童会画册(PDF) HEART Healing and Education through the ARTs 艺 术 教 育 与 治 疗 培 训 手 册 除 另 有 约 定 外, 本 手 册 包 含 的 所 有 内 容 ( 包 括 文 字 图 片 插 画 等 ) 的 知 识 产 权 归 国 际 救 助 儿 童 会 所 有 本 手 册 中 的 内 容 可 免 费 用 于 教 育 培 训 等 非 营 利 用 途, 但 不

More information

目 录 Contents 要 闻 回 顾 01-15 业 务 动 态 16-21 01 集 团 公 司 董 事 长 党 组 书 记 高 红 卫 到 航 天 信 息 做 基 层 工 作 调 研 16 航 天 信 息 中 标 成 为 电 子 港 澳 通 行 证 制 证 设 备 全 国 独 家 供 应 商

目 录 Contents 要 闻 回 顾 01-15 业 务 动 态 16-21 01 集 团 公 司 董 事 长 党 组 书 记 高 红 卫 到 航 天 信 息 做 基 层 工 作 调 研 16 航 天 信 息 中 标 成 为 电 子 港 澳 通 行 证 制 证 设 备 全 国 独 家 供 应 商 目 录 Contents 要 闻 回 顾 01-15 业 务 动 态 16-21 01 集 团 公 司 董 事 长 党 组 书 记 高 红 卫 到 航 天 信 息 做 基 层 工 作 调 研 16 航 天 信 息 中 标 成 为 电 子 港 澳 通 行 证 制 证 设 备 全 国 独 家 供 应 商 03 集 团 公 司 纪 检 组 组 长 党 组 成 员 高 福 来 赴 新 疆 航 天 信 息 调

More information

中_教材套-inside#AW-02.indd

中_教材套-inside#AW-02.indd 198812 3 4 2002 87 2003 29 Experiential Learning: Kolb,198 Kolb Kolb (Testing Implications of Reflections) (Concrete Experience) (Formation of Astract Concepts and Generalizations) (Observations and Concept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B365DB1DFA9FAADF0B8D6B565C3D0AABAA46BA9CAB9CFB9B37031372D3336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B365DB1DFA9FAADF0B8D6B565C3D0AABAA46BA9CAB9CFB9B37031372D33362E646F63> 議 藝 份 子 第 十 二 期 晚 明 唐 詩 畫 譜 的 女 性 圖 像 中 央 大 學 藝 術 學 研 究 所 楊 婉 瑜 一 前 言 明 萬 曆 (1573-1620) 天 啓 (1621-1627) 年 間, 以 戲 曲 小 說 為 主 的 插 圖 和 畫 譜, 將 中 國 版 畫 的 藝 術 成 就 帶 往 高 峰 版 畫 具 有 大 量 複 製 與 普 及 化 的 特 點, 除 了 可

More information

目录修改版.FIT)

目录修改版.FIT) 2013 年 3 月 P23 P14 P31 区 领 导 批 阅 区 政 协 十 三 届 二 次 区 政 协 各 专 委 会 2013 年 工 作 计 区 政 协 书 画 室 为 好 八 连 连 史 会 议 提 案 52 件 划 摘 登 室 创 作 油 画 油 画 作 品 : 外 环 绿 地 / 王 煜 宏 1 第 期 总 第 三 十 一 期 1 第 期 总 第 三 十 一 期 2013 年 3 月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92EB1A5A950AE76B5A6C161B1D0B1C2ADDDC368A9B9A8C6A1D0AC78BBCAA4F4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92EB1A5A950AE76B5A6C161B1D0B1C2ADDDC368A9B9A8C6A1D0AC78BBCAA4F42E646F63> 附 錄. 悼 周 師 策 縱 教 授 兼 懷 往 事 627 文 與 哲. 第 十 期.2007.6 悼 周 師 策 縱 教 授 兼 懷 往 事 洪 銘 水 我 之 所 以 決 定 出 國, 並 選 擇 到 美 國 威 斯 康 辛 大 學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進 研 究 所, 可 以 說 是 因 為 周 策 縱 教 授 的 五 四 運 動 史

More information

序 茁之集 从传统平面纸张晋升为 电子版 除了顺应时代的演变 更是本 身的茁壮成长 这象征了另一个新里程 碑的开始 我们带着一如既往的真情 在那一片过去耕耘的土地 上 拥抱时代 借助科技 让种子继续萌芽 继续开花结 果 我们期盼见到这些幼苗天天向上 直入云霄 在成长的 羞涩中 展现人世间最美丽的璀璨

序 茁之集 从传统平面纸张晋升为 电子版 除了顺应时代的演变 更是本 身的茁壮成长 这象征了另一个新里程 碑的开始 我们带着一如既往的真情 在那一片过去耕耘的土地 上 拥抱时代 借助科技 让种子继续萌芽 继续开花结 果 我们期盼见到这些幼苗天天向上 直入云霄 在成长的 羞涩中 展现人世间最美丽的璀璨 茁 之 集 第 七 期 顾 问 : 郑 丽 玲 院 长 黄 田 杰 副 院 长 林 慧 冰 副 院 长 邓 敬 姗 副 院 长 林 筱 真 主 任 主 编 : 林 依 桦 老 师 李 华 老 师 高 莉 珺 老 师 吴 丽 诗 老 师 编 委 : 楼 思 梦 李 江 波 出 版 : 裕 廊 初 级 学 院 Jurong Junior College 800 Corporation Road Singapore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本論文獲 客家委員會 103 年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獎助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 碩 士 論 文 研 究 生 許宏勛 指導教授 黃菊芳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6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