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 著 時 代 的 改 變, 人 的 根 性 與 習 氣 也 不 斷 在 改 變 對 於 古 代 人 這 用 的 方 法, 現 代 人 未 必 人 人 這 用 由 於 本 文 的 目 的 在 於 實 用, 而 不 在 於 完 全 依 循 傳 統 而 照 本 宣 科, 因 此 除 了 列 舉 聖 典



Similar documents
市 立 永 平 高 中 無 填 報 無 填 報 (02) 市 立 樹 林 高 中 已 填 報 已 填 報 (02) 市 立 明 德 高 中 已 填 報 (02) 市 立 秀 峰 高 中 已 填 報

2. 禁 止 母 乳 代 用 品 之 促 銷 活 動, 以 及 不 得 以 贊 助 試 用 或 免 費 等 方 式, 取 得 奶 瓶 及 安 撫 奶 嘴 認 證 說 明 以 贊 助 試 用 或 免 費 等 方 式, 取 得 奶 瓶 及 安 撫 奶 嘴, 並 在 婦 產 科 門 診 兒 科 門 診 產

(定)苏泊尔招股说明书 doc

正法之光~第36期

v

64

<AA6BA8A3A4BAA4E52E706466>

Microsoft Word - V1_ _王翔会计习题课二.docx

Microsoft Word - 國慶問卷09簡報 _2_.doc

可 行 性 分 析 报 告 上 海 新 南 洋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以 下 简 称 新 南 洋 或 公 司 ) 拟 向 上 海 交 大 产 业 投 资 管 理 ( 集 团 ) 有 限 公 司 上 海 交 大 企 业 管 理 中 心 上 海 赛 领 并 购 投 资 基 金 合 伙 企 业 (

Microsoft Word - 02.doc

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报告

資 料 來 源 : 澳 門 土 地 工 務 運 輸 局 在 國 內 目 前 建 築 業 除 了 有 明 確 的 註 冊 制 度 外, 尚 有 嚴 格 的 資 質 管 理 制 度, 企 業 資 質 分 為 施 工 總 承 包 專 業 承 包 和 勞 務 分 包 三 個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序 言 這 本 小 冊 子 內 容 取 自 於 在 YouTube ( 上 的 六 部 影 片 系 列 最 初 的 目 的 是 要 在 洛 杉 磯 州 政 府 拘 留 中 心 使 用, 因 為 在 那 裡 無 法 藉 由 影 片

af9c70ccea1f1950c6732b99b2e51134_ pdf

(Microsoft Word - \250F\252\371\252G\270g\301\277\270q-0524.docx)

成發友校介紹稿


滴 水 之 恩 當 湧 泉 相 報 得 獎 者 : 余 乃 成 指 導 老 師 : 張 月 娟 時 時 感 恩, 生 活 才 有 意 義 ; 常 常 圖 報, 生 命 才 有 價 值 我 從 小 就 受 人 恩 惠, 也 儘 量 回 報 人 家, 因 此 我 的 感 觸 特 別 深 刻 我 的 爸

102?~5???????Z(???s).pub

中 国 地 质 学 会 召 开 第 二 批 分 支 机 构 汇 报 会 4 月 11 日, 中 国 地 质 学 会 第 二 批 分 支 机 构 汇 报 会 在 北 京 国 谊 宾 馆 召 开 汇 报 的 13 个 分 支 机 构 按 要 求 进 行 了 充 分 书 面 和 多 媒 体 的 准 备,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第 26 期 學 員 上 育 嬰 師 培 訓 課 程, 讓 我 充 實 了 自 我, 又 豐 富 了 許 多 育 兒 知 識! 每 一 個 單 元 的 課, 老 師 都 很 認 真 地 教 學, 老 師 還 會 舉 例 一 些 現 實 生 活 的 例 子, 以 及 影 片 跟 我 們 分 享, 讓

蝌幻新时代

GB101C 佛 学 入 门 版 权 Dhammakaya Open University,California,USA 编 辑 部 美 国 DOU 学 术 委 员 会 法 身 基 金 会 华 语 翻 译 中 心 ISBN DOU Liaison Offi

提案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穨 PDF

海富通精选证券投资基金半年度报告

<4D F736F F D20D6D0B9FACFB7C9F1B3F5BFBC2E68746D6C>

海经院学〔2013〕67号

什 麼 都 不 去 想 他 如 心 意 寧 靜, 也 能 引 發 身 體 的 自 動 現 象 ( 楊 君 以 為, 這 是 道 家 的 修 法 ) ( 三 ) 楊 君 認 為 是 佛 教 密 宗 的 修 法 ( 三 ) 楊 君 所 說 的 又 一 類 : 靜 立 室 內, 兩 手 合 掌 當 胸,

Microsoft Word - IPP545 CHINESE v1 IPP P126454_PUBLIC disclosed _Box365786B-Yining Urban Transport-SA-Chinese.doc


Microsoft Word - 縺翫♀縺輔°邨梧ク医・蜍輔″陦ィ邏呻シ茨シ。・鍋沿・

沙門行果

国防常识

untitled

111

书 苑 拾 珍 文 学 的 真 诚 最 高 贵 水 牛 坟 : 勇 敢 与 命 运 抗 争 互 联 网 时 代 变 换 的 时 代 半 部 中 国 艺 术 史 评 苏 州 艺 术 通 史 学 生 天 地 90 后 研 究 生 毕 业 前 捐 骨 髓 被

Microsoft Word doc

Content 目 錄 專 題 報 導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0.1 植 根 上 座 部 佛 教 於 台 灣 之 芻 議 ( 上 ) / 觀 淨 尊 者 願 正 久 住 台 灣 慶 定 長 老 往 緬 甸 隨 喜 供 養 帕 奧 禪 師 暨 禮 邀 之 紀 錄...

GT-204A振弦读数仪使用说明书.docx


o o

(CIP) : /. :,2004 ( ) ISBN V4-49 CI P ( 2004 ) ( ) : : : 880mm1230mm 1/ 32 : 7.25 :

<AA6BA8A3A4BAA4E56C6F676F2E706466>

明道有品 四十好樣

1206一中簡訊51期.indd

“书友会”案例征集表

申 论 成 功 秘 笈 材 料 当 根 本, 思 维 是 核 心 横 向 找 规 律, 纵 向 挖 深 度 阅 读 重 过 程, 概 括 见 能 力 论 证 识 功 底, 表 达 显 基 础 段 落 须 迁 移, 语 序 要 重 组 行 文 讲 条 理, 小 节 分 层 次! 申 论 考 试 特 点

untitled


2 D - 04A /B D - 06A /B CO 2,,, ASME 2 : D - 06A /B D - 0 6A /B 1 1,, : (1), A, ; B ; (2),,, A A, ; (3) 552MPa, 1000,, n a + n b + n c + n d 1000, ( a

96學年度第1學期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壹 前 言 一 研 究 動 機 : 2013 年 1 月 初, 中 國 的 25 個 省 份 被 連 續 25 天 的 霾 害 所 壟 罩, 同 時 美 國 太 空 總 署 (NASA) 地 球 觀 測 站 2013 年 公 佈 了 一 份 全 球 空 氣 污 染 地 圖 指 出 每 年 全 球 約

未完成的追踪(提纲)

sp pdf

4-1-5

ENR % % % 62.04% % 3.48% % 1.05% % 0.79% % 0.53% % 0




zw.PDF

对 多 数 患 者 而 言, 高 血 压 是 无 声 无 息 的 疾 病, 很 多 患 者 患 病 多 年 仍 未 察 觉 高 血 压 诊 断 很 简 单 治 疗 也 不 难 但 就 是 因 为 有 可 能 是 不 痛 不 痒, 而 不 为 人 所 知 晓 和 重 视, 往 往 很 多 是 到 了

嘉 義 縣 鹿 草 鄉 下 潭 國 小 1O3 學 年 度 家 長 委 員 會 及 顧 問 名 單 家 長 委 員 會 顧 問 會 長 周 以 凱 施 坤 霖 郭 銘 進 張 啟 原 副 會 長 戴 志 成 吳 輝 臨 吳 明 偉 蘇 東 漢 榮 譽 會 長 沈 俊 佟 蘇 聰 明 洪 加 祥 蘇

<433A5C C C B746F705C B8DFB7E5C2DBCCB CB2FAD2B5BEADBCC3B1A8B8E65CD6D0B9FAB9FAC7E9D3EBC4CCD1F2C7BFB9FAB8BBC3F1D5BDC2D42E707074>

<4D F736F F D20CEE5D6C7C0AEC2EFC3D6B0E9B4ABC6E62E646F63>

二 一 导 言 1. 在 为 解 决 21 世 纪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一 些 重 大 问 题 提 供 指 引 方 面, 科 学 的 作 用 十 分 关 键 科 学 对 联 合 国 环 境 规 划 署 履 行 其 职 责 起 到 中 心 作 用, 这 些 职 责 包 括 不 断 对 环 境 进

* ( 6 ) : : www. bph. com. cn * ISBN X/I.904 : 12.00

/ / / / / / 6 / 2 / 7 8 / 9 10 / / / / 14 /

要 闻 民 盟 市 委 召 开 学 习 贯 彻 中 央 统 战 工 作 会 议 精 神 暨 十 一 届 八 次 全 委 ( 扩 大 ) 会 议 8 月 27 日 至 28 日, 民 盟 北 京 市 委 召 开 学 习 贯 彻 中 央 统 战 工 作 会 议 精 神 暨 十 一 届 八 次 全 委 (

,,,,,,,,, (1),,,,,,,,,,,,,,,,,,, 112 1,,,,,,,,,,,

第十一届中国留荷同学会常务理事参选申请表

15 博 士 熱 愛 的 算 式 ( 二 版 ) 小 川 洋 子 王 蘊 潔 麥 田 (2008) 16 如 何 穿 過 一 張 明 信 片 波 伊 特 許 伯 赫 馬 庫 斯 華 格 納 姬 健 梅 究 竟 (2009)

X

本土語戲劇有效教學暨多元評量競賽作品格式

02年杜范本稿

奶粉

Az b.doc


壹 緣 起 翻 轉 國 文 教 室 三 十 七 年 的 教 學 經 驗, 自 有 所 累 積, 然 師 傅 武 功 提 升, 徒 弟 睡 功 精 進, 課 堂 不 時 要 叫 起 床 學 生 揶 揄 老 師, 你 教 得 很 好 睡 老 師 應 該 出 有 聲 書 失 眠 的 人 有 福 了! 教

2 2 佛 教 的 中 道 正 行 以 智 化 情 : 離 苦 樂 兩 種 極 端, 不 戕 害 自 已 亦 不 過 度 享 樂 順 應 樂 行 者, 在 家 學 佛 順 應 苦 行 者, 隨 佛 出 家 佛 世 的 修 行 以 出 家 為 主 四 出 家 vs 在 家 修 行 1 問 題 :(P

Microsoft Word - 萬鴉飛過廢田

尊 敬 的 读 者 : 本 产 品 为 内 部 资 料, 属 于 非 卖 品 ; 所 有 文 章 均 摘 自 公 开 媒 体, 仅 供 参 阅 目 录 CONTENTS 热 点 聚 焦 聚 焦 中 国 十 面 霾 伏 1 延 伸 阅 读 国 务 院 发 布 大 气 污 染 防 治 行 动 计 划 十

腾信,互联网广告第一股,



版 本 号 :14 修 改 码 :0 SA 管 理 作 业 指 导 书 WI1-05 第 1 页 共 页 认 证 业 务 范 围 管 理 指 导 书 1 目 的 和 适 用 范 围 : 本 指 导 书 的 目 的 是 确 保 在 实 施 认 证 业 务 范 围 分 管 理 时 符 合 认 可 规 范

目   錄

今日阅读28期正文


《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网 站 Alexa 全 球 Alexa 中 国 中 学 试 卷 网 12,000,000+ n/a 中 学 在 线 题 库 15,000,000+ n/a 学 生 试 题 网

目 錄 封 面 封 底 日 程 表 ( 第 一 天 ) 日 程 表 ( 第 二 天 ) 序 言 * 黃 序 ( 黃 英 豪 處 長 ) * 邱 序 ( 邱 仕 炎 理 事 長 ) 規 劃 項 目 報 告 壹 台 灣 乳 業 現 況 問 題 與 潛 力 一 台 灣 乳 業 現 況 二 台 灣 乳 業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雾霾治理助力成长

图 表 1: 利 润 表 / 现 金 流 量 表 指 标 季 度 变 化 单 位 ( 百 万 ) 1Q10 2Q10 3Q10 4Q10 1Q11 2Q11 3Q11 QoQ YoY YoY 利 润 表 指 标 一 营 业 收 入



Transcription:

入 出 息 念 修 法 管 窺 臺 灣. 德 雄 尊 者 整 理 緒 言 這 份 文 件 不 是 一 人 一 時 的 著 作, 而 是 依 據 聖 典 中 的 指 導, 匯 集 多 人 多 年 實 際 修 行 經 驗, 加 以 編 排 整 理 而 成, 目 的 在 於 提 供 充 分 的 訊 息, 給 予 以 入 出 息 念 業 處 ( 安 般 念 業 處 ) 培 育 定 力 與 智 慧 的 人, 希 望 有 助 於 他 們 免 走 冤 枉 路, 突 破 修 行 的 困 境, 順 利 達 成 修 行 的 目 標 巴 利 語 ānāpānassati 古 來 有 多 種 譯 法, 有 人 純 粹 以 音 譯 而 作 安 那 般 那 悉 地, 有 人 音 義 合 譯 而 作 安 那 般 那 念, 間 稱 安 般 念, 也 有 人 純 粹 以 字 義 而 作 呼 吸 念 現 在 為 了 使 一 般 人 能 夠 望 文 知 義, 所 以 根 據 義 譯 而 譯 為 入 出 息 念 本 文 的 主 體 分 為 三 部 份 : 引 述 篇 援 述 佛 陀 在 聖 典 中 所 開 示 入 出 息 念 的 利 益 與 殊 勝, 希 望 引 發 讀 者 強 力 的 修 行 信 心 與 意 願 修 法 篇 剖 析 實 際 修 行 時 的 要 領 與 方 法, 希 望 幫 助 讀 者 達 到 立 竿 見 影 的 功 效 實 例 篇 條 陳 不 同 的 禪 修 者 曾 經 面 臨 的 困 難 與 有 效 的 解 抉 方 案, 希 望 提 供 讀 者 前 車 之 鑒, 使 了 解 如 何 避 免 可 能 發 生 的 問 題, 以 及 解 抉 目 前 正 在 面 對 的 困 難

隨 著 時 代 的 改 變, 人 的 根 性 與 習 氣 也 不 斷 在 改 變 對 於 古 代 人 這 用 的 方 法, 現 代 人 未 必 人 人 這 用 由 於 本 文 的 目 的 在 於 實 用, 而 不 在 於 完 全 依 循 傳 統 而 照 本 宣 科, 因 此 除 了 列 舉 聖 典 的 指 導 方 法 之 外, 也 提 供 一 些 聖 典 上 未 明 顯 指 出, 但 是 有 助 於 現 代 人 排 除 障 礙 與 順 利 修 行 的 方 法 抉 定 修 行 進 展 巴 拉 密 的 三 項 因 素 是 : 過 去 的 巴 拉 密 現 在 的 智 慧 與 努 力 其 中, 過 去 的 是 已 成 的 事 實, 不 是 現 在 能 改 變 的, 而 且 就 修 行 止 禪 以 培 育 定 力 而 言, 每 個 人 肯 定 在 過 去 世 都 有 夠 強 的 巴 拉 密, 關 鍵 在 於 如 何 用 正 確 的 方 法 修 行, 以 便 促 使 過 去 的 巴 拉 密 成 熟, 資 助 現 在 的 修 行 現 在 的 兩 項 因 素 當 中, 智 慧 比 努 力 更 重 要 在 努 力 地 不 斷 修 行 之 時, 如 果 以 智 慧 認 識 心 的 現 狀, 掌 握 當 下 這 用 的 要 領, 將 使 修 行 收 到 事 半 功 倍 之 效 每 個 人 的 根 性 與 習 氣 不 同, 這 合 某 人 的 方 法 未 必 這 合 另 一 人 再 者, 即 使 是 同 一 個 人, 在 不 同 的 時 候 心 境 與 情 緒 也 時 常 在 變 動, 所 以 在 一 次 靜 坐 中 有 效 的 方 法 往 往 不 會 持 續 地 一 直 有 效 基 於 上 述 這 些 理 由, 學 習 修 行 的 要 領 時 必 須 理 解 其 原 理, 而 且 要 了 解 心 變 化 無 常 的 特 質, 如 此 才 不 會 執 死 方 以 醫 活 病, 不 會 呆 板 地 死 守 方 法, 而 能 夠 活 學 活 用

引 述 篇 在 中 部. 後 五 十 經. 入 出 息 念 經 ( 第 118 經 )[1] 中 佛 陀 開 示 說 : 諸 比 庫, 修 習 與 多 作 入 出 息 念 有 大 果 與 大 利 益 諸 比 庫, 修 習 與 多 作 入 出 息 念 能 圓 滿 四 念 處 ; 修 習 與 多 作 四 念 處 能 圓 滿 七 覺 支 ; 修 習 與 多 作 七 覺 支 能 圓 滿 智 明 與 解 脫 諸 比 庫, 如 何 修 習 如 何 多 作 入 出 息 念 有 大 果 與 大 利 益 呢? 在 此, 諸 比 庫, 比 庫 前 往 林 野, 前 往 樹 下 或 前 往 空 閑 處, 盤 腿 而 坐, 保 持 身 體 正 直, 安 立 正 念 在 前 他 只 是 保 持 正 念 地 吸 氣, 只 是 保 持 正 念 地 呼 氣 吸 氣 長 時, 他 知 道 : 我 吸 氣 長 ; 呼 氣 長 時, 他 知 道 : 我 呼 氣 長 吸 氣 短 時, 他 知 道 : 我 吸 氣 短 ; 呼 氣 短 時, 他 知 道 : 我 呼 氣 短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全 身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全 身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身 行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身 行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喜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喜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樂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我 將 體 驗 樂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心 行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心 行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心 行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心 行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心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心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喜 悅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喜 悅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專 一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專 一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解 脫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解 脫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無 常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無 常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離 貪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離 貪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寂 滅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寂 滅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放 舍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放 舍 而 呼 氣 諸 比 庫, 如 此 修 習 如 此 多 作 入 出 息 念 有 大 果 與 大 利 益 諸 比 庫, 如 何 修 習 如 何 多 作 入 出 息 念 能 圓 滿 四 念 處?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在 某 個 時 候, 吸 氣 長 時, 他 知 道 : 我 吸 氣 長 ; 呼 氣 長 時, 他 知 道 : 我 呼 氣 長 吸 氣 短 時, 他 知 道 : 我 吸 氣 短 ; 呼 氣 短 時, 他 知 道 : 我 呼 氣 短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全 身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全 身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身 行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身 行 而 呼 氣

諸 比 庫, 在 那 個 時 候, 比 庫 去 除 了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及 憂 惱, 以 熱 心 正 知 正 念, 在 身 之 處 隨 觀 身 而 住 諸 比 庫, 在 種 種 身 之 中, 我 說 這 是 某 一 種 身, 也 就 是 呼 吸 因 此, 諸 比 庫, 在 那 個 時 候, 比 庫 去 除 了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及 憂 惱, 以 熱 心 正 知 正 念, 在 身 之 處 隨 觀 身 而 住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在 某 個 時 候,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喜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喜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樂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我 將 體 驗 樂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心 行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心 行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心 行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心 行 而 呼 氣 諸 比 庫, 在 那 個 時 候, 比 庫 去 除 了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及 憂 惱, 以 熱 心 正 知 正 念, 在 受 之 處 隨 觀 受 而 住 諸 比 庫, 在 種 種 受 之 中, 我 說 這 是 某 一 種 受, 也 就 是 對 呼 吸 的 善 加 注 意 因 此, 諸 比 庫, 在 這 個 時 候, 比 庫 去 除 了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及 憂 惱, 以 熱 心 正 知 正 念, 在 受 之 處 隨 觀 受 而 住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在 某 個 時 候,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心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心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喜 悅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喜 悅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專 一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專 一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解 脫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令 心 解 脫 而 呼 氣

諸 比 庫, 在 那 個 時 候, 比 庫 去 除 了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及 憂 惱, 以 熱 心 正 知 正 念, 在 心 之 處 隨 觀 心 而 住 諸 比 庫, 我 不 說 沒 有 正 念 沒 有 正 知 的 人 有 入 出 息 念 因 此, 諸 比 庫, 在 那 個 時 候, 比 庫 去 除 了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及 憂 惱, 以 熱 心 正 知 正 念, 在 心 之 處 隨 觀 心 而 住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在 某 個 時 候,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無 常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無 常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離 貪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離 貪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寂 滅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寂 滅 而 呼 氣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放 舍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隨 觀 放 舍 而 呼 氣 諸 比 庫, 在 那 個 時 候, 比 庫 去 除 了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及 憂 惱, 以 熱 心 正 知 正 念, 在 法 之 處 隨 觀 法 而 住 他 以 智 慧 照 見 貪 欲 及 憂 惱 的 棄 舍, 成 為 善 於 旁 觀 的 人 因 此, 諸 比 庫, 在 那 個 時 候, 比 庫 去 除 了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及 憂 惱, 以 熱 心 正 知 正 念, 在 法 之 處 隨 觀 法 而 住 諸 比 庫, 如 此 修 習 如 此 多 作 入 出 息 念 能 圓 滿 四 念 處 諸 比 庫, 如 何 修 習 如 何 多 作 四 念 處 能 圓 滿 七 覺 支?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去 除 了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及 憂 惱, 以 熱 心 正 知 正 念, 在 身 之 處 隨 觀 身 而 住 時, 那 時 他 具 有 確 立 不 迷 的 正 念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具 有 確 立 不 迷 的 正 念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念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念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念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如 此 正 念 而 住 的 人 會 以 智 慧 檢 查 探 究 徹 底 考 察 那 個 法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如 此 正 念 而 住, 以 智 慧 檢 查 探 究 徹 底 考 察 那 個 法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擇 法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擇 法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擇 法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以 智 慧 檢 查 探 究 徹 底 考 察 那 個 法 的 人 具 有 堅 固 不 動 搖 的 精 進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以 智 慧 檢 查 探 究 徹 底 考 察 那 個 法, 具 有 堅 固 不 動 搖 的 精 進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精 進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精 進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精 進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奮 發 精 進 的 人 會 生 起 沒 有 愛 染 的 喜 悅 諸 比 庫, 當 奮 發 精 進 的 比 庫 生 起 沒 有 愛 染 的 喜 悅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喜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喜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喜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心 生 喜 悅 的 人 身 也 平 靜, 心 也 平 靜 諸 比 庫, 當 心 生 喜 悅 的 比 庫 身 也 平 靜, 心 也 平 靜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輕 安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輕 安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輕 安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身 平 靜 及 感 到 安 樂 的 人 心 能 專 一 諸 比 庫, 當 身 平 靜 及 感 到 安 樂 的 比 庫 心 能 專 一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定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定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定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他 善 於 旁 觀 如 此 專 一 的 心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善 於 旁 觀 如 此 專 一 的 心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舍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舍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舍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去 除 了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及 憂 惱, 以 熱 心 正 知 正 念, 在 受 之 處 隨 觀 受 而 住 在 心 之 處 隨 觀 心 而 住 在 法 之 處 隨 觀 法 而 住 時, 那 時 他 具 有 確 立 不 迷 的 正 念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具 有 確 立 不 迷 的 正 念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念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念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念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如 此 正 念 而 住 的 人 會 以 智 慧 檢 查 探 究 徹 底 考 察 那 個 法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如 此 正 念 而 住, 以 智 慧 檢 查 探 究 徹 底 考 察 那 個 法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擇 法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擇 法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擇 法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以 智 慧 檢 查 探 究 徹 底 考 察 那 個 法 的 人 具 有 堅 固 不 動 搖 的 精 進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以 智 慧 檢 查 探 究 徹 底 考 察 那 個 法, 具 有 堅 固 不 動 搖 的 精 進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精 進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精 進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精 進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奮 發 精 進 的 人 會 生 起 沒 有 愛 染 的 喜 悅 諸 比 庫, 當 奮 發 精 進 的 比 庫 生 起 沒 有 愛 染 的 喜 悅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喜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喜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喜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心 生 喜 悅 的 人 身 也 平 靜, 心 也 平 靜 諸 比 庫, 當 心 生 喜 悅 的 比 庫 身 也 平 靜, 心 也 平 靜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輕 安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輕 安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輕 安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身 平 靜 及 感 到 安 樂 的 人 心 能 專 一 諸 比 庫, 當 身 平 靜 及 感 到 安 樂 的 比 庫 心 能 專 一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定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定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定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他 善 於 旁 觀 如 此 專 一 的 心 諸 比 庫, 當 比 庫 善 於 旁 觀 如 此 專 一 的 心 時, 那 時 比 庫 具 有 堅 固 的 舍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修 習 舍 覺 支, 那 時 比 庫 的 舍 覺 支 經 由 修 習 而 達 到 圓 滿 諸 比 庫, 如 此 修 習 如 此 多 作 四 念 處 能 圓 滿 七 覺 支 諸 比 庫, 如 何 修 習 如 何 多 作 七 覺 支 能 圓 滿 智 明 與 解 脫? 在 此, 諸 比 庫, 比 庫 依 靠 遠 離 依 靠 離 貪 依 靠 寂 滅 成 熟 於 放 舍 而 修 習 念 覺 支 擇 法 覺 支 精 進 覺 支 喜 覺 支 輕 安 覺 支 定 覺 支 舍 覺 支 諸 比 庫, 如 此 修 習 如 此 多 作 七 覺 支 能 圓 滿 智 明 與 解 脫 以 下 引 述 佛 陀 在 相 應 部. 大 品 相 應. 呼 吸 相 應 裏 的 開 示 在 一 法 品 裏 的 覺 支 經 [2] 中 佛 陀 開 示 說 :

比 庫 依 靠 遠 離 依 靠 離 貪 依 靠 寂 滅 成 熟 於 放 舍 而 在 ( 修 習 ) 入 出 息 念 的 同 時 修 習 念 覺 支 修 習 擇 法 覺 支 修 習 精 進 覺 支 修 習 喜 覺 支 修 習 輕 安 覺 支 修 習 定 覺 支 修 習 舍 覺 支 如 此 修 習 如 此 多 作 入 出 息 念 有 大 果 大 利 益 在 第 一 果 經 [3] 中 佛 陀 開 示 說 : 如 此 修 習 如 此 多 作 入 出 息 念 可 望 得 到 兩 種 果 當 中 的 一 種 : 現 法 勝 智 ( 當 生 成 就 阿 拉 漢 ); 若 還 有 餘 蘊 未 盡, 則 成 為 不 來 聖 者 在 摩 訶 劫 賓 那 經 [4] 中 佛 陀 說 : 由 於 修 習 多 作 入 出 息 念 定 [5], 所 以 身 體 沒 有 震 顫 與 動 搖, 心 也 沒 有 震 顫 與 動 搖 在 燈 喻 經 [6] 中 佛 陀 說 : 諸 比 庫, 以 前, 就 在 我 尚 未 證 悟 正 等 正 覺, 還 是 菩 薩 的 時 候, 就 是 專 心 於 依 這 個 住 處 ( 入 出 息 念 定 ) 而 住 諸 比 庫, 當 我 專 心 於 依 這 個 住 處 而 住 時, 我 的 身 體 與 眼 睛 都 不 疲 勞, 並 且 我 的 心 由 於 不 執 取 諸 漏 而 解 脫 因 此, 諸 比 庫, 如 果 比 庫 希 望 : 願 我 的 身 體 與 眼 睛 都 不 疲 勞, 並 且 願 我 的 心 由 於 不 執 取 諸 漏 而 解 脫 那 麽, 他 應 當 善 加 用 心 於 這 入 出

息 念 定 在 毗 舍 離 經 [7] 中 佛 陀 說 : 諸 比 庫, 正 如 在 熱 季 最 後 一 月 時, 有 一 陣 灰 塵 揚 起 就 在 那 時, 一 片 非 時 的 大 雲 能 夠 ( 降 雨 ) 使 它 立 刻 消 失 與 平 息 就 像 這 樣, 諸 比 庫, 經 過 修 習 與 多 作 的 入 出 息 念 定 是 寂 靜 與 勝 妙 的, 是 純 粹 無 雜 與 安 樂 的 住 處, 能 夠 在 邪 惡 不 善 法 一 生 起 之 時, 就 立 刻 使 它 們 消 失 與 平 息 在 第 二 品. 伊 車 能 伽 羅 經 [8] 中 佛 陀 說 : 諸 比 庫, 如 果 有 正 確 地 言 說 時 被 稱 為 這 是 聖 住 處, 這 是 梵 住 處, 這 是 如 來 住 處 的, 那 就 是 入 出 息 念 定, 在 正 確 地 言 說 時 可 以 被 稱 為 這 是 聖 住 處, 這 是 梵 住 處, 這 是 如 來 住 處 對 於 心 尚 未 達 到 至 上 安 穩 處 的 有 學 比 庫 們, 期 盼 達 成 ( 心 願 ) 而 住 時, 修 習 與 多 作 的 入 出 息 念 定 能 導 向 諸 漏 的 滅 盡 諸 比 庫, 對 於 諸 漏 已 盡 梵 行 已 住 應 作 已 作 已 釋 重 擔 已 達 最 上 理 想 已 竭 盡 投 生 的 結 縳 正 智 解 脫 的 阿 拉 漢 比 庫 們, 修 習 與 多 作 的 入 出 息 念 定 能 導 向 現 法 樂 住 ( 現 在 的 安 樂 住 處 ) 與 正 念 正 知 在 棄 舍 結 縳 經 拔 除 隨 眠 經 遍 知 道 路 經 漏 盡 經 [9] 中 佛 陀 分 別 說 : 修 習 與 多 作 的 入 出 息 念 定 導 向 棄 舍 結 縳 ; 修 習 與 多 作 的 入 出 息

念 定 導 向 拔 除 隨 眠 ; 修 習 與 多 作 的 入 出 息 念 定 導 向 遍 知 道 路 ; 修 習 與 多 作 的 入 出 息 念 定 導 向 滅 盡 諸 漏 [1]Majjhimanikāya, Uparipaṇṇāsa,ānāpānassatisutta (sutta 118). [2]Saṁyuttanikāya, Mahāvagga, ānāpānasaṁyutta; Ekadhammavagga, Bojjhaṅgasutta. [3]Paṭhamaphalasutta [4]Mahākappinasutta [5] 入 出 息 念 定 (ānāpānasamādhi) 或 譯 為 呼 吸 念 ( 安 般 念 ) 三 摩 地, 即 修 習 入 出 息 念 而 成 就 的 禪 那 ( 初 禪 第 二 禪 第 三 禪 第 四 禪 ) [6]Padīpopamasutta [7]Vesālīsutta [8]Dutiyavaggo, icchānaṅgalasutta [9]Saṁyojanappahānasutta, Anusayasamugghātasutta, Addhānapariññāsutta, āsavakkhayasutta.

修 法 篇 一 前 行 第 一 節 調 身 1-1 坐 姿 靜 坐 時 宜 采 取 舒 適 耐 久 的 坐 姿 佛 陀 在 經 中 提 到 盤 腿 而 坐, 這 是 最 適 合 禪 修 的 姿 勢 然 而, 對 於 盤 坐 覺 得 困 難 的 人, 可 以 坐 在 椅 子 上 禪 修 盤 坐 的 人 也 不 必 一 定 單 盤 腿 或 雙 盤 腿 坐, 可 以 將 兩 腳 前 後 分 開, 並 排 平 放, 互 相 不 壓 迫 盤 坐 時 最 好 坐 在 適 宜 高 度 的 坐 墊 上, 如 此 腰 部 容 易 自 然 挺 直, 不 需 費 力 可 隨 自 己 舒 適 而 調 整 坐 墊 高 度, 一 般 人 用 的 大 約 五 至 十 公 分 高 為 了 保 持 身 體 姿 勢 平 衡, 兩 腳 的 位 置 宜 適 時 互 相 調 換, 例 如 一 次 靜 坐 時 左 腳 在 前, 右 腳 在 後, 下 一 次 靜 坐 時 換 成 右 腳 在 前, 左 腳 在 後 佛 陀 在 經 中 提 到 保 持 身 體 正 直 : 無 論 坐 在 什 麼 地 方 采 取 哪 一 種 坐 姿, 靜 坐 時 都 必 須 保 持 上 身 自 然 正 直, 既 不 要 過 度 挺 直, 也 不 要 彎 腰 駝 背 一 坐 下 來 時 可 以 稍 微 彎 背 與 挺 直 幾 次, 試 看 保 持 在 哪 一 個 位 置 最 自 然, 不 需 費 力 又 能 使 背 部 平 正 兩 肩 平 正, 自 然 下 垂, 不 傾 向 任 何 一 邊 頭 頸 部 也 應 保 持 平 正, 不 要 低 頭 昂 頭 偏 頭 或 轉 頭

1-2 放 松 與 自 然 調 整 好 坐 姿 之 後, 先 將 心 情 放 松, 然 後 放 松 身 體 放 松 心 情 的 要 領 是 無 所 求 無 所 期 待, 不 要 想 著 現 在 要 靜 坐, 而 要 想 著 現 在 要 讓 身 心 充 分 休 息 將 一 切 雜 事 都 放 在 一 邊, 讓 心 保 持 悠 閑 自 在, 猶 如 徜 徉 在 山 林 幽 穀 之 間, 沒 有 任 何 牽 掛 在 經 中, 佛 陀 教 導 入 出 息 念 的 修 行 法 時, 每 次 都 先 提 到 比 庫 前 往 森 林, 前 往 樹 下, 前 往 空 閑 處 這 段 話, 這 顯 示 閑 靜 的 場 所 適 合 修 行 入 出 息 念 能 有 那 樣 的 閑 靜 地 方 當 然 是 最 好, 不 然 的 話, 也 可 以 設 想 自 己 正 處 在 那 樣 的 大 自 然 閑 靜 處 森 林 樹 下 空 閑 處, 感 受 這 種 想 法 所 帶 來 的 悠 閑 與 安 寧 如 此 有 助 於 保 持 心 情 放 松 與 自 然 放 松 身 體 的 要 領 是 : 先 將 心 的 注 意 力 放 在 頭 皮 上, 將 頭 皮 放 松 然 後 放 在 額 頭 處, 將 額 頭 放 松 然 後 將 兩 眉 與 眉 間 放 松, 當 眉 頭 放 松 時, 全 身 會 自 然 放 松 然 後 逐 一 地 放 松 鼻 子 臉 頰 嘴 部 然 後 將 頸 部 放 松 兩 側 肩 膀 放 松 右 側 上 臂 至 手 指 逐 段 地 放 松 左 側 上 臂 至 手 指 逐 段 地 放 松 胸 部 放 松 背 部 放 松 腹 部 放 松 腰 部 放 松 臀 部 放 松 右 側 大 腿 至 腳 趾 逐 段 地 放 松 左 側 大 腿 至 腳 趾 逐 段 地 放 松 然 後 將 全 身 同 時 放 松 在 上 述 放 松 的 過 程 中, 心 情 的 放 松 是 前 提, 心 情 放 松 時, 身 體 自 然 容 易 放 松 然 而, 無 論 是 放 松 心 情 或 放 松 身 體, 都 不 要 事 先 期 待 要 放 松

到 什 麼 程 度, 也 不 要 和 之 前 所 達 到 的 放 松 程 度 作 比 較 只 是 沒 有 故 意 去 繃 緊 身 體 即 可, 照 著 現 在 能 放 松 幾 分 就 滿 意 於 幾 分, 這 樣 才 符 合 當 下 身 心 的 自 然 狀 況 身 心 的 狀 況 刹 那 刹 那 間 都 在 改 變, 想 要 身 心 時 時 都 維 持 在 一 定 標 准 的 要 求 不 但 不 合 理, 而 且 不 可 能, 只 會 徒 增 困 擾 而 已 在 放 松 身 心 的 同 時, 應 當 保 持 自 然, 能 做 到 一 分 就 滿 足 於 一 分, 絲 毫 不 強 求, 這 樣 才 能 達 到 最 理 想 的 效 果 1-3 忘 卻 身 體 輕 輕 閉 上 眼 睛, 想 像 身 體 浮 在 虛 空 中, 四 周 都 是 空 的, 沒 有 一 切 生 物 沒 有 建 築 物 沒 有 大 地 感 受 身 體 猶 如 氣 泡 一 般, 只 有 外 面 一 層 薄 薄 的 皮, 裏 面 都 是 空 的 然 後 感 受 到 外 面 的 一 層 皮 也 消 失 了, 變 成 空 無 一 物, 身 體 不 見 了, 忘 掉 身 體 如 此, 在 靜 坐 的 整 個 過 程 中, 完 全 不 去 在 意 身 體, 保 持 身 體 不 動, 眼 睛 不 睜 開 第 二 節 調 心 2-1 收 心 將 心 的 感 覺 放 在 心 髒 的 位 置, 告 訴 自 己 無 論 靜 坐 前 在 做 什 麼 事 說 什 麼, 希 望 那 一 切 的 心 思 都 自 動 收 回 心 裏 來 如 此 想 了 之 後, 只 需 繼 續 將 心 的 感 受 保 持 在 心 髒 的 部 份, 靜 靜 地 覺 知 或 許 有 人 能 感 受 到 心 回

到 心 髒 來, 但 那 並 不 是 過 去 已 滅 的 心 真 的 能 回 來, 而 是 經 過 這 番 自 我 暗 示 之 後, 現 在 的 心 不 再 傾 向 於 向 外 去 攀 緣 剛 才 的 事 情, 感 覺 起 來 似 乎 是 心 回 到 心 髒 來 了 如 此 靜 靜 地 保 持 覺 知 一 會 兒, 有 一 分 感 受 就 是 一 分, 沒 有 任 何 感 受 也 無 妨, 只 要 讓 自 己 知 道 不 再 去 在 意 剛 才 的 一 切 事 情 即 可 2-2 生 起 喜 悅 清 淨 道 論 指 示 禪 修 者 開 始 靜 坐 時 先 藉 著 憶 念 三 寶 的 德 質 而 生 起 喜 悅 根 據 阿 毗 達 摩, 與 善 心 相 應 的 悅 受 能 增 強 相 應 名 法, 亦 即 增 強 心 力 充 滿 喜 悅 與 活 力 的 心 有 助 於 禪 修 進 展 在 此 介 紹 佛 隨 念 的 基 礎 修 法 : 先 讓 心 輕 輕 地 感 受 在 心 髒 的 地 方, 保 持 平 靜 然 後 以 那 樣 的 心 回 憶 曾 見 過 的 一 尊 佛 像, 將 他 當 作 是 真 正 的 佛 陀, 然 後 以 了 解 佛 陀 德 質 的 心 默 念 : 佛 陀 佛 陀 佛 陀 是 獨 自 以 大 智 慧 覺 悟 真 理 之 後, 以 大 悲 心 教 導 眾 生 也 證 悟 真 理 的 人 默 念 佛 陀 的 時 候 保 持 了 解 佛 陀 的 這 項 偉 大 的 德 質 每 憶 念 一 次 佛 陀 之 後, 就 讓 心 自 然 地 繼 續 緣 取 這 項 德 質 正 如 馬 自 己 有 能 力 可 以 跑, 馬 車 夫 只 須 指 出 方 向, 鞭 策 馬 一 下, 馬 就 能 自 動 地 繼 續 朝 著 那 方 向 跑 馬 車 夫 只 須 旁 觀 著 馬 跑, 不 須 要 一 再 不

斷 地 鞭 策 只 有 當 馬 漸 漸 跑 慢 下 來 時, 馬 車 夫 才 須 要 再 鞭 策 牠 一 下, 然 後 旁 觀 牠 自 動 地 繼 續 跑 同 樣 道 理, 心 自 己 有 能 力 可 以 緣 取 目 標, 禪 修 者 只 須 指 出 方 向, 鞭 策 心 一 下, 例 如 默 念 佛 陀 一 次, 心 就 能 自 動 地 繼 續 憶 念 佛 陀 這 項 德 質 禪 修 者 只 須 旁 觀 著 心 憶 念, 不 須 要 一 再 不 斷 地 默 念 佛 陀 只 有 當 心 的 憶 念 漸 漸 弱 下 來 時, 禪 修 者 才 須 要 再 默 念 一 次 佛 陀, 然 後 旁 觀 心 自 動 地 繼 續 憶 念 如 此 憶 念 佛 陀 的 德 質 時, 漸 漸 地, 心 中 的 佛 像 會 消 失, 內 心 只 注 意 著 佛 陀 這 項 德 質, 這 是 正 確 的 現 象, 應 當 繼 續 如 此 憶 念 下 去 憶 念 之 時 很 重 要 的 一 點 是 要 如 實, 意 即 : 當 下 能 憶 念 到 一 分 就 算 一 分, 能 憶 念 到 兩 分 就 算 兩 分, 絲 毫 沒 有 強 求 與 期 盼 如 此 心 就 能 很 自 在, 喜 悅 也 比 較 容 易 生 起 然 而, 無 論 是 否 有 喜 悅 生 起, 也 無 論 喜 悅 能 保 持 多 久, 心 都 只 是 平 靜 地 繼 續 憶 念 佛 陀, 不 在 意 得 失 嘗 試 如 此 體 驗 佛 隨 念, 時 間 久 暫 可 以 自 己 決 定, 一 般 可 以 修 習 二 分 鐘 乃 至 十 分 鐘 二 正 行 第 三 節 基 礎 三 部 曲 無 論 修 行 哪 一 種 法 門, 下 列 這 三 項 都 是 很 重 要 的 基 礎 條 件 在 此 謹 就 修 行 入 出 息 念 時 的 運 用 方 法 作 介 紹, 修 行 其 他 法 門 時 的 方 法 可 以 同 理

類 推 3-1 用 心 不 用 腦 根 據 阿 毗 達 摩, 禪 修 時 的 心 依 靠 心 髒 裏 的 色 法 而 生 起, 因 此 禪 修 時 是 用 心 而 不 用 腦 用 單 純 的 方 法 來 分 別 : 心 是 腦 的 主 宰, 腦 只 是 心 用 來 思 考 推 理 想 像 的 工 具 而 已 禪 修 時 是 直 接 用 心 如 實 地 體 驗, 不 需 要 透 過 腦 來 思 考 推 理 與 想 像 如 果 禪 修 者 懂 得 用 心 而 不 用 腦 來 禪 修, 那 麽 他 就 是 在 起 步 時 已 掌 握 了 正 確 的 方 向, 正 如 挖 寶 的 人 挖 對 了 洞 一 樣 佛 陀 在 相 應 部. 大 品. 入 出 息 念 相 應. 燈 喻 經 中 說 : 專 心 依 入 出 息 念 定 而 住 時, 身 體 與 眼 睛 都 不 疲 勞 要 做 到 這 一 點 就 必 須 用 心 而 不 用 腦, 因 為 長 期 用 腦 修 行 入 出 息 念 的 人 常 見 的 問 題 就 是 頭 部 脹 痛 硬 緊 壓 力, 眼 睛 痠 痛, 頸 部 與 肩 膀 繃 緊 痠 痛 用 心 來 修 行 入 出 息 念 的 人 不 會 有 這 些 困 擾 並 非 每 個 人 都 能 輕 易 地 區 別 用 心 與 用 腦 的 不 同, 因 此 細 心 與 耐 心 地 體 驗 與 嘗 試 是 很 重 要 的 用 心 與 用 腦 的 一 項 重 要 差 別 是 : 用 腦 禪 修 時, 一 開 始 就 可 以 將 所 注 意 的 目 標 知 道 得 很 清 楚, 目 標 呈 現 得 很 明 顯, 但 是 會 感 到 心 比 較 浮 動, 而 且 注 意 久 了 之 後, 頭 部 會 感 到 不 舒 服 用 心 禪 修 時, 一 開 始 只 能 大 槪 地 知 道 所 注 意 的 目 標, 目 標 往 往 不 會 馬 上 呈

現 得 很 明 顯, 而 是 必 須 經 過 一 段 時 間 才 會 慢 慢 清 晰 起 來 保 持 用 心 禪 修 會 使 禪 修 者 感 到 心 裏 很 紮 實 很 舒 適, 即 使 禪 修 了 很 久 的 時 間, 頭 部 也 不 會 有 不 舒 服 的 感 覺 初 學 者 可 以 依 照 這 些 現 象 來 嘗 試 體 會 用 心 與 用 腦 的 差 別 實 際 練 習 的 方 法 是 : 禪 修 者 從 靜 坐 一 開 始 就 將 心 注 意 在 心 髒 的 部 位, 感 受 每 一 念 心 都 從 心 髒 的 部 位 生 起 從 最 初 前 行 的 調 身 調 心 的 每 一 步 驟 都 試 著 用 心 髒 部 位 生 起 的 心 輕 輕 地 覺 知 如 此 覺 知 時 的 原 則 前 面 已 說 過, 那 就 是 如 實 : 能 覺 知 一 分 就 是 一 分, 能 覺 知 兩 分 就 是 兩 分, 只 是 如 實, 沒 有 任 何 期 待 與 要 求 這 種 如 實 覺 知 當 下 狀 況 的 念 就 是 最 佳 的 正 念, 也 是 練 習 用 心 禪 修 的 基 礎 3-2 適 度 的 精 進 ( 三 項 要 領 ) 從 佛 陀 本 身 證 悟 之 前 的 修 行 方 法, 以 及 證 悟 之 後 教 導 弟 子 的 方 法 來 看, 佛 陀 一 向 贊 歎 適 度 的 精 進 禪 修 者 如 果 能 把 握 三 項 要 領, 就 能 做 到 適 度 的 精 進 這 三 項 要 領 如 下 : 第 一 項 要 領 平 靜 靜 坐 的 最 基 本 原 則 就 是 要 平 靜, 心 不 平 靜 就 談 不 上 靜 坐 佛 陀 開 示 說 : 身 平 靜 的 人 住 於 快 樂 ; 快 樂 的 人 心 能 專 一, 因 此 保 持 心 情 平 靜 既

是 修 行 止 禪 培 育 定 力 的 先 決 條 件, 也 是 修 行 觀 禪 的 重 要 基 礎 在 靜 坐 的 整 個 過 程 中, 無 論 正 念 是 否 保 持 得 久 妄 念 是 否 發 生 得 多, 心 情 都 不 應 該 受 到 影 響, 只 應 該 繼 續 保 持 平 靜 在 實 際 禪 修 當 中, 接 續 前 述 的 佛 隨 念 之 後, 將 注 意 力 放 在 心 髒 部 位, 平 靜 地 感 受 心 由 心 髒 部 位 生 起 讓 那 樣 生 起 的 心 平 靜 地 保 持 覺 知, 無 論 當 下 有 什 麼 身 心 現 象 發 生, 都 只 是 靜 靜 地 知 道 就 好 當 沒 有 任 何 特 殊 的 身 心 現 象 生 起 時, 就 輕 輕 地 覺 知 當 下 平 靜 的 狀 態 繼 續 保 持 那 樣 的 平 靜 的 覺 知 一 段 時 間 當 心 能 如 此 保 持 平 靜 時, 精 進 就 沒 有 太 過 強 第 二 項 要 領 覺 知 這 裏 所 說 的 覺 知 特 別 指 覺 知 呼 吸 佛 陀 在 談 到 入 出 息 念 的 每 一 部 經 裏 幾 乎 都 提 到 : 他 只 是 保 持 正 念 地 吸 氣, 只 是 保 持 正 念 地 呼 氣 意 思 是 應 當 保 持 單 純 的 正 念, 覺 知 呼 吸 接 續 上 文, 禪 修 者 的 心 繼 續 保 持 平 靜 一 段 時 間 之 後, 就 會 自 然 而 然 地 知 道 呼 吸, 那 時 就 讓 心 照 著 那 樣 繼 續 知 道 呼 吸 那 樣 的 覺 知 是 自 然 的 覺 知, 沒 有 絲 毫 勉 強 當 心 能 如 此 保 持 覺 知 呼 吸 時, 精 進 就 沒 有 太 過 弱 如 此 覺 知 呼 吸 時, 禪 修 者 會 知 道 有 時 吸 氣 比 較 明 顯 呼 氣 比 較 不 明 顯,

有 時 呼 氣 比 較 明 顯 吸 氣 比 較 不 明 顯, 有 時 吸 氣 與 呼 氣 都 明 顯, 有 時 吸 氣 與 呼 氣 都 不 明 顯 無 論 呼 吸 呈 現 出 什 麼 情 況, 都 只 須 要 照 著 所 呈 現 的 樣 子 如 實 地 知 道 它 就 好, 不 要 加 以 評 判 或 控 制 如 此 覺 知 時, 禪 修 者 的 心 不 會 跟 隨 呼 吸 跑 入 身 體 內, 也 不 會 跟 隨 它 跑 到 身 體 外, 只 會 在 覺 察 到 呼 吸 的 當 處 知 道 它 如 此 就 不 需 要 去 注 意 呼 吸 與 皮 膚 接 觸 的 觸 點, 因 為 需 要 談 到 觸 點 的 目 的 只 是 為 了 避 免 心 隨 著 呼 吸 跑 進 與 跑 出 由 於 同 時 知 道 呼 吸 與 觸 點 的 心 是 比 較 不 專 一 的, 所 以 當 心 不 隨 著 呼 吸 跑 時, 不 去 在 意 觸 點 而 只 覺 知 呼 吸, 如 此 能 使 心 更 平 靜 與 專 一 第 三 項 要 領 自 然 這 裏 所 說 的 自 然 是 指 自 然 的 呼 吸 保 持 平 靜 的 心 覺 知 呼 吸 時, 應 當 照 著 當 下 呼 吸 本 然 的 樣 子 去 覺 知 它, 不 要 有 任 何 控 制 呼 吸 不 明 顯 時, 應 當 照 著 不 明 顯 的 樣 子 覺 知 它, 不 要 感 到 不 滿 意, 也 不 要 企 圖 使 呼 吸 變 得 明 顯 有 一 分 清 楚 就 覺 知 一 分, 有 兩 分 清 楚 就 覺 知 兩 分, 如 此 呼 吸 就 會 自 然 呼 吸 自 然 時, 身 心 才 會 自 在 身 體 會 照 著 需 要 而 自 動 調 整 呼 吸, 如 果 禪 修 者 控 制 呼 吸 的 話, 由 於 不 符 合 身 體 的 正 常 需 要, 因 此 久 了 之 後 會 造 成 身 體 的 種 種 不 適, 乃 至 出 現 病 態 保 持 自 然 的 呼 吸 不 但 符 合 禪 修 的 原 則, 而 且 符 合 健 康 的 原 則

自 然 的 呼 吸 往 往 是 千 變 萬 化 的, 因 為 身 體 狀 態 時 時 在 變, 所 以 對 呼 吸 的 需 求 量 也 時 時 不 同 當 禪 修 者 以 平 靜 的 心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時, 不 必 在 意 呼 吸 如 何 改 變, 只 須 輕 輕 地 知 道 呼 吸 即 可 任 由 呼 吸 的 形 態 如 何 千 變 萬 化, 禪 修 者 都 知 道 那 就 是 呼 吸, 保 持 這 樣 的 正 念 就 夠 了 如 果 能 留 意 只 是 保 持 輕 輕 的 覺 知, 通 常 呼 吸 就 會 自 然, 覺 知 呼 吸 時 也 會 感 到 身 心 自 在 舒 服 當 禪 修 者 懂 得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時, 可 以 不 需 要 用 數 息 法, 因 為 數 息 法 比 較 容 易 使 心 變 粗 變 得 不 安 定, 比 較 費 力, 同 時 也 容 易 不 知 不 覺 地 控 制 呼 吸, 使 呼 吸 不 自 然 萬 一 覺 得 必 須 用 數 息 法, 那 麽 最 好 只 用 短 時 間, 心 比 較 收 攝 時 就 改 用 隨 息 法, 單 純 地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五 根 與 七 覺 支 的 平 衡 當 禪 修 者 把 握 這 三 項 要 領, 以 平 靜 的 心 輕 輕 地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時, 當 下 的 精 進 就 是 適 度 的 精 進, 當 下 的 正 念 就 是 最 佳 的 正 念 這 時 禪 修 者 已 經 做 到 五 根 與 七 覺 支 的 平 衡 先 就 五 根 的 平 衡 來 說 : 禪 修 者 對 禪 修 方 法 與 對 自 己 有 充 分 的 信 心, 才 能 如 此 善 用, 這 種 信 心 是 信 根 ; 必 須 運 用 充 分 的 理 智 才 能 如 此 掌 握 這 三 項 要 領, 這 種 理 智 是 慧 根, 如 此 禪 修 者 的 信 根 與 慧 根 達 到

平 衡 必 須 付 出 適 當 的 精 進, 才 能 繼 續 保 持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這 種 精 進 是 精 進 根 ; 持 續 保 持 對 呼 吸 的 正 念 時, 定 力 會 漸 漸 加 深, 這 種 定 力 是 定 根, 如 此 禪 修 者 的 精 進 根 與 定 根 達 到 平 衡 讓 心 不 偏 離 這 三 項 原 則 的 正 念 就 是 念 根, 正 由 於 這 種 念 根 強 而 有 力, 才 能 繼 續 保 持 其 他 兩 對 根 的 平 衡 與 茁 壯 再 就 七 覺 支 的 平 衡 來 說 : 念 覺 支 即 是 上 文 所 說 的 念 根, 它 使 心 不 偏 離 三 項 原 則, 藉 此 來 平 衡 以 下 的 兩 對 覺 支 擇 法 覺 支 是 心 了 知 呼 吸, 這 與 上 文 的 慧 根 是 同 義 詞 精 進 覺 支 即 是 精 進 根, 它 策 使 心 保 持 覺 知 呼 吸 喜 覺 支 是 對 呼 吸 的 喜 悅, 它 可 以 有 輕 重 程 度 的 不 同 一 般 而 言, 當 擇 法 覺 支 與 精 進 覺 支 持 續 作 用 時, 喜 覺 支 經 常 伴 隨 著 生 起, 只 是 其 明 顯 的 程 度 未 必 都 能 令 禪 修 者 覺 察 到 它 的 存 在 而 已 當 禪 修 者 持 續 地 覺 知 呼 吸 時, 這 三 項 覺 支 就 會 愈 來 愈 強 而 有 力 輕 安 覺 支 就 是 心 情 保 持 平 靜, 這 能 使 身 心 保 持 舒 適 地 覺 知 呼 吸 定 覺 支 就 是 心 專 一 於 呼 吸, 不 去 在 意 其 他 的 任 何 目 標 舍 覺 支 就 是 心 平 衡 不 偏 差 的 狀 態, 既 不 偏 於 興 奮, 也 不 偏 於 沮 喪 ; 既 不 執 取 呼 吸, 也 不 排 斥 妄 念 當 禪 修 者 的 心 保 持 平 靜, 呼 吸 保 持 自 然 時, 這 三 項 覺 支 就 會 愈 來 愈 強 如 此, 當 禪 修 者 既 能 覺 知 呼 吸, 也 能 保 持 心 平 靜 與 呼 吸 自 然 時, 以 上

兩 對 覺 支 就 保 持 平 衡 然 而, 有 時 禪 修 者 會 由 於 熱 衷 於 覺 知 呼 吸 而 使 心 不 平 靜, 呼 吸 不 自 然, 這 時 擇 法 精 進 喜 這 三 覺 支 太 過 強, 輕 安 定 舍 這 三 覺 支 太 過 弱 平 衡 它 們 的 方 法 是 將 太 強 的 欲 求 完 全 放 下, 以 平 靜 的 心 輕 輕 地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如 此 七 覺 支 又 能 達 到 平 衡 有 時 禪 修 者 會 由 於 禪 修 時 太 安 穩 舒 適 而 使 心 對 呼 吸 的 覺 知 變 弱, 這 時 輕 安 定 舍 這 三 覺 支 太 過 強, 擇 法 精 進 喜 這 三 覺 支 太 過 弱 平 衡 它 們 的 方 法 是 提 起 對 呼 吸 的 興 趣, 保 持 對 呼 吸 的 覺 知, 然 後 讓 心 平 靜 地 繼 續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如 此 七 覺 支 又 能 恢 複 平 衡 如 此, 在 修 習 入 出 息 念 時 經 常 保 持 七 覺 支 的 平 衡 與 茁 壯, 禪 修 者 漸 漸 就 能 體 會 佛 陀 在 入 出 息 念 經 中 所 說 的 修 習 與 多 作 入 出 息 念 能 圓 滿 四 念 處 ; 修 習 與 多 作 四 念 處 能 圓 滿 七 覺 支 七 覺 支 的 平 衡 能 保 持 得 愈 久 時, 正 念 就 會 持 續 得 愈 久, 禪 修 也 進 展 得 愈 好 七 覺 支 平 衡 的 保 持 正 是 禪 修 功 力 的 所 在, 而 加 強 這 種 功 力 的 方 法 就 是 經 常 練 習 掌 握 上 述 那 三 項 要 領 三 項 要 領 的 掌 握 愈 善 巧 與 熟 練, 禪 修 就 愈 進 步 3-3 正 確 地 對 待 妄 念 上 面 所 說 對 待 呼 吸 的 三 項 要 領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然 而, 對 待 妄 念 ( 雜 念 ) 的 正 確 態 度 與 作 法 也 是 同 樣 重 要 如 果 不 懂 得 如 何 正 確 地 對 待 妄 念,

那 麽 上 述 的 三 項 要 領 也 無 法 繼 續 掌 握 下 去 對 待 妄 念 的 正 確 態 度 是 : 了 解 有 妄 念 生 起 是 很 正 常 的 事 情, 不 會 因 為 有 妄 念 而 心 感 不 滿, 而 能 繼 續 保 持 平 靜 的 心 唯 有 證 得 四 果 阿 拉 漢 的 人 才 能 完 全 根 除 妄 念 ( 掉 舉 ), 除 了 阿 拉 漢 以 外, 即 使 證 得 三 果 不 來 的 聖 者 都 還 會 有 妄 念 生 起 因 此, 對 付 妄 念 的 第 一 步 就 是 能 接 受 : 禪 修 時 有 許 多 妄 念 生 起 是 自 然 的 現 象, 不 需 為 此 而 大 驚 小 怪 佛 陀 在 增 支 部. 一 法 集. 除 蓋 品 中 說 : 對 於 心 不 寂 靜 的 人, 未 生 的 掉 舉 與 追 悔 會 生 起, 已 生 的 掉 舉 與 追 悔 會 增 多 與 增 強 由 此 可 以 了 解, 妄 念 的 根 源 是 不 平 靜 的 心 妄 念 沒 有 腳, 不 會 自 己 來, 而 是 由 於 禪 修 者 的 心 不 夠 平 靜, 去 注 意 妄 念 的 目 標, 才 會 生 起 妄 念 同 樣 在 除 蓋 品 中, 佛 陀 說 : 對 於 心 寂 靜 的 人, 未 生 的 掉 舉 與 追 悔 不 會 生 起, 已 生 的 掉 舉 與 追 悔 會 棄 除 因 此, 對 待 妄 念 的 正 確 作 法 是 : 保 持 平 靜 的 心, 不 在 意 妄 念, 只 是 將 心 的 注 意 力 轉 移 回 來, 繼 續 以 平 靜 的 心 輕 輕 地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當 禪 修 者 持 續 累 積 靜 坐 的 經 驗 之 後, 往 往 會 發 現 在 不 同 的 靜 坐 時 間 裏, 妄 念 出 現 的 次 數 也 不 同 : 當 心 平 靜 時, 妄 念 比 較 少 ; 當 心 不 平 靜 時, 妄 念 比 較 多 然 而, 無 論 妄 念 出 現 得 多 或 少, 都 應 當 不 去 理 會 妄 念, 以 平 靜 的 態 度 繼 續 禪 修, 能 保 持 幾 分 正 念 就 算 幾 分, 毫 不 強 求

心 是 無 常 的, 在 一 天 當 中, 心 力 強 度 經 常 在 變, 有 高 潮 時, 也 有 低 潮 時 心 力 強 時, 禪 修 的 狀 況 就 比 較 好, 妄 念 比 較 少 ; 心 力 弱 時, 禪 修 的 狀 況 就 比 較 差, 妄 念 比 較 多 這 是 自 然 的 現 象 禪 修 者 能 做 的, 只 是 順 乎 當 下 自 然 的 狀 況, 善 用 上 述 三 項 要 領, 不 因 妄 念 的 多 寡 而 受 影 響 如 此, 無 論 在 心 力 強 時 或 弱 時, 都 在 累 積 禪 修 的 巴 拉 密, 禪 修 都 在 進 步 之 中 3-4 覺 知 呼 吸 的 細 節 知 道 呼 吸 時 間 的 長 短 佛 陀 在 經 中 說 : 吸 氣 長 時, 他 知 道 : 我 吸 氣 長 ; 呼 氣 長 時, 他 知 道 : 我 呼 氣 長 ; 吸 氣 短 時, 他 知 道 : 我 吸 氣 短 ; 呼 氣 短 時, 他 知 道 : 我 呼 氣 短 當 禪 修 者 掌 握 上 述 的 要 領, 以 平 靜 的 心 輕 輕 地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時, 最 初 只 是 知 道 呼 氣 與 吸 氣 的 基 礎 狀 態 而 已 日 積 月 累 之 後, 當 禪 修 者 覺 知 呼 吸 的 正 念 自 然 地 持 續 得 愈 來 愈 長, 對 呼 吸 的 覺 知 也 自 然 變 得 敏 銳 時, 禪 修 者 往 往 很 容 易 能 知 道 呼 吸 所 用 時 間 的 長 短 : 有 時 呼 氣 的 時 間 長 吸 氣 的 時 間 短, 有 時 呼 氣 的 時 間 短 吸 氣 的 時 間 長, 有 時 兩 者 的 時 間 都 長, 有 時 兩 者 的 時 間 都 短 這 時 就 讓 心 自 然 地 保 持 那 樣 的 覺 知, 如 此 正 念 可 以 持 續 得 更 好

在 這 個 階 段, 禪 修 者 不 應 對 自 己 的 進 步 產 生 任 何 執 著, 更 不 應 急 於 速 進, 否 則 往 往 會 欲 速 反 不 達, 將 禪 修 的 要 領 與 步 調 搞 亂, 也 將 自 己 的 心 態 搞 煩 了, 禪 修 的 狀 況 不 但 不 持 續 進 步, 反 而 退 步 因 此, 覺 知 呼 吸 的 長 短 時 必 須 保 持 自 然, 輕 輕 地 覺 知 如 果 為 了 清 楚 地 覺 知 而 付 出 太 多 的 精 進, 則 很 可 能 會 不 自 覺 地 控 制 呼 吸 如 此, 盡 管 能 將 呼 吸 的 長 短 知 道 得 很 清 楚, 但 是 卻 使 心 失 去 了 平 衡, 花 費 過 多 的 心 力, 因 而 使 心 趨 向 於 不 平 靜, 時 間 久 了 身 體 也 很 容 易 感 到 疲 乏 與 不 舒 服 因 此, 如 果 發 現 在 覺 知 呼 吸 長 短 時 身 心 感 到 不 自 然, 那 麽 就 不 應 繼 續 那 樣 地 覺 知, 而 應 當 單 純 地 只 覺 知 呼 氣 與 吸 氣 的 基 礎 狀 態 知 道 呼 吸 的 整 個 過 程 ( 全 息 ) 佛 陀 在 經 中 說 :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全 身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體 驗 全 身 而 呼 氣 在 入 出 息 念 經 稍 後 的 部 份, 佛 陀 解 釋 說 這 裏 所 謂 的 身 是 指 呼 吸 因 此, 這 裏 的 體 驗 全 身 是 指 體 驗 呼 吸 的 全 體, 或 者 說 體 驗 呼 吸 整 個 過 程 的 氣 息, 亦 即 : 覺 知 呼 氣 與 吸 氣 時 從 開 始 到 結 尾 每 一 時

刻 的 氣 息 隨 著 要 領 掌 握 的 熟 練 及 經 驗 的 累 積, 禪 修 者 對 呼 吸 的 覺 知 能 夠 更 進 一 步 敏 銳 達 到 某 個 階 段 時, 禪 修 者 自 然 會 覺 知 呼 吸 的 整 個 過 程, 即 : 一 開 始 呼 氣 時 就 知 道 那 時 的 氣 息 ; 呼 氣 當 中 的 每 一 刹 那 也 都 知 道 當 下 的 氣 息 ; 呼 氣 到 結 尾 時 也 知 道 那 時 的 氣 息 吸 氣 時 的 情 況 也 是 同 樣, 這 是 覺 知 呼 吸 的 全 息 在 這 階 段, 對 全 息 的 體 驗 往 往 是 漸 進 的 : 有 時 只 能 覺 知 開 始 時 的 氣 息, 中 間 與 結 尾 的 氣 息 顯 得 不 清 楚 ; 有 時 只 能 覺 知 中 間 的 氣 息, 開 始 與 結 尾 的 氣 息 顯 得 不 清 楚 ; 有 時 只 能 覺 知 結 尾 的 氣 息, 開 始 與 中 間 的 氣 息 顯 得 不 清 楚 ; 有 時 則 能 覺 知 其 中 兩 個 時 段 的 氣 息 ; 有 時 則 能 覺 知 開 始 中 間 與 結 尾 所 有 時 段 的 氣 息 ( 全 息 ) 無 論 是 上 述 的 哪 一 種 情 況 發 生, 應 當 照 著 當 下 能 覺 知 的 狀 態 繼 續 覺 知 下 去, 不 應 做 任 何 改 變 或 控 制 讓 正 念 的 培 育 與 心 的 成 長 循 著 自 然 的 過 程 進 行, 正 如 種 樹 之 後 讓 樹 自 然 地 成 長 一 般, 隨 著 正 念 的 茁 壯, 對 全 息 的 覺 知 會 自 然 地 愈 來 愈 全 面, 這 樣 才 是 正 確 的 禪 修 態 度 與 作 法 在 這 個 階 段 應 注 意 的 事 項 也 和 上 一 個 階 段 一 樣, 乃 至 後 面 的 每 一 個 階 段 也 都 是 同 樣 道 理, 那 就 是 避 免 急 著 要 加 速 進 展 ( 躁 進 ) 一 著 急 就 會 使 心 繃 緊, 心 繃 緊 會 造 成 身 體 繃 緊 當 禪 修 者 急 著 要 清 楚 地 覺 知 全 息 時, 內 心 會 生 起 輕 微 的 執 取 ( 貪 愛 ), 這 種 執 取 會 使 心 不 自 在 ( 繃

緊 ) 如 此, 即 使 能 將 全 息 知 道 得 很 明 顯, 但 是 心 將 傾 向 於 不 平 靜 不 安 定, 而 且 會 不 自 覺 地 控 制 呼 吸, 帶 來 身 心 的 不 舒 服 感 受 如 果 禪 修 者 繼 續 以 這 種 方 式 覺 知 全 息, 最 初 一 兩 次 靜 坐 可 能 會 收 到 立 即 的 效 果, 但 是 接 下 來 的 靜 坐 則 會 由 於 心 的 浮 動 與 身 心 的 苦 受 而 漸 趨 下 坡 因 此, 保 持 平 靜 的 心, 輕 輕 地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才 是 妥 善 的 方 法 隨 著 正 念 的 自 然 成 長, 對 全 息 的 覺 知 也 會 自 然 愈 來 愈 全 面, 愈 來 愈 清 晰 覺 知 微 細 的 呼 吸 在 入 出 息 念 經 中, 佛 陀 接 著 說 :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身 行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身 行 而 呼 氣 這 裏 所 謂 的 身 行, 意 思 是 呼 吸 的 活 動 狀 態 平 靜 身 行 是 指 使 呼 吸 平 靜 下 來 使 呼 吸 平 靜 的 方 法 就 是 使 心 平 靜 下 來, 因 為 呼 吸 是 由 心 生 出 來 的 色 法, 呼 吸 的 活 動 與 心 的 活 動 息 息 相 關 當 心 漸 趨 平 靜 時, 呼 吸 也 會 漸 趨 平 靜 當 呼 吸 平 靜 時, 呼 吸 會 顯 得 很 微 細 ( 微 息 ), 不 容 易 覺 察, 必 須 以 平 靜 與 清 明 的 心 輕 輕 地 覺 知 在 修 行 入 出 息 念 的 任 何 過 程 中, 禪 修 者 都 可 以 遇 到 呼 吸 變 得 微 細 的 情 況, 而 特 別 是 當 心 變 得 愈 來 愈 平 靜 時, 呼 吸 也 會 變 得 愈 來 愈 微 細 無 論 在 哪 個 階 段, 呼 吸 變 得 微 細 都 是 好 現 象, 但 是 初 學 者 往 往 由 於 不 了 解 或 經 驗 不 足, 容 易 由 於 呼 吸 變 得 微 細, 無 法 繼 續 清 楚 地 被 覺 知 到, 因 而 感 到 困 擾 與 不 滿 有 些 人 會 企 圖 用 力 呼 吸, 以 便 使 呼 吸 變 得 明

顯 ; 有 些 人 會 感 到 心 煩 意 躁, 不 知 所 措 因 此, 微 細 的 呼 吸 對 修 行 入 出 息 念 的 人 而 言, 是 一 項 大 考 驗 其 實, 呼 吸 變 得 微 細 時 正 是 禪 修 得 到 深 入 進 展 的 轉 機 這 時 更 應 謹 守 上 述 的 三 項 要 領 以 平 靜 的 心, 輕 輕 地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當 呼 吸 變 得 平 靜 微 細 時, 心 也 必 須 隨 著 保 持 平 靜 微 細, 才 能 跟 得 上 呼 吸 進 展 的 步 調 禪 修 者 必 須 先 有 正 確 的 觀 念, 了 解 呼 吸 之 所 以 變 得 微 細 的 原 理, 才 能 在 情 況 發 生 時 保 持 沉 著 鎮 定, 既 不 執 取, 也 不 排 斥, 只 是 保 持 平 靜 的 心, 照 著 當 下 微 細 呼 吸 的 狀 態 繼 續 覺 知 它 當 微 細 的 呼 吸 顯 得 不 清 楚 時, 就 照 著 不 清 楚 的 樣 子 知 道 它 當 呼 吸 微 細 到 無 法 覺 察 時, 禪 修 者 感 受 不 到 任 何 呼 吸, 這 時 只 需 了 解 呼 吸 其 實 還 是 繼 續 在 原 來 的 地 方 進 出, 沒 有 中 斷 以 平 靜 的 心, 保 持 這 樣 的 理 智 與 覺 知, 正 念 就 不 會 由 於 覺 察 不 到 呼 吸 而 中 斷 繼 續 保 持 正 念 在 原 本 能 覺 知 呼 吸 的 地 方, 知 道 呼 吸 還 在 那 裏 進 出, 漸 漸 地, 心 會 愈 趨 於 平 靜, 而 能 覺 知 極 端 微 細 的 呼 吸, 這 時 的 心 行 就 是 所 謂 平 靜 的 心 行 禪 修 者 覺 知 呼 吸 時 所 用 的 方 法 不 同 時, 覺 知 微 細 呼 吸 的 效 率 也 就 不 同 不 少 禪 修 者 喜 歡 借 助 鼻 孔 出 口 處 皮 膚 的 觸 覺 來 覺 知 呼 吸 然 而 觸 覺 本 身 是 比 較 鈍 的 比 較 粗 的 認 知 工 具, 遠 遠 比 不 上 心 的 知 覺 敏 銳 當 呼 吸 微 細 到 某 個 程 度 時, 皮 膚 的 觸 覺 不 再 能 感 受 到 呼 吸 的 存 在, 那 時 禪 修 者 就 會 若 有 所 失, 不 知 如 何 是 好

解 決 這 個 問 題 的 辦 法 是 盡 早 練 習 單 純 依 靠 心 來 覺 知 呼 吸, 不 再 依 靠 觸 覺 更 好 的 辦 法 是 依 照 本 文 從 開 始 以 來 的 方 法 做, 那 就 是 從 一 開 始 就 不 依 賴 觸 覺, 純 粹 以 心 覺 知 呼 吸 禪 修 者 習 慣 於 以 心 覺 知 呼 吸 之 後, 當 呼 吸 變 得 愈 來 愈 平 靜 與 微 細 時, 只 要 記 得 保 持 沉 著 與 鎮 定, 就 不 難 做 到 使 心 也 平 靜 與 微 細, 隨 著 呼 吸 的 現 狀 而 亦 步 亦 趨 地 時 時 覺 知 著 微 細 的 呼 吸 佛 陀 在 經 上 說 :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心 行 而 吸 氣 ; 他 學 習 : 我 將 平 靜 心 行 而 呼 氣 當 身 行 ( 呼 吸 的 活 動 狀 態 ) 變 得 平 靜 與 微 細 時, 如 果 禪 修 者 的 心 行 ( 心 的 活 動 狀 態 ) 也 能 隨 著 變 得 平 靜 與 微 細, 那 麽 禪 修 者 的 心 就 能 在 刹 那 刹 那 間 繼 續 覺 知 微 細 的 呼 吸, 禪 修 者 的 心 將 能 跟 隨 著 呼 吸 而 進 入 愈 來 愈 深 入 與 奧 妙 的 意 境 3-5 排 除 障 礙 由 於 心 的 變 化 太 快, 加 上 每 個 人 無 始 以 來 所 累 積 的 種 種 煩 惱 與 習 氣, 禪 修 當 中 有 時 會 出 現 一 些 障 礙 了 解 處 理 障 礙 的 方 法 與 善 加 運 用 才 能 有 效 地 克 服 困 難, 超 越 障 礙, 使 禪 修 境 界 順 利 地 提 升 助 行 在 相 應 部. 大 品. 念 處 相 應. 比 庫 尼 住 處 經 中, 佛 陀 教 導 說 :

當 比 庫 在 身 之 處 隨 觀 身 而 住 時, 由 於 身 的 緣 故, 生 起 身 的 躁 熱 或 心 的 疏 懶, 或 者 心 向 外 分 散, 那 比 庫 應 當 將 心 導 向 任 何 一 種 能 引 發 自 信 的 相 將 心 導 向 任 何 一 種 能 引 發 自 信 的 相 的 人 會 生 起 愉 快 ; 愉 快 的 人 會 生 起 喜 悅 ; 心 懷 喜 悅 的 人 身 會 平 靜 ; 身 平 靜 的 人 會 感 受 到 快 樂 ; 快 樂 的 人 心 會 專 一 他 如 此 省 察 : 我 將 心 導 向 ( 其 他 相 ) 的 目 的 已 經 達 到 了, 現 在 就 讓 我 ( 將 心 ) 收 回 來 他 ( 將 心 ) 收 回 來, 既 不 去 思 惟, 也 不 去 檢 查 他 知 道 : 不 思 惟 也 不 檢 查, 內 在 有 正 念, 我 感 到 快 樂 這 段 經 文 指 示 禪 修 者 : 當 修 行 主 要 法 門 ( 例 如 入 出 息 念 ) 遇 到 困 難 時, 可 以 暫 時 將 心 導 向 有 興 趣 的 其 他 法 門 修 習 那 個 法 門 時 能 生 起 愉 快 喜 悅 平 靜 快 樂 專 一 當 他 的 心 藉 著 修 行 其 他 法 門 而 達 到 專 一 之 後, 就 可 以 將 心 收 回 來 修 行 主 要 法 門 如 此 有 助 於 在 主 要 法 門 的 修 習 上 達 到 更 好 的 效 果 在 同 樣 那 部 經 中, 佛 陀 接 著 教 導 不 將 心 導 向 其 他 法 門, 而 只 是 繼 續 專 注 於 主 要 法 門 的 修 行 方 式 最 後 佛 陀 總 結 說 : 將 心 導 向 其 他 法 門 與 不 將 心 導 向 其 他 法 門 這 兩 種 方 式 已 經 涵 蓋 應 該 教 導 給 弟 子 的 一 切 方 法 了 這 兩 種 方 式 是 禪 修 者 排 除 障 礙 的 重 要 指 引 關 於 其 他 修 行 法 門 的 運 用, 佛 陀 不 只 在 上 述 這 部 經 談 到 而 已, 在 中 部. 根 本 五 十 經. 除 尋 經 ( 中 部 第 20 經 )

佛 陀 也 教 導 說 : 當 比 庫 注 意 某 個 相 時, 由 於 那 個 相 的 緣 故, 生 起 與 欲 相 關 與 瞋 相 關 與 癡 相 關 的 邪 惡 不 善 思 惟 那 位 比 庫 應 該 離 開 那 個 相 而 注 意 與 善 相 關 的 其 他 相 當 他 離 開 那 個 相 而 注 意 與 善 相 關 的 其 他 相 時, 與 欲 相 關 與 瞋 相 關 與 癡 相 關 的 邪 惡 不 善 思 惟 會 棄 除 與 消 失 棄 除 它 們 之 後, 心 會 向 內 安 定 平 靜 專 一 這 裏 所 謂 的 其 他 相 是 指 主 要 修 行 法 門 以 外 的 其 他 修 行 法 門, 它 們 可 以 輔 助 主 要 的 修 行 法 門, 所 以 稱 為 助 行 助 行 之 ( 一 ) 修 習 不 淨 有 時 在 修 習 入 出 息 念 時, 禪 修 者 的 心 對 人 事 物 生 起 強 烈 執 著 的 妄 念, 呼 吸 對 他 的 心 已 經 失 去 吸 引 力, 即 使 想 要 他 的 心 安 住 在 呼 吸 一 小 段 時 間 也 做 不 到 那 時, 他 應 該 暫 時 離 開 呼 吸, 轉 修 有 助 於 棄 除 執 著 的 三 十 二 身 分 ( 身 體 的 三 十 二 個 組 成 部 份 ), 其 方 法 如 下 : 在 這 裏 同 樣 必 須 注 意 用 心 不 用 腦, 以 生 起 於 心 髒 部 位 的 平 靜 的 心, 輕 輕 地 覺 知 頭 頂 上 的 頭 發 如 此 覺 知 時 只 須 大 槪 地 知 道 即 可, 能 知 道 一 分 就 是 一 分, 知 道 得 不 明 顯 也 不 要 緊, 盡 量 只 是 直 接 單 純 地 覺 知, 不 要 假 借 想 像 可 以 整 體 地 覺 知 所 有 的 頭 發, 或 只 注 意 一 部 份 的 頭 發, 或 掃 過 各 部 份 的 頭 發, 內 心 留 意 它 為 頭 發 頭 發 以 同 樣

的 方 法 覺 知 身 毛 指 甲 牙 齒 皮 膚 以 上 這 五 個 是 三 十 二 身 分 中 的 第 一 組 可 以 如 此 一 再 重 複 地 覺 知 這 五 個 身 分, 也 可 以 逐 漸 增 加 其 他 的 身 分, 因 此, 三 十 二 身 分 是 可 以 很 靈 活 地 以 不 同 方 式 修 行 的 法 門 其 他 的 身 分 是 : 第 二 組 : 肌 肉 筋 腱 骨 骨 髓 腎 第 三 組 : 心 肝 肋 膜 脾 肺 第 四 組 : 腸 腸 間 膜 胃 中 物 糞 便 腦 第 五 組 : 膽 汁 痰 膿 血 汗 脂 肪 第 六 組 : 淚 皮 脂 唾 液 鼻 涕 關 節 滑 液 尿 液 可 以 依 照 自 己 歡 喜 的 方 式 修 行, 覺 知 當 中 的 幾 組 身 分 或 全 部 三 十 二 個 身 分 心 在 每 一 身 分 停 留 的 時 間 可 以 自 己 決 定, 一 般 可 以 是 幾 十 秒 到 兩 三 分 鐘 轉 換 身 分 速 度 的 快 慢 可 以 產 生 不 同 的 調 心 效 果, 如 果 能 善 加 運 用, 則 不 但 對 治 貪 欲 有 效, 對 治 心 散 亂 ( 雜 念 多 ) 與 昏 沉 ( 昏 昏 欲 睡 ) 也 很 有 效 以 反 複 轉 換 身 分 的 方 法 修 習 一 段 時 間 之 後, 如 果 覺 得 心 比 較 平 靜, 可 以 將 心 停 留 在 其 中 一 個 身 分, 例 如 骨 骼, 內 心 只 是 單 純 地 覺 知 骨 骨, 如 此 能 使 心 更 加 穩 定

剛 開 始 覺 知 三 十 二 身 分 時, 只 需 單 純 地 知 道 各 個 身 分 當 漸 漸 熟 練 到 能 了 知 各 別 身 分 不 美 觀 不 可 愛 的 本 質 時, 就 可 以 在 覺 知 它 們 的 時 候 留 意 它 們 為 不 淨 不 淨, 如 此, 正 念 與 定 力 會 更 進 一 步 提 升 無 論 修 習 三 十 二 身 分 當 中 的 幾 種 身 分, 都 應 當 了 解 自 己 的 身 體 只 是 這 些 不 淨 的 身 分 組 成 的, 沒 有 任 何 真 實 美 麗 與 清 淨 的 本 質 存 在, 不 值 得 貪 愛 與 執 取, 別 人 的 身 體 也 是 一 樣 大 家 的 身 體 都 已 經 不 值 得 貪 愛 與 執 取 了, 更 何 況 與 這 些 身 體 相 關 聯 的 事 情 與 物 品? 它 們 就 更 不 值 得 貪 愛 與 執 取 了 如 此 執 著 的 心 就 會 漸 漸 淡 化, 乃 至 消 失 直 到 心 漸 漸 平 靜 與 穩 定 之 後, 才 轉 移 心 的 注 意 力 回 來 覺 知 呼 吸 助 行 之 ( 二 ) 修 習 慈 心 有 時 在 修 習 入 出 息 念 時, 憤 憤 不 滿 的 妄 念 不 斷 地 生 起, 使 禪 修 者 無 法 安 心 於 覺 知 呼 吸 那 時, 他 應 該 暫 時 離 開 呼 吸, 轉 修 有 助 於 棄 除 瞋 怒 的 慈 心, 其 方 法 如 下 : 以 生 起 於 心 髒 部 位 的 平 靜 的 心, 感 受 自 己 周 遭 的 一 切 眾 生, 然 後 真 誠 地 希 望 他 們 快 樂, 內 心 作 意 : 願 一 切 眾 生 快 樂 發 起 這 樣 的 善 願 之 後, 就 讓 心 自 然 地 繼 續 輕 輕 覺 知 這 樣 的 善 願, 能 有 一 分 感 受 就

安 於 一 分 當 內 心 這 種 慈 心 的 感 受 漸 漸 弱 來 去 時, 就 再 一 次 作 意 : 願 一 切 眾 生 快 樂, 然 後 讓 心 自 然 地 繼 續 感 受 這 種 慈 心 的 善 願 慈 心 具 有 強 大 的 威 力, 能 夠 軟 化 自 己 與 別 人 頑 強 與 憤 怒 的 心, 使 心 傾 向 於 柔 和 寧 靜 有 力, 是 很 好 的 助 行 經 常 修 習 慈 心 不 但 有 助 於 排 除 禪 修 的 障 礙, 促 使 心 容 易 得 到 定 力, 而 且 具 有 保 護 的 作 用, 可 以 令 禪 修 者 免 離 危 難, 可 說 是 一 舉 數 得 的 修 行 法 門 當 障 礙 棄 除, 心 情 柔 和 穩 定 時, 就 可 以 將 注 意 力 轉 移 回 來 覺 知 呼 吸 助 行 之 ( 三 ) 佛 隨 念 有 時, 當 禪 修 者 感 到 對 禪 修 方 法 或 對 自 己 能 力 信 心 不 足 時, 或 者 內 心 感 到 任 何 恐 懼 與 不 安 時, 佛 隨 念 是 很 好 的 助 行, 能 夠 提 升 信 心, 去 除 恐 懼, 使 內 心 安 穩 與 寧 靜 佛 隨 念 的 修 法 在 前 面 第 2 節 的 2-2 生 起 喜 悅 那 一 段 中 已 經 談 過 這 是 每 一 次 靜 坐 開 始 時 都 應 修 習 的 方 法, 只 是 在 這 裏 作 為 助 行 時, 應 當 修 習 更 長 一 些 的 時 間, 使 心 深 深 地 感 受 到 佛 陀 這 項 德 質 的 殊 勝 與 偉 大, 使 整 個 心 沐 浴 在 這 種 感 受 當 中 只 要 把 握 前 面 談 過 的 修 行 要 領, 有 毅 力 地 一 再 練 習, 漸 漸 就 能 體 驗 佛 隨 念 的 強 大 功 效, 心 會 充 滿 喜 悅 與 活 力 障 礙 排 除 之 後, 就 將 心 的 注 意 力 轉 移 回 來 覺 知 呼 吸

助 行 之 ( 四 ) 死 隨 念 有 時 在 禪 修 當 中, 懶 散 與 懈 怠 的 妄 念 不 斷 襲 擊 禪 修 者, 使 他 感 到 無 力 與 無 心 繼 續 修 習 入 出 息 念 那 時, 他 應 該 暫 時 離 開 呼 吸, 轉 修 有 助 於 棄 除 懈 怠 的 死 隨 念, 其 方 法 如 下 : 以 生 起 於 心 髒 部 位 的 平 靜 的 心, 輕 輕 地 了 解 自 己 的 生 命 不 可 能 永 遠 存 在, 終 有 一 天 會 死 亡 的 事 實, 而 且 死 亡 隨 時 都 可 能 來 臨, 死 亡 來 臨 時 世 間 的 一 切 都 必 須 舍 棄 以 智 慧 理 解 了 這 些 事 實 之 後, 就 在 內 心 反 複 地 作 意 : 我 一 定 會 死 我 一 定 會 死 漸 漸 地, 內 心 會 生 起 警 惕 心, 不 敢 繼 續 懶 散 對 於 心 特 別 容 易 懈 怠 的 人, 只 是 憶 念 自 己 必 定 會 死 亡 的 事 實 未 必 能 有 效 地 激 發 警 惕 心 這 時 應 當 回 憶 過 去 曾 經 聽 過 或 見 過 的 一 些 無 常 的 事 件, 包 括 種 種 天 災 人 禍 最 好 的 例 子 是 自 己 認 識 的 人 突 然 之 間 遭 遇 不 測 的 災 難, 絲 毫 來 不 及 防 備 就 發 生 了 不 幸 的 事 件, 導 致 重 傷 重 病 或 死 亡 回 憶 之 後 就 以 智 慧 推 理 到 自 己 身 上 : 自 己 在 無 始 以 來 的 過 去 世 也 曾 經 造 過 數 不 盡 的 惡 業, 那 些 惡 業 隨 時 都 可 能 成 熟 而 產 生 劇 烈 不 幸 的 果 報, 造 成 自 己 不 是 重 傷 就 是 死 亡 的 下 場 這 些 下 場 是 無 法 預 測 無 法 避 免 的, 唯 有 現 在 趕 緊 保 持 正 念, 用 心 禪 修, 才 能 在 不 幸 的 遭 遇 發 生 時 減 輕 痛 苦, 甚 至 能 無 憂 無 懼, 坦 然 自 在 以 如 此 的 心 情 修 習 死 隨 念 就 能 產 生 激 起 精 進 的 強 大 功 效 激 起 警 惕 心 與 精 進 心 之 後, 應 當

回 來 以 平 靜 的 心, 輕 輕 地 覺 知 自 然 的 呼 吸, 而 不 應 任 由 心 處 於 過 度 激 進 的 狀 態, 影 響 禪 修 的 穩 定 進 展 佛 隨 念 佛 隨 念 藉 著 憶 念 佛 陀 的 德 行 以 提 昇 信 心 與 定 力 的 禪 修 方 法 我 們 的 佛 陀 : 得 到 燃 燈 佛 授 記 之 後, 以 四 阿 僧 祇 ( 四 無 數 ) 與 十 萬 大 劫 的 時 間 圓 滿 十 巴 拉 密 二 千 五 百 多 年 前 出 生 於 北 印 度 釋 迦 王 族, 姓 喬 達 摩, 名 悉 達 多,29 歲 出 家,35 歲 成 佛, 說 法 45 年,80 歲 般 涅 槃 十 巴 拉 密 : 布 施 持 戒 出 離 智 慧 精 進 忍 耐 實 語 慈 愛 決 意 中 舍 勝 利 吉 祥 偈 所 述 佛 陀 的 八 項 勝 利 吉 祥 : 戰 勝 方 法 戰 勝 方 法 魔 王 布 施 等 法 ( 巴 拉 密 ) 旃 闍 摩 那 祇 靜 默 阿 拉 瓦 加 夜 叉 忍 耐 薩 遮 迦 智 慧 燈 那 羅 祇 梨 大 象 慈 愛 難 陀 跋 難 陀 龍 王 神 通 開 導 鴦 掘 磨 羅 神 通 巴 卡 梵 天 王 智 慧 藥

佛 隨 念 所 用 的 文 詞 : 這 位 世 尊 也 即 是 阿 拉 漢 正 自 覺 者 明 行 具 足 者 善 至 世 間 解 無 上 者 調 禦 丈 夫 天 人 導 師 佛 陀 世 尊 佛 陀 的 德 號 阿 拉 漢 含 義 遠 離 一 切 煩 惱 習 氣, 破 煩 惱 敵, 破 生 死 輪 迴 的 輻, 值 得 接 受 天 與 人 的 供 養, 沒 有 秘 密 的 惡 行 正 自 覺 者 由 自 己 正 確 地 覺 悟 一 切 法 明 行 具 足 者 智 慧 與 善 行 都 達 到 圓 滿 善 至 向 安 穩 的 方 向 行 ; 善 語 善 行 者 世 間 解 完 全 了 解 世 間 無 上 者 調 禦 丈 夫 應 受 調 服 者 的 無 上 調 禦 師 天 人 導 師 天 神 與 人 類 的 導 師 佛 陀 自 己 覺 悟 真 理, 也 教 導 他 人 覺 悟 真 理 世 尊 具 足 吉 祥 者 修 行 佛 隨 念 的 功 德 : 1. 降 伏 內 心 的 貪 瞋 癡 等 煩 惱, 心 正 直 安 定, 可 證 得 近 行 定 2. 尊 敬 導 師, 使 信 心 廣 大 正 念 廣 大 智 慧 廣 大 福 德 廣 大 增 長 喜 悅 3. 克 服 怖 畏 恐 懼, 安 忍 於 苦 痛

4. 因 為 他 的 身 中 常 存 佛 德 隨 念, 所 以 他 的 身 體 也 如 塔 一 樣 值 得 供 養 5. 因 為 他 的 心 向 佛, 所 以 即 使 遇 到 能 誘 發 犯 罪 的 對 象, 他 也 能 像 見 佛 一 般, 心 生 慚 愧, 不 致 犯 罪 6. 如 果 不 能 證 得 更 高 的 境 界, 下 一 世 能 投 生 於 善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