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儀軌正受者

Similar documents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大寶積經迦業問品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發心,或不現行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2.doc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Microsoft PowerPoint - 遊戲企劃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上士道(七)

上士道(八)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Microsoft Word - chbj0614.doc

Microsoft Word - DaoCiDi2003TC ct-P027L08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Microsoft Word - 缺上士道_全_test.doc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2345

菩提道次第廣論新譯草稿(一)

第一章  緒論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6 月 4 日上午 這次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台灣 如同在上一次堪度仁波切請問說是否能夠向蔣哲曲杰仁波切請 法, 仁波切答應了 但是原本是要到美國還是其他的地方, 但是後來改變, 來到了台灣 這 樣對大家比較方便 所以他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台灣, 也向大家問候吉祥如意 在這次的教授當中, 主要是以修心為主 而

Microsoft Word - 02_上士道.doc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關於 BRILINTA BRILINTA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BRILINTA BRILINTA Plavix (clopidogrel bisulfate) 12 FDA BRILINTA FDA BRILINTA BRILINTA BRILINTA BR

投影片 1

各位居士大德

切, 但求有利於人 我相信 : 涓滴 洪流 微波 巨浪, 終將匯成汪洋法海而莊 嚴法界, 實現大乘的究極理想於人間 否則, 根本既喪, 什麼入世 出世, 都只 是戲論而已! 二 由淺入深, 以緣起論從現實出發, 才是人人可信 能學的佛法印順導師 華雨集第四冊 p.265 ~ p.266: 中國過去的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1.doc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heepwoh-cover

02菩提道次第廣論-釋法尊譯(校正本)

菩提道次第八大引導之一——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DaoCiDi2003TC ct-P247L11-R

釋迦文佛偈讚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佛本行集 經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淺說 普賢行願品 住位 十行位 十迴向位 十地位 等覺 妙覺, 這叫五十二位, 最後參普賢菩薩法身大士, 五十三位才圓滿了 在 華嚴經 上, 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 他已經圓滿等覺菩薩, 跟普賢菩薩 跟彌勒菩薩一樣位置, 彌勒菩薩叫他再回頭參文殊師利菩薩 因為善財童子最初發心的時候, 是參文殊師利菩薩

蒋维乔思想研究



17-72c-1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入菩萨行讲义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234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A44AA6E6BDD7ACE3B051AF5AB054B2C4A443B4C >

GEO Collection

3. ( 41 ) 1 ( ) ( ) ( ) 2 (a) (b) ( ) 1 2 負責人是指負責處理保險代理人的保險代理業務的人士 業務代表是指代表保險代理人銷售保險產品的人士 如保險代理人聘用上述人士 ( 例如該保險代理人是法人團體 ), 則其負責人及業務代表須向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登記 保險代理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田博堯 撰

Microsoft Word - 9歸依三寶_二_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3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佛說大乘無量壽經全文

(Microsoft Word - no.170\244j\255\274\265L\266q\271\330\270g\245\325\270\334\270\321.doc)

Microsoft Word - MinYiShi2008TC ch-P018L18-R3.doc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正行分二:一、總共修法,二、此處修法

<4D F736F F D20BEC7A6F2A454AD6EC1BFB871A5BF>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2

时常作这样的观修和训练, 做任何一件事, 都要发心为利益所有众生而做, 为解脱六道一切有情的痛苦而做 心行的成就是一种积累, 也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只要我们不断如是观修, 菩提心的力量就会日渐增长 当菩提心具有足够的力量之后, 便能战胜凡夫心, 消除凡夫心带来的一切负面作用 舍凡夫心, 发菩提心,

上士道(七)

HA_AR_Chi.indd


各位居士大德

Ava_ch40-普賢行願品科判.indd

大乘無量壽經易解簡註


家務工作安全及健康要點 家務工作看似簡單, 但我們絕不應忽視家居環境中潛在的各種危害及風險 如工作時不注意安全及健康, 很容易釀成意外, 導致勞損 受傷甚至死亡 本單張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家務料理者在工作時應注意的安全健康要點以及有關預防意外的措施 1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絆倒滑倒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10-2 SCJP SCJD 10.1 昇陽認證 Java 系統開發工程師 的認證程序 Java IT SCJD

pdf

會訊完成婉婷970918修.doc

《大般若經》的佛隨念

Transcrip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 - 上士道第十一講 第四儀軌正受者 如大覺 云 : 欲修令此生, 應勵恆修習, 慈等四梵住, 應除貪及嫉, 以儀軌正發 若修心已, 於其發心獲得定解, 當行受此之儀軌 第四儀軌正受者 如何發起菩提心的方法, 第四部分是正受菩提心的儀軌 如大覺 云 : 欲修令此生, 應勵恆修習, 慈等四梵住, 應除貪及嫉, 以儀軌正發 正如阿底峽尊者所說的 : 想要讓菩提心生起, 就應當精進 恆常地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也應除去貪愛和嫉妒心, 依照儀軌正式發起菩提心 若修心已, 於其發心獲得定解, 當行受此之儀軌 若是對於發心已經獲得決定的勝解, 就應當正受菩提心的儀軌 此中分三 : 一 未得令得 ; 二 已得守護不壞 ; 三 設壞還出之方便 初中分三 : 一 所受之境 ; 二 能受之依 ; 三 如何受之軌則 今初 正受菩提心的儀軌, 內容分三 : 第一 是過去未受儀軌者令受 ; 第二 是已受者, 令守護不壞 ; 第三 若失壞時, 如何還出的方法 第一 未受者令受當中, 又分為三個部分 :( 一 ) 所受的處所 ( 從何處受 );( 二 ) 能受的所依 ( 以何身受 );( 三 ) 如何受的儀軌 首先介紹所受的處所 覺 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 : 具相阿闍黎 更未明說, 諸先覺說 : 具足願心住其學處, 猶非完足, 須具行心律儀 此與勝敵論師說 : 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 極相符順 十法經中由他令受, 而發心者說有聲聞, 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 非說聲聞為作儀軌 覺 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 : 具相阿闍黎 更未明說, 這菩提心的儀軌, 究竟要到那裡去受呢? 阿底峽尊者, 在尊長事次第中, 只說到要去 具相的阿闍黎 那裡受, 可是並沒有進一步的說明, 什麼是具相的阿闍黎? 諸先覺說 : 具足願心住其學處, 猶非完足, 須具行心律儀 此與勝敵論師說 : 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 極相符順 諸先覺說 : 只是具足願心學處的善知識, 是不夠完備的, 還必須具足行心律儀, 才是具相的阿闍黎 這個說法, 和勝敵論師所說 : 應當前往具足菩薩律儀的善知識處所 非常的符合 十法經中由他令受, 而發心者說有聲聞, 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 菩提道次第廣論 ( 五 ) 上士道 - 儀軌受法第十一講 1

非說聲聞為作儀軌 在十法經中, 也有提到由聲聞正受發心, 但這種情況, 是說由他勸勉厭離而正受發心, 並不是說聲聞為他正受菩提心的儀軌 能受之依者 總如勝敵論師說 : 若善男子或善女人, 具足圓滿身及意樂 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 一切皆可為此之依 然此中者如道炬釋論說 : 厭離生死, 憶念死沒, 具慧大悲 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 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 能受之依者 未受者令受的第二部分, 是說明能受的所依 就是說, 這菩提心的儀軌, 有那些身能受呢? 總如勝敵論師說 : 若善男子或善女人, 具足圓滿身及意樂 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 一切皆可為此之依 總的來說, 如勝敵論師所說 : 善男子或善女人, 只要具足圓滿的身和意樂, 都能正受發心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 即使是天龍等, 只要身和意樂能夠發願心的, 都可以作為發心的所依 然此中者如道炬釋論說 : 厭離生死, 憶念死沒, 具慧大悲 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 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 然而, 什麼才是最殊勝的能受之身呢? 應當如道炬釋論中所說 : 厭離生死 念死無常 有智慧及大悲心 也就是對於前面所說下 中 上士道的次第已經修習, 菩提心也略能生起到轉變心意為止, 這樣的身, 就是最殊勝的能受之身 如何受之儀軌分三 : 一 加行儀軌 ; 二 正行儀軌 ; 三 完結儀軌 初加行軌分三 : 一 受勝歸依 ; 二 積集資糧 ; 三 淨修意樂 初中分三 : 一 莊嚴處所安布塔像陳設供物 ; 二 勸請歸依 ; 三 說歸依學處 今初 未受者令受的第三部分, 是如何受的儀軌 內容分三 : 第一 加行儀軌 ; 第二 正行儀軌 ; 第三 完結儀軌 第一 加行儀軌當中, 又分為三 :( 一 ) 正受殊勝的歸依 ;( 二 ) 積集資糧 ;( 三 ) 淨修意樂 正受殊勝的歸依, 再分為三 :(1) 莊嚴處所安布塔像陳設供物 ;(2) 勸請歸依 ;(3) 說歸依學處 首先介紹莊嚴處所安布塔像陳設供物 遠離罪惡眾生之處, 善治地基令其平潔, 以牛五物塗灑其地, 以栴檀等上妙香水而善澆灑, 散妙香花 設三寶像謂鑄塑等, 諸典籍等, 諸菩薩像, 安置床座或妙棹臺 懸挂幡蓋及香花等, 諸供養具盡其所有 又當預備伎樂飲食諸莊嚴具 用花嚴飾大善知識所居之座 諸先覺等, 又於先時供養 菩提道次第廣論 ( 五 ) 上士道 - 儀軌受法第十一講 2

僧伽, 施食鬼趣集聚資糧 若無供具應如賢劫經說, 其碎布等皆成供養, 有者應無諸諂曲殷重求覓廣興供養, 令諸同伴心難容納 傳說西藏諸知識在莽宇境及桑耶等處, 於覺 前請發心時, 覺 教曰 : 供養太惡不生 所供像中, 須善開光大師之像, 必不可少, 經典亦須攝頌以上諸般若經 次如尊長事次第說迎請聖眾, 誦念三遍供養雲陀羅尼, 應讚誦之 其次弟子沐浴著鮮淨衣, 合掌而聽, 尊長開示福田海會所有功德, 令其至心發生淨信, 教彼自想, 住於一一佛菩薩前, 徐徐念誦七支供養 先覺多云 : 龍猛寂天所傳來者俱修七支, 慈氏無著所傳來者唯修禮拜供養二支 若修悔罪必須追悔, 令意不喜, 菩提心者具足踴躍歡喜方生 不應道理 大覺 師於發心及律儀儀軌說 : 禮敬供養等, 以等字攝略 尊長事次第中, 於發心前明說七支, 又其因相, 若果如是, 則龍猛及寂天派中, 亦當許不生 遠離罪惡眾生之處, 善治地基令其平潔, 以牛五物塗灑其地, 以栴檀等上妙香水而善澆灑, 散妙香花 先在遠離罪惡眾生之處 ( 即寂靜處 ), 整治地面, 使它平整 潔淨, 再用牛身中的五物塗灑在地面上 ( 先選無病的黃母牛, 用清淨的水餵七天之後, 牽到高處清潔的草原, 再餵七天, 取牠的糞尿, 用清淨的器具裝起來, 並且取牠的乳汁, 製成酥酪, 就把這五物製成丸, 稱為清淨藥物, 有驅除穢物的作用 ), 再用栴檀等上妙香水澆灑, 增加它的香氣, 最後散布各種上妙的香花 設三寶像謂鑄塑等, 諸典籍等, 諸菩薩像, 安置床座或妙棹臺 接下來, 設置三寶像 : 佛寶, 是鑄造或雕塑等的佛像 ; 法寶, 是經律論等三藏典籍 ; 僧寶, 是諸菩薩 大德 善知識等像 將這三寶像, 安置在微妙的床座或案臺上 懸挂幡蓋及香花等, 諸供養具盡其所有 盡其所能的懸掛幡蓋 香花等供養具 又當預備伎樂飲食諸莊嚴具 又當準備伎樂 飲食等莊嚴具 用花嚴飾大善知識所居之座 再用種種香花莊嚴陳設在大善知識所坐的床座上 諸先覺等, 又於先時供養僧伽, 施食鬼趣集聚資糧 像歷代先覺們, 會在這之前, 先供養僧伽 施食鬼趣等, 來集聚資糧 若無供具應如賢劫經說, 其碎布等皆成供養, 有者應無諸諂曲殷重求覓廣興供養, 令諸同伴心難容納 若是無力供養, 也要像賢劫經所說的, 供養上師一些碎布 一碗粥, 其實一束花 一串念珠, 都能成為供養 如果有能力供養, 就應該無諂曲 盡力地設法做廣大的供養, 使同伴們看了, 心生慚愧而不能自容 傳說西藏諸知識在莽宇境及桑耶等處, 於覺 前請發心時, 覺 教曰 : 供養太惡不生 傳說西藏人在莽宇境內和桑耶等地, 請求阿底峽尊者, 菩提道次第廣論 ( 五 ) 上士道 - 儀軌受法第十一講 3

為他們正受發心時, 尊者就曾經告誡說 : 供養如果太下劣的話, 菩提心不生 所以, 應當盡心盡力地供養 所供像中, 須善開光大師之像, 必不可少, 經典亦須攝頌以上諸般若經 所供的佛像, 必須是開光過的釋迦佛像, 這個佛寶一定不可少 ; 至於法寶, 也必須是略波羅蜜 ( 如心經 ) 以上的各種般若經 次如尊長事次第說迎請聖眾, 誦念三遍供養雲陀羅尼, 應讚誦之 接下來, 就要如尊長事次第中所說的 : 迎請聖眾, 念誦三遍供養雲陀羅尼來讚誦 其次弟子沐浴著鮮淨衣, 合掌而聽, 尊長開示福田海會所有功德, 令其至心發生淨信, 教彼自想, 住於一一佛菩薩前, 徐徐念誦七支供養 其次, 弟子沐浴, 穿上潔淨的衣服, 合掌而聽 尊長善知識先開示福田海會中所有功德, 使弟子能至誠生起清淨的信心, 然後教他觀想每一尊佛菩薩面前, 都有自身恭敬而住, 緩緩地念誦七支供養文 先覺多云 : 龍猛寂天所傳來者俱修七支, 慈氏無著所傳來者唯修禮拜供養二支 若修悔罪必須追悔, 令意不喜, 菩提心者具足踴躍歡喜方生 不應道理 先覺們大多這樣說 : 龍樹 寂天菩薩所傳的儀軌, 都是要修七支, 而彌勒 無著菩薩所傳的儀軌, 只要修禮拜和供養二支就可以了 至於修悔罪支, 一定要追悔到心惶惑不安為止 ; 而菩提心的生起, 則要具足歡喜踴躍才行 這樣的說法, 顯然不合道理 大覺 師於發心及律儀儀軌說 : 禮敬供養等, 以等字攝略 尊長事次第中, 於發心前明說七支, 又其因相, 若果如是, 則龍猛及寂天派中, 亦當許不生 因為阿底峽尊者在發心和律儀的儀軌上說道 : 禮敬 供養等, 是以 等 字來含攝所省略掉的五支, 而尊長事次第中, 也明明在發心前說有七支 另外, 如果說修悔罪和菩提心, 必須達到所說的程度, 那麼, 龍樹和寂天菩薩的傳承中, 就沒有人能夠生起了 第二者, 次說於師須住佛想, 故應作佛勝解, 禮敬供養, 右膝著地, 恭敬合掌, 為菩提心而正請白 : 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 初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 如是我名某甲亦請阿闍黎耶, 今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 乃至三說 次應為授殊勝歸依, 謂佛為世尊, 法是大乘滅道二諦, 僧為不退聖位菩薩, 以為其境 時從今起乃至未證大菩提藏, 為救一切諸有情故, 歸佛為師, 正歸於法, 歸僧為伴, 具此總意樂 特如道炬論說 : 以不退轉心, 當發猛利欲樂, 令如是心一切時中而不退轉 威儀如前而受歸依 : 阿闍黎耶存念, 我名某甲, 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 歸依諸佛薄伽梵兩足中尊 阿闍黎耶存念, 我名某甲, 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 歸依寂靜離欲諸法眾法中尊 阿闍黎耶存念, 我名某甲, 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 歸依不退菩薩聖僧諸眾中尊 如是三說 歸依一一寶前, 各一存念, 及歸法文句與餘不同, 皆如覺 所造儀軌 菩提道次第廣論 ( 五 ) 上士道 - 儀軌受法第十一講 4

第二者, 次說於師須住佛想, 故應作佛勝解, 禮敬供養, 右膝著地, 恭敬合掌, 為菩提心而正請白 : 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 初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 如是我名某甲亦請阿闍黎耶, 今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 乃至三說 正受殊勝的歸依, 第二部分是勸請歸依 首先, 對戒師必須住佛想, 就是視師作佛 ; 第二, 對戒師禮敬 供養, 即右膝著地, 恭敬合掌, 為發菩提心這件事而正請白 : 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 初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 如是我名某甲亦請阿闍黎耶, 今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 這樣說三遍 如來 應供 正等覺, 都是指佛 意思是說 : 就像過去諸佛和入大地 ( 八地以上 ) 的大菩薩們一樣, 最初對無上菩提是怎麼發心的, 我某甲 ( 說自己的名字 ), 現在請阿闍黎 ( 指親教師, 凡是傳我們法或經教的老師, 都能稱為阿闍黎 ), 也令我對無上菩提如此發心 這樣重複說三遍 次應為授殊勝歸依, 謂佛為世尊, 法是大乘滅道二諦, 僧為不退聖位菩薩, 以為其境 接下來, 就要傳授殊勝的歸依, 把世尊 ( 佛寶 ) 大乘滅道二諦 ( 法寶 ) 不退聖位的菩薩 ( 僧寶 ), 作為我們歸依的對象 時從今起乃至未證大菩提藏, 歸依的時間, 是從今日起, 一直到未證大菩提藏 ( 藏, 心要的意思 ) 之前, 為救一切諸有情故, 為了救護一切的有情,( 這是發心 具備對象 時間 發心這三個條件的, 就屬於大乘不共歸依 ) 歸佛為師, 正歸於法, 歸僧為伴, 具此總意樂 我永遠視佛為歸依的大師 法為正所歸依, 僧為歸依修行的助伴, 心裡面這樣憶念 思惟 特如道炬論說 : 以不退轉心, 當發猛利欲樂, 令如是心一切時中而不退轉 特別要如道炬論中所說的 : 以不退轉的心, 也就是說, 應當發起猛利的欲樂, 讓這個發心, 在一切時當中都不退轉 威儀如前而受歸依 : 阿闍黎耶存念, 我名某甲, 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 歸依諸佛薄伽梵兩足中尊 阿闍黎耶存念, 我名某甲, 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 歸依寂靜離欲諸法眾法中尊 阿闍黎耶存念, 我名某甲, 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 歸依不退菩薩聖僧諸眾中尊 如是三說 然後, 和前面一樣的威儀 ( 右膝著地, 恭敬合掌 ) 而正受歸依 : 阿闍黎耶存念, 我名某甲, 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 歸依諸佛薄伽梵兩足中尊 阿闍黎耶存念, 我名某甲, 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 歸依寂靜離欲諸法眾法中尊 阿闍黎耶存念, 我名某甲, 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 歸依不退菩薩聖僧諸眾中尊 這樣重複說三遍 歸依一一寶前, 各一存念, 及歸法文句與餘不同, 皆如覺 所造儀軌 在歸依每一寶前, 都這樣地憶念 其中歸依法的文句, 和其他的不同, 這是依據阿底峽尊者所造儀軌中所說的 菩提道次第廣論 ( 五 ) 上士道 - 儀軌受法第十一講 5

歸依學處者, 前下士時所說學處, 今於此中阿闍黎耶亦應為說 歸依學處者, 正受殊勝的歸依, 第三部份是說歸依學處 前下士時所說學處, 今於此中阿闍黎耶亦應為說 歸依之後, 阿闍黎就應該為其解說歸依學處, 內容和前面下士道時所說的學處相同 ( 請參閱 歸依三寶 ) 積集資糧者 發心儀軌中, 於此亦說修禮供等, 釋論中說修七支供, 憶念諸佛及諸菩薩, 若昔若現諸善知識, 應如是行 供諸尊長者, 前供養時亦應了知 七支者普賢行願, 入行論文, 隨一即可 積集資糧者 加行儀軌的第二部分, 是積集資糧 發心儀軌中, 於此亦說修禮供等, 釋論中說修七支供, 憶念諸佛及諸菩薩, 若昔若現諸善知識, 應如是行 供諸尊長者, 前供養時亦應了知 七支者普賢行願, 入行論文, 隨一即可 在發心儀軌中, 說修禮敬 供養等 ; 釋論中則說, 修七支供養來積集資糧, 就是觀想諸佛 菩薩 或善知識 尊長, 在自己的面前, 然後誦七支供養文 關於七支供養的內容, 不論採取菩薩行願或入行論中所說的都可以 修淨心者 道炬論說慈心為先, 觀苦有情而發其心, 謂令慈悲所緣行相, 皆悉明顯俱如前說 修淨心者 加行儀軌的第三部分, 是淨修意樂 道炬論說慈心為先, 觀苦有情而發其心, 謂令慈悲所緣行相, 皆悉明顯俱如前說 道炬論中說 : 以慈心為先, 觀有情苦而發其心, 這是指要讓慈悲的所緣行相明顯, 就像前面所說的內容一般 ( 阿闍黎這時, 會特別開示前面所說七因果教授的內容 ) 菩提道次第廣論 ( 五 ) 上士道 - 儀軌受法第十一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