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表 示 佛 與 菩 薩 特 有 的 勝 德, 菩 薩 修 行 的 獨 到 法 門, 也 表 示 了 利 益 眾 生 所 特 有 的 方 便 ( 二 ) 能 成 為 眾 所 共 知 的 佛 菩 薩, 應 有 傳 說 的 淵 源 與 特 殊 的 適 應 性 以 初 期 的 大 乘 經 而 論,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這 是 表 示 佛 與 菩 薩 特 有 的 勝 德, 菩 薩 修 行 的 獨 到 法 門, 也 表 示 了 利 益 眾 生 所 特 有 的 方 便 ( 二 ) 能 成 為 眾 所 共 知 的 佛 菩 薩, 應 有 傳 說 的 淵 源 與 特 殊 的 適 應 性 以 初 期 的 大 乘 經 而 論,"

Transcription

1 福 嚴 推 廣 教 育 班 第 31 期 (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第 八 章 宗 教 意 識 之 新 適 應 1 (pp ) 第 一 節 佛 菩 薩 的 仰 信 2 (pp ) 第 一 項 十 方 佛 菩 薩 的 出 現 (pp ) 釋 長 慈 (2016/3/7) 一 十 方 現 在 多 佛 菩 薩 信 仰 之 形 成, 引 起 大 乘 法 之 流 行 (p. 463) 大 乘 佛 法 的 興 起, 與 十 方 現 在 的 多 佛 多 菩 薩, 是 不 可 分 的 起 初, 由 於 釋 尊 的 入 滅, 佛 弟 子 出 於 崇 信 懷 念 的 心 情, 傳 出 有 關 釋 尊 的 本 生 譬 喻 因 緣 到 後 來, 十 方 現 在 佛 的 信 仰 流 行 起 來, 因 而 又 傳 出 了 有 關 十 方 現 在 佛 的 本 生 譬 喻 與 因 緣 十 方 現 在 的 佛 與 菩 薩 ( 大 都 是 大 菩 薩 ), 成 為 佛 弟 子 的 信 仰, 引 起 修 學 菩 薩 道 的 熱 誠, 大 乘 法 就 開 始 流 行 二 十 方 現 在 佛 菩 薩 間 差 異 的 表 徵 (pp ) ( 一 ) 在 適 應 眾 生 的 機 宜 上, 可 表 現 為 不 同 的 特 性 十 方 現 在 佛 與 菩 薩 的 名 字, 從 來 都 知 道, 這 是 表 德 的 雖 然 佛 佛 平 等 ( 菩 薩 還 在 修 學 階 段, 所 以 有 差 別 ), 但 在 適 應 眾 生 的 機 宜 上, 可 以 表 現 眾 生 為 不 同 的 特 性 所 以 佛 菩 薩 有 不 同 的 本 生 譬 喻 與 因 緣, 也 有 不 同 的 名 字 1 印 順 導 師 著, 華 雨 集 第 五 冊,p. 37: 大 乘 佛 法 有 新 的 宗 教 特 性, 所 以 立 宗 教 意 識 之 新 適 應 一 章, 在 新 出 現 的 佛 菩 薩 與 淨 土 外, 還 論 到 神 秘 力 護 持 的 仰 信 如 音 聲 的 神 秘 力, 契 經 的 神 秘 化, 神 力 加 護, 這 都 是 早 就 孕 育 於 部 派 佛 教 ( 更 早 是 世 間 悉 檀 的 長 阿 含 經 ), 到 大 乘 時 代 而 強 化 起 來 方 便 的 適 應, 是 不 可 能 沒 有 的, 但 如 過 分 重 視 佛 法 的 通 俗 化, 方 便 與 真 實 不 分, 偏 重 方 便, 那 方 便 就 要 轉 化 為 佛 法 的 障 礙 了! 這 是 我 修 學 佛 法 以 來, 面 對 現 實 佛 教, 而 一 向 注 目 的 問 題 本 書 曾 參 考 日 文 的 : 平 川 彰 的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研 究, 靜 谷 正 雄 的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成 立 過 程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研 究 以 為 : 大 乘 佛 教 的 出 現, 與 出 家 者 無 關, 是 出 於 不 僧 不 俗 的 寺 塔 集 團 這 也 許 是 為 現 代 日 本 佛 教, 尋 求 理 論 的 根 據 吧! 從 經 律 看 來, 這 是 想 像 而 沒 有 實 據 的, 也 就 引 文 證 而 加 以 評 論 2 印 順 導 師 著,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第 一 章 序 說,pp : 大 乘 佛 法, 傳 出 了 現 在 的 十 方 佛, 十 方 淨 土, 無 數 的 菩 薩, 佛 與 菩 薩 現 在, 所 以 佛 涅 槃 所 引 起 的, 對 佛 的 永 恆 懷 念, 形 式 上 多 少 變 了 然 學 習 成 佛 的 菩 薩 行, 以 成 佛 為 最 高 理 想, 念 佛, 見 佛, 為 菩 薩 的 要 行, 所 以 對 佛 的 永 恆 懷 念 ( 雖 對 釋 迦 佛 漸 漸 淡 了 ), 實 質 是 沒 有 太 多 不 同 的 ( 念 色 相 佛, 見 色 相 佛, 更 是 秘 密 大 乘 佛 法 所 重 的 ) 大 乘 的 興 起, 為 當 時 佛 教 界 ( 程 度 不 等 ) 的 一 大 趨 勢, 複 雜 而 傾 向 同 一 大 理 想 求 成 佛 道 386

2 這 是 表 示 佛 與 菩 薩 特 有 的 勝 德, 菩 薩 修 行 的 獨 到 法 門, 也 表 示 了 利 益 眾 生 所 特 有 的 方 便 ( 二 ) 能 成 為 眾 所 共 知 的 佛 菩 薩, 應 有 傳 說 的 淵 源 與 特 殊 的 適 應 性 以 初 期 的 大 乘 經 而 論, 現 在 ( 或 過 去 ) 佛 與 菩 薩 的 名 字 ; 過 去 發 心 修 行 授 記 的 傳 說, 是 非 常 多 的 但 有 的 只 偶 然 一 見, 有 的 卻 有 許 多 經 說 到 他 的 往 昔 因 緣 與 現 在 的 化 度 眾 生 如 阿 彌 陀 佛 (Amitābhabuddha) 文 殊 師 利 (Mañjuśrī) 觀 世 音 (Avalokitasvara) 菩 薩, 為 家 喻 戶 曉 的 佛 菩 薩, 大 乘 信 者 的 信 仰 對 象, 與 偶 然 一 見 的, 到 底 不 同, 這 應 有 傳 說 上 的 淵 源, 或 特 殊 的 適 應 性 如 文 殊 菩 薩, 在 大 眾 部 (Mahāsāṃghika), 早 就 有 了 文 殊 的 信 仰 3 雖 現 有 的 資 料 不 充 分, 對 初 期 大 乘 的 重 要 佛 菩 薩, 不 一 定 能 有 確 定 的 結 論, 但 基 於 深 遠 的 傳 說, 適 合 一 般 宗 教 的 需 要, 才 能 成 為 眾 所 共 知 的 佛 菩 薩, 是 可 以 確 信 無 疑 的 三 大 乘 經 說 到 的 十 方 現 在 佛 與 菩 薩 (p. 464) ( 一 ) 初 說 以 釋 尊 與 原 始 佛 教 聖 弟 子 為 主 起 初, 大 乘 經 說 到 了 十 方 現 在 的 佛 與 菩 薩, 而 這 一 世 界 的 說 ( 大 乘 ) 法 主, 還 是 釋 迦 牟 尼 (Śākyamuni); 參 與 說 法 及 問 答 者, 還 是 原 始 佛 教 的 聖 者 們 如 般 若 經 是 須 菩 提 (Subhūti) 等 聲 聞 聖 者, 及 彌 勒 (Maitreya) 帝 釋 (Śakradevānām Indra); 大 阿 彌 陀 經 是 阿 難 (Ānanda) 阿 逸 多 (Ajita 即 彌 勒 ); 舍 利 弗 悔 過 經 是 舍 利 弗 (Śāriputra) 等 ( 二 ) 演 變 菩 薩 從 他 方 來 此 土 助 佛 揚 化 ; 此 土 也 有 菩 薩 出 現 其 後, 文 殊 ( 傳 說 在 南 方 或 東 方 來 ) 4 維 摩 詰 (Vimalakīrti) 等, 成 為 此 土 的, 助 佛 揚 化 的 菩 薩 ; 此 土 也 有 賢 護 (Bhadrapāla) 等 菩 薩 出 現, 5 那 是 大 乘 佛 法 相 當 隆 盛, 大 乘 行 者 已 卓 然 有 成 了! 6 3 [ 原 書 p. 465 註 1] 舍 利 弗 問 經 ( 大 正 24,902c) 4 印 順 導 師 著,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p. 88: 初 期 大 乘 經 中, 與 文 殊 師 利 有 關 的 不 少 文 殊 是 現 出 家 相 的, 卻 不 重 視 釋 尊 的 律 制 經 上 說 : 文 殊 是 從 東 方 寶 氏 世 界 寶 英 如 來 ( 佛 土 與 佛 名, 異 譯 不 一 ) 那 邊 來 的, 來 了 就 沒 有 回 去, 贊 助 釋 尊 弘 法, 也 獨 當 一 面 的 說 法 多 氏 印 度 佛 教 史 說 : 文 殊 現 比 丘 相, 來 到 歐 提 毘 舍 (Oḍiviśa) 月 護 (Candrarakṣa) 的 家 中, 說 大 乘 法, 為 人 間 流 行 大 乘 法 的 開 始 歐 提 毘 舍 為 印 度 東 方 三 大 地 區 之 一, 就 是 現 在 的 奧 里 薩, 也 就 是 善 財 的 故 鄉 ; 文 殊 法 門 與 這 一 地 區 有 關 文 殊 從 東 方 ( 也 可 說 南 方, 已 屬 南 印 度 ) 來, 是 初 期 大 乘 經 的 一 致 傳 說 5 (1) 大 方 等 大 集 經 賢 護 分 ( 大 正 13,872a 897c) (2) 一 切 經 音 義 卷 19( 大 正 54,426a2 4): 大 集 賢 護 菩 薩 經 ; 賢 護 ( 諸 經 在 梵 語 名 跋 陀 婆 羅, 即 佛 在 世 時, 王 舍 城 中 賢 護 長 者 白 衣 菩 薩, 即 此 賢 劫 中 當 來 千 佛 此 其 一 也 請 問 佛 說 此 經 也 ) 6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在 人 間,p. 40: 佛 滅 後 五 百 年 的 佛 教 情 況, 即 大 乘 教 興 起 的 時 代, 也 約 有 五 百 年 佛 教 的 中 心 是 演 變 了 處 於 佛 教 中 心 的 佛 與 弟 子, 都 現 為 在 家 相 如 文 殊 觀 音 普 賢 維 摩 詰 善 財 常 啼 等 菩 薩, 可 說 都 是 在 家 的 大 乘 歸 極 的 佛 陀, 為 毘 盧 遮 那 佛, 也 是 有 髮 髻, 戴 頭 冠 的, 身 上 瓔 珞 莊 嚴 的 在 家 相 這 以 在 家 為 中 心 的 佛 菩 薩, 表 現 了 大 悲 大 智 大 行 大 願 的 特 徵, 重 六 波 羅 蜜 四 攝 等 法 門 當 時, 出 家 解 脫 相 的 聲 聞 僧 ( 連 釋 迦 佛 在 內 ), 被 移 到 右 邊 去, 不 再 代 表 佛 法 的 重 心, 而 看 作 適 應 一 分 根 性 的 方 便 了 387

3 四 著 名 佛 菩 薩 的 傳 說 淵 源 (pp ) 著 名 的 佛 與 菩 薩, 應 有 深 遠 的 傳 說 淵 源 到 底 淵 源 於 什 麼? ( 一 ) 學 界 的 推 論 或 推 論 為 受 到 西 方 神 話 的 影 響 ; 或 從 印 度 固 有 的 宗 教 文 化 去 探 求 ; 或 從 佛 教 自 身 去 摸 索, 每 每 能 言 之 成 理 ( 二 ) 導 師 的 見 解 我 的 理 解 與 信 念 : 大 乘 佛 法 到 底 是 佛 法 的 ; 大 乘 初 期 的 佛 菩 薩, 主 要 是 依 佛 法 自 身 的 理 念 或 傳 說 而 開 展, 適 應 印 度 神 教 的 文 化 而 與 印 度 文 化 相 關 涉 佛 法 流 行 於 印 度 西 北 方 的, 也 可 能 與 西 方 的 傳 說 相 融 合 ( 三 ) 小 結 初 期 大 乘 的 佛 與 菩 薩, 主 要 是 依 佛 教 自 身 的 發 展 而 表 現 出 來, 所 以 大 乘 法 中 著 名 的 佛 菩 薩, 即 使 受 到 印 度 神 教 或 西 方 的 影 響, 到 底 與 神 教 的 並 不 相 同 這 裡, 試 論 幾 位 著 名 的 佛 菩 薩, 作 研 究 大 乘 佛 教 者 的 參 考 388

4 第 二 項 文 殊 師 利 普 賢 毘 盧 遮 那 (pp ) 一 華 嚴 三 聖 一 佛 與 二 大 菩 薩 (p. 465) 文 殊 師 利 (Mañjuśrī), 或 譯 為 曼 殊 室 利, 濡 首, 妙 吉 祥 7 三 曼 陀 跋 陀 羅 (Samantabhadra), 或 譯 為 普 賢, 遍 吉 文 殊 普 賢 二 大 菩 薩, 與 毘 盧 遮 那 佛 8 (Vairocana), 被 稱 為 華 嚴 三 聖 一 佛 與 二 大 菩 薩, 是 怎 樣 的 出 現 於 佛 教 界, 而 被 傳 說 稱 頌 與 信 奉 呢? 二 二 大 菩 薩 : 文 殊 與 普 賢 (pp ) ( 一 ) 二 大 菩 薩 與 舍 利 弗 目 犍 連 的 關 係 (pp ) 1 二 大 脇 侍 (1) 毘 盧 遮 那 佛 的 二 大 脇 侍 與 釋 迦 佛 的 二 大 脇 侍 有 共 同 處 首 先, 大 智 文 殊 大 行 普 賢 二 菩 薩, 是 毘 盧 遮 那 佛 ( 舊 譯 作 盧 舍 那 佛 ) 的 二 大 脇 侍, 與 原 始 佛 教 中, 智 慧 第 一 舍 利 弗 (Śāriputra), 神 通 第 一 大 目 犍 連 9 (Mahāmaudgalyāyana), 是 釋 迦 佛 的 挾 侍, 似 乎 有 共 同 處 10 (2) 研 究 結 果 : 人 間 二 大 弟 子, 融 合 天 上 二 大 弟 子, 表 現 為 文 殊 普 賢 我 曾 依 據 這 一 線 索, 加 以 研 究, 並 以 文 殊 與 普 賢 為 題, 發 表 於 海 潮 音 11 研 究 的 結 論 是 : A 釋 迦 佛 的 兩 大 人 間 弟 子 釋 尊 的 人 間 弟 子, 有 左 右 二 大 弟 子 舍 利 弗 與 大 目 犍 連, 這 是 眾 所 共 知 的 B 釋 迦 佛 的 兩 大 天 上 弟 子 而 在 佛 教 的 傳 說 中, 還 有 天 上 弟 子, 梵 王 (brahman) 與 帝 釋 (Śakradevānāmindra), 也 成 為 左 右 的 二 大 弟 子 7 印 順 導 師 著, 藥 師 經 講 記,pp : 曼 殊 室 利, 為 文 殊 師 利 的 異 譯 ; 文 與 曼, 古 音 相 近 曼 殊 室 利, 義 譯 妙 ( 曼 殊 ) 吉 祥 ( 室 利 ), 在 大 乘 佛 教 中, 是 以 智 慧 為 特 德 的 菩 薩, 曾 為 諸 佛 之 師 8 (1) 印 順 導 師 著, 華 雨 集 第 四 冊,p. 41: 什 麼 是 ( 梵 化 之 機 應 慎 )? 梵 化, 應 改 為 天 化, 也 就 是 低 級 天 的 鬼 神 化 西 元 前 50 年, 到 西 元 200 年, 佛 法 發 展 而 進 入 初 期 大 乘 時 代 由 於 佛 弟 子 對 佛 的 永 恆 懷 念, 理 想 化 的 信 仰 的 成 分 加 深, 與 印 度 神 教, 自 然 的 多 了 一 分 共 同 性 一 文 殊 是 舍 利 弗 與 梵 天 的 合 化, 普 賢 是 目 犍 連 與 帝 釋 的 合 化, 成 為 如 來 ( 新 ) 的 二 大 脅 侍 取 象 溼 婆 天 ( 在 色 究 竟 天 ), 有 圓 滿 的 毘 盧 遮 那 佛 魔 王, 龍 王, 夜 叉 王, 緊 那 羅 王 等 低 級 天 神, 都 以 大 菩 薩 的 姿 態, 出 現 在 大 乘 經 中, 雖 然 所 說 的, 都 是 發 菩 提 心, 悲 智 相 應 的 菩 薩 行, 卻 凌 駕 人 間 的 聖 者, 大 有 人 間 修 行, 不 如 鬼 神 天 的 意 趣 無 數 神 天, 成 為 華 嚴 法 會 的 大 菩 薩, 而 夜 叉 菩 薩 執 金 剛 神, 地 位 比 十 地 菩 薩 還 高 這 表 示 了 重 天 神 而 輕 人 間 的 心 聲, 是 值 得 人 間 佛 弟 子 注 意 的! (2) 另 見 印 順 導 師 著,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pp 挾 xié ㄒㄧㄝˊ :5. 護 衛 ; 輔 佐 ( 漢 語 大 詞 典 ( 六 ),p. 604) 10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教 史 地 考 論,pp : 文 殊 普 賢 與 舍 利 弗 目 犍 連 : 審 細 的 研 究 起 來, 文 殊 與 普 賢, 實 為 舍 利 弗 與 目 犍 連 的 理 想 化 理 由 是 :( 一 ) 文 殊 普 賢 為 毘 盧 遮 那 佛 的 脇 侍, 是 代 表 佛 陀 弘 化 的 在 初 期 佛 教 中, 舍 利 弗 與 目 犍 連, 即 是 釋 尊 的 兩 大 弟 子, 被 稱 為 雙 賢, 第 一 雙 弟 子, 負 著 代 佛 揚 化 的 重 任 11 [ 原 書 p. 472 註 1] 海 潮 音 34 卷 ( 六 月 號 ) 389

5 天 上 的 二 大 弟 子, 如 增 壹 阿 含 經 卷 28( 大 正 2,707a) 說 : 世 尊 詣 中 道 是 時 梵 天 在 如 來 右, 處 銀 道 側 ; 釋 提 桓 因 在 ( 左 ) 水 精 道 側 世 尊 在 中 間, 梵 王 與 帝 釋 在 左 右, 從 忉 利 天 下 來 的 傳 說, 如 根 本 說 一 切 有 部 毘 奈 耶 雜 事, 高 僧 法 顯 傳, 大 唐 西 域 記 等, 都 有 同 樣 的 記 載 12 又 如 釋 尊 到 滿 富 (Purṇavardhana) 長 者 家 去, 也 是 梵 王 侍 右, 帝 釋 侍 左 的 13 C 小 結 人 間 二 大 弟 子, 融 合 於 天 上 的 二 大 弟 子, 表 現 為 毘 盧 遮 那 佛 的 二 大 弟 子 文 殊 與 普 賢 2 與 師 象 有 關 的 傳 說 人 間 二 大 弟 子, 與 文 殊 普 賢 的 類 似 性, 除 二 大 弟 子 與 大 智 大 行 外, 有 師 象 的 傳 說 14 文 殊 乘 青 師, 普 賢 乘 白 象 15, 為 中 國 佛 教 的 普 遍 傳 說 這 一 傳 說, 與 人 間 二 大 弟 子 是 有 關 的 (1) 舍 利 弗 與 師 子 的 傳 說 16 舍 利 弗 與 師 子 的 傳 說, 如 雜 阿 含 經 說 : 舍 利 弗 自 稱 : 正 使 世 尊 一 日 一 夜, 乃 至 七 夜, 異 句 異 味 問 斯 義 者, 我 亦 悉 能 乃 至 七 夜, 異 句 異 味 而 解 說 這 一 自 記, 引 起 比 丘 們 的 譏 嫌, 說 他 於 大 眾 中 一 向 師 子 吼 言 17 又 有 比 丘 說 舍 利 弗 輕 慢, 舍 利 弗 就 在 佛 前 而 師 子 吼, 自 己 毫 無 輕 慢 的 意 思 18 (2) 目 犍 連 與 白 象 的 傳 說 目 犍 連 與 白 象 的 傳 說, 出 於 毘 奈 耶 19, 發 智 論 曾 引 述 而 加 以 解 說 : 12 (1)[ 原 書 p. 472 註 2] 根 本 說 一 切 有 部 毘 奈 耶 雜 事 卷 29( 大 正 24,347a) 高 僧 法 顯 傳 ( 大 正 51,859c) 大 唐 西 域 記 卷 4( 大 正 51,893a b) (2)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教 史 地 考 論,pp : 文 殊 普 賢 與 梵 王 帝 釋 : 釋 尊 為 人 天 教 師 人 間 的 上 首 弟 子, 為 舍 利 弗 與 目 犍 連 ; 天 上 的 上 首 弟 子, 即 梵 王 與 帝 釋 佛 教 的 早 期 傳 說 中, 表 示 佛 法 為 人 類 的 迫 切 需 要, 印 度 的 大 神 梵 王 與 帝 釋, 也 祈 求 釋 尊 說 法, 作 釋 尊 的 弟 子 傳 說 : 帝 釋 得 須 陀 洹 果, 梵 王 得 阿 那 含 果 論 學 位, 並 不 崇 高, 但 由 於 領 導 群 神 護 持 佛 法, 在 佛 教 中 逐 漸 取 得 重 要 的 地 位 梵 王 與 帝 釋, 在 佛 化 的 天 國 中, 也 成 為 佛 的 左 右 二 大 護 法 13 [ 原 書 p. 472 註 3] 增 壹 阿 含 經 卷 22( 大 正 2,663a) 14 另 見 : 印 順 導 師 著 作 青 年 的 佛 教 青 獅 與 白 象 (pp ) 15 [ 原 書 p. 472 註 4] 陀 羅 尼 集 經 卷 1( 大 正 18,790a b) 16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教 史 地 考 論,p. 235: 舍 利 弗 有 獅 子 吼 的 傳 說, 如 雜 阿 含 經 ( 卷 14) 說 : 尊 者 舍 利 弗, 作 奇 特 未 曾 有 說, 於 大 眾 中 一 向 獅 子 吼 言 舍 利 弗 比 丘 善 入 法 界 故 舍 利 弗 的 獅 子 吼, 自 稱 能 一 日 乃 至 七 日, 以 各 式 各 樣 的 文 義 來 解 說 佛 說 中 阿 含 經 也 有 同 樣 的 敘 述 這 在 當 時, 引 起 了 黑 齒 比 丘 們 的 驚 訝 我 覺 得, 不 但 舍 利 弗 的 獅 子 吼, 與 文 殊 的 乘 坐 獅 子 有 關 ; 他 的 善 入 法 界 能 以 異 文 異 義 解 佛 說, 也 與 華 嚴 經. 入 法 界 品 的 諸 大 善 知 識, 以 不 同 的 法 門 而 同 入 法 界 有 關 17 [ 原 書 p. 472 註 5] 雜 阿 含 經 卷 14( 大 正 2,95c) 中 阿 含 經 卷 5 智 經 ( 大 正 1, 452a b) 相 應 部 因 緣 相 應 ( 南 傳 13,79 81) 18 [ 原 書 p. 472 註 6] 中 阿 含 經 卷 5 師 子 吼 經 ( 大 正 1,452c) 增 壹 阿 含 經 卷 30( 大 正 2,712c) 增 支 部 9 集 ( 南 傳 22 上,34) 19 [ 原 書 p. 473 註 7] 根 本 說 一 切 有 部 毘 奈 耶 卷 10( 大 正 23,680a b) 390

6 尊 者 大 目 乾 連 言 : 具 壽! 我 自 憶 住 無 所 有 處 定, 聞 曼 陀 枳 尼 池 側, 有 眾 多 龍 象 哮 吼 等 聲 20 這 一 傳 說, 曾 引 起 了 部 派 間 的 論 諍 : 聽 見 了 聲 音 才 出 定, 還 是 出 了 定 才 聽 見 聲 音? 21 目 乾 連 不 但 曾 因 聽 見 龍 象 哮 吼, 引 起 佛 弟 子 間 的 疑 難, 隨 佛 去 滿 富 城 時, 目 乾 連 也 是 化 一 隻 六 牙 白 象, 坐 著 從 空 中 飛 去 22 (3) 人 間 兩 大 弟 子 般 涅 槃 時 所 入 之 定 二 大 弟 子 與 師 象 的 關 係, 還 有 阿 毘 達 磨 大 毘 婆 沙 論 卷 162( 大 正 27,821b) 所 說 : 舍 利 子 般 涅 槃 時, 入 師 子 奮 迅 等 至 23 大 目 揵 連 般 涅 槃 時, 入 香 象 嚬 呻 等 至 等 至 三 摩 缽 底, 為 聖 者 聖 慧 所 依 止 的 深 定 舍 利 弗 與 大 目 犍 連 二 位, 依 止 這 師 子 奮 迅 香 象 嚬 呻 定 而 入 涅 槃, 文 殊 與 普 賢 二 大 士, 也 就 坐 著 師 象 而 出 現 人 間 了 3 文 殊 與 舍 利 弗 的 其 他 關 係 文 殊 與 舍 利 弗 的 關 係, 還 有 三 點 : (1) 依 特 有 之 稱 謂 [ 法 王 子 ] 之 辨 一 文 殊 被 稱 為 法 王 子, 這 雖 是 大 菩 薩 共 有 的 尊 稱, 但 在 文 殊, 可 說 是 私 名 化 的 24 原 來 法 王 子, 也 是 舍 利 弗 特 有 的 光 榮, 如 雜 阿 含 經 說 : 佛 告 舍 利 弗 汝 今 如 是 為 我 長 子, 鄰 受 灌 頂 而 未 灌 頂, 住 於 儀 法 ( 學 佛 威 儀 位 ), 我 所 應 轉 法 輪, 汝 亦 隨 轉 25 舍 利 弗 為 法 王 長 子, 與 大 乘 的 文 殊 師 利 法 王 子, 明 顯 的 有 著 共 同 性 (2) 依 出 生 地 辨 二 舍 利 弗 是 摩 竭 陀 (Magadha) 的 那 羅 (Nāla. Nālanda) 聚 落 人, 文 殊 也 有 同 一 傳 說 : 此 文 殊 師 利, 有 大 慈 悲, 生 於 此 國 多 羅 聚 落, 於 我 所 出 家 學 道 26 (3) 依 化 眾 與 始 終 次 第 辨 A 化 眾 三 中 阿 含 經 卷 7 分 別 四 諦 經 ( 大 正 1,467b) 說 : 20 [ 原 書 p. 473 註 8] 阿 毘 達 磨 發 智 論 卷 19( 大 正 26,1021c 1022a) 21 大 毘 婆 沙 論 卷 185( 大 正 27,929c23~930a8) 22 [ 原 書 p. 473 註 9] 增 壹 阿 含 經 卷 22( 大 正 2,663b) 23 另 參 增 壹 阿 含 經 卷 18( 大 正 2,639c10 640a29) 24 印 順 導 師 著, 藥 師 經 講 記,p. 37: 法 王 子, 是 菩 薩 的 尊 稱 法 王 指 佛 陀, 佛 說 我 為 法 王, 於 法 自 在 法 王 子 是 菩 薩, 如 國 王 的 太 子, 是 候 補 的 國 王, 將 來 要 繼 承 王 業 的 曼 殊 室 利 為 佛 的 繼 承 者, 所 以 稱 法 王 子 約 這 個 意 義, 觀 音 地 藏 等 大 菩 薩, 實 也 具 備 繼 承 佛 陀 的 資 格, 應 該 也 可 稱 為 法 王 子 的, 而 經 中 為 何 獨 以 此 名 尊 稱 文 殊? 我 們 知 道, 佛 果 是 由 菩 薩 因 行 而 來, 菩 薩 因 地 有 種 種 功 德, 而 主 要 的 是 智 慧 ; 佛 名 覺 者, 也 即 大 菩 提 ; 曼 殊 室 利 有 高 超 的 智 慧, 於 諸 菩 薩 中 最 為 第 一, 與 佛 的 大 菩 提 相 近, 若 再 進 一 步, 便 是 大 覺 的 佛 陀 了, 故 經 裡 處 處 稱 讚 他 為 法 王 子 25 [ 原 書 p. 473 註 10] 雜 阿 含 經 卷 45( 大 正 2,330a b) 相 應 部 婆 耆 沙 長 老 相 應 ( 南 傳 12,330) 26 [ 原 書 p. 473 註 11] 佛 說 文 殊 師 利 般 涅 槃 經 ( 大 正 14,480c) 391

7 舍 梨 子 比 丘, 能 以 正 見 為 導 御 也 目 乾 連 比 丘, 能 令 立 於 最 上 真 際, 謂 究 竟 漏 盡 舍 梨 子 比 丘 生 諸 梵 行, 猶 如 生 母 ; 目 連 比 丘 長 養 諸 梵 行, 猶 如 養 母 27 舍 利 弗 在 教 化 方 面, 能 使 比 丘 們 得 正 見 得 佛 法 的 慧 命, 如 生 母 一 樣 正 見, 是 正 確 的 見, 不 是 知 識, 是 深 刻 的 體 認, 成 為 自 己 決 定 不 壞 的 證 信 文 殊 師 利 宣 揚 大 乘 法, 與 舍 利 弗 的 以 正 見 為 導 御, 性 質 相 同, 如 放 缽 經 ( 大 正 15,451a) 說 : 今 我 得 ( 成 ) 佛, 皆 文 殊 師 利 之 恩, 本 是 我 師 前 過 去 無 央 數 諸 佛, 皆 是 文 殊 師 利 弟 子 ; 當 來 者 亦 是 其 威 神 恩 力 所 致 譬 如 世 間 小 兒 有 父 母, 文 殊 者 佛 道 中 父 母 也 諸 佛 為 文 殊 的 弟 子, 文 殊 如 父 母 一 樣, 這 不 是 與 舍 利 弗 能 生 比 丘 梵 行, 如 生 母 一 樣 嗎? 28 B 始 終 次 第 而 且, 舍 利 弗 教 人 得 正 見, 入 佛 法 ; 目 犍 連 護 育 長 養, 使 比 丘 們 究 竟 解 脫 : 這 是 聲 聞 道 的 始 終 次 第, 二 大 弟 子 各 有 其 獨 到 的 教 化 在 入 法 界 品 中, 善 財 童 子 (SudhanaŚreṣṭhi-dāraka) 從 文 殊 發 菩 提 心, 此 後 參 學 修 行, 末 了 見 普 賢 菩 薩, 入 普 賢 行 願 而 圓 滿 二 大 士 所 引 導 的, 菩 薩 道 的 始 終 歷 程, 不 也 是 有 其 同 樣 意 義 嗎! ( 二 ) 二 大 菩 薩 與 梵 王 帝 釋 的 關 係 (pp ) 釋 尊 天 上 的 二 大 弟 子 梵 王 與 帝 釋, 與 文 殊 普 賢 二 大 菩 薩 的 關 係, 更 為 明 顯 1 文 殊 與 梵 天 王 的 關 係 (1) 依 童 子 相, 五 角 髻 辨 A 梵 天 王 (A) 梵 天 王 地 位 之 異 說 梵 王 或 梵 天 王, 經 中 所 說 的, 地 位 不 完 全 一 致 或 說 娑 婆 世 界 主 梵 天 王 29, 那 是 與 色 究 竟 ( 天 akaniṣṭha) 相 等 或 泛 說 梵 天 王, 是 初 禪 大 梵 天 王 (B) 梵 天 王 示 現 童 子 相 梵 天 王 的 示 現 色 相, 如 阿 毘 達 磨 大 毘 婆 沙 論 卷 129( 大 正 27,670c) 說 : 27 [ 原 書 p. 473 註 12] 增 壹 阿 含 經 卷 19( 大 正 2,643b) 中 部 (141) 諦 分 別 經 ( 南 傳 11 下,350) 28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教 史 地 考 論,pp : 大 智 文 殊, 大 行 普 賢, 簡 要 的 表 示 了 二 大 士 的 德 性 這 在 釋 尊 的 教 團 中, 即 是 舍 利 弗 與 目 犍 連 的 德 行 釋 尊 的 大 弟 子, 各 有 特 長, 而 舍 利 弗 與 目 犍 連, 佛 記 別 他 是 : 是 二 人 者, 是 我 弟 子 中 智 慧 第 一 神 足 第 一 ( 大 智 度 論 ( 引 律 )11) 大 智 舍 利 弗, 與 大 智 文 殊, 僅 為 聲 聞 與 菩 薩 的 差 別, 古 人 也 多 能 理 解 到 神 足 ( 通 ) 即 是 行 我 們 不 能 忽 略 的, 大 智, 不 但 是 為 自 己 的 舍 梨 子 以 正 見 為 導, 生 諸 梵 行 者 如 生 母 ; 文 殊 教 化 諸 佛 發 菩 提 心, 被 稱 為 諸 佛 的 老 師 這 啟 迪 正 見 的 教 化 重 任, 在 聲 聞 與 菩 薩 佛 教 中, 即 由 舍 利 弗 與 文 殊 分 別 負 擔, 這 實 為 同 一 事 實 的 不 同 說 明 29 [ 原 書 p. 473 註 13] 雜 阿 含 經 卷 44( 大 正 2,322c) 相 應 部 念 處 相 應 ( 南 傳 16 上, 394) 392

8 尊 者 馬 勝 遂 發 誠 心, 願 大 梵 王 於 此 眾 現! 應 時 大 梵 即 放 光 明, 便 自 化 身 為 童 子 像, 首 分 五 頂, 形 貌 端 嚴, 在 梵 眾 中, 隨 光 而 現 a 北 傳 所 述 毘 婆 沙 論 所 引 述 的, 是 長 阿 含 經 的 堅 固 經 ; 分 別 說 部 所 傳 的 長 部, 只 說 梵 王 忽 然 出 現 30 大 典 尊 經 與 闍 尼 沙 經, 都 說 到 梵 王 出 現 的 形 相 : 有 大 光 現 時 梵 天 王 即 化 為 童 子, 五 角 髻 31 ; b 南 傳 所 述 南 傳 略 說 常 童 形 梵 天 32 說 偈 讚 歎 釋 尊 的 常 童 子 (Sanatkumāra) 33, 就 是 這 位 梵 天 的 化 相 ( 大 智 度 論 稱 之 為 鳩 摩 羅 天 ) 34 B 文 殊 這 使 我 們 想 到, 文 殊 是 被 稱 為 童 子 的 在 文 殊 像 中, 雖 有 一 髻 的, 沒 有 髻 的, 但 五 髻 是 最 一 般 的 五 髻 文 殊 相 35, 豈 非 就 是 梵 王 示 現 的 色 相? (2) 依 字 門 辨 A 梵 天 王 據 說 : 印 度 的 文 字, 由 梵 王 誦 出, 所 以 稱 為 梵 語 B 文 殊 在 大 乘 法 中, 有 阿 字 為 初 的 四 十 二 字 門 ; 36 字 母 最 初 的 五 字 阿 囉 跛 者 曩, 就 是 文 殊 師 利 的 根 本 咒 [ 原 書 p. 473 註 14] 長 阿 含 經 卷 16 堅 固 經 ( 大 正 1,102b) 長 部 (11) 堅 固 經 ( 南 傳 6,311) 31 [ 原 書 p. 473 註 15] 長 阿 含 經 卷 5 典 尊 經 ( 大 正 1,32b) 長 阿 含 經 卷 5 闍 尼 沙 經 ( 大 正 1,35b) 32 [ 原 書 p. 473 註 16] 長 部 (19) 大 典 尊 經 ( 南 傳 7,239) 長 部 (18) 闍 尼 沙 經 ( 南 傳 7,217) 33 [ 原 書 p. 473 註 17] 長 阿 含 經 卷 6 小 緣 經 ( 大 正 1,39a) 長 阿 含 經 卷 13 阿 摩 晝 經 ( 大 正 1,83b) 34 [ 原 書 p. 473 註 18] 大 智 度 論 卷 2( 大 正 25,73a) 35 法 界 聖 凡 水 陸 大 齋 法 輪 寶 懺 卷 9( 卍 續 74,1036c3 6): 文 殊 師 利 作 童 子 相, 頭 有 五 髻, 金 色 嚴 身, 體 著 青 衣, 師 子 座 上, 半 加 趺 坐, 左 足 垂 下, 蓮 華 承 之, 作 說 法 相, 諸 相 圓 滿, 面 有 喜 怒 之 容, 目 觀 行 人, 右 枝 蓮 華 36 關 於 四 十 二 字 門, 可 參 考 : (1) 大 智 度 論 卷 89( 大 正 25,685a10 15) 卷 89( 大 正 25,686c1 6) (2) 印 順 導 師 著,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p. 469 pp pp (3) 參 見 釋 厚 觀 郭 忠 生 合 編 大 智 度 論 之 本 文 相 互 索 引, 正 觀 雜 誌 第 6 期,p. 213: 四 十 二 字 義 : 大 智 度 論 卷 48( 大 正 25,407c10 409a24)[ 四 念 處 品 第 19 之 經 文 與 大 論 之 解 說 ]; 參 卷 42( 大 正 25,366c27 367a6); 卷 28( 大 正 25,268a23 29) (4) 印 順 導 師, 佛 在 人 間,p. 70: 大 乘 法 的 四 十 二 字, 以 阿 字 為 本 阿 是 不 生 不 滅 義, 這 即 是 一 切 法 的 本 性 唱 誦 每 字, 都 與 阿 相 應, 即 觀 一 切 入 不 生 不 滅 的 實 性 華 嚴 般 393

9 文 殊 師 利 問 經, 也 有 關 於 字 母 的 解 說 38 (3) 依 平 等 法 性 辨 大 乘 經 中, 平 等 法 性 的 闡 揚 者, 主 要 的 是 文 殊 師 利 這 與 吠 檀 多 (Vedānta) 哲 學 39, 也 有 類 似 處 40 (4) 小 結 總 之, 文 殊 師 利 與 常 童 子, 是 大 有 關 係 的 2 普 賢 與 帝 釋 的 關 聯 性 (1) 坐 六 牙 白 象 關 於 普 賢 與 帝 釋, 首 先 注 意 到 的, 是 普 賢 坐 的 六 牙 白 象, 與 帝 釋 坐 的 六 牙 白 象, 恰 好 一 致 普 賢 坐 的 六 牙 白 象, 如 法 華 經 的 普 賢 菩 薩 勸 發 品, 及 觀 普 賢 菩 薩 經, 有 詳 備 的 敘 述, 這 當 然 經 過 了 大 乘 的 表 現 帝 釋 坐 的 六 牙 白 象, 41 如 長 阿 含 經 卷 20 世 記 經 ( 大 正 1,132 a) 說 : 帝 釋 復 念 伊 羅 缽 龍 王 龍 王 即 自 變 身, 出 三 十 三 頭, 一 一 頭 有 六 牙, 一 一 牙 有 七 浴 池, 一 一 浴 池 有 七 大 蓮 華,( 一 一 蓮 華 ) 有 百 一 葉, 一 一 花 葉 有 七 玉 女, 鼓 樂 絃 42 歌, 抃 舞 其 上 時 彼 龍 王 作 此 化 已, 詣 帝 釋 前, 於 一 面 立 時 釋 提 桓 因 著 眾 寶 飾, 瓔 珞 其 身, 坐 伊 羅 缽 龍 王 第 一 頂 上 nāga 那 伽, 印 度 人 是 指 龍 說 的, 或 是 指 象 說 的, 所 以 古 人 或 泛 譯 為 龍 象 伊 羅 缽 (Airāvaṇa) 龍 王 的 化 身, 就 是 六 牙 象 王 帝 釋 所 坐 與 普 賢 所 坐 的, 是 怎 樣 的 恰 合! 若 中 的 文 字 陀 羅 尼, 觀 行 成 就, 是 可 以 證 入 無 生 法 忍 的 37 [ 原 書 p. 473 註 19] 如 金 剛 頂 經 瑜 伽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法 ( 大 正 20,705a) 38 [ 原 書 p. 473 註 20] 文 殊 師 利 問 經 卷 上 ( 大 正 14,498a) 39 (1) 印 順 導 師 著, 攝 大 乘 論 講 記,pp : 吠 檀 多 哲 學 的 實 我 論, 主 張 梵 我 為 宇 宙 的 實 體 梵 即 我, 我 即 梵, 由 小 我 的 解 放, 而 融 合 於 大 我, 於 是 就 產 生 唯 我 論 據 唯 我 論 者 說 : 一 切 唯 是 梵 我 的 顯 現, 我 就 是 萬 有 的 本 質 (2)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教 史 地 考 論,p. 226: 吠 檀 多, 意 思 為 吠 陀 的 究 竟, 本 為 梵 書 的 末 後 部 分, 後 開 展 而 為 奧 義 書 (3) 印 順 導 師 著, 成 佛 之 道 ( 增 註 本 ),p. 376: 楞 伽 的 譬 如 伎 兒 變 現 諸 趣 ; 眾 生 界 即 法 身, 法 身 即 眾 生 界, 生 與 佛, 平 等 無 差 別 所 以 在 眾 生 叫 眾 生 界, 在 菩 薩 叫 菩 薩 界, 在 如 來 叫 如 來 界 這 一 法 門, 在 外 表 上, 與 印 度 的 吠 檀 多 哲 學, 大 梵 ( 法 身 ) 小 我 ( 眾 生 界 ), 是 非 常 類 似 的 40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教 史 地 考 論,p. 238: 據 傳 說, 印 度 的 原 始 文 字, 由 梵 王 誦 出, 所 以 稱 為 梵 語 在 大 乘 佛 教 中, 阿 字 為 初 的 四 十 二 字 母, 與 文 殊 也 有 著 特 殊 關 係 阿 波 邏 遮 那, 這 字 母 的 最 初 五 字, 被 稱 為 文 殊 的 根 本 咒 文 殊 師 利 問 經, 也 有 關 於 字 母 的 解 說 婆 羅 門 教 的 吠 檀 多 哲 學, 在 大 乘 佛 教 中, 被 放 在 緣 起 無 我 的 基 礎 上, 修 改 而 融 攝 他 ; 平 等 空 性 的 充 分 發 揮 者, 在 大 乘 經 中, 無 疑 的 是 文 殊 菩 薩 41 正 法 念 處 經 卷 21 5 畜 生 品 ( 大 正 17,120a20 25): 時 天 帝 釋 告 御 臣 曰 : 賢 士! 汝 往 告 彼 伊 羅 婆 那 六 頭 白 象, 具 足 一 切 大 龍 功 德, 我 乘 此 象 摧 阿 修 羅 是 時 御 臣, 受 天 主 教, 即 向 如 意 蓮 華 池 所 時 伊 羅 婆 那 六 頭 白 象, 與 眾 群 象, 遊 戲 池 中 爾 時 侍 臣 告 象 子 曰 : 天 主 釋 迦, 欲 乘 寶 象 摧 阿 修 羅 42 抃 biàn ㄅㄧㄢˋ 舞 : 拍 手 而 舞, 極 言 歡 樂 ( 漢 語 大 詞 典 ( 六 ),p. 410) 394

10 (2) 住 須 彌 山 手 執 金 剛 A 帝 釋 帝 釋, 佛 教 說 是 住 在 須 彌 山 (Sumeru) 上, 為 地 居 的 天 龍 夜 叉 們 的 統 攝 者, 有 多 神 的 特 性 阿 毘 達 磨 大 毘 婆 沙 論 卷 133( 大 正 27,691c-692a) 說 : 蘇 迷 盧 頂, 是 三 十 三 天 住 處 山 頂 四 角, 各 有 一 峰 有 藥 叉 神, 名 金 剛 手, 於 中 止 住, 守 護 諸 天 於 山 頂 中, 有 城 名 善 見, 是 天 帝 釋 所 都 大 城 城 有 千 門, 嚴 飾 壯 麗 門 有 五 百 青 衣 藥 叉, 防 守 城 門 依 大 毘 婆 沙 論 等 說 : 金 剛 手 (Vajrapāṇi) 並 非 帝 釋, 而 是 住 在 須 彌 山 頂 的 一 位 藥 叉 ( 夜 叉 ) 夜 叉 很 多, 都 是 可 以 稱 為 金 剛 手 或 執 金 剛 (Vajradhara) 的 初 期 經 律 中, 那 位 特 別 護 持 釋 尊 的 夜 叉, 或 稱 金 剛 力 士 (Vajramalla), 也 是 執 金 剛 神 之 一 43 帝 釋 自 身, 其 實 也 是 夜 叉, 所 以 論 引 帝 釋 問 經 說 : 此 藥 叉 天, 於 長 夜 中 其 心 質 直 44 帝 釋 的 夫 人 舍 脂 (Śaci), 也 被 稱 為 夜 叉, 如 毘 婆 沙 論 說 : 天 帝 釋 亦 愛 設 支 青 衣 藥 叉 45 帝 釋 本 為 吠 陀 (Veda) 中 的 因 陀 羅 天 (Indra), 手 執 金 剛 杵 46, 而 被 稱 為 金 剛 手 從 佛 教 傳 說 來 看, 帝 釋 是 天 龍 八 部, 特 別 是 夜 叉 群 的 王 帝 釋 這 一 特 色, 被 菩 薩 化 而 成 為 後 期 密 法 的 住 持 者 B 普 賢 菩 薩 47 普 賢 菩 薩, 在 密 典 中, 就 是 金 剛 手 執 金 剛 與 金 剛 薩 埵 (Vajrasattva) 密 法 的 說 處, 也 主 要 在 須 彌 山 印 順 導 師 著,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p. 115: 經 律 中 說 到 一 位 經 常 護 持 釋 尊 的 金 剛 力 士, 在 密 跡 金 剛 力 士 經 中, 是 發 願 護 持 千 兄 賢 劫 千 佛 的 大 菩 薩 經 常 隨 侍 釋 尊, 所 以 沒 有 聽 說 過 的 佛 事 佛 法, 如 如 來 身 語 意 三 密 (trīṇi-guhyāni), 就 由 這 位 金 剛 密 跡 力 士 傳 說 出 來 44 [ 原 書 p. 473 註 21] 阿 毘 達 磨 大 毘 婆 沙 論 卷 1 ( 大 正 27,2c) 45 [ 原 書 p. 474 註 22] 阿 毘 達 磨 大 毘 婆 沙 論 卷 27( 大 正 27,139b) 46 正 法 念 處 經 卷 21( 大 正 17,123c8 10): 時 天 帝 釋 即 作 變 化, 令 阿 修 羅 見 伊 羅 婆 那 白 象 王, 一 一 頭 上 有 千 帝 釋, 皆 以 手 執 千 刃 金 剛, 種 種 器 仗 47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教 史 地 考 論,pp : 大 乘 佛 教 的 佛 陀, 可 說 是 虛 本 位 的 真 實 發 揚 佛 教 的, 是 菩 薩, 尤 其 是 文 殊 與 普 賢 初 期 的 大 乘 教, 文 殊 是 一 中 心 的 聖 者 他 重 於 勸 發 菩 提 心, 重 於 如 實 空 性 的 發 揚, 表 象 著 佛 陀 的 面 目 法 身 佛, 雖 與 從 本 垂 跡 的 大 自 在 天, 有 著 同 等 的 神 性, 但 佛 格 還 是 慈 悲 智 慧 精 進 等 德 行 的 總 和 等 到 大 乘 的 普 及 民 間, 通 俗 的 宗 教 要 求, 有 意 無 意 的 強 化 起 來, 這 才 具 有 帝 釋 多 神 王 國 之 主 特 性 的 普 賢, 充 分 的 金 剛 化, 成 為 佛 教 中 心, 開 創 神 秘 的 密 教 金 剛 化 的 普 賢, 代 表 當 時 的 佛 陀 觀 大 日 如 來 而 帝 釋 在 中 心, 四 大 天 王 四 方 坐 的 集 會 形 式, 也 演 化 為 五 方 五 佛 48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教 史 地 考 論,pp : 在 佛 教 中, 普 賢 菩 薩, 被 奉 為 密 教 的 住 持 者, 這 與 帝 釋 的 為 群 神 領 袖, 有 著 重 要 關 係 帝 釋 住 於 須 彌 山 頂, 為 地 居 的 天 龍 夜 叉 們 的 統 攝 者 他 的 多 神 特 質, 與 密 教 極 易 結 合 大 毘 婆 沙 論 ( 卷 133, 參 看 起 世 經 與 施 設 論 等 ) 說 : 蘇 迷 盧 頂, 是 三 十 三 天 住 處 山 頂 四 角, 各 有 一 峰 有 藥 叉 神 名 金 剛 手, 於 中 止 住, 守 護 諸 天 於 山 頂 中, 有 城 名 善 見, 是 天 帝 釋 所 都 大 城 城 有 395

11 其 實, 推 重 普 賢 菩 薩 的 華 嚴 經, 如 世 主 妙 嚴 品 入 法 界 品, 天 神 而 是 菩 薩 的, 已 非 常 的 多 普 賢 菩 薩 的 特 性, 是 深 受 帝 釋 影 響 的! ( 三 ) 二 菩 薩 結 說 49 梵 王 為 主, 融 攝 舍 利 弗 的 德 性, 形 成 文 殊 師 利 帝 釋 為 主, 融 攝 大 目 犍 連 的 德 性 50, 成 為 普 賢 三 一 佛 : 毘 盧 遮 那 佛 (pp ) 人 間 天 上 的 二 大 挾 侍, 成 為 二 大 菩 薩 ; 二 大 挾 侍 間 的 釋 迦 佛, 就 成 為 毘 盧 遮 那 ( 一 ) 華 嚴 經 說 : 毘 盧 遮 那 亦 是 釋 迦 牟 尼 之 尊 稱 毘 盧 遮 那, 或 譯 作 盧 舍 那 華 嚴 經 說 : 或 稱 悉 達, 或 稱 釋 迦 牟 尼, 或 稱 盧 舍 那, 或 稱 瞿 曇, 或 稱 大 沙 門 51 可 見 人 間 的 釋 迦, 與 功 德 圓 滿 的 毘 盧 遮 那, 只 是 一 佛, 與 他 方 同 時 的 多 佛 不 同 ( 二 ) 華 嚴 經 說 : 毘 盧 遮 那 亦 是 釋 迦 牟 尼 之 尊 稱 在 印 度 教 中, 毘 盧 遮 那 是 光 輝 光 照 的 意 思, 所 以 或 譯 為 遍 照 如 雜 阿 含 經 說 : 破 壞 諸 闇 冥, 光 明 照 虛 空, 今 毘 盧 遮 那, 清 淨 光 明 顯 52 這 是 日 輪 的 特 性, 所 以 或 譯 (Mahāvairocana) 為 大 日 毘 盧 遮 那 是 象 徵 太 陽 的, 也 是 淵 源 於 太 陽 神 話 的 名 稱 ( 三 ) 毘 盧 遮 那 佛 與 色 究 竟 天 之 關 聯 性 然 在 佛 教 自 身 的 發 展 上, 功 德 究 竟 圓 滿 所 顯 的 毘 盧 遮 那 佛, 與 色 究 竟 天 相 當 大 乘 入 楞 伽 經 說 : 色 界 究 竟 天, 離 欲 得 菩 提 53 華 嚴 經 說 : 第 十 地 受 灌 頂 成 佛 的 菩 薩, 住 是 地, 多 作 摩 醯 首 羅 天 王 54 十 地 經 論 卷 1( 大 正 26,125c) 說 : 現 報 利 益, 受 佛 位 故 後 報 利 益, 摩 醯 首 羅 智 處 生 故 千 門, 嚴 飾 壯 麗, 門 有 五 百 青 衣 藥 叉, 防 守 城 門 我 們 知 道 : 顯 教 的 普 賢, 即 密 教 的 金 剛 手 執 金 剛 金 剛 薩 埵 祕 密 主 等 ; 這 是 夜 叉 群 ( 菩 薩 示 現 ) 的 主 密 法 的 說 處, 也 主 要 在 須 彌 山 49 印 順 導 師 著,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pp : 華 嚴 經 以 毘 盧 遮 那 佛 (Vairocana) 為 主, 依 十 地 品 說, 是 與 印 度 的 大 自 在 天 (Mahāśvara), 同 住 色 究 竟 天 (Akaniṣṭha) 而 成 佛 的 毘 盧 佛 的 兩 大 脇 侍, 文 殊 (Mañjuśrī) 與 普 賢 (Samantabhadra) 菩 薩, 其 實 是 釋 尊 人 間 與 天 上 的 兩 大 弟 子 的 合 化 : 文 殊 是 舍 利 弗 (Śāriputra) 的 梵 天 化, 普 賢 是 大 目 犍 連 (Mahāmaudgalyāyana) 的 帝 釋 化 與 色 究 竟 天 成 佛, 綜 合 起 來, 表 示 了 佛 法 與 印 度 天 神 的 溝 通 50 [ 原 書 p. 474 註 23] 大 目 犍 連 神 通 第 一, 傳 說 上 天 宮, 見 餓 鬼 等 事 很 多, 是 一 位 與 鬼 神 關 係 最 深 的 聖 者 51 [ 原 書 p. 474 註 24]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卷 4( 大 正 9,419a) 52 [ 原 書 p. 474 註 25] 雜 阿 含 經 卷 22( 大 正 2,155a) 53 [ 原 書 p. 474 註 26] 大 乘 入 楞 伽 經 卷 7( 大 正 16,638a) 54 [ 原 書 p. 474 註 27]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卷 27( 大 正 9,574c) 396

12 摩 醯 首 羅 (MaheŚvara), 是 大 自 在 的 意 義 雖 然 入 大 乘 論 說 : 是 淨 居 自 在, 非 世 間 自 在 55, 但 十 地 菩 薩 生 於 色 究 竟 天 上, 摩 醯 首 羅 智 處 ( 如 兜 率 天 上 別 有 兜 率 淨 土 ), 然 後 究 竟 成 佛, 最 後 生 處 到 底 與 摩 醯 首 羅 天 相 當, 這 是 色 相 最 究 竟 圓 滿 的 地 方 56 在 這 裡 究 竟 成 佛, 人 間 成 佛 的 意 義 消 失 了! 57 四 華 嚴 三 聖 總 結 (p. 472) 58 總 之, 華 嚴 三 聖, 髣 髴 世 間 的 帝 釋 梵 天 大 自 在 天, 而 又 超 越 帝 釋 梵 天 大 自 在 天 一 佛 二 菩 薩, 仍 依 固 有 經 律 中 的 帝 釋 梵 王 而 形 成, 與 印 度 神 教 的 三 天 大 自 在 天 毘 溼 笯 天 (Viṣṇu) 59 梵 天 的 體 系 不 同 [ 原 書 p. 474 註 28] 入 大 乘 論 卷 下 ( 大 正 32,46b) 56 (1) 觀 彌 勒 上 生 兜 率 天 經 贊 卷 1( 大 正 38,273b24 29): 華 嚴 經 云 : 有 妙 淨 土 出 過 三 界, 第 十 地 菩 薩 當 生 其 中 生 者, 起 也 往 也 住 也 十 地 云 : 現 報 利 益 受 佛 位 故, 後 報 利 益 摩 醯 首 羅 智 處 生 故 瑜 伽 第 四 解 深 密 經 對 法 論 等 皆 作 是 言 : 超 色 究 竟 有 妙 淨 土, 十 地 菩 薩 方 生 其 中 (2) 十 地 經 論 卷 1( 大 正 26,125b27 c4): 是 身 淨 中 顯 三 種 盡 : 一 者 菩 薩 盡 有 二 種 利 益, 二 者 聲 聞 辟 支 佛 不 同 盡, 三 者 佛 盡 菩 薩 盡 者 : 法 身 離 心 意 識 唯 智 依 止, 如 經 法 身 智 身 故 二 種 利 益 者 : 現 報 利 益, 受 佛 位 故 後 報 利 益, 摩 醯 首 羅 智 處 生 故 如 經 正 受 一 切 佛 位 故, 得 一 切 世 間 最 高 大 身 故 (3) 印 順 導 師 著, 大 乘 起 信 論 講 記,p. 337: 聲 聞 乘 說 : 最 後 身 菩 薩, 居 兜 率 天 ; 要 成 佛 時, 從 兜 率 天 降, 入 胎 出 胎 出 家 以 至 於 成 道 作 佛 ; 轉 法 輪 入 涅 槃 等 大 乘 法 以 為, 這 是 化 身 的 示 現 ; 真 正 的 成 佛, 那 是 不 應 在 此 污 濁 的 人 間 的, 應 在 色 界 的 頂 點 的 摩 醯 首 羅 天 約 菩 薩 修 證 所 得 說, 名 為 報 身 佛 ; 依 佛 陀 的 究 竟 圓 滿 說, 即 是 法 身 57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教 史 地 考 論,p. 243: 大 乘 佛 教 中, 釋 迦 被 升 到 天 國 的 色 究 竟 天, 抽 象 的 唯 心 的 德 性 擴 展, 缺 乏 了 人 間 佛 教 的 親 切 性, 也 就 缺 乏 了 道 德 的 感 化 力 這 不 能 成 為 一 般 的 歸 信 對 象 因 此, 佛 的 德 性, 不 得 不 表 現 於 文 殊 普 賢 梵 天 與 帝 釋 的 神 性 中 末 了, 大 乘 佛 教 的 人 類 德 行, 逐 漸 被 遺 忘, 僅 剩 了 神 鬼 群 像 的 遺 骸, 與 飲 食 男 女 的 物 欲 佛 教 是 這 樣 的 從 進 展 而 到 達 衰 落 了 58 髣 făng ㄈㄤˇ :2. 仿 佛 隱 約 可 見 的 樣 子 ( 漢 語 大 詞 典 ( 十 二 ),p. 732) 59 印 順 導 師 著,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p. 163: 依 楞 伽 經 說 : 如 來 ( 佛, 不 一 定 是 釋 尊 ) 的 名 號, 是 非 常 多 的 梵 天 帝 釋 以 外, 如 自 在 (Īśvara) 是 溼 婆 天 ; 那 羅 延 (Nārāyaṇa), 也 就 是 韋 紐 毘 溼 笯 天 (Viṣṇu); 日 是 日 天 ; 月 是 月 天 ; 婆 羅 那 (Varuṇa) 或 譯 明 星 : 這 都 是 印 度 神 教 所 崇 拜 的 神 60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教 史 地 考 論,p. 242: 大 乘 的 神 化 過 程, 當 然 是 孕 育 於 多 神 的 印 度 文 明 中, 然 起 初 是 依 照 自 己 組 織 的 天 界 而 發 展, 決 非 一 味 的 竊 取 印 度 的 群 神 佛 教 的 世 界 組 織, 是 三 界 二 十 八 天 其 中 最 主 要 的, 是 帝 釋 天 大 梵 天 色 究 竟 天 大 乘 以 為 : 真 實 的 成 佛, 是 在 色 究 竟 天 最 高 處 ; 這 才 與 摩 醯 首 羅 大 自 在 天 相 結 合 以 此 為 本 尊, 梵 王 與 帝 釋, 也 綜 合 了 舍 利 弗 與 目 犍 連 的 德 性, 融 鑄 成 文 殊 與 普 賢 二 大 士 毘 盧 遮 那 與 文 殊 普 賢 的 佛 國, 這 樣 的 建 設 起 來 397

13 第 三 項 阿 閦 阿 彌 陀 大 目 61 (pp ) 再 來 說 初 期 大 乘 經 中,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的 三 位 佛 陀 一 阿 閦 佛 (pp ) 一 阿 閦 佛 (Akṣobhya) 是 他 方 佛 之 一, 在 初 期 大 乘 佛 法 中, 有 極 重 要 的 地 位 從 閦 佛 的 因 位 發 願, 及 實 現 淨 土 的 特 徵, 可 以 明 白 的 看 到 了, 釋 尊 時 代 一 位 聖 者 的 形 像 ( 一 ) 阿 閦 佛 本 願 淨 土 之 特 色 (pp ) 阿 閦 佛 的 本 願 與 淨 土, 有 什 麼 特 色? 62 據 阿 閦 佛 國 經 說 : 1 不 起 瞋 恚 ; 不 為 瞋 恚 所 動 從 前, 東 方 有 阿 毘 羅 提 (Abhirati, 甚 可 愛 樂 的 意 思 ) 國 土, 大 目 ( 或 譯 廣 目 ) 如 來 出 世, 說 菩 薩 六 波 羅 蜜 那 時 有 一 位 比 丘, 願 意 修 學 菩 薩 行 大 目 如 來 對 他 說 : 學 諸 菩 薩 道 者 甚 亦 難 所 以 者 何? 菩 薩 於 一 切 人 民 及 蜎 飛 蠕 動 之 類, 不 得 有 瞋 恚 63 這 位 比 丘 聽 了, 當 下 就 發 真 實 誓 言 說 64 : 我 從 今 以 往, 發 無 上 正 真 道 意 當 令 無 諛 諂, 所 語 至 誠, 所 言 無 異 唯! 天 中 65 天! 我 發 是 薩 芸 若 意, 審 如 是 願 為 無 上 正 真 道 者, 若 於 一 切 人 民 蜎 飛 蠕 動 之 類, 起 是 瞋 恚, 乃 至 成 最 正 覺, 我 為 欺 是 諸 佛 世 尊! 這 位 比 丘 立 下 不 起 瞋 恚 的 誓 願, 所 以 大 家 就 名 之 為 阿 閦, 阿 閦 是 無 瞋 恚 無 忿 怒 的 意 思 也 可 解 說 為 : 不 為 瞋 恚 所 動, 所 以 或 譯 為 不 動 阿 閦 菩 薩 所 發 的 大 願, 當 然 還 多, 而 不 起 瞋 恚 於 一 切 眾 生 起 慈 悲 心, 是 菩 薩 道 的 根 本 願, 所 以 立 名 為 阿 閦 2 女 人 痛 苦 的 解 除 (1) 阿 閦 菩 薩 的 誓 願 與 修 行 成 就 在 阿 閦 菩 薩 的 誓 願 中, 有 一 項 非 常 突 出 的 誓 願, 是 : 世 間 母 人 有 諸 惡 露 我 成 最 正 覺 時, 我 佛 剎 中 母 人 有 諸 惡 露 者, 我 為 欺 是 諸 佛 世 尊 印 順 導 師 著,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p. 416: 大 乘 佛 法 興 起, 傳 出 十 方 現 在 的 無 數 佛 名 現 在 有 佛 在 世, 可 以 滿 足 佛 涅 槃 後, 佛 弟 子 對 佛 的 永 恒 懷 念 但 佛 名 眾 多, 佛 弟 子 的 信 心, 散 漫 而 不 容 易 歸 一 ( 佛 法 ) 中, 釋 尊 有 二 大 弟 子 在 大 乘 流 行 中, 東 方 妙 喜 (Abhirati) 世 界 的 阿 閦 (Akṣobhya) 佛, 西 方 極 樂 (Sukhāvatī) 國 土 的 阿 彌 陀 (Amitābha) 佛, 受 到 特 別 尊 重, 等 於 釋 尊 ( 法 身 ) 的 兩 大 脇 侍 62 另 見 : 印 順 導 師 著 作 : (1) 淨 土 與 禪 阿 彌 陀 與 阿 閦 (pp ) (2)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第 一 章, 第 二 項, 阿 閦 佛 妙 喜 淨 土 (pp ) (3)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第 一 章, 第 三 項, 東 西 淨 土 的 對 比 觀 察 (pp ) 63 [ 原 書 p. 482 註 1] 阿 閦 佛 國 經 卷 上 ( 大 正 11,752a) 64 [ 原 書 p. 482 註 2] 阿 閦 佛 國 經 卷 上 ( 大 正 11,752a) 65 出 三 藏 記 集 卷 1( 大 正 55,5a17): 舊 經 薩 芸 若, 新 經 薩 婆 若 66 [ 原 書 p. 482 註 3] 阿 閦 佛 國 經 卷 上 ( 大 正 11,753a) 398

14 等 到 成 佛 時, 阿 閦 佛 剎 女 人, 妊 身 產 時, 身 不 疲 極, 意 不 念 疲 極, 但 念 安 隱 亦 無 有 苦, 其 女 人 一 切 亦 無 有 諸 苦, 亦 無 有 臭 處 惡 露 舍 利 弗! 是 為 阿 閦 如 來 昔 時 願 所 致 67 阿 閦 菩 薩 發 願 修 行, 以 無 瞋 恚 為 本, 而 注 意 到 女 人 痛 苦 的 解 除 (2) 不 同 於 初 期 大 乘 經 大 乘 佛 法 興 起 時, 顯 然 不 滿 於 女 人 所 受 的 不 幸 不 平 等 所 以 初 期 的 大 乘 經, 每 發 願 來 生 脫 離 女 身, 或 現 生 轉 女 成 男 68 這 似 乎 不 滿 女 人 的 遭 受, 而 引 起 了 厭 惡 自 卑 感, 然 而 阿 閦 菩 薩 的 意 願, 卻 大 不 相 同 何 必 轉 為 男 人? 只 要 解 免 女 人 身 體 及 生 產 所 有 的 苦 痛, 女 人 還 是 女 人, 在 世 間, 論 修 證, 有 什 麼 不 如 男 子 呢! 69 ( 二 ) 阿 閦 菩 薩 的 願 行 與 鴦 掘 摩 非 常 類 似 (p. 476) 阿 閦 菩 薩 的 願 行, 與 釋 尊 時 代 的 鴦 掘 摩 (Aṅgulimāla), 非 常 類 似 1 同 以 不 瞋 為 特 性 鴦 掘 摩 本 是 一 位 好 殺 害 人 的 惡 賊, 受 到 釋 尊 的 感 化, 放 下 刀 杖 而 出 家, 修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70 因 為 他 曾 經 是 惡 賊, 傷 害 很 多 人, 所 以 出 去 乞 食, 每 每 被 人 咒 罵, 或 加 以 傷 害, 可 是 他 一 點 也 不 起 瞋 心 2 同 有 解 除 妊 婦 生 產 痛 苦 之 願 一 次, 鴦 掘 摩 出 去 乞 食, 見 到 婦 人 難 產 的 痛 苦, 生 起 了 有 情 實 苦 的 同 情 同 來 告 訴 釋 尊, 釋 尊 要 他 去 以 真 實 誓 言, 解 除 產 婦 的 苦 痛 如 中 部 (86) 鴦 掘 摩 經 ( 南 傳 11 上,139) 說 : 婦 人! 我 得 聖 生 以 來, 不 故 意 奪 生 類 命 若 是 真 實 語 者, 汝 平 安, 得 平 安 生 產! 鴦 掘 摩 的 真 實 誓 言 從 佛 法 新 生 以 來, 不 曾 故 意 傷 害 眾 生 的 生 命 就 這 樣, 妊 婦 得 到 了 平 安 這 與 阿 閦 菩 薩 的 真 實 誓 願, 妊 身 產 時, 無 有 諸 苦, 71 可 說 完 全 一 致 3 阿 閦 與 鴦 掘 摩 意 涵 相 近 67 [ 原 書 p. 482 註 4] 阿 閦 佛 國 經 卷 上 ( 大 正 11,756b) 68 [ 原 書 p. 482 註 5] 平 川 彰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研 究 廣 敘 (pp ) 69 阿 閦 佛 國 經 卷 1 2 阿 閦 佛 剎 善 快 品 ( 大 正 11,756b3 15): 佛 語 舍 利 弗 : 阿 閦 如 來 佛 剎, 女 人 意 欲 得 珠 璣 瓔 珞 者 便 於 樹 上 取 著 之, 欲 得 衣 被 者 亦 從 樹 上 取 衣 之 舍 利 弗! 其 佛 剎 女 人 無 有 女 人 之 態, 如 我 剎 中 女 人 之 態 也 舍 利 弗! 我 剎 女 人 態 云 何? 我 剎 女 人 惡 色 醜 惡 舌 嫉 妬 於 法 意 著 邪 事 我 剎 女 人 有 是 諸 態, 彼 佛 剎 女 人 無 有 是 態 所 以 者 何? 用 阿 閦 如 來 昔 時 願 所 致 佛 復 語 舍 利 弗 : 阿 閦 佛 剎, 女 人 妊 身 產 時, 身 不 疲 極 意 不 念 疲 極, 但 念 安 隱, 亦 無 有 苦 其 女 人 一 切 亦 無 有 諸 苦, 亦 無 有 臭 處 惡 露 舍 利 弗! 是 為 阿 閦 如 來 昔 時 願 所 致 得 是 善 法, 其 佛 剎 無 有 能 及 者 70 (1) 中 部.86 經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pp ) (2) 別 譯 雜 阿 含 經.16 經 卷 1( 大 正 2,378b17 379a22) (3) 佛 說 鴦 掘 摩 經 卷 1( 大 正 2,508b17 510b8) (4) 增 壹 阿 含.6 經 卷 31( 大 正 2,719b20 722c19) 71 阿 閦 佛 國 經 卷 上 ( 大 正 11,767b11) 399

15 鴦 掘 摩 曾 作 偈 ( 南 傳 11 上,141) 說 : 我 先 殺 害 者, 今 稱 不 害 者 我 今 名 真 實, 我 不 害 於 人 阿 閦 菩 薩 發 願, 從 此 名 為 阿 閦 ; 鴦 掘 摩 出 家 成 聖, 從 此 名 為 不 害 阿 閦 與 不 害 (Ahiṁsā), 梵 語 雖 不 同, 而 意 義 是 相 近 的 捨 去 從 前 的 名 字, 得 一 新 名 字, 鴦 掘 摩 與 阿 閦 也 是 同 樣 的 ( 三 ) 結 說 : 人 類 的 共 同 願 望, 深 化 而 具 體 表 現 (pp ) 阿 閦 的 願 行 與 淨 土, 是 從 不 起 一 念 瞋 恚 傷 害 心 而 來 釋 尊 的 感 化 鴦 掘 摩, 真 可 說 放 下 屠 刀, 立 地 成 佛 72, 這 是 佛 教 最 著 名 的 故 事 佛 使 他 不 再 起 殘 殺 傷 害 心, 又 結 合 了 用 真 實 誓 言, 救 濟 產 難 的 故 事 73, 更 加 動 人, 傳 布 也 更 普 遍 這 是 人 間 的 普 遍 願 望, 而 表 現 在 鴦 掘 摩 身 上 這 種 人 類 的 共 同 願 望, 深 化 而 具 體 表 現 出 來, 就 成 為 大 乘 經 中, 阿 閦 菩 薩 與 阿 閦 淨 土 的 特 徵 74 二 阿 彌 陀 佛 75 (pp ) 二 初 期 大 乘 的 著 名 佛 土, 東 方 阿 閦 佛 土 外, 要 推 西 方 的 阿 彌 陀 (Amitābha) 佛 土 阿 彌 陀 佛 出 現 的 時 代, 要 比 阿 閦 佛 遲 些 76 ( 一 ) 本 願 之 特 徵 : 諸 佛 之 雄, 最 完 善 國 土 的 願 望 (pp ) 在 大 乘 佛 教 中, 阿 彌 陀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研 究 的 人 非 常 多 阿 彌 陀 佛 的 出 現, 有 人 從 外 來 的 影 響 去 探 索 72 立 地 成 佛 : 佛 教 禪 宗 謂 人 人 皆 有 佛 性, 積 惡 之 人 轉 念 為 善, 即 可 成 佛 ( 漢 語 大 詞 典 ( 八 ), p. 373) 73 [ 原 書 p. 482 註 6] 雜 阿 含 經 卷 38, 所 載 教 化 鴦 掘 摩 事, 與 南 傳 大 致 相 同, 但 沒 有 誓 言 救 濟 產 難 的 事 ( 大 正 2,281a b) 74 印 順 導 師 著,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第 十 一 章 淨 土 與 念 佛 法 門,p. 790: 阿 閦 佛 淨 土, 處 處 比 對 釋 迦 佛 土 我 們 這 個 現 實 世 界, 而 表 示 出 理 想 的 淨 土 阿 閦 佛 土 有 女 人, 但 女 人 沒 有 惡 露 不 淨, 生 產 也 沒 有 苦 痛 佛 土 中 有 惡 魔, 但 諸 魔 教 人 出 家 學 道, 不 復 嬈 人 阿 閦 佛 國 與 釋 迦 佛 土 一 樣, 有 三 道 寶 階, 人 與 忉 利 天 人, 可 以 互 相 往 來 人 間 的 享 受, 與 諸 天 一 樣, 但 忉 利 天 人 樂 供 養 於 天 下 人 民, 言 : 如 我 天 上 所 有, 欲 比 天 下 人 民 者, 天 上 所 有, 大 不 如 天 下, 及 復 有 阿 閦 如 來 無 所 著 等 正 覺 也 人 間 比 天 上 更 好, 這 是 佛 出 人 間, 人 身 難 得, 人 於 諸 天 則 為 善 處, 原 始 佛 教 以 來 的, 人 間 佛 教 的 繼 承 與 發 揚 75 另 見 印 順 導 師 著 作 : (1) 淨 土 與 禪,pp (2) 青 年 的 佛 教 家 家 彌 陀 戶 戶 觀 音,pp (3) 華 雨 集 第 一 冊 阿 彌 陀 佛 與 極 樂 國 土,pp (1) 印 順 導 師 著,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第 十 一 章 淨 土 與 念 佛 法 門,p. 813: 從 淨 土 思 想 發 展 來 說, 面 對 我 們 這 個 世 界 的 缺 陷, 而 願 將 來 佛 土 的 莊 嚴, 是 下 品 般 若 阿 閦 佛 國 經 所 同 的 阿 閦 佛 淨 土, 保 有 男 女 共 住 淨 土, 及 人 間 勝 過 天 上 的 古 義 阿 彌 陀 經 是 比 對 種 種 淨 土, 而 立 願 實 現 一 沒 有 女 人 的, 更 完 善 的 淨 土 在 這 點 上, 應 該 比 般 若 阿 閦 的 淨 土 思 想 要 遲 一 些 當 然, 色 界 天 式 的 七 寶 莊 嚴, 純 男 性 的 世 界, 在 印 度 佛 教 是 早 已 有 之 的 (2) 印 順 導 師 著,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第 十 一 章 淨 土 與 念 佛 法 門,p

16 我 以 為, 先 應 從 阿 彌 陀 佛 的 發 願 去 理 解, 正 如 從 阿 閦 佛 發 願 的 故 事 去 了 解 一 樣 1 所 依 經 本 阿 彌 陀 佛 發 願, 成 就 淨 土 以 及 往 生 的 經 典, 以 大 本 阿 彌 陀 經 為 主 這 又 有 多 種 譯 本, 大 要 可 分 二 十 四 願 本 四 十 八 願 本, 以 二 十 四 願 本 為 古 本 77 今 依 古 本 阿 彌 陀 三 耶 三 佛 薩 樓 佛 檀 過 度 人 道 經 ( 異 譯 名 無 量 清 淨 平 等 覺 經 ) 說 : 過 去 有 樓 夷 亙 羅 (LokeŚvararāja) 世 自 在 王 佛 出 世 說 法, 那 時 的 大 國 王 ( 輪 王 ), 發 心 出 家, 名 曇 無 迦 (Dharmâkara) 法 藏 ( 或 譯 法 積 ) 比 丘 2 法 藏 比 丘 發 願 的 特 徵 勝 過 一 切 佛 一 切 淨 土 法 藏 比 丘 發 成 佛 的 願, 他 的 根 本 意 願, 如 經 卷 上 ( 大 正 12,300c-301a) 說 : 令 我 後 作 佛 時, 於 八 方 上 下 諸 無 央 數 佛 中 最 尊 都 勝 諸 佛 國 法 藏 比 丘 的 願 望, 是 在 十 方 佛 土 中, 自 己 的 淨 土, 最 勝 最 妙 ; 在 十 方 無 央 數 佛 中, 阿 彌 陀 佛 第 一 願 力 的 特 徵, 是 勝 過 一 切 佛, 勝 過 一 切 淨 土 3 成 佛 的 威 神 是 平 等 ; 隨 因 中 的 願 力, 身 光 明 等 有 差 異 (1) 大 阿 彌 陀 經 所 述 大 阿 彌 陀 經 以 為 : 前 世 宿 命 求 道, 為 菩 薩 時 所 願 功 德, 各 自 有 大 小 至 其 然 後 作 佛 時, 各 自 得 之, 是 故 令 光 明 轉 不 同 等 諸 佛 威 神 同 等 耳, 自 在 意 所 欲 作 為, 不 豫 計 這 是 主 張 佛 的 威 神 ( 應 包 括 定 慧 神 通 ) 是 平 等 的, 都 用 尋 思 分 別, 自 然 無 功 用 的 成 辦 一 切 佛 事 (2) 身 光 明 等 有 差 異, 近 於 安 達 羅 派 的 思 想 但 光 明 等 是 隨 因 中 的 願 力 而 大 小 不 同 的, 這 一 見 解, 近 於 安 達 羅 派 (Andhraka), 如 論 事 ( 南 傳 58,411) 說 : 諸 佛 身 壽 量 光 明 不 同, 有 勝 有 劣 佛 的 身 量 壽 量 光 明, 隨 因 中 的 願 力 而 不 同 (3) 諸 佛 中 之 王 的 雄 心 大 願 法 藏 比 丘 就 在 這 一 思 想 下, 要 成 為 最 第 一 的 77 (1) 印 順 導 師 著, 華 雨 集 第 二 冊,pp : 專 明 阿 彌 陀 佛 淨 土 的 經 典, 漢 譯 的 有 三 部 一 大 本 阿 彌 陀 經, 共 存 五 種 譯 本, 經 考 定 為 :1. 阿 彌 陀 三 耶 三 佛 薩 樓 佛 檀 過 度 人 道 經,2 卷,( 傳 為 吳 支 謙 譯 ), 後 漢 支 婁 迦 讖 (Lokarakṣa) 譯 2. 無 量 清 淨 平 等 覺 經,4 卷,( 傳 為 支 婁 迦 讖 譯, 或 作 曹 魏 白 延 譯 ), 吳 支 謙 譯 這 二 部, 是 二 十 四 願 的 古 本 3. 無 量 壽 經,2 卷,( 傳 為 曹 魏 康 僧 鎧 譯 ), 晉 竺 法 護 (Dharmarakṣa) 譯 4. 編 入 大 寶 積 經 的 無 量 壽 如 來 會,2 卷, 唐 菩 提 流 志 (Bodhiruci) 譯 這 二 部, 是 四 十 八 願 本 無 量 壽 經 保 存 了 五 大 善 ( 五 戒 ) 及 乞 丐 與 國 王 的 譬 喻, 可 說 是 從 二 十 四 願 到 四 十 八 願 間 的 經 本 5. 大 乘 無 量 壽 莊 嚴 經,3 卷, 趙 宋 法 賢 譯, 是 三 十 六 願 本 (2) 印 順 導 師 著,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第 十 一 章, 第 一 節, 第 一 項, 阿 彌 陀 佛 極 樂 淨 土,p 豫 計 : 預 先 估 計 或 推 測 ( 漢 語 大 詞 典 ( 十 ),p. 40) 79 [ 原 書 p. 483 註 7] 佛 說 阿 彌 陀 三 耶 三 佛 薩 樓 佛 檀 過 度 人 道 經 卷 上 ( 大 正 12,302c) 401

17 A 光 明 勝 過 一 切 阿 彌 陀 佛 的 光 明, 經 中 用 一 千 多 字 來 說 明 他 的 超 勝 一 切, 如 經 卷 上 ( 大 正 12, 302b-303a) 說 : 阿 彌 陀 佛 光 明, 最 尊 第 一 無 比, 諸 佛 光 明 皆 所 不 及 也 諸 佛 光 明 中 之 極 明 也! 諸 佛 中 之 王 也! 阿 彌 陀 佛, 是 無 量 佛 中 的 最 上 佛 諸 佛 中 之 王 B 淨 土 勝 過 一 切 他 的 發 願 成 就 淨 土, 也 是 這 樣 法 藏 比 丘 選 擇 二 百 一 十 億 佛 國, 採 取 這 麼 多 的 佛 國 為 參 考, 選 擇 這 些 佛 土 的 優 勝 處, 綜 集 為 自 己 淨 土 的 藍 圖 這 是 以 無 量 佛 土 的 勝 妙, 集 成 阿 彌 陀 佛 的 須 摩 提 (Sukhāvatì) 國 土, 無 量 佛 土 中 最 清 淨 的 佛 土 C 小 結 勝 過 一 切, 唯 我 第 一 的 雄 心 大 願, 是 阿 彌 陀 佛 的 根 本 特 性 ( 二 ) 歷 史 源 流 (pp ) 法 藏 比 丘 發 願, 成 立 一 最 妙 的 國 土, 以 淨 土 來 化 度 眾 生 這 一 理 念, 要 以 他 方 無 量 佛 無 量 佛 土 為 前 提, 所 以 法 藏 比 丘 阿 彌 陀 佛 本 生, 不 可 能 太 早, 約 出 現 於 大 乘 興 起 以 後 1 初 期 : 釋 尊 過 去 生 中 的 事 跡 為 主, 所 親 近 的 佛 身 量 光 明 壽 量 各 各 不 同 起 初, 在 菩 薩 歷 劫 修 行 的 思 想 下, 傳 出 無 量 本 生 與 譬 喻, 都 是 釋 尊 過 去 生 中 的 事 跡 菩 薩 所 親 近 的 佛, 從 七 佛 而 向 前 推, 成 立 十 四 佛 80 二 十 四 佛 81 佛 佛 的 次 第 相 續 ; 佛 的 身 量 光 明 與 壽 量, 是 各 各 不 同 的 2 部 派 : 十 方 佛 的 傳 出, 佛 的 身 量 光 明 壽 量 佛 土 亦 有 優 劣 82 自 從 大 眾 部 (Mahāsāṃghika) 傳 出 十 方 佛 說, 同 時 有 多 佛 出 世, 於 是 又 有 他 方 佛 他 方 佛 土 的 傳 出 傳 說 是 從 多 方 面 傳 出 的, 在 不 同 的 傳 出 者, 都 覺 得 這 一 佛 土 與 佛, 比 起 現 實 人 間 的 佛 土, 是 極 其 勝 妙 的 但 在 多 數 佛 與 多 數 佛 土 的 彼 此 對 比 下, 發 現 了 他 方 諸 佛 的 身 量 壽 量 光 明, 是 彼 此 差 別 不 同 的 佛 土 的 清 淨 莊 嚴, 傳 說 的 也 並 不 相 同 傳 說 中 的 差 別 情 況, 就 是 安 達 羅 派 佛 身 有 優 劣 的 思 想 根 源 3 大 乘 時 代 : 佛 身 與 佛 土 差 別 不 同 佛 本 行 經 卷 4( 大 正 3,670c 672a) 81 佛 種 姓 經 ( 南 傳 41,219 以 下 ) 82 印 順 導 師 著, 華 雨 集 第 二 冊,p. 98: 佛 法 沒 有 說 到 現 在 還 有 其 他 的 佛 名 ; 大 眾 部 卻 說 十 方 世 界 有 佛 佛 說 世 界 無 量, 眾 生 無 數 ; 與 釋 尊 同 時, 十 方 世 界 有 多 佛 出 世, 應 該 是 合 理 的 他 方 世 界 不 一 定 是 清 淨 莊 嚴 的, 但 大 乘 經 所 說 的 他 方 世 界, 似 乎 總 是 比 我 們 這 個 世 界 好 些 這 個 世 界 的 佛 釋 尊 已 涅 槃 了, 而 世 界 又 這 麼 不 理 想, 以 信 為 先 的 大 乘 佛 子, 漸 從 現 實 人 間 而 傾 向 理 想 的 他 方 83 印 順 導 師 著, 華 雨 集 第 二 冊,pp : 依 大 乘 佛 法 說 : 佛 與 佛 是 平 等 的, 但 適 應 眾 生 的 示 現 方 便, 是 可 能 不 同 的 這 樣, 阿 彌 陀 佛 與 極 樂 淨 土 的 最 勝 第 一, 雖 不 是 究 竟 了 義 說, 而 適 應 世 間 ( 印 度 ) 多 神 中 最 高 神 的 世 俗 心 境, 在 為 人 生 善 意 趣 中, 引 發 眾 生 的 信 向 佛 道, 易 行 方 便, 是 有 其 特 殊 作 用 的! 402

18 進 入 大 乘 時 代, 他 方 佛 土 的 清 淨 莊 嚴, 繼 承 傳 說, 也 就 差 別 不 同 (1) 勝 劣 差 別 是 為 了 適 應 眾 生 的 根 機 對 於 這 一 差 別 現 象, 或 者 基 於 佛 佛 平 等 的 一 貫 理 念, 認 為 究 竟 的 佛 與 佛 土, 是 不 可 能 差 別 的 佛 身 與 佛 土 的 差 別, 不 過 為 了 適 應 眾 生 的 根 機 ( 應 化 ) 而 已 如 來 最 不 可 思 議, 如 密 跡 金 剛 力 士 經 所 說 84 (2) 有 勝 劣 差 別 都 還 不 夠 理 想, 故 發 願 成 就 勝 過 一 切 佛 一 切 佛 土 或 者 覺 得, 現 有 ( 傳 說 中 ) 的 佛 與 佛 土, 有 勝 劣 差 別, 都 還 不 夠 理 想 圓 滿, 於 是 要 發 願 成 就, 勝 過 一 切 佛, 勝 過 一 切 佛 土, 出 現 了 阿 彌 陀 佛 本 生 法 藏 比 丘 故 事 4 評 析 法 藏 比 丘 所 成 的 佛 土 依 現 在 看 來, 法 藏 比 丘 所 成 的 佛 土, 並 不 太 高 妙 如 淨 土 中 有 聲 聞 與 辟 支 85 ; 雖 說 佛 壽 命 無 量, 而 終 於 入 般 涅 槃, 由 觀 世 音 (Avalokitasvara) 繼 位 作 佛 86 但 在 當 時, 應 該 是 最 高 妙 的 了 這 是 基 於 現 在 十 方 佛 的 差 別 ( 所 以 不 可 能 是 最 早 的 ), 而 引 發 出 成 為 諸 佛 中 之 王 也 最 究 竟 最 圓 滿 的 大 願 望 ( 三 ) 適 應 的 觀 點 : 引 發 往 的 救 濟 思 想 (pp ) 1 適 應 印 度 宗 教 文 化, 受 一 神 教 的 影 響 如 從 適 應 印 度 宗 教 文 化 的 觀 點 來 說, 阿 彌 陀 佛 本 生 法 藏 比 丘 發 願, 成 就 淨 土, 化 度 一 切 眾 生, 是 深 受 拜 一 神 教 的 影 響 ; 在 精 神 上, 與 佛 佛 平 等 說 不 同 (1) 阿 彌 陀 佛 與 太 陽 神 話 之 關 聯 阿 彌 陀 佛 與 太 陽 神 話, 是 不 無 關 係 的 ( 受 到 了 波 斯 文 化 的 影 響 ) 87 A 毘 盧 遮 那 是 印 度 象 徵 太 陽 光 明 遍 照, 大 乘 佛 教 引 用 為 究 竟 圓 滿 佛 以 印 度 而 論, 印 度 是 有 太 陽 神 話 的 象 徵 太 陽 光 明 遍 照 的 毘 盧 遮 那 (Vairocana), 是 印 度 宗 教 固 有 的 名 詞, 大 乘 佛 教 引 用 為 究 竟 圓 滿 佛 的 德 名 B 原 始 佛 教 光 明 的 佛 與 度 神 光 明 的 天, 有 融 合 的 傾 向 (A) 原 始 佛 教 光 明 的 佛 佛 是 覺 者, 聖 者 的 正 覺 現 前, 稱 為 眼 生 智 生 慧 生 明 生 光 明 生 ; 漢 譯 作 生 眼 智 明 覺 88 明 與 光 明, 象 徵 聖 者 的 證 智, 是 原 始 佛 教 所 說 的 象 徵 佛 的 慧 光 普 照, 而 有 身 光 遍 照 的 傳 說 大 寶 積 經 卷 8( 大 正 11,43c14 20): 如 來 所 宣 布 四 不 思 議, 以 是 得 成 無 上 正 真 之 道, 逮 最 正 覺 何 謂 為 四? 所 造 立 業 不 可 思 議, 志 如 龍 王 行 不 可 計, 禪 思 一 心 不 可 稱 限, 諸 佛 所 行 無 有 邊 際, 是 為 四 事 仁 者 當 知, 是 四 不 可 思 議, 佛 道 所 行 不 可 思 議, 為 最 至 尊 以 成 正 覺, 是 故 名 曰 四 不 可 思 議 85 [ 原 書 p. 483 註 8] 佛 說 阿 彌 陀 三 耶 三 佛 薩 樓 佛 檀 過 度 人 道 經 卷 上 ( 大 正 12,302a) 86 [ 原 書 p. 483 註 9] 佛 說 阿 彌 陀 三 耶 三 佛 薩 樓 佛 檀 過 度 人 道 經 卷 上 ( 大 正 12,309a) 87 [ 原 書 p. 483 註 10] 矢 吹 慶 輝 阿 彌 陀 佛 之 研 究 所 引 (47 52) 88 [ 原 書 p. 483 註 11] 相 應 部 諦 相 應 ( 南 傳 16 下,341) 阿 含 經 卷 15( 大 正 2,104a) 403

19 (B) 融 合 印 度 神 光 明 的 天 原 來 印 度 的 神 天 (deva), 也 是 從 天 上 的 光 明 而 來 的, 所 以 光 明 的 天, 光 明 的 佛, 在 佛 法 適 應 神 教 的 意 義 上, 有 了 融 合 的 傾 向 2 從 神 話 而 來 的 太 陽, 融 攝 於 無 量 光 明 的 阿 彌 陀 佛 (1) 阿 彌 陀 在 西 方, 向 落 日 處 禮 拜 在 光 明 中, 應 推 太 陽 為 第 一, 如 阿 彌 陀 三 耶 三 佛 薩 樓 佛 檀 過 度 人 道 經 卷 下 ( 大 正 12, 31b-c) 說 : 西 向 拜, 當 日 所 沒 處, 為 彌 陀 佛 作 禮, 以 頭 腦 著 地 言 : 南 無 阿 彌 陀 三 耶 三 佛 檀! 阿 彌 陀 在 西 方, 所 以 向 落 日 處 禮 拜 90 到 傍 晚, 西 方 的 晚 霞, 是 多 麼 美 麗! (2) 崇 仰 彼 土, 而 求 生 彼 土 等 到 日 落, 此 地 是 一 片 黑 暗, 想 像 中 的 彼 土, 卻 是 無 限 光 明 比 對 現 實 世 間 的 苦 難, 激 發 出 崇 仰 彼 土, 極 樂 世 界 的 福 樂, 而 求 生 彼 土 (3) 小 結 在 這 種 宗 教 思 想 中, 從 神 話 而 來 的 太 陽, 被 融 攝 於 無 量 光 明 的 阿 彌 陀 佛 91 ( 四 ) 阿 彌 陀 語 意 之 變 遷 : 佛 教 界 的 不 同 反 應 (pp ) 1 阿 彌 陀 的 意 義 是 無 量 無 量 清 淨, 阿 彌 陀 只 是 略 稱 阿 彌 陀 的 意 義 是 無 量 ; 古 本 說 阿 彌 陀 三 耶 三 佛, 是 無 量 等 正 覺 者 ; 別 譯 本 作 無 量 清 淨 平 等 覺, 可 見 阿 彌 陀 是 略 稱 2 初 期 : 無 量 清 淨 重 無 量 光 本 經 提 到 落 日, 以 一 千 多 字 來 敘 讚 阿 彌 陀 佛 的 光 明, 古 本 是 著 重 無 量 光 的 無 量 光 (Amitābhāmitāyus), 是 阿 彌 陀 佛 的 全 名 在 讚 歎 阿 彌 陀 佛 的 光 明 中, 大 乘 無 量 壽 莊 嚴 經, 有 無 垢 清 淨 光 ; 無 量 壽 經 立 阿 彌 陀 佛 十 二 名, 有 清 淨 光 佛 雜 阿 含 經 卷 23:( 大 正 2,161c2 5) 時, 彼 世 尊 光 相 普 照, 如 千 日 之 焰, 如 偈 所 說 : 世 尊 身 光 明, 普 照 城 邑 中, 民 人 蒙 佛 光, 涼 若 栴 檀 塗 90 印 順 導 師 著, 淨 土 與 禪,p. 23: 無 量 壽 佛 經 ( 即 大 阿 彌 陀 經 ) 說 : 禮 敬 阿 彌 陀 佛, 應 當 向 落 日 處 所 以, 阿 彌 陀 佛, 不 但 是 西 方, 而 特 別 重 視 西 方 的 落 日 說 得 明 白 些, 這 實 在 就 是 太 陽 崇 拜 的 淨 化, 攝 取 太 陽 崇 拜 的 思 想, 於 一 切 無 量 佛 中, 引 出 無 量 光 的 佛 名 91 印 順 導 師 著, 淨 土 與 禪,p. 23: 在 印 度, 落 日 作 為 光 明 的 歸 宿 依 處 看 太 陽 落 山, 不 是 沒 有 了, 而 是 一 切 的 光 明, 歸 藏 於 此 明 天 的 太 陽 東 昇, 即 是 依 此 為 本 而 顯 現 的 佛 法 說 涅 槃 為 空 寂 為 寂 滅 為 本 不 生 ; 於 空 寂 寂 靜 無 生 中, 起 無 邊 化 用 佛 法 是 以 寂 滅 為 本 性 的 ; 落 日 也 是 這 樣, 是 光 明 藏, 是 一 切 光 明 的 究 極 所 依 92 [ 原 書 p. 483 註 12] 大 乘 無 量 壽 莊 嚴 經 卷 中 ( 大 正 12,321c) 無 量 壽 經 卷 上 ( 大 正 12, 270a b) 404

20 光 的 原 語 為 (ābhā), 清 淨 的 原 語, 或 作 (Śubha), 可 能 由 於 音 聲 的 相 近, 所 以 古 人 譯 無 量 光 為 無 量 清 淨 3 後 期 發 展 : 無 量 光 重 無 量 壽 起 初 是 無 量 光, 後 來 多 數 寫 作 (Amitāyus) 無 量 壽, 是 適 應 人 類 生 命 意 欲 的 無 限 性, 如 長 生 永 生 一 樣 93 ( 五 ) 總 結 (p. 481) 總 之, 阿 彌 陀 佛 及 其 淨 土, 是 面 對 他 方 佛 與 佛 土 的 種 種 差 別, 與 拜 一 神 教 的 思 想 相 呼 應, 而 出 現 諸 佛 之 雄, 最 完 善 國 土 的 願 望 以 日 光 的 照 明 彼 土, 反 顯 此 土 的 苦 難, 而 引 發 往 生 的 救 濟 思 想 : 這 是 阿 彌 陀 佛 本 生 法 藏 比 丘 發 願 的 真 實 意 義 阿 彌 陀 佛 國 土 的 傳 布, 引 起 佛 教 界 的 不 同 反 應, 於 是 有 更 多 的 阿 彌 陀 佛 本 生 的 傳 出, 表 示 對 阿 彌 陀 佛 淨 土 的 見 解 三 大 目 如 來 (pp ) ( 一 ) 阿 閦 佛 阿 彌 陀 佛 大 目 如 來 之 間 的 關 係 三 阿 閦 佛 土 與 阿 彌 陀 佛 土, 為 初 期 大 乘 的 東 西 二 大 淨 土 一 經 傳 布 出 來, 必 然 要 引 起 教 界 的 反 應, 於 是 有 更 多 的 本 生 傳 說 出 來 1 阿 閦 與 阿 彌 陀 二 佛 前 身 互 為 師 弟 (1) 阿 彌 陀 為 師, 阿 閦 為 弟 子 賢 劫 經 說 : 過 去, 使 眾 無 憂 悅 音 王, 護 持 無 限 量 法 音 法 師 無 限 量 法 音 法 師, 是 阿 彌 陀 佛 前 身 ; 使 眾 無 憂 悅 音 王, 是 阿 閦 佛 的 前 身 94 這 是 阿 彌 陀 為 師, 而 阿 閦 為 弟 子 了 95 (2) 阿 閦 為 師, 阿 彌 陀 為 弟 子 決 定 總 持 經 說 : 過 去 的 月 施 國 王, 從 辯 積 法 師 聽 法 辯 積 是 阿 閦 佛 前 身, 月 施 是 阿 彌 陀 佛 前 身 96 這 是 阿 閦 為 師, 阿 彌 陀 為 弟 子 了 (3) 小 結 93 (1) 印 順 導 師 著, 淨 土 與 禪,p. 23: 若 在 梵 語 amita 後 面, 附 加 āyus amitāyus, 譯 義 即 是 無 量 壽, 這 也 是 阿 彌 陀 佛 的 一 名 大 乘 經 裏 常 說 : 佛 是 常 住 涅 槃 的, 佛 入 涅 槃, 不 是 灰 身 泯 智 的 沒 有 了, 這 和 日 落 西 山 的 意 義 一 樣 所 以 佛 的 壽 命, 是 無 量 無 邊 的 佛 的 常 住 無 量 壽, 也 是 一 切 佛 所 共 同 的 (2) 印 順 導 師 著, 華 雨 集 第 二 冊,p. 221: 阿 彌 陀 佛 起 初 是 重 於 無 量 光 的, 應 有 適 應 崇 拜 光 明 善 神 的 世 俗 意 義, 但 晉 竺 法 護 譯 本 以 下, 都 作 無 量 壽 (Amitāyus) 佛 了 生 命 的 永 恒, 是 世 間 眾 生 所 仰 望 的, 所 以 有 長 生 成 仙, 永 生 天 國 的 宗 教 無 量 光 明 慧 光 普 照 與 慈 光 的 攝 受, 對 一 般 信 眾 來 說, 不 如 無 量 壽, 所 以 後 代 都 改 為 無 量 壽 了 94 [ 原 書 p. 483 註 13] 賢 劫 經 卷 1( 大 正 14,10b c) 95 印 順 導 師 著,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p. 828: 賢 劫 經 ( 竺 法 護 譯 ) 說 : 過 去 世, 無 限 量 寶 音 法 師, 受 到 一 般 比 丘 的 擯 斥, 到 深 山 去 修 行 那 時 的 轉 輪 王, 名 使 眾 無 憂 悅 音, 請 法 師 出 來 說 法, 並 負 起 護 持 的 責 任, 使 佛 法 大 為 弘 揚 那 時 的 法 師, 就 是 現 今 的 阿 彌 陀 佛 ; 輪 王 就 是 阿 閦 佛 阿 閦 佛 與 阿 彌 陀 佛 前 生 的 師 弟 關 係, 賢 劫 經 與 決 定 總 持 經, 所 說 恰 好 相 反, 說 明 了 彼 此 有 互 相 為 師, 互 相 為 弟 子 的 關 係 96 [ 原 書 p. 483 註 14] 決 定 總 持 經 ( 大 正 17,772b) 謗 佛 經 ( 大 正 17,876b) 405

21 東 西 淨 土 的 二 佛, 有 相 互 為 師 弟 的 關 係 2 阿 閦 阿 彌 陀 二 佛 同 尊 大 目 如 來 為 師, 達 到 共 同 的 根 源 上 面 說 到 : 阿 閦 佛 國 經 說 : 當 時 阿 閦 菩 薩, 是 從 大 目 如 來 聽 法 而 發 願 的 阿 彌 陀 經 說 法 藏 比 丘 從 世 自 在 王 佛 發 心, 而 賢 劫 經 說 : 淨 福 報 眾 音 王 子, 從 無 量 德 辯 幢 英 變 音 法 師 聽 法 淨 福 報 眾 音 王 子 是 阿 彌 陀 佛 前 身, 無 量 德 辯 幢 英 變 音 法 師, 是 大 目 如 來 前 身 97 阿 彌 陀 佛 也 以 大 目 如 來 為 師, 與 阿 閦 佛 一 樣 這 一 本 生, 是 從 互 相 為 師 弟 的 關 係, 進 一 步 而 達 到 了 共 同 的 根 源 3 大 目 如 來 象 徵 日 輪 遍 照, 阿 閦 淨 土 象 徵 日 出 東 方, 彌 陀 淨 土 象 徵 日 落 西 方 (1) 大 日 如 來 即 盧 遮 那 佛 之 推 論 大 目, 唐 譯 不 動 如 來 會 作 廣 目 大 目 或 廣 目 的 原 語, 雖 沒 有 確 定, 但 可 推 定 為 盧 遮 那 98 毘 (vi) 是 最 高 顯 的, 盧 遮 ( 舍 ) 那 (Rocana) 是 廣 眼 藏 的 意 思 99, 廣 眼 就 是 廣 目 或 大 目 (2) 東 西 二 大 淨 土 阿 閦 與 阿 彌 陀, 都 出 於 大 目, 可 說 都 是 毘 盧 遮 那 所 流 出 的 毘 盧 遮 那 如 日 輪 的 遍 照, 那 末 東 方 淨 土 的 阿 閦 佛, 象 徵 日 出 東 方 阿 閦 住 於 無 瞋 恚 心 而 不 動, 是 菩 提 心 菩 提 心 為 本, 起 一 切 菩 薩 行, 如 日 輪 從 東 方 升 起, 光 照 大 地, 能 成 辦 一 切 事 業 阿 彌 陀 佛 土 如 日 落 西 方, 彼 土 那 邊 的 光 明 無 量 從 日 出 到 日 沒, 又 從 日 沒 到 日 出, 所 以 阿 閦 佛 與 阿 彌 陀 佛, 有 互 為 師 弟 的 意 義 ( 二 ) 以 釋 尊 究 竟 的 佛 德 為 本 二 佛 都 出 於 大 目 如 來, 那 是 以 釋 尊 究 竟 的 佛 德 為 本, 方 便 設 化 100, 出 現 東 西 淨 土 古 代 的 本 生 話, 是 直 覺 到 這 些 意 義, 而 表 示 於 本 生 話 中 的 97 [ 原 書 p. 483 註 15] 賢 劫 經 卷 1( 大 正 14,7b) 大 目, 依 宮 本 98 印 順 導 師 著,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p. 416: 盧 舍 那 就 是 毘 盧 遮 那 (Vairocana), 只 是 大 乘 初 期, 使 用 不 純 的 梵 語, 所 以 稱 為 盧 舍 那 99 [ 原 書 p. 483 註 16] 望 月 佛 教 大 辭 典 (4368 中 ) 100 印 順 導 師 著, 淨 土 與 禪,pp : 東 西 二 方 所 表 現 的 淨 土 雖 有 不 同, 然 從 全 體 佛 法 說 : 阿 閦 譯 為 不 動, 表 慈 悲 不 瞋, 常 住 於 菩 提 心 ; 依 般 若 智, 證 真 如 理, 這 是 重 於 發 心 及 智 證 的 阿 彌 陀 譯 為 無 量, 以 菩 薩 無 量 的 大 願 大 行, 如 華 嚴 經 所 說 的 十 大 願 行, 莊 嚴 佛 果 功 德 ; 一 切 是 無 量 不 可 思 議 無 量 無 量 壽 無 量 光, 著 重 佛 的 果 德 所 以 阿 彌 陀 佛 淨 土, 為 佛 果 的 究 竟 圓 滿 ; 阿 閦 佛 淨 土, 為 從 菩 薩 發 心 得 無 生 法 忍 這 二 佛 二 淨 土, 一 在 東 方, 一 在 西 方 如 太 陽 是 從 東 方 歸 到 西 方 的, 而 菩 薩 的 修 行, 最 初 是 悟 證 法 性 發 真 菩 提 心, 從 此 修 行 到 成 佛, 也 如 太 陽 的 從 東 到 西 阿 閦 佛 國, 重 在 證 真 的 如 如 見 道 阿 彌 陀 佛 國, 重 在 果 德 的 光 壽 無 量 這 在 密 宗, 東 方 阿 閦 為 金 剛 部, 金 剛 也 是 堅 牢 不 動 義 西 方 阿 彌 陀 為 蓮 花 部, 也 有 莊 嚴 佛 果 的 意 義 所 以, 這 一 東 一 西 的 淨 土, 是 說 明 了 菩 薩 從 初 發 心 乃 至 成 佛 的 完 整 的 菩 提 道 也 可 解 說 為 彌 陀 為 本 性 智, 而 起 阿 閦 的 始 覺 ( 先 彌 陀 而 後 阿 閦 ) 406

22 第 四 項 觀 世 音 101 (pp ) 觀 世 音 (Avalokitasvara), 或 譯 為 觀 自 在 (Avalokiteśvara), 是 以 大 悲 救 濟 苦 難 著 名 的 菩 薩 一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來 源 概 說 (pp ) 觀 世 音 的 來 源, ( 一 ) 學 界 的 說 法 或 以 為 基 於 波 斯 的 女 性 水 神 (Anāhita); 或 以 為 是 希 臘 的 阿 波 羅 (Apollō) 神, 與 印 度 溼 婆 ( 自 在 )(Īśvara) 神 的 混 合 102 ( 二 ) 導 師 的 主 張 然 從 佛 教 的 立 場 來 說, 這 不 外 乎 釋 尊 大 悲 救 世 的 世 俗 適 應 二 觀 世 音 菩 薩 起 源 之 探 究 (pp ) ( 一 ) 所 住 聖 地 (pp ) 試 從 觀 世 音 所 住 的 聖 地 說 起 觀 世 音 所 住 的 聖 地, 梵 語 為 Potala, 或 Potalaka, 漢 譯 作 補 怛 洛 迦, 補 陀 洛 補 陀 洛 迦 等 1 華 嚴 經 所 傳 位 於 南 印 度 傳 說 在 南 印 度, 如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卷 68( 大 正 10,366c) 說 : 於 此 南 方, 有 山 名 彼 有 菩 薩, 名 觀 自 在 見 其 西 面 巖 谷 之 中, 觀 自 在 菩 薩 於 金 剛 寶 石 上, 結 跏 趺 坐 晉 譯 華 嚴 經 所 說 相 同, 但 作 光 明 山 大 唐 西 域 記 的 記 載 大 唐 西 域 記 卷 10( 大 正 51,932a) 也 說 : 秣 剌 耶 山 東, 有 布 呾 洛 迦 山 山 徑 危 險, 巖 谷 攲 傾 山 頂 有 池, 其 水 澄 鏡 池 側 有 石 天 宮, 觀 自 在 菩 薩 往 來 遊 舍 其 有 願 見 菩 薩 者, 不 顧 生 命, 厲 水 登 山, 忘 其 艱 險 ; 能 達 之 者, 蓋 亦 寡 矣!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聖 地, 深 山 險 谷, 是 那 樣 不 容 易 到 達 (1) 印 順 導 師 著, 青 年 的 佛 教 家 家 彌 陀 戶 戶 觀 音 (pp ) (2) 印 順 導 師 著, 佛 法 是 救 世 之 光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讚 仰 修 學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大 悲 法 門 (pp ) 102 見 : 後 藤 大 用 著, 釋 印 海 譯, 觀 世 音 菩 薩 之 研 究 第 12 章 觀 音 起 源 論,pp : 另 外 必 須 說 明 的, 是 言 語 學 的 論 證 在 前 文 已 說 到, 觀 世 菩 薩 之 梵 名, 說 是 阿 縛 盧 枳 帝 濕 婆 羅 (Avalakiteśvara), 說 其 文 字 是 阿 縛 盧 枳 多 (Avalokita) 之 語 與 伊 濕 婆 羅 (Īśvara) 之 語, 相 合 成 立 之 名 詞 假 若 考 檢 此 語 原 學, 梵 語 之 Avalokita 是 巴 利 語 之 Apalokita, 相 同 的 都 包 含 有 觀 照 之 義 當 時 印 度 河 (Indus) 畔 之 希 臘 殖 民 地 中, 與 盛 行 所 崇 拜 海 神 之 阿 波 羅 神 (Apolō) 之 語 音 相 同 的 又 衣 西 優 巴 拉 (Īśvara) 是 與 在 當 時 印 度 宗 教 之 一 大 勢 力 之 婆 羅 門 教 之 主 神 (Śiva) 因 為 是 同 意 同 根, 合 成 此 二 大 主 神 之 梵 名, 作 為 佛 教 的 慈 愍 濟 世 之 象 徵, 阿 縛 盧 枳 帝 濕 婆 羅 (Avalakiteśvara) 而 構 成 此 一 梵 名, 所 推 斷 使 令 成 為 莊 嚴 豐 富 其 神 性 者 的 嗎? 103 [ 原 書 p. 490 註 1]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卷 51( 大 正 9,718a) 407

23 3 導 師 的 推 論 位 於 東 方 阿 溼 波 聖 地 到 底 在 那 裡? 考 論 者 也 沒 有 確 定 的 結 論 然 在 佛 教 所 傳, 古 代 確 有 名 為 補 多 洛 或 補 多 羅 迦 的, 這 應 該 就 是 觀 世 音 菩 薩 聖 地 的 來 源 (1) 古 代 王 統 所 攝 A 釋 迦 族 王 統 成 立 及 住 地 (A) 王 統 的 成 立 傳 說 古 代 的 王 統, 開 始 於 摩 訶 三 摩 多 (Mahāsammata), 年 壽 是 無 量 的 ( 不 可 以 年 代 計 的 ) 其 後, 先 後 有 王 統 成 立, 並 說 到 所 住 的 城 名 大 天 王 (Mahādeva) 王 統 以 後, 有 姓 瞿 曇 (Gautama) 的 善 生 王 (Sujāta), 以 後 有 甘 蔗 種 (Ikṣvāku), 都 住 在 補 多 羅 城, 就 是 釋 迦 族 (Śākya) 的 來 源 105 (B) 王 統 的 住 地 中, 一 致 有 補 多 羅 等 相 關 記 載 這 一 傳 說 的 譜 系, 雖 不 完 全 統 一, 但 在 傳 說 的 王 統 住 地 中, 有 補 多 羅, 卻 是 一 致 的, 今 列 舉 不 同 的 傳 說 如 下 106 : 104 見 : 後 藤 大 用 著, 釋 印 海 譯 著 作 觀 世 音 菩 薩 之 研 究 第 14 章 補 陀 洛 之 研 究,pp : 此 靈 地 補 陀 洛 是 在 印 度 之 何 處 呢? 華 嚴 之 新 舊 二 譯 都 記 載 到 : 於 此 南 方 有 山, 新 譯 華 嚴 經 中 更 附 加 海 上 有 山 之 句 因 而 大 體 上 看 出 是 在 印 度 南 邊 之 島 上 大 悲 心 陀 羅 尼 說 : 住 於 海 島 之 香 山, 歸 命 聖 觀 世 音 菩 薩 * 陀 羅 尼 集 經 第 二 之 夾 註 中 有 : 補 陀 落 迦 山, 稱 此 為 海 島 * 古 來 稱 補 陀 洛, 意 味 是 南 印 度 之 海 岸 有 一 海 島 者 有 更 深 一 層 之 明 瞭 又 翻 閱 玄 奘 三 藏 ( CE) 之 西 域 記 說 : 彼 親 自 旅 行 目 擊 實 況 有 甘 之 載 秣 羅 矩 吒 (Malakuta) 之 南 濱 海 有 秣 刺 耶 山 秣 刺 耶 (Malaya) 山 之 東, 有 山 名 布 旦 落 迦 (Potalaka) 其 山 徑 危 險, 巖 谷 攲 傾, 山 頂 有 池, 其 水 澄 淨 流 入 大 河, 周 流 繞 山, 以 二 十 匝, 入 於 南 海 池 旁 有 山 有 一 天 宮, 為 觀 自 在 菩 薩 往 來 遊 舍 之 處 願 視 其 菩 薩 者, 不 顧 身 命, 勵 水 登 山, 忘 其 艱 險, 能 達 到 者 也 不 多 然 而 山 下 居 人, 若 視 祈 心 而 請 或 見 自 在 天 之 形, 或 見 塗 灰 外 道, 慰 喻 其 人, 遂 滿 其 願 * 玄 奘 之 此 說, 補 陀 洛 視 南 印 度 之 哥 蒙 林 (Comorin) 岬 附 近 秣 刺 耶 山 之 東 巖 欲 攲 傾 之 山 唐 之 智 昇 ( ) 也 說 出 在 摩 賴 耶 國 觀 音 之 宮 殿 接 近 補 陀 洛 山, 有 相 同 之 意 見 雖 然 玄 奘 與 智 昇 都 說 是 在 南 印 度 之 海 濱 方 面 有 山, 但 海 島 即 海 上 之 島 有 山 是 沒 有 確 定 的, 與 華 嚴 新 舊 譯 之 兩 經 等 所 記 載 之 說 是 不 一 致 的 缺 憾 105 佛 光 大 辭 典,p. 6580: 瞿 曇 梵 名 Gautama 或 Gotama, 巴 利 名 Gotama 為 印 度 剎 帝 利 種 中 之 一 姓, 瞿 曇 仙 人 之 苗 裔, 即 釋 尊 所 屬 之 本 姓 又 作 裘 曇 喬 答 摩 瞿 答 摩 俱 譚 具 譚 意 譯 作 地 最 勝 泥 土 地 種 暗 牛 牛 糞 種 滅 惡 又 異 稱 為 日 種 甘 蔗 種 阿 儗 囉 娑 ( 梵 Avgirasa) 有 關 瞿 曇 姓 氏 之 由 來, 據 十 二 遊 經 載, 於 久 遠 劫 時, 有 菩 薩 為 王, 早 失 父 母, 乃 以 國 付 與 其 弟, 從 一 婆 羅 門 學 道, 住 於 甘 蔗 園, 時 人 稱 其 師 為 大 瞿 曇, 稱 彼 為 小 瞿 曇 其 時 國 中 有 五 百 大 賊 劫 取 官 物, 於 遁 逃 時 路 經 甘 蔗 園, 乃 散 其 盜 物 於 左 右, 捕 賊 者 尋 跡 追 至, 以 為 菩 薩 即 國 中 大 賊, 即 以 木 貫 射 之, 致 其 身 血 流 污 滿 地 ; 大 瞿 曇 以 天 眼 徹 見, 悲 哀 涕 泣, 乃 取 土 中 之 餘 血, 以 泥 和 之, 還 至 園 中, 盛 之 於 器, 並 分 置 左 右 而 咒 之, 謂 此 瞿 曇 若 有 誠 心, 則 天 神 將 變 血 為 人 歷 經 十 月, 左 化 作 男, 右 化 成 女, 此 後 遂 以 瞿 曇 為 姓 又 大 日 經 疏 卷 16 載, 瞿 曇 仙 人 於 空 中 行 欲, 有 二 渧 之 污, 落 於 地 面, 生 成 甘 蔗, 後 經 日 光 炙 照, 生 出 二 子, 其 中 一 子 即 為 釋 王 故 相 傳 瞿 曇 仙 人 即 釋 迦 種 族 之 祖, 且 釋 種 亦 因 之 稱 為 甘 蔗 種 106 [ 原 書 p. 490 註 2] (1) 根 本 說 一 切 有 部 毘 奈 耶 破 僧 事 卷 1( 大 正 24,101b 103b) 408

24 說 一 切 有 部 Ⅰ 富 多 羅 [ 又 ] 布 多 羅 [ 善 生 ] 補 多 羅 [ 甘 蔗 ] 補 多 勒 迦 說 一 切 有 部 Ⅱ 布 多 羅 迦 [ 又 ] 補 多 羅 迦 [ 瞿 曇 ] 補 多 落 迦 [ 甘 蔗 ] 補 多 落 迦 說 一 切 有 部 Ⅲ 逋 多 羅 [ 又 ] 逋 多 羅 [ 瞿 曇 ] 逋 多 羅 [ 甘 蔗 ] 逋 多 羅 說 一 切 有 部 Ⅳ 逋 多 羅 [ 又 ] 逋 多 羅 [ 瞿 曇 ] 逋 多 羅 [ 甘 蔗 ] 逋 多 羅 法 藏 部 Ⅴ 褒 多 那 毘 褒 多 那 [ 大 茅 草 王 ] 褒 多 那 [ 甘 蔗 ] 銅 鍱 部 Ⅵ Pakula 傳 說 的 名 稱 不 統 一, 主 要 為 方 言 的 變 化 如 Ⅵ 說 是 銅 鍱 部 (Tāmraśāṭiya) 所 傳, 作 Pakula Ⅴ 說 是 法 藏 部 (Dharmaguptaka) 所 傳, 褒 怛 那 的 原 語, 應 與 銅 鍱 部 所 傳, 典 尊 經 的 七 國 七 城 中,Assaka 國 的 Potana 相 合 ⅠⅡ 說 (ⅢⅣ 可 能 也 是 ) 是 說 一 切 有 部 (Sarvāstivāda) 所 傳 譯 名 不 統 一, 但 可 斷 定 是 :Potala 或 Potalaka B 小 結 : 阿 溼 波 的 補 多 落 迦 與 觀 世 音 的 聖 地 完 全 相 合 107 傳 說 的 十 大 王 統 中, 有 阿 波 阿 溼 波 (Aśvaka), 或 作 阿 葉 摩 (Aśvama), 也 就 是 七 國 中 的 Assaka; 首 府 與 傳 說 中 的 褒 怛 那 補 多 羅 相 當 阿 溼 波 的 補 多 落 迦, 與 觀 世 音 的 聖 地, 完 全 相 合 (2) 長 阿 含 經 的 典 尊 經 所 傳 長 阿 含 經 的 典 尊 經, 傳 說 以 瞻 波 (Campā) 為 中 心 的 七 國 七 城 108, 其 中 有 阿 婆 ( 阿 溼 波 國 ) 的 布 和 ( 褒 怛 那 ), 是 東 方 的 古 老 傳 說 109 (2) 眾 許 摩 訶 帝 經 卷 1 2( 大 正 3,934b 936c) (3) 起 世 經 卷 10( 大 正 1,363b 364a) (4) 起 世 因 本 經 卷 10( 大 正 1,418b 419a) (5) 起 世 因 本 經 卷 10( 大 正 1,418b 419a) (6) 佛 本 行 集 經 卷 5( 大 正 3,673a 674a) (7) 島 史 ( 南 傳 60,19) 107 印 順 導 師 著,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p. 34: 十 大 王 統 的 名 稱, 是 : ( 長 阿 含 經 )( 卷 22) ( 樓 炭 經 )( 卷 6) ( 四 分 律 )( 卷 31) 一 伽 [ 少 + 免 ] 遮 五 王 迦 奴 車 伽 [ 少 + 免 ] 支 二 多 羅 婆 五 王 多 慮 提 多 樓 毘 帝 三 阿 葉 摩 七 王 阿 波 阿 溼 卑 四 持 地 ( 地 一 作 施 ) 七 王 犍 陀 利 乾 陀 羅 五 伽 楞 伽 九 王 迦 陵 伽 陵 迦 六 瞻 婆 十 四 王 遮 波 瞻 鞞 七 拘 羅 婆 三 十 一 王 拘 獵 拘 羅 婆 八 般 耆 羅 三 十 二 王 般 闍 般 闍 羅 九 彌 私 羅 八 萬 四 千 王 彌 尸 利 彌 悉 梨 十 聲 摩 百 一 王 一 摩 彌 懿 師 摩 ( 百 王 ) 108 (1) 印 順 導 師 著,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p. 23: 七 國, 如 經 上 說 : 檀 特 伽 陵 城, 阿 婆 ( 一 作 波 ) 布 和 城, 阿 槃 大 天 城, 鴦 伽 瞻 婆 城, 數 ( 一 作 藪 ) 彌 薩 羅 城, 西 陀 路 樓 城, 婆 羅 伽 尸 城, 盡 汝 典 尊 造 ( 長 阿 含 經 卷 5, 大 正 1,33a22 25) (2) 印 順 導 師 著,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 p. 34: 七 國 七 城 的 傳 說, 以 瞻 波 為 中 心, 為 東 409

25 A 前 六 國 六 城 考 論 在 釋 尊 時 代, 僅 有 央 伽 (Aṅga) 的 瞻 波 城 迦 尸 (Kāśi) 的 波 羅 奈 (Bārāṇasī), 是 佛 所 經 常 遊 化 的 地 區, 其 他 的 古 代 城 市, 不 是 已 經 毀 廢, 就 是 湮 沒 而 地 點 不 明 如 迦 陵 伽 (Kaliṅga) 的 檀 特 補 羅 Dantapura, 已 因 仙 人 的 意 憤 而 毀 滅 毘 提 訶 (Videha) 的 彌 絺 羅 (Mithilā), 已 經 衰 落 阿 槃 提 (Avanti) 的 首 城 摩 醯 沙 底 (Māhisattì), 已 移 轉 到 優 禪 尼 (Ujjayainì) 蘇 尾 羅 (Sovìra) 的 勞 鹿 迦 (Roruka), 傳 說 紛 歧 雜 事 譯 為 勝 音 城, 此 地 與 大 迦 旃 延 (Mahākātyāyana) 有 關, 應 在 阿 槃 提, 但 雜 事 卻 傳 說 在 西 北 勝 音 城 人, 用 土 來 撒 大 迦 旃 延, 因 而 城 為 沙 土 所 掩 沒 110 後 來, 勞 鹿 迦 又 傳 說 在 于 闐, 也 是 為 沙 土 所 掩 沒 的 111 年 代 太 久 遠 了, 古 城 不 知 所 在, 就 成 為 神 話 的 地 區 B 阿 溼 波 Potali( 即 Potala) 方 位 之 考 論 (A) 銅 鍱 部 與 現 今 學 界 之 說 阿 溼 波, 銅 鍱 部 傳 寫 為 Assaka, 首 都 名 Potali( 即 Potala), 解 說 為 在 瞿 陀 婆 利 (Godhāvarì) 河 岸 望 月 佛 教 大 辭 典 也 許 覺 得 太 在 南 方, 所 以 推 定 在 摩 偷 羅 (Mathurā) 與 優 禪 尼 之 間 (B) 導 師 的 論 定 : 阿 溼 波 在 東 方 其 實, 阿 溼 波 是 在 東 方 的 a 正 法 念 處 經 正 法 念 處 經 說 到 東 方 地 區, 有 毘 提 醯 河 與 安 輸 摩 河 又 說 : 橋 薩 羅 (KoŚalā) 屬 有 六 國 : 橋 薩 羅 鴦 伽 毘 提 醯 安 輸 迦 尸 金 蒲 羅 114 金 蒲 羅 所 在 不 明, 其 餘 的 都 在 恆 曲 以 東 的 東 方 安 輸 摩 與 安 輸, 就 是 阿 溼 波 ( 或 譯 阿 葉 摩 ) b 中 阿 含 經 的 馬 邑 經 又 釋 尊 的 時 代, 確 有 名 為 阿 溼 波 的, 如 中 阿 含 經 卷 48 馬 邑 經 ( 大 正 1,724c 725c) 說 : 佛 遊 鴦 騎 國, 與 大 比 丘 眾 俱, 往 至 馬 邑, 住 馬 林 寺 115 方 開 始 城 郭 時 代 同 時 存 在 的 國 族 如 豎 的 說 明 國 族 的 興 起, 佛 典 中 有 十 大 王 統 的 傳 說 這 十 大 族 的 傳 說, 要 比 七 國 七 城 遲 一 點, 傳 說 中 已 有 西 方 的 王 族 了 此 項 傳 說, 本 為 說 明 釋 迦 族 的 源 流, 直 從 古 代 的 東 方, 說 到 與 西 方 王 族 的 關 涉, 至 近 古 釋 迦 族 的 西 遷 而 止 他 所 包 含 的 時 代, 約 始 於 西 元 前 十 八 九 世 紀, 到 西 元 前 八 九 世 紀 止 109 [ 原 書 p. 490 註 3] 長 阿 含 經 卷 5 典 尊 經 ( 大 正 1,33a) 佛 說 大 堅 固 婆 羅 門 緣 起 經 卷 下 ( 大 正 1,201c) 長 部 (19) 大 典 尊 經 ( 南 傳 7,249) 110 [ 原 書 p. 490 註 4] 根 本 說 一 切 有 部 毘 奈 耶 卷 46( 大 正 23,880c) 111 [ 原 書 p. 490 註 5] 大 唐 西 域 記 卷 12( 大 正 51,945b) 112 [ 原 書 p. 490 註 6] 望 月 佛 教 大 辭 典 (p. 2418a b) 113 另 見 印 順 導 師 著, 以 佛 法 研 究 佛 法,pp [ 原 書 p. 490 註 7] 正 法 念 處 經 卷 67( 大 正 17,400b) 410

26 AŚvapura 馬 邑, 為 aśva 與 pura 的 結 合 語, 就 是 阿 溼 波 邑 佛 世 是 屬 於 央 伽 的 ; 與 正 法 念 處 經 的 東 方 相 合 (C) 小 結 阿 溼 波 的 Potala, 雖 不 能 確 指, 而 屬 於 東 方, 是 可 以 確 定 的 央 伽 的 東 方, 現 有 阿 薩 密 (Assam), 與 阿 葉 摩 安 輸 摩 的 語 音 相 近 古 代 的 地 名, 年 代 久 了, 不 免 傳 說 紛 歧, 或 與 神 話 相 結 合 如 迦 陵 伽 的 檀 特 補 羅, 蘇 尾 囉 的 勞 鹿 迦 所 以 古 代 阿 溼 波 的 補 多 羅 補 多 落 迦, 傳 說 為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聖 地 補 怛 洛 迦, 傳 說 到 南 方 或 他 方, 是 非 常 可 能 的 ( 二 )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救 世 方 便 應 機 現 身 (pp ) 1 應 以 何 身 得 度 者, 即 現 何 身 而 為 說 法 法 華 經 說 : 觀 世 音 菩 薩, 應 以 何 身 而 得 度 者, 即 現 何 身 而 為 說 法 116 現 種 種 身, 說 種 種 法, 傳 為 觀 世 音 救 世 的 方 便 2 繼 承 釋 尊 普 入 八 眾 之 說 117 或 以 為 是 受 了 印 度 教 毘 溼 笯 (Viṣṇu) 的 影 響, 這 是 可 能 的, 但 受 影 響 最 早 的, 是 長 阿 含 經 ( 世 間 悉 檀 ) 所 說 的 釋 尊 如 長 阿 含 經 卷 三 遊 行 經 ( 大 正 1,16b-c) 說 : 阿 難! 世 有 八 眾 何 謂 八? 一 曰 剎 利 眾, 二 曰 婆 羅 門 眾, 三 曰 居 士 眾, 四 曰 沙 門 眾 ; 五 曰 四 天 王 眾, 六 曰 忉 利 天 眾, 七 曰 魔 眾, 八 曰 梵 天 眾 我 自 憶 念, 昔 者 往 來, 與 剎 利 眾 坐 起 言 語, 不 可 稱 數 以 精 進 定 力, 在 所 能 現 彼 有 好 色, 我 色 勝 彼 彼 有 妙 聲, 我 聲 勝 彼 阿 難! 我 廣 為 說 法, 示 教 利 喜 已, 即 於 彼 沒, 彼 不 知 我 是 天 是 人 如 是 至 梵 天 眾, 往 反 無 數, 廣 為 說 法, 而 莫 知 我 誰 如 是 微 妙 希 有 之 法, 阿 難! 甚 奇 甚 特, 未 曾 有 也! 118 八 眾, 是 人 四 眾, 天 四 眾, 該 括 了 佛 所 教 化 的 一 切 佛 以 神 力, 到 他 們 那 裡 去 在 所 能 現, 就 是 在 什 麼 眾 中, 能 現 什 麼 身 可 是 色 相 與 聲 音, 比 他 們 還 勝 一 著 等 到 離 去, 他 們 並 不 知 道 是 佛, 不 知 道 是 誰 這 不 是 應 以 何 身 而 得 度 者, 即 現 何 身 而 為 說 法 嗎? 不 過 觀 世 音 三 十 二 現 身, 比 八 115 [ 原 書 p. 490 註 8] 中 部 (39) 馬 邑 大 經 ( 南 傳 9,469) 又 (40) 馬 邑 小 經 ( 南 傳 9,486) 116 [ 原 書 p. 490 註 9] 妙 法 蓮 華 經 卷 7( 大 正 9,57a b) 117 印 順 導 師 著, 原 始 佛 教 聖 典 之 集 成,pp : 而 普 入 八 眾, 到 什 麼 眾 會 中 現 什 麼 相, 說 什 麼 話, 誰 也 不 知 道 他 是 誰 ; 這 是 隨 機 應 現 的 說 明 ( 存 有 某 些 天 神 外 道, 實 是 如 來 化 現 的 意 義 ) 綜 合 起 來 說 : 長 阿 含 破 斥 當 時 的 婆 羅 門 與 外 道, 攝 化 了 諸 天 魔 梵, 在 一 般 的 宗 教 要 求 中, 給 以 佛 化 的 思 想 與 行 為 的 化 導 這 一 切, 都 表 達 了 佛 陀 的 超 越 性, 不 可 思 議 性, 以 確 立 佛 是 真 正 的 等 正 覺 者, 一 切 知 見 者 的 信 仰 118 另 參 對 應 經 典 : [1] 長 部 (D. 16. Mahāparinibbāna-suttanta, 3. 10) [2] 小 部, 自 說 經 (ud. 6. 1) [3] 中 阿 含 經 卷 9 地 動 經 ( 大 正 1,478a9 478b12) [4] 佛 說 身 毛 喜 豎 經 卷 1( 大 正 17,594a2 b3) 411

* ( 6 ) : 100011 : www. bph. com. cn * 2005 11 1 2005 11 1 1-10000 ISBN 7-200-06064-X/I.904 : 12.00

* ( 6 ) : 100011 : www. bph. com. cn * 2005 11 1 2005 11 1 1-10000 ISBN 7-200-06064-X/I.904 : 12.00 * ( 6 ) : 100011 : www. bph. com. cn * 2005 11 1 2005 11 1 1-10000 ISBN 7-200-06064-X/I.904 : 12.00 ,,,,,,,,,,,,,,,,,,,,,, 1 ,,,,? :,,, ;,!,,,,,,,,,,,,, : 2 ,,?,,,,,,,,,,,,,,,,, 3 ,,,,,,,,,,,,?,,,,,,,

More information

2.181% 0.005%0.002%0.005% 2,160 74,180, ,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2

2.181% 0.005%0.002%0.005% 2,160 74,180, ,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2 90,000,000 9,000,000 81,000,000 2.18 0.10 3300 1 2.181% 0.005%0.002%0.005% 2,160 74,180,000 8.24 81,000,000 2.18 13,5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2 1,000,0001,000,000 1,000,000 2,000 2.18 1% 0.005%0.002%0.005%

More information

未完成的追踪(提纲)

未完成的追踪(提纲) 87 51 1993 11.19 CHICCO 1989 1993 11 19 400 87 51 200 CHICOO 1 1993 95 1998 1999 6 97 20 5 6 14 6 8 11 18 / 45 27 5 2 2000 5 / 12 / 30 5 8 7 8 22 / 27 10 6 40 27 ( ) 1999 7 ( ) 4 X 92 95 -- 64.7% 3 25

More information

97 04 25 0970002232 97 12 31 1-7 1 2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2 24 A1. 0 1 ( 6 ) 2 ( 6 ) 3 4 A1a.? 5 6 0 1 A1b.? 0 1 2 A2. 0 1 A2b. A2c. A2a. A2d. 1 A3. 1 A4 2 0 A4 A3a.?? 0 A4 1 A3b. 0 A4 1 A3c.?? 1

More information

戲劇研究 創刊號 詞之雅化 實為 折子戲 源生之三個重要背景 歷代戲曲劇種如先秦至唐代之 戲曲小戲 宋金雜劇院本 北曲雜劇四折每折作獨立性演出 乃至明清民間 小戲與南雜劇之一折短劇 均實為折子戲之 先驅 則明正德至嘉靖間北劇南 戲選本之 摘套 與 散齣 迎神賽社禮節傳簿 中之 零折散齣 均可 視之為

戲劇研究 創刊號 詞之雅化 實為 折子戲 源生之三個重要背景 歷代戲曲劇種如先秦至唐代之 戲曲小戲 宋金雜劇院本 北曲雜劇四折每折作獨立性演出 乃至明清民間 小戲與南雜劇之一折短劇 均實為折子戲之 先驅 則明正德至嘉靖間北劇南 戲選本之 摘套 與 散齣 迎神賽社禮節傳簿 中之 零折散齣 均可 視之為 戲 劇 研 究 200 年1月 創刊號 頁1 2 論說 折子戲 曾永義 世新大學講座教授 緒論 折子戲 這一戲曲名詞 大家耳熟能詳 但如果進一步思考 1. 折子戲 之名始於何時 2. 折子戲 之詞彙結構如何形成 3.如果把 折子戲 當作一生命體 那麼其源生 形成 成熟與衰老的不同 階段 各自如何 其源生 形成的背景如何 其成熟興盛和衰老頹廢的原因又是 如何 4.當折子戲成熟之時 折子戲本身具有何等樣的周延義涵

More information

不淨觀之探究----以《大度智論》為主

不淨觀之探究----以《大度智論》為主 不 淨 觀 之 探 究 ---- 以 大 度 智 論 為 主 釋 從 照 福 嚴 佛 學 院 研 究 所 一 年 級 大 綱 一 前 言... 2 二 不 淨 觀 之 意 義... 2 三 貪 欲 之 過 患 與 修 不 淨 觀 之 功 德 利 益... 4 ( 一 ) 貪 欲 之 過 患... 4 ( 二 ) 修 不 淨 觀 之 功 德 利 益... 6 四 不 淨 觀 之 修 學 方 法...

More information

灣友邦人壽Healthy Living健康生活 - 打破你習慣的30個挑菜迷思

灣友邦人壽Healthy Living健康生活 - 打破你習慣的30個挑菜迷思 想 吃 得 安 心, 食 材 怎 麼 挑? 打 破 你 習 慣 的 30 個 挑 菜 迷 思 商 周 特 刊 簡 單 原 則 安 心 吃 2012-04-23 撰 文 者 : 游 惠 玲 編 輯 部 菜 市 場 那 麼 大, 什 麼 樣 的 食 材 最 青? 專 家 指 出, 外 觀 最 漂 亮 完 美 不 見 得 就 好, 選 天 然 產 品, 掌 握 當 季 盛 產 清 楚 來 源 等 原 則,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 90, 6000 t, 1333 ha,, 500 600 t,, 131.3 ha,,,,,,,,,, ,, 9 10, 11 12, 3 4,,,,, 0.067ha 500 1000kg,, 0.067ha 2000 3000kg, 4000 5000kg,,,,,,,,,,,,,,,, ,, ( ),,,,, : 1.,,,,,,,,,,,,, 2., 11, 23 31 , 7, 37,,,

More information

内文标题采用宋体小三,居中,加粗;一级标题使用小四宋体加粗;正文宋体五号,行测讲义答案由于均为选择题,则段首无需空格,申论讲义答案段首需空两格;全文使用1

内文标题采用宋体小三,居中,加粗;一级标题使用小四宋体加粗;正文宋体五号,行测讲义答案由于均为选择题,则段首无需空格,申论讲义答案段首需空两格;全文使用1 2011 年 吉 林 省 考 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模 拟 试 卷 ( 甲 级 ) 这 项 考 试 共 有 四 个 部 分,100 道 题, 总 时 限 90 分 钟 各 个 部 分 部 分 别 计 时, 但 都 给 出 了 参 考 时 限, 供 你 参 考 分 配 时 间 请 在 机 读 答 题 卡 上 严 格 按 照 要 求 填 写 好 自 己 的 姓 名 涂 写 好 准 考 证 号

More information

沙門行果

沙門行果 沙 門 果 經 (Sāmaññaphala Sutta) 菩 提 比 丘 (Bhikkhu Bodhi) 原 著 德 雄 比 丘 (Bhikkhu Guṇavīra) 譯 目 錄 英 譯 序 iii 中 譯 序 vii 導 讀 ix I. 經 文 篇 1 II. 註 疏 篇 41 群 臣 之 言 41 耆 婆 之 言 52 沙 門 果 之 問 56 外 道 六 師 及 其 教 理 61 1. 布 蘭

More information

五花八门宝典(一).doc

五花八门宝典(一).doc BBS...5... 11...23...26...31...46...49...54...55...57...59...62... 110... 114... 126... 132... 149 I "108" 1 2 3 4 BBS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 ( ) Kg S ( ) A ( ) K (

More information

542 33 1 20 20 6 435 15 311 48 1 4 3 2 0 8 18 200 4 1,888 305 62 2 2 3 61 42 1,346 47 390 40 12 2 2 6 41 8 7 3 3 1 18 301 1 19 24 14 3 3 12 335 110 1 1 1, 582 45 76 547 1 147 46 1,103 96 1 22 8 6,721 70

More information

Undangan Finalis

Undangan Finalis & 1 P E M E R I N T A H P R O V I N S I J A W A T E N G A H D 1N A S p E N D I D 1K A N Jl Pe A1d N o 134 Se r r c l p 35 1530 1 F x (024) 352 00 7 ] Se r A u s t u s 20 15 No o r : o o s Ke / 0 5 \ 2

More information

本 刊 在 各 宗 教 團 體 踴 躍 提 供 活 動 訊 息 與 不 吝 賜 稿 下, 已 發 行 第 六 年 了, 為 能 集 思 廣 益 以 增 加 刊 物 內 容 之 廣 度, 特 在 此 誠 摯 地 邀 請 社 會 各 界 大 眾 踴 躍 賜 稿 感 謝 讀 者 大 眾 長 久 以 來 的

本 刊 在 各 宗 教 團 體 踴 躍 提 供 活 動 訊 息 與 不 吝 賜 稿 下, 已 發 行 第 六 年 了, 為 能 集 思 廣 益 以 增 加 刊 物 內 容 之 廣 度, 特 在 此 誠 摯 地 邀 請 社 會 各 界 大 眾 踴 躍 賜 稿 感 謝 讀 者 大 眾 長 久 以 來 的 23 N O. 本 刊 在 各 宗 教 團 體 踴 躍 提 供 活 動 訊 息 與 不 吝 賜 稿 下, 已 發 行 第 六 年 了, 為 能 集 思 廣 益 以 增 加 刊 物 內 容 之 廣 度, 特 在 此 誠 摯 地 邀 請 社 會 各 界 大 眾 踴 躍 賜 稿 感 謝 讀 者 大 眾 長 久 以 來 的 支 持 與 鼓 勵, 新 的 一 年 編 輯 部 會 更 用 心 更 努 力 將 宗

More information

目 录.doc

目      录.doc 目 录 概 述 第 一 篇 资 源 第 一 章 土 地 资 源..(17) 第 二 章 气 候 资 源..(20) 第 三 章 矿 产 资 源..(22) 第 四 章 植 物 资 源..(25) 第 五 章 动 物 资 源..(27) 第 六 章 水 资 源..(29) 第 七 章 旅 游 资 源..(30) 第 八 章 劳 动 力 资 源..(34) 第 二 篇 计 划 编 制 与 执 行 第 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大事记.doc

Microsoft Word - 大事记.doc 大 事 记 目 录 前 言...3 1945 年...4 1946 年...4 1947 年...9 1948 年...11 1949 年...14 1950 年...18 1951 年...21 1952 年...24 1953 年...26 1954 年...28 1955 年...32 1956 年...34 1957 年...37 1958 年...40 1959 年...43 1960 年...47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13 ( ) ( (2012 ) ( ( 16 ( ( ( ( 292 ( ( (1

( ) ( ( ( ( , ) 13 ( ) ( (2012 ) ( ( 16 ( ( ( ( 292 ( ( (1 ( 155 1 ( 2014 11 2 ( 2005 29 3 ( 2012 13 4 ( 2014 12 5 ( 2014 9 6 ( 2014 9 7 ( 2014 1431 8 ( ( 2003 4 2003 54 9 ( 2008 7 ( 2013 1890 3 ( ) ( 10 2004 16 ( 2000 2433 ( 11 2014 5 12 (1990 2 20, 1990 11 )

More information

50~56 I1. 1 A 2 3 I2. I2a. 1 2 3 4 5 ( ) I2b. 1 2 3 I2b1. 4 5 ( ) I3. 11 12 02 ( ) 1 2 (24 ) A1. 0 1 A2 A1a. ( ) A2.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 : ; ; ; ; ; ;,, : ( ) : : : ( ) : : : 6 1 6 1 1 : ,,,,,,,,, :,,,,,,, ,,,,,,,,,, ;, ;,,,,,,,,, : 1. 2.,,, 3.,,,,,,,, ;,,,,, : 1.,, 2.,, ;,,,, 3.,,,,,, 4.,,, ;,,, ;,,,,,,,,,,,,,, ;,,,,,,,, : 1. :,,,

More information

清 算, 原 告 為 使 前 開 以 應 收 帳 款 ( 債 權 ) 投 資 之 事 實, 於 外 在 形 式 上 更 符 合 稅 法 之 要 求, 遂 於 96 年 度 將 該 等 應 收 帳 款 作 價 轉 增 資, 以 滿 足 形 式 上 之 投 資 程 序, 並 得 以 認 列 投 資 損

清 算, 原 告 為 使 前 開 以 應 收 帳 款 ( 債 權 ) 投 資 之 事 實, 於 外 在 形 式 上 更 符 合 稅 法 之 要 求, 遂 於 96 年 度 將 該 等 應 收 帳 款 作 價 轉 增 資, 以 滿 足 形 式 上 之 投 資 程 序, 並 得 以 認 列 投 資 損 談 營 利 事 業 費 用 與 損 失 之 審 定 與 轉 正 之 時 點 - 台 中 高 等 行 104 年 訴 108 號 簡 評 國 富 浩 華 聯 合 會 計 師 事 務 所 楊 淑 卿 會 計 師 壹 問 題 之 提 出 我 國 稽 徵 實 務 及 審 判 實 務 上, 有 謂 營 利 事 業 既 申 報 為 損 失 科 目, 稽 徵 機 關 認 不 合 該 科 目 要 件, 不 予 認

More information

赔 偿 ), 保 险 公 司 在 其 承 保 范 围 内 承 担 赔 偿 责 任 ;2 案 件 受 理 费 由 四 被 告 承 担 为 支 持 其 诉 讼 主 张, 原 告 江 明 相 在 举 证 期 限 内 向 本 院 提 供 了 下 列 证 据 材 料 供 法 庭 组 织 质 证 : 1 鉴 定

赔 偿 ), 保 险 公 司 在 其 承 保 范 围 内 承 担 赔 偿 责 任 ;2 案 件 受 理 费 由 四 被 告 承 担 为 支 持 其 诉 讼 主 张, 原 告 江 明 相 在 举 证 期 限 内 向 本 院 提 供 了 下 列 证 据 材 料 供 法 庭 组 织 质 证 : 1 鉴 定 原 告 江 明 相 贵 州 省 织 金 县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决 书 委 托 代 理 人 江 如 红 ( 系 原 告 长 子 ) 委 托 代 理 人 江 如 平 ( 系 原 告 次 子 ) 被 告 李 启 富 被 告 龚 忠 吉 被 告 中 国 太 平 洋 财 产 保 险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重 庆 分 公 司 法 定 代 表 人 周 炯, 该 公 司 总 经 理 委 托 代 理 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RAP 050120 CHI.doc

Microsoft Word - RAP 050120 CHI.doc 利 用 世 行 贷 款 柳 州 市 环 境 治 理 工 程 移 民 安 置 计 划 柳 州 市 城 市 投 资 建 设 发 展 有 限 公 司 柳 州 市 环 境 卫 生 管 理 处 二 00 五 年 一 月 二 十 日 0 目 录 第 一 章 项 目 简 述...6 1.1 水 环 境 综 合 治 理 项 目...8 1.2 城 市 公 厕 项 目...12 1.3 垃 圾 转 运 站 建 设 项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6C0AE78B0EDAABAC0B8A740B8D65FA7EBA7BAA54EA4E5BEC7ACE3A873C24FA55AA15E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6C0AE78B0EDAABAC0B8A740B8D65FA7EBA7BAA54EA4E5BEC7ACE3A873C24FA55AA15E2E646F63> 黃 庭 堅 遷 謫 時 期 的 戲 作 詩 鍾 美 玲 高 苑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受 北 宋 新 舊 黨 爭 的 影 響, 黃 庭 堅 於 紹 聖 元 年 責 授 涪 州 別 駕 黔 州 安 置, 從 此 展 開 一 連 串 遷 謫 的 命 運, 最 後 卒 於 遷 謫 地 宜 州 考 察 其 遷 謫 時 期 的 詩 歌, 有 許 多 以 戲 字 為 題 的 作 品,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5.docx

Microsoft Word - F5.docx 2 目錄 5A 5A 5A 5A 高慧冰 譚雅樂 余雅瑩 周子慧 劇本... P.4-P.5 奔跑人生... P.6 唐老師... P.7 唐老師... P.8 5B 5B 5B 5B 5B 5B 徐子盈 呂惠雅 黃智昭 熊雪瑩 鍾詠晴 吳博倫 敬愛的人... P.9 偶像... P.10 冬天... P.11 春夏秋冬... P.12 唐老師... P.13 安南讓決策從此變得簡單... P.14

More information

第十号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公告

第十号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公告 证 券 代 码 :600696 证 券 简 称 : 匹 凸 匹 编 号 : 临 2016-113 匹 凸 匹 金 融 信 息 服 务 ( 上 海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关 于 出 售 匹 凸 匹 金 融 信 息 服 务 ( 深 圳 ) 有 限 公 司 100% 股 权 暨 关 联 交 易 的 公 告 本 公 司 董 事 会 及 全 体 董 事 保 证 本 公 告 不 存 在 任 何 虚 假 记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C8CBB8A3D2BDD2A9BCAFCDC5B9C9B7DDB9ABCBBECFEACABDC8A8D2E6B1E4B6AFB1A8B8E6CAE9A3A8CEE4BABAB5B1B4FABFC6BCBCB2FAD2B5BCA

<4D F736F F D20C8CBB8A3D2BDD2A9BCAFCDC5B9C9B7DDB9ABCBBECFEACABDC8A8D2E6B1E4B6AFB1A8B8E6CAE9A3A8CEE4BABAB5B1B4FABFC6BCBCB2FAD2B5BCA 600079 369 369 2015 4 7 15 16 15 16 A 2014 ... 2... 3... 9... 11... 14... 15... 16... 17... 18... 19... 23... 24 1 / / 24.49% / / 2 1 2 369 3 4 5420100000024936 617806826-4 7 8 9 420101178068264 10 36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朗诵诵材.doc

Microsoft Word - 朗诵诵材.doc 2014 年 全 港 春 華 杯 普 通 話 朗 誦 及 拼 音 认 读 大 賽 朗 誦 誦 材 幼 稚 園 K1- 散 文 組 娃 娃 的 夢 花 兒 的 夢, 是 紅 的, 小 樹 的 夢, 是 綠 的, 露 珠 的 夢, 是 圓 的, 娃 娃 的 夢, 是 甜 的 幼 稚 園 K1- 兒 歌 組 小 白 兔 小 白 兔, 白 又 白, 兩 隻 耳 朵 豎 起 來, 愛 吃 蘿 蔔 和 青 菜,

More information

06-07周年報告template.PDF

06-07周年報告template.PDF 06 07 P.2 P.3 () P.4 P.5 () P.6 20062007 6 (55%) 1 (9%) 1 (9%) 1 (9%) 1 (9%) 1 (9%) (P.1,P.2 ) 5 6 6 0.5 0.5 0.5 / 0.5 P.7 P.8 0.5 0.5 2 1 6 5 2 1 6 5 (P.3P.6) 0.5 0.5 0.5 0.5 0.5 0.5 P.9 () 4 6 5 6 6

More information

范明麗 能中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十八屆畢業生 摘要 本文以 療治眾病 為主軸探討 以 法 界三觀 十玄門 六相圓融 四法界 連結在 醫 與 病 的關係上 詮釋 華 嚴經 之醫方明的 病理與法藥 研究範圍以 四十卷 華嚴經 入不思議解 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為主述 少部分論及八十卷 華嚴經 六十卷 華嚴

范明麗 能中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十八屆畢業生 摘要 本文以 療治眾病 為主軸探討 以 法 界三觀 十玄門 六相圓融 四法界 連結在 醫 與 病 的關係上 詮釋 華 嚴經 之醫方明的 病理與法藥 研究範圍以 四十卷 華嚴經 入不思議解 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為主述 少部分論及八十卷 華嚴經 六十卷 華嚴 華 嚴 專 宗 學 院 研 究 所 第 十 八 屆 畢 業 論 文 華 嚴 經 之 醫 方 明 與 現 代 醫 療 觀 指 導 教 授 : 陳 英 善 教 授 研 究 生 : 范 明 麗 ( 能 中 ) 學 號 :1804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六 月 范明麗 能中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十八屆畢業生 摘要 本文以 療治眾病 為主軸探討 以 法 界三觀 十玄門 六相圓融 四法界 連結在 醫 與

More information

80 30 40 60 70 80 60 30 40 50 80 7 3 1 50 70 8 30 40 70 80 1985 1 3 50 1 2 52 7 52 3 16 11 3 2 52 8 8 9 1 80 80 7 8 80 4 10 6 10 1985 1 3 1 19 87 2 17 62 3 19 64 67 1 3 1 3 33 4 5 7 2 3 7 13 50 8 2 4 70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0 3 #!!! $%!!!!!!!!!!!!!!!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5D0B1EACEC4BCFEBCB0C7E5BDE0B7FECEF1BACFCDAC28C2C9CAA6B0E631A3A9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5D0B1EACEC4BCFEBCB0C7E5BDE0B7FECEF1BACFCDAC28C2C9CAA6B0E631A3A92E646F6378> 投 标 邀 请 书 一 招 标 单 位 : 广 东 白 云 城 市 酒 店 有 限 公 司 二 招 标 地 址 : 广 州 市 环 市 西 路 179 号 三 公 告 时 间 :2016 年 7 月 27 日 2016 年 8 月 1 日 四 工 程 名 称 : 广 东 白 云 城 市 酒 店 外 围 卫 生 清 洁 外 包 项 目 五 工 程 內 容 : 酒 店 外 围 区 域 卫 生 清 洁,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0A5CEA4A4B0EABCF4BB79A5DCA8D2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0A5CEA4A4B0EABCF4BB79A5DCA8D22E646F63> 1 此 書 是 美 尚 先 生 遺 稿,2011 年 網 上 版 是 唯 一 版 本 2 小 小 子 ( 兒 ), 坐 門 檻 ( 兒 ), 哭 哭 啼 啼 想 媳 婦 ( 兒 ) 想 媳 婦 ( 兒 ) 幹 嗎? 點 燈 做 伴 ( 兒 ), 吹 燈 說 話 ( 兒 ), 清 早 起 來 梳 個 大 小 辮 ( 兒 ) ------ 就 我 記 憶 所 及, 這 是 我 出 生 兩 三 歲 時 母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漢 初 黄 老 學 說 的 經 世 觀 及 其 實 踐 研 究 生 : 楊 芳 華 撰 指 導 教 授 : 夏 長 樸 教 授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六 月 論 文 摘 要 黃 老 思 想 在 中 國 學 術 史 上 是 一 個 重 要 課 題, 也 在 漢 初 政 治 上 產 生 過 相 當 大 的 影 響, 漢 初 的 文 景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89,,,,,,,,,,,,,,,,?,???,,,,,,,,,,,,,

89,,,,,,,,,,,,,,,,?,???,,,,,,,,,,,,, :,,,,,,,,, : ; ;; ;,,,,, 89,,,,,,,,,,,,,,,,?,???,,,,,,,,,,,,, 90,,,,,,,, ( ),?,,, A B,C C?,,,,?,,,,,,,,,,,,,,,,,, 91 ( ),,,,,,,,,, :,,,,,,,,,,,,,,,,, ; ;, ;,,,,, 92,, (),,, ( ),,,,,,,,,,,,,,,,,,,,,,,,,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0%)!1"%& 0%2!$!$$$ "$$$$ #$ % $$30!4$4 5,6 *& (+ 0!&" * + 7!!4 & ( )! & ( )! 80)09! 7&! #!1!1$" &&!!%!,-./ 0%)!1"%& 0%2 &1$

!#! # $% & ($) *! +,-./ 0%)!1%& 0%2!$!$$$ $$$$ #$ % $$30!4$4 5,6 *& (+ 0!& * + 7!!4 & ( )! & ( )! 80)09! 7&! #!1!1$ &&!!%!,-./ 0%)!1%& 0%2 &1$ !"#!" # $% & ($) *! +,-./ 0%)!1"%& 0%2!$!$$$ "$$$$ #$ % $$30!4$4 5,6 *& (+ 0!&" * + 7!!4 & ( )! & ( )! 80)09! 7&! #!1!1$" &&!!%!,-./ 0%)!1"%& 0%2 &1$ : 8*! +1)7(0707%!1 1(&))717 8*! +1)7(77!& )"&0!1! 1"!7"1!1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至 尊 法 王 蒋 阳 龙 朵 加 参 尊 者 上 师 瑜 伽 皈 依 境

至 尊 法 王 蒋 阳 龙 朵 加 参 尊 者 上 师 瑜 伽 皈 依 境 至 尊 法 王 蒋 阳 龙 朵 加 参 尊 者 上 师 瑜 伽 皈 依 境 大 恩 上 师 慈 成 加 参 仁 波 切 目 录 修 法 仪 轨 3 16 24 课 前 念 诵 正 修 上 师 瑜 伽 念 诵 课 后 回 向 为 何 修 持 35 36 38 39 42 上 师 的 含 义 上 师 对 寻 求 解 脱 者 的 重 要 性 谨 慎 选 择 上 师 具 德 上 师 应 具 备 的 条 件

More information

(给多有拉姆)佛子行三十七颂1——7

(给多有拉姆)佛子行三十七颂1——7 胜 利 道 歌 天 鼓 妙 音 法 王 如 意 宝 晋 美 彭 措 造 颂 怙 主 诸 佛 智 慧 身, 文 殊 师 利 童 子 尊, 恒 住 八 瓣 莲 蕊 心, 所 言 愿 利 诸 有 情 甚 深 光 明 大 圆 满, 仅 闻 词 句 断 有 根, 六 月 修 要 得 解 脱, 唯 此 铭 刻 于 心 中 遇 此 胜 法 善 缘 众, 前 世 累 劫 积 资 果, 与 普 贤 王 同 缘 分,

More information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 佛 子 行 三 十 七 颂 讲 记 1 达 真 堪 布 光 明 大 圆 满 法 坛 城 为 修 持 成 佛 要 发 殊 胜 菩 提 心! 为 度 化 一 切 父 母 众 生 要 发 誓 修 持 成 佛! 为 早 日 圆 成 佛 道 要 精 进 认 真 闻 思 修 行! 今 天 在 这 里 给 大 家 简 单 地 开 示 一 下 佛 子 行 三 十 七 颂 佛 子 行 三 十 七 颂 是 土 美 仁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32D323031322E31322E323920BC7EB46FB74DC3A8A4A3B0A3A141A44DB6CBBD62AC72B2D7A4A3A569C2A12028A5D5B8DCA4CEB867A4E5A55BB5F9292D6F6B2D41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32D323031322E31322E323920BC7EB46FB74DC3A8A4A3B0A3A141A44DB6CBBD62AC72B2D7A4A3A569C2A12028A5D5B8DCA4CEB867A4E5A55BB5F9292D6F6B2D412E646F6378> 憂 惱 愚 癡 不 除, 刀 傷 箭 毒 終 不 可 癒 釋 厚 觀 ( 福 嚴 推 廣 教 育 班,01.1.9) 各 位 法 師 各 位 居 士, 大 家 好! 今 天 跟 大 家 分 享 一 則 佛 典 故 事, 這 故 事 出 自 法 句 譬 喻 經 多 聞 品, 在 大 正 藏 第 4 冊 79 頁 中 欄 到 下 欄 過 去 在 羅 閱 祇 國 ( 也 就 是 摩 竭 陀 國 ) 南 方

More information

走 出 单 至 理 的 宿 舍, 曾 倚 城 轻 轻 叹 了 一 口 气, 在 桐 州 大 学, 他 的 名 字 是 彻 底 和 这 个 耿 上 欣 捆 绑 了 老 实 说, 刚 开 始 时, 他 压 根 就 没 有 注 意 到 她, 耿 上 欣 不 是 班 上 最 漂 亮 的, 也 不 是 最 丑

走 出 单 至 理 的 宿 舍, 曾 倚 城 轻 轻 叹 了 一 口 气, 在 桐 州 大 学, 他 的 名 字 是 彻 底 和 这 个 耿 上 欣 捆 绑 了 老 实 说, 刚 开 始 时, 他 压 根 就 没 有 注 意 到 她, 耿 上 欣 不 是 班 上 最 漂 亮 的, 也 不 是 最 丑 差 一 刹 就 地 老 天 荒 / 作 者 : 玄 风 武 第 001 章 耿 上 欣 医 学 院 的 学 生 总 是 比 其 他 学 科 的 学 生 较 忙 碌 一 些, 就 拿 单 至 理 来 说, 从 进 校 门 那 一 刻 起, 他 就 一 直 在 忙, 而 今 已 经 快 七 年 了 他 是 本 硕 连 读 的, 早 三 年 在 校 学 基 础 课 还 好, 后 来 的 四 年 简 直 忙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5F1A4FBA473A6DBA662C149AE76BB50B0A8AFAAB944A440AC78A67BA976C149BEC7ABE4B751AABAB56FAE69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5F1A4FBA473A6DBA662C149AE76BB50B0A8AFAAB944A440AC78A67BA976C149BEC7ABE4B751AABAB56FAE692E646F63> 伏 牛 山 自 在 禪 師 與 馬 祖 道 一 洪 州 宗 禪 學 思 想 的 發 展 台 灣 高 苑 科 技 大 學 黃 連 忠 撰 目 錄 一 前 言 二 從 六 祖 惠 能 到 洪 州 宗 伏 牛 山 自 在 禪 師 的 傳 承 法 系 南 宗 禪 傳 法 世 系 的 六 祖 與 七 祖 之 爭 宗 密 對 洪 州 宗 禪 史 與 禪 法 的 判 釋 與 批 評 伏 牛 山 自 在 禪 師 的

More information

1 3 6 10 14 16 22 28 30, 32 35 42 46 52 62 65 68 74 81 85 89 96 101 104 110 114 122 123 127 132 135 138 144 148 151 155 157 159 160 162 164 167 175 177 183 187 189 192 194 197 200 202 204 206 208 210 213

More information

因 味 V 取 性 又 鸟 U 且 最 大 罗 海 惜 梅 理 春 并 贵 K a t h l ee n S c h w e r d t n er M f l e z S e b a s t i a n C A Fe rs e T 民 伊 ' 国 漳 尤 地 视 峰 州 至 周 期 甚 主 第 应

因 味 V 取 性 又 鸟 U 且 最 大 罗 海 惜 梅 理 春 并 贵 K a t h l ee n S c h w e r d t n er M f l e z S e b a s t i a n C A Fe rs e T 民 伊 ' 国 漳 尤 地 视 峰 州 至 周 期 甚 主 第 应 国 ' 东 极 也 直 前 增 东 道 台 商 才 R od e ric h P t ak 略 论 时 期 国 与 东 南 亚 的 窝 贸 易 * 冯 立 军 已 劳 痢 内 容 提 要 国 与 东 南 亚 的 窝 贸 易 始 于 元 代 代 大 规 模 开 展 的 功 效 被 广 为 颂 扬 了 国 国 内 市 场 窝 的 匮 乏 窝 补 虚 损 代 上 流 社 会 群 体 趋 之 若 鹜 食 窝

More information

※※※※※

※※※※※ 園 藝 丙 級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術 科 測 試 應 檢 資 料 試 題 編 號 :13300-970301~4 審 定 日 期 :97 年 12 月 31 日 修 訂 日 期 :98 年 10 月 23 日 102 年 12 月 09 日 103 年 12 月 16 日 104 年 01 月 05 日 ( 第 二 部 份 ) 園 藝 丙 級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術 科 測 試 應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000514 2005 1 000514 2005 2 000514 2005 3 000514 2005 4 000514 2005 5 000514 2005 6 000514 2005 7 000514 2005 8 000514 2005 9 000514 2005 10 000514 2005 11 000514 2005 1 (2003)56 [2003]56 12004122 20040334000

More information

重庆渝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渝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000514 2004 1 000514 2004 2 000514 2004 3 000514 2004 4 000514 2004 5 000514 2004 6 000514 2004 7 000514 2004 8 000514 2004 9 000514 2004 10 000514 2004 11 000514 2004 12 000514 2004 13 000514 2004 14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3...4...6...6...8...11...14...18...19...20...22...22...23...25...26...27...28...29...29...29 4-1 - ( ) 88 37 88 37 200121 2003 4 18 [2003]48 1.5 4-2 - ( ) 25 1 1 100032 2004 09 17 [1998]12 ( ) (

More information

该 奈 自 受 PZ 多 透 soc i e B t h y. y t is NA YL OR exp os ed t h a t b e i n g wh o res or sa in t es s e s we r e m ad e n b ot om. M ean wh i l e NA YL

该 奈 自 受 PZ 多 透 soc i e B t h y. y t is NA YL OR exp os ed t h a t b e i n g wh o res or sa in t es s e s we r e m ad e n b ot om. M ean wh i l e NA YL 探 性 通 性 圣 重 ' 颠 并 格 洛 丽 亚 奈 勒 小 说 贝 雷 的 咖 啡 馆 对 圣 经 女 性 的 重 写 郭 晓 霞 内 容 提 要 雷 的 咖 啡 馆 中 权 社 会 支 配 的 女 性 形 象 美 国 当 代 著 名 黑 人 女 作 家 格 洛 丽 亚 过 对 6 个 圣 经 女 性 故 事 的 重 写 奈 勒 在 其 小 说 贝 覆 了 圣 经 中 被 父 揭 示 了 传 统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2 89 /

!#$!%&!$!( )( )( #( #*!&#) %&*!(+,- %.!/( )( #( ,-2 89 / "!!!!!!!!!!!!!!!!!!!!!!!!!!!!!!!!!!!!!!!!!!!!!!!!!!!!!!!!!!!!!!!!!!!!!! "!!!!!!!!!!!!!!!!!!!!!!!!!!!!!!!!!!!!!!!!!!!!!!!!!"!!!!!!!!!!!!!!!!!!!!!!!!!!!!!!!!!!!!!!!!!!!!!!!!!!!!!!!!!!!!!!!!!!!!!!!!!!!!!!!!!!!!!!!!!!!!!!!!!!!!!!!!!!!!!!!!!!!!!!!

More information

SIGNUM 3SB3

SIGNUM 3SB3 SGNUM * 6, 8 6, 8 6, 8 8 : : : : ( ) Ø22mm 6, 8 6, 8 6, 8 8 : : : : ( ) 7, 10 7, 9 7, 8 : (2 /3 ) RNS ( SB) : : CES / BKS : ( / ) 10 7, 8 : (2 /3 ) RNS ( 360012K1) : : MR : 7 Ø22mm 16 16 16 16 : : : :

More information

94/03/25 (94 0940002083 94 12 31 B 1-8 (12-64 29 5 16 82 5 15 1 2 22-24 29 25-28 k1. 1 A 2 k2k3 3 k2k3 k2. k2a. 1 2 3 4 k2b. 1 2 k2b1.? 3 k3. 11 12 02 ( ( ( 1 2 (24 A. A1.? 1 0 A1a.? 1. 1 2 2. A2. 1 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5_2015.09.26 什麼最快樂 (白話與經文加註)-ok .doc

Microsoft Word - 095_2015.09.26  什麼最快樂 (白話與經文加註)-ok .doc 釋 厚 觀 ( 福 嚴 推 廣 教 育 班,2015.9.26) 各 位 法 師 各 位 居 士, 大 家 好! 今 天 跟 大 家 分 享 一 則 佛 典 故 事, 這 故 事 出 自 法 句 譬 喻 經, 在 大 正 藏 第 4 冊 595 頁 中 欄 到 596 頁 上 欄 過 去, 佛 在 舍 衛 國 祇 園 精 舍 時, 有 四 位 新 學 比 丘 一 起 來 到 㮈 樹 下 坐 禪 修

More information

71 亡 環 境 鴛 應 該 叫 叫 叫 ' 般 稱 或 仔 指 它 且 叫 少 ; 淡 冬 于 冬 海 淡 誤 它 感 潮 鹹 淡 感 潮 漲 潮 貨 運 汐 止 峽 等 岸 算 海 延 伸 並 l l.-a' 108 字 義 航 運 稱 江 接 著 才 谷 此 格 講 並 和 俗 稱 雷 仔 '

71 亡 環 境 鴛 應 該 叫 叫 叫 ' 般 稱 或 仔 指 它 且 叫 少 ; 淡 冬 于 冬 海 淡 誤 它 感 潮 鹹 淡 感 潮 漲 潮 貨 運 汐 止 峽 等 岸 算 海 延 伸 並 l l.-a' 108 字 義 航 運 稱 江 接 著 才 谷 此 格 講 並 和 俗 稱 雷 仔 ' 遷 避 五 千 禹 觀 念 搬 扛 喝 及 灌 溉 愈 近 愈 瀕 居 災 鄰 回 宋 楚 瑜.. 奇 怪! 什 整 像 萊 茵 7 野 107 格 算 常 同 陸 江 歐 洲 腦 般 每 真 71 亡 環 境 鴛 應 該 叫 叫 叫 ' 般 稱 或 仔 指 它 且 叫 少 ; 淡 冬 于 冬 海 淡 誤 它 感 潮 鹹 淡 感 潮 漲 潮 貨 運 汐 止 峽 等 岸 算 海 延 伸 並 l l.-a'

More information

STELLA DEL MARE G =136 a d d3 4 RE m z mz mz SOL mz mz SImz mz V. Sozio a d d3 4 mz mz mz mz mz mz mz Chia - ro mata d d LA4 mz LA mz RE mz mz mz mz a

STELLA DEL MARE G =136 a d d3 4 RE m z mz mz SOL mz mz SImz mz V. Sozio a d d3 4 mz mz mz mz mz mz mz Chia - ro mata d d LA4 mz LA mz RE mz mz mz mz a STELLA DEL MARE G =136 3 4 RE m z SI V. Sozio 3 4 Chia - ro mata d d LA4 LA RE k kk s k k s k kz k s k kz k s k k j - ti - no che il so - le ba - ciò, nean-che u - na nu-vo-la in cie - lo, - ce è la brez

More information

! *!"#$%&'()*+,-./#01 6, 8 6, 8 6, 8 8!"# ( / )!"# ( / )!"# ( / )! ( ) 3SB3!" Ø22mm!"# ( / ) 6, 8 6, 8 6, 8 8!"# ( / )!"# ( / )!"# ( ) 7, 10 7, 9 7, 8

! *!#$%&'()*+,-./#01 6, 8 6, 8 6, 8 8!# ( / )!# ( / )!# ( / )! ( ) 3SB3! Ø22mm!# ( / ) 6, 8 6, 8 6, 8 8!# ( / )!# ( / )!# ( ) 7, 10 7, 9 7, 8 SIRIUS 3SB3 sirius s ! *!"#$%&'()*+,-./#01 6, 8 6, 8 6, 8 8!"# ( / )!"# ( / )!"# ( / )! ( ) 3SB3!" Ø22mm!"# ( / ) 6, 8 6, 8 6, 8 8!"# ( / )!"# ( / )!"# ( ) 7, 10 7, 9 7, 8! (2 /3 ) ( / ) RONIS! ( SB) CES

More information

SIK) 者, 需 實 施 1 年 以 上, 經 體 格 檢 查 無 後 遺 症 者 5. 身 體 任 何 部 分 有 刺 青 紋 身 穿 耳 洞 者, 不 得 報 考, 各 項 檢 查 結 果 須 符 合 體 位 區 分 標 準 常 備 役 體 位 二 在 校 軍 訓 成 績 總 平 均 70 分

SIK) 者, 需 實 施 1 年 以 上, 經 體 格 檢 查 無 後 遺 症 者 5. 身 體 任 何 部 分 有 刺 青 紋 身 穿 耳 洞 者, 不 得 報 考, 各 項 檢 查 結 果 須 符 合 體 位 區 分 標 準 常 備 役 體 位 二 在 校 軍 訓 成 績 總 平 均 70 分 民 國 102 年 大 專 程 度 義 務 役 預 備 軍 官 預 備 士 官 考 選 簡 章 壹 依 據 : 依 民 國 102 年 大 專 程 度 義 務 役 預 備 軍 官 預 備 士 官 考 選 計 畫 辦 理 貳 考 ( 甄 ) 選 對 象 : 具 中 華 民 國 國 籍, 尚 未 履 行 兵 役 義 務 之 役 男, 年 齡 在 32 歲 ( 民 國 70 年 1 月 1 日 以 後 出

More information

1. ( )(1999 11 ) A. B. C. D. 2. ( )(2000 11 ) A. : B. : C. : D. : 3. ( )(20001 11 ) A. : B. : C. : D. : 1 D : 2

1. ( )(1999 11 ) A. B. C. D. 2. ( )(2000 11 ) A. : B. : C. : D. : 3. ( )(20001 11 ) A. : B. : C. : D. : 1 D : 2 340 : 3 1 1. ( )(1999 11 ) A. B. C. D. 2. ( )(2000 11 ) A. : B. : C. : D. : 3. ( )(20001 11 ) A. : B. : C. : D. : 1 D : 2 ( ) ( ) 2 A B D C C 3 C C A B D 3 6 : (1) : (2) A. : ( )- ( ) 4 : B. : ( ) ( )

More information

31 55 9 14 85 17.14 6 1 33 1 919 947 983 1066 1271 34 30 33 1939 1 1 9.918 21 60 17 20 61 65 6 1 1980 4 4 259 21 453 15 3 1980 87 1009 1225 1054 ì 2 26 4 1985 54 103 103 54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C a music musica mausike C C C G 10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 23 C C D E F G A B A C A A A A 24 a C C C C C a a a a 25 a a a a c C C d a a a A 26 do re mi fa so la si do i C F 27 28

More information

2014年印順導師思想巡迴講座暨座談會

2014年印順導師思想巡迴講座暨座談會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講 記 >> 明 心 菩 提 ( 之 二 )/ 厚 觀 法 師 35T 己 三 賢 聖 無 為 同 證 (pp.53-74)35t... B-2 35T 丙 二 勸 發 奉 持 (pp.74-103)35t... B-14 35T 丁 一 示 奉 持 行 相 (pp.74-82)35t... B-14 35T 戊 一 問 (pp.74-75)35t... B-14 35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卷一.doc

Microsoft Word - 卷一.doc 翻 譯 名 義 集 宋 姑 蘇 景 德 寺 普 潤 大 師 法 雲 編 ( 增 補 梵 字 羅 馬 轉 寫 及 天 城 體 devanāgarī 梵 字 對 照. 英 文 註 釋 參 照 Monier 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2008 revision) Apr 11/2009 rev.2 法 明 校 : 紅 色 處 為 校 補 1 No. 2131

More information

試料分解と目的元素精製法_2010日本分析化学会

試料分解と目的元素精製法_2010日本分析化学会 H2007T(10:3011:00) ICPAES,ICPMS 22416 http://www.caa.go.jp/safety/pdf/100419kouhyou_1.pdf http://www.caa.go.jp/safety/pdf/100419kouhyou_1.pdf 2010-07-28 Cd0.4 ppm232 * CODEX STAN 193-1995, Rev.3-2007 Web

More information

第三节 防 疫

第三节  防  疫 192 1978 3353 34 3 1979 30 24 30 1980 10 1980-1981 1 2 2734 13 65 2 0 n 55 1 5-1 0 73 71 1 0 14 74 1981 3 13 5696 2342 167 69 1 1146 665 58 03 1983 4 2 510 100 1984 7 7n 3421 2200 1985 12 2636 30 1941

More information

Persuasive Techniques (motorcycle helmet)

Persuasive Techniques  (motorcycle helmet) M O D E A T H E E L E M E N T S O F A N A R G U M E N T 1n t h l s t e s t i m o n y g iv e n b e f o r e t h e M a ry l a n d Se n a t e t h e s p e a ke r m a ke s a s t r o n g c l a i m a b o u t t

More information

é SI 12g C = 6 12 = 1 H2( g) + O2( g) H2O( l) + 286kJ ( 1) 2 1 1 H 2( g) + O2( g) H2O( l) H = 286kJ mol ( 2) 2 1 N 2 ( g) + O2( g) NO 2 ( g) 34kJ 2 1 1 N 2 ( g) + O2( g) NO 2 ( g) H = + 34kJ mol 2 1 N

More information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 2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 2 I ( 60 ) (30 )( 3 1. A. (y n) (di n) B. (p o) C. D. n) (xi o) 2. 1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 2 D. 6. A. B. C. D. 7. A. 3 B. C. D. 8. [ ] : ( 89 ) A. 4 B. C. D. 5 9. A. B.

More information

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地區在校學生性知識、態度與行為研究調查

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地區在校學生性知識、態度與行為研究調查 84 年 台 灣 地 區 在 校 學 生 性 知 識 態 度 與 行 為 研 究 調 查 過 錄 編 碼 簿 題 號 變 項 名 稱 變 項 說 明 選 項 數 值 說 明 備 註 i_no 學 生 編 號 問 卷 流 水 號 location 學 校 所 在 縣 市 編 號 1 台 北 市 2 基 隆 市 3 台 中 市 4 台 南 市 5 高 雄 市 6 新 竹 市 7 嘉 義 市 21 宜 蘭

More information

99710b45zw.PDF

99710b45zw.PDF 1 2 1 4 C && Zn H H H H H Cl H O H N H H H CH C H C H 3 2 5 3 7 H H H H CH 3 C2H 5 H H H O H H O K K O NO 2 H O NO 2 NO O 2 C2H5 H O C2H5 C H O C2H3 2 5 H H H O H H O 1826 O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135 第 期 2015年2月6日 2015年2月6日 一周精粹 明 星 组 合 金 牛 实 盘 模 拟 组 合 初 始 资 金 为 50 万 对 热 门 板 块 成 长 股 重 组 股 和 价 值 股 稳 健 配 置, 结 合 市 场 热 点 转 换 进 行 灵 活 操 作 和 仓 位 管 理, 以 期 获 得 最 大 收 益 组 合 鉴 于 公 司 大 力 发 展 电 子 商 务, 推 进 网

More information

1 2 / 3 1 A (2-1) (2-2) A4 6 A4 7 A4 8 A4 9 A ( () 4 A4, A4 7 ) 1 (2-1) (2-2) ()

1 2 / 3 1 A (2-1) (2-2) A4 6 A4 7 A4 8 A4 9 A ( () 4 A4, A4 7 ) 1 (2-1) (2-2) () (39mm E-Mail ( )( ), : : 1 1 ( ) 2 2 ( ) 29mm) WSK ( 1 2 / 3 1 A4 2 1 3 (2-1) 2-1 4 (2-2) 2-2 5 A4 6 A4 7 A4 8 A4 9 A4 10 11 ( () 4 A4, 5 6 7 8 A4 7 ) 1 (2-1) (2-2) () 1 2 (2-1) 3 (2-2) 4 5 6 7 (8 ) 9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ST/SG/AC.10/1/Rev.19 (Vol.II) 2015 ST/SG/AC.10/1/Rev.19 (Vol.II) 2015 ISSN 1014-5761 ()... 1 4... 3 4.1 ()... 5 4.1.1... 5 4.1.2... 8 4.1.3... 9 4.1.4... 12 4.1.5 1... 97 4.1.6 2... 98 4.1.7 (5.2 ) 4.1...

More information

4 / ( / / 5 / / ( / 6 ( / / 7 1 2 / 3 ( 4 ( 2003 8 ( 2

4 / ( / / 5 / / ( / 6 ( / / 7 1 2 / 3 ( 4 ( 2003 8 ( 2 : / ( 6 (2003 8 : ( 1 ( ( / / (,, ( ( - ( - (39mm 29mm 2 ( 1 2 3-6 3 6-24 6-48 12-24 8-12 WSK / WSK WSK 1 4 / ( / / 5 / / ( / 6 ( / / 7 1 2 / 3 ( 4 ( 2003 8 ( 2 9 5 ( 10 3 11 / (600 4 5 AA 710 AB 720 73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0F\252\371\252G\270g\301\277\270q-0524.docx)

(Microsoft Word - \250F\252\371\252G\270g\301\277\270q-0524.docx) 目 錄 序 言... I 沙 門 果 經... 1 沙 門 果 經 講 義... 51 第 一 講 經 文 背 景... 51 第 二 講 國 王 見 佛... 83 第 三 講 六 師 諸 見... 131 第 四 講 出 家 功 德... 167 第 五 講 具 足 戒 行... 199 第 六 講 定 慧 四 緣... 239 第 七 講 捨 離 五 蓋... 265 第 八 講 成 就 初

More information

( CIP).:,3.7 ISBN TB CIP (3) ( ) ISBN O78 : 3.

( CIP).:,3.7 ISBN TB CIP (3) ( ) ISBN O78 : 3. ( CIP).:,3.7 ISBN 7 568 383 3.......... TB CIP (3) 334 3 37 ( ) 64536 www.hdlgpress.com.c 7879 6 9.75 479 3 7 3 7 45 ISBN 7 568 383 3O78 : 3. 995,.,.,.,. :,,,,.. :,,,,,,.,,,,.,,. ,,.,,,.,,,.,,,,.,.,,,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Q CIP / / / 2880 Q Q Q Q Q QQ Q Q Q Q Q ec A c c A c c c Q a A A A c e A c a c c ea c c a A c c c a A c c c a A / A c c c c f a c c f a c c f a c f e A c f c f / c A c c a c c A e A c c e A c c ea c c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連啟元.doc

Microsoft Word - 連啟元.doc 中極學刊 第七輯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 0 0 8 年 06 月 傳 奇 乎 傳 教 乎 千古奇聞 的編選視域初探 王鐿容 中央大學中文所 摘 要 明末清初商業發展 印刷術的發達 造成文化消費的普及 大眾藝文風氣勃 發 加以心學發展趨盛 思想禁錮鬆動 許多男性文人均曾直接或間接提升女性 地位 商業發達 婦女識字率增加 女性文學的閱讀需求激增 所以出現的一批 寫 給 女 人 的

More information

!"#!!!"#$%"& ()# $! $*+,- % &"./)0#! *+,- $! *+,- $ $ $ $! *+,-! *$$"./12#!! 03 $! $! $ ( ".#! $! ) 4 * $ + "5# $! $ $ "$""-"#! $ $!! $! "6#! $ $ $! $

!#!!!#$%& ()# $! $*+,- % &./)0#! *+,- $! *+,- $ $ $ $! *+,-! *$$./12#!! 03 $! $! $ ( .#! $! ) 4 * $ + 5# $! $ $ $-#! $ $!! $! 6#! $ $ $! $ !""# #! " $%&!""#!! $)-./0 1)/.230 4%035%3.6!75%/8./*&"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CA

More information

3 3 3 1.01 105 74 100 100 = 10 100 90 = 11.1 50 98 x 245 20 100 100 1 1 = = -12 1/ 12 = = 12 1/ 12-26 2.65710 = 11.6610-27 -12 6 6 2N 100% = 2 14 100% CO( NH ) 60 2 2

More information

00 sirius 3R SIRIUS 3R 3RV1 0A 1 3RT1 3RH1 3 3RU11/3RB SIRIUS SIRIUS TC= / 3RV1 A 1 IEC6097- IP0 ( IP00) 1/3 IEC6097- (VDE0660) DIN VDE 06 0 AC690V, I cu 00V 1) P A n I n I cu A kw A A ka S00 0.16 0.0

More information

上海机场运行管理模式培训学习心得

上海机场运行管理模式培训学习心得 上 海 机 场 集 团 培 训 学 习 心 得 李 仕 炅 近 年 来, 贵 州 机 场 集 团 步 入 发 展 的 快 车 道, 外 部 环 境 和 内 部 条 件 持 续 变 化,2012 年 回 归 贵 州, 实 行 属 地 化 管 理 ;2013 年 12 月 贵 阳 机 场 吞 吐 量 突 破 1000 万 人 次, 跻 身 千 万 级 机 场 ;2013 年 4 月 T2 成 功 转 场,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2/03 405./01./01 6 2/07 2/08./9?( ; - 408./9, 4: ; 2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F F315FAAFEA5F333AAF9B645C2E5C0F8AA41B0C8C249BCC6B24DB3E6B443C5E9A5D3B3F8AEE6A6A12E646F63>

<4D F736F F D F F315FAAFEA5F333AAF9B645C2E5C0F8AA41B0C8C249BCC6B24DB3E6B443C5E9A5D3B3F8AEE6A6A12E646F63> 門 診 醫 療 服 務 點 數 清 單 媒 體 申 報 格 式 及 填 表 說 明 97.5.1 更 新 版 ( 檔 案 名 稱 : DTLFA, 每 筆 長 度 246 BYTES) 項 次 資 料 名 稱 格 式 中 文 名 稱 / 資 料 說 明 ==== ======================== ==== ================================== *01

More information

Ps22Pdf

Ps22Pdf ) ,,, :,,,,,,, ( CIP) /. :, 2001. 9 ISBN 7-5624-2368-7.......... TU311 CIP ( 2001) 061075 ( ) : : : : * : : 174 ( A ) : 400030 : ( 023) 65102378 65105781 : ( 023) 65103686 65105565 : http: / / www. cqup.

More information

民 國 105 年 大 專 程 度 義 務 役 預 備 軍 官 預 備 士 官 考 選 簡 章 目 錄 壹 考 選 依 據 1 貳 考 ( 甄 ) 選 對 象 1 參 資 格 規 定 1 肆 員 額 及 專 長 類 別 2 伍 報 名 及 選 填 志 願 日 期 方 式 3 陸 選 填 官 科 (

民 國 105 年 大 專 程 度 義 務 役 預 備 軍 官 預 備 士 官 考 選 簡 章 目 錄 壹 考 選 依 據 1 貳 考 ( 甄 ) 選 對 象 1 參 資 格 規 定 1 肆 員 額 及 專 長 類 別 2 伍 報 名 及 選 填 志 願 日 期 方 式 3 陸 選 填 官 科 ( 民 國 105 年 大 專 程 度 義 務 役 預 備 軍 官 預 備 士 官 考 選 期 程 表 日 期 執 行 項 目 3 月 1 日 (8 時 起 ) 至 3 月 21 日 (17 時 止 ) 網 路 報 名 並 完 成 列 印 3 月 22 日 (17 時 止 ) 各 校 承 辦 人 員 收 報 名 件 截 止 3 月 30 日 4 月 11 日 5 月 18 日 5 月 27 日 (1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ina translation AOP 2011.KJ proofread.doc

Microsoft Word - China translation AOP 2011.KJ proofread.doc 2012 2011 2011 7 1 Ke r r y Br own 2011 1989 11 2010 2 20 2 20 3 ' ' 8 2008 4 3 5 20, 24 8 Fl or a Sapi o - Anna be l Ega n 2012 Joshua Rosenzweig 2 40 2008 GDP 24 7 26 2008 Shanghai i s t 8 Jeremy Gol

More information

目 录 第 一 部 分 本 科 教 育 基 本 情 况... 1 一 学 校 办 学 定 位... 1 二 本 科 人 才 培 养 目 标 服 务 面 向... 1 三 教 学 工 作 中 心 地 位 落 实 情 况... 2 四 本 科 专 业 设 置 情 况... 2 五 各 类 全 日 制 在

目 录 第 一 部 分 本 科 教 育 基 本 情 况... 1 一 学 校 办 学 定 位... 1 二 本 科 人 才 培 养 目 标 服 务 面 向... 1 三 教 学 工 作 中 心 地 位 落 实 情 况... 2 四 本 科 专 业 设 置 情 况... 2 五 各 类 全 日 制 在 济 南 大 学 泉 城 学 院 2015 年 本 科 教 学 质 量 报 告 二 〇 一 六 年 五 月 目 录 第 一 部 分 本 科 教 育 基 本 情 况... 1 一 学 校 办 学 定 位... 1 二 本 科 人 才 培 养 目 标 服 务 面 向... 1 三 教 学 工 作 中 心 地 位 落 实 情 况... 2 四 本 科 专 业 设 置 情 况... 2 五 各 类 全 日 制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BE1D0D0CDC D36BAC52DB9D8D3DAB1EDD5C C4EAB6C8C8ABB9FAD7A2B2E1BBE1BCC6CAA6D0D0D2B5A1B0CEE5CBC4BAECC6ECCDC5CEAFA3A8CDC5D6A7B2BFA3A9A1B1A1A2A1B0C7E0C4EACEE5CBC4BDB1D5C2A1B1A1A2A1B0D3C5D0E3B9B

<4D F736F F D20BBE1D0D0CDC D36BAC52DB9D8D3DAB1EDD5C C4EAB6C8C8ABB9FAD7A2B2E1BBE1BCC6CAA6D0D0D2B5A1B0CEE5CBC4BAECC6ECCDC5CEAFA3A8CDC5D6A7B2BFA3A9A1B1A1A2A1B0C7E0C4EACEE5CBC4BDB1D5C2A1B1A1A2A1B0D3C5D0E3B9B i k á ÀŒ» st v g Œq w iz Ÿ y ž i ŒŸ ~ v ª v ti o p c c g»â» «g»â ~ õ ŸŠ c{î o n À { Î lý ~ À Ú r È Ðƒ d Ðc í ƒ «g»â òw Š «g»â q ³ rc q É rcq rcq r x» st Û c 1 À ½ d Ð í À { ¾ È í í ž cè í Î qn È r½ Û Ò

More information

:,,,, ( CIP ) /,. :, ISBN CIP ( 2001) : : 127, : : : ht t p: / / www. nwpup. com : :

:,,,, ( CIP ) /,. :, ISBN CIP ( 2001) : : 127, : : : ht t p: / / www. nwpup. com : : :,,,, ( CIP ) /,. :, 2001. 8 ISBN 7 5612 1363 8............. 0342 CIP ( 2001) 027392 : : 127, : 710072 : 029-8493844 : ht t p: / / www. nwpup. com : : 787mm1 092mm : 19. 75 : 480 : 2001 8 1 2001 8 1 :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BC8BB79A4CEABC8AE61A4E5BEC73939A6A8AA47B3F8A769AED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BC8BB79A4CEABC8AE61A4E5BEC73939A6A8AA47B3F8A769AED12E646F63>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輔 助 大 學 校 院 發 展 客 家 學 術 機 構 99 年 度 補 助 辦 理 開 設 深 化 客 家 語 言 及 文 化 通 識 課 程 計 畫 子 計 畫 一 客 語 及 客 家 文 學 成 果 報 告 書 校 內 計 畫 編 號 :98-R&D(A)-025 計 畫 執 行 期 間 :99 年 03 月 01 日 至 99 年 11 月 30 日 計 畫

More information

zt

z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A 2-1,;!/) +2(192>*.) /0-1

More information

〖BT1〗高考通关卷

〖BT1〗高考通关卷 高 考 通 关 卷 2016 年 新 课 标 全 国 高 考 语 文 模 拟 试 题 ( 一 ) 本 试 题 卷 分 第 Ⅰ 卷 ( 阅 读 题 ) 和 第 Ⅱ 卷 ( 表 达 题 ) 两 部 分 考 生 作 答 时, 将 答 案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 答 题 注 意 事 项 见 答 题 卡 ), 在 本 试 题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考 试 结 束 后,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

More information

用 矿 物 质 丰 富 的 盐 炼 成 的 竹 盐 是 科 学 Contents 可 以 解 决 矿 物 质 缺 乏 的 生 命 之 盐 - 竹 盐 2 什 么 是 矿 物 质? 3 盐 不 是 单 纯 的 氯 化 钠 4 难 道 盐 是 高 血 压 的 元 凶 吗? 5 推 荐 用 盐 补 充 体 内 缺 乏 矿 物 质 8 什 么 是 竹 盐? 10 盐 与 竹 盐 的 成 分 分 析 11 竹

More information

New Doc 1

New Doc 1 U N I V E R SI T Y O F M A L ; 1ï i l i dvol 1 l 2 0 1 8 w 1a1 p&t«apa«ridia ti p E g s l am an Pt d1an h Ma @Mi u Ooam a1 ol am S1udl es} ]111 / 2 1 Dr Mo11an a Daw 11a mai amy 1 P r o f e s s o r D 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