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一 前 言 今 日 南 京 城 裡 的 秦 淮 河 畔, 又 見 媚 香 樓 的 重 建 此 樓 乃 明 季 秦 淮 八 艷 之 一 桃 花 扇 劇 本 女 主 角 李 香 君 的 故 居 媚 香 典 出 左 傳, 所 謂 蘭 有 國 香, 人 君

Simila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d - 大陸論文_繁_.doc

穨jender.PDF

Microsoft Word - 江陰之役1.37.doc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 ; Mancall 1984 ] [ ] Mancall [ 199

1 2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Chinese folk/popular religion Richard Madsen,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pp.130~1

a b 11 16b a 106


穨yinmen.PDF

,,,,,,,,,,,,,,,,, gλυ,,,,, gλϖ, gλω,,,,,, ,,,,, ( ), William Ayers, Chang Chih2t ung and Educational Ref orm in China (Cambridge : Harvar

穨NHIST.PDF

論鄭玄對《禮記‧月令》的考辨

一 計 畫 名 稱 : 人 與 地 方 誌 - 社 區 劇 場 工 作 坊 ( 第 一 期 ) 二 計 畫 緣 起 : 劇 場 並 不 只 有 表 演 的 面 向, 它 是 以 群 體 參 與 為 基 礎 的 藝 術 工 作, 劇 場 媒 介 結 合 生 活 議 題 的 課 程 是 人 和 空 間

The UGC AoE Scheme: The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of Chinese Society 卓 越 學 科 領 域 計 劃 項 目 : 中 國 社 會 的 歷 史 人 類 學 研 究 四 13:20-14:35 主 持 兼 評 論 : 郭 文 華 ( 厦 門

2003 2,, ,,,8 6 8,, 8 9,,,,, 10, 14,15,, 8 10,,,,,, : :, 2000 ; :1949,2002 :1946, ;,

/,,,,,,,,,,,,,,, ;,,,, ( ),,, ;,,, 1933,, ( ) ( ), 1988,,,, :,, ; :,,,,, 20,,,,,, :,,, 2001, 299 :, :, 2006, 35 :,, ( ( ), 1997, 74 ),

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Chap3Chinese

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省思:以六朝隋唐為例

社 會 從 痛 苦 和 己 所 不 欲 的 狀 況 下 獲 得 解 脫 的 方 式, 而 傳 統 宗 教, 比 如 猶 太 教 基 督 教 的 教 義 中 對 女 性 的 負 面 評 價, 無 一 不 顯 示 女 性 固 有 的 原 罪 只 有 通 過 宗 教 的 方 式 才 能 夠 獲 得 最 終

051_072_Zhang_yi

美 国 研 究

Microsoft Word - 01-書名頁.doc

66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史 研 究 第 22 期 生 長 發 育 和 功 能, 成 為 臺 灣 教 育 史 上 一 個 新 的 現 象 以 女 性 生 殖 生 理 掛 帥 的 課 文, 描 述 性 器 則 詳 女 略 男 詳 內 略 外 詳 構 造 略 機 制, 說 明 保 健 則 著 重 清

GDP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GDP PPP GDP

明清的藥材流通與藥品價格

主权之争和国家权力下渗

<4D F736F F D20A8E2A9A4C3F6AB59BB50A8C8A4D3B1A1B6D52DB867C0D9C65BC2492D362D31392D E646F63>

Microsoft Word - 7 鄉邦意識與族群復興 林香伶_2.27完稿_.doc

/06


2002 3,, 3000,,,,,,,,,,,,, ( ),, 1898, ;1904,,;, 2, 1980, , ( ) ( ) ( ) ( ) ( ),,,, ;,,,,, 2 ( 1974 )

北洋新政时期天津中医界的改革活动与地域社会

<A5FEADB6ACDBA4F9>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 水 利 與 地 方 社 會 ( 一 ): 以 三 七 圳 與 社 子 溪 流 域 為 中 心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NSC H 執 行 期

[1] (p.28) / / 3 4 [1] (p.26) [2] (p.171)

封面


c pm

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4D F736F F D20AB4AA6B0AA46BDD7A55FB4C2A4A4B0EAA5ABA8EEABD72E646F63>

2011/12 第一學期 (2011年9月1日至12月7日)


Microsoft Word - 69 樊學慶 final T.doc

穨attitudes

Microsoft Word - 緒論(定稿).doc

5 / ~


untitled

093THU doc


Microsoft Word - Wu suk yan.doc

˘ªF¶Î

洪麗珠 84 4 人 南人的任官差別只是一種集團主義 collectivism 的用人方法罷了 確實元代 史料中 參用 一詞頗為常見任官與族群對應的狀況除了蒙古人之外色目與漢人 5 並非一直有上與下的差別元代法律上更找不到四等人制的明文規定 應該思考的 是四 等 人或者四類人的存在是否需要法律明文規

Lloyd E. Eastman Rana MitterForgotten Ally: China s World War II, China s quagmire Pyrrhic victor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胡曉真.pdf

Microsoft Word - content_no36_.doc

公民化與現代化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 (),,,,,; ,,, 2000 ;, 1990 ;,1987 ;, ;,2000 ;,1993 ;,1998 ;, 2001, ( 1997 ) 4 1,,, (1994 ) 5 William Rowe Hankow : Conf lict a

(Paul de Man, -) (a plurality of significations) (Murray Krieger, -000) (Roland Barthes, -0)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 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


2008 2,,,, ,,,,,,,, ( ) ( 1993 ) ( 2001 ), ( 1988 ), ( 1994 ), (1996 ) ( 1998 ) ( ), (, ),, ( ) (2001 ) ;

2009 3,,,,, ( ),, ( ),,,,,,,,,,,,,,,,,,,,,,,,,,,,,,,,,,,,,,,,,,,,, 1906,,,,,,,, 78 :, : :, 2003, 295 :, :, 1999, D i W ang, S treet Culture in

Microsoft Word - 洪櫻芬本文0813.doc

隐 喻 视 野 下 尤 利 西 斯 中 狂 欢 化 的 水 形 象 研 究 果 有 一 天 都 柏 林 突 然 从 地 球 上 消 失 了, 人 们 可 以 根 据 我 的 小 说 重 建 它 (Gifford, 1988:68) 尤 利 西 斯 是 对 奥 德 赛 的 戏 谑 奥 德 赛 是 当

<4D F736F F D20A661B0ECAE74B2A7AABAA4A4B0EAB941A7F8B0F2C2A6B1D0A87C2E646F63>

: : 1896 : gλυ gλϖ gλυ gλϖ

,,,,,,,,,,,,, ( ),,,,,,,,,,,,,,,, 8% 70-80%, 92% 20-30%,,,( ),, ;, (,, 1999),, (,, 2001),, : ( ),,:: (,, 2002) :,, :, 1992,221 :, : (), :, 1991

148 ( )

备注说明:每日新增重点股票是由行业专职分析师基于行业和公司基本面分析优选出来可以现价附近买入或增持的股票;重点行业重点股票是由行业专职分析师推荐的该行业现阶段最具上涨潜力的股票,按重要性排序并动态调整;每日重要市场信息点评是对可能影响市场及股价表现的重


1 imagination phantasia Litz Walton and Christopher MacGowan eds.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Vol New


093_114_Koh_khee_heong

E E. Jenks Boas Franz primitive society A. R


Cakra+vartin Cakra king of kings Cakravartin universal ruler Antonino Forte Antonino Forte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Ideology in Ch

种 印 证 方 式 正 是 体 现 了 鬼 搭 车 这 个 故 事 的 传 统 性, 如 无 论 古 今 中 外 的 异 文 都 有 冥 钞 这 一 细 节, 因 为 在 外 型 上, 人 们 难 以 把 人 与 鬼 区 别 开 来, 只 能 通 过 冥 钞 鉴 别 人 与 鬼 的 身 份 第 二,

她 摸 了 摸 自 己 的 耳 朵, 看 着 自 己 戴 着 耳 钉 的 耳 朵, 心 中 不 免 有 些 自 豪, 挨 了 三 枪, 在 左 边 打 了 三 个 洞, 不 料 太 疼, 忍 不 下 去, 右 边 的 就 没 有 打 不 过, 还 挺 好 的, 对 称 什 么 的 最 讨 厌 了,



892411H007028

瑏 瑠 瑏 瑠

176 李 林 生 面 者, 首 先 在 考 試 形 式 上, 兩 科 會 試 均 廢 八 股 文 體, 全 部 改 試 策 論 其 次 為 考 試 場 次 及 內 容 之 改 革, 此 尤 為 其 至 要 者 改 制 前 科 考 三 場 次 序 內 容, 乃 沿 用 乾 隆 年 間 (1736 1

Microsoft Word - Thesis.doc


<4D F736F F D20CEF7C4CFBDBBCDA8B4F3D1A C4EAB2A9CABFD1D0BEBFC9FAD5D0C9FABCF2D5C2A3A D31302D3136A3A9>

59-81

Microsoft Word - 柯惠鈴


% Gorgoroon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中 醫 診 斷 蒐 集 資 訊 - 望 聞 問 切 邏 輯 推 斷 - 辨 證 論 治

23-46

沈俊平 70 他工商業一樣急劇衰落 康熙二十年 1681 吳三桂 等三藩之亂平 定後清廷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社會生產力逐漸恢復書坊業才回復生機 4 清代書坊中心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不僅南京杭州遠不如明代建陽書坊也 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北京蘇州廣州取而代之成為三大書坊中心 新興的書坊 刻


untitled

Course Code: CUS 512J Selected topics i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exualities

untitled

Transcription:

BIBLID 0254-4466(2011)29:1 pp. 189-224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 民 國 100 年 3 月 )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汪 榮 祖 * 摘 要 南 京 的 秦 淮 河 原 是 風 月 之 鄉, 明 季 秦 淮 名 妓, 才 貌 雙 全, 吸 引 不 少 名 士, 不 時 產 生 名 妓 與 名 士 之 間 的 愛 情 故 事 然 而 滿 清 入 侵, 頓 使 繁 華 成 空, 倖 存 者 深 感 興 亡 之 悲 余 懷 為 倖 存 者 之 一, 以 其 生 動 的 文 筆, 書 寫 親 見 的 秦 淮 盛 況, 南 明 的 興 亡 再 經 過 孔 尚 任 編 製 了 完 整 的 故 事, 經 由 桃 花 扇 傳 奇 描 述 古 文 家 侯 朝 宗 與 秦 淮 名 妓 李 香 君 的 戀 愛 故 事, 他 們 與 權 奸 鬥 爭, 以 及 亡 國 的 悲 痛 作 者 雖 然 收 集 了 許 多 真 實 的 史 料, 但 畢 竟 是 傳 奇, 而 非 史 傳 生 於 滿 清 入 關 之 後 的 孔 尚 任 亦 非 遺 民, 只 是 異 代 興 嘆 桃 花 扇 此 一 歷 史 劇 由 於 內 容 的 動 人 以 及 文 筆 的 高 超, 無 論 劇 本 或 舞 臺, 自 清 初 以 來 直 到 民 國 以 後 都 受 到 歡 迎, 常 有 人 將 之 改 為 新 式 的 舞 臺 劇 電 影 或 長 篇 小 說 於 是 明 季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悲 劇 性 的 美 感, 通 過 孔 尚 任 的 筆 墨, 成 為 難 以 磨 滅 的 集 體 歷 史 記 憶 但 經 由 文 筆 書 寫 所 刻 劃 的 歷 史 記 憶 並 不 一 定 是 真 實 的 歷 史, 文 筆 並 不 能 取 代 史 筆, 但 史 筆 遠 不 如 文 筆 之 更 能 刻 劃 集 體 的 歷 史 記 憶, 傳 之 久 遠 關 鍵 詞 : 秦 淮 風 月 南 明 余 懷 孔 尚 任 陳 寅 恪 2010 年 1 月 22 日 收 稿,2010 年 10 月 11 日 修 訂 完 成,2011 年 3 月 9 日 通 過 刊 登 * 作 者 係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講 座 教 授 及 人 文 研 究 中 心 主 任 189

190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一 前 言 今 日 南 京 城 裡 的 秦 淮 河 畔, 又 見 媚 香 樓 的 重 建 此 樓 乃 明 季 秦 淮 八 艷 之 一 桃 花 扇 劇 本 女 主 角 李 香 君 的 故 居 媚 香 典 出 左 傳, 所 謂 蘭 有 國 香, 人 君 媚 之, 以 此 名 歌 妓 寓 所, 可 見 不 凡 媚 香 樓 與 秦 淮 河 好 像 已 經 成 為 一 座 紀 念 碑, 背 負 著 揮 之 不 去 的 集 體 記 憶 在 此 集 體 記 憶 裡, 最 纏 綿 難 忘 的 就 是 風 月 與 興 亡, 而 此 風 月 與 興 亡 又 聚 焦 於 同 一 歷 史 時 空 南 明 小 朝 廷 在 金 陵 的 驟 興 與 速 亡, 益 增 風 月 的 淒 豔 與 易 代 的 悲 壯 淒 艶 與 悲 壯 的 集 體 記 憶 源 自 明 末 清 初 士 人 們 的 文 筆, 他 們 用 令 人 印 象 深 刻 的 文 字, 記 錄 了 親 身 經 歷 的 風 月 與 驚 心 動 魄 的 興 亡 感 歎 蓋 自 明 朝 中 葉 以 後, 由 於 商 業 的 興 隆, 生 活 比 較 富 裕, 文 人 學 士 的 思 想 亦 趨 開 放, 享 受 逸 樂 之 餘, 不 免 隨 性 適 欲, 勿 受 禮 教 拘 束, 於 是 院 妓 興 隆 娼 妓 古 稱 倡 伎 或 俳 優, 乃 指 從 事 音 樂 歌 舞 之 人, 與 現 代 用 語 娼 妓 顯 有 落 差 秦 淮 院 妓 中 的 名 姬, 多 以 才 貌 見 稱, 如 成 化 年 間 的 楊 玉 香 天 生 麗 質, 而 又 才 藝 超 群, 且 喜 讀 書, 不 與 一 般 俗 夫 來 往, 往 往 獨 居 一 室 ; 有 錢 的 貴 公 子 若 慕 名 前 來, 即 使 花 費 千 金, 難 以 贏 得 一 笑 1 所 謂 名 妓, 莫 不 有 所 擅 長, 或 琴 棋 歌 詠, 或 書 法 繪 畫 詩 詞, 故 賣 藝 重 於 賣 身, 絕 非 赤 裸 裸 的 性 交 易 名 妓 入 座 後, 酒 闌 之 餘, 皆 能 書 寫 小 令 ; 2 事 實 上, 明 代 妓 女 能 詩 者 不 少, 朱 彝 尊 所 編 明 詩 綜, 選 錄 妓 女 詩 作 34 首, 只 是 一 小 部 分 而 已, 連 造 詣 頗 高 的 柳 如 是 的 詩 作 都 未 收 入 而 一 般 文 人 學 士 吟 風 弄 月, 作 章 臺 之 詠, 成 為 時 尚 ; 以 歌 妓 為 題 材 的 作 品, 亦 能 登 大 雅 之 堂, 作 者 更 不 避 名 號, 如 吳 梅 村 的 圓 圓 曲 侯 方 域 ( 朝 宗 ) 的 李 姬 傳 冒 辟 疆 的 影 梅 庵 憶 語 張 岱 的 二 十 四 橋 風 月 等 等, 不 僅 膾 炙 人 口, 也 能 在 文 學 史 上 佔 有 一 席 之 地, 顯 然 與 純 談 風 月 的 北 里 志 等 作 品, 有 天 壤 之 別 3 於 此 可 見, 晚 明 士 人 到 舊 院 狎 遊, 並 1 馮 夢 龍, 情 史, 收 入 馮 夢 龍 全 集 第 7 冊 ( 揚 州 : 江 蘇 古 籍 出 版 社,1993), 頁 353 另 見 古 本 小 說 集 成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3), 第 10 卷, 頁 45 2 參 閱 錢 謙 益, 列 朝 詩 集 小 傳, 丙 集, 收 入 明 代 傳 記 叢 刊. 學 林 類 ( 臺 北 : 明 文 書 局,1991), 頁 352-353, 有 云 : 嘗 生 日 邀 名 妓 百 人, 為 百 年 會 ; 酒 闌, 各 書 小 令 一 闕 3 參 閱 滕 新 才, 且 寄 道 心 與 明 月 明 代 人 物 風 俗 考 論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2003), 頁 248-249 另 參 閱 李 偉, 論 板 橋 雜 記 對 青 樓 文 化 的 重 新 審 視, 河 西 學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191 非 僅 僅 是 為 了 滿 足 肉 慾, 男 女 雙 方 常 能 在 心 靈 上 互 動, 兩 情 相 悅, 於 沈 迷 逸 樂 放 浪 形 骸 之 餘, 亦 追 尋 精 神 上 的 抒 解, 感 情 上 的 慰 藉 4 舊 院 也 因 而 成 為 一 種 文 化 交 際 場 所, 文 士 在 此 妖 冶 之 奇 境, 溫 柔 之 妙 鄉 中 會 舊 友 結 新 知 開 詩 會 吟 詠 唱 和, 以 至 品 評 時 政, 商 討 國 事 5 明 季 士 人 與 歌 妓 的 關 係, 諸 如 侯 方 域 之 與 李 香 君 錢 謙 益 ( 牧 齋 ) 之 與 柳 如 是 冒 辟 疆 之 與 董 小 宛, 皆 如 情 人 如 夫 妻 誠 如 今 人 黃 裳 所 言, 在 三 百 年 前, 狎 妓 非 士 大 夫 惡 德, 且 為 韻 事 秦 淮 一 隅, 水 軟 香 溫, 流 連 其 中 者 大 半 皆 名 士 也, 既 有 秦 淮 四 媛, 亦 有 四 公 子, 遺 事 皆 流 傳 人 口 6 盛 極 一 時 的 秦 淮 風 月 因 南 明 的 出 現 而 更 加 絢 爛, 南 北 士 人 匯 集 於 金 陵 勝 地, 但 弘 光 朝 猶 如 曇 花 一 現, 迅 即 敗 亡 ; 於 是 兒 女 情 長 融 入 國 破 家 亡 的 氛 圍 中 風 月 引 人 遐 想 而 興 亡 感 人 肺 腑, 兩 者 混 而 為 一, 最 能 動 人 情 思 這 種 情 思 經 過 親 身 經 歷 者 刻 骨 銘 心 的 感 受, 留 下 紀 錄, 行 諸 文 字, 傳 之 後 世, 後 人 續 發 隔 世 幽 情, 藉 藝 術 創 作, 將 這 一 段 歷 史 記 憶 深 植 人 心, 成 為 難 以 磨 滅 的 集 體 記 憶 集 體 記 憶 並 不 等 同 真 實 的 歷 史, 但 其 來 有 自, 有 其 形 成 的 原 因 與 過 程, 值 得 深 究 歷 史 記 憶 往 往 由 動 人 的 文 筆 而 非 客 觀 的 史 筆 所 鑿 造 ; 故 就 影 響 力 而 言, 文 筆 固 勝 於 史 筆, 而 史 筆 之 客 觀 公 正 又 不 時 遭 到 質 疑, 糾 正 錯 誤 記 憶 的 史 筆 是 否 能 取 代 不 實 的 記 憶, 也 不 無 可 疑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歷 史 記 憶, 雖 常 相 左 右, 卻 非 盡 真 實 的 歷 史, 也 就 不 足 為 異 二 明 季 文 士 筆 下 的 秦 淮 風 月 秦 淮 河 流 經 南 京 城, 南 京 古 稱 金 陵, 明 初 定 都 於 此, 更 使 此 古 都 首 次 成 為 全 國 的 京 城 金 陵 的 形 勝 雖 然 沒 有 截 雲 斷 霧 的 高 山, 然 林 莽 綿 矇, 煙 容 嵐 院 學 報 24.6(2008): 37-40 4 王 鴻 泰 更 認 為 妓 女 可 視 為 由 文 人 文 化 所 衍 生 出 來 的 文 化 產 物, 見 王 鴻 泰, 青 樓 名 妓 與 情 藝 生 活 明 清 間 的 妓 女 與 文 人, 載 熊 秉 真 呂 妙 芬 主 編, 禮 教 與 情 慾 前 近 代 中 國 文 化 中 的 後 現 代 性 (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1999), 頁 83 5 見 薛 冰 撰 導 讀,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南 京 稀 見 文 獻 叢 刊 ( 南 京 : 南 京 出 版 社, 2007), 頁 7 此 為 最 新 版 本, 以 葉 德 輝 雙 梅 影 閣 叢 書 為 底 本, 參 照 其 他 諸 本, 並 附 清 人 珠 泉 居 士 的 續 板 橋 雜 記 與 清 末 民 初 金 嗣 芬 的 板 橋 雜 記 補 本 文 所 引 皆 此 本 6 黃 裳, 翠 墨 集 ( 合 肥 : 安 徽 教 育 出 版 社,2006), 頁 68

192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氣, 呈 現 蒼 鬱 氣 象 每 極 目 遠 眺, 無 論 是 晨 曦 或 落 暉, 都 令 人 心 曠 神 怡 此 地 河 流 環 繞, 更 有 大 江 自 西 而 來, 水 勢 浩 淼 市 內 雲 樓 佛 廬, 屋 宇 相 望 名 勝 之 外, 亦 多 古 蹟, 諸 如 齊 梁 宮 殿 晉 宋 庭 園, 足 以 遙 想 當 年 的 絢 爛 7 南 京 又 有 石 頭 城 之 稱, 楚 威 王 滅 越 後, 置 金 陵 邑 於 石 頭 而 得 名 ; 群 山 環 繞, 玄 武 莫 愁 兩 湖 輝 映 其 間 玄 武 湖 乃 開 城 北 之 渠 後, 引 水 而 成 ; 莫 愁 湖 在 城 西, 水 面 廣 闊, 風 起 荷 菱 之 香 8 秦 淮 河 環 城 而 流, 與 太 湖 水 系 縱 橫 相 連, 形 成 披 山 帶 河 的 壯 麗 景 象 南 京 在 漢 朝 時 已 經 是 一 個 政 治 中 心, 三 國 東 吳 的 建 康 城 也 建 於 此, 後 來 成 為 南 朝 諸 國 的 都 城, 成 為 雄 視 長 江 下 游 的 軍 政 重 鎮, 東 見 高 聳 的 鍾 山, 南 望 雨 花 臺, 西 瞰 五 臺 山 雨 花 臺 在 城 南, 居 高 岡 之 上, 極 目 俯 瞰 雲 光 法 師 於 梁 天 監 中, 曾 講 經 於 此, 相 傳 感 天 雨 花, 因 而 得 名 9 明 太 祖 於 登 基 前 已 增 建 大 內 宮 城, 初 具 皇 城 規 模 南 京 城 原 是 南 唐 皇 宮 以 及 南 宋 行 宮 所 在 10 明 代 南 京 城 攬 入 南 唐 舊 都 的 大 部 分, 向 東 擴 大 到 紫 金 山 的 西 麓, 北 至 玄 武 湖 之 濱, 將 雞 鳴 與 覆 舟 兩 山 也 納 入 城 內 又 於 城 外 修 建 外 廓, 包 攬 郊 外 山 川, 以 天 然 土 坡 為 城 郭, 有 16 座 城 門, 略 呈 圓 形 11 明 代 南 京 城 由 於 大 事 擴 建, 因 而 成 為 很 不 規 則 的 形 狀, 成 為 中 國 歷 史 上 最 曲 折 最 長 最 寬 又 最 堅 固 的 城 牆, 故 有 龍 蟠 虎 踞 的 形 勝 12 明 朝 定 都 南 京 後, 更 擴 建 城 內 建 築, 諸 如 鐘 樓 鼓 樓, 城 門 廊 房 酒 樓 廬 舍 等, 又 於 城 外 建 刑 部 等 官 署 13 7 余 賓 碩, 金 陵 覽 古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3), 頁 251-254 8 參 閱 余 賓 碩, 金 陵 覽 古, 頁 262-263 275-276 9 余 賓 碩, 金 陵 覽 古, 頁 258 286 10 柳 詒 徵 等 編, 首 都 志 ( 南 京 : 正 中 書 局,1935), 頁 71-73 根 據 美 軍 於 1945 年 高 空 照 測, 城 牆 約 有 23.2 英 哩 長, 比 北 京 城 還 長 2.2 英 哩, 城 牆 平 均 高 度 約 12 米, 城 牆 頂 部 由 石 板 舖 道, 寬 7 米, 有 13,661 個 垛 口,200 座 藏 兵 窩 舖, 顯 然 是 一 龐 大 的 建 築 工 程 參 閱 F. W. 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nking, 1350-1400,"in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 136. 11 參 閱 朱 偰, 金 陵 古 蹟 圖 考 ( 上 海 : 商 務 印 書 館,1936), 頁 7 193 12 參 閱 徐 泓, 明 初 南 京 的 都 市 規 劃 與 人 口 變 遷, 食 貨 月 刊 復 刊 10.3(1980.6): 83-84, 對 南 京 地 理 環 境 有 扼 要 的 描 述 另 參 閱 王 會 昌, 中 國 文 化 地 理 ( 武 漢 : 華 中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1992), 頁 149-183 13 參 閱 明. 董 倫 等 修, 明 太 祖 實 錄 (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歷 史 語 言 研 究 所,1984), 卷 100, 頁 4; 卷 115, 頁 4; 卷 130, 頁 1; 卷 145, 頁 2; 卷 201, 頁 1-2; 卷 217, 頁 4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193 官 署 的 建 築 面 積 都 很 大, 有 的 還 有 庭 園 不 論 哪 一 類 建 築 都 講 究 布 局, 配 合 四 周 的 山 川 景 色 繁 多 的 官 署, 數 以 百 計 的 新 街, 好 幾 十 個 市 場 公 園 遊 樂 場 官 府 與 私 人 宅 第, 以 及 軍 營 工 廠 與 倉 庫 當 時 城 內 的 居 民 享 有 開 闊 的 空 間, 每 一 戶 幾 乎 都 有 高 頂 的 正 廳, 大 都 是 平 房, 都 有 院 子 14 經 過 大 約 三 十 年 的 經 營, 到 洪 武 二 十 七 年 (1394) 南 京 已 是 規 模 宏 大 的 城 市 南 京 市 街 位 於 城 之 中 部 和 西 南 部, 逐 漸 成 為 繁 榮 的 商 業 區, 交 通 方 便, 店 鋪 沿 街 而 設, 織 造 業 尤 其 興 隆 南 京 城 擴 大 後, 需 要 從 浙 江 與 南 直 隸 移 入 大 量 人 口, 將 移 民 分 派 到 坊 廂 與 鄉 城 區 內 的 坊, 按 職 業 劃 分, 如 織 錦 坊 工 匠 坊 鐵 作 坊 等 等 城 外 郊 區 稱 作 鄉, 郊 外 的 原 居 民 區 稱 作 廂 明 初 南 京 人 口 增 加 快 速, 洪 武 四 年 (1371) 的 186,259 人, 增 加 到 1396 年 的 233,906 人, 晚 明 已 增 至 330,000 人, 若 加 上 駐 軍, 總 人 數 高 達 550,000 人, 尚 不 包 括 無 法 估 計 的 工 商 業 流 動 戶 口 15 明 永 樂 皇 帝 遷 都 北 京 後, 明 朝 的 政 治 中 心 雖 然 北 移, 但 仍 以 南 京 為 南 都, 規 格 與 北 京 同 事 實 上, 此 時 江 南 之 繁 榮 已 超 過 黃 河 流 域, 故 經 濟 與 文 化 重 鎮 仍 在 江 南, 大 運 河 成 為 漕 運 的 通 途, 漕 船 可 直 達 北 京 大 通 橋, 以 濟 京 師 以 及 華 北 物 質 之 需 南 京 位 於 長 江 下 游, 正 是 南 北 交 通 的 要 衝, 故 而 繁 榮 興 盛 更 由 於 南 京 是 明 代 兩 大 都 城 之 一, 公 侯 王 孫 群 集 於 此, 宅 第 相 望 ; 富 家 子 弟 與 海 內 遊 客 也 來 享 受 逸 樂, 而 逸 樂 的 仙 都 與 樂 國 就 在 秦 淮 河 一 帶 16 顧 炎 武, 天 下 郡 國 利 病 書 ( 上 海 : 上 海 圖 書 集 成 本,1901) 卷 13, 頁 3 金 陵 通 紀 ( 臺 北 : 成 文 出 版 社,1970), 卷 10, 頁 3-5 14 見 清. 甘 熙, 白 下 瑣 言, 收 錄 於 筆 記 三 編 ( 臺 北 : 廣 文 書 局,1970), 卷 1, 頁 26 此 書 另 有 江 蘇 廣 陵 古 籍 刻 印 社 1987 線 裝 本 15 此 人 口 數 字 根 據 徐 泓 的 估 算, 見 氏 撰, 明 初 南 京 的 都 市 規 劃 與 人 口 變 遷, 頁 101 102 103 根 據 1931 年 的 戶 口 統 計, 南 京 地 區 永 久 居 民 達 50 萬 人, 分 住 在 24 坊 24 鄉 39 廂 之 中, 若 加 上 20 萬 駐 軍, 則 總 數 是 70 萬, 參 閱 陳 昌 遠, 中 國 歷 史 地 理 簡 編 ( 開 封 : 河 南 大 學 出 版 社,1991), 頁 136 139 141 142 144 馬 正 林 編 著, 中 國 城 市 歷 史 地 理 ( 濟 南 : 山 東 教 育 出 版 社,1999), 頁 226 牟 復 禮 (F. W. Mote) 認 為 明 開 國 前 南 京 人 口 大 約 只 有 十 萬, 建 都 之 後 在 二 十 年 內 增 長 了 十 倍, 所 建 官 署 須 容 納 10,000 個 文 官,12,000 個 武 官, 將 近 50,000 名 下 層 官 吏, 擁 有 8,000 到 9,000 名 學 生 的 國 子 監, 以 及 200,000 的 駐 軍 參 閱 F. W. 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nking, 1350-1400,"pp. 132, 136. 16 語 見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南 京 稀 見 文 獻 叢 刊, 頁 9

194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秦 淮 河 相 傳 因 由 秦 始 皇 所 鑿 而 得 名, 17 從 南 京 城 東 南 角 的 上 方 門 流 入 市 區 秦 淮 之 風 月 場 所 俗 稱 舊 院, 樓 臺 分 立 兩 岸, 亭 榭 參 差 其 間, 逐 漸 形 成 環 河 的 繁 榮 商 業 區, 交 通 便 利, 人 口 密 集 在 繁 榮 的 街 市 之 間 艶 幟 高 張, 隔 河 更 與 貢 院 相 望 18 秦 淮 河 畔 的 屋 宇, 號 稱 河 房, 綠 色 的 窗, 紅 色 的 門, 隔 岸 輝 映 成 趣 河 房 可 用 作 居 住 交 際 玩 樂 之 用, 房 價 並 不 便 宜, 但 幾 乎 日 日 客 滿, 是 文 人 墨 客 聚 會 的 地 方, 即 明 季 名 士 張 岱 所 謂 秦 淮 河 房, 便 寓 便 交 際 便 淫 冶, 房 價 甚 高, 而 寓 之 者 無 虛 日 19 武 定 橋 以 上 的 河 房, 最 為 可 觀, 河 岸 北 面 的 王 氏 梅 氏 兩 姓 的 河 房, 看 起 來 都 很 堅 實, 而 文 德 橋 下 的 徐 家 河 房, 尤 為 壯 觀 兩 岸 許 多 的 河 房, 多 為 才 子 佳 人 而 設 ; 20 河 上 不 時 有 許 多 小 蓬 船 聚 集 在 一 起, 船 船 相 連 ; 蓬 上 掛 羊 角 燈, 有 如 珠 聯 舟 中 之 賓 客 在 樂 聲 中 歡 宴 歌 唱, 將 氣 氛 帶 到 高 潮 ; 有 的 士 女 們 則 靠 著 船 欄 鬨 笑, 直 到 午 夜 方 才 曲 倦 燈 殘, 星 星 自 散 21 每 逢 秋 風 桂 香 的 科 舉 考 試 之 年, 必 裝 潢 一 新, 可 向 學 子 索 取 高 額 的 租 金 位 於 貢 院 南 岸 的 齊 王 孫 河 房, 垂 柳 成 蔭, 是 消 暑 的 好 去 處 沿 河 繼 續 北 上, 必 經 桃 葉 渡, 冒 辟 疆 曾 會 東 林 群 賢 於 此 桃 葉 是 王 羲 之 的 妾, 其 妹 桃 根, 王 羲 之 曾 有 詩 云 : 桃 葉 復 桃 根, 渡 江 不 用 楫 ; 但 渡 無 所 苦, 我 自 迎 接 汝 余 賓 碩 曾 感 而 和 之 曰 : 試 問 近 來 桃 葉 渡, 可 能 桃 葉 勝 桃 華? 22 自 釣 魚 巷 到 夫 子 廟 一 帶, 則 是 六 朝 的 金 粉 之 地, 附 近 建 有 明 朝 開 國 功 臣 徐 達 的 東 花 園 秦 淮 河 畔 的 水 榭 亦 別 有 風 味, 榭 乃 平 臺 上 蓋 的 高 屋, 而 屋 內 無 室, 可 成 為 文 人 雅 集 的 精 舍 丁 家 水 榭 最 為 有 名, 乃 明 末 金 陵 清 客 丁 繼 之 所 建, 他 喜 與 名 士 交 友, 附 庸 風 雅, 故 水 榭 特 出 新 意, 以 直 立 的 石 片 為 屏 障, 又 種 了 許 多 秀 竹, 整 齊 而 別 有 風 致 在 水 榭 高 屋 中, 遠 眺 秦 淮 河 上 的 風 光, 觀 賞 來 往 的 燈 船, 吳 應 箕 等 人 曾 舉 辦 復 社 文 會 於 丁 氏 水 17 秦 始 皇 鑿 方 山 長 壟 為 瀆, 故 曰 秦 淮, 見 明. 陳 沂, 金 陵 世 紀, 南 京 稀 見 文 獻 叢 刊 ( 南 京 : 南 京 出 版 社,2009), 頁 54 18 參 閱 朱 偰, 金 陵 古 籍 圖 考, 頁 209 19 張 岱 著, 彌 松 頤 校 閱, 陶 庵 夢 憶 ( 杭 州 : 西 湖 書 社,1982), 頁 43 20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頁 11 21 參 閱 張 岱, 陶 庵 夢 憶, 頁 43 吳 應 箕, 留 都 見 聞 錄, 收 於 叢 書 集 成 續 編 集 部 第 178 冊 ( 上 海 : 上 海 書 店,1994), 頁 307 22 余 賓 碩, 金 陵 覽 古, 頁 306 307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195 榭 23 大 名 士 錢 牧 齋 於 清 初 出 獄 後, 亦 曾 在 丁 家 水 閣 作 客, 有 感 於 景 物 依 舊, 人 事 皆 非, 寫 下 三 十 首 絕 句, 24 最 後 一 首 是 : 寇 家 姊 妹 總 芳 菲, 十 八 年 來 花 信 違 ; 今 日 秦 淮 恐 相 值, 防 他 紅 淚 一 沾 衣, 25 寫 得 情 意 蕩 漾 寇 家 多 佳 麗, 錢 牧 齋 所 詠, 乃 寇 白 門 此 女 有 女 俠 之 稱, 死 後 牧 齋 復 有 詩 悼 之 曰 : 叢 殘 紅 粉 念 君 恩, 女 俠 誰 知 寇 白 門? 黃 土 蓋 棺 心 未 死, 香 丸 一 縷 是 芳 魂 26 李 香 君 的 香 閨 媚 香 樓 位 於 鈔 庫 街, 27 此 樓 也 是 名 士 詩 酒 酬 唱 之 處, 復 社 鉅 子 張 溥 夏 允 彝 亦 曾 為 座 上 客, 並 在 壁 上 題 寫 詩 句 桃 花 扇 傳 奇 裡 的 侯 朝 宗 於 清 明 佳 節, 也 來 訪 舊 院, 借 步 踏 青 他 經 過 水 榭 河 房 板 橋 茶 寮 酒 舫, 來 到 媚 香 樓, 譜 出 才 子 美 人 的 佳 話 孔 尚 任 在 桃 花 扇 史 劇 裡 即 選 侯 李 為 男 女 主 角 李 香 君 之 外, 在 內 橋 旁 邊 的 珠 市, 規 模 雖 然 不 能 與 舊 院 相 提 並 論, 但 名 妓 王 月, 憑 其 超 群 的 姿 色, 亦 為 名 士 追 逐 的 對 象 王 月 顧 眉 董 白 諸 姬, 又 曾 於 戊 寅 年 ( 崇 禎 十 一 年,1638) 的 冬 天, 應 張 岱 等 風 流 文 士 之 邀, 盛 裝 策 馬, 百 餘 名 銃 箭 手 相 隨, 旗 幟 與 棍 棒 齊 全, 浩 浩 蕩 蕩 出 南 門, 往 牛 首 山 去 打 獵, 獲 得 一 隻 鹿 三 隻 麂 四 隻 兔 子 三 隻 野 雞 七 隻 貓 狸, 極 馳 驟 縱 送 之 樂 28 秦 淮 風 月 在 文 士 余 懷 的 筆 下, 使 二 十 餘 位 歌 妓 留 名, 品 評 其 色 藝 才 情, 細 寫 其 雅 潔 的 居 所, 增 添 風 流 韻 事, 傳 諸 後 世 29 余 懷 (1616-1696) 字 澹 心, 號 曼 翁, 得 年 八 十 一, 30 祖 籍 福 建 莆 田 而 生 長 於 金 陵 的 書 香 之 家, 自 稱 23 參 閱 吳 應 箕, 留 都 見 聞 錄, 頁 307-308 孔 尚 任 著, 王 季 思 蘇 寰 中 楊 德 平 合 注, 桃 花 扇 ( 北 京 :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1959), 頁 55-59 24 錢 謙 益, 丙 申 春 就 醫 秦 淮 寓 丁 家 水 閣 浹 兩 月 臨 行 作 絕 句 三 十 首 留 別, 錢 牧 齋 全 集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3), 第 4 冊, 頁 280-291 25 錢 謙 益, 丙 申 春 就 醫 秦 淮 寓 丁 家 水 閣 浹 兩 月 臨 行 作 絕 句 三 十 首 留 別, 頁 291 26 錢 謙 益, 金 陵 雜 題, 收 入 錢 牧 齋 全 集 第 4 冊, 頁 417 吳 梅 村 也 有 詩 贈 寇 白 門, 見 吳 偉 業 著, 清. 程 穆 衡 原 箋, 清. 楊 學 沆 補 注, 吳 梅 村 詩 集 箋 注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3), 頁 346-347 27 呂 武 進 編, 南 京 地 名 源 ( 南 京 : 南 京 科 技 出 版 社,1991), 頁 253 28 張 岱, 陶 庵 夢 憶, 頁 44 29 參 閱 唐 碧 紅, 余 懷 為 何 鍾 情 秦 淮 歌 妓 讀 板 橋 雜 記, 南 通 航 運 職 業 技 術 學 院 學 報 7.4(2008.12): 39-41 30 余 懷 名 號 甚 多, 尚 有 無 懷 廣 霞 壺 山 外 史 鬘 持 老 人 等, 生 平 不 詳, 唯 有 從 詩 文 中 求

196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白 下 余 懷, 曾 遊 學 南 雍 ( 國 子 監 ), 崇 禎 庚 辰 (1640) 入 南 京 兵 部 尚 書 范 景 文 幕 因 其 家 道 殷 實, 故 能 詩 酒 風 流, 與 杜 濬 白 夢 鼐 齊 名, 曾 與 錢 牧 齋 吳 梅 村 吳 漁 山 諸 輩 酬 唱 31 崇 禎 十 五 年 (1642) 與 冒 襄 方 以 智 查 繼 佐 等 復 社 名 流 參 與 虎 丘 之 會, 以 圖 謀 重 振 復 社 32 吳 偉 業 ( 梅 村 ) 曾 填 贈 南 中 余 澹 心, 調 寄 滿 江 紅, 有 云 此 少 俊, 風 流 如 畫, 又 云 問 後 生, 領 袖 復 誰 人, 如 卿 者? 將 甲 申 國 變 前 的 少 年 余 懷, 寫 得 栩 栩 如 生, 讚 賞 溢 於 言 表 33 余 懷 著 作 頗 多, 然 以 板 橋 雜 記 最 為 人 知 此 書 為 其 晚 年 所 作, 追 懷 往 事, 不 能 自 已 板 橋 就 是 秦 淮 南 岸 的 長 板 橋, 橋 西 為 名 妓 雲 集 之 地, 就 是 舊 院 舊 院 與 貢 院 隔 河 相 望, 士 子 與 歌 女 頗 多 韻 事 至 明 季 內 憂 外 患, 惟 東 南 無 事, 南 都 尤 其 繁 華 興 隆 東 林 與 復 社 群 賢 曾 聚 會 於 秦 淮, 流 連 忘 返 余 懷 於 而 立 之 年, 已 名 動 南 都, 風 流 自 賞, 亦 頗 涉 足 花 叢, 享 受 到 舊 院 的 艷 麗, 陶 醉 於 聲 色 與 酬 唱 之 中 他 親 眼 見 到 每 年 於 夏 秋 兩 季, 士 女 競 至, 各 種 店 鋪 沿 街 而 設, 出 售 茶 酒 香 囊 糖 果 菜 蔬 之 類, 都 屬 上 品 ; 織 造 業 尤 其 興 隆, 各 類 樂 器 最 為 齊 備, 以 備 遊 客 之 需, 作 為 贈 送 名 妓 的 禮 品 街 市 晚 間 火 樹 銀 花, 光 奪 明 月 遊 樂 之 處 甚 多, 常 使 遊 客 目 不 暇 接, 情 不 給 賞 34 當 時 人 又 稱 舊 院 為 曲 中, 院 前 有 武 定 橋, 院 後 是 鈔 庫 街, 妓 家 鱗 次, 比 屋 而 居, 屋 宇 精 潔, 花 木 蕭 疏, 迥 非 塵 境 來 自 各 地 的 應 試 學 子 在 此 雲 集, 產 生 不 少 才 子 佳 人 的 風 流 韻 事 妓 院 大 門 銅 環 半 啟, 珠 箔 低 垂, 有 人 到 訪 時, 其 行 跡 據 其 清 康 熙 七 年 (1668) 的 看 花 詩 詩 句 : 喚 回 五 十 三 年 夢, 可 以 推 算 他 約 生 於 明 萬 曆 四 十 四 年 (1616), 南 都 失 陷 時 已 越 而 立 之 年 余 懷 又 號 寒 鐵 道 人, 晚 年 自 號 鬘 持 老 人 參 閱 余 懷, 味 外 軒 集, 收 入 黃 裳, 金 陵 五 記 ( 南 京 : 金 陵 書 畫 社, 1982), 頁 227 方 寶 川 陳 旭 東, 余 懷 及 其 著 述, 余 懷 集 第 1 冊, 收 入 方 寶 川 編, 福 建 叢 書 ( 揚 州 : 廣 陵 書 社,2005), 頁 1-2 31 方 文 有 詩 句 詠 余 懷 尊 人 曰 : 瑤 島 移 來 自 八 閩, 卻 依 京 國 寄 閒 生 ; 書 藏 萬 卷 兒 能 讀, 酒 泛 千 鍾 家 不 貧, 閱 方 文, 塗 山 集, 收 入 四 庫 禁 燬 書 叢 刊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1997), 卷 6, 頁 9 可 知 余 氏 來 自 福 建, 寄 居 金 陵, 家 道 殷 富, 故 雖 係 布 衣, 其 子 也 能 讀 書, 詩 酒 風 流 32 方 寶 川 陳 旭 東, 余 懷 及 其 著 述, 頁 3 33 吳 偉 業, 吳 梅 村 詩 集 箋 注 下 冊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3), 頁 870-871 另 見 吳 偉 業, 梅 村 家 藏 稿 ( 臺 北 : 臺 灣 學 生 書 局,1975), 頁 421 34 參 閱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頁 11 余 賓 碩, 金 陵 覽 古, 頁 312-313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197 猧 兒 吠 客, 鸚 哥 喚 茶, 登 堂 入 室 後, 假 母 肅 迎, 分 賓 抗 禮, 來 到 內 軒, 則 丫 鬟 畢 粧, 捧 娘 而 出, 而 後 供 應 美 食 定 情 時, 目 挑 心 招, 綢 繆 宛 轉 又 當 夜 凉 人 定, 風 清 月 朗 時, 名 士 傾 城, 簪 花 約 鬢, 攜 手 閒 行, 憑 欄 徙 倚, 使 得 紈 袴 少 年, 繡 腸 才 子, 無 不 魂 迷 色 陣, 氣 盡 雄 風 矣! 每 當 夏 天 河 水 盈 漫 時, 畫 船 簫 歌, 去 去 來 來, 周 折 其 間, 往 往 通 宵 達 旦, 熱 鬧 非 凡 河 房 之 外, 家 有 露 臺, 朱 欄 綺 疏, 竹 廉 紗 幔 當 夏 月 臨 空, 賓 客 雜 坐 在 露 臺 之 上, 晚 風 吹 動 於 兩 岸 的 水 樓 之 間, 時 而 飄 來 茉 莉 花 與 女 客 身 上 的 香 味 女 士 們 輕 搖 團 扇, 將 鬢 邊 的 頭 髮 梳 成 高 高 的 髮 髻, 望 之 嫵 媚 動 人 35 崇 禎 十 二 年 (1639) 的 七 夕, 方 密 之 大 集 諸 名 妓 於 僑 居 水 閣, 王 月 在 二 十 餘 美 人 之 中, 名 列 第 一, 真 是 月 中 仙 子 花 中 王, 第 一 嫦 娥 第 一 香, 不 虛 盛 名 方 密 之 招 來 的 這 些 名 人 與 鶯 鶯 燕 燕 交 歡, 直 到 天 明 始 罷 酒 此 王 月 因 而 名 動 公 卿, 36 張 岱 更 認 為 此 姝 曲 中 三 十 年, 決 無 其 比 也 美 貌 之 外, 又 具 才 藝, 善 楷 書, 畫 蘭 竹 水 仙, 亦 解 吳 歌 37 名 姬 董 白 即 董 小 宛, 後 來 成 為 冒 辟 疆 的 側 室, 九 年 後 以 二 十 七 歲 芳 齡 猝 死, 辟 疆 寫 了 2,400 言 的 影 梅 庵 憶 語 以 哭 之 吳 梅 村 有 題 冒 辟 疆 名 姬 董 白 小 像 八 首, 其 二 有 云 : 珍 珠 無 價 玉 無 瑕, 小 字 貪 看 問 妾 家 ; 尋 到 白 堤 呼 出 見, 月 明 殘 雪 映 梅 花 ; 白 堤 在 常 州 縣 西 北, 崇 禎 十 五 年 (1642) 之 春, 冒 辟 疆 在 月 夜 蕩 舟 時, 偶 然 重 逢 董 小 宛, 小 宛 遂 委 以 終 身 第 六 首 則 明 言 冒 董 與 奸 人 阮 大 鋮 之 間 的 鬥 爭 八 首 之 餘, 梅 村 又 題 董 君 畫 扇 兩 首, 讚 譽 小 宛 所 作 小 叢 寒 樹, 筆 墨 楚 楚, 38 足 見 對 小 宛 悼 念 之 深 名 妓 固 也 為 富 商 巨 賈 提 供 聲 色 服 務, 但 與 文 人 學 士 之 間 的 風 流 韻 事, 最 易 流 傳 歌 妓 遇 到 喜 歡 的 恩 客, 可 以 任 其 流 連 ; 遇 到 討 厭 的 傖 夫 大 賈, 則 能 拒 絕 弗 與 通, 具 有 相 當 的 自 主 性 晚 明 歌 妓 打 扮 素 雅 重 視 清 潔 擅 長 笙 歌, 互 相 結 為 手 帕 姊 妹, 遇 節 做 會, 赴 會 時 攜 帶 珍 奇 的 食 物 一 盒 佐 酒, 稱 之 為 盒 子 會 39 余 懷 之 所 以 鍾 情 秦 淮 歌 妓, 因 為 這 些 女 流 認 同 士 人 的 價 值 觀, 他 於 群 姬 35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頁 9-10 36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頁 22 37 張 岱, 陶 庵 夢 憶, 頁 101 38 參 閱 吳 偉 業, 吳 梅 村 詩 集 箋 注 下 冊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3), 頁 820-825 39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頁 11 29

198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之 中 尤 愛 李 十 娘, 認 為 她 生 而 娉 婷, 肌 膚 玉 雪, 而 其 宅 院 布 置 得 乾 淨 雅 致, 兼 有 老 梅 梧 桐, 曲 房 密 室, 翠 色 可 餐, 故 常 常 與 賓 客 在 十 娘 家 裡 舉 行 詩 酒 之 會 他 所 知 的 歌 妓 顧 媚, 通 文 史 善 畫 蘭, 南 曲 尤 稱 第 一 ; 余 懷 自 己 與 顧 媚 的 關 係 亦 密, 認 為 顧 媚 的 曲 藝 與 姿 色 俱 佳, 風 度 超 群, 鬢 髮 如 雲, 桃 花 滿 面, 弓 彎 纖 小, 腰 支 輕 亞, 所 居 媚 樓, 余 懷 稱 之 為 迷 樓, 以 聲 色 美 食 聞 名 於 時, 所 謂 座 無 媚 娘 不 樂, 而 尤 艷 顧 家 廚 食 品, 以 致 於 設 宴 媚 樓 者 無 虛 日 顧 媚 曾 為 余 懷 做 壽, 並 登 場 演 戲 以 祝, 報 其 恩 寵 余 懷 描 寫 貌 美 擅 歌 的 李 香 君 有 云 : 生 小 傾 城 是 李 香, 懷 中 婀 娜 袖 中 藏 ; 何 緣 十 二 巫 峯 女, 夢 裏 偏 來 見 楚 王 他 說 歌 妓 卞 賽 知 書, 工 小 楷, 善 畫 蘭 鼓 琴 ; 沙 才 善 弈 棋, 亦 能 吹 簫 度 曲 後 來 歸 楊 龍 友 的 馬 嬌, 也 知 音 識 曲, 妙 合 宮 商 寇 白 門 在 余 懷 的 眼 裡, 娟 娟 靜 美, 跌 宕 風 流, 能 度 曲, 善 畫 蘭, 粗 知 拈 韻, 能 吟 詩 董 小 宛 在 余 懷 筆 下, 喜 歡 音 律 ; 天 資 巧 慧, 容 貌 娟 妍 40 當 端 午 節 到 來 時, 南 京 城 裡 的 士 女 們 競 相 來 看 燈 船, 擠 得 水 洩 不 通 嘉 興 姚 壯 若 曾 在 秦 淮 河 上 租 用 十 二 艘 樓 船, 召 集 百 餘 位 知 名 的 應 試 士 子 一 起 遊 玩, 每 船 邀 約 名 妓 四 人 侑 酒, 梨 園 獻 唱, 燈 火 笙 歌, 為 一 時 之 盛 事, 亦 即 余 懷 所 謂, 秦 淮 燈 船 之 盛, 天 下 所 無, 並 撰 秦 淮 燈 船 曲 以 記 之, 將 燈 船 比 作 萬 片 珊 瑚 駕 海 來 41 後 來 孔 尚 任 寫 桃 花 扇, 在 第 八 齣 也 安 排 了 爭 看 秦 淮 燈 船 的 場 景 42 從 余 懷 的 甲 申 集 43 可 知, 當 他 風 聞 滿 清 入 關, 立 刻 自 吳 門 前 往 錢 塘 避 難, 過 岳 墳 時 感 到 吳 越 新 愁 成 斷 草, 幽 燕 遺 恨 滿 孤 墳, 頗 透 露 其 心 跡 ; 在 山 陰 道 上 又 興 歎 : 為 憐 寂 寞 江 南 客, 私 問 江 南 歸 不 歸? 深 覺 世 亂 難 乘 興, 途 窮 只 望 鄉 ; 44 當 他 辭 別 山 陰 諸 友, 將 渡 錢 塘 江 時, 心 情 更 呼 之 欲 出 : 吳 越 傷 心 路, 往 來 成 古 今 ; 離 家 三 兩 月, 作 客 萬 千 心 ; 40 參 閱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頁 13 15-16 17 18 19 22 余 懷, 味 外 軒 詩 輯 贈 李 香, 收 入 余 懷 集 第 3 冊, 頁 47 41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頁 10 23; 另 見 余 懷 集 第 3 冊, 頁 46 42 孔 尚 任 著, 王 季 思 蘇 寰 中 楊 德 平 合 注, 桃 花 扇, 頁 61-62 43 此 集 收 入 余 懷 集 第 3 冊, 頁 1-139 44 諸 句 見 甲 申 集, 余 懷 集 第 3 冊, 頁 53 65 67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199 禹 穴 山 川 大, 錢 塘 江 水 深 ; 別 時 無 限 淚, 杯 酒 易 沾 襟 45 當 弘 光 朝 在 南 京 成 立 後, 他 回 到 金 陵, 遙 望 燕 都, 痛 哭 江 頭 不 忍 歸, 46 然 由 於 馬 士 英 阮 大 鋮 主 政, 余 懷 參 與 東 林 復 社 反 馬 阮 鬥 爭, 47 因 而 身 陷 黨 禍, 不 得 不 又 亡 命 至 滿 洲 鐵 騎 南 下, 山 河 變 色, 他 再 避 難 於 山 陰 道 上, 四 五 年 間 浪 跡 於 五 湖 漂 泊 於 虞 山 之 下, 雖 有 意 從 事 反 清 復 明 活 動, 但 實 則 無 力 抗 清 ; 其 無 奈 之 心 境, 見 之 於 詩 : 君 不 見 梁 朝 庾 子 山, 暮 年 詩 賦 動 江 關 ; 又 不 見 長 溪 謝 皋 羽, 一 慟 冬 青 淚 如 雨 ; 共 是 銷 魂 落 魄 人, 不 堪 回 首 漢 宮 春, 48 直 以 謝 脁 與 謝 翱 自 比 不 堪 回 首 之 餘, 唯 有 縱 酒 放 歌, 嘆 風 月 之 逝, 添 亡 國 之 恨 晚 年 潦 倒 尤 甚, 自 謂 布 囊 竹 杖, 短 轅 破 艇, 汗 漫 零 丁, 譬 之 焦 光, 饑 則 為 人 客 作 阮 籍, 窮 途 則 慟 哭 而 返 耳 49 余 懷 浸 潤 於 儒 家 的 忠 君 愛 國 之 念, 仰 慕 鄭 所 南 之 義 不 臣 元, 尊 為 高 潔, 更 為 謝 翱 於 宋 亡 之 後 朝 夕 痛 哭 而 動 容, 50 未 料 他 自 己 也 親 身 經 歷 了 亡 國 之 痛, 異 代 同 情 余 懷 於 康 熙 七 年 (1668) 從 吳 郡 重 返 金 陵, 與 友 人 到 處 遊 覽, 徘 徊 不 忍 去 他 停 留 了 二 個 月, 寫 下 一 百 首 七 言 絕 句, 名 為 看 花 詩, 實 一 語 雙 關, 仍 未 能 忘 情 於 秦 淮 風 月, 仍 感 最 銷 魂 處 是 金 陵, 每 逢 禪 榻 鬢 絲 相 伴 久, 就 有 美 人 親 起 索 題 詩 ; 同 時 也 有 無 限 興 亡 之 痛, 齊 梁 舊 事 風 吹 去, 柳 葉 梨 花 恨 未 休, 既 無 奈 又 惆 悵 至 於 高 臺 一 上 一 回 首, 六 代 傷 心 是 雨 花, 51 眼 見 昔 日 之 風 流 山 水, 多 為 茂 草, 舉 目 河 山, 傷 心 第 宅, 頓 感 華 清 如 夢, 江 南 可 哀! 52 更 見 到 當 年 同 遊 諸 君 已 埋 骨 青 山, 花 樣 美 人 亦 已 棲 身 黃 土! 53 余 懷 對 興 亡 的 敏 感, 更 可 被 湖 邊 桃 林 中 一 枝 紅 梅 觸 動 : 清 明 不 是 看 梅 時, 猶 見 湖 邊 剩 一 枝 ; 傲 盡 冰 霜 欺 盡 雪, 百 花 齊 仰 歲 寒 姿 54 明 亡 後 45 句 見 甲 申 集, 余 懷 集 第 3 冊, 頁 70 46 句 見 甲 申 集, 余 懷 集 第 3 冊, 頁 83 47 參 閱 方 寶 川 陳 旭 東, 余 懷 及 其 著 述, 見 余 懷, 余 懷 集 第 1 冊, 頁 3 48 余 懷, 三 吳 遊 覽 志, 板 橋 雜 記 外 一 種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0), 頁 119 49 語 見 余 懷, 鴛 湖 中 秋 詩 序 言, 江 山 集, 余 懷 集 第 3 冊, 頁 131-132 50 閱 余 懷 集 第 1 冊, 頁 234 236 51 余 懷, 味 外 軒 集, 頁 215 217 218 220 226 52 見 余 懷, 詠 懷 古 跡 序 言, 收 入 黃 裳, 金 陵 五 記, 頁 201 53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頁 27 54 余 懷, 味 外 軒 集, 頁 228

200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雖 有 人 殉 國, 但 降 清 者 更 多 ; 歲 寒 一 梅, 令 他 激 賞 不 已 余 懷 晚 年 在 蘇 州 度 過, 55 七 十 四 歲 時 曾 應 尤 侗 所 召 集 的 詩 會 滿 清 新 貴 蘇 州 織 造 曹 寅 亦 在 座 中, 請 他 題 詩, 他 題 下 賞 心 亭 子 說 秦 淮, 今 日 風 流 讓 署 齋 ; 誰 詠 君 家 華 屋 句, 白 楊 風 起 慟 西 洲, 自 署 舊 京 余 懷, 56 儼 然 以 遺 民 自 居, 雖 然 當 時 大 局 已 定, 再 無 恢 復 之 望, 然 而 余 懷 仍 不 免 要 乘 機 奚 落 一 下 新 貴, 以 寄 故 國 之 思, 仍 難 忘 已 經 消 逝 的 金 陵 韻 事 與 秦 淮 風 月 余 懷 為 國 變 後 之 倖 存 者, 昔 日 之 遊 伴 或 流 離 失 散 或 埋 骨 青 山, 唯 有 倖 存 者 感 受 到 家 國 之 痛, 興 亡 之 悲 當 故 國 恢 復 無 望, 身 為 遺 民 只 能 懷 念 逝 去 的 歲 月 承 受 故 國 的 沈 哀, 暮 年 回 首, 感 慨 不 已, 留 下 他 親 眼 目 睹 有 關 秦 淮 盛 況 的 紀 錄 余 氏 本 人 與 名 妓 的 往 來, 雖 亦 是 事 過 境 遷 後 的 回 想, 夾 雜 過 去 的 歡 樂 與 當 前 的 悲 痛 尤 侗 題 板 橋 雜 記 有 云 : 南 都 煙 花, 宛 然 在 目, 見 者 彌 不 艶 之, 然 未 及 百 年, 美 人 黃 土 矣 回 首 夢 華, 可 勝 慨 哉! 57 余 懷 著 板 橋 雜 記, 寫 南 都 煙 花 逸 聞, 北 里 趣 事, 寄 香 草 美 人 之 思, 自 覺 君 子 宜 戒 狹 邪 之 遊, 故 不 免 要 以 謝 安 石 東 山 攜 妓, 白 香 山 眷 戀 溫 柔, 無 害 君 子 以 自 解 58 當 時 名 士 確 實 喜 歡 仿 效 謝 安 石, 每 遊 賞 必 以 妓 女 從 的 故 事, 蔚 為 風 氣, 59 然 余 懷 亦 有 意 表 彰 明 季 歌 妓 之 氣 節 與 特 立 獨 行, 她 們 具 有 才 學 工 詩 文, 以 東 林 復 社 士 子 為 佳 賓, 崇 尚 忠 義 節 烈, 愛 恨 分 明, 俠 肝 義 膽, 不 同 於 一 般 的 青 樓 女 子 類 此 事 蹟 斑 斑, 如 秦 淮 女 宋 蕙 湘 兵 燹 流 落, 被 擄 入 軍, 和 血 題 詩 於 壁 以 志 喪 亂 之 慘 ; 又 如 淮 安 女 燕 順 被 擒, 不 從 而 死 60 香 君 的 飄 零 寇 湄 的 沈 淪 小 宛 的 早 逝 葛 嫩 的 玉 碎, 都 能 動 人 情 懷, 足 以 導 欲 增 悲 61 名 士 與 美 人 的 風 流 韻 事 盛 極 而 衰, 並 融 合 亡 國 之 痛, 感 人 尤 深, 所 謂 兒 女 情 懷 與 英 雄 志 略, 亦 未 嘗 不 可 相 反 而 相 成 62 余 懷 回 想 55 長 州 尤 侗 序 言 曰 : 吾 友 余 廣 霞 先 生, 故 閩 產 而 寓 金 陵 者, 近 移 吳 門, 余 賓 碩, 金 陵 覽 古, 頁 244 賓 碩 是 余 懷 之 子 56 黃 裳, 金 陵 五 記, 頁 258; 黃 裳 為 我 們 提 供 了 不 少 有 關 余 懷 的 資 料 57 尤 侗, 題 板 橋 雜 記,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頁 5 58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後 跋, 頁 31 59 陳 寅 恪, 柳 如 是 別 傳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0), 中 冊, 頁 392 60 余 懷, 板 橋 附 錄, 余 懷 集 第 1 冊, 頁 527-530 61 余 嘉 錫 語, 見 四 庫 提 要 辨 證 第 3 冊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74), 卷 144, 頁 24 62 語 見 陳 寅 恪, 柳 如 是 別 傳 中 冊, 頁 459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201 秦 淮 諸 艷 盛 極 而 早 衰, 花 樣 年 華 之 易 逝, 命 途 之 乖 更 與 故 國 同, 於 是 將 風 月 消 逝 與 國 破 家 亡, 合 而 書 之, 滿 紙 滄 桑, 留 下 難 忘 的 記 憶 余 懷 感 嘆 繁 華 之 不 永, 如 謂 : 一 代 之 興 衰, 千 秋 之 感 慨 所 寄, 而 非 徒 狎 邪 之 是 述, 艷 冶 是 傳 也 63 換 言 之, 他 欲 以 風 月 之 情 與 家 國 之 恨, 寄 千 秋 之 慨 ; 江 山 屢 改, 而 此 情 此 恨 綿 綿 不 絕 風 月 與 興 亡 未 嘗 間 斷, 故 能 古 今 同 慨 板 橋 雜 記 之 所 以 留 下 不 尋 常 的 難 忘 記 憶, 因 能 寓 風 月 於 興 亡, 興 盛 衰 之 慨 : 樓 館 劫 灰, 美 人 塵 土 64 乾 隆 年 間 的 珠 泉 居 士 撰 續 板 橋 雜 記, 自 稱 讀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後 留 連 神 往, 又 聞 自 丙 申 年 ( 乾 隆 四 十 一 年, 1776) 以 來, 秦 淮 繁 華 似 昔, 庚 子 年 (1780) 招 赴 金 陵, 遂 得 遍 覽 秦 淮 之 勝, 但 旋 即 罷 官 歸 里 ; 翌 年 春 日 重 來, 選 勝 徵 歌, 興 復 不 淺 ; 當 甲 辰 年 (1784) 之 秋 再 來 時, 居 然 回 首 舊 歡, 無 復 存 在, 大 有 曾 幾 何 時, 風 流 雲 散, 因 而 興 感 : 安 知 目 前 之 依 依 聚 首 者, 不 一 二 年 間, 行 又 蓬 飄 梗 泛 乎? 遂 撫 今 追 昔, 續 成 是 記 65 這 位 居 士 像 余 懷 一 樣 感 到 舊 歡 之 不 永, 所 以 也 要 像 余 懷 之 撫 今 追 昔, 記 錄 舊 歡, 然 其 傷 風 月 之 逝, 明 顯 缺 少 了 故 國 興 亡 的 悲 歎, 存 不 下 難 忘 的 記 憶, 續 記 亦 因 而 只 能 列 入 香 豔 叢 書 清 末 金 嗣 芬 寫 板 橋 雜 記 補, 欲 呈 現 金 陵 風 月 之 全, 補 余 懷 之 不 足, 所 謂 於 余 曼 翁 板 橋 雜 記 所 未 載 者, 搜 掇 舊 聞, 錄 為 是 編 66 然 余 懷 所 記 乃 親 歷 之 見 聞, 故 感 慨 特 深, 而 金 氏 所 記 則 非 由 目 見, 只 是 廣 收 舊 聞, 勤 採 文 獻, 於 盛 清 文 集 筆 記 一 一 參 照, 固 不 限 於 南 明 一 時, 所 記 之 艷 姬 自 南 朝 張 麗 華 以 降, 巨 細 靡 遺, 於 明 季 董 小 宛 柳 如 是 輩, 亦 多 補 述, 其 所 補 記 雖 勝 余 懷, 心 情 亦 同, 若 謂 秦 淮 一 水, 逝 者 如 斯, 繁 華 中 零, 古 今 同 慨, 城 郭 猶 是, 興 亡 何 窮! 67 然 所 增 益 者, 大 抵 風 月 佚 事, 殊 少 家 國 哀 思, 故 難 以 動 人 心 弦, 深 入 記 憶 金 氏 脫 稿 之 後, 雖 亦 逢 民 元 鼎 革 之 變, 然 所 述 風 月 已 不 及 與 滿 清 興 亡 相 連, 更 無 風 月 兼 興 亡 的 故 事, 無 從 形 成 集 體 記 憶 然 則, 就 文 筆 63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頁 7-8 64 語 見 余 懷, 板 橋 雜 記 序, 板 橋 雜 記, 頁 7 65 珠 泉 居 士, 續 板 橋 雜 記, 南 京 稀 見 文 獻 叢 刊 ( 南 京 : 南 京 出 版 社,2007), 頁 51 66 孫 浚 源 序, 金 嗣 芬, 板 橋 雜 記 補, 南 京 稀 見 文 獻 叢 刊 ( 南 京 : 南 京 出 版 社,2007), 頁 79 67 金 嗣 芬, 板 橋 雜 記 補, 頁 84

202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之 影 響 而 言, 無 論 續 記 或 補 記, 雖 然 有 所 增 飾, 終 歸 北 里 志 之 屬, 難 逃 狗 尾 續 貂 之 譏 日 本 人 也 驚 艷 余 懷 所 寫 的 秦 淮 風 月, 但 由 於 歷 史 文 化 (historical culture) 的 不 同, 不 受 中 國 傳 統 氛 圍 的 羈 絆, 缺 少 同 民 族 的 同 情 心 理, 故 印 象 深 刻 的 主 要 是 風 月 而 非 興 亡 東 京 帝 國 大 學 教 授 大 木 康 斷 為 風 月 秦 淮, 秦 淮 既 被 風 月 所 界 定, 也 就 成 為 大 木 所 說 的 遊 里 空 間, 日 文 意 思 就 是 妓 女 世 界 ; 68 余 懷 的 記 憶 場 所 (milieu of memory) 在 日 本 人 的 記 憶 裡 只 剩 下 色 情 場 所 (milieu of sex) 大 木 所 描 述 有 關 妓 女 的 種 種, 就 是 以 操 皮 肉 生 涯 的 妓 女, 來 理 解 明 清 時 代 的 秦 淮 歌 妓 他 所 介 紹 的 芥 川 龍 之 介 等 日 本 文 人 於 清 末 民 初 慕 名 來 南 京 嫖 妓 的 故 事, 大 都 是 找 樂 子 談 價 錢 之 類 於 是 日 本 人 所 追 憶 的 秦 淮 故 事, 也 就 著 墨 於 秦 淮 河 兩 岸 的 花 街 柳 巷 妓 院 人 物, 包 括 初 夜 接 客 鴇 母 等 等 69 日 本 人 似 乎 體 會 不 到 兒 女 情 長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心 境, 與 中 國 人 的 集 體 記 憶, 殊 異 其 趣 三 清 初 孔 尚 任 的 藝 術 創 作 余 懷 是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見 證 人, 親 身 承 受 了 樓 起 樓 塌 的 震 撼, 其 情 其 恨 見 乎 字 裡 行 間, 其 遺 民 心 態 已 呼 之 欲 出 所 謂 遺 民, 乃 前 朝 所 遺 之 民, 在 政 治 上 心 懷 前 朝 而 拒 絕 認 同 新 朝 之 民, 安 於 隱 居 而 不 仕 遺 世 而 獨 立, 故 亦 稱 隱 逸 不 肯 出 仕 新 朝, 實 乃 遺 民 的 底 線, 若 身 為 遺 老 而 應 試 受 官, 即 認 同 新 朝, 便 非 遺 民 余 懷 的 遺 民 情 懷 不 僅 是 政 治 的, 也 是 文 化 的, 其 眷 戀 前 朝 之 情 溢 於 言 表 他 於 暮 年 回 首 往 事, 距 國 亡 雖 已 近 半 世 紀, 但 回 述 南 都 雅 遊 秦 淮 麗 品 時, 仍 然 感 到 淒 涼 悱 惻, 充 滿 遺 民 的 傷 痛, 不 得 不 藉 風 月 以 寄 幽 懷 70 68 大 木 康 著, 辛 如 意 譯, 風 月 秦 淮 : 中 國 遊 里 空 間 ( 臺 北 : 聯 經 出 版 公 司,2007) 69 大 木 康 著, 風 月 秦 淮 : 中 國 遊 里 空 間, 頁 7 27 111 134 148-155 159 另 外 值 得 注 意 者, 此 書 中 引 詩 解 詞 錯 誤 不 少, 將 杜 牧 名 句 落 魄 江 湖 載 酒 行 倒 置 為 江 湖 落 魄 載 酒 行 ( 見 頁 15), 不 僅 不 通 而 且 音 律 皆 誤 70 靳 能 法 鍾 繼 剛, 從 板 橋 雜 記 看 明 遺 民 的 文 化 創 傷,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 版 )7.1(2006.2): 82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203 孔 尚 任 生 於 順 治 五 年 (1648), 已 是 滿 清 定 都 北 京 後 四 年 ; 既 生 於 新 朝, 即 非 前 朝 之 遺 民, 前 朝 也 非 其 故 國 孔 氏 的 心 情 自 然 與 余 懷 不 同, 余 氏 親 歷 亡 國 之 痛, 而 孔 氏 不 僅 在 新 朝 任 官 約 十 八 年 之 久, 又 感 明 君 知 遇, 其 效 忠 清 帝 之 事 蹟 顯 然 清 康 熙 帝 於 康 熙 二 十 三 年 (1684) 南 巡 北 歸, 到 曲 阜 祭 孔 時, 他 特 地 為 皇 帝 導 遊, 並 送 駕 到 德 州 自 此 受 到 賞 識, 得 到 恩 寵, 邀 至 京 師 做 官 他 感 戴 聖 恩, 自 謂 犬 馬 圖 報, 期 諸 沒 齒 他 是 以 儒 家 正 統 的 立 場 來 維 護 大 清 皇 朝, 明 白 表 現 對 清 帝 恩 波 的 感 激, 以 及 表 達 對 盛 世 的 讚 美 71 當 康 熙 皇 帝 於 1689 年 南 下 揚 州 視 察 河 工, 孔 尚 任 迎 駕 淮 上, 蒙 康 熙 皇 帝 賜 宴, 使 他 感 激 涕 零, 於 送 駕 時, 曾 恭 賦 律 詩 一 首, 稱 頌 康 熙 皇 帝, 透 露 仰 慕 的 心 跡 與 感 受 到 的 恩 寵 : 淮 煙 淮 水 萬 民 迎, 飛 放 蘭 橈 夜 不 驚 ; 天 馬 逍 遙 官 路 大, 黃 河 恬 靜 御 橋 平 ; 公 然 袞 冕 看 花 立, 竟 許 漁 樵 近 仗 行 ; 最 是 光 輝 人 隊 裏, 龍 顏 喜 顧 喚 臣 名 72 孔 尚 任 對 清 帝 之 景 仰 與 感 恩, 於 此 情 見 乎 詞 ; 73 然 則, 他 何 以 要 刻 意 經 營 桃 花 扇, 寫 弘 光 遺 事, 南 明 興 亡, 且 言 詞 之 間 不 無 黍 離 之 悲? 桃 花 扇 的 先 聲 已 明 言, 康 熙 盛 世 乃 堯 舜 臨 軒, 禹 皋 在 位 ; 74 弘 光 遺 事, 71 然 而 現 代 學 者 囿 於 現 代 的 民 族 情 緒 與 愛 國 主 義, 刻 意 要 為 孔 尚 任 的 感 恩 作 相 反 的 解 說, 若 謂 : 但 是, 當 [ 孔 尚 任 ] 夜 深 人 靜 捫 心 自 問 時, 那 民 族 情 緒 的 微 波 漣 漪 還 會 在 內 心 深 處 輕 輕 泛 起, 甚 至 會 不 時 衝 擊 他 那 加 速 跳 動 的 心 臟, 使 他 對 自 己 這 種 不 世 之 遭 際 和 今 後 的 出 路 產 生 一 種 隱 痛 和 疑 慮, 見 徐 振 貴, 孔 尚 任 評 傳, 匡 亞 明 主 編, 中 國 思 想 家 評 傳 叢 書 ( 南 京 : 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1998), 頁 58 作 者 作 此 毫 無 根 據 的 自 由 心 證, 若 非 孔 氏 魂 魄 附 體, 何 以 知 其 捫 心 自 問? 知 其 隱 痛 和 疑 慮? 可 說 是 極 富 想 像 力 的 小 說 家 言 72 孔 尚 任, 孔 尚 任 集 ( 臺 北 : 世 界 書 局,1984), 頁 118 另 見 送 駕 至 淮 上 恭 賦, 原 在 湖 海 集, 收 入 四 庫 全 書 存 目 叢 書 ( 臺 南 : 莊 嚴 文 化 公 司,1997), 集 部 257, 頁 639 73 如 此 情 見 乎 詞, 竟 有 學 者 曲 解 為 對 康 熙 的 態 度 也 有 所 變 化, 對 統 治 階 級 有 了 一 些 清 醒 的 認 識, 見 徐 振 貴, 孔 尚 任 評 傳, 頁 83 74 孔 尚 任 著, 王 季 思 蘇 寰 中 楊 德 平 合 注, 桃 花 扇, 頁 4 8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清 康 熙 刊 本 景 印,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5), 第 1 冊, 卷 上, 頁 10b 另 可 參 閱 桃 花

204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對 孔 尚 任 而 言, 猶 如 六 朝 殘 跡, 雖 有 感 傷, 卻 已 隨 風 而 逝 矣 ; 換 言 之, 他 富 興 亡 之 感, 並 無 故 國 之 思 孔 氏 拜 明 孝 陵 詩 曰 : 夕 陽 紅 樹 間 青 苔, 點 染 鍾 山 土 一 堆 ; 後 到 群 瞻 今 主 拜, 酸 心 稍 有 舊 臣 來 ; 石 麟 礙 路 埋 臻 草, 玉 殿 存 爐 化 紙 灰 ; 賴 有 白 頭 中 使 在, 秋 晴 不 放 墓 門 開 另 一 首 寫 道 : 宋 寢 齊 陵 盡 野 莎, 英 雄 有 恨 欲 如 何? 寶 城 石 壞 孤 巢 大, 龍 座 金 消 蝙 糞 多 ; 瞻 像 猶 驚 神 氣 猛, 禁 樵 渾 仗 帝 恩 波 ; 蕭 條 異 代 微 臣 淚, 無 故 秋 風 灑 玉 河, 75 明 明 將 前 朝 比 作 六 朝 這 兩 首 律 詩 都 是 異 代 興 感 之 作, 蕭 條 異 代 微 臣 淚 出 自 杜 甫 懷 古 句 : 悵 望 千 秋 一 灑 淚, 蕭 條 異 代 不 同 時, 76 老 杜 灑 淚, 顯 非 遺 民 之 淚 ; 酸 心 舊 臣, 亦 非 孔 尚 任 自 道, 因 他 只 做 過 清 朝 的 臣 子, 從 來 不 是 前 明 的 舊 臣, 明 帝 亦 非 他 的 亡 國 先 君, 而 他 是 異 代 的 微 臣, 他 正 在 寫 桃 花 扇 史 劇, 述 明 朝 之 亡, 故 拜 明 朝 開 國 之 君 的 孝 陵 以 寄 慨 他 當 然 是 為 逝 者 落 淚, 然 一 如 老 杜 的 千 古 之 淚, 傷 逝 而 已 遺 老 黃 仙 裳 ( 名 雲 ) 評 之 曰 : 亡 國 之 遺 恨, 盛 世 之 恩 波, 具 能 寫 出, 可 作 詩 史 77 孔 尚 任 同 時 寫 出 這 兩 種 心 情, 並 非 其 一 人 兼 具 的 心 情, 正 是 後 人 筆 法 黃 氏 隱 居 不 仕, 固 然 深 懷 亡 國 遺 恨, 然 而 尚 任 出 仕, 實 感 恩 遠 多 於 遺 恨 有 清 士 子 之 中 甚 至 有 人 認 為, 孔 尚 任 寫 桃 花 扇 蓋 嫉 明 福 王 之 僭 據 偏 隅, 抗 逆 天 命 而 又 信 用 權 奸, 沈 溺 酒 色, 僅 及 一 載, 旋 致 滅 亡 78 現 代 學 者 中 也 有 人 指 出 桃 花 扇 闡 發 周 易 陰 陽 變 化 之 理, 以 兒 女 傳 奇 演 明 亡 清 興 的 興 廢 之 理, 警 醒 後 人, 其 目 的 即 通 過 場 上 歌 舞, 局 外 指 點, 為 後 人 提 供 後 車 之 鑑 79 與 這 些 論 調 截 然 不 同 的 是, 將 孔 尚 任 的 桃 花 扇 視 為 寓 反 清 復 明 思 想 於 其 間 的 作 品, 顯 然 受 到 晚 清 排 滿 革 命 風 潮 之 後 的 影 響 然 晚 近 學 者 之 中 仍 有 人 認 為 孔 尚 任 罷 官 與 桃 扇 之 英 譯 本 K ung Shang-jen, The Peach Blossom Fan, transl. by Chen Shih-hsiang and Harold Acton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Cyril Birc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75 孔 尚 任, 拜 明 孝 陵 及 其 二, 見 湖 海 集, 四 庫 全 書 存 目 叢 書, 集 部 257, 頁 650 76 見 杜 甫 詠 懷 古 蹟 五 首 之 二, 佚 名 有 云 此 首 將 自 己 懷 抱 與 古 事 同 調, 於 是 悵 望 千 秋 而 潸 然 灑 淚, 即 相 互 憑 弔 也 見 佚 名 杜 詩 言 志, 據 清 康 熙 稿 本 校 刊 ( 揚 州 : 廣 陵 古 籍 刻 印 社, 無 出 版 日 期 ), 卷 13, 頁 19a-b 收 入 續 修 四 庫 全 書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2), 集 部 第 1700 冊, 頁 608 77 孔 尚 任, 孔 尚 任 集, 頁 143 78 花 庭 間 客, 吳 鏡 庵 桃 花 扇 後 序 詳 注 第 1 冊 ( 嘉 慶 丙 午 (1816) 自 刻 本 ), 頁 2a 79 徐 愛 梅, 桃 花 扇 中 的 周 易 文 化 解 讀, 古 代 文 學 2009.5: 20 22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205 花 扇 的 出 版 有 關, 因 其 有 民 族 思 想 云 云, 80 顯 然 是 以 今 觀 古 的 歷 史 記 憶, 不 免 戴 上 當 今 意 識 型 態 的 有 色 眼 鏡 按 桃 花 扇 之 付 梓 既 在 孔 尚 任 罷 官 多 年 之 後, 顯 非 罷 官 之 因 ; 書 出 之 後, 也 從 未 列 為 禁 書 ; 劇 本 之 鈔 本 雖 早 經 傳 閱 與 上 演, 也 從 無 迕 時 犯 禁 之 跡 象 孔 氏 自 稱 桃 花 扇 鈔 本 成, 王 公 薦 紳, 莫 不 借 鈔, 時 有 紙 貴 之 譽, 康 熙 三 十 八 年 (1699) 的 一 個 秋 夕, 宦 官 也 來 索 閱 桃 花 扇 鈔 本, 孔 尚 任 手 邊 已 無 繕 本, 遂 向 巡 撫 覓 得 一 本, 連 夜 送 到 禁 宮 之 內, 可 見 連 皇 帝 也 急 著 要 看 這 一 年 的 除 夕, 都 察 院 總 憲 李 木 庵 派 人 來 送 歲 金 時, 索 取 桃 花 扇 鈔 本 以 便 於 圍 爐 飲 酒 時 閱 覽 翌 年 四 月, 孔 尚 任 去 官, 李 木 庵 招 人 觀 看 桃 花 扇 史 劇, 一 時 翰 部 台 桓, 群 公 咸 集 ; 讓 予 獨 居 上 座, 命 諸 伶 更 番 進 觴, 邀 予 品 題, 座 客 嘖 嘖 指 顧, 頗 有 凌 雲 之 氣 81 當 桃 花 扇 搬 上 舞 臺, 更 是 轟 動, 因 觀 眾 之 中 尚 有 故 國 遺 黎, 於 靡 靡 笙 歌 之 間, 難 免 觸 景 生 情, 掩 袂 含 悲, 甚 至 有 垂 淚 者 82 受 感 動 者 當 然 不 僅 僅 是 故 國 遺 老, 由 於 劇 情 之 刻 骨 銘 心 動 人 心 弦, 為 一 般 觀 眾 所 喜 愛, 連 康 熙 皇 帝 也 最 喜 此 曲, 內 廷 宴 集, 非 此 不 奏 83 若 桃 花 扇 犯 禁, 安 得 如 此? 即 使 孔 尚 任 去 官 以 後, 桃 花 扇 仍 廣 受 歡 迎, 令 他 得 意 非 凡, 何 來 因 桃 花 扇 牽 連 而 罷 官 之 事? 當 時 文 網 嚴 苛, 而 總 管 國 家 法 紀 的 李 木 庵 熱 愛 桃 花 扇, 不 僅 索 閱 而 且 將 之 上 演 孔 氏 晚 年 猶 在 知 府 劉 雨 峰 府 上 觀 演 桃 花 扇, 凡 兩 日, 纏 綿 盡 致, 僚 友 知 出 予 手 也, 爭 以 杯 酒 為 壽 予 意 有 未 愜 者, 呼 其 部 頭, 即 席 指 點 焉, 84 興 致 甚 高, 顯 然 沒 有 政 治 上 的 違 礙 事 實 上 當 時 閱 讀 與 觀 看 孔 氏 史 劇 的 名 公 80 蔣 星 煜, 桃 花 扇 研 究 與 欣 賞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2008), 頁 4 8 徐 振 貴 於 其 孔 傳 卷 首 斷 言, 孔 尚 任 因 桃 花 扇 而 罷 官, 然 於 後 續 的 敘 述 中 並 不 能 確 定, 還 指 出 或 因 貪 財 之 誣 而 罷 官, 閱 頁 53 122 124-125 其 實 早 在 1978 年 張 春 樹 與 駱 雪 倫 合 寫 的 英 文 論 文 中 已 經 討 論 過 桃 花 扇 是 否 是 罷 官 的 原 因, 他 們 的 結 論 是 桃 花 扇 的 寫 作 目 的 絕 對 不 是 要 批 評 清 廷, 而 是 欲 以 明 亡 作 為 新 朝 的 史 鑑, 見 Chun-shu Chang and Hsueh-lun Chang, K ung Shang-Jen and His T ao-hua Shan: A Dramatist s Reflections on the Ming-Ch ing Dynastic Transition,"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中 國 文 化 研 究 所 學 報 9.2(1978): 312. 81 見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本 末,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6 82 參 閱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本 末,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6 83 吳 梅, 顧 曲 麈 談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0), 頁 118 84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本 末,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6

206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巨 卿 墨 客 騷 人, 不 知 凡 幾 最 後 由 於 鈔 本 久 而 難 以 辨 識, 才 由 天 津 佟 鈜 出 資 刊 行, 時 為 康 熙 四 十 七 年 (1708) 85 若 因 文 字 賈 禍, 安 有 罷 其 官, 而 不 禁 其 書 之 理? 孔 尚 任 的 密 友 顧 彩 於 桃 花 扇 序 中 直 言 寫 作 動 機, 也 說 並 非 因 明 亡 而 如 遺 民 之 懷 念 故 國 ; 徒 以 署 冷 官 閒, 窗 明 几 淨, 胸 中 有 勃 勃 欲 發 之 文 章, 而 偶 然 借 奇 立 傳 云 耳 86 胸 中 勃 勃 欲 發, 即 創 作 的 衝 動, 緣 他 自 少 聽 聞 弘 光 遺 事, 除 得 自 族 兄 孔 方 訓 之 外, 與 故 國 遺 老 如 冒 襄 張 怡 杜 濬 顧 彩 許 承 欽 等 人, 均 有 交 往, 大 有 故 實 可 採 87 其 心 情 略 似 陳 寅 恪 之 溫 舊 夢, 興 遐 思, 88 孔 尚 任 奉 使 淮 揚 期 間, 與 遺 老 交 往 更 多, 必 獲 更 多 聽 聞, 為 桃 花 扇 劇 本 提 供 豐 富 的 素 材, 特 別 是 與 他 交 誼 頗 深 的 冒 襄 冒 氏 見 重 於 明 季 文 壇, 目 睹 弘 光 朝 的 興 亡, 時 常 出 入 秦 淮 河 畔, 與 名 妓 董 小 宛 之 戀, 尤 聞 名 於 世 孔 尚 任 於 康 熙 二 十 五 年 (1686) 在 揚 州 召 開 詩 會 時, 辟 疆 來 會 此 次 老 少 會, 對 年 輕 的 孔 尚 任 而 言 最 是 興 奮, 以 致 於 高 宴 清 談, 連 夕 達 曙, 並 表 達 高 度 的 敬 重 此 後 兩 人 接 觸 頻 繁, 辟 疆 以 七 十 高 齡, 親 自 從 如 皋 到 興 化 為 尚 任 祝 壽, 並 在 孔 宅 盤 桓 了 三 十 天 之 久 89 近 人 袁 世 碩 認 為 在 此 一 個 月 中, 必 促 膝 長 談 弘 光 遺 事 金 陵 舊 友 秦 淮 風 月, 更 何 況 冒 氏 擅 長 戲 曲, 必 有 所 獻 替 90 孔 尚 任 博 採 遺 聞, 入 之 音 律, 91 前 者 是 歷 史 的 興 趣, 欲 知 三 百 年 之 基 業, 墮 於 何 人? 敗 於 何 事? 消 於 何 年? 歇 於 何 地? ; 後 者 則 是 藝 術 的 發 抒, 摹 寫 鬚 眉, 點 染 景 物, 刻 意 經 營 92 孔 尚 任 以 真 實 的 歷 史 為 背 景, 以 感 人 的 藝 術 為 手 法, 耗 時 十 載, 三 易 其 稿, 才 完 成 這 本 傳 奇 的 創 作, 自 稱 85 今 北 京 圖 書 館 藏 有 此 年 之 初 刻 本, 即 戊 子 本, 見 袁 世 碩, 孔 尚 任 年 譜 ( 濟 南 : 齊 魯 書 社,1987), 頁 188 86 見 梁 溪 夢 鶴 居 士 ( 顧 彩 ), 桃 花 扇 序,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274-275 87 袁 世 碩, 孔 尚 任 交 友 考, 附 於 孔 尚 任 年 譜 ( 濟 南 : 齊 魯 書 社,1987) 之 後, 頁 214-319 作 者 認 為 這 些 友 人 對 孔 尚 任 創 作 桃 花 扇 頗 有 影 響, 值 得 參 考 88 陳 寅 恪, 柳 如 是 別 傳 上 冊, 頁 3 89 孔 尚 任 與 冒 辟 疆 先 生 有 云 : 先 生 以 弟 馬 齒 之 故, 遠 就 三 百 里, 同 住 三 十 日, 孔 尚 任 集, 頁 249 90 袁 世 碩, 孔 尚 任 交 友 考, 頁 275-276 91 語 見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小 引,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1 92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小 引, 桃 花 扇,(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1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207 事 不 奇 則 不 傳, 93 故 雖 取 材 宏 富, 在 本 質 上 仍 然 與 歷 史 小 說 無 異 桃 花 扇 一 詞, 早 見 載 籍, 如 宋 人 晏 幾 道 鷓 鴣 天 詞 有 云 : 舞 低 楊 柳 樓 心 月, 歌 盡 桃 花 扇 底 風 94 孔 尚 任 則 取 人 面 桃 花 的 傳 聞 : 李 香 君 面 血 濺 扇, 楊 龍 友 以 畫 筆 點 之 ; 事 雖 無 考 而 新 奇 可 傳, 遂 將 南 明 興 亡, 繫 之 於 桃 花 扇 底 95 桃 花 扇 原 是 劇 本, 其 本 質 是 文 學 作 品, 雖 有 真 實 的 史 事, 必 然 雜 有 虛 構 質 言 之, 桃 花 扇 是 一 部 結 構 完 整 的 歷 史 劇, 以 明 季 士 人 侯 方 域 與 秦 淮 名 妓 李 香 君 的 愛 情 故 事 為 主 軸, 來 敘 述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並 將 侯 李 離 合 的 愛 情 故 事 與 國 家 興 亡 的 政 治 鬥 爭 聯 繫 起 來, 將 愛 情 悲 劇 與 政 治 悲 劇 合 為 一 體, 才 更 加 動 人 96 侯 方 域 是 古 文 大 家, 復 社 健 將, 於 崇 禎 十 二 年 (1639) 流 寓 金 陵 期 間, 廣 交 海 內 名 士, 如 方 以 智 陳 真 慧 吳 應 箕 冒 辟 疆 諸 人, 均 在 其 列 ; 詩 酒 之 餘, 亦 縱 情 聲 色 余 懷 的 板 橋 雜 記 是 散 文 體, 沒 有 連 貫 的 故 事, 然 而 在 桃 花 扇 劇 本 裡, 不 但 有 情 節, 而 且 有 發 展, 完 成 一 種 藝 術 的 創 造 侯 李 相 愛, 但 他 們 的 愛 情 橫 生 枝 節, 權 奸 馬 士 英 欲 恃 權 勢, 強 購 李 香 君, 而 香 君 不 惜 撞 壁 相 抗, 血 染 定 情 扇, 楊 龍 友 將 扇 面 上 的 斑 斑 血 跡 點 染 成 桃 花, 形 成 桃 花 扇 的 主 題, 也 就 是 整 本 史 劇 之 珠 孔 尚 任 寫 史 劇 自 謂, 穿 雲 入 霧, 或 正 或 側, 而 龍 睛 龍 爪, 總 不 離 乎 珠 97 藝 術 家 為 了 傳 達 愛 情 故 事 之 動 人, 不 忌 渲 染 孔 尚 任 多 因 劇 情 的 需 要 而 加 以 虛 構, 以 便 將 戰 亂 中 的 兒 女 私 情, 寫 得 更 加 美 麗 動 人 戲 劇 化 的 情 節 多 由 作 者 點 染, 女 主 角 李 香 君 被 點 染 成 空 谷 幽 蘭, 出 污 泥 而 不 染 的 蓮 花, 將 她 與 侯 公 子 的 愛 情 建 築 在 國 家 興 亡 上 的 志 同 道 合 者, 強 調 氣 節, 甚 至 將 之 與 史 可 法 的 忠 烈 相 提 並 論, 無 疑 是 一 則 浪 漫 故 事 98 真 實 的 李 香 君 與 史 可 法 是 否 如 此 完 美, 非 劇 作 家 之 考 量, 其 目 的 要 達 到 最 佳 劇 情 效 果 桃 花 扇 就 93 語 見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小 識,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3 94 詞 見 何 士 信, 增 修 箋 註 妙 選 群 英 草 堂 詩 餘, 收 入 續 修 四 庫 全 書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2), 集 部 第 1728 冊, 頁 59 95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本 末,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5 96 參 閱 徐 洪, 情 與 臣 忠 子 孝 長 生 殿 與 桃 花 扇 的 思 想 意 蘊 比 較, 中 國 戲 曲 學 院 學 報 30.2(2009.5): 130-133 97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凡 例,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11 98 參 閱 張 莉, 烈 女 與 英 雄 的 映 襯 略 論 桃 花 扇 中 李 香 君 與 史 可 法, 安 徽 文 學 2009.7: 153-154

208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是 在 刻 劃 南 都 兒 女 濃 情, 寄 託 興 亡 舊 夢, 達 到 纏 綿 哀 婉 的 美 感 效 果, 形 成 難 忘 的 歷 史 記 憶 所 以 孔 尚 任 將 侯 李 愛 情 故 事 浸 潤 於 故 國 沈 哀 之 中, 才 顯 得 格 外 淒 美 與 偉 大, 更 能 使 觀 眾 與 讀 者 銘 記 在 心 借 離 合 之 情, 寫 興 亡 之 感 99 正 是 桃 花 扇 的 主 旨 侯 李 應 合 而 離, 南 明 應 興 而 亡, 皆 有 其 故 而 各 有 不 能 自 主 的 因 素 其 結 果 是 濃 情 不 永, 好 景 不 常, 留 下 惆 悵 與 哀 感 桃 花 扇 餘 韻 裡 的 哀 江 南 一 折, 就 是 亟 寫 隨 風 消 逝 的 歷 史 場 景 金 陵 城 人 物 湮 滅, 只 剩 下 斷 牆 殘 瓦, 滿 目 瘡 痍, 好 不 淒 涼! 他 描 寫 朝 陽 門 外 的 荒 涼 景 象, 甚 是 傳 神 ; 他 寫 城 外 的 明 孝 陵 已 成 荒 塚, 象 徵 朱 明 的 國 破 家 亡, 以 至 於 陵 園 無 人 看 管, 任 其 蕪 穢 不 堪 ; 南 明 的 皇 宮 也 成 了 廢 墟, 雕 樑 畫 棟 竟 成 倒 柱 塌 牆, 只 有 幾 個 乞 丐 住 在 那 裡, 100 眼 前 之 殘 破 與 昔 日 之 繁 華, 竟 然 呈 現 如 此 強 烈 的 對 比 明 季 的 秦 淮 河 畔, 曾 經 風 月 撩 人, 群 公 子 周 旋 窗 寮, 粉 黛 銷 魂 然 而, 國 破 之 後, 風 月 化 為 陳 跡 長 板 橋 頭 原 是 水 煙 凝 碧, 回 光 與 鷲 峰 二 寺 夾 之, 而 今 更 見 淒 清 101 距 長 板 橋 數 十 步 有 舊 宅 一 座, 原 來 是 花 木 扶 疏 屋 宇 整 潔 的 妓 家, 今 則 人 去 樓 空, 曲 終 人 散, 遍 地 狼 藉 102 南 都 金 陵 的 玉 殿 鶯 啼, 秦 淮 水 榭, 於 國 破 之 後, 居 然 如 此 容 易 冰 消 瓦 解 想 到 侯 朝 宗 本 人 所 作 的 詩 句 : 秦 淮 橋 下 水, 舊 是 六 朝 月 ; 煙 雨 惜 繁 華, 吹 簫 夜 不 歇, 103 可 觸 發 無 盡 的 惆 悵 事 實 上, 侯 氏 於 順 治 十 一 年 (1654) 重 返 金 陵, 回 想 十 五 年 前 之 盛 況, 而 今 故 人 或 死 或 隱, 如 風 飄 煙 散, 不 勝 江 山 之 恨, 禾 黍 之 悲 104 孔 尚 任 身 處 異 代, 以 筆 墨 哀 江 南, 用 藝 術 的 手 法 道 出 前 朝 興 亡 的 感 嘆, 轉 承 遺 老 傷 痛 的 記 憶, 更 加 深 刻 地 表 達 與 形 塑 繁 華 消 逝 的 惆 悵 與 無 奈, 105 使 後 人 99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康 熙 影 本 ), 第 1 冊, 先 聲, 頁 10b 100 參 閱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康 熙 影 本 ), 第 4 冊, 續 40 齣, 頁 132a 101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康 熙 影 本 ), 第 4 冊, 頁 132a-b 102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康 熙 影 本 ), 第 4 冊, 頁 132b 103 侯 方 域 著, 王 樹 林 校 箋, 金 陵 題 畫 扇, 侯 方 域 詩 集 校 箋 ( 鄭 州 : 中 州 古 籍 出 版 社, 2000), 頁 87 104 侯 方 域 著, 王 樹 林 校 箋, 侯 方 域 集 ( 鄭 州 : 中 州 古 籍 出 版 社,1992), 上 冊, 頁 93-94 105 此 亦 即 傅 東 華 譯 美 國 小 說 隨 風 而 逝 (Gone with the Wind) 為 飄 的 微 意, 該 書 的 主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209 讀 之 低 迴 不 已 孔 尚 任 經 營 桃 花 扇 一 劇 亟 寫 明 清 之 際 的 愛 情 與 興 亡, 眼 看 他 起 朱 樓, 眼 看 他 宴 賓 客, 眼 看 他 樓 塌 了, 106 無 疑 是 一 大 悲 劇, 而 悲 劇 乃 南 明 之 自 毀 而 非 外 來 之 征 服 孔 尚 任 既 認 同 清 朝, 異 代 興 感, 自 不 必 牽 連 當 道 桃 花 扇 雖 以 史 可 法 為 前 朝 之 大 英 雄, 但 故 刻 意 忘 記 史 可 法 為 北 兵 所 殺, 改 為 懷 恨 沉 江 而 死, 107 以 凸 顯 孤 臣 在 昏 君 權 奸 的 陰 影 下, 無 力 回 天 的 悲 劇 形 象 ; 為 了 劇 本 的 需 要, 竄 改 真 實 的 史 實, 如 梁 啟 超 所 謂 乃 小 說 家 言 總 之, 桃 花 扇 充 分 發 揮 藝 術 的 效 果, 使 這 部 歷 史 劇 能 夠 啟 人 遐 思, 雖 詠 嘆 南 明 一 時 的 覆 亡, 卻 蘊 含 古 今 中 外 的 同 理 同 情, 舊 夢 不 再, 只 剩 下 歷 史 場 景 與 人 物 遺 跡 煙 消 雲 散 後 的 記 憶, 以 及 繁 華 隨 風 而 逝 後 的 無 奈 與 遺 憾, 亦 因 而 得 到 廣 大 讀 者 與 觀 眾 的 共 鳴, 並 流 傳 不 息, 成 為 留 在 民 間 的 深 刻 歷 史 記 憶 四 文 筆 有 異 於 史 筆 孔 尚 任 為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留 下 難 以 磨 滅 的 集 體 記 憶, 不 僅 李 香 君 的 媚 香 樓 於 三 百 餘 年 後 又 能 重 現 於 秦 淮 河 畔, 甚 且 研 究 歷 史 者 也 要 從 桃 花 扇 底 來 重 新 捕 捉 一 個 十 七 世 紀 的 中 國 城 市 的 歡 愉 逸 樂, 以 及 隨 著 朝 代 崩 解 而 引 發 的 強 烈 追 悔 之 情 和 斷 裂 感, 108 足 見 由 文 筆 所 造 成 的 歷 史 記 憶, 歷 久 彌 新 但 是 出 自 文 筆 的 記 憶, 採 集 史 料 再 多, 刻 劃 再 深, 往 往 不 是 真 實 的 歷 史, 清 人 已 知 傳 奇 之 纂 組 浩 博, 雖 於 勝 國 掌 故 舊 聞 不 為 無 據, 而 其 排 比 牽 合 之 際, 則 言 不 能 盡 繩 以 事 實 者, 是 在 傳 奇 之 體 固 然, 無 足 怪 也 109 傳 奇 既 是 文 體 之 固 然, 考 實 訂 正 糾 誤, 似 無 必 要 劇 中 人 時 地 之 誤, 所 在 多 見, 如 吳 穆 所 謂 : 大 星 忽 落 於 鳧 舟, 冰 消 瓦 解, 大 星 指 黃 得 功, 並 非 死 於 題 就 是 感 嘆 美 國 南 方 文 明 的 隨 風 飄 逝, 足 資 比 觀 106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康 熙 影 本 ), 第 4 冊, 頁 132a 107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康 熙 影 本 ), 第 4 冊, 頁 107-111 108 李 孝 悌, 桃 花 扇 底 送 南 朝 斷 裂 的 逸 樂, 新 史 學 17.3(2006.9): 1 109 吉 惕 園 居 士 序, 見 花 庭 間 客, 吳 鏡 庵 桃 花 扇 後 序 詳 注 第 1 冊, 頁 1b-2a 有 關 桃 花 扇 歷 史 劇 創 作 的 真 實 與 虛 構 問 題 的 討 論, 可 參 閱 王 璦 玲, 晚 明 清 初 戲 曲 之 審 美 構 思 與 其 藝 術 呈 現 (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所,2005), 頁 265-285

210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樓 船 而 死 於 小 舟 ; 110 所 謂 侯 朝 宗 於 癸 未 (1643) 二 月 來 金 陵 與 李 香 君 相 識, 實 己 卯 年 ( 崇 禎 十 二 年,1639) 之 誤, 為 阮 大 鋮 夤 緣 納 交 侯 朝 宗 的 乃 是 王 將 軍, 而 非 楊 龍 友 111 龍 友 不 僅 未 為 阮 大 鋮 遊 說, 反 而 是 促 使 朝 宗 出 走 避 禍 者, 卻 因 桃 花 扇 之 盛 行 而 遭 世 人 鄙 視, 尤 為 治 史 者 所 憾, 史 家 陳 寅 恪 說 : 戲 劇 流 行, 是 非 顛 倒, 亟 應 加 以 糾 正 也 112 類 此 失 誤 固 無 傷 傳 奇 之 大 雅, 即 使 有 心 之 點 染 牽 合, 亦 小 說 家 言 之 常 態, 不 足 為 病, 但 絕 不 可 視 為 信 實 的 史 筆 梁 啟 超 身 懷 史 筆, 為 桃 花 扇 作 注, 探 究 本 事, 考 出 人 物 出 處, 明 其 來 歷 之 餘, 亦 時 而 指 出 雲 亭 ( 孔 尚 任 ) 點 綴 排 比 牽 合 的 部 分, 如 劇 中 的 柳 麻 子 ( 敬 亭 ) 為 阮 鬍 子 ( 大 鋮 ) 的 門 客, 無 可 考 ; 第 三 齣 鬨 丁 更 全 無 本 事 可 考, 自 當 是 雲 亭 山 人 渲 染 之 筆 ; 不 過, 有 鑑 於 復 社 諸 子 的 驕 憨, 所 述 之 事 亦 不 無 可 能 113 至 於 劇 中 的 男 主 角 侯 朝 宗 驚 艷 李 香 君 的 妙 齡 絕 色, 爭 奈 蕭 索 奚 囊, 難 成 好 事, 114 梁 啟 超 據 汪 有 典 所 記 指 出, 朝 宗 於 崇 禎 二 十 年 (1639) 初 識 李 香 君 時, 已 是 富 家 公 子, 挾 萬 金 接 客, 不 至 於 奚 囊 蕭 索, 只 是 為 了 劇 情 所 做 的 穿 插 第 九 齣 左 良 玉 戎 裝 登 場, 一 腔 熱 血 揮 灑, 梁 氏 據 明 史 本 傳 所 記, 認 為 桃 花 扇 於 左 良 玉 袒 護 過 甚 良 玉 兵 變, 阮 大 鋮 牽 連 侯 朝 宗, 朝 宗 倉 皇 避 禍, 夜 投 史 公 ( 可 法 ), 而 梁 氏 也 認 為 無 考, 將 整 個 第 十 四 齣 阻 奸 事 都 歸 之 於 朝 宗, 乃 雲 亭 點 染 耳 吳 次 尾 陳 定 生 侯 朝 宗 三 人 同 時 在 三 山 街 蔡 益 所 書 店 被 捕, 也 是 舞 臺 的 布 置, 並 非 真 情 實 事 ; 事 實 上 僅 陳 定 生 一 人 被 捕, 且 地 點 不 在 書 店, 而 在 陳 邸 侯 朝 宗 既 未 被 捕, 草 檄 一 齣 所 演 蘇 昆 生 親 赴 武 昌 向 左 良 玉 求 救 的 曲 折 情 節, 誠 如 梁 啟 超 所 說 : 作 者 虛 構 耳 115 孔 尚 任 對 左 良 玉 雖 有 微 詞, 然 於 截 磯 戲 中, 並 列 左 良 玉 史 可 法 黃 靖 南 為 三 忠, 梁 氏 頗 不 以 為 然, 有 110 花 庭 間 客, 吳 鏡 庵 桃 花 扇 後 序 詳 注 第 1 冊, 頁 8a 111 梁 啟 超, 桃 花 扇 注 上 冊, 收 入 飲 冰 室 合 集 ( 臺 北 : 臺 灣 中 華 書 局,1970), 頁 119 112 語 見 陳 寅 恪, 柳 如 是 別 傳 中 冊, 頁 715 113 梁 啟 超, 桃 花 扇 注 上 冊, 頁 33 60 114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38 115 參 閱 梁 啟 超, 桃 花 扇 注 上 冊, 頁 90 141 203; 下 冊, 頁 125 157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211 云 史 黃 雖 無 功 可 紀, 然 其 人 實 可 敬 ; 左 則 安 能 與 比? 認 為 東 林 諸 人 素 來 袒 護 良 玉, 清 初 文 士 皆 中 於 其 說, 116 桃 花 扇 意 識 型 態 之 偏, 固 極 顯 然, 而 此 偏 見 已 深 入 清 初 以 來 文 士 的 記 憶 裡 史 可 法 之 死 在 孔 尚 任 的 文 筆 下, 更 有 戲 劇 性 的 不 實 演 出, 117 所 謂 騎 白 驢 沈 江 而 死, 顯 然 轉 引 當 時 的 訛 傳, 而 不 取 既 有 之 考 證 118 桃 花 扇 劇 中 所 呈 現 的 慧 劍 斬 情 絲, 避 世 隱 居 的 侯 公 子, 亦 非 現 實 世 界 裡 的 侯 公 子 ; 侯 氏 並 未 如 餘 韻 所 謂, 由 柳 敬 亭 送 他 去 修 道 出 家, 119 而 是 於 順 治 八 年 (1651) 應 試, 中 副 貢 生 梁 氏 並 非 不 知 劇 作 家 不 必 完 全 繩 之 以 事 實, 故 曰 雲 亭 度 曲, 惟 取 其 意, 而 稍 易 其 人 其 事 及 其 時 ; 既 非 作 史, 原 不 必 刻 舟 求 劍 也 120 然 則, 任 公 也 並 未 將 史 劇 視 為 真 實 的 歷 史 桃 花 扇 除 不 盡 信 實 之 外, 在 意 識 型 態 上 也 有 強 烈 的 表 現, 忠 奸 善 惡 截 然 分 明, 奸 與 惡 集 矢 於 昏 君 與 權 奸, 承 擔 亡 國 的 全 責 在 孔 尚 任 的 筆 下, 馬 士 英 阮 大 鋮 俱 為 權 奸 為 小 人, 而 東 林 復 社 諸 公 則 為 英 雄 為 君 子 孔 尚 任 所 接 觸 到 的 前 朝 遺 老 幾 乎 都 與 東 林 復 社 有 關, 幾 莫 不 痛 恨 馬 阮 入 骨, 自 然 會 影 響 到 點 評 人 物 的 準 則 但 史 筆 未 必 能 如 文 筆 之 黑 白 分 明, 實 則 孔 尚 任 仰 望 之 東 林 少 年 復 社 君 子, 如 史 家 陳 寅 恪 所 言 : 持 之 太 急, 遂 釀 成 讐 怨 報 復 之 舉 動, 國 事 大 局, 益 不 可 收 拾 矣 121 換 言 之, 他 們 雖 有 心 愛 國, 然 其 作 為 卻 徒 增 紛 擾, 不 僅 無 補 於 救 亡, 甚 且 加 速 南 明 的 覆 敗 其 所 詈 罵 之 馬 士 英, 卻 有 應 變 之 才, 最 後 也 自 殉 國 ; 阮 大 鋮 富 文 才, 所 作 燕 子 箋 為 當 時 之 絕 藝, 122 非 可 一 筆 抹 殺 桃 花 扇 以 馬 阮 因 私 心 而 擁 立 福 王, 亦 是 以 賢 愚 判 是 非 的 文 筆 史 家 陳 寅 恪 指 出 歷 史 背 景 : 東 林 原 是 李 太 后 之 黨, 李 太 后 是 萬 曆 皇 帝 的 生 母, 因 其 壓 力 使 朱 常 洛 ( 光 宗 ) 立 為 萬 曆 的 太 子, 萬 曆 愛 妃 鄭 貴 妃 所 生 的 三 子 朱 常 洵, 大 位 未 得, 封 為 福 王 李 太 后 又 是 潞 王 朱 翊 鏐 的 母 親, 也 就 是 嗣 潞 王 朱 常 汸 的 親 祖 母 這 個 背 景 說 明 了 為 什 116 梁 啟 超, 桃 花 扇 注 下 冊, 頁 195-196 117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243-245 118 梁 啟 超, 桃 花 扇 注 下 冊, 頁 244 119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262 120 梁 啟 超, 桃 花 扇 注 上 冊, 頁 120 121 語 見 陳 寅 恪, 柳 如 是 別 傳 下 冊, 頁 843-844 122 史 家 陳 寅 恪 語, 見 氏 著 柳 如 是 別 傳 下 冊, 頁 843

212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麼 東 林 擁 戴 潞 王, 而 與 嗣 福 王 的 朱 由 松 相 抗 陳 寅 恪 認 為 潞 王 的 為 人 是 否 優 於 福 王, 難 以 察 知 ; 然 就 皇 家 血 統 親 疏 為 標 準 的 繼 承 權 而 言, 潞 王 實 較 福 王 為 疏 遠, 所 以 馬 阮 之 擁 立 由 松, 實 為 合 法 123 美 國 學 者 魏 斐 德 (Frederic Wakeman, Jr.) 也 認 為 在 皇 位 的 繼 承 資 格 上, 潞 王 較 福 王 遜 色 124 故 史 筆 未 以 立 福 王 為 非, 然 史 筆 未 必 能 如 文 筆 之 引 人 入 勝 文 筆 以 忠 奸 判 是 非, 較 能 適 應 文 化 記 憶 ; 寫 馬 阮 的 形 象, 嘲 弄 遠 比 肯 定 易 被 接 納 桃 花 扇 將 福 王 三 大 罪, 五 不 可 立 之 言 歸 諸 史 可 法 與 侯 朝 宗, 阮 大 鋮 雖 前 往 面 商, 史 亦 閉 門 不 納 ; 125 然 而, 梁 啟 超 據 南 疆 繹 史 指 出 持 此 言 者 實 是 呂 大 器 錢 謙 益 等, 史 可 法 附 和 而 已, 侯 朝 宗 則 根 本 未 與 其 事 孔 尚 任 非 盡 如 梁 氏 所 謂 取 劇 場 排 演 方 便 耳, 126 實 欲 誇 大 劇 中 侯 朝 宗 的 角 色, 也 因 而 不 免 過 度 穿 插 史 侯 關 係 桃 花 扇 裡 的 英 雄 史 可 法 在 清 朝 文 士 汪 容 甫 的 記 憶 裡 更 與 諸 葛 亮 文 天 祥 相 比 : 宮 府 武 侯 猶 拜 表, 江 淮 信 國 自 勤 王, 127 影 響 所 及, 當 代 西 方 學 者 也 以 為 史 可 法 接 近 於 全 能 政 治 家 的 典 型, 128 但 並 經 不 起 嚴 格 史 筆 的 考 驗, 史 公 固 然 忠 心 有 餘, 實 缺 少 應 變 能 力, 並 不 勝 任 出 守 揚 州 重 鎮 之 艱 巨, 而 又 指 揮 不 動 軍 頭 高 傑, 最 後 只 好 磯 頭 灑 清 淚, 滴 滴 沈 江 底, 城 破 殉 國 後 留 下 揚 州 十 日 的 慘 烈 桃 花 扇 史 劇 將 南 明 之 亡, 歸 諸 昏 君 與 權 奸, 時 時 出 現 復 社 與 馬 阮 的 衝 突, 以 及 復 社 士 子 如 何 受 到 馬 阮 的 迫 害, 史 可 法 被 迫 離 京, 出 守 揚 州, 復 社 失 去 支 柱, 侯 朝 宗 也 不 得 不 與 李 香 君 分 手 書 生 報 國 無 門, 歌 舞 昇 平 的 江 南, 隨 即 煙 消 雲 散, 一 如 侯 李 之 愛 情 橫 遭 摧 殘, 香 君 尤 具 超 人 的 勇 氣, 嚴 拒 權 奸 相 逼, 而 血 濺 123 參 閱 陳 寅 恪, 柳 如 是 別 傳 下 冊, 頁 841-842 124 魏 斐 德 著, 陳 蘇 鎮 等 譯, 洪 業 : 滿 清 外 來 政 權 如 何 君 臨 中 國 ( 臺 北 : 時 英 出 版 社,2003), 上 冊, 頁 365 原 著 Frederic Wakeman, Jr.,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vol. 1, p. 341. 125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王 季 思 等 注 本 ), 頁 102 126 梁 啟 超, 桃 花 扇 注 上 冊, 頁 206 127 汪 中, 明 督 師 史 公 享 堂, 容 甫 先 生 遺 詩, 收 入 續 修 四 庫 全 書 第 1465 冊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2), 頁 456 128 司 徒 琳 (Lynn A. Struve) 著, 李 榮 慶 等 譯, 南 明 史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2), 頁 7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213 桃 花 扇 孔 尚 任 強 烈 的 主 觀 好 惡, 截 然 分 明 的 愛 恨, 最 能 激 動 人 心, 桃 花 扇 底 送 南 朝 的 罪 魁 禍 首 就 是 馬 阮, 導 致 弘 光 政 權 的 覆 亡 邪 與 正 的 對 立, 最 能 引 發 同 情 心 理, 傳 達 文 學 的 美 感, 使 得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深 植 人 心 史 筆 雖 不 如 文 筆 之 能 深 入 民 間 記 憶, 但 記 憶 並 不 能 取 代 真 實 的 歷 史 蓋 文 可 鑿 空, 史 必 信 實 歷 史 仍 然 存 在 於 史 筆 之 中, 史 筆 述 及 明 季 金 陵, 很 少 著 墨 於 秦 淮 風 月 ; 解 讀 南 明 興 亡, 亦 必 然 從 政 治 軍 事 經 濟 等 重 要 議 題 入 手 從 政 治 層 面 看, 明 朝 的 衰 亡 自 明 太 祖 開 國 以 來 二 百 七 十 餘 年 間, 君 主 大 多 平 庸, 萬 曆 更 荒 怠 政 務, 臣 僚 之 中 又 少 高 瞻 遠 矚 之 輩, 而 永 樂 以 後 士 大 夫 又 受 制 於 宦 官, 至 魏 忠 賢 益 趨 荒 誕, 士 人 身 家 性 命 往 往 難 保 明 朝 廷 杖 之 慘 烈, 尤 為 殘 酷, 所 謂 鉤 連 幾 作 甘 陵 部, 相 將 同 入 黃 門 獄! 當 邊 患 與 內 亂 大 起 之 際, 又 適 逢 十 七 世 紀 氣 候 異 變, 129 民 不 聊 生 而 官 心 更 加 渙 散, 以 至 於 無 法 挽 救 時 局 李 自 成 終 於 攻 陷 北 京, 崇 禎 皇 帝 自 盡 於 煤 山, 吳 三 桂 引 清 兵 入 關, 成 為 明 清 代 興 的 直 接 原 因 從 軍 事 看, 史 家 雷 海 宗 所 謂 無 兵 文 化 130 的 傳 統, 固 其 來 有 自, 宋 元 以 後 貶 抑 軍 人 尤 甚, 明 太 祖 雖 以 洪 武 為 年 號, 但 他 所 承 襲 的 專 制 體 制 並 不 重 武, 亦 不 提 高 軍 人 的 地 位, 故 軍 權 全 由 文 官 統 轄, 以 防 軍 人 跋 扈, 危 及 政 權 其 結 果 國 防 仰 賴 不 受 尊 敬 的 軍 隊, 軍 人 與 士 兵 受 到 難 以 承 受 的 負 擔 與 恥 辱, 又 如 何 能 達 成 保 家 衛 國 的 任 務? 當 內 亂 外 患 並 起, 勢 必 無 法 應 付 從 經 濟 層 面 看, 國 家 支 出 與 時 俱 增, 即 食 俸 祿 的 皇 族 至 晚 明 已 達 到 20 萬 人 之 多 131 其 實, 到 十 六 世 紀 財 政 問 題 已 甚 嚴 重, 嘉 靖 朝 已 無 法 應 變 急 速 成 長 的 經 濟 需 求 當 入 不 敷 出 時, 常 常 增 稅, 使 民 不 聊 生 當 士 兵 不 敷 所 需 時, 更 大 量 徵 用 傭 兵, 使 國 庫 與 後 勤 均 不 堪 荷 負, 以 致 於 發 生 欠 餉 與 兵 變 的 後 果 如 謂 財 政 為 國 家 之 命 脈, 則 於 明 亡 之 前, 財 源 早 已 枯 竭 北 京 淪 亡 後, 福 王 在 江 南 建 立 弘 光 小 朝 廷, 以 金 陵 為 都 城, 仍 擁 有 江 南 半 壁 江 山 金 陵 在 歷 史 上 延 續 了 不 少 割 據 政 權, 而 明 太 祖 原 來 定 都 南 京, 成 129 參 閱 汪 榮 祖, 氣 候 變 化 與 明 清 代 興, 紀 念 陳 寅 恪 先 生 誕 辰 百 年 學 術 論 文 集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1989), 頁 333-336 130 詳 閱 雷 海 宗, 無 兵 的 文 化, 伯 倫 史 學 集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2), 頁 102-124 131 顧 誠, 明 代 的 宗 室, 明 清 史 國 際 學 術 討 論 會 論 文 集 ( 天 津 : 天 津 人 民 出 版 社, 1982), 頁 98

214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祖 朱 棣 雖 然 北 遷, 仍 以 南 京 為 留 都, 依 然 具 備 中 央 體 制, 無 論 疆 域 或 正 統 都 不 下 於 六 朝 和 南 宋 當 時 的 江 南 亦 即 是 長 江 中 下 游 地 區, 以 及 贛 江 流 域, 地 廣 人 眾, 物 產 富 饒, 長 江 天 塹, 雖 易 守 難 攻, 仍 須 有 為 者 守 之, 故 談 遷 石 頭 城 詩 有 曰 : 片 石 猙 獰 據 虎 頭, 六 朝 雄 鎮 劃 江 流 ; 遺 城 扼 險 非 容 易, 何 不 重 生 孫 仲 謀 132 長 江 天 塹 與 江 南 的 富 足 原 可 為 軍 事 防 衛 提 供 極 其 有 利 的 條 件, 具 有 如 此 的 地 緣 優 勢, 卻 缺 少 像 孫 權 這 樣 的 領 導 人 物, 而 前 朝 的 政 治 軍 事 與 經 濟 上 的 深 層 難 題 並 未 能 解 決, 所 以 南 明 王 朝 遠 比 六 朝 為 短 暫, 前 後 不 到 一 年, 不 能 完 全 怪 罪 馬 阮 南 明 的 致 命 傷 除 政 爭 之 外, 財 政 問 題 一 直 嚴 峻, 江 南 雖 稱 富 裕, 但 由 於 經 濟 的 商 業 化, 有 賴 於 南 北 貿 易 的 暢 通, 然 戰 事 切 斷 運 輸 通 道, 經 貿 無 從 持 續, 而 稅 收 素 重, 又 天 不 逢 時, 旱 情 嚴 重, 財 政 既 已 困 頓, 卻 又 因 軍 費 孔 急, 不 得 已 而 賣 官 鬻 爵, 橫 增 雜 稅, 巧 取 豪 奪, 民 益 窮 困 更 主 要 的 是, 軍 事 防 禦 之 施 展 不 開 當 時 的 問 題 不 再 是 重 文 輕 武, 而 是 武 重 文 輕, 政 客 拉 攏 武 將, 彼 此 利 用, 以 張 聲 勢, 甚 至 濫 用 權 勢, 干 預 朝 政, 以 至 於 中 央 指 揮 失 靈, 難 以 統 馭, 誠 如 陳 子 龍 所 說 : 天 險 終 恃 大 江, 但 是 問 題 在 於 諸 將 各 自 經 營 133 江 南 防 務 主 要 靠 四 鎮, 而 四 鎮 的 頭 目 黃 得 功 高 傑 劉 良 佐 劉 澤 清, 既 無 大 將 之 才, 亦 不 聽 主 帥 調 度, 而 主 帥 馬 士 英 史 可 法 又 不 和 睦 駐 守 武 昌 的 左 良 玉 擁 兵 20 萬, 與 四 鎮 也 有 矛 盾, 甚 至 鼓 噪 東 下 就 糧, 威 脅 南 京 的 弘 光 朝 廷, 使 馬 士 英 所 統 轄 的 部 隊 西 調, 讓 清 軍 得 以 從 淮 河 挺 進 軍 事 既 不 協 調, 淮 揚 泗 要 塞 洞 開, 就 是 因 為 少 了 桓 溫 劉 裕 這 等 人 物, 陳 子 龍 身 在 其 中, 感 觸 最 深 : 君 不 見 龍 山 置 酒 桓 宣 武, 參 佐 風 流 映 千 古 ; 又 不 見 宋 公 秉 鉞 真 奇 才, 橫 槊 賦 詩 戲 馬 台 ; 江 左 英 雄 安 在 哉? 彭 城 南 郡 生 蒿 萊! 134 揚 州 失 守 不 到 十 日, 清 軍 已 攻 破 鎮 江, 取 瓜 州, 守 護 南 京 的 大 軍 不 戰 而 降, 弘 光 皇 帝 逃 往 黃 得 功 軍 中, 吳 梅 村 所 謂 : 聖 公 沒 後 無 坯 土, 姑 孰 江 聲 132 談 遷, 談 遷 詩 文 集 ( 瀋 陽 : 遼 寧 教 育 出 版 社,1998), 頁 39 133 陳 子 龍, 江 防 信 地 疏, 陳 忠 裕 全 集 ( 幹 山 草 堂 木 刻 本,1803), 第 11 冊, 頁 29 134 陳 子 龍, 九 日 虎 丘 大 風 雨, 陳 子 龍 詩 集 上 冊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3), 頁 297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215 空 夕 陽, 135 聖 公 乃 更 始 皇 帝, 光 武 族 兄, 諸 將 擁 立 為 帝, 比 喻 弘 光 ; 姑 孰 乃 今 之 當 塗 縣, 黃 得 功 駐 軍 之 地, 比 喻 弘 光 之 投 奔 黃 得 功 戰 死 後, 劉 良 佐 降 清, 可 憐 一 片 秦 淮 月, 曾 照 降 旛 出 石 頭, 136 弘 光 帝 被 俘, 押 送 至 北 京 斬 首, 南 京 的 弘 光 政 權 從 此 進 入 歷 史 史 筆 留 下 真 實 的 興 亡, 成 敗 有 故, 並 不 浪 漫 ; 現 實 的 風 月 不 會 斷 裂, 仍 然 會 延 續 下 去 但 由 文 筆 刻 劃 出 來 的 歷 史 記 憶, 無 論 兒 女 情 長 或 亡 國 之 痛, 莫 不 充 滿 浪 漫 情 調, 往 往 使 歷 史 真 相 隱 而 不 彰 五 結 論 往 事 不 全 是 歷 史, 記 憶 也 非 盡 史 實, 不 同 的 歷 史 時 空 會 留 下 不 同 的 記 憶, 明 季 秦 淮 的 記 憶, 深 刻 莫 過 於 風 月 與 興 亡 秦 淮 原 是 一 塊 風 月 寶 地, 明 季 由 於 經 濟 繁 榮 與 社 會 奢 華, 士 子 風 流, 遂 盛 極 一 時 ; 然 盛 極 而 衰, 清 兵 入 關, 不 旋 踵 而 南 都 淪 陷, 秦 淮 風 月 亦 與 一 時 的 盛 景 隨 風 而 逝 繁 華 成 空 迷 人 的 風 月, 感 人 的 興 亡, 以 及 隨 風 而 逝 的 失 落 與 空 茫, 經 由 身 臨 其 境 的 余 懷, 以 其 生 動 的 文 筆, 將 之 付 諸 文 字, 留 下 痕 跡, 提 供 可 待 追 憶 的 寶 貴 素 材, 令 後 人 驚 艷 與 歎 息 然 而 余 懷 的 雜 記 只 提 供 零 星 的 敘 事, 並 不 完 整 的 故 事, 仍 有 待 孔 尚 任 的 史 劇, 編 製 有 系 統 的 情 節, 再 由 於 孔 尚 任 文 采 超 群, 所 作 桃 花 扇 傳 奇 深 入 人 心, 使 之 流 傳 久 遠 孔 尚 任 是 余 懷 的 晚 輩, 雖 未 親 歷 與 目 擊, 但 憑 藉 史 料 與 遺 聞, 以 及 前 輩 們 的 回 憶, 從 事 異 代 創 作, 經 由 其 豐 沛 的 情 感, 完 成 動 人 的 藝 術 創 作, 充 分 詮 釋 風 月 之 情 興 亡 之 慨, 以 侯 朝 宗 與 李 香 君 的 戀 愛 故 事 為 主 題, 以 抗 拒 權 奸 為 主 旨 孔 尚 任 收 集 了 許 多 真 實 的 史 料 與 可 貴 的 故 實, 但 畢 竟 是 傳 奇 而 非 史 傳, 然 將 亡 國 之 恨 寄 託 於 兒 女 私 情, 更 能 深 植 人 心 孔 尚 任 生 於 滿 清 入 關 之 後, 又 受 到 康 熙 皇 帝 的 知 遇 之 恩, 政 治 認 同 已 十 分 明 顯 只 因 清 末 革 命 排 滿, 歌 頌 南 明 反 清 復 明 的 歷 史, 以 古 為 今 用, 連 孔 尚 任 的 歷 史 劇 也 被 解 讀 為 反 清 復 明 之 作! 135 吳 偉 業, 吳 梅 村 詩 集 箋 注 ( 臺 北 : 河 洛 圖 書 出 版 社,1975), 頁 367 136 吳 偉 業, 臺 城, 吳 梅 村 詩 集 箋 注, 頁 367

216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桃 花 扇 的 藝 術 創 造 凸 顯 風 月 的 淒 美 與 興 亡 的 悲 思, 不 僅 在 當 年 初 搬 上 舞 臺 時, 感 動 了 不 少 從 舊 時 代 過 來 的 人, 而 且 令 異 代 之 讀 者 低 迴 不 已 歷 史 記 憶 像 一 般 的 記 憶 一 樣, 是 有 選 擇 性 的, 所 選 者 出 諸 動 人 的 文 筆 遠 多 於 嚴 肅 的 史 筆 桃 花 扇 一 劇 終 清 之 世, 榮 景 不 衰, 清 人 吳 穆 ( 鏡 庵 ) 以 駢 體 文 作 桃 花 扇 傳 奇 後 序, 重 寫 弘 光 朝 才 子 佳 人 名 妓 畫 師 書 賈 狎 客 娟 家 等 人 的 孔 尚 任 故 事, 評 者 認 為 作 者 欲 藉 卑 下 之 俠 義 與 貞 固, 以 針 砭 顯 達 之 馬 阮 近 代 學 者 梁 啟 超 與 陳 寅 恪 都 注 意 到 桃 花 扇 故 事, 如 梁 氏 指 出, 侯 朝 宗 並 未 如 孔 尚 任 所 說, 於 國 亡 後 出 家, 實 去 應 新 朝 科 考, 以 致 於 晚 節 不 保 ; 137 不 過, 吳 穆 則 謂 侯 生 登 回 頭 之 岸, 138 乃 同 一 事 實 的 絕 異 解 釋 陳 寅 恪 則 為 侯 緩 頰, 認 為 侯 苟 不 應 科 舉, 又 不 逃 於 方 外, 則 為 抗 拒 新 政 權 之 表 示, 必 難 免 於 罪 戾 也 139 孔 尚 任 之 藝 術 魅 力 餘 音 繞 樑, 故 能 垂 之 久 遠, 甚 至 形 成 華 人 社 會 裡 一 則 永 固 的 集 體 記 憶 自 桃 花 扇 歷 史 劇 問 世 之 後, 以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為 本 事 的 故 事, 無 論 劇 本 或 舞 臺, 代 代 都 受 到 歡 迎, 直 到 民 國 以 後 仍 然 膾 炙 人 口, 改 編 為 白 話 劇 本 或 小 說 者 不 勝 枚 舉 歐 陽 予 倩 於 抗 戰 前 曾 將 此 故 事 改 編 為 京 戲 和 話 劇, 仍 然 追 隨 孔 氏 的 史 觀, 刻 劃 權 奸 的 醜 惡 面 目, 斥 為 亡 明 的 罪 人, 雖 非 盡 信 史, 卻 不 無 諷 刺 時 政 的 現 實 視 界, 140 更 不 無 寄 託 時 異 情 同 的 感 慨, 如 讚 揚 歌 妓 李 香 君 的 節 烈 以 及 蘇 崑 生 與 柳 敬 亭 的 正 義, 亦 不 無 承 續 傳 統 的 價 值 觀, 當 然 也 著 重 李 香 君 與 侯 朝 宗 的 愛 情 故 事, 以 為 不 同 於 一 般 的 一 見 鍾 情, 而 是 真 誠 相 愛, 描 繪 成 偉 大 的 愛 情 故 事 141 谷 斯 範 的 新 桃 花 扇 於 抗 戰 勝 利 後 出 版, 142 則 以 桃 花 扇 第 四 十 齣 結 尾 詩 : 白 骨 青 灰 長 艾 蕭, 桃 花 扇 底 送 南 朝 ; 不 因 重 做 興 亡 夢, 兒 女 濃 情 何 處 消 143 為 開 場 白 寫 侯 李 情 史 ; 不 過, 谷 氏 認 為 此 詩 實 出 自 蘇 崑 生 之 手 蘇 原 籍 河 南 固 137 梁 啟 超, 桃 花 扇 注 下 冊, 頁 295 138 花 庭 間 客, 吳 鏡 庵 桃 花 扇 後 序 詳 注 第 1 冊, 頁 9b 139 陳 寅 恪, 柳 如 是 別 傳 中 冊, 頁 729 140 見 王 璦 玲, 晚 明 清 初 戲 曲 之 審 美 構 思 與 其 藝 術 呈 現, 頁 6 141 參 閱 歐 陽 予 倩, 桃 花 扇 ( 北 京 : 中 國 戲 劇 出 版 社,1960) 142 香 港 大 源 書 局 曾 於 1957 年 重 印 此 書,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所 藏 143 孔 尚 任, 桃 花 扇 ( 康 熙 影 本 ), 第 四 十 齣 尾 詩, 第 4 冊, 頁 126a-b

汪 榮 祖 文 筆 與 史 筆 論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書 寫 與 記 憶 217 始, 是 聞 名 東 南 的 詞 曲 教 習, 曾 將 湯 顯 祖 的 玉 茗 堂 四 夢 傳 授 給 李 香 君 於 是 蘇 教 習 成 為 新 桃 花 扇 故 事 的 引 言 人, 也 是 侯 李 愛 情 的 見 證 者 與 聯 絡 人, 以 及 這 對 情 侶 的 患 難 之 交 最 後 侯 李 在 荒 山 古 庵 中, 相 對 悲 泣 而 別, 蘇 崑 生 也 看 在 眼 裡 在 他 的 眼 裡, 看 夠 兒 女 柔 情, 閱 盡 亡 國 慘 痛, 仍 然 是 同 一 集 體 記 憶 的 呈 現 史 家 陳 寅 恪 晚 年 寫 錢 牧 齋 柳 如 是 詩 箋 證 稿, 亦 沈 浸 在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記 憶 之 中 當 廣 西 桂 劇 藝 術 團 於 1959 年 的 8 月 中 旬 在 廣 州 公 演 桂 劇 改 編 之 桃 花 扇 時, 雖 感 史 實 不 一, 是 非 難 定, 仍 覺 桃 花 扇 是 天 上 曲,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朝 興 亡 的 舊 事 又 重 現 心 頭, 使 他 感 觸 不 已, 聽 後 寫 了 一 首 七 言 律 詩 記 感 他 先 指 出, 在 改 編 的 桃 花 扇 裡, 李 香 君 最 後 沈 江 而 死, 其 結 局 與 原 作 侯 李 雙 雙 出 家 不 同, 也 有 異 於 歐 陽 予 倩 所 編 香 君 譴 責 朝 宗 後 含 恨 而 亡 予 倩 於 戰 時 又 曾 將 之 改 編 為 桂 劇, 或 即 陳 寅 恪 所 聽 之 本, 足 見 劇 情 可 因 時 改 變, 不 必 求 實 陳 氏 首 聯 興 亡 遺 事 又 重 陳, 北 里 南 朝 恨 未 申, 喚 起 秦 淮 風 月 與 南 明 興 亡 的 記 憶, 依 然 充 滿 悲 情 接 著 桂 苑 舊 傳 天 上 曲, 桃 花 新 寫 扇 頭 春, 這 本 絕 妙 的 歷 史 劇 經 過 改 編 後, 仍 然 引 人 入 勝 ; 是 非 誰 定 千 秋 史, 哀 樂 終 傷 百 歲 身, 史 筆 之 是 非 雖 難 有 定 論, 但 個 人 不 免 受 歷 史 記 憶 的 哀 樂 而 傷 感 尾 聯 則 是 鐵 鎖 長 江 東 注 水, 年 年 流 淚 送 香 塵 144 長 江 東 注 之 水 是 鎖 不 住 的, 以 喻 南 明 之 亡, 而 亡 國 之 悲 痛 綿 綿 不 絕, 尤 聚 焦 於 李 香 君 的 節 烈 陳 寅 恪 意 猶 未 盡, 又 作 了 兩 首 絕 句 其 一 : 桃 花 一 曲 九 迴 腸, 忍 聽 悲 歌 是 故 鄉 ; 煙 柳 樓 臺 無 覓 處, 不 知 曾 照 幾 斜 陽 桃 花 扇 一 劇 實 在 令 他 迴 腸 盪 氣, 使 他 想 到 南 明 亡 國 悲 劇 的 所 在 地, 他 少 年 時 居 住 過 的 金 陵 城 ; 秦 淮 風 月 之 消 逝, 端 因 南 都 其 亡 也 速 其 二 : 殉 國 堅 貞 出 酒 家, 玉 顏 同 盡 更 堪 嗟 ; 可 憐 濁 世 佳 公 子, 不 及 辛 夷 況 李 花, 145 史 家 熟 諳 南 明 史 事, 仍 推 重 桃 花 扇 女 主 角 李 香 君, 雖 出 身 北 里, 與 國 同 殉, 最 為 堅 貞, 相 比 之 下, 男 實 不 如 女, 他 自 己 研 究 的 錢 柳, 亦 歸 於 尊 柳 亂 世 佳 公 子, 不 論 是 侯 朝 宗 或 錢 牧 齋 都 不 如 兩 朵 出 污 泥 而 不 染 之 花 李 香 君 與 柳 如 是 集 體 記 憶 裡 的 至 尊 144 詩 見 陳 寅 恪, 陳 寅 恪 集 詩 集 : 附 唐 篔 詩 存 ( 北 京 : 三 聯 書 店,2001), 頁 133 145 陳 寅 恪, 詩 集 附 唐 篔 詩 存, 頁 134

218 漢 學 研 究 第 29 卷 第 1 期 李 香 君, 在 史 家 陳 寅 恪 的 筆 下 也 是 一 枝 獨 秀 當 代 法 國 史 家 勒 高 夫 (Jacques Le Goff) 認 為 歷 史 至 少 有 兩 個 來 源, 其 一 來 自 集 體 記 憶, 其 二 出 自 史 家 之 筆 ; 前 者 不 免 虛 構 錯 亂 或 時 空 倒 置, 而 後 者 則 可 闡 明 記 憶, 糾 其 謬 誤 146 有 人 說 史 筆 亦 未 必 信 實, 因 史 家 居 今 說 古, 所 說 之 古, 或 已 非 原 來 之 古, 克 羅 齊 (B. Croce) 所 謂 歷 史 就 是 現 代 史, 柯 林 烏 (R. Collingwood) 取 而 用 之 於 其 史 家 居 今 思 古 之 史 學 的 理 念 (the Idea of History), 莫 不 是 以 今 為 尚 的 今 主 義 (presentism); 史 家 無 法 完 全 擺 脫 社 會 環 境 之 影 響 而 客 觀, 史 實 之 本 身 也 不 能 完 全 作 為 客 觀 的 基 礎, 因 史 實 必 須 經 過 史 家 的 主 觀 建 構 後 現 代 理 論 更 否 定 客 觀 歷 史 之 可 能 性 ; 若 然, 則 史 筆 又 何 異 於 文 筆? 史 家 海 頓 懷 特 (Hayden White) 曾 謂 : 歷 史 敘 事 無 論 解 說 布 局 主 見 以 及 書 寫 風 格 皆 與 文 筆 略 同, 並 舉 十 九 世 紀 八 大 家 為 說, 認 為 史 筆 與 文 筆 之 異 不 在 內 容, 僅 在 於 語 氣 之 輕 重 耳 147 懷 特 以 良 心 或 美 感 而 非 認 知 為 史 筆 之 本 質, 然 史 筆 有 迫 於 求 真 之 特 殊 需 求, 不 能 作 與 證 據 相 左 的 論 述, 必 以 理 性 論 證 文 獻, 據 之 通 解 史 事, 故 不 能 如 文 筆 之 刻 意 馳 騁 想 像 史 筆 之 公 正 與 客 觀 非 盡 操 之 於 史 家 心 術, 而 決 之 於 史 家 所 受 之 訓 練, 即 技 藝 與 方 法 由 此 訓 練 而 後 董 理 史 料, 雖 有 採 擇, 勢 必 紮 根 於 考 定 之 證 據, 而 後 言 之 成 理, 立 足 於 真 實, 歷 史 知 識 即 由 此 而 出 148 引 用 書 目 一 傳 統 文 獻 宋. 何 士 信 輯, 增 修 箋 註 妙 選 群 英 草 堂 詩 餘, 收 入 續 修 四 庫 全 書 集 部 第 1728 冊,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2 明. 方 文, 塗 山 集, 四 庫 禁 燬 書 叢 刊,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1997 明. 吳 應 箕, 留 都 見 聞 錄, 上 海 : 上 海 書 店,1994 146 Jacques Le Goff, History and Memory, transl. by Steven Rendall and Elizabeth Clam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111. 147 參 閱 Hayden White,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Baltimore &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3). 148 詳 閱 汪 榮 祖, 史 學 求 真 的 疑 惑 與 可 能, 史 學 理 論 與 史 學 史 學 刊 7(2009): 7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