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1.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1.doc"

Transcription

1 目目 录 藏传净土法 第一课... 1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第十三课 第十四课 第十五课 第十六课 第十七课 第十八课 录

2 目录第十九课 第二十课 第二十一课 第二十二课 第二十三课 思考题...398

3 从今天开始 我们共同学习 藏传净土法 也即 极乐愿文大疏 大家都知道 法王如意 宝一生最大的愿望 就是将所有与之结缘的众 生都引往极乐世界 所以学院每年都要举办大 型的 极乐法会 共修净土法 以让四众弟子 共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菩提学会的佛友在学完 入菩萨行论 之 后 很多人积极报名参加第二阶段的学习 即 极乐愿文大疏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和 般 若摄颂 作为我本人来讲 我深表随喜 因为 净土法门与密宗法或空性法结合起来修持 其 加持和功德不可思议 故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样 殊胜的学习机缘 在汉传佛教当中 学习净土法门的人非常 多 藏传佛教各大教派也极为重视净土法门 所以我们决定在第二阶段的学习中一定要宣讲 净土法 而且其弘扬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虽 然我以前也宣讲过藏传净土方面较为简短的教 言 但要让广大佛友真正生起往生极乐世界的 强烈意乐 及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亲见阿 弥陀佛的金颜 可能短时间的学习并不足够 所以我们才这样安排 由此大家也能明白我们 的初衷与目标 此次传讲 极乐愿文大疏 我本人非常欢 喜 因为自他众生皆可依此善缘而种下往生极 乐的殊胜善根 在我一生当中 这是第二次传 讲此法 以后有没有第三次传讲的因缘也不好 说 所以对自他来讲 这样的机会都非常难得 如今我将此法的传承供养给诸位道友 希望大 家都能善始善终 也就是说一定要圆满传承 如果中途因种种违缘致使传承不圆满 那就应 通过光盘或 Mp3 来补上 我也祈祷上师三宝和 空行 护法赐予加持 无论如何本法一定要传 藏传净土法 喇拉曲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一课 第一课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藏传净土法 无上甚深微妙法

4 藏传净土法 若摄颂 作为我本人来讲 我深表随喜 因为 净土法门与密宗法或空性法结合起来修持 其 加持和功德不可思议 故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样 殊胜的学习机缘 在汉传佛教当中 学习净土法门的人非常 多 藏传佛教各大教派也极为重视净土法门 所以我们决定在第二阶段的学习中一定要宣讲 净土法 而且其弘扬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虽 然我以前也宣讲过藏传净土方面较为简短的教 言 但要让广大佛友真正生起往生极乐世界的 强烈意乐 及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亲见阿 弥陀佛的金颜 可能短时间的学习并不足够 所以我们才这样安排 由此大家也能明白我们 的初衷与目标 此次传讲 极乐愿文大疏 我本人非常欢 喜 因为自他众生皆可依此善缘而种下往生极 乐的殊胜善根 在我一生当中 这是第二次传 讲此法 以后有没有第三次传讲的因缘也不好 说 所以对自他来讲 这样的机会都非常难得 如今我将此法的传承供养给诸位道友 希望大 家都能善始善终 也就是说一定要圆满传承 如果中途因种种违缘致使传承不圆满 那就应 通过光盘或 Mp3 来补上 我也祈祷上师三宝和 空行 护法赐予加持 无论如何本法一定要传 -2-

5 第一课讲圆满 当然, 通过光盘或 Mp3 能不能得传承或补传承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但我认为, 通过广播的现场听受与通过光盘来接受佛法, 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 如果前者能获得传承, 那后者也应该可以 当然, 依靠光盘传授佛法完全可以延续法脉, 这也非我所能肯定, 因为很多因果的道理非常深细, 以肉眼或分别念根本无法衡量 但一般来讲, 若你有获得某法传承的强烈意乐, 而其他因缘又不具足, 此时如果自己具有清净的信心, 那通过光盘或 Mp3 来获得传承也应该可以, 其理由我以前也讲过 本来这次我想讲 极乐愿文, 但考虑到菩提学会道友的实际情况, 即大家有很多道理需要了解, 而 极乐愿文大疏 的内容又异常丰富, 所以还是决定宣讲 大疏 再加上, 通过 大疏 的学习, 能使大家生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强烈信念, 以及对藏汉佛教为主的世间一切佛法互不相违生起不可夺的定解, 鉴于此, 我也不得不再次宣讲此疏 所以, 大家一定要珍惜此次学习机缘, 我也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 大疏 作详细宣讲 想必大家都知道, 极乐愿文 乃乔美仁波切著, 极乐愿文大疏 为喇拉曲智仁波切造 - 3 -

6 藏传净土法两位尊者的传记俱载于 藏传净土论 1 中, 其中简略介绍了两位大德从出生至圆寂之间的主要人生经历 其实, 在学习任何一部论典时, 了解作者都非常重要 ; 如果佛友们能通过传记对两位作者有所认识, 相信大家一定能坚信 : 学习这部论典的意义极其深远 在藏传佛教中, 极乐愿文 及其 大疏 一直为历代高僧大德和广大信众所重视, 不管是在卫藏还是在康区, 或者说安多, 它们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弘扬, 至今仍延绵不断 对于藏族同胞来讲, 不会背 极乐愿文 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很多在家善男信女每天至少都要念诵或背诵一遍, 在各地举办的极乐法会也都要念诵此愿文, 而法会的举办也要按 大疏 的要求来进行 可见, 我们有缘听受这部论典, 确实是千百万劫积累资粮的善果 下面我们正式宣讲 极乐愿文大疏 顶礼上师阿弥陀佛! 此乃由藏译汉前所加的译礼, 并非作者喇拉曲智仁波切造 极乐愿文大疏 时所作的顶礼 1 详见 显密宝库 04- 藏传净土论 - 4 -

7 在造论之初 作者首先顶礼 立誓 也附 带宣讲举行极乐法会和听法前所应做的准备工 作 接着宣讲闻法方式 也附带宣讲闻法的重 要性等内容 最后宣讲所讲之法 即详细解释 极乐愿文 的颂词 首先宣讲顶礼与立誓 顶礼观世音菩萨 这是作者向自己的本尊所作的顶礼 -5- 藏传净土法 此乃作者顶礼三世诸佛 意谓 三世诸佛 最初都先对无边无际的众生生起大悲心 尔后 在大悲心的推动下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之 后以大精进于三大 七大乃至三十三大阿僧祇 劫的漫长岁月中 行持布施 持戒等六度 从 而广积福慧二种资粮 在圆满五道十地后 以 大智慧 证悟人法二无我的智慧 现前法 报 化 本性四身的果位 在这样的三世诸佛面前 作 者我以三门恭敬的方式至诚顶礼 普贤行愿品 亦云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 第一课 以大悲心发胜菩提心 以大精进究竟二资粮 以大智慧现前四身者 三世一切佛前敬顶礼 尽无余 所以 我们亦应随学作者及普贤行愿 经常在十方三世一切人师子前恭敬顶礼 其实 这样顶礼的功德无量无边 佛经中云 与佛在 世时在佛前顶礼相比 佛不在世时在佛像前顶 礼或以观想的方式于佛前顶礼 此二功德正等 无异 作为佛教徒 在吃饭 睡觉乃至做任何 事情之前都应首先顶礼或忆念佛陀 这至关重 要 当然 随顺世间先做放鞭炮等仪式 或先 说 各位来宾 各位领导 之类的礼貌之词 这也未尝不可 但最重要的就是要顶礼或忆念 佛陀 作者于造论之初首先顶礼佛陀 其目的 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本师不是外道祖师 而是断 证圆满的佛陀 当然这也是在说明自己的身份 另外 这也是为了获得佛的加被 以使造论顺 利圆满 下面顶礼阿弥陀佛 成就无量如海大愿力 名号赞声遍布诸世界 令无数众现见殊胜刹 阿弥陀佛尊前敬顶礼 此乃作者顶礼阿弥陀佛 往昔 以法藏比 丘为代表的无数阿弥陀佛前世 曾在世自在王 等如来前 为无尽众生发下了四十八大愿为主 的无量大愿 之后通过六度万行圆满成就了一 切所愿 现已成佛且正以清净刹土无余陶铸一 切众生 而一切欲往生者 皆可通过念诵他的 -6-

8 藏传净土法 尽无余 所以 我们亦应随学作者及普贤行愿 经常在十方三世一切人师子前恭敬顶礼 其实 这样顶礼的功德无量无边 佛经中云 与佛在 世时在佛前顶礼相比 佛不在世时在佛像前顶 礼或以观想的方式于佛前顶礼 此二功德正等 无异 作为佛教徒 在吃饭 睡觉乃至做任何 事情之前都应首先顶礼或忆念佛陀 这至关重 要 当然 随顺世间先做放鞭炮等仪式 或先 说 各位来宾 各位领导 之类的礼貌之词 这也未尝不可 但最重要的就是要顶礼或忆念 佛陀 作者于造论之初首先顶礼佛陀 其目的 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本师不是外道祖师 而是断 证圆满的佛陀 当然这也是在说明自己的身份 另外 这也是为了获得佛的加被 以使造论顺 利圆满 下面顶礼阿弥陀佛 成就无量如海大愿力 名号赞声遍布诸世界 令无数众现见殊胜刹 阿弥陀佛尊前敬顶礼 此乃作者顶礼阿弥陀佛 往昔 以法藏比 丘为代表的无数阿弥陀佛前世 曾在世自在王 等如来前 为无尽众生发下了四十八大愿为主 的无量大愿 之后通过六度万行圆满成就了一 切所愿 现已成佛且正以清净刹土无余陶铸一 切众生 而一切欲往生者 皆可通过念诵他的 -6-

9 此颂乃作者顶礼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 和莲花生大士 顶礼方式有多种 如证悟见解 三门恭敬 赐予吉祥 克胜诸方等 此处 作 者是以祈祷三位尊者赐予修净土法门者身口意 吉祥的方式来顶礼的 -7- 藏传净土法 方便大悲自性观世音 智慧密藏之主大势至 获无二金刚身莲花生 有寂庄严三尊赐吉祥 第一课 名号来往生彼刹 因此阿弥陀佛的名号遍布十 方世界 且受到广泛称扬 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经 云 十方诸佛时时刻刻都在称扬赞叹阿弥 陀佛的名号 阿弥陀佛能将无数有缘众生引往 极乐国土 令其现见阿弥陀佛的金颜和净土的 庄严 他不可思议的发心和加持 在十方三世 诸佛中极为罕见 所以作者于阿弥陀佛尊前三 门恭敬顶礼 相比诸佛刹土 极乐世界往生易而成就高 所以藏汉佛教各寺院皆普遍弘扬净土法门 可 以说无论哪个传承都没有不学净土法的 但一 些对佛教并不了解的孤陋寡闻者却说 藏地只 学密法 汉地只学禅宗 净土 其实这只是个 人的偏见 并非实际情况 因此 大家一定要 了解阿弥陀佛是浊世众生的最胜依怙 其愿力 功德和加持不可思议 颂意是 十方诸佛大悲心的总集是观世音 菩萨 他在利益众生方面具有广大方便 是大 慈大悲的自性 十方诸佛的智慧密藏主是金刚 手菩萨 也即大势至菩萨 证悟智慧与方便无 二无别 或者与观世音 大势至二菩萨无二无 别 或者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 获得如此金刚 身者是莲花生大士 这三位尊者对希求往生净土者非常重要 就像要亲近国王 就必须与大臣搞好关系一样 同样 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 也应祈祷三大尊 者 虽然阿弥陀佛与三大尊者 并不能以国王 与大臣的关系来看待 但在显现上也有比较类 似的缘起 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普遍认为 想往 生极乐世界的人都应好好祈祷这三位尊者 极 乐愿文 亦云 阿弥陀佛右手放光化现无数的 观世音菩萨 左手放光化现无数的度母 也有说 是大势至菩萨 心间放光化现无数的莲花生大 士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祈祷三位尊者 另外 一些伏藏品和论典中都说 莲花生 大士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认 为 莲花生大士是藏传佛教的祖师 阿弥陀佛 才是净土宗的上师 故修学净土者不能祈祷莲 花生大士 现在有个别人说 学密宗的人不能 往生极乐世界 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任何教理 -8-

10 藏传净土法 颂意是 十方诸佛大悲心的总集是观世音 菩萨 他在利益众生方面具有广大方便 是大 慈大悲的自性 十方诸佛的智慧密藏主是金刚 手菩萨 也即大势至菩萨 证悟智慧与方便无 二无别 或者与观世音 大势至二菩萨无二无 别 或者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 获得如此金刚 身者是莲花生大士 这三位尊者对希求往生净土者非常重要 就像要亲近国王 就必须与大臣搞好关系一样 同样 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 也应祈祷三大尊 者 虽然阿弥陀佛与三大尊者 并不能以国王 与大臣的关系来看待 但在显现上也有比较类 似的缘起 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普遍认为 想往 生极乐世界的人都应好好祈祷这三位尊者 极 乐愿文 亦云 阿弥陀佛右手放光化现无数的 观世音菩萨 左手放光化现无数的度母 也有说 是大势至菩萨 心间放光化现无数的莲花生大 士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祈祷三位尊者 另外 一些伏藏品和论典中都说 莲花生 大士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认 为 莲花生大士是藏传佛教的祖师 阿弥陀佛 才是净土宗的上师 故修学净土者不能祈祷莲 花生大士 现在有个别人说 学密宗的人不能 往生极乐世界 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任何教理 -8-

11 藏传净土法 -9- 怕 第一课 根据 今天我接到一位居士打来的电话 他说有 人说他是净土宗的根机 不是密宗的根机 所 以他很想从密宗退下来 我回答说 佛陀曾说 只有我及如我者才能了知对方的相续 其他人 并不能如实了知 所以 如果有人问我 我是 不是密宗的根机 我只会说 我的肉眼根本看 不出来 而那人知道你是学什么法的根机 那 他肯定是大菩萨 因为其他身份都不能如实了 知别人的相续 有些人说 不能杂修 一心念佛才能往生 对个别人来讲这确实很好 但所有的人都一概 而论恐怕也不行 而且 净土经典并没有强调 不能学其他的法 也没有所谓的不能杂修 杂 学的说法 藏地有很多从印度翻译过来的经典 汉传佛教的净土经典在藏传佛教基本都有 这 些经典我都反复看过 但里面并没有这方面的 教证 如果没有教证作为依据 那往生净土这 种甚深的道理 我们就不能以自己的想象来解 释 我想 某些人肯定不知道别人的根机 只 不过听过一些上师的讲法 然后就以自己的理 解到处宣扬 当然 你自己这样专修也未尝不 可 但中断别人的善根 甚至对莲花生大士的 密法传承也加以毁谤 舍弃的话 那就非常可 的确 藏传密法非常殊胜 但我们也不会 说 你只能学这个法 其他任何法都不能学 虽然这样说后 自己的弟子可能会更 忠诚 但在不知道他人根机的情况下 任何人都没有 资格这样随便发言 所以 希望大家一定要广 闻博学 并真正了解往生净土到底需要什么样 的因缘 当然这一定要有经典的依据 并不是 哪一个人说了就算 现在 有些人把莲花生大士看作一位比较 出名的老师 或者比较有智慧的博士 这充分 说明他们根本不了解藏传佛教的历史 不过 在这样的前提下生起这样的分别念也情有可 原 但我们确实应该了解佛教的真实历史 其 实莲花生大士的加持无与伦比 如今藏传佛教 能如是兴盛 很多伏藏品和论典都说 这就是 莲花生大士的加持 对此我深信不疑 因为在 广大的藏地 佛法至今尚能完好无损地存在 而且还不断涌现往生者或成就者 那除开莲师 的加持之外 谁还具有这样的威力呢 这一点 学过藏传历史的人都应该清楚 依止何者尽除诸劣意 救度三有众罪之黑暗 指示稀有殊胜善道者 无等诸上师前敬顶礼

12 怕 藏传净土法 的确 藏传密法非常殊胜 但我们也不会 说 你只能学这个法 其他任何法都不能学 虽然这样说后 自己的弟子可能会更 忠诚 但在不知道他人根机的情况下 任何人都没有 资格这样随便发言 所以 希望大家一定要广 闻博学 并真正了解往生净土到底需要什么样 的因缘 当然这一定要有经典的依据 并不是 哪一个人说了就算 现在 有些人把莲花生大士看作一位比较 出名的老师 或者比较有智慧的博士 这充分 说明他们根本不了解藏传佛教的历史 不过 在这样的前提下生起这样的分别念也情有可 原 但我们确实应该了解佛教的真实历史 其 实莲花生大士的加持无与伦比 如今藏传佛教 能如是兴盛 很多伏藏品和论典都说 这就是 莲花生大士的加持 对此我深信不疑 因为在 广大的藏地 佛法至今尚能完好无损地存在 而且还不断涌现往生者或成就者 那除开莲师 的加持之外 谁还具有这样的威力呢 这一点 学过藏传历史的人都应该清楚 依止何者尽除诸劣意 救度三有众罪之黑暗 指示稀有殊胜善道者 无等诸上师前敬顶礼

13 此颂顶礼乔美仁波切 也极力赞叹 极乐 愿文 这里是说 乔美仁波切是观世音菩萨的 化身 当然这也为人们所共称 我记得 乔美 仁波切密传 中 对他从小到 52 岁之间的修行 经历讲得非常清楚 如有幸饱览一定会对尊者 藏传净土法 圣者观音化身乔美尊 所著愿文妙论如意宝 赐予无数有情胜利乐 应如佛语百般赞颂之 第一课 这是作者顶礼自己的诸多传承上师 意思 是说 只要能如理依止具有法相与功德的上师 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劣意必定会清净无余 以上师的方便 三界可怜众生皆能远离身口意 的罪业黑暗 故于开示极稀有的殊胜解脱妙道 的无等诸上师前 作者恭敬顶礼 相比上师 父母 领导 梵天 帝释天都 不能为我们开示解脱妙道 所以上师的功德和 恩德无与伦比 因此大家应该从心坎深处对上 师生起感恩之情 在三千大千世界中 任何一 个人都没办法替代上师的恩德 谁也无法与上 师相提并论 如果没有上师开示出世的妙道 我们将始终在轮回中漂泊 从而感受无量的痛 苦 所以 凡是感受到佛法的滋养与温暖的人 都应不断感恩自己的上师 因此作者也于诸传 承上师前恭恭敬敬地顶礼 生起极大的信心 密传 中说 他 5 岁就对心 性有所认识 在 6 岁时看了 米拉日巴道歌集 后 就能安住在泯灭八识的深度寂止中 即使 与人交谈也能安住于乐明无念的境界 总 之 他具有许多一般人无法比拟的修行境界 乔美仁波切以无比广大的愿力所造的 极 乐愿文 就像如意宝一样 它能赐予无量众生 往生极乐世界的最胜利益 自 极乐愿文 传 世以来 它便在藏地家喻户晓 可以说没有一 个人不知道 甚至很多文盲每天都要背诵 极 乐愿文 其普及率之高罕有能比肩者 过去是 这样 现在也是这样 而在汉地 除了 六祖 坛经 之外 像这样为各宗各派广为推崇的教 言还很少见到 故大家应如如意宝一样爱重此 论 正因为此论能利益千秋万代的众生 无数 众生依此皆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故作者高度 赞叹它的功德 可以说它跟 金刚经 般若 摄颂 等佛陀亲宣的金刚语没有任何差别 如 果大家能在平时或法会中认真念诵 其功德利 益不可思议 表面上看 极乐愿文 不过八九 十个颂词 似乎谁都能写 可能有些傲慢者还 会认为 我写一千个颂词也没问题 但实际上 二者的价值完全不相同 可以说就像黄金与石

14 藏传净土法 生起极大的信心 密传 中说 他 5 岁就对心 性有所认识 在 6 岁时看了 米拉日巴道歌集 后 就能安住在泯灭八识的深度寂止中 即使 与人交谈也能安住于乐明无念的境界 总 之 他具有许多一般人无法比拟的修行境界 乔美仁波切以无比广大的愿力所造的 极 乐愿文 就像如意宝一样 它能赐予无量众生 往生极乐世界的最胜利益 自 极乐愿文 传 世以来 它便在藏地家喻户晓 可以说没有一 个人不知道 甚至很多文盲每天都要背诵 极 乐愿文 其普及率之高罕有能比肩者 过去是 这样 现在也是这样 而在汉地 除了 六祖 坛经 之外 像这样为各宗各派广为推崇的教 言还很少见到 故大家应如如意宝一样爱重此 论 正因为此论能利益千秋万代的众生 无数 众生依此皆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故作者高度 赞叹它的功德 可以说它跟 金刚经 般若 摄颂 等佛陀亲宣的金刚语没有任何差别 如 果大家能在平时或法会中认真念诵 其功德利 益不可思议 表面上看 极乐愿文 不过八九 十个颂词 似乎谁都能写 可能有些傲慢者还 会认为 我写一千个颂词也没问题 但实际上 二者的价值完全不相同 可以说就像黄金与石

15 吾亦舍弃虚伪卑劣心 以引导文明示解脱道 诸欲不退往生净土者 当以信喜之心而谛听 藏传净土法 样的保守心态也不为人们所赞叹 所以 通过 这次的学习 我希望今后在各地都有念诵 极 乐愿文 的习惯 这样的话 无量众生依此皆 能结下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因缘 第一课 头一样 即使石头的重量远远超过黄金 但黄 金的价值始终高于石头 同样的道理 虽然凡 夫人写的文字比较多 但不一定有价值 而圣 者金刚语却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 故大家对本 论尤应引起重视 现代社会 人心极为不古 以前我读书的 时候 很多老师特别喜欢古诗 他们自己也喜 欢写诗 但现在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 包括老 师在内 很多人天天都忙于赚钱 所以现在很 少听到 这首诗写得很好 李白杜甫的诗很 值得学习 取而代之的是 那里有辆好轿车 那辆车值多少钱 即使有藏书的 也只是摆 个样子 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可谓少之又 少 而真正能深入佛法者 更是凤毛麟角 我记得小时候 很多老年人每天晚上都要 念 极乐愿文 甚至白天放牛 做家务时 他 们也以动听的声音来念诵 这个习惯非常好 所以我也希望 今后在汉地各个学会和道场当 中 大家都能念诵 极乐愿文 因为 只要有 功德和加持就不应分宗派 也不应分民族与国 家 其实 这些都是分别念的假立 而真正的 如意宝或黄金 在哪里都不可能剥夺它的价值 但有些人始终有排斥的心态 部分教言认为很 好 其他教言则一律不接受 从世间来讲 这 此乃立誓句 作者喇拉曲智仁波切说 在 造这部论典时 我舍弃了不净虚伪的世间八法 或自私自利的低劣心态 以乔美仁波切的金刚 语为基础 以引导文的方式明示了往生净土的 捷径 所以希望欲不退转往生极乐世界的信士 都能以诚挚的信心和无比的恭敬心来欢喜谛 听 在座的道友都应以这样的心态来听受 的 确 这么殊胜的大乘佛法在百千万劫中也很难 遇到 现今正值五浊炽盛的末法时代 我们能 听闻如此殊胜的净土法门 确实非常有福报 大家应如此思维 并再再引生欢喜心 以上是顶礼与立誓 下面附带宣说举行极 乐法会及听法前所应做的准备工作 按照华智仁波切和麦彭仁波切的传统 一 般开极乐法会的同时都要传讲净土法 后来喇 拉曲智仁波切就结合举行极乐法会的方式而造

16 样的保守心态也不为人们所赞叹 所以 通过 这次的学习 我希望今后在各地都有念诵 极 乐愿文 的习惯 这样的话 无量众生依此皆 能结下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因缘 吾亦舍弃虚伪卑劣心 以引导文明示解脱道 诸欲不退往生净土者 当以信喜之心而谛听 藏传净土法 此乃立誓句 作者喇拉曲智仁波切说 在 造这部论典时 我舍弃了不净虚伪的世间八法 或自私自利的低劣心态 以乔美仁波切的金刚 语为基础 以引导文的方式明示了往生净土的 捷径 所以希望欲不退转往生极乐世界的信士 都能以诚挚的信心和无比的恭敬心来欢喜谛 听 在座的道友都应以这样的心态来听受 的 确 这么殊胜的大乘佛法在百千万劫中也很难 遇到 现今正值五浊炽盛的末法时代 我们能 听闻如此殊胜的净土法门 确实非常有福报 大家应如此思维 并再再引生欢喜心 以上是顶礼与立誓 下面附带宣说举行极 乐法会及听法前所应做的准备工作 按照华智仁波切和麦彭仁波切的传统 一 般开极乐法会的同时都要传讲净土法 后来喇 拉曲智仁波切就结合举行极乐法会的方式而造

17 第一课此注疏 上师如意宝曾说, 我们学院每年开八天极乐法会, 就是依照喇拉曲智仁波切的观点定下的 当然, 根据情况开一个月 三天或一天都可以, 但同时都应宣讲往生四因等净土法要 如果开极乐法会, 肯定要讲经 ; 要讲经, 就应清扫讲法的场所 按要求, 讲法的地点及其附近的地方都应打扫得干干净净, 为了不令尘土飞扬还要洒水压尘 当然, 如果有香水, 洒一些香水也是可以的, 但一定要适量 听说有人将几瓶香水一起洒在一间房子里面, 上师一进屋就犯晕, 还差点吐了, 这样就不太好 在佛教历史上, 为了听法而洒血压尘的公案广为传颂, 因此我们也应为了听法而认真清扫环境 大般若经 常啼菩萨品 中记载, 当年常啼菩萨为寻求般若法门而寻找法胜菩萨, 在路上遇到了商主之女, 于是他们与五百侍女一起上路, 见到法胜菩萨后, 上师于七年中入定, 于是他们在七年中一直等待 ( 如果是一般人, 肯定等不住 ; 不要说七年, 可能七天 七小时, 甚至七分钟也等不了 ; 他们会说 : 还不出来呀, 再不出来我就走了! ) 七年后法胜菩萨出定传法, 在七天前他们就将法胜菩萨传法的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 为了不让尘土飞扬还准备洒水, 此时魔王

18 藏传净土法波旬制造违缘, 使所有的水都隐没不见, 于是常啼菩萨与商主之女以及五百侍女, 纷纷刺破自己的血管洒血压尘, 他们以这样的苦行终于求得了甚深的般若法门 因此上师传法前, 我们也应把经堂打扫得干干净净, 并陈设供品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上师传法极为殊胜, 并非领导讲话所能比拟 领导讲话尚且需要布置会场, 对今生来世有重大意义的上师传法, 又怎能不首先清扫环境呢? 所以, 我们应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如此殊胜的因缘中去 智悲光尊者在 功德藏 中云 : 决定行持善法者, 胜师广积二资时, 彼中皆能结上缘, 役使信使清扫等, 极劳具果胜资道 发心决定要做善事的弟子, 看到殊胜上师在积累福慧二种资粮时,( 比如, 上师传讲佛法是智慧资粮, 因为讲经说法能遣除众生相续中的无明 增长智慧 ; 上师放生 布施则为福德资粮 ) 就应力所能及地跟上师结上缘 怎样结缘呢? 比如, 在上师做善事时, 如果自己有财富, 那就应取出一部分来作供养 ; 上师传法时, 自己要么组织大家学法 要么打扫卫生, 等等 或者, 上师亲自派你去别的地方, 或让你做某件事情, 甚至让你打扫上师的屋子 佛堂, 或打扫大众的经堂, 等等 诸如

19 第一课此类的事情并不是徒劳无益, 相反这样的劳作具有极大的功德, 它将成为解脱道的殊胜资粮 上师如意宝曾经这样讲过, 真正利益众生的上师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 弟子都不能放过, 不管是以人力还是财力, 都应跟上师结上缘 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之后, 在大海没有干涸之前它就不会灭尽一样 ; 如果在上师的任何一个善根中, 我们能够与之结上缘, 那自己的发心水滴已经融入到上师广大无边的功德海当中, 这样的话, 我们的善根永远也不会穷尽 可见, 这样的功德远远超过以自我为中心而造作的善根 此外, 撰集百缘经 也宣讲了, 清扫经堂或佛堂所具有的五种功德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 给孤独长者每天都要在佛陀讲法之前去打扫经堂卫生, 一天长者有事没去打扫, 佛陀看到没有人扫地, 就亲自打扫经堂, 目犍连 舍利子等比丘见后也跟着打扫 于是, 佛陀就为大众宣讲了扫地的五种功德 : 一 自除心垢, 即能遣除自相续的垢染 ; 二 亦除他垢, 意为能除与之结缘众生相续中所具有的垢染 ; 三 除去骄慢, 骄傲的人高高在上, 他不可能扫地, 只有有恭敬心的人才会去扫地 ; 四 调伏其心, 即通过扫地很容易调伏自己的心 ; 五

20 藏传净土法增长功德, 意为扫地能增长很多福慧功德 可见, 洒扫讲法场地有极大的意义 现在, 很多菩提学会的道友都集中在别人家中听法, 所以非常希望 : 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 大家都能好好打扫听法的场所, 因为这有很大的功德 可能有些领导和上师会认为 : 我怎么能做这样低劣的事呢? 其实并不是这样, 下面我们就讲一则扫地证果的公案 增一阿含经 中, 有周利槃特的公案 : 他的哥哥槃特很聪明, 出家后很快证得阿罗汉果, 而周利槃特特别笨, 四个月也背不会一个偈颂 一天他正伤心地哭泣, 佛陀了知后就让他为僧众扫地, 还教他念 拂尘 二字, 结果他记住 拂 就忘了 尘, 记住 尘 又忘了 拂 ; 后来又教他念 除垢, 结果还是记住一个字就忘了另一个字 但依靠佛陀的加持和为僧众扫地的功德, 他渐渐清净了罪障 一次观心时, 他认识到 : 缚结是垢, 智慧是除, 我应以智慧之帚扫除烦恼结缚, 他深思此理, 当下即证阿罗汉果位 可见为僧众扫地有很大功德, 因此学院中发心打扫经堂的道友, 一定不要有其他想法, 要想到为僧众做事情就是在遣除自己的垢障 有些人认为, 扫地是下等人做的事情 以

21 第一课前我读小学时, 当时有一位老师天天都让不听话的学生扫厕所, 我们都特别担心 : 到时会不会轮到自己扫厕所 但这次我去北京参加国际慈善论坛时, 学到了一个新知识, 据慈济功德会的人士介绍, 在他们那里, 最好的学生才有资格扫厕所 刚开始我有点不理解, 怎么能让表现最好的学生打扫厕所呢? 这种做法好像与传统相反 后来他们解释说, 并不是低劣的人应该打扫卫生, 而是高尚的人才有福报做这样的功德 刚开始很多学生都不理解, 觉得还是不得奖好一点, 因为得奖反而要去清洗马桶 ; 但观念转过来以后, 很多学生都觉得这是件好事, 从此以后再也不觉得这件事很低劣了 其实, 没有慢心真诚为人服务, 才是最伟大的行为 可见, 只要把观念转过来, 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积累福报和功德的机会 刚才讲的周利槃特为什么那么愚笨呢? 佛经中说, 他前世是很有智慧的法师, 但他自以多智轻慢他众, 而且所了解的法义也不愿意传给别人, 以此为因后来就变成愚笨者 所以, 为了生生世世都成为无傲慢的聪明者, 我们应尽量打扫公共卫生, 这不但有许多功德, 而且还是忏悔内心垢染的最佳助缘 六祖坛经 云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

22 藏传净土法使惹尘埃 我们的身体是菩提树, 心则如明镜台, 如不时时清扫, 身心就会粘满尘埃 所以, 我们对一切人都应生恭敬心, 还应经常打扫佛堂和道场, 以这样的因缘, 生生世世都能感得智慧与悲心 洒扫完讲法场所之后, 还应该在场地中悬挂阿弥陀佛或极乐世界的唐卡,( 如果是开其他法会, 则应根据情况安放其他佛像 ) 以及摆设佛塔和 般若经 等经典, 这样的三宝所依在开任何一个法会时都应具足 并且还要陈设清洁 美妙 庄严的供品, 一般数量不能少于百数 在藏传佛教中, 所谓供品主要指五供, 包括香 花 灯 水和食品 其中, 食品主要指食子, 如果实在没有食子, 供水果等食品也可以 在佛像面前陈设供品, 汉传佛教也极为提倡, 各方面的因缘也具足 但我们山沟, 虽然当下供得好好的, 但一阵大风过后, 供品全都惹上了尘埃 陈设完供品以后, 还要召集参加法会者 当然, 如果是在寺院当中, 那不管是吹海螺还是敲法鼓都可以, 但住在遍布高楼大厦的城市就不太方便, 此时我们可以打电话或发信息 有些吝啬的居士舍不得, 但千万不要这样, 因为这是在积累福慧二资, 并非浪费 大家想想,

23 藏传净土法 第一课 我们为了贪嗔痴等没有意义的事情 打过多少 电话 发过多少信息 相比之下为了善法花一 点钱完全值得 因为这感来的都是善果 将大家召集起来以后 还应教诫不懂闻法 规矩的人摘帽 脱鞋 其实 在看上师的光盘 时也应这样做 有些人在听法时 还一直戴着帽 子 穿着鞋子 我们就应劝这些人将鞋脱下 将帽摘掉 为了表示恭敬 也不能携带武器与 佩戴装饰品 当然 平时佩戴的耳环 戒指可 以不算 但当天为了闻法特意打扮却不合理 因为到这里并非其他目的 而是为了听闻佛法 所以有些居士应该注意 另外 为了能专心致 志地听闻 念珠与转经轮都应放下 既然如此 那在听法时吃吃喝喝 上厕所 打电话 发信 息 说话等 就更不如法了 有些人边听法边 打电话 甚至来来去去 这都是不懂闻法规矩 的表现 在听法时 闻法规矩非常重要 所以 懂得闻法规矩的人 都应担负起宣讲的责任 另外 在听法的过程中 三门一定要寂静 调柔 最好能以清净心和恭敬心来听闻佛法 因为 佛陀在 毗奈耶经 中说过 不敬勿说 法 本生传 亦云 以喜眼视师 如饮语甘 露 当专心闻法 所以我本人非常希望 通过这次的学习 大家都能在听法的行为上有所改进 学院里的 听法者都比较懂规矩 而外面的佛友并不是这 样 又特别是新来的学员 所以希望老学员或 懂闻法规矩的人一定要跟他们讲 可能 刚开 始的时候他们还不太理解 为什么不能吃东西 我偏要吃瓜子 为什么不能打扮 我还要照镜 子 他们想一举两得 但这根本行不通 因为 佛法非常深奥 心非常专注尚且不一定能听懂 更何况一边做其他事 一边听受佛法 我觉得 没有乔美仁波切的境界 这可能非常困难 不 过 听说有些人的智慧还 很不错 但这样的 听法恐怕只是装模作样而已 所以 希望大家 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听闻 否则一个礼拜花一两 个小时来听法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24 藏传净土法 大家都能在听法的行为上有所改进 学院里的 听法者都比较懂规矩 而外面的佛友并不是这 样 又特别是新来的学员 所以希望老学员或 懂闻法规矩的人一定要跟他们讲 可能 刚开 始的时候他们还不太理解 为什么不能吃东西 我偏要吃瓜子 为什么不能打扮 我还要照镜 子 他们想一举两得 但这根本行不通 因为 佛法非常深奥 心非常专注尚且不一定能听懂 更何况一边做其他事 一边听受佛法 我觉得 没有乔美仁波切的境界 这可能非常困难 不 过 听说有些人的智慧还 很不错 但这样的 听法恐怕只是装模作样而已 所以 希望大家 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听闻 否则一个礼拜花一两 个小时来听法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25 第二课第二课 下面继续宣讲 藏传净土法 全文分二 : 一 闻法方式 ; 二 所讲之法 在还没有正式宣讲论体之前, 我顺便补充说明一些内容 前面讲打扫经堂有非常大的功德, 但相比之下, 提供经堂的功德更为殊胜 关于提供经堂的功德, 佛陀在 广戒经 2 中有描述, 大家可以参阅 ; 其他经论也讲, 这是转生梵天四因之一 现在有些道友把房子提供给 大家作学习佛法之用, 我认为这非常好 其实, 不管你买房子花了多少钱, 只要大家能在里面听一堂课, 哪怕只有很少的人在一起学习, 其功德也远远超过房屋本身的价值, 因为提供学习环境的功德非常大 人生短暂, 如果这些有漏的财产没有得以合理使用, 那就丧失了它的价值 1991 年我盖了现在住的木头房子, 当时我想, 盖房子的钱来自十方信众, 最好在使用之前能在里面讲一堂课 ; 本来那时有讲法的经堂, 但我还是特意在里面讲了一堂麦彭仁波切的 2 广戒经 云 : 所谓实福者, 有大果 大利 大威严 广大义, 若善男子 善女人, 是行 是坐 是卧 其善根恒时增长 何人建造经堂, 乃为七种实福之首

26 闻法方式 入智者门论 虽然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它的功德, 但钱财确实来之不易,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尽力将施主的血汗钱用在闻思修行佛法上 有些道友离开学院已经一两年了, 但房子一直空着, 我总觉得这非常可惜, 最好能把自己的房子提供给道友作安身之用, 或作辅导, 否则毫无意义 前一段时间, 为建学院大经堂提供部分资金的施主前来学院看经堂, 他见到庄严的经堂后说 : 这辈子能和大经堂结上缘是我的福报, 钱就是要用在僧众的闻思修行上, 这样才有实在的意义, 否则即使自己买一幢别墅或住在豪华的宾馆里面, 这也没有真正的价值 我觉得他的话言之有理, 应该说是智者的语言 因此, 我非常希望菩提学会的道友, 能给大家提供学习的环境, 因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同时, 如果有人愿意发心, 也可以给道友买一些水果和饮料, 毕竟欲界众生对这些东西还是有一定的贪执 在课间休息时, 如果大家能吃一点水果 喝一点水, 可能大家的心情会很快乐 当然, 在上课时千万不要吃东西, 转经轮和念珠也不能拿, 这在前面已经讲了 有些佛友的条件非常不错, 但很吝啬, 不愿意把自己的房子提供给大家使用 可能, 这

27 第二课是不懂这样做所具有的功德的原因导致的 大家一定要明白, 讲经说法在一切善法中功德至上, 对讲经说法提供方便同时就具足福慧二种资粮, 即闻思修行是智慧资粮, 布施财物是福德资粮 可见, 这样做对自他的今世来世都有非常大的利益 因此, 大家一定要尽己所能为大家提供闻思修行的顺缘, 这非常有意义 上师如意宝住世时, 也经常为大家宣讲建造经堂与供养经堂所具有的殊胜功德 所以大家应该合理使用有漏的财产, 以让自他都能获得无漏的圣财, 可以说这就是智者的选择 下面正式宣讲论体 在学习任何一部论典之时, 发心和行为都很重要 当然, 它们的次第与种类都有许多, 比如发心, 它有愿行等次第以及显宗广大意乐之发心与密宗甚深清净之发心等分类, 行为也有所取和所舍等 但此次宣讲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 3, 则必须结合三殊胜 : 最初发心重要 中间积资重要 最后发愿重要来宣讲 因为, 欲往生极乐世界者, 最初都应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无上菩提心, 中间还要广积福慧二种资粮, 最后为使功德辗转增上, 还应以 极乐愿文 3 往生净土四因 : 明观福田 发菩提心 积资净障 发清净愿

28 闻法方式 普贤行愿品 等愿文来摄持发愿 其实, 往生四因都可以包括在这三者当中, 因为明观福田也可以这三者来无余含摄 甲一 ( 闻法方式 ) 分二 : 一 总说 ; 二 分说 乙一 总说 : 对于刚开始闻法的人来说, 了知闻法方式极其重要 当然这也必须建立在深深了知闻法的重要性, 和听闻佛法的机会极为难得之上 下面首先宣讲闻法的重要性 可能很多佛友都有这样的体会, 当自己很长时间没有听闻佛法时, 自己的行为就会慢慢变得不如法 ; 如果经常听受善知识的开示, 或经常看佛经, 那行为就会逐渐善妙起来 不仅仅是人, 旁生也有这样的情况 在 付法藏经 中, 就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 : 华氏国王有一头白象, 若人犯罪就让它踩死犯人, 后来象棚被火烧毁, 于是国王将其转移到寺庙附近 白象在听到寺院中的比丘念诵 法句经 偈 为善生天, 为恶入渊 之后, 心便柔和慈悲起来, 把罪人送到它的面前, 它也不再踩死他们 国王知道此事后, 召集群臣商量应该怎么办 一位智臣说 : 这一定是大象听闻佛法所致, 将它

29 第二课转移到屠宰场附近就好了 国王依言将大象转移, 大象见到屠杀的场面后, 恶心更加炽盛, 残害也更为凶残 由此可知, 听闻佛法至关重要 当然, 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如果我们能经常住在寺院中, 或安住在较好的环境里, 并常听高僧大德讲经说法, 那在不知不觉中心就会调柔, 在行持善法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力量 如果经常接触恶友, 住的环境也极其恶劣, 甚至还经常看见杀生的场面, 那心就会渐渐恶劣起来 ; 若常跟杀人的人接触, 可能最后杀人也不害怕, 甚至还会觉得杀人很好玩 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事层出不穷 以前我就认识一位非常善良的人, 但因他的福报不够, 被分配到一个不太好的单位, 后来就变成了坏人 学院当中, 有些人刚来的时候眼露凶光, 但渐渐血腥味就没有了, 眼中也开始流露慈悲的光芒,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佛法的加持 可能有人会问, 为什么一定要在善知识面前听闻佛法呢?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 : 正因为佛法非常深细, 所以一定要听闻 ; 不要说一般人, 即使智者也应听闻, 否则很难通达 华严经 云 : 譬如暗中宝, 无灯不可见, 佛法无人说, 虽慧莫能了 意谓 : 没有灯则不可能见到暗室

30 闻法方式中的如意宝, 同样, 佛法无人说, 即使智者也不可能通达 不说佛法, 世间的知识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老师教, 想自学电脑也很困难 因此, 大家皆应精进依师闻法 如果我们能安住在善知识身边长期闻法, 法义就有融入自心的可能 菩萨藏 云 : 有情由何转, 二因即二缘, 随顺他者声, 如理观内缘 其意是说 : 众生随着什么而转变呢? 当然是内外二种因缘 所谓的外缘或外因, 就是指我们所随顺的对象, 也即他人所宣说的教言 ; 所谓的内缘或内因, 则指自己专注听闻并思维所闻之义 如果心能专注于善知识的教言, 内心自然会变得良善 ; 若心专注于恶人的言论, 内心就会变得恶劣 凡夫人的心没有自主的能力, 它一直随着内外因缘而转, 所以大家一定要创造一个好的因缘, 也即长期依师闻法 以上从不同侧面宣讲了听闻佛法的重要性, 下面宣讲听闻佛法的机会极其难得 佛法的确难闻, 如果转生到三恶趣或边鄙之地, 那在很多劫中, 连一瞬间想听受正法的心念也不会生起, 更何况说真正闻法修法呢? 意思是说, 这样的机会绝对不可能有 三恶趣的众生就不用讲了, 就是在佛法不兴盛的地方, 有些人活了七八十岁, 但连听闻一天佛法的机

31 第二课会也没有, 甚至有人连阿弥陀佛的名号也没有听说过 他们每天都是浑浑噩噩, 除了造罪之外, 一辈子根本没有做过任何有意义的事情, 临死时也只有双手空空而前往漫漫中阴长道 这多可怜! 佛法难闻, 尤其以信心 恭敬心和欢喜心来听闻佛法更为难得 很多人表面上参加这个法会 那个法会, 或者经常依止新来的上师听法, 但都是以无记的心态, 或者说以看热闹或其他不清净的心来听受的, 这样的人相当多 而真正认为佛法像如意宝那样难得, 我能听到这样的佛法非常荣幸, 以这样的心态来闻法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佛陀在 宝积经 中云 : 呜呼以信心闻法, 如此百劫亦难得 佛陀很感慨地说, 无数众生都在不断地造作恶业, 真正能以信心来听闻佛法, 这在百劫当中也很难遇到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认为 : 佛法很容易得到, 听不听都无所谓 佛说甘露经 中亦云 : 难得人身, 难遇佛法, 难生信心, 难证菩提 意思是说, 如意宝般的人身很难得到, 佛法也很难值遇, 遇到佛法后生起真正的信心也很困难, 最后证得菩提也极为难得 正因为如此, 大家一定要珍惜听闻佛法的机会, 更应以信心 恭敬心和欢喜心来闻受 即使我们没来得及思维

32 闻法方式法义, 或没有机会实地修持, 但只要能以这样的三心来听受, 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不说别的, 在末法时代, 能圆满一部法的传承, 心里也值得数数欢喜 在了知听闻佛法极为重要 也极为难得之后, 我们还应了知闻法的方式 对刚开始闻法或不懂闻法规矩的人来说, 了知闻法规矩极为重要, 否则就会像印度大德单巴桑吉所说那样 : 若不如法而行持, 正法反成恶趣因 其原因是, 佛法是极严厉的对境, 能如法而行, 则可依之获得解脱 ; 不如法而行, 则会依之堕入恶趣 所以, 大家一定要杜绝不如法的行为, 而如理行持一切佛法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人以希求世间八法之心贩卖佛法, 有人对佛法生邪见, 有人诽谤佛法, 有人与同行道友经常闹矛盾 如果以这样不清净的心行来听闻 受持佛法, 那决定是恶趣之因 如果我们能对佛法生起正信, 并如理闻思修行, 那就会获得佛菩萨的果位 这就像如法服用药物则会治愈疾患, 错用错服则会导致生命危险一样 于是有人这样想 : 既然如此, 那还是不听法的好 其实, 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虽然不如法的听闻能让我们堕入恶趣, 但仍应听闻佛法

33 第二课 宝积经 就有这样一则公案 : 文殊菩萨跟善住意天子谈论甚深的无生空性法门时, 五百比丘听后就生起了邪见, 最后他们都因此而堕入地狱 舍利子见后对文殊菩萨说 : 你不应该宣说这么甚深的佛法, 因为这不但没有功德, 反而有过失, 你看很多比丘听闻此法后, 全都堕入了地狱 文殊菩萨回答说 : 虽然他们暂时堕落, 但很快的时间当中就会获得解脱 如未听闻这样甚深的法门, 他们的解脱将遥遥无期 当时佛陀赞叹文殊菩萨说 : 以有我见的心态在恒河沙劫中供养恒河沙数诸佛, 也不如对空性法门生邪见解脱快 当然, 这并不是劝我们对空性法门生邪见, 而是说 : 以有我见长期供佛或做其他善事, 虽然有很大的功德, 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很快获得解脱 ; 而对空性法门生邪见, 虽然暂时会堕入恶趣, 但因空性法门极为殊胜的缘故, 以此结缘之力很快就能获得解脱 前两天有些道友对我说 : 某某上师的传法方式极为严格, 我是听法好呢, 还是不听法好? 因为我并不能完全如理如法地做到 我说可能还是听法好一点 还有人问我 : 学密宗和空性法很危险, 我不学好不好? 不学肯定不好, 即使你学后生邪见舍弃, 轮回也有终结的机会 ; 如果我们没有与之结上缘, 则永远不可能得到

34 闻法方式解脱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大家一定要清楚 紧接着讲, 倘若我们能够懂得闻法方式, 那么正法的如意宝藏就已开启, 获取大者就能得到大的利益, 获取小者则可获得小的利益 其实, 正法就像如意宝藏一样 如意宝藏当中, 一切财富应有尽有, 可谓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 但人的福报并不相同, 福报大者就能获得大的利益, 福报小者则可获得小的利益 同样的道理, 虽然大家都能按闻法方式如理如法地听法, 但人的根机和信心并不相同, 所以依靠同一个 藏传净土法, 不同的人则会有不同收益 虽然你的信心不一定很足, 或者说见解不一定很高, 但只要能如理如法地听闻, 都能获得相应的利益 ; 这就像如意宝藏已经开启, 不同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收获一样 既然如此, 那什么样的闻法方式才算如法呢? 虽然外在的行为很重要, 但至为关键的还是我们的心 寂天菩萨云 : 应先观自心, 安稳如理行 意思是说, 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 都应反复观察自己的心, 看它到底是善 不善还是无记 若是不善, 则应马上制止 ; 若是无记, 则应转为善妙 ; 若是善, 则应继续保持 这样之后, 我们才能安稳如理行 以前, 堪布尼登在传任何一个法之前都要念一遍这个教言, 以

35 第二课此要求弟子认真观察自心, 并能安稳如理而行 为什么要这样观察呢? 因为世尊曾说 : 诸法之前意先行, 意者迅速意为主 大家都知道,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 内心都要进行周密细致的策划 比如修经堂, 在还没有开工之前, 内心的建筑物就已矗立起来了 ; 又比如谋杀, 这之前内心已有长期酝酿 确实, 心乃万法的前行, 它起主导作用 不说别的, 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吵架 打架, 也完全是心在支配, 如果心中没有烦恼, 也就没有所谓的打架与吵架了 可见 心乃万法之根, 它能操纵一切善行与恶行, 或者说一切善不善业的作者就是心 所以世尊再再告诫, 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心 以听法而言, 其功德是大是小, 或者说是功德还是过失, 这完全由心来决定 因此, 在由想听法的念头支使, 进而坐在听法行列当中的时候, 一定要向内反观自心 : 我是以什么样的发心来听法的? 如果是恶心和无记心, 则必须排除 ; 如果是善心, 则应护持 每个人听法的目的都不尽相同, 有些是为了方丈的地位而听法, 有些是为了法师的学位而听法, 有些为了名声, 有些为了发财 一个居士给我说, 他不愿出家, 他想当居士法师, 这是以当居士法师的目的而听法 学院中, 有

36 闻法方式些藏族喇嘛也来听我讲法, 可能部分人的目的就是 : 想在学会汉语之后, 能到各地去灌顶传法, 那时就能拥有轿车 别墅 这是为财色名利而听法 汉地有些居士听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脱, 而是为了跟很多佛友结缘, 到时候做买卖能多一些方便, 这是为钱财而听法 有些人对法和上师毫无信心, 只是以好奇心或娱乐心来听法, 甚至还有以挑毛病的心来听法的, 这样非常不好 噶当派的喀喇共穹格西说 : 贪图地位而讲法, 以竞争心而求学, 欲得智名傲慢者, 岂入正法当思也! 如果上师宣说佛法的目的是贪图地位, 弟子求学的目的是为了竞争, 有些还欲得智者美名, 那这样的傲慢者又怎能趣入正法, 于此大家都应深深思维 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正确, 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的话, 那听闻佛法就没有真实的意义 本来解脱是向上的, 但有些人偏偏向下而行, 虽然他们也已来到求解脱的行列当中, 但解脱却将遥遥无期 如果是不信因果的人, 可能在未达目的之前, 他会一直装模作样地坐在听法的行列当中 ; 如果是相信因果或真正希求解脱的人, 那在这样发心的前提下, 他就不会前去听法 所以, 大家在做任何善法之前, 一定要观

37 第二课察自己的心, 看自己的发心到底正不正 以前我们学习 开启修心门扉 时, 很多人的收获都很大, 因为它让我们深深认识到, 确实需要看破世间的出离心, 否则坐在听法的行列中也没多大的意义 作为凡夫人, 永远不生恶念也不太可能, 但根本的目标已经搞错了的话, 那就没有实在的意义 如果总体上为了获得解脱, 只是偶尔生一些烦恼, 这也很容易忏悔 ; 否则就应了 正法非但无利益, 依其反而堕恶趣 的古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如果某人对上师和正法不但没有恭敬心, 反而还生邪见, 甚至产生敌对的心态, 那在这种人面前就不能宣说正法 我听说, 有人在法师讲经时瞪着眼睛说 : 你这样讲干什么 这是故意造罪, 非常可怕, 也非常可怜! 如果他有能力, 可能还会将法师打一顿 虽然佛陀慈爱一切众生, 但佛陀也要求不能给这种没有恭敬心的人传法, 作为上师自然应该随顺佛陀的教言 有些人还有 得不得法都一样 的心态, 对这样的人也不能传授佛法 那天我对一个人说 : 某某上师很了不起, 他的发愿力极为广大, 你应该到他那里去听法 但那个人说 : 我得法也可以, 不得法也可以 如果是这种态度, 说法者就不能给他传

38 闻法方式法 如果向没有恭敬心的人宣说佛法, 则会丧失佛法的价值, 因为即使向这种人宣讲了佛法, 他们也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印光大师说 : 欲得佛法实益, 须向恭敬中求 华智仁波切也说 : 如果自己具有上等的信心与恭敬心, 那么所得到的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上等的 ; 倘若具有中等的信心与恭敬心, 那所得到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中等的 ; 假如仅仅具备下等的信心与恭敬心, 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悯 ; 如果根本没有信心和恭敬心, 那绝对不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 虽然上师三宝没有执著, 但要得到他们的加持与悲悯, 那就必须具备信心与恭敬心, 这就是一种无欺的缘起规律 其实, 这就像清澈的水中能清晰显现月影, 而浑浊的水中则不可能现出月影一样 所以大家一定要反观自己, 并尽量使自己真正具有恭敬之心 谚语亦云 : 若不恭敬者, 不解说佛法, 若不熟悉者, 不能说忠言 在世间,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 那就是对素不相识或不熟悉的人, 绝对不能讲忠言密语, 否则别人可能会认为你精神有问题 同样, 在佛法中恭敬心非常重要, 没有恭敬心, 就不能为他宣说佛法 以前, 很

39 第二课多上师都通过观察弟子的恭敬心, 来判断他所得法益或加持的多与少 总之, 佛法的加持唯依恭敬心才能获得, 而无恭敬心的人, 显然即是断绝法缘者, 因为任何时候想用佛法来滋润他的心田都不太可能 所以, 我们一定要明确两点 : 第一 不能泯灭正法的价值 如果碰到一个人, 就随随便便给他灌顶传法, 也不管他有没有信心, 只要有一点供养就行, 那就非常不合理, 可以说这就是贩卖正法 第二 所讲之法应当对众生有利 具体讲, 讲法者一定要具备讲法的资格, 听法者也必须要有恭敬心, 否则双方都不能得到讲闻的真实利益 当然, 这里主要指闻法者必须要有恭敬心, 否则对自己不一定有利 正如从天上降下时雨的时候, 人类会非常快乐, 但在业感颠倒显现的饿鬼面前, 雨水却变成了难以下咽的脓血 同样的道理, 对某些众生来讲, 佛法的确是甘露, 可以说它就是解除生老病死痛苦的灵丹妙药 ; 但对毫无信心的邪见者来说, 暂时也不可能让他们得到利益, 所以对这样的人, 最多在他们的耳边念一些咒语就可以了 因此, 道友们在弘扬佛法时一定要慎重 虽然观察众生的因缘和根机, 对凡夫来讲有一

40 闻法方式定的困难, 但也要尽量观察 如果某地的人对佛法有恭敬心, 缘分也比较不错, 那就应该给他们传法 ; 如果他们对正法与传法者毫无恭敬心, 甚至还生邪见, 可能有人还有毁坏正法的恶心, 那就不应强行传授 对于闻法者来讲, 大家一定要认真观察自己的心, 如果相续中不但没有信心和恭敬心, 反而还经常产生恶念, 那就要特别注意 虽然凡夫人难免不对正法生邪见或不起信心, 但自己一定要励力忏悔, 并应至诚祈祷上师三宝 其实, 我们的心就像孩童一样, 只要有善巧方便, 转变起来还是很容易 孩子虽然调皮, 但有耐心的老师和家长, 还是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来教育他, 比如有时鞭打, 有时给一些好吃的, 有时讲一些教言, 这样之后, 他就会逐渐变得听话 同样的道理, 我们的心有时生这个恶念, 有时生那个恶念, 但只要坚持不懈地通过佛法来调整, 它就可以趋入正道 历史上, 很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 起初他们的心也不调柔 行为也不如法, 但依靠善知识和正法的加持, 以及自己的努力, 最后也成为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 无论如何, 对无比珍贵的佛法, 我们一字一句也不能浪费 因为, 现在仍存留在人间的

41 闻法方式 实 听到了佛法也就见到了佛陀 但有些人却 偏偏对正法和上师生不起恭敬心 那怎能为他 宣讲佛法 不但佛陀是依传讲佛法的方式来让有缘众 生趣入解脱道 而且一切善知识也是如此 所 以我们一定要以百倍的信心和恭敬心来听闻上 师所传讲的佛法 在听闻后还应按照教言作如 理如法的修持 这样之后 佛法不可思议的加 持才能融入我们的相续 那时我们就能获得真 正的解脱 第二课 佛法 都是佛陀以无量苦行成就的 当然 这 一切都是佛陀利益众生的大悲等流 华严经 云 剥皮为纸 析骨为笔 刺血为墨 书写经 典 既然如此 我们怎能在对众生没有利益的 前提下 就将佛陀在因地通过无数次布施头目 脑髓等苦行才成就的佛法 就轻而易举在他人 面前传讲呢 所以 对传承上师传下来的非常 珍贵的佛法 我们一定要爱如至宝 如果有人 对佛法有恭敬心 那我们就可以毫无保留地传 给他 否则就不能随便传授 如果仅仅关心供 养的财产 或想利用他人帮助自己出名 然后 就传讲最深的法的话 那就太不负责任了 当 然 只要我们能随学佛陀 即以胜过珍爱自己 生命之心来珍爱佛法 那就一定能得到佛法的 实益 本来证法和教法是法身 但有些人对此毫 无信心 那这样的话 恐怕释迦牟尼佛的色身 亲自来到你面前也没有用 因为世尊曾说 不 敬我教法 见我有何益 一般来讲 佛陀度化 众生的方式是 自己宣讲佛法 弟子依之修行 以此则能获得解脱 当然这也是佛陀三转法轮 的原因所在 所以 当看到 般若经 等法宝 时 一定要当作真佛来想 并且还应经常恭敬 顶礼 这样佛陀的加持就会融入我们的心 其

42 实 听到了佛法也就见到了佛陀 但有些人却 偏偏对正法和上师生不起恭敬心 那怎能为他 宣讲佛法 不但佛陀是依传讲佛法的方式来让有缘众 生趣入解脱道 而且一切善知识也是如此 所 以我们一定要以百倍的信心和恭敬心来听闻上 师所传讲的佛法 在听闻后还应按照教言作如 理如法的修持 这样之后 佛法不可思议的加 持才能融入我们的相续 那时我们就能获得真 正的解脱 闻法方式

43 第三课第三课 现在继续宣讲闻法方式中的总说, 其中旁述法器 其实, 在显密经续论典中, 对堪受大小显密佛法的法器都讲得很详细 比如, 在 大圆满心性休息 如意宝藏论 功德藏 等论典中, 对听受或接受显密佛法的法器就有详细的介绍, 如在必须具备的功德方面, 讲了弟子要有信心 精进 智慧等 ; 在必须远离的过失方面, 也要求弟子不能无信 无惭 无愧, 等等 但这里不广说, 大家可以参阅相关论典 尽管对法器可以从必须具离的功过方面作多角度的观察, 但概括起来, 作为弟子必须具备以下四种条件, 即听受净土法门的人必须具备这四点 : 第一 对上师和净土法门要有强烈的信心和恭敬心 佛经云 : 无信心之人, 不生诸善法, 如种被火焚, 青芽岂能生? 没有信心的人不可能产生任何善法功德, 就像被火焚烧过的种子不可能生出青色的苗芽一样 相反, 如果我们具有信心, 那一切善法功德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莲花生大士也说 : 具有坚信得加持 所以, 我们一定要对上师和佛法产生强烈的信心

44 闻法方式和恭敬心, 否则不可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也不可能生起一切善法功德 在藏地, 很多老年人都很不错, 讲授佛法时他们都能以非常恭敬的神态合掌谛听, 对正法也有极强烈的希求心, 通过听受佛法, 他们的相续自然就会有所改变 相比之下, 年轻人的信心非常糟糕, 他们对地位 名声 财产等特别执著, 可以说被欲望的绳索已经紧紧捆缚, 那这样的话, 要想迈向解脱就不太可能 第二 无有谄诳嫉妒心等, 秉性正直 有些人秉性不正直 极其狡猾, 他们在求法过程中欺骗上师和道友, 说话不真实, 做事情没有良心, 以狡诈的手段谋求自己的私利, 这非常不好 我们应尽力避免这些过失, 最起码也要有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格 第三 具有领悟法义之智慧 如果笨得跟老猪一样, 无论对他讲多少法都一窍不通, 那也不是法器 有些人认为 : 净土法门是老公公和老婆婆修的法, 并不需要太高的智慧 其实净土法门并不是那么简单, 虽然具足强烈信心的个别人不闻思也能往生净土, 但大多数人还是需要闻思, 否则连遣除往生违缘的基本方法都不懂, 那也不可能顺利往生 所以一定要有智慧

45 第三课第四 对净土法门要有希求心 如果像在老狗面前放青草一样, 对净土法门兴趣索然, 那也不是所化的根机 有些人就是这样, 即使阿弥陀佛来到面前, 或者将殊胜的净土法门双手送给他, 他也无所谓 ; 但一听到歌声 一看见食品就生起极大的欢喜心, 这种人也是非法器 所以我们应该观察, 看自己对净土法门到底有没有兴趣, 如果没有, 那想依净土法门来获得成就也非常困难 圣天论师在 中观四百论 中也说 : 质直慧求义, 说为闻法器 意思是, 心术要正直, 还要有通达法义的智慧和对正法的希求心, 只有具足这三条, 才堪为真正的法器 下面讲断除无记心态 如果仅仅知道前去听法, 坐在听法的行列中后, 心里既无善的分别也无恶的作意, 只是直愣愣地坐在那里, 就像一块石头安住在听法的行列中一样, 这就是无记的发心 有些人就是这样, 既没有对正法的强烈希求心, 也没有求生净土的心, 当然明显的恶心也没有, 只是看到别人去听法, 他也去听 ; 其实, 这和安住在听法行列中的山羊 牦牛等并无太大差别 按照 俱舍论 的观点, 以无记的心态来听法不会成熟异熟果报, 只是种下一点点善根, 所以大家应励力杜绝以无记

46 闻法方式的心态来听法 安住在听法的行列中后, 应反观自心, 如果发现自己处于无记心态当中, 就应马上提醒自己 : 这样傻傻呆着毫无用处, 一定要生起善心 此时要么转变为菩提心, 要么转变成出离心, 或者安住在信心 恭敬心和希求心等善心所当中 如果心里能想 : 上师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 他们随时都以大慈大悲心来观照我, 在末法时代听受这样的大乘法非常难得, 所以我一定要专心听法, 能这样忆念的话, 这也说明闻法者具有信心和难得之想 只有这样, 听法才有真实的意义 其实, 从一个人听法的态度上, 也能看出他信心的大小 比如, 在我面前听法的人当中, 每个人的表情都不相同, 有一部分人听每一句法都有强烈的恭敬心, 心也很专注, 讲到一些重要问题时还会马上记下来 ; 而有的人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 听到什么样的话都没有反应 当然, 这也不排除有些人具有强烈的信心, 只是表面上显得无所谓, 可能也有这样的大菩萨 以前, 我在外面遇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年人, 她每次都要从很远的地方坐一两个小时的车前去听法, 当时 入行论 已听到一百八十多课, 但她一课也没有缺 我向其他人打听 :

47 第三课 她听得懂吗? 他们说 : 大多数法义都听得懂, 只是个别地方不太理解, 因为她耳朵不好, 文化也不是很高 学院中有些道友也是这样, 虽然智慧不是很高, 但对佛法始终有希求心, 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听法 我就认识一位藏族喇嘛, 他二十年来每天都坚持听法, 前一段时间我跟他开玩笑 : 你怎么还没有得堪布学位? 他说 : 没得到堪布学位没什么, 反正我对佛法很有信心 总之, 听闻佛法极为重要, 闻法机会极其 难得, 而如法的听闻又不可缺少, 故应以如理的闻法方式来听闻佛法 而心乃万法之根, 故应以善心闻法, 最起码也要以信心来摄持 乙二 ( 分说 ) 分三 : 一 善根为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 ; 二 善根不为他缘所坏正行无缘殊胜 ; 三 善根日日增上之结行回向殊胜 大家一定要牢记, 一切听法 修法等善法都不能离开三殊胜, 即 : 最初发菩提心, 中间专心致志行持, 最后作回向 其实, 三殊胜的窍诀并非藏传佛教独有, 因为这在佛经中有明显记载 如 无量寿经 云 : 发菩提心, 修诸功德 殖诸德本, 至心回向 讲得很清楚, 前面要发菩提心, 中间要一心一意修持善法功

48 闻法方式德, 最后还要至诚回向 虽然汉传佛教的大德并没有这样明显地提倡, 但还是有很多人在如是行持 因此, 在修持任何一件善法时, 大家都应以三殊胜来摄持 另外, 我非常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听课, 也就是说一定要圆满 藏传净土法 的传承, 同时还要常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如果大家能这样学修结合, 那一定会获得殊胜的加持 当然个别人可能觉得, 一边学 藏传净土法 一边念佛, 会不会变成杂修? 但我认为, 一边学大乘法一边念佛, 绝对不会成为所谓的杂修, 因为以经论印持的念佛, 根本不会有任何过失 奇怪的是, 很多人只排斥纯洁无垢的佛法, 而对自己净土思想中所混杂的世间八法的毒却全然不觉 但我想, 既然有时间和精力来排斥佛法, 那为什么不把自己心中的贪嗔痴好好清洗清洗呢? 如果这样的提倡是杂修, 那很多祖师也是杂修 比如弘一大师, 他是汉传佛教公认的大德, 但他的佛学思想是 : 以 华严 为境, 以 四分 为行, 净土为果 也就是说, 他的见解依 华严, 行为依 四分, 往生净土为此生修行的归宿 那这是否也成为杂修呢? 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这样说 还有印光大师和蕅

49 第三课益大师, 深入他们的著作我们就能看出, 这样的修学绝对不是所谓的杂修 以前, 有一个没智慧的人说 : 法王如意宝最后都要往生极乐世界的话, 那就说明修学密法很难成功, 所以密宗一定要向净土宗投降 我看过他的文章, 特别可怜, 根本不值得破斥 如果他所说的是正确的话, 那汉传佛教的印光大师等也应具足这样的过失, 因为他们都是在广学各宗的基础上导归净土的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过失, 因为我们的见解是大圆满 或大中观, 行为则按照小乘的别解脱戒来行持, 最后往生极乐世界 但很多没有深入闻思过的人始终觉得这不合理 我确实想奉劝这些人, 如果你们在见修行果上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的话, 那就最好不要以自己的分别念来妄下结论 因此大家一定要深入闻思, 因为闻思佛法并不会成为往生净土的障碍, 相反它还是往生的资粮 那往生净土的障碍到底是什么呢? 比如诽谤密法, 乃至诽谤其他传承的教法, 以及相续中充满五毒为主的种种烦恼, 这些都是往生的障碍 在相关净土经论中, 往生的障碍讲得非常清楚, 大家务必了知, 否则极易造下此类恶业

50 闻法方式丙一 善根为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 : 有些人认为, 往生净土需要发菩提心只是藏传佛教的说法, 我们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 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为数不少 其实, 如果你认真看了 无量寿经 就会明白, 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发菩提心 我记得在 无量寿经 中有三辈往生的说法 : 上辈往生者必须出家, 还应发菩提心一心念佛, 并修积大功德, 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大众便会亲来接引 ; 中辈往生者虽然不要求出家, 但也应发菩提心一心念佛, 并随力修积供僧等善法, 临终时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前来接引 ; 下辈往生者虽不要求广做善法, 但也要发菩提心一心念佛, 临终时梦见阿弥陀佛得以往生 三辈往生中, 虽然后者的神通 功德 智慧等远不如前者, 但都要发菩提心 确实, 往生极乐世界乃无数众生朝思暮想的愿望, 但一定要具足众缘 对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讲, 大家普遍与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有较深的因缘, 所以历代高僧大德皆普遍弘扬净土法门, 往生者也络绎不绝 对于与法王结过缘的在座道友来讲, 大家已经具有极殊胜的往生因缘, 因为菩提金刚曾经这样对法王作过授记 : 凡结缘者皆生极乐刹 法王的上师喇嘛罗珠

51 第三课与嘛呢喇嘛 ( 即观音上师 ) 也对法王作过授记, 即 : 你在晚年将广泛弘扬净土法门, 依此可使无量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根据这些授记, 法王六十岁后就开始普遍弘扬净土法门, 他老人家先后在色达 道孚 新龙等地, 举办了规模极其宏大的极乐法会, 每次人数都达数十万 前一段时间, 我看了法王如意宝开极乐法会的实况录像, 当时的场面真可谓人山人海, 确实这并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我深信, 依靠阿弥陀佛与殊胜上师的发愿力, 无数众生皆可轻而易举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机缘, 而认真修行净土法门 下面具体宣讲发菩提心 前面也讲了, 善心很重要, 但要令善心变得广大, 那就必须以方便摄持, 也就是说一定要具备加行发心殊胜 宝蕴经 云 : 心乃一切诸法之前行 故心广大, 善根就广大 ; 发心渺小, 善根就渺小 比如两个人都向寺院捐了一百块钱, 但一个人是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捐钱的, 那这个善根就非常广大, 可以说永无止境 ; 而另一个人捐钱的目的, 只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好或事业圆满, 虽然以三宝的加持, 他的愿望很有可能实现, 但由于他的发心渺小, 所以所得的善根也仅此而已 正如 入行论 所说的那样 : 其余

52 闻法方式善行如芭蕉, 果实生已终枯槁 意思就是说, 他的善根终将耗尽, 果报成熟后就再也没有了, 因为没有以菩提心摄持之故 功德藏 亦云 : 只随善恶意差别, 不随善恶像大小 意思是说, 任何法只能以动机的善和恶, 才能确定它是有功德还是有过失, 根本不能以善恶的形象来判断功过的大小 表面上看, 一个人造的恶业非常可怕, 但他却是为了利益众生, 也就是说内心全是善念, 那表面上的恶业也不一定有过失, 就像大悲商主杀短矛黑人一样 如果内心特别恶劣, 虽然表面上作造佛塔 建寺院等形象上的大善根, 那也没有如是的功德 入行论 亦云 : 生一明定心, 亦得梵天果, 身口善纵勤, 心弱难成就 以前两母女一起过河, 当时河水突然暴涨, 在接近淹死时她们都互相生起了善心, 结果都转生到梵天界当中 这是在说, 仅仅生起一念明定之心, 也能获得梵天之果 相反, 如果只是表面身口的善根极其广大, 而善心却很微弱的话, 那功德也绝对不会广大 可见, 善法和恶法皆乃心之所造 如果我们能以菩提心摄持, 那表面上再小的善法, 也是异常广大的善根 对此大家一定要产生定解,

53 第三课否则虽然表面上做了很多善法, 那也不一定有很大功德 有些佛教徒表面上也在修行 发心, 甚至还干了很多年, 但结果并未显现应有的功德, 其实这就是自私自利心束缚的原因所致 有些人从早上四点钟开始, 一直声嘶力竭地念阿弥陀佛, 直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才休息, 但都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 或者女儿身体健康 女婿生意成功 那这样的念诵也没有多大的功德 所以,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了自己和家人暂时与究竟利益的发心, 来闻思修行净土法门, 以及行持一切善法 如果能以为了一切众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进而获得佛果的菩提心来摄持闻法修法, 那功德就非常广大 入行论 亦云 : 菩提心树恒生果, 非仅不尽反增茂 意思是, 菩提心的妙树能恒时出生果实, 它不但不会耗尽, 反而功德会越来越增上, 就像汇入大海的水滴, 在海水未尽之时它就不会穷尽一样 因此, 在闻法修法乃至做任何善事时, 大家都要调整自己的心, 也即一定要以菩提心来摄持 从无始以来, 众生皆因我执的牵制, 唯虑一己私利, 结果一无所成, 导致如今仍旧漂泊在轮回当中 可悲呀! 无数众生在我执与我所执的牵引下, 始终只考虑自己和亲朋好友的短

54 闻法方式暂利益, 结果连阿罗汉果位都未能获得 虽曾无数次转为人或天人, 也做过无数善法, 但都是为了私利, 所以毫无成就 如果现在还不发菩提心, 那以后仍将如此 而今, 我们已值遇无比殊胜的大乘佛法和上师, 那就不要再走生死流转的老路, 而应选择诸佛菩萨的大道, 也即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奋斗 如果现在唯一为了他利而闻法修法, 那自利同时也可成办, 最终必将成就真正利他的佛果 譬如, 为生火而点柴, 火点燃后, 虽然不求烟, 但它也会随之而生 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而拼命追求, 但如果他们能真正帮助众生, 或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菩提心, 那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名声和地位 世间当中, 很多人都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帮助他人上, 他们不但从未为自己的生活发过愁, 而且名声地位还蜂拥而至 ; 而有些人始终拼命为自己奋斗, 但自利根本无法成办, 他利就更不用说了 可见, 利他乃非常殊胜的窍诀, 也是不可违背的规律与法则 寂天论师亦云 : 何需更繁叙, 凡愚求自利, 牟尼唯利他, 且观此二别 意思是说, 这不用很多篇幅来说明, 愚笨的凡夫人无始以来都追求自利, 但始终也无法成办, 反而永远流转在

55 第三课恐怖的轮回深渊当中 ; 而释迦牟尼佛的所作所为唯是为了利益众生, 结果他很快就成就了无上的佛果, 在认真观察了这二者的差别之后, 我们就能明白 : 利他乃一切安乐的源泉, 利自乃一切痛苦的根源 麦彭仁波切也说 : 何人最初能发起, 菩提根本菩提心, 彼之功德无有量, 无等佛亦言不尽 意思是 : 在最初时, 谁能发起菩提根本的菩提心, 那他的功德就无有限量, 即使无等佛陀也宣说不尽 所以, 在行持任何一件善法之前, 大家都要励力发起一切安乐之 源的菩提心, 这非常重要 在讲 入行论 时, 我也反复强调过这个问题, 相信很多人都已清楚发心的重要性 当然, 我更希望修学净土法门的广大信众都能发起菩提心 念佛人中, 有些人是以自私自利心来念佛, 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获得安乐 ; 可能有的还希望 : 往生极乐世界后, 能成为阿弥陀佛手下非常了不起的眷属, 那时再来人间报仇, 好将敌人统统消灭 而且, 很多念佛团体内部还勾心斗角, 竞争也极为激烈 所以, 只要大家能真正反省, 那就会坚信 : 在修学的旅途中, 菩提心绝对不能缺少 因此, 大家一定要有利他的菩提心, 这样念佛也能成功, 参禅也能成功

56 闻法方式在了解菩提心的重要性之后, 就应真实发起菩提心 可能大家都清楚, 发心需要从根本悲心中产生, 悲心又需要缘一切有情而生起 那具体应怎样修菩提心呢? 应按阿底峡尊者知母 念恩 报恩等七重因果 4 的教授来次第修行 首先必须了知, 一切有情都当过自己的母亲 当然, 这并非口头上说说就可以, 内心一定要生起这样的定解, 这样菩提心才有落脚处 确实, 虚空遍布的地方都充满众生, 每一众生相续当中都充满业 烦恼和痛苦 而所有众生无一不曾做过自己的父母, 只是由于不断投生流转, 现在认不出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而已 实际上, 每一众生做每个众生的父母的边际也无有尽头, 更何况说一切众生呢? 就拿刚出生的牛犊 羊羔等旁生来说, 它们一出生便可在牲畜群中认出自己的母亲, 这也说明是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致 以前放牛的时候我就发现, 小牛犊刚生下来后, 母牛马上就会舔破它的胎盘, 否则被胎盘包着的小牛犊很可能会闭气而死 ; 而小牛犊一出胎盘就知道寻找母奶, 能站的时候, 就能将自己的母亲跟其他母牛分别开来, 根本不会 4 七重因果 : 知母 念恩 报恩 悦意慈 大悲 增上意乐 菩提心

57 第三课错认 当时我感觉非常稀有 : 母牛怎能知道以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刚刚出生 连眼睛都没睁开的小牛犊, 又怎能知道寻找母奶? 仅在能站的时候, 它又怎能无误认识自己的母亲? 其实, 旁生界母亲关心孩子, 孩子无误认识母亲等现象, 也蕴含着许多极为甚深的道理 ; 但上生物课的老师却说 : 这是动物的本能, 再追问就无可奉告了 其实这完全可以说明, 佛陀所讲的每一个众生都当过自己母亲的说法千真万确 现在西方国家, 包括美国在内, 研究生命轮回的中心非常多, 他们很多都想通过现代的思想理念, 来研究动物界母子关系所蕴含的甚深轮回奥秘 其实, 不依靠佛教的教证理证, 光依赖凡夫的庸俗分别念, 这也非常困难 下面讲一则公案, 以进一步说明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 往昔, 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及其眷属行至途中时, 路旁一位贫穷的老妇女看到佛陀后无比欢喜, 一边喊着 : 我的儿子! 我的儿子! 一边奔跑过来准备拥抱佛陀 这时, 很多比丘拦住她 世尊说 : 她往昔曾经连续五百世当过我的母亲, 这是她以前的习气, 你们不要阻拦 比丘们问 : 为什么这一世她没有成为您的母亲? 佛陀说 : 此有两个因缘 :

58 闻法方式一是我今生的母亲曾发愿在我成佛时做我的母亲 ; 二是她五百世连续做我母亲时, 经常对我布施 生出离心造违缘, 我也对她生起了厌烦心 后来, 她出家修法证得阿罗汉果 在佛教历史上, 她在比丘尼中是 解经第一 由此可见, 一切众生做自己母亲的次数多之又多 龙猛菩萨亦云 : 地土抟成枣核丸, 其量不及为母数 以前, 巴塘一位格西在文革后圆寂, 后来他转生到拉萨 一次, 格西的姐姐到拉萨朝拜, 当她经过一所幼儿园门口时, 一位六七岁的孩童跑过来抱着她说 : 我的姐姐, 我的姐姐! 她觉得非常稀有, 怀疑面前这位小孩就是格西弟弟的转世 当时, 刚好有两位格西前世寺院的出家人到拉萨请 大藏经, 于是他们三人一起去看望这位孩子, 而他也能准确认出一同前来的两位出家人 后来他们把他带回原来的寺院, 因为他前世是寺院三大格西之首, 所以他径直坐在原来最高的法座上 但因当时各种因缘不具足, 寺院未能为他举行坐床仪式, 后来他被送到拉萨一所寺院求学, 背诵以及解经深义都胜过常人 后来他又被送到印度, 很多高僧大德都无误认定他为前世格西的转世, 据说现在仍然居住在印度

59 闻法方式 第三课 可以说 这就是前世后世存在的铁案 如 果大家都能相信前世后世 那接受一切众生都 当过自己母亲的说法 就非常容易 对学佛人 来讲 每个人都要坚信前世后世的存在 如果 连这一点都不能相信 那要承认一切众生都当 过自己的母亲 以及真正生起菩提心 就非常 困难 现在很多人连前世后世都不承认 却想 往生极乐世界 甚至还想证悟大圆满 真的非 常稀有 可以这样说 在没有真正搞懂轮回真 相之前 学佛都必将是表面上的文章 总之 学佛一定要发菩提心 而发菩提心 首先要认识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 很 多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在讲述这个问题时 都 会通过大量的教证理证来让大家产生信解 之 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所以 大家在没有生起定解之前 一定要反复观修 到一定的时候 相信大家看到任何众生都会作 母亲想 而没有认真修学过这样殊胜法门的人 就很难做到这样了 就拿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来 说吧 她们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一切 可是让 她关心怨敌或他人 那几乎不太可能 真的非 常可怜 如果她们都能以爱子之心来爱每一个 众生 那很快的时间当中就会获得解脱 可惜 的是 很多母亲只关心自己的孩子 爱护其他 人的想法丝毫也没有 其实 这样的理论非常深奥 可能 对大 乘佛法一无所知或刚刚学佛者 在听到这样的 教言之后 不但不会生起信心反而会产生邪见 当然 这就是大乘佛法非常甚深 没有智慧的 人根本接受不了的原因所致 所以大家千万不 能认为 空性 密法和大圆满极为甚深 而净 土法门非常简单 其实净土法门非常深奥 不 生怀疑 邪见 真正能接受它 这样的人还很 难找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60 闻法方式 人的想法丝毫也没有 其实 这样的理论非常深奥 可能 对大 乘佛法一无所知或刚刚学佛者 在听到这样的 教言之后 不但不会生起信心反而会产生邪见 当然 这就是大乘佛法非常甚深 没有智慧的 人根本接受不了的原因所致 所以大家千万不 能认为 空性 密法和大圆满极为甚深 而净 土法门非常简单 其实净土法门非常深奥 不 生怀疑 邪见 真正能接受它 这样的人还很 难找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61 第四课第四课 下面继续学习 藏传净土法 中的闻法方式, 现在讲三殊胜中的第一个, 也即加行发心殊胜 其实, 现在正在介绍菩提心的简单修法 前面已经通过教证和理证说明, 无始以来一切众生都曾当过自己的母亲 ; 紧接着我们就要忆念恩德, 之后还应生起真正的报恩之心 实在说, 如果内心没有真正对知母 念恩 报恩三个问题生起定解, 菩提心就绝对不可能生起来, 可能只是口头上的空谈而已 如果我们真能生起 : 三界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无一未曾做过自己的母亲, 他们对我有无比的恩德, 可是现在他们正在感受无量无边的难忍痛苦, 所以我一定要救度他们, 在那个时候相续当中就生起了四无量心 如果有四无量心, 那生起菩提心就不再困难 可见, 这种道次第非常殊胜 当然, 如果你不想修菩提心就另当别论, 若想修菩提心那就要遵循这样的次第, 否则除了个别利根者外, 一般的众生恐怕都很困难 这样以后, 我们就能明白 : 在闻法修法的过程中, 这样关键的问题绝对不能缺少 所以大家必须了知, 大至老虎 狮子, 小

62 闻法方式至蚊虫 蚂蚁, 没有一个众生没有当过自己的父母 在了知此理后, 我们还应忆念他们的恩德, 即 : 一切有情在当自己父母亲时, 无一不是以大恩来养育我 这一点, 以今生母亲的现身说法也可无误证实 可能有些人会说 : 我的母亲对我非常恶毒, 一点也不慈爱我, 从小我们的关系就非常糟糕 由于前世的特殊因缘, 个别母子确实存在这样的状况, 但总体上讲, 一切母亲无不以大恩来抚育自己的孩子 即便如此, 母亲的孕育 生育和养育之恩, 也深似大海 高如须弥 不说是人, 就是经常杀生的凶猛旁生, 它们也极为慈爱自己的孩子 拿鹞鹰来说, 民间就有 鹞鹰吃小雀 的说法, 可见它无比凶残 ; 虽然如此, 它对自己的孩子却异常疼爱, 在辛辛苦苦杀害别的众生之后, 它会把肉喂给自己的孩子 大家都知道, 老虎非常凶猛, 但 虎毒不食子, 它不但不会吃自己的孩子, 反而会对它们慈爱有加 如此残暴的动物尚且如此, 那富有人性的人类又怎能不更加慈爱自己的孩子呢? 在动物界, 母亲慈爱孩子的现象非常普遍 下面就讲一则金钱豹母亲的感人故事 : 一位动物标本制作师在热带森林采集标本, 一次他突

63 第四课然遇到一只金钱豹, 他连忙向它开了一枪, 结果没打中, 被激怒的豹子疯狂地将他扑倒, 经过一番殊死的肉搏之后, 最终人制伏了豹子, 它软绵绵地瘫倒在地 他以为豹子已经死了, 于是到一棵树下包扎伤口 回来看时, 豹子已不翼而飞, 草地上只剩下一条长长的血带 他沿着斑斑的血迹走了很远, 最后在一个树洞口看见了奄奄一息的母豹, 于是他又向它补了一枪 后来他发现, 两只豹崽正依偎在母豹的怀里起劲地吮吸着奶头 原来母豹在弥留之际仍然惦记着孩子, 它之所以坚持爬这么远, 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喂奶 看到这一幕, 他的眼眶湿润了 还有这样一则故事 : 两位猎人准备向一只母猴开枪, 绝望的母猴做了一个手势, 意为先不要开枪 我要给孩子喂奶 趁猎人犹豫的机会, 母猴先给两只小猴喂了奶, 然后摘下许多树叶, 并将奶水一滴滴地挤在叶子上, 且搁在小猴的身边 最后它蒙着脸, 意思很明显 : 可以开枪了 被感动了的猎人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猎枪 下面是鳝鱼护卵的故事 : 在古代, 有一个人在锅里煮鳝鱼, 但鳝鱼的身体始终向上弓起, 只有头部和尾巴浸泡在煮沸的汤里, 整个腹部

64 闻法方式都露在沸汤之外 这个人感到很奇怪, 于是剖开鳝鱼的肚子, 结果发现里面有很多鱼卵 原来母鳝鱼至死保持这种姿势的原因, 就是为了保护肚中的鱼卵 在动物界, 此类可歌可泣的故事非常多, 恐怕这也是很多科学家认为动物有感人母爱的原因所在 作为情志超过动物的人类, 母亲爱护孩子的深度 广度就远非动物所能比拟, 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有详细记载 不说别的, 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中, 也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母爱故事 其中, 一位母亲拱着身体顶住垮下来的房子, 孩子却紧紧被她保护在身体下面, 最后母亲被活活压死, 孩子却幸运地活了下来 其实, 又有哪位母亲的爱不是这样呢? 所以, 每一个人都应该用心来细细品味母爱的伟大, 还应反观自己到底是以何种心行来对待大恩母亲的 一般来讲, 稍有良心的人都对父母有感恩之情, 但对其他人就不一定是这样了, 可能觉得 : 他是外人, 只有父母对我好 人们总喜欢维护自己的小圈子, 要么是人类, 要么是亲朋好友, 除此之外的众生则一概不关心 对大乘佛教徒来讲, 这也是很多人的惭愧之处 虽然很多人已经发了 菩提心, 甚至有些还通达了

65 第四课 空性, 可是他们仍对圈外一味排斥, 对圈内却拼命维护 其实, 这种狭隘的心理, 再凶残的动物也有, 很多猛兽在饿了好多天的情况下, 也会将自己所得的一点点食物留给自己的孩子 对有智慧的人来讲, 在看到一切母子之间的感人情景之后, 就会对佛所说一切众生皆当过自己的母亲, 以及当母亲时如何慈爱孩子的道理有所感悟 所以, 我们一定要从狭隘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那母亲对我们的恩德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怀孕时, 母亲在十个月中辛辛苦苦地滋养 我们 ; 出生后, 母亲把最香甜的东西给我们吃, 最暖和的衣裳给我们穿 ; 成人后, 母亲还为我们安家立业 总之, 无论何时母亲都希望我们能获得快乐, 也担心我们受到痛苦, 可以说为了子女的痛苦安乐, 父母常常饱受忧喜之苦 但现在的人特别坏, 很多人都不孝顺自己的父母, 可以说, 传统伦理道德中那至高无上的孝已不复存在 虽然古人在这方面非常不错, 但现在的人连这样的概念也没有了 在藏地, 因为生活条件比较差, 很多父母宁可自己穿得破破烂烂, 也要把好衣服留给孩子 但很多孩子长大以后, 都不孝敬自己的父母 这就像藏族俗话所讲那样 : 母心如水, 子心如石 意

66 闻法方式思是, 母亲的心像水一样软, 但孩子的心却像石头一样硬 现在这个时代, 很多孩子经常离家在外, 自然父母也就平添许多牵挂, 会挂念他们工作是否顺利 身体是否健康 但狠心的孩子一年两年也不给父母写一封信, 好几年也不给双亲打一个电话 说实在的, 我们这一代人太需要传统文化的浇灌与滋养了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张光碟, 内容讲 : 海口监狱的犯人在学习 三字经 弟子规 后, 很多人都深深认识到 : 父母对自己这么好, 但自己连一天的孝也没有尽, 如果早学 弟子规 和 三字经, 那就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确实, 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改变, 如果从小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那长大后就会对父母产生念恩 报恩之心 确实, 抚养孩子极为辛苦 有些人有了孩子后非常高兴, 这是我的心肝宝贝 这是我的掌上明珠, 可是从那时起, 父母至少要辛苦二十多年, 他们成天要为孩子的生活 学习以及成家操劳, 总希望他们能得到快乐, 非常担心他们受到痛苦 这也就是 可怜天下父母心 的真实写照 但可惜的是, 很多父母只关心子女即生的快乐, 至于他们死后会不会因造恶业而堕入恶

67 第四课趣, 却从来不考虑 很多人都鼠目寸光, 他们根本不想孩子死后会怎么样, 只关心孩子活着时是否能获得快乐 其实, 要关心孩子就应考虑他们的长远利益 如果孩子变成一个坏人, 经常造杀生偷盗等恶业, 那他不但今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且生生世世都要感受三恶趣的痛苦 可是, 很多父母都像华智仁波切所说那样, 自己没有智慧的原因, 他们只关心孩子眼前的苦乐 不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护不当, 就说父母本身, 他们为了孩子也积累了不少恶业 在座的各位请想一想, 从小到大, 父母为我们造了多少恶业, 为了我们的健康 成长以及成家, 可能所杀的生命就无量无边 可以说, 父母为孩子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 因为他们无始以来都为孩子而造恶业, 至今仍沉溺在轮回当中无法解脱 如果我们不帮他们忏悔, 或者说没能让他们清净业障, 那他们将永远无法获得解脱 所以我们应这样观想 : 一切父母有情为我们造了许多恶业, 如今他们正在感受轮回的剧烈痛苦, 多么可怜哪! 如果能让他们远离轮回的痛苦, 特别是三恶趣的痛苦, 那该多好啊! 若修法比较成功, 在看见或观想众生的痛苦时, 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这也就是所谓的悲

68 闻法方式无量 有些道友悲心很强, 一看到杀鸡鸭等旁生, 眼泪就会哗哗地流下来 如果一观想众生的痛苦就开始流泪, 那说明悲心已经修得很好 上师如意宝在 文殊大圆满 中也说 : 流泪为止 如果修得深入, 就会有这样的验相 ; 如果修得肤浅, 那不要说别的众生, 就是看到亲生母亲受苦也不一定会生起悲心 可见在修悲无量心时, 达到这个标准非常重要 按照阿底峡尊者的传统, 在修悲无量心时, 开始应把自己的母亲作为所缘境来观修, 要思维母亲对自己如何慈悲, 而她正在感受轮回的痛苦, 所以一定要使她获得解脱 ; 最后再思维, 所有众生都与现在的母亲没有任何差别, 所以一定要让他们都摆脱轮回的痛苦 而华智仁波切的传统则是 : 先以一只特别可怜的牛羊等众生作为所缘境, 然后思维这个众生曾经做过我的母亲, 现在它正感受痛苦, 所以一定要让它获得解脱 ; 最后再观想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 现在他们都在感受轮回的痛苦, 所以一定要让他们都获得解脱 不管是哪一种修法, 最后都要生起愿三界轮回中的一切老母有情摆脱所有痛苦的强烈愿望, 这样的心态就是所谓的悲无量心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菩提心的基础, 如果四无量心修到量, 那菩提心就很容易

69 第四课生起来, 所以我们应首先致力于此 我最近翻译的堪布阿琼所著的 前行备忘录 中有四无量心的修法, 这里有不共的窍诀和殊胜的近传加持, 很多高僧大德依靠它, 都很顺利地生起了菩提心, 所以希望道友们尽可能地翻阅 那他的窍诀为什么这样殊胜呢? 因为, 这完全是实修境界中流露出来的金刚语 其实, 如果谁能真正生起将一切众生从轮回中救拔出来的悲无量心, 那他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如果没能这样, 哪怕只是想一想 : 轮回中的众生太痛苦了, 他们好可怜啊! 其功德也唯有佛陀才能衡量 之所以很多大乘经典都说, 一切大乘修法归纳起来就是修大悲心, 其原因也在于此 如果一个人精通三藏十二部, 但他对众生一点悲心都没有, 那他的智慧可能是外道的智慧, 因为佛教的大悲与智慧是并存的, 也就是说, 谁的相续中有证悟空性的境界, 那他决定会有大悲心 为什么生起这样的大悲心, 就有如是广大的功德呢? 因为, 它的对境 时间等都无有穷尽 正如 普贤行愿品 所说的那样 :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意思是 : 如同虚空 世界无边无际那样, 众生也无边无际 ; 如众生无边无

70 闻法方式际那样, 每一众生相续中的业和烦恼也无边无际 ; 如是, 我们跟随文殊普贤二位大菩萨的发愿也无边无际 所以, 发愿时不能仅缘今生父母亲人等少数众生, 而一定要发度化天下一切众生的大愿, 这样的话, 其功德也不可思议 龙猛菩萨在 中观宝鬘论 中也说 : 有情界无量, 利彼亦复然 意思是, 由于有情界无量无边, 那想饶益他们所获得的福德也无量无边 正因为发心的对境是无量无边的众生, 发心的时间是乃至虚空世界尽, 再加上让众生所获得的安乐与所发的誓愿都永无穷尽, 所以我们所修的乘才叫大乘 如果我们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发愿, 那功德就非常渺小, 可能修行的乘最多只能叫小乘 话说回来, 仅仅有了这样的悲心还不够, 一定要报答他们的恩德 有些教言中说, 父母对我们有赐予身体 生命以及世间知识等恩德, 但光知恩还不够, 一定要报恩 那怎样才能报恩呢? 要想报恩, 就一定要使自己具有智慧和能力, 否则毫无办法 有些人说 : 我很想报答父母的恩德, 但我既没有钱也没有地位, 所以我一定要打工赚钱, 这样以后才能给父母买房子 这是世间人的报恩方法 从出世间来看, 我们现在对无量无边的众生还没办法报恩, 因

71 第四课为我们自己尚是业力深重的凡夫, 而真正能回报恩德者唯有圆满的佛陀, 因为他才能让一切有情得到安乐, 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成佛, 这样才有能力报恩 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这样讲过 : 虽然我曾多次在麦彭仁波切等传承上师面前发愿, 要报答一切老母有情的恩德, 但以现在的身份的确很难实现, 尤其在末法时代更为困难, 所以我首先选择往生极乐世界, 在依靠阿弥陀佛的加持而获得出世间的功德之后, 再来娑婆世界利益众生, 这样就非常容易 法王老人家给我们作了最好示现 : 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学净土法门的人也应发起菩提心 但有些人排斥心特别强, 根本不愿接受这样的教言, 那不知他们是否想过, 这难道不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法吗? 我以前也一而再 再而三地讲过, 不管是学净土宗还是学密宗, 大家都应和睦相处, 没有必要互相排斥, 因为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就像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 虽然在长相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别, 但实际都是一家人一样 ; 同样的道理, 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法虽然有不同宗派之分, 但仍是佛陀的教法,

72 闻法方式因此大家没有任何必要互相斗争 如果一定要排斥, 那就应该排斥障碍释迦牟尼佛教法弘扬的外道 ; 但是很多人不但不排斥, 反而全盘接纳他们的观点, 唯一将大乘佛法视为眼中钉 我觉得, 这样的观点和行为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当然, 我接受不了是小事, 但这会不会对众生有不好的影响, 希望有智之士详察 现在很多人说 : 我是学显宗的 我是学密宗的, 其实这样的说法我并不赞叹 因为, 显密佛法都是圆融无违的 在藏地无数学佛者中, 从来就没听谁说过, 我是学密宗的 我是学显宗的 但汉传佛教的个别法师和居士对藏传佛教并不了解, 他们认为藏地就是学密的 其实, 这种说法并没有依据, 它既不符合历史, 也不符合现实 所以, 希望大家以后再不要这样说, 如果谁这样说, 那就说明他对佛教的教理一窍不通 实在说, 任何一个通达佛法的人, 都不可能把显密割裂开来 如果有人受习惯的支配, 硬要分开显密的话, 那我就要说说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 : 不学密的显是没有的 请问 : 在 楞严经 药师经 等显宗经典中有没有密咒? 不说这些, 就是 阿弥陀经 后边也有往生咒 既然如此, 那这些是不是密法? 可能谁也不敢

73 第四课说这不是密法 所以, 今后大家没有必要再排斥密宗 如果排斥, 那说明你对整个佛教理论非常不了解 印光法师文钞 云 : 净土一门, 三根普被, 利钝全收 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 不能超出其外 下之则五逆十恶, 阿鼻种性, 亦可预入其中 既然文殊菩萨都是净土宗的所化根机, 那为什么文殊菩萨能接受藏传佛教的道理, 而现在的个别法师和居士却不能接受? 所以我觉得, 光是念一句佛号, 理论一点都不懂, 这也是一种歧途 虽然对个别有信心的老年人来讲, 不学习也完全可以, 但大多数的人还是要学习理论 虽然汉地并没有藏地那样的闻思传统, 但历代净宗高僧对理论都非常重视, 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大家一定要有相应的闻思 因为, 在闻思修行不能脱离这一点上, 汉藏大德都普遍认为, 理论和实修脱离是严重的歧途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云 : 佛祖之要, 教观而已矣 观非教不正, 教非观不传 有教无观则罔, 有观无教则殆 教 指理论, 观 指实修, 其意为 : 佛陀的要义是理论和实修相结合 如果仅有实修没有理论, 修法也不会成功 ; 如果仅有教理没有实修, 教理也传不开 有教

74 闻法方式无观则会迷惑, 有观无教则非常危险 他的说法与孔子的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很接近, 孔子说 : 如果学习之后不思维, 则会陷入迷惑 ; 如果只是思维而不学习, 这也非常危险 所以首先必须学习, 其后还应深入思维, 之后还要实际修持 在现实生活中, 大家都能看得出来 : 如果只闻思不实修, 可能说的时候会很漂亮, 但做的时候就不一定行 ; 如果既闻思又修行, 那不管是在行为方面, 还是在对治烦恼方面, 都会有很大的力量 所以我建议, 大家一定要遵循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的传统, 即在闻思的基础上再再实修, 这样不管念佛也好 参禅也好, 修行都会成功 当然, 这与前面蕅益大师的观点也完全吻合 可见只学不修不行, 只修不学也不行, 学修并进则一切圆满 所以, 希望大家都能认真考虑, 在以后学习与弘扬佛法的过程中自己应该怎么办 因此, 大家一定要这样观想 : 我今日听闻佛法或如理修持的目的, 就是为了将来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这样才有能力将一切老母有情安置于佛地 ; 为了获得这种能力, 我至诚祈祷上师三宝垂念 如是祈祷的话, 心愿也会得以实现

75 第四课当然, 现在不要说度化无量众生, 就是度化一个众生也非常困难, 尤其末法时代的众生更加难以调化 前天我看了一首无垢光尊者的道歌, 尊者发现自己身边的人特别野蛮, 这个也不听话, 那个也很刚强, 所以他想放下一切而独自前往寂静的森林 当然, 这是圣者在为我们示现, 想以此说明寂静地方具有无比的功德, 以及度化众生非常困难 但是, 一旦我们拥有佛陀的功德, 度化众生就不再困难 就像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 不但在其住世时无数众生依靠他的佛法获得了成就, 就是在佛陀圆寂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 依靠他的威力获得成就者也不可胜数 其实, 这样的发菩提心非常简单, 并不像学习 现观庄严论 和 般若经 那样困难, 即使是老年人, 这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因此, 我希望所有念佛的老年人都要调整好心态, 千万不要掺杂自私自利的毒, 再不要为了家庭幸福 自己快乐而念佛, 一定要为了一切众生成佛而念佛 如果能以这样的发心来摄持, 那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将是成佛的资粮 当然, 不管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 这样的发心都不可缺少 如果没有菩提心, 按照华智仁波切的说法, 这种净土修法就不会成为

76 闻法方式大乘法, 可能会成为小乘法或外道法 听到这话, 有些人可能不高兴 : 怎么说净土法门是外道法? 你不要欺负我? 实际上我并没有欺负你, 因为你并没有大乘的发心, 所以你所修的法不是小乘就是外道 发菩提心之所以重要, 我们从 圣如幻三昧经 所记载的, 西方三圣于因地在如来前发菩提心的经历也看得出来 有一次, 释迦牟尼佛发出无量光芒, 也幻化出充满各种供品的无量楼阁, 以迎请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从极乐世界前来人间 两位大菩萨来到娑婆世界后, 即向佛陀恭敬顶礼 此时佛陀叫莲花吉祥藏菩萨向东方看, 菩萨一看, 只见东方恒河沙数世界有无量如来, 在无量如来面前, 无量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问讯 承事 供养 向南西北方看的时候, 也出现同样的情景 莲花吉祥藏菩萨感到非常稀有, 于是问佛 : 这两位菩萨最初如何发心, 以致成就如是稀有的功德? 释迦牟尼佛说 : 很久以前, 金光狮子游戏王如来出现于世, 当时有一名叫吉祥威光的国王 ( 即自在国王 ) 依止佛陀闻法, 他有许多太子, 这些太子都已趋入不退转的菩提道 有一次国王在园林禅修, 当时他左右两侧各出现一朵蛇

77 第四课心旃檀莲花, 每朵莲花中各有一位童子, 其名字分别为宝性与宝生 在两位童子对话的过程中, 吉祥威光国王通过他们所说的偈颂获得了五通, 也对他们所说的真理生起了欢喜心 后来国王和两位童子一起到金光狮子游戏王如来面前作供养, 两位童子问佛 : 我们很想供养如来, 但不知所有供养中最上妙的供养是什么? 如来说 : 最上妙的供养唯有发无上的菩提心 于是他们一起在如来面前发下了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当时的国王是阿弥陀佛, 宝性是大势至菩萨, 宝生是观世音菩萨 在了知西方三圣这样的发心经历之后, 我们就能认识发菩提心的重要 可以说, 如果没有他们当年的发菩提心, 也就不可能有如今的极乐世界 相信学过 释迦牟尼佛广传 的人, 都能认同这个观点 现在学净土宗的人非常多, 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因为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无数众生终于有了摆脱轮回的最胜方便与成就佛果的最妙捷径 但是, 修学净土法门的道友一定要注意两点 : 第一, 一定要发菩提心 ; 第二, 绝对不能排斥其他宗派 当然, 在修学任何法门乃至行持任何善法时, 都不能忘记发菩提心 如果我们真能在闻法 修法等任何时分, 念念不忘

78 闻法方式这一点, 那善根已为方便摄持, 这也就是所谓的加行发心殊胜 对于一切想成就佛果的人来说, 发菩提心都至关重要 华智仁波切云 : 若有成佛彼足矣, 若无成佛无计施, 成佛无误之种子, 胜菩提心愿生起 意思是说, 如果具足菩提心, 那成佛的因已全部具足 ; 如果没有菩提心, 那想成佛也无计可施, 所以祈愿相续中早日生起成佛唯一的种子 殊胜的菩提心 可见, 谁不愿发菩提心, 谁就没有成佛的缘分 另外, 在 华严经 入菩萨行论 学集论 经集论 等诸多经论中, 都讲述了菩提心不可思议的功德, 大家可以参阅

79 第五课第五课 极乐愿文大疏 当中, 闻法方式的第一个内容发心殊胜已经讲完了, 现在宣讲第二个问题 : 丙二 善根不为他缘所坏正行无缘殊胜 : 首先大家应该清楚, 在无边无垠的轮回中, 获得人身非常不容易, 得了人身之后, 最有意义 价值的事就是听闻佛法, 因为这对我们的今生来世有非常深远的利益, 所以大家平时应将听闻佛法放在首位 虽然很多人都有许许多多做不完的事情, 但还是应抽一部分时间来学习佛法, 这非常重要 最近, 我们将佛教的基本道理向社会推广, 在这个过程中, 许多人都减少了很多没意义的散乱, 每个星期六或星期天大家都集中学习 在居士团体当中, 现已形成非常良好的习惯, 所以我要求各个地方一定要坚持下去, 因为这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可能很多道友都有这样的体会, 一天没有闻法心就变得散乱, 行为也变得不如法 ; 如果天天闻法, 那心行也自然一天天善妙起来, 所以闻法非常重要 以前, 有一位天子问佛 : 如何了知诸法,

80 闻法方式如何遮止诸恶, 如何断除无义, 如何获得涅槃? 当时佛陀以偈回答 : 由闻知诸法, 由闻遮诸恶, 由闻断无义, 由闻得涅槃 可见, 依靠闻法能了知一切万法, 依靠闻法能遮止诸多恶业, 依靠闻法能断除无意义的琐事, 依靠闻法能获得涅槃 既然闻法如此重要, 那应以什么样的行为来听闻佛法呢? 在闻法时, 要像野兽听琵琶声一样专注, 不管旁边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管 据说野兽酷爱琵琶的声音, 当它专注听闻时, 即使旁边有猎人在射毒箭, 它也不会发觉 ( 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 许多动物都喜欢听音乐 ) 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 迷, 诸如球迷 歌迷 网迷, 听说很多网迷整天都沉迷于网络, 旁边人说什么都不管 ; 许多小孩看动画片也极为痴迷, 一进入状态什么都不顾 作为修行人, 我们应该成为 法迷, 也即要异常专注地听闻佛法, 因为只有专注地听闻, 才能得到闻法的实益 而修行佛法时, 则应如饥牛吃草一样 那饥饿的牦牛是怎么吃草的呢? 它会一草不漏 毫不间断地吃, 直到吃饱为止 同样, 我们在修任何一个法时, 从开始到结束之间, 心都应一直专注 当然, 这也是许多高僧大德修行的方法或状态

81 第五课相反, 如果我们在闻法 修行时, 身也很散乱, 口也说很多话, 那心就不可能专注 古人云 : 口乃心之门户 故一边说话一边听闻修行, 绝对不可能得到真实的法益 所以, 在闻思修行之时, 大家自始至终都应断除东张西望 胡言乱语 心不在焉等散乱放逸的行为 尤其在听法时, 如果没有聚精会神 洗耳恭听, 那就会像在覆口的容器上注水一样, 任何法义也无法铭记于心 所以在闻法之前, 就应把所有的琐事放下 在听法的过程中, 也不要吃东西 说话以及上厕所, 否则有很大的过失, 而且效果还不好 ; 如果这样听闻, 那不管听多少堂课, 他的相续也会像一张白纸 闻法的机会千载难逢, 在那时我们没有必要做其他的事情, 一定要专心致志地听闻, 否则不可能记住所讲之法 有些人在上课时不好好听, 下课后问他 : 今天讲什么内容? 不知道, 反正讲了很多 这样的听闻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还有人想在听法时一举两得, 于是一边听闻一边炒菜, 这种行为非常不如法, 而且这样根本听不懂上师在讲什么 若能专心致志地听法, 其功德利益也不可思议 涅槃经 云 : 若离四法得涅槃者, 无有是处, 何等为四? 一者亲近善友, 二者专心

82 闻法方式听法, 三者系念思惟, 四者如法修行 以是义故, 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何以故? 开法眼故 既然是这样, 那我们怎能不专心致志地听闻佛法呢? 另外, 上师正在传法之时有巨大加持力, 如果那时好好听闻, 就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法益,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机会 按照萨迦班智达的观点, 上师传法时, 上师和弟子都应持本尊的佛慢, 那时诸佛菩萨也确实安住在传法的现场, 所以加持不可思议 以前, 乔美仁波切引用教证说 : 虽然上师是一个凡夫人, 但他在讲经说法时, 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都会融入他的心, 所以也可令弟子获得利益 既然如此, 那在此时就没必要再造不能得到加持的不恭敬罪业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 在闻法期间千万不能说绮语, 因为这是在对自他闻法制造障碍, 佛经中说闻法时说绮语是舍法罪业, 由此恶业将转生为鹦鹉等旁生 另外, 在 辨意长者子所问经 中, 佛陀宣讲了五种转为旁生的因, 其中一种就是不喜听法 正法念处经 也讲了四种转为旁生的因, 其中一种是远正法, 如颂云 : 爱欲远正法, 贪食乐睡眠, 佛说畜生因 所以大家还要远离这些依正法而转为旁生的因

83 第五课学院的纪律非常严格, 上课时大家都没有交头接耳 说绮语的现象 但外面的居士就不是这样了, 明明正在听法, 但他们仍然要在下面说话, 甚至有些人还要打电话 ; 说实在的, 如果不能制止这种恶行, 那还不如不听课 可能是业力的缘故, 有些人在交流佛法时, 一句话也没有, 好像止语了一样 ; 但当大家专心致志听法时, 他却没完没了地说些乱七八糟的无关之语 所以非常希望大家在听课时能管好自己的嘴巴, 不要随便打开绮语的伏藏大门 在闻法期间, 由于魔王波旬制造障碍及自身恶业之风扰乱, 还会出现极为昏昏沉沉 恹恹欲睡等现象, 因此一定要做到神志清醒, 否则会误解 颠倒法义 般若经 讲, 在听受佛法的过程中, 魔王波旬会经常对听法者制造违缘 当然所谓魔王制造违缘, 并非指魔王正在显示各种各样可见可闻的神变, 而是指他在无形中能让闻法者产生各种烦恼分别, 以及出现诸多不如法的现象 如因魔王的干扰, 致使听法的时候产生贪嗔痴慢等烦恼, 以及出现昏沉 郁闷 心不专注 心情不好等现象, 甚至导致弟子对上师产生邪见, 那就要好好祈祷文殊菩萨 因为, 依靠文殊菩萨的加持可以让魔王波旬羞愧难当,

84 闻法方式也能让其变得温顺 如法 如能至诚祈祷, 魔王的幻现也能变成加持的力量 有一次, 在文殊菩萨的加持下, 魔王变得特别丑陋, 于是他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祈求帮助, 佛陀说 : 我也没办法, 你好好祈祷文殊菩萨才能变成原来的面貌 经中还记载, 在文殊菩萨的加持下, 魔王波旬也能给舍利子等宣讲般若法门, 而且他的身相也变成了佛陀的相好庄严, 甚至他所讲的般若法也跟佛讲的一模一样, 后来听法者提出有关般若方面的问题让他回答, 他也能一一给予答复 另外密法中讲, 如果弟子对上师产生邪见, 这个时候就需要认识 : 这是魔王的幻化, 如此魔王的干扰便会消逝无余 由于众生无始以来的业力异常深重, 所以很多人在造恶业方面极为擅长, 而行持善法方面却相当困难 原来有一个人跟我说, 他平时做任何工作心里都非常清醒, 但一听法就开始打瞌睡, 好像吃了安眠药一样 这的确是业力现前, 因为做没有任何意义的世间事都非常清醒, 甚至一次花好几个小时也没问题 ; 可是一听课就想睡觉, 哪怕一个小时也觉得异常漫长 但无论如何, 我们要尽力制止这样的恶行 总之, 因魔王波旬及自身恶业导致出现诸

85 第五课多不如法现象时, 一定要认真祈祷上师三宝, 务必使自己神志清醒并聚精会神地听闻, 否则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中听受, 肯定不能了解法义, 甚至还会误解或颠倒理解佛教的教义 有些道友在听完法后, 只能了知部分所讲内容, 并不能全面了知所听闻的佛法, 这就是未能全神贯注听闻的原因导致的 在讲考的时候很容易发现, 一听就知道他只懂部分内容, 另一部分根本没理解, 所以在听法时大家一定要注意 另外, 在出现违缘时大家一定要坚强, 时刻都要 提醒自己 : 我不能随着违缘转 从前, 一位富裕的老太婆衰败了, 她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 一天晚上, 她睡在空空的房子里, 一个盗贼前来盗窃, 他到处摸索, 结果碰到一个瓦罐, 发出了响声 老妇说 : 噢! 好家伙! 我白天寻找也是一无所得, 你半夜三更在屋里摸摸索索, 肯定得不到任何东西 在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中, 也有诸如此类的公案 就像这样的例子一样, 凭借清晰敏锐的智慧, 尚难懂得佛语的法义, 那处于迷迷糊糊 昏昏欲睡的状态中, 又怎么能听得懂呢? 正法念处经 云 : 一切法觉, 要由闻法 ; 若不闻法, 于法不觉 意思是说, 一切佛法的觉悟要依靠闻法, 如果没有闻法, 于法则不可

86 闻法方式能觉悟 自然, 听法时迷迷糊糊 神志不清, 也不可能通达佛法, 因为并没有真正听闻佛法的缘故 华严经 云 : 佛法无人说, 虽慧莫能了 既然没有善知识的开示, 连有智慧的人尚且不能通达佛法, 那这样的闻法又怎能了知佛法呢? 因为这与无人宣说佛法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因此, 我们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听闻佛法 在听闻佛法的时候, 有些人一边说话一边听受, 或一边打瞌睡一边听受, 那他就不可能真正领受法义 因为, 非常有智慧的人很专注地听闻尚难明白, 那何况这样的闻法态度呢? 其实, 一个人闻法所获利益的多少, 从闻法的态度与行为也看得出来 谁能非常专注地听闻, 即使他没有很高的智慧, 他也能多多少少懂得部分法义 如果闻法的状态非常糟糕, 那就不可能懂得法义 所以在闻法的时候, 大家千万不要吃东西 念心咒, 也不要靠着 躺着 睡着, 更不要东想西想 前辈大德对讲闻佛法极为重视, 要求也非常严格, 比如讲法者的威仪等要非常如法, 听法者的坐姿也必须端正等 在居士团体中, 很多人的听闻都不如法, 所以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如法听闻, 这样以后我们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利益, 否则欲益反损 佛在经中亦说 : 当专心听闻, 铭记于心

87 第五课中 所以在听法时, 大家一定要放下一切琐事, 并专心致志地听闻, 而且所听到的法要牢记于心, 即使不能全部记住, 至少也要记住部分内容 对世间法, 有些人听了以后就记得清清楚楚 看了之后就过目不忘, 多年前的恩怨至今仍刻骨铭心, 可是对所听闻的佛法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 我认为这与闻法的态度有关系 所以佛陀要求听法时一定要专心, 这样才能将法义铭记于心 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这并非刻意赞叹自己 这么多年以来, 不管听哪位法师传法, 也无论法师讲得精彩与否, 我的耳识一直缘着声音, 心也一直专注在法义上, 自己总是边听边理解 这样听完以后印象非常深刻, 十年二十年前听过的佛法, 现在很多内容都能记忆犹新, 而且当年传法的情景也历历在目 当然, 这跟刚开始的发愿有密切关系 这以上已经讲了断除法器的三种过失, 也即断除覆器 漏器 毒器之过 ; 下面宣讲正行无缘的概念 重要性, 以及断除歧途的种种方便等内容 本来, 即便是听一句世间语言也需要注意倾听, 更何况说佛法呢? 比如说, 两个人为了某件事争执不息, 如果调解者没有专心听, 那

88 闻法方式他也不可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像这样简单的世间语言, 没有专心听尚且搞不清楚, 那就更不用说甚深难懂的佛法了 我看过一张光碟, 一位清华大学的国学老师正在讲课的时候, 有一位学生在下面接电话, 这位老师当即让这位学生到讲台上罚跪 既然世间老师讲课时, 学生都必须专注听闻, 那出世间的善知识传法时, 弟子就更不能有不专注听闻的行为了 世法和佛法的课我都听过, 相较而言世法简单得多 许多世间知识稍微听一下就懂了, 但佛法并非如此 不要说甚深的唯识 中观, 就是 大圆满前行 极乐愿文大疏 等浅显易懂的法, 如果没有专注听闻, 也不可能通达它的意义 而且, 我们只有偶尔听法的机缘, 并不可能有反复听闻的机会 虽然依靠前世的善根, 如今我们已经拥有听闻大乘佛法的殊胜因缘, 但这并不可能经常具足 就我一生来讲, 很多法只听过一次, 听两三次的法少之又少 对你们来讲, 任何一次闻法都极为难得, 所以应像两天用一次餐那样认真享用 可是, 很多人都把听法当作一种压力, 这非常可怜! 现在, 很多菩提学会的道友都利用双休日听法, 虽然辛苦一点, 但非常值得 因为一星

89 第五课期当中, 其他时间都已用来做轮回的琐事, 如果再不利用一天或半天的时间来学习佛法, 那就异常危险 可是在宝贵的时间里, 有人还要发信息, 甚至有人还要打电话 有些人把手机设置成 振动, 正听课时来了一个电话, 他就压低嗓门说 : 我在听课, 你小声一点, 影响大家 这不但影响集体的学习, 还断了自己的法缘 可怜哪! 本来就没有闻法的机缘, 稍微有一点又被违缘夺走了 如果七天当中关半天手机的勇气都没有, 那还听什么佛法? 相比之下, 山上的修行人就好得多了, 但有些人听 课时也精神不佳, 甚至心中还起各种分别妄念, 这也不好 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难得的闻法机缘 可以说, 这千载难逢的闻法机缘就是得失的关键, 所以大家都应以郑重的态度来闻受佛法 相信通过这次学习, 很多道友都已对佛法生起难得之心, 既然如此, 那我们就要放下一切琐事, 郑重其事地听闻佛法 其实, 很多琐事都是自己心里不愿放下, 如果心里放得下, 那很多事情就完结了 拿我来讲, 虽然每天都有很多事情, 但讲课的时间却雷打不动 ; 同样, 如果大家能放得下, 那在听法的时候就不会有种种不如法的心行

90 闻法方式话说回来, 很多道友从五六岁就开始读书, 一直读到二十几岁, 但佛法却学得少之又少, 很多人都刚刚接触佛法, 所以不懂闻法方式也情有可原, 但今后一定要有改变 否则, 连一周两三堂课都不能如理如法听闻的话, 那就真的无可救药了 如果闻法的时候, 能够做到一心专注地听闻, 修法时安住于正见等持中不外散, 那就是所谓的正行无缘殊胜 可见, 正行无缘殊胜并不是有些法师所讲的那样 : 一定要通达三轮体空, 也即 入中论 所说的 : 施者受者施物空, 施名出世波罗蜜 如果要这样要求, 那很多人就只剩下发心与回向二殊胜了 实际上, 闻法时专心听闻, 修法时安住正见等持, 就是正行无缘殊胜 这样的话, 做到三殊胜就不是很困难 前面对闻法时专注听闻的内容讲得比较多, 这里着重讲一下安住正见等持的修行 比如说, 我想在一小时中修观音法门, 那就应按照仪轨的要求, 心一直专注于观音菩萨的身像 心咒等所缘当中 ; 如果是修一小时的皈依, 那就应在念皈依偈的同时, 不断观想皈依境等, 在此期间心不能往外散乱, 如能在这样的等持中安住不离开, 这就是所谓的正行无缘殊胜

91 第五课在闻法修法之时, 这样的正行无缘修法极为重要, 否则最初闻法修法之心, 在中间也会被恶缘分别念所毁坏 比如, 很多人开始都想好好听法, 但安住在听法的行列中后, 却生各种各样的恶分别念, 以至于把自己的善缘全部毁坏 修行的时候也是一样, 有些人在闭关修行时, 生种种杂乱分别念, 最后自己修习善法的心和缘分也因此而中断 所以, 大家一定要以正行无缘来摄持自己的闻思修行, 这非常重要 为了能使自己专注听闻, 我们还应看一看听闻正法有何等功德, 而自己的罪障又是多么深重! 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 在世间法方面非常有信心, 也表现出极高的才艺 ; 但一遇到佛法就提不起兴趣, 表现也极为低能 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闻法的功德极大, 而自己的业力又太过深重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非常多, 他们将一生的精力全都用在轮回的琐事上, 尽管无比辛苦劳累, 但也没有丝毫疲惫的感觉 ; 而行持佛法时, 哪怕只是听一堂课, 也倍感辛苦, 觉得无法忍受 比如, 很多人在积累钱财 唱歌跳舞 泡茶馆 侃大山等方面, 再怎么辛苦也没感觉 但一遇到佛法就不行了, 让他磕半小时头 念

92 闻法方式一个小时咒语 听半天课 修五十万加行 他却觉得异常劳累 修心七要 讲 不颠倒是非, 但很多人在忍耐 意乐 品味 悲悯 营求 随喜等方面都非常颠倒 在我们学院打工的人, 不管白天黑夜都拼命地干, 但他们一点也不感觉累 ; 如果叫他听一个小时的法, 那就坐不住了, 比关在监狱中还难受 本来听法比打工轻松得多, 只要坐在那里一心专注就行, 可这些人就是坐不住 百货商店里的服务员一天到晚都站着, 也不感觉到累, 但是让他们磕三个头, 那就非常困难 诸如此类的颠倒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行持佛法的功德无比巨大, 只有具福报者才能拥有这样的机会 ; 而没有福报的业深障重者, 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行持善法 不过, 很多佛友进步还是比较快 刚开始的时候, 他们闻法修行都特别懒惰, 自己也觉得无奈 : 为什么搞世间法又勤快又能干, 而行持佛法却举步维艰? 但通过努力, 现在确实有很大进步 所以, 每个人都要认识自己的过失, 还要不断地忏悔, 这样自己的身心就能渐渐趋入正道 对我本人来讲, 我觉得闻法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我一生当中, 如果哪一天没有听法

93 第五课或传法, 即使其他方面再快乐, 自己也感觉不舒服, 总觉得这一天又浪费了 上师如意宝住世时, 我每天都要听上师的课, 也要听一堂其他法师的课, 同时还要给别人讲一两堂课, 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看过上师传记的人都知道, 他老人家年轻时一天要讲八堂课 这对我来讲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但自己每天都尽力跟别人在佛法上交流, 我觉得这种交流是最开心的事情 虽然现在听闻很少, 但传法基本上没有停过 在法王如意宝一生中, 他老人家始终将闻思修行放在首位, 可以说这是我们学院唯一做的事情, 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 上师如意宝生前曾多次发愿 : 讲经说法直至圆寂, 后来老人家也是这样示现的 2003 年上师传讲 宝性论 时法体欠佳, 当时学院许多堪布祈请上师去成都看病, 上师说 : 我本来不想去成都看病, 但随顺你们去一下也行 事后许多堪布都很后悔, 觉得不该让上师去成都看病, 但也没办法, 大家都希望上师的病能早一点好 从上师的很多示现也可看出, 他老人家一辈子最重视的就是闻思修行 的确在所有事情中, 闻思修行是最有功德的事 只要我们坚持每天听闻, 就能拥有摧毁

94 闻法方式烦恼的力量 就像一位病人, 如果他不吃药, 病情就会越发严重, 如果天天服药, 至少也能压制病情 ; 同样的道理, 痼疾缠身的凡夫也要长期服用佛法的妙药 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听闻 依靠很多道友的发心, 外面的佛友终于有了闻法的机缘, 但如果我们认识不到听闻的意义, 只把它当作看电视一样来对待, 那就非常可惜 据佛经记载, 往昔的诸佛都曾为了三四句法义, 越过刀山火海舍身赴死求取正法 如 涅槃经 载, 佛陀曾为了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这个偈颂而舍身 另外经中还讲, 获得八地的菩萨为了求得一句正法, 也用生命来换取 华严经 中还说 : 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 菩萨如是观察了知已, 倍于正法勤求修习, 日夜唯愿闻法喜法 乐法依法 随法解法 顺法到法 住法行法 既然诸佛菩萨为获取正法付出了如是代价, 那我们这些愚昧无知的凡夫, 难道就不需要精进求法了吗? 我们更应该为了佛法而舍弃一切 以前多芒寺有一位老活佛, 他一辈子都坚持听闻佛法, 接近圆寂时他还在一位法师前听法 他经常说这句话 : 八地菩萨尚以生命来交换正法, 我是地地道道的凡夫, 那怎么能不听

95 闻法方式 第六课 第五课 法呢 一次他在一位沙弥面前听法 很多年 轻僧人劝他 活佛 您还是在家休息吧 在一 位小沙弥面前听法不太庄严 况且您现在已经 五六十岁了 但他仍然坚持听闻 并未改变初 衷 可见 为了闻法花一点钱 受一点累非常值 得 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听法 有能力的人还 应多听 当然 能在法师面前亲自听闻 那最 好不过 如果实在没有这样的机会 看一些高 僧大德传法的光盘也可以 只要具备了最初发 菩提心 中间专注听闻 最后如法回向 那跟 在上师座前听法也没太大差别 对现代人来讲 这样的闻法机会也非常难得 故大家一定要珍 惜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极乐愿文大疏 也即 学习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 因为此乃本论主 要阐述的内容 前面讲了 对听闻佛法要有难 得之想 以及对佛法要有恭敬之情 因为只有 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诸佛菩萨的加持 接下来是 律藏中说 比丘日升起 乌鸦出叫声 农夫耕 田地 猩猩皆啼哭 是故当精勤 比丘日升起 是指佛陀出现于世间 大 家知道 当太阳的光芒照耀世界时 一切黑暗 都被无余遣除 也自然带来万物复苏的蓬勃生 机 同样 佛陀出世也能给世界带来种种圆满 乌鸦出叫声 是指讲经说法的善知识宣 说正法 此句比喻佛法住世 其中 乌鸦 代 表善知识 出叫声 代表善知识宣说佛法的声 音 一般乌鸦在白天发出叫声 其声为 阿 阿 在佛教中 阿 代表无生 所以 按照有些论典和上师的说法 乌鸦发出的是无 生的法音 农夫耕田地 表示具有福德的施主涌 现 因为 农夫在田地播下种子后 就可以收 获粮食 同样 施主在三宝的福田中播下善根

96 第六课 闻法方式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极乐愿文大疏 也即 学习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 因为此乃本论主 要阐述的内容 前面讲了 对听闻佛法要有难 得之想 以及对佛法要有恭敬之情 因为只有 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诸佛菩萨的加持 接下来是 律藏中说 比丘日升起 乌鸦出叫声 农夫耕 田地 猩猩皆啼哭 是故当精勤 比丘日升起 是指佛陀出现于世间 大 家知道 当太阳的光芒照耀世界时 一切黑暗 都被无余遣除 也自然带来万物复苏的蓬勃生 机 同样 佛陀出世也能给世界带来种种圆满 乌鸦出叫声 是指讲经说法的善知识宣 说正法 此句比喻佛法住世 其中 乌鸦 代 表善知识 出叫声 代表善知识宣说佛法的声 音 一般乌鸦在白天发出叫声 其声为 阿 阿 在佛教中 阿 代表无生 所以 按照有些论典和上师的说法 乌鸦发出的是无 生的法音 农夫耕田地 表示具有福德的施主涌 现 因为 农夫在田地播下种子后 就可以收 获粮食 同样 施主在三宝的福田中播下善根

97 第六课的种子, 就能获得快乐的果报 自古以来, 任何善知识在弘法利生时, 都有一些施主长者承事护持 在藏地, 莲花生大士与静命论师来到雪域宣扬大乘佛法时, 以国王赤松德赞为主的很多施主都发心护持佛法 猩猩皆啼哭, 表示此时魔众因不欢喜而制造违缘 善知识宣说佛法时会有种种违缘, 弟子听闻佛法时也会有种种违缘, 这是很自然的事 因为魔王波旬在这个时候非常不欢喜, 故有违缘出现 魔王非常害怕众生从三界轮回中解脱, 他唯一的工作就是对讲闻者或行持者制造障碍 有些人想 : 我没有学佛时, 身体也好 心情也舒畅 工作也顺利 为什么学佛之后违缘不断 障碍重重, 经常出现各种坎坷? 这是因为你即将获得般若波罗蜜多甚深境界的缘故 对魔众来讲, 这是他们最害怕的事情, 所以魔王要制造违缘 法越深的时候, 魔王的阻挠越大, 此时修行人不但不应该对正法和上师起邪见, 反而应该更加精进 有些窍诀里讲, 在行持佛法的过程中, 如果出现一些障碍, 那就要了知这是魔王在制造违缘, 此时如果能更加坚强, 则一切魔军都会羞愧难当, 自然也会远离 因此, 作

98 闻法方式为大乘修行人应该清楚, 修学佛法时肯定会有种种违缘, 诸如身体生病 谣言四起或事业不顺, 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与坚强 如今正是佛教趋于隐没之时, 人们十分缺乏正法甘露, 犹如遭受干渴逼迫一般 确实, 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就像西山的太阳一样正趋于隐没, 现在修行人越来越不守持戒律, 高僧大德也纷纷示现圆寂 ; 在这个时候, 人们最缺乏精神上的安慰与快乐, 尤其需要佛法, 可以说就像遭受干渴逼迫的人对甘泉的渴求一样 从表面上看, 当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可是这并未给众生带来内心的健康与快乐 如果人们的心理越来越不健康, 那再丰富的物质生活也不能弥补内心的缺憾 现在, 人类的善心越来越淡薄, 道德水准急剧下滑, 高尚行为极为稀少, 由此人们的身心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最近出现的有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 就是不信因果 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等道德观念淡薄的原因所致 我觉得, 恐怖分子并不是很可怕, 本 拉登集团最多炸毁几栋房子, 但是人类的道德水准整体下滑, 这就非常危险 现实生活中, 许

99 第六课多商人为了一己私利, 大量制造有毒的产品让无数消费者消费, 致使许多人都生活在恐怖的阴影中, 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饮水, 也变成了可怕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 在 第二届国际慈善论坛 上, 有一个人发言说, 现在大城市里 70 % 的自来水都有毒素 听了他的报告, 我喝开水时都有点害怕 实在说, 现在人们吃的糖 喝的饮料等都没有安全感, 原因就是发明者和制造商不信因果, 无所顾忌地使用不清净的原料造成的 可以说, 现代人都生活在危险的深渊中,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们缺乏佛法 如果有了佛法, 最起码也能做到不害众生, 因为佛法的基本内容就是不害众生, 在此基础上大乘佛法还要饶益一切众生 所以, 一个人如果学了佛法, 那他的所作所为肯定会带有利他的成分, 这样就不会制造对健康有害的产品 所以我认为, 当今人类理应以口干舌燥者渴求甘泉般的心态来希求佛法 确实, 在当今时代, 大乘佛法的教育是非常应机与适时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佛法教育, 仅仅依靠法律的惩罚与高压的政策, 那也不可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最多只能摧毁一部分恶人 可是, 在这样的环境中, 造恶业的人必将不断涌现 因此,

100 闻法方式现在的人们特别需要佛法的慈悲教育 其实, 佛教的理念不仅能带来现世的快乐, 它对生生世世的安乐都有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如至宝般珍惜 值得庆幸的是, 佛陀虽然已趣入涅槃, 但佛陀化现的诸多善知识还在世间弘扬佛法, 众生仍有接受佛法教育的机会 佛陀在 涅槃经 中说 : 阿难莫哀伤, 我于未来时, 化为善知识, 饶益汝等众 当年世尊示现涅槃时, 无量人天大众悲泪难抑, 阿难尊者也很伤心 佛陀一边安慰阿难一边承诺说 : 你们不要哀伤, 我虽然在常执深重的众生面前示现涅槃, 但是我并没有离开你们, 将来我会以善知识的形相来度化你们这些有缘的众生 可见, 虽然我们没有缘分亲见如来的尊颜, 但仍有福报聆听具有法相善知识的法音 所以, 无论善知识是显现圣者相还是凡夫相, 我们都要将他看作佛的化身 金刚帐续 也有类似的教证, 云 : 未来末世时, 我现凡夫相, 现种种方便, 上师金刚持, 勿观为别体 意思是说, 在未来的末法时代, 我 ( 金刚持 ) 将示现凡夫相, 以种种方便来度化众生 ; 凡夫肯定不是十全十美, 肯定有贪嗔痴等烦恼过患, 因此上师显现上也会有各种示现, 但我们千万不要把他看作凡夫, 实际上

101 第六课他跟金刚持如来没有任何差别 所以弟子应该把上师当作佛, 而不应该把他看作一个普通的人 我认为, 现在很多人在依止善知识的方法上有问题, 尤其是部分女弟子, 她们并非以信心来依止上师 也许刚开始对上师还有点信心, 但是信心逐渐变成贪心, 之后贪心变成嫉妒心, 再后来就生起嗔恨心, 嗔恨以后就伤心, 伤心以后就退心, 接着就大胆地毁谤上师 可见这样依师的方法非常不好 如果我们能以清净的心行来依止上师, 那依靠 上师的教言我们就能获得出世间的利益, 这是任何世间人都无法比拟的 所以, 大家千万不能将感情与信心混为一谈, 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甚至会对佛法产生厌离心和邪见, 这样就非常不好 当然作为凡夫人, 要完全把上师看作佛也有一定的困难, 但至少要想 : 上师口中说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这极其难得, 所以上师对我的恩德并非世间恩德所能比拟 从世间来讲, 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最大, 但双亲最多能给我们带来暂时的世间圆满, 而出世间抑或生生世世的利益则丝毫不能赐予 所以对真正获得法恩的弟子来讲, 即使听到上师的名号也会热泪盈眶, 内心中的感恩之情就更难以言表 如

102 闻法方式果我们对上师也有如此感恩戴德之心, 那一定会获得诸佛菩萨的加持 就像在阳光和火绒之间如果有火镜, 就会引燃火绒一样 ; 同样的道理, 上师的加持就是连接三宝和弟子之间的火镜, 人们也极其需要这种加持 但是, 如果自己没有善巧依止, 那就不可能获得上师的加持,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而在此时, 我们既不需要百般辛勤 花费资财, 也不需要患得患失, 正如所谓的 佛已来到门前, 救护所化众生的利他佛子 殊胜上师们已经把佛法送到你的门前 的确, 我们并不需要像前辈高僧大德那样, 越过千山万水, 甚至赴刀山下火海, 也不需要花费很多钱财与精力, 依靠自身的福报和上师的慈悲摄受, 大家皆能轻而易举获得正法 确实, 不管是在座的道友也好, 或者是城市里面通过光盘等来接受佛法的佛友, 大家得到佛法都非常容易 看过前辈高僧大德传记的人都清楚, 他们为了一句一偈的佛法发了什么样的心 经历了什么样的苦行 ; 而我们现在, 既不用付出这样的代价, 也不用担心得不到正法 但以前并不是这样, 即使你走七八百里路来到上师面前, 上师也不一定给你传法, 可见求取正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03 第六课当年, 达摩祖师在少林寺终日面壁不语, 神光远道而来求取正法, 但却没有得到任何教诲 在寒冬腊月的一个夜晚, 大雪不停地下, 神光一晚站立不动, 第二天积雪没过膝盖 达摩祖师怜悯地问 : 你一直站在雪中, 是为了什么? 神光含泪说道 : 希望您大发慈悲, 为我宣说甘露妙法 达摩祖师说 : 诸佛历经多劫苦行才获得无上妙道, 以你这样的小德行 小智慧, 就想轻而易举获得妙法, 恐怕只是徒劳辛苦 听到祖师的诲励后, 神光取刀自断左臂, 并将 断臂置于祖师前 达摩祖师知道他是法器, 于是慈悲摄受了他, 并赐名慧可 相比之下, 现在人对佛法的希求心极其缺乏, 他们没有这样的想法 : 正法非常难得, 我一定要求得正法 如果能听一堂课, 那是多么令人欢喜的事啊! 这是因为, 现在很多上师宣讲的法, 通过网络 光碟都很容易得到, 这样听法者就不会觉得佛法难得, 自然也就不知道珍惜, 所以我觉得太方便了也有它的负作用 其实正法非常难得, 听一堂课花多少钱也值得 但现在人非常颠倒, 他们在没有意义的事上大把花钱, 比如花几百元看一场体育比赛, 但如果叫他花几百元听一堂法, 可能就没有人愿意去

104 闻法方式以前, 法王如意宝去美国时, 曾在华盛顿一个中心讲了七天法 当时听法者每天都要交费, 一位在美国打工的中国姑娘听了六天法后钱就不够了, 因为她对佛法极为渴求, 所以我们就帮她圆满了最后一天的闻法 如果我们的听法每天都要交费, 可能大家会更珍惜 但现在大家闻法非常容易, 这样就不容易生起难得之心, 所以希望大家以后都能珍惜闻法的机会, 这非常重要 确实, 现在我们基本上是 送货到门, 服务到家 但当好心的道友把刻好的光碟 印好的书送到每个学员家门口的时候, 有些人不知是信心不大, 还是习气太深, 只听他们在屋里面说 : 等一等, 我还要洗脸, 我还要打扮一下, 你过一会儿再进来 这样就不太好 对每一个众生来讲, 佛法都能给他带来极大的利益, 哪怕只学到里面的部分内容, 也能让自他乃至整个社会得到真实的帮助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们才竭力向各位推荐佛法, 但有些人偏偏不愿意接受 可能就像广告打得越多人们越担心是假货一样, 比如售货员对着顾客高呼 : 来来来! 便宜得很! 顾客却非常担心, 这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 现在法本 光盘经常追着大家, 所以有些人也拼命往后退, 其

105 第六课实他们的相续非常干渴, 佛法的滋润一点也没有, 非常可怜 这说明, 昔日哲革国王之女金鬘公主梦境授记的时代真正到来了 以前金鬘公主做了授记末法时代的几个梦, 其中一个梦是这样的 : 一股澄清的泉水一边追着一匹干渴的马, 一边说 : 请你喝吧! 喝一口吧 但是, 这匹马不但不喝反而拼命地逃跑 其中, 澄清的泉水代表上师, 干渴的马代表弟子 此梦象征, 在末法时代的时候, 上师非常想让弟子得到佛法的甘露, 但弟子一直躲避上师 不愿意听法 有些弟子给上师打电话, 一听到上师问 你听法没有 就马上转变话题 : 上师身体怎么样? 金鬘公主这个梦准确授记末法时代会出现这种恶相, 以前上师如意宝也经常引用这个公案来批评这些不如法的现象 因此, 我们既不能将上师看作是漂泊者, 也不能试探上师 如谚语所说 : 不应将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一样 其实上师在各地弘扬佛法时, 他内心的想法就是利益众生, 但有些弟子却将上师看成乞丐, 还有些人去试探上师, 想看上师到底讲得怎么样 他们根本不知听上师传法是自己的事情, 反而把自己的事当作别人的事 其实, 这就像吃饭本来是为了滋养自

106 闻法方式己的身体, 但却偏偏说这完全是为了照顾别人的面子一样可笑 很多人都是这样 : 上师, 既然您特别想让我听法, 那看在您的面子上, 我还是听几堂课 这就像为了老师学生才学习一样荒唐, 其实老师辛辛苦苦教育学生, 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学院大多数道友闻思修行的兴趣很浓厚, 这一点我非常满意 但有个别人经常在法师面前讨价还价 : 法师, 我身体不好, 可不可以不听课? 一听说可以不听课就高兴得不得了 : 法师太慈悲了! 我可以不听课了! 真是着魔了 这里所讲的道理非常重要, 因为它涉及传法者和听法者之间的一些具体情况 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 但对一些很简单的佛理都弄不清楚, 甚至完全搞错 所以在学了这样的道理之后, 大家要经常观察自己, 看闻法到底是法师的事还是自己的事? 如果是自己的事, 那听每一堂法都应感谢法师, 不应该像某些人那样 : 我已听了一堂课, 你为什么不高兴? 我已经在你面前听了那么多堂课, 你还对我这样! 有些人的表情和行为非常不如法, 以后一定要改过来 如今佛陀已不住世, 声闻阿罗汉也纷纷示

107 第六课现圆寂, 前辈高僧大德也都前往其他刹土度化众生, 那我们不在具有缘分的善知识面前求法, 又向谁求呢? 世尊也曾在 般若摄颂 中说 : 佛诸法依善知识, 具胜功德如来语 的确, 要获得佛陀所传的一切法都必须依靠善知识, 并不是只有三分之一或一半需要依靠, 而其他就不需要, 因为此乃具殊胜功德的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 当然, 如果是一个虚伪狡诈者, 那就另当别论 有些上师别有用心, 他有其他不可告人 的目的, 也即对众生并无利益之心, 只是为了达到私人目的 他们唯以善知识的形相来欺骗众生, 或者把佛法作为幌子来引诱众生 那这样的话, 我们不去依止他也是可以的 如果真正遇到了这样的上师, 那我们就可以讲一大堆理由 : 今天病了, 明天不舒服, 等等 但如果上师的目的是让众生获得佛法的利益, 在这样的上师面前, 我们就不应该以各种借口来斩断自己学法的因缘 如今, 信仰佛教的人本来就少, 而大多数佛教徒又只在形象上皈依, 很少有人真正学习佛法 ; 如果没有学习, 那也不可能通达佛法, 所以真正了解佛法的人非常罕见 藏地大多数道场都有闻思修行的良好传统, 这非常好, 我

108 闻法方式希望汉地寺院今后也要讲经说法 如果没有讲经说法, 那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 他对佛法的了解肯定非常欠缺 ; 如果不了解佛法, 那持戒 修定 发慧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利益众生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所以, 即使是屠夫拥有一句佛法, 也应当向他请求, 因为粪秽当中也可能有如意宝 其实, 一个人表面上怎么样并不是很关键, 最主要的是他相续中要有大慈大悲心, 以及他的传承要清净 如果有这样的人, 即使他在形相上是屠夫 妓女, 那我们也应在他面前求法 据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 中记载, 除盖障菩萨问释迦牟尼佛 : 何处能求得六字真言的传承? 佛陀说 : 波罗奈大城有一法师, 他常受持六字大明陀罗尼, 但这位法师看起来行为并不是很如法, 你见到他时千万不要分别好坏, 唯应以恭敬心来祈求佛法 除盖障菩萨与无量眷众来到波罗奈大城, 他们见到法师戒行缺犯, 蓄有妻儿, 而且法衣上还沾有大小便 但是, 除盖障菩萨将法师作本师想, 一心祈求观音心咒的传承, 后来观世音菩萨亲自显现在虚空中, 要求法师给除盖障菩萨传授六字大明咒, 除盖障菩萨就这样获得了观音心咒法要 既然我们需要的是正法, 那人好与坏又有

109 第六课何妨呢? 但有些人偏偏这样想 : 这个上师长得很难看, 那个上师穿的衣服不好看, 这个上师走路不太好看, 我一定要找一位漂漂亮亮的上师 其实这并不是很重要, 因为你需要的是法, 并不是人, 就像蜜蜂需要的是蜂蜜, 花朵美与不美都无妨一样 在这方面, 往昔的诸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因为他们哪怕是外道仙人拥有一句正法教言也要前去请求, 并对其十分恭敬 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 : 以前佛陀因地转生为一位国王, 一次 他对众人宣布 : 谁愿为我宣说佛法? 我可将全部财产悉数赐予他 有一位婆罗门说 : 我有佛法, 但是谁想得到它, 谁就必须在自己身上剜燃千灯作为供养, 否则我就不会为他宣说 于是国王便在身上做了一千盏灯以表供养, 最后他也获得了四句偈, 即 : 积际必尽, 高际必堕, 聚际必散, 生际必死 表面上看, 这只是宣说无常的简单法要, 但菩萨却愿以生命为代价来换取, 由此可见菩萨于法的殷重之心 还有一世, 佛陀转生为婆罗门子, 名叫喜法 他素喜清净戒律, 又具足善法, 故而声名远播 当时一个婆罗门对喜法说 : 你如果能跳入火坑, 我就可以给你传授佛法 喜法将火坑准备好后, 站在火坑边上请婆罗门传法, 婆罗

110 闻法方式门给他传了一个偈颂 : 恒喜行布施, 恒受清净戒, 精勤修善法, 以智得胜法 得到此偈后, 喜法纵身跳入火坑 跟佛陀因地及诸多高僧大德求法的精神相比, 我们现在还差得很远 佛陀为了四句偈可以在身上剜燃千灯, 而我们为了一部大法, 连扎一针的苦行都不愿意承受, 这说明对正法根本没有兴趣, 自然所获得的成就也就可想而知了 概括起来, 这也就是所谓的 依法不依人 之义 本来应该依法不依人, 但现在很多人却依人不依法 只是听说某位上师很有名气, 大家就拼命去依止, 而真正具有传承 戒律也极为清净的上师, 人们却不愿依止 末法时代就这样可悲!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现在能有听受宣说往生极乐世界之因的经典及如此甚深发愿文的时机, 完全是往昔承事诸佛等善业感召的 的确, 在座的各位因缘非常好, 因为大家都能共同学习, 宣说往生极乐世界四因的诸如 弥陀经 之类的甚深经典, 以及乔美仁波切亲口宣说的具甚深加持的 极乐愿文 但这种因缘并非平白无故而来, 也绝不是偶然的机会上师也传了 我们也听了 ; 这完全是往昔承事供养

111 第六课诸佛 依止众多善知识 值遇无上大乘妙法, 以及再再发下胜愿等善根成熟后才现前的 所以大家应生起无比的欢喜 珍惜之情, 也应再再引发难得之想与精进 专注的意乐, 乃至上师所讲的一字一句都应牢牢记在心间, 并如理如法地行持 如续部中说 : 当对数百劫之中, 罕见正法生欢喜, 欲求解脱功德者, 切莫寻求世间事 意谓 : 我们应对在百千万劫中也难以遇到的正法, 生起诸如盲人见到色法 贫者获得如意宝 渴者遇到甘泉一样的欢喜心, 欲求解脱功德的人, 在有生之年切切不要追逐没有意义的世间八法 现在很多人都把时间浪费在看电视 聊天 喝茶等, 对今生来世一点意义都没有的琐事上, 这实在可惜 续部中又说 : 成千上万无数劫, 偶尔可遇佛出世, 为使将来不后悔, 诸善男子喜闻法! 意谓 : 在成千上万的无数劫中, 偶尔才能值遇佛陀出世转法轮, 既然现在已经拥有这么好的因缘, 那为了将来临死时不后悔, 诸位善男子就应以欢喜心来听闻佛法 在学院降魔洲, 有些道友闻法已经很多年了, 虽然我讲得不好, 但他们这样的闻法还是很值得随喜 记得最早的一批闻法者是从

112 闻法方式年开始在我面前听法的, 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 这不是一天两天, 而是二十年如一日地闻法 现在有些人听了一堂课就大做广告 : 我今天听了一堂法, 收获很不错! 因为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佛法, 所以听一堂课也觉得很了不起, 还到处发信息 其实听一堂课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不过对有些人来讲, 听一堂课也不容易, 因为这要过很多的关 宝积经 亦云 : 佛陀出世及住世, 信仰佛教皆难得, 人身亦为难得故, 当于佛法倍精进 意谓 : 佛陀出世 佛法住世和信仰佛教都非常难得, 而获得人身也极为难得, 所以在有了这些殊胜因缘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精进学习佛法 妙法莲华经 云 : 无量无数劫, 闻是法亦难, 能听是法者, 斯人亦复难 意思是说, 在无量无数劫中, 听闻 妙法莲华经 的机会非常难得, 能听闻此法的人也极为难得 同样, 所听闻之净土法与能听者也如是难得 我经常这样想, 现在大家能拥有这么多人共同学完一部完整佛法的殊胜机会, 这对我们一生来讲非常难得 打个比方, 如果在座的道友以前都没有读过书, 那自然现在全是文盲, 这在世间来讲也非常可怜, 以此也可看出学习

113 第六课世间文化所具有的价值 ; 同样的道理, 如果在座的各位现在都没有学习佛法, 那将来全会变成恶趣众生, 这是更长久的可怜 因此, 今生不管是听得懂也好 听不懂也好, 或者说考得好也好 考不好也好, 大家都要认真听闻 因为, 听闻佛法的功德与价值远远超过世间一切 世间当中, 有些人认为金钱很重要, 有些人认为才华很重要 有各种各样的价值观 ; 但当我们虑之长远, 也即真正从漫长轮回的角度来考虑的话, 我们就会坚信 : 大家这样共同 听受佛法才最为重要 确实我本人一直认为, 听闻佛法或传授佛法才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这么多年来我的生活也一直这样度过 虽然命运难以把捉, 但我仍将在闻思修行或传讲佛法的状态中离开人间, 当作自己此生最大的愿望 所以, 我非常希望道友们不要将闻思修行看作人生暂时的历程, 而应把它当作毕生的事业, 也即活到老学到老 也修到老, 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有真实的意义

114 第七课 闻法方式 其实 藏传净土法 不仅宣讲了往生四因 还广泛阐述了显宗 密宗的基本佛教知识 尤 其针对在家人和刚刚对佛教有所认识的人 它 以浅显易懂的语言 详细阐述了非常甚深的佛 教道理 同时也针对出家人和对佛教有所认识 的智者 宣讲了很多具体适用的修行教言 所 以在藏传佛教历史上 不管是在开法会的时候 还是平时在出家人或在家佛教徒当中讲法的时 候 许多高僧大德都将 极乐愿文大疏 作为 主要宣讲的内容之一 这次我很高兴跟大家共同学习这部论典 因为本论确实具有许多其他论典根本未曾宣说 过的非常甚深的教言 比如 虽然 入行论 在发菩提心方面有不共特点 但在往生极乐世 界以及显密圆融的道理方面却很少提及 这样 一来 通过这次共同学习 相信很多人的相续 一定会有改变 下面继续宣讲三殊胜中的第二部分 当今时代 有些声称 我无有空闲听法 之人 真是把自己置于暗劫中还不知晓 实在 可悲 的确 在这个时候行持佛法对我们最为

115 第七课关键, 因为佛陀出世极为难遇 佛法极其难闻 善知识非常罕见 但许多人却经常声称 : 我没时间学佛 我现在忙得很 我要养家糊口 我退休以后再学 我老了以后再学 他们以非法将自己的时间全部占有 其实这些人非常可怜 本来佛光普照的时候, 无数众生皆可依靠佛法的甘露得以苏醒, 但他们却偏偏将自己置于没有佛法的暗劫当中, 自己根本不愿听闻佛法 实际上这就像不懂事的孩子, 认为读书是为了别人而不是自己的事一样荒唐可 笑 如今获得人身之时, 如果没有空闲闻法, 那将来只有堕入恶趣而别无出路, 难道那时还有空闲闻法? 确实是业力现前, 很多人都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斩断自己闻法 亲近善知识的因缘 这样的话, 必将随着恶业之风而堕入三恶趣, 在那个时候你难道还有机会听闻佛法? 看看三恶趣中较好的牦牛 猴子 旱獭等旁生吧, 虽然它们很多也一直在 闭关, 但这根本不是佛法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再将大好时光浪费在看电视 闲聊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无论再怎样忙 再怎样苦, 也要挤出一部分时间来学习佛法 实在说, 将无聊的事放下, 自然就有听法的时间 否则人生几十年眨眼就过了,

116 闻法方式到时后悔也来不及 佛经中说 : 获得人身不闻法, 乃为第九无暇处 通常佛经论典讲的是八无暇, 然而获得人身后不闻佛法, 按有些经论的观点, 这是第九无暇处 现在这个时代就有许多这样的第九无暇者, 日常法师曾说 : 以前的人再怎么忙, 学习知识和听闻佛法的时间还是有的, 而现在的人终日忙于各种琐事, 根本没有学佛的时间, 这就是所谓的第九无暇 在现在的人中, 孩童沉迷于游戏之乐, 年轻人沉迷于令人眼花缭乱的贪嗔之境, 老年人沉迷于身心衰退的迷乱当中, 而真正以佛法来内观的人却非常罕见 不要说像古人那样学习佛法, 就是真正钻研优秀传统文化的人也很少见 以前我遇到的老师都很喜欢唐诗宋词, 古文也能倒背如流 可是现在很多老师除了上网 发短信之外, 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 表面上看, 现代社会物质有巨大的发展, 科技有前所未有的进步, 可是伦理道德和高尚行为却不断退堕, 所以这并非真正的文明 道友们应该清楚, 获得人身之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佛法, 所以大家应严格要求自己, 一定要下定决心 : 从今天开始, 早上早点起床, 晚上晚点睡觉, 白天少一点散乱, 每天都要挤

117 第七课时间学习佛法 我们原来没有安排学习 入行论 的时候, 很多人的生活都很散乱, 双休日要么去观光旅游, 要么跟朋友聊天吃饭, 经常做一些无意义的事 自从安排学习以后, 很多人都有时间学法, 可见我们并不是没有学佛的时间, 只是自己没有安排好时间而已 本来政府官员学佛很不方便, 但有些人还是有办法, 比如领导讲话时默念咒语等 当然, 像前辈高僧大德和山洞中的修行人那样, 把所有时间全都用在佛法上, 这对城市里的人来讲非常困难, 但抽一部分时间来学佛也应该没有问题 对于安住在寂静地方的修行人来讲, 自然应该放下一切琐事, 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佛法上 ; 即使不能完全放下, 也要尽量约束自己, 千万不要过于散乱 学院很多道友都佩戴 止语 牌, 门口上也挂着 闭关 牌, 这非常好 但有些人虽然佩戴着 止语 牌, 却一直在说话 ; 有些人在门上写着 请勿打扰, 内有闭关 的字样, 但人早就出去了, 这样就不太好 当然有止语 闭关的心也很不错, 但更希望大家都能名副其实 要提醒大家的是, 今后没有重要的事情, 最好不要打扰别人修行 有些居士打电话特别啰嗦, 把别人的时间全占了 有些出家人也很

118 闻法方式麻烦, 去道友家时主人往往很害怕 : 请他吃一顿饭倒没什么, 但是这个人很啰嗦, 他会一直不走, 耽误我看书 所以希望各位, 除了跟别人交流佛法之外, 最好不要打扰别人, 因为时间非常宝贵 ; 即使你对时间无所谓, 也应替别人考虑考虑 而大家务必清楚的是, 佛教的根本就是讲法 闻法和修行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佛教徒, 但真正能认清佛教的人却少之又少, 比如很多人都将建寺院 做慈善等行为认为是佛教, 其实真正的佛教就是闻思修行, 也就是说唯有教法和证法二者堪为佛教 佛经中云 :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其中,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是教法, 自净其意 是证法, 这两者合起来就是所谓的佛教 世亲论师亦云 : 佛之妙法有二种, 教法证法之体性, 持教法者唯讲经, 持证法者唯修行 意思是, 佛陀的妙法有教法和证法两种, 受持教法者唯一讲经说法或听闻佛法, 受持证法者唯一修行佛法 由此可知, 闻思修行乃佛教的命根, 所以只有具有教法和证法的道场, 才是真正的道场 如果一个道场光有佛像和形象上的佛教徒, 而没有真正的闻思修行, 那也只能说这个道场徒

119 第七课具形象, 并不存在真正的佛法 所以, 今后各个寺院一定要有闻思修行 如果一个家庭有闻思修行, 那这个家庭就是佛教家庭 有些人认为, 我们全家都办了皈依证, 家里也设有佛堂, 所以我们家是佛教家庭, 这也不一定 因为, 是不是佛教家庭, 要看你家是否有教法和证法 如果你们家没有闻思修行, 那就不可能有教法和证法, 既然如此, 也就不是佛教家庭 如果有闻思修行, 那才是名副其实的佛教之家 现在前辈高僧大德纷纷示现圆寂, 很多年轻的佛教徒又不懂佛法, 这样佛教将面临断层的危险, 所以弘扬佛法乃当务之急 虽然弘扬佛法的方式多种多样, 但最根本的就是学习佛法与实践佛法 其实, 不仅仅是弘扬佛法, 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应如此 如果只挂着孔孟等圣贤的像, 或仅做一些表面仪式, 这也不算什么弘扬 只有首先理解孔孟等圣贤的思想, 之后再实践, 这才是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同样的道理, 虽然佛像是见解脱, 摆在哪里都有功德, 但若佛法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 只单单在形象上大做文章, 如盖大庙 塑金身, 那也不是真正的弘扬佛法 故大家今后应常用世亲论师的教证来作反

120 闻法方式观, 看自己到底受持的是教法还是证法? 同时还应知道, 教法和证法二者绝对不能脱离 札嘎山法 云 : 修行者要有听闻, 听闻者也要有实修, 这两者绝对不可脱离 ; 否则, 即使整天都坐在山洞里, 也没有实在的意义 比如要修持六度, 如果连六度的本体 数目 作用等都搞不懂, 那还修什么六度? 肯定是盲修瞎炼 相反, 只是闻思根本不实修, 这也是误区 可惜的是, 现在很少有人能懂得这些道理 所以, 首先懂得佛法的道理非常重要, 否则自称佛教徒也非常可笑, 那更何况是出家人, 故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佛法 因此, 包括在家男女居士以上, 没有能力讲法的人需要负起闻法的责任, 有能力讲法的人就应担起讲经说法的重任 其实, 讲经说法的责任并非出家人仅有, 在家的善男信女也有这个重任 所以在家人千万不能认为 : 自己是在家人, 肯定不能传法, 最多只能听法 如果你有能力和智慧, 也具备讲经说法的素质, 尤其自己有清净的发心, 并不是为了名闻利养, 那就应担负起讲经说法的重任 这时没有必要太谦虚, 否则会耽误很多人的慧命 但有些居士天天都用世间法骗人, 下面的听者也很愚笨, 还觉得他讲得很好, 这就不太好 所以先应在

121 第七课上师面前听闻佛法, 在心中有所领悟 不会歪曲法义之时, 方可为人宣讲 在藏地, 很少有居士讲经说法, 原因是藏地人口稀少, 出家人的比例很高, 而且闻思修行的氛围也很浓厚, 所以出家人完全能担负起弘法利生的重任 比如, 在三万多人口的色达县就有三十多座寺院, 四万多人口的炉霍县也有寺院二十多座, 而且每一所寺院都有一百多位出家人, 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寺院都有讲经说法, 所以通达佛法的出家人非常多, 故出家人站出来讲经说法就足够了 而汉地的情况恰恰相反, 在家人特别多, 出家人特别少 ; 一座城市几百万人, 然而相距很远才有一座寺院, 寺院倒修得很庄严, 但却没有几个出家人, 即使有一些出家人, 真正能讲经说法的也不多, 因此我打算培养一批居士讲经说法 现在高学历的人比较多, 在居士中培养法师就不会很困难 在六七十年代, 大学生特别罕见, 现在大学生到处都有, 尤其是函授大学普及以后, 几乎所有人都成了大学生, 甚至扫厕所的人中也有大学生 当然, 作为讲经说法者, 世间的文凭并不是很重要, 对世间法稍微了解一下就行, 但对佛法一定要精通, 否则要讲经说法也很困难 现在居士们的佛法

122 闻法方式基础并不是很扎实, 所以时机并未成熟, 如果今后因缘具足, 自然会有许多居士站出来讲经说法 但在讲经说法的时候, 大家千万不要追求名闻利养, 这方面我们应随学上师如意宝 有一次上师如意宝去新龙传法, 在供曼茶时产生了一个不太好的念头, 因为这一次的念头, 从此上师讲经说法时再也不收取任何供养, 甚至连哈达也不接受 上课时经常说 : 不要供养我, 我五六年前就已发愿不接受任何供养了 很多老弟子对此都有很深的印象 下面讲一则相关的故事 : 从前, 一头狮子杀了一头野猪, 随后来了一只狐狸, 它想吃剩下的肉 狮子对它说 : 你背上野猪的尸体 狐狸因为自己身单力薄而不愿意背 它暗想 : 如果直接说, 狮子定会发怒杀死我, 这肯定不行 但又想 : 这个狮子孤高傲慢, 又是个笨蛋, 可以欺骗它 想到这里便说 : 我既要背尸体又要叫喊, 不能同时做两件事情呀, 所以你理应做其中的一件 狮子由于愚笨而不知道狐狸在骗它, 又因为孤高自傲而不愿意叫喊, 于是说 : 这两件事情当中, 我背野猪的尸体, 你可以跟着我叫喊 于是狮子背着野猪的尸体走在前面, 狐狸跟在后面叫喊

123 第七课这个故事蕴含双重意义 从隐含的层面来讲, 愚笨的狮子不肯叫喊, 则代表愚笨的人不能讲经说法 ; 而聪明的狐狸能叫喊, 则代表有智慧的人可以讲经说法 从直接的层面来讲, 狮子背得动野猪的尸体, 则代表狮子般的高僧大德能胜任讲经说法的重任 ; 狐狸虽然背不动尸体, 但它可以跟在狮子后面叫喊, 这代表没有能力讲经说法的人也应听闻佛法, 至少也要随喜赞叹 前些日子有些居士说 : 虽然我们不能像上师那样, 担负起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 但也可以发一点小小的心, 要么当帮手 要么当啦啦队 的确, 在真正的高僧大德发出佛法狮吼声时, 弟子虽然做不到这样, 但至少也可以听闻佛法, 或者劝人皈依三宝 听闻正法, 有一定基础的人还可以给别人开示佛法, 等等 哪怕只在一个人的相续中种下善根, 这也非常有意义, 实际上这也就是弘扬佛法 我有时候想, 像上师如意宝那样成办广弘显密佛法的事业, 这对凡夫人来讲, 不要说做, 恐怕想都不敢想 像我这样的人, 不管再转多少世, 也不可能做到上师事业的百分之一, 甚至万分之一 尽管如此, 我们也要尽量发心, 即使看到路上有一块石头挡着行人过路, 也要

124 闻法方式尽力将其挪开 ; 或者见到一个不懂佛法的人, 也应多多少少给他讲一点佛法 ; 至少也可以随声赞叹 : 念阿弥陀佛功德很大 你这样听法很好 学习佛法对身心有帮助 其实这也非常善妙, 由此也能成办众多利益 现在有这么多苦恼众生, 他们对来世一片茫然, 对今生的感情 钱财 事业等却异常执著, 一旦无常到来, 则根本无法接受 对他们, 如果我们能献上一个微笑, 甚至说一句安慰的话, 或者用一些简单的道理来开导, 那也功德无量 这样一点一滴去做, 最终必将成办一切利益, 因为很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而佛陀在因地时, 有时一世仅做一件善事, 但这也成为成佛的资粮 所以只要没有自私自利的心, 即使一辈子只为上师和众生发了一两年心, 这也非常令人感到欣慰 另外, 大家一定要清楚, 佛法依赖所有的人, 即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 大家都有弘扬 受持佛法的责任 俗话说 人多力量大, 比如十个人能轻松拿起一根长长的木头, 而一个人却非常困难 同样的道理, 如果大家能齐心协力, 那佛教也可以在各个地方弘扬起来, 相反, 一个人去弘扬, 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作为普通人, 虽然不能做到跟高僧大德一

125 第七课样, 但众人齐心来做, 也会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下面讲阿底峡尊者前来西藏弘扬佛法的公案 : 在前弘时期藏地佛教非常兴盛, 但后来遭到朗达玛魔王毁灭性的摧残, 致使佛教一片混乱, 当时阿里国王智光很想迎请印度持教大德前来藏地整顿佛教 于是智光国王挑选了七名聪明童子, 让他们出家学经, 之后派遣到印度求法, 由于印度气候炎热, 大部分都死于热病, 只剩下宝贤译师和善慧译师 他们在印度学习显密教法后, 到处寻访大德, 后来打听到戒香 寺的胜燃灯智 ( 阿底峡尊者 ) 乃一切佛教徒的顶严, 是名副其实的第二遍知 两位译师很想迎请尊者, 但没有这个勇气, 只好返回藏地向智光国王介绍了阿底峡尊者的功德, 想请求国王迎请尊者 国王听到阿底峡尊者的功德后, 内心生起极大的敬信 他请来译师精进狮子, 给他十六两黄金和很多零散的黄金, 并配给他一百多位眷属, 派遣他们到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 译师拜见阿底峡尊者后, 向尊者献上黄金, 并表明迎请之意 : 以前藏地的佛教非常兴盛, 就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 可是现在已经非常衰败, 希望尊者能到藏地弘扬佛法 尊者说 : 我到西藏无非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黄金, 二是为了弘扬

126 闻法方式菩提心 但我并不会为了黄金而去西藏, 再加上我也没有舍自爱他的菩提心, 所以我不准备去西藏 译师非常伤心, 拉着尊者的衣角涕泪悲泣 再三祈求, 但尊者始终没答应 于是译师返回藏地向智光国王复命, 国王说 : 如果实在没办法, 只有迎请尊者以下的大德, 于是又派译师等前往印度 为了准备迎请尊者的顺缘, 智光国王在边界地方不幸被外道国王俘虏 他的侄子菩提光想尽一切办法要救回智光, 后来他亲自与外道国王见面, 外道国王说 : 如果你们改学我派的教法, 我不但可以放人, 而且可以重赏你们, 否则一定要交来等同智光身量的黄金, 我才放人 菩提光无奈之下只好到处收集黄金, 筹集的黄金还缺一头之时, 外道国王仍然不肯放人 菩提光见到智光后说 : 缺少的黄金, 我再想办法去找 智光笑着回答 : 我现在老了, 即使赎出来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你们既然收集了这么多黄金, 就带上黄金去迎请阿底峡尊者吧, 我一心期望的是 : 尊者能来藏地弘扬圣教 后来智光在狱中圆寂 菩提光听到智光圆寂的消息后, 便请那措译师带着黄金前往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 译师将智光叔侄迎请尊者的前前后后告诉了阿底峡

127 第七课尊者, 尊者非常感动, 于是虔诚祈祷度母, 并请问去藏地弘法的事宜 度母说 : 如果你不去藏地, 可以活到九十二岁 ; 如果你去藏地, 对藏地的利益会很大, 但你的寿命会减少二十年, 只能活到七十二岁 但尊者毅然选择前来藏地弘扬佛法 本来尊者不轻易显示神变, 但为了启发藏人的信心, 后来阿底峡尊者到藏地时也示现了神变, 比如骑马时, 身体坐在离马鞍一肘高的虚空中 智光的妹妹见到尊者后, 伤心地说 : 智光王为了迎请您而付出了生命, 所以希望您能久住藏地 光大佛法 尊者当时承诺, 一定要在藏地建立佛教的基础 后来尊者在藏地广弘了菩提心的教授 由于阿底峡尊者的贡献, 藏传佛教菩提心的教授至今仍然非常兴盛 大家应该知道, 如此殊胜教授的最初来源是这样的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 弘扬佛法的确需要无数人的共同努力, 虽然我们不能做到智光国王与阿底峡尊者等前辈高僧大德那样, 但大家毕竟都获得了他们的慈恩, 既然如此, 那我们始终执著自我, 一点也不肯为佛法付出, 就非常不应理 所以从现在开始, 我们也要追随前辈大德的足迹 弘扬佛法

128 闻法方式要弘扬佛法, 首先必须听闻 但听闻也不能仅听一两次就心生满足, 一定要反反复复地闻受 很多人都是, 在听闻一两节课或一两部法后就认为可以了, 其实这远远不够, 必须要反复听闻 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长期闻思, 但却想很快开悟, 他们觉得 : 六祖大师不识字都能开悟, 我的根机也不错, 我也不需要闻思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你既没有强烈的信心, 也没有深厚的善根, 怎能奢望像六祖那样很快开悟呢? 连加减乘除都不会, 怎么可能马上当数学家呢? 所以我们应该学普通人, 一定要系统 次第 完整地学习佛教的教义 世间也有这样的谚语 : 大海于水不厌足, 智者于法不厌足 意谓 : 再多的江河汇入大海, 大海也不会因厌烦而满足 ; 同样, 学习再多的正法, 智者也不会心生疲厌而心满意足 萨迦班智达亦云 : 欲者不厌受用多, 学者不厌格言多 意思是, 贪欲者不会厌烦受用太多, 而学者也不会厌烦格言太多 高尔基也说 : 人的知识愈广, 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佛法也是如此, 知识越广博的时候, 我们的闻思修行就会越趋完美 斯宾塞亦说 : 知识愈多, 愈觉学问的不足 同样, 佛法学得越多的时候, 越会觉得不满足

129 第七课的确, 很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示现的, 他们一辈子都在精进地闻思修行与讲经说法, 甚至在圆寂前也从未间断 ; 这就说明, 我们亦应以毕生的精力来修学佛法 可是有些人学了一两部法就觉得可以了 前一段时间我在北京遇到一个居士, 我问他 : 你为什么不报名参加第二期的学习? 他说 : 这一期学完后, 总共有二百多堂课, 也可以了 面对这样可怜的人我不禁要问 : 既然对无有实义的身外之物, 从来都没有满足的时候, 现在仍在拼命积累, 那对今生来世一切安乐根本的正法, 为什么要心生厌足呢? 人人都想得到安乐,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仅有物质的进步远远不够, 在精神上一定要有佛法的滋润 美国的斯尔曼教授在一本书中说, 佛教对人心向善有巨大的作用, 他以锡兰岛 5 证明说 : 在阿育王时代, 该岛是个吃人岛, 但自从佛法传入当地后, 人心全都变得善良了 以前, 藏地也是个野蛮的地方, 自从佛法传入后, 藏民族也变成了善良的民族, 以致现在世界各国的有智之士都在学习藏传佛教的慈悲和智慧 以前蒙古也是一个野蛮的民族, 但接受 5 在今天的斯里兰卡

130 闻法方式佛教后, 很多人都拿起了念珠, 心也变得善良了 所以, 哪里有佛教, 当地的人心就会善良, 那里的人们也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拿我们学院来讲, 在一个小小的山沟里面, 几千个人住在一起, 大家都能和睦相处 生活也很快乐 设想一下, 如果没有佛法, 在这么一个穷山沟里有这么多人, 将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这样观察的时候, 我们就能感觉得到, 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居住的地方, 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这是因为, 很多人一直拼命追求的钱财等身外之物, 不一定能给人们带来快乐, 相反它还是痛苦之因 既然如此, 那我们怎能不反反复复听受一切安乐之源的佛法呢? 为什么要这样呢? 譬如, 荒芜的田地, 只降一次雨水并不能彻底湿润 同样, 对于我们无始以来便以不善业干涸了的相续, 仅仅听一次佛法也难以调柔 一般来讲, 因干旱等原因造成的荒田荒地, 降一两次雨水是不能耕耘的 ; 就像新疆 内蒙那些早就荒芜的田地, 如果下一两次雨, 就想马上开垦, 这也非常困难, 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彻底湿润 同样的道理, 我们的相续被不善业早已干涸, 已经变成了非常可怕的荒野, 如果没有佛法长期滋润, 那也不可

131 第七课能长出解脱的菩提苗芽 现在很多人认为 : 我已皈依了, 也拜了上师, 还听了法, 可是为什么还没得到解脱? 还有人抱怨 : 我听了一次灌顶, 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 肯定不会有感觉, 因为你的相续干涸的时间太久了, 所以一个宝瓶里的水肯定不够, 要在你的头上不断地降下法雨, 这样通过十年 二十年的浇灌, 你的相续才会柔软起来, 菩提的种子才会发芽 所以, 除了聋哑人或精神不正常者外, 凡 是知言解义的人都应反复听闻佛法 如果经常听闻, 或多或少都会懂得一些法义, 即使是文盲和愚笨者也没问题 有些老太太也没有多少文化, 但她们经常听光碟 看法本, 所以慢慢也能了知很多道理 世间的知识也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最后才至博士后的, 同样, 佛教的知识也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 有些人听一堂课听不懂就放弃, 这很不好, 因为谁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听懂甚深的佛法, 只要自己有信心且长期听闻, 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萨迦班智达也说 : 倘若嘱咐又催促, 虽是旁生亦能知 若经常嘱咐催促, 即使旁生也能了知人的意图 旁生尚且如此, 人如果天天听闻佛法, 再笨也能懂得一些法义 凡夫人往往

132 闻法方式有这样的毛病, 如果善知识天天督促, 他就会学习 ; 如果没有外在的压力, 一般来讲不会主动学习 可喜的是, 现在很多佛友都在主动学习佛法, 这非常好 以上反复强调了佛教的教育, 对现在人来讲, 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每一个人都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可能在我这样说了之后, 有些人当天会想 : 既然上师今天这样讲了, 那我一定要一边闻思修行一边弘扬佛法, 明天给谁打个电话呢? 噢, 应该给他讲一点佛法! 其实, 人的分别念很不可靠, 刚讲完课时你很想弘扬佛法, 但过两三天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想法了, 这就不太好

133 第八课第八课 前面已经讲了, 听闻一两次佛法并不足够, 应长期 多次地闻受, 这样以后, 自己的心态才能得到改变 下面讲, 听闻佛法必须结合自相续实修, 因为所谓正法就是指其具有改造自相续的作用 在听闻了佛法之后, 我们还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身体力行, 这非常重要 可能很多修行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原来自己的相续特别难以调化, 它异常粗暴 野蛮 不如法, 但通过长期修行之后, 原来不调柔的心也逐渐变得如法起来 所以, 只要我们真能以正法来对照 调整自相续, 自己的心就一定能得到真实的改变, 这也是正法具有改造与救护作用的原因导致的 只要大家能细心观察, 相信都会发现 : 不管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 它们都能让自己的相续变得如理如法, 也就是说它们是如理取舍之因 真的, 不管是因明还是中观, 抑或是历史与传记, 或者是其他修法, 它们都有这样的作用 所以佛法并非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 它仅仅讲了一些神话故事或传说, 或者只记载了一

134 闻法方式些古老的语言 故大家在学习佛法时, 也不能像记故事那样, 仅限于了解在某地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现在很多学者对佛法的研究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 他们说 : 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多少年出世, 他传下来什么法, 后来有什么人随学他的教法, 这些人生活在公元多少年, 某人在佛教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等等 世间很多学校都把佛法当成学术来研究, 上完学之后, 学生最多记住一些常识和几则故事, 对于修正人格和调伏烦恼则起不到任何作用 拿藏传佛教来说, 本来其中充满利他理念, 但很多学校在学习的时候, 都不知道汲取它的精华 又比如, 本来是一则非常有意义的佛教公案, 但他们往往用世间的眼光来解读, 这样就完全变了味 实际上正法最大的特点, 就是救护和改造众生的相续, 即使是表面上看来很普通的高僧大德传记, 有信心与智慧的人也能从中学到很多, 比如 : 如何做人 如何修行以及如何确定自己的方向等 因此, 学习佛法后一定要身体力行, 这样才有意义 而听闻经论之后有没有实修, 也可通过比量观察来了知, 只要看他对因果是否诚信 是否能如理取舍善恶, 便能知道他有没有实修 米拉日巴尊者也说 : 世人常言 饮食好与否,

135 第八课观其面色方知晓, 同样, 佛法懂与否 修行好与否, 看他是否已经对治了我执与烦恼便可知晓 没有神通的人很难了知别人的相续, 但是从某人对善恶因果诚信与否, 也可推知他修行的好与坏 如果一个人在闻法后能诚信因果, 也即在取舍方面非常细致, 言行举止异常谨慎, 不做恶事 唯行善法, 这就说明他不仅闻思很成功, 而且修行也很好 如果一个人口头上说得很漂亮, 但行为上却肆无忌惮地践踏因果, 随心所 欲 无恶不作, 那就说明他对佛法的信心还成问题, 更谈不上真正的修行了 所以, 我们不应将佛法唯一当作谈资, 而应将其真正落实在自己的身语意上, 若能这样, 那对个人和社会都能带来非常大的利益 有些不懂佛法的人认为, 佛教的戒律只是条条框框, 它是约束人的教条, 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其实并不是这样 以居士五戒而言,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远离杀生 偷盗 邪淫 妄语和饮酒, 那人们马上就能生活在 夜不闭户 道不拾遗 的太平盛世当中 ; 正因为绝大多数人不守五戒, 才导致现在的社会如此混乱 : 党政管理失序 贪污受贿成风 杀人放火接连不断 天灾人祸此起彼伏 这一切都是由于人

136 闻法方式们缺乏最基本的戒律所致 但有些没有智慧的人认为, 不需要外在的戒律, 只要心中有佛就行 说起来倒很简单, 但实际并非如此, 因为离开了外在的戒律, 内心也很难真正有佛 佛教认为, 戒律是调伏心的方便, 持戒就是持心, 所以大家一定要守持戒律, 这非常重要 其实, 即使按世间道德的要求做一个好人, 也需要以佛教的理念来摄持, 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 大学 提倡的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崇高理想, 其前提也为正心, 所以它们完全可以佛法的核心 万法唯心来统摄 : 如果人的思想端正, 那就有完善的人格 ; 如果自身的修养完善了, 那就可以使家庭井然有序 ; 如果家庭井然有序, 那国家就能安定繁荣 ; 国家安定繁荣了, 就会出现天下太平 无有斗争的局面 所以大家应将佛法的甚深道理积极融入现实生活, 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吉祥 的确, 在与各民族的传统和文化相融这一点上, 佛教与其他宗教完全不同 虽然佛教起源于印度, 但它传播到藏地后, 与藏地的文化结合, 形成了藏传佛教 ; 传播到汉地后, 与汉地的文化结合, 形成了汉传佛教 不仅如此, 在改善人心方面它也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137 第八课因为以它慈悲和智慧的光芒, 一切众生烦恼和痛苦的黑暗都能无余除遣 可以说在人类文化宝库中, 佛教就像闪闪发光的如意宝珠一样 在了解佛法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之后, 我们还应在生活中运用, 否则光有理论没有实践, 也没有实际的意义 如果多年听闻佛法, 但自相续一点也未得以调伏, 甚至在取舍因果方面都不重视, 那这就是出卖佛法灵魂的法油子 法油子虽然听闻了许多佛法, 但自相续却恒时不调柔, 就像世人所说的 老油条 那样 法油子非常可怕, 连佛法都不能调化他们, 讲再多的道理, 也无法使其相续得以改变 藏地大德经常用装酥油的皮壳来比喻这种人 因为在其他皮革上敷一点酥油, 然后反复揉搓, 它们就会变得很柔软 ; 但保存酥油的牛皮即使和酥油合在一起好几年, 它仍十分坚硬, 酥油根本没办法软化它 就像这个比喻一样, 有些人虽然听了很多佛法, 也懂得显宗密宗的教理, 但自相续一点都不调柔, 完全与正法背道而驰, 这就是所谓的法油子 现在有些人就是这样, 法是听了不少, 说起来这个道理也懂 那个道理也懂, 但从来都没有将所闻之法结合自相续实修, 结果佛法是佛法, 自心是自心,

138 闻法方式就像噶当派的教言所说的那样 人和法之间相距万里, 这非常不好 下面附带介绍一下藏地酥油的保存方式 在藏地, 牧民将酥油提炼出来后, 一般都会将其密封在皮壳里 因为, 如果没有将其密封, 放一段时间就会腐坏变质 ; 如果把它密封在牛皮口袋里, 即使过一两年也不会变坏 以前我曾开过这样的玩笑, 说藏地若干年前就发明了真空包装, 因为, 如果把熔化的酥油倒入牛皮口袋, 并马上缝死的话, 由于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袋内, 酥油就能长期保存 所以, 听闻佛法以后一定要实修, 否则在没有实修的状态下离开人间就非常可惜 华严经 菩萨问明品 云 : 如人水所漂, 惧溺而渴死, 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意思是, 有人被大水所冲, 他因为害怕溺水而死, 所以不敢喝水, 最终渴死在水中 ; 同样的道理, 虽然在佛法的大海中听闻了许多道理, 但如果没有实地修持, 则必定会双手空空离开人间, 那以前所学的广博知识也根本派不上用场 希望道友们都能好好背诵这个教证, 因为只要能背下来, 它就可以在记忆中保存很长时间, 这样随时随地都可用它来对治自己的毛病, 也能以之经常提醒自己 : 一定要好好修行, 否

139 第八课则就会像这副样子! 在 华严经 中, 这样的比喻还有很多, 比如 : 如人设美膳, 自饿而不食, 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 如人善方药, 自疾不能救, 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可见, 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的修行还是有很大差别, 所以闻思和修行必须结合起来 其实, 这样的道理在古文化中也有记载, 如 中庸 云 :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意思是, 为学的第一个阶段是广闻博学, 也即要尽量掌握广博的知识 ; 第二 个阶段是审问, 即有所不明要加以追问, 还要对所学加以怀疑 ; 第三个阶段是慎思, 即仔细观察 认真分析 ; 第四个阶段是明辨, 也即辨明真伪 是非 得失 ; 第五个阶段是笃行, 就是在实际行动中努力践履所学 程子 ( 程颢 ) 进一步说 :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五者, 废其一, 非学也 意谓 : 在五者中, 如果去掉一者, 就不是为学之道 四书 乃古文化的精华, 对佛弟子来讲, 其中很多道理都值得借鉴与行持 故我们首先要广闻 ( 博学 ), 然后要深思 ( 审问 慎思 明辨 ), 最后要修行 ( 笃行 ) 所以, 哪怕只学到佛法的一个偈颂, 我们也应以此方式来反观自心, 这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做, 而只一味注重广闻

140 闻法方式博学, 那就很有可能成为佛法油子 如此之人, 还有对佛法不起信心者, 他们必将成为善星比丘那样, 十分危险 像善星比丘, 虽然他在圆满一切功德 断除一切过患的释迦牟尼佛前依止了 25 年, 但最后还是因相续中的邪见而堕入饿鬼 所以信心和正见非常重要 如果你的信心不足以及缺乏正见, 那无论多少年依止再好的上师, 你的相续也不会变得贤善, 反而会滑向罪恶的深渊 所以大家应反复观察自相续, 看自己到底有没有信心和正见 上师当然很重要, 但最关键的还是自己, 如果自己没有信心和正见, 那谁也救不了你 有些人闻法后生起傲慢心, 成为难以调化的法油子, 而有些人闻法后相续完全改变, 就像氆氇染过色一样, 这非常好 氆氇是用羊毛织成的, 刚织出来的时候它是白的, 但如果将它放在紫染料中浸泡一段时间, 那它就会全部变成紫色 我们闻法也应该这样, 如果闻法之前自己是个坏人, 那闻法之后就应变成好人 在这方面, 奔公甲格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出家之前他的言行举止非常不如法, 随身携带的是众多锋利的刀子, 但听闻佛法后, 他却成为一位极为出色的大修行人 因此, 闻法后一定要有脱胎换骨的巨变,

141 第八课旧的身心要抛弃, 新的生命要拥有 ; 也就是说, 一定要在本质上下手, 而并非仅在形象上做文章 如果像做整容手术一样, 只在表面上修修补补, 那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有些人表面上办个皈依证, 实际上他的丑恶本质并没有改变 ; 有些人剃光头发 披上袈裟, 但习气却跟在家时一模一样 ; 有些人越学佛越下劣, 原来烦恼还不是很重, 但后来嫉妒 傲慢非常强, 这就不太好 而有些人在听闻佛法以后彻底转变了, 身边的人都说 : 以前他天天干坏事, 现在完全 变成另外一个人 我们也需要这样, 否则只能得到闻法的功德, 而在对治烦恼方面却没有任何实义 因此, 所听的法义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非常重要 哪怕只听到点滴法义, 或仅学到一颂半偈, 也应落实在身心上 为了能将自己的身心纳入正道, 我们还应随时随地这样提醒自己 : 我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 已经听闻了那么多佛法, 为了将法融入相续, 我一定要精进实修 如 宝积经 云 : 于佛教法生信后, 智者行持觉瑜伽, 不应耽词而安住, 得法后当恒勤修 意思是, 对佛法生起信心之后, 智者应该行持觉悟瑜伽, 不应像鹦鹉学舌一样, 仅仅停留在口头或文字上, 所以在得法后一定要恒常

142 闻法方式精进地实地修持 宝积经 又云 : 当依说法善知识, 恒时切莫依恶友, 应当广闻持净戒, 了知胜义之一门 意谓 : 应当依止说法的善知识, 永远不要依止恶友, 对佛法要广闻博学, 还应受持清净的戒律, 这就是了知胜义的唯一门径 可能每个修行人都希求了知胜义, 但有些人的方法不善巧 : 依止的全是恶友 也不守持清净戒律 更不愿意广闻多学, 这样的话, 那就绝对不可能获得佛法的甚深境界 关于恶友的可怕, 涅槃经 这样说 : 如诸菩萨怖畏恶友, 非醉象等, 此唯坏身, 前者俱坏善及净心 意思是说, 依止恶友比依止醉象还可怕, 醉象只能毁坏今生的身体, 而恶友则会摧毁生生世世的善根 所以大家千万不能依止恶友, 更不能舍弃殊胜的善知识 经庄严论 云 : 如是善逝圣教非无义, 如此瑜伽观修非无义, 倘若不闻而修法无义, 若仅闻而知义修无义 意谓 : 善逝佛陀所宣讲的佛法并非没有意义, 修行人所观修的止观瑜伽也并非没有意义 但这两者一定要结合, 如果没有听闻就可以修行, 那佛陀宣说的教法就没有意义 ; 如果仅仅听闻就能证知甚深之义, 那修行就没有意义 因此修行离不开闻思 闻

143 第八课思离不开修行, 这两者一定要并行不悖, 切切不可偏废 上师如意宝一生, 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引导末法时代的芸芸众生的, 因为, 如果没有最初的听闻佛法, 那就没办法遣除相续中的怀疑与增益 ; 但在遣除怀疑和增益之后, 如果没有实际修持所闻之法, 那也不可能获得解脱 所以闻思修相结合非常重要 因此, 即使听闻一句正法, 比如诸行无常, 也需要反反复复思维它的甚深意义, 并且要再 再进行修持, 这样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佛法妙味 否则, 将导致听闻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 比如 : 中观和因明是怎么讲的 历史和传记是如何说的, 全部只是理解, 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妙义 而且理解也停留于书本当中, 如 : 这本书是如何说的 那本书是怎么讲的, 并没有将它们融会贯通于自相续 虽然能记一些教言, 也全部留在别人口中, 比如六祖禅师是如何说的 达摩祖师是怎么样讲的 麦彭仁波切和宗喀巴大师是怎么说的, 而从未与自己的心进行过对照 现在有些居士就是这样, 刚跟他接触的时候, 觉得他精通显密佛法, 开口闭口都是 : 禅宗怎么讲 大圆满怎么讲, 引用的教证全是非

144 闻法方式常高深的法语 有时候我都怀疑 : 这个人是不是已经开悟了? 可是过一段时间以后, 他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 却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这时才清楚, 他只是喜欢背开悟者的语言, 自己从来都未实修过 否则, 一般的修行人都能调伏的烦恼, 他为什么不能调伏? 可见背诵和修行还是有很大差别 如果一个人只希求开悟的果, 却不重视因, 那就与农夫只想得到秋天的收获, 却不重视春天的耕耘一样, 是极荒唐可笑的事情 如果这样, 那自心只会剩下平庸, 并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有些人虽然学佛已经十多年了, 但在见解行为方面与没皈依佛门的人比较起来, 也看不出有什么两样 从早到晚说的全是乱七八糟的世间俗语, 既没有念诵, 也没有所依止的本尊修法, 什么善行都没有, 相续庸俗至极 一看就知道, 他根本没有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润 以上是讲, 在听闻后一定要实际修持, 否则极为可怕 下面讲, 如理如法讲经闻法的功德 佛经中说 : 阿难, 二人可积大福德 为何? 即一者以恭敬心讲法, 一者以恭敬心听闻 佛陀告诉阿难, 两个人可以积累大福德, 怎样积累呢? 一人以对上师三宝的恭敬心讲法, 另一个人则

145 第八课以对上师三宝的恭敬心听法 其实, 这样一人讲 一人听的功德, 远非一般的朝圣 念诵 独修的功德所能比拟 因此我要求, 在法师讲完法后一定要有辅导, 因为作辅导时至少也有几个人听, 故功德非常大 麦彭仁波切也说 : 世间一切功德中, 说法闻法最殊胜, 自己修行为中品, 独自诵经为下品 意思是, 在世间所有功德中, 闻法和说法的功德是上品, 一个人修行的功德是中品, 一个人念诵的功德是下品 我本人长期受上师如意宝的教育, 故对讲经闻法有很大的信心 虽然有很多善事可做, 比如到外面去建学校, 或者到处去朝圣, 或做其他善法, 但是我把这些都摆在次要的位置, 唯将闻法和讲法排在第一位 现在许多人都很愚昧, 不懂什么善法功德最大, 其实这在许多经论中讲得非常清楚, 故大家应多看有关介绍讲闻佛法功德方面的经论, 这样就能产生定解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讲法的功德 佛经中说 : 如是一切布施中, 法施最胜我宣说 意谓 : 在财布施 法布施 无畏布施中, 以清净心对别人作法施的功德最大, 这是佛陀亲口宣说的 又云 : 何者无财以净心, 行持法施佛极赞 意思是 : 不管任何人, 虽然他没有钱财, 但只

146 闻法方式要能以清净心作法布施, 那十方佛都会极力赞叹他的功德 又云 : 大千世界遍满金, 以此布施于某人, 宣说一偈四句法, 其利前者不可比 意谓 : 大千世界遍满黄金, 以此布施于某人, 其功德也不如为人宣说一个四句偈子的佛法功德大 我以前特别喜欢这个教证, 因为虽然这样布施的功德非常大, 但也不如给人讲四句法的功德大, 所以我当时想尽一切办法找弟子 ( 众笑 ) 这里引用的教证, 并不是喇拉曲智仁波切从经书上抄下来的, 他在 极乐愿文大疏 后面说 : 引用的那些教证多数是根据自己背诵 记在心中而写下来的 古人就是这样, 他们心中有许多教证理证, 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知识, 所以他们在行持时就非常如法 而现在人的心里只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根本没有清净的智慧, 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功德 本来传法的功德非常大, 但有些法师和辅导员却业力现前 : 上师! 我病得很厉害, 您下一年可不可以把我换了? 把他换下来后, 身体马上就好了, 可见所谓的生病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我也不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好不容易有了传法的机会, 本来应该好好珍惜才是, 但却偏偏要辞职 : 可不可以不当法师? 只

147 第八课要不当法师, 我干什么都行, 扫地 干活都可以 好像他们根本不知传法的机会极为难得一样 下面讲听闻佛法的功德 不要说真正听闻佛法, 仅仅听到传法前的海螺声或鼓声, 也已在相续中播下了解脱的种子 如 犍椎经 中说 : 为示讲法时, 击鼓敲犍椎, 闻声获解脱, 何况去听闻? 佛陀亲口这样说 : 为了表示即将要宣讲佛法而击鼓敲犍椎, 听到这个声音的众生都将获得解脱, 那何况真实去听闻呢? 其功德更是不可思议 所以上师如意宝要求, 在传法之前一定要吹海螺 现在许多人都不了解闻法的功德, 所以希求闻法的人非常少, 故学佛的人首先应当了解闻法的功德 那闻法有哪些功德呢? 在 增一阿含经 中, 佛陀讲了闻法的五种功德 : 一 未曾闻者, 便得闻之, 没有听闻过的有听闻的功德 二 以得闻者, 重讽诵之, 已经听过的可以再次讽诵 三 见不邪倾, 即无有邪见 四 无有狐疑, 即去除心中的疑惑 五 即解甚深之义, 意为当即就能理解甚深法义 在 方广大庄严经 中讲了八种功德 : 一 端正好色, 闻法后相貌会端严 ; 很多人都喜欢

148 闻法方式漂亮, 那就要好好听法 二 力势强盛 三 心悟通达, 闻法以后可以了悟佛法 四 得妙辩才 五 获诸禅定, 通过闻法可以调伏躁动的心 六 智慧明了 七 出家殊胜, 即出家学道 八 眷属强盛 此外, 亦有颂云 : 以闻可入法, 闻法能除罪, 三门得清净, 故闻为最胜 意思是说, 依靠闻法可以趋入正法, 依靠闻法能去除贪嗔痴所造的一切罪业, 依靠闻法能使身语意三门清净, 所以闻法最为殊胜 宝鬘论 亦云 : 能增智即闻, 及思若兼具, 从中定生修, 获无上成就 意谓 : 能增上智慧的就是闻法和思维, 如果在闻思之后还能兼具修行, 那从中一定能产生修所生慧, 如此必将获得无上成就 宝积经 还说 : 一个人以七宝供养十方三世诸佛, 另一个人受持其一句一偈, 后者的功德也远远超过前者 不仅如此, 想去闻法而向传法地点迈出一步也可获得等同梵天的福德 如果某人听闻佛法, 他起码也知道要生起一点信心, 因此定会获得极大功德 关于 想去闻法而向传法地点迈出一步, 也可获得等同梵天的福德 可以这样理解 : 比

149 第八课如你想去听法, 但走了一步路后就打消了闻法的念头, 虽然你并没有真正去听法, 但这样迈一步的福德也等同梵天的福德 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梵天的福德有多大, 在宋代法贤译师翻译的 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 中, 对梵天的福德讲得很清楚 : 所有南阎浮提一切众生, 持十善法所获福德, 如是挍量于彼福德积成百倍, 是即一金轮王福德 四大洲界所有一切众生, 如是一一众生, 各等一金轮王福德, 于彼众生所有福德, 如是 挍量乃至千倍, 是即一帝释天主福德 四大洲界所有一切众生, 如是一一众生, 各等一魔王福德, 于彼众生所有福德, 如是挍量无数百千倍, 是即一二千世界梵天福德 于二千世界所有众生, 如是一一众生, 各等一二千世界梵天福德, 于彼所有福德, 如是挍量无数百千倍, 是即一三千大千世界主大自在天及梵天福德 可见梵天的福德不可思议, 一般人很难积累这样的福德, 但是想听法而向讲法处迈一步, 这个福德就等同梵天的福德, 那真实参加听法的福德就更不可思议了 以前上师如意宝住世时, 居士林部分居士在山下通过收音机上课, 上师劝他们 : 你们不要在家里听法, 最好还是上来听课, 上来听一

150 闻法方式次法要走一两里路, 这样就能积累很大的福德 所以希望大家, 有在经堂闻法的条件时, 就尽量不要在家里听课 菩提学会中的个别佛友非常颠倒 有些人害怕烧汽油, 所以舍不得开车去听法, 其实这个时候不用, 其他时候用也没有什么价值 有些人明明有空房子, 但却舍不得提供给大家学习佛法 本来在家人的房子 : 厨房里杀生, 客厅里说妄语, 卧室里作不净行 杀盗淫妄样样具足, 可以说无恶不作, 但他们却心甘情愿 ; 而让佛友在里面听一堂课, 功德那么大, 他却舍不得 所以在有能力时, 我们应全力以赴为自他提供闻法的顺缘, 否则在死的时候也带不走, 到时后悔也来不及 前一段时间也讲过, 十几年前我盖了一所木头房, 房子盖好后, 我一直想在里面先传一次法, 然后才搬进去住 因为, 只要在房子里讲一次法, 施主供养的钱财就有意义 所以各位道友, 如果有多余的房子, 希望能提供给大家作闻法之用, 这相当于造经堂, 功德非常大 你的房子能有经堂的功德, 我想这非常难得, 即使在里面只上一堂课, 其功德也不可思议 以前成都的居士供养我一所房子, 因我很少有时间去住, 所以总觉得房子这样空着没有意义

151 第八课后来慈诚罗珠堪布在那里安排放生, 我才比较满意, 因为总算用上了 有一次我特意跟堪布说 : 你可不可以在房子里给居士们传一次法? 因为, 放生的功德虽然很大, 但从某一个角度来讲, 传法的功德更大, 所以哪怕能在里面传一天法, 它也发挥了应有的价值 希望各位道友在认识到闻法的功德后, 一定要以欢喜心 不辞辛劳地听闻正法 千万不要一看见下雨 下雪就嘀咕 : 今天不去经堂, 在家里听法好不好? 堪布该不会发现吧? 祈祷上师三宝加持, 千万不要点我的名 一堂课下来平安无事, 于是暗自庆幸 : 运气还不错, 明天我也不去经堂 其实, 从你家到经堂连一公里路都没有, 应该不会很累, 而且为闻法每迈一步的功德那么大, 那你为什么不到经堂听法呢?

152 闻法方式第九课 三殊胜当中, 现在讲正行无缘殊胜, 其中讲听闻佛法的功德 不单人听闻佛法有不可思议的利益, 就是旁生等恶趣众生听到佛法也将获益匪浅, 下面就讲旁生听到法音而获得无穷利益的公案 首先讲与世亲论师有关的公案 众所周知, 在历史上世亲论师被誉为第二大佛陀, 他能背诵当时人间所有的经典, 其中大小乘经典与密续各五百部, 而且他每年都要背诵一遍 他年轻时就曾依止克什米尔的众贤论师, 并听闻了一切小乘经论 ; 后来依止他的哥哥无著菩萨, 并次第闻受了所有大乘法门 无著菩萨圆寂后, 世亲论师在印度广做法事, 从而使无边众生得到法益, 也使佛法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弘扬 有人说, 他摄受的大乘比丘足足有六万余人, 而经常随侍左右的三藏比丘就有一千多人 后来世亲论师到尼泊尔度化众生,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出家人正在耕地, 随身还携带着酒瓶 见到如此情景, 尊者不由感慨地说 : 看来佛法的确已走向衰败 于此生起厌离心后, 尊者示现圆寂 在其圆寂之地, 至今尚存尊者的遗塔 1990 年我们也曾跟随法王如意宝一同朝拜过此塔,

153 第九课当时上师也宣讲了世亲论师的相关公案 在当年世亲论师背诵般若九十九万部, 且日日夜夜读诵诸多经典之时, 一只住在尊者屋檐下的鸽子经常听到尊者的朗朗法语声 这只鸽子死后, 转生为一位边地国王的太子 刚刚出生, 小太子就问 : 我的上师在哪里? 身边的人问他 : 你的上师是谁呀? 他回答说 : 我的上师是世亲论师 于是国王便向常去中部地区经商的人们询问 : 中部地区有这样一位世亲上师吗? 这些商人都说 : 有这位上师 后来太子想去印度中部, 国王便送他前往 小太子见到世亲论师便喊 : 上师 世亲论师说 : 怎么我想不起来, 我是你的上师? 太子能回忆自己的前世, 于是说明详情 可能太子说 : 上师您怎么想不起来, 我就是住在您屋檐下, 曾听您读诵诸多经典的那只鸽子 世亲论师肯定知道太子的前世, 之所以如此示现自然有其甚深密意 很多上师都是这样, 表面上装作不懂, 实际上什么都知道 于是上师摄受了他, 从元音字母开始教起, 后来终成精通三藏的大论师, 名叫安慧 安慧论师是世亲论师四大弟子之一, 他在俱舍方面胜过自己的上师 论师能背诵 宝积经 四十九会以上的全部经文, 且为此经及 俱

154 闻法方式舍论 上阿毗达磨 作过注释 安慧论师年幼时, 那烂陀寺有一尊度母像 一次他在度母像前供养豌豆, 心想度母一定会接受我的供养, 但抛撒的豌豆全都掉在了地上, 连续三次都是如此 但他仍想, 度母没有接受供养之前, 我先吃豌豆肯定不合理 想到这里, 他又继续供养, 结果度母仍未接受供养, 豌豆依然全部散落在地上 于是他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这时度母亲自现身说 : 你不要哭, 回去吧, 我会加持你的 从此安慧论师的智慧大开, 后人也因此而尊称那尊度母为 豌豆度母 安慧论师前世只是一只鸽子, 可能当时还没有听经的意乐, 但以听经的功德也获得了这样的人身, 可见听闻佛法的利益确实无量无边 听说去年有一位道友养了一些鸽子, 其中一只病了, 那位道友给它念了一遍 一子续, 这只鸽子死后, 这位道友梦见它转生为人, 变成了一位小女孩 可见, 以佛法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旁生听经后也能很快转生为人, 故大家一定要坚信听经闻法所具有的无边功德 下面讲青蛙天子的公案 一位大比丘 ( 指佛陀 ) 在一河畔传法, 一位名叫欢喜的牧人来到此处, 因为佛陀讲经的声音极为动听, 所以他倚着手杖听了一会儿 当时, 牧人的手杖正好

155 第九课拄在一只青蛙的背上, 使之皮肉洞穿 不过这只青蛙很有善根, 它想 : 此人正在听法, 如果我叫出声来, 可能会影响他 于是它一直忍受疼痛, 同时也听闻了佛陀讲法的声音 因为青蛙是在这样的善心和闻法中死去的, 所以它死后立即转生于四大天王的天界中 一般来讲, 所有初生的天人都有三种忆念, 即 : 我在何处死去? 现在转生何处? 此乃何种业缘所致? 青蛙天子通过观察了知, 自己前世是一只青蛙, 生天的因缘是听闻了佛陀的法音 为了酬谢佛陀的恩德, 当天夜里他即以天人的饰品严饰身体, 并亲自来到佛陀面前抛撒天花以表供养 当天夜里, 很多比丘看到佛陀周围一片光明, 天亮后众比丘问佛 : 昨夜来见世尊的是梵天 帝释还是四大天王? 佛陀回答说 : 他们都没有来, 来的只是青蛙天子, 在听完法后他已返回天宫 比丘们对此疑惑不解, 于是请问世尊 : 青蛙天子前世到底造了什么样的业, 以致他前一世转为青蛙 今世生天且能见佛闻法? 佛陀说 : 在过去贤劫人寿二万岁时, 有迦摄波如來出世, 在他的教法下有一位喜欢修禅定的出家人, 一次他来到一所寺院当中, 初夜时分准备入定, 由于僧众高声念经, 导致他无法入定, 中夜下夜亦复如是, 最后他忍无可忍,

156 闻法方式于是破口大骂 : 这些迦摄波教法中的比丘, 从早到晚都在发出蛙叫声 以此恶口的果报, 他于五百世堕为蛙身 后因遇到我且以清净心听闻佛法, 才导致他今生转生天界且能见佛闻法 通过本公案的学习, 相信大家一定能坚信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的真理 的确, 善恶果报非常稀有, 哪怕听一堂课的功德也能解决生生世世的大事 佛陀在 文殊安住经 中说 : 此五百比丘若不听闻佛法, 将于数多劫中在恶趣感受痛苦, 因闻此甚深之法, 虽堕地狱, 刹那即能获得解脱 在 贤愚经 和 百业经 中, 因一次闻法而转生善趣, 一次恶口骂人而多生累世在恶趣受苦, 这样的公案相当多 在学习了这样的公案之后, 相信大家一定会慎护自己的身口意, 否则将造下可怕的恶业, 从而感受难忍的痛苦 下面宣讲燕子听闻 汇集经 6 而获得巨大利益的公案 从前有一位比丘, 他每天早上都要读诵 汇集经, 他的屋檐下住有一只燕子, 这只燕子有时候在比丘还没开始读诵的时候就飞走了, 有时候在比丘读了一半之后才飞走, 有时候在比丘读完后才飞走 日久天长, 燕子 6 即 般若摄颂

157 第九课听闻念诵 汇集经 的声音也自然很多, 以此善业力, 它死后就获得了人身, 一出生便会读诵 汇集经 这个公案宣讲了听闻 般若摄颂 的功德 今天我也恰好给大家念完了 般若摄颂 的传承, 可见缘起非常好 无论如何, 在座的道友总比燕子强得多, 燕子并没有听法的意乐, 它听闻 般若摄颂 的心态也只是一种无记状态, 只不过它的窝恰巧在比丘的屋檐下, 以此才感得了听闻般若的利益 而我们毕竟是人, 大家 对佛法不但有信心, 而且还有三殊胜的摄持, 因此听经的功德肯定更为巨大 通过闻思我们就会了知, 听闻 般若经 法华经 涅槃经 等大乘经典的功德确实不可思议 今天, 在座的各位已经圆满听受了 般若摄颂 的传承, 这是非常有福报的事情, 而且传承本身还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故大家应心生欢喜 如果能将 般若摄颂 的念诵装在念佛机中, 让它重复播放, 那我们也能反复听闻, 以此自然能获得极大的利益 ; 即使不信佛教的人听到诵经的声音, 他们也能获益匪浅 最近我用极为珍贵的 般若摄颂 法本给大家作了加持, 说它珍贵, 是因为这本陈旧的经书是上师如意宝一辈子念诵的法本 上师如

158 闻法方式意宝每天都要念诵一遍 般若摄颂, 藏地很多老修行人都有这个传统 一般来讲, 文殊真实名经 般若摄颂 和 普贤行愿品 是藏地老修行人每天都要念诵的经典, 但现在的修行人却不一定具有这样的习惯了 大家都知道, 般若经 浩如烟海, 汉地的 大般若经 就有六百卷, 而一切般若皆归摄于 般若摄颂 当中, 可见 般若摄颂 极为殊胜 另外, 佛经有七类, 即 : 佛陀亲自宣说的经典, 佛陀身 语 意 功德 事业加持而宣说的经典和佛陀开许的经典, 而 般若摄颂 则为佛陀亲口宣说 不管什么人, 只要他的身体接触 般若摄颂 就不会堕落 因此, 从今年开始我想广弘此经 我自己也发愿, 今后 般若摄颂 要一直带在身边, 在家的时候供在佛堂当中, 晚上不能在家睡觉时也要随身携带, 总之临死之前一直不离开它 如果大家能天天读诵则最好不过, 如果不能天天读诵, 一年或一月也应读一遍 过一段时间, 我准备给每位道友发一本 般若摄颂, 希望你们不管到哪里去, 都要随身携带此经 当然, 像 系解脱 一样戴在身上, 恐怕比较困难, 但装在行李包中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是否携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信心 如果我们能够随身携带, 无形当中

159 第九课就能获得极大的加持, 就是前往其他地方, 也能对当地众生带来很大的利益, 只不过这样的加持和利益, 我们肉眼很难看到而已 般若经 的功德的确相当大, 以前我讲 金刚经 的时候, 也口述过有关 金刚经 感应方面的实例, 道友们将其编辑成册, 名曰 金刚经感应录选编, 有时间大家应读一下 其中有这样一则公案 : 唐朝贞观年间, 并州石梁寺有一位明度法师, 他戒律清净, 素喜禅修, 平时常诵 金刚经 在他的屋檐下住有一对鸽 子, 后来这对鸽子又生了两只小鸽, 明度法师经常用剩饭来喂养它们, 念 金刚经 时也祈愿它们早日脱离恶趣 获得人身 一天, 两只小鸽学飞的时候, 掉在地上摔死了 明度法师很感慨, 一边念 金刚经 一边掩埋它们的尸体 十天后, 明度法师梦见两位小孩对他说 : 因为前世的恶业, 我们变成鸽子, 以您诵 金刚经 的加持, 我们已脱鸽身, 现已投生到距离此地十里的南方某家 十个月后, 法师找到那一家, 发现这家生了一对可爱的孪生兄弟, 他们发出的咕咕噜噜的哭声, 就像鸽子在叫一样, 一年以后鸽子的习气消失, 从此之后他们才开始学说人语 据 法苑珠林 记载, 舍卫城须达长者家

160 闻法方式中有两只鹦鹉, 这两只鹦鹉非常聪明, 能解人语 阿难尊者为它们传授四谛法后, 两只鹦鹉立即飞到树上欢喜诵持, 但夜间不幸为野狸所吃 以闻法的善根, 两只鹦鹉命终之后辗转七次生于六欲天中, 最后转生为人, 出家修道最终获证辟支佛果位 此外, 世尊在波罗奈国一园林中讲经说法之时, 空中五百只天鹅听到传法的音声后生起极大的欢喜心, 它们从天而降时, 被猎人铺设的网罟所捕 这些天鹅命绝身亡之后, 都转生于三十三天, 成为五百天子 他们能识宿命, 了知此乃缘爱法声的果报得以生天, 于是念报其恩, 前往人间感谢佛陀 旁生听经闻法之后, 都能得到这么大的利益, 人就更不用说了 上师如意宝以前也说过 : 最起码我们有信心, 比如觉得听法很重要等, 而旁生根本没有这样的心, 但是它们也能依靠闻法获得极大的利益, 所以我们听闻佛法的功德一定更大 因此, 各位道友今后一定要重视听经闻法 下面讲黑山羊的公案 以前, 上师如意宝身边有一只黑山羊, 它自出生以来就对主人十分顺从, 上师不论到哪里都带着它, 并为它念了 四心滴 七宝藏 等显密法要的传承

161 第九课陪伴上师 16 年后, 老山羊安详地去世了 1989 年 1 月 24 日凌晨 5 点钟, 上师正在静坐时, 眼前忽然出现一道白光, 光中出现一位庄严可爱的童子 童子告诉法王 : 您认识我吗? 我就是以前的黑山羊 因为您给我传授了许多甚深的教言, 我死后往生到香巴拉刹土, 变成通晓两种语言的鹦鹉, 在玛嘎巴法王前听受 时轮金刚 之后又转生到现喜刹土, 现在我在救畏菩萨 ( 麦彭仁波切 ) 面前听受大乘佛法 说罢化作一团光消失了 为了使众弟子对听闻佛法产生兴趣, 当天法王就给大家讲述了这件事 作为法王的弟子, 大家都应随学法王, 即为了利益无边众生尽心尽力将佛法传扬 续高僧传 中还有这样一则精彩的公案 北齐的僧安禅师在王屋山结茅而居, 有徒众二十余人听其宣讲 涅槃经 ( 其实, 闻解脱并非密宗仅有, 显宗的 涅槃经 宝积经 法华经 金刚经 般若摄颂 等都是闻解脱 谁听闻了这样的经典, 谁就能从烦恼的网中解脱出来 ) 刚讲经题时, 就有一只母野鸡前来听法 当僧众用餐时, 它便外出觅食 ; 僧众听经时, 它也听经 到最后三卷时, 野鸡再也不来了, 众人很奇怪, 禅师说 : 没有什么奇怪的, 它已获得人身 武平四年, 禅师一行到越州行头陀行, 禅师忽然说 :

162 闻法方式原来的野鸡应该转生在此 于是径直进入一家, 远远呼唤 母野鸡 一位女孩应声而出, 一见禅师即如故旧相待 其父母深感奇怪, 于是设斋宴请禅师 禅师佯装不知地问 : 她为什么叫母野鸡? 父母说 : 这孩子刚生下来时, 头发就像野鸡毛一样, 于是就称之为母野鸡 禅师大笑, 接着便讲述了前后的因缘 女孩听后, 哭着祈求出家, 父母亦欣然应允 出家后再听 涅槃经 时, 前面部分一闻便知, 非常轻松, 但听到后三卷时, 则茫然不解 后来她也成为一位有名的法师,14 岁就能在大众中讲经说法 以前, 华智仁波切曾这样赞叹直品单比尼玛 : 多竹仁波切 8 岁就能为人宣讲佛法, 看来宁玛巴的教法正值辉煌时期, 前途无量啊! 这位女孩 14 岁就能讲经说法, 也很了不起 从这个公案可知, 前世如果没有听闻过佛法, 今生学法就非常困难 ; 如果前世听闻过佛法, 甚至哪怕是以旁生的身份听闻, 那今生也会跟一般人不一样 可能有些人会这样想 : 我太笨了, 一点也听不懂, 还是不学的好! 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因为再笨的人都比野鸡强 通过前面的公案, 大家都应坚信 : 以今生学习为因, 下世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笨, 从而坚定不移地听闻佛

163 第九课法 学 入行论 智慧品 时, 很多人都说 : 我听不懂, 怎么办哪? 也许这是前世学 入行论 智慧品 时, 因为太难就轻易放弃的果报所致 ; 也可能是因为般若法实在太深, 而自己的福慧又不够, 所以才听不懂 但无论如何, 大家一定要坚持听法, 千万不能因听不懂就轻易放弃 诸如此类旁生听闻佛法而获得不可思议利益的公案相当多, 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 从旁生到人类, 凡是聪明伶俐者, 都是由于前 世曾经听闻过佛法, 甚至哪怕仅仅听闻一句以上的佛法, 今世也会变成聪明者 有些人特别愚笨, 在佛法方面什么都记不住, 刚刚讲的内容一下课就忘得一干二净 ; 而世间法却记得非常清楚, 如三年前别人说了他一句难听的话, 或借了他五毛钱, 至今也不会忘记 为什么这样呢? 原因就是前世没有听闻过佛法 所以, 即使明天离开人间, 今天也应坚持闻法 对于老年人, 大家也不要认为 : 自己已经老了, 所以不用听法, 只是好好念佛就可以 其实, 只要有闻法的机会就应不断闻法, 这非常重要 当然, 在这个问题上也要具体分析 现在很多人非常颠倒, 年轻人成天嚷着 : 我不想闻思, 我要闭关念佛 七八十岁的老人却说 : 我

164 闻法方式不想念佛, 我要学因明和现观 一般来讲, 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很多都是文盲或没有太多的文化, 这样的话, 你跟谁辩论呢? 恐怕听都听不懂 就是有一定的学问, 到这个年龄学起来也很困难 当然听一听是可以的, 不过还是应以念佛为主, 因为所谓老年就是风中残烛之谓 而年轻人, 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 大多烦恼粗猛 邪见深重, 虽然对三宝有些信心, 但毫无正见, 所谓的修行恐怕只是盲修瞎炼而已, 所以一定要好好闻思, 这极为重要 虽然很多人在即生当中, 并不想成为贝若扎那那样的大班智达, 但无论如何, 一定要懂得自己所修持的法要, 比如五加行和往生四因等 ; 这些基本的法理一定要通达, 不然修什么呢? 世间也有这样的说法 : 视力差的人虽看不到远处, 但能看清自己的脚尖 同样的道理, 虽然在短暂的即生当中, 成为精通五明 十明的大智者非常困难, 但必须通达的基本法理我们却不能不掌握, 否则所谓的修行也只是不懂窍诀的盲修与瞎炼 有些人对我这样说 : 我为什么这么笨? 您能不能给我加持一下? 我再加持也不可能立竿见影, 因为前世没有听闻佛法的缘故, 今生不可能变成聪明人 所以, 如果你想成为聪明

165 第九课之人, 那今后一定要好好闻法, 这样下辈子就会变得聪明 萨迦班智达也说 : 是因前世未求学, 今见终生成愚者, 因恐后世成愚昧, 今生再难亦勤闻 意思是说, 是因前世没有依止善知识好好学习经论的原因, 今生才成为愚昧者 ; 既然我们都害怕后世继续成为愚者, 那今生就应克服一切困难而精勤闻法 萨迦班智达还说 : 即使明早要死亡, 亦应学习诸知识, 今生虽不成智者, 来世如自取储存 意谓 : 即使明天离开人间, 今天也要学习佛法, 因为, 虽然今 生不能成为智者, 但凭借在阿赖耶上种下的听闻佛法之善根, 来世即可自在取用 这就像把钱存入银行后, 到时即可连本带利自在取用一样 作为佛教徒, 恐怕没有不承认前生后世的 既然如此, 那对来世最有利的事是什么呢? 就是听闻佛法 因为, 财产 眷属 名声 地位等都不可能跟随我们迁往后世 而佛法完全不相同, 即使获得一句法义, 对今生来世也有极大的利益 如今, 佛教已如夕阳西下般即将隐没, 人寿又好似草露般瞬间即逝, 于此之时, 即使身患绝症, 也应以难得心努力听闻一句以上的佛法 但很多愚痴的人却偏偏这样认为, 赚一百万或获得国际大奖才有意义 其实这些

166 闻法方式都没有任何实义, 身外之物故, 死亡来临时不可能带走 而真正对来世有利的就是佛法, 所以大家一定要锲而不舍地听闻 看看前辈高僧大德和修行人的历史, 可能我们就会坚信一代不如一代的无诤事实 的确, 与前代大德和修行人相比, 我们这一代相差太远 但不管怎么样, 我们还是遇到了像佛陀一样的善知识, 也听受了多年的教言, 虽然自己的修行很差, 但对上师三宝还是有信心, 且有较稳固的定解 再往后, 如果世界更加迷乱 复杂, 那身处眼花缭乱环境中的后代修行人又将如何是好? 我对此深感不安 依靠善知识的恩德和自己宿世的善缘, 我们现在已经拥有这样难得的闻法机缘, 此时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 因为万事万物皆不离无常的本性, 而且人生真正的意义唯在闻思修行 再加上, 我们现在这样学习佛法的机会极为不易, 因为这凝聚了许多发心人员的艰辛劳作与无私奉献 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机会, 切切不可轻率中断这样的善缘 在佛教历史上, 很多大德听闻佛法的因缘都很短暂 如果失去了这样好的因缘, 以后再后悔也不一定有用, 因此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 要想长期听闻佛法, 一方面自己要有宿世的善根, 另一方面还要有外在的助缘 有些人

167 第九课善根极其薄弱, 智慧也很欠缺,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对佛法有一股热情, 但是时间一久, 热情和信心就退失无余, 最终沦为茫茫人海中的业际颠倒者, 这实在可怜! 因此,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 希望道友们要互相帮助 我始终认为, 人与人之间经济上的帮助并不是很重要, 最重要的就是让别人进入佛门, 并进而坚固他人对佛法的信心, 或者说在别人对佛法退失信心之时, 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在修行过程中, 道友之间的帮助非常重要, 比如修五加行, 有些 人就必须在别人的督促下才能修完, 否则一拖再拖, 最终不了了之 当然, 有些人再怎么说也不起作用, 但相当一部分人在别人的帮助之下, 道心就不会退失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互助的精神 话说回来, 要想修学佛法就一定要坚强, 否则很难成功 可以这样说, 这就是我多年学习佛法的经验之谈 无论任何修行人,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不遇到违缘, 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并非极乐世界 在这样的不净刹土中, 自然到处都能遇到浊恶众生, 也自然平添诸多坎坷与违缘 就拿自身来说, 不是身心不太堪能, 就是工作生活出现种种违缘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颗坚强的心, 依此什么违缘都能无余

168 闻法方式除遣 当然, 一切坚强的心中, 坚强的信心最为重要,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造下对佛法不起信心的严重恶业, 而使人身成为旁生之因 另外, 大家还应对正在学习的经论给予足够的重视 虽然我不敢说自己有很高的修行境界, 但我毕竟研究了这么多年的佛法, 所以也基本上知道众生最需要什么样的药 可以说, 我向大家推荐的 极乐愿文大疏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和 般若摄颂, 就是最好的妙药 因为, 对于病人来讲, 他无论如何也应相信具有几十年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所开出的药方, 否则恐怕无药可治 现在很多人极度缺乏佛法的妙药, 一个个都病得非常严重, 如果对这些妙药能耐心服用, 那一定能治愈相续中的烦恼痼疾, 但关键是看自己是否具有信心 因此, 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当下正在学习的佛法 以上我们在讲正行无缘时, 附带宣讲了闻法功德等内容 现在世间, 很多人都不懂闻法的功德 ; 以此为因, 闻法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 深究其因, 上师不强调的缘故, 弟子自然不懂, 由此也就不喜闻法 当然, 没有听闻的功德, 所谓的修行也只是海市蜃楼 所以从今以后, 希望大家都能精进闻法, 即使一天之中其他什么善法都做不了, 只要能听几堂课, 其功德和

169 第九课利益也不可思议 相信有智者一定能懂得这个道理

170 闻法方式第十课 下面继续学习闻法方式, 分说三殊胜当中, 加行发心殊胜和正行无缘殊胜已经讲完了, 下面讲结行回向殊胜 丙三 善根日日增上之结行回向殊胜 : 所谓回向, 回者回转 向者趣向, 即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 大乘义章 云 : 回己善法有所趣向, 故名回向 也就是说, 依靠发愿使善法在特定方面成熟, 就是回向 以比喻说明 : 一块黄金是用来做马桶 装饰品, 还是做佛像, 这主要取决于主人的想法 ; 同样的道理, 我们所作的善法如何成熟, 这也取决于回向, 故回向至为关键 所以, 不管是任何大大小小的善根, 包括坐一次禅 听一次法 讲四句偈, 甚至念一遍阿弥陀佛的名号, 以及一刹那间忆念出离心 菩提心与产生信心, 乃至在日常生活中做一次取舍善恶之事等, 在完成了之后都必须立即作回向, 这非常重要 我以前也讲过, 在藏传佛教中, 广大信众都有良好的回向习惯 包括我从小都有这样的意识, 如果善法做完了以后没有回向, 心里就

171 第十课特别不安, 一定会尽快念个回向文来回向 在学院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 比如你找人谈一些事情, 如果他刚听完法还没有回向, 他就会说 : 你稍等一下, 我刚听完法, 把善根回向完了再说 这说明, 大家都很重视对善根的保护 所以我非常希望, 所有修学藏汉佛法的佛教徒, 都能养成良好的回向习惯, 对现在正在这样共同学习大乘佛法的佛友来讲, 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生起这样的理念 当有了这样的习惯之后, 如果作了善法不回向, 那自己也会觉得 不圆满 就像担心别人偷走自己辛辛苦苦赚到的钱, 而不愿将其随便放在家中, 一定要存入银行或放在保险柜中一样 同理, 做完善法之后, 为了不让善根失毁, 也会立即作回向 如果现在正在听闻佛法的大人, 都能养成做完善法马上回向的习惯, 那就可以向孩子们灌输这样的教育, 比如要求他们将所念的一百遍观音心咒立即作回向, 或让他将当天行持的善法回向完之后才睡觉, 等等 如能养成这样的习惯, 那对他们的生生世世都会有无穷利益 下面讲不作回向的过患 如果没有作回向, 善根就有耗尽的危险 就像一堆干草, 以一粒火星则能焚毁无余 ; 或者一滴水, 在烈日下很快就会消失 初学者的善根本来就如干草与水

172 闻法方式滴一样微弱, 而相续中的嗔心 嫉妒 邪见 傲慢等恶分别念, 却如大火 烈日一般猛烈 如果没有及时作回向, 一旦产生这些恶念, 就会摧毁以前所造的善根 比如今天听了一次法, 如果没有立即作回向, 下课后很可能对别人产生嗔恨心, 在产生嗔恨心的当下, 包括当天听法在内的百劫所积善根, 就全被摧毁了 有些人天天念佛, 可是念完佛后从来不回向, 而且还经常与同行道友发生矛盾, 甚至产生嗔恨心 毁谤道友, 这实在可惜! 所以大家都应养成在做完善法后立即回向的好习惯 接下来宣讲毁坏善根的四种因, 也进一步说明, 在积累福慧二资后, 一定要将善根立即回向的道理 如颂云 : 积累善根后, 颠倒不回向, 宣扬生悔心, 灭善根四因 意谓 : 在积累善根之后, 如果颠倒回向, 或者不回向, 以及宣扬和产生后悔心, 那以此四因就能将以前所积累的善根无余毁灭 下面次第讲述这四种因 : 首先是颠倒回向 比如, 我今天行持了听课 放生等善法, 但我却将它们这样回向 : 愿他不要快乐, 愿他痛苦, 愿对手马上遭遇违缘 障碍, 这就是颠倒回向 ; 更为可怕的是, 我现在就修一个降伏法, 愿我的怨敌马上家破人亡 当然, 从最严格的角度来讲, 大乘修行人将所

173 第十课积累的善根回向健康发财, 也是颠倒回向 如果作颠倒回向, 这不但毁坏善根, 而且结果也极为不妙, 所以大家一定要杜绝这样颠倒的心行 其次是不回向 如果做完善法后根本不作回向, 那当出现一些恶分别念, 或出现毁坏善根的违缘时, 以前所积累的善根就会被彻底摧毁无余 因此,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 大家一定要善于保护善根 如果能以菩提心摄持而作回向, 那就像把钱存在银行且有极高利息一样, 善根不但不会失坏, 反而会日日增上 ; 即使不能以菩提心摄持, 也要念诵回向文来作回向 第三是宣扬 一般来讲, 善根不能在别人面前宣扬, 因为宣扬会导致善根毁坏 ; 而过失则应尽量宣扬, 因为发露过失可以摧毁罪业 但很多人恰恰相反, 他们喜欢宣扬自己的善根, 比如我今天念了什么经 修了什么法 供养了僧众多少钱, 甚至有的还添枝加叶地宣传 ; 而自己的过失却尽量隐藏, 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这样就不太好 第四是生悔心 比如我今天做一件善事, 要么供养上师 要么供养僧众, 或者在佛前供养, 但过一段时间就生起了后悔心 : 我当时错了, 那天不应该作这样的供养 现在很多人经

174 闻法方式常在做完功德之后特别后悔, 认为自己当时的选择完全是错的, 其实这样的想法也是毁坏善根之因, 故大家一定要尽量避免 另外, 这四种因在 前行备忘录 等论典中有较广泛的宣说, 大家可以参考 在了知做完善法必须立即作回向的道理之后, 我们还应了知如何回向之理 如果作上等回向, 则所积累的善根资粮根本不会穷尽 大乘义章 云 : 回向不同, 一门说三 : 一菩提回向, 二众生回向, 三实际回向 其中, 菩提回向是缘佛果而回向, 众生回向是缘众生离苦得乐而回向, 实际回向是缘真如而回向 这三种回向都是上等回向, 若能随一而行, 则善根不但不会穷尽, 反而会越来越增上 华严经 云 : 所行功德虽微小, 悉能回向广无量 意谓 : 即使所行持的功德表面上看来非常微小, 但若能以三种回向摄持而作回向的话, 那它的功德就无量无边 慧海请问经 云 : 水滴落入大海中, 海未干涸其不尽, 回向菩提善亦然, 未获菩提其不尽 意谓 : 就像落入大海中的一滴水, 在大海没有干涸之前, 它就不会耗尽 ; 回向大菩提的善根也是这样, 在未获得菩提果之间, 它也不会穷尽 其实这就像两人结伴去拉萨, 一人

175 第十课有少量面粉, 另一人有大量面粉, 当他们把所有面粉合在一起之后, 在面粉未用完之前, 少量面粉也不会用尽 所以, 在平时回向的时候, 我们应尽量以三种回向来印持, 这非常重要 若能这样, 那即使形象上再微小的善法, 其功德也不可思议 的确, 一切善法功德的大小都取决于心 了凡四训 讲了这样一则公案 : 以前, 一位贫女到寺院供养了二文钱, 方丈亲自为她回向 她成为贵妃后, 又到这座寺院供养了几千两金, 但方丈却让徒弟为她回向 她心中不解, 于是请问方丈 : 以前我仅供养二文钱, 您亲自为我回向, 而这次供养这么多钱, 您为什么不为我回向? 方丈回答 : 前次布施虽薄, 但心很真切, 老僧不亲自出面不足以报恩 ; 如今布施虽厚, 但布施的心却不如以前, 所以让徒弟出面就足够了 那么, 应如何回向呢? 首先, 不应为了获得健康 财富等人天果位而作下等回向, 否则如生长的大黄秆一样 : 于夏季生长后就立即干枯, 从而化为乌有 ; 同样, 这样的回向对自他都没有真实的利益, 也即无有恒久的安乐, 最终将灭尽成为无实法, 自他二利一无所成, 所以我们不能作这种回向

176 闻法方式对这个问题, 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因为, 现在许多人修持善法后不回向, 甚至连什么叫回向都不知道 ; 有些人虽然回向, 但相当一部分人却是为了获得有漏安乐而回向 其实, 人天安乐就像杂毒的食物一样, 为了它们而作回向毫无实义 ; 况且积累善根非常不容易, 所以我们一定要抛弃这种不究竟的下士道回向, 而以清净心印持而作回向 其次, 也不能为获得声闻 缘觉果位而作中等回向, 否则趣入无余涅槃 仅为自利不饶益他众, 最初的发菩提心也成了妄语 现在不少念佛人都作中等回向, 即为自己获得解脱而希求往生极乐世界, 这非常不好 如作中等回向, 虽然暂时能得到寂灭的安乐, 但这仅仅是自己一人离开了三界轮回的痛苦, 并不能饶益广大的众生 而我们最初都发了菩提心, 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管众生, 只为自利而行持寂灭道, 那这就与最初的承诺完全相违 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 连世人也不会赞叹, 更不用说佛弟子了, 所以也不能作这种中士道的回向 可能, 在座的佛友都会认为自己是大乘行者, 但大小乘唯一的区分仅在于发心, 如果你最初发了菩提心, 但所得的善根一点也没有回向给众生的话, 那就非常不合理 这就像一个

177 第十课老板最初对员工宣布 : 我们赚的钱一起分享 但结果老板把钱全部揣入自己的腰包, 那谁还会相信这样的骗子呢? 同样, 发了菩提心的人也不能为自我解脱而作回向, 否则也会成为众人所不信的大骗子 有人可能会这样想, 既然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回向都不合理, 那我们应该怎样回向呢? 一句话, 三世诸佛如何回向, 我们亦应如是回向 三十五佛忏悔文 云 : 过去诸佛世尊云何回向, 未来诸佛世尊云何回向, 现在诸佛世尊云 何回向, 我亦如是普皆回向 这宣讲了回向的方法 华严经 云 : 过去一切诸如来, 未来现在诸导师, 若能如是知回向, 则与三世诸佛等 这是在讲如是回向所具有的功德 故大家皆应随同三世诸佛而作回向 当然, 如果完全能以能回向者 所回向的对境以及回向的善根三者, 都远离一切戏论的方式来作回向, 那就最好不过, 因为这是最了义的随同三世诸佛回向的方法 ; 但这样的三轮体空回向, 只有一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真正做到, 所以对普通人来讲, 想作这样的回向也不太可能 而藏传佛教宁玛派和噶举派的部分大德认为, 修行人安住在大圆满或大手印的境界中作回向, 也可以叫三轮体空的回向

178 闻法方式对此观点, 萨迦班智达驳斥道 : 如果证悟了大圆满或大手印的境界, 那就应该获得一地菩萨的果位 ; 既然已成一地菩萨, 那就应该具有 入中论 所讲的一地菩萨的功德, 比如一刹那度化一百个众生, 以及震动一百个世界等 如果已经证得一地, 但却没有相应功德的话, 那就像太阳已经出现, 但却没有应有的光芒一样可笑, 所以这种说法不合理 乔美仁波切对此回答说 : 这不一定, 虽然内心有大圆满或大手印的空性定解, 但不一定马上就具有一地菩萨的功德 比如, 大鹏金翅鸟的幼仔在蛋中时, 虽然它的整个身力全都圆满了, 但暂时还不会显现出来 同样的道理, 虽然有大圆满或大手印的修行境界, 但也不一定当下就具足一地菩萨的功德相, 这只有在未来登地时才会出现 乔美仁波切还引用 弥勒菩萨授记经 中的教证来说明此理, 当世尊说 弥勒菩萨是我的补处 时, 很多眷属也产生疑问 : 既然弥勒菩萨是世尊的补处, 那他现在为什么还没显现佛陀的相好庄严呢? 与此公案相同, 安住在大圆满或大手印的境界而作的回向, 也可以叫三轮体空的回向 所以, 如果道友们有大圆满或大手印的境界, 就应安住在这样的境界而作回

179 第十课向 以前, 阿底峡尊者还说 : 能回向者 所回向的对境以及回向的善根三者, 都以如梦如幻的方式来作回向的话, 这也可以说是三轮体空的回向 所以, 我们平时也可以这种方式来作回向 当然, 以上三种回向方式对很多人来讲都很困难, 因为这必须以真实或相似的般若智慧摄持 如果不能做到这样, 那最好以世俗菩提心摄持而作回向, 即 : 为自他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而回向, 愿一切众生获得佛果, 在未证佛果之间愿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也是随同三世诸佛而作回向 对广大佛友来讲, 可能这种回向方法最为普遍适用 但很多人在做完善法后, 往往愿自己身体健康 愿亲戚朋友快乐幸福 当然这并不是说, 完全不能为自己和亲人回向, 比如在亲人生病时, 我们也可为他们专门念经回向 ; 但平时作回向时, 一定要缘一切众生, 暂时愿他们离开轮回的痛苦往生极乐世界, 在极乐世界享受大乘法藏, 究竟愿他们成就佛果 如果在回向时非要带上自己和亲人, 那也应这样回向 : 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以此功德愿自己与所有亲人早日成佛 当然, 若能随学普贤十大愿中的第十大愿

180 闻法方式 普皆回向而作回向, 这也是随同三世诸佛而作回向 或者在心里面观想 : 三世诸佛怎么样回向, 我也如是回向, 这也算随同三世诸佛而作回向 总之, 三世诸佛如何回向, 我们亦应如是回向, 这非常重要 另外在回向时, 也必须念诵回向偈或大愿文来印持 如果有时间, 就应念 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 华严经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 入菩萨行论 回向品 极乐愿文 等大愿文 ; 如果没有时间, 则应念一些简短的偈颂来作回向, 如 :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 或者念 :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等等 无垢光尊者在 大圆满心性休息 中说 : 回向文应当是一地以上菩萨所说的成实语, 而不能是随随便便而作的一般回向文, 因此我们也应念诵圣者所造的回向文 法王如意宝也经常教诫大家 : 一定要念圣者所造的回向文, 因为念凡夫人造的回向文不一定能起到什么作用 所以, 所念诵的回向偈一定要有选择 下面以窍诀的方式对以上所讲的三殊胜作一归纳 总之, 在刚开始听法时就要想, 今天不是为自己而闻法, 而是为一切众生的利益而

181 第十课闻法 ; 中间也要以无有散乱之心专注谛听法义, 不能东张西望, 也不能心思散乱 ; 最后还要思维, 闻法所得的善根回向给一切有情, 愿他们获得佛陀的果位 不但闻法要以三殊胜摄持, 修加行也应如此, 即 : 刚开始要发菩提心, 不能为自己健康发财而修加行, 应为一切众生的利益而修加行 ; 中间磕头 念皈依偈等时, 心也要尽量专注 ; 最后将善根回向大菩提 不仅如此, 在行持一切善法时皆应以三殊胜摄持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云 : 云何少施功德多耶? 以方便力少分布施回向发愿, 与一切众生同证无上正等菩提, 以是功德无量无边, 犹如少云渐遍世界 这里的 方便 指发心, 然后再以回向发愿印持, 也即愿与一切众生共同成就佛果 ; 若能如是而行, 少分布施所得的功德也无量无边, 就像少量的云会逐渐遍满整个虚空一样 可见, 大家都应以三殊胜来摄持一切善法, 这非常关键 如果在做善法时, 最初能发菩提心, 中间一心专注, 最后作殊胜回向, 那么这个善根生生世世都不会毁坏 比如, 我今天以三殊胜摄持做了一个小时善法, 虽然一百劫后我有可能变成旁生, 但往昔的善根却仍然存在 其实,

182 闻法方式这样的道理是佛陀以金刚语宣说的, 故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 相反, 如果没有以三殊胜摄持, 那就不好说 表面上看, 他一辈子都在学习佛法, 每天都在念阿弥陀佛, 甚至连喉咙也念破了 ; 但由于没有以三殊胜摄持, 当后来产生嗔恨心时, 阿赖耶上积累的善根也会被彻底摧毁 可见这样的修行方法, 任何修行人都不能缺少 所以大家一定要将这样的窍诀运用在生活中, 如果能运用, 那就能带来无穷无尽的利益 如果没有以三殊胜摄持, 那无论行持任何善法也不可能趣入大乘道 大家都希望自己趣入大乘道, 也希望自己所积的善根成为大乘善根, 或成佛的资粮, 但能否如愿以偿, 这完全取决于是否具足三殊胜 如果没有三殊胜, 即使表面上做再大的善法, 也不可能真正趣入大乘道 但在实际生活中, 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三殊胜呢? 可以说非常稀少 所以希望大家, 今后不管修任何法都必须具足三殊胜 三殊胜中, 正行无缘有不同的解释方法 严格来讲, 真正的正行无缘殊胜是指平等安住于止观实义中, 也即入定于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 或真如实相当中 但在这里, 作者对正行无缘的定义比较容易行持, 即 : 所谓正行无缘, 就是在行持善法时一心专注善法, 心不往外散

183 第十课乱 这样每个人都能做到三殊胜, 否则凡夫人要真正安住现空双运的境界, 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以上闻法方式已宣讲完毕 当然, 在宣讲闻法方式时, 也可根据时间 闻法意乐等具体情况, 相应引用 华严经 贤愚经 大圆满前行 入行论广释 等经论中所讲到的内容来作适当宣讲 在藏地, 一般极乐法会要举办多日, 若是这样, 那以上内容就需要在一天之内讲完 而且, 这里面所引用的教证都很简洁明了, 并非特别复杂, 但为了让大家都能理解句义, 在以后传讲时也一定要讲清楚 以前举办极乐法会的时候, 有一位法师给老乡传法, 他引用的教证都很深 后来法王批评说 : 在老乡面前不要引用因明 中观的教证, 他们不可能听得懂三相推理 今年开极乐法会时, 学院安排了一些法师给老乡讲经说法 很多法师都讲得简明易懂, 这非常好, 因为参加极乐法会的老乡水平都不是很高 但有一位法师讲得很深, 如果这样讲, 那听者就不一定能接受 讲经说法要应机, 我们此次传讲 藏传净土法, 用的都是简单易懂的语言, 但所讲的内容很多都是修行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性问

184 闻法方式题 拿现在正在讲的三殊胜来说, 虽然汉地学净土法门的人非常多, 但很多人都忽视了发菩提心, 如果大家都能抓住机遇, 相信通过这次学习, 很多念佛人都会重视发菩提心, 再也不会为了个人安乐而求生净土, 一定会以利益众生的心来念佛 若能这样, 那大家就得到了真实的利益 所以大家以后在宣讲净土法门时, 也要再三强调发菩提心, 以让人们彻底明白并生起定解, 这一点至为关键, 因为这也是往生极乐世界的第三因 在喇拉曲智仁波切住世的时代, 藏地盛行大乘佛法, 而且当时华智仁波切 麦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的影响也非常大, 所以当时藏地学净土法的人, 基本上都发了菩提心 既然当时作者都需要再三强调发菩提心, 那我们现在就更要强调发菩提心了 所以, 今后在遇到一些念佛的老菩萨时, 也要给他们宣讲菩提心的道理 当然, 我们没有必要给他们宣讲复杂的概念, 像菩提心的分类 辩论等, 因为他们不一定能懂 ; 但像念佛不应为自己 而应为一切众生, 这样的道理谁都会懂 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广为倡导, 相信很多佛教徒的相续一定会有所转变, 这样他们的善根也会成为大乘的善根 否则, 仅仅为自己

185 发心无缘回向三殊胜 一次萌生获得胜福德 相续生起能够得佛果 祝愿成就佛喜此善道 意谓 加行发心 正行无缘 结行回向三 殊胜 一次萌生也能获得无边福德 如果相续 不断地生起 那就能够获得佛陀的果位 所以 作者恳切祝愿各位都能成就佛陀所欢喜的三殊 听闻一句亦示取舍理 倘若实修则遣意黑暗 利乐源泉教法与证法 愿能恒时讲闻祈加持 闻法方式 下面讲暂停偈 胜善道 通过前面的学习 相信大家都已清楚 一刹那间生起菩提心或空性见的功德也不可思 议 所以我们祈愿十方诸佛菩萨加持不具足三 殊胜者 都能生起三殊胜 已具足三殊胜者 皆能永远不离开三殊胜 第十课 念佛 这种善根就不可能成为大乘的善根 所 以希望通过这次学习 每个人都要认识到 学 净土法一定要发菩提心 不但自己要生起这样 的定解 而且还应让更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有些人可能会想 有些老太太并没有发菩 提心 但她们也往生了 所以修净土法不一定 需要发菩提心 其实我们根本不能断定她们没 有发菩提心 因为按照有关经论的观点 往生 极乐世界的人都必须具足菩提心 至于如何具 足菩提心 则有不同情况 有些人因前世修学 大乘的缘故 天生就具足菩提心 有些人依靠 善知识的威力来具足菩提心 等等 至于正行无缘殊胜与结行回向殊胜 也应 引起重视 否则即使前面发了菩提心 但后来 也成了有头无身或有头无尾 那所行持的善法 自然就不圆满 意谓 仅仅听闻一两句佛法 也能明示善 恶取舍之理 如果实地修持所闻之法 则能遣 除内心无明愚痴的黑暗 所以一切利乐的源泉 就是教法和证法 故至诚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能 恒时讲闻这样的佛法 大家都知道 佛法能明示取舍 它可遣愚痴 黑暗 它是暂时 究竟安乐的源泉 所以衷心 愿它于十方世界兴盛 一切众生都有恒时讲闻 的殊胜机缘 如 入行论 回向品 云 愿诸 伽蓝寺 讲诵以兴盛 愿除苦良药 一切安 乐源 教法伴利敬 长久住世间 同时也祈祷 十方诸佛菩萨加持一切众生 愿他们生生世世 不离佛法的光明 愿他们都能在取舍因果的基 础上如理修行 最后顺利抵达解脱的宝洲

186 胜善道 通过前面的学习 相信大家都已清楚 一刹那间生起菩提心或空性见的功德也不可思 议 所以我们祈愿十方诸佛菩萨加持不具足三 殊胜者 都能生起三殊胜 已具足三殊胜者 皆能永远不离开三殊胜 听闻一句亦示取舍理 倘若实修则遣意黑暗 利乐源泉教法与证法 愿能恒时讲闻祈加持 闻法方式 意谓 仅仅听闻一两句佛法 也能明示善 恶取舍之理 如果实地修持所闻之法 则能遣 除内心无明愚痴的黑暗 所以一切利乐的源泉 就是教法和证法 故至诚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能 恒时讲闻这样的佛法 大家都知道 佛法能明示取舍 它可遣愚痴 黑暗 它是暂时 究竟安乐的源泉 所以衷心 愿它于十方世界兴盛 一切众生都有恒时讲闻 的殊胜机缘 如 入行论 回向品 云 愿诸 伽蓝寺 讲诵以兴盛 愿除苦良药 一切安 乐源 教法伴利敬 长久住世间 同时也祈祷 十方诸佛菩萨加持一切众生 愿他们生生世世 不离佛法的光明 愿他们都能在取舍因果的基 础上如理修行 最后顺利抵达解脱的宝洲

187 此 极乐愿文 是乔美我自己所修持的法 要 我首先以想利益或多或少众生的发心作为 前提 在撰写这部 极乐愿文 期间 尽管手 十分疼痛但我一直勤奋书写 现今已经圆满完 成 因此 仅以文字也必定能饶益他众 倘若 别人想要誊抄此文 应当借与他 在藏传佛教历史上 乔美仁波切乃精通众 多宗派的一代高僧 他的地位与汉传佛教的六 祖慧能大师或智者大师相当 在藏地无数高僧 大德中 他所造的修法仪轨和实修窍诀极其殊 胜 其成就的故事以及对各教各派圆融无违的 智慧等方面非常有名 可以说他的历史家喻户 晓 人人皆知 上师如意宝曾说 乔美仁波切 是得地以上大成就者的缘故 他所说的金刚语 哪怕是片言只字 或者一个简单的偈颂 在各 教派都能受到极大的重视 且能饶益无量无边 的众生 乔美仁波切在颂词中说 极乐愿文 是我 所修持的法要 确实 古代修行人与现代很多 人都不一样 他们有自己终身最主要的修法 而现代大多数人每天都吃吃喝喝 得过且过 好像只要把日子混过去了就行 在具有重大意 义的修持佛法上 绝大多数现代人都没有头脑 而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分别念却不断涌现 古代修行人完全不同 他们行住坐卧都安住于 修行的境界当中 有些以自他交换为主修行 有些观修空性 总之始终不离修持佛法 的确 这非常值得随学 乔美仁波切还说 这部 极乐愿文 我是 以饶益众生的发心撰写的 正因为发心至诚的 缘故 极乐愿文 从问世以来 就得到了广泛 弘扬 在这一点上 它跟汉地的 六祖坛经 极为相似 因六祖不共愿力的加持 坛经 与 汉地众多大德的著述完全不同 它受到了无数 第十一课 前面已经讲了闻法的方式 从今天开始宣 讲所讲之法 甲二 所讲之法 分二 一 以令生欢喜 劝勉修法 二 真实宣说论义 乙一 以令生欢喜劝勉修法: 所讲之法 此乃我所修持法 思维饶益多众生 手虽痛却勤书写 若有欲抄者应借 第十一课 其实 下面这二三个颂词属于 极乐愿文 的小字部分 它主要宣讲了本愿文的殊胜功德 以及劝勉后人修持等内容 在平时念诵时不用 念 应从 唉玛吙 开始念诵

188 所讲之法 胜 其成就的故事以及对各教各派圆融无违的 智慧等方面非常有名 可以说他的历史家喻户 晓 人人皆知 上师如意宝曾说 乔美仁波切 是得地以上大成就者的缘故 他所说的金刚语 哪怕是片言只字 或者一个简单的偈颂 在各 教派都能受到极大的重视 且能饶益无量无边 的众生 乔美仁波切在颂词中说 极乐愿文 是我 所修持的法要 确实 古代修行人与现代很多 人都不一样 他们有自己终身最主要的修法 而现代大多数人每天都吃吃喝喝 得过且过 好像只要把日子混过去了就行 在具有重大意 义的修持佛法上 绝大多数现代人都没有头脑 而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分别念却不断涌现 古代修行人完全不同 他们行住坐卧都安住于 修行的境界当中 有些以自他交换为主修行 有些观修空性 总之始终不离修持佛法 的确 这非常值得随学 乔美仁波切还说 这部 极乐愿文 我是 以饶益众生的发心撰写的 正因为发心至诚的 缘故 极乐愿文 从问世以来 就得到了广泛 弘扬 在这一点上 它跟汉地的 六祖坛经 极为相似 因六祖不共愿力的加持 坛经 与 汉地众多大德的著述完全不同 它受到了无数

189 第十一课人的尊崇 同样, 以尊者不共发心之力, 它也从无数藏地论典中脱颖而出, 其流传范围极其广远 以前藏地非常闭塞, 就是藏民族内部之间的沟通也非常困难, 但在那样的情况下, 极乐愿文 也传播到了千家万户 ; 可以说, 上至高僧大德, 下至农夫牧民, 没有一个人不念诵这样的愿文 如今, 极乐愿文 已被翻译成各种文字, 在东西方各个国家得到了极广泛的弘扬 所以我们能学习这样的论典, 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 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手痛呢? 据相关历史记载, 乔美仁波切曾在上师面前燃指供佛, 当时上师问他 : 你有没有无我的境界? 如果没有, 燃指时很可能会产生后悔心 乔美仁波切回答说 : 虽然没有无我的境界, 但一缘禅定还是有的, 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燃指的话, 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后来在燃指的过程中, 乔美仁波切自始至终都安住于静虑中, 并未产生疼痛感, 也未产生后悔心 但据说, 因为藏地高原气候极为特殊的原因, 他落下了手痛的后遗症 从此之后, 乔美仁波切就很少亲自动笔写书, 其著名的 山法 就是一位名叫尊哲桑波的弟子代笔的 ; 但从 手虽痛却勤书写 来看, 极乐愿文 确为乔美仁波切亲自书写 不

190 所讲之法过这几个颂词应该是在 极乐愿文 写完后, 作者才加上去的, 因为喇拉曲智仁波切在 大疏 中说 现今已经圆满完成, 所以可以这样推断 乔美仁波切虽然是大成就者, 但在显现上仍有疼痛感, 他的 密传 中还有这样一则故事 : 有一次, 他为了避免晚上修法时打瞌睡, 于是索性坐在一个高高的凳子上, 虽然暂时奏效, 但由于连续几天没有睡觉, 最后实在抵挡不住浓浓的倦意, 终于从凳子上摔了下来, 头撞在床角上, 痛得要命, 这下想睡也睡不着了 可见在显现上, 大成就者也会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下面再讲一则尊者孝顺母亲的公案 据说乔美仁波切的母亲脾气特别不好, 她经常对周围的僧人破口大骂, 给僧众带来了很多麻烦 很多喇嘛向仁波切建议, 让他把母亲安置在山下的居士林, 但仁波切始终没有答应, 他考虑 : 如果把母亲安置到居士林, 她年纪这么大了, 恐怕很难照料自己 ; 如果安排保姆, 她们之间的关系又不一定处得好 所以最终还是让 讨厌的妈妈 呆在自己身边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虽然尊者在显现上与一般人差不多, 但实际上他是真正的大成就者,

191 第十一课他的愿力极其广大, 所以仅以 极乐愿文 的文字, 也可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因此乔美仁波切教诫我们, 如果有人要借 极乐愿文 抄写, 那就不要吝啬, 应慷慨地借给他 一般来讲, 藏地很多古人都很执著法本, 担心别人会把书弄丢或不爱惜, 所以不愿意借人 学院有些老喇嘛也是这样, 锅碗瓢盆都可以借, 但书绝对不能借 以前有一位老堪布有一本书, 我很想借来看, 但求了好几次他都不答应 后来他也圆寂了, 我书也没借成, 真有点可惜 作者要求后人应将书借给他人抄写,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 也应尽量把书借给别人阅读 记得在读中学时, 我有一本 极乐愿文, 在当时来讲这极为珍贵 因为, 如果现在需要法本, 那就可以通过种种途径来得到, 而当时只能依靠手抄 但当部分老师和同学向我借的时候, 我都一一答应, 因为乔美仁波切说了 : 若有欲抄者应借 但自己内心却很担心, 他会不会很久不还回来? 当然, 因为古时候想得到法本很多都要通过抄写, 再加上以前的人对法本比较吝啬, 很不愿意借给他人, 所以很多法宝都未得到广泛弘扬 正因如此, 在个别人的家里或寺院当中,

192 所讲之法就存有一代一代保存下来的极为罕见的法宝, 但只有一本两本, 除此之外整个世界都没有 鉴于这种情况, 这几年以来, 我们在藏地各个地方到处都去打听, 以期一些有价值的法宝, 能重新散发出它们的光芒, 当然也的确找到了一些著名上师的文集 据说最近在一个寺院当中, 就找到了很多非常珍贵的书籍, 其中有与无垢光尊者 麦彭仁波切和华智仁波切同时代的很多修行人的传记和窍诀, 还有乔美仁波切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窍诀性教言, 等等 可见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 虽然以前的人显现上比较吝啬,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他们对法本都很珍惜 ; 但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 可能是法本太多了的原因, 很多人并不爱重法本 所以有时候看, 科学发达也有其弊 以前的人把几百页甚至上千页的书, 全部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抄下来, 自然他就会非常重视 而现在, 用电脑排好版后, 几千本书一两天就可以从工厂里印出来, 这样的话, 一个人拥有几百本书也很容易 但此时可能就不知道法本的珍贵了, 也自然不会生起爱重之心, 这就不太好 当然, 现在我们也很幸运, 因为不但自己能获得极为难得的法宝, 而且还能以之与人广

193 第十一课结善缘, 让佛法得到广泛弘扬 如果我们能把 极乐愿文 做成小册, 让有缘众生念诵 学习, 那这就是 若有欲抄者应借 的具体落实 我坚信, 依靠作者不可思议的加持, 极乐愿文 在我们这一代, 乃至未来的世世代代当中, 都能得到极广泛的弘扬 对在座的每一位佛教徒来讲, 大家都有行持和弘扬本法的责任 当然我这样说, 并不是因为我是传法者, 所以想叫大家和我一起将这个法弘扬出去 ; 而是因为, 这个法就像 金刚 经 和 心经 那样殊胜, 它能让结缘众生从不同途径获得真实利益 所以在因缘具足时, 我们一定要把它印出来与众生广结善缘 对我个人而言, 我不但从小就与 极乐愿文 有非常殊胜的因缘, 而且它还是我终生最主要的修法之一, 虽然修得很差, 但很羡慕 也很有信心 由于受家庭的影响, 我从小就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强烈信心与意乐, 这也深深影响了我的一生 母亲学佛的心很虔诚, 她很小的时候每天都不断念诵 极乐愿文, 到目前为止也从未间断过, 每天都要念一遍 两遍 而我能在不识字的时候就背下 极乐愿文, 这也要归功于母亲 记得很小的时候, 母亲每日早起后与晚睡前都要念诵 极乐愿文, 再加上母

194 所讲之法亲经常教我, 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背诵 因为母亲是文盲, 当时自己也不认识藏文字, 所以有些发音不太准, 后来在学校学了藏文之后, 才知道有些发音需要改正过来, 但我深深感念母亲的恩德 不过当时自己对往生极乐世界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 认为极乐世界是天堂, 我要往生这样的天堂 记得在初中毕业的同学会上, 我也给很多同学讲了极乐世界的功德, 但是那个时候自己对佛教的理解很肤浅, 把极乐世界当作天堂, 希望大家都能到天堂去见阿弥陀佛 不过有时候这样说也未尝不可 当然, 能从小培养往生极乐世界的信愿, 那是最好不过的事 ; 如若不能, 也不要把它当作老年人的修法 在汉传佛教中, 可能有人有这样的想法 : 年轻人应好好研究佛经, 到老年的时候才念佛 其实这完全错误 可能就是这种观点作祟, 以致汉地很多人对培养小孩往生极乐世界的信愿并不是很重视, 其实越小的时候能忆念阿弥陀佛, 其所获得的利益也越大 所以大家在以后推广的时候, 再不要强分男女老少, 应该普遍让所有有缘信众接受, 因为在末法时代, 净土法门是最能让人获得真实利益的法门 法王如意宝曾说 : 在末法时代, 有两种法最能让众生得到无穷利益, 第一是往生净

195 所讲之法 无有胜此之功德 无有更深之教言 乃是吾之根本法 精进修持勿舍弃 第十一课 土法 第二是密法 净土法门的化机极广 不 论根机利钝 大家都能接受 而末法时代的众 生烦恼极为炽盛 此时密法的加持也越大 因 此现在密法也得到了极广泛的弘扬 如今 世界各国都有很多人在学习密法 人们的信心也极为强烈 在西方国家 藏密仍 在不断升温 在汉地 很多人都视藏密为终身 依处 密法之所以能感动这么多众生的心 完 全是它不可思议的加持所致 如果密法像气功 一样 那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盛况 在一段时 间内 气功特别流行 成千上万的人都加入了 这个行列 但两三年后就再也无人问津了 而 密法完全不是这样 在诸多大德的发愿力与众 生善根力的聚合下 如今密法在世界各国得到 了极广泛的弘扬 修学者日益增多 无数众生 都得到了真实的利益 大家都清楚 现在净土法门的因缘非常殊 胜 不信佛教则已 若信佛教则几乎没有人不 接受 可见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非常多 正因如 此 现在就是弘扬净土法门的大好时机 所以 我们应该一边修持 一边弘扬 这非常重要 这部论典中 着重宣说了大乘经藏之密意 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 再没有比这更殊胜 的功德 这是因易修 果易成之法 是包括凡 夫在内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捷道 在显宗道 中无有比此更甚深的教言 因而也是乔美我自 己的根本修法 同时奉劝具有缘分的其他所化 众生也随力精进修持 不要弃之一旁 如果我们能真正了知往生四因 并如理如 法地修持 那决定能远离轮回的苦海 顺利前 往极乐世界 而本论详细阐述了往生四因 故 再也没有比这更殊胜的功德了 所以 若能听 闻 传讲 修持本论 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故在座的各位因缘非常殊胜 但世人非常颠倒 他们认为考上名牌大学 找一个好工作 成为 大老板才有意义 其实这些都如梦幻般无有实 义 若能依净土法门永舍天灵盖 即永远脱离 轮回 这才真正有价值 其实 无论我们能活多少岁 人生都非常 短暂 在现实生活中 人能活到六七十岁就非 常不错了 活到八九十岁的人则极为罕见 所 以在短暂的人生中 大家对未来的修行一定要 有安排 乔美仁波切在 密传 中说 现如今 我 52 岁了 人生的上半生已经悄然流逝 在下 半生中 对于专修大手印与大圆满圆融的殊胜

196 所讲之法 这部论典中 着重宣说了大乘经藏之密意 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 再没有比这更殊胜 的功德 这是因易修 果易成之法 是包括凡 夫在内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捷道 在显宗道 中无有比此更甚深的教言 因而也是乔美我自 己的根本修法 同时奉劝具有缘分的其他所化 众生也随力精进修持 不要弃之一旁 如果我们能真正了知往生四因 并如理如 法地修持 那决定能远离轮回的苦海 顺利前 往极乐世界 而本论详细阐述了往生四因 故 再也没有比这更殊胜的功德了 所以 若能听 闻 传讲 修持本论 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故在座的各位因缘非常殊胜 但世人非常颠倒 他们认为考上名牌大学 找一个好工作 成为 大老板才有意义 其实这些都如梦幻般无有实 义 若能依净土法门永舍天灵盖 即永远脱离 轮回 这才真正有价值 其实 无论我们能活多少岁 人生都非常 短暂 在现实生活中 人能活到六七十岁就非 常不错了 活到八九十岁的人则极为罕见 所 以在短暂的人生中 大家对未来的修行一定要 有安排 乔美仁波切在 密传 中说 现如今 我 52 岁了 人生的上半生已经悄然流逝 在下 半生中 对于专修大手印与大圆满圆融的殊胜

197 第十一课修行, 我充满了坚不可摧的无比信心! 那我们是否想过 : 我现在已活了多少年? 未来还能活多少年? 以后应怎样度过? 就像一个人在离开某地时, 他一定会为下一站做准备一样 ; 同样, 既然我们明知人生苦短, 那为什么不考虑考虑来世呢? 我自己的确是这样的 : 现在已经四十多岁,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应该为来世做准备了, 会这样思考 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梦, 非常容易破灭,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想自己还能活很久, 一定要尽快为来世做准备, 这非常重要 而离开人间时, 钱财 亲友 名声等都带不走, 唯一的依靠唯有正法 教王经 亦云 : 唯有布施 苦行 正法可为助伴, 除正法外无余依处, 无余怙主, 无余救助 对大多数人来讲, 临终时最有用的就是净土法门,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修持 虽然法王如意宝以前也为我们宣讲过极殊胜的净土教言, 但很多人都忙于琐事, 一直没有下工夫真正实修, 这非常可惜 因此通过这次学习, 希望大家都能在净土法门上下一番工夫, 我相信只要好好修行, 每个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拥有往生的捷道 宣说往生四因之 极乐愿文 此法非常殊胜, 它是因易修 ( 修持往生四因即可 ) 果易成 ( 如法而修决定往生 ) 之法 ; 又因

198 所讲之法为它着重宣讲了往生四因这一大乘经藏密意的缘故, 在显宗当中再也没有比此更甚深的教言了, 所以我们也应随学作者, 将此法作为自己的根本修法再再修持, 而不应将它束之高阁 的确, 在众多法门中, 净土法门倍受称扬 乔美仁波切在 选择清净刹土的窍诀 中说 : 有些佛刹虽然具足功德, 但凡夫很难往生 ; 有些佛刹虽然容易往生, 但并没有特别的功德 ; 在所有佛刹中, 极乐世界是最殊胜 最容易往生的 宋高僧传 也记载 : 从前,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在斋堂喝粥时, 忽然在钵盂中见到五台圣境 后来大师以此因缘前往五台山, 在竹林寺见到了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大师问二大菩萨 : 末法时代, 凡夫人修持什么法门最切中关要? 希望大圣断除我的疑网 文殊菩萨回答说 : 汝今念佛, 今正是时 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 正因如此, 在现实生活中念佛往生的人也层出不穷 汉地有这样一则公案 : 在明代时, 湖南衡阳有一姓王的铁匠, 一家四口都靠打铁维生, 活得非常艰辛 他常常感叹 : 人生实在痛苦, 不知何时才能获得快乐! 一天有一位行脚僧路过, 他问僧人 : 有没有既不花钱, 也不妨碍打铁, 还能离苦得乐的方法? 僧人劝他 : 如果你

199 所讲之法 第十一课 不停地念阿弥陀佛 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 痛苦了 他听了之后很有信心 从此边打铁边 念佛 推风箱时 推一次风箱念一句佛 打铁 时 打一锤念一句 他的妻子说 站在炉边已 经够热的了 打铁也够累的了 你还要念佛号 会把人累坏的 他回答说 平时在炉边很热 念佛后反而清凉 平时打铁腰酸背痛 念佛后 反而轻松 而且晚上睡觉也很好 一天铁匠对 妻子说 我要回家了 妻子不解 这不是你 的家吗 他说 回极乐世界去 然后口说 一偈 叮叮当当 久炼成钢 太平将近 我往 西方 说完便站着往生了 但现在有些人分别念很重 他们不相信即 生往生极乐世界 认为不可能这样快就摆脱轮 回 其实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 就像只要能具 足护照等因缘 虽然今天身在中国 但明天就 能到达美国一样 同样的道理 只要具足必要 的条件 这完全可以成为现实 因为 阿弥陀 佛往昔曾发愿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可见 谁能具足这样的条件谁就能往生 谁就能摆脱 轮回 有些人虽然承认念佛可以即生解脱 但却 不承认依靠密法能快速获得成就 其实这两者 的道理完全相同 以前有人向我发问 听说密 宗有即生成佛 业力深重的人怎么可能即生成 佛 我开玩笑说 听说净土宗是即生往生 业力深重的人怎么可能即生往生 实际上只 要有信心 即生成佛和即生往生都可以实现 现在有些人说 藏传净土法 是显宗的 法 我可以接受 而 大圆满前行 是密法 所以我不能报前行班 否则师父不高兴 但不 知他们是否清楚 毁谤正法的人不能往生极乐 世界 所以 着重修密法的人也不能毁谤 舍 弃显宗法 着重修持显宗法的人也不要舍弃 毁谤密法 因为它们根本不相违 此属显宗法要故 未得传承亦可诵 由于此愿文属于显宗的法要 因此没有获 得过传承 会读诵之人也可阅诵 并且有极大 功德 更何况说得受传承实修呢 一般来讲 密法必须通过灌顶 或得到传 承之后才可念修 而显宗法 即使没有传承也 可念修 当然有传承 念修的功德会更大 在 藏地 很多人都有 极乐愿文 的传承 因为 开极乐法会时 一般上师都要给大家念一遍 极 乐愿文 关于本法的传承 我在很多上师前都 得过 可以说传承极为清净

200 所讲之法 的道理完全相同 以前有人向我发问 听说密 宗有即生成佛 业力深重的人怎么可能即生成 佛 我开玩笑说 听说净土宗是即生往生 业力深重的人怎么可能即生往生 实际上只 要有信心 即生成佛和即生往生都可以实现 现在有些人说 藏传净土法 是显宗的 法 我可以接受 而 大圆满前行 是密法 所以我不能报前行班 否则师父不高兴 但不 知他们是否清楚 毁谤正法的人不能往生极乐 世界 所以 着重修密法的人也不能毁谤 舍 弃显宗法 着重修持显宗法的人也不要舍弃 毁谤密法 因为它们根本不相违 此属显宗法要故 未得传承亦可诵 由于此愿文属于显宗的法要 因此没有获 得过传承 会读诵之人也可阅诵 并且有极大 功德 更何况说得受传承实修呢 一般来讲 密法必须通过灌顶 或得到传 承之后才可念修 而显宗法 即使没有传承也 可念修 当然有传承 念修的功德会更大 在 藏地 很多人都有 极乐愿文 的传承 因为 开极乐法会时 一般上师都要给大家念一遍 极 乐愿文 关于本法的传承 我在很多上师前都 得过 可以说传承极为清净

201 第十一课前两天, 我在家乡组织了两百多位年轻人学佛, 他们基本上是文盲, 所以我也安排了几位僧人教他们藏文, 同时还要求他们把 极乐愿文 背下来, 现在看来效果非常不错 如果年轻时能背下来, 那一辈子都能用得上, 因为在藏地, 开极乐法会时要念 极乐愿文, 平时每天晚上一家人也要一起念诵 如果谁不会念诵, 那就非常可怜, 因为他在一辈子当中将很难参加任何集体的共修 在汉地, 今后我也想联系一些老师, 让他们讲 极乐愿文 也希望在因缘成熟时, 大家能广泛翻印 极乐愿文 与人结缘 可能有缘的人通过这一本书, 就会对佛法有所领悟 即使是一个过路人, 如能让他翻翻 极乐愿文, 很有可能他的善根就会萌发 阿琼堪布在读 大般若经 时, 凭 以幻对幻起执著 一句, 也体会到了一切显现皆如梦幻般无实 ; 以此修持后, 最后也泯灭了对万法的实执 所以与众生广结善缘非常有必要 当然如果是邪见者, 那法本也不一定能度化他, 即使佛陀亲自降临, 也不一定能起作用 在此我也奉劝大家, 一定要精进修持 极乐愿文, 千万不要将它尘封起来 因为乔美仁波切也说了, 这部论典只是将 弥陀经 极

202 所讲之法乐世界功德庄严经 等显宗经典的内容, 以颂词的形式汇集成愿文, 并无有自己杜撰之词 其实, 即使有他的语言也没关系, 因为乔美仁波切是真正的大成就者, 故他所说的语言就是金刚语 上师如意宝曾说 : 乔美仁波切给别人加持时, 让人眼睛复明, 别人的眼就能立即重见光明 ; 愿别人的病马上消失, 他人的病就会当即痊愈, 等等, 有很多得地的相 故大家务必珍惜 宝性论 亦云 : 何人一心为佛法, 无有散乱而宣说, 相合获得解脱道, 当如佛语作顶戴 意谓 : 何人一心为了佛法, 以断除世间八法的清净意乐宣说符合解脱道的教言, 那我们就应像对待佛语那样, 恭敬顶戴他所说的话 按 现观庄严论 的观点, 成佛的究竟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得涅槃, 而是为了利益众生 既然诸佛菩萨的事业唯一是饶益他众, 那我们就应将利他的补特伽罗作真佛想 所以对任何一个人, 不管他是什么身份, 只要他一心一意利益众生, 并没有任何私人的事情, 那我们就应对他作真佛想 上师如意宝与印藏汉历代大德都是这样, 他们与世人完全不相同, 毫无私欲之心, 直接间接都在利益众生, 所以我们应将他们当作佛陀的真实化身 不仅如此,

203 第十一课我们还应如佛语般顶戴他们宣说的相合解脱道的教言, 而对具有广大利生作用的此愿文, 我们也应如佛语一样听闻 修持 噶当派有这样的教言 : 只要符合佛语, 就应一概接受 ; 如果不符合佛语, 则不能接受 有人虽然有法师的名号, 但如果他说的话与经论的意义相违, 那我们也不应听从 ; 相反, 即使是乞丐, 如果他能宣讲真正的佛法, 那我们也要接受 这部愿文, 乔美仁波切没有掺杂任何私人的目的, 完全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宣说, 它的内容完全符合解脱道, 因此我们应该像 阿弥陀经 和 般若摄颂 那样来对待它 另外, 大家对佛法也不要有民族 地域和教派的分别 不能因为 极乐愿文 的作者是藏族人, 而我是汉族人, 所以我不修学它 其实, 这些都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要找到真正的窍诀 不管是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 还是南传佛教, 只要有离苦得乐的窍诀, 我们就应接受 作为藏传佛教的修行人, 我多年来一直在向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学习, 我这样做, 并不是因为对自己的教派不满意, 而是因为在其他教派中, 确实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所以大家再不要分别 : 乔美仁波切是什么民族 他出生在什么家庭 只要他的教言符合解脱道,

204 所讲之法对众生真正有利, 我们就应好好闻思修持, 这样做对自己只会有利益, 因为它确实是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最佳助缘

205 第十二课第十二课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真实论义 乙二 ( 真实宣说论义 ) 分三 : 一 广说修持往生极乐世界之四因 ; 二 以宣说持佛号之功德而结尾 ; 三 发愿顺缘 以谛实语 陀罗尼咒加持 丙一分四 : 一 明观福田 ; 二 积资净障 ; 三 发菩提心 ; 四 发清净愿 其实, 明观福田 积资净障 发菩提心 发清净愿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 对于修学净土法门的人来讲, 这四因必须了达并再再修持, 否则很难往生 虽然我们并不否认, 个别众生可通过特殊的因缘来往生, 但一般来讲大多数众生皆应具足四因, 因为这在佛经中有明显宣说 现在汉传净土宗非常兴盛, 在汉地为主的世界各个地方, 有许多人都在念佛求生净土, 这是极为值得随喜的事情 但希望大家在念佛时, 不要忽视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 实际上, 这四因在汉传净土宗的实际修持中也具足, 只不过没有这样明确归纳而已 比如, 边观想边念佛等, 其实明观福田已经具足 ; 在作早晚功课时, 要供佛 拜佛, 有的还要念忏悔文, 这

206 所讲之法样积资净障也已具足 ; 除了对大乘佛教一无所知的人以外, 大多数念佛的人都会发菩提心, 不可能为了自己而念佛, 这样发菩提心也已具足 ; 很多念佛人都念 普贤行愿品 和各种净土愿文, 就是在 无量寿经 和 阿弥陀经 中也有发愿的方法, 这样发清净愿也已具足 可见修学净土法门的人, 唯一修持的就是这四种因 对藏地高僧大德来讲, 不管是他们自己修行还是为别人讲经说法, 都非常重视这四种因 当然我也非常希望, 所有修学净土法门的佛友, 都应好好修积这四种因 其实, 净土法门不仅是解脱的妙道, 还是对治心理疾病的妙药 我经常想, 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 不念佛的人都很可怜 为什么呢? 因为按照心理学的观点, 没有归宿感的人寿命不会长, 而且心理也不健康 如果大家都能修学净土法门, 好好念佛, 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阳光当中, 这样就会过得心安理得 但可惜的是, 很多人都不念佛, 甚至很多老人也不念佛, 他们天天指望子女前来看望自己 在现代社会, 因各种原因, 子女很少经常看望父母, 于是他们又非常失落 : 我老了, 所有人都不管我了 经常怨天尤人, 内心非常痛苦 如果他们都能像藏地老人那样念佛, 那精神上就会

207 第十二课有归宿, 自然心里也就没有这样的波澜 在藏地 99% 的人都念佛, 在我的记忆中, 凡是见过的藏族老人没有一个不念佛 很多藏地老人都不喜欢子女常来看望自己, 因为他们害怕子女打扰自己念佛, 比如自己每天要念两万遍佛号, 如果子女来了, 就不得不陪他们聊天, 这样佛号就不一定念得完 所以很多老人都要求子女别来看自己, 只要定期送点食物就行, 甚至送完食物也要赶紧离开 而汉地, 很多老人终日都茫然地等待着 如果他们能念佛, 每天都在清净的念佛声中度过, 那心里就会非常清凉, 自然临终时也会很安详 可见, 念不念佛差别非常大 如果一个人不念佛 不求生净土, 那说明他还觉得娑婆世界很快乐, 也即没有厌离心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 如今物质如是丰富, 科学还在不断进步, 我们的生活确实非常幸福! 我认识一位小领导, 他吃得胖乎乎的, 经常穿着名牌服装, 脖子上挂着长长的领带, 他自我感觉很不错, 他说 : 现在已经到了小康社会, 生活过得如是快乐 我说 : 你现在是很快乐, 但死亡的时候, 就不一定能这么快乐 虽然很多世间人都不愿听到死亡这个词, 但真正面对死亡时, 他们又束手无策 既然如此, 那我们

208 所讲之法为什么不为死亡多准备准备呢? 请看 : 一位管理百万 千万人的市长, 他临死的表现也极其痛苦 ; 而无依无靠的念佛老人, 他在临死时却异常安详 面对医生的死亡判决书, 很多领导和老板都特别痛苦, 他们非常想多活一段时间, 哪怕是一个小时, 甚至一刻钟 ; 可是念佛的人并不是这样, 与其选择在医生的抢救下死去, 还不如回到家里好好念佛等待往生 可见, 在面对衰老和死亡等问题上, 念佛的人往往有不同于世人的一份从容与自在 但又有几人会向念佛的老人投去注视 关注以及效仿的目光呢? 相比知识分子, 很多念佛老人都没有太高的文化, 但他们依靠净土法门, 却获得了不怕病 不怕老 不怕死的境界 ; 而那些讲得天花乱坠 头头是道的讲师 教授又如何呢? 在面对生老死病时, 他们依然手忙脚乱 正因为如此, 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当然我们这样说, 并不是因为自己是佛教徒, 所以要自赞毁他 ; 而是想从客观公正的角度, 简单列举生活的真实现象, 以让大家明白学佛 念佛的重要性 当然上面举的例子, 着重讲了对今世的利益, 其实学佛 念佛对来世的利益更不可言喻 哪怕即生当中只念一句佛,

209 第十二课或者磕一个头, 若能以发心和回向来摄持, 那功德利益也不可限量 在明白了学佛 念佛的重要性后, 我们也不能抛开教证 理证盲目念佛, 而应按佛在经里面所讲的道理来作实际修持,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经 云 : 阿难, 任何众生若能再三观想彼如来, 积累诸多无量善根, 发菩提心圆满回向, 发愿往生彼佛刹土, 则其临命终时, 善逝 出有坏 圆满正等觉阿弥陀佛为数多比 丘众围绕, 现于彼前, 垂视而住 彼等现见无量光佛后以极其清净之心死去, 将往生极乐世界 这里所引用的经文, 是从藏文 阿弥陀经 翻译出来的, 所以在词句上与汉文不尽相同 虽然存在差别, 但并不存在谁对谁错 这方面的道理, 我以前讲 净土教言 时, 也给大家作过简单介绍, 想必大家还清楚, 这里不广说 这个教证明确宣讲了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和往生时的情况 其中, 再三观想彼如来 是明观福田, 积累诸多无量善根 是积资净障, 发菩提心圆满回向 是发菩提心, 发愿往生彼佛刹土 是发清净愿 任何众生若能再三修持这四种因, 则彼等在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在

210 所讲之法众多比丘眷属的围绕下, 会现在他们的面前垂视而住 ; 在见到西方三圣及众多眷属后, 他们都会生起极大的欢喜心, 在这种清净的心态下死去后, 彼等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相关净土经论中, 往生极乐世界的公案不胜枚举, 大多都是没有断气时出现阿弥陀佛, 但也有一部分是在死后出现阿弥陀佛 下面就讲一则死后显现圣像的公案 : 在元朝至顺年间, 杭州一带连年闹饥荒, 杭州城饿死了很多人 官府命令将尸体全部堆在一个大山坑中, 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经过二十多天还没有腐烂, 而且每天都抬来很多新尸体压在她的尸体上, 但第二天她的尸体总是在尸堆的最上面 拖尸体的人觉得很奇怪, 于是搜她的身体, 发现她的怀中有一个小布囊, 里面贮存有念阿弥陀佛图三幅 这件事传到官府后, 官府买棺材为之入殓, 在焚化时, 于烟雾火焰中出现了佛菩萨的像 因为这个原因, 当时很多人发心念佛 对于修持的方法, 现在汉地修学净土的佛友普遍偏重持名, 不太强调观想 ; 但从历史资料来看, 以前汉地净土宗也有观想的传统 中国净土宗创立于东晋, 在庐山东林寺, 慧远大师与高僧名士 123 人共同结为白莲社, 精修净

211 明观福田 世间安乐而作狭隘回向 而应在大愿摄持下作 广大回向 我总觉得藏汉佛教应该互相学习 取长补 短 拿修学净土法门来讲 汉传佛教的修行人 应学习藏传佛教的发菩提心 藏传佛教的修行 人应学习汉传佛教的精进念诵 的确我非常佩 服汉地有些寺庙 他们日日夜夜精进念佛 从 早上四点一直念到晚上十点 整个过程什么事 也没有 大家都不讲话 这非常好 第十二课 土法门 后来慧远大师被后人奉为净土宗初祖 东林寺也成为净土宗的祖庭 当时就是以观想 来修持净土法 到了唐代 道绰大师和善导大 师极力提倡持名念佛 由于他们的影响 唐代 以后 汉地都以念佛作为修行净土的正行 而 观想则不太强调 当然 汉地如是盛行持名念佛 这也离不 开诸佛菩萨的加持 下面讲一则公案 据 宋 高僧传 记载 唐代慧日大师前往印度朝礼 当时在北印度有一座山 山间有观世音菩萨像 有诚心祈祷者 每见菩萨现身 大师在圣像前 虔心祈祷 希望观音菩萨能指点一条解脱之道 后来观世音菩萨显现金身 伸出右手为大师摩 顶 并告诉他 如果你想弘扬佛法 自利利他 应当念诵阿弥陀佛 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将来 往生极乐世界后 就能见到阿弥陀佛和我 你 要知道 在一切修行法门中 念佛法门最殊胜 后来 慧日大师回国后大弘净土法门 以种种因缘 汉地念佛法门非常兴盛 以 致很多人都用 家家阿弥陀 来褒赞它 其实 这样的传统非常好 大家应继续发扬 但也要 注意两点 一 念佛时不要掺杂自私自利的念 头 不应仅为自己快乐而求生净土 二 念佛 的善根要回向给众生 不要成天为了家人得到 丁一 明观福田 分二 一 明观刹土之 相 二 明观佛及眷属 戊一 明观刹土之相 唉玛吙 自此日落之方向 越过无数众世界 稍许上方圣境处 即是清净极乐刹 我等肉眼虽未见 自心却应明然观 唉玛吙 是表示奇哉 稀有的语气词 作者对什么感到稀奇呢 对阿弥陀佛和西方极 乐世界感到稀奇 在世间 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件大事 人们 都会觉得很稀有 比如某人原来是一个乞丐 后来他发了财 还办了一个大企业 这时大家 都会交口称赞 想不到他还能做这么大的事

212 世间安乐而作狭隘回向 而应在大愿摄持下作 广大回向 我总觉得藏汉佛教应该互相学习 取长补 短 拿修学净土法门来讲 汉传佛教的修行人 应学习藏传佛教的发菩提心 藏传佛教的修行 人应学习汉传佛教的精进念诵 的确我非常佩 服汉地有些寺庙 他们日日夜夜精进念佛 从 早上四点一直念到晚上十点 整个过程什么事 也没有 大家都不讲话 这非常好 明观福田 丁一 明观福田 分二 一 明观刹土之 相 二 明观佛及眷属 戊一 明观刹土之相 唉玛吙 自此日落之方向 越过无数众世界 稍许上方圣境处 即是清净极乐刹 我等肉眼虽未见 自心却应明然观 唉玛吙 是表示奇哉 稀有的语气词 作者对什么感到稀奇呢 对阿弥陀佛和西方极 乐世界感到稀奇 在世间 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件大事 人们 都会觉得很稀有 比如某人原来是一个乞丐 后来他发了财 还办了一个大企业 这时大家 都会交口称赞 想不到他还能做这么大的事

213 第十二课情, 真稀奇! 其实若有人真正懂得净土法门, 那就不会觉得这有多么了不起, 因为他知道, 再也没有比阿弥陀佛因地发愿, 以及所成就的极乐世界更为稀有的事了 当然, 所有修学净土法门的人, 并不一定都有这样的信念, 甚至有些人对这样的道理还很茫然, 那想往生极乐世界也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一切欲往生者, 皆应了知极乐世界的来源, 及其存在之理等内容, 这非常关键 由于受无神论的影响, 以及以前从未好好学习过佛法, 所以很多念佛人还在怀疑 : 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到底存不存在? 如果没有正信, 一 边念佛一边怀疑, 那也不可能往生 ; 即使往生, 也会包在莲花苞里, 于五百岁中见不到佛的尊颜 所以, 所有修持净土法门者, 都应以逻辑和辩论来遣除怀疑 ; 如果相续中有疑惑, 那就必须闻思教理, 或者到有智慧的人面前去请教, 这极为重要 下面简单宣讲阿弥陀佛在因地的发愿, 以及在果地的功德等内容 往昔无量劫时, 世间自在王如来出世, 他身边有一位侍者, 名为法藏比丘 ; 因为他是大乘利根者的缘故, 他对圣者具有的广大智慧 正念 证悟 妙智 精进 有胜解信 ; 为了

214 明观福田利益无边众生, 他在佛前发下了殊胜的菩提心 无量寿经 云 : 尔时, 次有佛, 名世自在王如来 应供 等正觉 明行足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 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 世尊 时有国王, 闻佛说法, 心怀悦豫, 寻发无上正真道意 弃国捐王, 行作沙门, 号曰法藏 后来他在佛前发下了四十八愿, 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最初发心 发心之后要创建自己的世界, 于是法藏比丘在俱胝年间, 听闻八百一十万俱胝那由他 ( 也有二百一十亿的说法 ) 佛陀的功德, 及其刹土圆满庄严, 还有环境 大地由什么形成 并将所有佛刹合而为一, 普皆受持, 发广大愿 当时人寿很长, 所以法藏比丘能有这么长的时间听闻佛法 相比之下, 我们听了十年二十年 甚至二三年就心生满足, 甚至还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这就不应该 为了修建自己的刹土, 法藏比丘首先学习并掌握了许多佛刹的状况, 之后摄集所有佛刹的优长, 而发愿建立自己的刹土, 也即具足一切功德 远离一切过患的极乐世界 可能这有点像学院修大经堂, 首先是承诺建造, 然后去观摹藏汉两地有名的寺院, 并在壁画 结构 布局等方面学习他们的优长, 之后建造一座极具特色的无比庄严的大

215 第十二课经堂 但是, 修一座经堂只需要两三年时间, 而创造一个刹土, 需要在数多大劫中积累资粮, 可见佛陀为众生付出了何等代价 极乐世界无比庄严, 连大地全都遍布黄金, 而娑婆世界很多众生都喜欢黄金, 连一枚小小的金戒指, 或一对小小的金耳环都很看重, 可能很多人就不愿意留在这个世界 有的人特别喜欢琉璃等珍宝, 而极乐世界到处都是, 那还有谁不愿往生呢? 关于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 净土经典有详述, 大家可以参阅, 这里不广说 但有些人却像着了魔一样 : 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到底存不存在啊? 所以, 对唯依阿弥陀佛福德力才现前的此刹土, 我们一定要有充分认识与了解, 这样才能遣除不必要的怀疑 有些法师虽说阿弥陀佛真实存在, 但好像并不了解阿弥陀佛, 他们说 : 你们知不知道, 阿弥陀佛他老人家非常辛苦, 他天天都挂念着我们这些烦恼众生 他们把佛陀看作普通人, 好像佛陀是一个天天跑来跑去的老和尚, 其实并不是这样 说辛苦, 可能在未成佛前有点辛苦, 但成佛后一点也不辛苦 因为佛陀往昔所发大愿全部已经成就, 依靠他的福德力, 刹土也已形成, 一切众生只要能如理持名 观想, 皆可自在往生 ; 而且佛陀度化众生的方式

216 明观福田也无有勤作, 所以佛陀绝不会因度众生而感受痛苦 紧接着讲, 又过了一恒河沙数阿僧祇劫, 此佛刹名为持执大劫, 有统治四大部洲的辐轮转轮王出世, 在其他经典此转轮王叫无诤念国王, 他有一千个太子 当时他有一位大臣名叫海尘, 在 大悲白莲花经 中, 这位大臣叫宝海, 他生下一具相之子, 取名为海藏 海藏长大后, 对轮回生起厌离心而出家, 最后现前了圆满正等觉果位, 佛号宝藏 王臣众眷属皆恭敬承侍 供养宝藏佛 经海尘婆罗门 释迦牟尼佛前世劝请, 辐轮王和一千个太子都在宝藏如来前发了菩提心, 其中辐轮王在佛前发下了受持清净刹土的大愿 可见道友的劝请非常重要, 辐轮王当时已是八地菩萨, 按理来讲他应该知道去依止宝藏如来, 但显现上也需要海尘的劝请 宝藏如来对辐轮王授记说 : 善哉! 国王请看, 向西方越过十万俱胝佛刹, 有一可堪称为刹土之王的 极妙世界, 未来时经过一恒河沙数阿僧祇劫, 名为极乐世界, 那时你在此成佛, 佛号阿弥陀 为他作了明确授记 当然这是八地菩萨所获得的不退转授记, 也即将来成佛的授记

217 第十二课当时阿弥陀佛已经证得八地菩萨的果位, 本来八地菩萨很快就可以成佛, 但他仍在那么多劫当中没有成佛, 这完全是他的愿力所致 后来阿弥陀佛成就一切大愿, 现前成佛 在此贤劫之前, 虽然已经过了十大劫, 即成佛以来已过十劫, 但这只是极乐刹土的十天 阿弥陀佛如今也是色身住世, 且广为众生宣讲正法 作者对此感到极为稀有, 因为阿弥陀佛最初只是一位世间国王, 后来出家发愿, 经过无量阿僧祇劫积累二资之后, 最终成就了无上菩提, 而今正以极乐世界无余陶熔一切众生 确实非常稀有, 因为他并非建立一座工厂或一所学校, 而是要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 以让无量众生在那里获得圣果 在有智慧的人看来, 这无比稀有, 但愚者的品味极为低劣, 他们认为只要有钱财 有地位就是好人 ; 确实在当今社会, 真正以智慧和悲心作为衡量标准的人已越来越少 当然以上道理能否接受或认同, 这和前世的因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如果前世曾经串习过大乘佛法, 也即是大乘种性者的话, 那一听到极乐世界的功德, 内心就会数数生起欢喜心和信心 如果没有前世的善缘, 多生累世都在三恶趣打滚, 那听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之后,

218 明观福田不但生不起信心, 反而会产生邪见 就像藏地的牧民, 他们只能理解自己的简单生活, 对现代社会却一无所知 如果给他们讲美国科技如何发达 物质如何丰富, 他们根本接受不了 同样的道理, 闻思底子薄 前世今生都没积下福报 也没结下善缘, 那就很难接受这样的道理 但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 只要具足了因缘, 就会显发本具的智慧和信心, 这一点大家务必清楚 有些法师说 : 极乐世界是一所大学, 阿弥陀佛是校长, 往生的人是学生, 它的录取线很低, 其他学校是 500 分, 极乐世界只要 250 分 这样讲也很好, 但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录取线低就怀疑它, 因为这是佛陀的大悲而并非世人的无奈 如今阿弥陀佛正在彼刹广转法轮 造就英才, 同时也在广纳豪杰 集聚贤才 ; 既然如此, 那我们为什么还不发愿呢? 另外, 关于阿弥陀佛与贤劫千佛等发心及发愿的详细情况, 可从 大悲白莲花经 ( 即 悲华经 ) 中了知 悲华经 译于北凉时代, 它由中印度昙无谶译师翻译, 这部经宣说了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摄持浊世众生的经过, 并以无有垢染的白莲花来赞叹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 还宣说了贤劫千佛的发心等内容 总之, 这部

219 第十二课经的功德非常大 在汉地, 蕅益大师曾经弘扬过此经, 汉传佛教很多修行人对此经也很重视 以前我从厦门回学院后, 也曾印过一批 悲华经 与道友结缘, 希望大家能再看一看 其实, 释迦牟尼佛广传 中的内容很多都出自 悲华经 以前我翻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时, 很想把 悲华经 中的内容直接搬过来, 但后来发现, 藏文与汉文很难对上, 再加上现代人也不一定看得懂, 所以最后还是从藏文作了直接翻译 关于 释迦牟尼佛广传 的翻译, 我是以闭关的方式进行的, 当时住在 174 医院, 在五个月中我一直未跟任何人有过联系, 身心非常清净 通过这次翻译, 我对本师释迦牟尼佛及白莲花般的五百大愿生起了不退转的信心 从那以后, 我就尽己所能劝大家念诵 释尊修法仪轨, 因为我觉得所有佛弟子都应忆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恩德 释迦佛对浊世众生恩德非常大 如果佛陀在因地没有发愿度化我们, 如果他成佛后没有为我们宣说正法, 那我们将永远沉溺在轮回当中, 而无有解脱的机会 正因为当年佛陀的发愿和慈悲摄受, 我们才看见了解脱的曙光, 最起码在弥勒佛出世时, 在释迦佛教法下具足三皈五戒的人都能获得圣果 在 释尊修法仪轨

220 明观福田中, 麦彭仁波切把 释迦牟尼佛广传 归摄为一个偈颂, 即 :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确实每一位佛弟子都应为了一切众生摆脱轮回之苦, 而至诚恭敬地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轮回的痛苦无量无边, 以人类而言, 身心的方方面面都苦不堪言 有些道友问我 : 为什么我天天要和不愿意接触的人打交道? 而自己喜欢的人却不能常相聚? 我说 : 这就是怨憎会苦与爱别离苦 因为你前世欠他的感情和钱财, 或者前世害过他, 所以今世你不想面对他, 他也会天天看着你 ; 你不想跟他说话, 他也会跟你搭上腔 同样的道理, 你喜欢的人, 他很快就会离开你, 而不可能常在一起 这就是轮回的本性 其实于人而言, 这样的怨憎会与爱别离根本不算什么痛苦, 在这一点上可能每个人都有自证分 拿看病来说, 生了病不看也不行, 要看的话, 现在很多医院都要求医生每月要赚多少钱, 而很多医生的医德又很差, 所以即使没有大病, 也要给你开一大堆药, 或者让你输液 检查 但病人也没办法, 只好眼睁睁看着挨宰 此乃看病之苦, 而真正的病苦就更难以忍受 此外

221 第十二课还有生 老 死 求不得与五阴炽盛苦 人道尚且如此痛苦, 那三恶趣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而所剩的天道与阿修罗道也极为痛苦 幸运的是我们已值遇了脱离苦海的捷径 净土法门, 故大家皆应对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生起感恩戴德之心 另外, 大家一定要多看这样的大乘经典, 千万不要在没有意义的个人恩怨上用放大镜来放大, 而应在对今生来世有意义的大事上花时间 下工夫

222 明观福田第十三课 下面继续学习明观福田, 现在讲明观刹土之相, 前面讲了部分内容, 下面紧接着讲 : 这样的极乐世界明观在哪一方向呢? 观想在释迦牟尼佛所拥有的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日落的西方 虽然无量无边的世界我们的肉眼都看不到, 但明观的时候, 极乐世界既不能观在东方 南方与北方, 也不能观在上方和下方, 而应观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 阿弥陀经 云 :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 意谓 : 从娑婆世界往西经过十万亿佛国土, 有一凭阿弥陀佛愿力形成的, 非常庄严 清净 微妙的刹土, 其名为极乐世界 无死鼓声经 云 : 自此向西方, 极乐世界刹, 彼处住如来, 善逝无量寿, 谁诵其名号, 将往生彼刹 一般来讲, 这个偈颂在超度亡人或平时发愿时, 很多修行人都会念诵 其意为, 从娑婆世界往西有一清净刹土 极乐世界, 彼处有善逝无量寿如来安住, 谁能持诵他的名号并发愿祈祷, 彼将转生到那里 所以平时观想的时候, 极乐世界应观在我们这个刹土的西方 那极乐世界距离此刹有多远呢? 这是凡夫人无法衡量的, 因为没有亲自到西方国家的话,

223 第十三课我们的肉眼根本没办法见到它们, 那更何况说越过众多无数世界的极乐世界呢? 那经中所说的, 经过百千俱胝那由他世界的西方极乐世界, 能否以现代科学来了知呢? 根本无法了知 身为物理学家的黄念祖老居士, 曾对佛教与现代科学的宇宙观作过比较, 他在 无量寿经注解 中说 : 一个银河系就是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一个单位世界 既然如此, 那现代科学连一个单位世界都无法衡量, 更何况释迦牟尼佛所化的三千大千世界呢? 其实, 无论现代科学如何发达, 它也无法衡量三千大千世界, 最多能衡量娑婆世界的极小部分, 那自然也不可能了知距离此刹如此之遥的极乐世界了 当然, 如果以净见量来衡量, 也即在诸佛菩萨的境界中, 一个小小微尘的西方也有极乐世界, 那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远近之别了 华严经 云 : 一尘中有尘数刹, 一一刹有难思佛 意谓 : 在一个微尘中, 有微尘数的刹土, 在每一个刹土中, 有不可思议的佛陀 但这样的境界凡夫人很难想象, 只有在学习了 华严经 大幻化网 等显密了义经论后才能了解 ; 相关诠解 普贤行愿品 的论典还说, 只有在得到圣者的境界时, 才能真正明白这样的道理 尤其是, 如果按照 闻解脱 等密续的道

224 明观福田理来解释的时候, 极乐世界则是自心的妙用 当然, 这样甚深的道理一句两句很难解释, 再加上没有长期闻思过相关密续的道友也很难接受, 而且在没有得过灌顶的人面前也不能宣讲, 所以暂时不讲 不过, 如果你承认诸佛最玄妙 最殊胜的清净观的话, 就一定要承认这样的观点 那极乐世界是实有的呢, 还是幻化的? 从名言究竟的角度来讲, 极乐世界是幻化的 ; 因为在对名言作究竟观察的时候, 地狱是幻化的, 人间是幻化的, 天堂是幻化的, 极乐世界也是幻化的 而从名言暂时的角度来讲, 极乐世界则真实存在 总之, 从娑婆世界向西经过无数刹土, 稍许上方有一圣境处, 即极乐世界 本来刹土有清净和不清净多种, 但此极乐世界是器情二者都极为清净的刹土, 它既不存在丝毫诸如普通土石 高岗洼地 危险地带 四大损害等不悦意景象的器世界之苦, 也听不到诸如三恶趣 生老病死等名的有情之苦, 是极其安乐之自性 想必大家都清楚, 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有非常大的差别, 因为这方面的道理, 佛在 无量寿经 为主的大乘经典中, 以对比的方式作

225 第十三课过明显宣说 对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讲, 大家皆应详细了知娑婆世界的痛苦与不净, 以及极乐世界的无苦唯乐与种种清净, 这样以后, 才能产生出离与向往之心 所谓娑婆乃印度梵语, 其意为忍 堪忍 能忍 忍土 所以住在娑婆世界的众生一定要忍耐, 因为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生老死病等痛苦 拿身体来讲, 这个世界的众生都有像脓泡一样的骨肉之躯, 一旦遇到违缘, 马上就会产生痛苦 ; 而极乐世界的众生, 他们全部是清净的光 身, 所以也就不会有寒热饥渴 感冒咳嗽 心里痛苦等苦恼 自然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宣说法要时, 下面的比丘也不可能像在座的道友一样 不停地咳, 因为在极乐世界连病苦的名称也听不到, 更何况说真实的病苦呢? 大家也知道, 我们这个世界经常出现海啸 地震等四大灾难, 整个环境也凹凸不平, 甚至最美的地方也有种种缺陷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 娑婆世界的本体是清净的, 但在不清净的众生面前, 它确实显现各种不清净的相 而极乐世界完全不相同, 在 无量寿经 中, 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说, 极乐世界具有无量的功德庄严, 它无有地水等灾难以及各种痛苦, 甚至连名称亦无

226 明观福田而在这个世界, 无论我们再怎么样想远离痛苦, 再怎么样想获得安乐, 也始终无法如愿 放眼四望, 无数众生日日夜夜都在为快乐而奔波, 但真正能获得快乐的又有几人? 如果能往生到极乐世界, 不要说自身的快乐, 连利益无量众生的事业也能顺利成办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能过得保险一点, 于是花钱买医疗 养老等各种保险, 但实际上这也并非真正的保险 如果能往生极乐世界, 那才是最保险的 总之, 这个世间苦不堪言, 我们没必要再留恋它, 即使来世转生为有财产 有地位的人, 也没有真正的快乐, 因为根本无法摆脱三根本苦和八支分苦 如果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一切痛苦都会消失 既然如此, 那有智慧的人谁不向往这样的刹土呢? 当然,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娑婆世界的缺憾与痛苦对修道也是很好的助缘 据 文殊菩萨传记 记载, 下方世界的佛陀赞叹云 : 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转法轮, 就像淤泥中的如意宝一样, 他的精神非常可嘉 还说 : 娑婆世界半天的修行, 超过其他清净刹土百千万年的修行 正因为娑婆世界有种种烦恼和痛苦, 我们才能依之产生出离心 菩提心并修持往生法 ; 如果娑婆世界方方面面都很圆满, 可能就很难

227 第十三课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以及产生真正的修行境界 的确, 在所有刹土中, 往生极乐世界乃最佳选择 乔美仁波切说 : 在清净的所化众生面前, 观世音菩萨的布扎拉刹土是一无垢世界 ; 而在不清净的所化众前, 它只是一座不清净的山, 可见此刹也有不清净的现象 在邬金刹土的不净所化众前, 莲花生大士的刹土也不清净, 甚至他们还将莲花生大士看作罗刹王, 以及产生各种各样的邪见, 这说明该刹也有一些不清净的地方 东方琉璃世界和现喜刹土虽然非常 清净, 但要往生到那里也不容易 而极乐世界, 众生和刹土都非常清净, 只要有信心, 凭借阿 弥陀佛的愿力, 任何众生皆可轻易往生 同时, 乔美仁波切还给我们作出了这样的示现 : 以前他专门祈祷弥勒菩萨, 发愿往生兜率天, 但修了七年后, 他就转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了 而且, 佛陀在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宝积经 等大乘经典中, 也一再宣说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 并再再劝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汉地许多大德也认为, 佛陀无问自说的净土法门最殊胜 所以大家皆应励力修持净土法门, 并再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关于极乐佛刹的详细功德, 下文中有说明, 到时自可了知 而这样的刹土, 即使我们站在峨眉山或珠

228 明观福田穆朗玛峰顶极目西眺, 也不可能看见它 ; 即使借助望远镜, 也不可能触及它的边缘, 总之以普通的肉眼根本无法见到它 虽然科学家们制造了许多先进望远镜, 像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 以及欧洲航天局将于 2012 年发射的最先进的太空望远镜, 它们也不可能望见极乐世界 当然与此类似的道理, 本课前面部分也略有提及, 大家可以参阅 虽然我们自己的双眼并不能现量见到, 但这并不表示不存在, 正如因明中所说 : 仅是未见并非无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说 : 极乐世界和地狱肯定不存在, 因为我没有看到 这是一种很荒谬的推理, 如果因为自己没有见到, 所以就不存在, 那世间有许多你见不到的东西, 难道它们都不存在了吗? 可见, 要想否定一件事, 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 否则便是谬论 文革期间, 有一位老和尚挨批斗, 一位领导一边打他一边说 : 你们佛教徒口口声声都说极乐世界和地狱, 如果有的话, 你给我指出来! 老和尚说 : 有是肯定有, 但不一定要指出来 领导说 : 你必须给我指出来! 老和尚说 : 你们天天骂美帝国主义, 那美国存不存在? 如果存在, 你也给我指出来 那个领导气得无话可说, 只有用拳头狠狠地打他 老和尚微笑着说 :

229 第十三课 你现在应该知道了吧, 没有看见并不等于不存在, 没有看见而存在的东西多着呢! 在因明当中, 因为没有看见, 所以不存在 是一种荒谬的推理 因为凡夫人肉眼的功能本来就有限, 故肉眼见不到并不代表没有 比如, 对空气 电波和细菌, 你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那你是否能否认它们的存在呢? 不要说清净刹土和阿弥陀佛, 甚至在一个小小的山沟当中, 也有许多你未曾见过的东西, 在一群人当中也一定有你未曾见过的人, 既然如此, 那我们怎 能以没有现见来否认其他事物的存在呢? 所以, 对地狱 天堂以及极乐世界等问题, 我们应依经论来了知, 而并不能以凡夫人的肉眼和分别念来抉择 当然, 柱子无常, 所作之故 之类的推理, 完全可依分别念来比量推理 ; 但对于这些极隐蔽的道理, 想完全抛开经论, 仅以自己的分别念来论证, 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最近在网上, 对往生极乐世界需不需要发菩提心辩论得很厉害, 有一部分人公然声称 : 往生极乐世界并不需要发菩提心 我觉得这些人的胆子真大, 于是不禁要问 : 你们是通过现量来了知的呢, 还是通过比量了知? 昨天我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 所谓 往生极乐世界不需

230 明观福田要发菩提心, 我在任何经典中都没见过这种说法 当然我没见过, 并不代表没有, 如果你真看过这样的教证, 那就应该举出来 如果有明确的教证理证, 我们也会接受你的说法, 因为我们百分之百信任佛语 而佛经并没有这样的说法, 相反许多经典都说, 往生极乐世界需要发菩提心 既然如此, 那你又何必抹杀佛陀的金刚语呢? 有些人下结论的方式很简单 : 因为某居士以前没有发过菩提心, 而他后来也往生了,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并不需要发菩提心 请问 : 你怎么能断定他没有菩提心? 弥勒菩萨曾说 : 产生菩提心的方法很多, 有些是以自力产生 有些是以他力产生 有些是以听闻而产生 因此, 当他往生的时候, 你如何能断定他的相续中不存在菩提心? 有些佛友对我说 : 我相信往生极乐世界需要发菩提心, 但有些人托我向您问这个问题, 所以问一下, 往生极乐世界到底需不需要发菩提心? 我想这些有疑惑的人可能并未学过佛经, 或者并没有好好学, 因为经中明确宣说往生需要发菩提心, 而相反的说法在任何经典中都未发现 当然, 佛经的道理无比甚深, 要凭自己的分别念来解释非常困难, 在古印度除了二胜六

231 第十三课庄严外, 很少有人能直接解释佛经的密意 ; 那有些人稍微有点闻思的智慧, 就开始凭分别念来臆测佛意, 就非常不合理 所以凡夫人不能太傲慢, 不要认为自己想的全部都正确, 与圣者相比, 凡夫的智慧非常渺小, 所以凡夫人一定要以恭敬心来学习佛菩萨的智慧, 这非常重要 紧接着讲, 昔日阿难曾经对世尊说 : 我想亲眼看看极乐世界 于是世尊以身体的光芒使山川等一切全部隐没不见, 对阿难说 : 看吧! 你应合掌 顶礼 散花 当时, 阿难也现见了此刹 另外, 在许多藏汉大德的传记中, 也记载有他们云游极乐世界的公案, 大家自可参阅 在了知了这些相关公案之后, 相信有智慧的人一定会坚信极乐世界的无欺存在 在宋朝法贤译师翻译的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中, 上面这则公案是这样讲的 : 佛陀告诉听法大众, 如果对极乐世界有欢喜心就应发愿往生 佛陀也要求阿难合掌向西方顶礼, 于是阿难从座而起, 面向西方恭敬顶礼, 当时阿难也见到了阿弥陀佛 : 佛颜广大庄严, 佛身如黄金山, 同时也听到十方诸佛在同声赞叹阿弥陀佛的种种功德, 于是阿难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232 明观福田所以大家应多翻阅有关极乐世界的经论, 若能长期闻思, 对净土法门就会有深入的认识, 也自然能产生正信 许多人就是因为对净土方面的经论学得少, 所以他们一直认为极乐世界只是传说中的虚拟世界 ; 有些人还认为, 极乐世界只是老公公 老婆婆所希求的刹土, 像我这样的大智者并不需要往生极乐世界 ; 还有人认为, 自己的修行境界已经超越极乐世界的菩萨了, 所以没有必要再往生 诸如此类的分别念皆可依闻思遣除 因此, 我们应以佛语作为可信的正量, 务必要对比量的智慧诚信不疑 的确, 大家皆应对佛陀的金刚语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一定要深信极乐世界的存在 对于此理, 我们可以比量来无误推断 : 佛陀所宣说的极乐世界决定存在, 因为佛语的为正量之故 妙法莲华经 亦云 : 诸佛如来言无虚妄 若人信归佛, 如来不欺诳 但现在很多知识分子只相信自己的分别念, 从来不相信佛语, 而他们又无破斥的理由,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无药可救之人 对佛教徒来讲, 对佛语一定要有不退转的信心, 还应老老实实依教奉行, 这非常重要 那佛语为什么是正量呢? 释量论 云 : 无因不说妄 因为佛陀没有任何说妄语的

233 第十三课因, 所以他绝对不会说妄语 马鸣菩萨云 : 见义故无欺 因为佛陀现量见到了万法的实相, 所以他的语言决定真实无欺 既然如此, 那佛陀在经典中说极乐世界存在, 我们就应百分之百相信有这样的世界, 而且皆应发愿往生 在世间, 大家都不会怀疑老实人所说的话是妄语, 既然如此, 那我们怎能不相信, 远离一切过患的佛陀所说的语言是正量呢? 大明度经 云 : 佛语不欺, 当作是学, 当作是求 意谓 : 佛陀的语言永远不会欺惑众 生, 所以我们学习与希求的皆应是佛语 如果我们完全按照佛陀的教言去行持, 那对今世来世一定会带来真实的利益 寂天论师云 : 牟尼无欺言, 奉行必获益 意思是, 释迦牟尼佛的语言无有任何欺惑, 只要依照他的教言如理行持, 就必定能获得利益 故大家皆应随学佛陀与佛语 有时候我想,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 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到现在这样的年龄, 我并未做过任何大的事情, 唯一心满意足的, 就是自己披着袈裟随学佛陀和上师 前半生如此, 后半生亦将如此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怎么想, 可能大家除了学佛以外, 还有更成功的事, 比如对家庭 国家乃至世界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234 明观福田献 但我始终认为, 对自他众生来讲, 最值得自豪的就是随学佛陀和上师 总之, 我们一定要对如来的教言生起诚挚的信心 当然要生起信心, 最好能学习因明 中观等比较深的法, 因为通过系统闻思生起来的信心很稳固 我曾对部分知识分子说过 : 现代人很需要学因明和中观, 因为很多人都读过高等院校, 认为自己很有智慧, 有一种傲慢心 ; 如果他们能学习这样的深法, 当面对难以理解的道理时, 就会知道自己很笨, 自然会对佛陀的智慧产生信心 如果能潜心闻思佛法, 相信大家就会坚信 : 任何世间的智者都无法拥有佛陀的一分智慧, 因为在一切所知中, 他们只能了解极其微小的部分 我以前也讲过, 很多科学家只能通达世俗中的部分道理, 对整个二谛, 他们绝对不可能通达, 那更谈不上有内在的修行了, 所以他们在临死时一点把握都没有, 跟其他人并没两样 但现在, 许多人对佛法都疑惑重重 有人问 : 为什么用望远镜看不到极乐世界? 因为极乐世界在无量世界之外, 所以望远镜见不到 还有些人问 : 既然极乐世界这么遥远, 要往生到那里会不会要很长时间? 是坐火车呢还是乘

235 第十三课飞机? 其实, 这种疑问也是多余的, 因为往生的时候, 既不需要火车也不需要飞机, 心念比光速还快, 只要一念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 当下即能往生 可见, 诸如此类的疑惑只要好好闻思就能遣除 当然, 要破斥佛经, 谁也找不到半点理由, 既然如此, 我们怎能不产生信心并依教奉行呢? 那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观想极乐世界呢? 其实, 无有阻碍的自心是清晰了然 无有障蔽的, 它既可观想地狱 也可观想清净刹土, 而在这里, 则应如唐卡图案现于心中一样明观福田 这是在说, 要像观唐卡一样明观福田 而对于一切欲往生者来讲, 往生四因之一的明观福田皆应具足, 否则很难往生 附带说明的是, 初学者如果无法直接观想极乐世界, 则应反复看极乐世界的唐卡, 然后于内心再三忆念 观想 藏地和汉地都有许多有关极乐世界的画像, 虽然它们不尽相同, 但很多都是高僧大德云游极乐世界后, 以他们的智慧抉择下来的, 自然我们也可依之作观 学院开极乐法会时, 也要挂一幅极乐世界的巨大唐卡, 其目的就是让有缘信众依之观想极乐世界 我们还可以这样观想 : 先看一下阿弥陀佛的唐卡, 然后于心中再再观想它的庄严, 这也

236 明观福田是所谓的明观福田 这样的观想非常合理 比如, 虽然从此处看, 望不见拉萨地方或觉沃仁波切 ( 指觉沃佛像 ), 但这些并非没有 我们可以询问去过拉萨的人, 在他们为我们一一描述布达拉宫和觉沃佛像之后, 就可以在自己的心目中浮现出一种总相, 会知道布达拉宫与觉沃佛像等是什么样的 同样, 虽然我们的肉眼见不到极乐世界, 但也可依靠 阿弥陀经 和高僧大德的教言, 在自己心中再再浮现出极乐世界的总相 所以希望大家, 在平时念佛 念 极乐愿文 以及临终之时都要如此观想 当然, 凡夫人的观想能力非常有限, 除了少数前世极有修行的人之外, 大多数人都很难清晰全面明观七宝池 八功德水等极乐世界广大清净庄严的相, 但我们可以这样窍诀性地忆念 : 在娑婆世界的西方, 有一个不同于我们这个刹土 具足一切无上安乐的极乐世界 ; 一心专注于西方, 乃至微乎其微的善根以上都为往生极乐世界而作回向 ; 这也是明观福田, 也是修清净刹土的发愿 如果行住坐卧都能以虔诚的信心观想, 往生极乐世界则不会很困难 我见过的许多老人, 他们都是在忆念佛陀的状态中去世的 我的父亲平时对极乐世界很有信心, 临终时也是在念

237 第十三课佛声中去世的 从他临终的表现来看, 我推测他可能往生净土了, 但凡夫人没有神通, 也不能完全断定 所以我非常希望, 上了五六十岁的人都要好好修净土法, 因为这样的年龄已经不年轻了 当然年轻人并不是不会死, 但一般来讲年轻人还会活一段时间, 所以在修学净土法门的同时也应好好闻思 但现在的人很颠倒, 最近我看到报净土班的很多都是二三十岁, 而报闻思班的很多都是八九十岁 有些老菩萨连字都不识, 但他们很想学 现观庄严论, 虽然 学 现观庄严论 的功德很大, 但我总觉得老年人还是应以念佛为主, 所以我要求五六十岁的人最好都报净土班 现在不信佛的人千千万万, 如果我们能以各种方便, 让他们在一刹那间念佛, 那也可在他们的相续中种下善根, 这也极为难得 但有些人可能是没有善根的原因, 别人再怎么劝, 他也不念 印光法师文钞 中记载 : 光绪年间, 印光大师在北京圆广寺住, 一次在寺外遇到一个乞丐讨钱, 大师说 : 你念一句佛, 我给你一文钱 乞丐不念 大师说 : 念十句佛, 给你十文钱 乞丐仍不念 最后大师将四百文钱全部掏出来说 : 你念一句佛, 给你一文钱, 你尽管念, 我尽此一袋钱给完为止 乞丐不但不念,

238 明观福田反而放声大哭起来 大师无奈, 丢下一文钱就离开了 后来大师感慨地说 : 这人太无善根, 为了骗钱都不肯念佛 关于修炼清净刹土, 普贤行愿品 中所说的 所有十方一切刹, 广大清净妙庄严, 是指以自力修清净刹土的发愿, 也即 现观庄严论 所说的, 得地以上菩萨修建自己的清净刹土 ; 而这里所讲的是一心向往佛陀早已修成的清净刹土, 之后如果积累资粮则可往生到那里, 而并不是说往生者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极乐世界 如此也与宗喀巴大师的 开启胜刹之门 等智者们的所有言教相吻合 上师如意宝曾说 : 如果自己先要建立一个刹土, 然后再度化众生, 这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我们应先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在那里圆满功德后, 再来到人间度化无量的众生 最后, 当到达一定境界时, 再创造自己的刹土 现在有些印度的上师也是这样, 他们要求弟子首先在自己的道场呆一段时间, 当弟子有一定能力时, 再要求他们出去建道场 办中心 所以, 我们也应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在那里先圆满一切功德 遣除一切障碍之后, 再利益众生, 这是最殊胜的方便 对当今浊世来讲, 往生净土确实是无数众

239 第十四课 藏传净土法 当中 现在正在讲广说修 持往生极乐世界之四因 其中第一个明观福田 分两个方面 即 明观刹土之相与明观佛及眷 属 明观刹土之相已经讲完了 今天开始讲明 观佛及眷属 明观福田 第十三课 生出离轮回的唯一门径 当然这也是释迦牟尼 佛在诸多佛经中 一再赞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 界的原因 而藏汉很多大德都发愿往生极乐世 界 其密意也是为了引导更多众生早日脱离轮 回 故大家皆应随学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 而 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另外 道友们也不要认为 像我这样的凡 夫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 这非常不好 大家千 万不能这样想 一定要有信心 阿弥陀佛并不 会因为你是个低劣的凡夫 就关闭极乐世界的 大门 相反 只要有信心 任何人都能往生 麦彭仁波切在 净土教言 中讲得很清楚 凡 夫人可以凭信心和意乐力往生净土 因此 大 家一定要在明观福田的基础上 发愿往生万德 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 戊二 明观佛及眷属 分四 一 明观主 尊身相 二 明观其意功德 三 明观主要眷 属 四 明观其余眷属 己一 明观主尊身相 彼刹阿弥陀佛尊 红莲宝色光耀眼 无见顶相足轮等 三十二相八十好 一面二臂定持钵 著三法衣跏趺坐 千瓣莲花月垫上 身背依靠菩提树 这两颂主要讲阿弥陀佛的身相 大家在修 行净土法门时 心中皆应反复观想阿弥陀佛的 完整身相 当然有些人修行境界比较高 阿弥 陀佛的身相完全能观得出来 而有些人就不一 定能做到这样 但大致的观想也可以 前面宣 讲观想极乐世界的时候 作者讲了一个简单的 观想方法 即心中忆念在西方有这样一个非常 清净的极乐刹土 对阿弥陀佛的观想也是一样

240 第十四课 藏传净土法 当中 现在正在讲广说修 持往生极乐世界之四因 其中第一个明观福田 分两个方面 即 明观刹土之相与明观佛及眷 属 明观刹土之相已经讲完了 今天开始讲明 观佛及眷属 明观福田 戊二 明观佛及眷属 分四 一 明观主 尊身相 二 明观其意功德 三 明观主要眷 属 四 明观其余眷属 己一 明观主尊身相 彼刹阿弥陀佛尊 红莲宝色光耀眼 无见顶相足轮等 三十二相八十好 一面二臂定持钵 著三法衣跏趺坐 千瓣莲花月垫上 身背依靠菩提树 这两颂主要讲阿弥陀佛的身相 大家在修 行净土法门时 心中皆应反复观想阿弥陀佛的 完整身相 当然有些人修行境界比较高 阿弥 陀佛的身相完全能观得出来 而有些人就不一 定能做到这样 但大致的观想也可以 前面宣 讲观想极乐世界的时候 作者讲了一个简单的 观想方法 即心中忆念在西方有这样一个非常 清净的极乐刹土 对阿弥陀佛的观想也是一样

241 第十四课当然能完全观想最好不过, 实在不行也可以这样观想 : 在极乐世界中, 有一尊红色的阿弥陀佛, 他相好庄严 无比清净 大家都清楚, 在修学净土法门时观想非常重要, 但观想之前一定要以智慧遣除相续中的怀疑 因为现代人从小接受的是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世间教育, 这样心相续自然遍布众多杂染, 可以说外界各种思想家的传染病, 已经渗透自他众生的心田, 在这样的情况下, 想以清净的身心来修学净土法门, 就非常困难 但很幸运, 我们已经遇到了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和清净的佛法, 那在此时就应认认真真领会, 阿弥陀经 等净土经典的义蕴, 并时时刻刻自我反省, 这样就能遣除相续中的怀疑, 从而生起正信 如若不然, 就会像世间很多邪见如山的可怜众生一样, 他们自认为智慧崇高 见解无比, 但实际上低劣至极, 根本未通达事物的真相 若是这样的状态, 那即使宣讲种种极乐世界清净微妙庄严的相, 心中依然会充满怀疑与邪见, 自然所有正见全被遮覆而无由产生, 所以大家皆应认真闻思修行并再再观察自相续, 这极为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凡夫人因为自己在哲

242 明观福田学 物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或研究, 于是就认为自己的所思所想最为正确, 甚至还认为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这样 其实这跟井中之蛙并无实质性的差别 井蛙虽然生活在很浅的水中, 但它却认为这跟大海无别 ; 本来自己所见的天只有井口这般大, 但它却认为这就是广阔无垠的天空 同样的道理, 凡夫人虽然自认为自己的智慧已达极点, 但也无法与佛陀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相提并论, 就是小乘预流果的智慧, 他也望尘莫及 如果有一天井蛙能离开水井 前往大海, 那它一定会因自己的无知而顿生惭耻 ; 同理, 这些人若有机会领略圣者的智慧, 那他们一定会为自己的愚痴而感到羞愧 正因如此, 所以佛在 三摩地王经 中说 : 眼耳鼻非量, 舌身意亦非 既然如此, 那我们就不应将六根识作为正量, 如果继续相信它们, 那仍将在轮回中感受无量难忍的痛苦 佛在 四十二章经 中云 : 慎勿信汝意, 汝意不可信 不说别的, 昨天做的事今天就忘记了, 明天发生什么事情也不知道, 当下刹那的生灭也毫不了解, 充满粪秽的臭皮囊反而执为清净 那我们怎能再相信它呢? 又云 : 得阿罗汉已, 乃可信汝意 在得到小乘阿罗汉果与大乘阿罗汉果 ( 佛果 ) 时, 由于见到了万法实相,

243 第十四课那时方可信赖自己的心, 而在此之前,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但现在很多人都过于相信自己的分别念, 经中明明说极乐世界存在, 他却认为极乐世界不存在 ; 经中说阿弥陀佛的身相是这样的, 他却偏偏要臆造另外一种阿弥陀佛的身相, 这极不应理 故每个人都要反复观察, 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智者, 如果不是, 那在面对广大无边的所知界时, 就千万不要轻易评论自己不了知的法, 否则身心都将付出极悲惨的代价 而最好的办法, 唯有对佛法僧三宝产生信心, 这样以后, 我们才有往生净土与通达实相的机会 其实, 不管是显宗还是密宗, 都特别强调信心 金刚经 云 : 信心清净, 则生实相 如果信心清净, 就能通达万法的实相 如果没有信心, 那不要说通达万法实相, 就是进入佛法的资格也没有 龙猛菩萨亦云 : 佛法大海, 信为能入, 智为能度 而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在宣讲皈依之前, 也首先强调了三种信心, 其原因就是佛法的基础唯是信心, 有了信心才可以皈依 发菩提心, 进而修持正行法要, 而远离了信心, 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所以大家皆应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 这样之后我们就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本来阿弥陀佛

244 明观福田的慈悲光芒无处不在, 人人皆可感受到他的温暖, 但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没有信心, 自然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加持, 即使身处佛法大海, 最终也只有干渴而死 因此大家一定要以各种方便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 这极为重要 其实, 这两颂所提到的阿弥陀佛的观想, 就是汉传佛教 观经 中的内容,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观经 : 由于受提婆达多的唆使, 阿阇世王将父亲频婆娑罗王幽闭起来, 并断绝一切食物 母亲韦提希夫人在给频婆娑罗送饭时, 也被儿子发现, 阿阇世王一怒之下, 将母亲也关了起来 韦提希夫人非常伤心, 于是她向着耆阇崛山方向顶礼并祈祷佛陀, 当下佛陀即了知她的心念, 于是佛陀以神变来到她面前 见到佛陀后, 韦提希夫人哭诉道 : 世尊, 我宿世造了什么罪业, 生下阿阇世这个恶子? 唯愿世尊为我宣说没有忧恼的刹土, 我要往生到那里, 我不愿意再住在这样浊恶的娑婆世界 于是佛陀为她显现了无量清净刹土, 韦提希夫人一一观察后, 最终选择了极乐世界 佛陀告诉她 : 若欲往生极乐世界, 应修积净业三福 作十六观 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听后, 当即见到极乐世界和西方三圣, 此时韦提希夫人豁然大悟 获证无生法忍, 五百侍女也发了无上菩

245 第十四课提心, 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佛陀也授记她们皆能往生 十六观中, 第一是日观 ; 第二是水观 ; 第三是地观 ; 第四是宝树观 ; 第五是八功德水观 ; 第六是总观 ; 第七是花座观 ; 第八是像观 ; 第九是佛真身观 ; 第十是观世音观 ; 第十一是大势至观 ; 第十二是普想观 ; 第十三是杂想观 ; 第十四是上辈生观 ; 第十五是中辈生观 ; 第十六是下辈生观 大家若能依法观想, 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以前 观经 所提倡的各种观想 方法, 在汉地曾受到普遍重视, 但后来许多大德都提倡持名念佛, 因此现在许多净业行人都以持名念佛为主 印光大师说 : 念佛一法, 约有四种 所谓持名, 观像, 观想, 实相 就四法中, 唯持名一法, 摄机最普, 下手最易, 不致或起魔事 实相念佛即念阿弥陀佛法性之身, 观想念佛即观想阿弥陀佛的相好, 观像念佛是依唐卡或佛像而观, 持名念佛是念阿弥陀佛名号 大师认为, 在四种念佛中, 持名念佛能涵摄所有根机的众生 ; 而且它操作起来很容易, 即使没有文化的人也可依之得到利益 ; 再加上它并不需要太多观想, 所以不容易走火入魔, 因此他认为持名念佛是最好的

246 明观福田可能是误解大师这句话的原因, 个别法师经常说 : 修净土不会着魔, 其他法门观想太多, 很容易着魔 我觉得这种说法太过极端, 其实持名念佛的人也有着魔的, 比如很多人想在极短的时间中念完百万佛号, 或在打佛七的时候心过于执著 想尽快见到佛, 结果也导致出偏 那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首先要了知, 修行佛法很难立竿见影, 面见西方三圣或成就佛果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因此要发长远心, 不能过于着急 ; 而且心也要放松, 不能绷得太紧 其次要打好基础, 如果加行法修得比较圆满, 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所以大家在修行时一定要遵循道次第 可见, 只要如理如法修行, 就不会出现着魔发狂的现象 当然, 如果前世造了不得不以自己的身心来偿还的恶业, 比如前世惊吓众生, 或让众生以发疯的方式离开世间, 那也不可能阻止异熟果报的发生 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因为不管是学佛的人还是不学佛的人, 这种情况都时有发生 在观想的过程中, 大家务必清楚 : 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娑婆世界与自己的身体都极为不净, 而且起心动念也全是罪业, 自然以这样的状态, 就很难观想清楚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 ;

247 第十四课其实, 这就像蛆虫无法理解蜜蜂的生活一样 因为蛆虫生活在不净粪中, 所以当它听说花园中蜜蜂的生活时, 它只能联想到一些不清净的东西 : 鲜花的味道大概与这边的粪便差不多吧 也即只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揣测, 一旦它们脱离蛆的身体转生为蜜蜂, 那时才能真正明白蜜蜂的生活 虽然观想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很困难, 但我们已经值遇百千万劫也难遭遇的佛法, 那即使再大的困难, 也应努力观修 最近修加行时, 有些道友身体虽然很差, 但一直坚持顶礼, 我觉得在修行中就应这样强制 实在说, 造恶业时我们这个身体一点都不累, 而造善业时, 它却异常痛苦 ; 我们的心也是这样, 造恶业时它很有能力, 而观想清净刹土以及生起信心等时, 它却像老牦牛爬山一样吃力 对这样的身心, 确实需要强制性的改造与训练,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净土法门上下苦工夫, 如果只是泛泛地想 我要往生极乐世界, 而在实际行动当中并未认真观修, 那临终时想往生极乐世界也不太可能 在第一世敦珠法王的传记中, 有这样一个故事 : 在他 37 岁那一年十二月初八的晚上, 敦珠法王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来到一辽阔的草原,

248 明观福田草原上有一盛开鲜花的乐园, 乐园中有一顶蓝黑色的帷幕, 帷幕里有一珍宝法座, 上面安坐着他的嘉扬上师 他一见到上师, 就生起无比的信敬之心与欢喜之情, 于是一边流泪一边向上师表白 : 生生世世永恒的怙主, 多年以来不曾相见, 今天我才有拜见的缘分, 您住的是什么地方呀? 上师说 : 我以前本是发愿求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因为没有经常切中要点念修, 而没有起现极乐世界的景象, 由于切合了金刚萨埵的念修, 结果在第一中阴的阶段就想到了东方现喜刹土, 结果起现它的景象, 这里就是东方现喜刹土 通过学习这则公案, 想必大家都清楚 : 为了能往生净土, 在活着的时候, 佛号的基数一定要念圆满, 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反复观修, 只有这样才能往生 现在很多老年人时时刻刻都在观修, 这非常好 他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口口声声念阿弥陀佛 : 打电话也是阿弥陀佛, 提水也是阿弥陀佛, 手烫着也是阿弥陀佛, 见到孩子也是阿弥陀佛, 可以说时时处处都生活在阿弥陀佛的世界中, 这样在临终时肯定能想起阿弥陀佛 大家都知道, 死亡来得极为迅速, 有些人因为翻车, 有些人因为打雷, 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 死亡就突然到来了 以前释迦牟尼

249 第十四课佛曾问弟子 : 人命在几间? 有的说在数日间, 有的说在吃饭间, 但佛陀都没有首肯 最后有一位弟子说 : 呼吸间 世尊才认可了这种说法 的确, 只要一口气上不来, 生命就完结了, 所以在生时就要对死亡有所准备 而在死时, 一定要断除其他念头, 亲戚朋友 钱财名声 房子牛粪 这些一概都不能想, 只能想阿弥陀佛, 此乃极殊胜的窍诀 在 六中阴 中也说, 如果死亡突然到来, 那就应忆念上师或本尊, 若能忆念, 当下就能获得解脱 以上宣讲了观想的方法与条件, 也宣讲了如何遣除修学违缘与藏汉佛教圆融无违等方面的道理, 下面宣讲 大疏 在极乐刹土中安住着出有坏怙主阿弥陀佛, 因为摧毁贪心等一切烦恼 ( 出 ), 具足五智慧 ( 有 ), 降伏天魔 蕴魔等四魔敌众 ( 坏 ), 所以称为出有坏 佛陀身体的光芒遍照十方无边刹土, 可以说是光芒无量 光明无量 光芒无穷等, 因此称为无量光佛 ; 又因为寿量不可胜数, 也称为无量寿佛, 这是身之本体的功德 阿弥陀经 云 : 舍利弗, 于汝意云何, 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 彼佛光明无量,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是故号为阿弥陀 ; 又舍利弗, 彼佛寿命, 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故名

250 明观福田阿弥陀 其中, 梵语阿, 汉译为无 非 不 ; 阿弥陀译为无量, 指寿量或光明无量, 所以阿弥陀佛也叫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 阿弥陀佛的寿命无有限量, 当然这是相对娑婆世界的众生而言的, 其实他也有趣入涅槃的时候 极乐愿文 亦云 : 一旦佛陀趣涅槃 其实这个道理就像 : 相对春生秋死的昆虫而言, 人类的寿命可以叫做无量一样 阿弥陀佛的光芒也无有限量, 他慈悲和智慧的光芒遍照十方刹土, 每一众生都沐浴在清净的佛光中, 只不过无缘者自己不知道而已, 其实这就像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 盲人无法现见一样 那阿弥陀佛的身相是怎样的呢? 慈悲一切众生之标帜 : 其身色宛如太阳照在红莲花珍宝山上一般威光耀眼夺目, 极其辉煌, 许多经典和仪轨都讲, 阿弥陀佛的身色就是这样庄严的红色 ; 而佛陀头上有由众多广大福德而形成的无见顶相, 即由骨肉累积而成的肉髻, 虽然从正面可见, 但谁也无法看见其顶端, 即使是十地菩萨, 他也无法真正现见佛陀的无见顶相 佛陀的双足掌心有具凸出花纹的八辐法轮 7 此 7 也有千辐轮相之说

251 第十四课处是以上下这两种妙相来涵盖所有妙相, 也即从无见顶相直至八辐法轮之间, 所有三十二相佛陀全部具足 由此便能表示或了知, 佛陀是具足白毫右旋等三十二相福德的大丈夫 这些能表明正士内在所有美德而显露于外的三十二相, 由指甲赤铜色等八十随好所严饰 当然这里的妙相指粗相, 随好指细相 佛陀的身体就以这样的三十二粗相与八十细相为庄严, 这在相关经论中有详细宣说, 大家可自行翻阅, 这里不广说 这样庄严的阿弥陀佛是一面二臂, 他双手结持定印且托着充满甘露的钵盂 其中, 一面 表示唯一离戏法身 ; 二臂表示智慧与方便二者 ; 双手结定印表示方便与智慧无二双运 ; 以定印托着充满甘露的钵盂表示以深广正法满足一切众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此处一面二臂等的解释是佛陀身相所代表的意义, 并不是谁具有一面二臂, 谁就具足这样的功德 有一位同修说 : 我也具足一面二臂, 那是不是我跟阿弥陀佛并没有什么差别呢? 不能这样理解 其实, 圣尊的面 臂等所代表的意义, 在许多显密经论中都有宣说, 大家可以参阅 阿弥陀佛身著三法衣, 双足金刚跏趺而坐 令诸众生最初趋入别解脱之标帜 : 身著出家三

252 明观福田衣, 即上身披蓝色七衣及红色祖衣, 下身穿红黄色五衣 双足金刚跏趺坐表示于轮涅等性之义中不动摇 在这里, 阿弥陀佛示现的是化身相, 所以身著出家法衣 ; 如果是报身相, 则应身著报身服饰, 一般来讲报身服饰近似古代印度国王的装束 另外, 贤劫千佛皆以化身相成佛, 所以也都身著表示离贪相的清净三法衣 下面讲阿弥陀佛的法座与所依的菩提树 根据续部 密宗诸仪轨, 及嘎单巴仁波切 ( 即嘎托寺创建者嘎单巴德协 ) 等大德们修行境界中所见, 阿弥陀佛所坐的法座是由大如须弥山的八大孔雀及无数小孔雀支撑着的珍宝座, 上面有五颜六色的千瓣莲花, 莲花上有满月轮的坐垫 坐垫上方是名为莲花光明的珍宝菩提树, 高达六十万由旬, 树根粗达五百由旬, 八百由旬的枝叶相互掩映, 并有争奇斗艳的鲜花及累累的硕果, 还有如皎月般的宝珠 帝释所持的宝珠 如意宝珠等, 以及珍宝束 装饰鬘 黄金 珍珠 珍宝的璎珞 铃铛 孪铃 ( 大小铃铛 ) 等装饰着 仅仅见到这棵菩提树直至菩提果之间不会患眼病 ; 听到此树的声音不会患耳病 ; 若得以品尝则不会患舌病 ; 身体碰到树影不会罹患身体疾病 ; 若忆念此树则可自然生起等持 ; 见到这棵树以后不会退转菩提等有无量功德 阿

253 第十四课弥陀佛背面依靠这样一棵菩提树而安住 所以大家皆应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只要往生到那里, 一切病苦自然消失 一切功德自然成办 以上宣讲了主尊阿弥陀佛的身相, 在修持 极乐愿文 等时, 大家皆应这样观想 另外, 佛经中并未直接宣说法座等, 而所说的菩提树大小等也略有不同, 这是因为佛陀的行境不可思议, 众生各自福德有大小之别, 而导致说法和所见有所不同 在汉传佛教中, 阿弥陀佛一般是站相, 即 : 右手下垂结与愿印, 左手当胸持金莲台, 两旁分别侍立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当然, 也有坐着的阿弥陀佛, 比如在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中, 就供有横三世佛 : 阿弥陀佛在西方 药师佛在东方 释迦牟尼佛在中间, 他们都是坐着的 竖三世佛是过去燃灯佛 现在释迦佛 未来弥勒佛 而藏传佛教有供五方佛的传统, 比如在学院的大幻化网坛城当中, 就供有中央毗卢遮那佛 东方金刚萨埵 南方宝生佛 西方阿弥陀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 另外, 阿弥陀佛的相还有寂静与忿怒之别, 而且阿弥陀佛的身色在不同伏藏品或仪轨中也不尽相同 其实这就像一个人今天穿这件衣服 明天穿那件衣服, 或者一会儿坐着 一会儿站着一样, 实际

254 明观福田就是一个人 ; 同样, 虽然阿弥陀佛的相千变万化, 但本体并无差别 以前有人问我 : 汉地的阿弥陀佛是站着的, 而藏地的阿弥陀佛是坐着的, 到底哪一个对? 他们认为只要有不同, 就肯定存在正确与错误 其实这种一取一舍的观点极不应理 因为, 佛陀的智慧与等持不可思议, 而所化众生的根机和意乐又千差万别, 所以佛陀就会显现各种各样的相 如果众生需要以站立的姿势来度化, 阿弥陀佛就会显现站姿 ; 如果以坐姿才能度化, 阿弥陀佛就会显现坐姿 用现在的话来讲, 佛陀教学的方法非常科学, 即真正的应机说法 逗机施教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 随顺不同众生的因缘佛陀就有不同的示现 其实, 万法皆不可能一成不变, 只要因缘变了, 它就会随之而变, 所以大家千万不能用永恒不变的观点来看待万事万物 以喇荣山沟为例, 我们就不能说这是一个绝对快乐的地方, 也不能断言这里绝对美丽 因为, 对能够苦行的人来讲, 这里很快乐, 但是不能苦行的人却觉得这里特别苦 ; 对有信心的人来讲, 此处与清净刹土并无差别, 而没有信心的人却认为 : 这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山沟 以前学院来了两位记者, 其中一人觉得这里的出家人都是佛菩

255 第十四课萨的化现, 每个人的微笑都很灿烂, 僧众的红色精舍也很庄严, 所以他要不断地拍照 ; 而另一个人完全相反, 他认为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胶卷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闻思, 只有这样才能无误通达佛法 如果没有深入闻思, 仅凭自己的分别念就轻易断定 : 这是正确的 那是错误的, 就很危险 在这方面大家务必注意, 否则很容易造下极严重的罪业 其实, 不同经论的不同说法都是正确的, 我们皆应生起信心, 但在修行时则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 以净土法门而言, 阿弥陀佛有很多身相, 如果你对其中一种身相最有信心, 那就应经常观想这种相, 临终时阿弥陀佛也会以这种相来接引你 另外, 大家皆应对佛法生起无偏的清净心, 在此基础上还应经常观修有缘的法门, 这样就能得到佛法的实益

256 明观福田第十五课 藏传净土法 中, 现在正在讲明观佛及眷属, 在正式宣讲其中的第二个科判之前, 我顺便讲一下净土法门与大圆满法的殊胜, 也附带宣讲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密法 在末法时代, 大圆满法和净土法门具有殊胜加持, 对无数众生来讲, 它们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法门 我相信, 长期研习佛法且有多年闻思修行经验的人, 都能认同这种观点 上师如意宝曾说 : 我们应在一辈子当中不断修行, 但修行一定要抓住重点 : 在显宗是净土法, 在密宗是直接断除三有根本的大圆满, 这两个法缺一不可, 如果谁轻易舍弃, 那他就是无有智慧者 首先讲大圆满法的殊胜 对末法时代的众生来讲, 大圆满法非常应机 按照续部的观点, 时劫可分四个阶段 : 圆满时 三分时 二分时 具诤时 在圆满时, 任何众生都没有现行烦恼, 此时以事部可以调化 ; 到三分时, 众生的现行烦恼稍有兴起, 出现了淫 盗, 此时可以行部调化 ; 到二分时, 众生的烦恼更加明显, 此时可以瑜伽部调化 ; 到了具诤时, 五浊极为炽盛, 此时唯有无上瑜伽方能调化 而 应成续 诸

257 第十五课天会集续 等续部云 : 唯大圆满法, 堪可调化浊时众生 莲花生大士也说 : 五浊越炽盛, 大圆满的加持越强烈 如今这些授记皆已成为现实, 因为很多人对大圆满法的信心都很大 确实, 大圆满法极为殊胜, 因为很多显宗以隐蔽的方式宣说的道理, 在大圆满中都有非常直接的说明, 依靠它而修行, 自然就像顺水乘舟那样一日千里, 也即非常直捷快速 不必说获得圣果, 就是在凡夫位时, 依靠大圆满法的窍诀, 也能对心的本来面目产生不共的定解 但在修持大圆满时应注意两点, 一方面自己要精进, 另一方面应以信心不断祈祷莲花生大士 对精进很多人都会认同, 但对为什么要祈祷莲师却茫然不知 其实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 一方面可以证悟法性, 莲花生大士曾说 : 终生修上师, 彼人命终时, 融入我心间 意谓 : 如果谁能终生修持上师莲花生, 那此人在临命终时就会融入我的心 与法界无二无别 另一方面, 祈祷莲师可以遣除道障 现在, 邪魔外道非常猖狂, 而祈祷寂静相的诸佛菩萨效果又不是很明显, 如果祈祷莲师, 则自己的修行决定不会被违缘转变 赞戒论 云 : 猛厉祈祷上师莲花生, 决定不为违缘所转变 上师如意宝也经常引用这个教证, 劝诫大家一定要好好祈

258 明观福田祷莲师, 故无论修学任何宗派的人皆应好好祈祷莲师 若能虔诚祈祷, 那除了决定要偿还的命债等外, 其他暂时的违缘均可通过莲师的加持无余遣除, 这就像当阳光出现时, 一切黑暗均会被无余遣除一样 但是, 对于如此殊胜的密法, 很多人动辄就说 : 密宗不合理, 修密宗的人是邪魔外道 听到这些话, 我深深觉得他们非常可怜, 因为这些人竟敢在没有任何可靠理由的情况下随意诽谤佛法, 这不但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恐怕生生世世都将由此恶业而感受难忍的苦果 对我本人而言, 于显宗密宗的经论虽然不敢说非常精通, 但二十多年来自己一直在不断修学, 因此非常清楚 : 这些人的言论完全暴露了他们对密法的无知 因为有关经续论典讲得非常清楚, 莲花生大士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而且密法也是释迦佛亲口宣说的纯正佛法 本来密法就像如意宝一样, 可是有些人因为无知, 反而因它而造下谤法的弥天大罪, 这不得不让人深感惋惜 : 得到暇满人身不容易, 值遇佛法更不容易, 此时不但不能弘扬佛法, 反而还要毁谤佛法, 这太不应该了! 以前个别法师和居士曾对密宗说了一些不应该说的话, 听说有些人已经作了忏悔, 这非常好, 否则谤

259 第十五课法的苦果也不可能让其他人来代受 其实, 想评价任何一个宗派, 都必须先通达它的教义 但是, 很多诽谤密法的人都是孤陋寡闻者, 他们连显宗的教义都未通达, 既然如此, 那还有什么资格对更为甚深的密宗说三道四呢? 密宗的续部浩如烟海, 请问你看过几本, 如果一本都没有看, 那你怎能胡说八道? 以前我遇到一位学净土宗的佛教徒, 因受其他人的影响, 他对密宗有一些看法 当时他问我 : 你们密宗的续部到底有多少本? 我没有明 确告诉他, 只是以半开玩笑的方式说 : 比净土三经要多一点 其实, 不要说整个密宗续部的数量, 单单宁玛派的续部也异常惊人 前译宁玛派有著名的 宁玛十万续, 这是由绕那朗巴 德达朗巴 罗青 丹玛西日等人搜集的, 智悲光尊者为其编纂了一本名为 赡部洲庄严 的目录, 后来由德格印经院刻版印行, 此续共有二十五函 1970 年, 顶果钦哲仁波切在印度新德里又进行了重新刊印, 共有三十三函 宁玛派还有一部 前译教言, 它是经幻心三部等前译宁玛派九乘次第教言传承教法的总汇, 此由敦珠法王搜集, 共有五十八函 ; 而后来的高僧大德又将其重新刻版印行, 现在共有

260 明观福田一百多函 我曾听受过 前译教言 的传承, 但并未完整学习它的内容, 只学了其中十几部 而我感觉学习其中的每一部都很吃力, 比学 中论 入中论 要难得多, 但学完后的收获却异常大, 对无上密法的信心也增加了不少 说实在的, 我很希望那些批评密宗的人都能好好学习密宗的经续论典, 至少学上三 五部, 可能这也需要十几年 如果学完了这些, 可能你对密宗就会有一定的认识, 那时再来评论密宗也无妨, 否则, 在对密宗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却口口声声说密宗不合理, 那就太过疯狂 总之, 密法百分之百合理, 何人享用它, 谁的法身慧命就能得到滋养 但是, 学密法的人并不一定完全都如理如法 以前贝诺法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 西方有一位大施主, 她对形象上的东西很有兴趣, 经常求灌顶 加持, 也很喜欢火供 一次她对一位上师说 : 您能不能给我传授某个灌顶? 我很想得到这个灌顶 那位上师说 : 这个法非常难得, 按理来讲是不能轻易传的, 但是你比较特殊, 你的根机很不错, 虽然我没有这个灌顶的传承, 但我还是愿意给你灌顶 这位上师很可笑, 他自己都没传承, 却要

261 第十五课为别人传法 但是, 我们千万不能因为个别人有过失, 就说法有问题 拿净土法门来讲, 本来它是非常清净的佛法, 但是不是所有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都非常如法呢? 也不一定 那我们能不能说净土法门不好呢? 不能 同样, 我们也不能因为个别密宗行人的行为不如法, 就说密宗不好 其实密法非常清净, 只要有信心, 任何人都能从中得到利益 ; 如果没有信心, 仅仅依靠自己的庸俗分别念, 那想得到密法的利益也极为困难 总之, 希望佛友们对密法不要有邪见, 如果大家对密法在某些方面不理解, 就应向有智慧的人请教, 这样就能得到圆满答复, 从而解除相续中的疑惑 当然, 有些人对密法有误解, 这也与历史渊源有关 因为, 以前藏汉两地交通很不方便, 语言又不通, 而历史文化背景也不相同, 这样就导致藏汉之间的交流很困难 ; 再加上密宗的教言也不允许公开, 如果一个人没有得过灌顶, 那他也不可能听闻无上密法, 正是因为这样, 才造成很多人对藏密不了解 但如今是信息时代, 与精通密法的高僧大德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多, 如果大家能多交流 多沟通, 那一定会遣除疑惑 生起正信 其实, 要理解甚深的密法也需要一个过程,

262 明观福田这就像要理解净土法门一样 很多刚接触净土法门的人, 对念佛的功德等也很难理解, 但慢慢修学之后, 也给予了深深认同 ; 对于高深莫测的密法, 可能很多人的分别念更难接受, 但我们千万不能断然舍弃, 而应慢慢对它产生信仰 很多道友刚来学院的时候, 对密法也没有信心, 但经过一阶段闻思密法之后, 他们不但未找到密法不合理的根据, 反而增上了对密法的信心, 可以说现在已经彻底心悦诚服 对外面的道友来讲, 只不过因为因缘不具足, 没有系统闻思密法的机会, 所以对密法有种种疑惑, 如果有机会好好闻思密法, 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生起正信 所以不管是修净土法还是密法, 大家皆应一边闻思一边修行, 这也是无数前辈大德们的优良传统 以上在讲大圆满的殊胜性时, 也附带宣说了对待密法的正确态度, 下面讲净土法门的殊胜 对末法时代的众生来讲, 另一个殊胜的法门是净土法, 许多智者都认为, 在显宗里净土法门最殊胜 印光大师曾引用 大集经 的教证说 : 末法亿亿人修行, 罕一得道 ; 唯依念佛, 得度生死 不仅如此, 许多经论都异口同声地赞叹净土法门, 当然这些道理我们将在下面广说, 此不赘述

263 己二 明观其意功德 慈悲慧眼遥视我 明观福田 再观想 阿弥陀佛一定正以大慈大悲的慧 眼从遥远的极乐世界注视着我 如律藏中说 遥远所住佛 慧眼即清净 何具此治力 顶 礼胜医王 意思是说 不像世人的肉眼 佛陀 的慧眼极为清净 虽然安住在远方 他也能无 碍照见一切众生的思想和行为 自然佛陀也就 具足治疗众生疾病的能力 在这样的大医王面 前 我们应该恭恭敬敬地顶礼 因此只要有信 心 一切人都能生活在佛陀的智慧大海中 也 能沐浴在佛陀的慈悲光芒下 故大家千万不要 这样想 阿弥陀佛远在极乐世界 而我们住在 娑婆世界 所以阿弥陀佛肯定不知道我们的所 作所为 我们也不可能感受到他的加持 实际 上只要有信心 无论是远是近 都能得到佛陀 智慧和大悲的观照 举一个例子 虽然太阳位于高高的天空中 但它的光芒却遍照各方 无论是中国喇荣沟 还是美国檀香山 世界各处都能得到它的光芒 与此相同 只要你对阿弥陀佛有信心 那他就 始终安住在你面前 他的加持一刹那也不会离 开你 宝积经 云 何人作意佛 能仁住彼 前 恒时赐加持 解脱一切罪 可见 只要我 们能观想 祈祷佛陀 那恒时就能得到佛陀的 加持 也自然解脱一切罪业 相反 如果没有 观想 祈祷佛陀 即使佛像摆在面前 也不可 能有如是效果 三摩地王经 亦云 散步安 坐站立卧 何人忆念能仁尊 本师恒时住彼前 彼者将获广大果 当然 这种果报并非升官发 财等有漏的人天小果 华严经 云 何人忆 念佛 乃佛诸功德 此人定远离 恶趣痛苦怖 所以大家皆应好好祈祷佛陀 但是 对佛陀的祈祷并非短期的行为 不 能一两天当中做点佛事 或偶尔到寺院里拜拜 第十五课 总之 在末法时代的时候 众生的见解普 遍污浊 该有的智慧和悲心一点也没有 而不 该有的迷乱分别却充斥相续 再加上伦理道德 日渐丧失 诱发烦恼的新事物不断出现 此时 无数人自然也就眼花缭乱 无所适从 但在此 时 诸佛菩萨的劝诫更为殷切 现在已经到了 应该速疾回归本性故园的时候了 的确 如今 我们已经值遇殊胜的正法 如果此时再没有好 好修行 那以后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 所以 大家一定要对这两个法门产生信心 并再再修 持 同时也应向有缘的众生推广 这非常重要 下面正式宣讲第二个科判的内容

264 明观福田 能沐浴在佛陀的慈悲光芒下 故大家千万不要 这样想 阿弥陀佛远在极乐世界 而我们住在 娑婆世界 所以阿弥陀佛肯定不知道我们的所 作所为 我们也不可能感受到他的加持 实际 上只要有信心 无论是远是近 都能得到佛陀 智慧和大悲的观照 举一个例子 虽然太阳位于高高的天空中 但它的光芒却遍照各方 无论是中国喇荣沟 还是美国檀香山 世界各处都能得到它的光芒 与此相同 只要你对阿弥陀佛有信心 那他就 始终安住在你面前 他的加持一刹那也不会离 开你 宝积经 云 何人作意佛 能仁住彼 前 恒时赐加持 解脱一切罪 可见 只要我 们能观想 祈祷佛陀 那恒时就能得到佛陀的 加持 也自然解脱一切罪业 相反 如果没有 观想 祈祷佛陀 即使佛像摆在面前 也不可 能有如是效果 三摩地王经 亦云 散步安 坐站立卧 何人忆念能仁尊 本师恒时住彼前 彼者将获广大果 当然 这种果报并非升官发 财等有漏的人天小果 华严经 云 何人忆 念佛 乃佛诸功德 此人定远离 恶趣痛苦怖 所以大家皆应好好祈祷佛陀 但是 对佛陀的祈祷并非短期的行为 不 能一两天当中做点佛事 或偶尔到寺院里拜拜

265 己三 明观主要眷属 明观福田 必须要积资净障 如果没有以积资净障来净化 自相续 则无法亲见佛陀 如同明镜未经擦拭 便不能显现影像一样 所以 大家皆应以各种 方便使自相续得以清净 否则无始所造的众多 罪业始终储存在心田当中 心性的镜面一直污 浊不堪 那它怎么可能呈现佛陀的尊容呢 故 欲往生净土及想成就一切功德者 皆应积累资 粮 遣除罪障 否则自相续不可能得以清净 也无由成就一切功德 第十五课 佛 过了之后什么都不做了 这绝对不可取 真正的修行人应把对佛陀的祈祷融入生活 白 天晚上 行住坐卧都要忆念 祈祷佛陀 藏地 很多人都是这样 不管到哪里 也不管是白天 还是夜晚 他们都不忘祈祷佛陀 可以说佛法 已经融入藏人的生活 有些人因为身为共产党 员 表面上肯定不好说自己信佛 但私下里也 在行持佛法 有一位藏族领导 他星期天在家 里摇转经轮 可能门没有关好 两个同事撞了 进来 当时他有点尴尬 说 我想锻炼一下手 所以用一下转经轮 就像这样 我们应将佛法 的信仰落实在生活中 这非常重要 本来 圆满正等觉恒时具足大悲心 无论 自己祈祷与否 佛的大悲观照始终周遍各方 然而 如果没有以信心祈祷开启大悲之门 则 无法见到加持的光明 例如 虽然室外太阳时 常升起 可是假设没有门窗 则阳光不可能射 入室内 既然大家都想得到遍布一切时空的佛 智和大悲的加持 那就应开启信心的窗户与门 扉 如此这般 那佛陀加持的阳光自然而然就 会进入信心的房舍 因此 关键是看有没有信 心 如果有信心 轻而易举就可获得佛陀的加 持 如果没有信心 则不可能得到任何加持 另外 所化众生要得遇佛陀的大悲加持 右侧观世音菩萨 身白左手持白莲 左侧大势至菩萨 身蓝左持金刚莲 右手施依印向吾 三大主尊如山王 巍然朗然坦然住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共同认为 在西方三 圣中 阿弥陀佛是居于中间的主尊 两大菩萨 是位于两侧的辅弼 但在手印和标帜等方面却 存在着差异 即使在藏传佛教内部 不同论典 对西方三圣的描述也不尽相同 比如 极乐愿 文 和 大圆满前行 其中的西方三圣像并不 相同 当然这种现象在汉传佛教中也有 但存 在差异并非矛盾 而在具体修行时 我们修哪 一个仪轨 则应根据那个仪轨来观想

266 必须要积资净障 如果没有以积资净障来净化 自相续 则无法亲见佛陀 如同明镜未经擦拭 便不能显现影像一样 所以 大家皆应以各种 方便使自相续得以清净 否则无始所造的众多 罪业始终储存在心田当中 心性的镜面一直污 浊不堪 那它怎么可能呈现佛陀的尊容呢 故 欲往生净土及想成就一切功德者 皆应积累资 粮 遣除罪障 否则自相续不可能得以清净 也无由成就一切功德 己三 明观主要眷属 明观福田 右侧观世音菩萨 身白左手持白莲 左侧大势至菩萨 身蓝左持金刚莲 右手施依印向吾 三大主尊如山王 巍然朗然坦然住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共同认为 在西方三 圣中 阿弥陀佛是居于中间的主尊 两大菩萨 是位于两侧的辅弼 但在手印和标帜等方面却 存在着差异 即使在藏传佛教内部 不同论典 对西方三圣的描述也不尽相同 比如 极乐愿 文 和 大圆满前行 其中的西方三圣像并不 相同 当然这种现象在汉传佛教中也有 但存 在差异并非矛盾 而在具体修行时 我们修哪 一个仪轨 则应根据那个仪轨来观想

267 第十五课接着观想 : 阿弥陀佛身体的右侧是圣者观世音菩萨, 他身色洁白, 这表示住于轮回却未沾染轮回的过患 ; 观世音菩萨一面二臂, 他以各种报身圆满服饰严饰, 左手以三宝印执持六瓣白莲花茎于胸前, 这表示以如白莲花般纯洁的大悲心慈悯众生, 白莲在耳边绽放, 表示相续中谙熟所闻之法义并且增长智悲力 在佛经论典中, 对观世音菩萨的赞叹数不胜数, 据 悲华经 记载, 在宝藏佛前, 转轮王第一太子获得了 观世音 的名号 ; 楞严经 记载, 观音古佛对观音菩萨作了种种赞叹 ; 在 观无量寿经 中, 也广泛描述了观世音菩萨的相好庄严 ; 在 观世音菩萨传记 中, 麦彭仁波切也引用各种教证来赞叹观世音菩萨 总之, 在对众生的大悲心方面, 诸佛菩萨没有超过观世音菩萨的 阿弥陀佛身体的左侧是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是寂静相, 他显现为忿怒相就是金刚手菩萨 ; 他身色碧蓝, 这表示法性不变 ; 大势至菩萨一面二臂, 他具足报身装束, 左手以三宝印执持金刚所严饰的莲花于胸前, 这表示其获得诸佛身语意三秘密的能力灌顶 据 大宝积经 记载 : 无量劫前, 有一位勇郡转轮王, 他有一千多位太子, 太子们都发

268 明观福田了无上菩提心 国王想知道这些太子中谁先成佛, 于是他将所有太子的名字写好后放在七宝瓶中, 并在七日七夜当中供养祈祷, 七天后一个一个选出来 到了一千个太子时, 其他太子都笑他 : 我们已经把所有众生度化完了, 你还有什么事情可做? 这位太子发愿说 : 愿我成佛时, 事业 寿命 所化众生的数量是你们的总和! 他就是未来的胜解佛 所以在贤劫千佛中, 事业最广大的就是胜解佛 此时还有法念 法意两位太子, 法念太子发愿, 这一千位太子成佛后, 他都要供养法轮 请转法轮, 这就是后来的梵天 ; 法意太子发愿, 贤劫千佛在转法轮的过程中, 他要遣除一切邪魔外道的违缘, 这就是金刚手菩萨 所以在遣除违缘方面, 祈祷金刚手菩萨超胜其他圣尊 另外, 金刚手菩萨的金刚杵非常重, 阿阇世王 帝释天 目犍连等具大力者皆无法撼动 二位大菩萨右手都是以施依印指向自己, 这表示任何众生若向他们祈祷, 则不必畏惧三界轮回之苦, 也即无畏施的标帜 这里的施依印, 也即平常所说的救护手印, 为右手从身体的髋骨处伸开, 作摸顶式 三宝印是左手在胸前以拇指 食指的指尖执持莲花茎, 其余三指向上伸直 二位菩萨皆以站立式安住, 这表示

269 明观福田 第十五课 利益众生刹那也不懈怠 并且趋入大乘道 以上阿弥陀佛与二大菩萨眷属即三大主 尊 犹如须弥山王一般胜过他众 巍然赫立 身体妙相随好的功德极其明显 也就是说 阿 弥陀佛身色宛如阳光照射在红莲宝山上一般红 亮 观世音菩萨身色如同阳光射在雪山上一般 洁白 大势至菩萨身色好似阳光普照在蓝宝石 山上一般碧蓝 他们身体所发出的光芒照亮了 所有刹土 语言是六十种梵音之自性 清晰明 朗 悦耳的妙音传遍整个刹土 意是慈悲智慧 大光明之自性 恒时坦然安住 概而言之 西 方三圣身语意的功德分别为巍然 朗然 坦然 而安住 总而言之 我们在行住坐卧之时 心里面 都要这样观想 这三位无比庄严的圣尊 乃一 切诸佛菩萨智悲力的代表 他们时时刻刻都以 慈悲的慧眼注视着一切众生 愿他们能加被我 护持我 保佑我 更愿他们身口意的功德悉皆 融入我的相续 若能经常以这样一种信心来祈 祷的话 这也是明观佛及主要眷属的一种修法 当然 在明观福田中 这样的信心绝对不可缺 少 其实 藏传佛教所提倡的往生四因与汉传 佛教所提倡的信愿行 两者不但不矛盾 反而 可以融会贯通 麦彭仁波切也讲 在四种因中 明观福田与发清净愿最为重要 而积资净障与 发菩提心起辅助作用 所以只要我们能在信愿 的基础上忆念阿弥陀佛 就绝对能往生 由此 可见藏汉大德的密意是一致的 故在明观福田 的时候 一定要有强烈的信心 在此基础上 还要有往生的强烈愿望 这样才能往生 否则 如果信心也没有 愿也不发 就像小孩看动画 片一样 随便看看西方三圣的相片或唐卡 那 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另外 以前在印 极乐愿文大疏 时 里面 放有藏汉佛教有关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和西方 三圣的部分照片 大家可以之辅助观修

270 明观福田 可以融会贯通 麦彭仁波切也讲 在四种因中 明观福田与发清净愿最为重要 而积资净障与 发菩提心起辅助作用 所以只要我们能在信愿 的基础上忆念阿弥陀佛 就绝对能往生 由此 可见藏汉大德的密意是一致的 故在明观福田 的时候 一定要有强烈的信心 在此基础上 还要有往生的强烈愿望 这样才能往生 否则 如果信心也没有 愿也不发 就像小孩看动画 片一样 随便看看西方三圣的相片或唐卡 那 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另外 以前在印 极乐愿文大疏 时 里面 放有藏汉佛教有关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和西方 三圣的部分照片 大家可以之辅助观修

271 第十六课 极乐愿文大疏 当中 现在讲明观福田 中的第四个问题 即明观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 菩萨以外的其余眷属 己四 明观其余眷属 大乘比丘十千亿 身皆金色相好饰 著三法衣黄灿灿 明观福田 第十六课 开过极乐法会的人都清楚 法会期间念诵 极乐愿文 时 从 唉玛吙 开始 一直念 到 著三法衣黄灿灿 后 凡是参加法会者 都会边念弥陀名号边顶礼 其实 前边的念诵 就是明观福田 也即一边念诵一边观想极乐世 界 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以 及千百万比丘眷属 然后以他们为对境 而作 积累资粮 净除罪障的顶礼 想必大家已清楚 为什么藏地开极乐法会念 极乐愿文 到这里 的时候 参加法会者都会站起来礼拜 其原因 就在这里 下面讲颂词 也即应如是观想 阿弥陀佛 有十千亿发了殊胜菩提心 终生不退转的大乘 比丘 以及无数将得大菩提的声闻阿罗汉眷属 此处所说的十千亿是数量词 表示数量极多 也即无量无边之义 而实际数量并非仅此而已 观无量寿佛经 云 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 大势至 无数化佛 百千比丘 声闻大众 此处的百千也应如是理解 的确 阿弥陀佛的眷属根本无法统计 如 弥陀经 中说 无量光佛之光芒 寿量 眷 属 极乐世界安乐之因及功德普皆圆满 众多 佛陀于数劫中说亦不能尽 譬如 比丘大目犍 连获神变自在 彼若欲求 则一日内可数尽三 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星辰 具百千俱胝如是神变 者于百千俱胝那由他年中不做任何余事 亦无 法数尽无量光如来声闻众之百分之一量 请大 家好好思考一下 目犍连尊者能在一日中数完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星辰 而无数个目犍连那样 的圣者 在百千俱胝那由他年中不停地数 不 说其他眷属 就是声闻众的百分之一也无法数 尽 可见阿弥陀佛的眷属无量无边 现在有些人不知天高地厚 他们因为自己 在世间学校里面读过一点书 于是就自认为很 了不起 还经常以傲慢的口吻说 我要研究研 究净土宗 我要考据考据极乐世界的合理 性 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分别念可信到什么程 度 竟然想用庸俗的分别念来衡量极乐世界 以及诸佛菩萨的甚深境界 其实 凡夫的眼界

272 明观福田 也即无量无边之义 而实际数量并非仅此而已 观无量寿佛经 云 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 大势至 无数化佛 百千比丘 声闻大众 此处的百千也应如是理解 的确 阿弥陀佛的眷属根本无法统计 如 弥陀经 中说 无量光佛之光芒 寿量 眷 属 极乐世界安乐之因及功德普皆圆满 众多 佛陀于数劫中说亦不能尽 譬如 比丘大目犍 连获神变自在 彼若欲求 则一日内可数尽三 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星辰 具百千俱胝如是神变 者于百千俱胝那由他年中不做任何余事 亦无 法数尽无量光如来声闻众之百分之一量 请大 家好好思考一下 目犍连尊者能在一日中数完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星辰 而无数个目犍连那样 的圣者 在百千俱胝那由他年中不停地数 不 说其他眷属 就是声闻众的百分之一也无法数 尽 可见阿弥陀佛的眷属无量无边 现在有些人不知天高地厚 他们因为自己 在世间学校里面读过一点书 于是就自认为很 了不起 还经常以傲慢的口吻说 我要研究研 究净土宗 我要考据考据极乐世界的合理 性 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分别念可信到什么程 度 竟然想用庸俗的分别念来衡量极乐世界 以及诸佛菩萨的甚深境界 其实 凡夫的眼界

273 第十六课就像井底之蛙那样狭隘, 依靠它不可能了知清净刹土众生的数量, 以及佛陀的智慧和力量等, 因为这些远远超越了它的行境 就像一只小虫, 不管它如何聪明, 它也不可能理解人类的现代科技 ; 同样, 凡夫人再怎么样聪明, 他也无法以自力了达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 众所周知, 佛陀乃量士夫, 极乐世界等的存在是佛陀以金刚语宣说的, 既然如此, 那大家就应诚信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解脱的机会 而且, 在值遇如此殊胜的 净土法门时, 大家再也不能拖延懈怠, 而应及早实修, 并争取早日从业惑烦恼中摆脱出来 相反, 如果在短暂的人生当中, 不急于修行佛法, 反而要对不是自己行境的甚深境界进行寻思观察, 那就非常不明智 这就像一个病得非常严重 马上就要离开人间的病人, 虽然医生给他开了许多灵丹妙药, 但他却坚持在未搞清药性之前不肯服用, 恐怕还等不到研究清楚, 就一命呜呼了 佛经中也有类似的比喻 : 一个人被毒箭射中后, 本来他应该立即取出毒箭, 但他不但不拔箭, 反而开始分析 : 这支箭来自何处? 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这就非常愚蠢 紧接着讲, 那些眷属身色无有差别, 全部

274 明观福田是金黄色, 他们皆以三十二相 八十随好严饰, 身著三法衣, 犹如阳光照射在早晨的海面一样黄灿灿 早晨, 阳光普照海面的时候, 大海一片金色, 非常庄严 极乐世界无量比丘聚集一处听闻佛法时, 就像金色的海面一样异常壮观, 如果能亲眼见到这种场面, 那该多好! 明观这样的刹土以及忆念佛陀是极为重要的, 这也是随念三宝 作为修行人, 随念佛法僧三宝始终不能缺少, 故大家应常念阿弥陀佛名号 如果面朝西方以对生的方式观想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 则与密宗里面修生起次第相同 关于对生, 此乃密宗法语, 也即对面生起之义, 比如我将文殊菩萨观想在前面的虚空中, 那么圣尊和我之间就有一种对生的关系, 这是生起次第的观修方法 然而, 生起次第是观想实质性的本尊等, 如若不具备清净的忆念, 也即未能将本尊观想为如彩虹般现而无自性, 而是将其执为实有, 那就称为贪执妙相本尊之分别念, 这是生起次第的障碍 以修五加行中的皈依为例, 皈依境应观为现而无自性, 如果将其执为实有则不合理 而极乐世界则是未经绘画的自成坛城, 观修阿弥陀佛也是以信心忆念佛陀, 因此无论观成如照片 唐卡 布画般扁平, 还

275 第十六课是如铜像 铁像 瓷像等铸像般凹凸不平 任何形象都可以 ; 如果是修生起次第, 则应观想成现而无自性, 但在这里并没这么严格 再加上, 阿弥陀佛现在以色身住世, 所以我们在观想时, 最初也不需要从极乐世界迎请阿弥陀佛, 中间也不需要观想阿弥陀佛安住在前方的虚空中, 或与誓言尊者融为一体, 最后也不需要祈送回极乐世界 只需日日夜夜念念不忘, 比如 : 在西方极乐世界有一尊阿弥陀佛, 他是一切诸佛的总体, 他时时刻刻都以慈悲的 目光注视着我, 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信心一直忆念着他, 那就完全足够了, 可以说这就是修往生法的一大要诀, 大家一定要记住 可见, 净土法门一点都不复杂, 它的确是简便易行之法 虽然净土法简单易修, 但功德却非常大, 所以大家皆应长期修持 若能长期熏修, 即使没有禅定, 也没有生圆次第的境界, 但仅以此法, 临死时也有解脱的希望 许多大德认为, 即使不会参禅, 只要有净土, 也完全能解脱 永明延寿大师云 : 无禅有净土, 万修万人去, 但得见弥陀, 何愁不开悟 意思是, 虽然没有禅宗的境界, 但只要能如理修持净土, 那一万个人修, 一万个人皆能获得解脱 ; 而且, 只要能往生到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 那怎么

276 明观福田还会愁没有开悟的机会呢? 如果实在太忙, 每年也应抽三天或七天的时间来闭关专修, 这非常有必要 但有人因为误解上面的教证, 所以他们经常引用此教证来强调念佛, 同时也贬抑甚至舍弃其他法门 他们认为, 只要念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不需要闻思教理, 也不需要发菩提心 虽然念佛很好, 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其他法门, 更不能认为不需要闻思 不需要发菩提心 佛在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 等经典中, 广泛宣说了观音心咒的功德, 再加上藏人对这些经典极为重视, 所以很多藏人对念观音心咒有极大信心, 但他们并没有认为 : 因为观音心咒的功德巨大, 所以只念这个咒语就可以了, 其他法门一概不需要 如果一切众生只以一个法门就可以全部度化, 那遍智佛陀也只需要宣说一部经或传讲一个法, 而没必要三转法轮或宣说八万四千法门 但事实上, 佛陀宣说了浩如烟海的佛法, 可见一切法门皆有存在的必要, 我们也不能轻易舍弃或诽谤 而此处所强调的日日夜夜念念不忘, 并非仅指口念, 而应以心来念佛 因为, 所谓的 念 是指 今 下有 心, 也即当下这颗心正在观就是所谓的 念, 故念佛应从心起, 而不单单

277 第十六课是口 另外,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 净土教言 中, 再三强调了以信愿忆念佛陀的重要性, 汉地古德也强调 信愿行, 故大家皆应以真诚的信愿之心来忆念佛陀 如果仅仅是口念, 而没有信愿, 那就应了憨山大师的话 口念弥陀心散乱, 喉咙喊破也徒然 当然, 念佛也并不仅限于持佛名号, 但不管是以哪种方式忆念佛陀, 皆应以信愿之心摄持 另外,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云 :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 万诸圣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意思是, 阿弥陀 中的 阿 是十方三世一切佛, 弥 是一切菩萨, 陀 是八万四千圣教, 这样 阿弥陀 三字就完全具足三宝 大悲经 云 : 一称佛名, 以是善根, 入涅槃界, 不可穷尽 可见, 忆念阿弥陀佛名号, 乃至释迦牟尼佛 宝髻佛等佛陀的名号, 其功德不可思议 此外, 若按不了义的观点来讲 : 我们观想阿弥陀佛时, 遥远的佛陀也了知我们的心念 若从了义的观点来讲, 我们当下忆念佛陀的心就是佛陀, 除此之外别无他佛 故密宗认为, 忆念阿弥陀佛时, 能忆之心念就是阿弥陀佛 ; 观想观世音菩萨的像或念观音心咒时, 当下的心就是观世音菩萨 蕅益大师也说 : 一念相应

278 明观福田一念佛, 念念相应念念佛 观经 亦云 :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八十随形好,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可见在究竟观点上, 显密并无二致 但无论见解深浅, 大家皆应认真观想 所以, 对在家男女为主的广大听闻者来讲, 最初在上师传授 极乐愿文 时就要认真听讲, 如果是利根者, 在上师传讲后, 就能明白以上所讲明观福田的内容 如果不懂, 那么当传讲者从极乐世界的唐卡上加以介绍的时候, 自己就应认真细致地观看, 之后再闭目思维, 看看这样的形相能不能浮现在心中 当心中现出来时, 如果再三明观, 则内心自然能够明现其形相 到修炼成熟时, 只要一作意, 福田就会浮现在眼前 如果白天念念不忘, 那么夜晚做梦遇到恐怖梦境时也定能忆念祈祷 ; 如若梦中能如是忆念, 那么临终时或中阴界出现恐怖 畏惧时定能忆念 相信大家都明白, 在死亡时, 除了三宝之外, 谁也救不了自己 所以在活着时就应重视这个问题, 若能提前做好准备, 那到时就能忆念 ; 若平时没有经常忆念祈祷, 那遇到中阴的恐怖时也自然不能忆念, 所以在平时一定要认真串习

279 第十六课对每一个人来讲, 死亡都是极重大的事情, 而离开人间时, 财产 亲人 朋友等都帮不上忙, 唯一的依靠只有上师阿弥陀佛 所以我们平时就应经常观修极乐世界, 尤其在死亡突然到来时, 应将上师和阿弥陀佛观想成无二无别, 临终一念非常关键, 当时若能这样忆念, 就很有可能往生净土 当然, 如果前世没有串习过这方面的法要, 那要明观阿弥陀佛主尊眷属 刹土庄严等就很困难 有些人就是这样, 需要明观的内容一点 也观不出来, 而不需要观想的世间法, 则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想自己孩子时, 一下子就能想得起来, 甚至哭泣与欢笑的表情都一清二楚 ; 但一轮到阿弥陀佛, 就始终观想不出来 就像仓央嘉措所说那样 : 我修习的上师的脸面, 不能在心中显现, 我没修的情人的容颜, 却在心中明朗地映见 的确, 没有很强修行能力的人, 要一一明观福田非常困难, 可能在观想阿弥陀佛的左手时, 就忘记了右手 ; 观想佛陀的三衣时, 就忘记了金刚跏趺坐, 甚至连其中一部分也很难观清楚 如果实在无法观想, 那就应这样忆念 : 西方有一个极乐世界, 那里有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等眷属, 他们正用慈悲的

280 明观福田眼光注视着我, 我死后要立即往生极乐世界 如是一心专注, 且以坚定信心忆念极乐世界或持诵阿弥陀佛名号, 仅此也可算是往生极乐世界的第一因 我想这样简单的观想, 除了牦牛那样笨的人以外谁都会 所以我们应经常如是作观 藏地曾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例 : 在达多地方, 有一位具有信心的老人, 他常常祈祷阿弥陀佛, 并念诵了许多遍 极乐愿文, 但他一直认为阿弥陀佛的身色肯定是淡蓝色的, 对于形相则根本不会明观 可是凭着信心力, 他在临终时, 阿弥陀佛及其眷属亲自降临在他面前, 将这位老人接引到了极乐世界 汉地也有这样一则公案 : 谛闲法师小时候有一个玩伴, 此人长大后一直做锅漏匠, 在四十来岁时, 他觉得人生很痛苦, 于是就在谛闲法师面前出家 因为他没有文化, 再加上人也老了, 所以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于是谛闲法师给他找了一个废弃的小庙, 并安排好居士给他烧饭 法师对他说 : 你就念一句佛号, 念累了就休息, 休息好了再念, 这样一直念下去, 将来一定会有好处 这个人也很听话, 三年没有出庙门, 一直专心念佛 有一天, 他离开寺庙, 到城里去看他的亲戚朋友 晚上回来后, 他跟

281 第十六课烧饭的老居士说 : 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 这个老居士想 : 师父三年都没出门, 今天出去看朋友, 大概明天有人请他吃饭, 所以叫我不要给他烧饭 第二天吃过午饭的时候, 老太太到庙里去看师父, 结果发现师父已经站在窗户边往生了 这个人从未学过净土经典, 也不会观想, 但由于非常有信心, 最终也往生了 此外, 古代有一位具有强烈信心的老妇女, 她持诵了三亿遍观音心咒及十万遍度母赞颂偈 结果一天晚上, 梦中有一位不同寻常的女 人给了她一件蓝色衣服 又一天晚上, 她梦到一位顶具发髻 身着白衣之人给了她一串水晶念珠 其实身穿白衣的人是观世音菩萨, 而给她蓝色衣服的人就是度母 尽管那位老妇人全然不知观修二位本尊的身色 标帜, 但她心中铭记二位尊者的名号, 并生起虔诚的信心, 仅以此念诵及信心之力便获得了成就 大家都清楚, 念三亿遍观音心咒和十万遍度母赞颂偈并不容易, 而这个老妇女尚能如是精进, 那我们就更应该精进了 很多道友去年发愿念一亿遍观音心咒, 现在已经过了一年, 不知大家念了多少? 发愿容易, 实际做起来更应努力, 否则很难完成 从这些公案可知, 即使没有很高的智慧,

282 明观福田但只要能以强烈的信心精进念诵, 也能获得成就 小时候, 我就遇到过许多没有很高智慧的人, 他们连佛菩萨的像都分不清楚, 可能四臂观音还能认出来, 但像二十一度母, 由于每位圣尊的身相 手印都不相同, 所以他们就很难认出来 我父亲连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分不清楚, 本来释迦牟尼佛是单手托钵, 而阿弥陀佛是双手托钵, 但他却经常搞混 但是, 由于他们的信心极为强烈的原因, 很多人在临终时都死在念佛声中 相反, 如果没有信心, 而只一味在理论上观察 : 这个人的相续中有没有菩提心? 他有没有证悟空性的正见? 到底遍还是不遍 8 这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别人已凭无上信心之力早就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而你却在别人尸体旁边辩来辩去, 很明显这不太明智 虽然有时候需要分别, 因为没有以分别心来观察, 就很难生起妙慧, 如果没有生起妙慧, 则很难遣除相续中的增益和邪见 ; 但也不能完全信任自己的分别念, 认为 : 只要分别念抉择不了的就一概不成立 不要说佛法, 就是现代科学也有许多奇妙现象, 很多也无法以分别念来解释, 但它们 8 此乃因明术语

283 明观福田 刻 我都要忆念阿弥陀佛 如果提前有这样的 心理准备 因为临终时的意识很有力量 那就 很有可能获得解脱 中阴法门中说 临死时的 心就像非常可靠的捎口信者一样 那时若能转 为道用 则很有可能摆脱轮回 而在座的人大 多都听过中阴法门 但仅仅听还不够 一定要 下功夫实修 这样听闻佛法才有实义 第十六课 却无欺存在 可见信心非常重要 佛法虽然真 实不虚 但若没有信心 那在他面前也很难成 立 即使一个人已经真实获得成就 甚至完全 虹化了 他也不会承认 以前就有人这样诽谤 藏地的虹身成就 虹化者的尸体被狗吃了 这 非常可怜 华严经 云 信为道源功德母 长养一切诸善根 可见 只要有信心 不管是 往生极乐世界 还是其他修行都能成功 所以在短暂的人生当中 大家一定要培养 对阿弥陀佛的诚挚信心 还要尽量多修法 而 没必要诽谤这个 诽谤那个 别人说这个人已 经往生了 他却偏偏说 不可能吧 他平时如 何如何 这很难说 因为修行是内在的 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没有文化 平时的行为也 疯疯颠颠 但若临终时充满信心 那他就能往 生净土 所以大家今后要尽量观清净心 且应 坚固自己往生极乐世界的信愿 正因为生死事大 所以每个人都要认真思 考 我临死时应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出现猝死 那在死亡到来时 自己就应该能觉察得到 这 时就应及时作好准备 比如你已七天没有吃饭 了 此时就要观想 可能我很快就要死了 而 死亡的时候 除了阿弥陀佛以外 其他任何皈 依处也没有 所以从现在开始直至断气的那一

284 刻 我都要忆念阿弥陀佛 如果提前有这样的 心理准备 因为临终时的意识很有力量 那就 很有可能获得解脱 中阴法门中说 临死时的 心就像非常可靠的捎口信者一样 那时若能转 为道用 则很有可能摆脱轮回 而在座的人大 多都听过中阴法门 但仅仅听还不够 一定要 下功夫实修 这样听闻佛法才有实义 明观福田

285 第十七课第十七课 现在继续讲与明观福田有关的教言 因此, 无论是眼见佛陀的身相或耳闻名号, 甚至仅仅忆念阿弥陀佛垂念或手触佛像 都必定成为解脱之因 这里是说, 无论是眼睛见到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或其他诸佛菩萨的像, 还是耳朵听到他们的名号, 甚至仅在心里忆念阿弥陀佛等圣尊时时刻刻都在垂念 观照着我, 或者手触佛像等, 这些都是解脱之因 所以大 家一定要想 : 念佛 礼佛 观佛非常有意义, 而且在有生之年当中, 也应将这些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因为它们皆是解脱的资粮 但末法时代很多众生非常愚痴, 他们一见到别人念佛就想 : 这些人精神没有寄托, 所以才念佛 ; 看到别人拜佛 供佛就认为 : 搞这些没有用 但在智者看来, 真正可怜的恰恰是这些人 因为, 明明凡夫的分别念是迷乱的, 他们却自以为千真万确 ; 明明这些事情非常有意义, 他们却嗤之以鼻 但不管世人理解与否, 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见解与行为, 千万不能退转 所以, 我们无论能否明观佛陀身相等, 但一定不要忘记其名号 因为人的根机不相同,

286 明观福田有些人能观得非常清楚, 有些人却不一定, 但无论如何, 我们一定要在心里面经常忆念佛陀的名号, 这非常关键 有一位一百多岁的老居士, 曾对询问她的法师和居士这样说 : 我没有别的想法, 只是经常想阿弥陀佛 这种习惯非常好, 大家也应经常想阿弥陀佛, 乃至行住坐卧都念念不忘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犹豫不定 : 我是念阿弥陀佛好呢, 还是念释迦牟尼佛, 或者文殊菩萨? 其实念哪一位圣尊都很好, 只不过众生的根机不相同, 所以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如果你喜欢念阿弥陀佛, 那就好好念阿弥陀佛 ; 如果你喜欢念释迦牟尼佛, 那就念释迦牟尼佛 ; 如果你喜欢念文殊菩萨, 那就好好念就可以了 ; 如果你觉得都很喜欢, 那也可以都念 对佛菩萨来讲, 无论我们忆念哪一位圣尊, 其他圣尊绝对不会产生嫉妒心 如果是世间人, 你对一个人好, 对另一个人却很冷落, 他就会不高兴, 但出世间的佛菩萨并没有这种烦恼 所以, 随自己的因缘定下来就可以 还有人有这样的疑问 : 我喜欢念的佛菩萨非常多, 但却很难一一念修, 那该怎么办? 其实, 没办法一一念修并不要紧, 但你应选择其中一尊, 然后观想其他佛菩萨融入他, 并与之

287 第十七课成为无二无别, 那这样观修一位圣尊也就观修了所有圣尊 有时候我是这样的, 因为自己对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 观世音菩萨等都有信心, 所以我就选择在一个阶段念观音心咒, 念完规定的数量后再念释迦牟尼佛心咒等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舍弃任何佛菩萨, 即使专念阿弥陀佛, 也不应舍弃其他圣尊 若能经常念佛, 这的确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很多老年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这非常好 的确, 到了这种年龄, 活在世间的日子也不多了, 也 应该为自己寻找生命的归宿了, 但在所有归宿当中, 投靠阿弥陀佛最有意义, 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好好念佛 藏地很多老人都能做到三不离, 即 : 口不离佛号或咒语 左手不离念珠 右手不离转经轮 但汉地很多老人并不是这样, 想必大家都清楚他们不离开的是什么, 这就不太好 但有人认为念佛只是老人的事, 其实年轻人也应好好念佛 还有人认为念佛只能在家里念, 到外面就不能念, 其实时时刻刻都应不忘念佛, 这非常重要 在 净土圣贤录 中, 有这样一则精彩的公案 : 在清朝杭州有一位出家人, 因为他平素喜欢吃冬瓜, 所以人们称之为 冬瓜和尚 冬瓜和尚平时寡言少语, 每天吃完饭后就到街上

288 明观福田边走边念佛, 晚上回来后也念佛不辍, 如此寒暑不断十余年 他有一位道友, 名叫慧照法师, 这位法师看他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来走去, 总觉得他修行好像不太用功, 但也不敢说什么, 因为他的习惯就是这样 有一天, 冬瓜和尚对慧照法师说 : 明年正月初六我要往生极乐世界, 你能不能来送我? 慧照法师根本不相信, 认为他在开玩笑, 但也勉强答应了 到了正月初六那一天, 慧照法师去他的寮房, 当时冬瓜和尚不在, 因他出去吃饭去了 慧照法师心想 : 连一点准备都没有, 还说要往生, 哪里有这回事呀! 冬瓜和尚吃完饭回来, 见到慧照法师就问 : 你有什么事情? 慧照法师说 : 你说正月初六要往生, 叫我来送你, 难道你忘了? 冬瓜和尚说 : 如果你没有提醒, 我还差点忘了 随即冬瓜和尚就沐浴更衣 焚香礼佛, 接着对慧照法师说, 我有一偈请你写下来, 谓 : 终日走街坊, 心中念佛忙, 世人都不识, 别有一天堂 说完偈子, 他便安然逝去 这位冬瓜和尚表面上经常逛街, 但心里从来没有离开过念佛, 可以说念佛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 我们也应像他那样, 时时处处不忘念佛 如果不是这样, 而只是在一两天当中念念佛, 或在佛堂里能念佛, 而一出佛堂就忘得一

289 第十七课干二净, 那就不可能往生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在上师面前比菩萨还寂静调柔, 但一离开上师就变了样, 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完全成了世间俗人, 这就不太好 而真正修行人并不是这样, 他们无论身处人群, 还是在寂静的山林当中, 始终都不会中断自己的修行 在古时候, 汉地有很多这样非常出色的修行人, 这在 宋高僧传 续高僧传 等史传中有明显记载, 他们也留下了很多殊胜的教言 在藏地, 以前也有许多大修行人, 就是获得虹身成就的也不计其数, 他们的事迹可见于 藏 密佛教史 大圆满史 等历史当中 但现在, 不管是在汉地还是在藏地, 虽然有往生净土等成就相, 但与古代相比, 还是有很大差距 紧接着讲, 世尊在 宣说文殊刹土功德经 中曾说 : 诸法依缘生, 住于意乐上, 何者发何愿, 将获如是果 意思是说, 一切诸法皆依因缘而生, 而因缘又住在心上, 所以, 如果我们能以佛陀为对境, 而至诚发愿 祈祷的话, 那必将获得所期望的果 ; 如果内心没有虔诚的信心, 即使表面上念了再多的经 做了再大的善事, 也不一定有很大的功德 二观察续 云 : 愚者具坚信, 彼可获悉地 意思是, 即使一个人很愚笨, 但他若有坚

290 明观福田定不移的信心, 那他也能获得成就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既不懂现代科学, 也不懂佛教的诸多道理, 但他们却有一颗虔诚的信心, 听到上师宣说极乐世界的功德时, 他百分之百诚信 : 西方肯定有极乐世界, 我一定要往生! 凭这样的信心, 他们一定能得到大的利益 我认为, 这些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因为大智若愚之故! 可是有些知识分子, 他们因为自己对某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或研究, 于是就自认为很了不起, 满肚子都装的是傲慢 所以在面对甚深佛法时, 他们总妄想以 研究 考察 的手段来通达 ; 有的则完全否认极乐世界的功德等佛教甚深教义 以前有一个人在翻阅了一些佛经之后, 认为 : 佛经中的 如是我闻 不对, 应改为 我闻如是 我觉得他的胆子真大, 创新能力也实在太强, 居然发现了无数前辈高僧大德都未曾发现的问题 其实他们根本不知, 千百万倍这样的小聪明, 也无法与通达实相的佛菩萨的大智慧相提并论 所以有时候, 世间知识学得太多了也很危险, 因为这很容易让人堕入怀疑和邪见的深渊当中 一般而言, 知识分子的分别念重, 他们很难生起真正的信心, 所以我对知识分子传授

291 第十七课密法等甚深教言非常慎重 其实, 很多人的分别念并非真正的智慧, 让他们学一下因明的三相推理时, 则根本不能推导下去, 那时候他们的智慧又很愚钝 但是, 在面对甚深佛法时, 他们却愿意观察来观察去, 还经常产生怀疑, 什么样的邪见都敢冒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业障深重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喇拉曲智仁波切于本论引用了许多教证, 它们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记忆写下来的 他老人家造论不像我们, 我们要辛辛苦苦翻很多书, 才能找到合适的教证, 之后才能写出一本书 ; 而他心中储藏有众多的教证 理证以及公案, 所以轻轻松松就能造一部论 相比古大德, 我们又怎能不惭愧至极呢? 至于个别教证与佛经存在差异, 则应这样理解 : 有时候为了突显某种义理, 则会侧重宣说其中的部分内容, 而另外的部分则不一定宣讲 ; 有的则是不同译本的原因导致的 下一个教证是 : 何者作意佛, 能仁现彼前, 赐灌顶加持 意思是 : 不管是谁, 只要他以诚挚之心观想 祈祷佛陀, 佛陀就会安住在他面前, 经常赐予灌顶加持 三摩地王经 亦云 : 能仁身相极庄严, 何人行住坐卧时, 忆念能王佛陀尊, 本师恒时住彼前 意谓 : 能仁的身

292 明观福田相极为庄严, 任何人在行住坐卧时, 若能经常至诚忆念佛陀的身相, 本师就会安住在他面前 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 : 我常伴随具信者 在莲师离开藏地前往罗刹国时, 很多信众都哭着劝他不要离开, 此时莲花生大士承诺 : 我经常伴随具有信心的人 莲花生大士还说 : 具有信心善男女, 莲生不去何处住, 吾寿无有殁尽时, 信士前我各现一 意思是, 对于具有信心的善男信女来讲, 莲师我从来不会远离他们, 我的寿命没有灭尽之时, 我会在每位信士前显现一位莲花生大士 阿弥陀佛也是如此, 在每一位具信心者前, 他都会显现一尊阿弥陀佛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认为 : 这么多众生都在祈祷阿弥陀佛, 他要一一加持的话, 那会不会很累? 根本不需要这样担心, 因为他在因地发了无量度化众生的大愿, 现在全部已经圆满成就, 自然就能于十方世界无勤度化众生 这就像一百个人同时打开窗户, 大家皆能同时看到空中的太阳, 而太阳并不会觉得自己很累 ; 同样, 在每位信士前, 阿弥陀佛也会任运显现他的身相 因此, 自己若能顶礼 祈祷阿弥陀佛, 乃至对阿弥陀佛生起一刹那的信心, 则佛陀一定会以慧眼照见 以天耳明听 以他心通明知

293 第十七课以神足通立即来到彼人面前赐予加持 其实所谓佛陀的神通, 就像只要打开窗户, 阳光就会马上照进室内一样, 所以只要我们以信心祈祷, 佛陀的加持当即就会融入相续 虽然在胜义中, 众生和佛陀悉皆平等 ; 但在世俗中, 众生业力深重, 而佛陀具有无量功德, 所以大家皆应以信心忆念佛陀 虽然我们自己看不到, 但佛陀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我们, 犹如盲人面前有一位具明目之人一样, 大家一定要产生这样的信心, 否则不 可能得到利益 莲花生大士也说 : 具有坚信得加持, 若离疑心成所愿 意思是, 具有信心则能获得诸佛菩萨的加持, 远离疑惑才能如愿以偿 如果没有信心, 内心一直怀疑, 那形象上无论再怎么样做, 也不可能得到加持 颂云 : 信心如宝轮, 昼夜修善道 的确, 信心就像宝轮一样 在轮王七宝中, 轮宝最重要, 所以它排在第一 ; 同样, 在圣者七财中信心最重要, 故它位居首位 所以, 没有信心的人, 修什么法 做什么功德都很困难, 若想积功累德或证悟法性, 首先必须产生信心 可见, 只要有虔诚的信心, 就一定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 ; 若没有信心, 那所谓的学佛也只是口头上的游戏 因为在他的眼中, 佛经

294 明观福田只是一张故纸, 佛像也只不过是铜或铁, 上师只是普通的老师, 僧众也只不过是同学 以前有些人说 : 我才不相信加持呢!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就凉了 : 这个人已经完了, 因为他连加持都不相信 世间人不承认加持还情有可原, 因为他们跟着老师只是学一点知识 ; 但佛法完全不一样, 如果我们不承认加持, 那上师三宝的加持就无法融入相续, 自然也得不到实际的利益 那怎样才能生起信心呢? 这有很多渠道, 比如 : 通过闻思遣除相续中的疑惑来产生信心, 或通过忆念诸佛菩萨的功德来产生信心, 等等 在汉传佛教中, 还有顿信与渐信之说 所谓顿信, 即依靠宿世的殊胜因缘, 今生以一点点外缘就能生起信心 比如往昔曾与阿弥陀佛结过善缘, 那即生当中善知识稍微一开导, 就能生起强烈的信心 所谓渐信, 即最初很难产生信心, 但通过培养慢慢也能生起信心 刚开始的时候, 有些人连佛和神 上师和老师 佛法和法律都分不清, 但通过长期闻思, 也渐渐对上师三宝产生了信心 不管怎样, 我们应以一切方便来引发信心, 这非常重要 其实, 对于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来说, 仅以忆念阿弥陀佛也可往生 如 弥陀经 中云 :

295 第十七课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 执持名号 若一日 若二日 若三日 若四日 若五日 若六日 若七日, 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 现在其前 是人命终时, 心不颠倒,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汉地打佛七的传统就来自这个教证, 而我们学院举办的极乐法会, 本来也只有七天, 但为了保证念修质量, 于是便增加了一天, 这样就成了八天 根据传承上师的教言, 若人能按仪轨于八天中, 一心一意念诵阿弥陀佛的心咒 满三十万遍, 且远离五逆罪与谤法罪, 那这个人就能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把握 而打佛七, 若能在一至七日当中一心不乱, 也能往生 藏地很多高僧大德圆寂后, 一般遗体都要保留七天, 其原因是 闻解脱 中说 : 人死后的第七日, 会显现阿弥陀佛, 那时若能观想自己的心识融入阿弥陀佛, 就能获得解脱 总之, 不管是修显宗还是修密宗, 对阿弥陀佛的忆念 观想都很重要 要提醒大家的是, 人在临死时千万不要贪执财产 若在死时自己有许多财产, 而且又来不及布施给他人, 为了避免对它们产生贪执, 按照传承上师的窍诀, 这个时候就要观想将它们全部供养给阿弥陀佛 ; 不但对财物不能贪著,

296 明观福田乃至对亲人等世间一切皆不能贪执, 若能以毫无贪恋之心一心一意祈祷阿弥陀佛, 那他就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而往生极乐世界也有多种情况, 有些是中阴往生, 有些是临死往生, 有些则带着眷属一起往生 下面就讲一则带领眷属往生的公案 : 宋高僧传 载 : 唐朝并州有一位释岸禅师, 他一向发愿往生净土 一次禅师偶然患病, 但他并没间断禅观, 一天他在空中见到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 二位大菩萨很久都没有消失 释岸禅师悲悯末世的众生, 想将两位大菩萨画下来, 作为众生供养的福田, 但当地一时没有理想的画工 正在为难之际, 从西京来了两位自称前往五台山的画工, 他们自告奋勇将菩萨画了下来, 之后就忽然消失了 释岸禅师明白往生净土的因缘成熟了, 便集合大众说 : 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了, 谁愿意和我同行? 许多人都沉默不言, 只有一位小沙弥说 : 我愿意去 释岸禅师说 : 你先向父母告假, 父母如果同意, 我就带你去 沙弥向父母告假时, 父母都认为这是儿童的戏言, 也就随口答应了 于是释岸禅师让沙弥沐浴念佛, 过了一会儿小沙弥就往生了, 之后他让僧众为自己助念, 接着也端坐而逝

297 第十七课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 娑婆世界的众生很可怜 本来上师带领往生清净刹土时, 就应放下一切跟随上师往生, 但很多人由于出离心不够, 仍然贪著轮回琐事, 觉得现在死有点害怕, 于是宁可不往生, 也要在世间多呆几天, 这就非常可惜 下面是以信心忆佛而获得庇护的公案 : 往昔佛陀住世时, 给孤独长者有一位生意上的朋友 满财长者 一次他到给孤独长者家作客, 在见到给孤独长者非常贤善的女儿后, 他对她的相貌 人品非常满意, 刚好自己有一个儿子 尚未结婚, 于是满财长者就向给孤独长者提亲 给孤独长者不愿意, 他说 : 我的女儿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而你们是外道, 所以我们结为亲家不合理 满财长者说 : 我们信我们的宗教, 她可以信她的佛教 最终给孤独长者答应了这门婚事 在婚礼仪式上, 新娘始终不肯作礼, 满财长者觉得很没面子, 心中一直闷闷不乐 后来满财长者的一位朋友开导他 : 你儿媳妇信仰的佛教很好, 我曾去过舍卫城, 在那里见过佛教的僧团, 僧人们的行为都非常寂静, 甚至小沙弥的威仪也令人生信, 你为什么不供养佛教的沙门呢? 听了他的劝告, 满财长者的心有所转变, 于是他对儿媳说 : 你能不能迎请

298 明观福田佛陀和眷属到我们家应供? 儿媳非常高兴, 她登上高楼向佛陀虔诚祈祷, 佛陀当下即了知她的心念 第二天, 佛陀让众眷属依次示现神变前去应供, 佛弟子示现的神变一个比一个稀奇, 满财长者每次都误认为 : 这回是佛陀亲自来了, 但结果都不是, 直到最后佛陀才出现 一见佛陀的相好庄严, 长者全家和当地人都生起了极大的信心, 最后他们全都改信佛教 佛陀住世时, 像这样以信心祈祷而感得佛陀现身的公案非常多 在 百业经 和 贤愚经 中, 有的人在刑场上祈祷佛陀, 有些人在遇到盗贼时祈祷佛陀, 佛陀都出现在他们面前 现在佛陀虽然已经入灭, 但佛陀的本体却是无生无灭的, 所以只要诚心祈祷, 也一定会感得佛陀现前 对藏族人来讲, 大家对拉萨觉沃佛像都充满信心, 认为只要朝拜一次, 解脱就有希望, 于是朝拜觉沃就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下面就讲一则以信心获得觉沃佛像加持的公案 : 有一位具有信心的愚人, 也即工布地方的觉沃奔, 他从小就向往拉萨觉沃, 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前往拉萨朝拜 在他的心目当中, 拉萨觉沃是一位非常慈悲的大善知识, 他根本不知拉萨觉沃是释迦牟尼佛的像 历经千辛万苦,

299 第十七课他终于来到拉萨, 于是他在大昭寺的觉沃佛像前说 : 我赶了这么多天路, 今天终于见到您了 他见到供桌上的食品和酥油灯后, 心想 : 觉沃仁波切是把糌粑团蘸上灯器里的酥油汁后才食用的, 为了酥油不凝固才点灯, 那觉沃怎样享用, 我也应如是食用 于是他将糌粑食子蘸上酥油汁吃了起来, 吃完后, 他看着异常慈祥的觉沃佛像说 : 前面的供品被狗叼走了, 您也是笑眯眯的 ; 酥油灯被风吹动, 您还是笑眯眯的, 您真是一位好上师 我现在就转绕您几 圈, 请您帮我保管一下鞋子 说完他将脱下的鞋子放在觉沃佛像前, 就去转绕去了 香灯师回来后, 他见不仅觉沃佛像前的供品被吃了, 而且佛像前还摆着一双脏鞋, 于是他非常生气, 拎起鞋子准备扔出去 这时觉沃佛像说 : 这是工布奔委托我保管的, 不要扔 香灯师吓了一跳, 他想 : 这位工布奔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德 等工布奔回来取鞋时, 香灯师才知道他是一位脏兮兮的老头子 工布奔对佛像说 : 您真是一位好上师, 明年请到我家来作客, 我宰一头猪, 酿上青稞酒等着您 觉沃佛像说 : 可以 工布奔回家后对妻子说 : 我已邀请了觉沃仁波切来作客,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 你要经

300 明观福田常看他是否来了 他妻子信以为真 一天她在提水时, 水中显现出觉沃佛像 妻子回家告诉他 : 那边水里有一个人, 是不是你请的客人呀? 工布奔过去一看, 确实在水中显现出觉沃佛像, 他认为觉沃佛像掉到水里去了, 于是便跳进河里去捞, 结果真的把佛像捞了出来 在回家的路上, 觉沃佛像说 : 我不去俗人家里, 于是融入一块大石头中 后来, 那个石头就叫觉沃石, 那条河叫觉沃河, 据说它们与拉萨觉沃有相同的加持力, 信众们也常去朝拜 当然, 这并不是说 : 吃佛前的供品 把鞋子摆在佛像前以及杀猪等有功德, 而是说 : 因为工布奔有佛像与佛没有差别的非常纯真的信心, 所以才得到了这样的加持 可见, 以信心忆念佛陀十分关键 现在有些老居士也是这样, 他们对佛有非常虔诚的信心, 自然也能获得佛陀的加持 所以希望大家今后皆应努力培养信心!

301 第十八课第十八课 往生四因当中, 现在讲明观福田的结尾部分 此明观福田是下文所讲积资净障的所依, 因为在积累资粮时, 要缘诸佛菩萨作供养 随喜 赞叹等善法 ; 净除罪障时, 也需要以诸佛菩萨作为所依对境而作忏悔 虽然在胜义中, 积资净障的所依与积资净障都不成立 ; 但在世俗中, 以诸佛菩萨为对境, 而作鲜花 水果 净水等供养, 或作其余善行, 则必定能积累广大的资粮, 这就是无欺的缘起法则 但有些人却以 一切都是空性的 究竟实相中无任何承认 心外无一法 来否认在名言中需要依所依对境而作积资净障, 这就不太好 如果不分任何场合, 什么都一概而论, 那现实生活中的饮食也不应该有多种多样的风格了, 即大家只能吃一种饭, 且人人都喜欢吃这种东西, 但这明显违背事实 又比如, 尼泊尔的建筑有特殊风格, 那是不是世界各国的建筑都应变成这样呢? 根本不可能 既然如此, 那我们就不能以一种宗派的观点, 来否认其他宗派观点存在的合理性, 因为高僧大德在不同时代背景中宣说的不同教言, 都有其甚深密意,

302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作为佛弟子, 这是大家不得不了解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应以自宗为主, 同时还要广泛接纳其他宗派与传承的优势, 这就是智者的选择 此外, 明观福田还是遣除发菩提心 成就清净愿的违缘, 和成办各种顺缘的见证者 在发菩提心时, 最大的违缘是自私自利的心 在发清净愿时, 最大的违缘是发颠倒的恶愿, 比如 : 以念诵 极乐愿文 或佛号的功德, 愿怨敌生病 死亡等 要遣除此类违缘, 就需要以诸佛菩萨作为见证者, 一般而言在诸佛菩萨面前, 我们不敢产生这样的非理作意 同时我们还需要成办各种顺缘, 也即在发菩提心 发清净愿 积资净障等时, 依靠阿弥陀佛及其眷属的加持, 它们皆能顺利成办, 且在临命终时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可见, 在做这些广大的事情时, 一定要有见证的对境 的确, 我们太需要这样的见证者了 因为, 如果是知惭有愧的佛教徒, 他就会想 : 阿弥陀佛及其眷属昼夜六时都在以慈悲的智慧眼观照着我, 所以我一定不能乱来, 这样就能具足正知正念, 从而也能行持善法 远离恶业 其实, 这就像在上师面前, 合格弟子的行为会异常谨慎一样 如果我们对阿弥陀佛与十方诸佛菩萨

303 第十八课真正有虔诚的信心, 那自己的一举一动就会如理如法, 所以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见证者 当然这样的见证者, 不单在修往生极乐四因的时候需要, 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 因此大家一定要明白, 明观福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开法会等时, 一定要奉劝大家这样明观 : 仿佛亲眼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怙主阿弥陀佛及其眷属一般猛烈祈祷, 一定要有这样强烈的信心, 这非常重要 前一段时间, 我们学院开零八年极乐法会的时候, 学院安排了 14 位法师, 给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宣讲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 很多法师都用普通百姓皆能接受的浅显易懂的语言, 反复强调了明观福田的重要性, 劝他们一定要以信心祈祷阿弥陀佛 讲得非常好, 我发自内心随喜他们的功德 这样以后, 我相信许许多多听法的人一定能得到利益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 就是想得一点法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听法的人肯定有虔诚的信心, 再加上法师讲得特别好 交代得特别清楚的话, 那这两个因缘聚合的时候, 他们就一定会好好观修, 这样就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在汉地, 各大寺院经常举行百万佛号念诵法会, 要求凡参与者从早到晚一直念诵, 在十

304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天或十五天当中, 每天都要念十万或七八万遍佛号, 这非常好 但要注意的是, 在念的同时心里面最好不要有傲慢 竞争等五毒烦恼 如果口念 南无阿弥陀佛 的时候, 心里一直流淌着像水一样的贪心, 也经常爆发像火一样的嗔恨的话, 那自相续已被贪嗔的水火毁坏了, 这样就成了口是心非, 那就不太好 所以我很希望, 汉地寺院为主的道场, 在举行佛七或百万圣号念修等净修法会时, 一定要在这之前或每一天, 都安排法师专门宣讲极乐世界的功德, 与阿弥陀佛的庄严等内容 哪怕只有一堂课, 若能将明观福田等四个条件, 或念佛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讲清楚, 那念修的质量就会提高, 自然也具足一切功德 而在念诵 极乐愿文 时, 唉玛吙! 自此日落之方向 著三法衣黄灿灿 要念一遍 念诵时心不能外散且应缓慢念诵, 而且还要一边念诵一边随词句忆念意义, 若能如此念修, 那这就是所谓的明观福田的修法 在藏地参加过极乐法会的人都清楚, 首先是法师讲法, 之后再一边明观一边缓缓念诵, 这样的传统遍布整个西藏, 也即任何一个极乐法会都是如此 当然, 若大家皆能按这样的传统行持, 那也未尝不可 若不能, 自始自终念

305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第十八课 南无阿弥陀佛 也非常好 但无论如何 若 能在对整个极乐世界与怙主阿弥陀佛的功德庄 严 生起极大的信心和恭敬心的前提下讽诵的 话 那这样的法会就具有大义 但有些人参加法会完全是凑热闹 今年开 极乐法会时 来自很远地方的居士问我 开法 会放不放鞭炮 有没有剪彩 谁当主持人 我说开极乐法会并非办世间喜事 所以不需要 这些 只需大家好好念诵就可以了 最后我还 跟他们说 你们来到这里 千万不要在外相上 追求 这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要一心一意跟 着这么多僧众念 极乐愿文 从早到晚都要好 好念阿弥陀佛的心咒 这才有真正的意义 所以大家再也不应在开法会 开光 灌顶 等外在的形象上追逐 而应发自内心地在诸佛 菩萨面前发愿 如果没有好好发愿 诸佛菩萨 也很难让你离开如火宅般的轮回 这一点大家 务必记住 另外在座的各位 很多都在上师如 意宝面前发愿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而我们的人 身能存留多长时间又很难说 所以在有时间的 时候 应该把该念的佛号全部念完 而在与僧 众共修时 大家也应严格要求自己 在念诵的时候 最好要有发自内心的信心 与恭敬心 记得八几年的时候 宗教政策稍微 有所开放 当时在我的家乡举办了一次极乐法 会 而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里 人们没有宗教 信仰的自由 所以在许多年中大家只能悄悄念 因为很多人都能背诵 但像这样自由自在念诵 极乐愿文 的机会确实没有 所以当时很多 老年人 一边念诵 极乐愿文 一边不停地哭 而在学院开极乐法会的时候 相信大家也能经 常看到这种感人的场景 这说明他们确实具有 虔诚的信心与恭敬心 这以上已圆满宣讲了往生极乐世界的第一 因 反复明观极乐刹土及阿弥陀佛的形相 下面是暂停偈 妙相随好色身观不厌 明观怙主阿弥陀佛尊 生死梦境中有一切时 大悲铁钩摄受祈加持 意思是说 阿弥陀佛具有妙相 随好的身 相 观而不厌 非常庄严 明观这样的佛陀与 两大菩萨等殊胜福田 祈祷在生死 梦境 中 阴的时候 能以你们的大悲铁钩勾召 加持我 们 再不要让我们感受轮回的痛苦 而径直前 往极乐世界 如果生前能经常忆念 祈祷阿弥陀佛 那 在临死时或中阴期间 就有可能往生极乐世界 许多人平时修行有素 临终时阿弥陀佛和眷属

306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有所开放 当时在我的家乡举办了一次极乐法 会 而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里 人们没有宗教 信仰的自由 所以在许多年中大家只能悄悄念 因为很多人都能背诵 但像这样自由自在念诵 极乐愿文 的机会确实没有 所以当时很多 老年人 一边念诵 极乐愿文 一边不停地哭 而在学院开极乐法会的时候 相信大家也能经 常看到这种感人的场景 这说明他们确实具有 虔诚的信心与恭敬心 这以上已圆满宣讲了往生极乐世界的第一 因 反复明观极乐刹土及阿弥陀佛的形相 下面是暂停偈 妙相随好色身观不厌 明观怙主阿弥陀佛尊 生死梦境中有一切时 大悲铁钩摄受祈加持 意思是说 阿弥陀佛具有妙相 随好的身 相 观而不厌 非常庄严 明观这样的佛陀与 两大菩萨等殊胜福田 祈祷在生死 梦境 中 阴的时候 能以你们的大悲铁钩勾召 加持我 们 再不要让我们感受轮回的痛苦 而径直前 往极乐世界 如果生前能经常忆念 祈祷阿弥陀佛 那 在临死时或中阴期间 就有可能往生极乐世界 许多人平时修行有素 临终时阿弥陀佛和眷属

307 第十八课亲自前来接引, 这种情况也比较多 但有些人不知道是打妄语还是出现幻觉, 他们说 : 阿弥陀佛要来接引我了! 有的还将东西送给别人, 但过一段时间, 阿弥陀佛并未前来接引, 自己又不得不重新购置 而有些是在中阴往生, 所以在临死时就不一定出现瑞相 ; 虽然在中阴往生时, 也有可能出现彩虹等瑞相, 但人们不一定会与他联系起来 有人说 : 某人生前修行非常好, 怎么死的时候一点瑞相都没有? 看来他没有成就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一定正确, 虽然他在临死时没有成就的瑞相, 但你怎么知道他在中阴时没有成就呢? 从高僧大德的传记中也能看出, 有些人在死亡后头三四天中都没有获得解脱, 但是在第五 六 七天的时候, 却见到了本性, 或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这种情况也有 所以大家说话一定要慎重! 第一因 明观福田终 下面宣讲往生极乐世界的第二因 积资净障 丁二 ( 积资净障 ) 分七 : 一 顶礼支 ; 二 供养支 ; 三 忏悔支 ; 四 随喜支 ; 五 请转法轮支 ; 六 祈请不入涅槃支 ; 七 回向支

308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第二因 积资净障 : 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诸多善根, 因为下面所讲的相续中生起愿行菩提心 成办所发殊胜愿, 也是以积累资粮之因作为前提的 广大游舞经 中云 : 具有福德者, 亦成诸所愿 而一切积累资粮的法门全部包括在这七支当中, 所以大家皆应励力修积七支 首先讲一下福德的重要性 : 有些人很想为弘法利生做一些事情, 但因没有福报, 所以经常出现各种违缘 : 有时四大不调, 有时内心烦恼涌现, 有时受到恶友诱惑, 这样就很有可能中断自己的发心 ; 而有些人, 他们很想在寂静处好好依止善知识闻思修行, 但往往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违缘, 最后也不得不离开, 这些都是福报不够的原因所致 不要说成办出世间的事, 就是做世间小事, 没有福报也不可能成办, 所以福报非常重要 有些人在干坏事时一帆风顺, 什么违缘都没有 : 身体也没有病, 心情也非常快乐, 干好事时却违缘重重, 这就是所谓的福报浅薄者 若人具有福报, 那他就会像福力王一样, 做任何善事都没问题 : 他不但可以长期依止善知识, 还可以长期行持对自他有利的善法 ; 虽然末法时代的众生在修行时会遇到种种违缘, 但他却

309 第十八课能善始善终 而大家的所愿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将来广度一切众生, 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必须要有广大的福德 如果相续中业障重重, 连毫毛许的善根都不具足, 那这样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所以积累资粮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福德, 不管是往生极乐世界还是弘法利生, 都无法成办 于我而言, 由于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 在上半生中, 凡是自己发愿做的事情, 感觉上都没有太多违缘, 基本上比较圆满 虽然我做事 情都很随缘 : 事情成功当然很好, 假使不成功也无妨, 因为因缘本来如此, 但是在印象中许多事情都很圆满 拿人生最大的事情 依止善知识来讲, 当年和我同时甚至比我早来喇荣的许多道友, 皆因各种原因纷纷离开学院, 但我却一直未离上师, 而不离上师肯定比离开上师好 当然这一切都来源于上师三宝的加持, 并非我有什么大的福德 在未来的日子当中, 我也没有什么大的希求, 唯一希望能摒除自私自利的发心来做事情, 如果全是利他的心, 那即使目标不成, 面对上师三宝也内心无愧 下面讲顶礼支 : 戊一 (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 分二 : 一 略

310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说 ; 二 广说 具有我慢者犹如高山及铁球一般, 对他人无有礼拜 顶礼的恭敬心, 正如所谓的 傲慢的山岗上存不住功德水, 即有傲慢烦恼就不可能生起任何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 这样的人不但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反而会走向恶趣, 即使获得人身, 也会像堪布根霍所说那样 : 愚笨如老猪 丑陋如青蛙 体质虚弱多病痛 受人轻蔑如老狗, 这些都是傲慢的等流果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遭到别人的诽谤和歧视呢? 这就是前世的傲慢所致 不管怎样, 有傲慢烦恼的众生将来一定会变成低劣者, 尤其是以僧众为对境产生傲慢心, 那果报将极为惨烈 以前佛陀在世时, 有一个清除粪便的人叫尼提, 人们都很厌恶他, 小孩子也经常用石头和棍棒打他 他经常想 : 生活太痛苦了! 一次, 佛陀以慧眼观察到尼提得度的因缘成熟了, 于是来到尼提面前慈悲地问 : 你想出家吗? 尼提羞愧地说 : 如来是金轮王种姓, 您的弟子也出身豪贵, 而我卑贱到了极点, 我怎能像他们一样出家呢? 佛陀说 : 我的教法犹如清净的水一样, 能洗除一切垢秽, 不管贫富贵贱, 只要能修行, 都能断除一切欲染 尼

311 己一 略说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从行为上也看得出来 这是一头傲慢的牦牛 现在许多人都很傲慢 这非常不好 在我们学 院当中 由于上师如意宝的教育 大家在这方 面还很不错 活佛 堪布都像普通僧人一样 所有人在行为上也看不出有什么傲慢 这确实 值得随学 第十八课 提听后生起信心 于是发心出家 通过精进修 行 最终也获得了阿罗汉果 波斯匿王得知这件事后问佛 尼提以何因 缘出身如是卑贱 往昔他又种下了什么福德 现在能值遇世尊并成为阿罗汉 佛陀说 往昔 迦叶佛灭度后 尼提是一座寺院的住持 当时 他非常傲慢 大小便都拉在金银盆中 然后让 僧众清洗 由于他那时是凡夫 而他役使的僧 众中有些已获得圣果 以此果报他在三恶趣中 感受了无量痛苦 转生为人后 也在五百世中 做除粪人 又因他以前出家持戒 如今才有机 缘在我的教法下获证圣果 记得以前法王在讲 贤愚经 这个公案时 说 既然世尊都讲无论贫富贵贱 男女老少 只要能修行佛法就能永尽诸欲 那闻思修行佛 法也不应仅是出家人的事 居士虽然是在家身 份 他们也应有学习佛法的机会 所以学院要 成立居士林 从那时起我们学院成立了居士林 很多居士才有了闻思修行的机缘 这在藏地来 讲也很稀有 傲慢是很隐蔽的烦恼 自己很难发觉 甚 至有些傲慢的人还自认为很谦虚 但细心的旁 观者却能清楚发现他的傲慢 其实 傲慢不仅 人类存在 有些旁生也有 比如牦牛 有时候 敬礼远近无别故 我以三门敬顶礼 如寂天菩萨说 因慢生傲者 将赴恶趣 道 因此 为摧毁我慢而略说顶礼支 此处顶礼的对境是阿弥陀佛 大家清楚 缘佛陀所造的善根不可思议 妙法莲华经 云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 已成佛道 汉地许多人每天都念 南无阿弥陀 佛 这非常好 但若能在信心与恭敬心的基础 上念佛 礼佛 其功德利益更不可思议 关于念佛 很多人在 南无 的音义等方 面众说纷纭 有些法师说 南无不能念 na mo 应念 nan wu 这种说法不对 我查过辞典 南 无 应是 na mo 藏文也是念 na mo 关 于 南无 的意思 有些人说是 南方没有 因为极乐世界不在南方 而在西方 这也不对 在汉语中 梵语 南无 译为归命 敬礼 归

312 从行为上也看得出来 这是一头傲慢的牦牛 现在许多人都很傲慢 这非常不好 在我们学 院当中 由于上师如意宝的教育 大家在这方 面还很不错 活佛 堪布都像普通僧人一样 所有人在行为上也看不出有什么傲慢 这确实 值得随学 己一 略说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敬礼远近无别故 我以三门敬顶礼 如寂天菩萨说 因慢生傲者 将赴恶趣 道 因此 为摧毁我慢而略说顶礼支 此处顶礼的对境是阿弥陀佛 大家清楚 缘佛陀所造的善根不可思议 妙法莲华经 云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 已成佛道 汉地许多人每天都念 南无阿弥陀 佛 这非常好 但若能在信心与恭敬心的基础 上念佛 礼佛 其功德利益更不可思议 关于念佛 很多人在 南无 的音义等方 面众说纷纭 有些法师说 南无不能念 na mo 应念 nan wu 这种说法不对 我查过辞典 南 无 应是 na mo 藏文也是念 na mo 关 于 南无 的意思 有些人说是 南方没有 因为极乐世界不在南方 而在西方 这也不对 在汉语中 梵语 南无 译为归命 敬礼 归

313 第十八课礼 救我 度我等, 这在 大乘义林章 善导观经疏 等论典中有详细说明 ; 而藏地一般将 南无 解释为顶礼, 但也有皈依的意思, 因为 大解脱经 云 : 南无布达雅 南无达玛雅 南无僧嘎雅 这是三皈依的偈子, 意为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有些法师说 : 念佛时, 要不要 南无 都可以, 如果念 南无阿弥陀佛, 说明你和阿弥陀佛的关系还比较陌生, 因为你还要和阿弥陀佛说客气话 ; 如果有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心, 直接念 阿弥陀佛 就可以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莲池大师在 竹窗随笔 中说 : 我教人念 南无阿弥陀佛, 自己念 阿弥陀佛 为什么呢? 因为人家并不想往生, 所以加个 南无, 跟阿弥陀佛结个缘 ; 而我一定要往生, 决心要去, 所以客气话都免了 我也看过 竹窗随笔, 但并未见到这种说法, 也可能是版本不同, 不过念四字或六字都可以 话说回来, 的确摧毁傲慢最好的方法就是顶礼 因为谁相续中有傲慢, 他就不可能给别人顶礼, 不要说五体投地, 连弯腰问讯都不愿意 有些傲慢的人给我献哈达, 当我将哈达回赠给他, 也即将哈达挂在他的脖子上时, 他连头都不愿意低 可见, 不但傲慢的棍棒将腰撑

314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得端直, 而且脖子也弯不下来, 这就不太好 汉传佛教也认为顶礼能摧毁傲慢, 六祖坛经 云 : 礼本折慢幢 意为顶礼能折服傲慢的魔幢, 所以每个人皆应恭敬顶礼上师三宝 若能这样, 那自己一定能成为虔诚的佛教徒, 从今乃至生生世世都不会变成傲慢者 最近道友们都在修加行, 大家一起在上师像前恭恭敬敬地顶礼, 这非常好 但在顶礼时, 大家也要在内心发愿 : 生生世世不要变成傲慢者 如果自己具有信心 恭敬心, 那么向顶礼的对境 住于近前的佛陀与住于远方极乐世界中的佛陀顶礼膜拜, 二者功德无有丝毫差别 可见, 关键在于信心和恭敬心 以前也讲过, 只要有信敬之心, 供养住世的佛陀和供养佛陀的舍利, 二者功德正等无异 另外, 我们也不能认为 : 因为阿弥陀佛住在遥远的地方, 而我在这里顶礼 供养, 所以他不知道 ; 念佛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念, 不然阿弥陀佛听不到, 其实这样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倘若具有信心, 则佛虽然住于千百万亿那由他由旬以外的远方, 但也就像在近前一样 前面也讲过, 只要具足信心, 佛陀哪里也不会去, 他始终安住在具信者跟前 以前, 无著菩萨在鸡足山观修弥勒菩萨,

315 第十八课但在十二年当中连一个吉祥的梦都没有, 最后他心灰意冷地下山 途中见到一只残废的母狗, 于是无著菩萨对它生起了强烈的悲心, 以此因缘, 他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弥勒菩萨 无著菩萨感慨地说 : 您的大悲心实在微弱, 我在山洞里苦修了十二年, 但您却一直不现尊颜 弥勒菩萨说 : 不是我不向你现身, 实际上我与你从未分离过, 只是因为你罪障深重, 所以见不到我 你经过十二年的修行, 罪业稍微减轻了一些, 以此原因才看到了这条母狗 ; 又由于你 对它生起了大悲心, 因此彻底清净了业障, 便真正见到了我 如果不相信, 把我扛在你的肩上让众人看 于是无著菩萨将弥勒菩萨扛在肩上, 然后到城市里去, 他问人们 : 我的肩上有什么? 人们都说 : 什么也没有 只有一位罪障稍微清净的老妇人说 : 您的肩上有一具腐烂的狗尸 这个公案充分说明, 诸佛菩萨离我们并没有远近之别, 在每一位具信者前都有佛菩萨安住, 只不过我们被业惑障蔽了慧眼, 故无法见到 所以大家在今后顶礼时, 一定要有佛陀就在自己面前的信心 如果不具备信心, 那即使佛陀住在面前也如同在远处一样 就像善星比丘, 虽然他天天

316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和如来住在一起, 但也未得到任何利益 其实这就像净水中与明镜里可以显现远处的太阳等影像, 而浊水中与垢镜里连近处的色相也不能显现一样 同样, 只要内心清净, 诸佛菩萨的影像随时都可显现 ; 若内心不清净, 则始终得不到诸佛菩萨的加持 在 嘉泰普灯录 中, 有 千江有水千江月 的法语, 其实它也可以说明这里的道理 : 一千个人好比一千条江, 如果每一条江的水都很清净, 那每一条江中都会有一个清晰的月影 ; 如果某一条江浑浊不清, 那这条江中的月影也会模糊不清 由此可见, 天月与江河之间的距离远近, 跟月影能不能清晰显现毫无关系 ; 同样, 佛陀的加持能否融入众生的心, 关键是看众生有没有信心, 这就是无欺缘起的法则 或者 : 如果天上没有月亮或江水不清净, 那江河中就不会有月影 ; 同理, 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或众生的心不清净, 那在众生的心中也不可能显现佛陀的加持 如果既有阿弥陀佛之月, 也有信心之净水, 那在众生心前自然会显现加持的影像, 就像在净水与明月的因缘具足时, 江中自然会显现月影一样 总之, 有信心者恒时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 而无信心者始终得不到任何庇护

317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第十八课 所以 我们应以三门恭恭敬敬地作礼 由 于身语意是产生一切善恶之门 所以称为三门 那三门应如何敬礼呢 身体不能过于前俯后 仰 眼睛也不能东张西望 否则双手会合十到左右 脸颊上去的 顶礼的速度也不能过快过慢 等 等 总之 应以端正 寂静 调柔的方式而作 顶礼 此为身恭敬 断除言说绮语而念诵顶礼 偈或佛号等 此为语恭敬 断除贪心等一切不 善分别念 而对佛陀的功德生起欢喜心 敬信 心 此为意恭敬 如果在顶礼时产生烦恼 意 门就不清净 这样就不可能得到佛的加持 当 然一点恶念也不起 这对凡夫来讲也很困难 但心要尽量缘上师三宝的功德而转 并尽力避 免产生烦恼 如理如法的顶礼会让人见而生信 上师如 意宝说 我们在顶礼时 身口意全部要如理如 法 这样别人看起来也会起信心 以前 米拉 日巴尊者到鄂巴上师前求法 他远远对上师顶 礼 鄂巴上师见到后异常欢喜 说 那边的人 所作的顶礼 是南岩玛尔巴罗扎尊者传承的顶 礼方式 去问一下他是谁 相反 如果顶礼时不具足三门恭敬 也即 内心既没有敬信 口中也没有念诵 身也不庄 重 那就会像华智仁波切所说的那样 没有任 何实义 有些上师则说 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只不过功德不大 而 大疏 的作者则说 倘 若以不恭敬的心态顶礼 则是耗尽福德之因 所以大家皆应如理如法地顶礼 仅从世间的角度来讲 顶礼也很有意义 我经常劝一些领导 你们最好平时多顶礼 这 对健康有利 但却很少用礼佛这个词 因为怕 他们接受不了 的确 顶礼是最好的健身运动 尤其磕长头这种全身性的活动效果尤其明显 它的健身效果远远胜过健身操 藏地经常会出 现这样的现象 许多病人通过顶礼都恢复了健 康 甚至有些还是身患绝症的病人 当然这也 离不开上师三宝的加持 若有人想减肥 其实 只要好好顶礼就行 根本用不着吃减肥药 现 在的减肥药很可怕 虽然广告打得很漂亮 但 很多都是对身体不利的毒药 总之大家今后一 定要精进顶礼

318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何实义 有些上师则说 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只不过功德不大 而 大疏 的作者则说 倘 若以不恭敬的心态顶礼 则是耗尽福德之因 所以大家皆应如理如法地顶礼 仅从世间的角度来讲 顶礼也很有意义 我经常劝一些领导 你们最好平时多顶礼 这 对健康有利 但却很少用礼佛这个词 因为怕 他们接受不了 的确 顶礼是最好的健身运动 尤其磕长头这种全身性的活动效果尤其明显 它的健身效果远远胜过健身操 藏地经常会出 现这样的现象 许多病人通过顶礼都恢复了健 康 甚至有些还是身患绝症的病人 当然这也 离不开上师三宝的加持 若有人想减肥 其实 只要好好顶礼就行 根本用不着吃减肥药 现 在的减肥药很可怕 虽然广告打得很漂亮 但 很多都是对身体不利的毒药 总之大家今后一 定要精进顶礼

319 三身当中 法身是报身和化身的来源 从 法身的角度来讲 阿弥陀佛显现种种化身 也 即在不同众生面前显现不同圣者的相 右手放 光化现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又化现无量的 观世音 左手放光化现度母 度母又化现无量 的度母 心间放光化现莲花生大士 莲花生大 士又化现无量莲师 以此方式度化十方世界不 可胜数的有情 作为后学者 大家在思维阿弥 陀佛这种超胜的功德之后 皆应以恭敬之心向 法身阿弥陀佛至诚顶礼 由此可见 作为学净土法门的人 平时的 闻思非常重要 若没有闻思 很多佛教的道理 就不会懂 可能有些人会想 没有必要懂这么 多 当然对修行人来讲 世间的杂念 邪见以 及各种分别妄想越少越好 而佛教方面的智慧 悲心 慈心 信心等善心 却应多多益善 因 为我们居住在娑婆世界时 必须要面对很多问 题 在这个时候 如果你对佛理一窍不通 那 想面对也很困难 大家也知道 在这个世界 所有学佛人的 心并不是非常清净 很多人的心中都有无始以 来的习气 杂念和恶习 对于这些我们必须及 时以智慧来摧毁 而摧毁 要么是他力摧毁 要么是自力摧毁 他力摧毁则必须随时随地安 住在善知识面前 但这对很多人来讲都很困难 而自力摧毁 不管是念佛的人还是参禅的人 如果你对佛理一点都不了解 那也不可能 所 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懂佛理 如果认为只需要一心一意念佛 其他任何 杂念都不需要 这也需要分析 因为在修学过 程中 对修行有害的杂念确实应该放弃 而对 第十九课 下面继续宣讲往生极乐世界的第二因 积资净障 这主要讲七支 顶礼支中 略 说已经讲完了 现在讲广说 法身无量光部主 右手放光化观音 复化百俱胝观音 左手放光化度母 复化百俱胝度母 心间放光化莲师 复化百俱胝莲师 顶礼法身阿弥陀 第十九课 阿弥陀佛有很多名号 下面依次从法身阿 弥陀佛 遍知无量光佛 导师无量光佛 怙主 无量寿佛四种名号来进行顶礼 首先顶礼法身 阿弥陀佛 颂词是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己二 广说 分二 一 思维名号不同而 顶礼 二 思维持名号功德而顶礼 庚一 思维名号不同而顶礼

320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可胜数的有情 作为后学者 大家在思维阿弥 陀佛这种超胜的功德之后 皆应以恭敬之心向 法身阿弥陀佛至诚顶礼 由此可见 作为学净土法门的人 平时的 闻思非常重要 若没有闻思 很多佛教的道理 就不会懂 可能有些人会想 没有必要懂这么 多 当然对修行人来讲 世间的杂念 邪见以 及各种分别妄想越少越好 而佛教方面的智慧 悲心 慈心 信心等善心 却应多多益善 因 为我们居住在娑婆世界时 必须要面对很多问 题 在这个时候 如果你对佛理一窍不通 那 想面对也很困难 大家也知道 在这个世界 所有学佛人的 心并不是非常清净 很多人的心中都有无始以 来的习气 杂念和恶习 对于这些我们必须及 时以智慧来摧毁 而摧毁 要么是他力摧毁 要么是自力摧毁 他力摧毁则必须随时随地安 住在善知识面前 但这对很多人来讲都很困难 而自力摧毁 不管是念佛的人还是参禅的人 如果你对佛理一点都不了解 那也不可能 所 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懂佛理 如果认为只需要一心一意念佛 其他任何 杂念都不需要 这也需要分析 因为在修学过 程中 对修行有害的杂念确实应该放弃 而对

321 第十九课修学有帮助的对治法, 在未达究竟彼岸之前, 却不能放舍 很多大德都以船只来比喻, 说 : 到了彼岸的时候船只确实不需要使用, 但在这之前, 如果没有它, 那就没办法越过汹涌澎湃的大海 当今时代很多人, 尤其是年轻人, 他们心中有许多乱七八糟的邪分别, 虽然一心念佛的加持不可思议, 但要完全摧毁它们也很困难 如果懂得佛法的道理, 或者说若能通过理性思维来观察, 相信他们一定能生起定解, 这样就能断除烦恼 所以我认为, 现在很多佛教寺院 居士林以及其他佛教团体, 首先应对佛法僧三宝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 但这样的信解也来自闻思 虽然极个别人依靠佛力或自力, 从小都对三宝有坚信不疑的信心, 但这毕竟只有百分之一二左右的人 对绝大多数人来讲, 如果没有通过闻思断除疑惑, 那他们的信心也只是迷信 而要生起正信, 没有定解的智慧则很难办到, 所以一定要闻思 现在很多人, 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 学佛只是一种形象, 表面上看来这个人很虔诚, 不管是供养三宝也好, 还是自己念佛 参禅也好, 都还不错 但若跟他交谈一段时间, 在真正了解之后, 很多漏洞就会出现 因为他对佛

322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教的基本道理都不懂, 许多邪念分别都未根除, 而且对佛法还有很多误解 现在很多表面学佛的人, 都把佛当作神仙来对待 问他 : 你凭什么说自己在学佛? 他说 : 因为我家里摆的有观音像 有些开车的司机, 因为自己在车上挂了一尊阿弥陀佛, 或黄财神的像, 就认为自己在学佛 由此可见, 他们根本不懂佛神之间的差别, 那他们叫不叫真正皈依佛门的人呢? 按大乘的要求来看, 这只是名相上的皈依, 因为他们并未对三宝不可思议的超胜功德生起信解 可见若没有好好学习, 我们也很容易堕入这样的深渊 而在闻思的时候, 如果每天都是马马虎虎 迷迷糊糊, 那自相续也不可能产生定解 但麦彭仁波切却在 定解宝灯论 中, 再三再四地强调一定要生起定解 所以我觉得, 不管是学汉传佛教还是学藏传佛教, 所有佛教徒都要反观自心, 看自己对佛法到底有没有发自内心的 从骨髓深处生起来的坚定信心 若没有这样的信心, 而只是表面上的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 也根本靠不住 到一定的时候, 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 就会随着外境摇摆不定 所以在闻思期间, 大家要再三观察 : 看自己对佛陀生起了什么样的定解, 对佛法生起了什么样的信心,

323 第十九课这非常重要 所以学佛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也不要注重外在的形象, 而一定要有内在的智慧 悲心和戒律 因此在见解上, 每一位佛教徒都应跟外道及未学佛的世间人完全不相同, 这样自己才有把握 纵然很多人都说学佛如何如何, 但自己却坚信不疑 : 我选择的道路千真万确 如果一千位智者或成就者, 来到我们面前示现种种神变, 我们的心也绝不为之有微尘许的动摇的话, 那就说明你的见解比较稳固 而这样的见解又非常重要, 否则在遇到各种各样的折磨 坎坷之时, 就经不起风吹雨打 所以我想很多人一定要闻思, 也即必须通过思维观察的方式来磨炼自己的相续 紧接着讲, 本来法界之中诸佛无二无别 : 学过大圆满相关教言的道友都明白, 一切诸佛在智慧法界中无离无合, 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体 释迦牟尼佛就是东方不动佛的本体 所以阿弥陀佛的智慧法身乃一切佛化身的根本, 因此他的色身是诸部之主尊, 尤其阿弥陀佛是语莲花部主 在化身世界里, 阿弥陀佛又显现无量无边的化身相 : 为了调伏男性士夫, 阿弥陀佛右手放射白光化现为圣者观世音菩萨 ( 故在藏传佛教

324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中, 观世音菩萨的像大多都是男性形象 ), 观音菩萨又化现出百俱胝 ( 百千万 ) 观世音, 每一殊胜化身的所化世界有百俱胝刹土 为此这里主要宣说了能化之化身也是百俱胝, 实际上并非仅有百俱胝而已 因为诸佛以及大菩萨们的行境是不可思议的, 可化现为善知识 国王, 甚至包括旁生在内的各种形象 在 普门品 中, 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之说, 即 : 佛陀 辟支佛 声闻 梵王 帝释 自在天 大自在天 天大将军 毘沙门 小王 长者 居士 宰官 婆罗门 比丘 比丘尼 优婆塞 优婆夷 天龙 夜叉 本品还有偈云 : 十方诸国土, 无刹不现身 意即 : 在十方国土中, 观世音菩萨皆显现种种不同的身相来度化众生 故观世音菩萨的化现无量无边 所以, 人们平时特别讨厌的坏人 乞丐, 以及其他低劣众生当中, 有没有观世音菩萨的化现也很难说 据相关史传记载, 有些众生表面上看起来很低劣, 他们精神 思想都有问题, 行为也非常不如法, 经常颠颠倒倒, 但实际上他们就是诸佛菩萨的化现 所以在密宗当中, 为什么特别强调观清净心, 其原因就在这里 的确凡夫人根本无法照见其他众生的相续, 表面上看起来, 这个人很老实, 他的威仪

325 第十九课也很如法, 讲经说法也滔滔不绝, 于是很多人就认为他是佛菩萨的化身, 实际上他却是个假修行人 ; 而对牦牛 老猪等愚笨众生, 我们则很难认同他们是佛菩萨的化身, 但说不一定它们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 而观世音菩萨示现无量化身的原因, 就是为了度化众生, 因此他也不可能在没有众生的地方示现, 故他的化身就在众生当中 而谁是凡夫谁是圣者又不好判断, 所以大家皆应对一切众生普遍观清净心 对修行好的人来讲, 他们根本不会看不惯任何人, 有些汉地的大德无论见到任何众生, 都把他们看作阿弥陀佛的化身, 今后大家也应向他们学习 为了调化所有女性者, 阿弥陀佛左手发出绿光化现为圣者至尊度母, 度母又幻化出百俱胝的度母, 于无量无边的世界中度化众生 对于度母的起源, 许多经论有不同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 很久以前彩光王国有一位慧月公主, 她从小虔诚信奉鼓音如来, 经过一千万亿年的供养与修行, 她终于证悟了胜义谛 许多僧人劝她以男身来度化众生, 但慧月公主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她说 : 以前的许多修行人都发愿以男身成佛度化众生, 但我愿意以女身成佛利益众生 又经过漫长时日的苦行, 她终成

326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正果, 名号为度母 此外,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观自在菩萨授记品 中说 : 度母是从观世音菩萨眼睛所放光明流现出来的 度母本源记 则说 :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前已度化了无数众生, 有一天菩萨以慧眼观察, 发现六道的受苦众生丝毫没有减少, 他顿时流下忧伤的眼泪 结果流下的泪珠变成莲花, 莲花中出现了绿度母, 接着又变现出身色各异的二十一尊度母 这二十一尊度母在观世音菩萨面前发愿说 : 请您不要忧伤, 我们发愿成为您度化众生的助伴 在藏地, 人们对度母就像对观音菩萨一样有信心, 不管是在寺院还是在俗家, 以念度母心咒和 度母赞颂文 等来祈祷度母的人非常多 而藏人对度母的信仰始自松赞干布的王妃 尼泊尔的赤尊公主 公主来藏地时, 她从尼泊尔带来了一尊檀香度母像, 后来供奉在大昭寺中, 这是藏地最早的度母像 从此之后, 藏地就有对度母的供养与祈祷 但度母在藏地得到普遍信仰, 还是阿底峡尊者来藏之后的事 阿底峡尊者的本尊是度母, 他对度母有虔诚的信心, 尊者许多弘法利生的事业都由度母提前授记, 由于他的影响, 藏地才开始普遍祈祷度母本尊 在汉地, 与度母相关的经论也不少 : 在 大

327 第十九课唐西域记 中, 就有多罗菩萨 9 的记载 ; 唐朝的译师也曾翻译过度母经典 ; 元朝的安藏译师翻译了 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我曾和藏文的 二十一度母赞 ( 即 度母赞颂文 ) 对照过, 内容基本上相同 但不知为什么, 这些经典在汉地一直无人问津 不光是这些, 不空 义净等译师呕心沥血翻译的许多经论, 后人都很少翻阅, 那更谈不上弘扬了, 这实在可惜! 以前有一个人对我说 : 您翻译了那么多法本, 但我一本都没看, 真是不好意思! 我对他 说 : 这没什么, 古代很多译师翻译的经论也一直锁在藏经楼里, 也没有人去看 ; 既然以前就有这样的 传统, 那现在的人肯定也会这样继续下去 而且翻译只是我个人的爱好, 我也没想过自己的译著会对众生有多大利益 今后如果有因缘, 可能会锁在书柜里, 如果没有因缘, 也不一定会留存世间 于我而言, 我从小就对度母有很大信心, 未读书前每天都要背诵 度母赞颂文 以前我有一尊随身携带的度母小铜像, 这是小时候一个叫班玛丹增的人给我的, 从小我都一直带着她, 哪怕是在那个让人怖畏的年代 记得在读 9 即度母

328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书时, 由于自己比较调皮, 有时度母像会掉在地上, 同寝室的同学经常提醒我 : 你的本尊又掉了! 他们就这样经常帮我捡起来放在枕头边 但来到学院后, 有个人一直向我索要这尊度母像, 我就送给了他, 但给他之后我有点后悔, 因为她是自己遣除违缘的主要本尊, 所以心里很执著 大家还要明白, 度母在遣除违缘 增上智慧方面有不共能力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 在男性本尊中, 文殊菩萨的加持最快 ; 在女性本尊里, 度母和具光佛母的加持最迅速 佛经也说, 祈祷度母可遣除八难和十六难等灾难 在藏地, 如果身体不好或卦象中显现违缘, 一般都会请喇嘛念 度母赞颂文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 度母的加持确实不可思议 因此, 今后大家要遣除自己和他人的违缘, 都应诚心祈祷度母, 如果没时间念 度母赞颂文, 也可以念度母心咒 嗡达瑞度达瑞度瑞所哈 只要自己有信心, 依靠度母的强大加持, 一切违缘都会遣除 所以今后, 我们应翻印度母的画像和赞颂文, 大家也应经常念修度母 总之, 大家一定要了解度母的功德, 并对她生起信心 另外在 佛说大方广文殊室利经 等经典中, 有对度母功德等方面的介绍, 大家

329 第十九课可以参阅 为了降伏以寂静方式无法调伏的凶神恶煞, 以及在边地藏土弘扬显密圆融的佛法, 阿弥陀佛心间发出五彩光芒, 照射到西南具乳海中的莲花花蕊, 进而化现出邬金莲花生大士, 莲师又幻化出百俱胝的莲花生大士 佛在 涅槃经 ( 藏文版 ) 中说 : 我已灭度后, 汝等莫哀伤, 无垢彩湖中, 较我胜士夫 这说得非常清楚, 在佛灭度之后, 在一个无垢的彩湖中会降生比他更殊胜的士夫 莲花生大士 莲花生大士传记 中记载, 阿弥陀佛心间的 舍 字射出一支金刚杵, 正中具乳海中的莲花上, 结果莲花中出现一位八岁的童子, 他具足相好庄严, 手持金刚杵和莲花 当时邬金国王恩扎布德没有太子, 他和大臣们在大海取宝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小童子, 于是就将他带回王宫认作太子, 并起名莲花生, 又名海生金刚 后来莲师来到藏地弘扬显密圆融的妙法, 他还到过汉地五台山取过医药方面的经典和伏藏品 此外, 一个伏藏品中说 : 昔日极乐阿弥陀, 普陀怙主观世音, 达纳郭夏莲花生, 纵然示现三化身, 实则无二也无别 意思是, 虽然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和莲花生大士表面上看来是三化身, 但实际上却无二无别

330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从这些教证来看, 莲花生大士确实是真正的佛陀, 尤其他是阿弥陀佛的化现, 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 所以净土宗和密宗并不相违 如果一定要排斥密宗, 只承认阿弥陀佛右手放光化现的观世音菩萨 ; 左手放光化现的度母半承认半不承认 : 因为汉地也有度母经典, 所以不敢不承认, 又因为藏地盛行度母法, 所以不太愿意承认 ; 而心间发光的莲师则彻底不承认, 那就会造下严重的谤法罪业 我从小就对莲师非常有信心, 始终觉得他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 每当听到有人诽谤莲花生大士, 我就会对他们生起悲心, 当时的感受就像虔诚的佛教徒听到有人诽谤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 莲花生大士对佛法作出了无比贡献, 有智慧的人皆应感念他的恩德 如果当年他老人家没来藏地, 许多恶劣的非人则根本无法调伏, 佛法的杲日也不可能升起 现在世界各地学习藏传佛教的人非常多, 如果统计起来, 恐怕学密的人数已远远超过单单学显的人, 而这也是莲师的加持 莲师的教言非常殊胜, 其加持无法以语言来形容, 如果能好好看看莲师的伏藏, 恐怕很多人都会大吃一惊 : 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位佛陀! 如今汉地学修藏密的人这么多, 这也是莲

331 第十九课师的加持 记得 1987 年, 上师如意宝在五台山说 : 今后汉地信仰藏传密教的人会越来越多, 汉地最主要的神山是五台山, 为了创造缘起, 我们要在五台山的每一座寺院塑一尊莲花生大士像 当时有些寺院开许我们塑像, 有些寺院不开许 对于不开许的寺院, 我们就塑一尊小小的莲花生大士像, 把它藏在其它佛菩萨像的后面 那时汉地信仰藏密的很少, 从那之后, 汉地许多人都开始信仰藏密, 而且信心非常强烈, 一听说来了一位藏地的上师, 许多人都生起强烈的信心 我认为这与莲师的加持密不可分 以前藏地的鬼神无法以寂静方式调伏时, 赤松德赞国王从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士, 莲师入藏后, 一切天龙鬼神都在他面前皈依, 并且承诺永远护持正法 所以希望大家要经常祈祷莲师 如果出现一些违缘和魔障, 在以寂静的本尊无法遣除时, 只要一心祈祷莲师, 专念莲师心咒 嗡啊吽班匝格热巴玛色德吽, 一切邪魔外道都会胆战心惊, 一切违缘也会立即离开你 的确, 任何人只要祈祷莲师, 都会得到非常大的利益, 通过多年修行的体验, 我深深觉得莲花生大士的加持不可思议 所以我想对有些念佛的老菩萨说 : 祈祷莲花生大士不会有任何害

332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处, 只会对你有好处 当然像我这样一个小小人的语言, 你不一定信得过, 但那么多佛经论典都宣说了莲师的功德, 你为什么还不相信呢? 那佛陀为什么要示现不同的化身呢? 这是因为众生的意乐和因缘并不相同 : 有些众生需要以阿弥陀佛度化, 有些需要以观世音菩萨和度母度化, 有些则应以莲花生大士度化 就像一座工厂里面生产出来的气球, 虽然它们的质量都相同, 但有些孩子只喜欢白色, 有些则喜欢蓝色, 等等 如果所有气球都是一种颜色, 可能很多孩子都不愿意买, 这样销售就成了问题 而它虽然显现各种各样的相, 但本质并无差别 所以, 我们皆应以三门最大的恭敬顶礼诸如此类一切化身的根本 法身阿弥陀佛 所以现在的上师善知识, 大多数是观世音菩萨 度母 莲花生大士等的化身 ; 而化身与化身之根本在本体上并无差别, 也即上师善知识与观世音菩萨等并无差别, 或者说观世间菩萨 度母 莲花生大士与阿弥陀佛并无二致 所以我们绝不能生起上师 本尊 诸佛菩萨本体有差别的恶分别念, 而应将上师善知识 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 观世音菩萨 莲花生大士等看作一体

333 第十九课的确很多善知识都是诸佛菩萨的化身, 藏地历史上就有许多佛菩萨化现的高僧大德 但现在藏地很多人都说自己是某位佛菩萨的化身, 还有说是松赞干布和赤松德赞的化身, 但却没听说谁是朗达玛魔王的化身 这一点汉地非常好, 在出家人和居士当中, 很少有人这样自称 当然, 无论在藏地还是汉地, 诸佛菩萨化现的善知识确实存在, 而且还不少 既然诸佛菩萨在法界中一味一体, 从来都没有分开过, 那部分居士就不应有这样的疑问 : 将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供在同一个佛堂当中, 他们会不会不高兴? 听说有些居士在拜佛的时候, 先给释迦牟尼佛磕三个头, 再给阿弥陀佛磕三个头, 然后给观世音菩萨磕两个头, 最后给地藏菩萨磕一个头 ; 在供水果的时候也是 : 这是供释迦牟尼佛的, 这是供阿弥陀佛的, 剩下的你们自己分吧 他们以分别念认为, 诸佛菩萨的相续完全是分开的, 实际上诸佛菩萨在法界中无二无别, 他们绝对没有这样的分别念 如若能观想在一尊阿弥陀佛的本体中, 已完全包括所有上师本尊佛菩萨, 而唯一对阿弥陀佛作顶礼供养等, 那么这就是自己获得上师三宝一切加持的方便法 法王如意宝曾说 : 念

334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修本尊仪轨时, 应观想所有得过灌顶的本尊, 或一切所修的本尊都融入其中 比如念修阿弥陀佛, 就可观想释迦牟尼佛 文殊菩萨等一切佛菩萨都融入阿弥陀佛 在念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时, 也可观想浩瀚如海的寂猛本尊与法王无二无别 在念咒语时, 也可观想一个咒语含摄一切咒语 当然, 先修观音法, 再修文殊法, 这样也未尝不可 但若有 一摄一切 的见解, 那是最好的 打个比方来说, 一百个河谷的水, 我们要一一饮用是极为困难的, 但如果喝了百川汇于一处的水, 那么就相当于饮用了所有的水 同样, 要一一修持所有本尊, 这很困难 ; 若能观想在一个本尊中含摄一切本尊, 这就相当于修了所有本尊 如若不然, 修行则很难成功 也就是所谓的 印度人修一本尊得成就, 西藏人修百本尊皆无成 意思是说, 此藏地的人们疑心重 分别念多, 所以他们修持一百位本尊却一无所成 ; 印度人思想单一, 因此精通修一本尊成就一切本尊的方便 其实藏人的心非常单纯, 虽然跟古代印度人相比, 藏人的疑心和分别念重一点, 但比现在的印度人要好, 他们的思想也很复杂 比起汉人来, 藏人的心就更淳朴了, 以前松赞干布

335 其实现在所讲的这个科判是讲 我们应一 边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一边顶礼 今天讲顶礼 遍知无量光佛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第二十课 第十九课 的两位王妃 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发生矛 盾 当时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说 你们唐人的 肠子有三十二个弯道 意为心眼多 我想 唐朝人的心应该比较淳朴 如果那时汉人的肠 子就有三十二个弯道 那现在会不会有六十四 个弯道 总之 不管修什么法 若能这样修持 这 就是很好的方便 华严经 云 一切诸佛身 唯是一法身 一心一智慧 力无畏亦然 所以 如果带着一尊阿弥陀佛是一切皈依境总集的理 念进行修持 并对此深信不疑 那么必定能成 就 倘若成就了这一修法 也就成就了一切 如颂云 修成一佛 未修皆成 佛于昼夜六时中 慈眸恒视诸有情 诸众心中所生起 任何分别皆明知 诸众口中所言语 永无混杂一一闻 顶礼遍知无量光 安住在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以大慈大悲 之心于昼夜六时 恒时以天眼通观照众生的所 作所为 以他心通了知众生的所思所想 以天 耳通彻听众生的所言所语 在这样遍知一切万 法的无量光佛前 我们应恭恭敬敬地顶礼 对于莲花 由于它从水中出生 所以叫水 生 又因它在阳光照射下才开启 所以叫日 亲 同样 从不同功德的角度 阿弥陀佛也 可安立不同名称 而此处是从彻知一切的角度 称阿弥陀佛为遍知无量光佛的 当然此超胜一 切诸佛的功德 乃由往昔所发大愿而成 佛说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云 第 十七愿 使某作佛时 令我洞视彻听 飞行十 倍 胜于诸佛 得是愿乃作佛 不得是愿终不

336 第二十课 其实现在所讲的这个科判是讲 我们应一 边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一边顶礼 今天讲顶礼 遍知无量光佛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佛于昼夜六时中 慈眸恒视诸有情 诸众心中所生起 任何分别皆明知 诸众口中所言语 永无混杂一一闻 顶礼遍知无量光 安住在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以大慈大悲 之心于昼夜六时 恒时以天眼通观照众生的所 作所为 以他心通了知众生的所思所想 以天 耳通彻听众生的所言所语 在这样遍知一切万 法的无量光佛前 我们应恭恭敬敬地顶礼 对于莲花 由于它从水中出生 所以叫水 生 又因它在阳光照射下才开启 所以叫日 亲 同样 从不同功德的角度 阿弥陀佛也 可安立不同名称 而此处是从彻知一切的角度 称阿弥陀佛为遍知无量光佛的 当然此超胜一 切诸佛的功德 乃由往昔所发大愿而成 佛说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云 第 十七愿 使某作佛时 令我洞视彻听 飞行十 倍 胜于诸佛 得是愿乃作佛 不得是愿终不

337 第二十课作佛 可见, 我们今生乃至生生世世所造的一切善恶之业, 阿弥陀佛全都清清楚楚 所以对有正知正念或有智慧的人来讲, 他时时刻刻都会想 : 诸佛菩萨和上师一直在注视着我, 自然他就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注意, 因为这在诸佛菩萨面前根本没办法隐瞒 所以大家应时时提起正念, 这样我们的行为就会有所约束 紧接着讲, 阿弥陀佛白日三次 夜晚三次, 即于六时中, 心怀大慈大悲, 以无有障垢的慧 眼恒时坚持不懈地关注三界一切有情, 何者衰败 何者兴盛, 何者从恶趣中转生到善趣 何者由善趣堕入恶趣 乃至细微蝼蚁以上一切众生的所有情况都了如指掌 毫无混杂地照见 对凡夫人来讲, 想做到这样非常困难 因为, 他正在注意一个人时, 就没办法照见另外一个人的所作所为 而佛陀完全不相同, 学过 十地经 的人都清楚, 一地菩萨能于一刹那间同时照见并度化一百个众生, 那佛陀就更不要说了 以佛眼为例, 它不但能照见一切色法, 同时还能彻知声等五境 ; 可是凡夫人的眼睛, 它只能看见眼前的色法, 而除此之外的对境则根本无法照见 也就是说, 凡夫人只能了知局部, 而佛陀遍知一切 所以阿弥陀佛完全清楚,

338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无边世界无量众生的善恶升堕, 以及往生与否等情况 这里的昼夜六时是日日夜夜 时时刻刻注视之义, 而并非是除六时以外其他时间不关注 阿弥陀佛不可能只是在白天三个小时和晚上三个小时中关注我们, 而其他时间就不管我们 因为诸佛菩萨唯一的事业就是利益众生, 所以在轮回未空之前, 佛菩萨利益众生的事业就不会间断, 就像在人死之前, 他的呼吸就不会停止一样 但凡夫人的发心并不是这样, 有些白天发心时要利益众生, 晚上下班后就不利益众生 ; 有些心情好的时候愿意利益众生, 心情不好时就不愿意利益众生 ; 有些要吃好喝好才能度化众生, 否则就不能干 ; 有些人的发心有时间限制, 即在一两年中利益众生 ; 有些认为其余时间可以利益众生, 而礼拜天一定要好好休息 ; 有些认为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让别人知道, 否则默默无闻做下去不值得 ; 有些人还找各种借口, 比如 我已经尽力了, 意思是我没有这个能力, 而不愿度化众生 诸如此类的发心都是不清净的发心, 因为真正发菩提心的人是不谈任何条件的, 他们何时何处都利益众生 所以希望大家在发心利益众生时, 要随学

339 第二十课诸佛 当然, 佛陀在因地发了无量大愿, 成佛后这些大愿全已圆满成就, 自然就可任运利益众生, 而不需要任何勤作, 也不必承受各种压力 而我们现在是凡夫, 利益众生肯定很辛苦, 但我们要坚强承受各种压力, 且要给自己打气, 即以各种方式激励自己, 否则很可能会从发心的行列中退堕下去的 对有正知正念的人来讲, 他会经常提醒自己 : 上师三宝时时刻刻都在观照着我, 他们的慧眼没有任何遮障, 所以我一定不能睡懒觉, 也不能做非法的事情 ; 如果行为不如法, 他也会立即生起惭愧之心 从前很多修行人, 即使生起一瞬间的恶念, 也会生起惭愧之心, 并立即谴责自己, 而现在的众生干再多的坏事也不觉得惭愧, 甚至面对上师三宝和同行道友也无所谓 有些人甚至还得意洋洋地炫耀以前所干的坏事 : 我曾经欺骗过什么人, 我曾经干过什么样的坏事 这实在是不知羞耻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惭有愧, 并尽量行持善法 断除恶业, 虽然对凡夫来讲, 要完全中止恶行很困难, 但也要尽量以正知正念来约束自己 不仅如此, 而且佛的智慧恒时明确知晓一切众生心中所生起的信心 悲心 菩提心等善念, 还有贪心 嗔心 嫉妒心等不善念, 以及

340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处于行住坐卧威仪中的无记心态, 乃至细微以上的任何分别念, 佛陀全能无余照见 大大小小一切众生口中言说的善不善等所有话语, 佛也是以天耳恒时毫不混杂地一一尽闻 也就是说, 不管是念诵佛经还是口出诽谤之词, 或者不管是公开说还是私下讲, 诸佛菩萨全都能听得到 有的人看到周围没有其他人, 就认为自己讲的话谁也不知道, 但实际上佛菩萨早就以天耳听得一清二楚,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譬如, 一个房间里的所有巨细物体都可互不混杂地同时现于一个镜子中 ; 同样, 佛陀可同时互不混杂地了知三世一切所知, 因此我们皆应恭敬顶礼遍知无量光, 即阿弥陀佛 当然, 若有人能如此这般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 并产生定解, 他就会坚信我们顶礼阿弥陀佛是应该的 现在在座的道友每天都在磕头, 在磕头时, 若能观想上师与阿弥陀佛等十方三世诸佛无二无别, 且以非常恭敬的心来顶礼, 哪怕只磕一个头, 其功德也无量无边, 这样获得人身也有意义 这段时间我和道友们每天共修半个小时, 回家后心里面非常舒服 : 今天很有意义, 不但念了 普贤行愿品, 还作了这么多顶礼! 现在

341 第二十课部分道友已完成了十万顶礼, 有些已完成了七八万, 这非常值得随喜 ; 我因为很忙, 不知年前能磕多少? 但总的来讲, 珍惜时间很有意义, 半个小时在生活中可以说是一瞬间, 稍微坐一会儿, 或者跟道友聊会天, 不知不觉就过了, 甚至一两个小时也会马上过去的 ; 可是如果我们集中起来把它用上, 最少也能磕一两百个小头, 这对很多道友来讲都没有问题 所以我希望在座的道友, 每天磕头不要耽误, 若恰好在这个时间要做其他事情, 我认为这并不合理 ; 如果渐渐成了习惯, 后来就会 算了 算了, 反正我已经掉队了, 所以没有必要这样做 当然现在是冬天, 个别道友感冒咳嗽很厉害, 若强迫自己磕下去, 可能会病得更严重, 这个时候稍微休息一下也可以 而大多数道友, 在集体共修的时间当中, 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所约束, 因为这样顶礼的功德有多大, 大家都很清楚 有些年轻人身体非常好, 但却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修加行, 这太不应该 若这样下去, 可能学佛十几年也不一定能修完加行, 及念完 100 万阿弥陀佛名号, 如这样死去, 我觉得非常遗憾 虽然证悟大圆满 大手印, 及达到禅宗的明心见性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等境界很困难,

342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但就像将钱存入银行一样, 对中阴来世百分之百有利的功德却不可不积累 所以, 在管家与法师管理 组织时, 大家一定要好好配合 如果没有这样共修, 像我这样的人, 恐怕也很困难 比如说磕头, 可能一两天还比较精进, 但个人的精进毕竟有限, 过一段时间就会懈怠起来, 最后跟集体也没办法同步, 慢慢就掉下去了, 这非常可惜 当然, 阿弥陀佛始终都明白 : 这个人病得并不是很严重, 他下山的原因并不是真正的理由 其实, 在你刚刚生起骗管家 上师的念头时, 阿弥陀佛就注意到了你的心念, 也始终在关心着你, 可是你一点也不知道, 反而火上加油 : 我要好好写一个纸条, 写得比较感动人的话, 上师也会相信, 于是就写 可见大家一定要以正知正念来约束自己的身心, 否则佛也没办法度化 下面继续讲 : 甚至包括单手立于胸前作礼 生起刹那信心 作一次祈祷在内, 都要观想阿弥陀佛已见 已知 已闻此事, 对此无有邪见 深信不疑至关重要 其实单手合十的功德也很大, 所以在见到殊胜对境时, 如果当时自己正在用转经轮, 或正在开车等, 就应单手胸前作礼 在听到 阿弥陀经 等经论中宣讲阿弥陀

343 佛的功德 以及极乐世界种种庄严等时 也应 生起信心 而在短暂的打水时间中 也可念一 遍祈祷文 但在这里关键是要有信心 也即相 信阿弥陀佛遍知一切 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心 反而怀疑阿弥陀佛不可能了知 那就要严厉呵 责自己 并将邪念转为正念 信心 这极为 重要 除了造五无间罪和舍法罪的人以外 只要 对阿弥陀佛您深信不疑 并诚心发愿往生的一 切众生 皆能如愿往生极乐世界 因为阿弥陀 佛会在此人临终或中阴时引导他往生彼刹 所 以诚心诚意顶礼导师无量光佛 可见 学净土宗的人闻思很重要 如果没 有闻思 那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样 或他具有 什么样的功德和特点 就一无所知 在这样的 情况下 虽然口里面念阿弥陀佛 但一旦生起 恶分别念 就没办法对治 如果在闻思的时候 知道佛的特征 也了知基本的佛教教义 那就 会清楚哪些该做 哪些不该做 也会明白该生 第二十课 除造舍法无间罪 诸诚信您发愿者 如愿往生极乐刹 佛临中阴引彼刹 顶礼导师无量光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下面讲顶礼导师无量光佛 起信心 不该生起邪见等 所以我认为 修学 净土的佛友一定要闻思 当然有关世间琐事的 种种分别念一定要抛弃 而维护自己正见和信 心的广闻博学却不可缺少 继续讲 暂时有两种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即造舍法罪及五无间罪者 然而并非是佛陀根 本不慈悲摄受他们 最终这两种人也能如愿以 偿往生极乐世界 但因为这两种人恶业深重 暂时无有成就所愿的机会 佛说大阿弥陀经 中也宣说了此两种人不得往生极乐刹土 无量 寿经 四十八愿 云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 这个教证讲 得很清楚 乃至十念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但造 五无间罪和谤法罪者除外 虽然汉文经论对往生极乐世界的两大障碍 讲得非常清楚 但现在很多修学净土法门的道 友并未引起重视 所以所有念佛人 皆应静下 心来好好观察自己到底能不能往生 也即该具 足的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是否具足 应排除 的两大障碍是否排除 如果有这两大障碍 那 即使你天天念佛也不可能往生 所以大家一定 要引起重视 藏传佛教任何高僧大德 在开极乐法会或

344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起信心 不该生起邪见等 所以我认为 修学 净土的佛友一定要闻思 当然有关世间琐事的 种种分别念一定要抛弃 而维护自己正见和信 心的广闻博学却不可缺少 继续讲 暂时有两种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即造舍法罪及五无间罪者 然而并非是佛陀根 本不慈悲摄受他们 最终这两种人也能如愿以 偿往生极乐世界 但因为这两种人恶业深重 暂时无有成就所愿的机会 佛说大阿弥陀经 中也宣说了此两种人不得往生极乐刹土 无量 寿经 四十八愿 云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 这个教证讲 得很清楚 乃至十念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但造 五无间罪和谤法罪者除外 虽然汉文经论对往生极乐世界的两大障碍 讲得非常清楚 但现在很多修学净土法门的道 友并未引起重视 所以所有念佛人 皆应静下 心来好好观察自己到底能不能往生 也即该具 足的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是否具足 应排除 的两大障碍是否排除 如果有这两大障碍 那 即使你天天念佛也不可能往生 所以大家一定 要引起重视 藏传佛教任何高僧大德 在开极乐法会或

345 第二十课给大家讲经说法时, 都会特别强调不能有这两种障碍 尤其对谤法罪, 很多高僧大德都要翻阅众多经典, 并给大家再再宣讲, 以前上师如意宝就专门为此传讲了 弥勒请问经 大乘研磨经 等大乘经典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 否则很容易造下这样的罪业 而这样的罪业极难忏悔, 印光大师云 : 以五逆罪大, 谤法不信, 此种罪障, 岂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灭乎? 意即 : 这两种弥天大罪一定要通过强有力的对治或忏悔才能消除 所以我们只在口头上说 我要忏悔, 而在实际行动中什么都没有做的话, 那也不行 大乘方广总持经 中记载 : 佛告文殊师利, 我于往昔七年之中, 昼夜六时忏悔身口及与意业所作重罪, 从是已后乃得清净, 经十劫已获得法忍 所以造了这样罪业的人, 一定要认真忏悔 为此上师如意宝要求 : 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 一定要先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 可能有人会想 : 佛经中说, 念阿弥陀佛名号也能清净罪障, 所以不用念金刚萨埵心咒 虽然念佛号也能清净罪业, 但每位佛菩萨的发愿不同 : 在往生净土方面, 阿弥陀佛的加持最殊胜 ; 在生起大悲心方面, 观世音菩萨最具加持力 ; 在生起智慧方面, 文殊菩萨的加持最大 ;

346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而在忏除罪障方面, 金刚萨埵的加持无与伦比 世间也是这样, 虽然学理科的人也懂一些文科知识, 学文科的人也懂一些理科知识, 但毕竟他们的专业不同, 在专业方面, 非专业的人士就无法与之相比 所以一切欲往生者, 皆应遵循法王的教言, 认真念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 而且无数修行人都在念诵金刚萨埵心咒, 不可计数的人皆依此咒获得了成就, 再加上它并非藏地个别人的发明, 而是佛陀亲口宣说的妙法, 所以大家今后再也不能排斥金刚萨埵法门 还有人有这样的怀疑 : 无量寿经 说, 造五逆罪和谤法罪的众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 而 观经 却说, 造作五逆十恶的众生, 在临终地狱相现前时, 若遇善知识劝慰而念佛, 也能往生极乐世界, 那这两部经的观点是否矛盾呢? 并不矛盾 无量寿经 的意思是, 造五无间罪和谤法罪后, 如果没有忏悔清净则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 ; 而 观经 的意思是, 如果罪业忏悔清净则可往生 因为此时有地狱之苦紧逼, 所以念佛之心极为猛切, 故能灭滔天大罪 又因为此时无有不信, 故不言谤法 密宗也认为, 造这两种罪业的人, 如果能趋入密宗的坛城接受灌顶, 且依密法的加持清净罪障后, 也

347 第二十课有往生净土和解脱的机会 到底什么是舍法罪呢? 有些稍微知道求学的人, 根本未懂得了义不了义 所化众生根机差别的密要, 而认为所有佛法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 将显密宗派上下全部混为一谈, 认为一者存在一切都需要存在 一者无有一切都不需要 将正法转为非法而宣讲, 被贪执自造宗派之观点所染污, 以致将非法说为正法, 令他人也造舍法罪 现在许多人都没有接受过佛教的正规教育, 所以根本无法理解佛经的甚深密意, 甚至有些法师也不懂, 故一遇到经典中的不同说法就认为有矛盾, 于是就随随便便毁谤 其实佛陀说法要观待众生的根机, 所以不同说法并不矛盾 如果硬要认为, 这一部经典是这样讲的, 所以其他经典都必须这样, 那就不合理 比如, 部分一转法轮的经典说人我存在, 而二转法轮的 般若经 则说万法皆空 ; 一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相比, 很多说法也不相同 就阿弥陀佛因地时于世自在王如来前的发愿而言, 无量寿经 和 大宝积经 是四十八愿,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是二十四愿,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是三十六愿, 藏文 无量寿经 则讲四十九愿, 而一些梵文版本则是四

348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十六愿 有些经中说, 释迦牟尼佛最初是在这位佛陀前发菩提心的, 另一些经中则说是在另一位佛前最初发心 就是释迦牟尼佛教法住世的期限, 其说法也不尽相同 但我们却不能说谁对谁错 通达大乘佛法的人都明白, 佛经有不同说法非常合理 比如, 从成都到拉萨有两千五百公里, 但这只是公路的里程, 而航空里程并没有这么远 对一些人来说, 张三是个好人, 但对另外的人来讲, 他却是个坏人 同一种食品, 对部分众生来讲很好吃, 但另外的众生却不喜欢吃 总之, 对某个事物下的结论, 在某种情况下是正确的, 但在其他情况下就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同样的道理, 因为佛陀是观待众生的根机而说法, 所以就会有多种说法, 就像小学生的课程与博士的课程不可能相同一样 而且佛是量士夫, 所以他绝不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对讲经说法的法师和居士而言, 如果既懂得佛法的意义, 又能给别人正确传讲, 那就有很大的功德 ; 如果自己根本不懂佛法, 反而凭着分别念胡说八道, 那就很危险 现在有些人胆子非常大, 自己从来没有受过佛教的正规教育, 连基本的佛教术语都不懂, 但他却敢讲经说法, 甚至有时候还敢故意乱讲 就我本人而

349 第二十课言, 无意中讲错了的情况确实有, 但自己明明不懂, 还要硬着头皮讲下去, 甚至故意乱讲, 这绝对不敢 其实讲经说法并不那么容易, 它需要一定的资格 我们学院在这方面非常严格, 比如要选一位传讲因明的法师, 首先他必须在因明班学习过, 而且还要在因明班当过辅导员, 另外因明班的堪布对他的水平也认可, 这样他才能拥有传讲因明的资格 想获得传讲其他佛法的资格也是同样, 可见传讲佛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世间, 非专业人士在讲专业问题时, 专业人士一听就清楚他的错误所在 同样, 有些人并没有正规闻思过佛法, 只是大概看了一些佛经, 就开始给别人传法, 而真正了知佛法的人一听就知道 : 他又讲错了 有些人胆子真大, 连自生 他生 共生 无因生都解释不来, 但他却敢传讲中观 有些人在讲净土法门时说 : 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就是菩提心 请问 : 菩提心的法相是什么? 为自我解脱而希求往生是否是菩提心? 所以讲经说法若不注意, 表面上看来是在弘扬佛法, 其实是在造谤法罪 但很多人却胸有成竹地说 : 我肯定能往生 如果是真正的大圣者, 因为菩萨可以示现各种各样

350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的形象, 那我们也没有资格说 ; 如果不是, 可能就要引起注意 律藏中云 : 劣慧宣邪道, 称为邪法师, 彼法若正法, 非法将如何? 如果以下劣的智慧宣说邪道, 那这样的人就是邪师, 如果他说的法是真理, 那世间再也不会有非法了, 就像粪土全是黄金, 那哪里还会有粪土呢? 所以, 今后如果想讲经说法, 自己首先要无误通达法义, 否则不但自己会造下舍法罪, 也会让其他众生造下舍法罪 以前我上学时, 有一位老师教我们分数的加法, 因为她自己也不懂数学, 结果教成 : 分子与分子相加, 分母与分母相加 因为她教错了的缘故, 所有学生也跟着错, 这就叫 一盲引众盲, 相牵入火坑 末法时代很多人都很容易造下舍法罪, 有些是无意中谤法, 有些人是故意谤法, 但无论如何, 只要发现自己造了谤法罪, 就要好好忏悔 法王如意宝年轻时, 在辩论的过程中, 显现上也造过谤法罪, 所以上师晚年经常在僧众前忏悔, 并一再强调不要诽谤正法, 尤其临近圆寂那几年, 他老人家一直反复强调这个问题, 所以佛友们今后一定要重视 此外, 自称只学密宗的那些人以此为借口说别解脱学处是声闻乘, 视其为低劣的法门而

351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第二十课 舍弃 认为有些是贤妙之法等等 这些都属于 谤法 本来显宗和密宗圆融无违 但有些人却 取一舍一 他们说 显宗别解脱戒最低劣 密 宗最高 这种说法并不合理 因为对小乘根机 者来讲 小乘法是最高最好的法 所以我们就 不能说它低劣 就像对小学生来讲 小学课本 最好 而大学课本对他并无利益一样 但有些 法师却偏偏说 不要学密宗 只要念佛就可以 了 那请你想想 密宗是不是正法 如果它是 正法 那你这样排斥密法是不是舍法罪 若是 你又怎能往生 月称论师云 贪执己见嗔他见 此等皆为 邪分别 赞叹自宗 诋毁他宗 此乃谤法罪业 或者试探别人后妄加评价说这是智者 这是愚 者 就算是极为愚痴之人 如若他仅了知一句 法义 比如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那也是教法 所以 他直接诽谤某人而间接诋毁了正法 也 成为舍法者 以这个标准衡量 可能很多人在 评价别人时就造了谤法罪 而诽谤相续具有正 法者的罪过又非常严重 大乘方广总持经 云 若有诽谤其法师者 即为谤佛等无有异 故 大家一定要慎言 本来 只有智者才能了知智者和愚者的差 别 而自己愚昧无知 又怎么能辨别他人是智 者还是愚者呢 人贵有自知自明 所以少言为 妙 当然如果自己是智者 那就应留清白在人 间 入中论 云 论中观察非好诤 为解脱 故显真理 若有解释真实义 他宗破坏亦无咎 但是在自己一无所知时 就不应随随便便评论 他人 他宗 否则很容易造下谤法罪 总之 非常希望通过这次学习 很多人都 能改邪归正 大家皆能远离谤法罪和五无间罪 而真正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因 若能如此而行 则无比圆满

352 积资净障 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者还是愚者呢 人贵有自知自明 所以少言为 妙 当然如果自己是智者 那就应留清白在人 间 入中论 云 论中观察非好诤 为解脱 故显真理 若有解释真实义 他宗破坏亦无咎 但是在自己一无所知时 就不应随随便便评论 他人 他宗 否则很容易造下谤法罪 总之 非常希望通过这次学习 很多人都 能改邪归正 大家皆能远离谤法罪和五无间罪 而真正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因 若能如此而行 则无比圆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

???????? 深度学习 项目简介 葛丽丽 译 西蒙菲沙大学 教育学院 富有想像力的教育研究中心 电邮 ierg-ed@sfu.ca 网址: http://www.ierg.net 基本思想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每个学生都会接到一个任意布置的主题 从此将围绕这个主题 进行深度学习 这些主题可能包括 鸟 苹果 马戏团 火车 和 太阳系 等内容 在接下来的小学 初中以及高中阶段 除了基本课程以外 学 生将继续深入地学习指定的题目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Ø Ø fi» ` ˆ ˇ `ƒ»» `ƒ` `

Ø Ø fi» ` ˆ ˇ `ƒ»» `ƒ` ` » œ» ł ˇ ˆæ Ø Ø fi» ` ˆ ˇ `ƒ»» `ƒ` ` 责 任 篇 放羊干嘛 挣钱 挣钱干嘛 娶婆姨 娶婆姨干嘛 生娃 生娃干嘛 放羊 感想 多么流畅的对话 多么自然的循环 当然 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 是一个民族要发展 仅仅依靠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 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未达到 而在于没有目标 可达成 在那没有智慧之光照耀的地方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

» 世纪 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日新月异 全球化的消费社会也开始进入 我们的生活 中国的城市文学趋向活跃 年轻一代的作家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和反思 积极地探寻着新的审美表现力 但总体看来 城市文学依然很不充分 作家的视野中并没有深刻和开放的城市精神 文学作品没有找到表现更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状况的方式 城市文学依然是一种无法解放和现身的 他者 并且被无限期延搁于主体的历史之侧 城市 现代性 乡土 幽灵化

More information

降 低 美 国 人汉 语学 习 的 认 知负 担 标 准语 构 建 以词 汇 为 核 心 融 会 贯 通 语 音 语 义 语 法 语用 汉 字 知 识 的 字 词 句 直 通 车 教 学 体 系 教 学 生认 识 汉 字 的 形 义 来 源 是 字 源 古今 很 多 经 典 书 例 如 狭 义地说 同 源字 是让 学 生 能 够 写 出 结 构 正 确 的 句 子 构 也 就 体 现着 语 法 规

More information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黄柯鑫博士 甘特图 A B C D E F G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甘特图的优点 : 直观明了 ( 图形化概要 ); 简单易懂 ( 易于理解 ); 应用广泛 ( 技术通用 ) 甘特图的缺点 : 不能清晰表示活动间的逻辑关系 WBS 责任分配矩阵 ( 负责〇审批

More information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巴思对阿拉伯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滑稽性改写 杨仁敬 王程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第一部分背井离乡都完成了 孕育和 出生也符合模式 格劳克斯死了 我有模式 中规定的伤疤 虽然它不在正经地方 但至少说明他要害我 我在一团漆黑中跨越 阈限 在圣林水井处得到了神人要我去旅 行的召唤

More information

4 8 3+1 8 1 15 15 8 1 2 8 1 2 " = " = " = " = " = " = 形容样貌 那个哥哥长得就像卡通 片里的大英雄一样高大 从台上望下去 观众 席就像一片皑皑白雪 写作技巧 照应式 评价式 疑问式 俗语式 助人为乐 照应式 这就是助人为乐 评价式 经过这件事后 我明白了助人为 乐这个道理 疑问式 帮助人原来是件 快乐的事 不是 吗 俗语式

More information

ESOL-CN-Bleed.pub

ESOL-CN-Bleed.pub NZCB Discover New Zealand BELIEVE YOU CAN www.nzcb.ac.nz ,, 我非常喜欢这里, 我在这里得到了很多的帮助, 谢谢学校为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升学机会, 因此我也强烈推荐我的朋友们也来 NZCB 学习国际英文 (IESOL) 课程 - 黎曦 ( 中国 ) 在 NZCB 学习期间我的收获非常大, 不止是英语能力的提升, 还让我更加熟悉新西兰,

More information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第 期 总第 期 年 月 研究生教育研究 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孙 蓝 陈纪梁 邢鸿飞 刘海清 万洪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合肥 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在当今多元社会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英语语言教育者的任务不是去寻求更好的教学法 而是要探索一套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且与学生学习体验相一致的教与学的策略 为此 有必要构建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More information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工作坊 年级 小五 小六 日期 3月28日 时间 7点正至8点30分 地点 嘉庚堂 1. 2. 3. 4. 5. 6. 1. 2. 3. 1 2 3 4. 1 2 / 3 1. 2. 3. 4. 5. 1 1 4 . 1 . (a) ( ) . (a) ( ) X . (a) ( ) . X X / . . 1 2 2 3 . . 1 2 2 . 5 6 ^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十一月月刊.docx

Microsoft Word - 十一月月刊.docx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 1 孕前准, 需不需要? 2 3 Page 1 4 + more on 2 Lorem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Ipsum 2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Lorem Ipsum (continued) 3 梅 Nov 2014 Vol. 1 Issue 9 Lorem Ipsum Etiam

More information

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始于近代西方国家 现代以来呈现出法典化 系统化趋势 法国文化遗 产法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 迄今已形成以 遗产法典 为核心 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体的比较完善的 法律保护体系 颇具典型性 法国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在立法体系 制度设计 理念应用等方面的经验 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法国 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 中国 借鉴 叶秋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More information

论高校薪酬制度改革与人才强校战略 三 实施薪酬制度改革的效果 分配制度的改革就是在提高广大职工收入水平的基础上 重点要提高拔 尖人才的工资性收入及各种福利待遇 自从实施薪酬制度改革以来 我校职 工的工资性收入普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薪酬改革方案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支 持和欢迎 根据我们的调查 自 1999 年薪酬制度改革以来我校职工的工资性 收入增长了近 3畅 5 倍 具体增长情况见下图 1 图 1 1999

More information

片 要求小王等同学对这些文物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说出分类标准和结果 其所考查的目标实则是呼应了一般学习能力中的 整理信息 的要求 即从图片材料 中提取历史信息 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类 开卷的第三题以 古代少数民族问题 为材料主题 体现交往与融合在文明发展 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 集中考查学生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对文 献 实物 口传等不同种类史料 材料 的运用水平 包括对有关史实的再现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 周 弘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充满了不对称性和对称性的复杂关系 其中潜藏着挑战 也蕴涵着动力和机遇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中欧关系之中 中欧关系中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经济社会 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这些不对称性中同时又包含着对称性 并孕育着发展中欧伙伴关系的机遇 中欧双方需要相互理解对方的 方式 寻求对称性与互补性 创造共赢局面 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继续发展

More information

98

98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 /... 人本与物本 翻译 与 语义谱系分析比较 牛云平, 杨秀敏 (., ;., ) : 翻译 与 的语义谱系有着根本不同之处 : 前者的本义是语官及其解释活动, 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 ; 后者的本义则是物体搬移行为, 具有明显的物化特征 两词的语义谱系不同, 决定了各自理论发展形态有别, 证明了中西翻译学自然而然地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研究取向 因此, 中国学人强求与西人苟同乃是不智之举,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7

未命名-7 贾平凹的 后院 生活 Jia PingAo De Houyuan Shenghuo 空手进去又空手出来 这时 门铃响了 志平也是按平凹指令 以最快速度过来 他不是从家里来的 他过来时也没有给平凹带吃的 平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给陈景民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儿 门铃又响 平凹让武梅去开门 还说 陈景民送来了吃食 客气点儿 的 可是 让来时送点吃食 人家给咱送吃的 平凹和武梅分而食之 第二天 平凹就带着他的贺礼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 李培林李炜 : 改革开放 年来, 农民工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组成部分, 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基于 年和 年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的数据, 对近年来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年数据反映出农民工在收入水平较低 劳动强度较高的情况下, 却保持着较为积极的社会态度 ; 近两年的新变化是,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More information

在信愿的基础上修持往生四因

在信愿的基础上修持往生四因 在信愿的基础上修持往生四因 主持人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法王如意宝!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位出家师父 在家道友, 女士们 先生们, 大家好 好不容易来到这里, 不知大家昨晚有没有发什么特别的愿? 我昨天临睡时发愿 : 如果明天不能醒来, 希望我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 如果可以, 希望我能继续努力修行往生四因 很惭愧, 我没能往生成功, 所以今天又只能以凡夫身跟大家见面了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版 李雁南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 随着大日本帝国的建立 日本文学中形成了 东方主义 视角 拥有了一套用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 中国由于悠远的历史 广袤的国土 适度的距离成为大正年代日本作家普遍关注的 东方异国 的主体 他们用经典文本中的幻象取代中国的实体 在中国寻找神秘浪漫的异国情调 同时 中国作为日本的 东方 使日本作家自身的殖民者身份得以确认 中国因此成为日本帝国文化的有效参照系

More information

从制度视角看马来西亚华人的参政空间 朱陆民 华人参政是华人维护自身政治 经济利益的必经之路 基于马来西亚历史 文化传统的主要制度结构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华人参政的广度和深度 本文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视角对马来西亚影响 制约华人参政的主要制度进行了剖析 由此揭示了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参政空间 作者认为 华人的政治参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制度的视角或许并不能解释该问题的全部 但制度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着华人参政的前景和命运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2.doc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2.doc 藏 传 土 法 目 录 四 二...294 四 三...316 四 四...336 二 四... 1 四 五...359 二 五... 17 四 六...382 二 六... 34 思 考 题...405 二 七... 50 二 八... 65 二 九... 80 三... 96 目 目 三 一...111 录 录 三 二... 126 三 三... 143 三 四... 158 三 五... 173

More information

% %

% % 兼论 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的制作和运用 苏智良! 吴俊范 #! 由于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存在着学科分野的界限 致使已往的 景观概念缺乏全面性 其结果是 不仅地理学的景观研究缺少历史的底蕴与含量 而且历史学领域内系统的景观史研究也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本文分别从宏观的理论角度和以 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为中心例证 探讨在新的景观概念基础上和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 研究区域景观史的必要性 可行性以及具体的研究路径与操作方法

More information

!! ! ! 华侨华 人 历 史 研 究 发 现 苗头 就 严 加管 教 和 制 止 而 美 国 父 亲却 认 为 这 是 女儿 的 自 由 和 权 力 女 儿 有众 多的 男朋 友 表 明 她 长 得 漂 亮 的 应 该为之 感 到 骄傲 有 吸 引力 做 父母 由 于 美 国 父 母对 子 女 更 多 地 采 取 肯 定 尊 重 甚 至 放 任 自流 的 做 法 而华 人 父 母 更

More information

Cycling in NZ130305

Cycling in NZ130305 P 1 TOPIC CYCLING IN NZ P 2 P 3 1 新西兰元 /1.5L P 4 青春没有终点, 旅途永 无穷尽! P 5 穷游 网倡导的穷游精神, 是 一种背上 行囊, 清爽上路, 简朴 行 走, 自由 心灵, 穷尽天下美景的潇洒 生活 方式 P 6 尊重当地 人, 保持开放的 心态, 享受旅途中的 一切 旅途的每 一次等待, 每 一次迷路, 说不定都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P 7 不去穷游的借

More information

图书馆 年第 期

图书馆 年第 期 年第 期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 北京大学校医院 北京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考察 认为许多心理学 生理学的原理不仅是阅读疗法的科学基础 而且是阅读疗法原理的组成部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 自发生之时就具有治疗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 净化 平衡 暗示 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又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 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

More information

避孕方法的医控模式和自控模式有变化吗 郑晓瑛 任 强 避孕节育是生殖健康极为重要的内容 文章利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年至 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和全国计划生育 生殖健康调查数据 分析了已婚育龄人口在避孕模式上的 时空变化特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已婚育龄人口的年龄 子女数和生活的不同区域环境等方 面避孕模式的时空变化 结果表明 在我国人口转变的过程中 低生育水平下的避孕模式以及推行避 孕节育知情选择后已婚育龄人口的避孕模式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战争制胜的秘密 评 军事力量 解释现代战争中的 胜利与失败 李 卓 近年来 美国国际安全研究中关于军事行动制胜因素的研究非常活跃 本文评述了此类研究的代表人物比德尔的 军事力量 解释现代战争中的胜利与失败 一书 对书中提出的 军事力量部署差异制胜论 的研究问题 分析框架 经验论证等主要研究环节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本文从理论 方法论等角度总结了此书的成就 认为该书通过构建以 军事力量部署 这一非物质变量为核心的安全理论

More information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张善余 彭际作 俞 路 自 世纪 年代以来 欧洲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 年人口开始负增长 这无疑是其人口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欧洲各个地区中 东欧是 年以前全球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人口有所减少的地区 在北欧和西欧地区 如果没有国际移民的净流入 人口增长率也将很低 大约在 年间 预计欧洲所有地区的人口都将出现负增长 由于自然增长率在过去一个世纪乃至未来的变动 欧洲人口已不可逆转地老龄化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的政策选择 聂宏毅 李 彬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能够同多数国家通过和平谈判方式顺利解决边界问题 但同印度 苏联和越南曾一度兵戎相见 在解决与陆地邻国边界问题上 中国为何有宽和与强硬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 作者发现 邻国的边界政策属性对中国的政策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中国的政策选择是 强硬对扩张 宽和对现状 即如果邻国奉行扩张性边界政策 中国的态度趋于强硬 反之 如果邻国奉行维持现状的边界政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 年 % 月 & 日第 " 期 同声 同声 "#$" 年四月 第二期 背诵经文 期刊内容 约翰福音 ##$%&'%( 复活节 第二页 灵修 第三页 受洗见证 第八"十页 主日学笔记 第九页 基督信仰 第十三 人生随想 第十一 十二 十五页 耶稣对他说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 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 远不死 你信这话吗 本期编辑 徐光 闻钟秀 排版 尤国芳 黄黎光 "#$"

More information

¹

¹ 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 杨经建 彭在钦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也是以超常态的 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 而在中外叙事文学中以 复仇 为取向的创作大致有三种母题形态 血亲复仇 痴心女子负心汉式复仇 第三类复仇 本文在对这三类复仇叙事模式进行艺术解析的前提下 发掘并阐释了蕴涵其中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指向 复仇母题 叙事文学 创作模式 文化蕴涵 ¹ º » ¼ ½ ¹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汉语译著中的西洋姓名问题 近百年的西学汉语著作中存在着大量名不从主人 名不副实的虚幻洋名 姓名颠倒 把复姓当全名 胡乱选择姓名简称等错误在词条 索引 著者目录中经常出现 名不正则言不顺 各行各业早晚都要与国际惯例接轨 为了提高西学水平 有必要引进西洋姓名学 姓氏是象征血缘遗传的家庭伦理标志 是风俗嬗变的化石 姓名演变与民族文化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折射传统特色 正确理解和著录西洋姓名 对提高西学和外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More information

昆曲青春版 牡丹亭 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胡 丽 娜 青春版 牡丹亭 不仅在中国本土掀起了昆曲热潮 而且为昆曲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经典个案 回顾 世纪以来 牡丹亭 跨文化传播的历程 青春版 牡丹亭 对昆曲的播扬可谓居功至伟 它将商业运作与社会运作 相结合的战略 立足本土与辐射世界的双重定位 坚持传统与调和现代的审美准则 为当下中 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第三课

《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第三课 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 第三课 为了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并且如理如法地谛听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 闻法之理, 听闻佛法的时候, 一定要如理如法 发殊胜的菩提心, 若如此, 仅仅听闻一次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 尤其, 在网上共修的时候, 也应对法恭敬 很多人在网络上听法或者来到听闻佛法的现场听法, 功德都非常大 虽然要花费一些时间到现场或共修点听法, 但我们为了佛法, 为了获得解脱,

More information

第六章 按摩与保健 205 图 6唱 17 常用穴位示意图 三 选穴原则 穴位按摩是针对穴位进行点 按 揉 推等多种手法的刺激 引起局部出现 酸 麻 胀 痛或温热感觉 一般每天按摩 1 2 次 每次可选用 3 6 个 对 穴 位交替进行按摩 同时 穴位的选择应根据人体的体质和病情 从全身的穴位中 选出一些对某种病症有效的穴位 也称配穴 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一 一般规律 虽然全身的穴位很多 每个穴位的主治功能又有不同

More information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李学智 民国初年 革命党人及社会各界人士都积极鼓吹以法治国 依法行事 热望将中国建成民主共和的法治国家 同时 兴办法政 法律 学校形成热潮 各种法律书籍大量出版 汇成一股颇有声势的法治思潮 在此期间 伍廷芳对陈其美以军政干涉司法和越权滥捕的行为进行的抵制 批驳和斗争 则成为这股思潮涌动中激起的浪花 民国初年 法治思潮 以法治国 伍廷芳 陈其美!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More information

PPES_pamphlet_Mandarin

PPES_pamphlet_Mandarin 为您 长 为 项 发 伙 计划 资 见 诠释 见 诠释 为您 长 为 长虽 优 为 长 诗 纳 长对 响 们 师 为 长 们 艰 们 为 发 您 单 还 贫穷 们 样 对 们发 时 发 么 这 给您 议 为您 长 积极 您 为 您 (Respect) 负责 (Responsibility) 应 (Response) 为亲 亲 为 长远 积极 这 谓 惩罚 惩罚则 伤 为 1 谓确 义 词对 说 义

More information

卷 第 第 大 期 学 化 学 月 年 物 理 化 学 课 堂 讨 论 举例 葛 上 官荣 昌 欣 淮 阴师 专 化 学 系 南 京大 学 化 学 系 摘要 结合 六 个 例子 叙 述 了 物 化 原 理 在 实 际 生 活 和 工 业 生 产 中 的 应 用 情 况 通 过课 堂 讨 论 加 深 了 学 生 对 有 机 物 燃 烧 热 概 念 的 理 解 说 明 了 反 应 物 或 产物 的 扩

More information



 1 人 的 一 生 有 两 副 两 齿, 一 副 乳 牙, 一 副 恒 牙 2 健 康 的 牙 齿 是 怎 样 的? 牙 齿 干 净 没 有 蛀 牙 不 会 疼 痛 不 会 出 血 牙 龈 颜 色 正 常 3 牙 齿 健 康 有 什 么 好 处? 笑 起 来 更 漂 亮 吃 起 来 更 开 心 身 体 更 健 康 4 我 们 的 牙 齿 有 什 么 功 能? 双 击 替 换 图 片 双 击 替 换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hesis.doc

Microsoft Word - Thesis.doc Peter Brook, The Open Door, (New York: 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 Inc., 1995), pp.49. 127 128 129 1994 2004 829 130 131 图 12 2004 132 图 13 九鲤洞的扶乩手为大爷伯开光和命名 第三 戏台上的服装和道具的清净 由陈善德长者清净目连戏表演使用的 所有道具和服装 重要的道具包括地狱门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0E3C8F4C9E3CBCCC7B3CACD312E646F63>

<4D F736F F D20B0E3C8F4C9E3CBCCC7B3CACD312E646F63> 目目录目录 为什么要学 般若摄颂... 1 般若摄颂浅释第一课... 19 第一品 : 第二课... 36 第三课... 57 第四课... 72 第五课... 86 第六课... 104 第七课... 126 第二品 : 第八课... 146 第九课... 166 第十课... 186 第十一课... 205 第十二课... 227 第十三课... 248 录第十四课...267 第十五课...285

More information

乔美仁波切简介 1 乔美仁波切简介 藏传佛教中涌现出的历代高僧大德 无一 不是为了继承 发扬 广弘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披肝沥胆光前裕后 树立起一座座昭彰显著的 里程碑 在层出不穷的无数持教大德中 噶玛 乔美仁波切以其卓越的实证功德脱颖而出 为 如今的修行者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楷模 并将宁 玛噶举两大宗派的

乔美仁波切简介 1 乔美仁波切简介 藏传佛教中涌现出的历代高僧大德 无一 不是为了继承 发扬 广弘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披肝沥胆光前裕后 树立起一座座昭彰显著的 里程碑 在层出不穷的无数持教大德中 噶玛 乔美仁波切以其卓越的实证功德脱颖而出 为 如今的修行者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楷模 并将宁 玛噶举两大宗派的 本册总目录 索达吉堪布译 乔美仁波切简介 1 极乐愿文 5 喇拉曲智仁波切略传 63 极乐愿文大疏科判 81 极乐愿文大疏 85 净土教言 412 阿弥陀佛极乐捷径修法 433 愿海精髓 439 乔美仁波切简介 1 乔美仁波切简介 藏传佛教中涌现出的历代高僧大德 无一 不是为了继承 发扬 广弘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披肝沥胆光前裕后 树立起一座座昭彰显著的 里程碑 在层出不穷的无数持教大德中 噶玛 乔美仁波切以其卓越的实证功德脱颖而出

More information

第四章 102 图 4唱16 基于图像渲染的理论基础 三张拍摄图像以及它们投影到球面上生成的球面图像 拼图的圆心是相同的 而拼图是由球面图像上的弧线图像组成的 因此我 们称之为同心球拼图 如图 4唱18 所示 这些拼图中半径最大的是圆 Ck 最小的是圆 C0 设圆 Ck 的半径为 r 虚拟相机水平视域为 θ 有 r R sin θ 2 4畅11 由此可见 构造同心球拼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投影图像中的弧线图像

More information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第 卷第 期 年 月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王建平 郭 琦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他们来到拱顶之下 车辆猛地刹 住 跳了起来

More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柳向阳 论奥古斯丁时间观与罗伯特 潘 沃伦的诗歌创作 柳向阳 在 世纪美国作家中 罗伯特 潘 沃伦以博学多才的文艺复兴式人物著称 但沃伦文学生涯的核心成就是在诗歌领域 在六十余年的诗歌生涯中 沃伦有意识地将 奥古斯丁时间观引入诗歌创作 一方面借鉴奥古斯丁时间的结构特征 通过探索时间向度的变化 展示生命的历程和自我的发现 另一方面挖掘奥古斯丁时间的生命和诗学内涵 通过 对时间的体验 将时间的心灵和生命的属性赋予诗歌中的人和物

More information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二 德阳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冲击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二 德阳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冲击 兼评最高人民法院法函 号 刘 燕 一 问题的提出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二 德阳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冲击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三 会计界的 真实性 概念及其所蕴含的制度理性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四 什么是 虚假验资报告 法律上的含义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法学研究 年第 期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More information

愛上傲嬌老師目次第十七課男人的恢復力是很好的004 第十八課喝酒,是最容易喝出感情的012 第十九課男人急起來,是可以不擇手段的055 第二十課到底,他是可以被打敗的111 第二十一課結果,他才是最後的那個人143 第二十二課這個人,從來都是屬禽獸的162 尾聲好一隻占有慾強大的獸181 屈雲番外愛上甜味棉花糖183 2 古承遠番外 新黑夜裡總會有顆星199 李悠然番外 新週而復始的一天205 屈雲番外

More information

就业办口袋书

就业办口袋书 3 喜欢就是喜欢 兴趣其实很简单 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质 兴趣是与带有某种遗传特征的天赋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每个人的兴趣所在必然不尽相同 真正的兴趣是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 可以进入一 种忘我的投入状态 并达到身心愉悦的一种倾向 真 正的兴趣是抽掉了功利色彩的一种本能 与天赋休戚相 关 而不能掉入将社会的功利化作为判断标准的误 区 撇开浮云 喜欢就是喜欢 才是兴趣的本真 问题二 兴趣在哪里

More information

( ),, :1 : : ( ), 2 :, 3 : ( ), 4 : 5 : :, 6 :,,,,,,,,, :,,,.....,,,, 1, ;2,

( ),, :1 : : ( ), 2 :, 3 : ( ), 4 : 5 : :, 6 :,,,,,,,,, :,,,.....,,,, 1, ;2, 张 翼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原因作了社会学意义的探索和研究 认为家族主义与以家庭为最小生产单位的农业劳作方式, 家庭人口再生产对男婴的需 求与国家人口再生产对出生人数的限定, 以及妇女经济地位的相对低下等, 是造成出 生性别比升值的基本社会动因 指出, 在影响人口再生产的三只手 国家 家庭和市场中, 惟有借助于国家强有力的调控手段, 才能使失衡的出生性别比在短期内渐次 回落 作者 :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 沛 张 丹 本文以过去史学界较少论及的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 从运动的缘起 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 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 力求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较为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评价 本文认为 应肯定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 客观考察当时国民党政权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目的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从军运动及青年军在促进战时国统区社会风气的转变 提高国民革命军素质乃至促进军队改革 国民党整党及行政效率的改革方面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于华 内容提要 : 从饮食这一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入手, 观察与理解文化的 变迁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视角 本文以对儿童食品与进食的调查分析, 探讨当前社 会代际之间文化传承的特点及变化 研究表明 :. 家庭中的三代人分别具有相对不同的关于食物的知识体系, 他们在选择食品和安排进食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 依据的 标准和观念是不同的, 孩子比其父辈 祖辈带有更明显的现代消费主义特征 ;. 代际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1, :,,, ;,,,, (, ),,,,, 1,,, (,, )

,,,,,,, ;,, ;, ;, (, / ),, ;,,.,,,,,,,,,,,,,,,,, ;,,,,,,, 1, :,,, ;,,,, (, ),,,,, 1,,, (,, ) 刘世定 内容提要 : 本文在嵌入性视角的引导下, 进入关系合同理论领域 对关系合同的 分析, 以威廉姆森的合同治理结构理论作为基点 在分析了他的理论脉络和隐含假 设后, 本文提出了三个假定, 即约前关系导入 多元关系属性 对关系属性的有限控 制 在新的假设下, 首先讨论了合同治理结构和嵌入关系结构之间不同的对应关系, 并特别探讨了两者间的结构性摩擦 继而, 在关系合同的研究中引入了委托 - 代理关系,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1 :,,,,,,,,,,? :,, :. ( ) :, ( ) :, ( ) : :,. : :, 1,,, ;,,,,, :,,,,,,

年第 期 1 :,,,,,,,,,,? :,, :. ( ) :, ( ) :, ( ) : :,. : :, 1,,, ;,,,,, :,,,,,, 冯国栋 在汉文佛教文献研究与整理工作取得相当成绩的今天, 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处理汉 文佛教文献的学科, 即汉文佛教文献学 本文初步提出汉文佛教文献学的概念, 并在此 基础上初步建构了汉文佛教文献学的学科体系, 认为汉文佛教文献学应由实体层面 方 法层面 历史层面与理论层面四部分的研究组成 关键词 : 汉文佛教文献学必要性体系 作者冯国栋, 年生, 文学博士,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 1 :,

More information

PureSCM enhances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IT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PureSCM enhances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IT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ఱઓ߅ ښ PureSCM 使用集成的 IT 服 务级别管理方法增强竞争 优势 行业 IT 服务 公司 PureSCM 员工 40 收入 400 万美元 ఱઓ ቲጓǖIT 服务 ǖpurescm Ꮛ ǖ40 ၃ ǖ400 万美元 ጓᇗ PureSCM 是一家服务级别 管理专业公司和软件开发 公司 办事处设在加拿 大 美国和哥伦比亚 ᄞᐵ 为了帮助客户解决他们的 业务挑战 PureSCM 需要 提供集成的

More information

www.dymf.cn 悟道之初活易乐乎 ( 自序 )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 各种物欲和诱惑充斥的现代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因希求心灵的解脱而开始修习佛法 只有佛法才精确而客观地描述了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真相, 并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彻底自由 安宁与和谐的幸福之路 确定地说, 佛法是唯一能够使我们获得幸福与快乐的方法! 能够今生值遇佛法并认真修持佛法的人都是有大福报的人, 未来的生命就像初一的月亮,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范 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以下简称 人民调解法 的颁行是我国当前社会治理的需要 将开启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构的新起点 其立法过程中不仅涉及了诸多利益的博弈 还贯穿着许多重要的理念冲突 立法机关在司法化与民间化 群众性与职业化 统一与多元 灵活适宜与规范程序 垄断与开放等不同选项之间 较充分地听取了各界的意见 经过集思广益 在草案的基础上作出了相对合理的抉择 使这部立法具有了务实 开放等特点和一定的前瞻性

More information

从 他的老师当得好 谈起 黄正德 哈佛大学语言学系 波士顿 黄正德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 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系教授 先后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 台湾清华大学 台湾师范大学 美国康乃尔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 在法国 日本 西班牙 澳大利亚等国家担任客座教授 学术研究专治语 法理论 着重于句法学 句法语义接口 语言参数理论以及汉语语法研究方面 出版学术专书与期刊论文数十部

More information

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建筑协同设计平台研究与应用

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建筑协同设计平台研究与应用 邓雪原 苏 昶 孙 朋 王国俭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上海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 上海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 协同设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建筑 协同设计的发展需要经过二维协同设计向三维协同设计的过渡 接着对适合于大型建筑设计企业的建筑 协同设计平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 通过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一个实际工程项目 详细描述了建筑工程协同设计的方法与过程 然后对建筑协同设计的标准统一 工种协同等特点和高效沟通及超大项目的应用优势进行了讨论

More information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年第 期 第 期 秦立彦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北京 布莱特 哈特 华人形象 美国西部 世纪美国作家布莱特 哈特在很多作品中都写到在美国西部的中国人 这些中国人形象复杂多样 彼此 交织 对进行单一道德评价的形象研究提出一种矫正 包括诗歌 小说 戏剧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秦立彦 男 黑龙江人 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学士 英语系硕士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文学博士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教师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WHO/NMH/NVI/ WHO Pres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 Avenue Appia, 1211 Geneva 27, Switzerland book

WHO/NMH/NVI/ WHO Pres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 Avenue Appia, 1211 Geneva 27, Switzerland book 概要 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 2015 WHO/NMH/NVI/15.6 2015 www.who.int WHO Pres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 Avenue Appia, 1211 Geneva 27, Switzerland+41 22 791 3264+41 22 791 4857bookorders@who.int http://www.who.int/about/licensing/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日 蒲丰彦 中日战争时期 除了中国的东北地区以外 日本政府还向华南地区的一个岛屿!!! 三灶岛 派出过农业移民团 对此少有人知 且至今也没有过学术探讨 日本海军在 年 月攻占了该岛 修建军用机场 由于他们此前在华南地区还没有地面航空基地 三灶岛上的该航空基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了给这个基地供给粮食 或者也可能是出于军事警备上的需要 日本冲绳县向该岛派出了农业移民共 人左右 中日战争日本农业移民广东省三灶岛

More information

一 补助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一 补助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中英庚款与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 田正平 张建中 依据 中英庚款息金用途支配标准 的规定 年至 年间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拨款资助了边疆教育 虽然资助的时间较短 资助的文教机构相对较少 但在推动边疆地区义务教育 考察教育实际状况 培训西北地区师资 创办边疆中学及倡导科学教育等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这些举措直接推动了民国时期边疆省份的教育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差距 当时的某些举措或做法 对今天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区位学理论思考 潘允康 [ 美 ] 约翰. 罗根 [ 美 ] 边馥琴 [ 美 ] 边燕杰关颖卢汉龙 过去在理论界研究中国家庭结构特点的影响因素时主要从中国的家庭传统和社 会现实生活需求两方面展开, 本文则在此基础上集中从住房的角度分析家庭结构的 影响因素 它依据 年在津 沪两地进行的住房与家庭生活调查的有关资料, 运 用区位学理论, 指出住房是影响中国家庭模式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居民住房状况的改变和住房政策的变化,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 净土真 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作者 : 忻平 作者单位 : 相似文献 (1 条 ) 1. 期刊论文秦永章.Qin Yongzhang 近代日本佛教净土真宗东 西本愿寺派与中国西藏地 方政权及藏传佛教界的接触 - 世界民族 2007(2) 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这个亚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步西方列强之后尘, 开始向外开疆拓土, 近邻中国便成为日本军国 主义者蚕食的对象.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More information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赵 林 文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 原罪 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他明确地提出了自 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 本文探讨了奥古斯丁 原罪 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 了奥古斯丁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和内在矛盾 并简要地说明了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对于后世的影响 罪恶 自由意志 预定论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人由于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堕落 受到公正的谴责 生下有缺陷的 受谴责 的子女 我们所有人都在那一个人中

More information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邓兰华 张 红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五 十月革命后的华侨华人! 一 改革与两国关系正常化给中俄两国人民提供了重新往来的机会 ! 二 早期留学生为两国间的民间交往和商贸穿针引线!! ! 三 留学垃圾 损坏中国人形象! 四 战挫败 国营公司进军独联体市场首 五 从! 倒爷 生意一波三折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 六 独特的华人群体 七 中的地位

More information

三国时期墓葬特征述论 韩国河 朱 津 三国时期墓葬制度是从 汉制向 晋制的转变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墓葬形制同东汉时期相比有较大的改变 突出表现在曹魏和东吴地区 随葬器物组合方面基本沿用东汉晚期 但又 出现了一些新器型 此外各区域间的墓葬文化表现出频繁交流的特点 综合以上诸要素可知 晋制 的形成主要源自于中原地区的曹魏墓葬 种类亦被中原地区所接纳 成为西晋墓中典型的器物组合 三国 汉制 薄葬 晋制 突出表现在墓葬形制和葬俗方面

More information

旅游科学

旅游科学 旅 游 科 学 王春雷 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院校对于会展办学的整体设计 因而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构建 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 更缺乏实证性的研究 本 文基于文献综述的发现和会展专业的特点 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项目驱动型会展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进而以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 侧重从教育理念 培养目标 培养过程 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项目驱动型 会展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More information

3

3 封面人物 Cover Celebrity 七届会 贵宾室重逢一瞬 两只大手紧紧相握 两条 汉子 亲切相拥 两颗诚心 一脉相通 这是俩人三年来的第二次相逢 第二次握手 前一次是三年前在武汉的 六届会 这一次则是在长沙会 议贵宾室 两人差距甚大 一人年富力强 风华正茂 一人 年至七旬 形同朽木 一人是名扬世界的学术巨子 一人是 离岗十载的退休老头 但他们俩人却有着相同的心路历程 报效祖国 右为王中林院士

More information

方正集团品牌传播日常监测

方正集团品牌传播日常监测 1986-2009 1 1986-2009 2 1986-2009 3 1986-2009 4 1986-2009 5 1986-2009 6 1986-2009 1 2 7 1986-2009 8 1986-2009 PC 15 8 7 5-7 9 1986-2009 10 1986-2009 11 1986-2009 IT AFC IT 5 AFC 12 1986-2009 13 1986-200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入行论第八册_135-152_.doc

Microsoft Word - 入行论第八册_135-152_.doc 目 录 一 百 四 十 四 节 课...228 一 百 四 十 五 节 课...247 阿 弥 陀 佛 灌 顶 上 师 课 前 开 示... 1 法 王 灌 顶 实 录... 5 一 百 四 十 六 节 课...264 一 百 四 十 七 节 课...285 一 百 四 十 八 节 课...304 一 百 四 十 九 节 课...324 阿 弥 陀 佛 修 法 修 法 仪 轨 略 释... 15 共

More information

研究问题 自主学习中心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自主学习中心参与度以及学生对其认可度

研究问题 自主学习中心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自主学习中心参与度以及学生对其认可度 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研究 谈言玲 张荣根 严 华 学习策略的使用一般可视作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强弱的标志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结合的方式调查了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结果显示 自主学习中心参与度和认可度不高 大多数学 生能有效运用一定的认知策略 但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运用程度偏低 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 项目课题成果之一 课题号 同时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提供的宝贵修改意见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江红英 国民政府在抗战这一特殊时期 面对战争带来的新情况 顺应时势需要 将职业介 绍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常态工作 采取了许多发展职业介绍的措施 如设专门机构管理 办理难民 职业介绍 发展公立职业介绍机构 加强对私人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 指导职业介绍机构规范化运 作等 从效果上看 职业介绍对解决失业者的就业难题有所帮助 但职业介绍的作用因各种原因而 有限 特别是政府赋予职业介绍以沉重的社会责任 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亲友书讲记.doc

Microsoft Word - 亲友书讲记.doc 目目录目录 闻思修行切勿偏堕... 1 第一节课... 23 第二节课... 42 第三节课... 61 第四节课... 79 第五节课... 101 第六节课...119 第七节课... 138 第八节课... 159 第九节课... 179 第十节课... 199 第十一节课... 218 第十二节课... 239 第十三节课... 256 第十四节课... 277 录第十五节课...294 第十六节课...30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同声2013第一期2.docx

Microsoft Word - 同声2013第一期2.docx 同声 2013 年 2 月 8 日 第 1 期 同声 期刊内容 第二页 灵修 第三- 四页 读经 第五- 六页 感恩分享 背诵经文 贴撒罗 尼迦前书 5:16-18 要常常喜乐 不住地祷告 凡事谢恩 因 为这是神 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十七- 十八页 第七页 专访 第八- 十页 主日学 第十一- 十三页 教会建造 第十四- 十五页 经历主 第十六页 青少年心声 编辑 徐光 黄黎光 排版 尤国芳

More information

祐公 荫佳公各支百一世至百五世

祐公 荫佳公各支百一世至百五世 专题研究 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 栾成显 婺源腴川程氏宗谱和休宁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底籍所载资料证实 明 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相当普遍 绝非个别现象 同宗继子乏人是异姓承继的原 因之一 保全家产为异姓承继的重要经济因素 异姓承继亦有感情问题 血缘关 系是宗族组织建立的基础 宗祧承继为宗法制度的一个核心内容 明清异姓承继 的普遍及有关法规的调整 表明封建宗法关系的松弛 宋代以后的宗族既有发展 的趋势 也有从内部开始瓦解的倾向

More information

宋守信 教授 杨书宏 教授级高工 傅 贵 教授 许开立 教授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安全工程专业试点工作组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培训部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北京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沈阳 简要介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的发展状况和主要做法 详细阐述安全工程专业认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和以质量保证及质量改进为出发点的基本特点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入行论第六册_95-116_.doc

Microsoft Word - 入行论第六册_95-116_.doc 目目录目录 启动爱心... 1 第七品精进第九十五节课... 28 第九十六节课... 47 第九十七节课... 62 第九十八节课... 77 第九十九节课... 90 第一百节课... 103 第一百零一节课... 121 第一百零二节课... 135 第一百零三节课... 152 第一百零四节课... 170 第一百零五节课... 188 第一百零六节课... 206 第一百零七节课... 222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朱相云杜玉芬 (, ) 人们对外来种的研究给予较大的关注, 尤其在研究外来种的适应机理和生存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基于这样的背景, 本文作者对我国豆科植物外来种进行了全面的整理, 对一些种类进行了详实的考证, 并以 馆藏标本为蓝本, 对部分种类的原产地进行了核实和 确认 中国豆科植物外来种有 属 种 ( 含亚种及变种 ) 外来种 ; 豆科 ; 中国 - - (,, ). -.,,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湖南教育发展述论 # # # # #

抗战时期湖南教育发展述论 # # # # # 暨爱民 抗战时期湖南教育在其他各业遭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取得罕见的发展 小学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教育 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 规模空前扩大 教学质量提高 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布局进一步合理 尤其是中等教育的发展跃居全国前列 为湖南后来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湖南战时教育既具满足战争需要 服务抗战 又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教育在战时湖南之所以有如此进展 是由于湖南各界军政领导的重视 湖湘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湖湘文化精神的支承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正法醍醐.doc

Microsoft Word - 正法醍醐.doc 目 录 春 华 秋 实 致 信 众 之 感 谢 信... 1 索 达 吉 堪 布 译 讲 二 规 教 言 论 讲 记... 5 二 规 教 言 论 思 考 题... 243 佛 子 行 讲 记... 249 佛 子 行 思 考 题... 407 快 乐 之 歌 讲 记... 412 后 记... 439 春 华 秋 实 法 视 如 自 己 的 生 命, 全 心 全 意 地 珍 惜 踏 踏 实 实 地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3.doc

Microsoft Word - 藏传净土法3.doc 藏 传 土 法 目 录 六 五...324 六 六...345 六 七...364 四 七... 1 思 考 题...384 四 八... 21 四 九... 36 五... 54 五 一... 74 五 二... 92 五 三... 108 目 目 五 四... 124 录 录 五 五... 142 五 六... 160 五 七... 179 五 八... 197 五 九... 213 六...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