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2-0-1_封面.doc



Simila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d _封面

第 一 部 分 学 校 概 况 苏 州 大 学 坐 落 于 素 有 人 间 天 堂 之 称 的 古 城 苏 州, 是 国 家 211 工 程 重 点 建 设 高 校 2011 计 划 首 批 认 定 高 校, 是 江 苏 省 属 重 点 综 合 性 大 学, 其 主 要 前 身 为 创 建 于 19

中文古诗词杂志 第四卷 第六期 2013年6月

204 戲劇學刊 第一幕 場景 縹緲村中 樵夫上 整理著一個大竹簍 另一個村民甲路過 村民甲 又要上山啊 樵 夫 是啊 拿些蔬菜水果給山裡來了的那個婆婆 婆婆挺有意思的 會說許多的妖怪 故事 今兒個不知又會說些什麼 村民甲 真有意思的 改天也給我說說 樵 夫 那有什麼問題 只怕我說得不好 整理好竹簍

Microsoft Word - WZTU doc

创刊号电子版

Microsoft Word G...doc

Microsoft Word - 20期-7.萬新華 doc

中文古诗词杂志 第四卷 第三期 2013年3月

入 学 考 试 重 点 考 查 学 生 的 基 础 专 业 知 识 基 本 实 验 操 作 技 能 独 立 思 考 和 动 手 能 力 笔 试 和 面 试 的 试 题 都 有 足 够 的 难 度, 以 利 择 优 录 取 新 录 取 的 研 究 生 第 一 次 见 面, 池 先 生 会 作 一 次


Taiwan Forestry Journal 寫 給 志 工 夥 伴 的 一 段 話 : 能 有 這 樣 的 機 會 與 這 些 真 實 無 偽 珍 愛 萬 物 的 朋 友 相 識, 是 工 作 中 的 快 樂 泉 源 這 群 以 天 為 幕 以 地 為 床 為 自 然 與 人 之 間 搭 起 親

山居筆記


Microsoft Word - chbj0106.doc

42 雕塑研究 第八期 年代的文學 43 各位朋友大家好 非常榮幸接受朱銘美術館的邀請 來參加這個 紀的中國 整個臺灣社會改變的時候 我根本還沒有機會好好認識我 主題演講 我的專長是臺灣文學 就集中在文學這個領域來談我對 70 們的土地 我真正被教育 被啟蒙 恐怕就是從人間副

2 主 义 官 僚 资 本 主 义 这 些 内 外 反 动 派, 究 竟 谁 是 谁 非, 也 是 是 非 问 题, 但 是 这 是 和 人 民 内 部 问 题 性 质 不 同 的 另 一 类 是 非 问 题 我 们 的 国 家 是 工 人 阶 级 领 导 的 以 工 农 联 盟 为 基 础 的 人


Microsoft PowerPoint 頭肩頸穴位舒壓(meili講義)1206.pptx

中文古诗词杂志 第四卷 第七期 2013年7月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6.FIT)

<4D F736F F D205F30395FA4E9AA76AEC9A54EBB4FC657B5FCAAC0AAECB1B45FBD735F2E646F63>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7号

216 戲劇學刊 新編崑劇 楊妃夢 創作構想 本劇以本人撰作之學術論文 楊妃故事之發展及其相關之文學 為基礎 嚴格根據崑 腔曲劇體製規律編寫 旨在呈現歷史上楊妃之真人實事 以及其經由文人論述 民間傳說 所產生扭曲變型之原委 從而發人以體悟與省思 雖然 身後是非誰管得 但 禍福善 惡 何嘗不也由人 全

6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016 年 成 了 关 注 异 民 族 文 化 的 兴 趣 和 爱 好 在 其 后 的 经 历 中, 虽 然 经 历 了 很 多 的 政 治 运 动, 但 这 种 爱 好 坚 持

FROM THE EDITOR

Journal of Chinese painting 画 刊 [ 顾 问 ] 许 江 张 浩 张 华 胜 金 鉴 才 高 克 明 梁 平 波 潘 鸿 海 ( 以 姓 氏 笔 画 为 序 ) [ 社 长 ] 孙 永 [ 副 社 长 ] 张 伟 民 池 沙 鸿 [ 艺 委 会 ] 王 赞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就业质量报告

9(3)人文封面

Microsoft Word - 8. 以通俗之教化民成俗:晚明经学家郝敬《圣谕俗讲》.doc

( 三 ) 加 强 指 导, 创 新 机 制 在 统 筹 规 划 的 前 提 下, 有 效 利 用 各 方 面 教 育 资 源, 引 导 社 会 办 学 单 位 参 与 会 计 人 员 继 续 教 育, 并 不 断 丰 富 继 续 教 育 内 容, 创 新 继 续 教 育 方 式, 整 合 继 续

????????

A-錢穆宗教觀-171


好文如茶: 理性的澄澈与透明

国有大型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

2019 Chinese Taipei National High School Athletic Game Boxing Championship Junior Men Division Top 8 As of WED 24 APR 2019 Men s Mosquito(38-41Kg) Ran

目錄第十期.doc

ISSN CN /Q ( 399,100044) 1383 BM

一 年 一 度 的 中 国 国 际 矿 业 大 会 即 将 在 天 津 拉 开 帷 幕 作 为 多 年 来 一 直 与 大 会 携 手 合 作 的 伙 伴, 我 们 衷 心 祝 愿 本 届 矿 业 大 会 取 得 圆 满 成 功! 中 国 国 际 矿 业 大 会 为 全 球 矿 业 企 业 提 供

关于2009年全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甲级资质行政许可决定的公告

以经解影之《一代宗师》:《周易》作为华莱坞电影分析的新框架

/ P1

Ctpu

booklet-30/Jun/09.indd

序 文 藝 社 (Societ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在 去 年 暑 假 開 始 籌 措 成 立, 二 零 一 三 年 九 月 正 式 展 開 所 有 活 動 文 藝 社 成 立 的 目 的 旨 在 讓 學 生 學 習 欣 賞 歷 代 名 篇 名 作, 其 中 以 古 典

Microsoft Word - 中文 (1).docx

戲劇研究 第十三期 之一 而非獨立的崑曲班社 崑曲在臺灣的扎根 實有賴大陸來臺的學者及曲友 前輩 或在大學講授曲學 或因興趣籌辦曲會 幽蘭方能自江南根留臺灣 飄香 逾一甲子 其中徐炎之 張善薌伉儷居功厥偉 先於一九四九年號召曲友成立同 期曲會 定期以曲會友 延續至今已達一千五百多期 繼而進入校園指導

叶 洪 生 : 论 还 珠 楼 主 李 寿 民 的 是 非 功 过 2012 年 第 4 期 剑 仙 神 话 志 怪 冒 险 传 奇 种 种 题 材 内 容 的 超 长 篇 武 侠 巨 构 并 未 全 部 完 成 当 故 事 进 行 到 蜀 山 剑 侠 后 传 ( 以 下 简 称 后 传 ) 第 五

untitled

陈文利简历

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析

People, Things and Stories -Museologists within the City Walls TAIWAN NATURAL SCIENCE Vol.35 (1)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LC-MS-guided isola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2-(2-phenylethyl)chromone dimers from Chinese agarwood (Aquilaria sinensis) Hui-

經濟部(單位別) (發文文別)稿

宋代诗学批评视野中的白居易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續論

86 定人 人生 人性 历史 社会的运动与前进 他们 极善于把政治上对于苏维埃政权的忠贞与爱国主 义 与对于白桦树和草原的依恋 与对于人和人性 2011 年 夺秒地把自己的音乐造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伐木 工人的儿子孙长宁 粉碎 四人帮 后 孙长宁千里 人生的天真的勃勃有生气的肯定结合起来 三 迢迢来

5. 接 機 部 分 : 到 了 仁 川 機 場, 出 了 海 關, 韓 體 大 應 該 會 派 人 來 接 機 如 果 真 的 找 不 到 人 的 話, 可 以 選 擇 A: 打 電 話 回 台 灣, 請 國 際 交 流 中 心 的 老 師 幫 忙 聯 絡 韓 國 體 大 的 老 師 B: 自 己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AUCWA0501p00A.indd

(1) ( ) : (3), (12) (7) (10)

台 灣 人 權 學 刊 第 三 卷 第 三 期 他 還 接 受 教 育 部 的 委 託, 長 年 擔 任 中 央 層 級 的 人 權 教 育 輔 善 團 的 指 導 教 授, 至 今 已 有 多 年 我 雖 然 不 是 很 了 解 為 什 麼 他 可 以 一 邊 承 擔 教 育 部 賦 予 的 任

用 敬 虔 更 新 的 生 命 迎 接 基 督 的 復 活 文 賴 榮 信 主 教 evil live

AGED TEA AND TEA CEREMONY EQUIPMENT COLLECTION :00-16: :00-18:

<4D F736F F D20B6BED2A9D2E0BFC9CEAAC1BCD2A92E646F63>

Tiananmen Archives: Chinese Language Newspaper Articles Box 9 of Box 9. Chinese Language Newspaper Clippings Newspaper Title Date Article Title China

[1] [2] [ 1] [ 2]

Livelihood Situation of Disabled Population in China 中国残疾人口的生活状况

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doc

174 ( ) ( ) [ 1 ] [2] ( ) [3] [1] (1884) [2] ( [3]

untitled

元培科技大學 年度「傑出校友」推薦表


<4D F736F F D20CDF5D1A42DC9C2CEF7B5D8C7F8B5C4B4ABCDB3B1A4D5AFBEDBC2E42E646F63>

240 ( )

東 土 眾 生 如 此 渾 沌, 紅 塵 遮 目, 毫 不 知 愛 惜 自 己 的 靈 魂 為 人 一 世, 被 名 利 所 累, 不 重 修 行, 事 事 造 孽, 冤 冤 相 報 何 時 了 世 人 如 何 才 能 脫 離 苦 海 啊! 慈 航 大 士 為 救 渡 云 云 眾 生, 請 求 佛

实 践 探 讨 高 丽 : 从 少 数 民 族 大 学 生 的 阅 读 需 求 看 民 族 院 校 图 书 馆 的 资 源 建 设 有 区 域 性 和 民 族 性 很 强 的 传 统 学 科 特 色 学 科 及 优 势 学 科, 因 此 图 书 馆 的 资 源 建 设 也 要 顺 应 这 一 特 性


Microsoft Word - Chinese-Traditional_ M_A4-Booklet.docx

<4D F736F F D20C9EAC2DBBEABD1A1CEC4D5C23538C6AA2E646F63>

河 北 省 深 化 中 小 学 教 师 职 称 制 度 改 革 工 作 方 案 根 据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部 教 育 部 关 于 印 发 深 化 中 小 学 教 师 职 称 制 度 改 革 的 指 导 意 见 的 通 知 ( 人 社 部 发 号 ) 要 求, 结 合

頁 碼 序 號 學 校 名 稱 個 人 申 請 一 類 組 二 類 組 三 類 組 39 義 守 大 學 P.40 P.202 P.313 P 銘 傳 大 學 P.44 P.204 P.313 P 亞 洲 大 學 P.47 P.206 P.314 P 東 海

guidebook_P _C_NN.indd

31

80 戲劇學刊 Evaluating the Verbal Descriptions of Obscure and Lost Peking Operas in Taiwan as Recorded in Chinese Opera Monthly Liu Hui-Fen* Abstract Chin



涓浗鏂囧寲

15 TAIWAN CRAFTS No:15

45 TAIWAN CRAFTS No:15

1 引 言 大 陆 与 台 湾 两 地 之 间 的 交 流 与 日 剧 增, 大 量 与 台 湾 有 关 的 信 息 进 入 了 大 陆 居 民 的 生 活 随 着 交 流 的 不 断 深 入, 我 们 发 现 台 湾 国 语 和 我 们 所 使 用 的 普 通 话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别 台

标题

请在此添加标题

穨yinmen.PDF

Transcription:

ISSN 2075-0404 東 吳 中 文 線 上 學 術 論 文 第 二 期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Soochow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nline No.2 June 2008 東 吳 大 學 出 版 Published by SOOCHOW UNIVERSITY

第 二 期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Soochow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nline No.2 June 2008 發 行 人 馬 君 梅 Publisher: Ma, Chun-mei 編 輯 委 員 會 Editorial Board 編 輯 委 員 : 許 清 雲 ( 召 集 人 東 吳 大 學 教 授 ) EDITORIAL COMMITTEE:Hsu, Ching-yun 陳 松 雄 ( 東 吳 大 學 教 授 ) 林 伯 謙 ( 東 吳 大 學 教 授 ) Chen, Sung-hsiung Lin, Po-chien 蘇 淑 芬 ( 東 吳 大 學 教 授 ) 鄭 明 娳 ( 東 吳 大 學 教 授 ) Su, Shu-fen Cheng, Ming-li 侯 淑 娟 ( 東 吳 大 學 副 教 授 ) 林 宜 陵 ( 東 吳 大 學 助 理 教 授 ) Hou, Shu-chuan Lin, Yi-ling 陳 慷 玲 ( 東 吳 大 學 助 理 教 授 ) 鍾 正 道 ( 東 吳 大 學 助 理 教 授 ) Chen, Kang-ling Chung, Cheng-tao 涂 美 雲 ( 東 吳 大 學 助 理 教 授 ) Tu, Mei-yun 執 行 編 輯 : 曾 甲 一 助 教 EXECUTIVE EDITOR:Tseng, Chia-yi 東 吳 大 學 出 版 臺 灣 11102 臺 北 市 士 林 區 臨 溪 路 70 號 Published by Soochow University, No. 70, Lin-hsi Road, Shin Lin, Taipei, 11102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東 吳 中 文 線 上 學 術 論 文 第 二 期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教 師 論 文 目 錄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羅 雅 純 1 博 碩 士 生 論 文 擁 護 又 質 疑 的 聖 人 追 隨 者 論 仲 由 與 端 木 賜 在 先 秦 兩 漢 類 型 化 孔 門 故 事 中 的 共 同 形 象 吳 曉 昀 33 試 論 劉 辰 翁 遺 民 情 懷 之 轉 化 以 須 溪 詞 為 中 心 之 考 察 張 晏 菁 55 惠 棟 古 文 尚 書 考 辨 偽 舉 證 的 效 力 平 趙 銘 豐 77 楊 仁 山 論 語 發 隱 析 論 謝 成 豪 99 十 里 山 花 寂 寞 紅 略 探 蕭 紅 作 品 中 的 生 命 情 調 與 女 性 意 識 崔 舜 華 121 他 者 的 歷 史 帝 國 的 神 話 與 臺 灣 意 識 交 織 論 葉 石 濤 臺 灣 意 識 的 形 成 及 實 踐 盧 柏 儒 145

從 獻 身 武 道 到 優 雅 的 暴 力 古 龍 新 派 武 俠 的 武 藝 描 寫 與 武 學 內 涵 翁 文 信 167 數 詞 成 語 形 式 結 構 的 計 量 分 析 劉 美 芸 199

2008 年 6 月 頁 1-32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羅 雅 純 提 要 縱 觀 中 國 經 學 的 演 繹, 奠 基 在 聖 哲 語 錄 與 成 德 士 儒 互 動 上 展 開, 做 為 經 典 的 傳 統 一 方 面 做 為 價 值 思 想 的 源 生, 啓 發 修 德 治 身 之 典 範 ; 另 一 方 面, 企 慕 聖 賢 的 經 典 解 釋 者, 在 優 入 聖 域 潛 心 揅 所 的 勉 志 上, 也 透 露 了 自 身 稟 志 的 生 命 體 驗 因 此, 做 為 經 典 註 疏 的 詮 釋 活 動, 便 成 為 迥 向 身 心 實 踐 的 為 己 之 學, 注 入 經 典 不 竭 的 豐 盈 意 涵 細 繹 經 學 的 發 展 歷 史, 宋 代 經 學 是 孟 學 發 展 史 上 承 先 啟 後 的 重 要 關 鍵, 既 繼 往 漢 學 舊 風 又 下 開 宋 學 新 風, 由 子 部 推 尊 入 經 部, 不 僅 說 明 孟 子 經 典 地 位 的 升 格, 也 突 顯 出 孟 學 在 歷 史 上 的 重 要 性 南 宋 朱 熹 便 是 立 足 此 交 織 共 生 的 氛 圍 下, 黽 勉 為 志 展 開 儒 學 四 書 集 大 成 的 詮 釋 大 業 本 文 立 基 於 朱 熹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以 宋 代 經 學 和 孟 子 升 格 發 展 歷 史 作 對 照, 推 溯 時 代 變 革 影 響 其 理 學 註 孟 之 因, 造 成 何 以 註 孟 以 道 統 為 尊, 傳 承 經 學 志 業, 重 張 儒 學 大 旗 回 應 佛 老 挑 戰, 遂 以 此 關 懷 點 做 為 論 述 進 路 茲 此, 擬 以 二 節 分 析 : 首 先, 即 就 朱 熹 何 以 建 構 四 書 系 統 取 代 五 經 核 心, 提 出 歷 史 脈 絡 探 源 其 道 統 傳 承 其 次, 揭 櫫 詮 釋 方 法, 扭 轉 隋 唐 經 傳 箋 注, 融 併 漢 學 宋 學 解 釋 治 經, 通 經 明 理 以 展 開 理 學 新 孟 學, 表 彰 大 學 中 庸 推 尊 孟 子 論 語 開 啓 後 百 年 孟 學 發 展 歷 史 高 峰, 確 立 經 學 史 上 孟 子 屹 立 不 搖 正 統 地 位 除 此, 還 原 其 詮 釋 立 場, 詮 釋 方 法, 本 文 也 將 援 引 西 方 詮 釋 學 理 論 做 為 參 照 對 比, 試 能 予 上 述 課 題 提 出 解 釋, 諸 此 皆 為 本 文 討 論 之 所 要 關 鍵 詞 : 朱 熹 孟 子 經 學 理 學 詮 釋 淡 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兼 任 助 理 教 授

一 前 言 經 學 發 展 為 儒 家 文 化 論 述 之 主 流, 它 不 但 呈 顯 著 歷 史 文 化 的 思 潮, 也 載 有 時 勢 因 革 損 益 的 變 化, 伴 隨 著 政 治 上 的 紛 擾 而 與 封 建 制 度 緊 密 結 合, 成 為 統 治 者 定 思 想 一 尊 的 最 佳 工 具 細 繹 經 學 發 展 歷 史, 宋 代 經 學 是 孟 學 發 展 史 上 承 先 啟 後 的 重 要 關 鍵 1, 既 繼 往 漢 學 舊 風 又 下 開 宋 學 新 風, 由 子 部 推 尊 入 經 部 2, 不 僅 說 明 孟 子 經 典 地 位 的 升 格, 也 突 顯 孟 學 在 歷 史 上 的 重 要 性 南 宋 朱 熹 ( 西 元 1130 年 ~1200 年 4 月 23 日 ) 便 是 立 足 在 此 交 織 共 生 的 氛 圍 下, 黽 勉 為 志 展 開 儒 學 四 書 集 大 成 大 業 朱 熹 生 於 南 宋 高 宗 建 炎 四 年, 卒 於 寧 宗 慶 元 六 年, 享 年 七 十 一 原 籍 安 徽 婺 源, 生 於 福 建, 晚 年 居 於 建 陽, 後 世 稱 其 學 曰 閩 學 程 氏 洛 學, 由 楊 龜 山, 而 羅 豫 章, 而 李 延 平 以 至 於 朱 熹 益 發 昌 盛, 後 世 合 稱 程 朱 之 學 朱 熹 遍 註 群 經, 易 有 本 義 啟 蒙, 詩 有 集 傳, 儀 禮 有 經 傳 通 解, 於 春 秋 有 通 鑑 綱 目 以 發 其 意, 至 於 論 孟 集 註 學 庸 章 句, 其 詮 釋 之 影 響 對 後 世 經 學 之 發 展 尤 為 深 遠 自 宋 直 至 元 明 以 來, 士 人 所 誦 習 之 四 書 五 經, 皆 為 朱 學 義 理 所 籠 罩, 在 中 國 以 經 學 為 文 化 主 幹 的 背 景 下, 主 導 著 學 術 的 經 典 解 釋 權, 因 此 本 文 探 賾 於 朱 熹 註 經 之 歷 史 脈 絡, 回 歸 經 典 詮 釋 的 根 源, 以 宋 代 經 學 和 孟 子 升 格 發 展 作 對 照, 推 溯 變 革 影 響 理 學 註 孟 之 因, 造 成 何 以 註 孟 以 道 統 為 尊, 傳 承 經 學 志 業, 重 張 儒 學 大 旗 以 回 應 佛 老 挑 戰, 諸 此 關 懷 動 機, 遂 成 本 文 論 述 之 進 路 二 以 經 學 志 業 傳 承 儒 學 道 統 縱 觀 儒 學 發 展 至 兩 漢, 統 一 經 義 定 為 獨 尊, 以 經 學 做 為 儒 學 詮 釋 系 統, 經 學 推 至 成 為 學 術 文 化 的 正 統, 即 便 歷 經 了 魏 晉 玄 學 隋 唐 佛 道 的 衝 擊 挑 戰, 始 終 成 為 官 方 學 統 的 強 力 背 書 經 學 發 展 在 科 舉 長 期 的 推 波 助 瀾 下, 形 成 一 股 風 潮 甚 至 佔 有 思 想 獨 霸 地 位, 這 政 治 與 學 術 糾 葛 的 詭 譎 關 係, 習 焉 而 不 察 的 內 在 規 律 性, 牽 制 著 經 典 意 識 的 詮 釋 走 1 最 近 幾 年 來 宏 論 中 國 文 化 傳 統 影 響 於 近 代 者, 也 每 每 以 十 一 十 二 世 紀 作 為 中 國 文 化 的 座 標, 以 宋 代 作 為 傳 統 文 化 的 代 表 一 方 面 是 先 秦 漢 唐 以 來 儒 家 傳 統 文 化 的 總 結, 一 方 面 又 是 近 代 中 國 文 化 的 開 端 陳 植 鍔 : 北 宋 文 化 史 述 論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1992 年 ), 頁 1 2 周 予 同 在 其 群 經 概 論 中 提 到 此 一 名 詞, 以 孟 子 原 歸 屬 子 部, 到 了 宋 代 則 升 為 經 部 的 過 程 參 見 周 予 同 : 周 予 同 經 學 史 論 著 選 集 ( 上 海 : 人 民 出 版 社,1996 年 ), 頁 289-2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向, 也 呈 顯 每 個 朝 代 治 經 詮 釋 者 的 集 體 意 識, 當 是 不 容 輕 覷 的 力 量 這 種 種 過 渡 的 前 提, 不 但 形 成 唐 至 宋 代 百 年 來 的 經 學 發 展, 也 鋪 陳 了 孟 學 歷 史 地 位 的 浮 沉 儒 學 發 展 之 關 鍵 自 孔 子 殁 後 儒 分 為 八, 孟 子 捍 衛 孔 說 為 八 派 中 之 代 表, 至 秦 始 皇 統 一 中 國, 焚 書 坑 儒, 致 使 孟 子 學 說 大 受 打 壓, 雖 漢 文 帝 設 立 孟 子 傳 記 博 士, 後 有 東 漢 趙 岐 開 宗 立 範 注 孟 子 3, 然 亞 聖 之 名 卻 始 終 不 為 官 方 所 認 可 中 國 帝 制 社 會 的 思 想 文 化 結 構, 從 兩 漢 儒 術 獨 尊 魏 晉 玄 學 興 盛 隋 唐 儒 釋 道 三 教 鼎 足 而 立 的 局 面, 孟 學 發 展 至 宋, 終 於 有 了 史 無 空 前 歷 史 大 轉 換 唐 帝 國 建 立 後, 經 學 總 結 前 朝, 實 施 儒 教 並 獎 政 策, 一 方 面 以 政 治 手 段 統 一 儒 家 經 典 注 疏, 令 孔 穎 達 等 奉 欽 編 定 五 經 正 義 4 ; 另 一 方 面, 加 強 儒 學 主 導 性, 頒 定 天 下 成 為 科 舉 應 試 依 據, 一 時 蔚 然 成 風, 士 子 莫 不 奉 為 至 上 圭 臬 然 直 到 盛 唐, 儒 佛 文 化 共 時 呈 顯 對 比, 佛 學 鼎 盛 時 期 甚 至 出 現 了 天 臺 法 相 華 嚴 禪 宗 淨 土 律 宗 等 衍 生 的 宗 派 一 時 高 僧 大 德 輩 出, 尤 其 是 中 國 化 的 禪 宗 後 來 居 上 影 響 力 甚 囂 塵 上, 更 呈 現 佛 學 為 盛 的 繁 榮 景 象 佛 學 的 博 大 精 深 哲 學 體 系, 對 於 長 期 中 國 宗 法 制 度 下 的 百 姓 及 其 知 識 份 子 產 生 極 大 的 精 神 寄 託, 服 膺 的 信 徒 不 斷 增 多 相 對 地, 儒 學 內 在 思 想 發 展 漸 衰, 除 了 經 學 五 經 正 義 注 疏 的 整 理, 理 論 上 卻 缺 少 有 力 的 哲 學 層 面, 僅 能 擔 起 維 護 綱 常 倫 理 的 傳 統 優 勢, 卻 未 能 開 創 回 應 時 代 之 文 化 挑 戰, 對 於 外 來 佛 學 的 來 勢 洶 洶, 群 臣 儒 生 起 而 憂 切, 韓 愈 揭 竿 起 義 力 主 排 佛, 則 為 此 思 潮 發 韌 之 先 聲 儒 學 繼 長 期 衰 微 之 後, 韓 愈 5 李 翱 6 首 能 舉 起 儒 學 大 旗, 提 出 鮮 明 性 的 歷 史 任 務, 從 而 成 為 儒 學 再 一 次 的 復 興 先 導 韓 愈 力 斥 排 佛, 強 調 恢 復 儒 學 道 統 主 導 的 必 要 性 ; 而 李 翱 則 實 際 地 進 行 儒 學 與 佛 學 的 消 融, 他 們 分 就 時 代 的 不 同 角 度, 呼 籲 尊 孟 的 歷 史 重 要 性 : 斯 吾 所 謂 道 也, 非 向 所 謂 老 與 佛 之 道 也 堯 以 是 傳 之 舜, 舜 以 是 傳 之 禹, 禹 以 是 傳 之 湯, 湯 以 是 傳 之 文 武 周 公, 文 武 周 公 傳 之 孔 子, 孔 子 傳 之 孟 軻 軻 之 死, 3 清. 焦 循 : 孟 子 正 義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7 年 ), 頁 13 及 頁 16-17 4 唐. 孔 穎 達 疏 : 五 經 正 義,(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97 年 8 月 ) 5 道 統 一 詞, 是 朱 熹 在 中 庸 章 句 序 中 首 次 明 確 提 出, 然 就 其 觀 念 而 言, 在 韓 愈 那 裏 已 具 雛 形 另 外 於 送 王 塤 序 中 推 孟 子 一 書 為 聖 教 之 入 門 6 李 翱 是 一 位 典 型 的 儒 臣, 思 想 史 上 的 最 大 貢 獻 是 從 哲 學 的 高 度 援 佛 入 儒 以 儒 融 佛, 自 覺 意 識 到 要 以 佛 理 證 心 ( 與 本 使 楊 尚 書 請 停 修 寺 觀 錢 狀 即 用 佛 家 的 方 法 來 修 養 儒 家 的 心 性, 並 且 寫 下 了 著 名 的 復 性 書 上 中 下 三 篇 復 性 篇 以 孟 子 性 善 說 和 中 庸 性 命 說 為 依 據, 吸 收 禪 宗 見 性 成 佛 的 觀 點 和 無 念 為 宗 修 習 方 法, 建 造 了 自 己 獨 特 的 性 情 論 和 修 身 論 除 此, 李 翱 推 崇 孟 子 著 力 闡 揚 中 庸 對 其 後 宋 明 儒 學 影 響 性 極 大 - 3 -

不 得 其 傳 焉 7 退 之 之 作 原 道, 實 闡 正 心 誠 意 之 旨, 以 推 本 之 於 大 學 ; 而 習 之 ( 李 翱 字 ) 論 復 性, 則 專 以 羽 翼 中 庸 8 時 勢 所 趨, 面 對 佛 老 盛 勢 的 局 面, 韓 愈 選 擇 尊 孟, 推 本 大 學 ; 李 翱 論 性 提 倡 孟 子 性 善, 闡 揚 中 庸, 韓 李 二 人 皆 以 遙 承 孔 孟 道 統, 作 為 儒 學 更 新 的 實 踐 根 源 韓 愈 原 道 更 是 首 先 提 出 正 統 儒 學 的 傳 承 系 譜 : 堯 舜 禹 湯 文 武 周 公 孔 子 孟 子, 載 於 詩 書 易 春 秋 等 經 典, 所 傳 之 道 是 仁 義 之 道, 具 體 表 現 為 禮 樂 刑 政 等 社 會 政 制 依 此 來 看, 儒 家 的 道 是 泛 愛 眾 而 博 施 於 民 內 聖 外 王 之 道 原 道 中 明 言 : 斯 吾 所 謂 道 也, 非 向 所 謂 老 與 佛 之 道 也 提 出 與 之 抗 衡 的 儒 家 傳 道 系 譜 堯 以 是 傳 之 舜, 舜 以 是 傳 之 禹, 禹 以 是 傳 之 湯, 湯 以 是 傳 之 文 武 周 公, 文 武 周 公 傳 之 孔 子, 孔 子 傳 之 孟 軻 這 道 統 先 發 意 識 正 是 儒 者 文 化 承 當 的 歷 史 表 現 受 到 韓 李 尊 孟 啟 示, 隨 後 肅 宗 時, 禮 部 侍 郎 楊 綰 上 疏, 建 議 朝 廷 併 孟 子 論 語 孝 經 為 兼 經 ; 唐 懿 宗 時, 皮 日 休 請 廢 莊 子 列 子 等 書, 列 孟 子 納 為 科 舉 選 考 同 明 經 9 孟 子 歷 史 地 位 的 變 革, 受 到 韓 愈 李 翱 二 人 尊 孟 推 舉, 對 孟 子 地 位 提 升 厥 功 甚 偉, 清 儒 趙 翼 就 曾 贊 曰 : 宋 人 之 尊 孟 子, 其 端 發 于 楊 綰 韓 愈, 其 說 暢 於 ( 皮 ) 日 休 也 10 此 說 頗 為 確 切 韓 愈 在 尊 孟 的 前 提 下, 提 出 儒 家 道 統 說, 官 方 始 而 初 步 承 認 孟 子 一 書, 這 指 標 似 乎 也 代 表 了 官 方 心 態 改 變 的 開 始 其 後, 蜀 主 孟 昶 於 廣 政 元 年 ( 西 元 938 年 ) 命 宰 相 龍 門 毋 昭 裔 依 舊 本 九 經, 外 加 孝 經 論 語 爾 雅 孟 子 凡 十 三 經 予 訂, 令 張 德 釗 為 書 刻 石 於 成 者 學 堂, 11 孟 子 始 登 經 學 之 部 雖 中 唐 之 世 韓 愈 力 排 佛 老, 強 調 儒 家 正 統 倫 理 綱 紀 夷 夏 之 辨, 孟 學 遂 漸 為 世 所 曉 然 其 主 張 尊 孟 斥 異 端, 卻 未 能 真 正 達 到 根 除 如 日 中 天 的 佛 老 思 想, 也 未 能 建 構 起 儒 學 本 體 論 和 心 性 論 的 思 想 體 系 嚴 格 說 來, 究 其 因 在 於 其 並 未 真 正 切 中 時 代 之 弊, 原 因 在 於 當 時 中 國 哲 學 的 高 峰 仍 在 佛 學, 雖 尊 孟 試 圖 振 衰 起 弊, 仍 無 法 抗 拮 佛 學 之 勢, 因 此 自 唐 至 7 唐. 韓 愈 : 原 道, 謝 冰 瑩 等 編 譯 : 古 文 觀 止 ( 臺 北 : 三 民 書 局,1971 年 ), 頁 401 8 清. 全 祖 望 : 李 習 之 論, 鮚 琦 亭 集 外 編 收 錄 於 全 祖 望 集 彙 校 集 注 ( 下 )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2000 年 12 月 ), 卷 37, 頁 1510 9 林 漢 仕 : 孟 子 探 微 ( 臺 北 : 文 史 哲 出 版,1978 年 7 月 ), 第 七 篇 第 二 章, 頁 70 10 清. 趙 翼 : 陔 餘 叢 考 ( 一 ), 卷 四 ( 臺 北 : 新 文 豐 出 版,1975 年 ), 頁 76 11 清. 馮 登 府 嘗 根 據 殘 碑 遺 字 考 核 異 文, 今 日 足 以 在 馮 登 府 石 經 考 異 上, 可 見 蜀 石 經 刻 有 : 易 書 詩 三 禮 三 傳 孝 經 論 語 爾 雅 孟 子 凡 十 三 經 清. 馮 登 府 : 石 經 考 異 收 入 石 經 叢 刊 初 編 第 二 冊 ( 臺 北 : 信 誼 書 局,1994 年 6 月 ) - 4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宋 初, 佛 老 思 想 始 終 蔚 為 思 想 之 主 流 經 學 發 展 至 北 宋, 在 新 舊 經 學 的 相 互 激 盪 下, 經 學 揚 棄 了 漢 唐 的 注 疏 之 學, 轉 而 闡 發 義 理 直 探 聖 人 本 意, 治 經 逐 漸 轉 為 疑 經 改 經 12, 趨 向 直 抒 胸 臆, 發 明 經 旨 析 說 為 尚, 這 種 種 內 外 原 因 的 催 化, 也 促 使 孟 學 地 位 發 展 有 了 重 要 的 突 破 就 政 治 因 素 影 響 所 致, 宋 初 施 行 重 文 輕 武, 強 化 文 官 制 度 ; 真 宗 大 中 祥 符 五 年 ( 西 元 1012 年 ), 又 令 孫 奭 校 定 孟 子 正 義, 13 列 孟 子 刊 入 十 三 經 頒 布 天 下, 優 渥 文 士, 擴 大 科 舉 取 士, 此 時 儒 者 紛 紛 致 力 於 典 籍 編 校 逮 至 神 宗, 王 安 石 當 權 更 是 議 定 了 論 語 孟 子 同 科 取 士, 孟 子 正 式 配 享 孔 廟, 推 波 助 瀾 地 提 昇 了 孟 子 地 位 14, 王 安 石 的 振 興 之 功, 孟 學 思 想 亦 隨 之 廣 佈 孟 學 地 位 的 抬 高, 思 想 內 部 也 有 了 發 揮, 北 宋 前 期 佛 老 仍 盛, 卻 也 激 發 了 博 儒 志 士 捍 衛 道 統 為 志 15, 宋 初 三 先 生 胡 瑗 與 孫 復 石 介, 開 宋 代 理 學 先 河 其 後, 北 宋 五 子 周 敦 頤 邵 雍 張 載 程 顥 程 頤, 皆 以 振 興 儒 學 為 治 學 之 本, 建 立 起 社 會 的 行 為 規 範 16 北 宋 中 葉, 道 學 興 起, 心 性 論 成 為 學 者 探 討 之 要 至 神 宗 元 豐 八 年 陸 長 愈 請 以 兗 鄒 二 公 配 享 文 宣 王, 議 定 孟 子 冠 服 位 同 顏 回 17 徽 宗 崇 寧 年 間, 詔 諡 孟 子 為 鄒 國 公 18, 立 廟 恭 祀, 北 宋 孟 子 地 位 趨 於 尊 崇 穩 固, 孟 學 思 想 也 隨 之 議 題 化 至 衣 冠 南 渡 之 後, 儒 學 漸 由 外 王 走 向 內 聖, 書 院 名 師 多 講 授 理 氣 心 性 論, 道 學 大 為 蓬 勃, 鴻 儒 輩 出, 一 時 蔚 然 成 風 朝 廷 也 多 方 推 尊 理 學, 諸 儒 倡 論 孟 學 心 性 養 氣 之 說 臻 於 鼎 盛 理 學 家 通 過 提 倡 理 學, 闡 發 義 理, 注 疏 儒 經, 以 經 學 為 學 術 型 態 的 表 現, 孟 學 經 疏 尤 為 興 盛, 昂 然 成 為 當 代 之 顯 學, 尤 以 朱 熹 以 經 學 大 師 之 姿 集 註 大 成, 更 是 開 啓 了 後 數 百 年 來 孟 學 發 展 的 蓬 勃 鼎 盛 朱 熹 尤 以 感 佩 韓 愈 有 志 之 士, 力 挽 狂 瀾 倡 道 統 振 興 儒 學, 闢 佛 老 斥 異 端, 也 據 12 仁 宗 初 期, 疑 經 之 風 盛, 儒 士 不 獨 固 守 注 疏, 進 而 疑 經, 主 要 人 物 有 : 孫 復 胡 瑗 石 介 歐 陽 修 劉 敞 王 安 石 等 人 清. 紀 昀 著 :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卷 二 十 六, 劉 敞 春 秋 傳 條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2001 年 5 月 ), 頁 530-531 13 宋. 晁 公 武 郡 齋 讀 書 志 云 : 孫 奭 等 釆 唐 張 鎰 丁 公 著 所, 參 附 益 其 闕 今 注 孟 子 者, 趙 氏 之 外, 有 陸 善 經, 奭 撰 正 義 以 趙 注 為 本, 其 不 同 者, 時 時 兼 取 善 經, 如 謂 子 莫 執 中, 為 子 等 無 執 中 之 類 大 中 祥 符 中 書 成, 上 於 朝 宋. 晁 公 武 : 郡 齋 讀 書 志 第 一 冊, 卷 三 上,( 臺 北 : 商 務 印 書 館,1978 年 ), 頁 192 14 針 對 慶 曆 年 間 之 後 學 術 發 展 至 鉅, 錢 穆 先 生 曾 詳 文 作 一 精 要 之 剖 析 參 見 錢 穆 : 中 國 學 術 思 想 史 論 叢 ( 五 ), 初 期 宋 學 ( 臺 北 : 東 大 圖 書 公 司 出 版,1976 年 ) 15 宋. 葉 適 : 習 學 紀 言 序 目 卷 四 十 七 皇 朝 文 鑑 一 敕 條 引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77 年 ) 16 明. 柯 維 騏 : 宋 史 新 編 卷 四 百 二 十 七, 道 學 傳 序 ( 北 京 :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2006 年 ) 17 清. 俞 樾 : 茶 香 室 續 鈔 ( 臺 北 : 世 界 書 局,1963 年 ), 頁 4452 18 同 註 9-5 -

此 之 源, 加 強 了 他 註 孟 意 識 的 萌 生 : 如 原 道 之 言, 雖 不 能 無 病, 然 自 孟 子 以 來, 能 知 此 者 ( 指 推 尊 孟 軻 ), 獨 愈 而 已 19 韓 子 曰 : 堯 以 是 傳 之 舜, 舜 以 是 傳 之 禹, 禹 以 是 傳 之 湯, 湯 以 是 傳 之 文 武 周 公, 文 武 周 公 傳 之 孔 子, 孔 子 傳 之 孟 軻, 軻 之 死 不 得 其 傳 焉 惟 孟 軻 師 子 思, 而 子 思 之 學 出 於 曾 子 自 孔 子 沒, 獨 孟 軻 氏 之 傳 得 其 宗 故 求 觀 聖 人 之 道 者, 必 自 孟 子 始 20 道 統 不 僅 是 一 種 系 譜 的 言 說, 也 蘊 涵 了 詮 釋 者 的 個 人 心 志, 很 顯 然 朱 熹 透 過 認 同 韓 愈 道 統 所 賦 予 的 傳 承 使 命, 求 觀 聖 人 之 道 者, 必 自 孟 子 始 明 確 地 道 出 孟 學 詮 釋 的 必 然 性, 將 薪 火 相 傳 職 志 置 入 了 道 統 的 言 說 型 態, 更 上 溯 到 孟 子 : 孟 子 曰 由 堯 舜 至 於 湯, 五 百 餘 歲 ; 若 禹 皋 陶 則 見 而 知 之 ; 若 湯, 則 聞 而 知 之 由 湯 至 於 文 王, 五 百 有 餘 歲, 若 伊 尹 萊 朱 則 見 而 知 之 ; 若 文 王, 則 聞 而 知 之 由 文 王 至 於 孔 子, 五 百 有 餘 歲, 若 太 公 望 散 宜 生, 則 見 而 知 之 ; 若 孔 子, 則 聞 而 知 之 由 孔 子 而 來 至 於 今, 百 有 餘 歲, 去 聖 人 之 世, 若 此 其 未 遠 也 ; 近 聖 人 之 居, 若 此 其 甚 也 然 而 無 有 乎 爾, 則 亦 無 有 乎 爾 21 孟 子 闢 楊 墨 ; 韓 愈 闢 佛 老, 朱 熹 效 於 此 精 神 高 度, 以 經 典 作 為 道 統 傳 承 的 象 徵 孟 子 自 述 承 續 孔 子 之 志, 朱 熹 也 將 自 己 理 解 詮 釋 納 為 繼 孔 孟 之 統, 隱 述 地 於 此 篇 下 注, 也 恰 成 為 孟 子 有 此 不 得 辭 的 代 言 朱 熹 云 : 愚 按 此 言, 雖 若 不 敢 自 謂 已 得 其 傳, 而 憂 後 世 遂 失 其 傳, 然 乃 所 以 自 見 其 有 不 得 辭 者, 而 又 以 見 夫 天 理 民 彝 不 可 泯 滅, 百 世 之 下, 必 將 有 神 會 而 心 得 之 者 耳 故 於 篇 終, 曆 序 群 聖 之 統, 而 終 之 以 此, 所 以 明 其 傳 之 有 在, 而 又 以 俟 後 聖 於 無 窮 也, 其 指 深 哉! 有 宋 元 豐 八 年, 河 南 程 顥 伯 淳 卒 潞 公 文 彥 博 題 其 墓 曰 : 明 道 先 生 而 其 弟 頤 正 叔 序 之 曰 : 周 公 歿, 聖 人 之 道 不 行 ; 孟 軻 死, 聖 人 之 學 不 傳 道 不 行, 百 世 無 善 治 ; 學 不 傳, 千 載 無 真 儒 無 善 治, 士 猶 得 以 明 夫 善 治 之 道, 以 淑 諸 人, 以 傳 諸 後 ; 無 真 儒, 則 天 下 貿 貿 焉 莫 知 所 之, 人 欲 肆 而 天 理 滅 矣 19 20 21 唐. 韓 愈 撰 宋. 朱 熹 考 異 : 朱 子 校 昌 黎 先 生 集 傳 ( 北 京 :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2006 年 12 月 ) 宋. 朱 熹 撰 徐 德 明 校 點 : 孟 子 序 說,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 上 海 : 古 籍 出 版 社,2001 年 12 月 ), 頁 231 同 前 註, 孟 子 盡 心 章 句 下,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頁 446-6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先 生 生 乎 千 四 百 年 之 後, 得 不 傳 之 學 於 遺 經, 以 興 起 斯 文 為 己 任 辨 異 端, 辟 邪 說, 使 聖 人 之 道 渙 然 複 明 於 世 蓋 自 孟 子 之 後, 一 人 而 已 然 學 者 於 道 不 知 所 向, 則 孰 知 斯 人 之 為 功? 不 知 所 至, 則 孰 知 斯 名 之 稱 情 也 哉? 22 很 明 確 地, 朱 熹 認 為 孟 子 感 憂 後 世 遂 失 其 傳, 體 認 天 理 民 彝 不 可 泯 滅, 雖 若 不 敢 自 謂 已 得 其 傳, 然 乃 以 所 以 自 見 其 有 不 得 辭 之 故 回 應 當 代 儼 然, 不 僅 深 刻 地 體 會 孟 子 心 志, 也 將 必 有 神 會 而 心 得 之 者 耳 寄 託 於 自 身 的 傳 承 使 命 所 以, 引 述 程 頤 序 曰 : 辨 異 端, 辟 邪 說, 使 聖 人 之 道 渙 然 複 明 於 世 蓋 自 孟 子 之 後, 一 人 而 已 來 論 證 孟 軻 殁, 聖 人 之 學 不 傳 朱 熹 有 鑑 於 此 道 不 行, 百 世 無 善 治 ; 學 不 傳, 千 載 無 真 儒, 給 了 自 己 繼 孔 孟 正 統, 興 起 斯 文 為 己 任 的 詮 釋 依 據 朱 熹 闡 述 孟 學 心 志 已 明, 何 以 稟 志 承 擔 起 這 儒 學 繼 統 的 使 命? 孟 子 序 說 中 似 乎 找 不 到 闡 述 其 志 的 證 明, 然 大 學 章 句 序 中 庸 章 句 序 已 代 其 顯 說 : 及 孟 子 沒 而 其 傳 泯 焉, 則 其 書 雖 存, 而 知 者 鮮 矣! 天 運 循 環, 無 往 不 復 宋 德 隆 盛, 治 教 休 明 於 是 河 南 程 氏 兩 夫 子 出, 而 有 以 接 乎 孟 氏 之 傳 實 始 尊 信 此 篇 而 表 章 之, 既 又 為 之 次 其 簡 編, 發 其 歸 趣, 然 後 古 者 大 學 教 人 之 法 聖 經 賢 傳 之 指, 粲 然 復 明 於 世 雖 以 熹 之 不 敏, 亦 幸 私 淑 而 與 有 聞 焉 23 中 庸 何 為 而 作 也? 子 思 子 憂 道 學 之 失 其 傳 而 作 也 蓋 自 上 古 聖 神 繼 天 立 極, 而 道 統 之 傳 有 自 來 矣 其 見 於 經, 則 允 執 厥 中 者, 堯 之 所 以 授 舜 也 ; 人 心 惟 危, 道 心 惟 微, 惟 精 惟 一, 允 執 厥 中 者, 舜 之 所 以 授 禹 也 堯 之 一 言, 至 矣, 盡 矣! 而 舜 復 益 之 以 三 言 者, 則 所 以 明 夫 堯 之 一 言, 必 如 是 而 後 可 庶 幾 也 夫 堯 舜 禹, 天 下 之 大 聖 也 以 天 下 相 傳, 天 下 之 大 事 也 自 是 以 來, 聖 聖 相 承 及 曾 氏 之 再 傳, 而 復 得 夫 子 之 孫 子 思, 則 去 聖 遠 而 異 端 起 矣 子 思 懼 夫 愈 久 而 愈 失 其 真 也, 於 是 推 本 堯 舜 以 來 相 傳 之 意, 質 以 平 日 所 聞 父 師 之 言, 更 互 演 繹, 作 為 此 書, 以 詔 後 之 學 者 蓋 其 憂 之 也 深, 故 其 言 之 也 切 ; 其 慮 之 也 遠, 故 其 說 之 也 詳 其 曰 天 命 率 性, 則 道 心 之 謂 也 ; 其 曰 擇 善 固 執, 則 精 一 之 謂 也 ; 其 曰 君 子 時 中, 則 執 中 之 謂 也 自 是 而 又 再 傳 以 得 孟 氏, 為 能 推 明 是 書, 以 承 先 聖 之 統, 及 其 沒 而 遂 失 其 傳 焉 則 吾 道 之 所 寄 不 越 乎 言 語 文 字 之 閒, 而 異 端 22 23 同 前 註, 孟 子 盡 心 章 句 下,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頁 447 同 前 註, 大 學 章 句 序,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頁 2-7 -

之 說 日 新 月 盛, 以 至 於 老 佛 之 徒 出, 則 彌 近 理 而 大 亂 真 矣 然 而 尚 幸 此 書 之 不 泯, 故 程 夫 子 兄 弟 者 出, 得 有 所 考, 以 續 夫 千 載 不 傳 之 緒 熹 自 蚤 歲 即 嘗 受 讀 而 竊 疑 之, 沈 潛 反 覆, 蓋 亦 有 年, 雖 於 道 統 之 傳, 不 敢 妄 議, 然 初 學 之 士, 或 有 取 焉, 則 亦 庶 乎 行 遠 升 高 之 一 助 雲 爾 24 顯 然, 朱 熹 隱 而 不 顯 的 詮 釋 宗 旨, 透 過 對 儒 家 經 書 的 集 註, 謙 遜 地 訴 說 道 統 之 傳, 不 敢 妄 議 遂 使 其 以 不 得 不 已 的 詮 釋, 除 了 以 續 夫 千 載 不 傳 之 緒 擔 起 傳 承 職 志, 更 明 確 地 說 是 來 自 更 深 的 詮 釋 使 命 而 誘 使 朱 熹 實 踐 詮 釋 的 開 展, 乃 自 於 所 立 基 的 時 代 詮 釋 視 域 : 去 聖 遠 而 異 端 起 因 此, 感 於 佛 老 異 端 之 說 的 日 新 月 盛, 彌 理 大 亂 之 勢, 身 為 儒 者 的 朱 熹 闡 志 祖 述 二 程, 其 憂 也 深 其 言 也 切, 寄 志 於 文 字 言 語 之 載, 通 過 集 註 詮 釋 活 動 開 展, 聖 聖 相 承 朱 熹 展 開 了 力 振 儒 學, 重 樹 道 統 大 旗, 從 而 在 理 學 義 理 中 建 構 起 儒 學 完 整 的 道 德 價 值, 回 應 當 代 佛 老 的 衝 擊 挑 戰, 以 承 續 千 載 聖 哲 之 道 統 概 論 而 言, 孟 子 升 格 的 變 遷 疑 經 思 潮 的 延 續 宋 明 理 學 的 開 展 以 己 意 尊 孟, 續 承 學 術 上 道 統 萌 志, 這 步 步 地 構 成 朱 熹 集 儒 學 大 成 的 詮 釋 意 識 這 強 烈 詮 釋 意 識, 在 整 個 經 學 大 業 的 開 展 中, 昭 然 若 揭 南 宋 孝 宗 淳 熙 年 間, 朱 熹 經 典 立 述 與 傳 承 聖 賢 之 統 的 職 志, 展 開 了 上 承 孔 孟, 集 儒 學 綰 于 一 身 的 詮 釋 活 動, 表 彰 大 學 中 庸 論 語 孟 子 分 章 句 並 作 集 註, 合 而 編 之 成 四 書 : 仁 宗 明 道 初 年, 程 顥 及 弟 寔 生, 及 長, 受 業 周 氏, 已 乃 擴 大 其 所 聞, 表 章 大 學 中 庸 二 篇, 與 論 孟 並 行, 於 是 上 自 帝 王 傳 心 之 奧, 下 至 初 學 入 德 入 門, 融 會 貫 通, 無 復 餘 蘊 25 迄 宋 南 渡, 新 安 朱 熹 得 程 式 正 傳, 其 學 加 親 切 焉 大 抵 以 格 物 致 知 為 先, 明 善 誠 身 為 要 凡 詩 書 六 藝 之 文, 與 夫 孔 孟 之 遺 言, 顛 錯 於 秦 火, 支 離 於 漢 儒, 幽 深 於 魏 晉 六 朝, 至 是 皆 煥 然 而 大 明, 秩 然 而 各 得 其 所 此 宋 儒 之 學, 所 以 度 越 諸 子, 而 上 接 孟 氏 者 歟 26 南 渡 後, 朱 熹 得 程 式 正 傳, 直 探 孔 孟 周 張 二 程 道 統, 完 成 理 學 思 想 總 結, 建 構 27 儒 學 大 成 取 代 傳 統 的 五 經 地 位 28, 此 一 創 舉 在 經 學 史 上 尤 有 深 遠 影 響 其 弟 子 黃 24 25 26 27 同 前 註, 中 庸 章 句 序,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頁 17-18 同 註 16 同 前 註 至 於 北 宋 諸 儒 之 文 獻, 朱 子 有 近 思 錄 二 程 遺 書 之 編 輯, 又 為 通 書 太 極 圖 說 西 銘 作 解 義, 並 持 續 - 8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幹 贊 曰 : 由 孟 子 而 後, 周 程 張 子 繼 其 絕, 至 熹 而 始 著 29 以 朱 熹 為 孔 孟 之 後 續 統 者, 當 仁 不 讓 然 我 們 也 由 此 發 現, 朱 熹 註 孟 的 形 成 之 初, 並 不 僅 純 粹 只 為 了 解 釋 孟 子 文 本 意 義 與 孟 子 原 意, 而 是 掌 握 儒 學 經 典 的 詮 釋 權, 來 回 應 佛 老 挑 戰, 試 圖 由 此 提 出 儒 學 價 值 核 心 以 重 振 當 代 文 化 意 識 更 清 楚 地 說, 朱 熹 闡 幽 發 微 由 得 聖 賢 之 意 而 立 自 得 之 意, 正 是 借 鑑 孔 孟 之 道 的 意 義 視 域, 以 經 典 的 解 釋 權 為 理 學 發 聲, 建 構 宋 代 理 學 體 系 其 集 註 四 書 直 探 孔 孟 語 境, 這 樣 的 詮 釋 連 繫 正 可 謂 一 種 往 返 於 歷 史 上 的 訴 求, 譜 下 了 相 當 明 確 貫 通 之 跡 亦 如 黃 俊 傑 先 生 所 指 出, 儒 家 常 將 他 們 所 主 張 現 在 以 及 未 來 的 應 然 與 過 去 歷 史 上 的 實 然 (to be) 結 合 為 一, 並 且 常 常 在 應 然 基 礎 上 論 述 實 然 所 以, 儒 家 歷 史 思 維 常 常 表 現 出 : 歷 史 與 歷 史 解 釋 者 由 於 互 相 融 合 互 相 滲 透 而 達 到 所 謂 互 為 主 體 性 的 狀 態 30 換 言 之, 朱 熹 立 志 開 啓 的 經 學 志 業, 除 了 回 應 當 代 課 題, 從 過 往 聖 賢 經 典 闡 發, 創 造 建 立 起 另 一 個 經 典 新 釋 這 新 釋 表 明 了 一 個 強 烈 的 實 踐 應 用, 不 僅 是 做 為 己 述 的 明 志, 也 說 明 自 身 精 神 遙 契 的 體 驗, 在 先 聖 賢 哲 的 引 證 言 述 下, 實 現 了 儒 學 道 統 的 傳 承, 在 互 為 主 體 的 視 域 融 合 下, 功 不 可 沒 地 完 成 經 學 集 註 體 系 的 使 命 31 三 四 書 章 句 集 註 兼 采 漢 宋 融 舊 鑄 新 經 學 的 發 展 是 一 個 總 體 歷 史 性 的 動 態 詮 釋, 它 外 延 的 不 僅 是 時 間 過 程 ; 內 延 思 想 更 載 具 豐 富 的 聖 賢 智 慧 依 思 想 性 觀 點 看 中 國 經 學 系 統 可 分 為 二, 其 一 五 經 系 統 : 詩 書 易 禮 樂 春 秋, 主 要 論 述 夏 商 周 三 代 先 王 為 政 歷 史 文 而 廣 泛 地 講 各 家 之 學 ( 具 見 語 類 ) 此 外, 撰 小 學, 修 禮 書, 編 名 臣 言 行 錄, 作 楚 辭 集 注, 舉 凡 儒 家 經 典 文 獻, 與 一 般 之 文 教 學 術 政 事 禮 俗, 幾 乎 皆 與 朱 子 有 了 關 涉 故 宋 元 以 來 文 化 學 術, 無 論 縱 的 傳 承 或 橫 的 傳 播, 朱 子 皆 居 極 為 重 要 之 地 位 尤 其 對 於 韓 國 日 本 之 影 響, 在 宋 明 儒 中, 無 人 可 比 朱 子 門 庭 廣 大, 傳 衍 久 遠, 形 成 一 個 新 的 學 統 ; 尤 其 從 文 獻 之 纂 輯 註 釋, 學 術 之 廣 泛 議 論, 與 禮 俗 教 化 之 影 響 上 看, 朱 子 確 有 集 大 成 之 規 模 樣 態 ; 但 若 謂 朱 子 集 北 宋 理 學 之 大 成, 便 涉 及 義 理 系 統 工 夫 入 路 諸 問 題, 此 則 不 可 以 含 混 籠 統, 而 必 須 明 辨 異 同, 乃 能 得 宋 明 六 百 年 學 術 思 想 之 真 相 28 錢 穆 : 朱 子 學 術 述 評 收 於 中 國 學 術 通 義,( 臺 北 : 學 生 書 局,1975 年 ), 頁 98-100 29 宋. 黃 幹 : 宋 史 道 學 三, 卷 429(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83 年 ), 頁 20 30 黃 俊 傑 : 中 國 古 代 儒 家 歷 史 思 維 的 方 法 及 其 運 用 刊 中 國 文 哲 集 刊 第 三 期 (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所 籌 備 處,1993 年 3 月 ), 頁 372 31 值 得 一 談, 現 今 儒 家 學 者 都 普 遍 視 程 朱 陸 王 是 繼 孔 孟 思 想 的 正 統 學 說, 而 在 道 統 傳 承 的 系 譜 中, 也 發 現 道 統 繼 承 的 地 位 從 王 者 重 臣 至 師 道, 到 了 宋 代 程 朱 陸 王, 理 學 又 分 為 格 物 窮 理 和 致 良 知 兩 進 路 而 開 展 顯 然, 從 堯 舜 至 孔 孟 的 正 統 之 道, 至 程 朱 陸 王 心 性 論 的 發 展, 呈 現 出 雙 線 的 闡 述, 這 足 也 說 明 朱 熹 孟 學 詮 釋 的 重 要 對 儒 學 發 展 影 響 性 甚 大 - 9 -

獻 相 對 地, 四 書 系 統 論 語 孟 子 大 學 中 庸 則 是 記 載 了 春 秋 戰 國 儒 家 學 派 其 後 的 思 想 論 著, 不 僅 是 奠 基 在 三 代 基 礎 上 所 闡 發, 而 是 統 攝 了 所 有 政 治 倫 理 教 育 宗 教 哲 學 等 的 一 套 完 整 學 說 就 主 要 意 義 而 歸 納, 五 經 是 歷 史 文 獻 為 主 ; 四 書 則 是 以 思 想 論 著 為 主 然 從 另 一 個 歷 史 性 的 觀 點 來 看, 經 學 發 展 從 五 經 七 經 九 經 十 三 經 到 四 書 集 成, 種 種 隨 著 時 代 的 變 異 而 衍 生 遞 嬗 更 迭 的 過 程, 不 但 扣 緊 著 所 有 朝 代 的 興 衰, 也 透 顯 了 經 典 在 不 同 時 代 所 彰 顯 的 不 同 面 貌 而 立 足 在 此 間 的 理 解, 必 然 註 定 這 無 所 逃 避 的 難 題 時 間 變 異 這 問 題 正 也 說 明 了 經 典 文 本 與 詮 釋 者 間 始 終 存 在 著 鮮 明 的 歷 史 性, 時 代 差 別 文 字 隔 閡 意 涵 理 解 皆 構 成 詮 釋 活 動 中 的 種 種 挑 戰 而 這 二 者 之 間 差 異, 必 須 透 過 理 解 的 方 式 來 進 行 原 典 疏 解, 即 在 此 文 獻 - 語 言 的 文 本 型 態 下, 治 經 方 式 便 開 展 了 豐 碩 的 體 例 如 : 訓 詁 章 句 注 疏 解 箋 傳 記 等 等 的 詮 釋 方 法 毋 庸 置 疑, 春 秋 戰 國 是 經 學 的 原 創 時 期 兩 漢 經 學 解 經 方 式, 鑑 於 年 代 之 久 遠, 又 逢 秦 火 焚 書 而 衰 的 經 學 困 境, 展 開 了 兩 漢 今 古 文 經 的 反 省 整 理, 此 期 學 術 側 重 文 獻 的 章 法 考 證 訓 詁, 因 此 多 以 傳 注 方 式 探 求 古 人 原 意 32 直 至 魏 晉, 隨 著 玄 學 思 想 的 發 展, 治 經 方 式 除 了 打 破 漢 代 典 章 訓 詁 的 藩 籬 外, 對 傳 注 的 體 會 也 有 了 進 一 步 深 化, 不 限 囿 於 儒 家 經 典, 轉 而 對 道 家 老 莊 思 想 闡 述 魏 晉 疏 解 經 義, 也 伴 著 玄 學 興 起 而 生, 時 風 所 趨 而 清 談 思 想 之 普 遍, 相 顯 的 儒 家 經 學 發 展 中 衰 33 隋 唐 之 際, 因 隨 著 外 來 佛 學 傳 入 一 時 僧 徒 講 論 大 增, 加 上 佛 典 的 翻 譯 引 入, 治 經 學 風 呈 現 新 局 大 唐 帝 國 統 一, 鑑 於 前 朝 章 句 雜 亂, 又 因 漢 末 後 長 期 變 亂 導 致 典 籍 散 佚, 文 理 多 乖 錯 且 師 說 多 門, 上 位 者 為 適 應 科 舉 取 士 和 維 護 政 治 統 一 的 需 要, 詔 令 陸 德 明 經 典 釋 文 34 定 經 學 為 尊 而 後 孔 穎 達 總 集 南 北 朝 義 疏 之 作 35, 編 纂 撰 修 五 經 正 義 36 統 一 南 學 北 學, 使 六 朝 以 來 經 學 思 想 殊 途 而 歸 一, 是 後 代 相 繼 編 纂 官 方 經 學 解 釋 的 濫 觴 直 至 高 宗 頒 行 科 舉 明 經 考 試 的 依 據, 自 此 之 後 政 治 牽 制 著 學 統 走 向 的 糾 葛 關 係, 至 此 不 離 雖 然, 孔 穎 達 五 經 正 義 已 完 成 了 統 一 經 義, 然 其 解 經 的 方 法 仍 沿 襲 著 漢 代 傳 統 32 關 於 兩 漢 經 學 的 今 古 學 的 特 色 及 今 古 學 之 爭 非 本 文 討 論 中 心, 詳 論 參 見 錢 穆 : 兩 漢 博 士 家 法 考, 兩 漢 經 學 今 古 文 評 議 ( 臺 北 : 商 務 印 書 館,2001 年 ) 及 林 慶 彰 : 兩 漢 章 句 之 學 重 探, 中 國 經 學 史 論 文 選 集 冊,( 臺 北 : 文 史 哲 出 版 社,1992 年 10 月 ) 33 皮 錫 瑞 稱 魏 晉 時 期 的 經 學 為 中 衰 時 期 清. 皮 錫 瑞 : 經 學 歷 史 第 五 章 經 學 的 中 衰 期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96 年 8 月 ) 34 唐. 陸 德 明 : 經 典 釋 文 三 十 卷 校 勘 記 三 卷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96 年 8 月 ) 35 皮 錫 瑞 稱 唐 時 期 的 經 學 為 稱 之 為 經 學 統 一 時 代, 參 見 註 33 36 同 註 4-10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章 句 的 注 疏 之 學, 以 致 治 經 者 大 多 拘 限 於 訓 詁, 墨 守 古 義 如 此 解 經 注 不 駁 經 疏 不 破 注 37, 嚴 重 地 束 縛 了 思 想 自 身 的 辯 證 性 創 造, 也 導 致 儒 學 內 部 的 義 理 發 展 停 滯 不 前 而 這 樣 的 狀 況, 直 至 宋 初 才 開 始 有 了 變 化, 針 對 唐 代 經 學 墨 守 章 句 舊 說 思 想 禁 錮 的 現 狀, 宋 代 學 者 治 經 已 然 轉 移, 由 漢 學 轉 進 宋 學 漸 漸 萌 起 38 漢 唐 解 經 漢 學 發 展 至 極, 在 群 經 義 疏 獨 為 一 統 的 主 流 勢 力 下, 隱 然 地 醞 釀 起 另 一 波 宋 學 風 潮 的 開 始, 一 股 研 經 疑 經 的 反 動 力 量 應 時 而 生 在 這 疑 經 惑 傳 求 經 的 風 氣 彌 漫 下, 成 為 漢 學 向 宋 學 轉 化 的 重 要 環 節, 如 何 兼 采 融 合 而 調 適 上 遂, 就 成 為 朱 熹 註 孟 方 法 的 思 索 朱 熹 立 志 於 儒 學 傳 承, 嚮 往 聖 賢 之 道, 在 這 時 間 變 異 上 追 問 著 歷 代 聖 賢 如 何 回 應 當 代 儒 學 衰 微 的 歷 史 定 位 當 這 思 索 形 成 一 種 論 述 時, 如 何 能 千 年 相 與 謦 欬 於 一 堂, 其 詮 釋 的 進 路 必 然 走 向 於 千 載 聖 哲 的 經 典, 由 對 經 典 的 新 釋, 始 能 上 承 續 統 的 唯 一 法 門 而 朱 熹 深 刻 地 體 認 這 一 點, 對 於 能 獲 得 經 典 意 涵 的 解 讀 方 法 有 了 思 索, 何 以 在 漢 學 章 句 訓 詁 注 不 駁 經 疏 不 破 注 立 基 上 再 次 抉 發 儒 學 語 境 新 意, 以 義 理 做 為 疏 義 之 基 的 宋 學, 就 成 朱 熹 引 領 進 入 經 典 詮 釋 的 入 門 之 法 嚴 格 說 來, 朱 熹 四 書 歷 史 地 位 取 代 傳 統 五 經, 從 五 經 到 四 書 典 籍 的 異 動, 除 了 說 明 治 經 由 漢 學 過 渡 到 宋 學, 也 代 表 唐 代 經 學 向 宋 代 經 學 轉 化 的 標 志 然 我 們 郤 要 更 清 楚 地 揀 別, 單 從 經 書 地 位 變 異 現 象 來 看, 自 不 能 純 粹 視 它 為 經 學 本 然 變 化 的 歷 史 現 象, 這 除 了 蘊 藏 當 局 政 治 力 量 的 箝 制 外, 何 以 能 應 合 時 代 思 潮? 這 深 層 原 因 與 佛 學 外 來 傳 入 息 息 相 關, 也 融 入 了 朱 熹 註 孟 思 想 語 境, 不 即 不 離, 因 此 應 當 推 溯 當 時 視 域 的 語 彙 理 學, 始 能 探 索 朱 熹 註 四 書 的 詮 釋 方 法 還 原 理 學 的 發 展 始 知, 宋 代 理 學 闡 述 孔 孟 心 性 重 心 由 本 體 論 向 心 性 論 向 度 深 化, 實 際 上 早 在 魏 晉 南 北 朝 至 隋 唐 佛 學 之 際 時, 已 然 漸 漸 地 實 踐 在 儒 學 內 在 的 轉 換 佛 教 般 若 學 依 附 在 玄 學 談 空 論 無 得 以 闡 發, 至 盛 唐 佛 學 獲 得 獨 立 發 展, 涅 槃 佛 性 之 說 尤 為 勃 興, 這 思 想 的 轉 化, 即 明 確 的 說 明 了 中 國 哲 學 由 本 體 論 向 心 性 論 探 索 的 轉 變, 隨 著 佛 學 如 日 中 天 的 繁 盛, 心 性 之 學 蔚 為 當 時 主 流 的 語 彙 系 統 而 相 對 之 下, 此 期 儒 學 心 性 論 亦 顯 貧 乏, 乃 源 自 兩 漢 儒 學 始 終 與 讖 緯 學 合 流, 是 故 隱 而 不 彰, 而 洞 明 此 道 韓 愈 李 翱 不 但 倡 儒 尊 孟, 更 著 力 於 大 學 中 庸 的 闡 揚, 轉 以 心 性 37 同 註 33, 頁 215 38 漢 學, 實 指 漢 以 來 以 考 據 為 主 治 經 的 訓 詁 學 派 ; 宋 學, 實 指 宋 以 來 以 闡 釋 義 理 為 主 治 經 的 訓 詁 學 派 - 11 -

論 角 度 重 新 審 視 儒 家 原 典 韓 李 二 人 發 軔 之 影 響, 重 要 地 啓 發 了 其 後 宋 代 學 術 的 思 潮, 展 開 了 一 場 聲 勢 浩 蕩 尋 求 儒 家 心 性 原 典 的 闡 述, 這 思 潮 所 代 表 的 思 想 精 神 則 為 理 學 面 對 隋 唐 佛 學 大 盛 之 勢, 除 了 代 表 歷 史 遞 嬗 思 想 融 合 的 必 然, 也 正 代 表 了 儒 學 復 興 的 新 時 代 也 即 將 來 臨 從 宋 初 胡 瑗 孫 復 石 介 三 先 生 首 開 理 學 之 先 河, 講 倡 心 性 本 體 論 其 後, 學 派 輩 出, 北 宋 五 子 周 敦 頤 邵 雍 張 載 程 顥 程 頤 的 義 理 闡 述, 迥 異 於 漢 唐 拘 泥 的 注 疏 之 風, 更 開 啓 了 六 經 注 我 的 風 潮, 使 得 宋 代 經 學 面 貌 為 之 一 變 直 至 南 宋 朱 熹 之 際, 儒 學 體 系 已 趨 完 備 規 模, 理 學 體 系 已 臻 成 熟, 而 朱 熹 介 於 本 體 論 到 心 性 論 轉 換, 應 時 而 生 提 出 儒 家 集 其 大 成 因 此, 就 思 想 趨 勢 論 五 經 到 四 書 轉 移 現 象, 宋 學 義 理 解 經 當 為 必 然 結 果, 這 無 疑 性 是 受 佛 學 思 想 的 影 響, 所 帶 給 儒 學 自 身 挑 戰 的 轉 化 從 儒 學 自 身 來 看, 佛 學 心 性 論 的 挑 戰, 不 但 引 發 了 思 想 語 彙 重 心 的 改 變, 更 是 啓 發 治 經 者 返 回 儒 家 原 典, 由 對 漢 唐 經 學 的 批 判 中, 重 而 反 省 建 立 起 闡 釋 義 理 為 主 的 學 派 理 學 因 此, 由 漢 唐 到 唐 宋 經 學 發 展, 再 衍 生 至 宋 代 理 學 發 展, 這 正 是 代 表 了 唐 宋 之 際 思 想 演 變 的 軌 跡, 而 儒 家 經 典 的 重 要 性, 也 正 在 此 趨 勢 下 日 益 顯 現, 治 經 者 紛 紛 返 求 孔 孟 之 道, 儒 家 經 典 也 遂 為 廣 佈 無 疑 地, 朱 熹 四 書 詮 釋 活 動, 不 僅 超 越 舊 有 漢 唐 經 學 藩 籬, 奠 基 在 經 傳 箋 注 的 基 礎 上, 更 是 融 合 儒 學 / 佛 學 ; 兼 采 漢 學 / 宋 學, 展 開 了 浩 大 宏 偉 的 理 學 治 經 之 旅 這 從 朱 熹 甚 篤 教 誨 的 讀 書 態 度 即 可 看 出 : 以 一 書 言 之, 則 其 篇 章 句 字 首 尾 次 第, 亦 各 有 序 而 不 可 亂 也 量 力 所 至, 約 其 程 課 而 謹 守 之 字 求 其 訓, 句 索 其 旨, 未 得 乎 前, 則 不 敢 求 乎 後 ; 未 通 乎 此, 則 不 敢 志 乎 彼 如 是 循 序 而 漸 進 焉, 則 意 定 理 明, 而 無 疏 易 凌 躐 之 患 矣 是 不 惟 讀 書 之 法, 是 乃 操 心 之 要, 尤 始 學 者 之 不 可 不 知 也 39 學 者 觀 書, 先 須 讀 得 正 文, 記 得 注 解, 成 誦 精 熟 注 中 訓 釋 文 意 事 物 名 義, 發 明 經 指, 相 穿 紐 處, 一 一 認 得, 如 自 己 做 出 底 一 般, 方 能 玩 味 反 覆, 向 上 有 通 透 處 40 程 先 生 云, 涵 養 須 用 敬, 進 學 則 在 致 知 此 最 精 要 方 無 事 時, 敬 以 自 持 心 不 39 宋. 朱 熹 : 記 解 經,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五 ) 卷 七 十 四,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四 冊 ( 上 海 : 古 籍 出 版 社,2002 年 12 月 ), 頁 3583 40 同 前 註, 讀 書 法 下, 朱 子 語 類 ( 一 ) 卷 十 一,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四 冊, 頁 349-12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可 放 入 無 何 有 之 鄉, 須 是 收 斂 在 此, 及 應 事 時, 敬 於 應 事 讀 書 時, 敬 於 讀 書, 便 自 然 該 貫 動 靜, 心 無 不 在 今 學 者 說 書, 多 是 撚 合 來 說, 卻 不 詳 密 活 熟 此 病 不 是 說 書 上 病, 乃 是 心 上 病 蓋 心 不 專 靜 純 一, 故 思 慮 不 精 明 須 要 養 得 虛 明 專 靜, 使 道 理 從 裏 面 流 出 方 好, 其 居 敬 持 志 之 說 如 此 41 朱 熹 強 調 對 經 文 字 求 其 訓, 句 索 其 旨 在 前 而 意 定 理 明 為 後, 循 序 漸 進 而 相 輔 相 成, 方 能 志 定 理 明, 而 無 疏 易 陵 躐 之 患 教 人 讀 書 不 僅 要 切 己 體 察, 讀 得 正 文 更 要 記 得 注 解, 書 中 篇 章 的 句 字 首 尾 次 第, 皆 不 可 躐 等 尤 其 必 須 細 繹 注 中 訓 釋 出 的 文 意 事 物 名 義, 仔 細 成 誦 精 熟, 玩 味 反 覆 直 到 通 透 為 避 免 之 患, 朱 熹 認 為 必 守 讀 書 之 精 要, 精 要 懸 握 在 於 心, 讀 書 必 先 收 斂 其 心, 待 心 能 專 靜 純 一 涵 養 須 用 敬, 進 學 則 在 致 知 方 能 闡 述 經 旨, 虛 心 涵 泳 領 悟 經 義 的 道 理 足 以 見, 朱 熹 超 越 漢 宋 學 的 對 立 樊 籬, 提 出 訓 詁 與 義 理 結 合, 以 作 為 其 經 典 詮 釋 方 法 的 創 新, 不 僅 承 襲 漢 學 注 疏 的 基 本 精 神, 更 是 融 注 宋 學 闡 發 義 理 的 方 法 在 這 教 人 讀 書 之 法 中 不 難 發 現, 朱 熹 除 了 強 調 注 疏 的 主 要 功 用, 也 兼 重 闡 發 己 義 的 重 要 性, 詳 盡 詮 說 經 典 語 文 各 層 面 的 意 蘊, 如 是 讀 書 與 經 典 義 理 方 能 相 融 合 一, 注 解 經 文 的 基 本 要 訣, 便 在 能 適 切 地 涵 詠 抉 發 道 理 朱 熹 認 為 讀 書 的 目 的, 在 於 瞭 解 聖 人 在 經 典 中 闡 發 的 義 理, 因 此 : 經 之 有 解, 所 以 通 經 經 既 通, 自 無 事 於 解, 借 經 以 通 乎 理 耳 理 得, 則 無 俟 乎 經 42 透 過 經 典 內 的 文 意 事 物 名 義 至 經 旨 的 詮 說 掌 握, 道 理 自 能 接 契 聖 賢 之 意 而 針 對 墨 守 傳 統 注 疏 之 學 的 不 讀 經, 朱 熹 也 特 別 指 出 詮 說 之 弊 : 傳 注, 惟 古 注 不 作 文, 卻 好 看 只 隨 經 句 分 說, 不 離 經 義, 最 好 疏 亦 然 今 人 解 疏, 只 圖 要 作 文, 又 加 解 說, 百 般 生 疑 故 其 文 雖 可 讀, 而 經 意 殊 遠 程 子 易 傳 亦 成 作 文, 說 了 又 說 故 今 人 觀 者 更 不 看 本 經, 只 讀 傳, 亦 非 所 以 使 人 思 也 43 朱 熹 強 調 古 注 與 今 注 的 差 異, 強 調 傳 注 是 為 了 解 經, 它 的 價 值 僅 與 經 文 融 為 一 體 始 能 體 現, 所 以 不 應 只 重 傳 注 在 朱 熹 的 理 解 中, 古 注 在 於 隨 經 文 解 意 蘊, 讀 經 方 能 契 合 領 會 經 旨, 雖 今 人 有 今 注 可 觀, 然 卻 離 聖 賢 經 義 甚 遠, 因 此 教 人 要 返 回 經 典 文 本, 41 42 43 同 前 註, 讀 書 法 下, 朱 子 語 類 ( 一 ) 卷 十 一,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四 冊, 頁 350 同 前 註, 頁 350 同 前 註, 頁 351-13 -

始 能 獲 得 經 義 的 義 理 那 麼, 如 何 融 鑄 經 義 傳 注 之 二 者, 朱 熹 則 進 一 步 提 出 解 決 之 道 : 凡 解 釋 文 字, 不 可 令 注 腳 成 文 成 文 則 注 與 經 各 為 一 事, 人 唯 看 注 而 忘 經 不 然, 即 須 各 做 一 番 理 會, 添 卻 一 項 工 夫 竊 謂 須 只 似 漢 儒 毛 孔 之 流, 略 釋 訓 詁 名 物 及 文 義 理 致 尤 難 明 者, 而 其 易 明 處, 更 不 須 貼 句 相 續, 乃 為 得 體 蓋 如 此, 則 讀 者 看 注, 即 知 其 非 經 外 之 文, 郤 須 將 注 再 就 經 上 體 會, 自 然 思 慮 歸 一, 功 力 不 分, 而 其 玩 索 之 味, 亦 益 深 長 矣 44 大 抵 讀 書 當 擇 先 儒 舊 說 之 當 於 理 者, 反 復 玩 味, 朝 夕 涵 泳, 便 與 本 經 正 言 之 意 通 貫 浹 洽 於 胸 中, 然 後 有 益 不 必 段 段 立 說, 徒 為 觀 美 而 實 未 必 深 有 得 於 心 也 講 學 正 要 反 復 研 窮 方 見 義 理 歸 宿 處, 不 可 只 略 說 過 便 休 也 45 顯 然, 朱 熹 為 了 防 範 看 注 而 忘 經 或 經 注 分 殊 而 讀 添 卻 一 項 工 夫 之 患, 強 調 兼 容 二 者 為 治 此 治 當 不 失 漢 學 訓 詁, 遵 循 古 注 隨 文 說 明 關 鍵 處, 然 簡 易 之 處 則 不 必 墨 守 注 解 格 式, 教 人 須 將 注 再 就 經 上 體 會, 自 然 思 慮 歸 一 於 經 由 此 權 宜 相 治 治 經 之 法, 朝 夕 涵 泳 玩 味 經 典 聖 賢 之 語 反 復 研 窮, 方 見 義 理 歸 宿 處, 經 典 內 在 意 蘊 的 聖 賢 義 理 自 能 通 貫 浹 洽 於 胸 中 朱 熹 鑑 於 歷 代 治 經 強 作 其 解, 又 感 世 人 讀 書 的 不 解, 歪 曲 蒙 蔽 了 經 典 本 義, 自 覺 擔 負 起 經 典 集 註 的 工 作, 實 然 也 是 責 無 旁 貸 的 時 代 使 命 如 何 教 人 抉 發 經 文 本 義, 達 知 天 下 殊 理 之 本 然, 也 就 必 然 著 手 對 經 典 進 行 重 新 的 闡 釋 整 理 : 示 喻 讀 書 遺 忘, 此 士 友 之 通 患, 無 藥 可 醫 只 有 少 讀 深 思, 令 其 意 味 浹 洽, 當 稍 見 功 耳 讀 易 亦 佳, 但 經 書 難 讀, 而 此 書 為 尤 難 蓋 未 開 卷 時, 已 有 一 重 象 數 大 概 工 夫 ; 開 卷 之 後, 經 文 本 意 又 多 先 儒 硬 說 殺 了, 令 人 看 書 意 思 局 促, 不 見 本 來 開 物 成 務 活 法 廷 老 所 傳 鄙 說, 正 為 欲 救 此 蔽 46 朱 熹 認 為 欲 救 此 蔽 下 學 上 達 道 路, 堅 持 以 讀 書 為 教 示 人, 這 即 是 為 什 麼 現 存 留 下 的 文 字 言 論 絕 大 部 分 皆 與 經 典 釋 讀 有 關, 足 以 見 其 對 四 書 集 註 所 投 入 的 畢 生 心 血 44 記 解 經,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五 ) 卷 七 十 四,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四 冊, 頁 3581 45 答 陳 明 仲,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三 ) 卷 四 十 三,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二 冊, 頁 1945 46 答 陳 明 仲,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三 ) 卷 四 十 三,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二 冊, 頁 1946-14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47 可 以 說, 經 典 釋 義 是 朱 熹 返 回 儒 學 道 統, 上 承 孔 孟 為 學 為 教 的 途 徑, 也 遂 此 成 就 一 生 集 註 講 學 豐 富 的 詮 釋 思 想 這 影 響 集 註 動 力 之 所 致, 正 是 因 為 朱 熹 認 為 經 文 本 意 並 不 是 超 越 的 客 觀 知 識, 而 是 開 物 成 務 的 活 法, 這 意 味 著 作 為 詮 釋 者 的 自 身, 不 能 如 注 釋 者 自 外 於 它 所 以 在 朱 熹 的 詮 釋 活 動 看 來, 解 釋 不 是 訓 詁 48, 進 行 詮 釋 自 然 離 不 開 訓 詁 方 法, 然 真 正 詮 釋 的 目 的, 並 不 再 只 是 獲 得 經 典 文 本 的 原 意, 而 是 顯 豁 經 典 自 身 所 回 應 給 讀 經 者 當 代 安 身 立 命 義 理 天 下 萬 世 不 易 之 大 法 而 朱 熹 透 過 解 經 活 動, 即 在 通 過 對 經 典 解 釋, 使 得 聖 賢 之 理 皆 能 於 讀 經 者 的 生 命 中 浹 洽 融 貫, 如 此 讀 書 自 能 解 說 聖 賢 之 言, 要 義 理 相 接 去, 如 水 相 接 去, 則 水 流 不 礙 49 因 此, 朱 熹 整 個 集 註 四 書 的 詮 釋 方 法, 融 舊 漢 學 校 勘 訓 詁 章 句 文 義, 依 文 解 句 地 進 行 解 經, 更 兼 采 宋 學 為 鑄 新, 併 合 以 闡 發 經 義 為 達 天 下 之 理 所 以, 詮 釋 透 過 讀 經 解 經 返 歸 自 身 涵 詠 於 心, 更 進 一 步 彰 顯 天 理 在 人, 亙 萬 古 而 不 泯, 恁 甚 如 果 蔽 固, 而 天 理 常 自 若, 無 時 不 自 私 意 中 發 出, 但 人 不 自 覺 正 如 明 珠 大 貝, 混 雜 沙 礫 中, 零 零 星 星 逐 時 出 來 但 只 於 這 個 道 理 髮 見 處, 當 下 認 取, 簇 合 零 星, 漸 成 片 斷 到 得 自 家 好 底 意 思 日 長 月 益, 則 天 理 自 然 純 固 50 由 是 可 知, 朱 熹 透 過 註 經 詮 釋 的 展 開, 並 非 尋 求 自 身 之 外 的 客 觀 知 識, 而 真 正 目 的 在 於 顯 豁 經 典 文 本 所 蘊 涵 的 義 理, 達 到 天 理 一 貫 物 我 一 理 境 地 四 理 學 治 經 以 意 逆 志 通 經 以 明 理 朱 熹 雖 被 後 人 視 為 理 學 家, 然 治 經 在 傳 統 小 學 訓 詁 方 面 的 成 就, 無 論 比 之 漢 儒 抑 或 清 儒, 皆 毫 不 遜 色 錢 穆 先 生 曾 言 : 清 儒 治 經, 菲 薄 宋 儒, 自 號 曰 漢 學, 以 與 宋 學 劃 疆 界, 樹 門 戶 然 余 觀 朱 子 治 經, 其 識 解 之 明 通, 意 趣 之 宏 深, 既 已 遠 超 於 清 儒 之 上 清 儒 自 負 以 校 勘 訓 詁 為 能 事, 然 朱 子 於 此 諸 項, 並 多 精 詣, 論 其 成 績, 亦 決 不 出 清 儒 之 下 51 此 言 允 為 至 當 然 必 須 再 進 一 步 細 分, 朱 熹 所 依 循 訓 詁 方 法 與 清 儒 訓 詁 是 迥 然 47 我 們 從 朱 子 語 類 中 可 以 看 到, 朱 熹 自 三 十 歲 便 下 工 夫, 到 六 十 七 八 還 改 猶 未 了, 前 後 經 過 四 十 餘 年 理 會 ( 朱 子 語 類 卷 十 九 ) 他 在 七 十 一 歲 臨 死 前 一 天 還 在 修 改 大 學 誠 意 章 的 注 正 因 為 下 了 如 此 用 心 的 工 夫, 朱 熹 對 四 書 集 注 非 常 自 負, 聲 稱 添 一 字 不 得, 減 一 字 不 得 一 字 是 一 字, 其 間 有 一 字 當 百 十 字 底 皆 詳 見 朱 子 語 類 卷 十 九 48 漢 魏 諸 儒 只 是 訓 詁, 論 語 須 是 玩 味 朱 子 語 類 卷 十 九 這 兩 句 話 清 楚 表 明 在 朱 子 那 訓 詁 與 釋 義 有 明 確 的 分 殊 49 論 孟 綱 領, 朱 子 語 類 ( 一 ) 卷 十 九,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四 冊, 頁 655 50 訓 門 人 五, 朱 子 語 類 ( 五 ), 卷 一 百 一 十 七,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八 冊, 頁 3678 51 錢 穆 : 朱 子 新 學 案 ( 下 冊 )( 成 都 : 巴 蜀 書 社,1986 年 ), 頁 1724-15 -

不 同, 清 儒 所 謂 訓 詁, 旁 通 之 於 爾 雅 說 文, 以 求 得 此 一 字 之 義, 而 每 非 此 字 在 書 中 說 特 殊 含 蘊 之 義 理 深 微 所 在 52 然 而 朱 熹 相 反, 其 治 經 總 先 以 義 理 角 度 為 主, 再 辨 明 字 義, 對 朱 熹 而 言 非 僅 憑 古 注 或 爾 雅 說 文, 治 經 首 重 在 義 理, 非 明 字 義 以 明 義 理 53 因 此 最 反 對 目 無 義 理, 為 訓 詁 而 訓 詁, 雖 注 解 繁 多 卻 離 經 典 義 理 甚 遠 : 至 於 文 字 之 間, 亦 覺 向 來 病 痛 不 少 蓋 平 日 解 經 最 為 守 章 句 者, 然 亦 多 是 推 衍 文 義, 自 做 一 文 字, 非 惟 屋 下 架 屋, 說 得 意 味 淡 薄, 且 是 使 人 看 者 將 注 與 經 作 兩 項 功 夫 做 了, 下 稍 看 得 支 離, 至 於 本 旨, 全 不 相 照 以 此 方 知 漢 儒 可 謂 善 說 經 者, 不 過 只 說 訓 詁, 使 人 以 此 訓 話 玩 索 經 文, 訓 詁 經 文 不 相 離 異, 只 做 一 道 看 了, 直 是 意 味 深 長 也 54 顯 然, 朱 熹 也 肯 定 漢 儒 訓 詁 為 解, 漢 儒 可 謂 善 說 經 者, 不 過 只 說 訓 詁, 使 人 以 此 訓 詁 玩 索 經 文, 但 重 點 若 只 注 重 訓 詁, 而 將 注 與 經 作 兩 項 功 夫, 讀 經 功 夫 便 支 離 不 顯 經 典 本 旨 因 此, 強 調 訓 詁 經 文 不 相 離 異 要 人 融 會 貫 通 一 併 以 治, 始 能 滲 透 經 典 的 意 味 深 長 所 以, 朱 熹 治 經 的 方 法 是 先 解 字 義, 再 解 文 義, 最 後 貫 通 闡 發 得 出 所 悟 的 義 理 誠 如, 前 引 錢 穆 先 生 所 言, 是 根 據 義 理 大 節 目 以 辨 字 義 乃 解 說 一 番 道 理, 非 解 說 一 個 字 義 而 已 也 55 這 樣 的 方 法, 依 西 方 詮 釋 學 詮 釋 學 循 環 說, 理 解 整 體 即 是 理 解 部 分 來 看, 顯 然 朱 熹 訓 詁 / 義 理 共 置 於 解 經 方 法 的 地 位 是 不 對 等, 因 為 詮 釋 的 立 場 始 終 以 義 理 定 訓 詁, 不 以 訓 詁 定 義 理 56 訓 詁 是 為 達 到 詮 釋 的 方 法, 義 理 的 獲 得 才 是 朱 熹 真 正 詮 釋 的 目 的 正 因 為 朱 熹 以 義 理 為 詮 釋 最 終 目 標, 雖 然 一 再 地 強 調 文 本 和 字 義, 但 卻 不 是 僵 化 恪 守 的 文 本 主 義 者, 亦 不 拘 泥 字 句 字 義 上 解 經 大 凡 朱 子 說 經 主 求 本 義, 本 義 既 得, 乃 可 推 說, 一 也 經 之 本 義 只 有 一 是, 不 能 二 三 其 說, 二 也 有 非 經 之 本 義 二 說 自 可 存 者, 三 也 57 他 始 終 明 確 表 示 : 大 抵 談 經 只 要 自 在, 不 必 泥 於 一 字 之 間 58 而 在 漢 學 與 宋 學 之 間 的 權 宜 斟 酌, 朱 熹 更 深 刻 地 提 出 反 省 : 竊 謂 秦 漢 以 來, 聖 學 不 傳, 儒 者 惟 知 章 句 訓 詁 之 為 事, 而 不 知 復 求 聖 人 之 意, 以 52 53 同 前 註, 頁 1416 同 前 註, 頁 1421 54 答 張 敬 夫,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二 ) 卷 三 十 一,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一 冊, 頁 1349 55 同 註 51, 頁 1417 56 同 註 51, 頁 1434 57 同 註 51, 頁 1438-1439 58 易 十, 朱 子 語 類 ( 三 ) 卷 七 十 四,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六 冊, 頁 2502-16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明 夫 性 命 道 德 之 歸 至 于 近 世, 先 知 先 覺 之 士 始 發 明 之, 則 學 者 既 有 以 知 夫 前 日 之 為 陋 矣 59 明 乎 此, 道 德 性 命 之 歸 是 尊 德 性, 而 章 句 訓 詁 乃 是 道 問 學, 因 此 朱 熹 詮 釋 方 法 的 道 問 學 乃 是 為 尊 德 性 而 顯 尊 德 性 復 求 聖 人 之 意, 道 德 性 命 才 是 真 正 的 詮 釋 核 心, 那 麼 做 為 詮 釋 者 的 朱 熹, 如 何 權 衡 這 二 者 貫 通 置 於 經 典 活 動 解 讀? 論 語 述 而 注 中 所 云 : 述, 傳 舊 而 已 作, 則 創 始 也 故 作 非 聖 人 不 能, 而 述 則 賢 者 可 及 竊 比, 尊 之 之 辭 我, 親 之 之 辭 老 彭, 商 賢 大 夫, 見 大 戴 禮, 蓋 信 古 而 傳 述 者 也 孔 子 刪 詩 書, 定 禮 樂, 贊 周 易, 修 春 秋, 皆 傳 先 王 之 舊, 而 未 嘗 有 作 也, 故 其 自 言 如 此 蓋 不 唯 不 敢 當 作 者 之 聖, 而 亦 不 敢 顯 然 自 附 於 古 之 賢 人 蓋 其 德 愈 盛 而 心 愈 下, 不 自 知 其 辭 之 謙 也 然 當 是 時, 作 者 略 備, 夫 子 蓋 集 群 聖 之 大 成 而 折 衷 之 其 事 雖 述, 而 功 則 倍 於 作 矣 此 又 不 可 不 知 也 60 顯 然 朱 熹 以 孔 子 為 自 道, 以 述 而 不 作 為 榜 樣, 認 為 孔 子 其 德 愈 盛 而 心 愈 謙, 蓋 集 群 聖 之 大 成, 其 事 雖 述, 然 所 立 之 功 則 倍 於 作 矣 很 明 確 的, 朱 熹 唯 從 對 孔 子 詮 釋 精 神 的 贊 歎 來 做 為 尊 德 性 的 自 我 標 舉, 因 此 整 個 詮 釋 活 動 的 開 展, 特 別 著 力 在 聖 賢 之 載 的 經 典 上 進 行 述 的 解 釋 經 典 既 是 載 以 聖 賢 的 實 踐 語 之 記 錄, 則 讀 經 便 是 為 求 己 心 融 進 相 契 經 典 顯 豁 之 理 境, 是 以 經 解 非 為 一 純 粹 認 知 的 活 動, 實 是 一 種 返 歸 心 靈 精 神 的 踐 履 轉 化 鑑 因 於 此, 朱 熹 以 聖 賢 德 性 為 尊, 強 調 經 典 解 釋 是 一 種 成 德 工 夫, 主 張 治 經 必 先 讀 經, 讀 經 必 然 遵 循 經 典 文 本 的 字 義, 以 聖 賢 意 涵 為 所 歸 旨 : 讀 書 如 論 孟, 是 直 說 日 用 眼 前 事, 文 理 無 可 疑 先 儒 說 得 雖 淺, 郤 別 無 穿 鑿 壞 了 處 如 詩 易 之 類, 則 為 先 儒 所 鑿 所 壞, 使 人 不 見 當 來 立 言 本 意 此 又 是 一 種 功 夫, 直 是 要 人 虛 心 平 氣, 本 文 之 下 打 叠, 交 空 蕩 蕩 地, 不 要 留 一 字 先 儒 舊 說, 莫 問 他 是 何 人 所 說, 所 尊 所 親 所 憎 所 惡, 一 切 莫 問, 而 唯 文 本 本 意 是 求, 則 聖 賢 之 指 得 矣 61 59 中 庸 集 解 序,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五 ) 卷 七 十 五,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四 冊, 頁 3640 60 同 註 20, 論 語 集 注 卷 第 四,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頁 108 61 答 呂 子 約,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三 ) 卷 四 十 八,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二 冊, 頁 2213-17 -

講 習 孔 孟 書 孔 孟 往 矣, 口 不 能 言 須 以 此 心 比 孔 孟 之 心, 將 孔 孟 之 心 作 自 己 心 要 須 自 家 說 時 孔 孟 點 頭 道 是 方 得 不 可 謂 孔 孟 不 會 說 話, 一 向 任 己 見 說 將 去 62 朱 熹 注 意 到 解 經 者 與 聖 賢 立 言 本 意 之 間 存 在 著 先 儒 舊 說, 因 此 要 探 求 聖 賢 之 指 必 須 超 越 先 儒 舊 說, 一 切 莫 問, 而 唯 文 本 本 意 是 求 這 以 經 典 文 義 為 準 繩, 唯 文 本 本 意 方 可 達 至 聖 賢 的 本 旨, 似 乎 深 具 濃 厚 的 文 本 主 義 意 味 然 事 實 上, 這 必 須 進 一 步 釐 清 文 本 本 意 與 聖 賢 之 指 間 的 關 係 為 何? 這 關 係 的 探 討 在 西 方 詮 釋 學 的 傳 統 脈 絡 下, 始 終 存 在 著 爭 議 究 竟 詮 釋 的 目 標 是 文 本 原 意? 亦 或 是 作 者 理 解 本 然 存 在 著 分 歧 的 不 同 理 解? 依 此 來 分, 古 典 詮 釋 學 顯 然 是 前 者 ; 而 現 代 哲 學 詮 釋 學 則 是 主 張 後 者 若 依 文 本 本 意 是 求, 則 聖 賢 之 指 得 矣 來 看, 朱 熹 顯 然 是 持 古 典 詮 釋 學 的 立 場, 對 作 者 原 意 的 理 解, 建 立 在 對 文 本 理 解 基 礎 上 的 深 化, 講 習 孔 孟 書 須 以 此 心 比 孔 孟 之 心 移 情 達 至 作 者 本 意 雖 說 如 此, 然 若 據 此 斷 然 論 定 朱 熹 是 古 典 詮 釋 學 立 場, 卻 又 淪 為 武 斷 有 失 公 允 性, 因 為 朱 熹 的 詮 釋 立 場 又 不 僅 限 於 此 : 人 道 春 秋 難 曉, 據 某 理 會 來, 無 難 曉 處 只 是 據 他 有 這 個 事 在, 據 他 載 得 恁 地 但 是 看 今 年 有 甚 麼 事, 明 年 有 甚 麼 事, 禮 樂 征 伐 不 知 是 自 天 子 出, 自 諸 侯 出, 自 大 夫 出, 只 是 恁 地 而 今 卻 要 去 一 字 半 字 上 理 會 褒 貶, 卻 要 去 求 聖 人 之 意, 你 如 何 知 得 他 肚 裏 事? 63 孔 子 但 據 直 書 而 善 惡 自 著 今 若 必 要 如 此 推 說, 須 是 得 魯 史 舊 文, 參 校 筆 削 異 同, 然 後 為 可 見, 而 亦 豈 復 得 可 也? 64 問 : 諸 家 春 秋 解 如 何? 曰 : 某 盡 信 不 及 如 胡 文 定 春 秋, 某 也 信 不 及, 知 得 聖 人 意 裏 是 如 此 說 否? 今 只 眼 前 朝 報 差 除, 尚 未 知 朝 廷 意 思 如 何? 況 生 乎 千 百 載 之 下, 欲 逆 推 乎 千 百 載 上 聖 人 之 心! 況 自 家 之 心, 又 未 如 得 聖 人, 如 何 知 得 聖 人 肚 裏 事? 某 所 以 都 不 敢 信 諸 家 解, 除 非 是 得 孔 子 還 魂 親 說 出, 不 知 如 何 65 很 顯 然, 朱 熹 明 確 理 解 春 秋 難 解, 經 典 文 本 本 意 其 意 難 曉 ; 又 求 聖 人 之 意, 62 論 孟 綱 領, 朱 子 語 類 ( 一 ) 卷 十 九,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四 冊, 頁 649 63 綱 領, 朱 子 語 類 ( 四 ) 卷 八 十 三,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七 冊, 頁 2831 64 綱 領, 朱 子 語 類 ( 四 ) 卷 八 十 三,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七 冊, 頁 2833-2834 65 綱 領, 朱 子 語 類 ( 四 ) 卷 八 十 三,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七 冊, 頁 2844-18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你 如 何 知 得 他 肚 裏 事 即 便 是 孔 子 又 豈 可 復 見? 也 道 出 聖 賢 之 意 難 獲 況 乎 千 百 載 之 下, 歷 代 注 經 者 之 心, 又 何 以 能 欲 逆 推 乎 千 百 載 上 聖 人 之 心! 又 更 說 明 了 詮 釋 的 目 的 不 在 作 為 經 典 原 意 之 理 解 因 此 以 此 心 比 孔 孟 之 心 移 情 的 作 用, 對 朱 熹 而 言 只 是 接 契 聖 賢 之 心 進 入 經 典 世 界 之 途 由 此 而 別, 二 者 立 場 迥 然 不 同 對 於 西 方 詮 釋 學 而 言, 通 過 移 情 理 解 暫 時 成 了 讀 者 進 入 作 者 精 神 世 界, 而 至 於 心 理 主 觀 意 識 上 的 作 者 原 意 是 如 何, 朱 熹 顯 然 很 明 確 已 給 了 答 案 : 除 非 是 孔 子 還 魂 親 說 出, 不 知 如 何 既 然 文 本 本 意 難 曉 作 者 原 意 不 可 得, 那 麼 如 何 遙 契 聖 賢 之 道? 朱 熹 認 為 詮 釋 活 動 唯 通 過 對 以 意 逆 志 的 運 用 發 揮, 依 循 聖 賢 之 經, 透 過 通 經 明 理, 領 會 尋 求 經 典 內 蘊 涵 的 聖 賢 之 道, 其 云 : 今 人 觀 書, 先 自 立 了 意 後 方 觀, 盡 率 古 人 語 言 入 做 自 家 意 思 中 來 如 此, 只 是 推 廣 得 自 家 意 思, 如 何 見 得 古 人 意 思 須 得 退 步 者, 不 要 自 作 意 思, 只 虛 此 心 將 古 人 語 言 放 前 面, 看 他 意 思 倒 殺 向 何 處 去 如 此 玩 心, 方 可 得 古 人 意, 有 長 進 處 且 如 孟 子 說 詩, 要 以 意 逆 志, 是 為 得 之 逆 者, 等 待 之 謂 也 如 前 途 等 待 一 人, 未 來 時 且 須 耐 心 等 待, 將 來 自 有 來 時 候 66 經 之 有 解, 所 以 通 經 經 既 通, 自 無 事 於 解, 借 經 以 通 乎 理 耳 理 得, 則 無 俟 乎 經 67 讀 書, 且 須 熟 讀 玩 味, 不 必 立 說, 且 理 會 古 人 說 教 通 透 如 語 孟 集 義 中 所 載 諸 先 生 語, 須 是 熟 讀, 一 一 記 放 心 下, 時 時 將 來 玩 味, 久 久 自 然 理 會 得 68 這 即 是 說 明, 朱 熹 治 經 始 終 以 通 經 做 為 明 理 學 的 途 徑, 所 以 解 經 不 在 追 求 客 觀 知 識, 而 是 依 循 孟 子 以 意 逆 志 的 解 釋 途 徑 69, 熟 讀 聖 賢 之 語, 理 會 聖 賢 之 意, 自 能 獲 得 安 身 立 命 天 地 之 理 更 明 確 說, 朱 熹 意 謂 的 本 意 除 了 是 文 本 呈 現 的 意 義 作 者 的 原 意 外, 66 讀 書 法 下, 朱 子 語 類 ( 一 ) 卷 十 一,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四 冊, 頁 336 67 讀 書 法 下, 朱 子 語 類 ( 一 ) 卷 十 一,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四 冊, 頁 350 68 宋. 朱 熹 : 論 孟 綱 領, 朱 子 語 類 ( 一 ) 卷 十 九,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四 冊, 頁 659 69 以 意 逆 志 語 出 孟 子. 萬 章 上 是 孟 子 在 與 咸 蒙 丘 談 話 時, 提 出 關 於 閱 讀 和 理 解 詩 歌 思 想 感 情 的 一 種 解 詩 方 法 咸 丘 蒙 曰 : 舜 之 不 臣 堯, 則 吾 既 得 聞 命 矣 詩 雲 : 普 天 之 下, 莫 非 王 土 ; 率 土 之 濱, 莫 非 王 臣 而 舜 既 為 天 子 矣, 敢 問 瞽 瞍 之 非 臣 如 何? 曰 : 是 詩 也, 非 是 之 謂 也, 勞 於 王 事 而 不 得 養 父 母 也 曰 : 此 莫 非 王 事, 我 獨 賢 勞 也 故 說 詩 者, 不 以 文 害 辭, 不 以 辭 害 志 ; 以 意 逆 志, 是 為 得 之 如 以 辭 而 已 矣, 雲 漢 之 詩 曰 : 周 餘 黎 民, 靡 有 孑 遺 信 斯 言 也, 是 周 無 遺 民 也 孝 子 之 至, 莫 大 乎 尊 親 ; 尊 親 之 至, 莫 大 乎 以 天 下 養 為 天 子 父, 尊 之 至 也 ; 以 天 下 養, 養 之 至 也 詩 曰 : 永 言 孝 思, 孝 思 維 則 此 之 謂 也 參 見 : 同 註 20, 孟 子 集 注 卷 第 九,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頁 361-19 -

還 有 更 深 指 向 : 永 恆 普 遍 的 天 道 性 命 之 理 雖 依 循 訓 詁 的 方 式 為 治 經 所 必 要, 然 繁 瑣 餖 飣 依 字 解 經, 理 得 則 無 俟 乎 經 究 其 目 的 乃 是 為 了 達 乎 義 理 因 此, 借 經 以 通 乎 理, 達 到 讀 經 者 自 我 領 悟 和 修 養, 熟 讀 玩 味, 聖 人 之 理 自 然 得 以 通 透, 以 聖 賢 之 意 觀 天 下 之 理, 這 才 是 朱 熹 理 學 詮 釋 的 真 正 目 的 朱 熹 不 僅 如 此 更 是 身 心 體 證 自 我 反 省 : 人 之 為 學, 也 是 難 若 不 從 文 字 上 做 工 夫, 又 茫 然 不 知 下 手 處 ; 若 是 字 字 而 求, 句 句 而 論, 不 於 身 心 上 著 切 體 認, 則 又 無 所 益 且 如 說 我 欲 仁, 斯 仁 至 矣, 何 故 孔 門 許 多 弟 子, 聖 人 竟 不 曾 以 仁 許 之? 雖 以 顏 子 之 賢, 而 尚 不 違 於 三 月 之 後, 聖 人 乃 曰 我 欲 斯 至 盍 亦 於 日 用 體 驗, 我 若 欲 仁, 其 心 如 何? 仁 之 至 不 至, 其 意 又 如 何? 又 如 說 非 禮 勿 視 聽 言 動, 盍 亦 每 事 省 察 何 者 為 非 禮, 而 吾 又 何 以 能 勿 視 勿 聽? 若 每 日 如 此 讀 書, 庶 幾 看 得 道 理 自 我 心 而 得, 不 為 徒 言 也 70 大 抵 觀 書 先 須 熟 讀, 使 其 言 皆 若 出 於 吾 之 口 ; 繼 以 精 思, 使 其 意 皆 若 出 於 吾 之 心, 然 後 可 以 有 得 爾 至 於 文 義 有 疑, 眾 說 紛 錯, 則 亦 虛 心 靜 慮, 勿 遽 取 捨 於 其 間 先 使 一 說 自 為 一 說, 而 隨 其 意 之 所 之, 以 驗 其 通 塞, 則 其 尤 無 義 理 者, 不 待 觀 於 他 說, 而 先 自 屈 矣 複 以 眾 說 互 相 詰 難, 而 求 其 理 自 所 安, 以 考 其 是 非, 則 似 是 而 非 者, 亦 將 奪 於 公 論 而 無 以 立 矣 71 只 是 這 一 件 理 會 得 透, 那 一 件 又 理 會 得 透, 積 累 多, 便 會 貫 通 不 是 別 有 一 個 大 底 上 達, 又 不 是 下 學 中 便 有 上 達 須 是 下 學, 方 能 上 達 今 之 學 者 於 下 學 便 要 求 玄 妙, 則 不 可 72 朱 熹 認 為 若 是 字 字 而 求, 句 句 而 論, 不 於 身 心 上 著 切 體 認, 則 又 無 所 益 因 此 兼 采 漢 學 / 宋 學 依 經 演 繹, 其 雖 如 此, 但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朱 熹 詮 釋 活 動 中, 注 經 和 解 經 絕 不 是 亦 步 亦 趨, 相 反 的 是 他 從 不 放 棄 身 心 實 踐 對 經 義 的 闡 發 朱 熹 謹 守 著 下 學 上 達, 反 身 自 躬 繼 以 精 思 熟 讀 觀 書, 其 言 皆 出 於 吾 口 其 意 皆 出 吾 心, 虛 心 靜 慮 待 豁 然 貫 通, 方 求 可 應 驗 所 安 之 理 朱 熹 讀 書 治 學 之 嚴 謹, 毫 無 疑 問 是 宋 代 治 經 學 者 表 率, 始 終 一 再 強 調 經 典 的 本 義 必 須 細 繹 熟 讀, 縱 然 它 不 是 作 者 的 主 觀 原 意, 然 其 所 揭 櫫 出 源 源 不 竭 的 義 理 實 乃 70 論 孟 綱 領, 朱 子 語 類 ( 一 ) 卷 十 九,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四 冊, 頁 653 71 讀 書 之 要,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五 ) 卷 七 十 四,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四 冊, 頁 3583 72 莫 也 知 我 夫 章, 朱 子 語 類 ( 二 ) 卷 四 十 四,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五 冊, 頁 1568-1569 - 20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歸 根 於 自 我 心 而 得, 是 身 心 著 切 的 體 認, 實 踐 一 體 流 行 的 理 因 此, 對 朱 熹 而 言 讀 書 以 觀 聖 賢 之 意, 因 聖 賢 之 意, 以 觀 自 然 之 理 73, 所 以 惟 聖 人 無 人 欲 之 私 而 全 乎 天 理 74 經 典 所 載 不 是 聖 人 作 者 主 觀 意 識 之 說, 而 是 宇 宙 間 無 所 不 在 的 普 遍 之 理 因 為 聖 人 之 意, 根 源 萬 殊 歸 一 的 天 地 之 理, 所 以 若 吾 之 心 即 與 天 地 聖 人 之 心 無 異 矣, 則 尚 何 學 之 為 哉? 故 學 者 必 因 先 達 之 言 以 求 聖 人 之 意, 因 聖 人 之 意 以 達 天 地 之 理 75 這 很 明 確 地 道 出, 朱 熹 治 經 的 根 本 目 的 乃 是 為 了 達 乎 天 地 之 理 因 天 地 之 理 普 注 在 經 典, 所 以 做 為 聖 人 之 載 理 的 經 典, 就 成 為 朱 熹 掌 握 聖 賢 之 意 的 文 本, 將 己 心 比 聖 人 心, 領 悟 經 典 所 蘊 涵 的 天 地 之 理 換 言 之, 對 朱 熹 而 言 詮 釋 目 的, 不 在 於 經 典 作 者 原 意, 而 是 使 讀 經 者 以 意 逆 志 通 經 明 理, 達 到 渾 然 一 體 讀 書 著 意 玩 味, 方 見 得 義 理 從 文 字 中 迸 出 76 既 尊 重 讀 經 者 和 詮 釋 者 的 主 體 意 識 - 意, 又 強 調 詮 釋 最 終 不 能 背 離 對 作 者 和 文 本 原 意 - 志 的 理 解 由 此 看 來, 在 朱 熹 理 解 中 讀 經 者 意 與 經 典 蘊 涵 志, 通 過 以 意 逆 志 相 互 交 融 獲 至 聖 賢 之 理 總 括 地 說, 朱 熹 將 讀 書 解 經 視 為 己 身 切 要 工 夫, 在 繼 承 漢 學 基 礎 上 以 理 學 融 訓 詁 考 證 於 一 爐, 這 是 解 經 基 本 立 場 然 這 立 場 不 可 否 認 進 行 解 經 前 已 預 取 的 理 解, 以 哲 學 詮 釋 學 而 言 即 是 前 理 解 (preunderstanding) 成 見 (prejudice) 77 依 此 前 理 解 既 不 是 詮 釋 者 主 觀 任 意 選 取, 亦 非 純 然 客 觀 地 由 詮 釋 者 歷 史 背 景 所 賦 予, 更 準 確 說 它 由 詮 釋 者 參 與 貢 獻 並 涉 身 其 中 傳 統 (tradition ) 相 互 形 成 的 共 通 感 (commonality) 78 與 其 說, 朱 熹 身 為 儒 生 尊 經 的 認 知 外, 毋 寧 說, 浸 潤 在 整 個 宋 代 理 學 背 景 下, 視 解 經 為 治 己 修 身 工 夫, 形 成 傾 聽 經 典 註 經 詮 釋 與 作 者 視 域 融 合 (Horizontverschmelzung) 79, 自 身 置 入 (transposing ourselves) 80 實 踐 經 典 的 意 義 世 界 73 讀 書 法 上, 朱 子 語 類 ( 一 ) 卷 十,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四 冊, 頁 314 74 答 胡 廣 仲,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三 ) 卷 四 十 二,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二 冊, 頁 1896 75 答 石 子 重,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三 ) 卷 四 十 二,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二 冊, 頁 1920 76 讀 書 法 上, 朱 子 語 類 ( 一 ) 卷 十,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四 冊, 頁 327 77 伽 達 默 爾 (Hans-Georg Gadamer) 洪 漢 鼎 譯 : 真 理 與 方 法 ( 第 一 卷 )( 臺 北 : 時 報 文 化 出 版 公 司, 1999 年 ), 頁 357-358 78 同 前 註, 頁 31 79 同 前 註, 頁 401 80 這 樣 一 種 自 身 置 入, 既 不 是 一 個 個 性 移 入 另 一 個 個 性 中, 也 不 是 使 另 一 個 人 受 制 於 我 們 自 己 的 標 準, 而 總 是 意 味 著 向 一 個 更 高 的 普 遍 性 的 提 升, 這 種 普 遍 性 不 僅 克 服 了 我 們 自 己 的 個 別 性, 而 且 也 克 服 了 那 個 他 人 的 個 別 性 視 域 這 一 概 念 本 身 就 表 示 了 這 一 點, 因 為 它 表 達 了 進 行 理 解 的 人 必 須 要 有 的 卓 越 的 寛 廣 視 界 獲 得 一 個 視 域, 這 總 是 意 味 著, 我 們 學 會 了 超 出 近 在 咫 尺 的 東 西 去 觀 看, 但 這 不 是 為 了 避 而 不 見 的 東 西, 而 是 為 了 在 一 個 更 大 的 整 體 中 按 照 一 個 更 正 確 的 尺 度 去 更 好 地 觀 看 這 東 西 同 註 77, 頁 399-21 -

毫 無 疑 問 的, 朱 熹 這 自 身 置 入 經 典 世 界, 視 經 學 治 經 與 成 德 之 教 相 結 合, 不 是 純 粹 為 了 知 識 性 的 理 論 操 作, 而 是 蘶 然 樹 立 一 種 迥 向 身 心 以 意 逆 志 切 會 經 典 的 實 踐 工 夫 這 實 踐 形 成 了 朱 熹 經 典 詮 釋 與 歷 史 意 識 的 視 域 融 合, 融 會 漢 儒 宋 儒 治 經 而 推 陳 出 新, 提 出 了 一 個 別 異 大 功 的 經 解 詮 釋, 不 僅 說 明 治 經 並 非 只 為 經 解 知 識 的 增 進, 更 是 對 自 我 生 命 達 乎 明 理 的 實 踐, 正 可 謂 學 問 豈 以 他 求, 不 過 欲 明 此 理 而 力 行 之 耳 81 所 以, 透 過 聖 人 經 書 之 意 涵 泳, 以 意 逆 志 主 客 交 融, 建 立 起 對 天 理 的 體 會 這 對 經 典 的 理 解, 形 成 了 一 種 在 經 典 文 本 和 作 者 原 意 與 讀 者 體 驗 之 間 的 理 解 循 環, 這 循 環 構 成 了 二 個 功 能 : 一 將 所 理 解 的 意 涵 逆 反 於 身, 切 己 深 思, 以 己 身 體 驗 來 印 證 聖 人 之 意 ; 另 一 是 將 聖 賢 之 言 化 為 己 志 理 想, 做 為 治 己 修 身 行 為 的 準 則 明 乎 此, 這 通 經 明 理 的 實 踐 性 質 與 哲 學 詮 釋 學 主 張 精 神 頗 為 相 近, 朱 熹 以 此 詮 釋 原 則, 標 舉 理 學 為 理 論 核 心, 以 理 遍 注 儒 經, 將 四 書 闡 發 義 理 為 最 高 目 標, 建 構 起 哲 學 詮 釋 與 經 學 詮 釋 綰 合 為 一 的 思 想 體 系 五 孟 子 正 統 地 位 之 確 立 綜 上 分 析 即 已 明 瞭, 朱 熹 透 過 切 身 實 踐 的 途 徑 方 法 詮 釋 經 典, 力 圖 消 弭 經 典 歷 史 性 與 讀 經 者 主 體 間 的 時 間 鴻 溝, 實 現 聖 人 之 言 求 聖 人 之 意, 融 通 於 天 地 之 理 的 境 界 很 顯 然, 朱 熹 成 功 地 延 續 千 載 不 傳 的 使 命, 從 四 書 集 註 大 成 之 作 來 看, 經 典 所 昭 顯 的 歷 史 意 義, 既 體 現 唐 至 宋 傳 承 轉 化 的 經 學 體 系, 又 以 義 理 作 為 經 學 之 主 體, 重 振 儒 學 道 統 這 不 僅 切 合 當 代 學 術 思 潮, 也 完 備 地 建 構 起 儒 學 思 想 體 系, 四 書 章 句 集 註 榮 登 官 學, 蔚 為 主 導 中 國 主 流 思 潮 長 達 數 百 餘 年 之 久, 其 影 響 性 從 宋 代 孟 子 正 統 地 位 之 確 立 即 可 看 出 孟 子 地 位 值 至 北 宋 中 葉 後, 因 理 學 興 起, 神 宗 元 豐 八 年 ( 西 元 1085 年 ) 以 兗 鄒 二 公 配 享 文 宣 王, 議 定 孟 子 冠 服 位 同 顏 回, 天 下 孔 廟 均 塑 孟 子 像 82, 北 宋 孟 子 地 位 趨 於 尊 崇 穩 固 南 渡 之 後, 承 前 餘 緒, 儒 學 內 聖 心 性 論 為 尚, 鴻 儒 輩 出, 朝 廷 又 多 方 推 尊 理 學, 書 院 名 師 講 授 理 氣 心 性, 二 者 相 輔 相 成 道 學 大 為 蓬 勃, 直 至 南 宋 更 是 臻 達 鼎 盛 朱 熹 立 基 在 孟 學 發 展 史 上 承 先 啟 後 重 要 關 鍵, 繼 往 漢 學 又 下 開 宋 學, 孟 子 升 為 經 81 答 郭 希 呂,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四 ) 卷 五 十 四,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三 冊, 頁 2566 82 清. 俞 樾 : 茶 香 室 續 鈔 ( 臺 北 : 世 界 書 局,1963 年 ), 頁 4452-22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部 83, 其 地 位 的 升 格 也 鋪 陳 了 朱 熹 註 孟 詮 釋 意 識 的 萌 生 : 韓 子 曰 : 堯 以 是 傳 之 舜, 舜 以 是 傳 之 禹, 禹 以 是 傳 之 湯, 湯 以 是 傳 之 文 武 周 公, 文 武 周 公 傳 之 孔 子, 孔 子 傳 之 孟 軻, 軻 之 死 不 得 其 傳 焉 惟 孟 軻 師 子 思, 而 子 思 之 學 出 於 曾 子 自 孔 子 沒, 獨 孟 軻 氏 之 傳 得 其 宗 故 求 觀 聖 人 之 道 者, 必 自 孟 子 始 84 朱 熹 反 思 唐 韓 愈 原 道 提 出 : 自 孔 子 沒, 獨 孟 軻 氏 之 傳 得 其 宗, 就 儒 學 正 統 意 識 而 言, 孔 子 之 道, 大 而 能 博, 門 弟 子 不 能 遍 觀 而 盡 識 也, 故 學 焉 而 皆 得 性 之 所 近 其 後 離 散, 分 處 諸 侯 之 國, 又 各 以 其 所 能 授 弟 子, 源 遠 而 末 益 分 85 孔 氏 殁 後, 儒 分 為 八, 究 竟 那 派 得 其 孔 子 正 傳? 韓 愈 認 為 : 孟 軻 師 子 思, 子 思 之 學, 蓋 出 曾 子 自 孔 子 沒, 群 弟 子 莫 不 有 書, 獨 孟 軻 氏 之 傳 得 其 宗 86 這 表 明 了 韓 愈 對 於 儒 家 的 理 解, 上 傳 孔 子 思 想 原 意, 當 以 孟 子 的 解 釋 為 圭 臬, 故 求 觀 聖 人 之 道, 必 自 孟 子 始 87 確 認 了 孟 子 歸 屬 儒 學 道 統 系 譜 的 地 位 朱 熹 對 韓 愈 尊 孟 道 統 傳 承 之 論, 極 力 推 崇, 贊 曰 : 看 聖 賢 代 作, 未 有 孔 子, 便 無 論 語 之 書 ; 未 有 孟 子, 便 無 孟 子 之 書 ; 未 有 堯 舜, 便 無 典 謨, 未 有 商 周, 便 無 風 雅 頌 此 道 更 前 後 聖 賢, 其 說 始 備 自 堯 舜 以 下, 若 不 生 個 孔 子, 後 人 去 何 處 討 分 曉? 孔 子 後 若 無 個 孟 子, 也 未 有 分 曉 孟 子 後 數 千 載, 乃 始 得 程 先 生 兄 弟 發 明 此 理 今 看 來, 漢 唐 以 下 諸 儒 說 道 理 見 在 史 策 者, 便 直 是 說 夢! 只 有 個 韓 文 公 依 稀 說 得 略 似 耳 88 對 於 朱 熹 而 言, 韓 愈 道 統 說 好 似 石 破 天 驚, 喚 醒 了 儒 家 長 期 沉 睡 的 道 統 意 識, 面 對 當 際 佛 老 挑 戰, 儒 學 之 衰 微, 重 振 道 統 的 呼 籲 猶 為 急 迫 性 朱 熹 選 擇 從 經 典 註 疏 入 門, 給 了 自 己 一 個 孟 學 詮 釋 具 體 的 傳 承 理 由 : 求 觀 聖 人 之 道 者, 必 自 孟 子 始 將 道 統 所 包 含 的 認 同 意 識 正 統 意 識 及 己 志 弘 道 的 使 命 皆 具 體 地 表 達 於 是 朱 熹 求 觀 聖 人 之 道, 切 入 孟 學, 立 足 在 此 氛 圍 下 皓 首 窮 經 地 展 開 孟 學 詮 釋, 潛 心 揅 所 以 意 逆 志 孟 子 經 典 的 83 84 85 86 87 周 予 同 在 其 群 經 概 論 中 提 到 此 一 名 詞, 以 孟 子 原 歸 屬 子 部, 到 了 宋 代 則 升 為 經 部 的 過 程 參 見 同 註 2, 頁 289 同 註 20, 孟 子 序 說,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頁 231 唐. 韓 愈 : 送 王 秀 才 序 韓 昌 黎 全 集 卷 二 十 [ 北 京 : 中 國 語 言 文 化 大 學 出 版 社,1990 年 ) 同 前 註 同 前 註 88 孔 孟 周 程, 朱 子 語 類 ( 四 ) 卷 九 十 三,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十 七 冊, 頁 3096-23 -

實 踐, 黽 勉 為 志 而 重 張 儒 學 旗 幟, 承 擔 起 道 統 使 命 然 傳 承 之 有 系 統, 但 何 謂 道? 蓋 自 上 古 聖 神 繼 天 立 極, 而 道 統 之 傳 有 自 來 矣 其 見 於 經, 則 允 執 厥 中 者, 堯 之 所 以 授 舜 也 ; 人 心 惟 危, 道 心 惟 微, 惟 精 惟 一, 允 執 厥 中 者, 舜 之 所 以 授 禹 也 堯 之 一 言, 至 矣, 盡 矣! 而 舜 復 益 之 以 三 言 者, 則 所 以 明 夫 堯 之 一 言, 必 如 是 而 後 可 庶 幾 也 89 歷 選 前 聖 賢 之 書, 所 以 提 挈 綱 維, 開 示 緼 奧, 未 有 若 是 之 明 且 盡 者 也 自 是 而 又 再 傳 以 得 孟 氏, 為 能 推 明 是 書, 以 承 先 聖 之 統, 及 其 沒 而 遂 失 其 傳 焉 則 吾 道 之 所 寄, 不 越 乎 言 語 文 字 之 間, 而 異 端 之 說 明 新 月 盛, 以 至 於 老 佛 之 徒 出, 則 彌 近 理 而 大 亂 真 矣 然 而 尚 幸 此 書 之 不 泯, 故 程 夫 子 兄 弟 者 出, 得 有 所 考, 以 續 夫 千 載 不 傳 之 緒 ; 得 有 所 據, 以 斥 夫 二 家 似 是 之 非 熹 自 蚤 歲 嘗 受 讀 而 竊 欵 之, 沉 潛 反 復, 蓋 亦 有 年, 一 旦 恍 然 似 有 以 得 其 要 領 者, 然 後 乃 敢 會 眾 說 而 折 中, 既 為 定 著 章 句 一 篇, 以 竢 後 之 君 子 90 對 朱 熹 而 言, 道 統 之 道 乃 是 二 程 道 學 之 一 脈 相 傳, 尚 書 大 禹 謨 人 心 惟 危, 道 心 惟 微, 惟 精 惟 一, 允 執 厥 中 這 十 六 字 心 傳, 為 堯 舜 道 統 相 傳 之 開 始, 神 會 而 心 得, 便 是 理 學 家 們 所 據 說 的 心 傳 朱 熹 因 承 韓 愈 軻 之 死, 其 不 得 傳 焉, 所 以 認 為 儒 家 道 統 一 度 出 現 斷 裂, 而 接 續 道 統 只 能 通 過 心 傳 因 持 此 說, 所 以 朱 熹 推 尊 二 程, 既 孟 子 後 以 承 先 聖 之 統, 續 千 載 不 傳 之 緒 者, 賦 予 崇 高 肯 定 地 位, 上 接 聖 賢 與 孔 孟 相 提 並 論, 並 在 四 書 集 註 篇 末 推 二 程 定 於 一 尊 朱 熹 奉 二 程 為 道 統 傳 人 後, 儒 學 道 統 意 識 油 然 而 生, 在 進 行 這 樣 的 表 述 時, 實 然 已 跳 出 傳 統 經 解 的 註 者 身 份, 超 越 經 典 之 外 以 自 身 歷 史 視 域 進 行 經 典 新 釋 換 言 之, 朱 熹 注 解 的 不 僅 是 經 學, 更 是 道 統 上 之 貫 通, 其 自 述 : 吾 少 讀 程 氏 書, 則 已 知 先 生 之 道 學 德 行, 實 繼 孔 孟 不 傳 之 統 91 又 在 大 學 章 句 序 中 云 : 天 運 循 環, 無 往 不 返 宋 德 隆 盛, 治 教 休 明 於 是 河 南 程 氏 兩 夫 子 出, 而 有 以 接 乎 孟 氏 之 傳, 實 始 尊 信 此 篇 而 表 章 之, 既 又 為 之 次 其 簡 編, 發 其 歸 趣, 然 後 古 者 大 學 教 人 之 法 聖 經 賢 傳 之 指, 粲 然 複 明 於 世 雖 以 熹 之 不 敏, 亦 幸 私 淑 而 與 有 89 同 註 20, 中 庸 章 句 序,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頁 17 90 同 註 20, 中 庸 章 句 序,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頁 18-19 91 建 康 府 學 明 道 先 生 祠 記, 晦 庵 先 生 朱 文 公 文 集 ( 五 ) 卷 七 十 四, 收 入 朱 子 全 書 二 十 四 冊, 頁 3732-24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聞 焉 92 明 乎 此, 朱 熹 將 二 程 之 學 有 以 接 孟 氏 之 傳, 而 自 謂 亦 幸 私 淑 而 與 有 聞 焉, 委 婉 含 蓄 地 道 訴 自 己 身 為 二 程 道 統 之 嫡 傳, 效 於 聖 經 賢 傳, 續 統 明 志 昭 然 若 揭 其 後 弟 子 黃 幹 則 更 明 確 地 表 述, 其 師 朱 熹 乃 是 正 統 道 統 之 繼 傳 : 竊 聞 道 之 正 統, 待 人 而 後 傳, 自 周 以 來, 任 傳 道 之 責, 得 統 之 正 者, 不 過 數 人, 而 能 使 斯 道 章 章 較 著 者, 一 二 人 而 止 耳 由 孔 子 而 後, 曾 子 子 思 繼 其 微, 至 孟 子 而 始 著 由 孟 子 而 後, 周 程 張 子 繼 其 絕, 至 先 生 而 始 著 93 堯 舜 禹 湯 文 武 周 公 生, 而 道 始 行 ; 孔 子 孟 子 生, 而 道 始 明 ; 孔 孟 之 道, 周 程 張 子 繼 之 ; 周 程 張 子 之 道, 文 公 朱 先 生 又 繼 之 此 道 統 之 傳, 曆 萬 世 而 可 考 也 94 由 此 而 知, 朱 熹 以 道 統 傳 承 自 許, 道 之 正 統, 待 人 而 後 傳, 當 標 榜 己 為 正 統 時, 所 捍 衛 的 不 僅 是 傳 承 地 位, 更 重 要 的 捍 衛 儒 學 正 統 的 思 想 本 質 朱 熹 闡 幽 發 微, 繼 道 統 而 自 命, 借 孔 孟 視 域 以 經 學 闡 釋 接 續 道 統, 此 乃 義 不 容 辭 的 學 術 使 命 然 當 這 強 烈 的 衛 道 意 識, 面 對 外 來 佛 老 挑 戰, 捍 衛 道 統 之 心 便 油 然 而 生, 上 傳 二 程 追 溯 道 統, 於 是 註 經 之 學 便 成 為 朱 熹 弘 道 實 踐 的 途 徑 因 而 感 懷 云 : 吾 道 之 所 寄, 不 越 乎 言 語 文 字 之 間 憂 感 異 端 之 說, 天 理 民 彝 泯 滅, 後 世 遂 失 其 傳, 其 云 : 愚 按 : 此 言, 雖 若 不 敢 自 謂 已 得 其 傳, 而 憂 後 世 遂 失 其 傳, 然 乃 所 以 自 見, 其 有 不 得 辭 者, 而 又 以 見 夫 天 理 民 彝 不 可 泯 滅, 百 世 之 下, 必 將 有 神 會 而 心 得 之 者 耳 故 於 篇 終, 歷 序 群 聖 之 統, 而 終 之 以 此, 所 以 明 其 傳 之 有 在, 而 又 以 俟 後 聖 於 無 窮 也, 其 指 深 哉! 有 宋 元 豐 八 年, 河 南 程 顥 伯 淳 卒 潞 公 文 彥 博 題 其 墓 曰 : 明 道 先 生 而 其 弟 頤 正 叔 序 之 曰 : 周 公 歿, 聖 人 之 道 不 行 ; 孟 軻 死, 聖 人 之 學 不 傳 道 不 行, 百 世 無 善 治 ; 學 不 傳, 千 載 無 真 儒 無 善 治, 士 猶 得 以 明 夫 善 治 之 道, 以 淑 諸 人, 以 傳 諸 後 ; 無 真 儒, 則 天 下 貿 貿 焉 莫 知 所 之, 人 欲 肆 而 天 理 滅 矣 先 生 生 乎 千 四 百 年 之 後, 得 不 傳 之 學 於 遺 經, 以 興 起 斯 文 為 己 任 辨 異 端, 92 同 註 20, 大 學 章 句 序,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頁 2 93 宋. 黃 幹 : 朱 子 行 狀, 黃 勉 齋 先 生 文 集 卷 八, 影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1983 年 ) 94 同 前 註, 宋. 黃 幹 : 徽 州 朱 文 公 祠 堂 記, 黃 勉 齋 先 生 文 集 卷 五, 影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25 -

闢 邪 說, 使 聖 人 之 道 渙 然 復 明 於 世 蓋 自 孟 子 之 後, 一 人 而 已 然 學 者 於 道 不 知 所 向, 則 孰 知 斯 人 之 為 功? 不 知 所 至, 則 孰 知 斯 名 之 稱 情 也 哉? 見 夫 天 理 民 彝, 不 可 泯 滅, 百 世 之 下, 必 將 有 神 會 而 心 得 之 者 耳 故 於 篇 終, 曆 序 群 聖 之 統, 而 終 之 以 此, 所 以 明 其 傳 之 有 在, 而 又 以 俟 後 聖 於 無 窮 也, 其 指 深 哉! 95 朱 熹 祖 述 二 程 之 功, 見 天 理 民 彝 泯 滅, 人 欲 肆 而 天 理 滅, 起 而 辨 異 端 闢 邪 說, 使 聖 人 之 道 渙 然 復 明 於 世 鑑 於 道 不 行, 百 世 無 善 治 ; 學 不 傳, 千 載 無 真 儒, 興 起 斯 文 為 己 任, 孟 子 集 注 篇 末 便 明 示 孟 學 為 傳 之 志, 清 楚 地 道 出 孟 學 詮 釋 的 目 的 終 在 群 聖 賢 之 統 以 傳 承 後 聖, 其 旨 昭 然 雖 說 理 學 家 創 造 經 典 有 古 經 今 注 也 有 叢 書 形 式, 然 若 以 內 在 相 繫 來 看 思 想 根 源, 這 就 必 須 追 溯 到 詮 釋 者 的 詮 釋 意 識 以 此 意 義 而 言, 集 註 才 是 朱 熹 四 書 詮 釋 的 靈 魂, 就 集 註 四 書 的 理 學 背 景 來 看, 充 滿 著 強 烈 外 延 因 素, 老 學 玄 學 合 流, 佛 學 衝 擊 ; 就 內 容 因 素 來 看, 經 學 發 展 至 北 宋, 從 唐 孔 穎 達 箋 注 五 經 正 義 經 解 定 為 一 統, 時 至 宋 代 已 遭 群 起 非 議, 時 勢 已 然, 舊 儒 學 崩 塌 也 正 代 表 了 新 儒 學 轉 化 的 契 機 來 臨 朱 熹 關 懷 整 個 歷 史 課 題 的 變 遷, 思 想 衝 突 又 何 能 融 合 轉 化, 儒 學 衰 微 該 如 何 振 興 中 土? 朱 熹 很 顯 然 扣 緊 時 代 挑 戰, 透 過 集 註 刊 訂 四 書 實 踐, 以 集 大 成 貫 通 姿 態, 確 立 道 統 傳 承 的 儒 學 歷 史, 皓 首 窮 經 近 五 十 年 心 血, 其 苦 心 之 致 非 其 他 註 疏 所 能 比, 開 書 院 辦 教 育 96, 兼 融 漢 宋 之 學 創 造 轉 化 新 儒 學, 建 立 了 四 書 與 儒 學 五 經 比 肩, 功 不 可 沒 從 詮 釋 立 場 來 看, 朱 熹 集 註 四 書 的 形 式 重 返 道 統, 扳 回 儒 學 正 統 之 勢, 既 是 應 然 也 是 必 然 的 治 經 途 徑, 在 表 彰 大 學 中 庸 作 為 心 性 之 學 綱 領, 與 論 語 孟 子 合 為 一 輯, 重 在 闡 揚 理 學 義 理, 在 訓 釋 體 例 上 全 不 似 漢 唐 注 家, 足 可 謂 最 能 代 表 宋 代 經 學 解 經 的 精 神 六 結 論 縱 上 討 論 至 此, 從 歷 史 脈 絡 探 源 朱 熹 道 統 為 尊 的 詮 孟 立 場, 樹 立 儒 學 大 旗 面 對 佛 老 95 96 同 註 20, 盡 心 章 句 下, 孟 子 集 注 卷 第 十 四,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頁 447 朱 熹 身 處 的 宋 代, 學 校 建 制 大 體 沿 襲 唐 制, 國 子 監 所 屬 有 國 子 學 和 太 學, 另 為 皇 族 幼 童 設 宗 學, 在 外 僑 集 中 的 廣 州 泉 州 設 籓 學 由 於 朝 廷 只 注 重 科 舉 取 士, 學 校 教 育 受 到 嚴 重 影 響, 從 此 日 漸 衰 落 在 這 種 形 式 下, 書 院 得 到 長 足 的 發 展, 朱 熹 等 學 者 紛 紛 創 辦 書 院 隨 著 書 院 的 發 展 和 興 盛, 宋 初 逐 漸 形 成 了 一 批 在 當 時 及 對 後 世 産 生 很 大 影 響 的 代 表 性 書 院, 如 湖 南 衡 陽 石 鼓 書 院 江 西 盧 山 白 鹿 洞 書 院 河 南 商 邱 應 天 府 湖 南 長 沙 嶽 麓 書 院 河 南 登 封 嵩 陽 書 院 江 蘇 南 京 茅 山 書 院 等 - 26 -

朱 熹 註 孟 子 歷 史 脈 絡 之 探 賾 文 化 挑 戰, 轉 化 傳 統 五 經, 集 註 四 書 成 為 儒 家 新 經 註 詮 釋 中 心 97 朱 熹 立 志 弘 道, 以 儒 學 呼 籲 接 續 道 統 歷 史, 闡 揚 明 天 理, 滅 人 欲 人 心 / 道 心 創 造 演 繹 成 孟 子 集 注 朱 熹 在 世 時, 因 孟 子 編 入 四 書 集 註 影 響 浩 瀚, 曾 一 度 讓 南 宋 統 治 者 疑 慮, 甚 而 採 取 柔 性 防 堵 意 圖 削 弱, 但 朱 熹 一 代 宗 師 地 位 日 益 穩 固, 不 降 反 昇, 朱 熹 歿, 朝 廷 更 以 四 書 立 於 學 官 98 孟 學 大 盛, 士 子 莫 不 奉 為 圭 臬, 趨 之 若 鶩, 論 孟 史 志 著 錄 近 百 家 之 多, 注 孟 詮 孟 蔚 為 大 增, 成 果 斐 然 盛 況 空 前, 99 更 確 立 了 孟 子 經 典 的 正 統 地 位, 以 四 書 集 註 為 代 表 的 程 朱 理 學, 更 是 宋 元 七 百 年 官 方 統 治 思 想 元 延 祐 年 間, 政 統 牽 制 學 統, 科 舉 頒 定 四 書 集 註 應 試 士 子, 經 典 權 威 更 體 現 在 註 經 者 朱 熹 注 上, 經 典 被 賦 予 判 別 正 謬 唯 一 的 標 準 遂 此, 經 典 意 識 所 呈 顯 的 詮 釋 走 向, 朱 熹 詮 釋 與 文 本 以 外 的 發 揮, 實 際 上 早 已 超 越 經 典 自 身 而 形 成 另 一 權 威 根 源 其 後, 歷 經 元 明, 政 治 與 學 術 推 尊, 御 用 理 學 影 響 籠 罩 更 為 浩 大, 舉 世 罕 匹, 無 人 出 其 右, 明 清 沿 習 不 變, 孟 學 也 因 四 書 集 註 為 顯 學, 推 波 助 瀾, 至 今 仍 方 興 未 艾 職 至, 朱 熹 以 理 學 雄 姿 重 振 儒 學, 不 僅 回 歸 經 典 詮 釋 的 歷 史 根 源, 也 開 啟 影 響 中 國 思 想 逾 七 百 年 的 重 要 經 典, 確 立 了 經 學 史 上 孟 子 屹 立 不 搖 的 正 統 地 位, 足 以 見 詮 孟 之 歷 史 開 創 意 義 實 是 厥 功 甚 偉 97 漢 唐 諸 儒 以 六 經 為 儒 經 主 體, 重 訓 詁 輕 義 理 的 研 習 詩 書 禮 易 春 秋 等 經 典, 二 程 為 建 立 儒 家 道 統 思 想 體 系, 不 僅 把 大 學 中 庸 從 禮 記 中 提 取 出 來 而 使 之 成 為 二 部 獨 立 的 經 典, 又 將 孟 子 由 子 升 為 經 提 高 其 地 位, 而 且 還 將 這 三 部 書 與 反 映 孔 聖 言 行 風 貌 本 就 具 有 權 威 性 的 論 語 並 列, 合 為 四 書 作 為 整 個 儒 家 經 典 的 基 礎, 認 為 四 書 最 能 體 現 聖 人 作 經 之 意, 甚 至 聖 人 之 道 就 載 於 這 四 書 之 中 在 朱 熹 看 來 六 經 本 義 並 不 在 直 接 闡 發 義 理, 如 易 之 本 義 是 占 筮 ; 詩 之 本 義 是 感 物 道 情, 吟 詠 情 性 而 尚 書 收 拾 於 殘 闕 之 餘, 卻 必 要 句 句 義 理 相 通, 必 至 穿 鑿 ; 春 秋 直 截 當 時 之 事, 要 見 當 時 治 亂 興 衰, 非 是 於 一 字 上 定 褒 貶 ; 儀 禮 不 過 講 儀 法 度 數 而 已 總 之, 詩 書 是 隔 一 重 兩 重 說, 易 春 秋 是 隔 三 重 四 重 說 故 就 探 求 經 文 義 理 即 聖 人 之 道 角 度 比 較, 語 孟 工 夫 少, 得 效 多 ; 六 經 工 夫 多, 得 效 少 98 馬 宗 霍 : 中 國 經 學 史 第 十 篇 宋 之 經 學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重 印 本,1998 年 ) 99 清. 朱 彝 尊 : 經 義 考 卷 二 百 三 十 四 卷 二 百 三 十 五, 四 部 備 要 本 ( 臺 北 : 中 華 書 局,1981 年 ) - 27 -

參 考 文 獻 一 古 籍 書 目 : 影 印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 臺 北 :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1983 年 ) 唐 陸 德 明 : 經 典 釋 文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出 版,1996 年 8 月 ) 唐 孔 穎 達 疏 : 五 經 正 義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出 版,1997 年 8 月 ) 唐 韓 愈 : 韓 昌 黎 全 集 ( 北 京 : 中 國 語 言 文 化 大 學 出 版 社,1990 年 ) 唐 韓 愈 撰 宋 朱 熹 考 異 : 朱 子 校 昌 黎 先 生 集 傳 ( 北 京 :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2006 年 12 月 ) 宋 朱 熹 : 朱 子 全 書 ( 一 至 四 十 三 冊 )( 上 海 : 古 籍 出 版 社,2002 年 12 月 ) 宋 朱 熹 著 黎 靖 德 編 : 朱 子 語 類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6 年 ) 宋 朱 熹 撰 徐 德 明 校 點 :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 上 海 : 古 籍 出 版 社,2001 年 12 月 ) 宋 黃 幹 : 宋 史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1983 年 ) 宋 晁 公 武 : 郡 齋 讀 書 志 第 一 冊,( 臺 北 : 商 務 印 書 館,1978 年 ) 宋 葉 適 : 習 學 紀 言 序 目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出 版,1977 年 ) 明 柯 維 騏 : 宋 史 新 編 ( 臺 北 : 新 文 豐 出 版,1974 年 11 月 ) 清 朱 彝 尊 : 經 義 考 四 部 備 要 本 ( 臺 北 : 中 華 書 局 出 版,1981 年 ) 清 皮 錫 瑞 : 經 學 歷 史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 出 版,1996 年 8 月 ) 清 俞 樾 : 茶 香 室 續 鈔 ( 臺 北 : 世 界 書 局 出 版,1963 年 ) 清 焦 循 : 孟 子 正 義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出 版,1987 年 ) 清 趙 翼 : 陔 餘 叢 考 ( 一 )( 臺 北 : 新 文 豐 出 版,1975 年 ) 清 馮 登 府 : 石 經 叢 刊 初 編 第 二 冊 ( 臺 北 : 信 誼 書 局 出 版,1994 年 6 月 ) 清 全 祖 望 : 全 祖 望 集 彙 校 集 注 ( 下 )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2000 年 12 月 ) 清 紀 昀 著 :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出 版,2001 年 5 月 ) 二 現 代 論 著 : 林 漢 仕 : 孟 子 探 微 ( 臺 北 : 文 史 哲 出 版,1978 年 7 月 ) 林 慶 彰 : 中 國 經 學 史 論 文 選 集 冊 ( 臺 北 : 文 史 哲 出 版 社,1992 年 10 月 ) 金 春 峰 : 朱 熹 哲 學 思 想 ( 臺 北 : 東 大 圖 書 出 版,1998 年 ) 周 天 令 : 朱 子 道 德 哲 學 研 究 (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1999 年 ) 周 予 同 : 周 予 同 經 學 史 論 著 選 集 ( 上 海 : 人 民 出 版 社,1996 年 ) 夏 傳 才 : 十 三 經 概 論 ( 臺 北 : 萬 卷 樓 圖 書 出 版,1996 年 )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