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Similar documents
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办法

2

( ) %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IP) /. : ISBN , G CIP ( 2005) : : : : 31, : ( 010 ) ( ) ; ( 010) ( ) : http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4SC.doc


ESG Cover

江西抗日战争史

印造佛經佛像之十大利益

Akitiara Corporation Sdn Bhd 1 & 3, Jalan TPP 1/3, Taman Industri Puchong, Batu 12, Puchong, Selangor D.E. Tel: ; Fax:

此年報以環保紙印刷

2012 目錄

2 第五十九课 16 第六十课 32 第六十一课 43 第六十二课 54 第六十三课 65 第六十四课 71 第六十五课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4 第一节菩提心的殊胜...6 一 大乘教法的殊胜...6 二 菩提心在大乘中的不共地位...10 第二节菩提心如何发起...18 一 七因果修法...

菩提大道 第一卷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3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2017 重要提示

Microsoft Word - 14_上士道SC.doc

《安樂道論》釋 法音法師 講授


时常作这样的观修和训练, 做任何一件事, 都要发心为利益所有众生而做, 为解脱六道一切有情的痛苦而做 心行的成就是一种积累, 也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只要我们不断如是观修, 菩提心的力量就会日渐增长 当菩提心具有足够的力量之后, 便能战胜凡夫心, 消除凡夫心带来的一切负面作用 舍凡夫心, 发菩提心,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版权声明 龙芯 免责声明 据 龙芯 2 Building No.2, Loongson Industrial Park, Zhongguanc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rk (Tel) (Fax)

銆婂叆鑿╄惃琛岃閲娐峰杽璇存捣銆嬬鍥涜

第 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觉得, 主要是抓住两点 首先是目标清晰, 其次是方法正 确 一 从目标与方法说起 1. 目标 对学佛者来说, 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 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 他们也有目标, 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 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 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

B ( 2 A ) ( ) 4 9 B ( 2 A )


格鲁派十分推崇 般若经, 认为 般若经 乃最究竟了义的经典, 故以缘起性空抉择一切, 认为凡与 无自性 之说相违背的, 皆是方便说 而根据宗大师的修学经历, 与弥勒五论和无著菩萨的论典也有极深的思想渊源, 还很重视陈那论师的因明论典 按格鲁的教法, 认为 般若经 亦蕴涵广行的思想, 并由弥勒和无著菩


The Turn of the Screw Prologue 序章

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

( 引 ) 誐 蹉 ( 十 二 ) 薩 哩 嚩 ( 二 合 ) 訥 瑟 吒 ( 二 合 )( 十 三 ) 鉢 囉 ( 二 合 引 ) 拏 ( 引 ) 鉢 賀 ( 引 ) 哩 拏 ( 十 四 ) 摩 賀 ( 引 ) 尾 覲 曩 ( 二 合 )( 十 五 ) 伽 ( 引 ) 怛 迦 ( 十 六 ) 尾

上士道(七)

第五章 上士道修心次第

[ 3 ] ( P438 1 [ 3 ] P436 [ 6 ] ( P [ 4 ] ( P [ 4 ] ( P26-29, 1 2 [ 5 1 ] T

DVK530/531扩展板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4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似乎也是在学佛, 可是他的人生 他的品行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 念佛是念佛, 烦恼是烦恼, 完全是两码事 他的烦恼不会有丝毫减少, 人格也得不到丝毫提升 他干坏事的时候还是照干不误, 骗人的时候还是照骗不误 他不会去想一想, 他所做的这一切, 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诲? 这是没有将学佛和自己的人生结合在一起,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3SC.doc

众生 ; 无限, 是指它的作用范围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 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 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 我们愿意利益的, 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 而发菩提心, 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这才是关键所在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发愿, 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之所以要不断发愿,

武神少年p1_3.indd


敦煌写卷所见受道教避谷食气思想影响的佛经

恒 天 新 闻 回 放

道次第文库23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四

2008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社 会 发 展 科 技 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编著 北 2008.indd 1 京 :51:36

第三 四章

白話六祖壇經

內文教學區 7-2


內文教學區 ( ) ( ) ( ) ( )

/ ,16,17,20,22,25,26,27,33, ,57, 58, %~65% 今年發現科學推理題型明顯偏少

因为每种外在结果都是内在心行的外化 三恶道, 是由内在烦恼所导致 ; 佛菩萨, 也就是由生命品质所决定 我们找到问题根源, 也就知道修行的重点在哪里, 需要调整的是什么 道次第 中, 宗大师为我们建立了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 中士道 上士道的修学引导 其中的每一部分, 都是通过对某个法义的思维和观修,

s

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等 所以, 洒扫不仅是扫除外在尘垢, 更应荡涤内心的污浊, 保有清净无染之心, 从而契入法性 修行, 无非是善用其心, 而用心又是从发心开始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 不必过分关注结果, 关键是要善用其心, 在发心过程中调整心行 2. 陈设供养 供养也是很好的修行方

八步骤三种禅修 济群法师 2015 年 3 月辅导员培训开示 一 真诚 认真 老实 5 二 认识八步骤 前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第七步 第八步 25 三 观察修与安住修 观察修的心理基础 31

一 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1.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 2. 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 3. 因皈依而有种种法门的施设 4. 皈依三宝是佛法的根本二 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 1. 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2. 念死无常 3. 念三恶道苦 4. 深信惟有三宝能救度三 认识三宝 1. 何为三宝 2. 三宝


第二章 樟湖化石之美的語文智慧.cdr

目录

总说要义 因缘品 中云 : 非以发髻非以棍 1 经中说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而并没有说 改造身语, 是诸佛教 诚如经中言 : 心清净令身清净, 身清净非令心净 所有僧人, 是生者的依托, 是死者的呼援, 因此必须治疗自心的疾病, 而治疗心的疾患 业和烦恼病的良药就是妙法, 本来 法 的名称涉及十个

大 师 亦 已 成 佛 久 矣 如 文 殊 根 本 教 王 经 中 授 记 云 : 世 间 我 涅 槃, 地 上 成 空 虚, 汝 ( 指 文 殊 ) 现 异 生 身, 行 诸 佛 所 行 彼 时 雪 山 中, 有 极 喜 兰 若, 此 中 记 莂, 文 殊 示 现 异 生 之 像, 地 在 雪 山

1

作 为 弟 子 积 资 净 障 之 田, 金 刚 阿 阇 黎 较 一 切 如 来 更 为 超 胜 戒 源 云 : 真 实 薄 伽 梵, 最 上 殊 胜 天, 然 由 亲 授 故, 师 恩 较 彼 殊 因 如 是 故, 修 行 圆 满 具 足 道 之 要 义 的 上 师 瑜 伽, 厥 为 暇 满 人

哦休息好了之后呢,咱们再继续学习下面的几个课词

目錄 序 前言 戀愛也要學習嗎 誰教過我們怎去愛 3 第一章 初遇愛情 暗黑魅影 戀愛札記 落寞的愛情獨腳戲 10 求愛行動 戀愛札記 當示愛成了傷害 夢中的他 戀愛札記 分清愛慕與傾慕 情約一天 戀愛札記 無名分的戀人之實 第二章 戀愛萬象 我未成年 戀愛札記 當衝動主宰意

CIP ISBN Ⅰ Ⅱ Ⅲ Ⅳ 1F762 32R151 3 CIP mm 1168mm ~

3. (2) ( ) : (1) GDP ; 64

2


一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 三支两军 的决定

投影片 1

( 资料来 源 : 王镛 印度美术 ) ( 资料来源 : 萧默 ( 资料来源 : 天竺建筑纪行 ) bk/031104ww001/006.htm) ( 资料来源 :www. ( 资料来源 : 萧默 china-culture.c


《聖道行跡》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Microsoft Word - 02_上士道.doc

2

大藏经简体拼音版

道次第文库系列22·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三

菩提道次第廣論新譯草稿(一)

谈判与推销技巧 2

&

不 可 说 不 可 说 佛 刹 及 微 尘 数 佛 虚 空 界 尽, 我 礼 乃 尽, 以 虚 空 界 不 可 尽 故, 我 此 礼 敬 无 有 穷 尽 如 此 乃 至 众 生 界 尽, 众 生 业 尽, 众 生 烦 恼 尽, 我 礼 乃 尽 而 众 生 界 乃 至 烦 恼 无 有 尽 故, 我 此

菩提大道 第二卷

序言 宗喀巴大士曾说, 戒学者, 定慧一切功德之所依, 千经万论之所赞 欲求证得定慧, 先须具足净戒为增上缘 往昔历代祖师大德, 都是以护持戒体为一切成就的根本 然而如今世上有些修行者, 未通经教, 未闻正法, 不明了佛陀为弟子制定诸多戒律的甚深妙义, 也不体察自身深重的烦恼习气, 假借方便的名义,

第七章行政工作 7.1 預算 法律依據 預算收入 94

金 刚 萨 埵

唯 願 必 定 來 免 我 三 毒 苦 施 我 今 世 樂 及 與 大 涅 槃 白 佛 言 世 尊 如 是 神 呪 必 定 吉 祥 乃 是 過 去 現 在 未 來 十 方 諸 佛 大 慈 大 悲 陀 羅 尼 印 聞 此 呪 者 眾 苦 永 盡 常 得 安 樂 遠 離 八 難 得 念 佛 定 現 前

第一部分说法前行0 1 5 第二部分道前基础0 6 3 第三部分共下士道3 0 7 第一册目录嘉瓦仁波切序0 0 4 译者序0 0 6 流通序0 1 1 念死无常3 0 8 三恶趣苦3 3 9 归依三宝3 5 8 深信业果4 0 5 归敬颂0 6 6 造者殊胜0 8 1 教授殊胜1 0 3 闻说轨理

<4D F736F F D20D0C2B9E3C2DBBDB2BCC7A3B8A3A8B6A8B8E5B0E6A3A92E646F63>

上士道(七)

Transcription: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于教法作药物想 于修行作疗病想

1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7 于如来作正士想 于正法起久住想

1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9 说法之意乐 说法之加行

2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21

2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23

2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25 阇

2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27 阇

2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29 槃 阇

3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31 阇 阇

3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33

3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鬘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35 槃 槃 槃

3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37

3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39 悎 悎

4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41

4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43

4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二章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 45

4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第二章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 47

4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二章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 49

5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二章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 51

5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二章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 53

5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二章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 55

5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二章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 57

5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59 槃

6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61

6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63

6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65 鬘 鬘

6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67

6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躄 欻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69 羺 鍱

7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揃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71 煻 煻

7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73 篅

7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75

7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鬘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77

7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79 身功德 语功德

8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意功德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81 事业功德

8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83 槃

8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敬佛像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85 敬佛经

8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敬僧宝 憍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87

8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89 槃

9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91 鬘

9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93

9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95

9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97

9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99

10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窣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101

10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103

10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105

10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107

10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109

1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111

1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113

1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 115

11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17 槃

11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19

12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21

12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23

12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25

12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鬘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27

12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29

13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31

13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33

13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35 羺

13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37

13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39 阇

14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41 槃 鬘

14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 143

14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45

14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47 鬘

14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49

15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从知母至慈心以成其因 阇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51 阇 从增上意乐及发心以成其果

15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53 知母 念恩

15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报恩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55 槃 崄巇 崄巇 修慈

15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鬘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57 修悲 阇

15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修增上意乐 修求菩提之心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59

16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61

16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63

16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65 阇

16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阇 阇 阇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67 阇 埵 阇

16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槃 阇 阇 阇 阇 阇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69 忆念发心胜利

17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71 不舍愿心而令增长

17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时刻不舍有情 积集福智资粮 远离能坏的四黑法 阇 阇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73 莂 莂

17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受持不坏的四白法 阇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75

17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77

17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槃 槃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79 破斥通达空性即无须修方便

18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破斥不分别即具足六度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81 破斥一切分别皆属法我执 鬘

18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83

18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分道品而不足 阇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85

18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87

18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89

19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91

19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93

19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95

19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埵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97

19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鬘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199 窣

20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莂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201

20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203

20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205

20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207

20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209

2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211

2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 213

2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六章止观 / 215

21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六章止观 / 217

21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六章止观 / 219

22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六章止观 / 221

22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六章止观 / 223

22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六章止观 / 225

22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六章止观 / 227

22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六章止观 / 229

23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六章止观 / 231 槃

23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抉择色法

第六章止观 / 233 抉择心法 抉择不相应行 抉择无为法

23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六章止观 / 235

23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六章止观 / 237 槃

23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呬

第六章止观 / 239

24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七章道次第之要义 / 241

242 / 菩提道次第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