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 Discrete Mathematics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格 - Discrete Mathematics"

Transcription

1 格 Discrete Mathematics 黄正华 数学与统计学院 武汉大学 December 3, 2012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 主要内容 格 (Lattice): 一个偏序集, 其任意两个元素都有最 小 上 界 和最 大 下 界 特殊的格 : 分配格, 有补格 布尔代数 : 有补分配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3 本章概念关系图 全序集 布尔格 分配格 有补格 模格 有界格 格 偏序集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4 1 格的定义 2 子格与格同态 3 几种特殊的格 4 布尔代数 5 有限布尔代数的表示定理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5 1 格的定义 2 子格与格同态 3 几种特殊的格 4 布尔代数 5 有限布尔代数的表示定理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6 本节主要内容 : 1 格的两种定义 ; 2 格的基本性质 ; 3 格与代数系统间的关系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7 回顾 : Definition 11 ( 偏序 ) 如果集合 A 上的关系 具有 1 自反性, 2 反对称性, 3 传递性 则称关系 为 A 上偏序关系 A, 称为偏序集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8 Example 12 设 X = {1, 2, 3, 4, 6, 12}, Y = {2, 3, 6, 12, 24, 36} 集合 X 和 Y 关于整除关 系 构成两个偏序集 : X,, Y, (a) X, (b) Y,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9 Example 12 设 X = {1, 2, 3, 4, 6, 12}, Y = {2, 3, 6, 12, 24, 36} 集合 X 和 Y 关于整除关 系 构成两个偏序集 : X,, Y, (a) X, (b) Y, X, 中 每两个元素构成的集合 都有最大下界和最小上界 Y, 无此特点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0 格的定义 Definition 13 ( 格 ) 如果偏序集 A, 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有最 小 上 界 和最 大 下 界, 则称 A, 是格 (lattice)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1 格的定义 Definition 13 ( 格 ) 如果偏序集 A, 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有最 小 上 界 和最 大 下 界, 则称 A, 是格 (lattice) lattice: 木格, 窗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2 格的定义 Definition 13 ( 格 ) 如果偏序集 A, 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有最 小 上 界 和最 大 下 界, 则称 A, 是格 (lattice) a 和 b 的最小上界 : lub{a, b} (least upper bound) a 和 b 的最大下界 : glb{a, b} (greatest lower bound)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3 格的典型例子 Example 14 偏序集 P(S), 是格 : 任意 S 1, S 2 P(S), 它们的最大下界为 S 1 S 2 ; 最小上界为 S 1 S 2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4 格的典型例子 Example 14 偏序集 P(S), 是格 : 任意 S 1, S 2 P(S), 它们的最大下界为 S 1 S 2 ; 最小上界为 S 1 S 2 这是格的一个典型例子 关于格的很多性质, 都可以借助这个例子理解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5 格的典型例子 Example 14 偏序集 P(S), 是格 : 任意 S 1, S 2 P(S), 它们的最大下界为 S 1 S 2 ; 最小上界为 S 1 S 2 这是格的一个典型例子 关于格的很多性质, 都可以借助这个例子理解 Example 15 偏序集 Z +, 是格 : Z + 中任意两个元素的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约数就是这两个元素的最小上界和 最大下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6 格的等价定义 任意两个元素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 任意有 限 个 元素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7 格的等价定义 任意两个元素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 任意有 限 个 元素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 Definition 16 偏序集 A, 是一个格, 当且仅当 A 中任意非空有 限 子集 S 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8 格的等价定义 任意两个元素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 任意有 限 个 元素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 Definition 16 偏序集 A, 是一个格, 当且仅当 A 中任意非空有 限 子集 S 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 其中要求子集元素个数 有限 是重要的, 不能是 任意的非空子集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9 格的等价定义 任意两个元素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 任意有 限 个 元素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 Definition 16 偏序集 A, 是一个格, 当且仅当 A 中任意非空有 限 子集 S 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界 其中要求子集元素个数 有限 是重要的, 不能是 任意的非空子集 比如 N, 是一个格, 但不是任意的非空子集都有最小上界 最大下 界 N 就是它自己的一个子集, 它没有最小上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0 Definition 17 设 A, 是格, 在 A 上定义两个二元运算 和 : 对任意 a, b A, 诱 导 的 代 数 系 统 a b lub{a, b}, (1) a b glb{a, b} (2) 则二元运算 和 分别称为并运算和交运算 ; 称 A,, 是格 A, 所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1 Definition 17 设 A, 是格, 在 A 上定义两个二元运算 和 : 对任意 a, b A, 诱 导 的 代 数 系 统 a b lub{a, b}, (1) a b glb{a, b} (2) 则二元运算 和 分别称为并运算和交运算 ; 称 A,, 是格 A, 所 Example 18 在格 P(S), 诱导的代数系统中, 运算 和 就是普通的并 交运算 : 任 意 S 1, S 2 P(S), 有 S 1 S 2 = S 1 S 2, S 1 S 2 = S 1 S 2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2 Definition 17 设 A, 是格, 在 A 上定义两个二元运算 和 : 对任意 a, b A, 诱 导 的 代 数 系 统 a b lub{a, b}, (1) a b glb{a, b} (2) 则二元运算 和 分别称为并运算和交运算 ; 称 A,, 是格 A, 所 Example 18 在格 Z, 或 N, 诱导的代数系统中, 运算 和 就是普通的取大 取小 运算 比如, 任意的 a, b N, 有 a b = max{a, b}, a b = min{a,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3 Definition 17 设 A, 是格, 在 A 上定义两个二元运算 和 : 对任意 a, b A, 诱 导 的 代 数 系 统 a b lub{a, b}, (1) a b glb{a, b} (2) 则二元运算 和 分别称为并运算和交运算 ; 称 A,, 是格 A, 所 Example 18 对于格 Z +, 来说, 其诱导的代数系统 Z +,, 中的二元运算 和 分别 为 : 对任意的 a, b Z + 有 a b = LCM(a, b), (least common mutiple, 最小公倍数 ) a b = GCD(a, b)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最大公约数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4 Definition 17 设 A, 是格, 在 A 上定义两个二元运算 和 : 对任意 a, b A, 诱 导 的 代 数 系 统 a b lub{a, b}, (1) a b glb{a, b} (2) 则二元运算 和 分别称为并运算和交运算 ; 称 A,, 是格 A, 所 这个定义表明, 从格出发, 可以构造一个代数系统 这也说明了格这类特殊 偏序集的重要性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5 格的对偶原理 设 A, 是偏序集, 用 表示偏序关系 的逆关系, 则 A, 也是偏序集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6 格的对偶原理 设 A, 是偏序集, 用 表示偏序关系 的逆关系, 则 A, 也是偏序集 A, 与 A, 的哈斯图是互为颠倒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7 格的对偶原理 设 A, 是偏序集, 用 表示偏序关系 的逆关系, 则 A, 也是偏序集 A, 与 A, 的哈斯图是互为颠倒的 称 A,, A, 为彼 此 对 偶 的偏序集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8 格的对偶原理 设 A, 是偏序集, 用 表示偏序关系 的逆关系, 则 A, 也是偏序集 A, 与 A, 的哈斯图是互为颠倒的 称 A,, A, 为彼 此 对 偶 的偏序集 如果其中一个是格, 则另一个也是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9 格的对偶原理 设 A, 是偏序集, 用 表示偏序关系 的逆关系, 则 A, 也是偏序集 A, 与 A, 的哈斯图是互为颠倒的 称 A,, A, 为彼 此 对 偶 的偏序集 如果其中一个是格, 则另一个也是格 由格 A, 诱导的代数系统的并 ( 交 ) 运算, 正好是由格 A, 诱导的代数系统的交 ( 并 ) 运算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30 格的对偶原理 设 A, 是偏序集, 用 表示偏序关系 的逆关系, 则 A, 也是偏序集 A, 与 A, 的哈斯图是互为颠倒的 称 A,, A, 为彼 此 对 偶 的偏序集 如果其中一个是格, 则另一个也是格 由格 A, 诱导的代数系统的并 ( 交 ) 运算, 正好是由格 A, 诱导的代 数系统的交 ( 并 ) 运算 Theorem 18 ( 对偶原理 ) 设 P 是对任意格都为真的命题, 将 P 中的,, 分别换成,, 得命题 Q, 则 Q 对任意格也是真的命题 (Q 称为 P 的对偶命题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31 格的基本性质 Theorem 19 设 A, 是格, 对任意 a, b A, 有 a a b, b a b, a b a, a b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32 格的基本性质 Theorem 19 设 A, 是格, 对任意 a, b A, 有 a a b, b a b, a b a, a b b 分析由, 的定义即得上述结论 如图 : a b a b a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33 格的基本性质 Theorem 19 设 A, 是格, 对任意 a, b A, 有 a a b, b a b, 证 a b a, a b b 因为 a b 是 a 和 b 的 ( 最小 ) 上界, 所以 a a b, b a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34 格的基本性质 Theorem 19 设 A, 是格, 对任意 a, b A, 有 a a b, b a b, 证 a b a, a b b 因为 a b 是 a 和 b 的 ( 最小 ) 上界, 所以 a a b, b a b 由对偶原理, 即得 a b a, a b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35 Theorem 110 设 A, 是格, a, b, c, d A, 若 a b, c d, 则 a c b d, (3) a c b d (4)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36 Theorem 110 设 A, 是格, a, b, c, d A, 若 a b, c d, 则 a c b d, (3) a c b d (4) 证 已知 a b, c d, 又 b b d, d b d,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37 Theorem 110 设 A, 是格, a, b, c, d A, 若 a b, c d, 则 a c b d, (3) a c b d (4) 证 已知 a b, c d, 又 b b d, d b d, 由传递性可得 a b d, c b d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38 Theorem 110 设 A, 是格, a, b, c, d A, 若 a b, c d, 则 a c b d, (3) a c b d (4) 证 已知 a b, c d, 又 b b d, d b d, 由传递性可得 a b d, c b d 这说明 b d 是 a 和 c 的一个上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39 Theorem 110 设 A, 是格, a, b, c, d A, 若 a b, c d, 则 a c b d, (3) a c b d (4) 证 已知 a b, c d, 又 b b d, d b d, 由传递性可得 a b d, c b d 这说明 b d 是 a 和 c 的一个上界, 但 a c 是 a 和 c 的最小上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40 Theorem 110 设 A, 是格, a, b, c, d A, 若 a b, c d, 则 a c b d, (3) a c b d (4) 证 已知 a b, c d, 又 b b d, d b d, 由传递性可得 a b d, c b d 这说明 b d 是 a 和 c 的一个上界, 但 a c 是 a 和 c 的最小上界, 所以 a c b d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41 Theorem 110 设 A, 是格, a, b, c, d A, 若 a b, c d, 则 a c b d, (3) a c b d (4) 证 已知 a b, c d, 又 b b d, d b d, 由传递性可得 a b d, c b d 这说明 b d 是 a 和 c 的一个上界, 但 a c 是 a 和 c 的最小上界, 所以 a c b d 类似地可以证明 a c b d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42 推论 设 A, 是格, a, b, c A, 若 b c, 则 这个性质称为格的保序性 a b a c, a b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43 推论 设 A, 是格, a, b, c A, 若 b c, 则 这个性质称为格的保序性 证已知 b c, a b a c, a b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44 推论 设 A, 是格, a, b, c A, 若 b c, 则 这个性质称为格的保序性 证已知 b c, 又 a a, a b a c, a b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45 推论 设 A, 是格, a, b, c A, 若 b c, 则 这个性质称为格的保序性 a b a c, a b a c 证 已知 b c, 又 a a, 所以 a b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46 推论 设 A, 是格, a, b, c A, 若 b c, 则 这个性质称为格的保序性 a b a c, a b a c 证 已知 b c, 又 a a, 所以 a b a c 同理有 a b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47 Theorem 111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a b a b = a a b =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48 Theorem 111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a b a b = a a b = b 证先证明 a b a b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49 Theorem 111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a b a b = a a b = b 证先证明 a b a b = a 设 a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50 Theorem 111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a b a b = a a b = b 证先证明 a b a b = a 设 a b 又 a a, 则 a 是 a 和 b 的下界, 而 a b 是最大下界, 得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51 Theorem 111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a b a b = a a b = b 证先证明 a b a b = a 设 a b 又 a a, 则 a 是 a 和 b 的下界, 而 a b 是最大下界, 得 a a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52 Theorem 111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a b a b = a a b = b 证先证明 a b a b = a 设 a b 又 a a, 则 a 是 a 和 b 的下界, 而 a b 是最大下界, 得 a a b 又 a b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53 Theorem 111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a b a b = a a b = b 证先证明 a b a b = a 设 a b 又 a a, 则 a 是 a 和 b 的下界, 而 a b 是最大下界, 得 a a b 又 所以 a b a, a b = a ( 反对称性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54 Theorem 111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a b a b = a a b = b 证先证明 a b a b = a 设 a b 又 a a, 则 a 是 a 和 b 的下界, 而 a b 是最大下界, 得 a a b 又 a b a, 所以 a b = a ( 反对称性 ) 反之, 假定 a b = a, 又 a b b, 所以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55 Theorem 111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a b a b = a a b = b 证先证明 a b a b = a 设 a b 又 a a, 则 a 是 a 和 b 的下界, 而 a b 是最大下界, 得 a a b 又 a b a, 所以 a b = a ( 反对称性 ) 反之, 假定 a b = a, 又 a b b, 所以 a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56 Theorem 111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a b a b = a a b = b 证先证明 a b a b = a 设 a b 又 a a, 则 a 是 a 和 b 的下界, 而 a b 是最大下界, 得 a a b 又 a b a, 所以 a b = a ( 反对称性 ) 反之, 假定 a b = a, 又 a b b, 所以 a b 因此, a b a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57 Theorem 111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a b a b = a a b = b 证先证明 a b a b = a 设 a b 又 a a, 则 a 是 a 和 b 的下界, 而 a b 是最大下界, 得 a a b 又 a b a, 所以 a b = a ( 反对称性 ) 反之, 假定 a b = a, 又 a b b, 所以 a b 因此, a b a b 其他的证明类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58 Theorem 112 设 A, 是一个格, 那么, 对于任意的 a, b A, 有 此时的哈斯图为 : a b a b = a a b = b b a 小 大 = 小, 小 大 = 大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59 格的基本性质 Theorem 113 设 A, 是格, 由格 A, 所诱导的代数系统为 A,,, 则对任意 的 a, b, c, d A, 有 1 a b = b a, } ( 交换律 ) a b = b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60 格的基本性质 Theorem 113 设 A, 是格, 由格 A, 所诱导的代数系统为 A,,, 则对任意 的 a, b, c, d A, 有 1 a b = b a, } ( 交换律 ) a b = b a } a (b c) = (a b) c, 2 ( 结合律 ) a (b c) =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61 格的基本性质 Theorem 113 设 A, 是格, 由格 A, 所诱导的代数系统为 A,,, 则对任意 的 a, b, c, d A, 有 1 a b = b a, } ( 交换律 ) a b = b a } a (b c) = (a b) c, 2 ( 结合律 ) a (b c) = (a b) c 3 a a = a, } ( 幂等律 ) a a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62 格的基本性质 Theorem 113 设 A, 是格, 由格 A, 所诱导的代数系统为 A,,, 则对任意 的 a, b, c, d A, 有 1 a b = b a, } ( 交换律 ) a b = b a } a (b c) = (a b) c, 2 ( 结合律 ) a (b c) = (a b) c 3 a a = a, } ( 幂等律 ) a a = a } a (a b) = a, 4 ( 吸收律 ) a (a b)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63 下证结合律 : a (b c) =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64 下证结合律 : a (b c) = (a b) c 分析由偏序的反对称性, 可证下列两式同时成立 : (a b) c a (b c), (5) a (b c) (a b) c (6)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65 下证结合律 : a (b c) = (a b) c 证 因为 b b c, 由保序性得 a b a (b c) 反复使用结论 x x y, y x y, 有 c b c a (b c) 这说明 a (b c) 是 a b 和 c 的一个上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66 下证结合律 : a (b c) = (a b) c 证 因为 b b c, 由保序性得 a b a (b c) 反复使用结论 x x y, y x y, 有 c b c a (b c) 这说明 a (b c) 是 a b 和 c 的一个上界 但 (a b) c 是 a b 和 c 的最小上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67 下证结合律 : a (b c) = (a b) c 证 因为 b b c, 由保序性得 a b a (b c) 反复使用结论 x x y, y x y, 有 c b c a (b c) 这说明 a (b c) 是 a b 和 c 的一个上界 但 (a b) c 是 a b 和 c 的最小上界, 所以 (a b) c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68 下证结合律 : a (b c) = (a b) c 证 因为 b b c, 由保序性得 a b a (b c) 反复使用结论 x x y, y x y, 有 c b c a (b c) 这说明 a (b c) 是 a b 和 c 的一个上界 但 (a b) c 是 a b 和 c 的最小上界, 所以 (a b) c a (b c) 类似可证 a (b c)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69 下证结合律 : a (b c) = (a b) c 证 因为 b b c, 由保序性得 a b a (b c) 反复使用结论 x x y, y x y, 有 c b c a (b c) 这说明 a (b c) 是 a b 和 c 的一个上界 但 (a b) c 是 a b 和 c 的最小上界, 所以 (a b) c a (b c) 类似可证 a (b c) (a b) c 因而 a (b c) =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70 证明吸收律 : a (a b)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71 证明吸收律 : a (a b) = a 证 因为 a b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72 证明吸收律 : a (a b) = a 证 所以 因为 a b a, a (a b) = a (5)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73 证明吸收律 : a (a b) = a 证 所以 因为 a b a, a (a b) = a (5) 这里 (5) 式成立的理由是 大 小 = 大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74 引理 设 A,, 是一个代 数 系 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且满足吸收律, 那么, 必满足幂等律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75 引理 设 A,, 是一个代 数 系 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且满足吸收律, 那么, 必满足幂等律 证 对任意 a, b A, 因, 满足吸收律, 所以 a (a b) = a, (6) a (a b) = a (7)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76 引理 设 A,, 是一个代 数 系 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且满足吸收律, 那么, 必满足幂等律 证 对任意 a, b A, 因, 满足吸收律, 所以 a (a b) = a, (6) a (a b) = a (7) 由 b 的任意性, 在 (6) 式中用 a b 取代 b 仍然成立, 可得 a ( a b )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77 引理 设 A,, 是一个代 数 系 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且满足吸收律, 那么, 必满足幂等律 证 对任意 a, b A, 因, 满足吸收律, 所以 a (a b) = a, (6) a (a b) = a (7) 由 b 的任意性, 在 (6) 式中用 a b 取代 b 仍然成立, 可得 a ( a ( a b ) )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78 引理 设 A,, 是一个代 数 系 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且满足吸收律, 那么, 必满足幂等律 证 对任意 a, b A, 因, 满足吸收律, 所以 a (a b) = a, (6) a (a b) = a (7) 由 b 的任意性, 在 (6) 式中用 a b 取代 b 仍然成立, 可得 a ( ) a ( a b ) = a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79 引理 设 A,, 是一个代 数 系 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且满足吸收律, 那么, 必满足幂等律 证 对任意 a, b A, 因, 满足吸收律, 所以 a (a b) = a, (6) a (a b) = a (7) 由 b 的任意性, 在 (6) 式中用 a b 取代 b 仍然成立, 可得 a ( ) a ( a b ) = a }{{} a 再由 (7) 式得 : a a = a 同理可证 a a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80 格与代数系统之间的关系 Theorem 114 设 A,, 是一个代数系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 且满足交换律 结合 律和吸收律, 则 A 上存在偏序关系, 使 A, 是一个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81 格与代数系统之间的关系 Theorem 114 设 A,, 是一个代数系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 且满足交换律 结合 律和吸收律, 则 A 上存在偏序关系, 使 A, 是一个格 分析证明思路 : 1 在 A 上构造偏序关系 ; 2 证明 A, 中任意两个元素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82 格与代数系统之间的关系 Theorem 114 设 A,, 是一个代数系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 且满足交换律 结合 律和吸收律, 则 A 上存在偏序关系, 使 A, 是一个格 分析证明思路 : 1 在 A 上构造偏序关系 ; 2 证明 A, 中任意两个元素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 证在 A 上定义二元关系 : 对任意 a, b A, a b a b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83 格与代数系统之间的关系 Theorem 114 设 A,, 是一个代数系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 且满足交换律 结合 律和吸收律, 则 A 上存在偏序关系, 使 A, 是一个格 分析证明思路 : 1 在 A 上构造偏序关系 ; 2 证明 A, 中任意两个元素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 证在 A 上定义二元关系 : 对任意 a, b A, 先证 是偏序 ( 下一页 ) a b a b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84 续证 : 注意到 a b a b = a, 运算 满足吸收律, 由引理知满足幂等律 : 对任意 a A, a a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85 续证 : 注意到 a b a b = a, 运算 满足吸收律, 由引理知满足幂等律 : 对任意 a A, a a = a 所以 a a 从而 是自反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86 续证 : 注意到 a b a b = a, 运算 满足吸收律, 由引理知满足幂等律 : 对任意 a A, a a = a 所以 a a 从而 是自反的 设 a b, 则 a b = a 如果同时有 b a, 则 b a =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87 续证 : 注意到 a b a b = a, 运算 满足吸收律, 由引理知满足幂等律 : 对任意 a A, a a = a 所以 a a 从而 是自反的 设 a b, 则 a b = a 如果同时有 b a, 则 b a = b 而运算 满足交 换律, 所以 a b = b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88 续证 : 注意到 a b a b = a, 运算 满足吸收律, 由引理知满足幂等律 : 对任意 a A, a a = a 所以 a a 从而 是自反的 设 a b, 则 a b = a 如果同时有 b a, 则 b a = b 而运算 满足交 换律, 所以 a b = b a 故 a = b 从而 是反对称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89 续证 : 注意到 a b a b = a, 运算 满足吸收律, 由引理知满足幂等律 : 对任意 a A, a a = a 所以 a a 从而 是自反的 设 a b, 则 a b = a 如果同时有 b a, 则 b a = b 而运算 满足交 换律, 所以 a b = b a 故 a = b 从而 是反对称的 设 a b, b c, 则 a b = a, b c =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90 续证 : 注意到 a b a b = a, 运算 满足吸收律, 由引理知满足幂等律 : 对任意 a A, a a = a 所以 a a 从而 是自反的 设 a b, 则 a b = a 如果同时有 b a, 则 b a = b 而运算 满足交 换律, 所以 a b = b a 故 a = b 从而 是反对称的 设 a b, b c, 则 a b = a, b c = b 那么 a c = (a b) c (a b = a) = a (b c) ( 结合律 ) = a b (b c = b) = a (a b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91 续证 : 注意到 a b a b = a, 运算 满足吸收律, 由引理知满足幂等律 : 对任意 a A, a a = a 所以 a a 从而 是自反的 设 a b, 则 a b = a 如果同时有 b a, 则 b a = b 而运算 满足交 换律, 所以 a b = b a 故 a = b 从而 是反对称的 设 a b, b c, 则 a b = a, b c = b 那么 所以 a c, 说明 是传递的 a c = (a b) c (a b = a) = a (b c) ( 结合律 ) = a b (b c = b) = a (a b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92 续证 : 其次,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93 续证 : 其次,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因 (a b) a = a (b a) ( 结合律 ) = a (a b) ( 交换律 ) = (a a) b ( 结合律 ) = a b ( 幂等律 ) (a b) b = a (b b) = a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94 续证 : 其次,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因 (a b) a = a (b a) ( 结合律 ) = a (a b) ( 交换律 ) = (a a) b ( 结合律 ) = a b ( 幂等律 ) (a b) b = a (b b) = a b 又由 的定义, 可得 a b a, a b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95 续证 : 其次,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因 (a b) a = a (b a) ( 结合律 ) = a (a b) ( 交换律 ) = (a a) b ( 结合律 ) = a b ( 幂等律 ) (a b) b = a (b b) = a b 又由 的定义, 可得 a b a, a b b 说明 a b 是 a, b 的下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96 续证 : 其次,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因 (a b) a = a (b a) ( 结合律 ) = a (a b) ( 交换律 ) = (a a) b ( 结合律 ) = a b ( 幂等律 ) (a b) b = a (b b) = a b 又由 的定义, 可得 a b a, a b b 说明 a b 是 a, b 的下界 设 c 是 a, b 的任一下界, 则 c a, c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97 续证 : 其次,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因 (a b) a = a (b a) ( 结合律 ) = a (a b) ( 交换律 ) = (a a) b ( 结合律 ) = a b ( 幂等律 ) (a b) b = a (b b) = a b 又由 的定义, 可得 a b a, a b b 说明 a b 是 a, b 的下界 设 c 是 a, b 的任一下界, 则 c a, c b 按 的定义有 c a = c, c b =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98 续证 : 其次,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因 (a b) a = a (b a) ( 结合律 ) = a (a b) ( 交换律 ) = (a a) b ( 结合律 ) = a b ( 幂等律 ) (a b) b = a (b b) = a b 又由 的定义, 可得 a b a, a b b 说明 a b 是 a, b 的下界 设 c 是 a, b 的任一下界, 则 c a, c b 按 的定义有 c a = c, c b = c 进而有 c (a b) = (c a) b = c b =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99 续证 : 其次,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因 (a b) a = a (b a) ( 结合律 ) = a (a b) ( 交换律 ) = (a a) b ( 结合律 ) = a b ( 幂等律 ) (a b) b = a (b b) = a b 又由 的定义, 可得 a b a, a b b 说明 a b 是 a, b 的下界 设 c 是 a, b 的任一下界, 则 c a, c b 按 的定义有 c a = c, c b = c 进而有 c (a b) = (c a) b = c b = c 按 的定义有 c a b 故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00 续证 : 第三,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小上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01 续证 : 第三,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小上界 先证 a b = a 与 a b = b 等价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02 续证 : 第三,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小上界 先证 a b = a 与 a b = b 等价 若 a b = a, 则 a b = (a b) b (a b = a) = b (a b) ( 交换律 ) = b (b a) ( 交换律 ) = b ( 吸收律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03 续证 : 第三,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小上界 先证 a b = a 与 a b = b 等价 若 a b = a, 则 a b = (a b) b (a b = a) = b (a b) ( 交换律 ) = b (b a) ( 交换律 ) = b ( 吸收律 ) 于是 a b =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04 续证 : 第三,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小上界 先证 a b = a 与 a b = b 等价 若 a b = a, 则 a b = (a b) b (a b = a) = b (a b) ( 交换律 ) = b (b a) ( 交换律 ) = b ( 吸收律 ) 于是 a b = b 反之, 若 a b = b, 则 a b = a (a b) (a b = b) = a ( 吸收律 ) 亦即 a b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05 续证 : 第三, 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小上界 先证 a b = a 与 a b = b 等价 若 a b = a, 则 a b = (a b) b (a b = a) = b (a b) ( 交换律 ) = b (b a) ( 交换律 ) = b ( 吸收律 ) 于是 a b = b 反之, 若 a b = b, 则 a b = a (a b) (a b = b) = a ( 吸收律 ) 亦即 a b = a 由此可见, 偏序关系 的等价定义为 : a b a b =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06 续证 : 可以用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类似的方法证明 a b 是 a, b 的 最小上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07 续证 : 可以用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类似的方法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小上界 综上所述, A, 是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08 续证 : 可以用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类似的方法证明 a b 是 a, b 的 最小上界 综上所述, A, 是格 事实上, 这个定理给出的是格的另一个定义方式 Definition 115 设 A,, 是一个代数系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 且满足交换律 结合律 和吸收律, 定义 A 上的偏序关系 : 对任意 a, b A, a b a b = a ( 或 a b a b = b) 则 A, 是一个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09 续证 : 可以用证明 a b 是 a, b 的最大下界 类似的方法证明 a b 是 a, b 的 最小上界 综上所述, A, 是格 事实上, 这个定理给出的是格的另一个定义方式 Definition 115 设 A,, 是一个代数系统, 其中, 都是二元运算, 且满足交换律 结合律 和吸收律, 定义 A 上的偏序关系 : 对任意 a, b A, a b a b = a ( 或 a b a b = b) 则 A, 是一个格 由格 A, 可以构造代数系统 A,,, 反过来, 由代数系统 A,, 出发也可以返回到格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10 Theorem 116 ( 弱分配律 ) 在一个格 A, 中, 对任意的 a, b, c A, 都有 a (b c) (a b) (a c), (8) (a b) (a c) a (b c) (9)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11 Theorem 116 ( 弱分配律 ) 在一个格 A, 中, 对任意的 a, b, c A, 都有 a (b c) (a b) (a c), (8) (a b) (a c) a (b c) (9) 分析 比较 : 集合的并 交运算的分配律 A (B C) = (A B) (A C), (10) (A B) (A C) = A (B C) (11)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12 Theorem 116 ( 弱分配律 ) 在一个格 A, 中, 对任意的 a, b, c A, 都有 a (b c) (a b) (a c), (8) (a b) (a c) a (b c) (9) 分析 比较 : 集合的并 交运算的分配律 A (B C) = (A B) (A C), (10) (A B) (A C) = A (B C) (11) 谓之 分配不等式, 或弱分配律, 次分配律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13 Theorem 116 ( 弱分配律 ) 在一个格 A, 中, 对任意的 a, b, c A, 都有 a (b c) (a b) (a c), (8) (a b) (a c) a (b c) (9) 分析 比较 : 集合的并 交运算的分配律 A (B C) = (A B) (A C), (10) (A B) (A C) = A (B C) (11) 谓之 分配不等式, 或弱分配律, 次分配律 ; 这里, (8) 式与 (9) 式是互为对偶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14 Theorem 116 ( 弱分配律 ) 在一个格 A, 中, 对任意的 a, b, c A, 都有 a (b c) (a b) (a c), (8) (a b) (a c) a (b c) (9) 分析 比较 : 集合的并 交运算的分配律 A (B C) = (A B) (A C), (10) (A B) (A C) = A (B C) (11) 谓之 分配不等式, 或弱分配律, 次分配律 ; 这里, (8) 式与 (9) 式是互为对偶的 下证 (8) 式成立, (9) 式由对偶原理可得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15 证 要证 a (b c) (a b) (a c), 可以先分别证明 a (a b) (a c), (12) b c (a b) (a c) (13)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16 证 要证 a (b c) (a b) (a c), 可以先分别证明 a (a b) (a c), (12) b c (a b) (a c) (13) (12) 式成立, 因为 a = a a (a b) (a c) ( 幂等性 ) ( ) a (a b), a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17 证 要证 a (b c) (a b) (a c), 可以先分别证明 a (a b) (a c), (12) b c (a b) (a c) (13) (12) 式成立, 因为 a = a a (a b) (a c) ( 幂等性 ) ( ) a (a b), a (a c) (13) 式成立, 因为 b c b a b, b c c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18 证 要证 a (b c) (a b) (a c), 可以先分别证明 a (a b) (a c), (12) b c (a b) (a c) (13) (12) 式成立, 因为 a = a a (a b) (a c) ( 幂等性 ) ( ) a (a b), a (a c) (13) 式成立, 因为 b c b a b, b c c a c, 所以 b c = (b c)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19 证 要证 a (b c) (a b) (a c), 可以先分别证明 a (a b) (a c), (12) b c (a b) (a c) (13) (12) 式成立, 因为 a = a a (a b) (a c) ( 幂等性 ) ( ) a (a b), a (a c) (13) 式成立, 因为 b c b a b, b c c a c, 所以 b c = (b c) (b c) (a b)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20 分配不等式 a (b c) (a b) (a c), Example 117 分配不等式实例 : (a b) (a c) a (b c) e b c d a b (c d) = b e = b, (b c) (b d) = a a = a 称为钻石格 (diamond lattice)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21 分配不等式 a (b c) (a b) (a c), Example 118 分配不等式实例 : (a b) (a c) a (b c) e b d c a d (b c) = d e = d, (d b) (d c) = a c = c 称为五角格 (pentagon lattice)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22 练习 设 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L, 是偏序集, 定义为 : 对 于 n 1, n 2 L, n 1 n 2 当且仅当 n 1 是 n 2 的因子 问 L, 是否为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23 练习 设 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L, 是偏序集, 定义为 : 对 于 n 1, n 2 L, n 1 n 2 当且仅当 n 1 是 n 2 的因子 问 L, 是否为格? 解不是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24 练习 设 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L, 是偏序集, 定义为 : 对 于 n 1, n 2 L, n 1 n 2 当且仅当 n 1 是 n 2 的因子 问 L, 是否为格? 解不是格 哈斯图为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25 练习 设 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L, 是偏序集, 定义为 : 对 于 n 1, n 2 L, n 1 n 2 当且仅当 n 1 是 n 2 的因子 问 L, 是否为格? 解不是格 哈斯图为 : 例如, 9 和 10 没有最小上界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26 1 格的定义 2 子格与格同态 3 几种特殊的格 4 布尔代数 5 有限布尔代数的表示定理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27 Definition 21 ( 子格 ) 设 A, 是格, A,, 是 A, 诱导的代数系统 设 B 是 A 的非空子集 如果运算 和 在 B 中封闭, 则称 B, 是 A, 的子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28 Definition 21 ( 子格 ) 设 A, 是格, A,, 是 A, 诱导的代数系统 设 B 是 A 的非空子集 如果运算 和 在 B 中封闭, 则称 B, 是 A, 的子格 可以证明, 子格也是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29 Definition 21 ( 子格 ) 设 A, 是格, A,, 是 A, 诱导的代数系统 设 B 是 A 的非空子集 如果运算 和 在 B 中封闭, 则称 B, 是 A, 的子格 可以证明, 子格也是格 Example 22 设 E + 是正偶数的全体, 易知 E +, 是 Z +, 的子格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30 Definition 21 ( 子格 ) 设 A, 是格, A,, 是 A, 诱导的代数系统 设 B 是 A 的非空子集 如果运算 和 在 B 中封闭, 则称 B, 是 A, 的子格 可以证明, 子格也是格 Example 22 设 E + 是正偶数的全体, 易知 E +, 是 Z +, 的子格 : 任何两个偶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都是偶数, 运算 和 关于 E + 是封 闭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31 Example 23 设 S, 是一个格, 任取 a S, 构造 S 的子集为 : 则 T, 是 S, 的一个子格 T = { x x S 且 x a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32 Example 23 设 S, 是一个格, 任取 a S, 构造 S 的子集为 : 则 T, 是 S, 的一个子格 T = { x x S 且 x a }, 证对任意的 x, y T, 必有 x a 和 y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33 Example 23 设 S, 是一个格, 任取 a S, 构造 S 的子集为 : 则 T, 是 S, 的一个子格 T = { x x S 且 x a }, 证 对任意的 x, y T, 必有 x a 和 y a, 所以 x y a, (a 是 x, y 的上界 ) x y a, (x y x y)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34 Example 23 设 S, 是一个格, 任取 a S, 构造 S 的子集为 : 则 T, 是 S, 的一个子格 T = { x x S 且 x a }, 证 对任意的 x, y T, 必有 x a 和 y a, 所以 x y a, (a 是 x, y 的上界 ) x y a, (x y x y) 故 x y T, x y T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35 Example 23 设 S, 是一个格, 任取 a S, 构造 S 的子集为 : 则 T, 是 S, 的一个子格 T = { x x S 且 x a }, 证 对任意的 x, y T, 必有 x a 和 y a, 所以 x y a, (a 是 x, y 的上界 ) x y a, (x y x y) 故 x y T, x y T 运算 和 关于 T 是封闭的, 因此, T, 是 S, 的一个子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36 注意 若 A, 是格, B A 且 B, 则 B, 仍然是偏序集, 但 B, 不一定是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37 注意 若 A, 是格, B A 且 B, 则 B, 仍然是偏序集, 但 B, 不一定是格 即使是格, 也不一定是 A, 的子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38 Example 24 设 S = {a, b, c}, 则 P(S), 是格, 其哈斯图如下 {a, b} {a, b, c} {a, c} {b, c} 取 A = {, {a}, {c}, {a, c} }, B = {, {a}, {c}, {a, b}, {a, c}, {b, c}, {a, b, c} }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39 Example 24 设 S = {a, b, c}, 则 P(S), 是格, 其哈斯图如下 {a, b} {a, b, c} {a, c} {b, c} 取 A = {, {a}, {c}, {a, c} }, B = {, {a}, {c}, {a, b}, {a, c}, {b, c}, {a, b, c} } 则 A, 是 P(S), 的子格 ;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40 Example 24 设 S = {a, b, c}, 则 P(S), 是格, 其哈斯图如下 {a, b} {a, b, c} {a, c} {b, c} 取 A = {, {a}, {c}, {a, c} }, B = {, {a}, {c}, {a, b}, {a, c}, {b, c}, {a, b, c} } 则 A, 是 P(S), 的子格 ; {a} {b} {c} B, 是格, 但不是 P(S), 的子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41 Example 24 设 S = {a, b, c}, 则 P(S), 是格, 其哈斯图如下 {a, b} {a, b, c} {a, c} {b, c} 取 A = {, {a}, {c}, {a, c} }, B = {, {a}, {c}, {a, b}, {a, c}, {b, c}, {a, b, c} } 则 A, 是 P(S), 的子格 ; {a} {b} {c} B, 是格, 但不是 P(S), 的子格 这是因为 {a, b} {b, c} = {b} /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42 格同态 格 A, 可视为具有两个二元运算的代数系统 A,,, 其中运算满足交 换律 结合律 吸收律和幂等律 因此, 对格可引入代数系统中同态的概念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43 格同态 Definition 25 设 A 1, 1, A 2, 2 是格, 它们所诱导的代数系统分别是 A 1, 1, 1, A 2, 2, 2 如果存在映射 f : A 1 A 2, 使对任意 a, b A 1, 有 f(a 1 b) = f(a) 2 f(b), f(a 1 b) = f(a) 2 f(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44 格同态 Definition 25 设 A 1, 1, A 2, 2 是格, 它们所诱导的代数系统分别是 A 1, 1, 1, A 2, 2, 2 如果存在映射 f : A 1 A 2, 使对任意 a, b A 1, 有 f(a 1 b) = f(a) 2 f(b), f(a 1 b) = f(a) 2 f(b) 则称 f 是从 A 1, 1, 1 到 A 2, 2, 2 的格同态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45 格同态 Definition 25 设 A 1, 1, A 2, 2 是格, 它们所诱导的代数系统分别是 A 1, 1, 1, A 2, 2, 2 如果存在映射 f : A 1 A 2, 使对任意 a, b A 1, 有 f(a 1 b) = f(a) 2 f(b), f(a 1 b) = f(a) 2 f(b) 则称 f 是从 A 1, 1, 1 到 A 2, 2, 2 的格同态 称 f(a 1 ), 2 是 A 1, 1 的格同态象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46 格同态 Definition 25 设 A 1, 1, A 2, 2 是格, 它们所诱导的代数系统分别是 A 1, 1, 1, A 2, 2, 2 如果存在映射 f : A 1 A 2, 使对任意 a, b A 1, 有 f(a 1 b) = f(a) 2 f(b), f(a 1 b) = f(a) 2 f(b) 则称 f 是从 A 1, 1, 1 到 A 2, 2, 2 的格同态 称 f(a 1 ), 2 是 A 1, 1 的格同态象 如果 f 是双射, 则称 f 是从 A 1, 1, 1 到 A 2, 2, 2 的格同构 也称 格 A 1, 1, A 2, 2 同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47 Theorem 26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态 对任意 x, y A 1, 如果 x 1 y, 则 f(x) 2 f(y)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48 Theorem 26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态 对任意 x, y A 1, 如果 x 1 y, 则 f(x) 2 f(y) 证 已知 x 1 y, 因 x 1 y x 1 y = x, 则 x 1 y = x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49 Theorem 26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态 对任意 x, y A 1, 如果 x 1 y, 则 f(x) 2 f(y) 证 已知 x 1 y, 因 x 1 y x 1 y = x, 则 x 1 y = x 所以 f(x) = f(x 1 y) (x 1 y = x) = f(x) 2 f(y) (f 是格同态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50 Theorem 26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态 对任意 x, y A 1, 如果 x 1 y, 则 f(x) 2 f(y) 证 已知 x 1 y, 因 x 1 y x 1 y = x, 则 x 1 y = x 所以 f(x) = f(x 1 y) (x 1 y = x) = f(x) 2 f(y) (f 是格同态 ) 而 f(x) 2 f(y) = f(x) f(x) 2 f(y), 所以 f(x) 2 f(y)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51 Theorem 26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态 对任意 x, y A 1, 如果 x 1 y, 则 f(x) 2 f(y) 证 已知 x 1 y, 因 x 1 y x 1 y = x, 则 x 1 y = x 所以 f(x) = f(x 1 y) (x 1 y = x) = f(x) 2 f(y) (f 是格同态 ) 而 f(x) 2 f(y) = f(x) f(x) 2 f(y), 所以 f(x) 2 f(y) 注 : 此定理说明, 格同态是保序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52 Theorem 26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态 对任意 x, y A 1, 如果 x 1 y, 则 f(x) 2 f(y) 证 已知 x 1 y, 因 x 1 y x 1 y = x, 则 x 1 y = x 所以 f(x) = f(x 1 y) (x 1 y = x) = f(x) 2 f(y) (f 是格同态 ) 而 f(x) 2 f(y) = f(x) f(x) 2 f(y), 所以 f(x) 2 f(y) 注 : 此定理说明, 格同态是保序的 但, 其逆不真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53 Example 27 设 A = {1, 2, 3, 4, 6, 12}, A, 和 A, 都是格, 其中 表示整除关系, 表示数的 小 于 等 于 关系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54 Example 27 设 A = {1, 2, 3, 4, 6, 12}, A, 和 A, 都是格, 其中 表示整除关系, 表示数的 小 于 等 于 关系 作映射 f : A A, f(x) = x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55 Example 27 设 A = {1, 2, 3, 4, 6, 12}, A, 和 A, 都是格, 其中 表示整除关系, 表示数的 小 于 等 于 关系 作映射 f : A A, f(x) = x 显然, 若 x y, 则 f(x) f(y), 因而 f 是保序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56 Example 27 设 A = {1, 2, 3, 4, 6, 12}, A, 和 A, 都是格, 其中 表示整除关系, 表示数的 小 于 等 于 关系 作映射 f : A A, f(x) = x 显然, 若 x y, 则 f(x) f(y), 因而 f 是保序的 但 f 不是格同态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57 Example 27 设 A = {1, 2, 3, 4, 6, 12}, A, 和 A, 都是格, 其中 表示整除关系, 表示数的 小 于 等 于 关系 作映射 f : A A, f(x) = x 显然, 若 x y, 则 f(x) f(y), 因而 f 是保序的 但 f 不是格同态 例如 : f(4 1 6) f(4) 2 f(6) }{{}}{{} =2 =4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58 Theorem 28 设两个格为 A 1, 1 和 A 2, 2, f 是 A 1 到 A 2 的双射 则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当且仅当 a, b A 1, a 1 b f(a) 2 f(b) (14)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59 Theorem 28 设两个格为 A 1, 1 和 A 2, 2, f 是 A 1 到 A 2 的双射 则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当且仅当 a, b A 1, a 1 b f(a) 2 f(b) (14) 证 (1)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下证 (14) 式成立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60 Theorem 28 设两个格为 A 1, 1 和 A 2, 2, f 是 A 1 到 A 2 的双射 则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当且仅当 a, b A 1, a 1 b f(a) 2 f(b) (14) 证 (1)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下证 (14) 式成立 i) 对任意 a, b A 1, 如果 a 1 b, 由保序性, 则 f(a) 2 f(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61 Theorem 28 设两个格为 A 1, 1 和 A 2, 2, f 是 A 1 到 A 2 的双射 则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当且仅当 a, b A 1, a 1 b f(a) 2 f(b) (14) 证 (1)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下证 (14) 式成立 i) 对任意 a, b A 1, 如果 a 1 b, 由保序性, 则 f(a) 2 f(b) ii) 若 f(a) 2 f(b), 则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62 Theorem 28 设两个格为 A 1, 1 和 A 2, 2, f 是 A 1 到 A 2 的双射 则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当且仅当 a, b A 1, a 1 b f(a) 2 f(b) (14) 证 (1)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下证 (14) 式成立 i) 对任意 a, b A 1, 如果 a 1 b, 由保序性, 则 f(a) 2 f(b) ii) 若 f(a) 2 f(b), 则 f(a) = f(a) 2 f(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63 Theorem 28 设两个格为 A 1, 1 和 A 2, 2, f 是 A 1 到 A 2 的双射 则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当且仅当 a, b A 1, a 1 b f(a) 2 f(b) (14) 证 (1)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下证 (14) 式成立 i) 对任意 a, b A 1, 如果 a 1 b, 由保序性, 则 f(a) 2 f(b) ii) 若 f(a) 2 f(b), 则 f(a) = f(a) 2 f(b) = f(a 1 b) (f 是同构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64 Theorem 28 设两个格为 A 1, 1 和 A 2, 2, f 是 A 1 到 A 2 的双射 则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当且仅当 a, b A 1, a 1 b f(a) 2 f(b) (14) 证 (1) 设 f 是格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下证 (14) 式成立 i) 对任意 a, b A 1, 如果 a 1 b, 由保序性, 则 f(a) 2 f(b) ii) 若 f(a) 2 f(b), 则 f(a) = f(a) 2 f(b) = f(a 1 b) (f 是同构 ) 而 f 是双射, 则 f(a 1 b) = f(a) a 1 b = a a 1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65 续证 : (2) 假设对任意 a, b A 1, a 1 b f(a) 2 f(b) 即映射 f 是保序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66 续证 : (2) 假设对任意 a, b A 1, a 1 b f(a) 2 f(b) 即映射 f 是保序的 要证 f 是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即要证 f(a 1 b) = f(a) 2 f(b), (15) f(a 1 b) = f(a) 2 f(b) (16)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67 续证 : (2) 假设对任意 a, b A 1, a 1 b f(a) 2 f(b) 即映射 f 是保序的 要证 f 是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即要证 f(a 1 b) = f(a) 2 f(b), (15) f(a 1 b) = f(a) 2 f(b) (16) 要证 (15) 式成立, 即要证 f(a 1 b) 2 f(a) 2 f(b), f(a) 2 f(b) 2 f(a 1 b) 同时成立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68 续证 : (2) 假设对任意 a, b A 1, a 1 b f(a) 2 f(b) 即映射 f 是保序的 要证 f 是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即要证 f(a 1 b) = f(a) 2 f(b), (15) f(a 1 b) = f(a) 2 f(b) (16) 要证 (15) 式成立, 即要证 f(a 1 b) 2 f(a) 2 f(b), f(a) 2 f(b) 2 f(a 1 b) 同时成立 因为 a 1 b 1 a, a 1 b 1 b, 由 f 的保序性, 得 f(a 1 b) 2 f(a), f(a 1 b) 2 f(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69 续证 : (2) 假设对任意 a, b A 1, a 1 b f(a) 2 f(b) 即映射 f 是保序的 要证 f 是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即要证 f(a 1 b) = f(a) 2 f(b), (15) f(a 1 b) = f(a) 2 f(b) (16) 要证 (15) 式成立, 即要证 f(a 1 b) 2 f(a) 2 f(b), f(a) 2 f(b) 2 f(a 1 b) 同时成立 因为 a 1 b 1 a, a 1 b 1 b, 由 f 的保序性, 得 f(a 1 b) 2 f(a), f(a 1 b) 2 f(b) 所以 f(a 1 b) 2 f(a) 2 f(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70 续证 : 记 f(a) 2 f(b) f(d), 则 f(d) 2 f(a), f(d) 2 f(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71 续证 : 记 f(a) 2 f(b) f(d), 则 f(d) 2 f(a), f(d) 2 f(b) 由 f 的保序性, 得 d 1 a, d 1 b 所以, d 1 a 1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72 续证 : 记 f(a) 2 f(b) f(d), 则 f(d) 2 f(a), f(d) 2 f(b) 由 f 的保序性, 得 d 1 a, d 1 b 所以, d 1 a 1 b 再由保序性, 得 f(d) 2 f(a 1 b), 即 f(a) 2 f(b) 2 f(a 1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73 续证 : 记 f(a) 2 f(b) f(d), 则 f(d) 2 f(a), f(d) 2 f(b) 由 f 的保序性, 得 d 1 a, d 1 b 所以, d 1 a 1 b 再由保序性, 得 f(d) 2 f(a 1 b), 即 f(a) 2 f(b) 2 f(a 1 b) 类似可证 f(a 1 b) = f(a) 2 f(b) 成立 故 f 是 A 1, 1 到 A 2, 2 的格同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74 练习 设 A, 是一个格, 任取 a, b 且 a b ( 意指 a b 且 a b) 构造集合 则 B, 也是一个格, B = { x x A 且 a x b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75 练习 设 A, 是一个格, 任取 a, b 且 a b ( 意指 a b 且 a b) 构造集合 则 B, 也是一个格, 证可证 B, 是 A, 的子格 B = { x x A 且 a x b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76 练习 设 A, 是一个格, 任取 a, b 且 a b ( 意指 a b 且 a b) 构造集合 则 B, 也是一个格, B = { x x A 且 a x b } 证可证 B, 是 A, 的子格 下证 集合 B 关于运算是封闭的 即可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77 练习 设 A, 是一个格, 任取 a, b 且 a b ( 意指 a b 且 a b) 构造集合 则 B, 也是一个格, B = { x x A 且 a x b } 证可证 B, 是 A, 的子格 下证 集合 B 关于运算是封闭的 即可 任意 x, y B A, 有 a x b, a y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78 练习 设 A, 是一个格, 任取 a, b 且 a b ( 意指 a b 且 a b) 构造集合 则 B, 也是一个格, B = { x x A 且 a x b } 证可证 B, 是 A, 的子格 下证 集合 B 关于运算是封闭的 即可 任意 x, y B A, 有 所以由 a x, 和 a y, a x b, a y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79 练习 设 A, 是一个格, 任取 a, b 且 a b ( 意指 a b 且 a b) 构造集合 则 B, 也是一个格, B = { x x A 且 a x b } 证可证 B, 是 A, 的子格 下证 集合 B 关于运算是封闭的 即可 任意 x, y B A, 有 a x b, a y b 所以由 a x, 和 a y, 可得 a x y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80 练习 设 A, 是一个格, 任取 a, b 且 a b ( 意指 a b 且 a b) 构造集合 则 B, 也是一个格, B = { x x A 且 a x b } 证可证 B, 是 A, 的子格 下证 集合 B 关于运算是封闭的 即可 任意 x, y B A, 有 a x b, a y b 所以由 a x, 和 a y, 可得 a x y 由 x b, 和 y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81 练习 设 A, 是一个格, 任取 a, b 且 a b ( 意指 a b 且 a b) 构造集合 则 B, 也是一个格, B = { x x A 且 a x b } 证可证 B, 是 A, 的子格 下证 集合 B 关于运算是封闭的 即可 任意 x, y B A, 有 a x b, a y b 所以由 a x, 和 a y, 可得 由 x b, 和 y b, 可得 a x y x y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82 练习 设 A, 是一个格, 任取 a, b 且 a b ( 意指 a b 且 a b) 构造集合 则 B, 也是一个格, B = { x x A 且 a x b } 证可证 B, 是 A, 的子格 下证 集合 B 关于运算是封闭的 即可 任意 x, y B A, 有 a x b, a y b 所以由 a x, 和 a y, 可得 由 x b, 和 y b, 可得 a x y x y b 所以 a x y b, 即 x y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83 练习 设 A, 是一个格, 任取 a, b 且 a b ( 意指 a b 且 a b) 构造集合 则 B, 也是一个格, B = { x x A 且 a x b } 证可证 B, 是 A, 的子格 下证 集合 B 关于运算是封闭的 即可 任意 x, y B A, 有 a x b, a y b 所以由 a x, 和 a y, 可得 由 x b, 和 y b, 可得 a x y x y b 所以 a x y b, 即 x y B 同理可证 x y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84 1 格的定义 2 子格与格同态 3 几种特殊的格 4 布尔代数 5 有限布尔代数的表示定理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85 本节介绍几种特殊的格 : 分配格 ; 有补格 ; 模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86 分配格 格中任意三个元素 a, b, c 满足分配不等式 : a (b c) (a b) (a c) (17) a (b c) (a b) (a c) (18)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87 分配格 格中任意三个元素 a, b, c 满足分配不等式 : a (b c) (a b) (a c) (17) a (b c) (a b) (a c) (18) 是否存在格使上述两式等号成立呢?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88 分配格 格中任意三个元素 a, b, c 满足分配不等式 : a (b c) (a b) (a c) (17) a (b c) (a b) (a c) (18) 是否存在格使上述两式等号成立呢? 回答是肯定的 比如格的典型例子 P(S),, 其分配律是成立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89 分配格 Definition 31 设 A,, 是由格 A, 诱导的代数系统 如果对任意 a, b, c A, 满足 则称 A, 是分配格 a (b c) = (a b) (a c), ( 并对交可分配 ) a (b c) = (a b) (a c) ( 交对并可分配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90 分配格 Definition 31 设 A,, 是由格 A, 诱导的代数系统 如果对任意 a, b, c A, 满足 则称 A, 是分配格 a (b c) = (a b) (a c), ( 并对交可分配 ) a (b c) = (a b) (a c) ( 交对并可分配 ) 这和我们熟知的集合运算的分配律, 有完全相同的形式 : A (B C) = (A B) (A C), A (B C) = (A B)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91 分配格 Definition 31 设 A,, 是由格 A, 诱导的代数系统 如果对任意 a, b, c A, 满足 则称 A, 是分配格 a (b c) = (a b) (a c), ( 并对交可分配 ) a (b c) = (a b) (a c) ( 交对并可分配 ) 这和我们熟知的集合运算的分配律, 有完全相同的形式 : A (B C) = (A B) (A C), A (B C) = (A B) (A C) 可见 P(S), 也是分配格的典型例子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92 Example 32 判断下列各图是否为分配格? c e d e e d {a, b} {a, b, c} {a, c} {b, c} ḃ b c d b c {a} {b} {c} 1 a 2 ȧ 3 ȧ 4 解 (1), (4) 是分配格 (2), (3) 不是分配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93 Example 32 判断下列各图是否为分配格? c e d e e d {a, b} {a, b, c} {a, c} {b, c} ḃ b c d b c {a} {b} {c} 1 a 2 ȧ 3 ȧ 4 解 (1), (4) 是分配格 (2), (3) 不是分配格 在 (2) 中, b (c d) = b e = b, (b c) (b d) = a a =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94 Example 32 判断下列各图是否为分配格? c e d e e d {a, b} {a, b, c} {a, c} {b, c} ḃ b c d b c {a} {b} {c} 1 a 2 ȧ 3 ȧ 4 解 (1), (4) 是分配格 (2), (3) 不是分配格 在 (2) 中, b (c d) = b e = b, (b c) (b d) = a a = a, 在 (3) 中, d (b c) = d e = d, (d b) (d c) = a c =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95 Example 32 判断下列各图是否为分配格? c e d e e d {a, b} {a, b, c} {a, c} {b, c} ḃ b c d b c {a} {b} {c} 1 a 2 ȧ 3 ȧ 4 (2), (3) 这两个具有五个元素的格是很重要的, 分别称为钻石格 (diamond lattice) 和五角格 (pentagon lattice), 分别记为 M 3 和 N 5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96 有一个如下的重要结论 ( 证明略去 ) Theorem 33 一个格是分配格的充要条件是, 在该格中没有任何子格与 M 3 和 N 5 中的任一 个同构 (a) 钻石格 M 3 (b) 五角格 N 5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97 Example 34 如图 (a) 所示的格中, {a, b, d, g, e}, 是格 {a, b, c, d, e, f, g}, 的子格, a b c ė d g f (a)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98 Example 34 如图 (a) 所示的格中, {a, b, d, g, e}, 是格 {a, b, c, d, e, f, g}, 的子格, a b c ė d g f (a) (b) 而这个子格与图 (b) 是同构的, 所以, 图 (a) 所示的格不是分配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199 Theorem 35 如果格中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则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反之亦然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00 Theorem 35 如果格中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则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反之亦然 证 设 a, b, c 是格中任意元素, 如果 a (b c) = (a b) (a c) (19)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01 Theorem 35 如果格中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则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反之亦然 证设 a, b, c 是格中任意元素, 如果 a (b c) = (a b) (a c) (19) 则 (a b)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02 Theorem 35 如果格中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则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反之亦然 证设 a, b, c 是格中任意元素, 如果 a (b c) = (a b) (a c) (19) 则 (a b) (a c) = ( (a b) a ) ( (a b) c ) ( 对 可分配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03 Theorem 35 如果格中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则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反之亦然 证 则 设 a, b, c 是格中任意元素, 如果 a (b c) = (a b) (a c) (19) (a b) (a c) = ( (a b) a ) ( (a b) c ) ( 对 可分配 ) = a ( (a b) c ) ( (a b) a = a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04 Theorem 35 如果格中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则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反之亦然 证 则 设 a, b, c 是格中任意元素, 如果 a (b c) = (a b) (a c) (19) (a b) (a c) = ( (a b) a ) ( (a b) c ) ( 对 可分配 ) = a ( (a b) c ) ( (a b) a = a ) = a ( (a c) (b c) ) ( 对 可分配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05 Theorem 35 如果格中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则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反之亦然 证 则 设 a, b, c 是格中任意元素, 如果 a (b c) = (a b) (a c) (19) (a b) (a c) = ( (a b) a ) ( (a b) c ) ( 对 可分配 ) = a ( (a b) c ) ( (a b) a = a ) = a ( (a c) (b c) ) ( 对 可分配 ) = ( a (a c) ) (b c) ( 结合律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06 Theorem 35 如果格中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则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反之亦然 证 则 设 a, b, c 是格中任意元素, 如果 a (b c) = (a b) (a c) (19) (a b) (a c) = ( (a b) a ) ( (a b) c ) ( 对 可分配 ) = a ( (a b) c ) ( (a b) a = a ) = a ( (a c) (b c) ) ( 对 可分配 ) = ( a (a c) ) (b c) ( 结合律 ) =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07 Theorem 35 如果格中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则运算 对运算 可分配 反之亦然 证 则 设 a, b, c 是格中任意元素, 如果 a (b c) = (a b) (a c) (19) (a b) (a c) = ( (a b) a ) ( (a b) c ) ( 对 可分配 ) = a ( (a b) c ) ( (a b) a = a ) = a ( (a c) (b c) ) ( 对 可分配 ) = ( a (a c) ) (b c) ( 结合律 ) = a (b c) 类似可证 a (b c) = (a b) (a c) a (b c) = (a b)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08 Theorem 36 链是分配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09 Theorem 36 链是分配格 证设 A, 是链, 则 A, 是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10 Theorem 36 链是分配格 证设 A, 是链, 则 A, 是格 ( 链中的任意两个元都是可比的 比如 a b, 则 a b = a, a b = b 任意两个元素都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 所以是格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11 Theorem 36 链是分配格 证设 A, 是链, 则 A, 是格 ( 链中的任意两个元都是可比的 比如 a b, 则 a b = a, a b = b 任意两个元素都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 所以是格 ) 对任意 a, b, c A, 可分两种情况讨论 : 1 a b 或 a c 2 b a 且 c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12 Theorem 36 链是分配格 证设 A, 是链, 则 A, 是格 ( 链中的任意两个元都是可比的 比如 a b, 则 a b = a, a b = b 任意两个元素都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 所以是格 ) 对任意 a, b, c A, 可分两种情况讨论 : 1 a b 或 a c 2 b a 且 c a 1 a b 或 a c a c = a, b c, a (b c) = a b = a, c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13 Theorem 36 链是分配格 证设 A, 是链, 则 A, 是格 ( 链中的任意两个元都是可比的 比如 a b, 则 a b = a, a b = b 任意两个元素都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 所以是格 ) 对任意 a, b, c A, 可分两种情况讨论 : 1 a b 或 a c 2 b a 且 c a 1 a b 或 a c a c = a, b c, a (b c) = a b = a, c b a (a c) = a, a b, (a b) (a c) = (a b) a = a,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14 Theorem 36 链是分配格 证设 A, 是链, 则 A, 是格 ( 链中的任意两个元都是可比的 比如 a b, 则 a b = a, a b = b 任意两个元素都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 所以是格 ) 对任意 a, b, c A, 可分两种情况讨论 : 1 a b 或 a c 2 b a 且 c a 1 a b 或 a c a c = a, b c, a (b c) = a b = a, c b a (a c) = a, a b, (a b) (a c) = (a b) a = a, a c 所以, a (b c) = (a b)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15 续证 : 2 b a 且 c a 这时必有 b c a ( 上界 ) 进而有 a (b c) =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16 续证 : 2 b a 且 c a 这时必有 b c a ( 上界 ) 进而有 a (b c) = b c 另一方面, 由 b a 且 c a 可得 : (a b) (a c) =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17 续证 : 2 b a 且 c a 这时必有 b c a ( 上界 ) 进而有 a (b c) = b c 另一方面, 由 b a 且 c a 可得 : (a b) (a c) = b c 所以, a (b c) = (a b)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18 续证 : 2 b a 且 c a 这时必有 b c a ( 上界 ) 进而有 a (b c) = b c 另一方面, 由 b a 且 c a 可得 : (a b) (a c) = b c 所以, a (b c) = (a b) (a c) 得证 : 链是分配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19 模格 Theorem 37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a c a (b c)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20 模格 Theorem 37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a c a (b c) (a b) c 证 1 设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21 模格 Theorem 37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a c a (b c) (a b) c 证 1 设 a c 由 a c (a c) =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22 模格 Theorem 37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证 a c a (b c) (a b) c 1 设 a c 由 a c (a c) = c, 得 a (b c) (a b) (a c) ( 分配不等式 ) = (a b) c ( ) (a c) =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23 模格 Theorem 37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证 a c a (b c) (a b) c 1 设 a c 由 a c (a c) = c, 得 a (b c) (a b) (a c) ( 分配不等式 ) = (a b) c ( ) (a c) = c 2 若 a (b c)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24 模格 Theorem 37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证 a c a (b c) (a b) c 1 设 a c 由 a c (a c) = c, 得 a (b c) (a b) (a c) ( 分配不等式 ) = (a b) c ( ) (a c) = c 2 若 a (b c) (a b) c, 则由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25 模格 Theorem 37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证 a c a (b c) (a b) c 1 设 a c 由 a c (a c) = c, 得 a (b c) (a b) (a c) ( 分配不等式 ) = (a b) c ( ) (a c) = c 2 若 a (b c) (a b) c, 则由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26 模格 Theorem 37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证 a c a (b c) (a b) c 1 设 a c 由 a c (a c) = c, 得 a (b c) (a b) (a c) ( 分配不等式 ) ( ) = (a b) c (a c) = c 2 若 a (b c) (a b) c, 则由 a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27 模格 Theorem 37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证 a c a (b c) (a b) c 1 设 a c 由 a c (a c) = c, 得 a (b c) (a b) (a c) ( 分配不等式 ) ( ) = (a b) c (a c) = c 2 若 a (b c) (a b) c, 则由 a a (b c) (a b) c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28 模格 Theorem 37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证 a c a (b c) (a b) c 1 设 a c 由 a c (a c) = c, 得 a (b c) (a b) (a c) ( 分配不等式 ) ( ) = (a b) c (a c) = c 2 若 a (b c) (a b) c, 则由 a a (b c) (a b) c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29 模格 Theorem 37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证 a c a (b c) (a b) c 1 设 a c 由 a c (a c) = c, 得 a (b c) (a b) (a c) ( 分配不等式 ) ( ) = (a b) c (a c) = c 2 若 a (b c) (a b) c, 则由 a a (b c) (a b) c c 所以, a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30 模格 Definition 38 设 A,, 是由格 A, 诱导的代数系统 如果对任意 a, b, c A, 只 要 a c, 就有 则称 A, 是模格 (modular lattice) a (b c) = (a b) c, (20)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31 模格 Definition 38 设 A,, 是由格 A, 诱导的代数系统 如果对任意 a, b, c A, 只 要 a c, 就有 则称 A, 是模格 (modular lattice) 对照前述结论 :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a (b c) = (a b) c, (20) a c a (b c) (a b) c (21) 把 (20) 式与 分配等式 相比较 : a (b c) = (a b) (a c), (22)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32 模格 Definition 38 设 A,, 是由格 A, 诱导的代数系统 如果对任意 a, b, c A, 只 要 a c, 就有 则称 A, 是模格 (modular lattice) 对照前述结论 : 设 A, 是一个格, 则对于任意的 a, b, c A, 有 a (b c) = (a b) c, (20) a c a (b c) (a b) c (21) 把 (20) 式与 分配等式 相比较 : a (b c) = (a b) (a c), (22) 知分配格必定是模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33 Theorem 39 分配格必定是模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34 Theorem 39 分配格必定是模格 证 设 A, 是分配格, 任意的 a, b, c A, 若 a c, 则 a c =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35 Theorem 39 分配格必定是模格 证 设 A, 是分配格, 任意的 a, b, c A, 若 a c, 则 a c = c 故 a (b c) = (a b) (a c) ( 分配律 ) =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36 Theorem 39 分配格必定是模格 证 设 A, 是分配格, 任意的 a, b, c A, 若 a c, 则 a c = c 故 a (b c) = (a b) (a c) ( 分配律 ) = (a b) c 即证 A, 是模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37 模格不一定是分配格 Example 310 钻石格 M 3 不是分配格, 但它是模格 1 x y z 0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38 模格不一定是分配格 Example 310 钻石格 M 3 不是分配格, 但它是模格 对于任意的 a, b, c {0, 1, x, y, z}, 若有 a c, 则必 有 a = 0 或 者 c = 1 1 x y z 0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39 模格不一定是分配格 Example x y z 钻石格 M 3 不是分配格, 但它是模格 对于任意的 a, b, c {0, 1, x, y, z}, 若有 a c, 则必有 a = 0 或 者 c = 1 若 a = 0, 则 a (b c) = b c, (a b) c = b c 0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40 模格不一定是分配格 Example x y 0 z 钻石格 M 3 不是分配格, 但它是模格 对于任意的 a, b, c {0, 1, x, y, z}, 若有 a c, 则必有 a = 0 或 者 c = 1 若 a = 0, 则 a (b c) = b c, (a b) c = b c 若 c = 1, 则 a (b c) = a b, (a b) c = a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41 模格不一定是分配格 Example x y 0 z 钻石格 M 3 不是分配格, 但它是模格 对于任意的 a, b, c {0, 1, x, y, z}, 若有 a c, 则必有 a = 0 或 者 c = 1 若 a = 0, 则 a (b c) = b c, (a b) c = b c 若 c = 1, 则 a (b c) = a b, (a b) c = a b 所以它是模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42 练习 试举两个含有 6 个元素的格, 一个是分配格, 另一个不是分配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43 练习 试举两个含有 6 个元素的格, 一个是分配格, 另一个不是分配格 解分配格如图 (a) 所示, 不是分配格如图 (b) 所示 (a)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44 练习 试举两个含有 6 个元素的格, 一个是分配格, 另一个不是分配格 解分配格如图 (a) 所示, 不是分配格如图 (b) 所示 (a) (b) 图 (b) 中有子格与钻石格同构, 所以图 (b) 不是分配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45 练习 试举两个含有 6 个元素的格, 一个是分配格, 另一个不是分配格 解分配格如图 (a) 所示, 不是分配格如图 (b) 所示 (a) (b) 图 (b) 中有子格与钻石格同构, 所以图 (b) 不是分配格 当然, 分配格的最直接例子是链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46 练习 试举两个含有 6 个元素的格, 一个是分配格, 另一个不是分配格 解分配格如图 (a) 所示, 不是分配格如图 (b) 所示 (a) (b) 图 (b) 中有子格与钻石格同构, 所以图 (b) 不是分配格 当然, 分配格的最直接例子是链 非分配格还有很多, 比如六个元素组成的 一个环形结构, 此时在其中任取 5 点都是和五角格 N 5 同构的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47 练习 在下图中给出的几个格, 哪个是分配格? a c b e d f (a) (b) (c)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48 练习 在下图中给出的几个格, 哪个是分配格? a c b e d f (a) (b) (c) 解图 (b) 是分配格 图 (a), (c) 中都有子格与 同构, 所以图 (a), (c) 不是分配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49 练习 在下图中给出的几个格, 哪个是分配格? a c b e d f (a) (b) (c) 解图 (b) 是分配格 图 (a), (c) 中都有子格与 同构, 所以图 (a), (c) 不是分配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50 格的全下界 全上界 Definition 311 设 A, 是格, 如果存在元素 a A, 对任意 x A, 都有 a x, 则称 a 为格 A, 的全下界 格的全下界记为 0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51 格的全下界 全上界 Definition 311 设 A, 是格, 如果存在元素 a A, 对任意 x A, 都有 a x, 则称 a 为格 A, 的全下界 格的全下界记为 0 Definition 312 设 A, 是格, 如果存在元素 a A, 对任意 x A, 都有 x a, 则称 a 为格 A, 的全上界 格的全上界记为 1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52 格的全下界 全上界 Theorem 313 格的全下界 ( 全上界 ) 如果存在, 则必惟一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53 格的全下界 全上界 Theorem 313 格的全下界 ( 全上界 ) 如果存在, 则必惟一 证假设格 A, 有两个全下界 a 和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54 格的全下界 全上界 Theorem 313 格的全下界 ( 全上界 ) 如果存在, 则必惟一 证 假设格 A, 有两个全下界 a 和 b 那么按全下界的定义, 应有 a b 和 b a 同时成立,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55 格的全下界 全上界 Theorem 313 格的全下界 ( 全上界 ) 如果存在, 则必惟一 证 假设格 A, 有两个全下界 a 和 b 那么按全下界的定义, 应有 a b 和 b a 同时成立, 从而 a = b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56 有界格 Definition 314 具有全下界和全上界的格称为有界格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57 有界格 Definition 314 具有全下界和全上界的格称为有界格 Example 315 设 S 是有限集合, 那么格 P(S), 是有界格, 其全下界是, 全上界是 S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58 有界格 Definition 314 具有全下界和全上界的格称为有界格 Example 315 设 S 是有限集合, 那么格 P(S), 是有界格, 其全下界是, 全上界是 S Example 316 如图所示的格中, h 是全下界, a 是全上界 该格是有界格 a b d c e f g h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59 Theorem 317 设 A, 是有界格, 则对任意 a A, 必有 a 1 = 1, a 1 = a; (23) a 0 = a, a 0 = 0 (24)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60 Theorem 317 设 A, 是有界格, 则对任意 a A, 必有 a 1 = 1, a 1 = a; (23) a 0 = a, a 0 = 0 (24) 证因 A, 是有界格, 对任意 a A, 应有 0 a 1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61 Theorem 317 设 A, 是有界格, 则对任意 a A, 必有 a 1 = 1, a 1 = a; (23) a 0 = a, a 0 = 0 (24) 证因 A, 是有界格, 对任意 a A, 应有 0 a 1 再由格的性质, 即可得 : a 1 = 1, a 1 = a; a 0 = a, a 0 = 0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62 Theorem 317 设 A, 是有界格, 则对任意 a A, 必有 a 1 = 1, a 1 = a; (23) 注 a 0 = a, a 0 = 0 (24) 运算 的零元和幺元分别为 1 和 0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63 Theorem 317 设 A, 是有界格, 则对任意 a A, 必有 a 1 = 1, a 1 = a; (23) 注 a 0 = a, a 0 = 0 (24) 运算 的零元和幺元分别为 1 和 0 a 1 = 1 a = 1 1 是 的零元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64 Theorem 317 设 A, 是有界格, 则对任意 a A, 必有 a 1 = 1, a 1 = a; (23) 注 a 0 = a, a 0 = 0 (24) 运算 的零元和幺元分别为 1 和 0 a 1 = 1 a = 1 1 是 的零元 ; a 0 = 0 a = a 0 是 的幺元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65 Theorem 317 设 A, 是有界格, 则对任意 a A, 必有 a 1 = 1, a 1 = a; (23) 注 a 0 = a, a 0 = 0 (24) 运算 的零元和幺元分别为 1 和 0 a 1 = 1 a = 1 1 是 的零元 ; a 0 = 0 a = a 0 是 的幺元 运算 的零元和幺元分别为 0 和 1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66 Theorem 317 设 A, 是有界格, 则对任意 a A, 必有 a 1 = 1, a 1 = a; (23) 注 a 0 = a, a 0 = 0 (24) 运算 的零元和幺元分别为 1 和 0 a 1 = 1 a = 1 1 是 的零元 ; a 0 = 0 a = a 0 是 的幺元 运算 的零元和幺元分别为 0 和 1 a 0 = 0 a = 0 0 是 的零元 ;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67 Theorem 317 设 A, 是有界格, 则对任意 a A, 必有 a 1 = 1, a 1 = a; (23) 注 a 0 = a, a 0 = 0 (24) 运算 的零元和幺元分别为 1 和 0 a 1 = 1 a = 1 1 是 的零元 ; a 0 = 0 a = a 0 是 的幺元 运算 的零元和幺元分别为 0 和 1 a 0 = 0 a = 0 0 是 的零元 ; a 1 = 1 a = a 1 是 的幺元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68 补元 Definition 318 设 A, 是有界格, 对 a A, 若存在 b A, 使 则称 b 是 a 的补元 a b = 1, a b = 0,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69 补元 Definition 318 设 A, 是有界格, 对 a A, 若存在 b A, 使 则称 b 是 a 的补元 a b = 1, a b = 0, Example 319 设 S 是有限集合, 对有界格 P(S),, 其全下界是, 全上界是 S 任 意 A P(S), A 的补元是 S A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70 补元 Example 320 a 1 b c 如图所示有界格中, d 和 c, d 和 e, a 和 e, 0 和 1 互为 补元, 即 a, c, d, e, 0, 1 都有补元 d e 0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71 补元 Example 320 a 1 b c 如图所示有界格中, d 和 c, d 和 e, a 和 e, 0 和 1 互为补元, 即 a, c, d, e, 0, 1 都有补元 但 b 没有补元 d e 0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72 补元 Example 320 a 1 c 如图所示有界格中, d 和 c, d 和 e, a 和 e, 0 和 1 互为 补元, 即 a, c, d, e, 0, 1 都有补元 d b e 但 b 没有补元 一个元的补元可以有多个 : 例如, d, e 有两个补元 ; 0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273 补元 Example 320 a 1 c 如图所示有界格中, d 和 c, d 和 e, a 和 e, 0 和 1 互为 补元, 即 a, c, d, e, 0, 1 都有补元 d b 0 e 但 b 没有补元 一个元的补元可以有多个 : 例如, d, e 有两个补元 ; 0 是 1 惟一的补元 ; 1 是 0 惟一的补元 黄正华 ( 武汉大学 ) 格 December 3, / 103

一 集合基础 1.1 与 1.2 集合运算 1.3 幂集

一 集合基础 1.1 与 1.2 集合运算 1.3 幂集 集合论习题解析 经典习题与考研习题 经典习题一 集合基础二 二元关系三 函数四 概念综合练习 考研习题北京大学 中科院计算所 中科院软件所 中科院自动化所 北京师范大学 中科院成都计算所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复旦大学等 一 集合基础 1.1 与 1.2 集合运算 1.3 幂集 1.1 与 1 设 A, B, C 是任意 3 个集合, 如果 A B, B C,

More information

数学分析(I)短课程 [Part 2] 4mm 自然数、整数和有理数

数学分析(I)短课程 [Part 2]   4mm 自然数、整数和有理数 .. 数学分析 (I) 短课程 [Part 2] 自然数 整数和有理数 孙伟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算子代数中心 Week 2 to 18. Fall 2014 孙伟 ( 数学系算子代数中心 ) 数学分析 (I) 短课程 Week 2 to 18. Fall 2014 1 / 78 3. 自然数理论初步 孙伟 ( 数学系算子代数中心 ) 数学分析 (I) 短课程 Week 2 to 18. Fall 2014

More information

1 线性空间 基 维数和坐标 3 子空间 4 线性空间的同构 5 线性映射 6 线性映射的像与核 7 线性变换 8 不变子空间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网址 :gdjpkc.xmu.edu.c; IP://

1 线性空间 基 维数和坐标 3 子空间 4 线性空间的同构 5 线性映射 6 线性映射的像与核 7 线性变换 8 不变子空间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网址 :gdjpkc.xmu.edu.c; IP:// 线性空间与线性映射 知识回顾 1 线性空间 基 维数和坐标 3 子空间 4 线性空间的同构 5 线性映射 6 线性映射的像与核 7 线性变换 8 不变子空间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网址 :gdjpkc.xmu.edu.c; IP://11.19.180.133 1 线性空间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网址 :gdjpkc.xmu.edu.c; IP://11.19.180.133 定义称 V 是数域 F 上的线性空间,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5DACAAED5C220CBABCFDFD0D4BAAFCAFDA3A8BDB2D2E5A3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B5DACAAED5C220CBABCFDFD0D4BAAFCAFDA3A8BDB2D2E5A3A92E646F63> 高等代数第十章双线性函数 第十章双线性函数 10.1 线性函数 1. 设 V 是数域 F 上的一个线性空间, f 是 V 到 F 的一个映射, 若 f 满足 : (1) f( α + β) = f( α) + f( β); (2) f( kα) = kf( α), 式中 α, β 是 V 中任意元素, k 是 F 中任意数, 则称 f 为 V 上的一个线性函数. 2. 简单性质 : 设 f 是 V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我们已经十分熟悉一些应用所研究的对象被描述成集合 但是, 当我们建立这些对象 集合的时候, 却是为了研究这些集合之间以及集合元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运算 顺序 映射 等 那么, 什么是关系呢? 本章将给出答案 3.1 序偶和笛卡儿积 1. 序偶在日常生活中, 有许多事物是成对出现的, 而且具有一定的顺序 例如,1

More information

é é é é è è à é è è è é ê

More information

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 集合与集合之间还存在着某种联系 现实世界中的二元关系 1, 同一个集合中的二元关系 : 同学关系 同桌关系 2, 两个不同集合之间的二元关系 : 师生关系 学生和选修课程的关系 现实世界中的多元关系学生 课程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 集合与集合之间还存在着某种联系 现实世界中的二元关系 1, 同一个集合中的二元关系 : 同学关系 同桌关系 2, 两个不同集合之间的二元关系 : 师生关系 学生和选修课程的关系 现实世界中的多元关系学生 课程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第二章 关系 2.1 二元关系 2.2 关系的性质 2.3 关系的运算 2.4 关系数据库的一个实例 2.5 关系的闭包 2.6 等价关系与划分 2.7 次序关系 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 集合与集合之间还存在着某种联系 现实世界中的二元关系 1, 同一个集合中的二元关系 : 同学关系 同桌关系 2, 两个不同集合之间的二元关系 : 师生关系 学生和选修课程的关系 现实世界中的多元关系学生 课程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More information

张 荣 芳 中 山 大 学 历 史 系 广 东 广 州 张 荣 芳 男 广 东 廉 江 人 中 山 大 学 历 史 系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我 们 要 打 破 以 前 学 术 界 上 的 一 切 偶 像 以 前 学 术 界 的 一 切 成 见 屏 除 我 们 要 实 地 搜 罗 材 料 到 民 众 中 寻 方 言 到 古 文 化 的 遗 址 去 发 掘 到 各 种 的 人 间 社 会 去

More information

类 似 地, 又 可 定 义 变 下 限 的 定 积 分 : ( ). 与 ψ 统 称 为 变 限 积 分. f ( ) d f ( t) dt,, 注 在 变 限 积 分 (1) 与 () 中, 不 可 再 把 积 分 变 量 写 成 的 形 式 ( 例 如 ) 以 免 与 积 分 上 下 限 的

类 似 地, 又 可 定 义 变 下 限 的 定 积 分 : ( ). 与 ψ 统 称 为 变 限 积 分. f ( ) d f ( t) dt,, 注 在 变 限 积 分 (1) 与 () 中, 不 可 再 把 积 分 变 量 写 成 的 形 式 ( 例 如 ) 以 免 与 积 分 上 下 限 的 5 ( 一 ) 微 积 分 学 基 本 定 理 当 函 数 的 可 积 性 问 题 告 一 段 落, 并 对 定 积 分 的 性 质 有 了 足 够 的 认 识 之 后, 接 着 要 来 解 决 一 个 以 前 多 次 提 到 过 的 问 题 在 定 积 分 形 式 下 证 明 连 续 函 数 必 定 存 在 原 函 数. 一 变 限 积 分 与 原 函 数 的 存 在 性 设 f 在 [,] 上

More information

求出所有的正整数 n 使得 20n + 2 能整除 2003n n 20n n n 20n n 求所有的正整数对 (x, y), 满足 x y = y x y (x, y) x y = y x y. (x, y) x y =

求出所有的正整数 n 使得 20n + 2 能整除 2003n n 20n n n 20n n 求所有的正整数对 (x, y), 满足 x y = y x y (x, y) x y = y x y. (x, y) x y = 求出所有的正整数 n 使得 20n + 2 能整除 2003n + 2002 n 20n + 2 2003n + 2002 n 20n + 2 2003n + 2002 求所有的正整数对 (x, y), 满足 x y = y x y (x, y) x y = y x y. (x, y) x y = y x y 对于任意正整数 n, 记 n 的所有正约数组成的集合为 S n 证明 : S n 中至多有一半元素的个位数为

More information

6.3 正定二次型

6.3 正定二次型 6.3 正定二次型 一个实二次型, 既可以通过正交变换化为标准形, 也可以通过拉格朗日配方法化为标准形, 显然, 其标准形一般来说是不惟一的, 但标准形中所含有的项数是确定的, 项数等于二次型的秩 当变换为实变换时, 标准形中正系数和负系数的个数均是不变的 定理 ( 惯性定理 ) 设有二次型 f =x T Ax, 它的秩为 r, 如果有两个实的可逆变换 x=c y 及 x=c z 分别使 f =k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A 组 ( ) 一 选择题 : 共 6 小题 1 ( 易诱导公式 ) 若 A B C 分别为 ABC 的内角,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sin( A B) sin C C. tan( A B) tan C 2 ( 中诱导公式 ) ( ) B. cos(

第一章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A 组 ( ) 一 选择题 : 共 6 小题 1 ( 易诱导公式 ) 若 A B C 分别为 ABC 的内角,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sin( A B) sin C C. tan( A B) tan C 2 ( 中诱导公式 ) ( ) B. cos( 第一章三角函数 1.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A 组 一 选择题 : 共 6 小题 1 ( 易诱导公式 ) 若 A B C 分别为 ABC 的内角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sin( A B) sin C C. tan( A B) tan C ( 中诱导公式 ) B. cos( B C) cos A D. sin( B C) sin A sin60 cos( ) sin( 0 )cos( 70 ) 的值等于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35 卷第 期西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3 年 月 Vol.35 No. JouralofSouthwestUiversity (NaturalScieceEditio) Feb. 3 文章编号 :673 9868(3) 69 4 一类积分型 Meyer-KiḡZeler-Bzier 算子的点态逼近 赵晓娣, 孙渭滨 宁夏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 银川 75 摘要 : 应用一阶 DitziaṉTotik

More information

HMM词性标注

HMM词性标注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第十三讲 : 代数系统引论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8 年 5 月 前情提要 偏序关系 偏序集与哈斯图 偏序集中的特殊元素 特殊元素的性质 偏序格 前情提要 2 本讲主要内容 运算及其封闭性 运算的性质 运算表 代数系统 代数系统的性质 结合性 交换性 分配性 单位元 零元 逆元 代数系统的同构与同态 本讲主要内容 3 Abū ʿAbdallāh

More information

ù á ù é à è è è à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ú

More information

ù á ù é à è è è à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è ú

More information

立 场 反 思 教 育 学 与 哲 学 和 科 学 的 对 话 杨 小 微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教 育 学 是 在 与 哲 学 等 相 关 学 科 的 对 话 中 成 长 起 来 的 它 先 后 经 历 了 亲 哲 学 和 亲 科 学 阶 段 而 今 正 在 走 向 事 理 知 识 时 期 对 话 使 教 育 学 从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自 然 科 学 及 系 统 方 法 论 人 本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设 X 是 Baach 空间 X 是 X 的闭子空间 映射 : X X / X 定义为 : [ ] X 其中 [ ] 表 示含 的商类 求证 是开映 射 证法 用开映射定理 只需证明 满射 事实上 [ ] X X 任取 [ ] 则有 X [ ] 证法 不用开映射定理 教材 9 定理 8 的证明中的 () 为了证 T 是开映射 必须且仅 须 > st TB( ) U ( ) 取 并设 B X 中的开单位球

More information

公理化 数学的公理化 数学公理化起源于欧几里德 公理化的要求 : 协调性, 即无矛盾性 完备性 喻良 ( 南京大学现代数学研究所 ) 可计算性与可判定性 October 30, / 28

公理化 数学的公理化 数学公理化起源于欧几里德 公理化的要求 : 协调性, 即无矛盾性 完备性 喻良 ( 南京大学现代数学研究所 ) 可计算性与可判定性 October 30, / 28 可计算性与可判定性 第三讲 : 模型论引论 喻良 南京大学现代数学研究所 October 30, 2013 喻良 ( 南京大学现代数学研究所 ) 可计算性与可判定性 October 30, 2013 1 / 28 公理化 数学的公理化 数学公理化起源于欧几里德 公理化的要求 : 协调性, 即无矛盾性 完备性 喻良 ( 南京大学现代数学研究所 ) 可计算性与可判定性 October 30, 2013

More information

5x 2y = 10 2x 5y = 8 1 0 04 075.. 0 0 2 0 9 0 75... 0 0 0 4 0 75.. à è 1000 X X 20 = 1 1000 50 1000 1 X 5000 X 50 25 1000 X 40000 1000 X 3 + 5 2.61803398 1.61803398

More information

精 勤 求 学 自 强 不 息 Born to win! 解 析 : 由 极 限 的 保 号 性 知 存 在 U ( a) 当 a 时 f ( ) f ( a) 故 f ( ) 在 点 a 不 取 极 值 f ( ) f ( a) f ( ) f ( a) lim lim a a a a ( a)

精 勤 求 学 自 强 不 息 Born to win! 解 析 : 由 极 限 的 保 号 性 知 存 在 U ( a) 当 a 时 f ( ) f ( a) 故 f ( ) 在 点 a 不 取 极 值 f ( ) f ( a) f ( ) f ( a) lim lim a a a a ( a) 年 考 研 数 学 二 模 拟 题 ( 二 ) 参 考 答 案 本 试 卷 满 分 5 考 试 时 间 8 分 钟 一 选 择 题 :~8 小 题 每 小 题 分 共 分 下 列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请 将 所 选 项 前 的 字 母 填 在 答 题 纸 指 定 位 置 上 () 在 点 处 不 存 在 极 限 的 函 数 是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第丛竀 éłƒå’‹è®º-2nd [喼容模弑]

Microsoft PowerPoint - 第丛竀 éłƒå’‹è®º-2nd [喼容模弑] 离散数学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陈志奎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办公室 : 综合楼 405,Tel: 62274392 实验室 : 综合楼一楼, 教学楼 A502/C109, Mobile: 13478461921 Email: zkchen@dlut.edu.cn zkchen00@hotmail.com QQ: 1062258606 2016/9/28 1/37 回顾 集合的定义 集合的描述 内涵与外延

More information

1 471 1989 15 1983 623 627 10 1980 198 1992 416 423 424 [ ]C 1987 25 26 [ ]C 1987 25 26 1983 27 A O 139 114 37 37 38 A O 237 1959 9 8 189 1979 7 46 86 ÿ é

More informa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é 48 è 49 50 51 à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More information

é è à è è ê é è ü

More information

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 杨睿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18 年秋季 前情提要 前情提要定理 ( 前束范式定理 ) 对任何公式 α 都存在量词前束公式 α ( 形如 Q 1 x 1 Q n x n β), 使得 α α 前情提要定理 ( 前束范式定理 ) 对任何公式 α 都存在量词前束公式 α ( 形如 Q 1 x 1 Q n x n β), 使得 α α 前情提要 证明前束范式定理用到的元定理 Q1a xα x

More information

Remark:随机变量不只离散和连续两种类型

Remark:随机变量不只离散和连续两种类型 Remar: 随机变量不只离散和连续两种类型 当题目要求证明随机变量的某些共同性质时 很多同学只对连续和离散两种类型进行讨论 这是比较典型的错误 练习 4. () P( = ) = P( = ) = P( = ) = P( ) = = = = = = () 由 E < 且 lm a =+ 不妨设 a > 其中 j = f{ : a a j} ap ( a) = a p ap ap j j j a :

More information

数理逻辑 I Mathematical Logic I

数理逻辑 I  Mathematical Logic I 前情提要 前情提要 我们定义了两种 可定义 概念结构内的可定义性 : 给定结构关于该结构论域上的 k 元关系的性质由一个公式定义定义结构类 : 给定语言关于该语言的结构类的由一则闭语句定义 ( 初等类 ); 由一集闭语句定义 ( 广义初等类 ) 前情提要 我们定义了两种 可定义 概念结构内的可定义性 : 给定结构关于该结构论域上的 k 元关系的性质由一个公式定义定义结构类 : 给定语言关于该语言的结构类的由一则闭语句定义

More information

O LL W O( L W O 5 Omw U IZ NC) ' 2d W a' Y C7 o LO a 0. ( >, CD0) UQJ O F = a W r U t- U> oc m rn U ) a 00 C ca 0 U U) a3 y O( > c a) H m0 anim O

O LL W O( L W O 5 Omw U IZ NC) ' 2d W a' Y C7 o LO a 0. ( >, CD0) UQJ O F = a W r U t- U> oc m rn U ) a 00 C ca 0 U U) a3 y O( > c a) H m0 anim O ( 5 I ) ' '. ( >, ) = - > ) ) ( > ) H ) _ - < f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_, A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第 吕玉 琦 等 人 体 心 脏 的 三 维 超 声 成 像 期 左 心 室边界 轮廓 的 校 正 由于 采 集 幅 图 象时 探 头 位 置 及 角度 稍 有变 化 就 会 导 致 幅 图象 的 心 尖 位置 及 左 心 室 长 轴 位置 在 图象 中 不 重合 因 此 必 须 进 行轮 廓 校 正 校 正 以 第 幅 二 维超 声 心 动 图 为 标 准 对 后 续的 幅 图 象

More information

第二讲 数列

第二讲   数列 Togisu XueD Persolized Eduio Developme Ceer 高 考 中 不 等 式 问 题 的 解 决 方 法 通 润 达 久 王 力 前 言 : 近 年 来 不 等 式 问 题 正 越 来 越 多 的 出 现 在 调 研 题 和 高 考 试 题 中 而 且 大 多 出 现 在 江 苏 高 考 的 填 空 压 轴 题 中 是 高 考 考 察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由 于

More information

深圳市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 证 券 代 码 :002388 证 券 简 称 : 新 亚 制 程 公 告 编 号 :2016-053 深 圳 市 新 亚 电 子 制 程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16 年 第 二 次 临 时 股 东 大 会 决 议 公 告 本 公 司 及 董 事 会 全 体 成 员 保 证 公 告 内 容 真 实 准 确 和 完 整, 不 存 在 虚 假 记 载 误 导 性 陈 述 或 者 重 大 遗 漏 特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0A3B7A2A1B232303135A1B3313135BAC5B9D8D3DAD7E9D6AFBFAAD5B9C8ABD0A3BDCCD6B0B9A4B8DACEBBC6B8D3C3B1E4B6AFB9A4D7F7B5C4CDA8D6AA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0A3B7A2A1B232303135A1B3313135BAC5B9D8D3DAD7E9D6AFBFAAD5B9C8ABD0A3BDCCD6B0B9A4B8DACEBBC6B8D3C3B1E4B6AFB9A4D7F7B5C4CDA8D6AA2E646F63> 广 西 科 技 大 学 文 件 校 发 2015 115 号 关 于 组 织 开 展 全 校 教 职 工 岗 位 聘 用 变 动 工 作 的 通 知 校 属 各 单 位 : 我 校 首 次 岗 位 聘 用 聘 期 已 满, 根 据 上 级 有 关 岗 位 设 置 与 聘 用 管 理 文 件 精 神, 为 进 一 步 促 进 学 校 人 才 资 源 的 科 学 合 理 配 置, 深 化 岗 位 聘 用

More information

3 5 5 3 1 9 1 0 1 0 1 0 1 0 1 2 1 2 1 2 2 π 202 2 3.14 100 2 628 a 12 15 x a 20 = 9 2 2 3 2 4 2 5 2 1 2 2 ìí ì í à á à á á à è é è ò è à ó ò ì ù à í

More information

2.5 选 举 陈 晓 非 女 士 为 第 六 届 董 事 会 董 事 候 选 人 的 议 案 ; 2.6 选 举 卢 婕 女 士 为 第 六 届 董 事 会 董 事 候 选 人 的 议 案 ; 2.7 选 举 张 文 君 先 生 为 第 六 届 董 事 会 独 立 董 事 候 选 人 的 议 案

2.5 选 举 陈 晓 非 女 士 为 第 六 届 董 事 会 董 事 候 选 人 的 议 案 ; 2.6 选 举 卢 婕 女 士 为 第 六 届 董 事 会 董 事 候 选 人 的 议 案 ; 2.7 选 举 张 文 君 先 生 为 第 六 届 董 事 会 独 立 董 事 候 选 人 的 议 案 证 券 代 码 :000982 证 券 简 称 : 中 银 绒 业 公 告 编 号 :2014-83 宁 夏 中 银 绒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会 关 于 召 开 2014 年 第 五 次 临 时 股 东 大 会 网 络 投 票 流 程 的 提 示 公 告 本 公 司 及 董 事 会 全 体 成 员 保 证 信 息 披 露 的 内 容 真 实 准 确 完 整, 没 有 虚 假 记 载

More information

` 1 2 1 2 1 2 3 4 ǎ 342 1 2 3 1 2 3 1 1 1 2 1 2 1 2 3 4 5 6 1 3 3 4 5 1 2 3 123 1 2 3 1 3 4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1 5 1 2 3 4 5 1 2 3 4 5 ` 1 2 ` ` 3 4 5 1 2 3 4 123 ` 1

More information

29 265 40 1822 1895 1843 1910 -- 1960 à à 1948 3 09144 12 1 90 60 70 75 60 15 2 1 35 4 40 106 43 W 24

More information

2 设 是二元运算, 它可以用谓词定义, 也可以用运算表定义 在表达式中二元运算 : S 2 S 使用中缀式表示 ( 如 x y) 下面是用运算表定义运算的例子 设 S={a,b,c,d}, 定义二元运算 如下 : a b c d a a c b d b b d c a c c a d b d d

2 设 是二元运算, 它可以用谓词定义, 也可以用运算表定义 在表达式中二元运算 : S 2 S 使用中缀式表示 ( 如 x y) 下面是用运算表定义运算的例子 设 S={a,b,c,d}, 定义二元运算 如下 : a b c d a a c b d b b d c a c c a d b d d 群和环 第一节运算与代数系统一 运算的概念 1 定义: 设 S 是一个非空集合, 映射 f:s n S 称为集合 S 上的一个 n 元运算 本章只考虑一元和二元运算, 即定义中的 n 是 1 或 2 2 运算表示 1 一元运算主要涉及补运算, 并使用习惯的表达方式 ( 如 a ) 2 设 是二元运算, 它可以用谓词定义, 也可以用运算表定义 在表达式中二元运算 : S 2 S 使用中缀式表示 ( 如

More information

1162 1994 1165 1994 è é B.C.65 8 é é é 1793 1794 1757 1834 1789 37 68 1758 1794 1793 1794 1685 1759 è é é é é 1754 1838 è é é é 1639

More information

勞動條件檢查執行重點(雲林)_1050323 [相容模式]

勞動條件檢查執行重點(雲林)_1050323 [相容模式] 勞 動 條 件 檢 查 執 行 重 點 主 講 : 雲 林 縣 政 府 勞 工 處 大 鋼 105 年 新 工 時 規 定 修 正 重 點 現 行 工 時 制 度 工 資 促 進 就 業 平 等 措 施 2 105 年 新 工 時 規 定 修 正 重 點 1. 原 雇 主 應 置 備 勞 工 簽 到 簿 或 出 勤 卡 之 規 定 修 正 為 出 勤 紀 錄 修 正 第 一 項 法 定 工 時 2.

More information

醋 水 法 在 水 盆 內 放 入 約 七 分 滿 的 水 與 1/2 到 1 小 杯 的 醋 量, 將 髒 襪 子 浸 泡 一 晚, 隔 天 再 丟 入 洗 衣 機, 就 能 洗 得 相 當 乾 淨 醋 有 殺 菌 除 臭 和 漂 白 功 效, 使 用 過 的 醋 水, 還 可 清 理 地 板,

醋 水 法 在 水 盆 內 放 入 約 七 分 滿 的 水 與 1/2 到 1 小 杯 的 醋 量, 將 髒 襪 子 浸 泡 一 晚, 隔 天 再 丟 入 洗 衣 機, 就 能 洗 得 相 當 乾 淨 醋 有 殺 菌 除 臭 和 漂 白 功 效, 使 用 過 的 醋 水, 還 可 清 理 地 板, 家 事 生 活 小 技 巧 髒 襪 子 清 洗 撇 步 手 套 法 雙 手 套 進 襪 子 裡, 像 洗 手 套 一 樣, 利 用 手 指 左 右 揉 搓, 將 難 洗 的 污 垢 洗 乾 淨 彈 珠 法 在 洗 衣 網 內, 放 入 襪 子 以 及 約 十 顆 左 右 的 彈 珠, 利 用 彈 珠 與 襪 子 碰 撞 之 間, 將 髒 汙 從 纖 維 之 中 揉 搓 出 來 醋 水 法 在 水 盆

More information

穨2000010.PDF

穨2000010.PDF -1- -2- -3- -4- -5- -6- -7- -8- -9- -10- 89 9 7 7:30 1 9 9 7:30~9:30 1 2 3 2 9 1112 7:30~9:30 2000 1 2 3 3 10 5 1 9 2 10 5-11- 10 6 3 10 26 4 10 7 7:00 4 10 11 12 110 10 14 7 211 11 4 7 312 12 12 31 200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完全手冊-課程.doc

Microsoft Word - 完全手冊-課程.doc 課 程 鍋 爐 具 1. 黑 鍋 : 大 鍋 ( 煮 飯 用 ) 小 鍋 ( 煮 菜 用 ) 湯 鍋 鍋 炳 大 中 小 鍋 蓋 賓 士 盤 *5 調 味 杯 ( 分 別 裝 鹽 糖 油 醬 油 沙 拉 油 ) 鍋 炳 + 大 鍋 蓋 = 平 底 鍋 2. 泥 + 水 或 牙 膏, 塗 在 鍋 底 下 煮, 鍋 底 就 不 會 被 火 燒 焦 黑 帳 篷 1. 包 含 內 帳 外 帳 2 根 營 柱

More information

第一冊 第四章 分裂與再統一 班級 座號 姓吊

第一冊  第四章  分裂與再統一             班級    座號    姓吊 石 器 文 明 石 器 時 代 文 字 發 明 前 為, 文 字 發 明 以 後 進 入 第 三 冊 ( 第 1 章 從 史 前 到 春 秋 戰 國 ) 1. 遠 古 人 類 最 初 以 為 主 要 工 具, 考 古 學 家 把 這 個 時 代 稱 為 石 器 時 代 2. 又 根 據 石 器 製 作 方 式 的 不 同, 分 為 (1) 舊 石 器 時 代 -- (2) 新 石 器 時 代 --

More information

上海证券交易所会议纪要

上海证券交易所会议纪要 附 件 上 海 市 场 首 次 公 开 发 行 股 票 网 上 发 行 实 施 细 则 第 一 章 总 则 第 一 条 为 规 范 上 海 市 场 首 次 公 开 发 行 股 票 网 上 发 行 行 为, 根 据 证 券 发 行 与 承 销 管 理 办 法 及 相 关 规 定, 制 定 本 细 则 第 二 条 通 过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 以 下 简 称 上 交 所 ) 交 易 系 统 并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二章二元关系 2-1 有序对与卡氏积 2-2 二元关系 2-3 关系矩阵和关系图 2-4 关系的性质 2-5 二元关系的幂运算 2-6 关系的闭包 2-7 等价关系和划分 2-8 序关系 Peking University 1 2-1 有序对与卡氏积 1. 有序对 ( 序偶 ordered pairs) 的概念 2. 卡氏 ( 笛卡儿 ) 积 3. 笛卡儿积的性质 Peking University

More information

ó ì ì ò = 4( +5 / 3 ) 3 12.478 = 2.32 23.2 (47) 1 365 4 1 4 1 19 365 1 365 4 = 29 499 4 235 940 V M = 1 3300 182 M M á

More information

ó ì ì ò = 4( +5 / 3 ) 3 12.478 = 2.32 23.2 (47) 1 365 4 1 4 1 19 365 1 365 4 = 29 499 4 235 940 V M = 1 3300 182 M M á

More information

专科疾病诊治(一)

专科疾病诊治(一) ...1...4...10...24...26...32...33...46...51...57...59 D...67...75 D...92...99... 106... 114... 133... 142 I ... 151... 188 II 1 2 3 4 5 6 7 8 9 IgE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1

1 05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加试 ( 卷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 评阅试卷时, 请严格按照本评分标准的评分档次给分 如果考生的解答方法和本解答不同, 只要思路合理 步骤正确, 在评卷时可参考本评分标准适当划分档次评分, 0 分为一个档次, 不要增加其他中间档次 一 ( 本题满分 40 分 ) 设 a, a,, a ( ) 是实数, 证明 : 可以选取 { } ε, ε,, ε,, 使得 证法一

More information

《深圳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按市值申购实施办法》.doc

《深圳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按市值申购实施办法》.doc 深 圳 市 场 首 次 公 开 发 行 股 票 网 上 按 市 值 申 购 实 施 办 法 深 证 上 2014 158 号 第 一 章 总 则 第 一 条 为 规 范 投 资 者 按 持 有 的 深 圳 市 场 非 限 售 A 股 股 份 市 值 ( 以 下 简 称 市 值 ) 参 与 首 次 公 开 发 行 股 票 网 上 资 金 申 购 业 务, 根 据 证 券 发 行 与 承 销 管 理 办

More information

合 并 计 算 配 售 对 象 持 有 多 个 证 券 账 户 的, 多 个 证 券 账 户 市 值 合 并 计 算 确 认 多 个 证 券 账 户 为 同 一 配 售 对 象 持 有 的 原 则 为 证 券 账 户 注 册 资 料 中 的 账 户 持 有 人 名 称 有 效 身 份 证 明 文 件

合 并 计 算 配 售 对 象 持 有 多 个 证 券 账 户 的, 多 个 证 券 账 户 市 值 合 并 计 算 确 认 多 个 证 券 账 户 为 同 一 配 售 对 象 持 有 的 原 则 为 证 券 账 户 注 册 资 料 中 的 账 户 持 有 人 名 称 有 效 身 份 证 明 文 件 深 圳 市 场 首 次 公 开 发 行 股 票 网 下 发 行 实 施 细 则 ( 征 求 意 见 稿 ) 第 一 章 总 则 第 一 条 为 规 范 深 圳 市 场 首 次 公 开 发 行 股 票 网 下 发 行 行 为, 根 据 证 券 发 行 与 承 销 管 理 办 法 及 相 关 规 定, 制 定 本 细 则 第 二 条 本 细 则 所 称 网 下 发 行 是 指 首 次 公 开 发 行 股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CAFDD6B5BBFDB7D6D3EBCAFDD6B5CEA2B7D6D1A7CFB0D6B8B5BC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CAFDD6B5BBFDB7D6D3EBCAFDD6B5CEA2B7D6D1A7CFB0D6B8B5BC2E646F63> 数 值 积 分 与 数 值 微 分 解 题 方 法 专 题 一 知 识 点 复 习 了 解 数 值 积 分 与 数 值 微 分 的 基 本 思 想 掌 握 代 数 精 确 度 的 概 念 和 插 值 型 求 积 公 式 如 梯 形 公 式 Spso 公 式 和 牛 顿 柯 斯 特 公 式 节 点 为 高 斯 点 的 高 斯 公 式 以 及 相 应 的 复 化 求 积 公 式 ; 掌 握 求 数 值

More information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 上 证 与 修 正 方 法 一 ( 一 ) 计 算 公 式 1. 上 证 指 数 系 列 均 采 用 派 许 加 权 综 合 价 格 指 数 公 式 计 算 2. 上 证 180 指 数 上 证 50 指 数 等 以 成 份 股 的 调 整 股 本 数 为 权 数 进 行 加 权 计 算, 计 算 公 式 为 : 报 告 期 指 数 =( 报 告 期 样 本 股 的 调 整 市 值 / 基 期 )

More information

珠江钢琴股东大会

珠江钢琴股东大会 证 券 代 码 :002678 证 券 简 称 : 珠 江 钢 琴 公 告 编 号 :2015-038 广 州 珠 江 钢 琴 集 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15 年 年 度 股 东 大 会 决 议 公 告 本 公 司 及 董 事 会 全 体 成 员 保 证 信 息 披 露 的 内 容 真 实 准 确 完 整, 没 有 虚 假 记 载 误 导 性 陈 述 或 重 大 遗 漏 特 别 提 示 :

More information

关于修订《沪市股票上网发行资金申购

关于修订《沪市股票上网发行资金申购 关 于 修 订 沪 市 股 票 上 网 发 行 资 金 申 购 实 施 办 法 的 通 知 各 有 关 单 位 : 沪 市 股 票 上 网 发 行 资 金 申 购 实 施 办 法 ( 修 订 稿 ) ( 见 附 件 ) 已 经 中 国 证 券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批 准, 现 将 修 订 所 涉 主 要 内 容 公 布 如 下 一 第 二 条 ( 二 ) 申 购 单 位 及 上 限 修 改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