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sambuddhassa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sambuddhassa"

Transcription

1 Khuddakanikā ye Khuddakapā ṭ hapā ḷ i 小誦 巴漢對照 from Chaṭ ṭ ha Saṅ gā yana Released by Dhammavassā rā ma 法雨道場 2550 B.E. (2006 A.D.) (UTF font ) Khuddakapā ṭ hapā ḷ i 小誦 巴漢對照目錄 1-1.Saraṇ attayaṁ 三皈依 Saraṇ attayaṁ 三皈依 Dasasikkhā padaṁ 十戒 Dasasikkhā padaṁ 十戒... 7 授受五戒... 9 受持五戒 五戒戒相 授受八戒 受持八關齋戒 齋戒 雜阿含 1121 經 Dvattiṁ sā kā ro 三十二身分 Dvattiṁ sā kā ro 三十二身分 Kumā rapañhā 問童子 Kumā rapañhā 問童子 Maṅ galasuttaṁ 吉祥經 Maṅ gala Suttaṁ ( 吉祥經 ) Maṅ gala Sutta ( 吉祥經 )( 漢音 ) 吉祥經 三十八種吉祥事 吉祥經 ( 北傳 ) 法句經第三十九吉祥品 寶經 (Ratanasuttaṁ ) Ratana Sutta ( 寶經 )( 漢音 ) Tirokuṭ ṭ asuttaṁ 戶外經 Nidhikaṇ ḍ asuttaṁ 伏藏經 Karaṇ ī yamettasuttaṁ ( 應作慈愛經 )

2 Metta Sutta ( 慈經 )( 漢音 ) Abbreviations of grammar 文法略符 References 參考資料 小誦 ( 巴 Khuddaka-pā ṭ ha)-- 南傳巴利聖典之一 小部 十五經之一 係輯錄佛教誦文及 短經而成 全經有四種誦文 (pā ṭ ha) 及五種經典 四種誦文為.. (1) 三歸文..三度反覆歸依三寶之文 (2) 十戒文..列舉殺生以及受領金銀等十戒 (3) 三十二身分..列舉對頭髮以及頭腦等處所作的不淨觀 (4) 問沙彌文..列舉食 名色 三受 四諦 五蘊 六處 七菩提分 八聖道 九有情居 十支等標目 五種經典為.. (1) 吉祥經 (Maṅ gala-sutta)..由序文及十二頌組成 述說與賢者交際以及證得涅槃等項 最上吉祥事, 內容與 經集 的 小品 第四經 大吉祥經 (Mahā -maṅ gala-sutta) 相同 (2) 三寶經 (Ratana-sutta)..計有十七頌 解說佛法僧三寶殊勝的緣由, 內容與 經集 小品 第一經的 三寶經 相同 (3) 戶外經 (Tirokuḍ ḍa-sutta)..計有十三頌 敘述施食予餓鬼及供養僧伽的果報, 內容 與 餓鬼事 的 蛇品 第五經 戶外鬼事 (Tirokuḍ ḍa-peta-vatthu) 略同 (4) 伏藏經 (Nidhikaṇ ḍ a-sutta)..計有十六頌 述說應尊重福業 (5) 慈悲經 (Karuṇ ā metta-sutta)..計有十頌 述說慈悲及梵住, 內容與 經集 的 蛇品 第八經 慈經 (Metta-sutta) 相同 本經之纂輯較晚, 是在錫蘭從其他經典抄出而輯成的 被視為經典之一, 則是在其註釋書問世以後 所以, 藏外的巴利 那先比丘經 (Milinda-pañha) 中未提及此經 至於本經 是否屬於三藏教典, 長部經注 (Sumaṅ gala-vilā sinī ) 載, 長部經誦者 (Dī ghabhā ṇ aka) 與中部經誦者 (Majjhima-bhā ṇ aka) 均抱持懷疑的態度 2

3 本經纂輯的目的, 雖然不能確定是為供沙彌等初出家者背誦之用, 抑或是供各種儀式時所諷誦, 然而, 全經除了 戶外經 及 伏藏經 之外, 其餘四誦三經, 現在在錫蘭, 每逢普請 葬儀 治病等禳災儀式時, 皆常被讀誦 本經註釋現存於 真諦光明 (Paramattha-jotika) 一書中, 相傳該書為覺音 (Buddhaghosa) 所撰 關於本經原文之出版及翻譯, 英 德 日文皆早已行世 日譯本收在 南傳大藏經 第二十三卷 參考資料 M. Winternitz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e ;B. C. Law A History of Pā li Literature ;G. P. Malalasekera Dictionary of Pā li Proper Names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三 ) p.844.2) 3

4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 sambuddhassa. 1 禮敬那個有幸者 阿羅漢 已正確完全覺者 m.sg.nom. m.sg.dat. m.sg.nom. m.sg.nom. m.sg.nom. m.sg.nom. 禮敬那個有幸者 2. 阿羅漢. 已正確完全覺者 Khuddakanikā ye 在小部 kuddaka(adj. 微小的 )+nikā ye(.m.sg.loc. 部 集錄 ) Khuddakapā ṭ hapā ḷ i 小誦 1-1.Saraṇ attayaṁ 三皈依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我皈依佛 佛皈依 庇護所我去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我皈依法 法皈依我去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我皈依僧 僧皈依我去 Dutiyampi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我再皈依佛 第二遍佛皈依我去 Dutiyampi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我再皈依法 第二遍法皈依我去 Dutiyampi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我再皈依僧 第二遍僧皈依我去 Tatiyampi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我三皈依佛 1 2 Bhagavant (bhaga 幸福的 幸運的 + vant 具有 ) 世尊, 音譯 : 薄伽梵 1. a. 有幸福的 有幸運的 2. m. 有幸福者 有幸運者 (Bodhi 譯 :the Blessed One) ([Paccekasambuddha 已獨一完全覺者 ] 亦被叫做 Bhagavant 參見 D ii ) Bhagavant (bhaga 幸福的 幸運的 + vant 具有 ) 世尊, 音譯 : 薄伽梵 1. a. 有幸福的 有幸運的 2. m. 有幸福者 有幸運者 (Bodhi 譯 :the Blessed One) ([Paccekasambuddha 已獨一完全覺者 ] 亦被叫做 Bhagavant 參見 D ii ) 4

5 第三遍佛皈依我去 Tatiyampi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我三皈依法 第三遍法皈依我去 Tatiyampi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我三皈依僧 第三遍僧皈依我去 1-2. Saraṇ attayaṁ 三皈依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saraṇ a(n.sg. 皈依 )+taya(n.sg.nom. 三 )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佛 皈依 庇護所 我去 Buddha< budh saraṇ a gacchati< gam m.sg.acc. n.sg.acc. 1p.sg.pres. buddha:budh( 醒 知 ), 加上過去被動分詞語尾 ta 而成,dh + t 同化為 ddh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法 皈依 我去 Dhamma saraṇ a gacchati< gam m.sg.acc. n.sg.acc. 1p.sg.pres.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僧 皈依 我去 Saṅ gha saraṇ a gacchati< gam m.sg.acc. n.sg.acc. 1p.sg.pres. Dutiyam pi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杜帝養比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第二遍強調詞 佛 皈依 我去 datiyaṁ + pi adv. ind. Dutiyam pi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杜帝養比湯忙沙拉曩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 pi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杜帝養比三康沙拉曩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 pi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達帝養比菩湯沙拉曩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第三遍語氣詞佛皈依我去 tatiyaṁ + pi adv. ind. Tatiyam pi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5

6 達帝養比湯忙沙拉曩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 pi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達帝養比三康沙拉曩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Saraṇ attayaṁ niṭ ṭ hitaṁ.( 三皈依竟 )~ 2-1. Dasasikkhā padaṁ 十戒 1. Pā ṇ ā tipā t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我受持離殺生戒 2. Adinnā dā 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我受持離偷盜戒 3. Abrahmacariy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我受持離非梵行戒 4. Musā vā d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我受持離妄語戒 5. Surā merayamajjapamā daṭ ṭ hā 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我受持離飲酒戒 6. Vikā labhoja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我受持離非時食戒 7. Nacca-gī ta-vā dita-visū kadassa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我受持離跳舞 唱歌 奏樂 看戲戒 8. Mā lā -gandha-vilepana-dhā raṇ a-maṇ ḍ ana-vibhū sanaṭ ṭ hā 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我離以花鬘 香水 塗油 化妝 裝飾戒 6

7 9. Uccā sayana-mahā saya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我受持離 ( 坐臥 ) 高床 大床戒 10. Jā tarū pa-rajatapaṭ iggahaṇ 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我受持離受持金銀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Dasasikkhā padaṁ 十戒 dasa(adj. 十 )+sikkhā (f.sg. 學 )+pada(m.sg.nom. 處 足 ) 1. Pā ṇ ā tipā t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巴那帝巴大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有呼吸者殺禁止 離戒足 學處我受持 我承擔 pā ṇ a + atipā ta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 samā diyā ti dā m.sg. m.pl.abl. f.sg.acc. n.sg.acc. 1p.sg.pres. ( 我受持離殺生戒 ) 2. Adinnā dā 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阿地那他那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不給予物品離學處我受持 a + dinna + dā na pp. m.pl.abl. ( 我受持離偷盜戒 ) 3. A-brahma-cariy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阿巴拉媽喳里呀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非梵 淨行為離學處我受持 a + brahma + cariya m.sg. n.sg.abl. ( 我受持離非梵行戒 ) 4. Musā -vā d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木沙哇他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虛妄語 敍述離學處我受持 musā + vā da ind. m.sg.abl. ( 我受持離妄語戒 ) 7

8 5. Surā -meraya-majja-pamā da-ṭ ṭ hā 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穌拉美拉呀媽車巴媽達它那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須羅酒迷羅耶酒烈酒 ( 令 ) 放逸 ( 依 ) 處離學處我受持 surā + meraya + majja + pamā da + ṭ hā na f.sg. n.sg. n.sg. m.sg. n.pl.abl. ( 我受持離飲酒戒 ) 6. Vi-kā la-bhoja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唯卡了婆喳那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非時食離學處我受持 vi + kā la + bhojana m.sg n.pl.abl. ( 我受持離非時食戒 ) 7. Nacca-gī ta-vā dita-visū ka-dassa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 ā mi. 納這吉得哇地得唯穌格達色納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舞蹈唱歌奏樂戲劇看 見離學處我受持 nacca +gī ta + vā dita +visū ka +dassana n.sg. n.sg. n.sg. n.sg. m.pl.abl. ( 我受持離跳舞 唱歌 奏樂 看戲 ) 8.Mā lā -gandha-vilepana-dhā raṇ a-maṇ ḍ ana-vibhū sana-ṭ ṭhā 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媽拉干得唯累伯納達臘納曼他納唯不色納他那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花鬘薰香塗油受持化妝裝飾 莊嚴處離學處我受持 mā lā +gandha +vilepana + dhā raṇ a + maṇ ḍ ana + vibhū sana + ṭ hā na f.sg. n.sg. n.sg. n.sg. n.sg. n.sg. n.pl.abl. ( 我受持離以花鬘 香水 塗油 化妝 裝飾戒 ) 9. Uccā sayana-mahā saya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屋喳沙呀納媽哈沙呀納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高床大床離學處我受持 uccā + sayana + mahā + sayana adv. n.sg. adv. n.pl.abl. ( 我受持離 ( 坐臥 ) 高床 大床戒 ) 8

9 10. Jā tarū pa-rajata-paṭ iggahaṇ 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者搭魯巴拉者搭巴低葛哈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金銀接受 拿取離學處我受持 jā tarū pa + rajata + paṭ iggahaṇ a n.sg. n.sg. n.pl.abl. ( 我受持離受持金銀戒 ) ~Dasasikkhā padaṁ niṭ ṭ hitaṁ ( 十戒竟 ).~ 授受五戒 一般稱為 三皈依 (tisaraṇ a) 是皈依佛 法 僧三寶 三寶 : 佛 (Buddha) 法 (Dhamma) 僧 (Saṅ gha 僧伽或僧團 ) 皈依 (saraṇ a): 是依靠 依止的意思 入佛門的男女信眾受皈依和 五戒, 才正式成為佛教徒 佛門稱呼受持皈依和五戒的在家男眾為 優婆塞 信士 近事男 (upā saka), 而女眾稱為 優婆夷 信女 近事女 (upā sikā ) 受戒前後應禮敬佛陀, 禮敬授予戒法之出家眾 受戒文中, 一個人或很多人受戒, 唸 aha ṁ ( 我 ) yā cā mi ( 我乞求 ); 很多人受戒也可唸 mayaṁ ( 我們 ) yā cā ma( 我們乞求 ) 首先, 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 五戒文 : Ahaṁ (mayaṁ ), bhante, tisaraṇ ena saddhiṁ pañcasī laṁ dhammaṁ yā cā mi (y ā cā ma). 我我們尊者三皈依與五 戒法我乞求 ( 我們乞求 ) 阿亨 ( 媽樣 ) 盤蝶帝沙拉涅那沙丁般遮西囊湯忙亞遮咪 尊者, 我 ( 我們 ) 乞求三皈依和五戒法 9

10 Dutiyam pi, ahaṁ (mayaṁ ), bhante, tisaraṇ ena saddhiṁ pañcasī laṁ dhammaṁ yā cā mi (-ma). 第二遍我我們尊者三皈依與五 戒法我乞求 ( 我們乞求 ) 杜帝養比阿亨 ( 媽樣 ) 盤蝶帝沙拉涅那沙丁般遮西囊湯忙亞遮咪 尊者, 我 ( 我們 ) 第二次乞求三皈依和五戒法 Tatiyam pi, ahaṁ (mayaṁ ), bhante, tisaraṇ ena saddhiṁ pañcasī laṁ dhammaṁ yā cā mi (-ma). 第三遍我我們尊者三皈依與五 戒法我乞求 ( 我們乞求 ) 達帝養比阿亨 ( 媽樣 ) 盤蝶帝沙拉涅那沙丁般遮西囊湯忙亞遮咪 尊者, 我 ( 我們 ) 第三次乞求三皈依和五戒法 三皈依 (Tisaraõagamaõaü) 比丘 ( 或出家眾 ) 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 比丘 :Namo tassa ( 禮敬 ) 歸依彼 ( 比丘只唸這小段, 其餘的, 求戒者整句唸完 ) 求戒者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 sambuddhassa. 歸依彼世尊阿羅漢等 正覺 南摩達色巴鵝瓦多阿拉哈多三媽三菩達色 ( 念三遍 ) 皈依世尊 阿羅漢 正等覺者 ( 三遍 )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佛皈依我去 菩湯沙拉曩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法皈依我去 10

11 湯忙沙拉曩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僧皈依我去 三康沙拉曩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 pi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第二遍 杜帝養比菩湯沙拉曩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 pi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杜帝養比湯忙沙拉曩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 pi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杜帝養比三康沙拉曩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 pi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第三遍 達帝養比菩湯沙拉曩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 pi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達帝養比湯忙沙拉曩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 pi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達帝養比三康沙拉曩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授五戒 接下來, 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 1. Pā ṇ ā tipā t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有息者 殺離學處我受持巴那帝巴大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殺生戒 ) 11

12 2. Adinnā dā 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不與 取 離 學處 我受持 阿地那他那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偷盜戒 ) 3. Kā mesu micchā cā r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淫欲邪 行離學處我受持葛美舒米恰遮拉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邪淫戒 ) 4. Musā vā d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虛妄 語 離 學處 我受持 木沙哇他 唯臘媽尼 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妄語戒 ) 5. Surā -meraya-majja-pamā daṭ ṭ hā 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穀酒 果酒 烈酒 放逸 處離學處我受持穌拉美拉呀媽車巴媽達那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飲酒戒 ) 比丘則唸 : Tisaraṇ ena saddhiṁ pañcasī laṁ dhammaṁ sā dhukaṁ surakkhitaṁ 三皈依與五戒法善的善 保護 katvā appamā dena sampā detha. 做了之後與不放逸你們努力你 ( 們 ) 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五戒法, 並且應當不放逸地努力 求戒者 : Ā ma, bhante. 是的, 尊者 是的 阿罵 尊者 盤蝶 回向 (Paṭ ṭ hā na) 12

13 接下來, 比丘唸發願文, 求戒者跟著唸 : Idaṁ me puññaṁ ā savakkhayā vahaṁ hotu. 願以此功德, 滅盡諸煩惱 這我的功德諸煩惱 滅盡我願他衣湯咩布良阿沙哇葛亞哇航何杜 Idaṁ me puññaṁ nibbā nassa paccayo hotu. 願以此功德, 成為涅槃因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衣湯 咩 布良 尼巴那沙 巴恰幽 何杜 Idaṁ me puññaṁ sabbasattā naṁ dema. 這 我的 功德 一切 有情 我們布施 衣湯 咩 布良 沙巴沙達囊 爹馬 願以此功德, 與眾生分享 說 明 如果違犯任何一條戒, 違犯者需要重新求受戒 除了一般的五戒之外還有兩種五戒即 : 一 梵行五戒 : 與一般五戒不相同的是, 梵行五戒的第三條戒是不淫戒, 而一般五戒的第三條戒是不邪淫 二 一食梵行五戒 : 在此 一食 是指一天中只在早上吃一餐 如果在家人要受持此戒, 他們可以受了梵行五戒之後, 再受持 過午不食戒 如果是受持整體的五戒, 他們可以說 : 我受持一食梵行五戒 戒文裡的 ßkā mesuû 意思是指 在於淫欲 ; 而 ßmicchā cā rā û 的意思是指 不正當的行為 不邪淫戒與不淫 ( 不性交 ) 戒的差別是 : 不邪淫是指禁止夫妻以外的性行為 ; 不淫是指完全禁止男女性行為 構成違犯不邪淫戒的四種條件是 : 一 1. 如果男人與二十種女人其中的一種女人性交 這二十種女人可歸納為三類, 即 : 1) 九種被守護的女人即 :(1) 母親守護 ;(2) 父親守護 ;(3) 父母親守護 ;(4) 兄弟守護 ;(5) 姐妹守護 ; (6) 親戚守護 ;(7) 家系守護 ;(8) 法守護 ;(9) 有 ( 丈夫 ) 守護 2) 十種已婚的女人即 :(1) 買得婦 : 以財物買之令住 ;(2) 樂住婦 : 愛人令愛人住 ;(3) 雇住婦 : 與物而令住者 ;(4) 衣物住婦 : 與衣物而令住者 ;(5) 水得婦 : 觸水缽而令住者 共取缽水灌手, 共誓說 : 願此水和合不離, 而為夫婦, 為最正當的結婚儀式 ;(6) 鐶得婦 : 取去花鐶而令住者 如取薪等以鐶置頭上而載物 取女鐶擲取而說 : 妳來住我家為我婦 如此卻成為夫婦 (7) 婢取婦 : 卻是婢又為婦 ;(8) 執作婦 : 卻是作務者又為婦 ;(9) 俘虜婦 : 俘虜中取來者 ;(10) 暫住婦 : 一時之婦 3) 罰護女 : 有人準備處罰的器具說 : 凡是到某某處和某某女子做不當的行為, 我將處罰他 律藏. 經分別 (Vin. S. Vibh.) 2. 如果女人與十二種男人其中的一種男人性交 這十二種男人可歸納為三類, 即 : 1) 九種被守護的男人, 即 :(1) 母親守護 ;(2) 父親守護 ;(3) 父母親守護 ;(4) 兄弟守護 ;(5) 姐妹守護 ;(6) 親戚守護 ;(7) 家系守護 ;(8) 法守護 ;(9) 有 ( 妻子 ) 守護 2) 兩種已婚的男人 ; 3) 罰護男 : 有人準備處罰的器具說 : 凡是到某某處和某某男子做不當的行為, 我將處罰 13

14 她 中部義釋書 (M. Ak ) 二 清醒地覺知要和上面的任何一種女 ( 男 ) 人性交 ; 三 以種種方法行性交 ; 四 如果男人與女人的口 陰道和肛門這三道的任何一道行性交 如果女人與男人的口 陰莖 ( 男根 ) 和肛門這三道的任何一道行性交 ( 錄自 :Dhammasiri Sā maṇ era: 受戒儀規 ) 受持五戒 / 明法比丘自覺自願受持三歸五戒, 並認真行持, 關閉諸惡 不善法, 必將是社會的道德楷模, 而紮實地立足於實踐解脫的第一個重要階位, 將生出諸定慧, 直趨涅槃城 佛陀的成道也是受持五戒 十善, 而成就道業, 佛陀說 : 吾今成佛由其持戒, 五戒 十善, 無願不獲, 諸比丘, 若欲成其道者, 當作是學 ( 增一阿含經 卷十六, 大正藏第二冊 第 626 頁上 ) 所以, 修學佛法者應當重視五的受持與行持, 身語意將增強正念, 滅絕懊悔, 而得精進 輕安 喜樂 寂止 如實知見 厭離 解脫, 就像護養樹根, 則莖幹 枝葉 華果就能成長 而若有因緣者, 則應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 加強脫離煩惱繫縛的能力 若有居士欲受持三歸五戒者, 可向當地的比丘 ( 或出家眾 ) 求受, 若無出家眾作證, 則可自誓受三歸五戒, 若無出家眾作證, 則可自誓受三歸五戒 歸依三寶 受持五戒就成為佛門弟子, 當護持三寶, 不應狹隘的以為只是某師的歸依弟子 居士乞求受三歸五戒的程序如下 : 大德, 我乞求三歸依及五戒 第二遍, 大德, 我乞求三歸依及五戒 第三遍, 大德, 我乞求三歸依及五戒 接下來, 隨著比丘唸三皈依文 : 我歸依佛, 我歸依法, 我歸依僧 第二遍, 我歸依佛, 我歸依法, 我歸依僧 第三遍, 我歸依佛, 我歸依法, 我歸依僧 接下來, 比丘說 : 三歸依已竟 歸依者答 : 是大德 接著跟著比丘唸誦五戒 : 我學習受持離殺生 我學習受持離偷盜 14

15 我學習受持離邪淫 我學習受持離妄語 我學習受持離飲酒 接著比丘說 : 這是五項學戒 持戒能引導你得到安樂, 持戒能為你帶來財富, 持戒能引導你得到涅槃, 因此, 應該嚴持此淨戒 即完成受持五戒的儀式 戒子應熟悉五戒的戒相, 以免違犯戒律, 並應實踐五戒的積極面 : 愛護生命, 布施, 護持家庭安樂, 實語 愛語 柔軟語, 養護身體等 ( 嘉義新雨雜誌 第 22 期, ) 五戒戒相 / 明法比丘整理 本文參考律藏比丘 比丘尼戒的四波羅夷法 ( 滅擯, 不共住 ) 即四根本戒 ( 淫 殺 盜 妄戒 )( 違犯此戒律必然要返俗, 不可懺悔清淨 ), 以及 優婆塞五戒相經, 使戒相清楚明白, 以便利受持, 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 若在家人受持五戒而違犯根本重戒, 優婆塞五戒相經 主張 不可悔罪, 但弘一法師主張可以懺悔, 關於這一點, 本人認為, 不管違犯什麼戒, 犯罪之後可以懺悔, 可以重新受持五戒, 但是犯罪之後業報已形成, 以後的果報遇緣必然產生 受持五戒是提供五個煞車, 防止在順習氣之外, 不警覺地違犯戒律 除了本文所列重罪罪相之外, 另有無數中罪 下罪可悔罪, 請查閱律藏以釋疑 一 殺戒 犯相 :1. 對象是眾生 ( 註 1) 2. 認定是眾生 3. 起殺心 4. 有圖謀 行動 ( 註 2) 5. 彼眾生死 無犯 :1. 以為對方不是眾生 ( 非人 ) 2. 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 精神失常或情緒失控時殺 註 1: 眾生包括 : 所有有呼吸者 生物 有生命 所有補 ( 特 ) 伽羅 (puggala, 梵 pudgala, 數取趣, 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 ) 天(deva) 人(manussa, 包括 似人 -- 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十九日中 胎兒 ) 非人(amanussa 即非人類, 天龍八部, 即天人 ( 勝過人間之果報 ) 龍 ( nā ga 蛇類, 有神力, 能興雲雨 ) 夜叉(yakka, 梵 yaksa, 惡鬼 ) 乾闥婆(gandhabba, 梵 gandharva, 樂神, 以香氣資養身體 ) 阿修羅(asura, 由瞋 慢 疑三因而生 ) 迦樓羅 (garuḷ a, 梵 garuḍ a, 金翅鳥, 以龍為食 ) 緊那羅 (kinnara, 梵 kiṁ nara, 15

16 人頭鳥, 樂神, 頭上有角 ) 摩睺羅迦 (mahoraga, 樂神, 大蟒神, 人身蛇首 )) 聖 者 (ariya, 指證聖人果位者 ) 非聖者 (anariya) 註 2:1) 符合有 圖謀 行動 之殺罪, 有以下各項 : 2) 自手殺生, 或對方因此墮死, 或隔一段時間才死 3) 唆教人去殺生, 而自己在旁觀 4) 遣使人殺生 遣使人去殺某人, 或被遣者輾轉遣他人去殺 5) 懸賞殺人, 或唆使人懸賞殺人 6) 自己勸人 ( 眾生 ) 去死, 或教別人去勸人 ( 眾生 ) 去死, 或寫書 撰文勸死 7) 給人毒藥或殺具, 此人 ( 眾生 ) 因此自盡 ; 或下毒在眼 耳 鼻 身上 瘡中 ; 或給墮胎藥 ; 或以咒術殺生 二 盜戒 犯相 :1. 有主物 2. 認定是有主物 3. 起盜心 4. 偷盜有價物品 ( 註 3) 5. 有圖謀 行動 ( 註 4) 6. 舉離原處 無犯 :1. 以為是自己的東西 2. 自信 ( 註 5) 物主會樂意給予 3. 暫時借用 4. 棄物 ( 註 6) 畜生物( 註 7) 5. 精神失常或情緒失控時的不與取 註 3: 偷盜有價物品, 包括逃漏稅在內, 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 會被當地法律處罪 罰款 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 摩沙迦 (mā saka) 以上判處死刑 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 20 顆米粒大的黃金, 約 1/24 英兩 (ounce, 約 錢 ) 值台幣 370 元 (1997 年 ) 但今由於時代變遷, 要考慮因素很多, 難以換算 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 1 銖 ( 約台幣 1 元 ), 算是犯不可悔罪 註 4: 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 未經同意, 也非暫用心態, 自手取 教人取 遣人取, 然後據為己有, 就是 不與取 (adinnadā na), 等於偷竊 16

17 註 5: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 才自信 (vissā sagā ha) 物主會樂意給予 : 朋友, 親戚, 人還活著, 已答應給予, 或拿走後物主不會生氣 註 6: 棄物 : 棄置於垃圾堆之物 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 如棄置之機車 汽車不可任意取用 註 7: 畜生物 : 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三 邪淫戒 犯相 : 1. 對象非配偶 ( 註 8) 2. 有淫欲心 3. 觸境 ( 男之肛門 口及女之陰道 肛門 口 ) 4. 與境合 ( 乃至入一點點 ) 5. 若為怨逼 ( 註 9), 接納樂受 ( 註 10) 無犯 : 1. 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 沒有淫意 3. 沒有接納樂受 4. 精神失常或情緒失控 註 8: 優婆塞五戒相經 主張付錢嫖妓無犯戒, 但本人認為不甚合理 又現代人的婚姻觀較過去自由, 故本人主張除了 配偶 之外, 若未婚男女, 應該要有感情基礎, 才能有性關係, 若分手, 需等半年以上才能另有新伴侶 這是依照婚姻分居六個月後, 無法再復合來判定 無感情對象包括妓女 非熟識之對象 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 包括黃門 (paṇ ḍ daka 閹人 沒有男性生殖器 ) 二形( 具有男性及女性生殖器 ), 未腐壞之屍體 動物 非人 註 9: 怨逼, 指強怨, 如 : 王 賊脅迫 ; 軟怨, 指前妻 情侶愛染纏綿 註 10: 接納樂受, 如身動 配合 享受 四 妄語戒 犯相 :1. 對象是人 2. 認定是人 3. 有欺騙心 17

18 4. 自無實知 見 證上人法 ( 註 11) 5. 騙說自知 自見 自證上人法 6. 明白地說 7. 對方清楚明白 無犯 : 1. 增上慢 ( 註 12) 2. 說是業報因緣, 不說修得 3. 實得上人法 ( 註 13) 4. 說上人法, 不自稱已得 5. 開玩笑 6. 獨處時自言自語 7. 夢中說 8. 說溜嘴 9. 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註 11: 上人法 (uttarimanussa-dhamma) 是超越凡夫境界, 即禪定 (jhā na, 初禪 第二禪 第三禪 第四禪 ) 解脫 (vimokkha, 離繫縛, 得自在 ) 三摩地 (samā dhi, 等持, 心離掉舉 不散亂 ) 三摩缽底 (samā patti, 至, 伏昏沈 掉舉, 致力於身心安和 ) 見道 (ñā ṇ adassasana, 三明, 即宿命明 天眼明 漏盡明 ) 修道 (mahā bhā vanā, 四念住 四正斷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 證果 (phalasacchikiriyā, 證預流果, 一來果, 不還果 阿羅漢果 ) 斷煩惱 (kilesapahā na, 斷貪 瞋 痴 ) 心解脫 (vinīvaraṇ atā cittassa, 心離貪 瞋 痴而解脫 ) 樂靜處 (suññagā ra, 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 註 12: 增上慢 (adhimā na): 高估自己, 未實證自以為已實證 增上慢是一種不善心 註 13: 若實得上人法, 妄說不得, 犯可悔罪 五 酒戒 ( 註 14) 犯相 :1. 酒 ( 註 15) 18

19 2. 無重病 3. 飲入咽喉 ( 註 16) 無犯 :1. 以酒調藥治病 ( 註 17) 2. 以藥酒塗抹皮膚或傷口以療傷 註 14: 飲酒於比丘 比丘尼戒中犯一咽一波逸提罪, 可懺悔 而受持五戒之居士, 犯酒戒, 亦可懺悔 律中說, 酒有十過 : 一 顏色惡 二 少力 三 眼視不明 四 現瞋恚相 五 壞業資生 六 增疾病 七 益鬥訟 八 無名稱 ( 聲譽 ) 九 智慧少 十 命終墮三惡道 故應努力受持此戒 註 15: 酒包括酒糟 酒麴 ( 含酵素 釀酒用 ), 有酒精成份, 飲入喉能醉人, 無論是否有酒色 酒香 酒味 若不是酒, 雖有酒色 酒香 酒味, 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須羅酒 (surā ): 小麥酒 餅酒 米酒 酵母酒 上述諸酒的調和酒 ) 迷羅耶酒 (meraya 發酵品 ): 花酒 果酒 蜜酒 甘蔗酒 上述諸久調和酒 ( 參見 律藏 Vin. Suttavibhaṅ ga ii.110) 註 16: 飲酒時, 作無酒想 空想 或其他名目想 ( 如 : 般若湯 ), 皆犯 註 17: 若有病, 以酒和合湯藥, 只為增強藥效, 無犯 ( 嘉義新雨雜誌 第 22 期, ) ( 訂正 ) 授受八戒 首先, 求戒者向比丘唸求受三皈依八戒文 : Ahaṁ, bhante, tisaraṇ ena saddhiṁ uposatha-a haṅ gasī laṁ dhammaṁ yā c ā mi. 我尊者三皈依與布薩八 支 戒法我乞求 阿亨盤蝶帝沙拉涅那沙丁烏婆沙它阿它葛西囊湯忙亞遮咪尊者, 我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Dutiyam pi, ahaṁ, bhante, tisaraṇ ena saddhiṁ uposatha-a haṅ gasī laṁ dhammaṁ yā cā mi. 19

20 第二遍我尊者三皈依與布薩八 支 戒法我乞求 杜帝養比阿亨盤蝶帝沙拉涅那沙丁烏婆沙它阿它葛西囊 湯忙 亞遮咪 尊者, 我第二次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Tatiyam pi, ahaṁ, bhante, tisaraṇ ena saddhiṁ uposatha-a haṅ gasī laṁ dhammaṁ yā cā mi. 第三遍我尊者三皈依與布薩八 支 戒法我乞求達帝養比阿亨盤蝶帝沙拉涅那沙丁烏婆沙它阿它葛西囊湯忙亞遮咪尊者, 我第三次乞求三皈依和八戒法 比丘引導求戒者唸禮敬偈 : 比丘 :Namo tassa ( 禮敬 ) 歸依 彼 三皈依 (Tisaraõagamaõaü) ( 比丘只唸這小段, 其餘的, 求戒者整句唸完 ) 求戒者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 sambuddhassa. 歸依彼有幸福者 世尊阿羅漢等 正覺南摩達色巴鵝瓦多阿拉哈多三媽三菩達色 ( 念三遍 ) 皈依世尊 阿羅漢 正等覺者 ( 三遍 )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佛 皈依 我去 菩湯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佛 )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法 皈依 我去 湯忙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法 )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僧 皈依 我去 三康 沙拉曩 鵝恰密 ( 我皈依僧 ) Dutiyam pi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第二遍杜帝養比菩湯沙拉曩鵝恰密 ( 我再皈依佛 ) Dutiyam pi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20

21 杜帝養比湯忙沙拉曩鵝恰密 ( 我再皈依法 ) Dutiyam pi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杜帝養比三康沙拉曩鵝恰密 ( 我再皈依僧 ) Tatiyam pi budd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第三遍達帝養比菩湯沙拉曩鵝恰密 ( 我三皈依佛 ) Tatiyam pi dhamm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達帝養比湯忙沙拉曩鵝恰密 ( 我三皈依法 ) Tatiyam pi saṅ ghaṁ saraṇ aṁ gacchā mi. 達帝養比三康沙拉曩鵝恰密 ( 我三皈依僧 ) 接下來, 比丘每唸完一條戒求戒者跟著唸 : 正授八戒 1. Pā ṇ ā tipā t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有息者 殺離學處我受持巴那帝巴大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殺生戒 ) 2. A-dinnā -dā 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不給予贈品離學處我受持阿地那他那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偷盜戒 ) 3. A-brahma-cariy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非梵 淨行為離學處我受持阿巴拉媽喳里呀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非梵行戒 ) 4. Musā -vā d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虛妄語離學處我受持木沙哇他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妄語戒 ) 5. Surā -meraya-majja-pamā da-ṭ ṭ hā 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須羅酒迷羅耶酒烈酒 ( 令 ) 放逸 ( 依 ) 處離學處我受持穌拉美拉呀媽車巴媽達它那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飲酒戒 ) 6. Vi-kā la-bhoja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21

22 非時食離學處我受持唯卡了婆喳那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非時食戒 ) 7.Nacca-gī ta-vā dita-visū ka-dassanā mā lā -gandha-vilepana-dhā raṇ a-maṇ ḍ ana-vibhū sana-ṭ ṭ hā nā 舞蹈唱歌奏樂戲劇看 見花鬘薰香塗油受持化妝裝飾 莊嚴處 納這吉得哇地得唯穌格達色納媽拉干得唯累伯納達臘納曼他納唯不色納他那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離學處我受持 唯臘媽尼昔卡巴當 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跳舞 唱歌 奏樂 看戲, 及離以花鬘 香水 塗油 化妝 裝飾戒 ) 8. Uccā -sayana-mahā -sayanā veramaṇ ī -sikkhā padaṁ samā diyā mi. 高床大床離學處我受持 屋喳沙呀納媽哈沙呀納唯臘媽尼昔卡巴當三媽地呀密 ( 我受持離 ( 坐臥 ) 高床 大床戒 ) 比丘則唸 : Tisaraṇ ena saddhiṁ uposatha-aṭ ṭ haṅ gasī laṁ dhammaṁ sā dhukaṁ su-rakkhitaṁ 三皈依與布薩八 支 戒法善的善保護 帝沙拉涅那沙丁烏婆沙它阿它葛西囊湯忙沙杜康施拉ㄎㄧ當 katvā a-ppamā dena sampā detha. 做之後不放逸努力葛的哇阿巴嘛爹那三巴爹塔 ( 你應當好好地守護三皈依和八戒法, 並且應當不放逸地努力 ) 求戒者 : Ā ma, bhante. 是的, 尊者 是的 尊者 22

23 阿罵 盤蝶 回向 (Paṭ ṭ hanā ) 接下來, 比丘唸發願文, 求戒者跟著唸 : Idaṁ me puññaṁ ā savakkhayā vahaṁ hotu. 願以此功德, 滅盡諸煩惱 這我的功德諸煩惱 滅盡我願他衣湯咩布良阿沙哇葛亞哇航何杜 Idaṁ me puññaṁ nibbā nassa paccayo hotu. 願以此功德, 成為涅槃因 這 我的 功德 涅槃的 因緣 願他 衣湯 咩 布良 尼巴那沙 巴恰幽 何杜 Idaṁ me puññaṁ sabbasattā naṁ dema. 這 我的 功德 一切 有情 我們布施 衣湯 咩 布良 沙巴沙達囊 爹馬 願以此功德, 與眾生分享 受持八關齋戒 1 發心受戒者, 可於出家眾前請求受戒 ; 自己也可於佛前跪下合掌, 再口誦心受八戒文 若於出家眾前受戒, 先唸誦 : 2 大德! 我乞求三皈依 及八戒 ( 三遍 ) 再跟著師父唸誦 : 皈依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 三遍 ) 我皈依佛我皈依法我皈依僧我再皈依佛我再皈依法我再皈依僧我三皈依佛我三皈依法我三皈依僧 3 離殺生, 我學習受持此戒 離偷盜, 我學習受持此戒 離婬欲, 我學習受持此戒 離妄語, 我學習受持此戒 離飲酒, 我學習受持此戒 在家眾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 可關閉諸惡 不善法 ; 生出諸定慧, 直趨涅槃城 受持戒法, 身語意將增強正念, 滅絕懊悔, 得精進 輕安 喜樂 寂止 如實知見 厭欲 離欲 解脫 就像護養樹根, 則莖幹 枝葉 華果就能成長 一般稱為 三皈依 (tisaraṇ a) 是皈依佛 法 僧三寶 三寶 : 佛 (Buddha) 法(Dhamma) 僧(Saṅ gha 僧伽或僧團 ) 皈依 (saraṇ a): 是依靠 依止的意思 入佛門的男女信眾受皈依和五戒, 才正式成為佛教徒 佛門稱呼受持皈依和五戒的在家男居士為 優婆塞 信士 近事男 (upā saka, <upa-as 近 - 坐 ), 而女居士稱為 優婆夷 信女 近事女 (upā sikā ) 在家眾, 接近 (upā sati 近坐 ) 正在接近(upā sanato 近坐 ( 陽. 單. 屬格, ppr.)) 三寶, 因此是在家信徒 離.. veramaṇ ī (<viramaṇ a) f., 離惡法, 將生起善心所 ( 美心所 ); 邪語 邪業 ( 殺盜淫 ) 邪命, 稱為三離 (virati) 23

24 離非時進食, 我學習受持此戒 離歌舞 倡伎及故往觀聽 ; 不著花 香 粉等莊飾, 我學習受持此戒 離坐臥高 廣大床, 我學習受持此戒 唸誦後, 再頂禮三寶三拜, 及禮謝師父慈悲作證 說明 一 受持八關齋戒以一日一夜為限, 持戒到次日早晨 天亮 (aruṇ uggamana;dawnrise 明相 ) 依天文學上說, 太陽在地平線以下 6 度的黎明時分 (Civil Twilight), 約等於明相出時 此時曙光漸明, 天空露白, 周遭景物不必用人工照明可辨識人物 景象 顏色 掌紋 地上整排螞蟻等, 此時空中一等星仍可見 每天明相出現的時間, 依地方逐日略異 明相出現後, 離日出還要還要半小時左右 ( 請見 : 中央氣象局 二 齋戒期間應具足正念, 多修止觀, 少念世事, 精進不放逸 三 受戒後, 為了避免犯戒, 只須向一個聽得懂你的話的人講, 而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說一次即成捨戒 四 八戒中, 離殺生, 是離瞋 ; 離偷盜 婬欲 飲酒 離非時進食 離歌舞 離坐臥高廣大床, 是離貪 ; 離妄語, 是離貪 或瞋 癡 五 略說受持八戒法 : (1) 離殺生, 即離殺心殺人乃至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動物, 下至螞蟻 ( 梵 kunta,巴 kuntha 捃多 ) 蚊蚋等微小動物 自己殺 教人殺 遣使殺同罪 (2) 即離不取別人不予之物, 包括不明盜 暗偷 詐取 賭博 惡心損毀他人物品或逃漏稅 (3) 離婬欲即斷絕一切性行為及肌膚之親 (4) 離妄語即不說謊 不惡口 不綺語 ( 空泛無實, 或不適當的時候講話 ) 不搬弄是非( 說是非者, 有時會自以為是說真實話 ) (5) 離飲酒即不服用任何酒類及麻醉藥品 須羅酒 (surā ): 小麥酒 餅酒 米酒 酵母酒 上述諸酒的調和酒 ) 迷羅耶酒 (meraya 發酵品 ): 花酒 果酒 蜜酒 甘蔗酒 上述諸久調和酒 ( 參見 律藏 Vin. Suttavibhaṅ ga ii.110) (6) 離非時進食即太陽過中午 ( 約十二點 ) 至翌日天亮時, 不再吃須嚼咀的食物及不飲用牛奶 豆奶 豆湯等, 但可飲用過濾無渣的果汁 台諺說 : 敢死上介猛, 敢餓上介閑 kann 2 si 2 \ siong 7 kai 3 bing 2 \ kann 2 go 7 \ siong 7 k ai 3 ing 5 (7) 離歌舞等, 即不得跳舞, 乃至手舞足蹈, 也不得觀賞戲劇 ; 不著花 香 粉等, 即不以花 香 粉等裝扮 塗抹 (8) 離坐臥高 廣大床, 高床 是指其於橫木之下的腳部高過佛陀的八指長 根據註釋, 該許可的高度最高是 2 7 英吋, 但有一些傳承則認為最高是 13 英吋, 一般以不高過膝之床椅 大床 指其床墊裡有棉花 毛製的床墊厚過四指寬, 或用有圖畫的毛製床單, 或雕飾床椅等 ( 嘉義新雨雜誌 第 26 期, ) 24

25 齋戒 / 明法比丘 有一日早上, 毗舍佉沐浴後, 穿白淨衣, 帶領多位媳婦, 去參訪駐錫在她供養的東園鹿子母堂的佛陀 毗舍佉與媳婦稽首頂禮後, 佛陀問 : 今日沐浴嗎? 毗舍佉答: 我今日持齋 佛陀說 : 持哪種齋? 齋有三種, 第一是放牛齋, 第二是尼揵齋, 第三是聖八支齋 放牛齋是指放牛人求好水草飼養牛, 明日也求好水草飼養牛, 像有人持齋時, 思念美食 在家欲樂 如此不得大利 大果 大功德 尼揵齋是指在每月十五日布薩時, 為了表現一無所有, 脫衣裸體, 拜神說 : 我無父母, 也非父母的 ; 我無妻子, 也非妻子的 ; 我無奴婢, 也非奴婢的 這是妄語 如此不得大利 大果 大功德 聖八支齋是指持齋時, 一 思惟阿羅漢盡形壽離殺 斷殺, 棄捨刀杖, 有慚愧心, 有慈悲心, 饒益一切眾生, 乃至昆蟲 我也如此受持與阿羅漢無異 二 思惟阿羅漢盡形壽離不與而取, 斷不與而取, 常好布施, 心樂放捨, 歡喜無吝, 不望其報, 不以盜覆心, 能自制己 我今日也如此受持 三 思惟阿羅漢盡形壽離非梵行 斷非梵行, 修行梵行, 至誠心淨, 行無臭穢 我今日也如此受持 四 思惟阿羅漢盡形壽離妄言 斷妄言, 真實言, 為人所信, 不欺世間 我今日也如此受持 五 思惟阿羅漢盡形壽離酒放逸 斷酒放逸 我今日也如此受持 六 思惟阿羅漢盡形壽離高廣大床 斷高廣大床, 樂下坐臥床或敷草 我今日也如此受持 七 思惟阿羅漢盡形壽離 斷華鬘 瓔珞 塗香 脂粉 歌舞 倡伎及往觀聽, 我今日也如此受持 八 思惟阿羅漢盡形壽離非時食 斷非時食, 一食, 不夜食 我今日也如此受持 受持聖八支齋, 也應當修習五法 : 一 憶念如來各種聖號, 如此憶念, 若有惡 不善法, 便得消滅, 心靜得喜 二 憶念法, 此法為世尊善說, 究竟 恒不變易, 正智所知 所見 所覺, 如此憶念, 若有惡 不善法, 便得消滅, 心靜得喜 三 憶念僧, 此眾善趣向質直, 行要行趣, 如來眾中實有阿羅漢等四雙八輩聖者, 成就戒 定 慧 解脫 解脫知見, 可供養 可奉事 可敬重, 為人天福田, 如此憶念, 若有惡 不善法, 便得消滅, 心靜得喜 四 憶念自戒, 無破缺, 無污穢, 極廣大, 不望報, 智者稱譽, 善受善持, 如此憶念, 若有惡 不善法, 便得消滅, 心靜得喜 五 憶念天, 天成就信 戒 聞 施 慧, 於此命終, 得生彼處 我也具有此法, 如此憶念, 若有惡 不善法, 便得消滅 毗舍佉聽聞佛陀說後, 合掌讚嘆說 : 聖八支齋甚奇! 甚特! 大利 大果, 有大功德, 有大廣布 從今以後, 自盡形壽受持聖八支齋, 隨能力布施修福 ( 譯自 : 中阿含經 第 202 經 持齋經 )( 嘉義新雨雜誌 第 26 期, ) 25

26 佛說 : 毘舍佉! 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 則有大果 大功德 大威光 大徧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 有幾何之大功德耶? 有幾何之大威光耶? 有幾何之大徧滿耶? 毘舍佉! 譬如有人, 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 謂 : 鴦伽 摩竭陀 迦尸 拘薩羅 跋耆 末羅 支提 跋蹉 拘樓 般闍羅 婆蹉 戌囉西那 阿說迦 阿般提 乾陀羅 劍洴沙, 君臨為王, 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何以故耶? 毘舍佉! 人之王權, 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 則是微弱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而後, 當生四天王之伙伴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而後, 當生忉利天之伙伴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而後, 當生夜摩天之伙伴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而後, 當生兜率天之伙伴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而後, 當生化樂天之伙伴 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則身壞命終而後, 當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 毘舍佉! 我於此意趣之故, 說人之王權, 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 則是微弱 ( 增支部 A Visā kh ā 毘舍佉 ) 八分成就之布薩 請參考 增支部 A A 雜阿含 1121 經 ( 大正藏 2.297b) ( 參考 增支部 十集 第四. 優波離品 四十六 釋氏 )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 時有眾多釋氏, 來詣佛所, 稽首禮足, 退坐一面 爾時, 世尊告諸釋氏 : 汝等諸瞿曇! 於法齋日及神足月 1, 受持齋戒, 修功德不? 諸釋氏白佛言 : 世尊! 我等於諸齋日, 有時得受齋戒, 有時不得 於神足月, 有時齋戒 修諸功德, 有時不得 佛告諸釋氏 : 瞿曇! 汝等不獲善利, 汝等是憍慢者, 煩惱人, 憂悲人, 惱苦人, 何故於諸齋日, 或得齋戒或不得? 於神足月, 或得齋戒作諸功德或不得? 諸瞿曇! 譬人求利, 日日增長 : 一日一錢, 二日兩錢, 三日四錢, 四日八錢, 五日十六錢, 六日三十二錢, 如是士夫日常增長, 八日 九日, 乃至一月, 錢財轉增廣耶? 長者白佛 : 如是, 世尊! 佛告釋氏 : 云何瞿曇! 如是士夫錢財轉增, 當得自然錢財增廣, 復欲令我於十年中, 一向喜樂, 心樂多住禪定, 寧得以不? 釋氏答言 : 不也, 世尊! 佛告釋氏 : 若得九年 八年 七年 六年 五年 四年 三年 二年 一年喜樂, 心樂多住禪定以不? 1 神足月 :pāṭ ihāriyapakkha (pāṭ ihāriya 神奇 +pakkha 半個月 (m.) 明晰 (a.) ) 神奇節 {an extra holiday, an ancient festival, not now kept (PED, p.451)} ( 水野弘元譯 : 神變月 特別の月 )(Bodhi 譯 : special periods ) 26

27 釋氏答言 : 不也, 世尊! 佛告釋氏 : 且置年歲, 寧得十月 九月 八月 乃至一月喜樂, 心樂多住禪定以不? 復置一月, 寧得十日 九日 八日 乃至一日一夜喜樂, 心樂禪定多住以不? 釋氏答言 : 不也, 世尊,! 佛告釋氏 : 我今語汝: 我聲聞中, 有直心者, 不諂 不幻, 我於彼人十年教化, 以是因緣, 彼人則能百千萬歲一向喜樂, 心樂多住禪定, 斯有是處 復置十年, 若九年 八年 乃至一年, 十月 九月乃至一月, 十日 九日乃至一日一夜 我 ( 日暮 ) 教化, 至其明旦能令勝進, 晨朝教化, 乃至日暮能令勝進, 以是因緣, 得百千萬歲一向喜樂, 心樂多住禪定, 成就二果 : 或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 以彼士夫先得須陀洹故 釋氏白佛 : 善哉世尊! 我從今日, 於諸齋日當修齋戒, 乃至八支 ; 於神足月, 受持齋戒, 隨力惠施, 修諸功德 佛告釋氏 : 善哉瞿曇! 為真實要 佛說此經已, 時諸釋種聞佛所說, 歡喜隨喜, 作禮而去 3-1. Dvattiṁ sā kā ro 三十二身分 Atthi imasmiṁ kā ye 於此身有 : Kesā lomā nakhā dantā taco, 髮 毛 爪 齒 皮 ; Maṁ saṁ nhā ru aṭ ṭ hi aṭ ṭ himiñjaṁ vakkaṁ, 肉 筋 骨 髓 腎 ; Hadayaṁ yakanaṁ kilomakaṁ pihakaṁ papphā saṁ, 心 肝 肋膜 脾 肺 ; Antaṁ antaguṇ aṁ udariyaṁ karī saṁ matthaluṅ gaṁ, 腸 腸間膜 胃 糞 腦 ; Pittaṁ semhaṁ pubbo lohitaṁ sedo medo, 膽汁 痰 膿 血 汗 脂肪 淚 ; Assu vasā kheḷ o siṅ ghā ṇ ikā lasikā muttanti. 27

28 油 唾液 涕 關節液 尿 3-2. Dvattiṁ sā kā ro 三十二身分 Atthi imasmiṁ kā ye 有 在此 身 atthi as ima(ṁ ) kā yo 3.sg.pres. m.sg.loc. m.sg.loc. 於此身有 : Kesā lomā nakhā dantā taco, 諸髮諸毛諸爪諸齒皮 keso lomaṁ nakho danto taco m.pl.nom. n.pl.nom. m.pl.nom. m.pl.nom. m.sg.nom. 髮 毛 爪 齒 皮 ; Maṁ saṁ nhā ru aṭ ṭ hi aṭ ṭ himiñjaṁ vakkaṁ, 肉筋骨髓腎 maṁ sa nhā ru aṭ ṭ hi aṭ ṭ himiñja vakka n.sg.nom. m.sg.nom. n.sg.nom. n.sg.nom. n.sg.nom. 肉 筋 骨 髓 腎 ; Hadayaṁ yakanaṁ kilomakaṁ pihakaṁ papphā saṁ, 心 肝 肋膜 脾 肺 hadaya yakana kilomaka pihaka papphā sa n.sg.nom. n.sg.nom. n.sg.nom. n.sg.nom. n.sg.nom. 心 肝 肋膜 脾 肺 ; Antaṁ antaguṇ aṁ udariyaṁ karī saṁ matthaluṅ gaṁ, 腸 腸間膜 胃 糞 腦 anta antaguṇ a udariyaṁ karī sa matthaluṅ ga n.sg.nom. n.sg.nom. n.sg.nom. n.sg.nom. n.sg.nom. 腸 腸間膜 胃 糞 腦 ; Pittaṁ semhaṁ pubbo lohitaṁ sedo medo, 膽汁痰膿血汗脂肪 pitta semha pubba lohita seda meda n.sg.nom. n.sg.nom. m.sg.nom. n.sg.nom. m.sg.nom. m.sg.nom. 膽汁 痰 膿 血 汗 脂肪 淚 ; 28

29 Assu vasā kheḷ o siṅ ghā ṇ ikā lasikā muttanti. 淚油唾液涕關節液尿 assu vasā kheḷ a siṅ ghā ṇ ikā lasikā mutta +ti. n.sg.nom. f.sg.nom. m.sg.nom. f.sg.nom. f.sg.nom. n.sg.nom. 淚 油 唾液 涕 關節液 尿 [Atthi 存在 ( 單.3. 現在式 )] [imasmiṁ 此 ( 陽. 單. 處格 )] [kā ye 身 ( 陽. 單. 處格 )] [kesā 頭髮 ( 陽. 複. 主格 )] [lomā 身毛 ( 中. 複. 主格 )] [nakhā 指甲 ( 陽. 複. 主格 )] [dantā 牙 ( 陽. 複. 主格 )] [taco 皮 ( 陽. 單. 主格 )] [maṁ saṁ 肉 ( 中. 單. 主格 )] [nahā rū 腱 ( 陽. 複. 主格 )] [aṭ ṭ hī 骨 ( 中. 複. 主格 )] [aṭ ṭ himiñjā 骨髓 ( 陰. 單. 主格 )] [vakkaṁ 腎臟 ( 中. 單. 主格 )] [hadayaṁ 心臟 ( 中. 單. 主格 )] [yakanaṁ 肝臟 ( 中. 單. 主格 )] [kilomakaṁ 肋膜 ( 中. 單. 主格 )] [pihakaṁ 脾臟 ( 中. 單. 主格 )] [papphā saṁ 肺臟 ( 中. 單. 主格 )] [antaṁ 腸 ( 中. 單. 主格 )] [antaguṇ aṁ 腸間膜 ( 中. 單. 主格 )] [udariyaṁ 胃 ( 中. 單. 主格 )] [karī saṁ 糞 ( 中. 單. 主格 )] [matthaluṅ gaṁ 腦 ( 中. 單. 主格 )] [pittaṁ 膽 ( 中. 單. 主格 )] [semhaṁ 痰 ( 中. 單. 主格 )] [pubbo 膿 ( 陽. 單. 主格 )] [lohitaṁ 血 ( 中. 單. 主格 )] [sedo 汗 ( 陽. 單. 主格 )] [medo 脂肪 ( 陽. 單. 主格 )][assu 淚 ( 中. 單. 主格 )] [vasā 油脂 ( 陰. 單. 主格 )] [kheḷ o 唾液 ( 陽. 單. 主格 )] [siṅ ghā ṇ ikā 鼻涕 ( 陰. 單. 主格 )] [lasikā 關節滑液 ( 陰. 單. 主格 )] [muttaṁ 尿 ( 中. 單. 主格 )] ~Dvattiṁ sā kā ro niṭ ṭ hito.( 三十二身分竟 )~ 4-1. Kumā rapañhā 問童子 1. Ekaṁ nā ma kiṁ? Sabbe sattā ā hā raṭ ṭ hitikā. 一者為何? 一切眾生依食而住 2. Dve nā ma kiṁ? Nā mañca rū pañca. 二者為何? 名與色 3. Tī ṇ i nā ma kiṁ? Tisso vedanā. 三者為何? 三受 4. Cattā ri nā ma kiṁ? Cattā ri ariyasaccā ni. 四者為何? 四聖諦 5. Pañca nā ma kiṁ? Pañcupā dā nakkhandhā. 五者為何? 五取蘊 6. Cha nā ma kiṁ? Cha ajjhattikā ni ā yatanā ni. 六者為何? 六內處 7. Satta nā ma kiṁ? Satta bojjhaṅ gā. 七者為何? 七菩提分 8. Aṭ ṭ ha nā ma kiṁ? Ariyo aṭ ṭ haṅ giko maggo. 八者為何? 聖八支道 29

30 9. Nava nā ma kiṁ? Nava sattā vā sā. 九者為何? 九眾生居 10. Dasa nā ma kiṁ? Dasahaṅ gehi samannā gato arahā ti vuccatī ti. 十者為何? 具 足十支稱為阿羅漢 4-2. Kumā rapañhā 問童子 kumā ro(m. 童子 )+pañhā (m.pl.nom. 問 質詢 ) 1. Ekaṁ nā ma kiṁ? Sabbe sattā ā hā raṭ ṭ hitikā. 一名叫 為何一切眾生食靠 生活的 eka nā ma kiṁ sabba sattā ā hā ro + ṭ hitikā adj. adv. interr. m.pl.nom. m.pl.nom. m.sg. adj. 一者為何? 一切眾生依食而住 Satta(<sajjati 執著 的 過分 ), 陽 I. 執著 II. 生物, 衆生, 有情, 已執著者 食 有四 : 段食 觸食 意思食 識食 2. Dve nā ma kiṁ? Nā mañca rū pañca. 二名叫 為何名和色和 dve nā ma kiṁ nā maṁ +ca rū paṁ +ca adj. adv. interr. n.sg. conj. n.sg. conj. 二者為何? 名與色 3. Tī ṇ i nā ma kiṁ? Tisso vedanā. 三名叫 為何三受 tī ṇ i nā ma kiṁ tisso vedanā adj. adv. interr. f.sg.nom. f.sg.nom. 三者為何? 三受 三受 : 樂受 苦受 不苦不樂受 4. Cattā ri nā ma kiṁ? Cattā ri ariyasaccā ni. 四 名叫 為何 四 聖諦 cattā ri nā ma kiṁ cattā ri ariyasaccā ni adj. adv. interr. n.pl.nom. n.pl.nom. 四者為何? 四聖諦 四聖諦 : 苦聖諦 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 順苦滅道聖諦 5. Pañca nā ma kiṁ? Pañcupā dā nakkhandhā. 30

31 五名叫 為何五取蘊 pañca nā ma kiṁ pañca + upā dā na + khandho adj. adv. interr. adj. n.sg. m.pl.nom. 五者為何? 五取蘊 五取蘊 : 色取蘊 受取蘊 想取蘊 行取蘊 識取蘊 6. Cha nā ma kiṁ? Cha ajjhattikā ni ā yatanā ni. 六 名叫 為何 六 內 處 cha nā ma kiṁ cha ajjhattika ā yatana adj. adv. interr. adj. n.pl.nom. n.pl.nom. 六者為何? 六內處 六內處 : 眼處 耳處 鼻處 舌處 身處 意處 7. Satta nā ma kiṁ? Satta bojjhaṅ gā. 七 名叫 為何 七 菩提分 satta nā ma kiṁ satta bojjhaṅ ga adj. adv. interr. adj. n.pl.nom. 七者為何? 七菩提分 七菩提分 ( 七覺支 ): 念 擇法 精進 喜 輕安 定 捨等菩提分 8. Aṭ ṭ ha nā ma kiṁ? Ariyo aṭ ṭ haṅ giko maggo. 八名叫 為何聖八支道 aṭ ṭ ha nā ma kiṁ ariya aṭ ṭ haṅ gika magga adj. adv. interr. m.sg.nom. m.sg.nom. m.sg.nom. 八者為何? 聖八支道 聖八支道 : 正見 正思惟 ( 正志 )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9. Nava nā ma kiṁ? Nava sattā vā sā. 九 名叫 為何 九 眾生居 nava nā ma kiṁ nava satta+vā sa adj. adv. interr. adj. m.pl. m.pl.nom. 九者為何? 九眾生居 九眾生居 : 即欲界的人天, 色界的梵眾天 光音天 遍淨天 無想天, 以及無色界四地 10. Dasa nā ma kiṁ? Dasahaṅ gehi samannā gato arahā ti vuccatī ti. 十名叫 為何十支具足阿羅漢被稱為 dasa nā ma kiṁ dasa+h+aṅ ga samannā gata arahant+ti vuccati(vuc)+ti adj. adv. interr. adj. m.pl.instr. m.sg.nom. m.sg.nom. 3p.sg.pres. 十者為何? 具足十支稱為阿羅漢 十支 : 正見 正思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正智 正解脫 31

32 ( 另外參考 : 增支部 A /V,48~59) ~Kumā rapañhā niṭ ṭ hitā. ( 問童子竟 )~ 5-1. Maṅ galasuttaṁ 吉祥經 1. Evaṁ me sutaṁ 如是我聞, 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 sā vatthiyaṁ viharati jetavane anā thapiṇ ḍ ikassa ā rā me. 一時, 世尊在舍衛國, 祇樹. 給孤獨園 Atha kho aññatarā devatā abhikkantā ya rattiyā abhikkantavaṇ ṇā kevalakappaṁ jetavanaṁ obhā setvā 爾時, 於後夜分, 容貌絕妙的天人, 光明遍照祇園精舍, yena bhagavā tenupasaṅ kami; upasaṅ kamitvā bhagavantaṁ abhivā detvā ekamantaṁ aṭ ṭ hā si. 他向世尊接近, 接近世尊後, 頂禮, 站在一邊 Ekamantaṁ ṭ hitā kho sā devatā bhagavantaṁ gā thā ya ajjhabhā si 站在一邊的天人, 請問世尊 : 2. Bahū devā manussā ca, maṅ galā ni acintayuṁ. 許多天人及人類, 思考吉祥, Ā kaṅ khamā nā sotthā naṁ, brū hi maṅ galamuttamaṁ. 祈求平安, 請開示, 最上吉祥 ( 世尊說 :) 3. Asevanā ca bā lā naṁ, paṇ ḍ itā nañca sevanā ;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Pū jā ca pū janeyyā na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32

33 3 敬可尊敬者, 此事最吉祥 4. Patirū padesavā so ca, pubbe ca katapuññatā ;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Attasammā paṇ idhi ca,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6 自持正誓願, 此事最吉祥 5. Bā husaccañca sippañca, vinayo ca susikkhito; 7 8 博學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Subhā sitā ca yā vā c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10 口出善言語, 此事最吉祥 6. Mā tā pitu upaṭ ṭ hā naṁ, puttadā rassa saṅ gaho;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Anā kulā ca kammant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13 做事不雜亂, 此事最吉祥 7. Dā nañca dhammacariyā ca, ñā takā nañca saṅ gaho; 14 布施 15 行正道, 16 扶助諸親戚, Anavajjā ni kammā ni,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17 行為無可責, 此事最吉祥 8. Ā ratī viratī pā pā, majjapā nā ca saṁ yamo; 遠離離諸惡, 20 勿飲食酒類, Appamā do ca dhammesu,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21 不放逸正法, 此事最吉祥 9. Gā ravo ca nivā to ca, santuṭ ṭ hi ca kataññutā ; 恭敬與謙遜, 知足與感恩, Kā lena dhammassavana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26 適時聞佛法, 此事最吉祥 10. Khantī ca sovacassatā, samaṇ ā nañca dassanaṁ ; 33

34 27 28 忍耐及恭順, 29 參訪諸沙門, Kā lena dhammasā kacch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30 適時論正法, 此事最吉祥 11. Tapo ca brahmacariyañca, ariyasaccā na dassanaṁ ; 熱心與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 Nibbā nasacchikiriyā ca,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34 親自證涅槃, 此事最吉祥 12. Phuṭ ṭ hassa lokadhammehi, cittaṁ yassa na kampati; 35 雖接觸世法, 心 ( 寂 ) 不動搖, Asokaṁ virajaṁ khema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無憂. 染安穩, 此事最吉祥 13. Etā disā ni katvā na, sabbatthamaparā jitā ; 已作如此類, 處處皆不敗, Sabbattha sotthiṁ gacchanti, taṁ tesaṁ maṅ galamuttaman ti. 隨處得安樂, 此等最吉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Maṅ galasuttaṁ ( 吉祥經 ) Evaṁ me sutaṁ : 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 A 旺 梅 蘇丹 A 康 三媽央 巴卡哇 如是 ( 被 ) 我 聞 一 時 世尊 evaṁ ahaṁ suta eka samaya Bhagavant adv. sg.instr. pp.(n.sg.nom.) adj.(m. sg.acc.) m. sg. acc. m.sg.nom. 如是我聞, 一時, 世尊, Sā vatthiyaṁ viharati Jetavane Anā thapiṇ ḍ ikassa ā rā me. 沙哇帝央 唯哈拉低 借得哇泥 阿納特賓地葛色 阿辣梅 在舍衛國 住 在祇陀 ( 太子 ) 樹林無助的 孤獨的施飯糰者 園林 Sā vatthi viharati Jeta+vane a+nā tha+piṇ ḍ ika ā rā ma f.sg.loc. 3p.sg.pres. n.sg.loc. adj. m.sg.gen. m.sg.loc. 在舍衛國, 祇樹. 給孤獨園 Atha kho aññatarā devatā abhikkantā ya rattiyā, 呀特溝安惹得拉累哇達阿匹干大亞樂低呀 34

35 爾時 實在 某 天神 ( 於 ) 末後 夜分 (10pm-2am) atha kho aññatara devatā abhikkanta ratti ind. ind. f.sg.nom. f.sg.nom. f.sg.loc. f.sg.loc. 爾時, 於後夜分, 天人, abhikkantavaṇ ṇā kevalakappaṁ Jetavanaṁ obhā setvā, 阿匹干大 灣納 給瓦了葛畔 借得瓦難 奧玻西多哇 殊勝 容貌 全面地 祇園精舍 遍照 ( 後 ) abhikkanta + vaṇ ṇa kevalakappa Jeta+vana obhā seti pp. adj.(f.sg.nom.) adv. n.sg.acc. ger. 容貌絕妙, 光明遍照祇園精舍, yena Bhagavā ten upasaṅ kami; upasaṅ kamitvā Bhagavantaṁ, 耶納 玻卡哇 爹奴拔商葛密 烏伯商卡密多哇 玻卡灣當 世尊 往詣 接近之後 世尊 ya ta Bhagavā tena+ upasaṅ kami upasaṅ kamati Bhagavant instr. m.sg.nom. instr. aor. ger. m.sg.acc. 他向世尊接近, 親近世尊後, abhivā detvā ekamantaṁ aṭ ṭ hā si. 阿匹哇累多哇 A 葛幔當 阿塔西 頂禮 敬禮 ( 之後 ) 在一邊 站 abhivā deti eka+m+anta tiṭ ṭ hiti ger. adj. adv.(n.sg.acc.) 3p.sg.aor. 頂禮, 站在一邊 Ekamantaṁ ṭ hitā kho sā devatā Bhagavantaṁ gā thā ya ajjhabhā si: A 葛幔當 替他 溝 沙 累哇他 玻卡灣當 卡打亞 阿熱怕西 在一邊 站 的確 那 天人 世尊 ( 以 ) 偈 問道 : eka+m+anta tiṭ ṭ hita kho sa devatā Bhagavant gā tha ajjhabhā ti adv. n.sg.acc. pp.(f.sg.nom.) ind. f.sg.nom. f.sg.nom. m.sg.acc. f.sg.instr. 3p.sg.aor. 站在一邊的天人, 對世尊問道 : 1) Bahū devā manussā ca maṅ galā ni acintayuṁ ; 玻呼 累哇 媽奴沙 者 芒各拉你 阿近大勇 許多 天人們 人們 及 吉祥 思考 bahu devā manussa maṅ gala cinteti adj.(m.pl.nom.) m.pl.nom. m.pl.nom. conj. n.pl.acc. 3p.pl.aor. 眾多天人及人類, 思考吉祥, ā kaṅ khamā nā sotthā naṁ brū hi maṅ galamuttamaṁ. 阿扛卡媽那唆他難不如喜芒卡拉木大曼祈求平安請開示吉祥最上 ā kaṅ khati sotthā na brū ti maṅ gala + m + uttama ppr.m.pl.nom. n.sg.acc. 2p.sg.imp. adj. n.sg.acc. 祈求平安, 請開示, 最上吉祥 ( 世尊說 :) 2) Asevanā ca bā lā naṁ paṇ ḍ itanañca sevanā, 阿色哇那者玻拉難班帝他難者色哇那 35

36 不親近和眾愚者諸智者和親近 a+sevana< sev ca bā la paṇ ḍ ita ca sevana f.pl.nom. conj. f.pl.gen. f.pl.gen. conj. f.pl.nom.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pū jā ca pū janeyyā na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布加者布著尼呀難 A 當芒各了木大曼尊敬應受尊敬者 值得尊敬者此吉祥最上 pū ja pū janeyya eta maṅ gala+m+uttama f.pl.nom. f.pl.gen. n.sg.nom. adj. n.sg.acc. 3 敬應尊敬者, 此事最吉祥 3) Patirū padesavā so ca pubbe ca katapuññatā, 巴低魯伯累色哇色者不美者葛的不惹大適宜地點住昔時已作福 patirū pa+desa+vā so pubba kata+puññatā adj. m. m.sg.nom. adj. pp. f..sg.nom.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attasammā paṇ idhi ca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阿得色媽巴尼地者 A 當芒各了木大曼自己正 ( 道 ) 誓願此吉祥最上 attan + sammā + paṇ idhi eta maṅ gala+m+uttama m. ind. f.sg.nom. n.sg.nom. adj. n.sg.acc. 6 自持正誓願, 此事最吉祥 4) Bā husaccañca sippañca vinayo ca susikkhito, 玻呼色江者習班者唯納喲者蘇鍚乞多博學善工巧 精工藝律儀善學 bā husacca+ca sippa vinaya su+sikkhita n.sg.nom. n.sg.nom. m.sg.nom. pp. m.sg.nom. 7 8 善工巧, 9 博學 善學諸律儀, subhā sitā ca yā vā c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蘇玻鍚大者呀哇者 A 當芒各了木大曼善說那語言此吉祥最上 su+bhā sita ya vā ca eta maṅ gala+m+uttama f.sg.nom. f.sg.nom. f.sg.nom. n.sg.nom. adj. n.sg.acc. 10 口出善言語, 此事最吉祥 5) Mā tā pitu-upaṭ ṭ hā naṁ puttadā rassa saṅ gaho, 媽大必杜屋巴他難不得大拉色桑卡和母親父親照料 孝順子妻保護 36

37 mā tā r+pitur upaṭ ṭ hana putta + dā ra saṅ gaha f. m. n.sg.nom. m. m.sg.gen. m.sg.nom.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anā kulā ca kammant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阿那苦拉者甘曼大 A 當芒各了木大曼不紊亂工作 做事此吉祥最上 na+ā kula kammanta eta maṅ gala+m+uttama m.pl.nom. m.pl.nom. n.sg.nom. adj. n.sg.acc. 13 做事不雜亂, 此事最吉祥 6) Dā nañca dhammacariyā ca ñā takā nañca saṅ gaho, 大難者湯墨叉利呀者惹的葛難者桑卡和布施正法行諸親戚保護 dā na dhamma+ cariya ñā taka saṅ gaha n.sg.nom n. f.sg.nom. m.pl.gen. m.sg.nom 行正道, 16 布施 扶助諸親戚, anavajjā ni kammā ni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阿納哇加你甘媽尼 A 當芒各了木大曼無可責 無過失行為此吉祥最上 na+navajja kamma eta maṅ gala+m+uttama n.pl.nom. n.pl.nom. n.sg.nom. adj. n.sg.acc. 17 行為無可責, 此事最吉祥 7) Ā rati viratī pā pā majjapā nā ca saññamo, 阿辣低未辣帝巴巴 馬若巴那 者 桑惹摩 遠離 離 諸惡 飲酒 抑制 arati virati pā pa majjapā na saññama f.sg.nom. f.pl.abl. m.pl.nom. m.pl.abl. m.sg.nom 遠離離諸惡, 20 勿飲食酒類, appamā do ca dhammesu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阿伯媽斗者湯美蘇 A 當芒各了木大曼不放逸在正法此吉祥最上 appamā da dhamma eta maṅ gala+m+uttama m.sg.nom. n.pl.loc. n.sg.nom. adj. n.sg.acc. 21 不放逸正法, 此事最吉祥 8) Gā ravo ca nivā to ca santuṭ ṭ hī ca kataññutā, 卡拉窩者尼哇多者桑杜替者葛當鈕大 37

38 敬重和謙遜和知足和感恩 gā rava nivā ta santuṭ ṭ hi kataññutā n.sg.nom. n.sg.nom. f.pl.nom. f.sg.nom 謙遜, 恭敬與 知足與 感恩, kā lena dhammasavana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葛累納 湯墨 色哇難 A 當 芒各了 木大曼 時 正法 聞 此 吉祥 最上 kā la dhamma + savanna eta maṅ gala+m+uttama m.sg.instr. n. n.sg.nom. n.sg.nom. adj. n.sg.acc. 26 適時聞佛法, 此事最吉祥 9) Khantī ca sovacassatā samaṇ ā nañca dassanaṁ, 坎帝 者 受哇者色大 色墨那難 者 大色難 忍耐 和 恭順 受教 諸沙門 和 見 面見 khantī sovacassa samaṇ ā na + ca dassana f.sg.nom. f.sg.nom. m.pl.gen. n.sg.nom 恭順, 29 忍耐及 參訪諸沙門, kā lena dhammasā kacch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葛累納湯墨沙各叉 A 當芒各了木大曼適時正法論議此吉祥最上 kā la dhamma + sā kaccha eta maṅ gala+m+uttama m.sg.instr. n. f.sg.nom. n.sg.nom. adj. n.sg.acc. 30 適時論正法, 此事最吉祥 10) Tapo ca brahmacariyañca ariyasaccā na dassanaṁ, 達波者媽拉墨者利呀央者阿利呀色者納大色難熱誠和梵行諸聖諦見 tapa brahma + cariya ariya+saccā na dassana m.sg.nom. m. f.sg.nom. adj. n.sg.dat. n.sg.nom 梵行, 33 熱心與 證悟諸聖諦, nibbā nasacchikiriyā ca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逆玻納色吉機利呀者 A 當芒各了木大曼涅槃作證 現證此吉祥最上 nibbā na + sacchikiriyā eta maṅ gala+m+uttama n. f.sg.nom. n.sg.nom. adj. n.sg.acc. 34 親自證涅槃, 此事最吉祥 11) Phuṭ ṭ hassa lokadhammehi cittaṁ yassa na kampati, 38

39 瀑塔色 羅葛湯美喜 吉當 鴨色 納 甘巴低 接觸 世法 (= 八風 ) 心 那 不 動搖 phuṭ ṭ ha loka + dhamma citta ya na kampati pp. m.sg.gen. m. m.pl.instr. n.sg.nom. m.sg.gen. adv. 3p.sg.pres. 35 雖接觸世法, 心 ( 寂 ) 不動搖, asokaṁ, virajaṁ, khemaṁ et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阿唆扛唯拉江給曼 A 當芒各了木大曼無憂離染安穩此吉祥最上 a+soka viraja khema eta maṅ gala+m+uttama adj.(n.sg.nom.) adj.(n.sg.nom.) n.sg.nom. n.sg.nom. adj. n.sg.acc 無憂. 染 安穩, 此事最吉祥 12) Etā disā ni katvā na sabbatthamaparā jitā, A 大替沙你 葛多哇納 剎拔特 媽伯拉吉打 諸如此類 已作 處處 皆不被征服 不敗 etā disa karoti sabbattha + m + aparā jitā n.pl.acc. ger. adv. adj. (m.pl.nom.) 已作如此類, 處處皆不敗, sabbattha sotthiṁ gacchanti, taṁ tesaṁ maṅ galamuttamaṁ. 色拔特素听卡餐低當體商芒各了木大曼一切處平安去那 這他們的吉祥最上 sabbattha sotthi gacchati ta ta maṅ gala+m+uttama adv. f.sg.acc. 3p.pl.pres. n.g.nom. m.pl.gen. adj. n.sg.acc. 隨處得安樂, 此等最吉祥 Maṅ galasutta ( 吉祥經 )( 漢音 ) 曼卡拉蘇達 0. 黑望美守擔黑剛沙馬央爸卡瓦沙瓦丁央爲哈拉地結他瓦內阿那達兵地卡沙阿拉美阿達扣阿尼安達拉地瓦大, 阿比幹大亞拉地亞阿比幹大瓦那, 給瓦拉卡邦結大瓦南烏巴謝大瓦, 也那爸卡瓦鐵努爸山卡米, 烏爸山卡米大瓦爸卡瓦單阿比瓦地大瓦黑剛曼單阿大西 黑卡曼單地大扣沙地瓦大爸卡瓦單卡大亞阿加巴西 39

40 1. 巴胡地瓦馬奴沙加, 曼卡拉尼阿親塔由 ; 阿看卡馬那蘇它南不路黑曼卡拉木它曼 2. 阿謝瓦那加巴拉南盤地它南加色瓦那普加加普加尼亞南黑旦曼卡拉木它曼 3. 爸地路爸鐵沙瓦首加, 不被加卡達不尼安打阿大沙馬盤尼地加, 黑旦曼卡拉木它曼 4. 巴胡沙將加西班加, 爲那有加蘇西起都 ; 蘇巴西打加亞瓦加, 黑旦曼卡拉木它曼 5. 馬它皮圖烏爸達南, 不打達拉首三卡候 ; 阿那古拉加卡曼大, 黑旦曼卡拉木它曼 6. 達南加達馬加立亞加尼安大卡南加山卡候 ; 阿那瓦加尼卡曼尼, 哎談曼加蘭木它曼 7. 阿拉提爲拉提爸爸馬加爸南加山亞莫 ; 阿爸馬都加達美蘇, 黑旦曼卡拉木它曼 8. 卡拉窩加尼瓦頭加, 山度地加卡大扭大 ; 卡內那達馬沙瓦南, 黑旦曼卡拉木它曼 40

41 9. 看地加收瓦加沙大, 山馬南南加大沙南 ; 卡內那達馬沙卡加, 黑旦曼卡拉木它曼 10. 大坡加不拉馬加裏央加, 阿裏亞沙加那達沙南 ; 尼巴那 - 沙及給立亞加, 黑旦曼卡拉木它曼 11. 布達沙落卡達美衣, 及旦亞沙那甘爸地 ; 阿守幹爲拉占給滿, 黑旦曼卡拉木它曼 12. 黑大地沙尼卡大瓦那 ; 沙爸大馬爸拉吉大 ; 沙爸大守丁卡將地 ; 旦鐵山曼卡拉木它曼 曼卡拉 - 蘇當尼地當 ~Maṅ gala Suttaṁ Niṭ ṭ hitaṁ ~ 吉祥經 三十八種吉祥事 01. 勿親近愚. 惡者 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16. 親戚有被濟助 親戚指父母的親戚, 乃至七世之 不可論說而論說之, 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父祖 2. 應親近智. 善者 智者 : 智者是無怖畏 災 17. 行為盡責, 不被智者責備 難 橫禍之事 ( 除非是過去造惡之報 ) 他 18. 遠離邪念, 不喜惡行 能善思惟 善說 善作, 於過見過 有過 19. 抑止作殺 盜 邪淫 妄語之惡 悔改 向人悔過 20. 不飲酒 不用麻醉藥品 3. 尊敬值得尊敬者 ( 聖者 -- 見註解書 ) 21. 修善不放逸 4. 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 指有四眾 ( 比丘 比 22. 恭敬 丘尼 優婆塞 優婆夷 ) 住處, 可做功德處 23. 謙遜 5. 過去世曾經親近佛陀和辟支佛 ( 見註解書 ) 24. 知足於衣服 飲食 醫藥 臥具 25. 報恩 能記憶的不管小恩 大恩 ( 佛說世間兩種 41

42 6. 自持正誓願 : 無戒立戒, 無信立信, 慳立施捨 ( 見註解書 ) 7. 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 8. ( 謀生用的 ) 任何手工藝 (hatthakosallaṁ ) ( 出家眾則製作及染袈裟等 ) 9. 受持身 語 意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 指離妄語 兩舌 惡口 綺語, 及善於表達佛法 11. 孝順 侍候父母 12. 妻子與兒女有被愛護 照料 13. 做事不紊亂, 井然有序 14. 能作財布施 15. 行為合乎十善業道 人難得 : 知恩 報恩 ) 26. 適當時候聽聞佛法 適當時候 指掉舉 (uddhacca) 產生欲望(kā mavitakkā dī naṁ ) 時, 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27. 容忍與耐心 (adhivā sanakkhanti) 28. 恭順受教 傾聽, 善思 29. 參訪沙門, 供養修福 問法. 決疑 沙門 : 在此指佛陀的出家弟子 ; 或指已止息煩惱者 30. 適時論法 能更深入法義 31. 熱心修善 32. 出離欲望 梵行 : 離淫慾, 或離貪. 瞋. 癡的行為 33. 曉了四聖諦 ( 苦 苦因 苦滅 苦滅的方法 ) 34. 親證涅槃, 即澈底滅除貪. 瞋. 癡 35. 接觸世法, 即面對八風 ( 利 衰 譽 毀 稱 譏 樂 苦 ), 心不動搖 36. 無憂..指漏盡煩惱 37. 無染..心無貪瞋癡之垢染 38. 離欲 有 見 無明, 故安穩 5-3. 吉祥經 / 明法比丘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世尊在舍衛國, 祇樹. 給孤獨園 爾時, 於後夜分, 容貌絕妙的天 人, 光明遍照祇園精舍, 他向世尊接近, 接近世尊後, 頂禮, 站在一邊 站在一邊的天人, 請問世尊 : 許多天人及人類, 思考吉祥, 祈求平安, 請開示, 最上吉祥 ( 世尊說 :) 1 勿親近愚者, 2 應親近智者, 3 敬可尊敬者, 此事最吉祥 4 住處應適宜, 5 昔時曾作福, 6 自持正誓願, 此事最吉祥 7 8 博學善工巧, 9 善學諸律儀, 10 口出善言語, 此事最吉祥 11 孝順父母親, 12 愛護妻與子, 13 做事不雜亂, 此事最吉祥 布施行正道, 16 扶助諸親戚, 17 行為無可責, 此事最吉祥 遠離離諸惡, 20 勿飲食酒類, 21 不放逸正法, 此事最吉祥 恭敬與謙遜, 知足與感恩, 26 適時聞佛法, 此事最吉祥 忍耐及恭順, 29 參訪諸沙門, 30 適時論正法, 此事最吉祥 熱心與梵行, 33 證悟諸聖諦, 34 親自證涅槃, 此事最吉祥 42

43 雖接觸世法, 心寂不動搖, 無憂. 染安穩, 此事最吉祥 已作如此類, 處處皆不敗, 隨處得安樂, 此等最吉祥 43

44 ( 北傳 ) 法句經第三十九吉祥品 吉祥品者修己之術去惡就善終厚景福 佛尊過諸天 如來常現義 有梵志道士 來問何吉祥 於是佛愍傷 為說真有要 1) 已信樂正法 是為最吉祥 2) 若不從天人 希望求僥倖 亦不禱祠神 是為最吉祥 3) 7) 11) 15) 18) 22) 25) 28) 30) 31) 友賢 4) 擇善居 去惡從就善 多聞 12) 如戒行 居孝事父母 不慢不自大 2 所聞常以忍 持齋修梵行 以信有道德 5) 6) 常先為福德勅身從真正是為最吉祥 8) 避酒 9) 知自節 10) 不婬于女色是為最吉祥 13) 16) 19) 23) 法律精進學 治家養妻子 知足 20) 念反復 14) 17) 1 21) 24) 修已無所爭是為最吉祥 不為空之行 以時誦習經 是為最吉祥 是為最吉祥 樂欲見沙門 每講輒聽受 是為最吉祥 26) 常欲見賢聖 27) 依附明智者 是為最吉祥 29) 正意向無疑 欲脫三惡道 是為最吉祥 等心行布施奉諸得道者亦敬諸天人是為最吉祥 常欲離貪欲 愚癡瞋恚意 能習誠道見是為最吉祥 32) 若以棄非務 能勤修道用 常事於可事 是為最吉祥 33) 一切為天下 建立大慈意 修仁安眾生 是為最吉祥 34) 欲求吉祥福 當信敬於佛 欲求吉祥福 當聞法句義 36) 欲求吉祥福 當供養眾僧 37) 戒具清淨者 是為最吉祥 38) 智者居世間 常習吉祥行 自致成慧見 是為最吉祥 梵志聞佛教心中大歡喜即前禮佛足歸命佛法眾 ( 大正藏 (No.210)(= 高麗版 ) 第 4 冊,574 頁以下 ) 35) 3 吉祥經 之內涵 ~ 錄自 : 法命編 : 日常課誦本 ~ ( 一 ) 內涵 : 說明了 38 件最上吉祥事之因果關係 : 任何想要這世 他世和出世間樂的眾生, 應當放棄結交愚痴的人而親近有智慧的人之後, 尊敬那些值得尊敬的人 因為住在適當的處所和過去曾造的福業, 他們被激勵去從事所謂有益的事 ; 因正確地管理向自我督導, 他們每一個學得以廣學多聞 技藝 戒來莊嚴的一個個性 ; 因為有助於戒而他們說所謂的 善語 只要沒有放棄在家人的身分, 他們以恭敬侍奉父母而還清舊債, 因為好好照顧妻子兒女而延續新債 ; 經由從事正當 沒有衝突的職業而獲得財富和穀物方面的成功 ; 反復 : 報恩 常 = 當 宋版 元版 明版 誠 = 成 明版

45 然後, 透過佈施而得到財富的心材 ; 透過如法的行為而得到生命的心材 因為濟助親 戚們而做自己人的利益 ; 因為沒有可以被責難的行為而做他人的利益 ; 因為離惡而不惱害 他人 ; 因為不沾染致醉的飲品而離傷害自己 ; 因為在正法中不放逸而善的一邊得增長 由於善的得增長緣故, 捨棄了在家人的生活, 他們出家, 因為對待佛陀 佛弟子 戒師 老師等虔誠恭敬 謙遜而達到義務成就之後, 由於知足而捨棄貪求, 經由懷感恩心 而建立自己在善人土地上 ; 因為聽聞佛法而捨棄下劣怯弱的心 忍辱而克服一切危難 和 藹恭順而做自己的守護者 ; 由於樂於親近出家師父而了解如何去進行實踐修行 ; 因為參加 正法的討論而對種種法的應被疑惑處除去了疑惑 ; 以努力防護六根而得戒清淨 ; 依據沙門 法清淨梵行而有心 ( 定 ) 清淨 ; 然後, 跟隨著 ( 見清淨 度疑清淨 道非道智見清淨 行 道智見清淨等 ) 四種清淨 : 經由修習見到所謂四聖諦的方法而達到知見清淨之後, 他們證 得被稱為涅槃的阿羅漢果 證得那個之後, 比須彌山不被風和雨動搖, 他們的心更不會被世間的八法所動搖 ; 他們是無憂 無染和安穩的 那些安穩的人們到處不會被征服的, 而且到處獲得安樂幸福 的 由此可見, 佛陀所說的吉祥事, 表現出 此有故比有 因果關係, 是漸次性地解釋如 何在做這些吉祥事當中去得到智慧的訓練和熟練的目的 ( 二 ) 以下是佛陀在 吉祥經 所說的 吉祥事之因果關係架構 : 1. 遠避愚痴的人 2. 親近有智慧 ( 的聖賢 ) 者 3. 尊敬值得尊敬的人 4. 居住在適當的 ( 仁厚的 ) 處所 5. 在過去曾積善業 他們被激勵去從事所謂有益的事 6.( 現在又 ) 自修善德 7. 廣學多聞 8. 善巧任何技藝 莊嚴個性 9. 精進地持守戒律 ( 使自己有高雅品行 ) 10. 說柔軟喜悅的話 沒有放棄在家人的身分 11. 恭敬地侍奉父母 還清舊債 12. 好好照顧妻和兒女 延續新債 ( 組成家庭新契約 ) 13. 從事正當和平的職業 獲得財富和穀物方面的成功 14. 實行佈施 得財富心材 15. 端正 ( 如法 ) 的行為 得生命的心材 16. 濟助親戚們 做自己人的利益 17. 所作所為沒有可以受諸責難的 做他人的利益 18. 能遠離作惡 19. 禁止罪惡的行為 不惱害他人 20. 不要沾染致醉 ( 及易上癮 ) 的物品 離傷害自己 21. 於諸正法不放逸 ( 努力遵行正法 ) 善的得增長 捨棄了在家人的生活而出家 22. 虔誠恭敬 23. 謙遜 達到義務成就 24. 知足 捨棄貪求 25. 常懷感恩心 建立自己在善人土地上 26. 隨時地聽聞正法 捨棄下劣怯弱的心

46 27. 忍辱 克服一切危難 28. 和藹 做自己的守護者 29. 樂於親近 ( 聖賢 ) 沙門們 了解如何去進行實踐修行 30. 隨時地參加正法的討論 對種種法的應被疑惑處除去了疑惑 31. 行克己簡樸的生活 得戒清淨 32. 修清淨行 有心 ( 定 ) 清淨 跟隨著見 度疑 道非道智見 行道智見等四種清淨 33. 參悟四聖諦 達到知見清淨 34. 實證於涅槃 證得阿羅漢 36. 無憂 35. 雖然身涉此世間法, 但他的心卻不為所動搖 37. 無垢 ( 無染 ) 38. 安穩 隨處不會被征服 隨處將獲得安樂幸福 ~Maṅ galasuttaṁ niṭ ṭ hitaṁ.( 吉祥經竟 )~ 1 6. 寶經 (Ratanasuttaṁ ) 1. Yā n ī dha bhū tā ni samā gatā ni, bhummā ni, vā yā ni vā antalikkhe 2 ; 亞你達 不旦你 沙馬卡打尼 不馬尼 瓦 亞尼 瓦 安達立給 在此 眾生 聚集 地居的 或 無論 或 大氣 yā + n + idha bhū ta samā gata bhumma vā ya vā antalikkha f.pl.nom. adv. n.pl.nom. adj.(n.pl.nom.) adj.(n.sg.acc.) conj. n.pl.acc. conj. n.sg.acc. 在此聚集的任何眾生, 無論是在地居的或空中的, sabbevā bhū tā sumanā bhavantu, athopi sakkacca suṇ antu bhā sitaṁ. 沙被瓦不打素滿那爸望都阿都必沙卡加素南都爸希擔一切或眾生快樂願他們然後強調詞仔細之後請他們傾聽所說 sabba+ vā bhū tā sumanā bhavati bhū atho + pi sakkaroti suṇ ā ti bhā sita m.pl.nom. conj. n.pl.nom. adj. 3p.pl.imp. ind. ind. ger. 3p.pl.imp. pp. 願一切眾生快樂, 請注意傾聽所說 2. Tasmā hi bhū tā nisā metha sabbe : mettaṁ karotha mā nusiyā pajā ya; 1 寶經 一般上作為袪瘟疫 飢饉 驅魔之用 此經記載在 ( 小部 第六部 ) 及 ( 經集 第二品第一經, Sn ) 及 ( 法句經注疏,DhpA. II. 272) 裡 根據註釋書所說, 佛陀應離車人 (Licchavi) 的請求, 為讓毘舍離 (Vesā li) 免於遭受乾旱 饑饉 夜叉 ( 低等的神祇 ) 與瘟疫侵害 佛陀教阿難一面在毘舍離的四周巡繞, 一面從佛缽中灑水, 並念誦讚頌 寶經 (Ratana Sutta) 2 antalikkha (Vedic antarikṣ a = antari-kṣ a(kṣ i), 處在空中或地上的 ), 中 大氣 (the atmosphere or air)

47 打是馬 希 不打 尼沙美打 沙倍 每擔 卡柔打 馬如希亞 爸加亞 從此 強調詞 諸眾生 專心聽著 一切 慈 作 人類 子孫 後裔 ta hi bhū ta nisā metha sabba metta karoti mā nusa pajā sg.dat. ind. n.pl.nom. 2p.pl.pres. m.pl.nom. f.sg.acc. 2p.pl.pres. m.sg.dat. f.sg.dat. 所有眾生注意聽著 : 散發慈心給人類 ~ divā ca ratto 1 ca haranti ye baliṁ, tasmā hi ne rakkhatha appamattā. 地瓦加拉都加哈然地也爸連打是馬希內拉剛達阿爸馬打日和夜和帶那些祭拜 供奉因此確實他們保護不疏忽 勤勞 diva ca ratti harati ya bali ta hi ta rakkhati a-pamatta m.sg.loc. conj. f.sg.loc. 3p.pl.pres. m.pl.nom. m.sg.acc. sg.abl. ind. m.pl.acc. 2p.pl.imper. adj.(m.pl.nom.) 那些日夜給你們祭拜者, 因此, 要勤快地保護他們 3. Yaṁ kiñci vittaṁ idha vā huraṁ vā, saggesu vā yaṁ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養親記遇擔衣達瓦胡然瓦沙給蘇瓦養拉打那爸尼當無論什麼財物在此或在彼 ( 另一個世界 ) 或在諸天界或那寶妙 珍貴 ya kaṁ +ci vitta saga vā ya ratana paṇ ī ta n.sg.nom. n.sg.nom. n.sg.nom. adv. adv. m.pl.loc. n.sg.nom. n.sg.nom. n.sg.nom. 任何寶物在此方或在他方, 或諸天界的珍寶, na no samaṁ atthi Tathā gatena, 那 羅 沙滿 阿地 打打卡地那 不 相同 同樣 有 如來 na no sama as Tathā gata ind. ind. adj.(n.sg.nom.) 3p.sg.pres. m.sg.instr. 無一可比擬如來 idaṁ pi Buddh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擔必 不地 也打那 爸尼當 也地那 沙街那 蘇瓦地 好都 這強調詞 在佛 寶 妙 以此 真言 真實語 安樂 願 ima pi Buddh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n.sg.nom. ind. m.sg.loc.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instr. f.sg.nom. 3p.sg.imp. 在佛陀身上得見此珍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4. Khayaṁ virā gaṁ amataṁ paṇ ī taṁ, yadajjhagā Sakyamunī samā hito; 卡央 爲拉幹 阿馬擔 爸尼擔 也打加卡 釋迦摩尼 沙馬衣多 滅 盡 離染 甘露 無死 妙 此 (= 涅槃 ) 證得 釋迦牟尼 定中 khaya vi+rā ga amata paṇ ī ta ya+adhigacchati Sakyamuni samā hita m.sg.acc. m.sg.acc. m.sg.acc. m.sg.acc. n.sg.acc. 3.sg.aor. m.sg.nom. pp.(m.sg.nom.) 滅盡 離染 妙甘露, 釋迦牟尼在定中證得, na tena dhammena samatthi kiñci,

48 那鐵那 擔美那 沙馬地 肯記 不 以此 以 ( 正 ) 法 相等地有 某事物 na ta Dhammena sama+atthi kin+cid ind. m.sg.instr. m.sg.instr. adj. 1p.sg.pres. ind. 此正法無以倫比, idaṁ pi Dhamm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旦必擔美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這強調詞在 ( 正 ) 法寶妙以此真言安樂願他 ima pi Dhamm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n.sg.nom. m.sg.loc.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nom. f.sg.nom. 3p.sg.imp. 在正法中得見此珍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5. Yaṁ Buddhaseṭ ṭ ho parivaṇ ṇay ī suciṁ, samā dhimā nantarikaññamā hu, 養不但西多爸立瓦那衣蘇京沙馬地馬那打立卡尼亞馬胡這佛陀優良讚美淨 白三摩地不間斷的他們已說 yaṁ Buddha + seṭ ṭ ha parivaṇ ṇeti suci samā dhi + ā nantarikaṁ + yaṁ + ā ha n.sg.nom. m. m.sg.nom. 3p.sg.aor. adj.(m.sg.nom.) m.sg.acc. adj.(m.sg.acc.) 3p.pl.aor. samā dhinā tena samo na vijjati, 沙馬地那 鐵那 沙莫 那 爲加地 三摩地 以此 相等 沒有 被發現 samā dhinā ta sama na vindati m.sg.instr. m.sg.instr. m.sg.nom. adv. 3p.sg.pres. 優勝的佛陀讚美眾人說的清淨 不間斷的三摩地, 沒有與三摩地等同的 ( 法 ) 被發現 idaṁ pi Dhamm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旦必 擔美 拉打那 爸尼當 也地那 沙街那 蘇瓦地 好都 這強調詞 在 ( 正 ) 法 寶 妙 以此 真言 安樂 願 ima pi Dhamm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n.sg.nom. m.sg.loc.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nom. f.sg.nom. 3p.sg.imp. 在正法中得見此妙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6. Ye puggalā aṭ ṭ ha sataṁ pasatthā, cattā ri etā ni yugā ni honti, 也不卡拉阿打沙打爸沙打加打立愛打尼尤卡尼紅地那些補 ( 特 ) 伽羅 個體八寂靜稱讚四這些雙他們是 ya puggala aṭ ṭ ha santa(pp. of sammati) pasattha catu etā ni yuga hū m.pl.nom. m.pl.nom. num. m.pl.gen. m.pl.nom. num. n.pl.nom. n.pl.nom. 3p.pl.pres. 那些被稱讚的寂靜四雙八輩, te dakkhiṇ eyyā Sugatassa sā vakā, etesu dinnā ni mahapphalā ni, 鐵達氣內亞蘇卡打沙沙瓦卡也地蘇地那尼馬哈花拉尼他們值得供養善逝的弟子在這些供養大果 1 ratto= rattiyaṁ

49 ta dakkhiṇ eyya Sugata sā vaka eta dinna(pp. of dadā ti) maha+phala 3p.pl.nom. adj.(m.pl.nom.) m.sg.gen. m.pl.nom. m.pl.loc. n.pl.nom. adj. n.pl.nom. 他們是值得供養的善逝的弟子, 供養他們將得到大福報 idaṁ pi Saṅ gh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擔必山給拉打南爸尼擔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這強調詞在僧伽寶妙以此真言安樂願 ima pi Saṅ gh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n.sg.nom. m.sg.loc.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ninstr. f.sg.nom. 3p.sg.imp. 在僧伽中得見此妙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7. Ye suppayuttā manasā daḷ hena, nikkā mino Gotamasā sanamhi, 也 蘇爸由打 馬那沙 打內那 尼卡米諾 哥打馬沙沙南ㄏㄧ 那些 以善行 以心 以堅定 無欲 喬達摩 (= 佛陀 ) 教法 ya su-payutta mano, manas daḷ ha ni + kā ma Gotama + sā sana m.pl.nom. n.sg.instr. n.sg.instr. n.sg.instr. m.pl.nom. m. n.sg.loc. 懷著堅定善行的心, 依隨喬達摩的教法 te pattipattā amataṁ vigayha, laddhā mudhā nibbutiṁ bhuñjamā nā, 鐵爸地爸打阿馬擔爲卡瞎拉打母達尼不地不加馬那他們已證得 已達到無死 甘露進入得到空虛安寧享受 te patti + patta amata vigā hati laddha mudha nibbuti bhuñjamā na m.pl.nom. f. pp.( m.sg.acc.) m.sg.acc. ger. m.pl.nom. adv. f.sg.acc. m.pl.nom. 他們已證入無死, 享受到空空的安寧 idampi Saṅ gh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擔必山給也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這強調詞在僧伽寶妙以此真言安樂願他 ima + pi Saṅ gh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n.sg.nom. m.sg.loc.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nom. f.sg.nom. 3p.sg.imp. 在僧伽中得見此妙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8. Yath indakhī lo paṭ haviṁ sito siyā 1, catubbhi vā tehi asampakampiyo; 也推達給羅爸打爲希朵希亞加都比瓦鐵衣阿山爸幹比有如城門前的巨柱地附著的如四面風不被搖動 yathā indakhī la paṭ haviṁ sito atthi catu vā ta a-sampakampiya adv. m.sg.nom. n.sg. adj.(m.sg.nom.) sg.opt. num. m.pl.instr. adj. 恰如城門前的巨柱, 不被四面風所動 tathū pamaṁ sappurisaṁ vadā mi, yo ariyasaccā ni avecca passati, 1 siyā :1. 是 2. 存在 atthi ( 是 存在 ) 的 sg. 1p. 2p. 3p. opt.

50 打都爸馬沙不立山互打密搖阿裏亞沙加尼阿爲加爸色地如此譬喻善人 真人我宣告那四聖諦知道了他看見 tatha + upama sappurisaṁ vadati ya ariya+sacca avecca passati adv. f.sg.acc. m.sg.acc. 1p.sg.pres. m.sg.nom. n.pl.nom. ger. 3p.sg.pres. 我宣告如此譬喻的善人, 是已見證了四聖諦者 idampi Saṅ gh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擔必山給拉打南爸尼擔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這強調詞在僧伽寶妙以此真言安樂願他 ima + pi Saṅ gh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n.sg.nom. m.sg.locm.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nom. f.sg.nom. 3p.sg.imp. 在僧伽中得見此妙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9. Ye ariyasaccā ni vibhā vayanti, gambhī rapaññena sudesitā ni; 也阿立亞沙加尼爲爸瓦養地幹必拉爸尼那蘇地錫打尼那些聖諦了悟由深智 ( 的世尊 ) 所善教 ye ariya + sacca vibhā vayati gambhī ra + paññā sudesitā ni m.pl.nom. adj. n.pl.acc. 3p.pl.pres. adj. f.sg.instr. n.pl.acc. 那些了悟了聖諦者, 乃由深智 ( 的世尊 ) 所善教 ; kiñcā pi te honti bhusappamattā, na te bhavaṁ a ṭ ṭ hamamā diyanti, 京加必鐵紅地不散爸馬打那鐵巴望阿打馬馬地養地無論什麽他們 ( 指初果 ) 他們有很多的放逸 疏忽不會他們有 ( 再生 ) 第八世抓住 kiṁ +ci + api te honti bhusa + pamattā na te bhavaṁ aṭ ṭ hama + ā diyati ind. ind. m.pl.nom. 3p.pl.pres. adj. m.pl.nom. ind. m.pl.nom. m.sg.acc. num.(m.sg.acc.) 3p.pl.pres. 無論他們多麼放逸, 也不會抓取第八世的再生 idampi Saṅ gh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擔必山給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這強調詞在僧伽寶妙以此真言安樂願他 ima + pi Saṅ gh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n.sg.nom. m.sg.loc.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nom. f.sg.nom. 3p.sg.imp. 在僧伽中得見此妙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10.Sahā v assa dassanasampadā ya 1, tayassu 2 dhamma jahitā bhavanti; 沙哈瓦沙當沙那山爸打亞達亞蘇當馬加衣打爸望弟伴隨如此他 ( 智 ) 見達到 臻至三法 (= 結 ) 捨棄他們是 saha + eva + ta dassana + sampadā taya + su dhamma jahitā bhavati ind. ind. m.sg.gen. n. f.sg.instr. num. ind. m.pl.nom. m.pl.nom. 3p.sg.pres. 伴隨達到智見, 他們捨棄了三結 : 1 dassana: 指 ñā ṇ adassana 智見, 有十六階智, 第十四智見為斷煩惱的道智, 第十五智見為得到果智 2 tayassu :taya, tayo( 三 )num. ; su, ssu, assu, si sudaṁ : 疑問句的字尾 (a particle of interrogation.) indecl.

51 sakkā yadiṭ ṭ hi vicikicchitañca, sī labbataṁ vā pi yadatthi kiñci; 沙卡亞弟地爲及去及擔加及拉巴旦望筆亞大地近幾自身 ( 邪 ) 見疑惑和戒禁制或那有某事物 sakkā ya + diṭ ṭ hi vicikicchita + ca sī la + bata vā + pi ya+ atthi kin+cid f.sg.nom. n.sg.nom. m.n.sg.nom. n.sg.nom. ind. 1 邪見 2 疑惑 3 戒及禁制, 或那些行為 11.Catū h apā yehi ca vippamutto, chaccā bhiṭ hā nā ni abhabba kā tuṁ, 加都哈爸也喜加爲爸母多加加比打那你阿爸爸卡通四苦道和脫離六大逆罪不可能做 catū hi+ apā yehi ca vi+pamutta cha+ ca+abhiṭ hā na abhabba karoti num. m.pl.abl. m.sg.nom. num. n.pl.acc. m.sg.nom. inf. 因而脫離四苦道 他不可能再犯六大逆罪 1 idampi Saṅ gh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擔必山給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這強調詞在僧伽寶妙以此真言安樂願他 ima + pi Saṅ gh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n.sg.nom. m.sg.loc.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nom. f.sg.nom. 3p.sg.imp. 在僧伽中得見此妙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12. Kiñcā pi so kammaṁ karoti pā pakaṁ, kā yena vā cā uda cetasā vā ; 金加比搜卡滿卡羅地爸爸趕卡也那望加烏達借大沙瓦無論什麽他 ( 指初果 ) 業作 造惡以身以口或以意或 kiñci + api ta kamma karoti pā paka kā ya vā ca uda ceto vā ind. ind. m.sg.nom. n.sg.acc. 3p.sg.pres. n.sg.acc. m.sg.instr. f.sg.instr. ind. n.sg.instr. 雖然他會以身 口 意造惡業, abhabba so tassa paṭ icchā dā ya, abhabbatā diṭ ṭ hapadassa vuttā, 阿爸爸 搜 大沙 爸地加大亞 阿爸爸大 弟大爸達沙 無打 不可能 他 他的 隱藏 不可能 可見的足 ( 跡 ) 說 abhabba ta ta paṭ icchā da abhabbatā diṭ ṭ ha + pada vutta (pp. of vatti) m.sg.nom. m.sg.nom. m.sg.gen. m.sg.dat. f.sg.nom. adj. n.sg.gen. f.sg.nom. 他不可能隱藏他 ( 的過失 ), 不可能有可見的痕跡 idampi Saṅ gh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擔必山給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這強調詞在僧伽寶妙以此真言安樂願他 ima + pi Saṅ gh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1 六大逆罪 :cha cabhiṭ hā nā ni, 殺母 殺父 殺阿羅漢 以惡心出如來身血 破和合僧團 邪信 ( 信仰外道 )

52 n.sg.nom. m.sg.loc.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nom. f.sg.nom. 3p.sg.imp. 在僧伽中得見此妙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13.Vanappagumbe yathā phussitagge, gimhā na mā se paṭ hamasmiṁ gimhe, 望那爸共被 樣大 不喜打給 給馬那 馬喜 爸打馬是敏 給美 樹林矮樹叢 如 已開花 頂 在夏 月 初 炎熱 vana + pagumba yathā phussita + agga gimhā na mā se paṭ hama gimha n. n.sg.loc. adv. pp.(of phusti) n.sg.loc. m.pl.gen. m.sg.loc. adj.(m.sg.loc) m.sg.loc. 恰如在炎熱的初夏, 在樹林的頂端開滿了花 tathū pamaṁ dhammavaraṁ adesayi, nibbā nagā miṁ paramaṁ hitā ya, 打都爸滿當馬望然阿內沙衣尼巴那趕美爸拉馬喜打亞如此譬喻法的優良教誨涅槃導向終極的目標 tathā + upama Dhamma+vara adesayi nibbā na + gā miṁ paramaṁ hitā ya adv. f.sg.acc. n. adj.(m.sg.acc.) 3p.sg.aor. n. adj. adj. n.sg.dat. 如此譬喻教誨優質的正法, 為導向涅槃的終極目標 idampi Buddh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擔比 不地 拉打那 爸尼當 也地那 沙街那 蘇瓦地 好都 這強調詞 在佛 寶 妙 以此 真言 安樂 願他 ima + pi Buddh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n.sg.nom. m.sg.loc.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nom. f.sg.nom. 3p.sg.imp. 在佛身上得見此妙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14. Varo varaññū varado varā haro, anuttaro dhammavaraṁ adesayi, 望羅望拉紐望拉都望拉哈羅阿怒打羅當馬瓦然阿弟沙衣優質者 ( 指佛陀 ) 知優者施優者持優者無上 ( 正 ) 法優良教誨 vara vara+ññū vara+da vara+ā hara na+uttara Dhamma+vara adesayi m.sg.nom. m.sg.nom. m.sg.nom. m.sg.nom. m.sg.nom. n. m.sg.nom. 3p.sg.aor. 優質者 知優者 施優者 持優者, 教誨優質的正法 idampi Buddh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擔比 不地 拉打那 爸尼當 也地那 沙街那 蘇瓦地 好都 這強調詞 在佛 寶 妙 以此 真言 安樂 願他 ima + pi Buddh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n.sg.nom. m.sg.loc.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nom. f.sg.nom. 3p.sg.imp. 在佛身上得見此妙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15.Khī ṇ aṁ purā ṇ aṁ, navaṁ n atthi sambhavaṁ, virattacittā yatike bhavasmiṁ ; 給南 不拉南 那亞 那地 山巴我 爲拉打及打亞地給爸瓦是美 已盡 舊 ( 業, 善不善業 ) 新的 沒有 有 脫離心 未來的 在有上 kh ī ṇ a purā ṇ a nava na+atthi sa ṁ +bhava viratta+citta yatike bhava m.sg.acc. m.sg.acc. m.sg.acc. 3p.sg.pres. m.sg.acc. pp. m.pl.nom. adj.(m.sg.loc.) m.sg.loc.

53 ( 阿羅漢 ) 舊業已盡, 不再有新的 ( 業 ), 脫落追求來生之心 te khiṇ abī jā avirū ḷ hichandā, nibbanti dhī rā yathā yaṁ padī po, 鐵近那比加阿爲魯利張達尼綁地地拉亞打央爸地博他們種子已滅沒有成長欲入滅智者 (= 阿羅漢 ) 如這燈 te khiṇ a+bī jā a+virū ḷ hi + chandā nibbati dhī rā yathā + ayaṁ padī po m.pl.nom. m. m.pl.nom. f. m.pl.nom. 3p.pl.pres. m.pl.nom. ind. m.sg.nom. m.sg.nom. 他們的 ( 欲 ) 種已滅, 沒有成長之欲, 智者入滅就像燈 ( 滅 ), idampi Saṅ ghe ratanaṁ paṇ ī taṁ,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衣擔比山給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這強調詞在僧伽寶妙以此真言安樂願他 ima + pi Saṅ gha ratana paṇ ī ta eta sacca =sotthi hoti n.sg.nom. m.sg.loc. n.sg.nom. n.sg.nom. n.sg.instr. n.sg.nom. f.sg.nom. 3p.sg.imp. 在僧伽中得見此妙寶, 願此真言帶來安樂 16. Yā n ī dha bhū tā ni samā gatā ni, bhummā ni vā yā ni vā antalikkhe; 亞你達 不旦你 沙馬卡打尼 不馬尼 瓦 亞尼 瓦 安達立給 在此 眾生 聚集 地居的 或 無論 或 大氣 yā + n + idha bhū ta samā gata bhumma vā ya vā antalikkha f.pl.nom. adv. n.pl.nom. adj.(n.pl.nom.) adj.(n.sg.acc.) conj. n.pl.acc. conj. n.sg.acc. 在此聚集的任何眾生, 無論是在地居的或空中的, Tathā gataṁ devamanussapū jitaṁ, Buddhaṁ namassā ma, suvatthi hotu. 打達卡擔地瓦馬怒沙不及擔不擔南馬沙馬蘇瓦地紅都如來天神人類尊敬佛陀讓我們禮敬安樂願他 tathā gata deva + manussa + pū jita Buddha namassati =sotthi hotu adj.(n.sg.nom.) m. m. pp.(n.sg.nom.) m.sg.acc. 2p.pl.pres. f.sg.nom. 3p.sg.imp. 如來是天神與人類皆尊敬 讓我們禮敬佛陀, 願得安樂! 17. Yā n ī dha bhū tā ni samā gatā ni, bhummā ni vā yā ni vā antalikkhe; 亞你達 不旦你 沙馬卡打尼 不馬尼 瓦 亞尼 瓦 安達立給 在此 眾生 聚集 地居的 或 無論 或 大氣 yā + n + idha bhū ta samā gata bhumma vā ya vā antalikkha f.pl.nom. adv. n.pl.nom. adj.(n.pl.nom.) adj.(n.sg.acc.) conj. n.pl.acc. conj. n.sg.acc. 在此聚集的任何眾生, 無論是在地居的或空中的, Tathā gataṁ devamanussapū jitaṁ, Dhammaṁ namassā ma, suvatthi hotu. 打達卡擔地瓦馬怒沙不及擔當忙那馬沙馬蘇瓦地紅都如來天神人類尊敬佛陀讓我們禮敬安樂願他 tathā gata deva + manussa + pū jita Dhamma namassati =sotthi hotu

54 adj.(n.sg.nom.) m. m. pp.(n.sg.nom.) m.sg.acc. 2p.pl.pres. f.sg.nom. 3p.sg.imp. 如來是天神與人類皆尊敬 讓我們禮敬法, 願得安樂! 18. Yā n ī dha bhū tā ni samā gatā ni, bhummā ni vā yā ni vā antalikkhe; 亞尼達 不打尼 沙馬卡大尼 不馬尼 瓦 也尼 瓦 安達立給 在此 眾生 聚集 地居的 或 無論 或 大氣 yā + n + idha bhū ta samā gata bhumma vā ya vā antalikkha f.pl.nom. adv. n.pl.nom. adj.(n.pl.nom.) adj.(n.sg.acc.) conj. n.pl.acc. conj. n.sg.acc. 在此聚集的任何眾生, 無論是在地居的或空中的, Tathā gataṁ devamanussapū jitaṁ, Saṅ ghaṁ namassā ma, suvatthi hotu. 打達卡擔地瓦馬怒沙不及擔三敢那馬沙馬蘇瓦地紅都如來天神人類尊敬僧伽讓我們禮敬安樂願他 tathā gata deva + manussa + pū jita Saṅ gha namassati =sotthi hotu adj.(n.sg.nom.) m. m. pp.(n.sg.nom.) m.sg.acc. 2p.pl.pres. f.sg.nom. 3p.sg.imp. 如來是天神與人類皆尊敬 讓我們禮敬僧伽, 願得安樂! ~Ratanasuttaṁ niṭ ṭ hitaṁ.~ Ratanasutta ( 寶經 )( 漢音 ) 拉塔那蘇達 1. 亞你達不旦你沙馬卡打尼不馬尼瓦亞尼瓦安達立給 ; 沙被瓦不打素滿那爸望都阿都必沙卡加素南都爸希擔 2. 打是馬希不打尼沙美打沙倍, 每擔卡柔打馬如希亞爸加亞地瓦加拉都加哈然地也爸連, 打是馬希內拉剛達阿爸馬打 3. 養親記遇擔衣達瓦胡然瓦沙給蘇瓦養拉打那爸尼當那羅沙滿阿地打打卡地那衣擔必不地也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4. 卡央爲拉幹阿馬擔爸尼擔也打加卡釋迦摩尼沙馬衣多

55 那鐵那擔美那沙馬地肯記 衣旦必擔美拉打那爸尼當 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5. 養不但西多爸立瓦那衣蘇京沙馬地馬那打立卡尼亞馬胡沙馬地那鐵那沙莫那爲加地衣旦必擔美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6. 也不卡拉阿打沙打爸沙打加打立愛打尼尤卡尼紅地鐵達氣內亞蘇卡打沙沙瓦卡也地蘇地那尼馬哈花拉尼衣擔必山給拉打南爸尼擔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7. 也蘇爸由打馬那沙打內那尼卡米諾哥打馬沙沙南米鐵爸地爸打阿馬擔爲卡瞎拉打母達尼不地不加馬那衣擔必山給也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8. 也推達給羅爸打爲希朵希亞加都比瓦鐵衣阿山爸幹比有打都爸馬沙不立山互打密搖阿裏亞沙加尼阿爲加爸色地衣擔必山給拉打南爸尼擔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9. 也阿立亞沙加尼爲爸瓦養地幹必拉爸尼那蘇地錫打尼京加必鐵紅地不散爸馬打那鐵巴望阿打馬馬地養地衣擔必山給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10. 沙哈瓦沙當沙那山爸打亞達亞蘇當馬加衣打爸望弟沙卡亞弟地爲及去及擔加及拉巴旦望筆亞大地近幾

56 11. 加都哈爸也喜加爲爸母多加加比打那你阿爸爸卡通衣擔必山給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12. 金加比搜卡滿卡羅地爸爸趕卡也那望加烏達借大沙瓦阿爸爸搜大沙爸地加大亞阿爸爸大弟大爸達沙無打衣擔必山給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13. 望那爸共被樣大不喜打給給馬那馬喜爸打馬是敏給美打都爸滿當馬望然阿內沙衣尼巴那趕美爸拉馬喜打亞衣擔比不地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14. 望羅望拉紐望拉都望拉哈羅阿怒打羅當馬瓦然阿弟沙衣衣擔比不地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15. 給南不拉南那亞那地山巴我爲拉打及打亞地給爸瓦是美鐵近那比加阿爲魯利張達尼綁地地拉亞打央爸地博衣擔比山給拉打那爸尼當也地那沙街那蘇瓦地好都 16. 亞尼達不達尼沙馬卡達尼不馬尼瓦亞尼瓦安達立給打達卡擔地瓦馬怒沙不及擔不擔南馬沙馬蘇瓦地紅都 17. 亞尼達不打尼沙馬卡大尼不馬尼瓦也尼瓦安達立給打達卡擔地瓦馬怒沙不及擔當忙那馬沙馬蘇瓦地紅都

57 18. 亞尼達不打尼沙馬卡大尼不馬尼瓦也尼瓦安達立給打達卡擔地瓦馬怒沙不及擔三敢那馬沙馬蘇瓦地紅都 拉塔那蘇當尼地當 ~Ratana Suttaṁ Niṭ ṭ hitaṁ ~ 7. Tirokuṭ ṭ asuttaṁ 戶外經 1. Tirokuṭ ṭ esu tiṭ ṭ hanti, sandhisiṅ ghā ṭ akesu ca; 在三叉口他們 ( 諸鬼 ) 站連接在十字路口和 tirokuṭ ṭ a tiṭ ṭ hati sandhi+siṅ ghā ṭ aka ca m.pl.loc. 3p.pl.pres. f. m.pl.loc. conj. 他們站在三叉口和十字路口 Dvā rabā hā su tiṭ ṭ hanti, ā gantvā na sakaṁ gharaṁ. 在門檻 ( 戶奠 ) 上他們站立回到自己的家 dvā ra-bā hā tiṭ ṭ hati ā gacchati saka ghara n. f.pl.loc. 3p.pl.pres. ger. adj.(nt.sg.acc.) nt.sg.acc. 回到自己的家之後, 他們站立在門檻上 2. Pahū te annapā namhi, khajjabhojje upaṭ ṭ hite; 已出現食物飲料硬食軟食已準備好 pahū ta anna+pā na khajja+bhojja upaṭ ṭ hita adj.(m.sg.loc.) n. m.sg.loc. n.sg.loc. m.sg.loc. 當已出現了食物和飲料, 已準備了硬食和軟食 1 ; Na tesaṁ koci sarati, sattā naṁ kammapaccayā. 沒有此誰回憶眾生 (= 鬼親戚 ) 業緣 na tesaṁ koci sarati satta kamma+paccaya ind. m.pl.dat. m.sg.nom. 3p.sg.pres. m.pl.gen. m.n. m.sg.abl. 由於業緣, 沒有人記得那些鬼親戚 1 硬食 :khajja 嚼,khā danī ya 硬食 ( 另譯 : 蔬果食 嚼食 噉食, 除了五種軟食 非時藥 七日藥 盡形壽藥外的一切食物 ) bhojja 食物,bhojanī ya 軟食 ( 另譯 : 穀肉食, 飯 粥 麥 魚 肉 )

58 3. Evaṁ dadanti ñā tī naṁ, ye honti anukampakā ; 如此佈施諸 ( 鬼 ) 親戚那些 ( 人 ) 是憐憫 evaṁ dadati ñā ti ya hoti anukampaka adv. 3p.pl.pres. m.pl.dat. m.pl.nom. 3p.pl.pres. adj.(m.pl.nom.) 這樣地, 有憐憫心的人佈施給諸 ( 鬼 ) 親戚 Suciṁ paṇ ī taṁ kā lena, kappiyaṁ pā nabhojanaṁ. 清淨的殊勝的以適當時適當的飲料食物 suci paṇ ī ta kā la kappiya pā na + bhojana adj.(n.sg.acc.) adj.(n.sg.acc.) m.sg.instr. adj.(n.sg.acc.) n. n.sg.acc. 適時地 ( 佈施 ) 清淨的 殊勝的 適當的飲料和食物 Idaṁ vo ñā tī naṁ hotu, sukhitā hontu ñā tayo. 這個我們的諸親戚願他快樂願他們諸親戚 idaṁ vo ñā ti hoti sukhita hoti ñā ti pron. pron.2p.pl. m.pl.nom. 3p.sg.imp. pp. 3p.sg.imp. m.pl.nom. 願這個 ( 佈施 ) 我們的諸親戚得到, 願諸親戚快樂! 4. Te ca tattha samā gantvā, ñā tipetā samā gatā ; 它們和那裡聚集之後諸鬼親戚集合 te ca tattha samā gana ñā ti+peta samā gata m.pl.nom. ind. ger. m.pl.nom. pp.(m.pl.nom.) 而在那裡聚集之後, 當諸鬼親戚集合時 ; Pahū te annapā namhi, sakkaccaṁ anumodare. 已出現 食物飲料 恭敬地 感恩 pahū ta anna+pā na sakkacca anumodati adj.(m.sg.loc.) n. m.sg.loc. adv. 3p.pl.pass. 由於那些食物和飲料, 他們恭敬地感恩 5. Ciraṁ jī vantu no ñā tī, yesaṁ hetu labhā mase; 長久願活得我們的諸親戚那些的緣故我們得到 ciraṁ jī vantu no ñā tī, yesaṁ hetu labhā mase adv. 3p.pl.imp. 2p.pron. m.pl.nom. m.pl.gen. m.sg.nom. 1p.pl.med.imper. ( 鬼親戚說 :) 願我們的諸親戚長壽, 由於那些人的緣故, 我們獲益 ; Amhā kañca katā pū jā, dā yakā ca anipphalā. 為我們已做種種供養諸施主不會無果報 (= 善報 ) amhā kaṁ + ca kata pū ja dā yaka ca a+ni+phala 1p.pl.dat. pp.(m.pl.nom.) m.pl.nom. m.pl.nom. m.pl.nom. 為我們已經做的種種供養, 而諸施主不會沒有善報的

59 6. Na hi tattha kasi atthi, gorakkhettha na vijjati; 沒確實在那裡耕作有牧牛在那裡沒有存在 被發現 na hi tattha kasi atthi gorakkha+ettha na vijjati ind. ind. adv. f.sg.nom. 3p.sg.pres. f.sg.nom. adv. ind. 3p.sg.pres. 因為在那裡既沒有耕作, 也沒有牧牛 ; Vaṇ ijjā tā disī natthi, hiraññena kayokayaṁ. 生意 商業像那樣沒有用黃金 金錢買賣 vaṇ ijjā tā disī natthi hirañña kaya+kaya f.sg.nom. adj.(f.sg.nom.) 3p.sg.pres. n.sg.instr. m.sg.acc. 也沒有像那樣的生意, 也沒有用金錢買賣 Ito dinnena yā penti, petā kā laṅ katā tahiṁ. 從這裡佈施持續諸亡者 諸鬼死了的在那裡 ito dinna yā peti peta kā laṅ katā tahiṁ =tahaṁ ind. pp.(n.sg.instr.) 3p.pl.pres. m.pl.nom. m.pl.nom. adv. 從這裡持續佈施, 已經死了的諸亡者在那裡 7.Unname udakaṁ vuṭ ṭ haṁ, yathā ninnaṁ pavattati; 在高地水雨水正如向低地轉 unnama udaka vuṭ ṭ ha yathā ninna pavattati m.sg.loc. n.sg.nom. pp.(n.sg.nom.) adv. adj.(n.sg.acc.) 3p.sg.pres. 就像在高地下的雨水, 轉流向低地 ; Evameva ito dinnaṁ, petā naṁ upakappati. 就像這樣從這裡佈施諸亡者 諸鬼利益 evameva ito dinna peta upakappati adv. ind. adv. n.sg.nom. m.pl.dat. 3p.sg.pres. 同樣地, 從這裡佈施, 利益諸亡者 8.Yathā vā rivahā 1 pū rā, paripū renti sā garaṁ ; 正如河水充滿的它們完全充滿海洋 yathā vā ri+vaha pū rā paripū reti sā gara adv. n. m.pl.nom. adj.(m.pl.nom.) 3p.pl.pres. m.sg.acc. 就像滿溢的河水, 它們充滿到海洋 ; Evameva ito dinnaṁ, petā naṁ upakappati. 就像這樣從這裡佈施諸亡者 諸鬼利益 evameva ito dinna petā na upakappati adv. adv. n.sg.nom. m.pl.dat. 3p.sg.pres. 1 vā rivaha: 河 ( river=mahā nadī PvA 29) vā ri: n. 水 vaha (<vah) 1. 攜帶, 引導 (bringing, carrying, leading) 2. 水流 (a current)

60 同樣地, 從這裡佈施, 利益諸亡者 1 9. Adā si me, akā si me, ñā timittā sakhā ca me. 他佈施我他做我親戚朋友同伴和我的 adā si ahaṁ akā si me ñā ti+mittā sakhi ca me 3p.sg.aor. 1p.sg.dat. 3p.sg.aor. 1p.sg.dat. m. m.pl.nom. m.sg.nom. 1p.sg.dat. 他佈施給我, 他為我做 ( 佈施 ),( 佈施給 ) 我的親戚 朋友和同伴 Petā naṁ dakkhiṇ aṁ dajjā, pubbe katamanussaraṁ. 諸鬼供物 祭品佈施過去所作隨念 peta dakkhiṇ a dajjā pubba kata+m+anussara m.pl.dat. f.sg.acc. opt.(m.sg.acc.) adj.(m.sg.loc.) adj.(m.sg.acc.) 佈施祭品給諸鬼, 想念他們在過去所作所為的事 10. Na hi ruṇ ṇaṁ vā soko vā, yā caññā paridevanā ; 不確實哭泣或憂愁和任何和其他的悲傷 na hi ruṇ ṇa vā soka vā yā ca+aññā paridevanā ind. ind. n.sg.nom. conj. m.sg.nom. f.sg.nom. f.sg.nom. f.sg.nom. 但不哭泣或不憂愁, 和任何別的悲傷 ; Na taṁ petā namatthā ya, evaṁ tiṭ ṭ hanti ñā tayo. 不那對諸亡者 ( 諸鬼 ) 利益如此他們堅定諸親戚 na ta(ṁ ) petā na+m+attha evaṁ tiṭ ṭ hati ñā ti ind. m.sg.nom. m.pl. m.sg.dat. adv. 3p.pl.pres. m.pl.nom. 因為那樣做對諸沒有好處, 親戚們這樣地認定 11. Ayañca kho dakkhiṇ ā dinnā, saṅ ghamhi suppatiṭ ṭ hitā ; 此確實佈施施物在僧團被妥善安置 ima(ṁ )+ca kho dakkhiṇ ā dinnā, saṅ ghamhi suppatiṭ ṭ hitā m.sg.nom. ind. f.pl.nom. f.pl.nom. m.sg.loc. pp.(f.sg.nom.) 但是當這被佈施的供養品被妥善放在僧團 ( 供養 ) 時, 1 護衛經唸完後, 可唸本句功德迴向給其已故的親屬們 : Yathā vā rivahā pū rā paripū renti sā garaṁ, evameva ito dinnaṁ petā naṁ upakappati. 正如滿溢的河水, 它們充滿到海洋 ; 就像這樣, 從這裡佈施, 利益諸亡者 Idaṁ me ñā tī naṁ hotu, sukhitā hontu ñā tayo. 願將這 ( 功德 ) 與我的親戚 ( 分享 ), 願這些親戚 快樂 Idaṁ vo ñā tī naṁ hotu, sukhitā hontu ñā tayo. 願將這 ( 功德 ) 與我們的親戚 ( 分享 ), 願這些親 戚快樂 Idaṁ no ñā tī naṁ hotu, sukhitā hontu ñā tayo. 願將這 ( 功德 ) 與你們的親戚 ( 分享 ), 願這些親 戚快樂

61 Dī gharattaṁ hitā yassa, ṭ hā naso upakappati. 長時 ( 直譯 : 長夜 ) 利益立刻利益 dī gha+ratta hita ṭ hā naso upakappati adj. n.sg.acc. n.sg.dat. n.sg.abl. 3p.sg.pres. 有長時的利益, 有即刻的利益 12. So ñā tidhammo 1 ca ayaṁ nidassito, petā na pū jā ca katā uḷ ā rā. 它親戚法和這已指出諸亡者 諸鬼供養和已做廣大的 so ñā ti+dhammo ca ayaṁ nidassita peta pū jā ca katā uḷ ā rā m.sg.nom. m.sg.nom. m.sg.nom. m.sg.nom. m.pl.dat. f.sg. m.pl.nom. adj. 這親戚法已被指出, 已做大供養給諸鬼, Balañca bhikkhū namanuppadinnaṁ, 強力和諸比丘分發 移交 bala + ca bhikkhū na + m + anuppadinna n.sg.nom. m.pl.dat. pp.(n.sg.nom.) 和有力的分給諸比丘, Tumhehi puññaṁ pasutaṁ anappakanti. 你們 福 經營的 做的 不少的 tvaṁ puñña pasuta na + appaka 2p.sg.instr. n.sg.acc. adj.(n.sg.nom.) adj.(n.sg.nom.) 你們已經做了不少的福 ~Tirokuṭ ṭ asuttaṁ niṭ ṭ hitaṁ.( 戶外經竟 )~ 8. Nidhikaṇ ḍ asuttaṁ 伏藏經 1. Nidhiṁ nidheti puriso, gambhī re odakantike. 寶藏 埋藏 一個人 在很深的 水洞裡 nidhi nidheti puriso gambhī ra odaka+antika m.sg.acc. 3p.sg.pres. m.sg.nom. n.sg.loc. n. n.sg.loc. 一個人埋藏寶藏在很深的水洞裡 1 so ñā tidhammo ca ayaṁ nidassito ti iminā gā thā padena bhagavā rā jā naṁ dhammiyā kathā ya sandasseti. 這親戚法已被指出 : 世尊以這偈誦指出諸王法論 (Khuddakapā ṭ ha-aṭ ṭ hakathā )

62 Atthe kicce samuppanne, atthā ya me bhavissati. 在財產 意義在需要在已生起目的我將成為 attha kicca samuppajjati attha me bhavati m.sg.loc. n.sg.loc. m.sg.loc. m.sg.dat. 1p.sg.dat. 3p.sg.fut. 以儲蓄來說, 有需要時, 它將幫助我 2. Rā jato vā duruttassa, corato pī ḷ itassa vā ; 被國王或譴責被盜賊勒索或 rā ja vā du-rutta cora pī ḷ ita vā m.sg.abl. conj. m.sg.gen. m.sg.abl. m.sg.gen. conj. 或被國王譴責 或被盜賊勒索 ; Iṇ assa vā pamokkhā ya, dubbhikkhe ā padā su vā. 債務的或 釋放 在飢饉 在不幸 或 iṇ a vā pamokkha dubbhikkha ā padā vā n.sg.gen. m.sg.dat. n.sg.loc. f.pl.loc. 或脫困債務 或在飢饉 不幸的時機 Etadatthā ya lokasmiṁ, nidhi nā ma nidhī yati. 為了這個目的在世間裡寶藏所謂的被埋藏 eta(d)+attha loka nidhi nā ma nidhī yati m. m.sg.dat. m.sg.loc. m.sg.nom. adj. 3p.sg.pass. 為了這個目的, 在世間裡所謂的寶藏被埋藏 3. Tā vassunihito santo, gambhī re odakantike; 妥善貯藏 安全 在很深的 水洞裡 tā va+sunihito santo gambhī re odaka+antike adv. adj.(m.sg.nom.) pp.(m.sg.nom.) n.sg.loc. n. n.sg.loc. 雖然有著被妥善貯藏在很深的水洞裡, Na sabbo sabbadā eva, tassa taṁ upakappati. 不全部一直強調語氣它他利益到 na sabbo sabbadā eva tassa taṁ upakappati ind. m.sg.nom. adv. adv. m.sg.gen. m.sg.acc. 3p.sg.pres. 但它不是完全一直會利益到他 4. Nidhi vā ṭ hā nā cavati, saññā vā ssa vimuyhati; 寶藏或從 ( 那 ) 地方消失想法或可能是 (vi 有強化作用 ) 忘記 nidhi vā ṭ hā nā cavati saññā vā +assa vi + muyhati m.sg.nom. m.sg.abl. 3p.sg.pres. f.sg.nom. conj. sg. pot. 3p.sg.pres. 或者寶藏從那地方消失, 或者他的意識迷糊 ;

63 Nā gā vā apanā menti, yakkhā vā pi haranti naṁ. 諸龍蛇或驅逐夜叉們或與掠奪它 nā gā vā apanā meti yakkhā va+api harati ta m.pl.nom. 3p.pl.pres. m.pl.nom. ind. 3p.pl.pres. n.sg.acc. 或者諸龍蛇弄走, 或者諸夜叉掠奪它 5. Appiyā vā pi dā yā dā, uddharanti apassato; 不喜歡的或諸繼承者連根拔起 (= 偷光 ) 他沒看到時 a+piya va+api dā yā dā uddharati a-passa m.pl.nom. ind. m.pl.nom. 3p.pl.pres. ppr.(m.sg.gen.) 或者當他沒看到時,( 被他 ) 不喜歡的諸繼承者偷光 Yadā puññakkhayo hoti, sabbametaṁ vinassati. 當福盡是這一切將消失 yadā puñña+kkhaya hoti sabbaṁ +etaṁ vinassati adv. m.sg.nom. 3p.sg.pres. n.sg.nom. 3p.sg.pres. 當他福盡的時候, 這一切將消失 6. Yassa dā nena sī lena, saṁ yamena damena ca; 那以佈施以戒行以克制以調伏和 ya dā na sī la saṁ yama damena ca m.sg.gen. n.sg.instr. n.sg.instr. m.sg.instr. n.sg.instr. 以佈施 戒行, 和以克制 調伏 ; Nidhī sunihito hoti, itthiyā purisassa vā. 寶藏 妥善貯藏 它是 女人 男人 或 nidhi sunihito hoti itthiyā purisassa vā m.pl.nom. pp.(m.sg.nom.) 3p.sg.pres. f.sg.gen. m.sg.gen. ( 任何 ) 女人的或男人的 ( 福 ) 寶會被妥善貯藏著 7. Cetiyamhi ca saṅ ghe vā, puggale atithī su vā ; 在支提 (= 塔 ) 和在僧團或在個人在客人們或 cetiya ca saṅ ghe vā, puggale atithi vā n.sg.loc. m.sg.loc. m.sg.loc. m.pl.loc. 或者在塔和僧團, 或者在個人 諸客人, Mā tari pitari cā pi, atho jeṭ ṭ hamhi bhā tari. 在母 在父 和 然後 長 兄 mā tari pitari ca+api, atho jeṭ ṭ ha bhā tari f.sg.loc. m.sg.loc. adv. m.sg.loc. m.sg.loc. 和在父母 長兄當中,

64 8. Eso nidhi sunihito, ajeyyo anugā miko; 這個寶藏被妥善貯藏無法奪取的隨從 eta nidhi sunihita ajeyya anugā mika m.sg.nom. m.sg.nom. m.sg.nom. m.sg.nom. m.sg.nom. 這個寶藏被妥善貯藏, 隨從是無法奪取的 ; Pahā ya gamanī yesu, etaṁ ā dā ya gacchati. 捨棄了在應該去的這個帶著去 pajahati gamanī ya eta ā dā ya gacchati ger. m.pl.loc. n.sg.nom. ger. 3p.sg.pres. 捨棄了應該去, 帶著這個 ( 福 ) 而去 9. Asā dhā raṇ amaññesaṁ, acorā haraṇ o nidhi; 沒有分擔其他 ( 人 ) 這不盜賊們取走寶藏 asā dhā raṇ a+m+aññā +esa a + cora + ā haraṇ a nidhi n.sg.nom. m.pl.dat. m.pl.nom. adj. m.sg. 這是沒有其他人分擔它, 寶藏不會被諸盜賊偷走 ; Kayirā tha 1 dhī ro puññā ni, yo nidhi anugā miko. ㄏ做賢者種種福那寶藏隨從 隨扈ㄨˋ karoti dhī ro puññā ni ya nidhi anugā mika 3p.sg.opt. m.sg.nom. n.pl.acc. m.sg.nom. m.sg.nom. m.sg.nom. 讓賢者造種種福, 那寶藏是隨從 10. Esa devamanussā naṁ, sabbakā madado nidhi; 這天人們人們一切欲樂給予寶藏 eta deva + manussa sabba + kā ma + dado nidhi m.sg.nom. m. m.pl.gen. m. adj.(m.sg.nom.) m.sg.nom. 這是給予天和人們一切欲樂的寶藏 ; Yaṁ yadevā bhipatthenti, sabbametena labbhati. 無論 強調語他們渴望 這一切 被得到 yaṁ ya+ eva + abhipattheti sabbaṁ +eta labbhati< labh n.sg.nom. adv. 3p.pl.pres. n n.sg.instr. 3p.sg.pass. 無論他們渴望什麼, 這一切會如願 11. Suvaṇ ṇatā susaratā, susaṇ ṭ hā nā surū patā. 好容貌好聲音好姿態好外形 su-vaṇ ṇatā su-saratā su-saṇ ṭ hā nā su-rū patā adj.(f.sg.nom.) adj.(f.sg.nom.) adj.(n.pl.nom.) adj.(f.sg.nom.) 1 kayirā tha= kayireyya,karoti, 3p.sg.opt.

65 好容貌 好喉聲 好姿態 好身材 Ā dhipaccaparivā ro, sabbametena labbhati. 主權侍從一切被得到 ā dhipacca + parivā ra sabbaṁ +eta labbhati n. m.sg.nom. n n.sg.instr. 3p.sg.pass. 權力和侍從, 這一切會如願 12. Padesarajjaṁ issariyaṁ, cakkavattisukhaṁ piyaṁ ; 地方的王權主權輪轉樂親愛的 padesa+rajja issariya cakka+ vatti+sukha piya m. n.sg.nom. m.sg.acc. n. n. n.sg.nom. adj. 地方的王權 主權 轉輪王之悅樂, Devarajjampi dibbesu, sabbametena labbhati. 天權 在諸天神 這個一切 被得到 deva + rajja + pi dibba sabbaṁ + eta labbhati m. n.sg.nom. adj.(n.pl.loc.) n n.sg.instr. 3p.sg.pass. 和在諸天神中的天權, 這一切會如願 13. Mā nussikā ca sampatti, devaloke ca yā rati; 人類的和成就在天界和任何喜樂 mā nussika ca sampatti devaloka ca yā rati f.sg.nom. f.sg.nom. m.sg.loc. f.sg.nom. f.sg.nom. 人類的成就 和在天界的任何喜樂 Yā ca nibbā nasampatti, sabbametena labbhati. 任何和涅槃成就一切這個被得到 yā ca nibbā na+sampatti sabbaṁ +eta labbhati f.sg.nom. n. f.sg.nom. n n.sg.instr. 3p.sg.pass. 和任何涅槃的成就, 這一切會如願 14. Mittasampadamā gamma, yonisova 1 payuñjato. 朋友成就來了之後從根源專心於 mitta+sampada+m+ā gacchati yoni + va payuñjato f.sgacc. ger. f.sg.abl. m.sg.dat. 擁有善友 專心於從根源 ( 作意 ) Vijjā vimutti vasī bhā vo, sabbametena labbhati. 1 yoniso:yoni: f. 子宮, 根源 yoniso: f. abl. 從根源 從根源作意 :yoniso manasikā ra, 他譯 : 如理作意 參見 : 法雨雜誌 第 2 期, 明法比丘 : 從根源作意( 一 ) 從根源作意( 二 )

66 明解脫自在一切被得到 vijjā vimutti vasī + bhā vo sabbaṁ +eta labbhati f.sg.nom. f.sg.nom. m.n. m.sg.nom. n n.sg.instr. 3p.sg.pass. 明 解脫 自在, 這一切會如願 15. Paṭ isambhidā vimokkhā ca, yā ca sā vakapā ramī ; 無礙解解脫和任何和聲聞波羅蜜 paṭ isambhidā vimokkhā ca yā ca sā vaka+pā ramī f.pl.nom. m.pl.nom. f.sg.nom. m. f.sg.nom. 無礙解和 ( 八 ) 解脫, 和任何聲聞波羅蜜, Paccekabodhi buddhabhū mi, sabbametena labbhati. 辟支菩提 佛地 一切這個 被得到 pacceka + bodhi buddha+bhū mi sabbaṁ +eta labbhati adj. f.sg.nom. m. f.sg.nom. n n.sg.instr. 3p.sg.pass. 辟支菩提和佛地, 這一切會如願 16. Evaṁ mahatthikā esā, yadidaṁ puññasampadā ; 如是 很大的利益 它 那就是 福成就 財富 evaṁ mahatthikā esā yad+idaṁ puñña+sampadā adv. m.pl.nom. f.sg.nom. ind. n. f.sg.nom. 如是, 它有很大的利益, 也就是這福的成就 Tasmā dhī rā pasaṁ santi, paṇ ḍ itā katapuññatanti. 因此諸賢者讚賞諸智者已造的福性 tasmā dhī rā pasaṁ sati paṇ ḍ ita kata + puññatā m.sg.abl. m.pl.nom. 3p.pl.pres. m.pl.nom. f.sg.acc. 因此, 諸賢者和諸智者讚賞已經造的福 ~Nidhikaṇ ḍ asuttaṁ niṭ ṭ hitaṁ.( 伏藏經竟 )~ 9. Karaṇ ī yamettasuttaṁ ( 應作慈愛經 ) 1.Karaṇ ī yamatthakusalena, yantaṁ santaṁ padaṁ abhisamecca; 卡拉尼亞馬達古刹累那央打沙擔爸但亞比沙美加應作 利益善巧那它寂靜足完全了解 得到 karoti + m + attha + kusala ya + ta + sant pada abhisameti fpp.(n.sg.nom.) m. adj.(n.sg.instr.) n.sg.nom. n.sg.acc. n.sg.acc. ger. 若要得到寂靜, 及善巧於利益,

67 sakko ujū ca sū jū ca, suvaco c assa mudu anatimā nī. 沙國烏朱加蘇烏朱加蘇瓦作加沙目都阿那地馬尼能幹正直和公正和好調教應該有柔順不過慢 (= 謙虛 ) sakka uju ca su+uju(=su-huju) su+vaca ca+ atthi mudu an +ati + mā nin adj.(m.sg.nom.) m.pl.nom. adj.(m.pl.nom) n.sg.nom. 3p.sg.imp. adj.(m.sg.nom) adj.(m.sg.nom.) 他應該要 : 1 能幹 2 正直 3 公正 4 好教 ( ㄐㄧㄠ ) 5 柔順 6 不驕傲 ; 2. Santussako ca subharo ca, appakicco ca sallahukavutti; 山鬥沙國 加 蘇巴羅 加 阿爸給作 加 沙拉胡卡無地 知足 和 易扶養 易護持和 少俗務 和簡樸的 節儉的生活 習慣 santussaka ca su-bhara appa+kicca sallahuka + vutti adj.(m.sg.nom.) conj. adj.(m.sg.nom.) adj. m.sg.nom. adj. f.sg.nom. 7 知足 8 易扶養 9 少俗務 10 生活簡樸 santindriyo ca nipako ca, appagabbho kulesuananugiddho. 山丁得力搖 加 你爸口 加 阿爸卡婆 古累是瓦那怒給多 寂靜諸根 和 謹慎 聰明和 不粗魯 在諸俗家不耽溺 不眷戀 santa-indriya nipaka a+pagabbha kula+ na+anugiddha adj.(m.sg.nom.) adj.(m.sg.nom.) adj.(m.sg.nom.) n.pl.loc. adj.(m.sg.nom.) 11 寂靜諸根 12 謹慎 13 不粗魯 14 不耽溺俗家 ; 3. Na ca khuddamā care kiñci, yena viññū pare upavadeyyuṁ ; 15 那 加 古達馬加累 近幾 也那 爲紐 爸累 烏爸瓦地有 不 和 微小的行為 任何 以那 有智的 他的 呵責 非難 na khudda + ā carati kiñci ya viññū para upavadati adv. adj.(m.sg.acc.) 3p.sg.opt. acc. m.sg.instr. adj.(m.pl.nom.) adj. 3p.pl.opt. 不應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sukhino vā khemino hontu, sabbasattā bhavantu sukhitattā. 蘇起柔瓦給米柔紅都沙巴沙打爸彎都蘇給大大快樂或安穩願他們一切有情願他們快樂自己 sukhin vā khemin hū sabba+ satta bhavati< bhū sukhita+attan adj.(m.pl.nom.) conj. adj.(m.pl.nom.) 3p.pl.imp. m. m.pl.nom. 3p.pl.imp. pp. m.sg.nom. ( 他應該發願 :) 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 願他們自得其樂! sukhitattā,ped p.716. 條目 :Sukhita: -atta [ā tman] happy, easy Sn 145. sukhitattā 也有解作 sukhi( 快樂 ) + tattā ( 本 性 ) Sukhī, (Sukhita 的 陽 ) 快樂, 幸福, 高興 Tatta 中 本性, 真實 4. Ye keci pā ṇ abhū t atthi, tasā vā thā varā vanavasesā ; 也 給記 爸那不打地 打沙 瓦 達瓦拉 瓦那瓦謝沙 哪 無論 呼吸的眾生 有 弱 或 強 或沒有遺漏 剩餘 (= 包括在內 ) ya ka+ci pā ṇ a-bhū ta atthi tasā vā thā varā vā +an+avasesa m.pl.nom. m.pl.nom. n.pl.nom. adj.(m.pl.nom.) adj.(m.pl.nom.) adj.(m.pl.nom.) 無論是什麼眾生, 弱的或是強的, 沒有遺漏 ; dī ghā vā yeva mahantā, majjhimā rassakā aṇ ukathū lā.

68 地卡 瓦 也瓦 慢漢大 馬記馬 拉沙卡 阿怒卡都拉 長的 或 哪 大的 中等的 矮小的 細小的壯大的 dī gha vā ya vā mahanta majjhima rassaka aṇ uka+thū la adj.(m.pl.nom.) m.pl.nom. adj.(m.pl.nom.) adj.(m.pl.nom.) adj.(m.pl.nom.) adj. adj.(m.pl.nom.) 無論體型長的 大的或中等的, 矮小的 細的或者粗壯的 5. Diṭ ṭ hā vā yeva adiṭ ṭ hā, ye va dū re vasanti avidū re; 迪達 瓦 也瓦 阿地達 也 瓦 都累 瓦山地 阿爲都累 可見的 或 哪或 不可見的 哪 或 遠方的 住 近處的 diṭ ṭ ha a+diṭ ṭ hā dū ra vasati avi+dū ra adj.(m.pl.nom.) adj.(m.pl.nom.) adj.(m.pl.nom.) 3p.pl.pres. adj.(m.pl.nom.)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 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bhū tā va sambhavesī va, sabbasattā bhavantu sukhitattā. 不打瓦山爸爲西瓦山爸沙打巴望都蘇起大達生物或將生或一切有情願他們快樂自己 bhū ta sambhav-esin sabba + satta bhavati sukhita + atta n.pl.nom. adj.(m.pl.nom.) m. m.pl.nom. 3.pl. imp. pp. n.pl.nom.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 願一切有情自得其樂! 6. Na paro paraṁ nikubbetha nā timaññetha katthacinaṁ kañci, 那 爸羅 爸然 尼口北達 那地馬尼達 卡大及那 剛及 不 互相 更 願他們不將輕視 輕視 任何地方 任何人 na para paraṁ ni+kubbati na+atimaññati kattha+ci+naṁ ka+ci adv. m.sg.nom. adv. 3p.sg.opt. 2p.sg.opt. adv. pron.(m.sg.acc.) 願他們不互相欺瞞, 願他們無論在任何地方, 不輕視任何人, vyā rosanā paṭ ighasaññā nā ññamaññassa dukkhamiccheyya. 別亞羅沙那巴地卡沙尼啊那尼安馬尼安沙都卡米這亞忿怒怨恨想不要互相苦盼望 ( 對方 ) vi+ā +rosana paṭ igha+saññā na+añña+m+añña dukkha+m+iccheyya f.sg.instr. f.sg.instr. adj.(sg.dat.) adj. 3p.sg.opt. 願他 ( 們 ) 不要因為忿怒或怨恨, 而互相盼望對方受苦! 7. Mā tā yathā niyaṁ puttamā yusā ekaputtamanurakkhe, 馬塔亞達尼養不達馬友沙哎卡不達馬怒然給母親好像自己的子生命獨子保護 Mā ta yatha niya putta ā yu ekaputta+ m+anurakkha f.sg.nom. adv. adj.(n.sg.acc.) m.sg.acc. n.sg.instr. m. 3p.sg.opt. 好像母親用生命保護她的獨子一樣, evampi sabbabhū tesu mā nasaṁ bhā vaye aparimā ṇ aṁ. 哎望比沙巴不鐵樹馬南沙巴瓦也阿巴利馬南同樣地語氣詞於一切眾生心意修習無量 evaṁ +pi sabba + bhū ta mā nasa bhū a+parimā ṇ a

69 adv. adv. n.pl.loc. n.sg.acc. 3p.sg.opt. n.sg.acc. 同樣地, 他也對一切眾生修持無量 ( 的慈 ) 心 8. Mettañca sabbalokasmiṁ mā nasaṁ bhā vaye aparimā ṇ aṁ, 美但加 沙巴羅卡是美 馬那山 巴瓦也 阿爸利馬南 慈 一切世界 心意 修習 無量 mettā + ca sabbaloka mā nasa bhavati< bhū a+parimā ṇ a f.sg.acc. m.sg.loc. n.sg.acc. 3p.sg.opt. n.sg.acc.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持無量的慈心 : uddhaṁ adho ca tiriyañca, asambā dhaṁ averamasapattaṁ. 烏擔阿多加地力養加阿山八但阿爲拉馬山巴擔上方下方和橫方無障礙無仇恨無敵意 uddhaṁ adho tiriyaṁ +ca a+sambā dha a+vera+m+ a+sapatta indecl. adv. adv. adj.(f.sg.acc.) adj.(n.sg.acc.) adj.(m.sg.acc.) 無論上方 下方與八方, 沒有障礙 仇恨和敵意 9. Tiṭ ṭ hañcaraṁ nisinno vā, sayā no vā yā vat assa vigatamiddho, 地擔加然尼先羅瓦沙亞諾亞瓦大沙爲達米多站立行走坐著或躺下或當是離 消失睡 Tiṭ ṭ hati carati pp. of nisidati sayati yā vatā atthi vigata+middha ppr. ppr. pp.(m.sg.nom.) ppr. ind. 3p.sg.opt. adj.(m.sg.nom.) 無論站著 走著 坐著或躺著, 只要他沒睡著, etaṁ satiṁ adhiṭ ṭ heyya, brahmametaṁ vihā raṁ idhamā hu. 哎擔沙地阿地的亞百拉馬美擔爲哈拉美達馬胡這正念集中 專注梵 高貴此住這他們已經說 ( 含讚美之意 ) etad sati adhiṭ ṭ hā ti brahma etad vihā ra idha + m + ā ha pron. f.sg.acc. 3p.sg.opt. adj.(m.sg.acc.) m.sg.acc. m.sg.acc. ind. 3p.pl.nom. 應當守住 ( 慈 ) 念, 這就是人們所謂的 梵住 10. Diṭ ṭ hiñ ca anupagamma, sī lavā dassanena sampanno; 立丁 加 阿怒巴卡馬 錫拉瓦 達沙累那 山巴諾 邪見 和 墮入 持戒 見 智見 具足 成就 diṭ ṭ hi ca anu-pa-gacchati sī la dassana sampanna f.sg.acc. ger. m.sg.nom. n.sg.instr. pp.(m.sg.nom.) 不墮入邪見, 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kā mesu vineyya gedhaṁ, na hi jā tuggabbhaseyyaṁ puna retī ti. 卡美蘇爲內亞給擔納喜加都卡爸洗亞不那內地 ( 在 ) 欲 ( 上 ) 調伏 ( 引導離開 ) 貪愛不確定的確地母胎睡臥再去 kā ma <vineti(vi 離 +neti 引導 ) gedha na hi jā tu + gabbha + seyyā puna reti m.pl.loc. ger. m.sg.nom. adv. ind. ind. m. f.sg.acc. ind. 3p.sg.pres.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 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70 慈經 若要得到寂靜, 及善巧於利益, 他應該要 : 1 能幹 2 正直 3 公正 4 好教 ( ㄐㄧㄠ ) 5 柔順 6 不驕傲 ; 7 知足 8 易扶養 9 少俗務 10 生活簡樸 ; 11 寂靜諸根 12 謹慎 13 不粗魯 14 不耽溺 俗家 ; 15 不應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 他應該發願 :) 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 願他們自得其樂! 無論是什麼眾生, 弱的或是強的, 沒有遺漏 ; 無論體型長的 大的或中等的, 矮的 細的或者粗壯的,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 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 願一切有情喜樂! 願不互相欺瞞, 願無論在任何地方, 不輕視任何人, 在忿怒或怨恨時, 願他 ( 們 ) 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 好像母親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 他也對一切眾生修習無量 ( 的慈心 )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 無論上方 下方與八方, 沒有障礙 仇恨和敵意 無論站著 走著 坐著或躺著, 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 ( 慈 ) 念, 這就是人們所謂的 梵住 不墮入邪見, 持戒並且具有智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 他必定不再睡臥在母胎中 ( 明法比丘譯自 :Sutta-nipā ta, I. 8, Karaṇ ī yamettasuttaṁ, 訂正 ) 修習慈心功德 1. 好入睡,2. 平靜醒來,3. 不做惡夢,4. 人人敬愛,5. 為非人 ( 鬼 夜叉 ) 敬愛, 6. 諸天守護,7. 不為火 毒 刀所傷,8. 容易入定,9. 容顏有光,10. 臨終心不顛倒, 11. 若臨終未證得阿羅漢, 得生於梵天界 ( 按 : 梵天界指色界 無色界 修習慈心可入初 二 三禪 若臨終時入禪定, 得生於梵天界 ) 出處 : 一 律藏 附隨 第六增一法 [ 十一法 ]-- Vinaya, Parivā ra, p.140 二 增支部 A Mettā suttaṁ 慈三 Visuddhimagga ( 清淨道論 ) pp.311~314. 四 增壹阿含 經 說 : 臥安 覺安 不見惡夢 天護 人愛 不毒 不兵, 水 火 盜賊終不侵枉, 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 ( 大正 上 ) 註解 正直 : 其性質直 不歪 不曲, 無諂 無誑 好教 ( ㄐㄧㄠ ):su-vaco, 好調教 反義詞 : 難調教 (du-bbaco)( 雜阿含 1138 經 譯作 : 難可教授 du-bbac ā ) 柔順 :mudu, 軟性 柔和 不堅硬 謙讓 攝受六根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收斂, 不耽溺於欲望

71 不粗魯 : 不粗暴, 不急躁, 行為細膩, 謹言慎行, 語言圓融 不耽溺俗家 : 不耽溺居住處 對比丘來說, 是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 及攀緣在家人 邪見 : 錯誤的見解, 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 惡見甚至有導致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持戒 : 在家眾受持五戒 八戒 ; 比丘受持 227 戒 戒有 清涼 義, 息滅身口意熱惱 具有知見 (dassanena sampanno): 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 ( 沒有永恆 ) 苦 ( 壓迫 ) 無我 ( 沒有永遠不變的實 體 ), 行者需具備近行定的定力 ~Mettasuttaṁ niṭ ṭ hitaṁ.( 應作慈愛經竟 )~ ~Khuddakapā ṭ hapā ḷ i niṭ ṭ hitā.( 巴利文 小誦 竟 )~ Metta Sutta ( 慈經 )( 漢音 ) 美達蘇達 1. 卡拉尼亞馬達古刹累那央打沙擔爸但亞比沙美加沙國烏朱加蘇烏朱家蘇瓦作加沙目都阿那地馬尼 2. 山鬥沙國加蘇巴羅加阿爸給作加沙拉胡卡無地山丁得力搖加你爸口加阿爸卡婆古累是瓦那怒給多 3. 那加古達馬加累近幾也那爲紐爸累烏爸瓦地有蘇起柔瓦給米柔紅都沙巴沙打爸彎都蘇給大大 4. 也給記爸那不打地打沙瓦達瓦拉瓦那瓦謝沙地卡瓦也瓦慢漢大馬記馬拉沙卡阿怒卡都拉 5. 迪達瓦也瓦阿地達也瓦都累瓦山地阿爲都累不打瓦山爸爲西瓦山爸沙打巴望都蘇起大達

72 6. 那爸羅爸然尼口北達那地馬尼達卡大及那剛及別亞羅沙那巴地卡沙尼啊那尼安馬尼安沙都卡米這亞 7. 馬塔亞達尼養不達馬友沙哎卡不達馬怒然給哎望比沙巴不鐵樹馬南沙巴瓦也阿巴利馬南 8. 美但加沙巴羅卡是美馬那山巴瓦也阿爸利馬南烏擔阿多加地力養加阿山八但阿爲拉馬山巴擔 9. 地擔加然尼先羅瓦沙亞諾亞瓦大沙爲達米多哎擔沙地阿地的亞百拉馬美擔爲哈拉美達馬胡 10. 立丁加阿怒巴卡馬錫拉瓦達沙累那山巴諾卡美蘇爲內亞給擔那喜加都卡爸洗亞不那內地 美達蘇當尼地當 ~Metta Suttaṁ Niṭ ṭ hitaṁ ~ ABBREVIATIONS OF GRAMMAR 文法略符 動詞詞根 abl. ablative 從格 acc. accusative 受格 ( 業格 對格 ) adv. adverb 副詞 aor. aorist 過去式 caus. causative 使役動詞 cf. compare 比較 d. dual 雙數 perf. perfect 完成式 pl. plural 複數 ( 複 = 複數 ) pref. prefix 接頭詞 prep. preposition 介系詞 ppr. peresent participle 現在分詞 pp. past participle 過去分詞 rp. relative pronoun 關係代名詞 s. singular 單數 ( 單 = 單數 )

73 dat. dative 為格 f. feminine 陰性 fr. from 從 fut. future 未來式 gen. genitive 屬格 ger. gerund 連續體 絕對體 不變化分詞 grd.= fpp. gerundive 未來被動分詞 (fpp. future passive participle) instr. instrumental 具格 imp.(imper.) imperative 命令式 ind.(indecl.)indeclinable 不變化詞 inf. infinitive 不定詞 loc. locative 處格 m. masculine 陽性 nom. nominative 主格 num. number 數目 n. neuter 中性 opt. optative 願望式 Sk. Saṅ skrit 梵文 voc. vocative 呼格 1p. 1. 第一人稱 2p. 2. 第二人稱 3p. 3. 第三人稱 pass. passive 被動式 Reference 參考資料 1.Khuddakapā ṭ ha-aṭ ṭ hakathā ( 小誦注釋 ) 2. 何俊泰 : 見微知著 -- 巴利文 小誦 譯注 ( ) 3.Anā gā rikā Dhammajī vī ( 法命 ): 佛弟子 日常課誦本 4. 廖文燦 : 巴利語佛經選譯 5. The Pali Text Society 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6. 巴汉詞典 A.P. Buddhadatta Mahā thera 原著大馬比丘 Mahā ñā ṇ o 漢譯 7.

74 Khuddakanikā ye Khuddakapā ṭ hapā ḷ i 小誦 巴漢對照 1. Saraṇ attayaṁ 三皈依 2. Dasasikkhā padaṁ 十戒 附 : 授受五戒授受八戒 3. Dvattiṁ sā kā ro 三十二身分 4. Kumā rapañhā 問童子 5. Maṅ galasuttaṁ 吉祥經 6. Ratanasuttaṁ 寶經 7. Tirokuṭ ṭ asuttaṁ 戶外經 8. Nidhikaṇ ḍ asuttaṁ 伏藏經 9. Mettasutta ṁ 慈經 from CSCD Released by Dhammavassā rā ma 2550 B.E. (2006 A.D.) Dhammavassā rā ma No. 50-6, You-Tze-Zhai, Tong-Ren Village, Zhong-Pu, Chiayi 60652, Taiwan 法雨道場 台灣 嘉義縣中埔鄉同仁村柚仔宅 50 之 6 號 Tel:(886)(5) ( 白天 );Fax: dhamma.rain@msa.hinet.net 74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TISARATANA VANDANA Salutation To The Triple Gems 禮敬三寶 求授三皈八戒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More information

Undangan Finalis

Undangan Finalis & 1 P E M E R I N T A H P R O V I N S I J A W A T E N G A H D 1N A S p E N D I D 1K A N Jl Pe A1d N o 134 Se r r c l p 35 1530 1 F x (024) 352 00 7 ] Se r A u s t u s 20 15 No o r : o o s Ke / 0 5 \ 2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 ) khgit 31 ai 33 ni 33 khum 31 sa 33 sa 55!! ( ) gai 33 phgo 31 ai 33 pg 33 log 33 n 55 ga 31 n 31 gai 33 ( ) ai 33 1 gi 33 khai 31 ai 33 mau 31 mui

: ) khgit 31 ai 33 ni 33 khum 31 sa 33 sa 55!! ( ) gai 33 phgo 31 ai 33 pg 33 log 33 n 55 ga 31 n 31 gai 33 ( ) ai 33 1 gi 33 khai 31 ai 33 mau 31 mui 1998 4,,,,,,, ai 33 a 31 na 55,,,, ai 33 : ai 33 1 1. ai 33 1 :, : 4 : ) khgit 31 ai 33 ni 33 khum 31 sa 33 sa 55!! ( ) gai 33 phgo 31 ai 33 pg 33 log 33 n 55 ga 31 n 31 gai 33 ( ) ai 33 1 gi 33 khai 31

More information

sp046-091.pdf

sp046-091.pdf RESTAURANT + CAFE + IZAKAYA + BAR = TOKYO GOURMET 1603~1867 48 1868~1912 49 1 1895 i ma han be kan 20 P.344-B 4-B 2-2-5 03-3841-2690 11:00~15:00 16:30~21:30~ 11:00~21:30 5 2,000~3,000 www.asakusa-imahan.co.jp

More information

111

111 阿 含 經 三 十 七 品 與 菩 薩 行 釋 開 仁.2011.7( 美 國 佛 法 度 假 ) 壹 阿 含 經 之 由 來 ( 壹 ) 阿 含 : 來 傳 來, 歸 趣 之 意 義 阿 含, 梵 語 作 Āgama(ā- gam), 義 譯 有 來 傳 來 ; 法 歸 趣 無 等 的 意 思 1 古 代 或 音 譯 作 阿 鋡 2 阿 鋡 暮 3 阿 含 暮 阿 笈 摩 4 阿 含 慕 5 1

More information

MAHA MANGALA SUTTA

MAHA MANGALA SUTTA MAHĀ MANGALA SUTTA Great Blessings Discouse 大吉祥经 Evam Me Sutam : EkamSamayam 嘿汪美书当嘿刚沙麻阳 Thus have I heard : one time 如是我闻 : 一时 Bhagavā Sāvatthiyam Viharati 巴咖哇沙哇提央 the Exalted One was dwelling near Savatthi

More information

2.181% 0.005%0.002%0.005% 2,160 74,180, ,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2

2.181% 0.005%0.002%0.005% 2,160 74,180, ,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2 90,000,000 9,000,000 81,000,000 2.18 0.10 3300 1 2.181% 0.005%0.002%0.005% 2,160 74,180,000 8.24 81,000,000 2.18 13,5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2 1,000,0001,000,000 1,000,000 2,000 2.18 1% 0.005%0.002%0.005%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沙門行果

沙門行果 沙 門 果 經 (Sāmaññaphala Sutta) 菩 提 比 丘 (Bhikkhu Bodhi) 原 著 德 雄 比 丘 (Bhikkhu Guṇavīra) 譯 目 錄 英 譯 序 iii 中 譯 序 vii 導 讀 ix I. 經 文 篇 1 II. 註 疏 篇 41 群 臣 之 言 41 耆 婆 之 言 52 沙 門 果 之 問 56 外 道 六 師 及 其 教 理 61 1. 布 蘭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未完成的追踪(提纲)

未完成的追踪(提纲) 87 51 1993 11.19 CHICCO 1989 1993 11 19 400 87 51 200 CHICOO 1 1993 95 1998 1999 6 97 20 5 6 14 6 8 11 18 / 45 27 5 2 2000 5 / 12 / 30 5 8 7 8 22 / 27 10 6 40 27 ( ) 1999 7 ( ) 4 X 92 95 -- 64.7% 3 25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 目 錄 專 題 報 導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0.1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之 芻 議 ( 上 ) / 觀 淨 尊 者...1 0.2 願 正 久 住 台 灣 慶 定 長 老 往 緬 甸 隨 喜 供 養 帕 奧 禪 師 暨 禮 邀 之 紀 錄...

Content 目 錄 專 題 報 導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0.1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之 芻 議 ( 上 ) / 觀 淨 尊 者...1 0.2 願 正 久 住 台 灣 慶 定 長 老 往 緬 甸 隨 喜 供 養 帕 奧 禪 師 暨 禮 邀 之 紀 錄... Content 目 錄 專 題 報 導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0.1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之 芻 議 ( 上 ) / 觀 淨 尊 者...1 0.2 願 正 久 住 台 灣 慶 定 長 老 往 緬 甸 隨 喜 供 養 帕 奧 禪 師 暨 禮 邀 之 紀 錄... 52 0.3 大 金 塔 前 的 省 思 從 佛 教 深 植 於 緬 甸 的 盛 況 談 我 們 的

More information

三皈五戒

三皈五戒 第一章受三皈依 五戒程序 根據上座部佛教的傳統, 在家信眾在作佈施 禪修 聞法等功德之前, 一般都會先向比庫 1 請求受三皈依和五戒, 令其戒行清淨, 從而使所作之功德更加殊勝 同時, 守持淨戒本身也是一種功德 在傳統上, 受三皈依和五戒都是使用巴利語來進行的 本文在受皈戒的巴利語下面也把中文的意思翻譯出來, 以供參考 在受皈戒的過程中則可以不唸中文 以下所列舉的是依照緬甸傳統的受三皈依和五戒程序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é SI 12g C = 6 12 = 1 H2( g) + O2( g) H2O( l) + 286kJ ( 1) 2 1 1 H 2( g) + O2( g) H2O( l) H = 286kJ mol ( 2) 2 1 N 2 ( g) + O2( g) NO 2 ( g) 34kJ 2 1 1 N 2 ( g) + O2( g) NO 2 ( g) H = + 34kJ mol 2 1 N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2 9 10 11 13 17 18 20 22 23 24 27 28 29 30 32 34 35 37 38 41 42 43 45 46 47 47 49 50 52 CONTENTS 5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9 70 72 芪 73 74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ina translation AOP 2011.KJ proofread.doc

Microsoft Word - China translation AOP 2011.KJ proofread.doc 2012 2011 2011 7 1 Ke r r y Br own 2011 1989 11 2010 2 20 2 20 3 ' ' 8 2008 4 3 5 20, 24 8 Fl or a Sapi o - Anna be l Ega n 2012 Joshua Rosenzweig 2 40 2008 GDP 24 7 26 2008 Shanghai i s t 8 Jeremy Gol

More information

因 味 V 取 性 又 鸟 U 且 最 大 罗 海 惜 梅 理 春 并 贵 K a t h l ee n S c h w e r d t n er M f l e z S e b a s t i a n C A Fe rs e T 民 伊 ' 国 漳 尤 地 视 峰 州 至 周 期 甚 主 第 应

因 味 V 取 性 又 鸟 U 且 最 大 罗 海 惜 梅 理 春 并 贵 K a t h l ee n S c h w e r d t n er M f l e z S e b a s t i a n C A Fe rs e T 民 伊 ' 国 漳 尤 地 视 峰 州 至 周 期 甚 主 第 应 国 ' 东 极 也 直 前 增 东 道 台 商 才 R od e ric h P t ak 略 论 时 期 国 与 东 南 亚 的 窝 贸 易 * 冯 立 军 已 劳 痢 内 容 提 要 国 与 东 南 亚 的 窝 贸 易 始 于 元 代 代 大 规 模 开 展 的 功 效 被 广 为 颂 扬 了 国 国 内 市 场 窝 的 匮 乏 窝 补 虚 损 代 上 流 社 会 群 体 趋 之 若 鹜 食 窝

More information

* ( 6 ) : 100011 : www. bph. com. cn * 2005 11 1 2005 11 1 1-10000 ISBN 7-200-06064-X/I.904 : 12.00

* ( 6 ) : 100011 : www. bph. com. cn * 2005 11 1 2005 11 1 1-10000 ISBN 7-200-06064-X/I.904 : 12.00 * ( 6 ) : 100011 : www. bph. com. cn * 2005 11 1 2005 11 1 1-10000 ISBN 7-200-06064-X/I.904 : 12.00 ,,,,,,,,,,,,,,,,,,,,,, 1 ,,,,? :,,, ;,!,,,,,,,,,,,,, : 2 ,,?,,,,,,,,,,,,,,,,, 3 ,,,,,,,,,,,,?,,,,,,,

More information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目錄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2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8 三 皈依三寶的方法 19 四 皈依三寶的利益 29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的意義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10 皈依三寶的意義 二 什麼是皈依三寶? 11 12 皈依三寶的意義 1. 2. (1) (2)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Persuasive Techniques (motorcycle helmet)

Persuasive Techniques  (motorcycle helmet) M O D E A T H E E L E M E N T S O F A N A R G U M E N T 1n t h l s t e s t i m o n y g iv e n b e f o r e t h e M a ry l a n d Se n a t e t h e s p e a ke r m a ke s a s t r o n g c l a i m a b o u t t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6 h h 3 h 3 ha 3 1 I 2 o o a 3 t y 3 t y 3 y t y 3 t y 3 y tsu 3 tsu 3 su 4 17

6 h h 3 h 3 ha 3 1 I 2 o o a 3 t y 3 t y 3 y t y 3 t y 3 y tsu 3 tsu 3 su 4 17 1o 2 n 3 ka t ia k t i x 3 3 a 3 ii 3 4 1n l n l n l 2 t t tstss t tss 3 4 i i a a ua ua ia ia 6 h h 3 h 3 ha 3 1 I 2 o o a 3 t y 3 t y 3 y t y 3 t y 3 y tsu 3 tsu 3 su 4 17 41 n 3 3 pin 3 3 ka xo 3 3

More information

该 奈 自 受 PZ 多 透 soc i e B t h y. y t is NA YL OR exp os ed t h a t b e i n g wh o res or sa in t es s e s we r e m ad e n b ot om. M ean wh i l e NA YL

该 奈 自 受 PZ 多 透 soc i e B t h y. y t is NA YL OR exp os ed t h a t b e i n g wh o res or sa in t es s e s we r e m ad e n b ot om. M ean wh i l e NA YL 探 性 通 性 圣 重 ' 颠 并 格 洛 丽 亚 奈 勒 小 说 贝 雷 的 咖 啡 馆 对 圣 经 女 性 的 重 写 郭 晓 霞 内 容 提 要 雷 的 咖 啡 馆 中 权 社 会 支 配 的 女 性 形 象 美 国 当 代 著 名 黑 人 女 作 家 格 洛 丽 亚 过 对 6 个 圣 经 女 性 故 事 的 重 写 奈 勒 在 其 小 说 贝 覆 了 圣 经 中 被 父 揭 示 了 传 统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BC8BB79A4CEABC8AE61A4E5BEC73939A6A8AA47B3F8A769AED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BC8BB79A4CEABC8AE61A4E5BEC73939A6A8AA47B3F8A769AED12E646F63>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輔 助 大 學 校 院 發 展 客 家 學 術 機 構 99 年 度 補 助 辦 理 開 設 深 化 客 家 語 言 及 文 化 通 識 課 程 計 畫 子 計 畫 一 客 語 及 客 家 文 學 成 果 報 告 書 校 內 計 畫 編 號 :98-R&D(A)-025 計 畫 執 行 期 間 :99 年 03 月 01 日 至 99 年 11 月 30 日 計 畫

More information

Access to the Breath

Access to the Breath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 asambuddhassa 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大念處經析解 在這次禪修營當中 我要為大家詳細地解說 大念處 經 這部經是佛陀住在 俱盧國 Kuru 的 劍磨瑟曇城 Kammasadhamma 時所開示的 據說 在劍磨瑟曇城 裡沒有適合世尊居住的處所 但在城外則有一處水源充 足 風景宜人的大樹林 世尊就住在那個樹林裡 並且以

More information

百业经白话文

百业经白话文 百 业 经 白 话 文 法 王 晋 美 彭 措 金 刚 上 师 传 讲 堪 布 索 达 吉 译 梵 文 : 嘎 玛 夏 嘎 达 (Karma Xia Gatha) 藏 文 : 勒 呷 巴 汉 文 : 百 业 经 译 序 百 业 经 是 我 等 大 师 释 迦 牟 尼 佛 宣 说 因 果 不 虚 的 一 部 甚 深 经 典 共 有 一 百 多 个 公 案, 涉 及 到 比 丘 比 丘 尼 沙 弥 沙

More information

lu yàng tuò guan gui zh ng fèn wù wèi qiao jú tá l o jiàn f i è yí yì qu n sì xuè , chéng y o xi o z pìn,, 1957 7 hàn 37 38 y u p ti o bèi t n tài kù sè b n zen you y n pí chè qiàn 17 dí jué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雜阿含經》之「正見增上」

《雜阿含經》之「正見增上」 六 龜 般 若 精 舍. 第 五 期 課 程 阿 含 經 論 對 讀 ( 四 ) 2014/12( 釋 開 仁 指 導 ) 主 題 : 正 見 增 上 一 雜 阿 含.788 經 卷 28( 大 正 2,204b9-c13): 如 是 我 聞 : 一 時, 佛 住 舍 衛 國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向 邪 者, 違 於 法, 不 樂 於 法 ; 向 正 者, 樂

More information

五花八门宝典(一).doc

五花八门宝典(一).doc BBS...5... 11...23...26...31...46...49...54...55...57...59...62... 110... 114... 126... 132... 149 I "108" 1 2 3 4 BBS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 ( ) Kg S ( ) A ( ) K (

More information

這 是 表 示 佛 與 菩 薩 特 有 的 勝 德, 菩 薩 修 行 的 獨 到 法 門, 也 表 示 了 利 益 眾 生 所 特 有 的 方 便 ( 二 ) 能 成 為 眾 所 共 知 的 佛 菩 薩, 應 有 傳 說 的 淵 源 與 特 殊 的 適 應 性 以 初 期 的 大 乘 經 而 論,

這 是 表 示 佛 與 菩 薩 特 有 的 勝 德, 菩 薩 修 行 的 獨 到 法 門, 也 表 示 了 利 益 眾 生 所 特 有 的 方 便 ( 二 ) 能 成 為 眾 所 共 知 的 佛 菩 薩, 應 有 傳 說 的 淵 源 與 特 殊 的 適 應 性 以 初 期 的 大 乘 經 而 論, 福 嚴 推 廣 教 育 班 第 31 期 (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第 八 章 宗 教 意 識 之 新 適 應 1 (pp. 463 532) 第 一 節 佛 菩 薩 的 仰 信 2 (pp. 463 490) 第 一 項 十 方 佛 菩 薩 的 出 現 (pp. 463 465) 釋 長 慈 (2016/3/7) 一 十 方 現 在 多 佛 菩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Þ ìe v û Ô Ç ˆ u u Á Á ig u ì Á Õ Õ} u k ä{ ä Õ ó Á ò { Ù~ˆ éó ä½áä{ ä }à ò u Á Õz u n u Áu ò z Á ˆ u u Á g u { Á Õ h i. ð ~ h i. ~ ~ ~ d Á ³ { e

Þ ìe v û Ô Ç ˆ u u Á Á ig u ì Á Õ Õ} u k ä{ ä Õ ó Á ò { Ù~ˆ éó ä½áä{ ä }à ò u Á Õz u n u Áu ò z Á ˆ u u Á g u { Á Õ h i. ð ~ h i. ~ ~ ~ d Á ³ { e Èx j u u ˆ ì s mø ó ðy Ô Ç u Á u ò } Ì ~ d Á ³ { e z Ì u p Â~f u ä k u Á Õ }  ² d ºó ûý  hïá u Áu È ûlš¹u È Á j v ˆ u ;mø Áu ò ~ Á ³ u ä p ;mø d ó ;mø ó ûý  h ïá ó Áu È û} u È Á ì ² dº k à s Txbjo)2:95*Áu

More information

Turg-Guade

Turg-Guade 7 Tenor1 Tenor 2 Bass 1 Bass 2 spe Adapted for recorders de flo re vir gi na li Ho no re que de flo re vir gi na li Ho no reque spe cia de flo re virgi na li Hono re que de flo re virgi na li Ho no re

More information

542 33 1 20 20 6 435 15 311 48 1 4 3 2 0 8 18 200 4 1,888 305 62 2 2 3 61 42 1,346 47 390 40 12 2 2 6 41 8 7 3 3 1 18 301 1 19 24 14 3 3 12 335 110 1 1 1, 582 45 76 547 1 147 46 1,103 96 1 22 8 6,721 70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 2 3 4 1 200 2 3 4 5 6 1950 6 I....1..1..1.2..3..4..5..6..6 8.8...9.14.23 28.28.32.38.47 56 II.56.68.68.70..91. 91.95.98 103 113..113 113.130..171 171 179 182 197 201..204.. 204 286 2000 195 2001 11-13

More information

代码集

代码集 第 三 部 分 社 区 卫 生 信 息 代 码 集 561 562 社 区 卫 生 信 息 代 码 集 目 录 一 社 区 卫 生 信 息 代 码 集 说 明...566 二 社 区 卫 生 信 息 代 码 集 索 引 表...568 三 社 区 卫 生 信 息 代 码 集...570 代 码 A1: 布 尔 值...570 代 码 A2: 社 交 活 动 (PAT010104_300071)...570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查 詢 本 公 司 資 訊 公 開 說 明 文 件, 請 上 本 公 司 網 站, 南 山 產 物 團 體 傷 害 保 險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給 付 ( 日 額 型 ) 附 加 條 款 ( 主 要 給 付 項 目 :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金 日 額 保 險 金 ) 100.05.27(100) 美 亞 保 精 字 第 0097 號 函 備 查 101.08.08(101) 美 亞 保 精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50 70 80 80 70 80 8 80 60 80 8 1 2 3 3 50 60 80 10 6 70 70 1985 1988 39 383 50 10 5 1985 200 1988 7 120 1985 1000 1981 6 16 1300 1988 0 70 1988 366 19 n l ts ts s ts ts s k k X ka k ka 52 k 5 x x xa k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玫 瑰 經 聖 號 經 因 父 及 子 及 聖 神 之 名, 阿 門 信 經 我 信 唯 一 的 天 主, 全 能 的 聖 父, 天 地 萬 物, 無 論 有 形 無 形, 都 是 祂 所 創 造 的 我 信 唯 一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天 主 的 獨 生 子, 祂 在 萬 世 之 前, 由 聖 父 所 生, 祂 是 出 自 天 主 的 天 主, 出 自 光 明 的 光 明, 出 自 真 天 主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Metta.doc

Microsoft Word Metta.doc 光碟 1; 资料夹 01; 轨道 11 METTĀ 灭大 Sabbe Sattā Sabbe Pānā 萨贝萨打萨贝巴那 Sabbe Bhūtā Sabbe Puggalā 萨贝布打萨贝仆卡拉 Sabbe Attabhāvā-pariyāpannā 萨贝阿大巴哇八利呀爸拿 Sabbā Itthiyo Sabbe Purisā 萨巴依地哟萨贝布立洒 73 慈爱 LOVING-KINDNESS 慈爱 May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韓碧琴

Microsoft Word - 01韓碧琴 É i 1 26 w w 77 5 iná ¹ v! k Ý ¼! ê v j! ƒ! v p! ƒ m }ü Ð Ãv! s g } if! ÿ ç ò ¼! Õ ˆß à ô n ˆßµ~! j æ! k Ž và ñ! g Ò ie µ! º w 78 1 iná ¹! k õ k ¼! ê v «æ! š¼ý v j æ m Ãvà! s ¹! g! ÿ µ y! k ÿ! Õ! k { g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0F\252\371\252G\270g\301\277\270q-0524.docx)

(Microsoft Word - \250F\252\371\252G\270g\301\277\270q-0524.docx) 目 錄 序 言... I 沙 門 果 經... 1 沙 門 果 經 講 義... 51 第 一 講 經 文 背 景... 51 第 二 講 國 王 見 佛... 83 第 三 講 六 師 諸 見... 131 第 四 講 出 家 功 德... 167 第 五 講 具 足 戒 行... 199 第 六 講 定 慧 四 緣... 239 第 七 講 捨 離 五 蓋... 265 第 八 講 成 就 初

More information

a ia ua i u o i ei uei i a ii o yo ninu nyn aia ua i i u y iu y a A o

a ia ua i u o i ei uei i a ii o yo ninu nyn aia ua i i u y iu y a A o o t kua v z p pm f v t t l s z t t t t k k vu vuu z i iu y a ia ua i u o i ei uei i a ii o yo ninu nyn aia ua i i u y iu y a A o 214 214 21 214214214 21421 21421 21321 21421 33 1 2 3 4 5 s z t t i p p

More information

ART_RAE16_ticket_cn_p.1

ART_RAE16_ticket_cn_p.1 1. 2. 3. 4. 基 础 部 分 - 色 彩 TM TM Premier B2C Sales to China 2014 TM OCR www.divcom.com.hk/ocrc 現 在 開 始 計 劃 訪 問 亞 洲 零 售 博 覽 的 行 程! 交 通 配 套 乘 車 路 線 : 由 機 場 乘 坐 公 共 汽 車 : A11 或 E11 到 灣 仔 (~80 分 鐘 ) 地 鐵 :

More information

R F I D R F I D C E P S R F I D 96 R F I D Metalib & SFX M U S E Sm a rt we a ve r

R F I D R F I D C E P S R F I D 96 R F I D Metalib & SFX M U S E Sm a rt we a ve r R F I D 96 50 R F I D C E P S R F I D 96 R F I D Metalib & SFX M U S E Sm a rt we a ve r 96 96 143 Metalib & SFX 96 R E A L 6 200 50 60 96 2007 Wi k i 96 1 2 3,524,345 Se a rch Box Ya h o o 96 3 Di re

More information

99710b45zw.PDF

99710b45zw.PDF 1 2 1 4 C && Zn H H H H H Cl H O H N H H H CH C H C H 3 2 5 3 7 H H H H CH 3 C2H 5 H H H O H H O K K O NO 2 H O NO 2 NO O 2 C2H5 H O C2H5 C H O C2H3 2 5 H H H O H H O 1826 O

More information

章節

章節 試 題 阿 財 每 年 年 初 存 入 銀 行 0000 元, 年 利 率 %, 每 年 計 息 一 次, () 若 依 單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多 少? () 若 依 複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約 為 多 少?( 近 似 值 :0 0 計 ) 編 碼 0044 難 易 中 出 處 高 雄 中 學 段 考 題 解 答 ()000 元

More information

i n i ho n n n n n ng

i n i ho n n n n n ng A i i i i i i i i n i ho n n n n n ng o o o o o o o b B b b p b b b b b b b p b b b b b b i b i b b i b b i b i b i b bn bn bn bn bn bn bn b bn bn bn bn bn bn bng bng bng b pn bng bng bng pn bng bo bo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reciting-book-abstact doc

Microsoft Word - reciting-book-abstact doc 法雨道場 課誦本 目次 2009.09 台灣 法雨道場編印 一 課誦 早課 憶念三寶 3 念佛解說 念法解說 念僧解說 目次 蛇護經 6 孔雀經 10 吉祥經 12 三十八種吉祥事 慈經 14 寶經 15 慈願 18 從根源省思使用四資具 19 回向 20 求授三皈與五戒 20 三皈依 21 正授八戒 22 發願及迴向 25 懺悔-- 請求原諒 26 二 補充說明 八戒戒相 35 十戒之效益與免難十善之效益與十不善之障難離十戒與十戒之生起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ó ú ú ì á ò à á ì ù í ü à ò á ò á à á

More information

禪 修 手 冊

禪 修 手 冊 目次 禪修手冊 2009 台灣 法雨道場編印 僅供禪修者參考之用 目 一 課誦 三寶讚 2 念佛解說 念法解說 念僧解說 吉祥經 4 三十八種吉祥事 次 修禪的增上緣 49 行禪 50 臥禪與立禪 50 行腳八大覺知 51 八大人念 52 勝利經 三十二身分 死隨念 6 五根及平衡五根 53 慈經 7 五蓋及其對治 54 寶經 8 對治散亂的方法 55 慈願 11 七覺支與七邪覺支 55 三皈依 12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中期 12 中期 % 報告期 報告 44 中期 報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期 12 中期 % 報告期 報告 44 中期 報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 2016 6 30 6 2016 2016 www.hkex.com.hk www.chalco.com.cn 2 6 8 10 中期 12 中期 12 13 16 22 25 26 27 5% 28 29 29 報告期 29 30 31 31 31 32 35 35 36 38 報告 44 中期 報 46 1 2016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1. ALUMINUM CORPORATION

More information

New Doc 1

New Doc 1 U N I V E R SI T Y O F M A L ; 1ï i l i dvol 1 l 2 0 1 8 w 1a1 p&t«apa«ridia ti p E g s l am an Pt d1an h Ma @Mi u Ooam a1 ol am S1udl es} ]111 / 2 1 Dr Mo11an a Daw 11a mai amy 1 P r o f e s s o r D r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界法師 下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釋 心 賢 大 乘 百 法 明 門 論 直 解 第 7 卷 / 共 22 本 論 裡 面 講 到 百 法, 分 成 了 五 位, 就 是 有 五 個 種 類 ; 第 一 個 心 法 跟 第 二 個 心 所 有

More information

3 5 5 3 1 9 1 0 1 0 1 0 1 0 1 2 1 2 1 2 2 π 202 2 3.14 100 2 628 a 12 15 x a 20 = 9 2 2 3 2 4 2 5 2 1 2 2 ìí ì í à á à á á à è é è ò è à ó ò ì ù à í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Ulferts International Limited Ulferts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0,000,000 20,000,000 2,000,000 180,000,000 0.62 0.38 1% 0.0027% 0.005% 1711 38D 0.62 0.38 0.621%0.005%0.0027% 0.62 www.hkexnews.hk www.ulferts.com.hk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附 件 一 公 務 員 資 歷 組 別 I. 資 歷 組 別 及 名 稱 資 歷 組 別 名 稱 1 無 需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2 中 學 會 考 證 書 第 一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的 第 二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並 具 相 當 經 驗 的 3 高 級 文 憑 及 文 憑 第 一 組 : 高 級 文 憑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股份代號 598 Stock Code : 598 注入新能 量 明 確 新方 向 2015 Interim Report 2015 中 期 報 告 中期報告 R O F A Y NE W D T I L A T I V IR E C New Ti Interim Report on 2015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2 3 4 5 7 9 10 38 49 50 公司資料 公司 公司 SINOTRANS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 ) ( ) 2006 ( C I P ) /. - :, 2002. 6 ( ) ISBN7-80176 - 020-4... - -. I207. 62 CIP ( 2002 ) 035654 ( ) : : : ( 100089) 1 : : : 8501168 1 /32 : 2, 030 : 78. 125 : 2002 6 1 : 2006 5 3 : ISBN7-80176 - 020-4

More information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交 所 及 香 港 中 央 結 算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結 算 對 本 公 佈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 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 並 表 明 概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交 所 及 香 港 中 央 結 算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結 算 對 本 公 佈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 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 並 表 明 概 2016 2 29 1933 S 30 30 571 571W www.hkexnews.hkwww.sinco-pharm.com 1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聯 交 所 及 香 港 中 央 結 算 有 限 公 司 香 港 結 算 對 本 公 佈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 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yòu xù 373 375 xiá : guà jué qi n mi o dú k ng tóng luán xié háng yè jiào k n z z n shèn chì x 1óng l n t n kuáng qi q ch qì yì yùn yo q w zhuàn sù yí qìng hé p suì x tán cuàn mi o jù yú qìng shì sh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pali chanting _Wesak day_-FINAL_v2_-0.6&1.1-After printing _with amendment_v2-B5 paper

Microsoft Word - pali chanting _Wesak day_-FINAL_v2_-0.6&1.1-After printing _with amendment_v2-B5 paper SABBADĀNAą DHAMMADĀNAą JINĀTI The Gift of Truth Excels All Gifts 一 切 布 施 中, 法 施 最 殊 胜 THIS Gift of Dhamma IS PRINTED IN CONJUNCTION WITH Vesak Celebration 2008 BUDDHIST HERMITAGE LUNAS KEDAH, MALAYSIA

More information

101年性別圖像1.doc

101年性別圖像1.doc 衛 生 局 性 別 統 計 圖 像 性 比 例 男 性 人 口 年 增 率 低 於 女 性, 致 性 比 例 逐 年 降 低 100 年 臺 北 市 男 女 性 比 例 ( 指 男 性 人 口 對 百 位 女 性 人 口 的 比 例, 即 男 / 百 女 ) 為 92.85, 與 91 年 97.09 相 較, 性 比 例 減 少 4.24, 即 十 年 來 每 百 名 女 性 人 口 相 對 之

More information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Sutta Nip ta Erich Fromm1 William Blake2 chandag, 913 chand nun to, 731 791 1. 2. 3. 4. 5. 6. 3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1. 2. 3. 4. 1. 2. 3. 4. anup disesa-nibb nadh tu yogakkhema 5

More information

T0209_07

T0209_07 不 掉 心 者 :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得 平 等 捨 : 修 心 念 住 的 時 候,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心 有 很 多 種 不 同 的 相 貌 這 裡 是 說 怎 麼 叫 做 不 掉 心? 不 掉 心, 簡 單 地 說, 就 是 不 散 亂, 掉 者, 動 也 ; 就 是 不 動 亂 的 心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 舉, 前 面 解 釋 過, 就 是 昏 沉 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學 佛 五 講 佛 法 的 正 見 十 課 前 講 話 世 界 各 地 天 災 人 禍 不 斷, 有 什 麼 方 法 能 幫 助 這 些 在 苦 難 中 的 眾 生 呢? 從 佛 教 的 觀 點 來 看, 除 非 我 們 能 夠 洞 徹 此 中 真 正 的 因 果 關 係, 否 則 絕 對 不 可 能 徹 底 改 善 世 間 的 災 難 當 我 們 在 尋 求 解 決 問 題 辦 法 的 過 程 中,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壹、端正法 3.7.doc

Microsoft Word - 01壹、端正法  3.7.doc 佛 陀 的 教 法 壹 端 正 法 釋 開 仁.2011/3/18 目 次 : ( 壹 ) 總 論 一 說 法 次 第 : 先 說 端 正 法, 後 說 正 法 要 二 三 福 之 業 三 得 人 天 涅 槃 之 正 道 ( 一 ) 八 正 道 是 正 道 ( 二 ) 十 善 是 正 道 ( 三 ) 布 施 是 正 道 ( 四 ) 修 無 常 想, 便 無 瞋 恚 愚 惑 之 想, 是 為 正 道

More information

zw.PDF

zw.PDF 20 30 15 16 15 67 12 12 12 11 1508 4 18 4 600 343 37 9 9 12 9 30 90 1503 50 23 20 400 2.65 2 19 15 20 15 16 17 19 6 23 1642 600 350 1500 19 20 30 7 1816 1830 7 23 1830 1874 4 1874 1863 14 11 20 20 20 1905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