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月專修不同 阿彌陀經 只說 於其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 6, 與 般舟三昧 的定中見佛不同 三卷本補充為 : 過七日已後, 見阿彌陀佛 ; 於覺不見, 於夢中見之 7, 才含攝了夢中見佛 所以 般舟三昧 的三月專修, 定中見佛, 本來是與 阿彌陀經 所說不同的 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 當然是由於當時念

Similar documents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CBM PROPOSAL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武神少年p1_3.indd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大般若經》的佛隨念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900??indd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Microsoft Word - 1〈念佛淺說〉.doc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PowerPoint 簡報

indd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目錄

2009院訊78期

一 ; 行者毅力 信心的強化 二是透過蹔腳步, 通腳氣脈. 再通全身經絡.. 若能得正式閉關修持般舟三昧.. 當然身與心都可成就 Bhante 開示 前加行班的修學方向前加行班即是學前教育班, 重在新知與理解新知 體會新知, 累積正行智慧, 故擬定如下主題做為新知參考 壹 般舟念昧的理知 立一念,

T031J_01

【第35義】中

略探菩薩與佛十力 四無所畏之異 - 以 大智度論 為主 - 釋振宗 壹同女眾佛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提要 佛有三十六種功德法, 然據經論中所載, 不特是佛所擁有, 就是上求下化之菩薩也是具有的 不過, 菩薩尚未圓滿, 因此其所具備之功德法, 當然是遠比不上佛的殊勝 故本文鎖定十力與四無所畏, 以 大智度

淨土宗的形成與發展(1)

根本大智, 即緣自性本具的智慧, 如不動智佛 無礙智佛等十智佛號 ( 二 ) 約如來示成正覺, 約自德緣, 以成佛號 : 十方諸佛以自己成就的德行, 應機現身示成正覺, 共具如來 應供 正遍知等等十通號 ( 三 ) 約如來利生方便緣, 約位進修, 以成佛號 : 就利益眾生的方便, 導入法身本智, 按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五念門是往生論的心要 ( 一 )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壹 往生論的源流 戰禍蒙塵, 甚少有人講解弘傳, 故特撰文推介, 期望社會大眾聞 往生論 是 無量壽經 法受益, 早成佛道 優婆提舍願生偈 的簡稱, 收藏 於 大正藏 第二十六冊, 是淨 貳 往生論的結構與內容 土宗 五經一論 所稱的論,

Ledderose,Buddhist Stone Sutras in China, Sichuan 2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B9ACA6F7C2E5C B4C1A4BAA4E52E706466>

_17_

14: 6 不做清單上的事, 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 ; 我們不做, 是為了更深一層的原因 同樣, 也沒有人會因不受這些清單的捆綁, 就更能活出 豐盛的生命來 14: 15 8: : 17 在所有十誡中, 第十誡往往是最先遭破壞的一條 22: 37, 39 凡是使我們不能愛神與愛

淮南市第十三普通高中中学 体育 淮南市第十五初级中学中学 语文 淮南市第十五初级中学中学 英语 淮南市第十七初级中学中学 数学 淮南市第十七初级中学中学 物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 壹 ) 釋尊的出現人間的時節因緣 壹 佛教以前印度文明 過去現在因果經 卷 1( 大正 3,626c): 若當出家, 成一切種智 ; 若在家者, 成轉輪王 轉輪王, 是不以武力經濟掠奪, 而以十善教化, 使世間過著和平 繁榮 安樂 統一的仁王 1 一切種智就是佛, 佛是徹悟人生實相, 闡揚正法的

極樂密碼封面--繁1

目次 壹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1-62 貳 談入世與佛學 / 參 大乘是佛說論 / 肆 平凡的一生 ( 略 ) II

極樂密碼封面--簡--OK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DRW B <???? > ????.doc

學佛五講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T050X_02

往生淨土論講記 壹 懸論 (p ) 十住毘婆沙論 8中 均曾附帶提及此一法門 而世親菩薩本論 尤為專門 提倡此法門者 故知念佛在印度 古已有之 到華為甚 但華印念佛方便略有 不同耳 二 釋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今釋題分二段 一 無量壽經 二 優波提舍 一 釋 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 無量即阿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zt

這是表示佛與菩薩特有的勝德, 菩薩修行的獨到法門, 也表示了利益眾生所特有的方便 ( 二 ) 能成為眾所共知的佛菩薩, 應有傳說的淵源與特殊的適應性 以初期的大乘經而論, 現在 ( 或過去 ) 佛與菩薩的名字 ; 過去發心 修行 授記的傳說, 是非常多的 但有的只偶然一見, 有的卻有許多經說到他的往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田博堯 撰

中期 12 中期 % 報告期 報告 44 中期 報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 宋张舜民语 ) ( 诗集 卷一五 ) ( 龚自珍著 龚自珍全集, 上 海古籍出版社 975 年版, 第 50 页 ) ( 同前, 第 46 页 ) ( 黄景仁 两当轩集 附录, 上海古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二中沒 是名大地六種震動 五 舌根放大光明 大光普照 大光普照者 轉無常以為常 轉不凈以為凈 轉苦以為樂 轉無明以為明 爾時 六 佛光所照之處 山林國土 江河大海 鐵圍山川 一切地獄 高下平正 皆悉清凈 無諸穢惡 猶如東方清凈莊嚴滿月世界 爾時 釋迦分身諸佛 七 從空化

如何契入念佛法門_封面_

TablesDivision_Chinois

成佛之道

心 靈 環 保 心 靈 環 保 是 全 球 性 的 運 動

不增不減義之探究 以 大智度論 為主 釋洞崧 法鼓佛教學院 碩一班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若欲披尋眾典, 勸處彌多, 遂以採集真言, 助修往益 何者? 欲使前生者導 後, 後去者昉前, 連續無窮, 願不休止, 為盡無邊生死海故 第二 據諸部大乘, 明說聽方軌者 於中有六 : 第一 大集經 云 : 於說法者, 作醫王想 作拔苦想 ; 所說之法, 作甘露想 作醍醐想 ; 其聽法者, 作增長勝

威 發 國 際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於 百 慕 達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股份代號 : 765 2O15

(Microsoft Word - 2.\262b\244g\244Q\272\303\275\327\276\311\305\252.docx)

Microsoft Word - chbj1406.htm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學佛五講

想念佛陀想見佛陀身為佛弟子, 您是不是會在某種心境氛圍下, 企望看見佛陀? 無獨有偶, 遠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佛弟子們, 就有這麼一個因緣 因為許久沒見到佛陀, 而對佛陀思念備至, 因此發生一連串既有趣又寓意深遠的故事, 這個故事就被記載在 增壹阿含第三六品第五經 雜阿含五〇六經 中 根據記載, 佛陀

便門不為自身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成佛, 即名為樂清淨心 這種樂清淨心是欲令一切眾生同得大乘菩提覺法樂, 同得生西方安樂國,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不變不失, 安住大般涅槃, 具足常樂我淨, 自在清淨的真實功德樂 這才是 往生論 所說的順大乘菩提門法 八 名義攝對 往生論 說 智慧 慈悲 方便三種門

Microsoft Word - CATALOGUE Almond Chu docx

Microsoft Word - 東周戈劍兵器銘文造形研究

妙法蓮華經 的經名是什麼意思 妙法蓮華經 梵文為 Saddharma- 經典 pundarika sutra Saddharma 竺法護譯為 正 妙法 指微妙 究竟 圓滿 正 法 鳩摩羅什譯為 妙法 pundarika 原指白蓮 確的法 即佛所說法微妙無上 是佛所 花 漢譯 蓮華 sutra 為經

種變化 ; 即是神通力度眾生 四者諸佛如來有無量名號, 若總若別 其有眾生, 繫心稱念, 莫不除障獲益, 皆生佛前 ; 即是名號度眾生 計今時眾生, 即當佛去世後第四五百年, 正是懺悔修福, 應稱佛名號時者 若一念稱阿彌陀佛, 即能除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一念既爾, 況修常念, 即是 恆懺悔人也 又若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歷史科 歷史編輯小組 97 年度 分布 史學方法 政治 軍事 社會 經濟 思想文化 康熹 97 指考科目. 歷史科

淨土宗的形成與發展(2)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12 中國哲學Chinese philosophy

Paperless Printer, Job 24

壹 淨心第一, 利他為上 ( 壹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菩薩為何不如以二乘速滅諸苦? 十住毘婆沙論 卷 1 1 序品 ( 大正 26,20b15-c23): 問曰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 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 往來生死具足十地, 不如以聲聞 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所以有些修行人 修禪不修淨土, 這樣的人, 十個人有九個人會走錯路, 容易走火入魔 陰境若現前 的 陰境, 就是 楞嚴經 最後面講的五十種陰魔 ; 在打坐的過程裡面, 五十陰魔 如果現前不認識的話, 一下子就被它拖去做天魔外道的眷屬 第二個就是 無禪有淨土, 就是我不會參禪, 但是我會念佛 這樣的人

(Microsoft Word - 3.\251\300\246\362\252k\255n_\301\277\260O_ \244\337\275\345)

若有人於淨土教法生起殷重信心, 一時願力俱足, 念力提起, 發懇切心, 恭敬虔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當下能銷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清淨深心植入八識田中成為當來成佛菩提種子, 因謹遵彌陀經教法如實虔修故, 十方諸佛悉皆護念, 彌陀乘願慈光加被, 淨土即刻蓮開一朶, 光華燦爛, 炯耀異常 百萬善門開啟

1

BSP 烤箱 - 封面-2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報考資格高中以上或具同等學歷, 年齡十八歲以上, 五十歲以下, 身心健全, 品行端正之出家男眾或正信三寶的男居士 報名日期即日起向福嚴佛學院報名 繳交證件 (1) 報名表 ( 報名表下載 : (2) 最高學歷證件影本一份 (3) 身分證 ( 護照 )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 淨空法師法語_初編續編合刊_.doc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Transcription: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4 期 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 念佛觀 釋厚觀 (2002.12.11) 壹 般舟三昧 ( 參見 :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p.843 ~ p.847) 般舟三昧, 意義是 現在佛悉立在前 ( 的 ) 三昧 現在佛, 是十方現在的一切佛 三昧修習成就了, 能在定中見十方現在的一切佛, 所以名 般舟三昧 見十方現在一切佛, 為什麼經中說念西方阿彌陀佛呢? 修成了, 能見現在一切佛, 但不能依十方一切佛起修, 必須依一佛而修 ; 修成了, 才能漸漸增多, 見現在的一切佛 所以, 般舟三昧 是能見現在一切佛的, 修習時也是不限於念阿彌陀佛的 如 大方等大集賢護經 1 說 : 1. 若有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夷, 清淨持戒, 具足諸行, 獨處空閑, 如是思惟 於一切處, 隨何方所, 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 是人爾時如所聞已, 繫念思惟, 觀察不已, 了了分明, 終獲見彼阿彌陀如來 2. 有諸菩薩, 若在家, 若出家, 聞有諸佛, 隨何方所, 即向彼方至心頂禮, 心中渴仰, 欲見彼佛, 得見彼佛光明清徹, 如淨琉璃 經文明顯的說 : 於一切處, 隨何方所, 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 ; 隨何方所, 即向彼方, 可見西方阿彌陀佛, 只是各方中的一方一佛而已 般舟三昧經 也說 : 菩薩聞佛名字, 欲得見者, 常念其方, 即得見之 2 學習 般舟三味, 是可以隨所聽聞而念各方佛的 依 四事品 說 : 般舟三昧 的修習, 在三月中, 不坐 不臥 經行不休息, 除了飯食及大小便 3, 這是三月專修的 常行 三昧 行品 說 : 念西方阿彌陀佛, 其國名須摩提, 一心念之 一日一夜, 若七日七夜, 過七日已後見之 4 一日一夜, 或七日七夜的念阿彌陀佛, 與小本 阿彌陀經 相合 5, 與 四事品 1 (1) 大方等大集賢護經 卷一 ( 大正一三 八七五中 下 ) (2) 卷二 ( 大正一三 八七六下 ) 2 般舟三昧經 ( 大正一三 八九九中 ) 般舟三昧經 卷上 ( 大正一三 九 0 五下 ) 3 般舟三昧經 ( 大正一三 八九九下 ) 4 般舟三昧經 ( 大正一三 八九九上 ) 5 阿彌陀經 ( 大正一二 三四七中 ) 53

的三月專修不同 阿彌陀經 只說 於其臥止夢中見阿彌陀佛 6, 與 般舟三昧 的定中見佛不同 三卷本補充為 : 過七日已後, 見阿彌陀佛 ; 於覺不見, 於夢中見之 7, 才含攝了夢中見佛 所以 般舟三昧 的三月專修, 定中見佛, 本來是與 阿彌陀經 所說不同的 所以舉西方阿彌陀佛, 當然是由於當時念阿彌陀佛的人多, 舉一般人熟悉的為例而已 阿彌陀 的意義是 無量, 阿彌陀佛是無量佛 無量佛 等於一切佛, 這一名稱, 對修習而能見一切佛來說, 可說是最適合不過的 所以開示 般舟三昧 的修習, 就依念阿彌陀佛來說明 般舟三昧 是重於定的專修; 念阿彌陀佛, 是重於齋戒信願 不同的法門, 在流傳中結合起來 如以為 般舟三昧, 就是專念阿彌陀佛的三昧, 那就不免誤解了! 般舟三昧, 是念佛見佛的三昧, 從十方現在佛的信仰中流傳起來 在集成的 般舟三昧經 中, 有值得重視的 唯心說與念佛三昧 : 修 般舟三昧 的, 一心專念, 成就時佛立在前 見到了佛, 就進一步的作唯心觀, 如 般舟三昧經 ( 大正一三 八九九中 下 ) 說 : 作是念: 佛從何所來? 我為到何所? 自念 : 佛無所從來, 我亦無所至 自念 : 欲處 色處 無色處, 是三處 ( 三界 ) 意所作耳 ( 隨 ) 我所念即見, 心作佛, 心自見 ( 心 ), 心是佛, 心 ( 是如來 ) 佛, 心是我身 ( 我 ) 心見佛, 心不自知心, 心不自見心 心有想為癡, 心無想是涅槃 是法無可樂者,( 皆念所為 ); 設使念, 為空耳, 無所有也 偈言 : 心者不自知, 有心不見心 ; 心起想則癡, 無心是涅槃 是法無堅固, 常立在於念, 以解見空者, 一切無想願 這段經文, 試參照三卷本, 略為解說 在見佛以後, 應這樣的念 [ 觀 ]: 佛從那裏來, 自己又到了那裏? 知道佛沒有從他方淨土來, 自己也沒有到淨土去, 只是從定心中見佛 因此, 就理解到三界都是心所造作的, 或者說是心所現的 隨自己所念的, 那一方那一佛, 就在定心中見到了, 所以只是以心見心, 並沒有見到心外的佛 這樣, 心就是佛, 就是如來,( 心也就是自身, 自身也是心所作的 ) 自心見到了佛, 但並不能知見是自心 從這 唯心所見 的道理, 能解了有想的就是愚癡 生死, 沒有想才是涅槃 一切都是虛妄不真實的, 無可樂著的, 只是 念 所作的 那個 念, 也是空的, 無所有的 前說境不可得, 這才說心不可得 如能夠解見 ( 三界 自身 佛 心 ) 空的, 就能於一切無想 ( 無相 ) 無願, 依三解脫門而入於涅槃了 這一唯心觀的次第, 是以 唯心所作 為理由, 知道所現的一切, 都是沒有真實的 進一步, 觀能念的心也是空的 6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卷下 ( 大正一二 三一 0 上 ) 7 般舟三昧經 卷上 ( 大正一三 九 0 五上 ) 54

這一觀心的過程, 與後來的瑜伽論師相近 經中為了說明 唯心所作, 舉了種種譬喻 : 夢喻 如夢中所見而沒有障礙相, 夢見女人而成就淫事, 夢還故鄉與父母等談論 ; 觀尸骨喻 見白色 赤色 黑色等 ; 鏡 水 油 水精喻 見到自己的身形 無著成立唯識無境的理由, 也就是這樣, 如 攝大乘論本 卷中 ( 大正三一 一三八上 中 ) 說 : 應知夢等為喻顯示 : 謂如夢中都無其義, 獨唯有識 雖種種色 聲 香 味 觸, 舍 林 地 山, 似義顯現, 而於此中都無有義 於定心中, 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 一切無別青瘀等事, 但見自心 唯識宗所依的本經 解深密經, 成立 唯心所現, 也是以淨鏡等能見影像, 來比喻 三摩地所行影像 的 8 依念佛三昧, 念佛見佛, 觀定境唯心無實, 而悟入不 生不滅 ( 得無生忍 ), 成為念佛三昧, 引歸勝義的方便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入法界品, 善財童子所參訪的解脫長者, 成就了 如來無礙莊嚴法門 在三昧中, 見十方諸佛 : 一切諸佛, 隨意即見 彼諸如來, 不來至此, 我不往彼 知一切佛無所從來, 我無所至 知一切佛及與我心, 皆悉如夢 9 華嚴經 所說, 與 般舟三昧經 相近 觀無量壽佛經, 是以十六觀, 念阿彌陀佛土依正莊嚴的 第八觀 觀佛 說 :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10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雖與 般舟三昧經 相同, 但已經是 如來藏 說了 般舟三昧 在思想上, 啟發了唯心所現的唯識學 在觀行上, 從初期的是心作佛, 發展到佛入我心, 我心是佛的 如來藏 說 貳 稱名念佛 觀相念佛 唯心念佛 實相念佛 ( 參見 :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念佛法門的發展 p.854 ~ p.872) 念佛, 是 六念 之一 雜阿含經 的 如來記說, 從念佛而組合為 三念 四 念 六念 ; 增壹阿含經 更增列為 十念 然適應 信行人, 及 佛涅槃後, 佛 弟子心中的永恆懷念 而特別發展的, 是念佛法門 漢譯 長阿含經, 是法藏部的誦 8 解深密經 卷三 ( 大正一六 六九八中 ) 9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四六 ( 大正九 六九五上 ) 10 觀無量壽佛經 ( 大正一二 三四三上 ) 55

本, 卷五 闍尼沙經 ( 大正一 三五上 ) 說 : 我昔為人王, 為世尊弟子, 以篤信心為優婆塞 一心念佛, 然後命終, 為毘沙門 天王作子, 得須陀洹, 不墮惡趣, 極七往返, 乃盡苦際 頻婆沙羅王, 是為王子阿闍世所弒的 臨終時, 一心念佛而死, 所以不墮三惡道, 生在天上, 七返生死就可以得涅槃, 與 四不壞信 的 佛不壞信 ( 或譯作 佛證淨 ) 相合 異譯 人仙經, 南傳 長部 ( 一八 ) 闍尼沙經, 都沒有 一心念佛 一句 但支謙譯的 未生冤經, 也說瓶沙王 念佛不忘, 死後生天 11 不墮三惡道, 生天, 決定向三菩提, 是 念佛 法門的主要意義 那先比丘經 卷下( 三二 七 0 一下 ) 說 : 王又問那先: 卿曹沙門言 : 人在世間, 作惡至百歲, 臨欲死時念佛, 死後者皆生天上, 我不信是語! 那先言 : 船中百枚大石, 因船故不得沒 人雖有本惡, 一時念佛, 用是不入泥犁中, 便生天上 從 那先比丘經 12 所說, 可見北方的部派佛教, 對惡人臨終念佛, 死後生天的信仰, 是相當流行的 念佛能離怖畏, 雜阿含經 已一再說到 離怖畏, 不但離死後的惡道怖畏, 還有現生的種種困厄 念佛也有拔濟苦厄的作用, 如 大智度論 說 : 商人們在大海中航行, 遇到了摩伽羅魚王, 有沒入魚腹的危難 大眾一齊稱念佛名, 魚王就合了口, 船上人都免脫了災難 依 智論 說 : 魚王前世是佛的弟子, 所以聽見佛名, 就悔悟了 13 修行道地經 讚頌佛的功德說: 本 ( 木?) 船在巨海, 向魚摩竭口, 其船 ( 將 ) 入魚腹, 發慈以濟之 14 商人們得免摩竭大難, 這是佛的慈悲濟拔了 人的種種困厄, 不如意, 由於過去及現生所作的惡業, 所以要免除苦厄, 懺除惡業, 漸重於念佛 禮佛及稱佛的名字 念佛, 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 但特別發達起來的, 是大乘佛教 念佛法門的發達, 與十方佛現在的信仰, 及造作佛像有關 佛在世時, 念佛 念法 念比丘僧, 是依人間的佛 比丘僧, 及佛與比丘所開示 的法, 作為繫念內容的 念 是憶念不忘, 由於一心繫念, 就能得正定, 如 雜阿含 經 卷三三 ( 大正二 二三七下 ) 說 : 11 未生冤經 ( 大正一四 七七五中 ) 12 那先比丘經 為那先比丘, 與彌蘭陀王的問答, 南傳作 彌蘭陀問 13 大智度論 卷七 ( 大正二五 一 0 九上 ) 14 修行道地經 卷二 ( 大正一五 一八九中 ) 56

聖弟子念如來事 如是念時, 不起貪欲纏, 不起瞋恚 愚癡心 其心正直, 得如來義, 得如來正法, 於如來正法, 於如來所得隨喜心 隨喜心已歡悅, 歡悅已身猗息, 身猗息已覺受樂, 覺受樂已其心定 心定已, 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 無諸罣礙 ; 入法流水, 乃至涅槃 依念得定, 依定發慧, 依慧得解脫 六念 法門都是這樣的, 這樣的正念, 本沒有他力的意義 佛涅槃了, 對佛的懷念加深 初期結集的念佛, 限於念佛的 ( 三號又 ) 十號 : 如來 應 等正覺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佛 世尊 15, 也就是念佛的功德 上座部系的說一切有部, 歸依佛是歸依佛所得的無學功德法 法身, 不歸依佛的有漏色身 16 ; 念佛也只是念佛的功德 錫蘭傳來的 解脫道論, 也是念佛的十號 ; 念佛的本生功德, 自拔身功德, 得勝法功德, 作饒益世間功德 17 成實論 以五品具足 十力 四無所畏 十號 三不護 三念處 大悲等功德來禮敬佛 18 上座系的念佛, 是不念色身相好的 大眾部系以為佛的色身是無漏的, 色身也是所歸敬的 如 增壹阿含經 說 : 念佛的 如來體者, 金剛所成, 十方具長 ( 足?), 四無所畏, 在眾勇健, 如來顏貌端正無雙, 視之無厭 ; 及佛戒 定 慧 解脫 解脫知見功德 19 分別功德論 也說: 念 佛身金剛, 無有諸漏 若行時, 足離地四寸, 千輻相文, 跡現於地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其有睹者, 隨行得度 20 佛的色身, 也是念佛的內容, 代表了大眾部系的見解 傳統的念佛, 雖也有念佛色身的, 但釋尊已經涅槃, 沒有佛的相好可見 印度佛教初期, 是沒有 ( 不准有 ) 佛像的, 僅有菩提樹 法輪 足跡, 象徵佛的成佛, 說法, 遊行 念是憶念, 是憶念曾經經歷的境界, 重現於心中 釋尊過去很久了, 又沒有佛像可見, 所以念佛身相, 是不容易的, 而多數念佛的戒 定等功德了 15 雜阿含經 卷三三 ( 大正二 二三七下 ) 相應部 ( 一一 ) 預流相應 ( 南傳一六下 二 六一 ) 16 雜阿毘曇心論 卷一 0( 大正二八 九五三上 ) 17 解脫道論 卷六 ( 大正三二 四二六中 四二八上 ) 18 成實論 卷一 ( 大正三二 二三九中 二四三中 ) 19 增壹阿含經 卷二 ( 大正二 五五四上 中 ) 20 分別功德論 卷二 ( 大正二五 三五下 ) 57

說一切有部的 十誦律, 在敘述造塔因緣後, 又說 : 白佛言: 世尊! 如佛身像不應作, 願佛聽我作菩薩侍像者, 善! 佛言 : 聽作 21 古代是不許造佛像的 ; 在造佛像以前, 先造在家的菩薩像 與 十誦律 文段相當的,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 攝頌說: 聽為菩薩像 長行作: 白佛言: 我今欲作贍部影像, 唯願聽許! 佛言 : 應作 22 尼陀那 的 贍部影像, 就是 十誦律 的 菩薩像, 可推定為畫像 般舟三昧經 說: 作佛形像, 若作畫 23 成具光明定意經 說: 立廟, 圖像佛形 24 摩訶迦葉會 說: 若於疊上, 牆壁之下, 造如來像 ; 觀如來畫像 ; 於牆壁下, 畫如來像 25 畫像, 可能與書寫經典同時流行 ; 鑄塑佛像也流行起來 佛像的流行, 與十方佛現在的信仰相融合, 於是觀佛色相的, 如 般舟三昧 那樣的, 現在佛悉在前立 的念佛三昧, 也就興盛起來了 念佛, 進入大乘佛法時代, 形成了不同修持法, 不同目標的念佛 當然, 可以彼此 相通, 也可以條貫為一條成佛的法門 現在分為 稱名 觀相 唯心 實相 四門來敘述 一 稱名 : 傳說釋種女被刖手足, 投在深坑時, 諸釋女含苦稱佛 26 提婆達多生身墮地獄時, 便發悔心於如來所, 正欲稱南無佛, 然不究竟, 適得稱南無, 便入地獄 27 商人遇摩竭魚難, 眾人一心同聲稱南無佛 28 人在危急苦難中, 每憶念佛而口稱 南無佛, 實與 人窮呼天 的心情相近, 存有祈求的意義 ; 希望憑稱念佛名的音聲, 感召佛而得到救度 在傳統佛教中, 佛入涅槃後, 是寂滅而不再有救濟作為的, 所以 南無佛 的稱名, 在佛滅以後, 可以流行佛教界, 卻不可能受到佛教中心的重視 21 十誦律 卷四八 ( 大正二三 三五二上 ) 22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 卷五 ( 大正二四 四三四中 ) 23 般舟三昧經 卷上 ( 大正一三 九 0 六上 ) 24 成具光明定意經 ( 大正一五 四五六中 ) 25 大寶積經 卷八九 摩訶迦葉會 ( 大正一一 五一二中 ) 又卷九 0 摩訶迦葉會 ( 大正 一一 五一四上 ) 26 大唐西域記 卷六 ( 大正五一 九 00 中 ) 27 增壹阿含經 卷四七 ( 大正二 八 0 四上 ) 28 大智度論 卷七 ( 大正二五 一 0 九上 ) 58

等到十方佛現在的信仰流行, 懷念佛而稱名的意義, 就大為不同了! 念阿彌陀佛, 願生極樂世界, 是早期念佛的一大流 經上說 : 一心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 29, 是一心憶念 ; 是願往生阿彌陀佛土, 不但是念佛 然阿難 被袈裟, 西向拜, 當日所沒處, 為彌陀佛作禮, 以頭腦著地言 : 南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 30, 當下看到了阿彌陀佛與清淨國土 稱名與心中的憶念, 顯然有統一的可能 後來, 三十六願本說 : 念吾名號 ; 四十八願本說 : 聞我名號, 係念我國 ; 小本 阿彌陀經 說 : 聞說阿彌陀佛, 執持名號, 一心不亂 31, 到了專念佛的名號了 觀無量壽佛經 所說的 下品下生, 是 : 若不能念彼佛者, 應稱歸命無量壽佛 如是至心念聲不絕, 具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 32 不能專心繫念佛的, 可以專稱阿彌陀佛名字 ( 也要有十念的專心 ), 這是為平時不知佛法, 臨終所開的方便 念阿彌陀佛, 本是內心的憶念, 以 一心不亂 而得三昧的 ; 但一般人, 可能與稱 名相結合 在中國, 念阿彌陀佛, 漸重於稱名 ( 人人都會 ), 幾乎以 稱名 為 念佛 了 其實, 念佛 並不等於 稱名 ; 稱名念佛 也不是阿彌陀淨土法門所獨有的 稱名念佛, 通於十方現在 ( 及過去 ) 佛 如 八卲祥神咒經 ( 支謙初譯 ), 誦持東方八佛名, 呼八大菩薩名字, 能得今世及後世功德, 終成佛道 33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 十住毘婆沙論 引用 ), 說十方十佛名號, 與 八卲祥神咒經 的德用相近 34 稱揚諸佛功德經 說: 其有得聞( 六方各 ) 如來名者, 歡喜信樂, 持諷誦念, 卻十二劫生死之罪 35 經中所說的功德極多, 而 滅卻多少劫生死之罪, 是一再說到的 寶月童子經 的十方十佛, 也受到懺悔者的禮拜供養 36 優波離會, 在三十五佛前懺悔 ; 若能稱彼佛名, 晝夜常行是三種法 ( 懺悔 隨喜 勸請 ), 能滅諸罪, 遠離憂悔, 得諸三昧 37 懺悔滅罪, 稱佛名號 是重要的行法 如後人集出的 佛名經, 五千五百神咒佛名除障滅罪經, 都屬於這種性質 稱名念佛 的功德極大, 現生的消除災障, 懺悔業障而外, 稱揚諸佛功德經 29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卷下 ( 大正一二 三一 0 下 ) 30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卷下 ( 大正一二 三一六中 下 ) 31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卷上 ( 大正一二 三一九下 ) 無量壽經 卷上 ( 大正一二 二六八 中 ) 阿彌陀經 ( 大正一二 三四七中 ) 32 觀無量壽佛經 ( 大正一二 三四六上 ) 33 八卲祥神咒經 ( 大正一四 七二下 七三上 ) 34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 大正一四 一 0 八下 一 0 九上 ) 35 稱揚諸佛功德經 卷上 ( 大正一四 八八中 ) 36 菩薩藏經 ( 大正二四 一 0 八七上 中 ) 37 大寶積經 卷九 0 優波離會 ( 大正一一 五一五下 五一六下 ) 59

每說到 得不退轉 成佛, 這是以信心稱念佛名, 引入大乘的正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歷舉種種念佛功德, 又說 : 若有人一稱南無佛, 乃至畢苦, 其福不盡 38 法華經 進一層說 :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 佛道 39 在初期大乘法中, 稱名念佛是可淺可深的 淺的是散心念, 深的是定心 以稱名念佛而引發深定的, 是梁代傳來的 一行三昧 如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 若波羅蜜經 卷下 ( 大正八 七三一上 中 ) 說 : 法界一相, 繫緣法界, 是名一行三昧 欲入一行三昧, 應處空閑, 捨諸亂意, 不取相貌, 繫心一佛, 專稱名字 隨佛方 所, 端身正向 能於一佛念念相續, 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依 稱名念佛 而成定的 一行三昧, 依 文殊師利問經, 是 : 如是依( 十號 ) 名字, 增長正念 ; 見佛相好, 正定具足 具足定已, 見彼諸佛, 如照水鏡, 自見其形 修習的方便, 是 於九十日修無我想, 端坐專念, 不雜思惟 40 一行三昧 成就了, 能見佛, 聽佛說法, 與 般舟三昧 相近 但 一行三昧 是 常坐 的, 念佛名號 而 不取相貌 的 這一 一行三昧, 自從黃梅道信提倡, 經弘忍而到弘忍門下, 重坐的, 念佛淨心的禪門, 曾風行於中國 不過 一行三昧, 中品般若 也是有的, 大智度論 解說為 : 是三昧常一行, 畢竟空相應 41 一行三昧 的原義, 到底只是 法界一相, 繫緣法界 ; 以稱念一佛名 見佛為方便, 可說是 般舟三昧 的般若化 二 觀相 : 這可以分為二類 : 1. 念佛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 及行住坐臥等 ) 色身相 2. 念佛五品具足 十力 四無所畏等功德 法身相 大乘所重而極普遍的, 是念佛色身相 如說 : 若行者求佛道, 入禪, 先當繫心專 念十方三世諸佛生身 42 古人立 觀像念, 觀想念, 其實 觀像 也是觀相, 是初 學者的前方便 坐禪三昧經 卷上 ( 大正一五 二七六上 ) 說 : 若初習行人, 將至佛像所, 或教令自往, 諦觀佛像相好, 相相明了 一心取持, 38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二一 ( 大正八 三七五上 ) 39 妙法蓮華經 卷一 ( 大正九 九上 ) 40 文殊師利問經 卷下 ( 大正一四 五 0 六下 五 0 七上 ) 41 大智度論 卷四七 ( 大正二五 四 0 一中 ) 42 坐禪三昧經 卷下 ( 大正一五 二八一上 ) 60

還至靜處, 心眼觀佛像 心不散亂, 是時便得心眼見佛像相光明, 如眼所見, 無有異也 觀佛三昧海經 也說 : 如來滅後, 多有眾生, 以不見佛, 作諸惡法 如是等人, 當令觀像 ; 若觀像者, 與觀我身等無有異 43 沒有見過佛的, 是無法念佛相好的, 所 以佛像的發達, 與念佛色身相好有關 說到佛像, 依 觀佛三昧海經, 佛像是在塔裏的 如說 : 欲觀像者, 先入佛塔 ; 若不能見胸相分明者, 入塔觀之 ; 不見者, 如前入塔, 諦觀像耳 44 : 這都是佛像在塔中的明證 千佛因緣經 說 : 入塔禮拜, 見佛色像 45 稱揚諸佛功德經 說: 入於廟寺, 瞻覲形像 46 華手經 說: 集堅實世尊, 形像在諸塔 47 成具光明定意經 說 : 立廟, 圖像佛形 48 印度佛像的造作, 起初是供在塔廟中的, 後來才與舍利塔分離, 而供在寺中 根本香殿 佛像供在塔裏, 所以念佛色身相好的, 要先進塔去, 審細觀察佛像, 然後憶持在心裏, 到靜處去修習 依 解脫道論, 修 一切入 的初學者, 是依曼陀羅起想念 在地上作曼陀羅, 或 於衣, 若於板, 若於壁處皆作曼陀羅 49 曼陀羅是 輪圓 的意義, 規畫出圓形 的地域, 或畫一圓相 ( 後來或作四方形 三角形 ), 在圓形內作成形相, 為修習者生起 想念的所依處 摩訶迦葉會 說 : 有諸比丘, 若於疊上, 牆壁之下, 造如來像, 因之自活 50 在牆壁下造佛像, 應該是作為念佛色相的曼陀羅 如在牆壁下作佛像, 對觀相修習 來說, 是比塔中觀像更方便的 念佛色相, 不但是大乘行者, 也成為部分聲聞行者的修法 聲聞的修法, 主要是 二甘露門, 經 三度門 ( 不淨觀 持息念 界分別觀 ) 而組成 五停心 不淨, 慈心, 因緣, 持息念, 界分別 但西元五世紀初, 鳩摩羅什譯出的 坐禪三昧經, 禪秘要法經, 思惟要略法 ; 曇摩蜜多傳出的 五門禪經要用法, 都以 念佛 替代了 界分別 43 觀佛三昧海經 卷九 ( 大正一五 六九 0 上 中 ) 44 觀佛三昧海經 卷九 ( 大正一五 六九 0 下 ) 又卷四 ( 大正一五 六六五中 ) 又卷三 ( 大 正一五 六五六中 ) 45 千佛因緣經 ( 大正一四 六六中 ) 46 稱揚諸佛功德經 卷中 ( 大正一四 九四中 ) 47 華手經 卷七 ( 大正一六 一八六中 ) 48 成具光明定意經 ( 大正一五 四五六中 ) 49 解脫道論 卷四 ( 大正三二 四一二下 四一三上 ) 50 大寶積經 卷八九 摩訶迦葉會 ( 大正一一 五一二中 ) 61

依僧叡 關中出禪經序, 除末後的 菩薩禪法, 其他都出於持經的譬喻師的禪集 51, 可見念佛色身相, 已成為一分部派佛教, 及大乘行者共修的法門 觀佛三昧海經 所說, 觀三十二相, 觀佛 ( 色 ) 心, 觀佛四威儀, 觀像佛, 觀七佛 : 大都是大小共學的 思惟要略法 中, 先說 觀佛三昧法, 是初學觀像佛的修法 進一步是 色身 觀法 : 既已觀像, 心想成就, 斂意入定, 即便得見, 是離像的內觀 再進而 法身 觀法, 念佛十力 四無所畏 大慈大悲等功德 次第漸進, 也是可通於大小乘的 52 以下的 十方諸佛觀法, 觀無量壽佛法, 是依大乘經而立的觀法 大智度論 解說 念佛, 是念十號, 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戒眾 解脫知見眾具足, 一切智 一切見 大慈大悲 四無所畏 四無礙智 十八不共法等, 概括了念名號 念色身 念功德法身 三類 53 十住毘婆沙論 ( 二十品 二十五品 ) 所說的念佛三昧, 是依 般舟三昧經 的, 論 卷一二( 大正二六 八六上 中 ) 說 : 新發意菩薩, 應以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念佛 ( 生身 ), 如先說 轉深入, 得中勢力, 應以 ( 功德 ) 法身念佛 心轉深入, 得上勢力, 應以實相念佛而不貪著 新發意菩薩, 應以十號妙相念佛 是人以緣名號, 增長禪法, 則能緣相 當知得成般舟三昧, 三昧成故, 得見諸佛如鏡中像 54 十住毘婆沙論 的念佛三昧, 既說明了念色身 念法身 念實相 三階, 又說新發意的應念名號, 進一步才能 緣相, 成就 般舟三昧 龍樹當時的念佛三昧, 就是 般舟三昧, 也念佛名號 所以 文殊師利般若經, 緣一佛名的 一行三昧 ( 一行三昧的本義, 是實相觀 ), 不過是方便的少少不同, 從 般舟三昧 分出的法門 三 唯心 : 唯心念佛, 是依 般舟三昧經 的 經上 ( 大正一三 八九九上 下 ) 說 : 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 專念故得見之 欲見佛, 即見 ; 見即問, 問即 報, 聞經大歡喜 作是念 : 佛從何所來? 我為到何所? 自念 : 佛無所從來, 我亦無 51 出三藏記集 卷九 ( 大正五五 六五上 中 ) 52 思惟要略法 ( 大正一五 二九九上 下 ) 53 大智度論 卷二一 ( 大正二五 二一九中 二二一中 ) 54 念佛三昧進修的三階段, 與 菩提資糧論 釋相合, 如說 : 現在諸佛現其前住三摩提, 有三種, 謂色攀緣, 法攀緣, 無攀緣 於中若攀緣如來形色相好莊嚴身而念佛者, 是色攀緣三摩提 若復攀緣十名號身, 十力 無畏 不共佛法等無量色類佛之功德而念佛者, 是法攀緣三摩提 若復不攀緣色, 不攀緣法, 亦不作意, 念佛亦無所得, 遠離諸相空三摩提, 此名無攀緣三摩提 於中, 初發心菩薩得色攀緣三摩提, 已入行者法攀緣, 得無生忍者無攀緣 ( 大正三二 五二八下 ) 62

所至 自念 : 欲處 色處 無色處, 是三處意所作耳 我所念即見, 心作佛 心有想為癡心, 無想是涅槃, 是法無可樂者 設使念, 為空耳, 無所有也 初學 般舟三昧 的行法, 是念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巨億光明徹照, 端正無比 的 觀相念佛 55 依三卷本, 當想識無有能見諸佛頂上者 56, 是從念 無見頂相 下手的 但到了三昧成就, 佛現在前, 不但光明徹照, 而且能答問, 能說經 然當時, 佛並沒有來, 自己也沒有去 ; 自己沒有天眼通 天耳通, 卻見到了佛, 聽佛的說法, 那佛到底是怎樣的? 於是覺察到, 這是 意所作耳, 只是自心三昧所現的境界 類推到 : 三界生死, 都是自心所作的 自心所現的, 虛妄不實, 所以心有想為愚癡 ( 從愚癡而有生死 ), 心無想是涅槃 不應該起心相, 就是能念的心, 也是空無所有的, 這才入空無相無願 三解脫門 嚴格的說, 這是念佛三昧中, 從 觀相 而引入 實相 的過程 然這一 唯心所 作 的悟解, 引出瑜伽師的 唯心 ( 識 ) 論, 所以立 唯心念佛 一類 四 實相 : 實相 或 諸法實相, 玄奘譯為 實性 或 諸法實性, 是 如 法界 實際 的異名 中品般若 的 三次第品, 說到 菩薩摩訶薩從初已來, 以一切種智相應心, 信解諸法無所有性, 修六念 其中以 諸法無所有性 念佛, 是分為 (1) 五陰 ;(2) 三十二相 金色身 丈光 八十隨形好 ;(3) 戒眾 定眾 慧眾 解脫眾 解脫知見眾 ;(4) 十力 四無所畏 四無礙智 十八不共法 大慈大悲 ;(5) 十二因緣 五節 57 (2) 三十二相 金色身 丈光 八十隨形好, 是佛的生身 (3) ( 4) 戒等五眾, 十力 大慈大悲, 是佛的 ( 功德 ) 法身 (1) 如人間的釋尊, 一般解說五陰為體, 所以念五陰身 (5) 中阿含經 說 : 見緣起便見法, 見法空無我就是見佛 58, 所以念十二因緣 般若法門是信解五陰身 生身 功德身 緣起等一切, 自性無所有 ; 無所有中, 沒 有少法是可得可念的, 所以說 : 無憶 ( 念 ) 故, 是為念佛 59 無憶念 的念佛, 是 直就佛的五陰 色身 功德 緣起, 而直觀實相的, 所以名為 實相念佛 55 般舟三昧經 ( 大正一三 八九九中 ) 56 般舟三昧經 卷中 ( 大正一三 九 0 八中 ) 57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二三 ( 大正八 三八五中 下 ) 58 中阿含經 卷七 ( 大正一 四六七上 ) 增壹阿含經 卷二八 ( 大正二 七 0 七下 ) 59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二三 ( 大正八 三八五中 下 ) 63

常啼菩薩見到一切佛, 而又忽然不見了, 所以問曇無竭菩薩 : 大師為我說諸佛所從來, 所至處, 令我得知 ; 知已, 亦常不離見諸佛! 曇無竭說 : 諸佛無所從來, 去亦無所至 何以故? 諸法如不動相, 諸法如即是佛 無生法 無滅法 實際法 空 無染 寂滅 虛空性無來無去, 虛空性即是佛 善男子! 離是諸法更無佛 ; 諸佛如, 諸法如, 一如無分別 接著, 舉熱時焰, 幻師所作幻事, 夢中所見, 大海中寶, 箜篌聲 五喻, 而說 應當如是知諸佛來相去相 60 從因緣如幻如化, 而深悟無所有空性為佛, 名為 實相念佛 佛藏經 所說的念佛 61, 與般若法門相同 念佛的, 可以從 稱名 觀相 唯心 而入 實相, 也可以直下修實相念佛 原則的說 : 般若的念佛, 是空性觀 ; 般舟三昧 的念佛, 是假相觀 在法門的流行中, 總不免互相影響的 如 般舟三昧經 三卷本, 受到了般若法門的影響 ; 而 文殊般若經 的 一行三昧, 受到了 般舟三昧 的影響 千佛因緣經 說 : 於諸佛所得念佛三昧, 以莊嚴心 ; 念佛三昧莊嚴心故, 漸漸於空法中心得開解 ; 思空義功德力故, 即於空中得見百千佛, 於諸佛所得念佛三昧 62 念佛三昧與空解, 是這樣的相助相成了! 華手經 中, 立 一相三昧 眾相三昧 緣一佛修觀而成就的, 是一相三昧 ; 緣多佛 一切佛而成就的, 是眾相三昧 等到觀心成就, 能見佛在前立, 能與佛問答, 並了解所見的是自心所現, 內容都與 般舟三昧經 相同 經上又說 : 以是一緣, 了達諸法, 見一切法皆悉等相, 是名一相三昧 ; 入是三昧, 了達諸法一相無相, 是名眾相三昧 63 將觀相的念佛法門, 無相的般若法門, 綜合起來 這樣的念佛三昧, 充實了念佛的 內容, 念佛已不只是重信的法門 念佛與空慧, 是這樣的相助相成了! 龍樹的 菩提資糧論, 引用 維摩詰經 的 般若菩薩母, 方便以為父, 又引頌 說 : 諸佛現前住, 牢固三摩提, 此為菩薩父, 大悲忍為母 64 般若, 般舟三昧 諸 佛現前住三摩提, 大悲, 成為菩薩不可或缺的行門, 受到了佛教界普遍的尊重! 6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二七 ( 大正八 四二一中 四二二上 ) 61 佛藏經 卷上 ( 大正一五 七八五上 中 ) 62 千佛因緣經 ( 大正一四 七 0 下 七一中 ) 63 華手經 卷一 0( 大正一六 二 0 三下 二 0 四中 ) 64 菩提資糧論 卷三 ( 大正三二 五二九上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