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菩提心集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5, No. 1862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勸發菩提心集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5, No. 1862"

Transcription

1 勸發菩提心集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5, No 一明菩薩種姓相門二明發心因緣門三顯勝負論門四譬喻讚歎門五勸發勝 劣重廣門六立誓發願門七復說發心及哀愍門八雜明修行及退不退門九依觀普 賢菩薩經懺悔受戒門 第一明菩薩種姓相門 ( 出瑜伽三十五 ) 菩薩有六波羅蜜多種姓相 由此相故 令他了知真是菩薩 且施種姓相者 謂諸 菩薩本性樂施 於現堪施 無間平等喜施無悔 雖少能均廣大非小 若無物施 深懷 慚恥 於他常好讚勸令施 見能愛悅 於應供養 恭敬奉施 於此他世 無罪利事 若請不請 如理為說 若有怖於王賊水火 施以無畏 能於極怖 隨力拔濟 受他寄 物 未甞差違 若負他債 終不抵拒 於共財所 無欺網心 得大財寶 尚不貪著 何況小利 如是等名施種姓相 戒種姓相者 謂諸菩薩本性成就耎品不善身語意業 不極暴惡 於諸有情 不極損惱 雖作惡業 速疾能悔 常行恥愧 不生歡喜 不以 刀等惱害有情 性常慈愛 於所應敬 現前禮拜 修和敬業 機捷不愚 善順他心 常先含咲 舒顏平視 遠離顰蹙 先言問訊 知恩報恩 來求質直 不以謟謝 如法 求財 不以非法 不以卒暴 喜樂修福 尚獎勸他 況不自為 聞他種種苦所逼切 過於自身 少罪深怖 何況多罪 一切如法悉與同事 非法不隨 惡心不續 隨生隨 捨 賢善尊重實語不誑 於己僕使 尚不苦言 況於他所 如是等類名戒種相 忍種 姓相者 謂諸菩薩性於他所遭不饒益 無恚害心 亦不反報 若他諫謝 速能納受 終不結恨 不久懷惡 如是等類名為忍相 精進相者 謂諸菩薩性自翹勤 夙興夜寐 不樂睡眠 所作勇決 樂為不忘 所為事業堅固究竟 終不間廢 大義無怯 不自 輕蔑 有力能證難行事業 無畏無憚 能引義利 大事務中尚無深倦 何況小事 如 是等類名精進相 靜慮相者 謂諸菩薩性於法義能審思惟 無多散亂 見聞若山巖林 邊具人不狎習 離惡眾生 隨順宴默 便生愛樂 性薄煩惱 至遠離處 思量自義 心不極為諸惡尋思之所纏擾 於怨尚慈 況親中庸 見苦生悲 隨力拔濟 性聰敏 於法能受能持思念 久事既憶 亦令他憶 如是等類名靜慮種相 慧種姓相者 謂諸 菩薩成俱生慧 能入一切明處境界 性不鈍昧 於放逸處 有力思擇 如是等類名慧 種姓 由諸菩薩所有種姓 與如是等功德相應 成就賢善諸白淨法 是故與難得無上 如來果位 為證得因 乃至未為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若具不具之所染污 白法相應若沒 P. 1

2 染污 如是白法皆不顯現 何如白法相違四惑 謂放逸者 由先串習諸煩惱故 性成猛利長時煩惱 是名第一 又愚癡者 不善巧者依附惡友 是名第二 又為尊長夫主王賊怨歒等拘 不得自在 心迷亂 是名第三 又資生具有匱乏者 顧戀身命 是名第四隨煩惱性 雖具種姓 由四因緣 不能速證無上菩提 何等為四 謂諸菩薩先未值遇諸佛菩薩真善知識為說菩提無顛倒道 是名第一因 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 而顛倒執 於所正學中顛倒修學 名第二因 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能正修學 而於加行方便 慢緩不能勇猛熾然精進 名第三因 又諸菩薩 雖遇善友為說正道加行勇猛 善根未熟 資糧未圓 未長時修菩提分法 名第四因明發心因緣門發菩提心者 瑜伽發心品云 略有五種 一自性 二行相 三所緣 四功德 五最勝 菩薩最初發心 於諸菩薩所有正願 是初正願普能攝受其餘正願 是故發心以初正願為其自性 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 發如是心 說如是言 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能作有情一切義利 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 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 及求能作有情義利 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 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 最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 殊勝善根為上首 故是善極善 是妙極妙 能盡一切有情處所三業功德相應 又諸菩薩最初發心所起正願 於餘一切希求世間出世間義妙善正願 最為第一 菩薩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 初四緣者 一謂善男子或善女人 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神變威力 或從可信聞如是事 既見聞已便作是念 無上菩提具大功德 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不思議神變功德威力 由此見聞增上力故 於大菩提深生信解 因斯發起大菩提心 是名第一 ( 此應為說佛菩薩所能修學之能證得故令發心 ) 二雖不見聞佛及菩薩神通功德 於菩薩藏聞已深信 由聞正法及深信力故 於如來神變功德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 發菩提心 ( 前約自見或聞他佛及菩薩神變功德 據他見佛餘說者 此約依教聞已生信 ) 三或有一類 雖不見聞及以聽說如上正法 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 便作是念 菩薩藏法久住於世 能拔無量眾生大苦 我應住持菩薩藏法 發菩提心 為滅無量眾生大苦 由為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 於如來智深生信解 為得如來妙智故 發菩提心 四者或有一類 雖不覩見正法欲滅 而於末劫末世末時 見諸濁惡眾生身心十隨煩惱之所惱亂 謂多愚癡 多無慚愧 多諸慳嫉 多諸憂苦 多諸麁重 多諸煩惱 多諸惡行 多諸放逸 多諸懈怠 多諸不信 見是事已便作是念 大濁惡世於今正起諸隨煩惱所惱亂時 能發下劣獨覺菩提心 尚難可得 況於無上正等菩提能發心者 我當應發大菩提心 令此惡世無量有情 隨學於我起菩提願 由見惡世發心難得增上力故 於大菩提深生信解 因斯發起大菩提心 是名四緣 云何四因 謂諸菩薩種姓具足 是名第一 賴佛菩薩善友攝受 是名第二 於諸眾生多起悲心 是名第三 於極長時生死大苦難行苦行 無有怯畏 是名第四 第一具菩薩種姓 二者具四種相 當知菩薩善友具足 謂諸菩薩所遇善友 性不愚鈍 聰明黠慧 不墮惡見 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所遇善友 終 P. 2

3 不教人行於放逸 亦不授與諸放逸具 是名第二善友具足 所遇善友 終不教人行於惡行 亦不授與諸惡行具 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所遇善友 終不勸捨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 而復勸修下劣信欲諸劣功德 謂不勸捨大乘修於二乘 不勸捨勝福慧修劣福慧 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由四因緣 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 謂諸菩薩雖有十方無量無邊無苦世界 而生有苦諸世界中 於中恒有眾苦可得 或時見他隨遭一苦 或時見自一苦觸對 或見自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 或見二種俱遭多時種種猛利無間大苦觸對逼切 然此菩薩依自種姓自仁賢 依四境處雖不串習 而能發起下中上悲 無有間斷 由四因緣 於諸眾生先起悲心 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 尚無怯畏 何況小苦 謂諸菩薩性自勇健堪忍有力 是第一因 性自聰敏能正思惟 具思擇力 是第二因 能於無上正等菩提 成就上品清淨信解 是第三因 於諸眾生 成就上品深心悲愍 是第四因 ( 如其次第釋上四因 ) 四力者 謂諸菩薩由自功力 能於無上正等菩提 深生愛樂 是名第一 由他功力 於大菩提 深生愛樂 是名第二 宿習大乘相應善法 今得暫見諸佛菩薩 或暫得聞稱揚讚歎 即能速疾發菩提心 況覩神力聞其正法 是名第三 於現法中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諦思惟等 長時修習種種善法 由此加行發菩提心 名第四力 退菩提心門有四因緣 能令菩薩退菩提心 一種姓不具 二惡友所攝 三於諸眾生悲心微薄 四於極長時生死大苦難行苦行 怯畏驚怖也顯勝門最初發心堅固菩薩 略有二種不共世間甚希奇法 何等為二 一者攝諸眾生皆為眷屬 二者攝眷屬過所不能染 攝眷屬過有其二種 謂於眷屬 饒益損減 染污違順 如是二事 菩薩皆無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 於諸眾生 發起二種善勝意樂 一者利益意樂 二安樂意樂 利益意樂者 謂欲從彼諸不善處拔濟眾生 安置善處 安樂意樂者 謂於貧匱無依無怙諸眾生所 離染污心 欲與種種饒益樂具 發心菩薩求菩提故 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有二種勝 一因 二果謂所攝善法皆是無上正等菩提能證因故 所證無上是此果故 尚勝二乘 況餘一切世間因果 發心菩薩有二種發心勝利 一者初發心已 即是眾生尊重福田 一切眾生皆應供養 亦作一切眾生父母 二者初發心已 即能攝受無惱害福 此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 得倍輪王護所守護 由得如是護所護故 若寢若寤若迷悶等 一切魍魎人非人等 不能嬈害 又此轉受餘生 由如是福所護攝持故 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 常益眾生 無勞無損 廣說勝事 大莊嚴論第二 菩薩發心有四種大 一勇猛大 謂弘誓精進甚深難作 長時隨順故 二方便大 謂被弘誓鎧 已恒時方便勤精進故 三利益大 謂一切時作自他利故 四出離大 謂為求無上菩提故 菩薩發心以何為根 乃至何為障難究竟等者 以大悲為根本 以利物為依止 以大乘法為所信 以種智為所緣 為求彼故 以勝欲為所乘 欲無上乘故 以大護為所住 住菩薩戒故 以受障為難 起異乘心故 以增善為功德 以福智為自性 以習諸度為出離 以地滿為究竟 由地地勤方便與彼彼相應 P. 3

4 故 從初世俗發心 謂從地聞持覺解心而發心者 名世俗發心 此由四力 一者友力發心 謂得善知識隨順故 二因力 或過去世曾發心為性故 三者根力 或過去曾行善根所滿足故 四聞力 或處處說法時 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故 顯揚論第二 世俗發心之 謂如有一類 智者前恭敬而住 起增上意發誓願言 長老憶念 或言聖者憶念 或言鄔波陀耶 我如是名 從今日始 發阿耨菩提心 為欲饒益諸有情故 從今已往 願我所修六波羅蜜一切萬行 皆為證得無上菩提故 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 願尊證知我是菩薩 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第一義發心有三種勝 一教授勝 親近正遍知故 二隨順勝 善集福智故 三得果勝 生無分別智 長此發心 名歡喜地 此勝以何為因 有四 一法平等 由通達法無我故 二眾生平等 由至得自他平等故 三所作平等 由令他盡苦如自盡苦故 四佛體平等 由法界與我無別決定能通達故 此第一義發心復有六勝 一生位 二願位 三勇猛 四淨依 五餘巧 六餘出 生勝有四 一種子勝 信大法為種子 二生母勝 般若波羅蜜為生母故 三胎藏勝 大禪定樂為胎藏故 四乳母勝 大悲長養為乳母故 願即十大願 應依瑜伽四十五 如下明 一供養恭敬一切諸佛 二受持一切三世佛法 三隨諸如來轉法輪處 皆往供養聽聞正法 四明諸菩薩所行勝行 五成熟一切有情 如般若說 六了知器界及有情界 七嚴淨一切諸佛國土 八不離一切菩薩諸佛 九利益眾生 猶如藥樹 如如意珠 生遇皆益 十隨所利生 常無休息 非同二乘速入涅槃 如第一供養有三 一一切佛無餘 二供養無餘 有三 一利供養 謂衣服等 二敬供養 謂香華等 三修行供養 謂修信戒等 三恭敬無餘 有三 一給侍恭敬 二迎逆恭敬 三修行恭敬 廣如十地論第三說 十地經又以十盡句成諸大願 何等為十 所謂一眾生界盡 謂一切生生故 二世界盡 謂何處住界 三虛空界盡 謂一切虛空 四法界盡 謂說何等法教化法 五涅槃界盡 隨所化生置何涅槃界故 六佛出世界盡 七如來智界盡 故以何善巧方便如來智盡故 八心所緣界盡 隨所緣心緣界盡故 九佛境界智入界盡 復隨何界佛境界智入盡 十世間轉法輪智轉界盡 發此願勝故 勇猛恒不退 能行難行 永不退故 淨依者依二利生 一知自近菩提 二知利他方便故 巧便勝得進上地方便故 出離勝者善思惟 住諸地中所建立法故譬喻讚歎門發心喻偈云 如地如淨金 如月如增火 如藏如寶篋 如海如金剛 如山如藥王 如友如如意 如日如美樂 如王如庫倉 如道如車乘 如泉如喜聲 如流亦如雲發心譬如是 譬如地者 最初發心亦復如是 一切佛法能生持故 譬如淨金者 依相應發心亦如是 利益安樂不退壞故 譬如新月 勤相應發心如是 一切善法漸漸增故 譬如增火 極依相應發心如是 益薪火熾積行依極故 譬如火藏 檀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 以財周給亦無盡故 譬如寶篋 尸羅相應發心亦如是 功德法寶從彼生故 譬如大海 忍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 諸來違逆心不動故 譬如金剛 進相應發心亦如是 勇猛堅牢不可壞故 譬如山王 禪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 物無能動 以不亂 P. 4

5 故 譬如藥王 般若相應發心亦如是 惑智二病此能破故 譬如善友 無量相應發心亦如是 一切時中不捨眾生故 譬如如意 神通相應發心亦如是 隨所欲現能成就故 譬如盛日 攝相應發心亦如是 如日熟穀成熟眾生故 譬如美樂 辨相應發心亦如是 說法教化攝眾生故 譬如國王 量相應發心亦如是 能為正道不壞因故 譬如倉庫 聚相應發心亦如是 福智法財之所聚故 譬如道路 覺分相應發心亦如是 大聖先行餘隨行故 譬如車乘 止觀相應發心亦如是 二輪具足安樂去故 譬如湧泉 總持相應發心亦如是 聞者雖多 法無盡故 譬如喜聲 法印相應發心亦如是 求解脫者所樂聞故 譬如河流 自性相應發心亦如是 無生忍道自然而流 不作意故 譬如大雲 能成世間方便相應發心亦如是 示現八相成道 化眾生故 如無盡意經 有三十二喻 菩薩有四樂 一思利樂 謂思惟於利他時 二得方便樂 謂至得巧方便時 三解義樂 謂解了大乘意時 四證實樂 謂證入法無我時 若人棄捨眾生趣向寂滅 應知是人不得菩薩如是四樂 ( 此說不發心菩薩過 ) 次說歎發心者 若菩薩初發大菩提心 爾時依無邊眾生 即得善護 不作諸惡 為此故 是人遠離退墮惡道畏 復次由有善及增故 於樂常喜 由有悲及增故 於苦常喜 為此故 是人遠離退失善道畏 因此發心得不作護 ( 謂能善護不作諸惡 ) 偈云 愛他過自愛 忘己利眾生 不為自憎他 豈作不善業 菩薩愛他過於自愛 由此故 忘自身命而利於他 不為自利而損於他 由此故 能於諸眾生絕諸惡業得不退 菩薩以自功德而為自嚴 以利懷喜而為自食 以作意生處而為園地 以神通變化而為戲喜 如是四事 唯菩薩有 二乘人無 既有如是四事 云何當退 次遮思苦心 菩薩既以大悲為體 是故極勤利他雖入阿毘地獄 如遊樂處 菩薩如是 於餘苦中 豈生怖畏 因此怖故而退心耶 諸菩薩以大悲闍梨常在心中 若見眾生受苦 即自生苦 由此道理 自然應作 若待善友勸發 深生極重慚羞 偈云 荷負眾生擔 懈怠醜非勝 為欲解他縛 精進應百倍 菩薩發心以荷負眾生重擔 若去賒緩此是醜事 非為第一端政眾生 菩薩應思若自若他種種急縛 謂惑業生 為解此縛 應須精進百倍過彼聲聞獨覺作所應作 次說隨順行自他利行 ( 有六大 ) 大依者 依止大菩提而發心故 大行者 為利自他而發行故 大果者 今得無上大菩提故 大取者 初發心時攝一切眾生故 大忍者 發行時忍一切大苦故 大義者 得果時廣利一切眾生業成就故 復有四大 一勝出大 於三有五趣中而勝出故 二寂靜大 隨向無住處涅槃故 三功德大 福智二聚增長故 四者利物大 常依大悲不捨眾生故 依發菩提心論初意 讚勸發心 說諸功德所修勝行能有對治利益 讚佛菩薩及以法僧種種功德 令其發心云 諸佛子若佛弟子受持佛語 能為眾生演說法者 應先稱揚佛之功德 眾生聞已乃能發心 求佛智慧 以發心故 佛種不斷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念佛念法 又念如來行菩薩道時 為求法故阿僧祇劫受諸勤苦 此意應念佛恩勤苦求法為我等故 今應如是為報佛恩 適為他說令其發心修菩薩行 以如是念 為菩薩說法乃至一偈 菩薩得聞是法 示教利喜 當種善根修習佛法 得無上菩提 為斷無量眾生無始生死諸苦惱故 欲成無量身心精進 深發大願 行 P. 5

6 大方便 起大慈悲 求大智慧乃至如來無見頂相 求如是等諸佛大法 當知法無量故 福德果報亦無量勸發勝劣重廣門次說發心勝劣云 如來說言 如諸菩薩最初發心下劣一念福德果報 百千萬劫說不能盡 況復一日一月一歲乃至百歲 所習諸心福德果報 豈可說盡 何以故 菩薩所行無盡 欲令一切眾生皆住無生法忍 得無上菩提故 次舉喻顯勝云 諸佛子菩薩初始發菩提心 譬如大海初漸起時 當知皆為下中上價乃至無價如意寶珠 作所住處 此寶皆從大海生故 菩薩發心亦復如是 為三乘人禪定智慧一切功德之所生處 復次又如三千大千世界初漸起時 當知便為二十五有其中所有一切眾生 悉皆荷負作依止處 菩薩亦爾 初漸起時 普為一切無量眾生 所謂六道四生 正見邪見 修善習惡 持戒毀戒 尊奉三寶 謗毀正法 諸魔外道 沙門梵志 乃至四姓 一切荷負作依止處 次發心相菩提 以大慈悲為本 今說菩薩修慈悲等 廣說修於慈悲喜捨所緣行相 以喻說境界 舉大地塵大海水一三千乃至十方難知限量等 既所緣生界遐不可盡 菩薩發心悉能遍覆如是眾生 云何諸佛子 是菩提心豈可盡耶 若有菩薩 聞如是說 不驚不怖 不退不沒 當知是人決定能發菩提之心 假令無量諸佛如來 於無量劫讚其功德 亦不可盡 何以故 以菩提心無限齊故 次說發菩提心因緣云 若諸菩薩親近善知識 供養諸佛 修集善根 志求勝法 心常柔和 遭苦能忍 慈悲淳厚 深心平等 信樂大乘 求佛智慧 若人能具如是十法 乃能發阿耨菩提之心 且親近善友有八 大莊嚴論第九偈云 調靜除德增 有勇阿含富 覺真善說法 悲深離退減 此偈明第一依親近 善友具足十種功德者 應堪親近 何謂為十 一調伏 謂與戒相應 由根調故 二寂靜 謂與定相應 由內攝故 三惑除 謂信念與慧相應 煩惱斷故 四德增 謂戒定慧具不缺減故 五有勇 謂利益他時不疲倦故 六經富 謂得多聞故 七覺真 謂了實義故 八善說 不顛倒故 九悲深 絕希望故 十離退 於一切時恭敬說故 ( 此所應親近善友相 ) 二物親近有三 一財 謂恭敬供養 二身 謂隨順給侍 三心 謂給侍時身心相應 三緣起親近善友有三 一願樂 二知時 三除慢 四迴向親近 不為貪著利養 但為隨順修行故 五因親近 如所教授隨順修行為親近因 何以故 以此隨順 令彼善友心生歡喜故 六智親近 為善解三乘自乘令成故 七田親近善友 謂嚴淨土 云何名田 以自所聞法 於眾生相續中而建立故 隨所住佛土修清淨因故 八依止親近者 但以法利具足為依止 是故親近善友 不以財利具足為依止 親近善友差別者有六 一因果差別 謂過去親近為因 現在為果 現在為因 未來為果 二隨法差別 謂善知識所說法門 隨其差別而修行故 三內外差別 自親近為內 令他親近為外 四麁細差別 自聽為麁 內心思惟為細 五勝劣差別 有慢親近為劣 無慢親近為勝 六遠近差別 現趣為近 生報親近為遠 生報後報無間隔世近遠如次 云何名最勝親近有五 一淨信 於親近處生淨信故 二深心 此中有九 一味心 二隨喜心 三希望心 四無厭心 五廣大心 六勝喜心 七勝利 P. 6

7 心 八無染心 九善淨心 三神通 謂依虛空藏等三昧 而親近故 四方便 謂依無分別智攝故 五和合者 謂大菩薩以一果入一切果故 ( 彼十種行一一應說之 ) 復有四緣 一思惟諸佛 發菩提心 復有五種 一者思惟十方三世諸佛 初始發心具煩惱性 亦如我今 終成正覺 為無上尊 以此緣故發菩提心 二者思惟三世諸佛發大勇猛 各各能得無上菩提 若此菩提可得法 我亦應得 以此緣故 三者思惟三世諸佛發大明慧 於無明建立勝心 積集苦行 皆能自拔超出三界 我亦如是當自拔濟 緣此事故 四者思惟三世諸佛為人中雄 皆度生死煩惱大海 我亦丈夫亦當能度 緣此事故 五者思惟三世諸佛發大精進 捨身命財求一切智 我今亦當隨學諸佛 緣此事故 觀身過患 發菩提心 復有五種 一者自觀我身五陰四大俱能興造無量惡業 欲捨離故 二者自觀我身九孔常流臭穢不淨 生厭離故 三者自觀我身有貪瞋癡無量煩惱燒然善心 欲滅除故 四者自觀我身如泡如沫念念生滅是可捨法 欲棄捐故 五者自觀我身無明所覆常造惡業輪迴五趣 無利益故 求最勝果 發菩提心 復有五事 一者見諸如來相好莊嚴光明清徹遇者除惱 為修集故 二者見諸如來法身常住清淨無染 為修集故 三者見諸如來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清淨法聚 為修集故 四者見諸如來有十力四無畏大悲三念 為修集故 五者見諸如來有一切智 憐愍眾生慈悲普覆 能為一切愚迷正道 為修集故 慈愍眾生 發菩提心 復有五事 一者見諸眾生為無明所纏故 二者見諸眾生為眾苦所纏 三者見諸眾生集不善業 四者見諸眾生造極重惡 五者見諸眾生不修正法無明所纏 復有四事 一者見諸眾生為癡愛所惑受大劇苦 二見諸眾生不信因果造作惡業 三見諸眾生捨離正法信受邪法 四見諸眾生沒煩惱河 四流所漂眾苦所纏 復有四事 一見諸眾生畏生老病死 不求解脫而復造業 二見諸眾生憂悲苦惱而常造作無有休息 三見諸眾生愛別離苦而不覺悟方便染著 四者見諸眾生怨憎會苦常起嫌嫉更復造惡集不善業 復有四事 一見諸眾生為愛欲故造作諸惡 二見諸眾生知欲生苦而不捨欲 三見眾生雖欲求樂不具戒足 四見眾生雖不樂苦造苦不息造極重惡 復有四事 一者眾生毀犯重戒 雖復憂懼而猶放逸 二見眾生興造極惡 五無間苦凶頑 自蔽不生慚愧 三見眾生謗毀大乘方等正法 專愚自執方起憍慢 四見眾生雖懷聰哲而具斷善根 反自貢高永無改悔 不修正法 復有四事 一見眾生生於八難不聞正法不知修善 二見眾生值佛出世聞說正法不能受持 三見眾生染習外道苦身修業永不出離 四見眾生修得非想非非想定謂是涅槃 善報既盡還墮三塗 菩薩見諸眾生無明造業 長夜受苦 捨離正法 迷於出路 為是等故 發大慈悲 志求菩提 如救頭然 一切眾生有苦惱者 我當拔濟令無有餘 諸佛子我今略說初行菩薩緣事發心立誓發願門發願立誓 菩薩云何發趣菩提 以何業行成就菩提 發心菩薩住乾慧地 先當堅固發於正願 攝受一切無量眾生 我求無上菩提 救護度脫 令無有餘 皆令究竟無餘涅槃 是故初始發心大悲為首 以悲心故 能發轉勝十大正願 何謂為十 一願我 P. 7

8 先世及以今身所種善根 施與一切 悉共迴向無上菩提 令我此願念念增長 生生不忘 為陀羅尼之所守護 二願我迴向大菩提已 以此善根 於一切生處 常得供養一切諸佛 恒常不生無佛國土 三願我得生諸佛國已 常得親近隨侍左右 如影隨形 無剎那頃遠離諸佛 四願我得近佛已 隨所應為我說法 即得成就菩薩五通五願得通已 即達世諦假名流布 了第一義 得正法智 六願我得正法智已 以無厭心 為生說法 示教利喜 皆令開解 七願我開解諸眾生已 以佛神力 遍至十方無餘世界 供養諸佛 聽受正法 廣攝眾生 八願於諸佛所聞正法已 即能隨轉清淨輪 十方世界一切眾生 聽我法者 聞我名者 即得捨離一切煩惱發菩提心 九願我能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已 常隨將護 除無利益 與無量樂 捨身命財 攝受眾生 荷負正法 十者願我能荷負正法已 雖行正法 心無所行 如諸菩薩行於正法而無所行亦無不行 為化眾生 不捨正願 次立決定誓者 有五事持 一能堅固其心 二能制伏煩惱 三能遮放逸 四破五蓋 五能勤修六波羅蜜 云何立誓 若有人來種種求索 我於爾時隨有施與 乃至不生一念慳悋 若生惡心如彈指頃 以施因緣求淨報者 我即欺誑十方世界無量諸佛 於未來世 亦當必定不成無上菩提 若我持戒 乃至失命建立淨心 誓無悔心 若我修忍 為他侵害乃至割截 常生慈心 誓不恚礙 若修精進 逢寒暑王賊水火師子虎狼無水穀處 要必堅固 誓不退沒 若我修禪 為外事惱不得攝心 要繫念境 誓不暫起非法亂想 若修智慧 觀一切法 如真實性 隨順受持 於善不善有為無為生死涅槃 不起二見 若我心悔恚礙退沒亂想起於二見 如彈指頃 而以戒忍精進禪智求淨報者 我即欺誑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祇現在諸佛 於未來不證菩提 菩薩以十大願持正法行 以六大誓制放逸心 必能精進修集六波羅蜜 成無上菩提 瑜伽四十五有五大願及十大願 五願者 一發心願 二受生願 三所行願 四正願 五大願 若諸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 最初發心 名發心願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世 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 名受生願 若諸菩薩願能無倒思擇諸法願 於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 名所行願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一切菩薩善法 攝受一切所有功德 名為正願 菩薩大願當知 即從正願所出 十大願者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 以一切種上妙供具 供養無量無邊如來 名第一願 若諸菩薩 ( 此言流至第十 ) 願於當來 攝受防護諸佛正法 傳持法眼 令無斷壞 名第二願 願於當來 從覩史多宮降下 如前乃至入涅槃 名第三願 願於當來 行一切種菩薩正行 名第四願 願於當來 普能成熟一切有情 名第五願 願於當來 一切世界皆能示現 名第六願 願於當來 普能淨修一切佛土 名第七願 願於當來 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 趣入大乘 名第八願 願於當來 所有一切無倒加行 皆不唐捐 名第九願 願於當來 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名第十願 四十七云 由得清淨勝意樂故 為欲供養最勝有情真實福田大師法王 是故引發第一大願 為欲受持彼所宣說無上正法 是故引發第二大願 為欲勸請轉未曾有妙正法輪 是故引發第三大願 為欲隨彼行菩薩行 是故引發第四大願 為欲成熟彼器有情 是故引發第五大願 為欲往趣諸佛國土 奉見如來 P. 8

9 承事供養正法 是故引發第六大願 為淨修治自佛國土 是故引發第七大願 為於一切在所生處 常不遠離諸佛菩薩 與諸菩薩常同一味意樂加行 是故引發第八大願 常為利益一切有情 曾無空過 是故引發第九大願 為證無上正等菩提 作諸佛事 是故引發第十大願復說發心及哀愍門文殊師利問菩提心論云 有十種發 一者身發 欲令眾生身業清淨故 二口發 欲令眾生口業清淨故 三者意發 欲令眾生意業清淨故 ( 論釋云 為遠離身口意業一切惡行 發大精進也) 四者內發 以不虛妄分別一切諸眾生故( 論云 以化一切眾生 令學彼處 不虛分別者 以不著諸法故 ) 五者外發 於一切眾生 平等行故( 論云以遠離增愛故 ) 六者智發 以具足佛智清淨故 ( 論云 以平等教化一切眾生故 ) 七清淨國土發 以示一切諸佛國土功德莊嚴故 ( 論云 以如實知心 便隨相應說法故 ) 十無為智滿足心發 以不著三界故 ( 論云 以證實法 不三界故 又離虛妄法故 ) 瑜伽七十二有十發心 謂世俗受發心 得法性發心 不決定發心 決定發心 不清淨發心 清淨發心 羸劣發心 強盛發心 未成果發心 已成果發心 未入正性離生 名世俗發心 已入正性離生 名得法性發 已離遠近 名不決定發 與此相違 名決定發 隨他轉 或被陵逼 或怖或誑 或為利養 此等發心 名不清淨 與此相違 名為清淨 為貪瞋癡纏所蔽伏 捨於正法 處於邪行 名羸劣發 與此相違 名為強盛 謂勝解乃至十地 名未成果 謂如來地 名已成果 瑜伽四十七 謂諸菩薩有五真實菩薩之相 若成就者 墮菩薩數 何等為五 一者哀愍 二者愛語 三者勇猛 四者舒手惠施 五者能解甚深義 此各有五種 一自性 二依處 三果利 四次第 五相攝 哀愍依處略有五種 一有苦有情 二惡行有情三放逸有情 四邪行有情 五煩惱隨眠有情 三塗八難為有苦 諸不律儀為惡行 視樂一切染污境界 為放逸 依諸妄見 修行種種苦解脫行 於惡說法毘奈耶中 而出家者 名為邪行 煩惱可知 果利者 於諸有情 最初能斷怨害嫌恨 菩薩哀愍普於一切利有情事 皆能修作 心無怯劣 於此加行 嘗無厭倦 多住哀愍 能攝無罪 現法樂住 及饒益他 又如世尊所說修慈所得勝利 謂於現身毒藥刀仗不加害 名哀愍果利 七相憐愍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 深心發起七相憐愍 以諸菩薩具憐愍故 名善意樂 何名七相 一無畏憐愍 二如理憐愍 三無倦 四無求 五無染 六廣大 七平等 謂諸菩薩於有情所 非怖畏故而憐愍 現行隨順身語意業 適可其心 利益安樂 名無畏憐愍 於諸有情 終不以非法非律非賢善法及以非處勸授有情 名如理 於諸有情 隨其所宜 發起一切饒益事業 曾無厭倦 名無倦 不待求請 自起憐愍 為作饒益 名無求 無愛染心而起憐愍 謂饒益他 不祈恩報 亦不希望當來可愛諸果異熟 名無染 謂於一切諸有情所 雖遭一切不饒益事 而不棄捨 菩薩自身寧受非愛 終不以惡欲加於彼 名廣大 普於一切諸有情類 平等平等 於有情界 無有分限 是名平等憐愍 菩薩與此七種行相憐愍相應 名善意樂極善意樂 七十二云 復次若於五種有情眾中 起邪行時 說名無哀無愍無有傷嘆 一於乞 P. 9

10 求者 二於危厄者 三於有恩者 四於樂樂者 五於樂法者 乞求有五 乞四事為四 五求救護 危厄亦五 一艱乏者 二住迷亂者 三來歸依者 四相投委者 五來拜覲者 其有恩者亦有五種 一母 二父 三妻子 四奴婢僕使 五朋友兄弟 樂樂亦有五 一愛樂事業興盛樂 二不乖離樂 三苦遠樂 四解疲倦樂 五求勝進樂 樂法亦有五 一樂說正法 二樂受持讀誦 三樂論議決擇 四樂教授教誡 五樂法隨法行 此中邪行者 謂於是中 或作加行 或不作加行 或不饒益加行故 或中庸加行故 應知其相雜明修行及退不退門四十六 菩薩修無上菩提有五希奇 一於諸有情 非有因緣而生親愛 二唯為饒益諸有情故 常處生死 忍無量苦 三於多煩惱難伏有情 善能解了調伏方便 四於極難解真實義理能隨悟入 五具不思議大威神力 由五種相 普於有情 其心平等 一者菩薩最初發心願大菩提 如是亦為利益一切有情故 起平等心 二者於諸有情 住哀愍俱平等之心 三於諸有情 深心發起一子愛俱平等之心 四知一有情所有法性即是一切有情法性 以法性平等俱行之心 於諸有情 住平等心 五於一切有情 行利益行 亦復如是以利心俱 於諸有情 住平等心 由五種相 於其有恩諸有情所 現前酬報 一者安處有情 令學己德 二者方便安處 令學他德 三者無依無怙 有苦有貧 隨力隨能 作依怙等 四者勸令供養諸佛如來 五者令於如來所說正法 受持讀誦書寫供養 菩薩於五處 常當欣讚 一值佛出世 常得承事 二於諸佛所 常聞六種波羅蜜多菩薩藏法 三者於一切種成就有情 常有勢力 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 堪任速證 五證菩提已 諸弟子眾常和無諍 又諸菩薩隨順退法 當知有五 一不敬正法及說法師 二放逸懈怠 三於諸煩惱 親近執著 四於諸惡行 親近執著 五與餘菩薩 挍量勝劣 起增上慢 與上相違 名順勝法 發菩提心論下云 菩薩修習六波羅蜜 求無上菩提者 應離七法 一者離惡知識 惡知識者 所謂教人捨離上信上欲上精進 集眾雜行 二者離於女色貪著嗜欲 染習世人而專俗事 三者離於惡覺自觀形容 貪悋愛重染著守護 謂可久保 四者離瞋恚舉慢嫉忘 興起諍訟 壞亂善心 五者離於放逸憍慢懈怠 自恃小善 輕蔑於人 六離於外道書論 及世文頌綺飾文詞 非佛所說 不應讚誦 七者不應親近邪見惡見 如是七法所應遠離 如來說言 不見更有餘法深障佛道如此七法 若欲速得無上菩提 當修七法 大意翻前七所修行 文殊問經論云 有天子 名月淨光德 問文殊師利言 菩薩初觀於何法故行菩薩行 依何法故行菩薩行 文殊師利答言 天子諸菩薩行以大悲為本 為諸眾生 又問 大悲以何為本 答以直心為本 又問 直心以何為本 答以於一切眾生平等心為本 又問 於一切平等心以何為本 答以無異離異行為本 又問 無異離異行以何為本 答以深淨心為本 又問 深淨心以何為本 答以阿耨菩提心為本 又問 阿耨菩提心以何為本 答以六波羅蜜為本 又問 六波羅蜜以何為本 答以方便慧為本 又問 方便慧以何為本 答以不放逸為本 又問 不放逸心以何為本 答以三善行為本 P. 10

11 又問 三善行以何為本 答以十善道為本 又問 十善道以何為本 答以持戒為本 又問 持戒以何為本 答以正憶念為本 又問 正憶念以何為本 答以正觀為本 又問 正觀以何為本 答以堅念不忘為本 文殊問經論下云 菩薩有十種對治 即十波羅蜜所對治法 對治慳貪 布施故 治破戒心 身口意業清淨故 治瞋恚心 修行清淨大慈悲故 治懈怠心 求諸佛法無疲倦故 治不善覺觀 心得禪定解脫奮迅自在故 治愚癡心 生助決定慧方便法故 治煩惱心 生道法故 治顛倒心道 集實諦道 生不顛倒道故 治不自在心法 時非時得自在故 治有我相 觀諸法無我故 如次十度對治可知 彌勒問經云 菩薩摩訶薩有八法 能成不退轉地 何等為八 一者大悲 二者心安住 三者智慧 四者方便 五者不放逸 六者發精進 七者善住念 八者值善知識 初發心菩薩應速修行此八種法 如救頭然 成就八種法故 得名為入不退不轉菩薩之數 何等為八 一者觀察自過 不觀他過 二者乃至不為自身命故施惡於人 三者若得利養 其心不高 若失利養 心亦不下 四者於諸眾生 起福田想 不生惡心 五者所有財物悉與一切眾生共之 六者於諸法中 不欲獨解令他不知 七見他得樂 生歡喜心 不由自樂生歡喜心 八於愛不愛 其心平等 菩薩具此八法故 不退不轉無上菩提 有五種法 名為菩薩於無上菩提不退轉相 何等為五 一者於諸眾生 起平等心 二者於他利養 不生嫉心 三者乃至自為身命 不說法師比丘諸惡過失 四者終不貪著供養恭敬讚歎等事 五者畢竟得甚深智慧 又有五法 一者不見自身 二者不見他身 三者心不分別妄說法界 四者不見菩提 五者不以相見如來 有三十二罣礙塹路發菩提心相違之法 一求聲聞乘 二求辟支佛乘 三者求釋梵處 四倚著所生淨修梵行 五者專一德本 言是我所 六若得財寶 慳悋貪愛 七以偏黨心而施眾生 八輕易誡禁 九不念道心專精之行 十瞋恚之事以為名聞 十一其心放逸 十二馳騁 十三不求博聞 十四不察所造 十五貢高自大 十六不能清淨身口心行 十七不護正法 十八背捨恩 十九棄捨恩 二十離堅要法 二十一習諸惡友 二十二隨諸陰種 二十三不勤助道 二十四念不善本 二十五所發道意無權方便 二十六不以慇懃咨嗟三寶 二十七憎諸菩薩 二十八所未聞法聞之誹謗 二十九不覺事 三十習持俗典 三十一不肯勸化諸眾生類 三十二厭於生死 發菩提心論下有十法 能令不退菩提依觀普賢菩薩經懺悔受戒門六根懺悔文 依觀普賢菩薩經六根懺悔及自受戒法 於無量世 眼根因緣貪著諸色 以著色故貪愛諸塵 以愛塵故受女人身 世世生處惑著諸色 色壞汝眼 為恩愛奴 是故使汝經歷三界 得見審實爾不 眼根不善傷害汝多 隨順我語歸向諸佛 釋迦牟尼說汝眼根所有罪咎 諸佛菩薩慧明法水 願以洗除令我清淨 作是語已 遍禮十方佛 向釋迦牟尼佛大乘經典 復說是言 我今懺悔 眼根重罪 障蔽穢濁 盲無所見 願佛大慈哀愍覆護 普賢菩薩乘大法船普度一切 十方無量諸菩薩伴 唯願慈哀聽我悔過眼根不善惡業障法 如是三說 五體投地 次懺悔耳根 準經有先勸文 P. 11

12 次云 是時行者聞是語已 復更合掌 五體投地 而作是言 正遍知世尊 現為我證方等經典 為慈悲主 唯願觀我聽我所說 我從多劫乃至今身 耳根因緣聞聲惑著 如膠著草 聞諸惡時 起煩惱毒 處處惑著 無暫停時 出此弊聲勞我識神 墮落墜三塗 今始覺知 向諸世尊發露懺悔 次懺鼻根罪經文 先說過患 次說無相理 次禮釋迦多寶釋迦分身 次禮東方善德佛及分身諸佛 如眼所見 一一心禮 香華供養 次供養畢已 胡跪合掌 以種種偈讚歎諸佛 既歎佛已 次懺十惡業 次云既懺悔已而作是言 我於先世無量劫時 貪香味觸 造作眾惡 以是因緣 無量世來恒受地獄餓鬼畜生邊地邪見諸不善身 如此惡業今悉發露 歸向諸佛正法之王 說罪懺悔 次懺語四 即舌根罪 先想於諸佛前自說己過 諸佛如來是汝慈父 汝當自說舌根所作 即說四業所有過患 五體投地 禮十方佛 合掌長跪 當作是語 此舌過患無量無邊 諸惡業刺從舌根出 斷正法輪從此舌起 如此惡舌斷功德種 於非義中多端強說 讚歎邪見 如火益薪 猶如猛火 傷害眾生 如飲毒者無瘡疣死 如此罪報惡邪不善 當墮惡道百劫千劫 以妄語故墮大地獄 我今歸向十方諸佛大悲世尊 發露黑惡 誠心懺悔 說是語已 五體投地 復禮諸佛 次說諸佛大悲 說四無量及六和敬 令行者修 次身心懺悔云 身者殺盜婬 心者念諸不善 造十惡業及五無間 猶如猿猴 亦如膠 處處貪著 遍至一切六情根中 此六根業枝條華葉 悉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處 亦能增上無明老死十二苦事 八邪八難無不逕中 汝今應當懺悔如是惡不善業 次云 爾時行者聞此語已 聞空中聲 我今何處行懺悔法 時空中聲即說是語 釋迦牟尼名毘盧舍那遍一切處 其佛住處常寂光 常波羅蜜所攝成處 我波羅蜜所安住處 淨波羅蜜滅有相處 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 不見有無諸法相處 如寂解脫 乃至般若波羅蜜 是色常住法故 如是應當觀十方佛 時十方佛各申右手 摩行者頂 作如是語 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讀誦大乘故 十方諸佛說懺悔法 菩薩所行不斷結使 不住使海 觀心無心從顛倒想起 如此相心從妄想起 如空中風無依止處 如是法相不生不沒 何者是罪 何者是福 我心自空 罪福無主 一切法如是無住無壞 如是懺悔 觀身無法不住法中 諸法解脫滅諦寂靜 如是相者名大懺悔 名大莊嚴懺悔 名無罪相懺悔 名破壞心識 行此懺悔者 身心清淨不住法中 猶如流水 念念之中得見普賢菩薩及十方佛 次云 作此懺悔 得滅百萬億劫阿僧祇生死重罪 爾時行者若欲具足菩薩戒者 應當合掌在空閑處 遍禮十方佛 懺悔諸罪 自說己過 然後靜處向十方佛 而作是言 諸佛世尊常住在世 我業障故 雖信方等 見佛不了 今歸依佛 唯願釋迦牟尼正遍知世尊 為我和上 文殊師利具大悲者 願以智慧 授我清淨諸菩薩法 彌勒菩薩勝大慈行 憐愍我故 亦應聽我受菩薩法 十方諸佛現為我證 諸大菩薩各稱其名 是勝大士覆護眾生 助護我等 今受持方等經典 乃至捨命 設墮地獄受無量苦 終不毀謗諸佛正法 以是因緣功德力故 今釋迦牟尼佛為我和上 文殊師利為我阿闍梨 當來彌勒願授我法 十方諸佛願證知我 大德諸菩薩願為我伴 我今依大乘經典甚深妙義 歸依佛 歸依法 歸依僧 如是三說歸依 P. 12

13 三寶已 次當自誓受六重法 受六重法已 次當勤修無礙梵行 發廣濟心 受八重法 立此誓已 於空閑處 燒眾名香 散華供養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大乘方等 而作是言 我於今日發菩提心 以此功德 普度一切 作是語已 復更頂禮一切諸佛及諸菩薩 思方等義 復剎利居士有五懺悔法 如前鈔說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P. 13

14 勸發菩提心集卷中翻經沙門慧沼撰一讚受戒門二顯過勸持戒門三明護戒門四受意門五說受益門六正受門七受戒得益門八受十善戒門九讚忍護戒門十白衣五戒門十一供養門十二供養見利門十三障治門十四勝劣門十五善友門十六雜行門十七婦德門一讚受戒門智度論十三云 若慈愍眾生故 為度眾生故 亦知戒實相故 心不倚著 如此持戒 將來令人得至佛道 如是名為得無上佛道戒 若人求大善利 當堅持戒如惜重寶 如護身命 何以故 譬如大地 一切萬物有形之類 皆依地而住 戒亦如是 戒為一切善法住處 譬如無足欲行 無翅欲飛 無船欲度 是不可得 若不持戒欲得好果 亦復如是 若人棄捨此戒 雖山居苦行食果服藥 與禽獸無異 人雖貧窮 而能持戒 勝於富貴 而破戒者華香木香不能遠聞 持戒之香周遍十方 持戒之人具足安樂 名聲遠聞 天人愛敬 現世常得種種快樂 若欲天上人中富貴長壽 取之不難 持戒清淨所願皆得 復次持戒之人常得今世人所敬養 心樂不悔 衣食無乏 死得生天 後得佛道 持戒之人無事不得 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譬如有人常供養天 其人貧窮 一心供養 滿十二歲 求索富貴天愍此人 自現其身( 廣說如常也 ) 復次持戒之人人所樂施不惜財物 不修世利而無所乏 得得生天上十方佛前 入三乘道而得解脫 唯種種邪見而持戒者 後無所獲 復次持戒之人 雖無兵杖 眾苦不加 持戒之財無能奪者 持戒親親雖死不離 持戒莊嚴勝於七寶 以是之故 當護於戒如護身命 如愛重寶 破戒之人受苦萬端 如向貧人破瓶失物 以是之故 應持淨戒顯過門復次持戒之人觀破戒人罪 應自挽勵一心持戒 云何名為破戒人罪 破戒之人 人所不敬 其家如塚 人所不到 破戒之人失諸功德 譬如枯樹 人不愛樂 破戒之人如霜蓮華 人不喜見 破戒之人惡心如惡羅剎 破戒之人 人不歸向 譬如渴人不向枯井 破戒之人心常疑悔 如犯罪人常畏罪至 破戒之人如田被雹 不可依仰 破戒之人譬如苦瓜 雖形似甘種 而不可食 如賊聚落 不可依止 如大病人 人不欲近 譬如惡賊 難可親近 譬如火坑 行者避之 如毒蛇不可觸 如大海 如破船 如吐食 譬如惡馬在善馬中 與善人異 如驢在牛群中 破戒之人在精進眾中 譬如儜人在健兒中 破戒之人雖似比丘 譬如死屍在眠人中 是故行者 應當一心堅持禁戒勸持門智度論問云 人能以力勝人 竝國殺怨 或田獵皮肉 所濟處大 今不殺生 得何利益 答得無所畏 安樂無怖 我以無害於彼故 彼亦無害於我 以是故無怖無畏 好殺之人設位極人王 亦不自安 持戒之人單行獨遊無所畏難 復次好殺之人 有 P. 14

15 命之屬皆不喜見 若不好殺 一切眾生皆樂依附 復次行者思惟 我自惜命愛身 彼亦如是 與我何異 以是之故不應殺生 若殺生者 為善人所呵 怨家所嫉 負他命故 常有怖畏 為彼所憎 死時心悔 當墮惡道 若出為人 常當短命 假令後世無罪 不為善人所呵 怨家所嫉 尚自不應故奪他命 何以故 善人之相所不應行 何況兩世有罪弊惡果報 復次殺生為罪中之重 何以故 人有死急 不惜重寶 但以活命為先 譬如價客入海採寶 垂出大海 船破寶失而自慶喜 眾人怪言 汝失財物 裸形得脫 云何喜言幾失大寶 答一切寶中人命第一 人為命故求寶 不為財故求命 以是故 佛十不善道等中殺最在初 若人種種修諸福德 而無不殺生戒 則無所益 何以故 雖在富貴處生勢力豪強 而無壽命 誰受此樂故 諸罪殺罪重 諸功德不殺勝 又世間中惜命為第一 何以知之 一切世人甘受形種種考掠 以護壽命 又佛說有五大施者 即是五戒 復次行慈三昧 其福無量 水火不害 刀杖不傷 一切惡毒所不能中 以五大施故 所得如是 又復次殺生有十種罪 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 殺生有十罪 何等為十 一者心常懷毒 世世不絕 二眾生憎惡 眼不喜見 三常懷惡念 思惟惡事 四眾生畏之如見蛇 五睡時心怖 覺亦不安 六常有惡夢 七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 八者種短命因 九者身壞命終墮泥犁中 十者若出為人 常當短命 問若不侵我殺心可息 若為侵害是當云何 答曰 應量輕重 若人殺己先自思惟 全戒利重 全身利重 破戒為失 喪身為失 如是思惟已 知持戒為重全身為輕 若苟免全身 身何所得 是身名為老死藪 必當壞敗 若為持戒失身 其利甚重 又復思惟 我前後失身 世世無數但為財利諸不善事 今乃得為持淨戒 故不惜此身捨命持戒 勝於捨戒全身 百千萬倍不可為喻 如是定心 應當捨身以護淨戒 全如一須陀洹人生屠殺家 年向成人 應當修其家業 而不背殺 父母與刀并一口羊 閉著屋中而語之言 若不殺羊 不令汝出得見日月生活飲食 兒自思惟言 我若殺此一羊 便當終為此業 豈以身故為此大罪 便以刀自殺 父母開門見 羊在一面立 兒已命終 當自殺時即生天上 若如此者 是為不惜壽命而護淨戒 如佛說 不與取者有十罪 何等為十 一者物生當嗔 二者重疑 三者非時行不籌度 四者朋黨惡人 遠離賢善 五者破善相 六者得罪於官 七者財物沒入 八者種貧窮業 九者死入地獄 十者若出為人勤苦求財 五家苦共有邪婬者 問曰 若夫主不知不見不惱他有何罪 答曰 夫妻之情異身同體 奪所愛敬破他本心 是名為賊 又復惡名醜聲為人所憎 少樂多畏 或畏刑戮 又畏夫主傍人所知 多懷妄語 聖人所呵 又復思惟 我婦他妻同為女人 骨肉情態彼此無異 而我何為橫生惑心隨逐邪意 邪婬之人破失今世後世之樂 迴己易處 以自制心 若彼侵我妻 我則忿恚 我若侵彼 彼亦無異 恕己自制 如佛所說 邪婬之人後墮劍樹地獄 眾苦備受 得出為人 家道不穆 常值婬婦 邪僻殘賊邪婬為患 譬如蝮蛇 亦如大火 不急避之 禍害將至 如佛所說 邪婬有十罪 一者常為所婬夫主欲遮害之 二者夫婦不穆 常共鬪諍 三者諸不善法日日增長 於諸善法日日損減 四者不守護身 妻子孤寡 五者財產日耗 六者有諸惡 P. 15

16 事 常為人疑 七者親屬知識所不喜愛 八者種怨家業 九者身壞命終死生地獄 十者若出為女 多人共夫 若為男子 婦不貞潔 妄語之人先自誑身 然後誑人 以實為虛 以虛為實 虛實顛倒 不受善法 譬如覆瓶水不得入 妄語之人心無慚愧 閉塞天道涅槃之門 觀知此罪故不應作 復次觀知實語 其利甚廣 實語之利自從己出 甚為易得 是為一切出家人力 如是功德若在家人共有此利 善人之相實語之人其心端直 易得免苦 譬如稠林曳木 直者易出 世人愚癡少智 遭事苦厄 妄語求脫 不知事發今世得罪 不知後世有大罪報 復有人 雖知妄語罪 慳貪瞋恚愚癡多故而作妄語 復有人 雖不貪瞋 而妄證人罪 心謂實爾 死墮地獄 況貪嗔癡惡心妄證 如提婆達多弟子俱迦離 常求舍利弗目犍連過失 是時二人夏安居竟 遊行諸國 值天大雨 到陶作家 宿盛陶器舍 此舍中先有一女人 在闇中宿 二人不知 此女人其夜夢失不淨 晨朝趣水澡浴 是時俱迦離偶行見之 俱迦離能相 知人交會情狀 而不知夢與不夢 是俱迦離顧語弟子 此女昨夜與人情通 即問女人 汝出在何處 答言 我在陶師屋寄宿 又問 共誰 答二比丘 是時二人從屋中出 俱迦離見已 又以相驗之 意謂 二人必為不淨 先懷嫉妬 既見此事 遍諸城邑聚落告之 次到祇洹唱此惡聲 於是中間 梵天王來欲見世尊 佛入靜室寂然三昧 諸比丘眾亦有閉房三昧 皆不可覺 即自思惟 我故來見佛 佛入三昧 且欲還去 即復念言 佛從定起亦將不久 於是小住俱迦離房前 扣戶而言 俱迦離俱迦離 舍利目連清淨 汝莫謗之而長夜受苦 俱迦離問 汝是何人 答言 我是梵王 問言 佛說汝得阿那含道 何以故來 梵王心念而說偈言 無量法欲量 不應以相取 無量法欲量 是野人覆沒 說此偈已到佛所 具說其事 佛言 善哉善哉 快說此偈 爾時世尊復說此偈 梵天王聽佛說已 忽然不現即還天上 爾時俱迦離到佛所 頭面禮佛足 却住一面 佛告俱迦離 舍利目連清淨人 汝莫謗之而長夜受苦 俱迦離白佛言 我於佛語不敢不信 但自目見 了了定知 二人實行不淨 佛如是三呵 俱迦離亦不受 即從座起去 還其房中 舉身生瘡如芥子 漸大如豆如棗如奈 轉大如瓜 翕然爛壞如大火燒 叫呼嘷哭 其夜即死 入大蓮華地獄 有一梵天 夜來白佛 俱迦離已死 復有一梵天言 墮地獄 其夜過已 佛命僧集 而告之言 汝等欲知俱迦離所墮地獄壽長短不 諸比丘言 願樂欲聞 佛言 六十斛胡麻 有人過百歲取一胡麻而去 如是盡 阿浮陀地獄中壽故未盡 二十阿浮陀地獄中壽為一尼羅浮陀地獄中壽 如是餘者皆二十數 俱迦離墮是摩訶波頭摩地獄中 出其大舌 以五百釘釘之 五百犁耕之 爾時世尊說此偈云 大士之生斧在口中 所以斬身 由其惡言 應呵而讚 應讚而呵 口集諸惡 終不見樂 心依邪見 破賢聖語 如竹生實自毀其形 受罪如是 不應妄語 佛說妄語有十罪 何等為十 一口氣臭 二者善神遠之 非人得便 三者雖有實語 人不信受 四者智人謀議常不參預 五者常被誹謗 醜惡之聲周聞天下 六者人所不敬 雖有教勅 人不承用 七者常多憂愁 八者種誹謗業 九者死墮地獄 十出得為人 常被誹謗 如是種種故不應妄語 酒有三種 謂穀果菜 各有多種 但 P. 16

17 能令人心動放逸 是名為酒 一切不應飲 是名不飲酒 問曰 酒能破冷益身歡喜 何以不飲 答曰 益身甚少 所損甚多 是故不應飲 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 酒有三十五失 何者三十五失 一者現在財物空竭 何以故 人飲酒醉心無節限 費用無度故 二者眾病之門 三鬪訟之本 四裸露無恥 五醜名惡聲人所不敬 六覆沒智慧 七應所得物而不得 已所得物而散失 八伏匿之事盡向人說 九種種事業廢不成辦 十醉為愁本 何以故 醉中多失 醒已慚愧憂愁 十一身力轉少 十二身色壞 十三不知敬父 十四不知敬母 十五不知敬沙門 十六不知敬婆羅門 十七不知敬伯叔及尊長 何以故 醉沒怳惚無所別故 十八不敬佛 十九不敬法 二十不敬僧 二十一朋黨惡人 二十二疎遠賢善 二十三作破戒人 二十四無慚無愧 二十五不守六情 二十六縱色放逸 二十七人所憎惡 不喜見之 二十八貴重親屬及諸知識所共擯棄 二十九行不善法 三十棄捨善法 三十一明人智士所不信用 何以故 酒放逸故 三十二遠離涅槃 三十三種愚癡因 三十四身壞命終墮惡道中 三十五若得為人 所生之處常當狂騃 是三十五罪種種過失 是故不應飲 復次白衣處世 當官理務 家業作使 是故難持不惡口法等 五戒有五種受 名五種優婆塞 一者一分行 二者小分行 三者多分行 四者滿分行 五者斷婬 受一名一分 二三名少分 受四名多分 受五名滿分 受五戒已師前更作自誓言 我今自婦不復行婬 是五戒 然受八戒法如常儀 ( 准三歸亦一日一夜 ) 問五戒八戒何者為勝 答有因緣故二戒皆等 但五戒終身持 八戒一日持 又五戒常持時多而戒少 一日戒時少戒多 復次若無大心 雖復終身持戒 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戒也 譬如軟夫為將 雖將終身 智勇不足 卒無功名 若英雄奮發禍亂立定 一日之勳功蓋天下 復次雖破戒墮罪 罪畢得解脫 如優鉢羅華比丘尼本生經中說 佛在世時 諸比丘尼得六神通阿羅漢 入貴人舍 常讚出家法 語諸貴人婦女云 姊妹可出家 諸貴婦女言 我等少壯容色盛美 持戒為難 或當破戒 比丘尼言 破戒便破 但出家 問言 破戒當墮地獄 云何可破 答言 墮亦便墮 諸貴婦女咲之言 地獄受罪 云何可墮 比丘尼言 我自憶念本宿因緣 作戲女 作種種衣服 而說應語 或時著比丘尼衣 以為戲咲 以是因緣故 迦葉佛時作比丘尼 自恃貴姓端正 心生憍慢而破禁戒 破禁戒故 墮地獄中受種種罪 受罪畢竟值釋迦牟尼佛 出家得六神通阿羅漢道 以是故知 出家受戒 雖復破戒 以戒緣故 得羅漢道 若但作惡 無戒因緣 不得道也 我以昔時世世墮地獄 地獄出為惡人 惡人死還墮地獄 都無所得 今以此證知 出家受戒 雖破以是因緣可得道果 又說 因醉出家 佛便聽許 醉已還俗 餘問佛由 佛言 此婆羅門無量劫來無出家心 今因醉故發此微心 故許出家 為當來因故護戒門引蘇陀摩王經中說 不惜身命 以全禁戒 如菩薩本身曾作大力毒龍 若眾生在前身力弱者 眼視便死 身力強者 氣往而死 是龍受一日戒 出家出家求靜入林樹間思惟 坐久疲懈而睡時 形狀如蛇 身有文章 七寶雜色 獵者見之驚喜言曰 以 P. 17

18 此希有難得之皮 獻上國王 以為服飾 不亦宜乎 便以杖按其頭 以刀剝皮 龍自念言 我力如意 傾覆此國其如反掌 此人小物 豈能困我 我今以持戒故 不計此身 當從佛語 於是自忍 眠目不視 閉氣不息 憐愍此人 為持戒故 一心受剝 不生悔意 既以失皮 赤肉在地 時日大熱 宛轉土中 欲趣大水 見諸小蟲來食其身 為持戒故 不復敢動 自思惟言 今我此身以施諸蟲 為佛道故 今以肉施以充其身 後成佛時 當以法施以益其心 如是誓已 身乾命終 即生第二忉利天上 爾時毒龍釋迦牟尼佛是 是時獵師者提婆達多等六師是也 諸小蟲輩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道者是 菩薩護戒 不惜身命 決定不悔 其事如是受意門菩薩持戒 為佛道故 作大誓願 必度眾生 不求今世後世之樂 不為名聞稱譽法故 亦不自為早求涅槃 但為眾生沒在長流 恩愛所欺愚惑所誤 我當度之令到彼岸 一心持戒為生善處 生善處故見善人 見善人故生智慧 生智慧故得行六度 得行六度故得佛道 如是持戒名為尸羅波羅蜜 又復持戒心樂善清淨 不為畏惡道 亦不為生天 但求善淨 以戒熏心 令心樂善 是為尸羅波羅蜜受益門復次菩薩持戒能生六波羅蜜 云何持戒能生於檀 檀有三種 一者財施 二者法施 三無畏施 持戒自撿不侵一切眾生財物 是名財施 眾生見者慕其所行 又為說法令其開語 又自思惟 我當持戒與一切生作供養福田 令諸眾生得無量福 如是種種名法施 一切眾生皆畏於死 持戒不害 是則無畏施 復次菩薩自念 我當持戒 以此戒報 為諸眾生 作轉輪王 或作閻浮王 若作天王 令諸眾生滿足於財 無所乏短 然後坐佛樹下 降伏魔王成無上道 為諸眾生說清淨法 令無量眾生度老病死海 是為持戒因緣生檀波羅蜜 餘准理說 然戒喻老人 忍喻於杖 無杖則蹶 忍為戒杖 扶人至道 戒生勤者 持戒之人疲厭世苦老病死患 心生精進 必求自脫 亦以度人 譬如野干在林樹間 依隨師子及諸虎狗 求其殘肉 以自存活 有時空乏 夜半踰城入人舍 求肉不得 屏處睡息不覺 夜曉惶怖無計 走則慮不自免 住則懼畏死痛 便自定心 詐死在地 眾人來見 有一人言 我須野干耳 即便截取 野干自念 截耳雖痛 但令身在 次有一人言 我須野干尾 便復截去 野干復念 截尾雖痛 猶是小事 次有一人言 我須野干牙 野干心念 取者轉多 儻取我頭則無活路 即從地起 奮其智力 絕踊間關逕得自濟 行者之心求脫苦難 亦復如是 若老至時 猶故自寬 不能勤苦決斷精進 病亦如是 以有瘥期 未能決計 死欲至時 自知無冀 便自勉勵 果敢殷勤 大修精進 從死地中得至涅槃 說忍度中言 利養創深特宜便忍 如提婆達多 雖得出家 佛及五百大阿羅漢不教修通 阿難未得他心 以敬兄故 依佛所說 教令修通 得通現變 求門徒等 廣說思之 P. 18

19 受正門 菩薩纓絡本業經云 佛子受戒有三種 一者諸佛菩薩現在前 受得真實上品戒 二者諸佛菩薩滅度後 千里內有先受戒菩薩者 請為法師教授我戒 我先禮足 應如是語 請大尊者為師授我戒 其弟子得正法戒 是中品戒 三佛滅度後 千里內無法師之時 應在諸佛形像前 胡跪合掌自誓受戒 應如是言 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薩等 我學一切菩薩戒者 是下品戒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佛子是三種攝受三種受戒 過去佛已說 未來佛當說 現在佛今說 過去諸菩薩已學 未來諸菩薩當學 現在諸菩薩今學 是諸佛正法戒 若一切菩薩不入此正法戒門得無上道果者 無有是處 將欲受戒 先教禮三寶云 弟子某甲等 敬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一切諸佛 未來現在各准此 ( 三說 ) 禮法云 弟子某甲等 敬禮過去世盡過去際十二分教清淨真法 未來現在亦爾 禮僧云 弟子某甲等 敬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三乘聖眾 未來現在亦爾 ( 並各三說 ) 次教受四不壞信云 弟子某甲等 願從今時盡未來際 歸依佛 歸依法 歸依賢聖僧 歸依正法戒( 三說 ) 次教懺悔十重惡業 既悔過已 即與受十無盡戒云 汝等善聽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 於其中間不得故殺生 若有犯者 非菩薩行 失四十二賢聖法 不得犯 能持不 ( 其受者答言能 ) 二不得故盜 三不得故婬 四不得故妄語 五不得沽酒 六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 七不得故慳 八不得故嗔 九不得故自讚毀他 十不得故謗三寶藏 ( 皆准可說 ) 次云 佛子受十無盡戒 已其受者常過度四魔 越三界苦 從生至死不失此戒 常隨行人 乃至成佛 佛子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不受其菩薩戒者 不名有情識者 畜生無異 不名為人 常離三寶海 非菩薩等故 菩薩有受法而無捨法 有犯不失 盡未來際 若有人來欲受戒者 菩薩法師先為解說讀誦 使其人心開意解生樂著心 然後為受 又復法師能於一切國土中教化一人 出家受菩薩戒者 是法師其福勝造八萬四千塔 況復二三乃至百千 福不可稱 其師者夫婦六親得互為師授 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 超過三劫生死之罪 是故應受 受有十分 隨受於一 乃至具十 又是菩薩十重 八萬威儀戒中十重有犯無悔 得使重受戒 八萬威儀戒盡名輕有犯 得使悔過 對手悔滅 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 是故心亦盡戒亦盡 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六道眾生受得 依文殊問經世間戒品受十戒法云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 世尊云何歸依 佛告文殊師利 歸依者應如是言 大德我某甲 乃至菩提歸依佛 乃至菩提歸依法 乃至菩提歸依僧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復言 我某甲已歸依佛 已歸依法 已歸依僧已 如是三說 次言 大德我持菩薩戒 我某甲乃至菩提不殺眾生 離殺生想 乃至菩提不盜 亦離盜想 乃至菩提不非梵行 離非梵行想 乃至菩提不妄語 離妄語想 乃至菩提不飲酒 離飲酒想 乃至菩提不著香華 亦不生想 乃至菩提不歌舞作樂 離歌舞想 乃至菩提不坐臥高大床 離大床想 乃至菩提不過中食 離過中食想 乃至菩提不捉金銀生像 離抳金銀想 乃至當具足六波羅蜜大慈大悲 佛說此祇夜 發誓至菩提 歸依於三寶 受持十種戒 亦誓至菩提 六度及四等 皆當令具足 如是修行者 與大乘相應 將欲受戒 P. 19

20 應先發誓願 菩薩受戒品云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菩薩所受戒法 當云何 佛告文殊師利 應於佛前至誠禮拜作如是言 我某甲願諸佛憶念 我如諸佛世尊正遍知以佛智慧無所著 我當發菩提心 為利益一切眾生令得安樂 發無上道心 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菩薩 發無上菩提心 於一切眾生 如父母兄弟妹姊男子女人親友等 為彼解脫得出生死 乃至令發三菩提心勤起精進 隨諸眾生所須財法一切施與 以此財法攝受一切眾生 漸漸隨宜為解脫眾生出生死故 乃至令安住無上菩提 我當起精進 我當不放逸 如是再三 是名菩薩摩訶薩初發菩提心 若依梵網經 說十重戒與瓔珞經同 然彼具說自作教他隨喜殺因殺緣殺業等 廣略別爾 淨行優婆塞戒經受十無盡 同瓔珞本業經 又受六波羅蜜戒 禮拜歸依懺悔法 盡同十無盡 然先勸勉經云 佛放無量相光 上過三頂 下照地獄及黑闇處 悉皆大明 有緣來集 佛告大眾 一心善聽 欲求無上真法菩提 應淨三業 守戒謹行 百法並修 十善化物 慈悲眾生 如愛己子 愍念闡提 救苦地獄 百法具已 願諸眾生受大安樂 未能身分往救 恒發此願 此願滿已 進入法智 修習種姓 名真菩薩大優婆塞 佛子有六大船 能度大海 運載行人 到七寶藏 入法流水 洗除垢濁 身體清淨 三業明朗 除滅老病無明障蔽 自得濟度 更能度人 是故佛子應受應持 若有持者 從初發心乃至妙覺 隨緣施化 若有眾生感真法者 現菩薩形而往度之 若感應者 現優婆塞形而往度之 ( 如觀音等 ) 已下請受 爾時東方有世界名光淨 有八千大梵天王 其第一者淨業為名 各有百千眷屬 其一一方亦如此數 於此世界 淨居天王名曰淨志 亦與眷屬百千人 俱各詣佛前 為佛作禮 遶三匝已却住如立 白佛言 世尊我等今日居煩惱海住生死河 雖欲越渡 無牢船栰 沒命中流還來此岸 如是展轉永無出期 世尊大慈拯救一切 願賜六船過度險難 我等度已 亦教一切眾生令得出離 於後惡世流布不絕 次佛教立願云 佛子當發大願 願一切眾生普成正覺 若有一人隨苦惱者 我當代之令彼得樂 至心頭面著地 又願一切眾生普慈相向如父如子 身體清淨如淨瑠璃 若有一人不如此者 我當代之 又願眾生自識宿命 智慧具足明達三世 若有一人不適意者 我當代之 次教懺悔 懺悔訖歸依三寶 次云 佛子已發大願 懺悔復訖 三寶歸已 三業清淨 真是如來法身之子 一切眾生法橋之主 至心頭面著地 攝持身心 隨語稱字 次正說相云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 於其中間常行檀波羅蜜 悉令具足 不得懈怠有所犯 若犯非菩薩 能持不 ( 教答 ) 能持 ( 准前 隨從稱名 應云某甲能持) 尸羅波羅蜜 羼提波羅蜜 毘梨耶波羅蜜 禪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 准檀說之 ) 次說云 佛子此六波羅蜜戒常當護持 勤行修習勿令懈怠若退失 四十二賢聖法 堅固其心 不得故犯 能持不( 教答能持 ) 若准第十 具有受法持衣結界安居自恣等 廣如彼辨 然約出家優婆塞法 還有沙彌大戒等 第三卷云 若優婆塞持戒已 謹慎上重 上重者何 第一癡婬 第二殺菩提心人 第三偷三寶物 第四不孝父母 第五慢師 第六殺人 第七嗔嫉 第八慳貧若犯如此波羅夷罪 具足一大劫入大地獄 劫盡更生 如是展轉至無數劫 謗毀三寶亦復如是 P. 20

21 受戒得益門優婆塞戒經云 往昔有一菩薩大優婆塞 受持五戒 威儀具足 將諸徒眾 遊行國邑 到諸離城上 息林下 見一雌鳥將二鶵子林上鳴叫聲甚悲感 此優婆塞名曰淨髮 顧觀鳥鳴 目即落淚 顧語徒眾 今此鳥者是我因時眷屬 我本修行出家受戒 有其二子 年始三四 我妻爾時愛色著我 顧語兒言 捉汝父衣 生死莫放 慈鳥養子乳哺三年 父今何忽捨我而去 緣此之故墮烏鳥中 以慈戒力即便喚言 來至我所 母及二子鳴叫嘷咷不能自止 絕而復蘇 一別已來十六萬歲 我本敬愛非是惡心 何期一旦受此罪報 作是言已 飛來懷愁 悲感懊惱 今日一別永無見期 我於此身 何時脫捨淨髮 爾時知其悔心善根已至 為說六度十善因緣 復為懺悔除所障罪咎 即授齋法五分法身解脫分戒 既受戒已 頭禮致敬 辭別如去 母子思量經七日夜 俱時命終 生南天竺大婆羅門家 還為眷屬 戒力因緣自然具足聰明叡智 三業清淨得不退心 當知此戒一受不失乃至畜生 此名優婆塞戒不可思議 又復往昔有一婦人 隱避其夫 獨食無度 以偷食故墮餓狗中 貧賤家生 薄福德故 形容醜陋 身體疥癩 叨哭之力反耳 嘷吠災怪數作 人所憎嫉 門打推擲 腰脊橑戾 蹄脚蹇跛 但言唱殺 無與食者 五百世中三頓飽食 第一飽者 值二醉人俱時嘔吐 及他未往 絕走食之 未得去頃 大狗來嚙 死如復活 屋裏呻嘷不能得出 其主嗔恚 設計欲殺 心畏死故 自力私去 平復差已 飢餓甚困 值遇押酒 偷食其糟 食飽訖已 不敢近屋 恐畏醉後或能打殺 即移在無人行處 恣意熟眠 三日醒已 飢虛甚困 顧盱食飲 無可得者 徘徊之頃 主人女郎擔米一斗 盛著坩中 蓋口而去 看人去已 以鼻推之 就中食米 食米訖竟 拔頭不得 畏人來見 盡力東西去不得脫 在中無聲住 須臾之頃 便至終於死此 還狗身傾 有菩薩名曰無言 即與說法五分戒 因教令修持 捨此身已生長生王家 聰明智慧得不退菩提 優婆塞戒乃有如是不思議力 善男子汝等修道忍辱為先 何以故 昔有一人名曰高王 出家受戒 輕賤其師 常懷慢心 於諸同道亦復如是 鬪諍嗔忿口縱四過 命終之後墮大地獄 以經七佛猶不得出 却盡賢劫始可免難 餘報劫數說不可盡 是故修道先當忍辱 又有一人作大國王 名曰盧伽 為大臻王之所討殄 王有一子名曰信住 其父滅已 藏身隱伏 年既長大 貧無資產 被遣事王 王時遊觀 身力疲極 失其眾侶 共王二人到一水邊 共王入洗 王時沈沒 信住接出 手捉王髮擬之深淵 信住語王 我是大臻子 王殺我父 是我大怨 蓋聞父讎不同天如蓋 兄讐不同國而行 我乘危事不可忍 王當就死 其王報言 百死無恨 信住答言 我不殺王 使王知耳 夫報怨者 譬如車輪無有已 不報和順怨乃得止 即便扶王上馬共還國 既還國已 召集諸臣問曰 今得大臻王子 為賞為斬 諸臣皆言 亡國之子不可賞也 宜當殺之 王即具論前事 以女妻之 還其本國 王自歸國如治 善男子菩薩之心廣如山海 其中容處無量善惡 又讐猶忍 況餘嗔忿 現前中華報受樂 後生天中乃至大果 故持戒者忍力為大 P. 21

22 受十善戒門 初起思惟 應修十善 十地經云 菩薩作是思惟 一切眾生墮諸惡道 皆由不離十不善業道集因緣故 是故我當先住善法 亦令他人住於善法 何以故 若人自不行善不具善行 為他說法令住善者 無有是處 次思惟十不善果云 是菩薩復作是思惟 此十不善業道 上者地獄因緣 中者畜生因緣 下者餓鬼因緣 於中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短命 二者多病 劫盜之罪亦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貧窮 二者共財不得自在 ( 餘八三惡道文同 ) 邪婬之罪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婦不貞良 二者二妻相諍不隨己心 妄語之罪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多被誹謗 二者恒為多人所誑 兩舌之罪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得破壞眷屬 二者得弊惡眷屬 惡口之罪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常聞惡聲 二者所有言說恒有諍訟 綺語之罪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所說正語人不信受 二者所有言說不能辨了 貪欲之罪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貪財無有厭足 二者多求恒不從意 嗔恚之罪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常為他人求其長短 二者常為他人所惱害 邪見之罪 若生人中 得二種果報 一者常生邪見家 二者心恒諂曲 既知惡果 次思遠離云 我當遠離十不善業道 樂行善法 作利益眾生故 當住十善業道 亦令他人住於十善業道 以自住善法遠離彼障修行對治 亦令眾生住善法故 ( 次思十善所有利益 廣如十地仁王彌勒問論等說 ) 既欲令眾生修行十善住十善法故 依增上悲 應於八種眾生生八種心 一者於惡行眾生 欲令住善行 故生安穩心 二於苦眾生 令樂具不盡 故生樂心 三於怨憎眾生 不念加報 故生慈心 四於貧窮眾生 欲令遠離彼苦 故生悲心 五於樂眾生 欲令不放逸 故生憐愍心 六於外道眾生 欲令現信佛法 故生利益心 七於因行眾生 欲令不退轉 故生守護心 八於一切攝菩提願眾生 願如己身 是諸眾生即是我身 故生我心 復作此念 是諸眾生墮於邪見 惡意惡心行惡道稠林 我應令彼眾生行真實道 住正見道如實法中 又念 是諸眾生共相破壞 分別彼我 常共鬪諍 日夜嗔恨熾然不息 我應令彼眾生住於無上大道之中 又念 是諸眾生心無厭足 常求他財 邪命自活 我應令彼住於清淨身口意業正命法中 又作是念 是諸眾生因隨貪欲嗔恚愚癡 常為種種煩惱熾火之所燒然 不能志求出惡方便 我應令彼滅除一切煩惱大火 安置清淨無畏之處 又作是念 是諸眾生為於生死 此大瀑水波浪所沒 隨順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隨順世間漂流 沒大愛河 在大駛流 不能正觀 常有欲覺恚覺惱覺 惡行廣故 愛見水中羅剎所執 順入欲林 深愛著故 我慢陸地之所燋枯 無能救者 六入聚落不能動發 自離善行 無正度者 我應於彼生大悲心 以善根力而拔濟之 令得無畏不染寂靜離諸恐怖 住於一切智慧寶洲 又作是念 是諸眾生閉在世間牢獄之處 眾多患苦多惱妄想 愛憎繫縛 憂悲共行 愛瑣所繫 入於三界無明稠林 我應令彼遠離一切三界牢獄所愛著處 令住離相無礙涅槃 發是念已 次為受戒法 如常儀 又彌勒問經云 菩薩修行十善業道 有五希奇 何等為五 一者 P. 22

23 起勇猛心 二者精進 三者堅固 四者智慧 五者果 ( 如名起 ) 又諸菩薩以願堅固故 依大慈悲 起利益眾生行 於諸世間 心不疲倦 何者名為菩薩堅固之願 答曰 有五種法 名為菩薩堅固之願 一者聲聞乘不能動轉 二者辟支佛乘不能動轉 三者諸外道論不能動轉 四者一切諸魔不能動轉 五者不以無因無緣自然動轉 復有五法 知菩薩有大慈悲心 一者為與眾生安穩樂故 不惜一切資生之物 二者不惜自身 三者不護惜命 四者修一切行不待多時 五者怨親等悲 是故菩薩於諸世間心不疲倦 既為眾生發菩提心 受此菩薩十善者 亦應修行堅固等心讚忍護戒門優婆塞戒經第四云 善男子若優婆塞受持戒已 忍辱為先 嗔來喜報觸惱不變 此是菩薩持戒之體 菩薩施他 從怨為始 善男子昔有國王號長生 正法治國 不枉人民 天下太平國土安靜 隣國王摩盧羅那貪其國土 興兵伐之 殺長生王 止其宮闕 長生王唯有一子 始能語言未有所識 長生王臨終之時 勅語左右 我子摩納若全身命 莫報國讐 真是我子欲止怨者 不生報想 怨乃得止 若報怨者 如車輪轉 無有已 摩納年至十二 改名易姓名為無字 被遣事王 無字年雖幼少 才智過人 形貌端正 顏色殊特 禮節俯仰 事之可觀 王甚愛敬 恒在室內 經歷三年 其年十五 王於爾時夫妻二人通有無字 更無餘人 王於屋中失瓔珞珠衣一具 王即推撿 衣無所出 王自思惟 更無餘人 唯有無字 偷我珠衣 即收無字 如治問之 偷我珠衣 去速持出來 無字答王 是我偷珠 當知今日珠不可得 王即問言 汝偷我 云何如言珠不可得 無字答 本非我意 太子遣偷珠 在太子邊 云何可得 王即問言 若太子偷 更復共誰 無字答言 王所愛臣 復共價客主 又共婬女 王於爾時依引收之 問太子言 如何偷珠 太子答王 我不偷珠 王問無字 太子不偷 無字白王 太子偷珠 今言不偷 得免偷珠 無字亦不偷珠 王禁太子著在非所 次問大臣 無字引汝偷珠 速出珠來 大臣答王 實不偷珠 王問無字 臣不偷珠 云何引之 無字白王 口言不偷 得作不偷 無字亦不偷珠 次問商人乃至婬女 亦復如是 王即引此五人各在一處 爾時婬女先往來者問無字言 王之屋內頗有異人不 無字答言 唯王夫妻及有我 更無異人 若無異人 頗鸚鵡等鳥獼猴等獸不 無字答言 有一獼猴恒在屋內 自餘獼猴悉不能入 語無字言 獼猴偷去 審實不疑 汝當白王 出諸伎女多著好衣 自餘獼猴亦著好衣 屋內獼猴但令露身羅列庭前 種種舞戲 獼猴喜効 必持珠衣 共他舞戲 無字即以此事具白王 知王用其言 如是作計歌舞合已 獼猴即便持此珠衣來至庭所 始知五人不偷珠衣 獼猴是賊 王問無字 獼猴是賊 太子不偷 云何證之 無字白王 太子王之正嫡 王所愛重 如其無罪 無字亦應無罪 若不引太子 自下不免失命 是故引太子 云何引大臣 無字白王 大臣者王所敬重 諸臣所尊 傾國貴賤念意佐助得無罪 我亦無罪 云何引商人 無字白王 商主多有金銀異寶 脫得贖命 我亦應免 云何引婬女 無字白王 婬女貌美殊特 多有人與共來往 脫有思智度外人之計 脫能得賊 我即無罪 王知之有智 P. 23

24 愛重如之 恒令自近 王後山獵見群鹿獸 走馬逐之失大眾侶 唯共無字二人相隨 王時疲極止息樹下 無字二坐懷杭王頭 王時眠熟不自覺悟 無字爾時嗔心內發 拔劒擬王 親我父怨今得其便 甚難可恕 復更思惟 我父臨終遺言勅我 若不報怨 真是我子 今若報怨 違父意 非孝子也 拍劒內之 王便驚悟語無字言 我於夢中見長生王子長摩納身以劒臨我 無字白王 長生子久為灰土 今在深山 唯我二人 何處有長生王子 王還安眠 無字復以利劒擬王 王驚寤如前 王復眠已 無字以手王頭髮 問王言 長摩納者我是也 王殺父親 是我怨 今得王 便分死以不 王言 本殺父 今死無恨 摩納白王 我父臨終勅我 今若殺王 違我父願 非孝子也 我不殺王 令王知也 扶王上馬 共歸王宮 既到宮已 召集諸臣 王曰 今得長生王子 為當殺之 為當到賞 諸臣皆言 亡國之子不可賞也 聽當殺 王白 不然 具說前事 即以女妻之 到為本國之主 王自歸還本土 二國通好 不相征討 菩薩之人怨親平等 父怨猶赦 況餘怨也 菩薩之心廣如山海 如能容受無量諸惡沒習之徒 應如是觀 菩薩和光 作此一國王及臣民 普行十善 極救幽苦 慈悲相向 如父如子 如兄如弟 柔和忍辱 悉發菩提心 善戒自居 其行清淨 此名菩薩發意施為無不利益 忍辱大力能摧煩惱白衣互受門 ( 夫妻相勸 ) 優婆塞戒經云 善男子我本往墮邪見家 或綱自我善 我於爾時名曰廣利 妻名女 精進勇猛度脫無量 十善化導 我於爾時心生殺獵 貪嗜酒肉 懶墮懈怠 不能精進 妻時語我 止其獵殺 戒斷酒肉 勤加精進 得脫地獄苦惱之患 上生天宮與一處 我於爾時殺心不止 酒肉美味不能割捨 精進之心懶墮不前 天宮息意 地獄分受 我於爾時居聚落內 近僧伽藍 數聞犍鐘 妻語我言 事事不能 聞犍鐘聲 三彈指一稱佛 歛身自恭莫生憍慢 如其夜半此法莫廢 我即用之無復捨失 經十二年 其妻命終生忉利天 却後三年我亦壽盡 經至斷事 判我入罪 向地獄門 當入門時 聲鐘三聲 我即住立 心生歡喜 愛樂不厭 如法三彈指 長聲唱佛 聲皆慈悲 梵音朗徹 主事聞已 心甚愧感 此真菩薩云何錯判 即遣追還送往天上 既往到已 五體投地 禮敬我妻白言 大師幸承大恩如見濟拔 乃至菩提不違教勅 以是之故 互相為師各獲大果 汝等諦聽信受伏行供養門准四十四 菩薩有十種供養 一設利羅供養 二制多供養 三現前供養 四不現前供養 五自作供養 六教他供養 七財敬供養 八廣大供養 九無染供養 十正行供養 於如來所發起六種增上意樂 一者無上大功德田增上意樂 二無上有大恩德 三者一切有情中尊 四者如鄔曇妙華極難值遇 五獨一出現 六者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增上意樂 依大莊嚴論 有八種供養如來 一依供養 二物 三緣起 四迴向 五因 六智 七田 八依止 頌云 現前不現前 衣服飲食等 深起善淨心 為滿於二聚 常願生佛世 三輪不分別 成熟諸眾生 最後十一種現前不現者 謂 P. 24

25 依供養 依於現在及過未世諸佛而供養故 衣服飲食等者 謂物供養 以衣服等而供養故 深起善淨心者 謂緣起供養 以深淨心而供養故 為滿於二聚者 謂迴向供養 為滿福智二種而供養故 常願生佛世者 謂因供養 由有宿願 願生佛世 令我有益不虛 供養故 三輪不分別者 謂智供養 設供受供供具三事不可得故 成熟諸眾生者 謂田供養 眾生為田 教彼供養 令種善根故 最後十一種者 謂依止供養 此有十一種 一者依止物 由依財物 而供養故 二者依止思惟 由依味思惟隨喜思惟悕望思惟故 三者依止信 由信大乘發菩提心故 四者願 由發弘誓願故 五者依止悲 由憐愍眾生故 六者依止忍 由難行能行故 七者依止行 由諸波羅蜜故 八者依止正念 由如法不倒故 九者依止正見 由如實覺了故 十者依止解脫 由聲聞煩惱滅故 十一者依止真實 由得大菩提故 五種自意供養如來 應知此供養為最上供養 何謂為五 一者淨信 二者深心 三者神通 四者方便 五者和合 淨信者 於大乘法說供養處 生淨信故 深心者 此心有九種 一味心 二隨喜心 三悕望心 四無厭心 五廣大心 六勝喜心 七勝利心 八無染心 九善淨心 神通者 謂依虛空藏等諸三摩提故 方便者 謂無分別智方便攝故 和合者 謂一切諸大菩薩和合一果入一切果故 文殊問經上卷云 有三十五大供養 是菩薩摩訶薩應知 然燈燒香塗身塗地香末香袈裟及繖若龍子幡并諸餘幡螺鼓大鼓鈴盤舞歌以臥具或三節鼓腰鼓節鼓并及截鼓曼陀羅華掃地灑地貫華懸繒飯水漿飲可食可噉及以可味香和檳榔楊枝浴香并及澡豆 此謂大供養供養見利門文殊問經下卷云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 世尊諸供養餘華用治眾病或消惡毒 其法云何 若供養佛餘華 般若波羅蜜華 佛足下華 菩提樹華 轉法輪處華 塔華 菩薩華 眾僧華 佛像華 其法云何 世尊用此華有幾種呪 世尊一切諸華 云何入佛華中 世尊用此華法 為有一種 為有多種 此呪為有一種為有多種 佛告文殊師利 各各華 各各呪 一一華呪 一百八遍誦佛華呪曰南無佛闥寫冶莎訶般若波羅蜜華呪曰那末阿盧履 ( 民旨反 ) 波若波羅蜜多裔莎訶佛足華呪曰那莫波陀制點耽鹽莎訶菩提樹華呪曰南無菩提逼力龕嵐莎訶轉法輪處華呪曰 P. 25

26 南無達摩斫柯羅夜莎訶塔華呪曰那莫鍮跋耶莎訶菩薩華呪曰南無菩提薩埵冶莎訶眾僧華呪曰那莫僧伽冶莎訶佛像華呪曰那莫波羅底耶莎訶文殊師利呪經如是 汝當受持 復告文殊師利 用此華法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若能信修行 應當早起清淨澡瀨念佛功德恭敬此華 不以足蹈及跨華上 如法執取安置淨器 若人寒熱 冷水摩華以用塗身 若頭額痛亦皆用塗 若吐利出血 或腹內煩痛 以漿飲摩華 當服此華飲 若口患瘡 以暖水摩華含此華汁 若人多嗔 或以冷水或以沙糖 以摩此華飲服華汁 若多貪染 以灰汁摩華塗其隱處 復以冷水摩華塗其頂上 貪結漸消 常為一切所愛敬 若天雨不止 於空閑處 以火燒華 令雨即止 若天亢旱 在空閑處 以華置水中 復呪冷水更麗華上 天即降雨 若牛馬象等本性不調 以華飲之即便調伏 若諸果樹華實不茂 以冷水牛糞摩取華汁 以塗其根 不得踐蹈 華實即多 若田中多水苗稼損減 搗華為抹以散田中 即得滋長 若高原陸地無有水處 請四比丘 於其處布華 一日之中百八遍誦呪 次復一日更以新華布先華上 又誦呪一百八遍 如是乃至七日 掘便得水 若國土多疾病 以冷水磨華 塗螺鼓等 吹擊出聲 聞者即愈 若敵國怨家欲來侵境 以水摩華 在於彼處用灑散之 即得退散 若於高山有盤石處 眾多比丘於石上摩華 摩華既竟相與禮拜 久後石上自生珍寶 若人愚癡 取所供養華數有百種下至七種 搗以為抹 以牛蘇先誦呪一百八遍 和以為丸如彈丸大 日服一丸 服丸之時亦誦呪百八遍 漸得聰明利根 一日之中能誦百偈 若人有所作 取優鉢羅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欝波羅華等若水陸生華 華有百種 先以供養 後以水摩華 隨其所須或塗或散 悉皆有果 若得百種華 抹以為散 水和為丸 若惡腫病摩其瘡上 其病即愈 若癕若癤若諸毒 或服此丸 或以塗膚 病即得除 若人常患氣味身體消滅 以大小麥汁摩於華塗其身上 即便充悅 復以未利華汁和華散 為丸塗其額上 一切怨家見生愛念 文殊師利此華呪法南無佛闥寫冶莎訶 ( 一 ) 那末柯盧履 ( 民旨反 ) 般若波羅蜜多莎訶 ( 二 ) 那莫波陀制點耽鹽莎訶 ( 三 ) 南無菩提逼力龕嵐莎訶 ( 四 ) 南無達摩斫柯羅夜莎訶 ( 五 ) 那莫鍮跋耶莎訶 ( 六 ) 南無菩提薩埵野莎訶 ( 七 ) 那莫僧伽野莎訶 ( 八 ) 那莫波羅底耶莎訶 ( 九 ) P. 26

27 一一呪誦百八遍 此呪章句汝於處處當說 如佛華法餘華亦如是障治門瑜伽七十九云 菩薩略有四上品障 若不淨除 終不堪能入菩薩地及地漸次 何等為四 一者於諸菩薩毘奈耶中 起染污犯 二者毀謗大乘相應妙法 三者未積集善根 四者有染愛心 為治此四 一者遍於十方諸佛如來所 深心懇責發露悔過 二者遍為利益一切十方諸有情類 勸請一切如來說法 三者遍於十方一切有情所有功德 皆生隨喜 四者凡所生起一切善根 皆悉迴向阿耨菩提勝劣門彌勒問經論第二云 菩薩摩訶薩有五種法 勝於聲聞十善業道 一專心修行 以畢竟不離一味心故 二常修行 不斷不絕不休息故 三為安穩自身 為自身取人天身 取人天安穩及大菩提故 四為安穩他身 為與一切眾生安穩畢竟迴向大菩提故 五善清淨 復有七種 一不破故 少分修治名之為破 具足修治名為不破 二不點 不自修行 教他修行 故名為點 菩薩自行教他修行 故名不點 三不污 自不修行不教他修 見他修行而心隨喜 故名為污 是故菩薩具足修行名為不污 四無所屬 要依他智而能修行 故名為屬 是故菩薩不依他智而能修行名無所屬 五善究竟 專念畢竟欲心等 名善究竟 六不食 迴向於有 取有資生 故名為食 是故菩薩不取於有名為不食 七智者讚歎 捨二乘迴向世間 捨大乘迴向小乘 名智者不讚歎 是故菩薩於二乘中不迴向世間 於大乘中不迴向二乘 名智者所讚 應知 菩薩有五種法 修行十善業道 能過世間 一者願 菩薩從初發心乃至道場 常為一切世間天人而作福田 勝諸二乘故 二者安穩 菩薩修行雖為世間極苦所迫 不捨菩提 專心修行故 三深心 以最勝心修行故 以諸菩薩最深愛心修行十善故 四善清淨 以菩薩有三種清淨行十善道故 五方便者 菩薩於何等法中 以何等方便 修行十善故 復有五種法故 修行無量十善業道 何等為五 一無量世 以無量時修行故 二無量善法 以彼善法無量故 菩薩起無量善業道 集一切功德 令生受用故 三無量觀 以為無量眾生觀非為有量眾生故 四無量盡者 譬如長者財富無量 是大捨者 是大慈者 行大悲者 大商主者 憐愍一切諸眾生故 修行者 不退心者 起如是心 我能與彼一切眾生無量無邊安穩之樂 菩薩亦行以住深心 為諸眾生住安穩心 起大精進心 作是思惟 我當教化無量無邊苦惱眾生 皆悉安置涅槃樂中 是故菩薩修行無盡 五無量迴向 以十無盡無量 修行善業道 亦復無量 以依先迴向無量故 菩薩修行一切善業道 果亦復無量 名無量迴向善友門一善友相 四十四菩薩地云 當知菩薩成就八支 能為善友眾相圓滿 一者住戒 於諸律儀無穿無缺 二者多聞 覺慧成就 三者具證 得修所成隨一勝善 逮於止觀 四者哀愍 內具慈悲 能捨自己現法樂住 精勤無怠饒益於他 五者無畏 為他宣說正法教時 非由恐怖忘失念辯 六者堪忍 於他輕笑調弄鄙言違拒等事非愛言路 P. 27

28 種種惡行 皆悉能忍 七者無倦 其力充強 能多思擇 處眾說法 言無蹇澁 心不疲厭 八者善詞 語具圓滿不壞法性 言詞辨了 善友所作 菩薩地云 若諸菩薩具五種相 眾德相應 能為善友 所作不虛 一者於他先欲求作利益安樂 二者於彼利益安樂 如實了知 無顛倒覺 三者於彼善權方便 順儀說法 隨眾堪受 調伏事中有能有力 四者饒益心無厭倦 五者具足平等大悲 於諸有情劣中勝品 心不偏黨 若諸菩薩成就五相 令善友性作信依處 令他遠聞極生淨信 何況親覩 一者勝妙 威儀圓滿寂靜 具足一切支分 皆無躁動 二者敦肅 三業現行無掉無擾 三者無矯 不為誑他故思詐現嚴整威儀 四者無嫉 終不於他所得利養恭敬生不堪忍 而常請說後勸於彼 廣施恭敬無諂偽心 見彼說法及利恭敬 深生隨喜 如自所得 五者儉約 尠儲隨捨 善友菩薩由五種相 於所化生為善友事 一能諫舉 二能令憶 三能教授 四能教誡 五能說法 當知菩薩由四種相 方得圓滿親近善友 一於善友有病無病 隨時供侍 恒常發起愛敬淨信 二於善友 隨時敬問禮拜 奉迎合掌 慇勤修和敬業 而為供養 三於善友 如法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 隨時供養 四於善友 若正依止於如法義 若合若離 隨自在轉 無有傾動 如實顯發 作奉教心 隨時往詣 恭敬承事請問聽受 准法句經云 爾時寶明菩薩白佛言 世尊云何是善知識 佛言 善知識者 善解深法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 了達諸法從本以來究竟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性相如如 住於實際 於畢竟空中 熾然建立 是善知識 舉喻顯能 法句經云 善男子善知識者 是汝父母 養育汝等菩提身故 善知識者 是汝眼目 示導汝等菩提路故 ( 下略不具善知識言 准此 ) 是汝脚足 荷負汝等離生死故 是汝梯蹬 扶持汝等至彼岸故 是汝飲食 能使汝等增長法身故 是汝寶衣 覆蓋汝等功德身故 是汝橋梁 運載汝等度有海故 是汝財寶 究攝汝等離貧苦故 是汝日月 照曜汝等離黑闇故 是汝身命 護惜汝等無有怖時故 是汝鎧杖 降伏諸魔得無畏故 是汝絙繩 挽拔汝等離地獄故 是汝妙藥 療治汝等煩惱病故 是汝利刀 割斷汝等諸愛網故 是汝雨 閏漬汝等菩提牙故 是汝燈明 能破汝等五蓋闇故 是汝善標 教示汝等趣正道故 是汝薪火 成熟汝等涅槃食故 是汝弓箭 射殺汝等煩惱賊故 是汝勇將 能破汝等生死軍故 是汝如來 破汝煩惱至涅槃故 善男子善知識者 有如是等無量功德 是故我今教汝親近 於是寶明與諸大眾聞佛說此妙法及善知識要句 舉聲號哭 淚下如雨 悲啼懊惱 不能自裁 自念 我身從曠劫來 為善知識之所守護 是故今日值於如來 得聞深法 如是遇者 善知識力 非我力能 自念 我等從本已來 未曾報恩方便親近 說此語已 重復舉聲 知識大文與瑜伽同 尸迦羅越六向拜經云 惡知識有四輩 一者內有怨心 外強為知識 二者於人前好言語 背後說人惡 三者有急時 於人前愁憂 背後歡喜 四者外如親厚 內興怨謀 善知識亦有四輩 一者外如怨家 內有厚意 二者於人前直諫 於外說人善 三者病瘦縣官為其征伀憂解之 四者見人貧賤不棄捐 常念求方便喜富之 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難諫曉教之作善 故與惡者相隨 二者教之莫與喜酒者為伴 故與嗜酒人相隨 三教 P. 28

29 之自守 益更多事 四者教之與賢者為友 故與博掩子為厚 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見人貧窮 本之令治生 二者不與人諍挍計 三者日往消息之 四者坐起常相念 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為吏所捕 將歸藏匿之 於後解決之 二者有病瘦 將歸養視之 三者知識死亡 棺歛視之 四者知識已死後念其家 善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欲鬪止之 二者欲隨惡知識 諫止之 三者不欲治生 勸令治生 四者不喜經道 教令信喜之 惡知識復有四輩 一者人小侵之 便大怒 二者有急之日 請使不肯行 三者見人有急時 避人走 四者見人死亡 棄不視 佛言 擇其善者從之 惡者遠之 我與善知識相隨 故自致得佛雜行門謂子事父母當有五事 一者當念治生 二者早起勅令奴婢時作飯食 三者不益父母憂 四者當念父母恩 五者父母病瘦 當恐懼求醫師治之 父母視子亦有五事 一者當教去惡就善 二者當教計算書疏 三當教持經戒 四者當為早娶婦 五者家中所有當與之 弟子事師當有五事 一者當敬歎 二者當念其恩 三者所教隨之 四者思念不厭 五者於後當稱譽之 師教弟子亦有五事 一當令疾知 二當令勝他弟子 三欲令知不忘 四諸疑難悉為解之 五欲令弟子智勝師 婦事夫有五事 一夫從外來 當起迎之 二夫出不在 當炊蒸掃除待之 三不得有婬心於外 夫罵詈之 不得還言作怒 四當用夫教誡所有財物不得藏隱 五夫休息蓋藏乃得臥 夫視婦亦有五事 一者出入當敬於婦 二飲食衣被當用與 三用給金銀珠璣 四家中所有少多悉付之 五不得於外有邪心畜侍御人 親屬朋友當有五事 一見作非惡 私於屏處諫曉呵止 二有小急 當奔赴救護 三有私語 不得為他說 四當相敬歎 五所有好物當多少分與之 大夫視奴客婢使亦有五事 一當以時與飲食衣被 二病瘦當為呼醫治之 三不妄撾打之 四有私財不得奪之 五分物當平等 奴客婢使事大夫亦有五事 一當自早起勿令大夫呼 二所當作自用心為之 三當惜大夫物不得棄捐乞丐人 四大夫出入當送迎 五當於後稱譽大夫善 不得說其惡 人事沙門道人當用五事 一以善心向之 二擇好言與語 三以身敬之 四當慈慕之 五沙門道人人中雄師 當敬事之問度世事 沙門道人當以六意視凡夫 教布施乃至智慧為六 沙門道人教去惡為善 開示正道恩 大於父母也婦行門玉耶經云 佛告玉耶 女人不當自恃端政輕慢夫婿 何者端正 去邪態八十四垢 定意一心 是為端正 不以顏色面白髮綵為端政也 女人身中有十惡事 何等為十 一者女人初生墮地 父母不喜 二者育養視無滋味 三者女人心常畏人 四者父母恒憂嫁娶 五者與父母生相離別 六者常畏夫聟 視其顏色 歡悅輒喜 嗔恚則懼 七者懷姙產生甚難 八者女人少為父母所撿錄 九者中為婿禁制 十者年老為兒孫所呵 從生至終不得自在 是為十惡 佛告玉耶 婦事公姑夫婿有五善三惡 何為五善 一者為婦當晚臥早起 櫛梳髮綵 整頓衣服 洗拭面目 勿有垢穢 執於事作 先 P. 29

30 啟所尊 心常恭順 設有甘美 不得先食 二者夫婿呵罵 不得嗔恨 三者一心守夫婿 不得念邪婬 四者常願夫婿長壽 五者夫婿出行 婦當整頓家中 常念夫善不念夫惡 是為五善 何等三惡 一者不以婦禮承事公姑夫婿 但欲美食 先取噉之 未瞑早臥 日出不起 夫若呵教 嗔目視夫 應拒獨罵 二者不一心向夫婿 但念他男子 三者欲令夫死早得更嫁 是為三惡 佛告玉耶 世間復七輩婦 一婦如母 二如妹 三如善知識 四如婦 五如婢 六如怨家 七如奪命 母婦者 愛念夫婿 猶若慈母 侍其晨夜 不離左右 供養盡心 不失時宜 夫若行來 恐入輕易 見則憐念 心無疲厭 憐夫如子 如妹婦者 承事夫婿盡其敬誠 若如兄弟同氣分形骨肉至親無有二情 尊奉敬之 如妹事兄 善知識婦者 侍其夫婿 愛念懇至 依依戀戀 不能相棄 私密之事常相告示 見過依呵 令行無失 善事相教 使益明智 相親愛欲令度世 如善知識也 婦婦者 供養大人 竭誠盡敬 承事夫婿 謙遜順命 夙興夜寐 恭諾言令 口無逸言 身無逸行 有善推讓 過則稱己 誨訓仁施 勸進為道 心端意一 無有邪瞻 靖修婦節 終無闕廢 進不犯儀 退不失禮 唯和為貴 婢婦者 常懷畏慎 不敢自慢 競競趣事 無所避彈 心常謙恭 忠孝盡節 言以柔濡 性常和穆 口不犯亂邪之語 身不入放逸之行 貞良純一 質朴直信 恒自嚴整 以禮自將 夫婿納幸不以憍慢 設不接遇 不以為怨 或得捶杖 分受不恚 及見罵辱 默而不恨 甘心樂受 無有二意 勸進所好 不妬聲色 遇己曲薄 不訴求直 務修婦節 不擇衣飡 專精恭敬 唯恐不及 敬奉夫婿 如婢事大家 是為婢婦也 怨家婦者 見夫不歡喜 恒懷嗔恚 晝夜思念欲得解離 為夫婦心常如寄客 偘偘鬪諍 無所畏避 亂頭勤不肯作使 不念治家養活兒子 或行婬蕩 不知羞恥 狀如犬畜 毀辱親里 譬如怨家 奪命婦者 晝夜不寢 毒心相向 當何方便得相遠離 欲與毒藥 恐人覺知 或至親里 遠近寄之 作便嗔恚 詳共賊之 若持寶物 雇人害之 或使傍夫伺而殺之 怨枉夫命 是奪命婦 佛告玉耶 五善婦者 常有顯名 言行有法 眾人愛敬 宗親九族并蒙其榮 天龍鬼神皆來擁護 使不枉橫 萬分之後得生天上 七寶宮殿在所自然 天上壽盡下生世間 當為富貴王侯子孫端正聖智人所奉敬 其二婦者常得惡名 今現在身不得安寧 數為惡鬼眾毒所病 臥起不安 惡夢驚怖 所願不得 多逢災橫 萬分之後魂魄受形 當入地獄餓鬼畜生 展轉三塗 累劫不竟勸發菩提心集卷中 P. 30

31 勸發菩提心集卷下翻經沙門慧沼撰受菩薩三聚淨戒門得捨門自受菩薩戒門八勝五想門聽法門說法門攝生方便門求法門入法門應護正法門六度依莊嚴論十種分別門七似饒益門 ( 謂似母等 ) 菩薩五悕望門六決定應作門六度瑜伽九種分別門五相名波羅蜜門七相施等清淨門 ( 謂施見心語智并藏隱六方離十四也 ) 七非田不應施與門四攝如度九種門各九得果門十業得短命報門十業長壽報門十業多病不病門十業醜好報門十業生下上族門禮塔十功德門施蓋十功德門施旛十功德門施飲十功德門施衣十功德門施器及飲食得十功德門施香十功德門施燈十功德門恭敬合掌十功德門大唐三藏法師傳西域正法藏受菩薩戒法將欲受菩薩戒 先教發殷淨心 或復一年下至七日 持齋禮拜 捨諸惡業 習諸善事 長養淨心 然可為受 若有事緣 不得先教發殷淨心 欲受戒時 發深重心 方與受之 深重心者 斷一切惡 修一切善 度脫一切眾生心是 若先未曾歸依三寶者 教令歸依 若已曾歸依者 不須教之 歸依云弟子某甲等 願從今身盡未來際 歸依佛兩足尊 歸依法離欲尊 歸依僧眾中尊 ( 如是三唱 ) 弟子某甲等 願從今身盡未來際 歸依佛竟 歸依法竟 歸依僧竟 ( 三說 ) 從今已往稱佛為師 不敢歸餘邪魔外道 唯願三寶慈悲攝受次教請己為受菩薩戒師云弟子某甲等 今於師所求受菩薩戒 大德於我不憚勞者 慈愍故 ( 三說 ) 戒師答云 好次教請釋迦如來為受戒和上云弟子某甲等 奉請本師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 為受菩薩戒和上 我依和上故 得受菩薩戒 慈愍故 ( 三說 ) 次教請曼殊室利為阿闍梨云弟子某甲等 奉請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 為受菩薩戒阿闍梨 我依阿闍梨故 得受菩薩戒 慈愍故 ( 三說 ) 次教請彌勒菩薩為教授師云弟子某甲等 奉請彌勒菩薩摩訶薩 為受菩薩戒教授師 我依教授師故 得受菩薩戒 慈愍故 ( 三說 ) 次教請十方諸佛為證戒師云弟子某甲等 奉請十方諸佛如來應正等覺 為受菩薩戒證戒師 我依證戒師故 得受菩薩戒 慈愍故 ( 三說 ) P. 31

32 次教請十方菩薩為同法侶云弟子某甲等 奉請十方一切菩薩摩訶薩 為受菩薩戒同法侶 我依同法侶故 得受菩薩戒 慈愍故 ( 三說 ) 次教發菩提心云 菩提心者 廣則無邊 略有三種 一者厭離有為心 二者欣求菩提心 三者深念眾生心 厭離有為心者 即是廣說生死過患 令深生厭離 五法相似生死大海 得大海名 一處所無邊相似故 二甚深相似故 三難度相似故 四不可飲相似故 五大寶所依相似故 求菩提心者 即是廣說三身菩提所有功德 令起忻求 深念眾生心者 即是廣說怨親等想 令俱生慈愍發心度脫次言 善男子善女人等諦聽 我今問汝 隨汝意答 汝發菩提心未 ( 教答云發 ) 次教懺悔云弟子某甲等 仰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兩足中尊一切諸法離欲中尊一切僧寶諸眾中尊 弟子某甲等 自從無始生死已來至于今日 貪瞋癡等無量煩惱惱亂身心 廣造眾罪 所謂破塔壞寺 焚燒經像 用盜三寶財物 謗三乘法 言非聖教 障礙留難隱弊覆藏 於一切出家人所 若有戒若無戒 持戒破戒打罵呵責 說其過惡 禁閉牢獄 或奪袈裟 逼令還俗 策役驅使 責其發調 斷其命根 或殺父 害母 出佛身血 殺阿羅漢 破和合僧 起大邪見 謗無因果 長夜常行十不善業 所謂身業不善 行殺盜婬 語業不善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 意業不善 貪瞋邪見污父污母 污比丘比丘尼 污僧伽藍所 破齋破戒 飲酒食肉 輕毀三寶 惱亂眾生 自作教他 見作隨喜 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不可數知 今日誠心發露懺悔 一懺已後斷相續心 盡未來際永不敢作 唯願三寶慈悲證明 令弟子等罪障消滅次說菩薩三聚戒相 一者律儀戒 誓斷一切惡盡 二者攝善法戒 誓修一切善盡 三者饒益有情戒 誓度一切眾生盡次言善男子善女人等諦聽 我今問汝 隨汝意答 汝是菩薩非 ( 答言是 ) 言菩薩者 信是身中實有菩薩種姓 堪受菩薩淨戒 名為菩薩 非已有證名為菩薩次為受令諦聽發深重心云善男子善女人等諦聽 汝等今於我所求受一切菩薩學處 求受一切菩薩淨戒 所謂律儀戒 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戒 此諸學處此諸淨戒 過去一切菩薩已學 未來一切菩薩當學 現在一切菩薩今學 汝等從今時盡未來際不得犯 能持不 教答言能 ( 三說 ) 次受戒師自稱己名 請佛證明 起立手執香爐 若在高座不須起立云弟子某甲等 仰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 今於此索訶世界一四天下南贍部洲人主地某聚落某伽藍此道場中 有眾多菩薩 來於我所三說求受菩薩戒 我已為作證 唯願慈悲亦為作證 ( 禮拜三請 ) P. 32

33 次當為說三品心受戒 於十方諸佛所 有三品相現 或涼風或妙香 或異聲或光明等 種種相現 彼諸菩薩各各問佛 何因緣故有此相現 彼佛各答云 於某方處索訶世界 在某處所 有某甲眾多菩薩 於某甲師所 說受菩薩戒 今證明所以有此三品相現 彼彼菩薩咸生歡喜 各各皆言 於如是等極惡處所 如此具足雜染煩惱惡業有情 能發如是極勝之心 受菩薩戒 甚為希有 深生憐愍 於汝等所 起同梵行心 是故汝等宜應至心護持淨戒 不惜身命而勿毀犯次為說持犯之相 乃至持一草繫 亦有持犯菩薩戒相 不能廣說 今略說重者 謂四波羅夷 波羅夷者 此云他勝處 善法益己 名之為自 惡法損己 名之為他 若犯此四 惡法增長 損害於自 名他勝處善男子善女人等諦聽 一者若有菩薩 於戒師所三說求受菩薩戒竟 為名聞利養 自讚毀他 非真菩薩 假名菩薩 無慚無愧 犯波羅夷 汝等從今身盡未來際 不得犯 能持不 ( 答言能 ) 善男子善女人等諦聽 二者若有菩薩 於戒師所 三說求受菩薩戒竟 有財有法 有來求者 慳不施與 非真菩薩 假名菩薩 無慚無愧 犯波羅夷 汝等從今身盡未來際 不得犯 能持不 ( 答言能 ) 善男子善女人等諦聽 三者若有菩薩 於戒師所 三說求受菩薩戒竟 先時共他鬪諍違競 他來求悔 以瞋恨心不隨彼請 已不於他速求懺悔 非真菩薩 假名菩薩 無慚無愧 犯波羅夷 汝等從今身盡未來際 不得犯 能持不( 答言能 ) 善男子善女人等諦聽 四者若有菩薩 於戒師所 三說求受菩薩戒竟 起邪見心 毀訾三寶 誹謗大乘 言非佛說 非真菩薩 假名菩薩 無慚無愧 犯波羅夷 汝等從今身盡未來際 不得犯 能持不 ( 答言能 ) 上所受戒正是起行 起行既訖次教發願云弟子某甲等 願以如是懺悔受戒所生功德 迴施一切眾生 未離苦者願皆離苦 未得樂者願令得樂 未發菩提心斷惡修善者 願發菩提心斷惡修善 未成佛者願早成佛 又以如是所生功德 願共一切眾生 捨此身竟 得生覩史多天 奉見彌勒 龍華三會願登初首 聞法悟道 證無生忍 獲大神通 遊歷十方 歷事諸佛 恒聞無上大乘正法 又以如是所生功德 願共一切眾生 生生世世永離地獄身 永離畜生身 永離餓鬼身 永離邊地下賤身 永離不自在身 永離女人身 常於佛法中 清淨修行 與一切眾生作大善知識 願一切眾生聞我名者發菩提心 見我身者斷惡修善 聞我說法者得大智慧 知我心者早得成佛得捨門菩薩地四十云 菩薩於四他勝處法 隨犯一種 況犯一切 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 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淨 是即名為相似菩薩 非真菩薩 菩薩若用軟中品纏 毀犯四種他勝處法 不捨菩薩淨戒律儀 上品纏犯即名為捨 P. 33

34 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 數數現行都無慚愧 深生愛樂 見是功德 當知說名上品纏犯 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 便捨菩薩淨戒律儀 如諸苾芻犯他勝處法 即便棄捨別解脫戒 若諸菩薩由此毀犯 棄捨菩薩淨戒律儀 於現法中堪任更受 非不堪任 如苾芻住別解脫戒 犯他勝處法 於現法中不任更受 略由二緣捨諸菩薩淨戒律儀 一者棄捨無上正等大菩提願 二者現行上品纏 犯他勝處法 若諸菩薩雖復轉身遍十方界 在在生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 由是菩薩不捨無上菩提大願 亦不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 若諸菩薩轉受餘生 忘失本念 值遇善友為欲覺寤菩薩戒念 雖數重受 而非新受 亦不新得 準七十五 有四緣捨 一決定發起受心不同分心 二於有識別大丈夫前 故意發起棄捨語言 三總別毀犯四他勝法 四以增上品纏 總別毀犯隨順四種他勝處法 又此菩薩一切違犯 當知皆是惡作所攝 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小乘大乘補特伽羅 發露悔滅 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 失戒律儀 應當更受 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 應對於三補特伽羅 或過是數 應如發露除惡作法 先當稱述所犯事名 應作是說 長老尊念 或言大德 我如是名違犯菩薩毘奈耶法 如所稱事犯惡作罪 餘如苾芻發露悔滅惡作罪法 應如是說 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 及餘違犯 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法 當知如前 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 爾時菩薩以深重意樂起自誓心 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 如是於犯還出還淨自受菩薩戒法 ( 瑜伽四十一 ) 又諸菩薩欲受菩薩淨戒律儀 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 爾時應對如來像前自受菩薩淨戒律儀 應如是受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或蹲跪坐 作如是言 我如是名仰啟十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眾 我今欲於十方世界佛菩薩所 誓受一切菩薩學處 誓受一切菩薩淨戒 謂律儀戒 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戒 如是學處 如是淨戒 過去一切菩薩已具 未來一切菩薩當具 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 於是學處 於是淨戒 過去一切菩薩已學 未來一切菩薩當學 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學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說已應起 所餘一切如前應知準應受法八勝五想門初說行殊勝相 一趣道勝 二發心 三福田 四功德 五受罪輕微 六處胎 七神通 八果報勝 發五觀心 第一觀一切眾生猶如聖人想 第二猶如父母想 第三猶如師長想 第四猶如國王想 第五猶如家想 又發四願 第一所有功德與十方一切眾生同有 第二願十方一切眾生度生死煩惱海 第三願十方一切眾生共通十二部經 文義了了 第四願十方一切眾生俱至無上正等菩提聽法儀 ( 瑜伽四十四 ) 若諸菩薩欲聽法時 作五種想 應從善友聽聞正法 一作寶想 難得義故 二作眼想 能得廣大俱生妙慧 因性義故 三作明想 已得廣大俱生慧眼 於一切種 如實所知 等照義故 四作大果勝功德想 能得涅槃及三菩提無上妙迹 因性義故 五 P. 34

35 作無罪大適悅想 於現法中 未得涅槃及三菩提 於法如實簡擇 止觀無罪大樂 因性義故 若諸菩薩欲從善友聽聞法時 於說法師 由五種處 不作異意 以純淨心 屬耳聽法 一於壞戒不作異意 謂不作心此是破戒不住律儀 我今不應從彼聽法 二於壞族不作異意 謂不作心此是卑姓 我今不應從彼聽法 三於壞色不作異意 不作心此是醜陋 我今不應從彼聽法 四於壞文不作異意 謂不作心此於言詞不善藻飾 我今不應從彼聽法 但依於義不依於文 五於壞語不作異意 謂不作心此語麁惡多懷忿恚 不以美言宣說諸法 我今不應從彼聽法 瑜伽三十八 云何求聞正法 謂諸菩薩於善說法 應當安住猛利愛重求聞正法 略說猛利愛重之相 謂諸菩薩為欲聽聞一善說法 假使路由猛焰熾然大熱鐵地 無餘方便可得聞是善說法者 即便發起猛利愛重 歡喜而入 何況欲聞多善言義 又諸菩薩於自身分 及於一切資身眾具飲食等事 所有愛重方後愛重 於百分中不及其一 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菩薩如是於善說法生敬重心 常樂聽聞諸善說法 無有勞倦亦無厭足 淨信深厚 其性柔和 心直見直 愛敬德故 愛敬法故 住法師所 無詰難心 有敬重心 無高慢心 專為求善 非顯己德 為欲安立自他善根 不為利養恭敬因緣 菩薩具足如是功德 往法師所 無雜染心 無散亂心 聽聞正法 云何無染心 謂聽聞時 其心遠離貢高雜染 遠離輕慢雜染 遠離怯弱雜染 由六相故離高雜染 謂聽法時 應時而聽 殷重而聽 恭敬而聽 不為損害 不為隨順 不求過失 由其四相離輕雜染 於聽法時 恭敬正法 恭敬說法補特伽羅 不輕正法 不輕說者 又聽法時 不自輕蔑 由此一相遠離怯弱雜染 云何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謂由五相 一者求悟解心聽聞正法 二者專一趣心 三聆音屬耳 四掃滌其心 五者攝一切心聽聞正法 何故求法 謂諸菩薩求內明時 為正修行法隨法行 為廣開示利悟於他 若求因明時 為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明論是惡言說 為欲降伏他諸異論 為欲於此真實聖教未淨信者令其淨信 已淨信者倍令增廣 求聲明時 為令信樂典語眾生於菩薩身深生敬信 為欲悟入詁訓言音文句差別 於一義中種種品類殊音隨說 若求醫明時 為息眾生種種疾病 為欲饒益一切大眾 若諸菩薩求工巧明 為少功力多集殄財 為欲利益諸眾生故 為發眾生甚希奇想 為以巧智平等分布饒益攝受無量眾生 求此五明 為令無上正等菩提大智資糧速得圓滿說法門菩薩為他說法有二 一隨順說 二清淨說 隨順說如別解脫戒經中說 清淨說於己有怨諸有情類 應住慈心為說正法 於惡行者 住利益心 應說正法 於諸有情無樂有苦放逸下劣有情 應當安住利益安樂哀愍之心為說正法 不以嫉纏增上力故自讚毀他 以無染心 不希利養恭敬讚歎 為他說法攝生方便門 P. 35

36 四種方便於諸有情普攝調伏成熟 何等為四 一隨攝方便 二能攝方便 三令入方便 四隨轉方便 是行布施名隨攝方便 何以故 先以種種財物 布施饒益有情 為欲令彼聽受所說奉教行故 若諸菩薩次行愛語 於彼彼處有愚癡者 為欲除彼所有愚癡令無餘故 令其攝受瞻察正理 如是愛語名能攝方便 若諸菩薩知彼有情攝受瞻察正道理已 次行利行 拔彼有情出不善處 於其善處勸導調伏安處建立 名令入方便 若諸菩薩如是方便令趣入已 最後與其於正事業同共修行 令彼隨轉 由是因緣 令所化者不作是說 汝自無有淨信尸羅慧捨智慧 何賴於善勸導於他 諫誨呵擯 與作憶念 是故同事名隨轉方便求法門大乘莊嚴經論求法有四因緣 一為色 二為非色 三為神通 四為正法 為色者 相好因故 為非色者 滅煩惱病因故 為神通者 自在因故 為正法者 無盡因故 如梵天王問經說 菩薩求法具足四相 一者如妙寶想 難得義故 二如良藥想 除病義故 三如財物想 不散義故 四如涅槃想 苦滅義故 由法是相好莊嚴因故如妙寶想 由法是滅煩惱病因故如良藥想 由法是神通自在因故如財物想 由法是正法無盡因故如涅槃想 求法有三種大 一者方便大 由最上精進求世諦第一諦實不倒故 二他利大 由法作世間依怙以第一義安置故 三自利大 由一切功德如海滿足故入法門十住毘婆沙入寺品云 菩薩若入寺 應行諸威儀恭敬而禮拜供養 諸比丘在家菩薩若入佛寺 初欲入時 於寺門外五體投地 應作是念 此是善人住處 是空行者住處 無想行者住處 無願行者住處 行慈悲喜捨者住處 正行正念者住處 若見諸比丘隨所見業 見已恭肅敬心 禮拜親近問訊 應作是念 若我恒沙劫 常於天祀中大施不休廢 不如一出家 又念 在家多諸過患 出家皆無 隨應廣說 念出家者所行法事所得功德我何時得 廣說三乘所有行相 是在家菩薩已慕尚出家 若入塔寺敬禮佛時 應生三心 一我當何時得於八部受諸供養 二何時當得神力 舍利流布世間利益眾生 三我今深心行大精進得大菩提 我作佛已入無餘涅槃 次隨所作詣諸比丘 請諸法性相詣論師所 問戒持犯詣律師所 坐禪習定詣禪師所等應護正法門菩薩五因緣故應受護正法 一知報諸佛恩故 二令法久住故 三以最上供養供養諸佛故 四利益無量眾生故 五正法第一難得故 瑜伽七十云 由三過故不能無倒聽聞正法 一散亂故 二愚癡故 三不恭敬故 有五種相為聞修器 一謙下心 二奉行心 三攝受義心 四善攝受義心 五恭敬心 文殊問般若經云 六時不聲 禮佛時 聽法時 眾和合時 吃食時 正食時 大小便時 何故 如是天清淨心為聞法故 以彼聲故 心不得定故 諸天還以天去故 惡鬼來作不饒益事 P. 36

37 六度十種分別門 大乘莊嚴論第七度攝品云 此中六波羅蜜有十種義 一制數 二顯相 三次第 四釋名 五修習 六差別 七攝行 八治障 九功德 十互顯 初數六 復次釋第一云 為攝自利三事故唯有六 一增進 二不染 三不倒初 四如次令四事進 一資生成就 由布施故 二自身成就 由持戒故 三眷屬成就 由於忍辱 四發起成就 由於精進 一切事業由此成故 第五禪定 能令煩惱不染折伏煩惱故 由此力故 第六般若 令業不顛倒一切所作如實知故 第二復次為攝二利六事故數唯六 初為攝利他三事故 在前三度令起正勤 一者施彼 二不惱彼 三忍彼惱 後為攝自利三事故在後三 一者有因由 依精進故 二者心住 由心不定故 三者解脫 由心已定令解脫故 第三復次為攝利他六事故 如其次第於彼受用令不乏故 不惱彼故 忍彼惱故 助彼所作令不退故 以神通力令歸向故 以善說法斷彼疑故 如是利他即成自利 第四復次為攝大乘四種因故度唯有六 一不染 二極敬 三不退 四無分別 修行施時 於財不染 無顧戀故 受持戒時 於諸學處 起極敬故 行忍進時 二不退 忍於眾生非眾生所作苦 得不退故 進於行善時 得不退故 行禪定般若時 此二無分別 止觀平等攝故 第五復次為攝大乘六道故 道者何義 答有方便者為道 由施故 於資財不著為道 由戒故 於境不亂為道 由忍故 於生不捨為道 由進故 於彼諸善增長為道 由定故 令煩惱清淨為道 由般若故 於智障清淨為道 第六復次同唯識等攝三學釋 第二顯相者皆有四相 一治障 二合智 三滿願 四成生 治障者 檀等如次治慳等六 合智者 與無分別智共行 由通達法無我故 滿願者 施於求財隨欲給與 戒於求戒以身口意護而教授之 忍於悔過與之歡喜 進於作業隨欲助之 定於學定隨欲授法 智於有疑隨欲決斷 成生者 先以施攝 後以三乘法隨其所應而成熟之 先安立於戒等中 後以三乘成熟亦爾 第三次第者有三因緣 一前後 二下上 三麁細 以施為先 引後戒等故 以施為下 戒等上故 以施為麁 戒等細故 皆以次知 第四釋名者 能除貧窮故名為施 能令清涼故名戒 能破瞋恚故名忍 能建立善故名進 能持心故名定 解真法故名慧 第五修習者 同雜集唯識論等 第六差別者 各有六義 一自性 一因 三果 四業 五相應 六品類 自性者 由以己物施諸受者故 施因者 由無貪善根與思俱生故 施果者 由財及身成就故 身成就故者 即攝命等五 謂得命 得色 得力 得樂 得辨 施業者 自他二攝 滿足及大菩提 滿足施相應者 由具足住不慳人心中故 品類者 法財無畏故 自性者 由住具戒乃至受學諸學足故 因者 滅是涅槃 為求涅槃度諸有邊受行戒故 果者 善道及不悔等 次第至心住 因戒得故 業者有三 一能持 任持一切功德如大地故 二能靜息一切煩惱故 三者無畏 由不能起一切怖憎等諸罪緣起 相應者 由一切時身口意業皆行善行故 品類者 謂二得一受 得即波羅提木叉二法 得即定道戒 ( 餘煩不述 更檢文 ) 八對治者 檀離七著故 一資財著 二慢緩著 三偏執著 四報恩著 五果報著 六障礙著 七散亂著 此中障礙著者 謂檀所治貪隨眠不斷故 散亂著 P. 37

38 者有二 一下意散亂 求小乘故 二分別散亂 分別三輪故 餘六障治初五翻前 謂戒離破戒著等 戒等離障礙著者 彼障礙隨眠皆斷故 戒等離分別著者 隨其三輪不分別故 九功德者 一恒時捨 謂諸菩薩一切時施自身命與一切求者故 二離求不求報恩及以愛果 由大悲為因故 三建菩提 由施建立一切眾生三乘菩提 四無盡 由無分別智所攝 乃至涅槃 其福無盡 無窮利益一切眾生 復次六度有清淨功德 且施彼求乞者 於菩薩所生三種喜 一得見時喜 二遂願時喜 三求見求遂時喜 由不見不遂時不生喜故 菩薩一切於乞求者翻彼三喜亦生三喜故 一得見時生喜 二遂彼願時生喜 三求見求遂彼時生喜 此中應知彼求者三喜不如菩薩 何以故 菩薩大悲具足故 六度有八無上 一者依 二類 三緣 四迴向 五因 六智 七田 八依止 檀依者 以依菩薩故 類者有三 一物施 以捨自身命故 二無畏施 以救濟惡眾生故 三法施 以說大乘法故 緣者 以大悲為緣起故 迴向者 以求大菩提故 因者 以先世施業熏習種子為因故 智者 以無分別智觀察三輪故 田者有五人 一求人 一苦人 三無依人 四惡行人 五具德人 依止者 由三種依止故 一依止信向 二依止思惟 三依止三昧七似饒益門莊嚴第十二 菩薩有七似饒益 一似母 二似父 三似善友 四似同侶 五似健奴 六似闍梨 七似和上 似母者 譬如慈母於子作五饒益業 一懷胎 二出生 三長養 四防害 五教語 菩薩饒益眾生五業亦爾 一等心向眾生 二生之於聖地 三長養諸善根 四防護諸惡作 五教習以多聞 譬如慈父於子作五種饒益業 一下種子 二教工巧 三為娉室 四付善友 五為絕債不令後償 菩薩五業亦爾 一令起信以為聖體種子 二令學增上戒定以為工巧 三令得解脫喜樂以為娉室 四令勸請諸佛以為善友 五為遮諸障礙以為絕債 譬如善友於己作五饒益業 一密語為覆 二惡行令斷 三善行稱譽 四所造佐助 五遮習惡事 惡事四種 一射獵 二奸非 三耽酒 四博戲 菩薩五業亦爾 一非器者祕其深說 二犯戒者如法呵責 三具戒者以善稱譽 四修行者教令速證 五魔事者即令覺知 譬如有智同侶於己作五饒益業 一與樂 二與利 三恒與樂 四恒與利 五不乖離 菩薩五業亦然 一與不顛倒樂世間成就者名樂 由此得樂受故 二與不顛倒利出世成就者名利 由此對治煩惱病故 餘三可解 譬如健奴為主作五饒益業 一極諸所作 二得不欺誑 三忍諸打罵 四作事精好 五解巧於便 菩薩亦爾 一成熟眾生 二開示出要 三忍諸惡事 四與世間樂 五與出世利 譬如闍梨於弟子作五饒益業 一教其諸法 二示其速要 三身知舒顏 四口知愛語 五心無悕望 譬如和上於弟子所作五饒益業 一度令出家 二與其受戒 三禁斷諸過 四攝持以財 五教授以法 菩薩亦然 一令滿二聚 二令得解脫 三令斷諸障 四與世間樂 五與出世利 P. 38

39 菩薩五悕望門菩薩五處常起悕望 一怖望六度增長 二六蔽損減 三成就眾生 四勝進諸地 五悕望無上菩提六決定應作門菩薩由六度增上得六種決定 一者財成決定 由施常得大財成就故 二生勝決定 由戒常得隨意受生故 三不退決定 由忍諸苦常不退故 四修習決定 由進恒時習善無間息故 五者定業決定 由禪成就眾生業永不退故 六者無功用決定 由智得無生忍 無分別智自然住故 菩薩為成就六度故 於諸地中決定應作六事 一必應供養 二必應學戒 三必應修悲 四必應勤善 五必應離諠 六必應樂法 如次能滿六波羅蜜 菩薩必應常作六事 一厭五欲 不著施果報故 二自省過 謂晝夜六時常自省察所作三業 知過則改 三者耐苦 四者修善 五者不味 謂不噉禪味 恒欲界受生故 六者不分別 如次能令六度圓滿六度九種分別門 瑜伽三十九 施波羅蜜九門 乃至智波羅蜜亦爾 頌云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 是名略說施 一自性者 能施一切所應施物 無貪俱生思及因所發 能施一切無罪施物 身語二業定有果 見隨所希求即以此物而行惠施 名施自性 二一切施者 略有二種 一內所施物 二外所施物 但施己身名內所施 若慜食吐活命眾生數數食已吐所飯食施 名內外雜施 除上所說施 餘一切所應施物 名唯外施 知內外施於彼眾生唯令安樂不作利益 或不利益亦不安樂 即不施與 翻此即施 廣有無量應施不施 思準可知 三難行施者 財物尠少 自忍貧苦惠施於他 第一難行 所可愛物極生耽著 能自開意惠施於他 第二難行 極大艱辛所獲財物惠施於他 第三難行 四一切門者 一自財物 二他所得 三施親養愛僕 四施他來求 五善士施者 略有五相 淨信而施 恭敬而施 自身而施 應時而施 不損惱他而行惠施 六一切種施者 有十三相 一無依 二廣大 三歡喜 四數數 五田器 六非田器 七一切物 八一切處 九一切時 十無罪 十一有情物 十二方土物 十三財穀物施 一遂求施者有八相 一匱飲食 二匱車乘 三匱衣服 四匱嚴具 五匱資什 六匱塗飾香鬘 七匱舍宅 八匱乏光明 而求乞者施以光明 上七準此 八此世他世樂施者 略有九相 財有三 一妙淨如法物而行惠施 二調伏慳悋垢而行惠施 三調伏積藏垢而行惠施 無畏有三 一拔濟師子虎狼等畏 二拔濟王賊畏 三拔濟水火等畏 法施有三 一無倒說法 二稱理說法 三勸修學處 如是九相能令眾生此他世樂 財無畏此世 法施他世 九清淨施者有十相 一不留滯施 二不執取施 三不積聚 四不高舉 五無所依 六不退轉 七不下劣 八無向背 九不望報恩 十不希異熟 速施不留故 不妄執著故 不積聚頓施故 謙下非競勝故 不依名譽故 不悔廣大不自輕故 勝妙物施故 於怨親中悲心等施故 悲愍施不希報故 不希當果故 P. 39

40 戒九門者 一自性門有四種 一從他正受 二善淨意樂 三犯已還淨 四深敬專念 無有違犯 由從他受 外觀愧故 善淨意樂 違犯內慚故 還淨專念 初無違犯 二因緣故 離諸惡作 初二為依 生慚愧故 由慚愧故 能護尸羅 由能護故 離諸惡作 又初二是法 後二是前二法所引 又初二第四能令不毀 犯已還淨令犯還出 具四功德 能利自他 利益安樂無量眾生 哀愍世間諸人天等故 二一切戒者有二種 謂在家分戒 出家分戒 此二略三即三聚戒 三難行戒者略有三種 一謂諸菩薩現具大財 族姓增上能棄 受持菩薩淨戒 名第一難 若遭急難 乃至失命 於所受戒尚無少缺 何況全犯 名第二難 遍於一切行住作意 恒住正念 常無放逸 乃至命終無誤犯輕 何況犯重 名第三難 四一切門戒者略有四種 一者正受戒 二本性戒 三串習戒 四方便相應戒 正受者 受先所受三聚淨戒 本性者 住種姓位 本性仁賢 身語二業恒清淨轉 串習者多生修習三種淨戒 一切惡法不樂現行 惡法深厭 善法樂修 深生忻慕 相應戒者 依四攝事 於諸有情善業恒轉故 五善士戒者略有五種 謂諸菩薩自具尸羅 勸他受戒 讚戒功德 見同法者 深生歡喜 設有毀犯 如法悔除 六一切種戒者 以要言之 六種七種 言六種者 一迴向戒 迴向大菩提故 二廣博戒 廣攝一切所學處故 三無罪歡喜處戒 遠離耽著欲樂自苦二邊行故 四恒常戒 雖盡壽命不棄捨故 五堅固戒 利養恭敬本隨煩惱不伏不奪故 六尸羅莊嚴具相應戒 具足一切戒莊嚴故 如聲聞地說 言七種者 一止息戒 遠離一切殺生等故 二轉作戒 攝一切善故 饒益有情故 三防護戒 隨護止息轉作戒故 四大士相異熟戒 五增上心異熟戒 六可愛趣異熟戒 七利有情異熟戒 七遂求戒者略有八種 謂諸菩薩自諦思惟 如我悕求 勿彼於我現行斷命不與而取穢邪虛妄離間麁惡綺語手塊杖等諸非愛觸加害於我 於他亦然 不遂求 俱不悅故 如是審思惟己命難因緣 亦不於他現行八種所求不遂不悅意事 八此世他世樂戒者略有九種 謂諸菩薩為諸有情 應遮而遮 應開而開 應攝正攝 應調正調 菩薩於中身語二業常清淨轉 名為四種 復有所餘五度俱行淨戒 即為五種 說名為九 能令自他現後安樂 名二世樂戒 九清淨戒者略有十種 一初善受戒 為三菩提不為命故 二不太沈戒 於違犯時生悔愧故 及不太舉戒 達離非處生悔愧故 三離懈怠戒 於睡臥等樂不耽著故 四離諸放逸所攝受戒 修習如前五支不放逸故 五正願戒 遠離利養不願生天 自要修行故 六軌則具足所攝受戒 於諸威儀如法身語正現行故 七淨命所攝具足戒 離矯詐等一切邪命過故 八離二邊戒 遠離受用苦樂邊故 九永出離戒 遠離一切外道見故 十於先所受無損失戒 於受無缺故 能如是習得五勝利 一十方佛護念 二將終生歡喜 三持戒為善友 四大功德藏滿 五現後戒成性忍九門者 一自性者 或思擇力 或由自性 堪忍怨害 由無染心 純悲愍故 能有堪忍 此名自性 二一切忍者 在家出家各具三忍 耐怨害忍 起念五想略如能斷疏 云何名忍 自無憤勃 不報他怨 亦不隨眠 流注恒續 故名為忍 安受苦忍者 事有八 一依止處苦 二世法處苦 三威儀處苦 四攝法處苦 五乞行處苦 六 P. 40

41 勤勞處苦 七利他處苦 八所作處苦 依止處苦有四 即飲食等四事 世法苦有九 謂衰毀譏苦壞盡老病死 威儀處苦有四 即四威儀 攝法苦有七 一供養三寶 二供事尊長 三諮受正法 四諮受已廣為他說 五以大音聲吟詠讚誦 六獨處思察 七修瑜伽所攝止觀 乞行處苦有七 一毀形捨俗 二壞色衣服 三進止不縱住自兢攝 四依他活命 五盡壽乞求非久積用 六盡壽離婬 七盡壽離觀舞倡打歌同齡携從等法 思勝解忍者 能於八種生勝解故 一三寶功德處 二真實義處 三佛菩薩大神力處 四因處五果處 六應得義處 七自於彼義得方便處 八一切所知所應行處 由二因緣於彼諸處善能安立 一長時串習故 二證善淨智故 三難行忍者有三 於劣有情所 忍彼所作不饒益 名第一難 居尊位 於自臣隷不饒益事 堪能忍受 名第二難 於其種姓婢賤有情所作增上不饒益事 堪能忍受 名第三難 四一切門者略有四種 一於親所作不饒益事 二於怨所作 三於中所作 四及於彼三劣等勝品 不饒益事皆能忍受 五善士忍者略有五種 謂諸菩薩先於其忍見諸勝利 謂能堪忍補特伽羅 於當來世 無多怨敵 無多乖離 有多喜樂 臨終無悔 於身壞後 當生善趣天世界中 見勝利已 自能堪忍 勸他行忍 讚忍功德 見能行忍 慰意慶喜 六一切種忍有六七種 六者 了知不忍受非愛異熟 由怖故忍 於生哀憐心悲愍親愛心親善故忍 無上菩提為忍圓滿故修行忍 夫出家者具忍辱力 非不行忍 由法受故修行於忍 種姓串習住自性故修行於忍 一切有情唯見諸法故修行忍 七種 謂於一切不饒益忍 從一切所忍 一切處忍 一切時忍 一切身忍 不捶打故 語忍不出非愛故 意忍不憤發故 七遂求忍者略有八種 於諸有苦來求索者 要逼能忍 於極凶暴上品惡業諸有情類 悲不惱忍 於諸犯戒 悲不惱忍 復有五種耐勤苦忍 堪耐除有情苦勤苦 耐求法勤苦 耐法隨法行勤苦 耐為他說法勤苦 耐為有情所作正所有勤苦 八此世他世樂忍者略有九種 謂諸菩薩住不放逸 於諸善法悉能堪忍 於寒熱能忍 於飢渴能忍 於蚊虻能忍 於風日能忍 於蛇蝎能忍 於劬勞憂惱能忍 於墮生老病死苦有情 哀愍而行能忍 如是能令自身於現法中得安樂住 不為一切惡不善法之所陵雜 能引後世安樂因緣 亦能令他修行二世安樂行 名二世樂 清淨忍者略有十種 謂諸菩薩遇他所作不饒益事損惱違越 終不返報 亦不意憤 亦無怨嫌 意樂相續恒常現前 欲作饒益 先後無異 非一益已捨而不益 於有怨者自往悔謝 終不令他生疲厭已然後受謝 恐其疾厭纔謝便受等精進九門者 一自性 謂諸菩薩其心勇悍 堪能攝受無量善法 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熾然無間無有顛倒 及此所起身語意勤 名進自性 一切者 在家出家各有三種 一擐甲 二攝善 三饒益 擐甲者 謂諸菩薩於發加行精進之前 其心勇悍 先擐誓甲 若我為脫一切有情苦 以千大劫等日夜 處那落迦 不在餘趣 證得菩提 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方證菩提 我之勇悍亦無退屈 於求菩提非不進趣 既進趣已勤勇無懈 何況所經時短苦薄 名擐甲精進 攝善精進者 能為六加行能成辨六度 此復有七 一無動精進 一切分別本隨惑異論苦觸不傾動故 二堅固進 殷重加行 P. 41

42 故 三無量進 能現證一切明處故 四方便相應進 所應得義無倒順行等通達故 五無倒進 為欲證得義願所引故 六恒常進 無間加行故 七離慢進 由勸精進離高舉故 由此疾證無上菩提一切善法最勝因緣 云何饒益有情進 此有十一 如戒品說 彼戒此進 彼此差別 難行進者 略有三種 一無間遠離衣想食想臥想身想 於善無間修無懈廢 名第一難 如是精進盡眾同分 於一切時曾無懈廢 名第二難 平等通達功德相應 不緩不急 無倒能引義利精進 名第三難 一切門者 略有四種 一離染法進 二引自法進 三淨除業 四增長智進 善士進者 略有五種 一無所棄捨進 不捨一切欲加行故 二無退減進 如先所受隨長養故 三無下劣進 勇猛熾然長時策勵 無怯無退故 四無倒進 能引義利方便善巧所攝持故 五勤勇加行進 能於無上正等菩提 速進趣故 一切種進者 六種七種 總有十三種 六者 一無間進 謂一切時修加行故 二殷重進 謂能周備修加行故 三等流進 謂先因力所任持故 四加行進 數數思擇善品加行故 五無動進 一切苦觸不能動故 六無喜足進 少劣證中不喜足故 即經所說有勢等五 云何七種 一與欲俱行進 數於菩提猛利欲願隨長養故 二平等相應進 本隨煩惱不染纏心 能於善法等習而住故 三勝進進 若本隨惑染心纏心 為顯精進 如救頭然故 四勤求進 勤求明處無厭倦故 五修學進 於所修學法隨法行 能成辦故 六利他進 於前說十一種相應知其相故 七善護進 所有精進起正加行 善自防守犯如法悔故 二世樂如忍應知 清淨者略有十種 一相稱進 二串習 三無緩 四善攝 五應時修習 六通達眾相 七不退弱轉 八不捨軛 九平等 十迴向 大菩提相稱者 為斷彼彼諸隨煩惱 修彼相稱對治法門 如為斷貪修不淨故等 餘準應知靜慮九門者 自性 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 所有妙善世出世間 心一境性 心正安住 或奢摩他品 或毘鉢舍那品 或雙運道靜慮自性 一切靜慮者 略有二種 即世出世 此各有現法樂住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饒益有情 所有靜慮身心輕安離過泯相 名現法樂 能引十方解脫願智等 名為能引 饒益靜慮有十一種 如前應知 謂諸菩薩依止靜慮 於諸有情能引義利 彼彼事業與作助伴 有苦為除 於諸有情依如理說 於有恩者知恩報恩 於怖為救 於喪失處能解愁憂 於匱乏者施於眾善 匡御於諸有情善隨心轉 於實有德讚美令喜 於諸有過能正調伏 為物現通 恐怖引攝 名一切靜慮 難行者略有三種 已能安住廣大殊勝極善靜慮 為利有情還生欲界 名第一難 依止靜慮 能發無量超過二種所行境菩薩等持 名第二難 依止靜慮 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名第三難 一切門有四 一有尋有伺靜慮 二喜俱行靜慮 三樂俱行靜慮 四捨俱行靜慮 善士有五 一者無愛味靜慮 二慈俱行 三悲俱行 四喜俱行 五捨俱行靜慮 一切種者 六種七種 言六種者 一善靜慮 二無記變化 三奢摩他品 四毘鉢舍那品 五自他利正審思惟 六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靜慮 言七種者 一者名緣靜慮 二義緣 三止相緣 四舉相緣 五捨相緣 六現法樂住 七能饒益他 遂求有八 一於諸毒藥霜雹災患 能息能成呪術所依靜慮 二於界違所生眾患能除 P. 42

43 靜慮 三於諸飢饉火災旱等現前在時 興致甘雨靜慮 四於怖畏能拔濟 五於乏食墮在曠野諸有情類 能施飲食 六於乏財位所化有情 能施財位 七於十方界放逸有情 能正諫誨 八於諸有情隨所生起 應作正作靜慮 此世他世樂有九 一神通變現調伏有情靜慮 二記說變現調伏有情 三教誡變現調伏有情 四於造惡者示現惡趣 五於失辨才能施辨才 六於失念能施憶念 七制造建立無顛倒論微妙讚頌摩咀理迦 能令正法久住 八於諸世間工巧業處 能引義利資生眾具能隨造靜慮 九於生惡趣所化有情 為欲暫時息彼眾苦 放大光明照觸靜慮 清淨略有十一 由世間淨離諸愛味清淨靜慮 二由出世淨無有染污 三由加行淨 四由得根本淨 五由根本勝進淨 六由入住自在淨 七捨淨慮已還復證入自在淨 八神通變化自在淨 九離一切見趣淨 十一切煩惱所知障清淨靜慮慧九門者 一自性 謂能悟入一切所知 及已悟入一切所知 簡擇諸法 普緣一切五明處轉 即慧自性 二一切有二 謂世出世 此各有三 一能於所知真實 隨覺通達慧 二能於如所說五明處及三聚中 決定善巧慧 三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 難行慧者有三種 能知甚深法無我智 名第一難 能了有情調伏方便智 名第二難 了知一切所知境界無障礙智 名第三難 一切門者略有四種 於二藏中 勝妙聞思二慧 及所應作隨轉 所不應作止息慧 及修習力所攝三摩呬多地無量慧 善士慧者有五 一聽聞正法所集成慧 二內正作意俱行慧 三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 四於諸法中善決定慧 五捨煩惱慧 復有異門 一微細慧 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 二周備慧 悟入所知盡所有性故 三俱生慧 宿智資糧所集成故 四具教慧 能於諸佛已入大地諸菩薩眾 所聞法義具受持故 五具證慧 從淨意樂地乃至到究竟地所攝受故 一切種六七 六謂四諦盡無生智是名六慧 七謂法智 類智 世俗智 神通智 相智 十力前行智 四道理中正道理智 遂求慧有八 一依法異門智 謂法無礙慧 二依法相智 三依法釋詞智 四依法品類句差別智 即三無礙解 五菩薩一切摧伏他論慧 六菩薩一切成立自論慧 七菩薩一切正訓營為宗屬家產慧 八菩薩一切善解種種王正世務慧 二世樂有九 謂諸菩薩於內明處能善明淨善安住慧 餘四明處能善明淨非安住慧 一切菩薩即用如是於五明處善明淨慧 以為依止 於他愚癡放逸怯弱勤修正行所化有情 如其次第 示現教導讚勵慶慰慧 清淨有十 於真實義有二慧 謂由盡所有性及如所有性 於流轉有二慧 謂取正因果故 於執受義有二慧 謂倒不倒如實了知故 於方便義有二慧 謂應作不應作如實知故 於究竟義有二種慧 謂染淨如實了知故五相名波羅蜜門七十五云 謂諸菩薩所有布施略有五種 功德相應得入布施到彼岸數 一者無著 二無戀 三無罪 四無分別 五迴向 如施戒等當知亦爾 無著者 謂於一切種施等障法中 無有罣礙 無戀者 謂於有染及彼果中 心無繫著 無罪者 謂遠離一切種施等隨煩惱 無分別者 謂於施等不觀遍計所執自性 迴向者 謂以一切施等諸行願得菩提果 於前九門皆隨決了 P. 43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大般若經 中菩薩摩訶薩不證實際的探討 一 前言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52 期,2010) 玄奘大師所譯的 大般若經 是由 16 部經典所組成, 分成十六分, 也稱作十六會 前三分的內容大致相同而經文長短有異, 其品數和卷數為 : 初分 七十九品 400 卷 : 卷 1 卷 400 第二分 八十五品 78 卷 : 卷 401 卷 478 第三分 三十一品 59 卷 : 卷 479 卷 537 以下引用這三分的經文,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之四 果見法師主講 2013.09.25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三稱 )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我今見聞得受持 百千萬劫難遭遇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一 前言 四次課程重點 8/7 本經背景 解題 經文架構 大意 序分 8/28 修經之機 此經功德 觀普賢之最初境界 9/04 觀至廣見十方諸佛及佛土 六根懺 1 9/25 六根懺 2 流通分 前兩次課程大綱 一 前言二 ( 正宗分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5 No. 235 [Nos. 220(9), 236-23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More information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生 我今日在諸佛前 發露懺悔不敢覆藏 發露之後誓不敢作 如過去諸菩薩為修行菩提 如彼所懺悔 我今亦復如是懺業障礙 發露之後不敢復作 如未來諸菩薩摩訶薩當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 發露之後誓不更作 如現在十方菩薩摩訶薩 為修行菩提今現懺悔 我亦如是懺悔發露誓不更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菩薩摩訶薩為修行菩 菩薩藏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1491 菩薩藏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91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及七萬二 千菩薩 是時長老舍利弗承佛神力 即從坐起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前言 梁皇寶懺 是高僧大德特別為我們這些苦惱罪業眾生所做的, 使我們能依文作觀來懺悔 為什麼慚愧? 我們還是凡夫的眾生, 有種種束縛, 所以要生慚愧 在這三界無安的娑婆世界裡, 我們不但聞到佛法, 還能修持佛法, 大家又能來這個好道場共修, 要慶幸我們是很有善根的人, 要把握時間好好來聽經聞法 2 梁皇懺第一卷 皈依三寶 斷疑 懺悔業障 3 第二卷是說明成佛道的目標 發願 要迴向 滿菩提願 4 花奉獻

More information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佛子 諸佛世尊 有十種廣大佛事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 皆不能知 去來現在 所有一切聲聞獨覺 亦不能知 唯除如來威神之力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諸佛 於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世界 兜率陀天 皆現受生 修菩薩行 作大佛事 無量色相 無量威德 無量光明 無量音聲 無量言辭 無量三昧 無量智慧 所行境界 攝取一切人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阿脩羅等 大慈無礙

More information

12

12 第十㆓講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㆒ 這品經的宗旨 : ( ㆒ ) 七品經已說明基本原理 ( ㆓ ) 現在, 要說成就如來成所作 : 活出自己的如來 過如來生活 得大解脫 : 又世出世間不㆓ : 染淨不㆓之如來 要談如來成所作事 ㆕智 : 1. 成所作智 ( 五識 ) 2. 妙觀察智 ( 六識 ) 3. 平等性智 ( 七識 ) 因 轉 果 轉 4. 大圓鏡智 ( 八識 ) ㆓ 文殊菩薩問文殊菩薩問如來法身有何等相?

More information

二發心勝 一念發大悲智之心 超過二乘境界 如昔有二沙彌 發菩提心 阿羅漢返生恭敬 擔衣幞 讓路而行等 三福田勝 假使供養滿閻浮提內阿羅漢 不如一大鵬鳥 此鳥先來 受菩薩戒故 四功德勝 受菩薩戒 喻如日光 無所不照 受聲聞戒 猶如螢火 其光甚微 不可相比故 五受罪輕微勝 受菩薩戒之後 設使破戒 猶勝外

二發心勝 一念發大悲智之心 超過二乘境界 如昔有二沙彌 發菩提心 阿羅漢返生恭敬 擔衣幞 讓路而行等 三福田勝 假使供養滿閻浮提內阿羅漢 不如一大鵬鳥 此鳥先來 受菩薩戒故 四功德勝 受菩薩戒 喻如日光 無所不照 受聲聞戒 猶如螢火 其光甚微 不可相比故 五受罪輕微勝 受菩薩戒之後 設使破戒 猶勝外 No. 1085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9, No. 1085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受菩薩戒儀南岳沙門釋惠思撰夫受大乘戒法 先教請傳授菩薩戒師一人請引 先咨白 後引云 我某甲等 今從大德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菩薩道之修學 大綱 壹 實踐菩薩行的總綱貳 知見與發心之檢視參 修學道次第之建立肆 瑜伽菩薩戒之奉行伍 止觀決定勝之獲得陸 深入佛經藏之要訣 壹 實踐菩薩行的總綱 : 依三心廣修六度 依六度圓滿三心 以四攝成熟眾生 依三心廣修六度 : 菩薩行是非常深廣的, 可從 般若經 的依止三心而行六度萬行來說 三心, 是 :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 偉大目標 ), 大悲為上首 ( 純正動機 ), 無所得為方便 (

More information

聲聞道和菩薩道的戒律的同異 林崇安教授編 ( 講於中央大學三慧社 ) 一 基本戒律 戒 = 尸羅律 = 毗奈耶 (1) 基本戒律 : 五戒 十善是所有人天乘 聲聞乘 獨覺乘 菩薩乘的戒律根本 (2) 戒, 分性戒和遮戒 罪, 分性罪和遮罪 (3) 五戒 : 1 戒殺 2 戒盜 3

聲聞道和菩薩道的戒律的同異 林崇安教授編 ( 講於中央大學三慧社 ) 一 基本戒律 戒 = 尸羅律 = 毗奈耶 (1) 基本戒律 : 五戒 十善是所有人天乘 聲聞乘 獨覺乘 菩薩乘的戒律根本 (2) 戒, 分性戒和遮戒 罪, 分性罪和遮罪 (3) 五戒 : 1 戒殺 2 戒盜 3 聲聞道和菩薩道的戒律的同異 林崇安教授編 (2014.03.05 講於中央大學三慧社 ) 一 基本戒律 戒 = 尸羅律 = 毗奈耶 (1) 基本戒律 : 五戒 十善是所有人天乘 聲聞乘 獨覺乘 菩薩乘的戒律根本 (2) 戒, 分性戒和遮戒 罪, 分性罪和遮罪 (3) 五戒 : 1 戒殺 2 戒盜 3 戒淫 4 戒妄語, 是性戒 5 戒飲酒是遮戒 殺 盜 淫 妄是性罪, 因為性是不善, 能為雜染, 損惱於他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T050X_02

T050X_02 1. 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為頓為漸耶 佛告大慧 漸淨非頓 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陶家造作諸器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技術 漸成非頓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亦復如是 漸淨非頓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 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More information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8, No. 231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校對,CBETA 自行掃瞄辨識,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 No. 231 [No. 220(6)]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校訓與院訓僧林悟語聖嚴法師著1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菩提心與出離心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6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7 放眼全世界, 處處為佛教 8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9 10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11 實踐創校的精神 12 校訓與院訓

More information

2 以是因緣 受三歸依 凡在家受五戒 八關齋戒 菩薩戒者 3 4 皆以三皈而納受戒體 出家沙彌十戒 式叉摩那戒 比丘 比 5 6 丘尼戒 菩薩戒雖以羯 磨法 而受戒 但在受戒之中亦須行三皈 ˊ ㄐ ㄧ ㄝ 納體 是故三皈為萬行之開初 成佛之樞紐 肆 為何要歸依三寶 佛為覺者 能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

2 以是因緣 受三歸依 凡在家受五戒 八關齋戒 菩薩戒者 3 4 皆以三皈而納受戒體 出家沙彌十戒 式叉摩那戒 比丘 比 5 6 丘尼戒 菩薩戒雖以羯 磨法 而受戒 但在受戒之中亦須行三皈 ˊ ㄐ ㄧ ㄝ 納體 是故三皈為萬行之開初 成佛之樞紐 肆 為何要歸依三寶 佛為覺者 能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 在家 三歸五戒菩薩戒講義 2015/01/06 釋開聖 整理 三歸依 壹 三歸依五戒的由來 1 五分律 卷十五載 世尊成道後七日遊化人間 受五百商 人中的離謂與波利二人供養 並為彼等授二自歸 不久度五比丘 三寶具足 時長者子耶舍為比丘 其父先受三自歸 次受五戒成 優婆塞 由此可知 佛成道之初三寶未具足時 僅授佛 法二歸 戒 耶舍比丘之父 是第一位授三歸五戒的佛教徒 貳 什麼是歸依 又作 三皈依 皈依

More information

善男子聽 汝是菩薩不 ( 答是言 ) 發菩提願未( 答言已發 ) 善男子聽 汝等今者 欲於我所 受諸菩薩一切學處 受諸菩薩一切淨戒 謂律儀戒 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戒 如是學處 如是淨戒 過去一切菩薩已具 未來一切菩薩當具 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 於是學處 於是淨戒 過去一切菩薩已學 未來一切菩薩當學

善男子聽 汝是菩薩不 ( 答是言 ) 發菩提願未( 答言已發 ) 善男子聽 汝等今者 欲於我所 受諸菩薩一切學處 受諸菩薩一切淨戒 謂律儀戒 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戒 如是學處 如是淨戒 過去一切菩薩已具 未來一切菩薩當具 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 於是學處 於是淨戒 過去一切菩薩已學 未來一切菩薩當學 律要後集目次 修訂日期 : 2009/04/22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0, No. 1124 原始資料 :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誦或本 ( 出地持戒品中菩薩戒本經 故今省之 ) 菩薩戒羯磨文釋 ( 收于續藏經第六十壹套中 ) 重定授菩薩戒法學菩薩戒法梵網經懺悔行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Microsoft Word - 060大智度論卷060-MP-02 大智度論 講義 ( 第 09 期 ) 經 慧日佛學班第 09 期 /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20 期 大智度論 卷 60 釋校量 1 法施 2 品第三十 3 八 ( 大正 25,481b14-486a22) 壹 舉 以世間善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 壹 ) 舉 以十善道化他 校量 以般若經卷化他 一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校量 經卷化他 ( 一 ) 正說 經卷化他 勝 教閻浮提人行十善 釋厚觀 (2010.11.13)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則名戒 善不善法無二無別是則名戒 為貪欲故觀身不淨是則名戒 為瞋恚故生於慈心是則名戒 以智慧破癡網是則名戒 不得貪恚本是則名戒 於法無觀無想分別是則名戒 無我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無人見無常見無滅見是則名戒 於一切法不作不起是則名戒 心無所畏是則名戒 不依三界是則名戒 信無生法是則名戒 信解無生法忍是則

則名戒 善不善法無二無別是則名戒 為貪欲故觀身不淨是則名戒 為瞋恚故生於慈心是則名戒 以智慧破癡網是則名戒 不得貪恚本是則名戒 於法無觀無想分別是則名戒 無我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無人見無常見無滅見是則名戒 於一切法不作不起是則名戒 心無所畏是則名戒 不依三界是則名戒 信無生法是則名戒 信解無生法忍是則 自在王菩薩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420 [No. 421]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3, No. 420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城祇陀樹林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二萬人俱 菩薩摩訶 薩皆是一生補處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佛說十善業道經 雍正皇帝上諭上諭 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 理同出於一原 道並行而不悖 人惟不能豁然貫通 於是人各異心 心各異見 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 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 而儒者又兼闢二氏以為異端 懷挾私心 紛爭角勝而不相下 朕以持三教之論 亦惟得其平而已矣 能得其平 則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 而知三教初無異旨 無非欲人同歸於善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 導人於善也 吾儒之五常百行 誘掖獎勸 有一不引人為善者哉

More information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寧靜致遠 21 淺談 POP 潛能心理學理論架構的由來 飛吧! 宇宙先鋒 海星的故事 我是漁夫 POP 2011/10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urna Maitrayanip u t r a 耶穌基督誕生在仇恨之地 1-13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的地藏王 POP 2011/10 10 (551-479B.C.E.)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目錄 香讚 開經偈 001 淨三業 安土地 普供養真言 00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003 悉曇般若無盡藏真言 金剛心真言 029 悉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言般若菩薩真言 030 悉曇修習般若真言 031 補闕 補闕圓滿 普迴向真言 032 迴向偈 033 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ˉ 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ˉ 無常住十方佛 ˉ 無常住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revere. 世 TISARATANA VANDANA Salutation To The Triple Gems 禮敬三寶 求授三皈八戒 ARAHAÑ, SAMMâ-SAMBUDDHO BHAGAVâ, BUDDHAÑ BHAGAVANTAÑ ABHIVâDEMI Lord, the most Worthy One, the Perfectly Self-Enlightened One, The Buddha, I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四年十一月 放眼二十一世紀的大世界 核武 擴散 戰亂依然 環境污染 溫 室效應加劇 惡疾 空難 以及 自 然 災 害 頻 生 火 宅 中 人 苦不堪言 傳統的人生觀 價值觀逐漸剝離 網絡社會的虛 擬現實 真偽難辨 是非難決 令本來精神貧乏 心靈空虛的人 更加惶惑不安 環顧我們身處的 香港 政制 經濟 以至民生都 不得安穩 怨氣沖天 暴戾詛咒 抑鬱苦悶湧現 再加上自身的人 事感情 學業工作 可謂無一

More information

寤夢犯欲無差別也 佛言 於意云何 我先不言一切諸法皆如夢耶 答言 如是 佛言 於意云何 如夢諸法是真實耶 答言 不也 佛告比丘 於意云何 寤夢二心俱真實耶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若非真實是有法不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於意云何 無所有法為有生不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若法無生有滅有縛有解脫耶 不也世尊 佛

寤夢犯欲無差別也 佛言 於意云何 我先不言一切諸法皆如夢耶 答言 如是 佛言 於意云何 如夢諸法是真實耶 答言 不也 佛告比丘 於意云何 寤夢二心俱真實耶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若非真實是有法不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於意云何 無所有法為有生不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若法無生有滅有縛有解脫耶 不也世尊 佛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94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伽耶山基金會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1494 佛說淨業障經失譯人名今附秦錄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菴羅樹園 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菩薩摩訶薩三萬二千

More information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3 習應十八界空習應眼界空 色界空 眼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 習應四諦空習應苦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 習應集 滅 道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5 習應十二因緣空習應無明空,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我的 十六 異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3 習應品 ( 資料 8) 開仁編 2018/12/1 書 p.28 經 佛告舍利弗 :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應如是思惟 : 菩薩但有字, 佛亦但有字, 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字 ; 色但有字, 受 想 行 識亦但有字 舍利弗! 如我但有字, 一切我常不可得, 眾生 壽者 命者 生者 養育 眾數 人 作者 使作者 起者 使起者 受者 使受者 知者 見者, 是一切皆不可得

More information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身心俱不樂或有業能令眾生命雖盡而業不盡或有業能令眾生業雖盡而命不盡或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盡或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不盡 能斷諸煩惱或有業能令眾生生於惡道 形容殊妙 眼目端嚴 膚體光澤 人所樂見或有業能令眾生生於惡道 形容醜陋 膚體麁澁 人不喜見或有業能令眾生 生於惡道 身口臭穢 諸根殘缺或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身心俱不樂或有業能令眾生命雖盡而業不盡或有業能令眾生業雖盡而命不盡或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盡或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不盡 能斷諸煩惱或有業能令眾生生於惡道 形容殊妙 眼目端嚴 膚體光澤 人所樂見或有業能令眾生生於惡道 形容醜陋 膚體麁澁 人不喜見或有業能令眾生 生於惡道 身口臭穢 諸根殘缺或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 No. 080 No. 80 [No. 26(170), Nos. 78, 79, 81]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More information

大智度論講義(二)v2

大智度論講義(二)v2 序 序 大 智 度 論 是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的 釋 經 論, 向 來 有 佛 教 百 科 全 書 的 美 譽 大 智 度 論 除 了 廣 釋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之 外, 還 引 用 了 大 量 的 經 律 論, 無 論 是 文 獻 研 究, 或 是 修 行 實 踐, 大 智 度 論 皆 具 有 很 高 的 參 考 價 值 不 過, 要 深 入 大 智 度 論 的 內 涵, 必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 華嚴專宗學院大學部第九屆畢業論文 普賢十大願修行之初探 指導教授 : 蔡伯郎教授 學生 : 釋法薰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普賢十大願修行之初探 壹 前言 古德云 : 行如山 願如海, 願與行如鳥之雙翼, 兩翼相輔便能展翅高飛 大乘菩薩, 初發心即誓願救度一切眾生 誓成無上正等正覺 在 華嚴經 中說到普賢菩薩立下十大願此十大願, 是普賢菩薩的弘誓, 菩薩即此大願, 於自證之心性中, 發起 念念相續,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般若經的要義 林崇安教授編 ( 內觀雜誌,73 期,pp.1-40,2010.07) 說明 : 本文是從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第二分 (401-478 卷 ) 摘出經文, 參考 現觀莊嚴論, 以 五道 的內容來掌握 大般若經 的要義 目次 緣起 一 資糧道 發心 大乘順解脫分 二 加行道 大乘順抉擇分 三 見道 大乘見道 四 修道 嚴淨佛土加行 方便善巧加行 五 無學道 智法身 結語 緣起 ( 大般若經卷

More information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大乘頂王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4, No. 478 No. 478 [Nos. 477, 479] 大乘頂王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歸命大智海圓滿淨覺尊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菴羅樹園 與大比丘僧八百人俱

More information

本經與優婆塞戒本有單行本題為優婆塞戒經受生品者, 即此經之受戒品, 內分六重 二十八輕, 與梵網經之分為十重 四十八輕, 瑜伽菩薩戒本之分為四重 四十三輕 者, 同可別行為常誦之戒本者 釋經經題之優婆塞戒義, 前已言之 其內容共有七卷, 分為二十八品 品即品目, 凡文義相類, 則收為一品 茲將二十八

本經與優婆塞戒本有單行本題為優婆塞戒經受生品者, 即此經之受戒品, 內分六重 二十八輕, 與梵網經之分為十重 四十八輕, 瑜伽菩薩戒本之分為四重 四十三輕 者, 同可別行為常誦之戒本者 釋經經題之優婆塞戒義, 前已言之 其內容共有七卷, 分為二十八品 品即品目, 凡文義相類, 則收為一品 茲將二十八 本經與優婆塞戒本有單行本題為優婆塞戒經受生品者, 即此經之受戒品, 內分六重 二十八輕, 與梵網經之分為十重 四十八輕, 瑜伽菩薩戒本之分為四重 四十三輕 者, 同可別行為常誦之戒本者 釋經經題之優婆塞戒義, 前已言之 其內容共有七卷, 分為二十八品 品即品目, 凡文義相類, 則收為一品 茲將二十八品經文, 依古德分為三分..一 敘啟分, 即 集會一品 二 自發心品至般若品多分, 共二十七品, 皆為正說分,

More information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0, No. 1161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0, No. 1161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1161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0, No. 1161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 ( 宋言時稱 ) 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More information

Ava_ch40-普賢行願品科判.indd

Ava_ch40-普賢行願品科判.indd 別解文義 ( 分三 ) A1. 結前所說爾時, 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 : 善男子! 如來功德, 假使十方一切諸佛, 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 相續演說, 不可窮盡 A2. 正示普因 ( 分二 ) B1. 長行 ( 分三 ) C1. 正顯普因分 ( 分四 ) D1. 標示所應若欲成就此功德門, 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D2. 徵列名數何等為十? 一者 禮敬諸佛 ; 二者

More information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聲聞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善遠離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緣覺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益一切智智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最上佛乘大乘之道 如來有光名曰住益佛來去時足下光明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隨所壽終生於天上 如來有光名一切莊嚴 若佛入城放斯光明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聲聞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善遠離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緣覺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益一切智智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能問如來最上佛乘大乘之道 如來有光名曰住益佛來去時足下光明 若以此光觸諸眾生 遇斯光者 隨所壽終生於天上 如來有光名一切莊嚴 若佛入城放斯光明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5, No. 587 No. 587 [Nos. 585, 586]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一切諸佛菩薩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 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More information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內觀之道 林崇安教授圖 / 文 內觀臉書系列 4 內觀教育基金會 / 內觀教育禪林 2015.07( 初版 ) 1 作者序 內觀是洞見身心的內在實相而不是只看著外表 內觀之道是聲聞 獨覺和菩薩行者的共道, 修習內觀是為了滅除 苦的因, 此處將林崇安臉書中相關的圖文略加編集, 並引經據典, 取名為 內觀之道 與大眾分享, 也感謝法友們的回應 2015.07.30 2 內觀之道 1 離苦 內觀之道就是離苦之道

More information

燈 香花瓔鬘寶幢幡蓋 及餘種種勝妙供養 舍利弗 有四種法應當信受 何等為四 一者佛法無量應當信受 二者少修善根獲無量報應當信受 三者若於三寶深生敬信 善修業行所得福報 汝等聲聞現得見我 尚不能得具足知之 亦復不能思惟測度 況我滅後聲聞弟子遠離我者 能得現知及能測度 若有能知及測度者 無有是處 應當信

燈 香花瓔鬘寶幢幡蓋 及餘種種勝妙供養 舍利弗 有四種法應當信受 何等為四 一者佛法無量應當信受 二者少修善根獲無量報應當信受 三者若於三寶深生敬信 善修業行所得福報 汝等聲聞現得見我 尚不能得具足知之 亦復不能思惟測度 況我滅後聲聞弟子遠離我者 能得現知及能測度 若有能知及測度者 無有是處 應當信 佛說施燈功德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702 佛說施燈功德經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6, No. 702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言 舍利弗 佛有 四種勝妙善法 能令眾生得無量果

More information

第 二 十 二 天 竺 波 羅 門 造 藥 師 形 像 得 子 五 十 年 壽 感 應 第 二 十 三 昔 一 貴 姓 祈 請 藥 師 靈 像 得 富 貴 感 應 第 二 十 四 貧 人 以 一 文 銅 錢 供 藥 師 像 得 富 貴 感 應 第 二 十 五 破 戒 者 稱 藥 師 名 戒 還 得

第 二 十 二 天 竺 波 羅 門 造 藥 師 形 像 得 子 五 十 年 壽 感 應 第 二 十 三 昔 一 貴 姓 祈 請 藥 師 靈 像 得 富 貴 感 應 第 二 十 四 貧 人 以 一 文 銅 錢 供 藥 師 像 得 富 貴 感 應 第 二 十 五 破 戒 者 稱 藥 師 名 戒 還 得 三 寶 感 應 要 略 錄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2 No. 2084 三 寶 感 應 要 略 錄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51, No. 2084 蓋 三 寶 感 應 要 略 錄 者

More information

而入讓之曰 佛法大事靖退小節 風穴懼應讖憂宗旨墜滅 幸而有先師 先師已棄世 汝有力荷擔如來大法者 今何時而欲安眠哉 師矍然起握聰手曰 非公不聞此語 趣辦嚴吾行矣 既至燕坐一榻 足不越閫者三十年 道俗同曰汾陽而不敢名 上堂謂 眾曰 汾陽門下有西河師子當門踞坐 但有來者即便齩殺 有何方便入得汾陽門見得

而入讓之曰 佛法大事靖退小節 風穴懼應讖憂宗旨墜滅 幸而有先師 先師已棄世 汝有力荷擔如來大法者 今何時而欲安眠哉 師矍然起握聰手曰 非公不聞此語 趣辦嚴吾行矣 既至燕坐一榻 足不越閫者三十年 道俗同曰汾陽而不敢名 上堂謂 眾曰 汾陽門下有西河師子當門踞坐 但有來者即便齩殺 有何方便入得汾陽門見得 續傳燈錄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3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1, No. 2077 No. 2077 續傳燈錄卷第一目錄 大鑑下第十世 汝州首山念禪師法嗣一十六人 汾陽善昭禪師 葉縣歸省禪師 神鼎洪諲禪師 谷隱蘊聰禪師 廣慧元璉禪師 三交智嵩禪師

More information

之 外 條 支 巨 雀 方 驗 前 聞 罽 賓 孤 鸞 還 稽 曩 實 時 移 歲 積 人 欲 天 從 遂 得 下 雪 岫 而 泛 提 河 援 鶴 林 而 栖 鷲 嶺 祇 園 之 路 邐 迤 空 存 王 舍 之 基 婆 陀 可 陟 尋 求 歷 覽 時 序 推 遷 言 返 帝 京 忽 將 二 紀 所

之 外 條 支 巨 雀 方 驗 前 聞 罽 賓 孤 鸞 還 稽 曩 實 時 移 歲 積 人 欲 天 從 遂 得 下 雪 岫 而 泛 提 河 援 鶴 林 而 栖 鷲 嶺 祇 園 之 路 邐 迤 空 存 王 舍 之 基 婆 陀 可 陟 尋 求 歷 覽 時 序 推 遷 言 返 帝 京 忽 將 二 紀 所 寺 沙 門 玄 奘 上 表 記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No. 2119 寺 沙 門 玄 奘 上 表 記 進 經 論 等 表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52, No. 2119 沙 門

More information

我 今 懇 切 求 哀 諸 願 離 肉 身 毒 火 海 騰 波 沸 涌 無 暫 停 魔 竭 出 入 吞 船 舫 元 是 魔 宮 羅 剎 國 復 是 稠 林 籚 筆 澤 諸 惡 禽 獸 交 橫 走 蘊 集 毒 虫 及 蚖 蝮 亦 是 惡 業 貪 魔 體 復 是 多 形 卑 訢 期 亦 是 暗 界 五

我 今 懇 切 求 哀 諸 願 離 肉 身 毒 火 海 騰 波 沸 涌 無 暫 停 魔 竭 出 入 吞 船 舫 元 是 魔 宮 羅 剎 國 復 是 稠 林 籚 筆 澤 諸 惡 禽 獸 交 橫 走 蘊 集 毒 虫 及 蚖 蝮 亦 是 惡 業 貪 魔 體 復 是 多 形 卑 訢 期 亦 是 暗 界 五 摩 尼 教 下 部 讚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 No. 2140 摩 尼 教 下 部 讚 完 成 日 期 : 2001/04/01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54, No. 2140 思 一 里 思 咄 鳥 嚧 詵 伊 鳥 嚧

More information

經道兩術 掩映於嘉苗 護法一科 綱維於正網 必附諸傳述 知何績而非功 取其 拔滯宏規 固可標於等級 餘則隨善立目 不競時須 布教攝於物情 為要解紛靜 節總歸于末第 區別世務者也 至於韜光崇岳朝宗百靈 秀氣逸於山河 貞槩銷於林 薄 致有聲諠玄谷神遊紫煙 高謝於松喬 俯眄於窮轍 斯皆具諸別紀 抑可言乎

經道兩術 掩映於嘉苗 護法一科 綱維於正網 必附諸傳述 知何績而非功 取其 拔滯宏規 固可標於等級 餘則隨善立目 不競時須 布教攝於物情 為要解紛靜 節總歸于末第 區別世務者也 至於韜光崇岳朝宗百靈 秀氣逸於山河 貞槩銷於林 薄 致有聲諠玄谷神遊紫煙 高謝於松喬 俯眄於窮轍 斯皆具諸別紀 抑可言乎 續高僧傳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3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0, No. 2060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060 續高僧傳序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原夫至道無言 非言何以範世 言惟引行 即行而成立言 是以布五位以擢聖賢

More information

第一夫根性不同 或獨行得道 或依眾解脫 若依眾者當修三行 一依堂坐禪 二別場懺悔 三知僧事 此三行人 三衣六物道具具足 隨有一行則可容受 若衣物 有缺 都無一行則不同止 第二依堂之僧 本以四時坐禪六時禮佛 此為恒務 禪禮十時一不可缺 其別行 僧行法竟 三日外即應依眾十時 若禮佛不及一時罰三禮對眾懺

第一夫根性不同 或獨行得道 或依眾解脫 若依眾者當修三行 一依堂坐禪 二別場懺悔 三知僧事 此三行人 三衣六物道具具足 隨有一行則可容受 若衣物 有缺 都無一行則不同止 第二依堂之僧 本以四時坐禪六時禮佛 此為恒務 禪禮十時一不可缺 其別行 僧行法竟 三日外即應依眾十時 若禮佛不及一時罰三禮對眾懺 國清百錄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1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6, No. 1934 No. 1934 國清百錄序 隋沙門灌頂撰 先師以陳太建七年歲次乙未 初隱天台 所止之峰舊名佛隴 詢訪土人云 遊其 山者多見佛像 故相傳因而成稱 至太建十年歲在戊戌

More information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目錄 卷第一 上堂一 卷第二 上堂二 卷第三 上堂三 卷第四 上堂四 卷第五 上堂五 卷第六 上堂六 卷第七 上堂七 卷第八 上堂八 小參一 卷第九 小參二 卷第十 小參三 卷第十一 小參四 卷第十二 小參五 卷第十三 小參六 普說 卷第十四 法語上 卷第十五 法語中 卷第十六 法語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目錄 卷第一 上堂一 卷第二 上堂二 卷第三 上堂三 卷第四 上堂四 卷第五 上堂五 卷第六 上堂六 卷第七 上堂七 卷第八 上堂八 小參一 卷第九 小參二 卷第十 小參三 卷第十一 小參四 卷第十二 小參五 卷第十三 小參六 普說 卷第十四 法語上 卷第十五 法語中 卷第十六 法語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2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7, No. 1997 No. 1997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序 龍圖閣直學士左朝奉大夫知處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耿延禧撰 佛以一音 而演說法 故一切法 同此一音 三世諸佛此一音 六代祖師此一音

More information

菩 薩 速 辯 菩 薩 無 斷 辯 菩 薩 住 辯 菩 薩 妙 音 菩 薩 梵 音 菩 薩 喜 一 切 眾 生 音 菩 薩 文 殊 師 利 法 王 子 菩 薩 如 是 等 上 首 七 萬 二 千 人 於 此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釋 梵 護 世 并 餘 大 威 德 諸 天 龍 夜 叉 乾 闥 婆

菩 薩 速 辯 菩 薩 無 斷 辯 菩 薩 住 辯 菩 薩 妙 音 菩 薩 梵 音 菩 薩 喜 一 切 眾 生 音 菩 薩 文 殊 師 利 法 王 子 菩 薩 如 是 等 上 首 七 萬 二 千 人 於 此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釋 梵 護 世 并 餘 大 威 德 諸 天 龍 夜 叉 乾 闥 婆 大 樹 緊 那 羅 王 所 問 經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No. 625 [No. 624]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大 樹 緊 那 羅 王 所 問 經 卷 第 一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15, No.

More information

觀 者 察 義 觀 察 此 誡 與 佛 法 相 應 不 相 應 及 障 道 過 患 名 字 句 偈 審 諦 思 量 如 實 解 心 得 誡 本 意 又 能 隨 順 止 觀 二 門 此 二 法 者 定 始 慧 初 生 長 一 切 禪 支 道 品 故 名 觀 法 者 即 此 誡 文 首 軸 次 第 慇

觀 者 察 義 觀 察 此 誡 與 佛 法 相 應 不 相 應 及 障 道 過 患 名 字 句 偈 審 諦 思 量 如 實 解 心 得 誡 本 意 又 能 隨 順 止 觀 二 門 此 二 法 者 定 始 慧 初 生 長 一 切 禪 支 道 品 故 名 觀 法 者 即 此 誡 文 首 軸 次 第 慇 淨 心 戒 觀 法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No. 1893 淨 心 誡 觀 法 序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45, No. 1893 餘 杭 郡 沙 門 釋 元 照 述 太 近 至

More information

誐 底 ( 丁 以 反 下 同 ) 誐 訶 寧 ( 引 一 切 眾 生 所 求 成 就 ) 誐 誐 曩 尾 戍 ( 引 ) 達 寧 ( 一 切 眾 生 慈 悲 覆 護 ) 唵 薩 嚩 播 ( 引 ) 跛 尾 戍 ( 引 ) 達 寧 ( 引 無 佛 世 界 一 眾 生 慈 悲 覆 護 ) 唵 ( 引

誐 底 ( 丁 以 反 下 同 ) 誐 訶 寧 ( 引 一 切 眾 生 所 求 成 就 ) 誐 誐 曩 尾 戍 ( 引 ) 達 寧 ( 一 切 眾 生 慈 悲 覆 護 ) 唵 薩 嚩 播 ( 引 ) 跛 尾 戍 ( 引 ) 達 寧 ( 引 無 佛 世 界 一 眾 生 慈 悲 覆 護 ) 唵 ( 引 金 剛 頂 瑜 伽 最 勝 祕 密 成 佛 隨 求 即 得 神 變 加 持 成 就 陀 羅 尼 儀 軌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20, No. 1155 No.

More information

十 六 特 勝 初 門 第 十 九 通 明 觀 初 門 第 二 十 ( 亦 名 通 明 禪 ) 卷 中 之 上 九 想 初 門 第 二 十 一 八 念 初 門 第 二 十 二 十 想 初 門 第 二 十 三 八 背 捨 初 門 第 二 十 四 八 勝 處 初 門 第 二 十 五 十 一 切 處 初

十 六 特 勝 初 門 第 十 九 通 明 觀 初 門 第 二 十 ( 亦 名 通 明 禪 ) 卷 中 之 上 九 想 初 門 第 二 十 一 八 念 初 門 第 二 十 二 十 想 初 門 第 二 十 三 八 背 捨 初 門 第 二 十 四 八 勝 處 初 門 第 二 十 五 十 一 切 處 初 法 界 次 第 初 門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2 No. 1925 法 界 次 第 初 門 總 序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46, No. 1925 天 台 山 修 禪 寺 沙 門 釋

More information

今日山河大地草木叢林 與覺上座同時成道 一音說法 還相證明麼 良久云 相逢 會有知音知 何必清風動天地 陳謝罷復舉 僧問曹山 佛未出世時如何 山云 曹 山不如 僧云 出世後如何 山云 不如曹山 師云佛與曹山一出一沒 可謂拈頭作 尾 拈尾作頭 子細看來 是他曹山終是不出世 覺上座今日不是顛敗家風 且要

今日山河大地草木叢林 與覺上座同時成道 一音說法 還相證明麼 良久云 相逢 會有知音知 何必清風動天地 陳謝罷復舉 僧問曹山 佛未出世時如何 山云 曹 山不如 僧云 出世後如何 山云 不如曹山 師云佛與曹山一出一沒 可謂拈頭作 尾 拈尾作頭 子細看來 是他曹山終是不出世 覺上座今日不是顛敗家風 且要 宏智禪師廣錄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2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8, No. 2001 No. 2001 天童覺和尚語錄序 余頑愚拙疎無所可用 獨於世味淡薄 人我相輕 若可學佛者 以故自幼喜從僧 遊 間遇本色道人 雖未言而意已親 殆若磁石鐵之冥契

More information

唵 ( 引 ) 播 那 ( 引 ) 訖 囉 ( 二 合 ) 摩 細 波 囉 ( 引 ) 訖 囉 ( 二 合 ) 摩 細 烏 那 野 摩 細 嚩 那 摩 細 迺 ( 引 ) 囉 摩 細 桉 多 里 馱 ( 二 合 ) 曩 摩 細 娑 嚩 ( 二 合 引 ) 賀 怛 儞 也 ( 二 合 ) 他 ( 引

唵 ( 引 ) 播 那 ( 引 ) 訖 囉 ( 二 合 ) 摩 細 波 囉 ( 引 ) 訖 囉 ( 二 合 ) 摩 細 烏 那 野 摩 細 嚩 那 摩 細 迺 ( 引 ) 囉 摩 細 桉 多 里 馱 ( 二 合 ) 曩 摩 細 娑 嚩 ( 二 合 引 ) 賀 怛 儞 也 ( 二 合 ) 他 ( 引 佛 說 大 摩 里 支 菩 薩 經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No. 1257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佛 說 大 摩 里 支 菩 薩 經 卷 第 一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21, No. 1257 西 天

More information

悟 之 事 也 余 問 所 從 來 有 一 天 人 來 禮 敬 敘 暄 涼 已 曰 弟 子 性 王 名 璠 是 大 吳 之 蘭 臺 臣 也 會 師 初 達 建 業 孫 主 即 未 許 之 令 感 希 有 之 瑞 為 立 非 常 之 廟 于 時 天 地 神 祇 咸 加 靈 被 於 三 七 日 遂 感

悟 之 事 也 余 問 所 從 來 有 一 天 人 來 禮 敬 敘 暄 涼 已 曰 弟 子 性 王 名 璠 是 大 吳 之 蘭 臺 臣 也 會 師 初 達 建 業 孫 主 即 未 許 之 令 感 希 有 之 瑞 為 立 非 常 之 廟 于 時 天 地 神 祇 咸 加 靈 被 於 三 七 日 遂 感 律 相 感 通 傳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No. 1898 重 刻 律 相 感 通 傳 序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45, No. 1898 唐 終 南 山 澂 照 大 師 兼 通

More information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二中沒 是名大地六種震動 五 舌根放大光明 大光普照 大光普照者 轉無常以為常 轉不凈以為凈 轉苦以為樂 轉無明以為明 爾時 六 佛光所照之處 山林國土 江河大海 鐵圍山川 一切地獄 高下平正 皆悉清凈 無諸穢惡 猶如東方清凈莊嚴滿月世界 爾時 釋迦分身諸佛 七 從空化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二中沒 是名大地六種震動 五 舌根放大光明 大光普照 大光普照者 轉無常以為常 轉不凈以為凈 轉苦以為樂 轉無明以為明 爾時 六 佛光所照之處 山林國土 江河大海 鐵圍山川 一切地獄 高下平正 皆悉清凈 無諸穢惡 猶如東方清凈莊嚴滿月世界 爾時 釋迦分身諸佛 七 從空化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一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爾時 一 釋迦牟尼佛因信相菩薩 為一切眾生及自己身 問諸佛名 佛說十方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大菩薩僧已 復欲大師子吼 有師子吼者 名決定說 決定說者 明知如來 常住不滅 并說眾生 盡有佛性 二 諸魔怖畏 外道歸伏故 是名師子吼 如是顯說已 三 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世界 六種震動 六種震動者 東涌西沒 四 西涌東沒 南涌北沒 北涌南沒 中涌邊沒

More information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空教 ) 解深 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 阿賴耶識的思想 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甚深意 = 密意 甚深意 : 般若經中佛說 甚深意 = 一切法空 nirmocana:

More information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名 Saṁdhi-nirmocana sūtra 解深密經 ( 相續解脫 ) Saṁdhi: 結, 連結

More information

2

2 2 Tehillim 12:46 Psalmos "le" (I) 27:46 22:1 (II) --- --- --- --- ( 71:14-16) --- ( 71:2) --- ( 71:6) --- ( 71:18) 2 () 73 2 12 50,73-83 11 42,44-49,84-85, 87-88 1 1 48 - 顺 - - - ) 15:1-19 6:33 15:17

More information

如天一味雨 遍灑於十方 草木及叢林 根莖隨大小 而於大地中 無不蒙滋益 如來所說法 悉亦復如是 以一微妙音 演說無量義 根器有差殊 聞之各得解 故於一會中 咸皆入佛慧 是佛神通力 名為不思議 我於往昔劫 常隨佛所化 而今此會中 亦預佛座下 如來所說法 我悉能總持 見在及未來 願佛為宣說 爾時佛告師子

如天一味雨 遍灑於十方 草木及叢林 根莖隨大小 而於大地中 無不蒙滋益 如來所說法 悉亦復如是 以一微妙音 演說無量義 根器有差殊 聞之各得解 故於一會中 咸皆入佛慧 是佛神通力 名為不思議 我於往昔劫 常隨佛所化 而今此會中 亦預佛座下 如來所說法 我悉能總持 見在及未來 願佛為宣說 爾時佛告師子 修訂日期 : 2004/10/11 發行日期 : 2006/2/1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5, No. 652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自行掃瞄辨識 No. 652 [Nos. 650, 651] 佛說大乘隨轉宣說諸法經卷上宋明教辯才法師充譯經三藏沙門紹德等奉詔譯如是我聞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Microsoft Word - Amitabha Sutra Finish ina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óu ní f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kāi jīng jì 開經偈 wú shàng shèn shēn wéi miào fǎ 無上甚深微妙法 bǎi qiān wàn jié nán

More information

惡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深知自身貪欲瞋恚愚癡慳嫉為呵責故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見諸外道五通神仙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欲知世間有邊無邊故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見聞如來不思議故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生憐愍故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愛眾生故發菩提心 善男子 菩提之心凡有三種 謂下中上 若言眾生定有性者 云何說言有三種耶 眾生下心能

惡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深知自身貪欲瞋恚愚癡慳嫉為呵責故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見諸外道五通神仙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欲知世間有邊無邊故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見聞如來不思議故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生憐愍故發菩提心 或有眾生愛眾生故發菩提心 善男子 菩提之心凡有三種 謂下中上 若言眾生定有性者 云何說言有三種耶 眾生下心能 優婆塞戒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2 No. 1488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88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 五百比丘尼

More information

無量繒綵敷覆其上 懸七寶鈴及諸羅網百千幡華 高座四面一切地界變為金剛七寶所成 悅眾人意平坦如掌 掃灑淨潔燒諸雜香 無量天華皆散其上 無量百千蓮華大如車輪從地踊出 皆是金色瑠璃為臺 因陀尼羅珠以為其鬘 香氣馚馥可愛柔軟供養世尊 高座四角不近不遠 有四寶樹自然而出高六十里 四維各十五里 爾時世尊坐師子座

無量繒綵敷覆其上 懸七寶鈴及諸羅網百千幡華 高座四面一切地界變為金剛七寶所成 悅眾人意平坦如掌 掃灑淨潔燒諸雜香 無量天華皆散其上 無量百千蓮華大如車輪從地踊出 皆是金色瑠璃為臺 因陀尼羅珠以為其鬘 香氣馚馥可愛柔軟供養世尊 高座四角不近不遠 有四寶樹自然而出高六十里 四維各十五里 爾時世尊坐師子座 修訂日期 : 2005/08/28 發行日期 : 2006/2/1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6, No. 659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自行掃瞄辨識 No. 659 [No. 658] 大乘寶雲經卷第一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序品第一如是我聞 一時佛婆伽槃

More information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田博堯 撰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田博堯  撰 從普賢菩薩的典範談菩薩行 一 前言 普賢菩薩以大行的特德, 與大智文殊菩薩, 是毗盧遮那佛的二大脇侍, 合稱 華嚴三聖, 代表 華嚴經 所指 華藏世界 的三位聖者 學佛者依文殊菩薩的正見 智慧為導, 透過普賢菩薩的正行 大行, 乃能成就不可思議的佛果 普賢菩薩是一位在這個世界上實踐菩薩行的典範, 他代表應用智慧, 積極去利益眾生 普賢菩薩所呈現的是將我們覺悟的真理, 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 在這個世界上,

More information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 雖犯戒等, 亦應就其功德思惟, 莫觀過失, 悉無差別 寶雲經云: 若知由其依止尊重, 諸善增長不善損減, 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 或有智解或無智解, 或具尸羅或犯尸羅, 皆應發起大師之想 如於大師信敬愛樂, 於親教師亦應信樂, 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 由此因緣菩提資糧, 未圓滿者悉能圓滿, 煩惱未斷悉能斷除 如是知已, 便能獲得歡喜踴躍, 於諸善法應隨順行,

More information

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6 期 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 丁 佛果功德 (p.418 ~p.430) 釋厚觀 (2003.9.10) (p.418) 佛之三身 ( 一 ) 法身 ( 佛自性身 ) 約圓滿覺證說, 是出離了煩惱障所顯的最清淨法空性 ( 二 ) 報身 ( 法性所流身 ) 又稱法性所生身 因契證法性而有的功德身 約大菩薩所見的, 顯現無邊功德的莊嚴相而別出報身 ( 三 ) 化身 為地前菩薩 二乘 凡夫而現起的佛身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八屆畢業論文 華嚴經 迴向行法之研究 - 以 十迴向品 為中心 指導教授 : 蔡伯郎教授 研究生 : 釋天悅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華嚴經 迴向行法之研究 - 以 十迴向品 為中心 釋天悅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八屆 第一章緒論 一 研究動機目的 古人說 : 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 華嚴所彰顯的乃是如來的根本法輪 以毘盧遮那佛的法身為果, 以十蓮華藏的世界海為其依報化境 ; 以文殊菩薩的大智,

More information

序 /c"'c{? I 唐沙鬥靜通製 / 夫瀛淚沛廓總川逝而朝宗法性椎宣統口問物而都會是知無 崇昆耶之息弓口絕聽雨華白不摩竭之掩室自非德本宏邀孰 致者哉有三織法師是稱玄央弱齡軟俗凝神氣於自雲壯志遊 智耀於 玄妙漱其源者隨迎而不知淵其流者游泳而不測大 之歲搞儲諜而整華田須陀問道之年鏡戒珠而嬉行地愛故炎

序 /c'c{? I 唐沙鬥靜通製 / 夫瀛淚沛廓總川逝而朝宗法性椎宣統口問物而都會是知無 崇昆耶之息弓口絕聽雨華白不摩竭之掩室自非德本宏邀孰 致者哉有三織法師是稱玄央弱齡軟俗凝神氣於自雲壯志遊 智耀於 玄妙漱其源者隨迎而不知淵其流者游泳而不測大 之歲搞儲諜而整華田須陀問道之年鏡戒珠而嬉行地愛故炎 內合刊報北時門心月mM1K林校,kt4FMVHJJA 丸之斗,L I l 呼雪 4 序 /c"'c{? I 唐沙鬥靜通製 / 夫瀛淚沛廓總川逝而朝宗法性椎宣統口問物而都會是知無 崇昆耶之息弓口絕聽雨華白不摩竭之掩室自非德本宏邀孰 致者哉有三織法師是稱玄央弱齡軟俗凝神氣於自雲壯志遊 智耀於 玄妙漱其源者隨迎而不知淵其流者游泳而不測大 之歲搞儲諜而整華田須陀問道之年鏡戒珠而嬉行地愛故炎惰 耙三眾創膺俊惟蹄旨悟有餘說悼接罩之泰譯愴神理之純傅

More information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護比丘天亦復如是,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是謂第二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護比丘天亦復如是,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是謂第二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地動經 比對 林崇安編 ( 內觀雜誌,89 期,pp. 50-58,2013.01) 說明 : 北傳 中阿含經 和南傳 增支部 中有一些經典談到地動或地震的原因 以下比對這些經典 1. 中阿含 36 經 : 地動經 2a 增支部 8.69: 眾經 2b 增支部 8.70: 地震經 1. 中阿含 36 經 : 地動經 (01) 我聞如是 : (02) 一時, 佛遊金剛國, 城名曰地 (03) 爾時,

More information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標楷體26號字)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標楷體26號字)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頁 325-342( 西元 2012 年 ), 台北市華嚴蓮社 Colle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is Relating to Buddhism Taipei Hua-yen Lotus Society0000-0000( 暫未申請 ) 一 前言 范明麗華嚴專宗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為什麼 深密解脫經 云 : 發菩提心菩薩, 狹劣心易得? 此問題引起筆者的好奇,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lib..5.doc

Microsoft Word - lib..5.doc 從 法華三昧懺儀 看人文精神與實踐工夫 The Humanist Spirits and Practical Procedures in Fa-hua-san-mei ch an-i 南華大學哲研所副教授 尤惠貞 摘要 本文主要是就天臺智者大師之 法華三昧懺儀, 以論述行此懺法之相關儀禮 其所依之義理根據 實踐觀行, 以及修習所可能達到的證相 論文之目的在於藉由探討作為大乘佛教一種修證法門的 法華三昧懺儀,

More information

人與非人諸大眾俱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來集 爾時世尊 無量百千眷屬圍遶 恭敬尊重而為說法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 於自寺住獨坐思惟 心靜三昧正念觀察 正觀察已起彼三昧 起三昧已復入三昧 以三昧力六種震動十方無量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 起彼三昧如法思惟 生如是心 佛

人與非人諸大眾俱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來集 爾時世尊 無量百千眷屬圍遶 恭敬尊重而為說法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 於自寺住獨坐思惟 心靜三昧正念觀察 正觀察已起彼三昧 起三昧已復入三昧 以三昧力六種震動十方無量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 起彼三昧如法思惟 生如是心 佛 修訂日期 : 2004/11/14 發行日期 : 2006/2/1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2, No. 341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341 [Nos. 310(36), 342]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翻譯之記夫法留正像

More information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 辨法法性論 > 釋 : 善誡天鼓 絨敦瑪畏僧格著洛桑滇增堪布譯教授 : 堪布洛桑滇增時間 :2009 年 11 月 8 日地點 : 八蚌講修法林 已六 到達 : 分二, 一 略說二 廣說 到達就是到達目的地 一個人從資糧道修行, 修到什麼程度就被稱為到達呢? 大乘修行的目的地就是成佛, 修行到圓滿成就, 就是所謂的到達 庚一 略說 : 悟達彼自性謂真如無垢 一切唯真如顯現彼即是 轉依圓滿成 修法性的修道,

More information

P. 2 不復轉其所願亦不轉慎諸行常棄遠於生死則求索泥洹道常在寂寞處行即便得於三昧而無有貧窮時即立於持戒品其人即具所可願是菩薩學諸佛道慧者於人不自稱其人如是戒清淨持願甚堅不復難終不復動所采建以見生死無數惡便棄捐求泥洹道其意不復著所念其人如是立戒彊得正剎土無不可清淨戒者有是行佛語童子 菩薩立忍辱有十事

P. 2 不復轉其所願亦不轉慎諸行常棄遠於生死則求索泥洹道常在寂寞處行即便得於三昧而無有貧窮時即立於持戒品其人即具所可願是菩薩學諸佛道慧者於人不自稱其人如是戒清淨持願甚堅不復難終不復動所采建以見生死無數惡便棄捐求泥洹道其意不復著所念其人如是立戒彊得正剎土無不可清淨戒者有是行佛語童子 菩薩立忍辱有十事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5, No. 640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640 [No. 639(Fasc. 6)] 佛說月燈三昧經一卷 ( 一名文殊師利菩薩十事行經

More information

[#THE FOLLOWING TEXT HAS INCOMPLETE SECTIONS, WHICH ARE ON ORDER]-

[#THE FOLLOWING TEXT HAS INCOMPLETE SECTIONS, WHICH ARE ON ORDER]- 藏文文法教材 配合佛典實例說明 林崇安編著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2004 說明 一 本書主要依據突彌桑菩札的 松居巴 ( 藏文文法三十頌 ) 中的虛字類別, 來掌握藏文的文法, 並且選取佛典的實例來說明 主要選自 瑜伽師地論. 攝異門分 二 本書共有以下十八類的虛字 : 01. 完結詞, 例如 : ro, so 02. 囉聲 (* 業聲 * 為聲 * 依聲 ), 例如 :du, na 03.* 屬聲,

More information

才門 皆悉已得 清淨無礙 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以本願力 盡未來際 而無厭倦 汝應請彼 彼當為汝 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 諸菩薩眾 聞普賢名 即時獲得不可思議 無量三昧 其心無礙 寂然不動 智慧廣大 難可測量 境界甚深 無能與等 現前悉見無數諸佛 得如來力 同如來性 去來現在 靡不明照 所有福德 不

才門 皆悉已得 清淨無礙 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以本願力 盡未來際 而無厭倦 汝應請彼 彼當為汝 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 諸菩薩眾 聞普賢名 即時獲得不可思議 無量三昧 其心無礙 寂然不動 智慧廣大 難可測量 境界甚深 無能與等 現前悉見無數諸佛 得如來力 同如來性 去來現在 靡不明照 所有福德 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爾時世尊 在摩竭提國 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始成正覺 於普光明殿 入剎那際諸佛三昧 以一切智自神通力 現如來身 清淨無礙 無所依止 無有攀緣 住奢摩他最極寂靜 具大威德 無所染著 能令見者 悉得開悟 隨宜出興 不失於時 恒住一相 所謂無相 與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 靡不皆入灌頂之位 具菩薩行 等于法界無量無邊 獲諸菩薩普見三昧 大悲安隱一切眾生 神通自在 同於如來

More information

DaoCiDi2003TC ct-P247L11-R

DaoCiDi2003TC ct-P247L11-R 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一一八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8/06/15 如 普賢行願品 云 : 乃至虛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母有情的數量是無量無邊, 就如虛空無邊際般, 世間也是無邊際, 住在世間中的有情也是無量無邊 所有這些如母有情都欲求安樂, 卻缺乏安樂 ; 都欲離苦, 偏偏卻要遭受一切痛苦 一方面這些如母有情都曾經當過我們的母親, 而且次數是不可計數, 另一方面他們都欲求獲得安樂卻不得安樂,

More information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59 65)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19 65)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rbha) 是胎藏的藏, 與懷妊 誕生, 也與種性 (gotra) 血統有 1 關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More information

壹 淨心第一, 利他為上 ( 壹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菩薩為何不如以二乘速滅諸苦? 十住毘婆沙論 卷 1 1 序品 ( 大正 26,20b15-c23): 問曰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 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 往來生死具足十地, 不如以聲聞 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壹 淨心第一, 利他為上 ( 壹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菩薩為何不如以二乘速滅諸苦? 十住毘婆沙論 卷 1 1 序品 ( 大正 26,20b15-c23): 問曰 : 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 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 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 往來生死具足十地, 不如以聲聞 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2014 佛法度假 生活. 修行. 龍樹論 釋開仁編,2014.7 目次 壹 淨心第一, 利他為上貳 初學菩薩未離欲, 亦未能斷慳, 如何實踐布施度參 若捨一惡人, 則為背佛恩 ; 捨一可度者, 是斷佛道根肆 菩薩諸漏未盡, 怎麼能久劫於三界中, 忍諸惡人伍 菩薩的精進, 有淺深階段陸 菩薩願得好慧, 持戒自守, 不嬈眾生柒 一心敬慎是善人相, 娑婆世界的菩薩難勝難及 難破難近捌 菩薩應具備三輪體空的無我智慧玖

More information

顛倒故 二者復有聞諸契經種種意趣甚深難解 其心迷亂誹毀不信 為善開示令生信解饒益彼故 復有二緣故說此論 一為攝益樂略言論勤修行者 採集眾經廣要法義 略分別故 二為攝益樂廣言論勤說法者 於一一法 開示無邊差別義故 復有二緣故說此論 一為開顯諸法實相 問答決擇立正論故 二為滅除一切妄執 問答決擇破邪論故

顛倒故 二者復有聞諸契經種種意趣甚深難解 其心迷亂誹毀不信 為善開示令生信解饒益彼故 復有二緣故說此論 一為攝益樂略言論勤修行者 採集眾經廣要法義 略分別故 二為攝益樂廣言論勤說法者 於一一法 開示無邊差別義故 復有二緣故說此論 一為開顯諸法實相 問答決擇立正論故 二為滅除一切妄執 問答決擇破邪論故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0, No. 1580 原始資料 : 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 維習安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1580 [cf. No. 1579]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最勝子等諸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本地分中五識相應地之一

More information

五念門是往生論的心要 ( 一 )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壹 往生論的源流 戰禍蒙塵, 甚少有人講解弘傳, 故特撰文推介, 期望社會大眾聞 往生論 是 無量壽經 法受益, 早成佛道 優婆提舍願生偈 的簡稱, 收藏 於 大正藏 第二十六冊, 是淨 貳 往生論的結構與內容 土宗 五經一論 所稱的論,

五念門是往生論的心要 ( 一 )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壹 往生論的源流 戰禍蒙塵, 甚少有人講解弘傳, 故特撰文推介, 期望社會大眾聞 往生論 是 無量壽經 法受益, 早成佛道 優婆提舍願生偈 的簡稱, 收藏 於 大正藏 第二十六冊, 是淨 貳 往生論的結構與內容 土宗 五經一論 所稱的論, 陳木子玄奘學術研究院教師 壹 往生論的源流 戰禍蒙塵, 甚少有人講解弘傳, 故特撰文推介, 期望社會大眾聞 往生論 是 無量壽經 法受益, 早成佛道 優婆提舍願生偈 的簡稱, 收藏 於 大正藏 第二十六冊, 是淨 貳 往生論的結構與內容 土宗 五經一論 所稱的論, 為 五世紀時北印度人 世親菩薩 ( 西元 420 年 ~500 年 ) 所作, 翻譯者菩提流支亦為北印度人 西元六世紀初, 時值中國南北朝,

More information

清淨 善轉法輪降伏魔怨 不為八法之所污染 得無所畏智辯無滯 心無怯弱猶如師子 意行清淨如明淵池 深廣如海能出眾寶 猶如須彌處於大海 如日盛明照於一切 如月盛滿悉令清淨 雨大法雨如彼龍王 處眾高顯如大梵天 無量弟子悉皆調順 無量釋梵四天王等 瞻仰觀佛心無高下 能令大眾溫光如日眾寶莊嚴 爾時世尊身色熙怡

清淨 善轉法輪降伏魔怨 不為八法之所污染 得無所畏智辯無滯 心無怯弱猶如師子 意行清淨如明淵池 深廣如海能出眾寶 猶如須彌處於大海 如日盛明照於一切 如月盛滿悉令清淨 雨大法雨如彼龍王 處眾高顯如大梵天 無量弟子悉皆調順 無量釋梵四天王等 瞻仰觀佛心無高下 能令大眾溫光如日眾寶莊嚴 爾時世尊身色熙怡 寶雲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658 [No. 659] 寶雲經卷第一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6, No. 658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伽耶山頂 與大比丘僧七萬人俱 所作已辦捨諸重擔其心自 在 盡諸有結正見解脫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從 華嚴經 十地品 面向的定義與內容... 2 三 從 十地品 來看善慧地修行的法門... 5 ( 一 ) 地前菩薩九地的修行... 6 ( 二 ) 菩薩如實知眾生種種相... 8 ( 三 ) 菩薩建立九地的境界 四 菩薩修習 四無礙智 的法門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從 華嚴經 十地品 面向的定義與內容... 2 三 從 十地品 來看善慧地修行的法門... 5 ( 一 ) 地前菩薩九地的修行... 6 ( 二 ) 菩薩如實知眾生種種相... 8 ( 三 ) 菩薩建立九地的境界 四 菩薩修習 四無礙智 的法門 華嚴經 十地品 - 善慧地修行之研究 - 釋清忍 華嚴宗研究所 摘要 華嚴經 是佛陀成道後, 於最初二七日, 在摩伽提國菩提樹下, 對十方世界的法身菩薩, 開顯正覺內容根本法輪 佛陀教導弟子, 以超凡入聖為目標, 就是要弟子用佛陀所教導的智慧, 去破除凡夫的情執, 而入於滅盡煩惱的涅槃境界 如何九地名善慧者? 為是攝大乘云 : 由得最勝無礙智與得四無礙解 無礙解智, 於諸智中最為殊勝, 智即是慧,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八屆畢業論文 華嚴經 戒波羅蜜之探討 指導教授 : 陳一標教授 研究生 : 釋天戒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華嚴經 戒波羅蜜之探討 釋天戒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八屆 一 前言 家師於八十四年四月五日以 天戒 為名, 提取法號, 令弟子去受持三壇大戒, 目的就是要以戒為師, 知道我年長出家, 習氣 業障難除, 故希望藉著持戒的法門, 能為我找到一條解脫業苦之道 1, 佛遺教經論疏節要

More information

種都是智通, 表示以大智慧為體性 而菩薩有他心智通, 知道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眾生心的差別, 什麼樣的差別呢, 如經文描述的, 善不善心, 心大, 或心狹窄, 大心, 小心, 順或逆生死心, 二乘人的心, 二乘行的心, 菩薩的心, 行菩薩道的心, 天龍八部的心, 人心, 不是人的心, 三惡道的心,

種都是智通, 表示以大智慧為體性 而菩薩有他心智通, 知道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眾生心的差別, 什麼樣的差別呢, 如經文描述的, 善不善心, 心大, 或心狹窄, 大心, 小心, 順或逆生死心, 二乘人的心, 二乘行的心, 菩薩的心, 行菩薩道的心, 天龍八部的心, 人心, 不是人的心, 三惡道的心, 新加坡華嚴禪寺網路白話華嚴經淺釋 十通品 第二十八 釋法欣整理 一 來意 此品經文的來意, 為了要回答第二會中有十通的問題 此通字, 表示依 禪定引發的神通 二 釋名通, 即神通, 意思它的作用殊妙而且難以測量稱為 神, 展現出來又自在無礙, 稱為 通 開顯的妙用而沒有極限, 以十這個數字表現圓滿 六十華嚴 瓔珞本業經 及都稱為 十明, 表示觀照到無有遺漏 但是通和明, 經和論都不同 在 大智度論

More information

SB10 佛藏經描仿.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句解

SB10 佛藏經描仿.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句解 全集彙編緣起 1 全集彙編緣起本苑開山第一代住持,上智下諭昌圓和尚,於民國八十九年農曆十一月十四日圓寂,化緣雖盡(住世七十七歲,僧臘三十二年),但所遺留的著作,其法味幽遠,依然化導十方有緣 和尚於民國七十一年(五十九歲)開始從事撰述,謂之 建無形的大殿 ;並於第二年成立發行組,處理著作流通事宜 從七十二年四月出版第一本 思益梵天所問經尋繹,至八十七年五月出版 側聞散記 第四集為止,將近十五年間,出版五

More information

《十住毘婆沙論》卷16

《十住毘婆沙論》卷16 1 護戒品 第三十一 ( 大正 26,107c25~111b25) 上下厚觀老師指導釋開能. 釋從悟敬編 2008/4/22 明菩薩行諸善道 是菩薩如是行諸善道 壹 舉頌 : 總說十善業道 十不善道, 總相 別相, 又各有二種果報 於善 不善道, 總相及別相 ; 各各分別知, 有二種果報 一 明十善業道總 別相之果報十善業道 ( 一 ) 十善業道總相果報 總相果報 者 : 若生天上, 若生人 (108a)

More information

演講題綱或摘要(A4三頁左右),請於二月七日以前惠傳,以備印發

演講題綱或摘要(A4三頁左右),請於二月七日以前惠傳,以備印發 法蘊足論 的要義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35 期,p.4,2009.04) 一 前言 有關論藏的源流, 依據 有部毘奈耶 雜事 的記載, 佛滅當年結 集完經和律後, 大迦葉考慮到 : 後世之人, 少智鈍根, 依文而解, 不達深義, 所以特別編出經律的本母 ( 摩窒里迦 ), 而後往下傳誦 ; 另一方面, 舍利弗 目乾連 迦旃延等大弟子對佛經的解釋, 其弟子們也往 下傳誦, 這些解釋經義的論述, 便是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661C2C3B5D0C2C4A5BBC440B8672DACEC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661C2C3B5D0C2C4A5BBC440B8672DACEC2E646F63> 1 唐 于 闐 國 三 藏 沙 門 實 叉 難 陀 譯 古 鹽 匡 菴 青 蓮 苾 芻 靈 椉 父 輯 地 藏 菩 薩 本 願 經 科 文 2 序 佛 法 在 盛 況 時 是 講 經 的 法 師 道 高 德 備, 學 習 者 是 佛 門 法 器, 聽 經 聞 法 是 尋 幽 覽 勝, 師 資 彼 此 道 合, 能 令 政 治 清 明, 社 會 人 心 淳 厚, 是 國 家 之 大 幸, 眾 生 之

More information