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臺 灣 在 納 入 清 朝 版 圖 之 後, 其 對 外 貿 易 對 象 從 國 際 轉 以 中 國 大 陸 為 主, 同 時 也 被 納 入 中 國 的 市 場 體 系 之 中, 形 成 向 中 國 輸 出 農 工 原 料, 輸 入 手 工 製 品 日 用 物 資 的 分 工 關 係 在



Similar documents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 水 利 與 地 方 社 會 ( 一 ): 以 三 七 圳 與 社 子 溪 流 域 為 中 心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NSC H 執 行 期

2013期刊V2_ch6-11_4-9 2.indd

% Gorgoroon 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


310 日治時期前臺灣醫療發展之探討 逐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臺灣早期醫療的發 臺灣的歷史發展 自明朝時期荷蘭 西班牙 展即是以原始醫療及從中國大陸傳習至臺灣的中 來臺灣發展之後 臺灣的史料記載才逐漸多了起 醫體系為主 而此時期來臺灣之中醫師 其技術 至清朝 從中國大陸移民來臺的人數大量增加 水平

May Arab World Studies No

17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年6月

/ 环 境 与 社 会 / 出 的 特 征 是 形 体 如 刀, 故 刀 凤 和 带 鱼 被 统 称 刀 鱼 ; 而 在 现 代 鱼 类 分 类 学 中, 刀 凤 属 鲱 形 目 鳀 科, 带 鱼 属 鲈 形 目 带 鱼 科, 分 属 两 科 鱼 类 根 据 古 代 民 众 和 现 代 鱼 类 学

清代佛山镇的城市发展和手工业、商业行会


1 1. M J M M J M J M M J

沈俊平 70 他工商業一樣急劇衰落 康熙二十年 1681 吳三桂 等三藩之亂平 定後清廷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社會生產力逐漸恢復書坊業才回復生機 4 清代書坊中心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不僅南京杭州遠不如明代建陽書坊也 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北京蘇州廣州取而代之成為三大書坊中心 新興的書坊 刻

,,,,, 1945,,,,,,,,4,,,,,,,,, ( ), ;, ;,,,? (1992 ) (,1993 ), ( ), () 3,143, ( ) ( ), ( ) :,


Microsoft Word doc

洪麗珠 84 4 人 南人的任官差別只是一種集團主義 collectivism 的用人方法罷了 確實元代 史料中 參用 一詞頗為常見任官與族群對應的狀況除了蒙古人之外色目與漢人 5 並非一直有上與下的差別元代法律上更找不到四等人制的明文規定 應該思考的 是四 等 人或者四類人的存在是否需要法律明文規

2007 3,, 1981 : :, :,,,, :,,, ( ) ;,, :, : :, :, 1984 : 1999,218 2

%

[1] [2] [3] [4] 20 [5] Thomas Barclay, [1] [2] [3] [4] [5]

093THU doc

Journal 5-2_ indb

2004 2,,,, 1907,, 7 6,,,,,,,,,,,,, 7 13,,, 15,, :,,2001, ,:,, 1981,

124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4 年 第 20 卷 第 2 期 2. 专 门 惩 戒 法 1931 年 6 月 8 日, 国 民 政 府 颁 行 了 公 务 员 惩 戒 法 [6] 该 法 共 二 十 八 条, 六 章, 包 括 通 则 惩 戒 处 分 审 议 程

p

(1709)

:,,, 1948, 1956, ,,,,,,,,,,,,,,,,,,,,,, 1948,,, [1 ], ( ),, [ Sergei Goncharenko, Sino2Soviet Mi

David Faure

[ 2000 ] [ 2000 ] J1 K1 Fairbank M1 Mancall (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1960 [ Fairbank ed ; Mancall 1984 ] [ ] Mancall [ 199

/3 2/3 5 P P9 7 P P348 9 P P P P P P83 7 P397 86

Microsoft Word - 大陸論文_繁_.doc

标题

2005 6, :,,,,,,,, ;,,,, :, ;,,,,,,,,,,,,,,,,,,,, :,3,, 1959,89, 98 :,: 1,1959 2

2005 3,? :; ;, ;,,,,,,1 % %,,,,, 1 %,,,, : () ;, ;,,,,,,,,,,,,, (2004) ( GBΠT ) 16 (2004), (2004) 47

历 史 语 言 教 育 何 志 明 : 地 权 变 动 中 的 新 区 农 村 党 建 工 作 研 究 ( ) 以 川 北 达 县 为 个 案 259 正 如 中 共 中 央 所 判 断, 革 命 的 成 功 使 不 少 党 员 干 部 放 松 了 对 自 己 的 要 求, 出 现

Bairoch, ) (Angus Maddison,1926 ) (Bairoch, 1976, 1981), 1960, , 220, 228 ; , 447, 310, 178 (1993) (1988) Peter Brecke (

Fudan Education Forum Vol.16 No.5 [2] [3] [4] 90 [5] [6] [7] Martha Nussbaum [8]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180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 年 第 19 卷 第 1 期 乐 府 诗 集 相 和 歌 辞 相 和 曲 下 陌 上 桑 : 蚕 饥 妾 复 思, 拭 泪 且 提 筐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农 书 齐 民 要 术 中 拭 的 使 用 范 围 很 广, 不 但

Microsoft Word - Lv Kaiyan, Edmund HoiNgan Loi.doc

(emigration),, :,,, 18-19, 12-13, 17-20,,, 17-20,,,,, 15, 17-18, ( Push - Pull Theory),,,, 1926, 375, 31115, 83 %, 300, 90 % [1 ],,,,?,? [2 ] 17-19,,,

标题

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省思:以六朝隋唐為例

Íøµä·âÃæ·âµ×5.AI

mode of puzzle-solving

~ ~

&writer=0 43

瑏 瑠 瑏 瑠

10 ( ) ( ) [5] 1978 : [1] (P13) [6] [1] (P217) [7] [1] (P19) : : [1] [4] (P1347) (P18) 1985 : [1] (P343) 1300 : [1] (P12) 1984 :

瑏瑠 % 瑏瑡 % % 瑏瑢 19

262 舂音詞社和漚社都成立於上海 在這個新興的文化大都會各種思想的交匯促 進了文學社團的發展不同政治社會背景的文人亦多了交往的機會 加上出版業 的蓬勃人才的集中使得上海的文學社團格外多姿多彩在全國的新舊文壇帶領 5 風騷 在詞學方面龍榆生 便將上海視為民國時期的詞學中心 另一


64 Culture and Education as Sponsored by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AIFBG Hsiu-huan Chou * Abstract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KEY WORDS Eastern Zhou dynasty Hairstyles Accessories ABSTRACT Hair styles and accessori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research of clo

<4D F736F F D ED1EEBAEAC1D2A3A8BFECD1B6A3A93131A3A831B2CA2D A3A92DB9E3D6DDA1B0CAAEC8FDD0D0A1B1B5D8C3FBCEC4BBAFB5C4BFBCBEBFD3EBC0FBD3C32E646F63>

093_114_Koh_khee_heong


205 4 GCC % 5% % 2. 67% 0. % 00mm % % %. 2% ~ 06 60

83,,, ;,,?,,, [8 ],,,,, [7 ],,,,,,,,,20 50,,,,,,, [9 ] (p1469),,,,,,,, [9 ] (p936),,,, , 4 25, 1880, 150, , (J H Lowry) 24 :1882 ( ),,

Microsoft Word - Wang Qing.doc

Sept Arab World Studies No.5. Nivien Saleh,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Gulf States: A Growing Partnership, Middle East Policy, Vol.7, N

Taiwan Forestry Journal 寫 給 志 工 夥 伴 的 一 段 話 : 能 有 這 樣 的 機 會 與 這 些 真 實 無 偽 珍 愛 萬 物 的 朋 友 相 識, 是 工 作 中 的 快 樂 泉 源 這 群 以 天 為 幕 以 地 為 床 為 自 然 與 人 之 間 搭 起 親

标题

Microsoft Word 年第三期09

243X徐华博

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研究所)(標楷體18號字

排版稿.FIT)

: ;,, 0 0, 60, 0 80,, 76 78, (Deregulation),,,, (Open Sky), (ACI),006.%.8%,.7% 008,, 000, ( ), ( )0, / 6, ; 8, ;, ; 7, ; 06, 6, 006 0, ( ) 0,.%; 0 60,


Key Words TPP, China-US relations, Strategic Confrontation Author Peng Li, PhD Candidate, China Institut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I

M M. 20


护国运动时期云南都督府的“拥护共和”奖功制度

Chinese oil import policies and reforms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目 前 中 国 石 油 消 费 总 量 已 经 跃 居 世 界 第 二 作 为 一 个 负 责 任 的 大 国, 中 国 正 在 积 极 推 进 能 源 进 口 多 元 化, 鼓 励 替 代

59-81

参考3

/ J J J J See HUAN Q Z.

<4D F736F F D20C9EAC2DBBEABD1A1CEC4D5C23538C6AA2E646F63>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20 80,,,,, ; 80 90,, [ 4 ], [ 5 ],, ;21,,,,,,,20 80,,,,, ( ) ; ( ) ; ( ) ; ( ) [6 ], 90,,,,, [ 7 ] 21,,,,, [ 8 ],,, 30,,,,,,,,,,, ;,, ;,, ; 30,,,,,,,

Microsoft Word - bxyj2007_01_zongdi225.doc

GDP % 0 GDP BP % % % % 8% % 5% 0

續論

1 75,? : ( ), ( )? ( )?,,,, 1987,, ,,,,, ;,, ( ) 50,,,,, 20 60,,,,,,,,,, 70,,,,,, ( ) , 124, :,,, ;, ;,,,,,,, 16,,, ,, 1

host society. Unlike other specialized guild organizations or political institution the ethnic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the Netherlands exhibit a multi

3 : : 63,,,,,,,, 1903,,, 1904, (, ), [5 ],,,,,, [ 4 ] ( P ),,,,,,,,, [ 4 ] ( P ),,,,,, 1904,,,,,,,,,,, 1900,, : ( ) ; ( ) ; ( ) ; ( ), ; (

: 3 :,,,,,,,,,,,, :, 30 9 %, (1994) (The Myth of Asiaπs Miracle),,,,, 1997,,,,, :,,,,, (1994) 1998, 1998,,,,,,, ( ),, :,?,? 3,, :100871, e

:

第 30 卷 53 贾熟村 太平天国时期的左宗棠集团 之浮收中饱 有不遵守之州县 欲求阻挠之吏绅 即予撤革 于是 咸丰元 二 三 四等年之民 间积欠 率皆踊跃输将 使国课不至虚悬 军储 不至束手 州县办公亦不至拮据 收到了很好的 [2] 效果 农民亦欢欣鼓舞 咸丰六年正月 道员王錱陷湖南江华 升平

% %

Microsoft Word doc

~ Jason Thompson,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08, p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 ; (),,,,,,,, 1862,1864 8,,() () () () () () (), :,,,,,,,,,,,,,,,, 95 %,, 1.,,, 20 (1838 ) (1873 ), ( )


Transcription: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臺 灣 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清 代 臺 灣 與 寧 波 的 貿 易 (1684-1895) 許 雅 玲 指 導 教 授 : 黃 富 三 2014 年 1 月

摘 要 臺 灣 在 納 入 清 朝 版 圖 之 後, 其 對 外 貿 易 對 象 從 國 際 轉 以 中 國 大 陸 為 主, 同 時 也 被 納 入 中 國 的 市 場 體 系 之 中, 形 成 向 中 國 輸 出 農 工 原 料, 輸 入 手 工 製 品 日 用 物 資 的 分 工 關 係 在 清 代 臺 灣 對 中 國 各 區 的 貿 易 中, 除 了 具 原 鄉 關 係 的 福 建 之 外, 關 係 最 為 密 切 的 則 為 華 中 江 南 地 區, 其 中 當 時 作 為 江 南 最 大 港 的 寧 波, 則 是 一 個 相 當 值 得 注 意 的 市 場 寧 波 對 於 清 代 臺 灣 的 對 外 貿 易 來 說, 具 有 兩 種 意 義 : 首 先 是 已 開 發 地 區 與 未 開 發 地 區 的 互 補 分 工 關 係 清 領 時 期 的 臺 灣, 由 於 人 力 大 量 投 入 土 地 開 發 與 比 較 利 益 法 則, 手 工 業 並 不 發 達, 日 用 物 資 主 要 仰 賴 中 國 大 陸 輸 入, 寧 波 與 周 邊 江 南 盛 產 棉 絲 織 品 與 其 他 手 工 製 品 的 區 域, 便 為 供 給 臺 灣 日 用 物 資 的 一 個 重 要 來 源 其 次 則 是 與 東 北 亞 華 北 長 江 流 域 間 的 貨 物 集 散 航 運 轉 運 寧 波 在 明 清 時 期, 至 少 在 1842 年 以 前, 為 江 南 最 大 的 港 口, 同 時 也 是 官 方 對 日 貿 易 的 出 入 港 口, 是 中 國 沿 岸 與 對 日 貿 易 的 航 運 樞 紐 ;1842 年 開 放 五 口 通 商, 上 海 崛 起 以 後, 其 作 為 江 南 最 大 外 貿 港 口 的 地 位 雖 然 被 上 海 取 代, 但 其 在 中 國 沿 岸 長 江 航 線 中, 仍 為 重 要 的 轉 運 港 口 清 代 臺 灣 與 寧 波 的 貿 易, 在 時 間 的 分 期 上, 主 要 以 1860 年 臺 灣 為 界 在 1684 年 至 開 港 以 前, 臺 灣 漸 次 由 南 部 往 北 部 開 發, 並 形 成 以 臺 南 ( 府 城 ) 鹿 港 艋 舺 等 港 口 為 中 心 的 市 場 圈, 基 於 風 土 差 異 以 及 沿 岸 航 行 不 便, 這 些 港 口 逐 一 與 寧 波 發 展 出 獨 立 且 程 度 不 同 的 貿 易 與 分 工 關 係 到 1860 年 後, 臺 灣 開 港 通 商, 貿 易 市 場 從 原 本 以 中 國 為 主, 轉 變 為 全 球 各 地 對 外 市 場 的 開 放, 並 沒 有 造 成 這 個 航 線 貿 易 的 衰 退, 反 而 因 為 市 場 擴 大 新 航 運 技 術 引 進 等 因 素, 而 使 兩 地 貿 易 關 係 更 加 密 切, 同 時, 由 於 臺 灣 在 開 港 後 開 發 日 漸 成 熟, 手 工 業 開 始 萌 芽, 兩 地 的 分 工 關 係 在 這 個 階 段, 也 開 始 有 所 改 變 關 鍵 字 : 臺 灣 寧 波 區 域 分 工 傳 統 帆 船 貿 易 北 郊

謝 辭 歷 經 一 段 不 短 的 時 間, 我 終 於 走 到 這 步 了 回 想 起 過 去 寫 論 文 的 日 子, 特 別 是 在 焦 慮 得 夜 不 成 寐 的 時 候, 我 總 會 想 像 未 來 撰 寫 謝 辭 的 情 景, 給 自 己 一 個 期 許 與 盼 望, 因 為 這 意 味 著 論 文 寫 作 的 時 程 即 將 暫 告 一 個 段 落 在 論 文 撰 寫 的 過 程 中, 首 先 要 感 謝 我 的 指 導 老 師 黃 富 三 教 授, 與 同 門 的 曾 品 滄 陳 中 禹 林 正 慧 林 玉 茹 等 諸 位 師 長 從 大 學 修 課 認 識 黃 老 師 以 來, 老 師 一 直 是 個 謙 遜 溫 和 亦 師 亦 友 的 長 者, 其 溫 和 又 具 有 批 判 力 的 觀 點, 對 我 的 論 文 與 人 生 觀 都 有 許 多 啟 發 我 作 為 師 門 中 年 紀 最 輕 的 成 員, 大 家 對 我 照 顧 有 加, 並 且 時 常 與 我 分 享 學 術 與 生 活 的 各 種 經 驗 談, 使 我 在 面 對 生 活 課 業 的 重 重 關 卡 時, 總 不 致 於 手 足 無 措 特 別 是 林 玉 茹 老 師, 在 過 去 我 擔 任 助 理 的 時 間 裡, 除 了 工 作 上 的 往 來 之 外, 老 師 對 我 的 學 業 也 相 當 關 心, 時 常 與 我 討 論, 拓 展 我 的 學 術 視 野, 並 且 熱 情 地 邀 請 我 參 與 她 與 指 導 學 生 的 討 論 聚 會, 還 有 本 書 參 考 史 料 尺 素 頻 通 的 解 讀 工 作, 本 文 能 夠 順 利 完 成, 老 師 的 監 督 與 熱 心 協 助 功 不 可 沒 同 時, 在 中 研 院 台 史 所 工 作 六 年 期 間, 所 上 的 許 雪 姬 鍾 淑 敏 翁 佳 音 詹 素 娟 陳 宗 仁 諸 位 師 長, 無 論 在 我 的 工 作 生 活 課 業 等 方 面 都 是 關 懷 備 至, 在 此 也 謝 謝 各 位 老 師 長 期 以 來 的 照 顧 本 文 的 寫 作 同 時 也 要 感 謝 政 大 圖 書 館 數 位 典 藏 組, 謝 謝 他 們 同 意 讓 我 在 出 版 前 閱 覽 與 引 用 尺 素 頻 通 這 份 文 書 謝 謝 廈 門 大 學 的 黃 俊 凌 老 師 高 志 峰 同 學 協 助 我 尋 找 翻 拍 廈 大 典 藏 文 書 也 謝 謝 口 試 委 員 劉 序 楓 林 文 凱 兩 位 老 師, 在 倉 促 之 際 同 意 擔 任 我 論 文 的 口 試 委 員, 老 師 們 在 口 試 時 精 闢 的 指 正 與 溫 暖 的 鼓 勵, 使 我 受 益 良 多 在 論 文 寫 作 期 間, 一 同 參 加 論 文 寫 作 討 論 聚 會 的 夥 伴 : 佩 蓁 峻 澤 尹 君 勁 樺 惠 琄 頌 文 立 媛 懷 賢 俊 宇 偉 欽, 大 家 每 個 月 聚 在 一 起 集 思 廣 益 並 肩 作 戰 的 過 程 是 我 將 永 遠 懷 念 與 珍 惜 的 謝 謝 芊 樺 奕 霖 令 毅 學 長 逸 凡 雅 綿 俞 萱 婷 玉 靖 涵 憬 佳 瑩 如

柏 棕 幾 位 好 朋 友, 感 謝 你 們 在 我 寫 作 論 文 時 的 督 促 與 砥 礪, 傾 聽 我 的 煩 惱 與 困 惑, 與 我 分 享 寫 作 研 究 上 的 心 得, 在 我 有 困 難 的 時 候, 助 我 一 臂 之 力 雖 然 在 家 靠 父 母, 出 外 靠 朋 友 是 一 句 再 老 梗 不 過 的 話, 但 對 於 長 年 負 笈 異 鄉 的 我 而 言, 朋 友 確 實 是 我 生 命 中 相 當 重 要 的 支 柱 最 後 感 謝 男 友 力 航 與 家 人 力 航 的 陪 伴 總 是 使 我 感 到 平 靜 與 幸 福, 謝 謝 他 包 容 我 的 任 性 與 調 皮, 並 且 總 是 義 無 反 顧 地 支 持 我 所 有 的 決 定 也 謝 謝 家 人 在 我 求 學 的 過 程 中 以 各 種 方 式 支 持 我 不 斷 進 學, 特 別 是 我 已 過 世 的 母 親 陳 麗 花 女 士, 感 謝 她 點 燃 我 對 探 索 世 界 的 熱 情, 鼓 勵 我 追 求 獨 立 自 主, 希 望 她 在 天 上 也 能 與 我 分 享 完 成 學 業 的 喜 悅

Abstract This study states to investigate trading between Taiwan and Ningpo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1684-1895). Since being conquered in 1684, Taiwan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Qing-China market system. Taiwan s foreign trading relation turned from the global international trading to the trading with mainland China, and the trading with mainland China was massively increased and strengthened. Raw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materials were exported to China, and handcrafts and necessities were imported into Taiwan. Among the trading relations of different coastal areas with Taiwan during the Qing-China, besides the nostalgic Fukien area, the Huazhong area and the Jiangnan area are the closest areas in terms of trading relations. As the largest harbor in Jiangnan area, Ningpo was a remarkable market, and a transportation node of Sino-Japan and coastal trade in China. A great portion of Taiwanese commodities were sold to Ningpo and its hinterland, or transferred to farther market in China.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gional trading division rela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Ningpo, and the changes of the trading relations after some harbors in Taiwan were open to commercial activities due to the political treaties signed during the 1840-60s, Especially, the commercial harbors opened in 1860 made Taiwan to be involved in the global trading market again since Taiwan s incorporation into China trading networking in 1684. The opening also dramatically changed Taiwan 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ing network. In brief, although the open of commercial harbors in Taiwan did not weaken trading rel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Ningpo, bu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hifting in Taiwan changed the regional division relation. Key words: Taiwan, Ningpo, Regional division, Coastal trading network, North Guild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二 章 臺 灣 - 寧 波 貿 易 的 開 展... 9 第 一 節 臺 灣 與 江 南 的 產 業 分 工... 9 第 二 節 作 為 江 南 與 東 亞 貿 易 中 樞 的 寧 波... 14 第 三 章 開 港 前 的 臺 灣 - 寧 波 貿 易 (1684-1860)... 21 第 一 節 單 一 正 口 時 期 (1684-1783)... 22 第 二 節 三 正 口 時 期 (1784-1825)... 32 第 三 節 五 正 口 至 開 港 前 (1826-1860)... 35 第 四 節 商 人 團 體 的 形 成... 42 第 四 章 開 港 後 的 臺 灣 - 寧 波 貿 易 (1860-1895)... 46 第 一 節 臺 灣 本 地 市 場 擴 張 與 新 商 品 (1860-1880)... 48 第 二 節 海 外 市 場 競 爭 與 進 口 替 代 的 萌 芽 (1880-1895)... 62 第 三 節 傳 統 中 小 型 港 市... 72 第 四 節 貿 易 體 系 變 遷 與 商 人 團 體 的 因 應... 76 第 五 章 結 論... 83 參 考 書 目... 88 附 錄... 99

圖 目 錄 圖 2-1 18 世 紀 初 期 臺 海 使 槎 錄 中 的 兩 岸 貿 易 航 線... 12 圖 2-2 江 南 寧 波 上 海 乍 浦 三 港 圖... 17 表 目 錄 表 4-1 南 部 對 寧 波 輸 出 入 商 品 表... 49 表 4-2 北 部 對 寧 波 輸 出 入 商 品 表... 56 表 4-3 1870 年 代 基 隆 往 寧 波 傳 統 帆 船 數 量 表... 58 表 4-4 1870 年 代 寧 波 往 基 隆 傳 統 帆 船 數 量 表... 59 表 4-5 1870 年 代 淡 水 至 寧 波 傳 統 帆 船 數 量 表... 60 表 4-6 1870 年 代 寧 波 至 淡 水 傳 統 帆 船 數 量 表... 60 表 4-7 清 末 南 部 對 寧 波 輸 出 入 商 品 表... 64 表 4-8 清 末 台 南 北 郊 輸 出 入 商 品 表... 64 表 4-9 1880 年 代 艋 舺 北 郊 對 寧 波 輸 出 入 商 品... 68 表 4-10 清 末 北 部 對 寧 波 輸 出 入 商 品 表... 69 表 4-11 清 末 鹿 港 對 中 國 輸 出 入 商 品 表... 73

第 一 章 一 緒 論 研 究 動 機 臺 灣 作 為 一 個 海 島, 資 源 有 限, 因 此 相 當 仰 賴 以 貿 易 與 外 界 互 通 有 無 在 不 同 的 時 期 裡, 有 不 同 的 人 群 為 著 商 業 上 的 需 要, 進 出 此 地, 買 賣 各 種 商 品 特 別 是 在 17 世 紀 以 後, 臺 灣 因 其 在 戰 略 商 業 上 的 重 要 性 而 逐 漸 被 荷 蘭 西 班 牙 鄭 氏 政 權 等 不 同 人 群 重 視, 並 被 納 入 國 際 市 場 之 中, 成 為 東 亞 海 域 裡 一 個 重 要 的 轉 運 點 1 同 時 在 17 世 紀 間, 臺 灣 在 荷 蘭 的 經 營 之 下, 形 成 農 商 連 體 經 濟, 此 農 業 與 出 口 密 切 結 合 的 經 濟 體 質 影 響 臺 灣 相 當 深 遠, 在 往 後 的 鄭 氏 政 權 與 清 領 時 期, 臺 灣 都 仍 大 抵 沿 襲 這 樣 的 模 式 發 展 2 而 在 不 同 時 期 不 同 的 商 業 網 絡 裡, 這 個 農 商 連 體 經 濟 也 會 隨 著 市 場 的 需 求 而 不 斷 調 整 特 別 是 在 1684 年 納 入 清 朝 版 圖 之 後, 臺 灣 的 貿 易 網 絡 一 夕 之 間 從 世 界 轉 為 以 中 國 大 陸 為 主, 並 且 維 持 到 1860 年 開 港 後 才 再 度 被 納 入 全 球 市 場 即 便 在 開 港 以 後, 中 國 大 陸 仍 是 相 當 重 要 的 貿 易 對 象, 對 於 清 末 臺 灣 的 社 會 與 經 濟 具 有 不 可 或 缺 之 地 位 3 不 過, 目 前 有 關 清 代 兩 岸 貿 易 分 工 的 課 題, 目 前 相 關 的 研 究 成 果 大 多 集 中 於 產 業 港 口 商 人 幾 個 領 域 在 時 間 上, 則 多 側 重 於 開 港 之 後, 加 入 世 界 貿 易 體 系 如 何 影 響 臺 灣 社 會 經 濟 環 境, 這 方 面 的 研 究 則 以 林 滿 紅 的 茶 糖 樟 腦 與 臺 灣 之 社 會 經 濟 變 遷 為 嚆 矢 4 開 港 以 前 則 專 注 於 米 穀 的 出 口 銷 售 的 課 題 5 1 曹 永 和, 十 七 世 紀 作 為 東 亞 轉 運 站 的 臺 灣, 臺 灣 早 期 歷 史 研 究 續 集 ( 臺 北 : 聯 經,2000), 頁 115-148 2 黃 富 三, 17 世 紀 臺 灣 農 商 連 體 經 濟 的 啟 動, 收 於 陳 益 源 編, 2009 閩 南 文 化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臺 南 :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2009), 頁 121-142; 黃 富 三, 臺 灣 農 商 連 體 經 濟 的 興 起 與 蛻 變 (1630-1895), 收 於 林 玉 茹 編, 比 較 視 野 下 的 商 業 傳 統 (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臺 灣 史 研 究 所,2012), 頁 3-36 3 劉 進 慶, 清 末 臺 灣 對 外 貿 易 的 發 展 與 其 特 點, 臺 灣 學 術 研 究 會 誌 1 期 (1986), 頁 5-24; 林 文 凱, 再 論 晚 清 臺 灣 米 穀 的 輸 出, 新 史 學 22 卷 2 期,( 2011), 頁 215-252 4 林 滿 紅, 茶 糖 樟 腦 與 台 灣 之 社 會 經 濟 變 遷 (1860-1895) ( 臺 北 : 聯 經,1997) 5 代 表 性 的 著 作 有 王 世 慶, 清 代 臺 灣 的 米 產 與 外 銷, 清 代 臺 灣 社 會 經 濟 ( 臺 北 : 聯 經,1994), 頁 93-129; 高 銘 鈴, 十 九 世 紀 前. 中 期 における 台 湾 米 穀 の 流 通 に 関 する 一 考 察, 東 洋 学 報 85 卷 2 期 (2003), 頁 87-117; 謝 美 娥, 清 代 臺 灣 米 價 研 究 ( 臺 北 : 國 立 編 譯 館,2008); 吳 玲 青, 清 代 中 期 台 湾 米 と 銀 : 台 運 と 台 餉 を 中 心 として ( 東 京 大 学 大 学 院 人 文 社 会 科 博 士 論 文,2009); 林 文 凱, 再 論 晚 清 臺 灣 開 港 以 前 的 米 穀 輸 出 演 變 議 題, 收 於 林 玉 茹 編, 臺 灣 商 業 傳 統 暨 黃 富 三 教 授 榮 退 論 文 集 (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臺 灣 史 研 究 所,2012), 頁 99-133 1

就 空 間 上 來 說, 則 主 要 聚 焦 對 福 建 一 帶 的 貿 易 整 體 而 言, 仍 缺 乏 長 時 期 針 對 不 同 貿 易 區 域 的 觀 察 對 於 在 臺 長 期 發 展 的 中 式 帆 船 貿 易, 以 及 其 貿 易 網 絡 貿 易 商 品, 也 仍 欠 缺 較 細 緻 全 面 性 的 觀 察 與 討 論 若 欲 構 築 清 代 兩 岸 分 工 商 品 交 換 的 圖 像, 無 論 在 時 間 空 間 等 層 面 上, 都 有 許 多 等 待 補 充 的 空 白 尤 其 是 福 建 以 外 地 區 與 開 港 以 後 的 中 式 帆 船 貿 易 如 長 期 從 臺 灣 進 口 大 量 蔗 糖 藍 靛, 並 大 量 出 口 紡 織 品 至 臺 灣 的 江 南 一 帶, 便 是 一 個 值 得 關 注 的 區 域, 特 別 是 傳 統 帆 船 貿 易 繁 盛 的 寧 波 6 位 於 浙 江 東 端 的 寧 波, 在 江 南 是 以 航 運 著 稱 的 城 市, 也 是 浙 江 最 大 的 港 口, 從 宋 代 以 降 長 期 為 官 方 對 日 貿 易 的 指 定 港 口, 在 清 代 同 時 也 是 中 國 沿 岸 長 江 航 運 的 重 要 節 點 由 於 政 策 位 置 港 口 等 多 種 條 件 的 加 持, 使 得 此 地 匯 集 各 方 船 隻, 成 為 各 地 商 品 的 聚 集 中 心 事 實 上, 臺 灣 與 寧 波 的 貿 易 也 相 當 繁 盛, 從 清 末 海 關 資 料 日 人 調 查 報 告 來 看, 寧 波 與 臺 灣 多 處 港 口 的 中 式 帆 船 貿 易 量, 往 往 僅 次 於 福 建 地 區 各 港 換 句 話 說, 寧 波 是 臺 灣 在 福 建 以 外, 貿 易 關 係 最 密 切 的 地 方 這 顯 示 臺 灣 在 中 國 沿 海 的 中 式 帆 船 貿 易 網 絡 中, 寧 波 是 一 個 相 當 重 要 的 節 點 因 此, 如 果 能 了 解 寧 波 對 清 代 臺 灣 對 外 貿 易 有 何 重 要 性, 將 可 以 充 實 清 代 臺 灣 中 式 帆 船 對 外 航 運 貿 易 的 研 究 基 礎 基 於 對 清 代 兩 岸 貿 易 區 域 分 工 中 國 沿 岸 中 式 帆 船 航 運 等 議 題 的 關 注, 本 文 將 以 臺 灣 與 寧 波 間 的 貿 易 為 主 軸, 在 論 述 上 以 臺 灣 作 為 主 要 的 觀 察 視 角, 探 討 寧 波 在 清 代 臺 灣 的 對 外 貿 易 關 係 中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其 次 則 是 探 討 臺 灣 與 寧 波 鄰 近 華 中 一 帶 如 何 產 生 區 域 分 工 上 的 連 結, 寧 波 又 如 何 發 揮 航 運 轉 運 站 的 功 能, 使 臺 灣 透 過 寧 波 與 中 國 其 他 區 域 聯 繫 並 交 換 商 品 二 研 究 回 顧 本 文 將 有 關 清 代 臺 灣 與 寧 波 的 貿 易, 首 先 要 回 顧 的 是 明 清 中 國 區 域 分 工 的 研 6 唐 立 著, 何 鳳 嬌 譯, 清 代 臺 灣 南 部 製 糖 業 的 結 構 特 別 以 1860 年 以 前 為 中 心, 高 市 文 獻 (2005), 頁 47-98; 蔡 承 豪, 從 染 料 到 染 坊 17 至 19 世 紀 臺 灣 的 藍 靛 業 ( 國 立 暨 南 國 際 大 學 歷 史 系 碩 士 論 文,2002); 李 勁 樺, 土 洋 大 戰 清 代 開 港 後 臺 灣 的 紡 織 品 貿 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臺 灣 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2011);Shiba Yoshinobu, "Ningpo and its Hinterland", in G. William Skinner eds., The City in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 391-396. 2

究, 宮 田 道 昭 在 十 九 世 紀 後 半 期 中 國 沿 岸 部 の 市 場 構 造 這 篇 文 章 當 中, 首 先 介 紹 了 明 清 中 國 沿 岸 市 場 形 成 的 背 景, 以 及 這 個 市 場 的 架 構, 在 這 個 架 構 底 下, 中 國 沿 岸 貿 易 分 為 南 洋 與 北 洋 兩 個 貿 易 體 系, 因 此 這 兩 個 體 系 以 江 南 為 中 介 點, 進 行 大 豆 棉 花 與 砂 糖 的 交 換 7 在 這 篇 文 章 當 中, 宮 田 道 昭 點 出 了 寧 波 在 南 北 航 線 中, 作 為 轉 運 港 的 重 要 性, 但 宮 田 道 昭 並 未 將 當 時 的 臺 灣 放 置 在 這 個 市 場 結 構 下 討 論 與 華 南 地 區 同 為 砂 糖 產 地 的 台 灣, 如 何 與 中 國 沿 海 各 區 域 市 場 互 動, 特 別 是 作 為 轉 運 港 的 寧 波, 是 本 文 所 要 探 討 的 重 點 之 一 有 關 臺 灣 在 清 代 中 國 沿 岸 市 場 結 構 中 的 角 色, 在 山 本 進 的 研 究 當 中 則 有 了 進 一 步 的 討 論, 在 清 代 福 建 の 商 品 生 産 と 臺 湾 米 流 通 這 篇 文 章 當 中, 則 從 米 禁 的 問 題 來 探 討 臺 灣 福 建 江 浙 三 個 區 域 的 分 工 問 題, 在 米 禁 實 施 期 間, 臺 灣 福 建 江 浙 三 地, 形 成 以 福 建 為 中 介 點, 由 臺 灣 輸 入 米 至 福 建, 福 建 將 糖 販 至 江 浙, 再 由 江 浙 將 臺 灣 所 需 的 紡 織 品 賣 至 臺 灣 8 山 本 進 認 為 : 這 樣 的 分 工 結 構 在 米 禁 解 禁, 臺 灣 能 直 接 與 江 浙 地 區 貿 易 之 後, 產 生 巨 大 的 變 化, 臺 灣 與 福 建 原 本 緊 密 貿 易 關 係 開 始 逐 漸 鬆 脫 在 這 篇 文 章 當 中, 在 三 地 的 分 工 結 構 上, 只 談 到 了 米 糖 紡 織 品 三 種 商 品 的 流 通, 且 單 以 米 禁 的 因 素 來 看 福 建 與 臺 灣 的 貿 易 關 係, 作 為 兩 地 貿 易 衰 退 的 唯 一 因 素, 說 服 力 不 夠 充 足 但 從 這 篇 文 章 可 以 注 意 的 是, 早 期 未 開 放 兩 地 直 接 對 渡 時, 福 建 在 臺 灣 寧 波 貿 易 中 所 扮 演 的 中 介 角 色 福 建 對 兩 地 貿 易 的 重 要 性, 在 林 滿 紅 清 末 大 陸 來 台 郊 商 的 興 衰 臺 灣 史 中 國 史 世 界 史 之 一 結 合 思 考 這 篇 文 章 當 中, 有 更 進 一 步 的 訊 息, 文 中 透 過 泉 州 寧 波 郊 與 仗 輪 局 信 稿 尺 素 頻 通 的 例 子 來 分 別 說 明 寧 波 對 於 泉 州 貿 易 的 重 要 性, 進 而 影 響 泉 州 對 台 灣 的 貿 易, 以 及 台 灣 與 寧 波 貿 易 關 係 之 密 切 9 由 此 可 以 看 到 在 台 灣 與 寧 波 的 貿 易 之 中, 除 了 直 接 貿 易 之 外, 福 建 商 人 也 具 有 相 當 大 的 影 7 宮 田 道 昭, 十 九 世 紀 後 半 期 中 國 沿 岸 部 の 市 場 構 造 半 植 民 化 に 関 する 一 視 点 中 国 の 開 港 と 沿 海 市 場 中 国 近 代 経 済 史 に 関 する 一 視 点 ( 東 京 : 東 方 書 店,2006), 頁 80-86 8 山 本 進, 清 代 福 建 の 商 品 生 産 と 臺 湾 米 流 通 清 代 の 市 場 構 造 と 経 済 構 造 ( 名 古 屋 : 名 古 屋 大 學,2002), 頁 134-156 9 林 滿 紅, 清 末 大 陸 來 台 郊 商 的 興 衰 臺 灣 史 中 國 史 世 界 史 之 一 結 合 思 考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研 究 彙 刊 : 人 文 及 社 會 科 學 4:2(1994), 頁 186-187 3

響 力 在 宮 田 道 昭 與 山 本 進 的 文 章 當 中, 可 以 粗 略 地 了 解 整 個 中 國 沿 岸 以 及 福 建 寧 波 臺 灣 三 地 的 貿 易 關 係, 但 在 近 年 清 代 臺 灣 產 業 史 的 研 究 中, 特 別 是 在 藍 靛 紡 織 品 這 兩 個 產 業, 對 兩 地 的 產 業 分 工 狀 況 有 了 更 多 的 說 明, 相 關 的 研 究 有 蔡 承 豪 從 染 料 到 染 坊 17 至 19 世 紀 臺 灣 的 藍 靛 業 李 勁 樺 土 洋 大 戰 清 代 開 港 後 臺 灣 紡 織 品 的 貿 易 在 蔡 承 豪 的 文 章 當 中 指 出, 臺 灣 與 福 建 雖 然 關 係 密 切, 但 在 糖 與 藍 靛 的 生 產 上 都 具 有 競 爭 的 關 係, 因 此 這 兩 種 商 品 的 市 場 便 不 在 福 建, 而 在 寧 波 或 者 其 他 地 區 10 而 在 李 勁 樺 的 土 洋 大 戰 清 代 開 港 後 臺 灣 紡 織 品 的 貿 易 當 中, 則 談 到 清 代 臺 灣 在 開 港 之 後 中 國 土 布 與 洋 布 在 進 口 市 場 上 的 競 爭 關 係 在 這 篇 文 章 當 中, 透 過 對 中 國 土 布 的 產 地 的 分 析, 可 以 看 到 福 建 與 江 浙 地 區 的 分 工 差 異, 福 建 與 江 浙 地 區 雖 然 同 樣 出 口 布 料 至 臺 灣, 但 在 市 場 上 卻 有 所 區 隔, 福 建 地 區 主 要 生 產 日 常 用 的 平 價 棉 布, 而 盛 產 絲 織 品 的 江 浙 地 區 則 以 高 級 布 料 綢 緞 為 主 11 從 這 兩 篇 文 章 來 看, 若 要 考 察 清 代 臺 灣 與 寧 波 之 間 的 關 係, 除 了 思 考 臺 灣 在 清 代 中 國 沿 岸 市 場 結 構 當 中, 所 坐 落 的 位 置 如 何 另 外 也 必 須 將 臺 灣 本 身 的 地 域 發 展 差 異, 與 輸 出 入 商 品 的 市 場, 一 同 列 入 考 量 通 商 口 岸 是 近 代 中 國 經 濟 史 重 要 的 研 究 課 題 之 一, 同 為 通 商 口 岸 的 寧 波 與 臺 灣, 分 別 在 1844 與 1860 年 成 為 通 商 口 岸, 在 這 個 議 題 上 也 各 自 累 積 許 多 研 究 成 果, 有 關 寧 波 的 研 究 主 要 聚 焦 於 寧 波 上 海 兩 港 口 之 關 係 在 這 方 面 相 關 的 研 究 有 Susan Mann( 曼 素 恩 ) 的 The Ningpo Pang and Financial Power at Shanghai 12 斯 波 義 信 的 寧 波 から 上 海 へ 13 王 列 輝 的 駛 向 樞 紐 港 上 海 寧 波 兩 港 空 間 關 係 研 究 (1843-1941) 在 Susan Mann 斯 波 義 信 的 10 蔡 承 豪, 從 染 料 到 染 坊 17 至 19 世 紀 臺 灣 的 藍 靛 業,( 國 立 暨 南 大 學 歷 史 學 碩 士 論 文, 2002) 11 李 勁 樺, 土 洋 大 戰 清 代 開 港 後 臺 灣 紡 織 品 的 貿 易,(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臺 灣 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2011) 12 Susan Mann, The Ningpo Pang and Finacial Power at Shanghai in Mark Elvin, G. William Skinner eds., The ChineseCity between Two Worlds, Standford: Standford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73-96. 13 斯 波 義 信, 寧 波 から 上 海 へ 中 國 都 市 史 ( 東 京 : 東 京 大 學 出 版 社,2002), 頁 183-224 4

文 章 當 中, 兩 人 分 別 以 上 海 的 金 融 事 業 上 海 城 市 發 展 這 兩 個 不 同 的 角 度, 來 探 討 開 港 後 江 南 的 商 業 中 心 從 寧 波 過 渡 到 上 海 的 問 題, 這 兩 篇 文 章 都 注 意 到 了 表 面 上 寧 波 雖 然 因 為 上 海 的 快 速 發 展 而 失 去 往 日 的 榮 景, 但 實 際 上 上 海 商 業 圈 的 核 心 份 子 為 寧 波 商 人 由 此 可 見, 在 地 理 上, 寧 波 雖 然 不 再 是 江 南 最 大 的 港 口, 但 寧 波 商 人 長 久 以 來 所 積 累 的 商 業 網 絡 仍 持 續 發 揮 其 影 響 力 寧 波 商 人 在 兩 地 貿 易 上 的 影 響 力 如 何, 將 是 本 文 所 欲 探 討 的 而 在 王 列 輝 的 專 書 當 中 則 談 到 開 港 以 後 上 海 寧 波 兩 地 的 空 間 關 係 變 化, 上 海 雖 然 在 自 然 條 件 上 不 若 寧 波 來 的 優 越, 但 由 於 上 海 地 處 中 國 沿 海 與 長 江 的 交 叉 點, 比 寧 波 更 具 腹 地 區 位 與 貨 物 集 疏 運 上 的 優 勢, 因 而 逐 步 成 為 沿 海 第 一 大 國 際 港 口, 寧 波 則 逐 漸 成 為 以 對 內 貿 易 為 主 的 內 向 型 港 口 與 上 海 的 支 線 港 14 在 這 本 書 中 可 以 看 到 開 港 以 後 寧 波 港 口 地 位 的 轉 變, 這 個 轉 變 的 過 程, 對 寧 波 與 臺 灣 的 貿 易 究 竟 產 生 什 麼 影 響, 將 是 本 文 所 關 注 的 焦 點 之 一 臺 灣 地 區 的 口 岸 研 究 自 1970 年 代 以 來 已 累 積 許 多 成 果, 相 關 的 作 品 有 林 滿 紅 茶 糖 樟 腦 業 與 臺 灣 之 社 會 經 濟 變 遷 :1860-1895 戴 寶 村 清 季 淡 水 開 港 之 研 究 15 林 玉 茹 從 屬 與 分 立 : 十 九 世 紀 中 葉 臺 灣 港 口 城 市 的 雙 重 貿 易 機 制 16 等 林 滿 紅 的 茶 糖 樟 腦 業 與 臺 灣 之 社 會 經 濟 變 遷 :1860-1895 探 討 開 港 後 茶 糖 樟 腦 這 三 種 產 業 在 臺 灣 的 分 佈 出 口 市 場 生 產 技 術 運 銷 方 式, 以 及 對 當 時 社 會 經 濟 等 層 面 的 影 響 在 這 本 書 當 中 林 滿 紅 指 出 了 北 部 茶 樟 腦 業 成 長, 南 部 糖 業 出 口 衰 退, 進 而 造 成 經 濟 重 心 北 移 的 情 況 17 開 港 貿 易 後 臺 灣 再 次 走 入 國 際 市 場, 連 帶 造 成 一 些 產 業 的 消 長, 如 北 部 的 藍 靛 與 茶, 相 關 的 貿 易 是 否 連 帶 受 到 影 響? 例 如 寧 波 與 臺 南 的 蔗 糖 貿 易 寧 波 與 淡 水 的 藍 靛 貿 易, 將 是 14 王 列 輝, 駛 向 樞 紐 港 : 上 海 寧 波 兩 港 空 間 關 係 研 究 (1843-1941) ( 杭 州 : 浙 江 大 學 出 版 社, 2009) 15 戴 寶 村, 清 季 淡 水 開 港 之 研 究 ( 臺 北 :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1984) 16 林 玉 茹, 從 屬 與 分 立 : 十 九 世 紀 中 葉 臺 灣 港 口 城 市 的 雙 重 貿 易 機 制 臺 灣 史 研 究 17 卷 2 期 (2010), 頁 1-33 17 林 滿 紅, 茶 糖 樟 腦 與 台 灣 之 社 會 經 濟 變 遷 (1860-1895) ( 臺 北 : 聯 經,1997) 5

本 文 將 探 索 的 問 題 在 清 季 淡 水 開 港 之 研 究 當 中, 戴 寶 村 主 要 使 用 海 關 資 料 與 英 國 領 事 報 告 來 分 析 淡 水 的 進 出 口 貿 易, 從 海 關 的 統 計 數 據 來 看, 寧 波 並 不 是 當 時 淡 水 最 大 的 貿 易 對 象, 但 在 特 定 的 進 出 口 商 品 上, 可 以 看 到 兩 地 貿 易 關 係 之 密 切, 如 中 國 土 產 鴉 片 棉 布 藍 靛, 當 時 的 寧 波 是 土 產 鴉 片 的 重 要 集 散 地, 臺 灣 所 進 口 的 土 產 鴉 片 多 從 寧 波 進 口 18 在 林 玉 茹 從 屬 與 分 立 : 十 九 世 紀 中 葉 臺 灣 港 口 城 市 的 雙 重 貿 易 機 制 這 篇 文 章 當 中, 談 到 19 世 紀 間 臺 灣 沿 岸 港 口 因 為 政 策 開 港 等 因 素, 逐 漸 形 成 南 北 兩 個 國 際 港 口 正 口 小 口 三 個 系 統, 這 三 個 系 統 的 港 口 各 自 對 外 貿 易 但 又 互 相 有 市 場 圈 從 屬 的 關 係 傳 統 的 正 口 與 小 口 主 要 與 中 國 大 陸 進 行 貿 易, 大 多 數 的 港 口 貿 易 往 來 的 區 域 主 要 集 中 於 福 建 地 區, 但 貿 易 的 範 圍 擴 及 天 津 寧 波 上 海 汕 頭 等 地, 其 中 鹿 港 與 泉 州 府 城 與 廈 門 寧 波 臺 北 與 福 州 鎮 江 更 發 展 出 委 託 貿 易 的 制 度 整 體 來 說, 在 過 去 的 研 究 當 中, 談 到 臺 灣 寧 波 兩 地 貿 易 的 篇 幅 並 不 多, 討 論 也 僅 止 於 個 別 的 現 象, 而 未 曾 對 兩 地 貿 易 的 發 展 做 進 一 步 的 討 論, 本 文 將 從 貿 易 產 業 政 策 等 角 度, 來 分 析 清 代 臺 灣 與 寧 波 貿 易 的 發 展 狀 況 三 研 究 方 法 ( 一 ) 研 究 視 角 與 範 圍 界 定 本 文 旨 在 討 論 寧 波 在 清 代 臺 灣 對 外 貿 易 上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論 述 的 視 角 將 以 臺 灣 為 主 體, 寧 波 為 輔 所 以, 在 時 間 的 分 期 上, 起 自 清 朝 統 一 臺 灣 的 1683 年, 下 限 則 至 臺 灣 割 讓 給 日 本 的 1895 年 之 間 在 這 段 期 間 中, 雖 然 寧 波 與 臺 灣 分 別 於 1842 年 與 1860 年 開 港, 開 港 時 間 相 隔 約 20 年, 但 本 文 選 擇 以 1860 年 為 分 界 點, 分 為 開 港 前 開 港 後 兩 個 區 段 來 討 論 這 是 因 為 寧 波 在 1842 年 開 港 之 後, 發 展 相 對 停 滯, 並 未 因 開 港 而 在 社 會 經 濟 層 面 有 劇 烈 的 變 化 對 兩 地 貿 易 有 較 18 戴 寶 村, 清 季 淡 水 開 港 之 研 究 ( 臺 北 :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1984) 6

明 顯 的 影 響, 則 在 1860 年 臺 灣 開 港, 兩 地 全 面 邁 入 世 界 經 濟 體 系 之 後 ( 二 ) 研 究 材 料 分 析 本 文 運 用 的 史 料 主 要 是 方 志 官 方 檔 案 商 業 文 書 海 關 資 料 報 紙 在 開 港 之 前, 想 了 解 兩 地 之 間 的 往 來 關 係, 得 倚 重 兩 地 的 方 志 與 官 方 檔 案, 在 方 志 當 中, 不 乏 有 對 於 兩 地 往 來 船 隻 種 類 水 路 里 程 相 對 位 置 物 產 貿 易 網 絡 的 描 述, 可 以 幫 助 重 建 部 分 當 時 兩 岸 貿 易 的 景 象, 但 由 於 方 志 當 中 的 描 述 往 往 相 當 簡 略, 特 別 是 各 種 數 字 的 統 計, 因 此 較 難 從 方 志 來 了 解 兩 地 貿 易 貨 物 的 種 類 數 量 多 寡 而 清 朝 的 官 方 檔 案 當 中, 比 如 奏 摺, 當 中 不 僅 記 錄 了 兩 地 貿 易 相 關 政 策 的 發 展 與 變 遷, 而 在 文 書 往 來 的 過 程 當 中, 也 常 會 留 下 官 員 或 皇 帝 對 於 沿 海 情 勢 的 評 論, 透 過 這 些 訊 息, 可 以 幫 助 我 們 更 加 了 解 當 時 兩 岸 的 貿 易 與 航 運 往 來 狀 況 過 去 各 商 號 所 留 下 的 書 信 契 約 帳 簿 等, 對 於 了 解 清 代 臺 灣 商 家 的 商 業 運 作 模 式 物 價 市 場 的 局 勢 流 通 網 絡 有 很 大 的 幫 助, 不 僅 能 補 足 方 志 與 官 方 檔 案 的 不 足, 也 能 較 直 接 地 從 商 人 的 觀 點 來 了 解 當 時 的 商 貿 往 來, 如 方 豪 所 收 藏 的 清 末 臺 灣 寧 波 兩 地 商 人 書 信 尺 素 頻 通, 當 中 對 於 寧 波 的 市 場 行 情 貿 易 網 絡 等 資 訊 有 詳 細 的 記 錄, 可 以 幫 助 了 解 臺 灣 郊 商 在 寧 波 活 動 的 狀 況 而 在 開 放 五 口 通 商 以 後, 中 國 於 1858 年 將 外 人 監 督 海 關 一 事 納 入 中 英 中 美 中 法 通 商 章 程, 隔 年 開 始 發 行 海 關 資 料, 這 些 資 料 包 含 了 各 通 商 口 岸 的 每 年 進 出 口 貿 易 的 統 計 資 料, 以 及 年 度 性 的 文 字 報 告, 相 較 於 其 他 同 時 期 的 史 料, 海 關 資 料 保 存 了 大 量 而 完 整 的 統 計 數 據, 其 文 字 報 告 在 描 述 上 也 較 為 客 觀 翔 實 19 另 外, 清 末 英 國 駐 在 中 國 各 口 岸 之 領 事 館 也 曾 經 逐 年 製 作 體 例 類 似 海 關 報 告 之 資 料, 為 領 事 商 務 報 告 20 上 述 兩 種 資 料 是 釐 清 開 港 至 清 末 間 兩 地 貿 易 情 況 所 不 可 或 缺 之 重 要 材 料 19 林 滿 紅, 清 末 臺 灣 海 關 歷 年 資 料 的 價 值, 收 於 張 炎 憲 等 編, 臺 灣 史 與 臺 灣 史 料 ( 二 ) ( 台 北 : 吳 三 連 基 金 會,1995), 頁 355-359 20 林 滿 紅, 清 末 臺 灣 海 關 歷 年 資 料 的 價 值, 收 於 張 炎 憲 等 編, 臺 灣 史 與 臺 灣 史 料 ( 二 ), 頁 360 7

此 外, 在 19 世 紀 末 至 20 世 紀 初 期, 隨 著 日 本 在 中 國 建 立 據 點 與 殖 民 臺 灣, 日 本 政 府 在 兩 岸 曾 進 行 大 規 模 的 經 濟 調 查, 以 掌 握 當 地 社 會 狀 況 在 這 過 程 中 也 蒐 集 了 相 當 多 清 末 兩 岸 貿 易 的 資 料, 如 經 濟 資 料 調 查 報 告 21 臺 灣 經 濟 視 察 復 命 書 22 臺 灣 私 法 23 臺 灣 私 法 附 錄 參 考 書 24 支 那 開 港 場 誌 25 支 那 貿 易 物 產 字 典 26 等, 裡 面 記 載 的 內 容 包 含 各 地 航 線 商 品 物 價 產 業 商 人 團 體 商 業 習 慣 重 要 商 號 等 諸 多 資 訊, 對 於 了 解 清 末 兩 地 貿 易 狀 況 有 很 大 的 幫 助 ( 三 ) 章 節 安 排 本 文 分 為 五 章, 第 一 章 為 緒 論, 第 二 章 為 臺 灣 與 寧 波 貿 易 的 開 展, 探 討 臺 灣 與 江 南 寧 波 區 域 分 工 貿 易 的 背 景 第 三 章 開 港 前 的 兩 地 貿 易, 則 討 論 1683 清 朝 領 臺 至 開 港 之 前, 兩 地 建 立 貿 易 上 的 關 係 之 後, 隨 著 臺 灣 各 地 逐 次 開 發 完 成, 寧 波 對 臺 貿 易 的 擴 展, 以 及 擴 展 過 程 中, 兩 岸 港 口 管 理 政 策 所 帶 來 的 相 關 問 題 相 關 商 人 團 體 的 形 成 與 組 成 第 四 章 討 論 1860 年 開 港 至 1895 年 割 讓 臺 灣 之 間, 兩 地 貿 易 的 狀 況, 在 這 章 當 中, 首 先 分 析 開 港 對 於 寧 波 台 灣 兩 地 貿 易 的 影 響, 接 著 分 別 討 論 開 港 之 後 臺 灣 地 區 通 商 口 岸 傳 統 港 口 對 寧 波 的 貿 易 商 人 團 體 如 何 面 對 開 港 以 後 的 變 局 最 後 為 結 論 21 22 23 24 25 26 臨 時 舊 慣 調 查 會 編, 調 查 經 濟 資 料 報 告 上 下 卷,( 東 京 : 出 版 者 不 詳,1905) 荒 川 賢 太 郎, 臺 灣 經 濟 視 察 復 命 書 ( 東 京 : 大 藏 省 理 財 局,1899) 臨 時 舊 慣 調 查 會 編, 臺 灣 私 法 ( 東 京 : 編 者,1910-1911) 臨 時 舊 慣 調 查 會 編, 臺 灣 私 法 附 錄 調 查 書 ( 東 京 : 編 者,1910-1911) 東 亞 同 文 會 調 查 編 纂 部 編, 支 那 開 港 場 誌 第 一 卷 中 部 支 那 ( 東 京 : 編 者,1943) 上 野 專 一 編 纂, 支 那 貿 易 物 產 字 典 ( 東 京 : 丸 善 商 社,1887) 8

第 二 章 臺 灣 寧 波 貿 易 的 開 展 本 章 主 要 討 論 寧 波 如 何 作 為 清 代 臺 灣 與 江 南 貿 易 的 轉 介 點, 將 清 代 臺 灣 商 品 轉 運 至 其 腹 地, 以 及 其 他 地 區 過 去 有 關 界 定 明 清 江 南 範 圍 的 討 論 很 多, 從 文 化 經 濟 地 理 交 通 水 利 等 不 同 的 出 發 點 提 出 討 論, 因 而 有 很 多 不 同 的 見 解, 最 盛 行 的 界 定 是 包 括 蘇 州 松 江 常 州 鎮 江 江 寧 杭 州 嘉 興 湖 州 太 倉 1 本 文 在 此 則 採 用 包 偉 民 江 南 市 鎮 及 其 近 代 命 運 (1840-1949) 的 看 法, 將 寧 波 視 為 江 南 的 一 部 分 包 偉 民 認 為, 清 代 由 於 運 河 被 北 洋 航 線 所 取 代, 連 帶 地 長 江 下 游 的 經 濟 中 心 也 從 運 河 沿 線 轉 移 江 蘇 浙 江 東 部 的 港 市, 如 上 海 寧 波, 連 帶 其 腹 地 也 因 此 迎 頭 趕 上 過 去 較 為 繁 榮 的 江 蘇 南 部 浙 江 北 部 一 帶, 這 些 地 區 在 人 文 經 濟 等 層 面 上 也 具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共 通 特 質 2 上 海 寧 波 作 為 江 南 一 帶 的 航 運 經 濟 中 心, 同 時 也 是 中 國 南 北 洋 航 線 與 東 亞 的 轉 運 樞 紐, 尤 其 是 兼 為 官 方 朝 貢 貿 易 港 口 的 寧 波, 其 於 1842 年 開 放 五 口 通 商 以 前, 長 期 為 江 南 一 帶 最 大 的 外 貿 港 口, 在 上 海 快 速 崛 起 後, 雖 然 相 形 失 色 許 多, 但 仍 然 是 中 國 沿 岸 航 運 中 一 個 重 要 的 節 點 因 此, 若 要 談 論 臺 灣 與 江 南 之 間 的 貿 易 與 區 域 分 工, 仍 需 優 先 以 寧 波 為 切 入 點 在 區 域 分 工 的 脈 絡 下, 本 章 首 先 將 討 論 清 代 臺 灣 與 江 南 的 分 工 結 構, 了 解 清 代 臺 灣 與 江 南 之 間, 對 彼 此 間 的 重 要 性 為 何 其 次 則 是 寧 波 的 發 展, 與 其 在 江 南, 乃 至 於 整 個 中 國 沿 岸 航 運 中 的 地 位 第 一 節 臺 灣 與 江 南 的 產 業 分 工 中 國 沿 岸 從 明 代 開 始 逐 漸 形 成 一 個 全 國 性 的 市 場 體 系, 基 本 上 以 長 江 為 界, 分 為 南 北 兩 部 分, 南 方 生 產 蔗 糖, 江 南 生 產 棉 布, 北 方 生 產 大 豆 豆 油 豆 餅, 北 方 的 豆 餅 能 夠 作 為 江 南 種 植 棉 花 廣 東 福 建 種 植 蔗 糖 的 原 料, 而 南 方 的 福 建 廣 東 商 人 將 蔗 糖 運 至 江 南 華 北 販 賣, 換 取 棉 布 以 及 豆 餅 等 商 品 3 除 了 沿 海 的 1 2 3 相 關 的 討 論 參 見 : 范 金 民, 江 南 社 會 經 濟 史 研 究 入 門 ( 上 海 : 復 旦 大 學,2012), 頁 2-3 包 偉 民, 江 南 市 鎮 及 其 近 代 命 運 :1840-1949 ( 北 京 : 知 識,1998), 頁 13-14 宮 田 道 昭, 中 国 の 開 港 と 沿 海 市 場 中 国 近 代 経 済 史 に 関 する 一 視 点 ( 東 京 : 東 方 書 店,2006), 9

商 品 流 通 之 外, 明 清 以 後 糧 食 生 產 重 心 從 江 南 移 至 兩 湖 地 區, 長 江 中 上 游 四 川 兩 湖 江 西 地 區 的 糧 食 木 材 雜 貨 等 商 品 也 透 過 河 運 匯 集 於 此 4 江 南 成 為 全 國 性 市 場 的 局 面, 相 當 程 度 上 得 自 明 清 海 洋 河 流 水 運 體 系 的 發 達 在 20 世 紀 前, 中 國 的 河 川 沿 海 航 運 已 經 具 有 很 大 的 規 模, 商 品 運 輸 主 要 仰 賴 水 運, 陸 運 僅 居 輔 助 之 位 中 國 沿 海 南 段 的 航 線 主 要 發 展 於 宋 代, 當 時 重 要 的 商 業 城 市, 如 廣 州 泉 州 溫 州 明 州 等 皆 位 於 東 南 沿 海 ; 北 段 則 是 元 代 為 了 運 送 官 漕 而 發 展 出 來 的 明 代 時 水 路 運 輸 則 側 重 長 江 大 運 河 到 了 清 代, 除 了 河 運 之 外, 過 去 在 明 代 一 度 因 廢 除 官 漕 而 停 滯 的 南 北 沿 海 航 線, 也 在 此 時 再 度 復 甦, 規 模 又 比 往 昔 擴 大 華 北 的 部 分 從 天 津 延 長 至 東 北 的 營 口 ; 南 方 則 增 加 了 通 往 臺 灣 的 航 路 5 清 代 長 江 沿 海 航 運 的 成 長, 使 得 交 通 樞 紐 的 位 置 從 原 先 的 運 河 一 帶 轉 換 至 長 江 沿 海 交 會 之 處, 促 成 江 南 沿 海 上 海 乍 浦 寧 波 等 海 港 城 市 的 興 起, 這 幾 個 城 市 先 後 成 為 南 北 航 線 長 江 中 上 游 商 品 匯 集 之 處, 來 自 四 面 八 方 的 商 人 到 此 買 賣 商 品, 設 立 公 所 會 館 6 促 使 江 南 在 明 清 時 期 蓬 勃 發 展 的 另 一 個 動 力 則 是 手 工 業, 特 別 是 棉 絲 紡 織 業 棉 布 在 當 時 的 流 通 量 僅 次 於 糧 食, 棉 花 在 元 代 傳 入 中 國 後, 棉 花 種 植 與 棉 紡 業 在 明 代 開 始 快 速 發 展, 取 代 過 去 慣 用 的 麻 布, 並 且 成 為 當 時 流 通 量 僅 次 於 糧 食 的 商 品 7 此 時 期 江 南 紡 織 業 的 生 產 模 式, 與 過 去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首 先 是 產 量 的 增 長, 再 者 則 是 專 業 化 生 產 技 術 提 高, 分 工 也 更 加 精 細 8 而 在 其 他 產 業 上, 也 有 這 樣 的 趨 勢, 像 是 紙 張 服 飾 酒 類 茶 葉 印 刷 出 版 等 9 手 工 業 的 蓬 勃 發 展, 需 要 大 量 原 料 來 支 持 其 運 作, 至 明 清 時 期, 江 南 本 地 生 頁 80-86 4 張 海 英, 明 清 江 南 商 品 流 通 與 市 場 體 系 ( 上 海 : 華 東 師 範 大 學,2001), 頁 197-208 5 許 滌 新 吳 承 明 編, 中 國 資 本 主 義 發 展 史, 第 一 卷.. 中 國 資 本 主 義 的 萌 芽,(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1985), 頁 83-84 269-272 6 張 海 英, 明 清 江 南 商 品 流 通 與 市 場 體 系, 頁 178-179 7 龍 登 高, 江 南 市 場 史 ( 北 京 : 清 華 大 學,2003) 頁 88 8 李 伯 重, 江 南 的 早 期 工 業 化 (1550-1850) ( 北 京 : 中 國 人 民 大 學,2010), 頁 29-65 9 李 伯 重, 江 南 的 早 期 工 業 化 (1550-1850), 頁 66-148 10

產 的 原 料 已 供 不 應 求, 加 上 手 工 業 的 發 展 也 壓 縮 了 農 業 生 產 的 人 力 與 土 地, 因 此 糧 食 與 手 工 業 原 料 便 需 仰 賴 其 他 區 域 市 場 的 供 給, 如 作 為 肥 料 用 的 豆 餅 製 造 器 具 建 築 用 的 木 材 與 鐵 染 布 用 的 染 料 食 品 用 的 糖 等 10 江 南 手 工 業 的 發 展, 也 刺 激 其 他 區 域 邁 向 不 同 產 業 的 專 業 化 生 產, 產 生 各 地 物 產 互 補 的 分 工 結 構, 特 別 是 江 南 與 南 方 的 福 建 廣 東 地 區 福 建 廣 東 地 區 在 此 時 發 展 商 業 化 的 甘 蔗 果 樹 煙 草 栽 培, 輸 出 蔗 糖 各 類 水 果 煙 草 等 農 產 品, 再 由 江 南 輸 入 棉 絲 織 品 其 他 手 工 製 品 ; 其 他 地 區 大 致 上 也 是 與 江 南 有 互 補 的 關 係, 如 兩 湖 地 區 為 當 時 中 國 糧 食 專 業 化 生 產 地 之 一, 兩 湖 地 區 向 江 南 銷 售 米 糧, 在 由 江 南 輸 入 各 種 紡 織 品 手 工 製 品, 供 應 日 用 所 需 11 清 初 臺 灣 被 納 入 版 圖 之 後, 則 以 與 江 南 截 然 不 同 的 姿 態 加 入 此 時 中 國 的 市 場 臺 灣 自 荷 蘭 時 期 以 來, 發 展 出 以 商 業 貿 易 為 導 向 的 農 業 生 產 模 式, 生 產 在 海 外 具 有 市 場 性 的 糖 與 米, 即 農 商 連 體 經 濟 12 到 了 清 代, 由 於 糖 在 中 國 市 場 價 錢 甚 好, 因 此 又 繼 續 沿 襲 這 個 生 產 模 式 13 另 一 方 面, 清 初 臺 灣 地 廣 人 稀, 大 部 分 的 人 力 皆 投 入 土 地 開 發 與 農 耕 當 中, 且 缺 乏 從 事 手 工 業 的 人 力 與 技 術, 基 於 比 較 利 益 法 則 下, 產 生 臺 灣 生 產 中 國 市 場 所 需 的 農 產 品, 運 至 中 國 販 售, 再 由 中 國 購 入 民 生 用 品 手 工 製 品 的 模 式 14 清 初 康 熙 年 間, 文 人 黃 叔 璥 至 臺 灣 擔 任 巡 臺 御 史 後, 曾 撰 寫 臺 海 使 槎 錄 一 書, 記 錄 他 於 1722 至 1724 年 間 在 臺 所 見 所 聞 15 在 該 書 中 有 一 段 文 字, 相 當 具 體 且 詳 細 地 呈 現 了 臺 灣 與 中 國 沿 岸 各 大 城 市 之 間 的 分 工, 以 及 商 品 貿 易 的 情 形 : 10 龍 登 高, 江 南 市 場 史, 頁 84-88 11 張 海 英, 明 清 江 南 商 品 流 通 與 市 場 體 系, 頁 328-330 12 黃 富 三, 17 世 紀 農 商 連 體 的 啟 動, 收 於 陳 益 源 主 編, 2009 閩 南 文 化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臺 南 :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2009), 頁 121-142 13 黃 富 三, 臺 灣 農 商 連 體 經 濟 的 興 起 與 蛻 變 (1630-1895), 收 於 林 玉 茹 編, 比 較 視 野 下 的 商 業 傳 統 (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臺 灣 史 研 究 所,2012), 頁 11-12 14 王 業 鍵, 清 代 經 濟 芻 論, 清 代 經 濟 史 論 文 集, 第 一 冊,( 板 橋 : 稻 鄉,2003), 頁 11-16; 林 滿 紅, 茶 糖 樟 腦 與 台 灣 之 社 會 經 濟 變 遷 (1860-1895) ( 臺 北 : 聯 經,1997), 頁 7-10 15 國 家 圖 書 館 特 藏 組 編, 臺 灣 歷 史 人 物 小 傳 : 明 清 暨 日 據 時 期 ( 臺 北 : 國 家 圖 書 館,2003), 頁 600-601 11

海 船 多 漳 泉 商 賈, 貿 易 於 漳 州, 則 載 絲 線 漳 紗 翦 絨 紙 料 煙 布 草 席 磚 瓦 小 杉 料 鼎 鐺 雨 傘 柑 柚 青 果 橘 餅 柿 餅, 泉 州 則 載 磁 器 紙 張, 興 化 則 載 杉 板 磚 瓦, 福 州 則 載 大 小 杉 料 乾 筍 香 菰, 建 甯 ( 寧 ) 則 載 茶 ; 回 時 載 米 麥 菽 豆 黑 白 糖 餳 番 薯 鹿 肉 售 於 廈 門 諸 海 口, 或 載 糖 靛 魚 翅 至 上 海, 小 艇 撥 運 姑 蘇 行 市 船 回 則 載 布 匹 紗 緞 枲 綿 涼 煖 帽 子 牛 油 金 腿 包 酒 惠 泉 酒 ; 至 浙 江 則 載 綾 羅 綿 綢 縐 紗 湖 帕 絨 線 ; 甯 波 則 載 綿 花 草 席 ; 至 山 東 販 賣 粗 細 碗 碟 杉 枋 糖 紙 胡 椒 蘇 木, 回 日 則 載 白 蠟 紫 草 藥 材 繭 綢 麥 豆 鹽 肉 紅 棗 核 桃 柿 餅 ; 關 東 販 賣 烏 茶 黃 茶 綢 緞 布 匹 碗 紙 糖 麵 胡 椒 蘇 木, 回 日 則 載 藥 材 瓜 子 松 子 榛 子 海 參 銀 魚 蟶 乾 海 壖 彈 丸, 商 旅 輻 輳, 器 物 流 通, 實 有 資 於 內 地 16 若 將 這 段 文 字 當 中 出 現 的 地 點 標 示 於 地 圖 上, 則 會 形 成 下 面 這 張 地 圖.. 圖 2-1..18 世 紀 初 期 臺 海 使 槎 錄 中 的 兩 岸 貿 易 航 線 16 黃 叔 璥, 臺 海 使 槎 錄, 卷 二 赤 崁 筆 談 商 販, 臺 文 叢 第 4 種,(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1957), 頁 47-48 12

從 圖 1-1 與 上 面 的 引 文 來 看, 臺 灣 與 中 國 大 陸 之 間 大 概 有 13 個 左 右 的 航 線, 分 別 是 往 福 建 的 漳 州 泉 州 廈 門 興 化 福 州 建 寧 ; 江 南 的 浙 江 17 上 海 蘇 州 寧 波 ; 華 北 的 山 東 關 東 等 地 不 過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根 據 上 文, 以 及 范 金 民 的 研 究 指 出, 當 時 的 商 人 並 不 會 一 次 只 往 來 一 條 航 線, 往 往 是 一 路 從 南 方 的 廣 東 臺 灣 福 建 採 買 貨 物, 再 沿 路 往 華 中 華 北 的 不 同 區 域, 除 了 持 續 採 買 各 種 物 產 外, 同 時 也 會 將 前 面 路 上 採 買 而 得 的 商 品, 視 不 同 區 域 的 需 要 而 販 賣 之, 然 後 再 南 下 至 福 建 臺 灣 廣 東, 賣 掉 來 自 華 中 華 北 的 商 品 18 從 當 時 臺 灣 的 角 度 來 看, 在 這 個 貿 易 網 絡 中, 每 一 個 地 方 在 物 質 交 流 上 對 臺 灣 來 說 都 具 有 不 同 的 意 義 首 先 是 各 區 因 風 土 差 異 而 有 各 種 不 同 的 物 產, 如 南 方 福 建 的 煙 草 水 果 臺 灣 的 糖 藍 靛, 江 南 的 棉 花 絲 織 品 華 北 的 棗 麥 瓜 子 松 子 其 次 則 是 已 開 發 區 域 與 未 開 發 區 - 臺 灣 間 的 分 工 關 係, 有 些 地 區 除 了 向 臺 灣 輸 出 地 域 性 產 物 外, 還 會 輸 出 手 工 製 品, 如 福 建 的 漳 州 泉 州 地 區 的 手 工 製 品 以 技 術 門 檻 較 低 價 格 較 為 低 廉 的 日 用 品 加 工 食 品 為 主, 像 是 紙 雨 傘 五 金 ; 江 南 一 帶 則 輸 出 高 價 值 技 術 較 高 製 程 較 繁 複 的 各 種 絲 織 品 服 飾 食 品, 如 綾 羅 綢 緞 火 腿 酒 類 等 從 上 面 各 地 與 臺 灣 程 度 不 等 的 物 質 交 換 與 區 域 分 工 的 情 況 來 看, 裡 面 其 實 隱 含 了 一 個 分 工 上 的 階 序.. 第 一 層 是 臺 灣 與 華 北, 為 加 工 較 少 附 加 價 值 低 的 區 域 性 農 產 品 交 換 第 二 層 則 是 臺 灣 與 福 建 地 區, 除 了 區 域 性 農 產 品 的 交 換 之 外, 還 加 上 技 術 層 次 附 加 價 值 較 高 一 些 的 手 工 製 品 第 三 層 則 是 江 南 一 帶, 其 所 提 供 臺 灣 的, 是 所 有 區 域 中, 技 術 門 檻 附 加 價 值 最 高 者 這 樣 的 現 象, 主 要 是 因 為 明 清 時 期 江 南 因 絲 棉 紡 織 業, 及 其 他 手 工 業 的 高 度 發 展, 而 成 為 全 國 的 經 濟 重 心 所 在 此 外 江 南 的 繁 榮 也 得 力 於 當 時 中 國 沿 岸 與 長 江 水 路 運 輸 的 發 展, 能 夠 與 各 地 互 通 有 無, 透 過 專 業 化 與 區 域 分 工 互 補, 提 高 各 地 經 濟 發 展 的 程 度 在 這 個 背 景 下, 臺 灣 以 新 開 發 地 的 身 分 加 入 這 個 市 場 體 17 18 由 於 寧 波 也 隸 屬 於 浙 江 省 轄 下, 此 處 的 浙 江 很 可 能 指 的 是 其 省 會 杭 州, 及 其 外 港 乍 浦 范 金 民, 清 代 前 期 福 建 商 人 的 沿 海 北 艚 貿 易, 閩 台 文 化 研 究 總 34 期 ( 2013 年 ), 頁 5-11 13

系, 在 缺 乏 手 工 業 技 術 與 人 力 的 情 況, 與 江 南 形 成 農 產 品 手 工 製 品 的 分 工 生 產 模 式 不 過 上 述 黃 叔 璥 所 描 述 的, 僅 為 清 初 時 的 狀 況, 且 為 粗 略 印 象 性 的 描 述, 且 尚 未 包 含 長 江 流 域 的 部 份, 無 法 用 以 瞭 解 整 個 清 代 臺 灣 與 江 南 貿 易 發 展 的 脈 絡, 以 及 江 南 如 何 轉 介 臺 灣 與 其 他 區 域 航 運 的 詳 細 情 況, 特 別 是 本 文 所 關 注 的 臺 灣 - 寧 波 貿 易 在 下 面 第 三 四 章 中 將 繼 續 討 論 兩 地 貿 易 狀 況 的 發 展 與 變 化 第 二 節 作 為 江 南 與 東 亞 航 運 中 樞 的 寧 波 寧 波 從 宋 代 以 來 為 中 國 江 南 一 代 對 外 貿 易 的 重 要 港 口, 特 別 是 對 早 期 的 朝 鮮 與 一 直 都 有 貿 易 關 係 的 日 本, 除 了 物 質 上 的 交 流 之 外, 也 是 中 國 思 想 宗 教 藝 術 傳 入 日 本 的 重 要 窗 口, 是 近 世 朝 貢 貿 易 體 系 中, 相 當 重 要 的 一 個 港 口 城 市 19 寧 波 位 於 杭 州 灣 的 南 岸, 浙 江 省 東 緣, 是 浙 江 最 大 的 港 口, 也 是 清 代 浙 海 關 的 所 在 地,1842 年 簽 訂 南 京 條 約 後, 成 為 對 外 開 放 的 五 個 口 岸 之 一 此 地 唐 代 舊 稱 明 州, 南 宋 時 改 為 慶 元 府, 至 明 初 洪 武 13 年 ( 西 元 1381 年 ) 才 改 稱 寧 波 清 初 寧 波 府 沿 襲 明 制, 轄 下 有 鄞 慈 谿 奉 化 象 山 定 海 五 縣, 康 熙 26 年 ( 西 元 1687 年 ), 由 於 海 禁 廢 除, 因 而 又 再 重 新 劃 定 寧 波 府 下 的 行 政 區 域, 將 舟 山 改 為 定 海 縣, 原 本 的 定 海 則 易 名 為 鎮 海 縣, 變 為 鄞 慈 谿 奉 化 象 山 定 海 鎮 海 六 縣, 府 治 設 於 鄞 縣 20 寧 波 由 於 境 內 有 甬 江 及 四 明 山, 因 此 又 有 甬 四 明 的 別 稱 寧 波 發 展 的 歷 史 相 當 久 遠, 但 由 於 地 處 偏 遠, 以 及 常 有 水 患 旱 災 等 天 災, 發 展 相 當 緩 慢, 到 隋 唐 之 際 才 有 顯 著 的 突 破 此 地 發 展 的 契 機 主 要 來 自 於 運 河, 修 築 運 河 以 後, 明 州 ( 寧 波 ) 透 過 杭 甬 運 河 曹 娥 江 餘 姚 江 與 杭 州 揚 州 等 運 河 沿 岸 重 要 城 市 連 通, 而 南 方 透 過 海 運 北 上 的 船 隻, 由 於 明 州 比 起 杭 州 灣 更 易 停 19 有 關 朝 貢 貿 易 體 系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參 見 濱 下 武 志, 朝 貢 システムと 近 代 アジア ( 東 京.. 岩 波 書 店,1997); 至 於 寧 波 對 日 本 文 化 社 會 經 濟 等 方 面 的 影 響, 近 年 日 本 舉 行 大 型 的 研 究 計 畫 - 寧 波 計 畫 (2005-2009), 以 寧 波 為 切 入 點, 重 新 省 視 東 亞 海 域 的 歷 史, 其 一 系 列 研 究 成 果 已 分 別 由 汲 古 書 院 東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出 版 為 東 アジア 海 域 叢 書 東 アジア 海 域 に 漕 ぎだす 兩 套 叢 書 20 ( 清 ) 曹 秉 仁, 寧 波 府 志 卷 二,( 臺 北 : 成 文,1974 年 影 乾 隆 六 年 補 刻 本 ), 頁 9a 14

泊, 沒 有 淺 灘 潮 汐 落 差 太 大 的 問 題, 因 而 大 多 集 結 在 此 寧 波 因 而 成 為 鄰 近 一 帶 水 路 運 輸 體 系 中 一 個 重 要 的 節 點 在 修 築 運 河 的 同 時, 當 地 的 水 利 與 交 通 也 獲 得 改 善, 奠 定 日 後 農 業 與 貿 易 發 展 的 基 礎 21 在 此 時 期, 明 州 也 開 始 成 為 日 本 來 中 國 的 重 要 路 徑 之 一 ; 早 先 日 本 主 要 是 取 道 朝 鮮 半 島 外 海 海 域, 從 北 方 進 入 中 國, 在 8 世 紀 中 之 後, 由 於 日 本 與 朝 鮮 半 島 的 新 羅 關 係 交 惡, 便 改 往 南 方 航 行, 由 揚 州 明 州 等 地 進 入 22 到 了 北 宋, 明 州 的 對 外 貿 易 又 邁 入 一 個 新 的 階 段, 由 於 政 府 將 對 外 貿 易 視 為 國 家 重 要 財 源, 於 是 在 明 州 廣 州 杭 州 泉 州 密 州 等 港 口 設 置 市 舶 司, 將 幾 個 重 要 的 對 外 貿 易 港 口 納 入 官 方 管 理 23 明 州 在 成 立 市 舶 司 之 後 日 益 繁 榮, 其 重 要 性 也 日 漸 升 高, 到 南 宋 時 便 完 全 取 代 杭 州, 成 為 唯 一 合 法 前 往 日 本 朝 鮮 的 對 外 貿 易 港 口 元 代 大 體 承 繼 宋 代 的 管 理 架 構, 也 於 慶 元 府 設 置 市 舶 司 在 宋 元 兩 代, 由 於 國 家 支 持 海 洋 貿 易, 再 加 上 明 州 ( 慶 元 ) 港 口 條 件 優 良, 因 而 成 為 華 中 最 大 的 港 口 24 到 了 明 代, 寧 波 雖 然 仍 為 官 方 對 日 貿 易 的 指 定 港 口, 但 由 於 太 祖 時 明 朝 將 對 外 貿 易 納 於 朝 貢 的 體 制 之 下 管 理, 大 幅 限 縮 對 外 貿 易 的 規 模 ; 到 明 成 祖 時, 對 外 貿 易 雖 然 隨 著 明 成 祖 重 建 貿 易 體 制 而 擴 張, 但 對 日 的 貿 易 卻 由 於 明 朝 希 望 透 過 限 制 朝 貢 規 模 頻 率 牽 制 日 本, 而 未 被 再 度 放 寬 限 制 25 此 時 寧 波 港 市 相 當 蕭 條, 由 於 合 法 貿 易 無 法 滿 足 經 濟 上 的 需 求, 因 此 走 私 貿 易 相 當 暢 旺, 對 外 貿 易 的 重 心 從 市 舶 司 所 在 地 轉 移 到 舟 山 的 雙 嶼 港 此 地 為 明 代 中 國 沿 岸 走 私 貿 易 的 大 本 營, 除 了 原 先 在 這 邊 進 行 中 日 貿 易 的 中 國 日 本 商 人 之 外, 在 1521 年 至 1553 年 澳 門 開 放 前 的 這 段 時 間, 葡 萄 牙 人 也 因 此 地 靠 近 中 國 絲 織 品 產 地, 而 在 此 與 中 國 商 人 21 Shiba Yoshinobu, "Ningpo and its Hinterland", in G. William Skinner eds.,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391-396; 鄭 紹 昌 主 編, 寧 波 港 史 ( 北 京 :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1989), 頁 22-23 22 鄭 紹 昌 主 編, 寧 波 港 史, 頁 22-23 23 胡 丕 陽 樂 承 耀, 浙 海 關 與 近 代 寧 波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2011), 頁 1-31 24 王 列 輝, 駛 向 樞 紐 港 上 海 寧 波 兩 港 空 間 關 係 研 究 (1843-1941) ( 杭 州 : 浙 江 大 學 出 版 社, 2009), 頁 51-88 25 鄭 永 常, 來 自 海 洋 的 挑 戰 - 明 代 海 貿 政 策 演 變 研 究 ( 新 北.. 稻 鄉,2008), 頁 7-92 15

進 行 非 法 交 易 26 在 清 代 的 時 候, 初 期 清 朝 一 度 為 對 抗 明 鄭 勢 力 而 實 行 海 禁 遷 界, 直 到 康 熙 23 年 (1684) 開 放 海 禁, 隔 年 (1685 年 ) 設 置 江 浙 閩 粵 四 海 關, 作 為 朝 貢 對 外 貿 易 的 出 入 港 口, 其 中 浙 海 關 即 位 於 寧 波 27 這 四 個 海 關 地 點 的 選 定 主 要 是 沿 襲 明 代 朝 貢 對 渡 口 岸 系 統, 即 以 特 定 港 口 來 管 理 接 待 特 定 的 藩 屬 國, 如 寧 波 對 應 日 本 福 建 對 應 琉 球 廣 東 對 應 東 南 亞 的 占 城 暹 邏 28 同 時 在 此 一 時 期, 寧 波 還 曾 經 受 到 英 國 人 的 注 意 由 於 英 國 的 毛 織 品 在 南 方 的 廣 州 不 易 銷 售, 他 們 試 圖 到 位 置 較 北 氣 候 較 冷 的 寧 波 定 海 設 置 據 點 通 商 貿 易 康 熙 24 年 (1685 年 ) 後, 由 於 西 洋 商 人 的 貿 易 活 動 多 集 中 在 廣 州 一 口, 英 國 人 也 在 廣 州 設 立 商 館, 寧 波 這 個 航 線 便 被 英 國 人 暫 時 擱 置 29 至 乾 隆 年 間, 由 於 在 廣 州 貿 易 困 難 日 多, 英 國 人 曾 再 回 到 寧 波 貿 易, 但 清 朝 政 府 基 於 管 理 上 的 方 便, 也 擔 心 西 洋 人 聚 集 的 地 點 從 澳 門 再 擴 散 至 寧 波, 因 此 傾 向 將 西 洋 商 人 集 中 至 廣 州 一 口 貿 易, 乾 隆 21 至 24 年 間 (1756-1759 年 ) 政 府 曾 幾 次 增 稅, 試 圖 遏 阻 洋 商 至 寧 波 通 商, 但 未 完 全 嚴 禁 後 來 發 生 洪 任 輝 事 件 30 之 後, 禁 止 洋 商 於 寧 波 活 動 才 變 為 定 則 31 寧 波 直 至 中 國 鴉 片 戰 爭 戰 敗, 簽 訂 南 京 條 約 後, 才 成 為 對 外 通 商 口 岸 清 代 寧 波 在 國 內 航 運 上, 也 具 有 相 當 重 要 的 地 位, 在 開 放 海 禁 之 後, 由 於 長 江 北 洋 航 線 相 繼 興 起, 它 成 為 國 內 長 江 與 沿 岸 航 線 上 一 個 重 要 的 節 點, 以 及 各 26 鄭 永 常, 來 自 海 洋 的 挑 戰 - 明 代 海 貿 政 策 演 變 研 究, 頁 137-158 27 陳 國 棟, 清 代 前 期 (1644-184) 海 洋 貿 易 的 形 成, 東 亞 海 域 一 千 年 ( 臺 北 : 遠 流,2013), 頁 246-248 28 陳 國 棟, 清 代 前 期 (1644-184) 海 洋 貿 易 的 形 成, 東 亞 海 域 一 千 年, 頁 258 29 王 爾 敏, 寧 波 口 岸 淵 源 及 其 近 代 商 埠 地 帶 之 形 成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集 刊 20 期 ( 1991 年 6 月, 臺 北 ), 頁 41;H. B. Morse 著, 區 宗 華 譯, 東 印 度 公 司 對 華 貿 易 編 年 史 (1635-1834) ( 廣 州.. 中 山 大 學 出 版 社,1991), 頁 107 30 洪 任 輝 (Jame Flint), 英 國 人, 為 英 國 東 印 度 公 司 的 中 文 翻 譯, 乾 隆 二 十 四 年 他 於 寧 波 要 求 通 商, 被 定 海 鎮 總 兵 所 拒 之 後, 前 往 天 津 向 清 朝 政 府 控 告 廣 東 行 商 欠 債 與 粵 海 關 舞 弊, 乾 隆 皇 帝 雖 受 理 此 事, 並 派 人 調 查, 但 洪 任 輝 也 被 押 送 至 澳 門 監 禁 三 年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翻 譯 室 編, 近 代 來 華 外 國 人 名 辭 典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1981), 頁 146; 陳 國 棟, 清 代 前 期 (1644-1842) 海 洋 貿 易 的 形 成 東 亞 海 域 一 千 年, 頁 260-266 31 陳 國 棟, 清 代 前 期 (1644-1842) 海 洋 貿 易 的 形 成 東 亞 海 域 一 千 年, 頁 258-266 16

方 商 品 的 集 散 地 ; 32 此 地 位 於 沿 岸 南 北 洋 航 線 的 中 點, 又 由 於 南 北 洋 航 線 沿 岸 地 形 落 差 大, 南 北 往 來 船 隻, 多 於 此 地 交 會 轉 駁 貨 物 33 清 代 江 南 一 帶 除 了 寧 波 之 外, 鄰 近 還 有 乍 浦 上 海 兩 個 港 口 ( 見 圖 2-2), 這 三 個 港 口 分 別 隸 屬 於 浙 江 江 蘇 兩 省, 曾 在 不 同 時 期 裡, 影 響 江 南 的 航 運 與 經 濟 圖 2-2 江 南 寧 波 上 海 乍 浦 三 港 圖 乍 浦 的 巔 峰 時 期 在 乾 隆 至 道 光 年 間, 它 因 為 獨 佔 日 本 銅 的 進 口 而 呈 現 繁 榮 的 景 象, 但 到 了 19 世 紀 中 葉, 它 接 連 遭 遇 中 日 貿 易 衰 微 太 平 天 國 時 戰 事 的 破 壞 上 海 開 港 港 口 淤 積 等 不 利 港 口 發 展 的 事 件, 因 而 迅 速 沒 落 34 上 海 在 開 港 以 前, 主 要 的 功 能 為 蘇 州 與 太 湖 流 域 的 外 港, 以 及 國 內 沿 岸 長 江 流 域 的 轉 運 港, 在 國 內 航 運 上 的 機 能 與 寧 波 類 似, 但 對 外 貿 易 規 模 卻 不 如 寧 波 32 張 海 英, 明 清 江 南 商 品 流 通 與 市 場 體 系 ( 上 海 : 華 東 師 範 大 學,2002), 頁 178-179 33 宮 田 道 昭, 中 国 の 開 港 と 沿 海 市 場 中 国 近 代 経 済 史 に 関 する 一 視 点 ( 東 京 : 東 方 書 店,2006), 頁 80-81 34 劉 序 楓, 清 代 的 乍 浦 港 與 中 日 貿 易, 收 於 張 彬 村 劉 石 吉 編, 中 國 海 洋 發 展 史 論 文 集 第 五 輯,(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山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研 究 所,1993), 頁 187-244 17

康 熙 26 年 ( 1687 年 ) 江 海 關 雖 然 從 鎮 江 遷 往 此 地, 預 備 作 為 對 外 貿 易 的 出 入 港, 但 事 實 上 該 地 仍 還 是 以 國 內 貿 易 與 少 量 的 對 日 貿 易 為 主, 絕 少 有 洋 商 進 出 35 在 1842 年 開 放 通 商 後, 由 於 其 處 於 長 江 河 口 的 優 越 形 勢, 加 上 上 海 居 民 對 於 外 國 人 的 排 斥 不 若 廣 州 福 州 等 地 來 得 強 烈, 因 此 受 到 外 國 人 的 重 視 外 商 並 試 圖 改 善 上 海 的 港 口 條 件, 包 括 整 建 港 區 與 疏 濬 港 道, 引 進 輪 船, 強 化 上 海 與 週 邊 腹 地 中 國 北 洋 長 江 流 域, 乃 至 於 世 界 各 地 間 的 交 通 位 置 上 的 優 勢 與 港 口 條 件 改 善, 使 得 上 海 港 的 吞 吐 量 大 增, 大 量 聚 集 來 自 國 內 外 的 船 隻 與 貨 物, 成 為 中 國 第 一 大 港 36 與 上 海 同 時 間 被 闢 為 通 商 口 岸 的 寧 波, 則 沒 有 因 為 開 港 而 更 加 繁 榮 開 港 後 隨 著 朝 貢 貿 易 體 系 的 破 壞, 原 本 為 該 體 系 中 重 要 節 點 的 寧 波, 其 於 國 際 航 運 上 的 地 位 也 被 快 速 崛 起 外 商 群 集 的 上 海 所 取 代, 貿 易 對 象 轉 為 集 中 於 國 內, 對 外 貿 易 主 要 透 過 上 海 的 轉 介 以 進 行 37 雖 然 對 外 貿 易 衰 微, 但 寧 波 作 為 國 內 航 運 樞 紐 的 榮 景, 則 從 清 初 一 直 持 續 到 20 世 紀 初 期 由 1902 1943 年 日 本 外 務 省 通 商 局 所 東 亞 同 文 會 所 出 版 的 調 查 報 告, 以 及 寫 於 1895 年 前 後 的 郊 商 文 書 尺 素 頻 通 中 可 以 看 到.. 開 港 以 後 的 寧 波, 仍 然 持 續 匯 聚 來 自 包 括 省 內 衢 州 台 州 溫 州 紹 興 ; 鄰 省 江 蘇 鎮 江 上 海 ; 長 江 中 上 游 的 四 川 安 徽 江 西 湖 北 ; 北 方 山 東 河 北 東 北 ; 南 方 福 建 廣 東 臺 灣 各 地 的 船 隻 與 貨 物 38 寧 波 的 航 運 地 位 之 所 以 未 被 上 海 全 面 取 代, 從 其 發 展 過 程 與 地 理 條 件 來 看, 大 概 有 下 列 的 幾 個 因 素.. 1. 地 理 位 置 港 口 條 件 優 越.. 寧 波 位 於 南 北 洋 航 線 的 中 點 且 其 於 天 然 上 35 戴 鞍 鋼, 港 口. 城 市. 腹 地 - 上 海 與 長 江 流 域 經 濟 關 係 的 歷 史 考 察 (1843-1913) ( 上 海.. 復 旦 大 學 出 版 社,1998), 頁 1-17; 王 列 輝, 駛 向 樞 紐 港 上 海 寧 波 兩 港 空 間 關 係 研 究, 頁 59-61 36 戴 鞍 鋼, 港 口. 城 市. 腹 地 - 上 海 與 長 江 流 域 經 濟 關 係 的 歷 史 考 察 (1843-1913), 頁 18-93 37 王 列 輝, 駛 向 樞 紐 港 上 海 寧 波 兩 港 空 間 關 係 研 究 (1843-1941) ( 杭 州 : 浙 江 大 學 出 版 社, 2009), 頁 67-70; 曾 田 三 郎, 近 代 寧 波 の 商 人 と 日 中 貿 易, 收 於 高 津 孝 編, くらしがつなぐ 寧 波 と 日 本 ( 東 京.. 東 京 大 學 出 版 會,2013), 頁 225-226 38 外 務 省 通 商 局 編 纂, 清 國 商 況 視 察 復 命 書 ( 東 京 : 元 真 社,1902), 頁 274 280; 東 亞 同 文 會 調 查 編 纂 部, 支 那 開 港 場 誌, 第 一 卷 中 部 支 那,( 東 京 : 編 者,1943), 頁 1050-1051; 尺 素 頻 通,2 號 信 8 號 信 11 號 信 12 號 信, 收 於 林 玉 茹 編, 尺 素 頻 通 : 晚 清 寧 波 與 泉 州 臺 灣 之 間 的 貿 易 文 書 ( 臺 北 : 政 大 出 版 社, 即 將 出 版 ) 18

具 有 港 灣 開 闊 水 深 水 域 平 靜 不 淤 積 不 移 動 不 結 凍 等 優 點 39 乍 浦 上 海 雖 然 在 位 置 上 的 優 勢 與 寧 波 相 近, 但 這 兩 個 港 口 常 有 淤 積 的 困 擾, 其 中 乍 浦 最 後 就 因 戰 亂 與 淤 積 的 緣 故 而 衰 退 ; 上 海 則 在 解 決 港 口 淤 積 的 問 題 之 後, 才 有 顯 著 的 發 展 2. 長 期 朝 貢 貿 易 政 策 加 持.. 從 唐 末 至 清 代, 寧 波 長 期 為 中 國 對 日 貿 易 的 官 方 指 定 港 口, 其 經 濟 的 發 展 在 相 當 程 度 上 可 以 歸 因 於 此 到 1720 年 代, 清 朝 雖 然 又 再 加 開 上 海 乍 浦 作 為 至 日 本 採 辦 銅 礦 的 專 門 港, 但 所 有 航 日 的 船 隻, 回 程 則 僅 限 於 在 寧 波 一 港 查 驗 40 是 故 在 開 港 以 前, 寧 波 在 航 運 上 的 地 位 並 未 被 這 個 政 策 所 撼 動, 也 足 見 其 於 中 日 貿 易 中 的 重 要 性 3. 聚 集 規 模 與 市 場 慣 性.. 寧 波 在 開 港 以 後 能 夠 持 於 不 墜, 其 中 一 個 因 素 就 是 過 去 各 方 商 人 船 隻 聚 集 所 形 成 的 規 模 效 應 和 市 場 慣 性 寧 波 作 為 中 國 沿 岸 南 北 洋 的 轉 運 中 心, 長 期 以 來 也 吸 引 了 許 多 外 地 商 人 以 此 為 根 據 地, 經 營 南 北 貨 貿 易, 並 形 成 兩 個 分 別 以 福 建 廣 東 商 人 與 寧 波 商 人 為 首 的 商 人 團 體, 即 南 北 號 41 到 開 港 以 後, 由 於 商 人 團 體 的 運 作, 以 及 商 人 間 經 由 過 帳 委 託 貿 易 等 方 式 節 省 了 各 種 交 易 成 本, 因 此 在 很 長 的 一 段 時 間 裡, 寧 波 仍 然 聚 集 大 量 的 中 式 帆 船 至 此 進 行 南 北 貨 交 易 42 除 了 商 人 的 因 素 之 外, 航 運 上 的 慣 性 也 是 使 寧 波 持 續 繁 榮 的 另 一 個 原 因 開 港 以 後, 輪 船 的 引 進 雖 然 帶 動 了 中 國 航 運 技 術 上 的 革 新, 但 由 於 普 遍 運 費 較 高 且 無 法 進 入 條 件 不 良 的 港 灣, 使 得 運 費 低 廉 機 動 性 高 的 中 式 中 式 帆 船 能 夠 在 輪 船 的 競 爭 下 持 續 生 存 43 開 港 以 後 聚 集 於 此 的 中 式 帆 船, 除 39 王 列 輝, 駛 向 樞 紐 港 上 海 寧 波 兩 港 空 間 關 係 研 究 (1843-1941), 頁 134 40 市 川 信 愛 戴 一 峰 編, 近 代 旅 日 華 僑 與 東 亞 沿 海 地 區 交 易 圈 - 長 崎 華 商 泰 益 號 文 書 研 究 ( 廈 門.. 廈 門 大 學 出 版 社,1994), 頁 74 41 D. J. MacGowan, "Chinese Guilds or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Trades Union ", Journal of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21,(1886) p.149; 外 務 省 通 商 局 編 纂, 清 國 商 況 視 察 復 命 書, 頁 279-280; 郭 學 勤, 探 訪 遺 踪 - 江 東 記 憶 ( 杭 州 : 浙 江 文 藝,2009), 頁 11 42 王 列 輝, 駛 向 樞 紐 港 上 海 寧 波 兩 港 空 間 關 係 研 究 (1843-1941), 頁 331-335; 本 文 第 四 章 第 三 節 43 林 文 凱, 再 論 晚 清 臺 灣 米 穀 的 輸 出, 新 史 學 22 卷 2 期,( 2011), 頁 225-235 在 這 篇 文 章 中 除 了 米 穀 的 輸 出 外, 也 附 帶 討 論 了 臺 灣 中 式 帆 船 在 沿 海 與 兩 岸 航 運 間 影 響 力, 以 及 輪 船 何 以 不 能 完 全 取 代 中 式 帆 船 等 問 題 該 文 雖 以 臺 灣 的 現 象 為 中 心, 但 本 文 認 為 其 中 所 提 到 的 運 費 與 港 口 條 件 這 些 因 素, 在 地 形 複 雜 的 中 國 大 陸 來 說 也 同 樣 具 有 普 遍 性, 並 不 限 於 臺 灣 一 地 19

了 是 長 期 以 來 南 北 貨 貿 易 聚 集 效 應 的 結 果 之 外, 同 時 也 是 借 重 寧 波 位 於 南 北 航 線 中 點 的 位 置, 在 此 地 停 頓 並 轉 駁 能 夠 適 應 南 北 航 線 不 同 水 深 的 各 型 船 隻 44 寧 波 由 於 具 有 良 好 的 港 口 條 件, 加 上 長 時 間 以 來 歷 代 朝 貢 貿 易 政 策 的 加 持, 使 其 發 展 歷 久 不 衰 在 五 口 通 商 之 後, 上 海 的 急 遽 發 展 雖 然 使 寧 波 相 形 失 色, 但 它 過 去 所 積 累 的 基 礎 與 規 模, 使 其 依 然 保 有 相 當 活 躍 的 貿 易 活 動, 特 別 是 中 式 帆 船, 因 此 也 是 臺 灣 中 式 帆 船 在 中 國 沿 岸 中 一 個 重 要 的 節 點, 加 上 其 鄰 近 的 廣 大 江 南 市 場, 所 以 成 為 清 代 臺 灣 糖 藍 靛 桂 圓 等 商 品 的 重 要 銷 售 地, 以 下 在 第 三 四 章 將 進 一 步 論 述 兩 地 的 貿 易 區 域 分 工 如 何 發 展 44 井 上 陳 政 編, 禹 域 通 纂 下,( 東 京.. 大 藏 省,1888), 頁 682-685 20

第 三 章 開 港 前 的 臺 灣 寧 波 貿 易 (1684~1860) 本 章 主 要 討 論 清 初 至 開 港 前, 臺 灣 各 區 港 口 與 寧 波 貿 易 的 狀 況 區 域 分 工 的 發 展, 以 及 相 關 商 人 團 體 對 於 此 貿 易 航 線 的 影 響 在 這 個 時 期 中, 臺 灣 除 東 部 以 外, 西 部 大 部 分 的 平 地, 從 人 煙 稀 少 到 開 發 逐 漸 飽 和 同 時, 對 外 貿 易 結 構 也 在 此 時 逐 漸 發 展 成 形 臺 灣 南 部 對 江 浙 地 區 貿 易, 在 17 世 紀 荷 蘭 與 明 鄭 時 期, 已 經 有 一 定 的 發 展 基 礎 荷 蘭 時 期, 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以 臺 灣 為 根 據 地, 發 展 中 國 臺 灣 對 日 本 東 南 亞 等 地 的 轉 口 貿 易 ; 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委 託 中 國 代 理 商 人 在 中 國 沿 岸 購 買 各 種 商 品, 如 生 絲 瓷 器 蔗 糖 絲 織 品, 並 將 這 些 商 品 往 日 本 東 南 亞 販 售 1 這 些 商 人 主 要 是 活 躍 於 東 南 沿 海 一 帶 的 閩 南 商 人, 其 貿 易 範 圍 南 自 廣 東, 北 至 浙 江 2 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所 合 作 的 閩 南 商 人 中, 以 鄭 芝 龍 的 影 響 最 大, 對 中 國 的 轉 口 貿 易, 主 要 委 由 鄭 芝 龍 及 其 手 下 進 行, 兩 邊 的 合 作 關 係, 深 深 影 響 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在 台 的 貿 易 成 敗 3 到 了 明 鄭 時 期, 鄭 成 功 一 面 進 行 反 清 復 明 的 大 業, 一 面 也 持 續 經 營 中 國 沿 岸 貿 易, 以 其 獲 利 支 持 軍 事 活 動 他 分 別 在 杭 州 廈 門 設 置 山 海 五 商, 其 中 山 五 商 主 要 於 杭 州 與 鄰 近 區 域 貿 易, 購 買 價 值 較 高 的 絲 織 品, 轉 售 日 本 等 地 4 在 這 段 時 期 中, 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與 鄭 氏 政 權 皆 曾 以 臺 灣 為 根 據 地, 發 展 江 浙 地 區 對 國 際 市 場 的 轉 口 貿 易 不 過 貿 易 的 發 展 狀 況 與 清 代 以 後 不 大 相 同, 此 時 期 江 浙 地 區 往 臺 灣 的 貿 易, 主 要 是 透 過 臺 灣 轉 口 至 其 他 地 區, 而 非 供 臺 灣 本 地 消 費, 且 大 多 由 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與 鄭 氏 政 權 所 主 導 臺 灣 納 入 清 朝 版 圖, 於 1684 年 開 放 海 禁 之 後, 中 國 沿 海 的 貿 易 活 動 又 逐 漸 開 始 活 絡, 臺 灣 也 被 納 入 中 國 沿 岸 貿 易 網 絡 之 中, 但 與 原 有 的 國 際 貿 易 網 絡 則 幾 1 楊 彥 杰, 荷 據 時 代 臺 灣 史 ( 臺 北 : 聯 經,2000), 頁 121-157; 曹 永 和, 十 七 世 紀 作 為 東 亞 轉 運 站 的 臺 灣, 臺 灣 早 期 歷 史 研 究 續 集 ( 臺 北 : 聯 經,2000), 頁 125-127 2 傅 衣 凌, 明 清 時 代 商 人 及 商 業 資 本 ; 明 代 江 南 市 民 經 濟 試 探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7), 頁 106-112 3 楊 彥 杰, 荷 據 時 代 臺 灣 史, 頁 128-140 4 南 棲, 臺 灣 鄭 氏 五 商 之 研 究, 臺 灣 銀 行 季 刊 16 卷 2 期 (1965), 頁 256-257 21

近 脫 離 5 另 一 方 面, 此 時 期 以 後 的 貿 易 則 轉 由 商 人 主 導, 且 商 品 供 需 以 兩 岸 市 場 需 求 為 導 向, 與 荷 蘭 明 鄭 時 期 的 局 面 相 比, 已 經 大 不 相 同 所 以, 在 本 章 當 中 將 討 論 清 朝 領 臺 以 後, 臺 灣 與 寧 波 間 的 貿 易 關 係, 如 何 在 此 架 構 下 建 立 發 展 由 於 清 代 臺 灣 不 是 一 個 均 質 的 地 理 單 位, 各 區 域 的 產 業 結 構 與 對 外 的 商 品 市 場 都 不 盡 相 同, 因 此 將 依 臺 灣 各 區 開 發 的 先 後 順 序, 討 論 南 部 中 部 北 部 與 寧 波 的 貿 易 至 於 時 間 的 分 期 上, 本 章 主 要 依 據 各 區 開 闢 正 口 的 時 間, 分 為 單 一 正 口 三 正 口 五 正 口 至 開 港 前 三 個 時 期 在 臺 灣 被 納 入 清 朝 版 圖 之 後, 清 朝 政 府 基 於 管 理 方 便 的 考 量, 而 實 施 正 口 制 度, 即 將 往 來 臺 灣 中 國 間 的 船 隻 集 中 於 官 方 選 定 的 港 口 ( 正 口 ) 下 管 理, 往 來 兩 岸 的 船 隻 限 於 合 法 口 岸 進 出, 經 過 官 員 查 驗 後 才 能 通 往 其 他 港 口 6 被 開 設 為 正 口 的 港 口, 大 多 已 具 有 一 定 的 對 外 貿 易 規 模, 如 鹿 港 淡 水 在 開 設 正 口 以 前, 已 有 來 自 大 陸 的 船 隻 前 來 貿 易 7 被 劃 設 的 正 口, 雖 不 能 視 為 該 港 與 附 屬 腹 地 地 區 經 濟 發 展 的 起 點, 但 可 以 作 為 一 個 地 區 開 發 程 度 與 對 外 貿 易 規 模 的 指 標 開 設 正 口 以 後, 一 方 面 往 來 大 陸 的 官 方 民 間 航 運 皆 需 通 過 正 口, 如 一 般 貿 易 配 運 米 穀 運 渡 官 兵, 使 正 口 更 有 發 展 為 核 心 大 港 的 可 能 8 同 時, 亦 可 能 提 昇 其 腹 地 的 經 濟 發 展, 如 在 鹿 港 淡 水 八 里 坌 開 設 正 口 以 後, 兩 處 的 航 運 逐 漸 降 低 對 鹿 耳 門 的 依 存 關 係, 三 個 正 口 逐 漸 成 為 各 自 獨 立 運 作 的 港 口 系 統, 形 成 北 中 南 三 區 域 並 立 的 局 勢 9 第 一 節 單 一 正 口 時 期 (1684~1783) 這 個 時 期 大 約 為 清 朝 領 台 後 的 一 百 年 間 清 朝 首 先 開 放 鹿 耳 門 為 臺 灣 唯 一 的 正 口, 與 內 地 的 廈 門 對 渡 10 鳳 山 諸 羅 臺 灣 三 縣 的 物 產 皆 運 至 此 地 出 口 5 曹 永 和, 17 世 紀 作 為 東 亞 轉 運 站 的 臺 灣, 臺 灣 早 期 歷 史 研 究 續 集, 頁 133-136 6 陳 國 棟, 清 代 中 葉 ( 約 1780~1860) 臺 灣 與 大 陸 之 間 的 帆 船 貿 易, 臺 灣 的 山 海 經 驗 ( 臺 北 : 遠 流,2005), 頁 228 7 周 鍾 瑄, 諸 羅 縣 志, 臺 文 叢 141 種,(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62), 頁 111; 奏 聞 酌 籌 辦 理 商 船 出 入 口 岸 章 程 緣 由, 國 立 故 宮 博 物 院 清 代 宮 中 檔 奏 摺 及 軍 機 處 檔 摺 件, 檔 號 044595 8 林 玉 茹, 清 代 臺 灣 港 口 的 空 間 結 構 ( 臺 北 : 知 書 房,1996), 頁 154 9 林 玉 茹, 清 代 臺 灣 港 口 的 空 間 結 構, 頁 240 10 朱 景 英, 海 東 札 記, 臺 文 叢 第 19 種, 頁 8 22

清 朝 領 臺 初 期, 臺 灣 對 中 國 沿 岸 的 貿 易 範 圍 已 經 相 當 廣 闊, 在 1722-24 年 寫 成 的 臺 海 使 槎 錄 當 中, 即 有 記 錄 臺 灣 往 福 建 以 北 各 處 的 航 程 水 路 裡 面 提 到 : 臺 灣 至 彭 湖, 五 更 ; 11 彭 湖 至 廈 門, 七 更 ; 廈 門 至 上 海, 四 十 七 更 ; 寧 波 近 上 海, 十 更 俱 由 廈 門 經 料 羅, 在 金 門 之 南 澳 可 泊 數 百 船 ; 沿 海 行 至 惠 安 之 崇 武 澳, 泊 舡 可 數 十 ; 經 湄 洲 至 平 海 澳, 可 泊 船 數 百 ; 至 南 日 澳, 僅 容 數 艘 南 日 至 古 嶼 門, 從 內 港 行 ; 古 嶼 至 珠 澳, 復 沿 海 行 : 二 地 皆 小 港 南 日 古 嶼 東, 出 沒 隱 見, 若 近 若 遠, 則 海 壇 環 峙 諸 山 也 白 犬 官 塘, 亦 可 泊 船 至 定 海, 有 大 澳 泊 船 百 餘 至 三 沙 烽 火 門 北 關 澳 亦 如 之 ; 此 為 閩 浙 交 界 至 金 香 鳳 皇 三 弁 石 童 雙 門 牛 頭 門, 盡 沿 海 行 ; 至 石 浦 所 亂 礁 洋 崎 頭 門 舟 山 登 厝 澳, 盡 依 內 港 其 登 厝 澳 之 東, 大 山 疊 出, 即 舟 山 地 ; 赴 上 海 寧 波, 至 此 分 ; 從 西 由 定 海 關 進 港 數 里 即 寧 波, 從 北 由 羊 山 放 大 洋 至 吳 淞, 進 港 數 里 即 上 海 九 月 後, 北 風 盛, 尤 利 涉 自 登 厝 澳 從 西 北 放 小 洋, 四 更 至 乍 浦 ; 海 邊 俱 石 岸, 北 風 可 泊 於 羊 山 嶼 向 北 過 崇 明 外 五 條 沙 轉 西, 三 十 四 更 入 膠 州 口 ; 過 崇 明 外 五 條 沙 對 北, 三 十 二 更 至 成 山 頭 向 東 北 放 洋, 十 一 更 至 旅 順 口 ; 由 山 邊 至 童 子 溝 島, 向 東 沿 山 七 更 至 蓋 州 向 北 放 洋 七 更 至 錦 州 府 12 據 上, 船 隻 從 臺 灣 出 航 後, 首 先 至 澎 湖, 再 至 廈 門, 由 廈 門 經 過 金 門 的 料 羅 灣 後, 往 北 沿 途 會 先 經 過 泉 州 的 惠 安 興 化 的 湄 州, 接 著 經 過 閩 北 沿 岸, 抵 達 閩 浙 交 界, 再 往 北 就 會 抵 達 寧 波 或 乍 浦 上 海, 同 時 鄰 近 上 海 的 崇 明 則 是 分 別 往 膠 州 旅 順 蓋 州 錦 州 的 起 點 從 文 中 的 描 述 可 以 發 現, 由 福 建 往 寧 波 上 海 的 航 程 可 能 是 經 常 性 的 航 線, 因 此 對 於 沿 途 地 形 地 貌 描 述 較 為 詳 細, 再 往 華 北 東 北 的 航 線 則 僅 提 到 大 略 的 11 更 為 清 代 海 上 航 程 的 計 算 單 位, 是 以 沙 漏 計 時, 再 以 其 作 為 推 算 航 程 的 依 據 每 更 為 2.4 小 時, 一 更 所 航 行 的 航 程 換 算 為 時 速, 約 為 12.4 浬 ~18.6 浬 / 小 時 (1 浬 等 於 1.852 公 里 ) 戴 寶 村, 近 代 海 運 發 展 - 戎 克 船 到 長 榮 巨 舶 ( 臺 北 : 玉 山 社,2000), 頁 40 68 12 黃 叔 璥, 臺 海 使 槎 錄 卷 一 赤 崁 筆 談 水 程, 臺 文 叢 第 4 種,(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1957), 頁 15-16 23

方 向 與 航 程, 可 能 為 非 經 常 性 的 航 線 清 代 北 洋 的 航 線 要 到 乾 隆 嘉 慶 年 間 才 有 大 幅 的 發 展, 在 此 之 前, 由 於 限 運 禁 運 大 豆 的 政 策, 加 上 南 北 航 線 地 形 不 同, 需 在 江 南 港 口 轉 駁 其 它 船 隻, 因 此 航 行 的 距 離 路 線 次 數 相 當 有 限 13 關 於 寧 波 做 為 中 國 沿 岸 海 河 航 線 集 運 地 的 功 能, 乾 隆 45 年 (1780) 編 纂 的 鎮 海 縣 志 有 更 加 詳 細 的 描 述 : 寧 鎮 關 津 外 省 通 直 隸 14 山 東, 本 地 通 杭 紹 嘉 台 15 處 16 各 處, 如 南 船 常 運 糖 靛 板 果 白 糖 胡 椒 蘇 木 藥 材 海 蜇 杉 木 尺 板,..., 自 南 至 沙 埕, 17 北 抵 定 關, 如 北 船 常 運 蜀 楚 18 山 東 南 直 19 棉 花 牛 骨 桃 棗 諸 果 坑 沙 20 等 貨,..., 自 北 而 南 抵 定 關 又 有 台 溫 捕 販 漁 船, 紹 興 餘 姚 土 產 棉 花, 紹 興 自 內 河 至 關, 並 寧 波 本 地 捕 販 漁 船 及 土 產 等 貨 21 在 這 段 文 字 中, 寧 波 的 貿 易 網 絡 可 以 分 為 四 個 部 份 : 一 是 寧 波 週 邊 區 域, 即 浙 江 省 內 其 他 府 縣, 有 杭 州 ( 杭 ) 紹 興 ( 紹 ) 台 州 ( 台 ) 溫 州 ( 溫 ) 餘 姚 處 州 ( 處 ) 二 是 華 北 的 河 北 山 東 一 帶 三 則 是 長 江 流 域 沿 線 的 四 川 ( 蜀 ) 湖 南 湖 北 ( 楚 ) 安 徽 四 則 是 來 自 福 建 的 南 船 從 上 述 臺 海 使 槎 錄 鎮 海 縣 志 的 記 述 來 看, 這 個 時 期 由 臺 灣 到 達 寧 波 的 船 隻, 至 少 可 以 再 延 伸 出 往 華 北 長 江 沿 岸 兩 個 國 內 的 長 程 航 線 13 劉 素 芬, 清 朝 中 北 洋 的 海 運 收 於 吳 劍 雄 主 編, 中 國 海 洋 發 展 史 論 文 集 第 四 輯,(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山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研 究 所,1991), 頁 101-124 14 今 河 北 省 中 南 部 戴 均 良 等 編, 中 國 古 今 地 名 大 辭 典 ( 上 海 : 上 海 辭 書 出 版 社,2005), 頁 508 15 即 臺 州 府, 相 當 於 現 在 中 國 浙 江 省 臨 海 臺 州 市 天 臺 仙 居 寧 海 三 門 溫 嶺 五 縣 16 即 處 州 府, 今 中 國 浙 江 省 青 田 縣 以 西 的 甌 江 流 域 史 為 樂 主 編, 中 國 歷 史 地 名 大 辭 典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2005), 頁 819 17 今 中 國 福 建 省 寧 德 市 福 鼎 市 沙 埕 鎮 18 相 當 於 今 日 的 湖 北 湖 南 一 帶 教 育 部 重 編 國 語 辭 典 ( 修 訂 本 ), 網 址 :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7%a1&piecelen=50&fld=1&cat=&u key=-1731903465&serial=1&recno=36&op=f&imgfont=1,2013 年 12 月 21 日 擷 取 19 南 直 隸 的 簡 稱, 明 代 稱 京 師 直 接 管 轄 的 地 區 為 直 隸, 永 樂 年 間 首 都 遷 至 之 後, 將 北 京 週 邊 稱 為 北 直 隸, 原 先 南 京 一 帶 則 稱 為 南 直 隸 南 直 隸 的 範 圍 相 當 於 現 今 中 國 江 蘇 安 徽 省 上 海 市 江 西 婺 源 縣 境 史 為 樂 主 編, 中 國 歷 史 地 名 大 辭 典, 頁 1802 20 將 人 糞 曬 乾 壓 製 成 塊 而 成 的 肥 料, 主 要 由 江 蘇 一 帶 輸 出 至 南 方 廈 門 汕 頭 等 地, 作 為 甘 蔗 的 肥 料 上 野 專 一 編 纂, 支 那 貿 易 物 產 字 典 ( 東 京 : 丸 善 商 社,1887), 頁 169 21 王 夢 弼, 鎮 海 縣 志 卷 二 田 賦 關 稅 ( 乾 隆 17 年 刻 本 ), 頁 55a 55b 24

除 了 接 駁 國 內 華 北 長 江 的 長 程 航 線 之 外, 寧 波 還 同 時 連 通 了 往 日 本 的 航 運 如 前 所 述, 寧 波 從 宋 代 以 來 為 官 方 對 日 貿 易 的 指 定 港 口, 是 中 國 對 日 貿 易 的 重 要 交 會 點 清 初 臺 灣 曾 短 暫 保 留 明 鄭 時 期 以 來 的 對 日 貿 易, 以 解 決 臺 灣 軍 餉 問 題, 減 少 財 政 負 擔 22 但 1715 年 日 本 德 川 幕 府 頒 佈 正 德 新 令, 管 制 唐 船 到 日 本 的 數 量, 以 進 一 步 管 制 銅 的 超 額 輸 出, 此 航 線 從 1716 年 起 便 逐 漸 衰 微, 至 1722 年 時 已 幾 無 臺 灣 船 隻 航 日 的 紀 錄 23 在 此 之 後, 臺 灣 輸 出 至 日 本 的 商 品, 主 要 是 經 由 浙 海 關 所 在 地 寧 波 轉 口 事 實 上, 從 曹 永 和 朱 德 蘭 根 據 華 夷 變 態 所 進 行 的 研 究 中 可 得 知, 在 臺 日 貿 易 尚 未 衰 退 前, 已 有 許 多 福 建 江 浙 商 人 會 往 臺 灣 採 購 蔗 糖 鹿 皮, 轉 由 寧 波 或 普 陀 山 出 航 ; 這 些 經 營 中 日 貿 易 的 商 人 為 了 有 效 利 用 資 金, 提 高 貿 易 利 潤, 不 會 只 運 載 單 一 種 貨 物 出 航, 有 些 會 往 沿 岸 其 他 地 區 採 購 其 他 貨 物, 再 航 向 日 本 24 這 樣 由 福 建 江 浙 地 區 往 臺 灣 採 購 貨 物, 即 是 一 例 在 清 代, 雖 然 中 日 貿 易 主 要 的 貿 易 商 品 為 中 國 的 絲 與 日 本 的 銅 不 過, 臺 灣 的 糖 與 鹿 皮 自 荷 蘭 時 期 以 來, 一 直 為 日 本 人 所 青 睞, 因 而 在 中 日 貿 易 中 也 佔 有 一 席 之 地 在 臺 灣 府 志 曾 提 到 : 長 岐 ( 崎 ) 最 愛 臺 貨, 其 白 糖 青 糖 鹿 獐 等 皮, 價 倍 他 物 25 足 見 臺 灣 蔗 糖 與 鹿 皮 在 日 本 受 歡 迎 的 程 度 總 之, 這 個 時 期 臺 灣 往 寧 波 的 航 運, 寧 波 並 非 唯 一 的 目 的 地, 還 會 由 此 分 別 往 北 往 西 往 東 延 伸 至 華 北 長 江 流 域 日 本 等 地 臺 灣 與 這 些 地 區 交 換 什 麼 商 品? 有 怎 樣 的 分 工 關 係? 以 下 將 從 方 志 來 探 討 這 些 問 題 首 先 來 談 臺 灣 所 出 口 的 商 品, 若 整 理 1684 至 1783 年 間 所 出 版 的 方 志 資 料, 若 扣 除 產 量 稀 少 兩 地 皆 有 臺 產 品 質 不 佳, 主 要 仰 賴 大 陸 進 口 的 若 干 種 商 品, 22 曹 永 和, 17 世 紀 作 為 東 亞 轉 運 站 的 臺 灣, 臺 灣 早 期 歷 史 研 究 續 集, 頁 113-148; 朱 德 蘭, 清 康 熙 雍 正 年 間 臺 灣 船 航 日 貿 易 之 研 究, 收 於 中 華 民 國 臺 灣 史 蹟 研 究 中 心 編, 臺 灣 史 研 究 暨 史 料 發 掘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高 雄 : 編 者,1986), 頁 421 23 鄭 瑞 明, 清 領 初 期 的 臺 日 貿 易, 臺 灣 師 大 歷 史 學 報 32 期, 頁 48-49 24 朱 德 蘭, 清 開 海 令 後 的 中 日 長 崎 貿 易 商 與 國 內 沿 岸 貿 易, 收 於 張 炎 憲 編, 中 國 海 洋 發 展 史 論 文 第 三 輯,(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山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研 究 所,1988), 頁 389-407 25 高 拱 乾, 臺 灣 府 志 卷 十 九 雜 記 外 島 ( 附 ), 臺 文 叢 第 65 種,(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60), 頁 501 25

較 大 宗 的 商 品 有 糖 冰 糖 油 類 ( 芝 麻 油 萆 麻 油 菜 子 油 ) 藤 菁 靛 菁 子 苧 麻 薯 榔 炭 煤 灰 各 類 鹿 獸 皮 茄 藤 皮 魚 翅 等 較 大 宗 的 商 品 26 在 上 述 的 商 品 中, 糖 是 相 當 重 要 的 出 口 商 品, 其 市 場 廣 大, 且 利 益 高 過 去 在 荷 蘭 與 明 鄭 時 期, 統 治 者 皆 曾 大 力 推 廣 種 蔗 製 糖, 將 蔗 糖 輸 出 至 日 本 波 斯 東 南 亞 等 地 ; 清 朝 領 台 以 後, 由 於 華 中 華 北 對 於 蔗 糖 的 需 求 量 大, 因 而 仍 繼 續 發 展 蔗 糖 業 27 此 時 其 臺 灣 除 了 蔗 糖 之 外, 比 較 大 宗 的 還 有 稻 作 不 過 稻 米 市 場 主 要 在 福 建 地 區, 而 不 在 江 浙 地 區 清 代 臺 灣 的 米 糧, 除 了 非 法 偷 渡 販 賣 外, 其 販 運 市 場 銷 路 主 要 受 政 府 的 管 制 領 臺 初 期 為 避 免 臺 灣 島 內 食 米 不 足, 因 而 有 米 禁, 限 制 米 糧 輸 出 雍 正 四 年 開 放 米 禁 後, 臺 灣 的 稻 米 主 要 販 賣 至 福 建 的 福 州 興 化 漳 州 泉 州 幾 府, 以 緩 和 這 些 地 區 缺 米 的 狀 況 28 在 重 纂 福 建 通 志 中 也 提 到 了 當 時 福 建 地 區 的 食 米 來 源 : 閩 廣 產 米 無 多, 福 建 不 敷 尤 甚 每 歲 民 食, 半 藉 臺 灣, 或 佐 以 江 浙 29 福 建 地 區 的 糧 食 主 要 仰 賴 臺 灣 供 應, 其 次 則 是 江 浙 地 區 其 中 浙 江 地 區 雖 然 境 內 山 多 田 少, 人 口 眾 多, 但 由 於 有 安 徽 四 川 湖 北 湖 南 四 川 等 地 供 應 米 糧, 因 而 能 有 餘 裕 轉 以 供 給 福 建 30 在 發 展 蔗 作 稻 作 的 同 時, 農 民 還 會 選 擇 一 些 作 物, 如 蕃 薯 胡 麻 落 花 生 26 高 拱 乾, 臺 灣 府 志 卷 七 風 土 志 土 產, 臺 文 叢 第 65 種, 頁 200; 周 元 文, 重 修 臺 灣 府 志 卷 七 風 土 志. 土 產, 臺 文 叢 第 66 種,(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60), 頁 252-253; 劉 良 璧, 重 修 福 建 臺 灣 府 志 卷 六 風 俗. 物 產, 臺 文 叢 第 74 種,(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61), 頁 109-110; 周 鍾 瑄, 諸 羅 縣 志 卷 十 物 產 志. 物 產, 臺 文 叢 第 141 種, 頁 194-196; 陳 文 達, 鳳 山 縣 志 卷 七 風 土 志. 物 產, 臺 文 叢 第 124 種,(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61), 頁 100-101; 范 咸, 重 修 臺 灣 府 志 卷 十 七 物 產 ( 一 ). 貨 幣, 臺 文 叢 第 105 種,(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61), 頁 492; 王 必 昌, 重 修 臺 灣 府 志 卷 十 七 物 產 ( 一 ). 貨 幣, 臺 文 叢 第 113 種, (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61), 頁 412-413; 余 文 儀, 續 修 臺 灣 府 志 卷 十 七 物 產 ( 一 ). 貨 幣, 臺 文 叢 第 121 種,(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62), 頁 592; 王 瑛 曾, 重 修 鳳 山 縣 志 卷 十 一 雜 志. 物 產, 臺 文 叢 第 105 種,(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62), 頁 329-330 27 唐 立 著, 何 鳳 嬌 譯, 清 代 臺 灣 南 部 製 糖 業 的 結 構 特 別 以 1860 年 以 前 為 中 心, 高 市 文 獻 ( 高 雄,2005), 頁 50 28 王 世 慶, 清 代 臺 灣 的 米 產 與 外 銷, 清 代 臺 灣 社 會 經 濟 ( 臺 北 : 聯 經,1994), 頁 101-105 29 1960 年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曾 將 重 纂 福 建 通 志 有 關 臺 灣 的 部 份, 另 外 編 輯 為 福 建 通 志 臺 灣 府, 本 文 使 用 此 版 本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編, 福 建 通 志 臺 灣 府 卷 八 十 七 海 禁, 臺 文 叢 第 84 種,( 臺 北 : 編 者,1960), 頁 401 30 王 業 鍵 黃 瑩 玨, 清 中 葉 東 南 沿 海 糧 食 作 物 分 布 糧 食 供 需 及 糧 價 分 析, 收 於 王 業 鍵, 清 代 經 濟 史 論 文 集 ( 二 ) ( 新 北 : 稻 鄉,2003), 頁 92-93 101-102 26

雜 糧 豆 類 木 藍 等, 作 為 次 要 作 物, 與 甘 蔗 稻 米 間 作 或 輪 作 這 些 作 物 不 但 充 分 利 用 土 地 資 源, 又 可 以 增 加 地 力, 更 重 要 的 是, 能 夠 增 加 農 民 的 食 物 來 源 與 收 入 31 這 些 作 物, 或 可 成 為 主 食, 或 者 可 以 經 過 加 工, 成 為 各 種 副 食 品, 如 胡 麻 落 花 生 可 以 榨 油, 榨 油 所 產 生 的 油 粕 可 以 作 為 肥 料 ; 大 豆 可 以 製 成 醬 油 豆 腐 等 食 品 ; 木 藍 則 用 於 提 煉 藍 靛 32 從 當 時 的 鳳 山 臺 灣 諸 羅 三 縣, 可 以 看 到 這 些 間 輪 作 作 物 與 相 關 的 物 產, 像 是 油 菁 澱 ( 藍 靛 ) 菁 子 苧 麻 在 農 產 品 之 外, 還 有 一 些 山 產 與 海 產, 也 是 出 口 的 大 宗 商 品, 如 : 籐 鹿 皮 魚 翅 薯 榔 籐 與 鹿 皮 主 要 產 於 諸 羅 與 鳳 山 兩 縣, 如 在 諸 羅 縣 志 臺 灣 縣 志 裡 分 別 提 到 : 平 埔 諸 社, 至 此 燒 埔 入 山, 捕 捉 麞 鹿, 剝 取 鹿 皮, 煎 角 為 膠 漬 肉 為 脯, 及 鹿 茸 筋 舌 等 物, 交 付 瞨 社, 運 赴 郡 中, 鬻 以 完 餉 33 多 產 山 中, 有 水 籐 莿 籐 二 種 邑 無 深 山, 所 出 亦 少 34 而 在 臺 海 使 槎 錄 與 臺 灣 通 志 裡 面, 分 別 描 述 了 捕 撈 鯊 魚 販 賣 魚 翅 : 或 載 糖 靛 魚 翅 至 上 海 35 鯊 魚 翅, 出 南 路 嵌 頂 及 澎 湖, 每 歲 十 一 月, 漁 人 取 之, 率 載 海 舶, 往 江 浙 貨 賣 36 在 這 些 臺 灣 輸 出 至 寧 波 的 商 品 中, 可 以 分 為 區 域 性 物 產 農 工 原 料 這 兩 類, 區 域 性 物 產 主 要 是 寧 波 或 其 腹 地 所 沒 有 生 產 的 商 品, 如 前 面 所 提 到 的 糖 獸 皮 魚 翅 臺 灣 的 蔗 糖 除 了 由 寧 波 轉 口 至 日 本 外, 中 國 大 陸 本 身 也 是 極 為 重 要 的 市 場 明 代 以 來, 由 於 商 業 的 發 展, 各 地 的 貨 物 可 以 互 相 流 通, 進 而 也 改 變 消 費 與 飲 食 習 慣, 有 些 原 為 奢 侈 性 的 食 品, 在 明 清 時 期 變 得 普 遍 與 易 於 消 費, 消 費 量 也 因 而 31 32 33 34 曾 品 滄, 從 田 畦 到 餐 桌 清 代 臺 灣 漢 人 的 農 業 生 產 與 食 物 消 費, 頁 47-48 曾 品 滄, 從 田 畦 到 餐 桌 清 代 臺 灣 漢 人 的 農 業 生 產 與 食 物 消 費, 頁 48-53 黃 叔 璥, 臺 海 使 槎 錄, 卷 三 赤 崁 筆 談 物 產, 臺 文 叢 第 4 種, 頁 52 陳 文 達, 臺 灣 縣 志 卷 一 輿 地 志 土 產, 臺 文 叢 第 103 種 (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61), 頁 53 35 黃 叔 璥, 臺 海 使 槎 錄, 卷 二 赤 崁 筆 談 商 販, 臺 文 叢 第 4 種, 頁 47-48 36 蔣 師 轍, 臺 灣 通 志 物 產 蟲 魚 類, 臺 文 叢 第 130 種,(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62), 頁,214 27

與 日 俱 增, 如 : 海 鮮 肉 類 與 蔗 糖 37 其 中 江 浙 地 區 由 於 商 業 發 達, 人 口 眾 多, 因 而 成 為 臺 灣 蔗 糖 銷 售 的 重 要 區 域 如 在 臺 海 使 槎 錄 裡 面 提 到 : 色 赤 而 鬆 者, 於 蘇 州 發 賣 ; 若 糖 濕 色 黑, 於 上 海 甯 ( 寧 ) 波 鎮 江 諸 處 行 銷 38 臺 灣 的 糖 主 要 輸 出 至 江 南 的 蘇 州 上 海 寧 波 鎮 江 等 地, 且 這 些 地 區 對 不 同 質 地 的 糖 有 不 同 的 偏 好 從 方 志 裡 面 來 看, 獸 皮 有 鹿 類 豹 類 的 皮 鹿 皮 可 能 佔 這 類 商 品 的 大 宗, 自 荷 蘭 時 代 起, 鹿 皮 與 蔗 糖 為 對 外 貿 易 的 兩 大 商 品, 高 峰 時 期 每 年 出 口 達 10 萬 張, 到 清 初 雖 然 數 量 大 減, 但 每 年 產 出 大 約 還 有 上 萬 張 之 多 39 除 了 鹿 皮 之 外, 鹿 還 有 鹿 肉 鹿 筋 鹿 角 膠 鹿 茸 等 產 品, 這 些 被 視 為 滋 補 的 藥 物, 因 而 相 當 名 貴 此 時 期 鹿 皮 與 相 關 產 品, 部 分 從 寧 波 再 轉 口 至 日 本, 部 分 可 能 由 本 地 消 費 農 工 原 料 則 有 油 ( 花 生 芝 麻 ) 油 粕 ( 花 生 芝 麻 ) 豆 類 麻 藍 靛 等 這 些 商 品 是 寧 波 本 地 即 有 出 產 或 從 他 地 購 買, 但 因 臺 灣 產 者 具 有 品 質 或 價 格 優 勢, 或 者 其 他 原 因, 如 需 求 量 大 產 地 遭 逢 欠 收 的 情 況, 因 而 從 臺 灣 進 口 ; 反 之, 在 臺 灣 遭 遇 欠 收 時, 也 偶 爾 會 從 寧 波 進 口 這 些 商 品 在 上 述 的 商 品 中, 芝 麻 油 芝 麻 油 粕 藍 靛 主 要 屬 於 前 者, 即 具 有 品 質 優 勢 的 商 品 清 初 至 18 中 葉 以 前, 臺 灣 所 產 的 油 以 芝 麻 油 為 大 宗, 且 芝 麻 油 品 質 相 當 好, 麻 油 勝 於 內 地 40 而 芝 麻 油 粕 因 為 作 為 插 秧 時 的 肥 料, 因 而 受 到 重 視 41 清 代 臺 灣 發 展 藍 靛 業 主 要 為 供 應 江 南 地 區 染 布 業 的 大 量 需 求, 江 南 地 區 雖 然 也 產 藍 靛, 但 不 足 本 地 使 用, 多 從 江 西 廣 東 福 建 江 蘇 北 部 等 地 進 口 這 些 37 穆 素 潔 (Sucheta Mazumdar) 著, 葉 籬 譯, 中 國 : 糖 與 社 會 農 民 技 術 和 世 界 市 場 ( 廣 州 : 廣 東 人 民 出 版 社,2009), 頁 54-70 38 黃 叔 璥, 臺 海 使 槎 錄 卷 三 赤 崁 筆 談. 物 產, 頁 57 39 中 村 孝 志 著, 吳 密 察 等 編 譯, 十 七 世 紀 臺 灣 鹿 皮 之 出 產 及 其 對 日 貿 易, 荷 蘭 時 代 臺 灣 史 研 究 上 卷 概 說 產 業 ( 板 橋 : 稻 鄉,1997), 頁 81-120; 楊 彥 杰, 荷 據 時 代 臺 灣 史 ( 臺 北 : 聯 經,2000), 頁 216-218 40 陳 文 達, 鳳 山 縣 志 卷 七 風 土 志 物 產, 頁 100; 林 哲 安, 荳 莢 花 開 落 地 生 : 花 生 與 清 季 臺 灣 漢 人 社 會 的 經 濟 活 動, 臺 灣 文 獻 62 卷 1 期 (2011), 頁 209-210 41 James W. Davidson 著, 蔡 啟 恆 譯, 臺 灣 之 過 去 與 現 在 ( 臺 北 :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1972), 頁 382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